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
从2012年崭露头角,到2016年行业“领头羊”宣布盈利,钢铁电商只用了5年时间,就实现了从烧钱到挣钱的转变。钢铁电商的迅速崛起显示,在消费互联网之后,产业互联网已迎来发展风口,未来5年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作为国内钢铁生产和流通重镇,2015年上海的钢铁电商平台交易量达到4470亿元,占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约27%。今年随着钢价反弹,主要交易平台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如找钢网全年预计自营交易量超过1300万吨,较去年有50%以上的增长。钢银电商前三季度的结算交易量约1285万吨,同比增长70%以上。宝钢旗下的欧冶云商,全年目标则直指2000万吨。比交易量增长更受人关注的,是主要钢铁电商正在告别互联网企业常见的“烧钱”模式。找钢网高级副总裁郎永淳表示,平台上半年已实现整体盈利。在新三板挂牌的钢银电商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其实现净利1282万元。与消费互联网不同,产业互联网并不是在网上卖东西这么简单,还承担着改造传统产业的重任。赚钱后的钢铁电商能否保持初心,继续引领产业互联网发展浪潮?记者采访发现,未来“互联网+钢铁”将在两个方向上深入拓展。一是推动钢铁企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位于江苏江阴的西城钢铁,最近就联手找钢网,在仓储、物流和质保等多个环节启动信息化战略。今后,在西城钢铁生产的每卷钢材的吊牌上,都有一个电子二维码,里面集成了钢材的长、宽等规格信息和质保信息。通过信息追溯,既避免规格出错影响开票销售,又避免市场上以次充好的行为。“一吨钢材,不算仓储成本,每在仓库多呆一天,资金成本就达1块钱。信息化可以明显提高钢材的周转效率,实现降本增效,”西城钢铁总经理恽强告诉记者。二是解决流通环节的金融服务等痛点。钢银电商副总裁徐赛珠表示,依托电商平台上的企业用户交易数据,可以构建信用体系,并在基础上开发多种形式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找钢网首席运营官王常辉说,有了大数据做信用支撑,普惠金融才能成为现实。电商平台的目标是要形成一种“钢铁银行”的模式。“随着钢铁电商渗透率快速提升,其发展已位居大宗B2B电商之首。”国海证券的研报指出。目前,钢铁电商的模式正在向油品、化工等其他产业快速复制。除了国内市场,中国钢铁电商的国际化征程也已开启。包括找钢网等平台,从2015年开始就在韩国等区域布局。“通过电商平台,钢厂绕开了总代理、分代理和经销商等重重环节,一吨钢材出口可以多卖至少8美元。”恽强表示,下一步,包括越南、泰国和迪拜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将是国内钢铁电商“走出去”的重要目标。
钢铁流通领域正从“资源为王”向“渠道为王”时代切换,不少钢企选择顺应这股潮流,而背后真正的驱动力则是钢铁旧有生存格局的转变和不断被推向深入的供给侧改革。在钢铁行业近年来低迷的大背景下,钢铁行业无论是产业链还是供应链都是承压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苏州宝优特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肖良城表示,对企业来说,从资金角度来讲无非就是要高效、低成本地使用资金,而基于大数据来把握市场走向的钢铁电商平台无疑是一种优选。2015年,中国钢铁行业陷入量价皆无的窘境,行业盈利状况随之跌入谷底。中钢协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9万亿元,同比下降19.05%;全年亏损总额为645.34亿元。时至2016上半年,黑色幽默的行情,狂欢了期货,复产了钢厂,同样也激活了曾经惨淡的钢贸市场。钢铁电商势力在钢铁流通版图中正在快速崛起,除了与“互联网+“的强势来袭有关,更是钢铁行业自身问题倒逼下的结果。面对惨烈的行情,钢铁电商不仅是互联网闯入钢铁产业链阶段性的产物,也是互联网革命和钢铁产业链整合碰撞下的焦点。钢铁电商不仅会极大地改变钢贸的形态,也会极大地改变整体钢铁产业链的形态。公开数据显示,中国钢铁工业整体盈利状况不佳,2016年1月至6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利润总额为690.3亿元,利润率仅为2.31%。拖延利润率攀升的除了产能过剩之外,目前钢铁工业中普遍存在的效率低下也是症结之一。正是因为效率低下,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钢铁行业都被外界冠以“傻大黑粗”的行业特征。钢银电商副总经理徐赛珠告诉记者,在传统钢贸产业流通中,因缺乏信用保障,为避免风险,自然形成了“熟人生意”的模式。然而,因层级多,导致在产业发展中为大量的交易成本买单,加重了整个产业链负担,影响了产业的良性发展。在此背景之下,以钢银电商、欧冶云商为代表的一批钢铁电商企业应运而生。以钢银电商为例,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由国内上市公司“上海钢联集团”投资控股的国内领先的B2B大型钢材现货交易平台。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钢银电商成为——国内首家持续盈利的钢铁电商平台。钢银电商副总经理黄坚表示,虽然钢铁行业一直处于去产能“攻坚战”的桥头,但是钢铁行业仍然是一家拥有万亿元级别的巨大市场,占GDP的比重也大致维持在10%的比例。而上海钢联统计数据显示,传统的钢贸企业数量有15万家之多。随着产能过剩导致盈利降低,越来越多的钢贸企业陷入了生存困局,“互联网+钢铁”愈发成为行业共识。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去产能供给侧改革,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却问题依然存在,而随着煤炭价格的飙升和房地产行业重新进入调控密集周期,钢铁行业利润再次收窄。钢铁流通领域链条过长,生产至终端流通层级多的问题再次成为问题。传统销售渠道单一的问题充分暴露,导致钢铁流通领域频频陷入“涨价无货、跌价无市”的尴尬境地。可以说,卖方市场的终结,给电子商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有数据统计显示,在2015年,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12.31万亿元,同比增速为33.7%。B2B投资数量同比增长约300%,获投金额总数增长约7倍。具体到钢铁流通领域,全国范围内,钢铁电商已超过300家,占全国大宗商品电商企业总数近48%左右。仅上海市钢铁电商交易额在2015年就达到4470亿元,较2014年增长21%,占上海电商交易总额41.5%。以钢铁电商为代表的B2B电商在2016年风生水起,已有多家报出了盈利的消息且整体发展势头良好。钢银电商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6月30日,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66.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14%。宝钢旗下的欧冶云商今年1-9月的融资额也达到118亿元,较2015年14.97亿元增长689%。多家钢铁电商平台的良好表现,将预示着钢铁电商有望继续领跑。在众多钢铁电商平台纷纷火热上线的同时,据公开资料显示,钢银电商的企业用户数也已经达到有6万多家。对此,黄坚谈道:“这是行业上下游客户对钢银电商的认可,这个认可包括对平台、服务和产品三个维度。”“B端电商不同于C端,除了用户体验,更讲究用户黏性。黏性来自哪里?来自于服务,来自于在线交易、供应链金融、支付结算、仓储加工、物流配送、数据信息等每一个环节的服务中。”黄坚补充道。不过虽然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国内通过钢铁电商平台销售的钢材仅占总量的20%,区域发展不平衡,潜力巨大。而首先要面临的就是传统钢贸商的抵触心态。一名传统钢贸商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合作的初期,很多钢贸商认为自己的资源被电商拿去了,因此抵触心态浓厚。“但是钢铁电商这个平台它是一个趋势,是今后我们钢贸发展的一个趋势,它整合了社会的很多的资源,为我们的钢铁贸易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服务的平台。”这名传统钢贸商继续说道。
新浪科技讯11月11日上午消息,京东今日公布首批双11数据,显示历史订单突破时限、物流最快派送速度、3C产品销售情况以及国产品牌销售情况等。京东的数据显示,只用29秒,京东下单量就突破了2010年双11的全天纪录,随后3分37秒、15分钟、1小时13分钟,分别突破2011到2013年双11全天记录,显示出消费者强劲的购买需求。11月11日凌晨0点12分49秒,上海市嘉定区的李女士收到了刚刚从京东上购买的飞利浦4K电视,这是今年京东“双11”配送的第一个订单。从下单到收货,用时仅为12分13秒。在今年“双11”期间,京东大件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零点行动”,即凌晨零点开始安排用户订单的出库分拣及配送。截止到凌晨1点,京东已经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完成了双11的首单配送。同时,京东方面还表示,在今年“双11”期间,京东物流还启动“迅雷计划”,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九大城市的京东3C品类仓储配送将进行联合提速。值得关注的是,凌晨吸引用户熬夜秒杀的以大品牌为主。在3C品类的疯狂两小时活动中,手机品类销售额是去年同期近2倍;电脑办公品类销售额是去年同期的2.7倍,智能数码品类销售额是去年同期的超过2倍。京东家电的小家电品类半小时销售额同比增幅超过300%。前30分钟,彩电销量超过25万台,平均每分钟卖出8000多台。格力空调销售额同比增长接近500%;冰箱和洗衣机在半小时内销售额是去年同时段的2倍以上,洗衣机半小时销售近10万台;变频冰箱销售同比增长超过300%,风冷冰箱同比增长超过200%。京东超市在11月10日22点率先推出“疯狂四小时”活动售卖近千万件产品,其中,施华蔻四小时下单量同比去年11日当天增长230%;当天前10分钟,进口大米下单量同比增长100倍;京东自营红酒1小时狂卖10万瓶,是去年同期的5倍。热销产品中,国产品牌开始占据优势。国产品牌销量增速高于国际品牌,京东大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国产品牌在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大家电品类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其中空调品类中,仅格力、美的、海尔三家的销售额占比就超过了80%;手机及平板电脑国产品牌强势崛起,手机销量前十位中有7个是国产品牌,而去年为5个,今年增长最快的手机品牌是OPPO和VIVO,同比增幅为3倍。平板电脑不再是苹果一枝独秀,因为在二合一平板领域的创新,联想销售额增幅为5倍,华为增幅为超过20倍。最后,京东方面还公布了京东金融方面的数据,前1小时支付峰值是去年4.5倍,支付成功率在99.99%,白条支付单人用户最多支付了36笔,京东小金库支付消费笔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00%,截至11月11日凌晨,京东龟速险领取用户超过300万。
双十一走到今年,已是第八个年头。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电商巨头的促销大战蓄势待发。最近两三年快速崛起的跨境电商,今年也高调参战,欲从双十一大战中多分一杯羹。记者探访河南一物流中心发现,郑州跨境电商正通过线下体验、线上促销双渠道备战一年一度的“剁手节”。准备就绪,跨境电商全面开战双十一11月1日,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内,聚美优品、网易考拉、小红书、京东等各大仓储中心早已进入备战状态。聚美优品四条货物分拣线全部准备就绪。“为提高双十一期间货物分拣效率,这几天会有一批临时工人上岗培训,到时候四条分拣线24小时不停歇运转。”聚美优品跨境事业部华中区域副总经理李佳策告诉记者。作为跨境电商的“老司机”,李佳策对迎战接下来的双十一充满信心。此外,在中大门直购体验中心,特别推出的“双十一折扣专区”,根据商品属性不同,对商品进行分类,奶粉、纸尿裤、儿童辅食、进口食品、洗护、孕妈等品类,都有大力度的优惠。“跨境电商的本质是让消费者享有全球优质、低价的商品,而我们做好供应链的整合是其基础。”中大门市场部总监贾路介绍。他说,消费者对海外商品的需求是多样的,包含爆款标品和非标长尾商品,辐射全球各地,因而国外供应链往往呈现出零散化、碎片化状态,且库存率较低,流转周期长,对国内市场需求不能及时响应。对跨境电商而言,供应链成为其最关键也最难的环节之一,业内人士将其称为跨境物流的“生死线”。“目前保税区内已有多家跨境电商在世界各地设海外办事处,保证国际品牌源头直采优势,让用户足不出户便可享受低价、保真产品。”贾路说,这些都得益于其强大的全程跨境供应链支撑,并且,中大门正是通过打造线下体验中心,将线上与线下结合,增强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保税模式让跨境电商拥有价格优势“保税区里的国外产品相比其他渠道购买的国外产品,价格要便宜些,因为落户于此的跨境电商享有政府补贴,相对拥有价格优势。”李佳策说,聚美优品物流仓储中心落户河南物流保税中心已有两年时间,按照去年双十一的销售情况推算,今年双十一,每日将有超过百万个包裹从这里分发出去。“独一无二的保税模式就是我们的优势。”据中大门保税直购体验中心的行政事务总监于丹枫介绍,目前郑州保税区内的保税模式已逐渐成熟,运用大数据分析客户的购买偏好,将可能热卖的商品通过海运等物流方式提前进口到保税区,国内消费者通过网络下单后,商家直接从保税区发货,相比于散、小、慢的国际直邮方式,保税模式可以通过集中进口采用海运等物流方式,降低物流成本。同时,商家从保税区发货的物流速度较快,几乎与国内网购无差别,缩短等待时间,从而有更好的购物体验。此外,很多保税区除了物流仓储中心外,直购体验中心也成了其重要板块。在郑州中大门,有专门的海购体验中心,现场体验,现场下单,海购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不懂网络的中老年人在现场即可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完成下单。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保税模式会对商家的资金实力提出更高要求,但目前来看保税模式仍然是适合跨境电商发展的模式,也是国内电商平台选用的主要模式。预计2020年跨境电商市场将扩大两倍谈到跨境电商未来的发展,贾路认为,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老百姓消费能力增强,“买全球”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其次,国家政策对跨境电商的支持趋向更坚实,有关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税收优惠相关政策,促进了人民币支付结算、简化了货物通关程序、引入保险服务等,这都将促进跨境电商更好发展。今年6月份eMarketer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有超过1.8亿的人都希望能够“海淘”,购买国外商品。而2015年这一数字还仅仅为1.28亿,短短一年就增长了近6000万。这份数据还预计,今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4500亿元,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接近2016年的两倍,为9000亿元。今年上半年出台的“海淘新政”,对跨境电商各个行业影响不一。“新政刚实施时订单量有所下降,几个月后便恢复正常了。尤其是保税区内的跨境电商因其质优价廉,仍然是‘海淘族’购物的重要渠道。”于丹枫对未来跨境电商的发展仍然持续看好,因为跨境电商行业仍是一片蓝海。
小长假接近尾声,美剧们也都回归得七七八八了,虽然这是看剧的好时节,不过今年状况略有些不一样,那些「成名」许久的招牌制作虽然也带来不少讨论,但真正成为现象级的明星、占据了最多讨论话题的,却集中在了一部新剧上—《西部世界Westworld)》。看看这部HBO在当地时间10月2日晚开播的新剧有什么成绩吧:当晚在有线台和数字平台上共收获了超过330万观众,成为2014年《真探》之后首播成绩最好的新剧,相比之下,之前花了大力气制作的新剧《黑胶时代》的首播收视人数仅为140万,在勉力支撑完第一季后就被迫夭折。此外《西部世界》也被引进同步在官方订阅鼎级剧场中播出,收视成绩同样不错。事实上在《西部世界》播映之前,不管重度还是轻度美剧迷,甚至不太关注美剧的人们就有不少对它抱有相当高的期待,在剧集还没上映时豆瓣上的评分和评论区里就被无数人先打上了高分。原因很简单,主创阵容够强大。首先是乔纳森·诺兰,著名电影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弟弟。诺兰兄弟的美名在影迷中间非常有号召力,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导演功力不用多说,乔纳森·诺兰则从《记忆碎片》开始就给哥哥当编剧,合作了《致命魔术》、《蝙蝠侠:黑暗骑士》、《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以及《星际穿越》等作品。而大家最早知道《西部世界》的消息,也正是因为诺兰。今年年中时乔纳森·诺兰结束了口碑极佳的《疑犯追踪》(仓促完结并非是剧集不好,而是商业运作的牺牲品),随后就宣布了新剧的计划—而新剧对机器人、对人工智能的探索和思考,倒也延续了《疑犯追踪》的核心元素,这在当时让因《疑犯追踪》嘎然而止而难过不已的剧迷们略感宽慰。而几位主演同样份量十足,演过《燃情岁月》、《沉默的羔羊》和《查令十字街84号》的安东尼·霍普金斯不用说,埃文·蕾切尔·伍德在《真爱如血》里和大家混了个脸熟,另外还有小克利夫顿·克林斯、本·巴恩斯和英格丽德·波尔索·贝达尔,也都是足够自己撑一部剧的演员。第一集当中出现的主题公园里的机器人们华丽的主创阵容加上诺兰的剧本,一个未来机器人世界被构建出来。在这个世界当中,机器人被放在主题公园里,没有记忆也没有情感,让游客角色扮演去体验生活,甚至感受杀戮和性欲上的满足。而随着剧集发展,当中的一些机器人将产生自主意识,逃脱了后台的监控,开始怀疑起了整个世界进而开始反攻人类。同时在《西部世界》里,还不仅是人与机器人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明争暗斗也将成为另一条暗线,把故事往更深层次的思考中推进。之所以现在就能讲出这个故事走向,是因为1973年,迈克尔·克莱顿就有过同名的电影,1980年还被改编成电视剧,不过那部剧集非常短命。1973年电影版的《西部世界》这样一个宏大的题材和光靠听剧情就能想到的特效场面,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人力和财力来完成的(如果你已经有看第一集,想必从片头开始你就已经感受到份量了),关于剧中那个主题公园存在的意义也需要相当的尺度才能被描绘准确。不过对HBO来说,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HBO向来愿意为了好剧砸钱,《权力的游戏》先导集就花了500到1000万美元,更早之前的《罗马》花得更多,一季用掉了近1亿美元的制作费。相对应的,HBO也愿意为了呈现剧作的精细而保留大尺度,这也使得HBO出品的剧作在人设、背景甚至人物动机上都更加丰满完整。当年花费巨资拍出的《罗马》因此《西部世界》当中所呈现出的效果也相当感人,机器人被生产出来的时候皮囊质感和人类接近,内部肌肉线条和脏器完全以人类和动物的标准来完成,诺兰还动用了大批真人全裸出镜扮演机器人,让场面显得更加真实切震撼。也正因为此,HBO算是为《西部世界》花了大价钱,第一季的制作预算达到了1亿美元,几乎和《权力的游戏》持平了。不仅背面全裸,正面也是全裸,这都不叫事儿不过在《西部世界》上下了大筹码,也是因为HBO的压力越来越大了。过去HBO可以说用精良制作在美剧世界中特立独行,但现在它也在渐渐受到FX和Netflix的双面夹击。虽然《权力的游戏》是一出好棋,但毕竟《权力的游戏》接下去只有两季的打算了,HBO需要再给自己找一个新的接班人,《西部世界》顶着压力诞生,而对于HBO来说,它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至少就现在来看,《西部世界》得到的评价大多正面又积极,HBO方面可以暂时松一口气。而对于粉丝们来讲,这年头找一部能看得酣畅淋漓的美剧也不是特别容易了,希望它能保持高开高走的质量。毕竟再怎么说,它才播出了第一集而已。
2014年9月19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刚刚迎来上市两周年。9月20日凌晨,恰好身处纽约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通过其个人微博表达了内心感怀:“一直在相信相信。感谢大家的信任,我们还会不断折腾。”马云在微博中表示:今天正好在纽约,感慨万千。两年,经历了很多该发生的和不该发生的事情,一直在践行两年前的信任之旅,一直在信任和误解中挣扎,一直在相信相信。“感恩所有给予阿里信任的同事和朋友们!”结尾处,马云一连用了四个“因为信任”来抒发胸臆,“因为信任,所以简单;因为信任,唯恐辜负;因为信任,才有勇气;因为信任,还会不断折腾自己……”纽约时间2014年9月19日9时30分,阿里巴巴集团以“BABA”的交易代码正式登陆美国纽交所,创下多项世界之最:融资额规模达250亿美元,成为全球有史以来最大IPO;创造了纽交所10年来最漫长的一次询价——长达近2个半小时;马云等阿里高管并未上台参加最激动人心的敲钟仪式,敲响上市钟声的是阿里生态系统内包括淘宝店主、客服、90后大学生、海归创业者、快递员、海外企业主等在内的八位生态代表。而在敲钟仪式之前,马云分别感谢了客户、员工、股东和投资者,马云认为,IPO并不只是融到了资本,更是融到了信任:“是所有人对我们的信任,客户的信任、时代的信任、投资者的信任。”时间回到现在。三天前,截至美国时间9月16日收盘,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收盘价104.64美元,市值约合2664.13亿美元,成为亚洲所有上市公司中市值最高的公司——此前,这个位置曾被中国石油[-0.14%资金研报]、中国工商银行[0.92%资金研报]、日本丰田、印度塔塔等传统巨头曾轮流占据。而截至今年6月30日的阿里巴巴第一财季报告显示,阿里巴巴当季营收48亿美元,同比增长59%,创下上市以来最强劲增长,超出市场预期。这一现象折射出阿里所代表的新经济继续崛起,并与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已长期由苹果、google、微软等互联网公司占据的趋势趋同。阿里巴巴对自身的未来定位是“以大数据为核心驱动力的互联网商业基础设施,并升级成为全球互联网商业形态的纯粹互联网公司”。不久前的G20期间,马云全力倡议eWTP(全球电子商务平台),该倡议最终也被写进G20公报。阿里巴巴丰富的业务板块可能更能直观反映马云所说的“折腾”。今天,阿里巴巴已从最初的电商,发展成包括支付与金融、大数据云计算、大文娱、智能物流网络在内的生态系统。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电商仍然是阿里巴巴最大收入来源,但新增长引擎已在培育中,其中最受投资人关注的是云计算、数字媒体和娱乐、创新项目。而按照阿里巴巴的规划,未来三年,当下已成600亿美元估值的超级独角兽蚂蚁金服将成为领跑,2019-2021年则阿里云接棒,2021年-2024年菜鸟网络将挑头,旗下业务轮流领跑。
7月5日,今年4月初,据知情人士报道,前阿里巴巴高管李川(花名天机)参与发起了一家名叫“红了吗”的网红平台,并获得薛蛮子和徐小平投资。工商局注册资料显示,张疆担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李川任监事,但当时天机的公关负责人全盘否认此事。昨天,微博认证为红了吗CEO的用户“红了吗张疆”发表长文《什么是网红》,以创业者身份讲述红了吗的成立过程,承认获得薛蛮子和徐小平天使投资。根据此前的调查,“红了吗张疆”之前的账户名字为“微拍张疆”,认证为“蝈蝈在线职员”,而微拍正是蝈蝈在线公司的项目。在《什么是网红》一文中,“红了吗张疆”承认自己曾参与创立微拍,但微拍历经短视频及移动端视频都没火起来。“短视频这场仗,微拍没打好;移动短视频领域,微拍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早在2011年我们就上线了app。直播如雨后春笋起来,我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弹尽粮绝。那边17火了,映客火了。”“红了吗张疆”透露,薛蛮子因为要投资一个网红项目,与之商讨确定微拍变成网红的社区;之后,作为微拍天使投资人的徐小平也决定参投。另外,红了吗的商业模式为网红电商,“红了吗张疆”称:“电商是仅次于‘摆地摊儿’这么清晰的商业模式(一手交钱一首交货)的第二清晰的商业模式,帮网红做流量变现,和网红一起创业。”通过电话和微博私信求证该用户是否为张疆本人,但是截至发稿时并未收到回复。据微博认证为“杭州红了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用户称,6月27日,“红了吗”曾亮相第一届互联网新媒体营销大会,副总裁谢亚伟在会上发表讲话,“红了吗”日后将致力于帮助网红打造个人品牌并促进粉丝经济的持续发展。注意到,在该微博上,“红了吗”的定位为“整合国内优质的网红和电商资源,以视频互动红人、微博大咖及影视明星为主,与各大电商平台战略合作,联合各品牌、供应链进行营销,帮助网红打造个人品牌。”业内人士指出,此类的网红公司在行业里已经有很多,例如如涵、缇苏,红了吗能否赶上网红这波大潮还有待观察。简单说,基本模式是从网红经济公司签约一些已有一定知名度的网红,然后再为这些网红匹配的商品,商品最终收入三方分成。据了解,如涵旗下拥有多个网红的网店、商标及品牌,去年获得了由君联资本领投的数千万B轮融资。缇苏的前身是淘品牌榴莲家,2015年转型做红人孵化器,一年时间里,缇苏的营业额增长了5倍。今年5月,光线传媒以3000万元收购缇苏6%的股份。此外,电商平台巨头也加入进来,同在5月,女性时尚电商蘑菇街宣布,将投入3亿扶持旗下时尚工作平台uni引力的红人发展,帮助其实现互联网化个人品牌的快速崛起和价值变现。
6月17日,受邀参加三星GalaxyC品鉴会。在活动闲余时,笔者曾听到有人聊到三星电子是一家怎样的公司。结果发现了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三星工作人员和外部人士在对三星企业性质的理解上出现了极大的反差。这种反差,大概能用下面的图表示——作为一家屹立将近半个世纪的世界知名消费电子企业,三星电子在经历数次行业洗牌后,仍然能占据不小的市场地位,这不是没有原因的。但若要讨论三星究竟是一家靠什么驱动的企业,尽管众说纷纭,至今却似乎依然无法盖棺定论。•两种观点的碰撞:营销驱动VS技术驱动1、品牌营销之强大,几乎可以渗透到你的毛细孔回顾三星的历史长河可以发现,从功能机时代开始,三星就已经非常重视品牌和产品的推广。三星于1993年起启用手机品牌Anycall,取“随意呼”之意,当时三星策略是将其作为主品牌进行推广,形式大多以电视广告为主,并邀请韩国国内知名偶像为其产品代言。随着Android系统的兴起,三星在2010年前后进行了一次极其重要的品牌策略调整:将企业名称Samsung取代之前作为主品牌的Anycall,并启用GALAXY子品牌。三星在进入安卓时代后,在营销方面的策略也在不断改变,并在预算中大大投入营销的比重。那么,三星在营销方面的投入究竟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曾有媒体报道过,三星在2012年在营销的投入不仅是竞争对手苹果的N倍,甚至还大幅超过了同样擅长营销的可口可乐。而其在2013年全年的营销预算,更是一度达到巅峰,高达140亿美元,超过冰岛全国GDP,甚至比谷歌收购摩托罗拉时花的钱还要多。而在营销手段的创新方面,除了传统广告外,三星也在最近几年开始陆续赞助国内外体育比赛、游戏庆典、颁奖典礼等活动,在大量的韩剧中植入旗下最新旗舰,深入国内社交媒体,触电流媒体视频广告新技术,而最近发布的GalaxyC5/C7更是从产品层面狂打本土化营销牌。三星在营销方面的无孔不入,使其在短时期内迅速崛起,从一批早期的Android厂商中脱颖而出,尽管这些年不乏失败案例,例如水军自问自答抹黑友商事件、代言人用iPhone推广三星手机事件等。三星在营销方面一掷千金的豪气,的确让其给不少人留下了营销驱动的印象。不过通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三星虽然采取的营销手段非常与时俱进,但是本质上的营销策略和形式却依然偏向传统,给人一种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感觉。而诸如OV、魅族等国产厂商们的营销花样却越来越多,三星慢慢在丧失原本拥有的营销这一绝杀武器。事实上,只是一味的投钱,却不管实际效果如何的营销老路已经走不通。2、不断积累技术,成为业界少有的自给自足的企业曾有网友开玩笑称:“现在是个人就能做手机,但是绝大部分都是‘组装厂’,真正能够完全依靠自己制造一台手机的公司没有几家。”作为一家消费电子企业,三星电子在整合现有资源和掌控产业链的能力非常出众。现在,拆开绝大部分厂商推出的手机,内部都至少有一个元件是来自三星。显示屏:三星SuperAMOLED显示屏(简称SA屏)于近两年在业界打出了足够的名气。无论是传统的直面屏,还是新出的曲面屏,其从原本完全自用慢慢转为向其他友商进行出售。目前一大批国产厂商都已投入了AMOLED屏的怀抱,甚至明年苹果也将选择该屏幕,而传统的LCD屏正在不断被边缘化。处理器:很早以前三星就已经自产处理器,iPhone前几代都是使用的三星处理器。三星启用Exynos品牌后,其处理器的命名和迭代变得愈加规范,也将部分处理器给魅族使用。近年三星对SoC研发逐渐深入,其率先推出业界首款14nmFinFET制程处理器Exynos7420,后又推出拥有半自主核心的Exynos8890,并独自承担高通今年旗舰处理器骁龙820的全部代工。运行内存:三星是全球最大移动DRAM生产商,安卓机运存的成倍升级的功劳,三星至少要领一份。尽管三星并没有苛求每次首发某一容量的内存(目前只有Note3全球首发过3GBRAM),但是它总会把最好的留在手上。据悉,即将于8月发布的Note7将首次配备10nm的6GBRAM,而此前推出的6GBRAM均采用20nm制程。摄像头:虽然在手机摄像头领域,大法要比三星更有存在感,但近两年也有不少厂商转投三星阵营。即使不用三星的摄像头也没关系,三星也愿意向其他厂商单卖自家的ISOCELL传感器。除了今年旗舰S7配备自家1200万像素ISOCELL摄像头外,诸如360F4、ZUKZ2/Pro、OPPOR9等新机上都能见到其身影。闪存芯片:三星在闪存方面非常有经验,其除了生产智能手机的闪存芯片外,还会生产SSD固态硬盘和TF卡,是全球闪存十大品牌之一。三星在今年2月份宣布开始量产256GB闪存芯片,且连续读写的速度分别高达850MB/s和260MB/s,而即将发布的Note7将很有可能用上这枚芯片。除了在手机各元件自给自足外,三星近年也一直致力于研发各种“黑科技”。尽管有不少人对三星黑科技的实用性表示质疑,但是三星一直没有停下改变的脚步。浏览最近三星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三星未来在技术的几个发展基本方向。折叠屏:自从在曲面屏上尝到甜头后,三星在屏幕的研发上越来越上心,一个屏幕可以玩出各种花样出来。前阵子就曝光了三星的一张折叠屏的专利图,并有消息称其将于明年推出首款折叠屏手机GalaxyX。虹膜识别:前几年网上盛传三星将用上虹膜扫描模块,但最后都被纷纷打脸。直到今年,随着三星Note7的即将发布,这一说法的真实几率暴增。而日前,也有媒体曝光了该功能的专利图,指出三星或将采用三个摄像头来生成虹膜信息。智能眼镜:近日有消息显示,三星正在开发一款功能定位或类似于谷歌眼镜的智能可穿戴新品——三星Ahead。该产品被描述为一种可穿戴式的微型计算机,可能会具备独立操作系统和显示屏,不过目前只能确定其是一款戴在头上的设备。•为什么三星无法树立技术驱动的企业形象?三星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现在笔者可以给出自己的答案。在笔者看来,三星目前是一家披着营销外衣的技术型企业。那么,为什么三星无法树立技术驱动的企业形象呢?1、虽有技术,但营销仍占较大比重一般我们对技术驱动企业的理解,是指技术在这家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的东西都要为技术服务,例如谷歌成立初期就是这类型(现在不一定了),其靠强大的搜索引擎技术迅速在该领域声名鹊起。但三星显然不属于这类,因为三星手机在上世纪90年代时的口碑并不怎么好。消费者认为当时的三星手机徒有其表,只是长得好看,而功能创新不够,质量也一般,常出问题。三星为此进行了一次比较有名的行动,就是把问题手机全部召回后销毁,然后在生产环节加入抗压测试等,从此三星手机在做工、质量方面显著提升。因此,最开始三星并非一家技术型企业,甚至相比技术内在更要重视产品外表,因此其营销方面格外的显眼。后来为了巩固其在手机行业的领导地位,三星电子开始进行几次转型,成为了现在的营销和技术混杂在一起的企业。毕竟现在这个时代,纯粹的技术企业基本无法存活,而像三星这样的模式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2、企业策略多变,难以树立统一的品牌形象前面说到,三星在这些年的发展中经过了多次转型。这里的转型既有品牌标识、内涵的转变与更新,也有技术上的不断积累。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刷新受众对品牌的心智定位,打造更加高端的品牌形象;但缺点也很明显,这样会使这家公司给人感觉很“杂”,一会儿做技术,一会儿又搞营销,最后反而两个都落了空。在无法给受众明确进行定位的情况下,其企业及其产品在市场上就显得非常尴尬。诸如像苹果这样产品驱动的公司,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几乎不搞营销,其品牌号召力完全靠产品口碑堆出来的。而小米等国产厂商又以性价比为王牌,即使品牌力不够强,至少价格实惠,也受到不少性价比狂魔的追捧。而三星的位置现在就置于这两类厂商之间,再受到过去几十年沉淀的形象的掣肘,使得这家韩国科技巨头现在的企业转型之路艰难重重。不过笔者也看到了三星努力想通过更先进的技术来获得消费者持续的期待,这种方法在现在创新疲软的手机界能够唤起一时的春天。但若从长远角度看,三星可能还是需要找准今后的发展定位比较现实。三星GalaxyS7edge(G9350)32G版铂光金移动联通电信4G手机双卡双待骁龙820手机5688.00
6月29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Airbnb近日展开了新一轮融资谈判,其估值将达到300亿美元。Airbnb打算利用新的投资寻求更多新的机遇。Airbnb预计在2016年实现盈利。截至去年年底,Airbnb累计获得了超过一亿美元的投资,公司市值达到255亿美元。目前Airbnb已经在200多个国家成功开展业务,并于6月获得了美国一些大型银行为其提供的10亿美元资金支持。Airbnb和其他一些类似公司的崛起增加了传统酒店预订公司的压力,如旅游服务公司Priceline集团和Expedia公司。
美国当地时间20日,中国最大的自营电子商务网站京东和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宣布达成一系列深度战略合作:京东将拥有沃尔玛全资控股的1号商城主要资产;京东将向沃尔玛发售新股,沃尔玛将获得京东新发行的近1.5亿股A类普通股。交易完成后,沃尔玛将持有京东约5%的股份。说白了就是,沃尔玛把1号店卖给京东,换来5%的股权。虽说沃尔玛手头上还有两个自有品牌电商:山姆会员商店和沃尔玛电商,但此举仍然意味着,沃尔玛进军中国电商的脚步踌躇。沃尔玛中国区的电商业务分为三大板块——高端会员制商店“山姆会员商店”、沃尔玛电商和1号店。前两者由沃尔玛自行开发,对应其麾下会员店、大卖场两种不同业态,而1号店则是收购而来。由于希望加速推进中国区的电商业务,沃尔玛2012年选择了“拿来主义”,入股1号店并增资直到2015年全盘收购。然而,传统零售商转型为电商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贵为行业老大的沃尔玛也低估了其中的整合难度。收购之后,1号店一直亏损,沃尔玛迟迟无法扭转局面。据分析文章显示,沃尔玛本来希望通过联合采购来降低成本,但线上消费者与门店消费者的人群并不相同,两者的品类需求也是大相径庭。线上要的是爆款、是新奇特商品,但联合采购更适合高度统一化商品。第二个难题是成本问题。做电商要做很多大型促销,必须烧钱,否则无法获得大量的在线客源。然而传统零售的利润已经非常薄了,无法接受电商这种不断巨额烧钱的促销方式。为了线上和线下的业务平衡,沃尔玛坚决不让1号店影响到自己线下业务的推进,极大阻碍了1号店尝试进行改变的努力。对于此番交易,舆论多持正面评价。有美国分析师指,“沃尔玛与其自己单枪匹马艰难上阵,还不如与京东合作一起打开中国市场。”资本市场也持正面态度。消息发布当日,沃尔玛股价收涨0.21%至71.1美元。可见,此桩交易对沃尔玛而言是利好,而沃尔玛的这番经历也帮其他零售商们交了学费。这些年电商的崛起对传统零售业冲击不小,让零售业产生了很强的危机意识,不少传统零售商都纷纷涉水电子商务。说起来都是卖东西,但两者还真是不一样,照搬过往经验并非就能复制成功,连沃尔玛都栽了跟头。这说明术业有专攻,面对电商运营,零售商应当少些自负、多些敬畏。再进一步看,传统零售业或许要认清现实,改变竞争策略。从沃尔玛的遭遇看,一家零售企业也许根本无法兼顾线上线下业务,因为两者的成本核算、赢利方式等方面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顾及一方必然伤及另一方。此外,传统零售业可以呈现诸侯割据、各占地盘的格局,但网络是没有地域性的,今后电商地位一定是被几个巨头把持,新进入的门槛会越来越高,因此合作比竞争更划算,就连沃尔玛也改变了观念。合作协议显示:沃尔玛将继续经营1号店自营业务,并入驻1号商城;“山姆会员商店”也将在京东平台上开设官方旗舰店,并使用京东的仓配一体化物流服务。沃尔玛的因时而变,值得其中国同行们思考。
酒业流通渠道银基集团日前宣布推出品汇壹号计划,加码酒业B2B业务,据悉,银基集团将在两年时间内完成品汇壹号云合伙平台布局,搭建一个集B2B平台、期货交易平台、O2O营销平台、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资本对接平台的大平台,为客户提供包括金融、供应链、仓储物流等多元化服务。根据银基集团方面的计划,该平台将覆盖全国368个主要城市,年销售额突破300亿元。作为五粮液最大的经销商之一,银基集团早已向电商行业布局,2014财年,银基集团发布公告称,为抓住电商机遇,银基集团将品汇壹号店(除个别实体店予以保留外)全部运营转为品汇网电商网站。而此次转型,也确实为银基的业绩带来收益。银基日前发布的正面盈利预告称,截至2016年3月31日,全年收益将取得大幅增长。对于转亏为盈的原因,银基表示,首先是由于茅台五粮液等名酒市场销售持续好转,其次是集团对产品结构、销售渠道、销售团队进行了具有前瞻性的正确调整,及时把握了电子商务崛起的时机。白酒营销专家晋育峰表示,对于银基集团加码B2B业务短期内不看好,银基2013财年、2014财年连续亏损,线下团队大幅缩减,这对于其B2B的发展是不利的。此外,银基集团的上游供应链较为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做B2B短期内很难见效。
一直以“消费者至上”理念为自豪的亚马逊公司或许要疏远一些消费者了,因为这家公司刚刚推出的一项新政策可能会激怒这些消费者。按照此前的政策,消费者如果在该网站购买了某一商品,但之后此商品降价了,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购买此商品的消费者将此情通告给亚马逊客服,那么,亚马逊就将把差价退还给这位消费者。但现在看来,亚马逊早在本月初就停止了这一政策,不再向类似的消费者退还差价。这一结果可能与一些初创型企业的崛起有关,这些企业为亚马逊的顾客追踪价格,并积极要求亚马逊给消费者退还相应差价。其中的一家初创企业就是位于洛杉矶圣莫尼卡(SantaMonica)并得到孵化机构Science支持的Earny公司,该公司最新将亚马逊的上述变化通告给Recode。Earny搜寻了一位消费者的电子邮箱收件箱,找到了电子收据,然后再持续跟踪和验证零售网站的价格情况,以弄清商品是否降价。另一家初创企业Paribus也发现了亚马逊近期退还差价政策的变化情况。亚马逊公司女发言人朱莉·劳(JulieLaw)向Recode表示,该公司退还差价的政策仍将适用于电视产品。这位发言人还表示,任何购买电视之外其它商品而收到退还差价的客户肯定是遇到了“意外”。当然,这些“意外”在此前是一直存在的,但如今这一政策被取消了。另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就是,像Earny和Paribus之类的初创企业,因为要求消费者递交他们在亚马逊的帐户凭据而成了亚马逊的打击目标。朱莉·劳对此称,“我们非常重视消费者的安全,在此想提醒消费者不要将他们的亚马逊帐户凭据分享给任何人。”
江西精彩生活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彩生活")是一家成立于2007年7月的科技创意型企业,自创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打造公平贸易、推动社会诚信"为使命,以全新的BMC商业模式为依托,以大众自然消费为导向,将商品渠道、金融渠道、诚信渠道有机结合,打造了一条全新的通用渠道;同时,"精彩生活"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以"整'和'资源、共'赢'天下"为经营策略,成功构建起一家"心海"境界超级"轻公司"。凭借创新模式和卓越理念的支撑,"精彩生活"革新了传统电子商务理念,为整个行业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更助推了江西乃至全国的经济腾飞,实现了"社会、商家、消费者"三者共赢局面,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和极大好评。作为一个强势崛起的朝阳企业,“精彩生活”创立了全球唯一最具领导性的电子商务新模式——BMC商业模式,致力于打造生产制造在全中国和全世界,消费在全中国和全世界,订单在中国和太平洋直购网的新格局。目前,“精彩生活”旗下拥有一个全新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太平洋直购网”、一个诚信无界支付系统——“无界太平通宝”、一个线上与线下完美互动的实体品牌——“精彩生活便利概念店”、一个全球独一无二的互助体系——“BMP诚信贷款”、一个庞大全面的互动交流平台——“太平洋社区”、一个全新综合商务大厦——“精彩生活时空”。“精彩生活”的服务领域已逐步向“电子商务+金融现金流+实体店铺+BMP诚信贷款+SNS社区+新能源领域”的无界平台发展,成功打造了一条扬帆“心海”的传奇航路。
2006年7月,全球超市巨头沃尔玛宣布全面撤出德国市场,将当地的85家门店出售给德国麦德龙公司。在德经营八年间,这家常年盘踞世界500强榜单前几名的公司却屡屡遭遇挫败,累计亏损过亿美金。不过,很多人可能没有料到,让曾经雄心勃勃的沃尔玛败下阵来的对手,竟然是一家基本不做广告、90%都为自销商品的老牌连锁超市。Aldi正式命名是在1961年,四个字母代表了“Albrecht家族折扣商店”的缩写。当时两兄弟已经在德国食品零售行业小有名气,有意思的是,供应商们对他俩是既害怕又佩服。害怕是因为Albrecht兄弟以粗暴、冷酷的谈判风格著称,总有办法将批发价砍到商家的底线。佩服的是他们能始终坚持价廉物美的销售原则,长期以往赢得了越来越多顾客的信赖。到60年代末,去Aldi购物一度在德国中产阶级当中引发了热潮,宝马、奔驰等名车开始陆续出现在超市的停车场上。两兄弟低调和节俭的处事风格和经商理念被许多德国人所津津乐道,《明镜》曾这样评价道:“最有钱的德国人教会了我们怎么去省钱”。到2014年,Aldi在德国的生意已遍地开花,共拥有3,230家连锁和五万名员工,同时也在欧洲、澳大利亚、美国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公司声称约87%的德国人会定期去Aldi购物。作为一个曾在德国交流学习半年的氪星作者,Aldi确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原因有三点:一是它的价格十分良心,商品售价普遍比其他超市低20-30%,而且东西用下来都还不错(也是当地华人留学生的最爱);二是店面不大,但随处可见,选址通常离居民区是最近的;三是虽然它的货架摆放很“简陋”,但我身边几乎所有的德国朋友都会有去那买东西的习惯。细想一下,这些也是让巨头沃尔玛兵败德国的重要原因。如果你在德国学习或者居住过一段时间,应该对Aldi十分熟悉。作为本土最大的食品连锁零售企业,Aldi的前身是1948年Albrecht兄弟接管其母在埃森市郊矿区开办的食品零售店,但这对天生拥有经商头脑的兄弟显然不满足于只当个小店主,他们的野心是尽可能多地在全国开设连锁商铺。两兄弟低调和精打细算的个性也充分体现在了公司的经营理念上:虽然到1954年,Aldi已经很快在德国拥有了50家连锁,但你几乎看不到它的任何广告,早期的Aldi甚至没有货架,品牌唯一的口号就是“精选的低价”,引用KarlAlbrecht屈指可数的几次公开发言中的话——“低价就是Aldi最好的广告。”我们首先来看货品本身:提到沃尔玛,大家可能在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slogan就是“天天低价”,但是到了德国,这件事反而被Aldi做得更好,很多时候Aldi的价格都比沃尔玛来得更便宜。零售的本质是“价廉物美”,Aldi的特色在于通过精选的SKU和毛利高的自有品牌来尽可能降低商品的价格,同时从世界各地挑选优质的供应商,保证商品的品质过关。与沃尔玛大而全的选品策略不同,Aldi门店的SKU很长一段时间都维持在600种左右,原则是基本能满足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同时,每个单独品类通常只能看到1-2个牌子,而且基本以自有品牌为主(品牌性较差的基础商品),目的是打造精选和爆款。毕竟要获得供应商那的最低进价,必须得达到一定的采购量。再来看场地和货架摆放,Aldi每家超市的占地面积都不大,选址通常在居民区和市中心的周边,整个装修秉承着德国人一直以来崇尚的简单实用作风。除了少量生鲜、酒类等有货架和冷柜外,大部分商品都是成箱式地叠放,节省了来回摆放、运输的人工成本和时间。Aldi的货架摆放看似杂乱无章,其实背后蕴藏着不少门道。比如它们喜欢将一些打折的商品放在超市的中间区域,认为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分散人流,让大家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选购,还能够让员工有更多的空间来贴放标签。另外,Aldi还会将冰冻食品放在最后一排货架,原因是这样安排可以让顾客在差不多逛完的时候才看到,拿完就直接去结账了,充分减少冷冻食品离开冰柜的时间。最后来看看人员设置,根据我自己去Aldi购物的体验,除了收银台,顾客难得能在超市里找到工作人员的身影。Aldi鼓励消费者自己去把事情“搞定”,从而节省不必要的员工成本,提高效率。我当时的习惯是自己带好环保袋然后去门口用20欧分租一辆推车(硬币用于解锁),去里面买好需要的东西,之后再自行归还手推车。由于无需管理推车和花时间整理货架,通常一家典型的Aldi超市里人员配置在3-4人左右,一位是叉车操作员,2-3位收营员,最多加个保安。由于Aldi目前仍是一家私有企业,外界对它的财务情况无从了解。这家低调的公司向来不接受媒体的采访,两个创始人的理念是与其花时间在外宣传,不如留下时间把改做的事情做做好,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不来Aldi,那就是和自己的钱过不去”。在德国将沃尔玛扫出门外后,这家老牌超市连锁近几年来一直在世界各地尽可能地延伸触角,进军各国的零售市场。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看到了海外市场的巨大潜力,一方面也是来自于本土廉价连锁的Lidl超市的竞争压力。继以价格战策略深深打入英国零售市场后,Aldi又将沃尔玛的大本营美国锁定为目标市场,再次试图以低价策略打败当地的竞争对手。事实上,Aldi的入场也为向来习惯驱车去大卖场采购的美国人创造了一种全新、极简的购物体验,由于平价+精选,消费者无需再向从前那样在货架前后来回比价,或者手握各种折扣券,只需根据自己的购物清单跑到就近的Aldi超市,然后一项项地勾划、放进购物车,然后买单结账。早在2013年,Aldi就提出了所谓的5年规划,即到2018年总共开设650家连锁超市,从而覆盖整个美国市场。去年7月份,华尔街日报又爆料说,Aldi计划投入30亿美金加速扩张,在18年开设到2000家店铺。众所周知,沃尔玛和克罗格(TheKrogerCo)两家零售巨头常年霸占着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不过按照Aldi的发展速度,预计在2020年Aldi的连锁超市数将超越克罗格,坐上北美零售市场的第二把交椅。上周,这家欧洲零售巨头又宣布了一个重磅的决定——在美国所有旗下门店开始接受包括Visa、MasterCard、Discover以及美国运通等信用卡支付。要知道Aldi成立至今,一直只支持现金和借记卡,原因是创始人认为信用卡的手续费普遍更高,也是在有效地帮助公司节省整体运营成本。此次愿意在美国市场破例,与其说是为了让顾客有更加简单、便捷的消费体验,不如说是Aldi正在试图扩展更大的用户群体,与沃尔玛全面竞争。当然,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旦可以使用信用卡,顾客就容易越买越多。让沃尔玛兵败德国,又在美国市场咄咄逼人,Aldi一路的快速崛起遵循的是最朴素的商业准则,即以最低的价格给消费者最好的东西,并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将它演绎到了极致。这或许也是最能带给我们创业者思考和启发的地方:在充斥着噪音和浮躁心态的环境当中,你能否坚定不移地贯彻自己的初心,长期以往、真正为用户带来价值,改变整个行业,实实在在地为市场提升效率。
2月28日起,上海淮海路力宝广场的LV专卖店已终止营业,在LV撤出之后,全球知名的内衣品牌Victoria’sSecret进场装修,至于什么时候能够开始营业,目前尚不得知。其实,维密此前也在深圳开设过品牌店,但是,门店并不是美国维密总部直营店,而是一家马来西亚品牌商代理的,其中所售的内衣动辄几千元让消费者望而生畏,门可罗雀的几个月后索然关闭;对于亚洲,维密在2013年开设香港门店,也仅限于美容产品,同时包括售卖化妆包、围巾、太阳眼镜、手袋、行李箱等配饰。这一次不同,力宝广场的这家维密店可是维密总部LBrands直营的,以后,中国的消费者终于可以不用飞到太平洋的那一边,去买一件正品的维密内衣了。维密虽然号称全球最知名的内衣品牌,但是在销售门店上却非常的保守,诞生的四十年来在美国已经开设了1060家门店,直到2010年的时候才在加拿大开设了第一家美国之外的门店,2014年的时候又在英国开设了欧洲的第一家门店。和之前的LV、PRADA和GUCCI等奢侈品牌不同,和之前已经进入中国的COACH、MCM、GUESS以及MICHAELKORS等品牌一样,维密也被归类为轻奢品牌,其销售价格要更亲民一些,也成功的培育了一大批都市白领阶层的粉丝群。当然,在美国不存在轻奢品牌的概念,维密在美国一直是以大众品牌的形象定位,尽管每年的维密秀上都会亮相一件动辄上百万美元的镶钻内衣,但是在美国的门店里,一件维密女士内衣的销售价格往往只有30美元到40美元,如果赶上“黑色星期五”,第二件只要半价。实际上,在一些发达国家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往往都是大众品牌,比如在美国维密的市场份额占到19%,在英国Marks&Spencer(玛莎)占据了20.8%的市场,在日本Wacoal(华歌尔)占据了17.8%的市场。在中国市场上,目前还没有形成市场占有率如此之高的内衣品牌,市场上现有品牌占有率最高的是“都市丽人”,从贴身衣物行业来看,占比大约是2.8%,如果具体到文胸产品上,大约是4.9%;“都市丽人”加上排名其后的安莉芳、爱慕、曼妮芬等几个内衣品牌加起来,市场占有率也只有10%左右。中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像美国或者欧洲那样的内衣文化,更谈不上品牌忠诚度。曾经有一家国际知名咨询机构所做的市场调查数据,中国目前每年女性文胸的销售量大概只有3亿件,按照中国适龄女性人口计算,中国女性平均一年都买不了一件内衣,这和美国女性平均每年在内衣上花费超过70美元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不过,包括“都市丽人”在内的一批内衣大众品牌正在崛起,其不但在国内各个级别的城市铺设超过8000家门店的销售网络,而且在销售价格上也更加大众化。事实上,无论是此次维密设点上海淮海路,还是去年12月玛莎先行一步在北京世贸天阶开店,都不会在太大程度上改变国内内衣市场的竞争格局,对于中国的内衣品牌来说,除了北上广之外,中国还有3000多个县市,这个市场才是中国内衣大众品牌的根基维密诞生到时候并没有想到今天会成为全球翘首企盼的品牌,中国的女性人口总和比美国、英国和日本的总数还多,未来,在中国诞生一个全球性的内衣品牌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万达影城都可以去美国买下他们的第二大院线品牌AMC,谁能预料中国的某家内衣品牌一旦占据中国市场之后,不可能跑到美国买下维密呢?
继去年上半年拉开5亿元净利差距后,发展策略的不同,让本土两大标志性品牌美特斯邦威(以下简称“美邦”)和森马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根据两大品牌日前发布的2015年度业绩快报,美邦净利润同比暴跌396%,亏损4.31亿元,森马净利润同比增长23.16%至13.45亿元,两者净利相差近18亿元。两家公司的财报显示,美邦营收同比下降5%至62.85亿元,森马营收同比增长15.74%至94.3亿元,而2013年森马与美邦尚有近6亿元的营收差距。美邦方面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直营零售状况继续改善,童装业务和线上渠道增幅明显,业绩亏损主要源于加盟渠道经营调整仍滞后于直营渠道及加盟批发收入一定幅度的下滑。森马表示,业绩增长主要是受益于公司加强产品研发、改革销售体系、推动全渠道布局、休闲装业务和儿童业务的持续发展以及线上业务的快速增长。作为本土休闲服饰的代表品牌,美邦和森马同为温州起家,由于定位相似,成立以来一直互为竞争对手。此前美邦凭借自主设计、生产外包的轻资产模式和精准的明星代言营销,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2011年营收达近百亿元。然而,2011年后美邦业绩逐年下滑,模仿ZARA的高端都市品牌ME&CITY不被消费者买账,大量开设直营店、体验店未能促进销售,被视为美邦转型互联网关键的“有范”App目前用户寥寥,一系列高投入的转型之举均收效不佳。业内人士表示,在面对快时尚大举进入中国、国内淘品牌借电商崛起等市场变化时,美邦走在转型前列,却因转型焦虑症而“试错过度”。独立服装师马岗表示,美邦与森马的比较不能通过线性思维去看待。森马今年业绩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童装业务的发展,而这正是美邦的短板。但除了服饰业务的销售下滑,美邦亏损主要源于在互联网转型上的巨额投资尚未获得相应回报以及激进的转型风格带来的高风险。美邦去年的亏损符合预期,仍在其承受范围内。
导读作为Uber在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Lyft如何赢得用户?中国资本给Lyft带来哪些资源?高调入华之后,它在交通生态中,还将有哪些业务布局?2016年春节假期后的第一周,Lyft联合创始人、总裁约翰·齐默(JohnZimmer)到访中国。“Lyft成立第三年时,我们的市场估值已经超过了Uber成立第三年时的估值。我们的发展速度也超过了当时的Uber,赶超势头很猛。”面对中国媒体的询问,约翰·齐默(JohnZimmer)说。2006年,大学四年级的齐默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把社会上的零散车辆资源通过众筹的方式聚集起来,为交通资源提供供给;大学毕业的2007年,齐默开始实践自己的想法,与洛根·格林(LoganGreen)共同创办了长途拼车应用Zimride。重视资金使用效率2012年,Zimride推出Lyft,通过手机应用把私家车聚集起来,提供移动共享出行。由于Lyft的迅速发展,齐默和格林将Zimride的资产出售给Enterprise,把精力集中在Lyft上。“我们正积极的从对手那里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齐默介绍道,Lyft在其总部旧金山的市场份额为40%,在德州首府奥斯汀的市场份额为50%。截至2016年1月,Lyft已累计完成超过20亿美元的融资。手持大量资金的Lyft并没有将资金投入到海外市场扩张,而是继续在美国本土精打细做。“要绝对的保证资本投入的高效率,这一点在设计市场拓展和巩固现有市场的时候,都是非常小心、非常精准的。”齐默表示。在服务用户境外用车需求的方式上,Lyft选择“结盟”的方式进行:两三个月之后在中国打开Lyft,将能召到滴滴的司机为Lyft用户提供服务、在东南亚地区和印度的服务分别由Grab和Ola提供。对尚未涉足的欧洲、南美等市场,齐默称:“欧洲市场很有意思,会比较紧密的关注,但现在没有具体新的计划和时间表。”拥抱全球资本Lyft同时拥有来自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沙特的股东。公开资料显示,Lyft的股东包括通用汽车、CarlIcahn、乐天公司、CoatueManagement、阿里巴巴、AndreessenHorowitz、Fortress、ThirdPoint、FoundersFund、MayfieldFund、K9Ventures和Floodgate等。阿里巴巴是Lyft最早的中国投资方,对于双方之间除资本外的合作,齐默透露:“大家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在物流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们未来不排除在这方面进行合作的可能性。但是目前这一块没有新的计划。”与滴滴快的的合作方面,Lyft和滴滴的技术团队在过去一年进行交流,双方管理层也对各自在市场上的运营策略进行了分享。刚刚完成新一轮融资的Lyft目前资金充裕,但对包括中国资本在内的投资方仍将保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在被问及是否将引入更多的中国投资者进行投资时,齐默表示,“中国资本的崛起是全世界无法忽视的,硅谷的公司觉得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和中国投资者相处的体验是非常好的,我们非常高兴能与阿里巴巴、腾讯、滴滴这样的伙伴合作。”布局无人驾驶领域在Lyft的F轮融资中,通用汽车向Lyft投资5亿美元,同时双方将在面向Lyft司机的汽车租赁服务和无人驾驶汽车方面进行合作。Lyft和通用汽车正共同在美国境内成立一些汽车租赁中心,向不拥有汽车但希望为Lyft服务的司机提供支持。通用汽车和Lyft也宣布,将合作开发像Lyft那样,能够让消费者招之即来的无人驾驶汽车。双方表示,两者的合作基于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共同认知:自动驾驶汽车未来将应用于共享领域。“无人驾驶技术的落地,首先会是在滴滴和Lyft这样的网络平台上。”齐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用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推出一款专门为Lyft打造的无人驾驶汽车。在齐默看来,未来的交通生态将由三个核心部分组成:以Lyft、滴滴等为代表的交通网络公司提供网络、供需双方的匹配等技术,汽车制造商来提供“硬件”,以及软件层面的内容。“Lyft不是汽车制造商,所以我们要找到这方面优秀的伙伴。”他说。
2月24日消息,法国昔日电商巨头Pixmania收购案,如今终于有了定论。Nanterre商业法庭近期宣布最终结果:法国线上商城Vente-du-diable(下文简称VDD)成为接盘侠。VDD之前曾发布公告称,双方正在进行资产清算,但并没有透露具体的交易金额;团队方面,Vente-du-diable将从Pixmania现有团队中大量裁员,仅保留13%的员工。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VDD方面表示,交易完成后,将利用品牌效应、重组团队来重振Pixmania,并将战略重心放在循环经济、开发新服务等方面,未来将会推出二手货频道,在品类上进行扩张。据了解到,2015年10月,Pixmania申请破产保护,2016年初,法院宣布该公司进行司法重组。当时,接盘的潜在人选除Vente-du-diable.com外,还有总部位于马赛的B2B平台Astry。业内人士推测,VDD为B2C平台,主营3C产品,业务模式与法国电商Pixmania较为相似,且近期经营状况良好,这可能是其胜过Astry接盘Pixmania的重要原因之一。Pixmania于2000年创立,曾一度是法国在线销售平台的领军人物。业务范围涉及欧洲30个国家;但近年来,Pixmania经营状况持续恶化,亚马逊和Cdiscount的崛起给该平台带来巨大压力,Carrefour收购RueduCommerce也进一步遏制了Pixmania的发展。数据显示,2011年-2014年,Pixmania营业额大幅跌落,由8.50亿欧元下降到2.95亿欧元;员工由2000年的1000名减少为现在的370名,减少了近2/3。
北京时间2月17日早间消息,欧洲的邮政公司已经面临来自亚马逊的压力,他们很快还将面临Uber等其他创业公司的挑战。Uber推出的UberRUSH是一款将用户与快递员连接起来的众包服务,而刚刚进入这一市场的PiggyBaggy和Nimber也都将蚕食英国皇家邮政、德意志邮政和荷兰邮政的市场份额。这些因素已经体现在这些老牌巨头的股价中,亚马逊之前发展自营物流业务已经对这些企业构成了打击。倘若Uber跟进这一趋势,就将对欧洲的邮政公司构成进一步冲击。英国皇家邮政之前表示,至少几年内,亚马逊此举将导致该公司的快递业务前景缩水过半——约占其95亿英镑(约合137亿美元)营收的一半。与此同时,瑞士信贷分析师估计,如果亚马逊在3至5年内自主配送半数包裹,就意味着德意志邮政旗下的DHL包裹业务年收入损失3%至5%。Uber之前已经在美国进军了邮政快递业务,倘若他们也在欧洲采取这一措施,再加上其他通过普通人提供快递服务的企业相继崛起,将对德意志邮政、荷兰邮政和英国皇家邮政的股价形成进一步拖累,这几家公司今年以来的股价已经下跌3%至20%。投资银行Jefferies欧洲运输和物流行业分析师大卫·科斯腾斯(DavidKerstens)说:“UberRUSH将会成为又一个试图分一杯羹的潜在竞争对手,虽然当日送达的重要性提升,该公司无疑会对英国皇家邮政造成进一步压力。”Uber表示,该公司目前还不准备在英国推出UberRUSH服务,但分析师认为,考虑到这家专车公司的快速发展,这其实只是个时间问题。根据快递公司ParcelHero的报告,如果Uber要抓住10%的英国快递市场,仅在该国就要实现7亿英镑的收入。该公司估计,全球快递和包裹行业每年的营收约为2500亿美元。另外一大威胁来自芬兰的PiggyBaggy,这家企业目前将目光着眼于丹麦和德国,而挪威的Nimber同样如此。这两家公司都可以将快递的供需双方撮合起来,让相同路径的普通人为用户配送包裹。自从7个月前进入英国市场以来,Nimber已经拥有2.7万用户,他们计划年底达到10万人。应对挑战DHL、荷兰邮政和英国皇家邮政都表示有信心应对这些挑战,有些公司还指出,他们已经开发了类似的业务。DHL表示,对传统快递公司来说,众包快递公司意味着更多的竞争,但也提供了机遇。该公司曾经尝试在斯德哥尔摩让当地居民配送包裹,目前还在考虑第二个项目。英国皇家邮政发言人表示,新进入市场的企业主要着眼于当日送达领域,而该公司同样在这一市场占据不小的份额。荷兰邮政也很欢迎竞争,但他们相信自己的业务优势。但在一些分析师看来,他们有些过于乐观。证券公司AviateGlobal联合创始人加里·鲍林(GaryPaulin)表示,英国皇家邮政是他最喜欢的做空对象,而Redmayne-Bentley投资经理大卫·巴特斯比(DavidBattersby)也认为该公司失去了市场主导地位。“传统邮政公司不会消失,但随着竞争加剧,我不认为他们可以稳稳把持市场。”巴特斯比说。
回顾2015年的国产手机战场,华为小米称霸战打得难解难分,牢牢占住出货量前二的位置。而在他们身后,一个个曾经辉煌的老品牌纷纷倒下消失。天语垂死挣扎在非智能手机时代,一度涌现出很多耳熟能详的国内品牌,熊猫、波导、夏新等等,不过在智能手机时代,这些品牌逐渐离我们而去。这些曾代表第一代国产手机辉煌的品牌,目前只有历尽波折的波导仍还健在,但也已沦为三线小品牌。2015年年末,一则关于天语手机员工放假、工资暂时停发,强制成立合资公司变相裁员的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天语手机崛起于我国山寨机时代,而后成功转为“正规军”。作为彼时的“山寨之王”,天语手机曾盛极一时,在2007年,天语手机的销量一度达到高峰,1700万部的年出货量直逼当时在中国市场称雄的诺基亚,成为国产手机销量冠军。但进入智能机时代,靠销售起家的天语,由于技术先天不足、没有拿出一款热卖产品而逐渐被边缘化。天语过去做入门级的手机尚有价格优势,但如今这种优势已荡然无存。自小米开创了“互联网手机”销售模式的先河之后,以超低的价格造成了一大批山寨企业的消亡。随后,其他国产手机企业纷纷加入千元机的战局,拼高配的同时,价格却不断下探。此时,由于缺乏比较有竞争力的产品,天语在国内市场排名早已退出前十。2015年底,天语欲进行渠道改革,成立合资公司,引入“代理商、省级合伙人、员工”,从而将各方的利益捆绑。之前vivo、oppo也都是这种模式,厂商和渠道参股,再拓展到各个省,后来很多公司开始学习这种模式。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天语能否凭借此次改革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仍然是个未知数。夏新无人接盘与尚在泥潭中挣扎的天语相比,国内最早进入手机生产领域的老牌企业之一——夏新手机的消失来得更彻底。据《证券日报》记者观察,夏新手机官网的全部产品已下架,客服电话无人接听,官方微博荒芜,官方网站2014年就停止了更新。据媒体引用的一份夏新内部文件称,公司正逐步进入全面停产,现进入寻求股权转让阶段,预计放假时间为三个月左右。周期结束后,如股权转让成功,将通知所有放假员工复工,由股权接收方确定最终岗位名单。该公司有关人士否认了公司关门歇业的说法,但其表示,当前夏新科技正在寻找新的接盘人。而据知情人士近日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目前应该尚没有人接盘,“现在谁敢接手,又挣不到钱。”夏新科技2002年曾经拿下单款手机盈利8亿元的辉煌成绩,在2005年曾经达到鼎盛时期。曾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前列,在2012年与360推出的“夏新大V”特供机曾名噪一时,成为当时的热门畅销手机品牌。不过2009年由于连续三年亏损被象屿股份借壳上市。同年,夏新科技成立,继续从事通信手机领域,但回天乏术。之后,夏新曾尝试跟360手机、阿里云手机等合作,并推动电商渠道,但现在看来,夏新虽然继续经营,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苦苦支撑。在随后几年智能手机全面普及的浪潮中,换了东家的夏新手机仍然鲜有作为,最终跟上了诺基亚、摩托罗拉的“离场”步伐,告别了手机市场。有分析指出,在国内以小米、魅族、乐视等新兴互联网手机公司新模式的出现,以及华为、中兴等传统厂商的成功转型,都让在智能时代掉队的夏新等没有跟上智能机潮流的厂商被时代所淘汰。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年初时,中国的手机品牌有540多家,到2014年末,140家已经消失。2015年,夏新、天语又被曝状况堪忧。夏新手机的倒下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随着行业的变化和中国科技产业的转型,未来还会有倒下的传统企业同时也会有新兴力量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