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公司>文章列表
公司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Mead)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曾提出三喻文化理论。她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个时代。在前喻文化时代,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知识以传授的方式延续;在并喻文化时代,学习发生在同辈之间,知识以平面方式扩散;而后喻文化时代则是长辈反过来需要向晚辈学习,知识以解构,重构,反哺的多元化方式生产和扩散。后喻现象得以发生,主要倚仗于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快速发展,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为这个时代注入了强大的助推力,知识的壁垒逐渐消除,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年轻人似乎比旧时代的青年更加“聪明”了。后喻时代的开启象征着社会的进步,消费重心的转移,但也对商业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90后和00后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主角,这一批年轻人究竟想要什么,这或许是各行各业共同求索的一个命题。显而易见的是,年轻一代已经从传统的功能消费转向精神消费,他们追求事物的新鲜感和时效性,重视品牌的调性和文化内涵,对极具创造力的事物更加留意。直播平台的现象级增长,迷你KTV在一线城市的黄金地段快速铺开,线下实体黑马“喜茶”一杯难求……你说是资本跟风的结果也好,和热钱烘托下的效应也罢,不可否认的是,品牌和资本越来越聚焦有着一定消费力的年轻人了,并冠名之“新中产”。快时尚走势低迷,选择渠道下沉,聚焦三四线年轻人时尚是当下年轻人追逐的关键方向,如何在物质满足的前提下,显得自己更有品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以2002年优衣库在上海南京路开出第一家门店为标志,H&M、ZARA、C&A、GAP等相继进入中国并打响争夺战,快时尚进入中国已经16年了。辉煌过后,如今的快时尚品牌增速减缓,利润削薄,甚至迎来关店潮,其中部分品牌在一线城市遇冷,又不愿意放慢在中国的利润空间,于是通过渠道下沉将目光放在了三四线城市。据快时尚品牌选址情况来看,2017上半年快时尚品牌新增门店有34%位于三四线城市,较2016上半年上涨了4%。供应链水平和上新反应速度一直是Zara等传统快时尚品牌的命脉,从设计到将成衣挂在门店销售最快需要7天,平均耗时为12天。而“超快时尚”的供应链反应速度更快,从设计到销售全流程的时间更短,单位时间内更新的品类更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传统快时尚发起了挑战。快时尚快速上新的优势似乎不太明显了。快时尚中国市场走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经济不振,消费呈疲软态势。二是中国新中产崛起,消费升级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年轻消费者和长辈的消费习惯已经截然不同,他们不再一味追求数量而更加在意品质,宁要明珠一颗不要石头一车。而快时尚服装的质量问题一直饱受诟病,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系主任在公共广播电台(NPR)接受采访时说,“这些产品看起来就像垃圾一样。你买回家叠好了,准备下次聚会穿,结果到要穿的时候了一穿就破。”奢侈品中国市场悄悄回暖,线上成为主要贡献点贝恩咨询公司(Bain&Company)在关于全球高端零售市场的报告中指出,2018年中国大陆奢侈品销售额预计增长20%到22%,同时中国大陆的业务拓展将使全球奢侈品市场增长8%。对于奢侈品集团来说,中国市场明显发生着转变:中国的消费群体总体更年轻,也深受社交媒体的影响,更重要的一点,他们极度依赖网络购物,因此这一年来,各种类型的电商拓展,成为各大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主要议题之一。奢侈品线上渠道的发力对当代消费者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世界范围内的顾客都被互联网影响着决策。麦肯锡咨询在2018年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数字达尔文主义时代》(TheageofdigitalDarwinism)进一步揭示了这个问题。报告指出,2016年个人奢侈品(包括服饰、鞋履、配饰、珠宝及眼镜)的线上销售额占全球奢侈品市场的8%,总计200亿欧元。预计2025年一数字将再翻3.7倍,线上销售额占全球奢侈品市场的19%,达到740亿欧元。同时,报告显示70%的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受到了数字化的影响,8%的消费者直接通过线上购买奢侈品,也就是说接近80%的奢侈品消费行为和互联网存在强关联。大部分年轻消费者会受互联网上的意见领袖、博主、KOL甚至朋友的意见左右,选择某奢侈品牌的产品,进而到线下消费,再将此次购买成果分享到网上,形成线上采纳意见-线下消费体验-线上分享的消费者行为闭环。不仅如此,奢侈品消费者在生活的的数字化程度也颇高,98%拥有手机,高于65%的平均水平。奢侈品消费在中国复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奢侈品中外价差缩小了。根据咨询公司德勤(Deloitte)对2000多件奢侈品在全球各地售价所进行的调查,奢侈品在中国的零售价与欧洲的价差缩减了25%,过去中国消费者在本土购买奢侈品,最高要负担50%的溢价,其中溢价最高的是成衣和鞋履,如今在国内购买奢侈品,和国外的价格相比早已不再贵的可怕。今年7月6日,Gucci宣布品牌在中国大陆直营门店销售产品将全面调低价格,降价幅度平均为5%。在此之前,LV和Hermès已经宣布在中国降价。上海荣宅为代表的,奢侈品牌的“艺术抱负”谈及快时尚和奢侈品的本质区别,你也许会说品质和设计。但最大程度造成两者差别的是审美,或者我们称之为ArtSense(艺术感觉)。早在上世纪90年代,YvesSaintLaurent(圣罗兰)就将蒙德里安最具代表性的方格设计成连衣裙,做到“将艺术品穿在身上”。奢侈品牌往往是潮流的创造者,而快时尚品牌只能通过快速借鉴设计理念,成为跟风者。Prada旗下的艺术基金会,早在七年前租下上海静安区荣宗敬的旧宅,以“修旧如旧”的理念将曾经“面粉大王”、“棉纱大王”和荣氏家族的历史重现在人们眼前。整个修复过程极其昂贵,意大利工匠采用古老的手工艺重置了缺失和破损的地砖。为了烧制釉面砖,工匠们先按原先的百年古砖做成模型,重新配制用来调色的瓷泥,经过手工浇筑,回填,最终煅烧融合,修缮荣宅历时6年。今年初,Prada基金会在荣宅举办了首个艺术展:罗马:1950-1965。未来,这幢宅邸将成为Prada在中国举行各式活动的特殊地点。奢侈品和艺术之间的合作和相互扶持,本质上来讲算不上跨界,因为它们一直以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奢侈品是艺术的商业化,艺术是奢侈品的提炼。轻奢品牌的市场空间老佛爷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Lagerfeld)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昂贵和不昂贵(但并不廉价的时代,我讨厌廉价这个字眼)可以很好共存的时代,这在时尚界还是首次发生。”在价格低廉的快时尚和昂贵的奢侈品之间,还存在着所谓“轻奢”。轻奢产品的定价往往较低,普通消费者也可以接受,轻奢的英文是“AffordableLuxury”,直译过来就是可负担得起的奢侈品。但因其较好的质量和较高的品牌辨识度,往往受到年轻的中产阶级的追捧。轻奢品牌最典型的代表有Coach、MichaelKors、ToryBurch、KateSpade、Longchamp等。上海是轻奢品牌的必争之地,上海女性是全国时尚白领女性的缩影,而核心地段静安区的女性则更有时尚代表性,近期DT数据出品的一份“静安女子图鉴报告”,罗列了静安区女性的服装品牌偏好,轻奢品牌MISSSIXTY出现在最受欢迎品牌之列,这或许可以成为研究轻奢品牌的中国探索道路的一则案例。我们来简单看下该品牌为何如此受欢迎。一是大单品战略和创新零售。面对市场竞争,轻奢品牌不遗余力地争取中国的年轻人,而提升市场份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聚焦,不论是针对目标客群的定位还是产品品类选择来说,单点突破显得格外重要。MISSSIXTY坚持牛仔系列的大单品战略,不断推陈出新。包括经典系列、时装系列、天使系列等,自始至终没有放弃牛仔丹宁元素的主线。同时,除了不断研发年轻系列,还不遗余力地与其他品牌进行跨界合作,举行创新型线下快闪活动,或通过线上线下互联的方式打通了空间的界限,升级和丰富了零售业态。二是“天使秘境”新品快闪活动带来全感官冲击。和线上渠道相比,线下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带给顾客最真实的体验,从视觉、触听觉等方面全感官占领消费者心智,实现情感触动。超预期的线下体验也让消费者更愿意为商品付出溢价。“天使密境”快闪活动与消费者共同见证了2018年秋季天使系列全球首发,同时带来了光与影的震撼体验。光影高科技打造的梦境森林让人置身浪漫幻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含苞待放的花卉逐渐盛开形成斑斓的图像;甜美柔软的粉色羽毛墙让人沉溺在温柔的质地中无法自拔。活动现场更邀请了知名博主和时尚媒体共同出席,为品牌发声。通过借势KOL实现活动在互联网的分裂式规模传播。三是借势超级IP甜密节日狂欢。这表现在其与超级IP迪士尼的联名及线下合作上。为配合今年“5.20表白日”的主题,太古汇门店中展示了其品牌和迪士尼的限量联乘系列,店铺的设计以描述米奇和米妮的爱情电影《疯狂的飞机(PlaneCrazy)》中的场景为灵感,打造了一个“甜蜜游乐场派对”。此外门店设立了多项互动装置和服务,更有知名时尚博主、超模等自带流量的意见领袖站台,在沉浸式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将粉丝情绪推至高点。四是米兰旗舰店的全新科技尝试。位于大本营米兰的全球首家旗舰店被命名为“零售剧场”。门店运用了众多前沿黑科技,旨在为到店客户展示随时变幻的门店场景,带来无穷的新鲜感和视觉盛宴。门店橱窗采用造价更高的LED屏幕,让海报显得更加灵动;通过实时互动的“手机墙”鼓励顾客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现场照片,贯彻社交零售的理念;灵活移动的衣架和设计师可以随时进行创作的金属墙面,都让门店随时可以应对时时变化的店铺主题;根据不同的产品线划分了不同的门店区域,并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让顾客更容易找到目标商品,很大程度地提升销售的转化率;除了功能性上的改良,还通过RFID的数字化技术提升顾客试衣的效率,以RFID技术为基础的“魔镜”可以获取顾客的身材数据,为顾客推荐适合的服装型号,同时显示当季最新款式的上身效果,让顾客在几秒钟的时间就能完成试衣动作,大大提升了效率。顾客可以选择“线上下单”模式,让衣服配送到家,也可以选择在门店直接购买并带走,打通了线上线下区隔,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购买方式。以MISSSIXTY为代表的轻奢品牌,抓住消费者年轻化的转变机遇,站在消费升级的风口上,不断进行零售形态的转型和调整,实现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创新零售尝试。面对价格更低的快时尚和调性更高的奢侈品的前后夹击,轻奢品牌有着更稳定的群众基础,如果集中力量服务好新中产人群,未来的业务增长应该十分可观。
一起惠2018-07-26 09:50:34278 次
当您的订单状态为“已发货”,此时您的商品已从唯品会或供应商仓库发出,并由物流公司进行配送。您可在“订单管理"-"订单跟踪"中查看承运物流公司名称、运单号及订单处理信息,且可到物流公司网站进行追踪查询。
一起惠2018-07-25 11:05:15303 次
在您成功下单之后,唯品会将在12个小时内审核您的订单。订单通过审核后1-2天内为您安排发货。唯品会将通过品骏快递快递或第三方物流公司把商品送达您的手中。具体地区的送货时效,请点击进入【注】部分品牌直发商品发货时间需以商品详情页为准,敬请谅解!
一起惠2018-07-25 11:04:23395 次
据《参考消息》的报道,西班牙《国家报》网站在7月23日刊登了题为《抖音,全球下载量最多的应用,堪比鸦片》的文章,在文章中,作者认为抖音已经在中国拥有的月活跃用户超过5亿人,同时也风靡全球,但是其又包含众多争议性内容而被政府要求进行内容审查。文章称目前来自中国的一款应用登上了全球下载量榜首,这款应用名为抖音,国际版名为TikTok,抖音在中国的流行度堪比《口袋妖怪Go》,根据统计,目前抖音在中国的月活跃用户超过5亿人,你可以在中国任何一种公共交通工具中看到有人在不断地刷着屏幕,看着滚动的视频。抖音会利用自身的算法向消费者推荐最合他们胃口的内容。从一个视频跳转至另一个视频时,用户常常不知道接下来会是什么内容,因而惊喜不断。此时有人认为抖音会和《口袋妖怪Go》一样最终让人厌倦,但是又有人认为抖音开启了新的交流方式。同时如今不单单是在中国,亚洲的其他国家也有大量用户使用抖音。然而抖音却因为内容问题屡次遭到国内外政府的通告,要求对其中一些含有过度性暗示或推崇不良生活方式的片段进行删减,甚至还受到了印尼政府的封禁。今日头条公司表示66%的中国抖音用户为女性,其中75.5%的女性年龄小于24岁。有人批评这款应用极其容易让人上瘾。据悉22%的用户每天在抖音上花费的时间超过1小时,今日头条也已经采取部分措施例如在应用增添提醒弹窗,弹窗会在用户使用时长超过1个半小时的时候出现。
一起惠2018-07-25 10:20:53483 次
五年前,电商正规军是不屑与微商为伍的。彼时,微商以一种矛盾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一方面诸如俏十岁凭借微商异军突起,一年卖出了超过4亿元的面膜,并冠名央视、湖南台等多个综艺节目;另一方面,假货、层层代理、吹嘘洗脑、付钱后不发货直接跑路等乱象屡屡发生。这使得微商逐渐与传销、骗子划了等号。妖风之下,大胆者如韩束在2014年9月进军微商渠道,成为首支微商正规军。韩束之后,号称数量2000万的微商们,越来越渴望登堂入室。但转年,央视给泼了一桶冷水。2015年4月,央视新闻曝光微商面膜天价荧光剂和激素,有的超标6000倍成为毒面膜。此事令“微商”形象彻底黑化,整个行业面临灭顶之灾——以微商起家的俏十岁面膜,几乎一夜之间痛失80%的销量,后退出微商,转型实体店,其他品牌更是对“微商”的帽子避之唯恐不及。然而,几年过去,画风再度突变。所有平台都在做微商这个月刚过半,两家在微信上做服装库存分销的公司接连宣布融资。7月2日,爱库存完成5.8亿人民币B轮融资,由君联资本领投,钟鼎创投及建发集团跟投。7月17日,好衣库完成数亿人民币B轮融资,腾讯领投,IDG、险峰长青、元璟等机构跟投。就在6月,好衣库刚刚宣布由IDG资本领投的1亿人民币A轮融资。两家公司区别不大,本质上都是借助微信进行分销。平台与品牌方谈合作,分销给微商,微商在朋友圈里卖货。当微商一词蒙上贬义色彩后,媒体们爱用“社交电商”来形容这一类电商,但随着营销术语的升级,现在出了个更加专业的名词——S2b2C,上游对接品牌方库存,下游为职业微商代购提供正品低价库存,再由微商将商品分销,形成品牌方——平台——小b(微信代购)——消费者的交易体系。S2b2C模式简图,虎嗅据公开资料绘制在爱库存、好衣库之外,运用这一模式更被人所知的是云集。2015年5月,做淘品牌起家的安徽人肖尚略转型做综合电商,上线云集微店App。2018年4月,云集宣布完成1.2亿美金B轮融资。肖尚略向媒体表示,云集日销售额最高超过2.78亿元,2017年全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这家成立三年的创业公司已经长成微信生态中估值第二高的电商公司,仅次于接连拿到腾讯投资的拼多多。这套模式打破传统电商中的天价流量困境,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的传播低成本获客,并且有裂变效应,使得平台体量飙升。于是苦于流量压力的中小型平台纷纷转型。去年7月,母婴电商贝贝网推出“贝店”,当时贝店负责人如此描述这一业务:“第一个关键词是共享,即将贝贝的供应链体系开放给用户,让他们在自己的社群当中做分享和分销,从中产生效益。第二个关键词就是分享,很多家庭都会在妈妈群里面,妈妈群一定会有少数的两到三个核心人士,她能够影响到社群的价值和定位,我们希望赋能到对应的人,让她们为妈妈群体服务。”几乎在同一时间,做海淘的达令宣布品牌升级为“达令家”招募会员,成为会员后可以销售达令家提供的产品。此后,诸如楚楚街上线楚楚推,以及洋葱海外仓、好物满仓、有好东西等创业项目跑步入场。电商巨头如阿里、京东等对微商分销也有所涉及。支付宝界面中一度出现微商进货入口去年一段时间支付宝主页上曾出现“微商进货”标签,给其微商业务引流。阿里的微商属于一级分销模式,用户使用阿里巴巴一款“微供”系统筛选商品、供销商,再使用App“采源宝”一键铺货到微信、朋友圈。今年1月份,京东和美丽联合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推出“微选”,入口在微信—发现—购物中。微选初始形态有些像淘宝头条,经过几次产品更新,现在来看像是微商分销平台。在首页,所有产品都注明返佣金的字眼,点击进入具体店铺,均在显眼位置挂有“合伙人招募”的广告,申请成为合伙人后同样可以一键转载铺货。网易在去年6月推出网易推手,网易旗下拿来分佣的产品将全部来自网易直营商品——网易严选、网易考拉。唯品会则在近期上线类似的产品云品仓。与创业企业不同,电商巨头们大都严守“一级分销”模式,避免政策风险。于是到最后,无论是做平台的还是做自营的,最后都成了做微商的。为什么微信分销遭追捧微商分销模式神不知鬼不觉地遍地开花。参与其中的既有电商巨头也有成立四五年模式已经成熟的第二梯队玩家,更有不计其数叫都叫不上名字的创业公司。为什么这一模式受到追捧?首先,流量成本高企依然是电商不能承受之痛。新产品获客要投广告,无论是低价补贴,还是百度关键词竞价,抑或做应用商店推广亦、找明星代言,说到底都是花钱买流量的模式。在创业热潮最火爆的2015年,做奢侈品二手生意的“胖虎”,把线下门店砍掉开始做线上交易平台。创始人马成曾透露,由于二手奢侈品单价高,当时获得一个下单用户的成本是1500元到2000元,主要渠道是百度关键字竞价和应用商店优化。“用户的忠诚度很低,哪边便宜就去哪边,而且获客成本这么高,就算他来你的平台下单,获客成本也赚不回来。”用户在胖虎平台上达成交易,它收取2%的佣金,而平均6000元的客单价,远不够支付流量成本,在线上尝试了两个月就停止购买流量。2016年后,流量价格对创业者来说已经贵到难以承受。有创业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购买流量,最多时一个月要花掉五六百万元人民币。“如果一家公司只拿到了几百万的天使轮,那他们融的钱还不够投广告”。2016年,海淘电商蜜淘倒闭。它在2014年获得B轮融资后,用补贴打价格战,耗费千万元买广告,以获取流量以及用户。但当更强的对手入场,同时遭遇互联网寒潮,最终兵败如山倒。相比较之下,通过微信群裂变、朋友圈传播而产生的社交流量,处于价格洼地。做跨境食品电商的格格家,在2017年同时做微信分销。创始人李潇另设团队上线一款新App,环球捕手。据一位接近李潇的人士透露,两者运营成本相同的情况下,环球捕手完成的订单数几乎是格格家的10倍。各个电商平台微信分销产品其二,电商增长放缓的大背景,要求玩家找新出路。从唯品会发布的2018年Q1财报来看,该公司总净营收为人民币199亿元(约合3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60亿元增长24.6%;净利润为人民币5.297亿元(约合845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519亿元下降4%。无独有偶,京东的第一季度财报,也呈现出了疲软的态势。财报数据显示,京东在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3.1%,而2017财年Q2、Q3、Q4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43.6%、39.2%、38.7%。增速放缓,既有季节因素,也有行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的原因。唯品会CEO沈亚在分析师会议上说:“我们正积极推进如何从货架电商转型到社交电商,从提高转化率转变为提高裂变率,从引流思维转变为裂变思维。”其三,微信天然适合做分销。“42章经”的曲凯曾经问过白鸦对社交电商的看法,当时白鸦说如果五年以后人们复盘近几年的互联网,有两件大事是一定要提的:第一个是vivo和OPPO的销量超过了小米;第二个是微信红包,让拿到vivo和OPPO的人手机里都有钱了。这两点,其实打通了四五六线城镇青年及中老年人群的信息流和资金流。此外,微信扩大了交往范围,从之前手机通讯录中数十个熟人关系扩展到几千个半数人关系,并且从之前的点对点通讯,扩展到可以通过群和朋友圈点对面通讯。机遇与风险在搜索引擎中,无论以“云集”、“环球捕手”、“贝店”还是“达令家”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最下方的相关搜索中都会出现一条联想词条“XX到底是不是传销”。官方对于传销组织的认定,通常有几个判断标准:“人员在30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以及“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诸如阿里的微供、京东的微选、网易推手等大平台都是以一级分销来规避风险,即直接从平台分销出售给C端用户,不能再发展下线。而云集、环球捕手等平台则因分销层级不清陷入争议。2017年7月,云集微店接到一张958万的“迟到”的罚单。CEO肖尚略在公开信中承认“2015年下半年,云集微店采用的地推模式引起了一些外界争议,监管部门认为部分推广形式与《禁止传销条例》冲突”,但他强调,早在2016年2月,“在有关部门和法学人士的帮助下,云集就对地推中有争议的部分进行了整改”。公开信息显示,起初云集的店主分为三个不同的层级,缴纳398元平台服务费后,就能一键成为普通云集店主,通过自购优惠、用户CPS和邀请新店主得到报酬。在店主通过直接邀请和间接发展100名新店主以后,就成为云集主管,之后邀请的每一位新店主,他都能得到150元/位的培训费和15%的销售佣金;团队人数达到1000人后,主管就可竞聘服务商(经理)。整改之后,用户花398元购买一套自营化妆品后赠送店主资格,邀请新人购买化妆品后会获得商城代金币。主管和经理仍能获取培训费和销售佣金,但会与云集签订兼职劳动合同,从而规避风险。云集CEO肖尚略反对把云集比做微商的说法。“微商——微小的商业,这一概念非常值得推广,可是微商的层层代理、层层抽成,把原本100元的商品卖到了1000元,客户和底层微商的商业价值都没有得到尊重,是不健康的商业模式。”他认为云集与微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级分销的结算模式。“云集的财务收支都由总部统一结算,每一件商品的收入汇总至云集后,分别向供应商、品牌商支付商品成本,向物流商提供物流、仓储成本,向每一位店主、经理、主管分配利益,我们店主的利益由上往下划分,而非由下往上。”环球捕手等平台也采用了类似的做法。今年6月份《新京报》的一篇报道直指环球捕手疑似传销,其中提到,环球捕手会员用户分店主、服务商、优秀服务商三个等级。新用户在平台上购买399元的指定产品,即可开通“捕手会员”,同时成为“环球捕手店主”,可以分享销售商品获取佣金;获直属下级会员省钱额度和销售佣金收益的25%;每邀请一位下级会员可收益100元。CEO李潇回应《新京报》称,目前外面流传的一些规则并非环球捕手官方制定的,而是一些服务商曲解了规则。“环球捕手的会员体系中确实存在店主、服务商、优秀服务商三种概念,但并非所谓的‘上下线’关系,分销体系也并非多级。会员邀请一名新会员时会获得奖励以及新会员消费的佣金,是仅有的一级。”他进一步解释,当会员邀请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或新会员消费总额超过一定额度时,平台会从中选择一些优秀的会员,邀请其成为服务商;优秀服务商更是服务商中的佼佼者。服务商和优秀服务商将承担管理统筹和服务会员的职责,基于其团队人数和销售额会获得相应奖励。对于创业者来说,微信分销模式的风险在于,如果做多层分销,虽然能带来爆发式增长,但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如果只有一级分销,又要以牺牲增长速度为代价。为了避开微商所留下的骗子等固有印象,他们又以社交/社群电商等概念对这一模式进行包装。2006年,在经历了与监管层的漫长博弈和转型后,安利终于获得象征合法身份的直销牌照。十年后,这些在社交电商中掘金的创业者们,在对产品进行不断的升级变更后,不知道是否能迎来同样的好消息。
一起惠2018-07-25 10:19:14599 次
西班牙全境共计8家授权小米合作店;根据第三方数据机构Canalys统计,小米手机在第一季度欧洲出货240万部,位居西班牙市场份额第三、欧洲第四。昨天借着新机小米A2全球发布的机会,小米又秀了一把西欧市场近况;而这一切,距离小米香港上市不过两周。至于小米是如何在正式登陆西欧8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这样的数据增长,我们在发布会后请来小米公司高级副总裁、如今的海外事业部掌门人王翔,聊了聊各方面的“小细节”。1、定义“新AndroidOne”在西班牙发布的小米A2是小米旗下第二款AndroidOne智能手机,其对应的是小米6X国行版,原生安卓系统+骁龙660AIE+中端产品定价,都是它的特色。而在去年9月,这家公司曾以5X为原型打造了首款主推国际的产品A1,随后在11月宣布全面进军西班牙线下市场。记为小米在西欧市场迈出的第一步。不过反过来说,这对于谷歌的AndroidOne或许也是一次新尝试。“谷歌最早找到我们的时候并不确定小米会考虑做AndroidOne设备,毕竟早期AndroidOne走的是超低端迅速普及的策略。而小米有着多年做硬件的经验,还是希望能带给用户更好的一些体验。不过最后双方敲定,产品部分“由小米全权负责”——“基于这样的合作态度才有了如今的A系列产品,我认为这也是目前最成功的AndroidOne系列设备”对此,王翔颇为兴奋的说。2、和印象里不太像的一样的目标用户产品之外则是用户,伴随每年巴展,西班牙和西班牙人似乎化作了这么一个符号:他们每逢MWC就闹罢工、全年有好几个月都在假期、不太喜欢科技互联网;他们热爱生活,但可能不怎么热爱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然而对于目前的小米西班牙授权店,事情似乎又不太一样。“我们的用户对物联网产品非常感兴趣,至少是现阶段非常感兴趣。手环、滑板车的热情都很高。”不过这可能也和小米在西班牙的“群众基础”有关。王翔现场举了个例子“早期MIUI前100名核心米粉里面,有2个是西班牙米粉”。而在发布会现场,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当地米粉的身影。从价格段分析,西欧地区用户的构成更复杂,也是区别于印度市场的地方。出色的购买力让这个市场在旗舰机上有不少需求。同样,不太热衷数码产品,但是赶上4G升级的用户也不在少数。对此,才有了如今A2和A2Lite并行的策略。3、关于授权店产品的选择谈到小米进军欧洲,授权店开设往往带有着些许象征意味;再进一步,把哪些生态链产品放到店里更能代表小米?这乍看是在谈论“卖什么”,但背后自有他的门道。以积木机器人为例,“我们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目的,主要还是想让大家更全面的了解我们,比较极客也比较好玩。去年我们推出的滑板车也是这个想法,而且滑板车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都非常受欢迎。”而抛开“选择”,更大的问题是“移植”,王翔说“这是个工作量相当大的任务”。“尽管我们都说欧洲地区,但实际上每个国家的标准都不太一样;不同的语言、插座、包装,我们也是头疼了很长时间才搞定了这些。而这只是挑战之一;包括产品的售后问题,我们也是尽量选择自己搞定”举个例子,小米笔记本目前就在西班牙有售,但是你看键盘首先就要替换成西班牙语。4、知识产权的老话题“我们在过去申请的两万多件专利当中,已经获批了七八千件;其中有一般是海外的”作为小米过去几年知识产权方面的负责人,王翔在谈到这个所有厂商进军海外的共同难题时这样说。“知识产权的问题在我们这个行业,是商业模式的一部分;包括我们熟知的国际品牌每个月处理的相关纠纷就有几十件,我们自然不例外。当然这是一个持续投入的问题,你必须有更多的技术用于和其他品牌交换”在未来两年,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下,“怎么样提高知识产权资产的质量”则成了小米的新课题。5、再提2019年进军美国此前王翔曾对外称会在2019年进军美国市场,至于这个时间点是怎么来得,现场我们有了更详细的解答。“美国市场的度特性在于运营商主导,网络频段和国内比更复杂,需要投入更多的网络工程师;这跟小米以往熟悉的模式并不相同的。我们习惯设计一款产品,能针对越多的用户越好。另外同时间段里我们的精力也有限,并不能全球全部市场同步前进。”从本质看“运营商模式不是小米的舒适区”才是关键。以如今西班牙市场为例:虽然线上各渠道电商、线下授权店、线下公开渠道都有小米的身影。但谈到运营商市场,目前仍旧处于探索期。写在最后:上市之后看小米的欧洲之旅在月初的公开信中,雷军曾经总结了小米未来的成长空间,并将之总结为三大策略。其中两条分别是:小米要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尽早实现国际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一半以上未来十年,小米公司的IOT(物联网)业务预计达到40%~50%显然,在欧洲市场的拓展无疑是两件事的交汇点。王翔坦言“是机遇但也有压力”。我们我们前面谈了那么多机遇,但压力仍旧存在。“我们去年五六月份看西欧市场,很多机型卖400多欧元,但其实也就国内千元机的水准。不仅手机包括生态链产品,我们小米的产品也更有设计感”这种降维打击给了小米迅速扩大市场的机会,“新市场最早总会有一波冲量的高峰期”,不过目前AndroidOne最多也只能上探到中端价格。所以,如何验证其在高端产品的竞争力,可能是快速增长期过后,小米马上要面临的问题。
一起惠2018-07-25 10:16:21330 次
作为中国二手车电商行业第一股,优信二手车在上市之后一直受到市场的关注。不过,与高关注度和期待度相反的是,优信的股价没过多久便跌破发行价。截至美股昨日收盘,优信股价报收于7.66美元,总市值22.4亿美元,相比较上市之初的27.61亿美元,已经跌去18.9%。值得注意的是,优信上市首日涨幅为7.44%,在当时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表现比较抢眼。但是,好的开头并未能延续下去,优信在6月29日盘中一度破发,7月2日收盘报收于8.15美元,首次收盘跌破9美元的发行价。对于一家公司来说,上市既是最重要的节点,也是新征程的开始。在上市首日,优信集团董事长&CEO戴琨表示,“上市对于公司发展来说,既是一个里程碑,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履行使命,让消费者拥有好车变得更简单。”在登陆美股之前,优信二手车还曾于2016年尝试借壳步森集团实现上市,但是在半年时间的运作之后,最终因为“重大资产重组条件不够成熟”未能实现。之后,优信多次被传出赴美IPO的消息,但官方一直对此不予置评。坎坷的上市之路也算是对优信的考验,不过,何时能够盈利成为摆在优信面前的难关。数据显示,2017年优信营业收入为19.514亿元,和2016年相比大幅增长136.7%。2017年、2016年运营亏损分别为18.23亿元、12.52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7.48亿元、13.92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在2017年为37.73亿元,2016年为17.75亿元,亏损额都在扩大。与此同时,优信在招股书中还坦然表示,“2011年成立以来,我们并未盈利。”不同于美国市场,中国二手车市场发展速度比较慢,规模比例上还有差距,而这也让国内二手车未来的潜力更大。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二手车累计交易1240.09万辆,同比增长19.33%,交易额8092.72亿元,同比增长34%。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测,2018年,国内二手车交易量有望接近1500万辆。到了2020年,国内二手车交易量将超过2900万辆。在如此大的增量市场下,二手车电商要想突破线下渠道商实现突破,提高品牌认知度以及用户信任度,砸钱投广告补贴用户看起来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这一次,优信上市之后,也将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营销。戴琨表示,融资将用于提升供应链水平,加大售后服务的投入,同时还会对营销和品牌进行持续投入,让消费者建立在线买二手车的观念。但是,烧钱营销也不是办法,何时能够盈利是投资人看重的事情。而优信则在招股书中表明,集团将持续扩大投资及业务运营方面的资金投入,目前暂没有盈利或产生正现金流的打算,甚至将继续承受重大损失。从近段时间的股价表现来看,优信在资本市场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二手车市场潜力足够大。不过,对于优信等二手车电商来说,规范自己的业务,完善服务链,尽快实现扭亏为盈,才能在之后的竞争中把握主动权。
一起惠2018-07-25 10:15:12261 次
据银保监会官网消息,经审核,批准安联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联财产保险”)注册资本从8.05亿元人民币增至16.1亿元人民币。批复内容显示,由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认购新增注册资本中的4.83亿元,由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认购新增注册资本中的1.9964亿元,由深圳汇京通达商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认购新增注册资本中的6874.7万元,由上海映雪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认购新增注册资本中的5361.3万元。增资后,安联财产保险股权结构变更如下:安联保险集团(AllianzSE)持股50%,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持股30%,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2.4%,深圳汇京通达商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27%,上海映雪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3.33%。至此,京东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拿下了保险牌照,并成为安联财产保险的第二大股东。在此之前,刘强东还曾在2017年开年大会上表示,京东正在申请保险牌照,也可能会以投资购买的方式进入保险行业。
一起惠2018-07-25 10:13:51305 次
焦虑的女人们,正在成为知识付费的主力。当很多人对知识付费仍然停留在罗振宇、吴晓波等“高精尖”的职场达人培训时,一波越来越丰富的内容正在影响着整体的生态。诸如美妆、亲子、家庭职场平衡等针对女性群体的知识付费内容占比正在变高。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这一年涌现出不少知识付费的平台,知识能够实实在在获得收入。头头是道基金董事崔璀先后见证了估值20亿的“吴晓波频道”、拥有3500万用户的十点读书等项目的诞生和壮大。她曾无意间听到一个故事,一位全职妈妈在丈夫碰到企业管理问题时,在网上学习了管理课程,并对丈夫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这让她对女性自我提升觉得感动的同时,也发现了这块市场的商机。出于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上课充电,而付费知识课程的易获得、时间短、价格低等特点,迅速成为了这部分女性的选择。无论是遇到情感的困惑、职场的瓶颈、育儿的难题,女性们都会找到相应的课程和老师,一边学习一边咨询。在这个趋势下,不少平台上线了针对女性群体的付费课程,也出现了更多垂直于育儿、女性职场等细分领域的平台。“对于男性来说,解决职场的困惑,就解决了80%的问题,但对一个女性来说,这可能仅占10%。还有亲子育儿、亲密关系、职场自我发展、家庭和职场发展冲突等等,这意味着更多不同的课程,和更垂直的社群。”崔璀认为。但目前无论是针对哪个群体的付费课程,都还存在着营销大于内容,实际效果不佳的问题。女性群体想要依靠买知识付费课程实现自我提升,很大程度上还需要靠“火眼金睛”挑选。“女性焦虑”下的机会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市场部工作的李拉,最近发现自己有一些“职业焦虑症”。这是她步入职场的第四年,也是她觉得自己急需充电的一年。她并未选择到学校进修,而是选择了这两年流行的知识付费课程。从2016年开始,李拉开始买知识付费课程,她把学习的时间安排在下班后的9点-10点之间。从学习PPT制作,到学习PS应用,最近她又买了得到平台的《如何成为研究高手》,和三节课的《产品运营入门》。购买功利性很强的课程,李拉希望让自己多掌握技能,来缓解自己在职场上感到的焦虑。同样希望借助“上课”来缓解焦虑的,还有40岁的张婕,“现在每天有无数件事情要做,管孩子、管工作,说不烦躁是骗人的。”她正处在最烦闷的时期,孩子7岁,刚上小学一年级,自己在职场上还要竞争公司管理层的岗位。在工作和家庭之间转换已经疲惫不堪,但双重焦虑之下,她还是买了一些课。张婕在千聊平台上买了“戒吼”课程,顾名思义,不要再对着孩子吼,而是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和教育孩子,这是妈妈群里广泛传播的课程。随后,她会花一个小时上职场课程,学习撒切尔夫人怎样演讲、学习美国国务卿赖斯的表达等等。在畅销书作家、“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创始人李筱懿看来,焦虑是现在社会不同年龄段女性共有的通病。这是因为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也在不断上升,女性意识正在觉醒,因此对提高自我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强烈。而因为这种焦虑兴起的付费知识课程,已经是一门生意。知识付费平台“千聊”的创始人朱峻修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最初创业时并没有只关注女性群体,而是想要搭建一个面向更大市场的语音直播和知识分享平台。但运营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女性用户占据了更大的比重,平台推出的情感、心理、美妆等课程,都获得了更高的销量。“20-49岁之间,二三线城市的年轻女性,往往具有旺盛的学习和自我提升需求,热爱泛进步类的知识。”千聊并非唯一以女性为主的平台,据全天候科技了解,拥有3500万用户的十点读书和1.5亿用户荔枝微课,平台的女性用户的都高达70%以上。根据2018年极光大数据对主要知识付费平台的调查,喜马拉雅FM和分答的女性占比分别为50.5%和51%,已经和男性用户平分天下。这些平台上,课程相对较为低廉,交付预期并不高,但能够产生集聚效应,提高复购率,内容生产机制也能更加持续。泰合资本投资副总裁蒋科告诉全天候科技,男性群体对知识付费内容的交付预期比较高,是因为对于学习的效果有明确的预期,比如加薪、职场进步等。但知识付费并不是技能本身,很多时候并不能帮助用户达成这个目标,因此产生心理落差,导致续费率低。而女性的知识付费内容偏向生活类、情感类,属于文化消费和精神消费,比较容易实现,对效果比较容易产生满足感。女性学习变迁:从功利到兴趣知识付费平台小鹅通的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小鹅通知识付费的用户中,女性用户占比达到了62%。女性付费用户中,个人提升和母婴亲子是付费用户比例最高的两个,分别占据27%和18%。而心灵情感、生活文艺、女性时尚、医疗健康等领域,合计达到整个付费用户分布的15%左右。出于这样的趋势,目前面向女性受众的课程在每个付费平台都能占据一席之地,多与情感、亲子和职场相关。千聊、荔枝微课平台上面向女性用户的课程较多。打开千聊首页,就可以看到诸如完美妆容、30天瑜伽课、恋爱观、女性自我管理方法等相关课程。十点读书也推出了和女性职场、健康、亲子、文艺等方向的书籍分享课。得到的首页推出亲子专栏,还有面向职场女性的解压、管理人脉、提升职业形象、礼仪等课程。音频平台喜马拉雅FM推出了专门的亲子教育专栏,情感方面,也找到了张德芬打造的女性成长必修课。蜻蜓FM推出了100天女神养成记、幸福课、完美关系必修课等针对女性受众的课程。蒋科提到的生活类、情感类、兴趣类的内容正在越来越丰富,占比甚至超越了目的性强的专业技能类课程。据崔璀介绍,目前市场上很多课程内容都只是干货的讲解,更适合男性用户,而女性用户更喜欢指导、陪伴类的课程。“要在共情和干货中选择一个完美的结合点。”买了很多技能类课程的李拉告诉全天候科技,最近在连续两天听着“产品运营入门”的课程睡着之后,她放弃了这门课,“学不进去,3个月的学习时间马上就到了,我才学习了不到1/3。”李拉提到。实际上,在买的课程中,她能坚持下来的不多。她坦诚每一次按下付款图标的时候,总是信心满满,幻想着3个月后能有更飞速的提升,但最后往往事与愿违。“定好了每天晚上学习的时间,但经常加班或者晚上和朋友聚会,回到家收拾一下很快要睡觉。一天的课程落下了只能靠周末补回来,落下太多就干脆不补了。”李拉提到,很多时候,一个不感兴趣或是“太费脑细胞”的课程,拖延到最后会形成恶性循环。最近,李拉听从朋友的推荐,开始听情感、美妆、健身类的课程。体验之后,深深感觉这类课程花费的头脑和精力更少,却在心里上有很大的安慰。她在上下班路上,就可以完成部分课程,更难得的是,“听完情感课,我学会剖析我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能更舒心地面对。”现在,李拉只保留了几门简单的女性课程,提高气质,修养身心。从功利化的学习,走向兴趣化学习,不只是李拉一个人的经历。2018年5月的新榜知识分销课程列表top100,包括财富投资、职场技能等相关课程占据45个席位。而读书、健身、旅游、摄影、写字等更加贴近生活类课程占据55个席位。从大分类来看,兴趣类占比超过50%。从内容种类来看,100个课程覆盖了30种以上不同类别的内容。在半年以前,兴趣类课程可能还不到10%。下沉市场旺盛的求知欲2017年开始,知识付费的赛道逐渐增多,豆瓣、知乎等社交平台纷纷进场,今日头条近期也宣布正式入局。在崔璀看来,很多平台不是在做知识付费,而是用内容的方式流量变现。她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随着类目和数量的增多,不少人陷入了“决策瘫痪”。“知识课程和商品不一样,它的挑选没有可以参考的标准,只能去试,或者靠品牌背书。比如说你想听财富相关的课,很容易选吴晓波。但是女性内容,现在好像想不出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来为付费课程背书。”崔璀说。在这种需要“火眼金睛”挑选的情况下,目前知识付费项目已经出现问题。“42章经”创始人曲凯曾提到,知识付费是一场劣币驱逐良币的生意,同质化严重,干货缺乏,质量低的课程也可以通过价格优势逆袭。朱峻修本人也有些悲观,他曾提到在“千聊”平台的800万单节、50万小时的课程里,很多讲师的内容逻辑延续的是传统的逻辑,内容的稀缺性不够。这会导致更多和李拉一样受众,最终选择其他的学习方式。不过,有问题也意味着有机会。“虽然市场上似乎是个老师就可以开课,但是目前已经有人在用内容塑造品牌,在长期的积累和交流下,未来一定会出现几个平台是能够被垂直用户认可熟知的。现在才刚刚开始。”崔璀说。2017年底,崔璀参与创建了知识付费项目Momself,针对宝宝妈妈,提供生育前后所需的心理辅导和育儿知识。从怀孕到孩子出身成长,宝妈面临的每一步都是崔璀看中的痛点。产前焦虑、产后抑郁、育儿经、重返职场等,她和团队已经围绕相关话题开展了多门课程。“妈妈群体的终身成长,都可以纳入我们关注的行列。”而处理职场和家庭方面,李筱懿也正在做更多的尝试。全职妈妈李筱懿会对读者们说,“我不能兼顾家庭事业,但我很努力,这就是我的现状。”从她的第一本畅销书开始,她一直在传递一个自己的价值观——女人要把自己摆在第一的位置,不是孩子或是老公,而是自己。她的课程也在引导女性更多进行人生和职场规划,走一条自己的路。2016年她拿到了头头是道基金的投资,创建针对集社交、电商和知识付费于一体的平台——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我们的核心用户大概是这样一种形象:本科毕业,已经工作七八年,月薪上万,消费能力较强。可能已经步入婚姻殿堂,追求生活和工作上的自我成长。同时人生也面临生活、工作、情感等多方面的困扰。”李筱懿提到。了解到用户需求之后,李筱懿得以“对症下药”,她与喜马拉雅FM合作的女性职场课《职场成功女性三大心法》目前取得了17万份的销售成绩。李筱懿很看重对社群的运营和维护,她认为一个成熟的社群,可以对女性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出书、付费课程只是第一步,现在我们要打造的小社群,涉及到关乎一个女性成长的各个方面,女性用户也能从这个平台上,找到走出困境的方法。”李筱懿说。近期刚完成1600万元Pre-A轮融资的“简知”也是一个专门针对女性的女性内容付费平台,创始人谢冠鹏曾提到,简知的主要用户群体是主打25-45岁普通家庭女性。这部分群体大多已婚甚至已育,会苦恼于婆媳、育儿、婚姻等家庭问题。相较于那些付费能力强的头部精英群体,她们更加焦虑,也更愿意寻求外部建议,因而付费意愿会更强。在崔璀看来,在知识付费领域,垂直人群永远有机会,重点看能不能把握好这个群体的需求,能不能把这个群体打透。“打透的方法,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打法,从内容到渠道做一个比较全面的布局。”从渠道上看,目前的新机会在三四线城市的下沉市场。蒋科已经注意到这个趋势,他看到樊登读书会等知识付费平台已经通过裂变等形式,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在乡镇这个级别,如果用户想追求比看电影和打游戏更高一点的文化消费是很难的。最常见的文化消费升级的模型就是他们自己组织读书会。以此作为模板,更多的付费课程仍然有获得下沉的契机。”蒋科说。他提到,有了微信等平台的赋能,通过分销、群红包、广点通等、通过头部产品带动、线下宣传等五花八门的方式,产品有机会到达受众。但能够留住用户的,仍然是持续获取精准流量的能力。“这要求创业公司有场景运营和社群运营能力。需要对症下药,除了管理、财经,可以增加写艺术类、文化类,也可以有养花、烹饪等更贴近生活方面的知识。”最近,李筱懿发现,更多三四线甚至乡镇的女性具备了足够的消费能力,也开始注重自我发展。“我们办了两次‘香蜜游’,这是20人一个小团,价位在4万左右的出国深度游,来自一线城市的用户占比不到20%。”她举例。对于未来知识付费的发展趋势,蒋科总结:“目前知识付费领域主要是瞄准男性、精英人群,我觉得未来还有几个拓展方向。分别是针对女性群体、老年人、小孩、下沉人群的知识付费内容。流量上,目前主要聚集在头部内容平台,未来生活化、多元化的腰部化内容,可以在垂直受众中高效传播。”
一起惠2018-07-24 11:27:00381 次
美国电信运营商Verizon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为洛杉矶和萨克拉门托的家庭提供超高速5G电信服务。而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Verizon正在寻求与谷歌YouTube或苹果合作,将在推广5G的同时推出电视服务。消息人士说,这项新服务的细节——如时间和价格——目前仍在讨论中。最终合作未必一定能达成。YouTube和苹果拒绝对此消息置评。Verizon近期着手开发自己的在线电视服务,并将向消费者销售5G互联网和在线电视套餐,以便在全美范围内与AT&T和康卡斯特(Comcast)的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服务展开竞争。而合适的合作方可以帮助Verizon今年年底前在四个城市提供5G产品。谷歌的YouTubeTV可提供超过60个频道的直播电视,每月订阅费用为40美元。苹果不提供直播电视流媒体服务,但一直在开发替代产品,例如点播节目,以及通过自己的App应用访问第三方内容。直播电视合作可能不是永久性的。首席财务官马特·埃利斯(MattEllis)在5月份的一次投资者会议上表示,Verizon正在对外界帮助加以选择,直到该公司基于互联网的视频服务“令人感到舒适”为止。此前,Verizon缩减了在电视上的投入,将市场让给Netflix或Sling电视等提供商。上个月,该公司下马了go90项目,因为后者未能如期完成吸引青少年观众的目标。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又搁置了一项在线电视直播业务,因为这一市场竞争太激烈。但如果没有在线电视,Verizon可能会落后于它的竞争对手。美国电信运营商AT&T也在专注5G的发展,同时还斥资850亿美元收购了时代华纳公司,希望进军传媒领域。作为DirecTV的所有者,AT&T还是美国最大的付费电视提供商。Verizon创建了Oath作为移动媒体和广告业务的平台。通过这一细分,该公司可通过雅虎体育提供在线视频。Verizon还与NFL和NBA达成协议,直播体育赛事。5G移动技术激发了超连通未来的梦想,每年的开发支出高达2000亿美元,足以引起经济震荡,但5G也面临许多挑战,包括来自自然因素的干扰。Verizon预计将在本周二公布第二季度业绩时,对外发布5G推广计划。
一起惠2018-07-24 11:25:52325 次
上周有传闻称,三星同立陶宛区块链初创公司CopPay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这将使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的客户能够使用加密货币来购买商店内的应用。然而最新消息是,双方从未有过合作。三星发言人在致HardFork的邮件中予以澄清——“我司的正式回应是,传闻是失实的”。实际上,所谓的合作,只是CopPay在Medium博客上发布的一篇文章,并且很快就被删除了(谷歌缓存页还在)。包括Cointelegraph在内的众多加密货币与区块链网站,都相继报道和转发了这条消息,不过其中一些已经悄然删除了这个帖子。从商业角度来看,这显然是一次相当有利可图的交易。如果合作成真,CopPay将能够在波罗的海的31家三星门店,实现比特币、以太坊、莱特币、瑞波币,以及Dash/Nem/Steem等加密货币支付。此外,CopPay甚至吹嘘三星受到了自家“启迪未来”(TurnOnFuture)这个口号的感召,然而最终这些都被证明是一场闹剧。当然,类似的大牌被碰瓷事件,行业里早已屡见不鲜。比如今年5月份,宝马就辟谣称,该公司从未与CarVertical展开过合作。甚至微软这样的软件巨头,也于去年11月被IOTA强行贴上了关系,引发后者的市值从29.5亿美元迅速蹿升至130亿美元。几周后,微软才澄清两者没有官方合作。
一起惠2018-07-24 11:24:53425 次
还记得拉手网吗?“CEO先于员工离职、员工被拖欠两个月工资无人问津。”没想到七年前曾经辉煌一时的团购网站拉手网,会以这样的方式来说告别。7月11日,隶属于北京拉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拉手网)、北京天下拉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天下拉手)、北京拉手科技有限公司(拉手科技)的100多位员工即将失业,许多人几乎一夜无眠,他们与三胞集团派来的领导在会议室“谈判”到第二天凌晨。“三胞集团可能资金遇到困难,想清退这100多名员工。”拉手网员工告诉蓝鲸TMT。统称上述三家公司为拉手网,这三家公司财务、HR、法务、行政等职能部门的员工是共用的,财务总监的汇报对象一个是三胞集团的财务、另一个是拉手网的CEO,其余同理。变相裁员,拖欠工资成为被离职筹码“拖欠2个月工资和绩效,6月份社保还没交,想要工资就必须签离职协议(无任何补偿),否则什么都没有。”拉手网多名员工对蓝鲸TMT说,因为都是老员工,即便是拖欠这么久的工资大家也都没怎么闹,然而,没有按时下发的工资,却成为签署离职协议的筹码。7月9日,以三胞集团CTO、副总裁李磊为代表的“四人小组”突然降临拉手网,与少数几个人提出离职的事情,当时大部分员工还都不知情。两天后所有拉手网的员工被告知面临离职问题。尽管拉手网2个月没有发工资,但之前并没有传出裁员消息。“会尽最大努力筹到两个月的工资发给大家,不过需要签一个离职协议,签离职协议的话争取能拿到2个月的工资就不错了。”在拉手网员工提供的一份音频中,李磊对拉手网员工说,“公司(指三胞集团)现在不是让大家离职,我们现在把公司的现状和大家做个沟通,由大家自己商量去做选择,如果大家不愿意离职,就这么继续经营,像HOF(英国百货商店HouseofFrase)一样清算破产的情况就可能会发生,如果真走到清算那一步的话,员工的权益可能更得不到保障。”不过,在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占领看来,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以未及时足额发放工资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其次,用人单位因为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或者经营方式调整,而需要一次性裁员20人以上的,属于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经济性裁员,需要履行严格的程序: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同时,用人单位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第三,企业申请破产清算的话,应当从破产财产中优先清偿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这几个月工资发不了的时候,集团说要有一波裁员,但是说按照正常程序走,那会还想着要赔偿。现在可能因为集团资本市场遇到问题,弄得他们现在也没有底气了,赔钱也赔不起来,每个月发工资也发不起。”拉手网员工表示。7月17日,蓝鲸TMT致电天下拉手CEO石鑫,他表示已于近日从天下拉手离职,其他不方便说。同一天,蓝鲸TMT拨通李磊的手机号,是另外一位三胞集团相关负责人接听的电话,其对关于清退拉手网员工一事似乎有些不愿意接受采访,截至发稿他并没有发给蓝鲸TMT约定好的接收采访提纲的邮箱号。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里,早已经在大众视野销声匿迹的拉手网,最终也没能逃脱被彻底清退的命运,只是这种清退方式让曾经的拉手人为之寒心。天下拉手部分员工签署了“离职薪金结算支付协议书”据蓝鲸TMT了解,已经有部分员工签署了“离职薪金结算支付协议书”,该协议书显示,天下拉手与员工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劳动合同,考虑公司实际7月已经停摆,双方协商同意未付薪金结算到2018年7月13日止,双方就薪金等进行核算,并达成共识。“如果确实存在以支付拖欠的2个月工资逼迫员工签订离职协议,则明显违法劳动法的规定,不仅需要支付拖欠的工资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在赵占领看来,签署上述协议的目的就是看起来是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进而避免支付经济补偿金。没有签署“离职薪金结算支付协议书”的员工,还在继续上班。“现在能负责的人就是三胞集团的人了,基本没有人出来管事,领导级别的暂时谁也没来(上班),都是员工在这上班呢。”一位拉手网员工在17日表示,“已经有人仲裁了。”从辉煌到被收购,一个失败者的身影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从2008年团购模式在美国诞生到2013年底,短短五年时间内,全国共诞生团购网站6246家,而到了2014年1月,全国团购网站数量仅为213家,倒闭率超过九成。拉手网也是九成中一家依然艰难活着的团购网站,目前拉手网只有20人左右进行简单维护,吃着曾经辉煌时留下的“老本”。拉手网官网显示的媒体报道最后一条新闻停留在2014年5月,不难想象,这家2010年3月成立的团购网站,曾经起步、辉煌、衰落也不过经历短暂三、四年时间。“目前,拉手网自身仍具有流量,品牌、口碑在一些城市还存在,在没有推广的情况下,用户自动会在上面消费,拉手网每个月也有大几十万、一百多万的收入,养活现在拉手网的20多个人没问题。”拉手网现员工说到,包括商家以前的一部分欠款也是可以追回来的。经历了“千团大战”洗礼、IPO失败,拉手网在2014年10月被三胞集团收购。但收购似乎并没有给拉手网带来转机,反而让拉手网失去互联网企业的战斗力,在一轮轮裁员中,无奈地等到了“关门大吉”的命运。据了解,三胞集团要裁掉所有拉手网所谓剩余扫尾员工,以及内部孵化新业务天下拉手、拉手科技的全部员工,人数过百。与拉手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国内团购起家的美团,6月25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受到高度关;而团购网鼻祖Groupon的处境似乎也不妙,十年八亏,7月9日Groupon被传正在寻求被收购,阿里巴巴成为潜在购买者之一。不同的发展路径带来不同的命运。财务数据显示,无论是美团还是Groupon,二者亏损收窄但还是亏多赚少。目前Groupon估值约27亿美元,美团估值约400亿美元,拉手网在2011年最为辉煌的时候,估值曾一度在当时高达11亿美元。同样作为Groupon国内模仿者,拉手网上线之初就创新不断。2010年6月,推出具有本土化特色的Groupon与Foursquare(团购+签到)相结合的混搭团购模式;2010年9月,首创了一日多团的新型团购模式,被贴上国内团购网站创新型选手的标签;2010年11月,拉手网推出团购2.0模式,添加了“拉手网生活广场”的功能版块,商户可以通过该版块自助发布团购信息,拉手网再创团购新模式。一系列的创新让拉手网位列美团、大众点评等之前,一度跻身团购网站之首。2011年9月,拉手网向美国证交会(SEC)提交上市申请,拟融资1亿美元。然而,临近敲钟之日,具体应该是在确定上市时间不到24小时,拉手网因竞争对手举报财务造假,上市时间被迫延迟,业内人士无不为之惋惜。一位拉手网员工回忆,当时因为有人举报,说存在各种数据问题,开始还为上市的事熬夜加班,后来就上市失败了。伴随上市得失败,拉手网2011的辉煌也一去不返。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拉手网饱受裁员、资金链断裂等质疑,并不断出现类似二、三线城市全体核心骨干近200人集体递交辞呈、员工大批量被裁撤现象,而这些只是个开始。直至2012年8月,那位三个月前曾为“资金链断裂”辟谣拍案而起的拉手网创始人兼CEO吴波,宣布离职。拉手网陷入更加风雨飘摇的境地。到现在为止,拉手网仅剩约20名员工维护网站业务,这与7年前4300名的员工总数相比,基本上算是清零了。从结果倒推来看,这些年“裁员”成为拉手网发展的主旋律,拉手网花在裁员补偿的钱恐怕也不是小数目。去年11月份,拉手网仍在进行裁撤分站,比如拉手网北京分公司、上海分公司等各个分公司当时都被撤了,“销售走的时候都是合理赔偿的”。“当时我们还做了负面应对,因为是N+1补偿,所以都没有负面(新闻)。”负责殿后的拉手网员工说,留下的人负责后面的扫尾工作,“去年裁员的时候说,后期会以最优的方式优化我们,给我们赔偿,都答应的很好,但是现在拿我们当没用的人。”赵占领表示,N是指工作年限,工作满N年就有N个月补偿金,如果每个人工作三五年,相当于每个人三五个月的工资,企业裁员的成本会很高。线上线下故事难讲,过得越来越像国企当人们在质疑美团IPO后的未来,想想曾经的拉手网,有时候或许活在当下就是对企业自身最好的证明。依靠大量广告烧钱吸引用户、扩大规模的模式,对于团购网站来说无疑是饮鸩止渴,面对没有太多忠诚度的用户,一旦烧不起钱,用户就会毫不留情地向竞争对手递出橄榄枝。这或许也是美团主打外卖业务,并不断扩展自己的业务边界,将触角伸向旅游、酒店、共享单车、新零售等新业务。在团购网站纷纷寻求BAT庇护的时候,2014年10月,拉手网也结束了单身状态,下嫁给江苏三胞集团,最终收购价格至今未向外界公开。这样的选择最终将拉手网带向了消亡。从拉手网的融资额来看,在计划赴港上市前,拉手网共完成合计1.67亿美元的三轮融资,估值一度高达11亿美元,这个数字在七年前应该不算小。不过对于收购,拉手网在职员工至今依旧耿耿于怀,他们觉得拉手网被三胞集团收购相当于贱卖。时任三胞集团新闻发言人、副总裁邹衍表示,“三胞集团结合拉手网的优势,提出’天上拉地下、线下拉线上、供应链拉客户、吃喝玩乐拉商品、团购拉定制’的’五拉’协同方式,意图将拉手网的线上资源与三胞集团丰富的线下实体资源结合起来,在持续发展团购业务的基础上,打造全球最大的O2O电商平台。”众所周知,三胞集团收购拉手网,看中的是其在O2O领域的线上资源、入口、流量、互联网人才等。三胞集团投入资金和资源,拉手网投入互联网技术和人才,辅助三胞各个子公司,与他们互相协同作战。三胞集团进而可以补足线上渠道、打通线上线下资源,增强其在O2O领域的竞争力。公开资料显示,三胞集团是一家以信息化为特征,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集金融投资、商贸流通、信息服务、健康医疗、地产开发五大板块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三胞集团现拥有宏图高科(600122.SH)、南京新百(600682.SH)、麦考林(NASDAQ:MCOX)、金鹏源康(新三板430606)等多家上市公司,以及宏图三胞、宏图乐语、宏图滚石、宏图地产、广州金鹏、中国新闻周刊、商圈网、英国HouseofFraser、美国Brookstone、以色列Natali等国内外重点企业,下属独资及控股企业超过100家,全球员工总数近8万人。其中电商物流板块拥有拉手网、美西时尚、国采支付、万商玺卡、万事得等电商及物流企业。拉手网与三胞集团的互动,拉手网属于线上,三胞集团的业务很多都在线下,所以互相协同,与集团各个子公司做一些促销活动。拉手网在职员工介绍,比如南京新百有什么活动,可以提前在拉手网做一些宣传,卖一些代币券,利用拉手网的互联网资源和优势,提前造势。“相当于利用自己集团内部的资源造势,早些时候,拉手网自有流量带来的销售可能不止一百万,上千万都有。”“三胞没有互联网基因,它特别希望借助拉手网以前的名气和线上流量,打造属于自己的互联网基因。”拉手网员工说。然而,被收购之后,“拉手网发展的还没有之前好,甚至可以说越来越差。因为之前会有做互联网的职业经理人为主,后来我们做所有业务都要集团来操纵。在传统行业出身的三胞集团操纵下,各种都跟不上点,后来我们过得越来越像国企。”拉手网现员工有点哭笑不得。奋力一搏,无造血功能的天下拉手终夭折国企的日子过了没有多久就进行不下去了,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拉手网的“剩余价值”还可以好好利用一番。2017年06月,作为三胞集团内部孵化的新业务,天下拉手诞生,其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推广等。“天下拉手运营的各个基础还是借助了拉手网的声望、知名度,流量、员工专业度等。”拉手网员工说,天下拉手人员一部分是原来拉手网的人,一部分是新招聘的人。天下拉手官网的介绍,天下拉手是以场景为中心的数据化商业运营平台。天下拉手通过将实体和虚拟场景数据化,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通路,将多种类型的业务打通,挖掘多元场景下的客户资源价值。上述概念理解起来似乎有些空洞。天下拉手的官网显示,其合作伙伴包括三胞集团、宏图Brookstone、麦利达、凡迪基因、Natali、FUJITSU、妙健康、乐语、东方福莱德,这几家无一不是三胞旗下企业。天下拉手CEO石鑫曾介绍,天下拉手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三胞集团体系内打通业务版块,第二条就是在集团体系外找到突破口。从合作伙伴来看,天下拉手的第二条腿显然还处于缺失状态。拉手网员工也证实,天下拉手之前做的好多业务都是集团内部的技术服务,比如南京新百,宏图高科,实际上对外部企业没有一点效果。“天下拉手的业务简单来说就是做大数据、场景服务。因为做了一年了什么都没做出来,量也没上来,钱也没来,所以集团要把这个业务直接砍掉。可以说,天下拉手是一个失败的项目,三胞集团相当于爸爸,天下拉手一直在吃集团的。”拉手网员工说道。“天下拉手作为初创公司,还处于烧钱阶段,前期不可能自己带来利润。”这也是三胞集团要裁撤“拉手系”根本原因。拉手网员工告诉蓝鲸TMT,三胞集团“四人小组”表示,三胞集团遇到资金困难,天下拉手一直靠三胞输血,自己造不了血,三胞集团给拉手网发工资是情谊、不是义务。就在去年12月,石鑫向媒体介绍,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的规划方针是,三胞集团未来将成为一家“数据公司”。三胞集团具有独特的线下资源优势,孵化天下拉手,就是要用互联网基因打通线上线下数据,在场景中搞事情。今年1月,天下拉手宣布获得5000万元的首轮天使轮融资,但这笔投资也仅仅停留为一串数字。据拉手网员工说,投资方预计投资2000万元,只是对外宣布5000万元,尽管虚报融资额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即便是数目少了的救命钱,也迟迟没有到账。“据说,双方可能有什么赌协议,天下拉手有很多量没有达到要求,所以对方觉得不值得投了。再加上去年年底资本市场收紧,钱就没打过来。”天下拉手的员工说道。
一起惠2018-07-24 11:23:53704 次
2018年3月,京东金融高达130亿的B轮融资的消息就“引爆投资圈”,据称领投的是中金、中粮等巨头,并于3月底签署法律文件、4月完成打款,投后估值1650亿~1900亿。2018年7月12日,京东金融正式宣布:已与中金资本、中银投资、中信建投和中信资本等签署了涉资130亿的《增资协议》,9月底之前完成打款,投后估值1330亿。时间拖了四五个月,估值缩水20%,说明投资圈对京东金融存在较大分歧,即便估值降至1330亿也只获得部分投资人认可。京东金融“脱胎”始末京东金融成立于2013年10月,年末推出的第一个产品属于“池保理业务”名为“京宝贝”。所谓“池保理业务”,是指供应商将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获得资金融通。“京宝贝”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京东自营业务的供应商。例如京东欠某供应商100万,供应商资金周转困难,通过申请“京宝贝”可以获得50万~80万贷款,按日计息。2014年10月,京东又推出了面向开放平台第三方供应商的“京小贷”业务,最高额度500万元,放款到京东钱包。京东2015年报披露,与金融产品相关应收账款余额为64亿元,相当于营收的3.5%。2016年1月,京东金融完成A轮融资。红杉中国、嘉实投资、太保合共投入66.5亿、获得14.26%股权,投后估值466.5亿。2016年末,与金融产品相关应收账款余额为143亿元,相当于营收的5.5%。2017年3月,京东金融被彻底剥离,对价为143亿现金。京东不再持有任何股权,但京东金融的实际控制人仍为刘强东。相当于用143亿元买下一个内有143亿元的钱包。一年后这“钱包”值1200亿!假如国有企业一把手这么干,性质就严重了。京东股东对此无动于衷,说明2017年京东金融对他们而言轻如鸿毛。大洋彼岸的他们可知如今,与京东没有股权关系的京东金融值200亿美金,比京东的三分之一还多?2018年3月开始的B轮融资,7月份最终落实全部投资者,133亿资金将于三季度结束前到账,投前估值1200亿。此间有投资机构声称“京东金融市价1200亿,8折拿货,按960估值进场”,但真实性无法确认。等京东金融提交招股说明书时,才能真相大白。曾经是“温室里的花朵”京东金融的支柱业务至今仍是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两大主要产品是“京宝贝”和“京小贷”,它们的规模、成因与京东应付账款有“微妙关系”。2014年~2017年京东应付账款平均账期分别为41天、44天、52天和59天。截至2017年末,京东应付账款743亿,为2013年同期的675%,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1.1%。应当注意的是,京东只有在收取消费者货款之后、支付供应商之前才会形成“应付账款”。但对供应商而言,把商品放到京东仓库之时就已开始面临资金压力了。2014年~2017年京东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34.8天、36.4天、37.6天和38.1天。截至2017年末,京东存货417亿,为2013年同期的65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9.9%。综上所述,截至2017年末,京东应收账款及存货合计1160亿,为2013年同期的667%,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7%。按2017年的平均数据,一批货物进入京东仓库后38天才能卖完,京东确认应付账款后供应商还要等59天,总共要等97天才能收回货款!供应商资金紧张与京东压货、压款存在因果关系;供应商资金张是京东供应链金融增长的驱动力;供应商从京东贷到的钱,本质上就是京东欠供应商的!截至2015年末,京东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对象已经覆盖了10%的商家。京东消费金融始于2014年2月上线的“京东白条”。京东金融投资建议书提供了4个季度的白条交易金额(GMV)。其中2015年Q2的白条GMV达到50亿,占同期GMV的4.4%。而2014年Q3的“白条渗透率”仅为1.5%。2015年12月的这份《投资建议书》显示,2015年Q2白条活跃用户约为160万个。平均每位活跃用户贡献了3000元白条交易金额,而同期京东商城活跃用户一个季度的花销约950元。可以推测:白条用户主要是那些购买“大件”3C(特别是手机)的消费者。(摘自2015年12月《京东金融投资建议书》)把上面这个图表中的“白条季末余额”与“季末消费者预付”对比,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客户预付远大于白条余额。理论上讲,京东不需要融资就有钱向消费者“放贷”。“放贷”为啥打引号,因为可能根本不需要放贷。根据“京东白条”业务流程,从用户消费之时就开始计息,但京东并没有立即向供应商支付货款。假如账期是60天,只要用户在60天内还清欠款,京东金融可以不出一分钱白赚利息。假如用户12个月还清,京东金融也能省2个月的资金成本。(摘自2015年12月《京东金融投资建议书》)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三个“命门”是获客难、资金成本高、资产端缺少靠谱的项目。每获得一个注册用户的成本高达数百元;承诺给投资者的年化利息很少低于12%,18%、20%也很常见(这是互金平台的资金成本);收益稳定、风险较低的项目哪里找?别的不说,假设京东金融4亿注册用户300元一个地去拉,要花1200亿,B轮投前估值可能就来自这道简单的算术题。孕育于京东生态圈中的京东金融,至少在获客成本和资金成本方面,较其它互金公司有极大优势,资产端的风险也小得多。但坏帐率高于蚂蚁金服。假如不看拼多多与微信的寄生关系,成立第三个年头交易金额做到1400亿、用户接近3亿,这家电商真神了。同样,单看2013年底才成立京东金融也是神一样的存在。但压着供应商的款向供应商放贷,收了一部分客户的无息预付款向另一部分客户放贷,不立即向供应商付款却立即向白条用户计息。这些都不是正大光明的商业模式,而且离开京东生态圈根本玩不转。京东金融这株“温室里的花朵”还是“妖花”。本文无意做任何道德评判,但“温室”是有天花板的,京东商城规模扩张已经放缓,京东金融必须“走出去”,这是拆分的首要原因。个人资产水涨船高、200亿私募到手、有机会到A股“割菲菜”,这是拆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离开“温室”与其它互金公司一样高成本获客、一样高成本融资,一样到资产端寻寻觅觅……京东金融能否继续“茁壮成长”有待观察。“去金融化”只争朝夕2013年10月京东金融成立时的定位就是“一站式在线投融资平台”,宗旨是“为用户创造更多消费”以及“陪伴中小企业持续发展”,其实就是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2014年1月提交招股文件中称:“我们的业务规模无疑会令我们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活跃参与者。我们已经推出多种金融产品,包括为供应商服务的供应链金融产品。”百度“京东金融”获得的第一条结果就是“京东金融_互联网专业投资平台_风控严格_安全放心。”第二条是“京东金融-中国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能赚闪借会花!”第三条是已经修正的“百度百科”,上来一句“京东金融“定位为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但第二句便露了马脚:已建立起十大业务板块——企业金融、消费金融、农村金融、财富管理、支付、保险、证券、众筹众创、金融科技、海外事业。2015年12月《投资建议书》对京东金融业务布局归纳如下:2018年京东金融重组为“个人服务”和“企业服务”两大群组,11个业务版块,但其中只有“金融科技业务部”算是“服务金融机构”的部门。好比走进“XX科技公司大厦”,看到各间办公室门上挂着“XX金融”、“证券”、“保险”这样的牌子,会以为进错大厦了。京东金融试图“去金融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定位为金融公司将面临严厉的监管,并且把自己放到与强大的传统金融机构竞争的位置,九死一生。再说想干金融也得有牌照呀,看看京东金融拿到什么牌照、没拿到什么牌照。自己做不了金融机构只能“服务金融机构”。二是估值。金融机构估值水平远低于互联网公司。以众安在线为例,2016年人保财险已赚保费和净利润分别为众安的84倍和1923倍。众安在线上市后,市值一度达到人保的二分之一!中国不缺巨型金融机构,最新世界500强中有10家中资金融机构,京东金融们没来由往它们堆里扎。因此对外宣示自己是“金融科技公司”,“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能力”成为风潮。京东金融原本是B2C,B是京东金融,C是中小企业或个人消费者。2018年初CEO陈生强在博鳌亚洲论坛称,京东金融的核心商业模式是B2B2C(中间多出来的B是金融机构),盈利模式也要从资产方式获利变成服务方式获利。将来要输出给金融机构的技术能力从何而来?当然要在实际研发与运营中逐步积累,需要真实场景下的海量经验和数据。闭门造车的“金融科技”很难被金融机构所接受。京东金融2017年活跃用户仅1800万,100多亿营收主要来自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为金融机构提供科技服务收入“上亿”,也就是1%左右。截至2018年3月31日,支付宝已经服务了约8.7亿活跃用户,其中国内活跃用户数已达5.52亿。目前技术服务已经与金融收入相当,预计2020年后者将跌到10%左右。相比之下,尽管京东金融从善如流,方向感和路径都对,但起点低、起步晚,搞不好会“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在京东金融分拆过程中,与投资者签署的协议包含赎回条款。主要内容是假如京东金融未在约定期限内上市(QualifiedIPO),需要在180天内向投资者赎回股权并按年息8%支付利息。据悉协议规定的最后上市限期为2020年(未经官方证实)。A股远不如香港好混,众安的“金融科技”概念和小米的“互联网公司”定位,并未被香港监管机构质疑,致使部分投资者入瓮,小米市盈率甚至比腾讯还高一大截。但小米想在A股获得“互联网公司”标签却被证监会“84问”撅了回来。2020年,京东金融要证明自己不是金融机构而是金融科技公司,只有拿营收结构说话,打不了马虎眼。2017年才1%,2020年要高于50%,难度非常大。套用一句非常俗的话——留给京东金融的时间不多了。
一起惠2018-07-24 11:21:09484 次
雷军眼下可能只关心两件事:一是开店,第二件事还是开店。成功登陆港交所以后,雷军和他的团队,接下来需要向投资者兑现之前诺言(起码证明推进顺利):扩大新零售版图,将小米生态链稳稳扎根线下市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Apple、华为、OV等竞争对手线下基因强大,但雷军雄心勃勃——他们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开出1000家小米之家,最终可能会在全国开1000-2000家店。7月15日,小米之家通州万达广场店正式开业,这是北京第20家店,也是北京面积最大的小米之家,足足有570平方米,给到小米人更多施展空间。这种施展不仅体现在小米、米家产品上,还包括小米生态链平台“小米有品”。更早以前的6月16日,小米之家南京旗舰店开门营业。该店被雷军称之为“小米新零售旗舰之作”,除体验全面升级外,在那家面积超过700平方米的店里,还倾斜部分资源,开辟“小米有品”专区。作为小米新零售一大直营渠道,小米有品同样在小心验证线下落地的可能。笔者曾于今年6月初实体探访小米有品全国首家旗舰店店,并对该店体验做粗浅分析。通州万达店也不例外,有品再次全面与小米、米家产品“融合”在了一起。《零售老板内参》APP日前走进该店,试图从这里找到一些关于小米新零售理想线下模型的可能痕迹。1“小爱同学”加持,体验全面智能化通州万达店位于广场一层,贯通广场内外,两端均为落地透明玻璃门,视野更加开阔。该店延续小米一贯简约、现代的设计风格,棕、白、灰等主色调错落有致,并与左右的星巴克与Sephora形成明显区隔。产品陈列上,整体分为健康、出行、配件、音频、智能、儿童等六个区域,同时在中间区域搭建厨房、床上用品、客厅、亲子体验区等多组特定智能场景,以强化观感体验。临街入口处,主要展示风扇、台灯、扫地机器人、插线板等智能家居产品。小米AI音箱作为语音中控系统,可协助控制产品开关及功能调节。值得一提的是,为引导到店用户体验,店内还特意设置了多条语音指令以供备选。右侧则为亲子体验区,米兔机器人、保温杯、餐盘、烘干器等儿童用品五颜六色,同时设有互动区,可供实际操作和体验智能产品、玩具。如果说零售市场“得年轻人得天下”,那这家小米之家无疑是成功的(至少在暑假这个档期)。笔者店里闲逛时粗略统计发现,儿童在店里的比例约占到1/4,并且均对智能场景表现出浓厚兴趣。与两侧商品紧凑码放不同,中间则主要以实际体验场景的搭建为主。75英寸的小米电视4与150英寸的米家激光投影电视背对着背,既是功能对比,也给到店用户有更多停下脚步的理由。该店同时还原家庭厨房使用场景,锅、碗、筷、餐具、收纳罐等被置于同一张操作台上,一旁的墙上挂着不同规格和功能的铲勺,颇有一番烟火气。转过身来,桌上并排摆放着电饭煲、电热锅、料理机、净水器、炒锅、煎锅等各式厨房电器及锅具。锅具相对比较特殊,除功能及品质外,尺寸、重量也是掌勺人尤为关注的方面,眼睛看一看,掂量一下轻重,更能辅助做决策。除此之外,颇具层次感的安格尔黑胡桃原木餐桌椅,堆满办公用品小物件的书桌,搭配有精致咖啡杯的胶囊咖啡机,以及条纹四件套、乳胶静音床垫组成的床具等,也被紧凑布置居中的各处,极大地强化家的感觉,“应该把小米搬回家”,有店内消费者半开玩笑地说。靠近广场内侧入口侧,则着重展示小米手机、智能穿戴等产品。中间六台体验台分别展示小米6x、小米8、红米、MIX等系列手机以及键鼠、笔记本、头戴式耳机等产品。左右两侧入墙柜分别展示蓝牙耳机、移动电源、音箱、路由器等配件,以及电热水壶、电饭煲、扫地机器人等产品。2小米有品自然融入,小米新零售模型初现?比起小米之家,笔者实际上更加关注的是小米有品的落地形式。首先从定位来说,小米之家主要售卖小米、米家品牌产品,本身SKU较少,且均为小米自有品牌产品,渠道相对易于管控。有品则不然,除售卖前述产品外,还兼售生态链品牌产品及精选部分第三方品牌产品,SKU超过3000个,属于泛生活消费品平台。根据上市招股书,截至今年6月份,小米已累计投资210家生态链企业,其中超过90家公司专注智能硬件产品。小米对生态链企业的投资原则为“持股但不控股”,双方共同设计和研发产品,并由生态链企业组织产品生产,下游则通过小米自有渠道及第三方分销渠道对外销售,并进行收益分成。小米有品长期以来走的是“爆品”模式,意图在生态链企业身上复制或者传递小米产品理念。这样做在完善小米生态链产品体系的同时,也保证了产品调性相对统一。但难就难在,如此多的生态链企业和产品,落地产品选择及成本实难估量。这种不确定性体现在,小米之家在快速复制的同时,小米有品全国首家旗舰店仍在试营业阶段。小米生态链副总裁、小米有品总经理高自光曾表示,小米有品未来是否更大规模开店,仍在动态考虑当中。《零售老板内参》此前曾判断,类似“店中店”形式的探索,或许将有更多机会落地。而在通州万达店里,这种融合似乎又更进一步。临街入口处,小米有品LOGO十分醒目。并且从产品陈列来看,有品产品尽管数量相对较少,但陈列位置并无明显倾向,部分与小米或米家产品相互补充,同台竞技。甚至在部分货柜上,有品产品还被放置在最佳视野范围上。值得一提的是,该店有品产品外包装一角均有“有品”、“小米有品”或“米家有品”式样标签,以强化辨识度,但标签名并不统一。《零售老板内参》APP(微信ID:lslb168)从小米方面了解到,目前有品正处于新老包装替换期,部分产品可能无此类标签或出现不一致现象,未来有品会统一增加该类标签。事实上,这主要跟有品频繁更名有关。有品起初名为“米家有品”,2017年8月,米家有品宣布更名“有品”,去掉“米家”属性的同时,有品也正式对外界全面开放渠道,除售卖小米、米家及生态链品牌产品外,还引入大批第三方品牌产品,转型成精选电商平台。最新一次更名,发生在今年5月,有品悄然更名“小米有品”,再度强化小米品牌标识。多次更名背后,反映的是小米有品在内部的模糊定位。如今逐步融入线下渠道,或许这才最符合雷军眼里,新零售渠道应该有的理想模型。3小米新零售,一个小米之家业态就够了?雷军和马云都自称新零售首倡者,但不管如何解读,线上线下全渠道打通都是共性观点。小米是线上部分渠道布局较为清晰,小米商城、小米之家、有品、以及天猫旗舰店等把控多个入口。但线下则不然,各地情况错综复杂,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及县乡市场,必须给到渠道足够利润空间。雷军理解的新零售渠道,是向用户销售小米智能手机及其他智能硬件产品,从而建立庞大自有平台,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提高整体销售效率,并提供相应互联网服务。按照目前小米之家推进速度,千店计划似乎大概率会实现。但显然,仅将小米、米家落地线下,称不上真正的“新零售”,小米有品必然需要同步落地线下。那么,一个小米之家业态能解决所有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受限于小米之家本身的定位,似乎很难给到小米有品更多露出机会。小米、米家产品线相对稳定,而“爆品”模式的小米有品则在源源不断更新产品库,竞争激烈,落地风险大。小米有品往线下走的思路,笔者以为可分为两条路径:一是差异化选品;根据区域消费画像,选择性地投放产品到小米之家门店,测试市场反应,同时保持周期性更新;二是各地开设小米有品旗舰店,给到小米生态链企业以及第三方品牌产品更多落地机会。显然,前者相对模式更轻,运作起来更加灵活,后者则有更多测试市场反应的机会。至于说,应该两条路齐头并进,还是先轻后重,从小米之家通州万达店身上,我们似乎能大概率找到一些答案。
一起惠2018-07-23 10:58:45459 次
腾讯在微信全球扩张的战略上相当直接明了:跟着(中国出境游客的)钱走。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浪费大好优势。微信支付国际业务运营主管GraceYin本月早些时候在香港的RISE大会上总结了腾讯的策略:哪个地方有中国游客,哪个地方就是我们的目标。这是一个明智的策略,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目前,微信支付已经进入了25个国家。但它显然也不够野心勃勃。在那25个国家,该公司仅仅聚焦于商家一方——来接受来自中国游客的支付。“在未来的三年里,除了香港和马来西亚以外,我们没有计划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做支付钱包。”GraceYin称。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这太浪费机会了。她的想法也可以理解。在中国本土市场,微信毫无疑问是一种现象,已经变得无处不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根据WeAreSocial和Hootsuite联合发布的年度全球数字报告,在全球范围,微信仅在3个国家是第一大聊天类应用。作为对比,WhatsApp在128个国家处于领先地位,而FacebookMessenger则在72个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就连Viber也比腾讯更加普及。不过,那些应用程序并没有在其所在的所有国家都提供支付服务。尽管WhatsApp和FacebookMessenger拥有更多的用户,但微信生态圈有着各种各样的服务——包括预订酒店机票、共享单车、支付、小程序和新闻——因而称得上全球最强大的超级应用。Facebook四年前以190亿美元的天价将WhatsApp收归门下,但这些年它并没有好好利用这项优质资产,一直以来都没有对它的功能进行扩展。(Facebook至少看到了该应用的潜力,已经决定通过在印度推出WhatsApp支付服务来展开试验。该项目最近也在隐私问题上遭遇一些障碍。)与此同时,该社交网络自有的FacebookMessenger应用几乎没有什么创新。腾讯之所以没什么兴趣将微信支付推向更广泛的市场,是因为对它而言,海外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专注研究微信的科技咨询公司ChinaChannel的创始人马修·布伦南(MatthewBrennan)说,该应用的总部员工说,只有20%的用户属于中国境外的注册用户。这个数字大概是2亿。有业内人士觉得该数字有点难以置信,综合来自全球数字报告的调查数据以及与其他行业人士的讨论,他估计的数字在1亿到1.5亿之间。腾讯方面拒绝提供这方面的数据。拥有上亿量级的全球聊天用户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而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市场,不应被忽视。根据LoupVentures的吉恩·蒙斯特(GeneMunsters)提供的数据,苹果移动支付服务ApplePay只有1.27亿用户,占iPhone用户的16%。而ApplePay甚至称不上真正的钱包服务。苹果最近在美国上线了ApplePayCash功能,说明就连这家库比蒂诺公司也看到了P2P直接转账的潜力。日本的流行通讯应用Line已经加入了这股潮流,蚂蚁金服也很有可能会尝试让支付宝进一步国际化。据说,微信支付拓展国际市场可能会引发隐私和腾讯与中国当局合作方面的担忧。然而,即便前不久出现了剑桥分析公司数据丑闻,用户习惯告诉大家他们并不那么在意隐私问题(即使他们应该去关心)。当人们看到一个功能更好更加齐全的聊天应用时,比如手机钱包,估计很多人都会转投它的怀抱。因此,如果腾讯提供与国内版一样的功能,微信目前的1亿至1.5亿国际用户规模可能会在短期内攀升至2.5亿。有朝一日,“聊天+钱包”将会像“手机+摄像头”那样成为理所当然的组合拳。腾讯在微信支付的国内普及上做得极其出色。如果它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大展拳脚,那就是浪费大好优势。
一起惠2018-07-23 10:55:32496 次
进军海外不满一年半的共享单车企业ofo小黄车,最近吹响了撤退“集结号”。时间财经根据媒体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6月以来,至少6个国家或地区传出ofo开始撤出或暂停部分城市运营的消息。遍及全球各地:印度、以色列、中东、澳洲、德国、美国……业内人士分析,接下来这份名单可能还将加长。ofo官方承认海外业务“战略调整”。早在六月初,就有媒体报道ofo海外事业部解散。7月6日,ofo宣布海外市场新战略,称将从此前的开拓业务阶段进入第二战略阶段,深耕新加坡、美国、法国这类规模大或增长迅速的重点市场,并暗示海外业务或将有裁员,“海外人员的配置上,会根据新的战略需要进行优化调整”。业务、人员裁撤的消息几乎同时传出。7月10日,ofo宣布逐步关停澳大利亚业务;7月15日,ofo宣布“将在未来几周内负责任地退出”在德国的唯一单车投放地柏林;7月19日,华尔街日报称,ofo将裁减美国的绝大多数员工,并撤回到少数几个大城市,其北美业务负责人已经在几周前离职。而在两周前,ofo还将美国定为“深耕的重点市场”。更早之前,据国内媒体报道,ofo宣布退出中东及以色列市场,ofo印度分公司的大部分员工已经被解雇,中止了除浦那(PUNE)外其他城市的业务。共享单车两大巨头ofo与摩拜烧钱厮杀多年,在国内市场增量见顶的2017年出开启海外业务,从东南亚新兴市场,到欧美日发达国家,黄色、橙色单车频频亮相。在“新四大发明”走出国门的美誉加持之下,一时风光无限。仅仅一年多,风云突变。风口过去,共享单车摔回地面,未能重现网约车行业的辉煌:摩拜委身送外卖为主业的美团,创始团队退出;ofo在股东不和、资金紧张的压力下咬牙独立发展,阿里加码哈罗单车合并永安行,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生死存亡的竞争新阶段,海外业务越来越像一块鸡肋。互联网分析师葛甲告诉时间财经,共享单车行业的出海行为本身就是一个虚招,主要出于弥补国内市场增量不足、塑造品牌形象的考虑。尤其相比摩拜,ofo的投放在新兴市场比较多,“采取数量策略,一旦资金跟不上,市场可能就会崩掉”。关于撤退的原因,电商分析师李成东观点更明确:“客观原因是没钱了,根本原因就是不赚钱。”就海外战略的撤退和运营情况,时间财经问询ofo公司,截至发稿未获回复。出海之路ofo进军海外的最早动机,据36kr的一篇报道,是创始人戴威觉得ofo“吃过速度上的亏”。ofo虽然是首家共享单车企业,但早期一直在大学校园内运营,校外更广阔的市场被摩拜占了先机。戴威任命刚硕士毕业并无出海经验的联合创始人于信负责海外业务,于信的说法是,“你先出国,把当地市场的坑占了,后来者再进入就没有那么容易。”ofo出海的第一站是新加坡。2016年11月,戴威和于信到新加坡考察,两人在市中心转悠了四个小时发现只有两个骑单车的人,但是“在靠近居民楼的地铁站,发现了有自行车停放”,就决定试水。2017年3月,ofo进入新加坡市场,用户在服务推出后的100天突破了10万人。4月,进入新加坡市场的摩拜投放了带定位系统的单车。急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新加坡政府态度积极,在新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方面给予更大支持。接下来,新加坡试水成功的ofo复制了国内的快速拓展模式,先后进入美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泰国、荷兰、法国等20个国家。2017年底,ofo海外运营的城市已经超过50个。根据ofo提供的最新数据,截至2018年5月,ofo新加坡累计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用户约占总人口五分之一,平均周订单约100万单。ofo进入美国10个月,已经为近30座城市提供服务,一季度订单量突破100万。在英国,ofo用户数量已经超过投放单车数量的30倍。在巴黎、米兰等城市,用户数量至少超过投车数量的10倍。数据背后也隐藏着各种隐忧。除了车辆损坏、市场竞争等问题外,运营成本、人员招聘、与当地政府的关系等更对ofo构成障碍。从不同地域看,欧洲市场规则严格,发展空间不大。而东南亚新兴国家道路基础设施较中国落后,用户更是需要市场教育。火上浇油的是,海外业务方兴未艾之时,后院起火。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资本风口转变,外加二线梯队获得阿里加持,选择独立发展的ofo屡传融资危机。ofo官方宣布的最新一轮8.66亿美元融资中,据36kr报道,阿里领投的17.7亿人民币,因为老股东滴滴的反对,ofo通过两次抵押动产的方式完成。标的物为ofo的自行车,具体数量或超千万辆。甚至对这一轮融资的金额,亦有很多业内人士表示怀疑。撤退问题一家公司收缩某个市场的业务,原因不外乎“不挣钱、没钱了、本来就没玩真的”等几个原因。对共享单车企业来说,目前还没盈利模式是公认的,ofo不会仅因为这个原因大幅收缩海外业务。资金压力是一直存在的,何况3月还有8.66亿美元的最新融资到账。互联网分析师葛甲对时间财经表示,共享单车企业的海外业务是附属战略,目的是为国内战略服务。当前正值行业低潮,公众开始关注行业弊端,“此时宣布海外战略,对行业转移舆论注意力、企业形象加分有很大帮助”。ofo海外业务的出发点,他认为是“先少量投放,实验下市场反应,进行经验积累”。单车投放数量方面,ofo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海外投放数量仅占全球投放总量的1%:ofo官网显示,2017年12月ofo在海外超50座城市开展运营,投放超过10万辆单车。而根据人民日报彼时引用ofo官方数据,ofo在全球已经投放1000万辆小黄车,日交易次数达3200万次。“之前的扩张就是为了融资讲故事”,电商分析师李成东认为,ofo撤退是不得不退,“现在融资不了,也就没有必要再坚持海外市场”。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观点,最接近ofo的官方表述,“近期ofo负面消息不断,资金应该比较紧张”,此时粗放的经营模式不再合适。而海外业务的扩展受到当地政策、本土玩家的因素影响,在没有成熟的运营体系下是较难发展的。撤退可以缩减开支,发展良好的市场精耕细作,开源节流。
一起惠2018-07-23 10:53:11518 次
据英国媒体报道,阿里巴巴、腾讯与ChinaMediaCapitalHoldings(CMC)正筹划收购全球最大广告传播集团WPP中国业务约20%的股份,目前谈判仍处于早期阶段。知情人士称,这次谈判大约需要数月时间才能完成,对WPP中国业务估值在20亿到25亿美元之间。在此次交易中,WPP会将其中国业务交由一家新控股公司负责。阿里巴巴、腾讯以及CMC组成的财团分别购买同等股份,而WPP集团则会继续持有多数股权。外媒称,本月,WPP主席RobertoQuarta已经和公司一位联合首席运营官AndrewScott一同前往中国,就未来的交易进行谈判。知情人士还表示,此次交易的复杂性意味着谈判依旧可能会以失败告终。另外,外媒还表示,这次阿里与腾讯合作收购WPP中国业务这件事非常有意思,因为毕竟两者近些年来竞争关系较为紧张。上月,外媒还报道,阿里和腾讯两家科技巨头都要求为自己提供服务的投行不得为对方提供服务。一名知情人士表示,阿里和腾讯“重视忠诚”,因此不想雇佣那些“将成为竞争对手的服务提供商,会在你为下一笔交易(征求建议)时对你不利的”银行家。据维基百科介绍,WPP集团(WPPplc)是英国的一家广告和公关服务跨国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广告传播集团,在110个国家里有3,000个办事处,员工达162,000多人。总部设在伦敦,执行部在爱尔兰都柏林。其营业范围包括广告、公共关系、游说、品牌形象与沟通。WPP集团拥有一系列大型的下属广告传媒公司,包括葛瑞、博雅公关、伟达公关、智威汤逊(JWT)、奥美集团、TNS、扬雅广告、群邑集团与凯维公关等。
一起惠2018-07-23 10:51:36290 次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软银集团将于2018年底和印度初创公司Paytm合作,在日本启动移动数字支付业务。具体计划将在几天内公布。消息人士称,目前已有数十名Paytm员工目前正在东京工作,为启动服务做准备。未来,该服务将广泛采用人工智能(AI)为移动支付和其它金融业务提供服务。消息人士还说,软银希望通过在日本的支付服务,可以为该公司将支付服务推向全球提供平台,因为软银总裁孙正义(MasayoshiSon)希望从全球消费者减少现金消费的趋势中获得一定份额。软银发言人拒绝置评。Paytm没有回复置评请求。日本近期的监管改革在未来两年内生效,预计有助于日本加速转向数字支付,这就引起包括银行在内各方参与者的巨大兴趣。目前,日本最大的即时通讯AppLine和跳蚤市场AppMercari都在推动数字支付的发展。放眼国际,该行业尚未出现全球领导者——尽管PayPal、蚂蚁金融、腾讯和Paytm的规模都很庞大,但服务地域有限,而苹果和三星的尝试没有获得显著的市场份额。软银集团总部设在东京,旗下拥有日本第三大无线运营商,目前该公司准备扩大支付系统,以增加诸如贷款、保险和其他服务等金融服务。孙正义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科技投资基金,目前正寻求在数字支付领域攻城略地。孙正义通过近1000亿美元的软银愿景基金和软银公司参与了数百笔交易,并成为美国Uber、东南亚Grab、中国滴滴出行和印度Ola等公司的全球最大投资者。One97通信是Paytm品牌的所有者,去年他们通过出让20%的股份,从软银筹集14亿美元。自从印度政府于2016年11月宣布废除大面值纸币后,该公司的业务量开始激增。
一起惠2018-07-23 10:48:11341 次
迅速发展的东南亚市场也开始规范跨境电商的行为了,但这对跨境电商卖家来说则意味着成本的提高。获悉,日前,泰国内阁批准了对“税收法”的修订草案,对所有电子商务交易征收VAT(增值税)。目前,新法案仅针对没有在泰国进行商业注册登记的跨境电商,包括亚马逊、Google、Facebook和Line等公司。VAT为7%增收门槛为180万泰铢据了解,该立法草案邀请通过电商向泰国聚美提供服务(不论消费者的居住地)的外国运营商在年度收入超过180万泰铢(约36.49万人民币)的VAT注册门槛时,该运营商需要登记并缴纳VAT。这里面的外国运营商包括网站和APP平台。因此,当电商平台销售超过VAT缴纳限额时,该平台必须按照产品7%的价格向泰国税务局缴纳增值税。值得注意的是,外国运营商是不能向泰国客户收取增值税,也不能申请进项税抵免货退款的。因此,对于海外企业来说,只能通过提高自己产品售价来让消费者消费时自己的低耗增值税成本。此外,如果外国运营商选择在泰国注册增值税业务是,也可能会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外国运营商不遵守该增值税规则,将会受到定期罚款以及缴纳其他附加费。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泰国海外供应商可以通过直接把产品销售给泰国消费者并把产品邮寄到消费者手上。而当邮寄的产品货值低于1500泰铢(约304人民币)时,是免税的。但上述法律生效后,该免税额度也将随之取消。据了解,该法案将在皇家公报上发布180天后生效。虽然该法案正式实施日期尚未清楚。但国外电商平台也应在2018年年底或2019年年初对即将出台的法律进行准备。法案实施后每年将新增30亿泰铢税收泰国税务局官员表示,内阁最新通过的电商增值税开征管理实施办法将不会对国内经营的电商造成影响,因为新法案针对的是那些没有在泰国国内有合法商业登记注册的跨国电商,但从事的网购业务又都是从泰国人的手中赚取了收益。因此根据泰国有关法律,这些出售商品和服务给泰国人的行为必须要缴纳增值税。“尽管税务部门无法获取企业购买在这些公司上的网络广告具体的费用,但会参考同行业上一年度财报情况来确定一个缴税金额。”上述关于说道。根据泰国税务局官员初步统计的数据,真的电商增值税后,泰国政府每年将新增30亿泰铢(相当于6亿人民币)的税收额。但是,对于泰国政府来说,本次法案的执法难度并不容易。有外媒指出,如果支付平台不在泰国并且泰国法律不要求收取增值税,则执法是一项挑战,因为大多数主要的全球电子商务平台都位于国外。因此,在第一阶段,泰国税务局更希望电子商务平台和产品的所有者在泰国当局注册并让相关机构代表他们收取增值税。外媒指出,该措施将为泰国在线和离线业务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后者已代表税务机关征收增值税。不止泰国全球跨境电商合规营运成趋势当然,泰国并不是唯一开始对跨境电商合规营业实行立法规范的。在今年7月1日,澳大利亚实施进口商品GST缴纳新政,对跨境电商征收10%的增值税。根据该法案,澳大利亚GST的征收将增加相关范围及规定:1.如果货物是由消费者进行购买并在供应商协助下被进口到澳大利亚,尽管产品的价值低于1000澳元,仍需缴纳GST。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根据澳大利亚海关规定,澳大利亚消费者在购买价值低于1000美元的进口商品是不用缴纳GST,其中包括服装、书籍、电子设备和运动器材等产品。然而,若该新政真正实现后,在十二个月内澳大利亚营业额达75000澳元或以上的供应商将都需要注册和缴纳GST税。2.如果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物商品,商品是在平台或者供应商的协助下进入澳大利亚,那么电商平台的运营方将被视为低价值货物供应商。这也意味着尽管卖家的年营业额低于75000澳元,但如果其是在电商分销平台上进行销售的话,进口的产品还是需要算GST。除了澳大利亚外,在今年上半年,瑞典海关也开始对所有的非欧盟电商物品(含邮件)向收件人征收VAT(瑞典VAT税率为申报价值的25%),不区分货值高低。与此同时,如果货值低于150欧元,收件人需向瑞典邮政再支付7.5欧元服务费;如果货值高于150欧元,收件人需向瑞典邮政支付12.5欧元服务费。而实际上,从2016年开始,英国财务部开始发布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督促发货到欧洲的卖家注册VAT。随后,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也开始要求卖家注册VAT,否则就会遭遇罚款甚至封号的威胁。在政府的压力下,卖家们必须去开始了解并注册VAT。从上述市场对跨境电商的措施上看,明显全球各国对跨境电商的理解越趋加深,与此同时,也正配套相应的法律,去规范跨境电商,防止税务的流失。而对于跨境电商来说,则更需要关注如何实现合规运营,从而避免因政策变动所产生的损失。
一起惠2018-07-23 10:46:31349 次
北京时间7月20日上午消息,《财富》昨日发布世界500强排行榜。在2018年世界500强亏损公司的子榜单中,墨西哥石油公司亏损148亿美元,成为亏损最多公司。爱立信、戴尔、诺基亚、联想集团、京东等科技企业也登上榜单。
一起惠2018-07-20 13:09:47436 次
821-840/5492 记录42/275 页首页上一页1...39404142434445...275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