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下跌>文章列表
下跌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进行了近半年的研究后,亚马逊旗下批发业务AmazonBusiness决定暂时放弃向医院出售药品的计划。该计划的难度比该公司此前的预期更具挑战性。消息公布后,药品零售公司股价上涨。WalgreensBootsAlliance上涨3.7%,而CVSHealth和RiteAid分别上涨4.2%和1.7%。亚马逊决定专注于向医院和小型诊所出售不太敏感的医疗用品。并发现业务比预期更具挑战性。亚马逊此举显示,进军医疗产品和制药供应所面对的挑战。此前有报道称亚马逊有可能进入该领域,几家医疗保健和医药分销公司的股价均一度下跌。知情人士表示,亚马逊之所以打了退堂鼓是由于其未能说服大医院改变他们的传统采购流程。目前,大医院通常通过中介人员进行采购。此外,亚马逊还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复杂的物流网络,以运送温度敏感的药品。尽管如此,亚马逊并没有完全排除最终进入制药分销领域。多家媒体报道称,该公司有朝一日会进军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处方药业务。多位知情人士表示,AmazonBusiness可能在获得一定规模后,重新考虑进军进行药品、医疗产品批发。此外,该公司还通过不同的团队继续探索其他医疗保健项目。亚马逊现在已在其网站出售医疗用品,比如纱布和温度计等。它还有一个名为1492的健康团队,专攻相关的硬件软件项目,例如开发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和智能购物扫描仪DashWand。此外,亚马逊的云服务AmazonWebServices将继续主导健康和生命科学市场。
一起惠2018-04-18 08:37:17295 次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进行了近半年的研究后,亚马逊旗下批发业务AmazonBusiness决定暂时放弃向医院出售药品的计划。该计划的难度比该公司此前的预期更具挑战性。消息公布后,药品零售公司股价上涨。WalgreensBootsAlliance上涨3.7%,而CVSHealth和RiteAid分别上涨4.2%和1.7%。亚马逊决定专注于向医院和小型诊所出售不太敏感的医疗用品。并发现业务比预期更具挑战性。亚马逊此举显示,进军医疗产品和制药供应所面对的挑战。此前有报道称亚马逊有可能进入该领域,几家医疗保健和医药分销公司的股价均一度下跌。知情人士表示,亚马逊之所以打了退堂鼓是由于其未能说服大医院改变他们的传统采购流程。目前,大医院通常通过中介人员进行采购。此外,亚马逊还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复杂的物流网络,以运送温度敏感的药品。尽管如此,亚马逊并没有完全排除最终进入制药分销领域。多家媒体报道称,该公司有朝一日会进军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处方药业务。多位知情人士表示,AmazonBusiness可能在获得一定规模后,重新考虑进军进行药品、医疗产品批发。此外,该公司还通过不同的团队继续探索其他医疗保健项目。亚马逊现在已在其网站出售医疗用品,比如纱布和温度计等。它还有一个名为1492的健康团队,专攻相关的硬件软件项目,例如开发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和智能购物扫描仪DashWand。此外,亚马逊的云服务AmazonWebServices将继续主导健康和生命科学市场。
一起惠2018-04-17 10:09:14299 次
The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称,小米公司正考虑收购GoPro,但是并不愿意支付高价。据悉,GoPro方面期望的价格是10亿美元,GoPro首席执行官尼克·伍德曼对于交易持开放的态度,不过并不得知双方是否有进一步的洽谈,以及小米愿意支付的价格是多少。市值从100亿美元到7亿美元,Gopro发生了什么?GoPro是一家美国运动相机厂商,专事生产小型运动相机。最初的相机原型是尼克?伍德曼在16年前用母亲的缝纫机和一把电钻捣鼓出来的,他最初的想法也是解决“没有足够优秀的产品来记录自己冲浪的瞬间”,随后便从父母那里获得了20万美元的资助,研发出了GoPro。在户外圈子里,运动摄像品牌GoPro可谓大名鼎鼎,作为曾经的“明星企业”,Gopro的市值最高曾达到100亿美元。不过,2017年年末以来,Gopro的股价就一路下行。据了解,2017年,GoPro的营收已经下降到了11.7亿美元,相比之下2015年营收为16亿美元。截至目前,GoPro股价累计跌幅已经达到了36%,从而使其市值缩水到了7亿美元左右。尽管在传出小米可能收购的消息后,Gopro周四收盘价大涨7%,市值回升到7.6亿美元,也难掩其一直都在走下坡路的尴尬境地。此外,今年年初Gopro还下调了营收预期,裁员到1000人以内的规模,甚至退出了无人机业务。有媒体分析,尽管运动相机很有市场,且Gopro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过高的产品定价削弱了其市场影响力,核心业务受到挤压,随着经营陷入困境,其估值也出现暴跌。而且,尽管喜欢的人很喜欢,Gopro面对的人群毕竟还算小众。此外,佳能、索尼、HTC等厂商随后相继进入,推出了价格低很多的同类产品,也截流了这个市场的入门级用户。关于收购事件,另有知情人士称,几个月前投行曾就此事与中国无人机生产商大疆进行过接触,但最终大疆并未寻求对GoPro发起收购,原因是大疆并不认为收购GoPro会为其带来什么价值。那么,小米真的会收购吗?据了解,GoPro的未来完全取决于创始人伍德曼,原因是他所持有的公司股票具备额外的表决权,从而使其掌握了高达76.5%的表决权。尽管伍德曼曾表示,他非常欢迎收购交易,但小米方面也需要考虑合理估值,毕竟他们已经明确表示并不愿意支付高价。小米为什么要收购GoPro呢?除智能手机这一主业之外,小米也投资了大量消费电子产品公司,开发出不少特色周边产品,其中也包括一款价格较低的运动相机——米家小相机。此外,2015年6月小米还投资了视频类智能硬件研发商小蚁科技,同样在做运动相机。对于小米来说,收购GoPro可以让它在运动相机领域迅速建立优势,GoPro的市场品牌、性能较好的产品以及相关的技术都是值得投资的地方,还可以和米家小相机、小蚁科技分别切入高端、中低端领域。对于GoPro来说,还可以借助小米的品牌和渠道,扭转颓势,毕竟2015年时,入华仅三个季度,GoPro中国的市场规模便进入了全球前十,如此一个重要的市场,小米的渠道以及潜在用户更是GoPro的巨大财富。不过,TheInformation还援引分析师预计,今年GoPro的销售额将会再度下跌8%,仍然无法盈利,但其亏损可能会低于去年的1.83亿美元。小米似乎也并不认可GoPro10亿美元的估值,最终是否会收购还需静待观察。
一起惠2018-04-16 08:57:06840 次
据国外媒体报道,继3月23日、3月27日和3月28日大幅下跌之后,亚马逊股价在本周一再度大幅下跌,目前市值已滑落至全球第四。本周一美国股市收盘时,亚马逊股票价格为1371.99美元,较前一交易日1447.34美元的收盘价下跌了75.35美元,跌幅为5.21%。这是亚马逊股价在最近6个交易日第四次大幅下跌,其在3月23日、3月27日、3月28日这三个交易日均曾大幅下跌,股价较前一交易日分别下跌了49.36美元、58.81美元、65.63美元。在股价经过多个交易日的大幅下跌之后,亚马逊市值也明显缩水,在周一美国股市收盘时,亚马逊市值为6641.9亿美元,市值一个交易日就跌破了7000亿美元,市值在全球的排名也滑落到了第4。目前市值在亚马逊之前的分别是苹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微软,按周一收盘时的价格,这3家公司的市值分别为8457.36亿美元、7040.79亿美元和6815.86亿美元。
一起惠2018-04-04 08:52:34434 次
近期中国快递行业发生的几件事都与零售有关。2月末传出消息,华润万家原CEO陈硕加入顺丰,负责顺丰商业板块。顺丰商业方面向《财经》证实,陈硕于2017年4月加入顺丰集团,目前为集团CEO顾问,提供商业定位等顾问和管理支持。2月初,中通旗下的中通商业入局无人货架领域,成为继顺丰之后第二家布局无人货架的快递公司。同一个月,申通在四川低调运作的社区零售业务也被敏锐的媒体发现,得到了业界的关注。这一系列消息再一次将快递公司的零售尝试带入了公众视野。目前来看,快递公司的零售业态并未跳出传统零售范畴,包括了线上零售和线下零售,其线下零售形式以社区附近的小型便利店为主,所销售的商品围绕社区生活,主要是生鲜食品、生活用品等。零售行业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新资本的涌入,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美团等众多互联网巨头频频出手,搅动着零售这个长久以来被传统公司(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华润万家、永辉超市、物美、7-11等)统治的市场。快递公司长久以来扮演的是商品运送者这一角色,可以说是零售舞台上的“配角”,如今主营快递业务的公司也想要深入“厮杀不断”的零售业,成为商品的销售者,争夺“主角”位置,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零售行业是否会因为快递公司的入局而发生改变?快递零售业态入局零售领域较早、动作较为频繁的快递公司是顺丰。早在2009年,顺丰就开始试水零售业务,借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和时令,通过快递员来推销粽子、月饼和大闸蟹等食品。之后,顺丰开始尝试运营电商平台。2012年,顺丰调整业务方向,将冷链技术定为核心竞争力,推出对冷链技术要求比较高的生鲜食品电商平台“顺丰优选”。2014年,顺丰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线下便利店“嘿客”。2015年,“嘿客”更名为“顺丰家”,同年,顺丰控股剥离了负责线上线下零售业务的顺丰商业板块。2016年9月,“顺丰家”更名为与线上生鲜平台统一命名的“顺丰优选”。与顺丰自上而下、顶层设计的零售模式不同,申通的零售业务是一种自下而上、基层自发的模式。申通攀枝花业务总负责人蔡潇告诉《财经》记者,申通的零售业务是由他发起的,始于攀枝花,同时也得到了总部的政策和技术支持。2015年,蔡潇尝试的第一个产品是攀枝花市内的线下便利店“攀果鲜”。2016年,他的团队在成都开设了O2O模式的巨贤百味,包括同名线下便利店和基于淘宝、微信等第三方平台的线上服务。后来,蔡潇发现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只适合做线上,并不适合线下销售,于是他开发并上线了自有手机应用。蔡潇表示,除社区零售外,申通更重视解决社区周边的餐馆、酒店、KTV和学校等商家机构的采购配送问题,为它们供应生鲜食品。“每个店负责三公里内的所有商家和社区居民,”蔡潇向《财经》记者解释,“目前我们是30%的销售额来自社区零售,70%来自商家机构。”紧随顺丰和申通,中通、圆通、韵达和百世都先后入局零售。《财经》记者对主流快递物流公司在线上及线下零售(或其他形式)的投入做了以下不完全统计:据《财经》记者整理和观察,多家快递物流公司的线上电商、O2O及线下零售业务有几个相似之处:首先,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快递公司经营的商品种类不多,且大多是生鲜食品、生活消费品,以及少量跨境商品;其次,快递公司所开设的线下店主要采取的是“小业态”的形式(店面面积从几十平米到一百平米不等),业务内容包括快递包裹收发,兼顾小食品和生鲜产品的售卖,同时为社区周围的消费群体提供将商品递送到家的服务。第三,快递公司的一些线下零售店利用了原有的快递网点空间,有的则将网点空间扩大。“生鲜食品是每个消费者都需要的东西,比鞋子、衣服之类的都好做。”就为什么快递公司普遍选择做生鲜食品,蔡潇向记者这样解释。在生鲜食品领域,除了传统的超市和便利店之外,阿里巴巴的盒马鲜生、腾讯入股的永辉超级物种,以及京东的7FRESH和美团的掌鱼生鲜都是这一领域的活跃者,无人货架领域背后也处处闪现着“巨头们”的身影。快递公司选择加码零售行业的激烈竞争,在零售业人士看来,是因为快递公司和互联网电商企业一样,也看到了“黏住”消费者的重要性。“这些公司都认识到了直面消费者、与消费者产生更多关联的必要性,而零售就是一个能够帮助公司与消费者建立更多直接联系的入口。”新快消工作室创始人鲍跃忠向《财经》记者表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立平也向《财经》记者表示,做零售能够让企业获得顾客流量,拿到有效的顾客信息,而仅做配送,顾客价值不掌握在快递公司手里。同时,快递业人士认为,快递公司做零售,是出于一种危机意识,为的是借助零售业务,给快递这一主业制造需求,制造快递包裹。“除了收发快递,快递网点也卖东西,这样客户选择快递服务的同时,还可以买蔬菜,需要吃,就需要送,我们再把蔬菜送到家里,既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也满足他们的递送需求。”蔡潇告诉《财经》记者。蔡潇表示,做零售必须服务于快递这一主营业务。“做零售是围绕着做快递的,给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为的是加强与客户的联系,走出同质化的价格竞争。”用销售商品的利润支付快递网点的租金,辅助网点更好地完成物流业务,这是快递公司选择发展零售的又一原因。“快递公司扩充网点的服务项目,从仅仅收发快递包裹,到兼卖零食生鲜,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空间使用效率,增加服务深度和稳定性,缓解末端网点租金压力,更好地完成派送和揽件服务。”中国快递协会原副秘书长邵钟林向《财经》记者表示。邵钟林告诉记者,很多年前,他在中国的一些小城市考察快递网点时,还曾看到过一些快递网点提供修车服务,或者兼卖化学品。“这和快递公司做零售是一个道理,”邵钟林表示,“为的正是借助提高服务品种和质量,消化场所的租金成本,使快递服务更稳定。”一位不愿具名的快递物流行业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快递物流公司做零售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用零售业务来实践服务于商家的供应链平台。百世就是一个例子。2015年,百世旗下的百世店加推出邻里便利店,2016年收购成都wowo连锁便利店,通过自建和整合便利店,可以实践和发展为便利店提供的B2B(企业对企业)服务。培育新动能快递行业做零售的逻辑背后,还有行业整体上不得不面对的“内忧外患”现实焦虑。“内忧”体现在快递公司提供的服务高度同质化,行业增速下滑,加之电商领域的价格战传导至快递领域,快递行业竞争加剧,出现了快递增量不增利的局面。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统计,2016年全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51.7%,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4.6%,而2017年全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8%,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7%,业务量增速及业务收入增速大幅下滑。包括各大主流快递公司在内,国内各类快递公司已超过8000家,但快递行业的利润空间却被逐渐压缩。从2007年到2016年,国内快递业平均单价从28.5元降到12.7元。中金公司的数据显示,快递行业毛利率已经从2007年的30%下滑到目前的5%。在激烈的同行竞争、增速下滑、毛利下跌等“内忧”因素之外,中国的快递公司还面临着“外患”的行业大背景。与UPS、DHL等国际综合物流供应商不同,中国的快递公司高度依赖来自电商平台的业务,而与快递业的增速减缓保持同步,中国电商业务的增速也在放缓。中国快递公司的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电子商务的崛起,而在庞大的电商交易规模中,网络购物是中国快递行业的主要驱动力,过去几年来,网络购物的繁荣带动了快递业务的激增。然而,这一发展红利的背面是,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对电商、对网络购物的依赖性非常高。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目前网络购物所产生的快件量占中国快递业务总量的60%以上,部分快递公司网购件占比甚至超过80%。这一情况就导致了快递公司的发展过于被动,一旦电商公司对快递公司的需求出现变化,快递公司的生存便有可能受到威胁。上述情况已经成为现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中国电商交易规模增长速度已经呈现出放缓态势,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长速度也显著下滑。鲍跃忠告诉《财经》记者,在目前电商业务、用户规模和快递物流公司核心业务增长均有所放缓的背景下,快递物流公司将触角伸向其他领域,培育增长新动能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选项。试水资本蔡潇认为,快递公司做零售,最大的优势就是客户大数据,同时,一家成熟的快递物流公司,它的许多加盟网点都在“自己的地方”生存了十几年,有丰富的资源积累,这些都有助于快递公司拓展零售业务,而在做生鲜食品零售业务的过程中,快递公司也能发挥和培育仓储、配送能力,尤其是冷链技术。中通相关负责人也向《财经》记者表示,各大快递公司先后布局线上线下融合的零售业务,进行不同模式、不同深度的尝试,其背后的主要逻辑是想要深挖快递网络本身的资源,利用快件本身所带有的流量,以及快递网络的优势,对快递网点末端升级改造,同时结合自身所拥有仓配优势,切入零售渠道,进而建设自有供应链体系,实现商流和物流的有效融合,最后实现网点升级改造,实现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新零售模式。不过,不少零售和快递行业人士都认为,从整体上看,快递公司试水零售的成果并不显著,快递物流的优势和零售的契合度有限。有分析人士认为,对快递公司来说,通过资本切入零售业或许是一个更适合的方式。“社区零售目前是一个投资热点,但是目前看来,快递公司自己开店不是一个好主意。”陈立平向《财经》记者表示。“快递公司想要完善上下游产品线,想在做社区‘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同时,顺便满足社区的消费需求,可实际上,零售和快递没有太多交集。“陈立平认为,快递物流公司应该去收购或者入股成熟的便利店,再去增加快递自提点,这会比自己开店更顺利。“通过收购、入股,把商品自提的功能嫁接到便利店身上,这个逻辑是成立的。”陈立平表示,目前快递公司涉足的便利店、社区店的市场日趋饱和,做零售的技术要求也很高,同时线下店的选址也很麻烦,需要大量加盟,因此快递公司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开店很困难。“快递公司自己开店非常麻烦,覆盖率很低,牵扯精力很大,是在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鲍跃忠也对目前快递公司的零售尝试做了保守的评价,他表示,快递公司进入零售领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快递公司的物流能力与需要拓展的零售能力之间的关联性有限。“快递公司进军便利店、超市和电商领域尚在试水期,目前还没有较为成功的案例,快递行业也在不断地探索和磨合。”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丁威向《财经》记者表示,“毕竟隔行如隔山,还是需要摸索,需要‘交学费’。“以顺丰为例,顺丰控股上市壳公司鼎泰新材2016年公开披露的资料显示,由顺丰商业自2014年开始集中铺设线下门店所致,顺丰商业板块自2013年至2015年分别亏损了1.26亿元、6.14亿元、8.66亿元。顺丰商业板块指的正是负责顺丰线上及线下零售业务的商贸控股、顺丰电商、顺丰商业。2015年9月,顺丰控股的前身顺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向大股东明德控股持股76%的顺丰控股集团商贸有限公司出售了商业板块100%股权,原因是商业业务尚处于探索期,无法与快递业务产生协同效应,会对上市资产造成较大波动等因素。也就是说,目前顺丰的上市资产顺丰控股中并不包含顺丰商业业务。资料表示,剥离商业板块有助于引入外部资本,让商业板块得到更好的发展。申通和圆通方面告诉《财经》记者,申通和圆通的商业业务也不包含在上市资产内。陈立平曾去顺丰在回龙观的社区便利店考察,他认为,消费者对店里进口商品的认知度并不高,同时很多商品与线上重合,因此该便利店很难吸引消费者在自提商品的同时额外消费。鲍跃忠认为,在零售方面顺丰做了几次调整,但是还没有找到感觉,未来还需要摸索,而实际上,包括快递公司在内的诸多公司所进行的零售尝试都还未形成气候。在鲍跃忠看来,这些公司尚未走出一条成功的零售道路的原因是“在用旧思维做新零售”。“许多电商和快递公司,甚至地产公司(如保利地产旗下的若比邻便利店)也进入零售了,但是大多数公司都是基于对零售简单的认识进入这个行业,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零售业的当下和未来有准确的判断和把握。”鲍跃忠表示。事实上,不仅仅是新入局者还在探索,零售行业自身就处于变革调整之中,传统的零售公司也还在摸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电商的冲击下,近年来不少传统零售公司表现持续低迷。据媒体报道,2017年,受销售额不断下滑的影响,沃尔玛关闭了11家在华门店,乐天玛特退出中国市场,华润万家一年半的时间自营门店减少了800多家,卜蜂莲花2012年-2016年连续亏损超过11亿元人民币,仅2016年当年就亏损5.37亿元,而家乐福经历了连续两年销售额负增长后,引入了“救兵”腾讯和永辉,才平息了外界对其退出中国市场的猜测。鲍跃忠认为,零售变革最重要的是,要由以商品为中心,转为以顾客为中心。不论是从线上平台往线下实体店的销售引流,还是从线下经营往线上平台的销售引流,目的都是通过结合线上和线下双重力量,“黏住”顾客,提升销量。然而,在今天的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的零售模式与顾客产生的依旧是弱关系,做零售的公司需要用拥有社群化特点的互联网连接手段重新构建与顾客之间的强关系。“可是目前意识到问题的公司并不多。”鲍跃忠向《财经》记者表示。“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很大满足,做零售,就需要找到更多吸引消费者的方式,让顾客有消费的理由。”陈立平告诉《财经》记者。作为申通零售的发起人,蔡潇对目前攀枝花市场的零售业务表示满意。“没有走出同质化竞争的快递公司,70%的包裹还来自电商,我们攀枝花这边,30%来自电商,70%是自己制造的快递包裹。”蔡潇告诉《财经》记者。“我们的情况已经反过来了。”蔡潇表示。目前,申通的巨贤百味在成都有30多家店,店铺大小在5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之间不等,2018年将会在四川以外的省市开设约10家新店;攀果鲜在攀枝花有5家店,同时,第六家店也在筹备之中,蔡潇表示,这家店将是他第一次试水中型店面(预计面积为800平方米)。蔡潇的团队将于2018年6月开始做pc端平台,目前也在开发自有的用于寄快递、卖生鲜的支付工具。蔡潇表示,通过四川地区的试点,申通将来会把全部快递网点都改造为“快递+零售+递送”的形式,同时也会开新店,新店数量将超过网点改造的便利店数量。圆通、韵达拒绝了《财经》记者有关今后零售业务进一步的信息披露和采访请求;截至发稿,顺丰、中通尚未给出更多回复。“目前快递公司做的零售仅仅是一种尝试。”一位不愿具名的快递行业从业人员告诉《财经》记者。但他认可快递公司做零售的必要性,“快递公司需要控制末端资源(物流客户),为将来的发展占领机会。”邵钟林则向《财经》记者表示,快递公司做零售并不寻求做得有多好,它们的零售投入依旧服务于物流主营业务。鲍跃忠向《财经》记者表示,虽然目前看来,快递公司在零售方面尚未形成一股可抗衡主流玩家的力量,但这一变化预示着中国未来的零售形式和公司主体都将变得更加多元化。
一起惠2018-04-02 09:14:07520 次
“我这几天和中国的团队在一起,还没有看到总统先生在推特上说了什么。”近日来到中国的亚马逊全球副总裁、prime全球业务负责人JamilGhani,在媒体沟通会上被问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朝亚马逊“发难”的事情。JamilGhani撇了撇嘴,显然对这个问题有些为难。或许他并不是亚马逊最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发言人,但是特朗普提到的邮政服务和Prime的业务又有着很直接的关联。这些天,特朗普持续在推特上抨击亚马逊,说这家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缴税又少,占美国邮政系统的便宜,还害得数千家零售商失业。“亚马逊不管风吹雨打……我总觉得只要我们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JamilGhani对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说道。prime商品去年订单量超50亿尽管总统已经不是第一天对亚马逊“不爽”,但这次的发难仍然让亚马逊的股价应声下跌,市值几天内跌去数百亿美元。不过,这还没完,特朗普随后又在推特上说,美国邮政局每替亚马逊寄送一个包裹,就会平均损失1.5美元,总计相当于数十亿美元。无限次免费配送服务是亚马逊Prime会员服务中最重要的权益之一,消费者只需一次性缴纳一个会员费用,就可以拥有无限次免费的快递服务。因此,prime被认为是真正考验亚马逊物流能力的业务。事实上,也正是prime的出现推动了亚马逊自身物流体系的发展。最开始的时候,亚马逊依赖于联邦快递以及UPS的物流,为了履行两天内送到的承诺,经常不得不通过加价才能让包裹及时送达。为了减轻对联邦快递和UPS的依赖,在美国,亚马逊开始和邮政系统合作。有分析显示,邮政目前是亚马逊最大的投递商。特朗普曾公开呼吁邮政公司大幅提高亚马逊的包裹费用,因为这项合作一直在让联邦政府亏钱。在2016年6月的一次访谈中,亚马逊的掌门人贝索斯说到,我们只是想充分利用包括UPS和美国邮政在内所有的物流运力,并且这还不够,我们别无选择。亚马逊提供的数据显示,Prime从2005年推出以来,目前已经在16个国家来服务,覆盖了1亿个商品的品类,全球拥有数千万会员。2017年,超过50亿个订单的prime商品送往全球。在中国,prime会员费是288元/年。对于中国用户来说,prime最有吸引力的是地方在于海外购免邮,有可能一次购物免掉的邮费就相当于全年的会员费了。在已经开通的四个海外购站点里,prime覆盖了1500万件品类的产品。亚马逊中国称,2017年中国prime付费会员数达到上年同期超过3倍。75%海外购用户成为会员后花费增加,60%的用户花费翻番甚至更多。交易量加大的同时,亚马逊为此需要花费的物流成本也在增加。亚马逊中国副总裁顾凡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中国所有的prime订单里,海外购占到了非常明显的比例。但他没有透露具体的比例,以及单个免邮商品的物流成本是多少。一个可以用来衡量prime在中国物流成本的数字是,截至2017年底,亚马逊已经为中国prime会员节省运费超过5亿元。“健身俱乐部把会员卡卖给你,他们会希望你别上我这来锻炼,机器就都不用动,可以节省成本。而我们的会员是希望你多用,你用的多就买得多,这样我们的平均成本就可以摊薄了。”JamilGhani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中国prime会员权益继续扩大Prime经常会针对不同的国家有更多个性化的服务。JamilGhani认为,在中国,消费者通过移动端购物的习惯非常明显,所以亚马逊要多从移动端去考虑页面设计等等问题。此外,在决策过程中,价格因素会特别突出。目前,亚马逊每天都有特价商品出售,同时也会定期挑选促销的商品,比如超级品牌日的促销活动,就是中国团队的重点项目之一。顾凡对记者表示,Prime会员是海外购里面的专家,他们从海外购中买出来的商品和品牌都是比较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这就意味着Prime会员自己创造了一个类似严选的概念。因为亚马逊中国拥有所有的这些数据,会根据Prime会员的消费数据来分析会员选出来的品牌。所以,超级品牌日的选品标准就是每一个品类里最拔尖的货品。JamilGhani还透露,对于prime会员权益的扩大,公司已经有一系列的计划。目前,国内的prime会员权益主要体现在商品免邮、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商品等方面。这些新的计划包括:提供更多的选品,比如家居用品,个护保健品,杂货等等。娱乐方面,马上也会有新的会员权益增加进来,包括数字内容以及和娱乐相关的内容。不过,如果有新的权益增加进来,亚马逊中国的会员费会不会上涨,JamilGhani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应。
一起惠2018-04-02 09:12:31289 次
1.5亿用户数据泄露!当地时间29日,美国知名体育运动品牌安德玛(UnderArmour)发布消息称,该公司一款手机应用程序遭黑客入侵,共计1.5亿个人账号被攻破。从潜在受害者规模来看,此次事件已算得上网络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黑客攻击事件之一。据彭博社30日报道,遭泄露的用户信息主要包括App用户名、密码和个人电子邮箱地址,但不包括个人银行卡号码和社保号码。波士顿东北大学网络安全专家科达表示,对于不法分子而言,个人电邮也是极具价值的信息;在不受约束的暗网体系内,该类信息通常会被竞价最高的买主拍走。遭黑客入侵的是安德玛公司旗下一款饮食、健身辅助应用程序MyFitnessPal。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健身信息数据库的安德玛在2015年以4.75亿美元收购了这款AppMyFitnessPal,后者当时已拥有约8000万用户。安德玛公司声明称,已配合执法部门处理此案,同时聘用安全公司展开独立调查。29日,安德玛通过电邮和App消息提醒用户立刻更改密码。公司股票市值当天晚些时候下跌了4.6%。路透社称,从丢失数据量上来看,安德玛事件已是本年度最大规模的数据泄露事件,其严重程度甚至能在同类事件中位列前5。2013年,美国雅虎公司遭到史上最大规模黑客入侵,共30亿用户账户被攻破。2017年更是网络数据泄露的多事之秋:美国劳工部下属的“全美就业联盟”网站数据库遭遇黑客袭击,10个州共计550万名求职者个人信息泄露。去年规模最大的隐私泄露事件发生在美国老牌征信机构艾可菲公司,共1.43亿用户信息被盗。尤为严重的是,上述两起事件泄露的信息直接涉及到真实姓名、出生日期、住址和社保号码等内容。
一起惠2018-04-02 09:10:05258 次
近日,多点Dmall和人人乐集团共同宣布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会员、支付、商品等多个环节进行系统接通和数字化管理,同时,在人人乐全国范围的门店陆续上线多点自由购、O2O等业务。目前,人人乐深圳的首批线下门店已经率先上线多点自由购功能,预计2018年3月底多点O2O业务也将在人人乐上线。据了解,成立于1996年的人人乐集团,旗下业务涵盖大卖场、高端精品超市、百货商场、电商生活超市、O2O服务、海外供应链及物流等多个业态。公司于2010年上市,目前在全国拥有门店128家,遍布广东、陕西、四川、广西、福建等地的数十个大中城市。最新业绩快报显示,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5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2.81%;实现净利润﹣5.3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86.18%。在2014-2016年期间,人人乐集团的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1.2亿元、112.2亿元、101.93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71%,7.42%、9.14%,呈逐年下滑趋势。对于营业收入的逐年下滑,人人乐多次将原因归咎到单店盈利能力弱、新店培育周期长等因素上面。面对连年下跌的业绩,人人乐自2015年就开始在新业态、电商方面的改革和转型。在O2O业务方面,人人乐去年8月上线了可以30分钟送货上门的“乐到家”业务,并在今年1月将其40家门店开通了京东到家的服务,尝试用各种方式跟上新零售的步伐。但从人人乐的业绩财报来看,上述措施并没有立刻见效。据了解,此次合作,多点Dmall与人人乐将围绕真正解决新零售转型过程中痛点展开。通过系统打通,多点Dmall对人人乐进行数字化改造,逐步实现商品、供应链、会员、支付、门店管理、配送等环节优化,将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线上线下促销信息难同步、生鲜商品线上销售标准化程度低、拣货员拣货路径重复等问题。此次合作,能否拯救人人乐的业绩不得而知。人人乐方面表示希望借助多点Dmall完善的会员管理和营销体系,对门店周围3公里的会员、社区客户进行精准化运营,将其转化为人人乐的忠实用户,并持续不断地为客户带来超预期的服务体验。多点Dmall合伙人刘桂海表示,多点自由购功能缓解收银台压力其实仅仅只是多点为线下卖场解决痛点、提升运营效率和优化体验的冰山一角。零售行业有着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任何一个简单问题的解决其实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就像是看起来像自由购这样的扫码购物,其实背后涉及到的是深层系统的接通,比如促销体系、供应链、店内人员管理、防损处理等等。
一起惠2018-03-14 09:00:57414 次
中通快递(NYSE:ZTO)今天发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17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报。报告显示,中通快递第四季度营收为人民币43.310亿元(约合6.65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31.905亿元增长35.7%;净利润为人民币12.219亿元(约合1.87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净利润人民币7.398亿元增长65.2%。根据雅虎财经汇总的数据,华尔街5位分析师平均预期,中通快递第四季度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摊薄收益为0.24美元。财报显示,中通快递第四季度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收益为人民币1.71元(约合0.26美元),超出预期。另外,华尔街6位分析师平均预期,中通快递第四季度营收为6.40亿美元。财报显示,中通快递第四季度营收为人民币43.310亿元(约合6.657亿美元),超出预期。根据雅虎财经汇总的数据,华尔街11位分析师平均预期,中通快递2017财年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收益为0.66美元。财报显示,中通快递2017财年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收益为人民币4.40元(约合0.68美元),超出预期。另外,华尔街14位分析师平均预期,中通快递2017财年营收为20.1亿美元。财报显示,中通快递2017财年营收为人民币130.601亿元(约合20.073亿美元),基本符合预期。第四季度财务要点:中通快递第四季度营收为人民币43.310亿元(约合6.65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7%;中通快递第四季度毛利润为人民币13.533亿元(约合2.08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1.611亿元增长16.5%;中通快递第四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12.219亿元(约合1.87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净利润人民币7.398亿元增长65.2%;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等项目),中通快递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定义为不计入折价、摊销、利息支出和所得税支出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4.243亿元(约合2.18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0.984亿元增长29.7%;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等项目),中通快递第四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人民币12.654亿元(约合1.94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7.401亿元增长71.0%;中通快递第四季度每股美国存托凭证基本收益为人民币1.72元(约合0.26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04元;中通快递第四季度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收益为人民币1.71元(约合0.26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04元;中通快递第四季度运营活动所提供的净现金为人民币13.715亿元(约合2.108亿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1.833亿元。2017财年财务要点:中通快递2017财年营收为人民币130.601亿元(约合20.073亿美元),比2016财年的人民币97.888亿元增长33.4%;中通快递2017财年毛利润为人民币43.456亿元(约合6.679亿美元),比2016财年的人民币34.429亿元增长26.2%;中通快递2017财年净利润为人民币31.589亿元(约合4.855亿美元),比2016财年的净利润人民币20.516亿元增长54.0%;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等项目),中通快递2017财年调整后EBITDA(定义为不计入折价、摊销、利息支出和所得税支出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4.520亿元(约合6.843亿美元),比2016财年的人民币32.345亿元增长37.6%;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等项目),中通快递2017财年调整后净利润为人民币32.296亿元(约合4.964亿美元),比2016财年的人民币21.646亿元增长49.2%;中通快递2017财年每股美国存托凭证基本收益为人民币4.41元(约合0.68美元),相比之下2016财年为人民币2.91元;中通快递2017财年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收益为人民币4.40元(约合0.68美元),相比之下2016财年为人民币2.91元;中通快递2017财年运营活动所提供的净现金为人民币36.307亿元(约合5.580亿美元),相比之下2016财年为人民币25.722亿元。第四季度运营要点:中通快递第四季度包裹投递量为20.15亿,比上年同期的14.83亿增长35.8%;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通快递的接货/送货点总数约为2.9万个;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通快递的网络合作伙伴数量超过了9500家,其中包括超过3800家直接网络合作伙伴和超过5700家间接网络合作伙伴;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通快递的长途车辆数量超过了4800辆,其中包括大约3600辆自有车辆以及由桐庐通泽物流有限公司拥有和运营的大约1200辆车辆。桐庐通泽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交通运输服务运营商,与中通快递独家合作;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通快递的自有卡车数量增加到了3600辆以上,相比之下截至2017年9月30日为3250辆。其中,截至2017年12月31日有超过1800辆的卡车是15到17米长的高运力车型,相比之下截至2017年9月30日为超过1400辆;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通快递的分类拣选中心之间的长途运输路线超过了2000条;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通快递的分类拣选中心数量为82个,其中76个是由公司自行运营的,6个是由公司的网络合作伙伴运营的。高管变动:中通快递宣布,从2018年5月1日起,郭健民将因个人理由辞去首席财务官职务,现任财务副总裁HuipingYan将被任命为首席财务官。在辞职后,郭健民将继续担任公司顾问职务。中通快递指出,郭健民的离职与有关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会计政策和实务的任何问题或分歧无关。财务分析:中通快递第四季度营收为人民币43.310亿元(约合6.65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31.905亿元增长35.7%。中通快递第四季度来自快递服务的营收为人民币38.345亿元(约合5.89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30.315亿元增长26.5%,主要由于包裹投递量强劲增长以及来自主要企业客户的营收增长。中通快递第四季度来自配件销售业务的营收为人民币2.018亿元(约合310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590亿元增长26.9%,主要由于用于数字运单印刷和中通品牌包装材料的热敏纸的需求增长。秀驿业务(公司从2017年10月1日开始整合这项新收购的业务)在第四季度中贡献的来自于货运代理服务的营收为人民币2.696亿元(约合4140万美元)。中通快递的其他营收则由特定的新服务组成,如云仓储解决方案及其他补充服务等。中通快递第四季度总营收成本为人民币29.777亿元(约合4.57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20.294亿元增长46.7%。总营收成本中包括了人民币2.604亿元的货运代理成本,这是公司在2017年第四季度收购秀驿业务所带来的结果,这项成本主要包含了船运、最后一公里交货和货物装卸成本。中通快递第四季度长途运输成本为人民币15.113亿元(约合2.32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2.326亿元增长22.6%。这种增长与包裹投递量的增长相符,主要是由于与公司自有车队相关的货车运输成本增加了人民币2.163亿元(约合3320万美元),这种成本包含了燃料、通行费、司机薪酬、折旧和维护费用在内;以及由于外包运输成本增长了人民币1.027亿元(约合1580万美元),这是为了适应中国在线购物季节高峰期交通运输服务需求的增长。中通快递第四季度长途运输成本在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5.0%,低于上年同期的38.6%,主要由于:(1)规模经济;(2)增加了公司自有的、成本效率更高的、以及运力更高的拖挂卡车,以取代第三方卡车和外包运输;(3)通过优化路线规划和增加回程运输的方式提高了卡车利用率。中通快递第四季度分类拣选中心的运营成本为人民币7.686亿元(约合1.18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5.728亿元增长34.2%。这种增长主要是由于:(1)员工的工资和人数增长使得劳动力成本增加了人民币1.454亿元(约合2230万美元);(2)折旧和摊销成本增长了人民币2760万元(约合420万美元):(3)租金及相关设施成本增加了人民币1050万元(约合160万美元)。分类拣选中心的运营成本在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7.7%,低于上年同期的18.0%,主要由于受到规模经济以及分类拣选效率提高的影响,而效率的提高则是由于公司在分类拣选设施中加大了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中通快递第四季度配件成本为人民币1.277亿元(约合1960万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9700万元。这种增长与公司来自于向网络合作伙伴出售配件的营收的增长是相符的,其中包括用于数字运单印刷的热敏纸、便携式条形码读码器以及中通品牌的包装材料和制服等。配件成本在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0%,与上年同期相比持平。中通快递第四季度其他成本为人民币3.096亿元(约合4760万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826亿元,主要由于与服务于企业客户有关的调度成本增加人民币1.480亿元(约合2280万美元)。其他成本在营收中所占比例为7.1%,高于上年同期的4.0%,主要由于服务于企业客户的成本增长。中通快递第四季度毛利润为人民币13.533亿元(约合2.08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1.611亿元增长16.5%,中通快递第四季度毛利率为31.2%,低于上年同期的36.4%,主要由于整合了秀驿业务、服务于企业客户的成本增长(其毛利率与服务于小型客户的毛利率相比较低)、以及由于中国在线购物季节高峰期分类拣选中心的劳动力成本增长。中通快递第四季度总运营支出为人民币1.275亿元(约合196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851亿元下降31.1%。中通快递第四季度销售、总务和管理支出为人民币2.225亿元(约合342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969亿元增长13.0%。这种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升级了分类拣选中心的设备和设施,从而带来了人民币2140万元(约合330万美元)的一次性固定资产处置损失。中通快递第四季度其他运营净收入为人民币9490万元(约合1460万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170万元,这种增长主要是由于:(1)政府补贴增加了人民币6340万元(约合970万美元);(2)作为ADS(美国存托股票)管理计划的一部分内容,ADS银行返还了人民币1550万元(约合230万美元)的年度发行和管理费用。中通快递第四季度运营利润为人民币12.257亿元(约合1.88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9.760亿元增长25.6%。中通快递第四季度运营利润率从上年同期的30.6%下降至28.3%,主要由于公司收购了利润率较低的秀驿业务。中通快递第四季度利息收入为人民币5300万元(约合810万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430万元,这种增长主要由于自公司在2016年10月IPO(首次公开招股)上市以来,可用于投资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的金额增长。中通快递第四季度利息支出为人民币250万元(约合40万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人民币80万元,这种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在第四季度中的借款多于上年同期。中通快递第四季度汇兑损失为人民币1480万元(约合230万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的汇兑收益为人民币500万元,主要由于在岸美元计价银行存款相对于人民币来说有所贬值。中通快递第四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12.219亿元(约合1.878亿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的净利润为人民币7.398亿元。中通快递第四季度净利润率中通快递第四季度每股美国存托凭证基本收益为人民币1.72元(约合0.26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04元。中通快递第四季度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收益为人民币1.71元(约合0.26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04元。中通快递第四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人民币12.654亿元(约合1.945亿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人民币7.401亿元。中通快递第四季度EBITDA为人民币13.808亿元(约合2.122亿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0.982亿元。中通快递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为人民币14.243亿元(约合2.189亿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0.984亿元。中通快递第四季度运营活动所提供的净现金为人民币13.715亿元(约合2.108亿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1.833亿元。特别股息:中通快递董事会已批准发放一笔每股美国存托股票0.20美元的2017年特别股息,预计将于2018年3月29日向截至2018年3月23日的在册股东发放。股票回购:中通快递在2017年5月21日宣布推出一项新的股票回购计划。根据这项计划,公司已被授权以回购美国存托凭证的形式来回购A类普通股,可在随后12个月时间里回购总价值最高为3亿美元的股票。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已经回购了总数量为9759888股的美国存托凭证,平均回购价格为每股14.12美元,其中包含回购佣金。业务展望基于当前的市场状况以及当前的业务运营,中通快递预计2018财年第一季度包裹投递量将达15.04亿到15.27亿之间,同比增长28.0%到30.0%;调整后净利润预计将达人民币6.70亿元(约合1.030亿美元)到人民币7.00亿元(约合1.076亿美元)之间,同比增长33.1%到39.1%。前述预期反映了公司管理的当前和初步观点,未来可能会有所调整。注:本份财报中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5063:1。电话会议:财报发布后,中通快递管理团队将于美国东部时间3月8日晚上8点(北京时间3月9日上午9点)召开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投资者和分析师提问。收听电话会议的号码如下:美国:1-888-317-6003中国香港:852-5808-1995中国内地:4001-206115国际:1-412-317-6061密码:1432694请在电话会议开始前10分钟接入。在2018年3月15日前,可拨打下列电话重复收听:美国:1-877-344-7529国际:1-412-317-0088密码:10117597此外,中通快递网站http://zto.investorroom.com将对电话会议进行直播,并提供录音。股价反应:当日,中通快递股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常规交易中上涨0.40美元,报收于17.39美元,涨幅为0.40%。在随后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8:37(北京时间9日7:37)的盘后交易中,中通快递股价下跌0.59美元,至16.80美元,跌幅为3.39%。过去25周,中通快递的最高价为18.08美元,最低价为11.14美元。
一起惠2018-03-09 09:51:58534 次
在全球消费数字化的浪潮面前,奢侈品巨头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法国奢侈品品牌香奈儿也加码进驻电商阵地。不过在现实的业绩压力面前,品牌与渠道该如何取舍,恐怕依然是个难题。日前,香奈儿宣布将入股英国奢侈品网络零售商Farefetch。在完成入股后,香奈儿将同后者进行电子业务上的合作,由后者开发适应个人化服务的数字技术。此前,香奈儿在互联网业务的扩张上态度并非十分积极,此番直接入股奢侈品电商平台,这动作也被解读为香奈儿有意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实现线上线下零售渠道的融合。近几年,香奈儿在线上不断有一些新动作,例如在2015年与Net-a-porter合作试水首个电商项目,将旗下珠宝系列CocoCrush放到电商平台上售卖,随后又在2016年在微信卖最新款的香水产品。但与Dior、Gucci等热衷于做线上生意的奢侈品牌不同,香奈儿高层对待电商的态度显然依旧十分纠结。香奈儿全球精品部总裁BrunoPavlovsky曾于去年的11月公开表示,公司不计划将香奈儿的成衣和包袋品类在线上进行售卖,公司的电商进程到此为止。可见,面对奢侈品消费电商化的大趋势,香奈儿依然在进与出的边缘试探。尽管BrunoPavlovsky也曾表示,香奈儿在电商上布局,并不是为了扩大销量,而是为了提高对顾客服务的质量。但如今的香奈儿不得不承认,其业绩表现正遭逢骨感的现实。德勤为香奈儿撰写的财报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财年内,香奈儿营业利润下滑23%至16亿美元,总销售额下滑17%达62.4亿美元。占据香奈儿很大部分利润的化妆品与香水业务,在2015年销售额为29.1亿美元,同比下降21%。而香奈儿2016年度财报则显示,香奈儿的销售额较上一财年再度下跌9%至56.7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大跌35%至8.74亿美元。一方面是现实的业绩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坚守品牌的“不触电”原则,香奈儿最终选择了通过电商优化实体店零售体验这一折中的方式,向现实低头。与之相似,此前对电商持抗拒态度的爱马仕、LVMH也选择通过自营渠道切入电商战场。在全球奢侈品市场逐渐陷入饱和甚至倒退的趋势下,奢侈品牌拥抱电商已经蔚然成风。
一起惠2018-02-26 09:46:07532 次
全球手机销量前五的第三到第五名被中国厂商包揽。2月2日,市场研究公司IDC于发布报告称,在2017年第四季度,苹果超越三星成为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之王。在2017年前三个季度,三星都是领导者。在苹果、三星之后紧接着的、是华为、小米和OPPO三家中国公司。在前五名中,只有小米的销量增加了。这已经是连续两季度小米成为唯一实现出货量增长的厂商,并且座次逐渐爬升,可见“元气大伤”两年的小米正在逐渐从雾霾中走出。IDC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供应商销售了总计4.307亿部智能手机,较2016年第四季度的4.035亿部下跌了6.3%。本季度中国和美国等成熟市场均出现下滑,因为消费者似乎不急于升级最新一代的高价位旗舰手机。2017年全年智能手机市场萎缩幅度小于预期,全年智能手机市场总出货量为14.72亿台,较2016年的14.73亿台下降不到1%。小米第四季度智能机出货量为2810万部,较上年同期增长96.9%,几乎翻番。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2月2日专门发出内部信表示感谢:“这说明小米经历了风雨洗礼。”小米出货量增速明显,且持续强势反弹,在国内外销量屡创新高。据悉,小米最近已经开始筹备上市,多个消息源确定小米将于2018年下半年上市,估值900亿-1100亿美元。小米对此不予置评。IDC报告则认为,小米的增速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报告指出小米一直重视在中国市场以外的发展,尤其是印度和俄罗斯。在东南亚,电商巨头Lazada是小米的官方线上销售渠道,小米还与Indosat合作,消费者购买一年的移动数据包,即可免费获赠一部小米手机。在印度,小米发布了红米Y系列,并签下宝莱坞明星KatrinaKaif代言主打自拍的智能机,而售价78美元的红米5A更是在一个月内卖出一百多万部。数据显示,2017年小米在手机在印度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3.5%,已经在印度开设了17家门店,成为印度第一大手机品牌。小米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达到11.1%,是国产手机中市场份额最高的品牌。同时,小米手机已经在海外14个国家进入前五。过去一年全球前五大手机厂商市场份额占比变化。数据来源:IDC与小米一样,OPPO也在设法扩展国外市场。不过,由于对渠道策略进行了一些调整,OPPO本季度小幅下滑,手机全球销量位置与小米对调。不过,OPPO全年仍保持着12%的增长,以出货量1.118亿台和7.6%市场占有率位居2017年全球手机销量第四。华为2017年出货量为1.531亿部,较2016年增长9.9%,Mate系列和Honor子品牌继续在众多市场推动关键量,而Y系列则在低端市场茁壮成长。由于AT&T和Verizon最近断开联系,拒绝把华为旗舰带到美国,最近进入美国市场的愿望被搁置。三星仍然是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导者,尽管Note7失败,但凭借多年积累的地位,三星最终还是以21.6%的市场份额继续居于首位。这家韩国巨头以3.173亿部的出货量完成了全年的销售,比2016年增长了1.9%。苹果凭借14.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尽管它的iPhone销量减少了100万。iPhone8、iPhone8Plus和iPhoneX的销售情况不错,但是它们并没有创造新的销量记录。从市场份额上来看,这是各家厂商最接近的一次。IDC研究分析师表示,从整个市场来看荣耀、vivo、小米、OPPO等在低端机市场极具竞争力,苹果、三星以及华为则继续主导高端市场。
一起惠2018-02-05 09:47:46597 次
联想集团今日发布2017年第四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联想集团营收129亿美元,同比增长6%,净亏损2.89亿美元。财报称,联想集团个人计算机和智能设备业务的收入同比上升8%,达92.5亿美元;数据中心业务的收入同比增加17%至12.25亿美元;移动业务的收入同比下跌5%至20.76亿美元。联想集团第三财季毛利润达到17.5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环比大幅改善8.6%;同时,其毛利润率达到了13.5%,较去年同期增加了0.4个百分点。在扣除相关成本之后,联想集团第三财季的税前利润达到了1.5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同期同比大幅增长48%,这是联想集团该项指标最近五个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年比年的增长;同时,1.5亿美元的税前利润较上一季度的3500万美元更是环比暴增329%。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第三财季是联想三波战略执行持续见到进展和成效的一个季度,相信随着战略的进一步落实,随着新业务的核心能力建设完成,
一起惠2018-02-01 09:50:56362 次
英特尔周四公布了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2017财年第四季度及去年财报。报告显示,英特尔第四季度营收为17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64亿美元相比增长4%,创出季度历史新高;净亏损为7亿美元,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36亿美元。英特尔第四季度同比转亏,主要是财报中记入与美国税制改革相关的54亿美元所得税支出。英特尔同时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授权批准将年底派息增加至每股1.20美元,较原先的派息方案增长10%。此外,英特尔还宣布本季度派息将为每股0.30美元。此次派息的股权登记日为2月7日,派息日为3月1日。营收:英特尔第四季度营收为17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64亿美元相比增长4%,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汤森路透的调查显示,市场分析师平均预期该季度英特尔的营收为163.4亿美元。其中:——客户计算集团营收为89.54亿美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91.29亿美元。在客户计算集团内部,平台营收为80.63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83.56亿美元;其他营收为8.91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7.73亿美元。——数据中心集团营收为55.82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6.68亿美元。在数据中心集团内部,平台营收为50.95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3.06亿美元;其他营收为4.87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3.62亿美元。——物联网集团营收为8.79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7.26亿美元。在数据中心集团内部,平台营收为7.19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6.17亿美元;其他营收为1.60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09亿美元。——非可变存储解决方案集团营收为8.89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8.16亿美元。——可编程解决方案集团营收为5.86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20亿美元。——其他所有业务营收为1.81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6.15亿美元。毛利润和运营利润:英特尔第四季度毛利润为107.67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01.05亿美元;毛利率为63.1%,与去年同期的61.7%相比增加1.4个百分点。英特尔第四季度运营利润为5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5亿美元增长19%。其中:——客户计算集团运营利润为32.63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35.23亿美元。——数据中心集团运营利润为29.92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8.81亿美元。——物联网集团运营利润为2.60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82亿美元。——非可变存储解决方案集团运营利润为3100万美元,去年同期的运营亏损为9100万美元。——可编程解决方案集团运营利润为1.56亿美元,去年同期的运营利润为8000万美元。——其他所有业务的运营亏损为13.07亿美元,去年同期的运营亏损为10.49亿美元。成本和支出:英特尔第四季度运营支出为53.72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55.79亿美元。英特尔第四季度研发以及营销、总务和行政支出总和为5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4亿美元降低6%。净利润:英特尔第四季度净亏损为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净利润36亿美元相比降低119%;每股摊薄亏损为15美分,去年同期每股摊薄收益为73美分。不计入某些一次性项目(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英特尔第四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9亿美元增长34%;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08,比去年同期的0.79美元增长37%,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汤森路透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期该季度英特尔的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87美元。2017年整体业绩:英特尔2017年营收为628亿美元,较上年的594亿美元增长6%;毛利率为62.3%,较上年的60.9%增加1.4个百分点;研发以及营销、总务和行政支出总和为20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11亿美元降低3%;运营利润为179亿美元,较上年的129亿美元增长39%;税率为52.8%,高于上年的20.3%;净利润为96亿美元,较上年的103亿美元下滑7%;每股收益为1.99美元,低于上年的2.12美元。业绩展望:英特尔预计,2018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的营收将达150亿美元,上下浮动5亿美元;运营利润率大约为25%;税率大约为14%;每股收益为0.65美元,上下浮动0.05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英特尔第四季度每股收益将达到0.70美元,上下浮动0.05美元。据汤森路透统计的数据显示,市场分析师平均预期英特尔第一季度营收将达150.3亿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每股收益达到0.72美元。英特尔还预计,2018年全年该公司的营收将达650亿美元,上下浮动10亿美元;运营利润率达到28%;税率达到14%;每股收益达到3.30美元,上下浮动5%;全年资本支出为140亿美元,上下浮动5亿美元。股价变动:英特尔股价周四在纳斯达克市场的常规交易中下跌0.21美元,报收于45.30美元,跌幅为0.46%。至发稿时,英特尔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2.01美元,至47.33美元,涨幅为4.44%。过去52周,英特尔的最高股价为47.64美元,最低股价为33.23美元。按照周四的收盘价计算,英特尔市值约为2120亿美元。
一起惠2018-01-26 09:58:00546 次
据国外媒体报道称,美国市场研究机构NavigantResearch日前发布了“无人驾驶技术排行榜”(AutonomousDrivingLeaderboard)。根据该公司调查显示,如今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现状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简单来说,NavigantResearch所发布的这份榜单是衡量各大汽车制造商自动驾驶技术水平的一个可视化指标。同时,该榜单还揭示了哪些厂商拥有足够的资源和行业影响力,来将自己的想法从设计图带入真正的消费级市场。通常来说,许多人或许都默认像特斯拉、苹果这两家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头条板块里的公司肯定会被视为这一领域的领导企业。然而,Navigant所公布的这份自动驾驶技术排行榜或许会出乎我们的意料,因为苹果和特斯拉的名字竟然均出现在了这份榜单的末尾位置。对此,Navigant以特斯拉为例解释称,特斯拉在同其关键零部件供应商Mobileye分道扬镳后,一直在艰难地试图找回往日雄风。“尽管特斯拉一直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表现得十分激进,但自从它终止了和Mobileye的合作后,该公司就一直在艰难地用自家研发出的系统来实现以往水平的自动驾驶能力。”Navigant在报告中写道。特斯拉的排名或许得到了解释,但苹果排名垫底又怎么解释呢?外界分析认为,这部分或许是因为有消息称苹果已经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其秘密自动驾驶项目“泰坦计划”(ProjectTitan)上转移走了。另一点是,作为重度依赖外包商和承包制造商的苹果目前仍不具备任何与汽车制造相关的基础设施。长期占据这份榜单榜首位置的福特在今年排名已经下跌到了第4位,这主要是因为Alphabet旗下的Waymo和通用汽车这两家公司均在去年加大了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从而拉开了同福特的差距。Navigant同时指出,福特排名的下滑和自身短板没有任何联系,下滑的最大原因是诸如戴姆勒-博世、宝马-英特尔、大众-英特尔这样强强合作所营造出的激烈市场竞争环境所致。在另一方面,中国搜索巨头百度也通过推出“阿波罗计划”(Apolloprogram)在自动驾驶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这让百度的排名一下从去年“挑战者”分类的末尾升至了“竞争者”分类里的前几名。简单来说,所谓“阿波罗计划”是百度开放自动驾驶平台,该公司表示将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百度表示,公司将开放环境感知、路径规划、车辆控制、车载操作系统等功能的代码或能力,并且提供完整的开发测试工具。此外,公司还将在车辆和传感器等领域选择协同度和兼容性最好的合作伙伴,共同组成协作联盟,推荐给项目参与方使用,进一步降低无人车的研发门槛,促进技术快速普及。在本月举行的CES上,自动驾驶软件公司Aptiv(安波福)联合知名共享出行平台Lyft展示了旗下最新自动驾驶打车服务,这也帮助Aptiv今年的排名上升了不少。
一起惠2018-01-18 09:45:25529 次
号称中国“维秘”的都市丽人在2016年遭遇上市来首次营收净利双下滑后,至今仍未能扭转盈亏。都市丽人集团首席战略官兼都市丽人电商CEO沙爽认为,都市丽人营收下滑,线上对线下冲击很大,主要是渠道问题,他们将在战略上实行线上和线下双轮驱动。沙爽还称,目前,中国内衣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未来,内衣市场拼的是供应链管理,资金是否雄厚,渠道拓展如何。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号称中国“维秘”的都市丽人在2016年却遭遇上市来首次营收净利双下滑,净利润同期下滑55.2%,并关闭了985家门店。2017年上半年,都市丽人的营收为20.79亿元,同比下跌约6.0%,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下降16.7%,仍未能扭亏转盈利。据沙爽介绍,中国服装业发展多年来,线上不断对线下进行冲击,冲击的是价格体系。比如在大商场里,其他品牌文胸加价倍数是八到十倍,而都市丽人的产品加价是三倍,所以说大家所看到的内衣,其他品牌也不会比都市丽人好到哪里去,只能说它的加价倍数高,“渠道不改变,它一定会下滑。”自2014年以来,都市丽人开始涉足电商。据了解,三年多来的业绩分别为:2014年0.7亿、2015年2.4亿、2016年4.5亿。都市丽人2017年上半年财报显示,电商业务上半年营收为2.38亿,同比增长44.5%,毛利率达56%。沙爽认为,他们的战略将是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电商的发展跟线下不太一样,线上是多品牌和多品类发展,而线下主要是品牌类居多。目前,都市丽人不再局限做内衣产品,线上只要是跟贴身衣物有关都在做,比如他们在做服装,培养服装品牌。传统店面升级为综合馆据沙爽介绍,以前,都市丽人品牌里没问题,但美誉度欠缺,因为他们主要做大众内衣,性价比高,一件产品五六十元,但不比一两百产品差,但现在消费者追求的是优质优价的产品,所以2018年以来,都市丽人重点是把品牌里从沟通形象到店面形象转变,比如以前有一家80平米的店面,现在需要全部改造,打造成内衣综合馆。沙爽说,在内衣综合馆,不但只卖内衣,还包括毛巾,一些家庭常用的东西。有家店面在改造后,晚上两点钟还有人在逛,那一天的营业额是改造之前的十倍。沙爽举例说,类似热风这样的产品,整个店2000多平米,店内涉及很多生活化产品,同时提供一些喝的东西,买完东西可以休息,它就变成社交化,这就是所谓的消费场景。沙爽还称,比如都市丽人形象的升级,来自于与线下客户的见面沟通,以及消费者对你的品牌的认可度。内衣市场处于成熟期据沙爽介绍,从2010年开始,内衣市场属于成长期,那时只要跟着行业做,没有不赚钱的。2016年到2018年,内衣市场进入成熟期,内衣行业拼的是供应链的管理,资金是否雄厚,渠道拓展如何。比如美国的零售很成熟,你想再去改变它,这就很难。沙爽曾做过统计,体育用品从2006年进入高速成长期,然后从2011年开始,所有品牌都开始调整,距今五六年过去了,目前还有没有新的国内品牌出来?这一切都得改变。沙爽说,2018年,都市丽人可能会推出C2B模式的产品,然后在天猫首发,交货日期不超过5天。然后,天猫会给客户一张列表供选择,比如尺码、颜色、材质和花边等,然后按客户要求做产品,但前提是供应链必须做得好。此外,都市丽人将研究智能穿戴,比如内衣穿在用户身上,它能监测心跳、血压等,当然噱头东西多一点,但都市丽人会做两款,更多是体现如何看待这个产品,主流销售不大可能。
一起惠2018-01-15 09:42:50391 次
1月9日消息,日前彭博社报道称,美国食品杂货业的价格战越来越激烈,而罪魁祸首可能并不是大家所以为的亚马逊。该报道指出,去年,亚马逊通过收购全食超市(WhoolFoods)正式进军实体零售之举,着实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震动。不过,由于它对全食超市的改造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快,所以它可能并不是其他美国连锁超市的短期威胁。据彭博社的判断,德国超市双雄Aldi(阿尔迪)和Lidl(历德)在美国市场的快速扩张才是美国超市行业更大的威胁。可以说,作为正在全球展开扩张步伐的连锁折扣超市大玩家,Aldi和Lidl正给Kroger和沃尔玛等玩家带来巨大压力。“Aldi和Lidl正拿着刀片,一刀一刀砍掉他们的市场份额。”全球零售咨询机构KantarRetail(凯度)商超杂货业分析师MikePaglia评论道,“这就是一场价格战,但你还可以察觉到一些连锁反应。”据悉,在美国实体零售业不景气的背景下,Lidl的顺利扩张似乎成了美国食品杂货业最大的神话。Lidl在全欧洲运营着成千上万个超市,截至目前在美国6个州总共开出了47家门店,并计划在2018年夏天将门店数量提升至100家。相比Lidl,Aldi在美国的发展更为成熟。它早在1976年就已进入美国市场,门店数量在过去15年间翻了一倍,2017年新开了150家门店,使得门店总数超过1750家。Aldi在欧洲市场已经和Lidl竞争了几十年,现在这场竞争显然已经蔓延到了美国市场,对美国整个超市业也带来了连锁反应。比如,随着Lidl新进入市场,沃尔玛也开始实行降价策略,给了Kroger及其他同行很大压力。根据Kantar(凯度)最近对美国超市行业低价商品的调查,在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沃尔玛的价格已经低于了Lidl,这意味着,沃尔玛已在积极响应美国超市行业的价格战了。这也是7年来沃尔玛首次在这项超市低价商品调查中跃居首位,甚至PK掉了知名折扣连锁超市DollarGeneral。对此,分析师指出,这种激烈的价格竞争说明零售商们正极力抵御Lidl的侵蚀。“保持低价使得零售商们痛苦不堪。”来自BloombergIntelligence的分析师JenniferBartashus表示。彭博社还在报道中指出,由于Lidl和Aldi的强势入侵,美国食品杂货商们还面临着另外一个挑战。自1955年价格下跌之后,食品通胀现象再次回来。最近5个月以来,食品杂货业成本已经显著上涨。以往,食品通胀通常不是这个行业的问题,因为商家们可以通过涨价的方式来增加营收。但目前这场激烈的价格战使得零售商们不敢轻易随着成本上涨而涨价。当然,美国实体商超玩家们也不得不防亚马逊这个“幽灵”。虽然亚马逊对全食超市的改造计划还难以捉摸,但它以往如何粉碎竞争对手的事实显然已经令该行业玩家们颤抖了。目前,美国食品杂货业的消费只有2%产生在线上,但这个数据有望稳步上涨趋势。这迫使零售商加速投入数字化业务,并扩大在线订单的送货范围。“食品杂货零售原本是个稳定的行业,但现在却正经历着不断的瓦解。”贝恩咨询公司(Bain&Co)合伙人KentKnudson谈道,“不确定性变成了一种新常态。”
一起惠2018-01-10 09:33:10355 次
加特曼通讯社创始人、有“大宗商品之王”称号的丹尼斯-加特曼(DennisGartman)表示,没有社么能够让他改变对比特币的怀疑态度。他在接受CNBC节目《FuturesNow》采访时称:“我对比特币十分悲观。我认为这是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所听到过的最愚蠢的想法之一。一旦脱离区块链的光环后,(比特币)甚至让17世纪荷兰郁金香泡沫看起来像是一个安静的、风平浪静的市场。”加特曼表示,比特币不仅会烧光所有参与其中的人,而且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投资者将会涌现黄金。他表示:“当比特币下跌时,这是肯定的,其将会跌破5000美元。这肯定会发生,无论是下周、明年、还是从现在开始半年之后。到那时,我认为那些从黄金转向比特币的资金将会逃离比特币,重新涌向黄金。”
一起惠2018-01-02 09:34:21429 次
刚改名为Tapestry的Coach集团计划撤出香港的资本市场,COACH(06388.HK)日前公布,已向联交所申请撤回香港预托证券上市的建议。若获批准,预期香港预托证券将于2018年3月2日生效,并将于2018年1月30日收市后停止买卖。由于交投量偏低及为集中投放资源于作为第一上市地纽约证交所,Tapestry集团是11月1日发布声明宣布有意申请撤回在港发行的预托证券,以从联交所主板退市。由于集团现已成为拥有三个独立品牌,包括Coach、KateSpade以及StuartWeitzman的多品牌集团,集团上个月已由原名“Coach”改为“Tapestry”,中文寓意为“挂毯”,集团股票代码也正式从“COH”更改为“TPR”。集团认为新的名字能够更好地向消费者传达创造力、工艺性、真实性和包容性,也为集团未来的收购计划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截至9月30日的第一财季内,Tapestry集团销售额同比大涨24%至12.9亿美元,毛利率为59.3%,营业利润同比减少4%至1690万美元,净利润则从去年同期的600万美元猛涨3.5倍至2100万美元。尽管Tapestry集团整体销售额录得显著增长,但核心品牌Coach销售额却同比下滑3%至9.24亿美元,全球同店销售则下跌2%,营业利润为1.98亿美元,毛利率为68.4%。集团在财报中表示,期内Coach的业绩主要受到北美地区的飓风以及亚洲地区的台风等灾害影响。新收购的KateSpade销售额则录得2.69亿美元,同店销售下跌9%,营业亏损录得1.35亿美元,毛利率61.3%。财报称该品牌业绩主要受减少电商渠道促销产品、试图出售更多全价产品等措施影响,这导致品牌在假日季节之前的库存水平高于预期。分析师此前预计KateSpade同店销售跌幅约为8.8%。旗下的设计师鞋履品牌StuartWeitzman表现稳定,销售额同比上涨10%至9600万美元,营业利润为840万美元,毛利率为58.1%。对于2018财年,Tapestry集团预计销售额在KateSpade的加持下,将录得30%的增长至58或59亿美元,其中来自KateSpade的销售额有望超过12亿美元,营业利润增幅则在22%至25%之间。有分析指出,轻奢行业今年爆发收购大战,不过也许才刚刚开始。买下JimmyChoo后,MichaelKors集团并不打算停止。集团首席执行官JohnDIdol在近日举行的摩根士丹利全球消费者和零售大会上表示在积极物色新的收购对象,他强调,将偏向收购成熟的、有潜力的品牌,不过未透露具体的细节。今年7月,MichaelKors集团(NYSE:KORS)以12亿美元收购英国奢侈鞋履品牌JimmyChoo,该交易已于10月底正式完成,JimmyChoo已经退市,现在正式归入MichaelKors集团旗下。有分析师称MichaelKors集团买下JimmyChoo后,表明了该集团全面进军多奢侈品牌集团的决心。近3个月以来,MichaelKors集团股价累计增长了32%,Tapestry集团则几乎无增长,前后两者市值分别为88亿和118亿美元。
一起惠2017-12-06 09:34:29286 次
在11月27日迅雷股价暴跌15.66%之前,大约30个交易日里,迅雷股价累计上涨近5倍。迅雷股价的飞涨,被市场上很多人归为玩客币的带动。在ICO被全面禁止后,数字货币似乎安静了一段时间,迅雷则在这个空档期推出了玩客币。虽然迅雷一再强调不会将玩客币上线交易平台,但持有玩客币的部分用户,已经在线下对其进行交易。短短40余天,玩客币的价格就上涨了80倍。玩客币价格的上涨,带动了迅雷玩客云的销量,迅雷股价也随之飙升。不过市场也对玩客币产生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有声音称玩客币“擦边”监管,甚至有将其比作“中国版比特币”。迅雷方面对此进行了否认。昨日迅雷大数据公司称,玩客币是非法发行,变相ICO,非法集资。迅雷随后公告,对迅雷CEO陈磊和迅雷集团毫无事实根据的诽谤和诋毁,会坚决通过法律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民事、行政和刑事途径进行追诉。疯狂玩客币:40天从1毛涨到8块最近,小杰(化名)打算将自己的玩客云寄回老家,“让家里人每天24小时开着挖矿,肯定比我现在的收益高”。玩客云是迅雷推出的一款产品,迅雷将其称之为“私人云盘”。小杰将之称为“类似路由器的东西”,产品由主机、网线等配件组成。11月14日,小杰在京东上预约了一台玩客云,“运气挺好,抢到了一台。”对于玩客云,迅雷此前采用预约抢购的形式。据小杰介绍,在这样的情况下,原价399元每台的玩客云,被炒作到2000元/台。小杰抢购玩客云,主要看重的是其生产玩客币的能力。玩客币官网称,该数字货币是玩客云共享计算生态下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原生数字资产,它的产生过程与玩客云智能硬件、共享CDN的经济应用有强关联,必须通过玩客云智能硬件分享网络带宽、存储空间等资源来获得。玩客币可以用来交换网络加速服务、云存储等服务。小杰介绍,不像比特币,其产出运算公式是公开的,大家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购买硬件,自己配置挖矿机。“玩客币的运算公式是保密的,这就意味着,想要获得玩客币,就只能购买迅雷的玩客云。”小杰看中玩客币,并不是想享受迅雷提供的各项服务,而是看中玩客币的炒作空间。10月12日,迅雷正式推出玩客币,那时小杰就开始关注,眼看着玩客币价格不断上涨。“最初出来时,一枚玩客币仅1毛钱,现在场外交易价格在8元/枚上下。”小编在一些玩客币QQ群看到,很多玩客币拥有者在群里报价收购或者卖出玩客币。11月28日,玩客币价格在7.5元到8元之间。按照玩客币最初的价格,推出仅仅40余天,就涨了约80倍。炒矿机,卖玩客币,价格还会涨?小杰称,由于是与人合租,宽带经常不能单独使用,挖币不多,周六周日则利用单位的网络,每天挖20多个小时,一天能挖到7、8枚。玩客币官方介绍,玩客币分发总量有限且每365天产出量减半,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取难度越来越大。第一年每天产量约164万个,按此计算,玩客币总量约有12亿枚。11月28日之后,迅雷将向市场推出更多的玩客云。小杰认为,此举还会推动玩客币的价格,“因为机器越多,每个人挖到的玩客币则会减少,但是参与的人更多,短期内肯定会推高玩客币的价格。”玩客币的火热行情带动了玩客云的销售,迅雷以创造一种虚拟的数字货币,带动了“挖矿”设备的销售,进而为公司带来业绩上的支撑。京东商城显示,截至11月28日上午10点,玩客云的成交记录约为16万台。小杰表示,短期内认为玩客币有上涨的空间,但是并不看好长期价值。小杰向记者介绍了玩客币的交易方式:一般都是在QQ群里,在同一个城市,可以约着线下交易,谈好价格,通过账户转移玩客币,再利用支付宝转账;或者在群里,由群主做担保,现金依旧用支付宝转账,群主则收取一定的交易手续费。“还有的,会看芝麻信用,信用分到700以上的,玩家可能会同意先转币,再转钱。”小杰说。在一个玩客币QQ群里,有用户提出收购玩客币,“先钱后币”。在玩客币QQ群里,除了收玩客币外,还有人收购玩客云,玩客云的代号为“鸡”,能下蛋的鸡。“炒矿机,卖玩客币。”一位熟悉区块链的业内人士认为,玩客币是庄家自己在玩,结果把股市弄起来了。“玩客币没办法套现,主要都是线下交易。”他不看好玩客币,因为世界上不认可这个币种。质疑与迅雷股价俱增和玩客币一起上涨的,还有迅雷的股价。在11月27日,迅雷股价暴跌15.66%之前约30个交易日里,股价累计上涨479%。迅雷的股价从10月13日启动上涨,北京时间10月12日0点,正是玩客币挖矿开始的时间。10月16日,迅雷股价大涨9.11%,进入11月之后,股价涨幅加大:11月1日上涨29.56%,11月10日上涨39.4%,11月16日和20日涨幅都超过20%。截至11月26日收盘,即迅雷大跌前一个交易日,迅雷的股价从4.3美元/股上涨至24.91美元/股,当天盘中曾一度触及27美元/股。而在本轮上涨之前,自2017年以来,迅雷的股价一直都在5美元/股以下运行;自2015年6月中旬以来,迅雷股价一直震荡下行。从业绩上看,虽然迅雷2017年Q3财报显示,迅雷总营收在增长,不过净利润却依旧处于亏损中,前三季度亏损总额为4196万美元。迅雷在其官网的新闻稿中称,迅雷的云计算业务在第三季度大幅度增长,第三季度中,包括云计算在内的其他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达到2080万美元,环比增长32.4%。迅雷表示,云计算业务的持续高增长,首先得益于第三季度公司推出的玩客云。玩客币价格被炒高,迅雷的股价在飙升,与之相伴的是市场上质疑的声音。有观点认为,比特币被叫停了,迅雷的玩客币也同样面临着监管风险,这或许给公司未来带来不确定性。在外界质疑玩客币的时候,迅雷旗下的网心科技发公告强调:玩客币不会上交易平台,所有所谓玩客币交易平台都是未经我们允许的侵权行为,并表示对玩客币交易平台发了律师函要求对方不能交易玩客币。在小杰看来,上述公告对于他这样的玩家来说,并不能起到作用,线下交易依旧不会受到影响。迅雷发布上述公告的背景,是此前央行等多部委对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禁令,要求全面停止ICO,并且陆续关停了虚拟货币交易平台。11月28日,小杰又参与了抢购玩客云,只是这一次,运气没那么好,“没抢到”。不过,12月5日开始,玩客云将实现不限购预约。昨日下午,小杰改变了主意,卖掉了玩客云和玩客币。玩客云卖了2300元,玩客币每枚7元。他的理由是:机器多了后,挖矿难度加大,只打算炒币,不再自己挖币了。据媒体报道,资深数字货币研究员肖磊此前表示,玩客币有很好的概念,有很多应用场景,但从运行机制上来看,其实跟虚拟数字货币没有太大的区别,从挖矿到分配机制,再到使用等,但目前看玩客币并没有做公开ICO,如果从定性的角度讲,可以说是一种基于自身业务的区块链代币,也可以称之为迅雷自己推出的一个类现金卡,跟超市充值的现金卡可以相提并论。不过,由于标准化和流动性较好,很容易在二级市场交易,这导致玩客币必然会走上虚拟货币交易这条路。新进展迅雷大数据公司玩客币是非法集资,变相ICO11月28日,迅雷与迅雷大数据公司“起内讧”,互发公告指责。迅雷昨日发布公告,称“迅雷金融”、“迅雷易贷”、“迅雷小游戏”、“迅雷爱交易”是迅雷大数据公司及其子公司经营的业务,并非迅雷集团旗下业务。迅雷已经正式撤销对迅雷大数据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品牌和商标授权,并要求其全面停止对迅雷商标的任何使用。迅雷称,迅雷大数据公司是迅雷2016年8月投资的企业,在2016年12月迅雷占股已经下降至28.77%,并失去董事会席位。迅雷指责迅雷大数据及其子公司从事“迅雷金融”、“迅雷小游戏”及“迅雷爱交易”等业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针对此事,迅雷蜂鸟金融在其官网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称,迅雷大数据公司和子公司迅雷金融公司是经迅雷董事会批准设立,并由迅雷投资入股的子公司,其商标使用权和流量资源,受协议保护。公告落款为深圳市迅雷大数据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告中还指出,“陈磊开展的非法发行玩客币活动,没有使用任何区块链技术,是顶风违反7部委文件,利用非法交易所,非法群体传销,变相ICO,非法集资的骗局。并称,迅雷大数据公司的负责人因为玩客币非法经营行为也受到监管部门的询问,将积极配合监管调查。在公告发布后,玩客币价格出现下滑,玩客币QQ群中,收玩客币的价格一度有人出到5块钱。昨日晚间,迅雷再发公告,迅雷集团已向迅雷大数据发送了律师函,并要求其全面停止对迅雷商标的任何使用。迅雷指出,大数据旗下的业务因其金融属性带来的风险和迅雷缺乏监管渠道,迅雷集团收回品牌授权是对用户和股东的保护行为,是为了维护迅雷股东和股民的权益不受侵害,阻止迅雷品牌被不负责使用做出的重要措施。迅雷还表示,对于大数据公司声明中对迅雷CEO陈磊和迅雷集团毫无事实根据的诽谤和诋毁,会坚决通过法律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民事、行政和刑事途径进行追诉。迅雷蜂鸟金融微信公号11月28日晚间,再一次发布了落款为迅雷大数据公司的公告,称迅雷大数据公司从未因其本身的业务被政府约谈,倒是受玩客币的牵连被约谈过。迅雷大数据公司称,从未收到迅雷集团的任何律师函。请“各界朋友向网心公司的技术同事了解玩客币真相,也吁请业界技术专家考察玩客币”。11月28日晚间,迅雷股价以大跌开盘。对话迅雷CEO明确不做ICO,一直拒绝玩客币的交易如今的迅雷正处在舆论的中心,昨日,小编独家专访了迅雷CEO陈磊,他回答了外界对玩客币的质疑,也描绘了迅雷未来的发展方向。转型不是要放弃下载业务小编:在你看来迅雷的转型成功了吗?陈磊:迅雷从2015年开始大力发展共享计算,共享计算业务一直在高速增长,逐渐变成迅雷的核心支柱业务之一。但迅雷的转型才刚刚起步。迅雷的转型不是要放弃下载业务,我们认为迅雷必须做好下载,才能成功转型。随着互联网上的内容越来越大,4K、VR、AR,甚至全息技术,都可能让下载重新成为互联网内容传输的重要工具。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到能够发挥迅雷核心竞争优势的领域。不能盲目投入到VR、人工智能等与迅雷相关性不大的领域。我们认为,去中心化的技术是未来技术的一个重要趋势。区块链+P2P为基础的共享计算的技术变革,是迅雷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小编:网心科技有玩客云硬件、做CDN业务,迅雷投资了大朋VR,迅雷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或者说你希望迅雷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陈磊:过去迅雷在转型上做了很多尝试,VR也是迅雷曾经尝试的一个方向。但迅雷今天必须聚焦,其实迅雷只要做好两件事就可以了。第一就是共享计算。我希望迅雷能够通过科技创新,放大每一个人的力量。迅雷应该发挥过去积累的P2P的技术优势,结合下载业务的巨大用户资源,通过去中心化的技术,给社会提供一种高质量,低成本的技术架构,给用户提供一种隐私、安全的服务架构。第二就是下载。在用户心中,迅雷跟下载是画等号的。我们必须回归产品的本质,简化产品体验,聚焦下载,还用户一个他们想要的迅雷。坚决打击玩客币投机小编:在玩客云推出前,有没有想到玩客币一路疯长,玩客云硬件一机难求?陈磊:在产品上市前,我们就有信心玩客云会受到市场的欢迎,但是火爆到这个程度,还是出乎了我们的预料。小编:你觉得用户抢购玩客云,跟玩客币一路疯长有多大的关系?如果玩客币下跌了,会怎么样?陈磊:我觉得玩客云的热卖,根本原因还是产品本身在私人云、下载等服务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在产品上市前我们也预料到可能会吸引一些币圈玩家,或者是投机者的注意。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明确在官网上表示“不做ICO”、“不推出交易平台”、“不鼓励用户交易玩客币”,并且通过社区、官网、产品内提示等多种方式,一次又一次地提醒用户。近期仍有部分投机者想要利用玩客币进行炒作、牟利。任何利用玩客云和玩客币的投机行为,对我们的用户、创新事业、企业信誉,都是巨大的潜在威胁。小编:玩客币被市场炒高,是否有被监管部门叫停的风险?陈磊:我们一直和一些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积极地沟通和合作,来共同制定业务运营的规则和措施,在投机者还没造成影响之前,就把投机行为铲除。目前来看效果还是明显的。目前的这些措施,只是我们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开始,后续我们会和政府相关部门持续出台更多的政策支持。小编:外界质疑玩客币发行是ICO的一种形式。陈磊:其实二者并没有可比性。ICO本质上是募集资金,而当ICO项目背后没有实际的创新,只是通过传销手段募集资金,本质上就是少数投机分子坑害群众套利的手段。玩客币则是我们打造的共享计算区块链中的内生数字媒介,是用户通过共享闲置资源获得的积分奖励,同时玩客币未来将可以在共享计算生态里面兑换服务、内容等。用户通过玩客币获得的价值在闭环的共享计算生态中就能够得到保证。玩客奖励计划,是免费提供给用户加入的,迅雷从没有售卖过玩客币,也一直拒绝玩客币的交易,外部的少数投机分子操纵的非法交易平台,对共享计算的生态只会产生破坏作用。延伸迅雷变形计:转型中错失机会一个月前,通过CDN业务向共享云计算服务商转型的迅雷,召开了玩客云发布会。陈磊提到在这次转型过程中,引入了区块链技术,用户通过玩客云分享闲置资源后可以获得玩客币。过去的一个多月,玩客币价格飞涨,关于迅雷转型的讨论也热烈起来。有观点认为迅雷转型初现成效,也有的认为迅雷经历多次转型,效果都不明显。此次迅雷向共享云计算的转型,会像一路飙升的玩客币一样顺利吗?迅雷错失“3个机会”在PC互联网时代,坐拥4亿用户的迅雷,成为装机必备。迅雷的成功在于解决了当时用户的痛点,即用户对内容的高需求和下载带宽低之间的矛盾。此后,随着运营商提费降速、在线视频网站的兴起、版权管控收紧,用户的使用习惯发生了大幅改变,人们不再那么依赖迅雷等下载工具了。今年8月,腾讯旗下下载工具QQ旋风在其官网宣布正式停止运营。据媒体报道,2008年迅雷收购了有国产PS之称的光影魔术手,并把它从收费软件变成了免费软件。然而此后本该属于光影魔术手的用户,被同年成立的美图秀秀拦截。前几年互联网公司跨界做手机成为一股潮流。2013年,迅雷发布“迅雷会员100+雷鸟”定制手机,售价798元,整合迅雷会员增值服务,并内置多款迅雷官方App。智能手机被看作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但无奈手机行业水太深,迅雷和那些缺乏硬件基因的公司一样,都没能成为市场的主流手机品牌。2015年,迅雷以1.3亿元卖掉了迅雷看看。对此,迅雷董事会主席邹胜龙给出的解释是,此交易是迅雷简化现有非核心和非营利业务,专注于持续向移动互联网转型战略的一部分。迅雷联合创始人程浩曾对媒体表示,他认为迅雷错失了几个比较重要的机会,第一个机会是浏览器(移动端);第二个机会是流媒体;第三个最大也是最可惜的机会,就是手机的应用商店。发力云计算成为迅雷新任CEO后,陈磊一直在思考迅雷为什么从2009后开始走下坡路,他认为迅雷当时的商业模式出了问题。“迅雷在当年作为中国最大的内容分发平台,我们没有跟版权方合作。我们作为中国网民最喜欢的下载工具,我们的商业化模式是让用户花钱来买速度。你不能让你的用户骂你,你不能让你的上游,版权方不喜欢你。选错了商业模式,就会越走越窄。”两年前,陈磊加盟迅雷旗下子公司网心科技,成为迅雷转型战略一枚重要的棋子。“迅雷的确要转型,但是转型的机会不是看行业里面什么热就做什么,转型的机会要从你的身边开始调整。”结合迅雷原有的业务和云计算市场现状后,陈磊将CDN作为迅雷转型的起点。近年来,云计算需求增长迅猛。陈磊希望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来改变CDN(内容分发网络)现状。迅雷把用户的闲置带宽、存储收集起来,输出给企业客户使用,像爱奇艺、小米、熊猫直播等公司都是迅雷的客户。用户通过分享闲置带宽,可以获得虚拟数字资产,再用它获取更多的服务。迅雷在发布玩客云的同时,也采用区块链技术打造了虚拟数字资产玩客币,借助玩客币,在共享计算生态中,建立起高效、透明的共享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交换价值。不过玩客币的推出不久便引来质疑。目前迅雷正在尝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内容版权分发领域来,希望通过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透明可追溯的特性,解决困扰中国内容产业多年的盗版问题。迅雷三季报显示,迅雷包括云计算在内的其他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2080万美元,同比增长64.9%,环比增长32.4%。其中,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104.2%,环比增长24.4%。该业务已是连续第9个季度高速增长,主要来源于星域CDN的业务增长。互联网分析师唐欣认为,云计算业务还是很有前景的,相对消费级业务来说,这个行业的竞争也不是那么激烈。迅雷有很强的品牌和庞大的用户群,接下来需要的是技术上的进一步创新。迅雷官方公告截图:
一起惠2017-11-29 09:15:29791 次
爱看韩剧的朋友都知道,韩国人除了爱吃泡菜,还爱吃方便面。每次看到电视中人物稀里哗啦吃面的样子,都非常诱人。这时候,你忍不住也去买了一包方便面,吃了一口发现,难吃。最近,中国的方便面销量,持续下滑,企业叫苦不迭,2013年以来,中国方便面销量从462亿包下跌到了380亿包。而在韩国,近5年来,方便面总需求呈现稳步提升的状态。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爱吃方便面,而韩国方便面需求和销量反而不断增长呢?如今,方便面被贴上了不健康、低端的标签,但是,导致方便面卖不动的原因,真的就这么简单?而国务院也发现了这一点。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意见》中提到:大力发展方便食品、速冻食品。中国方便面3年少卖80亿包夜幕降临,烧一壶开水,就着升腾的热气和香味吃下一碗方便面,这曾经是加班的你、偷懒的你亦或赶火车的你经常遇到的场景。世界方便面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3年以前的中国,这种场景平均每年约发生400亿次,国人吃掉的方便面相当于世界总消费量的一半。2011~2013年,中国方便面年销量从424.7亿包增长至462.2亿包。然而,这种持续、稳步攀升的趋势却在2013年之后出现了转折。2013~2016年,中国方便面年销量从462.2亿包跌至385.2亿包,跌幅高达16.66%。这种由盛及衰倒“V”字型的发展历程在国内主要方便面企业也有更加直观的体现。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康师傅。康师傅方便面作为国内方便面行业的佼佼者,它的变化趋势几乎成为整个方便面行业的“晴雨表”。公司年报显示,2006~2013年,康师傅方便面板块营收从10.52亿美元增长至43.32亿美元。2013年~2016年,该板块营收又下滑至32.39亿美元。不仅如此,整个方便面上下游日子都不好过。有方便面经销商透露,一箱24包的康师傅袋装面,从康师傅厂家拿货在46.5元~47.5元,折算下来每包1.98元,商超卖场终端销售价为2.5元/包。“一包方便面只能赚4毛钱,销量上不去,不仅不赚钱,甚至还会赔钱。”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则表示,方便面销量下滑的背后是人们消费结构的转变。“与最初’吃饱’的观念相比较,当前,消费者需要的是健康营养的膳食。”诚然,方便面被网络“污名化”、交通工具的极大快捷和便利,都可能会对方便面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些显然都不是关键因素。只有当方便面方便、快捷、廉价等诸多核心优势被另一种商业模式取代时,其市场地位才会遭到显性冲击。这“另一种商业模式”,就是恰好在2013年前后迅速崛起的外卖行业。网络订餐规模6年涨8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机对身边的10位朋友做了一次调查,其中,50%的受访者表示超过1年未吃过方便面;70%的受访者认为方便面并非健康食品;而90%的受访者有过网络订餐的经历。当方便面销量开始遭遇滑铁卢时,正是国内在线订餐规模迅速扩张的时期。2012年以来,网络订餐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平均增速50%左右。其中,这与国内方便面行业2013年出现的由盛及衰的世纪拐点形成鲜明对照。2015年以来,在线餐饮市场规模增速有所放缓,但规模已经破千亿,达到1250.3亿元。2016年市场规模为1662.4亿元,仍然较上一年增长达33%。百度外卖前副总裁王耀弘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订餐规模的迅速扩大无疑对方便面行业形成了跨界打击。无论是方便面还是外卖,其功能属性高度相似。但网络订餐模式不仅比方便面更加方便、快捷,而且消费选择更加丰富,口味更加多元化。方便面的核心优势几乎被完全取代。作为后起之秀,外卖优势又体现在什么地方?1、被动消费与主动选择“过去购买方便面是为了充饥,属于被动消费。但是,我们打开外卖APP,会有丰富的选择。”香颂资本董事沈萌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外卖平台通过技术措施能够让消费者形成参与式或者体验式消费。2、方便程度与速度饿了么公关人员海丽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外卖配送速度是影响用户就餐体验的关键因素之一。方便面虽然不存在配送时间,但需要基本加工的过程;外卖不可避免存在配送时间,但签收即可食用。3、价格毫无疑问,与外卖相比,方便面的价格更加低廉。但有专家表示,随着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方便面继续走低价路线很有可能吃力不讨好。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表示,方便面虽然价格便宜,近5年来几乎没有涨价,但在有些人看来,却成了“垃圾食品”的代名词。“为方便面正名,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王耀弘表示,中国的人力成本和骑手的覆盖率正处于一个非常匹配的阶段,加上各种减免活动,消费者在线购买一份外卖甚至比在实体店还要便宜。“这种输血式的营销模式虽然也存在弊端,但至少在当前体现出了明显的价格优势。”韩国外卖太贵,难以撼动方便面世界方便面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世界人均方便面消费量为13.3份,韩国人均消费量为76.1份,排名第一,而中国人均方便面销量未能进入前三甲。近5年来,韩国方便面总需求呈现稳步提升的状态。2012~2016年,韩国方便面总需求从35.2亿包提升至38.3亿包。从需求量来看,除了2014年略有下降以外,其余年份均呈现上升态势。如果说中国方便面行业的萎缩是受到基于O2O的网络订餐平台的冲击,那么,韩国是否有网络订餐平台?韩国网络订餐的发展情况又如何?在韩剧里,我们经常看到外卖小哥送来啤酒和炸鸡的场景。客观来说,韩国的外卖行业是比较发达的,甚至被称为“摩托车上”的民族。早在1993年,韩国首家摩托车外卖企业出现,也因此出现了快速送货服务这个行业。从地铁快速送货服务发展到24小时代理配送服务,外卖文化在韩国无处不在。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韩国最大的O2O网络订餐平台BDMJ(国民外卖)成交总额为16.1亿美元,占全球外卖行业总成交额的2%。同年,中国三大主流网络订餐平台成交总额达到173亿美元,占全球总成交额的22.1%。其中,美团外卖平台年度成交额为85.4亿美元;饿了么为62.6亿美元;百度外卖为25亿美元。虽然韩国外卖文化历史悠久,但线上订餐的总成交额却并不高。高昂的人力成本和低覆盖率成为主要掣肘。正在韩国读大学的王丽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韩国,使用手机APP订餐一般不会单独设立配送费,是包含在总价里面的。韩国外卖软件很多,大概有数十种,但我们使用频率并不高,平均一周使用不会超过5次。究其原因,王丽认为,购买相同的食品,便利店会比外卖便宜很多。在韩国,一份炸酱面+糖醋肉套餐在订餐平台上的价格折算成人民币约为59元。但在便利店,一份炸酱面的价格只有12元,一份糖醋肉的价格为24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提供中文服务的“我是你的韩国朋友”互联网订餐平台上发现,一份炸酱面的价格折算下来居然达到41元人民币;一份糖醋肉的价格为130元;一份炒年糕的价格为83元。相同的商品,外卖平台与便利店在价格上之所以形成如此大的差距,除了商品本身价值以外,剩余的价差则主要用来支付人力成本。以炸酱面为例,便利店与外卖平台之间竟然相差29元,外卖比实体店贵了3倍多。相比在订餐平台上点一顿外卖动辄上百元,韩国方便面则体现出明显的价格优势。王丽从韩国便利店给记者发来的照片显示,5袋装方便面在韩国超市的售价折合人民币为29元,一袋方便面的价格不到6元人民币。在中国工作的韩国人郑先生却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自己常年会在家里储备一箱方便面。“方便面在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主食,非常方便。”
一起惠2017-11-28 09:25:07425 次
41-60/204 记录3/11 页首页上一页1234567...11下一页尾页
每周热门资讯更多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万表网
最高返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