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
挖走阿里巴巴前欧洲区总裁,PK掉十几个竞标者拿下英国皇家邮政天猫店运营权,成为英国高端连锁超市Waitrose中国区总代,在国内跨境电商玩家受新政影响陷入低谷时迎来业务井喷式增长,2016年实现年营收超5亿元……Avenue51用三年多时间成为英国最大的跨境品牌代理商、供应链服务平台。这家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华人企业,似乎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异常顺利的跨境创业故事。不过,其创始人兼CEO汪雪峰深知,这一切除了运气之外,还有很多关键节点的正确抉择,以及别人看不到的艰辛付出和坚持。(图:Avenue51创始人兼CEO汪雪峰)从物流服务到电商的转型汪雪峰告诉小编,Avenue51的前身是一家英中跨境物流服务公司(英超物流),成立于2013年。“当时整个英国到中国的物流线路非常落后,这也是我个人的亲身经历。我在英国待了十多年,逢年过节会给家里亲朋好友寄东西,物流很繁琐、很不方便,而且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我们就决定自己来做个东西,解决整个行业的痛点。”一开始,汪雪峰抱着一半兴趣一半做生意的心态。他们尝试着把英中跨境物流这事从线下搬到线上,然后把一个个枯燥无味的物流做成面向市场的产品,专门寄保健品的、专门寄食品的、专门寄电子产品的……然后再用算法把市场上各种物流渠道、各种承运商的服务连接起来,组合成最好的搭配方式。“大概用了九个月时间,我们基本做到了英对中跨境物流市场上的最大,这条线路我们的业务量可能在全英国占了超过一半的份额。”汪雪峰谈道,做英中跨境物流这件事很快就失去了挑战性。如果继续在物流市场发展,公司规模可能再翻一倍也就到达天花板。与其到时候就被动转型,还不如主动出击。于是,汪雪峰和他的团队开始思考,跨境物流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他们得到的答案是:如果没有市场需求量、没有电商,物流也就不存在;物流只是电商的配套服务,它承载的东西是商品。“如果我们把商品这个市场做了,把中国消费者对英国产品的需求开发出来,那意义更大,同时物流的总盘子也相应扩大了。”(图:Avenue51发展之路)就这样,Avenue51在2014年9月诞生,走上了做一家英国品牌服务商、英国产品进口商的道路。一方面,Avenue51往供应链上游深入,挖掘英国本土以及欧洲的品牌;另一方面,在下游建立了toB和toC两种销售渠道。“最初我们挖货品时面临着到底是选贸易商还是选品牌商的问题。最终我们选择了品牌商。去谈品牌商这条路起步非常难,谈一个品牌可能花很长时间,它就十多个产品,不像贸易商,谈下一家一下就有一两千个产品,SKU马上丰富起来。”汪雪峰告诉小编。“但跟品牌商合作的好处会越来越明显。比如,我们可以跟品牌商协商这个产品要怎么样设计更适合进中国、什么样的产品可以进中国、怎么进中国等。再往下延伸我们就变成了品牌服务商,不仅为品牌提供销售渠道,也可以帮它代运营、品牌咨询等。”据悉,Avenue51的业务可以分为卖产品和卖服务两大类。其中,卖产品的业务分B2B和B2C两块,B2B包括批发直采和一件代发,B2C包括自建电商英超海淘、英超优选以及在第三方平台开店、英国皇家邮政天猫国际海外旗舰店。卖服务的业务分为物流服务和品牌服务,物流服务指自营互联网物流平台英超物流,品牌服务包括海外品牌代理、品牌咨询/营销服务、独立网站开发&运营、平台店铺建设&运营、中文客服托管服务、人民币支付服务等。(图:Avenue51主营业务)比如,Avenue51成为Marvel成人奶粉、Zatchels剑桥包、Thisworks、Lilycharm等品牌的中国区总代;成为英国高端连锁超市Waitrose中国区总代,并帮助其进驻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唯品会、网易考拉海购等电商平台;也是英国皇家邮政天猫国际旗舰店唯一指定代运营商。两个关键节点的打通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把海外商品进中国的大门进一步打开,很多海外品牌商都对这个市场充满了期待,但由于中国市场的复杂以及跨境进口渠道的不稳定,他们又难免展现出观望和犹豫的态度。而这恰恰成了Avenue51可以发挥的地方。汪雪峰向小编指出:“这些品牌,你要去做区分,比如规模上分出大小。我们接触了很多英国的中小品牌,它们的确有这些顾虑,公司不大,如果要开一个天猫国际店铺,需要投入很多,但能不能给看到利润却是个未知数,考虑到投入产出比它们可能就不会再往前走了。”针对这种情况,Avenue51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2015年2月,其与英国皇家邮政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一是代运营英国皇家邮政的天猫国际旗舰店,二是帮助英国中小品牌快速上架到这个店铺中。“英国皇家邮政在天猫国际开的店铺是一个综合型零售店,相当于为这些中小品牌提供了一个卖场。借助天猫国际给到英国皇家邮政的流量,这些中小品牌有了展示的地方,有了销售渠道。”汪雪峰解释道而拿下英国皇家邮政这个项目对Avenue51来说也是一个标志性的节点。“当时,天猫国际给英国皇家邮政推荐了好几家国内赫赫有名的代运营商服务商,再加其他来自香港的、德国的,总共10多个竞标者,都有很强的电商运营能力和口碑。”汪雪峰回忆道当初参与竞标的激烈状况。他知道,英国皇家邮政需要一个既能与英国品牌沟通,又懂中国电商市场的专业团队来做这件事。这对于Avenue51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他们帮英国皇家邮政分析了自己和所有竞争对手的代运营模型,以及各自的长短板。最终,Avenue51用三个优势打动了英国皇家邮政:一是地理优势,Avenue51公司总部设在英国,双方沟通没有时差、没有语言问题,且Avenue51团队很多英国本地人,文化上也比易于交流;二是Avenue51有一条物流业务线,比别的代运营商都更懂跨境物流,也有相关业务基础;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英国皇家邮政除了邮票、金币之外没有自己的产品,所以它需要的TP不仅要为它解决网店运营问题,还要解决供应链支撑,而Avenue51手里大量的货源恰好可以满足它。(图:Avenue51英国仓库工作人员)拿下这个合作协议后,Avenue51有了英国皇家邮政这个强大的背书,再去跟上游品牌商谈合作也更加顺畅了。如今,其所代理的品牌里,有70%取得了线上独家品牌代理权。“此外,我们高管团队加入了一个人也起到关键作用。他就是阿里巴巴前欧洲区总裁JamesHardy。”汪雪峰谈道,作为一家华人创业公司,Avenue51最初资源很少,跟品牌谈合作非常艰难,很难接触到品牌方的决策层。而JamesHardy早在alibaba.com刚进入欧洲时就担任总裁,跟各种品牌商高层都有接触,他的加入不仅给Avenue51带来了更多品牌资源,也让Avenue51能站在一个更高层面跟品牌商谈合作。现在,Avenue51已经组建起一支180多人的团队,在3个国家6个城市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去年,公司营收已经超过5亿人民币,年均营收增速为230%。其代理了数百个英国及欧洲品牌,拥有上万个SKU;其中B2B业务增长最快,复购率超过60%,3年时间已为近千家B端商户供货,同时覆盖近10万代购、微商。更大的未来在品类拓展方面,汪雪峰指出,Avenue51的步伐和整个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步伐基本一致。“最初是奶粉,并从奶粉延伸到更多母婴用品,如奶嘴、奶瓶、尿不湿、新妈妈保健品,而后保健品再扩大到覆盖更多人群。然后减肥塑身、健身产品慢慢进来,扩展到大健康、个人护理。再后来提倡人怎么更爱自己,不仅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还要追求更美、更时尚,所以美妆、轻奢也热起来,最后再到各国特色产品等。”沿着中国市场发展方向走,那么,Avenue51即便是一家英国企业,也必定会经历中国市场所经历的波动起伏。但幸运的是,在去年整个跨境电商行业受到新政影响,不少企业遭受损伤时,Avenue51却成了最大的赢家。“新政的结果对我们是非常有利的。它主要对保税进口模式产生冲击,但我们从一开始就是做直邮的,公司在英国、仓库在英国、物流采用直邮,不仅不受新政影响,还会有很多的业务在新政之后转移过来。所以,在去年4月8号之后的那一个月我们简直爆仓了,之后我们的B2B业务完全是‘井喷’状态,十倍以上的增长。”汪雪峰坦言。(图:Avenue51英国仓库)在他看来,政策变动影响不是商品的需求量、销量,而是跨境供应链的组合方式。“我们两三年前就判断,这个行业一定会从爆品经济走向品质生活经济。因为国内消费者一开始是从奶粉、保健品这些所谓的爆品开始接触海外商品的,往后则开始关注更多的品类、更本土化的当地人喜欢的品牌。”因此,Avenue51要做的就是去挖掘更多真正地道的海外商品,它们可能并不是国内消费者所熟知的国际大牌,也不是跨境电商之前那些被炒热的产品。惊人的增长速度让Avenue51再次扩大了视线,除了做电商之外,最近他们还在英国开设了30多家线下实体店。这一方面是为去英国旅游的华人提供商品展示服务,以此增强华人消费者对英国品牌的认知度;另一方面也是为英国的华人提供商品购买及线下体验的渠道,而这些华人可能正好就是做海外代购业务的小B用户。汪雪峰向小编解释道:“我们的线下店都开在华人聚集较多的地方。英国的华人代购是个很大的市场,这些代购从业者也需要货源、需要开发品牌,那我们有这个线下店之后,其实就是给代购从业者提供了一个找货的渠道。用我们精选的品牌教育了代购,也就间接教育了国内C端用户。跨境电商很重要的一部分销售是来自于代购的推荐,那线下店就变成了我们做品牌推广的一个喇叭。”此外,线下店对Avenue51而言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作为物流网络分拨中心,承担揽货、仓储分拨点的职责。比如,其客户在平台下单后,各品牌商的货先发到某个门店做一个集合,然后物流承运商再从这里来揽货。结语当被问及Avenue51的目标,汪雪峰透出一丝压抑不住的情感波动——想做一家在英国备受尊重的华人企业。“我们所想的可能和很多国内企业不一样,他们会定规模目标、业绩目标,但我们是一家立足于英国、以华人为核心的公司,不管规模大小,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在英国商业圈受人尊敬。”(图:Avenue51在英国获Guardian卫报卓越企业奖,这让汪雪峰感到离目标近了一步)他解释到,自己作为一个在英国待了十多年的华人,离开祖国后会特别生出一种情怀,希望自己的企业不仅让华人同胞感到骄傲,也要让英国当地人觉得这家华人公司很牛。
印度,这个对中国感情复杂的国家,与中国有着太多的相似性。同样是人口超级大国,拥有10亿以上的人口基数,但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中国至少十年,也形成了庞大的潜在市场,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首选地之一,一时间、阿里、华为、小米等企业都竞相进入。到印度去,开垦庞大处女地,似乎成了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出海最响亮的口号。其中最引人瞩目的除了手机产业,还有电影在线票务市场,并且因为阿里的积极介入,印度国内已经掀起了一轮新的整合潮,其票补手法和并购、多元化业务模式几乎是中国的翻版。目前的印度票务市场,并存着BookMyShow、paytm和TicketNew三家主流票务平台,其中BookMyShow是绝对的行业老大,拥有70%左右的份额,但是paytm和TicketNew都是阿里系公司,正在向BookMyShow发起挑战。战火也从最初的电影票业务延伸到旅途票、演出、赛事等多个领域,阿里系正在强悍地进攻,目标是印度总值达千亿元的数字票务市场。阿里先后控股paytm和TicketNew,押注印度票务市场阿里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在了印度电影市场。近日,阿里影业发布公告称,欲出售旗下全资子公司WormholeSG35%的股权,该部分股权作价65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257.54万元,以此计算WormholeSG估值为1.3亿元人民币。WormholeSG为目前持有OrbgenTechnologies75%的权益,OrbgenTechnologies主要运营印度线上电影购票平台TicketNew。据悉TicketNew是仅次于BooKMyShow的印度第二大在线票务平台,集单屏影院、电影发行商、制作公司以及用户活动等业务于一体。该平台除了从影院那里收取一小部分软件安装和应用开发费用以外,还向终端用户那里收取20~30卢布的费用,用户通过该票务平台可以在印度的300个城市完成订票。本次购买方为阿里系另外两家子公司,分别为蚂蚁金服旗下的AlipaySG和UC旗下的UCWebSG,共分为两次购买共计35%的股权,购买完成后,WormholeSG由原来阿里影业单一股东变更为阿里影业65%、AlipaySG15%以及UCWebSG的20%。引入蚂蚁金服意味着可以改善印度电子支付环境,帮助印度TicketNew解决底层支付的基础设施;而引入UC可以复制国内的新闻模式,在还未成熟的印度新闻客户端市场分一杯羹。阿里影业把自己第一次海外大规模投资给了印度,道理似乎十分简单:印度是一块未充分开垦处女地。根据印度方面的数据,印度2016年的电影票房约为155亿元人民币,并且每年的票房增长率超过10%,到2020年可达到238亿元人民币左右。虽然印度的票房市场和中国比起来很小,但是他们观影人数和购票的次数远远大于中国,根据数据,2016年中国观影人数为仅仅超过13亿,而印度就超过了22亿,说明印度人更喜欢看电影、购票次数更频繁。但是印度人的在线购票率却处于一个十分低的水平,仅仅只有10-15%的水平,对于一个有着150亿票房的市场来说,还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阿里影业投资印度在线票务市场的原因,同时把TicketNew的部分股权转让给支付宝和UC,很明显在动用整个阿里系的资源来开拓这块土地。但这不是阿里系在印度在线票务市场的第一次布局,在去年8月份,阿里就投资了“印度支付宝paytm”,并拥有超过40%的股权,而后又有报道称追加投资至持股60%。Paytm的重要业务之一就是进军在线票务市场,包含电影票、演出和赛事等,对抗目前印度最大的在线票务公司BookMyShow。票补、并购、整合,印度版的“三国杀”在阿里进入印度之前,印度在线票务市场的绝对老大是BookMyShow,占据着市场90%的份额,但是随着阿里陆续投资paytm和TicketNew,BookMyShow已经开始节节败退,目前仅能勉强达到70%的市场份额。paytm和TicketNew夺取市场的方法和国内如出一辙,即大量票补。根据印度媒体报道,paytm和TicketNew都会采用购票返还现金的方式获取更多的用户,TicketNew最高返还比例达到30%,而paytm甚至会免费看电影。因为paytm被称为印度版的支付宝,本身拥有2.2亿的用户,所以往票务方面延伸业务,取得的成绩非常快,在过去一年的成交总额已经增长约4亿元,也在一年之内将电影市场的规模提升了15-20%,即25-30亿人民币左右。目前paytm的市场占有率大概是20%,它的目标是到今年底能够达到50%,目前已经覆盖550个城市、3500张屏幕,未来一段时间重点向二、三线城市以及乡镇发展。而TicketNew也毫不示弱。印度目前大概有6000张银幕,TicketNew就拥有超过4100张银幕,几乎等同于已经拥有十年历史的BookMyShow,后者也仅仅是4000块银幕。这场“三国杀”越来越激烈,尤其是BookMyShow和paytm之间,开始陆续兼并国内其他小的在线票务,整合竞争资源。BookMyShow收购了一家位于印度南部城市的在线票务平台MastiTickets,该平台在特伦甘纳邦等地拥有超过150家电影院,是一家区域性的在线票务公司。这一收购在弥补了BookMyShow在印度南方地区空白的同时,也从paytm后院开始发起战争,因为paytm的大本营在印度南部地区。此外,BookMyShow升级了现有的系统,使Web端的加载时间减少了50%,这对于增加用户体验来说无疑是成功的,在印度的一些偏远地区,即使在2G移动网络条件下,加载网站也仅需2秒,此前是3.1秒。而paytm也不甘示弱,花了5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400万元)购买了BookMyShow在赛事、演出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Insider.in大多数股权,从而具备赛事、演出等领域的线上票务能力,与BookMyShow展开全面的竞争。随着阿里的这次布局,目前印度在线票务市场形成“三国杀”格局,即paytm、TicketNew和BookMyShow相互缠斗,鉴于国内猫眼和微影合并的案例,阿里旗下的paytm、TicketNew极有可能合并或者联手,共同对抗BookMyShow。到时候,印度在线票务市场也会变为双寡头竞争。
阿里巴巴的手快摸到亚马逊的背脊骨了。截至美东时间9月22日收盘,亚马逊市值4565亿美元,阿里巴巴4507亿美元,二者的市值仅仅差了1.3%。而在差不多两个月之前,二者市值的差距一度达到了1000亿美元。这之后,阿里追赶的脚步越来越快。不得不说,全球的投资人对于这两家公司都给予了厚爱。今年,阿里的股价翻了一倍,而亚马逊上涨了27%。此前高盛公布的一份最受对冲基金欢迎股票名单中,阿里和亚马逊均在列。高盛投资组合策略研究表明,2017年注定是低波动性和低回报的一年。因此,很多对冲基金都在涌入这些受欢迎的股票中,以保证回报率。在股价翻倍之后,华尔街的一些分析师仍然上调了阿里股价的目标价,认为其云营收能力的增强、投资者对蚂蚁金服和菜鸟网络估值的增加、B2C市场份额的增多等等因素,将促使股价的继续上行。而对于亚马逊,有分析师认为,亚马逊的云计算业务正在迅速增长,该项营收在未来八年时间里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会达到20%。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之后,再把AmazonGo的模式嫁接进去,他们的增长速度会非常迅速。不管是业务驱动,还是资本逐利的原因,阿里和亚马逊正在双双挺进5000亿美元市值俱乐部。战争不只是在资本上,无论是市场和业务层面,二者的战场都已经硝烟四起。2016年,来自调查公司Euromonitor的数据,阿里巴巴以47%的份额位列中国电商市场第一,京东20%排名第二,而亚马逊仅剩1.3%。但是,在中国以外的市场上,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2016年的数据,亚马逊在美日英法德的市场份额都是首位。如果想要甩开对手,二者必须要争夺下一个高成长性的市场。童士豪认为,战场可能会在印度或者东南亚其他国家。阿里在印度投资了Paytm、Snapdeal,而亚马逊已有迹象可能在今、后年成为印度电商市场的第一。在业务层面,亚马逊和阿里都认为自己不再是单纯的电商公司,除了已经成为新的增长点的云计算业务,在电影娱乐行业,两家也都有涉足。根据二者最新的财报,电商业务在目前公司整体营收中的占比均超过了85%,亚马逊略高几个百分点。而在双方都极为看重的云计算业务上,亚马逊AWS在2017财年第二财季营收为41亿美元,在总营收中的比重达到13.48%;而阿里云2018财年第一财季的营收为3.59亿美元,占总营收的比重接近5%。在娱乐业方面,阿里的核心战略在优酷土豆。而从小众电影起家的亚马逊电影工作室近年来获奖无数,此前有消息称,他们正在和苹果竞购007电影系列版权,转战大制作。尽管拥有如此多的同质竞争,但分析师们认为,两家的商业模式并不一样。特别是对未来的成长进行分析时,必须要看到二者的差别,同时要考虑到中美经济环境的不同。近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接受彭博专访时也问及与亚马逊竞争的问题,马云称花很少时间研究怎么和亚马逊竞争,而是研究能从亚马逊身上学到什么。阿里巴巴的工作“是鼓励更多公司成为亚马逊”。
彭博社撰文揭秘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JeffBezos)在印度电商市场的50亿美元押注。该公司要投入该笔巨额资金在当地扩张业务,势要拿下该市场。本周,它将与领头羊Flipkart展开一番恶斗。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距离印度排灯节(Diwali)还有几周时间,那是该国的购物狂欢季。在距离印度南部的海得拉巴机场几分钟车程的一个巨大仓库里,成百上千名工人在努力地整理大批的日常货件。里面有太阳眼镜,刮胡膏,缝纫机,切菜机,微波炉……亚马逊在准备所有的这些商品来迎接该相当于印度的黑色星期五兼圣诞节的购物狂欢季。占地40万平方英尺的无窗口仓库铺设了500公里长的线缆,配置了多达1.6万个的喷洒灭火器。卖家通过不大安稳的两轮挂车、机动三轮车或者小货车将他们的商品运送过来。在亚马逊位于海得拉巴的仓储中心,员工在准备包装货品它是亚马逊在该南亚国家最大且最新的一个仓储中心,在传统消费旺季与本地竞争对手Flipkart正面交锋之前,它让外界了解到了亚马逊在该至关重要的市场的加码努力。在印度的大力投资表明,该总部位于西雅图的零售商在采用类似于美国市场的战略:建立庞大的仓储网络,提供快速且便宜的配送服务,与eBay等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在另一个大市场中国发展不顺,无法抗衡阿里巴巴及其它的本土公司以后,亚马逊在印度市场不容有失。亚马逊称,在截至6月的季度里,其国际业务亏损同比增加了4倍多,达到7.24亿美元。这部分因为在印度的巨额投资,包括扩大仓储能力。“仓储中心对于我们的印度业务运营的成功非常重要。”亚马逊印度主管阿米特·阿加瓦尔(AmitAgarwal)如是谈到仓库问题,“在过去的一年里,为了顺应我们在印度的快速增长,我们将仓储能力扩大了一倍。”与Flipkart势均力敌总部位于班加罗尔的Flipkart在印度电商市场仍然占据领先地位。但亚马逊也在迅猛增长,光是过去一年便在数项运营指标上实现了规模翻倍:仓储容量攀升到1300万立方英尺,第三方卖家数量增长到22.5万以上,产品数量扩大到1.6亿件以上。在为一年一度的购物季备战期间,亚马逊和Flipkart均在玩“间谍”把戏:均在等待对方公布促销时间。Flipkart最近从腾讯、微软、软银愿景基金等知名投资者获得新的融资,增加了30亿美元的“弹药”。该公司正准备发动它的节日促销“闪电战”。在该本土公司终于率先公布它的时间表以后,作为回应,亚马逊调整它为期四天的节日促销活动GreatIndianFestivalSale来完全重合Flipkart的促销活动BigBillionDaysSale。在亚马逊的促销活动周四拉开帷幕后,其仓库内部的运转速度将有增无减。与此同时,Flipkart表示,它将压过竞争对手,其销售额将达到去年的两倍,智能手机出货量也将增长三倍。“我们的促销活动BigBillionDaysSale不仅仅是围绕优惠折扣,还围绕手机、时尚、电器等品类竞争对手所没有的诸多独家精选商品。”该公司在电子邮件声明中指出。在Flipkart位于班加罗尔的办公室,送货员在处理排灯节的一件包裹它还谈到多项行业第一,比如每月借记卡支付的交易金额。促销期间,它也将在社交媒体上大规模展开个性化视频广告促销。仓库方面,该公司不愿透露具体的数量。排灯节期间,印度公司会给员工发放年度奖金,家家户户都会踊跃购物。今年,该节日从10月17日开始,持续数天。“亚马逊和Flipkart如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势均力敌,今年的销售旺季谁胜谁负将会更难预料。”市场研究机构RedSeerConsulting项目经理米甘克·古特古蒂亚(MrigankGutgutia)指出,“双方都拥有雄厚的财力,都在大举扩张仓库和物流基础设施。”50亿美元扩张预算在新的海得拉巴仓储中心几英里范围内,亚马逊设有一座大型全球客服中心以及一座大型软件开发中心。二者均跻身该公司全球范围最大的基础设施之列。它们没有向外界开放参观——此次探访亚马逊的仓库实属难得。它们都是CEO杰夫·贝索斯(JeffBezos)大举扩张印度业务的鲜明例证,该扩张得到了50亿美元的预算拨款。亚马逊在印度的41个仓库至关重要,毕竟在该国,大型在线零售商都充当市集,按照针对电商行业的外国投资规定,它们不能销售自家库存。仓库的位置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该国的物流运输网络不大可靠。它们必须要靠近卖家,容易触达消费者密集的地区。那些房地产公司会告知电商公司其竞争对手的仓库搜寻行动,因此位置有利的地块竞争十分激烈。阿里巴巴投资的PaytmE-commerce是电商市场最新的一位竞争者,刚开始部署仓储中心。分析师古特古蒂亚指出,“地理优势会这些竞争者得利,能够降低供应链成本,优化配送流程,为优质顾客提供最快的配送服务。”仓库的混合模式亚马逊海得拉巴仓储中心内部的运转走进不起眼的代号HYD8的亚马逊仓库,可以看到“WorkHard.HaveFun.MakeHistory”(努力工作,享受生活,创造历史)的标示。通过装有金属探测器的墙,就是1.6公里长的蜿蜒于大楼内部的传送带网络。该公司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配送完订单,不过仓库内看不到一个机器人的身影。“在印度,我们采取了一种混合模式,即结合利用人手和传送带。”印度顾客订单履行副总裁阿希尔·萨克塞纳(AkhilSaxena)指出。仓库自动化和无人机送货在印度电商领域还远未能够实现。在该国,固定成本高昂,劳动力成本较低,与西方国家恰恰相反。因此,在亚马逊相对较小的仓库里,有大量的工人在工作。印度物流配送网络不靠谱,商户电商运作能力不足,因此亚马逊平台上的大多数卖家都偏向于将他们的产品送到像亚马逊仓库这样的地方,让他们的名称出现在产品介绍旁边的“出售方”一栏,将包装和配送工作都交给亚马逊处理。在商品送到该国的边远地区以前,要经过大约十多个步骤。从印度的象头神雕像到色彩鲜艳的智能手机外壳和小钢锯,各种产品都要经过质量检查,进行条形码标记,经过激光扫描提取精确的规格信息。最后,由计算机算法帮助“整理”和优化存储流程,计算向卖家收取的仓库空间使用费用——精确到每立方英尺。不同于井然有序的超市货架,仓库里的商品只是存放在放得下它们的地方,遍布于各个角落,方便根据计算机算法快速获取。一排的厨房搅拌器放在放满婴儿尿片的货架上。走道对面放着枕头,但枕头周围没有放床单。萨克塞纳指出,这种随意的整理实际上反而提高了运作效率。说到底,仓库要精简运营来控制日常开支,毕竟在该国亚马逊在扩张期间仍处在巨额亏损状态。据亚马逊印度主管阿加瓦尔称,在印度,公司营收年增长率达到124%左右,今年第一季度增长85%,第二季度增长88%。不过,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不容有失,届时亚马逊和Flipkart将倾尽所有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阿加瓦尔称,他期待公司接下来在流量、新顾客和销售额方面都有“亮眼的”表现。亚马逊海得拉巴仓储中心萨克塞纳也忍不住评论一番亚马逊在该重要的市场即将面临的重大挑战。萨克塞纳说道,在印度,从卖家到物流配送的一切在成熟度上都不同于其它的市场。他说,要解决这一问题,亚马逊得“不仅仅要有全球视野,还要注重本地化运营。”
传言数月的猫眼、微影时代合并案终于落定。猫眼和微影时代宣布共同组建新公司“猫眼微影”。新公司将以猫眼为主体合作双方相关业务,猫眼将注入全部业务,包括电影和演出票务业务、行业专业服务、电影投资宣发等。微影时代将电影票务、演出业务及相关资产合并注入新公司。光线、微影、腾讯、美团点评将成为公司主要直接股东,微影原股东在新公司的股份通过微影持有。王长田将担任公司董事长,林宁任副董事长,原猫眼CEO郑志昊任CEO。微影电影票务、演出票务等作价40亿微信入口作价近9亿今日下午,猫眼文化股东光线传媒发布了关于猫眼与微影时代合并方案的具体细节。根据公告,微影时代以其持有的微格时代100.00%股权作价人民币39.74亿元,林芝利新以其持有的瑞海方圆100.00%的股权作价人民币8.97亿元对猫眼文化增资。资料显示,微格时代作为微影时代的全资子公司,拥有其全部电影票务(含售票系统等)及演出(含演出票务、演出经纪、演出权益等)业务和权益,包括娱票儿App、格瓦拉生活App及在线票务、演出的相关资产和多个独家票务入口等资产。微影时代宣布上一轮融资是在2016年4月的C+轮融资,融资金额达到30亿元左右,估值20亿美金。除微格时代外,微影时代的业务还包括微赛体育、娱跃影业、娱跃发行以及微影资本等。另外,林芝利新为深圳市利通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利通产业投资基金持有微影时代15.99%股权,法定代表人为腾讯首席运营官任宇昕。瑞海方圆拥有电影、演出、赛事的微信入口等业务。即腾讯以微信入口作价8.97亿元增资猫眼文化。在本次交易交割后,猫眼文化将获得电影、演出和赛事的微信入口资源。猫眼文化估值达137亿元具体交易为在第一次发股时,微影时代以其持有的微格时代整体估值中的人民币37.71亿元的部分,林芝利新以其持有的瑞海方圆整体估值的全部,认购猫眼文化相应的新增注册资本,分别取得第一次发股完成后猫眼文化股权的27.59%和6.56%。微格时代整体估值中剩余的人民币2.03亿元,将在本次交易交割后在约定的期间内,根据微格时代的目标业务资产负债变动情况,由猫眼文化向微影时代进行股权增发调整。在本次交易中的第一次发股完成后,微影时代及林芝利新成为猫眼文化的股东,微格时代及瑞海方圆成为猫眼文化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持有猫眼文化的比例由30.11%变更为19.83%。据此计算,整合后的猫眼文化估值约137亿人民币。在9月5日,光线传媒公告称,以9.999亿元人民币,收购母公司光线控股持有的猫眼文化11.11%股权,在今年8月,光线控股从上海三快科技收购19.73%股权。此时,猫眼文化估值为90亿。本次交易后,上海光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猫眼文化30.96%的股权,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猫眼文化19.83%的股权,北京微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持有27.59%的股权,上海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美团关联公司)持有8.46%的股权。郑志昊出任新公司CEO这份公告的发出也是5方利益的最终协商达成——猫眼、微影、腾讯、光线传媒以及美团点评。交易后,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总裁王长田将担任公司董事长,微影时代CEO林宁任副董事长,原猫眼CEO郑志昊任CEO。这或许也意味着林宁将从新公司淡出,而今年初空降到微影时代的顾思斌则将带领微影票务和演出等团队加入猫眼微影。在今年2月,微影时代任命顾思斌担任微影时代总裁,全面负责微影时代产品、研发、市场、商业化、国际化、品牌公关、发行及票务运营。在此之前,顾思斌曾在腾讯工作多年,负责QQSHOW、QQ会员、腾讯电商等业务。有外界猜测,顾思斌在今年2月空降微影时代就是为后续合并铺路。另外,猫眼CEO郑志昊也属于腾讯系,早年曾主持QQ空间工作。此次交易后,猫眼已经汇集了娱票儿、格瓦拉的票务业务,另外,在今年5月,猫眼还曾收购了网票网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持有68.55%的股权。5月31日,光线传媒发布公告,因捷通无限的主营业务与天津猫眼相近,公司承诺于12个月内将其持有的捷通无限股权转出,将拥有的68.55%的股权以1.3亿人民币的价格转让。而对于猫眼而言,收购微影时代的在线票务业务,比起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以及获得整合之后的市场份额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获得了微信入口。事实上,在过去,猫眼在微信早有隐形入口——大众点评,但此次交易后,猫眼电影获得了对用户而言路径更短的微信在线的票务入口支持。近日,微信搜索也上线了新功能,输入电影名称+电影票,或者搜索正在热映的电影名称,就可以直接购票,购票也正是通过猫眼电影的微信小程序。另有微影时代员工透露说,23日,猫眼将正式切微信钱包入口。猫眼与微影时代的业务整合也意味着,国内电影票务行业正式进入了双寡头时代——猫眼微影对战淘票票。光线传媒9月5日发布的公告显示,猫眼文化2016年营收10.32亿元,净亏损1.09亿元;2017年1-5月营收10.2亿元,净利润7312.57万元。在市场份额方面,根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17第2季度中国在线电影票市场研究报告”,淘票票反超,以22.9%的市场份额成为行业第一,猫眼电影和微影时代市场份额被挤压,分别为22.5%和18.8%。此次合并后,猫眼微影又将成为电影票务市场的第一名。在7月24日,阿里影业增持淘票票,公司将全力支持淘票票的发展,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以强化淘票票的进攻队形,确保淘票票在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各个方面拥有行业领先的竞争。这也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淘票票仍将对用户进行票补。票务市场的战争还远未结束。
新零售的概念提出还不满一年,零售行业已经进入自我改造和快速更迭的快车道。在这个赛道上,有人想一骑绝尘,有人想弯道超车,有人想当追风少年……有人说新零售注定是巨头的游戏,因为零售全链方方面面牵扯的太多;也有人说新零售是传统零售的福音,给线下注入了新的活力。零售渠道观察从三个切面进行了观察,希望可以带来一些思考。密度和规模是战争的入场券以无人店和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零售将在规模化的胡同里血战到底。共享单车格局已定,摩拜单车和小黄车凭资本攻城略地,迅速撬开全国市场,成为该领域的两座高山。免费的公共道路资源是有限的,人们对缴纳押金次数的容忍也是有限的,现在政策也是有限的(多地禁止共享单车投放新增车辆),最早最快地掠夺资源的玩家往往才能笑到最后。共享经济是一门资源生意,它们所完成的交易几乎都依赖现有场景,现有场景成了宝贵资源。共享单车先行者在前,其他更依赖场景的共享生意也都深深意识到抢点布局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共享单车几乎算得上共享模式中共享效率最高的品种。凭借与生俱来的交通工具属性,共享单车可以做到随用随停,无桩带来的无牵挂感极大增强了用户体验和使用欲望,短距离出行使用共享单车的心理成本几近于零。而使用者本身就充当了物流机器,保证了单车在城市的流动性。而以共享充电宝为例,不管是大机柜型还是桌面型都需要使用者在用完充电宝后找到附近的布点放回去。由于按时计费,使用者对下一个场地是否仍有布点的不确认感增加了心理成本,间接导致不少非刚需人群放弃使用共享充电宝。对于共享充电宝的入局者来说,模式并非致命要素,快速抢市场、分地盘才是重中之重。只有布点密度够粘稠、把贡献充电宝塑根植于极为普遍的生活场景,才能给潜在消费者足够的安全感,同时把对手逼出场景区。不针对消费者的补贴大战或许即将打响。人们使用共享充电宝时往往因为刚需或不安全感,对价值相对没那么敏感,更看重的反而是取还的便利程度。据了解,一些共享充电宝品牌已经开始在高流量和高换桌率的零售店等场景交付“入场费”。共享充电宝在已有的生活场景里进行排他性布局,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亦然。高端小区、办公楼同一公司内公共资源有限,加上排他协议,几乎不可能出现两个相同业态进场的情况。起量和圈地将成为新零售玩家们的首场战役,其背后是资本和执行力的对垒。天猫小店和京东小店各自的百万计划,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有反对声音认为,靠资本力量抢市场还是移动互联网玩剩下的老一套,新零售在比拼流量的同时也应该保持精细化运营,前端呈现和后端效率依然可以影响生死。他们可能忘了,能选择生或死也是一种权利。在那之前,还需要一个战场的入场券。场景+品类结构是新零售的护城河共享经济和无人零售的逻辑很简单:抓住痛点,提供方便。除了小、轻、简,新零售也可以大、重、全,关键要有能力聚客。组织新商品、发展新业态、打造新环境、应用新技术……这些商业的新逻辑和新方式在被所有闯入新零售战场的新兵和正在努力转身的传统企业积极尝试。与小场景新零售业态陷入死亡厮杀不同,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空间则因其融合多场景的特点被奉为新零售典范,这些新零售综合体正在试图搭建一个基于场景定位的销售空间。餐饮与超市的融合是盒马鲜生颠覆传统零售业的法宝,这种融合业态满足了用户随买随吃的一站式体验。需要用餐的消费者可以近距离自行挑选食材,新鲜品质和卫生情况得以保证,已经在超市内购买了生鲜的顾客顺便用餐也顺理成章;无需就餐的消费者作为旁观者,也更容易对超市食材质量更加信赖,进而推动消费。对于这些零售综合体来说,餐饮不单是体验中心,更是流量中心。盒马鲜生改变了传统超市、卖场的品类组合原则,使整体的品类组合更浅且更加扁平。它们不提供简单商品,而更多是把以往家庭完成的事情放到店里完成,为顾客提供可以直接食用的成品、半成品,改变了传统超市的商品结构,也把传统的厨房场景搬到店内,把消费留在了店内。除了专注于“吃”场景的盒马鲜生,永辉“超级物种”、世纪联华“鲸选未来店”、上品折扣“上品+”……等销售空间也都集中了多元场景,餐饮、科技、家居、书店等无一缺席。场景搭配带来1+1>2的效果,而价值聚合也进入了新零售的视野。盒马生鲜创始人侯毅指出,盒马模式的核心就是依据新消费环境,重构新消费价值观。基于当前消费的需求特点,它们重新设计了一套包含“新鲜一刻”、“所想即所得”、“一站式购物模式”、“让吃变得快乐,让做饭变成一种娱乐”四个组成部分的消费价值观,并贯彻进店。通过构造价值观,盒马鲜生让对这份价值感认同的消费者更加依赖自己提供的服务,增强了留客能力。与此类似,专注潮流的YOHO!以潮流时尚为主题打造的“YOHOSTORE”几乎在单一空间内汇聚了与其相关的所有场景和共同价值。在YOHO!STORE,大部分的品牌被以品类和风格来进行货架划分而不以单店形式出现,个别品牌会根据潮流风向和生意逻辑设立独立店中店但数量极少。此外,YOHO!STORE划出了很大一块面积给品牌提供服务和活动的空间。一方面,品牌会提供类似球鞋清洗、潮流课堂、理发造型等潮流服务;另一方面,也会有艺术展、品牌展和livehouse等活动不定期举办。这些同类场景和价值的集合对潮流人士的吸引力可想而知。差异化、场景化、价值化、社交化、便利化……在零售渠道观察看来,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玩法背后的逻辑都是:锁住消费者,新零售的护城河里才有水。供应链没插上翅膀,风口再高你也容易掉下来前端万店大战,后端的供应链也要跟得上节奏。无人值守货架很火,但猩便利CEO司江华认为“一个货架加几袋零食”就入局追风口是妥妥的炮灰思路。“当体量达到一定规模,就会发现壁垒很高,风口没那么好追。”在诸侯瓜分中原后,决定谁能笑到最后的是强大的基本功。除了数据驱动,还需要供应链能力、运营能力、商品研发等能力。果小美创始人阎利珉对零售渠道观察表示,后端运营是玩好无人值守货架的保障,包括货损、供应链和流量转化在内的种种保障都缺一不可。有一环没有做好,都是在给自己挖坑。哈米科技创始人赵文强曾指出,无人值守货架行业的设仓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理论上,一个仓在它覆盖半径内的客户密度越高,成本效率就越好。但现实是半径内客户的积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可能很分散,如何去搭建一个动态的仓配模型,让成本效率尽量最大化才是竞争的核心壁垒。这就对企业的大供应链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办公室场景少不了生鲜品类,但生鲜供应链的成本不是人人都承担得起的,拥有成熟供应链和门店网点的生鲜电商则具备先发优势。生鲜电商+无人货架的联姻因此成为热门。今年6月,每日优鲜推出的“每日优鲜便利购”项目正式宣告了生鲜电商和无人货架行业的结合。8月,哈米科技宣布将与易果生鲜从生鲜供应链、冷链配送、企业福利等角度进行合作。易果也会将自己的生鲜供应链体系、1小时送达的服务体系、B2C服务等能力全面开放给哈米。昨天(9月15日),百果园与七只考拉、好品、领蛙等无人值守货架公司进行合作,成立“大百果联盟”,向合作伙伴全面开放水果供应链体系。……无人值守货架的本质是更微型的“前置仓”模式,仍是一种规模化效益。U掌柜CEO祝鹏程认为,要实现盈利,最终靠的是规模化效益下的高效运营,和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综合运营能力。从数字化的角度看,新零售语境下的供应链强调“多位一体”。供应链不再只是被动的等待前端信息的传递,而要主动的参与到更加前端的服务消费者的工作中去,完成商品选择、销售预测、动态定价、自动补货、计划采购等多种职能。马云在5月的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指出,新零售时代的物流必须要靠数据。未来的物流公司要成长,要靠数据,靠技术,靠人才和高度投入技术研发。马云对物流行业的预言呼唤供应链的数字化和技术化变革,供应链同样需要变得更加智慧。线下零售的数字化正在反推新零售时代下的供应链变革。许多商家使用电子价签实现线上线下的数据同步,将包括SKU、库存、价格、促销等数据完全打通,为供应链可视化打下了基础。新零售语境下,供应链追求精确和效率的结合。和传统电商相比,新零售场景凭借自身聚客能力将覆盖半径内的订单集约到店,以B2B物流大面积代替B2C物流,小部分B2C作为短程补充(3KM内半小时配送等),极大降低了物流成本。看似剩下了由店到家的300米,其实省下了十倍百倍的物流分拣、配送浪费,供应链效率提升,运转和调整的节奏就能更快;和传统便利店相比,数字化管理对供应链的反推作用会更明显,当人们能更容易地从店里买到自己喜欢和需要的商品时,这盘生意就成了。誓要做百万家的京东小店和天猫小店把供应链和线下仓储的能力开放给传统便利店经营者,其显现的潜力充分表明了新零售对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深切需求。新零售玩法无限,却万变不离其宗。数字化全渠道运营和全新场景沟通了线上线下,使线上线下同样好玩,同样高性价比,同样高品质,对消费者同样了解。迅速布点抢占场景的规模战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获客手段和打破效率桎梏的供应链管理都是基础建设,保证不掉队的同时,不同的营销方式、产品力甚至品味取向等都会成为每个新零售从业者独有的亮点。新零售,会把未来的中国打磨成全世界羡慕的样子。
苹果在2013年发布了新款iPhone5s手机,与以往一样苹果5s与苹果5在外面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内在的硬件性能提升。可能很多喜欢苹果手机的用户,在购买时可能会在这二款手机上难以抉择。下面就二款手机的硬件上做一些简单的对比,让大家对二款手机的配置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一款手机。亚马逊解密苹果5s和苹果5的区别一:指纹区别1、上面说到,苹果5s与苹果5在外观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其实还是有一些小区别的,在主屏Home按键和背面的相机以及闪光灯上。这里先来说说指纹识别,新款苹果5s是苹果第一款在手机上添加了指纹识别功能。指纹识别有什么用呢?它主要是用于当我们为手机设置密码解锁时,可以用自己的指纹来代替输入密码的这样一个功能。指纹识别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也随处可见,比如我们早晚下班打指纹考勤。但是在手机上用指纹来解锁,这对于苹果手机来说是历史性的第一次,开启苹果手机进入指纹识别的新时代。2、指纹识别到底有什么用呢?对于我们一般的用户而言,可能手机上的资料信息泄露时,也并不会对我们造成多么大的影响。但有一些用户的手机上可能就会保存很重新的资料,所以就会为了保证手机的安全,从而设置一个比较复杂的密码来防止其它人偷取手机中的信息。问题是,如果每次解锁手机时都要重复输入复杂的密码,就会感觉很痛苦。现在好了,指纹识别功能的出现,可以让指纹识别替代我们在解锁手机时输入密码,从而让我们感到手机即安全了,又很好使用。如果你是一个对手机安全比较在意的人,又或是你喜欢指纹识别给你带来新体验的话,可以考虑苹果5s。亚马逊解密苹果5s和苹果5的区别二:内置的处理器的区别1、新款苹果5s采用的是最新架构的64位桌面级处A7处理器,苹果官方宣称处理速度是上代苹果5的二倍。那处理器的速度快了,作为我们用户而言,能感觉到的好处在那里呢?处理器性能的提升,主要是表现在一些大型应用上,比如在手机上玩3D游戏。因为处理器的处理性能提升,所以在游戏画面上的表现会有更多特效,会让游戏画面看上去更加的逼真。所以如果是喜欢在手机上玩大型3D游戏的用户,苹果的5s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2、上代苹果5的内置处理是A6处理器,当然性能肯定是不如新款A7处理器了。但是对于我们一般的应用来说,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比如平时的聊天,看网页,玩游戏,看视频,都是没有问题。另外对于当前最新的iOS7系统,对手机处理器的要求也比较高。像再早之前的苹果4和苹果4s,在运行iOS7时就会显得吃力,卡顿。但是苹果5对于iOS7来说也是不在话下的,所以如果对手机性能要求不大的用户,苹果5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亚马逊解密苹果5s和苹果5的区别三:相机上的区别1、苹果5S配备的是一颗蓝宝石水晶镜头表面的镜头,像素为800万,ƒ/2.2光圈,并且具备双LED闪光灯。全新iSight摄像头的感光元件增大了15%,单个像素尺寸得以提升,达到1.5微米,且光圈更增大为f/2.2。这些变化使摄像头可以收入更多光线。虽然摄像头的像素依然为800万,但是由于光圈的升级以及摄像头的材质不同,相信5S摄像头拍摄出来的画面会更好。另外苹果5s配备了双闪光灯,使得在夜间拍照的效果明显好一苹果5。2、iPhone5上配备的也是一颗800万像素的摄像头,不过光圈是ƒ/2.4,不具备双LED闪光灯。当然苹果5相机上的这些改进,都只是针对于在光线不好情况下,如果是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二款手机的拍照效果其实都差不多的。
“让更多的中国质造出海,我认为这是在5年内一定会发生的事情。”——ESG集团CEOAlanLim一脸坚定地说道。同时他强调,中国质造想要出海,一定要增加产品的品牌价值。而除了产品品牌价值外,消费者的习惯及当地的文化也是重中之重。只有真正了解国外用户的消费习惯,掌握当地文化,才能生产出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才能让更多的中国质造走出国外。实际上,在中国质造出海的浪潮中催生了这样三个现象:一是,中国传统企业想要提高产品品牌价值;二是,像Cdiscount这样的平台寻找新兴市场渠道;三是,一些企业转型做跨境服务商。(ESG集团CEOAlanLim)日前,小编与ESG集团CEOAlanLim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他对中国质造出海和转型做服务商有着这样的新思考。中国出海品牌要做到这3点面对中国产品的特殊现状,中国质造要出海需要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AlanLim认为,中国卖家想要增加产品品牌价值,前提要做到这3个方面:第一,了解国际消费者的习惯;第二,把产品做精;第三,提供完善的服务。小编:受一带一路政策影响,中国出口迎来新机遇,要让更多的中国质造出海,对此你怎么看?AlanLim:我认为,这是在5年内一定会发生的事情。中国的产品其实很好,但是想要走出去,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因为它的包装、说明书等可能不符合国际化,还面临着认证难题。我觉得目前出口电商的趋势是,物流越来越稳定,国家政策越来越支持,且在传统行业越难做的时候,中国质造出海就会走得越快。但是,传统企业想要转型很辛苦,好在他们的接班人从国外回来,这些人聪明勤奋,了解国际化,了解中国文化,同时非常了解自己家族的产品,于是开始帮助家族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做跨境出口电商。我发现,这帮人真的很有实力,他们一定能走得出去。我觉得在2018年会有一些好的现象,中国的产品一定会在2019年、2020年走出去的。小编:中国质造意味着打造品牌,像速卖通提出的品牌封闭管理邀约规则、亚马逊的品牌旗舰店等,那么企业如何增加自己的品牌价值?AlanLim:我觉得中国卖家想要增加产品的品牌的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做。第一,要了解国际消费者的需求。中国产品有一个很特殊的现状,就是功能很多,但是这些功能很多都没有人用,中国质造要做好,就需要生产商去了解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东西,真正需要什么功能,从而去订做这个功能。第二,把产品做精(好)。首先把产品做出来,产品如果有价格优势,可以放到平台做促销,Anker就是这么做的,他把产品做精(好)后,在亚马逊美国做得很好。第三,完善售后服务。消费者要求退货,就给他们退货,因为很多国际法律规定,是必须退货的。如果你为一两单遭顾客投诉损掉一两百块人民币,而造成线上的负面消息,对你的影响更大,要把服务当成投资,不要把服务当做亏损的项目。我觉得,把产品做好,做到别人的需求就好,不需要功能很多;把服务做好,如果再有一个好的销售渠道,慢慢的越多人购买尝试觉得产品好,就会介绍更多人买,所以这需要一个过程,要2-5年时间才能慢慢做起来。小编:中国质造出海,必定会对传统企业造成影响,面临着转型升级,请谈谈传统企业该如何做?AlanLim:在美国,线下购物能达到九成。我觉得,一个传统行业,他的B2B、线下分销商会继续做的,反而如果他有一个部门专门做电商,他可能原来一年做1000万的生意,那现在可能会多出200万是电商服务来的,那其实总销售额就变成1200万而不是1000万,我觉得这是没冲突的。但是,你不可以用传统B2B的人做电商,很多人失败就是因为投资小,不愿放一个新团队。老板对秘书说你去eBay开店,那她怎么会呢?或者你叫你最有能力的销售经理去亚马逊开店,他可能也不会。整个团队文化会有差异,B2C做不好,B2B也降低了,其实我觉得还是需要有一个新团队来做,这样才能做得好。新兴市场出海新机遇“我觉得我们刚开始想把优质的卖家引入Cdiscount,把优质的产品带进法国,比如小米、华为、Anker等,这是近期主要的打算。”AlanLim如此说道。小编:对出口电商来说,亚马逊、速卖通等平台知名度和占据的市场份额很有优势了,那么Cdiscount有哪些优势能吸引你们合作?AlanLim:四大电商平台速卖通、eBay、亚马逊和Wish中,亚马逊在美国、英国、德国非常强;eBay在德国、澳洲、美国比较强;Wish则在美国低价的产品比较强;而速卖通真正比较强的地方只是在俄罗斯、西班牙、东南亚、南美。而对于法国电商市场来说,Cdiscount在本地的实力很强,甚至可以跟亚马逊相抗衡,有时亚马逊排第一,有时Cdiscount排第一。我们和Cdiscount合作,是因为我们会选择当地最强的平台,从而建立一个深度的合作关系。小编:此次与Cdiscount合作,未来有哪些期望和发展性的实践?AlanLim:首先,我们要把优质的卖家引入Cdiscount,把优质的产品带进法国。其次,我们准备与中国的著名品牌合作,例如小米、华为、Anker等等,把这些中国比较知名的品牌也植入到Cdiscount这类的平台上。同时,在今年我们会做很多物流合作方案,例如Cdiscount有大约300万平方的海外仓,这里没有任何头程的合作,我们ESG还会联合专业的物流商建立物流体系。到了明年,我们会做一个中国客服网络,可以直接给中国卖家提供数据、促销等。小编:刚才说到前期想把优质的卖家带到法国,这是不是意味着一些小的品牌、卖家就没有机会?AlanLim:我觉得,大平台基本上需要的是大卖家,而小卖家已经很难进入大平台,比如刚起步的卖家想进入亚马逊、速卖通、eBay并做得好基本很难。但是,对于新平台来说还是有机会,因为想要赚钱,不是市场有多大你才能赚钱,而是对手有多少才会决定着你的利润。在新平台上,不是你最大产品就最好,而是你积极了解平台,配合平台的需求,才会有机会在1-2年从中小卖家变成大卖家。实际上,在四大电商平台里,卖家都是从wish或者速卖通开始做,一年内从小卖家变成大卖家。在新平台上也是一个道理,如果你很积极的话,你才有机会从小卖家变成大卖家。小编:卖家入驻Cdiscount平台的过程中,ESG集团为卖家带来哪些帮助和服务?AlanLim:我觉得有三点。第一,我们会了解卖家的产品有多少,单价是多少,或者sku数量有多少。我们会告诉卖家CDiscount到底需要什么产品类,因为你说你有5万个sku的话,那可能你要优化5万个sku,浪费很多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但不代表你的sku在CDiscount都好卖。同时,我们会知道CDiscount这个月想做什么,下个月想做什么,他主要的sku目标是什么,那我们可以分析我们卖家产品的类目,和他们说,我们帮你们入驻绿色通道进入CDiscount平台,帮你做全部的手续,帮你一起去和平台合作。第二,我会给你说,sku要先上哪些,哪些产品是你要优化的。如果你能优化的话,你可能多卖100倍,我们会为你提供产品的信息,还有一般的物流渠道、支付渠道,我们都会对接到,这是我们目前能够提供给中国卖家的。第三,在平台里面,我们有一些特别的优惠,CDiscount说在前一个月店铺的费用是免费的,还有就是如果卖家很配合CDiscount,在短时间内把sku上传而且优化的话,那么对于cpc导流量的引入费用,ESG是免费的,还有3个月内开旗舰店等都是免费的,让中国卖家可以做得成功。发挥优势转型做服务商AlanLim说:“我觉得做B2C网站赚的也是小钱,我看到一个很大的趋势,就是平台越来越强,越来越有钱,如果打不赢他们就与他们合作”。小编:之前你们作为卖家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为什么要转型做服务商?AlanLim:我觉得做B2C网站赚的也是小钱,我看到一个很大的趋势,就是平台越来越强,越来越有钱,他们的估值不是利润,而是你GMV有多少,那你估值就多少,就可以买更多的流量,变得很大,ESG做B2C网站的话,对手其实就是平台,因为买的流量都是同一个渠道,其实就是烧钱,我和CDiscount、Priceminister、亚马逊的老板都很熟,一起创业的,如果打不赢他们就和他们合作,这是我的道理,就像平台Lazada越来越强,我就和他们深度合作。我做电商15年,到2014年才敢进入中国。我觉得,在中国不了解当地文化,不是真正中国本地人的话,这其实很难做的,我们不知道到底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刚好在2014年,有一个大的物流公司递四方投资了我们,给了我们一个团队,建立了中国的关系网、卖家池。有了中国的卖家池、中国文化、合作方、背景,从卖家到服务商,到了这两年,觉得我的时间到了,就是我的机会,我的经验、我们的技术、我们的人员、我们的人脉,加上中国的需求、平台的需求,这些东西整合到我都能做到,所以我们这个卖家就变成了服务商。可能会有人说,为什么你B2C不继续去做,我个人觉得做东西要专,只要你有另外一个很大的业务在后面的话,那你的团队就会觉得我这个做不好的话后面还有一个业务可以帮我,那你一定是做不深、做不好的,我要把我后面的安全网拿掉,要把自己的后路断了。因为我觉得这是我难得15年探讨出来的机会,是我一定能做到的,所以我就把自己的后路断了。小编:转型遇到什么困难?如何解决?AlanLim:很多困难。第一,负面影响,团队可能觉得我们是不是不行了?为什么把我们最大的业务给砍了?自己内部的这种负面的想法,每个人都沟通到为什么我要做这个事情等等。但是很快,我们服务的合作逐渐增多,每个大品牌都跟我们签了合约,而且我们卖家的数量、GMV去年增长了5倍,今年可能增长10倍。当团队看到新业务增长时大家就会有信心,这是我们的解决方案。第二,我之前有一半的B2C的人才,不一定适合再做B2B业务,转型之间有一些磨合团队的时差。而把B2C砍掉之后的一年间,这些已全部解决了。我觉得都是人的事情,业务其实增长很快,因为需求在这里,而且我们能做到。这是我在转型中遇到的两个问题,就是团队的文化、结构等。要一刀切其实很痛,但是不这样的话永远做不好,只能慢慢被淘汰。小编:现在做跨境电商代运营服务商企业也不少,你们的优势在哪?AlanLim:我们3个很大的优势,一般的代运营做不到。1、国际品牌。我们代运营的都是国际品牌,像飞利浦、美泰等等。而要做他们的代运营也要从高层的策略、五年的Businessplan到物流、客服、细节等做得很深,而且品牌的形象,跟他每个国家的分销商的定价,要整个国际团队来做。2、平台资源。我在每个平台放什么样的品牌,平台都很给力,我有平台的数据,我有平台的支持给流量,我可以直接找到平台的CEO说美泰要来你的平台,你有兴趣的话,我们一起做一个3年的预算看看怎么做,所以这是一般中国代运营做不到的。3、物流支持。我们物流+递四方还有海外仓的布局,一天的量就几百万货单,基本上我们的成本是很低的,并且我们能够借助这种优势把它做好。
“山西人的手指平均要比陕西人粗一号。”这句话从一个纯东北老爷们嘴里说出来,还挺稀奇的,但是对于款多多创始人兼CEO王文钢来说,简直是自然的不能再自然。王文钢精通首饰搭配,这点让造型师都很佩服。但是他的精通,不是来源于对时尚的感觉和个人多年搭配经验,而是源于款多多建立的一整套中国最先进的珠宝首饰大数据模型系统。这个系统里可不只有戒指型号这一个维度,而是款多多在实时追踪了全球数千个珠宝品牌潮流趋势,掌握了全国数万个珠宝零售店的经营数据之后,通过对地域、人群、消费喜好等上千个标签进行上亿级的并发运算,进行精准大数据智能款式分析,调整设计研发动态,得出的匹配度最高的结论,这些结论可以立竿见影地帮珠宝首饰零售店提高售罄率和周转率,大幅增加销售额。就比如刚才提到的戒指尺寸,款多多帮一家金店调整进货配比之后,这家店一个月的营业额就增加了20万。供应链最重要的就是快和准,据最新统计,款多多目前已经实现了用零售店15%的库存,产生当期30%的销售额,整体实现销售周转速度翻1倍。用王文钢的话说,款多多就好像一个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雷达和调度系统。通过对产品的大数据精准匹配和精细化运营,可以做到“千店千面”,根据不同店的特点提供不同的货,但这些都无法靠传统的人力精细核算,只能靠大数据。王文钢认为,用大数据和概率不断学习搭配和审美的标准,是可以逐步学习和替代人为的判断。这一点与人工智能改造行业的倡导者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博士的看法是不谋而合的。近几年,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博士一直非常看好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他认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行业的改造已经进入到了3.0时代,而款多多在珠宝行业的对AI智能和大数据的充分运用,正好践行了这一论断,所以他非常看好款多多。创新工场的合伙人张鹰也评价说,“款多多是B2B3.0创新者和领军者”。据悉,款多多8月份已经完成B+轮投资,融资额为7000万,投资方就是专注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顶尖投资机构创新工场,而且创新工场少见的在半年时间内对款多多连续进行了2轮投资。这也是创新工场2016年开始的针对B2B行业的重点投资项目。在记者采访款多多创始人王文钢的那天,他胳膊上钉了钢钉还打着绷带,在打完绷带的当天,他就坐飞机去了杭州,为的是与杭州本土最大的珠宝批发商达成合作。此后两周之内,他飞行了一万多公里,连去了六地五省。“本来像这种传统的珠宝城老板,他们对互联网公司行业都是保有怀疑态度的,但是聊完之后,看到我们的业务和能力,以及敬业程度和人品,就迅速达成合作。”王文钢说,自此,款多多在浙江省业务迅速推展开,在随后的两周里,款多多迅速在新开的省份中作出了1500万的销售额。正式基于这样的努力,款多多已经在珠宝供应链行业跑到第一的位置,据最新数据显示,款多多仅钻石业务,每个月出货就达上万件,这相当于一个小型珠宝上市公司的规模。早在2016年款多多的年销售额已经达到1亿元人民币。纵观珠宝行业,款多多至今还没有遇到能够在数据管理和货品管理方面与之相抗衡的竞争对手。自2015年成立至今,款多多已经与国内珠宝行业众多知名品牌的代理商和加盟商进行了合作,这其中包含了中国黄金、中国珠宝、周大生、老庙、戴梦得等中国一线珠宝品牌的数千家加盟店,业务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同时,像全球顶级钻石供应商——比利时TACHE塔斯美钻这样在国际范围内珠宝行业的翘楚,也纷纷与款多多已经达成了战略合作,塔思美钻总经理梁仕荪盛赞款多多,称其为“珠宝行业一缕清风,给浑浊的市场带来发展的方向”。好项目不担心融不到资。作为中国跑的最快的珠宝首饰供应链平台,截止目前,款多多的股东名单上已经包含创新工场、真顺基金、真格基金、明势资本、蓝色光标集团、尚势资本等十余家一线知名VC。这么多一线VC的加入也证明了款多多在珠宝行业的领先性和领军地位。
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人》印刷版刊登题为《我们承诺,没有利润》(Noprofits,wepromise)的评论文章称,虽然京东商城至今没有盈利,甚至还作出了不盈利的承诺,但该公司的IPO还是有可能引发投资者的关注。不过,京东商城仍然面临着薄弱的基础设施和强大的竞争对手等不可忽视的挑战。以下为文章全文:在商业社会,一家公司的老板承诺几年内不赚钱似乎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但这的确是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制定的战略。一年半以前,他宣称这家中国电子商务公司的电子产品将在三年内保持零毛利,而这类产品却为该公司贡献了多数销售额。更有报道称,他甚至威胁要解雇所有试图创造利润的销售员。然而,刘强东还是通过沙特王子阿勒瓦利德·本·塔拉勒(Al-WaleedBinTalal)和红杉资本等大牌投资者获得了20多亿美元的早期投资。他现在还希望通过即将在纽约的IPO(首次公开招股)再向外国投资者募集15亿美元资金。对于一家尚未盈利的公司来说,这似乎有些厚颜无耻。2012年,该公司的净亏损超过17亿元人民币(约合2.83亿美元),一年前的亏损额也接近13亿元人民币。去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的确实现了6000万元人民币的利润,但其中很多都源自利息收入。该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14亿美元,而应付账款却高达17亿美元。考虑到刘强东还准备继续扩张,该公司的财务状况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善。真的会有投资者认可一家缺乏明显利润的公司的前景吗?或许有。京东商城的增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美国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一样(由于二者都同时涉足自营产品和第三方平台业务,因此也经常被分析人士拿来比较),京东商城同样在追求“重资产”商业模式,将规模和市场份额置于短期利润之上。从某些指标来看,这的确收到了成效:京东商城已经在这个全球第一大电子商务市场成为了第二大电商企业,仅落后于阿里巴巴一家公司。去年前三季度,京东商城的交易额超过860亿元人民币,高于2011年全年的330亿元。该公司去年前三季度的活跃账号也从2011年的1250万增长到3580万。京东商城目前在全国拥有82个仓库,配送人员超过1.8万。该公司的未来还面临两大问题。首先,这种“重资产”模式能否收到回报?中国很多地方的物流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因此,要在中国实现亚马逊那样可靠而及时的配送服务,京东商城必须大幅增加投资。亚马逊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受益于美国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京东商城还面临两大财力雄厚的本土竞争对手。一个是凭借虚拟商品赚取多数营收的腾讯。该公司早期对电子商务的投资已经失败,但现在却重新关注起这一领域。主要原因是微信的广泛普及。腾讯显然希望利用这款免费聊天服务渗透进用户的智能手机,以此吸引用户到该公司的网络平台购物。另外一个当然就是阿里巴巴,该公司目前控制着中国80%的电子商务市场份额,并且正在向周边领域扩张,以加强自身地位。该公司已经投资了社交信息平台,推出了网络理财服务,还收购了打车应用。阿里巴巴本周甚至全资收购了高德地图。尽管没有盈利,但京东商城的上市计划并不出人意料。阿里巴巴也在筹划自己的IPO,而且规模可能十分巨大:本周的一次私募股权交易对该公司的估值约为1300亿美元。看来,想要避开巨人的阴影成为中国的亚马逊,绝非易事。
要说全球生鲜电商、在线超市的成功典范,恐怕很难不让人想到Ocado。从2002年运营至今,它不仅早已扭亏为盈摆脱了大多生鲜电商的厄运,还在智能化、新技术方面远远甩开了很多同行(比如机器人手臂挑选水果、自动驾驶送货卡车等),成为众多生鲜电商膜拜、效仿的对象。日前,Ocado又成了第一家专门针对亚马逊智能语音控制系统Alexa推出语音购物App的英国在线超市。据悉,Ocado的AmazonAlexa定制款语音购物App,可以让拥有亚马逊账户的用户通过语音添加商品至购物车、追踪订单等,同时还可以帮助消费者寻找应季食物并向其推荐相应的食谱。目前,这个声控应用已经添加到了Ocado的各个购物渠道,包括iOS版移动应用、watchOS应用、安卓版移动应用以及Ocado的购物网站。“超市品类的购物体验必须要快速、简单、方便。使用声音识别技术后,我们的App可以让消费者不动一根手指头便能把自己想买的东西添加到购物车。”Ocado上午总监LawrenceHene谈道。“现在,消费者对便捷购物方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了,很高兴我们能成为英国第一家使用语音购物技术的在线超市。你只需要告诉Alexa你要买什么,它就可以帮你完成。”据悉,Ocado是英国最大的线上食品杂货零售商,一直被视作该领域可以与亚马逊相抗衡的一家电商。有消息称,前不久亚马逊宣布以137亿美元的高价收购全食超市(WholeFoods)后,美国多家超市集团都在打探Ocado的相关动向,并寻求与之达成合作。根据公开资料,Ocado由三位前高盛银行家于2000年创立,总部设在英国赫特福德郡的哈特菲尔德,2002年1月正式商业运营,2010年7月21日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旗下品牌有Ocado线上商城、Ocado智能平台、Sizzle厨房用品网站yijiFetch宠物用品网站等。据市场研究机构KantarWorldpanel的数据,在英国市场,在线杂货购物量约占整个杂货交易市场的7.6%左右,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10%以上,而Ocado在该市场的份额约为1.3%左右。Ocado最大的特色是依靠“供货商——运营中心(CFC,CustomerFulfillmentCentre)——前置仓——顾客”的配送链条来进行集中储存、捡装和配送,以保证货品的准时达到率和精准率,其竞争对手包括FreshDirect、AmazonFresh等。其中,AmazonFresh已先Ocado一步向用户提供了语音购物的体验。在智能化方面,Ocado一直是行业里的佼佼者。除了目前新推出的语音购物功能之外,上个月它还测试了无人车送货技术,而其后端操作的智能化水平也是没有几个同行能做到的。据悉,Ocado仓配物流系统的核心就是智能分拣中心和物流体系。比如,Ocado物流中心使用了自动存储解决方案,包括几十个机器人帮助实现高效的自动化作业;仓库能支持2万多个品项的存储,并完成高精准的分拣流程;物流车辆按照单独的箱体排列,分别对应不同的冷藏温度,适用不同生鲜食品的储藏需求。听惯了国内大热的“新零售”“无人便利店”“智能商业”概念,你是不是觉得Ocado的这一切听起来有点与之不谋和而之意呢?只不过,Ocado似乎更注重用技术革新而不是商业模式转变来推动业务发展。其智能仓储物流早在几年前就已实现,无人车送货项目也已公开表示将在2021年前投入使用并在十年内向全球推广。现在,Ocado又开始涉足语音购物,有没有让你看到一些新的趋势呢?
沃尔玛日前推出美妆护肤品牌Found,宣布正式进军美妆市场,而且是以品牌商的身份。据悉,Found针对不同肤质推出5种功能相异的护肤产品,覆盖了脸部、眼部以及唇部的需求。目前,该品牌已有133个SKU在沃尔玛门店以及官网出售,而在今年秋季,其全部商品将面世。据外媒报道,新产品线保持了沃尔玛的一贯定位——平价,最低价格达2美元,最高不超过15美元。另外,Found产品主要瞄准天然护肤美妆领域,每件产品在沃尔玛官网的都标明配方中的天然成分占比,比如某款粉底液的天然成分标注为90%。值得注意的是,沃尔玛对于美妆市场这个新领域的野心其实早有显露。本月初,按月定购美妆电商Birchbox正与多家零售商洽谈收购事宜,而其中之一便是沃尔玛。据了解,Birchbox在全球拥有百万订阅用户,在2016财年的订单量达到230万,不过由于更多竞争者入场以及模式单一等问题,目前经营状况欠佳。而如若沃尔玛此时能购下Birchbox,不仅可以拿到相对便宜的价格,还可借助后者的影响力在美妆市场施展拳脚。能让沃尔玛在短期之内发起如此攻势,美妆市场的容量肯定也是不容小觑的了。据欧洲美妆行业研究机构CosmeticsEurope公布的数据,2016年,全球美妆市场总产值26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万亿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沃尔玛虽然在美妆市场是个新手,但它的目标却十分明确,新品牌直接针对天然美妆及护肤领域,不得不说它对于市场趋势的嗅觉还是很灵敏的。因为,就连专业的美妆零售连锁机构丝芙兰、Ulta以及Target等综合零售商也都在奋力争夺天然有机美妆护肤市场。丝芙兰此前曾推出过纯植物、无化合物的美妆产品,并且还给数百个有机护肤产品开辟了“Naturals”频道。丝芙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Ulta也推出自己的天然产品系列。美国高端百货公司Nordstrom也开辟了天然护肤频道。得益于去年销售额的成倍增长,Target此前也宣布将进一步拓宽天然护肤品品类……也有多个研究机构及业内人士用数据证实了这一方向的准确性。据咨询公司英敏特对消费者调查发现,有50%的英国男性相信蕴含天然成分的面部护肤品对皮肤更好,42%的英国个人护理品消费者购买天然和有机的产品,因为他们认为这类产品对环境更好。而在美国,57%的消费者购买天然和有机的个人护理品,因为它们没有不必要的成分或化学物质。此外,48%的意大利和西班牙消费者认为,天然和有机的个人护理品对健康更好,所以愿意购买此类产品。另外,Ulta高级副总裁JulieTomasi还曾表示,“在Ulta的客户中,购买天然护肤品的顾客会比普通顾客多花费约80%。”显然,消费者对这一细分品类美妆产品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凭借天然美妆护肤品牌Found,沃尔玛能否成功打入这一市场呢?我们拭目以待。
在云服务领域,谷歌与亚马逊的其它竞争对手迥然不同。谷歌具有“亚马逊网络服务”所不具备的一些功能,例如大规模且超快速的网络能力。业界似乎非常容易地想到,公开的云大战已经告一段落,而且亚马逊已经在此大战中成为了赢家。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在最近发布的GartnerMagicQuadrant报告中强调称,亚马逊的专业云服务AWS(亚马逊网络服务)提供的可利用计算能力已经达到了其它14家云服务供应商总容量的5倍之多。这种领先的优势的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Gartner的分析报告中并未将谷歌(微博)的云服务“GoogleCloud(谷歌云)”纳入其中,主要是因为谷歌还没有正式推出此项服务。在云服务领域,谷歌与亚马逊的其它竞争对手迥然不同。谷歌具有“亚马逊网络服务”所不具备的一些功能,例如大规模且超快速的网络能力。或许这些功能会推动谷歌成为云业务领域中的真正变革者。“亚马逊网络服务”的优势与对手:有诸多的理由让用户喜欢亚马逊网络服务。与其它有意通过垄断方式来提供服务的公司不同,亚马逊网络服务既没有提高云服务的价格,也没有放缓创新的速度。恰恰相反的是,亚马逊网络服务一直都在坚持不懈地下调其云服务价格,同时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不断地推出新服务和新功能。在这种咄咄逼人的形势之下,亚马逊网络服务的竞争对手们就显得措手不及。Gartner分析师林迪亚·梁(LydiaLeong)对此声称:“大量的亚马逊网络服务的竞争对手们已经没有兴趣来继续投资各种资源来与亚马逊竞争云服务。他们都未能认识到一点,即云服务是一种软件业务,功能发展速度将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谷歌看来,情况却大相径庭。谷歌目前已经推出了75个以基于开发者的API,这一数量大大超过了亚马逊网络服务。谷歌有着灵活的共享开发模式。不过,亚马逊网络服务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这种不足并不是开发数量的滞后,而是在提升网络速度方面仍有更多的工作要做。追寻亚马逊的阿基里斯脚步(AchillesHeel):(编注:阿基里斯是海洋女神忒提斯(Thetis)与国王佩琉斯(Peleus)的儿子,是传说中一位战无不胜的英雄。)每一位竞争对手都在疯狂的寻找亚马逊网络服务的缺点,并利用这些缺点来对抗亚马逊的云服务,从而进一步帮助他们赢取开发者和以及拟服务的企业用户。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力图攻击亚马逊网络服务的安全和性能,不过亚马逊总是处理得滴水不漏。最近一希时间以来,Pivotal执行官詹姆斯·沃特斯(JamesWaters)声称,亚马逊对公共云服务的那种几乎是宗教信仰式的虔诚可能会让亚马逊网络服务在更多灵活方式上存在漏洞。詹姆斯还于2月5日通过Twitter发布消息称:“亚马逊网络服务业已成为一个巨大怪物,不过,科技行业却一直以变化而著称,多种云或许将对亚马逊网络服务带来巨大冲击。”詹姆斯的观点可能是正确的。努力将企业推向完全的公共云服务可能会最终失败,特别是在Pivotal/CloudFoundry等公司推出强大的多种云服务的情况之下。美国博客网站GigaOm的巴布·达洛(BarbDarrow)列举了谷歌云具备的八项内容,这八项内容可以帮助谷歌云击败亚马逊的云服务。不过,达洛也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即网络容易。Cloudscaling的兰迪·比亚斯(RandyBias)认为,正是网络容量将成为云服务的一大关键因素。云领域的竞赛:正如比亚斯强调的那样,在过去的10年中,谷歌(携同雅虎与微软)一直在收购暗光纤网络(darkfiber),并将这些网络部署在各个数据中心之间。这种网络能够将网速提升到TB级,而且能够将谷歌各个数据中心快速地连接起来。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掌握了暗光纤网络,并激活这种网络,那么你就能够继续通过在光纤两端加入DWDM设备,来添加更多的带宽。这是什么情况呢?对此,比亚斯解释称:谷歌能够完成什么样的目标呢?试想一下,如果能让所有的谷歌云存储(GoogleCloudStorage)都以免带宽成本的方式进行地理复制,那将会产生多大的能量呢?在这种庞大的带宽下,在网络之间传输100GB以上的大容量文件将不再是什么神话。因此,如果用户拥有大、快速、低成本的网络,那么就可以让地区网络提升成为可能,事实上,谷歌的云服务就具备大、快速和便宜等特点,而这些正是亚马逊所缺乏的。由于当前的暗光纤供应不足,因此亚马逊目前还无法通过大量开支来来架构这种网络。就数据中心之间的带宽供应量以及高速网络成本而言,亚马逊网络服务在与谷歌竞争方面目前还面临一些结构性的不足之处。当然,谷歌能否最终击败亚马逊的云服务,还需要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谷歌必将成为亚马逊在云领域内的强大竞争对手。
徘徊在电商企业的第二阵营,一副与世无争的面孔,亚马逊中国在中国电商圈里有些特立独行。在纷乱、浮躁的电商竞争中,亚马逊中国坚守着其全球的理念与策略,虽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中,并没有占到便宜,但也被圈内公认为“很有潜力”的企业。从雅虎、eBay、Myspace,再到谷歌,美国互联网巨头在中国难逃魔咒。但亚马逊中国不仅活下来,而且活得有滋有味。亚马逊的创始人兼CEO杰夫·贝索斯现在被认为是一位具有远见的企业家,但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并不被外界认同、不被看好。亚马逊在中国同样坚持其全球策略,不考核短期收入与赢利,持续大规模投入,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场马拉松。2004年,亚马逊收购卓越,随后并不是轰轰烈烈地变革,而是温和地、按照其全球战略改造卓越。在收购完成一年多之后,开始启用亚马逊的数据库系统替代卓越网以前的系统,这一替换过程历经三年时间,使得亚马逊中国的IT系统成为行业最为领先的系统。2007年卓越才改名为“卓越亚马逊”。2011年,再次更名为“亚马逊中国”,用了七年时间,才慢慢抹掉卓越的痕迹。亚马逊不仅把名字和IT系统带到中国,更重要的是把它的经营理念带到中国。贝索斯始终坚持一个理念:亚马逊是一家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企业,而不是像其他大多数企业那样,以竞争对手为中心。贝索斯在公司开会的时候,身边总是会放一把空椅子,而这把空椅子上的人才是会议中最重要的人物——消费者,开会的时候,经理们必须要时时为这把空椅子考虑。在中国,高管例会上的开场白经常是放录音,聆听客户的声音。高管们也会时不时地到一线接听客户的投诉电话。在亚马逊总部始终会设一个客户体验官,任何产品上市之前,都必须通过这个客户体验官,如果他不同意,那么这个产品就无法上市。客户体验官“一票否决制”后来也被带入中国。亚马逊在中国一直不温不火,不像其他电商那样打价格战,不疯狂地投广告,因此也没能获得京东、苏宁那样的快速增长。亚马逊中国秉承其全球战略,不作为一家商务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发展理念,仓储、物流所代表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才是电商长期竞争力。供应链管理实际上就是把商品从生产厂家搬到消费者手里,用最短、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完成这个流程。而通过科技的手段使这个流程最优,亚马逊当然不必参与价格战,而是坚持“天天低价”。这家已经在云计算和大数据走在业界最前端的公司,数据化运营已经贯彻到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进什么货,进多少量,产品如何定价,在节假日如何制定促销价等等,一切都由机器完成。在业界也会有一会质疑声指向亚马逊,比如不懂中国市场,太低调,错失良机等等。亚马逊在中国一直不断尝试本土化创新,但出发点依然不是竞争,而是用户。中国消费者对于配送时间的需求比美国人更高。但是国内物流基础不完善,为最大限度满足顾客需求带来了很多挑战。亚马逊中国是亚马逊全球唯一拥有自建物流的国家。目前在16个城市拥有自己的配送队伍,满足中国的地域特点及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每年配送的包裹超过2000万。在中国70%的用户可以享受当日达或者是次日达。自建物流这项也是亚马逊进入中国市场以后最大的创新,而现在这项政策也从亚马逊中国反哺推广回美国本土和欧洲的亚马逊网站。再比如亚马逊在中国率先推出“定时送货”服务。顾客下单的同时就可预约送货时间,甚至系统还告知顾客,如果在接下来的2.5个小时内下订单,将会在某时间段收到货物。后来还推出“夜间送货”。而这些个性化的服务则完全是依赖亚马逊强大的IT系统。看似缓慢,但亚马逊用持续的投入在中国执行它的经营理念,以客户为主中,不怕误解,不盲目参战,坚持做一家技术公司,逐渐构筑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亚马逊全球战略的一部分,它在中国市场坚持的和创新的,都是在企业基本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基础上去进行。
这边在杭州办“零售通”大会,那边就是一连串刷屏的天猫小店demo宣传。再加上前两天卫哲“我为什么不看好无人便利店”以及曾鸣教授“S2b2c”的前哨,明眼人基本上可以判断出来,这是阿里巴巴新零售战略的延伸,也是通往未来智能商业方向的关键连接点。天猫小店,可以说是阿里巴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一步好棋。似乎所有人都看到了阿里巴巴和京东通过百万便利店的方式,决议杀入线下的决心,但似乎没有人注意到阿里巴巴还留了一手,就是钉钉。钉钉显然已经不是社交软件,也不是普通的办公OA,而是一个打破公司墙壁的终极在线协作工具,即曾鸣所强调的S2b的本质——社会化在线协作平台。当然,所有的串联都是有并联衍生的。和微信在腾讯的境遇相似,一个在阿里内部孵化而一度被边缘化的产品,能够成长为今天的规模,除了坚忍不拔,其可塑性也决定了其没有通常意义所理解的“人设”概念。钉钉的演变也更符合阿里一直强调的“拥抱变化”。从传统电商业务向新零售倾斜的今日,毒眼认为,钉钉所扮演的角色远大于天猫小店的横空出世。天猫小店其背后是阿里链接供应商和渠道商的决心。这其中除了老对手京东,也包括掌合天下、中商惠民等一些B2B平台参与其中。大家都抱有一种想法,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重塑整个大流通。此前就曾阐述过全时便利店B2B平台全时汇是如何兵败一招的。大流通的环节对于下游采购而言,在标品为主的快消品领域中,价格敏感是十分难搞的一件事。特别是小本经营的商家,对经营成本还是非常看重。因此,如果价格不是十分有杀手锏,通过互联网化的方式去采购的必要性就没有这么强。因此,平台补贴基本上是这个阶段要做的事情。说道烧钱补贴,谁也不是巨头的对手。就算有风投给你十几个亿去烧,可能也是一时燃眉之急。夫妻店的老板老板娘是势力的,他们没有理由使用在线化的工具,何谈让大流通的数字化?又何谈有一天还要来个人脸识别、人工智能这么不接地气的“噱头”?也就意味着商品的在线化并不得以解决真正的流通效率问题。这也是过去零售通也好、新通路也好,以及其他那些数字化线下门店的项目都没有得到很好爆发的原因。不过,这次阿里巴巴想了一个更好的招数,就是前面说到的钉钉。目前大多数公司只把钉钉理解成为一个打卡工具。殊不知,钉钉在很早之前就上线了“天猫企业采购”。这个看上去只是一个2B的企业级采购需求的产品,在毒眼看来实际已经为打通上下游之间,玩转S2B2C做好准备。向内看,钉钉在帮助企业自身提升管理效率,向外看,钉钉正在连接无数企业,更重要的是,钉钉在连接企业的人与人。卫哲曾经说过,B2B的本质不是企业对企业,而是人对人。而卫哲最新又提到了“四个在线化”,第一步就是员工的在线化。这是卫哲眼光过人之处。对于大企业来说,员工就是从老板到高中基层的每一个人。对于夫妻店来说,员工就是夫妻俩。决定采购权本身的还是夫妻,他们势利也好,务实也罢,终归搞定生意的背后是搞定经营者,甚至是经营决策者本身。小店的好处是决策者就是经营者,也是员工,扁平化到机制,非常容易管理。这也决定了其人的在线化(数字化)比SKU的在线化更切合实际。按照卫哲的说法就是:“想象一下开一个线下传统店,开门后里面不能没有店小二,第一个应该到的是店小二,店小二来了以后店里面不能空空荡荡,要把商品放进去,然后再人走进去,然后再进行管理。传统零售四个到位的次序也是员工到位,商品到位,客户到位,管理到位。只不过今天你再去想象一下拥抱互联网,要去改造自己成为新零售,就把四个到位变成四个在线。”再来关联曾鸣教授的S2b2c,很多人很多阐释。这个念头概念满天飞,毒眼不做一一过滤,只讲自己的理解:S2b的核心是去中心化,连接一起生产力和生产要素。说的具化一点。未来商业生态应该是绝对开放,而不是今天的相对开放。试想,哪家电商公司没有几个牛逼的设计师,这些人有独到的审美和快速的成稿能力,年薪几十万几百万。为什么不能把这些设计师的能力开放出来,面向全业界?同理,哪家公司没有自建仓库,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仓库的冗余释放出来?哪家公司不养着几个做新媒体业务的做内容营销,为什么不能把他们共享给其他公司?云设计、云仓库、云供应链、云客服……也就是说,未来的个人和机构都不在只服务于自身的产业链条本身,而是开放协作,跨界连通。每个个体都不只是为原有的公司服务,也不再向上级和老板汇报,他本身就是一个机构,也是一个连接点。他所需要做的就是解放生产力,放大自己的能力,贡献更大的价值。公司这层墙壁被打破之后,公司也就被重构。整个商业生态会重新自有组合,形成一个社会化协作的在线化生态。而在这个过程中,员工在线显然是第一位的。扯回来,当有了夫妻店的老板和老板娘在线使用采购工具,而另一端则是供货商源源不断的发促销,整个产业链才能真正的在互联网上跑起来。至于说仓储物流客服这些,统统由更具有协作能力的第三方来提供专业服务,或者像中央厨房一样提供高度标准化的服务,让店主可以拿来即用,用完就赚到钱。钉钉在这一点上,已经悄无声息的在布局。只是今天的钉钉还是在企业端,更多的使用人群是白领。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楼下小卖部颜值犹在的阿姨也“钉”了你一下,请不要受宠若惊,她不是约你跳广场舞,而是开始拿你当做一个客户了。这就是商业社会的社交。而未来,智能商业的社会,在大数据的驱动下,说不定,阿姨还没来及念挂,智能终端就已经提醒你,该去店里看看阿姨,给她送货了——如果你真的是去送货的话。
最近的医美圈人心惶惶。就在8月9日,深圳晚报发出新闻,深圳南山警方破获一起“美容贷款诈骗案”。“抓了5个人,涉及200万”,这条消息在中介圈迅速流传,人人自危——他们一直以为自己在钻法律空子,却发现这是一场刀尖舞蹈。其实行业摇摇欲坠的信号,早在一个月前就已发出——就是从北京区大中介卓小宝的逃亡开始……进化升级“如果你找到他,一定要告诉我”,一位分期公司的风控总监说,整个风控圈都在找他。90年,初中学历,长得精瘦精瘦的卓小宝,却是圈内有名的“扛把子”。他曾经一个人搅浑了北京的医美市场,开启了“骗贷”风潮。而他的落魄出逃,就如一个终止符,宣告医美巅峰时代的仓皇结束,进入了医美后时代。那个疯狂的年代,让所有的中介为之迷醉,“你都不敢相信,钱那么好挣”。其实,医美中介群体早已有之。传统医美市场,价格极为不透明,是一门暴利生意。因此中介开始出现,他们负责给医院拉客户,每单拿高达50%的提成。2016年,医美场景被认为是“场景+分期”中的最佳场景,并裹挟进创投风潮中。大量的医美分期平台出现,给用户提供分期整形服务。比如,一个用户整个鼻子,需要3万,分期公司审核通过后,可先行将3万整形费用打给医院,手术结束后,用户每月再把钱分期还给平台。被称为最“安全”的医美场景,远远低估了中介团体的强大和智慧。当分期公司涌入后,产业链被打破,钱来得太容易,医院甚至愿意给中介高达70%的返点,来急速获客。在一本财经报道的《医美骗贷狂欢:大巴车拉农妇去套现,中介医院勾结撸出15个亿》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的疯狂时代。中介为了匹配这条新的产业链,开始了进化升级。一群人负责寻找医院关系,谈返点,并承诺每个月给医院带一定客户量。这群人需要高明的谈判技巧和博弈能力,他们被称为“一手”。“一手”底下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中介,输送客源。中介也分三六九等。一级渠道称之为“团长”,二级渠道是“队长”,一层统领一层,责权明晰。客户通过层层中介,输送到医院,成交之后,每层中介剥离一道利润。“一手”就如金字塔的塔尖,掌管着他的小帝国,中介如兵卒散落全国各地,收集客户。在全国各地,每个地区都有几个超大的“一手”,组建了自己的帮派。比如在北京,一度形成了三大股中介势力,他们各划地盘,并暗自较劲。第一股势力,是垄断北京夜场的郝穆,独家代理了多家高端医院。第二股势力,是“月亮组合”,为首的两人名为“林月”和“林亮”而得名,他们控制了几家中端医院。而卓小宝,势力并不大,但以剑走偏锋而闻名,他从事骗贷和套现,“也干过去农村和广场拉大妈来骗贷的事,路数很野”,圈内人如此评价。他们的发家史,就如一部部暗战江湖,他们底层出身,一不小心,踩对时代的鼓点,乘风而上,上演一幕幕狂飙大戏——当然,每个人的最终命运,也各不相同。艰难起家“最早盯上医美分期这块肉的,都是混夜场的人”,林月回忆起自己的发家史,已云淡风轻。他曾是长沙的夜店经理,靠着豪爽仗义的江湖义气,在圈内小有名气。2015年他到上海,酒桌上,朋友教给了他一条“生财之道”。夜场舞池,灯光如虹。朋友指着恣意舞动的姑娘们说:“姑娘们也分三六九等,唯一的标准,就是颜值”。除了爱美的天性之外,这群姑娘对于整形还有更强烈的渴望:地位和金钱。林月顿悟。但当时的上海,几大势力团体已成形,不甘心做小弟的林月带领两三个兄弟,在去年秋天,转战北京。在北京,林月遇见了林亮。彼时的林亮,自己开了一家经纪公司,手下有50个模特。他带领模特满世界的跑场,“太累了”。林月把上海的医美生意告诉林亮,两个人一拍即可——“月亮组合”形成。林月负责联系医院,林亮负责客源,两人配合默契。“和医院谈判我无往不利”,林月说,他抓住医院急于获客的心理,给医院打包票,“保证每个月给他们一百万的营业额,不然解除合作”。很快,他拿下了两家医院的代理权。同时,他联系长沙夜场,找来一批夜场姑娘,买好机票,飞到北京。全程陪吃陪喝陪手术,大家满意而归——而靠着这一票,林月挣了200万。仅3天功夫,林月圈内名声大噪,夜场的兄弟们都知道他在做医美市场,纷纷投靠。林月招兵买马,从十几人迅速扩展到70人,巅峰时期,日入30万。“嚼着槟榔,抽着烟,跑前跑后,热情地招待客户”,一家分期公司的市场总监每次去医院视察,几乎都能看到林月。“月亮组合”也把中介当成一份事业来经营。林月聘请医院的整形咨询师给手下中介培训,每半个月一次,“找客户时,要说得出那些新鲜的词儿和门道”。刚做了一个多月,林月就发现,当地的夜场也开始蠢蠢欲动,一个叫郝穆的“一手”正在霸道地抢占山头,他的方式是,直接签医院的独家代理权,把其他“一手”挤出市场。“出手狠辣”,郝穆垄断了北京区的夜场和网红资源,不需要从外地找客户,优势太明显。林月只得和他差异化竞争,从外地找夜场资源。除了夜场“一手”外,还有一帮专门以骗贷为目的的“一手”。卓小宝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原本只是一个小中介,发现医美市场不错后,出来单干。靠着他的小聪明和油滑,他找到一些急功近利的医院合作,很快开发出骗贷的“大妈”模式。他找的客户,都是一些没有贷款经历的“纯白户”,比如,农村农妇、广场舞大妈等。卓小宝和医院勾结,并不真正做手术,只是走个过场,然后中介、医院、大妈三方分钱。卓小宝迅速发展他的下线,为了避免过早被发现,偶尔他会做几个真实客户。三大势力,隐隐成形,在这片金钱汇聚的名利场中,开始了暗战与交锋。帮派暗战“这是谁的地盘,你要明白,不能乱碰”,新中介进入北方市场,就会被告知,医院已被划分殆尽,不可跨区,不可越界。每月月初,“一手”就会下达该月指标,“团长和队长们,都有KPI考核,直接与提成挂钩”,林月称。那些自称队长们的夜场经理,用颜值给姑娘们分级,激活她们的嫉妒和野心。外地姑娘们来整形结束后,队长们就推荐她们去更高档的地方工作,或介绍更高档的顾客,“400一晚,直接变成1000一晚”,看着昔日同伴青云直上,其他姑娘必将眼红。整形的生意就如涟漪,在这群底层姑娘间层层传递。“我会帮她们填写资料,申请贷款”,泉荃称,队长一般组着队,带姑娘们进大城市整形,最顺畅的时候,通过率高达95%,一个个分期平台,反复试,总有一个能通过。对于“一手”们来说,他们除了要控制好医院渠道之外,还要去腐蚀分期平台。荆坤是一家分期公司的市场总监,他曾和三大中介帮派都交锋过。平台与中介之间,有某种暧昧的关系。平台希望“冲量”,这样估值更高,下一轮融资更好看;而中介希望平台不要太严,挡住他们的生财之道。他们时不时交锋,去寻找某个平衡点。去年冬天,郝穆找到了他。一辆保时捷停到他的面前,下来几位穿着大貂皮的精壮男子,寸头,金链,居中的,就是郝穆,“就像猛龙过江里头的场景”。荆坤被带到了高档会所,“来陪酒的姑娘,都是顶级的美女,属于一千包场的那种”。不久,“月亮组合”也搞了一个大趴体,将各大分期公司的风控、市场负责人都约到了一家KTV包厢。门一打开,一群人鱼贯而入。“特别浮夸”,荆坤印象极为深刻,一帮人穿着花花绿绿的衬衫,“胳膊上左纹龙,右纹凤的那种”。“他们找了一帮姑娘陪酒,却是300元包场的那种,此时就能看出和郝穆的差别”,但直到荆坤见到了卓小宝,才知道这个圈子是有多浮华。一辆车停在路边,司机下车打开车门,并拿着包,卓小宝一身“花里胡哨”地下了车,不高,平头,一对招风耳,精瘦精瘦的。“这一幕太不协调了,我猜测他是找车雇了一个司机来摆阔”,荆坤说。卓小宝借着酒劲,拍着荆坤的肩膀,夸海口:“兄弟,我给你做风控,我去把所有的竞争对手都给你搞黄了,整个市场就你一家独霸!”潜台词是,卓小宝尽量给其他家带骗贷的客户,给他们家带好客户,而荆坤要做的,就是对卓小宝的客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尽管卓小宝一直摆阔,但那天陪酒的姑娘,却破了功——那是个“300档”的。“三派势力都有点暴发户的感觉,浮夸,甚至有点可笑”,但荆坤明显发现,三者也有分层,郝穆更高级,月亮属于中间层,而小宝,则路数更野。表面上大家都相安无事,但暗地里,他们抢夺着医院,抢夺着分期平台的庇护,同时也在抢夺客户。林亮并不真正信任底下的人。尽管是一个帮派,但他知道,这个机器,只是靠金钱捆绑,毫无忠诚可言。哪个“一手”给的钱多,他们就可能随时叛变——所以,相互挖人,相互抢客户的摩擦经常发生。这个靠着金钱维系的帮派,却如巨大的吸金机器。林月月收入轻松200万,卓小宝的骗贷套路,每月百万收入。至于高高在上的郝穆,其收成如何,目前都不为人所知。他们在暗战中,步步壮大,金钱让所有人迷醉,最终却滑向失控的深渊。分崩离析2016年下半年,行业开始出现崩塌的裂痕。隔两三天,就有分期公司的人找上门,质问林月:“你这都是什么客户?!”突然之间,姑娘们都不听话了,做完手术,手机打不通,人间蒸发,再不还钱。林月知道团队里必有“内鬼”,他们去拉了纯套现的用户,混在姑娘们中。但他却查不出来,因为“都是兄弟,都是义气”。在金钱的诱惑下,“一手”的帝国,开始分崩离析,他们为了钱而捆绑,也将为了钱而撕裂。而卓小宝这样的骗贷群体,也在急速扩大,到了几乎斩断行业命脉的地步。陈清新是某家分期公司的风控总监,去年10月份,他发现送上来的单子有些蹊跷。一般做超声刀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而单子上近一半,都是20岁左右的小姑娘。他让医院以复查的名义,将客户聚集到一起,却看到了最荒诞的一幕。现场几十个姑娘,每个姑娘身边,居然都带着一名男士。“我问客户和男士是什么关系,说是弟弟,说是男朋友的,但问名字和电话号码,一个个就沉默了,这些男士无疑都是中介”,男士们看姑娘们招架不住了,一个个气势汹汹反过来质问陈清新,场面一度失控。当他将所有渠道排查完,发现最后所有的线索,都指向同一个人——卓小宝。陈清新找到卓小宝谈判,几个“流里流气”的人坐在他旁边,给他壮声势。“一问三不知”,谈判没有任何结果,但彼此心知肚明。分期平台终于发现了卓小宝——这个深藏幕后的大“一手”,被掘地三尺,挖了出来。经此一役后,卓小宝臭名远扬。各个分期平台的风控负责人都在一个群里,陈清新把卓小宝的情况抖到群里,大家都开始盘查——结果发现,几乎一半的分期平台,都被他“撸”过。“这么低劣的手法,也能骗贷,说明大家的风控之松懈”,陈清新称。所有的平台都开始找他,卓小宝不得不“避避风头”,跑路消失。倒不是所有的骗贷单子,都是卓小宝干的,“只是因为他名气大,很多中介都留他的名字,让他背黑锅”,陈清新倒是看得很清楚。卓小宝的出逃,预示着中介叱咤风云随的时代结束,医美行业进入后时代。骗贷浪潮之后,不少平台损失惨重,从而退出医美市场,或转型,或倒闭。“放弃医美场景,是因为这个场景和租房一样,中介在其中太过猖獗,且很难根除”,某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风控负责人称。而坚守的平台,开始正视骗贷群体,收紧风控。“平台的资金越来越紧张”,某分期公司的负责人称,他们的资金来源是银行,骗贷浪潮之后,银行收紧放款额,“只剩原来的一半”。风控趋严和资金缩紧的情况下,“平台通过率降低了一半,以前通过率高达80%,现在最多40%,甚至更低”,林亮说,这也意味着,他们的收入缩减了大半。因此,中介圈对卓小宝也恨之入骨,因为他“玩脱了”,搅浑了市场,让医美变得难做。黄金年代结束,中介帮派出现分化,一些人手段激烈地扩张,一些人开始洗白上岸。华南区的大“一手”金雁称,以上海为中心的医美中介圈,正在面临惨烈竞争。“以前全国也就几十个大的一手,骗贷浪潮席卷全国之后,大家都不想只当小中介了,他们试图去和医院接触,成为一手”,金雁称,自己手底下的人纷纷叛变,成为竞争对手。野心吞噬整个行业,一手增加了几倍,甚至几十倍,为了抢夺中介和客户,撕咬不断。一手招募手下,拼的是什么,是更高的返佣和尽早的到账。金雁不得不将自己的利润削薄,“以前可以挣1万,现在只给自己留5000,甚至只有3000”。而中介圈也开始变得水浑而复杂。很多“一手”或中介开始“黑吃黑”。一位“一手”从医院拿到200万的提成后,直接卷钱跑路,换个城市接着干。“有些被坑了的中介,又再次回来当我的手下”,金雁称,这个圈子还是要有口碑才走得长久。此外,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南方中介开发了一种“传销”模式——人拉人。金雁会给来做手术的客户洗脑,让她再去拉她的朋友,拉来一个,直接给高达50%的返点,层层分销。南方市场为了应对分期平台的收紧,变得更疯狂,而北方市场,正有一批人试图洗白上岸。月亮组合,开始分道扬镳。林月用挣的钱,承包了一家医美医院的销售部,但做了两个月就停摆,他发现,医美生意的水,比中介还深。今年5月,林月回到长沙,“再不做这行了,乱”,他准备开个美发店,开始新生活。而林亮,将他的帮派“公司化”,他注册了一家公司,准备正规化运营。最近他看上了一个叫“整容返还”的金融产品,正在测试。林亮野心很大,他未来的计划是自己做一家分期公司,自行放款。其实,已经有人这么干了,在南方,一些大中介开始反噬医院。他们挣够钱之后,直接把医院买下来,对接民间借贷公司,垄断上下游,生意做得很红火。至于卓小宝,没有人知道他的逃亡轨迹,有人说他去了合肥,有人说他去了广州,可以肯定的是,在深圳抓了5个人之后,他更不敢回北京了……医美后时代,中介圈开始裂变,一边是手段更为野蛮;一边是金盘洗手,试图上岸;而还有一些“玩大了”的,只能离乡潜逃。有趣的是,医美平台也正在经历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大量平台心灰意冷地退场,一边是热火朝天的新玩家入场,就连蚂蚁金服的花呗,也接入了某医美平台,开始提供分期服务。“整个医美市场,除海南,青海之外,连新疆都有了”,医美市场在退潮?金雁可不觉得。这里就如围城,城外的人以为遍地黄金,想挤进来;进来的人,又觉得水浑且深,试图出逃。关于中介江湖的故事,远没未结束……
亚马逊似乎在马不停蹄地给全食超市(WholeFoods)贴上自己的标签,着手实施自己擅长的“价格战略”,在竞争激烈的超市零售行业中,利用价格优势吸引顾客。亚马逊周四宣布,该公司将从下周一(即完成137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的当天)开始对全食超市的部分受欢迎的商品采取降价措施,同时还将专门为亚马逊Prime会员提供全食超市的打折和补贴服务。亚马逊以137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的交易,于周四得到了全食超市股东和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批准,这一交易的确给诸多的实体店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们早已对如何应对亚马逊感到惴惴不安。如今的降价新政更让亚马逊和全食超市的诸多竞争对手股价纷纷下跌。除此之外,亚马逊还表示,该公司将开始在部分选定的全食超市店内安放储物柜(AmazonLocker),这样消费者就可以在这些店内取走或退回亚马逊订单。亚马逊全球消费者业务主管杰夫-威尔克(JeffWilke)通过声明表示,“一开始,为了推动全食超市的业务,我们将从周一开始降低全食超市的部分最畅销商品的价格,包括WholeTrade有机香蕉、专门养殖的三文鱼、有机大褐蛋、特定规格的瘦牛肉以及其它更多商品。当然,这还只是开始,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在全食超市市场为亚马逊Prime会员提供客户回报项目,并将继续降价。未来会有大量的工作和机遇等着我们,我们对此感到非常激动和振奋。”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的交易将于下周一完成。亚马逊表示,在交易完成之后,约翰-马基(JohnMackey)仍将担任全食超市的主管,届时,全食超市将作为亚马逊的下属公司运营,总部仍将保留在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Austin)。事实上,亚马逊将对全食超市的部分商品采取降价措施,这也是业界众望所归的结果,这主要是由于亚马逊擅长以较低的利润率方式来经营业务,但此次实施这一价格战略的速度的确快得惊人。(亚马逊的运营利润率约为2%,而全食超市的运营利润率约为5%。)亚马逊此次对全食超市部分商品降价,旨在帮助全食超市吸引更多主流的购物者,同时也是为了阻击低价商品卖家进入有机和天然商品领域。不过,亚马逊和全食超市均未透露将实施多大的降价幅度。无论如何,亚马逊的这种降价行为已经引发了超市业界诸多人的担心,他们担心——亚马逊不仅会降低全食超市的商品价格,而且还会把非常具有人气的Prime客户忠诚计划整合到整个全食超市业务之中,同时再利用全食超市的商品来加强亚马逊网站自身的商品供应量。受上述消息的影响,美国克罗格公司(Kroger)的股价下跌了7%之多,美国超价商店公司(Supervalu,主要业务包括,食品经销和食品店经营)的股价也下跌了4%,而沃尔玛和Target的股价则分别下跌了2%和3%以上。另外,亚马逊还宣布,计划在亚马逊网站并通过PrimePantry、PrimeFresh和PrimeNow发货项目等销售全食超市私有品牌的商品。亚马逊的这些计划事实上早被业界看出端倪,例如,Recode此前就曾报道称,亚马逊可能会利用全食超市的400多家门店来推动旗下的当日送达业务。至于亚马逊的这些送货交易是否违反了全食超市与日常用户快递初创公司Instacart之间签署多年的当日送达业务交易协议,目前仍不得而知。
日前,有消息人士向小编透露,阿里巴巴已经正式投资国内农村电商平台“赶街网”,并成为赶街的第二大股东,具体数额未知。此外,赶街网的下一轮融资也在进行中。据此,小编向阿里方面求证,阿里方面未给出明确回复。小编向赶街网求证,赶街网方面表示,不予置评。赶街网创始人潘东明2014年7月马云率队考察遂昌,成为阿里和赶街的合作进入高潮阶段的标志性事件,业内传出阿里和赶街即将进行资本合作的消息。不过,随着当年10月阿里推出农村淘宝业务,两者的合作也变得有些扑朔迷离,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农村淘宝和赶街事实上成为了国内农村电子商务领域的竞争对手。2016年,“赶街网”创始人潘东明在其个人新浪及赶街网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表题为《那一天,马云来敲门》,详细讲述了他与马云讨论农村电商、阿里创办村淘的过程,以及在阿里推出与赶紧网模式相似的村淘后,一个创业者的反思。公开资料显示,赶街网一直是农村电商的代表性企业,所创造的“遂昌模式”在业内获得广泛认可。坊间对遂昌模式的定是,以遂昌当地其独特的社会组织模式,通过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小编整理公开资料获悉,在阿里的借鉴之后,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也纷纷展开了农村电商业务,2015年更是出现井喷式的农村电商创业潮。彼时,专家们则认为,在流量红利被迅速“吃净”的大前提下,农村市场成为又一片蓝海。至此,农村电商也被拉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据了解,赶街网的母公司“浙江遂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一直是赶街网创始人、CEO潘东明(潘冬明)。根据第三方软件,此前,潘东明持股比例约25%。此外,上述消息人士为小编提供了一份疑似潘东明致赶街网员工的电子邮件。邮件内表示,阿里方面对赶街网的投资已经敲定,“未来,双方将化竞争者为盟友,让过去的恩怨交集升级为战略伙伴。我相信,我们与阿里的联手,一定对农村电商视野推动的更好。”疑似赶街网创始人潘东明内部信在邮件中,潘东明还表示,对于农村电商今天还存在不少质疑与否定,但潘东明认为这并不重要,任何事物成长都有规律,何况是为这个复杂、庞大的农村创造新的价值体系。“我们还应该看到,今天中国6.3亿多农民,他们的生活便利、购物、物流等公共服务远没有像城市一样享受到互联网红利。”
今年6月,沃尔玛在美国多个州的超市停车场测试自动售货亭,占地面积约20x80英尺,用户可在下单24小时后前来取货,服务不收取费用,不过在线订单额需高于30美元。而日前,沃尔玛又推出了一个“自助取货塔(pickuptower)”服务,并表示未来几个月内要将这种设备推广至百余家沃尔玛超市内。(pickuptower)据沃尔玛官方介绍,其正在推广的巨型自助服务取货塔(pickuptowers)旨在帮助用户直接在店内取走线上订单商品,目前已在20个实体店内架设这种取货塔,并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将其覆盖至百余家线下店铺。目前,外媒BinessInsider去体验了一下位于维吉尼亚州一家沃尔玛超市内的自助取货塔,并表示被这次便捷的提货体验惊到了。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看吧!据悉,BinessInsider此前还曾体验过沃尔玛早些时候推出的店内提取线上订单的服务,不过由于提取柜在超市的最里面,整个过程耗时半小时之久。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并不会感觉到非常便利。但这一次,其表示,进出店铺竟花费了不到一分钟。首先,消费者需要通过沃尔玛官网在线订购商品,并选择店内自取选项,之后,用户会收到来自沃尔玛的邮件,告知其订单商品已备好。当到达店内时,你会发现取货塔距离入口只有几步之遥,并且它的尺寸也让人无法忽视,足足有16英尺高,8英尺宽。前去取商品时,它会提醒你需要扫描条形码或输入订单号,而订单条形码就附在沃尔玛发送的邮件中。扫描时间大约在5秒内,屏幕上方有一个隐藏的分隔间亮起,此时能看到传送带以及上面的纸箱。随后,透明的玻璃门打开,用户便可取走打包好的商品。BinessInsider表示:“整个过程下来还不到10秒,而据沃尔玛官方表示这个自助取货塔的提取过程大约需要花费45秒,所以对于10秒这个时间还是比较意外的,而这也是我们在沃尔玛最便捷的一次购物体验。”不过,该设备目前还有一定局限,它只能容纳中小型箱子,并且没有制冷能力。但沃尔玛或许不久后便能解决这一问题。据了解,沃尔玛正在测试一种更大型且内置冰柜及冰箱的设备。如若该设备能与上述“自助取货塔”同样的实用且便捷,那么沃尔玛将成为线下自提货的领导者,并有可能在食品杂货自提服务上赶超其对手亚马逊。要知道,亚马逊在快速配送服务以及自提服务这方面可是做了不少工作。其PrimeNow服务可实现一小时送达,今年3月又内部测试了生鲜日杂自提点服务AmazonFreshPickup,最快可15分钟送达。此外,近日,亚马逊还国推出了“即时取货”(InstantPickup)服务,从下单到提取可在几分钟内便完成,并计划在年底前大力推广该服务。沃尔玛和亚马逊这两个“死对头”还真是较上劲儿了。可是,“线上下单,线下自提”这种玩法会成为生鲜日杂零售市场的下一个趋势么?你更看好哪家呢?
近日,特卖电商唯品会公布了第二季财报,净营收突破175亿元人民币,实现连续19个季度盈利,刷新了电商行业的持续盈利的记录。2008年8月,唯品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广州成立,同年12月8日旗下网站上线,主营业务为互联网在线销售品牌折扣商品,包括名品服饰、鞋包、美妆、母婴、居家等。2012年3月23日,唯品会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到了2014年,唯品会市值超1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特卖电商。在中国B2C网购交易市场仅次于天猫和京东成为中国第三大电商,其盛况将这种垂直电商的新模式推上顶峰。然而好景不长,不到三年垂直电商这种新型模式就面临夹缝中求生存的窘境。如今,2017年即将过去三分之二,电商发展也达到高潮,综合电商不断扩张,新兴电商不断崛起,垂直电商垂死挣扎。在垂直电商发展难以看到未来的情况下,唯品会2015年4月起股价长期下跌,目前仅为峰值的三分之一。那么,连续盈利的唯品会,为何发展到现在依然被唱衰呢?连续盈利,奈何投资者依旧看衰近日,唯品会公布了第二季度财报:总净营收为175.2亿元人民币(约合2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4.4亿元人民币增长30.3%;其活跃用户总数增长22%,增加到2810万;总订单量同比增长23%,增至8480万。这是唯品会自上市以来连续盈利的第19个季度。在艾瑞咨询近日刚刚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国品质电商专题研究报告》中,唯品会在综合品质用户满意度方面位列整个行业第二,在正品保证方面排名第一。尽管如此,业界对唯品会的唱衰仍然没有停止。唯品会在近几年一直持续盈利,并坐到中国第三大电商的位置,但是日趋下降的股价却给唯品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电商行业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阿里巴巴一直在盈利,京东连续亏损,直到今年第一季度才开始真正盈利,不过两家电商的股价都在上涨。然而,从上市至今一直在盈利的唯品会,股价却从2015年开始就一直处在下跌的状态。唯品会最新发布的财报还显示,归属于唯品会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865亿元人民币(约57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516亿元人民币下滑了14.4%。此前,德意志银行更是将唯品会的评级由“买入”下调至“持有”,同时将目标价从15.5美元下调至12.6美元。与之相反,德意志银行在下调唯品会评级的同时却将阿里巴巴的目标价上调至27%至201美元。下调当天,唯品会股价便暴跌8.5%,随后一周股价进一步下跌到4.47%。而在昨日中国概念股收盘时,唯品会更是大跌8.11%至10.20美元。其实,德意志银行将唯品会下调的原因可以从另一方面考虑,虽然唯品会近几年一直在盈利,但是其增速已经开始放缓步调。而阿里巴巴不但长期处在盈利的状态且一直在新领域扩展,使德意志银行看到其发展前景。京东则刚好符合西方经济学的投资规律,有长期的亏损转变为盈利,开始进入收获的季节。以此来看,两大电商股价创新高也就不足为奇,唯品会之所以会出现股价长期下跌的状况是因为,没有让投资者看到其发展前景。因此,即使唯品会持续盈利,还是改变不了其股价下跌的状况。而唯品会接下来要面对的除了股价下跌的困境,还有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市场。而阿里和京东两大综合电商的垄断面前以及新兴电商的挤压,对唯品会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电商第三极,终究还是笼罩在阿里和京东的阴影之下前段时间京东收购唯品会消息震惊业界,甚至引爆了社交网络。尽管双方都出面否认合并传闻,但多家媒体却认为两家电商可能会秘密谈判合并事宜。不论合并传闻属实与否,都意味着唯品会作为全球最大的特卖网站已经失去昔日辉煌。那么,是什么让开创中国电商新模式的唯品会连续盈利却还是不被看好呢?一方面,综合电商抢占市场份额,垂直电商夹缝生存。以美妆产品为例,此前某时尚杂志曾做过一份关于《中国女性美妆网购趋势分析白皮书》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受访者中有79%会通过网购渠道购买化妆品,其中,综合性平台占45%,品牌官网站36%,垂直官网占34%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现在垂直电商模式在美妆市场的销售渠道占比日趋下降,唯品会股价持续下跌,聚美优品自上市以来股价就一年比一年低,前段时间更是又创新低股市降到了一成,而同为垂直电商的天天网更是身陷生死迷局。作为综合电商的阿里和京东不但股价创新高,还继续扩展女性市场,而一直以女性为目标消费人群的唯品会市场份额也在不断被抢占。从大的市场环境来看,在综合电商的垄断之下,垂直电商盛极而衰。唯品会随着大环境的衰落,其收入、净利润以及订单量增速也开始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唯品会发展陷入瓶颈期,品类扩展较慢,无法保证其盈利还能维持多久。与其他电商相比,唯品会品类扩展相对较慢,其主要经营箱包,目标客户群为年轻女性。在唯品会太过于专注这类商品以及消费人群的时候,其竞争对手阿里巴巴和京东已经开始扩展女性服装领域,以及开发新的用户群体。而唯品会在提升品质服务、增加人才资源、提升物流的同时,并没有通过多种品类吸引其他消费群体,这便导致新用户增加缓慢。除此之外,唯品会自建物流的投入也不可小觑。若想改变现状,唯品会则需要突破当前现有的模式。由此可见,唯品会除了笼罩在两大综合电商的阴影之下,市场份额不断被抢占,以及自身品类单一无法吸引新用户,新业务投入过高等,都是导致其股价下跌、增速不断放缓的主要原因。优势减弱,唯品会能否找到新的立足点?与其他网站相比,唯品会成立之初找准空间顺势生存的确少走了一些弯路。其闪购模式自身便可以带动用户自发抢购,如此一来营销费用便可以省掉一部分,且容易生成口碑。但现在垂直电商模式岌岌可危,唯品会还有机会逆势而上吗?2014年,艾瑞咨询发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B2C购物网站交易规模市场份额》与《中国移动购物企业交易规模市场占比》中,唯品会与天猫和京东分别名列前三,组成中国第一电商阵营。而在唯品会特卖道路上多年蝉联中国特卖第一电商位置上,留下贡献的当属唯品会区别于一般电商的物流管理。有业界人士认为,唯品会走的最对的一步棋便是其高级副总裁唐倚智专门为闪购定制的“快进快出”的物流模式。截止今年第一季度,唯品会已经实现93%的订单自己配送,但是随着其竞争对手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其订单数量未必会增加。唯品会在发展之初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打造了属于自己平台的独特优势。但是随着消费环境的改变,“消费升级”、“品质电商”等概念的出现,都给电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唯品会的独特优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就算不上优势。如今,在综合电商的垄断之下,垂直电商的发展愈来愈艰难。阿里巴巴已经在服饰品类有了绝对性的优势,而京东正在突破美妆和服饰等品类,继续提升营收。唯品会主营的服饰箱包也开始被替代,若想突破现状则必须找到新的立足点,但寻找这个新的点并不容易。总而言之,2014年垂直电商发展至顶峰后,在综合电商的挤压之下,转而开始走下坡路。唯品会也随着大环境开始出现增速放缓的现象,到了2015年便陷入股价长期下跌窘境。目前唯品会除了提升品质、加强物流,暂时还没有其他动作。未来,唯品会能否突破现状迎风而上,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