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购
一边是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的持续高速增长,一边是实体业绩一片惨淡。显然,传统零售商的日子依然难熬。4月9日的2015联商网大会暨全球零售创新峰会上,零售商门对传统和电商的争论也成为热点。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已经公布业绩的实体零售商中,超过半数企业的营收下滑,净利润大幅下降亦不在少数。这样的业绩状态结合实体零售商主动加码电商转型突围,被行业视为零售“新常态”。据悉,大润发旗下的电商平台将在今年5月份开放第三方业务,而包括步步高等企业还在发力跨境电商。业界表示,零售行业增长仍旧是大趋势,而企业则应全渠道经营消费群,不应盲目跟着线上跑。过半数实体零售业绩下滑4月8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14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3.4万亿元,同比增长31.4%。其中,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2.82万亿元,同比增长49.7%。截至目前,超过半数的实体零售企业已经披露2014年经营状况,与电商相对的,实体零售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4月9日的统计,A股零售板块已经公布业绩的29家上市公司中,16家营业收入出现下滑,占比达55%,其中广州友谊下滑达17.83%;此外,13家企业的净利润下滑,武汉中商、重庆百货等多家企业下降幅度更是接近四成。超半数企业的营收下滑、逾四成公司的净利润大降,实体零售业的基调惨淡,百货的情况则更为低迷。Choice数据显示,11家已经公布业绩的企业中10家收入减少,5家净利润下滑。对于这样的成绩单,不少人把责任推给了电商的冲击。不过,中粮旗下上海大悦城总经理魏学问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零售整体业绩的下滑有多方面原因。“近年来,购物中心的增量非常大,线上对实体的影响并不比实体之间的竞争来得大。”在他看来,目前零售人才的培养还跟不上行业的发展。事实上,业绩低迷仅仅是一方面。本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在行业大会上表示,零售业正在遭遇巨大挑战,呈收缩态势,去年行业用工量同比下降1.3%,为多年快速发展的实体零售业首次负增长。“O2O”还是“O+O”因为经营的持续不振,实体零售寻求转型在行业人士中已经成为新常态。去年初,呼声最高的零售转型概念应当是O2O,尽管此后被零售业发展为全渠道,但企业未停止在这一概念上的延伸。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从多名业界人士处了解到,尽管去年至今零售业上了不少O2O项目,但截至目前几乎没有产生效果。鉴于此,目前,不少企业针对实体以及电商的发展理念提炼为“O+O”。4月9日的2015联商网大会暨全球零售创新峰会上,步步高董事长王填就表示,实体店应该进行的商业模式应该是O+O,即线上下同步发展。“我个人认为实体店做O2O,是跟着线上企业在跑。”“今年5月份,大润发将上线飞牛商城,现在飞牛网都是自营,但不少商家想要进入这个平台。”在昨日的全球零售创新峰会上,大润发中国区董事长兼飞牛网首席执行董事黄明端直言,电商靠自营获利太难,因而其将从本月10日起进行第三方平台的内测。黄明端强调,传统零售商进入电商碰到的问题有四个方面:技术、流量、模式以及资金。不过,他也指出,“电商行业和传统行业没有两样,电商是以互联网为载体获得零售渠道。”步步高亦在加码电商,4月2日其刚刚上线全球购平台。用王填的话来说,步步高想在中国打造一个线上的跨境电商精品超市。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周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迅猛,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于跨境电商政策的密集出台,很多传统企业开始进入这一领域。跨境电商逐渐受到传统企业的重视,成为传统企业发展的重要选择。IBM零售与消费品行业北区负责人辛崇阳表示,尽管目前实体零售业绩下滑,零售行业增长仍旧是大趋势,全渠道经营、网点物流中心化、现代化服务将是传统零售转型方向,而后续消费需求则将向细致和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4月7日,有媒体报道称京东Costco旗舰店疑似为假冒,并被美国Costco官方发布声明,称“将采取法律措施”。昨日(8日),记者登陆京东Costco旗舰店发现,京东已经紧急撤下“Costco旗舰店”店标,而里面的所有商品介绍,都全部更改,没有了任何Costco相关字眼。好市多(Costco)是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超市。Costco在全球七个国家设有超过500家的分店,其中大部分都位于美国境内。美国Costco在去年宣布官方入驻天猫国际后,取得的销量和巨大成功令人侧目,双十一当日销售即超过2000万,据了解,截止目前的半年时间,Coscto天猫国际旗舰店的销量已经突破亿元。销量暴涨的同时也引来了“跟风者”。上周,一则Costco入驻京东开设旗舰店的消息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媒体报道称,”美国第二大零售商Costco(好市多)日前又登陆了京东全球购。据悉,其在京东的旗舰店已于3月8日开始试运行,是由一家大型的北美经销商——新永安集团(加拿大)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新闻报道出来后,美国Costco官方立即发布了一则声明,明确回应否认了其他平台旗舰店存在:”Costco天猫国际店是Costco在中国的唯一网上海外旗舰店,欢迎消费者到Coscto天猫店选购优质,正宗的Costco产品。Costco保留对无授权销售产品的网站采取法律措施的权利。”声明发出后,京东随即在今日火速撤下“Costco旗舰店”店标,取而代之的则是“WingonNew海外专营店”,而里面的所有商品都没有了和“Coscto”有关的字眼,不过记者发现,部分商品仍保留了“Kirkland”的品牌名,而“Kirkland”(科克兰)则是Costco的自营知名品牌。对于紧急撤下店标一事,截止记者发稿时,仍未得到京东方面的回应,而Costco则表示,会进一步要求京东方面道歉。
【一起惠讯】3月27日消息,步步高旗下电商平台云猴网已于本月初正式开通全球购业务,成为湖南第一家跨境购电商。日前,步步高方面对外表示,跨境电商业务(云猴全球购)是云猴网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该业务板块的目标是全年营收达到1.5亿元规模。一起惠了解到,目前,云猴全球购已在香港成立全球采购中心,并在日韩、北美、欧洲、东南亚、澳新等地设立办事处,以寻找当地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据悉,云猴全球购移动端业务将于4月5正式上线,届时,SKU将增加到2000个,入驻商家将增至10家,实现平台与自营两种模式并行。其中,云猴全球购自营部分的占比将提升到20~30%。与海关对接方面,云猴网表示,目前已与广州保税区达成合作,今年将逐步与全国各个保税区实现合作。而在今年9月份,其将公布一个具有颠覆意义的迭代式商业模式。据了解,云猴全球购以海外母婴用品专场为首秀。其官方解释称,选择母婴和保健品作为突破口是因为这类商品对管控要求更高,也更贴近云猴网用户的需求。不过,随着云猴网香港采购中心的建立以及与海外品牌商、零售商的深入合作,云猴网将逐步完善产品系列,引入化妆品、外国食品等海淘热门品类。
【一起惠讯】3月20日消息,日前,淘宝网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规范淘宝网全球购市场的经营秩序,提升全球购商家的服务质量,其将对《淘宝网全球购市场管理规则》进行修订。新规将从2015年3月24日起正式生效。据了解,《淘宝网全球购市场管理规则》从去年9月开始施行,属于淘宝规则的下位规则,因此,全球购商家必须首先满足淘宝规则,然后再满足全球购的规则,才能开始经营。全球购的管理规则主要包括准入、经营规范和主动退出与清退这三大部分。一起惠获悉,此次修订主要有三个变更点:首先,《淘宝网全球购市场管理规则》将更名为《淘宝网全球购市场管理规范》;第二,商家入驻条件中新增了“出售假冒商品无扣分(含0分)”一项;第三,不再符合入驻条件(四)(即店铺内海外商品占比100%)的,由立即清退调整为次月1日清退。不过,在新的清退规则中,淘宝全球购对不满足“店铺内海外商品占比100%”这一条件的商家有所放松,由之前的“将被立即清退”改为“次月1日被清退”。从第二大变更点可以看出,此前商家入驻全球购市场必须满足“入驻时一般违规行为累计扣分未满12分;无严重违规行为(含出售假冒商品)扣分”的条件,而新规则将“出售假冒商品无扣分”单独列出,说明其将对“出售假冒商品”行为进行更严的规避。“这意味着,违规商家将可获得一定的缓冲期,其实就是增大了淘宝全球购商家打着‘海淘’旗号违规售卖非海外商品的可能性。”业内人士指出。
【一起惠讯】2月10日消息,一起惠获悉,携程旅行网在线购物平台已于本月初正式上线,其采用了“线上下单,线下提货”的模式,将目的地旅行和购物相结合。目前,其地域范围已扩增至全球20个站点,包括韩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地。一起惠了解到,“游易购”(暂命名)是携程官网“全球购”的在线购物平台。用户进入“游易购”页面后,根据所要前往的目的地选择浏览相应站点页面上的产品,并根据航班时间预约提货时间,可选择机场提货和酒店提货两种方式。据悉,除了港、澳、日、韩四个海外站点,携程“游易购”平台目前已将游购的地域范围扩增至全球20个站点,其中包括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三亚、昆明等国内热门旅游点。携程“游易购”项目总监陈鸿彬向记者表示,很多中国游客去海外旅行时都会帮朋友“代购”或者自己买一些国外商品回来,而这往往会打乱自己的行程。该平台汇聚了大量当地商家为游客提供在线购物服务,游客下单后可选择把所购商品送到酒店或机场提货点,既节省了旅途时间,也达到了轻松购物的目的。“在境外目的地站点,我们会找各种各样有实力的商家来入驻,包括大型品牌商、代理商、批发商等。我们给他们提供一个接触中国消费者的平台,让他们精准抓取到中国的中高端旅游人群。而在境内目的地站点,我们瞄准机场商业,目前以土特产和旅行装备为主要品类,重点招募当地的优质土特产供应商。”陈鸿彬介绍道。据悉,游易购的品类涉及食品饮料、母婴玩具、服装配饰、家居家装、箱包鞋靴、美容护理、手机数码、家用电器、营养保健、医疗器械等。境内购物支持网银支付、储蓄卡快捷支付、信用卡支付以及包括支付宝、银联、财付通和微信支付在内的第三方支付,境外购物则仅支持财富通及银联支付。境外物流配送方面,携程将联合当地大型物流服务商,向用户提供送货至酒店和机场自提两种服务。比如再日本站点,携程已与日本邮政旗下的日本邮便公司达成合作,将由日本邮便公司向访日中国游客提供送货至酒店的服务。境内站点也将从目前的机场提货逐步实现送货到家。对此,陈鸿彬指出,涉足境外目的地购物以及商品配送服务算是携程的一次“精准营销”,此前从未有过一家大型旅行社进入到线上购物和配送服务领域。陈鸿彬告诉记者,2015年,携程在线购物平台的重点方向是在增加国内机场提货点和实现境内送货到家服务的同时,大力拓展境外目的地站点,业务范围将逐步覆盖新马泰、澳洲、新西兰以及欧美旅游胜地。
【一起惠讯】自2014年7月正式上线以来,海淘平台hai360以50%的月均增速成长着,到2014年年底销售总额达到千万级别。据其创始人兼CEO陈俊贵介绍,hai360采用“轻量”海淘模式,通过与海外电商平台的对接获得大量SKU,无需库存但产品丰富性高,也易于加速“奔跑”,2015年全年销售目标为10亿元。一起惠获悉,目前,hai360已与美国亚马逊、Vitacost、6PM、Beauty、GNC等海外电商平台建立合作,网站SKU数达到2000万,涵盖了母婴用品、美妆个护、食品保健、服装鞋靴、箱包手袋、家居生活、数码电子等品类。其中,绝大部分商品从海外直发,小部分通过保税区发往国内。据陈俊贵介绍,由于hai360的用户均为精准的海淘消费人群,所以在没有做过多推广的情况下,复购率也达到了50%,而客单价在600元到700元左右。另外,由于hai360移动端起步得比较晚,目前销售占比约为整体业务的50%,但预计2015年能达到三分之二的占比。在陈俊贵看来,采用集货模式是hai360能够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主要优势体现在三方面:第一,产品全部来自国外电商网站,覆盖面很宽广,种类十分丰富;第二,产品从海外直发,省去了中间环节成本,可在价格获得优势;第三,在传统海淘之上充分发挥了平台作用,简化了全球购物流程。“不过,集货模式要求有很强的后端资源整合能力,尤其是在对接海关的环节,因为这是提高整个海淘购物流程时效性的关键点。同时,它需要背后有着强大的IT系统和技术支持。”他谈道。而对于很多同行采用的备货模式,陈俊贵指出,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最好的。一方面,备货模式容易出现供应链不充足,且需要很强的货源把控能力和零售能力;另一方面,这种模式不利于商品的拓展,容易出现同质化严重的现象。此外,陈俊贵表示,在2015年,进口电商行业一定会有更多的玩家,而且互相之间在业务发展上的抄袭、模仿现象会更加明显。“预计在2015下半年到2016上半年期间,这个行业会出现一次洗牌。能够从中胜出的一定是供应链相对强大、资源整合能力强的玩家。”
【一起惠讯】聚美优品仍然在调查漩涡中试图证明自己的清白,包括公司CEO陈欧将自己冰冻半年的微博重新解封,大力吐槽,并在未来规划中强调,将在跨境、移动等领域发力,甚至要将免税店搬到聚美的App上。尽管会有避重就轻之嫌,但仍能从陈欧吐露的信息中判断出聚美优品的最新动向。陈欧指出,不久将会直接将免税店搬到聚美的APP,其背后则是聚美跨境直采业务享受保税区优惠。而经过保税区直采模式,聚美优品也可以规避被诟病的假货问题。“跨境电商对我们绝对是个利好,通过海外直采,我们不但能够对货品来源有100%的信心,还能给消费者接近免税店的优惠价格。”陈欧直言。在聚美优品看来,海淘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需求,但鉴于真伪难辨,聚美低易品引进的全球购热卖品牌将采用全部取得品牌直接授权的方式引进。包括It’sskin、BanilaCo、TolyMoly、九朵云、Thesaem、3CE等均已和聚美优品达成合作。另一方面,聚美也在最近50天内,与伊丽莎白雅顿,水宝宝,宠爱之名、安娜苏、资生堂、雪肌精、JillStuart、OPI这些大牌化妆品进行洽谈,试图让这些大品牌商加入防伪码体系,杜绝假货之忧。此前,聚美优品高级副总裁刘惠璞在“第九届中国网上零售年会”上表示,12月份聚美一个月之内有6个世界品牌入驻聚美,但同时他也承认,做大品牌并不会为聚美优品贡献更多利润空间,“我们今年做的所有大品牌都是不赚钱的”。相反,在跨境电商和移动端,聚美优品则筹谋已久。陈欧曾在聚美优品第三财季报告中指出,将把第三方平台的化妆品销售业务的绝大部分转移至自营平台,未来,第三方平台的化妆品销售将由品牌合作、专柜购买和聚美海外购所取代。据一起惠了解,今年6月,聚美低调上线海淘网站海外购(jumeiglobal.com),并计划于9月在聚美首页开通独立频道,并进行大规模推广促销。与此同时,聚美优品已与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合作国内跨境物流仓,预计9月完成对接。在海淘领域,聚美将直接参与到采购、物流、仓储等海外商品的买卖流程当中,计划开辟海淘“自营”模式。“很多大品牌通过海淘进入中国,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个海外品牌就变成了国产品牌,因此存在非常大的品牌迭代和商品迭代的过程。聚美做的一次统计,2013年聚美卖的最好的BB霜第一名的品牌各位肯定都没有听说过,今年通过保税区,我们计划销售额会翻到两倍以上。”刘惠璞的这番话似乎在向外传递聚美优品在寻求新市场增量和拿到安全位子的信心。同时,在移动端部署上,在上市前,聚美优品的招股书中就透露,在2012年年末,其移动端的销售额占比实际上还仅有10.8%,一年多的时间,就已经翻了4倍之多,已达到平台总成交额的49%。今年7月,聚美优品移动客户端交易额占比更是高达57%,半个身位置于移动电商行列之中。聚美优品Q3财报显示,该季度总净营收为1.5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33亿美元增长28.0%;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95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30万美元增长88.6%。
【编者按】“黑色星期五”是北美零售市场全年促销折扣力度最大的一个代表日,作为圣诞节囤货行动的开始,线上线下商家都会参与进来。对于中国海淘族来说,黑五也的确是个“剁手”的日子。不过,今年黑五的波及范围已经超越了传统海淘的界限。除了海外零售商向中国市场开放黑五大促外,中国本土的各类进口电商也纷纷宣战,喊出将黑五引入中国的口号。刚刚经历了双11的中国市场似乎又要燃起黑五的战火。看点一:各类进口电商混战不已一起惠了解到,今年的黑色星期五在国内首次呈现出各类玩家混战的局面,新生代进口电商、中国化的国际电商以及国内电商大平台都开始磨刀霍霍。洋码头、蜜淘、麦乐购、金箍棒海外购、海淘城、海豚村……近两年浮现的新生代进口电商率先拉起黑五大旗。不管是平台还是自营B2C,不管是垂直品类商家还是综合品类商家,均不约而同打响黑五战役,而且是全渠道、全品类、多种模式共同参战。紧随其后的是亚马逊中国高调参战黑五,并拉来美国亚马逊直邮助阵。其推出首届“亚马逊海外购物节”,参与者既包括亚马逊中国电商平台,也包括新上线的中文海淘平台“海外购”。一方面,亚马逊中国拿出大量国际选品做活动,另一方面,“海外购”商店将实时与美国亚马逊的黑五保持同步。作为刚刚写下571亿浓重一笔的阿里巴巴也不甘落后,首次卷入黑五战争。支付宝海外直购服务上阵,开启了阿里有史以来围绕黑五展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促销活动。据一起惠了解,由支付宝联合多家美国百货巨头及品牌商,将通过其新推出的海外直购服务来实现。同时,阿里还通过旗下的天猫国际、淘宝全球购、一淘海淘等平台来发放红包、做宣传。看点二:进口电商价格战或已萌芽从参战者的投入力度、宣传力度以及波及范围等方面不难看出,这股黑五风暴中已经隐隐约约透露出了进口电商首次价格战的气息。有商家告诉一起惠,尚未开打,已有的玩家直接拿出商品折扣价目表喊话,甚至公开用同样商品的与竞争对手比价。另一方面,海淘电商借黑五拉用户的战火已经烟蔓到线下,蜜淘、蜜芽宝贝铺天盖地的席卷地铁、写字楼广告位,洋码头海报高调进驻商场,麦乐购更是让每一个公交站都变成进口奶粉和纸尿裤的海洋。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进口电商的竞争已经相当激烈了,各种模式都在摸索中悄悄地较量着,预计大规模的价格战很可能会出现在明年。而今年的黑色星期五则预示着这场战争的萌芽。看点三:黑五并不和美国同步从策略上看,各类玩家主要以两种方式参与到黑五当中:一是借用黑色星期五的噱头推出类似“双11”的进口电商购物节概念,二是将美国商家的黑色星期五大促活动完全同步到中国来。蜜淘海外购物狂欢节、亚马逊海外购物节都是第一种方式的代表。其特点之一就是时间上并不与国外商家的促销同步,活动定在北京时间11月28日,而美国的黑五则是在感恩节后的第一天,相当于北京时间11月29日。同时,采用这种策略的玩家都是自己备货、自己定价,节奏和玩法完全由自己把控。第二种方式则相当于呼应国外商家的黑五大促,与其同步进行打折促销。平台类的进口电商和支付宝海外直购这种服务型平台大多采用该策略,引入的参战商家既包括海外零售商也包括品牌商、经销商。比如Macy’s、Bloomingdale’s、SaksFifthAvenue、NeimanMarcus等美国著名的百货官网,以及AnnTaylor、Aeropostale等品牌商都将通过这种方式拉拢中国消费者。
不知从何时开始,“买遍全国”已无法满足14亿中国人的购物热情,身边的小伙伴们纷纷秀起自己从网上淘来的海外商品,从宝宝的奶粉尿不湿,到空气净化器自行车或其他大设备,“买遍全球”。中国海淘族的购物热情带来醒目的交易量。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中国的海外购物交易额从100多亿元增长到超过800亿元。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达到3.1万亿元,同比增长31.3%;预计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将增长至6.5万亿元,年增速超30%。2013年,中国内地的“海淘族”已达1800万人,预计到2018年将增至3560万人,年消费额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需求刺激下,近两年洋码头、西洋汇、美国购物网等专业的海淘网站出现,巴宝莉、ASOS等国际品牌直营网站加入,上海自贸区的跨境通和宁波保税区的跨境购上线运行。与此同时,国内多家电商都于今年增加海外购的业务,开启大规模“买遍全球”的架势,如阿里上线天猫国际,京东上线海外购,苏宁易购、聚美优品、唯品会也都纷纷试水,另有多家早就从事海外购物的网站也频频再获融资,加码布局海外购物市场。顺丰速递公司国际电商服务事业部副总裁李清望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顺丰已启动了自己的跨境电商业务,旗下的电子商务网站“顺丰优选”于近期推出了“优选国际”,主攻跨境购物。“当然是顺势而为。跨境电商关键环节,即物流服务方面,顺丰具备一定基因优势。”集体淘海外:从电商到快递到银联国内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将全球化视作其上市后的第一个热点,在今年“双十一”期间喊出“买遍全球、全球可买”的口号。旗下天猫国际、淘宝海外、速卖通等三个平台首次参加“双十一”,意图让全球人民参与这场电商狂欢节。一号店也在“双十一”期间正式上线“1号海购”项目,通过保税进口模式将海外优质商品引入国内。顺丰优选的海外代购网站“优选国际”也于11月11日正式上线,聚焦于食品领域,选品标准为优质、差异化、高附加值,如奶粉、保健品等,这些都是海购的热门品类。有意思的是,亚马逊中国在今年“双十一”也是主打国际品牌,于“双十一”期间开通亚马逊全球六大站点直邮中国的服务,中国消费者将有机会选购来自欧美等8国的8000多万种国际商品,并享受美国同步价格。事实上,涉足海外购物的电商远不止上述三家。早在“双十一”之前,京东便上线海外购,苏宁易购、聚美优品、唯品会也都谋划其海外购物业务的布局。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将国际化定位为京东2014扬帆远航的五大计划之一,并宣布加速国际化进程。在进口海淘方面,京东海外购就是国际化定位的一部分。京东的海淘业务采取招商模式而非京东自营,引入的商家大部分为海淘代购商,与阿里巴巴的淘宝全球购类似。苏宁在海淘方面布局更深。2013年“双12”期间,苏宁与海淘平台洋码头联合推出“全球购”活动,正式进军海淘市场。其旗下母婴电商红孩子也直接与国际母婴中国总代理商合作,推出了“母婴海外购”专区。此外,苏宁还尝试组建了专业的买手团队,在中国香港、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地进行商品采购,以拓展上游供应链。2014年中旬,日本国内最大规模的免税连锁店Laox以第三方身份入驻苏宁,助推苏宁的日本代购业务。除了这些电商外,不少为电商解决供应链和金融问题的物流与支付企业,也开始了跨境电商的尝试。韵达于今年9月和11月分别开设其美国与德国分公司,并借此机会上线了其海淘代购网站“易购达”。据悉,易购达既从海外厂商直接采购,也将采取店铺招商入驻方式发展。递四方则是一家国际物流、海外仓储服务商,其旗下拥有转运公司“转运四方”和海淘网站“海淘城”。和“易购达”不同,海淘城定位于“全球品牌海外购物资讯平台”,主要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海淘导购服务。还有一家特别的海淘企业——中国银联。2013年2月,银联上线了海购跨境网购平台,为银联卡持卡人提供商户导购、页面翻译、跨境支付以及物流通关等服务。2014年9月,银联对海购平台进行了升级,通过整合代购服务商、跨境物流商、保险公司等,不仅为海淘族提供便利的跨境物流和支付服务,还为不会海淘的消费者提供代购服务。资本追逐跨境电商亚马逊中国副总裁牛英华认为,随着80后、90后这一代数字消费“原住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者对网购商品的关注逐步从价格、服务转移到品质和品牌,同时这一群体的消费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特征,而海淘恰恰满足了消费者从价格到个性化的多种需求,成为网购增长的新动力。牛英华指出,从市场趋势来看,随着中国消费者国际视野的逐步开拓,他们不再将“购物车”局限于国内,而是放眼于全球,渴望直接选购所需商品,获得高品质的国际化选品的需求。因此,亚马逊才会选在今年推出“六国直邮中国”的海外购物网站。阿里巴巴国际B2C事业部总经理吴倩亦表示,海淘火爆背后真正原因是中国正面临新一轮的消费升级,对进口商品需求正在迅猛增长。近年出国游、出国购火热,不管远在欧美国家还是近在香港地区,中国内地游客在海外频频出手购物。据统计,2012年中国人海外消费额达850亿美元,其中中国消费者在中国香港消费超过1000亿人民币,每个中国游客在英国消费超过6万人民币,线上代购744亿人民币。“这也是一个新的巨大消费增量市场。”吴倩称,淘宝系多年代购业务累计数据也显示这一旺盛的进口需求。为更好满足这一消费需求,提供并优化提升包括购物习惯、支付、物流在内整个购物体验,逐步引进更多看好中国市场需求的海外品牌,天猫国际发现商机并适时创立,以便抓住这样的市场机会。而跨境电商的火爆,也同样吸引了各路资本贴身追逐。国内知名跨境电商敦煌网近期宣布,已经完成数亿元的融资,由华创资本等投资,这也是敦煌网的第四轮融资。另一跨境电商蜜淘全球购近日也完成B轮3000万美元融资,领投机构为祥峰投资,跟投机构为晨兴资本、景林投资、经纬创投等。记者还了解道,国内第一家引进海外零售商的跨境进口电商平台洋码头也即将结束其最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5000万美金。与此同时,新的一批跨境电商平台也陆续搭建中。近日,前海网贸电子商务公司旗下的“印尼中国商品网”正式上线,并宣布获得磐丰资本领投的千万元人民币融资。“印尼中国商品网”建立了专门售卖中国商品的企业对个人网络交易平台,为中国商品销往印尼及东盟国家打开一扇电子商务之门。11月中旬,由中商控股集团、河南中基财务管理有限公司、丹麦中基进出口有限公司共同注资1亿元人民币发起成立的“丹麦中国商品网”正式上线试运行。这也是目前丹麦-中国最大的双向购物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丹麦中国商品网”联席首席执行官苏钰朝还打算在2015年内,把“丹麦中国商品网”的模式复制到挪威、芬兰、瑞典、冰岛等国家,从而形成中国-北欧跨国贸易矩阵。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透露,目前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已超过5000家,企业超过20万家。海淘助推快递扩大布局与国内网购相比,跨境购物由于跨越国界,存在政策、语言、支付、通关、物流等多方面的障碍。尤其是物流方面,通常需要7-21天到货,甚至多达一个月,物流成本也大约是境内购物的数倍,影响购物体验。因此,物流效率和物流成本无疑将决定跨境电商这块蛋糕能否配得上资本的热度。以台湾地区消费者从大陆电商购物为例,此前主流的解决物流方式是包裹通过集运公司合并、由货代中转到台湾。通过运转的方式时间比较久,并且需要支付两段运费。买家下单填写地址时需要选择“使用国际转运服务”来选取不同的转运商,包裹从全国各地聚集到福建、上海等地的转运仓,这段运费由消费者和卖家协商支付;然后,转运仓库通知买家付仓到台湾地区的第二段的运费,包裹才会被发往目的地。随着菜鸟网络转运平台打通了境内外两段的信息流和服务商,通过内地快递公司直接承运到台湾,再由台湾本土物流服务商进行落地配送,消费者可选择7-11、全家超市等自提取货。两段的运费只需在消费者下单或者商家发货时一次性支付,费用标准由菜鸟转运平台统一谈判成较为有优势的价格。吴倩表示,随着与中国邮政、新加坡邮政等国家级成员陆续开展的战略合作,菜鸟网络打通了万国邮联这个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传递网络资源体系,“已经建立了覆盖全球5大洲的海外仓储网络和航空干线资源能力,保障其货物可以到达全球220多个国家”。阿里巴巴的全球化步伐,也带动了合作伙伴的海外业务扩展。顺丰、申通、中通、圆通等原来国内传统老牌快递,跟随菜鸟网络的国际化布局,走出国门,分别开展海外仓储、跨境转运、海外自提等业务。以阿里巴巴旗下“全球速卖通”的第一需求大国俄罗斯为例,中国邮政在保证俄罗斯全境覆盖的基础上,建立了专线物流,利用速卖通的电商平台能力,大量集货后专线直运到俄罗斯。这使得俄罗斯人的收货时效由过去的60-90天,缩短至目前的35天以内。此外,圆通跟随菜鸟网络的步伐进入了台湾地区。韵达、申通也都纷纷上线了海淘业务,为海淘族提供物流服务。申通快递国际业务部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今年申通重新审视国际业务,也开始介入跨境电商的小包裹递送。快递业中,顺丰在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上走得更远。顺丰已于去年9月推出“SFBuy”业务,该业务是为海淘族提供的一站式管家服务。消费者在整个购物流程中只需在选购、付款、确认邮件等环节进行操作,顺丰速运则利用已经开通的“美国件”业务,负责跨境运送、清关服务以及国内配送,提供全程物流追踪。在消费者最关心的价格、时效方面,“SFBuy”从美国转寄至中国内地只须7-10个工作日,与四大国际快递相比运费低至三折,除此之外“SFBuy”还提供分箱以及30天的免费仓储服务。和其他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转运公司不同,通过“SFBuy”进行海淘将100%缴纳关税,即便如此在价格上也具有一定竞争力。以百代适BritaxFrontier90儿童安全座椅为例,国内代购价格在2400-3500元不等,而通过“SFBuy”在美国Amazon上购买,即便算上关税、运费,价格在2500元左右。除此之外,顺丰还针对海外直购和代购商家提供“全球顺”等业务,并于11月16日正式推出欧洲小包业务——这是针对跨境电商卖家的小件物品而设计的空邮产品。李清望表示,顺丰在跨境进出口商家物流,跨境进出口消费者物流,跨境电商等领域均有相应的产品布局。“跨境电商持续升温,2014跨境电商年复合增长率或达40%左右。”他说。电商跨境的风险与管控跨境电商大热之下,亦存有不少隐忧。比如,尽管海淘有超高的性价比优势,“假货”问题却依然困扰着消费者和整个行业。而很多愿意加入海淘大军的消费者,最在意的还是产品品质。再如语言,也是海淘族需要面对的难关。在有语言障碍的情况下,购物所需要的时长往往是中文网站的几倍之多,同时也给售后的各种沟通提出了挑战。更让海淘族“百爪挠心”的还有需要耐心的跨境运输,第三方转运流程复杂、时间长。最后,在产品的售后服务环节上,因为是跨境交易,交易双方处在不同的监管环境下,售后服务维权也会面对较多壁垒。李清望期望,政府能大力鼓励和支持正规实现进出口的物流企业,为后续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吴倩也指出,跨境业务必须有政府作为参与方参与进来,跟海关平台打通的保税模式是一种创新,比如天猫国际的信息流、支付流、物流三流合一对接海关平台,海关也突破了两大历史难题:监管和纳税,可以实现阳光化、透明化、规划的监管,也可以保证100%纳税,同时还为产品背书,可以说是一种平台以及生态合作方的协作模式创新。“天猫国际正在和海外品牌方、政府、支付宝、菜鸟物流以及阿里整个生态体系把模式跑通,跑顺畅,根据消费者实际购买场景把购买路径走通、更为顺畅,保证购物体验并提升等等。”吴倩表示,这需要包括海关在内的多国政府、海外品牌商、海外渠道商、服务商、支付、物流的协作磨合,“只要跑通了起来还是很快的,因为巨大的消费刚需在那里。”
【一起惠讯】7月17日消息,跨境电商洋码头联手1号店推出“全球团”,提供海外直邮的团购活动。据悉,“全球团”于7月11日1号店店庆当天正式上线并将持续7天,产品均由洋码头提供。洋码头官网截图一起惠获悉,洋码头为此次活动提供了包括母婴营养品、奶粉、保健品、婴幼儿辅食、洗护清洁在内的五大品类,覆盖了美国、加拿大等地的60多个知名品牌,且均通过美国直邮方式送达消费者手中。洋码头方面表示,“全球团”活动中,很多商品都为1号店消费者设立了特惠价格,包括美赞臣奶粉、美国安利纽崔莱蛋白质粉、GNC葡萄籽精华等婴幼儿产品和膳食保健品,这是洋码头首次在国内电商平台推出如此大规模的优惠。据了解,2013年中国消费者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上全年交易规模达到140亿美元,并且每年进口增长超过100%。1号店董事长于刚分析认为中国的电子商务在未来五年还会以每年百分之二十几的速度增长,并且平台化发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因为平台可以利用全社会的资源增加自己商品的丰富度,增加自己的服务和地理覆盖范围。因此,跨境业务的引进对国内电商有着难以抵挡的诱惑。不过,跨境电商和国内电商有很大的差异,国内电商涉足跨境业务都会小心翼翼的尝试,更多的是选择跨境领域有平台实力的企业进行战略合作,而洋码头成了国内电商大佬所青睐的对象。目前,洋码头国内很多电商平台都有合作,包括天猫国际、苏宁易购等。一起惠了解到,此次1号店和洋码头推出“全球团”也将对传统的个人“代购”和“海淘”模式带来冲击。1号店引入洋码头作为战略伙伴,通过洋码头平台上的海外商户对接国内消费者,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不仅可以丰富进口商品品类,还有助于增加顾客粘度。这意味着,国内消费者无需海淘就能在国内电商平台上买到海外正品。洋码头CEO曾碧波指出:“国内电商加入全球购领域对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也是一个促进,彼此将有更大的合作空间。”他认为,洋码头和各大网站合作,用户体验将达到最佳:国内消费者完成商品下单后,海外商家将直接采用“国际直邮”方式把海外商品配送到国内消费者手中,消费者无需担心国际物流转运问题,还可同步享受和国外消费者同等的售后服务。
【编者按】在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中,海淘行业被人为地被炒得很热,从政府到媒体,从企业到资本,俨然从去年被人人喊打、走私代购、见光死的灰色角落,瞬间被提升到了光明正大的跨境进口电商正规军的腔调。但作为跨境进口电商行业的先行者,洋码头CEO曾碧波认为,产业链和企业人才的发展节奏并没有因为政府关注、媒体炒作、各种资本注入而瞬间全部到位。“海淘”的前世今生大家习惯将跨境进口电商称为海淘。事实上,“海淘”这个词最早于2011年下半年出现在一个名叫“海外E购”(letsebuy.com)的小论坛。论坛创始人的初衷是教一些论坛上的朋友如何去国外网站购物,然后在国外找家物流公司将包裹运输回国这样一件事。所以,“海淘”的原始狭义解释是特指国内买家自行访问海外电商网站,下单订货到国外仓库,然后自己找国际快递转运回国的购物形态。而随着去年9月份上海自贸区“跨境通”平台上线,以及天猫国际的加入,再加上各大媒体的轮番炒作。到今天为止,“海淘”这个词俨然升级为描述所有可以帮助中国消费者从海外购物的产业,也就是跨境进口电商产业。但无论叫什么名字,号称中国电子商务最后一片蓝海的进口电商产业,现今存在着以下三个“一头热”的特点。第一个“一头热”:政策比市场热代购、海淘、转运这些字眼在去年上半年还都和走私、灰色、逃税这些字眼有着强烈关联,而不管有意无意,把之前这个看上去不那么性感的行业推到“风口浪尖”的恰恰是政策。2012年底,国家发改委联合海关总署推出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文件,在全国范围内批准了5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本意是基于出口外贸不振背景下鼓励跨境出口电商。但实际上,我觉得出口电商的最大瓶颈现阶段并不在于国内政策,而在于国外市场。所以,最后几个试点都开始聚焦进口电商。在进口电商试点开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需要直面的问题是,目前中国进口电商产业根本还没有形成,只有一大堆水客倒爷,是一个只有下游没有上游的产业。所以在前期进行需求调研和企业访谈时,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暂时只能找到一些转运公司和代购网站。上述政策出台背景直接导致了今天进口电商产业里政府比市场热的现象。这个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中一个表现是,相关监管方案的出台或许超前。根据我们的观察,进口电商产业发展迭代至少还需要2-3年的周期。而目前各个试点口岸推出的监管方案,主要是基于保税区的备货和集货进口监管体系,这可能已经远远跑到了产业发展的前面。我曾反复强调,进口电商产业真正的上游是国外出口商,而不是中国进口商。对比下出口电商,大家就会明白。今天出口电商在国外还存在所谓的“境外进口商”么?互联网最大的贡献是“短路”——缩短产业链,上游直接对接下游。因此只要还存在中国进口商,这个链条就还没有得到完全的优化。今天监管方案中保税备货的进口模式是不错,但对于国外出口商来说可能还是太早了,因为今天他们连怎么做中国生意都还没弄懂。我什么都还没开始卖,就让我囤一吨货到中国保税区?有点不太现实。所以,我认为,目前的备货模式解决的不是国外商家的烦恼,而只是徒增中国境内进口商的烦恼。另一个表现是,试点口岸很多,扶持力度很大,但实际业务量很少。为了推动跨境进口电商试点发展,几个口岸试点单位都推出和提供了非常给力的政策和资源,比如绿色通关通道、备案产品免检、二线行邮税通关等,地方政府甚至提供各种费用补贴,外管局也特意配套颁发了17个跨境支付牌照以降低购汇成本。但从过去的一年效果来看,做的最好的一个口岸一年也不过七万票的规模,而淘宝全球购频道一天的成交量可能就不止七万单。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因为,无论是备货还是集货模式,都缺少真正针对进口电商产业上下游的形态分析,尤其是上游出口商形态的分析。而上游的出口商根本还没开始打算做中国市场生意,所以不管政策如何给力,行业里玩来玩去的始终是一堆水货倒爷。很多人会问我,如果洋码头全部采用试点口岸的保税进口模式,是不是试点口岸的业务量就会大起来?我实话说,洋码头也没什么量,一天几千单,放在哪个口岸都起不了什么作用。洋码头辛苦做了几年,现在销售额也不过区区过亿,而随便几个大的淘宝店年销售额都过亿了。第二个“一头热”:下游比上游热海淘最大的兴奋点就是中国消费者的痛点。国内外物价的巨大差距以及国外产品品质正驱动着中国消费者成为发达国家眼里“走动的钱包”。国内越来越多的中产消费者开始意识到这个差距,更多的人开始尝试海淘,虽然很艰辛、很麻烦,但依然孜孜不倦、热情十足。海淘、代购、水货,这都是中国消费兴起过程中老百姓用钱包投票的结果和产物。但需要正视的是,不管中国消费者如何有需求,如何有钱,不管中国有多少倒爷,在今天这个产业链条里,上游还远未兴起。这中间,海外商家既存有不了解中国市场的信心壁垒,也有怕得罪现有代理商利益格局的原因。国外商家可能会拥抱前去旅游购物的中国游客,但是谈到通过电子商务对中国直销出口,到今天为止,真正采取行动并且有成效的不会超过个位数。以奶粉为例。中国妈妈对国外奶粉的需求很热。但国外又如何呢?各种禁售、限购、产能限制,上游真正的批发商和零售商完全对此无动于衷。有的更多是国外当地的黄牛倒爷到门店里扫货拿货,然后倒卖到国内。再举一例,最近新冒出各种海淘网站的普遍特点是只做下游,不做上游,即做信息抓取提供内容服务的多,实实在在做销售的少。即使要做销售,也都是找黄牛进的货。据我所知,某海淘网站订单量很大,但是取消订单比例超过60%。做互联网和做电子商务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区别就是纯互联网青年不懂零售产业链,不知道下游眼球多没有用,烧钱也没有用,烧的越大,骂的越多。第三个“一头热”:资本比企业热虽然洋码头不缺钱,但打年初以来,我们接待了不下20家投资机构。纵观行业里其他新兴的各种海淘网站,只要像点样子,故事讲的清楚,项目轻易拿几千万投资毫无悬念。按照雷军的名言:“站在风口,猪都可以飞起来”。现在跨境进口电商,也绝对成为资本市场的风口,电商大佬也都纷纷出手。不过可悲的是,即使是风口,能算的上是猪的也少的可怜。风一阵阵吹过,飞起来的是满地黄沙,一头猪都看不到。由于产业沉淀不足,去年底之前,行业里正儿八经做海淘,做进口电商的少的可怜,多的都是一些代购和转运网站,以及一些折扣导购论坛,远谈不上跨境电子商务。等到今年资本突然热起来了,风吹起来了,才突然冒出一大堆项目,很多都是深信雷军的名言冲着资本成立的项目。但是这些创业者们都忘记了:其实“风过之后,最先掉下来的就是猪”。今天的产业形态里面,主要有三拨人在玩进口电商。一拨是境内电商大佬,比如天猫、京东、1号店,这拨人玩的模式很重,走的也慢,基本资本是投不进去的。一拨是政府或者和政府有牵连的国企,比如各个口岸试点城市的各种交易服务平台,这部分资本根本不敢投进去。最后一拨人是各种互联网人士做的海淘导购代购网站,做的很轻,提供资讯导购等内容整合。说良心话,这些服务真心不需要太多资本,“北美省钱快报”这些内容服务商做导购,没有资本进入活的也很滋润。“美国购物网”、“毕德代购”这些代购网站也给中国消费者提供代购服务很久了,一直也都活的很自在。其实还有一拨人远在国外,但是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该不该拿钱。这帮人就是那些海外的倒爷黄牛,他们手里优势就是有货,能搞定货源,台面上台面下的都可以搞定。但是拿风险投资貌似对他们来说还比较遥远。我的直觉是:可能还需要再等待半年到一年时间,这一批新成立的项目经过市场洗礼后,在真正一起推动整个产业链整合升级之后,市场上值得投资、也需要资本注入的项目才会更多。实际上,天猫国际在真正带动整个产业进行升级迭代。我建议,众多新成立的项目应该多跟随天猫的节奏进行垂直深度整合,建立自己的产业价值和壁垒。否则轻飘飘地随风而起、只会烧钱,等天猫产业链整合结束,你会连北都找不到。真正的威胁不是政策而是走私上面三个“一头热”,是我近期对整个产业的观察和思考,其实现在我很担忧。因为在繁杂的市场里、噪音太多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和企业的心态都会很浮躁,最终大家会忽略产业链里需要真正解决的问题,忽略进口电商健康发展的真正威胁其实不是政策而是走私。我一直担忧的最差情况就是大家忽略产业发展周期和节奏,毫无底线的竞争下去,最终逼良为娼、水货泛滥,政策监管没有信心,来个紧急刹车,那大家就都没得玩了!到今天看来,我这个担忧自然是杞人忧天,我非常欣慰地看到国家对这个产业的重视和支持,这个对于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我也一直觉得各个监管部门不轻易下结论,不随意给行业戴上一个走私的帽子就已经很好了。事实上,相关部门只要基于现有的监管体系和政策进行局部微观的改良,比如提高入境清关效率,扩大无纸化通关范围,加大力度打击走私水货,对于今天这个产业阶段来说已经是功德无量了。
【编者按】在一起惠举办的第九届跨境电商大会上,有人谈“走出去”,有人谈“引进来”,但很少有人像洋码头CEO曾碧波一样同时对比进口、出口的商业逻辑,并细数外贸市场正在发生的暗流涌动。他在演讲中透露了一些海淘行业的细节,比如对美国草根品牌的拉动,以及海淘低价背后的本质原因。以下为一起惠整理的曾碧波关于进出口的几个看法和观察:美国卖家看中国:“人傻钱多速来”?今天中国的绝大部分出口企业可以通过ebay走向世界。换个角度看,在美国的中小企业跟你们在座的是一模一样的形态,他也需要一个很好的服务走向全世界。因为美国的卖家往欧洲同门同种的国家一点问题没有,当他们一听到中国(市场)就很High:我该怎么到中国做生意?他们跟你们是一样的,(你们在想)我怎么赚老美的钱,他也在想我怎么赚中国人的钱,中国人是什么?中国人是走动的钱包,有钱。怎么做中国人的生意?他们是一样的问题。但是全世界目前范围之内真正在解决海外零售商进入中国市场的,目前是零。海淘让美国草根品牌受宠若惊我们觉得在2017年中国老百姓从国外购物的市场能占中国整个网络购物市场7%左右。7%数字不大,绝对值很吓人,870亿美金。我在2009年一直跟踪到现在,基本一年一倍,出口现在速度每年60%到80%已经很厉害。但是进口这一块一年要100%的增长。他们(指美国几家有海淘业务的零售商,如亚马逊)很莫名其妙,反正一大堆的人不停的往美国的某个仓库挤,一天几千个订单,几万个订单。这几个零售商很惊讶,不知道中国人在买东西,以为是在批发,最近才知道是中国消费者在通过互联网下单。所以说这个市场增长非常快,很多美国不知名的牌子也受益。进口价格远远不是核心竞争力我们分析中国人为什么国外购物的原因,这几年分析下来最核心的驱动力跟出口完全两码事。出口是成本驱动的,当然刚才几位嘉宾说做品牌,目前为止出口绝大部分是价格驱动。进口这一块我们的总结是说,在有品牌和品质以及价差三个缺一个都不行。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老外买没有牌子的中国电子元器件很多,但中国人海淘,没有听说过的牌子,再便宜也没有人买。还有品质这个东西,确实跟中国整体的品质安全问题相关,我们分析,这才是核心驱动力。海淘低价源自关税是胡说八道为什么中国产的东西中国更贵?都是东莞产的COACH包,为什么中国更贵?绝大部分媒体也好,行业也好,大家都会把脏水泼到谁身上?海关。说中国关税太高,这是胡说八道,中国海关平均税率10%,加上增值税17%、27%,有三四倍的差价吗?刚才记者问我,如果中国加大进口的监管,增加税负是不是亚马逊没得混了?错了,我不怕中国政府加大税负。再怎么加,价格差还在那里。我怕的是中国政府放水,任由深圳水货放进来,因为做真机的玩不过水货。那这个价格差到底怎么产生的呢?我们可以梳理一下,其实核心原因是国际零售市场的流通效率以及国内流通市场的流通效率的差异产生的。这张图(下图),橘黄色这个图代表中国产品的上市周期,新品上市定价很高,高端大气上档次,GUCCI一个新款三四千。进入打折周期比较慢,三四个季度。但美国市场不是这样的,美国市场流通体系高度发达,竞争压力非常大,上市根本不敢定四千块钱那么高的价钱,只敢定100美金或者150美金,因为他定400美金,终端市场马上被竞争对手抢走。同时,美国市场进入打折周期非常快,基本上一两个季度就进入奥特莱斯。这样好办了,同样一个产品,中国正在热卖,在美国已经开始进入打折周期——这个覆盖的区域就是今天海外购物的。这意味着什么?我们今天做进口,新品牌、新产品、中国人不会买单,一定要是成熟的产品才有市场。所以没有听说过的产品碰也别碰,什么独家代理,把你养肥做四五年承诺一定量,做四五年做嫁衣品牌商自己进来,跟你一点关系没有,我身边很多朋友很苦命的告诉我这样。海淘模式将从B2B走向B2C今天中国对接国际零售市场这个管道只有一条线,就是传统进口代理制的贸易批发式的B2B形态的供应链,这个供应链在今天组织海外零售市场对接中国零售市场过程中是失效的,而且是成为改善这个流通过程中的障碍,是既得利益者,是反对改革者。因为他们原有的格局下的毛利,不希望有更多竞争对手进来。(在B2B贸易批发模式下,)如果进口GUCCI包,采用品牌授权、独家代理的模式,说好听是商业行为,说不好听是垄断。更可笑的是很多地方口岸的海关居然还保护这个所谓的品牌代理。就是说中国只能是GUCCI中国的代理商做,另外一家不能做,凭什么?他会遏制进口体系的高效率运作。2003年、2004年的时候,这个体系被易趣和淘宝打掉了,当时很多区域制、代理制,今天中国已经不存在了。很有意思的是,水货是当前市场环境下极其高效率的供应链形态,虽然上不了台面,但是做得很好。海外购物市场里面谁是老大?今天的淘宝全球购,全部都是大量的海外的倒爷从深圳进来,灰色地带,解决了很多中国消费者的需要,做得非常大。当然水货也很苦逼,他拼不过假货,深圳华南有那么多造假基地在那里。跨境电商也一样,会从B2B供应形态向B2C走。中国消费者将从海外零售商手里直接购买产品,而不是找那些坑爹的所谓代理商、加盟商,被他们赚取极其高额的、无耻的利润。对比B2C和B2B两种模式,B2B供应链的问题在于模式很重,B2C供应链则很轻,它鼓励竞争,是自由市场经济,传统B2B供应链市场是贸易保护,是既得利益者,带来的是高物价。
【一起惠讯】3月18日消息,多位海淘业内人士向一起惠透露,自去年下半年起,腾讯并购投资部与多家从事海淘业务的企业展开接触,寻求战略投资的机会。“去年8月份腾讯投资部的人找到我们,希望入股,但最终因为占股比例的问题,没有谈成。后来,他们又去找了深圳另一家偏工具类的海淘网站,但听说因为价格的问题,也没有谈拢。”深圳一家独立海淘平台的负责人向一起惠透露。一位参与了与腾讯谈判的某海淘企业高层判断,目前腾讯对于海淘行业的介入方式,更倾向于投资已发展较为成熟的海淘平台,而不是自己组团队从头做起。而腾讯对海淘企业的投资策略,目前更倾向于中小比例入股,而不是全资收购。“相比内贸电商,海淘的整体流程比较复杂。腾讯没有海外物流基础,缺乏海外商家基础、没有买手团队,也缺乏和海关、检验检疫局打交道的经验,自己做的话难度太大。但他们可能是担心政策风险,所以更倾向于入股。之前财付通推了一个美国运通卡的项目,但因为个人购汇额度等原因,被外管局限制了,现在已经关闭注册了。”上述海淘企业高层表示。上述海淘企业高层推测,腾讯之所以急切希望在海淘行业布局,一方面应该是看中了海淘行业的前景,随着去年下半年政策的逐渐明朗,海淘市场出现了井喷的前兆。另一方面,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竞争对手”在海淘行业的快速步伐,让腾讯感受到了压力。“在海淘上,腾讯比阿里的步子慢多了,一年多以前,阿里的好几位高层就飞来见我们了,腾讯晚了近一年的时间。现在天猫国际上线,更是大有席卷海淘代购之势。”该海淘企业高层表示。据一起惠了解,随着“海淘”行业逐渐火热,国内大型电商平台正在积极布局电商进口业务,除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全球购和天猫国际外,京东“海外购”(原“环球Buy”)和苏宁易购“全球购”也已上线。唯品会也对一起惠表示,其海淘业务将很快上线。另外国内快递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海淘转运业务,目前顺丰和申通的相关业务已开始运营。一名接近腾讯的人士认为腾讯的投资像拼图:“腾讯主要是为了补足自己的业务短板,自己做不好就会以投资为主,目的就是收购优质的资源和创业团队,从实业方面来考虑战略布局。”而能幸运被腾讯看中的公司除了团队之外,是否在垂直行业中有一定影响力也是关键因素。“他们投资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多,特小的他们也不太愿意看。”
【一起惠讯】阿里巴巴旗下海淘平台“天猫国际”日前上线,引起了海淘行业的普遍关注。一起惠在与多位海淘业内人士沟通中得知,目前的天猫国际仍然是“半成品”,发展路径中面临着三大主要问题,其中如何处理好内部利益的纠葛则是最为重要的。内部利益难平衡上述海淘业内人士指出,天猫国际上线后,阿里巴巴旗下电商平台上至少有两部分群体会受到冲击。一部分是“淘宝全球购”上的中小代购,另一部分则是在天猫上销售海外品牌的店铺,尤其是海外品牌直接开设的官方旗舰店。未来在海外商品的销售上,天猫、天猫国际和淘宝全球购三块业务将面临着激烈的博弈,而短时间决定这场博弈胜负的关键则是价格。一起惠选取了2月28日天猫国际首页重点推荐的“Karicare可瑞康金装加强牛奶粉3段(900g)”这款产品,比较它在三个平台上的价格。都以寄到北京为例,天猫国际推荐的这家商铺的售价,相比天猫nutricia品牌官方旗舰店(Karicare是nutricia旗下品牌)上的售价,足足便宜了32元。淘宝全球购上该产品销量最高的一家店铺的售价则在两者之间。首先可以看出,在价格竞争上,国内天猫店的劣势比较明显。这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目前国家正试行对海淘商品收取行邮税,而行邮税税率要比一般贸易进口征收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的总税率要低的多。“天猫一直希望引进海外的知名品牌商直接入驻,天猫国际的开设将会冲击到这些品牌在国内天猫的价格体系。”该人士表示。该人士表示,另一方面,同样定位于海淘的“天猫国际”和“淘宝全球购”则相当于天猫刚成立时的淘宝商城和淘宝,势必会出现更激烈的竞争。因为进货渠道的多样化、税费缴纳的不正规,淘宝全球购上的中小型代购商在短期内有价格优势。天猫国际则因为商品正规、售后服务更完善更被消费者所信任,随着其业务的逐步展开,淘宝全球购上的小型代购商的市场份额将被大幅蚕食。据一起惠了解,今年1月初,阿里巴巴悄悄组建了“国际B2C事业部”,其中天猫国际和淘宝全球购都被划分到了这一事业部下。“未来,同一事业部下两个业务能否协调发展,很考验阿里巴巴平衡能力。未来也很有可能会战略性舍弃其中一个。”该人士说道。海外招商多磨难天猫国际的域名去年7月就对外宣布,并在网站首页挂出了宣传页面,却直到今年2月19日才迟迟上线。这期间天猫国际在做什么呢?该人士透露,这期间,天猫国际的团队一直在进行着艰难的招商,以及低调的试运营。招商的困难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阿里巴巴此前的业务较少与海外商户打交道,缺乏海外商户资源,也缺乏一支有经验的海外招商团队。另一方面,海外商家也对入驻天猫国际抱有重重顾虑。首先对于在中国有线下实体店或有志于进入中国线下市场的国际品牌商来说,入驻天猫国际将很有可能影响到其在中国原有的价格体系或未来的议价空间。阿里巴巴公关部也对媒体表示,天猫国际更倾向于吸引在中国尚未开设专卖店的品牌入驻。其次,大部分海外品牌商和零售商不具备在天猫国际上运营的能力。据一起惠了解,天猫国际对入驻的海外商户提出了店铺配备旺旺中文咨询,提供国内的售后服务等多项要求。除去这些硬性要求外,海外商户更担忧无法适应天猫上复杂的运营规则和多变的营销方式。“很多老淘宝店主都不一定能玩转现在的天猫淘宝,如果老外自己直接上手,百分百被‘玩死’。”再次,国内电商频繁的价格战也让很多海外商户避之不及。一方面,海外产品入华是有很多成本的,而天猫作为平台对产品价格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商家成本把控不好,很容易造成亏损。另一面,海外商家对于价格战也更为谨慎,会担心其库存产品能否跟得上短时间内的销量爆发。因此,一起惠发现,与很多海淘业内人士此前猜测天猫国际会更多地直接引入海外商品品牌商开店不同的是,目前天猫国际中由海外品牌商直接开设的店铺(如台湾“糖村”)仅占很小的一部分,海外零售商(如香港草莓网)也不多。140家店铺中,更多的是国内海淘平台(如洋码头)和从淘宝全球购中“收编”的大代购商。“引入国内有多年运营经验的海淘平台,可以帮助阿里巴巴快速地组织海外的小型零售商。而‘全球购’业务之前一直游走于灰色地带,天猫国际的收编相当于当年天猫对淘宝卖家的一次‘筛选’,被选中的卖家将得到更多的支持。”该人士说道。产品质量难把控该人士表示,天猫国际还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是无法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监控,以保证商品都是从海外直邮入境,而不是国内现货。据了解,在天猫国际试运营期间,即有部分消费者向媒体反映,出现了购物时客服介绍商品为海外直发,但收到快递单上显示的送货地址却是深圳、广州或江苏等内地城市。“天猫作为一个大的平台,很难做到对每一家店铺、每一件商品进行审核,而由于目前海淘市场利润巨大,政策的不完善,则容易促使部分商户选择‘铤而走险’,以国内现货冒充海外直邮的产品发给卖家。这些国内现货则有可能是通过非法渠道入境或是国内生产的假货。此前,淘宝全球购就因为代购的良莠不齐,经常被消费者所指责。”该人士说道。
【一起惠讯】1月15日消息,国家邮政局发布公示,易迅、苏宁云商在内的12家企业于日前递交了快递业务许可申请,其中,苏宁云商则正式申请国际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一起惠注意到,易迅物流有限公司申请快递牌照的经营范围为江苏省扬州市、上海市、湖北省武汉市、重庆市、陕西省西安市、广东省深圳市。国家邮政局公示:苏宁云商、易迅申请快递许可而根据公示,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了国际快递。这一举动令人联想到不久前苏宁易购开启的全球购业务。据一起惠了解,苏宁易购“全球购”并非传统的个人“代购”和“海淘”模式,而是通过直接引入海外商家,对接国内消费者。国内消费者在苏宁易购完成商品下单之后,海外商家将直接采用“国际直邮”方式,把海外商品配送到国内消费者手中。目前,以天猫、京东、苏宁为代表的本土互联网零售企业在国内电商领域独领风骚之余,开始放眼海外,谋求分羹国际零售市场。不过,尽管各大平台都已开始建设海外站,并启动多点布局。但是尚未有电商平台试图开展国际快递业务,从而保证在物流配送方面给予良好的用户体验。截至目前,苏宁已获得150个国家及地区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简称:快递牌照),成为拥有全国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最多企业之一。经过近20年自建物流的发展,苏宁已在全国物流基地布局、物流信息化搭建、物流专业化团队打造、标准化快递服务管理等软硬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经验。然而在国际物流领域,仍然四大国际物流公司把控,如何能够迅速破局,苏宁方面并未给出明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