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国美电器商城>文章列表
国美电器商城
江西又一本土连锁品牌——“腾达电器”或将易主。记者从多个消息源处获悉,国美电器本月初与腾达电器在北京签署了相关收购协议草案,国美电器将以3.5亿元价格,收购江西的区域性家电连锁商——腾达电器。4月13日,记者在腾达电器南昌未来谷店门外看到一则告示,上面写着“腾达·国美合作”的字样,并称于4月11日~15日闭店盘点,暂停营业。记者昨日分别致电国美和腾达江西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已获悉收购事宜,但具体方案尚未公布,如何合作还不清楚。腾达电器停业或被国美收购13日,一则“腾达电器被国美收购”的消息在家电市场掀起波澜。消息源称,早在4月3日,国美电器与腾达电器已经在北京签署了相关收购协议草案。4月11日开始的3-4天时间内,腾达电器旗下所有门店停止营业,进行盘点和交割。腾达电器江西市场部傅经理向记者表示,他们接到的通知是,已经和国美签订了相关收购协议,全省所有门店都在收购范围内,至于价格多少,他并不清楚。目前公司工作人员都在正常上班,人事暂时还没有变动。当天上午,记者走访了位于南昌市的腾达电器未来谷店、广场南路店等多家门店。记者看到,未来谷店大门紧锁,透过玻璃窗能看到不少家电仍摆放在店内。门外张贴着一则“温馨提示”,上面写着“腾达·国美合作”的字样,并称于4月11日~15日闭店盘点,暂停营业。记者从国美江西市场部了解到,目前双方应该还在商谈一些细节,作为上市公司,具体收购方案国美电器将会以财报和公告的形式对外公布。有消息显示,早在今年春节之前,市场就传出腾达电器董事长傅志杰在与国美电器接洽“收购事宜”,最初估价曾高达8亿元左右。不过,由于过去两年间腾达电器自身经营出现变化,导致欠债太多,最终国美电器将收购价格压低至3.5亿元。一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双方的洽购过程中,国美电器曾只想收购腾达电器旗下的一些市区门店,但遭到腾达电器的拒绝,最终双方达成对江西腾达电器所有门店的收购协议。深耕江西19年旗下门店超百家公开资料显示,腾达电器1996年创立于新余,现有门店超过百家,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是江西省本土规模最大的、最具发展实力的电器连锁服务企业之一。2010年,在完成江西二三级市场战略布局的基础上,腾达联动全省所有门店,开始“合围”南昌。同年5月20日,腾达电器南昌店正式开业,同时宣布腾达电器总部迁至南昌,全面进军省会市场,一举完成了全省连锁布点的格局。2012年,腾达电器董事长傅志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腾达电器在深耕江西市场的同时,还将逐步进入全国市场,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腾达电器的营业额进入百亿俱乐部。扩张迅猛、上马房地产致企业亏损?对于原本在省内经营势头迅猛的腾达电器来说,为何突然落得被国美电器收购的“光景”和“地步”?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一方面是由于腾达电器近年来一直想谋求上市,从而获得更大的经营资本。所以采取了“规模化扩张”的经营模式,在短期内过度追求规模化扩张,从而造成了一段时间内的经营利润下滑。来自腾达电器上游家电供应商的消息显示:过去两年来,腾达电器的主营业务一直处在亏损阶段状态。在主营业务亏损的同时,腾达电器还在进行多元化扩张,过去几年来还进入快速扩张的房地产市场。不过,最近两年来随着全国范围内的房地产市场受到政策调控,腾达房地产项目也受到了挤压和冲击。本土品牌缘何频频易主?事实上,本土品牌被外地企业收购,在江西省并不是第一次。从2011年开始,每年都有本土知名企业被并购,涉及零售、啤酒、房地产、珠宝眼镜等行业。比较有名的案例包括百盛收购南昌太平洋购物广场,华润万家收购洪客隆,百威英博并购南昌啤酒等。为何一个个原本风生水起的本土品牌,纷纷选择外嫁“易主”?南昌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尹继东分析认为,一方面这些企业做大后并没有做强,对本身产业的前景缺乏信心,套现为王;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者的眼光问题,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和当下的成就,忽略了品牌长远性发展,导致在运作时战略布局失误或是太过局限,而限制了自身的成长。有的则是当品牌稍微稳定,具备了良好的消费者基础,就开始大规模地多元化运营,从而背离了品牌发展规律。“除了江西本土企业自身发展的原因之外,外地资本‘抢滩’江西市场也是本土品牌频频被并购的主因。”他说。记者了解到,在被并购的江西企业当中,多数企业名称或者产品被雪藏。此次腾达电器被国美电器收购后,这一本土品牌还会保留吗?腾达电器一位内部人士认为,有可能会沿用国美收购上海永乐电器和北京大中电器的做法,以“国美腾达”作为门店名称,“毕竟腾达还有一定的品牌价值。”
一起惠2015-04-15 09:12:28667 次
我们6月份的毛利率比正常月份少了三分之一。”回顾刚刚结束的6月电商大战,国美在线董事长牟贵先在7月10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采访时透露了这一数字,“接下来7月份的整体活动降幅比6月份还要大,我们的各项投入会远高于6月。”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在6月国内电商的集体狂欢中,国美在线用户关注度增幅达445%。虽然在6月份获取很好的增幅,但相比天猫、京东已经形成的流量黑洞,国美的差距还很大。进入7月后,国美在线启动了“最强会员月”的活动,希望在7月再夺回一些“风光”。目前天猫、京东、苏宁并没有跟进的意思,只是按照常规进行暑促。已经被京东、苏宁甩在后面的国美在线,7月独秀到底要抢什么?7月谋变搏出位相比其他各大电商的暑促,国美这次的力度的确最大、最猛,牟贵先预估会比6月份的资金投入更多。比如,万余台特价机放量销售,全场满减、返券、抽奖、秒杀等多重让利优惠,全场总计让利10亿元,可谓国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促销。由于没有其他电商的跟进,国美的促销活动颇有些独角戏的感觉。“我们需要证明自己。”牟贵先认为国美的强项在于供应链的整合,特别是家电的供应链,“电商未来的竞争是长期低价,而这背后则是供应链的竞争。”基于“供应链竞争”的思路,国美此次虽然是全线促销,但在家电品类上动作最大,也最有底气,“有些品类我们供应链能力比较弱,我们就不去‘吹’,比如家纺、服装。”牟贵先透露,国美在线正在整合家装家具、艺术类商品、快消品(食品、酒水)等品类的供应链,“一年之内基本可以完成5至6个品类的布局。”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国美正在布局的品类,其市场还没有绝对的老大,属于冷门。由此可见在电商圈子里找不准定位的国美,有点急于证明自己的意味。其实在2012年的多次价格战之后,业内一直都在呼吁电商精细化运营时代的到来。对于此次大促的目标,牟坦言:“销售额应该会比6月增长30%。不过我们更在意会员的感觉,希望会员在体验方面有良好提升。”对于电商长线的竞争趋势,牟认为,国美只有在5个方面做好,才有机会慢慢获得一席之地。其中3个是电商领域最热的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O2O,还有两个是国美自认为未来竞争的关键点:供应链和服务。“如果未来这5项中我们有2~3项能够做到行业第一,其他两项做到行业中上,那么我们就可以进入行业前三了。”修正5年战略在外界看来,国美、苏宁两家电零售业寡头在向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国美显然落后了。而在已经初步完成的电商排位赛上,国美也没能获得优势席位。相比而言,苏宁向互联网的转型更决断,更加不留退路。正如李彦宏今年振聋发聩的一句话:“互联网正在从一个行业变成一个产业,从垂直变成水平,对于所有的非互联网行业都在进行渗透和改造、重新定义。”苏宁已经对电商业务的规划提升到公司整体层面,而不是简单的线上、线下业务的结合。反观国美则在电商领域略显犹豫。国美最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电子商务部,但一直没有做出明显动作。在2010年京东开始全面发力后,国内电商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而国美那一年9月公布的5年发展战略(至2015年),是将实体门店作为战略中扩张的主要方向,显然这是低估了互联网带来的冲击,也低估了京东、苏宁在电商领域的能力。牟贵先认为,国美电商暂时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起步晚,“但从去年年底我们把国美电器商城和库巴进行整合,代表我们电商战略开始逐步清晰。”2012年底,国美电器发布公告,对未执行完的5年战略进行修正,对实体门店和投入部分做出重大调整。在电商发展部分,国美电器将电商业务提升到与实体门店一样的发展高度,并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伴随着网站整合完成和战略的重新修整,国美在线才算正式进入“角斗场”。谈及线上、线下业务之间的关系,牟贵先告诉记者,国美现在也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战略来考虑,而他本人则作为线上、线下业务的一个连接轴。牟贵先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与刘强东、李国庆等人的气质完全不同。不可否认,刘强东、李国庆作为掌门人,本身就是其公司竞争力的一部分,更是互联网企业必备“利器”。在这一点上牟贵先很清楚自己的性格,“这些方式我不是不懂,只是不愿意这样去做。”牟贵先认为,自己的思想已经很互联网化了,但对于互联网领域的一些游戏规则还难以完全接受。通过国美7月独秀可以看出,国美今年重新出发之后,基于自己的位势重新制定了竞争策略。不过天猫、京东、苏宁近两年已经走得太快,国美想要后来居上并非易事。
2013-07-15 20:57:241104 次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