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增长
11月27日,据获悉,要客研究院、京东日前联合发布《2019中国小镇青年奢侈品消费报告》,报告显示,京东11.11奢侈品首小时业绩增222%,全日业绩增长55%、比当年6.18增长112%,京东奢侈品在新兴市场销量同比增长230.12%(新兴市场即广大居住于3-6线城市及所有县域城市的小镇青年群体)。小镇青年作为“有钱有闲有追求”的典型群体,受益于消费升级以及渠道下沉双向推动,生活、消费和娱乐方式已经逐渐向一线城市看齐,成为奢侈品消费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要客研究院调研发现,小镇青年生活节奏慢、职场压力小、通勤半径小,相比都市青年平均多拥有3小时的闲暇时间,可用于健身、社交、娱乐、休闲、创收,拥有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生活方式。小镇青年奢侈品消费群体多就职于企业、机关及事业单位,收入当地中上水平,饮食、服饰和娱乐支出占比分别为29.3%、19.2%、13.5%,住房支出占比仅为10%,收入有限但是消费能力强,受过较好教育,消费理念开放,敢于花钱且决策流程短。75%小镇青年对奢侈品牌认知度提升,87.5%通过朋友口碑了解奢侈品牌,奢侈品消费动机方面,40%是基于对奢侈品自身设计、品质以及品牌文化的认可,34.55%是由于收入提升、购买力增强,其次才是网商渠道赋予奢侈品消费以性价比。从微观消费场景上,社交场合需要(60%)、日常着装品味提升(38.8%)是小镇青年奢侈品消费高频场景,家庭重要场合(节庆纪念日等)、职场晋升的自我褒奖、陪伴缺位的心理补偿等礼品馈赠或自赠的功能越来越重要(合计达82%)。在奢侈品类选择上,74.55%小镇青年选择时尚精品类(皮具、服饰、鞋履)、化妆品43.64%、腕表34.55%、高品质生活电器30.91%,该四类为小镇青年消费奢侈品的主导品类。在奢侈品牌等级上,49.09%小镇青年青睐轻奢品牌(性价比的“现实”),38.18%选择一线奢侈品牌(品牌知名度的”理想”)。在具体品牌上,LV受45.45%小镇青年喜爱,GUCCI43.64%、CHANEL41.82%、Cartier56.36%、Tiffany36.36%、雅诗兰黛60%、兰蔻45.45%、欧莱雅36.36%、欧米茄40%、浪琴34.55%,以上品牌是各品类中最受小镇青年偏好的奢侈品牌。在奢侈品牌布局较少的低线城市,小镇青年高度依赖网络购物,34.55%小镇青年通过电商渠道购买奢侈品,30.91%通过代购方式。网络购物环境整体优化,38.18%的消费者认为购物体验好,物流及服务好,76%有网络复购意向,87%小镇青年奢侈品牌预算在8000元以内。在网商渠道的选择上,47.27%选择京东奢侈品,其次为天猫luxuryPavilion,30.91%。从报告数据来看,京东仍然是小镇青年购买奢侈品牌的最佳场所,除了高客单价消费惯性以及高效、多网点的自营物流服务优势外,京东奢侈品的正品保障、尊享配送和选品丰富度,成为吸引小镇青年的重要因素。据悉,近两年京东持续加码奢侈品牌业务,不断拓展奢侈品类。今年“11.11京东全球好物节”期间,京东已汇集近200家奢侈品牌,加上全球顶级时尚垂直电商Farfetch带来600多个品牌、超过100万件商品鼎力助阵,消费者可以在京东找到几乎市面上所有的奢侈品牌。
在品牌跨界越来越流行的今天,那些看起来越是没有交集的品牌,跨界效果反而会越好。比如咖啡与汽车。咖啡是快消品,汽车则是高单价消费品,这样的案例乍一听或许有些不可思议,但其实不然。近日,瑞幸咖啡联手宝沃汽车,做了一次联名跨界,推出“喝luckin赢宝沃”活动。官方公告显示,用户使用同一账户在瑞幸咖啡APP、小程序累计消费3件及以上任意商品,即可获得一次抽奖机会。奖品包括咖啡优惠券、“网红”鹿角吸管杯,以及最重磅的宝沃BX5汽车免费使用权(三天到一年不等时长)。财经专栏作家朱邦凌计算后发现,“以神州租车为例,如果租一年的宝沃BX5,需要付出的最低费用是74764元。”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了。并且对于京沪这样的限号城市来说,还一并解决了牌照问题,总体来看,这次活动对人们的吸引力还是蛮大的。在活动效果上,上线当天,瑞幸通过千万级微信大号推送,活动消息迅速在社交圈刷屏;另外,超3000家门店联合杯套持续曝光及价值近亿元的奖品激励设置让宝沃汽车获得大量品牌曝光。10月21日,瑞幸公布的最新活动数据显示,已经有两名用户抽中“宝沃BX5汽车1年使用权”,10名用户抽中“宝沃BX5汽车1个月使用权”,13127名用户抽中“宝沃BX5汽车3天使用权”。目前,对于处在高速成长期的瑞幸来说,这样的跨界或许十分合适。华尔街投行KeyBancCapitalMarkets的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瑞幸APP显示出强劲的用户增长,装机量环比增长约32%。而根据数据公司QuestMobile消息,瑞幸MAU(月活跃用户)在2019年第三季度环比增长约51%,同比增长约460%。在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活跃用户占总交易用户的平均百分比为70-80%。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跨界多元化发展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必然选择,但对瑞幸而言,更是瑞幸业绩增长,谋求更大发展突破的举措。此次瑞幸选择和宝沃汽车合作,正是看重这家成熟车企的严谨稳重,而宝沃也可以精确触达到瑞幸年轻的用户群体,对于双方来说,其实是一次互补营销。宝沃汽车于1919年在德国工业城市—不莱梅建立,已有百年历史,曾获得过欧洲红点设计大奖。10月16日,宝沃汽车正式签约知名演员雷佳音担任品牌代言人,当晚,雷佳音联合网络红人手工耿,来到位于北京密云的宝沃汽车工厂开启直播卖车活动。仅2个半小时,累计观看人数459万人次,共预订宝沃汽车1623辆,订单金额达2.2亿元,创2019年度整车厂商直播预订量新纪录。这样的成绩在当下消沉的车市中,无疑是一针行业强心剂。在此之前,瑞幸也曾和各大体育赛事、文创盛会、科技峰会,知名企业以及新兴媒体等进行过跨界营销。比较值得一提的是瑞幸近日在北京新开业的致敬NASA主题店,这也是中国首个航天主题咖啡店。除了店内的太空舱、打卡密室等航空主题体验场景外,还引入了全自动咖啡机器人,打造无人零售新模式。总之,瑞幸的每次亮相看起来都不像一家纯咖啡公司,反而科技感十足。其实,汽车跨界并不少见,比如沃尔沃钟爱帆船运动,奥迪钟爱冰雪运动,奔驰则钟爱赛车、网球、高尔夫运动,他们也都做过很多跨界营销的经典案例。但车企结合像瑞幸这样的年轻咖啡品牌,目前业界案例还为数不多。这次跨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年初瑞幸的“百万大咖”活动。当时的活动形式是:消费者只需每周消费7件及以上商品,即可在周末瓜分500元现金,活动总现金额高达5000万元。对比可以发现,两次活动的参与门槛都不高,游戏规则简单,同时鼓励用户高频率购买瑞幸产品。不同的是,此次瑞幸联名宝沃更加明显地突出合作双方的品牌效应。更关键的是,此次跨界也不仅仅只是一次市场营销行为,而是一次销售体系的进化,是针对年轻消费者的一次特有实践。其实,当下品牌跨界越来越火,原因在于能够对于双方的潜在用户进行渗透,还能强强联合,共享品牌背后所代表的深刻含义。咖啡+美妆、咖啡+酒店、咖啡+书店等等跨界形式表明,咖啡本身就是消费文化的代表,很容易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而瑞幸与宝沃的这次合作,无疑是今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跨界之一。
科技创新让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真正站起来了。华为、小米和大疆等品牌在海外获取的优异成绩已给中国硬件行业带来了标杆效应,吸引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把视野放在国际化市场中。作为国内投影的品牌代表,极米科技也开始从发达国家市场作为起点布局全球业务。据一起惠了解,极米科技创立于2013年11月,于2016年7月在硅谷成立首家海外办事处,负责当地的公关和市场工作,并将在今年内在欧洲设立办事处。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的《IDC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投影机市场跟踪报告》,极米科技在2018年出货量高达57.5万台,位居2018年中国投影机市场出货量第一。据极米科技方面透露,在去年,极米科技的销售额高达20亿元,其中海外销售增长超过300%。对于中国品牌来说,要踏出国门这一步本就不是易事,更何况能够稳扎稳打地去攻下海外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极米的经验或值得中国出海品牌参考。走出国门研发先行据极米科技CMO罗廷透露,目前极米科技已经在布局日本、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在今后,极米科技将会把欧洲市场放在第一位,然后是日本、俄罗斯和东南亚市场。在他看来,相比其他一些消费品,极米产品尤其是激光电视的单价不低,因此其在开拓国外市场的时候,必须寻找那些用户消费层次比较高的区域。这些区域的用户群体大多收入比较稳定,也更关注生活体验和生活品质。“所以,在进入一个海外市场的时候,我们会对该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这个市场的消费群体的习惯要跟极米的产品调性契合,人们对改善生活品质是有需求的,我们才愿意根据该市场做本地化布局。”罗廷说道。比如,在进入德国市场前,极米的调研团队会去研究德国的消费者,研究他们喜欢什么类型的产品,研究他们喜欢什么价位的产品,研究他们喜欢在哪些地方进行购物。总的来说,极米在进入新市场的时候都是谨慎的。这跟极米所处的类目特性是有关的。跟时尚、配饰、鞋靴等普通消费品不同,极米科技所处的科技硬件品类在扩展海外市场时成本要高得多。罗廷告诉一起惠,每一个国家对电子产品品类均有不同的标准。因此,极米科技要开拓一个国家市场时,无论在产品形态、产品方案均需符合当地市场的管理规范进行认证,不然是无法进入这个国家市场的。所以,在扩展国际化业务时,也意味着极米科技要投入资金去做国际化产品的研发和市场适配。“当然,极米科技在扩展海外市场的时候是多个国家同时进行的,即同时对多个国家进行调研,并且同步进行各种标准的研发。等极米科技最终选定了国家市场后,会针对该市场进行资源聚集。聚集的资源主要为研发资源和供应链资源。”罗廷说道。线上线下同步铺设渠道当确定进入一个海外市场并且产品已经适配该市场后,极米科技便开始铺设销售渠道。目前,极米科技在其他国家采取的是线上线下同步铺设销售渠道的方式。罗廷告诉一起惠,在海外,极米科技的渠道选择方式跟国内一样——选择科技硬件领域最头部的渠道客户。在他看来,选择头部的渠道,双方才能拥有契合点进行稳定合作,并进行一些长期的、深入的以及持续的投入。在线下渠道,极米科技主要的合作方为海外当地的头部零售商。跟这类零售商合作才能保证消费者能获得更好的体验。当然,对于中国品牌来说,海外线下渠道的合作是品牌商和渠道商双向沟通的过程。罗廷指出,现在走到海外市场的中国品牌商越来越多,中国产品的认可度也逐渐升高。因此,每年都会有部分欧洲的零售商到中国寻找一些本地没有的有潜力的品牌进行引进。与此同时,极米科技也会积极走出去,当发现一些不错的零售商时,便进行积极沟通。线上业务部分,极米科技主要的电商渠道为亚马逊和速卖通。另外,据罗廷透露,今年极米科技也会把海外官网进行升级改版,借此去提升海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极米科技在国内也是一个通过电商快速发展起来的企业。所以电商这条路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而且特别利于我们用户群的传播。”罗廷坦然,在国内的成功经验让极米科技在进行海外扩展的时候会非常关注跨境电商渠道。实际上,目前极米的海外销售中,有接近一半均来源于跨境电商。决心、决心还有决心当然,极米科技通过各个渠道销售自己的商品,最终关注的还是自己的品牌如何在全球市场增强影响力。在罗廷的眼中,品牌在国外的知名度可以从两方面去判断:第一,销售份额;第二,线下的品牌效应,也就是走到柏林和伦敦等大城市中是否能看到自己品牌的产品。“现在,极米科技在海外仍不能算是一个很知名的品牌,因为只有国外圈内的发烧友才认识极米科技。对于其他广大的消费者来说,他们还是对极米科技并不了解。因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罗廷判断,一个品牌要在海外变成一个跟中国一样拥有知名度的品牌,大概需要5年时间。而罗廷认为,品牌搭建的操作过程因不同的企业而各不相同。有的品牌会设置子品牌重头去做海外市场;也有企业会直接用自己原生品牌走出去。但在操作层面之外,建立品牌的底层基础都是一样的——如何把自己的研发、供应链体系、人才建设和组织建设工作做好。然而,跟不少跨境电商企业关注如何短期内挣钱的模式不同,极米科技在出海的时候更愿意投入资源去获取长期的品牌效益。罗廷指出,极米科技的目标是做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投影品牌,所以要做的是不断的投入资金、人力、研发。“既然迟早都要投入,还不如现在就坚决地投。”这种坚决地投对组织来说是一种挑战。对于不少中国品牌企业而言,国内的存量市场仍是其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而海外市场因为初期阶段需要投入较多资金,所以更多会被认为是“投资未来”的一种商业行为。“投资未来”意味着可能减少短期内获得最大利益的机会。罗廷告诉一起惠,投资海外市场跟极米科技当时投入线下市场的情况非常相似。过去极米科技的国内电商销售额在公司的占比很高,但也下决心投入很大一部分资源去做线下市场。线下市场比线上市场见效慢得多,所以极米科技必须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去推进。而现在,极米科技也会像过去开拓线下市场一样去投入海外市场。这种决心已经体现在极米科技的跨境电商团队搭建上。在中国,不少品牌出海采取的是通过代运营服务商的方式去接触海外的消费者。而极米科技却坚持自己拥有一个完整的跨境电商运营团队。在搭建团队的过程中,极米科技也会出去找优秀的运营团队给自己员工培训或一起进行运营工作,从而不断学习和吸收这些团队的先进经验。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海外扩展的时候,极米除了关注渠道运营的经验外,也非常关注自身的产品研发能力。“当我们的技术能够碾压国际上的竞争对手时,消费者会逐渐认可极米科技的产品的。因为品牌的认真最终还是来源于产品的技术和体验。”罗廷说道。
6月12日消息,近日,智慧商业服务提供商微盟旗下营销云推出一站式私域用户运营平台——微盟集客,该产品集聚合私域流量、微信聚合聊天、社群营销管理、互动社交营销、私域流量转化为一体,助力企业在微信生态内构建私域流量运营闭环。据悉,这是微盟在营销云领域的重要布局,也意味着微盟进一步完善云生态产品矩阵,加速企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全渠道流量聚合,助力构建私域流量池据了解,微盟集客的上线聚焦于帮助商家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流量,同时在微信生态中构建自己的私域流量池。依托微信社交场景,微盟集客平台一端聚合来自第三方流量平台、商户推广渠道流量、商户原有流量等获取的用户,让企业分散的、碎片化的用户数据得以有效利用,实现公域流量私有化。另一端,集客帮助商家管理沉淀下来的用户资产,通过精细化用户运营、营销互动等多种方式快速实现私域流量转化,打造私域一体化流量运营和变现增长闭环。目前,微盟集客平台已实现一对多的聚合式微信聊天,提高客户维护效率。在提高与用户的互动性上,商家还能在集客平台通过微信个人号与用户建立一对一的友好互动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在高频的社交互动中,商家可以基于对用户的了解为用户打下标签,并通过客户标签分析,精准化用户画像,继而通过微信个人号实现有针对的、精准的内容或信息推送,让不同好友收到不同的内容,提高转化。精细化社群运营赋能企业业绩增长不仅如此,微盟集客平台在为商家搭建私域流量池的同时,也帮助商家实现从精准建群、社群管理到销售转化的一站式服务。通过使用微盟集客,企业可以根据用户相同或相似兴趣、习惯、喜好等建立精准社群,并通过内容、互动等进行营销渗透。同时,微盟集客所提供的数据分析功能,还可帮助企业有效洞察私域用户经营情况。从腾讯智慧零售和BCG联合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自企业从传统方式转到社交私域运营后,有效互动客户数量翻1.5-2倍,沟通效率提高3-4倍。在打造闭环方面,微盟集客将与微盟旗下SaaS解决方案对接,帮助企业快速将商品触达到目标用户。与此同时,企业可借助互动营销工具红包、拼团、砍价等功能,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和复购率。微盟方面表示,作为企业实现业绩增长的下一个机遇,构建和深度运营私域流量是企业完成从流量思维到用户思维转型的关键。微盟将帮助企业打造客户聚合-深度运营-循环转化-提升复购的私域流量增长闭环,赋能企业沉淀私域用户资产。
6月5日消息,一起惠日前获悉,国产品牌七匹狼也开始玩社交分销了,旗下的“小七快赚”小程序已于5月27日正式上线。小七快赚基本玩法据悉,小七快赚是七匹狼电商事业部基于大趋势推出的孵化型微分销小程序,通过分销裂变,实现快速拓客,构建口碑营销模式。据一起惠了解,七匹狼电商自营小程序“小七快赚”上线四天,会员数量就突破10000位,合伙人数位5818位。此外,5月27日10点47分12秒完成首单,支付单数达506件,最高订单金额1211元。七匹狼电商市场负责人刘峰向一起惠介绍小七快赚,从小程序系统本身的体验而言,它跟目前市场主流的分销小程序差异不大。它的目标用户是个体消费者,运行逻辑是引导用户利用日常生活的碎片化时间,轻松成为品牌分销合伙人,继而发展自己的分销体系。小七快赚与别的电商平台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没有对平台商品采用统一的抽佣方式,而是通过商品规划,针对每一款商品特点来灵活设置不同的抽佣比例。据了解,用户通过微信搜索“小七快赚”或扫描小程序码直接进到小程序,绑定手机号,点击“同意协议”即可成为分销商,前往分销中心“我的钱包”能够看到账户有20元红包。但此时这20元还不能直接提现到微信,小七快赚后台规定最低提现金额为50元,用户需分享商品赚取佣金,当佣金达到50元,可提现到微信。另外,在前期推广中,小七快赚规定,截止2019年6月30日前,用户可免费成为分销合伙人,而此后加入则需要缴纳399元费用。一起惠了解到,小七快赚的分销商赚取佣金的方法有三种方式:一、总佣金比例占商品售价的10%~40%;二、直接分享商品给他人,他人成功交易,“我”能赚佣金(占总佣金的7成);三、发展下级,下级卖货,“我”也能赚取佣金(占总佣金的3成)。此外,用户可以直观看到一件商品自己能赚多少钱——在商品价格右侧显示着“赚N元”。而如果想知道下级卖出一款商品自己能赚多少,可通过商品价格右侧显示的“赚N元”,将N除以0.7再乘以0.3,就能得出自己所赚的金额。关于小七快赚的商品逻辑,刘峰认为,基于大趋势下推出的孵化型微分销项目,势必要考量如何短期内被大众所接受,引导其参与和互动,抢占市场先机。“我们在项目前期将通过策略性让利举措,灵活制定抽佣政策,将最大的利益赋予合伙人。”同时,刘峰指出,目前小七快赚的商品更多是基于品牌自身应季产品的互动,T恤是七匹狼电商渠道进入夏季的优势销售品类。为何要做社交电商七匹狼电商市场负责人刘峰向一起惠说明了进入社交电商领域的原因。由于许多传统品牌共同面临着进店流量贵、话题创新难、拉新成本高、客群互动弱,人群固化和渠道固化的市场环境,许多品牌急需冲破困局寻求发展。社交电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的一种符合新时期市场需求特征的商业模式创新。刘峰进一步表示:“社交电商黑马拼多多利用社交电商属性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活跃用户量已超京东,于18年登陆纳斯达克,与京东、天猫成为三足鼎立的局面。除了拼多多之外,会员制电商平台云集也于今年上市。同时,贝店、环球捕手等几家也异军崛起,还有几十家社群电商,也是风起云涌。许多服装业品牌同行也跃跃欲试,均陆续推出自己的社交类平台。在行业格局的求变、同行业的争抢夺食下,我们也需要积极求变和迎接挑战,突破困局尽早抢占市场先机。”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七匹狼品牌创立于1990年,先后经历4轮融资,于2004年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男装公司。事实上,早在2012年底,七匹狼就在各大电商平台开设了自己的旗舰店,并且针对不同的电商平台分别开设了不同的渠道。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全新销售模式,来改变销售业绩下滑的情况。如今,在互联网力量的推动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购物经验越来越多元化,传统服装服饰品牌们需要融入更多具有新鲜感、内涵的元素和不断寻找新方向来获取业绩增长及抢占年轻市场。第一阶段的重要目标:拉新和留存用户谈到小七快赚的发展,刘峰毫不掩饰:“大量拉新和留存用户基数是我们第一阶段的重要目标。基于这点,没有捷径,我们将继续通过策略性的让利举措去引导用户关注和传播。同时拓宽产品类别,去构建生活场景化模式,提供更多产品选择,提升用户黏性。”刘峰认为,传统品牌行业推行人人分销模式挑战难度是很大的。因为它将完全颠覆与消费者的传统互动形式和运营思维,需要走近用户、深入用户并用他们听得懂的业务逻辑去引导其关注。而社交电商最大的特点是泛大众化,去中心化,甚至是去品牌化的互动,社会全员均可参与。谈未来时,刘峰一直在强调需要关注当前小七快赚具备哪些优势和基础。七匹狼电商在过去的12年里,积累了丰富的平台运营经验。对于线上平台全链路的推广,不管是系统数据支持,供应链体系,物流仓储体系,售后服务支持,社群营销推广等均具备一定的运作优势。“我们发起这个项目也需要提高思维格局,核心目标不只是基于库存商品的互动,不在于给七匹狼电商业务本身带来多少利益,我们更希望通过这个小程序平台的推广,迎合大趋势,拓宽产品类别,突破服装界线,通过会员进行产品的宣传和推广,抢占市场份额。”刘峰向一起惠表述。
6月4日消息,中国会员电商第一股“云集”公布了今年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云集一季度的GMV达到了68亿元(约合10亿美元),同比增长93.7%;实现总收入33.856亿元(约合5.028亿美元),同比增长53.2%。值得一提的是,云集在2019年一季度实现了1690万元(约合250万美元)的净利润,若按照非通用会计准则的统计口径,云集实现的净利润则达到了4310万元(约合640万美元)。据了解,这是云集自成立以来,首次实现了单季度盈利。与此同时,云集会员数也保持着稳健增长。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云集交易会员数量已经达到了710万人,累计会员总数达到了900万人。根据云集此前公布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用户的复购率高达93.6%。云集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肖尚略先生表示,“我们的GMV在本季度同比增长了93.7%,主要是受会员数量的增长、商城业务模式的实施以及供应链完善创新的推动。此外,我们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提升产品管理能力,增强了用户价值。所有这些努力将会继续推动未来的业绩增长。”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今年年初,云集对商品运营的组织架构进行了升级,并对第三方开放了平台。在巩固自身优势特卖业务的基础上,新增了超市和商城两大业务板块。云集首席财务官陈晨表示,收入同比增长53.2%,主要由于平台丰富了热销产品数量,同时让运营收入和净收入有所改善;GMV增速超过收入增速,只要由于越来越多的品牌入驻云集;产品方面,更注重自有品牌和新兴品牌,都有较高的利润率,可以提高盈利能力。此外,新的商城模式有助于减少运营资金需求。未来,云集将继续利用现金状况和规模经济来提升盈利能力。
八大品牌营收净利大比拼,谁是领头羊?谁最势不可挡?近年来,体育消费成为新的消费潮流之一,体育产业也随之风起云涌,国内体育运动市场蓬勃发展。当然,竞争也在进一步加剧。在国内市场强大的消费需求刺激下,不管是国际运动大牌,还是本土老牌运动品牌,都纷纷加入这一战场,谁稳坐头把交椅?谁又在步步紧逼?新一轮排位赛即将上演。近期,各个品牌的2018年年报陆续揭晓,《联商网》从近两年的营收、净利润以及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不同表现等方面切入,对比了国际四大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彪马、安德玛)和国内四大品牌(安踏、李宁、特步和361度)的最新战绩,一窥各品牌的势力版图演变。一八大品牌营收净利对比耐克依然领先1、营收对比:数据显示,过去两年耐克的营收遥遥领先,是唯一一个打下2千亿营收规模江山的国际运动品牌,阿迪达斯紧随其后,也跻身千亿俱乐部,但与耐克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国内方面,安踏一枝独秀,2018年营收更是超过其他国内三大品牌营收之和。净利对比:与2017年相比,由于受美国税改影响,耐克净利呈断崖式下跌,但仍略高于阿迪达斯;阿迪2018年净利则创下了19.5%的增幅,大幅拉近了与耐克的差距,几近持平;彪马净利也实现了38%的增长;安德玛过去两年净利均为负数,亏损仍在持续。与全年营收增长一样迅猛,2018年安踏的净利亦超过其他国内三大品牌之和,更超过了国际两大品牌彪马和安德玛,真正实现国产运动品牌的完美逆袭。2、大中华区/亚太地区成国际运动品牌业绩增长引擎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耐克依然稳坐体育运动品牌界的头把交椅。整个2018财年,耐克公司营收达到363.9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49.3亿),同比增长约6%;不过受美国税改影响,全年盈利19.33亿美元,同比下降54.41%。相比起全球其他市场,耐克在大中华区的风头保持强劲,财报上也拿出了亮眼的成绩。数据显示,大中华区2018财年营收达51.34亿美元,在汇率不变的基础上,同比增长18%,息税前利润达到18.07亿美元,同比增长20%,连续十六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这是耐克大中华区第一次突破50亿美元营收。紧随其后的是阿迪达斯,2018年阿迪达斯营收同比增长8%至21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44.1亿),净利润增长20%至17亿欧元。全年北美和亚太地区均收获15%的销售增速,其中,大中华全年增长23%。值得注意的是,阿迪达斯大中华市场的业绩四季度增速明显放缓,营收同比增幅为13%。在本季度之前,阿迪达斯在大中华区已实现连续11个季度增速超过20%。彪马的2018全年销售额达到了46.4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48.94亿),同比增长12.4%(剔除汇率因素,增长17.6%),再次创下历史新高。息税前利润则增长了37.9%至3.37亿欧元,净利增长38%达到1.874亿欧元,毛利率同比增长110个基点至48.4%。从地区来看,亚太地区的增长依然尤为强劲,2018年销售额达到12.36亿欧元。在四大国际运动品牌阵营里,安德玛显然最为弱势,当前依然危机重重。2018年全年,安德玛虽然营收增长了4%至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9.9亿),但却净亏损4600万美元,合每股亏损0.1美元。45.1%的毛利率与前一年持平,剔除重组支出影响后上升30个基点至45.5%。与前述三大国际运动品牌所倚重的区域一致,亚太地区成为拯救安德玛业绩的稻草,其2018年在亚太地区的收入增长了29%,位居各区域之首。3、安踏创有史以来最佳业绩2018财年,安踏依然表现抢眼,根据公告,安踏全年实现收益241亿元,同比增长44.4%,股东应占溢利为41.03亿元,同比增长32.9%,各项经营指标健康,创造了安踏集团有史以来的最佳业绩,而且已连续5年保持双位数增长。近年来,李宁以国潮之姿打了漂亮的翻身仗,品牌形象焕然一新,反馈到财报上也有了明显的变化。2018年全年营收达到了105.11亿元,较2017年上升18.4%;实现归属净利润为7.15亿元,净利率从5.8%提高到6.8%。毛利则较2017年的41.76亿元上升21.0%至50.53亿元。特步国际2018财年的收入营收增长25%至63.83亿元,净利润较去年同比增长61%,达6.57亿元。经营利润上升44.1%至10.443亿元,经营利润率增加2.2个百分点至16.4%。361度集团2018实现收益约51.87亿元,同比增长0.6%;经营溢利约7.82亿元,同比减少约20.78%;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3.04亿元,同比减少约33.51%。二中国市场将是重中之重除了财报以外,还有一组数据显得很有趣。在2018天猫双11的“运动户外”销量榜上,前四强分别是耐克、阿迪达斯、安踏和李宁,而彪马仅排第六,安德玛、361度则并未上榜。这与八大品牌在2018年财报的数据排位几乎相一致。在市场快速变化的今天,耐克、阿迪达斯一直以超高的品牌价值、独特的品牌标识、精准的品牌定位、成功的营销策略牢牢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心。据2018年环球网联合环球时报舆情调查中心就外资品牌相关话题展开网民对外资品牌好感度的调查显示,在外资运动、户外用品品牌中,耐克和阿迪达斯分别以53.9%和48.4%的占比摘得受访者最喜欢的外资运动品牌,和排名第二的运动品牌。事实上,以耐克、阿迪达斯为代表的国外运动品牌早已在无形中渗透了中国的运动消费市场。2018财年,耐克在大中华区营收达到51.34亿美元,在汇率不变的基础上,同比增长18%,要是换算为人民币,约合345.96亿元,仅大中华区就已经超过了安踏的全年营收。阿迪达斯的财报中也特意提及了大中华区23%的增长推动了整体的数字;彪马指出亚太地区的增长主要受中国和韩国的高增长推动;安德玛则在今年1月签下中国女排队长朱婷,其主席兼首席运营官KevinA.Plank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一开头就提到了这位“世界排名第一的排球运动员”,也显示了其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种种的数据反馈和品牌策略表明,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市场正在成为并且将持续成为各大国际运动品牌未来发展的战略重地。三国产运动品牌集体“出海”安踏、李宁正迈出第一步当然,在国内体育市场宏观需求持续稳健增长的情况下,加之运动品牌自身的发展,国际运动品牌与本土运动品牌之间的距离已在缩小。整体来看,2018年,上述四家国内运动品牌是“三家欢喜一家愁”,安踏、李宁、特步营收、净利润都实现大幅增长,而361度收入几乎零增长,净利润大跌三成,几乎回到了五年前的水平。其中2018年安踏总收入241亿元,比李宁、特步、361度加起来还要多;净利也达到41亿元,且远远高于彪马、安德玛,在这八大品牌中排名第三。昔日的“老大哥”李宁也很努力。2015年李宁实现扭亏为盈后,在以产品为核心,构建渠道、供应链、零售运营能力的方式下,通过三年调整,开始复苏。2018年,李宁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近四成。但是要想超越安踏,重回国产体育品牌第一的位置,李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中国本土运动品牌不再满足于国内的“一亩三分地”,也将视线投放到海外,走向国际市场。目前,安踏正通过收购国际品牌的方式,“借船出海”迈出第一步。2018年,安踏携手其他投资方组成的财团,宣布以46.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71亿元)收购芬兰体育用品集团AmerSports,2019年3月宣布收购完成。李宁则通过纽约时装周大放异彩,让国潮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特步也开始在2018年于越南和印度开店,361度则从2014年起进军巴西、美国、欧洲,但目前海外业务尚未盈利。四竞争加剧运动品牌迎来洗牌期事实上,对于许多运动品牌来说,中国市场都有着不小的魅力。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不少人开始注重运动健身,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对运动服饰、器材等需求的增加,体育行业迎来重重利好。另一方面,国产运动品牌们正在迎来分水岭,有人努力爬坡并且有望登顶,也有人正在迅速滑坡,跌落谷底难再起。在以安踏、李宁等品牌迎来业绩增长的同时,更多传统体育运动品牌正节节败退直至折戟沉沙,如德尔惠,喜得龙、金莱克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运动品牌正处在洗牌期,未来或将出现一到两家巨头。另外,全球体育运动领域上一直不乏优秀的品牌,除了耐克、阿迪两位“瑜亮兄弟”,近年来更是杀出不少黑马,来势汹汹,包括斯凯奇、newbalance、匡威等运动品牌的快速崛起也正在引起市场的注意。目前虽然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消费者喜好度,以耐克、阿迪为代表的国外运动品牌比本土品牌要胜出不少,但是在国产品牌的奋起直追下,双方的差距正在一步步缩小。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品牌挤入这条赛道,亚军阿迪的强力挑战,耐克想要坐稳龙头老大的位置,可能也要费一番功夫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正如华为引领国产手机走向世界,令无数西方消费者竞折腰,或许有一天,国外的消费者们也会为了一双安踏或者李宁的鞋通宵排队,而国人也将为国产品牌自豪。
天猫每年会做一个叫做“Toptalk”的超级品牌私享会,也通常就在会上提出下一年或者下一个阶段的新战略、新定位和新目标。在今年刚刚结束的Toptalk上,新晋天猫总裁蒋凡为天猫未来三年定下了四个“小目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未来三年要让天猫平台交易规模翻一番”。根据公开财报,阿里巴巴2018财年总交易规模为4.82万亿元,其中淘宝和天猫的交易规模分别为2.689万亿元及2.131万亿元。翻一番的目标,意味着三年后天猫平台的交易额要达到4万亿元,超过阿里巴巴2017财年的全平台交易额。有业内人士对这样的目标感到疑虑:如今的天猫已然是处于成熟期的庞然大物,规模越大往往伴随着创业初期倍数级增长的消失,天猫又何以有底气喊出三年交易规模翻一番的目标?面对质疑,蒋凡掏出了新客战略、新品战略和旗舰店升级战略三把武器。其中,新品战略成为了此次Toptalk详细剖析的重点。为什么要强调新品?天猫的新品战略怎么做?品牌对怎么看天猫的新品战略?又是否愿意配合?新品与新客之间有着怎样的交叉互补关系?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惠从天猫、品牌、商家等处,获得了一些答案。新品=新增量不少重度淘宝用户已经发现,4月17日起,手机淘宝首页的天猫入口已经升级为天猫新品。这一改动事实上早有端倪:就在入口变更的前一天,天猫还宣布2019年将有超过5000万款新品在天猫首发,使得天猫成为全球最大新品首发平台。看起来,品牌对天猫的新品战略并不排斥。为什么新品对天猫如此重要,乃至成为未来三年GMV翻番的抓手?一个数据是,2018年,天猫上的新品销售占到大盘31%。一款超级新品可占到店铺整体销售额5%~30%,而行业TOP100新品全年销售额则可占大盘约20%。新品头部效应,确实正在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某品牌电商负责人A向一起惠表示,爆款新品能带来的不仅是高销量和高业绩,更重要的是能够拉动新的潜在客群、重新定义和开拓新品类、加快产品结构的升级,优化供应链效率,同时提升品牌力。他以漱口水品牌李施德林为例,作为一个男性消费者占比高达60%的品牌,李施德林通过一款叫做“仙女水”的新品攻破女性市场,从而使业绩有了新的增长点。天猫消费者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家洛向一起惠表示,三年翻一番的核心驱动力就是新品增长和新品战略,这本质上是一种战略拆解。在家洛看来,为新品的背后带动了巨大的消费者需求和极大的需求升级,因此会成为天猫扩大规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驱动因素。家洛认为,如果按照原来的理解,人们比较容易停留在现在的增长数据,通过做一个简单的加权来预测明年的增长。这种数学逻辑的计算方式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它不具备对于未来业务挑战目标的能力。因此,未来目标的挑战能力必须是在现有基础之上的升级挖掘,用这种升级的挖掘开辟新的消费需求、开辟新的消费价格的增长、开辟更多用户愿意为这个服务/产品/类型去买单的可能,才能推动无论是平台还是品牌更高级别的增长。此外,消费分级盛行也是天猫推行新品战略的重要背景之一。在消费升级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中国也在消费分级的路上加速前行。有人追求精品,愿意为建立在产品本身价值之上的品牌溢价和情感价值买单;有人追求高性价比产品;也有人在注重产品品质的同时在乎产品背后的故事和代表的个性。消费逐渐呈现一种多元化、分级化趋势。新产品迟迟不引进,会让品牌已有的产品面临老化风险;而另一方面,中国的消费升级速度远超市场想象。随着新消费群体开始慢慢占领国内消费市场,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明显,更细颗粒度的商品被市场所需要。某品牌电商负责人A表示,对于品牌而言,不论是挖掘新需求还是创造新需求,都需要新品跟上消费者的脚步。加速上新,是品牌获取新用户、留存和激活存量用户的最佳手段,也是品牌保持活力、避免品牌老化的关键。天猫已经下注,就看更多的品牌跟不跟了。新品战略≠一味推新对于品牌来说,狂推新品并非万能的解药。当年采用“机海战术”的诺基亚,最终败给了一年只开一次发布会的苹果。有数据显示,美国的零售行业每年平均要推出大約30000种新产品,但是其中70%以上的产品在货架上存活不超过12个月。而在一些统计中,中国市场对应的比例更是不到10%。电商平台亦复如是:2018年天猫平台上各品牌发布的新品中,只有60%能得以存活(新品上市的周期内能销售出10件以上);畅销的不到10%(二级类目占据类30%的商品);成为超级新品的只有5千款(新品上市后很快成为品类Top50,只占万分之一)。新品的竞争非常激烈,马太效应集中。某品牌电商负责人B表示,上新速度是很表面的状态。只有深度准备、深度运营,拥有充分的市场洞察、市场调研甚至有一定的消费者测试的基础之上,新品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乃至爆发。对品牌来说,在新品机会洞察、潜客全方位触达之后的第三步,才轮得到新品上市。然而,缩短新品研发周期,和全面的市场调研之间,仿佛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何缩短新品研发周期、又提升新品上市成功率,成为品牌的最大痛点。过去,品牌经营更多依靠商业直觉,感性决策占据主流。风险高,成功不可复制。而在数字化时代,大数据使市场的触角达到前所未有的敏锐、深刻、精准,一切行为皆可监测、追踪和运营。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万物皆数据的平台性质决定了通过大数据指导新品研发和生产是其相对于线下零售的优势之处。为此,天猫提供了一系列新品研发、营销等工具与服务,例如天猫小黑盒、新品创新中心、数据银行、天猫优先等,能为品牌从数据指导研发、拉新、试用、复购等全链路赋能。天猫品牌营销中心总监秀珣表示,天猫会从品类切入选择、人群圈选、市场洞察、品牌策略、新品概念、研发方案等全链条深度指导,对应工具在线上问卷生成、投放、收集、数据分析方面体现规模化、可视化、可追溯,最后辅助新品在天猫上进行市场投放。品牌商选择天猫新品创新中心服务,有从0到1阶段的新品研发,也有从1到10的迭新。秀珣强调,整个过程中天猫会从用户画像、品类市场趋势、市场洞察等方向不同程度地开放数据(以指数为主),同时兼顾竞品之间的保密性。去年,天猫宣布启动“新零售数据赋能新品计划”。自此,品牌的新品研发周期将从18个月缩短为9个月。海外新品引入速度也将从150天锐减到15天。依托业内首个针对数亿消费者的天猫新品调研新系统,传统的新品研发“三步走”进程被缩减,“洞察市场机会”只要7天、“甄选产品概念”只用10天、“预估市场潜力”不到8天。这意味着,品牌花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过去要耗费10个月的前期工作,剩下的8个月则用来生产制造,随后再通过天猫小黑盒等推向市场。小黑盒的第一个大项目是雅诗兰黛气垫粉饼液,天猫和雅诗兰黛双方前后谈了3个月。高端品牌很在意细节,不喜欢折扣,不愿意随便送赠品,又希望在确保不降低品牌质感和形象的基础上抓到精准客户。小黑盒的最终表现不错,雅诗兰黛气垫粉饼作为新品类,很快挤进了美妆市场的前三名。新品战略,不是狂推新品,还要知道推什么新品、为谁推新品、怎么推新品。电商平台上的数据流转使得新品战略的意义比以往更容易深化和执行,这一过程中的数据积累对平台和品牌而言同样是宝贵的财富。上述提到的某品牌电商负责人B表示:“时代不同了,过去花钱买流量就能活得很好,现在最好是什么都陪着平台一起玩。”用一句广告词来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新客战略:用户激活和战术制导蒋凡为天猫“三年计划”制定的四个小目标中,还有一个是要把“品牌官方旗舰店升级为品牌的消费者运营主阵地”。这是到三大战略中的“新客战略”,最重要的就是激活淘宝天猫的用户,把平台用户转化成品牌消费者,从而产生新的交易。事实上,2018年全球品牌平均渗透率仅0.3%,每个品牌平均粉丝数只有191万(当时淘系用户数为6亿)。广为人知的欧莱雅集团,在天猫美妆这一垂直品类的渗透率也不到10%,在天猫渗透率不到3%。蒋凡举了个例子:全国天猫的用户,数杭州人在线上消费最活跃,杭州人又数阿里员工在线上消费最活跃。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消费活跃度到阿里员工的消费活跃度,也产生了“新客”。除了提升普通消费者在平台的活跃度,下沉市场仍然有大量的用户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互联网数据服务商易观国际日前发布了《下沉市场消费者网购趋势洞察2019》,报告显示,下沉市场消费升级加速,用户对于商品品质的关注度已经高于价格。报告指出,与传统认知中下沉市场消费者更注重价格不同,下沉市场消费者已经将商品的质量和品质列为最关注的指标,超越价格因素;消费者对于口碑评价、品牌知名度等指标的关注度也呈现上升趋势,价格因素仅仅位列第三。合适的、针对人群定制的新品,可以更好地刺激下沉市场用户投身到电商平台上来,创造三年翻一番的新增量。新品吸引到了人,顾客则成为了一次性消费者。天猫消费者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家洛介绍称,天猫将升级旗舰店的产品功能,给商家提供更多的工具。让品牌以天猫旗舰店为核心,运营自己的全盘生意。淘宝直播是其中一环。淘榜单联合淘宝直播发布的《2019年淘宝直播生态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18年淘宝直播平台带货超千亿元,同比增长近400%,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千亿级增量市场。直播带动成交最高的5个行业分别是:珠宝、女装、流行饰品、美容护肤及童装。其中,排名最高的珠宝行业,所有商家超过6成的成交均来自直播。此外,在直播拉动成交排名前十的行业中,还出现了鲜花园艺这个相对小众的品类。2018年,通过淘宝直播引导成交达5000万的店铺有84家,其中还有23家实现成交额破亿。依靠电商引流带货,直播的营利模式已经较为清晰。在阿里生态内,淘宝直播作为重要工具,可以与淘宝、天猫等不同的业务线进行交叉合作,对细分市场进行深耕。天猫上品牌的旗舰店对于直播的运用,除了带来了成交额的增长,也能为品牌触达消费者提供途径。其次,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消费体验也是运营新客和新增量的重要阵地。以汽车行业为例,消费者可以直接在天猫汽车线上下单,支付预付款,车辆运输到指定提车门店后,消费者到店提车,在店内支付尾款。此外,通过和星巴克、BOSE、居然之家等品牌、卖场的新零售改造合作,天猫获得更多精准用户,同时也能利用数字化工具更好地对此前“看不见的客人”进行精准运营。有业内人士表示,在了解消费者且能精准触达消费者的前提下,天猫或许能让新品获得“制导导弹”般的“精准打击能力”,听起来确实有些夸张。阿里巴巴CEO张勇此前曾表示,“天猫早已不仅仅是一个服务于品牌商和消费者的线上交易市场,更是全球品牌和零售商在数字化过程中致胜的驱动力量。”今天,要验证新品、新客和新店战略能否成功,天猫给了自己三年时间。
4月25日,一起惠获悉,奥地利总理库尔茨率团访问阿里巴巴杭州总部,探讨欧洲小企业如何利用互联网共享全球化机遇。他在Twitter上表示:“谢谢你,马云,谢谢你带我们参观和精彩的对话。此行让我们对阿里巴巴如何看待零售业的未来有了印象深刻的见解。”事实上,创立于1895年的奥地利老品牌施华洛世奇就是通过和阿里巴巴的深度合作把中国变成了其全球第一大市场。2015年,施华洛世奇入驻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数字化驱动其业绩增长。每年,施华洛世奇在天猫上的业绩都有超过50%的增长,2018年天猫双11销售额同比劲增超过70%。未来,施华洛世奇会通过天猫做数字化深度运营,线上和线下的200多家门店打通,针对天猫消费者“送礼”的场景,推出“及时送”服务。如果你想要给女朋友买一件施华洛世奇礼物,线上付款,在线下离你最近门店就能发货,最快两小时之内送达。目前,除了施华洛世奇,还有有55个奥地利品牌入驻天猫国际,包括Lomography、AKG、hogl、Manner、amaroy、RAUCH、Scoot&Ride、snackfun、幸福时光等,涵盖了饰品、手表,数码、女鞋、零食、咖啡麦片、儿童玩具、酒类等20多个品类。2018年奥地利品牌在天猫国际整体成交增速同比超过500%。
4月12日消息,一起惠获悉,在2019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数字升级,业绩倍增》智慧零售分论坛上,腾讯智慧零售战略合作部副总经理田江雪进行开场演讲。她表示,腾讯不仅仅想探索更有效率的人货场的传递方式,而是希望基于人货场融合趋势用崭新的模型重塑模型。据悉,本次大会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定于2019年4月11日至12日在上海举办。届时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零售行业组织机构,以及诸多连锁零售企业负责人、技术提供商,将共话中小零售企业的创新与突破。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保证现场嘉宾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以下为演讲实录:田江雪:大家下午好,非常容幸今天能够又来到这里,这里差不多是我们第三次来到CCFA的舞台,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是去年三月份开始智慧零售的旅程,到现在差不多刚好一年,结这个机会回顾一下过去一年所想所感,也跟大家汇报一下接下来一年对自身的要求,怎么帮到行业更好的发展。第一张图是想跟大家分享的感想和反思。当我们说智慧零售的时候到底说的是什么?过去一年每一天每一周都在跟各位零售伙伴的领头人CEO做深度的沟通,做CEO的工程。大家想到智慧零售心理想法会有不太一样的预期。大多数是大家心里希望技术的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实现现有零售商人、货、场各个流程上的提升,希望在既有的环节上面做的更好、更高效、更省时,这个有没有错,这个是当然,我们希望有很多的工具,不管是人脸支付、公众号、小程序都希望帮大家实现这个过程。我们可能期望更多,期望的不仅仅是在已做的事情上面帮大家做的更好,而是希望用技术开创全新的方法,这也是有可能面对的局面是零售从今天开始有一个从过去人、货、场割裂的状态,到真正融合、高效发展的状态。为什么我们觉得这个时代有可能来临呢?先看消费者在做什么?这是跟BCG一起做的研究,这张图很复杂,表示互联网对消费者做的每一步都有深刻的影响。举两个切实的具体的例子。这个是跟很多美妆品牌做的调研,差不多53%的消费者进店之前一定会在线上研究,很大程度不希望店员对他进行打扰,对所有品牌的喜好都在他的脑子里,他希望得到的交互跟以前是不一样的,有没有好好研究这部分人是一个挑战,是独立的。刚才大家有看到说我们请到很多头部导购,明星导购,分享怎么用导购实践业绩增长,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个导购分享的故事是,一个东北的大哥到店里面试了三千多块钱的衣服,导购精心服侍,觉得这单肯定没问题,但是大哥走了,还要在微信上继续保持联系。大哥回到东北,问了老婆,老婆同意了,马上跟导购说,现在下下单,导购说没问题,我们寄过来。这个故事很形象,从购买决策发生的每一步,互联网发生的连续性发生在每一步中,这个比过去发生的更快、更及时、更迅速。同时跟很多零售商的交流,大家对消费者的理解和洞察,很多时候是停留在一年读一两次报告,我的客群怎么样,做一点调研,大家心里面担心吗?我还是蛮替大家紧张的。在互联网的影响已经非常讯的情况之下,作为消费者,我自己的感受是,我坐在一片被信息海洋包围的时代当中,周围是来自同样品牌的一个割裂的信息包围。我作为消费者想看看周边去哪里逛街比较好,我熟悉的导购朋友圈、公众号、发给我的短信小程序和电商,所有的信息对我来讲都是割裂的,信息之间没什么关系,背后的原因做零售的同学都清楚、明白,这就是过去高度割裂的人归人,货归货,场归场,场会怪货说是你的置信不好,互相之间谁也不理谁,可能一年跟CEO报告一两次消费者有什么宏观的变化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这是我们的现状。为什么这个现状在今天有新的改变机会,这张图在很多不同的场景表述腾讯能干什么,今天想总结成两句具体的话,外面列举了很多不同的渠道,这是过去跟大家介绍腾讯是什么,腾讯在干什么。我一直跟大家讲,最简洁明了,最好理解的是,把我们看成电话线,在对消费者影响这么多的情况之下,我们是对懂得跟消费者对话的线,最懂得什么对它不是骚扰,什么是他有用的信息,你必须知道每条通知到达消费者的时候是骚扰的信息还是有价值的信息。这样的纠结,腾讯过去花了二十年的时间一直在想。我们心里非常自信的说,这时候在座每一位人,看看自己的手机,看看消费者的手机,唯一没有关掉通知系统的APP就是微信。外圈就是电话线的功能。搭了一层很复杂的电话线,帮你触达消费者,在线上某些场景下,建议用公众号的形式通知他,进行非常好落地转化,有时候有服务通知,告诉他你货有发出来了,订单还没有付款,或者订单是不是要评价。有的情况之下,是可以做到直接用扫的窗口很方便调取线下服务小程序。我们帮大家搭了七八根的电话线,最后我们数过,有四五十个触点,都可以帮你触达消费者,跟消费者对话。明白怎么跟用户说上话,被互联网深度影响的情况下,找到他跟他说上话。这个是希望第一步的价值,也是希望未来共创的价值。第二个是放了一个小程序,不仅仅是小程序,是腾讯很重要的另外一个设计,跟用户每一次对话、交互,通过互联网数字化的能力真实、唯一、活跃的留存在里面,他在哪里,他是谁,他是扫码了还是做了微信支付的消费,在系统里面是唯一真实的。同时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大部分人是用手机号做流程、注册的,大家看看过去七年当中自己换过多少次手机号,你换了多少微信号,就明白这个ID的稳定性和其他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是腾讯最大的服务价值和最大的两份资产,能够贡献给大家,能够贡献给这个行业变革的。我们在这里想总结的一句话叫做,我们不仅仅想探索更有效率的人货场的传递方式,而是希望基于人货场融合趋势用崭新的模型重塑我们的模型。在这里我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为什么感觉这个是有机会重塑这个业态的。我们跟线下有合作,当发现跟每个人的沟通,能够通过四五十根的电话线达到很通常的情况下,有什么效果呢?每个进店的客流线下的时候基本上知道这个人是谁,而每一次又有很丰富的线上触点,当用户再变的时候,都是能够有方法找到人,能够认识人,能够知道这个用户在哪里,它对它用户是有非常深刻、完整的理解。这个程度的用户跟踪以前是没有发生过的,上个星期跟日本罗森有深度的交流,他们在会员数字化推动有很多日本顶尖体系,他们也感觉会员真实性完整度是非常无奈的,即使精细的日本。如果我们信息很准确,这里我们能看到只有通过一整套工具箱能够实现每一个用户触点串联,你的业态就不一样的。它能够把我们合作的伙伴三个不同的业态做一个串联,会发现有的业态是一个标杆旗舰店,来它的客流是非常远的,十公里会有一个慕名而来的来看一次。这种人不希望每天来我的店,而是希望用别的业态做留存、吸引,你来我的店应该同样的商品在你家门口的便利店或者到配送到家也是可以完全一样的,商品也可以有完全一样的体验。这时候不能用同样的业态要求不同的业态做同样的指标、同样的频效。同样的增长指标,有的店要关心拉新的效果,有的店铺要求关心怎么接受其他业态的程度,这个是对整个业态的重构。这个是我们希望最后做到的一个,把它叫连接式增长,或者叫做分布式增长,我们感觉到过去零售增长的模式是总部驱动的模式,总部从上到下拍好我们今年做哪些事情、哪些目标,复印机一样复印到终端,其他部门做一些事情,最后导致我作为消费者,看到七八个孤岛砸给我的信息是这样的。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是不是最大化发挥到每一个,让看的到硝烟的人做决策,有没有把合适的炮弹,输送到每个毛细血管里面不确定。可能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希望做得到的是,第一个在多个符合新的业态上面,利用完整的之数字化资产做重构,每个终端下面,有我们刚才讲过的一整套筛选的电话线串联,我们叫触点的串联,让你有没有丰富的中断调度和增长动力和工具。最后我们希望每个终端能够为自己的用户资产而负责,每个导购,每个门店,每个大区经理,他需要每天看到都是我做的每一个行为,对业态的布局,是不是真的实现活跃的用户增长。我们希望通过完善的数字化,全渠道用户数字化高层次渗透,让每个终端可以看见硝烟,可以有连接式增长的能力。这个是我们的愿景,如果回到愿景,希望怎么样实现这个愿景,是两个比较大的步骤,也是去年跟合作伙伴挖掘的几条路径。一条路径是叫做对于你现有的业态,着重打造的是客流的数字化,用微信支付小程序、公众号等等一系列,都是帮你更好的更方便的识别,进店一百个人它是谁,它有没有一个合理的方式跟你沟通、交流,这样能够留存它的信息,实现对他链路的管理,这是第一层做客流的数字化。好的例子比如说在沃尔玛进行的扫码购,40%的人流不需要任何提醒,愿意用扫码购,这胜过省下60%的人工成本,它能够基本上每天活跃到店告诉他我来过,我喜欢什么。在右边这一部分,我们叫新增的业态,为什么着重这部分?就像刚才讲过的,消费者被互联网影响的太深太深了,就像线下门店一样的,要为它构建在线上的业态,强调了一个新的业态叫.com2.0,必须是基于私有流量而不是平台才能够做到,必须要知道每次用户的行为、链路,他是谁,他分别做了什么,来自哪里,而不是仅仅通过收获地址反馈他是谁。通过过去一年的摸索发现了几种初步的业态,帮我们实现相当成规模的私域流量的增量和业态。有可能是开一个官方旗舰店,往下下发的,有可能是导购非常重要的互联网化新业态的增长。也包括社群的聚集,社交的裂变,都是能够成规模实现私域流量的增长。这也是过去一年当中做了很多的工作,能够逐步实现的。我们希望通过线上成规模,通常能实现10到15私域增长的,占据你刚刚这些增量,包括线下的客流量增加,能够让每一个听的到硝烟和炮火的人实现完整的决策链。落到企业每一天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这里面也可以简单跟大家分享。具体的每一天能够帮大家需要做到的日常任务是什么,和我们怎么样帮助到大家。这里做一个三通工程,有点像搞西部大开发一样。第一点要通绩效,微信有一整套,超级连接有一整套跟用户通话的工具,五六十的触点,需要好好把路修好,同时这个场景与用户最合适的对话通路是什么,是一个旗舰店还是社群社交化的都是用打造新业态的决心、努力和资源做到通路点。修完路最大的挑战是教人开车,有了路之后通常的挑战还是来自这个触点是需要组织当中一整套线上线下运营能力的配合,调动全公司,跟过去时间完全不一样的流程,才能让路通常的跑上车。很多的导购,大家看到取得非常好的成绩,这时候推不下去是为什么?很多情况跟经销商的利益无法匹配,跟线上线下的业绩无法互算,或者跟百货商场利益的分配都会导致没有办法分配。或者我们公众号非常非常好,带来的成交效益非常好,但是总有很多地方没有完全推下去,可能有很多不同的愿意,市场部有市场部的考虑,销售部有销售部的考虑,中间每一环掉了链子都没法进行下去。下面还有通绩效,人能好好的开车,总体是希望车来车往,四通八达。有了这样的能力之后,才能很高阶的利用A、B、C,人工智能、大数据、云的能力能够助推大家,把四通八达的道路实现多场景的调配,这样高阶的决策才能发生,为大家的业绩实现在A、B、C的时代实现真正业务模式的重塑和业绩的起飞。我们稍微分享一些高阶的案例一个是刚才讲过的,利用全盘用户场景的视图能够看出来在精细到每一个方格当中,用户资产是怎么样的,综合调度全场景自己多业态和全场景触点之后,怎么让渗透占比提高一点,怎么样是高流失区域,我们希望有一张整体的管理视图这个是可以介绍的能力之一。这个是我们另外一个在触点四通八达之后,我们能够利用个性化的能力、大数据的能力,能够实现对于消费者精细的体验,这是跟京东一起打磨的例子。过去京东是有一个超大的公众号,基本能够实现的都是对于非常庞大的基数推送一样的消息,找到我们说,触点、整个体系配套起来了,想跟进一个台阶怎么办?这是我们双方的数据,绝对保护用户隐私情况下我们做融通、做高阶的匹配,让每个消费者收到他喜欢的我们对人群、商品群做精细的匹配,这是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几个项目。也有一些例子是说在人货场重新匹配之后,甚至可以看到业务模式的重塑。这里举个例子,讲到沃尔玛的扫码购,到线下渗透到很多人群之后,发现成为非常优质的广告流量,除此之外很难找到一个地方,用户高度集中,购买决策到店抓一个巧克力、口香糖是非常容易的,是之前很少有过的千人千面精准触达的能力。融合品牌方的能力之后,能够带来转化的效果是我们之前很少能够见到的。最后用一个简短的话语来总结。但总体回到我们讲过的,在接下来一年对大家总体的期望是实现三通工程。接下来的介绍会围绕怎么帮大家打造三通工程当中每一个触点有机制化的体验,我们专业的实战训练和专业的培训帮大家打造完整的触点,在全盘圈层的视图帮大家做好更好的管理工具、更好的云化服务工具,接下来是我们大数据的能力,更加的叠加到,也包括我们对每一个终端的更好管理,每个导购作为入口,行为在硝烟炮火当中的执行者可以怎样更好帮助我们势能,这是我们今天带给大家非常丰富的内容,谢谢大家。
3月22日消息,在星巴克召开的股东大会上,星巴克美国总裁RozBrewer宣布,将在西雅图开通“专星送”服务。截至目前,美版“专星送”已拓展到全美1600家店。RozBrewer同时认为,星巴克的业绩增长依赖于创新,“这主要包括专星送、新饮品的开发,而最重要的就是数字化转型。”股东大会结束后,星巴克股价上涨了0.6%,创本月第二次新高。一起惠了解到,星巴克的专星送服务已在全球12个国家落地,包括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和墨西哥等重要市场。2018年8月,星巴克与阿里巴巴达成新零售战略合作。基于涵盖天猫、淘宝、饿了么、盒马、支付宝等多个核心业务在内的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从外卖接入,将会员体系打通。几个月来,星巴克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就在去年12月举办的星巴克投资者日上,星巴克国际及渠道发展集团总裁JohnCulver表示,未来4年在中国开设6000家门店,把中国经验应用到美国市场,也随后在美国很快通过UberEats展开外送业务。
随着旗下品牌矩阵的不断扩大,江南布衣集团内部架构也开始进行调整。国内服饰集团江南布衣昨日晚间发布公告,自2019年3月7日起,吴华婷将接替吴健成为新的首席执行官,吴健则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吴华婷任期为5年,年薪约为114万元人民币以及股票分红。据资料显示,44岁的吴华婷有近21年的零售、互联网的运营管理及投资经验,2011年至2018年为私募股本投资基金VisionKnightCapitalGeneralPartnersLtd.的合伙人。加入VisionKnightCapitalGeneralPartnersLtd.前,吴华婷自2006年起受雇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担任资深总监。江南布衣集团在声明中表示,吴华婷的加入有助于集团把传统零售行业与互联网思维进行融合,包括店铺体验和终端消费的服务等,更好地向全渠道零售转型。吴健则会把更多精力聚焦在集团整体战略发展方面,同时仍会密切关注核心业务发展。执行董事李琳依旧负责管理设计和研究部门,对设计理念提供指导,把控将合适的产品推向市场。江南布衣去年开始加速扩充旗下品牌组合至10个品牌,分别为以JNBY为主的成熟品牌,包括速写CROQUIS、jnbybyJNBY和less的成长品牌,以及蓬马、JNBYHOME、SAMO、REVERB及LASUMINSOLA所处的新兴品牌,几乎涵盖所有年龄层次的消费者,成为国内拥有最多品牌的时尚服饰集团。随着传统服饰零售市场日渐饱和,多品牌已经成为国内服饰集团普遍采用的布局策略,为更好地突围,江南布衣还在加大对线上业务的开发力度,以适应新消费群体的需求,并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来提高会员的忠诚度。有分析认为,此次拥有新零售背景的吴华婷的加入对江南布衣而言是转型升级的第二步棋,在“打造森林”后,现在是“新零售”的卡位竞争。区别于其它国内服饰品牌,江南布衣在新零售方面的试水主要从线上开始,于去年8月推出推出国内服饰首个“先试后买”小程序“不止盒子”。该小程序主打定制化、有新鲜感和想象力的造型搭配推荐服务,推出后首3个月营业额就超过100万元,这意味着江南布衣正从产品的提供者变为服务的提供者。时尚头条网早前在报道中指出,对于服饰零售来说,最贵的东西以前是地段,现在是流量,但未来是粉丝,2018年中国移动电商用户规模达5.1亿人,2019年预计将增长至5.5亿人,拥有庞大的消费潜力。在这方面,江南布衣已经成为领跑者。截至去年12月底,江南布衣会员总数已超过310万,其中有260万个来自微信,所贡献的零售额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达70%。在过去12个月内任意连续180天内有2次消费以上的活跃会员账户数则从36万增加至39.5万个,其中微信活跃会员账户数达37.6万个,去年全年购买总额超过人民币5000元的会员数则为18.2万个,消费零售额同比大涨近30%,贡献了超过40%的线下渠道零售总额。在多品牌矩阵和线上渠道业绩增长的推动下,江南布衣集团在2019上半财年内的销售额同比大涨22.6%至20.3亿元人民币,期内首次进入20亿俱乐部,毛利率约61.4%,净利润则同比大涨22.1%至3.8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期内,江南布衣来自线上渠道的新品零售额占总零售额的20%,线上渠道收入占比也从2018上半财年的8.5%增加至10.9%,同比增幅达50%。集团线下渠道的规模也扩大至历史新高,在全球17个国家共有1994家独立实体零售店和161个海外销售点。江南布衣在财报中强调,为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集团在继续按照适度的节奏孵化新品牌,并将多品牌规模化的同时,还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增强国内外的零售网络及优化全渠道互动平台,坚持以粉丝经济为核心,鼓励运营创新,持续不断地为粉丝创造及提供增值服务的场景以提升粉丝体验。从一家街边小店到坐拥10个品牌的服饰集团,江南布衣无疑是中国消费者时尚观进化的引导者见证者,在线上线下业务都已具备一定规模的当下,如何打通两个渠道实现质的提升,将成为新挑战。自今年初以来,江南布衣集团股价累计增幅逾30%,目前市值约为78亿港元。
我们即将迎来人类历史上第十次双11。那个曾经让商业登峰造极,让商家欲罢不能,让消费者夜以继日的双11。这十年间,中国的消费电商(网上零售总额)增长了近30倍,在社零总额的占比翻了10倍。但从两年前,质疑的声浪就开始涌现:这突飞猛进的一天还能持续多久?当商家在平台的业绩增长开始放缓,所有人都在向外看。向外看有两层含义:一是看看还有哪些新崛起的机会能带来增长的第二曲线?二是看看外部商业大环境,是不是不景气了?某个创业公司的老板曾私下里说,假如大环境不理想,再勤奋也是徒劳,索性隔岸观火。也有品牌商抱怨着年年双11挣不到钱,形势不如意,进退两难。也许很多人都在想:是不是金戈铁马、狂野躁动的周期一去不复返了?慷慨激昂、击鼓而歌的双11不再那么吸引人了?那种逆风飞翔、逆流而上,电商人“又疯又傻”的劲儿哪去了?那些创造价值、改变商业,带着团队一起飞的冲动都躲进小楼成一统了吗?双11就在眼前,对一些人来说是灾难,对另一些人来说就是渴望。“恐惧”与“贪婪”之间从来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年,我们似乎看惯了城头变幻大王旗,各个类目、不同商家逐鹿双11。变的是形势,不变的是电商这把利刃仍在掌中。不管是五环内还是五环外,无论是传统电商抑或新零售,也无论是社交电商还是人工智能,无数风口和赛道,都只是向外看的一次觊觎。有时太注重向外看,就太容易被形势误导,往往忽略了自身的生长。因此,与其埋怨外部环境,不如坦荡前行。更要多向内看看:看战略坚不坚决,看品牌过不过硬,看营销手法够不够创新,看迎接风浪的姿势是不是优雅,看能不能在平台经济垄断的今天,长出属于自己的另一条腿。这也是一起惠持续多年跟踪报道双11的内核:我们希望陪伴着平台、商家、服务商在关键的时刻一起成长,中立客观而又不间离。决胜的路很长,我们相信,无论顺境,还是逆境,脱颖而出的注定是那些能够在风口屹立,又有长期战略定位的企业。拥有生命力比生命本身更值得敬畏。抓住机会刷新认知。在此,一起惠召唤那些勇于“逆生长”的朋友,也由衷的对热爱电商的兄弟们说一声:“继续奔跑,你可别掉队喽!”
我们即将迎来人类历史上第十次双11。那个曾经让商业登峰造极,让商家欲罢不能,让消费者夜以继日的双11。这十年间,中国的消费电商(网上零售总额)增长了近30倍,在社零总额的占比翻了10倍。但从两年前,质疑的声浪就开始涌现:这突飞猛进的一天还能持续多久?当商家在平台的业绩增长开始放缓,所有人都在向外看。向外看有两层含义:一是看看还有哪些新崛起的机会能带来增长的第二曲线?二是看看外部商业大环境,是不是不景气了?某个创业公司的老板曾私下里说,假如大环境不理想,再勤奋也是徒劳,索性隔岸观火。也有品牌商抱怨着年年双11挣不到钱,形势不如意,进退两难。也许很多人都在想:是不是金戈铁马、狂野躁动的周期一去不复返了?慷慨激昂、击鼓而歌的双11不再那么吸引人了?那种逆风飞翔、逆流而上,电商人“又疯又傻”的劲儿哪去了?那些创造价值、改变商业,带着团队一起飞的冲动都躲进小楼成一统了吗?双11就在眼前,对一些人来说是灾难,对另一些人来说就是渴望。“恐惧”与“贪婪”之间从来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年,我们似乎看惯了城头变幻大王旗,各个类目、不同商家逐鹿双11。变的是形势,不变的是电商这把利刃仍在掌中。不管是五环内还是五环外,无论是传统电商抑或新零售,也无论是社交电商还是人工智能,无数风口和赛道,都只是向外看的一次觊觎。有时太注重向外看,就太容易被形势误导,往往忽略了自身的生长。因此,与其埋怨外部环境,不如坦荡前行。更要多向内看看:看战略坚不坚决,看品牌过不过硬,看营销手法够不够创新,看迎接风浪的姿势是不是优雅,看能不能在平台经济垄断的今天,长出属于自己的另一条腿。这也是一起惠持续多年跟踪报道双11的内核:我们希望陪伴着平台、商家、服务商在关键的时刻一起成长,中立客观而又不间离。决胜的路很长,我们相信,无论顺境,还是逆境,脱颖而出的注定是那些能够在风口屹立,又有长期战略定位的企业。拥有生命力比生命本身更值得敬畏。抓住机会刷新认知。在此,一起惠召唤那些勇于“逆生长”的朋友,也由衷的对热爱电商的兄弟们说一声:“继续奔跑,你可别掉队喽!”
9月25日消息,日前,日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日海智能”)发布公告,称或指定的全资子公司拟以自有资金10,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日海智能终端有限公司,其主营业务为物联网智能终端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公司表示,通过将云侧领先的云平台技术和端侧多年的模组研发积累进行深度融合,并与合作伙伴合作,借助公司全国布局的运营商销售网络和代理商销售渠道,大力拓展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业务,完善公司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的产品布局,形成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设立全资子公司符合公司长远发展战略。公告显示,日海智能终端经营范围为:通信技术、通讯终端研发、设计、销售、技术咨询;电子产品软、硬件技术开发与销售;电子元器件的销售;通信设备、电子产品、电池电源的销售;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家居、智能硬件领域的技术开发、销售及技术服务,智能终端及配件产品的销售、技术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国内贸易。电力配件、工矿配件、建筑配件、五金电料、钢材销售。工业自动化系统及设备开发、设计;机电设备销售;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设计;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系统集成;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以下为公告原文:
唯品会发布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唯品会第二季度总净营收207亿元(约合31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6.8亿元(约合1.03亿美元),同比增长76.4%。唯品会2018Q2核心数据唯品会第二季度总净营收207亿元(约合3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4%,图中看出,本季度营收同比前两年呈上升趋势,但相对于今年第一季度数据略微下降,无明显变化。唯品会第二季度活跃用户总数为2980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6%,关于本季度活跃用户数量的增长,唯品会归结于与腾讯和京东合作带来的成果。据财报显示,来自腾讯、京东的新客户数量占唯品会本季度新客户总数的24%,唯品会的京东旗舰店目前有大约150万人,来自唯品会小程序的新客户数量环比增长了500%以上。而用户数量作为推动唯品会业绩增长的重要数据,在过去六个季度中同比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并在2018年第一季度没有提到活跃用户数量,仅提到在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过去12个月里总的活跃用户人数为5660万。唯品会第二季度的总订单量为1.113亿份,较去年同期的8480万份同比增长31%,近期六个季度来看,唯品会订单总量基本平缓,本季度订单量的提高或可以作为唯品会在与腾讯、京东落地合作成效,活跃用户数量和新客户数量的增加给唯品会带来黏性增强的同时也带来订单量的提升。唯品会第二季度毛利润40亿元(约合6.11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第二季度归属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6.8亿元(约合1.03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6.4%。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唯品会第二季度归属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是5.769亿元(合约和872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4.2%;唯品会本季度每用户平均营收同比增长约12%,财报显示,唯品会第二季度有约85%用户为重复客户,约96%的订单来自于重复用户,由此来看,唯品会用户黏度或正在增强。唯品会预计2018年第三季度总净营收将在173亿元-181亿元,同比增长13%至18%,此数据显示第三季度预期较本季度有所降低,财报解释为未来唯品会可能会进行调整。唯品会或遇流量危机,依托微信生态再发力今年5月份,唯品会宣布将积极转型社交电商,自去年年底唯品会转战腾讯战队,唯品会正加速与腾讯合作与布局,目前正在通过与腾讯的战略合作积极探索社交电商新模式,据悉唯品会与与微信钱包合作入口已于今年4月8日向所有微信用户开放。随后唯品会宣布其“大有可唯”广告平台将全新升级,其社交广告副总经理张敏毅曾透露,腾讯将与唯品会在内容流量、社交资源、数据等方面进行合作深化。回归唯品会电商创立初衷,自成立以来,女性消费者一直作为平台主要消费力促使唯品会继续成长,不过,今年5月底,唯品会男士版页面悄然上线,同时开启“唯品男士”微信小程序,意味着唯品会正式向全品类拓展。而就在6月14日,唯品会和京东首次联合发布报告《去性别化消费,中国两性消费趋势报告》,报告提出中国消费升级中一个重要趋势是去性别化消费,即随着男性自我形象管理意识的提升和两性分工的变化,传统基于性别标签定义的消费需求正在发生改变,消费的性别边界正在逐渐模糊。由此来看,唯品会增加男装板块是有力可寻。不仅如此,唯品会还在技术领域下功夫,今年6月份服饰品牌GUESS(盖尔斯)开通小程序商城,并由唯品会小程序开放平台提供技术支持,消费者则需要登录唯品会方可进店购买,不难看出,以上所有合作和动作均在有型和无形中给唯品会引流量,而相较于唯品会提到转型社交电商,不难发现大幅利用微信生态巨大流量池,通过社交为自己引入更多新鲜血液毫不违和。除此以外,从唯品会此前上线内部孵化的微信小程序“云品仓”,专注于给个人卖家提供从商品、物流、客服到营销的各种服务,并仅支持微信支付,明显全然依托于微信生态。不过近日,唯品会似乎盯上了“库存+代购”模式,8月10日,唯品会推出了代购批发平台唯品仓APP,旨在服务代购和批发群体,并借助微信社交平台为品牌方清库存。唯品会能够赋能小b客群(代购、批发商、微商),关键在于其与微信社交平台以及利用流量入口来实现,不过唯品会这种融合“特卖+库存+社交”等元素进行的探索与创新方式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垂直电商红利不再,合作京东玩跨境电商唯品会月京东的合作是双方需要彼此的见证,电商红利的消失殆尽,流量成本的高昂证明着花钱购买已经不现实,综合电商的天花板已经显现,更不必说以唯品会为代表的垂直电商模式会活的滋润,所以双方合作以来,以“特卖”出身的唯品会经过十年的发展和流量积攒,平台上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数量不可小觑,而京东正在发力服饰行业亟需一批消费者流量的进入,毕竟他们双方都在面临天猫服饰平台的最大竞对。跨境电商是唯品会低调布局四年的计划,今年5月份其与京东共同宣布加深合作并拓展跨境电商版图,海外仓则成为双方共同拓展跨境业务的首个合作点,唯品会借此来提高海外仓利用率、航运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扩大规模效应、降低货源成本、提高物流效率。而京东借此大力布局时尚业务拓展方面,唯品会的海外资源不失为京东加速时尚布局的重要补充资源。此外,在物流布局中,唯品会本季度新增沈阳地区性物流枢纽,并已在广东、江苏、四川、天津、河北和沈阳拥有6座物流枢纽,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唯品会仓储中心总占地面为290万平方米,其中约有180万平方米归属唯品会。早在今年3月和4月,京东和腾讯的流量入口给唯品会打开,而本季唯品会也是重点体现在活跃用户数的增加,所以唯品会此前提到其主要成效将于今年下半年体现。由此来看,唯品会在2018年与腾讯、京东的战略合作已经渐渐落地,未来唯品会能够实现快速增长,一则是京东+微信的流量支持,二来是唯品会与京东合理拓展的跨境电商领域。唯品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亚表示,“2018年第二季度,我们看到活跃客户数量增长的积极趋势,客户粘性持续改善。我们与战略合作伙伴腾讯和京东密切合作,释放这一战略联盟为三方带来的价值。”不过,在唯品会获得巨大流量入口和流量池之际,据截止今年3月31日的报告显示,唯品会创始人兼CEO沈亚持股12.7%,为最大股东,联合创始人兼COO洪晓波持股6.8%,此外便是腾讯持股7%和京东持股5.5%,腾讯与京东占股之则基本与沈亚持平,曾经成立四年便登陆美股的唯品会,似乎正在借助他人之风来助自己一臂之力。
一家主营袜子、内衣、家居服的集合店,成了天猫新零售的黑马。创立于2011年的阪织屋,花了6年时间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开出600多家门店。而天猫新零售,让它的业绩一下子提升了一个新台阶。阪织屋COO王波在上周的一次天猫新零售公开课上透露,今年618期间,阪织屋天猫智慧门店的销售额增长2倍,客单价从184元增至310元,顾客数量增加168%。过去的阪织屋凭借独特的日系设计、“100%全棉”的品质、快速响应的供应链,不断发力线下。拥抱新零售的阪织屋,则将在线上线下的融合中,通过挖掘潜客、盘活会员资产、打通品牌与顾客的最后一公里,迎来新一轮发展。相比去年618,今年6月16日-20日短短四天,阪织屋116家天猫智慧门店的销售额涨了2倍,客单价从184元增至310元,顾客数量增加168%。阪织屋COO王波说,“这证明我们不仅有效收割了线下消费者,还利用线上推广转化了很大一部分客群。”2012年,当阪织屋在繁华地段的购物中心开出第一家门店时,凭借年轻时尚的定位、突出的日系风格,以及当时少有的集合店形式,吸引了不少顾客。阪织屋以每年增加近百家门店的速度扩张,迅速进入国内一二线城市的各大购物中心。目前,600多家阪织屋门店,自营:联营:加盟的比例约为1:2:3。线下一直是阪织屋的主阵地。长期以来,阪织屋天猫旗舰店的主要任务,是利用价格美丽的“线上专供款”让顾客体验产品、刻下品牌印象,再将其引流至线下门店。但阪织屋也有自己的烦恼:购物中心流量竞争激烈,并非所有的门店都能达到预期业绩,从去年开始,阪织屋线下开店的速度逐渐放缓;而且,已经建立的会员体系尽管积累了20多万粉丝,但很多都是僵尸粉,谈不上什么会员营销。如何迎来更大的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让阪织屋找到了突围的出路。今年年初,阪织屋砍掉电子商务部,由王波牵头成立了一个涵盖各个部门骨干的天猫新零售事业部。这位COO说,新零售对于阪织屋是新鲜事物,层层推进难免遇到阻碍,由他挂帅,必要时可以利用公司行政手段以保证推进速度。天猫618首战告捷给了王波很大信心,他说未来三年将放缓开店速度,全面拥抱新零售,“从横向扩张转向纵向扩张”,即以单店业绩增长来提升公司整体营业额。爱摸袜子的创始人王波2014年加入阪织屋,彼时他已在服饰行业浸淫10多年。在他看来,如果一个老板对产品能否取悦消费者的兴趣远大于挣钱的兴趣,那么这个品牌肯定能成。阪织屋创始人朱彬,大概就是这样一个老板。曾有媒体将朱彬形容为“爱摸袜子的大汉”,他还有几个金句流传:“穿全棉袜还是含尼龙袜,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生活品质。”“觉得袜子不好,大可以亲自去闻闻。”朱彬对产品的痴迷由此可见一斑。阪织屋的产品研发、设计和供应链也由他亲自把控。公司内部,生产设计部门地位颇高,设计人员占了整体员工的1/4强。袜子,属于高频、低价消费品,人们往往容易忽略了材质、设计对穿着体验、使用寿命的影响。但破洞、气味、染色、掉跟,无一不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尴尬。阪织屋称,他们的很多努力,就是在破解这些尴尬。冬天怕冷又爱穿连裤袜的女生一定深有体会,由于不够贴身,袜子经常在小腿处堆叠,形成丑陋的褶皱,更尴尬的是,由于太厚,把脚塞进鞋子都成了难事。针对这个问题,阪织屋研发了一款“小黑裤”,通过特殊的工艺,将包含五层织物的厚连裤袜,做成了能依据人体腿部形状拉伸渐变的“锥形裤腿”,脚部进行脱层处理后变得十分轻薄。这款产品还拥有3个国家专利,很快成为抢手货。品质是基础,设计也不可少。为了更贴合年轻时尚人群需求,阪织屋在创立的第二年就在上海、纽约、东京建立了流行趋势研究所,由专业设计师团队操刀,推陈出新。“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日本那边的设计团队出第一稿,然后国内设计师按照国内消费者的习惯和审美进行第二稿的设计。所以,阪织屋的产品具有独一性。”王波说。去年底,阪织屋还与迪士尼合作研发设计,推出一系列新品。在产品开发上,阪织屋也走过弯路。比如,一开始做过日本风格的带钢圈蕾丝文胸,但失败了,因为越来越多年轻女性想摆脱束缚。后来,阪织屋只做无痕无钢圈的文胸。随着流行的快速迭代,提前一年做产品企划设计的路子已经行不通了,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第二年三四月份时,面对新的市场趋势,生产根本来不及反应。为此,阪织屋携手曾辅导过无印良品、ZARA品牌的日本商品MD(商品销售计划)专家西谦太郎,重新梳理整个商品销售计划,并推动柔性供应链的建立。王波介绍,现在阪织屋将全年分为六个波段进行产品企划,一季计划只完成60%,另外40%根据当季最新流行趋势更新,通过快速追单、返单来补充货品丰富度。“每个月我们能保证家居服、文胸有2-3个主题,一款产品只卖1个半月,为新品腾出空间。”打通最后一公里对于新零售,阪织屋“allin”的同时也保持了一贯的谨慎。这个长于线下的品牌,在将眼光放诸线上的时候表示,“线下的思维和方式我们不能忘。”例如,天猫618在线上开启领券预热,阪织屋将其移植到线下门店时,把活动切割成六个不同主题的促销波段,明确推广时间和目的,避免导购手忙脚乱。每一个波段中,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分别设定销售话术,提升导购成功率。王波解释,线上营销讲究“种草拔草”,蓄水、然后在某一时点引爆,但是线下消费者等不起、门店也等不起。因此在线上线下共振时,要针对线下特点增加活动,保持热度。对于阪织屋而言,新零售首要解决了“如何打通品牌到顾客最后一公里”问题。过去,阪织屋几乎没有认真考虑过会员营销。这是因为会员体系中的僵尸粉太多,且客单价低,无论微信、短信,在交流场景上都无异于骚扰,收效甚微。智能导购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点。“阪织屋的顾客80%都是天猫用户,消费者会觉得通过手淘接收导购信息是很正常的。”王波说,智能导购可以根据顾客特性推送诸如“条纹短袖家居服”、“棉质睡衣”等特定的产品信息,大大提升了转化率。应用智能导购的短短几个月,阪织屋还探索出新玩法——将销售指令转化成互动的、趣味性的“游戏任务”,由不同“级别”的导购各自领取。同时针对每一级别的“游戏任务”设定“游戏攻略”,指导导购更好地完成目标任务。
2018年,在线票务市场已经明显出现了猫眼电影、淘票票独大的局面,其余二线票务平台的市场占有率被大量积压。2018年春节淘票票出票份额最高达到43.6%,而猫眼电影在与微影时代合并之后也是来势汹汹。而与这两家平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糯米、时光网、万达电影APP、上海电影旗下的天下票仓等二线票务平台似乎都逐渐失去了“声音”。7月5日,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影”)发布公告称,拟将全资子公司天下票仓51%股权通过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挂牌出让,挂牌底价预计为1.2189亿元。虽然上海电影宣称此举是为了“引入多元化战略资本,加快转型升级”,但仍有媒体迅速将其解读为“二线票务平台沦为弃子”。二线票务平台真的只能沦为弃子吗?笔者认为事实并不这么简单。从票补大战到入口与平台之争,猫眼淘票票重定义在线票务价值目前在线票务份额已经占据了全部票务市场的90%以上出票率,猫眼电影与淘票票依托庞大的用户规模迅速进化,发展起了以电影在线宣发为核心的商业模式。2018年截至7月11日,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猫眼电影主发行电影票房位列第2,淘票票仅有一部《南极之恋》,位居21位;联合发行方面,淘票票发行票房已经超过百亿,位列第二,猫眼电影紧随其后。在2018年以前,用”票补大战”提升占有率是普遍做法,2015年猫眼电影曾经获得了超过70%的市场占有率,依靠廉价电影票获取用户成为见效极快的手段。只不过,投入巨大的票补大战并未带来足够的用户粘性,最终成为平台之间徒劳又不得不为之的一项投入。占据支付宝入口的淘票票、猫眼微影合并后占据微信入口的猫眼,也逐步将票务与其他入口联系起来。同时,猫眼专业版、淘票票专业版等面向B端的数据服务也先后面世。卖票行为本身早已被证明是难以盈利的,猫眼电影与淘票票的在线宣发商业模式,是建立在强大的市场占有率,以及背后的腾讯、阿里巴巴的强大资源之上的。与猫眼、淘票票相比,其他票务平台难以在线上入口、资源方面追赶上来。但从其他几家票务平台现状来看,以万达为首的传统电影公司并未放弃打造自己的在线票务业务。万达电影APP已经到了6.0版本,万达2015年收购的时光网也稳步经营着票务销售,还开发了衍生品等多元业务。在这个当口,对万达、上影等电影公司而言,自己的在线票务平台的意义或许与猫眼电影、淘票票并不一样。万达在线票务联合影院资源,意在维护院线话语权猫眼电影带有美团的地推基因,所以在宣发上倾向于主控发行,把控上下游产业链;而淘票票背靠阿里巴巴的数据优势,更希望经营成一个平台性质的宣发模式。猫眼淘票票借由线上资源进入影视产业链的发行端,是由其互联网特性决定的。万达影视联合大地时代电影发行、广州金逸影视传媒、横店电影院线共同投资五洲发行是万达影视发行业务的重要板块,万达、大地、金逸、横店等均是国内前十院线公司。五洲发行成功发行的作品有《夏洛特烦恼》《解忧杂货店》《熊出没·变形记》等。而另一家发行公司华影天下,则是华谊兄弟牵头联合微影时代和上海电影组成,微影时代同样有万达的股份,上海电影的院线排名也在国内前列。可见对万达电影等强势的院线公司而言,发行业务的模式不同,依靠的并非在线票务占有率。并且因为猫眼、淘票票建立的前期优势过大,如果大量投入资金争夺在线票务市场份额,如今对万达而言已经不是一个好的选项。但万达并未停止对旗下票务APP的支持。笔者经过比对,发现万达电影APP的同场价格低于猫眼电影、淘票票、时光网,而天下票仓上更是没有万达影院购票入口。万达电影APP的另一个特点是有单独影院卖品栏目:在APP中可直接手机下单万达影院的食品、与COSTA合作的咖啡等。由此笔者认为,万达电影APP不同于猫眼、淘票票的一个特点在于,它立足的基础是国内排行第一的万达院线,目前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巩固并发展万达影院的会员规模,连接线下卖品资源。万达做电影APP深层次目的则需要联合电影产业链来看:传统模式中,排片对票房成绩影响极大,而排片的话语权几乎被全部掌握在院线端手中;而如今线上出票比例占据绝对优势、猫眼淘票票又达成了垄断线上票务之势后,在线预售等网络数据将极大地影响后续排片,院线的话语权逐步被票务平台侵占。对志在影视全产业链的万达电影而言,这显然是一大隐患,因此在线票务就成为万达不可或缺的资源,存在就是最大的价值。收购时光网也有这方面的意义。被万达收购之后,时光网逐渐成为了一个影视资讯媒体、在线票务、影视衍生品销售的聚合平台,明显与功能较为单一的万达电影APP达成了互补态势。二线票务平台价值不在自身,在于背后公司的长期布局而对院线不那么强势的上海电影、华谊兄弟们而言,独家的在线票务APP存在感也越来越小。二八效应下用户越来越集中于头部平台,其他平台用户规模很难扩大。从天下票仓的财务数据来看,2017年天下票仓的经审计营业收入为5592.82万元,净利润为2468.33万元,利润率相当高。淘票票与猫眼电影因为争夺市场的大量投入,此前公布的数据多为大量亏损,但天下票仓的盈利显然更多是因为放弃投入票补获取占有率的结果,目前来看,仅仅是依托上影旗下院线SFC资源的一个“低配版万达电影APP”。上海电影方面表示,“公司将为天下票仓引入多元化战略资本,加快其转型升级。天下票仓将发展成为基于提升用户服务和用户体验的,具备整合线上票务、线下影院和其他‘场景娱乐’入口能力的,对接电影内容与商业品牌的整合营销需求的O2O垂直服务平台。公司亦将借此平台继续加强对电影宣发及营销领域的战略投资和布局,从而带动现有的电影发行放映产业链上其他环节的良性互动并产生聚合效应。”笔者认为,这番话只能视为一个美妙的愿景:主流的影视资本都已经站队完毕,天下票仓相比淘票票、猫眼而言并没有特殊的价值,顶多作为在线票务新入局者的储备,新的战略投资者很难达到阿里、腾讯、万达的量级。但从上海电影的角度来考虑,出售51%的股权却是一件双赢的事:一方面,公司2017年净利润增长仅为8.82%,2017年Q1同比净利润下滑-10.45%,业绩增长陷入停滞甚至后退,天下票仓的股权出售将为公司带来新增约2.17亿元投资收益、约1.88亿元净利润,将大幅助力2018年度业绩。另一方面,上影的出品发行业务从2017年至今也备受质疑,2017年主出品的《鲛珠传》票房仅有1.13亿元,《心理罪城市之光》2.24亿元,这两部电影投入规模较大,票房均低于预期。对上影来说,2018年是一个必须求变的时期,天下票仓或许将成为一个改革契机。总而言之,二线票务平台的存在价值,并非在于平台本身,而在于背后资本的地位和目标。这也是二线票务平台与猫眼电影、淘票票的最大区别。面对阿里“无上限投入”的宣言决心、猫眼电影联合微信之后收割入口的态势,其他票务平台背后并不存在这样强烈的驱动力,没有投入,自然不会有产出。但对万达、上影这些院线势力而言,旗下的票务平台相当于一个“种子”,现阶段是攥在手里的一个潜在资源。至于能否发芽,就要看这些公司自身的长期战略布局了。
截至3月末,本土上市女装企业2017年财报已陆续披露。总体来看,2017年主要品牌竞争优势整体增强,业绩提升主要靠多品牌战略。有数字证明,服装实体店品牌利用电商平台提高销量的趋势明显,女装销售线上线下融进一步加速。设计风格趋于更加年轻化,正在追上新消费主力审美,争食童装蛋糕的步伐亦不分仲伯。安正时尚安正时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2017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1亿,同比增长17.7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15.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营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17亿,比上年同期降低了543.02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44%。主线下渠道2017年末共拥有917家,较16年净增加55家。分品牌来看,2017年安正时主品牌玖姿扭转下滑趋势,2017年实现收入9.40亿元,同比增长10.49%,其中,同店增长7%;尹默渠道调整背景下,实现收入2.10亿元,保持10.76%的稳定增长,其中,同店增长13%;安正男装及初创品牌斐娜晨发展态势良好,分别实现收入0.75和1.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11%和92.41%,其中同店分别增长24%和8%;摩萨克因产品风格调整,单店不具可比性,全年实现收入0.35亿元,同比增长15.47%;同时,线上新品牌安娜蔻依托公司原有线上体系获得快速成长,全年实现收入4860.4万元。宝国国际在截至12月底止的2017年,宝姿母公司宝国国际(00589.HK)收入和利润均录得双位数强劲增长。期内,营业收入大涨21.5%至22.43亿元,净利润则同比猛涨41.28%至5690万元。毛利润同比增长20.25%至17.4亿元,毛利率录得77.6%。按地区分,中国市场营业收入大涨24.5%至20.83亿元;其他地区收入下降7.63%至1.59亿元。宝国国际表示,得益于旗下核心高端品牌Ports1961及年轻品牌PortsPURE在女性消费者中受到追捧,集团2017年实现扭亏为盈录得强劲增长。为巩固集团在高端服饰领域的地位,宝国国际也正寻求业务多样性以培养新的业绩增长点,旗下服装品牌除宝姿外,还拥有宝马公司的唯一授权,生产经营宝马品牌服饰BMWLifestyle,在17年取得了31%的业绩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宝国国际还是奢侈品牌ARMANI集团在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2017年该业务收入猛涨53%,同时进一步深化合作,开设了ARMANI在中国电商平台独家官方代理的旗舰店。维格娜丝维格娜丝发布的2017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应业收入25.64亿元,与上年同期的7.44亿元相比,大幅增长244.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亿元,与上年同期的1亿元相比,增长89.32%。报告期末,维格娜丝总资产达66.1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14.32%。据财报介绍,集团业绩的增长主要来自于2017年收购的品牌TeenieWeenie。维格娜丝旗下拥有三个品牌:“V·Grass”、“元先”及“TeenieWeenie”。V·Grass2017年,该品牌全年实现营收7.92亿,同比增长10.5%。2017年间,V·Grass在北京SKP、南京德基、深圳益田假日、重庆IFS等商场新开6家店铺。截止到2017年年底共有门店数量1449家。此外,V·Grass还计划拓展奥特莱斯渠道。财报中还透露,2018年3月,V·Grass将在欧洲的米兰时尚街区开设第一家旗舰店,用于展示时装和艺术品等。TeenieWeenie2017年3月,集团完成了对TeenieWeenie品牌的业务财务报表合并,在3-12月期间,TeenieWeenie共实现营收17.44亿,同比增长3.4%。TeenieWeenie在2017年电商销售同比增长48%,其中O2O销售占比高达55%。双十一销售额同比增长70%,进入天猫女装销售额排名TOP10,现已成为天猫平台女装品类和重点合作品牌。截止到2017年12月底,品牌共有门店1286家。2018年,TeenieWeenie计划新开店铺200余家。推出婴童装品牌维格娜丝集团旗下品牌TeenieWeenie2018年将新推出Baby品牌,并于2017年测试卖场成功开店,取得每月约20万的销售额。2018年开始计划大量开店,抢占婴童装市场。如意集团根据如意集团发布的2017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2016年度相比变动幅度为80.05%-128.88%,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为5900万元–7500万元。如意集团解释称,2017年公司坚持高端定位,调整和优化服装产品结构,加大客户开拓力度,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公司业绩得以提升。江南布衣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的6个月,江南布衣实现总收入16.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6.2%;净利润约3.12亿元,同比增加36.8%;毛利率为62.60%。中期净利润为3.119亿元,比2017上半财年的2.279亿元增长36.8%。财报显示,2018年中期业绩中,非JNBY品牌共实现收入达6.84亿元,同比增长达30.8%,收入占比同比提升1.2%至41.4%。销售增长主要受双位数同店销售增长及177间净门店增加刺激。财报会上,江南布衣维持全年200-250间的新店开设预期,并表示不会重点发展国际市场,仍视乎国外买手店渠道的实际销售而进行授权。主品牌JNBY:受益于消费升级,2017年下半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2%,达到9.7亿元,占比总销售额的60.1%。截止到2017年12月底,JNBY在全球共有815零售店。女装品牌Less:2017年下半年销售额1.21亿元,同比增长45.2%,占比总销售的7.3%。2017年12月底门店数达136家。男装品牌Croquis:2017年下半年的销售额3.26亿元,同比增长19.5%,占比集团总销售额的20.8%。截止到2017年12月底,在全球共有零售店308家。童装品牌jnbybyJNBY:2017年下半年的销售额为2.14亿元,同比增长33.8%。2017年12月底门店数量达到444家。青少年品牌Pommedeterre:2017年下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01.4%,达1980万元。截止到2017年年底共有店铺数63家。家居品牌JNBYHOME:2016年推出的设计师家居品牌,于2017年1月开设首家独立店。2017年下半年销售额增长730.0%,达343.6万元。截止到2017年年底,门店数量2家。朗姿朗姿股份(002612)近日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8年1-3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69.22万至6323.06万,同比变动50.00%至80.00%,服装家纺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21.48%。公司基于以下原因作出上述预测:2018年一季度女装销售收入持续走强,女装业务盈利能力持续上升;医美板块经营规模增大、新增资产管理业务,都将增厚公司利润,公司整体盈利水平较去年同期增长显著。朗姿股份2017财年全年公司营业收入23.5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3.68亿元大涨72.06%。朗姿股份2017财年全年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1.8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64亿元上涨14.36%。歌力思国内女装服饰集团歌力思(603808)日前披露2017年业绩快报称,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0.58亿元,同比增长81.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52.96%;基本每股收益0.91元。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35.1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67亿元,较期初分别增加36.67%、18.93%。截至2017年9月末,歌力思共有门店522家,其中主品牌歌力思、Laurèl、EdHardy、IRO门店分别为327、29、137、29家。公司在业绩快报中表示,2017年行业整体呈现明显的复苏趋势,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就业绩快速增长的原因,公司表示,公司旗下主品牌ELLASSAY单店销售业绩同比持续增长,EDHARDY品牌因其潮流风格和轻奢定位获得消费者认可,业绩持续上升,公司陆续收购的LAUREL、IRO、VIVIENNETAM等多个定位高端至轻奢的国际品牌稳定健康发展,公司收购的线上代运营公司上海百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亦保持了良性增长,多品牌在设计研发、渠道、品牌推广、供应链整合及营运经验产生有效协同。
罗莱生活旗下LOVO品牌启动新的战略定位调整,今后将专注线上,集中发展互联网直卖模式业务。调整后,LOVO家纺的线下业务将全部去除。日前,LOVO家纺负责人王梁独家透露这一信息。据了解,此次LOVO家纺启动全新战略定位,将锁定互联网直卖,把线下业务从经营业务中剥离,关闭线下门店,全力聚焦线上电商业务,主要的销售战场仍然放在天猫、京东、唯品会等平台上。“在新零售概念吵得风生水起的当下,我们要做互联网直卖是需要勇气的。但我们已经看清了现状,尤其是家纺行业聚焦互联网渠道做直卖,相对还是高效的。”王梁称,主战场在线上和没有中间环节,被他视为LOVO品牌未来的两大核心优势。家纺行业历史上,一直由多层级、多经销商的模式推动业务发展。即使有一些品牌在互联网上销售,但仍然受到线下发展的影响。“2012年双11,罗莱生活在线上卖到9600万元的时候,线下的加盟商就来找我们了,后来公司决定,为了维护线下加盟商的利益,我们的线上宁肯不做。”王梁称,一个品牌如果在线上和线下都有产品销售,当它做大,一定会遇到上述类似的问题,这个妥协的过程,所有的品牌在转向线上的时候,几乎必然会遇到。随即逼迫集团的线上团队必须调整价格,或者把货品做成差异化。“但作出这种调整后就无法发挥互联网淋漓尽致的优势,因为产品的性价比会发生变化,要么加价,要么货品发生变化,要么包装改变,总之,消费者拿到手上的永远不是他们想要的东西。”基于此,LOVO品牌的团队决定,接下来不再做齐强的战略选择,要放弃之前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在把去年开设的近百家LOVO线下门店妥善安排好之后,会彻底放弃品牌的线下业务。据王梁透露,罗莱生活自2009年开始建立互联网团队,与许多知名的互联网平台均有过合作,现有合作平台,在数据获取和营销推进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LOVO品牌拥有一支300人左右的团队,此次做互联网直卖业务,在产品生产、质检、供应商、设备、工人均与罗莱集团品牌保持一致。罗莱生活CIO王歆认为,传统商业思维是通过捍卫信息不对称来获取商业利益的,但现在新兴商业模式是致力于消除这种不对称来创造用户价值。“人货场”时代,先有消费者,然后企业针对消费者生产相应的货,再去针对这个货品决定企业的渠道结构。目前,罗莱生活拥有两个自建工厂,80%的产品为自主设计和生产。此外,罗莱生活已经搭载PLM系统,从研发端到生产端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化和数据透明。王梁预计,此次互联网直卖战略转型后,整个业务的导入期需要一年时间,在3-5年后直卖模式会发挥真正的效果。为获取更多线上流量,接下来,LOVO品牌将通过品牌、商品、平台和媒体广告等方面进行流量抓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家纺行业1927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4.36亿元,同比增长3.06%,增速较上年下降2.42个百分点。利润率为5.88%,较上年略降0.1个百分点。其原因是成本居高不下的同时,期间费用快速增长所导致。罗莱生活2017年度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6,343.2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94%,利润总额55,687.4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2.74%。报告称,本报告期经营业绩增长较快主要由于公司聚焦于罗莱主品牌和电商业务,主品牌线下业务得以稳定增长,电商业务取得高速增长,同时大力管控后台管理费用等。2017年双11期间,罗莱生活旗下的罗莱、LOVO等品牌,以全网总销量2.56亿的成绩六度斩获家纺类目全网销售桂冠,同时取得天猫单店家纺类目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