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
【一起惠讯】4月14日消息,日前,外贸电商平台敦煌网推出无抵押、无担保的“敦煌个人小额信用贷款”项目,将基于卖家在平台的交易进行放款。一起惠获悉,此贷款项目是敦煌网与线上贷款机构拍拍贷、e云贷合作推出的,面向敦煌网所有注册卖家,属于纯信用制贷款。据了解,该贷款项目的额度大约在3000元至50万元之间,额度标准是“基础额度+追加额度”。其中,基础额度按照卖家在敦煌网经营月均交易额的1.2倍核算,而追加额度需卖家提供追加依据,包括其他平台自有经营、自有房产、车产等能提高申请额度的资料。敦煌网方面指出,个人小额信用贷款是平台推出的“私人定制”服务,若卖家资料审核无误,1个工作日内即能放款,借款期限为3到12个月,还款形式为等额本息。其介绍称,此项目有四大优势:一、敦煌卖家有无经营都可申请贷款;二、年息仅为12%;三、采用“基础额度+追加额度”的形式;四、只需一个工作日一次性拿到资金。一起惠了解到,近年来,敦煌网在网络信贷业务方面做过不少努力,平台的小额贷款项目也不断深入。自2010年与建行合作推出“e保通”网络信贷服务后,敦煌网又与招行、民生银行合作,分别推出“生意一卡通”、“新e贷白金信用卡”等金融服务项目,并实现了生意一卡通在线贷款。而此次推出的个人小额信用贷款项目是敦煌网与在线贷款机构合作的初步尝试。
1月24日消息,据财新网报道,近期五大国有银行已加入存款利率上浮到顶的队伍,即在官方存款利率基础上浮10%。据报道,建行总行于上周发文,将存款利率上浮权限下放至一级分行,允许各省分行将权限进一步下放到市级。交行存款利率也于近期上浮到顶,起存门槛从一年期3万元起。中行从去年底开始,定存利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上浮10%,一年期5万元起,三年期10万元起,五年期20万元起。银行存款遭互联网理财产品分流银行为什么上调存款利率?一大原因在于,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对银行的活期存款造成分流。继余额宝之后,多家互联网公司杀入互联网理财市场。例如,百度联合华夏基金推出百发,新浪微博推出金融超市微财富,网易联合汇添富基金、国华华瑞3号推出网易理财,苏宁联合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推出零钱宝,微信联合华夏、易方达、广发、汇添富推出理财通。余额宝最近七日年化收益率6.39%,理财通最近七日年化收益率7.52%,收益率远高于银行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利率。中国居民储蓄存款有43万亿,向互联网理财产品流动的速度非常快。根据支付宝披露的数据,截至1月15日,余额宝规模已超过2500亿元。“每家银行都在观测资金流向,预计2014年年中流向互联网金融的资金达到万亿。”一位接近银行的人士称。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份前20天,工农中建四大行在存款大规模流失7000亿。央行发布《2013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住户存款增加5.49万亿元,与2012年增加5.71万亿元相比,同比少增2200亿元。软交所副总裁罗明雄认为,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对银行活期存款的冲击很大,存款利率上浮到顶只是第一步,未来可能还有更多改变。但银行面临着两难选择。“如果银行开展货币基金理财业务,意味着低成本获得活期存款的中间利差收益就没有了。活期存款是流失到余额宝、财付通,还是流到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革自己的命不忍心,被别人革命很难受。”罗明雄说。对互联网理财产品影响有限国有银行上调存款利率,说明开始应对互联网理财市场带来的压力。不过,互联网金融行业人士认为,存款利率上浮10%对互联网理财产品带来的影响有限。当前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最高超过7%,银行存款利率上浮后,活期存款利率不到0.4%,定期存款利率4%左右,与7%相差较远。P2P网贷人人聚财CEO许建文认为,银行利率上调能延缓资金流失,但无法扭转局面,资金仍会大面积流出。“银行如果不提高利率留住资金,流动性紧张会加剧。如果现在活期存款利率达到3%-5%,定期存款利率达到6%-8%,是可以留住资金的,否则很难留住。”贷帮网CEO尹飞说。好贷网CEO李明顺也认为,银行存款利率上浮10%是象征性的作用,实质作用不是很大。
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快速发展正在全面冲击和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而位处西部的成都经过精心布局,在移动电商领域已经跻身国内“第一军团”,成为国内移动电商版图中核心重镇之一。此前根据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专业研究机构艾瑞咨询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成都移动电子商务“凭借首创的‘支付+平台’模式已经跻身全国移动电子商务第一集团军”。移动电商产业的迅猛突进进一步夯实和支撑了成都“IT第四极”的发展根基。从电商到移动电商“成都的移动支付在两年内增长了18.5倍。”作为成都市移动电子商务产业构建的参与者,成都市商务局电子商务处处长彭军表示成都的移动电商已经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5月,基于中国银联手机支付平台的成都用户就已经达到400万户,移动支付交易额达到50亿元。这是两年前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落户成都时交易额的18.5倍。而这一数据还在被飞速刷新。从电子商务产业到移动电商产业,成都的发展势头一直领军全国中西部城市。据悉,成都市将电子商务纳入全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力推进。通过抓规划引领、政策支撑,平台集聚、应用推广,促进了快速发展。2011年成都成为中国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到2012年成都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已经超过8000家,交易额突破3500亿元。2013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了5500亿元,其中网络销售的交易额已占社会消费商品零售总额相当比重。在成都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基于移动电子商务产业的巨大潜力,成都也开始全面抢占移动电商产业高地。“在电子商务领域成都实施的是‘跟随战略’,而在移动电商产业上,我们实施的是‘超越战略’。”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张金泉表示,“未来五年,国内的移动电商产业势力格局将基本确定,成都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建立起自身的发展优势。”正是基于此,成都市抢占发展先机,将移动电子商务纳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优先发展。先后建立了中国银联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电子票据创业业务中心,并集聚了一批移动电子商务骨干企业,构建了移动支付、结算平台、移动交易服务平台,开发性金融IC卡等多应用平台,以及公共支付管理服务平台。目前成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基础电信运营商和金融机构融合发展为基础、以内容提供商和专业服务商整合创新为主体的移动电子商务全产业链联动发展模式。在艾瑞咨询集团总裁杨伟庆看来,成都在移动电商领域实施的“支付+平台”模式协同了各方力量,探索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路径。发力“移动支付”作为国内移动互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的西部重镇,成都在移动电商产业上有着自己的发展思路。在张金泉看来,在“平台+支付”的模式下,成都移动电商带来的支付和服务模式的转变在居民本地生活服务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同时也是未来成都移动电商发展的一个重点。“移动支付是移动电子商务时代的新引擎。”中国银联四川分公司副总经理曹世勇表示,随着手机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3G网络的普及以及未来4G网络的发展、支付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移动支付方式是决定移动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因素。而成都很早就确定了将移动支付作为打造移动电子商务产业的引擎,推动全市电子商务产业整体发展的发展策略。2012年5月,成都率先在全国实现了金融IC卡在地铁行业的应用,并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金融IC卡受理市场。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李铀表示,在金融IC卡发展的基础上,成都又推出了全国首款可实现公交、出租、地铁和购物等行业全面应用的手机支付产品。这个名为“银联手机蓉城卡”的产品创新性地将建行蓉城卡与手机数据存储卡合二为一。成都市民用手机不仅可以随时办理在线转载、查询、电子现金圈存等金融IC卡的常规业务,还可以在成都地铁1、2号线,二环路高架快速公交(BRT)和市区1.2万辆出租车实现“闪付”(QUICKPASS)乘车。同时,在带有“闪付”标识的超市、药店等全国超过130万台的银联“闪付”终端实现快速支付。“这款产品的推出,表明成都在推动移动电子商务服务民生的领域已迈出坚实的一步。”清华大学教授、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专家柴跃廷表示,在金融移动支付领域,成都已经成为国内行业应用中的排头兵。而在彭军看来,这只是成都开启“移动支付时代”的开始。据介绍,成都市正在逐步面向移动领域开放全市的公共服务和政务服务资源。移动支付将逐步与交通、商务、社保、教育、医疗、交管、工商、金融等社会公共服务和政务服务相结合。在移动支付稳步开展的同时,成都还全国首创,将锦里、宽窄巷子等四条商业街(区)开启为该市首批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示范街区。四条示范街(区)公共区域无线网络均已实现100%覆盖,示范街(区)内近100%的入店经营商家都开通了移动近场支付和移动远程支付应用。如今,成都已成为全国手机支付用户发展最快、应用最全面的地区之一,其金融支付和移动电子商务正超越全国诸多城市,成为“新一线”城市中的佼佼者。而成都在移动支付领域的良好基础与发展创新势头也引起了央行关注。成都已经基本被确定为国内两家移动支付试点城市之一。产业之谋在成都大跨步进军移动电商的过程中,正逐步建构起完整的移动电商产业链。根据《成都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2-2015)》,到2015年,成都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突破6000亿元,并在天府新区规划建设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初步建成全国移动电子商务支付结算中心和应用开发中心,移动电子商务本土用户规模也将超过500万户。成都移动电子商务产业的高速发展产生的“集群效应”已经初步显现,移动电商产业链的构建已渐趋完整。在成都市和中国银联共同打造的首个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后,先后吸引包括中联信通、艾普宽带、华彩盈通等在内的大批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同时,政府启动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吸引上下游企业向成都汇聚。“移动电子商务给创业者和有志于此的企业提供了全新的机遇。”来自于成都本地企业的中联信通董事长罗蕾表示,该企业最早是做嵌入式软件,后来进入移动支付领域。“我们与中国银联合作,参与了银联在成都的移动支付试点。并成为银联第三代手机业务全国平台系统运营合作伙伴。”罗蕾坦言,移动电商为中联信通开辟出了一条非常有前景的发展道路。而她对于成都市委市政府在创造良性产业环境和鼓励企业创新方面的工作也表示由衷认可。张金泉表示,“在移动电商领域,成都本土企业展现出了很强的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创新,政府的态度是,在没有看清楚之前,‘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在他看来,移动电商在成都的发展就取决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良性配合。成都在移动电商领域的快速突进也令外界颇为乐观。“如果发展得好,成都未来将极有可能成为全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柴跃廷表示。
微信支付与支付宝钱包短兵相接之际,在线支付市场将迎来一重量级玩家——网银在线。腾讯科技获悉,网银在线在被京东“雪藏”一年多后已重新出发,最快年底或明年第一季度上线。网银在线已在京东体系中发挥支付作用,并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进行网关关联。目前京东已上线名为“京保贝”的3分钟融资到账业务,京东上万家供应商可凭采购、销售等数据快速获得融资,3分钟内完成从申请到放款的全过程。随着网银在线重新上线,京东互联网金融战略正式展开,未来将陆续发布基金、保险、小贷金融等金融产品和服务。知情人士透露,京东小额贷款公司正走注册流程,预计年底上线。京东还与83家基金公司达成合作,年底将上线一批基金产品,不过类余额宝项目不会作为京东互联网金融战略首选,京东互联网金融重点依然是面向供应商推出金融服务包括提供融资和投资服务等。改造网银在线与京东系统打通工商注册资料显示,网银在线于2003年注册成立,2011年5月获得支付牌照,业务范围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和银行卡收单。京东早在去年下半年已完成对网银在线的收购,但在长达一年时间,网银在线一直没有太多声音。京东为何“雪藏”网银在线?京东集团金融发展部总监刘长宏对腾讯科技表示,这也在于网银在线此前一直未准备好。京东一直在做网银在线重新上线的准备工作,包括网银在线股权和法律架构变更,与京东账户、系统打通,各种互联网金融牌照申请。如网银在线在京东申请小额贷款牌照中就发挥关键作用。要申请牌照须有一个“干净”公司在京东体系,为独立法人组织,网银在线正好符合条件,否则京东可能拿不到小贷业务牌照。网银在线另一项工作是与中行、工行、建行、交行、农行等20多家银行达成合作,京东希望网银在线连更多家银行,使消费者使用任何一张银行卡都可进行在线交易。网银在线在京东的定位是作为京东全资子公司发展,与支付宝类似,未来不仅服务于京东自身业务,还会有其他特约商户签约。为此,网银在线还在申请其他牌照。过去一年京东对网银在线另一项改造是技术改造。京东高级副总裁李大学对腾讯科技透露,支付体验是重要指标,当用户决定用网上支付,点击后支付成功率是多少很关键,在这个指标未做好前,京东不愿大力推广网银在线,因此京东过去不断在做支付实验。李大学指出,网银在线是否能获得成功,取决于其是否能给合作伙伴带去更多价值,交易更智能,更个性化。“当网银在线支付体验做得足够好后,京东就可以开闸放水。随着网银在线用户体验优化,明年京东将在支付领域发力。”防范阿里京东把控支付安全如今金融业务已成京东未来发展“四驾马车”之一。网银在线上线后,京东明年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无疑将投入更大力度。尽管网银在线姗姗来迟,借助京东庞大交易额体量,国内支付领域可能形成微信支付、支付宝钱包、网银在线三足鼎力的竞争格局。那么,京东为何这么看重网银在线?京东集团金融发展部总监刘长宏对腾讯科技表示,第三方支付公司对于一个互联网零售企业来讲非常重要,因为投资和融资前提条件是有账户。网银在线是京东发力互联网金融战略的重点,京东金融服务须与网银在线绑在一起。实际上,在很长时间京东并未意识到缺少支付工具的危害,还与支付宝达成合作。但京东去年主动终止与支付宝合作,通过收购网银在线开始打造自己的支付体系。京东此举更多是避免受制于人。第三方支付公司掌握着大量用户数据,包括真实客单价、成交量、资金流向、退换货率等,这些都是电商公司最为机密核心信息。尤其是支付宝属于阿里,京东使用支付宝,不仅手续费用和单独与银行合作不相上下,还要时刻担心交易记录和用户数据被阿里研究。在旗下支付工具做大后,京东就可以把客户资源集中输入,尽可能地避免外界通过其他支付工具向其内部数据进行渗透。当然,网银在线上线后并非就能一帆风顺,当前支付宝占据PC端领先的市场份额。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支付可能弯道超车。目前,一场线下场景和用户习惯先机的战役也已经打响。相对来说,网银在线是个新手,还有很多功课需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