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商业>文章列表
商业
7月5日消息,日前,在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雷锋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联合举办的2018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CCF-GAIR)上,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香港中文大学-商汤科技联合实验室主任林达华教授,发表了题为“计算机视觉研究中的新探索”的演讲,阐述了计算机视觉未来3~5年的研究方向。林达华指出,人工智能在过去几年的成功,它不是偶然的,也并不仅仅只是算法发展的结果,它是很多的因素历史性地交汇在一起,促成了这波人工智能浪潮。第一个是数据,海量数据、运用场景数据的积累,以及GPU的发展,计算能力大幅度的跃升,在这个基础上,算法的进展才带来了今天人工智能的成功和在众多应用场景的落地。人工智能不是一个魔术,从某种意义上它就是在庞大的数据量、在巨大的计算能力支撑下的性能进步。林达华表示,目前人工智能还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准确率不是唯一的方向;人工智能发展有多方面不同含义,比如效率、成本、质量等等。他还认为,人工智能,其最终目的是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提高我们生活的质量。但是最近几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好像走入了误区,人工智能的质量跟准确率是挂钩的,但其实人工智能是有多个方面不同的含义,不仅仅是质量,它的质量其实是多个方面、多个层次的。以下为林达华教授演讲实录: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分享港中文-商汤联合实验室过去几年的工作。首先说明一下我并没有直接地去参与商汤在商业领域的运作,所以大家如果要关心商汤什么时候上市,这个问题我是回答不了的。但是我能够告诉给大家的是,商汤公司不是一天建成的,它今天的成功也不仅仅是三年半的努力,它是建立在它背后这个实验室18年如一日的原创技术积累。我们今天在这个实验室所做的事情,它影响的不是商汤今天拿什么东西出去赚取利润,而是商汤要做一个伟大的科技公司,在未来的3年、5年、10年要向什么地方走。准确率不是唯一的方向目前人工智能还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在过去的8年时间中,计算机视觉可以说是取得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最重要的在技术上的进展应该是深度学习的引入。在这个领域有一个非常高级别的比赛叫做ImageNet。在2012年之前,这个错误率都是比较高的,2012年以后由于深度学习的引入,经历了4年的黄金时期。在这4年的黄金期里面,ImageNet的错误率从16%下降到了接近3%。在这里我想问的一个问题是,深度学习确实在这几年的黄金时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不是说我们到了现在这个水平,计算机视觉的研究已经终结了呢?从现在这个水平再往前看3年、5年、10年的时间,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做什么?这是我们整个实验室,也包括商汤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事实上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在过去几年的成功,它不是偶然的,也并不仅仅只是算法发展的结果,它是很多的因素历史性地交汇在一起,促成了这波人工智能浪潮。第一个是数据,我们的海量数据、运用场景数据的积累,以及GPU的发展,计算能力大幅度的跃升,在这个基础上,算法的进展才带来了今天人工智能的成功和在众多应用场景的落地。所以我在这里希望向大家传递的信息是,虽然大家看到人工智能的很多成功的故事,看到了算法方面的巨大进展,但是人工智能不是一个魔术,从某种意义上它就是在庞大的数据量、在巨大的计算能力支撑下的性能进步。这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非常粗放型的发展,大家都去追逐一个正确率,追求性能的目标。最近几年中国的公司在国际上所有比赛的榜单上都排到了前三名,但是这是以巨大的工程力量和资源投入为代价的,这种发展模式是不是可以持续?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回顾深度学习或者人工智能在过去几年的发展,我觉得有很多的事情,我们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效率、成本、质量人工智能发展有多方面不同含义在这里分享几个方向的思考,第一,是学习的效率,是不是充分地把我们的计算资源使用起来。第二,我们面对巨大的数据成本,或者标注成本,如何解决这个困境。最后,就是说我们虽然在榜单上拿到了99.9%的准确率,但是这样训练出来的模型是不是真正满足我们的生活或者社会生产的需要?这些都是我们要把人工智能落地,推向更快、更好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我们讲第一个方面,效率。我刚才说过,我们现在基本上是用粗放型的方法发展,就靠堆积数据、堆积计算资源,去获得很高的性能,是资源的竞争,而不是效率的竞赛。但是我们未来要怎么发展,就需要进一步回顾我们现在的模型和技术的模式,看看还有没有优化的空间。优化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我们在几年前就开始进入了视频领域,视频是一个非常需要效率的地方,视频的数据量非常庞大,一秒钟的视频就是24帧,一分钟的视频就差不多是1500帧,基本上相当于一个中型的数据。利用传统的处理图像集的方式去处理视频显然是不合适的。在2013、2014年的时候大部分的视频分析方法采取的是比较简单的方式,每一帧都拿出来跑一个卷积网络,最后把它集成综合到一起进行判断。虽然说过去几年计算资源发展非常快,但是GPU的显存还是有限的,如果每一层都放到CNN去跑,GPU显存只能容纳10帧到20帧左右,一秒钟的视频就把GPU充满了,是没办法对长时间的视频进行分析的,这是一种非常低效的模式。我们知道视频相邻帧之间是非常相似的,这一帧跑一次,下一帧再跑一次,大量的计算浪费掉。我们看到了这个重复计算的低效,我们把这个采样方法重新进行了改变,改用了稀疏采样,无论多长的视频进来,我都划分成等长的段落,每一段只取一帧或几帧出来,这样我就能对视频有一个完整的时间范围覆盖,自然分析出来的结果也会有比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凭借这个网络,我们拿到2016年ActivityNet的冠军,现在很多实际中使用的长视频分析架构,都已经采用了这种稀疏采样的想法。在这之后我们进一步拓展我们的研究领域,不仅仅是做这个视频理解,我们还进一步做在视频里面的物体的检测。这也带来一个新的困难,之前做分类识别,我们可以分段,每一段拿出来会获得一个大体上的理解。但是物体检测没办法这么做,每一帧都需要把物体的位置输出出来,在时间上是不能稀疏的。这一页slide显示了我们在2016年ImageNet比赛视频物体检测项目取得冠军的网络,具体细节我不说了,基本上就是把每一帧的特征拿出来,判断它的类型是什么,对物体框的位置做出调整,然后把它串起来。这里面需要每一帧都要处理,当时最厉害的GPU每秒钟只能处理几帧,需要大量的GPU才能把这个网络训练出来。我们希望把这样一个技术用在实际场景,希望得到一个实时性的物体检测的框架,要是我们每一帧都是按刚才的方法处理,需要140毫秒,是完全没有办法做到实时,但是如果稀疏地去采,比如说每20帧采一次,中间的帧怎么办呢?大家可能想到用插值的方法把它插出来,但是我们发现这个方法对准确度影响很大,隔10帧采一次,中间的准确度差距很大。在新提出的方法里,我们利用帧与帧之间相互的关系,通过一个代价小得多的网络模块,只需要花5毫秒,在帧与帧之间传递信息,就能很好地保持了检测精度。这样我们重新改变了做视频分析的路径之后,整体的代价就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这里面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网络都是那些网络,只是说我们重新去规划了视频分析的计算路径,重新设计了整个框架。大家可以看看结果。上面是7毫秒逐帧处理的,我们2016年比赛就是用的这个网络,后面我们经过改进之后,超过62帧每秒,而且它的结果更加可靠、更加平滑,因为它使用了多帧之间的关联。同样我们商汤在做自动驾驶,需要对驾驶过程中的场景自动地进行理解和语义分割,这也是一个非常成熟的领域。但大家的关注点一直没到点子上,大家关注的是分割的准确率,像素级的准确率,这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真正在做自动驾驶,关心的是人在你车前的时候,你有多快的速度判断出有个人在那里,然后做出一个非常紧急的处理。所以在自动驾驶的场景,判断的效率、判断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之前的方法处理每一帧要100多毫秒,如果真有一个人出现在车前面,一个紧急情况发生在前面的话,是来不及做出反应的。利用刚才所说的方法,我们重新改造了一个模型,充分地使用了帧与帧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把每一帧处理的效能从600毫秒降低到60毫秒,大幅度地提高了这个技术对于突发情景响应的速度。这里面其实也是使用了刚才类似的方法,技术细节就不说了。其次,我们讲第二个方面,成本。刚才是说效率上我们怎么可以提高,接下来是数据成本。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人工智能是先有人工再有智能,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所以今天我们有人工智能的繁荣,我们不应该忘记在背后有成千上万像这样的人在背后默默地奉献,这就是我们数据的标注员。一些大的公司,有上万人的标注团队,这对人工智能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成本。怎么样把这个成本降低下来?这也是我们每天都在思考的事情。既然有很多东西我们没办法用人去标注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个思路,从数据、场景里面去寻求本身就蕴涵的一些标注信息?这是我们去年的一个工作,也是发表在CVPR上,这里面我们尝试一种全新的方式去学习,我们图片的标注成本非常高,每张图片不仅要标注出来,还要把框框出来,以前我们要识别动物,要人工标很多动物,但是以前我们小时候学习动物,不是说老师给我一个图片,给我一个有框的东西去学的,我们是看《动物世界》去学的,这个方式就促使我们想到一个方法,我们能不能看《动物世界》,把所有的动物找到。这里面有一个天然的联系,纪录片上有字幕,字幕上有文字,可以把它和视觉上的场景连接在一起,是不是可以自动学出来,为了这一点,我们设计了框架,把它的信息几何方面的联系,以及视觉跟文本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最后我们得到了一个这样的结果。这是我们在没有任何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获得的几十种动物的非常精确的识别,没有任何的标注,就是看《动物世界》,看《国家地理》杂志。除此之外,我们现在做人脸识别,有大量的人脸数据要标注,这里面有一些天然的数据就是我们的家庭相册里面有很多人,这些相册虽然没有标注,但是里面蕴涵了很多信息。这是经典电影《泰坦尼克》的一个镜头,如果大家只是看人脸很难看出这上面两个人是谁,但是我们往下走可以看到右边是Rose,但是左边这个穿西装的还是看不清楚是谁,这时候如果我们把这个电影背后的场景识别出来,你会发现Jack和Rose经常出现在同一个场景里,这时候基于这种社交互动的信息,我们可以自动判断这个穿黑衣服的男生可能是Jack。我们通过人脸不经过标注的情况下,就提供了大量的有意义的数据。在这项新工作中,我们还有效地利用了时间上的关联,一个人从街道这边走到那边,人脸的样子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还是可以判断是同一个人。最后,是关于质量。我们说人工智能,它其实最终目的是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提高我们生活的质量。但是我们最近几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好像走入了误区,认为人工智能的质量跟准确率是挂钩的,但其实我们觉得人工智能是有多个方面不同的含义,不仅仅是质量,它的质量其实是多个方面、多个层次的。给大家看几个例子,这是最近几年特别火的一个研究领域,就是给一张照片看图说话,让计算机自动生成一个描述,这是用我们最新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大家可以看一下。大家可以看到三张不同的图放出来,我们用最好的这种模型,它会说同一句话,而且这句话在标准的测试上分数都非常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我们放在一起看的时候发现人不是这样说话的,我们描述一张图片的时候,即使同一张图片,不同的人都会说不同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在追求识别的时候忽略掉的另外的品质,包括它的自然性和它的特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去年另外一个工作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它不再把这个内容看成一个翻译问题,它把它看成一个从概率分布中采样的问题,它承认多样性,每个人看到一张图片会说不同的话,我们希望把这个采样过程学习出来。关于这个模型具体的细节,大家可以看相关的论文。这里可以看到这个结果,同样的三张图,我们可以看到它出来了三句更加生动的,能够很好地描述这个图里特征的语句。最后我们把这个工作再往前推进了一下,我们既然能够生成一句话,我们也就能生成一段动作。这是我们最近做的,我们在想,我们既然能够生成很生动的一句话,我们是不是能生成一个很生动的舞蹈。第一步我们先生成一些简单的动作,大家在这里看到的所有这些都是计算机自己生成出来的,不是我们写个程序把它描述出来的。这个更精彩一点,也是纯计算机自动生成。对刚才的分享,我再总结一下,在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人工智能也好,深度学习也好,有一个非常突飞猛进的发展,这种发展是体现在标准数据集上准确率的提升,体现在很多商用场景的落地。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一段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我们在朝着GDP、准确率高歌猛进的过程中,其实遗忘了很多东西,我们的效率是不是足够高,我们是不是在透支数据标注的成本,我们训练出来的模型是不是真正能够满足现实生活中对品质的要求,从这些角度来看,我觉得我们也刚刚在起步。虽然我们实验室还有世界上其它很多实验室的探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但是我们还仅仅是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在我们的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跟大家共勉。
一起惠2018-07-06 08:44:01361 次
7月5日消息,获悉,阿里巴巴零售通和饿了么宣布战略合作计划:双方将对遍布全国的天猫小店进行联合运营赋能,零售通帮助进货及管理店铺,饿了么为其提供线上销售平台,蜂鸟配送提供24小时本地即时配送服务。据悉,此项计划所探索的街边小店新零售模式还将进一步拓展范围,未来惠及680万小型商超便利店,并将提升百万城市社区的社区商业服务水平。今年4月,零售通和饿了么开始在杭州试点合作,由饿了么为天猫小店提供定制化外卖运营方案。据介绍,先行在饿了么上线的杭州天猫小店,试运营一个月实现交易额3倍增长,部分商品销量增长10倍,单店外卖交易额已跟线下持平。零售通方面表示,24小时营业是饿了么为天猫小店经营策略带来的又一重要变化。而对于非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零售通也正推进为其配备自动售卖机,方便商户在打烊期间提供无人售货服务。据悉,未来自动售卖机与饿了么订单系统打通后,用户可以下单购买机器里的商品,由蜂鸟骑手在机器上输入订单号取货并送出。据了解到,7月开始,零售通和饿了么的合作计划将在青岛、成都、武汉、东莞、深圳等更多城市落地,并逐步推向全国。
一起惠2018-07-06 08:42:39453 次
7月4日,据新华社消息,近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在杭州落地了第一家线下农产品体验店。来自全国十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农产品可以在城市商场内获得顾客的直接体验。据介绍,该体验店是农村淘宝首次进军阿里巴巴的“新零售”计划。目前产品包括新疆和田县的灰枣、云南元阳县红米等。目前,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已经在生鲜快消、家电商品等多个领域通过合作、收购等方式建立起了“新零售”模式,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对商品生产链、供应链等进行改造升级,达到线上服务、线下体验的融合。“新零售已成趋势,兴农扶贫业务也要升级,让农产品有更优质的进城渠道”,阿里巴巴乡村事业部大农业发展部黄爱珠表示,该体验店是继电商扶贫之后,通过线下融合线上的商业模式,进一步为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提供大数据等方面的支持。通过体验店试吃、销量等数据积累,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定期反馈指导农户生产。电商脱贫不仅仅是卖农产品,还要通过大数据和新技术的赋能,从供给侧提升农产品供应链、品质等标准,黄爱珠称。
一起惠2018-07-05 08:50:24362 次
在过去的中国互联网历史中,老大和老二胜出后,老三往往处境堪忧。而在共享单车领域,哈罗正在打破这个魔咒。在哈罗单车的上海办公室内,会议室名称都以特斯拉、法拉利等汽车品牌命名,这多少可以窥见创始人对出行领域的热爱。1988年出生的杨磊已经有过三次创业经历,2016年9月1日,他和团队决定放弃“车钥匙”项目,转做共享单车。彼时,摩拜和ofo已相继完成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而杨磊和他的哈罗单车更像是资本的“弃儿”。杨磊找到GGV管理合伙人符绩勋表明来意,符绩勋的内心仍有很多疑问。他把问题丢给杨磊:“ofo和摩拜已经融了一大笔钱,具备先发优势,你凭什么超越或代替他们?”杨磊用一年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2017年10月,哈罗和阿里系的永安行合并。2017年12月,蚂蚁金服成为哈罗D轮领投方。2018年6月1日,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对哈罗单车增资18.93亿人民币。本轮融资结束后,哈罗估值达23亿美元。在湖畔大学5月底的课堂上,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称“哈罗单车在一年半内逆袭摩拜和ofo,日订单总量超过前两者之总和”。自开始起创业起,杨磊就很羡慕摩拜和ofo,它们手握所有资源、拿着高于哈罗数十倍的融资。“我们很羡慕,如果对手能随便省一点给我们,就够花我们一两年了。因此,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哪一天超越他们。”某种程度上,哈罗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反击战。至于哈罗到底做对了什么,杨磊向创业家&i黑马总结,其成功反超的关键在于:效率、团队、中小城市。1逆袭之路2016年上半年,符绩勋和ofo、摩拜都曾有过沟通,当时双方正处于B轮融资阶段,但他最终谁也没投。回顾当时的决策,符绩勋表示,二者的产品和运营方式相对简单粗放,不利于经济模型的测算,譬如单车保有量、利用率等。此外,“先跑马圈地后升级换代”的逻辑在符绩勋看来也行不通,因为产品功能要和运营相匹配。而融资碰壁后的杨磊,在一两个城市做了试点,总结完产品和发展策略,并和竞争对手做了对比后,杨磊再一次找到符绩勋。这一次的见面让符绩勋感到心动。调研后,符绩勋决定“赌一把”。整个2017年上半年,ofo和摩拜陆续融资,估值不断攀升。而哈罗的融资却异常艰难。“见了一两百个投资人,没有一个投的。我们都快撑不下去了,每个月看着账面发工资。我们找投资人说融1500万美金,投资人都会笑话我。他说对手拿着几亿美金,你给我说你要1500万美金,1500万美金你能干什么?”杨磊对创业家&i黑马回忆道。在撑不下去的时候,杨磊再次找到GGV和天使投资方磐谷创投和成为资本,拿到救命钱。杨磊认为,摩拜和ofo早期拿了过多的融资,使得资本对他们的容忍度很高,允许他们犯各种错误、各种效率低下。一旦资本跟不上,他们再想回头修正也来不及了。因为牌面较差,哈罗一直处于“饥饿”的状态,能省则省。据了解,2017年整年哈罗在获取用户上只花了150万元,而这只相当于竞争对手一次活动开销。为了争夺用户,在2017年上半年ofo和摩拜开始了补贴大战和恶性竞争。这直接导致了两家现金流恶化,盈利难期,让原本为其站台呐喊的投资人逐渐呼吁只有合并才能盈利。相较而言,哈罗从未大力补贴。杨磊表示哈罗收费比较便宜,5块钱、2块钱的月卡已经足够支持哈罗盈亏平衡了。“ofo和摩拜因为过度关注竞争和对手的节奏等,才导致了今天的状况。我们更关注自己定几块钱、定价的道理是什么。”据公开信息显示,多家共享单车停止运营导致约15亿元用户押金无法正常返回,波及六七百万人。ofo和摩拜挪用押金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而经过多轮密集融资,2018年3月份,哈罗宣布在全国施行免押金骑行。2018年5月,免押两个月后,哈罗宣布注册用户增长了70%(近7千万),日骑行订单量翻倍。与此同时,资源再度向头部聚集。6月1日,哈罗宣布获得蚂蚁金服、成为资本、苏民投等20亿元新一轮融资。杨磊说,要干掉对手,首先得它们自己犯错。2“事事都要做对”符绩勋认为,在出行领域,滴滴是通过APP连接乘客与司机,管的是人。共享单车的项目管的则是车,对产品和技术要求较高:如何让车不被乱扔、如何有效提高车的使用率、管控它的行驶位置等。因此,如何管理车对共享单车企业来说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哈罗副总裁查淞城看来,这件事本身并不难。“只是把车修好,调度到有人骑的地方去,就是这么简单的工作。给我1000辆车,我肯定运营的妥妥的。它的难度在于车太多,700万辆车散落在200多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加上隔着好几层管理团队,从大区到省区再到城市,这件事就变得非常复杂。”分析之后,查淞城发现共享单车运营最重要的思路就是将庞大的工作进行拆解,进行精细化运营。“我们将运营模式落地到一个城市,又将一个城市拆解为几百个网格,打造出网格内的运营模型,这样就降低了运营的颗粒度。运营模型的标准化流程由运营端App来控制,再将其复制到整个城市、复制到全国。”网格化运营也具备一定的条件限制。在查淞城看来,同行的数据最多能表述一个城市的翻盘率、故障率、行驶率等,哈罗则把数据精细化到一个网格。要做成这件事情,靠的是产品、技术和数据。在业务初期,哈罗建立了“哈勃系统”和“BOS系统”,这让哈罗的运营效率更高。哈罗单车COO韩美表示,“我们一辆车运营成本是三毛钱,同行要1块。这也就意味着我拿1亿美金,抵得上同行的5亿美金。”杨磊认为,同行去一个工厂挑车、装上锁只能算作自行车,不叫共享单车。“共享单车是什么?你要根据自己对行业的理解去定义。目前我们就有200多人在做车辆研发和嵌入式开发。只要关于单车,我们一定是好评最多的一家的公司,这些东西是用户给的。”在发展策略上,哈罗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选择从二三线城市切入而不是北上广。这个为哈罗日后反超打下关键基础的战略,其实来源于当时的资金紧张。“想在一个城市做深,就需要投足够多的车。在上海摩拜投了100万辆、ofo投了200万辆,这需要很多钱,一个城市就抵哈罗去年一年的开销。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只能找一个尽可能小的市场,小到让我们可以守得住,可以拼尽全力在市场上打成第一。”杨磊分析称。尽管哈罗避开了一线城市白热化的竞争,但哈罗也没占到先发优势的便宜,因为ofo和摩拜也在穷追猛打。“前期我们进的城市,摩拜和小黄几乎都在,具备先发优势的还是它们。我们最终能在绝大部分城市里胜出,还是车好骑、用户体验、运营服务做的相对好一些。”查理说。哈罗进驻成都、天津后,这些城市的数据让杨磊感到惊讶。“我可以很明确的说,越大的城市市场越肥沃,这是不会错的。我们一定会去最好的市场,但因为后期有很多限制,需要我们花一定时间进攻。”接下来,哈罗和ofo、摩拜在一线城市少不了短兵相接。考虑政府政策,目前在北京哈罗以新车换永安行老旧单车进入。蚂蚁金服企业发展部总经理朱超认为,哈罗“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目前一线城市的单车供过于求,而二三线以下城市则供不应求。“随着城市的扩大,对哈罗的全国服务能力的要求很高,尤其是运营效率的提升。如果团队管理能力不够,将很难承受全国几百个城市的管理难度。”在团队方面,目前哈罗团队控制在3000人左右,同行早已是哈罗员工的几倍之多。2018年5月,摩拜、ofo相继爆出裁员新闻,而杨磊似乎对此早有预判,“我们非常不敢招人,每招一个新人都令我们压力更大,因为人员增长往往意味着效率递减。”成为资本合伙人沙烨告诉创业家&i黑马,早期市场对ofo和摩拜的资本优势过于看重,导致哈罗这样的好团队被严重低估。另外,单车市场是个精细化运营市场,能把大量中小城市市场做好的难度远大于做好几个大城市市场。能做好“农村”的,进攻城市容易。反之则难。3与巨头共舞的终局蚂蚁金服投资哈罗后,马化腾在朋友圈评论表示被当作支付的推广工具了,可怜其余小股东被锁死。共享单车发展至此,业内声音表示共享单车已经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因为需要流量入口,共享单车企业最终不得不站队巨头,或将都落得“摩拜式”的结局。统计显示,国内共有77家共享单车企业。2017年6月,悟空单车拉开共享单车行业倒闭潮的序幕,此后町町单车、3Vbike、小鸣单车等相继出局。大潮褪去,留下的玩家屈指可数。杨磊认为,共享单车这个生意是否能独立生存的核心原因在于有没有用户去用,有用户去用,最终一定能走出一条好的路来,没有用户去用,那将是一个很难走通的行业。事实上,哈罗的野心不限于成为一家共享单车企业,而是成为一家用技术推动交通出行进化的公司。去年,哈罗开始逐步实施“3510”战略:哈罗助力车计划解决5公里左右的骑行,10公里以上的则联合威马等合作伙伴尝试新能源汽车业务。“最早我也不敢说ofo和摩拜最后会怎样,只知道共享单车的需求肯定存在,但经济模型还是有待考验。投资哈罗,如果做得好会继续得到资本的支持,继续拓展单车市场;如果差一点,只要抢占几十个城市,未来也可能会成为并购对象。但当哈罗考虑做助力车的时候,我的想法就发生了一些改变。它能够打造一个出行方式,可以将1-3公里拉到3-10公里甚至更多,当它具备拉开距离的能力后,哈罗的市场价值和想象空间就发生了一些变化。”符绩勋告诉创业家&i黑马。因此,未来哈罗的对手不再是摩拜、ofo,而是和美团切磋。在杨磊心中,“把长远的东西想清楚了,远比今天在做的事情重要,即使那些东西两三年后才能出现。”对于哈罗的未来,一位接近阿里的投资人告诉创业家&i黑马,不管是拿阿里还是腾讯的钱,战略投资的利弊已经相当明显,所谓的体系内资源是需要企业博取。“巨头的战略资源不是一盘菜,上桌就能随意吃。”他说。“摩拜、ofo创立了这个模式,但最终没有把这个生意持续健康地做下去,现在这个重担落在我们身上了。”杨磊说。以下为杨磊、韩美、符绩勋口述,经创业家&i黑马编辑:杨磊:我习惯了“打差牌”从我们开始做的时候,摩拜、ofo确实很猛——规模、资金实力、影响力是我们的10倍、20倍。老实说,我们从一开始创业就很羡慕他们。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哪一天超越他们,这个行业应该怎么发展。在他们眼里肯定看不上哈罗,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做任何事情,自强是唯一的道理。过多的谈论竞争对手,我觉得对公司没什么实质性帮助。摩拜和ofo正是因为过度关注竞争、和对手的节奏等,才有了今天的情况。今天的互联网竞争不是做对一件事就可以胜出的,尤其在共享单车领域。你要事事都做对——从产品研发、公司节奏、运营和成本控制,到团队、融资,每一点都得做对,错一个环节必输无疑。我想不用一些关键词来说明我们某一方面很强,但今天哈罗单车是行业评价最好的,这些东西是用户给我们的。我不知道摩拜、ofo怎么理解自己的公司,我们的定位是一家硬件公司。我们非常重视硬件研发环节,共享单车核心体验在于用户的骑行,因此车子做得怎么样成为了一个重要因素。在单车业务上,我们投入非常多。做车辆研发、嵌入式开发就有200多人,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有同行是外包了一个研发团队去做这些东西,我认为那叫自行车,不叫共享单车。共享单车是什么?你要用自己的理解去定义。未来我们车子会用的更久、更好骑,这些都体现企业的运维能力和最初的设计能力上。现在我们的优势还不够明显,再过两年优势会更加明显。产品做的好说明了团队对这个行业的思考。此外,我们的节奏一直都控制的很好,包括市场策略、融资、打法的节奏。对手疯狂的时候很疯狂,但停摆也特别快。这些都是创业过程中的“昏招”。我常在内部开会时讲,我们没有多牛逼能把对手打败,唯一做对的事情就是做好自己。如果对手失败,首先得是它自己犯错。我们没有从一线城市做主要还是没有钱,想在一个城市做深,就需要投放足够多的车。在上海摩拜投了100万辆、ofo投了200万辆,这需要很多钱,一个城市就抵哈罗2017年全年的开销。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只能找一个尽可能小的市场,小到让我们可以守得住,可以拼尽全力成为市场第一。我可以很明确地说,越大的城市市场肯定越肥沃,这不会错。我们进成都、天津,这些城市让我们太惊讶了,比我做很多城市都好用,我们一定要到最好的市场里去,因为后期有很多限制,我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进攻。现在在北京,我们通过把永安行的老旧单车换成了新车尝试进入。很多企业最后没有做起来是因为大都抱有投机行为,这和我们对出行的热爱没法比。我们对出行领域的坚持、希望未来能成为一家用技术推动交通出行进化的一家公司,这是我们放在内心和骨子里的认可。我们遇到困难不会很容易就放弃,去年我们比很多同行要困难的多。每个月发工资都发愁,但我们坚持过来了。2017年10月份之前,我们在钱上都很犯难。因为没有钱,只能特别节约。2017年在整个获取用户上只花了150万元,对手烧了很多亿。如果对手随便省一点点给我们,就够我们花一两年了。我们早期核心人员基本都是搞技术出身的,我们更相信可以正儿八经可以用数字去衡量的效率,不太相信营销。我觉得同行会有今天的境遇,核心来自于他们早期拿了太多钱,资本对他们容忍度很高,允许他们犯各种错误、各种效率低下。一旦资本风向不对,他们想回头修正错误也来不及了。我在内部开会讲过一句话,我说摩拜、ofo创立了这个模式,但最终没有把这个生意持续健康地做下去,这个重担落在我们身上了。有投资人问我你怎么看待共享单车这个生意,我觉得国家政策、用户会做出选择。共享单车一天的订单量比地铁订单量还要多。而且我们不是免费的,而且不需要政府投资。这个生意是否能独立生存的核心原因在于有没有用户去用,有足够多的用户去用,你最终一定能走出一条好的路来,没有用户去用,那这是一个很难去走的行业。一个行业有波动周期是正常现象,它不可能永远在风口,那样也不是什么好事。如果共享单车行业还很热,今天我们的压力会更大,一定太多人关注,所有问题都会被10倍的放大。目前的行业状况给我们留了足够多的时间踏实的做事情。哈罗走到现在最终都要归结到团队。我们没有一个高管离职,也从来空降过高管。起初我们也想过招一些牛人,但他们看不上我们。后来我们也想清楚了,你们玩你们的,我们玩我们自己的。我们从融资开始就定了比较长期的计划,没钱的时候也是如此。我觉得把长远的东西想清楚了,远比眼前的事情重要。你想清楚目标后就可以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在组织、在业务等多层面上保证你的思考、想法能落地,得到更好的执行,尽管这些想法也许在两三年后才能出现。现在我们融到了很多钱,这让我觉得更踏实。但我们仍有危机感,从来没有觉得好过过。这份危机感来自于我们有好几年的计划和目标,如何实现它、团队大了管理负担怎么解决?很多企业都逐渐没落的原因是什么?等等。要想清楚很多东西。我习惯了“打差牌”,这样可以“保持饥饿”。一旦你成为行业老大了,缺乏竞争,自己也会变得有问题。我们希望整个团队能保持一定的饥饿感和危机感,这样才能发挥的更好。韩美:共享单车到了考验内功的时刻在决定加入团队之前,杨磊和我保持了长达1年的沟通。他对人对事都非常坚持,愿意Allin。他这一个特质就足以打败99.9%的人,是天生的创业者。很多人都是跟风做共享单车,但杨磊把这个行业看的很清楚:商业本质是什么、未来怎么发展。在哈罗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向后,关键在于执行。当时我们10个人的小团队,两三个月内开了8个城市,速度非常快。只有团队的执行力效率足够高,才能确保战略正确执行。我们融钱不容易,把每一辆车看的像宝贝一样,如果没干成,真的就会死掉。“枪支弹药”非常珍贵,我们一定要保证产出最高。在选城上,我们有几十个维度,如市场条件好、人数够多、政策条件要好、城市适合骑行等。第一批我们选择进入宁波、厦门、福州、杭州等8个城市。一开始的产品不可能完美,需要在实践中去摸索,逐步升级硬件、软件以及整个运营体系。具体来说,如怎么让车不流入农村、如何提高使用率、运维调度怎么做……在业务初期,我们建立了“哈勃系统”、“BOS系统”,通过智能化技术和工具提升运营效能。在线下,我们实行的是网格化和工程化管理,这样可以锁定到每一个岗位。我们将一个城市划分为多个网格运营,每个网格内的车辆维护情况、运营情况,云端的数据可以实时统计出来。人对了,事就对了。哈罗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1年多时间我们进入了200多个城市,这需要不断输出价值观一致和专业度高的人才。组织内部奖惩非常清楚,能者上、庸者让,江湖地位都是靠自己打下来的。我们也外聘一些“味道”匹配的人进来,如现在的CFO。他愿意来哈罗,也就愿意接受挑战。在薪资上我们可以给够,但做事还是要按照我们的规矩来,需要不断证明自己。这也是对人才的一种保护,如果一开始就身居高位、给他的时间很短、大家的期望值很高,着陆就会有问题。共享单车是个重资产投入的行业,需要精打细算。我们可以用技术还原每一个岗位的效率,每一分钱要花的明明白白,知道花在哪里去了。很多同行缺乏科研能力,连账都算不清楚。在战斗中,我们积累的宝贵经验带来了很多好处:第一、运营成本比对手低,效率更高。譬如我们一辆车运营成本3毛钱,对手需要1块多。这意味着我拿1亿美金,抵他们5亿美金,资金效率更高。第二,收益比对手高。我要考虑到即使没有投资人的钱,也能活下去。融资会让我们的成长速度更快,但不会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一定不是投资人和资本带来的,而是对生意本质的理解,一些不可被钱取代的东西。哈罗作为一个后发企业,在如此惨烈的竞争中能活下来,不是因为我们优秀,而是同行犯错太多。很多同行掉队不是我们出手打的,是因为他们没有关注内功和团队状况。企业如果被资本的风吹起来,如果是猪最后就会掉下去。谁在裸泳,潮水退去,就会看的清楚。我们即使在艰难的时候,其实也不把同行放眼里,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队伍肯定会有问题,只要我们熬得住、坚持做自己。我们发现一些同行同岗不同酬、拿钱不干活的人大有人在。我们一个人能干的活,他们十个人才能干出来。现在我们也面临很多挑战:第一、对手在不断升级;第二、团队在快速扩张中,如何保持原有的价值观不被稀释;第三、如何保持良好的氛围。共享单车的局势现在基本稳定了,现在到了考验内功的时候。未来是否会有合并讲不清楚,这是资本的事。但我相信优秀的团队一定是主角,并来并去,这个生意总得有人干,投资人一定要挑最好的团队。做企业永远要坚持用户价值第一,这也是哈罗要造好车、造智能车的原因。当公司利益和客户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定要坚持选择客户利益,这样才能走的长远。符绩勋:共享单车的想象空间正在发生变化2016年下半年杨磊找到我,表达了自己想做共享单车的想法。当时,ofo和摩拜起势很快,已经融资不少。面对杨磊我有很多疑问,作为后来者,如果没有优势很难超越它们。那次见面后,杨磊在两个城市做了试点,尝试一些市场投放。因为摩拜和ofo开始主要发力一二线城市,所以某些地域还有空间。调研之后,杨磊又找到我分享他的测试心得,在产品和运营上同竞品做了一些比较,也阐述了接下来的发展策略。他们在测试中的很多想法和心得,以及测试过程中的一些创新,是我在之前的共享单车项目中没有听过的,比其它家更超前。在产品跟运营上,其它家还是有点简单粗放,譬如说对于经济模型的测算,单车折旧年限的考虑,都比较乐观。与它们不同,哈罗一开始就把单车的运营考虑得很清楚,包括如何定位、如果运用电子围栏更好的管理车辆等。这就是产品的技术所在。打车这个市场中,滴滴、快的是通过APP掌握人与人的连接,而单车项目管理的是一辆车,这对产品和技术的要求更高。怎么能让单车不被乱扔进垃圾桶里,怎么能有效管理车的使用和骑行位置,等等,都是创业团队要考虑的事情。另外,单车这个市场跟汽车不一样,单车的半径很短,只有1-3公里,也就意味着即便当时ofo和摩拜拿了不少钱,还有很多城市是未覆盖的。所以,哈罗如果能够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先把二三线中小城市做起来,其实大家的位置差不多,也是一个对等的竞争。在那个时间点上,如果没有更多的钱,公司可能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我和GGV几位合伙人商量之后,决定再给杨磊一笔钱让他往前跑,同时也帮他引荐一些行业内的优秀人才共事。而单车市场的天花板有多高,坦白讲,在2017年上半年的时候,我内心其实也还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后来,当哈罗开始研究并考虑做助力单车的时候,我的想法就有了些改变。改变在于,这个平台所打造的出行方式,不再是短距离单车这样一个简单的市场。它把原来1-3公里的距离延长到3-10公里或者更多。也就是说,它的市场价值和想象空间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果能同时覆盖单车、助力车甚至共享汽车,那么这是另外一个出行路口,也可能去抢占滴滴、神州、一嗨租车等公司的市场份额。至于最后哈罗能否脱颖而出,这取决于公司还有团队本身的能力。杨磊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连续创业者,他有一种很强的韧性。比如最初他找到我时,我觉得切入单车有点不靠谱,脑子里有各种疑问,但我和他说去试吧,他就真的能够去试、去学,找出问题的根本,然后说服我他为什么能成。后期,蚂蚁金服投资了哈罗,不断加大对哈罗的支持,这也体现出了哈罗在产品和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升。巨头的战略资源也能很好的帮助被投企业。但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战略投资可能是把双刃剑,前提是企业自身过硬,不要对所谓的战略投资太依赖,不管是资源上的依赖还是资本上的依赖,不然都会影响你的价值。企业真正的价值来源于自身的独立性,这是强大的前提,不然,将可能被绑架。在我看来,哈罗正在走向一个越来越独立的过程。
一起惠2018-07-04 09:28:43513 次
国加州科技公司Uber发明了网约车商业模式,随后这种业态在全球各地快速普及,也给许多大众创造了就业机会。不过有趣的是,在网约车大国美国,时至今日还有若干州尚未通过立法给网约车一个合法身份。据美联社报道,日前,美国阿拉巴马州议会进行了表决,通过了将网约车定为合法的法律。这意味着,阿拉巴马州的民众未来乘坐Uber、Lyft等公司的网约车,也将是合法行为。在阿拉巴马州,之前只有少数大城市通过了相关规定,给予网约车一个合法身份。据报道,在美国,阿拉巴马州是第45个通过立法宣布网约车合法化的州。该州州长KayIvey表示,网约车合法化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给民众提供替代性的出行选项。根据新法律,网约车公司未来需要向阿拉巴马州公共服务委员会支付一笔费用。该委员会将负责网约车行业的监管,其中包括发放牌照、制定各种监管细则。值得一提的是,在阿拉巴马州的一些乡村地区,移动基站信号不佳,这也会影响到当地居民通过手机软件使用Uber等公司的网约车服务。根据上述报道,时至今日,美国还有多个州尚未通过立法给予网约车合法身份。Uber公司和网约车模式诞生于美国加州,但是实际上,第一个通过立法宣布网约车合法的州是科罗拉多州,该州2014年即通过了相关法律。据报道,给予网约车合法身份在美国一些州和地方也遭遇了阻力,主要是来自传统出租车公司。出租车行业认为,网约车无需从政府获得专门的牌照,并未支付税费,另外没有给乘客购买保险,网约车将扰乱出租车市场。上述的阻力,也出现在欧洲、亚洲等国家或城市。比如日本目前仍然禁止网约车的运行。因为在传统出租车领域,日本已经具备详细的监管法律和服务体系,出租车的成熟导致网约车并无市场空间。迄今为止,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城市也封杀了网约车服务。其中,欧洲法院之前裁定,Uber公司并非科技中介公司,只不过是一家出租车公司,应该按照出租车模式接受严格监管。这意味着网约车在欧洲的发展将面临更大阻力。虽然在少数地方仍未获得合法省份,但是美国的网约车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在纽约等大中城市,网约车的数量不仅超过了出租车,甚至是出租车的数倍之多。
一起惠2018-07-04 09:26:00390 次
7月2日消息,获悉,在京东上线一个月的MUJI无印良品,在整个京东618期间,服饰、家居家纺、家用电器成为销售额TOP3类目,而空气循环风扇、舒适颈部靠枕、男式法国亚麻轻便裤则成为销售TOP3单品。作为京东618“战队”新人,MUJI无印良品旗舰店的表现可谓拿下了开门红。据悉,618期间,无印良品正式入驻京东商城,双方展开了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全商品类合作。同时还将围绕“无界零售”,在物流、线下门店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6月30日,日本株式会社良品计划社长松崎晓与刘强东在京东总部会面,双方就未来可能的战略合作领域进行了深度探讨。松崎晓社长与刘强东对于双方的战略合作升级,刘强东表示:京东正在打造以技术为驱动的、覆盖全球的优质供应链服务。在开放、赋能的战略指引下,京东打造的零售基础设施服务终将开放给所有合作伙伴,以提升整个零售环节的效率和体验。据了解,无印良品与京东集团早在2017年9月就开始了物流业务上的合作。2018年,无印良品与京东集团在电商业务上正式携手合作。此次与MUJI的合作升级,对于京东来说,同样是无界零售迈向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契机。此前京东已经推出了“京致集生活美学馆”“京东曲美-时尚生活体验馆”等“无界”时代品质生活样本。
一起惠2018-07-03 09:07:15362 次
在融入阿里3个月后,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饿了么CEO王磊今日在饿了么“夏季战役”启动大会上表示,饿了么将升级为新零售时代的本地生活服务核心平台。“在接下来两个月,我们将投入数十亿元,完善整个餐饮外卖体系,提升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能力。”今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联合蚂蚁金服将以95亿美元收购饿了么。收购完成后,阿里也在将各种内部资源投入饿了么。比如手机淘宝、支付宝等平台的用户可以领取饿了么卡券;天猫淘宝的“88会员”也能同步享受到饿了么的服务;饿了么近日还联合零售通开辟天猫小店线上运营新模式。零售通的供应链优势可以和饿了么的本地生活流量入口和分钟级配送相结合。而在夏季,优惠活动是每年外卖市场的主题,饿了么今日举行“夏季战役”启动大会。王磊表示,这个夏季饿了么将全面出击,围绕商家赋能、即时配送和消费者福利进行“三大升级”,在商家服务和消费者福利等环节获得了来自阿里的资源支持。“阿里的决心,就是饿了么的信心。”王磊说,“所以,饿了么不仅要打赢这场‘夏季战役’,而且要成为本地生活服务新零售时代的领导者。”“在接下来两个月,我们将投入数十亿元,完善整个餐饮外卖体系,提升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能力,提高外卖小哥的收入,餐饮商家也会得到实质性的让利和来自整个阿里新零售体系的赋能。”王磊表示。在日前的蜂鸟代理商大会上,王磊表示,即时配送市场体量越来越大,基础性作用越来越明显,已不再只是一个服务于外卖交易的履约环节,将成长为与传统物流一样的商业支柱产业。目前,蜂鸟在全国分布有3000个配送站点,结合饿了么内部孵化项目“未来餐厅”的数千家线下实体店和联营便利店,蜂鸟已逐步建立起下沉到社区一线的餐饮外卖前置仓网络。据透露,在接下来几个月内,以“夏季战役”为契机,蜂鸟配送将进一步向阿里生态内各路新零售纵队输出运力,接入“分钟级配送”。例如蜂鸟很快将以“24小时送、24分钟达”的标准提供医药配送服务。“饿了么现在站在两个大风口上,一个是新零售的风口,一个是本地生活服务的风口。”王磊在饿了么“夏季战役”启动大会上说。“饿了么将和阿里新零售生态各路纵队协同作战。”
一起惠2018-07-03 09:04:18519 次
如果说2017年是新零售的元年,是一个讨论与争议之年的话,那么,2018年就是一个践行之年,这一年里,各种创新、裂变和突破纷至沓来。新零售的风已吹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在各个论坛上都可以听到关于新零售的讨论,毋庸置疑,我们真的对新零售充满了期待。甚至不管它叫什么,是智慧零售、无边界零售还是新零售,都不重要了,我们看到的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新零售、新物种、物联网、智能生活还有区块链等多元素的组合,形成了这个时代最动人心弦的交响乐。那么新零售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消费者之间链接的关系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面对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零售企业又该何去何从?这些问题都是每一位零售人绕不开的话题。在2018正和岛创变年会上,弘章资本创始合伙人翁怡诺、复华商业集团COO兼地球港管理公司CEO韩吉韬分享了对这些问题的最新思考。一、新零售是概念,还是趋势?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到底什么是新零售?阿里最早提出的新零售是指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数据驱动的泛零售业态。京东又提出了无边界零售。后来又有人提出“4个2”:即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有对的货在那个地方等着对的人,即“知人、知货、知时、知场”。无论是新零售还是智慧零售,其实零售的本质还是存在的,即零售本身的区域和规模的供应链效应,以及零售的细节和服务体验都是不能变革的。复华商业集团COO兼地球港管理公司CEO韩吉韬表示。即便未来有非常多的科技和技术,其实用户最关注的依然是是否能够以最高效、最低成本的方式让他获得更好的体验。字复华商业集团COO兼地球港管理公司CEO韩吉韬表示,无论新旧,用户最关心的依然是以最高效、最低成本的方式获得更好的体验。所以,在韩吉韬看来:新零售是一个趋势,而不是一个风口。需要用5-8年的时间去建立起来,新零售的从业者要去摸索用户需求的趋势变化,跟着他的消费场景走。而不是一味得教育用户,或者引导用户跟着你去盲从和嬗变。对于新零售的定义,弘章资本创始合伙人翁怡诺也从以下两个方面做了解读。1.狭义新零售即双向流量的服务型零售。双向流量怎么理解?双向流量实际上还是O2O的玩法,今天再讲O2O或许大家会有一点慌,因为过去那一波O2O都没有成功。但没有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实际上是过去的O2O没有人关注它的物流逻辑。今天我们所说的新零售O2O是有物流逻辑和物流规划的,简单来讲,就是获客、转化、提效三部曲。线下获客和线上获客相互打通,线下能够为线上导流。比如盒马鲜生、孩子王最早做的就是线下运营粉丝,线下获客、互相传播,把多种娱乐化体验业态糅合在一起,然后再导流。他们就在新零售领域做了一个非常棒的尝试。新零售时代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把过去对流量、品类的理解串在一起,这是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可以帮助我们看到零售业态的演化方向。翁怡诺介绍。B2C模式已经发展为旧电商,今天我们进入到了百舸争流的新零售时代。韩吉涛表示,新零售是一个趋势,而不是风口。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业态大融合,多种流量形态的融合是今天新零售非常重要的一个现象,也被称之为“服务型零售的兴起”。简单来讲,服务型零售的内核在于流量成本,任何中心化的流量都是有上限的。比如卖货,到了某一阶段,你会发现无论你卖的东西品质有多好,也不能再获得大量新的流量。这时,就要想办法获客,什么办法?我们会增加服务型的流量。可见,整个演化的路径,实际上是成本的不断提升而寻找到的新的路径,这是我们看到新零售演化的一个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旧的业态或许会在某一阶段消失,但也有一些新的业态会进一步迭代、重生,甚至出现颠覆性的玩法。2.广义新零售在翁怡诺看来,今天所有的零售品牌,只要是创新业态、创新体验,都可以被扣上新零售这顶大帽子。二、新零售的核心在“三多”韩吉韬介绍,地球港的初衷是致力于打造一个全球好食新空间。希望能以高效率低成本的苛选方式将全球的好食带给消费者,再把它加工成可口的美味,为顾客打造一个线上、线下全场景覆盖的购物空间。通过重新连接世界美食,来启迪泛中产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所以,在消费场景的构建上,地球港要充分研究消费者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内容。也就是说,不管是在实际的物理空间还是虚拟的互联网空间,会给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商品、服务和内容,如何更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新零售未来核心的组合。韩吉韬表示,地球港通过结合各种各样的场景覆盖,不断践行总结出新零售的核心是在以下“三多”:第一,多业态融合举个例子:地球港的每一家门店都有一个不到10平方米左右的“比邻海购”体验区,这个海购体验区内会有一些实物海购商品的展示,用户也可以通过搭载AR效果的终端来了解商品。走进卖场的用户,主要还是泛中产家庭用户,他们对购买海外百货商品有着强烈的需求。消费者需要购买海外的母婴用品、化妆品、保健品以及其他优质家居用品,不需要担心假货问题,因为这个平台可以将这些商品有效展示出来,用户可以现场体验。体验完了以后,他们会成为地球港的会员,然后直接到在地球港APP上的海购平台,下单购买。这一轮测试下来发现,这种围绕着用户生活方式的业态,几乎没有成本,而且用户转化率还很高。韩吉韬介绍。因为这样的海购方式只需要地球港搭建起平台,不需要建仓和参与配送环节,只需要通过保税仓和海外直邮来供货。“能够来卖场的用户都是我们的目标用户,他们除了追求更好的‘吃’以外,还希望更好的‘用’。”所以,相较于线上的虚拟海淘平台,卖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体验,让消费者更有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是天然存在的。而且如果在海购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消费者可以到店咨询。这种线上线下的结合方式,增强了用户的信任感,转化率自然就会提高。韩吉韬称,围绕用户需求变化的趋势和他的消费场景,增加更多的业态,这是多业态的深度合作。其实,新零售不仅仅是对超市、餐饮文化的一个结合,我们会围绕用户需求变化的趋势和他的消费场景,增加更多的业态,这是多业态的深度融合。第二,多场景覆盖传统的线下门店,它能够在某一个固定时间段满足用户(比如传统超市工作日的晚市和周末的午市和晚市)。在这种单一的物理空间和时间下,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是有限的。而新零售的多场景覆盖就能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它可以通过不断覆盖不同场景,让用户通过多维度体验来增加对你的认知。比如我们的超市不仅能够提供很好的食材,还能提供很好的餐食。那么,不管是白领还是社区居民,都可以去卖场吃饭,吃完饭还可以顺便打包一份下午茶或者购买其他商品。从早餐到夜宵全天候供应,再融合线上渠道,全场景的满足用户核心需求。这时,新零售就可以把传统零售的“坪效”换一个词了,应该是“店效”,因为每一个门店的效率会比传统零售的坪效至少高出2-3倍。第三,多流量的共享多流量共享不仅仅是把线下流量转到线上,而且还要把这些线上流量有效转到线下。这让消费者更好地体验我们为其提供的餐食、商品、服务,甚至还有一些泛科技产品(抓娃娃机、照片打印机、迷你KTV、身高体重秤、自助冰激凌机等)的体验。比如,我们的卖场里有一款自主研发的黑科技产品,自助啤酒机。这款啤酒机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酒是从杯底往上走,而且啤酒沫儿是可以通过程序被远程控制的,沫儿可高可低。在这样的场景下,我们更愿意把用户从线上导入线下,因为当他们有了更好的体验后,对产品的信任度就会很高。韩吉韬还结合其五六年做社区O2O的经验,分享了他认为纯粹围绕社区做小店的O2O难逾越的几个难题:1.损耗;2.获客和黏客的成本。即使你有前置仓,但没有属于自己门店的话,这时用户对你的信任度还是不高的。所以,损耗加上获客成本等原因,就让这个模式看起来不成立了。但为什么像新零售这样的门店还能成立?我们将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①由于卖场和仓库是合一的,所以损耗和卖场是一致的。②我们获客成本很低的原因在于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体验场所,用户在线下买了几次后,他们几乎不会再关注我们要提供什么促销。如果有时间,他们会亲自来门店购物,如果没时间,就在家或者办公室等着送货上门。③多做IP的组合,包括品牌、场景、商品及服务的IP。其实当你拥有这些IP以后,用户对你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就很强,他会自带流量,帮助你传播。三、新零售的未来翁怡诺认为,要谈新零售的未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回头看历史,因为未来是不可知的,我们能做的是对历史的研判。研判谁?日本。比如《第四消费时代》这本书,讲的就是日本消费演化的四个阶段。因为所有的消费现象跟行为实际上都跟人的行为相关,所以,研究消费本质上是研究人。弘章资本创始合伙人翁怡诺称,研究消费本质上是研究人。通过这本书,我们了解到日本的人口在第一二阶段是增加的,到了第三、四阶段就慢慢的减少了。日本甚至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不婚族,生育率很低,老龄化程度比较高。出生率从5%降到了1.3%,老龄化从5%增加到了30%。所以,你会看到整个消费形态从国家优先、集体主义,然后进入到了大家庭时代,然后再到一个小家庭时代、个人时代,最终进入到共享经济时代。从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者的行为出现的有意思的变化。刚开始我们喜欢“大”,大房子、豪宅、豪车,因为这些物质是彰显我们与众不同的标志。但慢慢你会发现,大家又开始喜欢小物件了,从大家电向小家电方向转移,从喜欢大物件到有调性的小物件。第四消费时代,日本已经出现了弱品牌甚至叫去品牌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朴素的、本土的产品形态是被更多高县级城市的人群所接受的。所以,无论是创业还是投资,我觉得应该是往后看10年,谋3年,动1年。翁怡诺表示。往后看10年,能够看到中国的快速老龄化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中国处于一个什么阶段?“叠层世界”。什么是“叠层世界”?是指北上广深一线市场,可能正处在从第三消费时代向第四时代演化的过程中了,但中国很多二线城市可能是在第三消费时代,三线城市可能还在第二消费时代。所以,它本身是一个叠加。从这个逻辑推演来看,未来一个重要的机会是什么?是新零售往三四线,甚至五六线城市走。翁怡诺表示,未来一个重要的机会是什么?新零售往三四线甚至五六线城市走。“今天有人跟我讲,他在上海做了一个特棒的生意,我不是那么兴奋。但你说你在三四五线城市做了一个很大的生意,我相信我是特别兴奋的。”翁怡诺表示,因为这是我们消费的未来。“曾经有朋友问我,消费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我当时第一反应是农村没有假货就是我们的美好生活。”翁怡诺介绍。当下很多镇一级、乡一级地区,很多新零售还没有到达。另外,近五年来,渠道碎片化趋势明显。比如,过去我们卖快消品,通过大卖场这一渠道就可以做三个省,只要会做终端拦截,就有一定的量,做出5个亿的收入出来也不是难事。但放在今天就行不通了,今天的挑战是要会玩B2B电商、零售通,甚至新通路、渠道社区店,还有我们新零售渠道,无人化也是一个渠道,所以,这么多的渠道,实际上也叫流量碎片化。那么,对于品牌商而言最大的难处在哪?在如此碎片化的流量之下,要组织多少个运营团队去对付每一种流量的运营。甚至有一些流量渠道,我们对它还很陌生。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品牌商们不断迭代自己,去适应所有的新渠道。你会玩拼多多吗?掌握了抖音的营销手段了吗?实际上这些在近半年内出现的新的流量变化,都是我们今天的流量红利。在这些流量红利之下,我们是有机会重新定义新消费品牌的。所以,当谈到新电商时,不一定要想到京东、阿里。其实“樊登读书会”也是一个新电商,未来“奇葩说”也许也是一个电商。因为新的技术正在加速零售的效率和供应链的效率,过去很多不敢想象的事情,在今天的数据面前,可能都形成了更好的效率提升。但要强调的是,零售的竞争力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先打好基础,再借助新的技术提升效率,这有一个先后顺序。所以,这些能够为零售赋能的新技术公司、数据公司,一定孕育了非常大的机会。翁怡诺称,服务型零售的特征是品类差异化、业态提效、场景式的体验来获取新的流量和客流。服务型零售的特征是品类差异化、业态提效、场景式的体验来获取新的流量和客流。翁怡诺强调。这其中会有大量的业态融合,比如各种餐饮和零售之间的融合,就是非常有效的。在这个碎片化时代,如何能够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满足企业的盈利,又能让零售的效率有所提升,是摆在众多企业家面前的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一起惠2018-07-02 09:58:43442 次
曲美家居大屯路店近日焕然一新开门迎客,外界能明显感知到的是,这家门店充斥着京东元素。但在曲美家居董事长赵瑞海看来,这家店很可能打响了传统居家行业变革的第一枪。与赵瑞海一起现身体验店开业仪式的,还有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时尚生活事业群总裁胡胜利。刚刚投入到时尚生活事业群5个月的胡胜利,业务千头万绪,为什么会选择不太热门的家居卖场进行改造?胡胜利坦言,主要出于对行业趋势的判断。“虽然我是刚从3c业务转行到时尚,对家居更是门外汉,但我们坚信行业发展的趋势就是无界零售,尤其是做了2年的京东之家后,更加坚信这一点。”在胡胜利看来,传统家居卖场需要做无界零售的改造,而曲美恰好能认同京东的理念,并愿意与他们一起打造新的时尚生活体验馆。对于京东来说,这无异于得到一个绝好的线下场景来继续践行无界零售的理念。“这才是我理想中的‘京东之家’!”参观完整个体验馆后,胡胜利向《零售老板内参》APP感慨道。相比于京东之家面积200~300平米,商品也以3C品类为主,京东曲美-时尚生活体验馆面积达3000平,商品包括家居用品、3C、快消品等,可以说覆盖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整个门店设计雅致,能让用户真正体会“家”的感觉。赵瑞海认为,京东曲美—时尚生活体验馆给他最大的感受是:低频的家居用品和快消品竟然融合在了一起。这在传统家居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但现在赵瑞海想通了;只要有了流量,交易就不是问题。消费分级:差异化选品,嵌入居家场景京东曲美—时尚生活体验馆最明显的变化,还是选品。除曲美家居商品外,京东又增加了3000多个SKU,而把这3000多个SKU嵌入门店的各个角落,无疑是个技术活。据了解,3000平米的曲美大屯路店分三层,京东对每一层的选品逻辑都不一样。在胡胜利看来,用户是分层的,消费是分级的,所以该体验馆从一层到三层分别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越往上,用户的消费能力越高。在门店一层,所有的商品都以货架形式陈列,因为一层流量大,用户较集中,用货架可以展示更多的商品。这些商品被分为不同的专区,例如小熊专区、蓝角落、京造专区、网易严选专区等。用户进店的第一印象是:商品琳琅满目,分布错落有致。其中,京造专区有1000多个SKU,网易严选专区则有800多SKU,这些商品亮相高端家居店,还是十分新鲜的,它们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门店的品类,也十分有利于吸引客流。总体来看,一层的选品多以日常生活用品、快消品为主,相比于家具来说,这些商品的吸引力、消费频次会更高一些。这也是京东为曲美店引流的方式之一。二层就是家居用品的集中展示。基于“空间重构、场景升级”的设计理念,二层构建出儿童区、老人与猫、女性空间、亲密关系、设计师的家、绅士品格、时尚白领空间、女童场景等8大“无界零售样板间”。其实,曲美家居体验店此前也做空间,也做全系列商品生态。但据赵瑞海介绍,之前的空间展示,他们并不知道用户真正喜欢什么,而是想象用户会喜欢什么,然后进行相关商品的陈列。京东改造后的8大样板间里,则巧妙嵌入了京东线上家居商品,例如威可多、格罗尼雅、双立人、乐高、杰士影音、罗莱、可米生活、德龙、哲品、森海塞尔、懒角落、Quintus、爱慕、飞利浦、Foreo、雀巢、小熊、BEATS、oralb欧乐B、富士等多个跨品类品牌,它们以0元租金入驻京东曲美-时尚生活体验馆,极大丰富了用户的购物选择。但京东不是想当然地布局,而是先对京东和曲美的用户进行匹配。据赵瑞海介绍,京东与曲美的用户匹配度高达90%,即曲美90%的用户都会在京东平台进行购物。京东根据这些用户过往的消费记录,挑选出最受欢迎的品类,将它们分别布局到恰当的场景中,从而让这些样板间更加符合消费者心理预期。例如,在爱养宠物的老年人的家居空间里,京东就精心布局了净化器、除臭喷雾等产品。京东曲美-时尚生活体验馆的三层,则完全是针对高端用户的场景,更多强调体验。因此,门店三层设置有三个高端体验场景,包括为用户进行高级服装定制、茶饮等服务。让有消费能力的用户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体验。线上线下商品信息打通,门店购买京东物流配送除了把京东自营或入驻平台商家的商品导入,京东还把大量黑科技应用到门店。从进店开始,门口就安有人脸识别的摄像头,可监控店外两米范围,曲美会员和曾经到店的用户都能快速识别,再通过智能屏推送消息,时刻提醒用户该到店里逛一逛。在入口几米远的地方,就能看到一台智能推荐广告机,用户站到大屏前,广告机会自动识别人脸,AI系统会根据用户此前在京东和曲美的购物行为,为他推送适合自己的样板间。同时,门店所有商品都标上了NFC加购电子价签,用户只需手机贴一下,就可直通京东商城下单。还有Mirror+技术,该技术通过RFID标签或者扫码技术扫描衣物,用户只需要将衣物靠近添加了Mirror+技术的智能屏,屏幕会立刻自动播放衣服介绍以及相关的视频、图片,点击屏幕可实现一键下单。在二层的图书角和影音角,《零售老板内参》APP还体验了take技术。随便拿起一件小商品,旁边的ipad就会立刻播放该商品的视频,屏幕上还有一大波弹幕袭来,都是用户对于这件商品的评价,可以让用户了解到更多商品信息。此外还有AR试衣镜和试妆镜,智能音箱等设备,通过这些黑科技,让传统的家居卖场变得更加好玩、有趣。但京东曲美—时尚生活体验馆不是简单的增加好玩的黑科技,背后其实是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首先,门店所有商品既可以线下购买,也可以一键加入京东购物车,享受京东物流配送到家的服务,线上线下商品信息完全打通。其次,门店不再对用户一无所知,选品、场景布局都有大数据支撑,门店的智能摄像头,无处不在的智能广告屏,都可以进行人脸采集,然后分析进店客流转化率、门店热力图等,形成更加精准的用户画像,提高门店运营效率。因此,赵瑞海认为,京东曲美时尚生活体验馆,不是简单地加入了京东元素,背后是人、货、场的重构,本质上是对传统商业模式重构。家居行业变革加剧,低频家居卖场能变高频?对于传统家居卖场来说,近年来市场份额饱受电商侵蚀,而随着电商物流的进一步发展,有人甚至担心,未来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用户线上下单,家居用品就被送货上门,待用户体验完毕再决定是否购买。如果是这样,传统家居卖场最大的优势——“体验”,也将被电商抢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曲美与京东的合作就传统家居卖场求变的典型案例之一。在赵瑞海这样的传统家居人看来,京东带来的最大惊喜,就是把低频的家居用品与快消品融合在一起。“之前我总觉得耐用品和快消品是两回事,但这家体验馆让我看到两者的结合,只要把流量引来,成本、交易都不是问题”,赵瑞海不无兴奋地说。这点确实感受明显,例如在门店欣赏家具用品的同时,也可以看到京造、网易严选的精美小物件,还有精品图书和3C电器,甚至有一整排的零食货架,供消费者小憩时候补充能量。总结其基本逻辑:用快消品、网红产品为门店引流,再用精美的家居用品、优质的体验让用户沉浸其中,当家居卖场占据了用户的时间和空间,就能激发出用户的购买欲望。有类似想法的,还有引入阿里130亿融资的居然之家,虽然曲美和居然之家模式迥异,但其核心思路如出一辙:让低频的家居卖场变得更高频。为此,居然之家体验MALL——北京丽泽店近日宣布,盒马鲜生即将入驻该商场,此前丽泽店自营的安康超市则停止营业。自营店被盒马鲜生取代,可见居然之家对门店引流的迫切需求。截至目前,居然之家丽泽店已经成为各种创新的试验场,在盒马鲜生入驻消息出来前,今年3月,居然之家斥巨资,在丽泽店打造出2500平的啵乐乐儿童主题乐园;紧接着4月底,居然之家又宣布,“居然吃火天下”和“居然耀莱成龙影城”品牌同时开业,这意味着两大引流利器——餐饮和院线也同时入驻丽泽店。至此,居然之家体验MALL完成家居建材、生鲜超市、餐饮院线、儿童娱乐、数码智能、体育健身及居家养老等大消费业态的全覆盖。总之,曲美和居然之家的跨界融合探索案例,表明线上线下融合正不断深入,从传统的零售商超,拓展到家居卖场。它究竟有没有好效果?期待未来这些创新业态的销售数据能给出答案。
一起惠2018-07-02 09:54:28477 次
6月29日消息,日前,美图正式发布了一款全新智能硬件美图beautymore皮肤测试仪。据了解,本次新发布的beautymore皮肤测试仪,结合美图美妆APP的AI测肤功能,可以实现从肌肤检测、问题预警、肌肤持续跟踪、解决方案、护肤计划、护肤提醒一整套完整体验闭环,帮助用户科学美肤。而beautymore皮肤检测仪和美图美妆APP在检测范围和服务功能上,二者互为配合和补充。通过软硬件深度结合,实现12个检测维度专业测肤,如肤龄、肤质、肤色、痘痘、黑头、皱纹、黑眼圈等“看得见”的皮肤问题,帮助用户精确判断皮肤状态。而beautymore皮肤检测仪,检测的则是含水量、油脂、黑色素、敏感度、含氧量等更深层的皮肤状态。同时,美图美妆通过“我的变美计划”帮助用户建立皮肤护理习惯;“智能化妆台”能够检测用户化妆品的成分、与肤质的匹配度,满足用户个性化、智能管理妆品的需求。从皮肤日常检测,皮肤建议和管理,到产品推荐和购买,美图美妆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美妆智能服务。据了解,这也是美图在电商领域的又一次发力。去年3月29日,继香港上市后,美图宣布正式进军电商圈,同时发布了时尚分享购物社区美铺及个性化定制平台美图定制两款电商平台。不同于传统的B2C或C2C模式,美铺采取的是B2C2C的买手模式,具体操作方式为,时尚达人可以在美铺分享潮品、穿搭、经验等时尚内容,同时可以挑选入驻品牌或美铺自营商品,打造自己的专属买手店。其他用户在浏览达人分享的时尚内容时,发现感兴趣的时尚单品,可以直接进入TA的买手店完成购买,而买手在零成本的情况下享受销售分成。美图定制则是美图旗下的个性化定制平台。目前,美图定制已在潮自拍app上线并进行少量品类(如照片、T恤、保温杯等)测试,未来将会继续拓展鞋包、美妆、潮流生活家居等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定制服务。还了解到,美图美妆APP于2017年10月正式上线。在搭载了AI测肤技术的应用“美图美妆APP”里,用户只需在素颜情况下将面部对准手机后置摄像头,在语音提示的辅助下进行拍照。后台会自动对拍摄照片进行分析,几秒内便可生成一份专属皮肤报告——显示用户的皮肤概况、皮肤属性和皮肤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护肤建议,及推荐合适的护肤产品。且同年12月21日,美图公司AI技术研究中枢——美图影像实验室MTlab(以下简称“MTlab”)正式发布其人工智能技术成果:AI测肤技术MTskin——即通过一张面部照片诊断皮肤问题,用户可以在美图美妆APP体验此黑科技。可见此次发布的新品测肤仪是对之前AI测肤技术的再延伸,以及美图的又一次闭环商业化探索。
一起惠2018-06-30 09:40:07481 次
6月29日消息,日前,由商业观察家主办的“2018中国生鲜零售大会”在上海举办,有赞CEO白鸦发表了以“生鲜新零售的玩法”的主题演讲。白鸦总结了行业正在发生的3个变化:(1)越来越多的门店开始做周边3公里生意,有赞大盘数据来看,近24个月同城配送订单飙升;(2)越来越多的门店通过线上为线下引流。(3)小程序增长迅猛,更多流量入口在往小程序倾斜。以下是白鸦的演讲内容的摘录:(有删减)2017年,有赞的服务已经覆盖超过36个行业,其中包括在微信生态中体量最大,占比达12%的美妆行业。以及紧随其后,占比近10%的生鲜行业。生鲜零售的3个明显变化总结过去,我们发现3组有趣的增长数据,这反映了行业正在发生的3个变化:(1)越来越多的门店开始做周边3公里生意,有赞大盘数据来看,近24个月同城配送订单飙升;(2)越来越多的门店通过线上为线下引流。很多商家会使用优惠券、拼团等营销玩法在线上发起低价促销,让顾客到店自提,由此在门店再次产生购物;(3)小程序增长迅猛,更多流量入口在往小程序倾斜。从多方求证的数据,有赞小程序目前在整个小程序市场,交易额是第二名的十倍以上,且每个月均保持高速增长。而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越来越多的商家通过有赞开始入局小程序。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小程序的很大一部分增长来自于自然流量。过去使用公众号链接H5商城卖货,顾客需要通过公众号进入商城,链路很长。一般发一波推送,顾客进来买一波。而小程序在微信中有自己的流量入口(微信任务栏下拉访问历史小程序、搜一搜等),即使公众号没有推文,用户也可以通过各种小程序入口进店复购。并且,在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门店小程序。生鲜零售标杆:果琳&鲜丰水果重庆果琳第一家仓储式会员店开业的时候,在网上发起蓝莓1元拼团,规则10人成团。当时老粉丝没有那么多,顾客想得到那1块钱的蓝莓就得拉9个人一起买,1个老顾客就给店铺带来9个新顾客,1块1盒蓝莓,每盒蓝莓赔3块钱。但是规则设置顾客得在这家店开业3天内到店自提。1天有上万人到店里兑换蓝莓,你想想今天的城市里,你去一家店里你就拿一盒蓝莓就走吗?你肯定会顺手买别的,不管顾客买什么1盒蓝莓赔的3块钱店铺一定会赚回来。这期间没有做任何广告。一家店开店3天做了60万销售额。他们现在每个月数百万线上交易额,70%-80%都是在微信平台通过有赞店铺成交的。鲜丰水果,也在将门店顾客变成微信粉丝,然后通过线上促销+到店自提引爆销量。他们的做法是,先在网上开展多人拼团,出售毛利薄的小份冬枣,当天晚上就卖出了两万单。顾客到店自提后,还会继续购买其他产品。在活动期间,他们使用的有赞的多网店功能,可以给顾客展示鲜丰水果所有门店位置,并根据顾客的位置推荐附近的门店。这么一来,总部运营负责做线上活动,门店负责向买家兑现提货就可以。完全不需要给别人广告费,给别人提成。“多网点+多人拼团+到店自提”的玩法,也得到了其他商家纷纷效仿,基本上有多个门店的商家,都在这样玩。生鲜商家要玩转“吸粉-转化-老带新”为什么这么多商家通过有赞把线上生意做起来了,我们认为,他们的核心逻辑在于,形成了“吸粉、转化、老带新”的闭环。在吸粉环节,把门店顾客变成公众号粉丝或者个人号微信好友,通过社交网络实时触达用户。不需要给别人分提成和广告费,自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在成交转化/持续复购环节,用秒杀、会员卡、会员储值、积分、扫码优惠、限时折扣等营销玩法快速实现成交和复购;在老带新环节,当与顾客建立信任和黏性后,用拼团、分销员、好友瓜分券、礼品卡裂变玩法,让顾客自发拉来新客。
一起惠2018-06-30 09:36:47287 次
除了线上线下打通,跨行业融合正在成为新零售一个重要发展趋向。位于广州的奥买家全球购(以下简称“奥买家”),是最近几年跨境电商领域跑出的一匹黑马,从2015年成立,到2017年成为跨境电商十强,它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奥买家是奥园地产集团旗下的电商公司,将商业地产与跨境电商结合,并由此成长为一种新零售模式,是它最为显眼的特质。在前几年,线上化似乎是不可逆的趋势,但当线上渠道和基础设施逐渐成熟,线下的存量空间和用户资源显得越来越重要。奥买家前期在线上的技术、产品、人员做了大量投入,而在搭建完这些系统后,它线下空间的流量入口作用正在不断凸显,这是很多电商目前梦寐以求的一个新渠道。但它能否充分利用好这波红利,并将之转化为更大的动能,打造成为跨境电商的一种领先模式,是我们要着重探讨的问题。近日,i黑马&野草专访了奥买家总裁刘丽萍,从这家企业的前后端打法,以及对行业价值的思考,我们来寻找一些答案。如何理解奥买家的发展模式,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奥园集团,作为一家发展20多年的地产集团,位居中国地产30强,业务涉及地产、投资、金控、文旅等多个方向。从地产延伸到跨境电商,似乎距离很大,但对它来说,却是一线之隔,因为之前主要是线下,线上化是必然要扩展的方向。同时,跨境电商行业这几年来,一直保持着逆势增长,2012-2017年增长总和超过300%,而从2018到2022年,进口跨境电商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虽然在2017年初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规范,结果是让一批资质不强的企业遭到洗牌,整个行业红利期并没有过去,还未出现一家独大或者几家独大。如何突破业务边界,饱含着奥园等诸多地产企业的焦虑和梦想。依托跨境电商这个大机会,广州同时也是重点贸易区,跨境电商成了奥园的一个重要的新商业试验区。刘丽萍,此前她在沃尔玛、亚马逊中国、敦煌网等企业做过20多年的零售管理,2016年9月加入奥买家担任总裁。在她原有的印象中,地产公司会偏传统,很难和互联网连接。但与奥园的实际接触中,却发现它对互联网、电商行业积累了很深的认知,包括对地产里做跨境电商的成败得失都很清楚。在这种心态下,奥买家起初尝试的是以O2O模式做跨境电商,即在线下先开体验店,然后做线上商城,借助线下空间和用户资源,以一种较低的试错方式,逐步往上打通。不过,奥买家本身的目标在于搭建平台化的线上生意,摆脱单一业务的限制,这也是奥买家独立运营,完全以电商体系来走的原因。最初,因为跨境电商销售主要在线上,并没有太多实际落地的场景。而奥买家初期线上线下也处于割裂的状态,价格、库存和后台系统都没有统一。在刘丽萍看来,现在主流的消费者,尤其是80后、90后,一方面比较宅,喜欢网购,另一方面乐于在线下做吃喝玩乐的体验。奥买家一直在思考,围绕这批消费者如何才能做产业和服务更好的结合。由于商业地产的基因,奥买家诞生之日起就铺线下店,而基于跨境电商的定位,又使得它对线上平台持续在做重度投入,这样形成的其实是一个两端并重的发展模式。为了打破这种割裂状态,刘丽萍加入奥买家之后,开始进行整个电商生态体系的搭建。其中,包括开展新技术研发、B2B、B2C、物流、出口外综等多方位的线上线下业务,以此来做资源整合和效率的提升。刘丽萍告诉i黑马&野草,这块构想的逻辑主要是围绕三块:一是奥买家本身的优势是什么;二是跨境电商市场的痛点是什么;三是依托奥买家的优势能为消费者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此后两年,围绕电商生态体系的定位,奥买家在商品、技术、团队等方面都做了重要布局。在落地过程中,奥买家所着力打造的是双线购模式,它具体包含四个在线,即商品在线、会员在线、数据在线、场景在线。商品在线,就是实现线上线下同款同价同库存,减少消费者在商品上的体验差别。而会员在线和数据在线更多在于,根据线上线下用户的不同购买行为,来做精准的会员营销。场景在线依托的主要是线下门店,这也是奥买家相比很多跨境电商最大的特质之一。多场景的设置,本质上是要突破流量问题。而奥买家将线下店线上化,并依此做融合形态的双线购,是其破除流量瓶颈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在跨境电商领域,比较少见的新零售落地场景。走进奥买家全球精品店,我们会看到,每个货架上都有溯源屏,通过扫码商品二维码,可获取品牌介绍、规格以及资质认证,并连接了线上购买渠道。除了促成直接购买,它更大的目的在于建立用户信任,消解之前跨境电商的假货问题。溯源屏之外,奥买家还在店里设置了线上商品互动大屏、AR试妆镜等技术装置,来拉长消费者停留时间和品牌认知度。刘丽萍介绍,经过最近半个月的实践,进店80%的用户都转化为了线上注册用户,而其中又有80%是新用户,导流作用明显。依托这种线上线下资源连接和高效率转化,双线购模式可以说是奥买家新零售的第一站,如何开启第二第三站,还要在变化中厘清。但回头来看奥买家的这场新零售实验,我们发现,做跨境电商的新零售升级,本质上需要一定平台基础,并能在战略方向上做持续高密度的投入,以此带来更大流量,然后才有机会伴随行业大趋势迭代生长,甚至成为领先品牌。奥买家从开设线下体验店,中间搭建电商生态体系,到目前推出双线购,让它更像基于平台和经验优势所衍生的新物种。这有些像阿里做盒马鲜生、永辉做超级物种。差别的是,奥买家诞生于地产集团,这种基因在线下空间、用户资源价值越来越凸显的当下,似乎多了几重机会。所以,奥买家也在做新零售技术研发、三公里物流、门店加盟等诸多新业务,这些之前跨境电商少有涉及,就像刘丽萍对所期望的,“以科技构建商业新平台,引领商业新秩序”。但是,它也还需要更为长久、持续的验证,等到规模效应更大范围显现的时候,我们可以确信说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起惠2018-06-29 09:08:41435 次
这是一个创新创变的最好时代。当然,这也是一个轰轰烈烈的“先烈时代”。在移动互联网的新世界里,整个商业逻辑和市场逻辑都走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时代。创新创变是必然的,而“变则通”是企业的基本法则。近五年以来,各种成功都是基于创新创变。而成功概率最高,“造富”最热的都离不开移动互联网。诸如小米,京东,天猫等,近几年快速崛起的明星企业。又诸如“共享”下的“小黄车”等,基于商业模式创新创变而成功的企业。再如“平台”思维的携程等,基于移动端的服务与资源整合。能看到的成功都是“奇迹式的大成功”,都是“草根式”的的成功。这种现象,让大众对成功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也让“逆袭”成为一种信仰。冷静下来,很多与移动互联网结合的创新创变也是“批量性”的倒下,也是“行业性”的坍台。诸如生鲜电商,鲜果连锁。而“免费式的烧钱”行动无一例外的都和“地狱和天堂只差一步之遥”。这种“奇迹式的大成功”的背后,有另一种现象那就是“毁灭式的批量失败”,究竟背后有什么玄机?笔者专项研究表明:当前,有一种失败叫逻辑成功。这些曾经“逻辑很成功”的公司,你还记得吗这里仅以快消品B2B行业来分析,因为90%以上都倒闭了,最具代表性。先来看看这些逻辑很成功,结果很失败公司名录:再来分析一个众所周知的典型案例:案例1:店商互联成立于2014年,历经五轮融资近13亿元,已经是非常巨额的数字了。其业务曾经覆盖40个城市,超过42万家终端店铺,旗下无忧蚂蚁在全国加盟的配送站有2000多家。然而,店商互联一直没有找到可以持续的赢利能力和盈利点。最终在2018年资金链断裂,高管失联,人去楼空,只留下供应商和员工望洋兴叹。案例2:雅堂小超公开资料显示,起家于四川的雅堂小超一年之内在全国25个省市的加盟店突破了50000家,在14个省市拥有15个仓库,截至2017年12月29日累计交易额突破了160亿。并计划在2018年开设5000家直营便利店。为了抢夺终端,雅堂小超提供的商品价格普遍低于市场价的5-10%,并且每家加盟店补贴2-12万元,累计补贴超过5亿元,不少终端店直接“投怀送抱”。这种烧钱的行为,直接导致资金链断裂,投资人和供应商堵门无果。案例3:星利源(快消王)星利源曾经在全国排名第八,深圳排名第二。在2108年4月突然“断电”,停止运营,客服还建议去别家平台进货。星利源在2016年月交易额就突破了8000万元,用户数量达到40000家的进货宝,其APP已经下架所有商品。观峰咨询和国际咨询公司凯度有着如出一辙的研究数据:中国有小卖部月700万家,每年总计营业额约10万亿,占中国快消品零售额的40%,这是招徕快消品B2B平台商的根本原因。但是,尽管快消品B2B平台都找到了无可挑剔的“成功逻辑”,但最终的结果是“败的一塌糊涂”。提高效率和精细化,有错吗?毋庸置疑,商业的本质是效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商业的效率低,粗放运营到了必须改良和进化的地步。于是,基于提高效率和精细化运营的新商业逻辑出现。以快消品行业的商业市场为例。尤其是食品,酒水等快消品商业市场,仍然处在传统的“大批发”和“大流通”的“个体经营”阶段。这种“个体经营”受规模,运营体系的影响,其仓储,物流体系处在散乱状态,这种散乱的分散状态必然存在效率低,运营粗放的弊病。移动互联网到来,基于“平台和共享”的商业逻辑出现,仅食品,酒水等快消品就有十万亿的商业市场规模,如果能够通过“平台和共享”商业逻辑,实施“统仓通配”的集成化模式,把快消品“个体经营”的散乱粗放做以整合,理论上讲,仅仓储和物流费用就可以节约4-6%。试想,十万亿的商业市场,仅仅通过“统仓通配”的商业模式,就可以节省4-6%,这就是4000-6000亿的商业机会。于是,就有一大批以此为商业逻辑的创新创变的“草根们”,开始幻想自己能够创造一个集约化经营的商业逻辑,而且仅仅是食品,酒水的快消品就会有4000-6000亿的市场,如果拓展到整个商业市场领域呢?随随便便的成功就是万亿的商机。按照网络时髦的话说:这么一算,吓死本宝宝了。于是乎,基于提高商业市场效率和集约化程度的创业公司雨后春笋版的成立。这类公司,以传统批发商为“革命”的对象,开始于传统批发商谈“统仓通配”战略,描绘“平台+共享”的商业逻辑,宣传只有加盟这种商业航母才能不被颠覆的思想。有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成立于2015年,惨败于2016年。他们和传统经销商谈“统仓通配”,托管传统批发商的仓储和物流配送职能,承诺给传统批发商在仓储和物流配送方面节省4-6%的费用。并成立移动端的APP,实施线上下单,线下配送。一时间搞得风生水起,有模有样。当时,笔者就下了一结论,传统经销商很难进入这种平台。原因有三:一是仓储和物流配送是经销商的核心职能,也是连接市场的主要端口。把这个职能交给第三方,肯定担心丢失阵地;二是批发商的物流不是简单的送货,而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是客情关系维护和市场信息收集。丢掉物流配送职能就相当于和渠道商失去了联系,也相当于丢掉了收集市场信息的窗口;三是仓储和物流是批发商的核心商业机密和经营的“抓手”,明明知道“省钱还能省心”,也不可能交给第三方的深层次原因是担心被“架空”。笔者当时也给这家代表性公司的负责人讲了这些道理,但是这家公司负责人坚定的认为:从商业逻辑的角度看,非常成功,没有丝毫的毛病。而且坚定地认为,成功只是时间问题。盲从用户“痛点”,逻辑失误成必然为什么逻辑成功,运作失败了呢?笔者认为:逻辑成功,不代表一定能成功,也许意味着一定失败。从上述案例看,商业逻辑非常成功,而且符合社会和商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逻辑上分析数千亿,过万亿的机会也找不出毛病。笔者这里讲一个冷笑话,来解释下失败的根本原因。一对年轻人异地恋,男女双方内天各写一封信给对方,以表达思念之情。最后的结果是:邮递员和女方结了婚。这就是传统批发商明明知道提高效率和集成化运营,不仅可以省钱,还可以省心。也不愿意加盟的核心原因。在“统仓通配”的“平台+共享”的商业逻辑下,批发商担心自己的女朋友和邮递员结婚,这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有些痛点只是说明:痛,还可以快乐。现在基于解决“痛点”商业逻辑思维是主流思维。很多创新创变的群体,以为找到了“痛点”就是找到了成功的“支点”。其实,有些“痛点”里也蕴藏着“快乐”,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基于解决痛点的“救世主”思维,也会把创业带上“断头台”。能不能识别需要解决,或者用户急切要解决的“痛点”才是创新创变成功的核心要素。比如,在酒类商业市场,也有提出“9分钟送到”的服务标准。后来也销声匿迹。顾客真的需要“9分钟送到”吗?从点菜到上菜,9分钟能上来吗?过度服务除了增加自身成本之外,还会给顾客带来“不舒服”。高铁的“你无需求,我无打扰”的服务理念,被乘客交口称赞。麦当劳可以不点餐坐半天的无打扰服务,以及自取餐食的“没有服务”,也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并称赞。有些“痛点”只是为了说明:存在即合理。从“痛点”的角度看,创新创变者需要理性对待“痛点”,识别具有商机的“痛点”。有些“痛点”是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或者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从商业逻辑上看,蕴含巨大商机,但是从操作上看,无法落地。这种痛点就是存在即合理。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整体进化式解决仍以“平台+共享”的“统仓通配”为例说明。商业的本质是效率,从效率的角度解决传统批发商的“痛点”,需要商业市场整体进化,而且竞争是进化内生动力。目前,商业市场,尤其是传统批发商,还没有走到4-6%决定生死的阶段。所以,尽管可以节省4-6%的费用,相比可能面临与“邮递员结婚”的风险,失去市场“抓手”的可能。他们宁肯少赚4-6%。从集成化的精细运营看,中国的商业市场差别比较大,商业市场发展和进化的层次比较多,且复杂。对于发达城市来讲,“统仓通配”的集成化运营时机基本成熟,而相对内地的县级市场而言,仓储和物流费用并没有制约批发商的发展。甚至绝大多数批发商已经自己购置了仓储,而资产增值又让批发商认为,仓储成本是可以忽略的。笔者认为,经销商的核心职能是产品的推广能力和渠道维护能力。仓储和物流是这两种能力的工具,单纯的从成本的角度理解批发商的仓储和物流是错误的。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说“平台+共享”的“统仓通配”集成化商业模式没有未来。只是说,需要时间,需要时间推动商业市场的进化,以整体进化推动行业发展。所以,不加辨识就认为逻辑成功就一定能成功的创客们,一定会成为“悬在半空”的先烈。再次提醒:有一种失败叫逻辑成功。从那些“逻辑很成功”的失败案例中,你有怎样的启发?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一起惠2018-06-28 08:57:48435 次
6月22日消息,在智能商业大会夏季峰会暨2018全球人工智能+零售未来发展大会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刘宏先生发表了现场致辞。据悉,大会以“智能场景”为主题,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智慧商业分会、思尔福·AI零售展、厦门市网络零售企业协会、海豚社主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刘宏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保证现场嘉宾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下是现场致辞实录:刘宏: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昨天晚上赶到厦门参加“人工智能+零售无人店超市”,我们也在琢磨我们机器人用在哪里?其中一个场景就是无人超市,无人超市用机器人来代替的目的,不仅仅是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劳动力的解放。我们考虑过比如说小超市24个小时的零售店,两口子每人管12个小时根本累得不行了,所以说无人超市、机器人超市应该是劳动力的解放,对我们工作人员劳动程度的解放。当然,还有一个提高服务效率。如果到超市之后问服务员黑人牙膏在什么地方卖?一般小伙伴们都答不出来可能。无人销售也好、老婆店也好,应该是效率的提升,是对日常生活当中服务的改善,特别是劳动力的改造的解脱。大家一定会关心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能够走进各行各业,换个角度,今天下午的论坛我们会阐述这样的观点。先跟大家汇报一下结论,如果有一天,未来十年之后机器人代替了人类20%的劳动的话,造成的不应该是20%人的失业,而是解放了20%的劳动力。若干年之后机器人代替的80%的劳动力的话,会把全社会必要劳动之间缩短了80%,另外周二到周日全休息,我们可以出去享受生活,这样的日子才是我们真正的生活。我想每周八小时工作制这个时代的来临,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然成果,希望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美好的明天,祝贺此次会议的成功,谢谢。
一起惠2018-06-27 08:53:52355 次
日前自亚马逊新推出的平台收款服务,以1.25%的费率进入跨境电商市场以来,这一同等时效,安全的支付服务的推出,一时间在业内引起不小的关注。官方的高昂费用收款方式是否会成为曲高和寡的服务?大量第三方支付企业面对官方服务时如何保存竞争差异?不同阶段的卖家该如何选择?跨境电商支付市场,寒冬降至?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来看这些个问题。从卖家角度看,亚马逊的官方收款服务能实现让卖家一站式管理亚马逊全球站点的收款,的确能有效提高卖家的部分收款管理效率。尤其是可以直接单一后台管控这一点非常吸引人,单账号多站点的新卖家应该会有些心动。但对于大部分成熟多账号多站点卖家而言,单一后台管控则意味着被判断关联的风险变得空前高涨。同时,亚马逊这9大站点都涉及不同外币兑换的汇率波动问题,亚马逊目前宣布的收款产品中并没有看到目前业内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所能提供的【锁汇】功能,卖家会存在明显汇率兑换损失。对卖家而言,亚马逊这个官方收款,可能是看上去很美而已。从支付公司角度,目前市场上所提供的服务其实已经相当成熟灵活并符合不同阶段的卖家需求。“价格的竞争,安全性和时效性相差无几,恰恰说明支付服务回归其最初的属性—产品和服务。只有好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这个市场。”宝付网络科技跨境电商业务负责人Alan说。跨境电商行业对于支付企业的角色定位是非常清楚的,即为平台或卖家解决实际的资金清结算问题提供收付通道。如果是国际的支付公司,能够提供的服务是代跨境电商企业直接收取来自C端用户的付款,即收单;如果是一级国内的支付公司,能够提供的服务是代跨境电商平台向其货物供应商结款,即外币结售汇人民币。随着诸如亚马逊,eBay类这样知名的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的出现,又引申出了平台收款的服务。本文部分观点只代表嘉宾意见,不代表本人、本公众号『跨境阿米』任何立场,如有错漏请联系阿米「微信号:chengguiliang1979」处理,转载不得删除本公告。因此,亚马逊推出自己的支付产品&服务并不意外,是作为一个战略性的指导意见,即给平台指出了痛点,也为支付企业点明了方向。它将驱动市场上的跨境支付企业深入跨境支付的细分领域,发挥各自的优势,提供更加垂直和精细的服务。跨境电商B2B的服务,尤其是像物流、支付、系统开发等服务产品,头部卖家要求商家提供的是很强调个性化长尾的服务,并且要求在费用性价比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腰部以下的中小型卖家,则因资源和预算相对不足,会倾向使用部分标准化服务。在他们成长过程,腰部卖家则会不断向头部卖家模仿学习要求商家提供更灵活兼顾标准化的半个性化服务产品。“像宝付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其实都清楚这一点。致力于打造一款让客户爽且尖叫的跨境支付产品,给B端客户更好的支付体验,这才是核心竞争力。”宝付网络科技跨境电商业务负责人Alan补充说。对于B2B的服务,平台固有的层级管理运营需求,那使得平台在对B端的企业客户服务缺乏种灵活性。从长远来看B端的客户服务提供商还会因为从其这种个性化的服务以及灵活性能够给平台做一个很好的补充。因此,作为支付企业,未来的产品或服务如何发展,可能还要往更加垂直细分的服务,去结合并寻找自己的竞争力。对于卖家们而言,需要评估企业自身经营发展所处的阶段,问问自己,当前(对于资金)最关心的是什么?对于资金链充沛的大卖家来说,他们最关心的往往是资金能不能安全且合规的落地;变更账户,涉及到的若涉及到多账号关联问题,实际的运营成本和学习成本都是不可不考虑的现实因素。对于处在夹缝中生存的小卖家来说,他们更在意的是,资金能否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即时入账。至于那些仍处在高速发展的中小型卖家,除了低费率之外,能够尽一切可能减少交易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吸引力更大。毕竟,能否让财务系统和运营人员减少学习成本,操作便捷,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更换现有的收款渠道,对于B2B的服务来说是一件挑战不少的事。因为身处不同时期,不同体量的卖家,他们对于支付的需求是各不相同的。中国跨境电商卖家不会因为官方推出了支付收款服务而天下归心。随着现在中大型头部卖家对于安全和合规的重视,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卖家们会倾向于选择能够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国际收款账户产品,进而提高资金周转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所以,对于卖家们来说,最关键的是在选择之前,自己是否清楚自己目前所属的阶段,以及要对自己为什么选择或更换现有的支付渠道了如指掌。
一起惠2018-06-27 08:49:28312 次
前天,阿里钉钉在深圳卫视开了一场直播发布会。阿里钉钉CEO无招在现场发布了多款新产品,并着重介绍了钉钉和手淘间的打通,以及智能导购的构思。同时,大润发董事长黄明端和林清轩创始人孙来春都亲自到场站台,阐述钉钉对于门店效率提升的帮助。AT之争的战火,已经不可制止地蔓延到实体零售业了。对标阿里钉钉的企业微信也和微信已实现消息互通,全力招兵买马。智慧零售VS新零售的两大阵营都已子弹上膛。有关腾讯阿里之争,业内众说纷纭,究竟AT谁能更胜一筹,现在仍是未知数。针对两者在零售领域的布局,特约撰稿人闻道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为投稿全文:注:本文为投稿,不代表立场和观点。阿里巴巴6月24日公布了其新零售的王炸产品—钉钉。阿里的基因,是ToB的商家运营基因,是千锤百炼的小二,以及一轮一轮被炮火洗礼的大型传统品牌商,淘品牌已经硕果仅存。腾讯的基因,是ToC的产品基因。腾讯是一群优秀的产品经理组成的公司,深谙人性,微信和游戏做的极致强大。而腾讯自从把QQ电商/易迅网给自废武功之后,就已经丧失了ToB的商业基因,是一只独脚巨人。而京东,虽有腾讯投资,但显然有自己的逻辑,也有着自己的天花板。腾讯收入,来自游戏,尤其是王者荣耀,但是游戏再火爆,换肤和道具的收入再高,也终究是一个游戏公司。而游戏所面临的道德压力,非常之大。而短视频方面,抖音给了腾讯莫大的竞争压力,霸占了年轻族群的眼球时间。腾讯的微视,仓促应战,可是消费者心智和习惯,已经被抖音占据。腾讯希望靠微视来逆袭短视频,而黄金时间窗口正在飘过。2017年双十一的二选一,彻底打醒了腾讯和京东,于是乎”智慧零售”横空出世。如果没有对商业,尤其是实体经济的深度参与,腾讯就是一家游戏公司,加上一个广告部。智慧零售,是唯一可以支撑腾讯市值增长的要素。线上的零售格局,天猫/京东/唯品会,已成定局,与腾讯没啥关系。因此腾讯智慧零售的焦点,必然是抢夺线下的场景。成功=战略*组织能力先看战略,腾讯成立了智慧零售战略部,从俯视视角的“赋能”,改为了平等亲民的“助手”的概念,腾讯放低了自己的姿态,这获得了传统零售的心理认同。腾讯重磅参与CCFA(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8年3月份的深圳论坛,数千元的入场券,一票难求,充分说明了实体零售对于腾讯智慧零售的殷切期望。腾讯智慧零售提出“助手”的口号之后,问题也随之而来:1、腾讯理解实体商业吗?2、如果不理解,或者一知半解,怎么做好”助手”?阿里的商家事业部,除了原有的线上零售,更是招募了大批来自实体零售的精英专家,对于商业的理解较为深刻和透彻。盒马鲜生的成功,除了侯毅先生的商业智慧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核心团队来自阿里巴巴的O2O事业部,带着早期的经验和教训,近百人杀到上海,利用盒马这个完全独立的体外体系,进行创新。当盒马获得了成功后,马云先生才到盒马上海张扬路店,滴血认子。阿里巴巴通过盒马鲜生,通过天猫小店/亲橙里等等,空陆两栖作战模式,透彻理解和升级线下零售。而腾讯的组织能力,则还需要进化:1、腾讯云承载了智慧零售的重任,可是流量资源却在微信和腾讯社交广告手上。腾讯的智慧零售,基本上是新组建的团队,内部的磨合,以及对外的产品和案例,显然都更为急迫;2、腾讯社交广告,也在做智慧零售;3、微信支付;4、微信开放平台;5、京东无界零售是否与腾讯的深度协同,还是处在内部左手和右手博弈的过程。那么腾讯智慧零售的产品解决方案示范案例…….分别在哪里呢?腾讯企点,是腾讯的ToB业务单位,遗憾的是它长在QQ的土壤上,而不是微信。品牌商和零售商的主力客群,只能接受微信和小程序,而非QQ。盐碱地上要长出美丽的鲜花和果实,实在是难为了腾讯企点的团队。ToB,腾讯基本上三句话:1我很大很牛,2我有很多资源和社交数据,3请你掏钱做广告。全渠道模式下,零售的大致环节分解为:1、内容;2流量(线上流量+线下门店客流);3、门店运营(线上门店+实体门店);4订单(线上订单+线下订单+OMS);5收银支付(聚合支付);6商品交付(用户提袋+电商物流+门店发货等)。对应的,我们看阿里的线上路线:数据银行-阿里妈妈UniMarketing-品牌天猫旗舰店-收藏/订单-支付宝-电商物流(菜鸟)阿里的新零售线下路线:品牌商-实体店客流-钉钉-订单-支付宝-用户自提(或门店发货)钉钉和支付宝,可以把品牌的天猫店铺和线下全面打通,像一颗钢钉,牢牢的掌控了实体门店的数据,从而实现了四个在线:1、顾客在线;2、店员在线;3、商品在线;4、管理在线。而来自实体门店的数据,可以向上反哺阿里妈妈和天猫的数据,形成立体的用户画像。再看看流量广告部分:阿里妈妈:销售收入1000亿/年vs腾讯社交广告:330亿/年。从品牌商的视角,阿里有强大的数据银行和UniMarketing,广告直接跳到天猫旗舰店,直接CPS获利,所以品牌商的营销侧是完整的全程数字链条,持续优化。腾讯的DMP和社交广告,缺乏商业交易数据,只能是粗放的品牌营销,而非与销售相关的效果营销。腾讯的社交广告,要跳到哪里去?数字链条是中断的,转化路径过长。微信朋友圈的CPM收费模式,更多的是品牌商的形象广告,CPA或者CPS的ROI不够好看。而广点通CPC,除了跳转到京东和微信商城,与品牌商的实体销售,也多是割裂的。腾讯的企业微信,距离当下的钉钉,对于商业的理解,还是要奋起直追。实体零售伸着脖子瞪大眼睛,看阿里新零售日新月异,焦虑感的同时,耐心承受着煎熬,等待着腾讯云能够落地,去深入骨髓的理解商业。腾讯与实体商业的距离,必然需要第三方来填空,所以扶持和赋能ISV,是必然选择。而腾讯云的渠道部门,强大的ToC产品逻辑下,是否合理的ToB,从商务上和资源上理解和支持ISV,都是一个挑战。基于保护头部品牌商的数据安全,腾讯的TencentDataCloud采取了最严格的管控,导致了ISV无法形成对腰部和长尾客户的深度创新。腾讯云的渠道部门,要求ISV开放其产品进行评审,问题来了:ToC的产品经理,是否有能力来评价ToB的商业逻辑?而ISV的那点行业know-how,随时担心被腾讯云抄袭。腾讯的内部赛马竞争模式,个别部门为了抢头牌,把代理商的客户撬掉,签约成为直客,杀鸡取卵,这种泣血祭天的方式,给合作伙伴和客户带来了惊慌和不安。腾讯显然还需要加快其成人礼,才可以真正的形成和阿里的正面竞争。我们来看一下腾讯智慧零售的发展进程:2017年,提出智慧零售的口号;2018年,智慧零售起步,入场;2019年,对于腾讯,将是“决战”的一年;人工智能的兴起,将导致中场异常热闹;2020年,或者稍晚,阿里腾讯的格局成型。结论:留给腾讯智慧零售的时间,越来越紧张了。对实体零售而言,除了数字化的影响之外,还有业态调整、竞争模式、人才组织等更深层次的问题迫切解决,否则给蚂蚁插上A或T的翅膀,它仍然还是飞蚂蚁,不是蝴蝶更不是小鸟。阿里或腾讯的尘埃落地还需要一段时间,绝大部分零售企业不在头部,离阿里腾讯还有一段距离,让阿里腾讯的方案再完善一会,让子弹再飞一会。阿门!
一起惠2018-06-27 08:42:33484 次
拼多多商城推出了很多优惠活动,而且都是极其便宜的,比如9.9特卖,0.1元购还有秒杀活动,这些都是优惠促销活动,拼多多经常用这些活动来吸引用户,那么拼多多秒杀活动靠谱吗?拼多多的玩法还是和普通的团购一元秒杀有区别的,他们的套路都是一样,一般显示的都是5人拼团和10人拼团,一元秒杀也是走的这种套路,只要有十个人每个人给一块钱就有一次抽奖的机会了,但是很多用户都并不知道这其中的规则,以为10个人里面就能有一个人中奖,就纷纷都尝试了。而普通的秒杀团购都是达到要求人数了就开团,举个例子,一个2000块钱的手机只要达到十个人开团抢购,但是同时开团的十个人你根本不知道有多少个,每个人给一块,钱凑齐之后就可以开奖了,而抽奖是在所有十人团成功的团里面抽取,并不是每个团都会有人中奖。对于秒杀和拼多多一元购这种东西大家还是要报以乐观的心态,不要沉迷于这种秒杀抢购的商业套路之中,这就是纯靠人品的,第三方平台有没有明确的监管制度,内幕发给自己员工也不是不可能的啊,况且抽奖这种东西不就随便后台就可以修改结果了,大家熟知的微信转盘类的抽奖也是一样的。还有一种情况可能大家都遇到过,说是12点准时开抢,大家都等到12点了就等着秒杀的那刻,但是到了时候不是系统卡住就是抢到之后无法付款,当你再退出来再进去之后东西又没了,更何况,就算你成功秒杀了也要考虑商品质量问题,要知道拼多多质量一直是备受争议的,所以秒杀商品的质量可想而知。
一起惠2018-06-26 10:30:13536 次
农产品集购网是布瑞克(苏州)农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大宗农产品现货交易B2B垂直电商平台,以变革大宗农产品流通贸易模式、助力农业转型升级为愿景。针对大宗农产品交易当中的供需两难、储运成本过高,以及交易风险高的痛点,农产品集购网提供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产业互联网模式和亮点农产品集购网打造了“一、二、三产”融合模式,构建以“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为基本特征的订单农业。通过产业互联网交易平台解决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智能物联储运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储运成本,通过供应链金融解决融资与支付信用问题,全面提升大宗农产品交易的效率、规模以及服务品质。具体内容如下:其一,大宗商品在线交易平台。通过农产品集购网的交易机制和遍布全国的交割仓库,对大宗农产品的货物和仓储物流进行标准化、信息化,实现客户远程在线交易,缩短了大宗农产品的供应链,提高了大宗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其二,物联网智能化仓储物流。布瑞克物联网智能仓储中心拥有超大仓储空间,并建立起一套能与客户交互,提供服务信息的实时查询、浏览、在线货物跟踪、实现配送线路规划、物流资源调度、货物检查等服务的物流信息化系统,方便上下游客户将商品存放于农产品集购网仓储物流中心,统一储存、管理、运输,节约储存成本和运输成本,提升整个行业的流通速度。通过大数据、电子商务、增值服务,为客户提供大宗农产品供应链集成解决方案,提升客户竞争优势。通过打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供应链管理的集成统一,实现第四方物流4PL系统,从根本上解决大宗农产品行业供应链管理的问题,提升采购和销售的决策效率,降低行业成本。其三,供应链金融。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与商业银行、物流服务商三方合作,为交易商提供全流程供应链融资服务,加速农产品的流通,是“三流合一”的重要支撑平台。农产品集购网基于电商平台销售产生的大量下游交易数据,形成县域农业生产需求的大数据,将订单需求反馈到产地,能够有效地减少种植的盲目性,较好地解决让农民头疼的卖难以及增产不增收等问题,帮助农民化解生产风险,实现增产增收,促进农户将粮食及牲畜售往全国。结合集购网“互联网+”的模式,使当地农业生产智能化、智慧化,为农户客观分析市场风险与未来发展、帮助农户制定年度计划,让农民精于耕种与养殖。转型价值与成效目前平台采购注册用户已超过40000余家,长期有采购行为的大型农贸商数量达10000余家。迅猛的发展势头令农产品集购网在短短几年内已发展成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及第四方物流服务两大领域的标杆企业。农产品集购网电商平台自营销售额2015年10亿,2016年40亿,由于企业进行经营战略调整,聚焦利润增长业务领域、精简规模,2017年自营销售额为26亿,实现利润增长过千万。
一起惠2018-06-25 09:03:37311 次
“心里很难受,也有很多委屈,但不知道怎么讲。”自称以前只会写代码的黄峥坦言,拼多多的舆论发酵速度超过他的想象。号称“三亿人都在拼的电商黑马”拼多多近来频繁遭遇风波:少数商家在拼多多总部集体维权,被扫黄打非办点名批评涉嫌销售黄暴商品,被质疑靠罚款商家牟利等。“背后有人放大了拼多多近期的负面。”黄峥认为,种种迹象表明,这件事背后有人推动了。但这次这次风波让他认识到,以前的拼多多在面临公众舆情时,有点像“鸵鸟”,显得不够成熟。于是,在6月18日端午,拼多多临时举办记者沟通会,创始人黄峥就拼多多一系列事件进行了回应。受罚商家多日围堵总部据了解,从今年6月初,就陆续有被拼多多处罚的商家聚集到总部附近,进行围堵、维权。而在618沟通会当天,记者发现依然有少数维权商家围在楼下。对此拼多多官方回应称,目前平台涉诉商家占月活商家总数不到万分之三。据黄峥介绍,拼多多现有一百多万活跃商家,也就说涉诉商家为二至三百家。但受罚的违规商家的聚集,依然让拼多多成为舆论的焦点,而拼多多针对假货、商品描述不符合、虚假发货等较为严苛的规则,成为此次事件的引线。根据拼多多官方协议:消费者赔付金制度包括假一赔十,劣一赔三以及延迟发货3元/单,虚假发货5元至40元/单。其中,黄峥特地强调,“假一赔十,劣一赔三”是针对一个批次的商品进行赔付的,而不是单个订单。他对此解释,假设对单品进行惩罚,一个面膜出1万单,有5个消费者来投诉,也不会赔多少钱。这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但这也意味着,一旦商家触犯其中之一,就可能会被拼多多冻结资金,并罚大额资金。“但正因为早期的基础框架比较扎实,比较坚决,这也使得那些想来赚一票就走、不是想长期经营的商家望而止步了。”在黄峥看来,被外界认为严苛的平台处罚制度就比其他平台向前走一步,尽管这一步比较艰难。靠“消费者赔偿金”是拼多多盈利模式?商家赔付的资金去哪里?是否完全到达消费者手中,是黄峥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之一。“100%赔给了消费者。”是黄峥给到的答案。根据拼多多法务介绍,在拼多多的规则体系中,消费者赔偿付金不等于违约金。也就是说收钱的主体是消费者而不是平台。同时,在整个赔付过程中,拼多多不触碰资金,钱直接进入监管账户。“处罚资金不在拼多多公司,而是沉淀在第三方监管账户,拼多多也不享受利息。这些钱都作为赔付款赔给了消费者,才能让我们获得胜诉。”黄峥表示,赔付消费者的资金链条,每一单每一笔,在司法系统里都有清楚的展示。“随便抽一个商户,现场都可以查出来钱去了哪里。”此外,由于拼多多没有支付宝,所有赔付款都是以消费者现金券的形式发放,优惠券的使用时效为50年,据介绍,目前现金券的使用率高达95%。而对于未来拼多多是否会现金赔付,黄峥表示,同样也是因为拼多多现在没有钱包,暂时没有办法做。同时,现金赔付会有一些恶性事件出现,例如消费者恶意维权,导致大量现金抽离。“但我们是幸运的,毕竟是有其他平台经历过这个事情。所以我们还能看到前面有一个坑,还能躲一躲。”涉黄涉暴商品;加快清理前不久有媒体报道拼多多出现涉黄涉暴商品,6月8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表示,已对“拼多多”平台涉嫌违法违规问题进行了深入核查,相关线索已移交有关地方进行查处。拼多多当时回应称,拼多多高度重视,紧急排查,并启动全面、系统清理,关闭涉事店铺,下架违规商品。情节严重的店铺已被列入平台“黑名单”。“我们的态度非常鲜明。对任何违法违规的商品,平台应该坚决禁掉。”黄峥补充,事发后,他以及公司也去搜索各种各样涉黄的商品,“目前就我知识所及范围,拼多多上应该是找不到这类东西了”。同时,黄峥也表示,虽然违规商品数量在整个平台的占比极低,但对于任何触犯法律的商品,拼多多一定按照法律的流程走。拼多多是电商版的Facebook6月18日,谷歌将以5.5亿美元现金投资京东,谈及该项投资,黄峥认为,一方面是代表中国的电商真的是全球范围内要开始领先了,另外一方面体现的是谷歌对亚马逊威胁的危机感。“早期Facebook刚出来时,谷歌感受到了一定的威胁,于是把所有的地方都跟社交联系起来,但是后来还是没有把社交做起来,慢慢的谷歌接受了社交和搜索可以并存的模式,而且意识到Facebook的成长并不影响自己的成长。但同时谷歌突然发现真正打击它的是亚马逊,因为二者本质上都是搜索广告模式,亚马逊把头部最有商业化价值的搜索都拿走了。”在黄峥看来,淘宝、京东都是搜索引擎式的电商,就是电商版的Google,因此,对于拼多多而言,更想做一个电商版的Facebook。“以搜索为导向的电商,终究也会认识到拼多多是一个不一样的物种。”“我们成长这么快的原因也是因为我们在一片空地上,开创了新的模式。”但是这种成长必然会给竞争对手带来很多的不适。黄峥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手也会慢慢接受。此外,对于外界给拼多多社交电商的标签,黄峥表示:社交电商是一个伪概念,在他看来,电商就是电商,社交就是社交,没有人为了社交的目的去买东西,只会说因为已经在社交,顺便买了东西。
一起惠2018-06-19 10:24:23348 次
今年4月,王兴在接受美国科技网站TheInformation采访时,将美团一直以来的“纵情向前”概括为:服务市场的亚马逊。他说:“看起来我们做了很多事,但实际上我们只做一件事。你可以从亚马逊或淘宝上买到各种东西,但这些只是实体商品的电商平台,而美团是一个聚合各类服务的电商平台。”如今,我们已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团打车”正是美团旨在“打造一站式生活全服务平台”的关键的“联结器”,美团有望借着“美团打车”全力打通吃饭、看电影、旅行等多种生活服务场景,通过协同化运营形成用户服务的生态闭环。就在近日,美团打车携手猫眼电影,并联合上海SFC国际影城的20多家分店共同推出主题活动,消费者在活动期内使用美团打车到合作影城观影,可领取一份爆米花和一杯饮品。这也是继美团打车与美团旅行联合推出的“520浪漫约会迪士尼”活动、携手黑珍珠餐厅推出“甜蜜525品鉴黑珍珠”活动之后,美团打车与大生态体系内部自有业务进行联动的又一次创新之举。至此,基于美团打车独创的“出行+消费”全新模式的稳步推进,一个包罗出行、游玩、餐饮、电影等各类生活场景的“一站式生活全服务”的平台已展露在我们面前。一、打通“吃喝玩乐行”消费全场景众所周知,自美团创办以来,通过贴近用户、加强平台用户粘性、组建优秀团队快速扩张、“强强并购”等策略,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市场中一路打拼过来。但美团并不止步于此——2017年2月14日,美团在江苏省南京市试点上线运行打车业务,2018年3月21日,美团打车正式登陆上海。在上海开展业务的第三天,美团打车在上海的日订单量已经突破30万单,一举拿下30%的市场份额。至此,美团实现了“吃喝玩乐行全都有”。“出行+消费”模式无疑是美团打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为这种模式有三个非常突出的价值点:首先,对于平台的广大用户而言,出行并不是为了出行而出行,而是为了去目的地干点啥而出行,比如饮食、游玩、娱乐等,美团打车通过打车打通各个吃喝玩乐场景,帮助用户提升出行效率,能让用户拥有更好的全流程的生活体验。比如说,用户在美团上预定餐厅后,如何用更舒适的方式到达餐厅,结束用餐之后如何从餐厅更便捷地回到家——现在美团打车的“出行+消费”就能一站式解决。其次,对于合作商户而言,当用户使用美团打车可以实现“出行+消费”轻松愉悦的消费体验后,自然而然也会为商户吸引来更多的客流量,在留存老用户与吸纳新用户两个方面都有突出的优势,最后能在用户、商家与平台三个方面的协同发展形成正向循环。此前,美团打车已经尝试了多种打通用户生活消费场景的活动,比如说,在五一期间的打车送外卖、电影、餐饮团购券活动,以及与美团旅行共同推出“520浪漫约会迪士尼”活动,都获得了商家和消费者的认可。最后,对于美团打车的发展而言,“出行+消费”模式下的良好平台运营管理和优质的服务有助于长期留住用户,深耕细作。与此同时,美团打车打通出行领域与消费场景的生态,创造各项业务的协同推进,还为行业注入了创新动力。因此,“出行+消费”模式的价值值得美团打车长期探索,估计未来会有更多的创新之举。二、美团打车的差异化竞争之路毫无疑问,在我国出行领域的战场上,前有滴滴后有嘀嗒等,而此前在这个领域中的“烧钱补贴”打法还有效吗?美团打车已洞察到——补贴大战不是持久之计,实现差异化竞争才是重点。因此,美团打车基于自身平台既有的优势业务的协同,制定了一套差异化竞争的打法:通过“出行+消费”提升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这才是打车平台的真正出路。事实上,美团打车要实现差异化竞争有其独特优势,因为差异化竞争的优势是由平台的多边性来决定的。从平台多边性的强弱来说,美团打车平台的多边性非常强大,可利用美团自有的业务优势,拓展打车服务场景:1、在出行场景中,由美团合作商家补贴乘客,即以让利车费的方式将打车乘客变成合作商家的消费者。2、在消费场景中,由美团打车补贴乘客,即消费者用完餐、看完电影等后可得到打车券,让美团商家为打车带来客源。3、在平台运营中,美团打车为商家提供精准的乘客消费需求数据、为乘客提供往返套餐等增值服务。美团打车引入团购、外卖、电影、旅行场景的商家合作,既避免了网约车传统烧钱补贴的缺陷,也让“打车补贴”的模式有了更健康、持续性的发展:用户从“决策开始、计划进行、完成消费”的整个流程中,只需要使用到美团这一个App。至此,业务闭环已成,用户的生活效率和消费体验提升的同时,商家、平台的生意达成效率也大大提升。由此,美团打车已经成为串联消费者和各消费场景的连接点,能在多方面促进各消费场景全流程体验升级,这正是其他打车平台无法媲美的差异化优势。三、结语打车平台是互联网时代最典型的线上联系、线下服务的“O2O(online-offline)模式”,线上联系关键在于能否实现供需双方的高效匹配,线下服务关键在于服务的全流程体验是否实现供需双方的流畅愉悦。如今,美团打车创新推行的“出行+消费”模式恰恰能打通线上交易消费与线下体验服务的场景,使商业闭环形成、运转效率提升、投入性补贴减少,进一步实现了O2O模式的美好愿景。在笔者看来,美团打车近期在“出行+消费”上连续进行了多次尝试,可以看出其为创新全流程用户体验的信念也很坚定。而美团打车的这些创新,或许能在出行领域开创出新天地,引发一波网约车行业服务体验创新的探索潮流。
一起惠2018-06-19 10:23:14418 次
321-340/1966 记录17/99 页首页上一页1...14151617181920...99下一页尾页
每周热门资讯更多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万表网
最高返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