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价格战>文章列表
价格战
简单来说淘宝99特卖频道是淘宝平台的新一轮价格战调整战略,即拼多多百亿补贴后、3月份京东上线百亿补贴后推出的淘宝99特卖频道。淘宝99特卖根据官方公文称,频道主要以产业带工厂商品为主,覆盖小百货、日用品、食品、花卉、绿植等多个品类,首批上线的商品数量在“数万款”规模,合作方主要为已入驻“淘工厂”的商家,淘宝要求合作的产业带工厂均需为商品提供“质量保证”服务。
一起惠返利网2023-04-07 10:48:42654 次
一年一度的618大战已经开启,消费者们也早已锁定心仪产品就等着商家之间大打价格战,向来就竞争激烈的笔电圈更是激烈,为了回馈用户,华硕VivoBook14X锐龙版此次联合天猫精彩盒与大圣归来联名推出天猫精彩盒定制版,不仅有天猫精彩盒定制版抢先的折扣,还有独一无二的大圣归来联名,2大IP神助攻,“精彩大圣”强势来袭!现在预约,1号直接开抢,更有抢付定金瓜分10万元预售奖金池和定金减免活动,三重好礼等你来!
一起惠返利网2021-05-27 11:44:19843 次
在之前电商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大家购物的时候,都是通过实体店购物的。通过实体店购物,消费者可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商品的品质,不过,通过线下的方式购物的时候,会显得商品价格比较单一,缺少同类商品的对比性。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人们在网上购物的时候,可以货比很多家。不过,在价格对比丰富之后,通过电商购物,出现了很多买到假货的案例,那么,在京东平台上购物的时候,都是正品吗?现在在网上购买东西的时候,特别是买一些品牌商品,消费者最害怕的就是购买到假货了。有很多的平台都存在着一些不良商家,通过打价格战的方式,吸引消费者到店铺中购买商品。不过,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话,叫做便宜没好货。虽然在电商平台中购买商品的时候,商家竞争的更激烈了,但是,如果一件商品低于正常售价太多的话,那么,这件商品无疑就是假货了,毕竟没有人愿意做赔本的买卖。像京东这个平台,可以说是我们国内最早打出绝对没有假货口号的一个平台,而且,京东平台运营了这么长时间内,也确实没有出现很多关于假货的负面报道。这是因为京东平台对于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打击力度是非常大的。只要发现京东平台中的店铺,又出现售卖假货的情况的话,就不会给这个商家留有任何的余地,会直接将这个店铺封掉。不过,即使打击力度非常大,也避免不了会有一些铤而走险的商家。在京东平台中,可以大致分为两种店铺类型,一种是第三方商家入驻的,另外一种是京东的自营店铺。如果是在第三方商家的店铺中购买商品的话,虽然几率很低,但是还是会有可能购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如果选择在京东自营的店铺中购买商品的话,可以说百分百不会出现买到假货的情况。京东自营和旗舰店有什么区别?京东自营和旗舰店的主要区别是,京东自营店铺是有两道程序,首先是通过B2B的形式,也就是厂家将货物出售给京东,然后再通过B2C的形式,也就是京东将商品出售给消费者。而京东期间店铺的经营模式是,直接由厂家对接消费者,也就是B2C的模式。
一起惠返利网2020-06-11 10:27:47574 次
1998年6月18日,“京东多媒体”(京东前身)在中关村一栋由铁条焊成的临时建筑中宣布成立,营业面积3平米,年费用1.2万。这是当时中国最生机勃勃的一块土地,四海、中海、海龙、鼎好、中关村e世界等电子卖场在这片小小区域先后落地,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在此上演创富神话。有中关村最早期的摊主对《深网》如此描述,“可能一个背着大蛇皮袋从身边走过的中年男人,就是月收入超过10万元的超级富翁。”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京东多媒体”创始人刘强东本会像那些“中年男人”一样,从月入一万到月入十万甚至月入百万;从一个摊位由小做大、由单店做多店再到连锁店;随着十年后电商行业崛起实体零售衰落,这个已经捞到了第一桶金的宿迁小子可能会转型做个成功的淘宝店,或者重开餐馆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可非典爆发改变了这条本来缓慢上升的曲线,消费者们拒绝出门让线下零售行业受到致命打击,刘强东以及他的同行们不得不躲在家里,一筹莫展。但机与危相伴而生,最终有冒着被感染风险偷偷溜回北京的销售经理,在刘强东办公室里提出了利用互联网来销售公司存货的办法。此时刘强东并未意识到电商的魔力,一位在中关村时期刘强东的合作伙伴如此对《深网》描述日后的电商行业霸主:“当时刘强东和中关村的一般人没有区别,甚至和那些普通的小贩相比还有一点点的木讷,但做生意很精明,看趋势也很准。”今天看来,京东最初网上销售的方式堪称简陋:在论坛上发布信息,感兴趣的消费者通过论坛联络京东后汇款购买商品。不过“看趋势很准”让刘强东和京东最终在中关村诸多“蚂蚁雄兵”中脱颖而出,一年后,尝到甜头京东全面转型电商。多年后刘强东曾坦率地对媒体表示,京东商城与其说是一个灵感激发出来的产物,还不如说是一个在绝境下被逼出来的产物。另一个被逼诞生的产物则是618大促前身“月黑风高”,在那个品牌厂商对商品拥有极为严格定价权的年代,别说日后电商行业极为娴熟的价格战,就连短时间低价促销都不可想象。京东不得不趁夜色掩护搞一些限时秒杀,以此回馈忠实用户,在此之后“月黑风高”成了传统,每年都会在“红六月”选一天固定时间进行。随着京东、阿里巴巴先后赴美上市,618和双十一成为中国电商行业每年最关键的两个节点。京东零售大促营销负责人陈子豪对《深网》表示,每年双十一结束后开始启动618筹备工作,而在618结束之后则开始启动双十一准备工作。近年来,苏宁、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以及更多品牌方选择在这两个超级狂欢日发力,从618到双十一再从双十一到618成为成为中国电商行业、零售行业的常态。今年618,京东交出的数字是:从2019年6月1日0点到6月18日24点,累计下单金额达2015亿元。从“月黑风高”到618刘强东租下柜台后的几年里,中国电商行业正处在第一个迅速发展时期:美商网成为首家进入中国的海外电商网站并获得多家美国VC千万美元级别投资,随后阿里巴巴正式注册成立;1999年8月,邵亦波创办国内首家C2C电子商务平台易趣网;同年5月,有着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人头衔的王峻涛创立了8848网站并融资250万美元;几个月后,李国庆和夫人俞渝仿照亚马逊创办后来中国第一家上市电商平台当当网。2004年,京东多媒体网jdlaser.com正式开通。在网页背后提供支撑的是一个草台班子,大多数代码由社会学专业出身、自学编程的刘强东自己编写,主要助手是通过论坛销售光磁产品结识的曹鹏以及另一位程序员。在京东网站上线前三年里,负责京东网站开发和管理的人员一直不足5人,所有与系统相关的工作都是这几个人合力完成。和当时已经基本成熟的淘宝、当当、卓越(亚马逊中国)等电商网站相比,此时京东只能拿出一组简单展示商品的网页。网站功能非常简单,用户可以线上下单,不过下单后需要人工打印订单到仓库提货。“月黑风高”成为京东拉拢用户的重要手段,后来京东店庆日还曾经有过多种叫法,“红6月”、“老刘专场”等先后出现。但当时的店庆日远没有今天618这样内容丰富,往往只是选择一些库存商品设定特定数量,在固定时间进行秒杀,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都由人工控制。这是一个真正“小而美”的时代,一些价值在百元以上的外设产品秒杀价格仅需一元。小打小闹的时代终将过去,2008年金融危机呼啸而至,首轮融资几乎消耗殆尽的京东估值从两亿美元瞬间掉到3000万美元,“你把你的生命投入,可碰到的坎坷真的很多,你会感觉生命在被摧残。所以大部分人创业中途放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成功创业者和失败创业者的差别就在于坚持。”等来融资的京东开始在物流、金融、技术等领域率先布局。2008年10月,京东上线家电类商品,开始向综合型电商转型。日后京东的主要竞争者阿里巴巴也正度日艰难,其核心B2B业务(当时主要是小商品外贸)增长停滞,主打C2C的淘宝网仍处于亏损之中。整个外界对阿里巴巴充满质疑,股价表现很差。新推出的业务“淘宝商城”,入驻者主要面向大企业、大品牌,不过此时的中国零售行业却并未适应这种新兴模式,招商甚为艰难。更糟糕的是社会环境、品牌方对电商渠道充满误解,在那个年代电商渠道的功能被理解为清理库存、尾货甚至一部分瑕疵货。2009年,中国电商平台们以造节模式走向舞台中央。该年诞生的阿里巴巴双十一一鸣惊人,单日销售额超过5000万;同年京东红6月销售额达到3.5亿,接近去年全年营业额,其中618当日销售额突破3000万。没有人准备好接受这样庞大的数字,2011年双十一时天猫大量商家打印订单的喷墨打印机因工作负荷太大产生自然;而随着京东618的影响力和订单量呈指数级增长,技术人员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这终将改变中国,改变世界。根据国家统计局及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拥有1.3亿网购用户,网上零售市场规模2670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1%;2017年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人,当年国内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71751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6%。京东独舞2009年,京东第一次大规模从营销概念推广618,从日后公布的数字看京东与阿里在各自促销日当天销售额相去不远,当然这也与京东单品价格较高有关。不过在2010年时,618已经被双十一拉开一个身位。这一年,原来淘宝商城的市场部活动已经演变为整个阿里巴巴集团最重要的活动,该年淘宝商城单日销售额达到9.36亿,每秒超过2万元交易额,总共181家店铺销售额过百万。这一年,京东最大的变化是开始建设第三方商业平台,彻底改变了京东之前全部为自营的经营模式。这为京东带来了新的驱动力,2010年数据显示,京东已成为国内首家销售额超过百亿的B2C电商平台,注册用户超过6000万,入驻供应商近万家,在线销售家电、数码通信、家居百货、服装服饰等12大类,数万种品牌商品。此前的“月黑风高”也从1天改成30天的促销模式,食品、日百品类也加入促销,在一些老京东人看来,这一年才是真正的618元年。由于用户暴增,2011年618期间京东出现了大面积宕机,为此刘强东不得不在微博上向网友道歉。此时的京东正处于技术“空窗期”,研发人员就像消防员一样,四处灭火,甚至简单粗暴地重启系统服务都是常规处理手段。这是一段痛苦的经历,京东零售技术与数据中台研发高级总监尚鑫如此对《深网》描述当时的混乱,“特别狼狈。”在他的回忆中,“领导坐在办公室里面不出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加机器,一层一层加。”关于京东技术甚至诞生了“高速换胎”这一专有名词,即技术已经成为京东业务快速发展的瓶颈,给系统架构进行调整,如同给一辆高速奔驰的赛车换轮胎。从2013年开始,京东较为系统地利用项目管理理念,以项目形式推进618技术备战。这一年,618开会、备战都在北辰会议中心的成都会议室中进行,把该会议室作为备战的指挥部。这是京东第一次有了集中备战的概念。2013年618前夜,成都会议室的桌上放了几台台式机,墙边放了两台大电视。但会议室现场的50多人没有足够插座,结果电量超负荷导致跳闸,最后只能从隔壁扯了一根电线接上插线板才勉强撑过了618凌晨高峰期。尽管在此时京东的技术能力稍显不足,但在物流领域的大量投入还是让京东618有了独门武器:尚未成立菜鸟的阿里巴巴每年双十一都被称为“龟速物流”,2010年双十一期间还诞生了国内电商物流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爆仓,甚至有双十一当天的货物到年底时才送到消费者手中;早早就选择自建物流的京东商城在2010年时就拥有华北、华南、中南、西南四大物流中心,在天津、苏州、杭州、南京、深圳、武汉、厦门等40余座重点城市建立了配送站。2007年刘强东刚拿到今日资本的1000万美金时,就把自己想做仓配一体物流的想法提了出来,理由很简单:“客户投诉超过一半是到货慢,或者货摔坏了。”自营电商的高成本,以及刘强东不惜耗费巨资自建仓储和物流的偏执,曾让京东长期遭遇资金链断裂的质疑。但品控和物流体验的提升,最终让京东迅速成长为中国唯一能与阿里抗衡的另一电商巨头。京东商城的崛起,对提升中国电商行业的整体服务品质功不可没。电商狂欢阿里与京东,双十一与618,两大电商平台,两大电商节日,彼此之间的竞争螺旋交替上升。2011年1月19日,马云在京宣布阿里集团将领衔集资千亿人民币投资为电子商务配套的现代物流体系,以推动社会化物流平台(菜鸟网络前身)的建设。2012年2月,京东商城上线包裹跟踪(GIS)系统,方便用户实时地了解追踪自己的网购物品配送进度。此时离“月黑风高”已过去接近十年,离“618元年”也整整过去三年,京东的618独舞也终于变成电商的另一个集体狂欢。2012年被称为电商史上最惨烈的价格战年:4月,苏宁易购、国美旗下库巴网、当当等电商平台先后推出优惠活动;618京东店庆日,诸多电商平台选择跟进,试图狙击京东;8月,刘强东以微博模式宣布在大家电领域向国美苏宁宣战,国美苏宁随即迎战,表示价格只会比京东更低,这被称为电商史上的815之战。这一年,京东宣布将服装和图书品类加入618促销,拉开全品类大促序幕,促销当日京东销售额突破10亿元。更多的玩家涌入对京东来说是个好消息,2012年加入京东的陈子豪对《深网》表示,友商加入进来,对于整个零售行业是有帮助的:“中国零售行业已经形成了618和双十一双峰鼎立的局面,把事情做大,是一件好事。”最重要的竞争者自然是阿里巴巴,在2012年前阿里巴巴体系下的淘宝天猫往往对618采取回避的策略,即便参与也不会选择618当天。但随着京东逐渐在双十一发力,以及双方商品结构从各有侧重变成互相倾轧,阿里巴巴也开始加入京东的618主战场。很长一段时期内,阿里与京东在618的竞争螺旋交替上升。2014年,京东在纳斯达克正式上市,618在时任市场营销负责人徐雷的力主之下走向品牌化,618大促也从此前“红六月”的30天变成20天,并一直延续至今。当年,天猫高调参加年中大促。2016年,京东将618网购狂欢节定位为“品质狂欢节”,宣布与34个国际大牌、超过400家优质品牌携手。阿里则明确将“粉丝经济”作为天猫新的增长点,同时宣布首届“天猫618粉丝狂欢节”启动。2017年,京东携手各知名企业,构筑无界618联盟,线下品牌开始加入线上大促。天猫则启动“618理想生活狂欢节”。2018年,618的主战场移到线下,京东的盟友包括商超巨头沃尔玛、永辉、步步高,阿里的主要线下盟友则为银泰、大润发。和双十一类似,618也成为了各大电商平台“秀肌肉”的主要战场,每一个新兴的电商平台都试图在618这样的流量盛宴分一杯羹。夺命二选一2012年“双11”之际,阿里发函表示:近年来各电子商务网站积极参与的促销日“双十一”,阿里巴巴集团于2011年就已经注册成为商标,并于2012年审核通过。经阿里巴巴集团授权,天猫就“双十一”商标享有专用权,希望各网站不要在广告、活动中用到“双十一”的字眼,以免承担连带法律责任。这拉开了“二选一”的序幕,2013年6月,媒体报道天猫平台要求商家进行“二选一”抉择,标志着该政策从“双11”延伸到“618”;2015年8月,天猫宣布与迪卡侬、Timberland和Lafuma等20余家国际品牌签署独家合作协议,产品只能在天猫平台独家销售,这意味着“二选一”行为不仅限于“双11”、“618”等短暂性的节日时点,而是成了年度常态。随后京东向工商局实名举报阿里进行商家“二选一”行为,最终促使《网络促销暂行规定》的出台,明文规定禁止“二选一”行为。然而,相关法律的出台却依然未能阻止阿里继续推行“二选一”行为。2017年6月,淘宝商家爆料阿里继续要求商家进行“二选一”,并于同年7月被爆逼迫商家签订“独家合作”协议。更要引起关注的是,“二选一”已经从以往的明文传达到如今的口头传达,从明令禁止到暗示执行,从提前通知警告到事后直接处罚等。而且对商家的惩罚力度也正在逐渐加大,以前可能仅仅是在会场上进行撤会处理,现在则可能以降低搜索权限、流量劫持、数据接口减少进行威胁,商家几乎别无选择。对于那些为了高昂流量费用苦苦挣扎的中小商家来说,这本就不是一个好的电商时代,而愈演愈烈的“二选一”难题则让他们进一步沦为电商平台竞争的炮灰。一家国内知名服饰品牌商刘云(化名)对《深网》表示:“不发邮件、不发微信,二选一不会给你留下证据,如果拒绝二选一的要求,你付钱购买的权限(如直通车)也不会直接关闭,但很多隐性福利将向其他品牌倾斜。”这个在服装行业已经打拼多年的从业者感慨到:“在大平台上,头部品牌下面的品牌最难以生存,也没有成长空间。”“这很不公平。”这让刘云觉得有一些愤怒,但他对《深网》表示,对一些同行的选择其实也可以理解:“一些同行,包括我们自己,毕竟还有严苛的销售任务摆在眼前,如果没有天猫活动的支持,说不定这些品牌就会濒临崩溃。”据业内人士介绍,在二选一的背后受到伤害最深的是那些中型品牌:“一些垂直品类的小商家,商品不错,如果细心经营,可能一年内的的销量就能从几千万迅速到一两个亿,而以下线下的渠道商则差不多能够做到三五个亿,达到线下十分之一左右的体量。这些企业往往占据行业的百分比不足两位数,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这时候,二选一竞争就来了,谈到这里,刘云也是一脸无奈:“那些参与二选一的店,往往都是正在快速增长的店,被打压,伤害很大。”有资料显示目前入住天猫的商户,其总运营成本已经达到40%以上,其中广告费占比15%-20%,物流费占比5%-8%,平台佣金费占比5%,仓库配货费占比5%,人员工资占比10%,若按照50%的毛利计算,15%到20%的推广费用已经是很正常,传统企业辛辛苦苦一年做到2个亿,其中4000万就交给了入驻的平台,基本上是给平台打工。在刘云看来,解决二选一的办法还是要有固定的规则:“我们商家更希望看到的是各个平台有各个平台自己的合理固定规则,你不能天天改变。而且这个规则不应该是有导向性的,服务好我就愿意在你的平台销售,服务不好我们就不销售,品牌方应该是一个被服务的对象而不应该是一个被打压的对象,不能把品牌当做打击竞争对手的工具。”新势力拼多多2017年双11,有数据显示全国电商流量淘宝、天猫占66.2%,京东占21.4%,其他12.4%,这其中还包括和阿里达成战略合作的苏宁。尽管以唯品会、网易严选、当当为代表的一批电商试图在这不多市场份额里掘金,但在那几年中,电商的竞争被认为大局已定。有传闻称,在那几年中投资人基本不看电商项目。直到拼多多崛起。2015年4月,黄峥担任CEO的拼好货开始试运营,7月拼好货App正式上线,两个月后登上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排行榜第一;2015年底,拼好货完成了千万美金级B轮融资,主要投资方为高榕资本与IDG;同年9月,黄峥创办的游戏公司上海寻梦内部孵化了另外一个类似拼团项目拼多多;2016年9月,拼好货与拼多多团队合并成为新的拼多多,并采用了拼多多的平台模式。2017年,拼多多年交易额突破千亿,达到这个数字,京东用了10年,淘宝用了5年。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成功赴美上市。拼多多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拼多多实现营收131.2亿元,同比增长652.26%;平台GMV达4716亿元,同比增长234%。曾经以为流量已枯竭的电商领先者们忽然意识到还有一个庞大的市场值得争取。据QuestMobile发布的“下沉市场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3月底,拼多多下沉市场增量月活用户同比净增5880万。而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拼多多是年轻群体占比最大的互联网应用之一,95后、00用户占比达43%,规模超过1.6亿。今年618期间,京东重点发力四五线城市,推出“城城分现金”等活动,并以拼购模式抢夺下沉市场;阿里方面则忽然推出多年来不温不火的聚划算,有数据显示聚划算今年618近一半订单来自下沉市场。天猫618主要负责人之一阿里巴巴营销平台总经理家洛在采访中表示,“下沉市场是中国重要的增量市场,是中国消费发展的主要方向。”新势力的加入引发新一轮围剿,《财新》将此评论为“阿里点杀拼多多”。在2018年年度财报发布后,黄峥发布了上市后的首份股东信。在股东信中,黄峥选择将“二选一”行为公开:“当前面临的‘二选一’会持续一段时间,但‘长期独家排他’是必然会被打破,是不可持续的。大体量的新电商是必然会出现的,不是现在的拼多多,就是未来的‘Costco+Disney’。”今年618期间,引发最大争议的是微波炉品牌格兰仕,这也是自拼多多崛起以来,第一家用官方声明的形式来对淘宝天猫公开表达不满的品牌商。6月17日中午,微波炉品牌商格兰仕在其官微发布声明称其产品在天猫遭受搜索异常,呼吁天猫“店大不能欺客”。格兰仕声明中将搜索异常的原因归之于对另一电商平台拼多多的拜访。“拜访拼多多以来,格兰仕在天猫平台的搜索端陆续出现异常,导致正常销售遭遇严重影响,经过各方沟通,异常至今未解决。”天猫方面对此回应称,“在天猫搜索一下就知道了,不存在屏蔽格兰仕。”6月18日消息,格兰仕第三次发布声明,称希望天猫公开对话,希望天猫与其联系,“呼吁天猫业务高层介入,使天猫重回正确轨道。”针对此次二选一事件,拼多多“百亿补贴”项目负责人宗辉对《深网》表示,二选一是电商行业长期存在的毒瘤,“短时间内集中发动‘二选一’,是部分电商平台牺牲了自己的长期格局、利益和口碑,来完成面前的kpi。”他坚称,“‘二选一’不是挑战,更不是什么‘最大的挑战’。”
2019-06-21 09:25:53954 次
6月16日消息,一起惠获悉,昨日晚间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在社交媒体上表示,“618真·5折,16日0点启动,干掉那些套路!”这意味着,苏宁正式拉开了618年中大促爆发战的序幕。据了解,在苏宁易购App首页“618五折会场”,活动涵盖五折限量抢、爆款限量抢、拼购专区、生活家电、智能数码、母婴好货、运动户外、苏宁极物等诸多专区。苏宁的数据显示,5折爆款专区“被加购物车”次数最多,包括石头扫地机器人、红豆服饰、苹果手机、惠而浦吸尘器等。
2019-06-17 09:21:59570 次
5月29日消息,在2019中国电子商务大会电商法论坛上,苏宁易购集团法务总监吴振兴发表了题为《苏宁易购关于<电子商务法>的落地实践》的演讲。他表示,苏宁易购在落实《电子商务法》方面的主要措施主要分为五个方面:第一,配合完善市场主体登记制度,加强个人店铺管理。第二,履行信息公示义务,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第三,规范数据报送机制,配合监管落地。第四,落实电子商务平台责任,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第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落实数据安全责任。据悉,“2019中国电子商务大会”于5月28日至6月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大会由商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北京市商务局承办。作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会以“数据驱动·开放融合”为主题,旨在分享全球电商发展最前沿的理念和成果,洞悉全球电商最新发展趋势,聚焦探讨电商热点话题,进一步突出高端化、国际化和专业化特点,引领全球电商发展。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保证现场嘉宾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以下为演讲实录:吴振兴: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业界同仁,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够参加本次大会,下面我将从企业的角度谈一下对《电子商务法》的理解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电子商务法》作为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基本性、综合性法律对保障电子商务各方的权益,规范电子商务行为,维持电子商务市场秩序、促进电子商务的持续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子商务法》规定的鼓励创新、线上线下相一致以及数据信息开发利用和保护均衡等原则,在规范电子商务行为的同时持续激发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活力,为电子商务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代表苏宁易购就集团落实《电子商务》的主要措施做汇报和分享。在此之前我想简单介绍一下苏宁易购的发展历程。苏宁自2009年开始互联网转型变革,由“苏宁电器”更名为“苏宁云商”,同时销售品类也从电器向快销超市、母婴、百货等全品类进行拓展。2013年,开始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苏宁云商”随之也更名为“苏宁易购”,通过不断的深化推进科技苏宁智慧服务的战略。2012年,苏宁易购线上交易额为152.16亿元,完全以自营为主。到2018年整个线上交易额达到2083.54亿元,其中自营达到1497.92亿元,平台商户也达到585.62亿元,同比2017年,整个2018年线上交易增速达到了64%。苏宁易购在落实《电子商务法》方面的主要措施主要分为五个方面:一、配合完善市场主体登记制度,加强个人店铺管理2018年8月31日《电子商务法》颁布以后,苏宁易购成立了内部专项工作组,全面梳理集团业务操作,逐项推进落实《电子商务法》的规定。在配合完善市场主体登记制度,加强个人店铺管理方面,电商法第十条规定了市场主体登记制度,这一方面与政府信息公开,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等体制相结合,提高了经营者身份的透明度,为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另一方面更加有利于执法部门统一监管,国家政策统一落地,维护电子商务市场的公平竞争。2019年之前,苏宁易购平台只接受企业用户的入驻申请,不存在个人店铺。2019年初,苏宁拼购业务发展,向四六级市场下沉,开始接受个人卖家的入驻,一方面我们严格执行市场主体登记制度,鼓励个人卖家注册为公司或者等级为个体工商户,禁止个人经营食品、医疗器械等特许经营类目;另一方面,如果个人月销达到3万元以上,我们可能采取临时屏蔽措施,同步劝导个人卖家办理市场主体登记;此外,我们在店铺主体标识上,也将个人店铺和企业店铺进行显著的区分,以便消费者自主选择交易对象,保障交易安全。二、履行信息公示义务,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信息公示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及维护人身财产安全权利的基础,例如:企业亮照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交易相对方身份,交易规则的公示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消费纠纷处理、质量保障、信用评价等规则。根据《电子商务法》的规定,我们在PC和APP端分别进行了优化和调整。PC端我们在首页显著位置进行了协议、规则和重要的公示链接的显著露出,在原有的公示模块增加了规则变更、商家出发等公示模块,能够让消费者更便捷的进行查阅。APP端,我们在APP端首屏右上角消息的位置设置了入口,点到消息,进入到页面以后,在最上端可以看到协议、规则和证照的公示。三、规划数据报送机制,配合监督管理落地电子商务和线下实体门店对于行政监管的一个显著区别点是商品信息和交易数据的留存难度。电子商务的交易在互联网上产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商品信息和交易数据等进行自动留存,而实体店面的交易数据没有第三方参与,通常只留存在经营者手中,难以通过音频或者台账的形式进行存档,监管部门只能由企业自行报送,互联网尤其是大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留存和监管部门的全方位监管成为可能,当监管部门需要时可以随时依法进行调取。《电子商务法》在规定的的数据报送中也兼顾了数据报送和商业秘密,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将数据报送设定在一个合理和必要的范围内,比如平台仅需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平台内经营者的信息,仅需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和纳税有关信息,其他类型需要法律、行政法规的另行规定。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监管部门、税务机关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报送制度,比如向哪一级、哪一地机关报送数据。在相关监管机构还没有正式出台规定之前,苏宁易购内部正在梳理《电子商务法》数据报送相关的内部的管理制度,以及对外报送数据的一整套机制和流程,我们准备好随时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和税务机关要求,向相关部门报送数据。我们在此呼吁,希望各监管机构在制定数据报送规定时,能够兼顾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采取合法、合理、安全的措施和技术手段,保障企业报送数据的安全性,避免发生重大侵权事件。四、落实电子商务平台责任,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随着《电子商务法》的发展,双边交易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重视,苏宁易购自2013年左右上线网络交易平台以来,无论是数量还是交易规模都在逐渐攀升。为了加大平台监管力度,维护消费者权益,苏宁易购在《电子商务法》生效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平台商户的管理:第一,加强商户的亮证亮照的管理。根据《电子商务法》规定,经营者需要公示营业执照和行政许可信息。苏宁易购通过技术抓取,在原有仅公示营业执照的基础上,将经营者入驻时上传的相关证照展示在店铺前台,供消费者查阅。《电子商务法》将电子商务经营者分为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和自建网站、通过其他信息网络销售商品和服务的经营者,其中苏宁易购平台的亮证位置为苏宁易购网站首页,平台商户的亮证位置为店铺名称处,目前苏宁易购在执行亮证过程中,主要面临苏宁自营公司的亮证问题。实务中,用户购买商品后,自营业务会根据消费者收货地点,就近分配至苏宁地区公司发货、开票以及提供售后服务,在用户收货地址尚未确认的情况下,同一商品可能存在很多个开票公司,无法准确定位与某一消费者相对应的商品销售公司名称。因此,自营电商的证照如何公示,便成了证照公示的难点,《电子商务法》中并没有仔细说明此类集团化运营电商的证照公示作出具体要求,仍需要下位法的进一步解释。第二,建立平台商户管理,争议纠纷解决处理等规则。《电子商务法》第32条要求电子商务平台制定进入和退出平台、商品和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信用评价、知识产权保护等协议和规则。苏宁易购于2018年9月开始,对苏宁易购网站规则进行全盘对标梳理和优化,并将各项协议和规则根据信息公示规定通过网站向消费者展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以构建良好的电子商务交易秩序,保障平台交易的稳定运行。第三,建立先行赔付制度。苏宁易购于2013年首次提出先行赔付制度,其后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摸索,现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先行赔付体系。苏宁易购始终贯彻执行先行赔付制度,对于商家推诿、拒绝履行自身义务,经用户举证责任成立的,将由苏宁易购依据平台仲裁规则先行予以赔付,再启动向商家的追偿机制,以保障用户的交易信心和用户体验。第四,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了更好地保护电子商务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严厉打击假货、“傍名牌”等不正当行为,《电子商务法》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基础上,拓展到对专利、商标等其他知识产权的保护。“通知-删除”“反通知”等规则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苏宁易购按照法律规定,更改知识产权平台的投诉处理机制及处理流程,积极落实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电子商务法》42条到46条对于知识产权保护也做了相应的规定,根据相关的几条法律规定,我们对于整个知识产权的投诉流程也进行了相应的优化。但是企业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由于恶意抢注,渠道管控等恶意投诉行为的日渐增长,《电子商务法》规定的恶意投诉赔付机制需要被投诉人举证损失金额,举证难度较大,难以有效遏制恶意投诉行为。此外,由于被投诉人被屏蔽后,即使后期解除屏蔽,由于竞争压力大,原有客户流失后商户经营再也难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在此,我们也呼吁能够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防止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反噬依法经营商户(尤其是抗风险能力较低的中小企业)的正当权益。为了更为有效的保护知识产权,苏宁易购进一步强化对商户品牌授权的管理,2019年初,苏宁易购特别聘请外部机构对商户授权进行抽查,通过沿着授权链逐级向上排查核对,确保商户授权的真实、有效。第五,建立商品质量监控制度,保障用户人身财产安全。电子商务近20年的飞跃发展历程中,利用互联网信息透明度的优化,电子商务不断打破传统行业中渠道多、定位高的劣势,利用价格优势进行竞争,电子商务之间履行打响价格战,使得供应链、生产商的利润率不断降低,直接导致了很多性价比低甚至劣质的商品出现,商品质量俨然成了电子商务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苏宁易购积极响应《电子商务法》关于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优化原有质控体系,不断增加商品质量抽检的频次和财务投入,以及增设“假货”检验流程,并通过先行赔付制度,切实有效地解决消费者面临的质量问题。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落实数据安全责任公安部、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现在也对于APP违法收集个人信息进行专项整治工作。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的滥用问题屡次发生,网络安全法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相对详细的要求,《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中,《电子商务法》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除了要求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外,还对个人信息的查询、更正、删除以及用户注销进行了补充性的规定和说明。苏宁易购对个人信息的查询、更正、删除、用户注销设定了专门的流程和在线程序,并严格按照一法一规定”的要求,对集团各产品收集、使用个人的信息的产品进行梳理,坚决做到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且必须要经过用户以主动方式的确认同意。由于苏宁易购的会员体系属于一账通,涉及到产品和场景比较多,我们也正在规划搭建一个专门的隐私平台,能够在这个平台上方便用户知晓隐私政策和个人信息查询、更正、删除以及注销、流程和注意事项,切实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以上是五个方面是苏宁易购在落实《电子商务法》中的实践措施,我们相信一部新的法律诞生后,它将在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更富有生命力,苏宁易购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更加规范的运营,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保障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为中国的电商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9-05-31 09:14:15640 次
过去一年,我有机会和徐新做了两次深入的长谈。在她和企业家们伯乐相马、长期陪跑的往事里,和杨浩涌的故事并不是最广为人知的,却成了让我难忘的一个。2015年,在姚劲波的58同城和杨浩涌的赶集网合并的那场战役里,她是最终留在杨浩涌身边的唯一战友。这不是一个简单选择:它事关情义,又绝非仅仅是出于情谊。对于经历合并的杨浩涌来说,“当时Kathy(徐新)的支持就是天使一样的存在”。有意思的是,在他之后第二次创业做瓜子二手车时,尽管他第一个就去找她融资,但徐新是在很久之后、等他的公司解决了数个风险点后才慎重地出了手。我采访过很多投资人,徐新始终是其中极为不同的一个。这个行业里绝大部分聪明且雄心勃勃的女性都很抗拒被打上性别的标签,但徐新的很多选择让我倾向于相信,女性这一身份同样是令她成为今天的她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她研究了无数的winnerpattern(胜利者模型),但在扣动扳机的一刻,她更愿意听从直觉;再比如,我在她身上看到了更多对好奇的渴望——超过了对赢的渴望。需要补充一点的是,从不同的人口中,关于58赶集和瓜子合并的故事有着种种不同的版本,这个故事里毫无疑问包含着太多人性的矛盾与暗点。不止一位亲历过此事的参与者都曾对我说,“关于这场合并,以后会有人写一本书”。那么,在这本书最终出现之前,我们先来听听徐新的回忆。以下为徐新口述:我给了他一张空白TS我这个人不太喜欢投市场第二名,一般只投第一。2010年我第一次见杨浩涌的时候,在分类信息网站这个领域里他们就是老二。第一名是姚劲波的58同城,市场份额要大一点,杨浩涌的赶集网在后面紧追不放,两家打得难分难舍。我找到浩涌,跟他说我想投他。为什么是他?因为我觉得赶集的产品更好,更重用户体验,互联网的本质还是产品,赶集最薄弱的是营销,而这一点我可以帮他。结果杨浩涌一见面就跟我说,Kathy,我为什么一定要拿今日资本的钱,你能不能给我个理由?当时他手上握着一堆Termsheet(TS,指投资人给的投资承诺),他们完全不缺投资。我那天带了一张空白TS,我说Mark,首先价格我不写,你来填。另外我能帮你做两件事。第一,58的广告打得铺天盖地,连你的忠实用户都觉得你是No.2,58现在比你大50%还有希望赶上,如果大100%就没戏了。你现在怎么办?广告你肯定要打,但是打广告有个特点,你不把水烧到100度,前面的钱都是浪费。那怎么把水烧到100度呢?这个你不知道,我知道。当时已经是11月,春节马上就到了,我说你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让赶集变成彻底的家喻户晓,否则你就错过了。我就这么给浩涌神吹了一通,把他给打动了。于是我们TS都还没签,我先拉着他上海到处跑,包了辆车带他见广告营销行业里最资深的人,最后我们请到了大名鼎鼎的叶茂中。那次做出来的片子特别有意思,他们找了当时微博女王姚晨牵着头小毛驴,在那儿不停喊“赶集啦赶集啦”“赶集网啥都有”。这条广告春节一投放就炸了,为什么我说春节重要?因为那是中国人唯一一个会全家无所事事坐在那儿,一边看电视一边玩手机,而且分类信息网站大部分受众是蓝领,过完年是他们找房换工作的最关键时间点。我们就真的把它给打透了,把赶集网打到家喻户晓,打到58同城紧急开董事会说“没想到赶集一拿今日资本的钱就搞了这么一出!”。过完年眼看着DAU从200万飙到500万,完全超过了58,那感觉真的是奇迹发生了。空中战打赢后,接下来就是地面部队拼刺刀。那我就给他们做了第二件事。其实我第一次去他们办公室,看到好几个销售全在办公室坐着——也不打电话、也不出去跑,当时我就跟杨浩涌说,你要把销售的头换掉。我说Mark你做产品出身,你是一匹白马,而姚劲波做销售出身的,他是一匹野狼,你一个白马要和野狼打,唯一的办法就是我帮你再找一匹野狼,而你的销售总监是个小白兔。王兴是怎么演变的?王兴也是找来阿甘(干嘉伟)后美团才进化成铁军的。浩涌他是一个重感情的人,他觉得人家跟了他好多年,一开始很不情愿(换人)。我温柔而坚定地讲了三次,后来终于有一天,应该是前线打仗遇到了挫折,他终于松口了。他说那Kathy,你帮我找一匹野狼吧。你知道哪里野狼最多?阿里巴巴。干嘉伟就是阿里出来的。我就去了趟杭州。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路上下着滂沱大雨,雨大到什么都看不见,我们车开在高速公路又不能下来,我心里面怕得要死,我想我小孩还很小,我可不能因公殉职呀。我就给杨浩涌打电话,说Mark你要帮我赚钱,我可是冒着生命危险帮你找人来了啊。那天我在阿里面试了3个人,谈了9小时,把我累坏了。为什么要聊这么久?因为我要花两个小时挖到他的心灵深处,看看他到底牛不牛,再花一个小时说服他加入;一般在阿里干了七年的高管,都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身体累垮了,二是钱赚太多了。这一趟算我运气好,给赶集找到了陈国环,他身体尚好正准备去创业,被我中途截流了。找来一匹野狼的好处是什么?是他会带来二三十匹野狼。陈国环一来不得了了,我们赶集马上进入了舍命狂奔状态,年销售增长从70%一下子涨到了140%,势头特别好。而那个时候,58同城已经上市了,比较在乎每个季度的盈利,我们发起价格战,他很为难,如果还击,利润就打没了,股票会大跌;如果不还击,市场占有率就没了,士气会受挫。我们做早期投资的,投一家公司,目标肯定是希望它独立上市、想要它成为这个行业里的第一品牌的。两个车子要撞在一起了这时候拼的就是内心强大后来我自己也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当58同城提出要合并赶集时,我变成了唯一留在浩涌这边、支持他的人?其他(投资)人慢慢都到58那边去了。做了这么多年投资,那回真的看到了人性。人性的贪婪和恐惧,在那一年让我有了特别深的感受。合并当然有它的道理,这么多年两家打得非常厉害,每年光营销费就是巨大一笔,(合并后)这个马上可以减下来,可以形成垄断、可以涨价。而且当时58已经是上市公司了嘛,对赶集的投资人来说,等于马上能有一个好的退出和变现,到手就是几亿美金的回报。问题是浩涌他不想卖啊,这个事他做了这么久、做了快10年,赶集就像他的一个小孩一样,他觉得他还能看到很大的机会。之后58就把(赶集)这边的股东一个个往那边拉,也给我打电话,开会讨论收购的价格也叫我参加。我说,这么重要的会议怎么不叫杨浩涌参加呢?第一他是最大的股东,第二他是CEO为什么要把他放在外面呢,这个不太合适吧,好像我们这帮人谈好了把他卖了他都不在场。我也跟姚劲波说,很感谢你对我们的兴趣,你给的价格也很好,但是我,我作为一个早期投资人,我们是来陪创始人实现梦想的,如果创始人愿意跟你合,我肯定支持。但是他不愿意他要独立上市,那我肯定是要跟他独立上市的。我不能说我为了减少风险、这边利润大一点、见钱快一点,我就把它卖了,这好像有点违背我们投它的初衷嘛。浩涌在那个时候压力大到什么程度呢,投资人给他打电话他后来都不接了,只跟我通话,通过我来转达。因为那些电话不外乎就是逼着他赶快签赶快签。我跟他说,不能签。Mark签了你就完全没有谈判能力了,你只有不签,这是你最后一个砝码。本来把赶集做成No.1、做上市是你的梦想,我作为投资人我熬个10年8年我是不怕的,如果最后看错了我就认栽,谁叫我眼光不好,但现在有人一定要把你的梦想买断,那你就要个天价。一个人的梦想值多少钱!你问我那个时候为什么我敢坚持到底留在他这边。首先,其他股东怕什么?怕恶意收购嘛,就是说如果谈不成,58同城会不会花个10亿美金,其他什么也不图就是要把你赶集搞死?这就要赌了。老姚他是个商人,我觉得一个正常的商人他不会这么干。但在当时那种焦灼下,你要保持相信你自己的直觉、要挺得住、不动摇,我们也在乎钱,我们基金在里面也投了4000万美金,如果这个钱打水漂了也是蛮吓人的,我们也要对LP有交代啊。但我还是赌姚劲波不会。就是说两个车子有可能要撞了,看谁先闪掉,这就是拼谁内心强大了。我内心很强大。但更重要的还是,我觉得还是我看到了和其他投资人不一样的东西。分类信息这个市场是很大,甚至里面的每个细分领域都足够大,58当时厉害的是房子和生活服务,而赶集在二手车和找工作方面做得已经明显比他们强。现在来看,二手车、找工作,哪一个都能撑起一个大市场。而且我很相信浩涌和国环这个团队,当时我们的增长速度140%,他们只有70%,那为什么不继续跑呢?怎么就觉得不行了呢?怎么就这点风险都熬不住了呢?我还是相信赶集独立上市回报更大。如果只有我和浩涌,那合并就不会发生,我们就继续砸下去。我们做早期投资的原因,不光光是赚钱,大部分风投都是蛮有钱的人了,大家还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很牛的企业家,跟着企业从小做到大,这个成就感是非常强的。而且我们一路走来,感情确实比后期的投资人要更深。早期投资人看到过企业是怎么从零到1,再到100,这里面是有奇迹的,中间甚至它可能差点要死了,但最后还是活下来了。我想很多晚期投资人他进来的时候企业已经成熟了,他们就很难相信这一点,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过奇迹。地狱都经过了我还怕啥我是看到过奇迹的。但在奇迹发生前,你可能在地狱里。在我年轻的时候,有一个案子让我非常非常痛苦,让我晚上根本睡不着觉,那就是我20多岁的时候做的网易。我们是1999年投的网易的第一轮,5块钱一股,2000年它就上市了,股价涨到了30块钱一股。我没卖,因为我要长期持有嘛。这是我从我入行第一个案子娃哈哈学到的教训。娃哈哈我们(徐新当时所在的百富勤)1995年投了4000万美金,97年卖掉的时候赚了5倍。那时候它收入几十亿,但如果我们一直拿住,它后来涨到了几百亿。所以网易我肯定要拿住的。但很快互联网泡沫就来了,网易股价变成了6毛钱,在6毛钱上徘徊了整整两年多,变成垃圾股,还被集体诉讼。记得那时候开网易的董事会,每次开4、5个小时,全部都是坏消息。我当时32岁,已经是董事会里年龄最大的,丁磊不到30岁,其他董事全是20多岁的小孩。董事会投票要把网易卖了,反对的两个人里有一个就是我。你说我有看到什么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我能看到网易现在值百亿美金?那不可能的。我就是觉得我们已经在地狱了,总不可能比现在更差了吧。我就一个一个给其他董事打电话,反复讲我们不能卖,不能这么便宜卖。何况我们当时账上还有7000万(美金),总归还能拿来做一些事情吧;更何况丁磊是一个有杀手直觉的人,说不定他又搞出什么模式就又work了呢?丁磊30岁生日那天,我请他吃海鲜。他说Kathy,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要做最好的游戏公司,一个就是要帮你们股东赚钱。我听了特别特别感动,在那种情况下,大家都快垮了,他还想着帮我们赚钱,我觉得他特别有责任感。然后他就开始搞游戏,搞了两年半,大话西游1还不太行,2一出来就成了。到了2003年,不但网易起死回生,丁磊还上了福布斯的榜成了中国首富。最后我所在的基金(注:指霸菱投资)在它市值10亿美金的时候卖了,赚了8倍。现在人家市值是300多亿美金。经历过这样的两年,就像人家说的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如果我们当时没挺住,在它6毛钱的时候卖了,那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那到了赶集(合并)的时候我可能也会慌,也不会有那种相信。但我经历过,我就觉得很多事只要你在那个点上熬过去了,结局完全不一样。网易让我学到了必须坚强,必须困难的时候不放弃,要有信仰,而信仰决定了巨大的差别。早期投资真的是需要信仰的,它没有那么多东西可验证。浩涌二次创业做瓜子(注:指瓜子二手车,现名车好多集团),他第一个就找我融资。二手车是他在赶集里面就孵化的一个项目,合并了之后有点处于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状况。那段时间我们经常打电话头脑风暴,不停PK这个idea,其实知道投资里我最享受哪个部分?就是这个部分——不是开董事会,董事会人太多了,而且光看历史数据,不好玩。我喜欢和创始人一起去想未来,去找一些前无古人的真理,就像同学一样,共同学习,寻求真理,这个快乐是很大的。但我一开始没有投瓜子。其实我知道,这样做让他挺受伤的。对我来说这也是个很艰难的决定。包括当时其他投资人也会问他,Kathy跟你关系那么好,为什么没有投你?我们当时访谈了好多好多黄牛,去二手车市场跑了好多地方,瓜子最早的模式里,我们觉得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比如他的口号是“不让中间商赚差价”,但一开始1/3买车的可能都是黄牛,劣币驱逐良币,有可能你辛辛苦苦想连接C端和C端但车还是被黄牛买走了,他再高价转手出去,这个怎么办?再比如,几万块钱的交易,买卖双方约着看个车,你等我我等你,连个坐下来喝口水的地方都没有——你看为什么世界上C2C从来没有做到特别大的,就因为这种交易确定性不够高,也没有一个特别好的用户体验。虽然没有投,但是我还是跟他不停地聊天,每两个月都深聊一次。中间浩涌跟我说,你看Kathy要不我这边给你点期权你就进来吧。但我觉得不应该这样占人家便宜。我说Mark你放心,这个钱我留着,等你下一轮模式跑出来,我肯定会投你的,到时候价格贵了我认。后来我们是瓜子在估值30亿美金的时候投的,我们大家都很开心。浩涌和他们团队很厉害,我一开始觉得有风险的模式上的“三大痛点”,他都漂漂亮亮给解决了:他们做了什么AI定价、做新零售开了线下店、还做了毛豆新车。我在团队内部也复盘过这件事,如果你让我重新来一次,我依然是这个决定:在他们10亿美金的不投,因为我们看到的那些风险、那些顾虑之后看来都是对的;但是Mark牛啊,他都解决了,我放掉10亿做价在30亿投,这个时候风险小了很多,那我可以放更多的钱进来嘛。从投资这个生意模式来看,你要赚大钱,要么股份比例大,要么投资金额大,两头必须抓住一头——要么就是早期投进来,放进去的绝对金额不多、但占的股份比足够大;如果估值超过了几个billions(10亿美金)的晚期项目,就要靠资金规模来赚钱了。前者比如我们投京东,是最早的投资者,第一轮投了1000万美金,后来又追加了800万美金;后者比如我们重仓美团,放了几个亿美金进去。最怕的就是你股份比占的又小,规模又少,那就算公司成功了,其实你的回报也不会太高。但我还是觉得,做投资最大的快乐不光是赚钱,哈哈。2005年我创立今日资本的时候,当时就开了个东山会议,来把我们的使命愿景、宏伟目标定下来。当时大家也吵得很凶,有同事说,做投资第一要追求的就是投资利益最大化呀,或者给LP回报啊。我说不行,我已经是一个有钱人了,我不想只是赚钱,我还是想要比赚钱更多一点,那我们的目标就是要buildbusinessforChina,去找到中国的伟大公司,第一品牌。但话说回来,抓住greatdeal也跟运气有关。以前王兴说,传统行业是登山,你定一个目标努力往上走就是了。但互联网是冲浪,你得赶上浪,你也不知道下一个浪什么时候来,有时候你非常努力了,也可能没抓住。做投资24年,我觉得我是很幸运的,我们抓住了挺多大浪的(笑)。但大浪也不可能每年都有,没有你就歇着,等着,在水里待着好了,别浪来了,水也打不到你。我是个好奇心很重的人,现在还是很喜欢做尽调,每天一个一个电话打,有人会说哇徐总诶还做这么多dirtywork(脏活累活)?我想,这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吗,?反正我是一直在那里冲浪呢,那么就算大浪没有,小浪也是不断的。
2019-05-27 09:21:50672 次
生鲜一直是零售电商领域最难啃的骨头,生鲜电商90%以上的死亡率也让创业者望而却步。但随着消费各细分赛道的成熟和窗口期的消失,少有人啃的硬骨头,却成为消费领域的最后一片“蓝海”。而超高频刚需的特点,也注定了这个赛道将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所以我们看到,最近半年,生鲜成为阿里、腾讯以及一线机构等主流市场的核心关注方向之一。最近,百果园也发布了大生鲜战略,这家创立18年的“水果专卖店”宣布进军生鲜领域。在发布会上,百果园创始人余惠勇围绕为什么进军大生鲜?凭什么可以做大生鲜?以及怎么做好大生鲜?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在余惠勇看来,百果园覆盖了全国70多个城市的3700多家社区门店,将是百果园进军大生鲜最大的利器。百果园也找到了自己的标杆——亚马逊,有科技作依托,从单一类目发展到全品类不是一个神话。余惠勇表示,从好水果过渡到好蔬菜,从好蔬菜过渡到好粮油,从好粮油过渡到好食品,是能够成立的。“虽然我们此前走过艰苦卓绝的十八年,但愿意以归零的心态重新开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愿意再死磕二十年。”以下系余惠勇演讲实录,经野草新消费整理:十八年前,百果园创立,我们当时的初心是“一生只做一件事,一心一意做水果”。秉承这样的初心,我们历经艰难,连续亏损了七年才开到100家店。然后在第二个七年,开到了1000家店。现在我们正式跨入了第三个七年,目标是开到一万家店。百果园这十八年是非常艰难又非常成功的,我们用实践赢得了行业的尊重,并且未来我们有着更宏大的规划。现在正是高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决定从零开始,进军大生鲜领域。那为什么我们要开展大生鲜战略?我们凭什么做大生鲜?怎样才能做好大生鲜?未来我们有着怎样的目标?下面我将围绕这几点跟大家做一个分享。一、为什么要做大生鲜我们为什么要做大生鲜?因为中国有两个很大的怪现象,我们要改变这种现象。1、怪象一:想要好食品却买不到前不久,我的一个师兄到深圳拜访我,专门给我带了瓶醋。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带醋呢?他说你尝尝就知道了,这是我从山西老家的一个小作坊里买的手工醋,跟你之前吃的不一样。我一尝,确实不一样。他说他曾经在同学聚会上给每位同学都带了瓶醋,结果他一个北京同学吃完之后,觉得非常好。但在北京到处找,买了十几个品牌,没有一款有那个味道。后来才知道,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的醋都是勾兑的,像这种传统的真正的醋是买不到的。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这也是第一个怪现象:消费者想买好东西、好食品,但却买不到。2、怪象二:有好食品却卖不出去第二个怪现象我用另一个事例来说明。前不久,我结识了一位做有机食品的前辈,比我整整大一轮,今年已经满头白发了。他是个港商,过去已经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了,但极度追求完美生活,又投身到了有机食品领域。十几年来,他在有机食品领域做了很多布局。收购了日本非常有名的调味厂,以及十几家有机蔬菜厂。他说他一进行业就看到了醋的乱象,所以从八年前就开始投资,现在存了5000个大罐的醋。他做了一款高端的素食面,但在市面上找不到有机的调料,所以不得不自己做。为了这个调料,他费尽了心机,但由于渠道不通畅,并不能以合理的价格卖出去。走到今天他已然“心灰意冷”,准备放弃了。因此大家看,有好产品,但渠道不配合,消费者不信任,导致只能以看得见的低价去竞争,这逼着生产者压低成本,进一步导致了食品质量不可靠,消费者不信任。这一怪圈,使得中国有良知的生产商丧失了坚持下去的勇气,造成了食品质量的乱象。近几年在生鲜领域,人民对美好生活优质食品的追求是挡不住的。可是由于供应严重不足,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身于所谓的新零售。但斥巨资踏入新零售的这些企业,我认为是并没有逃脱传统零售的怪圈的。打着新零售的旗号,实际上还是在用补贴的方式打价格战,本质依然是传统的。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去追求品质,去替消费者着想,去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发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水果领域已经刮起了一阵清风,一阵追求高品质水果的清风。消费者开始越来越认同和享受更好的水果,使得我们的生产商有着比普通生产商更大的收益。但非常遗憾,只有好的水果,离人们真正追求的好生活还非常遥远,所以谁来引领好的食品生产?谁来引领真正好的生活?谁来破这个局?既然没有人来破,既然那么多商家都没有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那么我认为这个责任就应该落在我们肩上。因此,在这个时刻,我们重立初心,发布大生鲜战略。我们水果人常说,能经营好水果就能经营好一切。所以我希望通过我们百果园的努力,能够团结一批有良知的生产者去真正做好的食品,做好的生鲜。真正为我们国人供应高品质、高营养、高安全的、又买得起的好食品,不至于我们为了一罐奶粉还要挤破头跑到海外去,不至于我们真正生产出了好产品还卖不出去。我希望可以改变这个局面,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大生鲜。二、凭什么可以做大生鲜大家都说大生鲜的水非常深,没有巨额资本做支撑根本不用谈。这个领域都是最顶级的资本在做,你们想做就能做么?我想说我们可以。1、我们有与亚马逊相似的发展逻辑我们经过深度的思考,找到了一个标杆——亚马逊,我认为我们百果园的发展逻辑完全符合亚马逊的发展逻辑。亚马逊从书这个最简单的垂直品类入手,通过线上电商的模式,做到了世界第一,搭建了一个巨大的流量平台,并以此为基础,从书扩展到全品类,成就了一个商业帝国。他的核心支撑是科技,科技与品类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有科技作依托,从单一类目发展到全品类绝对不是一个神话。而我们的逻辑是,从水果这个号称世界上最难做的单品开始,搭建一个全国性的庞大销售网络,并且这个销售网络是以贴近社区的,最符合生鲜销售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社区店模式为基础的。我们的网络里已经有了3700家门店,未来我们要在中国开3万家门店;我们已经有了4500万个会员,未来我们可能拥有3亿个会员。我们拥有的这些会员,都是与百果园建立了深度信任的,追求高品质的会员,这是我们花费十八年才建立起来的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水果这个品类切入,从好水果过渡到好蔬菜,从好蔬菜过渡到好粮油,从好粮油过渡到好食品,是能够成立的。2、会员、流量、供应链构建三大核心竞争力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里?我们与亚马逊有着相似的逻辑,但是却有着不一样的核心竞争力,概括来讲我们有三点优势:第一,长期积累的深度会员。这些会员是我们信心的来源。第二,低成本高质量的流量。我们所拥有的3700个网点可以保证我们生鲜商品的最佳交付,我们不是店模式,不是仓模式,而是店仓一体化模式。我们这接近4000家店就是我们免费的仓,这会为我们带来极高的效率。别的竞争对手需要花重金建仓,但我们已经有了零成本的,可以带来流量的,有品牌支撑的仓。第三,深耕多年的供应链。百果园发展到今天,得益于我们很早就认识到供应链的重要性,目前我们在供应链的生产端上已经有了很深的积累。几乎所有的生鲜商品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即无论你的营销怎么样,无论你的模式怎么样,只有真正能为顾客带来好食品才是硬实力。而好食品不是我们选出来的,是种出来的,是养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所以供应链的核心在生产端。那百果园在供应链生产端的核心又是什么?是种植保障系统。食品领域的根基在种植,有好的种植才可能有好的养殖,有好的养殖才有好的加工。没有好的种植,就没有好的饲料,就没有好的母鸡,就不可能产出好的鸡蛋,因此养殖的基础在种植。有了好的种植,才有好的养殖,才有好的加工,所以整个食品领域的根基在种植。百果园在种植领域已经积累了十几年,特别是四年前,我们引入了世界上先进的种植系统,即日本的“BLOF”有机种植系统。通过这套系统可以保证我们可以做到“三高一低“,即高品质、高营养、高产量,低成本。我认为这项技术的引进有可能改变中国的农业。这套系统以种植技术为核心,以优质的生产资料作肥料,再结合各种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将会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像科技帮助亚马逊打造核心竞争力,我们的这套种植保证系统将会帮助百果园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已经布局十几年,积累了深厚的基础,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核心竞争力的支撑我们有可能、有能力拿下大生鲜。三、怎么做才能做好大生鲜那怎么才能做好大生鲜呢?我们崇尚的是脚踏实地,我们有非常高远的目标,但却脚踏实地。人家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我认为还有一种武功唯慢不破;人家用四两拨千斤,我们用千斤拨四两;所以我们是厚积而薄发,淡定而从容地踏入这个领域。因此,我们要从小做起,从一个单品一个品类做起。我们开发的产品必须能先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顾客。如果做不到,就不上架。我们必须要让我们的生产者感到自豪,让我们的消费者感到满意和幸福。在产品开发上,我想重点阐述一下我们秉承的“三不、三高、一坚持”的原则。“三不”原则:没有专家不做,因为专家让我们有全球视野,让我们看到这个品类的全球状况;没有行家不做,因为只有行家才能帮助我们将事情落到实处;没有从源头开始不做,食品的生产一定要从源头就开始管控。“三高”原则:高品质、高营养、高安全。如果想让我们的食品给人民带来幸福和健康,就必须满足这三点。“一坚持”:我们坚持又好又便宜。坚持高性价比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我们不仅要让消费者买得到,更要让消费者买得起,这是我们的发心。所以我们要从一个品类开始做起,秉承“三不、三高、一坚持”的原则,逐步扩展到全品类。这就是我们如何才能做好大生鲜。四、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关于目标,我们思考了很多。我爱人的外婆外公已经九十多岁了,他们非常喜欢我的爱人,几年前他们在家乡开始种菜,寄到深圳给我们吃。结果吃了他们种的菜,我们基本上再也吃不进别的菜了。过去我以为只有水果之间才会有这么大的差异,结果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也可以让蔬菜产生如此巨大的差异。有了这个念想后,我们小批量尝试做过一款山泉水,结果我们同事的孩子喝惯之后就再也离不开了。包括我们这次推出的“优生蛋”,我们另一个同事的小女儿吃过后,也开始只吃优生蛋。我们就在想,我们做这些事的意义在哪里?如果我们在家里可以吃到非常好的大米、蔬菜、水果、肉、面,那么大家就更愿意待在家里,实际上这就是幸福的生活啊。所以我们真正要追求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让大家的餐桌得到改变。因此,虽然我们走过了艰苦卓绝的十八年,但是我们愿意以归零的心态重新开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愿意再死磕二十年。我们希望用三年让国人能够过上生鲜好生活,用七年让国人过上食品好生活,用二十一年让国人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通过引领更多的人投向有良知的企业,让我们国人能够享受好的食品。为了实现这一愿望,我们必须即刻起航。
一起惠2019-04-22 09:23:30360 次
4月17日晚间,圆通公布了2018年财报。财报显示,2018年圆通营业收入274.65亿元,同比增长37.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04亿元,同比增长31.97%,基本每股收益为0.67元,同比增长31.94%。2018年公司业务完成量为66.64亿件,同比增速31.61%,占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13.14%,较2017年度提升0.5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其中,圆通的快递收入为233.3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4.32%;货代行业营业收入35.5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427.86%;其他行业营业收入为1.3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176.52%。圆通的国内时效产品营业收入在227.7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2.86%;国际快递产品营业收入2.1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83.70%,小包裹服务营业收入为1.53亿元。圆通单票快递产品收入3.44元,较2017年的3.68元下降了6.36%;单票快递产品成本3.03元,较2017年的3.29元下降了8.04%。财报显示,2018年度公司单票毛利较2017年上升0.03元/票,增幅7.94%,主要系本年度公司大力落实成本管控,单票成本大幅下降所致,2018年公司单票运输成本为0.80元,较2017年降幅为14.54%,公司单票中心操作成本为0.44元,较2017年降幅为6.65%。2018年公司单票网点中转费较2017年下降22.04%,主要系2018年7月起公司部分补贴的结算政策调整所致;2018年公司单票面单成本较2017年增长98.59%,主要系2018年8月起公司调整面单计费规则所致。其中,圆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为4968.97万元。如今,价格战已不再是各家快递企业的制胜法宝,取而代之的是服务质量。在消费升级的当下,C端与B端客户更加注重快递服务,各家快递企业也已意识到这一问题,逐渐将发展战略转向服务质量提升层面。圆通早在年初便设定了自己的新打法,2019年必须在思想意识、战略布局、产品结构、网络发展、管理体系等方面变革创新,要以市场为中心,以科技引领、时效为本、降本增效、网络赋能、协同共享为重点,全网上下一心、各负其责,打造圆通新的网络命运共同体。所以圆通将坚定深耕快递主业,紧密围绕市场需求,持续加强品牌建设,增强综合服务能力与竞争力,实现成本改善、服务提升、网络稳定、科技引领、协同共享、管理安全、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同时,2019年将继续聚焦成本管控,推进落实各项成本管控举措覆盖生产和管理全流程、公司和加盟商全链路,降低全网运营与管理成本,实现降本增效。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加盟商数量3604家,末端网点29991个,终端门店超40000个;公司在全国范围拥有自营枢纽转运中心67个,自营城配中心5个;全网干线运输车辆超5100辆,其中自有干线运输车辆1199辆;公司自有航空机队数量达12架。
一起惠2019-04-19 09:36:36381 次
很多想要在淘宝的创业者,可能是因为看到身边有朋友发家致富,觉得可以尝试,但又会又些胆怯,因为淘宝发展到今日,人口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就会出现这样的疑问,2019淘宝开店还赚钱吗?其实赚不赚钱主要还是看你想不想赚了。首先,如果是刚进入电商行业的话,肯定会去和同行,同类型的店铺进行比较,而每个行业都是有巨头的存在,或许有的人就会觉得,和那些在行业里面已经有了知名度,然后又有资金实力的商家比起来,似乎很难获得成功。实际上,这是一个思维上的误差,如果调转一下思路,利用好他们的数据作为你发展的前期经验和基础,如果能找到他们遗漏的细节,那就将成为你成功的关键。之后可以会考虑的问题就是在推广上,众所周知的是要想有一定的流量基础不可避免的会用到付费的流量推广。对于付费推广,很多地方会了解到的一些情况,比如花费了很多钱,结果都打了水漂。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认为付费的推广都是高价的,不可把控的。其实,也存在着低价的流量入口,仔细的发现,去经营,一样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还有一种担心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在一些热门类别的产品上。在热门类别的产品上,往往产品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而且这类产品因为众多的商家都有,是不能够再打价格战的,那怎么样可以让这类型的产品能够做到有一定的特殊性呢?这就关系到的是店铺本身的装修,客服的质量,产品的编辑和优化等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是细节,当你的细节传递到了客户的心中,那就获得了比价格更加强大的方式。所以说,如果你还在为“在2019淘宝开店还赚钱吗?”这个问题所能困扰的话,可以针对你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入手,只有你想不想做的问题,能做到就可以赚到。
一起惠2019-04-04 10:51:18293 次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0.6万亿元,其中运输费用5.6万亿元,物流中介、信息部也有70余万家,但信息不对称、非标准化、运营效率低、空驶率高等现象充斥着整个市场。试图用互联网提升物流效率的货运O2O企业大体分为两种(排名不分先后):城际货运如罗计物流、运满满、货车帮、福佑卡车、物流小秘;同城货运如蓝犀牛、速派得、云鸟配送、神盾快运、货拉拉。按照企业公布数字粗略统计,2014-2015两年间,资本市场在此领域的投入有十几亿元。四年过去,同城货运已经经历了一轮行业洗牌,目前58速运和货拉拉处于两强争霸状态。但市场大就自然不缺新玩家,「闪电狗科技」则是同城货运的新玩家之一。选在此时入局,他们切入点是什么?他们赢得战争的筹码又是什么?闪电狗创始人刘宾告诉36氪,当市场不再依赖价格战,而是看重产品和服务的时候,才是良性竞争的状态。闪电狗的机会正由此而来。闪电狗科技的基础业务是车货匹配的信息撮合(不抽佣),主要面向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城市配送。衍生业务是针对平台货车司机提供一系列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贷款购车、保险服务、商户贷、车抵贷等。经营9个月来,闪电狗拥有70多家大型企业级客户,包括小米、顺丰、京东等,平台注册司机达到了十几万。截至7月平台的认证司机在6.5万人左右,并仍在以每天7000-8000人的速度在增长。目前已入驻11座一二线城市,北京单日GMV在35万元,运力池中的车辆与客户需求大致为3:1,日均增量500-600辆。我国3000多万货车司机中95%都是个体户。除了货运订单和货运效率,这个群体中大部分人还面临由于货运行业高风险、缺少固定资产和无信用体系,而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和不得不缴纳高额保费等问题。而闪电狗平台的角色就是银行、保险公司和司机之间的媒介,司机可以拿到第三方贷款利率低50%的贷款和比个人购买低约15%的保费,银行有可风控的放贷对象和获取货车司机群体信用数据的渠道,保险公司则可以拿到批量的保险订单。目前,闪电狗主要盈利来源于面向司机的利息差价和保险公司返点,其余则为面向小B客户提供的质押融资利息等。刘宾表示,单纯的车货匹配平台无法形成司机壁垒,哪里有订单司机往哪走,而闪电狗既不抽佣也不收取会员费,司机对平台依赖性更高。从长期规划来看,闪电狗还将有两个主营业务:1)拿地建仓,实现智能仓配一体化,2)村村通。前者在于刘宾认为仓配结合是物流行业的大趋势,仓配一体能够完善城配服务,实现一站式服务,但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政府审批拿地建仓和智能仓储系统研发。后者一方面是农村市场虽然难啃但依然有前景。从需求上看,农村人口是乡镇和城市的2-3倍,且优质商品难抵农村,往往因物流不畅通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从购买力上看,大部分地区的农村人口不需要承担购房压力,购买力和城市人的相当。另一方面是创始人的改造农村物流现状的情怀。闪电狗的计划在于上行帮农产品运出,下行将优质商品输入农村。目前已经在于雄安新区和西安试点,主营B2B和B2C的货运业务。但众多互联网公司不愿涉足农村,正是因为困难摆在眼前——农村市场分散,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开发情况严重受区域经济的限制。如果将目光放近一点,下一个目标是进行全国布局,预计今年年底会布局18-20座城市。闪电狗已于今年4月获1亿元融资,投资方为东旭集团、东鼎国际。预计会在今年10月启动B轮,目标融资6-10亿元,将主要用于系统研发和拓城。
一起惠2018-08-21 10:32:41333 次
房租暴涨和长租公寓的扩张暂且无法直接划上等号,但长租公寓这种新的租赁模式正在给房屋租赁市场带来新的变数。长租公寓注定是重资产产业,在实现完全盈利前,长租公寓的存活必须依赖于外部“供血”。就盈利模式而言,长租公寓的主要收入依旧来自于租房租金,此外长租公寓企业也试图在其他形式上寻求新的盈利点。长租公寓先将房源集中签下再进行改造提高房屋品质、后进行租赁的模式,进一步拉高部分出租房价格,放大了当下的房源供需矛盾。“如果资本挟持了企业,一定会跑偏。长租公寓爆仓,一定比P2P爆雷更厉害。”硕大的白色背景墙,鲜红的地毯,一把黑色折叠椅。19日中午,风暴中心的胡景辉一个人坐在台上情绪激动,再次向在场的众多媒体表达了自己对近期房租市场暴涨的观点。三天前,时任我爱我家副总裁的胡景晖关于房租飞涨的言论,将矛头直指长租公寓蛋壳、自如,瞬时掀起国内房产中介市场的巨大风浪。在8月17日的一场电话会议中,胡景晖试图揭开近期房租上涨的“真相”:他认为以自如、蛋壳公寓为代表的长租公寓运营商,为了扩大规模,以高于市场正常价格的20%到40%在争抢房源,人为抬高收房价格导致租金暴涨。胡景晖称,一旦大规模的长租公寓资金链出现断裂,将会出现业主驱赶承租人的情况,后果严重。出人意料,一天后,胡景晖即在朋友圈宣布从我爱我家离职,而原因则是因为一通电话被公司夺权。“之所以被供职了十八年的我爱我家切割,原因是链家董事长左晖两次给我爱我家集团董事长兼CEO谢勇打电话,说你能不能管一下胡景晖,如果你管不住,链家将全面和我爱我家在舆论上开战。”一番火药味十足的言论把左晖、谢勇两位房产中介行业大佬也拉入舆论风波。对此,谢勇保持了沉默,但这番言论却迅速遭到了链家董事长左晖的否认,“我以人格担保,从来没有主动联系过谢勇,绝对没有说过威胁我爱我家的话。谁说我说了这种话,我可以和他对峙。”胡景晖的离职内幕演绎成一场罗生门,但风波并没有就此停止。核心话题在于:长租公寓平台究竟是不是近期房租暴涨背后的推手?在接受腾讯《深网》采访时,蛋壳公寓执行董事长沈博阳否认了长租公寓在通过价格战的方式搅乱市场。他表示,“从商业模式的角度讲,长租不是赢者通吃的行业,而且客单价极高,没人打得起价格战,拼的是效率和服务。”自如CEO熊林发给《深网》的回应也表示,不存在参与市场不良竞争、哄抬房价的行为。熊林发文称,自如对于收房价、出房价、配置成本等,从产品设计、运营规则、系统设置都有明确的管理。同时,熊林还表示六年来自如客户端的价格涨幅远低于市场整体涨幅。房租暴涨和长租公寓的扩张暂且无法直接划上等号,比如房源的供需矛盾也被认为是重要原因,但无疑,长租公寓这种新的租赁模式正在给房屋租赁市场带来新的变数,在资本助推和发展空间巨大的背景下,抢占市场占有率和扩大规模是他们眼下的最紧迫任务,也导致自如、蛋壳最终成为这轮房租暴涨后舆论的众矢之的。资本助推长租公寓扩张今年以来,在一二线城市住房租赁市场不断升温的大背景下,大量创业者和投资机构将目光投向长租公寓市场,长租市场呈现竞争白热化,中国租赁市场机构化管理或将成为未来的主要模式。长租公寓行业大热,背后是极具潜力的发展空间。链家研究院曾作出预测,2020年住宅存量将达2.75亿套,且将有8700万套房流入租赁市场,如此庞大的资产管理需求将极大利好机构出租企业。而就目前现状来看,房屋租赁市场仍以个体房东为主体,机构参与者数量有限。有数据显示,在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机构出租房源往往能占到租赁总供给的25%—30%,但中国品牌公寓的规模市占不到2%。加之自2015年起,频繁发布的相关利好政策也推动了长租公寓市场的快速发展。其实早在八年前,以魔方、YOU+、优客逸家为代表的企业就已涉足长租公寓市场。2014年,雷军仅通过五分钟与团队的交流就决定投资YOU+1亿元A轮融资成为长租公寓市场里的经典谈资。贝壳(原链家)、我爱我家等传统中介出身的公司也都纷纷入局。此后几年时间,长租公寓企业数量快速增长。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全国范围内各类长租公寓品牌为1200多家,房源规模超过202万间。不仅是房产中介和创业型公司,各大房企也多通过长租模式扩展自己的新业务。据相关机构统计,2018上半年销售额前20的房企中已有16家企业开展了长租业务。其中,发展速度较快的万科、龙湖、旭辉等三家企业已运营近7万间长租公寓。而无论是集中式还是分散式,长租公寓注定是重资产产业,由此可见其与资本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在实现完全盈利前,长租公寓的存活必须依赖于外部“供血”。于是,资产证券化成为长租公寓获得资本加持的解决方案。目前,新派公寓、魔方、蛋壳、自如等长租公寓企业均发行了资产证券化产品。去年初,魔方发行首单公寓行业资产证券化产品“魔方公寓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募集资金总额达3.5亿元;今年3月,自如完成储架ABS首期产品“自如2号1期”的设立,未来一年,自如将在上交所完成共计20亿元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所谓“短期拼规模,长期拼盈利”。在发展早期,规模仍是长租公寓发展的关键词。以魔方公寓为例,其在2014年底仅有39家门店,一年之后,便迅速扩张至100家,如今这个数字已变成300家。熊林曾对长租公寓的未来发展作出预判。他认为到2019年,中国公寓行业将进入深水区,2018年行业将迎来专业化分工、高效运营的时代,规模化、专业化的头部企业将加速成长,而小而全的运营模式将面临更严峻的市场考验甚至被淘汰。简而言之,房源才是企业壁垒。但在快速扩张的规模背后,盈利仍旧是绕不开的核心问题。熊林强调,作为提供城市核心基础居住与生活服务的民生行业,长租公寓的本质应该是一个维持低毛利、大规模、高效运营的行业,单体城市运营规模达不到20万间很难实现盈利,整体管理规模达不到100万间很难形成规模效益。即便是跑在长租公寓前列的自如,目前总规模也只达到60万间。就盈利模式而言,长租公寓的主要收入依旧来自于租房租金,此外长租公寓企业也试图在其他形式上寻求新的盈利点,例如自如推出的资管平台向委托者收取委托管理费(出租率大于70%时),魔方公寓收取的管理费和其他增值服务费用等等。市场发展早期,规模优势显然十分重要,长租公寓企业追求规模化扩张也在情理之中。对此,胡景晖给出警示,如果市场上各大机构不理性地发展下去,今明两年将会成为大批长租公寓死亡之年。但从此次房租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来看,难以一言而概之,简单扣在长租公寓资本竞争的头上并不准确。自如、蛋壳:我们拒绝“背锅”近日,北京等一线城市居民明显感受到房租上涨带来的紧迫感。根据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近日发布的《2018年7月中国城市租赁价格指数报告》,深圳、北京的租赁价格指数同比持续呈现上涨态势已经超过了19个月。贝壳研究院统计数据则显示,2018年前7个月,北京链家租金指数同比上涨10.7%。单月来看,7月北京每平米月租金为91.5元,环比上涨2.2%,租赁成交环比增加19.2%;新奥洋房、三义庙北和城华园三个社区的环比涨幅分别为36.1%、28.4%和24.5%;我爱我家研究院数据则显示,2018年7月,普租的租金均价环比上涨6.2%。但根据《财经》报道,所采访北京租户提供的数据显示,相比去年同期,单间月租涨幅高者达35%,低者也有20%。对于各家数据存在差异背后的原因,分析人士称房租价格数据主要掌握在各家中介机构手中,割裂分散,没有一家机构能够掌握整个市场数据,而各自机构出于自己利益,倾向于公布对自己有利的数据和结论,而统计局数据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亦不能全面反映北京的房租变化情况。就在胡景晖将自如、蛋壳等长租公寓认定为哄抬住房租赁价格的主要“罪魁祸首”之前,一封指责中介推高房租的帖子就已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事件缘起陈先生以网名“仙翩”在水木社区发布的一则著名帖子。该帖子称,“自家房子要出租,在天通苑,120平方米三居,心理预期是7500(元/月)很不错了。来了自如和蛋壳两帮人,自如报价提高到9500,蛋壳急了,说,要比自如高300元,最后几轮过后蛋壳给到10800每月。”对此,自如否认收录过天通苑西二区120平米三居室的户型,并表示目前该区域同户型房源普租价格均在万元以上,自如曾按照市场价委托期4年、5年给出9000元左右两种报价,可见自如从未对该区域给出高于市场普租价格的租金。自如认为,长租公寓首先不具备影响操作整个租赁市场价格的能力,其次从企业运营机理出发也不会哄抬租金折损出租率,影响企业及行业的长效发展。“舆论所指出,长租公寓哄抬租金价格的行为,即有悖企业长效发展的规律,也有悖市场运作机制,是任何长租公寓都将抵制和规避的行为。”自如方面称,长租公寓行业目前占整个房屋租赁市场的比例不足5%,是需要长期耕作的低毛利行业,通过规模化和相对稳定较高出租率支持企业长远发展。出租率与出租价格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只有收出房价格合理,甚至要保证相对较低的出租价格的情况下,才能保证相对较高的出租率。蛋壳负责人沈博阳则在18日通过微信朋友圈回应称,“租房关系到民生,不是儿戏,多一些科技驱动,少一些中介套路;多一些透明有序,少一些恶性竞争互相拆台。对于造谣抹黑扰乱市场的行为,蛋壳公寓一定会拿起法律武器。”风暴真相:被不断放大的供需矛盾尽管长租公寓平台自己觉得委屈,但随着胡景辉的炮轰引爆舆论,所有的指责都集中在了自如、蛋壳等身上。“资本急切想从烧钱模式进入到赚钱模式,房租上涨是必然结果”。恒大研究院副院长夏磊认为,长租公寓参与方为了竞争市场份额,疯狂地融资、抢占房源、抢占市场份额,争取房租的定价权。对房租价格的变动,自如CEO熊林给出解释,他认为,从过去十年来看,北上深的走势都是七八月最高峰,无一例外;租金与城市人口净流入、就业率、租房供应的总量、结构、质量最直接相关,以今天中国一线城市的租住供需看,已经完全进入市场化阶段。熊林的解释略为含蓄,链家旗下贝壳研究院提供的报告《北京租金上涨的真相》更为直白,把主要原因归于拆违行动导致房源供应的减少:“近来北京市集中清理与拆除违规公寓、群租房以及隔断房等不符合消防安全的租赁住房,导致市场上低端租赁房源减少,同时对“黑中介”“二房东”的打击导致部分不合规房源下架,挂牌房源总数下滑;此前低端房源的租客不得不转向收费更高的其他产品类型,需求端的增长推动了这部分产品租金上涨。”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北京市拆违面积分别是1818万平方米、3000万平方米、5985万平方米,而2018年前4个月拆违逾已经达到1641万平方米,拆除量是去年同期的3.8倍。从北京最近几年的实际新增住房面积来看,远不及拆除面积。《财经》报道称,2015年至2018年4月近三年多时间,北京12443万平米的拆违面积相当于177个北京像素。北京像素位于朝阳区和通州区交界,是北漂族居住密集小区,住了近3万人,是北京最大的商住楼盘。此外,还有房地产专家分析表示,购房成本的飙升、即将出台房地产税的传闻等因素,也加大了房租上涨压力。相比上述隐性原因,当长租公寓平台在资本加持下以疯狂争抢姿态进入,便成为最后一环可直接量化评估的拉高房租的“野蛮者”。长租公寓先将房源集中签下再进行改造提高房屋品质、后进行租赁的模式,进一步拉高部分出租房价格,极速放大了当下的房源供需矛盾。朝阳区亚运村某我爱我家门店中介告诉腾讯《深网》,传统租赁模式下公司赚的仅仅是中介费和部分服务费,但是长租平台中介从房东抢到房源两三年左右的代理权后包装转手,月租金差价往往达到五百元至上千元左右,预期利润十分可观。从这个角度看,在这轮房租暴涨的舆论风暴中,自如、蛋壳们并非无辜。17日,北京市住建委等部门集中约谈了自如、相寓、蛋壳公寓等主要住房租赁企业负责人,明确提出规范住房租赁企业,不得利用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获取的资金恶性竞争抢占房源;不得以高于市场水平的租金或哄抬租金抢占房源;不得通过提高租金诱导房东提前解除租赁合同方式抢占房源等。但另一方面,如果仅仅靠监管规范上述长租公寓平台,显然已无法解决目前房租整体上涨过快的难题。
一起惠2018-08-20 09:55:07445 次
该来的总会来,股权整合带来的阵痛开始显现。8月2日,在被阿里全资收购4个月之后,饿了么(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更新了其股权信息。据企查查显示,饿了么原股东邓高潮、张旭豪、汪渊、康嘉等全部退出,新任股东为杭州阿里巴巴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阿里巴巴创投公司”)。虽然饿了么回应称张旭豪目前仍担任饿了么董事长,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董事长不过是一个没有实权的“花架子”,随着股权变更,也意味着以张旭豪为首的创始团队已经彻底出局。然而,对于已经不再年轻的饿了么,加上了阿里的帽子,未来就会好吗?十年一梦,饿了么会成为下一个淘点点吗?相较于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来说,张旭豪的退出显得更加低调与凄凉。把时间拨回到3年前,2015年10月,美团和大众点评宣布合并,长达5年的O2O铁王座之争就此告一段落。而在彼时,人们在感叹“上海互联网企业难逃被收购的宿命”时,也将目光投向了饿了么,人们好奇这家同为上海互联网代表企业的命运将会走向何方。张旭豪没有让这种疑问持续很久,很快就喊出“他们变,我们不变”,并强调饿了么“未来也将保持独立发展不变,并且会坚持做大做强”。然而数据显示,这3年走下来,饿了么却是一直向下滑坡的发展状态。在易观发布的《2015H2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分别以33.7%、33.1%和19%的市场份额排在前三位。而到了今天外卖行业的座次已经发生变化。据Trustdata刚刚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美团外卖、饿了么和百度外卖的交易额占比分别为59%、36%和3%,外卖市场正逐渐形成“631”格局。市场份额被美团逐渐拉开,这也直接促成了阿里全面收购饿了么,并开始清退创始团队。目前饿了么的法人代表已由张旭豪变更为王磊。王磊为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在阿里巴巴以95亿美金收购饿了么后,接替张旭豪出任饿了么CEO。当然,熟悉O2O的人应该对王磊曾经的经历并不陌生。在早期,阿里曾倾力打造淘点点为O2O业务核心,王磊于2013年9月出任淘点点事业部总经理,2015年阿里剥离淘点点到一家新公司,也就是我们后来的口碑网,王磊随即被调任阿里健康CEO。深究淘点点以及后来口碑失败的原因,有业内人士指出与阿里的基因有关,吴军博士在《浪潮之巅》中曾提出“基因决定论”,即由于公司基因的影响,当一家大公司想要转型占领新的领域,做出颠覆性创新产品的时候,往往会败得很惨。而阿里在转型O2O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失败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对于阿里这样要做平台和生态的公司,难以承受O2O的线下之重。只是对于创业几近10年的张旭豪而言,将自己辛苦打拼的公司让给曾经击败过的老对手,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更令张旭豪揪心的也许在于,如今的饿了么会在王磊的掌舵下变成下一个淘点点吗?被阿里收购的项目越活越差,饿了么慌得一比在被阿里收购后,饿了么将承担起各种新零售场景的配送工作,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在对外宣传上饿了么始终是与淘宝小店、盒马鲜生等捆绑在一起的,即便在刚刚公布的与星巴克合作中,官方也是宣称“星巴克接入阿里新零售”,主要包括会员系统打通,而饿了么只是承接其中的配送服务。由此可见,饿了么之余阿里就像是整体新零售棋盘上的一颗棋子,在战略发展过程中,饿了么有必要为了整体而做出牺牲,过往被阿里收购的企业莫不如此。一方面,阿里想要利用饿了么的配送网络服务自己的新零售生态,另一方面阿里也不想投入过多资金用于饿了么业务补贴。路透社、彭博曾先后曝出饿了么正在开启新一轮20亿美元融资。对比,路透社评论称,这可能是马云胃口太大、导致“消化不良”的一个标志。为了融资需要,饿了么将在7月至9月期间每月花费1.47亿美元(约合10亿元人民币),希望将饿了么的市场份额提升到50%,从而有希望在今年内追上美团外卖。然而饿了么大手笔重演“价格战”的计划在业内人士看来并不明智,毕竟曾经王磊掌舵的淘点点仅在2014一年也花出去50多亿,结果却令人失望。此外,目前外卖行业已经下半场,价格并不是用户最为看重的,配送体验和食品卫生才是影响其对平台选择的参考因素,这也正是饿了么所欠缺的。当然,如果想要参考饿了么的未来,我们不妨看看这些年被阿里收购的企业究竟发展的如何。2005年8月,阿里巴巴以40%股份为代价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如今雅虎中国早已关闭;2013年底,在移动互联网浪潮初期已拥有超两亿用户的天天动听,纳入阿里巴巴旗下,更名阿里星球后,市场地位一落千丈,如今早已停止音乐播放功能;2015年11月,阿里收购优酷土豆,两年时间优酷土豆从视频行业“老大哥”变成第三,从亏损变成巨亏。那么,饿了么能够逆天改命、摆脱这种被收购后衰落的结局吗?总结:阿里自己说过,从来不做财务投资。意思大概是,投资并购的标的进入阿里体系后,就要为阿里的长远战略目标服务。问题是,长远目标就是让它们越活越差?对于阿里来说,饿了么只是棋子,一方面用于补足自己的新零售短板,一方面用于牵制抵御美团,而饿了么本身的长远目标似乎并没有人真正关心。真可谓:十年一梦志犹在,一朝醒来皆成空!
一起惠2018-08-06 10:28:34828 次
就在红星美凯龙上市前的5个月,居然之家宣布正式启动上市进程。家居流通行业的发展方向变得太快了,在一二线家居卖场扩张、盈利纷纷受限之际,包括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企业早已开始向外扩张,以寻求更多的突破之机。红星美凯龙搞投资疯狂“买买买”,被称“一身匪气”,居然之家似乎背靠大树好乘凉,但阿里联投130亿元背后的目的是对居然之家的“重新改造”。而改造后的结果,谁也不知道。只不过,不知道居然之家的“五年600店”和“十年千店”,未来还能不能实现?红星美凯龙1000亿身价减半,居然之家的上市捞金之路会顺畅吗?今年1月17日,红星美凯龙在上交所敲钟上市,发行价为10.23元每股,成为家居零售行业“A+H股第一股”。上市首日股价报收14.73元每股。值得注意的是,在几个涨停板之后,红星美凯龙最高的市值曾逼近1000亿元。就在红星美凯龙上市前的5个月,居然之家宣布正式启动上市进程,也开始走向了一条上市“捞金”的路。不过,亿欧家居发现在半年之后,红星美凯龙的A股股价迎来了大幅下滑。截至发稿前,红星美凯龙A股市值只剩500多亿,这还是当初那个曾经逼近过“1000亿”A股市值的红星美凯龙吗?等待着居然之家的上市之路将充满艰险。换个角度思考,从两家企业目前的多条主营业务线来看,以他们为代表的家居流通企业正在下一盘大棋,目标并不仅仅限于家居大卖场。01路子野、广撒网,野心勃勃的红星美凯龙频繁投资“互联网+家居”近年来,红星美凯龙在泛家居行业布下了不少点位,但也并不止步于“互联网+家居”行业。不难看出,红星美凯龙近两年来在定制家居行业、智能家居以及人工智能行业的落点较为频繁,在泛家居以外的行业里,它还注资了体育、交通出行、文娱影视等行业的创业公司。难怪有业内人士称红星美凯龙已经成为了“买买买”的家居企业代表之一了。红星美凯龙方面曾指出,企业的频繁“跨界投资”的目的是满足更多中产消费群体的需求,从而为他们打造完整的家居生态链。02打造行业孵化器,红星美凯龙用“买买买”开启想象空间另一方面,红星美凯龙还提出了“家居行业孵化器”。从红星美凯龙早前提交的回A招股书来看,红星美凯龙给自身的定位除了原有的“国内领先的家居装饰及家具商场运营商”以外,还多了一项自我定位,那就是——“家居行业孵化器”,并有志于成为拥有家居装饰及家具生态系统中最具价值的主要第三方平台。从红星美凯龙最新的官方定位来看,它的服务内容除了卖场自营和销售、委托经营与管理,还包括“装修供应链”、“卖场的轻资产扩张(星艺佳)”、“家装业务(家倍得装饰)”、“消费金融”、“O2O”和“物流配送”等等。另一方面,在红星美凯龙于招股书提到的“新业务事业群”中,亿欧家居发现它的新业务单元板块内容多样,分别覆盖了电商、家装、物流、金融、地产采购、投融资、物流产业园、基金管理等领域。这些内容已经不局限于全渠道泛家居业务平台服务商的战略定位了。这家企业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93年的连锁品牌家具商场,正想借助收购并购、孵化新业态的方式,幅射上下游产业链并扩大市场份额,为中产消费群体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实现自己的“孵化梦”。但根据部分业内人士的反馈来看,红星美凯龙的不少投资案例走的都是“野路子”模式,以控股的方式帮助创业企业获得发展。只不过,若业内人士的描述确有其事,假设长期以这种模式介入到企业的发展中,还会有更多的创业公司希望与之共度“美好时光”吗?毕竟投资市场是开放的,钱谁都能给,但优秀的创业公司对投资人或投资机构的选择权也会更大。至于浮动较大的市值波动情况,只能说市场信心不足,红星美凯龙得加把劲才行了。03扩大业务布局,居然之家要从“大家居”转向“大消费”如果说“买买买”是业内人士对红星美凯龙的评价,那么居然之家则被看作是“卖卖卖”的代名词。半年间,居然之家就变相“卖身”了好几次。在2018年初,阿里联合一众投资机构及企业给居然之家带来了130亿人民币的投资,居然之家因此释放了36%股权。而在这轮巨额投资的热度尚未消退之际,居然之家又迎来了顾家家居的新一轮融资。2月26日,顾家家居发出公告,将出资1.98亿元成立投资基金,并宣布投资的唯一对象是居然之家,投资完成后,顾家家居将间接持有居然之家0.54%的股权,未来将获得居然之家IPO上市投资收益外,并与居然之家在业务方面保持战略合作。除此之外,惠达卫浴也加入了居然之家的阵营。惠达卫浴于3月8日宣布与居然之家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等共同成立投资基金“北京居然之家联合投资管理中心”,并以自有资金参与认购投资基金3000万元基金份额。在达到30亿元的该基金规模中,顾家集团又认购出资5亿元,乐华恒业出资2亿元。除了“卖卖卖”,居然之家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在于向“大消费”方向的转型升级。在2018年初,居然之家董事长汪林朋喊出了一个口号,到2022年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零售经营格局,实体店数量要超过600家、市场年销售额过千亿人民币,并在2027年之前力争完成由“大家居”向“大消费”的转型升级,实体店数量超过1200家,也就是实现“十年千店”的目标。从居然之家现有的业务格局来看,居然之家正在建设的“大消费平台”涵盖的内容很多。它覆盖了室内设计和装修、家具建材销售、智慧物流、商业会展、金融服务、跨境电商、食品超市、院线餐饮、儿童娱乐、体育健身、数码智能、居家养老、城市综合体开发等领域。不过,其布局的行业类别看上去似乎没有红星美凯龙来得“专注”。在亿欧家居看来,由于家居建材行业处在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中产消费群体的崛起和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让家居建材这个“土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2017年,一大堆家居公司成功上市,到2018年,获得IPO或正在寻求IPO的企业也有不少,比如已经成功登陆港股的齐家网(齐屹科技)、试图登上创业板的顶固等,居然之家也是正在寻求IPO的企业中的一员。从居然之家的布局来看,无论是健康养老还是儿童娱乐、运动健身,它都将矛头对准了当代中产阶级群体的普遍消费需求,并试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从而开辟出一条“新商业”的光明大道。04获投130亿元,居然之家是借力新零售造势还是等着被阿里改造的“羔羊”?在这些战略合作及股权投资与收购的事件中,最受关注的是居然之家与阿里的合作,这将为居然之家“新零售”的落地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今年3月底,它与阿里盒马鲜生的“组cp”式合作,也让业内人士看到了居然之家从“大家居”转向“大消费”的新机遇。但这些摆在台面上讲的话可能隐含着另外的一种可能性。可以说,为同一批消费群体提供更多层次、更优质的专业化服务已经成为了家居企业普遍的思路,家居流通行业如此,定制家居行业也是如此。居然之家从“大家居”转向“大消费”的发展道路大概率是对的,但走不走得通就得看今后的发展了。居然之家缺钱吗?2017年市场销售额超600亿的它其实并不缺钱,投入的成本远低于总营业收入。所以,钱并不是吸引居然之家接受阿里联合投资的唯一理由。有从业者告诉亿欧:居然之家看中的是阿里庞大的线上数据量,这将是有助于居然之家转型大消费的重大推力。但从阿里的角度来看,就不这么简单了。不只一位从业者告诉亿欧,居然之家很可能被改造成新零售卖场,还有人说它有可能延伸成为新的“万达商业广场”。虽然这两种想象还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但改造这件事情拥有太多的不可预见性。反正,中国缺不缺家居卖场很难说,但不缺少另一个万达广场。05家居卖场快速扩张的“不光鲜”:绑定一二线品牌并签下3年开500店的协议,是霸王条款还是战略合作?撇开上面的这些猜测与议论,对于红星美凯龙与居然之家来说,布局未来泛家居产业链、并在其中搭建起生态体系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主要目标。回归到家居流通行业的本质,对家居卖场数量扩张的要求也是他们共同努力的方向,但在这一点上,家居卖场的扩张还会跟前十年一样顺风顺水吗?如上图所示,截至2017年底,红星美凯龙和居然之家的家居卖场总数均已超过了200家,两家家居流通行业巨头全年新增的商场数量相近,其中绝大多数新增的家具卖场是委管卖场。但是,在一二线城市,目前家具卖场所处的市场环境并不好。虽然红星们纷纷开启了大店模式,让主材商在卖场开大门店,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家居产品解决方案,但是在线上线下零售模式暂未真正打通的情况下,家居行业急需开拓新的营销方式和获客渠道。也就是说,家居企业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在家居卖场开线下店和开自营店了。我们可以看到,大型商城比如家乐福超市旁边,已经入驻了一些家具品牌,他们的店面不一定是大店模式,可能店面并不大,成本也不低,但这种新的消费场景也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获客途径。亿欧家居在撰写此文时无意间听闻了一个消息:家居卖场的扩张背后其实是有“盟约”做基础的。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都已经纷纷绑定了不少家居建材行业的一二线品牌,和他们签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的内容是什么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要求他们三年内在红星或居然之家内开500家店。有行业人士告诉亿欧,在现有卖场流量逐步衰减的基础之一,如果红星和居然们不这么做的话,卖场的人流量只会更少。甚至,如果他们不绑定那些一二些品牌的长期合作,红星们、居然之家们每年的关店数量就远远不止2家或3家了,可能会翻个很多倍。因此,对于形势严峻的家居流通行业,亿欧家居认为,包括红星美凯龙和居然之家在内,应该提前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一二线城市卖场占有率低,陷入价格战,竞争相对来说十分激烈。在家居建材企业纷纷寻求获客新通道、不再主要依靠家居卖场和自营店带来流量的背景下,如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难道真的只能依赖一二线品牌的广泛开店带来流量?二是三四线或五六线城市相对一二线城市来说,市场竞争更偏良性。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除了要PK当地品牌,还有一点要比拼的是谁比谁熬得住、谁比谁跑得快,应该怎么比拼?这是我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对于提出的问题,我们作为行业观察者并不能提供解决方案。但结合与很多行业人士的交谈,在未来家居消费场景更加多变、用户的家居消费需求更加突出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先看清楚家居建材未来的发展方向的企业将占据发展的先机,而这个“方向”将与零售有关,更与如何将“零售下沉”有关。目前,摆在红星们、居然们面前的是一道难题,而答题的钥匙就握在市场的手里。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谁能够及早地发现行业的机遇并且快速改变航向,谁能够看到势头后及时将服务下沉、趁势上岸,谁就能更早一些看到未来,届时,活下来的,才是胜者。
一起惠2018-07-26 10:05:16460 次
五年前,电商正规军是不屑与微商为伍的。彼时,微商以一种矛盾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一方面诸如俏十岁凭借微商异军突起,一年卖出了超过4亿元的面膜,并冠名央视、湖南台等多个综艺节目;另一方面,假货、层层代理、吹嘘洗脑、付钱后不发货直接跑路等乱象屡屡发生。这使得微商逐渐与传销、骗子划了等号。妖风之下,大胆者如韩束在2014年9月进军微商渠道,成为首支微商正规军。韩束之后,号称数量2000万的微商们,越来越渴望登堂入室。但转年,央视给泼了一桶冷水。2015年4月,央视新闻曝光微商面膜天价荧光剂和激素,有的超标6000倍成为毒面膜。此事令“微商”形象彻底黑化,整个行业面临灭顶之灾——以微商起家的俏十岁面膜,几乎一夜之间痛失80%的销量,后退出微商,转型实体店,其他品牌更是对“微商”的帽子避之唯恐不及。然而,几年过去,画风再度突变。所有平台都在做微商这个月刚过半,两家在微信上做服装库存分销的公司接连宣布融资。7月2日,爱库存完成5.8亿人民币B轮融资,由君联资本领投,钟鼎创投及建发集团跟投。7月17日,好衣库完成数亿人民币B轮融资,腾讯领投,IDG、险峰长青、元璟等机构跟投。就在6月,好衣库刚刚宣布由IDG资本领投的1亿人民币A轮融资。两家公司区别不大,本质上都是借助微信进行分销。平台与品牌方谈合作,分销给微商,微商在朋友圈里卖货。当微商一词蒙上贬义色彩后,媒体们爱用“社交电商”来形容这一类电商,但随着营销术语的升级,现在出了个更加专业的名词——S2b2C,上游对接品牌方库存,下游为职业微商代购提供正品低价库存,再由微商将商品分销,形成品牌方——平台——小b(微信代购)——消费者的交易体系。S2b2C模式简图,虎嗅据公开资料绘制在爱库存、好衣库之外,运用这一模式更被人所知的是云集。2015年5月,做淘品牌起家的安徽人肖尚略转型做综合电商,上线云集微店App。2018年4月,云集宣布完成1.2亿美金B轮融资。肖尚略向媒体表示,云集日销售额最高超过2.78亿元,2017年全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这家成立三年的创业公司已经长成微信生态中估值第二高的电商公司,仅次于接连拿到腾讯投资的拼多多。这套模式打破传统电商中的天价流量困境,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的传播低成本获客,并且有裂变效应,使得平台体量飙升。于是苦于流量压力的中小型平台纷纷转型。去年7月,母婴电商贝贝网推出“贝店”,当时贝店负责人如此描述这一业务:“第一个关键词是共享,即将贝贝的供应链体系开放给用户,让他们在自己的社群当中做分享和分销,从中产生效益。第二个关键词就是分享,很多家庭都会在妈妈群里面,妈妈群一定会有少数的两到三个核心人士,她能够影响到社群的价值和定位,我们希望赋能到对应的人,让她们为妈妈群体服务。”几乎在同一时间,做海淘的达令宣布品牌升级为“达令家”招募会员,成为会员后可以销售达令家提供的产品。此后,诸如楚楚街上线楚楚推,以及洋葱海外仓、好物满仓、有好东西等创业项目跑步入场。电商巨头如阿里、京东等对微商分销也有所涉及。支付宝界面中一度出现微商进货入口去年一段时间支付宝主页上曾出现“微商进货”标签,给其微商业务引流。阿里的微商属于一级分销模式,用户使用阿里巴巴一款“微供”系统筛选商品、供销商,再使用App“采源宝”一键铺货到微信、朋友圈。今年1月份,京东和美丽联合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推出“微选”,入口在微信—发现—购物中。微选初始形态有些像淘宝头条,经过几次产品更新,现在来看像是微商分销平台。在首页,所有产品都注明返佣金的字眼,点击进入具体店铺,均在显眼位置挂有“合伙人招募”的广告,申请成为合伙人后同样可以一键转载铺货。网易在去年6月推出网易推手,网易旗下拿来分佣的产品将全部来自网易直营商品——网易严选、网易考拉。唯品会则在近期上线类似的产品云品仓。与创业企业不同,电商巨头们大都严守“一级分销”模式,避免政策风险。于是到最后,无论是做平台的还是做自营的,最后都成了做微商的。为什么微信分销遭追捧微商分销模式神不知鬼不觉地遍地开花。参与其中的既有电商巨头也有成立四五年模式已经成熟的第二梯队玩家,更有不计其数叫都叫不上名字的创业公司。为什么这一模式受到追捧?首先,流量成本高企依然是电商不能承受之痛。新产品获客要投广告,无论是低价补贴,还是百度关键词竞价,抑或做应用商店推广亦、找明星代言,说到底都是花钱买流量的模式。在创业热潮最火爆的2015年,做奢侈品二手生意的“胖虎”,把线下门店砍掉开始做线上交易平台。创始人马成曾透露,由于二手奢侈品单价高,当时获得一个下单用户的成本是1500元到2000元,主要渠道是百度关键字竞价和应用商店优化。“用户的忠诚度很低,哪边便宜就去哪边,而且获客成本这么高,就算他来你的平台下单,获客成本也赚不回来。”用户在胖虎平台上达成交易,它收取2%的佣金,而平均6000元的客单价,远不够支付流量成本,在线上尝试了两个月就停止购买流量。2016年后,流量价格对创业者来说已经贵到难以承受。有创业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购买流量,最多时一个月要花掉五六百万元人民币。“如果一家公司只拿到了几百万的天使轮,那他们融的钱还不够投广告”。2016年,海淘电商蜜淘倒闭。它在2014年获得B轮融资后,用补贴打价格战,耗费千万元买广告,以获取流量以及用户。但当更强的对手入场,同时遭遇互联网寒潮,最终兵败如山倒。相比较之下,通过微信群裂变、朋友圈传播而产生的社交流量,处于价格洼地。做跨境食品电商的格格家,在2017年同时做微信分销。创始人李潇另设团队上线一款新App,环球捕手。据一位接近李潇的人士透露,两者运营成本相同的情况下,环球捕手完成的订单数几乎是格格家的10倍。各个电商平台微信分销产品其二,电商增长放缓的大背景,要求玩家找新出路。从唯品会发布的2018年Q1财报来看,该公司总净营收为人民币199亿元(约合3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60亿元增长24.6%;净利润为人民币5.297亿元(约合845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519亿元下降4%。无独有偶,京东的第一季度财报,也呈现出了疲软的态势。财报数据显示,京东在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3.1%,而2017财年Q2、Q3、Q4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43.6%、39.2%、38.7%。增速放缓,既有季节因素,也有行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的原因。唯品会CEO沈亚在分析师会议上说:“我们正积极推进如何从货架电商转型到社交电商,从提高转化率转变为提高裂变率,从引流思维转变为裂变思维。”其三,微信天然适合做分销。“42章经”的曲凯曾经问过白鸦对社交电商的看法,当时白鸦说如果五年以后人们复盘近几年的互联网,有两件大事是一定要提的:第一个是vivo和OPPO的销量超过了小米;第二个是微信红包,让拿到vivo和OPPO的人手机里都有钱了。这两点,其实打通了四五六线城镇青年及中老年人群的信息流和资金流。此外,微信扩大了交往范围,从之前手机通讯录中数十个熟人关系扩展到几千个半数人关系,并且从之前的点对点通讯,扩展到可以通过群和朋友圈点对面通讯。机遇与风险在搜索引擎中,无论以“云集”、“环球捕手”、“贝店”还是“达令家”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最下方的相关搜索中都会出现一条联想词条“XX到底是不是传销”。官方对于传销组织的认定,通常有几个判断标准:“人员在30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以及“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诸如阿里的微供、京东的微选、网易推手等大平台都是以一级分销来规避风险,即直接从平台分销出售给C端用户,不能再发展下线。而云集、环球捕手等平台则因分销层级不清陷入争议。2017年7月,云集微店接到一张958万的“迟到”的罚单。CEO肖尚略在公开信中承认“2015年下半年,云集微店采用的地推模式引起了一些外界争议,监管部门认为部分推广形式与《禁止传销条例》冲突”,但他强调,早在2016年2月,“在有关部门和法学人士的帮助下,云集就对地推中有争议的部分进行了整改”。公开信息显示,起初云集的店主分为三个不同的层级,缴纳398元平台服务费后,就能一键成为普通云集店主,通过自购优惠、用户CPS和邀请新店主得到报酬。在店主通过直接邀请和间接发展100名新店主以后,就成为云集主管,之后邀请的每一位新店主,他都能得到150元/位的培训费和15%的销售佣金;团队人数达到1000人后,主管就可竞聘服务商(经理)。整改之后,用户花398元购买一套自营化妆品后赠送店主资格,邀请新人购买化妆品后会获得商城代金币。主管和经理仍能获取培训费和销售佣金,但会与云集签订兼职劳动合同,从而规避风险。云集CEO肖尚略反对把云集比做微商的说法。“微商——微小的商业,这一概念非常值得推广,可是微商的层层代理、层层抽成,把原本100元的商品卖到了1000元,客户和底层微商的商业价值都没有得到尊重,是不健康的商业模式。”他认为云集与微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级分销的结算模式。“云集的财务收支都由总部统一结算,每一件商品的收入汇总至云集后,分别向供应商、品牌商支付商品成本,向物流商提供物流、仓储成本,向每一位店主、经理、主管分配利益,我们店主的利益由上往下划分,而非由下往上。”环球捕手等平台也采用了类似的做法。今年6月份《新京报》的一篇报道直指环球捕手疑似传销,其中提到,环球捕手会员用户分店主、服务商、优秀服务商三个等级。新用户在平台上购买399元的指定产品,即可开通“捕手会员”,同时成为“环球捕手店主”,可以分享销售商品获取佣金;获直属下级会员省钱额度和销售佣金收益的25%;每邀请一位下级会员可收益100元。CEO李潇回应《新京报》称,目前外面流传的一些规则并非环球捕手官方制定的,而是一些服务商曲解了规则。“环球捕手的会员体系中确实存在店主、服务商、优秀服务商三种概念,但并非所谓的‘上下线’关系,分销体系也并非多级。会员邀请一名新会员时会获得奖励以及新会员消费的佣金,是仅有的一级。”他进一步解释,当会员邀请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或新会员消费总额超过一定额度时,平台会从中选择一些优秀的会员,邀请其成为服务商;优秀服务商更是服务商中的佼佼者。服务商和优秀服务商将承担管理统筹和服务会员的职责,基于其团队人数和销售额会获得相应奖励。对于创业者来说,微信分销模式的风险在于,如果做多层分销,虽然能带来爆发式增长,但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如果只有一级分销,又要以牺牲增长速度为代价。为了避开微商所留下的骗子等固有印象,他们又以社交/社群电商等概念对这一模式进行包装。2006年,在经历了与监管层的漫长博弈和转型后,安利终于获得象征合法身份的直销牌照。十年后,这些在社交电商中掘金的创业者们,在对产品进行不断的升级变更后,不知道是否能迎来同样的好消息。
一起惠2018-07-25 10:19:14634 次
7月17日,北京持续暴雨。早上10点,在打了2小时滴滴未果后,李尹(化名)坐上了闪送小哥的车。李尹家住通州,在朝阳区大望路上班。从早上8点,她就开始用两个手机在滴滴上同时打车,出租车、快车、拼车,挨个尝试了一遍,但APP界面显示的永远是让人绝望的等车排位。眼看就要迟到,一位停在路边、骑着电动车的闪送小哥给了她“灵感”,“第一次尝试运这种货物。”小哥打趣道。不到1公里的路程,他们足足花了十多分钟,最后李尹给了小哥20块钱“意思意思”。在这个叫车难的雨季,与李尹类似的奇葩打车故事特别多。7月16日,有人在朋友圈分享了打车“妙招”:给老婆打滴滴排号70,我直接打了一辆货拉拉让她上班。“机智如我”,该网友在文末加上捂脸哭的表情,之后网络上让货拉拉进军网约车的呼声不断。暴雨笼罩下的北京,关于打车的一幕幕荒诞剧在上演,其背后,是日趋严苛的监管新政下,网约车的艰难生存之路。在这场无人应答的民怨中,居于头部位置的滴滴自然成为口诛笔伐的靶子。处境尴尬:出行这活儿越来越难干“滴滴一下,无人应答”“快车不快”,成为近段时间乘客调侃的段子。事实上,叫车难的直接原因是7月1日发布的《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根据《规定》,“在北京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或者组织从事巡游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的,京车京人平台证三证不全,都将被扣押车辆。”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将展开为期半年的“非法客运专项治理行动”,打击非法客运行为,机场、火车站重点点位检查24小时全覆盖。由于非京牌车辆在之前的排查中多已陆续清出,这次受影响最大的是非京籍司机和“双证”不全的网约车。“双证”一是指司机要有网约车驾驶证,二是指车辆需变更为营运车辆。一旦查到不合规的,会被责令停运、扣押车辆、处以罚款。北京市交委披露,仅7月1日半天,北京全市就检查了1800余辆车,查扣各类“黑车”54辆。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公示的数据显示,进入7月以来,因使用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的车辆,擅自从事或者变相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每天被处罚的人数从此前的个位数上升至几十人。仅7月16日、7月17日两天就有将近100人被处罚,这两天也恰好是北京大范围受暴雨影响的时间。一边是司机离场导致的运力不足,一边是乘客的抱怨,“一夜回到五年前”的打车难处境伴随着北京的暴雨集中爆发。事实上,随着各地相继出台网约车管理细则,政策旋风下,大批不合规的网约车正在被清理出局,严格的执法力度直接减少了司机出车量。不仅是滴滴,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易到用车等平台均受到运力上的强力冲击。尽管从体量上看,滴滴稳坐头号玩家宝座,但觊觎这块蛋糕的大有人在,仅今年上半年,网约车领域就加入了不少新玩家,开启新一轮烧钱大战。今年3月上线顺风车业务后,高德大力推广叫车业务,已经接入了滴滴出行、首汽约车、神州专车、曹操专车等主流出行服务商,可为用户提供出租车、快车、新能源车、专车等多种不同价位的出行选择;4月,携程宣布旗下携程专车获得天津市交通委代交通部交通运输部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线上服务能力认定》(俗称“网约车牌照”),该牌照全国通用。传统车企也正伺机加入这场狂欢。5月,有媒体报道称一汽、上汽集团(31.880,0.08,0.25%)内部正在尝试做网约车业务,已有数名网约车业内从业人士收到上汽的工作邀约。除了尝试搅局的新手,老玩家也毫不松懈。其中,易到用车今年4月在全国47城开启车主免佣金,首批24个城市47万名司机报名早已满额;嘀嗒发展也很凶猛,今年1月升级为嘀嗒出行,从专注顺路拼车升级为出租车、顺风车兼具的移动出行平台,通过高额补贴快速切入市场,如今也成为出租车司机的大平台。不断拓展边界的美团开始向滴滴开炮。今年3月,美团投入铁血部队强势进攻上海,在“补贴”策略下一度豪取三分之一市场份额,不过进攻节奏在政策阻挠后陷入停滞。现在回头看补贴停止后的美团,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去年登陆的南京,平台用户、车主数量均双双回落。尽管竞争对手火力不足,但在前有政府监管,后有各路追兵的战况下,老大哥的日子并不好过。感受到压力的滴滴并未选择正面对抗,一哄而上后的一地鸡毛,是价格战战术下,网约车遭遇的尴尬处境。与此前声势浩大的闯关局面形成反差的是,补贴战落幕后,美团打车几乎已经回到原点。据2018年上半年网约车报告,94.6%的用户选择滴滴,而美团则降至12.8%;同时,随着平台补贴力度的收缩,网约车司机对平台的选择上,也更加倾向滴滴出行,5月司机端常用滴滴出行平台占比达89.4%,而美团降至13.2%。依循历史路径来看,网约车平台是靠着烧钱补贴做大的,此后“免费出奇效”的打法也被视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不过,美团上海一役说明,风向在改变,在互联网步入下半场的背景下,C端用户带来的流量红利几乎告尽。破局之路:押宝汽车后市场在网约车业务遭遇困境的情况下,下一个护城河在哪儿?出行霸主滴滴选择押宝在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事实上,滴滴早已在网约车之外给自己铺好了多条路。此前滴滴已搭建“洪流联盟”,通过与零部件、整车企业的深度合作打通汽车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包括进入汽车制造领域联合为共享出行场景定制生产智能电动车,加大自动驾驶研发力度推动智能出行等。更重要的是,滴滴看上汽车服务这块万亿级的大蛋糕。4月16日,滴滴宣布成立成立汽车服务平台,整合了原汽车后市场、运力中心、海浪(租车业务)和优步等多个部门人员,业务包括加油、维保、汽车开放平台和分时租赁等汽车服务与运营。这被看作是滴滴在出行以外第二大具有想象空间的业务。据Analysys易观分析预测,2017年汽车后市场规模将达到10600亿元(不包含汽车金融),同比增长约21.4%,预计到2019年将突破1.2万亿元。京东、阿里巴巴等巨头已经通过各种形式在汽车后市场进行了业务布局。滴滴对车服业务也寄予了厚望。此前滴滴曾透露,旗下汽车租售、加油、维保、分时租赁等多项汽车服务与运营业务目前已经覆盖200多个城市、5000多家合作伙伴和渠道商,年化GMV超过370亿元,准备在2018年年底完成900亿元年化交易额目标。滴滴、腾讯合计持股25.5%的汽车交易服务平台灿谷赴美提交IPO申请书。根据招股书,其盈利从2016年的1.34亿元增加161.5%至2017年的3.49亿元。以此来看,滴滴汽车服务平台也具有极大发展空间。布局车服业务也是滴滴试图借助平台优势在打造交易闭环,与滴滴此前与汽车厂商合作把第三方租赁公司接入滴滴共享汽车平台,以实现资源互通,是同样的布局考虑。一方面,通过车服业务将平台司机顺势导流到保养、加油等线下服务,给司机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同时还能增加用户粘性;另一方面,线下的服务用户也可导流到线上平台。概括来讲就是,围绕车主和汽车深耕服务,纵向延伸。当然所有这都些线上线下交易都有可能带来更多的利益增长点。滴滴出行汽车出行服务平台总经理陈熙曾表示,以汽车租赁、分时租赁以及后市场为基础的汽车服务平台,将成为一个很好的纽带和催化剂,帮助“洪流联盟”顺利落地。早在三四年前,汽车后市场领域就曾迎来一波资本追捧热潮,不过好景不长,包括博湃养车、车蚂蚁、云洗车等一批新入局者相继倒闭。由于线下运营成本较高,汽车后市场服务需要经历漫长的培育期。滴滴在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探索出一条破局之路并不容易。滴滴有意将车服业务与滴滴原有品牌作出区隔,目前推出的小桔加油、小桔养车,均以“小桔”命名。据《财经》报道,刚刚成立三个月的滴滴车服业务将被分拆独立,准备以约30亿美元的投前估值,融资10亿-15亿美元,软银是意向投资者之一,但最终方案尚未完全敲定。滴滴对此不予置评。有分析称,拆分车服业务一方面是为了未来独立融资,另一方面可为滴滴接下来的上市收获更高的估值,因为尚在起步阶段的车服业务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剥离亏损业务也能美化滴滴的财报。目前滴滴尚未公布上市具体时间节点,据三名业内人士称,滴滴可能不会选择今年上市,大概率是明年下半年,现在市场变数非常大,不排除有其他变化。放缓上市节奏也意味着滴滴目前的融资需求并不紧迫。就在7月17日,滴滴宣布获得BookingHoldings5亿美元战略投资,这笔钱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亏损业务带来的资金压力,借此滴滴也将其出行版图扩展至酒店+旅行领域。BookingHoldings是全球最大的在线旅游公司,旗下APP将提供滴滴叫车服务接口,而滴滴的乘客也将可以直接通过滴滴APP上的入口,预定Booking或Agoda平台上的服务。借助BookingHoldings在海外市场的优势,滴滴将更容易布局海外业务。在主营业务尚未整体盈利的情况下,滴滴也在试图实现从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到汽车全产业链服务提供商的定位转变。无论是稳固出行业务生态、扩张海外市场,还是在汽车产业链寻求新的突破点,都是滴滴在为即将到来的上市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
一起惠2018-07-20 11:53:58454 次
去年ofo和摩拜激烈的价格战,以及双方在国际市场攻城略地的比拼,可谓风光无限,然而在盈利泡沫破碎,资本热情燃尽后,今年的共享单车市场更多的是寻求如何高效的运营,以实现盈利为生存输血。在声明坚决独立发展后,实现盈利对ofo来说至关重要。戴威宣布接管海外业务不久,就有澳媒披露ofo正在筹划退出澳大利亚市场,未来两个月将在阿德莱德及悉尼回收小黄车。而此前,ofo已先后退出以色列、中东地区,早起大规模铺张的印度市场,有媒体称当地员工已被裁员。ofo澳大利亚发言人称,退出澳大利亚市场是一项战略决策,ofo未来将优先发展重点国际市场。这一说法与7月6日ofo宣布海外市场进入第二战略阶段十分切合,在第二阶段,ofo方称将深耕重点市场,其中包含新加坡、美国、法国等增长迅速的地区。在重点市场,ofo将进行精细化运营,根据各个市场的不同提供差异化服务,其中在法国市场,随着巴黎政府提升自行车用量,ofo新增投放了近万辆小黄车新车。而摩拜自被美团收购后,除5月份宣布入驻印度西部城市浦那外,在国际业务上几乎没有新的进展,但日前在国内市场开启了无门槛免押金骑行,作为首发企业,摩拜或将借此进一步提升骑行频率及新增用户。相较于去年与ofo争相公布落地国,在资本及多方原因促成下,共享单车逐渐走向精细化运营的下半场,圈地时代就这样暂告结束。值得注意的是,因规避了和ofo、摩拜价格战的哈罗单车,在二线及以下城市稳步推进,似乎为其积攒了不少实力。在ofo和摩拜因资本而后劲不足的当下,哈罗单车单方面宣布,因竞争对手订单下滑,哈罗日订单已突破2400万,居行业首位。此外,哈罗单车目前并无意扩展国际市场,凭借蚂蚁金服的扶持,哈罗在国内市场已对ofo和摩拜形成了强力围剿之势。
一起惠2018-07-13 09:36:02404 次
于6月下旬向港股递交招股书的同程艺龙,有望成为香港OTA第一股。提交招股书的三个月前,同程和艺龙刚刚完成合并。前者主营交通订票,后者主营住宿预订,加上双方背后都有腾讯和携程这两位重要股东,这场合并被媒体报道为“核心优势互补”。然而时至今日,为了乘上资本寒冬前的红利“末班车”,两家机构仅仅仓促打包了业务,就向港股发起冲刺。是资本的“挟持”,还是对无法掌控流量的危机感?上市后的新品牌“同程艺龙”,到底路在何方?重组中仓促上市去年年底,同程旅游旗下的同程网络板块和艺龙旅行网宣布合并,成立新公司“同程艺龙”。早期分别入股同程旅游和艺龙旅游网的腾讯和携程,成为新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目前分别持股24.92%和22.88%,合并后的新公司,由原同程旅游CEO吴志祥任董事会联席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原艺龙CEO江浩任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江浩曾为携程副总裁,自携程入股艺龙后加入。自此,同程艺龙董事会的所有执行董事中,已没有携程入股前的艺龙管理成员,原同程旅游的五位创始人也仅余下两位。合并之初,同程艺龙表示将“致力于成为领先的在线预订出行交通与住宿平台”,并“整合双方大交通、酒店等优势资源”。然而,“优势资源”的整合至今仍未达到预期。两家公司仅打通了微信、QQ中的“火车票机票”和“酒店”入口和会员等级积分体系;同程旅游和艺龙网的手机应用软件依然独立运营。无冕财经在拨打客服热线时发现,两家的400客服热线也仍是分开的。整合不充分也得到了内部员工的确认。据同程旅游一位不愿具名的员工向无冕财经透露,无论是合并后还是上市后,除了管理层的变化,同程和艺龙仍然像是两家公司一样运营,实际业务仍然是各做各的,只是在机票、火车票、酒店预订等部分产品板块实现了信息互联。由于合并后的新公司经营期太短,因此难以评估业务及增长前景。招股书中将此视为风险因素,甚至经营指标也只能将同程线上业务和艺龙的数据相加作为参考。相较于此前用户熟知的同程网和艺龙网,“同程艺龙”作为一个新品牌,如何重建知名度、扩大用户基础,都是一场新的考验。但同程艺龙依然仓促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这距离合并完成仅三个月,速度之快令人惊讶。资本挟持运营时间如此短暂的同程艺龙,为何在整合未达预期的情况下,也要上市?从两大股东的角度考量,腾讯和携程希望缩短回报等待期,使同程艺龙提早进入二级市场融资。投资者对资金回笼的急迫,与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去扛杆的政策导向背景有关,“资管新规”的要求、美元利率升高、贸易战加剧等的影响,让资金向实体经济聚拢,只得使同程艺龙向二级市场寻求融资机会,以期乘上高市值红利期的末班车。如今,小米、映客、美团点评等互联网企业都在近期选择上市,这种扎堆上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级市场已经出现的恐慌情绪。而对两大股东而言,在金融市场去杠杆时期,与投入高度依赖流量的业务相比,将宝贵的资金用在更核心的业务中,也许是更好的选择。同程艺龙上市的背后有着资本的考量。而从招股书披露的经营成果来看,两大股东用流量和业务“催化”了同程艺龙,助力其上市。在上市前的“关键时刻”,同程艺龙交了一份还算不错的成绩单。2017年,同程艺龙合计营收52.26亿元,年度利润6.85亿元,是2014年之前线上旅游行业价格战以来,连续亏损后首度扭亏为盈。其营收主要来自住宿预订和交通票务,目前在国内在线旅游市场占有9.8%的份额,位列第三。扭亏为盈,要归功于用户量的增长,而用户增长与两大股东的业务和流量支持不无关联,携程是艺龙的大客户和最大的供应商,而同程及艺龙近三分之二的用户依靠腾讯引流。招股书披露,2017年同程及艺龙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为1.212亿,其中由腾讯引流的月活跃用户数为7970万,即有65.7%的月活跃用户数依赖腾讯旗下平台。相比之下,同城及艺龙自己的移动端和PC端月活跃用户数不过2790万和1370万,加起来的流量也不过是腾讯带来的一半。两大股东带来的不仅仅是流量,而且是“便宜的”流量。无冕财经发现,2015年至2017年,同程及艺龙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从8870万增长到1.212亿,年复合增长率达17%;但2017年的销售及营销开支比前一年度反而下降了30%有余。双面夹击即使能赶在资本寒冬前储备弹药,但匆忙上市的同程艺龙,其考验才刚开始。腾讯的入口能为同程艺龙带来流量,也能轻易收回流量。招股书中,“与腾讯关系的变差可能对我们的业务及增长前景,尤其就我们腾讯旗下平台,造成重大的影响”,是重要的一项风险因素。其次,在作为“标品”的酒店和交通票务业务,产品同质化较高。招股书显示,交通票务和住宿预订两块业务在2017年为同程艺龙贡献了49.93亿元的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95.52%。深圳市龙之旅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万点向无冕财经分析,同程艺龙所主营的住宿预订和交通票务两块业务,在线上旅游市场中,属于标品,这本来也是该市场的主力。但在“标品”市场中,当获客成本相同时,中间商有可能会被供应商釜底抽薪。同程艺龙要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线上同类公司,还有航空公司和酒店集团。目前,航空公司、酒店集团通过自营服务平台到达终端客户的渠道愈发多样和高效,其直销业务的普及和价格的透明化,进一步压缩了同程艺龙们的生存空间。以南航为例,乘客简单注册即可加入名为“南航明珠俱乐部”的常旅客里程奖励计划,提供比网络购票的里程更优惠的权益,时有会员特价票活动,其退票政策也比购票网站更灵活;如今,南方航空在自营平台中也开始推出“机+酒”的旅游套餐服务,价格颇具竞争力。跟标品业务相比,非标业务在用户粘性更高、利润率更高,事实上,同程艺龙也试图涉足线下,但收效甚微。同程艺龙合并时,同程旅游原本的线下业务被分离,该板块持有线下同程旅游体验店资产,主营旅游度假业务。但在招股书中,旅游度假业务的营收因为数额过低而未体现。万点指出,线下旅游社通常的毛利率在10%左右,比经营单项委托为主的线上公司高5到7个百分点,但线下旅行社承接的业务80%以上都是旅游定制和跟团游,需要二次、三次沟通,获客所需的能力配套与线上业务有很大不同。以主营国内游学项目的世纪明德为例,曾为其博士报告团成员的张珺向无冕财经透露,世纪明德初创时,是以清华北大高考状元讲座等活动形式,逐渐打开各地区初高中院校的市场,如今其年度参与人数超过十万,早已成为单一垂直领域的龙头。也有一些线上旅游平台与这类强劲对手展开正面竞争,途牛就是先例。途牛通过自建地接社、线下门店,整合了旅游供应链。虽然因此赢得了线上旅游度假业务的龙头地位,但却录得三年间近50亿的亏损额。同程艺龙自己也意识到了标品市场客户粘性缺失以及旅游度假市场开发难度大的双重危机,在招股书中写道“若我们未能提高品牌知名度,我们可能难以挽留现有用户及吸引新用户、旅游服务供应商及业务伙伴,并且我们的业务可能受损”。面对航空、酒店集团和传统旅行社的前后夹击,又受到大资本的挟持,仓促上市的同程艺龙路在何方?
一起惠2018-07-12 09:16:17496 次
一度陷入低价恶战的快递行业已然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结合邮政局近几个月来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来看,多项数据呈现好转趋向,服务质量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词。6月8日,国家邮政局公布了《2018年5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5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171.2,同比提高33.7%。就完成的业务情况来看,5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预计完成业务量41.8亿件,同比增长25.1%;预计完成快递业务收入509.3亿元,同比增长25%。快递业务量收增速趋同,快递价格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预计1-5月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CR8为81.5,与1-4月相比提高了0.4个百分点,快递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这也意味着行业的竞争门槛进一步提高。在四项一级指标中,服务质量指数的变化情况尤为引人注目。5月,快递服务质量指数为229.4,同比提高58.4%。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72小时准时率和有效申诉率均明显改善。其中快递有效申诉率降至百万分之二以下,为五年来新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前5个月,快递有效申诉率持续降低,一定程度上说明快递企业更加重视改善用户体验,从而避免招致投诉的纠纷频发。快递业服务质量持续改善,与现今行业的发展格局不无关系。一方面,目前快递行业集中化程度不断走高,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快递业务降价空间有限,单纯依赖降价手段的价格战难以打响。另一方面,用户对于配送时效、相关服务提出更多要求,同时线上线下有了更多的投诉、申诉渠道。两大因素倒逼快递企业更加重视用户体验,通过提升服务质量维护自身商誉价值,进而留住更多商家用户。另一方面,在服务质量重要性凸显的形势下,不少二三线快递玩家却陷入“服务差—被投诉”的恶性循环。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关于2018年4月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情况的通告》显示,快捷、全峰两家快递企业的申诉率突破200,高居“差评”榜首。尽管相关问题不一定由其主观原因造成,但投诉多发的背后,已经显示出二三线快递玩家目前的困局:快递服务轻易便可找到代替品,倘若占不到一席之地,一旦口碑雪崩,企业则往往无力翻身。因此,从细分市场切入转型,对中小快递企业而言,恐怕仍是一条崎岖的求生之路。
一起惠2018-06-12 10:15:16335 次
2013年2月的一个深夜,化妆品公司俏十岁创始人武斌,仍在办公室里不安徘徊。公司研发的面膜始终销路不畅,令他寝食难安。尽管努力尝试了各种方法,但渠道和消费者依然对新品牌不买账,库存压力越来越大。他不由怀疑,前后多年的研发心血,可能真的要胎死腹中。5个月过后,奇迹发生——俏十岁面膜一夜爆红。武斌点石成金的魔力来自微商,这源于他的无心插柳。此前,因为库存太多,武斌心灰意冷,将面膜送给朋友们使用。有些人觉得效果不错,产生了在朋友圈展示和销售的念头,并征得了武斌的同意。意外的是,没过几天,产品销量就从最初的几盒增加到成百上千盒,伴随着核裂变般的扩散,几个月后,俏十岁传遍了全国朋友圈。武斌大喜,借势布局,一年之后,在没有一名正儿八经销售员的情况下,俏十岁卖出了超过4亿元的面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创富神话面前,压抑了多年的传统零售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纷纷踏足新大陆。韩后、太太口服液、洋河、同仁堂等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以不同模式切入,这其中:富士康卖起了手机,向百万员工招募分销商;海尔宣布招募3万名创客;国美则向旗下30万员工发出人人开微店的进击令,业绩与工资直接挂钩;甚至国企中粮也在朋友圈卖起了食品、保健品。社交电商大幕,在2015年徐徐拉开。拓荒者们热情满腔,旁观者却报以冷眼,他们认为社交电商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有评论称,社交只是一种引流方式,不是一种电商模式,不符合大众日常消费习惯;且大量微商产品单一、消费频次不高,只能靠拉下级代理层层囤货盈利,真正到达消费端的商品并不多,本质上无异于传销,这样的模式不可持续。上述评论一语成谶。由于几乎不需要任何门槛,社交电商催生了一批创业者,他们在缺少监管的情况下野蛮生长,在短短半年之内让社交电商乱象丛生:朋友圈中打擦边球、混水摸鱼者层出不穷,三无货、假货、A货亦是泛滥不止;私下窜货、乱要价、售后问题频出;央视曝光微商中含激素和荧光剂的毒面膜后,不仅大批面膜品牌遭遇滑铁卢,其他领域草根品牌也没活过5个月;俏十岁几乎一夜之间痛失80%的销量,后退出微商,转型实体店;破了微商销售纪录、光芒四射的云集和环球捕手因涉嫌传销被罚款千万整改……一时间,整个微商生态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从业者遭受前所未有的鄙视。社交电商不会有春天,传统电商仍是消费者最爱,几乎成了主流舆论的共识。然而,两年后,零售画风再次突变。传统电商增长乏力,离天花板越来越近。2015年,中国电商交易量增幅为36.5%,此后连续两年大幅下滑至19%。在互联网新增用户接近饱和状态下,引流成本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而此前不被看好的社交电商,却悄然蹿出两匹黑马——拼多多和贝店。拼多多是拼团砍价式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消费者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发送链接拼团采购,会获得超低的价格。据称,上线后不满一年,拼多多的单日成交额即突破1000万。如今,其活跃用户已超过3亿,直逼京东;月流水高达400亿元——拼多多用不到3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些成绩,阿里和京东做到这个数字用了10年。贝店是贝贝网的移动端变体,上线于2017年8月,属于综合性社交电商平台,号称打造“社交版天猫”。其模式类似直销——用户达到一定消费门槛后即可成为店主,一边可以享受作为忠实消费者的折扣福利,一边可以通过推销产品获得利润回报。上线3个月,贝店日订单量突破百万,今年3月活跃用户环比增长133.37%,位列当月移动App月活增幅榜第一。两匹黑马的狂奔,似乎让业界看到曙光——社交电商是可行的,某些高效的模式甚至可以规模化复制。另一份统计数字,更为社交电商的前景添了一把火:2017年,微信生态的电商交易总额已突破万亿,相当于阿里全年交易额的三分之一。所有人都认为风口来了,资本亦伺机而动。过去4个月中,社交电商领域,融资捷报频传:1月,库存分销平台爱库存完成1亿元A轮融资;2月,“改邪归正”的环球捕手宣布获得浙江大学战略投资,估值20亿元;4月,拼多多融资30亿美元,估值150亿美元,资本方为腾讯和红杉资本;4月,礼物说完成1亿人民币C1轮融资,C2轮正在进行;4月,“从良”的云集也得到了1.2亿美金B轮融资。这些融资背后,站着IDG资本、高榕资本、今日资本、新天域资本、鼎晖投资以及北极光等声名显赫的金主。他们眼里,看到的是下一个独角兽,甚至下一个淘宝。同样在4月,一条让业界欢欣鼓舞的消息降临——19日,帮商家开移动商店的工具提供商有赞(曾用名口袋通)完成借壳上市,市值超过60亿港币,成为“微信生态第一股”。尽管本质上,社交电商“是在长江、黄河之外,再挖出一条河的玩家”,渠道之间似乎并非零和博弈,但传统电商仍不敢怠慢,加速布局追赶,以防止用户大量流失。淘宝推出了特价版APP,对标拼多多的拼团模式;京东则在京东优选内新增了“天天拼购”模块,3-5人即可拼团获得2.7-6折的优惠,随后又推出开普勒轻商城小程序,为零售商家提供社交电商基础设施;网易考拉上线了微商城;唯品会的微商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实施。更值得回味的是,时隔4年后,微商鼻祖——俏十岁与武斌也宣布重返微商江湖,准备孵化一批新的微商品牌。一切似乎意味着,在经过市场和混乱的洗礼后,社交电商的生态终于以日益规范的趋势,让昔日战将找回了信心。只是,这信心不再属于武斌一个人,朋友圈江湖、10亿用户的争夺大战已再所难免。原本被广泛唱衰的社交电商,怎么突然间就火了?首先,在运营机制上,社交电商的确具备了传统电商不可比拟的优势——裂变。传统电商革了传统零售的命,但它的软肋在于需要千方百计地引流。一个电商平台就像一个大集,需要把四面八方的人群吸引到集市中消费,消费者之间很难相互传导。而随着平台间竞争加刷,市场增长放缓,引流的成本越来越高。社交电商则不需要集中引流,它将大集变成了无数个销售站点,每个站点都在赚取差价或售后分成的利益驱动下自动引流。或者说,社交电商将引流任务转嫁给以个体为主的分销商或代理商。以某某商为例,如果你注册成为其店主,就会获得双重身份——某某商的消费者和分销商,采购其商品时可以享受7折优惠。当你通过微信向好友推荐自己店内商品后,每成交一单便可得到3折的利润。当销售额累积到规定条件,你便可以发展下一级分销商了,你的采购成本可以低至6.5折,下级卖出的每一件商品中,你都会得到0.5折的利润。这种由消费者到分销商的过程就是裂变。对于部分商品而言,这种模式建立在较高销售价格的基础之上,以给“上级”分销商留下足够的利润分配空间。在拼团模式中,裂变效应更为明显,消费者为拿到低价而自发组团,就是在为商家作免费的引流推广,不仅用户数量增长迅速,对于想要卖掉产品的品牌商来说,获客成本、运营成本要比传统电商低得多。此外,在传统电商难以下沉的三线城市以下的市场,社交电商也更有用武之地。传统电商发展至今18年,对三线以下城市覆盖率一直不高,除了物流因素外,与这一消费群体对电商的认知度偏低有关。但这一群体却有另一个特点——更易受到熟人圈子的影响。他们的手机里可能没有淘宝、京东,但大都有微信。经过熟人推荐,在对话框里就可完成购物过程,在他们看来要比传统电商更简单、便捷。他们也拥有更多的业余时间,以适应低门槛的社交电商所提供的兼职舞台。这样广阔的卖家队伍给社交生意提供了充足的土壤。几家头部社交电商的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三线以下城市产生的交易量高于一二线城市。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如火如荼的社交电商并不完美,其背后隐藏着不可忽视的三大痛点。其一,管理难到位。做分销、代理商的门槛不高,导致从业者良莠不齐、能力不一的现象颇为普遍。自以为天高皇帝远,总部看不见的微商,敢于以杀鸡取卵的方式谋取眼前利益,最终对品牌造成伤害。比如,运营已经趋于规范的拼多多和云集,至今仍不断接到各种投诉:有消费者买到假货难退货,有的退款被扣押,还有些从业者为显示平台实力而进行虚假宣传。此前云集1.2亿美元的B轮融资,某些店主敢吹出20倍,说成20亿美金,让云集无辜背锅。其二,个体从业者的收入水平,决定了模式的持续性。朋友圈里经常让人亮瞎眼的操作,莫过于微商们晒的收入,要么动辄几万、几十万的交易额截图,要么买车买房的照片,一边吹嘘自己够敬业,一边数落旁人不努力,图文并茂的方式让无数人心潮澎湃、禁不住诱惑,加入代理大军。殊不知,这背后都是满满的套路。有从业者爆料,大部分这类截图都是用专门的软件制作的,只为了击中大多数人渴望轻松发财的软肋,而且这招百试不爽。微商的收入到底有多少?一直是业界的未解之谜。实际上,由于微商所售商品种类有限,交易频次本身受限,再加上有限且不稳定的客流,导致大部分微商的实际收入如同鸡肋。在收入层次上,这个模式依旧是金字塔,越靠近顶端,收入越高,而下面的群体,则是“上位者”赚钱的渠道。某微商在知乎坦言,自己不作假、不夸大宣传、不拉代理,一年算下来连零花钱都没赚到。另一个兼职做微商,做了1年赚了不到2万,而和她一样的朋友们,都是做了一段时间后,要么换产品,要么全部放弃。混乱时期,入局早的代理,确实有人月入数万,但在日益规范的市场中,这几乎就是做梦。笔者所接触的微店店主,情况也大同小异,其中一位已经发展出5个分销商,月收入还不到两千:“现在才知道,那些说微商赚钱的,都是骗人的,想靠这个赚钱,太难了。”随着各家巨头的进一步扩张,价格战在所难免,从业者的利润或将进一步被压缩。无利可图的情况下,还有多少人愿意自发成为裂变的一份子?其三,对用户的过度骚扰。用户眼里的朋友圈,应该是清静的茶馆或咖啡厅,圈内好友晒着各自的心情,欢声笑语、嬉笑怒骂。但各种格格不入的微商广告,却打破了既有的环境,实在难以讨喜。不难想象,这场风口之下,朋友圈里的微商会越来越多。当茶馆里叫卖声此起彼伏的时候,用户们是继续忍受,还是会选择离开?借用俏十岁创始人武斌的话:做微商就像洗澡,随时想洗都可以去洗。但是,一定要调好水温,过热了一定会被烫死。
一起惠2018-06-05 10:35:08464 次
1-20/192 记录1/10 页首页1234567...10下一页尾页
每周热门资讯更多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万表网
最高返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