一亩田
8月18日消息,苏宁易购发布818发烧购物节全程战报。截至18日18时,818悟空排行榜榜首之争暂告一段落,各品类销售额竞速冠亚季军诞生。家电排行榜上,美的、海尔、格力登顶三甲。苹果、华为和荣耀成为手机销售排行榜前三。智能数码冠军被小米拿下,苹果、华为紧随其后。白酒销售前三分别是五粮液、茅台和洋河。紫金、中国黄金和金一,占据黄金珠宝前三强。乐高、费雪和奥迪双钻则登上玩具排行榜TOP3。品牌竞速之外,苏宁在818期间引领的业态变革。首个全数字化视觉无人店、首家3.0版苏宁小店、首家苏宁极物旗舰店等均在苏宁818期间落地。同时,5G遇上818,全国超12000家苏宁门店上线5G手机。无人车5G卧龙,在国内首次完成实景路测。布局5G+8K体验厅,苏宁率先开启体验模式,引领客厅智能化家电变革。818新业态迭出8月16日,首家全数字化视觉无人店在南京苏宁总部正式开业。买一瓶矿泉水最快1秒就能完成交付,消费者平均购物时间节省了45秒,真正实现“即拿即走”。818期间,首家苏宁小店3.0开业,17天客流量近4万,苏宁菜场总订单量突破800单,苏宁有房迎来近2300位用户咨询。此外,首家苏宁极物旗舰店迎来继开业后的第二波购物高峰,18日当天,进店客流量达到2.5万人次,订单转化率超过13%。818期间,深耕县镇市场的苏宁零售云门店达到3726家,销售量突破100万件。18日当天,依托于零售云店的线上销售金额环比增长超9倍。其中,徐州马坡镇店,线上日订单量达到310单。在苏宁拼购、砍价团、苏宁鲸喜全场景红包等线上分享和超12000店的带动下,818期间,苏宁易购小程序访问分享增5倍。社交电商持续深耕,社区团购助力电商下沉的同时,催生了新的“兼职族”。818期间,苏小团团长数量突破60000人,单人佣金最高收入达到2.8万元,共有超59%的团长兼职收入3000元以上。苏宁易购APP持续占据AppStore购物类排行榜第一截至今日发稿,苏宁易购持续占据AppStore购物类排行榜第一宝座。苏宁易购、苏宁拼购双双进入阿拉丁小程序TOP50。数据显示,818期间,继卖出全国第一台5G手机后,在苏宁易购全渠道、全业态尝鲜体验5G人数超200万。8K电视销量环比增长413%,5G+8K的搭配,有望成为消费升级的新标配。818,苏宁快消品类迎来再度爆发。截至18日18时,苏宁超市累计卖出1000万公斤洗衣液、5960万包抽纸和100万升洗发水。个护清洁日用品的消费者中,25-40岁的职场精英占6成。“中秋大战”在818提前打响。818期间,苏宁超市大闸蟹蟹卡销售同比增长396%,SKG按摩仪销量超80000台,果汁杯销量超20万只,垃圾处理器同比增长910%。818期间,苏宁易购SUPER会员先后与咪咕、腾讯、PP体育、光大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发布联名会员。18日当天,整体新增100万SUPER+联名会员。小店即时配覆盖超1800万户8月17日,苏宁物流“5G卧龙”无人车首次实现实景路测,用时5分钟送达第一单。苏宁秒达最快17分钟送达,全国1小时服务圈平均送达时间34分钟。截至今日18时,南京、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武汉、西安、沈阳、深圳、杭州、济南、郑州、重庆共13个城市,平均送达时间25分钟,南通、惠州、昆明、绍兴、乌鲁木齐等40个大中小城市,平均送达时间37分钟。全国近6000家苏宁小店,即时配送覆盖人群1800万户。截至战报发布时,苏宁以旧换新总量超过100万单,28省市地区商务部门助力。有超过70万用户家庭参与以旧换新。818前夕,苏宁小店推出“生活帮”服务品牌,成为社区居民以旧换新的新入口。818期间,苏宁金融支付立减,共为用户节省6900万元。华为首次超越苹果,成为用户最爱分期购买的品牌。苏宁拼购十大店铺出炉818期间,苏宁拼购订单数同比去年上涨561.07%。订单数最高的单日,出现在“808超级拼购日”,仅用4小时打破去年全天记录。大数据显示,818期间订单数突破10万的商户共有2610家。其中,云柔科技母婴专营店、亿米多旗舰店、乐益天旗舰店、约陌零食专营店、诚达食品专营店、优选一亩田辽宁特产专营店、果美生鲜专营店、俊弛旗舰店、大鸠宝专营店和谷斑旗舰店,位列前十。817发烧夜活动,苏宁、快手集结十大网红,直播带货,沈腾和贾玲现场助阵推荐。数据显示,在直播节目中,10分钟卖出15万份酸辣粉。此前,在沈腾、贾玲代言人拼购专属会场,1小时卖货10万单。
继“百团大战”、外卖大战之后,餐饮O2O的战火开始燃向后端的采购供应链。每年超过万亿元体量的餐饮采购大蛋糕,激发了众多创业企业利用“互联网+”对餐饮行业重新发现和改造的热情,用户群的竞争也从个体消费者转向了想象空间更大的餐饮企业。轻模式、重模式、细分市场、补贴价格战……竞争的胶着程度毫不逊于C端。然而,看似繁荣的餐饮B2B背后,是几乎全行业都在巨额亏损。以去中间商为存在价值的餐饮B2B企业,被迫沦为新的中间商,重复着传统中间商的盈利模式。万亿市场引来群雄纷争与庞大餐饮市场相伴相生的是庞大的餐饮供应链。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餐饮收入达29280亿元,全年突破3万亿已无悬念。如果按照采购成本占营业收入的30%-40%计算,餐饮采购市场有超过万亿元的体量。有业内人士表示,餐饮的食材供应从源头到餐厅,要经过多级批发商,中间环节的加价率超过100%。而这部分利润就是食材B2B企业所觊觎的大蛋糕。自去年开始,涌现出了一批瞄准餐饮后端供应链的互联网企业。一亩田、美菜、链农、饭店联盟、天平派上线的时间间隔非常短,并很快获得融资开始培育市场。紧接着,不甘心被跨界打劫的餐饮人抱团反击,由餐饮集团联合发起的众美联上线也加入竞争。而专注于区域或细分领域的食材B2B平台就更多了,如小农女、菜点点、优配良品、集食达、餐馆无忧、冻冻、餐饮管家、蔬东坡、分分钟等,它们也纷纷成为风投的宠儿。餐饮食材B2B市场兴起,也引起了外卖O2O大佬们的关注。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后,紧接着便放出即将上线美团菜市场的消息。饿了么则高调上线旗下食材供应B2B平台有菜。这些外卖大佬利用手中掌握的餐馆资源,也想在餐饮供应链上分一杯羹。传统食材批发商也不再淡定。本月,自称新发地“二道贩子”的杨海军打造的生鲜电商平台——锦绣生鲜宣布上线,为餐企配送生鲜蔬菜,实现了传统批发企业向“互联网+”的转型,并获得了中海软银的天使投资。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食材B2B的出现针对的是餐饮企业采购上的痛点,降低了采购过程的资金成本以及时间成本,同时,电子化线上采购也能够为餐厅后期做账等工作提供便利。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表示,餐馆每天都需要相对固定的食材供给,这种需求稳定、刚性,而且有足够的规模。相对于C端的个体消费者,B端的餐饮企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竞争胶着暴露行业痛点同类企业的快速诞生,迫使已经上线的平台加快复制扩张步伐,以尽可能多的获得市场份额及用户。但是培养餐饮企业在线采购习惯绝非易事。长期以来,餐饮行业供应链处于原始状态,不仅冗长,还混杂着各种商业潜规则,各方利益复杂交织,令市场培育难度极大。大型餐饮企业啃不下来,是当前食材B2B平台面临的共同难题。链农CEO刘源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不把大型餐饮企业列入目标客户实属无奈。虽然大型餐饮企业的订单大,但是账期太长,对于创业公司而言,账期几乎可以称之为死穴,尤其是对那些正在快速扩张的企业而言。此外,食材B2B平台希望能将分散的餐厅采购需求汇集起来,以此获得与供应链上游的议价能力,从而达到降低餐厅采购成本的目的。而大型餐饮企业本身就有完备的采购系统,并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培养起了自己的议价能力,对于平台这方面的需求不强。况且,一些手握采购大权的人从个人利益出发,对推动“阳光采购”也并不热心。为此,目前B2B创业企业几乎都把目光瞄准了中小餐厅。中小餐厅一般都是餐厅老板亲自采购,采购频次高且花费时间,一直都是中小餐厅的痛点所在。然而,中小餐厅的钱也并不好赚。采购频次高、品种多,但每次采购的量都不大,对价格又高度敏感,致使配送成本居高不下。为了拉拢更多客户从而吸引风投,食材B2B平台普遍采取烧钱刷单方式,长此以往,一旦融资出现问题,很可能会出现因资金链断裂而影响企业整体运营甚至倒闭的情况。事实上,今年8月,一亩田大规模裁员正是因为新一轮融资不畅导致的。由于融资没有及时到位,依赖员工返利刷单刷出“漂亮业绩”的一亩田,不得不靠裁员渡过难关。在如今这个资本寒冬,融资难已经成为不少创业公司的症结,对于靠烧钱培育市场的食材B2B平台也不例外。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认为,就目前来看,食材B2B已经被商家炒起来了,但是,烧钱刷单培育市场的竞争方式并不健康。对于食材B2B平台而言,快速复制扩张固然重要,但是目前还没有针对这个领域的明确监管政策的情况下,做好品控及食品安全是餐饮链任何环节都不能忽视的重点。直供模式不能承受之重目前,食材B2B平台的经营模式可以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自采自营为主的重模式;另一类则是以搭建平台撮合交易为主的轻模式。两种模式各有优劣,但对于满足餐饮企业的需求而言,目前似乎还都有段距离。对食材B2B平台来说,真正的难点在于对上游供应商资源的开拓。自营模式的平台希望利用互联网,砍掉中间环节,实现生鲜农产品从农户到平台的直供。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可以更加直接地感受产品质量,同时缩短供应链、提高电商平台的毛利率。然而,看似无比诱人的自营模式,真正实施起来难度极大。除了农产品自身标准化、食品安全等问题外,采购、分拣、仓储、物流等环节的建设,几乎是把传统批发商的工作又重复做了一遍。自己成了中间商,还是像原来的中间商一样靠差价赚钱。而且随着订单量的增加,仓储及物流的压力也接踵而至,这对于那些对农产品生产规律缺乏了解的电商平台来说,无疑也是巨大挑战。与自采自营的重模式不同,以撮合交易为特征的轻模式平台类似淘宝,本身只搭建平台,具体交易则需经销商与餐厅自行完成。能够在低成本情况下去完善、变革、整合原有的行业资源,实现行业整体效率的提升。不过,轻模式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餐饮供应链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难以保证两端用户的黏度。有业内人士分析,既然餐厅可以在平台上与供应商交易,那也能在线下达成合作,这就会造成平台型电商用户的流失。缺乏对产品品质的把控也是这类轻模式平台的短板。更重要的是,轻模式缺少壁垒保护,一旦有互联网巨头强势进入会不堪一击,被收购可能就是最好的出路。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直以来,餐饮行业的供应链都因庞大的餐饮市场而存在着巨大的商业需求,并由此催生出众多复杂的利益关系。而且,中餐的原材料成千上万,价格差异也很大,整合这样的供应链条的难度可想而知。互联网的出现让整合餐饮供应链成为可能。虽然现在仍然处于萌芽阶段,但随着市场和行业的发展,未来很可能会出现若干家既具备强大的线上技术能力,同时又拥有丰富的线下资源的企业,或许能解决餐饮企业长期面临的供应链难题。
10月25日消息,日前,雷军在参加顺为资本年会上表示,其新的核心投资领域为农村互联网,同时称希望该领域创业者可以联系他。随后,雷军在回复“段誉-顺为资本”时称,智能硬件也是其核心投资方向。雷军倾心于农业互联网早有迹象,据媒体介绍,今年上半年,雷军便促成了新希望集团与一亩田的合作。一亩田创始人邓锦洪曾透露,新希望与一亩田的合作并非资本方面,而是主要集中在原材料采购、流通环节和大数据三方面。公开资料显示,新希望集团目前为最大的农牧企业之一。1982年,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刘永好四兄弟创建南方希望集团,在此基础上刘永好组建了新希望集团。据了解,近来B2B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食材B2B领域有美菜、链农、小农女等平台出现;农资B2B领域有田田圈、云农场、农商1号等平台出现;土地流转B2B领域有农地圈等平台出现;农业服务商有绿色家递、甲骨文等溯源平台出现。此外,京东、阿里等巨头亦有涉足此领域,如阿里满天星计划等。
“海上鲜”是基于海鲜的B2B电商平台。意在连接渔民和采购商,让双方在海上就可以洽谈业务,从而促成交易。海上鲜的业务主要分为两块:第一块是搭建了“海上互联网移动平台”,即海上wifi;第二块是提供电商平台,即渔船版和岸上版APP。海上鲜创始人叶宁认为,生鲜具有复购率较高及用户粘性高等特点,是有很大成长空间的。可线下的海鲜交易停留在传统阶段,中间过程商贩倒卖多次,新鲜度、食品安全方面都不能很好的保证。而目前电商平台上的海鲜产品主要以进口高端产品为主,面对少数高端消费人群。对于普通海鲜,因为保鲜周期短、物流难、库存成本高等问题,电商做的都是以冻品为主。也就是说,电商在生鲜领域的占有率是相对较低的。既然要做海鲜的生意,海上鲜的思路就从渔民切入。渔民们每次出海少则10天多则30天,大海却无移动网络信号的覆盖,而海上鲜创始人是一个曾在德国学习技术的海归,公司拥有自身的技术体系优势。于是,海上鲜基于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互联网平台技术研发了“海上互联网移动平台”,相当于卫星宽带服务(如Inmarsat,IPstar等),简单的说就是海上wifi。通过该平台用户只需支付非常少的费用,便可以在个人智能手机上与家人短信互通、获取天气预报,导航定位和及时的了解鱼市行情。更重要的是,通过海上鲜的APP,可让买卖双方即时获取渔船在海上的捕捞信息,使得海鲜买卖在海上就能洽谈交易。设想,采购海鲜的商家掌握了捕捞信息后,就可以直接通过手机软件下单,渔民们也可根据收揽的生意单进行捕捞。这就大大盲目性采购,同时节约交付时间,最大程度保证海鲜的新鲜度。另外,通过海上鲜交易可以省略很多鱼贩子倒卖的环节,下游商家,像海鲜个体户、酒店、加工厂、冷库等,可以便宜买到海鲜,而渔民也能提高售卖价格获得更多的利润。海上鲜本是可以通过海上wifi和电商平台分别进行营收的,但叶宁表示,目前暂不考虑盈利,以推广用户为主。渔民使用海上wifi,只需要象征性的交纳一些押金和通信费即可,一人一个月平均在50块钱上下。电商平台则是完全免费,不收取交易提成。海上鲜于今年9月上线,扎根在有“中国第一渔村”之称的宁波象山,目前整合了200多艘渔船,合作客户有链农、天天果园等。叶宁表示,未来海上鲜会接入物流、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监测等服务,在规模稳定之后,不排除会开展自营业务。
从多个可靠消息源获悉,一亩田正在大刀阔斧地强行裁退员工,人数有可能达到1500名,规模接近50%。而目前接到裁退通知的人员还在不断扩大。一名自称8月份刚刚加盟一亩田的员工被裁后,以邮件形式讲述了一亩田的内幕,不仅涉及此次裁员,还包括一亩田以往的经营状况,以及基层专职人员如何靠“忽悠”来吸引供应商,靠假账来做大流水,种种细节颇值得玩味。(注:以下内容均来自一亩田某地方被辞退员工,为了保护该员工身份不泄露,隐去姓名和相关信息,其所表达的内容亦不代表网立场)《北京一人一亩田的诚信》一亩地国内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平台,每天影响农产品交易额3亿多RMB。你相信吗?你还在为找不到蔬菜水果供应商发愁吗?我刚进入一亩地公司一个月,说实话我对于这个公司的了解基本上是零。为什么说工作一个月还不了解?很多公司由新员工进入都会有专门负责培训的讲师,但是一亩地没有,入职后就是普通员工给你讲解一些公司基本工作情况然后就开始上班。我的职位是一线员工(也就是最底层员工),负责寻找大型农户、供应商、合作社让其签约为我公司平台的供应商。以本人的理解来看就是忽悠农户签约,所谓的签约其实跟淘宝的开店差不多,交个1000~5000不等的保证金。公司规定签约后不满意想退出最少要6个月~1年,满6个月不到一年退还90%保证金,满一年可全额退还。但是在与农户讲解的时候就是另外一种说法了。我们会跟农户说,签约后可以不用出门就能接到采购商的订单、还有1000万保险为你这次交易保障,你只需要在蔬菜水果成熟前一个月发布消息,就会有人关注你的农产品进行采购,有采购商需要买相对应的农产品时我门会优先介绍你,价格由您来定、你们自己协商,我门不错吧?这么好的条件。真的是这样吗?NO,不可能,保证金的确会按照规定退还,但是能不出户就能卖掉农产平不可能的,就像淘宝一样有人要并且满意才会买。只能说签约后无非就是增加一个销路的机会。优先带客户来采购也要有才行。我接连在公司的省员工群里发消息说有谁要采购某农产平找我,但是能回复的没多少。大部分采购商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交易平台网站上每天大笔大笔的交易着实让我很无语,0.8元买25吨甜瓜、0.7元买5吨柑橘,几毛钱就能买几吨几十吨的农产品。每天3亿的交易,间接影响几十亿的一家公司?底层的一线员工每个月的任务不同,分为完成40万交易额、签约6个供应商等。40万交易而怎么完成?做假账——先自己做一下看看到月底差的部分,自己用虚假的完成就OK。自己怎么做呢?找朋友在APP上发布一个产品消息,然后在找朋友去买,钱呢当然自己出,就这样把剩下的交易额完成。钱无非就是转了一圈在回到自己手上,每笔还有交易额千分之2的奖金,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签约供应商也是自己先去忽悠农户,到月底不够的部分自己来作假完成,一千块钱一个供应商,反正只要6个月一过保证金还是会回到自己手上。只要在平台上发布的价格比市场行情高1快钱就不会有人买,也就不会有什么问题被发现。一线员工都是跑业务的,业务不够肯定会被开除,业绩高的奖金就多。我8月初进的公司月尾业绩考核,前两天就看到公告说业绩倒数12名要开除,我刚好是公告中要被开除的,这两天还在想着下一份工作,昨天却让所有人震惊了。就在昨天倒数的12名一个都没有开除,反而把业绩好的全部开除了?没办法理解了吧,原因是业绩做的好的需要给的奖金高。公司负担太大承受不了。这让我反而跟担心了,这样的一个公司还能发展下去吗,待在这样的公司有用吗?一个公司的发展与它的诚信很重要的关系,这样的公司我觉得没有任何让我待下去的理由。
前不久,百度直达号吸引了超过40万商户入驻的消息引发了互联网业界的广泛关注。从9月3日发布至今,40万这一数字可谓相当可观。而下一步,如何帮助商户真正享受直达号的便利及实际的商业价值,是外界对于百度直达号日后发展的关注点。未来O2O市场机会巨大已成为业界共识,百度在移动搜索和地图领域的领先以及百度的销售能力,相信会是直达号抓住机会的最佳机会,其对于百度移动业务的推动作用将不容小觑。正如百度副总裁李明远之前在“百度世界2014”上所说,百度直达号以“最开放的心态,建设最开放的平台,在移动互联网大潮来临时,帮助传统商户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新机遇,实现转型”。40万商户入驻百度直达号渗入各行各业百度直达号为传统行业移动转型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商户们选择直达号正说明百度切中了他们的“痛点”。发布两个月来,百度直达号已经吸引各行各业领军企业的纷纷加入,如海底捞、峨眉山、良子健身、伊利、兴业银行信用卡、布丁酒店、圆通快递等。同时,兰州市政府开通了国内首个市政服务号“@兰州三维服务网”,重要中央部委之一“@商务部网站”直达号也上线了,让政府便民服务也“移动起来”。关于传统商户借助百度直达号成功转型的案例可谓不胜枚举:云家政在上线直达号一个多月时间里,移动端订单数量已经实现了20%的环比增长,是过去环比增幅的3倍以上,二次下单的用户占比也已接近40%;一亩田直达号更是在11月6日帮助新疆阿克苏的农户把全村500吨滞销苹果卖向上海,成就了一笔325万元的大单。百度直达号的相关负责人透露,商户们数据的提升主要得益于百度直达号把通过移动搜索获得的海量流量针对细分行业做了更为精准的分发,同时,百度大数据分析向用户智能推荐也是二次下单率增加的关键。除了订单量的变化,百度直达号的个性化功能也是各类商户追逐的重点。以教育行业为例,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的时间全部都已经碎片化,缺乏完整上课的时间。而百度直达号可以内嵌丰富服务项目——视频教课、教师与学生互动、学员管理、报名与预约课程等。目前“@新东方在线”、“@英孚教育”、“@中公教育”、“@学而思网校”等多家教育机构已经入驻直达号。如今很多商家眼里,百度直达号已经成了一个能够给用户和品牌之间建立良好沟通的桥梁。传统商户谋变直达号带来移动生态创新2014年被业内看做是传统商户向移动互联网升级转型的关键年份,在今年推出百度直达号,其背后的深意自是不言而喻。外界评论,直达号的发布,是百度移动端生态建设的里程碑。对于百度来说,有巨大的流量、先进的技术、充裕的资源,如今2个月40万的速度又带来了足够多的商户,表明其有能力构建一个能够连接人与服务的庞大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打造离不开丰富的服务品类,从行业垂类来看,百度直达号聚拢了多个行业的代表企业,比如餐饮业的海底捞、永和豆浆、赛百味;旅游业的九寨沟、华清池、香港海洋公园;金融业的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等。从商户入驻效果来看,百度直达号为传统行业移动转型提供了完整解决方案。百度直达号能通过智能推荐把企业的过客变成顾客。同时,直达号还有SNS社交能力,用户可以与服务商进行实时交互,对服务人员进行评论。与传统营销手段相比,直达号“广拉新、高转化、强留存、易开通”的四大优势,能够有效解决商户“痛点”。业内人士认为,百度直达号将百度移动端的所有能力和资源进行了高效整合,可以基于用户每天上亿次的海量移动搜索需求,为他们提供出更为直接有效的服务。同时,它有很多入口,比如移动搜索、地图、账号、个性化推荐等,是一个很好的“连接”平台,连接了海量的用户和服务。随着用户习惯的日渐形成和商户数量的不断增加,百度直达号将把移动生态建设得愈发稳健。
每周热门资讯更多
- 【公告】京东商城2025年2月结算公告2025-04-11
- 【公告】唯品会2025年3月订单结算通知2025-04-11
- 2025年4月确认返现的商家2025-04-11
推荐商家更多
一周热门排行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