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天猫医药>文章列表
天猫医药
6月2日消息,6月1日,天猫618正式开售,阿里健康天猫医药增长迅猛。数据显示,天猫618开场6分钟,医药健康板块销售额破亿;10小时6分钟,成交额超去年全天。阿里健康发布的数据显示,疫情相关健康商品销量暴涨。天猫医药口罩开场10分钟成交额同比达到100倍。阿里健康天猫疫苗行业,开场仅6分钟销售额超过去年全天,开场7小时销售额即超过去年618全期。健康保健也备受人们的重视。数据显示,参茸贵细开场9分钟成交额同比增长109%,保健用品开场10分钟成交额同比增长112%,膏药贴(器械)开场12分钟成交额同比增长115%。据《电商报》了解,阿里健康成立于2015年8月,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大健康平台。据该公司近日发布的2020财年(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年业绩公告显示,阿里健康运营的天猫医药电商平台商品交易总额(GMV)超过835亿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天猫医药电商平台的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1.9亿。
一起惠返利网2020-06-03 10:36:55779 次
说到阿里健康大药房其实大家应该都是非常清楚的,就是阿里巴巴集团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一个旗舰平台了,它的前身是天猫医药馆,其实简单来说就是阿里集团有一个专门卖药的地方,价格可能比起药店里面的要便宜一些,但是这就让很多买家疑惑了,便宜的药会是真的吗,如果遇到假的可以退货吗,该怎么退呢?阿里健康大药房是阿里旗下的一个品牌,它的退货退款方式和淘宝退款退货一样,大家在进行购买药品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淘宝网进入到阿里健康大药房首页,然后选择要买的产品下单付款,这个时候在我的订单里面就会显示你所有的订单,然后找到要退款的订单,确认收货的下面就会申请退款的字样。然后点击申请退款,这个时候在订单前面会有选项,然后勾选订单,再点击确认退款货品,之后就是填写退款的原因了,这里要注意的是要选择是否需要退货,然后填写退款说明,点击立即申请退款即可,当然如果你要退款的话一般是需要先和商家协商的,协商好了之后商家会给你地址,填写地址商家才能收到退货。这里还要注意的是,阿里健康大药房退货的话一般邮费会自己付,还有就是阿里健康大药房的产品一般都是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的,只能选择普通的退货申请,他们保证是正品,成活十倍赔偿,并且有药师咨询,如果你是有天猫积分的话可以兑换急速退款,否则的话就只能慢慢等了。其实阿里健康大药房的产品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靠谱的了,他们有专门的的产品追溯体系,医药电商、医疗服务网络和健康管理等领域都比较成熟,药和平常的消费品性质是不太一样的,不说老百姓自己,就是国家都非常重视,所以如果能在阿里上面开了药房的都是经过了严格审核的,是有后台保障,有实体店铺支撑的,所以大家可以选择性的再上面购买一些常用药,不常用的肯定是需要经过医生建议在医院购买的了。
2019-05-15 09:38:007320 次
说到阿里健康大药房其实大家应该都是非常清楚的,就是阿里巴巴集团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一个旗舰平台了,它的前身是天猫医药馆,其实简单来说就是阿里集团有一个专门卖药的地方,价格可能比起药店里面的要便宜一些,但是这就让很多买家疑惑了,便宜的药会是真的吗,如果遇到假的可以退货吗,该怎么退呢?阿里健康大药房是阿里旗下的一个品牌,它的退货退款方式和淘宝退款退货一样,大家在进行购买药品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淘宝网进入到阿里健康大药房首页,然后选择要买的产品下单付款,这个时候在我的订单里面就会显示你所有的订单,然后找到要退款的订单,确认收货的下面就会申请退款的字样。然后点击申请退款,这个时候在订单前面会有选项,然后勾选订单,再点击确认退款货品,之后就是填写退款的原因了,这里要注意的是要选择是否需要退货,然后填写退款说明,点击立即申请退款即可,当然如果你要退款的话一般是需要先和商家协商的,协商好了之后商家会给你地址,填写地址商家才能收到退货。这里还要注意的是,阿里健康大药房退货的话一般邮费会自己付,还有就是阿里健康大药房的产品一般都是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的,只能选择普通的退货申请,他们保证是正品,成活十倍赔偿,并且有药师咨询,如果你是有天猫积分的话可以兑换急速退款,否则的话就只能慢慢等了。其实阿里健康大药房的产品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靠谱的了,他们有专门的的产品追溯体系,医药电商、医疗服务网络和健康管理等领域都比较成熟,药和平常的消费品性质是不太一样的,不说老百姓自己,就是国家都非常重视,所以如果能在阿里上面开了药房的都是经过了严格审核的,是有后台保障,有实体店铺支撑的,所以大家可以选择性的再上面购买一些常用药,不常用的肯定是需要经过医生建议在医院购买的了。
一起惠返利网2019-02-25 09:44:341420 次
2016年是医药电商企业不同寻常的一年,尽管第三方平台售药叫停,仍有不少企业在年报中宣布盈利的好消息。但作为医药电商巨头的阿里健康没能传来捷报。阿里健康今日发布了2017年年报(截至2017年3月31日),财报显示,2017年阿里健康营业收入4.75亿元,较上年增长739.4%,毛利1.87亿元,毛利率为39.4%。收入来自医药电商业务和产品追溯平台服务。2017年度亏损2.09亿,亏损净额9833万元。将重要数据整理如下:自营医药电商业务营收2.91亿元公告显示,截至2017年3月31日,阿里健康来自医药电商业务线的收入总额达到人民币3.79亿元。毛利1.01亿元,毛利率为26.7%。去年7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叫停第三方药品销售,作为三家拥有平台售药资质之一的企业阿里健康“天猫医药馆”于8月完全停止药品在线交易。为应对政策变化,据了解,2016年7月阿里健康以1680万元完成了对“五千年大药房”的收购并快速开展自营业务。根据财报数据,从去年8月开展自营业务,截至发布财报7个月的时间B2C医药业务收入为2.91亿元。占医药电商收入的76.78%。拟注资10亿元互联网健康保险公司还没建起来2016年4月,阿里健康发布公告称,阿里健康科技(北京)、中国太平、太平人寿、阿里巴巴(中国)技术、上海云锋、鱼跃科技及深圳百业源共同订立发起人协议,一起成立阿里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从事互联网健康保险相关业务,公司拟注资人民币10亿元。其中,阿里健康拟出资5千万元,阿里集团出资1.5亿元、中国太平出资2.1亿元、太平人寿出资4千万元、鱼跃科技出资2亿元、深圳百业源出资1.5亿元、上海云锋基金出资2亿元。截至今年3月31日,发起人协议尚未完成,合资公司也尚未成立。O2O联盟合作药店增至2万家2016年5月,阿里健康联合百佳惠苏禾、德生堂、百草堂、康爱多等65家连锁药店成立“中国医药O2O先锋联盟”。财报显示,O2O先锋联盟合作药房2万余个,200多家线下连锁药店开展合作。据了解,今年阿里健康收购药品批发企业礼和医药,开始布局医药供应链集采分销业务,从上游供应链接入,结合用户大数据,为下游商家提供优质价廉的产品。阿里健康还为药店先锋联盟制定了「四通一达」的标准,即会员互通、服务互通、采购互通、商品在线线下互通、O2O快速到达。码上放心增收70.2%2016年6月,阿里健康退出“码上放心”追溯平台,最初旨在打造第三方药品信息追溯平台。截至2017年3月31日,已有包括药品、食品、滋补品行业在内超过5000家企业入驻码上放心平台,药品生产企业数超过中国药品生产企业总数的一半。财报显示,产品追溯平台业务收入为9631万元,较去年增加了70.2%。毛利8626万元,毛利率为89.6%。市场推广费用增长40%销售及市场推广增加40%达1.13亿元,此乃主要由于本集团对于新业务适当加大了市场推广力度。增加了在市场推广中投入的人工成本、差旅和推广材料等。产品开发支出较上年增加42.6%达1.09亿元。其他业务发展怎么样?阿里健康完成600万次在线医药健康咨询服务。395个城市超过200万消费者购买了“滋补中国”计划的产品。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有712个在天猫平台上实现滋补品的网络销售,其中销量位居前20的贫困县总成交额约人民币6.51亿元。2016年10月,阿里健康与枝江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共同开启了互联网分级诊疗项目。在此次试点中,阿里健康承担技术方案的设计和解决,建立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将枝江市4家公立医院9个专科,7家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和185家村卫生室(小区卫生服务站)连接在平台上,实现了区域医疗机构互联互通,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截至今年3月31日,互联网分级诊疗试点平台已覆盖枝江市全市。
一起惠2017-06-27 09:12:03486 次
5月19日早间消息,阿里健康今日宣布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股份认购协议,阿里巴巴集团将天猫平台“蓝帽子”保健食品在线业务注入阿里健康,阿里巴巴持股比例将从约37.9%上升到约45.8%。根据公告披露的股权认购协议,阿里巴巴集团将价值38亿港币的天猫医药平台“蓝帽子”保健食品在线业务注入阿里健康。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集团在阿里健康的持股比例将从约37.9%上升到约45.8%,投票权将从之前的约54.0%上升到约59.8%。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注册或备案的保健食品,会获得带有注册号或备案号的健康食品标识,其专用标志为天蓝色,呈帽形,在业界被俗称为“蓝帽子”。公告显示,截至2017年3月31日止的财政年度,注入业务有超过950名商家在天猫医药平台销售蓝帽子保健食品,年度活跃买家超过1181万名,“蓝帽子”保健食品业务成交额约人民币27.72亿元。交易完成后,阿里健康将获得天猫医药平台上的“蓝帽子”保健食品商家的业务合同关系,为其提供包括入驻、品牌营销、技术支持等一系列增值服务,并收取佣金。公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财年,该项业务为天猫平台带来的佣金收入达人民币6227万元。阿里健康认为,此次收购将给公司带来三大收益:进一步确保公司发展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医药保健旗舰平台;可以将更广泛之电商商家纳入到医药保健在线社群从而丰富生态,并与公司医药电商业务、智慧医疗服务、产品追溯平台服务这三大业务板块形成有机互补;及获得更稳定的可持续收入增长。2016年4月,阿里健康就曾发布公告表示,正在与阿里巴巴集团探讨将保健食品、膳食营养补充食品以及传统滋补营养品业务注入阿里健康的可能性。今年3月14日,阿里健康再度发布公告宣布,继续积极寻求收购天猫保健食品在线业务的事宜。此外,阿里健康5月17日刚刚发布2017财年业绩,在截至2017年3月31日的财年内,集团录得收入人民币4.75亿元,毛利人民币1.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9.4%和392.8%。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人民币2.08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92亿元增加8.36%。财报同时披露,医药电商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3.79亿元,已成为现阶段阿里健康的主要收入来源。
一起惠2017-05-20 09:54:45323 次
无论平台商家是否乐意,天猫的自营医药生意已经越做越大。而与此同时,原本自营的医药电商百洋商城却开始对外招商,扩充类目,向平台化发展。日前,百洋商城正式对外发布了平台招商公告,除了医药保健类目之外,玩具/文具、孕婴童、美妆个护、食品等类目也在其招商范围内。根据招商文件,百洋商城开放平台收取的费用包括三部分:平台使用费、技术服务费、保证金,其中平台使用费首年免费。(图:百洋商城部分类目收费标准)据悉,百洋商城的合作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一件代发”,主要针对玩具/文具、孕婴童类目;另一种是采销合作,主要针对美妆个护、食品、城市服务、海外购等类目。其实百洋商城自营的商品中,非医药类的产品就已经占据了不小的比例。例如,孕婴用品的销售比例约达20%,跨境产品的销售占比约为10%,保健食品及其他销售占比约10%。之所以要进行类目招商,百洋商城CEO廖光会解释称是为了扩充类目宽度,增加商品数量。“医药电商的核心还是电商运营技术和模式,离开了药品类目,我们还要生存与发展。由于品牌基因与运营定位,在母婴、家居、日化、营养等类目上,百洋商城有着先天和先发优势。”廖光会说道。他强调,百洋商城这次招商首先只招品牌商,以及非药品类目卖家,医药零售类商家不在此次招商范围内。入驻的商家需要有成熟的品牌或成熟的电商运营经验,以及电商物流支持系统。廖光会表示,百洋商城从2015年就一直坚持官网系统及平台建设。在近两年内部署了一系列的自建流量体系。为了构建官网流量,百洋商城做了不少社交化的尝试,例如用户分享返佣机制,以及与网红合作引流等等。据官方介绍,其近日通过与13位网红合作引流,使平台的一款玻尿酸微针贴日销售额达到35万元。廖光会介绍称,目前百洋商城下载用户超过1320万,注册用户100万,日活用户30万。医药电商向全品类扩张,百洋商城并非行业内第一家。国内医药连锁巨头一心堂的电商也早就开始全品类布局:生鲜食品、母婴、个护美妆、运动户外、汽车用品、家用电器甚至本地生活……一心堂完全按照全品类的节奏在搭建官网。而在国外,医药电商的百货模式最典型的标杆是“连锁之王”沃尔格林,除了销售药品,沃尔格林还提供化妆品、个人护理、食物等日用百货,整体上更像超市。“我们未来会更像商店,而不仅仅是药店。”廖光会这样描述百洋商城的未来形态。
一起惠2017-04-17 09:33:55468 次
如果你是天猫医药馆常客(当然希望你不是),近期打开的页面或许会让你以为走错了地方,因为这次变脸确实有点大——无论是天猫首页左侧的医药健康类目导航条,还是天猫首页的“医药馆”入口,导向的页面都指向了“阿里健康大药房”,而非原有的商家林立的天猫医药馆平台。这意味着,天猫医药类商家的流量结构将发生变化:原来“医药馆”的中心化流量直接导向自营药房,其他商家未来将更大程度上将依赖天猫主站搜索。(图:天猫首页的两个医药馆入口,都直接导向阿里健康大药房)(图为:现在进入天猫医药馆后页面)(图为:原来进入天猫医药馆后页面)并不意外的调整对于上述变动,联系到阿里健康董事、天猫医药馆总经理康凯,其回应可以归纳为两点:一、虽然天猫首页“医药馆”的入口不再呈现其他医药商家,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天猫的二级类目导航、天猫搜索等方式购买其他药店的产品。二、保健滋补品、医疗器械、成人用品等品类仍在天猫医药馆正常运营销售。而天猫平台的其他医药商家似乎还未对这个变化有太大反应,有的甚至还没发现这一调整。一位天猫医药馆的商家透露,其昨晚在商家群接到了小二的通知,称医药工业企业(品牌商)未来可以与阿里健康大药房合作,尝试“店中店”的方式运营,而对于药店类的商家,则未做其他说明。医药商家之所以反应比较平淡,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早有心理准备。从国家药监局叫停第三方电商平台售药、阿里健康开自营药房后,医药馆商家就在逐步感受着流量向阿里健康自营药店倾斜。走到现在这一步,已经不在意料之外。留给医药电商的,还有什么空间?政策上受限制——OTC不能在线交易,流量上又被拦截,最近半年不少天猫医药商家的日子不太好过。“阿里健康大药房旗舰店上线以后,在OTC类目相对其他商家几乎是碾压性的优势。由于OTC销量几乎集中到了阿里健康大药房,之前给我们供货的不少药企现在合作态度都不那么积极了。”一家药店的天猫负责人这样说。那么,留给这些商家的,还有什么空间?有的主攻保健品、医疗器械、成人用品。既然OTC已经基本是阿里健康大药房的天下,那其他商家的发挥空间自然只能存在于这几个“泛医药健康”类目了。而且,这也是阿里健康大药房目前没有涉足的类目——阿里健康大药房主要销售OTC药品和少量保健用品(如口罩、按摩器、足浴盆等),保健食品、医疗器械、成人用品几乎不碰,或许是有意给其他商家留下了“生存缝隙”。有的开新店、投怀新类目。据了解,也一些医药类商家已经或者准备在食品、滋补等类目开设新店,避开医药类目的种种束缚。当然,做强自有电商平台也是不少商家的战略选择。对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来说,做大自有电商平台也是目前环境下的一条出路,尤其是在国务院规定取消互联网药品交易C证审批后,药品零售企业自建医药电商的门槛已经降低了不少。平台与商家的微妙情绪阿里健康大药房或许是过去一年天猫医药馆里最强悍的“踢馆者”。上线之后一路开挂,在OTC类目一骑绝尘。而与此同时,阿里健康“既当裁判又当选手”的尴尬身份、阿里健康大药房所获得的压倒性流量优势,都让天猫医药馆其他商家颇有微词——而商家之所以又不愿将冲突放大,一方面是因为“人在屋檐下”的处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从政策压力的角度能理解阿里健康的无奈选择。2016算得上是医药电商发展极为尴尬的一年,经历了诸多的变数之后的2017年,如何重新审视流量结构,如何布局医药和医疗,提供怎样的商品和服务,都是摆在从业者面前的必答题。
一起惠2017-02-10 09:59:51679 次
10月27日消息,上线不到一年半,葵花药业旗下的天猫旗舰店把所有药品都下架了。有消费者反映,葵花药业在天猫的官方旗舰店内,包括儿童用药、妇科用药、其他药品等在内的所有药品都已经下架,显示“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商品”。除此之外,该店铺内的保健类产品(“大健康类”)均跳转到葵花药业旗下的其他天猫店或者淘宝店。通过登录葵花药业天猫旗舰店,发现上述情况属实,而且其客服一直处于离线状态。据了解,葵花药业在淘宝、天猫主要有3家店铺,分别是:葵花药业官方旗舰店(天猫)、小葵花母婴旗舰店(天猫)、葵花药业健康品官方店(淘宝)。其中,葵花药业官方旗舰店经营着药品和保健品,而后两者主要以母婴、保健类产品(如钙铁锌咀嚼片、益生菌、红糖姜茶等)为主。目前,小葵花母婴旗舰店还正常运营,而葵花药业官方旗舰店的药品均已下架,葵花药业健康品淘宝官方店下架了钙铁锌、益生菌类产品,只剩下少量产品SKU,如加湿口罩、退热贴、花露水、家庭药箱等产品。对于旗舰店下架药品的原因,联系了葵花药业相关负责人,但其表示不方便对外披露任何消息。资料显示,葵花药业从2015年6月份正式试水电商,在天猫医药馆开设葵花药业官方旗舰店。同年8月份,葵花药业正式上线京东官方旗舰店。目前,葵花药业的京东旗舰店主营退热贴、口罩、钙铁锌咀嚼片、益生菌等非药品,均能正常交易。此外,葵花药业还在今年9月份与1药网达成了渠道合作,为后者进行药品100%品牌直供。目前,1药网平台自营的葵花药业OTC产品能正常购买,处方药产品需要咨询药师后购买。一位医药电商行业人士介绍,葵花药业属于在医药工业领域对电商比较积极的品牌。一直以来,与服装、化妆品等类目不同,在医药电商扮演主要角色的都是渠道商,品牌商并不直接面向消费者。汇仁、迪巧、东阿阿胶、欧姆龙等企业算是少数直接在天猫开店的品牌商,因此,葵花药业去年在天猫、京东开店,其实是挺大的突破,也受到较多关注。2015年年报中,葵花药业曾提及“大电商战略”以及“在药品零售领域实现互联网+”,也是在当年,葵花药业正式上线电商业务板块。不过,截至目前,葵花药业未曾在财报中透露其电商业务的具体业绩。从整体业务数据来看,葵花药业的利润有增长放缓,甚至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葵花药业实现营收约30.3亿元,比上年增加11.6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07亿元,比上年增加1.82%。而在最新发布的第三季度报告中,葵花药业的利润下滑颇为明显。数据显示,葵花药业Q3营收约达5.9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48万元,比上年同期降低347.5%。通过咨询了葵花药业健康品淘宝官方店客服,对方称,之所以下架了保健产品,是因为“在更换证照,正在审核期”。
一起惠2016-10-27 09:05:12729 次
10月9日消息,近期,天猫医药馆的部分滋补品纷纷打上了“滋补中国”的绿色标识。这一细节背后,是阿里健康一个新战略的启动。日前,阿里健康在杭州正式发布了“滋补中国品牌战略”,宣告将带领滋补品行业转型升级。阿里健康方面介绍称,“滋补中国”是天猫医药纳入阿里健康生态后,针对中国滋补品行业转型升级所推出的首个品牌战略。据悉,由阿里健康和天猫医药共同推出的“滋补中国”品牌计划,是与辽宁、吉林、宁夏、云南、山东、浙江、安徽等省份的滋补品核心产区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同合作进行。而同仁堂、东阿阿胶、百花等品牌均已加入其中。阿里健康方面介绍,在天猫首页搜索“滋补中国”四个字,就能快速找到有天猫官方授权打标“滋补中国”字样的滋补品:枸杞、虫草、燕窝、阿胶、石斛、参类、三七、蜂蜜、鹿茸,基本涵盖了目前较受市场欢迎的滋补品类。登录天猫手机客户端搜索“滋补中国”,则会出现滋补中国的专题页面,除了推荐的优质滋补品外,还为消费者提供滋补养生知识介绍、体质测试等功能。当消费下单者购买“滋补中国”字样的滋补品,收到的滋补品外包装上将有滋补中国的统一标识。此外,阿里健康在发布会现场联合康美药业、盘龙云海等品牌商家正式启动“滋补中国追溯体系”。“双十一”期间,天猫“滋补中国”频道将上线“码上放心”专区,便于消费者选择购买赋有阿里健康追溯码的滋补品,扫码即可掌握滋补品的采摘、加工、生产等相关信息,获得更多知情权。以首个入驻“码上放心”平台的滋补品盘龙云海三七粉为例,消费者购买后,收到的快递包装内会放置扫码的提示页,并且每瓶外包装上也将标注“码上放心”的二维码。消费者只需使用淘宝、天猫和阿里健康等手机APP扫一扫,即可查看产品身份编码、产品参数和使用说明。点击扫码结果页面上的全程溯源可控按钮,将出现盘龙云海三七粉在云南文山州种植基地的天气情况、土壤湿度和温度、采收状况、加工过程和成品储存等信息,每个环节都配有相关图片和负责人姓名等详细资料。
一起惠2016-10-10 08:59:09679 次
8月1日消息,今日天猫医药馆正式关闭在线交易功能,所有药品必须通过提交需求,最后货到付款。而没有签订货到付款(COD)协议的部分店铺,被暂时关闭了药品展示,其中包括老百姓大药房旗舰店以及一心堂大药房旗舰店等。一心堂医药电商事业部总经理刘黎峰告诉说:“一心堂跟随天猫步骤开展工作,所有工作正在推进中。”截至发稿前,一心堂旗舰店已经恢复了部分药品展示,但仅展示了约120个SKU,而在天猫医药馆的平台上,一家药房的正常药品展示数量在600~800之间。业内人士告诉说,是因为一心堂的部分商品没有按标准划分,所以暂时被下架了。而老百姓大药房OTC药品类目仍然处于被关闭的状态。天猫医药馆对关闭部分药品类目的解释是,“新签的信息展示补充协议在评估中,会综合考量商家的各项指标,分批签署。”据了解到,上周五开始天猫医药馆开始与商家进行协调,开放了之前设定的处方药门槛,商家签订了COD协议后,就可以直接申请开通处方药的销售。但是签订COD给不少小商家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天猫医药馆一位商家告诉说,采用货到付款以后,运费升高了不说,退货率也会随之升高。据了解,根据新版GSP第177条规定,“除药品质量原因外,药品一经售出,不得退换。”“药品退货需要严格验收才能回库,不合格的只能报废。一般的商家并没有报废资质,还要去指定单位鉴定,费用约为4000元每吨。”该商家告诉说。有业内人士表示,COD会直接拉升成本,况且非处方药的客单价本来就很低,足够让那些线上药房商家头疼一阵子了。至此,第三方B2C售药平台试点正式退出医药电商行业。据了解,2013年11月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95095医药平台为试点单位,开展全国首家互联网第三方平台上的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随后八百方、1号店也获得试点资格。今年5月28日,天猫医药馆向商家发布通知,称为执行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通知,天猫医药馆将对药品类目商品进行紧急管控措施,要求商家即日起勿再发布销售药品。6月1日1号店也收到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转达的通知,也将停止相关药品的销售。7月下旬1号店医药馆停止了药品类目的在线交易,改为货到付款交易方式。紧接着7月29日,天猫也宣布停止药品类目在线交易,8月1日正式执行。
一起惠2016-08-02 08:51:07629 次
7月14日消息,日前,天猫首次对外发布了《天猫医疗及健康服务行业标准》,虽然目前该类目的商家、提供服务项目并不多,但行业标准的发布已经释放了天猫将其“做大”的信号。据注意到,“医疗及健康服务”隶属于天猫医药保健类目,目前入驻的医疗机构有70多家,包括爱康国宾、慈铭体检、和睦家以及爱尔眼科等,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体检、口腔、产后恢复、基因检测、眼科、美容、妇产、慢病管理、体重管理、儿科、营养膳食以及中医养生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类目下,阿里健康还开设了自营的官方旗舰店——这种做法在阿里巴巴体系内,非常罕见。据悉,目前阿里健康天猫旗舰店主要提供的是公立医院的体检预约服务,以及少量医美服务。一直以“卖货”为强项的天猫,“卖服务”的号召力咋样?据了解到,在天猫医疗及健康服务类目下,体检类平价服务的预约量最高能达到600左右(以689元的爱康国宾某款体检套餐为例,其月销售量为582),而价格更贵的口腔、齿科以及美容医疗服务,单次服务价格上万元,销售量大多维持在个位数,甚至是0。如瑞尔齿科30000元的种牙洗牙等服务,月销量为7;瑞丽医疗美容12888元的玻尿酸美容服务,月销量为3。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天猫之所以开始有意识规范和强化医疗健康服务类目,一方面可以让天猫医药类目从OTC被禁售的阴云中尽快走出来;另一方面也可以与支付宝、阿里健康配合,慢慢啃食医疗市场。目前,除了天猫,“阿里系”直接与医疗机构合作的平台还有支付宝和阿里健康。其中,支付宝专门开发了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合作的医疗机构能实现在线挂号、缴费以及在线问诊。就在不久前,支付宝还高调与复兴医药达成合作,合作的一个重要协议就是复兴医药引导集团成员医疗机构使用支付宝未来医院解决方案”。而阿里健康与医院的合作明显更加深入,最典型的案例是其与武汉市中心医院合作的互联网医院。这一项目涉及到远程问诊、电子处方,以及对医药电商至关重要的处方药在线销售。在“医药分家”的大背景下,阿里健康与医院的这一深入合作明显也更有底气,试图从民营医疗机构下手,形成示范,进而倒逼公立医院的变革。
一起惠2016-07-14 08:49:48749 次
6月15日消息,日前,情报通发布了《4月天猫医药馆TOP30商家销售额及环比增幅》。数据显示,在4月份,在天猫医药馆前30家旗舰店中,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的有8家。其中康爱多以5474.62万元销售额稳坐冠军宝座。据悉,此次销售排名的前五位分别为:康爱多、百秀、醉清风、壹号大药房和七乐康,各自的环比增幅依次为1.07%,-2.93%、-10.86%、-9.13%、-9.71%。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绝大多数的店铺出现了销售额环比下降的状况。数据显示,排名前30的各商家的销售额环比增幅整体有小幅度的下跌,而跌幅超过20%的有健一网、嘉定、老百姓、德生堂、大参林、国大、昂生、金康。其中,排名17的德生堂跌幅为38.18%,跌得最狠。有分析指出,4月份环比之所以跌幅明显,一个原因是3月份的促销活动结束后带来的销售回落。在销售额环比增幅一片跌的情况下,都市大药房、同仁堂山西、先声再康却有超过10%的增幅,增幅分别为17.23%、10.39%和26.26%。据了解到,具体到细分类目,在OTC药品类、医疗器械目录中,康爱多和壹号、健一网等药房优势明显;在计生用品目录中,醉清风居首位;在隐形眼镜/护理液目录中,百秀占据首要位置。而从医药类目的销售额同比情况来看,OTC药品和隐形眼镜/护理液两大类目的销售额增幅较大,分别为48.67%和52.11%。据观察,排名第2的百秀主打隐形眼镜/护理液产品,排名第3的醉清风销售的主要为计生用品。
一起惠2016-06-15 08:51:49577 次
4月21日消息,今日凌晨,嘉事堂发布了2016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一季度嘉事堂营收约为24.24亿,同比增长42.4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446万元,同比增长43.39%。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嘉事堂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亏损约达2.8亿元,而去年一季度嘉事堂的经营现金流为26亿元,同比减少752.92%。对此,嘉事堂公告做了如此解释:营收同比增长42.45%,主要因为一季度公司医药及医药器械批发业务快速增长所致;而经营现金流大幅减少,嘉事堂公告解释为因北京实行阳光采购招标,公司为获得更多优质品种及更低采购成本,提前支付了供应商货款所致。事实上,据了解到,近五年来,嘉事堂的年度经营现金流一直“捉襟见肘”。不过据查看了其5年来的营收和净利润,发现从2011年开始,嘉事堂的营业收入以每年30%的增幅快速增长,2015年其增速达47.16%;而在净利润方面,从2012年开始,嘉事堂净利润增长快速,2013年和2014年增速甚至一度分别达99.62%和75.20%。其实从嘉事堂营收、净利润持续增长,而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的走势来看,也反映嘉事堂近年来的扩展经营情况。事实上也是如此,从2013年开始,嘉事堂就开始对北上广深等城市主要医疗零售商进行大量收购,目前其销售网络已经覆盖全国30多个城市。在电商业务方面,据了解到,近年来,嘉事堂也在着力拓展电商渠道的销售。就在不久前,嘉事堂还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医药电商业务已与阿里健康、京东医药开展合作,天猫医药馆亦在公司电商发展布局的考虑范围之内。对于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嘉事堂也在其Q1季报进行了预告。据了解,2016年1-6月,嘉事堂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亿至1.26亿元,同比增长20.00%至40.00%。据了解到,嘉事堂主要从事医药零售和医药批发业务,同时兼顾医药物流的第三方配送业务。
一起惠2016-04-22 08:48:17794 次
3月31日消息,在创立医药电商“康爱多”5年后,王燕雄于近期选择离职,引发行业对医药电商的又一轮担忧(此前,国内已有包括健一网、老百姓网上大药房、阿里健康、好药师、金象网、海王星辰、七乐康等在内的多家医药电商高管相继离职,一时间,医药电商未火先衰的声音开始蔓延。)日前,王燕雄在卸任康爱多CEO后,首次透露了其新身份——投资人。在沟通过程中,王燕雄几乎不谈康爱多,更多的话题落在了其新创立的投资公司,以及其投资方向和投资理念。据悉,王燕雄再次出发创业的公司名为“赢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于2015年底,目前主要是私人资金,主要面向大健康领域做早期投资。“医药、健康是一个长期有投资机会的行业,但投资的方向也不断在变。”王燕雄告诉说。他透露,未来其对医药行业的投资将主要看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王燕雄称,医药是一个受政策影响非常大的行业,很多政策将带来新的机会,比如医生多点执业、医药分开等等。他认为现阶段来看对行业影响最大的政策是医生多点执业。目前医生注册内容包括专业注册和执业地点注册,未来可能逐步注重专业注册,对执业地点的约束越来越小。而对于投资的逻辑,王燕雄介绍,其主要看几点:一是公司核心定位、公司基因;二是行业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要警惕现在很多公司发现的“伪需求”;三是盈利能力,即到底能否赚钱,不能赚钱的模式,在他看来都是“伪生意”。资料显示,康爱多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2011年8月,康爱多平台正式上线。2014年9月,康爱多以3.5亿人民币被广东太安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2015年双十一,康爱多以6000万销售额成为天猫医药类目冠军。2015年,康爱多整体含税销售额接近10亿元。
一起惠2016-03-31 09:22:111008 次
关于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的争议还在发酵,现在争议的焦点转到了阿里健康作为药监网运维者,还在做“数据生意”。2月24日,19家药品零售连锁公司也再次发表联合声明认为,阿里健康介入到药品信息监管当中,关系国家数据安全,又造成了不公平竞争,涉嫌绑架公权利用数据牟利。对此,阿里健康当晚在微博上回应称,对于不实指控公司有权诉诸法律。财新网近日报道指出,阿里健康在过去通过旗下的阿里数来宝平台向药企兜售药品电子监管网上的“商业数据”。阿里健康相关负责人2月25日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可以很明确地说,阿里健康不存在通过阿里数来宝出售商业数据的情况。”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颇受关注的阿里数来宝平台上的大部分数据类产品均已暂停服务。澎湃新闻记者在阿里数来宝官网首页上看到,数来宝所提供的应用产品,诸如药+、药路通、药葫芦等,都是基于药品流通大数据的互联网服务产品。记者通过数来宝网站上公布的电话联系到了部分技术服务的提供企业,他们证实早在阿里发表移交药品电子监管网的公告之前,部分产品就已经停止了服务,但很多人不能给出暂停服务的具体时间。一位显示公司位于北京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大约是一月以前”。“最近关于阿里使用药监码数据的争议挺多的,所以我们就暂时把业务暂停了,这个涉及到法律的问题,我们也担心会出现违规的情况。”一位来自杭州的技术服务商这样向记者解释暂停的原因。此外,他还表示,业务是否恢复、何时能恢复都要等到3月22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就药监码一事召开完询证会议之后才能确定。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业界对于阿里健康争论的焦点有二:一是,阿里健康是否涉嫌滥用药监码数据为企业谋得商业利益;其次,阿里健康正在通过“天猫医药馆”、“未来药店”涉足药品零售领域,其国家药监网运营者的身份会不会带来不公平竞争。阿里巴巴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阿里健康确实向部分药企开放了数据平台,主要功能是向企业提供自有药品品种的流向免费查询功能,以及由ISV(独立软件开发商)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增值服务。目前有200多家生产企业使用了阿里数来宝平台上的免费产品,40多家使用ISV的定制增值产品。阿里健康认为,分享数据的行为事实上符合国家食药监总局此前出台的政策规定。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10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药品电子监管工作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应进行数据共享,逐步实现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与有关部门以及企业信息化系统对接。“药品生产企业首先会向我们递交一份书面授权,阿里健康得到授权之后将该企业的自有药品数据接口开放给ISV第三方服务商,服务开通后药企能够自行上传自家药品的药监码数据,从而实现药品的流向追踪。”该工作人员说,“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只能看到自己企业的药品流向数据。”一位阿里数来宝平台产品的技术服务商向记者侧面印证了上述说法,他表示,数据来源不是阿里健康,而有赖于合作药品生产企业的自行上传。但阿里巴巴方面并没有对是否存在ISV企业直接接触未“脱敏”数据的可能性做出明确解释,上述阿里工作人员只是表示,按照常规ISV企业只需负责服务功能的开发和设计。针对财新网报道中,阿里健康向ISV企业征收数十万不等的接口使用费和年费的说法。阿里巴巴公关部的负责人表示,向ISV收取的费用分为接口使用费和押金两个部分,其中接口使用费按照企业使用数据量的比例征收,而不是按年收取。同时并没有向药企收费的情况。“对每个ISV企业技术服务费远远没有数十万这么多,连覆盖数据开放平台日常技术维护的成本都不够。”上述负责人表示。而一位阿里数来宝平台产品的负责人则告诉记者:“之前我们的产品还在试验阶段,阿里没有向我们收取任何费用。”
一起惠2016-02-26 09:14:51563 次
2月24日,有报道称部分合作方接到来自百度方面的邮件,称百度健康医药馆将于今年3月中旬下线,并将继续推进“药直达”解决方案。对此,百度方面暂无回应。对于已经设立了医疗事业部的百度而言,健康医药馆下线是其在线医疗事业发展不畅的一个信号。百度在在线医疗上布局颇多,早在2010年,百度与医疗信息平台“好大夫在线”合作,邀请上千名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进行医疗词条的编撰。2013年6月,百度自有在线医疗产品“医前智能问诊平台”上线。2014年10月,百度医生Web版上线,用户可以在该平台找医生、问医生、评价医生。2015年,百度上线了药直达,与就医160以及国内一些知名医院达成合作,2月数千万美元战略投资医护网,9月又领投趣医网4000万美元B轮融资。整体来看,百度的医疗布局以为线下导流为主线,而无论是自营还是投资,百度在医疗领域的动作都比较频繁。但是百度健康医药馆作为百度医疗布局下的一个业务一直不温不火,首先百度并未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A证,因此百度健康医药馆只能以提供药品信息以及接入其他购买平台的服务为主,体验欠佳,与天猫医药馆相比实力孱弱;其次,百度健康医药馆并不在百度医疗事业部管辖范围内,业务架构的设置导致了这一业务与整体医疗布局的脱节,多种原因共同导致健康医药馆的存在感极低。根据邮件信息,健康医药馆下线后,百度将力推“药直达”解决方案。去年4月,百度发布针对药品O2O的产品“药直达”。作为百度直达号旗下的一款细分产品,“药直达”的操作思路和百度直达号类似。药直达通过和药店合作,为用户提供药品搜索、附近药店购药服务,药店提供咨询与送药服务,后续百度接入了药给力等第三方服务商,解决药店送药问题。但百度直达号发展并不顺利,APP以及公众号等产品极大削弱了百度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流量分发能力,“药直达”若想取得想象中的效果困难重重。同时此次健康医药馆下线,百度电商梦再一次上演屡战屡败的戏码。百度曾于2008年、2010年、2012年推出不同的电商平台,但均以失败告终,2015年百度再次推出电商平台“百度MALL”,有百度内部人士透露,此次百度决心很大,该项目可能是其对电商业务的最后一次尝试。但从实际推出后的反响来看,“百度MALL”反响平平。而此次健康医药馆下线,或是本已脆弱的百度电商梦又一次遭遇失败的例证。
一起惠2016-02-25 09:19:23769 次
近日,广东康泽药业于近日发布公告拟发行不超过1000万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金额不超过2.5亿元,主要用于医药电商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连锁药店业务的拓展。康泽药业是广东一家连锁药店以及医药电商企业,全称为广东康泽药业连锁有限公司,连锁药店主要分布在广东地区。2013年,康泽药业就分别获得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B证和C证,分别有面向企业的医药B2B网站康泽商城和面向个人用户的医药B2C网站康泽大药房商城。2014年12月2日,康泽药业正式挂牌新三板,是较早挂牌新三板的医药流通企业之一。本次募集资金后,康泽药业预计将对其总资产、净资产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财务状况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2015年,康泽药业大手笔发生了多起收购,比如有成功收购重庆玉马医药有限公司、重庆瑞美臣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东莞市广济药品器械有限公司、广州市昂泰药业有限公司等。一、跨越式发展医药电商不久前,康泽药业还发布了针对2015年业绩的预告,营业收入方面2015年预计比2014年增长114%-140%,预计营业收入在9.8亿元-11亿元之间;而在净利润方面,2015年预计比2014年增长208%-233%,预计净利润在0.49亿元-0.53亿元之间。对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双大幅增长,预告指出,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医药电商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主要“2015年电商业务实现爆发性增长”,仅从其2015年上半年的报告中就可以看出,2015年上半年的医药电商批发业务(即医药B2B业务)收入达9206.81万元,同比增长了4.43倍;医药电商零售业务(即医药B2C业务)收入达2017.04万元,相比2014年上半年的12万元,有了百倍的跨越。第二、传统的批发和零售业务都有一定的增长;第三、并购也带来了业绩的增长。二、挂牌新三板好处多截至2016年1月22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共有5545家挂牌企业。2015年,医药流通行业也有多家医药连锁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比如有成都泉源堂、广东康之家等。一直以来新三板给人的感觉是流动性差,现实情况确实如此,做市成交额和成交量都相对较低,但是,挂牌新三板对于企业的募集资金、知名度和企业形象、公司规范化治理等方面都有好处。康泽药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了解,康泽药业在2015年总共进行了两次募资:2015年3月,康泽药业发布公告,募集资金9600万元,主要用于公司连锁门店拓展、B2C及B2B业务建设等项目,同时补充公司流动资金;2015年12月,康泽药业再次发布公告,募集资金9000万元,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主要用于进一步增加电商的产品资源和线下实体连锁药店的拓展。另外,康泽药业还在2016年1月6日获得广州市人民政府的新三板挂牌企业100万元人民币补贴。三、医药电商竞争激烈目前,亏钱做医药电商这是行业的常态。但是,从康泽药业2015年上半年的营业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对比,以及近期发布的2015年度业绩预告来看,康泽药业虽然跨越式进军医药电商却还能够保持盈利,这在众多的医药电商企业中着实不易。不过,与其他医药电商企业一样,康泽药业也面临着官网商城流量低、仅靠平台支撑的难题。除自身官网商城以外,康泽药业旗下的康泽大药房也入驻到天猫医药馆,京东等第三方医药电商零售平台,但是众所周知,大平台的竞争激烈,消费者对于第三方平台上的店铺品牌意识较弱,这时网上药店的竞争势必会进入价格战,仅靠低价取胜。查阅网站Alexa流量发现,各大网上药店自身官网商城的流量都很低,显得完全对应不上投入的重金,由此可以看出这些网上药店在自身官网商城的销售额应该并不大,而主要集中在第三方平台上;另外,从日常的搜索中可以发现,现在各大网上药店在百度的竞价排名也竞争比较激烈,当搜索某一家网上药店的关键词时,往往出现的是另几家正在推广的网上药店。所以网上药店面临的尴尬是在第三方平台低价竞争才能取胜,自身官网品牌知名度低,而这里的竞争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起惠2016-01-25 09:18:111001 次
6月30日消息,近期阿里健康除了正在开发互联网医疗场景中的实际应用外,还推进对医药电商的规划。获悉,阿里健康原药品O2O团队和天猫医药馆团队已联手组建一个秘密项目组,计划推出一款专注于医药电商的APP。据悉,该APP是一种全新的B2C+O2O药品零售模式,可实现一站式购药服务。用户除了可以通过手淘、天猫客户端能够体验在线下单外,还新增药品智能导购、物流配送选择、用药安全提示、药品扫码等功能模块,目前其基本覆盖了用户在购药过程中的整套服务流程。另外,阿里健康内部人士透露,这款医药电商APP将于与原阿里健康App区别开,阿里健康将更注重打通医医、医患之间的信息通路,为用户实现更个性化的就医体验。新App则侧重于打通线上线下的药品销售体系。自此,阿里健康欲打通“医+药+患”在线医疗全链条闭环的野心趋近实现。但在处方药政策还未放开前,阿里的野心依然存在着一个缺口。同时,阿里健康在实现闭环的过程中也付出了较大的成本。根据阿里健康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期间,阿里健康出现较大亏损,且亏损幅度同比大增200%,外界猜测此次亏损高达上亿港元。高付出是否就有高回报,在国家政策未开放前没人能够断定,但从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的讲话中可以了解到政策的风向。“互联网上涉及医学诊断治疗是不允许开展的,可以做健康方面的咨询。当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情况在不断出现,我们也要不断完善政策,对这些行为加以规范。”宋树立曾称。
一起惠2015-07-01 09:17:19630 次
在经历了半个多月的停牌后,阿里健康于4月15日复牌。公告显示,阿里巴巴集团已和阿里健康达成最终协议,将转让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的营运权给予阿里健康,换取对后者的持股比例上升至约53%,将其变成阿里巴巴的子公司。15日早盘复牌时,阿里健康大涨约77%,报12港元,停牌前报6.78港元,而15日收盘时涨幅达80.83%,报12.26港元。这次交易资金折算下来约为194亿港元,这实际就是目前天猫医药业务的整体估值。健康和快乐,在阿里巴巴未来追求的这个“天平”上,一边是阿里健康,一边是阿里影业,两者近期动作频频,都在持续增加砝码。《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向阿里方面了解到,这次对天猫药品电商业务的剥离注入,目的是进一步打通旗下医药业务资源,也对未来的阿里健康云医院的模式推广进行铺路。天猫在线医药价值几何根据双方此次签署的协议,阿里健康获得天猫医药馆运营权的代价是转让其新发行的股份和可转换债券。目前,阿里集团拥有阿里健康38%股权,待该交易完成后,这一持股比例将上升到约53%(如可转债完全兑换以后,将上升到约54.6%)。届时,阿里健康将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子公司,预期交易将于2015年第三季度完成。阿里健康是在2014年10月由中信21世纪更名而来,在此之前的2014年1月,阿里巴巴联手云锋基金,斥资1.7亿美元战略投资中信集团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中信21世纪,后者拥有国内唯一的药品监管码体系。该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和云锋基金共同拥有中信21世纪54.3%的股份(其中阿里占股38%)。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的重组中,阿里将旗下的天猫医药业务打包注入阿里健康所涉及的资金为194.48亿港元。15日下午,《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向阿里巴巴相关人士了解到。这实际上是目前天猫医药业务的估值。天猫在线医药业务为何值这些钱?目前,186家拥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的药房在天猫平台上销售非处方药、医疗器械、隐形眼镜和其他保健产品。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的总商品交易额达到了47.4亿元人民币。今年2月,天猫医药馆联合菜鸟物流和高德,为消费者提供网购药品3小时送货极速达的服务。用户下单后,订单会通过高德地图自动分配到离消费者最近的区域,从距离收货地址最近的线下药房发出,目前该服务在北京、上海、杭州三个城市部分区域试点,该服务也对抬升其估值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此次阿里巴巴的注资举动,在行业内被视为符合打通药品流通链条、优化流通渠道的目标,同时为下一步网络处方药政策的开放埋好伏笔。一旦网络处方药政策开禁后,这186家已入驻的拥有互联网药品交易C证的连锁药店将彻底打通医、药、患链条中的药品流通环节,为阿里健康云医院的未来布局铺路。由于和政策的高度捆绑等原因,医疗在中国成为互联网最后涉足的一块处女地,相比于美国每年在健康领域的花费已占其年GDP的15%,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只占GDP的5%~6%,从目前BAT三巨头对医疗领域的大举收购和布局的态势来看,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各大企业争相进入的领域。云医院打造互联网医疗生态近期,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经历了一系列业务架构调整,比如新成立的阿里汽车事业部,是整合集团旗下的大数据营销、汽车金融、车主平台等资源,协同汽车生态产业链各合作方,通过无线业务场景做汽车电商O2O服务;另外,智能生活事业部也是阿里最近新成立的部门,整合了旗下阿里智能云、天猫电器城和淘宝众筹的资源,扶持智能硬件的孵化。不难发现,这些架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朝着资源整合的方向在布局,而此次将天猫医药馆的运营权剥离给阿里健康,也是类似的思路,将业务交给更专业的部门去做,配合以其他业务单元的资源,迎接“聚变”。阿里巴巴集团COO张勇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阿里巴巴对健康领域的布局是想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改变患者就医的方式和流程,比如拿就诊环节来说,患者在A医院的检查信息保存在A医院的后台IT系统中,当其去B医院就诊时这些信息是不互通的,打通问诊信息将是未来阿里巴巴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医保的打通是阿里在医疗领域正在啃的一块硬骨头。据内部透露,走得比较靠前的广东地区目前已经能实现统筹账户的在线结算,但全国各地的医保政策有上千种,光浙江省就有79个,对接任务很重。在不久前的一个阿里媒体沟通会上,阿里健康相关人士对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记者介绍说,杭州邵逸夫医院正在和支付宝尝试让医生在支付宝上“开店”,实际上是鼓励医生利用碎片时间与用户在支付宝钱包上进行互动。更大的设想被寄希望于今年4月初上线的阿里健康云医院。据此,未来的问诊流程将变成,用户打开阿里健康APP,在线向入驻云医院平台医疗机构的医生进行咨询、预约挂号,医生线下对患者诊断后开出电子处方,患者用APP上的电子处方在线下单,周边药店抢单响应,之后药品就由配套物流公司送上门。在上述过程中,患者还可以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上门采集服务,4月1日阿里健康和第三方检验机构迪安诊断合作,推出为医院诊所和患者提供的网上医学诊断服务,就是一次尝试。与零售药房打通,丰富药品支持,提高用户购药体验;与诊所、医院等医疗机构签约,吸引多点执业医生入驻,继而引入第三方机构重塑医疗流程;探索对接医保报销,社保打通,阿里健康的三步走正在稳步实施中。
一起惠2015-04-17 08:58:09802 次
在“互联网+”概念迅速蔓延的情形下,互联网巨头、药企、零售商等纷纷切入电商领域,并看好未来市场发展。而即将公布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则把医药电商进一步推到了风口。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网上药店销售规模约42亿元,较2012年翻了2倍,预计2015年我国医药电商的交易规模将达到百亿。“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积极布局电商平台,为未来抢夺市场谋一席之地,尽管一些企业具体发展思路可能并不清晰。”一位上市公司药企董事长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医药电商目前还仅仅是概念阶段,并不能起到业绩支撑作用。兴业证券认为,虽然中国药品电商理论空间大,未来至少有3000亿元的市场空间,但药品电商要获得实质性发展仍然要面对较多的挑战,业内分析人士总结为处方来源、医保支付、物流配送等。各路资本角逐医药电商Wind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处方药市场约8000亿元,非处方药只有2000亿元。兴业证券认为,按照网售药品占市场份额的30%来计算,医药电商伴随着政策的放开将释放出至少3000亿元的市场空间。另有药品网购意愿调查显示,未来肯定或很可能会网购药品的消费者合计占比64%,大多数网购消费者能够接受网络购买医药产品的方式,潜在消费群体规模巨大。正是因为看到了未来潜在的巨大市场,资本纷纷涉足医药电商领域。阿里系的天猫医药馆已领跑其他同行,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第三方医药电商平台。而其收购中信21世纪有限公司并改名阿里健康后,拥有了国内首个可开展互联网药品销售(B2C)的第三方平台试点牌照,诸多药企开始入驻阿里健康平台。2011年,京东宣布注资医药流通企业九州通旗下网上药店“好药师”,借助九州通的行业优势进军医药电商领域。双方以合资的形式运营“京东好药师网”,九州通负责仓储,京东负责配送。后双方因股权问题产生分歧,2013年京东撤资终结了这一合作。但京东并未放弃这块市场。2014年京东又开始“卷土重来”,“营养保健、医药”被升级为经营大类,并如愿以偿于2014年底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质。在互联网巨头引领电商潮后,各医药商业企业、药品流通企业以及传统电商企业也开始纷纷“触网”。目前,国内A股布局医药电商的上市公司有上海医药、九州通、第一医药、康恩贝、康美药业、国药股份、一心堂、以岭药业、嘉事堂、太安堂、海虹控股、英特集团等10余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涉足医药电商后,立即受到市场青睐。如3月9日晚间,上海医药发布公告称,出资7000万元人民币与自然人季军共同投资设立上海医药大健康股份有限公司,涉足医药电商。公告发布次日,股性并不活跃的上海医药股价在高位开盘,并拉至涨停。三大瓶颈待突破在资本竞相进入,经过几年的布局后,国内医药电商已形成了多种模式:一是以嘉事堂、一心堂、国药股份、第一医药、九州通、上海医药、英特集团为代表,这几家医药商业领域的上市药企,具备线下连锁药店、药品配送能力;二是以岭药业、太安堂、康恩贝、康美药业、同仁堂这类药品生产企业进军医药电商,此外还有传统医院、传统企业和HIS厂商的整合;三是搭建第三方药品销售平台,例如天猫医药馆、京东医药城、1号店;四是以华润集团健一网、七乐康为主的独立垂直电商等。一位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目前网上药店主角的并不是药品,而是医疗器械。如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主要销售医疗器械、保健药品,非处方药也只占总比重的20%;而其他药企自建电商又面临流量的提升问题。在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看来,目前医药电商面临的规模局限及盈利问题,主要是受医药电商自身发展瓶颈所致,如需要面对处方来源、医保支付、物流配送等问题。兴业证券也表示,药品电商要获得实质性发展仍然要面对较多的挑战。兴业证券分析认为,政策困境是中国药品电商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目前,政策困境是网上限售处方药、医药不分开处方难外流、医保不能线上支付、医保统筹账(医保占比最大部分,只在医院使用)不能用于零售终端支付。上述问题的解决并非一蹴而就,兴业证券分析认为,这涉及整个医疗生态圈的改变,需要协调多方利益,而这或许会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如阿里健康对接医院处方的计划也并非一帆风顺。据了解,阿里健康原计划打算直接联通医院信息系统,医生开药后直接将处方上传到阿里健康,再让零售药店来抢单。2014年5月,马云亲自与河北省相关负责人洽谈,但最终效果并不理想,只换来河北省卫生计生委下属处室建议医院配合的文件。“事实上,在医药不分开的前提下,处方药方是很难流出医院的。很多医院为防止处方外流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电子病历不经过患者,直接存储医院电脑生成。”上述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医院攻关不顺,阿里只得另找出路。据21世纪经济报道从阿里健康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近期阿里健康与北京军区总医院已经建立了合作,阿里健康的电子处方平台已经在北京军区总医院试点,先锁定慢性病中的高血压和高血脂两个病种,主要针对自费患者,暂时绕开医保的复杂问题。在史立臣看来,如果失去了医保这一环,医药电商不可能放量。上述上市药企董事长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在这场市场盛宴中,医院是一座无法绕过的堡垒。医药电商发展还需要解决“最后一公里”即药品配送的问题。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强互联网药品销售管理的通知》规定:连锁企业通过互联网销售药品时,应当使用本企业的药品配送系统自行配送。但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受成本太高及自身配送能力限制等影响,医药电商能真正做到自行配送的并不多。如此前北京同仁堂广州药业连锁有限公司也开通了同仁堂全国首个网上药店,但由于受到“自行配送”规定的约束,只能在其网页上注明:“本商城药品的配送范围仅为广州市内9家实体店方圆约2公里内。”另外,金象网上药店也推出过“金象一小时”,即在北京城区,工作日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5点前成功下单均可在当天1小时内送达,可配送的产品为100种。但这种自行配送模式还是以失败告终。而第三方物流进行药品配送需要取得相关牌照。因为药品作为特殊的产品,对物流条件要求相对较高,整个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领域都必须在符合国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标准下进行。而普通快递公司根本达不到配送要求,目前绝大部分物流企业不具有配送药品的资质。据了解,圆通、顺丰在内的多家速运公司都曾向监管部门咨询过相关药品配送资质认证事宜,但因为涉及不同区域监管部门认证等问题,目前申请仍在搁置中。
一起惠2015-03-27 09:31:43714 次
1-20/28 记录1/2 页首页12下一页尾页
每周热门资讯更多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万表网
最高返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