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商用>文章列表
商用
12月6日消息,据英国《卫报》最新报道,陷入困境的全球知名玩具零售商ToysRUs(玩具反斗城)已确认了计划关闭三分之一英国门店的消息,但也表示所有门店在今年圣诞节及新年还将继续运营。据悉,关掉三分之一的英国门店意味着,从明年春天开始,至少有26家ToysRUs门店将被关闭,约800个工作岗位会被裁撤。与此同时,ToysRUs英国的另外一批门店也在寻求缩小规模以减少门店租金。对此,ToysRUs英国区总经理SteveKnights解释称,由于目前这种开设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仓储式商店“在如今的零售环境中经营成本太高”,公司不得不采取“坚决果断的行动”。在12月21日,ToysRUs将要求其债权人批准一项公司的自愿协议,即零售商用来关闭亏损商店的破产程序。该程序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关闭门店来减少ToysRUs的租赁费成本,目前已经递交给了企业破产专家顾问机构Alvarez&Marsa。“就像当前市场环境中很多其他英国零售商一样,我们需要业务转型,以便更好的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提交破产保护的决定对我们而言非常艰难,但我们认为这是对业务做出必要改变的最佳途径。”Knights谈道。“我们新的更小、更有互动性的门店是非常好的购物场所,运营得不错,与此同时,我们新的网站已经取得显著增长,线上购买线下取货的业务也推进得不错。不过,我们老的仓储式门店如今已不能适应零售业大环境的发展了。这块业务近年来一直亏损,因此我们需要采取强硬的措施以保证尽快转型。”事实上,ToysRUs的重组正值玩具零售商圣诞节的艰难时期。根据一份行业报告,英国玩具零售业今年11月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0%。据了解,ToysRUs美国总公司由于背负着高达50亿美元的沉重债务,在今年9月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而由于消费者购物习惯转变以及来自其他同行竞争者的压力等因素,ToysRUs英国分公司也和母公司一样,处于艰难挣扎中。在过去的八年中,ToysRUs英国公司有七年都在亏损。
一起惠2017-12-06 09:31:36186 次
近日,在风口浪尖上的格力电器股价一路走高,于10月19日一度创近阶段的新高,达41.55元。对于未来格力电器的市值及股价靠什么来支撑,董明珠日前对外表示:“格力的未来发展前景无限。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科技,源源不断地研发出好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是支撑格力股价的重要原因。”董明珠透露,未来格力还将继续加大在智能装备与制造等方面的投入,同时在商用空调、小家电、手机等领域继续发力。智能制造已成规模虽然在过去一段时间,格力造车传闻四起,但董明珠此次对格力造车一事还是保持了低调的态度。而对于格力大肆发展的新兴业务——智能装备和智能制造,董明珠不吝言辞。董明珠表示:“从空调的技术优势出发,开辟智能装备新跑道,这是格力的成长需要,也是中国制造的必然选择。”格力电器披露的2017年中报中,一项数据吸引了外界注意,即2017年上半年格力电器智能装备业务实现营收9.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65.27%。从该数据可见,格力的智能装备业务收入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格力电器业绩的重要利润增长点。据悉,目前格力智能装备产品已覆盖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伺服机械手、智能仓储装备、智能检测等十多个领域,超百种规格,累计产出自动化装备5500余套,累计产值超过20亿元。董明珠透露:“未来,格力智能装备还将继续加大在自动化线体、数控机床、机器人本体研发与制造等方面的投入。”受智能制造业绩表现靓丽等多方因素影响,今年格力电器股价亦表现不俗,一度创出历史新高。同时,格力电器在分红上也颇为慷慨。2016年格力电器的现金分红首次突破了100亿元,近五年间,格力电器累计派现超365.5亿元。谈及此,董明珠说:“21年里我们为国家贡献的税收是200亿元,我们的利润也是200亿元,但是后5年的时间,我们为国家贡献的税收是670亿元,我们的利润也接近670亿元,这就是创造新时代,互联网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和成长。”将继续发力手机自格力宣布推出手机之时,其就备受争议。外界普遍对格力造手机持怀疑态度。而因格力在手机方面的销量表现欠佳,其前景也一直不被外界所看好。不过,董明珠对格力做手机依旧充满信心。她表示:“未来格力会在商用空调、小家电、手机等领域继续发力。”此前,格力手机销量不佳引发外界热议,甚至有刷单的传闻,对此,董明珠曾回应称:“谁买的不重要,对于我来讲都是用户。”对于销售目标,董明珠也表示:“(手机既定销售目标)5000万台只是一个理想,不一定要实现。”近日,在中国电商领袖峰会上,董明珠再次大谈格力手机,称:“我的(格力)手机让我很自豪,第一次展示的时候,我说扔到地上不会坏,今天我告诉大家,如果大家用了一天,手机开13个小时也是运行流畅.你看哪一家手机厂商敢这样说?而且我们的手机不是代工,是自己生产的,一定要做出有品位、有价值的产品。”看来,即使外界对格力做手机议论纷纷,但董明珠始终没有放弃造手机的想法。格力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格力已经在拓展手机销售渠道,包括线上和线下。”如此看来,格力正试图将格力手机的销售渠道全面铺开,而能否受到消费者青睐,让格力在手机上拿出亮眼的销售数据,还有待市场检验。
一起惠2017-10-23 10:06:14411 次
无人零售风口正盛。最近,无人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商YITunnel双喜临门:获得了百度风投和峰尚资本的数千万元天使轮投资、第一家自主科技的类“AmazonGo”无人货架超市将在海航大厦总部首发商用。“我们刚切进来的时候,无人零售还一点风都没有。”谈起YITunnel,创始人吴一黎有时会觉得天道有命,“一不小心就踩上风口了。”吴一黎是清华软件学院的首批毕业生,毕业后在甲骨文和IBM工作,有着超过8年的技术及零售经验,期间还有过两次个人创业。除了高大上的KA零售经验,也有过接地气的零售尝试。2015年,离开IBM再次创业的吴一黎一定没想到,两年后的自己会在最擅长的领域,一路淌进新零售变革的大潮。YITunnel的智能结算台抓住了机器取代人工的新趋势,全面取代零售商超的收银员是吴一黎和他的团队想做到的事儿。一块显示屏、5个摄像头、电子秤以及一个服务器,组成了YITunnel智能结算台的全部硬件。顾客把商品放到结算台上就会显示商品种类、数量及价格,全部摆放并识别完毕后即可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进行支付。另一方面,YITunnel可提供基于人脸识别的防盗系统。消费者在购物的全环节都会受到监控,如果出现了盗窃现象,将被自动拉入黑名单。小编了解到,YITunnel采用CNN(卷积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商品识别的深度学习,5个摄像头作为“眼睛”来识别商品。无数次的识别和学习才能让机器真正从各角度“认识”商品。小编对这款智能结算台进行了试用,将已经录入的商品摆上结算台后,屏幕上立即显示出了物品名、重量和单价。机器支持不同类型的标品同时摆放,经过试验,同时摆上巧克力、汽水和薯片均能被快速识别。而水果、蔬菜这样的非标品,则需要按照种类分别称重,无法同时进行结算。识别单个商品识别多个商品并扫码结账未来期望形态,“看一眼就走”据了解,YITunnel智能结算台的识别准确性已经超过99.7%,单个物品辨识速度为0.02秒,错误率仅为0.3%,可识别包括酒水、水果、肉禽蛋奶、零食等上万个常见品类。预计2018年后,可识别的SKU将扩展到3万个以上。“我们那一届就30个人,算是中国最开始做图形学研究的一批人。”YITunnel技术团队中最核心的20人,几乎都是吴一黎的清华校友。在关键的算法标注上,YITunnel在四川组建了规模达120人的专业标注团队,已经对超过200万张商品照片进行了标注。吴一黎对自己团队的商品识别技术非常自信,他们在研发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最终形成了如今这套商品识别系统。吴一黎统一的会员标识和精准服务是用户体验的重要环节。吴一黎对小编表示,YITunnel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不同商超之间的会员身份识别,消除数据壁垒,帮助不同商超更有效率地进行推广营销。YITunnel会在开放系统前征询入驻商家的意见,想要打造封闭会员体系的可以独享会员数据,而愿意加入开放云会员数据库的商家也可以通过开放获得更精准的用户画像。“数据都在云上,都会在合法的基础上使用,我们充分尊重商户的选择。”首次使用前,YITunnel智能结算台需要一个耗时30秒的注册,未来将支持注册会员直接人脸识别结算,跳过扫码过程。老人的会员可以绑定在子女身上,首次在子女的带领下注册后,可实现老人刷脸购物,子女账户自动支付。铺设成本方面,YITunnel灵活的给出了两种付费方案以适应不同规模商家的需要。零售商可以选择一次性购买全套智能结算台软硬组件,直接获得智能结算台的所有权,后续只需每年缴纳约20%的售后维护费用;零售商也可以选择购买YITunnel提供的SAAS服务,只需要缴纳一定押金,通过租赁的方式来获得YITunnel智能结算台的使用权。据YITunnel介绍,由于技术成熟,无论选择哪种付费方式,都可以实现对市场上同类解决方案的价格优势。“以后那些东西统统都不存在!”吴一黎指着面前智能结算台下方的“大屁股”──里面是它计算动力的核心──两块TATANXGPU组成的运算服务器。“TITANX的单价不便宜,性能强发热和耗电也大,商超一次性铺设几十台,当然它们完全可以承受这个成本,但我们还能做得更好。”吴一黎表示,YITunnel的下一步要把计算能力云端化,未来将只有基础前台和强大的后台云服务,既能缩减商家成本,也带来了更高的长时运行稳定性。据了解,目前部署YITunnel智能结算台整体需要三个月时间,和企业部署一个系统时长大致吻合。但其操作非常简单,对于员工和消费者而言,基本是零培训。整个流程保持不变,只用YITunnel替换收银员。部署之后,超市所有的购买和会员数据都实时存放在云端。除了YITunnel智能结算台,吴一黎团队还做了一款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智能货架,采用“动作语义识别+人脸识别”的技术手段,通过打造“刷脸门禁系统+智能货架”,达到“多人同时购物”,坪效最大化的同时,也能确保准确性。消费者注册后刷脸即可进店,拿完货品后可以直接离店,自动结算。此外,防盗行为可以由商户自定义,系统识别盗窃用户后会自动报警,盗窃者再次进店时也会进行二次预警,降低货损率。这个智能货架方案将在本月部署在海航大厦的酷铺智能无人值守便利店中并正式商用。小编了解到,类似的方案目前市面上也有提出者,但真正落地这还是第一家。YITunnel的YI取自《周易》的“易”,tunnel则是隧道的意思:“把科技商业化”是吴一黎认为自己最擅长的事,取名“Tunnel”正是想打通科技与商业的“隧道”。在这个隧道里,智能收银是外衣,数据化才是关键。从前台看,自动识别、价格的动态调整、增强会员用户体验,减少人力成本、防盗损等是显而易见的优势;从后台看,完整的用户购买和喜好数据,理货、库存管理和供应链的自动化等才是适应新零售的核心。“我们未来要做到机器人完全管理超市的全业务流程,把现在150人的管理团队减至15人以下。”这是吴一黎的心愿。
一起惠2017-10-11 09:52:33365 次
今年5月,星巴克中国发布公告:继总部西雅图之后,星巴克全球第二家烘焙工厂门店(Roastery)将于2017年底在上海开业。小编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这家备受期待的门店已敲定在今年12月5日正式开业。星巴克全球第二家烘焙工厂据悉,这家新的Roastery将在“中华商业第一街”上海南京西路落成,具体选址为兴业太古汇。整个店面分为两层,总面积2575平米,达到了西雅图首家Roastery(1400平米)面积的近2倍。星巴克董事长兼CEO霍华德·舒尔茨曾表示,上海烘焙工坊将是星巴克史上对品牌最大的投资。为了保证足够的惊喜感,上海Roastery在开业前的保密工作非常严密,连正处在岗前培训的首批驻店伙伴(星巴克员工的内部叫法)都要将手机全部上交,确保没有影像资料流出。不过,小编找到了内部人士GAI(化名),获得了一些有关上海Roastery的独家信息:(由于上海工厂店尚未对外,文中配图均为西雅图工厂店。来源:网络)(1)设计除了保持星巴克原有的风格外,工厂店将加入更多新奇元素。如店内放有一个巨大的咖啡烘焙铜罩,表面的铜章是中国传统印章,文字为星巴克咖啡文化;店面的天花板由全手工制作的一万块六边形木板组成。该设计灵感来自中国元宵节灯笼,体现星巴克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全店所有家具均由来自欧洲的手工艺人指导设计,挑选国内顶尖匠人制作,如吧台采用全核桃材质手工制作。在店中,消费者们还可以看到贯穿上下两层的巨大冷却罐,和在身边透明管道中不断游走的咖啡豆。(2)团队工厂店由以下几个团队组成:生产Manufacting、焙意之Princi、零售Retail、设计营建Liz以及上海支持中心。共拥有来自10个国家的360个伙伴,男生160人,女生200人,平均年龄29岁。其中,平均年龄25岁的Princi团队最年轻,年龄最小的伙伴只有18岁。这些新伙伴都是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意在更好地服务来自全球的消费者,选拔基础为经过星巴克认证的“咖啡大师”。由于工厂店的特殊地位,这些伙伴的职级都会相较此前减小一级,而且工作的形象也要更加精致,女生伙伴必须带着妆容上班,而男生也要适当化上眼线。(3)烘焙团队配备8个在美国完成了长达9个月的培训的烘焙师(星巴克全球烘焙师共90人)。烘焙团队中有设备维护人员4名,美国顶级烘焙大师1名,以保证店面烘焙工作在机器出现状况时也能顺利运转;除烘焙师外,相关的烘焙专员不能参与烘焙,只能做搬豆子一类的工作。(4)内容主要提供三个品牌:星巴克臻选、Princi、Teavana。其中,Princi是为星巴克烘焙店和臻选店独家供应食品的意大利餐饮品牌;Teavana(茶瓦纳)是星巴克2012年收购的茶叶零售商,虽然它没能以独立门店形式帮助星巴克进军茶饮业,但仍会成为品牌门店的饮品支持。“这里像是咖啡的迪士尼”据透露,这家Roastery中将通过各种分区带给消费者不同的体验——Mainbar是店铺的“一号引擎”,让消费者重新认识星巴克;Pairingbar是消费在这与咖啡师畅谈的地方;Teavanabar展示蒸汽朋克的工具,服务爱茶的消费者;UpperMainbar用长长的吧台搭建起了一个咖啡剧院……“这里像是咖啡的迪士尼”,GAI介绍,店内会提供多元化的菜单结构:咖啡全豆、咖啡特饮、茶瓦纳、衍生周边、酒类饮品、巧克力,这些都将是Roastery的独有体验。此外,还有很多购物新玩法,如结合教育与探索、升级点单模式、全渠道零售、社交分享等。他透露,首批入驻上海Roastery的伙伴已经完成了第一轮岗前培训。而在整个培训期间,所有的伙伴都必须吃遍所有Princi糕点,“可以说是非常让人羡慕了”。“不止是熟悉产品,未来店中的每个人手上都将配备一个移动收款设备,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在这里购买喜欢的商品。”GAI补充道,“工厂店的服务模式是经过长时间模拟消费行为,不断调整确定出来的,感受一定不同寻常。”上海Roastery中饮品和烘焙的用料都非常令人期待。目前,该工厂店已经收获了首批云南臻选豆并将在店内进行烘焙生产,这也就意味着,星巴克继美国之后,再次实现采购和烘焙在同一个国家生产;而提供90中纯正意大利烘焙食品的Princi,一半以上食材来自进口,所用果酱的果肉纯度将超过80%。值得关注的是,店内还拥有很多工厂店的特供商品,包括限量款杯子、手表、服装等共有500个品项,其中350种为进口产品。该工厂店已经在地下室为它们准备了足够大的仓库,保证到店消费者永远不会遇到断货的情形。星巴克中国的战略:升级据了解,该烘焙工厂店的进驻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星巴克方面与上海市政府共同起草了《上海市焙炒咖啡开放式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将门店的土地性质由商用改为工用,首次实现在民用建筑内进行工业生产,成为上海市中心城区唯一拥有氮气发生器的公司。今年1月,星巴克CEO霍华德·舒尔茨曾预计,中国的中产阶级会在接下来的10年内增长到6亿,面对足够的市场容量,星巴克决定在这里做“长线布局”。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内臻选门店的快速增加,周期性珍稀咖啡豆的臻选门店让星巴克的品牌调性越发高端起来,烘焙工厂门店的出现也就水到渠成了。星巴克中国臻选店以首次引入黑鹰咖啡机的黑围裙咖啡大师门店嘉里中心旗舰店为前身。原本,星巴克就只采购全世界最好的3%阿拉比卡咖啡豆,而星巴克臻选咖啡只挑选不到1%的阿拉比卡咖啡豆。目前,全国星巴克臻选店覆盖超过20个城市,部分城市中仅有一家;而烘焙工坊门店数量更少,上海Roastery之前只有西雅图一家。事实上,星巴克曾宣称要在纽约搭建一家烘焙门店,当时预想的店面会达到2000平米,成为全球最大星巴克门店,现在这一计划被上海捷足先登了。之所以这家店出现在上海,是因为早在2014年,上海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拥有星巴克门店最多的城市。而工厂店项目启动后,曾点址超过70个,最终选定了当地最被看好的商业地产之一太古汇。目前,能与上海Roastery画上约等号的只有2014年底星巴克在西雅图CapitalHill推出的首家烘焙工厂店。那里集合了烘焙工厂、咖啡店、周边产品展示中心和餐馆等9个区域,提供包括拿铁、卡布奇诺在内的37种特调饮品,以及咖啡信息展示、散装咖啡豆柜台等。不过,不论从规模还是文化融合方面来看,即将出现在上海这家烘焙工厂都不会势弱。
一起惠2017-09-26 09:08:53433 次
阿里投资东南亚电商Lazada、亚马逊开设新加坡站点、腾讯投资的Garena设立跨境电商平台Shopee……全球互联网巨头对东南亚的持续投资表明了该市场的热度。但毕竟东南亚市场已经在中国出口圈“火热”了好几年了,跟最初刚发展的样子相比,东南亚必然是变了。在这个变化中的市场,电商玩家会怎么去布局以及投资呢?日前,Lazada香港跨境部行政总裁WillRoss向小编谈及了其看法。Lazada香港跨境部行政总裁WillRoss需求端变化“倒逼”供给侧革命?在WillRoss看来,每个区域的电商发展都有不同的促进因素。对于北美来说,电商就是谁先使用这个技术,就能主导电商的发展。而在中国,电商发展最主要的还是基于价格,就是因为电商比实体店更便宜,所以中国电商在最开始就迅速发展。WillRoss认为,欧洲和东南亚市场的情况跟中国的情形是一样的。“因此,从历史上看,最开始东南亚电商用户最重视的是价格,因此最开始,东南亚市场是卖OEM产品的卖家率先爆发发展,因为他们的商品最便宜。”WillRoss说道。然而,WillRoss强调了目前东南亚国家的中产阶级崛起对电商的影响。据Lazada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东南亚中产阶级人口为1.5亿,在2020年开始会到4亿,而这些中产阶级将成为东南亚电商变革的重要因素。据WillRoss介绍,Lazada目前中国商户总数高达128000,平台上在售的商品目前有1.75亿件,而这些产品通过不同的组合开始对消费者产生更深的影响。比如消费者买了手机后,会再买周边的产品,比如充电宝、配件和配饰,通过手机这个产品就形成“一揽子商品”,而这“一揽子商品就相当于决定了用户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目前东南亚的社交媒体越趋发达,所以当消费者决定买什么的时候,就相当于告诉大家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在这个时候,电商平台不再是“价格战”的集中地,而是一个生活方式的体现。这也是Lazada在进行布局的重要关键。WillRoss以其“双11”开始的Lazada网络嘉年华促销活动举例,这个购物季最关注的就是个性化推荐,Lazada本身传达的信息也是在告诉消费者,电商平台是关于一个生活方式的平台。从第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跨境物流不简单当然,商品和购物前端,并不只是看见电商平台的全部。WillRoss向小编指出,消费者看到的电商平台最直观的三个面包括平台的内容、平台商品的价格以及平台的售后时间。其中售后时间也就是交货时间越长,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就会越低。WillRoss认为,跨境电商最大价值就是能够帮助消费者找到自己本国没有的商品,因此跨境物流成为平台的关键。然而,对于东南亚这个涉及多个国家而且是岛屿为主的地形,Lazada是怎么构造整个物流网络的呢?WillRoss分析到,在整个跨境物流中,包含了第一公里、货物运输、通关和最后一公里等模块。第一公里主要指货到分拣中心这段路程。在这个过程中,Lazada在国内有菜鸟的帮助,并且在义乌和深圳都设有配送中心,已经开设存货点和上门揽件服务,来解决取货的难题。然后就是货物运输。在整个跨境物流过程中,Lazada主要依赖自己的LGS(Lazada全球物流解决方案)网络,把商家货物通过网络送达买家手中。而这个货物运输更多涉及的是规模经济,即货物量越大,成本就越低。而LGS在当中就是通过整合的方式,把订单通过分拣中心的支持和本身的技术,让跨境物流降低成本。接着就是通关部分。对于通关,WillRoss认为最重要是透明性,即包裹的内容要真实,价格要标清晰。不冒少报漏报的风险也不通过不正当手段去提高清关速度。与此同时跟海关、税务进行积极对话,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流程可以实现自动化。最后是最后一公里问题。在东南亚,美国地区最终能到送达的时效是不一样的。WillRoss介绍,比如新加坡落地后,一个小时产品就能送达消费者了。但在印尼,其面积就大,也有很多小岛,包裹要经过多个分拣中心才到达消费者手上。因此最后一公里取决于用户的位置。对于Lazada而言,最后一公里主要利用Lazada平台和包括电轮摩托车等配送网络以及合作伙伴的配送网络实现送货。“根据不同的地区,包裹从中国到东南亚用户手上平均要7到10天时间。”WillRoss说道。物流成跨境电商的重要投资市场从第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跨境物流是一个复杂的链条,也存在不少痛点。WillRoss指出,在货物运输过程中,信息管理是其中最大的痛点之一。因为跨境物流涉及中涉及很多卖家,要把很多货品送到东南亚各国。因此Lazada需要在技术上进行“大手笔”的投入,因为技术能保证整个配送实现规模管理,让Lazada能明确知道产品已经送达哪个地点。而要保证整个跨境物流网络正常运营,除了要进行技术的投资和设立配送中心,还需要学会如何跟合作伙伴进行充分合作。WillRoss向小编指出,因为在整个网络上,买家是看不到这些合作伙伴只看到平台的,所以在选择合作伙伴时Lazada非常谨慎,基本会选择一些跟客户以及有非常好的关系的企业,也愿意跟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发展网络。而在这过程中,跟合作伙伴的管理就回到依赖技术等支持了。因此,对于Lazada而言,要不断在跨境物流的技术、设施和合作推进上进行重投资。那为什么Lazada会对物流网络进行重投资呢?“从我过去作为银行家的角度上看,现在我们有一个自己的物流,在网络基础上进行投资,这里面怎么决定投钱在哪里的判断基准在于我们认为这个领域是有机会的。”曾在汇丰银行、荷兰银行等任高管的WillRoss说道。他举例说明道,在日前Lazada在深圳正式启用一个超大物流分拣中心。在这个分拣中心中有地产的投资、机器设备的投资。人员的投资。流程管理的投资,这些投资都显示出Lazada非常重视中国市场。所以WillRoss认为,一个企业要实现投资和营收平衡,一定要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市场。而且有收回成本的潜力,企业才会进行投资的。“投资还有一个基础就是基于规模经济。我们认为在中国和东南亚的投资,不仅仅是今天的投资,因为未来这个跨境电商市场还会持续发展的。”他说道。马来西亚成重要物流枢纽?当然,除了投资搭建网络外,Lazada还开始在重要的港口进行创新尝试来改变过去的物流模式。在今年5月,马来西亚邮政集团(以下简称马邮)CEODato’MohdShukrieMohdSalleh曾向小编透露,马来西亚邮政和阿里旗下Lazada已经签署了MOU(备忘录),让马来西亚成为其东南亚地区的运输枢纽,这个项目签订后刚好能迎接阿里最先发起的双十一电商购物狂欢节。据悉,马来西亚邮政与Lzada签署的为为期限5年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投资6000万马币(约合9553万人民币)在雪邦LCCT(机场名称)旧址建设总面积33万平方英呎的区域性电子商务配送中心。而这个计划为3月22日马云在马来西亚启动的DFTZ(DIGITALFREETRADEZONE)计划之一。针对这个计划,WillRoss透露,在上周已经有两个集装箱从中国离开抵达马来西亚DFTZ。“DFTZ让Lazada配送全球的模式越来越发达,交货时间也会越来越高效。因此Lazada对设施流程等都有很大的投资。”他说道。此外,WillRoss也指出,DFTZ将会成为Lazada“双11”开始的网购嘉年华的重要工具。在上周发至DFTZ的两个集装箱实际上是根据Lazada对市场的逻辑,用大数据分析买家的行为,知道哪些商品是流通特别快的,并将这些信息给到卖家,让他们清晰知道该如何在DFTZ上进行备货。实际上,在过去,亚太区的全球商品集货分拨中心主要为新加坡和香港,但当马来西亚和中国深圳上海等重要的物流中心崛起后,整个亚太区的贸易配送中心会产生巨大的变化么?对此,WillRoss向小编表示,实际上贸易配送中心与物流中心都是规模所决定的,因为是规模决定港口修在哪里,配送能力要集中在哪里。也不是说每一个地区都有跟上海、深圳相媲美的配送设施。“当然,在今后还是会有比较大的配送网络实现发展的。特别是一带一路的战略提出后,可以预见的是在一带一路的区域会有更多集散中心出现。比如DFTZ其实就是一个仓库资源的整合。让一个货物从义乌先到商户,从商户海运到马来西亚,然后在当地等待下一步分发。未来类似DFTZ的大型配送中心会越来越多。”他说道。此外,WillRoss也强调,在未来,亚太区跨境物流配送不见得只有从北向南,也可能是从南向北,是一个双向的操作。“尤其是现在中国人开始选择菲律宾、印尼等地区度假,旅客对当地产品就会慢慢形成印象和喜好,产生需求后物流路向就形成了。”WillRoss告诉小编。
一起惠2017-09-22 09:26:49398 次
不停地创新,终于逼急了四大行!如今,中国农业银行也坐不住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最熟悉的中国农业银行,已开始为其遍布全国大江南北的ATM机,上线“刷脸取款”!站在农行ATM机前,看一眼摄像头,再输入手机号、取款金额、密码,自动吐钞,拿走现金。具体操作如下:右上角选择刷脸取款做好准备,点击确认输入手机号和金额,完成取款整个过程,不要银行卡、不要手机扫码,只靠我们的一张脸,就可以在20秒之内,完成现金取款。当然,农行不是第一个“刷脸取款”的银行。但它的出手,将真正加速中国迈入“靠脸吃饭”的时代!重磅炸弹,深入乡镇农行总行已下发通知,要求全国推广。将为全国24064家分支机构、30089台柜员机、10万个ATM机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你没有看错,这次农行不是试点,而是要一举覆盖全中国,真正把刷脸取款普及到中国的千家万户。这意味着,“刷脸取款”不再是大城市、城里人的专利,而是深入乡镇,让农村老百姓也能享受到科技的便利。也就是说,村里的翠花、二狗、李大爷,也可以不再带卡,靠自己一张脸,到村头ATM机取款了!靠脸吃饭,正式开始我们只知道刷脸时代已经开始,但绝没想到一切会来的这么快:8月25日,武汉火车站全面宣布:刷脸进站;9月1日,支付宝打响第一枪,宣布商用刷脸支付;9月5日,杭州大量宾馆不用身份证,刷脸也可入住;9月6日,汇丰银行宣布使用人脸识别技术;9月7日,京东苏宁开启刷脸支付,一张脸拿走货物;9月9日,北京所有公租房将推行“人脸识别”门禁;9月11日,北师大宣布学生宿舍全面启用“刷脸开门”;如今农行此举,更是让“刷脸取款”覆盖全中国,走进我们从未想过的农村乡镇!短短半个月,我们的这张脸就已经开始取代:银行卡、身份证、手机、火车票,乃至开门的钥匙。马云说,未来凭一张脸就能在全世界畅通无阻。他没有天马行空,这一天正离我们越来越近!所以,永远不要觉得创新的大潮离自己还有很远。农行的一个举动,就让刷脸取款走进你老家的村头。永远不要低估时代变化的速度。它常常掀起一阵风,你还没有反应过来,倾盆大雨就突然袭来。永远不要相信一成不变。你现在离不开的钥匙、手机、身份证,也许下一秒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未来的世界会越来越高效、越来越公平,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福利。但你不拥抱,就没有机会。不要等村头李大爷都靠一张脸取款、购物了,你还在家里翻箱倒柜找你那张已经泛黄的银行卡。明天起床,无论你身处城市还是农村,请狠狠洗一把脸,让我们一起迎接这个全新的时代!
一起惠2017-09-14 09:27:22398 次
马云称2017年是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元年。2017年以来,阿里用零售通涉足便利店、用盒马和百联涉足超市、用银泰私有化涉足百货,用口碑玩本地生活,在整个线下零售业态中唯独还没有尝试购物中心MALL。近日,一起惠获悉,阿里正在建设第一家完全属于阿里的购物中心,新的购物中心名字叫做“moremall”“猫茂”。一起惠了解到,首家”猫茂“开在阿里巴巴杭州西溪园区,淘宝城三期,总面积4万平米,整体结构为5层,目前正在装修阶段,预计2018年4月正式对外营业。同时有知情人士告诉一起惠,“猫茂”具有以下几个特色:阿里独家操盘:上述知情人士告诉一起惠,“猫茂”目前筹建由阿里巴巴智慧建筑事业部操盘,而招商团队是由阿里自己组建的团队。另有业内人士告诉一起惠,该项目最初的运营团队确定的是南京水游城的运营方鹏欣,后来才改成阿里自己的招商团队,目前鹏欣仍留有一小部分团队协助。不过,有知情人士透露了实情,他说,目前鹏欣已经和阿里解约,有一部分人从鹏欣离职后,阿里录用。新零售技术落地:“猫茂”将会植入一系列阿里推出的新零售技术。一起惠了解到,6月17日,天猫在杭州嘉里中心和城西银泰城开设了“新零售体验馆”,批量展示了AR天眼、未来试妆镜、虚拟试衣间等一系列技术驱动的新零售产品。当时,天猫营销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刘博表示,这只是一个开端,很多东西并未成熟,天猫的目标就是将这些技术常态化,让线上线下的链接更顺畅。该知情人士表示,这里很多相关技术已经成熟,“猫茂”将会让这些技术正式大规模商用,同时天猫的一些玩法也会落地。淘品牌与传统品牌共存:淘品牌依托淘宝天猫而起,随着互联网流量触顶纷纷寻求线下机会。据该知情人士介绍,在品牌上,“猫茂”将会引进一批淘品牌,同时也会有很多有影响力的传统品牌。事实上,今年阿里与众多品牌达成新零售方面的意向,如8月30日,天猫宣布与海澜之家正式达成新零售战略合作。未来,海澜之家线下5000多家门店将与天猫深度融合,成为新零售“智慧门店”。盒马鲜生旗舰店:“猫茂”的主力店将引入阿里新零售急先锋盒马鲜生。同时一起惠了解到,这家店将是盒马在杭州的旗舰店。正如之前一起惠所报道的,盒马鲜生今年下半年进驻杭州,第一家店将于近期在拱墅区开业,目前已经开始了人员招聘,配送骑手培训工作。太平洋影城:该知情人士介绍,在电影院等娱乐业态方面,“猫茂”将引入峨眉电影制片场旗下的太平洋影城。随着“猫茂”的建成落地,阿里完成线下便利店、超市、百货、购物中心等主要业态的样本建设工作。而今年7月份,阿里巴巴宣布成立“五新执行委员会”,成内部组织构架向新零售方向的调整。那么,阿里在新零售方向基本完成理论和框架建设,在今后的3-5年,将是新零售的大规模试验和扩张期。那么,阿里的第一个购物中心“猫茂”开业后到底怎么样,是否能让我们耳目一新,一起惠将会持续关注报道。
一起惠2017-09-04 09:44:19362 次
4G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在中移动等运营商牟足劲儿发力的同时,牌照究竟何时发放正在成为业界追逐的焦点。针对有媒体昨日“4G牌照有望9月28日发放”的报道,工信部新闻处有关人士接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消息基本属于误传,90%是虚假的。目前工信部正在征求相关司局的意见,何时发放还没有确切消息。早在今年年初的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就曾表示,4G牌照发放的时间安排取决于客观条件和进展情况,预计2013年将发放牌照。此话一出,业内对4G发牌的时间节点便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发放,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苗圩话中的“客观条件和进展情况”主要是针对中移动TD-LTE试验网以及整个产业链的成熟度。就目前最新的进展情况而言,要想完全4G商用还未到最佳时间。网络仍需深度覆盖首先网络基础建设。中移动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TD-LTE4G网络已基本实现了16个试点城市、完成2万个基站的建设目标,并开展各类业务体验。到今年底将进一步覆盖到100个城市、建设完成20万个基站、采购100万部终端。从腾讯科技记者实地走访的多个实验城市来看,目前覆盖区域的网络基本稳定,且无线网络速度表现优异。年初港深广三地实测TD-LTE速率基本在40M至50M之间,刚刚在辽宁结束的大运会上实测速率在34M至41M,北京实测速率在26M左右。理论上4G的速率是上百兆,但实际网络使用当中会有所损耗,以目前TD-LTE的实际测试速率来看,已是3G实测速率的10倍之多,在线高清视频非常流畅。简单说,下载一首7M大小的高品质歌曲只需要一秒的时间,1G的视频也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但是,前文说到这是在已实现覆盖的区域。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中移动面前,局部覆盖虽优,但要实现快速、大规模覆盖还需要一定时间,尤其是室内覆盖。从腾讯科技在北京实测情况来看,截至目前中移动4G网络北京市的覆盖范围包括:东西北三环、南至两广路以内的地区,清华北大、国贸CBD及园博会等地区。言外之意,除了这些地方之外的区域你想使用4G,目前暂无可能。在北京之外的已试验城市及拓展城市中,整体覆盖范围同样有限,深度覆盖更谈不上,这样的网络商用结果只会遭到用户骂街。从起初的16个试验城市一年间扩展到100个城市覆盖,这显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基站选址、搭建方案(F频段或D频段)、施工难度等,这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中移动急切要推出4G的意愿业界都清楚,无非是扭转TD-SCDMA时期的落后局面,但急功近利必然会重蹈覆辙。产业链只欠东风在中移动不遗余力的推动TD-LTE4G建设情况下,产业链要比3G时期更为积极,大家也都不想再过TD-SCDMA时期的苦日子。一位厂商人士私下对腾讯科技透露,“TD-SCDMA时期的网络建设远没达到商用条件,各家又不愿得罪中移动,很多时候是被逼无奈才推出相应产品。不成熟的网络搭配应付式的产品,以及成为笑柄的视频通话主打应用,不被用户骂才怪。”相比之下,TD-LTE网络层面的建设要比之前扎实了很多,也与产业链的沟通更多,至少在终端层面中移动要求比以往更严格,例如是在品牌引入上,要求有一定知名度,产品质量过硬。当然相关各方也是看到中移动TD-LTE的稳步推进而逐步改变了以往对TD-SCDMA被动支持的态度,转而主动配合TD-LTE。说到终端,工信部近日发放的国内首批4G手机入网许可,业界解读TD-LTE4G商用近在咫尺,就连苹果最新发布的新款iPhone5s和iPhone5c也均支持TD-LTE网络。这样来看,向来傲慢无视一切、拒中移动引入iPhone手机达六年之久的苹果公司都已转变态度,可见中移动在4G上的决心与力度。据IDC预计,随着4G牌照的发放和苹果移动版的上市,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过4.5亿部,支持4G功能的智能手机为1.2亿部,其中采用中国移动TD-LTE制式的智能手机则将超过3200万部,这将会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大发展。无论是上游的4G芯片和屏幕厂商,还是中游的手机厂商和APP开发者,乃至渠道商和配件厂商都会从中获益,并加速移动通信和移动互联产业的再次革新。不过,这一切依然取决于基础网络的建设,没有优质的网络覆盖再好的终端也只是一部通话的座机。工信部副部长尚冰曾建议,中国加快发展4G网络,要努力提升TD-LTE产业整体水平,完善语音解决方案,推动网络技术演进,推进技术的创新应用,发挥TD-LTE平台的关键作用,但这些都需要TD-LTE全面稳定的网络。此外,我国4G牌照颁发不仅对国内通讯业产生革命性影响,也将直接影响全球的4G格局。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球75个国家拥有194个商用的LTE网络,其中18个是TD-LTE,已推出TD-LTE终端166款,其整体情形依然不乐观。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在我国商用,并由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来运营,将对全球通信业的走向产生直接影响。可以说,TD-LTE在中国的商用已是世界瞩目的焦点。其实现在不是差一张牌照,而是差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网络。要知道4G牌照的发放是工信部常规工作中的一环,充其量只是一个信号,如果你还记得3G发牌的情形,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运营商才开始陆续宣布3G商用。所以真正4G何时商用在于运营商的整体发展情况,如果中移动真的汲取了TD-SCDMA的经验教训,那么网络建设要比牌照更重要。
一起惠2017-08-24 09:06:03334 次
貌似网易在电商领域的每一次尝试都能激起一阵波澜。2015年推出的网易考拉海购踩住了跨境电商红利的小尾巴,用两年的时间积累了大量的中产阶层用户,并顺利栖身跨境进口电商的前几名。2016年问世的网易严选则赶上了了消费升级的东风,虽然其模式有颇多争议,但也在简化中间环节、剔除品牌溢价方面做了回先行者。就在最近,有知情人士向小编爆料称,网易在电商领域又要有新动作了,一个名为“网易考拉工厂”的平台(名称暂定,以上线时为准)正在酝酿中。小编就此事向网易考拉海购方面求证时,网易方面回应称,该项目的上线时间尚未确定。此外,网易方面并未透露邮关该项目的更多细节。网易电商又有新花招了?据上述人士介绍,网易考拉工厂将邀请一批国内优质的制造企业入驻,并开设“考拉工厂店”,将各自的商品通过网易考拉工厂的平台向电商用户销售。秉着择优选取的原则,网易考拉工厂的每个品类只会选择1~2家位于头部的制造商入驻,这些制造商在考拉工厂上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品牌。“这对专攻品牌代工的制造企业来说,吸引力是很大的。”该人士说道。长期以来,负责代工的制造企业们一直在拼成本、拼劳动力、拼生产规模、拼售价,但这些都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行间的恶意竞争也普遍存在,例如,当有制造商做到1000万美元订单的规模时,总会有同行出现,以降低15%的价格夺走订单,让不少制造商头痛不已。网易考拉工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竞争层级,让竞争环境更加合理有序。一方面,针对每个商品类目,考拉工厂只挑选极少量的供应商。这使得商品质量、技术水平、生产效率等因素变得更加重要,逼迫制造企业不断革新来适应相对较高的标准。另一方面,考拉工厂也将用信用、评估、淘汰机制以及平台规则来约束和鞭策工厂品牌,让借助考拉工厂成功品牌化的制造企业们不敢掉以轻心,避免被“踢出游戏”。小编了解到,考拉工厂项目启动于几个月前,团队的成员全部来自网易考拉,目前已经与一些制造商签订了合作协议。一位在杭州开展业务的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向小编表示,网易考拉工厂与网易严选在模式上有相似之处,但二者的业务不一定存在冲突。“网易严选是网易邮箱事业部孵化的,而考拉工厂依附于网易考拉,后者是独立的事业部。二者在团队、资源和理念方面都不同。”这真的不是第二个网易严选?的确,虽然考拉工厂看似熟悉的玩法让人不禁想起了网易严选的ODM模式,但网易考拉工厂与网易严选却有着极为鲜明的不同,其中的关键词就是“品牌化”。网易严选挑选的制造商多为无印良品、新秀丽等知名品牌的制造商,但他们在网易严选平台的角色仍然只是“代工”,品牌是属于网易严选的。而网易考拉工厂邀请的制造商将以独立品牌的名义开设店铺,制造商可以换下“代工”的身份,建立自己的品牌,拥有商品的定价权,掌握品牌的发展方向。小编了解到,考拉工厂的项目正是来源于网易集团的掌舵人丁磊想要为“中国制造品牌化”赋能的想法。在网易方面看来,中国制造业很发达,但仍然面临新形势的冲击。制造企业长期为海外品牌做代工,没有品牌,不掌握渠道,销售主要集中在个别大客户身上,风险很大。海外品牌常常压价,将经营成本和压力转移到中国制造商身上。因此,品牌化成了制造商们普遍都有的梦想。但代工出身的制造企业想要品牌化是很难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代工经验,让这些企业的团队、经营、管理和技术等方面深深固化,而代工带来的较为客观的利润也使它们不愿放下嘴里已有的这块肉,因而转型比较困难。当企业完成了专利技术的积累和经营理念的转变后,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复杂的销售渠道却让它们更加迷茫。应该在什么时候,通过哪些渠道切入品牌市场呢?切入的时机是否成熟?徘徊之间,机会悄然流逝。而网易考拉工厂为这些企业提供了销售渠道,让它们可以更容易地切入市场,并接触到网易考拉积累的大量中产阶层用户。同时,网易考拉工厂还可以在店铺运营和品牌推广营销方面对工厂品牌进行指导和扶持。有了网易考拉的平台背书、制造商本身的质量保证,企业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品牌升级以及深化转型等方面上。一定程度上,网易考拉工厂可能成为制造企业品牌化的一条“捷径”。这正是网易严选不能带给他们的。此外,网易严选完全针对国内市场,而考拉工厂还有着“全球买、全球卖”的野心:据知情人士透露,网易考拉工厂或许会走向海外。这几年跨境电商的兴起和“一带一路”倡议让很多出口卖家尝到了甜头,也让制造企业看到了新的机会。世界这么大,谁不想出去看一看,顺便再赚一赚呢?但亚马逊、速卖通等出口平台上卖得好的卖家大多是卖“白牌”的,缺乏好的设计、研发、品控和服务,开上几十家店,什么品类火就卖什么,这阵流行过去了再追下一阵风。国内制造企业既没有做出口,也没有品牌化的经验,很难与上述卖家竞争,只能不断降低售价,求得生存。因此,如果能跟随竞争环境更有序的考拉工厂走向海外,对中国制造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诱惑。美好的原景VS残酷的现实为品牌化提供平台和渠道,是网易考拉工厂为制造企业创造的一次转型机会。但网易并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平台。2005年,时任阿里巴巴CEO的马云在广州召开了第一届网商大会,介绍了海外电商的发展。随后,一批ODM企业进驻阿里巴巴,开始涉足电商。在此后的几年间,淘宝平台上诞生了上百个淘品牌,其中不少来自于代工厂的转型。茵曼便是其中之一。1998年,方建华在广州创办了汇美服装厂,为国外品牌做ODM代工。2005年,汇美加入阿里巴巴,开启了电商业务,但服装外贸业务的形势随之吃紧,于是方建华在2008年淘宝商城招商之际创立了女装品牌茵曼。创立之初,平台和品牌都还不成熟,淘宝主流消费人群、茵曼的定位人群及实际消费人群都不符合,探索并不顺利。后来,方建华砍掉了赚钱的外贸业务,专心做茵曼品牌,终于在2011年走入稳定发展期,2011年、2013年两年“双十一”位居天猫女装品牌榜首。与茵曼基本处在同一时期的林氏木业、小熊电器等淘品牌,都是由代工为主的制造企业转型而来的,目前在天猫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当年淘宝商城(天猫)的创立及淘品牌的批量诞生,帮助一批制造企业完成了品牌化转型,解决了商品“怎么卖”和“卖到哪儿”的问题。这些从ODM转型的品牌具有对传统供应链和产品的深度理解,有鲜明的调性并坚持原创设计。这也成了当时的阿里巴巴对原创品牌提出的要求和期许。而此次网易考拉工厂则要帮助制造企业解决“卖得更好”、“良性竞争”、“获取优质流量”、“应对消费升级”等更加深入的问题,对制造企业的甄选要求也更加苛刻。但无论是当年的淘品牌,还是今天的网易考拉工厂,“品牌化”成了制造企业的发展趋势。不论是活跃在亚马逊等平台上的出口卖家,还是淘宝商铺,都在努力从“白牌”向“品牌”进行转型,而这里的“品牌”除了狭义的含义外,可能还包括IP、网红等更多更新的形式。可以看出,网易考拉工厂似乎背负了为中国制造业赋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但实现原景的路却困难重重。一位深耕供应链领域的人士表示,“考拉工厂”项目的想法很好,值得去做,但实行起来有难度。不是所有的制造商都能做好品牌,前者擅长的是如何做出优质的商品,后者则更侧重于品牌塑造与推广方面的能力。二者所擅长的完全不同。“网易考拉想要将流量资源导入给考拉工厂店,他们仍在以运营的思路来推进这个项目。但谈资源推荐、营销方式、促销活动等等内容,显然不是工厂方面所擅长和乐见的。”上述人士说道。同时,也有跨境出口卖家认为,考拉工厂走向海外还为时尚早。“网易在海外供应链方面做的不错,但缺乏对跨境出口的资源积累,尤其是在海外用户流量上没有优势。“阿里巴巴在收购海外企业的同时也收购了一批海外流量,这才为‘天猫出海’业务打下基础。网易要做出口,一切都要重头来。因此出口可能仍然停留在计划阶段。”不论面对什么样的现实,考拉工厂项目都在稳步推进。它会掀起互联网+制造业的一次新的变革吗?小编将会对此持续跟进。
一起惠2017-08-22 09:30:05380 次
拿到亿元A轮融资的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最近忙于在全国复制扩张,大型物业成为其首选合作对象。缤果盒子与远洋集团控股的城市级智慧社区服务运营商亿街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基于智慧社区的大数据、物联网、运行管理等方面建立并加深合作,计划五年内在北京、徐州实现1000个盒子落地。亿街区官网显示,现已覆盖全国68个房产项目,遍布东北、华北、华南、东南多个区域,20个主力城市,覆盖客户超过60万人,注册用户突破15万。亿街区在北京覆盖了北京远洋都市网景、远洋新干线、远洋一方嘉园等17个社区。今年6月,亿街区与徐州市云龙区政府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组正式签署徐州市智慧城市PPP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智慧社区。按照缤果盒子和亿街区达成的战略合作协议,五年内双方将在北京、徐州两个城市落地1000个缤果盒子。此前,缤果盒子已与雅生活、丹田等物业集团牵手。雅生活隶属于雅居乐集团,目前管理范围覆盖全国逾40座城市与地区。据了解,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后,雅生活联盟管辖的1.8亿平方米物业将全面迎接缤果盒子入驻,未来将快速推动无人便利店落户雅生活联盟所有项目,同时拓展绿地物业项目、黑龙江物业项目,双方计划未来三年共同铺设3000个盒子。丹田股份是国内首家专注校园服务的新三板挂牌企业,校园业务占比逾90%,服务内容从学生公寓管理延伸楼宇、保洁、环卫、安保、消防管理,校园绿色交通管理、绿化、设施设备维护、会务服务、场馆管理、快递物流、食堂餐饮等。未来缤果盒子与丹田股份将共同探索无人零售在高校市场的落地与发展,计划三年内铺设1000个盒子。缤果盒子表示,公司已与多家大型物业、商超集团达成近万个盒子落地的合作协议。缤果盒子创始人及CEO陈子林表示,将推出规模化商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缤果盒子已做好了大规模量产的准备,预计一年内可完成5000个网点的铺设。
一起惠2017-08-16 09:57:20249 次
这个夏天,智能音箱火了。一方面是巨头摩拳擦掌,国外有亚马逊、谷歌、苹果、微软,国内有京东、阿里巴巴、搜狗、喜马拉雅、科大讯飞等等,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期盼能分到一杯羹,深圳南山区的创业者星罗棋布。这是个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还是伪繁华的泡沫,抑或一次行业整体的升级换代?小编接触到的专家、从业者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作为一种产品形态,智能音箱不排除有昙花一现或者改弦更张的可能性,但这背后代表着真实而日益逼近的交互方式的变革,迎合了人类的对于简单、便捷的本性追求。同时,语音又是连接物联网的桥梁,家庭场景的价值将被更深挖掘,家居产品的制造、销售环节呗打散、重构,带来全新的品牌机会。因此,智能音箱是一个不得不关注的高地。小编梳理了关于该产品的十个关键问题,特别适合初入门者服用。1.看起来是音箱,实际是语音交互在Sugr创始人兼CEO宋少鹏看来,智能音箱代表了人机交互的最先进成果——语音交互,这一方式符合人类对降低与物理世界交流所需成本的历史趋势。人机交互演进的方向很简单:使得交互成本的降低,即人完成交互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或者说人完成交互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如果大家沿着历史的规律,键盘——鼠标——触屏——语音,如果你想算2的10次方减1,在这四种交互环境下,大家可以算一算完成这个交互需要多少时间,答案是显然的。人类解决声音产品的历史迭代,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如果我们把时间拨回到两百年以前,可以想象一下,热爱音乐的人去欣赏音乐,需要驾着马车,到音乐厅或者歌剧院,才能欣赏音乐。留声机的发明,使得音乐第一次进入了家庭,我可以躺在家里面去欣赏音乐,是不是我付出的能量减少了?沿着这个思路一路迭代,到了iPod,我可以把1000首歌装在我的口袋,手指一滑,就可以欣赏我喜欢的音乐。能量的消耗就更少了。2014年,亚马逊Echo发布了智能音箱,动动嘴皮子就可以获得你想要的音乐,能量的消耗进一步减少了。因此,从音乐产品的迭代,恰恰印证了以上的规律——降低了人跟物理世界交互所需的能耗。(Sugr创始人兼CEO宋少鹏)2.还有人工智能出门问问CEO李志飞认为,智能音箱是虚拟个人助理的一种存在形式,而后者则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应用。最近人工智能特别火,大家可能每天都会看到各种各样人工智能的报道,比如说无人驾驶,智慧医疗、智慧城市,这其实很多都是一些2B的应用,而在2C领域有一个大家经常听到的类别,那就是虚拟的个人助理。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提出,过去这几十年,人类尤其是计算机的科学家,一直都在想象我们是不是能够创造一个机器,能够像人一样,跟人进行自然的对话,然后帮助你处理很多事情。这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些简单的产品,当然还有很多别的产品或技术,但这可能是大众关注比较多的。在1956-2011年,即在Siri出现之前,可能更多是算法,主要是政府或者学术界在研究算法,把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各种各样算法的框架搭起来。在2011年的时候,Apple发布了Siri,这可能一下子激发了大家对语音助手的讨论或者期待。我相信,当时所有人买了一个iPhone拿回家,第一件事情可能就是调戏一下Siri,显示一下自己的智商比Siri要高,然后就再也不用了。确实,在过去很多时候都是这么一个场景。但是,不管怎么样,大家确实看到了大众对于这种虚拟语音助手的热情。所以,后来无论是Google还是微软,还是Amazon,他们都发布了自己的虚拟助理,或者语音助手这样一个产品。其实在Siri之前,无论是IBM还是微软,还是Google,他们在语音交互的技术上做了很多很多尝试,也做了很多产品的尝试,只不过从来没有像Apple一样把Siri包装成一个类似于人的助理,然后引起大量的讨论。但是,确实Apple的用户教育能力是非常强的,所以在这之后基本上引起了整个虚拟个人助理的热潮。另外一个时间点我觉得比较关键,2014年Amazon发布智能音箱Echo。早期虚拟个人助理都是在手机上的体现,但是其实很多人只是调戏一下,显得自己的智商比机器还高,很放心,基本上就不再用了。而现在可以看得到,智能音箱可能是继智能手机之后一个唯一超过一千万量的产品,有比较高频的人机交互产品。。在那之后,大家其实就看到了,Google也发布了音箱,中国已经,或者说正在进入“百箱大战”,最后谁能胜出?谁也不知道。我认为单一的一个设备是很难承载所有的交互的,未来无论是交互的方式还是交互的设备,都会是多元化的。交互的方式除了语音、手势、图像、视觉、表情各种各样的方式可能都会是综合性的。语音可能比今天变得更重要一点,但是它绝对不会成为80%都靠语音交互方式。设备无论是耳塞也好,还是车载的设备也好,还是未来的AR、VR的设备也好,可能都会是虚拟个人助理硬件的载体。3.为什么音箱最先引爆热点?宋少鹏指出,智能音箱这样的产品形态最早在美国出现,这与当地的音乐消费习惯密切相关,极高的用户粘性使人工智能技术不用多完善就得以商用。美国的第一批广大流行音乐消费者是成长于汽车上的黄金一代,汽车上都配备收音机。在北美,大家习惯了背景式的、实时存在式的播放,在任何一个生活场景里面都会有音乐的存在。落实到家庭场景里面,音箱几乎就是刚需。有了这样的刚性需求,有了流媒体这样的播放习惯,换句话说,就是在智能音箱为大家提供语音交互的时候,其实用户对于语义理解的要求没有那么高。音箱本来就是被动播放音乐的产品,人工智能和语音助手的植入使它成为一个主动获取信息、获取音乐,成为一个流量的入口。慢慢地,技术的迭代使得它开始加入了家居其他产品的控制功能,逐步成长为家居的中控,这样就有了无比巨大的想象空间,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包括Google、亚马逊、微软、苹果都进入了这样一个产品竞争的赛道。巨头的进入使得产业的升级就会加快,服务的完善就会加快。所以,智能音箱在今年夏天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产品。4.为什么玩家都要来抢占智能音箱的高地?有种传闻,在深圳市南山区方圆一公里的范围内,就有超过100家智能音箱制造商。为什么大家一股脑都挤进来了呢?李志飞从技术和商业的角度阐述了其中的门道。从技术角度说,智能音箱是一个语音交互特别有意思的产品。我们在语音交互以及在语音交互硬件商落地做了很多尝试,包括手机、Googleglass、智能手表、车载、音箱、耳塞,我们发现,如果你要使语音交互有用,要具备几个条件:条件一:硬件的载体本身有一定的用户需求。因为Googleglass当时很大的问题,很快没人用了。条件二:使用的场景是比较私密的。智能手机现在在公共场合很难用语音交互的,但家里是一个比较私密的场景,自然用户可能愿意用语音进行交互。条件三:语音交互可能是你最好比较方便的形式,可能没有更好的方式,比如Googleglass就很难用别的方式。我们当时看DAU(日活跃用户数量),比如手机语音交互的DAU小于1%;手表小于10%;车载大于60%,也就是100个用户有60个用户会用语音进行交互;Googleglass是80%,因为它没有别的交互方式。总结起来,我觉得这三点是语音交互能不能得到应用一个基本的判断:1.硬件本身要有黏性。2:使用空间比较私密。3:语音交互可能是唯一的或者少有的一个好的交互方式。这三个条件都很重要,Googleglass单独看DAU很高80%,但是这个硬件本身没有刚需,使得它的语音交互作为上面的一个软件也没有用。为什么家居这么重要?我认为家居第一是私密的,第二我认为它有一定的使用场景。在技术层面,它代表不同的维度。举个例子,我们讲语音识别的远场近场,可能手机和手表,可能大于30厘米的距离,实际上一般你的后视镜也好,你的距离可能都在这里,所以这个基本上也是1米的距离。但是,音箱现在大家宣称最大是5米。这确实技术上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以前所有的语音识别收集数据都是离麦克风这么近或者更近,可能很少有人那么远的,而且需要远场唤醒,因为你不能手去弄它。而且在家里有多轮对话,家里小孩可能喜欢对话,而且你们没有屏幕,可能没有别的方式。所以,在技术上,它是语音交互独一无二、非常重要的练兵场。从商业角度来说,大家生活空间不就家里、车里、路上、办公室,这基本上覆盖了每天的空间。所以,家里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空间。未来搜索,我们首先用PC、键盘到手机上,已经很多开始用语音,未来家里可能直接用对话进行搜索,所以肯定是入口的一个东西。包括内容消费,比如现在很多音乐、音频,这种内容可能未来都收费,这个是智能音箱可能是很重要的消费场景,所以也是一个内容的入口。还有就是智能家居控制的入口,因为你很难想象,每个空调本身自己放远场识别的语音识别系统跟它交互,或者每一个电视、音箱,每一个电饭煲、扫地机器人都配备远场的语音交互非常智能的服务。我觉得智能音箱可能是从一个中心,它背后去控制各种设备。5.百箱大战竞争点在哪里?(李志飞)有的人拼性价比,硬件供应链能力比较强,打低价,把市场搞的很乱,或者说别人都没路可以走;有的拼智能,语音交互做的不错,全部都是自己的系统,可以更快、更准、对话更深,这个可能是我们比较重要的一个点;有的人是说,有内容生态,有音乐、FM、相声各种东西,这个打内容;有的可能是打渠道。所以现在确实没有一个选手全都具备了,当然市场上确实可能有那么3-4家,每一个都有自己稍微比较强一点的地方,可能拿着这个点不停地打。6.有了语音,我们还需要屏幕吗?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智能音箱不带有屏幕,依靠语音交互,据外媒报道,Facebook正在研发一款更加注重视觉画面交互的音箱,配置一块15英寸的触摸屏幕。(李志飞)从产品的角度,我一直觉得智能音箱这种100%靠语音交互的产品是很难做好的,一定得有一个屏幕的出现。但是屏幕是跟电视绑定,还是自带,或者必要的时候把手机打开,这其实是一个可以值得探讨的问题。我反而相信,智能音箱可以上智能手机的屏幕,在有必要的时候,还是打开手机做一些操作,这可能是比较渐进式、现实的解决方案。智能电视作为智能音箱的屏幕,我觉得是不太靠谱的。电视是一个很重的设备,我打开它会觉得,把这么大的一个屏幕一打开,就是为了控制一个空调或者怎么样,我觉得这个事情完全不makesense(没有意义),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交互方式,所以我不认为它会成为最主要的音箱屏幕的辅助形式。当然,音箱可以跟智能电视交互没什么问题,但是更多是以使用电视场景的时候,我通过音箱控制。而不是说我为了控制空调,我跟智能音箱说了一句话,智能音箱把电视打开,电视显示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最后我看到什么东西,这个是不太现实的。7.入口是唯一的吗?很流行的设想是,智能音箱将控制整个家,难道真的只有这一个入口吗?(李志飞)从软件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入口是统一的。只不过硬件的载体是什么?是单一的音箱还是两三个音箱,或者在各处有不同的设备?首先,我认为,不会是唯一的设备,但我也不同意每一个设备都会有自己远场语音交互的能力。因为成本方面不合理,比如加50元或者100元给空调做远场语音交互,就为了控制开关温度,我觉得这是非常没有道理的事情。这是现在亚马逊、Google都在思考的问题。可以就选小设备,在花盆里,无处不在,有很多的模组。然而,是一个新的设备形态,可能就贴在面板上,放在花盆里、卧室的墙上,这种有一个特色,其实我们今天定义的屋里(远场语音交互)是不是有必要?因为可能房间有8个设备,我走到哪都有。8.国内智能音箱的需求量大吗?(李志飞)首先,短时间内达到什么千万级别的量,很难。今年整个市场差不多能达到100万的出货量。我觉得智能音箱这种形式要分软件和硬件两个层面来看。第一,从软件的角度来说,无论智能电视还是路由器、空调或者墙上的一个钟,成为一个入口设备,我觉得都比较类似。每个房间可能形式都会不一样,在厕所有可能现在像梳妆镜一样的魔镜成为最主要的载体,在客厅是音箱,在卧室可能是钟或者是挂灯有关的这种,所以这种是有可能会变化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尤其对我们这样的公司来说,我们还是把这个软件、交互AI作为最核心的东西。所以,市场硬件更多是我们的一个载体,我们找到一个大家能够接受的一种形式。9.智能音箱能在国内普及吗?宋少鹏认为,中美音乐欣赏以及家庭环境的差异,导致智能音箱在国内的发展路径不可能照搬美国的。我们身边的消费者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智能音箱?中美消费者对于音乐消费的DNA是不同的。美国音乐消费从听收音机开始的。收音机是什么呢?收音机是电台、radio,一个一个电台播放的是按照曲风、曲目、歌单所排列的音乐,所以我们认为北美的音乐消费DNA是源于流媒体。中国的音乐消费者最初接触音乐源于80年代初期的改革开放,港台的音乐以盒带、卡带的形式大量流入内地。大家首次接触音乐是精美的盒带、完美的印刷,包括封面、歌词,打开之后、欣赏完这些内容,才去把它放到收录机里面听音乐。听的内容是一般是一个歌手的完整专辑,里面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曲风,还很少有合集和混编,记忆深刻的是某一个歌手或者某一首歌。所以,我们认为中国音乐消费者的DNA是源于那个时候的盒带式的播放,是一种点播式的。我们认为这就是两地音乐消费的DNA根源上的不同。这样的不同在我们两地的音乐APP上就有了体现,我们以Spotify为例子,还有QQ音乐(用户量最大的中文音乐播放器),很大的不同:1、搜索在QQ音乐始终是一级菜单,在最显眼的地方,最方便用户搜索。为什么?因为用户要点播。在Spotify上你要到二级菜单才能完成搜索的功能。2、封面、歌词我们都在非常显著的位置,非常多的视觉信息,而在Spotify这边没有。总的俩说,北美的音乐消费是流媒体式的,他们的生活中的场景处处都有音乐,音乐就在那里放着,并不需要太多地去改变它、更换它。而我们的音乐消费DNA是点播式的,需要实时确定我要听这个、我要听那个。由此导致两地的消费者对于音乐播放硬件的要求是不同的。我们认为在中国点播会是一个非常强的需求,将会是一个常态,点播会带来技术上的需求,它包括更强大的语义理解能力,更丰富、更深入的音乐知识图谱,以及更完善的音乐版权和曲库。同时,中美两地的消费者消费的场景也有很大的不同,挑两个例子来跟大家分享。1、在美国,用户使用的空调通常都是中央空调,通过每个房间的温控来控制空调的温度。而在我们家里,通常都是壁挂式或者是落地式的空调,每一个空调都有单独的摇控器,这就决定了如果音箱作为一个智能家居的中控,它对于空调的接口、控制场景和体验是不同的。2、在北美消费者的厨房是开放式的,跟客厅融入一体的厨房,这也是亚马逊Echo最最常用的一个使用场景。而在我们身边,大家都知道,厨房为你完成的是煎、炒、烹、炸,这个场景是完全不一样的。由此还可以推出很多不一样的场景,大家可以去思考,这些场景所带来的用户需求一定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认为,在中国做智能音箱,一定不能复制亚马逊Echo的路径,而是要找到我们真正消费者的需求,落实消费者的场景,来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10.距离一款电影Her那样的产品有多远?科幻片电影《她》(Her)其中的“女主角”——一款虚拟个人助理产品,给大家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但是李志飞强调,从技术实现的难度上看,它真的还只是科幻片。1、技术。从技术的角度,如果说我们去看整个技术的发展,在四年前,语音识别本身就是整个瓶颈,如果语音识别都不准,后面的理解、内容都没有有什么用?但是到今天,语音识别的技术本身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不会成为这个虚拟个人助理是不是能够被使用起来的瓶颈。而今天最大的瓶颈就是自然语言的理解。我相信大家都有一个经验,当你去调戏SIRI或者是调戏各种音箱的时候,第一轮没什么问题,当你跟它进行一个对话,你把句式换一换,或者说你再特意调戏一下它,基本上两、三轮就把它问死了,它是答非所问,或者纯粹就是“呵呵”的那种。所以这个确实是自然语言理解以及对话是我们未来两、三年遇到的特别大的瓶颈。在那之后,可能才是推荐、推理、背后的思考、理解和自己能够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出来,这是再之后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悖论,一方面计算机可以创造一个程序,可以打败世界上最牛的下棋的,无论是围棋还是象棋的棋手,表现计算机非常聪明。但是另外一方面,计算机都不能像一个5岁的小孩一样跟你进行一个正常的对话。我认为最核心的是我们今天计算机没有对物理世界和常识有建模、理解。2、用户场景角度。因为虚拟个人助理或者是语音交互要得到使用,其实就是看你有什么样的场景,用户是调戏一下就走,还是说真正有活跃度。当用户打开这个机器,每天有多少比例会用语音交互,也就是说语音交互的DAU。智能车载可能是我们未来看到最先普及的语音交互的,其次还是无线耳塞或者是智能家居,最后才是手机。
一起惠2017-08-09 09:29:56405 次
想象一下,当你走进一家超市,迎接你的是一个机器人,它向你打招呼、为你介绍店里最新优惠活动,你选完商品结账时,也是一个机器人在收银台快速核算价格并提醒你开通会员、领取优惠券……这就是三宝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之一。三宝机器人是旗瀚科技的自主研发产品,于2015进入市场,并在2016年推进至多个行业市场,目前渗透度较高的场景包括家庭、商业连锁和海关、银行等公共服务领域。机器人能为零售业做些啥?在商业连锁领域,目前最新版的三宝机器人(即三宝智慧导购机器人)可以承担吸引宾客、广告促销、导购讲解、收银助手、会员卡办理、远程看店、智慧店长等工作,主要投入各大商超、零售门店使用。旗瀚科技副总经理吴乘跃向小编指出:“在线下门店,机器人以往主要扮演吸引客流的角色,没太多实质性用处,所以无法广泛应用,更谈不上促进经营模式转型、智能商业了。但现在,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场景的融入,机器人可以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吴乘跃介绍,过去一年中,三宝被应用较多的场景包括服装、珠宝、钟表店,中高端的消费领域。这些门店客流量不会很大,但很重视顾客消费满意度,三宝在这些店面中主要扮演产品介绍、广告促销的角色,还可以进行问卷调查、客流分析、员工考勤等。在餐饮、商超、便利店这些领域,三宝的功能则包括在门店入口派发优惠券、迎宾、娱乐互动、收银、引导顾客升级会员等。三宝机器人在诺鸣珠宝店的应用三宝机器人在欧派门店的应用“总体来说,线下连锁商业主要用机器人来完成标准化、程序化、低附加值的工作。或者说,它可以处理那些现在店员们不太愿意去干的那部分工作。”他算了一笔账:1-2台机器人可以替代一个人工,每台机器人的标准价格是3万元,寿命为3-5年。所以,机器人比人工更节省成本,而且在处理相对枯燥、需要不断重复的工作上,它比人的效率更高、精确度更高,还不会感到烦躁和疲惫。当然,目前并不能达到一个门店里面只有机器人而完全不使用人工的程度。“机器人与人配合起来才是更有效的。一方面,机器人还需要人来做管理、维护,另一方面,一些更高级的工作机器人还无法完全取代,毕竟商业活动是人与人的连接。”吴乘跃谈道。PK无人便利店,机器人其实更可行?据介绍,三宝具有丰富的感知,包括触摸感知、RGB图像、3D图像、PIR人体热感、红外、声音、陀螺仪、触摸屏等;它还具备语音交互、触摸交互、手势交互、姿态交互、手机遥控等灵活的交互功能;同时,它也拥有语义理解执行、人脸识别、自主声源定位、自动充电、智能保镖策略等人工智能。目前,语音交互是旗翰科技做得比较好的技术,在跟科大讯飞、百度合作的基础之上,旗翰科技还开发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内容“知音”。同时,物体及人脸识别、机器建模也是其核心的技术。“不过,在商业连锁的应用上,其实不需要把所有高精尖的技术都堆上去。”谈及目前大家热议的“新零售+AI”概念以及无人便利店模式,吴乘跃更愿用“解决实际问题”来说明三宝机器人在零售行业的应用价值。在他看来,现在大多数高呼“新零售+AI”的项目更多的还是概念性层面、话题层面的讨论。“零售业不管怎么变革,最终想要获得的还是成本降低、效率提高、体验提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的目的也都是为此。我们的机器人没有过多去谈AI,AI只是它具备的一些能力而已。它在门店里的角色看起来没有无人便利店那么智能、玄幻,但它的的确确是在帮商家解决成本、效率等问题。”吴乘跃指出,机器人是目前一个比较好的交互载体,成本低、应用快,而且人们已被各种科幻电影教育过,对它的接受度也很高。但是,如果一个普通门店要完全采用所谓的无人模式,首先整套系统的造价投入很高,其次还需要现学整个知识体系、更新经营思维,成本会非常的高昂,而且使用起来也没那么快。他告诉小编,三宝机器人的后台系统操作非常简单,商家可以在线管理、维护各店面的机器人,可以随时向机器人一键推送最新产品介绍、营销素材,也可以随时调度不同店面的机器人并下达工作任务,还可以高效采集、分析相应的营销数据。此外,商家也能通过手机查看机器人的视频、数据,实现移动管理。不是重构,而是融入为了实现更广泛的应用,旗翰科技提出了“机器人+百行百业”的市场战略。“平台机器人”也是其区别于同行的最大的核心点。当前,市场上商用机器人普遍的应用模式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基于垂直市场需求调研,从开发立项开始就固化,如餐饮机器人;第二种是从若干重点商用市场的需求提炼市场共性价值研发,落地阶段再针对具体客户的需求进行闭环定制开发。而这两种模式都无法匹配平台机器人要走的百行百业应用战略,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成为百行百业的方案专家。由此,三宝在应用模式上选择了走生态开放合作之路,依托旗瀚云及ROS向各行业应用商及开发商开放技术标准、提供机器人SDK开发工具及服务文档,让开发者可以结合场景需求,在三宝平台基础上自主开发所需的人工智能服务应用。“我们提供机器人解决方案,并不是要去重构这个行业,而是考虑如何把机器人产品融入到它们原有的体系中,去促进经营模式的转型。而只有通过开放,才能让三宝机器人真正进入百行百业。”吴乘跃谈道。三宝税警机器人在地铁提供服务的三宝机器人此外,小编了解到,目前,除了在商业连锁领域的应用之外,三宝机器人在家庭和行业定制这两大领域也有不少应用案例。比如,应用于海关的智慧海关机器人“小海”(珠海已上线使用了,广州、南宁等地正计划引入),应用于税务的三宝税警机器人,应用于医疗的三宝智慧医疗机器人,应用于农业的“呱呱”农业机器人,应用于金融业的智慧银行机器人等。
一起惠2017-07-14 09:40:39369 次
7月底,居然之家的无人便利店EATBOX就要正式落地东直门和世纪金源。从此前测试的版本看,该BOX将会有脸部识别、重量传感、摄像头、RFID等技术配置,与缤果盒子相比多了入门的人脸识别身份验证。EATBOX第一次进门需要扫码自拍做身份验证,以后直接刷脸就可以入门“人脸识别的好处是第一次身份验证后,以后直接脸部识别开门,比扫码来的更便捷,对人的精准ID识别将来做大数据变现的价值也更高。但大数据是个长远价值,数据要积累,然后要建模分析才会有变现能力。”居然之家集团旗下怡食家超市总经理安利英称,EATBOX还仅在测试阶段,最后商用规模化的不一定必须配备人脸识别,毕竟人脸识别的技术成本比其他扫码开门的方式贵一倍。据EATBOX技术提供方透露,EATBOX也在测试其他的传感器辅助物品的识别,但目前其他物品的识别技术都太贵,没有RFID适合商用落地。RFID的缺陷是后端运营成本很高,需要对所有商品自己编码贴码,是个并不技术感的事儿。因此,EATBOX也在测试图像识别物品,未来将替代RFID,便于下一步的规模化铺设。在支付方面,EATBOX也在测试刷脸支付,但该技术的准确率只要不是百分之百,就存在信任安全感的挑战,在商用上也只能采取谨慎测试。与传统便利店相比,安利英称一个BOX一次性的投入也就传统便利店一个店7个人一年工资的1/3,即便销售额只有其1/4,在人力成本涨速这么快的大势下,极具有竞争力。“BOX打重度垂直细分领域,首先铺居然的店里,但目标还是市场化的商业密集区。”安利英称,EATBOX如果只在居然的店里,店面分散,配送成本高,不符合便利店效率要求。测试的第一个门店里选品有拖鞋,是不是很独特小编了解到,EATBOX只是居然之家零售板块的一个形态,今年1月居然之家已上线大型商超怡食家,打造边走边吃边逛的场景,产品定位中高档,并提供门店的线上外卖。目前,怡食家超市在北京有两家,均位于居然之家内。也上线了微商城、PC站,正在测试APP,外卖售卖的产品有生鲜、盒饭等品类。此外,居然之家旗下原本做跨境进口业务的海品猫全面转型做食品贸易,主要以进口食品代理和自有品牌为主。“我在BHG工作17年,擅长做进口。”在安利英的规划里,贸易公司是居然之家零售板块的内容,是一个买手,承担着打造自有品牌IP的重任。围绕内容,安利英在整合便利店、大型商超等渠道,构建一个完整的零售业态。“我们现在在全国搭建网络,大店相当于我们的一个孵化中心,配备区域运营,代表着体验和后端的仓储物流,有了大店的网络,便利店、自有品牌就都可以配套进去。”安利英还在研讨开一个生活美学馆,尝试一些新的展示形态塑造品牌。“选品还是带有一定生活美学的概念,我自己比较小众,比较挑剔。”做了多年零售,安利英想塑造的是有品质的品牌,渠道只是达成目标的手段。安利英告诉大家居电商圈,考虑到西南、华南消费形态的巨大差异,居然零售业务开店的目标主要集中在把华中、华北地区做透。“无人便利店现在大家都在拼速度”,休闲范儿的安利英也在马不停蹄的打节奏,试图在奔跑中串联起各个形态,形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零售业务,而不是只在居然之家的店里尝试。2017年,居然之家将实现市场销售600亿元,居然之家董事长汪林朋五步走的战略里,“家庭大消费生态圈”排在第四位,从家居商场跨界快消品,居然之家也想赶一赶新零售的浪潮。
一起惠2017-07-13 09:15:59312 次
7月3日消息,国内商用可规模化复制的24小时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Bingobox)在今日宣布完成A轮系列融资,融资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该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启明创投、源码资本、银泰资本等机构共同参与投资。缤果盒子2016年8月开始在广东中山地区进行项目测试,2017年6月初落地上海,开始针对一线城市的大规模人流测试。在超过十个月的试运营期间,缤果盒子接待顾客数万人,用户复购率接近80%。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徐炳东认为缤果盒子是新零售领域的创新尝试。启明创投合伙人黄佩华认为无人便利店将会是一个创新的切入点,“缤果盒子通过移动互联网和新技术改造了线下实体便利店的成本结构,让这个模式能够更快速地进行复制。我们非常看好并相信这种创新对接上传统的供应链能力。”对此,缤果盒子的创始人及CEO陈子林表示:“无人便利店首先是便利店,必须满足高频发生的基础民生需求。‘低成本’和‘高稳定’这两点的同时满足,是真正促使无人便利店从概念视频落地为‘用户购物场景’的关键。”缤果盒子方面表示,零售业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SCM(供应链管理)。在供应链方面,缤果盒子已与全球十大零售商之一的欧尚集团达成合作关系,后者将调动其供应链及全球渠道资源,与缤果盒子共同完成华东区域的无人便利店的铺设及全球业务落地。另一方面缤果盒子建立了自有供应链品牌“倍便利”,希望提供快速辐射全国、个性化SKU解决方案。谈及技术储备,陈子林表示:“零售解决的是人与消费品之间的关系,无人零售用以搭设两者之间桥梁的最佳介质是人工智能。我们组建了深度学习专家团队,研发针对零售行业的商品识别和分类算法,目前已实现了超过200类商品的准确识别。计划今年8月推出规模化商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而关于扩张计划,陈子林则称,缤果盒子已做好了大规模量产的准备,预计一年内可完成5000个网点的铺设。
一起惠2017-07-04 09:31:45483 次
一带一路所涵盖的市场众多,并不是每一个市场在这个时期都有非常不错的投资回报率的。对此,出口电商和亿邦研究院的Victor整理了一带一路电商市场的相关数据,希望大家能在此寻找到合适自己的“商机”。一带一路涵盖的市场多大?“一带一路”涵盖亚太、欧亚、中东、非洲地区等,包括65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4亿,占全世界人口的63%,经济总量超过20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0%,这些国家大多数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据悉,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具体涉及的国家市场如下:东盟10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文莱和菲律宾;西亚18国: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希腊、塞浦路斯和埃及的西奈半岛;南亚8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和不丹;中亚5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独联体7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中东欧16国: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马其顿;优秀市场代表根据2015年相关数据显示(数据来源:ppro),在一带一路上比较优秀的市场代表有:东盟市场: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为主要市场,电商规模分别为16亿美元、25亿美元和24亿美元。南亚:印度市场为主,电商规模为193亿美元。西亚:土耳其(70亿美元)、阿联酋(29亿美元)、沙特(26亿美元)、埃及(14亿美元)、以色列(21亿美元)为主要市场。独联体:俄罗斯(139亿美元)、乌克兰(22亿美元)为主要市场。中东欧:波兰(74亿美元)、捷克(36亿美元)、罗马尼亚(16亿美元)为主要市场。电商基础概况从整个一带一路的电商情况上看,目前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的互联网渗透率为40%,智能手机普及率约为50%,而电子钱包使用率较低,少于10%,信用卡普及率则为19%。(数据来源,imf,ppro)总的来说一带一路电商市场特点如下:1.国际巨头与本地平台的竞争与融合正发酵:如东南亚市场阿里收购了本土平台Lazada,中东市场亚马逊收购了Souq等。2.支付物流是个坎:货到付款为主;信用卡普及率低、物流配套落后、电子支付起步。3.模式简单:主要以B2C为主,电商服务(如代运营、营销、ERP)是大缺口4.中企和沿线国家合作模式:基建(如华为和中兴)为主。贸易短期以中国商品输出为主。重点电商市场机遇及挑战(排名不分先后)1.东南亚市场整个东南亚地区有6亿人口,几乎相当于中国的一半,但目前为止,东南亚的网络零售占比仅为1%。根据市场调研公司Frost&Sullivan的数据显示,东南亚地区B2C电商营收将从2015年的112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252亿美元,年增长率达17.7%。在东南亚电商中,目前来华招商的电商平台主要有Lazada和Shopee。其中,Lazada去年3月公布其年销售额规模为13亿美金,Shopee在去年12月公布的年GMV则达18亿美金(注:Shopee所属市场为泛东南亚市场,包含了台湾地区市场),这也意味着,中国卖家能占有最大的销售份额不超过40亿美元,而且目前东南亚市场本地卖家仍属多数。蛋糕很大,但不代表着做跨境电商的卖家都能抓住机遇。其中选品和本地化成为东南亚市场一大难题。从产品上看,对于过去在欧美市场已经有所布局的出口电商卖家,“经验”二字或成为其弱势。“东南亚人群网购的产品品类跟中国淘宝网购人群很像,因为都是亚洲人。所以有些卖家单纯把本身做亚马逊平台上面的产品复制过来东南亚电商上其实并不是非常有效的。”Shopee跨境业务总经理Hans告诉出口电商,卖家需为亚洲市场做针对性的产品开发和包装。当然,对本身就做中国市场的天猫卖家而言,东南亚的产品契合度可能是他们的一大机遇。2.俄罗斯市场据EcommerceFoundation2016年8月发布的最新报告,俄罗斯2016年电商交易规模预计将增长5.3%,达到216亿欧元,跨境网购份额从2015年的29%增至2016年的35%。根据eMarketer的调研,2016年,俄罗斯跨境网购的主要来源国中,中国占比52%,可见中国的产品在俄罗斯还是很受欢迎的。其中物流和支付成了俄罗斯市场的两大难题。据移动营销服务商Yeahmobi发布的《全球电商咨询——俄罗斯篇》报告显示,俄罗斯电商实体货物交易中,80-95%的付款采用货到付款方式,电商也必须提前准备好付款机制来应对。同时,俄罗斯国土面积庞大,要将物品送给分布在1707.5万平方公里地域的1.47亿人口,无论从时间或成本来说物流都是个不简单的任务。而从通关来看,在俄罗斯市场,正规途径出口反而是最省心省钱的方式。与以往某些言论如“灰关可以得到更多利润”相反,灰关会让通关更复杂更绕,还烧钱。“灰关是按照最高标准去执行,收费按照贵的那档来做的,如汽车配件,正规通关都是按照百分之几的费用来收关税,这对于汽配来说不算什么,但是本来仅需20多元的运费到灰关这儿包税运输会收到50多元。”eBay汽配大卖家黄建文在走访俄罗斯市场后跟出口电商谈及他对俄罗斯市场的印象。3.印度市场据eMarketer预测,2017年印度电商零售销售额将达375亿美元,到2020年,该数字将达到794亿美元。而印度通过数字平台购物的消费者也将会从2017年预计的1.99亿人增长到2020年3.52亿人的规模。也就是说在3年内印度B2C电商的消费群体会近翻1.8倍。印度市场已经是中国邻近地区中预期市场容量最大的电商市场。这也吸引不少互联网巨头争相投资该市场。如今年4月腾讯、eBay以及微软等就共同投资印度电商Flipkart;今年3月初,阿里旗下蚂蚁金服联合赛富向“印度版支付宝”Paytm投资2亿美元;5月,Paytm也公布已获得软银14亿美元投资,后者在本身也是印度第三大电商平台Snapdeal的最大股东,拥有超过30%的股份。因为各巨头们的入局也让跨境物流在印度市场变得越来越艰难。在开发新兴市场之时,跨境电商卖家通常会采取直邮的方式来把产品从中国把产品运到消费者手上,因为这就不需要再新市场备货,免去产品水土不服滞销的烦恼。然而,据专供土耳其和印度市场的全和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林世豪表示,印度市场用户对时效要求非常高,因为类似Flipkart、Amazon印度等当地电商已经培养其用户今天下单两天后就收到货物的习惯了。目前,快件到印度时长大概为7到15天,邮政渠道到印度的时长大概20到30天,均比用户习惯的两天要长的多。所以走B2B2C的海外仓模式实现更快的物流体验更符合消费者的期待。可是,要实行B2B2C模式,则意味着要进行商业清关,而在印度,本身跨境贸易的税负是非常高的。林世豪告诉出口电商,目前印度税率成本大概是75%到85%。也就是说,100元的产品,向印度海关申报时,缴税成本高达75到85元,这个成本是非常高的。4.土耳其市场据相关市场调研数据表示,2016年土耳其网络零售额高达79亿欧元,人口7800万左右,均GDP超过1万美元,电商用户1500万,本土电商网站超过1.6万家。在土耳其市场中,税是最头痛的难题。据了解,土耳其对一般贸易进口产品征收五种税费:海关关税、货物税、民众住宅基金税(针对鱼类产品)、特别消费税、增值税。其关税结构分为五种:从价税率、从量税率、混合税率、复合税率和形式税率。自2015年5月起,土耳其对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非欧盟国家的部分产品提高了关税税率,产品包括箱包、家居用品、家用电器等。而据专攻土耳其和印度市场的全和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林世豪表示,土耳其关税缴纳的规则会经常改变,税率也会经常变化。这些规则变化通常都是出于本国工业保护目的,所以有时这些规则并不会预先通知,突然一个新政出现就改变了。
一起惠2017-06-30 09:36:11555 次
百世物流于2017年6月26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招股书,拟融资7.5亿美元。其将在纽交所或纳斯达克全球市场上市,目前尚未做出决定。资料显示,百世物流由谷歌中国前联席总裁周韶宁在2007年创建,目前在中国运营着400个配送中心,并分别在美国和德国设有三个和一个仓库。百世物流今年也将国际物流业务扩张到了澳大利亚、日本和泰国。其最大的业务板块是快递(截止2017年3月,占营收比重64.5%),其次是快运(截止2017年3月,占营收比重17.2%)、供应链管理服务(截止2017年3月,占营收比重9.5%);除此之外,百世旗下还有店加、优货(整车物流交易平台)、金融、云等业务。截至2017年3月31日,在全国已建立了678个运作中心和420余万平米的仓库及转运中心(其中,百世供应链管理有290个基于云的订单履行中心;百世快递有63个枢纽、153个分拣中心和23000个配送站;百世快运有69个枢纽、103个分拣中心和4000多个配送站)。该公司拥有9000多全职员工和上万个认证加盟商及合作伙伴,仓储配送网络覆盖全国。2016年9月,百世物流宣布融资7.6亿美元,彼时公司估值达30亿美元,高盛集团担任公司顾问,中国光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百世物流为领投方。同年11月曾传出消息称百世物流计划于2017年赴美IPO。百世物流称,公司目前股东包括复星国际、软银中国资本、阿里旗下物流公司菜鸟网络以及世界银行私营部门投资机构国际金融公司。百世物流其他现有股东包括周韶宁、富士康、高盛旗下私募股权投资部门等。其中第一大股东阿里巴巴持股23.4%(并持有百世快递70%的股份,菜鸟网络董事长童文红、阿里巴巴副总裁陈俊是百世物流的董事),第二大股东百世物流创始人周韶宁持股14.7%,第三大股东CREntities持股11.3%,第四大股东IDG持股6.2%,菜鸟网络持股5.6%。营收方面,根据招股书显示:百世物流2017年Q1快递收入为20.95亿(3.04亿美元),同比2016年的9.78亿元增长114%;百世物流2017年Q1货运收入为5.57亿元(8104万美元),同比2016年的2.35亿元增长137.2%;百世物流2017年Q1运营亏损4.28亿元(6221万美元),净亏4.22亿元(6141万美元);2016年,百世物流总营收约为12.85亿美元(约合87.87亿元人民币),净亏损约为1.98亿美元(约合13.5亿元人民币)。2015年,百世总营收约为52.56亿元,净亏损为10.59亿元。2014年,百世总营收约为30.66亿元,净亏损为7.18亿元。百世物流合并后损益表2016年,百世共处理约21.66亿个快递包裹、298万吨快运件;其供应链业务共处理1.2亿笔订单(收入包括自营云OFC的订单履行服务收入如仓库管理、仓库内处理、订单履行、快递、快运和增值服务,以及运输服务收入如来自于货物到工厂、仓库、分销商、商店、终端客户等地的运输);为便利店提供B2B供货服务的店加业务则累计获取约25万客户、处理约68.77万笔订单,并于2017年5月收购了连锁便利店沃沃(目前共有277家门店)。作为背靠阿里的物流公司,百世快递大部分营收来自淘宝和天猫。而相比于已经上市的三通一达,百世物流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业务多元化,以及科技含量——百世开发了各种软件系统和APP,为不同类型的参与者提供集成解决方案:例如——其春雷路由引擎收集的数据可用于优化快递、快运的路线规划;运输服务供应商用优货APP竞标整车需求;掌柜APP由快运站点管理人员使用,提供即时调度监控、账户结算、报告和客户关系管理功能……此外,百世也在三个OFC内使用了42台AGV(其曾投资AGV创业公司快仓),在分拣中心有36条自动分拣线。
一起惠2017-06-27 09:15:28438 次
6月20日消息,ofo小黄车今日宣布,与中国电信和华为共同研发的全球首款共享单车NB-IoT“物联网智能锁”,开始正式应用到ofo的小黄车上。昨日下午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还与ofo投资方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展开了一番争论,争论的问题之一正是ofo小黄车智能锁不智能的问题。今日ofo即宣布启用首款物联网智能锁,时间选择相当玄妙。据ofo小黄车介绍,接下来新款的ofo小黄车智能锁将通过全新研发的物联网技术提供服务。据了解,ofo小黄车、华为以及中国电信的此次三方合作中,ofo负责智能锁设备开发,中国电信负责提供NB-IoT物联网的商用网络,华为负责芯片方面的服务。据了解,NB-IoT具备三大特点:一是覆盖更广,NB-IoT信号穿墙性远远超过现有的网络,即使用户深处地下停车场,也能利用NB-IoT技术顺利开关锁;其次是可以连接更多设备,NB-IoT技术比传统移动通信网络连接能力高出100倍以上,也就是说,同一基站可以连接更多的ofo物联网智能锁设备,避免掉线情况;三是更低功耗,NB-IoT设备的待机时间在现有电池无需充电的情况下可使用2-3年。马化腾昨日与朱啸虎的一番对话中,提到了一个观点,“双向通信才算智能”,马化腾甚至评论称,“天天都可看实时数据,街头表现无非是堆了一堆哑巴终端”。马化腾和朱啸虎的争论引起众多关注后,知乎上有位程序员网友的文章也被翻出来。这位程序员近日发布了一篇文章《真实操作验证ofo智能锁全过程》,经过层层拆解研究,最后发布结论:ofo小黄车所谓的智能锁,算不上真正的智能,充其量是披着智能外衣的伪智能。文章中直指,ofo智能锁单车其定位功能是基于移动蜂窝网基站的三角定位,精准度偏差太多;而且电池在高温下很容易出现问题,甚至出现锰离子溶出现象,污染环境不说还属于一次性电池。至于智能锁动态密码,经多次验证一直未变。据ofo小黄车方面介绍,今日开始全球正式启用的物联网智能锁性能强悍。据了解,NB-IoT具备三大特点:一是覆盖更广,NB-IoT信号穿墙性远远超过现有的网络,即使用户深处地下停车场,也能利用NB-IoT技术顺利开关锁;其次是可以连接更多设备,NB-IoT技术比传统移动通信网络连接能力高出100倍以上,也就是说,同一基站可以连接更多的ofo物联网智能锁设备,避免掉线情况;三是更低功耗,NB-IoT设备的待机时间在现有电池无需充电的情况下可使用2-3年。今天ofo小黄车还对外宣布提高押金,由99元增加至199元。至于提高押金的原因,ofo相关人员透露,目前正在建设全新的智能信用体系,用户日常的用车习惯和信用评级都会成为押金的参考系数。新用户收取199元押金,是这套信用体系的一部分,因为新用户还没有积累足够的信用行为,需要一段时间的使用来加入信用体系,之前的老用户押金还是99元。
一起惠2017-06-21 09:11:53461 次
下楼没看到快递员,不要太意外哦!机器人送货,不再是个传说。今年的“6·18”,卖的不只是商品,还有各种各样的黑科技。呆萌机器人送快递来了6月1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京东配送机器人首单任务执行。京东配送机器人从人民大学的京东派出发,自如地穿梭在校园的道路间,自主规避障碍和往来的车辆行人,安安稳稳地将货物送达目的地。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后台已通过京东APP、手机短信等方式通知客户货物送达的消息。看到不是快递员来送货,收到快递的中国人民大学的李姓同学很意外。不过他在宿舍楼下还是顺利通过点击通知短信中的链接,打开配送机器人的货仓,取走了自己的包裹。与配送员相比,配送机器人所具备的高负荷、全天候工作和智能等优点,将为物流行业的“最后一公里”带去全新的解决方案。然而,“6·18”的黑科技不只是配送机器人,为了防止与其他购物节一样出现爆仓的情况,京东无人仓中,多种类型的物流机器人正在紧密高效地配合完成分拣、搬运、拆码垛等仓储作业流程,保障快递以最快的速度送到购物者手中。电商造节剁手族乐意买单电商企业愿意投入大量资金研发黑科技保障消费者的体验,是因为消费者对于各种造节促销也乐此不疲。以河南为例,河南在京东平台的消费额进入了全国前十。除手机、空调、笔记本电脑外,洗护类产品甚至奶粉品类也挤进热销榜前五。洗护类产品与奶粉首登河南人大爱“TOP5”,是因为河南辣妈这支神奇消费队伍力挺“6·18”。
一起惠2017-06-19 09:22:46427 次
毒眼刚刚见到在公司门口派发快件的顺丰小哥。小哥憨直地讲述了他眼里的顺丰菜鸟之争。“天猫的要求太严了,具体到小时,如果没按时送到,可能会被投诉,公司也会打电话催着派送,影响其他的订单配送。”小哥可能觉得严苛,毒眼则洞见了未来——菜鸟要做到物流的信息化、流程化、标准化。菜鸟要改造物流就是通过数据对系统流程的改造,最终达到极致。未来对快递员的要求将来会越来越严苛,精准到秒,因为“兢兢业业”数据和机器做出了精准到秒的判断。反而是人会觉得累,人会懒惰。马云不久前刚刚说到,要让未来中国一天可以承接10亿包裹——去年天猫双11一天的包裹量是6.75亿。我们现在看到的双十一单日爆棚,可能只是马云看到未来的日常。十亿包裹跋山涉水,穿街过巷,将是一幅什么景象?在这条满载“订单数据”的高速公路上,可能蕴藏着很多创新机遇。站在这个角度去看,顺丰和菜鸟到底是谁断了谁的接口不重要,因为原因大家都猜得到。数据对于一家公司的重要性越来越为凸显,那些传统企业也不再是为了提升业绩而置自己数据于不顾的傻大黑粗,不言而喻,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战略在接下来的推行中一定会遇到类似的阻力。如果说电商之战是让传统零售和网络购物发生对立,那么数据之战也一定会引发类似的冲突。也就是今后会越来越多看到在“云”方面站队的情况,比如顺丰,今天苦恼的是选择腾讯云还是阿里云?明天也许就是在京东云和亚马逊云之间踌躇?精明如顺丰者,在菜鸟建立的时候,就没打算跟着其他几家快递巨头一起玩进去。这样的智慧和前瞻似乎已经预示了今天的撕逼。不管此事如何收场,顺丰菜鸟之争已经预示了未来企业的走向:或者成为一家拥有庞大数据量并能对此数据有极强运算能力的公司,或者把数据交给第三方,使用第三方的服务,融入到公有云的体系内。顺丰这样的一家年营业收入570多亿、净利润40多亿的上市公司,单单通过航空运输一年内就消化了超过百万吨快件的快递巨头,并不能说没有数据。同理,其他的几家快递龙头企业数据量也绝对是庞然大物。但是,毒眼必须指出的是,顺丰的数据和其他任何一家传统公司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因为它的数据是存储在一个封闭的体系内,如果没有淘宝、菜鸟的支撑,它可能不会这么快做到一件事——在线化。按照阿里巴巴集团CTO王坚的看法,“大数据不是因为大而产生的价值,而是因为在线上而产生了价值,因为数据从此可以在更大范围流动它产生的价值,这是真正的数据带来的巨大变化。”也如同马云最新言论“未来几年内,要把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言外之意,阿里巴巴这样一家互联网巨型航母,各项业务所产生、积累的大数据未来一定会丰富阿里的生态体系,同时让生态蕴含的数据产生新的价值,再反哺生态,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循环逻辑。因此,用菜鸟的逻辑去审视快递行业,每家公司只是其物流数据生态链上的一环,或者一条线,即使顺丰这条线不在线,也并不影响菜鸟网络的运转。如果用阿里巴巴的逻辑去审视全人类,那整个物流业也只是其数据生态链上的一环,或者一条线。这也是为什么阿里巴巴开始强调“去电商化”。毕竟电子商务仅仅涉及到商品、交易、支付、物流,顶多再渗透到上游的供应链、分销、生产制造(最近又有S2b的概念抛出)的数据链条,未来还有更广袤的市场等待阿里巴巴来收割。去电商化,只是接入到更多商业甚至非商业场景数据的开端。当然,你可以不接入阿里云,也可以不接入菜鸟,但你不可能成为一个不在线化的公司,这也是为什么没有战队到阿里系的队列,顺丰也一样会选择腾讯云。顺丰显然不想只是作为一家纯物理式运作的公司,它必须是在线的。哪怕中断了阿里的数据接口,用户依然可以在顺丰微信公众号来完成下单动作。由此可见,未来的传统公司,想要关起门来建造自己的数据王国,看上是极难成功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服务就在横亘在前面,传统公司从技术上无法完成超越,就必须搭上这趟列车。毒眼预感,未来数字化战争将无比惨烈,那些没有搭上快车的企业,已经被远远丢在身后。而全副武装的公司,则在数字化的世界里展开肉搏和厮杀。这个时候,如果还在纠结于数据安全性,那简直像看待火车会不会重出轨道一样的传统眼光。未来是没有隐私的世界,数据商用是注定的,是防不胜防,也是无需防范的。这不是道德的问题,也不全是商业壁垒的问题,而是人类必须迎接全新的时代——放弃小我,拥抱大我。《1984》的预言正在发生,只不过,监视人类的不再是“老大哥”,而是商业巨擘。人类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每发一次自拍照,都是为互联网贡献数据;每骑一次单车,也是为大数据添砖加瓦。如同毒眼深爱的梁文道老师说过的,不用等到别人来侵犯,人们已经越来越爱暴露自己的隐私。我们每一个人集体地去窥看每一个人的隐私,这就是我们这个年代。没有隐私的时代,数据是真理,算法是走向真理的最佳途径。注:来源:毒眼商业,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
一起惠2017-06-02 09:02:41516 次
5月13日消息,日前,打车软件Uber在缅甸举行了发布会,宣布其将在仰光市(缅甸首都)率先推出叫车服务。另外,Uber目前也正在向当地政府寻求合作,以促进私家车商用的顺利进行。据悉,Uber当前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城市开展业务,而缅甸则是Uber在全球市场中进驻的第76个国家。而在Uber之前,缅甸就已经出现了几家可提供打车服务的应用。其中,缅甸本地按需租车应用OwayRide已经运营超过一年,主要在仰光和曼德勒提供打车服务,截止今年已拥有5000多名出租车司机。据悉,该应用隶属于缅甸在线旅行社集团Oway,除OwayRide外,该集团旗下还有提供国内机票、酒店、公交和跟团游服务的OwayTravel。而在今年4月,“缅甸版Uber”HelloCabs也曾宣布获得新一轮百万美元投资,该应用大约拥有1000辆出租车,它计划于今年将这个数字增加到1940辆,同时还将推出拼车服务。另有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公司今年的营收目标为1160万美元。同样发生在4月,新加坡打车应用GrabTaxi也进入了缅甸市场。GrabTaxi于4月在仰光试运行,结束后将根据反馈以及当地消费者的特有习惯等进行调整。在仰光试点成熟后,GrabTaxi也打算将服务扩展至其他城市。此外,还有消息表示,印尼打车应用巨头Go-Jek也将缅甸作为其区域扩张计划的一部分。尽管打车应用越来越丰富,但由于当地手机软件打车服务还不够成熟、移动网络速度较慢、司机回复速度慢等原因,导致大部分人还是习惯在路边打车。而据外媒报道,在缅甸打车可能是这样的:需要讨价还价,而非以公里数计算费用;此外,你打到的出租车可能没有安装空调甚至是安全带,因为大多数车都是如此。尽管,打车应用目前对缅甸来说还相对新鲜,不过,随着Uber的进驻以及Go-Jek稍后的动作,缅甸打车应用之战或将一触即发。
一起惠2017-05-15 11:48:18405 次
41-60/108 记录3/6 页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