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医药
4月12日消息获悉,在重庆举办的2018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高峰论坛上,华润集团与腾讯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联手在智慧城市和物业管理、医疗健康、云和大数据、智慧零售等领域展开紧密合作,调动各方面资源,合力打造一整套场景数字化解决方案。根据协议,华润凭借传统的行业经验以及行业场景,腾讯则利用自身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经验优势,以“互联网+”解决方案为具体结合点,共同推动双方在互联网产业上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优化业务模式和场景,合力探索在智慧零售、物业管理、智慧城市以及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的产业价值提升。在智慧零售领域,围绕华润的零售产业,以互联网工具、大数据、云平台等作为赋能手段,双方将重点打造新一代智慧零售门店,对试点城市的华润万家“大卖场”门店进行全面科技赋能;结合华润集团的商场超市、生活小区、咖啡连锁等各场景,以腾讯公司小程序、公众号等为载体,充分发挥腾讯公司社交流量与场景优势,完成这两方面的优势互补。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基于华润集团多年的地产运营经验,腾讯公司将发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结合云端资源和用户端经验,探索包括智慧商场、智慧社区等多业态和场景,建设不断自我进化的大型智慧城市综合体。在物业管理方面,华润集团支持腾讯海纳平台作为优选合作伙伴,支持腾讯公司物联网平台“微瓴”和“智家”项目成为其智慧建筑的优选合作伙伴,共同探索科技+物业的商业模式,打造智慧社区,提升物业管理的科技化水平。在医疗健康领域,双方将致力于在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数字化建设上的合作。推进腾讯公司在医疗业务、互联网+业务、支付体系等方面与华润健康、华润凤凰、华润医药等深度融合,实现预约门诊、就诊、数据分析、医疗支付和报销、电子发票等流程的闭环管理。除此之外,双方共同推进在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包括但不限于华润集团与腾讯社交广告领域的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在流量侧和支付侧的合作探索;腾讯公司以腾讯公益基金会为载体,与华润集团探讨公益领域的合作,以腾讯研究院、腾讯互联网社会研究院为载体,与华润集团的下属研究部门,进行传统产业、金融产业等与互联网融合的产业合作等等。双方表示,一旦时机成熟,将考虑把腾讯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与华润集团的相关业务相结合。
近日,据《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先声再康在线药房总经理张移兵已在7月初辞职,将在好药师网上药店出任CEO。另据媒体统计,自2014年7月至今仅仅一年的时间,已有11位医药电商企业的CEO递交辞呈,辞去了公司的所有职位。据本报记者了解,在这11位医药电商CEO的离职人员名单中,不乏电商行业的资深人士,但仍无法避免被离职的命运。而另外4名离职高管至今仍是无业状态,如好药师网上药店CEO姚丰、金象网CEO牛征曌、海王星辰网上药店CEO钟日华及七乐康总经理赖裕锐辞职后,都称闲赋在家,准备自主创业,至于是否“回归”医药电商行业仍是未知数。一时之间,医药电商未火先衰的声音开始蔓延。不过,今年7月11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reMED2015重构医疗生态”高峰论坛上,壹药网CEO陈华用其公司今年1~6月份同比去年增长400%的销售数据,强力反击行业“未火先衰”之说。离职潮本报记者梳理医药电商离职CEO的名单发现,尽管他们一再强调是由于个人原因离开,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业绩目标未能达标遭遇团队调整或许才是根本原因。除了张移兵之外,2015年5月离职快货网的廖光会,目前赴任百洋网CMO,作为快货网的前董事长,廖光会在“2014思享互联网医药营销论坛”上曾预测2015年的网售药品规模有望突破400亿元,并预测处方药将向医药电商开放。不过廖光会最终没有等来处方药开放,而是去了百洋健康网。而今年5月离职的前七乐康CEO赖裕锐,则是赋闲在家准备自主创业。赖裕锐2012年3月份加入七乐康,在此之前七乐康电商运营团队只有四五个人,还有几个是刚毕业的学生,2011年只做了几百万元的销售,一年内9个月的单月营业额只有十几万元。2013年前4个月,七乐康电商销售完成了一个亿。也正是在其入职后,七乐康的电商业务异军突起,成为医药电商界的一匹黑马,在任期间成功引入天使投资,并主导完成3亿元A轮风险投资。作为七乐康天使投资与A轮风险投资的引入者与主导者,在七乐康一路高歌猛进之时选择退出,不免令人难解其意。今年5月份离职的还有海王星辰网上药店总经理钟日华。钟日华是海王星辰电商的创始元老,于2010年加入海王星辰负责组建及领导电商业务。根据中国医药电商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海王星辰电商2014年销售额达到2.4亿元,是唯一进入10强的大型连锁药店。相比之下,医药电商圈里另一位离职的大牌则是阿里健康前COO张守川。2013年8月,张守川应中信21世纪CTO王亚卿的邀请,出任中信21世纪COO。中信21世纪被阿里收购后,王亚卿升任阿里健康CEO。据了解,张守川曾在麦德龙中国和京东任职,具有十多年零售管理经验,2009年还曾出任京东副总裁。如今张守川告别了昔日的光辉,成为汤臣倍健移动医疗的合伙人。此外,离职原创始企业的还有上海药房网负责人陈青、原金象网CEO牛征曌、原健一网CEO何涛、康德乐网上药店CEO夏语、原百洋健康网CEO孙建等。这些一度在医药电商领域小有名声的管理者,离开了自己长达几年的创始企业。事实上,上述电商高管们的离职,多数是被迫的。2014年12月,有媒体曝出华润医药集团对旗下健一网的经营业绩和发展方向不满,在宣布原CEO何涛离职的同时也清洗了所在团队,将管理和运营权转与他人。尽管2013年健一网销售规模达3.8亿元,在全国医药电商网站销售额排行榜中位列榜首,但这对于年收入超千亿元的华润医药集团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原金象网CEO牛征曌的离职则更为悲壮。去年年底复星医药集团宣布完成向挂号网出售金象网的股权,完成集团整体剥离所有的药品零售业务,金象网的CEO一职则由挂号网副总裁芦子贵所取代。盈利难一面是医药电商高管离职,另一面则是各家医药电商销售额的大幅提升,而这源于医药电商市场目前刚刚起步。不过,多数医药电商均对其销售额的盈利数据只字不提。目前,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的规模大概为2030亿元,而整个医药行业的销售额仅有68亿元,占比不到0.04%。而有着鲜明对比的是,2010年美国的药品网络零售规模达到了1700亿美元,在整体药品零售规模中占比近30%。本报记者在多个医药电商论坛上看到上述数据,不过对于所有医药电商的净利润额,目前尚未有数据统计。在业内不少专家看来,我国的医药电商行业并未摆脱“烧钱”的阶段,而整体净利润仅有15%,远低于娱乐、服饰、装修等其他电商行业。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医药电商企业居高不下的管理成本侵蚀了实际利润。据了解,一个优秀的医药电商网站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网站建设、运营推广,而且物流仓储、药师咨询、药品进销存系统等硬件标准也要一应俱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医药电商发展深度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医药B2C业务平均毛利率为19.3%,费用率为20.6%,平均净利率为-1.3%,大部分网上药店均处于微亏状态,少数盈利的药店,净利率也不超过2%。以康爱多为例,其2013年收入为1.61亿元,净利润304万元,净利率为1.88%。按照监管要求,网上药店获得互联网交易证书之后,可销售的产品范围是药品(OTC)和医疗器械。实际的销售收入构成是药品只占37.71%,器械等其他产品占比超过60%。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告诉记者,由于医药电商禁售处方药,因此在与传统药店进行竞争时,医药电商并无太多优势。事实上OTC药品由于进入市场多年,价格和用量都比较稳定,其利润率已相当稳定。目前医药电商的整体投入成本并不比连锁药店低多少,药店则可以利用聘请有医师证及处方权的医师坐堂。凭借此种模式,传统连锁药店可以获得不菲的处方药收入,这一点医药电商尚难以企及。2014年5月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先行发布《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一度成为医药电商的救星。《征求意见稿》提出了线上药品经营者需建立执业药师在线药事制度后,即可从事线上处方药经营。券商研究报告显示,线上处方药经营放开意味着医药电商的市场空间将从2000亿元的OTC市场扩展至近万亿元的OTC+处方药市场,进而扩展至3万亿元规模的大健康市场。对各大电商和医药企业而言,一旦政策落实,摆在面前的无疑将是价值万亿元的市场。不过今年3月2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网售处方药方案短期内不会出来,因为网售处方药的放开将涉及安全、支付等多方因素,真正执行和监管起来面临多方挑战。业界人士认为,这一表态也给了渴望开放网购处方药政策春风的医药电商一记闷棍,而抢跑网售处方药的电商则会被重罚。
今后翻看中国啤酒第一品牌华润雪花的财务数字会方便多了。通过资产腾挪,雪花品牌母公司华润创业将剔除非啤酒业务,这不仅提高了公司在业务上的透明度,还为啤酒业务进一步的市场拓展预留了更大的资源空间。行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雪花啤酒虽为当前国内产销量最大的品牌,可是其业务数字都隐含在母公司多项业务中间,加上兄弟业务的拖累,导致其市场价值被低估,如今产业板块梳理明晰后,短期内在股市有一个提振效果,长期对于雪花啤酒并购和深化市场改革也都有裨益。私有化亏损业务4月21日,停牌近两个星期的华润创业发布公告称,母公司华润集团提出建议以280亿港元收购该公司旗下的非啤酒业务,届时,华润创业将战略转型专注于啤酒业务,该可能出售事项须获得独立股东的批准及若干银行及第三方的同意。资料显示,目前华润集团持有华润创业51.78%的股权,而华润创业旗下涵盖零售、啤酒、饮料、食品等业务领域,且持有华润万家、雪花、怡宝、五丰等多个品牌。对于该举措,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指出,“在面对零售业调整整合的大背景下,我们高度支持华润创业战略转型成为专注于啤酒业务的领导企业。华润集团是为华润创业的公众股东提供一个实时变现非啤酒业务的机会。”且不论长远的战略发展,仅就当下的财务表现而言,此番剥离就将给华润创业带来即时的利好。正如华润创业主席陈朗所说的,“将让啤酒业务价值从原有的复合结构中释放出来,华润创业的公众股东无须继续面对复杂的非啤酒业务需进行的重组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而且有助市场评估啤酒业务的独立价值。”华润创业2014年的业绩单就揭示了这样的调整“初衷”,该公司2014财年实现营业收入1688.64亿港元,同比上升15.3%,净利润则较2013年的16.42亿港元,大幅下跌148.36%,亏损7.94亿港元。如果分业务板块来看的话,该公司啤酒业务及饮品业务分别实现7.61亿港元和2.37亿港元的净利润,但是占比最大的零售业务,因重整门店及所购Tesco亏损造成的负担,使得该板块最终亏损13.59亿港元,加之食品板块亦亏损1.34亿港元,才导致该公司出现自1992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据知情人士透露,华润集团内部对每个一级利润中心的业绩考核甚严,亏损业务将在考核期内由集团暂接手重新培育或被最终剥离。比如华润集团曾在十年前以相同方式对水泥业务进行过退市重组,待重组转型完成后再重新上市。资料显示,华润创业也曾多次进行资产注入和资产置换。2009年,华润创业以49.37亿元向母公司收购连锁家世界超市及啤酒厂,同时向母公司出售香港国际货柜码头、盐田港国际集装箱的股权及纺织业务。同年12月17日,该公司还以38.8亿元向思捷环球出售所持中国合资公司TacticalSolutionsIncorporated的51%股权,并通过此项交易获利32亿元;而该公司旗下商超体系的深圳市三九医药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也未逃脱被出售的命运。2014年2月10日,华润医药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其持有的三九医药连锁6.3953%的股权。这些举措的背后也是华润创业在长期战略与短期业绩之间进行的平衡。华创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黎汝雄就表示,公司并不后悔购入Tesco,目前中国零售业出现经营环境变化,导致扭亏情况或超出预期,加上须继续投资电商等互联网+经营模式,所以在考虑到股东对集团转型的耐心时间不一,所以决定将这些业务剥离给母公司,华创则专注于潜力较好的啤酒业务。“非啤酒业务表现持续疲软。华润集团将这些业务私有化,将会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及资源来改善这些表现欠佳的业务。”陈朗坦言。零售业务或分拆上市?完成此次“不良资产”的清理后,华润创业将仅保留华润雪花啤酒。据华润创业透露,旗下啤酒品牌“雪花Snow”连续九年成为中国市场销量最高的单一啤酒品牌,约占整体市场份额的24%。截至2014年底,华润创业在国内共有98家啤酒厂,年产能超过2000万千升,且自1994年成立以来,通过频繁并购及内涵增长,销售收入及净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26%及23%。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则指出,为了将利润做到最大化,啤酒股会更加专注去做,或许会争取更多的资金注入,并加大并购步伐。前几年的密集并购过后,当前留下的可供并购的优质企业已经不多,华南市场的珠江啤酒被巨头挤压,日子并不好过,迟早会被巨头吞并,各方也在洽谈,“综合考量下,雪花拿下珠江的可能性比较大。”黎汝雄也公开对外表示,未来啤酒业务会关注收购机会,并强调该公司过去在并购方面的成功率并不低。华润创业的大笔剥离,或许只是华润集团业务调整的“冰山一角”。就在华润创业剥离非啤酒业务的前一天,华润集团旗下华润双鹤也宣布以37亿元收购华润赛克。华润双鹤指出,“通过此次收购,可将华润双鹤作为华润医药集团下属的化学处方药业务平台进行整合。”虽然华润集团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两件事情先后发布,只是巧合,但是从华润集团近期的动作不难看出,2014年4月份走马上任的华润集团董事长、招商局原董事长傅育宁正在对华润系旗下业务进行“大刀阔斧”的梳理。事实上,傅育宁为业内所称道的正是其当年对招商局的内部调整。在1997和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前夕,傅育宁协助彼时的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完成了业务架构的调整,将非主业和主业中的非控制性业务进行出售,从而帮助招商局度过了风险。此时的华润集团也面临着类似的境况:经历快速扩张后,诸多业务板块尚待厘清,傅育宁的到任也被认为是恰逢其时。而其在华润集团2015年的新年献词中就已经提出了“推动企业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增长转型、提升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率”的目标。在朱丹蓬看来,剥离掉的业务并非没有价值,而是需要进一步深挖。“在当前跨国企业占据中国商超市场的背景下,国家也会扶持一些本土零售企业,华润万家是大有机会的。”事实上,2013年华润创业旗下零售业务依然为其贡献了约7.34亿港元的净利润,2014年5月完成与英国Tesco组建合资公司后,才开始步入净利润的下坡路。华润创业管理层曾估计,Tesco合资业务至少要到2017年下半年才能转亏为盈。所以,华润集团需要把雪花啤酒业务解放出来,并由集团来承担零售业转型调整期的压力。有评论认为,待到华润零售业务步入正规后,极有可能会单独上市,实现资本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