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市场价>文章列表
市场价
6月8日0点起,苏宁易购产地直卖节将正式上线,为期一天。内部筹备这场直卖节的要求为:质优、价低、种类多。希望通过这场“打透商品、打透价格”的活动,满足消费者居家生活的囤货需求。为了保证好货的性价比,苏宁采取了“产地直采”模式,从农户和工厂手上直接拿货,除去层层供应商,打掉中间环节,用利润补贴消费者。发货仓库也建在产地上,省去中心仓、二级仓的转运时间,让消费者能以最快的速度收到快递,“直采直卖”源头好货。产地直卖节,除了抽纸、洗衣液、螺蛳粉、咸鸭蛋等爆款外,夏季必备的驱蚊灯、电蚊拍、花露水、手持小风扇、透气防晒衣等应季产品悉数上架。消夏必备的泰国金枕榴莲、阳山水蜜桃、山东蓝莓新鲜发货。苏宁社交电商上述负责人介绍,消费者可以登录苏宁宜品旗舰店参加直卖节,“从粮油休食、水果生鲜、母婴,到家电3C、美妆个护、服饰百货,商品价格只有市场价的30%-50%,主打10元-50元左右的商品,我们保证实惠、实用、实在。”
一起惠返利网2021-06-08 11:02:20610 次
12月13日,苹果全新一代无线耳机AirPodsMax正式登陆拼多多百亿补贴频道。据百亿补贴苹果专场页面显示,AirPodsMax券后价为3999元,在4399元的市场价基础上优惠了400元,于12月15日12:00开始补贴。双12刚过,拼多多百亿补贴带来了具有极致性价比的AirPods新品,并通过补贴的方式让AirPodsMax的价格首次低于4000元大关。
一起惠返利网2020-12-14 10:42:16512 次
1.在闲鱼开店倒卖商品赚差价很多卖家会在1688/拼多多以及一些批发网站上,找到相对市场上更便宜点的货源。然后在闲鱼上卖出比市场价低,但是比进价高一些的价格,俗称「中间商赚差价」。2.掉包商品骗术如果你是个卖家,你可能会遭遇你的东西被掉包或者到手刀还有突然更换信息,无法付款,让你交保证金,以多打钱为由,让你退钱等揪心情况。掉包非常好理解,就是你作为卖家,与买家达成交易后,将自己的闲置物品正常打包快递到买家手里。买家收到快递,这些流程都非常正常。但是到手后,就开始出幺蛾子了,买家会以各种理由要求退款。以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姿态,逼迫你只能接受退款,然后,买家将不是你的物品寄了回来。手机类电子产品还有奢侈品包包都属于这类骗局的重灾区,你的闲置手机可能会变成泡水机、模型机或者砖头,奢侈品会变成高仿。3.更换商品信息更换信息这个就更绝了,以卖家无法在闲鱼上回复消息或者自己无法及时在闲鱼上回复消息为由,要求加微信好友。在微信上顺利交流并确认要求卖家发货到自己的新地址,然后在闲鱼上询问地址为何不一致,以未收到商品为由在闲鱼申请退款。4.买商品交保证金/反还钱还有以无法付款成功为由,让你交保证金的。5.骗邮费还有人会骗邮费,没想到吧?比如拍了这个卖家的衣服,但是要求补邮费,一直不发货,买家实在等不了,退款了,结果邮费不退。
一起惠返利网2020-08-13 10:13:34587 次
妙招一:善用比价器比价器很大程度上让B2C商城的报价透明化,但有时候比价器也会“后知后觉”,并非100%写“保单”可靠无误。如一件商品,比价器告知消费者某商城的报价只需99元,但当消费者点击进入该商城时发现该商品已经涨价,这样的情况也不少。此外,比价器对“同款商品”的理解还是很“机械化”的,不能做到100%正确。但还是可以作为网购参考的。除比价之外,比价器还有另一个好处便是常有优惠券、专属促销活动等,消费者可省下一些费用。妙招二:货比三家“最靠谱”在找到“最优惠”的商品后,如何挑选“最靠谱”的商品也是一大学问。进入一家网店后,首先看整个网店是否专业,从店铺装修、商品分类、商品介绍、商品价格来看;其次看信用评价,钻石还是皇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顾客的评价,好评不用看了,中评差评都要看一看,由此判断这个卖家的商品是否值得信赖;最后,在选购商品时,先看图片,最好有实物图、细节图,然后再看商品说明、售货服务与退换货条款等。妙招三:使用返利网站通过返利网站进入购物网站购物,消费者是可以获得一定的返利优惠的。妙招四:产地更便宜购买同类商品,优先考虑原产地的网店。要知道,比个体卖家便宜的是商户卖家,比商户卖家更便宜的是工厂卖家。比如泳衣的主要生产基地在辽宁兴城,一件普通的泳衣批发价为10元左右,品牌泳衣为25——50元,挂到商场就卖100——500元。百分之四十多的蚊帐都来自江苏南通,当地批发城2011年款三开门蕾丝花边带支架蚊帐批发价为50元左右,市场价格为300元。樱桃的产地以山东烟台为首;凉席、太阳伞、空调被以江浙款式较多;太阳镜集中在浙江台州和广东深圳。如今,绝大多数厂家都开了淘宝店,找到这些店,就意味着剔除了层层代理商的盘剥。
一起惠返利网2020-08-11 10:16:24377 次
京东秒杀的东西通常都特别的便宜,因此也有很多人在期盼着这个活动,但是对于这个活动,大家也有疑问,那就是秒杀预告是否意味着降价,如果是当然是满心欢喜的想要抢购,做好下单的准备。时间持续的长吗?秒杀其实就是规定某个时间段,促销某种商品,以很低的价格拿下,但是时间段过了就恢复原价了。而秒杀预告只是告知了具体的时段可以买下特别便宜的产品,但并不是降价。至于产品的质量,如果你想要买秒杀的东西,又想要质量好的好货,就买那些秒杀价格跟真实价格相差不大的,这种还比较可信。如果原价1000,现在卖100,这种便宜太夸张了,相当于一折卖了。你可以去看下京东评价,看有多人买的,如果有人买,你看下评价的日期是不是都差不多或者就是同一天的。那就建议不要买,等过几天,就会下架。关于秒杀大家也有很多的问题,下面就来逐个回复。1、在订单提交后降价了,可以退差价吗?是可以退差价。商品价格随市场价格的波动每日都会有涨价、降价或者优惠等变化,若下订单后商品价格发生了变化,可选申请价保进,价保申请成功后:若先付款的订单,订单完成后系统会自动退还差价。2、我在京东买了个东西,第三天立马降价300,能申请退款吗?可以的。集体流程:可以联系京东申请保价。订单问题,在线客服里咨询京东客服或者电话咨询。3、笔记通常什么时候会降价?如果你想在京东购买,一定要选择在重要节日的时候,千万不要再节日前一周左右,那时候正是提价的区间。4、为什么产品在买完后就降价了?商城促销时常会有,所以买东西之前最好先关注一段时间,搞活动的时候再下手,但是你可以放心,京东有价格保护的就是说你在买完东西以后,如果涨价,还是按照买的时候价格付款。然后如果买完东西以后降价,等收到货时赔付。京东秒杀预告并非是降价的通知,只是说在某个时段会做活动,而大家可以抓住这个时间去抢单,如果抢到了就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需要的产品,如未抢到,过了这个时间就会恢复到原价,建议,想要抢秒杀的朋友多准备几步手机。
一起惠返利网2020-04-03 09:59:17511 次
对于淘宝开店,很多人都在前面就开始纠结了。开店不仅需要找货源、选品,还要学习推广技巧,并且不仅是推广技巧,一些运营方法也是新手们需要了解的。让很多人疑惑的就是先开店还是先找货源?这个问题纠结的实在没有意义,因为开店和找货源是不冲突的,你可以先开店再找货源,也可以找好货源再开店。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学会一些开店的小技巧啦!开店小技巧:进货前,搞清楚市场价格,有一个大概的衡量,做到心中有数;货比三家,货源到处都是,不仅要看价格,必要时还要看人。有的供应商好的在后期你大量进货时还可能给你优惠,有新品也会及时通知你的,所以打好关系也很重要;讨价还价,一定不要急着确定,要控制成本,为自己多争取更大的利益空间;如果是小件商品可以自己拿,但是大件就要和老板洽谈运输事宜;产品质量很重要,抽几件检查一下,不然后面退换货很麻烦;可以和货源供应商商量,先少进一些货进行试卖,好卖就再多拿一些,最好让老板多给些样品。怎么找货源?淘宝货源分线上和线下。线上的就是1688,货源比较齐全,也有很多优质的供应商。除此之外,网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批发市场,大家可以自己多找找。线下的就是专门批发的市场或者是工厂,可以实地考察一下,看产品质量怎么样。如果质量好,卖的产品反向也比较好的话,就可以考虑长期合作了。自己找工厂合作。和工厂合作最大的特点和好处就是,可以自己设计款式。淘宝很多店主都是自己一些网上找的款式,然后打版找工厂做。当然,有熟人是最好了。还有淘宝的分销平台等等,这些就不多说了。现在消费者的要求提高了,需求也随之增加,消费者更多关注的是产品的质量,而不是价格,这个大家要注意哦!性价比高的宝贝是绝不会少市场的。
一起惠返利网2020-03-24 10:12:44482 次
2月1日消息,自1月30日起,百果园联合美团外卖,每日为武汉多个重点医院及支援医疗队送去600多份水果。昨天下午首批水果已经送达医护人员手中。百果园相关人士介绍,本次捐赠行动将会持续做下去。配送的水果主要有车厘子、香蕉、砂糖橘等,为了方便医护人员食用,同时有营养保障。配送前,百果园会提前做好标准份预包装,再由美团外卖骑手配送给医护人员,做到人手一份。据悉,从武汉疫情爆发至今,在武汉,百果园许多门店一直在坚持营业,全国其他地区的4000多家门店也在正常营业。以保障水果新鲜供给,稳定市场价格,满足顾客所需。有武汉顾客这样反馈道,“在家里隔离很害怕,不知道外面情况怎么样。但看到百果园每天都在开门,心里就多了一份安心。”为了保障一线员工的健康和生活,在前期,百果园内部成立了以公司领导班子为核心的疫情应急小组,协调全国区域各资源支持关注武汉区员工。百果园相关人士介绍,通过集团与区域联动,在生活上,给门店员工提供米面、蔬菜等物资供给,尽最大限度保障武汉区域员工的生活。疫情防护上,每日进行体温等上岗前的严格检测,对门店及宿舍进行消毒升级,努力照顾好每一位坚守在一线的员工。据了解,从大年三十开始,百果园已陆续为武汉捐赠了10万副医用口罩并追加了100万元的款物捐赠,将用于武汉等多地的疫区前线抗击及防治工作。
一起惠返利网2020-02-02 09:56:40650 次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在主打“极简主义”、“高品质”的日本生活百货品牌——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的时候,一些起于中国本土,模式类似于无印良品的低端生活百货品牌却在大踏步地扩张、迅猛进击。2019年6月,无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计划官网发布的财报显示,继2018年3月至11月,无印良品在中国内地销售额同比下降9%之后,2019年的第一季度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3.9%。实际上,无印良品早在2017年就开始在中国市场遭遇增长困境,营收从同比增长超过20%到变成增幅为负。而就在无印良品公布最新财报的前后,6月10日,以“故宫彩妆”、“故宫睡衣”、“故宫火锅”、“故宫咖啡”火爆网络的故宫博物院迎来了新的合作伙伴——名创优品。双方宣布在生活百货、文具、饰品等7大品类联合开发多达159款产品。按照官方的介绍,名创优品是由日本设计师三宅顺也和中国青年企业家叶国富在东京共同创办日本设计师品牌,不过在中国,它却被不少用户称之为“十元店”品牌。与2005年就进入中国,至今只有200多家门店的无印良品相比,成立于2013年的名创优品实属后辈,但发展势头更猛。按照名创优品全球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披露的数据,在2018年,名创优品在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3500多家门店,营收170亿元,员工突破30000人。名创优品的彪悍发展并不是孤例。在它的背后,一大批商业模式、产品种类、店面布局、甚至是Logo都极为类似的“XX优品”、“XX”生活、“XX”时尚正在遍地开花。1“十元店”的价值2016年1月的某一天,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的广州体育馆2号馆迎来了一场盛大的公司年会,一家名叫“赛曼控股集团”的公司在这里摆了300多个圆桌,参与年会的是该公司3000多名员工。作为赛曼控股集团的创始人,叶国富对这样的阵仗很自豪。他认为,能在广州体育馆体育馆开年会的企业,不仅要有实力,而且要舍得花钱,这样的企业不仅在广州就算在全国也寥寥无几。创业家在一篇文章里描述了当时的情形:在年会上穿着西装、白衬衣,戴着耳麦的叶国富对着大屏幕上的一张照片向员工喊话——“大家看大屏幕上这张照片,能不能找到你认识的人?站在我后面的是马云,还有史玉柱、冯仑。”作为赛曼控股集团旗下的品牌,彼时成立仅三年的名创优品已然成为零售市场上的大黑马,其已在全球开出1100多家门店,2015年实现了销售额50亿元,当时预计2016年将实现100亿元销售额。在随后的几年,名创优品每年的门店数、营收、员工人数都在不断扩张,年会的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等到2019年1月的时候,这家公司年会的地点已经从广州体育馆换到了场馆更新、面积更大的保利世贸博览馆。名创优品的狂飙猛进是“十元店”生活百货品牌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与名创优品的高调不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十元店”品牌增长速度也十分惊人,但他们选择了闷声发大财。以一家名为“三福时尚”(SanFu)的品牌为例,这个总部位于自福建省福州市的快时尚品牌在2018年全国门店达到900家左右,除了西藏之外,国内各个城市都已经开设了门店,“营收也过百亿了”,零售行业人士李璇向全天候科技透露。然而对于一线城市的精英来说,几乎没有多少人听说过三福这个名字听起颇为“土气”的品牌。“一线城市不是三福时尚这样的‘十元店’品牌的主打市场”,一位目前就职于三福时尚的员工白烁解释。他称,目前三福在北京和上海的布局还比较少,目前“北京只有两家店,而且都在南四环外。”另外一个原因是,包括名创优品等品牌也很少做推广,“获客更多的是靠口口相传,靠高密度的门店展示,而很少会做广告。”相比进入一线城市,“十元店”品牌们还是更愿意深耕二、三线城市。白烁表示,目前三福时尚在北方的重心就是河北、东北和陕甘宁一带,主要是进行市一级城市的布局,比如在河北,2019年三福时尚还会新开十几家门店。白烁2014年大学毕业,当时他加入三福时尚时,这家公司在全国大概有400-500家,现在已经有了800-900家店了,“三福时尚基本上都是直营店,扩张快是因为基本上每家店都能赚钱。”主打大饰品和生活百货类的“十元店”积极布局的背后,是二、三线市场的需求的不断爆发。以三福时尚在河北邯郸的一家店为例,这家位于邯郸市丛台区和平路的街边店面积大约在600平米左右,一年的销售收入高达2000万元,毛利率高达50%以上。李璇也认为,不少貌不惊人的“十元店”实际上盈利都非常可观,“整体来讲,这些‘十元店’的利润和营收甚至要普遍高于李宁、森马等服装品牌的门店”。但对于这些数据,它们都非常低调,很少会对外公布,即便是公布也都有意说的少一些,“因为涉及到税收的问题”。行外人有时候会看不上“十元店”,低估了“十元店”的市场潜力。叶国富也曾经透露,名创优品在其家乡湖北十堰开一家门店的时候,当地的政府领导看不懂——“你这个东西10块钱,全部都算利润也就10块钱,靠什么赚钱?”叶国富称,在一线城市,名创优品做的好的门店,每天的购物人数可达2000人,按照客单价30元计算,一天的营业额就是6万元,一个月就是180万,“很多很有名的服装品牌,在顶级购物中心,一个月才做20万业绩。”近年来,市场价值被挖掘出来后,一些“十元店”品牌也开始受到资本的青睐。2018年9月,名创优品宣布与腾讯、高瓴资本签署关于合共10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协议,这也是名创优品自2013年创立五年来首次引入外部资本。几乎同时,京东旗下的京东到家也宣布与名创优品展开战略合作,二者合作的门店数量将达到800家。融资完成后,2019年1月,名创优品喊出了“百国千亿万店”的中期目标,即到2022年实现进驻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门店数量达到10000家,且营收超过1000亿元。瞄准“十元店”赛道的不仅是腾讯、高瓴资本和京东。2019年3月,生活家居领域的新零售品牌NOME对外宣布已于2018年底完成6亿元B轮融资,该轮投资由红杉资本和华兴资本共同领投,天图资本、今日资本跟投。NOME的创始人陈浩被称为“投资女王徐新投过的年龄最小的创业者”。他表示,融资后将拿出4亿元投入新业务,其新业务就包括“诺米超级“十元店”,“我们就做全场十元,全场(商品单价)不超19.9元”。而仅仅在一年前,在和名创优品因“NOME”商标而掐架的时候,陈浩还表示,新生产力注定会埋葬落后、腐朽的旧生产力,“广州阿富”及其代表的“十元店”商业模式,将被新零售革命所抛弃。李璇认为,资本对于“十元店”的垂青不仅仅是看中了其巨大的盈利空间和新零售的玩法,还包括其强大的流量入口的价值。名创优品的官方数据显示,其所有门店的年客流量近10亿,消费人次达到3亿。白烁也透露,在他所在的一家门店,每天的客流量都在千人以上,如果赶上双休日或者节假日,人气更高。由于“十元店”的消费者大部分是18—35岁的女性用户,包括高中生、大学生以及白领用户,她们恰恰是整个零售市场都在争夺的优质群体。除了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公司看中“十元店”的流量入口,传统的商圈也对“十元店”品牌青睐有加,希望借此提升人气。名创优品在2019年初宣布进驻万达广场的门店数量突破100家,正式成为万达“百家俱乐部”的一员。白烁透露,此前三福时尚也已经跟一家全国性的购物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未来它各地的购物中心都会邀请我们入驻”。2爆红秘诀似乎无论何时,走进各种品牌的“十元店”,里面都挤满了正在挑选商品的顾客。“你有没有想过在拼多多、淘宝等电商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十元店为什么还这么火爆?”白烁问。在他看来,“十元店”爆红背后,是年轻人群消费意识的觉醒+社交媒体对流行时尚的助推+“十元店”品牌运营“共谋”的结果。在日常工作中,白烁发现,他待过的几家三福门店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用户当中学生群体的比例正在增加,从初中生到大学生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且年龄段还在不断下探。“这些学生手中普遍有不少的零花钱,她们消费的欲望和意识也在增长。”社交媒体的流行,以抖音等为代表的短视频社交媒体对流行时尚的推动,和对拉动年轻群体的消费意识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起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有时候甚至能决定着她们的消费喜好。”白烁认为。但如何吸引这些用户去消费?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具体的运营上。作为行业的资深人士,白烁深谙运营的门道,“‘十元店’的运营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活儿,选址是关键中的关键。”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十元店”要么开在人流量大的火车站附近,要么开在消费能力较低的低端社区、学校周围,但真实的情况可能差了十万八千里。在选址上,名创优品也踩过坑。名创优品在中国的第一家店开在靠近广州火车北站的广州花都区建设路步行街上。当时叶国富认为,这个地段非常符合名创优品的定位——不仅拥有巨大的人流,而且人流大都属于对价格特别敏感的人群,理应是名创优品的生存之地。但事实完全推翻了他的想法,这家店的销售额甚至不到预期的三分之一。有了这个教训后,名创优品开始将门店选址向商业中心靠近。如今在地图上,以上海著名的南京东路步行街为中心进行搜索,在方圆一公里左右,可以找到五家名创优品的店铺。从南京东路步行街、北京西单、苏州观前街到一、二线城市的各种购物中心,以名创优品为代表的各种名目繁多的“十元店”悄然间攻占了租金最昂贵的黄金地段。之前,被很多“十元店”青睐大学周边,现在也失去了吸引力;虽然大学生是“十元店”的消费主力之一,但是寒暑假对于“十元店”来说是致命的打击,这意味着一年之中有四个月将没有什么生意。“‘十元店’现在的趋势就是走向商圈和购物中心”,白烁提到,现在的趋势是人们越倾向于一站式的购物,在一个地方吃喝玩乐,只有在这时候,“十元店”才值得去逛逛。“名创优品、三福时尚等品牌现在已经很少开街边店哪怕是购物中心的街边,而是开始入驻万达广场等购物中心”,李璇认为,“十元店”在店面装修上也开始走时尚化路线,在招牌、陈设上模仿优衣库、无印良品等品牌。选址和装修之后,价格、SKU(库存量单位)、更新频率也是决定“十元店”能不能火起来的重要因素。10元钱的香水喷雾、5元钱的指甲油、1元钱的指甲刀、小发夹等便宜的商品是“十元店”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十元店’的价格往往只有超市的1/3到1/5,是商场的1/10”,白烁认为,只有三倍以上的价格差距才能对用户造成心理上的冲击力。在低价之外,庞大的SKU和快速的更新频率也是黏住用户的武器。按照公开的数据,名创优品每个店的SKU大概在3000左右。但是白烁认为,三福时尚在SKU数量上比名创优品“只多不少”,“我们除了大饰品和生活百货类产品之外,还增加了服装鞋包、化妆品等产品,SKU甚至接近上万种。”产品更新速度也会影响到SKU的变化,“基本上网红单品,10天之后就会出现在我们的店里”,白烁感慨,网红产品的生命周期非常短,最多一个月就没人买了,所以店铺必须快速铺货快速周转,否则货就会砸手里。但如果速度够快,赶上网红产品的爆发期,其带来的收益也非常可观。“网红产品的爆发力很强,带来的营收比我们预计还恐怖的多”,有一次他发现,自从自家店里一款小恶魔指甲油在抖音走红之后,三天内单一种颜色的产品就卖出去了几万支。3新挑战一派盛世景象的“十元店”行业并非只有鲜花,没有焦虑。“年初开会的时候,领导说今年预计可能是开业以来做的最差的一年”,白烁提到,对于今年自己所在的店铺销售目标,他觉得压力山大。不过,他提到,有压力的不仅是三福时尚,几乎所有的“十元店”品牌现在都不太好过,“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整个行业都不是很景气,门店销售额都在往下走或者持平。”大环境的变化是造成行业承压的原因之一,虽然主打价格低廉的商品,但整体市场环境的压力已经让“十元店”感受到了寒意。“十元店”的产品价格低廉,用户虽然不至于买不起,但是销售数据不会说谎——用户购买的频率已经降低了。由于“十元店”销售的主要是搭配性的饰品,这些不是刚需产品,如果用户感受到经济压力,就会减少购买。用户审美的快速变化也让“十元店”们感到焦虑:一方面抖音等短视频社交媒体的流行给“十元店”增加了一个带货的渠道,但这对其供应链的反应速度是一种挑战。对于名创优品、三福时尚等拥有几百上千家连锁店的“十元店”品牌来说,网红产品走马灯式的快速变化对他们并不友好,它们更希望一个单品能够长期走红。相比小店“船小好调头”,大店需要先做决策,然而订货,再给各店铺铺货,流程变长导致需要更多时间,这往往会耽误了赚钱的机会。白烁认为,国内的“十元店”品牌在供应链上存在明显的不足,不仅和国外的ZARA、优衣库等快消品的反应速度相差很多,有时候反应速度还不如格子铺。不过他也承认,有时候即便是流程够快也无济于事,因为发现订货也订不到,“比如我们一次就定几十万件货,工厂生产不过来,对方根本就不接订单。”追逐网红产品,也造成了不同品牌之间的产品的同质化问题。从货源来看,几乎所有“十元店”的来源都差不多,比如服装通常是在广东生产的,饰品则大多来自浙江义乌。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运营能力欠缺,“十元店”品牌们在掌控流行趋势上有时候也比较被动,“不少品牌其实都成立了新媒体的部门试图来运营抖音、微博但最后发现效果并不好”,李璇表示。面对大大小小的挑战,“十元店”们也在寻找新出路。在聚焦商业中心的同时,渠道下沉也是一个新的选项。白烁提到,三福时尚在铺完市级的商业中心之后,今年已经选择将一些新的门店开始下沉到县级。而类似于名创优品这样的品牌更是将版图延伸到了海外。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名创优品启动了国际化战略,到2018年,其在70多个国家开店超过1800多家。按照叶国富的计划,到2022年,名创优品的1万家门店中会有7000家是海外门店。而在海外的拓张中,墨西哥、印度等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名创优品扩张的重点。其中,2018年在墨西哥已经有近百家门店,2019年预计开业门店达到180家。而在印度市场,名创优品2017年在印度开设了第一家线下店,截至2018年底,其已经在印度开了近70家店。名创优品首席业务发展官刘阳曾对外透露,公司已经制定计划——到2020年在印度的门店达到800家店,将瞄准印度的三、四线城市。另外,不少常逛“十元店”的用户近年来发现,过去主打大饰品的“十元店”近来在产品上都开始有一些新的变化。比如,他们上架了价格在百元以上的服装、箱包等产品,或者在化妆品方面,区别于以往价格低廉的小众化妆品,现在也开始走类似于屈臣氏的路线,卖一些知名品牌的彩妆,某些产品的价格已经可以达到六、七百元。李璇认为,这种变化是“十元店”品牌求变的信号。在他看来,这些品牌的理想很丰满——其内在逻辑实际上是“高频带低频”——用复购率高、单价低的日常消费品来带动复购率低、单价高的耐用品销售。然而,实际效果到底如何还有待观察。比如,在卖化妆品的时候,“十元店”们需要和传统的专柜竞争,但挑战在于如何让用户对“十元店”的高档商品产生信任感。接下来,狂飙与焦虑并行的“十元店”们将会走成什么样子?现在可能没人能100%说的准。
2019-06-26 09:31:15617 次
5月29日消息,亿邦动力获悉,在2019中国电子商务大会电商法论坛上,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副司长蔡裕东发布了电子商务绿色发展倡议书。据悉,此次倡议书的发布,旨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号召各电子商务企业共同探索并实践出电子商务绿色发展道路。具体分为五个方面:成为绿色发展先行者,严格落实国家地方有关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法规政策。积极参与绿色包装标准制定,主动承担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责任;成为绿色发展担当者,提高环境成本意识,确立绿色发展目标,制定节能降耗实施方案,建立自我评估和公开承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成为绿色协同的引领者,构建绿色协同发展的上下游产业链,改善线上线下商品交付环境,参与全社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成为绿色生活创造者,丰富绿色产品供给,完善绿色信用机制,加强绿色消费激励,推广使用减量、可循环、可降解绿色包装,倡导简约有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成为绿色产业推动者,积极推广节能减排新工艺、新设备,扩大绿色采购,应用可再生能源,提升企业资源管理效率,实现企业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双丰收。蔡裕栋表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要求各电子商务企业携手合作,为促进电子商务绿色发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据亿邦动力了解,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加入第一批响应电商绿色发展倡议中,包括:京东、唯品会、苏宁易购、饿了么、阿里巴巴、小米有品、三只松鼠、美团点评。
2019-05-30 09:19:04371 次
现在微信小程序算是已经发展起来,用户也基本稳定下来,所以小程序相关的产业也蓬勃发展了,虽然小程序功能少,但是依旧可以完成大部分APP的基础功能,最近有网友问做一个电商小程序多少钱?第一种就是自己开发自己做。这也是最省钱的方式,如果我们自己来开发的话,就可以省掉那些付给开发人员的钱。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如果开发个人版的小程序,不需要花费一分钱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小程序。而如果我们要开发一个具有支付功能的小程序商城,是企业版的话,就需要我们在进行微信认证,而我们只需要支付300元的认证费用即可。第二种就是自己有一个开发部门或者开发人员。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我们也是和第一种情况一样的,但是还需要支付员工的费用,这也要算在开发一个小程序的成本中,毕竟,员工是需要公司养着的。而这个成本的多少就要取决于你开给员工的工资多少了,一般一个能够独立开发小程序的员工基本工资不会低于一万,这还是在小城市的基本工资,如果是北上广,需要大概两万到五万之间。而如果你养的是一个开发部门的话,这个费用将会更高。第三种就是找一个具有开发微信小程序商城资质的开发公司。这一个方式是在自己没有开发能力的情况下,最方便也比较省钱的方式。因为我们不需要耗费那么多精力去自己开发,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钱去养一个开发人员或是开发部门,我们只需要支付开发一个小程序的市场价格即可。市场价格是多少?一般的小程序,也就是那种功能比较单一的,一般价格在一千到一万多不等,具体要根据你选择的是模板微信小程序还是定制的小程序,还有你的小程序的功能有多少等等,其实小程序开发价格主要取决于你要做多少页面和要做的页面和功能的复杂程度,再有就是你选择的开发公司是在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这里所说的价格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任何第三方小程序开发公司的实力和服务不同,所以价格肯定会有所差异,大家根据这里的价格去谈,还是可能会有议价空间的,找公司的时候也多比较几家哦。
2019-05-27 09:31:16368 次
Molly是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玛特旗下的IP,主要通过“盲盒”形式售卖,即粉丝在拆封之前不知道具体的娃娃款式。Molly标准版的官方售价为59元,但其象棋系列隐藏款娃娃市场价已经飙升过千。在众多品牌商家苦于没有新增量时,这个嘟嘟嘴的小女孩正在催生一个新的市场。一起惠了解到,泡泡玛特2017年的全年净利润为793.53万元,2018年上半年营收达到1.61亿元、净利润达2109.85万元,相比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1405.29%。此外,从今年12月起,泡泡玛特将在韩国选择生活潮流品类的连锁零售店进行合作,正式拓展海外市场。线上线下结合贩卖机做“雷达”快速铺店一起惠了解到,目前泡泡玛特主要销售渠道集中在线下,包括门店和机器人贩卖机等。截至2017年底,泡泡玛特共有51家线下门店,43个机器人贩卖机。而到了今年9月,泡泡玛特线下门店已经发展到68家,机器人贩卖机则铺设了177台。据介绍,目前泡泡玛特线下门店已覆盖了30多个一二线城市,均设置在高端商区的上好地段,且皆为盈利状态。未来,泡泡玛特每年会新开20~30家线下门店,匀速增长;机器人贩卖机数量则将在明年达到600~700台。泡泡玛特副总裁司德告诉一起惠,在渠道配合上,机器人贩卖机更像是线下门店的“雷达”。机器人贩卖机成本低,辐射速度快,销售数据也可以为门店选址提供参考。据悉,泡泡玛特每台无人贩卖机的存货货值为5万元,绝大多数机器2~3天补货一次,而周转最快的机器每1小时就要进行一次补货。除线下渠道外,泡泡玛特今年还加快了在天猫旗舰店、微信小程序以及自建社群App“葩趣”上的布局。截至今年6月,泡泡玛特电商业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83.43%。前不久,泡泡玛特通过与天猫小黑盒进行合作,提前在线上发布新品,并开启预售。据一起惠了解,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的复购率达到了40%。司德指出,未来,泡泡玛特将仍以线下渠道为主,线上业绩的占比会控制在15%到20%。从卖杂货到IP运营泡泡玛特做的是减法泡泡玛特创始人CEO王宁告诉一起惠,对于大陆的消费者来说,潮流玩具过去是非常小众的,有不少人从没接触过它。因此,泡泡玛特在迅速发展之前,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去培育市场。“起初我们是一个卖潮流商品的零售商,售卖的商品品类很多,包括潮流玩具、文具、数码、周边、饰品、箱包等。经营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察觉到潮流玩具的增速突然变快,消费群体在不断壮大。”因此,泡泡玛特决定孤注一掷——砍掉其他品类,专注于潮流玩具。“我们要涉足整个产品链,从签约IP、整合供应链,再到包装、推广、销售等等,每一个环节泡泡玛特都要参与。”司德谈道。2016年1月泡泡玛特与香港设计师Kenny达成合作,签约了第一个IP“Molly”——金发碧眼嘟嘟嘴的小姑娘。随后,在泡泡玛特的运作下,Molly的盲盒玩具一年可以卖出400万个。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泡泡玛特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而Molly也成为了泡泡玛特旗下至今最火的潮流玩具。如何在注意力碎片化的时代迅速吸引年轻消费者,这是泡泡玛特一直在琢磨的事情。司德向一起惠介绍称,在签约一个新的IP时,泡泡玛特会为它制定一个三年规划,像包装艺人一样对设计师进行包装。“我们希望自己的IP是一个长期的受大家喜爱的形象,而不是很快就过时。”要让消费者长期关注和喜欢Molly以及旗下其他IP,泡泡玛特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司德举例道,泡泡玛特的IP不会像传统IP一样去做动画生产内容,因为泡泡玛特的粉丝更加喜欢的是IP的设计师,以及IP本身的形象和造型而非内容,有可能生产内容之后会让一部分人很喜欢,但让另一部分人无法接受。对一些粉丝来说,当Molly有了某种人为设定的性格之后,它就不是完整的Molly了。这大概就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Molly在每一个粉丝眼中都是不一样的,现在的Molly是属于任何人的。”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玛特不仅依靠独特的方式让粉丝持续喜爱旗下的IP,其打造的潮玩社区平台——葩趣也成为了泡泡玛特独特的社交渠道,使用户粘性越来越高。紧抓一二线城市年轻白领“慢慢”圈粉据了解,泡泡玛特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年龄在18-35岁之间,以年轻白领为主,其中女性占比达到70%以上。目前泡泡玛特的注册会员超50多万,活跃会员超20万,其自建的社交平台“葩趣”便是保持用户持续高活跃的“兴奋剂”。在葩趣上,粉丝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潮玩IP圈子,这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泡泡玛特自己的IP。在这些圈子中,粉丝可以购买各品牌潮流玩具、发帖交流、进行“换娃”、“卖娃”和“改造娃”等活动,还可以参加潮玩相关活动的抽号。有泡泡玛特的粉丝向一起惠透露,不仅仅是葩趣,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也有很多粉丝在进行二手娃娃的交易,粉丝们还有专门的“Molly鱼塘”、“潮玩鱼塘”等社群,每天都在持续更新娃友们“换娃”以及“卖娃”的信息。除了葩趣和闲鱼,微信群也是泡泡玛特粉丝玩家的交流“圣地”。有粉丝介绍称,她身处的Molly为主的潮玩交流微信群不止10个,这些群每天都有超高的活跃度。在这些微信群中,粉丝们的活动也多以“换娃”和“卖娃”为主。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粉丝愿意花几千元甚至几万元去购买Molly等潮流玩具,有时为了得到一个隐藏款,花多几十倍的价格也愿意。在不少人看来,能够溢价十几倍去收购一个娃娃玩具,泡泡玛特的粉丝是“不差钱”的群体,但泡泡玛特自己并不这么想。司德告诉一起惠,上新的节奏感很重要。“我们要不断出新品,同时还要保证每一个产品受欢迎。年轻人的金钱是有限的,不能一下子出太多东西,当他们的钱包被掏空时,就会迅速消耗掉了对产品的记忆力。”除了抓好社交要素和推新节奏外,司德还总结了泡泡玛特能够快速“吸粉”的三个要点:第一,盲盒类产品会激发年轻人的搜集欲望,泡泡玛特会定期出限定款、隐藏款产品,增加收集难度,年轻人喜爱这样的过程;第二,经济在不断发展,年轻人的消费能力提高,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也在提高,那么他们看到好看的商品就愿意去花钱购买;第三,近两年嘻哈、街舞等亚文化发展速度很快,为潮流玩具营造了市场空间。但是,无论泡泡玛特在粉丝圈里多么抢手,出了圈子,还是有很多人对其一无所知。潮流玩具究竟能否从小众挚爱发展为大众商品呢?对此,司德认为,把潮流玩具大众化正是泡泡玛特要做的事情。“泡泡玛特团队是做零售出身,对于商品的分析和市场的考虑会更多。如果有某一款产品销量好、增速快、周转快,泡泡玛特就会去分析商品的价格区间、产品属性材质甚至重量,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泡泡玛特的商品。未来,我们也会继续踏踏实实的做产品。”“其实,今年潮流玩具市场增速明显变快,大量的粉丝和玩家涌入。但这也会促使很多设计师开始‘沉不住气’,相比更好地设计作品,会更想先赚一波钱。这样一来,行业泡沫会更大,破碎地也会更快。对此,我们会控制好新品节奏和产品质量,让潮流玩具稳步地走进大众的视野。”司德最后说道,“爆款”来之不易,泡泡玛特会选择“沉住气”。
一起惠2018-09-26 09:21:56284 次
房租暴涨和长租公寓的扩张暂且无法直接划上等号,但长租公寓这种新的租赁模式正在给房屋租赁市场带来新的变数。长租公寓注定是重资产产业,在实现完全盈利前,长租公寓的存活必须依赖于外部“供血”。就盈利模式而言,长租公寓的主要收入依旧来自于租房租金,此外长租公寓企业也试图在其他形式上寻求新的盈利点。长租公寓先将房源集中签下再进行改造提高房屋品质、后进行租赁的模式,进一步拉高部分出租房价格,放大了当下的房源供需矛盾。“如果资本挟持了企业,一定会跑偏。长租公寓爆仓,一定比P2P爆雷更厉害。”硕大的白色背景墙,鲜红的地毯,一把黑色折叠椅。19日中午,风暴中心的胡景辉一个人坐在台上情绪激动,再次向在场的众多媒体表达了自己对近期房租市场暴涨的观点。三天前,时任我爱我家副总裁的胡景晖关于房租飞涨的言论,将矛头直指长租公寓蛋壳、自如,瞬时掀起国内房产中介市场的巨大风浪。在8月17日的一场电话会议中,胡景晖试图揭开近期房租上涨的“真相”:他认为以自如、蛋壳公寓为代表的长租公寓运营商,为了扩大规模,以高于市场正常价格的20%到40%在争抢房源,人为抬高收房价格导致租金暴涨。胡景晖称,一旦大规模的长租公寓资金链出现断裂,将会出现业主驱赶承租人的情况,后果严重。出人意料,一天后,胡景晖即在朋友圈宣布从我爱我家离职,而原因则是因为一通电话被公司夺权。“之所以被供职了十八年的我爱我家切割,原因是链家董事长左晖两次给我爱我家集团董事长兼CEO谢勇打电话,说你能不能管一下胡景晖,如果你管不住,链家将全面和我爱我家在舆论上开战。”一番火药味十足的言论把左晖、谢勇两位房产中介行业大佬也拉入舆论风波。对此,谢勇保持了沉默,但这番言论却迅速遭到了链家董事长左晖的否认,“我以人格担保,从来没有主动联系过谢勇,绝对没有说过威胁我爱我家的话。谁说我说了这种话,我可以和他对峙。”胡景晖的离职内幕演绎成一场罗生门,但风波并没有就此停止。核心话题在于:长租公寓平台究竟是不是近期房租暴涨背后的推手?在接受腾讯《深网》采访时,蛋壳公寓执行董事长沈博阳否认了长租公寓在通过价格战的方式搅乱市场。他表示,“从商业模式的角度讲,长租不是赢者通吃的行业,而且客单价极高,没人打得起价格战,拼的是效率和服务。”自如CEO熊林发给《深网》的回应也表示,不存在参与市场不良竞争、哄抬房价的行为。熊林发文称,自如对于收房价、出房价、配置成本等,从产品设计、运营规则、系统设置都有明确的管理。同时,熊林还表示六年来自如客户端的价格涨幅远低于市场整体涨幅。房租暴涨和长租公寓的扩张暂且无法直接划上等号,比如房源的供需矛盾也被认为是重要原因,但无疑,长租公寓这种新的租赁模式正在给房屋租赁市场带来新的变数,在资本助推和发展空间巨大的背景下,抢占市场占有率和扩大规模是他们眼下的最紧迫任务,也导致自如、蛋壳最终成为这轮房租暴涨后舆论的众矢之的。资本助推长租公寓扩张今年以来,在一二线城市住房租赁市场不断升温的大背景下,大量创业者和投资机构将目光投向长租公寓市场,长租市场呈现竞争白热化,中国租赁市场机构化管理或将成为未来的主要模式。长租公寓行业大热,背后是极具潜力的发展空间。链家研究院曾作出预测,2020年住宅存量将达2.75亿套,且将有8700万套房流入租赁市场,如此庞大的资产管理需求将极大利好机构出租企业。而就目前现状来看,房屋租赁市场仍以个体房东为主体,机构参与者数量有限。有数据显示,在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机构出租房源往往能占到租赁总供给的25%—30%,但中国品牌公寓的规模市占不到2%。加之自2015年起,频繁发布的相关利好政策也推动了长租公寓市场的快速发展。其实早在八年前,以魔方、YOU+、优客逸家为代表的企业就已涉足长租公寓市场。2014年,雷军仅通过五分钟与团队的交流就决定投资YOU+1亿元A轮融资成为长租公寓市场里的经典谈资。贝壳(原链家)、我爱我家等传统中介出身的公司也都纷纷入局。此后几年时间,长租公寓企业数量快速增长。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全国范围内各类长租公寓品牌为1200多家,房源规模超过202万间。不仅是房产中介和创业型公司,各大房企也多通过长租模式扩展自己的新业务。据相关机构统计,2018上半年销售额前20的房企中已有16家企业开展了长租业务。其中,发展速度较快的万科、龙湖、旭辉等三家企业已运营近7万间长租公寓。而无论是集中式还是分散式,长租公寓注定是重资产产业,由此可见其与资本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在实现完全盈利前,长租公寓的存活必须依赖于外部“供血”。于是,资产证券化成为长租公寓获得资本加持的解决方案。目前,新派公寓、魔方、蛋壳、自如等长租公寓企业均发行了资产证券化产品。去年初,魔方发行首单公寓行业资产证券化产品“魔方公寓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募集资金总额达3.5亿元;今年3月,自如完成储架ABS首期产品“自如2号1期”的设立,未来一年,自如将在上交所完成共计20亿元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所谓“短期拼规模,长期拼盈利”。在发展早期,规模仍是长租公寓发展的关键词。以魔方公寓为例,其在2014年底仅有39家门店,一年之后,便迅速扩张至100家,如今这个数字已变成300家。熊林曾对长租公寓的未来发展作出预判。他认为到2019年,中国公寓行业将进入深水区,2018年行业将迎来专业化分工、高效运营的时代,规模化、专业化的头部企业将加速成长,而小而全的运营模式将面临更严峻的市场考验甚至被淘汰。简而言之,房源才是企业壁垒。但在快速扩张的规模背后,盈利仍旧是绕不开的核心问题。熊林强调,作为提供城市核心基础居住与生活服务的民生行业,长租公寓的本质应该是一个维持低毛利、大规模、高效运营的行业,单体城市运营规模达不到20万间很难实现盈利,整体管理规模达不到100万间很难形成规模效益。即便是跑在长租公寓前列的自如,目前总规模也只达到60万间。就盈利模式而言,长租公寓的主要收入依旧来自于租房租金,此外长租公寓企业也试图在其他形式上寻求新的盈利点,例如自如推出的资管平台向委托者收取委托管理费(出租率大于70%时),魔方公寓收取的管理费和其他增值服务费用等等。市场发展早期,规模优势显然十分重要,长租公寓企业追求规模化扩张也在情理之中。对此,胡景晖给出警示,如果市场上各大机构不理性地发展下去,今明两年将会成为大批长租公寓死亡之年。但从此次房租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来看,难以一言而概之,简单扣在长租公寓资本竞争的头上并不准确。自如、蛋壳:我们拒绝“背锅”近日,北京等一线城市居民明显感受到房租上涨带来的紧迫感。根据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近日发布的《2018年7月中国城市租赁价格指数报告》,深圳、北京的租赁价格指数同比持续呈现上涨态势已经超过了19个月。贝壳研究院统计数据则显示,2018年前7个月,北京链家租金指数同比上涨10.7%。单月来看,7月北京每平米月租金为91.5元,环比上涨2.2%,租赁成交环比增加19.2%;新奥洋房、三义庙北和城华园三个社区的环比涨幅分别为36.1%、28.4%和24.5%;我爱我家研究院数据则显示,2018年7月,普租的租金均价环比上涨6.2%。但根据《财经》报道,所采访北京租户提供的数据显示,相比去年同期,单间月租涨幅高者达35%,低者也有20%。对于各家数据存在差异背后的原因,分析人士称房租价格数据主要掌握在各家中介机构手中,割裂分散,没有一家机构能够掌握整个市场数据,而各自机构出于自己利益,倾向于公布对自己有利的数据和结论,而统计局数据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亦不能全面反映北京的房租变化情况。就在胡景晖将自如、蛋壳等长租公寓认定为哄抬住房租赁价格的主要“罪魁祸首”之前,一封指责中介推高房租的帖子就已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事件缘起陈先生以网名“仙翩”在水木社区发布的一则著名帖子。该帖子称,“自家房子要出租,在天通苑,120平方米三居,心理预期是7500(元/月)很不错了。来了自如和蛋壳两帮人,自如报价提高到9500,蛋壳急了,说,要比自如高300元,最后几轮过后蛋壳给到10800每月。”对此,自如否认收录过天通苑西二区120平米三居室的户型,并表示目前该区域同户型房源普租价格均在万元以上,自如曾按照市场价委托期4年、5年给出9000元左右两种报价,可见自如从未对该区域给出高于市场普租价格的租金。自如认为,长租公寓首先不具备影响操作整个租赁市场价格的能力,其次从企业运营机理出发也不会哄抬租金折损出租率,影响企业及行业的长效发展。“舆论所指出,长租公寓哄抬租金价格的行为,即有悖企业长效发展的规律,也有悖市场运作机制,是任何长租公寓都将抵制和规避的行为。”自如方面称,长租公寓行业目前占整个房屋租赁市场的比例不足5%,是需要长期耕作的低毛利行业,通过规模化和相对稳定较高出租率支持企业长远发展。出租率与出租价格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只有收出房价格合理,甚至要保证相对较低的出租价格的情况下,才能保证相对较高的出租率。蛋壳负责人沈博阳则在18日通过微信朋友圈回应称,“租房关系到民生,不是儿戏,多一些科技驱动,少一些中介套路;多一些透明有序,少一些恶性竞争互相拆台。对于造谣抹黑扰乱市场的行为,蛋壳公寓一定会拿起法律武器。”风暴真相:被不断放大的供需矛盾尽管长租公寓平台自己觉得委屈,但随着胡景辉的炮轰引爆舆论,所有的指责都集中在了自如、蛋壳等身上。“资本急切想从烧钱模式进入到赚钱模式,房租上涨是必然结果”。恒大研究院副院长夏磊认为,长租公寓参与方为了竞争市场份额,疯狂地融资、抢占房源、抢占市场份额,争取房租的定价权。对房租价格的变动,自如CEO熊林给出解释,他认为,从过去十年来看,北上深的走势都是七八月最高峰,无一例外;租金与城市人口净流入、就业率、租房供应的总量、结构、质量最直接相关,以今天中国一线城市的租住供需看,已经完全进入市场化阶段。熊林的解释略为含蓄,链家旗下贝壳研究院提供的报告《北京租金上涨的真相》更为直白,把主要原因归于拆违行动导致房源供应的减少:“近来北京市集中清理与拆除违规公寓、群租房以及隔断房等不符合消防安全的租赁住房,导致市场上低端租赁房源减少,同时对“黑中介”“二房东”的打击导致部分不合规房源下架,挂牌房源总数下滑;此前低端房源的租客不得不转向收费更高的其他产品类型,需求端的增长推动了这部分产品租金上涨。”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北京市拆违面积分别是1818万平方米、3000万平方米、5985万平方米,而2018年前4个月拆违逾已经达到1641万平方米,拆除量是去年同期的3.8倍。从北京最近几年的实际新增住房面积来看,远不及拆除面积。《财经》报道称,2015年至2018年4月近三年多时间,北京12443万平米的拆违面积相当于177个北京像素。北京像素位于朝阳区和通州区交界,是北漂族居住密集小区,住了近3万人,是北京最大的商住楼盘。此外,还有房地产专家分析表示,购房成本的飙升、即将出台房地产税的传闻等因素,也加大了房租上涨压力。相比上述隐性原因,当长租公寓平台在资本加持下以疯狂争抢姿态进入,便成为最后一环可直接量化评估的拉高房租的“野蛮者”。长租公寓先将房源集中签下再进行改造提高房屋品质、后进行租赁的模式,进一步拉高部分出租房价格,极速放大了当下的房源供需矛盾。朝阳区亚运村某我爱我家门店中介告诉腾讯《深网》,传统租赁模式下公司赚的仅仅是中介费和部分服务费,但是长租平台中介从房东抢到房源两三年左右的代理权后包装转手,月租金差价往往达到五百元至上千元左右,预期利润十分可观。从这个角度看,在这轮房租暴涨的舆论风暴中,自如、蛋壳们并非无辜。17日,北京市住建委等部门集中约谈了自如、相寓、蛋壳公寓等主要住房租赁企业负责人,明确提出规范住房租赁企业,不得利用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获取的资金恶性竞争抢占房源;不得以高于市场水平的租金或哄抬租金抢占房源;不得通过提高租金诱导房东提前解除租赁合同方式抢占房源等。但另一方面,如果仅仅靠监管规范上述长租公寓平台,显然已无法解决目前房租整体上涨过快的难题。
一起惠2018-08-20 09:55:07326 次
星巴克推出外卖业务,这将直接影响咖啡外卖市场,特别是它的主要挑战者——瑞幸咖啡。目前,后者还没打算盈利,会继续烧钱。此前,咖啡外卖一直是星巴克没有涉足的业务。恰恰就在星巴克没有进入的空白市场,先有连咖啡代购星巴克崛起,后有瑞幸咖啡直接挑战。特别是7月11日,瑞幸咖啡宣布完成A轮2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10亿美元。星巴克不能再淡定了。星巴克加入咖啡外卖战团,首先被冲击的,就是瑞幸咖啡,这也意味着,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进入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瑞幸咖啡挑战成功半年布局600多家店成大陆第二大咖啡品牌瑞幸咖啡已经成为时尚生活的一部分。小蓝杯、白唇鹿……自今年年初起,演员汤唯、张震携手代言的新锐咖啡品牌——luckincoffee瑞幸咖啡风起云涌般出现在各大商圈写字楼的电梯、茶水间里。随着咖啡快闪店、北京电影节、甜品节等超级话题不断发酵,luckincoffee迅速风靡全国,成为人手一杯的“网蓝咖啡”。这个于去年年末成立的咖啡品牌,短短6个月内就在中国开设了660多家分店。虽然不及星巴克的3000多家门店,但这个新兴品牌已超越了英国的咖世家(CostaCoffee),成为中国门店第二多的咖啡品牌。后者在中国经营10年后,仅有420家门店。自2018年1月起在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进行的试运营,截止到5月8日,luckincoffee累计完成订单约300万份,销售咖啡约500万杯,服务用户130多万人。而瑞幸咖啡多外卖发力,挑战星巴克的举动,从最初的噱头,也陆续变成了现实。星巴克要做外卖,就是瑞幸咖啡挑战成功的最好证明。新型消费者和星巴克死忠粉的对立事实上,从消费者来说,消费群体正在分裂成两部分,即新兴消费者和星巴克的死忠粉。高盛(GoldmanSachs)分析师写道,瑞幸咖啡正在“通过补贴和广告来积极投资于客户获取和做大规模,并将自己定位为一个颠覆者——以更低价格和更大便利提供咖啡体验。它还紧紧聚焦于年轻的办公室职员。”从公司成长周期来说,瑞幸咖啡也到了一个从拼规模到拼运营能力的关口。瑞幸咖啡第一个阶段任务——布局,已经完成。在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时,微信朋友圈里分裂成两派。三分之一支持瑞幸咖啡的认为,外卖便捷,而三分之二支持星巴克的,认为产品、环境,还有习惯等综合因素,都爱着星巴克,口口声声“支持星爸爸”。我问过一个星巴克死忠粉,为何如此偏爱?他说,在他的意识里,咖啡=星巴克,约人小聚,下午茶什么,全都是选择星巴克,“习惯了!”第二阶段陷入持久战没有盈利时间表还要继续烧钱?瑞幸咖啡A轮融资,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此次融资来自于四家知名机构,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之一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在完成A轮2亿美元融资后,瑞幸咖啡不缺钱,但是不能再烧钱。如何赢得消费者的认同,需要耐心。最关键的,是瑞幸咖啡自身的发展,决定了需要这种耐心。理由有三点:瑞幸咖啡的规模已经达到660家。这个规模已经达到了公司组织结构和组织力匹配度的极点。这个规模,决定企业成长的力量不是钱,而是管理能力。虽然咖啡行业在品类上有独特性,但是人性的复杂度却是一样的,而且管理半径的衰减也是一样的。瑞幸咖啡在补贴之后,如何保持消费者持续的复购率,是核心问题。否则,无法盈利的话,规模再大,也是一盘散沙。更要命的是,如果单点不盈利,如何做到整体盈利?挑战星巴克,急不得。星巴克不是一个腐朽、老化的品牌,仍然在巅峰状态。因此,要打败星巴克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瑞幸咖啡的市场价值是确立自己的江湖地位。综合上面的三点,对瑞幸咖啡来说,第一阶段是规模,要快;第二阶段是稳健,要慢。但是,从瑞幸咖啡创始人的言语中,仍然试图延续高举高打的快节奏。据称,瑞幸咖啡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科技创新和业务拓展。而瑞幸咖啡创始人兼CEO钱治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没有设定盈利的时间表,也做好了长期亏损的准备。这样看来,首杯免费、买二赠一、买五赠五等促销烧钱模式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不盈利的危险:补贴不完全适合餐饮业对消费者来说,烧钱是一个大好事。但对于瑞幸咖啡来说,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危险的信息。660家店的规模,还不考虑盈利,规模越大越危险,原因有以下四点。首先,不赢利,意味着终端运营能力不行。因为最终和星巴克PK的持续战斗力不是来自资本,而是终端的运营能力。其次,打车补贴那一套并"不完全"适合餐饮业。打车软件的竞争,属于轻资产。车和人,都不是打车软件公司的,只是外挂;但是瑞幸咖啡在扩展城市时,不仅要重金开店,还要投入大批人力。这意味着,当门店越多,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就越大;运营效率可能会越低,管理成本就越高。第三,瑞幸咖啡和星巴克,两者实力太悬殊。星巴克对市场多年的教育,不可能被瑞幸咖啡一夜洗脑。第一张图,单看近一个月的活跃度,瑞幸咖啡还是可以的;第二张图,一对比,瑞幸直接被秒杀了。星巴克在中国被视为高端市场品牌,目前在中国咖啡连锁店市场占据80%的份额,高于2012年的60%,并正以每年500家的速度开设门店。其强有力的品牌运作意味着房地产开发商青睐它,愿意把最好的位置留给它。而瑞幸咖啡目前才660家店。第四点,瑞幸咖啡要通过提升复购率,提升盈利能力,为持久战创造耐力。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星巴克自身没有战略上的失误,仍然具有强大的运营系统,并且每年仍然以新开500家店的速度增长。在整个市场的占有率,也从60%增长到80%。星巴克光环仍然耀眼。进入中国二十多年,星巴克培养了一批死忠粉。星巴克的竞争维度已经是企业文化竞争,代表一种生活方式。在道哥“段位竞争”的分析工具中,星巴克处在最顶端。从星巴克的死忠粉批评瑞幸咖啡的评论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一种共性,就是把星巴克认为是调性。猜想一下瑞幸咖啡的战略会怎样改变对现在的瑞幸咖啡来说,最好的竞争策略不是在全国拼规模,而是在局部市场打歼灭战。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在这方面,瑞幸咖啡应当向巴奴毛肚火锅学习。巴奴挑战海底捞时,分别在无锡和郑州两个市场,采用蜂巢式布局,打出了品牌的势能。同样,瑞幸咖啡也需要在局部市场打出品牌势能,然后把光环带到其它区域。同时,瑞幸咖啡如果不能提升盈利能力,烧钱的方式不会做到持续发展,结局很可能是,牺牲自我,受益他人。就在最近,我听说,瑞幸咖啡一挑战星巴克,结果让“连咖啡”实现了盈利,还把“连咖啡”的市场估值又做大了。那么,瑞幸咖啡第二阶段应该如何打持久战?第二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有两个:对内是提升经营能力而不是继续扩大规模;对外是建立消费者口碑和行业口碑,用价值主张来攻打星巴克,而不是用产品PK。
一起惠2018-08-13 09:45:29274 次
在过去的中国互联网历史中,老大和老二胜出后,老三往往处境堪忧。而在共享单车领域,哈罗正在打破这个魔咒。在哈罗单车的上海办公室内,会议室名称都以特斯拉、法拉利等汽车品牌命名,这多少可以窥见创始人对出行领域的热爱。1988年出生的杨磊已经有过三次创业经历,2016年9月1日,他和团队决定放弃“车钥匙”项目,转做共享单车。彼时,摩拜和ofo已相继完成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而杨磊和他的哈罗单车更像是资本的“弃儿”。杨磊找到GGV管理合伙人符绩勋表明来意,符绩勋的内心仍有很多疑问。他把问题丢给杨磊:“ofo和摩拜已经融了一大笔钱,具备先发优势,你凭什么超越或代替他们?”杨磊用一年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2017年10月,哈罗和阿里系的永安行合并。2017年12月,蚂蚁金服成为哈罗D轮领投方。2018年6月1日,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对哈罗单车增资18.93亿人民币。本轮融资结束后,哈罗估值达23亿美元。在湖畔大学5月底的课堂上,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称“哈罗单车在一年半内逆袭摩拜和ofo,日订单总量超过前两者之总和”。自开始起创业起,杨磊就很羡慕摩拜和ofo,它们手握所有资源、拿着高于哈罗数十倍的融资。“我们很羡慕,如果对手能随便省一点给我们,就够花我们一两年了。因此,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哪一天超越他们。”某种程度上,哈罗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反击战。至于哈罗到底做对了什么,杨磊向创业家&i黑马总结,其成功反超的关键在于:效率、团队、中小城市。1逆袭之路2016年上半年,符绩勋和ofo、摩拜都曾有过沟通,当时双方正处于B轮融资阶段,但他最终谁也没投。回顾当时的决策,符绩勋表示,二者的产品和运营方式相对简单粗放,不利于经济模型的测算,譬如单车保有量、利用率等。此外,“先跑马圈地后升级换代”的逻辑在符绩勋看来也行不通,因为产品功能要和运营相匹配。而融资碰壁后的杨磊,在一两个城市做了试点,总结完产品和发展策略,并和竞争对手做了对比后,杨磊再一次找到符绩勋。这一次的见面让符绩勋感到心动。调研后,符绩勋决定“赌一把”。整个2017年上半年,ofo和摩拜陆续融资,估值不断攀升。而哈罗的融资却异常艰难。“见了一两百个投资人,没有一个投的。我们都快撑不下去了,每个月看着账面发工资。我们找投资人说融1500万美金,投资人都会笑话我。他说对手拿着几亿美金,你给我说你要1500万美金,1500万美金你能干什么?”杨磊对创业家&i黑马回忆道。在撑不下去的时候,杨磊再次找到GGV和天使投资方磐谷创投和成为资本,拿到救命钱。杨磊认为,摩拜和ofo早期拿了过多的融资,使得资本对他们的容忍度很高,允许他们犯各种错误、各种效率低下。一旦资本跟不上,他们再想回头修正也来不及了。因为牌面较差,哈罗一直处于“饥饿”的状态,能省则省。据了解,2017年整年哈罗在获取用户上只花了150万元,而这只相当于竞争对手一次活动开销。为了争夺用户,在2017年上半年ofo和摩拜开始了补贴大战和恶性竞争。这直接导致了两家现金流恶化,盈利难期,让原本为其站台呐喊的投资人逐渐呼吁只有合并才能盈利。相较而言,哈罗从未大力补贴。杨磊表示哈罗收费比较便宜,5块钱、2块钱的月卡已经足够支持哈罗盈亏平衡了。“ofo和摩拜因为过度关注竞争和对手的节奏等,才导致了今天的状况。我们更关注自己定几块钱、定价的道理是什么。”据公开信息显示,多家共享单车停止运营导致约15亿元用户押金无法正常返回,波及六七百万人。ofo和摩拜挪用押金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而经过多轮密集融资,2018年3月份,哈罗宣布在全国施行免押金骑行。2018年5月,免押两个月后,哈罗宣布注册用户增长了70%(近7千万),日骑行订单量翻倍。与此同时,资源再度向头部聚集。6月1日,哈罗宣布获得蚂蚁金服、成为资本、苏民投等20亿元新一轮融资。杨磊说,要干掉对手,首先得它们自己犯错。2“事事都要做对”符绩勋认为,在出行领域,滴滴是通过APP连接乘客与司机,管的是人。共享单车的项目管的则是车,对产品和技术要求较高:如何让车不被乱扔、如何有效提高车的使用率、管控它的行驶位置等。因此,如何管理车对共享单车企业来说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哈罗副总裁查淞城看来,这件事本身并不难。“只是把车修好,调度到有人骑的地方去,就是这么简单的工作。给我1000辆车,我肯定运营的妥妥的。它的难度在于车太多,700万辆车散落在200多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加上隔着好几层管理团队,从大区到省区再到城市,这件事就变得非常复杂。”分析之后,查淞城发现共享单车运营最重要的思路就是将庞大的工作进行拆解,进行精细化运营。“我们将运营模式落地到一个城市,又将一个城市拆解为几百个网格,打造出网格内的运营模型,这样就降低了运营的颗粒度。运营模型的标准化流程由运营端App来控制,再将其复制到整个城市、复制到全国。”网格化运营也具备一定的条件限制。在查淞城看来,同行的数据最多能表述一个城市的翻盘率、故障率、行驶率等,哈罗则把数据精细化到一个网格。要做成这件事情,靠的是产品、技术和数据。在业务初期,哈罗建立了“哈勃系统”和“BOS系统”,这让哈罗的运营效率更高。哈罗单车COO韩美表示,“我们一辆车运营成本是三毛钱,同行要1块。这也就意味着我拿1亿美金,抵得上同行的5亿美金。”杨磊认为,同行去一个工厂挑车、装上锁只能算作自行车,不叫共享单车。“共享单车是什么?你要根据自己对行业的理解去定义。目前我们就有200多人在做车辆研发和嵌入式开发。只要关于单车,我们一定是好评最多的一家的公司,这些东西是用户给的。”在发展策略上,哈罗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选择从二三线城市切入而不是北上广。这个为哈罗日后反超打下关键基础的战略,其实来源于当时的资金紧张。“想在一个城市做深,就需要投足够多的车。在上海摩拜投了100万辆、ofo投了200万辆,这需要很多钱,一个城市就抵哈罗去年一年的开销。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只能找一个尽可能小的市场,小到让我们可以守得住,可以拼尽全力在市场上打成第一。”杨磊分析称。尽管哈罗避开了一线城市白热化的竞争,但哈罗也没占到先发优势的便宜,因为ofo和摩拜也在穷追猛打。“前期我们进的城市,摩拜和小黄几乎都在,具备先发优势的还是它们。我们最终能在绝大部分城市里胜出,还是车好骑、用户体验、运营服务做的相对好一些。”查理说。哈罗进驻成都、天津后,这些城市的数据让杨磊感到惊讶。“我可以很明确的说,越大的城市市场越肥沃,这是不会错的。我们一定会去最好的市场,但因为后期有很多限制,需要我们花一定时间进攻。”接下来,哈罗和ofo、摩拜在一线城市少不了短兵相接。考虑政府政策,目前在北京哈罗以新车换永安行老旧单车进入。蚂蚁金服企业发展部总经理朱超认为,哈罗“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目前一线城市的单车供过于求,而二三线以下城市则供不应求。“随着城市的扩大,对哈罗的全国服务能力的要求很高,尤其是运营效率的提升。如果团队管理能力不够,将很难承受全国几百个城市的管理难度。”在团队方面,目前哈罗团队控制在3000人左右,同行早已是哈罗员工的几倍之多。2018年5月,摩拜、ofo相继爆出裁员新闻,而杨磊似乎对此早有预判,“我们非常不敢招人,每招一个新人都令我们压力更大,因为人员增长往往意味着效率递减。”成为资本合伙人沙烨告诉创业家&i黑马,早期市场对ofo和摩拜的资本优势过于看重,导致哈罗这样的好团队被严重低估。另外,单车市场是个精细化运营市场,能把大量中小城市市场做好的难度远大于做好几个大城市市场。能做好“农村”的,进攻城市容易。反之则难。3与巨头共舞的终局蚂蚁金服投资哈罗后,马化腾在朋友圈评论表示被当作支付的推广工具了,可怜其余小股东被锁死。共享单车发展至此,业内声音表示共享单车已经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因为需要流量入口,共享单车企业最终不得不站队巨头,或将都落得“摩拜式”的结局。统计显示,国内共有77家共享单车企业。2017年6月,悟空单车拉开共享单车行业倒闭潮的序幕,此后町町单车、3Vbike、小鸣单车等相继出局。大潮褪去,留下的玩家屈指可数。杨磊认为,共享单车这个生意是否能独立生存的核心原因在于有没有用户去用,有用户去用,最终一定能走出一条好的路来,没有用户去用,那将是一个很难走通的行业。事实上,哈罗的野心不限于成为一家共享单车企业,而是成为一家用技术推动交通出行进化的公司。去年,哈罗开始逐步实施“3510”战略:哈罗助力车计划解决5公里左右的骑行,10公里以上的则联合威马等合作伙伴尝试新能源汽车业务。“最早我也不敢说ofo和摩拜最后会怎样,只知道共享单车的需求肯定存在,但经济模型还是有待考验。投资哈罗,如果做得好会继续得到资本的支持,继续拓展单车市场;如果差一点,只要抢占几十个城市,未来也可能会成为并购对象。但当哈罗考虑做助力车的时候,我的想法就发生了一些改变。它能够打造一个出行方式,可以将1-3公里拉到3-10公里甚至更多,当它具备拉开距离的能力后,哈罗的市场价值和想象空间就发生了一些变化。”符绩勋告诉创业家&i黑马。因此,未来哈罗的对手不再是摩拜、ofo,而是和美团切磋。在杨磊心中,“把长远的东西想清楚了,远比今天在做的事情重要,即使那些东西两三年后才能出现。”对于哈罗的未来,一位接近阿里的投资人告诉创业家&i黑马,不管是拿阿里还是腾讯的钱,战略投资的利弊已经相当明显,所谓的体系内资源是需要企业博取。“巨头的战略资源不是一盘菜,上桌就能随意吃。”他说。“摩拜、ofo创立了这个模式,但最终没有把这个生意持续健康地做下去,现在这个重担落在我们身上了。”杨磊说。以下为杨磊、韩美、符绩勋口述,经创业家&i黑马编辑:杨磊:我习惯了“打差牌”从我们开始做的时候,摩拜、ofo确实很猛——规模、资金实力、影响力是我们的10倍、20倍。老实说,我们从一开始创业就很羡慕他们。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哪一天超越他们,这个行业应该怎么发展。在他们眼里肯定看不上哈罗,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做任何事情,自强是唯一的道理。过多的谈论竞争对手,我觉得对公司没什么实质性帮助。摩拜和ofo正是因为过度关注竞争、和对手的节奏等,才有了今天的情况。今天的互联网竞争不是做对一件事就可以胜出的,尤其在共享单车领域。你要事事都做对——从产品研发、公司节奏、运营和成本控制,到团队、融资,每一点都得做对,错一个环节必输无疑。我想不用一些关键词来说明我们某一方面很强,但今天哈罗单车是行业评价最好的,这些东西是用户给我们的。我不知道摩拜、ofo怎么理解自己的公司,我们的定位是一家硬件公司。我们非常重视硬件研发环节,共享单车核心体验在于用户的骑行,因此车子做得怎么样成为了一个重要因素。在单车业务上,我们投入非常多。做车辆研发、嵌入式开发就有200多人,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有同行是外包了一个研发团队去做这些东西,我认为那叫自行车,不叫共享单车。共享单车是什么?你要用自己的理解去定义。未来我们车子会用的更久、更好骑,这些都体现企业的运维能力和最初的设计能力上。现在我们的优势还不够明显,再过两年优势会更加明显。产品做的好说明了团队对这个行业的思考。此外,我们的节奏一直都控制的很好,包括市场策略、融资、打法的节奏。对手疯狂的时候很疯狂,但停摆也特别快。这些都是创业过程中的“昏招”。我常在内部开会时讲,我们没有多牛逼能把对手打败,唯一做对的事情就是做好自己。如果对手失败,首先得是它自己犯错。我们没有从一线城市做主要还是没有钱,想在一个城市做深,就需要投放足够多的车。在上海摩拜投了100万辆、ofo投了200万辆,这需要很多钱,一个城市就抵哈罗2017年全年的开销。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只能找一个尽可能小的市场,小到让我们可以守得住,可以拼尽全力成为市场第一。我可以很明确地说,越大的城市市场肯定越肥沃,这不会错。我们进成都、天津,这些城市让我们太惊讶了,比我做很多城市都好用,我们一定要到最好的市场里去,因为后期有很多限制,我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进攻。现在在北京,我们通过把永安行的老旧单车换成了新车尝试进入。很多企业最后没有做起来是因为大都抱有投机行为,这和我们对出行的热爱没法比。我们对出行领域的坚持、希望未来能成为一家用技术推动交通出行进化的一家公司,这是我们放在内心和骨子里的认可。我们遇到困难不会很容易就放弃,去年我们比很多同行要困难的多。每个月发工资都发愁,但我们坚持过来了。2017年10月份之前,我们在钱上都很犯难。因为没有钱,只能特别节约。2017年在整个获取用户上只花了150万元,对手烧了很多亿。如果对手随便省一点点给我们,就够我们花一两年了。我们早期核心人员基本都是搞技术出身的,我们更相信可以正儿八经可以用数字去衡量的效率,不太相信营销。我觉得同行会有今天的境遇,核心来自于他们早期拿了太多钱,资本对他们容忍度很高,允许他们犯各种错误、各种效率低下。一旦资本风向不对,他们想回头修正错误也来不及了。我在内部开会讲过一句话,我说摩拜、ofo创立了这个模式,但最终没有把这个生意持续健康地做下去,这个重担落在我们身上了。有投资人问我你怎么看待共享单车这个生意,我觉得国家政策、用户会做出选择。共享单车一天的订单量比地铁订单量还要多。而且我们不是免费的,而且不需要政府投资。这个生意是否能独立生存的核心原因在于有没有用户去用,有足够多的用户去用,你最终一定能走出一条好的路来,没有用户去用,那这是一个很难去走的行业。一个行业有波动周期是正常现象,它不可能永远在风口,那样也不是什么好事。如果共享单车行业还很热,今天我们的压力会更大,一定太多人关注,所有问题都会被10倍的放大。目前的行业状况给我们留了足够多的时间踏实的做事情。哈罗走到现在最终都要归结到团队。我们没有一个高管离职,也从来空降过高管。起初我们也想过招一些牛人,但他们看不上我们。后来我们也想清楚了,你们玩你们的,我们玩我们自己的。我们从融资开始就定了比较长期的计划,没钱的时候也是如此。我觉得把长远的东西想清楚了,远比眼前的事情重要。你想清楚目标后就可以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在组织、在业务等多层面上保证你的思考、想法能落地,得到更好的执行,尽管这些想法也许在两三年后才能出现。现在我们融到了很多钱,这让我觉得更踏实。但我们仍有危机感,从来没有觉得好过过。这份危机感来自于我们有好几年的计划和目标,如何实现它、团队大了管理负担怎么解决?很多企业都逐渐没落的原因是什么?等等。要想清楚很多东西。我习惯了“打差牌”,这样可以“保持饥饿”。一旦你成为行业老大了,缺乏竞争,自己也会变得有问题。我们希望整个团队能保持一定的饥饿感和危机感,这样才能发挥的更好。韩美:共享单车到了考验内功的时刻在决定加入团队之前,杨磊和我保持了长达1年的沟通。他对人对事都非常坚持,愿意Allin。他这一个特质就足以打败99.9%的人,是天生的创业者。很多人都是跟风做共享单车,但杨磊把这个行业看的很清楚:商业本质是什么、未来怎么发展。在哈罗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向后,关键在于执行。当时我们10个人的小团队,两三个月内开了8个城市,速度非常快。只有团队的执行力效率足够高,才能确保战略正确执行。我们融钱不容易,把每一辆车看的像宝贝一样,如果没干成,真的就会死掉。“枪支弹药”非常珍贵,我们一定要保证产出最高。在选城上,我们有几十个维度,如市场条件好、人数够多、政策条件要好、城市适合骑行等。第一批我们选择进入宁波、厦门、福州、杭州等8个城市。一开始的产品不可能完美,需要在实践中去摸索,逐步升级硬件、软件以及整个运营体系。具体来说,如怎么让车不流入农村、如何提高使用率、运维调度怎么做……在业务初期,我们建立了“哈勃系统”、“BOS系统”,通过智能化技术和工具提升运营效能。在线下,我们实行的是网格化和工程化管理,这样可以锁定到每一个岗位。我们将一个城市划分为多个网格运营,每个网格内的车辆维护情况、运营情况,云端的数据可以实时统计出来。人对了,事就对了。哈罗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1年多时间我们进入了200多个城市,这需要不断输出价值观一致和专业度高的人才。组织内部奖惩非常清楚,能者上、庸者让,江湖地位都是靠自己打下来的。我们也外聘一些“味道”匹配的人进来,如现在的CFO。他愿意来哈罗,也就愿意接受挑战。在薪资上我们可以给够,但做事还是要按照我们的规矩来,需要不断证明自己。这也是对人才的一种保护,如果一开始就身居高位、给他的时间很短、大家的期望值很高,着陆就会有问题。共享单车是个重资产投入的行业,需要精打细算。我们可以用技术还原每一个岗位的效率,每一分钱要花的明明白白,知道花在哪里去了。很多同行缺乏科研能力,连账都算不清楚。在战斗中,我们积累的宝贵经验带来了很多好处:第一、运营成本比对手低,效率更高。譬如我们一辆车运营成本3毛钱,对手需要1块多。这意味着我拿1亿美金,抵他们5亿美金,资金效率更高。第二,收益比对手高。我要考虑到即使没有投资人的钱,也能活下去。融资会让我们的成长速度更快,但不会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一定不是投资人和资本带来的,而是对生意本质的理解,一些不可被钱取代的东西。哈罗作为一个后发企业,在如此惨烈的竞争中能活下来,不是因为我们优秀,而是同行犯错太多。很多同行掉队不是我们出手打的,是因为他们没有关注内功和团队状况。企业如果被资本的风吹起来,如果是猪最后就会掉下去。谁在裸泳,潮水退去,就会看的清楚。我们即使在艰难的时候,其实也不把同行放眼里,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队伍肯定会有问题,只要我们熬得住、坚持做自己。我们发现一些同行同岗不同酬、拿钱不干活的人大有人在。我们一个人能干的活,他们十个人才能干出来。现在我们也面临很多挑战:第一、对手在不断升级;第二、团队在快速扩张中,如何保持原有的价值观不被稀释;第三、如何保持良好的氛围。共享单车的局势现在基本稳定了,现在到了考验内功的时候。未来是否会有合并讲不清楚,这是资本的事。但我相信优秀的团队一定是主角,并来并去,这个生意总得有人干,投资人一定要挑最好的团队。做企业永远要坚持用户价值第一,这也是哈罗要造好车、造智能车的原因。当公司利益和客户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定要坚持选择客户利益,这样才能走的长远。符绩勋:共享单车的想象空间正在发生变化2016年下半年杨磊找到我,表达了自己想做共享单车的想法。当时,ofo和摩拜起势很快,已经融资不少。面对杨磊我有很多疑问,作为后来者,如果没有优势很难超越它们。那次见面后,杨磊在两个城市做了试点,尝试一些市场投放。因为摩拜和ofo开始主要发力一二线城市,所以某些地域还有空间。调研之后,杨磊又找到我分享他的测试心得,在产品和运营上同竞品做了一些比较,也阐述了接下来的发展策略。他们在测试中的很多想法和心得,以及测试过程中的一些创新,是我在之前的共享单车项目中没有听过的,比其它家更超前。在产品跟运营上,其它家还是有点简单粗放,譬如说对于经济模型的测算,单车折旧年限的考虑,都比较乐观。与它们不同,哈罗一开始就把单车的运营考虑得很清楚,包括如何定位、如果运用电子围栏更好的管理车辆等。这就是产品的技术所在。打车这个市场中,滴滴、快的是通过APP掌握人与人的连接,而单车项目管理的是一辆车,这对产品和技术的要求更高。怎么能让单车不被乱扔进垃圾桶里,怎么能有效管理车的使用和骑行位置,等等,都是创业团队要考虑的事情。另外,单车这个市场跟汽车不一样,单车的半径很短,只有1-3公里,也就意味着即便当时ofo和摩拜拿了不少钱,还有很多城市是未覆盖的。所以,哈罗如果能够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先把二三线中小城市做起来,其实大家的位置差不多,也是一个对等的竞争。在那个时间点上,如果没有更多的钱,公司可能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我和GGV几位合伙人商量之后,决定再给杨磊一笔钱让他往前跑,同时也帮他引荐一些行业内的优秀人才共事。而单车市场的天花板有多高,坦白讲,在2017年上半年的时候,我内心其实也还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后来,当哈罗开始研究并考虑做助力单车的时候,我的想法就有了些改变。改变在于,这个平台所打造的出行方式,不再是短距离单车这样一个简单的市场。它把原来1-3公里的距离延长到3-10公里或者更多。也就是说,它的市场价值和想象空间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果能同时覆盖单车、助力车甚至共享汽车,那么这是另外一个出行路口,也可能去抢占滴滴、神州、一嗨租车等公司的市场份额。至于最后哈罗能否脱颖而出,这取决于公司还有团队本身的能力。杨磊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连续创业者,他有一种很强的韧性。比如最初他找到我时,我觉得切入单车有点不靠谱,脑子里有各种疑问,但我和他说去试吧,他就真的能够去试、去学,找出问题的根本,然后说服我他为什么能成。后期,蚂蚁金服投资了哈罗,不断加大对哈罗的支持,这也体现出了哈罗在产品和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升。巨头的战略资源也能很好的帮助被投企业。但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战略投资可能是把双刃剑,前提是企业自身过硬,不要对所谓的战略投资太依赖,不管是资源上的依赖还是资本上的依赖,不然都会影响你的价值。企业真正的价值来源于自身的独立性,这是强大的前提,不然,将可能被绑架。在我看来,哈罗正在走向一个越来越独立的过程。
一起惠2018-07-04 09:28:43341 次
一、买贵补总则国美的商品价格随市场价格的波动每日都会有涨价、降价或者优惠等变化。当您提交订单后,所购商品可能会发生降价的情况,国美出于消费者利益考虑,特针对国美自营商品推出买贵补服务。二、买贵补申请商品类型哪种情况可以申请买贵补?教您如何申请买贵补?差价什么时候返还,怎么返还?大家电类:冰箱、洗衣机、彩电、空调、抽油烟机、灶具、热水器、消毒柜、洗碗机等;小家电类:厨卫小电等商品未签收可直接申请买贵补1.网上申请:我的国美申请买贵补(暂未开通);2.客服申请:联系在线客服或直接拨打国美热线:400-811-33333.邮箱申请:service1@gome.com.cn邮箱(邮件标题请注明“配送单号+买贵补”)订单妥投后48小时之内,差价以红券形式返还到您的会员账户中。商品已签收在订单状态显示“妥投”30天之内均可申请买贵补,超过30天无法受理。申请成功后48小时之内,差价以红券形式返还到您的会员账户中。其他品类:手机、数码、电脑、办公配件等商品未签收可直接申请买贵补订单妥投后48小时之内,差价以红券形式返还到您的会员账户中。商品已签收在订单状态显示“妥投”7天之内均可申请买贵补,超过7天无法受理。申请成功后48小时之内,差价以红券形式返还到您的会员账户中。注意事项:1、每件商品只享受一次买贵补,如同一商品产生多次降价,以第1次申请买贵补金额为准;2、订单妥投时间以单件商品订单履历中物流妥投时间为准;3、如果订单发生拒收行为,差额申请将作废;4、订单内商品发生退货时,将冻结已发放的差额优惠券;如差额优惠券已使用,将在退货商品退款中扣除同等金额;注:点击查看红券使用说明三、特殊说明:1、抢购、团购、满返、搭配购、赠品、预售商品、会员价、黄金商品和价格异常商品等不参加买贵补;2、海外购商品、国美超市商品、第三方商家商品、企业用户、行业用户、邮政惠民优选服务、阳光公采云商城订单不参加买贵补;3、区域价商品,需要与原订单区域一致方可申请买贵补,无货商品不在买贵补范围内(申请买贵补时,此商品页面选择订单中地区显示有货方可申请);4、不同端口买贵补不同步(如:手机客户端商品与网站商品不能进行价格比较,做为申请买贵补的依据);5、其他网页有特殊说明的商品不支持买贵补;6、买贵补的商品以实际支付金额为准;7、同一销售渠道”指商品的销售渠道和比价的销售渠道一致;国美实体店与线上平台等为独立销售渠道。
一起惠2018-06-28 09:05:37353 次
这是一个创新创变的最好时代。当然,这也是一个轰轰烈烈的“先烈时代”。在移动互联网的新世界里,整个商业逻辑和市场逻辑都走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时代。创新创变是必然的,而“变则通”是企业的基本法则。近五年以来,各种成功都是基于创新创变。而成功概率最高,“造富”最热的都离不开移动互联网。诸如小米,京东,天猫等,近几年快速崛起的明星企业。又诸如“共享”下的“小黄车”等,基于商业模式创新创变而成功的企业。再如“平台”思维的携程等,基于移动端的服务与资源整合。能看到的成功都是“奇迹式的大成功”,都是“草根式”的的成功。这种现象,让大众对成功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也让“逆袭”成为一种信仰。冷静下来,很多与移动互联网结合的创新创变也是“批量性”的倒下,也是“行业性”的坍台。诸如生鲜电商,鲜果连锁。而“免费式的烧钱”行动无一例外的都和“地狱和天堂只差一步之遥”。这种“奇迹式的大成功”的背后,有另一种现象那就是“毁灭式的批量失败”,究竟背后有什么玄机?笔者专项研究表明:当前,有一种失败叫逻辑成功。这些曾经“逻辑很成功”的公司,你还记得吗这里仅以快消品B2B行业来分析,因为90%以上都倒闭了,最具代表性。先来看看这些逻辑很成功,结果很失败公司名录:再来分析一个众所周知的典型案例:案例1:店商互联成立于2014年,历经五轮融资近13亿元,已经是非常巨额的数字了。其业务曾经覆盖40个城市,超过42万家终端店铺,旗下无忧蚂蚁在全国加盟的配送站有2000多家。然而,店商互联一直没有找到可以持续的赢利能力和盈利点。最终在2018年资金链断裂,高管失联,人去楼空,只留下供应商和员工望洋兴叹。案例2:雅堂小超公开资料显示,起家于四川的雅堂小超一年之内在全国25个省市的加盟店突破了50000家,在14个省市拥有15个仓库,截至2017年12月29日累计交易额突破了160亿。并计划在2018年开设5000家直营便利店。为了抢夺终端,雅堂小超提供的商品价格普遍低于市场价的5-10%,并且每家加盟店补贴2-12万元,累计补贴超过5亿元,不少终端店直接“投怀送抱”。这种烧钱的行为,直接导致资金链断裂,投资人和供应商堵门无果。案例3:星利源(快消王)星利源曾经在全国排名第八,深圳排名第二。在2108年4月突然“断电”,停止运营,客服还建议去别家平台进货。星利源在2016年月交易额就突破了8000万元,用户数量达到40000家的进货宝,其APP已经下架所有商品。观峰咨询和国际咨询公司凯度有着如出一辙的研究数据:中国有小卖部月700万家,每年总计营业额约10万亿,占中国快消品零售额的40%,这是招徕快消品B2B平台商的根本原因。但是,尽管快消品B2B平台都找到了无可挑剔的“成功逻辑”,但最终的结果是“败的一塌糊涂”。提高效率和精细化,有错吗?毋庸置疑,商业的本质是效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商业的效率低,粗放运营到了必须改良和进化的地步。于是,基于提高效率和精细化运营的新商业逻辑出现。以快消品行业的商业市场为例。尤其是食品,酒水等快消品商业市场,仍然处在传统的“大批发”和“大流通”的“个体经营”阶段。这种“个体经营”受规模,运营体系的影响,其仓储,物流体系处在散乱状态,这种散乱的分散状态必然存在效率低,运营粗放的弊病。移动互联网到来,基于“平台和共享”的商业逻辑出现,仅食品,酒水等快消品就有十万亿的商业市场规模,如果能够通过“平台和共享”商业逻辑,实施“统仓通配”的集成化模式,把快消品“个体经营”的散乱粗放做以整合,理论上讲,仅仓储和物流费用就可以节约4-6%。试想,十万亿的商业市场,仅仅通过“统仓通配”的商业模式,就可以节省4-6%,这就是4000-6000亿的商业机会。于是,就有一大批以此为商业逻辑的创新创变的“草根们”,开始幻想自己能够创造一个集约化经营的商业逻辑,而且仅仅是食品,酒水的快消品就会有4000-6000亿的市场,如果拓展到整个商业市场领域呢?随随便便的成功就是万亿的商机。按照网络时髦的话说:这么一算,吓死本宝宝了。于是乎,基于提高商业市场效率和集约化程度的创业公司雨后春笋版的成立。这类公司,以传统批发商为“革命”的对象,开始于传统批发商谈“统仓通配”战略,描绘“平台+共享”的商业逻辑,宣传只有加盟这种商业航母才能不被颠覆的思想。有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成立于2015年,惨败于2016年。他们和传统经销商谈“统仓通配”,托管传统批发商的仓储和物流配送职能,承诺给传统批发商在仓储和物流配送方面节省4-6%的费用。并成立移动端的APP,实施线上下单,线下配送。一时间搞得风生水起,有模有样。当时,笔者就下了一结论,传统经销商很难进入这种平台。原因有三:一是仓储和物流配送是经销商的核心职能,也是连接市场的主要端口。把这个职能交给第三方,肯定担心丢失阵地;二是批发商的物流不是简单的送货,而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是客情关系维护和市场信息收集。丢掉物流配送职能就相当于和渠道商失去了联系,也相当于丢掉了收集市场信息的窗口;三是仓储和物流是批发商的核心商业机密和经营的“抓手”,明明知道“省钱还能省心”,也不可能交给第三方的深层次原因是担心被“架空”。笔者当时也给这家代表性公司的负责人讲了这些道理,但是这家公司负责人坚定的认为:从商业逻辑的角度看,非常成功,没有丝毫的毛病。而且坚定地认为,成功只是时间问题。盲从用户“痛点”,逻辑失误成必然为什么逻辑成功,运作失败了呢?笔者认为:逻辑成功,不代表一定能成功,也许意味着一定失败。从上述案例看,商业逻辑非常成功,而且符合社会和商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逻辑上分析数千亿,过万亿的机会也找不出毛病。笔者这里讲一个冷笑话,来解释下失败的根本原因。一对年轻人异地恋,男女双方内天各写一封信给对方,以表达思念之情。最后的结果是:邮递员和女方结了婚。这就是传统批发商明明知道提高效率和集成化运营,不仅可以省钱,还可以省心。也不愿意加盟的核心原因。在“统仓通配”的“平台+共享”的商业逻辑下,批发商担心自己的女朋友和邮递员结婚,这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有些痛点只是说明:痛,还可以快乐。现在基于解决“痛点”商业逻辑思维是主流思维。很多创新创变的群体,以为找到了“痛点”就是找到了成功的“支点”。其实,有些“痛点”里也蕴藏着“快乐”,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基于解决痛点的“救世主”思维,也会把创业带上“断头台”。能不能识别需要解决,或者用户急切要解决的“痛点”才是创新创变成功的核心要素。比如,在酒类商业市场,也有提出“9分钟送到”的服务标准。后来也销声匿迹。顾客真的需要“9分钟送到”吗?从点菜到上菜,9分钟能上来吗?过度服务除了增加自身成本之外,还会给顾客带来“不舒服”。高铁的“你无需求,我无打扰”的服务理念,被乘客交口称赞。麦当劳可以不点餐坐半天的无打扰服务,以及自取餐食的“没有服务”,也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并称赞。有些“痛点”只是为了说明:存在即合理。从“痛点”的角度看,创新创变者需要理性对待“痛点”,识别具有商机的“痛点”。有些“痛点”是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或者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从商业逻辑上看,蕴含巨大商机,但是从操作上看,无法落地。这种痛点就是存在即合理。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整体进化式解决仍以“平台+共享”的“统仓通配”为例说明。商业的本质是效率,从效率的角度解决传统批发商的“痛点”,需要商业市场整体进化,而且竞争是进化内生动力。目前,商业市场,尤其是传统批发商,还没有走到4-6%决定生死的阶段。所以,尽管可以节省4-6%的费用,相比可能面临与“邮递员结婚”的风险,失去市场“抓手”的可能。他们宁肯少赚4-6%。从集成化的精细运营看,中国的商业市场差别比较大,商业市场发展和进化的层次比较多,且复杂。对于发达城市来讲,“统仓通配”的集成化运营时机基本成熟,而相对内地的县级市场而言,仓储和物流费用并没有制约批发商的发展。甚至绝大多数批发商已经自己购置了仓储,而资产增值又让批发商认为,仓储成本是可以忽略的。笔者认为,经销商的核心职能是产品的推广能力和渠道维护能力。仓储和物流是这两种能力的工具,单纯的从成本的角度理解批发商的仓储和物流是错误的。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说“平台+共享”的“统仓通配”集成化商业模式没有未来。只是说,需要时间,需要时间推动商业市场的进化,以整体进化推动行业发展。所以,不加辨识就认为逻辑成功就一定能成功的创客们,一定会成为“悬在半空”的先烈。再次提醒:有一种失败叫逻辑成功。从那些“逻辑很成功”的失败案例中,你有怎样的启发?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一起惠2018-06-28 08:57:48350 次
共享出行的风口已经过去了吗?从共享单车、电单车到滑板车,这股共享风潮刚刚在中国市场偃旗息鼓,又突然在欧美和东南亚市场热络起来。而中国的滴滴,东南亚的Grab,美国的Uber和Lyft,就如同盯着猎物的虎豹,又开始出手了……Lyft表示将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Motivate。两周前,多家外媒刚把这则新闻PO出不久,反转剧情就来了。就在Lyft以为这笔交易已经板上钉钉之时,Uber最近突然横插一脚,表示也在积极考虑收购Motivate的事宜,并且收购价格很有可能超过Lyft的报价……全球网约车巨头蜂拥入局共享单车摩托车、船只、直升机、人力车……不管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只要涉及人们的出行,Uber都不想放过,而它的劲敌Lyft也不含糊。双方在网约车市场的拼争尚未完结,最近又在北美市场瞄着共享单车较劲了。这并非是Uber首次在共享单车行业有所行动。今年四月,Uber宣布将收购美国最早成立的共享单车公司之一——JumpBikes,这家企业拥有旧金山无桩共享单车项目的独家运营许可,同时这也是达拉·科斯罗萨西接管Uber以来完成的首次收购。据多家媒体披露,本次收购金额为2亿美元。仅在两个月后,Uber又相中了Motivate。在单一领域如此密集的投资节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Uber的后知后觉和企图在共享单车市场迎头赶上的意愿。Motivate是全美最大的共享单车企业,旗下拥有纽约CitiBike和旧金山FordGobike,2017年收入达到1亿美元。从体量上来看,JumpBikes的市场占有率明显低于Motivate,但Uber的入局迅速提高了JumpBikes在各地的单车投放量。“当你骑上这些单车并踩动踏板时,你会感觉自己像个超人!”达拉·科斯罗萨西略带幽默地向公众推荐共享单车。在美国,Jump自行车每使用30分钟需支付2美元。那么,共享单车为何对Uber和Lyft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在欧美市场,共享单车拥有庞大用户基础。根据Alltechasia的报道,两位德国研究员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像纽约这样的大城市,尽管出租车和网约车服务日益增多,但在在最后一英里的出行方案选择方面,自行车是最受当市民欢迎的交通工具,而在诸多拥有良好的公共交通系统的欧洲城市,情况也一样。也就是说,即便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人们对共享单车的需求也非常旺盛。无怪乎诸如Bird(共享电动滑板车)和Lime等短途出行初创企业在今年以来会频频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相较于硝烟弥漫的美国市场,在共享单车领域中国已提前一步进入洗牌阶段。早在2016年,滴滴就已入股中国共享单车双寡头之一ofo。今年一月,滴滴接管小蓝单车,推出自营品牌青桔单车。此外,同样希望在出行市场分一杯羹的美团点评收购了另一家共享单车巨头摩拜,而哈罗单车也已于去年投身江苏永安行低碳科技旗下,支付宝也是其股东之一。再来看看东南亚。自Uber全面撤出后,新加坡网约车巨头Grab便坐上了东南亚地区打车市场的头把交椅。今年一月,Grab宣布将和本土打车企业oBike合作。此后,双方的合作进展虽不明朗,但种种迹象显示,Grab准备一头扎进目前被Ofo、摩拜以及oBike三分天下的新加坡共享单车市场。三月下旬,Grab推出名为GrabCycle的App,通过该App,用户可以搜寻附近的所有众多运营商提供的私人出行设备,例如自行车和电动滑板车。据悉,Grab已经与四家运营商展开了相关合作,分别是oBike、GBikes、Anywheel和Popscoot。Grab发言人曾公开表示,“我们一直在探索新的出行方式,以丰富我们现有的交通产品组合。我们致力于在全岛推广共享单车,使之成为大家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选择。”然而,在全球巨头纷纷进军共享单车市场的大背景下,我们也注意到,共享单车业务目前并不盈利,那么为何巨头们会争先恐后的入场呢?共享单车难盈利?接盘侠在排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也越来越受到追捧。对于城市而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可以有效减少污染,提高空气质量。因此,无论从舆论层面还是环境层面来看,共享单车的出现都可谓恰逢其时。然而,作为百花齐放的共享经济体系的一员,共享单车也遭遇了与其它伙伴同样的盈利困境。业内普遍认为,共享经济是消费者的蜜糖,却是企业和投资者的砒霜。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出行需求,共享单车的数量必须足够多,才能让人们随时随地都有车可骑。与此相悖的是,单车的维护与购买成本高企,而收费却很低。因此,共享单车企业不盈利太正常不过。从这一点来看,无论是疯狂入局的打车企业还是其它投资者,趟入共享单车行业的浑水都是为了更长远的战略性目标。此前,根据CreditSuisse发布的报告,到2025年,共享经济的全球市场价值将达3,350亿美元。而作为共享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共享单车在未来无论以哪种方式输出利润,巨头们的考虑想必是提前布局总该是没错的。不过,尽管共享单车企业本身很难盈利,但如果投入巨头的怀抱,其所发挥出的优势却是显而易见的。作为最后一公里出行的最佳选择,共享单车在全球各地拥簇甚众。而正是因为这种轻量式出行的便捷性,共享单车运营商可以广泛地接触到各行各业的用户,包括学生、上班族甚至游客等等。而这至少可以为企业带来两方面的助益。一方面,即便共享单车未来不再是大势所趋,但通过该项业务搜集的海量数据可以帮助企业轻松拓展其它业务。例如,Grab就借助打车业务所获取的大量用户和数据基础,从一家单纯的打车企业成长为一家支付App(GrabPay)开发商。另一方面,尽管共享单车在短期内盈利困难,但从长远来看却不一定。运营商可以利用共享单车搜集的用户数据,对自己的业务模式和车辆投放地点及数量进行调整,在精简单车数量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服务,长此以往,很难说这种模式不会盈利。此外,这些数据当然还可以应用于无人驾驶等AI领域以及其它业务领域。关于这一点,我们在此不做探讨,但不可否认的是,共享单车为其它业务带来的想象空间不可估量。最后,具体到网约车领域,入局共享单车的打车巨头的优势则更为明显。事实上,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方面,共享单车拥有天然的优势,而这也对网约车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入局共享单车行业,打车企业不仅可以吸纳更多的用户,还可以培养用户使用其App的习惯,提高用户粘性。对于打车巨头而言,他们的终极目标是打造一站式出行服务帝国,也就是说他们希望只要用户有出行需求时就会联想到它们的平台,这当然不会局限于单车。按照这个逻辑,打车巨头们下一个PK领域会是无人驾驶还是直升机,抑或是网约船……我们只需拭目以待。不过对于Uber的入局,懂懂笔记却是捏着一把汗。Uber在收购Jump时,该企业只有约1000辆共享单车,而如若想要在全球市场赢得市场份额,至少还需投入数百万辆单车。面对竞争对手的强势挑衅,一波波烧钱大战在所难免。然而,我们也知道,Uber计划在2019年IPO,不知道资本市场会如何看待Uber入局共享单车行业呢?【结束语】共享单车企业独木难支,但排队接盘的企业和投资者却为数众多。不过,这仅仅是个开始。在这轮席卷全球的共享单车业务整合潮中,还会有更多的重量级玩家出现。无论入场形式是投资、合作还是内部开发,很快我们将看到,除了科技巨头外,很多传统的汽车制造商都有可能加入进来。悄悄告诉你,宝马和马辛德拉(印度大车厂)都已经在生产电动滑板车和电动单车啦!
一起惠2018-06-26 09:56:50303 次
从今年3月开始,鲜丰水果平均以每个月“攻克”一座城市的速度,先后进军武汉、郑州、天津、成都、福州市场。就在不久前的5月23日,鲜丰水果与罗森便利合作开出一家复合型门店,尝试“水果+便利店”经营模式。鲜丰水果副总裁吴涛表示,未来不排除向包括罗森在内的第三方零售企业输出品牌及供应链,借助区域加盟快速发展。这意味着,鲜丰水果不满足传统的单店加盟模式,而是希望像罗森那样进行区域复制,从而实现裂变式扩张。鲜丰水果将异业合作提上日程,背后是整个水果行业巨变。今年1月11日、22日,百果园、鲜丰水果先后迎来了各自的B轮融资,资本为水果店扩张提供充足弹药。百果园宣布完成15亿元融资后,在线下开放加盟,进一步提升其开店速度;在线上则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据百果园透露,其目标是在2020年将线上销售占比做到40%以上。鲜丰获得红杉资本领投的B轮融资后,计划通过三项工程完善其水果产业链运营能力,即深耕供应链,推动全球水果基地建设;加速布局冷链物流基地;从信息化投入方面提升顾客体验与运营效率等方面。两大水果连锁店在一个月内相继获得融资,这是颇具标志性的事件。上升到产业层面,水果终端之战一触即发。全国性品牌并购加快,区域性企业抱团取暖,加上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入局,使得各路水果玩家进一步切分市场份额。例如在鲜丰水果瞄准的华中、华南、华北等市场中,包括易果生鲜、百果园、果多美等多个品牌成为竞品。鲜丰水果是在尝试一种新路径,即结合百果园与易果生鲜两种发力模式,即在门店端利用其运营标准与业务体系开放特许加盟,正面应战百果园。在公司战略层面,则针对类似于罗森这样的目标企业输出水果解决方案。从这一点来看,易果生鲜此前与全家合作尝试“便利店+生鲜”经营模式,或许也为鲜丰水果试水新业态提供参考。与时间赛跑规模扩张是第一要务在水果连锁专业店业态中,两大品牌几乎同时提出“万店”计划,一个是以近3000家门店居于行业第一的百果园,另一个则是凭借1500多家门店跟随其后的鲜丰水果,使围绕北京、合肥、武汉、重庆、深圳等区域展开的卡位战逐步打响。随着百果园从全面直营转为开放加盟,其扩店速度必然同比加快。对于鲜丰水果来说,抢占水果连锁品牌头把交椅,巩固现有市场份额的难度随之增大。鲜丰水果作为同业态排名第二的连锁品牌,在引入资本、开拓市场等方面占据的资源优势,相比较百果园来说略逊一筹。《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重庆市场便是鲜丰水果与百果园正面交锋的典型案例。据“上游财经——重庆商报”报道称,鲜丰水果于2017年在重庆同时关闭数十家门店,接盘者正是百果园。原因在于,鲜丰水果重庆分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其法定代表人正是重庆一家本土连锁企业的老板,即“超奇果业”。而在2017年6月时,百果园与超奇果业达成战略合作,并宣布开出47家门店。如此一来,超奇果业便将此前开放给鲜丰水果的经营合作权收回后移交给了百果园,导致鲜丰水果关店。资本助力使得百果园通过并购区域品牌迅速占领新进市场。另一方面,百果园在获得15亿元B轮融资后,宣布开放加盟,并计划以此为起点,建立生态圈,实现从单一公司从向生态型组织的全面转型。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在谈到“万店”目标时表示,“毕竟单个公司的资源,包括人、财、物都是有限的。但一旦把百果园变成赋能型平台,向整个社会面敞开,实现这个目标就不是一个难事了。”夹击之下,鲜丰水果要想达成“百城万店”计划就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速开店,同时保障单店盈利能力不受影响。吴涛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华中、华北、华南区域还有很大的市场份额等待分割,我们不排除寻找具有相似客群结构与消费场景的业态进行合作,例如开放区域加盟来提升品牌竞争力。”此次与罗森试水“便利店+水果店”,是鲜丰水果的最新尝试,未来有可能向罗森体系内其他门店推广。这意味着,罗森的加入有可能帮助鲜丰水果提升顾客消费频次。试想一下,消费者中午去便利店中购买鲜食作为午餐,顺带购买蔬菜沙拉、水果拼盘等品类作为补充是一种相对自然的关联购买另一方面,引入类似于罗森这样的战略合作方,并展开区域合作,将有利于鲜丰水果快速布局区域市场。从运营角度来说,以企业形式加盟意味着鲜丰水果在管控门店品质,获得当地供应商资源、物业资源等方面将占据优势。同时,鲜丰水果借此也可逐渐成为一家品牌运营公司,以轻资产运作形式获取增量。鲜丰水果创始人也曾表示,鲜丰水果实际上是一家水果供应链公司和品牌运营商。在千余家门店中,属于鲜丰水果的直营店只有8家,其余均为加盟店,而鲜丰水果的批发业务更是占到了销售额的三成,其负责批发业务的品牌叫做“水果码头”。形成产业闭环聚焦供应链、信息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参考百果园、鲜丰水果近期动作来看,专注于水果终端零售店的阶段逐渐过去,行业巨头大多将产业链建设、打造水果生态圈等战略纳入规划。“鲜丰水果很早之前就倡导生态圈的理念,我们将企业、果农、供应商、家人(同事)、加盟商、顾客以及政府组成一个紧紧围绕水果的生态圈,让生态圈内的每个部分得到有机增长”。吴涛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据吴涛透露,鲜丰水果在2018年初获得B轮融资后,便从三个方向确立了企业重点战略。首先,它计划在全球推动水果基地建设,深耕水果供应链。与国内一些水果连锁店从批发市场或者大型水果贸易商拿货不同,鲜丰水果的供应链一直延伸到基地一级,也就是与产地的农业合作社直接对接。这有利于鲜丰水果获得高品质、价格稳定的类定制化产品,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同时,也能够减少中间环节,提升产品优势。据吴涛透露,同等品质的水果,鲜丰水果提供的要比从市场批发有20%的价格优势。其次,布局冷链物流基地,提升供应链效率是鲜丰水果的第二大方向。举例来说,鲜丰水果的配送中心基本实现了商品的“零库存”,数据显示,鲜丰水果配送中心的周转天数为1.7天。目前,鲜丰水果在杭州、宁波、温州、上海、合肥和重庆拥有6大水果专业冷链仓储,容量3600吨,高峰时日吞吐量达到2000吨。最后,鲜丰水果筹划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从而优化运营效率与顾客体验。例如就在四天前,鲜丰水果与某服务商达成城配供应链优化系统合作,计划搭建一套智能化的城市配送动态数学模型,以此缩减物流环节的排车时间,优化配送路线,下同货车人路店六要素。这是因为,水果产业不是工业品,难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动。一方面有可能导致产生过剩,影响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则有可能阻碍营收增长。举例来说,百果园曾表示其过去基本上保持每年以60%至80%的年化收入增长,而今年预计在50%至60%之间。为此,提升供应链效率、降低产业链成本即成为行业痛点,同时也为鲜丰水果、百果园这样的行业巨头提供了发力方向。以交易平台为例,百果园为了实现交易互通,它将所有的供应商搬到线上,使其实现到货后隔日交割,在此过程中至少先支付50%的货款给到供应商,以此保证对方的现金流比较充裕,可以再去阻止产品供应。据百果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实现一个买方只有百果园,但拥有多卖方的交易平台。预计在今年底,百果园计划开放该平台,从而构筑一个B2B平台。”由此可以看出,百果园的布局不仅满足于成为水果连锁店的老大,它还想做一个水果产业链多方赋能的生态系统。例如在谈到B轮融资资金用途时,余惠勇表示,“我们围绕整个产业链,从顾客这一端开始,一直要达到种植端。是比较大的一个布局。”余惠勇说。在此背景下,鲜丰水果要想实现突围,大体上只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是依照百果园此前的发展路径,从种植、供应来呢、销售、营销服务、交易、金融以及大数据信息化等方面逐步优化,从而提升供应链能力,为日后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转型为赋能型平台打下基础。其二则是另辟蹊径,例如通过开放区域加盟,重点发力水果码头B2B业务等形式获取市场占有率。《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想做水果生态圈领导者的人不会只有百果园一家。在供应链、零售终端甚至是单品领域,都有诸多希望成为新龙头的势力伺机而动。水果连锁品牌正在从产、供、销环节拉开全产链混战。
一起惠2018-05-30 09:17:13339 次
“入夜渐微凉,繁花落地成霜”,用这句歌词来形容当下的无人货架行业,最适合不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猩便利、便利蜂、GOGO小超等无人货架项目相继被曝出现问题。到了今年,这一局面没有得到改观,加入“凉凉”大军的又有两个头部玩家——果小美和便利购。“头部玩家纷纷出事”成立于2017年6月的果小美,在短短数月间融资轮次推进到C轮,去年年中一时风头无两。但就在日前,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有人匿名爆料称,无人货架企业果小美融资失败、连夜裁员,且有疑似果小美办公室及设备等资产处理的清算名单流出。在面对沸沸扬扬的裁员传闻,果小美在对外声明中称,看好办公室零售场景,继续推进线下货架,探索从“自营的重模式”升级转型为“与第三方联合运营以及区域合伙人制的轻资产模式”。据悉,下一阶段,果小美将重点发力云端电商业务以及现有货架的终端运营。同样被传出正在经历大裁员的头部玩家还有便利购。据了解,便利购是每日优鲜孵化的办公室无人货架项目,2017年年中成立,年底分拆成独立子公司。2017年12月,每日优鲜曾公布5亿美元D轮融资,其中2亿美元实际上属于便利购业务。对被传裁员,每日优鲜公关回应称“裁员是造谣”。其表示,便利购的绩效考核和人员优化制度本身就比主营业务严格。更早一点,今年2月,猩便利被曝出大范围大裁员,除了北京等重要城市留下一些运维人员外,其他城市就地解散。对此,官方回应称,公司对内部人员、资源进行优化、重组,主要目的是为匹配“精细化运营”下一阶段的战略规划。除了上述三家外,今年3月,便利蜂被曝大规模撤站;今年2月,位于成都的无人货架项目GOGO小超、GOGO无人超市也被曝出停运和暂停运营。“今年难觅融资消息”遥想去年此时,无人货架风口突袭,引爆创投圈。数据显示,不到一年时间,就有约50家企业入局,融资金额超过30亿元人民币。在资本蜂拥过后,不少巨头也将目光放在这个行业中。腾讯投资每日优鲜便利购、阿里联合美的集团推出“小卖柜”、猎豹移动旗下的无人货架项目“豹便利”去年11月初开始运营、顺丰的“丰e足食”也在去年11月底宣布正式运营、京东到家无人智能柜已经升级到了第二代。不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关于行业的负面新闻便开始铺天盖地。不少投资人当时直言,无人货架行业在半年后将迎来洗牌。如今看来,洗牌速度远高于投资人的预测。与去年大相庭径的是,今年至今,还没有无人货架项目获得融资的新闻出现,更多的是原来的无人货架企业正在纷纷宣布转型。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无人货架企业而言,点位是关键,尤其是优质点位。但是作为一门考验人性的生意,与其他无人零售细分领域一样,无人货架的损耗率极高。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江澜此前曾撰文表示,自助便利货架的拓展速度大概是单人单月新增10个货架。即便是免费进场也需要一家家谈和签,然后上货,整个周期并不短。行业的一般情况是进入员工在50人左右的公司,通过扫楼的方式跟行政谈,签约以后一两周的时间可以上架商品,整个周期最快需要两周。而如果员工人数再往上,谈判周期会更长,商品配送的频次也要相应增加。“转型智能化成必然趋势”可以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无人货架正在被智能货架所取代。业内人士指出,智能货架能够解决盗损问题,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包括上述的猩便利、果小美等,都已经在尝试这条道路。在融入智能商业系统后,智能货架相比传统的无人货架,能够利用大数据等对用户习惯、购物喜好等诸多方面的分析、测算,可以更加精准的获知货架的运营情况,什么时候该补货,哪些是畅销品,哪些是滞销品,如何进行货品搭配等等一目了然。避免了缺货的同时,也能让用户更容易拿到自己喜欢的货品。与货损率相比,无人零售货柜更具备吸引力的地方或许在于场景的多元化。与无人货架集中在办公室场景相比,业内人士指出,B端用户、社区的市场价值更大。睿鼎资本高级投资总监苏家辉表示,2018年,无人零售的商业模式成功与否将会得到市场的验证,创业公司是否能够低成本找到用户、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用户对品牌忠诚度并且能在有效时间内获得资本的青睐,都是决定这一模式是否成立的因素。在一级市场商业模式加速迭代的残酷竞争中,头部效应已经屡次被验证,考虑到每一波新趋势开始和结束的间隔都越来越短的情况下,加速布点并降低运营成本,尽快实现正向的现金流,才能保证不在真正的竞争到来之前倒下。有投资人认为,从无人货架到智能货架,碎片化零售终端虽然变智能了,可以解决一定的货损问题,但却绕不开供应链问题,大一些的无人货架公司已经开始在着手解决供应链问题,可若是涉足社区新零售市场,对商品种类要求更加多样,除了零食,还要涉及水果、蔬菜等生鲜品类,这对供应链能力和运营能力的挑战也更大。这也意味着,在供应链环节,智能化也是一个趋势。智能供应链是融合了区域资源共享系统和智能订单处理系统,使供应链端仓储、车辆、订单、配送、客户维护等各环节互通互联,实现了车辆智能调度、订单智能分配、配送路线智能优化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无人货架玩家最终胜出的应该还是其中的供应链强者。毕竟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都比较容易模仿,但供应链管体系却很难被人学走。
一起惠2018-05-05 08:52:37220 次
万表网销售是通过成本低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的,因此节省了商场的租金、扣点费用(通常是10-20%)。万表网正是将这部分节省下来的费用让利给顾客。所以万表价通常比商场销售的价格便宜10-20%左右。
一起惠2018-05-02 10:58:53293 次
1-20/94 记录1/5 页首页12345下一页尾页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