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医药>文章列表
医药
8月19日消息,独家获悉,韩束微商CEO陈育新在今年年初创建的极享(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均简称为极享科技)已于8月初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兰馨投资。目前具体融资金额并未披露,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该轮融资规模过亿元,估值超过12亿,而首批1000万美金已于七月末交割。资料显示,兰馨亚洲投资集团(简称兰馨亚洲)创建于1993年,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投资基金之一。在香港、上海、北京、广州及深圳等地均设有办公室。联系到陈育新,其确认了该轮融资,并透露,自己目前依然还是韩束微商的负责人,但极享科技的微商平台是完全独立运营,与韩束没有资本关系,只是战略合作关系(韩束作为极享科技的供应商)。“2015年是韩束微商战略变化的一年,去年,韩束微商只是一个渠道,今年韩束微商只是微商战略的一部分,极享科技会是战略合作的另一部分。”陈育新解释道。陈育新还简要介绍了极享科技的模式特点:其一,区域化管理,通过圈地划块代理运营,破除层级管理混乱、渠道不稳以及销售乱价等痛点;其二,开放平台,通过B2C+C2C模式,引入跨境品牌以及国内一线品牌,涵盖不同类目(例如内衣、医药等);其三,将融合传统渠道、网络渠道、商业末端三种渠道形式各自的优势。陈育新透露,极享科技将在全国范围内自建体验店,展示各个类目的商品,但不支持销售。据悉,首批体验店将在江苏、河南、广州等省落地。陈育新表示,2015年微商进入了一个阵痛期,乱象频生、商业模式遭遇瓶颈。最为迫切解决的痛点有两大点:第一,平台不稳定,无啮合结构。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由代理层级管理不完善带来的乱价问题。第二个痛点则是现有的微商模式信任度不高,无安全感。例如,在消费者端,产品良莠不齐,朋友圈刷屏而无更多线下体验,售后服务难以保障;而对于微商代理来说,团队不稳定,互联网消费通路易变多变不稳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还了解到,极享科技将在9月正式推出一款微商平台APP,作为商业模式中重要的一环。陈育新称,与国内其他微商平台App不同,极享科技将重点解决微商行业存在的层级管理难题,可以实现区域定价、层级定价等功能。实际上,韩束微商建平台的消息此前在业内早有传闻。一方面,韩束微商在与广药白云山合作之后,就一直对外透露未来要建微商平台的计划,而不久之前,陈育新与国内另一微商平台微盟CEO孙涛勇的“撕逼”风波无疑又为其微商平台的上线烧了一把火。据了解,在极享科技之前,微盟、有赞、口袋购物微店、有量等企业都已初现平台模型,各个平台对于商家资源的拓展都非常积极,微盟在近半年来就不断对外放出诸多品牌商入驻的消息,不料在今年8月初,其宣布称韩束入驻“V店”(微盟旗下微商分销平台)后,遭到陈育新矢口否认,由此引发一场口水战。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微商行业信任度已跌入谷底,未来商家的质量和品牌将成为微商摆脱信任枷锁的一条重要路径。因此,微商平台对品牌商的争夺也正在愈演愈烈。宣布要平台化的韩束自然与此前已有的微商平台存在必然的竞争关系,因此爆发上文中提到的冲突也并不意外。虽然在这一时段进入微商平台领域已经算“晚来者”,但极享科技有多大后劲目前还难下定论。有微商行业人士评论称,一方面,极享科技所面对的多级微商代理模式在国内依然有着庞大的实践群体,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另一方面,多级代理模式本身已遭到诸多诟病,即便通过技术解决了乱价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微商渠道中间环节过多的弊病。而对于极享科技计划中的体验店模式,实际上也是微商行业近期一个明显的趋势。据了解,包括魔丽彩、三草两木、思埠等在内的多家微商品牌商都在通过入驻线下渠道、自建线下渠道等方式来提高消费者的信任感。韩束这种“纯体验”的模式是否能挽救微商的信任危机,依然值得期待。
一起惠2015-08-20 09:16:16658 次
本土大型综合医药集团上海医药的电商发展正进入了快车道。8月18日晚,上药方面发布公告称,旗下上海医药大健康云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药云健康”)完成了来自上海医药、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下称:“京东”)以及北京和谐成长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下称:“IDG资本”)等方面的A轮融资,融资总额达11.12亿元。据悉,上海医药以旗下上药众协100%股权、京东以现金及平台资源、IDG资本均是以现金注资上药云健康。而在股权结构方面,经过此次A轮融资后上药云健康注册资本将由原来的1亿元提升至12.12亿元,上海医药持股比例为80%,首次入股的京东与IDG资本的持股比例则将分别达到12.5%及5%。事实上,就在今年5月上海医药宣布与京东开展全面战略合作时,当被问及具体增资金额、持股比例等问题时,融资输血一事就被承诺会“积极推进和如期完成”。如今增资落定后,上海医药方面向记者表示,对上药云健康实施增资将有望进一步提升其业务拓展能力,加快电商战略布局的落地和深化。而对于市场关注的首次入局者IDG资本,外界则并不太意外。如今早已完成在“A+H”两地上市的上海医药,并不乏资本方的垂青。IDG资本方面向记者表示:“上药云健康的管理团队主要成员均有多年医药行业经验。把握医改及‘互联网+’所引领的产业转型发展重大机遇,携手上药和京东共同打造医药电商平台服务与生态,见证行业发展,公司对此充满期待。”除此之外,记者获悉,近日上药云健康还同步推出了电商业务领域专属独立品牌——“益药”。上海医药方面介绍称,“益药”品牌将充分借力上药及京东的品牌优势,面向医药电商市场,以“专业、安全、优惠”为主要诉求,专注于为特病慢病用户提供便捷的“一站式”购药以及健康增值服务。有资深医药行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尽管目前处方药电商政策迟迟未能落地,但医药网上销售和信息化打通已是大势所趋。这一体量的实体医药公司与多家大体量的互联网公司进行组合,在产业资源的聚拢方面有着不小的借鉴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四个月中上海医药对于新设不久的电商业务关注度颇高,多番抛出重磅合作事项。就在7月6日,上海医药宣布与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在互联网医药和医药信息化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同月,上海医药旗下上海外高桥医药分销中心有限公司获上海市食药监局批复,成为国内第一家可从事进口药品电子监管码赋码操作的药品经营企业。而在5月与京东爆出合作之初,产业界更是对此事表达出了极高度的关注。
一起惠2015-08-20 08:58:23572 次
8月19日消息,据获悉,韩束微商CEO陈育新在今年年初创建的极享(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均简称为极享科技)已于8月初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兰馨投资。目前具体融资金额并未披露,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该轮融资规模过亿元,估值超过12亿,而首批1000万美金已于七月末交割。联系到陈育新,其确认了该轮融资,并透露,自己目前依然还是韩束微商的负责人,但极享科技的微商平台是完全独立运营,与韩束没有资本关系,只是战略合作关系(韩束作为极享科技的供应商)。“2015年是年韩束微商战略变化的一年,去年,韩束微商只是一个渠道,今年韩束微商只是微商战略的一部分,极享科技会是战略合作的另一部分。”陈育新解释道。陈育新还简要介绍了极享科技的模式特点:其一,区域化管理,通过圈地划块代理运营,破除层级管理混乱、渠道不稳以及销售乱价等痛点;其二,开放平台,通过B2C+C2C模式,引入跨境品牌以及国内一线品牌,涵盖不同类目(例如内衣、医药等);其三,将融合传统渠道、网渠道、商业末端三种渠道形式各自的优势。陈育新透露,极享科技将在全国范围内自建体验店,展示各个类目的商品,但不支持销售。据悉,首批体验店将在江苏、河南、广州等省落地。陈育新表示,2015年微商进入了一个阵痛期,乱象频生、商业模式遭遇瓶颈。最为迫切解决的痛点有两大点:第一,平台不稳定,无啮合结构。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由代理层级管理不完善带来的乱价问题。第二个痛点则是现有的微商模式信任度不高,无安全感。例如,在消费者端,产品良莠不齐,朋友圈刷屏而无更多线下体验,售后服务难以保障;而对于微商代理来说,团队不稳定,互联网消费通路易变多变不稳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还了解到,极享科技将在9月正式推出一款微商平台APP,作为商业模式中重要的一环。陈育新称,与国内其他微商平台App不同,极享科技将重点解决微商行业存在的层级管理难题,可以实现区域定价、层级定价等功能。实际上,韩束微商建平台的消息此前在业内早有传闻。一方面,韩束微商在与广药白云山合作之后,就一直对外透露未来要建微商平台的计划,而不久之前,陈育新与国内另一微商平台微盟CEO孙涛勇的“撕逼”风波无疑又为其微商平台的上线烧了一把火。据了解,在极享科技之前,微盟、有赞、口袋购物微店、有量等企业都已初现平台模型,各个平台对于商家资源的拓展都非常积极,微盟在近半年来就不断对外放出诸多品牌商入驻的消息,不料在今年8月初,其宣布称韩束入驻“V店”(微盟旗下微商分销平台)后,遭到陈育新矢口否认,由此引发一场口水战。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微商行业信任度已跌入谷底,未来商家的质量和品牌将成为微商摆脱信任枷锁的一条重要路径。因此,微商平台对品牌商的争夺也正在愈演愈烈。宣布要平台化的韩束自然与此前已有的微商平台存在必然的竞争关系,因此爆发上文中提到的冲突也并不意外。虽然在这一时段进入微商平台领域已经算“晚来者”,但极享科技有多大后劲目前还难下定论。有微商行业人士评论称,一方面,极享科技所面对的多级微商代理模式在国内依然有着庞大的实践群体,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另一方面,多级代理模式本身已遭到诸多诟病,即便通过技术解决了乱价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微商渠道中间环节过多的弊病。而对于极享科技计划中的体验店模式,实际上也是微商行业近期一个明显的趋势。据了解,包括魔丽彩、三草两木、思埠等在内的多家微商品牌商都在通过入驻线下渠道、自建线下渠道等方式来提高消费者的信任感。韩束这种“纯体验”的模式是否能挽救微商的信任危机,依然值得期待。资料显示,兰馨亚洲投资集团(简称兰馨亚洲)创建于1993年,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投资基金之一。在香港、上海、北京、广州及深圳等地均设有办公室。
一起惠2015-08-19 08:54:13711 次
8月6日下午,坊间传出,刚刚离开1号店的于刚已经面见过华润万家CEO洪杰,并称其已快要加入华润万家。7月14日,1号店官方宣布1号店创始人兼董事长于刚正式离职。刚半月有余,于刚又被传要进入华润万家。网友猜测于刚离职时“肯定要和全资收购的沃尔玛签署‘不竞争协议’”,如今传出这样的效益,不禁发问“这是什么节奏?”。巧合的是8月5日,多家媒体报道称于刚回归壹药网,原CEO陈华正式离职。有网友认为,“自己做医药电商了吧?应该不真的。”而2014年1月开始,华润就传出要在当年推出电商平台。后来华润万家相关人士又表示,华润电商e万家将于今年2月以后上线。6月,在与Tesco合作一周年之际e万家才以跨境电商的身份出现。7月1日,华润万家旗下e万家“港货店”在前海自贸区海运中心口岸楼开业。日前,e万家(ewjshop)跨境电商负责人李颢向媒体透露,e万家年内有望筹建第二家新店,模式将在前海跨境电商体验店的基础上再创新。随着华润万家对电商平台重视程度的增加,将有着丰富电商经验的于刚纳入麾下不无可能。
一起惠2015-08-10 08:58:54726 次
8月4日消息,据获悉,昨日,天猫“续签数据看板”正式上线,卖家可通过看板了解天猫2016年度各类目续签考核标准,并查看店铺目前的销售额、DSR评分,以及其店铺表现与考核标准之间的差距。天猫2016年度商家续签考核时间节点为2015年7、8、9三个月,之后将开始续签资质审核。据了解到,如上图所示,卖家可以进入天猫商家中心的“天猫商家名片”模块查看续签看板,查询自己店铺的DSR平均分、累计成交额等店铺数据是否达标,并在详情页中通过曲线对比图了解自己店铺表现与考核标准间的差距。续签商家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7、8、9月份累计店铺销售额满足各类目考核标准;2)7、8、9月份店铺评分(DSR)满足各类目考核标准;3)符合《天猫2016年度商家续签资质标准一览表》(预计2015年10月份公布)的标准。(专营店还需确保不少于2个品牌满足授权链路级数的要求。)据了解,在考核标准中,天猫方面将“销售额”定义为协议有效期内商家所有交易状态为“交易成功”的订单金额总和,并指出,该金额中不包含运费和因维权、售后等原因导致的失败交易金额。对于涉及跨类目经营的商家,天猫方面采取“就高原则”,按照其销售额最大的类目相对应的标准进行考核。第二项条件中的“7、8、9月份店铺评分(DSR)”则指最近180天的“描述相符、服务态度、物流服务”三项数据的店铺动态评分,例如“小于4.5的天数累计≤30天”指在考核期间店铺动态评分小于4.5分的天数总和小于等于30天。值得注意的是,服饰、网游及QQ大类将根据店铺类型及经营商品的区别而有不同标准,如服饰大类会区分冬季品类和非冬季品类商家、网游及QQ大类将区分店铺类型进行考核;而保健品及医药类目,大药房卖场商家不参与考核。据悉,预计今年10月,天猫将公布《天猫2016年度商家续签资质标准一览表》,并开放续签入口。
一起惠2015-08-05 08:53:42718 次
7月29日消息,跨境电商服务商嗨购科技宣布在新三板正式挂牌,股票代码为833031。这标志着其作为跨境电商运营商第一股登上资本市场舞台。据了解,嗨购科技成立于2005年,早期从事医药健康产品的进出口业务,后转型为专业从事电子商务运营服务的高科技公司。目前,嗨购科技是一家以跨境电商为主营业务的服务商,为全球品牌提供中国电商市场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互联网品牌整合营销、电商全渠道建设、店铺运营、仓储物流及IT系统解决方案等。嗨购科技方面介绍称,其团队平均年龄仅27岁,曾创造了天猫国际去年双十一保健品类目销售冠军、澳新地区产品销售冠军以及全球超市购物节销售冠军等战绩,并于2015年3月登上天猫国际TOP服务商排行榜。
一起惠2015-07-30 09:07:56487 次
7月24日消息,日前,以岭药业和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州通”)签订了《集团战略合作协议书》,双方制定了首期五年的战略合作规划,到2020年力争合作金额达到20亿元人民币。以岭药业方面表示,通过战略合作以岭药业将借助九州通全国医药配送平台,提升企业产品的销售能力,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此外,双方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在企业实力、市场影响力、电子商务、中药材、原料采购供销等方面形成互补互助。按照协议规定,双方战略合作的各类业务量总额,三年内力争达到年度目标15亿元,五年内力争达到年度目标20亿元。
一起惠2015-07-25 08:58:11532 次
近日,据《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先声再康在线药房总经理张移兵已在7月初辞职,将在好药师网上药店出任CEO。另据媒体统计,自2014年7月至今仅仅一年的时间,已有11位医药电商企业的CEO递交辞呈,辞去了公司的所有职位。据本报记者了解,在这11位医药电商CEO的离职人员名单中,不乏电商行业的资深人士,但仍无法避免被离职的命运。而另外4名离职高管至今仍是无业状态,如好药师网上药店CEO姚丰、金象网CEO牛征曌、海王星辰网上药店CEO钟日华及七乐康总经理赖裕锐辞职后,都称闲赋在家,准备自主创业,至于是否“回归”医药电商行业仍是未知数。一时之间,医药电商未火先衰的声音开始蔓延。不过,今年7月11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reMED2015重构医疗生态”高峰论坛上,壹药网CEO陈华用其公司今年1~6月份同比去年增长400%的销售数据,强力反击行业“未火先衰”之说。离职潮本报记者梳理医药电商离职CEO的名单发现,尽管他们一再强调是由于个人原因离开,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业绩目标未能达标遭遇团队调整或许才是根本原因。除了张移兵之外,2015年5月离职快货网的廖光会,目前赴任百洋网CMO,作为快货网的前董事长,廖光会在“2014思享互联网医药营销论坛”上曾预测2015年的网售药品规模有望突破400亿元,并预测处方药将向医药电商开放。不过廖光会最终没有等来处方药开放,而是去了百洋健康网。而今年5月离职的前七乐康CEO赖裕锐,则是赋闲在家准备自主创业。赖裕锐2012年3月份加入七乐康,在此之前七乐康电商运营团队只有四五个人,还有几个是刚毕业的学生,2011年只做了几百万元的销售,一年内9个月的单月营业额只有十几万元。2013年前4个月,七乐康电商销售完成了一个亿。也正是在其入职后,七乐康的电商业务异军突起,成为医药电商界的一匹黑马,在任期间成功引入天使投资,并主导完成3亿元A轮风险投资。作为七乐康天使投资与A轮风险投资的引入者与主导者,在七乐康一路高歌猛进之时选择退出,不免令人难解其意。今年5月份离职的还有海王星辰网上药店总经理钟日华。钟日华是海王星辰电商的创始元老,于2010年加入海王星辰负责组建及领导电商业务。根据中国医药电商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海王星辰电商2014年销售额达到2.4亿元,是唯一进入10强的大型连锁药店。相比之下,医药电商圈里另一位离职的大牌则是阿里健康前COO张守川。2013年8月,张守川应中信21世纪CTO王亚卿的邀请,出任中信21世纪COO。中信21世纪被阿里收购后,王亚卿升任阿里健康CEO。据了解,张守川曾在麦德龙中国和京东任职,具有十多年零售管理经验,2009年还曾出任京东副总裁。如今张守川告别了昔日的光辉,成为汤臣倍健移动医疗的合伙人。此外,离职原创始企业的还有上海药房网负责人陈青、原金象网CEO牛征曌、原健一网CEO何涛、康德乐网上药店CEO夏语、原百洋健康网CEO孙建等。这些一度在医药电商领域小有名声的管理者,离开了自己长达几年的创始企业。事实上,上述电商高管们的离职,多数是被迫的。2014年12月,有媒体曝出华润医药集团对旗下健一网的经营业绩和发展方向不满,在宣布原CEO何涛离职的同时也清洗了所在团队,将管理和运营权转与他人。尽管2013年健一网销售规模达3.8亿元,在全国医药电商网站销售额排行榜中位列榜首,但这对于年收入超千亿元的华润医药集团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原金象网CEO牛征曌的离职则更为悲壮。去年年底复星医药集团宣布完成向挂号网出售金象网的股权,完成集团整体剥离所有的药品零售业务,金象网的CEO一职则由挂号网副总裁芦子贵所取代。盈利难一面是医药电商高管离职,另一面则是各家医药电商销售额的大幅提升,而这源于医药电商市场目前刚刚起步。不过,多数医药电商均对其销售额的盈利数据只字不提。目前,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的规模大概为2030亿元,而整个医药行业的销售额仅有68亿元,占比不到0.04%。而有着鲜明对比的是,2010年美国的药品网络零售规模达到了1700亿美元,在整体药品零售规模中占比近30%。本报记者在多个医药电商论坛上看到上述数据,不过对于所有医药电商的净利润额,目前尚未有数据统计。在业内不少专家看来,我国的医药电商行业并未摆脱“烧钱”的阶段,而整体净利润仅有15%,远低于娱乐、服饰、装修等其他电商行业。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医药电商企业居高不下的管理成本侵蚀了实际利润。据了解,一个优秀的医药电商网站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网站建设、运营推广,而且物流仓储、药师咨询、药品进销存系统等硬件标准也要一应俱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医药电商发展深度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医药B2C业务平均毛利率为19.3%,费用率为20.6%,平均净利率为-1.3%,大部分网上药店均处于微亏状态,少数盈利的药店,净利率也不超过2%。以康爱多为例,其2013年收入为1.61亿元,净利润304万元,净利率为1.88%。按照监管要求,网上药店获得互联网交易证书之后,可销售的产品范围是药品(OTC)和医疗器械。实际的销售收入构成是药品只占37.71%,器械等其他产品占比超过60%。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告诉记者,由于医药电商禁售处方药,因此在与传统药店进行竞争时,医药电商并无太多优势。事实上OTC药品由于进入市场多年,价格和用量都比较稳定,其利润率已相当稳定。目前医药电商的整体投入成本并不比连锁药店低多少,药店则可以利用聘请有医师证及处方权的医师坐堂。凭借此种模式,传统连锁药店可以获得不菲的处方药收入,这一点医药电商尚难以企及。2014年5月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先行发布《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一度成为医药电商的救星。《征求意见稿》提出了线上药品经营者需建立执业药师在线药事制度后,即可从事线上处方药经营。券商研究报告显示,线上处方药经营放开意味着医药电商的市场空间将从2000亿元的OTC市场扩展至近万亿元的OTC+处方药市场,进而扩展至3万亿元规模的大健康市场。对各大电商和医药企业而言,一旦政策落实,摆在面前的无疑将是价值万亿元的市场。不过今年3月2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网售处方药方案短期内不会出来,因为网售处方药的放开将涉及安全、支付等多方因素,真正执行和监管起来面临多方挑战。业界人士认为,这一表态也给了渴望开放网购处方药政策春风的医药电商一记闷棍,而抢跑网售处方药的电商则会被重罚。
一起惠2015-07-20 09:26:09609 次
虽然阿里巴巴没能港交所上市,但旗下的阿里健康和阿里影业今年在港股市场的表现赚足投资者的眼球。不过有投资者认为,阿里巴巴入主阿里健康后,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健康主营业务,阿里健康的股价也从最高时期的14.32港元快速跌至了最低的4.1港元,市值出现大幅缩水。欲改变医药生态《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本月初阿里健康提出了一份收购草案,拟以194.48亿港元的金额收购在线医药业务。若收购顺利完成,那么阿里健康的主营也就清晰地浮现了出来。收购草案显示,阿里健康2015年4月15日与AliJKInvestment(以下简称AliJK)以及个人投资者陈文欣订立协议,阿里健康拟通过发行股份及可换股债券的方式,收购北京传云物流控股有限公司(BeijingChuanyunLogisticsInvestment,以下简称BCLIL),该公司的业务就是在天猫上运营,供在线大药房店铺销售产品的B2C在线交易平台。截至2015年6月30日,该平台为超过300家在线大药房商家及客户群提供了服务。其中AliJK和陈文欣分别持有BCLIL90.44%和9.56%的股份。值得注意的是,AliJK是阿里巴巴的全资子公司,同时也是阿里健康的现股东,而陈文欣则是阿里健康执行副主席陈晓颖之弟。此次收购属于关联交易。而在收购完成后,阿里健康将运营天猫上唯一为在线大药房商家出售需C类许可证产品的B2C在线交易平台。C类许可证指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C类),持有人有权按相关法规在网络出售非处方药、医疗器械、隐形眼镜及特定计生用品。对于此次收购,阿里健康称,相信通过收购事项能够为中国医药保健业的消费者及参与者建立一个应用技术解决方案。此外,经扩大后的阿里健康将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医药保健旗舰平台。据易观智库数据,2014年中国药品销售额达1.24万亿元,但是医药保健市场的产品供应链冗长及分散。阿里健康认为,中国医药保健市场的现状为技术和解决方案开发商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阿里健康能有助于加快改变医药保健产品及服务在中国的供应方式。展开大健康布局去年阿里巴巴及一致行动人入主阿里健康后,将公司原名从“中信21世纪”改为“阿里健康”,就预示着阿里巴巴将在大健康领域进行布局。事实上,阿里健康也积极地在多个方面进行布局,如:上线阿里健康官网、推出阿里健康云医院平台、上线阿里健康移动APP、布局阿里健康云平台和电子监管平台等。而阿里健康此前的主营业务仅包括药品电子监管码等。此外阿里健康还与新浪、快的、一号专车以及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合作。上述的种种举措,都可以看出阿里试图布局药品端、药店端、医院端,并建立一个完整的医药生态闭环的布局。值得注意的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阿里健康的众多布局还没有得到明显收益。截至到今年3月31日的阿里健康年报显示,上一年度阿里健康收入3720万港元,亏损1.02亿港元,同比分别增加35.3%和159%。不过,此次拟收购的BCLIL却已有较好的业绩。BCLIL在2013至2015三个财政年度的收入分别为2060万元、5770万元和1.03亿元,净利润分别达1274万元、4227万元及5550万元。个指标均有明显增幅。平安证券也指出,阿里健康是阿里巴巴整合医疗资源、推进大健康战略的资本平台,其产业闭环正在逐步形成。
一起惠2015-07-17 09:00:01840 次
作为行业风向标的阿里健康近日发布的截至2015年3月31日年度业绩公告,让此前坚定看好“互联网+医药”的人多少感受到了一丝凉意。数据显示,归属于阿里健康拥有人的年度亏损额为1.01亿港元(约合8000万人民币),较上一财年亏损额增加159%。不过,巨额亏损似乎未能阻挡阿里健康对这一新业态的押注。阿里健康内部人士透露,已经在试图用新的APP,以B2C+O2O的药品零售形式,整合天猫在线医药平台和阿里健康药品O2O的线上线下药品销售模式。新APP肩负重任近期,阿里健康没主动发声,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否认了放弃在医药电商和处方社会化流转方面尝试的传闻。不过,此番巨亏后,阿里健康丝毫没有改变既定扩展路线的意思,其近日披露阿里的公司业务方向就指,公司将继续推广实施药品电子监管网及提供相关技术支持服务,同时,将致力于建设一个连接中国医药健康行业参与者的服务网络,“整合线下与线上交易平台以供更多数目及类别的药品及其他医药保健产品使用”,并持续扩展平台服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而作为践行上述路线,和业绩自救的一大举措,就是阿里健康已表示,即将推出阿里健康医药电商APP,以此承担整合天猫在线医药平台和阿里健康药品O2O的线上线下药品销售渠道的任务,最终通过B2C+O2O的药品零售形式,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购药选择。此外,为了更好地展开大数据业务,阿里健康还试图在阿里健康医药电商APP整合B2C+O2O的基础上,借助人脸比对技术和通讯工具“钉钉”(也有APP端),加速布局远程医疗和转诊服务,以应对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药品网售业务何时爆发仍是未知数无论在移动医疗还是医药电商领域,这两年的行业增长速度都远远超过其他领域。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表明,中国医药电商交易规模由2010年的1.5亿元增至2014年的68亿元,预计2015年医药电商的交易规模将达到百亿。《2013中国医药互联网发展报告》则显示,2014年中国线上医疗市场将增长到187亿元,2015年预计可达290亿元。也正是基于此,在2014年阿里巴巴入股后,阿里健康加大了对该领域的投入。阿里健康业绩公告数据显示,与上一财年对比,年度开支中增幅最大的是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以及产品研发等基础建设导致的人力成本支出。正如外界所观察到的,阿里健康在2015年初大力推行药品O2O计划,迅速吸引了超过300家连锁药房的20000多个实体零售门店参与其中。同步开始搭建的云医院平台,为医疗机构提供免费的云HIS系统,以推动打通医疗机构数据库。这两个项目都在基础建设阶段,在人力物力上的投入必然是巨大的。但南都记者采访业内多个B2C药品电商,得到的消息均显示业内对未来依旧存在不确定性。“应该说,‘赚钱’效应比去年好很多。一是可以赚资本的钱,二是,行业的成熟度比去年更高。但这一行业目前还是面临政策不确定、核心人才紧缺、运营成本高等问题。以处方药网售年内能不能启动这一问题来说,目前还是未知数。但这似乎已经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因为所有人都在做处方药放开的准备。这些人包括央企华润,也包括地方医药国资巨头上药集团。这些准备其实大家都在‘修路’。”百洋健康网集团CMO、百洋电商总经理廖光会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如是分析。廖此前是广州一家医药电商的创始人,后被百洋健康网并购。“目前药品网售领域,除了要有竞争力,还要有耐力。以前在第一梯队的,部分已经在慢慢掉队,目前大家还是在熬,等处方药网售放开政策的出炉。”一家总部在广州的大型B2C药店的相关负责人也如是说。
一起惠2015-07-09 09:23:10645 次
6月30日消息,近期阿里健康除了正在开发互联网医疗场景中的实际应用外,还推进对医药电商的规划。获悉,阿里健康原药品O2O团队和天猫医药馆团队已联手组建一个秘密项目组,计划推出一款专注于医药电商的APP。据悉,该APP是一种全新的B2C+O2O药品零售模式,可实现一站式购药服务。用户除了可以通过手淘、天猫客户端能够体验在线下单外,还新增药品智能导购、物流配送选择、用药安全提示、药品扫码等功能模块,目前其基本覆盖了用户在购药过程中的整套服务流程。另外,阿里健康内部人士透露,这款医药电商APP将于与原阿里健康App区别开,阿里健康将更注重打通医医、医患之间的信息通路,为用户实现更个性化的就医体验。新App则侧重于打通线上线下的药品销售体系。自此,阿里健康欲打通“医+药+患”在线医疗全链条闭环的野心趋近实现。但在处方药政策还未放开前,阿里的野心依然存在着一个缺口。同时,阿里健康在实现闭环的过程中也付出了较大的成本。根据阿里健康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期间,阿里健康出现较大亏损,且亏损幅度同比大增200%,外界猜测此次亏损高达上亿港元。高付出是否就有高回报,在国家政策未开放前没人能够断定,但从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的讲话中可以了解到政策的风向。“互联网上涉及医学诊断治疗是不允许开展的,可以做健康方面的咨询。当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情况在不断出现,我们也要不断完善政策,对这些行为加以规范。”宋树立曾称。
一起惠2015-07-01 09:17:19560 次
竞争非常激烈,资本的支持下大家都花费了高昂的代价抢用户,然而这都不能改变市场空间有限的现实。现在,大姨吗把勺子伸到了一个新“杯子”里。如假包换的富二代柴可最近刚刚读完《人类简史》,深受此书启发,他正考虑将创业变成一种家族使命,要求以后柴家每一代人都必须创业,“看看最终会不会产生一个新的人种”。柴可的父亲就是一个医药领域的成功创业者。尝试像父亲一样白手起家,柴可在大学毕业后连续创立了六个创业项目,最终女性健康管理应用大姨吗坚持了下来,C轮估值达到两亿美金。从经期管理工具起步,再增加女性健康社区,大姨吗的商业化之路颇多波折。三年积累后,柴可发现,经期管理本身是一个存量市场,而此前市面上已有数十家同类产品。竞争非常激烈,资本的支持下大家都花费了高昂的代价抢用户,然而这都不能改变市场空间有限的现实。“即使我们造出了更大的勺子来分羹,杯子还是这么大,早晚有一天会被舀光。”现在,大姨吗把勺子伸到了一个新杯子里。去年3季度开始,大姨吗收缩了投放,开始韬光养晦,谋求破局。其间,柴可进行了8个月的秘密部署以建立壁垒。今年3月,大姨吗电商频道“美月优选”上线;5月,核心产品“周期购”上线。闭环正在形成,大姨吗商业模式雏形已现。“打硬仗”:争夺用户在找到“新杯子”之前,大姨吗很长一段时间都陷入在耗费精力的分羹争夺战中。2012年初,大姨吗正式上线,开始做经期管理工具。起初,市场并不看好这一领域,认为在手机上记录经期可能并不符合中国女性的使用习惯,发展前景模糊。但随后,大姨吗用户增长稳健,并陆续获得天使轮、A轮融资,大大小小的同类产品开始涌入,市场陡然变得拥挤。2013年中旬,看到了增长前景、也注意到了强大对手,柴可开始了一轮以赢得竞争为导向的光速融资,B轮在45天内就完成了从和红杉初次见面到资金到账的全过程。手握1000万美元,大姨吗开始在资方的支持下“打硬仗”,在市场和渠道上花费重金争夺用户。钱并没有白花,用户数的增长切实可见。但柴可很快发现,在大家埋头竞争的格局下,用户获取成本越来越高,陷入了一种“死命砸”的白热化烧钱战,连应用市场对他们的投放期望也在不断提高,鹬蚌相争,只会让渔翁得利。更为关键的是,柴可意识到大姨吗还并不是像大众点评、滴滴快的那样有流水闭环的产品,花钱拉来了用户,但用户的经济效应到底在哪里?同时,充裕的预算也使得获取用户非常简单,柴可担心,这样会不会让团队变懒,丧失竞争力?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掌门人需要闭关修炼,柴可决定带着团队慢下来,沉淀和反思。“快速增长下其实很多团队内部的问题会被掩盖,我们看到很漂亮的60度角的增长,但这很可能只是大量投放带来的,如果有一天没钱投了,怎么办?”柴可反思,B轮融资后一味的埋头争夺用户虽然是局面所迫不得不做,但其实并不是最有效的方式。于是,从2014年三季度开始,大姨吗缩减了投放预算,有的月份一个月投放才十几万,逼着团队去抠方法、抠流量,把真正务实的人留下。但用户的获取仍在变难。柴可发现,市场上40多家竞品,所有人的增量都在往下走。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当大家都在同一种场景里竞争时,市场空间就会像跌落在三维空间里的四维泡泡,很快将会耗尽。面对几千万注册用户和几百万日活用户,柴可开始寻找新场景下的商业化出路。拿着C轮融资的3000万美元过桥资金,他给自己设定的过渡期是两年:允许试错,但需要真正看清楚方向,完成卡位布局。“新杯子”:垂直电商在三年的运营基础上,商业化的曙光来得比想象的更快。跳出竞争后,冷静下来的柴可很快找到了一个看起来不错的“新杯子”:女性健康生活方式电商。这是一个看似很饱和,但仍然有机会的市场。表面上看,线下超市和京东等电商巨头已经能够满足消费者,但对于经期卫生用品这样消费频次固定、使用时间机动的商品来说,方便和低价仍是亟待满足的需求。比如,在过去的消费场景中,用户可能会在超市低价促销时采购一大堆卫生巾搬回家中,但在上班需要用时却会发现办公室里仍然没有。或者,在网上订购的产品,送到时却发现包装“脏脏的”体验很差。只要有需求没被满足,其中就有机会,柴可判断,优化服务的女性电商一定有市场。5月20日,大姨吗上线“周期购”产品,其中最基础的就是每个月给用户快递当月卫生用品。通过大姨吗掌握的经期数据,“周期购”可以给用户推荐合适的购买量、提供红糖姜茶等搭配产品,随后按月提前将商品以“礼包”形式送到。上线第二天,“周期购”的订单数就达到了数万,甚至面临爆仓。快速的用户转化超出了柴可预期,仿佛“柳暗花明又一村”。但虎视眈眈的其他勺子仍在逡巡,想要安心品尝这杯新羹,就需要建立好壁垒。“我们从去年三季度末开始布局,前面也是试水,不想把意图完全暴露,”柴可说,“但我们花了8个月时间,自建了整个电商体系,包括供货商环节、中间商控制、物流议价、仓储等等,已经全部走通,这是一个极高的壁垒。”壁垒之一在于供货渠道。通过前期的供货商布局,大姨吗已经能够提供包括苏菲、高洁丝、护舒宝、ABC等主流品牌和日本花王、韩国Kleannara等进口高端产品,“几乎涵盖了市面上的优质品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品质监控,特别是进口产品,需要确认供货商资质、建立抽查等制度保证正品。壁垒之二则是极低的价格。比如,一款主打的七度空间卫生巾套装的包邮价是9.9元每月,而同样的产品在京东的零售价是29.7元。“9.9还包邮别人做不到,我们能做到,这就是壁垒。”柴可说,为了实现低价,在过去的八个月中大姨吗和整个供应链流程死磕,比如供货商和快递,我们拿到了有竞争性的价格。“这样的成果别人也许花一段时间可以复制,但是那时我们已经跑得更远”,柴可说。在商业化目的之外,大姨吗涉水电商,仍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些优质的服务留住用户。“我们的基建是精耕细作的用户准确数据,”柴可说,“我们有一个7人的算法团队来保证周期数据的准确。只有专业度才能带来信任感,只有用户长期使用我们才有盈利可能性。从电商尝试上就可以看出,目前消费者大多是我们的忠实用户。”现在,柴可只给大姨吗电商产品打50分,认为在用户体验上还有很多提高的空间。而明年年底,大姨吗的目标则是达到50万日单量。“现在更多的是担忧,有一种危机感,团队扛不扛得住?人才结构、资金链有没有问题?我们仍在摸索”,柴可说。
一起惠2015-06-30 09:25:45646 次
健一网成立于2010年,它隶属于上海健一网大药房有限公司,是华润集团着力培养的电子商务平台,健一网的目标是成为国内领先的B2C和B2B医药平台。健一网是华润集团的一家大型的药房网站,也就是中央企业下的一个药房网。华润集团它可是世界500强企业,在实力上可以说是无人匹敌。华润集团现在着力想把健一网打造成一家集医药、化妆品、零售、保健品批发为一体的优秀电商企业。健一网是一家具有可在网上销售药品资格的正规网上药店,销售商品包括:“药品、营养保健、母婴用品、家居百货、美妆护理等”,并提供在线问答、在线咨询等一对一服务。所以,不管是从实力,还是从安全,都可以相信健一网,并放心使用。
2015-06-26 08:47:45981 次
6月9日消息,360公司与国药集团下属国药国华宣布,两家公司已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出资成立在线医药销售的电商公司。双方的出资数额、股权占比、医药销售的具体模式等信息,尚未披露。据了解,国药集团将为新公司提供尽可能广泛的资源和药品品类,支持电商平台的发展;而360将协助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建设,保证平台的运行和交易安全,并为平台提供搜索、云计算、大数据、移动APP开发等技术支持,以及包括互联网营销、客户等在内的各种资源。国药集团经营超过3万多种不同类型的药品及保健品,包括处方药及非处方药,以及个人护理产品及医疗用品,其分销网络遍布中国34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与近6000家国内、外供应商,近4000家分销商保持着密切业务合作,是中国医药行业唯一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一起惠2015-06-10 09:14:50535 次
出于拓宽营销渠道、完善产业链布局之考虑,康恩贝进军医药电商的步伐再度加快。康恩贝今日披露,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和瑞控股、通联创投等15名交易对象持有的浙江珍诚医药在线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珍诚医药”)共计4230万股股权(占总股本的26.44%),整体收购价格为23265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所持珍诚医药股权比例将增至57.25%,后者由此将纳入康恩贝合并报表范围。此前,康恩贝曾于去年12月收购了珍诚医药30.81%股权,基于此,公司本次收购行为构成“最近12个月内连续对同一或者相关资产进行购买、出售”的情形,因此前述交易行为将纳入本次股权收购的累计计算范围。加之标的资产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营业收入占康恩贝相应指标比例超过了50%,故本次交易已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珍诚医药是一家医药健康电子商务及渠道增值服务运营商,也是我国首批获得医药分销B2B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质的企业,拥有自主开发并运营的医药B2B电子商务平台“医药在线”。康恩贝表示,珍诚医药优质的B2B电子商务平台和丰富的线上销售渠道,有利于公司在互联网改造、升级行业的巨大机遇面前进一步加强医药行业电子商务的资源部署和能力升级,为未来减少互联网对医药行业冲击所带来的风险打下更为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公司实现对珍诚医药优质B2B电子商务资产的控制之后,基于互联网的医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垂直产业链已打造完成,未来通过发挥协同效应,可以实现产品利润率的上升。而对连续冲刺上市未果的珍诚医药而言,此番被康恩贝“收编”,也令其曲线实现了“上市梦”。事实上,珍诚医药早在2010年便曾申请在创业板上市,但由于彼时经营规模偏小、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公司无奈于2010年6月撤回申报材料。“休整”过后,珍诚医药2012年再次冲刺创业板,然而当年4月因发生“铬超标胶囊”行业性事件,加上与客户之间的票据纠纷,对公司财务和经营造成较大的不确定性,珍诚医药不得不在2012年5月申请中止审查,并于10月份再次撤回申报材料。面对两次创业板上市未果的结局,珍诚医药似乎并不甘心,去年9月再次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不过,随着康恩贝去年末出手收购30.81%股权,致其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动,珍诚医药随之放弃了新三板挂牌计划。
一起惠2015-05-28 09:46:50508 次
医院挂号又多了个渠道:微信!患者通过关注微信的京医通卡公号,注册后即可预约。此外,京医通系统还通过与社保卡的绑定,实现医保就诊患者不用为检查、开药等一遍遍排队付费的问题。这两项新政昨天起在世纪坛医院试点,预计今年6月份在全市市属医院推广。体验微信支付仅需一两分钟市民王女士前两天带着发烧的孩子去某三甲医院就诊,排队挂号、就诊后,医生开了验血化验单,王女士带着孩子去排队交化验费,验完血等化验结果出来后找医生开药,王女士又排队交费,排队取药。而通过此次新实行的政策,就可免除两次排队交费的麻烦。记者昨天在微信里关注京医通卡公号,发现可实现“挂当天号”、“预约挂号”、付费等功能,还有挂号、交费等记录。记者以普通患者身份进行实地体验,医生开出化验单、药费单后,患者首先通过手机关注京医通微信公众账号,绑定本人之前办理的京医通卡,点击北京世纪坛医院,提交相应支付请求,手机微信就会收到所需支付费用金额,输入支付密码,确认后便可直接通过微信支付缴纳检验费、药费等,整个缴费流程仅需一两分钟,免去多次排队的折腾。应用医生在诊室即可“刷卡”此外,如果预先向京医通卡内存钱,医生也可在诊室通过刷京医通卡实现患者的免排队支付。京医通卡首次与社保卡绑定需到医院的建卡中心激活。患者目前可在这里用现金或银行借记卡向京医通卡内存钱。今后京医通卡将可实现类似于支付宝一样的网络充值功能。除目前开通的微信支付外,京医通后续还将逐步开通其他第三方支付方式。此外,社保卡在京医通系统的应用,使全部就诊人群个人自付部分的医药费均可享受便捷的京医通系统缴费服务,包括外地来京就诊患者,以及北京地区新农合、公费医疗和医保等各类患者,使项目真正实现了就诊人群全覆盖。计划电子医疗档案将可存取作为微信挂号的首家试点医院,世纪坛医院每日放入京医通卡微信公号的号源占该院号源的20%。预计到6月份,市属各大医院都将在其中放入号源。未来京医通卡还将实现电子医疗档案的存取,方便患者就医。京医通项目于2012年4月21日上线,此前主要是向非北京市医保患者发放京医通卡,实现跨院诊疗结算一卡通。上线三年来已覆盖包括北京世纪坛医院、同仁医院、首儿所、西苑医院、望京医院在内的23家三甲医院近30个院部,累计发卡量突破300万张。此次京医通卡实现与社保卡绑定,将可为大量拥有北京社保的居民提供便捷服务。京医通卡在所覆盖的医院建卡中心办理。挂号流程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京医通”,选择账号主体为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的,点击关注。进入京医通微信公号后,选择就诊服务,选择“当天挂号”或“预约挂号”。在列表上选择要挂号的医院、科室、具体时间的号源,点击“挂号”。患者需要用北京社保卡或京医通卡来绑定自己手机上的该微信号,按照要求填写社保卡条码号或者京医通卡卡号、身份证、手机号等信息。完成挂号后微信支付挂号费。
一起惠2015-04-29 09:59:23771 次
今后翻看中国啤酒第一品牌华润雪花的财务数字会方便多了。通过资产腾挪,雪花品牌母公司华润创业将剔除非啤酒业务,这不仅提高了公司在业务上的透明度,还为啤酒业务进一步的市场拓展预留了更大的资源空间。行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雪花啤酒虽为当前国内产销量最大的品牌,可是其业务数字都隐含在母公司多项业务中间,加上兄弟业务的拖累,导致其市场价值被低估,如今产业板块梳理明晰后,短期内在股市有一个提振效果,长期对于雪花啤酒并购和深化市场改革也都有裨益。私有化亏损业务4月21日,停牌近两个星期的华润创业发布公告称,母公司华润集团提出建议以280亿港元收购该公司旗下的非啤酒业务,届时,华润创业将战略转型专注于啤酒业务,该可能出售事项须获得独立股东的批准及若干银行及第三方的同意。资料显示,目前华润集团持有华润创业51.78%的股权,而华润创业旗下涵盖零售、啤酒、饮料、食品等业务领域,且持有华润万家、雪花、怡宝、五丰等多个品牌。对于该举措,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指出,“在面对零售业调整整合的大背景下,我们高度支持华润创业战略转型成为专注于啤酒业务的领导企业。华润集团是为华润创业的公众股东提供一个实时变现非啤酒业务的机会。”且不论长远的战略发展,仅就当下的财务表现而言,此番剥离就将给华润创业带来即时的利好。正如华润创业主席陈朗所说的,“将让啤酒业务价值从原有的复合结构中释放出来,华润创业的公众股东无须继续面对复杂的非啤酒业务需进行的重组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而且有助市场评估啤酒业务的独立价值。”华润创业2014年的业绩单就揭示了这样的调整“初衷”,该公司2014财年实现营业收入1688.64亿港元,同比上升15.3%,净利润则较2013年的16.42亿港元,大幅下跌148.36%,亏损7.94亿港元。如果分业务板块来看的话,该公司啤酒业务及饮品业务分别实现7.61亿港元和2.37亿港元的净利润,但是占比最大的零售业务,因重整门店及所购Tesco亏损造成的负担,使得该板块最终亏损13.59亿港元,加之食品板块亦亏损1.34亿港元,才导致该公司出现自1992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据知情人士透露,华润集团内部对每个一级利润中心的业绩考核甚严,亏损业务将在考核期内由集团暂接手重新培育或被最终剥离。比如华润集团曾在十年前以相同方式对水泥业务进行过退市重组,待重组转型完成后再重新上市。资料显示,华润创业也曾多次进行资产注入和资产置换。2009年,华润创业以49.37亿元向母公司收购连锁家世界超市及啤酒厂,同时向母公司出售香港国际货柜码头、盐田港国际集装箱的股权及纺织业务。同年12月17日,该公司还以38.8亿元向思捷环球出售所持中国合资公司TacticalSolutionsIncorporated的51%股权,并通过此项交易获利32亿元;而该公司旗下商超体系的深圳市三九医药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也未逃脱被出售的命运。2014年2月10日,华润医药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其持有的三九医药连锁6.3953%的股权。这些举措的背后也是华润创业在长期战略与短期业绩之间进行的平衡。华创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黎汝雄就表示,公司并不后悔购入Tesco,目前中国零售业出现经营环境变化,导致扭亏情况或超出预期,加上须继续投资电商等互联网+经营模式,所以在考虑到股东对集团转型的耐心时间不一,所以决定将这些业务剥离给母公司,华创则专注于潜力较好的啤酒业务。“非啤酒业务表现持续疲软。华润集团将这些业务私有化,将会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及资源来改善这些表现欠佳的业务。”陈朗坦言。零售业务或分拆上市?完成此次“不良资产”的清理后,华润创业将仅保留华润雪花啤酒。据华润创业透露,旗下啤酒品牌“雪花Snow”连续九年成为中国市场销量最高的单一啤酒品牌,约占整体市场份额的24%。截至2014年底,华润创业在国内共有98家啤酒厂,年产能超过2000万千升,且自1994年成立以来,通过频繁并购及内涵增长,销售收入及净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26%及23%。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则指出,为了将利润做到最大化,啤酒股会更加专注去做,或许会争取更多的资金注入,并加大并购步伐。前几年的密集并购过后,当前留下的可供并购的优质企业已经不多,华南市场的珠江啤酒被巨头挤压,日子并不好过,迟早会被巨头吞并,各方也在洽谈,“综合考量下,雪花拿下珠江的可能性比较大。”黎汝雄也公开对外表示,未来啤酒业务会关注收购机会,并强调该公司过去在并购方面的成功率并不低。华润创业的大笔剥离,或许只是华润集团业务调整的“冰山一角”。就在华润创业剥离非啤酒业务的前一天,华润集团旗下华润双鹤也宣布以37亿元收购华润赛克。华润双鹤指出,“通过此次收购,可将华润双鹤作为华润医药集团下属的化学处方药业务平台进行整合。”虽然华润集团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两件事情先后发布,只是巧合,但是从华润集团近期的动作不难看出,2014年4月份走马上任的华润集团董事长、招商局原董事长傅育宁正在对华润系旗下业务进行“大刀阔斧”的梳理。事实上,傅育宁为业内所称道的正是其当年对招商局的内部调整。在1997和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前夕,傅育宁协助彼时的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完成了业务架构的调整,将非主业和主业中的非控制性业务进行出售,从而帮助招商局度过了风险。此时的华润集团也面临着类似的境况:经历快速扩张后,诸多业务板块尚待厘清,傅育宁的到任也被认为是恰逢其时。而其在华润集团2015年的新年献词中就已经提出了“推动企业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增长转型、提升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率”的目标。在朱丹蓬看来,剥离掉的业务并非没有价值,而是需要进一步深挖。“在当前跨国企业占据中国商超市场的背景下,国家也会扶持一些本土零售企业,华润万家是大有机会的。”事实上,2013年华润创业旗下零售业务依然为其贡献了约7.34亿港元的净利润,2014年5月完成与英国Tesco组建合资公司后,才开始步入净利润的下坡路。华润创业管理层曾估计,Tesco合资业务至少要到2017年下半年才能转亏为盈。所以,华润集团需要把雪花啤酒业务解放出来,并由集团来承担零售业转型调整期的压力。有评论认为,待到华润零售业务步入正规后,极有可能会单独上市,实现资本扩容。
一起惠2015-04-28 09:15:00519 次
4月17日早间消息,阿里健康公告最新人事任命,董事会公告宣布,即日起,阿里集团18位创始人之一、阿里集团合伙人吴泳铭将担任阿里健康董事会主席兼非执行董事,王磊担任阿里建康CEO兼执行董事。新任阿里健康董事会主席吴泳铭,40岁,现为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吴泳铭是阿里巴巴集团18位创始人之一、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吴泳铭在阿里巴巴历任集团搜索业务、广告业务和无线业务的负责人,目前担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的特别助理。吴泳铭领导开发了对整个广告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的基于互联网的阿里巴巴广告体系。同时,吴泳铭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了阿里巴巴B2B、淘宝、支付宝等阿里集团重大业务的初创,并在初期领导了淘宝无线化的手机淘宝业务。新任阿里健康CEO王磊,35岁,在阿里巴巴集团就职超过10年。公告显示,王磊自2003年进入阿里巴巴,在包括客户管理业务、广告业务、无线业务等多个部门担任过职位。2013年9月起,王磊出任阿里巴巴集团淘点点事业部总经理,独立承担淘点点事业部的管理运营。据悉,此次任命的阿里健康两位高管在阿里集团有超过10年的工作经历,在互联网、大数据运用、电子商务运营及团队管理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并且两人均有过无线互联网及线上线下融合业务的背景和经验。阿里巴巴集团COO张勇表示,非常高兴两位有着丰富经验的阿里集团高级管理者加入阿里健康,推动阿里集团未来重要战略领域医疗健康的发展。希望阿里健康管理团队能运用自己在互联网、电子商务、医药方面的积累,帮助阿里健康业务与阿里集团现有的业务更好地融合、协同,将阿里健康打造成为一个覆盖药品、医院、医生、第三方医疗检验机构、医疗保险、健康管理、患者等的生态系统。此前4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转让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的营运权给予阿里健康,交易完成后,阿里健康将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子公司。
一起惠2015-04-20 09:46:09722 次
在经历了半个多月的停牌后,阿里健康于4月15日复牌。公告显示,阿里巴巴集团已和阿里健康达成最终协议,将转让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的营运权给予阿里健康,换取对后者的持股比例上升至约53%,将其变成阿里巴巴的子公司。15日早盘复牌时,阿里健康大涨约77%,报12港元,停牌前报6.78港元,而15日收盘时涨幅达80.83%,报12.26港元。这次交易资金折算下来约为194亿港元,这实际就是目前天猫医药业务的整体估值。健康和快乐,在阿里巴巴未来追求的这个“天平”上,一边是阿里健康,一边是阿里影业,两者近期动作频频,都在持续增加砝码。《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向阿里方面了解到,这次对天猫药品电商业务的剥离注入,目的是进一步打通旗下医药业务资源,也对未来的阿里健康云医院的模式推广进行铺路。天猫在线医药价值几何根据双方此次签署的协议,阿里健康获得天猫医药馆运营权的代价是转让其新发行的股份和可转换债券。目前,阿里集团拥有阿里健康38%股权,待该交易完成后,这一持股比例将上升到约53%(如可转债完全兑换以后,将上升到约54.6%)。届时,阿里健康将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子公司,预期交易将于2015年第三季度完成。阿里健康是在2014年10月由中信21世纪更名而来,在此之前的2014年1月,阿里巴巴联手云锋基金,斥资1.7亿美元战略投资中信集团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中信21世纪,后者拥有国内唯一的药品监管码体系。该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和云锋基金共同拥有中信21世纪54.3%的股份(其中阿里占股38%)。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的重组中,阿里将旗下的天猫医药业务打包注入阿里健康所涉及的资金为194.48亿港元。15日下午,《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向阿里巴巴相关人士了解到。这实际上是目前天猫医药业务的估值。天猫在线医药业务为何值这些钱?目前,186家拥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的药房在天猫平台上销售非处方药、医疗器械、隐形眼镜和其他保健产品。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的总商品交易额达到了47.4亿元人民币。今年2月,天猫医药馆联合菜鸟物流和高德,为消费者提供网购药品3小时送货极速达的服务。用户下单后,订单会通过高德地图自动分配到离消费者最近的区域,从距离收货地址最近的线下药房发出,目前该服务在北京、上海、杭州三个城市部分区域试点,该服务也对抬升其估值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此次阿里巴巴的注资举动,在行业内被视为符合打通药品流通链条、优化流通渠道的目标,同时为下一步网络处方药政策的开放埋好伏笔。一旦网络处方药政策开禁后,这186家已入驻的拥有互联网药品交易C证的连锁药店将彻底打通医、药、患链条中的药品流通环节,为阿里健康云医院的未来布局铺路。由于和政策的高度捆绑等原因,医疗在中国成为互联网最后涉足的一块处女地,相比于美国每年在健康领域的花费已占其年GDP的15%,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只占GDP的5%~6%,从目前BAT三巨头对医疗领域的大举收购和布局的态势来看,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各大企业争相进入的领域。云医院打造互联网医疗生态近期,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经历了一系列业务架构调整,比如新成立的阿里汽车事业部,是整合集团旗下的大数据营销、汽车金融、车主平台等资源,协同汽车生态产业链各合作方,通过无线业务场景做汽车电商O2O服务;另外,智能生活事业部也是阿里最近新成立的部门,整合了旗下阿里智能云、天猫电器城和淘宝众筹的资源,扶持智能硬件的孵化。不难发现,这些架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朝着资源整合的方向在布局,而此次将天猫医药馆的运营权剥离给阿里健康,也是类似的思路,将业务交给更专业的部门去做,配合以其他业务单元的资源,迎接“聚变”。阿里巴巴集团COO张勇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阿里巴巴对健康领域的布局是想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改变患者就医的方式和流程,比如拿就诊环节来说,患者在A医院的检查信息保存在A医院的后台IT系统中,当其去B医院就诊时这些信息是不互通的,打通问诊信息将是未来阿里巴巴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医保的打通是阿里在医疗领域正在啃的一块硬骨头。据内部透露,走得比较靠前的广东地区目前已经能实现统筹账户的在线结算,但全国各地的医保政策有上千种,光浙江省就有79个,对接任务很重。在不久前的一个阿里媒体沟通会上,阿里健康相关人士对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记者介绍说,杭州邵逸夫医院正在和支付宝尝试让医生在支付宝上“开店”,实际上是鼓励医生利用碎片时间与用户在支付宝钱包上进行互动。更大的设想被寄希望于今年4月初上线的阿里健康云医院。据此,未来的问诊流程将变成,用户打开阿里健康APP,在线向入驻云医院平台医疗机构的医生进行咨询、预约挂号,医生线下对患者诊断后开出电子处方,患者用APP上的电子处方在线下单,周边药店抢单响应,之后药品就由配套物流公司送上门。在上述过程中,患者还可以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上门采集服务,4月1日阿里健康和第三方检验机构迪安诊断合作,推出为医院诊所和患者提供的网上医学诊断服务,就是一次尝试。与零售药房打通,丰富药品支持,提高用户购药体验;与诊所、医院等医疗机构签约,吸引多点执业医生入驻,继而引入第三方机构重塑医疗流程;探索对接医保报销,社保打通,阿里健康的三步走正在稳步实施中。
一起惠2015-04-17 08:58:09722 次
4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今日宣布和香港上市的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最终协议。根据协议,阿里巴巴集团将转让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的营运权给予阿里健康,以换取阿里健康新发行的股份和可转股债券。阿里巴巴集团目前拥有阿里健康约38%的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将上升到约53%(如可转债完全兑换以后,将上升到约54.6%)。阿里健康将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子公司。目前,186家拥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的药房在天猫平台上销售非处方药、医疗器械、隐形眼镜和其他保健产品。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的总商品交易额达到了47.4亿元人民币。在交易完成后,消费者将能继续在天猫上在线购买相关产品,阿里健康在后台负责运营商家,集中产品供应,以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和大范围的选择。整合在线医药业务,有利于阿里健康在医疗健康电商领域战略聚焦,并将服务拓展至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更多参与方。阿里巴巴集团COO张勇表示,“阿里集团已把健康领域的生态建设列为未来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这次整合,阿里集团希望打造基于阿里健康的医疗健康生态体系,更好地帮助产业链各方共同成长,最终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医疗、健康方面的服务和体验。”阿里健康表示,在未来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将充分把握机会进军在线处方药市场。阿里巴巴集团表示,将会继续支持阿里健康发展为阿里巴巴在健康医疗领域的旗舰平台。本次交易有待包括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相关重组,以及其他惯常的交易前提条件满足后方可完成。其他惯常的交易前提条件包括但不限于阿里健康独立股东以及香港交易所的批准。阿里巴巴集团预期交易将于2015年第三季完成,交易具体完成日期将根据买卖协议之条款及前提条件完成而定。
一起惠2015-04-15 08:59:00554 次
201-220/261 记录11/14 页首页上一页1...891011121314下一页尾页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