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
【编者按】三人可以成虎,也可能成“屎”。一个再好的商业概念,被咀嚼千遍,也变得乏味。O2O就在2014年遭遇了这样的经历。当平台模式被说尽、传统行业亟待互联网改造的时候,O2O似乎成了所有零售企业的不二法门。但实际上,又有多少从业者看清了其中门道?抑或只是拾人牙慧?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以下这篇文章,来自宝胜国际——国内最大运动服饰零售商——电商发展事业部总经理邢科春的思考,算是为那些走在O2O路上、即将成为“肥料”而不知的先行者们道上警世恒言。O2O铺天盖地,各种总裁班,呐喊着颠覆;各种所谓成功和不成功案例,好不热闹。仔细看看,除了口号,除了呐喊,似乎什么实质性动作都没有。作为一个苦逼的O2O探路者,我只想说:少喊颠覆,多想服务!通常是无知者无畏,唯一不缺的就是口号。但革命不是吹牛扯淡,而是要踏踏实实,一点点的推敲和改善。我们冷静的思考一下:1、颠覆,请问你要颠覆谁?2、你懂得被颠覆者的实力吗?他强大还是你强大?3、你看好了他的哪块肥肉?4、你用什么来颠覆人家?你尝试了吗?扩大规模和范围了吗?5、凭什么是你来颠覆?你的竞争对手是谁呢?6、假设你颠覆了之后,你怎么赚钱?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你知道身后又有谁要颠覆你吗?如果你没有影响到利益格局,那么你连成功的门儿在哪里都不知道;如果你影响到了利益格局,拜托你能够真的强大,可以颠覆,而不被对方打死。O2O里没有排山倒海式的颠覆,只有蹲下身子,倾听消费者的需求,一点点的微创新,顺应消费者的习惯,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产品,提供更温心的服务。我们习惯了“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式的竞争模式,我们忽视了“润物细无声”的服务思维。O2O不是消灭谁,而是要思考更好的服务:1、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消费者的痛点是什么?消费者能说出来的需求是需求,消费者自己觉察不到的需求,才更有价值。2、罗列了一大堆需求和痛点,如果让你做减法,只选择其中一个,你选择哪一个呢?3、如果这个需求被服务的更好,消费者愿意多付一块钱吗?4、你怎样做,你的目标消费者才会哭着喊着追着,拿着钞票来买你的产品?O2O只是一个工具,不是万能钥匙,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甚至不同的地域,以“消费者主权”为思考原点,利用你的产品和服务,与消费者谈恋爱。什么叫成功?对于传统产业来说:1、产品开发更加符合会员粉丝的核心需求,投放市场的节奏更加精准,不早,也不晚。2、由于前置的需求调研和预定,生产的数量/配比,交付的节奏,交付的地点,交付的方式,刚刚好满足会员/粉丝的预期,加上一点点的惊喜尖叫。3、消费者吃了喝了玩了爽了,帮助商家口碑传播了;然后还想要你的产品。4、商家的口袋里多了净利润,也清楚的知道下一波需求和利润预期。此时,请你说“我成功了”。而在此之前,都是做梦,因为你随时会被市场打回原形。O2O是温水煮青蛙的渐进式,2014年不可能有什么过于成功的案例,大家都忙于技术闭环和系统打通,能够出来公开讲成功案例的,除了“叫兽”,除了阿里京东,又有多少实干家?所以,2015年会陆陆续续冒出端倪,暴露冠军相;2016年之后,才可能是成功案例一箩筐,而那时,大家忙着巩固地盘赚钱,谈成功有意思吗?春华秋实,就如农民伯伯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卖了粮食数钞票,你若问他,他只会憨厚的笑笑,继续数钞票。【关于宝胜】国内最大的运动品服装零售商,是nike、adidas、reebook、nautica、converse等诸多国际品牌在国内的总代理商。
vivo于5月7日正式发布了新一代旗舰系列手机Xshot,主打拍照功能。旗舰版采用通骁龙8974AC处理器,3GBRAM+32GBROM,售价3499元。精英版采用骁龙8974AA处理器,2GBRAM+16GBROM,售价2998元。vivo首席营销官冯磊vivo通信首席市场官冯磊在发布会后对笔者表示,随着Xshot推出,vivo在高端旗舰产品的三大系列布局已经完成:X系列定位时尚超薄,XPlay系列定位极致影音,Xshot定位极致拍摄功能。高品质拍照将是vivo手机主打功能相对于在产品与市场上已经获得成功的XPlay系列,vivo新推出的Xshot手机配置更高,并且特点明显。在其主打的拍照方面,Xshot采用了前置800像素84度广角摄像头+后置1300万索尼第二代堆栈式摄像头、f/1.8超大光圈、6P镜头、双色温双LED闪光灯,OIS光学防抖,支持4K视频摄像。值得关注的是,Vivo与美国虹软公司(ArcSoft)合作,在Xshot采用了SmartShot拍照功能,具有急速盲拍、背景虚化、智能夜景、运动预拍、语音拍照、AR实时美妆等模式。与vivo主打的Hi-Fi高品质影音相比,拍照功能的提升更具挑战性,涉及到供应链元器件的选择,硬件与软件的调试和算法优化。冯磊透露称,Xshot手机从立项到推出用了近一年时间,由供应链的所有厂商合力解决完成。冯磊对笔者表示,vivo在Xshot手机积累的拍照经验将会沿用到X与XPlay系列之中,但是每一代Xshot都将尝试vivo最新的拍照技术突破。也就是说,除了vivo之前力推的Hi-Fi影音外,高品质拍照也将成为vivo旗舰手机主打的功能。vivo不过度追求规模,不参与千元机价格战从2011年开始,在三大运营商推动下,国内手机厂商掀起了多轮千元智能手机大战,联想、华为、中兴、酷派等手机厂商更是借此占据了国内近半的市场份额。不过,在出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利润并没有获得相应增长,甚至出现亏损。与上述厂商相比,vivo显得更加特立独行。Vivo目前并没有参与运营商合约机订制,也没有针对电商平台推出专售产品或者独立品牌,而是不断加强传统开放渠道。在售价方面,vivo也没有进入1500元以下的千元机市场。2013年,vivo国内市场手机出货超过1800万台,单季度平均出货不足500万台,与“中华酷联”们相比并不是很高,但却在产品口碑、品牌形象、企业利润方面获得了良好收益。Vivo的成功也引发了国内手机企业对千元机市场过度竞争的反思。冯磊对笔者表示,对于vivo来说,更多关注产品本身和用户服务,并不会强求出货规模。2014年vivo内部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出货数字目标,因此也不会参与国产手机厂商之间的千元机价格战。vivo不会推出独立电商品牌针对华为、酷派等纷纷推出针对电商平台的专属品牌,冯磊认为,低价格只能满足一部分用户对手机的需求,随着用户和市场成熟,会更加关注产品本身和品牌认同。不过,随着电商平台的迅速崛起,传统开放渠道已经开始受到现实冲击。冯磊对此表示,vivo一方面会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丰富渠道销售能力;一方面也会防止乱价行为,维护线下开放渠道的利益。因为从长远看,线上与线下渠道价格必然会走向同质同价。冯磊强调称,vivo目前没有推出电商品牌的相关计划。
【一起讯】5月5日消息,在两个女性APP美柚和大姨吗激战同时,类似的一款产品“姨妈私密答”秘密上线。与前两款女性应用不同的是,这款产品将直接去解决女性的实时在线提问,为此已经整合了8万专业医生。建立的一个用户体验场景便是,女性用户在面临一些经期问题时,可以将担忧、不安、焦虑、困惑的情绪直接反映在应用软件上,而在线医生会在10分钟内给出专业答疑。该应用的主要负责人告诉一起,用户在做出提问后,会推送给相关医生进行解答,医生在其PC端界面会收到问题并回复问题,而回复问题后,用户在移动端和PC端都可以看到相关答疑。“用户其实有很多深层次需求,而我们正是要切入这个市场。”据姨妈私密答产品负责人介绍,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女性应用越来越偏向社区性质,解答女性的问题也是由其他用户根据经验完成,而姨妈私密答却整合8万名医师进行回复。据透露,产品上线前期,已经有大量的医师安装了该应用。“医生本身也需求,比如很多妇科医师,也并不希望来找自己的全是感冒引起的一般症状,更希望求医者和自己擅长的领域能够对路。”在姨妈私密答产品负责人看来,很多医生希望借助这样的应用建立自己在周边以及网络上的口碑,而用户也希望自己的私密问题能够得到专业人士的解惑。这种双向需求快速培育了一个市场。“不排除未来会推出一些付费服务。”姨妈私密答负责人称,由于市场已经初步成型,未来也可能考虑一些高端会员需求,包括专属的医生团队。一起体验了姨妈私密答应用,应用分为日历、提问、资讯和个人中心四个模块,而模式分为“一般模式”和“孕妇模式”,“一般模式”也就是非怀孕模式,日历的主要功能是监测用户的月经期、安全期、易孕期和排卵日等,并在每个阶段给用户提供不同的健康提醒;“孕妇模式”下,日历会记录已怀孕天数,并显示生产倒计时,同时还会为准妈妈提供不同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饮食提醒、胎教方法等。“无论哪种模式下的任何一个阶段遇到特殊情况,都可以马上向在线医生发起咨询,如果需要就诊,还可以在线预约挂号。”姨妈私密答产品负责人说道。此外,在姨妈私密答个人中心里,还会对用户的健康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针对性的给出健康解决方案。一起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比较火热的美柚和大姨吗都已经拿到风险投资,而业内较为活跃的红杉资本、经纬创投、华兴资本等也都参与其中。而对于刚刚上线的姨妈私密答,其负责人表示,“我们更侧重的是模式和转化,用户规模现在还不好预估,现在也是在第一版的测试期。”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过去由于传统的医疗体制导致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不过,互联网开始让医疗资源效用一步步得到释放,大量不太知名的专业医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互联网的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并获取一定的报酬,这将会让移动医疗市场进一步被重视和扩大。事实上,数据方面也已有体现,艾媒咨询的研究显示,2014年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28.4亿元,预计到2017年,将突破1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0%以上。
【编者按】在电商行业里,有这样一个广受认同的观点:如果企业要做大规模,就必须做加法:或是铺更多的渠道、或是扩品类加SKU、或是代理更多的品牌。“立伟电子”也曾这样做,他们是一家专做蓝牙耳机的企业,内贸外贸、线下线上、批发零售均有涉猎,但仍是苦于规模无法做大。而在他们改变思路,变加法为减法之后,却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成为亚马逊明星卖家,并很好地为其耳机品牌Bluedio(蓝弦)树立了形象。那么,在危机与生机并存的夹缝中,他们如何“断舍离”?断:斩断繁杂业务线转型跨境零售从成立开始,广州立伟电子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典型的以批发业务为主的公司,内外贸同时开展,线下在广州、深圳设有直接销点,线上则通过环球资源等外贸B2B平台拓展业务。虽然规模不是特别大,但依托中国制造的优势,“小日子”过得不错。2012年,在全球经济经历数年持续低迷之后,传统企业走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立伟电子也陷入了严重的发展瓶颈。在电子产品行业的激烈竞争下,其外贸批发业务死气沉沉,订单量大幅下滑。“前方的路该怎么走?”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立伟电子的面前。“那时候我们观察到,国际采购的趋势正在从大订单转移到小订单,C端客户活跃起来。所以我们决定从B2B往B2C过渡。刚开始,经历了很长一段迷茫期,因为无法正确定位、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平台,便到处开店、到处进驻,造成无主心骨的萧条局面,一度面临生存危机。”两年之后,立伟电子的一位高层向一起惠谈起那段迷茫的时光。最终,经过不断的摸索,立伟电子决定以跨境电商零售为未来的主攻业务,并逐渐减少批发和线下业务的占比。据一起惠了解,经过两年的发展,其电商零售业务已逐渐崛起,以每年成倍增长的速度发展到月销售过百万人民币,今年还有望再次翻倍。目前,立伟电子传统批发业务与电商零售业务的占比约为3:1,外贸业务占比约为60%。虽然从业务量来看,批发仍是大头,但批发的业务正在逐渐减少。而电商零售业务则增长迅速,体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并被定为立伟电子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回过头来看,其实很感谢那场危机,如果不是把我们逼到了绝境,我们也不会有当断则断的勇气。”上述立伟电子的高层这样说道。舍:砍掉上百SKU坚持自有品牌对立伟电子而言,从传统渠道转到跨境零售是一种比较迫切的心态,像是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每个渠道都有不同的特征,传统的经验有时候并不适用,在这个过程中立伟电子又走了不少弯路。其中一个大问题出现在供应链和产品线上。此前立伟电子产品线很长,光是小耳机就有一两百款,每一款产品的生产周期非常长,由于传统模式的运作流程较长,问题并不凸显。可一旦进入了以“小快灵”为主的跨境电商零售上,就会出现供应链脱节、服务跟不上等严重问题。立伟电子又一次面临着取舍:是坚持原来大而全的思路,还是改头换面、尝试细而精的新模式?经过思考和挣扎,其最终选择了后者,把一百多款产品一下砍到三十几款。表面上只是SKU的削减,但背后却意味着整个供应链体系和营销体系的巨大变革。“这几乎是完全推翻了自己以前的发展模式,砍掉那么多产品就意味着丢掉一大批老客户和订单,而重新凝聚客户需要很长的时间”。立伟电子市场部负责人称,在这一番调整之后,立伟电子度过了一个段十分艰难的时期。这种割舍虽然疼痛,但却有利于轻装上阵,最终留存下来的三十几款产品都成为了精华。此后,立伟电子开始投入大量精力做自己擅长的挂耳式、头戴式及领夹式时尚耳机,从无线音乐的这个点去切入。在整理完产品线,确定核心产品之后,立伟电子做的下一个重要决定就是重塑品牌形象。电子产品有一个特征是对价格十分敏感,蓝牙耳机这个细分市场中同行竞争极大,价格战非常激烈,大家的生存空间都被压缩得很小。只有树立品牌,才能形成足够的用户粘性。但此前杂乱的产品线让用户对立伟电子的品牌认知非常模糊。于是,立伟电子只专心做一个品牌——Bluedio,并为之投入大量资源。公司十分注重Bluedio的产品研发,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工艺、功能都要求创新思维,外观设计工程师、结构设计工程师、电子工程师等全力配合,力求每一款新产品一面世就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创新型产品的成功代表是业界第一款立体声道转换耳机AVF2,不仅拿到国家专利,还在批发市场引起了一股狂潮。一起惠了解到,立伟电子在走品牌路线的道路上相对慎重,主要依靠传统的展会形式做产品推广和品牌宣传。一方面由于展会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分销商,对其来说是无形中的推广;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公司目前无能力投放大型广告,也无海外团队去做本地化推广,展会是相对保守和可靠的方式。而在竞争中,立伟电子尽量避免价格战、避开红海,在保持品牌高度的基础上调整价格策略,重视客户忠实度和口碑营销。由于注重产品创新,开发独特、新颖、个性化产品的思路很好地迎合了欧美消费者的习惯和爱好,Bluedio很快便打开了跨境零售市场。离:“离开”其他电商渠道专注亚马逊前两次的减法让立伟电子尝到了甜头,也让他们意识到只有专注和集中才能成功。于是他们开始酝酿第三次减法,而这一次他们瞄准的是线上渠道和目标市场。每一个渠道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适用群体,立伟电子在分析了所有第三方渠道后发现,亚马逊对于品牌和品质的严格把控是最符合自身发展规划的。于是,在跨境B2C方面,立伟电子将重点业务放在亚马逊平台,并选择美国市场作为突破点。目前,立伟电子在亚马逊的销量大约为每天500单,主要消费者来自欧美市场。其将亚马逊运营经验归纳为:认可平台的企业文化很重要,在合作过程中,如果不按照平台的思路和节奏来走很难获得成功。除了亚马逊业务,立伟电子虽然也有涉足其他跨境电商零售平台,比如eBay、速卖通,但都不是重点。各平台的发展策略和玩法有区分,推广的产品线也不同。在亚马逊,其主打产品以新颖、时尚、品牌为关键词,单价在100美元左右,更注重品牌效应。选择美国市场,则是因为其以前的批发业务在美国有一些积累,Bluedio这个品牌在美国也有一定的客户基础,打开零售市场相对容易。如今,其在美国还设有线下客服点,解决产品的保修问题的同时也加强了与客户的沟通。此外,立伟电子市场部负责人还表示,其品牌在欧美市场算是刚能站住脚,还需要吃透,之后再慢慢拓展其他市场。除了欧美外,目前公司也在跟随亚马逊的步伐探索印度市场。因为,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很大,而且亚马逊在印度市场有资源基础,并给予卖家一定的支持。在企业发展道路中,所谓“断舍离”,其实难的不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是不知道该舍弃什么。“断舍离”的反面是“断不了,舍不掉,离不开”。无论是收纳物品还是管理企业,除了不断贴标签和分类,不断地添置抽屉,“断舍离”也不可少,换句话说,这叫做“选择”。电商行业无数的企业案例都透露出一个事实:明白自己的核心优势在哪里,选择专注于某一个方面,才有可能成功。而“立伟电子”只是其中小小的一个。
【一起惠讯】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大型家具建材卖场一直掌控着国内巨大的线下市场,而近日红星美凯龙总经理车建新在谈到电商对家具行业的冲击时,意外的把此前一直不被电商圈看好的国美树为了榜样。“我觉着家具行业应该学习国美了。”车建新分析,家电行业在2012年走了一个极端,在新闻、媒体等方面为电商做了多次免费的大规模宣传,打到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各大媒体都在跟进。“一个个大的新闻事件,其实就是在给电商倒流,帮助电子商务。”车建新直言,国美去年上市部分有9个亿的利润,加上非上市部分,约有18个亿的利润,其实已经走出了电商的阴影。而对于苏宁,车建新认为失败或者成功尚未不确定因素,未来取决于其管理、战略等诸多因素。“销售1000亿,利润1个多亿,在加上1000多个实体门店的盘子,苏宁现在处在危险中。”车建新说,苏宁最大的亏吃在了媒体炒作之上,逐步的把行业的份额丢掉了。因此,在总结经验是,车建新坚定的认为,家具行业一定不要和电商进行正面竞争,不要和电商进行正面的新闻炒作,用户一旦从线下转移至线上,将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不过,家电与家具行业的线上占比还有较大的差异,据了解,家电线上市场现在约占到了25%的份额,而家具中低档家具线上占比约3%,高档家具线上占比不足1%。所以,在车建新看来,“我们还不需要那么恐惧、心慌,家具主流还在我们实体卖场手里。”车建新分析称,家具供应链中,厂商直接做B2C的可能性很小,配送、安装会是很大的阻力。因此,3~5年内,家具建材电商不会成太大气候,家具企业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调正和完善。红星美凯龙作为国内最大的家具建材卖场之一,线下拥有大量的实地门店。而车建新表示,“这些门店我们不能将之丢掉,而是要拿着我们的优势和别人竞争,在这个优势基础上,去做文化营销、口碑营销、价格营销。”做法上,红美正在开始将毛利打低,一方面渠道让利8%的利润,另一方面与厂商沟通,借助厂商再补充8%的返点。凭借16%的让利和线下独有的体验,车建新认为“线上难有机会”。“我们的商场可能现在还乱七八糟,我们的服务还没做好,在这样的阶段我们不应该去做其他事情,去跟进电商,去做O2O。”车建新说。事实上,红美正在做一些文化、品牌营销方面的工作,积极参加了很多海外展览、商场展示等,同时,严格要求店内要升级服务水平。
【编者按】跨境电商产品中,眼镜是一个特殊的品类,虽然利润高,但供应链门槛也非常高。像定制化的近视、远视、老花等功能镜对专业度和服务的要求都不同于一般产品,因此,很少有人能从这个细分市场分到一杯羹。蒲尚科技是一个专门做眼镜跨境电商的成功案例,去年其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欧元,今年的目标是4000万欧元。短短两年时间,增长翻番,不得不让人对其跨境生意感到好奇。多个自建网站并行主打欧美市场蒲尚科技从2012年开始做眼镜产品跨境电商,公司总部位于天津,并在上海成立了镜片加工团队,也在北美和欧洲多国设立了运营团队。为了体现专业性,蒲尚科技同时运营着多个网站,针对不同国家市场推出不同语种的网站。公司总经理杨理明谈道:“眼镜这个品类更适合做自建网站,去第三方平台开店很难,因为做不了定制化产品,只能卖镜框、太阳镜。而眼镜最大的利润在镜片,十几块钱的镜片能卖几十美金。”一起惠了解到,蒲尚科技在英、法、德等西欧国家均设有分公司,美国由于横跨东西海岸,管理难度大,则与第三方服务商合作,采取“先吃欧洲,再吃美国”的发展策略。对于眼镜电商来说,消费者从线下到线上的购物习惯需要引导和培养,因此,蒲尚科技选择专注欧美市场,暂不涉足中东、俄罗斯、南美等地。正如杨理明所说,目前其处于品牌积累期,需要找到有一定基础、消费者接受度更高、市场成熟度更高的地方去切入。“去中国化”策略开发多个品牌杨理明告诉一起惠,欧美眼镜消费与国内不一样,验光和配镜分开,实体店的眼镜价格贵得吓人,一副非品牌类的眼镜在美国卖400美元,在欧洲卖300欧元。而蒲尚科技的客单价在美国约为90至100美金,在欧洲约为80欧元。这就成为了蒲尚科技打入欧美市场的契机。“欧美的眼镜主要是贵在人工上,而不是产品本身,我们就在人工费上省下一大笔,而且产品成本也更低,这样就获得了很大的价格优势。”杨理明指出。目前,蒲尚科技旗下总共有三个成熟的品牌:一个是针对白领、商务人士的高端品牌,一个是针对年轻人的潮牌,另一个则是针对中老年人的品牌。其采取“去中国化”的品牌路线,即所有产品从中国到国外后,由当地员工重新策划、设计、包装,完全掩盖“中国制造”的痕迹,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消费者到网站配镜需拍照上传验光单,或填写验光信息及医生证明,网站将严格按照流程打电话向医生确认。这不仅是其打造品牌、加强口碑传播的途径,也是联合当地医生铺开销售网络的渠道。蒲尚科技将医生发展为“中介”,让医生给消费者推荐产品,一方面给予医生一定的销售提成,另一方面通过医生给予消费者优惠券、折扣券之类的好处,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自建海外仓产品和服务本土化蒲尚科技在各个市场基本上都是自建海外仓或跟第三方仓储公司合作。杨理明表示,对眼镜产品来说,建海外仓的成本低,一间屋子就能装很多产品。因此,海外仓对其来说十分有利,不仅可以节省物流时间,也方便产品的本土化加工。“公司会根据产品的成本和定位去找不同的工厂做生产,主要是在深圳、东莞、温州等地。深圳和东莞做高端货,温州做中端货,江苏则做便宜货。产品出厂后会提前运到海外仓,由当地员工来做再设计和后期加工。”他谈道。据杨理明介绍,蒲尚科技的海外团队都是由当地员工加中国员工或华裔组成的。由于欧美工资水平高,招聘压力相对较大,但是这种投入是值得的。因为,无论是思维模式,还是产品和服务都可以真正实现本土化,利于形成品牌效应。法国市场厚积薄发业务占比近20%蒲尚科技的一个特殊市场是法国,这是其于去年10月才正式进入的。特殊性主要在于法国与其他国家有很大区别,眼镜行业准入门槛相当高,而且配镜被纳入了医保事业,医疗体系也相对复杂。一直以来,法国法律要求眼镜公司的注册法人必须拥有配镜师执照,直到去年12月才通过一个法案放宽了政策,要求注册法人不一定要有配镜师执照,但公司必须有拥有配镜师职业资格的员工。据杨理明透露,虽然门槛高,但法国这样的小市场竞争不激烈,相对好做,而且法国本土同行与其相比,成本优势差很远。无论是货的成本、供应链把控,还是定制成本,蒲尚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蒲尚科技的法国分公司与当地医保建立合作,成为唯一一家与医保合作的眼镜电商平台。通过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短短几个月时间,蒲尚迅速打开了市场,目前法国业务占比已达到了20%左右。初尝印度市场低端产品受追捧据一起惠了解,蒲尚科技打开欧美成熟市场后,今年开始拓展印度市场,推出独立的印度网站。从目前的订单情况来看,发展相对顺利。杨理明表示,印度市场最大的困难有两个:一是物流问题,二是客单价低。物流问题是印度市场的固有障碍,所有做电商的都会面临,因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客单价低则是居民消费水平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在物流方面,蒲尚科技与出口易合作,借用其在东南亚、南亚市场的物流网络体系,实现高效管理,物流时间控制在了7至10天。而且,由于定制化产品对物流时间要求不高,消费者愿意等一两个星期,从而解决了物流难题。等市场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蒲尚也将在印度建立海外仓来加强控制。对于客单价问题,杨理明指出,蒲尚科技在印度的客单价约为50美金,这无法与欧美市场相提并论。因此,蒲尚决定拿低端产品、单独创立一个品牌去做印度市场。从初期尝试的结果来看,低端产品在印度十分畅销,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时尚与科技结合社交网络加大品牌宣传有关眼镜消费的调研显示,欧美消费者平均一年半换镜片、镜框,一年换镜片,一年半换镜框。但实际情况是,消费者换眼镜的频次远远高于这个数据,蒲尚科技的最高纪录是一个消费者一个月时间内买了15副眼镜。杨理明告诉一起惠,老外对待眼镜和中国人不一样,不把它当近视辅助工具来看,而是当做一种时尚,根据不同的服饰搭配来换眼镜,不同出席场合戴不一样的眼睛。因此,这种时尚感也给蒲尚科技带来了商机。此外,蒲尚科技的网站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可以让消费者看到自己戴上眼镜的效果。这是其花费十几万美金与法国一家公司合作开发的。消费者对着摄像头,经过三维扫描定位,系统自动进行面部识别,然后屏幕上就能显示消费者戴上这幅眼镜的效果。这项“特异功能”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他们看到自己试戴眼镜的效果后,拍照上传到Facebook,带来很大的品牌宣传效应。同时,这也提升了购物体验,解除了消费者从网上买眼镜无法试戴的顾虑。在品牌推广上,蒲尚科技把60%的精力都放在了社交网站,依靠SNS营销来增加品牌曝光度。据了解,这种营销方式的初期转化率约为1%,但从长远的老用户积累和口碑传播来看,效果远高于这个数字。因为,对其来说,重要的是重复购买和老客户的积累,这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一起惠讯】4月15日消息,知名游戏对战平台“11对战平台”布局电子商务,刚刚上线了实物商城,目前以产品倒流和游戏积分兑换为主。在11对战平台商城上,目前主要设置的分类有京东游戏本、赛睿外设、TEE7T恤、红蜻蜓等。这次上线的商城,更像是一个合作性质的倒流、导购平台,在11对战平台商城上的商品均不在站内进行交易。如,会跳转至京东商城的游戏本页面、天猫商城的专营店页面、红蜻蜓官方商城。除了直接倒流外,11对战平台设置了声望兑换产品的功能。通过在11游戏平台进行在线任务、活动、挂机、翻牌等可以积累大量平台声望值。而在11游戏商城上,通过不等量的声望值可以直接兑换实物产品。平台昵称为“密钥”的一位11资深游戏玩家告诉一起惠,“声望值是11平台的一个重要产品,是带动用户活跃度的主要手段,平台的基本逻辑便是‘有用户活跃度就有人玩游戏,有人玩游戏就有广告或赞助‘。”11对战平台此前由于一款知名游戏“DOTA”的自动建立服务器、天梯均值对战PK而快速占领游戏对战市场重要份额,与浩方对战平台、VS对战平台等成为游戏圈最重要的对战平台之一,业界有较好的口碑。不过,巨大的会员量和流量始终没有完美的变现。而据熟悉11对战平台的另一资深玩家“三痴老鬼”介绍,广告依然是主要的盈利方式,而11平台也在积极拓展其他变现渠道。据悉,11对战平台于2011年1月上线,运营至2012年9月DotA最高在线突破80万,是dota大多数玩家集合的平台,提供服务器建主、万人房间、反作弊等游戏体验,目前运营游戏有:DotA,Imba,OMG,Dota6V6,真三,澄海,信长野望,忍者村大战,魔兽RPG、EF、Imca,以及自主开发的金戈铁马。
32秒,过去在实体店只能销售一单,如今却能在网络上成交一千单。这一颠覆性的转变,得益于渔业航母向电商领域撒出的“海上第一网”。昨天,瑞安市华盛水产有限公司与阿里巴巴聚划算携手推出网络销售平台,在国内首创时鲜水产品线上销售新模式。在行业内,华盛水产历经20多年发展,已成为全国水产品海上深加工的领军企业。2007年,其投资5600万元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海上加工船——“渔加1号”正式起航,具备每小时30吨鲜丁香鱼、毛虾加工能力,被誉为海上“渔业航母”。华盛“渔加”系列也开创了国内丁香鱼、毛虾等水产干制品海上加工的先河,实现了捕捞、收购、加工、冷藏无缝对接。借着“电商换市”的契机,华盛水产首次“触网”,与阿里巴巴聚划算联手拓展时鲜水产品线上销售渠道,让海上移动加工厂变身为海上移动市场。昨天上午9时57分,在聚划算网站首页的“亚洲最大的渔业航母——海上第一捞”促销活动,吸引了27600多万名消费者关注。10时整,“秒杀”活动正式开始,仅32秒,1000单华盛熟虾皮就被抢购一空。与此同时,提前在海上待命的华盛“渔加2号”及100艘捕鱼船正式起航。借助船上铺设的wifi信号,“渔加2号”将在海上实时处理聚划算买家的订单。鱼虾从捕捞上船,到收购、清洗、蒸煮、干燥、冷却、包装、冷藏的每一个过程,买家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即时查询。今后,华盛水产制品将作为“聚新鲜”的主推品牌之一。对于这场联姻,阿里巴巴聚划算CEO助理刘家洛认为,华盛水产要成长为网络热销品牌,除了做好产品品质,还要在消费者群体中建立良好的口碑。对于线上销售的全新挑战,华盛还将联手农鲜达、顺丰速递,承诺“30分钟完成海上鱼虾加工,48小时送达消费者家门口”。“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不敢想象的销售模式。”渔民出身的华盛水产董事长陈善平表示,与实体店相比,线上销售不仅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物流成本,还在互联网上“网罗”了更多消费者。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物流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黄刚表示,“海上第一网”正式启航,实现了捕捞、加工、销售、运输一条龙服务,开创了水产干制品海上销售的先河,这一创新思路,也将为时鲜农副产品网络销售提供新的示范。
北京时间1月25日早间消息,面向幼儿看护和宠物看护服务提供商的网站Care.com周五完成了IPO(首次公开招股)。Care.com被认为是“看护服务中的亚马逊”。Care.com开盘价为17美元,在全天大部分时间段内股价都维持着30%的涨幅。而收盘价为24.30美元,涨幅42.9%。Care.comCEO谢拉·马塞洛(SheilaMarcelo)表示,在上市后,Care.com计划进行扩张并收购类似网站。他表示:“上市帮助我们收购其他公司。在这一碎片化的市场,我们已收购了4家公司。”Care.com拥有970万注册用户。其中约400万为看护服务提供商,其他为家庭用户。马塞洛表示,该网站的很大一部分用户为女性。女性在看护服务提供商中占95%,在注册的家庭用户中占85%。这些用户帮助该网站进行口碑营销。根据comScore的数据,Care.com的月独立用户访问量约为290万。
【一起惠讯】1月13日消息,外贸B2C电商网站Pandawill在营销上多次尝试新招,上线了“免费试用”和“预售”频道,并推出每天降价一次的“清仓处理”专区,欲将低价吸引顾客的策略进行到底。Pandawill首页一起惠获悉,Pandawill的“清仓处理”(CealranceSale)专区从用户角度来定商品的价格,按照美国中央时区时间,每天凌晨1点时会降价一次,用户可等到价格降到自己满意为止,单件商品最低价甚至能达到0.01美元。不过,产品均为限量供应,每件商品库存量几乎都不超过5,消费者需进行抢购。据了解,Pandawill清仓处理专区总共提供了九个品类100种产品,包括电子产品、配件、手机、平板电脑、汽车配件、玩具、家用工具、时尚产品及宠物产品。对于该专区的商品,消费者下单后需在24小时内付款,否则订单自动取消。Pandawill的ClearanceSale频道一起惠了解到,目前,Pandawill的三大特色地带就是“免费试用”、“预售”以及“清仓处理”。免费试用是一种借消费者的舆论力量来引流和扩大影响力的口碑营销方式,预售模式则可算是一种饥渴营销策略,而清仓处理无疑是一条靠低价制胜的道路。Pandawill上线于2009年,在国内的外贸B2C网站中并不是规模最大的,但成长速度非常快。在外贸B2C网站排名中,Pandawill因alexa全球排名10000以内而与DX、兰亭集势等大佬级玩家一并跻身行业十强之列。目前,其网站的日均IP访问量超过十万,日均PV浏览量超过80万。
毫无疑问,说了很多年的汽车电商终于在今年露了一回脸。在年末“双十一”的电商大战中,汽车类的订单数据相当于2/3的天猫交易量,这让“汽车电商时代已到来”的言论大行其道。事实果真如此吗?发起2013年“双十一”汽车电商大战的主角之一“汽车之家”网站的调查显示,在此次购车节中,20%的汽车厂商是积极参与的,20%不积极,60%的厂商处于“不想做又怕被行业淘汰所以勉强跟着玩”的态度。按照《中国汽车电商发展研究报告》,2013年“双十一”,天猫、易车、汽车之家三家网站共贡献了近17万台的线上订单,订单总额达235亿元。但有经销商坦言,电商订单的提车率仅为30%左右。显然,汽车电商的能量远没有那么神奇。此外,目前所谓的汽车电商,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电商,而是O2O(OnlineToOffline)模式的狭义汽车电商,即线上集客、线下享受服务的电子商务。换句话说,乘用车销售领域共包括信息流、客流、资金流和物流,而狭义汽车电商只解决了信息流和客流,物流和资金流仍是由汽车厂商和经销商共同完成。这意味着目前的汽车电商只做了两件事:集客以及将销售线索转化为销售。当然,这种模式的商业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取和对比有效信息,同时还可以了解底价、参与团购,省钱省力;对于汽车生产和销售企业来说,不仅可以节约营销和销售成本,还可以借此获得消费用户的数据,帮助预测市场并准确决策。然而,对于经销商来说,也存在一层担忧,即花巨额投资建成的4S店,最后沦为“展示区”,为电商做嫁衣。不过,就目前来看,O2O模式的汽车电商还很难和传统的4S店抢生意。这也是由汽车领域的销售业态决定的。大额支付、物流、试驾、售后等多方面的限制,都令狭义的汽车电商难以独立完成,支付、提车必须要经过经销商,4S店模式短期内也不会被替代和淘汰。目前,O2O汽车电商的赢利模式仍是传统互联网模式,主要收入来源于经销商会员年费以及汽车厂商和经销商的广告。“双十一”时,甚至有电商免费为经销商服务,贴钱赚吆喝,未来何时可以实现按成交金额提成收费还不得而知。此外,除易车惠之外,很多网站仍没将电商常态化,一年只参与“双十一”等特殊活动,对于经销商的渗透难以持续。即使是2013年“双十一”真正实现的销售量,也被经销商们视作是在“放卫星”。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移动互联和网上消费无处不在的今天,O2O汽车电商销售模式也是大势所趋。汽车电商向传统销售领域的前端进行渗透并颇富成效,也开始令整个产业情绪复杂,谨慎观望中夹杂着些许对未来机会的热盼。在看到“钱景”后,为了避免被其他电商抢生意,2014年年中,还将会有更多的汽车厂商、经销商迅速投入这一领域。目前,庞大集团已建立了自己的电商平台,吉利等整车厂商也早已试水网上销售。可以预见,未来汽车电商平台将主要有三种模式:汽车厂商和经销商集团的自建电商平台、天猫、京东这类B2C的电商网络以及像汽车之家、易车惠这类的垂直电商。第一类电商掌握着定价、供货的关键要素,对于把控库存、派发车型也更具优势;第二类电商则具有更大的知名度,实际操作中也更为消费者所熟悉;第三类则以内容、信息、口碑和论坛为依托,在传播效果上更具渗透力。在各类汽车电商中,究竟谁能起主导作用,还要看谁能将优势发挥到极致,同时弥补自身的短板。至于真正的汽车电商何时出现,现在看来还很遥远。
【一起惠讯】1月3日消息,刚刚创造单日销售破亿的美团又揭开了新业务的面纱——美团外卖。一起惠获悉,美团网副总裁王慧文于日前详解了美团外卖的业务模式和背后的企图心。一起惠注意到,美团外卖目前挂靠在美团网上,有流量入口。点击进入后,可根据用户所在地,在地图上进行检索到附近可送外卖的餐厅,并进入后直接点餐。随后,用户只需留下送餐地址、姓名和手机号,即可完成下单,并通过货到付款的形式结算。据了解,美团外卖早期接入的都是一些连锁商家,有较好的信誉和口碑,如肯德基、麦当劳、吉野家、嘉和一品、金百万等。目前,美团外卖并没有自建配送团队,因此,只是从点餐系统上切入到商家,而具体负责把用餐端上用户饭桌的,则是商家送餐员或第三方的专业配送队伍。对此,王慧文的解释是,配送是重业务,美团网单是团购业务就已经5000员工,如果自建配送,人数可能超过团购,甚至取代京东成为中国人数最多的互联网公司。王慧文指出,“人”将是美团外卖的根本优势。虽然美团外卖团队现阶段仅有30多名成员。但在不久的将来,除了总部,美团外卖还将在全国各地组建独立的外卖城市团队,发挥美团团购销售团队的独特优势,让美团外卖深入各地。在美团看来,外卖是O2O环节中为线下商家带去增量的业务,是一种额外收益。因为外卖不会占用餐厅的面积,且服务由商家直接提供,美团网可以把它做成轻模式。但消费者对于美团外卖的顾虑在于,虽然从技术上和使用上解决了足不出户点餐、送餐的问题,但是对于餐饮质量、配送速度方面暂难把控。美团外卖的一位客服告诉一起惠,由于商家负责配送,每个商家用的时间都不一样,所以下订单的时候还无法预测送餐时间。而如果消费者与商家就送餐产生纠纷,只能通过美团外卖客服电话来解决,这也让轻模式的美团外卖在用户体验上充满了不确定性。此外,目前美团外卖还没有大力度推广,也没有提供任何的优惠和促销来刺激消费。上述客服人员表示,这些优惠是由商家决定的,比如订单满一定金额商家会送饮料等。有趣的是,一起惠首次咨询客服时,却被客服误认作已经下单的客户,并表示商家要随机赠送两杯饮料。由此可见,虽然团购回暖,但对于刚刚实现全年微盈利的美团,步子不宜迈得太大。种种不确定性证明,美团外卖的路还很长。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称《新消法》)的实施,或将加速国内中小电商的死亡。今年1月1日,京东商城率先表示将试行《新消法》。而这部去年10月修订的法案将于今年3月15日正式实施。《新消法》在“网购后悔权”的概念上有了更为具体的定义,除数字化商品、鲜活易腐、订阅期刊等特别品类外,消费者有权在网购行为中,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无理由退货。而在此之前,大量的退货解释权主要由网购平台方所有,部分电商甚至采取一些手段来提高退换货门槛,从而影响用户网购体验。多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新消法》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电商的运营成本,这将使本已疲于奔命的中小电商生存更加艰难。退货难源自盲目扩张2013年12月,商务部副司长聂林海在第二届中国电子商务年会上表示,2013年,国内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有望超过10万亿,其中网购零售总额预计超过1.8万亿。据商务部的有关统计,从2006年到2012年,国内网络零售规模年均增长率近99%。但高速的增长背后,也伴随着电商平台对消费者网购服务的良莠不齐,“下单容易,退货难”影响着整个电商市场的健康发展。一名网购用户对记者表示,过去三年,各大电商的促销战越来越多,用户下单也越来越容易,但退货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一些电商在退货政策上采取了不同的限定措施。据记者调查,1号店在用户协议上规定同一用户一单购买2件以上同一商品时,不再享受无理由退换货。而更多电商对大家电、手机数码等品类也采取了禁止无理由退货的规定。电商分析人士李成东认为,“退货难”的背后折射的是国内电商“大跃进”的浮躁作风。各大电商都在拼命“造节日”,却很少考虑订单生成之后的服务能力,从而导致订单越多,退换货越多,运营成本激增的“恶性肿瘤”,于是就想办法来抬高各种退换货的条件门槛,但这样一来,自身的口碑又会变得很差。一名电商从业人士对记者透露,电商促销期间的平均退换货率为其他时期的3倍。也有观点认为,“退货难”是国内电商简单粗暴式竞争倒逼下的产物。各家都在“拼价格、拼规模、抢融资”,却很少考虑自身服务能力和平台的健康度,从而通过抬高退货门槛来降低成本。加速电商两极分化1月1日,京东方面表示,将率先试运营《新消法》。一名京东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京东已从自营品类开始试行,而开放平台部分的商家则将在接受京东方面培训后逐步执行。法律人士赵占领对本报记者表示,除明确了“网购后悔权”外,《新消法》还规定了网络交易平台需承担的连带责任,而这部分主要针对开放平台。但赵占领也表示,目前国内电商的竞争环境较为险恶,往往充斥着带着打击竞争对手目的的“恶意退货”行为。但有关鉴定“恶意”行为的标准还不够透明,而这也是《新消法》存在缺陷的地方。李成东表示,《新消法》的实施将加速国内电商的两极分化,京东、天猫、电商等较大的电商平台在资本优势下拥有足够的优化空间,但对于国内的中小垂直电商,无疑将加重其生存压力。李成东认为,京东在过去几年一直在物流等服务体系上进行大量投入,已具有仓储、配送等端到端的服务链条基础,《新消法》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京东的竞争优势,而对于淘宝平台上的卖家来说,可能会提升1~2个点的运营成本,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淘宝卖家生态的净化。而影响最大的是服饰、鞋类品类的垂直电商。他表示,目前,国内服饰、鞋类品类垂直电商的平均退货率已高达10%以上,而此类电商往往以渠道类居多,在低价竞争环境下,渠道类电商本身的利润率还不及10%,一旦严格规定7日无理由退货,这部分成本将对此类电商带来巨大的压力。电商分析人士鲁镇旺也对记者表示,退换货对电商影响最大的一块在于“逆向物流”,从服务链条来看,要从用户这边取货,其次是商品的再分类,然后再重新放到仓库跟货架上,还包括后端系统财务数据的修改,这还不算人力成本。总体来说,“逆向物流”要比卖掉这个商品的成本高得多。目前,国内垂直电商正处于垂死挣扎。一方面是,随着国内电商格局趋于稳定,中小垂直电商很难获得新的融资;其次,国内电商的流量资源主要由阿里、京东、腾讯等几家大的平台掌控,在融资困难下,垂直电商独立采购流量的成本较高,乐淘等电商已放弃了自身独立的网站转而去天猫等开放平台“打工”;第三是,随着京东、苏宁、腾讯等大平台电商的品类扩张,此前以渠道为主的垂直电商很难在价格和品类上获得优势。不过,李成东认为,国内垂直电商也不必悲观,一是在这个“冬天”做好自身的商品供应链;二是,寻找移动领域的新机会。李成东预计,2014年,或将有包括聚美优品在内的4家垂直电商上市。
【一起惠返利网讯】12月20日消息,日前,京东高级营销副总裁徐雷在会议上透露,京东70%的市场效果并非依赖项目,而是靠市场运营等基础工作达成的。徐雷表示,外界看京东的营销,更多的是看到创意如何竞猜、拍了什么样的片子、事件营销怎么玩,但“对于运营类的市场工作而言,属于特别赃,特别累的活儿,这些工作基本上外面人很难知道,需要建规则,再优化”。徐雷直言,这样的工作保障了像京东这种体量的公司70%的市场的效果。另外的30%也很重要,比如营销项目可以保障公司内外看到京东的灵活性和可感知性。徐雷指出,当电商公司在做营销决策的时候,首先要回归原点到客户,即投放广告的使命是从以商品为中心转为以客户为中心。在此过程中要实现“获得维持高质量用户——提高客户购物频率——提高客户生存价值(客户生命周期)——驱动更高的销售——品牌忠诚度和口碑传播——获得高质量与用户”一套完整的闭环。在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数据思维后,电商企业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对用户进行分层,认清用户流失的原因,延长用户的生命周期。徐雷认为,传统线下的客户生命周期主要是通过购物后的行为来判断客户的实际价值;线上则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获得售前行为来判断预测价值,再判断客户的实质价值与客户的预测价值组成了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徐雷告诫电商企业,随着电信运营商和EDM运营商对营销消息推送的限制,近乎免费的推广手段将不复存在,也因此,大数据技术显得更为重要。据一起惠返利网了解,京东今年在市场营销方面有不少大手笔,比如双11期间讽刺竞争对手配送速度的广告,更换京东LOGO金属狗,赞助中超联赛,邀请知名音乐人羽泉制作京东主题曲,以及京东“618店庆”的大量线下投放。
【一起惠返利网讯】12月18日消息,主营3C数码产品的外贸B2C电商PandaWill继此前推出了预售模式后再次尝新,将通过免费试用产品的方法,借用户视角发起新一轮营销攻略。一起惠返利网获悉,目前,PandaWill的免费试用产品包括平板电脑、手机、电脑及便携式电脑、汽车电子产品、特色产品这五个品类。每一批推出的试用产品总共16款,每一款限量一个,每个用户每次只能申请一个产品,试用期为7天。为了取得试用资格,消费者需要承诺为PandaWill写产品试用报告,并在其网站或者其他热门的社交网站发表产品评论。在申请试用之前,消费者还需下订单并付款,等试用报告和评论生效后,PandaWill将全额退款给消费者。对于产品评论,PandaWill要求试用者以有吸引力的语言或者录像的形式展示产品的设计、质量、性能等方面的详细信息,还需要植入PandaWill网站的链接。这无疑是一种利用消费者的舆论力量来引流和扩大网站影响力的口碑营销方式。另外,在PandaWill的免费试用专区,用户可多次进行试用申请。“MyAccount”(我的账户)页面的“MyFreeTrial”(我的免费试用)选项下将显示所有的历史申请记录。一起惠返利网了解到,上线免费试用专区以来,PandaWill已经刊登了三份产品试用报告,包括一款纽曼手机和两款中兴手机。在报告中,试用者从手机的摄像头、电池、通话质量、网络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和评价,还配上了产品的照片和视频。这便是PandaWill营销手段的高明之处,在已有用户身上加大投入,有利于提高重复购买率,同时,借消费者的视角来展示和宣传产品比自己做推广更有说服力。
12月12日晚间消息,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获奖名单揭晓,小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获奖。继去年王健林和马云对赌后,雷军董明珠10亿对赌小米5年之内销售额能否超过格力。以下为对话实录:陈伟鸿:让我们掌声欢迎小米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有请。热烈的掌声来祝贺我们这两位获奖人。当然,我们也要特别请王健林先生跟马云先生稍稍留步一下。刚才雷军先生跟董明珠女士走出来的时候,我觉得突然间舞台上出现了型男和美女的组合,这个是比较少有的。所以,我们要请你们两位跟型男美女多待一会儿。但是需要把你们分开,让他们在舞台上更光芒一点。来,咱们往旁边站。大家再掌声祝贺一下董明珠女士跟雷军先生。我听说雷军先生最近有点烦,因为粉丝太多,因为小米卖的太火。烦吗?雷军:还好吧。陈伟鸿:还好吧,董明珠女士,你刚才也看到,在双“十一”的时候,他们在那马云那儿卖的速度极快,几分钟,三分钟。雷军:三分钟突破了一亿。陈伟鸿:三分钟突破了一亿,你烦吗看到这个数字?董明珠:不烦,为什么要烦?陈伟鸿:为什么不烦呢?董明珠:我觉得很正常,因为我觉得现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我们的电商模式也是新型的商业模式,所以它和实体经济的实体店的同步发展,是很正常的。陈伟鸿:所以其实你们两个身上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两位,我们请你们留在台上,也希望你们加入一下讨论,你们觉得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描述一下董明珠女士她的模式,你们更愿意用什么词?王健林:实体和实业。陈伟鸿:您描述一下雷军先生。马云:营销。陈伟鸿:他的营销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在两位身上发现了很多不同,我们把这些不同也呈现在屏幕之上,大家来看看小米和格力到底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如果从工厂的数量来说,小米是0,格力是9。员工数量小米是0,格力是七万以上。专卖店小米是0,格力是三万以上。营业总收入小米是300亿,格力是1007亿。这个非常明显,我非常认同王健林先生刚才说的实业,其实还可以加上一个实体。马云先生,您看到雷军从0、0、0,一直到创下了300亿的营收,我觉得他好像是虚拟加虚拟的创新。不认同?马云:格力有多少年了?董明珠:23年。马云:如果小米23年以后,还能够拿这张图那才叫本事。陈伟鸿:所以雷军你有没有信心,你23年之后,前面所有的都是0,而后面的总是会翻番。雷军:我觉得差不多。陈伟鸿:你的信心来自于哪里?雷军:小米的盈利模式最最重要的就是轻资产,第一,它没有工厂,所以它可以用世界上最好的工厂。第二,它没有渠道,没有零售店,所以它可以采用互联网的电商直销模式。这样的话没有渠道成本,没有店面成本,没有销售成本,效率更高。第三点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工厂,因为没有零售店,它可以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产品研发,放在和用户的交流之上。所以,小米4000名员工,2500人在做跟用户沟通的事情,1400人在做研发。所以,它把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在产品研发和用户服务上。陈伟鸿:我突然发现其实你们两人之间也许在今天的现场,也会有一个世纪之争,也就是你们两人所代表的生产模式,对中国的企业,对我们的转型升级来说,到底谁的后劲更足。不过你们的竞争跟去年两位的竞争不一样,他们是在终端上的竞争,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和虚拟之间的一次竞争,这次你们的竞争应该是在生产环节上的竞争。刚才雷军先生已经迫不及待地说,他有多么大的信心,他的模式有多好,那我想董总。董明珠:我想问雷军,当然我们俩都是来自珠海,我们俩是朋友,但今天不能不在这儿掐一下。雷军:我绝对掐不过董总。董明珠:第一个问今天在座的有多少人用小米。两个,三个,有了。雷军:这说明我们的市场空间很大。董明珠:好。雷军:还有99%的人都没用手机。董明珠:我还没说完。在手机里面谁是真正的老大?陈伟鸿:你的潜台词是小米肯定不是老大。董明珠:目前最起码不是老大,这是第二个问题。第三个,我想问雷军,如果全世界的工厂都关掉了,你还有销售吗?陈伟鸿:雷军刚才很多人也觉得你其实是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别人的篮子里。董明珠:他做营销确实很出色,但是他要感谢那么多工厂在为他服务,一个群体为他服务。所以我觉得我们取得成绩的时候,不要忘了别人。陈伟鸿:雷军,我觉得你好像需要给董总鞠一躬。雷军:我觉得董总是挑拨离间,因为我刚才讲了,小米可以找最好的工厂和最好的供应链系统。董明珠:我不给你做了。雷军:小米用的是富士康和英华达。董明珠:不给你做怎么办?雷军:发展到今天,强调专业化分工,做工厂的人专心把工厂做好,做产品的人专心做产品。董明珠:那我空调给你卖算了。雷军:可以考虑。陈伟鸿:其实你要说卖产品,我觉得雷军卖产品,他真的有一个特殊的地方,跟董总不一样,你看他基本上不怎么打广告,就在QQ、微信上面发一个消息,然后无数人就沸腾了,就激动了。董总,您是要亲自上阵去拍广告,然后播广告,才能够卖空调,所以这方面好像觉得他比较狡猾一点。董明珠:我是讲时代是在发展的,IT行业大数据的时代,应该随着时间在变化,我们格力在23年前,我觉得那时候拿一个大哥大,很大,像奖杯一样大的手机,大家都引以为豪,但今天的手机变得很小,证明我们在变。格力在成立的那个时候到今天,如果那时没有现在这么现代,就想到这样,那我们就叫腾云驾雾、空想,所以我们要脚踏实地做。到了今天大数据到来的时候,格力,像我们这样制造业的企业坚守什么、发展什么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觉得雷军做的虽然不错,雷军刚才台后就跟我杠起来了,他说我相信五年以后我超过你,我就没回应他,我现在在台上说不可能。陈伟鸿:那你跟他打个赌。董明珠:不可能的理由是什么?你虽然在网上销售,但是你的消费群体,你说我要给那些用价格竞争,而格力电器不靠价格,靠技术。同时我有优秀的服务,是因为我有几万家专卖店的同时,假如和马云合作的话,那不是天下都是格力的吗?怎么可能是你的呢?因为你没有支撑他的东西,没有很好的工厂打造出更好的产品做好服务,我的产品不要售后服务,谁不买我的呢?陈伟鸿:马云先生你不能成为局外人,你在不知不觉当中已经被卷入了他们的世纪之争。雷军:小心被董总给策反。陈伟鸿:其实你们两个人的模式我们真的很关心,待会儿我们请两位做一个评判。不过在评判之前,你们两个人有一个总结陈词的机会。大家各自说一说,为什么是你的好,你对中国的企业而言,将会是一个很有后劲的发展模式,我们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这回谁先来。董明珠:我不在你限制范围内。陈伟鸿:你的意思是我现在先回家,然后你先说。董明珠:这两个老总更是大家敬佩的老总,他们去年在舞台上赌了一场,其实都没输。其中有50%、50%,格力把这两个50%加在一起,你说输没输。陈伟鸿:百分之百都属于您。他在传统的零售渠道当中也拿50%,在电商当中也拿50%。董明珠:对,全是我的。陈伟鸿:听到没有,雷军,未来的市场全是一直坚守实业的董明珠女士的。雷军:董总你讲完了吗?董明珠:你讲完我再说。雷军:其实女士优先,董大姐你还是先讲。董明珠:我是老大姐。我觉得真的赞扬他是多数,确实他有一种精神。但是我觉得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我们要兼顾的不是简单的个体的发展,或者三五年之内我追求的是利润,或者追求一个数据的变化。但是我觉得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确实要考虑到现在是枝繁叶茂,快速成长,去年一百多亿,今年三百多亿,这种增长速度确实令人震撼。但是我觉得枝繁叶茂的底下根在哪里,可能绿叶长生三年以后,能不能永久,我觉得还是引起思考。陈伟鸿:董总,您会让很多米粉很伤心,他是他们心中的“雷布斯”,您现在这么跟他说,他只能一直点头,他们会非常伤心。所以你可以稍微温柔一点跟他说。雷军:所以我觉得跟董总PK,我压力很大。陈伟鸿:你怕你的米粉。董明珠:我觉得你不是怕我,因为我刚才在底下看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微笑曲线,谈抓技术,抓营销,抓两头,底下制造不要。但是我能不能把微笑变成大笑呢?陈伟鸿:如果是大笑,就是我们的模式。董明珠:从创造到营销,到制造,如果能反过来变成大笑,不是更好吗?陈伟鸿:我们让现场两位做一个选择,其实他们两人我觉得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们二位如果要选择支持某一种模式的话,你们会支持谁?这一刻他们俩都很紧张。都盯着你们即将做出的选择。雷军:要不我还是说半分钟,刚才我的时间全被董总抢去了,所以董总绝对营销比我好。我简单的总结一下,我觉得第一个,格力是我非常尊重的企业,董明珠也是我非常尊重的企业家。她在传统制造和传统的消费电子领域做的非常好。但是今天在互联网时代,用互联网的基因重新做消费电子的时代已经开始了,小米就是这个方向的典型代表。那么它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呢?第一,它跟用户群最贴近,极其强调用户体验和口碑。我们为什么不做广告?最最重要的就是希望在这样的情况下,测试我们产品的品质和口碑。我觉得第二,因为它是轻模式,所以它的成长速度快。第三个,并不因为是轻模式,实际上我们有2500人的服务团队,1300人的7乘24小时的呼叫服务,这样的服务我们下的功夫是蛮大的。我最后总结一句,小米模式能不能战胜格力模式,我觉得看未来五年。请全国人民作证,五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明珠董总输我一块钱就行了。董明珠:我告诉你说,一块钱不要再这说,第一,我告诉你不可能,第二,要赌不是一亿,我跟你赌10个亿。为什么?因为我们有23年的基础,我们有科技创新研发的能力,而且我们保守了过去传统的模式,把马总请进来,世界就属于格力,你只有一半,不行的。马总你说呢?陈伟鸿:现在我们看到了……雷军:刚才董总跟我挑战10亿人民币,你们觉得打不打赌。好,我们请马云担保。请支付宝担保。陈伟鸿:马云说我今天根本就是躺着中枪,没事就把我拽进来。董明珠:我觉得手机确实消费品和我们这种家电产品有很多的不同,比如手机抓在手上,我用半年就坏了,那是你的问题,你拿到手上,可能扔了、摔了,所以自己负责,而厂家不负责任。雷军:董总,提醒一下,电视是家电吗?我们做小米电视。董明珠:一样,小米电视坏了,拿来修,我赚你维修费,格力是六年免费服务,你敢做六年免费服务吗?雷军:如果我做小米空调,我保证七年免费服务。董明珠:你,如果小米像你这种只抓营销,没人买你的空调。雷军:没有,我们用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工厂和最好的管理。董明珠:最好的工厂也是别人的,不是你的。我们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雷军:我们是中国创造,你是中国制造。所以10亿人民币,我们必胜。陈伟鸿:这个时候我要不站在中间,他们俩就会打起来。10亿元的赌局,跟去年相比。雷军:关键是支付宝不敢担保。陈伟鸿:你不要把他逼上绝路。董明珠:不要说马总不敢担保,我相信两位老总都敢担保。陈伟鸿:两位老总,现在轮到你们说话。他们内心说终于轮到我们说话。陈伟鸿把我们留下来,难道就是看打一场赌吗?非也,其实我们真的想知道,在你们心目当中,你们究竟觉得他们的模式谁更有发展后进,他们俩人很神奇,一个做营销出身的人,最后坚定的走上了技术创新之路,而且技术越发展,越让人啧啧称赞,现在他们的空调已经有不用电费的空调。这位技术出身的帅哥一心一意走上了营销的道路,认为营销就是竞争力和生产力。本身我觉得我就不站在这儿,你们俩人的方向太不一样。雷军:今天形成一个巨大的误解,小米没有营销团队,我们提倡最好的团队就是最好的营销,我们建议不要把心思花在营销。第二,我们建议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营销,不要把精力放在所谓的营销上。陈伟鸿:到现在也许你们两人的模式都已经解释得更加清晰。董明珠:我觉得雷总在向我靠拢。陈伟鸿:你说我是多余的,退一下。雷军:所以技术创新还是最重要的。
腾讯电商旗下易迅网日前表示,从本月起将与顺丰速运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据悉,在易迅网自建物流不能达到而顺丰可以覆盖的区域,所有的订单配送都将交由顺丰完成。易迅网是国内第一家全面启用顺丰作为第三方配送的电子商务企业。在全面启用顺丰作为第三方配送合作伙伴之后,支持易迅网货到付款的城市将从此前15个省市自治区不到100个地级市扩充到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的300多个地级市,交由顺丰配送的订单有80-90%可以实现次日达,其余配送距离在1000公里以上的地区可以实现隔日达。易迅与顺丰达成战略合作之后,将有助于易迅在维系高标准“快”物流的口碑上,进一步拓展全国化的区域布局,实现加速成长。易迅网物流配送副总裁林捷透露,易迅与顺丰目前已经完成了系统的深度对接,顺丰也会在所有面单上备注“易迅订单,优先配送”等类似信息,要求其快递员优先配送易迅订单,最大程度保障易迅客户的感受。与此同时,顺丰在易迅全国所有的16个分仓都有驻场操作,每个仓派驻人员直接与打包线进行不间断操作;而部分特殊商品,如液体、易碎品等,顺丰的驻场人员还会按照运输原则,提供物料,并由派驻人员协助打包。另外,为了节省时间,保证易迅“快速”的口碑,易迅和顺丰还探索出了仓配一体化的操作模式:即顺丰从打包线上提取货物后,完成一系列称重、扫描、装车操作,不作停顿;易迅根据顺丰的配送批次调整仓库生产批次,同时顺丰也为易迅的截单时间相应调整发车班次。林捷表示,从长期来看,双方的战略合作还将会不断升级,凡是顺丰能够覆盖的区域,易迅优先将订单分配给顺丰配送。未来顺丰还将为易迅提供顺丰服务范围内的上门取件、合约机业务、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济南,沈阳,武汉、重庆、成都等20多个顺丰仓所在地城市以及当地仓所辐射的部分城市提供一日两送服务。未来,顺丰还将为易迅提供以旧换新、部分签收等服务。另外随着易迅联营平台开始从华东区域试点生鲜、进口食品,双方在生鲜等需要冷链物流的品类方面也会开始尝试合作,例如使用顺丰的空运服务。林捷认为,易迅与顺丰的战略合作无论是对于易迅,还是电商行业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将使易迅除了在核心一二线城市通过“一日三送”继续保持行业最高标准配送速度之外,面向更广阔的区域也能维系高标准的物流口碑。他表示,这种差异化、点餐式物流服务将成为中国电商物流发展的主流趋势。
【编者按】其实我们自己的米3手机也有这个问题,打一会儿电话就烫了。”这是一位小米手机售后客服当面对我的“吐槽”,同时他也透露说:“米1、米2也是一样。”当我们来到位于建外SOHO西区的小米手机客服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等待维修的顾客,但是在等待检测的30分钟里,陆续有用户前来报修,其中米3的问题集中在:机身发热、屏幕发黄、拍照不清晰以及待机没信号等几个方面上,而在一张维修反馈登记表上,我们也看到确实有一定数量的米3存在上述问题,只是对于问题故障,这张登记表描述得都比较简单。那么上市仅有2个多月,销售数量不足百万台的米3手机,是不是真的遭遇到了质量问题呢?连续使用一小时,温度上升20度我们手里有一台首批发售的16GBTD版小米3手机,内置Tegra4芯片的它号称是“史上最快的小米手机”,但代价就是发热量奇大,我们对它进行了这方面的测试。在正常待机的情况下,米3手机的温度在30°左右。接下来我们在未充电状态下,进行《极品飞车》游戏的连续试玩测试,在17分钟左右的时候温度就超过了40°,而一小时以后温度超过了50°,手机已经非常明显的烫手了,而发热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手机顶部的听筒位置,如果这个时候拿到耳边讲电话,肯定会让人感到极度不适。与此同时耗电量也十分明显,在屏幕亮度50%且满电情况下游戏一小时之后,仅剩71%电量,如此算来三个多小时的游戏就足以令米3手机“弹尽粮绝”,可见功耗之大。用户反映普遍,发烫已成关键词而在小米官方论坛里,反应这一问题的帖子也比比皆是,网友“冰么么”留言说:“试了连续1个小时的游戏,发现那发热真心不是一般的高,而且机子高热度下运行,屏幕会比平时更加偏黄,难道机子过热影响到屏幕?”网友“明俊123”也反映:“玩一个钟不到,就发烫。”网友“樱菲蒂尼”说:“发热灰常厉害,不怎么玩就烫。”与此同时,在百度当中键入“小米3发热”或是“小米3发热严重”等关键词,可以搜到400多万条内容,绝大多数都是评测和试用结果,可见这已经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售后检测无问题,顾客也无奈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来到小米手机的售后维修网点,使用我们手里这台产品进行检测,但结果却是完全正常。根据工作人员的说法,检测方式就是查看主板上有无虚焊、漏电现象,同时检测电池电压,在这些“硬指标”的数值反应中,我们这台米3是没有问题的,但在直观的使用体验中,烫到明显不适,这种情况对每个用户来说都是不合格的。见到我们质疑检测结果,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其实我们自己的米3手机也有这个问题,打一会儿电话就烫了。”而在售后维修店内,很多前来维修手机的顾客,也向我们反映确实有手机异常发热的问题,特别是在较长时间通话、充电、玩游戏或是上网的时候处理器是罪魁祸首吗?针对米3异常发热的问题,多数网友都认为是由于其采用了英伟达Tegra4处理器的原因,而对比同期发布的中兴U988S手机来看(同样搭载Tegra4处理器),两款手机的发热量的确都不小,运行同样的游戏或是进行同样时长的下载,发热量都会明显增加,但小米3的发热已然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说明除了芯片本身的原因以外,小米在功耗管控以及散热方面,并没有进行优化设计以及妥善处理,因此我们认为这一问题值得引起厂商的重视。夜拍噪点太多,网友齐吐槽与此同时,我们在论坛里也发现大量用户吐槽米3手机拍照效果“像渣一样”、“甚至不如米2”、“完全配不上1300万像素的画质”,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也做了相应的对比测试。首先是在光线较为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看到同为1300万像素,米3的画质可说是中等偏上,除了边缘部分畸变稍微严重以外,相比其他手机拍摄的样张来看,没有太多的不足。同时在拍摄时对焦速度也很快,甚至连拍都非常坚决,这一点毋容置疑。而在夜间拍摄的时候,米3的画质下降情况就比较严重了,特别是暗部噪点非常多,产生了令人不快的红绿噪点,遍布整个画面。与此同时,米3机内的算法和优化也不够好,涂抹痕迹严重,已经影响了清晰度。我们认为正是在暗光环境下糟糕的表现,才令众多用户大为不快,但是针对这一普遍性的反映,小米官网论坛中给出的建议只有一条:升级最新版系统,或者等待下一次系统更新。软件升级并不解决问题随后我们也将这部手机拿到了小米售后维修中心,检测过后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并不存在拍摄方面的问题,而在仔细询问后得知,工作人员能够确保的只是“摄像头可以正常工作”,至于我们在测试中出现的成像画质差,以及很多网友反应的对焦速度慢等问题,工作人员认为“并不属于质量问题,而且也无法检测出来”。我们认为针对广大用户集中反应的拍照画质差这一问题,并不能简单的通过升级软件的方式来解决,何况目前的表现与发布会上的展示相差甚远。从元器件上来说,拍照组件的工作固然是正常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它的表现令人满意,因此我们认为当前的检测手段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更无法检测出真正的问题。“双11”促销手机不保修?在等待检测手机的时候,我们还接触到了小米售后服务方面的其他问题。一位在“双11”活动中抢到米2S手机的张女士,由于突然出现手机无信号的故障前来检测,但工作人员却告知,在“双11”活动中购买的手机“只能检测,不能维修”,在张女士一脸诧异的表情中,工作人员说“维修只能联系天猫商城,我们这里不负责”。令张女士不解甚至气愤的是,明明是在正规渠道购买的手机,而且手续齐全,为何却享受不到应有的售后保障呢?难道只因为是“双11”买到的促销产品?“那这也是小米卖出的手机啊!”张女士一脸无奈的说,而且她告诉我们其实“双11”这款手机并没有便宜多少,反而还遇到了这样的麻烦。对于用户来说,新买的手机遇到质量问题本就令人烦心,偏偏还被售后以“双11”这一莫须有的理由推出门外,更令人寒心。后记对于小米公司来说,旗下所有产品均采用“饥饿营销”本无可指责,即便是在米3开售,红米热卖的情况下,米2S依然选择了官方恩赐似的限时限量抢购政策,这一点就算“米粉”颇有微词我们也觉得无可指责,毕竟这是一个公司的销售策略问题。但在飞速发展,特别是积累了一定的口碑之后,希望小米能够在产品质量、设计和装配等环节严格把关,切勿一味追求配置上的“高大全”,在强调最快、最强、第一、发烧等字眼的同时,也请把产品质量以及售后关怀放在心上,才能不辜负用户的信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米其实是时候放慢自己高速发展的脚步了。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以小博大,将价格战火燃烧到京东商城的自留地;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游戏,他破釜沉舟,以企业盈利为代价换取极致般的用户体验;电商江湖,什么才是最有效的破敌利器?大浪淘沙,谁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英雄?本期《财经面对面》对话1号店董事长、联合创始人于刚。1号店董事长、联合创始人于刚人物简介于刚,1号店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学士,康乃尔大学物理硕士,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决策科学博士。曾任戴尔全球采购副总裁、亚马逊全球供应链副总裁。实时监控竞争对手用系统确保低价2013年,电商江湖硝烟再起,就在大佬们宣称“休养生息”之际,历来低调的1号店异军突起,7月,1号店借五周年店庆之际频频擎起降价大旗,推出一系列眼花缭乱的优惠促销;8月,1号店又以“D50计划”发力手机市场,贴身比价京东商城,直接将价格战火引到京东的自留地。新浪财经:你挑战的是一个非常擅长或者是善于价格战的京东,你的底气在哪里?为什么会主动地去挑战京东?于刚:其实我们没有挑起任何的价格战,我们只是用一个很好的价格策略去管理我们手机这个价格品类,我们用系统去管理,保证我们手机品类可以很健康很快速地去发展,这个管理后面的价格策略和价格模型全是系统去管理的。新浪财经:7月份是我们5周年店庆,也推出了优惠促销的措施,也有数据说,我们在7月份当中有27%的商品是达到1号店历史最低价格的,这算是属于一个价格战的类别吗?于刚:我们认为我们给顾客提供的是价值,而且是个长期的价值,当然价格非常重要。你可以到网上去查,基本上我们所有的价格指数,我们用系统管理保证在业界都是排在前三位。我们有一个价格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每天监控我们60多家竞争对手的1700多万商品的价格和库存,后面有我们公司的价格策略和价格模型。而且我们每个星期在周商业回顾的时候,中间很重要一部分就是回顾价格,就是我们和竞争对手的价格比较,保证我们的价格时刻有竞争力。价格我们是靠系统去管理。新浪财经:中国有个习惯就是大家都很喜欢模仿。于刚:你像前端的这些都很容易被模仿的,你新推出一个商业模式,你的营销方法,营销手段这都很容易被模仿,不容易模仿的更多的是那些系统。也许正是因为1号店有了这套强大的价格管理系统,于刚才有了大规模扩张商品品类的底气。一直以“网上超市”为定位的1号店,从2011年开始,更多地向“百货商场”的方向发展,而这种“全品类”化的扩张策略也已成为各大电商企业的发展趋势。1号店会否陷入同质化的尴尬局面,成了于刚面临的新挑战。于刚:从商务模式上我们经过很多的思考,其实当时我们是以快速消费品切入的,我们知道快速消费品它确实存在着很多的这种大、重,有短的保质期,还有易漏易损等等的一些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半径比较短。新浪财经:毛利也比较低?于刚:毛利其实也不怎么低,我觉得比3C数码电子消费品高多了,但是它有不适合电子商务短半径的特征,所以我们迅速地开始扩张到服装,扩张到电子消费品,母婴保健等等。所以说让我们迅速地,一个是丰富我们品类,让我们整个这种商品的综合性,让它商务模式化变得更健康,我也可以有黏性很强的快速消费品,我也可以有很多可以为公司盈利的包括服装、服饰、珠宝、箱包,还有一些保健品等等这类商品,让我们整个的商务模式更健康。新浪财经:你这个拳头分开打总是没有你往一个方向打有力量,怎么扬长避短呢?于刚:我觉得我们的聚焦始终不变,我们聚焦在顾客体验上面,和我们核心竞争力上面。顾客体验它是一个综合的考量,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商品的丰富度,因为你必须要有顾客想要的东西他才会来,然后才是商品的价格,系统整个界面的友好度和售后的服务等等。我觉得我们不管是从最早三千个商品,从快销品切入电子商务,后来不断引入3C数码、服装、图书,包括最近引进的生鲜,我们都是真正地实现我们最早的梦想,就是让顾客可以足不出户享受这种优质的现代化生活。将用户体验指标与员工薪酬挂钩得用户体验者得市场,对于电商企业来说,商业模式固然重要,但是提升用户体验的优质服务更为关键,这或许就是1号店在硝烟弥漫的电商战场中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将用户体验细化到极致,需要完善供应链、信息系统、客服、产品等一系列前后端的系统,于刚为此找到一套独特的方法。新浪财经:所有的电商企业,其实不光是1号店,大家都会说顾客体验度对我来说是最最重要的,那为什么1号店可以保持这样的速度或者市场更多的认可,他们就没有做到呢?于刚:因为顾客体验这个事很容易把它喊成一个口号,很多企业都这样说顾客是上帝,顾客是衣食父母,我觉得这个东西一喊就变成口号了,我们不希望成为一个口号。所以说我们采取了很多具体的做法。比如说我们找了一个第三方公司给我们每个星期做顾客体验调查,它要调查数千个顾客,然后得到一个顾客体验指标。我们同时把这个由三方公司调查的顾客体验指标,和我们所有员工的薪资、奖金、提升挂钩起来,让每个员工都知道他做的事情是会影响到顾客体验的,让每个人都去关注顾客体验,比如说你做采购的,你采购来的商品是不是顾客要的商品;然后你是仓库里面的,每个商品的质量能不能保证,到时候有没有破损,出去的时候有没有灰尘;然后当然配送就不用讲了,还有很多客服售后,能不能真正实时地解决顾客的问题,顾客打电话来不是想听你说一声抱歉,这个没有用的,我们希望解决顾客问题。所以说我们考核客服怎么考核呢?考核他四个小时之内完整地解决顾客(问题的)比例,也就是说顾客问题解决率。新浪财经:但是我当时也听说你们推这个具体的考核也是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推(的时候)也遇到很多大家的不理解或者说阻力。于刚:很大的阻力,当时我们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新浪财经:最大的让你印象深刻的阻力后来是怎么样的?于刚:当时最大的阻力,很多部门就说顾客体验跟我有什么关系,都是配送员的事情,他们跟顾客直接打交道,也就是客服的问题,他们对顾客态度好一点就行了,所以说我们遇到巨大的阻力,最后两个月的时间,我和峻岭召集我们所有的高管二十多个人说今天是最后一次会议,你有选择,你可以离开1号店,但是这是我们的理念,你必须接受,你要留在1号店你就必须接受这种理念。推出来之后我发现效果非常好的。我们刚推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的顾客满意度是84.4%,等我们过了一年我再回头看,我们已经做到了92%。新浪财经:其实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是非常地不容易。于刚: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解决顾客体验问题并不是说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我们是专门有一套分析,叫Paretoanalysis(帕累托分析),怎么做分析呢?把顾客各种各样的反馈从线上的反馈,电话的反馈和线下各种各样社区里的反馈归纳起来,总结起来,把它分类,每次解决最大的几类,把最大的几类解决,新的问题又冒出来了,然后再解决那些问题,做一个问题清单,每个星期的问题每个星期解决,这个没有magic(魔法),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把它一天解决的,我们是通过五年多的时间,每一天点点滴滴地做到现在。对1号店有深刻了解的话,你会发现我们这么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一直是中国电商里面成长最快的企业之一,2011年的时候我们还被德勤评为全亚太地区成长最快的企业,其实它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但是我们聚焦不是在成长上面,我们全部放在顾客体验上面。你可以看到我们周回顾的时候,两个小时的时间有半个小时全是放在顾客的反馈上面,叫聆听顾客声音,我们所有的六十几个公司的各部门的负责人全部一起来看看顾客对我们有什么反馈,我们怎么样去把顾客所提出的问题系统化地及时地去解决。还有一个我们做的事情就是我们要求所有的高管必须定期地要做一日客服,一日配送和一日仓储,我自己也全都做过,到仓库里去入库、上架、检货、包装、配送,包括最后的分捡和做配送,我也做过客服,而且我每天都去看所有顾客的一些反馈,这样就让我们所有的高管有第一手的资料,知道我们怎么样更好地服务顾客。新浪财经:大家也会称1号店为电商的黑马,大家就想,这个逆袭的故事它接下来会怎么延续,我们如何再进一步保持我们黑马的速度一直往上走?于刚:其实我们认为,将来区分一个优秀电商和平庸电商的分水岭还在于它的顾客体验。所以说我们认为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纲举目张,这个纲就是顾客体验,这个成长、发展和它的盈利都是目,如果把顾客体验做好了,是不会担心你的发展盈利的。不盈利是战略选择现在规模和速度最重要尽管于刚可以为了提高用户体验而暂时牺牲盈利的空间,但是任何商业的本质和核心都是“盈利”,持续的亏损绝非发展的长期驱动力,在中国电商企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的今天,选择主动“盈利”还是被动地“不盈利”,成为考验企业家们智慧与决策的难题。新浪财经:但是对于电商来说盈利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词,对于盈利是怎么样的一个考虑?于刚:我们是非常重视这点的,因为电商不管是哪个企业它最后都是要盈利的,我们从最初怎么样去设计我们的商务模式,我和我的搭档刘峻岭花了四个月的时间不断去讨论怎么样让这个商务模式真正可行的,我们希望我们是成熟的一次创业,而不是一次拍脑袋,脑袋一热就出来创业,商业模式里面很多的数据,很多财务的一些分析我们都做过大量的工作,做了很多的市场调查,我们知道怎么样才能让这个商务模式它具有盈利的可能和将来具有这种可扩性。比如说,我们认为电商全场免运费它是不可行的,因为它的商务模式是不对的。所以,你可以看到我们从开始到现在,不管有多么大的内部的和外部的压力,我们从来没有过免运费,它并没有减缓我们前进的步伐,这是一个。还有一个是我们精细化管理,刚才讲了我们开发了大量的系统,做了大量的优化,光去年一年我们运营成本就降了37%,我觉得在这些,我们还有很多BIPBusinessImprovement(业务改进)一些项目,让我们的运营成本和我们的商务模式可行,运营成本下降。新浪财经:到今天1号店已经开始盈利了吗?于刚:1号店还没有盈利,但是这是我们的战略选择,因为如果要盈利这个不难,因为我们知道有些品类是盈利的,有些品类是不盈利的,有些服务模式是盈利的,有些服务模式是不盈利的,但是我们知道,我们最早的vision(愿景)我们一定要提供,让顾客可以足不出户享受所有的商品和服务,我觉得在这个道路上我们不会偏移的,我们不会因为短期要盈利的这种压力或者怎么样来改变我们的商务模式,一定要给顾客提供丰富的商品,所有顾客想要的服务和商品我们都提供。新浪财经:我相信在和团队或者和我们股东在聊的时候,应该给大家一个预期说,有没有设置一个时间点?于刚:我们实际上对盈利的要求,我们内部也是有目标的,包括时间目标和我们整个进程也是不断地去审核,新浪财经:哪一年的时候?于刚:但是这个我们对外是不公布的,你可以看到,我们不断地在做什么事情呢?一个是优化我们的供应链,我们可以看到每年我们的利润是在大幅提升的,同时我们自己的运营成本也是在不断下降的,我刚才提及的,光去年一年我们运营成本降了37%,我觉得这个速度还是非常可喜的。我们认为在这个时候规模是非常重要的,发展速度是非常重要的。电商是个规模游戏决策速度比决策质量重要中国电商行业的集体亏损正是受制于这种“以速度换规模”的行业大环境,电商企业以牺牲盈利为代价大打“价格战”,寄希望于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扩大规模,并将所有的竞争对手远远抛在身后,然而在一轮轮残酷的大浪淘沙之后,谁会有希望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新浪财经:有没有发现现在互联网创业就是“唯快不破”,如果电商没有这样一个快速发展,就容不得你慢慢地去做着一些东西吗?就是必须要这么快吗?最根本的对电商来说就是快速?于刚:必须的。因为你知道互联网就是把整个全世界变成平的,大家都联系起来,然后信息的传播它是光速的。所以,这个时候决策速度的重要性超出了决策质量的重要性,有时候太追求一次就把决策做对,这往往失去了战机。我和刘峻岭我们搬了五个办公室,我们永远都是在一个办公室里面分享。所以,决策起来非常快,有时候即使我们两个人有些冲突,认为这个事情意见完全不一致的时候,我们迅速地把决策团队一起带进来一起讨论马上做决策,有时候不做决策比做一个错误决策还糟糕。新浪财经:但是在追求快的时候,快不是最重要的,刹车才是最重要的,1号店怎么做到我快马上就快的起来,慢我也可以随时调整我的步伐?于刚:实际上我们的快并不是我们去追求的快,它是水到渠成的,我们因为做了正确的事情,聚焦在顾客体验上,把顾客体验做好了,顾客口碑好了,一传十,十传百,这样让你自然的发展很快。实际上你看好几次因为速度太快了,我们仓储、配送跟不上,我们爆仓了,然后我们订单跟不上了,配送不出去了,我们在今年周年庆7月的时候,前几天我们都还要截单,也就是我们到下午五六点就停止接受订单了,我们还是把关注点放在顾客身上,让“快”成为一个副产品。新浪财经:这个行业的洗牌对你来说,认为是一个行业正常的?于刚:我觉得是正常的,实际上这种大浪淘沙让整个行业更健康,真正地让那些能生存下来的,真正的可以做好所有这一切的,包括商品的丰富度、价格、服务等等,最后能够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新浪财经:但这个行业洗牌你觉得到一个什么程度可能就是一个阶段?于刚:它肯定最后是有几家生存,然后大多数都会被淘汰掉,我觉得这个东西就看谁做得更好,因为顾客是有选择的,尤其电子商务化他的选择更容易。线下你从一个超市到另外一个超市还有具体的一些距离,怎么去。但是线上它随时就可以转,你做得不好,他做得更好随时可以转,价格也是透明的,服务也是透明的,我觉得这一点让电子商务对广大的消费者来讲它是一个福音,让他真正的有选择。新浪财经:那你这么说的话小电商就都没有生存的余地了,全都要被淘汰掉,如果说你觉得有一些小电商它可以生存下来,你觉得它应该有哪些必须要做到的地方?于刚:小电商将来假如要生存的话,它恐怕得有它的一些核心竞争力,比如说它有一些政府政策上的壁垒或者一些很专业的品类,但是一般来讲电子商务它就是个规模游戏,你必须要有巨大的规模,因为这些投入不管你是仓储物流,还有技术,IT上的投入,还有人才,现在竞争这么强,人才投入都是巨大的,你规模太小实现不了规模效益。新浪财经:垂直电商还有空间吗?于刚:觉得垂直电商如果是自有品牌的话,它是有空间的,如果它是标准化的品牌,竞争确实蛮难的。因为电子商务它是有这个特征,它是一个规模游戏,它不受时间、空间、货架的限制,如果你一个垂直电商你可以做的品类我也可以做的话,顾客他希望一站式购买,他希望在一个地方我把我所有的都搞定,而且这种规模越大的电商如果也非常重视顾客体验的话,可以跟顾客产生情感的交流和为顾客个性化的服务的话,那么对于这种小的和垂直化电商挑战确实很大的。新浪财经:可不可以这么理解,你认为电商是一个规模游戏,所以,你才会有现在这样的一个追求发展速度,然后尽快地圈好地?于刚:可以这样讲,但是我们的关注点还不是在发展上面,还是在顾客体验上面,因为发展是一个副产品,我们顾客口碑做好了,顾客体验做好了,你整个成长它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新浪财经:你觉得1号店离电商第一阵营还有多远?于刚:我们并不是去那么看重这个究竟是第几名,我们流量,刚周年庆的时候日流量过了千万,也就是一天有一千多万的用户上1号店来逛、来买,我觉得这个是,在中国B2C电子商务里面是排在前三位的,但是我们并没有过多地去关注究竟它排名是怎么样的,我们更关注的还是顾客怎么看我们,我们怎么为顾客服务好,创造更大价值,我人生中间的一个哲学就是我们一定要创造价值,如果我们创造了价值我们就会有自己的价值。新浪财经:电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你觉得到今天来说,它未来的趋势是怎么样的?大概你觉得会存活几家?于刚:我觉得电子商务再往前的发展还会这样继续地集成化、平台化和规模化,我觉得具体是几家很难预测,我觉得会有那么三五家。新浪财经:包括1号店吗?于刚:肯定会有1号店的。企业要常革自己的命做对事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新浪财经:你们创业的时候起点还是比一般的(创业者)会比较高一些,因为你们从跨国公司的高管出来,当时你们有做过swot分析吗?于刚:我们当时还是做了很多的分析,我们叫做成熟的创业,我们想都将近50了,四十好几了,这次创业的话风险还是很大的,我们不想拍拍脑袋就出来做一件事情,我们想要做就做轰轰烈烈的事业。所以我们花了四个月的时间,中间好几次我们又回头来把以前的推翻掉,又重新设计商务模式,又出去做市场调查,我们去了很多的超市,也去了很多的卖场,做了大量的数据分析,保证每个数据我们都是正确的,而且有些商务模式中一些假设我们要多次求证,现在看起来我们早期的这种谨慎和这种思考还是非常有用的。我觉得我和刘峻岭的价值观非常非常一致,这就是为什么很快就走到一起决定一起合作创业,我们非常透明,当然这么多年有众多别的一些机会,但是我们从来都是对对方透明,都是全身心地承诺在这个事业上。再就是我们对所有的问题。新浪财经:你们不吵架吗?于刚:我们有很多争论,非常多的争论,但是我们争论有个非常重要的一致的一个观点就是,我们争论的最后只是对这件事的真理在哪,而不是说你对还是我对,你对我对没关系,大家都一致地去找到这个真理,大家都认为一定要做诚信的企业,因为这是企业可以长久地去发展,顾客绝对是放在第一位的,然后要非常强的执行力,还有就是不断地去创新,经常要革自己的命才行,如果不革自己的命,别人会来革我们的命。新浪财经:你们吵得最凶的时候,最大的一次分歧是什么样的一个事情?于刚:我们很多次,早期的时候对商务模式,我们有时候甚至拍桌子的这种,都认为我不认同,他也不认同,但是没关系,做一件正确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我们更多讨论这个事情本身是不是个正确的事情。新浪财经:有没有谁也说服不了谁?于刚:有,经常有。我有一个字叫1+1>10,因为我们两个人互补非常强,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观,所有的问题都摊在桌面上谈,我们不怕冲突,我们有很多解决冲突的方法,我们追求真理,而不追求是你对还是我对,这个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甚至每两周的时间,我们就会坐下来关在屋子里做批评和自我批评,回头看看过去的两周我们做了哪些正确的决策,做哪些错误的决策,而且我们两个人这种性格的互补,我觉得还是和我们本身思考方法的互补还是非常强的,刘峻岭是一个直觉非常好,感觉非常好,马上看到有很多机会,我需要处理很多的信息、数据,然后用自己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思考,去真正理解了这件事情,我才能够往下再走一步,才愿意推动一步,我觉得我们这种互补的关系让我们避免了很多的错误,让我们也很快地去做出决策。新浪财经:因为你在创业之前,本来就是教授出身,而且你是拿到物理学的硕士,还有决策学的博士,后来又是在跨国公司的高管工作,凡事有正反面的,正面我们已经看到了,但是如果从反面来看的话,你觉得它带给你哪些弱项的地方?于刚:一个就是以前我学术的背景太追求完美,所有东西都是要求他的,所有的证明都一丝不苟,我觉得实际上,创业过程中很难一次把所有东西都考虑那么周全,考虑到位,实际我在不断地纠正这一点,咱们先把事情先做出来,然后再去完善它。所以,有时候把一件事情先推出来很重要,因为这个时机变的很重要。这是一点。还有一点,以前在戴尔、亚马逊做高管,见识过全球最顶尖的一些人才和团队,我当然希望我的团队也那么优秀,对整个1号店的发展,那肯定是更急一些,看到很多不满的,执行力不到位的,就会更严厉一些,其实有时候发现,我们得一点点做起,从一个创业型的公司来讲的话,我们的起点还是很低的,我们一步一步地提高所有团队的素质和执行力。
北京时间9月18日消息,据美国科技博客AllThingsD报道,Facebook人才流失仍在继续,该公司视频广告项目经理贾斯汀·沙弗尔(JustinShaffer)和公关经理阿什利·赞迪(AshleyZandy)近日离职。Facebook视频广告项目经理贾斯汀·沙弗尔为了改进用户体验,Facebook推迟发布视频广告,引发投资者不满。Facebook今天宣布,主管视频广告的沙弗尔将于下周三正式离任。沙弗尔本人并未透露离职原因。不过,知情人士表示,他在公司的地位并未受到此事影响。2010年,Facebook收购了沙弗尔的创业公司HotPotato,他本人也随之加盟。沙佛在公司内口碑颇佳,曾负责社交群组Group及地理位置签到服务Locations。消息人士称,沙弗尔计划开设一家风投基金。另一位高管赞迪已在Facebook任职超过两年,离职后将加盟阿里巴巴,参与国际企业事务,负责阿里巴巴在中国大陆以外市场的企业及财务沟通。Facebook上市后,尽管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一再强调公司仍在继续发展,其人才却不断流失。许多Facebook高管认为公司规模过于庞大,转投小型创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