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
5月9日消息,今日,化工B2B平台MOLBASE摩贝对外宣布,已于今年3月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具体金额暂未透露,天风天睿领投,原投资方红杉资本(中国)、挚信资本、创新工场、复星昆仲、盘古创富跟投。摩贝创始人、CEO常东亮表示,平台的发展目标是逐步将交易、金融、供应链、数据、SaaS等系列服务向平台用户延伸。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拓展在线支付结算、物流仓储平台以及产业链数据系统建设。公开资料显示,天风天睿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专注于私募基金业务。投资项目包括贵州新天药业、医疗金融默联、鲜食便利店等。2016年摩贝完成红杉资本领投的C轮融资,摩贝创始人、CEO常东亮曾介绍称,摩贝一直在精细化工领域,摩贝主要在经营化学品,包括生物医药、新材料、涂料、日用化学品、电子化学品等。另一方面,主要用于建材的塑料、用于做轮胎的橡塑、用于做布料的化纤纤维,这些摩贝暂时没有做。摩贝网创始人、CEO常东亮(图片来源于微信,仅用于传递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附摩贝创始人、CEO常东亮在中国(常州)电子商务应用发展年会上,题为《从产业数据化,谈B2B的趋势和挑战》的公开演讲:常东亮:非常感谢主办方让我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分享。摩贝网从2013年到现在也有自己的一些心得和思考,在这里跟大家交流:比如这个行业以及B2B整个垂直行业的场景,用户分散度,上下游,还有一些具体的特殊地方。如果有讲得不好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指正。我们看中国B2B电商市场状况,我们知道第一波的时候其实是从中国电商B2B先起,基本上2000年、2005年、2008年就非常成熟,然后才上市,通过第一代以信息为服务成长起来,之后才有阿里的进化。但更重要是下面的服务,包括金融、服务、供应链。现在随着经济下行周期,中国在改革开放年代里,打造了一个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现在有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就需要转型、升级、发展。这中间以找钢为代表,我们新一代交易型B2B就是2.0版本。接下来就开始蓬勃生长了,为什么?因为有了能够生长并且发展非常好的基础。我们再看一下目前的现状。其实能看到这个事,我们讲2013-2018年,这是一个非常好看的数据,能够看到在整个电商交易市场里,B端交易蓬勃的成长,而且就成长率来讲,这个线条和C2C是相对比较成熟的。我们讲了整个市场电商渗透率超过20%,B2B更大的空间也是再生,而且真正能够达到触及消费者,进入下层的工厂端。对此其实蛮吃惊的,这是拿了别人的数据。找钢在2012年创立,短短几年时间,我们新一代的B2B蓬勃发展。也就是说现在肯定有几百家、几千家在市场里,典型代表就是一达通。从2013年、2014年酝酿之后,2015年是爆发的年份。因为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后,真正让B2B电商进一步跟行业有了深层的互动。虽然开始有点小,但到一定程度一定会跟行业的中间服务形态,比如贸易商、分销商、服务商开始互动。由此也会导致一个社会新一轮的思考,这个思考就导致了我们2015年新的爆发。企业需求外部的互联网化,我们叫B2B企业内部业务流程改造需求,驱使企业往互联网方向融合发展。我们看到一个非常庞大的新的市场空间生成,而且是能够落地的。我们也看到由于这个连接,导致了整个交易网络供应链进一步深化到我们现在工厂的经销,再加上我们资讯服务下沉,有可能逐渐跟工业4.0有了某类有意思的互动。保守预测,预计2018年有20%左右的平稳增速。随着差异化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属性较强,很多行业不太容易形成一个垄断的电商,数据和金融服务逐渐成为利润增长点。电商平台数据有上下游整合能力并为用户提供数据增值服务和金融服务,实现流量变现。平台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核心,垂直领域的资源整合能力将成为电商平台的核心竞争优势。我们不管那些说我是一个新做的模型,还是从中间商开始转型的,往前进一步发展来做这件事,大家一般都会经历这几个阶段。我们在网上看到一些总结性的东西,从搜索场景得到信息,然后进化到自营模式,再往前进化还有一些事。现在看来,我们讲未来趋势和挑战可能会在四个方面。随着平台的成长,你会发现,自营就是未来吗?随着平台的成长,越来越体会到其中的价值,我们现在笼统称之为资讯,咨询信息是第一个,不管是传统行业来的,还是从互联网转型过来的,咨询信息都能够让你持续不断的把市场信息清洗掉重新获取对这个平台有利的信息。第二个是金融。因为我国整个实体经济非常密集,现在的银行体系还没有办法做到一个非常有效率,非常可控,或者非常靠谱,能把资金输出到实体经济中的办法。这些场景会导致中国市场跟全球市场有非常大的差异度。比如说你会看到美国市场不像中国这样大银行承兑汇票。为什么中国有,这个就是场景,没有办法,确实需要。从这个事,我们会发现我们坚持做是依托于庞大的资讯商情能力,在持续不断的进化能力下面和落地到交易数据流上面,你才有机会把供应链金融做好。当你有机会把供应链金融做好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能够满足社会资金零售通道,平台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变成社会标准体系,变成银行的前台。同时,从交易流能看到一个什么事呢?你可以通过交易把资金输出给实体经济。第三信息化。当时美团发展,历史上面临同样的问题。行业信息化水平,我们在中国是落后的,当行业信息化落后的时候,如果不做一些事情,你会发现这会拖平台的后腿。第四是供应链。对中国来讲或者平台发展来讲,供应链是非常致命的问题。在发展中,我们依托交易流的信息能够进一步把供应链管好,并且把供应链效益提高,这在本质上就是把行业提升一大步。那个时候不会存在一级二级三级分销的关系。下面我们讲互联网+物流。本质上,平台还需要互联网+仓库数据。我们预计这是未来的一个挑战。电商平台我们叫缩短供应链,降低采购成本。它的价值在于,做这个事是不是真的能够缩短共赢,供需信息透明化,新分销渠道减少交易环节,提高交易环节共享机制。摩贝从2009年到2013年一直在做数据中心,然后在数据平台这一端,我们在持续不断的做一个发展趋势越来越好的资讯,包括我们现在的人脉圈、自己的移动端工具、分析报告和数据服务等等,这些事都依托于往市场中持续的强渗透。依托强渗透,我们通过自营来建设自己平台的能力,这是自营必经之路。因为你只有自营才会发现你所有的交易资金、发票、货、物流和单据等等这些闭环里才有的供应链金融基础。随着交易量的放大,你会发现,你有资金和能力来建设你的供应链队伍。有了这个基础之后,供应链金融会得到更加可靠的放大,并且看到更好的机会,然后把这个行业做得更好。同时,SaaS服务也是有机会输出的。当我们把供应链管理好了,把SAAS和金融做好了,我们就可以让平台交易量进一步变现落地。我们会发现这个传统行业也是有机会的。传统行业分两类,招标或者大笔的生意。除了供应链服务之外,另外一个事是由广大的中间商和服务商来承接的。但因为物流业需要距离,所以适合平台来做。我们是数据枢纽的模型,围绕这个数据枢纽我们有大的交易中心、金融中心、和供应链服务中心,所以落地比较简单,比如大家看面对采购商的定单,然后跟银行之间的合作。因此符合行业应用的互联网技术,客户线上成交习惯的养成,深入共赢,需求物流和仓储服务,根本上帮助实体企业互联网+和金融服务,集询单成交支持、信用评价、数据分析等功能与一体的数据管理体系才是我们的未来。所以B2B是比较辛苦的。这次变革有可能是五年,也有可能是三十年,看全球的形态在哪一类。在B2B交易中,如果市场比较分散,比如生产、分销,产品都比较分散,这个市场的系统类似沃尔马。那么随着中国的升级计划,我们会从生产制造大国变成强国,跟着这个时代一起往前走。谢谢大家!我讲完了。
近日,医药B2B平台药便宜与中药材B2B平台找药材战略合作仪式在北京举行。药便宜联合创始人关永涛与找药材创始人牛征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药便宜定位于“采购每天必看的药品特卖平台”,创始人为吕洋与关永涛。据了解,药便宜创始人兼CEO吕洋曾在辉瑞制药有过任职经历,并且还曾任国内百强药业的产品经理,曾是医药O2O企业悦康送的联合创始人;联合创始人关永涛曾是国内首批医药电商的操盘手,运作过多家医药上市企业电商平台,曾任职于红孩子、百洋健康网、叮当快药等。2016年6月,药便宜曾对外宣布千万级天使投资。2016年12月,药便宜获得了医药电商国A证书,证书编号为国A20160013。找药材成立于2015年8月,创始人牛征曌更是医药电商行业的老兵。在创立找药材之前,牛征曌在医药电商行业十多年,曾任金象网CEO,后者已经成为微医控股的网上药店。2015年,牛征曌投入中药材B2B行业,主要为中药材上游的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与下游的中药材加工厂提供信息及交易服务。关永涛介绍,与找药材的合作首先是基于二人多年的情份。关永涛与牛征曌均为中国第一批医药电商的从业者。三年前,二人离开医药B2C领域,分别进入医药B2B和中药材电商领域。其次,关永涛介绍,通过合作,找药材将可从药便宜获得相应的商家店铺服务和便宜贷金融服务等,同时也为其用户提供更多分销渠道。与找药材进行合作,药便宜将完善其“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板块品类。牛征曌介绍,找药材成立之初定位为中药材的B2B,提出“P2F模式”,即从中药材种植到中药材工业(加工),希望能够优化、改进传统的上游中药材流通环节。目前,找药材平台已经直接接触过的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有2000多家,下游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如中药饮片厂等有100多家。近几年,中药材电子商务受到政策及市场的关注。《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指出,要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要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利用大数据加强中药材生产信息搜集、价格动态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与此同时,行业中涌现了一大批中药材B2B企业,如找药材、药材买卖网、药材网、药通网等。在牛征曌看来,C端消费市场逐渐成熟后,各产业上游的B2B市场将有巨大的机会。牛征曌指出,“互联网对C端消费的改造已经非常成熟,互联网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介入都很深,综合服务体系已经搭建完善。随着人们的终端需求不断提升,从产业链来看,商品和服务提供者的上游供应链也需要随之改造。因此,各产业链的供给侧改革与调整机会逐渐到来。而在中药材领域,无论是种植、加工、制造还是流通都将同样受到下游消费升级的反推作用,从而不断利用互联网及各种新技术升级创新。因此中药材流通及医药流通行业的创新升级重要性及必要性日益凸显。”
【健康点】上周一则上市公司其实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康恩贝药业(600572.SH)宣布以3.5亿元价格转让两年前5亿元买进的B2B医药电商平台珍诚在线。虽然上市公司买入和拆出资产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但康恩贝的这一进一出还是带出很多问题和启发值得其他药企思考。康恩贝是2014年12月入股珍诚在线的,半年后继续投入直到掌握控股权。珍诚在线2015年盈利2450万元,2016年亏损1850万。从财务上看企业尤其是主打新业务的企业盈亏波动很常见,何况绝大多数医药电商还在纯烧钱阶段,珍诚在线的业绩表面上看并不差,而康恩贝集团2016年利润也有4.4亿,足够再维持珍诚在线两年。再说两年多前看好医药电商发展前景,没道理仅仅因为一年亏损就要着急退出的。康恩贝在解释退出理由时说珍诚未达到营业目标是因为同行降价竞争,第三方平台售药暂停和两票制推行后业务受到冲击,以及应收账款等问题造成。但这些解释仔细分析还是有些牵强,康恩贝似乎另有“难言之隐”而必须快刀斩乱麻。第三方平台售药暂停和两票制推行确实对医药电商有影响,但跟医药电商巨大发展空间相比只是发展中的技术问题,不然今年七乐康、药师帮、未名企鹅等医药电商也不会接连完成大额融资。特别是国家实行医院药品零加成带来的处方外流,取消医药电商B证C证审批带来的行业宽松,互联网医院的蓬勃发展都预示着医药电商极大利好。康恩贝两年内耗资8亿多注资两家医药电商,显然是目光长远,怎么一年亏损了公司不到5%的利润就收手了呢?至于说同行降价带来的冲击,首先这是电商最最常用的手段,这个心理准备都没有就无话可说了。可得网同样没有达到预设的业绩目标,但康恩贝并没有做调整。也有人说这是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先把“亏损业务”低价卖给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接盘珍诚在线的是康恩贝董事长的私人公司),养大后再高价卖回给上市公司。对于这种没有凭据的猜测,我们无法评论。我们能评论的是珍诚在线亏损是怎么造成的,作为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老牌医药电商公司,珍诚在线2016年销售额18亿,经营品种1.6万个,都是行业中领先的。2016年为什么会在其它电商纷纷获得巨额融资或开始盈利时,自己却转盈为亏?而且还有一家知名药企做靠山。首先可能是单一药企控股与医药电商B2B的内在基因冲突,B2B医药电商是连接药企与终端的平台,开放性是其关键。一旦被某家业务广泛的药企控股后,平台上的其它药企难免担心利益冲突而“移情别恋”。这种现象在其它药企如以岭和仁和药业的医药电商平台也有所存在。再说电商平台原有管理团队也难免跟新东家在理念上有差异,都会造成运营效率下降。从珍诚在线的首页上我们就能看出一些端倪,其制作美观、易用和促销活动安排上都有问题,反映了内部管理上的疏失。例如轮播页面放的不是让人眼睛一亮的活动而是高毛利产品;需要强调的活动页面反而放在不起眼的位置;下面的广告小通栏缺了一块,顾客视觉不太舒适;没有图片的产品也大摇大摆放在首页。相信仔细研究还能看出更多问题,跟医药电商同行的网页对比显然差距不小。珍诚在线首页与XX医药网首页另外一个发现就是康恩贝公告中提到珍诚在线有不少应收账款,有些已经进入司法流程,作为老牌电商又是面对B端客户,珍诚在线的问题有点意外。百度搜索时还有“珍诚医药诈骗”,“珍诚医药汪XX被批捕”的词条自动跳出,显然有人查询过类似话题。2014年浙江震元(000705.SZ)就公告过因为尽职调查时发现不规范行为而取消对珍诚在线的投资。至于有些观点认为珍诚是区域性B2B电商,康恩贝需要的是全国性电商的说法也是不成立的。国家已经取消了对B证的审批,B2B电商跨省经营的政策限制不再,真正的限制在于电商的资本和配送能力。说珍诚在金融服务和增值服务能力弱好像也不太充分,毕竟这两块还没谁家做得有多好,再说它2016年的服务也不应该比2015年做得更差吧?在对公开信息进行初步分析,我们不难推测康恩贝可能是发现了珍诚在线的一些问题后,为了减少对上市公司短期业绩影响而决定把资产出售给实际控制人,并非不看好医药电商,也不是承受不了亏损。康恩贝进军医药电商的小波折既是医药电商艰难发展的写实,也是传统药企转型新业务的必然过程,需要在技术、能力和思维上同步跟上新业务的节奏,转型与融合都不是开支票或并报表这么简单。医药分开和两票制等政策对医药电商既有机遇更有挑战,电商的赢家通吃现象也决定了不会有小富即安的现象。敢不敢持续砸钱和会不会聪明的用钱,对传统企业的领导都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近日,德国连锁药房机构HCP宣布与欧洲第二大医药公司Phoenix达成战略合作,打通欧洲26个国家医药健康产业的产品线,并由HCP负责Phoenix打开中国市场的业务。据了解,HCP最早于2001年进入中国,当时的业务主要是一般贸易进口。2014年HCP正式进军跨境电商领域,以入驻平台开店和B2B供货两种模式,与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网易考拉、小红书、蜜芽、丰趣海淘、达令、海豚村等平台建立合作,年销售额达数亿元。
日前好大夫在线银川互联网医院宣布接入医保,银川市民在好大夫在线互联网医院上看病不仅可以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而且可以纳入门诊统筹,按比例进行报销。昨天丁香园旗下“丁香诊所”也宣布成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即日起杭州市居民在丁香诊所就诊,可以通过医保刷卡支付,不过目前只有位于滨江区的丁香诊所支持。在杭州申请医疗保险定点机构需要提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执业医师注册证明、医疗机构用房产权证明等材料。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2016年12月23日丁香诊所通过测试验收,与杭州市人社局签订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协议,同另外8家医药机构一起成为2016年杭州市公布的最后一批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丁香诊所的医保等级属于“其他”,这意味着,如果杭州在职职工在丁香诊所住院或者属于规定病种门诊,报销起付标准为300元;医疗花费在4万元以内,可享受86%的报销。而普通门诊起付标准在1000元,享受84%的报销。(编者注:规定病种指各类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孤独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以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透析治疗和器官移植后的抗排异治疗。)丁香诊所公开的信息显示,诊所的成人诊金为180元,儿童诊金300元,复诊诊金为100元,不含药费和检查费。在前期的发展中,丁香诊所不设置药房,所以药品由合作的上药集团提供及配送服务。但此次成为医保定点机构时,丁香诊所已经配置了药房,但具体药房及药品医保信息,丁香诊所官方表示暂不方便透露更多。作为丁香园的线下延伸,李天天曾表示丁香诊所的功能定位之一是对标一二级医疗机构,基本是社区卫生中心、社区卫生站等中小规模的医疗机构,现在接入医保支付后,丁香诊所距离对标方向更近了一步。不过由于线下门诊的“重”模式,从2015年4月启动的丁香诊所目前仅有两家成功开业。这不是丁香诊所在保险支付的第一次突破。去年9月丁香诊所与时康国际、星益健康两家保险机构合作,两家的客户可以使用保险直付诊疗费用。保险直付是保险公司将理赔前置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端国际医疗健康保险的主要标志之一。如果医疗费用属于保险保障内容范围内,患者可出示保险卡,填写保险公司理赔单后直接进行治疗,由丁香诊所向保险公司提供就诊账单,保险公司和医院直接结算,在保险范围外的则需要患者单独支付。
无论平台商家是否乐意,天猫的自营医药生意已经越做越大。而与此同时,原本自营的医药电商百洋商城却开始对外招商,扩充类目,向平台化发展。日前,百洋商城正式对外发布了平台招商公告,除了医药保健类目之外,玩具/文具、孕婴童、美妆个护、食品等类目也在其招商范围内。根据招商文件,百洋商城开放平台收取的费用包括三部分:平台使用费、技术服务费、保证金,其中平台使用费首年免费。(图:百洋商城部分类目收费标准)据悉,百洋商城的合作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一件代发”,主要针对玩具/文具、孕婴童类目;另一种是采销合作,主要针对美妆个护、食品、城市服务、海外购等类目。其实百洋商城自营的商品中,非医药类的产品就已经占据了不小的比例。例如,孕婴用品的销售比例约达20%,跨境产品的销售占比约为10%,保健食品及其他销售占比约10%。之所以要进行类目招商,百洋商城CEO廖光会解释称是为了扩充类目宽度,增加商品数量。“医药电商的核心还是电商运营技术和模式,离开了药品类目,我们还要生存与发展。由于品牌基因与运营定位,在母婴、家居、日化、营养等类目上,百洋商城有着先天和先发优势。”廖光会说道。他强调,百洋商城这次招商首先只招品牌商,以及非药品类目卖家,医药零售类商家不在此次招商范围内。入驻的商家需要有成熟的品牌或成熟的电商运营经验,以及电商物流支持系统。廖光会表示,百洋商城从2015年就一直坚持官网系统及平台建设。在近两年内部署了一系列的自建流量体系。为了构建官网流量,百洋商城做了不少社交化的尝试,例如用户分享返佣机制,以及与网红合作引流等等。据官方介绍,其近日通过与13位网红合作引流,使平台的一款玻尿酸微针贴日销售额达到35万元。廖光会介绍称,目前百洋商城下载用户超过1320万,注册用户100万,日活用户30万。医药电商向全品类扩张,百洋商城并非行业内第一家。国内医药连锁巨头一心堂的电商也早就开始全品类布局:生鲜食品、母婴、个护美妆、运动户外、汽车用品、家用电器甚至本地生活……一心堂完全按照全品类的节奏在搭建官网。而在国外,医药电商的百货模式最典型的标杆是“连锁之王”沃尔格林,除了销售药品,沃尔格林还提供化妆品、个人护理、食物等日用百货,整体上更像超市。“我们未来会更像商店,而不仅仅是药店。”廖光会这样描述百洋商城的未来形态。
4月4日消息,天猫拟对积分业务进行整体升级,并将关闭积分抵现功能。本次规则调整从2017年4月1日起进行公示,将于2017年6月1日正式生效。据了解,本次规则的关键变更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关闭天猫积分的抵现功能;二是积分抵现功能关闭后的部分规则表述调整;三是调整了积分获得渠道。据悉,天猫积分抵扣是积分权益的其中之一,是指会员在天猫购物这一特定场景下行使积分权益的。在该场景下,积分具备按照天猫申明之折扣让利价值、抵扣会员应当支付的订单款项的特定功能。在规则变动生效后,积分将失去抵现功能。在新规中,积分权益的实现途径有三个:1、兑换礼券;会员通过商品页面、会员中心等渠道消耗积分,即可兑换天猫购物券;2、通过“会员中心”消耗积分用以兑换超值商品和权益;但是虚拟类商品(如充值话费、Q币)、黄金及黄金制品类商品、医药馆中西药品和医疗器械类商品交易暂不支持使用积分获得折扣让利或兑换商品;3、其他天猫官方举办的活动,可能需要会员消耗积分作为活动准入及报名门槛。具体变更如下:
3月16日消息,有腾讯注资的微医,可以说是全国开互联网医院最积极的医疗企业,2015年在乌镇开设第一家互联网医院后,一年时间内微医在全国各地相继开设了17家互联网医院。与高调的互联网医院业务扩张不同,微医在医药流通这一块的业务略显低调。微医近期已经在App内低调植入“在线药房”和“健康云城”两个业务板块。其中,健康云城主要销售非处方药和保健品,而在线药房则涵盖了处方药、非处方药等各类药品。(图:微医“健康云城”界面)值得注意的是,“在线药房”的购药流程比较特别。用户选择相关药品后,需要先进行医生咨询,然后才能购买。根据微医平台的介绍,用户问诊购药流程为:填写病历卡——等待医生接诊——同医生交流——医生开具处方——在线支付——药品邮寄到家。(图:相比“健康云城”可以直接买药,在线药房需要先问诊)据一位微医内部人士介绍,微医的电商业务在去年年底上线,主要由医药电商金象网在运作。与之相印证的是,目前微医在线药房和健康云城的所属域名均为金象网二级域名wymall.jinxiang.com。另外,咨询健康云城时,客服也显示来自金象网。这并不意外。早在2015年1月,挂号网(微医前身)就完成了对金象网的控股。金象网两位创始人离职,而挂号网副总裁芦子贵(现微医副总裁)出任金象网CEO。在互联网领域,“医”和“药”这两块业务一直都密不可分,互相渗透。一方面,从事医药零售的企业纷纷尝试互联网医疗业务,典型代表如七乐康、健客;另一方面,从事互联网医疗的企业也需要医药电商来承接一定的药品购买业务,如春雨医生、平安好医生、就医160等。有医药电商人士透露,平安好医生的电商板块已经有了不可小觑的销售规模,且今年还会扩大招商力度。积累了足够用户、也有庞大接诊量的微医,当然对药品零售环节也有很大需求。早在2015年12月,微医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开业时,就明确介绍,医院与国药集团、金象网展开了战略合作,不过药品配送的主体还是国药。而被微医纳入麾下后,金象网官网也一直开通了直达乌镇互联网医院的在线问诊渠道。2016年,微医集团创始人廖杰远曾对外透露,微医互联网医院已经整体实现盈利,年收入约10亿元,其中乌镇互联网医院总收入8亿元。盈利来源主要是保险、互联网医院和药品。其中,健康险在总体业务中占比达60%,这部分占比中乌镇互联网医院贡献了不小的比重。
每年的3月15日,消费者们都很期待央视的3.15晚会。今年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消费陷阱在晚会上被曝光了呢?晚会又揭开了哪些消费黑幕?零售渠道观察带您揭秘315晚会,看看今天被曝光了哪些企业。一、互动百科成最大虚假广告“垃圾站”百度医疗广告的风波还没有完全过去,今日在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上,另一家搜索百科“互动百科”因发布虚假医药、医疗信息被曝光。央视记者调查发现,这家号称自己是知识共享平台的网站,不但信息准确性真假难辨,甚至变成虚假信息的放大器。一些号称神奇的产品,光鲜的人物简历,只要花4800元钱就可以开通“百科词条认领”的服务,然后就可以随意杜撰并发布,用虚假的广告堂而皇之地圈钱。除此以外,互动百科上还有大量的医疗机构以及医生的词条,需要编辑词条的用户并不需要提交行医资格许可证,一年提交1980元即可成立词条。二、科视视光:“三无体检队”魔爪伸进几百所学校郑州市科视视光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视视光”)成为第二家上“黑名单”的公司。根据央视报道,科视视光表面上在学校为学生进行体检,实际目的是为了获取学生的视力异常信息,并借此向学生家长推广角膜塑形镜。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资质,体检人员没有任何医学专业背景,所有学生填写的“视力异常登记表”上都要留下家长电话号码,截止到目前已获得134280条学生信息,获取家长信息后向其电话推广角膜塑形镜……央视曝光了科视视光的商业“套路”。三、远方中汇:饲料违规使用药物添加剂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些饲料企业在饲料中非法添加各种“禁药”。被曝光的名单包括江苏远方中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造肉一号”、山东省成武旺泰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速肥肽”、郑州百瑞动物药业公司的主打产品“厚祺峥重”、河南漯河宇信科技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日长三斤”等。长远地来说,人若吃了带抗生素的肉,或产生“耐药性”,它可能会让某种病菌、病毒产生耐药性,这样就会导致整个人类都无法再有效抵御疾病。四、卡乐比:日本“核污染区”食品惊现中国在3·15晚会上,来自日本的核污染地区禁止销售的卡乐比麦片被曝光在有棵树网上商城里售卖。此外,在无印良品超市,一些日本食品的外包装上都被贴上了产地为日本的中文标签,但是当揭开中文标签后,露出了这些产品的真实产地为东京都,名列禁止进口名单!在一家永旺超市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深圳市市场稽查局发现,国内涉嫌销售日本核污染食品的网上商家初步统计已达13000多家,针对这一问题他们将展开全面的清理行动。五、耐克:时隔5年又现“气垫门”NBA球星科比布莱恩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夺冠时所穿的一双耐克篮球鞋复刻版是限量发售。耐克曾宣称,这款鞋后跟带有耐克拥有专利的zoomair气垫,但消费者穿上这双鞋后,觉得硬的有点不对劲。面对消费者的追问,耐克的客服人员承认这款鞋后跟确实没有气垫。对此,耐克回应称,产品描述失误而已,可以全额退款。然而消费者质疑,这难道不是“虚假宣传”?而且,为何至今没有召回通知。其实,耐克早在2011年,在中国销售的“Hyperdunk2011”篮球鞋,前脚掌比美国同款缺少了气垫,耐克的标识,看上去像是一个“对号”。六、杭州家洁侍家政公司:“月嫂证”竟是“山寨造”杭州家洁侍家政公司,他们声称不用参加培训就能办理月嫂上岗证。央视记者交纳了650元,办理了一本金牌月嫂证,颁证机构为“全国科技人才培养工程管理中心”。记者通过全国工商企业查询系统,和民政部中国社会组织网,都无法查询到这个所谓的“全国科技人才培养工程管理中心”。七、保健品:“健康讲座”谋财害命央视曝光了包括武汉乐百龄生物科技公司、湖北国创伟业生物技术公司、安徽润九生物技术公司、武汉乐百龄生物科技公司、江西南昌嘉仁生物科技公司等5家保健食品销售公司通过“会销”的手段,向老年人兜售保健品的事实。以上公司纷纷首先通过送礼品获取老人联系方式,接下来和老人拉拢感情、建立信任,摸清老人身体和家庭状况来获取老人的信任,再淘汰掉没有购买欲望的老人,最后通过对老人看病问诊后,销售产品。
德国传媒巨头HubertBurdaMedia(HBM)也来到东南亚了。这家出版和网络媒体公司全球员工数量过万,据报道2015年收入达23.5亿美元,此前投资记录包括手工艺品电商Etsy和欧洲二手服装网站Vinted。HBM旗下投资分支BurdaPrincipalInvestments(BPI)已在新加坡设有专门团队,前GreeVentures负责人AlbertShyy刚刚接手掌管该办事处,和原有的两个人共同关注东南亚科技初创企业。HBM投过的Etsy2015年纳斯达克IPO时市值达到35亿美元(现为11亿美元左右),曾引起业内广泛关注,那现在它对东南亚又有怎样的规划呢?最近,在接受TechinAsia采访时,Albert透露了以下几点:第一,东南亚地区创企面临很大的B轮压力但这部分也有不小的潜力。第二,BPI重点在直接投资。据了解,BPI在当地的投资经历包括去年9月泰国比价电商网站Priceza,去年3月医药服务平台MedicalDepartures,2015年越南搜索引擎CocCoc,还有GoldenGateVentures、JungleVentures、KejoraVentures三家风投。Alber解释投资风投是一个测试市场的好办法,能快速获取更多当地知识,但未来公司将更加关注直接投资。第三,至于共同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如何退出,Albert透露,不追求短期回报,将长期支持所投企业,甚至还会通过收购提供一些退出机会。第四,投资金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平均在500万美元左右。第五,目标公司类型有待细化,暂时没有专注的特定领域,但尽量与以往的投资经验一致,即B2C大类。“期待能结合我自己的本土经验以及公司经验资源,我们更擅长培育消费导向型的品牌。”
一年一度的消费者权益日“315”总会揭露出很多“想象之中但不甚了解,意料之外却曾经中枪”的乱象。直播、社交电商、自媒体创业的浪潮之下,我们希望探索到一些不易被发现,但绝不该被忽视的疑问。当然,作为互联网人,我们不揣测谁会“落网”,我们只讨论行业中的潜在危机。(一)直播代购过程能证明无假货?“有流量的地方就有生意。”毫无意外的,大热的直播产业也被商家攻陷了,美妆、服饰等和审美、功能性相关的产品都是直播的常客。当然,也有海淘商家借着所谓的真实画面,用直播证明自己售卖的是“正版真货”。她(他)们通常会举着手机,同步直播自己在国外采购的过程,有的是超市、有的是免税店,也有当地人经常光顾的街边小店,这些画面往往会劝服正在犹豫的消费者认为,没错,就是它了。某电商平台直播海淘后从国内发货遭用户质疑然而,早在直播出现前就有代购从业者向媒体爆料过相关潜规则,包括国产高仿产品出国再回国,免税店积累小票再换产品发货等;而在直播兴起后,也出现过代购者伪造国外奢侈品店假装代购现场的新闻。这样的状态下,镜头又有几分可信?(二)一元夺到宝需要多幸运?“疯狂投资者血本无归”、“工薪族砸70万”、“害我们家破人亡”……这些触目惊心的字眼都曾出现在“一元夺宝”的维权报道中。某互联网企业大楼前“一元夺宝”产品用户拉条幅维权什么玩法可以这么可怕?据了解,“一元夺宝”指:用户为产品支付一元钱,如果在众多支付用户中被选中即可得到产品,小到一定金额的话费,大到豪华汽车。互联网彩票已经被叫停,但这个被认为很有赌博色彩的玩法,仍受到了很多企业,甚至很多知名企业的垂青。在大多数参与者的理解中,“一元夺宝”是将价值N元的商品分成N+n等份,平台靠其中的n盈利。奖品的诱惑力远远超过了那一元钱的价值,因此参与者场场加入,乐此不疲。但实际上,这个玩法中可能存在太多“猫腻”:如果商家为了盈利点不断放大n的数量级呢?网上的抽奖转盘每一块面积一样大,但却总能抽到保险,一元夺宝后台的机制又是怎样的?(三)网上的“灵药”多可信?“祖传秘(偏)方、一副(颗)见效……”各种“灵丹妙药”的广告已经从传统的张贴广告,蔓延到了包括朋友圈等在内的各种社交网络,甚至漂浮在网页的弹窗中,包含各类保健、减肥、美容药物的信息,五花八门,无处不在。不可否认,互联网为医药行业带来了很多好的解决方案,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麻烦。翻看2016年相关报道,几乎每个月都有查处制售假药的新闻,覆盖止疼片、眼药水等多种常用药品,而其中减肥、医美、性保健用品的问题尤其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事件,都提及了通过社交媒体传播产品、获取用户。无奈,社交网络降低了信息的传播成本,也触及了更多没有辨别能力的消费者。(四)“10万+”自媒体是咋来的?公众号作为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工具,已然形成了一个广告平台,成为了内容创业者的广阔舞台。而有关公众号的价值,一个简单的逻辑是:流量越高,传播效果越好,广告报价越高,于是“刷单”,也被应用到了刷阅读量中。网曝刷微信阅读量工具:数百部手机同时工作打开搜索引擎输入“刷阅读”,第一个结果是刷阅读软件,第二个结果是刷阅读平台,可见这类工具的丰富。此前,微信在升级的过程中造成刷阅读量的工具不能使用,直接导致当天不少“十万+”大号瞬间裸泳,阅读量只剩下几百。面对少到几百,多则几十万的自媒体账号广告报价,广告主能分辨出真假吗?(五)实名认证有没有安全漏洞?共享经济兴起时,人们最担心安全问题:面对快车,女生在晚间不敢乘坐;面对众包配送,贵重物品不敢托付;面对短租,担心房东人品不敢尝试……好在,这些都通过双向实名制逐渐运转了起来,但实名身份信息却引发了其它隐患。人们在网上呈现更多真实信息的同时,手机病毒、虚假wifi、无良二维码等也在骚扰人们的生活……海量的信息共享方便企业勾勒用户画像,但也给了隐私泄露和欺诈以更多可能。某清华大学教师被诈骗1760万警情通报近年来,诈骗已逐渐从“明早来我办公室一下”的撒网式诈骗,向精准诈骗升级,这说明骗子获得的信息已经不仅仅是手机号码。诈骗人掌握的信息过于完备,即使高智商人群也难逃袭击。这种情况下,苛责被骗人的意义甚微,曝光诈骗机制,建立更完备的信用机制才是大家期待的。被315晚会点名,对于企业来讲无疑是一场风波,如今,被2016年315晚会点名的饿了么、车易拍、美丽说和淘宝都已经熬了过来。有业内人士表示无奈,似乎315曝光已经决定不了企业生死了,不过,近期仍有企业关闭个别业务,谨慎对待即将到来的日子。所谓“风险与机遇并存”,那些把握新风口的新行业会不会成为新一年315晚会的关注呢?
华东医药去年全年营收253.8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6.81%;实现净利润15.3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3.26%,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4.4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1.88%。除了利润以超过30%的增幅增长外,在医药电商方面成绩也值得关注,公告称,其旗下“华东医药商务网”全年完成销售106亿元,订单达到72万余笔。
还记得在亚马逊上红翻天的马应龙痔疮膏吗?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国产老字号药企在海外获得了意外的宠爱。而一些药企已经准备好要在跨境出口渠道大干一场,比如另一家老字号同仁堂。其实同仁堂的产品早已经通过一般贸易渠道走向海外,目前其在21个国家和地区有门店,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通过跨境电商的方式出口,同仁堂是从2016年底才正式开始的。据悉,2015年,北京同仁堂集团创办同仁堂国际,并很快上线了负责“引进来”的跨境电商健康平台“天然淘”。2016年12月16日,同仁堂国际上线负责“走出去”的跨境电商平台“同仁堂国际”,称要将中药及植物健康产品与服务提供给全球消费者。(同仁堂国际平台,负责“走出去”)“同仁堂想通过自营平台,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窗口。”同仁堂国际平台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小编。自建平台把中医诊疗也送出海?据悉,同仁堂跨境出口电商平台主要面向个人用户,覆盖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新加坡七个国家。目前,同仁堂出口电商平台为自营模式,除了销售同仁堂自有品牌,也销售国内其他中医药企业如扬子江制药、羚锐、泰安堂等品牌的产品,首批上线的产品主要为植物药、民族药产品,既有保食品,也有OTC药品。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口产品的定价上,同仁堂采取以低于海外中医药销售平台20%-30%左右的价格来提升竞争力。利用同仁堂的直采及供应链优势,从源头直接供货给全球用户,减掉中间环节,从而降低成本。据同仁堂国际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海外需求量大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感冒咳嗽、肠胃健康类和营养滋补等品类的产品。之所以选择自建电商平台,而非入驻第三方出口平台如亚马逊、eBay,同仁堂国际平台相关负责人称是为了提高公信力,同时更方便延展中医特色服务。“自建平台有更好的品牌公信力,不仅仅是药品销售,而且可以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窗口。未来在自有平台,我们将延展更多的中医特色服务,这是第三方平台所不能够实现的。”同仁堂国际平台相关负责人称。中医诊疗服务,如何通过跨境电商传到海外?中医最重要的望闻问切,如何通过互联网实现?对此,同仁堂国际平台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同仁堂国际正在开发基于中医理念的健康管理软件,提供不用语言版本,通过互联网服务各国用户。但该产品不支持医生诊疗,而主要是帮助用户实现慢性病预防和健康调理。药品跨境出口,有哪些资质要求?在国内,医药电商平台的搭建都需要多重资质要求,例如最基本的《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许可证》,虽然不久前国务院宣布取消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许可证》B证和C证的审核,但从业者仍然需要提交各类资质材料进行备案。那么,出口药品交易平台在资质审核上有哪些门槛?据同仁堂国际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同仁堂出口电商平台主要销售膳食补充剂和植物提取的药剂类产品,这些产品均已满足首批出口国家的准入条件,在澳洲销售的同仁堂系列的药品,也已在澳洲进行备案注册。在物流方面,同仁堂采取直邮和海外供应链结合的模式。同仁堂在海外设有100多家门店,在海外国家设有仓储物流中心,能够支持海外发货,提高配送效率。如澳洲的消费者在平台订购某款产品,同仁堂澳洲仓库有存货,就可直接从澳洲发货。据介绍,北京同仁堂集团于1993年走出国门,在香港开办了第一家海外药店;2016年9月成功登陆北美,在美国开设了4家门店和一家文化展示中心;去年底在中国大陆以外2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30家包括零售终端、中医诊所和养生中心在内的网点。最大的难题:获客成本高小编了解到,医药保健品出口企业大多是以一般贸易的形式出口,通过跨境出口的产品能一炮而红,且大受外国人欢迎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算是一个。在2016年,一系列马应龙痔疮膏在亚马逊的用户评论风靡网络,外国网友对该产品的花式赞美让国内用户大开眼界,甚至将其与老干妈、六神并称为“神秘的东方力量”。小编注意到,在美国亚马逊网站上,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评分达到4.3分(满分5分),同时还收获了1027个消费者评价。不过,一位马应龙内部人士向小编介绍,目前亚马逊等平台上的马应龙产品大多是经销商在运营和销售,马应龙集团并未直接涉足经营。相比之下,同仁堂对出口电商的积极性明显更高。通过自建平台的方式,无论在资金和精力的投入上,都比第三方平台要大很多。当然,难度也要大很多。同仁堂国际平台相关负责人坦言,同仁堂走出去平台目前最主要的困难是高额的流量获取成本。比起服装和家居用品,中医药产品是客单价低的品类,但同仁堂不希望采用高毛利低销量的策略,而是以优惠价格服务更多海外用户,推广中药产品和中医文化。而目前购买流量,获得新用户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区别于产品爆款的营销方式,同仁堂则选择深耕做品牌,“我们更关注产品的品质与对症,遵从市场的选择,用户的需求,‘宁愿架上药生尘,但愿天下无人病’”。同仁堂国际平台相关负责人说道。同仁堂国际平台相关负责人称,2017年同仁堂走出去平台的目标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英国等英语国家市场,获得稳定的客群,从而实现稳步增长。
坊间盛传三个月之久的阿里新零售战略的新“标的”落定。多位知情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阿里巴巴与百联集团达成集团层面战略合作。主要方向为新零售等业务领域。双方将于下周一(2月20日)对外正式发布。该人士称,此次战略合作暂未涉及股权层面,但相关合作后续可能推进。可能会类似于阿里巴巴与银泰的早期合作。《商业观察家》求证阿里巴巴、百联集团相关团队,未获明确回复。线上最大的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将和线下最大的国有商业航母百联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暧昧已久在与大润发传出绯闻后,阿里巴巴在2017开年率先落地的新零售“标的”却是百联集团。而事实上,双方间的接洽在过去非常频繁。2016年末,阿里巴巴投资的易果生鲜“接手”永辉超市转出的2.37亿股联华超市股份,成为联华超市的二股东。联华超市为百联集团旗下超市业务的上市公司平台。更早之前,在上一任百联集团董事长陈晓宏在任时,阿里巴巴就频频向百联集团抛出过战略合作的绣球。因此,随着上海国企改革的推进,不排除阿里巴巴未来会参与百联集团混改的可能性。在上海推进的国企混改中,百联集团是被视为改革龙头的标杆。提出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包括,引入战略投资,提高质量,拓展业务。而据一些券商调研称,马云、马化腾都曾与上海国资委恰谈过相关事宜。在业务转型的路径上,百联集团现任董事长、总裁叶永明对互联网表现出开放态度,其称,现在已经进入“模式驱动消费变化”的新时代,互联网要成为百联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进而2016年5月19日,百联集团上线i百联全渠道电商平台,开启全渠道零售的全面转型。《商业观察家》尚不清楚此次阿里巴巴百联集团双方具体合作细节。答案可能在下周一双方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对外发布。不过,从市场,及双方业务契合性角度,《商业观察家》认为百联全渠道公司、部门将可能成为双方合作的“桥梁”,“沟通”双方线上线下资源的结合与互补。这一方面是,百联全渠道公司是百联集团近期发力打造的平台,未来存在融资,乃至上市的可能。由此,阿里巴巴等也可能参与。另一方面,通过i百联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阿里巴巴百联集团的合作将可能基于三个层面。在三方面产生价值,并对市场造成重要影响。第一:出重拳主打上海市场严格意义上说,百联集团是一家区域零售商。因为其线下门店绝大部分都分布于上海,超过3300家。百联集团是上海市场体量、影响力最大的线下零售商。拥有第一百货、永安公司、东方商厦、第一八佰伴等百货字号,和世纪联华、华联吉买盛、联华超市、华联超市、快客便利等超市便利店,以及第一医药、第二食品等专业店。而上海市场则是中国零售业最具有活力,购买力和市场辐射力最强的区域市场之一。尤其是在电商近期发力的新品类,如生鲜和低毛利润的快消品领域,上海市场就是主力市场,是近期市场竞争所必需攻下的区域市场。比如生鲜,按行业的一些测算,当下一单的冷链物流成本在30元左右,京东、唯品会所披露的物流成本占比在10%-15%。这意味着一单的客单价可能要到300元。而若按现在的消费模型,一个家庭一周在线上购买两次,一个月购买8次。那么,一个家庭一个月要花2400元去购买生鲜、食品,这样的家庭在当下中国市场还是少数,主流的用户仍集中在一线城市。一线城市上海,年轻单身人口的比重也较高,按国外发达市场经验看,单身人口达到一定比重才会迎来生鲜电商的集中发展期。由此,阿里巴巴与百联集团的新零售战略合作将可能基于上海市场的互补与进攻。双方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能在配送成本、流量成本、用户交付体验等层面创造价值。而从竞争角度看,与百联集团的合作则可能是阿里巴巴应对竞争的一击“重拳”。早前,京东收购根植于上海市场的1号店,其实是有战略价值的。一些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2014年,阿里巴巴也曾就收购1号店提出过一份报价,当时报价的估值水平甚至高于京东对1号店的估值,但或出于竞争考虑,或出于对自身经营信心等原因,沃尔玛并没有选择出售。一些市场人士对《商业观察家》称,如果当时阿里巴巴能成功收购1号店,京东的商超业务可能“过不了长江”。百联集团在去年5月19日正式上线i百联,开启全渠道零售转型。第二:物业优势低成本的流通渠道价值百联集团在上海拥有超过3300家门店。囊括从10万平米级购物中心到过万平米大卖场,再到十几平米便利店的全业态布局。这些门店都位于上海的成熟商圈和社区。都是“稀缺”资源。成熟商圈的商业物业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你占据了,别人就进不来了。后进的,所付出的成本代价则是非常昂贵的。上海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领先的一线城市,也不太可能再开发更多的新区来吸引更大规模的人口城市化,或进入。因此,有价值的商业物业增量供应是有限的。比如,即便是山姆会员店,在当下中国市场显示了非常好竞争力的零售商,其上海第二店的开设也是长期无法落地。他们有很大意愿在上海开新店,CEO给内部拓展团队压力也非常大,但合适、低成本物业难觅。百联集团的这些成熟商圈、社区商业物业,意味着对上海有购买力消费群体的全覆盖,通过这些门店,可以尝试更多有价值的线上线下融合举措。在商圈范围可以跟购物中心合作,阿里巴巴的新业态线下店尝试甚至可以直接开进百联。在社区入口,可以与一千平米的标超、几百平米的社区超市、几十平米的专业店(药店、食品店、眼镜店等)、便利店合作。这些门店都是流量入口,通过各大业态的组合,又能组合低成本的配送方案。从干线到最后一公里。比如,可以把货“存在”大卖场,让大卖场配送社区店、便利店,通过社区店、便利店来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因此,百联集团之于阿里巴巴的价值,即是流量入口价值,也是低成本的流通渠道价值。而阿里巴巴之于百联集团的价值,则是为百联集团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以此提升门店的销售半径,和门店覆盖区域内市场的渗透率。阿里巴巴的技术优势、互联网基础设施、线上流量基础,以及对年轻群体消费行为的洞悉与掌握,是百联集团所需要的。双方若有深入合作达成,在成本端的融合,会让双方成为上海市场更强大的存在。第三:仓打造区域竞争门槛百联集团在上海拥有一个10万平米体量的全渠道中央仓。从体量上看,相当于京东上海的“亚洲一号”(一期)。这意味着什么?不是所有零售企业能拥有“亚洲一号”,在一线城市上海,则更“渺茫”。因为已经很难再获得大体量物流用地审批。且相关成本已被推高。拥有这样大体量仓配资源,意味着对区域内市场的更好掌控。“仓”能让零售商掌握商品流向,支撑新店落地开设,对商品毛利拥有更大掌控力,同时杜绝缺断货情况发生,以及打造更具价值的用户体验等等。仓也能让零售商打造区域竞争门槛。建一个仓需要几年周期,磨合运营又需要几年。时间成本会带来先发优势,进而拉升竞争门槛。很多零售企业进入不了上海,部分原因也正是缺乏仓配等基础设施支撑,甚至一些企业会在上海周边城市寻找仓配资源,但物流半径的扩大也意味着成本的提升。百联集团于上海的中央仓,以及过万平米体量的门店仓,如大卖场业态等等。能一定程度支撑阿里巴巴的上海攻势,以及帮助双方的业态创新尝试。
未名企鹅北京团队2月20日消息,日前,医药B2B电商平台“未名企鹅”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数千万,由常青基金成为资本领投,经纬中国、创合汇等机构跟投。这距离其上一轮融资(天使轮)刚好约一年时间——2016年2月份,未名企鹅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数千万元,领投方为经纬中国。据悉,此轮融资中领投的成为资本是合伙人结构的投资基金,管理的常青式基金具有雄厚的资本和永久的存续期。这使成为能够进行非常长期的投资,持续支持企业的长远发展。未名企鹅方面表示,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继续加大技术、产品的投入,深入加强服务能力。同时,将进一步推进城市拓展,预计2017年未名企鹅业务将开至100个城市。据悉,未名企鹅是药品、器械、保健品等大健康领域的B2B第三方交易平台公司,上游对接药企、医药商业公司,将其产品卖向下游的药店、诊所、医院等终端。未名企鹅公司由原腾讯媒体产品、商业运营副总经理邹晓亮创建,创始合伙人团队主要成员均曾在腾讯、阿里巴巴工作多年。2016年上半年,未名企鹅曾全资收购具有A证资质的民生医药网,同时与九州通达成深度战略合作,2016年9月份,未名企鹅平台正式上线。今年1月完成A轮融资前,未名企鹅已经完成在长三角地区重点布局,覆盖杭州、宁波、温州、仙居等十几个城市,线上药店数万家。根据未名企鹅官方数据,上线五个月来,平台每月交易额保持100%以上增长。
【编者按】春节前夕,无论自然环境还是融资环境都正处寒冬,创建一年的健租宝的天使轮融资终于到账。康复辅助器具租赁,这个连创始人李锦全自己都认为还并未成熟的行业,究竟靠什么存活下来,还让资本兴奋?并不轻松的天使轮“虽然是天使轮,但是感觉这一轮融资比A轮、B轮还难。”李锦全感叹道,“以前我们理解的天使轮主要是看人、看项目。但这次完全不是这样,资本方现在更理性、更谨慎,尤其达晨,还会看财务报表,各种明细。”从2016年4月份开始,李锦全就一直与投资机构打交道,半年多的时间里,接触了近20家投资方,最终敲定了最“登对”的三家——达晨创投、常州钱璟康复、广州龙之杰,后两者都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虽然资本方已经做好了健租宝三年不盈利的心理准备,但在李锦全的计划里,健租宝2017年就能盈利,甚至2016已经断断续续出现月度盈利。据他透露,2016年,健租宝年收入400万,还处于亏损状态。健租宝盈利这笔账该怎么算?李锦全以租一台护理床为例,健租宝的采购成本是9000元,健租宝负责来回物流,成本约60元。以平均每个用户租借30天(费用750元)来算,抛开其他成本,一台护理床最少要租借出去12次(约一年时间)才能收回成本——这是在保证100%使用率的前提下。如果以健租宝目前50%的使用率来计算,一台护理床差不多要两年才能收回成本。(图为健租宝护理床租赁价格表)在成立初期,健租宝其实曾将产品范围拓展到健身领域,如跑步机、划船机等等,但后来决定将这些泛健康类目都砍掉,聚焦做做养老用品和康辅助器具。“做到极致再想其他。”李锦全这样说道。据他介绍,目前健租宝租赁频率最高的产品是轮椅、护理床、爬楼机、空气净化器。之所以敢聚焦,当然背后要有足够大的市场支撑。据李锦全介绍,日本的康复辅助器具租赁市场规模2014年光轮椅、护理床已经达到170亿元(人民币),中国人口更多,老年人规模也更大,所以市场需求会更大。单以北京为例,截至2015年底,北京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313.3万,占总人口的23.4%,其中失能老人有15万,完全不能自理的有1.9万。对这一人群来说,护理床是刚需。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正常的家庭开支,养老市场还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政府买单。2016年8月,北京市政府就透露,到2020年,北京每千名户籍老年人养老机构床位数将动态保持在40张,老人居家养老将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帮扶,全市将建设1000个社区养老驿站。而如果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模式能够节省40%左右的成本,而且后期的维护、保养、清洗、消毒均由健租宝来承担,政府无疑将是一个很乐意的买单方。等风:康复辅助器具租赁和转售尽管可以想象的市场空间非常大,但不可否认,目前中国的康复辅助器具租赁市场并不成熟。李锦全总结,现阶段中国康复辅助器具租赁面前有三座大山:一是消费观念(很多消费者认为给老人租轮椅是不孝,更愿意买新的);二是清洗消毒(有很多用户会介意护理床是不是其他病人用过,甚至是不是上一个使用者已经去世,所以清洗消毒要足够到位才能有说服力);三是支付体系(如果不能打通保险和支付,消费者自己承担费用,仍然很多人会犹豫)。在支付环节,国内已经有不少城市开始推进长期护理险,政府也有相关的政策陆续出台。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河北承德、吉林长春、黑龙江齐齐哈尔、上海、江苏南通、浙江宁波、广东广州等城市已经成为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城市。所以,一定程度上,健租宝在等风。一是等消费习惯更成熟,二是等更多的政策出台。不过,在风来之前,健租宝需要让自己存活下来。“租赁业务是需要一个相对更慢的过程,我们不能等死。要在等风的时候,让自己先活下来。”李锦全这样说道。他预测,康复辅助器具租赁的C端市场,3~5年时间内才会爆发。为了让健租宝先活下来,李锦全和团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探索了不少离钱更近的业务方向,最让其兴奋的是养老机构配套服务、居家适老化改造。有风:养老服务先为公司“输血”2016年7月,健租宝正式启动养老机构配套服务业务,包括无障碍设计改造到产品供应。据了解,北京市2020年要建1000个社区养老驿站,而养老驿站的设计(例如坡道卫生间、卧室的各种适老化设计)、产品供应(如防滑地胶、助力扶手、洗澡椅、坐便椅、助行器、轮椅等),都需要有专业的公司来承接。除了这种“对公”的养老驿站配套服务,健租宝开始切入家庭的适老化改造。所谓“适老化改造”,是指针对有老人的家庭,进行一些更方便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改造,例如装扶手、防滑垫、洗澡椅、坐便椅、呼叫器,马桶增高垫等等。2016年11月,北京西城区启动适老化改造,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健租宝完成了120多户家庭的适老化改造。相比租赁、养老机构服务和家庭适老化改造是造血功能更强的两项业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两个业务都是由政府买单。虽然本身还在创业阶段,但健租宝在养老业务上已经开始大胆整合同行。2016年7月,健租宝收购了上海两家养老类公司:一家叫“若蕖”,一家叫“若水伴舟”,二者实为“一母所生”。若蕖主要从事海外养老产业考察、海外就医咨询;而若水伴舟旗下的银舟网主要提供老人用品销售,包括行动辅助、浴厕用品等,目前上海业务发展也非常迅速。“母体”支援:康复之家将为健租宝做些啥?在健租宝的股东名单上,有一个名字特别显眼:医疗器械连锁巨头康复之家。据康复之家董事长柏煜介绍,健租宝的前身是康复之家的居家养老服务部和租赁部,未来将以子公司的形式扮演康复之家集团的养老、租赁业务主力角色。而李锦全此前曾表示,希望未来健租宝成为一个数据中心和入口。“在我这里租赁过的用户,一定会有药品的服务以及其他医疗服务,未来以健租宝为入口可以连接医药、保健等多种服务。”作为康复之家的子公司,健租宝获得的不仅仅是资金上的支持,还有“母体”雄厚的业务资源。据李锦全介绍,目前健租宝租赁业务的流量来源主要包括:康复之家(包括线上、线下渠道);养老机构、药店等有康复设备需求的合作机构;58同城等信息分类平台。2017年,康复之家将在集团体系内为健租宝的流量获取铺路。例如,把康复之家所有门店的价格标签设计成两种:购买价和租赁价。康复之家旗下医药电商平台德开大药房同样如此。而完成天使轮融资后,健租宝会搭建独立的电商平台。李锦全称,2017年,健租宝的目标是实现盈利,2018则将全面进行城市拓展,从目前的北京、上海拓展到广州等城市。目前,健租宝团队总人数(包括北京和上海)共30人,涵盖了财务、销售、库房、物流等各条线。作为创始人的李锦全是销售人员出身,自称做销售“所向披靡、没失败过”,但现在将要面对的是从打工者到创业者的转变。“采购、销售、财务、质量……都放不下,创业对综合考虑判断非常高要求。”另一个转变,是对养老行业前所未有的体会。“不管医疗器械还是养老业务,都会不停面临生死。有时候一台护理床租出去的时候老人还在,拉回来的时候老人就不在了。我们的价值,是让老人活得更有尊严。”李锦全说。
如果你是天猫医药馆常客(当然希望你不是),近期打开的页面或许会让你以为走错了地方,因为这次变脸确实有点大——无论是天猫首页左侧的医药健康类目导航条,还是天猫首页的“医药馆”入口,导向的页面都指向了“阿里健康大药房”,而非原有的商家林立的天猫医药馆平台。这意味着,天猫医药类商家的流量结构将发生变化:原来“医药馆”的中心化流量直接导向自营药房,其他商家未来将更大程度上将依赖天猫主站搜索。(图:天猫首页的两个医药馆入口,都直接导向阿里健康大药房)(图为:现在进入天猫医药馆后页面)(图为:原来进入天猫医药馆后页面)并不意外的调整对于上述变动,联系到阿里健康董事、天猫医药馆总经理康凯,其回应可以归纳为两点:一、虽然天猫首页“医药馆”的入口不再呈现其他医药商家,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天猫的二级类目导航、天猫搜索等方式购买其他药店的产品。二、保健滋补品、医疗器械、成人用品等品类仍在天猫医药馆正常运营销售。而天猫平台的其他医药商家似乎还未对这个变化有太大反应,有的甚至还没发现这一调整。一位天猫医药馆的商家透露,其昨晚在商家群接到了小二的通知,称医药工业企业(品牌商)未来可以与阿里健康大药房合作,尝试“店中店”的方式运营,而对于药店类的商家,则未做其他说明。医药商家之所以反应比较平淡,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早有心理准备。从国家药监局叫停第三方电商平台售药、阿里健康开自营药房后,医药馆商家就在逐步感受着流量向阿里健康自营药店倾斜。走到现在这一步,已经不在意料之外。留给医药电商的,还有什么空间?政策上受限制——OTC不能在线交易,流量上又被拦截,最近半年不少天猫医药商家的日子不太好过。“阿里健康大药房旗舰店上线以后,在OTC类目相对其他商家几乎是碾压性的优势。由于OTC销量几乎集中到了阿里健康大药房,之前给我们供货的不少药企现在合作态度都不那么积极了。”一家药店的天猫负责人这样说。那么,留给这些商家的,还有什么空间?有的主攻保健品、医疗器械、成人用品。既然OTC已经基本是阿里健康大药房的天下,那其他商家的发挥空间自然只能存在于这几个“泛医药健康”类目了。而且,这也是阿里健康大药房目前没有涉足的类目——阿里健康大药房主要销售OTC药品和少量保健用品(如口罩、按摩器、足浴盆等),保健食品、医疗器械、成人用品几乎不碰,或许是有意给其他商家留下了“生存缝隙”。有的开新店、投怀新类目。据了解,也一些医药类商家已经或者准备在食品、滋补等类目开设新店,避开医药类目的种种束缚。当然,做强自有电商平台也是不少商家的战略选择。对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来说,做大自有电商平台也是目前环境下的一条出路,尤其是在国务院规定取消互联网药品交易C证审批后,药品零售企业自建医药电商的门槛已经降低了不少。平台与商家的微妙情绪阿里健康大药房或许是过去一年天猫医药馆里最强悍的“踢馆者”。上线之后一路开挂,在OTC类目一骑绝尘。而与此同时,阿里健康“既当裁判又当选手”的尴尬身份、阿里健康大药房所获得的压倒性流量优势,都让天猫医药馆其他商家颇有微词——而商家之所以又不愿将冲突放大,一方面是因为“人在屋檐下”的处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从政策压力的角度能理解阿里健康的无奈选择。2016算得上是医药电商发展极为尴尬的一年,经历了诸多的变数之后的2017年,如何重新审视流量结构,如何布局医药和医疗,提供怎样的商品和服务,都是摆在从业者面前的必答题。
【编者按】每逢春节胖三斤。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小动物们减肥的季节。而医药电商们做好卖减肥药的准备了吗?历史上创造了神话的减肥产品有不少,毁于一旦的也比比皆是。所以,减肥产品可是非常考验商家智慧和能力的。本文的作者黄钻柏,是从事医药电商行业多年的老司机,目前担任康爱多运营总监。他要讲的,是怎么把“雅塑奥利司他胶囊”这款单品销售额从10万+到30万+,再到100万+,以及怎么在天猫平台挤掉海王星辰和复美大药房,成为雅塑销售冠军的历程。抓潜——成交——留存,看看他怎么一步步拿下用户的吧。2011年底,康爱多已经在销售两个减肥药:伊宁曼和雅塑,通用名:奥利司他,雅塑是从2011年才从处方药转为OTC的。之前市场上减肥药主要是曲美(盐酸西布曲明胶囊),因为不良反应太大,2010年这个产品就停售了。此后,减肥类产品基本只剩下保健食品类,没有药品类了,所以公司很看好雅塑。这个产品在国外是处方药,但国内却可以转为OTC(我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国家它就能变成OTC,这个产品也存在一个严重不良反应,个别人服用会出现肝损伤)。当时跟厂家洽谈,雅塑给我们政策,主推这个产品,但前提是要在几个月内下架掉伊宁曼。任务量还是很重的,公司需要有人去盯着这个单品的销售工作。当时这两个产品月销售十来万,我就跟公司申请负责雅塑奥利司他的销售工作,按大单品事业部的操作,从官网到天猫,从文案到客服统一管理,跟推广部门配合决定广告的投放,都由我负责。当时就是这样愉快的决定了,有人看总比没人看的好。我个人习惯每接一个新的版块,都会先去找相关资料学习,研究如何来做,当时研究最多的是绿瘦减肥保健品的玩法,还有在刘克亚网络营销网站交钱升级为VIP会员,把网站上面的文章都看了一篇,特别是《赚钱就这么简单》这本电子书反复看,好像获得江湖秘诀一样。当时给整理出一个营销理论:今年年初,偶然的机会了解到秦王会,看到秦刚老师的牧场理论:跟我当时的营销理论有相似之处,我主要没有很深入去思考总结,只是实操。所以我立马交了1万块加入秦王会,成为一年的秦王会合作伙人,去深入学习各个理论,跟大家交流案例的经验。大概花了6个多月的时间,我把雅塑的销售额从单月十几万做到单月超百万。具体有这么几个步骤:一开始,这个产品主要的销售集中在康爱多官网,通过SEM(搜索引擎营销)在目标人群投放广告,让客户点击广告到单品页面,有意向就点击在线咨询进行咨询。根据“抓潜”理论,我要求客服:有咨询的客户,一律先拿到QQ号或电话,加QQ号为好友,不要急于在在线咨软件上面成交,因为如果客户一时没成交,关闭聊天窗口,这个客户就再在也联系不上了。但加了QQ,就算当时成交不了,但以后可以通过QQ上面发一些关怀信息持续联系客户,另外QQ空间放相关减肥的文章,客户会主动去看的,有需求时候就会主动联系客服。一般来说,客户不可能单次联系就成交的,特别是从来没有使用的客户,需要联系很多次,把这个产品讲明白,客户才愿意去偿试的。基于“成交”理论,我也制定了一些要求。所谓减肥,其实就是能量消耗大于能量吸收,奥利司他的原理是在吃饭之前服用一粒,阻止肠胃吸收脂肪,把食物的脂肪通过大便掉,减少能量的吸收,但人体是会通过减少能量消耗来适应这个变化的。所以在吃药的同时,也要配合运动,才能加快能量消耗。所以说部分人只是单独服用奥利司他也是减肥不了的,但可以让你海吃而不肥胖(特别是过年过节,如果有服用,可以放开吃喝不影响体重)。在国外,奥利司他是作为BMI(肥胖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大于30以上患者肥胖治疗用药。我当时制定了几条标准:一、BMI<18,还想减肥的人,一律不卖,根本减不了的;二、24>BMI>18,我们一般建议他们做为维持体重使用,这个指数是非常健康,不建议减肥;三、30>BMI>24,我们建议在用奥利司他时,同时必须配合运动,才能减把成功。四、BMI>30,我们都要求必须减肥,而且服用的同时必须要加大运动量。当时就是根据这四条规定,不符合条件的,我们一律不卖,因为卖了也是减不了的,回头还被投诉。另外也提前告知用户,要减肥就必须要配合运动,这个药只是帮助阻止脂肪的吸收,不能仅仅靠服用这个药就能减肥成功的。当你真诚对待客户,不靠夸大恫吓,虽然会丢失一些客户,但成交的客户一般复购都会高的。当时卖奥利司他我们都搭配赠送多种维生素,让客户必须同时服用多种维生素,原因是奥利司他在阻止脂肪的吸收,同时也会影响其它维生素吸收,所以服用多种维生素,会降低不良反应。厂家不认同这点,说还没有经过临床证明这点,对于厂家来说,产品没有任何副作用就是最好的,但是不可能的。这个点是我们第一家做的,其它商家而了搞优惠,赠品送的是很多不相关的东西,但我们送的东西虽然便宜,但体现出专业性,所以成交率高于别人,所以赠品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武器。做任何生意,新用户很难赚到钱的,只有靠老用户复购才能赚到钱,特别是当时做官网这块,百度竞价费用很高,每个成交的奥利司他新客,基本都是亏本的。所以如何增加复购,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留存”。关于“留存”,我认为首先减肥是需要慢过程的,这个药一般都要用到3个月以上。因为一个月减掉十几斤,是很危险的事情——一下子少了十几斤,整个人的分泌都会失调,身体都会受到很大的伤害。所以我们都会跟客户讲清楚,告诉他们科学减肥方法,很多客户觉得你是真心的跟他讲原因,只要有效果了,他是很相信你的。另外有安排专门的客服,定期回访客户,督促他们运动,让他们按标准来服用+运动,只要体重下降了,就鼓励他们。很多客户都减肥成功了,我们的复购做得很不错。不过,官网奥利司他月销售达到30万左右,就达到瓶颈了,因为要提升销售,就要加大推广费,而流量不精准,ROI(投入产出比)就下降,再提升就是做亏本生意了,做得越大,亏得越多。当时天猫平台上,销售雅塑奥利司他排在第一位的是海王星辰大药房,第二是复美大药房,康爱多跟他们销量差距很大。对商家来说,天猫平台流量基本固定,就看谁能抢多少了,当时我们的排名和销量摆在那里,如果不用什么招术很难攻得上去的。但在药品类目,所谓的“招数”是很难的。因为当时天猫平台的药品不能开直通车,也参加不了各种活动,别外刷单在2012年还不讲这些招术。我当时用了三招,最后卡到了第一名。第一招:专业度。当时雅塑有专门的客服,按我上面的标准来服务,所以比其它商家专业度很高,转化率很好,只要有咨询的客户,基本都能这成交,这招就把复美挤掉了,但跟海王销量差距很大,因为它卡在第一名,流量就比我高好几倍,海王的知名度又比我们高,想把它打下来不容易。第二招:导流。由于雅塑的官网和天猫都是我负责,我把当时官网有意向成交的用户,让他们去天猫购买,也相当变相刷单了,天猫销量上去不小。第三招:找人。当时QQ有好多减肥群,我加了很多群,原先是为了解大家是怎样减肥,后来跟一个群主非常熟,他本身也是在减肥的,服用奥利司他的,于是跟他聊合作,让他介绍他的群友去买这个产品,每盒返30元给他,当时一个月给我带来超过300盒的销量,那个月下来,我整体的销量就超过海王,卡到第一名了,因为服务好,销量就越来越多,其它家就少了,天猫这个产品销售额一度占到整个店铺的五分之一(应该说我们店铺销售额小,以后有时间我会写如何负责这家店铺,一年多时间,月售额从400多万做到超过2000万,排名从26名排升到第3名),用当时老板的话来说:你这个产品的利润养活了当时整个天猫团队,可见当时这个产品对公司多么重要。不过,这个产品高峰时月销售超过百万,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原因是:厂家见到这个产品销量这么好,就违约了,供货给很多药房,价格管不住。特别是我在天猫攻到第一名后,其它药房就开始打价格战,价格从219元一盒降到131元一盒,利润很低了,我们就不在百度投广告了。另外老客户意见很大,对成交影响很大,很多用户觉得还会降价。当时看到这个情况,我觉得没有什么好玩了。当时天猫平台七乐康如日中天,第一名很风光,我就跟公司申请去管天猫店了,9月份接管天猫团队,这个雅塑大单品队伍就解散了。虽然负责雅塑大单品只有6个多月,销售增长还可以。但最重要的收获是如何建立一支团队,把一个单品从小做大的经验,这个产品应该在医药电商互联网上面第一个大单品。这套思路对以后我的工作影响很大,特别是后来我负责天猫店,打造出全天猫第一个“套王”:第六感六合一的基础工作,多多少少都用到这个单品的思路。最近学习了秦刚老师的牧场理论,让我再次升华,更深的理解这套理论,结合微信互联网,如何打造大单品更加有想法了。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就没有过多描写当时一些细节。
1月19日消息,京东医药健康官方对外公布了2017年首次促销活动的成绩单,活动当日达成150万单销量。据了解,此次排名前十销售单品分别为:桃花姬阿胶糕、鱼跃电子血压计、强生血糖试纸、爱尔康隐形眼睛护理液、鸿茅药酒、同仁堂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欧姆龙电子血压计、东阿阿胶阿胶块、汤臣倍健蛋白粉、钙尔奇添佳片。作为日常医药电商销售榜单的常客,各家成人用品的“爆款”均未上榜;东阿阿胶则成了大赢家,旗下桃花姬阿胶糕排名第一,东阿阿胶阿胶块排名第八。另外进入前十的品牌为:强生、鱼跃、东阿阿胶、欧姆龙、同仁堂、汤臣倍健、鸿茅、博士伦、杜蕾斯、善存/钙尔奇。一位接近京东的人士告诉说,此次活动自营的销售占比远高于POP。2013年京东集团旗下“京东善元(青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了“青岛安吉堂大药房”,2015年11月安吉堂正式获得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C证。去年5月,京东自营的医药馆“京东大药房”正式开业,其中非处方药可直接在线购买,由京东大药房负责配送。去年双11京东医药健康品类整体销售额约达5亿元,自营的京东大药房当日单量超过10万。
1月17日,印度领先的医疗保健平台Practo宣布获得5500万美元D轮融资,由腾讯领投,新投资者ru-Net、日本RSIFund和美国ThriveCapital以及现有投资者红杉资本、经纬中国、CapitalG(前身为谷歌资本)和AltimeterCapital等参投。公司计划利用本轮融资进一步创建一个综合医疗保健平台,发掘整个医疗生态系统的价值,并进一步投资公司国际业务。Practo创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班加罗尔,致力于将数百万患者与世界各地数十万医疗保健机构相连接。公司主要提供两方面的服务内容:一方面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在线的医疗搜索工具,病人可以通过平台找到相应的医生并在Practo基于地理位置、咨询费等条件筛选之下完成预约;另一方面是面向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的SaaS产品——PractoRay,可以帮助用户进行日程安排、医药库存、医疗账单等内容的在线管理,帮助他们改善患者诊疗体验,提高效率。在《在印度,有望成为独角兽的四大医疗公司》中,Procto位列首位最有潜力发展成为独角兽的医疗初创企业。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Procto发展迅速,为消费者的各种医疗保健需求提供更加一体化的服务体验,其中包括更快捷的预约流程、在线咨询、在线药物订购、预约诊断测试以及管理病历等等。目前,Procto主要在印度、东南亚和巴西开展业务,企业客户包括MaxHealthcare、Manipal和Cloud9等。Practo创始人兼CEOShashankND表示:“本轮融资有助于我们进行地域扩张,2017年将是我们综合医疗保健平台充分发挥作用的一年,我们将与各种医疗保健服务供应商合作,一起创建解决方案。”腾讯投资并购部执行董事陈宏伟说道:“Practo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公司平台扩大,覆盖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及供应商医疗保健方面的需求。医疗保健领域很难扩展全栈服务模式,但是Practo成功构建并迅速扩展了这样一个罕见的全栈解决方案。”2015年,Practo以4.12亿美元收购医院信息管理公司Inst。最近,Practo又收购了分析公司Enlightiks,从而能够为医疗保健企业提供商业智能解决方案。目前平台每年大约有4500万次预约服务,公司业务遍布15个国家。Practo自创立至今,获得融资总额为1.79亿美元,其中2015年8月,公司获得9000万美元C轮融资,同样是由腾讯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