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
北京时间1月29日消息,据科技网站AppleInsider报道,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手机出货量超过15亿台,达到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消费者尤为青睐搭载4G功能和大屏幕的手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Research的数据显示,随着进入门槛的不断降低,整个手机产业现在已经聚集了超过850个品牌,但其发展空间依然十分广大。不过整个市场依然是大公司占主导地位,前20名的公司拿走了全球85%的出货量。2015年各品牌出货量增速,魅族夺冠其中最大的赢家非苹果莫属,借着新款iPhone6s的东风,该公司上个财季出货量达到7480万台,缩小了与老对手三星之间的差距。虽然销量上不敌三星,但由于其高昂的平均售价,苹果依然赚的盆满钵满。说完了老牌巨头,我们要颁出最佳新人奖。今年市场上表现最抢眼的不是美国公司,也不是韩国公司,而是新兴市场中的区域性手机品牌。来自中国,印度和泰国的魅族,Oppo,Vivo,Lava和Intex等品牌都实现了销量翻番。几家欢喜几家愁,随着手机新贵的崛起,一些老牌巨头也在不断没落,今年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品牌都过得不好,摩托罗拉,HTC,联想和索尼等公司的出货量都萎缩了10%左右。
京东似乎正低调地支持另一家新崛起的电商公司。这就是帮助中国商户把商品直接销往国外的Wish。多名消息人士对Re/code表示,去年,京东对快速发展的旧金山电商创业公司Wish投资了4500万至5500万美元。这笔投资是Wish去年总额5亿美元的一轮融资的一部分。这笔投资对Wish的估值达到35亿美元。京东发言人拒绝对此置评,而WishCEO皮特·苏尔泽维斯基(PeterSzulczewski)尚未对此做出回应。对京东来说,这是该公司对美国电商公司的第一笔投资。此前,京东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对除电商以外的多个行业进行了投资。京东以往只会投资对其业务有战略帮助的公司。Wish的苏尔泽维斯基近期表示,Wish将会是全球第二或第三家销售额突破万亿美元的公司,仅次于阿里巴巴,并将与亚马逊展开争夺。京东最初的业务是在线销售电子产品,而目前已覆盖了多个商品品类,例如服装等。该公司采取了类似亚马逊的自营+市场混合模式。该公司当前的市值为390亿美元,高于eBay。关于对Wish的投资,京东或许认为,Wish将成为面向欧美国家销售廉价商品的领先者。Wish目前只通过移动端提供服务。Wish的成功原因包括多个方面,例如个性化技术、疯狂的折扣,以及积极的Facebook平台营销策略。阿里巴巴旗下的全球速卖通也销售类似Wish的产品,并有着类似的目标消费者,但京东并未提供这样的服务。此外,Wish平台上的大部分商家都来自中国,而京东在中国市场有着很强的关系。
“天猫、京东是卖产品的,我们是卖解决方案的。”日日顺CEO邱玉栋一直坚持,净水产品的销售痛点在于安装和服务,而非价格。相比于综合型平台,日日顺的优势在于其全流程整合营销,销售、安装、售后全部负责。在这个刚起步每年增幅却高达40%的市场里,日日顺的目标就是抢占先机,成为行业领头羊。要做就做市场上没有的海尔在2013年开始涉足净水行业,彼时柴静的《穹顶之下》还未上映,但市场需求已开始渐渐升温,各色净水器品牌也开始崛起。邱玉栋算了下,目前净水市场规模约有200亿,市面可见净水品牌约有3000个。但问题在于,这3000个品牌中,鱼龙混杂,要么没有生产资质,要么质量以次充好,“核心就是这个行业初级阶段毛利特别高,达到50%到70%的毛利”,相应的,后期的服务体系、物流体系更是难以跟上,日日顺便从这个市场嗅到了商机。通过过去两年间线下服务兵积累的数据,海尔已经收集全国168万个社区的水质数据,积累了约1106个应用场景,3068个解决方案,以及200多家O2O体验馆和3500多个服务网点,并且日日顺物流拥有9万台物流车,18万服务兵。除此之外,海尔的滤芯管家也决定了其售后完善程度,这些都保证了日日顺的市场竞争力。加盟成店面拓展主力渠道与别其他品牌不同的是,日日顺将净水当成一个平台来做,而非单纯的家电品牌,并将其逐步发展为社区O2O。目前海尔线下体验店以加盟居多,邱玉栋解释,传统家电的增长和利润空间较低,而水家电利润较高,因而观望者较多。日日顺选取那些有足够资金能力、并对海尔和日日顺有一定认知度的加盟者,对其店面和周围社区进行评估,之后方能允许对方加盟。据了解到,海尔目前在全国有42个工贸,每个工贸负责找店面开店,之后还会负责O2O体验馆营销、进社区、做水站以及饮水机等后续服务,全流程整合营销。“从平台上走的产品,只有来自品牌方的3%的利润给我们,其余全部让利线下。”邱玉栋透露,发展初期,利润分成还是以加盟商利益为主,平台仅收取品牌商支付的基础费用。目前平台已聚集100多个品牌,并不会刻意扶持海尔制造。“一三五模式”做社区化日日顺目前经营模式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移动端微店、PC端及O2O体验馆三端打通。通过公众号逾700万粉丝的积累,逐步将粉丝转化为微店店主,从而实现渠道下沉逐级分销,“现在分享经济会变得越来越重,因此我们把这部分推展的比较快。”据获悉,线下领域日日顺采用“一三五”模式进行店面辐射,即一个社区店对应三个伞下店,每个伞下店又分别附有五个净水器出售店。加盟商可获得周围五到十公里海尔用户的数据,以方便其面销,加强交易转化。除此之外,日日顺社区店本身可承接平台产生的销售,通过LBS应用系统进行定位,服务范围内的消费者在官网购买净水器之后,该社区店可负责上门安装做送装一体服务。“市场规模可以做很大,本身每年增幅大概是40%,到2020年1000亿级的市场。”邱玉栋表示,目前国内净水市场较为分散,大量净水品牌开始涌进,但苦于规模较小,知名度低,行业内始终缺乏佼佼者,日日顺希望能凭借在物流、服务、安装体系方面的优势,在产品及后服务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除净水产品外,日日顺下一步还打算扩充品类,涉足多个生活场景,目前已上线空气净化器产品。
为了李宁公司,李宁甘愿抛头露面。他频繁参加各种他原本不喜欢的活动和应酬。一个好的迹象是,李宁的各种妥协与付出,终于让这家公司开始走上正轨。懒熊体育从多方得到消息,在即将公布的2015年财报中,李宁自2012年亏损以来首次实现盈利。这也是四年来李宁第一次从财报中带来好消息。李宁之所以实现盈利,相信到时候财报会详细说明,一个数据是,李宁在跑鞋、篮球方面会有大的增长。实际上,李宁的回暖从2015年上半年财报已能看出一些迹象。李宁2015年中报净亏损2940.70万元,已经同比增长了94.98%,而整个集团营收是36.41亿元,同比增加16%。上半年,李宁之所以实现大幅增长,缘于李宁在产品、渠道及零售运营能力的增长。最突出的就是篮球品类,其零售流水同比增长了43%。李宁实现了扭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节省推广等费用。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李宁公司不再像过去那样大力投入品牌推广了,包括目前跟华米科技合作的智能跑鞋,李宁也没有像过去那样盲目发力。这或许是正确的,细数目前国内的体育用品公司,就品牌知名度和辨识度,李宁还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他们应该将更多的钱用在刀刃上。另外,在店铺的增长方面,李宁也没有停下脚步。据懒熊体育得到的消息,2015年李宁曾将店铺数定在8000这一目标上。但我们从上半年的财报可以发现,李宁希望的详细目标是增长500家以上(2014年是5626家)——要知道,这是李宁自2011年首次店铺实现增长。很多好消息会在不久后公布的财报中一一出现,这是创始人李宁对公司架构与方向梳理的结果,也是其“李宁精神”的展现。不过,懒熊体育还有另外一个消息,福建品牌安踏今年的财报同样惊人,他们将首次突破100亿元。是的,100亿元。这是很多中国体育品牌的梦想,李宁曾在2010年达到94.79亿元,距100亿仅一步之遥。现在丁世忠做到了。不仅如此,野心勃勃的安踏掌门人还将收购几家体育品牌,实现品牌矩阵,同时在体育产业崛起的情况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时光倒回2012年。正是这一年,李宁的67.4亿元营收被安踏的76.2亿元超越,更主要的,李宁亏损约19.8亿元,安踏盈利13.59亿元。自此,安踏坐上国内体育品牌老大的位子。声音与舆论自然偏向这个新晋“老大”,深陷泥潭的李宁连续在2013年、2014年、2015年上半年亏损,总共达31亿多元。故事不会就此结束。懒熊体育将持续关注李宁公司的归来。李宁重新启用“一切皆有可能”的口号以及李宁本人创业家精神的回归,都让李宁公司有了更多的定力与砝码。或许,就像星巴克的舒尔茨、戴尔的戴尔们回归一样,李宁也在拯救这家明星公司。“今天虽然有点霾,下午还是忍不住要去骑行,直踏到华灯初上,月上柳梢。”12月20日,李宁在新浪微博上说,并配着一副夜色朦胧的图片。有人回复说:“这思路就对了,还是得创始人回归!”李宁没有回复,图片中他扶着自行车,在雾霾中前进。在一系列改革与阵痛中,创始人李宁的回归终于让李宁公司有所起色。懒熊体育得到独家消息,在不久将公布的2015年财报中,李宁将首次实现扭亏为盈。整个12月份,李宁没有闲着,他不停刷微博、带女儿参加马拉松赛、去柳州看望自己的老师等。看上去,李宁在微博上撒娇卖萌,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一年,李宁豁出去了,他要让以自己命名的公司重新证明自己。李宁的确做到了。他出现在各地经销商的店里、马拉松赛场、自行车赛道以及媒体访谈中,甚至在微博上,他从2015年1月21日更新,到现在已经俘获了近200万粉丝。这200万粉丝都是现在或曾经李宁的用户们。
网友吐槽腾讯体育会员坑人近日,有网友反映,自己刚刚通过官方渠道花“大价钱”购买了腾讯体育的会员,就在淘宝上发现了仅售1元的“超值会员”,感觉自己像是被忽悠了。他告诉说,买会员是为了能在腾讯视频中观看更多场次的NBA赛事,“之前在新浪上能观看的场次虽然没有现在腾讯上这么多,但可以免费看到很多精彩的赛事;现在腾讯上虽然能看的场次变多了,但免费开放的都是一些普通比赛,热门场次都只有会员才能看。”他抱怨道,“但现在却只能用腾讯看,这不是逼着我们买会员么!”令该网友更为不满的是,淘宝上的会员价格让他感觉像是被官方“坑了”,“在淘宝上购买腾讯体育会员只需要每天1元,每月5元左右,包年60元左右。”为此查看了淘宝平台,在淘宝首页搜索栏中输入“腾讯体育”便出现了大量标注腾讯体育会员和NBA字样的“商品”,价格基本和上述网友所说的一致。淘宝卖低价会员由来已久据了解,淘宝上出售的视频会员账号由淘宝店主注册充值,每个账号会由卖家提供给多个买家进行共享,买家付款后,由店主提供账号密码。由于腾讯方面的机制限制,同一个账号不能被过多IP同时登录,因此每个账号只会提供给2-3个卖家,卖家购买后一旦出现了登录冲突不能使用的情况,可以立即联系店主索要其它账号。据悉,淘宝“低价会员”商品对“正版视频”市场的扰乱由来已久。自2014年起,就有媒体曝光淘宝出售低价视频资源,《猩球崛起》、《后会无期》等电影资源都曾在上映同期出现在了淘宝上,卖家只需支付1.5元,就可以获得高清完整版视频资源。而当各个视频网站将大量新片视频资源纳入会员权益之后,淘宝店家又打上了“低价会员”的主意。在淘宝上搜索爱奇艺、乐视、优酷、新浪等视频网站的关键词后可以发现,新浪、优酷两者类似的“超值会员”已经被淘宝整治屏蔽,爱奇艺和乐视两个网站的低价会员商品却仍大量存在,甚至出现了“5天会员0.01元”的低价。据了解到,通过各大网站的官方渠道购买会员,包月的平均价要在几十元,淘宝上的“低价会员”确实和官方价格相差甚远。诚然,各大视频网站的“低价会员”凭借着和官方的高额差价备受消费者欢迎,但既然有某些视频网站的会员产品遭到了屏蔽,说明淘宝已经意识到这些商品对市场的影响,可又为什么只屏蔽了新浪和优酷,却没有限制针对爱奇艺、腾讯和乐视的相关商品呢?阿里不管“别人家的孩子”?资料显示,今年1月,腾讯重金与NBA签下5年契约,而后,NBA将新浪、乐视、腾讯三家共享的直播权独卖给了腾讯一家。双方合同金额为5年5亿美元,每年1亿美元的版权费达到了新浪上赛季合同(2000万美元/年)的五倍。既然花了血本,自然要想办法流量变现。于是,手握独家直播权的腾讯玩起了付费与免费并行的模式。除免费直播以外,腾讯每天会推出一到两场“会员专享比赛”,而成为腾讯体育会员的价格为包月30元,三个月66元,包年298元。然而,把NBA从新浪“抢”走、做会员制流量变现,腾讯的这些行为,都被阿里看在了眼里。有电商业内人士认为,淘宝对各平台“低价会员”商品的差别对待看似简单,实际上正显示出了阿里的态度。早在今年8月,就有消息称阿里拟收购新浪体育全部股权。而该消息传出之前,阿里和新浪已经展开过多次资本和业务合作:2013年,阿里曾以约5.8亿美元投资新浪微博,获得后者约18%股份;体育业务上,阿里和新浪体育曾共同举办NBA巨星科比的中国粉丝见面会。而抛开阿里和新浪的关系,阿里本身对标腾讯的架势也早见端倪,在娱乐产业上动作不断:2014年成立阿里影业,投资电影、合作大地影院、收购合一集团(优酷土豆);体育方面,阿里入股恒大、成立阿里体育……一直在挖掘体育产业的价值。“腾讯从新浪手里把NBA抢走,实际上是从阿里嘴里抢了一块肉,阿里对NBA会员的做事不管就是在反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上述人士认为,“淘宝上的‘超值会员’已经使得腾讯体育会员大大贬值,淘宝屏蔽掉自己旗下优酷土豆的低价会员商品,不理会针对其它视频网站类似产品的肆意传播就是这个道理,”该人士推断,淘宝在整治低价腾讯体育会员上的不作为,其实就是阿里阻碍腾讯的流量变现的一个方式。
曾几何时,微商是一个红火无比的词语,套用一句电影的经典台词,“你的朋友圈里若没人做微商,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但如今,微商正在经历着危机。第三方微信营销平台微信通CEO曾对媒体表示,90%的微商都遇到了业绩下滑的问题,还有一些小品牌倒闭、代理商跑路,这个被财富神话过度包装的行业正迎来洗牌。很多人简单地把微商理解成“在朋友圈刷屏卖东西”,其实不然。微商分为两种,B2C和C2C,前者是基于企业的微信公众号,利用企业微信公众号为消费者搭建一个交易平台,后者则是由微客个人端实现商品的社交分享、熟人推荐与朋友圈展示等。微商是伴随着微信出现,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而兴盛,企业和个人商家选择利用微商营销,并不只是为了利用移动互联网工具,更有现实考量。在电商交易平台上营销商品,容易被淹没在海量商品信息之中;自营交易平台也不现实,因为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有足够的资金和业务量来支撑自营的交易平台或客户端,更不用提个人商家了。对于企业和个人商家而言,微商营销有一个优势,就是微信公众号的关注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商品的消费者,是下一轮营销的潜在群体。可是,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需求是有限的。买了一台电脑后,可能两三年都没有类似的购物需求;买了一种化妆品,下一次也许就想换种品牌尝试。消费者时常能碰到微信营销活动,去饭馆消费,加个公众号,扫个二维码就给优惠,但问题是,消费者是否会持续关注商家的公众号,且因为这个公众号而成为回头客?毕竟,一个普通商家公众号能给消费者带来的信息非常有限。那么,商家通过微信渠道揽到的收入,真的能抵得上为此支出的商品优惠和公众号运营成本吗?微信本身是基于“熟人圈子”的社交软件,它的交易配套功能非常少,分类检索、实名制等都不如电商,信息也是相对封闭的,分享和推送只能熟人可见。企业和个人商家想通过这样的系统拓展新业务,并非易事。换言之,熟人客户可能消费需求早已不再,新的客户又拓展不易,客户群越做越小,微商从巅峰走向没落就不难理解了。但是,企业往往是到了最后一刻,才发现自己的微商战略有问题。因为,不论是代理企业微信运营的相关公司,还是企业内部负责运营微信的部门,都不会把不好的消息及时向上反馈。原因很简单,企业内外往往存在着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利益团体,他们会利用各自的权力对企业战略施加影响。对于企业的微商关联人员而言,直言微商不足之处无异于自断前程,更何况作为后台支持部门并无营销业绩考核,微商关联人员只需要不断拉升关注人数,具体微商到底能否给企业带来预期利润,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这样的结局往往是,企业投了很多成本给微商领域,点击数字看上去也不错,但带不来预期的利润,个人微商花了很大精力经营公众号,疏于打理其他营销渠道,结果客户越来越少。不过,微商没落,并不代表微商无用。企业微信公众号的作用绝不仅限于搭建一个广告和销售的平台,更能在巩固核心消费者群体的同时,为企业收集到足够的用户数据资料。而这些资料进行大数据分析后,能为企业下一步的战略提供参考。事实上,微商只是企业多种营销渠道中的一种,但不是全部,其与其他营销渠道有互补作用。如果企业或个人商家把未来都寄托给微商,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自己的微商门庭冷落,企业也垮了,但倘若把微商作为营销渠道的一种,发挥其优势,与其他营销手段协同发力,方能取得“1+1”大于2的战略效果。“别人家”的微商没落,对真正有心的企业来说,未必不是个新的机会。关键在于,怎样把握这样的机会。
在互联网圈里,但凡大举烧钱的公司,通常情况下短期内生存无忧;若是从烧钱突然变为不烧钱,则或多或少是遇到了麻烦,远的有凡客诚品,近的有唯品会。在天猫领衔的“双11”结束后,一家新近崛起的跨境电商“洋码头”大张旗鼓得挑起了“黑色星期五”的大旗。按照以往规律,除了天猫“双11”、京东“618”之外,其它的“人造节日”中,就该轮到唯品会、聚美优品等二线电商唱主角了。不过,在各路电商争相发力“跨境电商”的大背景下,今年的“黑色星期五”,唯品会、聚美优品在市场上的声音却比不上一个后来者,不得不让人心生疑虑——唯品会、聚美优品们怎么了?或许数据能够揭示部分答案。11月13日,唯品会发布业绩预警。11月18日,唯品会正式发布三季度报,三季度营收13.63亿美元,同比增长54%,环比下降6%。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唯品会首次出现营收环比下滑,打破了持续14个季度营收增长的纪录。而投资者似乎相当难以接受这个现实,从发布业绩预警到正式公布财报,5天时间唯品会股价累计下挫35%,市值蒸发25亿美元。与唯品会堪称难兄难弟的还有聚美优品,11月20日,聚美优品发布三季报。数据显示,三季度净亏损为1220万美元,同比由盈转亏。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此情境下,坊间又传来腾讯拟入股唯品会的消息。当然,一如互联网圈已有的并购事件,唯品会对该消息予以否认。不过,在很多业界人士看来,就目前而言,不论是唯品会,还是聚美优品,对腾讯尤其是京东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目前,京东正在大举发力服装品类的“闪购”业务,而这恰恰是唯品会的大本营。换言之,摆在唯品会面前只有三天路,要么被攻破,要么守住,还有一种就是“卖身”。就过往案例来看,前两种选择,要么是唯品会投资人所不愿意见到的,要么是京东投资人所不愿意见到的。由此,最后一种选择,“卖身”则是两家公司投资人都能接受,也是屡试不爽。当然,与唯品会几乎同质化竞争的聚美优品,所面临的选择,也与唯品会无异。从商业模式上看,在跨境电商领域,相比于洋码头的C2C模式,唯品会和聚美优品的B2C模式,也更易于被京东所接受。但唯品会和聚美优品的同时存在,对彼此而言并非好事,未来如果“卖身”,则给了京东“二选一”压价的可能。事实上,跨境电商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只是“海淘”的进阶而已,归根结底还是电商。不论唯品会、聚美优品已上市公司,还是洋码头、蜜芽、蜜淘、贝贝网、小红书等大量新崛起的垂直电商而言,其实都与凡客、红孩子等“先烈”一样,面临着天猫和京东的倾轧。就目前而言,还很难看出,在跨境电商这一细分领域,电商巨头会给垂直电商以生长壮大的缝隙。除了创始人之外,大量垂直电商的投资人,或许早就打好了“货卖帝王家”的算盘。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知情人士表示,由于在国内市场面临一些问题,中国的阿里巴巴已放慢了之前雄心勃勃的印度扩张努力,搁置了拟议中的与智能手机集团Micromax的交易,并推迟了其他投资计划。过去一年里,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把快速增长的印度电商市场放在了该集团全球发展计划的核心位置,入股了印度创业型企业Paytm和Snapdeal。但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由于正在努力应对国内经济放缓以及监管机构对阿里巴巴平台上销售的假货的调查,这家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已收敛了在印度迅速达成更多交易的计划。特别是,阿里巴巴搁置了收购印度营收最高的智能手机制造商Micromax少数股权的计划,终止了今年初启动的谈判。谈判涉及收购这家印度企业至多20%的股权,这笔交易对Micromax的估值高于30亿美元。阿里巴巴和Micromax均拒绝置评。“他们远不像之前那么激进了,”一名了解阿里巴巴想法的人士表示,“除Micromax之外,他们还曾打算投资印度的娱乐和服务型企业,但他们现在不再着急了。”2014年11月首次访问印度时,马云表示他打算“扩大在印度的投资”。阿里巴巴希望,印度规模不大但快速扩张的在线经济能够更进一步,实现中国市场出现过的、曾助推阿里巴巴崛起的那种爆炸性增长。后来,马云又多次赴印度考察当地的电商市场。据高盛估算,到2030年时,印度电商市场规模将达3000亿美元。在过去一年里,阿里巴巴及其附属公司斥资6.8亿美元收购了创业型支付业务企业PayTM40%的股权,并收购了在线集市Snapdeal不到40%的股权。一名了解阿里巴巴战略的人士表示,尽管这家中国企业仍打算在印度市场扩张,但如今它采用的是一种渐进方式。这名人士说:“他们仍愿就合适的交易展开讨论,只是不再急于推进了。”“阿里巴巴想通过谈论扩张至印度和美国等地来展示自己的全球雄心,”瑞穗证券驻香港分析师李牧之(音译)表示,“(但)与投资海外相比,努力捍卫他们在中国现有的市场很可能会给阿里巴巴带来更大收益。”
2015年下半年开始,围绕智能硬件展开的创业层出不穷,以“情趣”切入智能硬件的创业项目更是如雨后春笋,广告宣传虽不能登大雅之堂,但也在网络世界中遍地开花。此前,“情趣智能硬件”相关创业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情趣智能硬件创业,是希望能够复制小米赖以崛起的“单品、极致、爆款和口碑”模式,进而形成社区,最终进入医疗健康领域,而且因为中国传统观念和社会意识的原因,“情趣”几乎成为了当下最容易取得突破性成功的智能硬件领域。然而,在情趣用品领域浸淫了12年之久的春水堂创始人“春叔”蔺德刚近日对新浪科技表示,情趣智能硬件创业相对扯淡。蔺德刚认为,首先是商业逻辑上并不成立,目前情趣智能硬件天花板极低,市场上标价200元以上的产品,销售额突破10万就能进行业前十。“创业从单点切入可以,但情趣智能硬件撑不住一个行业,并不具有资本价值。”另外,春叔表示,情趣智能硬件只是创业者的噱头:“现在所谓的情趣智能硬件都是加个传感器,这是工程师就能完成的事情,并不涉及研发。这玩意儿就好比现在的手机,谁还会专门区分‘智能机’和‘非智能机’啊?性玩具加个传感器更加让人感到刺激,已经不是卖点了,是标配!”“学小米搞口碑就更不靠谱了,女生买个包,可能会发朋友圈发微博,和100个她能影响的人讲。但买个震动棒,你能指望她发朋友圈发微博,跟100个人说‘这东西非常好’?口碑传播是不可能的,很多东西想起来总是很美,但只有实际做才知道可行不可行,不能看见人家手环成功了,就以为你做一个有噱头的硬件也能成功,手环依靠的是低价和需求量大,情趣智能硬件可不一样,而且也无法指望形成社区,大谈社区社群的情趣智能硬件创业者多半只是想依靠社区来提高估值。”蔺德刚告诉新浪科技。此外,春叔还提醒记者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很多情趣智能硬件为了智能而智能,众筹、发布会之后就再没有然后了。
据《日本经济新闻》10月8日报道,在线支付公司美国贝宝(PayPal)将向中国消费者推广日本企业的电子商务和自身的支付服务。贝宝将携手中国银联和中国大型银行,吸引中国消费者光顾日本企业的电商网站,同时还将提供价格低廉的配送服务。贝宝通过吸引喜爱日本商品的中国消费者,扩大支付服务。贝宝在全球拥有1000万用户,开展在线支付服务。在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日趋提高的背景下,贝宝将向中国介绍人气日本电商网站,扩大收付款总额。首先,日本电商巨头NISSEN、日本代购网站“Buyee”旗下转运公司Tenso、化妆品网站运营商cosme.com等15家企业将面向中国网站推出贝宝支付服务。贝宝将自10月下旬起,通过宣传网站引导中国消费者光顾日本电商网站。中国银联和中国建设银行的会员网站、中国知名口碑网站上将投放贝宝的宣传广告。广告费由贝宝承担。贝宝向日本电商介绍物流公司,使其能以低廉运费向中国配送商品。从吸引顾客到支付、再到物流,贝宝将向日本电商全面提供开拓海外市场所需的一条龙服务。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统计,中国消费者在日本电商网站消费的金额在2014年达到6000亿日元,比2013年增长约50%。随着访日游客的增加,回国后仍希望购买日本商品的中国消费者正在增加。贝宝曾在全球在线支付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但近年来中国的“支付宝”等正在崛起。贝宝还计划以相同模式向中国消费者介绍美国的电商网站。海淘市场将迎来旺盛的消费需求,贝宝希望第一时间建立跨国电子商务平台,掌握在线支付领域的主导权。
近日,广东一P2P平台下定决心彻查“羊毛党”,于是,请来了外部技术公司进行监测。在某一次促销活动中,外部技术合作公司为其提供的数据显示:参与促销活动的客户中,接近70%都是“羊毛党”。“羊毛党”指的是活跃在各互联网金融平台上,专门参加此类优惠活动,以此赚取小额奖励的投资者。事实上,“羊毛党”不仅是一种现象,而且成为了一项职业,伴随着互联网烧钱的行为而诞生,钱烧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2013年“互联网+金融”开始崛起,超高的回报率吸引“羊毛党”们从各个行业纷至沓来,为了能打通互联网金融,“羊毛党”们不惜采购更加专业的设备、补脑更专业的金融知识。“‘羊毛党’们每个月赚几万、几十万都是很正常的。”同盾科技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马骏驱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如今,“羊毛党”越来越呈现出三大趋势:即团伙化、地域化、专业化。“羊毛党”三大趋势早前,“羊毛党”们主要活跃在O2O平台或电商平台,比如,一家团购网站推出首单免费,那么,“羊毛党”们会结集大量的手机号码注册该平台,进而获得诸多的免费机会,然后,再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转卖给需要的人,从中牟利。可以看到的是,近两年O2O已逐渐渗透到订餐、洗衣、美容、汽车、电影票等各类生活、消费领域,而各个平台为了增加流量,抢夺新用户、留住老用户,O2O的补贴一轮高过一轮。打车软件推出之后,“羊毛党”们又转战到打车领域,帮助司机疯狂刷单,据了解,“羊毛党”首先需要伪造LBS(定位)位置叫车,待刷单的司机接单后,关闭定位并完成行程,随后支付车费。全部完成后,司机会返还实际支付的钱并平分优惠部分。当然,这些对于“羊毛党”来说,都是小额收入,一笔也就赚一两元钱,2013年,互联网金融风起,还有哪个领域能比金融业利润更丰厚?“其实,过去一年来,我们在对抗诈骗分子的‘斗争’中收获颇多,因为难得一见“羊毛党”们这么大规模地从各个行业迁徙到互联网金融领域,而由于在互联网金融里“羊毛党”能够赚取的利润更加丰厚,所以也加速了“羊毛党”的一些变化。”马骏驱说。那么,“羊毛党”呈现出哪些变化呢?首先,是越来越专业。在P2P平台上,一个促销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羊毛党”能赚取的利润倍增,所以更愿意投入更加专业的设备,比如,“羊毛党”们愿意购买大量的廉价智能手机用于注册账户,购买大量小额手机卡,通过猫池(GSMMODEM池,用于短信集群收发的专业设备)+自动化管理软件成功实现短信批量接收验证码的功能。另外,“羊毛党”的年龄越来越年轻,20岁出头,他们发现“羊毛党”行业的回报率很高,所以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专业。其次,“羊毛党”越来越体现出团伙化的特征。“我们通过识别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他使用了什么机器,用什么卡等,再加上我们的模型去关联他们的团伙性,这些团伙一般有十来个人,经常互换身份。”马骏驱说,这种团伙到处都有,粗略估计大概几万人。最后,“羊毛党”越来越地域化。“我们总部有一张很大的中国地图,上面不停地闪着红点,闪红点的地方就是发现了诈骗,包括“羊毛党”,地图显示,地域化越来越明显,我分析可能是他们去外面学到一些技能,发现这个事情可以做大,变成事业,所以就要找合伙人,什么样的合伙人最靠谱呢?那就是同乡。”马骏驱说。月入十几万一位P2P平台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来说,“羊毛党”为平台带来大量的数据,但区分不出来哪些是真实用户,尤其是当“羊毛党”批量注册时对系统的冲击性很大,造成网站营运速度变慢,另外,“羊毛党”批量养号,也会批量提现,导致平台大量资金同一时间撤退。当然,不同的互联网平台对于“羊毛党”的看法也不一样,“有的公司觉得“羊毛党”没有太大的问题,反正这些钱都是VC的,但我觉得,长远来说还是很大的问题。”马骏驱说。另外,马骏驱透露,从行业来说,广告卖得越多,引来越多客户的同时也会引来越多的“羊毛党”,所以平台做广告的量和“羊毛党”的量几乎成正比。而有些广告平台或引流平台帮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引入客流下载APP的数量也存在很大的水分,“事实上可能只有30%~40%是真实的客户,其他的是“羊毛党”帮忙做出来的量。”他说。如今,在P2P平台出现接连倒闭的背景下,“羊毛党”也是心有余悸,所以,越来越多的“羊毛党”开始转战互联网消费金融。比如,有的线上消费金融平台发现,某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大量集中申请等异常情况。
一年前,在布满橙色LOGO的美国纽交所,马云迎来了人生中极为闪耀的时刻。阿里巴巴集团(代码BABA,下称“阿里”)250亿美元的IPO,打破了这里的历史记录。伴随着那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马云被热烈的掌声包围,他成了全世界最耀眼的创业明星,也成为了中国新一代企业家的代表,人们称他为“中国梦的追梦人”。现在,阿里上市几近一周年时,赞美之声犹在耳畔,但这位超级明星不得不面临这样的尴尬—阿里股价已连续下跌10个月。在过去10个月内,阿里市值缩水1407亿美元,至1530亿美元,这是自阿里巴巴于2014年9月上市以来,市值首次低于腾讯。在2015年6月9日的美国纽约经济俱乐部午餐会上,当被问及阿里上市的问题时,马云直言不讳:“如果我有下辈子,我会让我的公司保持私有化。”IPO就像一把双刃剑,马云的荣光和枷锁都被置于放大镜中。现在,一些投资者对阿里前景发展的乐观正被对整体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所取代,人们甚至开始拷问阿里是否已见顶、阿里及其股票是否还能配得上当前市值。2015年9月14日,阿里反驳外界对其股价下跌称,外界对于阿里股价的质疑主要基于不实的数据,缺乏诚信、专业和公平竞争的态度。作为阿里的掌舵者,马云不断编织一张巨网以提高这家上市公司的利润和价值—以支付宝为介质在O2O领域大举圈地,通过与巨头公司甚至与地方政府不断结盟来垒高“护城河”,通过投资机器人与智能时代接壤……无论上市前还是上市后,马云一直不忘打造百年阿里的,只是现在他所托负的,早已不是16年前的阿里。深耕于中国经济土壤,触角已伸向全球的阿里,已经变得无比庞大。巨人之舞,些许磕绊或带来致命影响。今年7月7日,马云在联想控股上市庆功宴上发表致辞,对“功成名就”的柳传志表达了无限敬佩与羡慕。“等我有幸也能有这么一天,柳总也得来一趟。”他说。上市一年:打假、结盟和扩张自去年9月在纽交所完成创纪录IPO以来,马云和他的阿里收获了强大高效的融资渠道和红遍全球的知名度,但也备受网货售假、股价下挫、净利下滑的指责。上市一年里,阿里股价最高曾达到120美元,这是在2014年“双11”后第三天,这个价格几近发行价68美元的两倍,但此后却一路下滑,今年8月24日甚至跌至58美元的低点。眼下,除了劝告投资者“忘掉股价”、回购价值40亿美元股票以鼓士气,在全球股灾和中国经济下滑的大势下,马云似乎很难驱走灰霾。在过去一年里,马云和阿里主要做了三件事情:打假、结盟和扩张。假货一直是困扰阿里的一大难题,随着国家工商总局对淘宝的施压,京东、聚美优品等电商平台的日渐崛起,马云净化自家网购平台的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他也亟须打消投资者的疑虑,但治本之策仍在寻觅之中。“阿里和莆田政府有过深入的沟通,他们期望阿里能给那里的产业、企业寻找出路。”邵晓峰在此前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光说哪些地方有假货,哪些地方要打(假),狠狠打,那还是治标不治本的。”过去两年,阿里投入了10亿元打假,自上市后,马云的“神盾局”也在探索打假新战略,目前以福建莆田作为首个试点,准备和地方政府一起帮扶当地制假产业升级迭代,争取把那些喜欢仿制大品牌的生产者转变为自有品牌生产商。在流量通道和品牌宣传等方面,这批生产商将获得阿里给出的政策倾斜。除了打假,为了破除外界对阿里网购平台的坏印象,马云和他的电商团队还不断补充着平台的优质货源,和100多个品牌签约,拉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的巨头连锁超市、中国的苏宁甚至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在天猫国际开旗舰店,上线了天猫韩国馆等。马云敏锐地抓住了经济增长和股市热火的时机将阿里推上市,当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步入低迷时,马云不至于陷入太过被动的地位。而在百货商店关店潮起的背景下,这批知名的巨头零售商甚至也希望借力马云,通过打造线上线下组合销售来消除部分危机感。对马云来说,这种结盟除了可以稳固自己的电商地位,也可轻松地让支付宝与庞大的线上线下客户往来,结盟海外商家还对自己发展跨境电商和向海外扩张是种助力。早在阿里上市前,马云就表达过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的心声。这一年来,马云在全球股价低迷的时候,招募来了熟悉全球市场的前高盛主席MichaelEvans出任总裁,早些时候还任命了前通用电气高管EricPelletier出任副总裁兼国际政府事务部负责人。阿里旗下的速卖通在上市前已成了俄罗斯的头号购物网站,今年马云又分别投资了两家美国电商和零售商、两家印度电商和支付公司,并且还追投了新加坡邮政。马云甚至在中国投了一家翻译公司,期望帮助海内外中小企业者破除语言障碍,正如他自己受益于掌握了一口流利的、全球通行的英语。但在全球经济疲软、关税政策尚未完全放开、亚马逊中国与上海自贸区达成合作备忘等背景下,马云打的“全球卖、全球买”算盘似乎尚难如意。自阿里上市后,马云把更多精力花在了合纵连横上,依靠强大的现金流和流量资源,不断在O2O领域、农村电商、跨境电商圈地以扩大规模。蚂蚁聚宝蚂蚁产品经理刘乐君此前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理财)市场,因为竞争对手太多,很难用一款产品打所有的点,这时,我们就通过产品组合的方式应对这样的竞争”。在阿里集团内部,马云把在线医药业务整合至阿里健康,推出旅行平台去啊,成立阿里体育集团、音乐集团和汽车事业部,企图渗透进更多的产业链里以稳固自己的城市电商帝国。马云还在对手京东总裁刘强东擅长的物流领域加快了布局,投资了圆通,在西南和华东开通超市配送中心,推出当日达、三小时达服务。这一年,马云终于圆了23年的银行梦。他一边向大众倒着创业之初借贷难的苦水,一边拉着巨人集团董事长史玉柱、复兴集团董事长郭广昌、银泰集团董事长沈国军等江浙富商成立网商银行。他还将最具想象力的业务板块蚂蚁金服独立了出来,以让这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不再像阿里那样受到外资介入、控制权纷争的干扰。“阿里巴巴和阿里金融,未来本质上都是一个数据公司。”在时代周报记者此前的采访中,马云希望建立一个囊括所有与消费相关的数据平台,再以这个平台为中心建立数据交易中心。“余额宝是针对草根群体碎片化的理财需求;阿里小贷则为满足小微企业快速便捷的融资需求;而天猫分期的目的在于降低消费门槛,迎合消费需求;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是点对点地提供服务,而通过网商银行,我们希望为互联网商业提供完整的、系统化的服务方案。”小微金服(蚂蚁金融前身)品牌与公众沟通部公关专家葛瑞超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易观国际分析师王小星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阿里在金融领域的大手笔布局,一方面是为了补足产业链的不足处,另外也是基于一种金融大战略。“但限制在于,阿里成立的蚂金服和网商银行,都不是传统的金融机构,这会导致它的业务受限。”王小星道出了马云眼下的些许无奈。编织巨网:庞然大物如何诞生1999年,经营中国黄页失意的英语教师马云,召来17人组建18罗汉团队,以50万元再度创业。受益于中国经济增长和人口红利,马云最终缔造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集团和创纪录的IPO。现在,阿里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而这个庞然大物正是有意追求规模的马云一手缔造。2011年,马云把大淘宝战略升级为大阿里战略,在2012年“双十一”淘宝、天猫的交易金额破亿后,马云加快了大阿里版图的布局,将公司分拆为25个事业部,提出“平台、金融、数据”十年战略和三波上市计划,阿里由此担负着电子商务协同的服务商角色而不仅仅是电商平台。回顾16年的创业路,马云最初或许远未想到自己日后会以电子商务为切口编织着一张巨网,他的服务触角几乎伸向了中国人的各个生活领域。按着大战略规划,近年来他收购或投资了至少50家公司,囊括了电视、手机、打车、社交、视频、地图等多个入口,也包含了外界对中概股的全部幻想。上市之后,马云的投资势头更猛。据《财经》杂志在2014年9月的报道称,阿里自2011年到上市前收购和投资了30家公司。而时代周报记者根据公开资料统计,仅过去这一年,阿里就披露投资了25家公司,其中10家为海外公司。近年来,马云和他的阿里入股了中国最大的团购网美团、最大的视频网优酷土豆、最大的打车巨头快的、最大的家电零售商苏宁、最大的民营影视公司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最大的微博平台新浪微博、最大的货币基金天弘基金、最早的P2P公司拍拍贷、最早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还入股了传媒巨头第一财经传媒、华数传媒和大型智能手机制造商魅族科技、知名足球俱乐部恒大足球、大型连锁百货银泰百货,收购了地图巨头高德地图和浏览器巨头UC等,其投资触角还伸向美国、印度、新加坡、日本、以色列等地。然而,马云要如何整合这些复杂的业务、厘清关联交易,挑战仍然很大。但随着马云铺设的这张巨网不断延伸,阿里对中国数个产业的控制力势必变得更强大,而这种控制力也多少会为其与政府、其它巨头博弈时增加筹码。这张巨网的最初一批编织者、阿里18罗汉,如今有15位仍在阿里担任要职,马云连同首席财务官蔡崇信和首席人力官、现蚂蚁金服CEO彭蕾成了光环中心的显赫明星,其它较为低调的创始者也位至运营、设计、产品、技术总监等职位,马云妻子张瑛则做起了全职太太,彭蕾丈夫孙彤宇转做了天使投资人,淘宝工程师周悦虹则移民国外。捆绑经济:马云的微妙平衡术除开商业领域,阿里上市公司的成长紧跟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阿里巴巴网络将中国出口商和国外批发商汇聚到网上,旨在利用中国庞大的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引擎;而当中国转向消费驱动型经济时,阿里又紧跟这一新风尚,将注意力放到淘宝身上。现在,蚂蚁金服又紧跟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以及政府的“互联网+”战略。马云的阿里与马化腾的腾讯、李彦宏的百度并称为BAT。虽然都是中国排名前三的互联网巨头公司,但相比强调游戏社交基因的腾讯、搜索技术基因的百度来说,深具电商属性的阿里与中国经济捆绑得最为紧密。阿里控制着大约80%的中国电子零售市场,在杭州当地,人们称这家互联网公司叫“阿里省”。2014年阿里营收总额超过708亿元,纳税额占到了营收额的16%,其营收总额快赶上西藏自治区的全年GDP总额。有3.4万阿里员工、2.5亿活跃买家、800万网商、5万淘宝模特、90万快递员,往来穿梭在这张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络中。马云和他的阿里极大改善了中国商业生态甚至社会生态,也解放了地方经济。2014年,全国亿元淘宝县超过300个,遍及25个省市区,其中来自中西部的亿元淘宝县超过100个,而国家级贫困县成为亿元淘宝县的有21个。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施行,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在联合阿里带旺当地电商氛围和经济活力。浙江宁波保税区管委会已与阿里签署了《跨境电子商务战略合作协议书》,双方拟打造“网上自贸平台”,杭州也在向国家申报成立“杭州网上自贸区”,试图联合阿里促进跨境电商的自由化、便利化和规划化。过去这一年,陕西、山东、福建、云南、新疆、天津和江苏苏州都和阿里达成了战略合作,海南省长刘赐贵也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厦门国际贸易投资论坛上亲会马云,希望落实双方的合作。这些地方政府迫切地想推进当地互联网企业、现代物流、农村电子商务、现代金融、大数据等的发展,以及培养青年创新人才。“你在我的帐下按照我的规矩办事,做大了也要遵纪守法,别乱搞。”易观国际分析师王小星道出了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管制逻辑。在中国电子商务中心主任曹磊看来,阿里的外资控股背景,对其形象、网络支付与信息安全也带来一定隐患。“从国家角度来说,必须要保障经济安全和数据安全。而且,国家也希望产业百花齐放,而不是一两家独大。”曹磊说。看到盈利机会就去追逐是商人的天性,但做大走远的企业家往往还要防止让自己撞上冰山。捆绑地方经济,对马云来说,不失为一种平衡术。创新之问:如何变得伟大?庞大的阿里帝国越来越像一个传统企业,依靠投资扩张版图。它正享受庞大带来的红利与便利,也正面临因为庞大而失去创新活力的现实。“在纯电商进入规模收益下降的背景下,阿里的体量已做得足够大了,高速成长的阿里却已成了过去时,它不再可能继续维持疯狂增长,但这并不认为这预示着阿里就已见顶。”五季咨询合伙人洪波在接受时代周报的采访时说。阿里最新财报也部分印证了洪波的说法。阿里今年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8%,对一个市值近2000亿美元的公司来说,这一增幅仍然足以彰显这家巨头的市场实力,但该季度的增速也是阿里至少3年来营收增速最低的一个季度。“高速增长过了并不代表黄金期就过去了。其实很多时候,一个增长并不快的企业依然能够创造非常好的价值。”洪波说。不过,洪波也表示,那种期望阿里还会保持高速增长的投资心态在当下也已显得不太现实了,而悖论在于,通常来说,投资者往往更希望投资一个高速成长的企业而不是投一个很稳定的大型企业。今年6月29日,在清华经管学院毕业典礼演讲台上,马云说:“阿里、马云有今天,就是因为前30年中国的变革。”他在演说中重申了之前多次提到的观点:世界正从IT(InformationTechnology的简称,意为信息技术产业)时代走向DT(Data的简称,意为数据产业)时代。在马云看来,在开放、透明的DT时代,挑战和机遇在于如何把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相结合,互联网公司否则不会活得很好。这也就不难理解马云在上市之后的几个重大布局。一是斥资283亿入股苏宁,二是和蚂蚁金服共投60亿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口碑网,三是投60亿增资阿里云。但在全球正向移动互联网转移的浪潮里,大阿里看起来正失去引领地位,尽管它总想努力保持老大的雄风。马云布点了多个入口,但他仍没找到用户量最多、用户使用最频繁的入口。来往日渐被边缘化,UC的神马搜索看起来也还没取得突破,和美国搜索引擎公司Quixey准备合作设计的移动门户应用也未浮出水面。现在,马云仍将向移动端迁移的希望寄托在支付宝身上。2015年9月7日,支付宝由橙色变成了蓝色,阿里拟把担负支付功能的支付宝变为一款流行的聊天工具,以与腾讯的微信进行抗衡,后者拥有7亿活跃用户群。“微信是超级APP,阿里也想把支付宝打造成这样一个产品,但看起来并没有成功,人们对支付宝的最初认知就是支付工具,这个既定印象形成后,你很难去改变它。”易观国际分析师王小星对时代周报说。上市这一年,阿里虽然也投资了日本软银机器人SBRH、发布了DTPAI可视化人工智能平台,它努力地与智能时代和移动时代接壤,但要在这些方面与腾讯和百度抗衡,马云似乎显得还很被动。腾讯的微信拥有大规模的商业化想象空间,而百度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上的布局正占据着先机。最近,百度发布了一款引爆互联网圈的“度秘”智能机器人产品,言称可为用户提供秘书化的搜索服务,使得百度从连接人与信息进化到连接人与服务。在上市之前,阿里被外界视为一家创新力强的企业,多次研发出了淘宝、支付宝、余额宝这些紧跟时代步伐的现象级产品,也提出了聚划算、“双十一”等振奋用户的创意。但在上市之后,它至今没释放出一款令市场振奋的爆款产品。根据阿里201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产品研发费用为32.41亿,占销售额的16%,这可谓一笔在阿里多项支出中占比较大的费用,其相比上一个财年的同期费用19.52亿多出近一倍。但据财报显示,其增加原因,不是投入研发新品上,而主要是股份补偿金以及支付给雅虎的版权费用。BAT在长城防火墙背后经营业务,免受了来自谷歌、Twitter和Facebook等外企的竞争,但贴面竞争随着时间迁移也终会到来。在全球市场丛林里,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如果无法跟上时势和保持创新,必定难以在内外夹击的热烈竞争中傲视群雄。当外界期待代表中国新经济的阿里,最终能走出国门,做成世界品牌时,眼下被股价灰霾、创新疲乏等缠绕的马云,能否摆脱危机续写传奇?资本市场总喜欢将阿里近况与其另一次上市做比较。阿里巴巴网络(Alibaba.com)是阿里的首家上市公司,于2007年在香港上市,首个交易日涨到最高水平,但随后五年一路下滑,直到最后不得不尴尬退市。以至一些人提醒道,如果今日的阿里不加以遏制,阿里的股价下滑路线可能会与其不幸前身类似。一家公司变成上市公司后,迎合投资者对高速增长的期待,势必要不断造故事扩规模,而无视投资者的预期,则又会让自己陷入股价危机中。但如果阿里真的私有化,它会因此变得更安全而强大吗?马云提出了这个问题,但也许无法解答这个问题,无论愿意与否,马云和阿里都只能向前,他需要把阿里巴巴从庞大变成伟大。
不得实施“二选一”?工商总局又出新规。一年一度的“双11”、“双12”等电商“大促”逐渐临近,过去让卖家异常头痛的“二选一”或将被禁止。工商总局日前发布《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从10月1日开始,电商平台不得“限制、排斥平台内的网络集中促销经营者参加其他第三方交易平台组织的促销活动”。同时,买家权益也将再度升级。如果今年电商“大促”中,商家再出现“预售不享受7天无理由退换货”、“预售订金不退”、“赠品不享受三包”等限制条款,将会受到处罚。不得实施“二选一”根据《规定》,网络集中促销,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网络集中促销组织者即第三方交易平台组织经营者在互联网上,通过提供优惠条件开展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其中,作为集中促销的组织者第三方交易平台应当记录、保存促销活动期间在其平台上发布的商品和服务信息内容及其发布时间。同时,交易平台需对网络商户的促销活动进行检查监控,如发现商户有违法违规的行为,可以停止对其提供第三方交易平台服务,并予公示。南都记者查阅全文发现,与卖家最为相关的一点是,新规之下平台不得限制卖家参与另一平台的促销活动,简而言之就是不得实施“二选一”。过去几年,每当“双11大战”或其他年度大促临近,就会传出商户被强迫进行“二选一”的消息。平台会提前给商户下通知,严禁在“双11”或“618”之前在其他平台出现降价或其他形式的促销活动。但由工商总局最新发布的《暂行规定》中,第十一条显示网络集中促销组织者不得违反《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限制、排斥平台内的网络集中促销经营者参加其他第三方交易平台组织的促销活动。同时,《暂行规定》也对促销中虚构交易量、成交额以及虚假好评、删除差评等行为明确禁止,并明确了违反上述要求的第三方电商平台和网店商户将受到相应的处罚。规定指出,平台“不得直接或者间接为网络集中促销经营者虚构交易、成交量或者虚假用户评价”。除了卖家,买家也望受惠于此《暂行规定》。对于此前“双11”中曾经出现部分店家规定预售商品无质量问题不得退换货、不退订金等问题,此次《规定》中明确要求,第三方交易平台“不得采用格式条款设置订金不退、预售商品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自行解释商品完好、增加限退条件等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卖家:暂未收到“二选一”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上周正式宣布,启动“双11”促销,而且今年的阿里还将与银泰、苏宁等近10万家线下实体店展开合作,让用户离开电脑、手机,也能体验购物狂欢。不过,张勇坦言,“双11”购物狂欢节也正在经历“七年之痒”,面对消费者不断提升的新鲜感,越来越难办,为此,阿里巴巴还专门请来冯小刚担当导演,为“双11”办一场类似“春晚”的晚会。同样面对“七年之痒”的还有在天猫上经营的卖家。据悉,今年“双11”招商活动已经启动,预计将持续至本月下旬,目前来看报名商家从国际巨头品牌企业到已经崛起为行业中坚的“淘品牌”涵盖广泛,报名数量之多、竞争之大史无前例。也因此,尽管距“双11”还有两个月,但商家备战“双11”的战役已经打响。一位已经4次参与“双11”的卖家告诉南都记者,新规目前来看最大的影响还是在于“刷单”,但这并不是新鲜的话题,效果如何最终要看规定的执行力度。“‘双11’前后的刷单是不少商家的常态,尤其伴随淘宝平台兴起的‘淘品牌’。”她解释称,对于商家而言“双11”销量的关键在于流量,而流量来源有两个决定因素,一是搜索流量,一是当日会场流量,所占比例大概是5:5。一般而言,在“双11”前的一个月,商家就会开始密集刷搜索流量。经过一个月的搜索量的累积,到了“双11”当天被消费者搜索到的排名就会提升。另一个会促使商家刷单的动力,是“双11”当日的销量数据。“因为根据‘双11’一的规定,一个品牌的销量越高,它在‘双11’会场的页面位置就会越显眼,其获得的阿里免费流量也会越多,那么对于销量的拉升也会越明显。不过可以明显感觉到,自从今年3月以来,阿里针对刷单推出一系列非常严厉的处罚措施,从商品的降权、店铺的降权,一直到店铺的关闭,去年就曾经有一个本地大型的户外品牌因为刷单过于厉害而被禁足‘双11’主会场。”该商家同时透露,“618”和“双11”是一年两度电商最重要的大促,都有可能收到平台提出的“二选一”通知,但截至目前尚未有消息。
在8月31日关闭了香港中环的实体线下旗舰店后,9月4日,美国轻奢品牌Coach在天猫的线上官方旗舰店悄然正式开张。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Coach在天猫上首次开店,2011年底,Coach曾试水在天猫上开旗舰店,但仅仅1个月后,该店就下线了。Coach的渠道加减法意味着什么?当年为何匆忙关掉天猫店,而如今在已有官网购物平台后,Coach又重开天猫旗舰店?天猫店能带来什么?对于天猫旗舰店时隔3年多后再次上线,Coach方面9月6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成长迅速,并且拥有巨大潜力。充分发掘数字领域的无限潜力是Coach的全球战略之一,也是Coach品牌转化旅程中的重要一环。”已经有自建官方购物网站的这个美国轻奢品牌,为何还与天猫合作?一位奢侈品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受到其他轻奢、快时尚品牌的影响,Coach的线下门店受到较大压力,对于在转型中寻求线上突破的Coach来说,天猫流量目前是中国互联网平台中最大的,通过天猫这样的第三方平台电商导入流量是Coach的最优选择,毕竟垂直奢侈品电商平台存在不少假货问题,Coach一定不放心与后者合作。”而Coach方面也告诉记者,其与淘宝一直是合作无间的重要战略伙伴,从2011年开始积极联手打假,双方于2013年12月签订了新的备忘录旨在深化打假合作。“从整个大环境而言,随着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生活与消费方式的影响,以及新生代消费者的崛起,奢侈品牌对电商领域的看法与行动与几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上述奢侈品业内人士称,相对于此前单价过高的奢侈品品牌登陆网购平台可能遇冷,如今人们习惯在网上、移动端消费,Burberry、雅诗兰黛旗下的海蓝之谜等诸多高端化妆品牌等都已入驻天猫,这或许也是Coach经过几年准备后,再次入驻天猫的原因之一。试水1个月,水有多深?2011年,Coach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美国注册公司。随后,其与天猫(原名淘宝商城)合作的网上旗舰店,便于2011年12月12日正式上线。“这一全新的在线商店将帮助我们了解国内网购顾客的需求和喜好,积累在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宝贵经验和洞察。”当时Coach曾表示。不过,仅上线一个月后,上述旗舰店便关闭,消费者和分析人士对Coach的撤离有种种猜测。Coach后来解释称,据协议,平台当初只设定了一个月的运营期(2011年12月12日至2012年1月15日),并不涉及后来所谓的“关闭”和“夭折”。Coach方面对本报记者表示,当时的合作是希望通过天猫平台接触和了解国内网购顾客的需求和喜好,积累在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宝贵经验和洞察,比如网上客流的高峰期、顾客的喜好、如何为顾客提供“最便利”的购物体验(减省一两个步骤)等等,当然部分的经验也是后来2012年11月Coach官方网上商店推出后,再一一积累。“这些经验对我们制定和执行一整套严格的标准来管控整个网购过程和顾客体验至为重要。管控好网上平台与每一个消费者的互动环节十分关键,包括网站视觉设计、购物体验、订单履行付运及售后服务等。”Coach方面表示。渠道策略变化?记者注意到,在8月31日Coach刚刚关闭了香港中环的实体旗舰店,也就在同日Coach天猫旗舰店试运营,这是否意味着Coach在华的渠道战略将发生变化?对于上述实体旗舰店关闭,Coach称店铺的更新及优化,是品牌转化的重要一环,并提到“Coach中国地区(包括内地、香港、澳门)在2015财年较上一财年净增18家新店”。“在线商店与实体门店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Coach称,截至2015财年第四季度,Coach在中国内地的55座城市直接经营着151家实体店,而官网已经将Coach的产品销往了中国300个城市,“天猫官方旗舰店为顾客提供产品的同时,也将服务拓展至暂无Coach实体店的城市。”“为平衡奢侈品牌线上销售与消费体验,Coach正试图建立线上和线下的无缝连接。”Coach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葆焱(YannBozec)此前对记者表示,比如,只要是在Coach官方渠道购买的产品,无论是在线上还是在实体店,普通消费者都可以享受在任意门店1年的保修服务和免费清洁服务等。实际上,相对于其他奢侈品牌对于电商、社交媒体等数字化领域的纠结和抵触,如Céline的创意总监PhoebePhilo曾经表示,“我宁愿在街上裸奔,也不会加入Facebook。”在电商领域拓展方面,Coach一直是轻奢品牌中的先行者,早于上世纪90年代(1999年)就已经开设了美国的网上商店,其后也在日本开设了电商服务。而在中国,除了官网,Coach在社交领域的拓展也进展迅速,2012年11月,其微博粉丝数目大概是54万人,现在有接近200万微博粉丝;而在微信平台上,消费者也可直接浏览、搜索和购买产品。
记者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东北亚博览会首届东北亚电子商务资源对接大会上了解到,当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外贸企业超过20万家。据中国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副司长聂林海介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达5000家。2014年中国跨境网络零售交易额达4492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进口1290亿元,同比增长60%,出口3202亿元,同比增长40%。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杨国勋表示,跨境电子商务被视作“网上丝绸之路”,其沟通信息克服障碍和快速起步的特点有望成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杨国勋认为,跨境电子商务近年来超高速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逆势崛起,一枝独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动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已经由“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刚刚成立的杭州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中国跨境电商进口联盟等机构将有效促进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拧成一股绳”。杨国勋认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近年来快速发展,但总量还不大,在国际上总的占比较小,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要继续支持,电商及其服务业也宜创新思路,秉持正确义利观,克服无序竞争,强化诚信体系,改进售前售后服务,平衡进口出口,持续稳定发展。
8月3日消息,据获悉,二手车电商平台人人车获得来自腾讯战略领投的8500万美元C轮融资。人人车方面透露,包括雷军旗下顺为资本在内的上轮投资者亦有跟投,华兴担任财务顾问。知情人士透露,本轮融资其实早在4月底已经完成,当时人人车单月成交刚刚突破1000辆。据了解,人人车成立于2014年4月,此前已经获得过两轮投资,投资方包括红点投资、策源创投和雷军系的顺为资本。本轮融资之后,人人车估值将超过5亿美元。此轮是腾讯在二手车电商行业目前最大一笔投资,也意味着腾讯正在加速布局该领域。人人车创始人兼CEO李健称,人人车的C2C商业模式可以描述为“互联网二手车4S店”,除了继续加大投入,让二手车交易环节更加透明、高效,接下来也会整合资源,建立更为便捷、高性价比的售后服务体系,让用户卖车、买车、用车都无忧。“人人车与腾讯在汽车领域的业务和资源高度互补,对于二手车市场的理解也非常一致,后续也将有深度合作发布。”业内认识你纸抽,相比纯财务投资,腾讯旗下的社交体系,有助于人人车服务口碑进有效传播,这或许是其引入本轮投资的主要原因。资料显示,人人车作为二手车C2C交易平台,目前业务覆盖20个城市,在售个人车源15000辆,7月份成交超过3000辆,成交均价10万元。人人车方面预计,2015年底其单月成交可达10000辆,不排除近期就会展开下一轮巨额融资的可能。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14年全年二手车交易700万辆,今年预计1000万辆。面对飞速增长的市场,传统二手车交易非常低效,而且不透明,普通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相比传统观二手车交易,人人车所采取的C2C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1)直接对接车主和个人买家,砍掉中间环节;2)专业评估师上门检测,确保信息透明,排除事故车;3)为买家提供14天无理由退车和1年质保,解决售后之忧。近期,二手车在线交易市场日渐火爆。美国二手车C2C交易网站Beepi正在以20亿美元的估值,寻求新一轮约3亿美元的融资。在国内,二手车电商由于与互联网的结合,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车易拍、优信拍、赶集网、人人车、好车无忧等多个二手车电商交易平台迅速崛起。不仅如此,以上汽集团和平安集团为代表的整车企业和金融机构借助固有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力二手车,并试图打通整个汽车后市场产业链。与此同时,二手车电商的侧重点已经出现了分化,无论是O2O模式、线下拍卖模式,还是C2B、B2C模式,部分二手车电商平台在每一轮融资之后,都会讲出新的故事。此前在获得B轮融资时,李建曾坦言人人车的二手车C2C虚拟寄售模式是九死一生。此前走访人人车时,对方介绍指出二手车在线交易的难点:一方面,二手车属非标品,撮合买卖双方个性化需求难度很大。另一方面,买卖双方需求对立——车主的诉求是快速成交高价售卖,而买家需要再三衡量、追逐性价比。此外,国内二手车鱼龙混杂,事故车、“泡水”车、法律纠纷车层出不穷昂,买家望而却步。对此,李健的判断是,即使困难重重,但C2C模式连接了车主和买家,他们是二手车价值链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平台能接触到两端的用户,也更容易形成口碑。据了解,人人车还计划把业务做重,采用真正的O2O模式更好地服务于汽车后市场。目前,人人车已经在北京地区尝试开设实体服务站,针对买车用户推出的VIP服务,比如检测、洗车、以及成交后一些买家要求的整备服务等。而未来如若将线下服务持续做重,并扩大规模,势必将有更多的资金注入。
对接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旅游B2B平台今夏再掀补贴大战。然而这场补贴大战多少有点变味,很多旅游B2B平台都还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开打补贴大战更多是为了先期抢占市场,有些旅游B2B平台甚至是被动开战,这种不考虑盈利一味烧钱的行为渐显负面效应。补贴大战再起旅游B2B平台今夏再掀补贴大战,多家旅游B2B平台通过立减、返券、积分、返服务费等多种形式吸引零售商进驻。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旅游分销平台51Book目前以返券形式补贴用户,每单补贴额度高达900多元起,用户首次在平台注册还可获得3000元返券,签到一次则获得20元补贴;四川八爪鱼在线旅游亦推出“全场立减5%,特卖板块再降1%”的活动,即若某款1000元的产品立减5%,买方仅需支付950元,若买家购买20个这样的产品,即优惠1000元。事实上,各大旅游B2B平台给出5%以上的补贴额度几乎成为常态,有些平台补贴额度高达13%。据了解,如今风生水起的旅游B2B平台最早2007年便开始出现,2013年开始旅游B2B创业逐渐火热,去年更是达到一个高潮。有业内人士解释,旅游B2B平台是在散客化和互联网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旅游行业需要汇聚行业信息的平台,并为甲乙双方提供交易担保,提供管理等增值服务,因此,B2B成为创业者和投资人的“阿里巴巴造梦厂”,一批旅游B2B企业崛起,投资者也不断撒钱进入。在被市场看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旅游B2B的创业企业,大型传统旅行社旗下也设立B2B企业,如众信旗下有联合旅游、携程则投资华远国旅谋局出境游B2B等,OTA也不断进驻此领域。资本推波助澜行业火热,竞争激烈,使得尚未摸索出盈利模式的旅游B2B平台刚起步就开始抢市场,那么和如今火热的打车软件、送餐O2O一样,给出诱人补贴就成为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当然,有人补贴,自然有人出钱。旅游百事通总经理张力分析,平台推出的补贴优惠,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平台自己贴钱;二是平台和供应商分摊这笔费用。亦有业内人士分析,其实说到底依然是平台背后的资本在买单。旅游B2B概念的火热也吸引着资本的进入,不少平台均获得了大笔投资。不久前,出境旅游B2B平台力行网获得紫辉创投千万级投资;在线酒店B2B交易平台蜘蛛旅行网获得亿元A轮融资;而更早之前,芝麻游、票管家等一众B2B平台获得千万元融资……烧钱已现负面效应尽管旅游B2B平台希望通过大肆烧钱抢得先机,但是过于疯狂的行业补贴大战已经显现负面效应。业内分析,对于零售商来说,返现等补贴有很大的吸引力,天性逐利的用户可以游走在各大B2B平台,谁补贴高就去哪个平台。张力分析,旅游B2B一旦取消补贴,零售商便不再进驻平台,用户的黏合度将失效。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也指出,当前旅游B2B平台尚未建立完善的交易担保系统,安全系数相对较低。正如加大补贴力度的逻辑,零售商看中的是谁补贴得多,烧钱式的补贴并不能够持久,用此种方式聚拢的用户也没有忠诚度。此外,一位在专注于出境游的地方旅行社工作的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对于有资源对接以及优良合作的零售商来说,补贴只是一场文字游戏,“能直接在供应商手中拿到资源,就不会去平台”。而对于供应商而言,B2B平台的大肆补贴也让他们非常被动,因为供应商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本身激烈,而B2B平台高额的补贴把大量零售商吸引到平台上,使得供应商不得不进驻平台。“这就形成了吸引零售商、绑架供应商的现象。”张力解释,还有部分B2B平台本身也不愿烧钱,但别人都在烧,自己也只能跟着烧,否则用户就会大量流失。“因此一些原本并不愿加入补贴大战的B2B平台也不得不展开补贴,甚至提高补贴力度。”鉴于上述情况,不少业内人士感叹,旅游B2B平台的发展已经变味,不考虑盈利仅考虑抢市场并无多大意义。薛胜文也表示,旅游B2B的盈利模式相对单一,目前只有收取佣金、广告费、增值服务费等方式,抗风险性不强。张力认为,“做B2B的需要想明白‘买方和卖方为什么要到这个平台上来’,如果不回答这个问题,B2B是没有前途的”。他同时表示,现金流充裕、毛利率低是旅游行业的两大特点,没有发现盈利模式的B2B,会利用平台沉淀的资金另做他用,但是如果进行风险投资,平台的资金链一旦断裂,供应商便出现危机。
【编者按】本文的作者揭戈是一位低调的微商从业者。没有鸡血式的吹捧,也不一棒子全打死,能看到很踏实、不盲从的思考。若你看够了微商坑蒙拐骗的新闻、各路专家不痛不痒的分析,可以静下来读一读这篇文章。挖苦微商很容易,但小编更愿意祝他们找到正确的路。揭戈是一位已经积累了一定资源的互联网人士,去年12月份以自创品牌女装进入微商,实在的买卖人,转型微商后处于小赚状态。记者总结了他在文章中提到的几个独特观点:1、微商≠社交电商;2、去中心化≠去流量化;3、实实在在做买卖的微商仍然需要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够率这四个要素。以下是正文:本人从事微商四个月多,避免广告嫌疑,做什么产品在这里就不阐述了。从11月份至今,每月流水呈100%幅度的增长,4月份流水80万,产品全部到达终端消费者,还算一个基本合格的良心卖家。这是第一次写文字,纯属个人浅见。微商是否等于传销、朋友圈面膜这些泛滥的话题我就不多写了,我在这里只跟大家分享一些少听过的东西。首先,我想问句,到底什么是微商?相信有一半以上的朋友会说,在微信上卖东西的呗。其实不然,微商只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产物,存在于任何一个移动互联网载体上,它将传统方式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的一个资源整合。只不过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大部分流量都被微信抓去了,所以大家感觉移动互联网载体好像就只有微信了。我在这里做个解释的目的是避免大家只在微信闭门造车,比如我就有几个朋友在陌陌和其它APP上开了小店,几个月下来,小生意也是做得红红火火。那么,微商与传统电商的区别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区别是购物场景不同。拿淘宝跟微信朋友圈小店做个例子。每当我们在登陆淘宝前,每个人心里往往是抱有一种购物目的。比如天气冷了要添件衣服,男朋友生日了要买个礼物诸如此类。而微信购物大多数时候恰恰相反,我们往往是在吃饭休息时间刷个朋友圈,无意看到一件很动心的东西然后才产生的购买动机,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购买。嗯,没错,微商大多数做的是“碎片化时间的买卖”。而很多人说微商主要做的是“信任买卖”、“社交电商”,我觉得权重并没有那么明显。阿里除了没有社交基因,其它的它都可以完美做到。“社交电商”只是微商的一种运营模式,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证明了这个模式的可行性,但它是否真正的可以成为主体模式还是值得我们思考,至少我身边做起来的微商(包括我自己)都是用传统的电商运营模式。在我更多认为,微商之所以在这两年能够成为风口上的那头猪,其实是近年来智能手机的迅速崛起,正好赶上了移动互联网这股流量的风口而已。当潮水褪去后,最后谁在裸泳自然一目了然。当把微商“社交电商”这件华丽的衣裳脱掉之后,我甚至大胆地认为,微商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不信你看!我给你普及一个惊人的数据。目前为止微商只占中国电商整体份额1%不到,阿里一家占了中国电商市场份额80%以上,其他的被京东,唯品会,国美等瓜分掉了。你肯定会说,“不对啊,你看某某大师可不是经常说他哪个哪个徒弟月入十万,月流水百万吗?”等等,我倒杯水,回来再慢慢跟你说。我介绍一下我朋友圈的某位“大师”,名字就不公布了,据说是XXX第一人。这年头,头衔没个“第一人”“创始人”之类的都不好意思出门了。每天他的朋友圈都会发一些在其他平台拾人牙慧的东西,或者一些成功学的鸡汤,偶尔透露一下这个圈那个圈的一些小道消息(其实都是转发另外“大师”的朋友圈信息)总之都是一些正确且没用的废话屁话。他这样做其实是为了聚集人气,还真有不少土老板,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家庭主妇们上钩。尤其家庭主妇,这是个很特别的群体,他们往往很多本身见识不广,缺少知识体系,喜欢贪小便宜,往往不甘于平庸而想追求一份事业实现个人价值。某天在朋友圈看到隔壁村的赵大虎晒了很多诱人的支付宝流水图后,心里就呆不住了。这些“大师”把“微商”神话化是正常的事儿,这可是他们的饭碗,所以只要微商有一个赚到钱了,他们就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放大这个成功案例。不过现在理性的人越来越多,道理大家都懂,但一万个“不可能”依然抵不过一个可能性的魅力,这些“微商大师”我更愿意称他们为心理学大师。泼了这么多冷水,其实微商上确实有几批人赚了钱的。第一批毋容置疑是面膜党。他们打着“月入十万不是梦”的口号圈地圈人圈钱,但面膜90%都到不了终端客户手上,全被积压在代理商这个节点。没有实现一个流通闭环的买卖注定是一个零和游戏,有人赚钱的同时必然有人亏钱。所以,赚钱的永远只能赚第一波,然后拍拍屁股走人。我重点说一下第二批。他们是一群实实在在做买卖的人。他们有优势的货源,有一定的文案能力,运营能力,客户资源以及其他渠道资源。这种人,其实无论转移到哪个平台,我相信他们都能把这个买卖做成。我也属于这类赚了钱的群体,是做另外的互联网项目转行过来的,团队本身具备一定的推广渠道(就是大家说的如何加粉丝)才决定投入这个行业。没有正确的模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模式。这是经商之道,而不是今天看个马云说,明天看个史玉柱自述后,就全身打满鸡血照葫芦画瓢。我们来看个公式,营业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次数。如果在四个因素中你一个优势都不具备,我奉劝一下慎入。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四个因素:首先,决定流量的是看你有没有一定的推广渠道。比如你有一家服装实体店,每天进入你店的人你都推荐她们加一下你的微信,这就是一种渠道。千万别相信什么做熟人的生意,如何如何靠口碑传播这种正确没用的废话。我过来人,信我没错!第二个,决定转化率的就是看你的文案能力,让别人信任你,信任你产品的能力,这需要一定的EQ以及独立思考能力。那种整天复制粘贴上家文案,转账图,买家对话图的请自觉退下。第三点,客单价与你的产品定位有关。比如你是做珠宝的,但你的流量入口都是大学生,那我给你5万粉丝我也保证你一年也卖不出一件。再有,同类产品决定客单价的是你的产品是否属于一手、二手还是三手货源。如果你没有一手货源,那你有没有办法做出产品溢价?比如你是卖服装的,你的虽然不是一手货源,但你能给大家提供很好的搭配审美建议;又或者你有很好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这也属于你的软品牌。第四点,复购率就与太多太多有关了,比如你的产品品质、产品价格,你的售后服务等。听了这些,你可能会说,“我虽然这些优势暂时都没有,但我愿意努力地去学。”嗯,对于真正有梦想的人我是非常敬重的。我说下我读书时代的一个例子,在初中高中那个年代,身边同学普遍都有一个清华北大名校梦,每个人都相信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但最终多少人圆了自己的名校梦呢?还是二本?三本?甚至中途而退的呢?我并不是想泼冷水,只是想大家永远记住的一句话,“成功,永远只属于一小部分人。”这是这个社会几千年形成的丛林法则。你肯定不耐烦了:瞎扯了这么多,那微商在你看来有没有前景呢?我先说句题外话,不单单是互联网行业,整个市场经济,永远都是“流量为王”,不信你看为什么肯德基总要开在人流大的场所而不是开在你家的小区。“去中心化电商”确实是未来的一种趋势,但它不代表着“去流量化”,它只不过是利用微信这样的社交平台将流量沉淀下来了而已。“目光聚集之处,必有商机。”微信以5亿用户目稳坐中国最大移动流量入口,陌陌也坐拥着1亿多用户,这些app里面肯定润藏着巨大的商机。现在的市场就像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一样,百国纷争,未来几年,肯定会出现战国七雄、秦始皇这样的角色。就像当年的互联网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大浪淘沙,最后形成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三大垄断阵营。又如当年的C2C淘宝,最终会被B2C天猫、京东等渐渐取代一样。风停后,一个个被吹上风口的猪也终归要掉下来。再强的互联网思维,终要回归产品本身。在一切都是充满未知的路上,产品是面对未来一切不确定方向的唯一正确方向。不要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多去想一下,你是否能够成功!最后送同行一句话:“这是一个有了风,猪都可以飞起来的时代。我不想做猪,因为风停了,猪可能会摔死。我想成为一棵树,永远地驻在那里。”本文内容转载亿邦动力网。
宝尊电商赴美IPO的消息让众多围绕淘宝电商平台诞生的第三方服务商浮出水面,被越来越多的C端用户所了解。日前,位于上海的宝尊电商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申请,计划在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BZUN”。招股书显示的融资目标约为2亿美元,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和美银美林将是宝尊电商IPO的承销商。招股书未披露计划通过IPO出售的美国存托股数量或发行价格,通过IPO募集的资金将被用于扩大营销、研发和基础设施。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宝尊赴美上市是业内最近的一件大事,以其2亿美元融资额推算其市值体量来看,宝尊上市的影响力将广泛触及行业内其他同类公司。目前该公司尚未盈利,但来自投资人的信心已经表明市场对这类服务商前景的乐观预测。宝尊电商是干什么的?这类面向B端提供服务的公司很少能走进C端用户的视野。据宝尊电商官网介绍,成立于2007年的宝尊是一家电商服务商,为商户提供从网站搭建、更新及托管、IT设施搭建,到客户服务、仓储物流和数字营销服务,客户覆盖服饰、家电、食品、汽车等类目(比如飞利浦、JackWolfskin)。简单说,这就是一家为品牌商户提供电商代运营的服务商。宝尊在业内的名头因阿里巴巴抛来的绣球而抬升。早在2010年初,围绕大淘宝战略,阿里巴巴就曾投资宝尊电商。目前,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阿里巴巴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宝尊第一大股东。上述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宝尊的盈利模式主要以和品牌商户运营分成(运营费)为主,客户更多集中在线下,行业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两成,它对电商规则和玩法的精通,再加上身处阿里系的身份,在投资人眼里前景被看好。事实上,包括宝尊在内的大量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就好比一个个围绕淘宝平台这台巨型机器在运转的配件,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ISV体系。它们中的一部分在淘宝系统内被称为TP(taobaopartner,即“淘拍档”),即优质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它们的产品及服务质量经过淘宝网审核,并被授予“淘拍档”称号。目前,淘拍档每半年会公布一次商户名单,据最近一次2014年上半年的公开名单,被分为商家后台系统、促销管理类、店铺管理类、运营服务类(又按商户类目再次细分)、品控服务类、直通车托管类、会员管理类等十几个大类,每个类别中包括若干家金牌和银牌会员,共同组成了一个集合数百家电商服务商的第三方联盟。像业内比较有影响力的上海商派、北京派科思诺、杭州光云科技、广州大麦信息等,这些公司大多以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电子商务市场活跃的地区居多。以同在上海的商派为例,它是上述2014年上半年表单中店铺管理类的银牌商户。与宝尊主要提供托管服务不同,商派的角色是为电商客户搭建信息系统,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其盈利模式也与宝尊迥异。4月19日,商派产品线总监刘志刚对记者说,商派的营收来源主要面向不同规模的客户提供软件服务所得,包括向战略型客户提供一整套技术解决方案,可以认为是卖软件服务;帮助VIP客户解决网店经营中的各种问题,比如发货、网店管理等,向这类客户收取年费;还有一部分是目前正在微商、移动化电商领域铺设规模的“有量”(商派旗下移动电商营销平台),主要面向个人和成长性初创企业,这部分的盈利模式还未确定,未来可能会以交易流水分成、广告等形式存在。从这些ISV产生和发展历史来看,基本规律是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脚步在走,从2003年阿里巴巴由B2B业务拓展C2C推出淘宝,到2008年B2C平台天猫上线后,一系列围绕电商平台的第三方服务商开始接入这个电商生态系统,在这个开放平台中,目前尚未出现行业垄断者,随着其中一些公司在资本市场登堂入室,行业洗牌预计会加速到来。
【一起惠讯】4月3日消息,新加坡创业企业构建孵化平台Hatcher宣布成立新的风险投资基金,目标将筹集1亿美金,寻求投资具有发展潜力或是拥有可营利专利技术的公司,尤其特别关注金融技术和B2B领域的创业公司。据了解,Hatcher的操作模式是一个投资管理平台,包括项目经理、财务小组、两个设计师、知识产权律师和顾问,还并拥有一个投资者数据库和客户关系管理模块。一起惠获悉,根据Hatcher的计划,一般平均每个项目会投入750万美金,其他则视具体情况而定。Hatcher首席行政官Sharp指出,在B2CB领域,他更关注企业的特色是什么,也更。偏爱年长、有经验的CEO,“因为调查显示,越接近50岁,就越可能成功。”Hatcher的系统可广泛收集产品、公司、财务、销售和商业模式等相关信息,且公司的持股人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在线查询。与此同时,今年,所有的投资者团体都将被放在会员网络中,在平台上分享这些信息。据悉,Hatcher由HarveenNarulla和JohnSharp在2014年创立,总部位于新加坡和迪拜两地。另外,Hatcher的崛起与当地金融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在东南亚,欧洲创业孵化器Startupbootcamp的新产品五月将会面市,马来西亚银行和1337Ventures也有自己的项目在进行,万事达卡早前也发起了黑客马拉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