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三星支付>文章列表
三星支付
在国内,微信支付宝已经基本统治了国内移动支付市场。数据显示,支付宝支付宝的活跃用户达4.5亿,微信支付的活跃用户超6亿,用户规模几乎已经达到天花板,两者都将未来增长目标放在海外。不过截止到目前,微信支付宝进军海外市场的时间其实也不短了,但从数据来看,目前在海外支付市场,可能要被苹果三星统治了。根据来自JuniperResearch的一份最新预测报告显示,到2020年全球使用移动设备制造商提供的非接触式支付服务用户数量将增加至4.5亿人次。其中,苹果ApplePay的用户数最多,ApplePay将独占全球50%市场,按照用户数推断,ApplePay到时会拿下2.25亿的用户数。而目前,ApplePay支持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截止到2017年底ApplePay用户数就已经超过了1.27亿。最近库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ApplePay上个季度的交易额远超10亿笔,是去年同期的三倍。目前,ApplePay支持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有超过4,000家发卡机构支持ApplePay,其中包括美国境内几乎全部的银行。按照这个速度发展,ApplePay的后劲还很大。ApplePay在中国台湾地区也相当成功,据台湾北富银特别针对富邦卡友2018年上半年的交易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有超过60%的支付交易是通过ApplePay完成。台湾《ETtoday新闻云》指出,ApplePay在台上线一周年,其全家非接支付占比达70%。JuniperResearch的报告认为,虽然智能手环厂商FitbitPay和中国厂商华为支付(HuaweiPay)等新竞争者也在入场,但他们认为,这些厂商的业务可能不会增长太多,移动支付业务的领头羊将是苹果三星。海外支付市场由NFC支付主导而非第三方支付应用主导因此,从数据来看,在国内被微信支付宝主导的第三方支付应用模式在海外面临苹果三星等巨头的强势竞争,这意味着在海外有大量用户使用的是硬件厂商提供的钱包支付服务,即由NFC支付主导而非第三方支付应用的二维码支付主导。其实苹果的ApplePay从用户体验来看,它并没有绝对优势,甚至在体验操作上还不如二维码支付方便快捷。某种程度上,国内用户放弃ApplePay而更青睐微信支付宝有多重原因,一方面是国内信用卡消费习惯不如西方国家那么成熟,二是国内微信与支付宝在国内强大的地推能力,加之它更符合国民消费习惯与体验,在国内,信任价值更高。而在海外,ApplePay的推广其实也不顺利,自从ApplePay发布之后,它的操作便捷性与各方面的用户体验并未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多大的口碑与正面舆论效应。但苹果为了让ApplePay普及做了很多努力。不断的去拉拢各大银行、零售商去建立合作。到2017年底,ApplePay占领了全球NFC移动支付90%的市场份额,击垮了其他同类平台。说到底,ApplePay在海外市场拿下许多市场份额,某种程度也是依赖强运营、强地推能力与市场拓展、营销能力来完成的。其实第三方应用支付还是NFC支付,在体验层面很难说有碾压性优势,只能说是半斤八两。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胜出必然要看谁的线下推广能力与商户拓展能力更强。线下拓展能力与市场铺设速度,支付宝微信在全球的市场动作没有苹果那么快。微信支付宝虽然在国内知名度很高,但在海外却并非如此,早前亚洲金融顾问机构Kapronasia的研究显示,在1000名接受调查的中国消费者中,21%的人从未在国外使用过支付宝或微信支付,而61%的人则说自己不知道可以使用这两种支付方式或者商家不提供这两种选择。微信支付宝海外业务拓展关键难题在哪?从支付宝、微信支付来看,目前出海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如何将其支付平台与当地的银行系统整合起来,这是国内第三方支付成功打入海外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环节,如果账号不能和当地的银行或交易系统连接起来,那么很难将业务更加深入的推进下去。微信支付宝在国内更多是契合了国内信用卡消费尚不成熟的市场环境。因为国内移动支付潮流兴起的时候,国内还处在现金社会,多数国民还没有使用信用卡的习惯,移动支付恰恰踩中这个空档,以一种更为便捷的支付方式迎合了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实际上,相比较信用卡高度普及的美日欧洲国家,微信支付宝得以跨过信用卡阶段,直接弯道超车。但在国外,恰恰难题就在这里,如果在西方国家普遍是信用卡消费,那么这种消费习惯其实跟NFC的支付模式契合度更高,说到底,支付宝微信要面临与当地的消费生态体系融合、以及破除监管难题和使用习惯上等一系列问题。因为在西方许多国家,对于第三方支付应用从银行账户划账是受到监管限制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有当地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规则,此前支付宝在台湾等地也曾遭到当地金融监管部门的警告,其当面付产品有触及监管的嫌疑。近日也有不少媒体报导,越南宣布禁用支付宝与微信支付。而日本以及一些西方国家至今没有账户能实现实时直接从银行账户的划账。而NFC支付模式由于它本质上是从银行划账的,是让银行卡直接与商家的支付系统对接,而非经过第三方应用,是契合这些国家的监管政策因素的。当然在海外业务上,目前支付宝、微信支付也在与当地银行以及零售商、支付机构进行大量合作。比如支付宝先后在美国与多个利益方如银行业巨头、金融服务机构摩根大通集团、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Verifone、美国首家华人超市iFresh及其它多家零售商签署了合作伙伴协议。而美国移动支付平台Citcon则在去年宣布与微信支付合作,以将其带入北美。另一种方式是入股当地的支付公司。我们看到,支付宝主要是通过投资或者结盟当地的支付公司来推动业务落地。比如投资印度的支付公司Payt、韩国互联网银行K-Bank,结盟日本乐天、欧洲退税机构环球蓝联等。而微信支付则是将目标放在中国游客身上,包括在美国与Citcon合作,在机场,免税店等地推行微信支付,在日本推出富士急乐园小程序,提供在线购票等服务。当然,针对中国游客,微信支付宝的做法大同小异,即往往是与当地支付公司合作,接入一些当地折扣店和免税店等中国游客光顾的商家,满足中国游客出境游的需求。但与海外银行合作推进往往并不容易,因为本质上,在海外,除了信任这一层面需要破冰之外,本质上微信支付宝与银行也是有一定的竞争关系。而苹果ApplePay与银行合作会更加顺畅。比如即便在中国,当年苹果支付一经推出就获得了中国银行以及大量商业银行的合作支持,在美国也拉拢了花旗集团、美国银行等美国大型银行,以及万事达、Visa和美国运通等信用卡公司。而苹果ApplePay也将会在未来几个月内正式登陆奥地利,同时奥地利银行将会成为苹果ApplePay在奥地利的合作伙伴之一。因为苹果ApplePay本质上是通道工具,而不是支付账户,本质上只是将银行卡绑定在这个工具上——NFC支付等同于用户把银行卡放在手机上用指纹当密码付款而已,不会分流银行的用户,跟银行是合作关系而非竞争关系,而且是帮着银行抢这些第三方支付应用的市场,所以ApplePay更契合许多西方国家的金融监管政策。因此在与银行合作以及与零售商合作推进上更为顺利,而NFC支付也契合许多西方国家的政策。软硬件生态、品牌认知度、市场拓展,苹果支付优势更强对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而言,苹果ApplePay与三星支付的一大优势在于其硬件品牌优势。三星的优势在于其硬件品牌铺路。三星手机在全球市场份额很高,平均每年全球三星手机的销量至少3亿台。因此三星之所以能在支付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是因为作为全球市场份额最高、普及率最高的手机硬件设备制造商,可以借助自己的手机开拓为商户服务的支付业务板块,场景落地自然。数据显示,目前三星至少在22个国家开展支付业务,欧洲也有6个国家接入SamsungPay。再看苹果。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iPhone则是人尽皆知的主流手机品牌,而且苹果手机的全球市场也为其奠定了用户基础,因此,苹果胜在可以依赖硬件的超高品牌知名度与软硬件生态优势强推ApplePay。曾有苹果用户表示,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收到WalletApp发送的通知、添加信用卡的请求等等,虽然我曾不想用,但一天发五条通知真的很烦人,所以不得已下绑定了信用卡。据说ApplePayCash推出后,苹果Message软件曾经还提醒某位未绑定ApplePay的iOS用户手机已遭受病毒软件袭击。于是不得已的情况下,许多用户就这样在苹果的骚扰与推动下,半推半就的,成为了ApplePay的用户。你可以不屑苹果的这种手段。但市场竞争往往有时候就是讲丛林法则,需要将自身的优势完全利用起来。苹果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品牌文化与西方国家的文化接近——文化环境、支付习惯、经济环境、用户习惯与消费方式均比较接近,在西方国家,信用卡消费习惯已经非常成熟,数据显示在日本,20岁以上的成年人人均2.6张信用卡,欧美的情况也差不多。而在信用卡消费成熟的地方,转换二维码支付往往存在诸多习惯与心理上的障碍,因此更容易接受NFC支付方式。苹果作为一个全球化非常成熟知名度非常高的品牌,更容易获取用户信任,NFC支付在许多海外用户看来更加安全,用户也基本上不会担心其安全问题。安全与隐私问题障碍这也是微信支付宝的难题所在,所以支付宝微信在海外拓展的重点市场在东南亚地区华人多的区域,而非欧美日本美国等市场。海外的许多用户与商户对微信支付宝依然存在不信任问题或者担心安全问题,或者说微信支付宝并没有将它的本土化优势与用户体验优势进行很好的文化输出与包装,让更多的海外用户知晓。在一份海外的调查中,有超过37%的人承认“不确保其是否安全”。美国的支付服务提供商Cancan的管理总裁坎迪斯·库曾表示:“西方国家品牌对中国的移动支付方式接受较慢,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中国内地的移动支付市场有多大。”早前阿里的蚂蚁金服尝试以12亿美元收购美国转账公司速汇金的计划,由于美国华盛顿政府方面在国家安全顾虑上的原因的介入,最终被撤回。另外,隐私问题也是一大障碍。曾有熟悉海外市场的支付界人士表示,有些中国走出去的支付企业会遇到“水土不服”,比如在日本和欧洲遭到用户的排斥,主要是因为会记录用户的行为轨迹,这对注重隐私保护的国家来说犯忌了。这是在中国市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拓展业务的一大需要注意的难点。Facebook谷歌等公司都在曾经在隐私问题上栽跟斗。而在中国,隐私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在欧盟,个人隐私保护法案——《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已经正式付诸实施。它们需要针对会收集哪些数据、如何使用这些数据以及与谁共享数据作出清晰且全面的解释,这些支付公司在走出去的时候需要对于尤其注重各地的隐私法案,基于如何收集的消费端的数据需要给出公开透明的授权与解释,去赢得当地监管机构与用户的信任。微信支付宝海外争夺战,眼里的竞争对手不应只有彼此我们当然也需要看到微信支付宝今天的成就。数据显示,目前超过10亿的微信用户中8亿都在使用微信支付功能。而根据支付宝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个暑期,支持线下移动支付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有40个,支持手机退税的机场也增至了80个,创历史新高。但我们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是,微信支付宝在海外的拓展,互相都将重心放在如何争夺华人市场与游客市场,两者似乎并没有过多思考如何从苹果与三星支付手里抢市场。这从侧面反映出,微信支付宝到了海外也只是将彼此当成竞争对手,但本质上,你如果仅仅是从游客或者华人身上入手来抢市场份额,那说明你的国际化视野还不够开阔,野心还不够大,毕竟去海外旅游的中国游客说到底还是中国用户,如何说服越来越多的非华人消费者成为用户,才是海外运营的重中之重。但其实对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来说,它们面临的共同的难题在于是如何取得海外市场的信任,如何说服教育当地市场,让其更认可第三方应用支付的便捷性与安全性不下于NFC支付,如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海外互相对攻,互相诋毁,则更难在海外市场彰显其品牌的气量与格局。总的来看,微信支付宝是国内互联网公司国际化最有利的一张王牌,但难点在于如何获取非华人消费者群体与银行等机构的信任,让这些用户越过心理障碍的门槛愿意体验这种新的支付方式。在今天来看,只有16%的iPhone用户使用ApplePay,苹果的增量空间很大,但同时也意味着苹果尚未构成垄断,微信支付宝的发展速度也不慢。ApplePay也面临着SamsungPay还有谷歌支付的竞争,微信支付宝还有进一步抢夺非华人市场的机会。这关键是需要各自能放大眼界与格局,这或许也是走的更远的关键。
一起惠2018-08-08 09:55:52362 次
3月22日消息,日前,韩国三星电子在印度推出旗下支付服务SamsungPay,而这也是其进军的第12个国际市场,上个月该服务也刚刚落地马来西亚市场。据外媒报道,除上述提到的两个国家外,SamsungPay还进入了韩国、美国、中国、西班牙、巴西、澳大利亚、新加坡、波多黎各、俄罗斯和泰国市场。目前,SamsungPay在该国支持信用卡和借记卡服务,同时还与多家银行进行了合作,包括同心银行(AxisBank)、私营银行HDFCBank、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ICICIBank)、印度国家银行(StateBankofIndia)、渣打银行(StandardChartered)、美国运通(AMEX)以及花旗银行(Citi)。对此,三星方面表示未来将增加更多本地合作伙伴。据外媒报道,印度用户还可通过其本土支付工具Paytm注册SamsungPay账号,随后也可进行转账以及二维码和条形码支付操作。该公司表示,印度市场后续还会增加来自印度国家支付公司(NationalPaymentCorporationofIndia)提供的联合支付服务。此外,三星还增设了一些本地化服务,譬如会员卡、礼品卡、以及ATM等。而此前,SamsungPay在新加坡还支持交通卡、在澳洲支出会员卡,以及在泰国支持礼品卡服务。并且,SamsungPay想做的也不只是移动支付,而是一个“手机钱包”。
一起惠2017-03-23 10:23:26404 次
面对谷歌(微博)安卓支付、苹果支付、三星支付在全球扩大覆盖,中国的许多手机品牌也推出或将推出自有品牌支付,比如小米支付、华为支付、魅族支付等。据外媒最新消息,移动支付行业将会涌入一个新的队伍:商业银行。信用卡巨头万事达公司准备向全球银行推出后台技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客户端完成支付。众所周知的是,许多的商业银行目前都已经推出了手机客户端,可以提供手机转账、交易明细查询等,甚至还整合了一些移动电子商务等功能。据美国科技新闻网站Engadget报道,万事达已经是全球信用卡巨头,该公司虽然具备了完整的技术,但是并未以万事达的名义,面向用户提出移动支付服务。比如在三星支付、苹果支付中,万事达等信用卡公司只是提供了幕后的信用卡结算平台,并让移动支付公司获得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分成。据报道,万事达准备和商业银行合作,让他们的手机客户端具备线下支付的功能。目前万事达已经和美国的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等进行合作。据称,万事达的后台技术可以支持全球77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万个实体商户。不过和苹果支付一样,安装有银行客户端的手机,必须具有支持近场通信的NFC芯片,另外这一服务目前暂时支持安卓操作系统。在苹果手机中,苹果已经拥有自家的移动支付服务,因此不允许外部的支付产品再使用其NFC芯片通信。万事达和商业银行的移动支付合作,首先在美国启动,随后在欧洲、非洲等市场推出,今年下半年进入中东国家,明年将会进入其他国家。目前在移动支付市场上,少数大型商业银行支持自己的手机客户端实现NFC支付,但是数量和规模十分有限,在市场影响力上难以和三星、苹果和谷歌三家相比。如果万事达的计划顺利实现,这意味着市面上以商业银行为品牌的移动支付将会大量增加,这也将会影响到苹果、三星等支付的市场份额争夺。据外媒报道,从全球市场来看,移动支付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消费者早已习惯了刷信用卡,他们认为刷手机并未带来大幅度的体验增加,因此没有必要去麻烦下载支付工具、捆绑信用卡。
一起惠2016-07-18 09:23:53500 次
苹果支付最初的“五分钟热度”早已过去,各种数据显示,苹果支付、三星支付这样的手机非接触支付,发展的实际效果,远远未达到当初预期。其中在美国之外,苹果支付发展用户更是困难。不过据美国《纽约邮报》报道,有一个行业却因为苹果支付和其他非接触支付,看到了巨大的收入增长。从中国到美国,街头的自动售货机越来越多,而许多售货机开始支持手机支付。根据美国一家市场机构的研究,一些开始宣传苹果支付的自动售货机,销售收入猛增了22%。另外NFC支付交易的规模(这当中主要以苹果支付为主),暴增了89%。主持这项研究的USATechnologies公司表示,消费者利用手机支付在自动售货机上买东西,这也帮助了苹果支付等工具的普及。目前在美国市场,已经有苹果支付、三星支付和谷歌的安卓支付在争夺移动支付市场,另外在一些实体店,也能够支持PayPal的第三方账号支付。苹果支付问世时,外界期望颇高。但是时至今日,人们发现移动支付要普及并非易事。根据FirstAnnapolisConsulting的一项调查,截至去年底,只有两成的用户(拥有支持苹果支付的iPhone)试用了苹果支付。在海外市场,苹果支付面临的发展难度更大。比如在中国,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靠扫码支付模式,垄断了市场。苹果支付并未体现出用户体验的巨大优势,在一些场景下居然要求用户在小票上签字。在本周的全球开发大会上,苹果宣布苹果支付将推出网页支付功能,这将惠及许多的电脑用户。另外苹果支付将会继续进入中国香港、西班牙、瑞士等海外市场。有关售货机业务,美国售货机运营商AnswerGroup的首席执行官TomMurn介绍说,如果在一台售货机中增加了苹果支付的标志或者播出一段视频,则有助于大幅度提升销售额。另外,在支持了苹果支付之后,自动售货机能够卖出更多价格相对更高的商品,比如耳机、30美元的手机充电线、挂锁等。上述高管表示,年轻人一代更愿意使用苹果支付。有关苹果支付在内的手机非接触支付发展缓慢的原因,业界已经达成了共识:在许多国家,消费者早已经习惯了刷银行卡,刷手机相比之下没有带来显著的用户体验提升或者经济实惠,因此人们没有兴趣去尝试,另外手机支付需要商户升级到最新的NFC收款设备,这种设备的普及率总体来说仍然很低,不利于移动支付渗透。
一起惠2016-06-18 09:08:23648 次
移动支付市场快速发展起来。中国阿里巴巴和腾讯最近在韩国申请注册商标,预示着正式进军韩国市场。LG电子也为了抢占引消费者注目的名字,一下子申请注册了13个商标。6日根据业界,阿里巴巴集团上个月27日在韩国国内申请了‘支付宝’商标注册。自公布阿里巴巴在韩国推出韩国版支付宝‘韩国支付’(KoreaPay)。支付宝是中国最大的线上支付系统。阿里巴巴如今也和韩国一些免税店等合作,为中国游客提供服务。业界纷纷猜测阿里巴巴是不是借这次申请注册商标的机会进一步扩大便捷支付范围。因为积极宣传营销的话,申请注册商标是必须的。中国最大线上服务公司腾讯早在2012年5月注册了‘TenPay’商标。今年4月份又申请注册了‘微支付’,以此扩大事业范围。在韩国企业中LG电子申请商标引人注目。LG电子在上个月20日申请注册11个商标,接着在27日追加申请了2个商标注册。因为申请的13个商标中全都有‘PAY’,可以看出LG电子要准备推出新服务了。LG电子先占的商标有‘TouchPay’‘TapPay’‘QuickPay’‘WatchPay’‘LPay’等。也有如加上自家高端智能手机名字的‘G4Pay’‘G5Pay’等。LGuplus的‘PayNow’,Kakao的‘KakaoPay’,Naver的‘NaverPay’都已经注册了商标,也已经上市了。苹果的苹果支付和谷歌的安卓支付也都申请了注册商标。业界相关人员说:“三星支付很火,带动了便捷支付市场。”还说“阿里巴巴等外国企业正式进军国内市场,竞争会更激烈。”
一起惠2015-09-10 09:06:17475 次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