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净利润>文章列表
净利润
2月21日消息,据获悉,美股上市特卖电商唯品会已于今日凌晨发布2018第四季度财务报表。财报数据显示,唯品会当季净营收261亿人民币(约合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41亿元增长8.1%;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是6.887亿元(约合1.002亿美元),同比增长2.3%。目前,唯品会已实现连续25季度盈利。季度中,唯品会GMV总额达4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活跃用户增速保持双位数,同比增长13%。截止本季度,唯品会超级VIP会员数达到315万,环比增长38%。据介绍,唯品会以上成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1)特卖回归成效初显,依托“好货”战略,实现新客、活跃用户和超级VIP用户的全面增长;(2)通过服装穿戴品类占比的增长和特卖的抗周期优势,利润率逆势回升;(3)金融、物流业务持续推进,消费金融业务稳定增长,物流、仓储持续深化布局,为全局发展建立自营基础优势。唯品会首席财务官杨东皓表示:“2018年第四季度,我们看到了效益在健康持续地复苏,这主要归因于我们对高利润服装类别的关注。我们开始将一些低利润品类从自营转移到第三方平台,减少它们对效益的拖累,同时实现了每年15%的稳定GMV增长。我们会继续致力于稳定利润率,从长远来看,旨在提高股东回报率。”据了解,在实践好货战略的过程中,唯品会将运营场景全面围绕“好货”,用“以货找人”的模式转化拉新,在电商去中心化趋势下,通过“以货建场”、“以货找人”重构人货场之间的新关系。具体业务包括:(1)限时特卖频道“唯品快抢”:以品牌爆款、绝对低价为特色,以“单品爆款池”形式,帮助主站有效实现拉新与老客激活,提升唯品会整体ARPU值。(2)深度折扣频道“最后疯抢”:以知名品牌库存清仓与“3折封顶”超低折扣为特色,通过合作、采买、定制等形式获取品牌独家低价货源,以品牌命中客户,以超低价实现转化。值得关注的是,唯品会在全球拥有千余人的专业买手团队,负责精选优质品牌与差异化好货,建立唯品会核心品牌池。而后,唯品会则通过VIP大牌日、品牌巨献、TOP5专场等限时特卖,让用户持续感知特卖优势。唯品会方面表示,特卖的价值在于可以赋能供需两端:(1)帮供给侧优化品牌货品结构:提高供给侧运营效率,为品牌“去库存”提供解决方案;打破品牌销售限制,配合内部流量和外部推广资源,帮助品牌实现市场需求全域覆盖;用大数据引导产品线生产,引导其向年轻化转型。(2)在需求侧赋能消费市场:一方面弥合消费裂缝,挖掘下沉城市优质消费群体消费潜力,一方面帮助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回归好货不贵的消费本质。通过以上两方面赋能,韩都衣舍旗下女装品牌白鹿语在唯品会中已实现年销售额6~7亿元,影儿集团2018年在平台中的年销售额近10亿元。其中,影儿集团在VIP大牌日完成了到6434万销售额,并在当日获得了了300%的新客。据透露,影儿集团2019年在唯品会平台的全年销售目标已经上升为20亿。值得关注的是,除发展既有的电商业务外,唯品会还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2018年11月,唯品会入选《RobecoSAM2019年可持续发展年鉴》,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受到全球主流可持续发展评估机构的认可。截至2018年12月,唯品会累计投入公益资金超过1.68亿元,涵盖公益行业资助、善款捐赠、公益项目运营,累计受益人次超过93万。
一起惠返利网2019-02-21 09:52:00485 次
据天眼查显示,京东27亿收购北京翠宫饭店100%股权。关于此次收购后的具体用途,京东公关副总裁宋旸表示:“就是(用做)办公楼,西边研发人才多,便于招聘。”公开资料显示,北京翠宫饭店成立于1987年,注册资本4.8亿元。本次收购方京东尚科为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雱,此前翠宫饭店的法人为李健。27亿巨资收购只为招人?翠宫饭店的颓势早在几年前就有了明显表现:2013年,翠宫饭店被取消国家旅游局评定的五星级酒店资格。随后的负债率增高和入住率走低更使得其经营状况日下。2017年年底,有知情人士表示,位于北京知春路的翠宫饭店已有闭门谢客传言,当时饭店内部就已有部分工位摆放。2018年12月,翠宫饭店挂牌26亿元出售,而业绩亏损以及高额负债成为被抛售背后的主因:翠宫饭店公布的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翠宫酒店实现营收1801.78万元,净利润亏损4710.47万元。总资产总计为7.31亿元,负债总计为7.84亿元,所有者权益亏损5361.81万元。2016年度,翠宫饭店总营收为2124.67万元,净利润为亏损3918.24万元。《北京商报》此前报道提到,完成此次出售后,翠宫饭店将改做商用写字楼。但从此次收购完成后显示的公开信息中可以得知,翠宫饭店的经营范围依然包含餐饮业态—经营范围涵盖了销售食品、经营中西餐厅、酒吧和咖啡厅。在持续经营不善的状况下,翠宫饭店的地产价值依然不容忽视。1998年,翠宫饭店于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76号开业。正如京东公关副总裁宋旸所说,该地地理位置优越。翠宫饭店西部是高新产业聚集的中关村,东部是主打商务办公的亚运村,而北边则是五道口,五道口向来被称为“宇宙中心”,聚集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一众高校,研发人才聚集于此;Google中国研发总部、搜狐总部也位于此处。京东今日晚些时间也就此次收购行为回应:京东集团收购翠宫饭店基于长远布局和发展,未来该项目将改造成以科技研发、商务办公为主,成为京东集团在海淀区产业发展的载体空间。京东加码餐饮背后尽管京东表态收购翠宫饭店主要为商务办公为主,但变更后翠宫饭店的经营范围仍包含销售食品,开设西餐厅等,因此不排除被收购后的翠宫饭店仍保留餐饮业态。其实,在京东与餐饮项目的诸多关联中,因为奶茶妹妹的缘故,因味茶可以说是最为引人关注的一个。2016年7月,刘强东个人以5亿元的价格投资茶饮品牌因味茶,如今因味茶已在北京上海等地开设30余家门店。而到了2018年,京东与餐饮的关联中则增多了一些“科技含量”。2018年1月4日,正值新零售融合业态风头正盛时,京东首家线下生鲜超市“7FRESH”正式开始营业,彼时京东集团副总裁、“7FRESH”总裁王笑松表示,在未来3到5年,京东计划将在全国铺设超过1000家该类门店。4万亿餐饮市场的600家门店多以中小门店为主,在三高一低愈演愈烈的趋势下,小店们越来越难以同有着完善供应链、具备规模优势的连锁餐企竞争。因此,2018年3月,京东新通路宣布正式进军餐饮B2B,宣称要为全国中小餐饮门店构建一条高效透明的供应链,并推出一套集食材供应、食材认证、菜品研发和门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餐饮解决方案。2018年5月,京东表示将要在同年8月推出JOY'S智慧餐厅,把点菜、做菜、传菜等工作全部实现无人化,但随后没有了声音。不过到了2018年11月初,京东X未来餐厅于天津开出,京东方面当时表示X未来餐厅依托X事业部的机器人智能解决方案应用能力、全流程的技术优势、供应链优势等,使智能餐饮解决方案更加成熟并更具可复制性。这间餐厅不少相关技术脱胎于京东智能物流场景,比如在传菜环节,从原来设计的AGV传菜变成了自动驾驶机器人传菜,这样可以有效节约餐厅空间、提升坪效并自主增加传菜范围。2018年年底,郑州千味央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获得由京东领投、绝味食品跟投的1亿元融资,这也是京东战略投资部门在河南股权投资第一单。千味央厨是中国最大的餐饮供应链企业之一,为餐饮、酒店、团体食堂提供供应解决方案,是肯德基、必胜客、麦当劳等品牌的核心供应商2017年销售额达到6.10亿元,净利润近4700万元。此次投资中,京东优势在于零售、物流、数据洞察、技术,而千味央厨的优势是为餐饮提供定制化、小批量柔性化生产,在产品研发、质量控制等方面有优势,双方可以在‘无界零售供应链’方面可以有很大的合作空间。2018年以来,从京东上述在餐饮业的举动可以观察到,京东在餐饮业的布局多以发挥自身在物流、大数据运营等技术层面的优势为主。总体来看,京东在过去的2018年与餐饮有过不少亲密接触,但从京东的整体投资布局来看,餐饮在其中的地位还称不上绝对重要。IT桔子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底,京东集团作为投资主体共计参与263起投资并购事件,其中餐饮项目在其中寥寥。而且,和近似体量的美团、滴滴等小巨头的“垂直型”投资布局相比,京东的风格是广撒网型,其投资版图涉及电子商务、企业服务等多个领域,并未对餐饮领域表现出过多重视。其实,除了京东,近年来,餐饮和科技巨头们的互动正变得越来越多,比如阿里口碑的智慧餐厅、腾讯即将推出的“附近的餐厅”、滴滴外卖等,从中可以看出的是,整个餐饮业正逐渐摆脱“低端”、“门槛低”的固有标签,朝着科技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行进,而科技巨头们在技术、数据层面的加持,也使得餐饮业变得性感起来。
一起惠返利网2019-02-12 09:49:11490 次
快时尚行业正在改变自身游戏规则。继香水业务后,快时尚品牌Zara12月5日发布了首个唇膏系列Ultimatte,定价在7.95-19.95欧元。据悉,该系列以英国彩妆师PatMcGrath为Zara2018秋冬系列广告大片设计的妆容为基础,共有12款高饱和度的哑光口红、8款哑光唇釉、包含三只红色口红的套装以及一款限量版礼盒,仅限官网发售,目前中国官网并未发售。事实上,随着购买主力年轻化趋势形成后,快时尚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了,以Zara、H&M为代表的快时尚一直在通过扩宽产品线来吸引年轻顾客。2009年,H&M推出过HelloKitty系列的唇彩等彩妆试水,2015年5月更是规模化推出700个SKU的成套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分成了“旗舰”美妆产品、高端产品与环保产品线的化妆品3个产品线。进驻了H&M全球900家店铺和电商网站,还推出了独立的电商网站H&MBeauty。2009年,Forever21推出了自有彩妆品牌Love&Beauty,其美国的线上线下店铺还出售如E.l.f.Beauty、NYX等美妆品牌产品。2010年,Topshop开始做化妆品。2017年,Bershka推出了首个美妆系列BeautybyBershka,该系列共计126个单品,包括眉笔、口红、睫毛膏、高光、指甲油、粉底液、眼影等彩妆等产品。根据英敏特报告《彩妆-2017中国》显示,95%的中国都市女性消费者在过去半年内使用过口红/唇彩。英敏特预测彩妆市场销售额预计将在2017-2022年间以10.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在2022年达到496.62亿元人民币。快时尚行业无疑是要抓住彩妆这一风口,改变营收下滑这一颓势。根据最新财报数据,在2015年创历史新高后,H&M市场增长便开始呈现稳定的下滑,2017年四季度财报更是录得4%的销售跌幅,同病相怜的Zara日子也不好过,根据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公布的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的近6个月内,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3%,毛利率为56.7%,净利润则上涨3%至14.1亿欧元。快时尚行业迫切需要通过加码彩妆来打开市场提高净利,至于能否打开,还是要靠产品说话。
一起惠返利网2018-12-06 10:11:50400 次
母婴类社区平台宝宝树赴港上市风波再起。11月20日下午,据IFR,宝宝树指引IPO价格定在指导价区间的低端(其每股定价6.80美元至8.80美元),低于资本市场预期。早在11月13日,宝宝树就因推迟IPO新闻发布会,引发舆论关注。据彭博社消息,原定13日在香港举行的IPO新闻发布会,却在中午突然宣布取消了。宝宝树在邮件中表示,取消是由于技术问题,尚不得知何时重新开发布会。不过很快,猎云网获悉,仅1天之后,也就是14日下午,宝宝树于香港重新召开发布会,宣布将于11月27日香港上市。加之此前,宝宝树本计划通过IPO集资10亿美元,但最终仅集资约2亿至3亿美元,减幅最高达八成。这不禁让人产生质疑,作为国内母婴综合社区平台的佼佼者,宝宝树为何推迟IPO发布会,是否意味着其上市信心不足?IPO集资规模骤降,是否意味着资本市场不看好?此外,宝宝树已连续三年亏损,其商业模式和变现能力出现了什么问题?借资本上市的宝宝树,能否冲破财报危机,打一场翻身仗?危机一:连续三年亏损今年6月份,宝宝树申请在香港上市,对于任何一家即将上市的公司来说,招股书一直大家关注的焦点。11月13日,宝宝树向港交所提交了更新版招股书。然而,财报营收并不理想。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宝宝树总收入为4.1亿元,同比增长12.6%,账面亏损扩大至21亿。不过,由于国际会计准则下优先股公允值计算标准不同,在经营上其实宝宝树在2016年实现扭亏为盈,2017年经调整后净利润达1.38亿元,2018年上半年经调整后溢利超过1.2亿。过去三年,宝宝树的财务数据也不乐观,营收分别为2亿元、5.09亿元、7.29亿元人民币。年度亏损分别为2.86亿元、9.34亿元、9.11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143.2%、-183.3%、-124.9%。宝宝树陷入了“越增长,越亏损”的怪圈。更糟糕的是,宝宝树的总收入增长下滑严重,从2016年的154.9%,降至2017年43.1%,并于今年上半年跌至12.6%。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这都不是什么好消息。除了主要财务数据,招股书还披露宝宝树的一些关键运营数据,只能说“悲喜交织”。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宝宝树的平均每月活跃用户数量几乎减半,腰斩至8950万,而去年同期为1.77亿。这主要由于PC端及WAP端平均月活用户数量下降造成,该数据从2017年上半年为1.60亿降至2018年上半年的7200万。宝宝树表示,这主要是PC端热门搜索引擎采用的算法变更影响排名所致。不过根据最新招股书,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三个月内,宝宝树平均月活用户增长至1.75亿。危机二:移动端乏力,拉新能力不足目前,宝宝树移动端月活用户仅占2成,在整个市场All-in移动端的时候,宝宝树面临巨大挑战。虽说宝宝树是从PC端起家,PC及WAP端用户基数大,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宝宝树较难在移动端留住现有客户,无法快速吸引新用户。当移动端互动的用户减少,势必影响宝宝树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宝宝树的平均月活用户为8950万,其中,手机应用程序端用户为1600万,PC及WAP端用户为7280万。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宝宝树的手机端月活用户占总用户的两成不到。如今,PC互联网几乎没有红利可言,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也在消失。宝宝树作为垂直电商,虽说早已进入移动互联网入口,但没有把握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趋势。早在2012年初,据宝宝树高层透露他们把80%、90%的人力物力资源放在了移动端,并于2012年中向移动端迁移。可以说宝宝树并没有错失移动互联网入口,甚至提前进行了布局。然而,即使早早入场,宝宝树也并没有充分将其庞大的宝妈数量迁移至移动端。如今对于各大电商,移动端消费占比早已过半,不少甚至高达八九成。现在宝宝树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没有提前让宝妈宝爸习惯在移动端消费,后期则很难从移动电商丛林中突围。不过,宝宝树采取了相应措施,例如经营旗下微信公众号,定期登载相关文章和博客内容,吸引微信流量,并将流量再引导至WAP及移动端。只不过,在微信订阅号红利面临天花板时,宝宝树能否在微信上取得突破?这样的新模式又能否为其移动端导流,依然是个问号。危机三:现金流及盈利模式不稳定在营收构成上,宝宝树主要靠广告、电商(直销和平台)、知识付费三部分。其中,绝大多数收入来自少数主要广告客户,这使得宝宝树的现金流及盈利具有不稳定性。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宝宝树的广告及知识付费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77.8%,其中广告收入为2.98亿,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73.2%。电商收入在2018年上半年则缩水至半,从去年的营收主力“退居二线”。2018年上半年,宝宝树电商收入为9000万,占总营收的比例为22.2%,去年同期为1.84亿,占总营收50.8%。宝宝树平台虽聚拢了大量宝妈宝爸,但平台变现能力不足。宝宝树给了新手爸妈一个类似于育婴百科一样的功能,从怀孕、生产到育儿这几个阶段上,宝爸宝妈们都能从中找到育儿道路上的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知识锦囊。可以说,宝宝树形成了一个育婴社区交流平台。在北京母婴服务协会会长李伟看来,宝宝树是一家数据公司,玩的是粉丝经济,“与其说宝宝树是一个母婴公司,不如说它更多地应该是一个数据平台,它解决的痛点就是宝妈在社区论坛的经验分享,进而形成粉丝经济,母婴类社区平台对母婴行业起到一定推广作用。”然而,玩粉丝经济的宝宝树通过电商变现的商业模式也在经受各方面的挑战。蜜芽、贝贝网这类垂直母婴电商早已布局,京东、阿里等电商巨头也凭借其综合电商的口碑和实力,让宝宝树这样的垂直电商很难超越。不过上市前夕,宝宝树接下了阿里巴巴抛来的橄榄枝。今年6月,宝宝树获得来自阿里巴巴战略融资,投后估值约140亿元。据悉,双方将开展在电商、C2M(CustomertoMaker)、广告营销、知识付费、新零售、线上线下母婴场景等多个层面的大规模深层合作。如此一来,宝宝树庞大的母婴数据库不仅可以为阿里所用,弥补其在母婴社区、教育、知识付费等领域的空白;宝宝树也可以通过与阿里在电商业务方面的整合来减少运营成本,增加其商业能力。除阿里巴巴外,宝宝树的明星投资者还包括复星集团。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曾直言,有两样事情最刺激消费:买房和生孩子,宝宝树无疑抓住了后者巨大的消费群体。宝宝树创始人兼CEO王怀南表示,在复星、好未来等一系列战略合作伙伴的推动下,宝宝树获得了高速发展,而引入阿里巴巴集团,则更好的释放了宝宝树的商业能力。策略调整:降低垂直电商比重,押注内容面对增长乏力的电商业务,宝宝树似乎已经意识到,在母婴电商领域,与综合电商正面硬扛,恐怕只有死路一条。有关垂直电商“生死”的讨论从2012年继续到2015年,再延续到了2017年。维棉网、品聚网、初刻等垂直电商早已淡出视线之外,成功IPO的聚美优品、唯品会等也成为讨论的焦点。早在2011年前后,平台型电商碾压垂直B2C的案例就在母婴市场发生。2010年京东、当当、1号店等上线母婴频道,并于当年先后宣布超过红孩子(京东和当当月销售额已过亿元);反观红孩子,2009年销售额20亿元,2010年和2011年均为15亿元(母婴用品约占55%)。2010年出现下滑,2011年勉强持平。这也不禁让外界质疑,在母婴这个万亿级别的蓝海市场,为什么这样一家营收数亿,用户数亿的母婴巨头,直到现在还是亏损?母婴电商看似繁荣的背后有什么问题?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和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家长舍得为孩子花钱,这也让母婴市场迎来了一个发展新高峰。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母婴商品网络零售总额约3877.5亿元,环比增长32.3%,约占全年网络零售总额的5.4%。同时随着用户消费理念升级,和消费能力的增加,母婴行业发展越来越细分化,母婴商品网络零售总额将继续扩大,到2020年预测母婴商品网络零售总额达到6637.2亿元,增速15.2%。互联网母婴渗透率超全网网民增长速度,稳定增长,达5.8%。然而,即使市场潜力巨大,在高度标准化的母婴产品战场上,面对拥有流量、品牌、用户和资金优势的综合型电商,垂直电商几乎无力反抗,节节败退。宝宝树同样面临着用户群小、销量小的问题,这意味着其很难大幅缩减成本,只能“开源”提高毛利,进行自救。11月13日更新版的招股书也印证了宝宝树的战略改变——精简电商业务的营收。截至2018年9月30日,宝宝树电商部分收入占比较2017年同期减少28%,存货成本从2017年上半年的68.2%,缩减至2018年上半年的43.3%。对此,宝宝树表示,这是由于变现策略的调整。宝宝树目前专注于在数据及数据分析能力方面的新变现策略——通过进一步扩大广告业务,实现更大规模的经济效应和更强的新变现模式,如C2M及知识付费,同时精简总体电商业务,以降低后端运营成本,提高效率。电商方面,宝宝树与天猫平台的合作已经从2018年10月12日开始正式启动,用户的宝宝树账号和天猫账号也进行了打通。通过后台数据分析,用户的转化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内容方面,宝宝树于2015年开始尝试知识付费,虽然目前收入占比较低,但呈增长态势,增速138%,符合当下的知识付费热潮。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知识付费收入为1881万,占总营收比例为4.6%,去年同期为790万,占总营收2.2%。可以看到,宝宝树正试图在综合电商、母婴垂直电商巨头,甚至姑表亲家等“过来人”的经验中杀出血路。宝宝树尝试了很多新模式,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只是这种效果能持续多久,依然需要时间的检验。11月27日,备受关注的宝宝树就要赴港上市了。11年的创业之路最终会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不仅是对宝宝树的检验,也是对整个母婴市场的考验。
一起惠返利网2018-11-26 10:00:05470 次
小米旗下生态链家电供应商云米科技昨日登录纳斯达克。这也是继华米科技之后,第二家赴美上市的小米旗下生态链企业。公司信息云米科技成立于2014年5月,专注于小家电的研发、制造。招股说明书显示,小米是云米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和重要的客户。“我们向小米销售各种产品,包括小米品牌的净水系统、净水器以及其他配套产品,如水壶和水质仪表等”。事实上,从财务数据也可以看出,云米科技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小米,也是源于小米对旗下生态链企业的维护。股权架构IPO后,云米创始人兼CEO陈小平持股比例为42.5%,投票权为66.5%;云米副总裁邹洛持股比例为2.4%,投票权为4.0%;归属雷军的ShunweiTalentLimited持股比例为17.1%,投票权为2.8%;小米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RedBetterLimited持有云米16.3%的股权,投票权为26.7%;红杉资本旗下基金SCCVentureVHoldcoI,Ltd.持股为5.2%,投票权为0.9%。财务数据根据招股说明书信息,2017年云米科技的净营收为人民币8.732亿元,与2016年的人民币3.126亿元相比增长179.4%。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6个月时间里,云米科技的净营收为人民币10.402亿元,与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706亿元相比增长284.4%。截至2016年12月31日和2017年12月31日的一年时间里以及在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6个月时间里,云米科技来自于向小米公司出售产品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2.998亿元、人民币7.395亿元和人民币6.515亿元,在期内公司总营收中所占比重分别为95.9%、84.7%和62.6%。同一时间段,云米科技来自于出售云米品牌产品及其他产品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3210万元、人民币2.183亿元和人民币4.757亿元,在期内公司总营收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0.3%、25.0%和45.7%。我们发现,云米科技非常依赖小米,近3年来,云米科技超六成的营收来自小米。在靠增加自主品牌及其他产品销售来降低对小米的依赖程度,才取得2018年上半年较好的业绩,竞争力在逐渐提升。云米科技2017年净利润为人民币9320万元,与2016年的人民币1630万元相比增长471.78%。在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6个月时间里,云米科技的净利润为人民币7303万元,与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890万元相比增长286.4%。小米的生态链2013年底,小米开启生态链计划,并定下“五年内投资100家生态链企业”的目标。随着小米及小米生态链企业陆续奔赴港股、美股甚至A股等各个资本市场,雷军的个人身价迅猛上升。今年2月份,生产小米手环等产品的华米科技登录纽交所上市,成为第一家赴美上市的小米生态链企业。云米科技是继华米科技后,第二家成功赴美上市的小米生态链企业。与那些通过与第三方合作模式来搭建生态链的平台不同,小米的生态链企业很多是由其单独投资完成的,从云米及华米的股权架构可以看得出。截至2018年8月22日,小米CFO周受资在业绩沟通会上表示,小米已经投资了220家公司,其中100家是生态链企业。由此可以看出,小米已经提前实现了其五年内的生态链计划。小米的资本布局小米在资本市场上可以说是“玩”的风声水起的了。A股、港股、美股、新三板等各资本板块都有小米的踪迹。在A股,小米本身试图实现A股和港股两地上市,以同股不同权的姿态实现两地上市。此外,雷军系等相关公司还先后入股美的集团(000333)等A股上市公司。在美股,华米去了纽交所,云米则选择在了纳斯达克市场。在新三板市场,小米更是驾轻就熟。投资的新三板挂牌公司有小米生态链企业是动力未来(839032)、从事移动营销服务的和创科技(834218)、主营IDC基础服务的尚航科技(836366)(雷军为持股22.03%的第二大股东)、持续为“小米黄页”提供基础地理数据服务的凯立德、与小米成立小米护套合资生产企业的比科斯(833908)、海尔集团旗下雷神科技(872190)、维珍创意(430305)等等。三大隐患依托小米生态优势,成立仅4年的云米科技得以快速扩张。从净水器起步,云米科技已进入全品类家电领域,并确定“全屋互联网家电”的战略蓝图。不过,随着业务扩张,云米科技急于寻求新的造血能力,赴美IPO成为其关键一步,但未来的路并不平坦。曾专注于小家电领域研发制造的云米科技,如今的产品包含净水器、厨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一系列产品。而且云米科技一度凭借“全屋互联网家电”概念,引发业内关注。随着赴美IPO,再次把其推向舆论中心。虽然是创业公司,但一开始依托的就是小米生态链体系,云米并没有经历“烧钱”扩张的道路,并且轻松保持连年盈利。今年上半年营收更是同比增长3.8倍,看起来云米科技选择IPO这种激进扩张似乎前景广阔,但在家电产业竞争红海下,云米科技至少面临三大隐患。首先,云米科技更多依赖的是小米OEM订单,是在小米生态链羽翼之下按部就班的发展。在云米科技的品牌中,包括小米净水器和自主品牌产品,但业务重头戏仍然来自小米净水器。在2016年、2017年以及2018上半年,云米科技向小米公司出售产品的营收占比分别达到95.9%、84.7%和62.6%。可以看到,小米生态链仍然是云米科技发展的最大驱动。即便是在其招股书中,也可以看到小米的影子:“我们向小米销售各种产品,包括小米品牌的净水系统,净水器过滤器,以及其他配套产品,如水壶和水质仪表。”尽管这种模式一开始让云米很快站稳脚跟,但过度依赖症,却大大限制了云米的自主发展的空间。除净水器之外的云米品牌冰洗、厨电迟迟打不开市场也说明了这一问题。其次,即使提出“云米互物联网全屋家电”概念,但实际上不管产品内容还是业务模式,都与小米的智慧家庭高度重合。与追求性价比高的小米品牌相比,云米科技却想做中高端品牌。同样的产品,云米不具备价格优势,品牌影响力甚至还低于小米,消费者显然很难买账。放到互联网家电发展的大环境中,云米要面对的更是挑战大于机遇。中国家电市场探索互联网家电多年,噱头多于应用落地,至今难以规模化引爆。在消费疲劳的背景下,考验的是云米产品的创新性和产品竞争力,一切甚至需要从头开始。再次,云米扩张“生不逢时”。家电行业已然是一片红海,今年更是进入新一轮寒冬。而且市场品牌格局中,不管是大家电还是厨电、小家电,寡头主导早已成型,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夺市场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云米来说,如果脱离开小米生态链,在品牌产品之外,还需要重新构建上游供应链,下游渠道等,这些并非“烧钱”那么简单。赴美IPO对于云米科技来说,是一条不得不走的路。小米生态的市场号召力正在下跌,而且对生态链上的企业来说,也面临被“内部化”的尴尬。当中国家电市场低迷时,云米科技必然要摆脱小米依赖,谋求自我独立和发展,否则只能被市场边缘化。
一起惠2018-09-27 09:04:28419 次
Molly是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玛特旗下的IP,主要通过“盲盒”形式售卖,即粉丝在拆封之前不知道具体的娃娃款式。Molly标准版的官方售价为59元,但其象棋系列隐藏款娃娃市场价已经飙升过千。在众多品牌商家苦于没有新增量时,这个嘟嘟嘴的小女孩正在催生一个新的市场。一起惠了解到,泡泡玛特2017年的全年净利润为793.53万元,2018年上半年营收达到1.61亿元、净利润达2109.85万元,相比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1405.29%。此外,从今年12月起,泡泡玛特将在韩国选择生活潮流品类的连锁零售店进行合作,正式拓展海外市场。线上线下结合贩卖机做“雷达”快速铺店一起惠了解到,目前泡泡玛特主要销售渠道集中在线下,包括门店和机器人贩卖机等。截至2017年底,泡泡玛特共有51家线下门店,43个机器人贩卖机。而到了今年9月,泡泡玛特线下门店已经发展到68家,机器人贩卖机则铺设了177台。据介绍,目前泡泡玛特线下门店已覆盖了30多个一二线城市,均设置在高端商区的上好地段,且皆为盈利状态。未来,泡泡玛特每年会新开20~30家线下门店,匀速增长;机器人贩卖机数量则将在明年达到600~700台。泡泡玛特副总裁司德告诉一起惠,在渠道配合上,机器人贩卖机更像是线下门店的“雷达”。机器人贩卖机成本低,辐射速度快,销售数据也可以为门店选址提供参考。据悉,泡泡玛特每台无人贩卖机的存货货值为5万元,绝大多数机器2~3天补货一次,而周转最快的机器每1小时就要进行一次补货。除线下渠道外,泡泡玛特今年还加快了在天猫旗舰店、微信小程序以及自建社群App“葩趣”上的布局。截至今年6月,泡泡玛特电商业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83.43%。前不久,泡泡玛特通过与天猫小黑盒进行合作,提前在线上发布新品,并开启预售。据一起惠了解,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的复购率达到了40%。司德指出,未来,泡泡玛特将仍以线下渠道为主,线上业绩的占比会控制在15%到20%。从卖杂货到IP运营泡泡玛特做的是减法泡泡玛特创始人CEO王宁告诉一起惠,对于大陆的消费者来说,潮流玩具过去是非常小众的,有不少人从没接触过它。因此,泡泡玛特在迅速发展之前,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去培育市场。“起初我们是一个卖潮流商品的零售商,售卖的商品品类很多,包括潮流玩具、文具、数码、周边、饰品、箱包等。经营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察觉到潮流玩具的增速突然变快,消费群体在不断壮大。”因此,泡泡玛特决定孤注一掷——砍掉其他品类,专注于潮流玩具。“我们要涉足整个产品链,从签约IP、整合供应链,再到包装、推广、销售等等,每一个环节泡泡玛特都要参与。”司德谈道。2016年1月泡泡玛特与香港设计师Kenny达成合作,签约了第一个IP“Molly”——金发碧眼嘟嘟嘴的小姑娘。随后,在泡泡玛特的运作下,Molly的盲盒玩具一年可以卖出400万个。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泡泡玛特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而Molly也成为了泡泡玛特旗下至今最火的潮流玩具。如何在注意力碎片化的时代迅速吸引年轻消费者,这是泡泡玛特一直在琢磨的事情。司德向一起惠介绍称,在签约一个新的IP时,泡泡玛特会为它制定一个三年规划,像包装艺人一样对设计师进行包装。“我们希望自己的IP是一个长期的受大家喜爱的形象,而不是很快就过时。”要让消费者长期关注和喜欢Molly以及旗下其他IP,泡泡玛特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司德举例道,泡泡玛特的IP不会像传统IP一样去做动画生产内容,因为泡泡玛特的粉丝更加喜欢的是IP的设计师,以及IP本身的形象和造型而非内容,有可能生产内容之后会让一部分人很喜欢,但让另一部分人无法接受。对一些粉丝来说,当Molly有了某种人为设定的性格之后,它就不是完整的Molly了。这大概就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Molly在每一个粉丝眼中都是不一样的,现在的Molly是属于任何人的。”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玛特不仅依靠独特的方式让粉丝持续喜爱旗下的IP,其打造的潮玩社区平台——葩趣也成为了泡泡玛特独特的社交渠道,使用户粘性越来越高。紧抓一二线城市年轻白领“慢慢”圈粉据了解,泡泡玛特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年龄在18-35岁之间,以年轻白领为主,其中女性占比达到70%以上。目前泡泡玛特的注册会员超50多万,活跃会员超20万,其自建的社交平台“葩趣”便是保持用户持续高活跃的“兴奋剂”。在葩趣上,粉丝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潮玩IP圈子,这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泡泡玛特自己的IP。在这些圈子中,粉丝可以购买各品牌潮流玩具、发帖交流、进行“换娃”、“卖娃”和“改造娃”等活动,还可以参加潮玩相关活动的抽号。有泡泡玛特的粉丝向一起惠透露,不仅仅是葩趣,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也有很多粉丝在进行二手娃娃的交易,粉丝们还有专门的“Molly鱼塘”、“潮玩鱼塘”等社群,每天都在持续更新娃友们“换娃”以及“卖娃”的信息。除了葩趣和闲鱼,微信群也是泡泡玛特粉丝玩家的交流“圣地”。有粉丝介绍称,她身处的Molly为主的潮玩交流微信群不止10个,这些群每天都有超高的活跃度。在这些微信群中,粉丝们的活动也多以“换娃”和“卖娃”为主。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粉丝愿意花几千元甚至几万元去购买Molly等潮流玩具,有时为了得到一个隐藏款,花多几十倍的价格也愿意。在不少人看来,能够溢价十几倍去收购一个娃娃玩具,泡泡玛特的粉丝是“不差钱”的群体,但泡泡玛特自己并不这么想。司德告诉一起惠,上新的节奏感很重要。“我们要不断出新品,同时还要保证每一个产品受欢迎。年轻人的金钱是有限的,不能一下子出太多东西,当他们的钱包被掏空时,就会迅速消耗掉了对产品的记忆力。”除了抓好社交要素和推新节奏外,司德还总结了泡泡玛特能够快速“吸粉”的三个要点:第一,盲盒类产品会激发年轻人的搜集欲望,泡泡玛特会定期出限定款、隐藏款产品,增加收集难度,年轻人喜爱这样的过程;第二,经济在不断发展,年轻人的消费能力提高,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也在提高,那么他们看到好看的商品就愿意去花钱购买;第三,近两年嘻哈、街舞等亚文化发展速度很快,为潮流玩具营造了市场空间。但是,无论泡泡玛特在粉丝圈里多么抢手,出了圈子,还是有很多人对其一无所知。潮流玩具究竟能否从小众挚爱发展为大众商品呢?对此,司德认为,把潮流玩具大众化正是泡泡玛特要做的事情。“泡泡玛特团队是做零售出身,对于商品的分析和市场的考虑会更多。如果有某一款产品销量好、增速快、周转快,泡泡玛特就会去分析商品的价格区间、产品属性材质甚至重量,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泡泡玛特的商品。未来,我们也会继续踏踏实实的做产品。”“其实,今年潮流玩具市场增速明显变快,大量的粉丝和玩家涌入。但这也会促使很多设计师开始‘沉不住气’,相比更好地设计作品,会更想先赚一波钱。这样一来,行业泡沫会更大,破碎地也会更快。对此,我们会控制好新品节奏和产品质量,让潮流玩具稳步地走进大众的视野。”司德最后说道,“爆款”来之不易,泡泡玛特会选择“沉住气”。
一起惠2018-09-26 09:21:56351 次
9月16日消息,一起惠获悉,日前,浙江森马服饰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将以500万美元(约3427.3万人民币)收购美国华裔设计师JasonWu同名品牌的母公司JWU,LLC.11%的股权。此外,森马方面表示,为加强稳定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森马拟与JWU,LLC.签订《合资经营合同》,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杰森吴(上海)服饰有限公司(暂定名称,具体以工商部门核准登记结果为准,下同,以下简称“合资公司”),并由合资公司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授权区域”)内开发并经营相关业务,包括推广与JASONWU、GREYJASONWU以及JWU,LLC.未来开发的与JASONWU相关的品牌(以下简称“JWU系列品牌”),以及设计、生产、销售经营除香水类产品以外的JWU系列品牌产品及业务。从收购股份价格上看,目前JasonWu的旗下的品牌估值已达4500万美元,约合3亿人民币。根据美国MayerHoffmanMcCann会计师事务所按美国会计准则审计的JWU,LLC.2017年度财务报告,2017年资产总额为22,786,255美元,负债总额为3,936,001美元,营业收入为9,810,968美元,净利润为-5,557,727美元。
一起惠2018-09-17 09:12:19323 次
9月6日消息,小狗电器昨日公告称,拟申请终止在新三板挂牌。小狗电器表示,因长期战略规划调整的需要,拟申请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公司拟于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10个转让日内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提交终止挂牌的申请,具体终止挂牌的时间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批准的时间为准。公司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相关负责人已就公司拟申请终止股票挂牌相关事宜进行了充分沟通与协商,并已就该事达成初步一致意见,将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资料显示,小狗电器成立于1999年,主营业务包括吸尘器、除螨仪及扫地机器人等。2018上半年,小狗电器实现营业收入3.39亿元,同比增长5.59%,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净利润3463.40万元,同比增加69.55%。2016年12月6日,小狗电器挂牌新三板。2017年12月29日,证监会网站披露小狗电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小狗电器申请登陆创业板上市。2018年8月30日,证监会更新小狗电器预披露材料,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067万股,募集资金6亿元,登陆创业板。
一起惠2018-09-07 09:01:24337 次
资本是企业发展的催化剂,而股权交易市场则是企业获取资本的便捷通道。“新三板”(指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诞生正是为了类似跨境电商这种中小企业给予融资服务的。然而,从去年开始,如安克创新、赛维、爱淘城等拥有一定规模的跨境出口电商企业开始陆续终止挂牌新三板,留存在新三板的跨境电商卖家们越来越少了。从三年前的新三板“挂牌潮”到现在的“摘牌潮”,跨境电商们和新三板的“相识”到“分手”也只是不到三年时间。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节点跨境电商们纷纷“逃离”新三板呢?什么样的企业才适合新三板呢?对此,一起惠借助数据的分析和与新三板跨境电商企业的访谈,希望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今年已有近千家公司终止挂牌新三板实际上,“逃离”新三板的不仅只有跨境电商企业。根据股转系统上的终止挂牌公告数据显示,从今年年初开始,截止今年8月28日,已有966家公司股票终止挂牌新三板。而在去年一年,该数字为709家,其中98%都是主动终止挂牌的。而在2016年终止挂牌新三板的企业则为56家,2015年仅为13家,2014年为16家。从2015年开始,离开新三板企业的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状态,且在2017年骤增。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摘牌”企业突然增加外,新加入新三板的企业也开始减少。根据股转公司公布的2017年市场统计快报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家数为11630家,这个数字仅比2016年底增加了1467家。而在2016年,全年新增新三板公司数量为5034家,2017年新增数量比2016年缩水了70%。“摘牌原因:配合公司发展需要”从跨境出口电商行业上看,从“挂牌潮”到“摘牌潮”的时间可能会更短。一起惠统计了新三板上以产品零售发家的部分跨境电商企业新三板历程发现,这类具有一定规模的跨境电商的挂牌时间主要集中在2016年,而终止挂牌的时间则集中在2017年和2018年。这些企业摘牌时对外宣布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个是被并购,另外一个则是“配合公司发展需要”。一起惠了解到,随着市场对跨境电商模式的了解加深,去年开始越来越多上市企业开始并购跨境电商企业,如天泽信息并购有棵树与浔兴股份并购价值链两个并购案的“被并购方”均为曾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而实际上,在今年8月终止挂牌新三板的爱淘城,也曾与上市企业新华锦有过并购的洽谈,但最终因为估计分歧较大而终止了该进程。当然,更多的企业是因为“公司发展需要”而终止挂牌新三板的。如在今年2月宣布拟申请终止挂牌新三板的百事泰(目前还没正式摘牌)以及今年4月正式终止挂牌新三板的赛维均属于上述原因。此外,以3C配件品牌“Anker”发家并已经拓展到智能家居等多个产品线的安克创新在此前也向一起惠透露,其主要是在准备向证监会递交IPO材料,因此才终止挂牌新三板。从收益和成本看“逃离”原因当然,无论是走往主板还是“发展需要”,均表明新三板目前已经不足以支持这些企业的发展需要了。新三板最主要的功能仍为融资,那么,这些跨境电商从进入新三板后整个融资情况是否良好呢?对此,一起惠整理了部分跨境电商企业的融资情况。一起惠了解到,大部分跨境电商企业在新三板上均有过1到2次发行股份的经历。其中,包括安克创新和有棵树均发行过两次股票:安克创新2017年8月融资超过8972万元;2017年1月融资3.269亿元;有棵树2016年12月融资8125万元;2016年9月融资3.2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两者第一次融资级别都在3亿以上,而第二次融资开始减少,在亿元以下。而爱淘城和百事泰的融资额则更少,均在4000万以下。但是,这种股权交易并不仅能在新三板内实现。实际上,因为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对投资群体的规定,导致其并不像证券交易所那样拥有足够大的股权交易频率。目前,我国证券交易所的投资者结构以中小投资者为主,而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实行了较为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对自然人和机构都有具体要求。主板与创业板则侧重于通过股票买卖赚取市场差价。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是中小微企业与产业资本的服务媒介,主要是为企业发展、资本投入与退出服务,不是以交易为主要目的。该功能在新三板外也能完成。与之相比较,跨境电商企业在新三板内投入的成本是较高的。跟其他企业不同,因为跨境电商的贸易模式的特殊性,其在“阳光化”方面是存有难度的。一位跨境电商专家向一起惠指出,因为部分跨境电商贸易在采购是拥有小批量多频次的特征,所以有时销售的产品的“票据”并不完善,导致贸易流程难以确保“阳光化”。此外,登陆新三板后,企业所需付出的服务费也并不少。一位新三板企业的CFO向一起惠透露,目前服务机构通常按年给新三板企业收取审计费用。这个费用的大少主要根据企业的性质、日常工作和项目的工作量来决定的。一般制造企业会贵一些。上述企业高管强调,审计费用一般从20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而实际上,对于亿元级跨境电商卖家企业,这类服务费一点都不算少。如百事泰今年上半年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为436.7万,爱淘城去年上半年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仅为563.5万元。“如此看来,在新三板外融资的成本实际上要低得多。终止挂牌能减少因为在新三板挂牌而出发的运营成本,比如财务公告、新兴披露等人力或财力投入。”上述高管说道。
一起惠2018-09-05 09:30:38343 次
Tiffany&Co.(NYSE:TIF)蒂芙尼继续利用巨额广告投入刺激美国本土和中国的强劲需求,使二季度再次取得超预期的高速销售增长,首席执行官AlessandroBogliolo也在财报中对上季业绩的“强度与广度”表示满意,并上调了全年盈利展望,刺激集团股价在周二盘前急升接近8%。销售连续倒退两年的Tiffany&Co.蒂芙尼在2017假日季恢复增长后越加勇猛,二季度全球同店销售延续首季7%的同比增速,优于ConsensusMetrix的综合预期5.6%。拥有181年历史的该集团为重夺近年失去的关注、热度、顾客和销售重组管理层,在2017年连续任命了新首席艺术官ReedKrakoff、首席执行官AlessandroBogliolo和董事会主席RogerFarah。新产品系列、年轻和个性代言人以及具备千禧一代风格的广告宣传都体现了新管理层策略的转型,而近两季的表现亦证明转型正取得成功。在截至7月31日的二季度,欧洲的固定汇率计同店销售跌幅从首季的9%缩窄至4%,按销售计最大的三个市场美洲、亚太地区和日本三个则分别录得8%、10%和8%的增长,表现与一季度大致相若。管理层特别指出美洲大部分市场都有所提高,而且增长动力不再只是游客购买力,现在主要由本地客的较高消费驱动,亚太地区及大中华区也呈现相同的趋势。占集团15%业务的中国市场蓬勃的本地需求也成为CreditSuisseGroupAG瑞信分析师MichaelBinetti在财报前确信Tiffany&Co.(NYSE:TIF)可“跑赢大市”的原因之一。二季度净销售为10.759亿美元,基本符合市场预测的10.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9.597亿美元增加12.1%,固定汇率计增幅为11%。毛利率提高了150个基点至64%。得益于有效税率下降,净利润按年增加25.8%至1.447亿美元,EPS也从去年同期的0.92美元上升至1.12美元。经调整EPS为1.17美元,远胜市场期望的1.01美元。管理层把全年EPS指引从此前的4.50-4.70美元调高至4.65-4.80美元,净销售和同店销售增长预期则分别维持为高个位数和中至高个位数。本月初,该集团宣布将在未来三年每年花费相当于年销售1%-2%的金额对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旗舰店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工程总开支将达到1.26-2.52亿美元。拥有10层、面积共1.15万平方米(12.4万平方尺)的该店是Tiffany&Co.蒂芙尼旗下资产,每年能为集团贡献近一成的销售,为了减低装修对销售的影响,管理层已经租下隔壁隶属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房地产公司TrumpOrganization的原Niketown的门面。Tiffany&Co.蒂芙尼在财报后电话会议上表示,改造工程划对EPS会有0.07美元的负面影响。AlessandroBogliolo进一步透露集团在过去六个月仔细研究了每一层的用途,决定大幅缩减办公和行政区域,同时扩大目前仅4.5万平方尺的销售面积,并增加VIP专属空间。Instinet分析师SimeonSiegel指出Tiffany&Co.蒂芙尼已经确立将受益再投入业务投资以刺激复苏的计划,这是一项利好。二季度的SG&A开支同比大涨20%至近5亿美元,部分原因在于市场营销、科技、数字、门店和存货(同比增加7%至24.118亿美元)等多方面费用上升。不过AlessandroBogliolo在财报中指出消费者对集团新通信策略、产品设计和门店体验的初步反响积极,其中新营销手段起到最重要作用,他透露订婚珠宝系列的健康增长几乎全由广告推广刺激,而非产品创新。MorningstarInc.分析师JelenaSokolova相信现在正是Tiffany&Co.蒂芙尼增加品牌投资的好时机,因为中国和美国的需求正在提高。RBCCapitalMarketsLLC加皇资本市场分析师BrianTunick指出虽然旅客人流和外汇持续剧烈波动,但该集团全球业务和各个品类的势头令人鼓舞。AlessandroBogliolo今天对分析师的言论也缓解了市场对中美贸易战可能影响集团业务的忧虑。至于ReedKrakoff的首个大型产品系列PaperFlowers,管理层透露正吸引着更广年龄层的新旧顾客。AlessandroBogliolo称售价介于2,500-75,000万美元的这个铂金和钻石系列同时提振了同价位产品的销售。高开5.9%并录得6.6%的最高升幅后,周二早段Tiffany&Co.(NYSE:TIF)的升幅逐步收窄至不到1%,低见129.55美元。虽然集团上调了EPS预期,投资者仍然担心开支和投资大幅增加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因此在该股截至周一今年至今累计上升21.9%后开始套现。集团在财报中表示,全SG&A开支会比2017财年大幅增高,预计三季度EPS很大机会将出现倒退,全年营业利润率也将下降。这些“短期”因素无阻瑞信分析师MichaelBinetti重申Tiffany&Co.(NYSE:TIF)142美元的目标价。
一起惠2018-08-30 13:31:03337 次
如今,服务“超级变态”的“火锅界之王”——海底捞也即将赴港上市。餐饮界的“航空母舰”海底捞已不仅仅是一家火锅店,而是中国餐饮界的一艘“航空母舰”。海底捞有多个关联公司,包括颐海集团、蜀海集团等,分别负责仓储物流及食材供应等。△海底捞产业布局从海底捞分拆出来的独立子公司——颐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早于2016年7月13日在香港主板上市,并且在香港股价表现不俗。从挂牌起算,2016年登陆港交所,营收接近17亿元人民币(+50%),2017年纯利2.6亿元人民币(+40%)。△颐海国际(HK.1579)颐海股价至今也大涨了6倍有余,市值超190亿港元,堪比去年牛市港股中的内房。即便是港股今天步入熊市,其股价的支撑力度也相当厚实。同样,2017年4月18日挂牌新三板的优鼎优(871375.OC)也与海底捞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海底捞2014年成立的一家专门做冒菜的餐饮公司。不管是做火锅底料的颐海,还是做冒菜的U鼎,海底捞正在把自己整个火锅产业链分拆独立出来,从而在餐饮行业诞生了一大批独角兽。从营收情况来看,2017年海底捞营收总额是106.37亿,日单店1500人就餐,是中国国内首家营收超百亿的餐饮企业。其收益由2015年的57.57亿元增至2016年的78.08亿元,并进一步增至2017年的106.37亿元;年度利润由2015年的4.12亿元增至2017年的11.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0.5%。净利润增速为营业收入增速的两倍,可以看出海底捞仍在快速发展阶段。海底捞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都在国内中式餐饮市场排名第一,三年稳坐餐饮头把交椅。2017年海底捞在中国火锅业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但由于市场高度分散,比例仅有2.2%。收入构成方面,主要收入来自餐厅经营、外卖业务及销售调味料及食材,虽然海底捞这几年在大力推广外卖服务,但其中绝大部分收入来自餐厅经营,2017年所占比例达到97.6%。△数据来源:海底捞招股说明书2018年海底捞预计将开设180家~220家新门店。从门店的区域分布上来看,二线城市是海底捞的主要战场。2017年海底捞一线城市门店数量为65家,营业收入为29.59亿元;二线城市门店数量为120家,营收收入为52.3亿元;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为69家,营收收入为15.18亿元。从诸多方面来看,海底捞上市前景应该非常可期。△数据来源:海底捞招股说明书海底捞在不同城市的布局和经营情况人类已经不能阻止海底捞了关于海底捞,有一个著名的段子,“人类已经不能阻止海底捞了”,讲的就是顾客在海底捞所享受的各种“超值”服务。因为在“海底捞”,顾客能真正找到“上帝的感觉”,甚至会觉得“不好意思”。这种“服务至上”的精神已经深入到海底捞的企业文化,从而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格。网上有各种真实的例子,除了等位时的免费水果、饮料、零食,免费美甲、擦皮鞋,以及用餐时无微不至周到的服务,海底捞还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客户。“只打了一个喷嚏,服务员就吩咐厨房做了碗姜汤送来”、“如果有小孩,服务员还会帮忙喂食,甚至准备婴儿床“、“孕妇会得到海底捞的服务员特意赠送的泡菜”、“如果某位顾客特别喜欢店内的免费食物,服务员也会单独打包一份让其带走”……这也是海底捞声名远播的重要原因。甚至雷军在创办小米之前,就参观学习了海底捞,还总结道,“向海底捞致敬,它真的教会我了很多”。海底捞教会雷军的肯定不是怎么做火锅,而是一种服务文化。当然,服务也只是海底捞成功的一部分。知乎上有一个很火的问题,“为什么海底捞没有被复制或模仿?”如果只有服务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其它的餐饮品牌都可以竞相模仿取得成功,然而现在看来并没有相似的案例。黄铁鹰老师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叫《海底捞你学不会》,来探究海底捞成功的“秘诀”。因为海底捞做到的不仅是让顾客感到舒心,更重要的是让员工乐于这么做,并积极主动的去做。张勇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说,“只有当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才会真正快乐地工作,用心去做事,然后再透过他们去传递海底捞的价值理念。”海底捞为员工租住的房子全部是正式住宅小区的两、三居室,且都会配备空调;还有专人负责保洁、为员工拆洗床单;公寓还配备了上网电脑;为了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公司每个月会给大堂经理、店长以上干部、优秀员工的父母寄几百元钱…所以有人说,“把人当人看,是海底捞最大的创新“,员工都把海底捞当作家了,还能不积极工作吗?正如黄铁鹰曾经这样写道,“海底捞员工与富士康员工来自同一群体,主体是80后或90后,在农村长大、家境不好、读书不多、见识不广、背井离乡、受人歧视、心理自卑。而且相比富士康的环境,在海底捞工作的待遇更低、地位更低、劳动强度更大。可海底捞就是做到了,员工没有跳楼,还能主动、愉悦地为客人服务。”而且随着快速发展,海底捞管理中甚至去掉了硬性的KPI指标,转而采用柔性指标。海底捞对每个店长只有两项考核指标:一是顾客的满意度,二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据国信证券分析,美日韩等国餐饮业的发展历程均表明,当一国的人均GDP处于5000-10000美元时,该国餐饮业将保持稳定较快的增速(一般高于同期GDP增速)。1970年,当美国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自此美国餐饮业迎来了长达二十年的高速发展期。而中国自2011年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海底捞无疑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赛道。
一起惠2018-08-29 09:48:57441 次
近日,滴滴系两家公司在厦门正式成立。企查查信息显示,8月13日,滴滴(厦门)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人民币,登记机关为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持股80%,滴滴CTO张博持股20%。公司主要业务为,依法从事对非公开交易的企业股权进行投资以及相关咨询服务;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投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除外);投资管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除外);受托管理股权投资,提供相关咨询服务。与此同时,滴滴(厦门)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登记在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吕卓,监事为滴滴出行联合创始人吴睿(2011年与程维一起从阿里巴巴离职创业)。该公司唯一股东为滴滴出行主体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但最终受益人为程维和滴滴天使投资人王刚。公司主要业务为,受托管理股权投资基金,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受托管理股权投资,提供相关咨询服务;依法从事对非公开交易的企业股权进行投资以及相关咨询服务;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投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除外);投资管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除外)。“投资巨头”滴滴据《新京报》统计,滴滴从2012年创办到2018年初,已经完成了16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200亿美元,拥有100多家投资者。其中,仅2017年一年就融资95亿美元。另据全天候科技此前获悉,滴滴出行2017年GMV(交易总额)达到250-270亿美元;主营业务亏损2亿多美元,整体亏损3-4亿美元。今年3月初,滴滴预计2018年其主营业务将实现盈利,净利润有希望接近10亿美元,公司整体“微赚钱”。滴滴估值也水涨船高,今年3月,有媒体从滴滴投资人处获悉,滴滴最新估值576亿美元。之后,滴滴又被曝出考虑年内上市,期望估值为700亿到800亿美元。随着资本的积累、估值的扩张,滴滴也将其触角伸向金融、外卖、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版图日渐强大。程维还透露,滴滴未来的战略一是国际化,二是推动共享新能源汽车和配套的服务体系。滴滴的管理挑战虽然成立了6年,滴滴在管理方面仍然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近日,滴滴顺风车再被曝出凶杀案,让其再次站上风口浪尖。8月24日,浙江温州,一名女孩乘坐滴滴顺风车,遭司机奸杀。而在4个月前,一名空姐乘坐在郑州也是乘坐滴滴顺风车遭司机奸杀。当时,滴滴就道歉、赔偿,并下线整改顺风车服务,一周后即再次上线。但事实证明,那次整改显然没有根治顺风车的安全隐患,滴滴在对司机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大问题。比如,近日有多家媒体曝出,部分顺风车车主是未通过快车审核的车主;这次遇害的赵某在滴滴预订顺风车后,又取消了订单,滴滴平台无法确认乘客最终是否上车。据全天候科技了解,顺风车主为了逃避滴滴平台的抽佣,存在接单后,劝说乘客取消订单继续乘车的现象,但滴滴对此并未及时做出有效的管理。如今的滴滴,业务遍及全球,用户数达4.5亿,平均日订单超2500万的,虽然要完全驾驭这样一个“超级独角兽”确实有难度,但安全管理问题仍然不可懈怠,否则程维在2018年滴滴年会上说的“安全第一”就仅仅是一句口号了。
一起惠2018-08-28 10:57:49437 次
腾讯军团正对阿里巴巴集团的核心主业形成围攻。京东挑战天猫,拼多多蚕食淘宝,美团与美团外卖压制口碑、饿了么,微信支付也正在取代支付宝成为商家与用户的第一选择,腾讯视频、腾讯音乐、腾讯文学与腾讯体育更是完胜阿里大文娱业务。而阿里巴巴集团对腾讯的社交、游戏与内容主业没有构成任何威胁。从目前的竞争态势来看,腾讯无疑已经抢先阿里巴巴集团一个身位。北京时间8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了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2019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注:阿里巴巴财年与自然年不同步,从每年的4月1日开始,至第二年的3月31日结束)。2019财年第一财季,阿里巴巴集团营收为人民币809.20亿元(约合122.29亿美元),同比增长61%,但净利润只有人民币76.50亿元(约合11.5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40.31亿元大幅下滑45%。阿里巴巴集团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受其旗下蚂蚁金服业务高达112亿人民币的股权奖励开支影响所致,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用于员工股权激励的开支需要计入费用。我们剔除蚂蚁金服股权激励的因素影响,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阿里巴巴集团净利润也仅为人民币201.01亿元,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200.19亿元基本持平。收入同比增长61%,而净利润几乎没有增长,这并不合乎常理,在阿里巴巴反常的财务数据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玄机?1根据阿里巴巴集团2019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阿里巴巴集团的营收构成主要划分为电子商务、云计算、数字传媒娱乐与创新业务四大部分,营收合计为809.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1%。其中,对阿里巴巴集团营收增长贡献最大的业务来自主业电子商务部分,营收为人民币691.88亿元,占集团整体营收的67%,其营收较去年同比增长61%。仔细分析电子商务业务61%的收入增长,发现在靓丽的增长数字中包含着较大的水分。阿里巴巴集团的主业电子商务业务又分为国内零售、国内批发、国际零售、国际批发、菜鸟物流与饿了么六大部分。其中,国内零售539.68亿人民币的营收是最主要的构成部分,这部分收入包括客户管理、佣金与其他收入。其中,客户管理收入与佣金收入体现的是阿里巴巴集团最核心业务天猫与淘宝的平台收入,收入分别增长只有26%、55%;其他收入是指天猫进口、盒马鲜生及银泰百货等新零售业务的自营收入,同比增长高达344%。天猫进口、盒马鲜生及银泰百货等新零售业务的自营收入无疑大幅拉高了往常以平台收入为主的阿里巴巴集团的整体营收,这部分自营收入较天猫、淘宝的平台营收含金量低很多。抛开新零售业务自营收入的大幅增长,天猫、淘宝平台收入的真实增长只有45%。即使45%的平台收入增长,也远高于天猫与淘宝同期的GMV增长。根据财报显示,天猫2019财年第一季度实物成交GMV增幅为34%,淘宝成交GMV亦加速增长。阿里财报没有公布淘宝GMV的具体增长数字,但可以确定其增长速度远低于天猫。据此推算,天猫与淘宝GMV之和的季度增长已经回落到30%以下。另外,在电子商务部分,阿里巴巴集团还分别合并了菜鸟网络、饿了么33.27亿、26.12亿,合计近60亿人民币的收入。除此之外,国内商业批发与国际商业批发业务已经沦为阿里巴巴集团边缘业务,二者营收分别为人民币22.50亿元与18.37亿元,基数较小,对阿里巴巴集团整体业绩影响有限。来自国际商业零售业务的营收为人民币43.1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6.38亿元增长64%,这部分主要是合并速卖通与印尼电商Lazada业务营收所致。Lazada作为阿里巴巴集团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桥头堡,其发展情况并不乐观,除了亏损严重,市场份额在印尼本土也远逊于竞争对手。除了主业电子商务部分的收入增长,云计算营收同比增长93%至46.98亿元,数字传媒和娱乐业务同比增长46%至59.75亿人民币,创新战略和其他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64%至10.59亿元,虽然营收增长较为可观,但三个业务分别4.88亿、31.32亿与12.02亿,合计近50亿人民币的季度亏损更为惊人。数字传媒与娱乐板块主要包括优酷、土豆、UC浏览器、UC新闻、阿里音乐、阿里体育、阿里游戏与大麦网等业务,创新战略业务主要包括高德地图、钉钉、AliOS与天猫精灵等业务。这些业务均入不敷出。除了阿里云4.88亿人民币的季度亏损尚在可控范围,能看到较为清晰的盈利预期,数字传媒和娱乐、创新战略和其他业务的巨额亏损完全不可控,短时间内很难转亏为盈。如果简单以这些业务正处于战略投入期为缘由,已经远远不能解释它们的巨额亏损,这些业务都已经存在多年,但由于战略摇摆不定、组织调整频繁与战略执行不力而迟迟没有进入正轨。除了业务亏损之外,这些业务的综合竞争力也远输于腾讯视频、爱奇艺、腾讯音乐、腾讯文学、腾讯体育等主要竞争对手。2比财务业绩更为惨淡的是,阿里巴巴集团中国零售市场年度MAU(月活跃用户)为5.76亿,与上年相比增加2400万,同比增长只有4%。中国零售市场移动MAU(月活跃用户)在2018年6月份达到6.34亿,与2018年3月份相比增加1700万,环比增长只有2.68%。另外,截至2018年6月30日,阿里巴巴集团员工较上季度增长20,412名,主要因整合饿了么所致,这已经大大违背了阿里巴巴集团坚持多年的轻资产业务逻辑。收购饿了么之前,阿里巴巴曾用66,421名员工支撑起了4.8万亿人民币的GMV,而饿了么不足1000亿的GMV,却增加了近20000名员工。穿透数字表象,我们可以从阿里巴巴集团第一季度财报中得到以下几个核心信息。第一,阿里巴巴集团最依赖的核心业务天猫与淘宝的GMV增长已经下滑至30%以下,未来还将进一步下滑。第二,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营收大幅增长主要来源于并表银泰百货、高鑫零售与盒马鲜生等自营业务,这些业务目前还处于并购整合期,只是数字的简单叠加,含金量较低。第三,阿里巴巴集团除天猫、淘宝实现盈利之外,云计算、大文娱、菜鸟物流、口碑、饿了么、高德地图、钉钉等业务都出现巨额亏损,短期盈利无望,正在大量吞噬着淘宝与天猫产生的现金流。波士顿咨询公司曾发明过一个著名的管理模型,叫波士顿矩阵,波士顿矩阵将一个公司的业务分成四种类型:问题业务、明星业务、现金牛业务和瘦狗业务。阿里巴巴集团的各个业务正好可以用这四种业务去类比。其中,天猫、淘宝是现金牛业务,其增长速度开始大幅放缓,遭遇增长天花板;国内批发与国际批发业务是瘦狗业务,盈利微薄,但由于是阿里巴巴集团的起家业务而一直被保留;大文娱、饿了么、口碑、新零售与国外零售Lazada都是问题业务,业务战略摇摆不定,组织不断震荡,执行力低下,亏损严重;阿里云与蚂蚁金服属于明星业务,但二者分别在云计算与互联网支付领域遭遇到腾讯的狙击,情况并不容乐观。这才是阿里巴巴集团财务数字表象背后较为真实、客观的业务情况。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在回答分析师提问时表示:“阿里巴巴再度迎来了一个卓越的季度,用户快速增长,不断壮大的生态系统中互动进一步加强。”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武卫也表示:“我们又收获了一个出色的季度。很高兴在如此巨大的规模体量下,我们的业务依然能够展现优势、快速成长。”在业务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张勇、武卫竟然用卓越、出色之类的词汇来形容第一季度业绩,他们要不是对阿里巴巴潜在的危险没有任何觉察,要不就是自欺欺人。如果自欺欺人还好,如果作为首席执行官与首席财务官,张勇与武卫真的没有意识到阿里巴巴集团目前正在遭遇的问题,这将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巨大灾难。3财务数据只是企业现实业务的数字化表达,比财务数据更残酷的是现实业务的窘迫。除了内忧之外,阿里巴巴集团还面临着严峻的外患。天猫、淘宝是阿里巴巴集团最为依赖的核心业务,近些年,阿里巴巴集团借助二者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不断输血给其他业务,但这个局面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结束。因为天猫与淘宝自身也遇到了较大麻烦。天猫正陷入与京东的缠斗,并在3C、家电与图书等多个领域输掉了与京东的战役,过去以自营为主的京东也开始发力平台业务,将进一步进攻天猫在服装等领域的优势业务。淘宝则受消费升级影响,很多用户开始转移到产品品质更有保障的天猫与京东,另外淘宝还遭遇社交电商拼多多对其用户的分流,拼多多与淘宝的商家、用户高度重复,两者注定在竞争中此消彼长。口碑与饿了么是阿里巴巴集团在生活服务领域投入重金的重要布局,但在这个领域其更是成为美团点评的跟随者。美团、美团外卖分别在到店与到家业务上对口碑与饿了么形成绝对优势。另外,美团闪购的推出,也让行业专家看到了美团在新零售领域的潜力,美团闪购与京东到家将是阿里巴巴集团未来在新零售领域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大文娱业务作为阿里巴巴集团“Happy”与“Health”战略中快乐战略的业务载体,曾被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寄予厚望,但布局多年,收效甚微,亏损严重,正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最大业绩负担。优酷土豆、阿里音乐、阿里文学与阿里体育等业务,无论用户、流量、精细化运营还是商业化变现能力,都全面落后于腾讯视频、腾讯音乐、腾讯文学与腾讯体育。而阿里巴巴集团在电商主业之外的最大明星业务支付宝,更是面临微信支付对其市场份额的迅速蚕食,微信支付正在替代支付宝成为诸多商家与用户收付款的第一选择。在上述业务中,除了微信支付、腾讯视频、腾讯音乐、腾讯文学与腾讯体育是腾讯自身旗下的业务,腾讯还分别是京东、美团点评的第一大股东,拼多多的第二大股东。腾讯除了携京东、拼多多与美团点评对阿里巴巴的核心主业形成围攻,还掌握58同城,滴滴出行,同程艺龙等多路兵马为这些业务提供策应,阿里巴巴集团已经陷入腾讯军团的十面埋伏。在阿里巴巴核心业务陷入腾讯的包围而四面楚歌之时,其对腾讯在社交、游戏、内容与互联网工具等领域的核心主业却没有形成任何威胁。4腾讯成立于1998年11月,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在近20年的互联网发展历程中,二者持续进化,最终甩掉了所有的竞争对手,领跑互联网行业。二者在正面遭遇后,又各自相互扩展边界到对方的业务腹地,形成龙虎之争,成为既生瑜何生亮的竞争对手。但从目前的竞争态势来看,腾讯无疑已经抢先阿里巴巴集团一个身位,并且腾讯相较阿里巴巴的领先优势将在未来几年更加凸显。主阵地遭受严峻的威胁,新业务突围遥遥无期,曾经的常胜将军阿里巴巴在面对腾讯时连连受挫,这是马云在2013年卸任阿里巴巴集团CEO时不曾预料到的。没有因就没有果,阿里巴巴之所以形成今天的局面源于其自身犯下的诸多错误,这值得马云与张勇深刻反思并作出矫正。砺石商业评论也将在后续文章,为读者详细解析“为什么曾经的常胜将军阿里,输掉了与腾讯的这场瑜亮之争”。
一起惠2018-08-27 10:24:34697 次
近日,多位人士爆料称,社区中出现了一个蓝色的新品牌快递柜——菜鸟驿站智能快递柜。这意味着,年初就宣布推出的菜鸟驿站智能柜,终于开始加速落地了。菜鸟驿站的补充年初,菜鸟网络宣布推出“菜鸟驿站智能柜”。消费者配合菜鸟裹裹App、微信公众号或淘系电商App,都可以借助菜鸟驿站智能柜完成取件。它的出现,为服务于包裹最后一公里配送的菜鸟驿站提供了有效的补充。广州某小区中的菜鸟驿站快递柜一位居住在广州的消费者描述,目前,在淘宝、天猫购买商品后,除原有的自提点、宅配外,均可增加勾选送至智能快递柜选项,而她最近一次购物的包裹就是由“中通”放入机柜中,而后凭“取件码”取回的。据观察,“每天都有很多人去取件”。消费者提供的“取件码”和淘宝“自提柜”相关页面另一位在北京回龙观居住的消费者则称,近期社区中才刚刚出现菜鸟驿站智能柜,而且“一安装就是四组”,“菜鸟的机柜很新,看起来也高档一些,用取件码或者扫码都可以取件。”北京某小区刚安装的菜鸟驿站智能柜一则招募材料中,如下描述了菜鸟驿站智能柜的作用:(1)便于业主不在家时临时存放快递。(2)为物业省去保管快递包裹的烦扰、带来租金收入。(3)为快递员节约时间,节省人力派发成本。(内容来自菜鸟驿站智能柜百度贴吧)今年7月,菜鸟宣布在香港启动智能快递柜服务,当地菜鸟自提点、自提柜已达数百个。另有报道显示,菜鸟还在俄罗斯设置了2800余个自提点和智能快递柜服务,改变了当地“到邮局自取包裹”的收货形式。关于菜鸟驿站智能柜目前的整体落地情况,询问菜鸟相关人员后,得到的回复是:“很多城市都有落地。”但问及具体数据时,对方表示“不方便披露,不是单独业务”。据菜鸟驿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推文介绍,定位于“楼下的快递管家”的菜鸟驿站智能柜是“菜鸟智能天团”的一员,其它成员还包括:负责快递仓到社区之间配送的菜鸟无人车、可容纳60万个包裹的菜鸟驿站擎天柱、可预约进行空中投递的菜鸟无人机以及家门口的包裹神器菜鸟小盒。体验使用社区中的菜鸟驿站智能柜发现,该机柜仍需通过取件码或扫码完成取件。但菜鸟方面透露,支持人脸识别的智能柜已经在部分站点开始投用。菜鸟方面对外透露的人脸识别取件智能柜投用图数据之战的“回击”“丰巢都算在内,智能柜没有一家是赚钱的。”一位物流行业人士指出,“智能柜的制造成本就摆在那里,还有安装、占地费、维护运营成本,在店面代收还是主流服务模式的时候,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某智能快递柜行业人士表示,智能柜行业的盈利模式还比较单一,即快递存放费用(每件约0.5元),只有智能化较好的机柜才可以获得一些广告收入,但还不足以盈利。他举例称,主流品牌丰巢2018年1~5月的净利润是-2.49亿元。寻求多元化收益,升级后的丰巢开始向用户“求打赏”既然这么难,菜鸟为什么还要“以身犯险”?一位电商从业者表示,“阿里本质上是一个数据公司,菜鸟的一套系统里有仓、有配,它还需要知道货去了哪里。如果越来越多快件最终配送到了货柜之中,菜鸟获取物流数据就会在放入快递柜后终止,智能柜之后的路由信息就成了空白。”有淘宝资深操盘手解释了智能柜路由信息对于阿里的重要性:“如果包裹由快递员直接交付给消费者,依托于淘系电商平台和接入到商家ERP系统的聚石塔服务,阿里可以持有订单的全部数据,包含商家回传的发货、快递交接包裹的节点数据。菜鸟也可持有完整的物流路由信息(配送流程跟踪数据)。”“而快递智能柜则掌握着快递员ID、包裹物流单号、买家ID(手机号)、取件码这四个快递公司最重要的资产。4项数据中阿里系有其中3个。缺失的取件码,如果能由菜鸟发送,则可以掌握快递员终端配送,并联通消费者。”该操盘手补充道,这其实也是引发去年蜂鸟大战以及菜鸟要自建智能柜的原因。上述电商从业者强调,不止是要在物流方面对标顺丰,数据的完整性才是菜鸟布局智能柜的真正目的。“任何可以了解用户习惯,完善用户画像的数据都是宝贵的。快递柜是带着订单信息、用户信息、快递信息的数据宝库,且随时可以跟用户沟通,是数据的入口、用户的连接点。”2017年6月1日,顺丰与菜鸟的终端数据之战打响了“第一枪。”当日凌晨起,双方平台的数据接口被切断,截至当日中午,顺丰在淘宝平台上的包裹回传物流信息均已关闭。菜鸟说系顺丰单方面主动为之;顺丰则表示是菜鸟借信息安全之名,意欲掠夺其阿里系以外的终端数据。最终,这场罗生门由国家邮政局出面调解告终。而这次“丰鸟大战”的出现,不仅让大家看到了双方对于终端数据的执着,也丰鸟双方的斗争也彻底公开化。经此一役,菜鸟如今推出智能柜的做法,更被看成了一种“回击”。一位物流行业高管则指出,站在物流角度谁离货更近谁是王者,站在电商角度谁离用户更近谁是王者,同时拥有两种基因的菜鸟做智能柜几乎是必然。站在理论的高度试图占据市场也顺利成章,只是能否真正落地尚未可知。顶级玩家的巅峰对决事实上,在顺丰、菜鸟之前,智能柜已有众多玩家存在。2010年,中国邮政铺设了第一个投递终端;2012年9月,速递易以技术优势入局。而后几年,大量品牌涌进市场,包括中集e栈、云柜、收件宝等。直到2015年6月,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宣布投资5亿元成立丰巢科技,于是丰巢智能柜也成了玩家之一。2016年10月,中集e栈、富友收件宝、云柜组成创赢联盟,形成了以丰巢、速递易和创赢联盟为主的三巨头格局。2017年7月,菜鸟与中国邮政一同参股速递易,整合后的中邮速递易数量达到了8.4万组。而就在2个月后,丰巢宣布收购中集e栈,所有机柜归为丰巢,结合后终端数量达到了9万组。以丰巢和中邮速递易为主的两强格局就此产生。期间,更多企业意识到了末端投递的重要性,京东、苏宁等也相继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智能柜,菜鸟也今年正式以自建品牌参与进来。在那场数据接口引发的丰鸟大战中,其它企业只是发声站队的角色,可在今年,一些企业已被卷入资本拉扯。2018年6月,申通快递、韵达股份相继发布公告,宣布转让持有的“丰巢科技”全部股权,交易完成后,二者不再持有“丰巢科技”股权,理由为“实现合理的投资收益。”中通也消失在股权名单中。至此,顺丰系公司深圳玮荣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顺丰投资有限公司、深圳明德控股发展有限公司合计持有丰巢科技68.52%的股权,原本联盟式的丰巢彻底变成了顺丰系。几乎同一时间,5月29日,韵达、申通、圆通、中通、百世快递、云锋麒泰共同投资了菜鸟旗下供应链全资子公司“浙江驿站”,合计增资31.67亿元人民币。这两个连续动作,再次让几家快递企业陷入“站队之嫌”。某物流企业创始人则表示,虽然对手已经有十几万组机柜投入了市场,但菜鸟驿站智能柜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快递企业七成的业务都来自阿里,行业迟早是属于他们的。”该人士称,“未来行业优势会倒向菜鸟,不论过程中采用了什么手段也都无可厚非,因为竞争是业务推动的结果。”目前,丰巢在全国布局的智能柜已有约14万组。其服务不限于电商件,任何快递员,需要暂存用品的个人都可以使用。“小型企业下跳棋,中型企业下象棋,大型企业下围棋,在菜鸟的生态体系中增设一个智能柜,或许布局的价值要远高于盈利。”上述高管补充道,如果菜鸟能迅速把智能柜的广告价值挖掘出来,那样会更被看好一些。上述高管以丰巢的广告模式举例,在丰巢智能柜公众号中,有一个“朕要上巢”入口,该功能直接指向丰巢智能柜上的LED屏幕,用户可以用众筹的方式选择面向指定地点、指定智能柜投放广告。他表示,广告会是智能柜重要的消费者触点和收益模式。丰巢“朕要上巣”功能相关页面“在电商刚刚盛行的年代,是订单驱动物流。当更多好的物流服务出现,就变成了服务驱动订单,两个方向密不可分。”一位电商行业资深人士总结道,“丰鸟之间,前者是站在物流的角色挖掘互联网数据的价值,后者是站在互联网的角度挖掘物流数据的价值,但根本还是顶级数据玩家之间的价值竞争。”
一起惠2018-08-27 10:15:51520 次
递交招股书近两个月后,美团点评的上市之路再进一步。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美团点评已经于8月23日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同时,负责美团上市的投行已经向投资者发出邀请,将于9月初进行IPO路演。美团点评正式提交IPO申请之前,坊间流传,为避免稀释股权,美团点评计划按照港交所规定考虑出售该公司约10%的股份,以此计算,美团点评的目标市值将达到600亿美元。但6月25日港交所网站上挂出了美团点评递交的招股书之后,境内A股和港股股市行情出现普遍下跌,科技股整体形势并不太好。据接近美团的中介人士透露,在聆讯前的NDR(非交易路演)期间,大部分机构投资人普遍给出500~550亿美元的估值区间。第一财经记者还了解到,美团点评将于明日正式启动PDIE(Pre-DealInvestorEducation)和分析师路演,并于下周五确定基石投资者。目前,美团除了外卖和到店业务外(团购),还涵盖酒店、旅游、打车、票务、短租、美业、家政、共享充电宝、生鲜电商等各个方面。美团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是,2017年,美团交易额达人民币3570亿元,营收339亿元,拥有3.1亿年度交易用户数。自2015年至2016年,美团交易用户人均每年交易笔数从10.4笔提升至12.9笔,2017年这一数值高达18.8笔,交易笔数三年增长超80%。其中,按交易次数排名前10%的头部用户人均每年交易笔数达到了98笔。而美团平台的在线合作商户从2015年的约300万增长至2017年的约550万,其中2017年活跃商家达440万。由于业务线足够多元化,美团从团购到外卖,再到酒旅、打车等不同领域都受到诸多挑战。因此,市场普遍的观点是,这都是“烧钱”打下来的江山。招股书显示,2017年美团净亏损达到190亿元。不过,这190亿的亏损是包含了“优先股公允价值”的调整前数字。如果按照调整后的数据,2017年美团经调整后净亏损为29亿元。如果按照经调整亏损净额计算,美团的调整后净利润已经从2015年的-59亿元收窄至2016年的-54亿元,而2017年进一步收窄至-29亿元。本次公布的招股书还披露了美团现在手上到底有多少弹药。截至2017年年底,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4亿元,短期理财258亿元。这意味着,到去年年底,美团账面上还有接近452亿元(约7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美团点评如今还有着鲜明的外卖公司标签,但在美团点评CEO王兴的规划中,公司的未来是服务电商平台,美团点评的假想敌是亚马逊。“虽然我们看起来像是在发展很多不同的业务,但实际上只是朝着一个目标在努力。”王兴曾表示,美团点评是一家围绕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公司。“仔细观察所有垂直领域后,你会发现他们总会在某个用户群体形成交集。而就餐、点餐、看电影、旅游、租车的用户,基本上就是同一群人。”
一起惠2018-08-24 09:39:49441 次
小米于22日发布了上市后的首份财报。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团实现营收452.35亿元,同比增长68.3%;实现经调整净利润21.17亿元,同比增长25.1%。从关键数据上看,营收、净利实现同比双增长,智能手机单价、海外营收占比、研发投入等都有同比提升;不过,该季度也出现了互联网服务营收占比同比和环比下滑的信号。这对于一直强调小米是互联网公司而不是手机公司的雷军来说,不是个好消息。尝试摆脱低端依赖:智能手机单价提升至952.3元财报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分部收入约305亿元,同比增长58.7%。小米称主要为智能手机销量及平均售价增长的共同推动。该季度小米智能手机销量达3200万部,同比增长43.9%。而在智能手机的平均单价方面,2018年第二季度由2017年第二季度的每部863.8元提高至952.3元,同比增长超过25%。在今年6月公布CDR招股书时,小米披露了2018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其中披露的小米各价格区域手机的销售情况中,销量最高的为入门机(799元以下),实现了1106.9万部的销量。当时被媒体调侃为“没有红米就没有小米”。实际上,靠互联网渠道和性价比起家的小米确实面临着智能手机品牌高端化的困境。而小米也一直在试图破解这个问题。今年5月,小米发布了小米8透明探索版、旗舰机小米8以及小屏旗舰小米8SE三款小米8系列新机,平均售价超过2000元。小米在财报中披露,小米8系列在推出首月的销量便突破110万部。小米称,2018年度小米于中国的战略重点是进军高端智能手机市场。2018年小米将继续推进该战略,优化产品组合以进一步深入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为2019年中国大陆销量进一步增长打下基础。继续推进国际化: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36.3%今年第二季度,小米国际收入同比增长151.7%至164亿元,占总收入的36.3%。作为对比的是,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分别为40.56亿元、91.54亿元、320.81亿元和124.7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07%、13.38%、27.99%和36.24%。小米从2014年开始推进国际化战略,陆续在印度、东南亚、东欧等新兴市场布局,尤其是印度市场取得了一定成功,2017年小米手机成为印度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份额最高的智能手机品牌。小米援引Canalys的资料称,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在印度市场继续快速增长,按出货量计市场份额名列第一;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在印尼亦取得显著增长,按智能手机出货量计排名第二;2018年5月,小米西欧市场扩展至法国及意大利;2018年第二季度,于西欧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2700%;根据Canalys的资料,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在25个国家及地区的智能手机市场排名前五。不过小米在印度市场并非高枕无忧。荣耀、OPPO等中国厂商也在印度大打性价比牌,被小米超越的三星也开始反击。与小米援引的Canalys数据不同的是,根据Counterpoint的研究报告,在今年第二季度,三星在印度重新夺回市场老大地位,占有29%的市场份额,而小米则占有28%的市场份额。研发投入同比大增92.8%但占总营收比重仍有待提高财报显示,小米2018年第二季度研发开支由2017年第二季度的7.073亿元增加92.8%至2018年第二季度的13.636亿元,主要是由于互联网服务及多个新研究项目的研发扩大;研发人员薪金及福利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业务快速增长导致人员数量增加。小米该季度研发投入虽然实现了同比大幅增加,不过占总营收比重为3.01%,仍旧处于不高的水平。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1-3月小米集团研发费用为11.04亿元,占总营收3.21%;2017年度研发费用为31.51亿元,占总营收2.75%;2016年度研发费用为21.04亿元,占总营收3.07%;2015年度研发费用为15.12亿元,占总营收2.26%。这个比例不仅低于美的、格力等硬件企业,与小米定位同为同类别的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巴巴等相比,更是相形见绌。而与研发投入相关的不仅是小米和其产品的创新能力,更是与小米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国际化息息相关。在IPO期间,小米就先后遭遇了酷派和专利权人袁弓夷的专利诉讼,为IPO进程带来了不少麻烦。互联网服务营收占比出现同比和环比下降财报显示,小米互联网服务分部收入于2018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63.6%至40亿元,主要得益于中国大陆变现能力增加。其中,广告收入同比增长69.6%至25亿元,因推荐算法不断优化及客户的广告支出不断增长;同时,互联网增值服务的收入同比增长54.1%至15亿元。互联网增值服务中,游戏收入达7.039亿元,同比增长25.5%。由于智能手机销量增加及用户采纳的提高,MIUI每月活跃用户由2017年6月的1.46亿人增长41.7%至2018年6月的2.069亿人。本季度的每名用户平均收入同比增长15.4%至19.1元。不过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末,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在海外营收占比不断增长的同时,小米需要进一步挖掘国际用户的互联网服务潜力。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第二季度,虽然小米在智能手机收入占比上从2017年第二季度的71.5%降至67.4%,但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也从9%降至8.8%,而2018年第一季度该数字为9.4%;IoT和生活消费品收入占比则从18.9%增至22.9%。此前,外界本来就对小米的互联网公司定位存在争议。新浪科技在小米IPO当日的报道中就指出,上市后的经营中,小米更需要继续扩大互联网服务营收的规模,以向投资者和用户证明其互联网公司的定位。
一起惠2018-08-23 10:13:45751 次
8月16日,京东集团正式公布了2018财年第二季度业绩,其中净收入1223亿元人民币(约185亿美元),同比增长31.2%,当季净收入创新高;净服务收入为118亿元人民币(约18亿美元),同比增长51.0%;归属于京东集团普通股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则由去年同期的9.765亿元人民币,下滑至4.781亿元人民币。利润下滑引来种种猜测,但需要看到的是,今年二季度京东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为27.8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9.8%,对其提出的“零售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占了大头,这也是利润下滑的首要因素。事实上,对技术加大投入,通过技术改造零售市场已经成为京东的战略方向。在京东对外公布的三条增长曲线中,以3C、家电等业务构成的第一条增长曲线是京东的基本盘,京东当下的立身之本依旧牢挂于此;以大客户以及生鲜等新兴业务构成的第二条增长曲线决定了京东在零售市场的渗透度,方向是将京东培育成一个受信任和受欢迎的合作伙伴;而以智能供应链、数据服务和门店科技等驱动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压轴的第三条曲线,则决定着京东在未来零售生态中最为关键的想象空间。四个关键词和四大缺失去年7月,京东CTO张晨首次对外详细阐释了京东“RaaS”战略,即RetailasaService(零售即服务)。张晨称,未来京东将成为一个开放、赋能的平台,向全社会分享京东从运营、营销到商品、到仓库、配送、客服、金融、大数据、无人机、无人车等基础设施中的能力。在京东看来,随着零售基础设施的社会化能够更好地实现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最终,信息、商品和资金流的服务,会变成像水电煤一样的公共基础设施。在未来的“无界零售”图景里,零售基础设施是串联起消费变化和技术更新的重要载体。2017年下半年,京东成立了无界零售赋能事业部,主要是整合集京东在各版块的能力,形成行业化的解决方案,向下输出赋能品牌商和服务商。这一动作有四个关键词:①全域。京东将通过一套系统管理全域的营销和销售,包括货品的管理,且能与微信生态强绑定;②全链条。京东的重点在后端,腾讯的强项在前端。准确地说,京东的强项在中台和后端供应链的能力,因此它有能力端出全链条的的解决方案。未来零售的驱动力是场景化而非品类化的,京东的供应链能力可以补足门店欠缺部位,助其构造全品类的场景化空间。③架构开放。京东认为,平台就应该做平台的事情。很多在端上的能力,包括在项目实施上的能力,满足定制化需求的能力,依然要通过合作伙伴来实现。因此,整个京东的架构是一个开放的设计。④分布式部署。无界零售是一整套系统,上来就全面强推,结果恐怕只能适得其反。因此,京东将能力分布释放,先疏漏补缺打实地基,再来个春秋万载,一统江湖。如今,京东步伐已经从自有生态交易域走向更多的交易域,试着通过无界零售,把品牌在官方的旗舰店、数字化以后的品牌线下门店和微信域里的声音全部串在一起。在这一演化的过程中,渠道的割裂要被打破,交易场景的限制要被打破,线上线下的数据要被打通。前端形成一盘人,后端形成一盘货,把一盘人和一盘货留在一起,促使营销和商品周转的进一步精准化。今年6月,京东与曲美家居联手打造的“曲美京东之家”开门迎客,为了一探无界零售在供应链整合、大数据选品及黑科技加持三方面的赋能及其可能带来的新消费体验,旗下高端学习组织马蹄社带领数十位一线品牌电商操盘手高管汇聚北京,于8月13日探访了“曲美京东之家”和京东总部,体验并感知了京东对无界零售最新的定位和理解。在游学中,了解到,京东眼中的线下门店有着如下四大缺失:一是消费者的信息缺失。老话说“眼见为实”,但在下单决策前需要的信息越来越多的今天,现场体验依然只能提供一个维度的信息,消费者开始更在意这件消费品在舆论和专业领域的认知。一把椅子,如果不说它是用榫卯结构做的,消费者会觉得卖8000元太贵了;在线下看到一个手机,消费者不知道它的性能、配置、卖点究竟是什么……他们更关心的数据是:这个商品有多少人买过了?好评率是多少?真实评价信息有多少?有没有它的商品详情和使用的视频?……曲美京东之家使用了电子价签,这是补充信息缺失能做的第一步。电子价签上既可以看到动态价格,也可以看到好评率,还可以看到对它的文字评价等等。AR试衣镜则可以让消费者提前感知衣服的上身情况。消费者接触了更丰富的信息,间接上能带来更高的转化。二是全局数据缺失。在消费者端,消费者的基本属性(性别、年龄等)、喜好、习惯、会员匹配等是基本数据;在商品端,单品的被关注度、购买率、商品购买组合、库存等是基本数据,而在场景端,消费者的动线/轨迹、区域热力分析、店面排布及陈列规划等是基本数据。将三者全面数字化并统而合一,才能释放数据真实的张力。曲美京东之家应用的传感矩阵和祖冲之平台,就是一套全局的数据记录和分析系统,从城市商圈到线下三公里的客群情况分析、周边业态的情况分析、周边15米人群的情况,一直到店门口经过人的情况──多少男生、多少女生、多大年龄、多少数目──等等,可以做到全面的覆盖。京东旗下生活家居自有品牌“京造”有37个商品装了Take设备,后台可以看到这些商品被拿取了多少次,播放了多少次,通过层层维度体现整体数据。如果铺设的维度足够高,可以告诉运营人员每件商品的单品点击率是多少,到最后的支付、评价等等,将数据资源的作用放到最大。三是空间缺失。线下店空间再大,终究有一堵墙,一个物理边界,这道边界是无法无限扩展的。这也直接导致单店的SKU和流量有一个阈值,此后再提高效率不过是徒增成本。虚拟货架技术则成为了线下店很好的补充:既有现货可以让消费者感知货品的质感,产生品牌认同,亦可以把整个品牌旗舰店搬到店内,增加下单选择,促进转化。四是系统化工具的缺失。这是目前所有高举新零售、智慧零售、无界零售等大旗的平台也好,第三方服务商也罢都在做的事情,一切逻辑到最后都需要落地成真实可操控的工具系统,但没有底层逻辑就无法构筑操作系统。实际上,不仅是线下门店有着种种缺失,线上也有着包括交互、感知、可控的速度、信任在内的种种缺失。来自京东无界零售事业部的决策者表示:未来零售是从人、货、场的分割最终走向到店到家一体化、数据服务一体化、科技信息一体化以及线上线下一体化。这名决策者认为,在铺天盖地的一体化进程中,京东的优势是趋同和求异。趋同来看,大家在做的京东都在做;求异来看,京东有微信、京东有自己的物流和价值供应链、京东的京X计划正如火如荼……一切一体化,都是在线上与线下间取长补短,力求增长,一切能够提高一体化运转效率的尝试,在当下都值得试错和鼓励。无界零售的数字化:知人知货知场京东集团数据业务创新方向总监陈宇透露,京东无界零售的行业解决方案在知人、知货和知场三个需求维度都有着明确的洞察,也都给出了当下称得上高效的方案。知人方面,京东的方案应用了相对成本比较低客流罗盘,实时监控客流数据。通过分析用户年龄和性别等属性,形成流量转化模型,为线下精细运营提供数据支持。如果消费者注册了京东或关联门店的VIP用户,可以实现1:50万人脸识别,并做到覆盖周边小区,线上和线下也就此通过人脸产生了关联,数据得以打通;在多屏互动时,由于有人的数据积累,这些屏盲目轮播信息或图片,而能够根据站在屏前的独立个体做到精准的营销触达;在曲美京东之家,当用户拿起的商品,屏幕显示出这个商品的信息,后台也在同步捕捉从商品到用户的选择、用户购买的全过程数据。通过大量的门店数据积累,京东能够得出各个行业、各个门店乃至门店各个区域的不同特点,为品牌或门店提供用户线下购物决策的逻辑和关键点;智能结算台和智能货柜,在把商品数字化的基础上,同步留存了所有的用户交互行为,不管是购物还是犹豫的过程,都可以搭建额外的触达和转化。智能终端通过算法准确绑定用户与商品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知人”环节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智能贩售终端已经体现了“知人”和“知货”的交叉,更单纯的“知货”则体现在对货柜的洞察:通过摄像头分析商品拜访位置,缺货状况,不同品牌之间的商品变化等等,都能为传统零售带来更具穿透性的结论支持。一个货架只需要不超过300块钱的成本,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相关分析。知场方面,如上文“全局数据缺失”中所述,曲美使用的祖冲之系统可以对从城市商圈到线下三公里的客群情况分析、周边业态的情况分析、周边15米人群的情况分析,一直到店门口经过人的情况分析做到全覆盖,获取完整的周边人群画像。今天,数据正在加速成为零售业的石油,算法的门槛在不断下降,但数据的门槛在不断上升。而每一种数据和算法的独特性和迭代的优势,都强相关于其所在的场景。但线下场景数据采集和线上全然不同,如何能够把数据和用户,包括和商家的用户变得可控,在商业上走通逻辑,成为技术面的最大挑战,这也是京东在算法端的优势。陈宇透露,在实际合作过程中,许多线下商家非常强调数据主权,京东在和线下各种行业伙伴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可以从技术源头做到尊重数据主权,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基础上,让合作伙伴充分享受到数据带来的收益。他打趣道:“京东讲求的是盟国策略,而不是帝国策略。”京东集团副总裁、无界零售事业部总裁林琛指出,无界零售也好,智慧零售、新零售也罢,核心其实就是传统零售的数字化转型。因此,改造从最开始就应该是最极致的,不用过于关心成本的问题,因为技术成本会随着部署规模的扩大迅速下降。林琛认为,在端这一侧,品牌和商家要做的其实只有两件事情:高体验和数字化。京东提供全局性的门店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商家对自己零售端的定义,以及在这个端里至关重要的需要数字化和可触达、可运营的点是什么。以曲美京东之家为例,改造的核心点是品类的拓充。曲美过去的模式是用品类来驱动的,被叫做品类杀手,同类的还有家电城、眼镜城等等,用品类驱动用户不远千里到店消费。到今天,端的价值已经很难按照品类去做了。以曲美为例,家居做得很好,但已经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驱动用户不远千里到店里来,出路是营造一种场景和生活方式的认同。对于曲美来说,以最小的成本──基于他的用户的生活方式为定位──去扩展定位的方式就是跟京东合作,通过京东的全品类赋能,共同形成一个购物领域的场景包围。林琛预测,未来类似的综合店将越来越多。过去在中国做零售,每个地区都有一块特别好的自留地:河北的零售商,做得再好也越不过河北界,在四川、成都做得好的零售商也进不了重庆,说来说去就是一个成本模型的考量。在原来传统零售里,一些区域化的因素占比是非常高的。在向未来零售迁徙的过程中,区域化的因素依然存在,但如果通过无界零售或其他的解决方案让在其他方面的提效可以弥补区域化成本的差异时,就会快速迎来一波整合的浪潮。对于品牌和零售商来说,这是一个机会点,也是一个危机点。各种零售解决方案并非万能的解药,真正知道自己欠缺什么,才能谈得上去选择什么。希望,通过阐释京东在无界零售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能让我们的读者管中窥豹,与己印证,在智能商业大潮来临之时搭上快车,避免流亡于时光。
一起惠2018-08-22 10:47:37283 次
如今,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正在逐渐走出国门。包括匹克、361度、李宁、江南布衣等运动服饰品牌早早的就将眼光放到了海外市场。今年,李宁和太平鸟的一波国潮席卷了国内外大江南北,进一步给民族品牌进军海外提振了信心。其实,从去年到今年,包括海澜之家、森马、MJstyle、波司登等国内服饰品牌纷纷发力海外市场,出海开店。同时,太平鸟也把出海提上了日程。为此,《联商网》特盘点部分知名服饰运动品牌的“出海”之路,了解他们的海外扩张情况,对于已经开出海外门店的品牌,我们也来回顾一下,它们各自的门店都长什么样?MJstyle日本首店选址:日本千叶县永旺幕张新都心开业时间:2018年6月28日6月28日,日本首家MJstyle开业,位于日本最主要的国门之一——千叶县的永旺幕张新都心之中。未来,MJstyle将依靠与日本大型跨国零售集团永旺株式会社建立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以这家门店为核心,辐射至日本全国各个地区。在未来的几年,MJstyle计划于菲律宾、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开设门店,加速全球化扩张。据了解,上半年,MJstyle新店主要位于华东区域,共有12家新店,分布在江苏、安徽、山东、上海、浙江等地,进驻南京万达茂、静安大融城、海宁爱琴海等新开业的购物中心。第二大区域是华北区10家,分布在河北、天津、山西等地。华南6家新店全部位于广东省,进驻深圳深业上城、阳江东汇城等购物中心。剩余新店位于西北、华中、西南、东北,分别有3家、2家、2家、1家门店。从城市分布来看,上半年MJstyle在一线城市仅新开4家门店,占比11%,其中上海1家、广州1家、深圳2家。这是受市场环境影响,一线发达城市快时尚行业已相对饱和,因此包括MJstyle在内的快时尚品牌在该区域扩张均相对谨慎。波司登伦敦旗舰店选址:英国伦敦南莫尔顿街18号开业时间:预计2018年9月在销声匿迹了一年半之后,波司登宣布将于今年9月重启伦敦旗舰店。同时,波司登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高德康表示,2018年集团将对“波司登”主品牌进行品牌重塑,发力羽绒服主业,砍掉波司登男装、居家、童装等非羽绒业务,未来三年关闭70%至80%的非营利门店。2012年,波司登在伦敦中心Mayfair区开出首店,这是波司登在海外布局的第一家门店,被视为该公司进军海外市场的标志,也令波司登成为最早一批征战国际市场的国内服饰品牌。不过在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波司登于2017年2月关闭了这家英国唯一门店及官网,标志着这家曾经一度称霸中国的羽绒服集团的海外扩张计划搁浅。在海外市场,波司登主品牌通过品牌升级,用羽绒核心业务提升品牌知名度。去年,波司登更换了沿用多年的产品商标,新商标在外形上保留并突出原有的翅膀图案,但放大了英文名字,使整体设计更为时尚、简洁、清晰和国际化。集团称更换品牌商标是重塑的重要一步。海澜之家新加坡首店选址:新加坡大型商场SuntecCityMall开业时间:2018年5月18日5月18日,经营面积为350平米的海澜之家HLA新加坡首店在SuntecCityMall开业。门店整体设计风格简约,选用白色系作为主色调,辅以黑色和灰色。门头也一改以往中文字+英文的黄标形象,只显示白色的“HLA”字样。这也标志着海澜之家HLA作为中国国民品牌,进一步加快了海外市场拓展进程。其实,去年7月,海澜之家HLA就已经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出首家海外门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其在马来西亚已拥有9家门店。今年海澜之家除了已进驻新加坡,还进入了泰国市场。未来3年内,其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继续攻城掠地,逐步实现以“新马泰”为起点,全面进军东南亚,走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2017年,海澜之家新开门店1054家,关店505家,净增549家;截止2017年12月末,其门店总数5792家,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80%以上的县、市。其中,“海澜之家”品牌4503家,“爱居兔”品牌1050家,其他品牌239家。森马海外首店选址: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公园购物中心开业时间:2018年8月9日8月9日下午,森马首家海外店铺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公园购物中心正式开业,标志着森马正式进军海外市场。年初,森马成立了海外业务项目组,通过资源整合、梳理并完善业务流程,建立对外沟通、外贸合作,在多品牌及各个系统的支持下,成功拓展沙特市场,此次入驻利雅得公园购物中心亦是森马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立足国内,走出国门的重大举措,为森马品牌的国际化进程中迈出坚实有力的一步。目前,森马品牌与M.A.Alabdulkarim&Co.Ltd.公司已达成战略发展共识,计划在2018年开设两家门店,同时该公司还与森马达成了未来五年的开店目标与采购计划。后期,森马还将陆续拓展中东、中亚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寻求与当地优质零售商、批发商建立合作关系,逐步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为民族品牌国际化发声、蓄力。江南布衣选址:日本、英国、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1994年创立于杭州的江南布衣,旗下目前包括八个品牌,即JNBY、CROQUIS(速写)、jnbybyJNBY、less、Pommedeterre(蓬马)、JNBYHOME、SAMO及REVERB,遍布国内一二线城市。江南布衣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的2018年上半财年业绩显示,期内,江南布衣销售额同比上涨26.22%至16.54亿元,零售渠道可比同店增长达10.3%,毛利润则同比增长22.75%至10.35亿元。净利润同则比大涨36.83%至3.12亿人民币,剔除对上财年中期不可比项目上市有关费用约1570万元后,集团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大涨28%录逾2.43亿元。江南布衣自2004年起就进军国际市场,截至去年底,江南布衣在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共有1768家独立门店,其中在海外拥有80个销售点。据悉,2018财年江南布衣将开设200至250家零售门店,大部分位于内地二、三线城市,香港也将成为集团未来重点发展的市场之一。安踏体育选址:新加坡FILA店(包括FILAKIDS独立店)8月14日,安踏(02020.HK)发布2018年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安踏集团收益达到105.5亿元,同比增长44.1%;股东应占溢利增长34%至19.4亿元;经营溢利同比增长41.7%至26.89亿元,三者皆创新高。另外,毛利达到57.26亿元,同比增长54.6%,毛利率上升3.7个百分点至54.3%。按照目前态势,安踏2018年度业绩有望冲击200亿元大关,成为首家营收达到该水平的中国运动品牌。安踏目前大多数的商店仍是以街铺形式运营,同时在扩展大型购物中心及百货商场的店铺布局,计划在优越地段以更大、更具吸引力的店铺取代面积较小、效益较低的店铺。今年上半年,安踏集团新开334家门店,截至报告期末,安踏集团在全国共有9650家门店,较去年同期净增加183家门店。其中有1248家Fila门店,85家Descente门店,189家KolonSport门店,63家KingKow门店和81家Sprandi门店。安踏预计到2018年底,内地安踏店(包括安踏儿童独立店)的总数目将达到9700至9800家。而内地、香港、澳门及新加坡FILA店(包括FILAKIDS独立店)的总数目将达到1300至1400家。DESCENTE品牌将渗透一二线城市,着重于优越地段开设门店。预计截至2018年底,DESCENTE在内地的门店数目有望达到100至110家,KINGKOW预计会有60-70家店铺,SPRANDI预计会有190-200家店铺,而KOLONSPORT预计会有200-210家店铺。目前,Fila的门店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未来将在香港、澳门和新加坡开店。李宁选址:美国、西班牙、波兰、希腊、法国等8月13日晚间,李宁(02331.HK)发布了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业绩公告,收入上升约17.9%至47.13亿元;权益持有人应占净溢利上升42%至2.69亿元;净利率由4.7%提高至5.7%;李宁方面表示,虽然新举措带来投入,运营效益仍维持。今年上半年,李宁品牌两次通过国际时装周活动展示产品力,赢得不俗的反馈和口碑。有网友点评,最近以来,李宁产品一改“老旧”传统风格,更趋于时尚化、潮流化。李宁方面也不无自豪地表示,公司尝试了不同的市场推广活动,参与了纽约、巴黎时装周,也增加了网络推广的开支,且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进一步巩固了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及国产品牌在国际活动上的影响力。在海外资源获取及海外品牌运作方面,李宁一直都有部署,但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然而在进军海外市场方面——包括在海外开设分店、分公司乃至研发中心——李宁确实走在了同行前面。据了解,从2000年起,李宁便开始进军美国、西班牙、波兰、希腊、法国等欧美市场,李宁相关负责人也提出了“李宁的最终目标要做全球品牌”。但效果却不尽人意。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李宁来自国际市场的收入约为7364万元,和上年同期9146.8万元相比,降幅在19.5%左右。以2018年上半年为例,李宁来自中国市场北部和南部的收入各自约为25.7亿和20.69亿元,占比各为54.5%和43.9%,合计在98.4%;而来自国际市场的收入占比不过1.6%而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361度选址:巴西、美国、欧洲、印尼等截止2017年12月31日,361度集团共开设5808间核心品牌门店,其中约80%为独立街铺。地区方面,约73.5%的门店位于中国三线或以下城市,而8.3%及18.2%的门店分别位于中国一线及二线城市。在国际市场方面,361度国际在期内已于巴西、美国、欧洲分别拥有1241个、1030个、378个出售361度产品的多品牌体育品牌专门店销售网点。目前欧洲涵盖的国家有英国、德国、法国、奥地利及瑞士等。同时,成功踏入新兴市场如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以色列及意大利。不过,财报数据显示,2016财年,361°海外业务销售额同比上涨80.54%,但仅占据总销售额的1.6%。2017财年,这一比例为1.7%——从销售层面看,其国际化进程稍显平淡。361度表示,未来也会继续挖掘及扩展至有增长潜力的国家,来推广国际版的产品。361度认为,国际业务于未来三至五年会日渐成为集团营业额贡献的重要来源。8月15日,361°宣布与印尼太阳百货展开合作,进一步推进品牌国际化。届时,361°将通过印尼太阳百货的实体和线上商店销售自家产品。今年8月,361°的产品将登陆太阳百货的15家门店,到2019年6月将全面登上全部155家门店的货架。与此同时,从2019年开始,太阳百货每年在印尼主要城市开设10家361°专卖店。太平鸟计划选址:东南亚、澳洲纽约时间2月7日,太平鸟首次将秀场搬到国际时尚之都——纽约。其在天猫与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CFDA)合作开辟的纽约时装周首个“T-mallChinaDay(天猫中国日)”上,通过T台秀的形式发布PEACEBIRDMEN以及PEACEBIRDWOMEN的2018春夏系列。其实,太平鸟的战略布局中也有尝试海外营销的策略。而天猫中国日则作为一个催化,促成了在纽约的海外首次亮相。早在2013年,太平鸟就获得国际品牌MATERIALGIRL大中华区的经营权。要知道,MATERIALGIRL是美国时尚教母为其女儿创立的一个街头少女装品牌。为了学到国际化营运经验,提高太平鸟产品的设计力,同时推动品牌全球化,提升其在时尚领域的专业技能,获得国际时尚资源。2015年,太平鸟又入股法国高定品牌ALEXISMABILLE。对于未来,太平鸟将会把全球化的首站放在东南亚。“首先,体态上是亚洲人,会有很多相近;另外,东南亚整个市场情况还处在多年前中国的一个水平;它人口也够,所以我们是想未来有机会的话可能先从东南亚去尝试。”太平鸟品牌总监邹茜曾表示,这两年整个东南亚变成了全球的工厂。包括中国很多的供应链、整个系统都在往东南亚搬迁,它正处在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针对于品牌们在出海新机遇下的种种表现,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孙裕隆认为:“随着近几年来国内服装市场的渠道结构更加丰富,线上线下布局越来越普遍,线下渠道效率的增长更加困难,线下渠道的拓展与经营成本越来越高,单店平效与品效很难突破,线下门店的经营难度与瓶颈越来越大。”在他看来,“在此背景下,寻求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市场成本相对较低的东南亚市场进行渠道布局与尝试应该是一个新的增量机会,尤其是对高阶类服装品牌具有更强的适应力,对于国内中高端商务时尚、商务休闲类服装品牌而言,海外之路无论是东南亚还是欧美发达国家都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难度。”毫无疑问,民族品牌要在海外站稳脚跟要质量更要市场。有多年海外扩张经验的匹克CEO许志华表示:“中国品牌要想成为国际品牌,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没有近路可走。”而太平鸟董事长张江平认为,品牌出海最需要的是人才,一需要懂新零售,二需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背景。
一起惠2018-08-20 10:22:36402 次
在经历了去年的股价狂奔之后,腾讯于今年迎来寒潮。而当暑热开始转向秋凉,这股寒潮达到了最猛烈的时刻。8月15日下午6点,腾讯发布第二季度业绩,其总收入为人民币736.75亿元,同比增长30%,不及市场预期。以非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净利润197.16亿元,同比增长20%。而上一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幅为29%。若以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则腾讯第二季度的净利润为178.67亿元,同比下降2%。引起腾讯业绩滑坡的,主要是游戏业务。第二季度,腾讯网络游戏收入为252.02亿元,同比增长仅6%,环比则大幅下滑12.4%。无论手游还是端游,均表现欠佳。实际在财报发布之前,外界已经做出预测。彭博报道称,自今年6月份以来,至少有11位分析师下调了对腾讯的目标股价。如果从今年2月的历史高位来看,腾讯市值已经蒸发超过1600亿美元。这个由社交和游戏支撑的互联网巨头,似乎正陷入险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以支付业务和云服务为主的其他业务收入,一直以来高速增长,对公司整体营收的贡献,已悄然接近四分之一。游戏业务跳水,仍为营收重镇在截至6月30日为止的第二季度,腾讯的网络游戏业务营收为252.02亿元,同比增长仅6%,暴跌至个位数水平。环比来看,则大幅下滑12.36%。其中,手游方面营收为人民币176亿元,虽然同比增长19%,但环比则下降19%。在端游方面,腾讯营收同比下降5%,环比下降8%,为人民币129亿元。端游的表现主要受用户将时间向手游转移,以及游戏淡季的影响。而手游营收环比下降,腾讯总裁刘炽平给出了三方面原因:第一,用户不再喜欢战术比赛类游戏;第二,7款游戏中有5款新游戏是在5月中旬后上市;第三,第二季现有游戏的重点在运营和提高用户量,而不是货币化。游戏业务一直以来是腾讯业绩的核心,在早先的整体营收中,游戏的贡献一度超过50%。在上一季度,游戏业务占腾讯总营收的比重仍为38%,现在这一比例再次降低,也还占到三分之一。腾讯仍对游戏业务寄予厚望。马化腾称,尽管公司手机游戏收入受短暂因素影响,但是公司在中国和海外市场的手机游戏日活跃用户数仍稳健增长。为恢复游戏业务的生气,腾讯正想办法加强手机游戏收入的增长动力,其举措,包括加强现有主要游戏的参与度、商业化热门战术竞技类游戏、推出更多高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类游戏,以及提升国内自研游戏的海外发行收入。不过要达成目标,或许并不容易。近期,腾讯WeGame代理的《怪物猎人》因被大量举报,遭整改下架。此外国内暂停了新游戏版号的发放,也令游戏市场玩家的发展蒙上阴影。腾讯方面在业绩会上表示,手机游戏的许可证被暂停,有很多游戏都在排队等待许可。实际自今年以来,游戏市场整体已经放缓脚步。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与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18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050.0亿元,同比增长仅5.2%。视频订阅大幅增长,网络广告表现稳健在数字内容方面,腾讯的表现依然强势,尤其在长视频领域。腾讯表示,受益于视频及音乐订购服务,以及直播及网络文学产品的妥善应用及商业化,其数字内容收入录得同比大幅增长及环比高个位数增长。其中,腾讯视频服务的订购使用者数达7400万,同比增幅达121%。视频领域的竞争向来激烈。在2月初的电话会议上,李彦宏称爱奇艺“付费会员数第一”,3月17日,爱奇艺更新招股书,公布会员数达到6010万。但次日,腾讯视频便宣布会员数达到6259万。当时这两个会员数曾引起争议,如果就目前财报数据而言,截至6月30日,爱奇艺的总订阅会员人数为6710万人,与腾讯视频之间的差距已经扩大。腾讯视频的发展主要受其视频类独家内容的影响,像独播剧《扶摇》、自制综艺节目《创造101》等,均引起广泛关注。此外,腾讯称其国语动画流量同比增长逾一倍,按视频播放量计领先行业。在短视频方面,腾讯可能仍面临压力。据Questmobile报告,2018年上半年,用户在短视频上投入的时间占比达到8.8%,同比增长三倍,而即时通讯的时间占比则下滑5.8%。今年3月的两会期间,马化腾提到了对短视频的注意。4月,腾讯将此前销声匿迹的微视“复活”。据《财经》杂志报道,腾讯派出了副总裁、即时通信负责人殷宇,以及做全民k歌的大将梁柱联合带队,在SNG(社交网络事业群)体系下另建算法、运营团队主攻短视频,同时给其开放QQ等短视频资源入口。一位与微视合作的OMG(网络媒体事业群)中层人士还向《财经》表示:“微视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不过四个月过去,腾讯财报中除了提到微视推出AI美颜工具等功能外,对更具体的数据表现未有提及,只模糊表述,包括QQ手机版、手机QQ浏览器以及微视应用本身等多个应用的小视频日播放量录得强劲增长,以及QQ看点和手机QQ浏览器合计的日页面浏览量、及每日短视频播放量分别同比增长55%及3倍以上。在网络广告方面,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9%,达141.1亿元,在腾讯整体营收占比达19.2%。其中,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增长55%至人民币93.80亿元,主要受微信、移动广告联盟以及QQ看点收入的增长所推动。媒体广告收入增长16%至人民币47.30亿元,主要反映因内容组合及广告商赞助活动为腾讯视频带来更多的贡献。小程序生态渐成,支付业务崛起在本季财报中,回顾过去数月的重大战略举措,小程序被腾讯首先提及。此前,通过将小程序与微信支付等其他数字工具整合,腾讯不断扩大小程序的功能与用途,为更广泛的垂直领域行业提供定制解决方案。腾讯认为,小程序是对原生移动应用的补充,并相信它将为用户体验、企业关系以及支付、广告与云业务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在腾讯游戏业绩遭遇滑坡时,正是支付业务、云服务及网络广告助推了营收的增长。第二季度,腾讯除增值服务和网络广告之外的其他业务收入约174.96亿元,同比增长81%,占整体营收的比重达到23.7%。而这主要体现了支付及相关金融服务与云服务的发展。腾讯支付业务的用户基础持续扩大,六月末月活跃账户已超过8亿,日均成交量同比上升逾40%。受益于智能零售的举措及高频小额支付使用场景解决方案,腾讯线下商业支付笔数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280%。商业支付笔数占总交易笔数的比例首次过半。同时腾讯云服务收入同比翻倍,且相关投入仍不断增加。小程序的兴盛还进一步增强了微信的用户粘性。截至6月末,微信及WeChat月活跃账户达10.58亿,同比增长9.9%。其中,小程序及微信支付的使用场景迅速扩大,带动微信的日活跃账户的增速超过月活跃账户的增速,微信小游戏及朋友圈的用户活动继续增加,带动了用户在这些活动中使用时长的增长。此外,微信朋友圈和小程序等方面的广告资源增加,推动了腾讯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的增长。自2017年1月上线以来,腾讯不断提升小程序的功能,来方便用户发现小程序,以及开发小程序。现在这些投入正不断换来回报。腾讯表示,在小程序方面,目前已经建立一个具规模的开发者生态系统,拥有大量且仍在增加的外部开发者与软件集成商基础,以及逾2亿日活跃账户的消费者基础。据即速应用发布报告,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微信小程序总量已经达100万,累计用户总数突破6亿。
一起惠2018-08-16 09:14:41378 次
唯品会发布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唯品会第二季度总净营收207亿元(约合31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6.8亿元(约合1.03亿美元),同比增长76.4%。唯品会2018Q2核心数据唯品会第二季度总净营收207亿元(约合3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4%,图中看出,本季度营收同比前两年呈上升趋势,但相对于今年第一季度数据略微下降,无明显变化。唯品会第二季度活跃用户总数为2980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6%,关于本季度活跃用户数量的增长,唯品会归结于与腾讯和京东合作带来的成果。据财报显示,来自腾讯、京东的新客户数量占唯品会本季度新客户总数的24%,唯品会的京东旗舰店目前有大约150万人,来自唯品会小程序的新客户数量环比增长了500%以上。而用户数量作为推动唯品会业绩增长的重要数据,在过去六个季度中同比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并在2018年第一季度没有提到活跃用户数量,仅提到在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过去12个月里总的活跃用户人数为5660万。唯品会第二季度的总订单量为1.113亿份,较去年同期的8480万份同比增长31%,近期六个季度来看,唯品会订单总量基本平缓,本季度订单量的提高或可以作为唯品会在与腾讯、京东落地合作成效,活跃用户数量和新客户数量的增加给唯品会带来黏性增强的同时也带来订单量的提升。唯品会第二季度毛利润40亿元(约合6.11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第二季度归属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6.8亿元(约合1.03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6.4%。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唯品会第二季度归属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是5.769亿元(合约和872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4.2%;唯品会本季度每用户平均营收同比增长约12%,财报显示,唯品会第二季度有约85%用户为重复客户,约96%的订单来自于重复用户,由此来看,唯品会用户黏度或正在增强。唯品会预计2018年第三季度总净营收将在173亿元-181亿元,同比增长13%至18%,此数据显示第三季度预期较本季度有所降低,财报解释为未来唯品会可能会进行调整。唯品会或遇流量危机,依托微信生态再发力今年5月份,唯品会宣布将积极转型社交电商,自去年年底唯品会转战腾讯战队,唯品会正加速与腾讯合作与布局,目前正在通过与腾讯的战略合作积极探索社交电商新模式,据悉唯品会与与微信钱包合作入口已于今年4月8日向所有微信用户开放。随后唯品会宣布其“大有可唯”广告平台将全新升级,其社交广告副总经理张敏毅曾透露,腾讯将与唯品会在内容流量、社交资源、数据等方面进行合作深化。回归唯品会电商创立初衷,自成立以来,女性消费者一直作为平台主要消费力促使唯品会继续成长,不过,今年5月底,唯品会男士版页面悄然上线,同时开启“唯品男士”微信小程序,意味着唯品会正式向全品类拓展。而就在6月14日,唯品会和京东首次联合发布报告《去性别化消费,中国两性消费趋势报告》,报告提出中国消费升级中一个重要趋势是去性别化消费,即随着男性自我形象管理意识的提升和两性分工的变化,传统基于性别标签定义的消费需求正在发生改变,消费的性别边界正在逐渐模糊。由此来看,唯品会增加男装板块是有力可寻。不仅如此,唯品会还在技术领域下功夫,今年6月份服饰品牌GUESS(盖尔斯)开通小程序商城,并由唯品会小程序开放平台提供技术支持,消费者则需要登录唯品会方可进店购买,不难看出,以上所有合作和动作均在有型和无形中给唯品会引流量,而相较于唯品会提到转型社交电商,不难发现大幅利用微信生态巨大流量池,通过社交为自己引入更多新鲜血液毫不违和。除此以外,从唯品会此前上线内部孵化的微信小程序“云品仓”,专注于给个人卖家提供从商品、物流、客服到营销的各种服务,并仅支持微信支付,明显全然依托于微信生态。不过近日,唯品会似乎盯上了“库存+代购”模式,8月10日,唯品会推出了代购批发平台唯品仓APP,旨在服务代购和批发群体,并借助微信社交平台为品牌方清库存。唯品会能够赋能小b客群(代购、批发商、微商),关键在于其与微信社交平台以及利用流量入口来实现,不过唯品会这种融合“特卖+库存+社交”等元素进行的探索与创新方式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垂直电商红利不再,合作京东玩跨境电商唯品会月京东的合作是双方需要彼此的见证,电商红利的消失殆尽,流量成本的高昂证明着花钱购买已经不现实,综合电商的天花板已经显现,更不必说以唯品会为代表的垂直电商模式会活的滋润,所以双方合作以来,以“特卖”出身的唯品会经过十年的发展和流量积攒,平台上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数量不可小觑,而京东正在发力服饰行业亟需一批消费者流量的进入,毕竟他们双方都在面临天猫服饰平台的最大竞对。跨境电商是唯品会低调布局四年的计划,今年5月份其与京东共同宣布加深合作并拓展跨境电商版图,海外仓则成为双方共同拓展跨境业务的首个合作点,唯品会借此来提高海外仓利用率、航运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扩大规模效应、降低货源成本、提高物流效率。而京东借此大力布局时尚业务拓展方面,唯品会的海外资源不失为京东加速时尚布局的重要补充资源。此外,在物流布局中,唯品会本季度新增沈阳地区性物流枢纽,并已在广东、江苏、四川、天津、河北和沈阳拥有6座物流枢纽,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唯品会仓储中心总占地面为290万平方米,其中约有180万平方米归属唯品会。早在今年3月和4月,京东和腾讯的流量入口给唯品会打开,而本季唯品会也是重点体现在活跃用户数的增加,所以唯品会此前提到其主要成效将于今年下半年体现。由此来看,唯品会在2018年与腾讯、京东的战略合作已经渐渐落地,未来唯品会能够实现快速增长,一则是京东+微信的流量支持,二来是唯品会与京东合理拓展的跨境电商领域。唯品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亚表示,“2018年第二季度,我们看到活跃客户数量增长的积极趋势,客户粘性持续改善。我们与战略合作伙伴腾讯和京东密切合作,释放这一战略联盟为三方带来的价值。”不过,在唯品会获得巨大流量入口和流量池之际,据截止今年3月31日的报告显示,唯品会创始人兼CEO沈亚持股12.7%,为最大股东,联合创始人兼COO洪晓波持股6.8%,此外便是腾讯持股7%和京东持股5.5%,腾讯与京东占股之则基本与沈亚持平,曾经成立四年便登陆美股的唯品会,似乎正在借助他人之风来助自己一臂之力。
一起惠2018-08-14 10:25:12444 次
61-80/547 记录4/28 页首页上一页1234567...28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