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编者按】时隔一年,新生代家纺互联网品牌大朴网再度拿到融资,生命安全得到基本保证。但在创始人王治全看来,让大朴网安身立命的底气,不仅仅是千万人民币的资本注入,更是果断斩掉毛利后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但这种尝试足够大胆,大胆到像是一场赌博,没有人能够保证,让利消费者,就能获得足够的市场认可。甚至此前悉心经营的高逼格品牌形象,也有可能因价格波动而就此毁之将倾。毛利真的是零售企业万恶之源?在拿到此轮融资之前,大朴网内部发生了怎样的裂变?以下为对话原文:一起惠大朴网创始人兼CEO王治全一起惠:上一次见到你,大朴网刚刚拿到A轮融资,那个时候的你给外界的感觉比较淡定,但今天则接近亢奋。这一年中,大朴网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你变化如此之大?大朴网王治全:上次我确实比较淡定。作为创业者,内心要足够强大。但前提是,只有逻辑是成立的,才会觉得自己很强大,才能让自己相信自己。我是比较讲逻辑的人。我的逻辑自洽性在于,我做了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东西,那么它就应该被社会认同。基于这样的商业逻辑,大朴的产品有一种很深的烙印:高质平价。因为我上次创业的时候,经历了传统商业向电子商务过渡的大浪潮,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整个社会成本的下降和线上的增长红利。但实际上,做大朴网的这一年,我越发感受到,在互联网时代,对手不再是传统商业,而是更多优秀的互联网品牌。大朴如果不能快速地扩大用户基数,就没有足够的能力覆盖成本。所以,当我发现毛利润也还可以,却没有用户增长的时候,高质平价创造的社会价值还是没有得到市场和资本的认可,会很不解。一起惠:听上去很没道理,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大朴网王治全:我很赞同诚品书店创始人说的一段话,诚品书店亏了十五年,到现在已经变成了台湾的一个文化地标、一个文化符号。但为什么会亏十五年?当一个品牌、一个企业的影响力没有足够大的时候,即使你的理念再正确,你也可能会亏损很长时间。原因是什么?一是自己的能力不够强,二是利他不够多。一起惠:“利他”如何解释?大朴网王治全:让给消费者的利益不够多。主流的社会价值应该是“真善美”。对于大朴网而言,“真”,我们做到了,我们绝对材质天然,不说任何假话;“美”,简洁、朴素,独特的审美和中国同类产品差别很大;“善”,产品是好产品,安全放心,讲良心。但真的足够吗?高质平价,高质是消费者最终在社会上获得的价值;但从企业自身来看,毛利水平并不低,能不能努力把它放下来,让产品的价格降得更低,让更多的人都能够享受到实惠?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善”。一起惠:听上去很美,问题究竟发生在哪里?大朴网王治全:我们最初的定位,是瞄准所谓的中产阶级,30—45岁的女性,事业有成或家庭经济自由的人群。某一个中国顶级的房地产企业家,他的太太两个月在大朴买了9999元的东西,但这个人群的传播性很差。他们在生活中很无趣——一个女性,奋斗到这个年龄,取得如此地位,她一定把自己保护得很好,也一定受到社会的许多束缚,她怎么可能会在微信、微博这些公共传播渠道里,说今天买了一条很好的床单、一条内裤、一双袜子?她不会谈这种婆婆妈妈的生活小事。今天这个时代所发生的变化,是信息传播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农业文明的时代,物流不够发达,经营范围就是“小区”;工业文明时代,产品可以跨区域,传播的途径就是靠报纸、杂志、电视、广播这些传统媒体做宣传,个人的出声是匮乏的;早年间的互联网,也仅仅是用信息技术搭建的产品,点和点之间还没有形成网状结构,不是真正的互联网。但是,今天,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与信息才真正相结合,互联网时代算是成立了。在今天,传播成本急剧下降,每个人都有权利出声,在微信朋友圈里一分享,瞬间就炸开了。所以,如果你抓的人群不爱传播你的产品信息,那么一定是你的客群定位出了问题,这并不是说这样一个人群没有号召力,而是你的产品,你做的事情,并没有方便于他传播。中间有个案例,对我们影响非常大。以往做婴童产品,产品上线拍照是找摄影公司+漂亮小孩子。但这次的模特我们选择社会公开征集,没想到有320多个家长上传了孩子的照片,在操作过程中出于各种考虑,最后只保留30个来投票。但就是这30个孩子,第一名得了8000多票,,我们的UV在那几天增长了3倍,销售额翻了一番,这个情况让我们很震惊。如果说当时不要把名额削减到30个,UV和销售可能会有一个更大的爆发。反思这次无心插柳成功的诱因,是找对了人。年轻的妈妈对安全是非常关注的,对环境要求很苛刻,属于对安全重度理解的人,遇到好的产品很乐于主动传播,分享床单、被罩、衣服变成很自然的事情。之前,寻找高收入的人群定位是有问题的。要让年轻的妈妈买得起,那我们就应该把价格放下来,降低自己的毛利,完全颠覆这个行业的毛利水平。一起惠:降低利润空间是铤而走险的事。价格战的故事还在眼前。大朴网王治全:其实,年轻的妈妈的主动传播大量地节约了的营销成本,市场费用大笔下降,自然就有更多的空间让利给消费者,它会形成一个正循环。从高质平价到高质低价,年轻妈妈足以消费得起,超过用户的预期才是有价值的。一起惠:去年你曾经说过,大朴网要放弃规模竞赛的游戏,死守毛利,那时候大朴网显得比较有逼格,现在毛利都放弃了,你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大朴网王治全:我们放弃的是毛利率,而不是毛利润额,毛利总额还在增加。此前的毛利水平由成本决定的,但这个成本是因为效率不高造成的高成本,因此,现在的定价一定是按照最优的成本来定价,一定很有竞争力。当我放弃毛利率的时候,规模是件自然而然就来的事情。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某些变动成本,比如人员成本是可以随着规模变大摊薄的。我们以前的规模都是由市场营销带来的,而今天我们是用消费者对我们产品的认同,自发地传播带来的,所以今天比拼的是成本的下降,而不是比拼毛利的提升。一起惠:过去一年,大朴网只是围绕毛利做了调整,听上去这不算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大朴网王治全:看上去是这样,但假设不一定就能成立,你真的能达到社会的最优成本吗?这个是相当相当难的。一起惠:有可能放弃了毛利,但实际上还没有获得最优成本和市场认可。大朴网王治全:是,可能消费者得了实惠,但企业效率和成本结构并没有改善,结果就是毛利直线下降。一起惠:那会难上加难。大朴网王治全:对,会更艰难。但是,在今天,你如果不这么去做,就根本没有可能把自己做得更优秀。我来逼自己,还有一线可能会成功。一起惠: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人才会这样逼自己。大朴网王治全:我们第一次创业成功过,套现不少,去年也顺利做了一轮融资,资金压力不大的时候,人总想复制自己以前的成功,复制自己以前做过的把握更大的事。但以前做电子商务,流量即销量,所以大家都拼命刷流量,一路打过来,没有跟用户产生足够多的互动和粘性,流量成本居高不下。去年从11月份,我们开始寻求B轮融资。包括小米系的投资公司顺为,都主动和我们接洽过。投资者不断向我们发起挑战,如何用创新的方式做好低成本营销。我当时的反应是,小米靠硬件不赚钱,靠软件或延伸产品可以赚钱。但大朴是做纺织品的,怎么通过后端赚钱?我觉得这个逻辑不成立。这个问题直到我加入中欧创业营之后,才慢慢理清,从源头上进行了解答。互联网思维下引发的传播革命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情感诉求,今天做产品一定要是有温度的,要想为谁而做。二是成本结构变化的剧烈,①市场营销费用有可能趋于零;②如果品牌够强,用户足够认可,渠道管道化,费用也会急剧地下降;③商品快进快出,周转速度加快,仓储成本降低;④制造成本因销量放得很大而下降,产品集中的品类特别有优势,像小米,它就只做一款手机。当然,这个全新的逻辑要成立有一个前提,就是高性价比,否则消费者缺少主动传播的理由。想通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做了很多试验和尝试,比如,在天猫上家纺四件套最主流的价格是区间一种是150-200元,一种是250-350元。前者基本上劣质低价,基本排除。大朴此前做的最低密度是300根(一块布的密度,一平方英寸里面金纱和伪纱的纱线根数之和),成本无论如何都降不下来。于是反思,我们是不是过度创新了,做了一个市场很难接受的东西?我们开始思考把成本再降一降,做了一个240根的产品,虽然密度降了,但也远远超出市场的产品。毕竟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那些大牌也都是以200根为主,240根几乎找不到。一起惠:效果如何?大朴网王治全:以1米8的产品为例,240根的四件套,成本是280元左右,我们定价直接定到336元,毛利只有21%,非常狠。这样的毛利在电商行业是很难生存的,如果减去上述的渠道费用、营销费用、人员费用,是必亏的,根本不可能赚到钱。但是,这个产品只为了检测“高质低价”这个商业逻辑到底成不成立,试着不投任何的营销费用,通过消费者的分享,让它自己来增长。后来发生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4月1日上线的240根四件套,每天成交就有二三十套,到第十天的时候,这个单品单日卖了122套。要知道去年大朴网做了79款产品,基本上全部做了8个月以上,经过所有的营销渠道,有一半的产品总共卖了不到100套。这个是很惊人的。我在渠道里有没有花一分钱的广告费,销售得却格外好。随后,第二批、第三批放量越来越来大,成本就逐渐地下降,现在我们的成本可以控制在240元的水平,利润率反而能涨到30%。这次尝试提供给我们一个很大的信心,然后,我们做了大量的尝试,建微信群,和用户直接沟通,我自己本身也在微信群里,很多新产品的发布也会选择在群里,让消费者来提意见,根据意见进行修改,再正式发布。我们现在跟消费者走得非常近,在上海、广州、成都、深圳、厦门、杭州连续做消费者见面会,每场见面会只挑10个人(在大朴购买3单或消费1000元以上),让消费者能充分地表达他们的意见。我们真的想聆听大家吐槽,之后不断总结,修改。一起惠:低成本试错、小步快跑的方式去做局部的产品,是否涵盖“赌”的成分?因为在看到收效之前,你也不确定这样走是正确的。大朴网王治全:肯定有,但要看怎么个赌法。现在大朴网所有开发的产品和服务,全部假设是错的。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犯错的成本降到最低。这和很多传统企业、传统互联网的做法有本质区别。他们在制定计划时,一上来就做一万套,自以为制造成本达到了最优,但万一产品失败滞销了呢?积压的成本是巨大的,那才叫“赌”。后面为了清仓甩货,只好打价格战,用更低的价格往外抛,死得更惨。而我们现在是用小批量去试错,表面上看起来是高成本,但它的试错总额是很低的。一起惠:现在这种改变,算不算你把你之前所有的对大朴的思路基本上推翻了?大朴网王治全:除了坚持社会价值这一部分,照样坚持无甲醛、无荧光增白、无致癌物,不说任何的假话;材料还是坚持天然的棉麻丝,专注做贴身纺织品,这些并没有发生变化。其他的就基本上都推翻了,包括用户的定位、对毛利的追求……企业经营在互联网时代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手段,毛利真的是万恶之源,是企业经营的万恶之源。一起惠:但是不赚钱的企业是耍流氓。大朴网王治全:不是,没有毛利不代表不赚钱,就是你怎么去赚钱。假如你赚钱是用你的成本降低、效率更高去服务于社会去赚到的钱,毛利低是能赚到钱的。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企业片面地追求毛利,但你的成本并没有下降,赚到的钱是因为效率低,社会是不会容忍的,你一定会完蛋的,会被淘汰掉的。
【一起惠讯】7月15日消息,日前,有业内人士在微博中爆料,京东将战略部署母婴频道,而且喂养、洗护、奶粉、尿裤类目全部转战自营。消息人士称,京东已经开始电话通知POP平台中母婴商家,涉及上述类目的商家将停止销售。此外,京东高级副总裁徐雷在微博中透露,并不是所有母婴类商家都必须停止销售,京东会根据品牌进行区分处理。有商家认为京东此种行为属于“过河拆桥”,了解市场需求后开始拓展自营业务。一起惠就此传言向京东求证,京东官方没有直接表明是否将在母婴领域开始自营业务,但是对平台中母婴类商家的未来情况进行了回应。京东相关部门表示:“国家和全社会对婴幼儿用品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都极为关注,对婴幼儿产品的要求也非常高。京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母婴产品平台入驻商家的管理与品质把控,京东将进一步加强对母婴产品平台入驻商家的资质、进货渠道与品控能力方面的审查,让更优秀的商家为消费者提供更放心的商品与服务。不存在所谓全部关停母婴洗护与喂哺商家的问题。后期还会筛选优质的品牌商入驻。”有业内人士表示,京东此举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打击假货,并预测自营业务重要性将要提升。同时也有商家指出,标准化产品适合自营,但个性化产品难以进行自营,而且自营业务将带来很大的资金和库存压力。
目前市值为105.76亿美元。在唯品会股价一路飙涨期间,不只一家浑水机构试图做空,均以失败告终。这是一个神奇的网站。它不是58,是唯品会。正是这个网站,在国内电商市场,成为“闪购”的开荒者,杀出一条血路,引来众电商巨头争相模仿。在沈亚将唯品会的业务从奢侈品转向二三线品牌闪购之后,一切顺风顺水。2012年第四季度以来至今,唯品会一直保持着盈利并高速增长。而赴美上市无疑为一路低调赚钱的唯品会做了一次完美的免费宣传。上市两年半,市值翻近33倍。而在唯品会股价一路飙涨期间,不只一家机构试图做空,均以失败告终。成立近6年,这当然是傲人的成绩。唯品会成功的商业模式背后,是买手、是杂牌、是轻物流仓储……但追兵凶猛,电商市场从来变幻莫测。作为掌舵者,沈亚正在为唯品会铺就未来之路。无论是收购化妆品电商乐蜂网,还是一个个金融牌照的审批,都证明在这场角逐之中,沈亚选择掌握主动。3个金融牌照到手7月初,唯品会通过广东省金融办的审批,拿到了小贷公司牌照。目前为止,唯品会已经拿到了保理牌照与上海、广东两地的小贷牌照。早在去年,唯品会就在暗暗布局金融业务,除了公司设立金融事业部外,还设立了保理子公司以及上海、广东两地的小贷公司。“上市之后近两年,唯品会每天手里面都握着大量的现金不知道怎么花。所以一直想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有所突破。”一熟悉唯品会的人士对理财周报(新浪微博@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说。据悉,唯品会在去年年底拿到保理牌照成立保理公司,为平台上百余家供应商提供基于应收账款方面的融资,累计投放额度超过3亿元。而今年5月唯品会发布财报时,其CFO杨东皓表示,唯品会刚拿到上海的小贷牌照,成立小额贷款公司获得了上海当地金融部门的批准,预计一两个月后就能正式成立。据了解,唯品会计划在上海嘉定区成立的小贷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为此成立了大约8人的金融团队。两个月后,唯品会再次获得广东地区的小贷牌照。据悉,当地相关部门考虑到电商小贷的特点,批准唯品会的小额贷款公司为唯品会独资,打破了小额贷款公司单一最大股东持股不得超过30%的规定。唯品会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倪慧平则对外宣布,唯品会预计7月中旬就可正式开始经营小贷业务。据了解,唯品会小额贷款的设计构想主要是依托母公司唯品会的电商平台,对供应链条上的供应商和会员客户这两个群体分别提供融资服务,有100万元以内的普惠小额和300万-500万元左右的抵押贷款两个设计方向。前者高频随借随还,包括合同在内,完全通过线上完成;后者则是针对优质客户,例如库存抵押,与银行操作方式基本无异。此外,小贷的供应商贷款利率设定在7%-8%,紧盯银行同类型产品甚至比银行更低。对此,倪慧平曾表示,唯品会小额贷款公司初期不考虑赚钱,目的是拉动主平台的销售规模,销售规模扩大相对做小额贷款的收益率会更高。另外,有消息称,唯品会正申请类似于支付宝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希望通过对个人的消费信用进行评级,来发放消费类贷款,譬如分期付款买车、买奢侈品等。杂牌创造惊喜做金融业务,唯品会算是有足够的资本。中国电商“十电九亏”,唯品会却是杀出血路的那一家。就在唯品会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的2012年,第四季度,其实现了首次盈利。一直到今年第一季度,唯品会净利润2660万美元,连续6个季度实现盈利并保持着高增长。资本市场上,唯品会被称为“妖股”。2014年7月10日,唯品会收盘价为187.16美元,相对上市首日的涨幅高达3302.91%,目前市值为105.76亿美元。在唯品会股价一路飙涨期间,不止一家浑水机构试图做空,均以失败告终。业绩与股价双坚挺,唯品会是一家不断创造惊喜的公司。唯品会的口号是“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而其早前的定位其实是做奢侈品,发展并不顺,之后立即转变战略以闪购的方式做二三线品牌的尾货,受众主要为二三四线城市25岁-35岁的白领消费者。闪购,也就是限时特卖。唯品会定期定时推出约100个品牌商品,以原价1-5折的价格供限时限量抢购。唯品会以服装为主,此外还囊括了美妆、皮具、家居、小家电、母婴等多种商品。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与唯品会合作的品牌有近8000个,其中有超过1100个品牌的独家销售权。唯品会内部人士表示,目前销量最大的是中档产品。广州某服装厂商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要与唯品会合作挺容易的。你只要有个厂子,有自己的品牌就可以找网络代理商,或是自己跟他们谈了。你看唯品会那么多品牌,除了少部分是真正的牌子之外,其他哪个品牌你平时有听说过?有在线下见到过?大部分都是杂牌而已。”这也就是唯品会的受众定位在二三四线城市的原因。该服装厂商负责人表示,三四线城市的用户对品牌认识较少,也不是那么讲究。所以相反唯品会一线城市的用户就相对少得多。“不过”,该服装厂商负责人说,“不少杂牌捧着淘宝,唯品会这些线上平台做,还真做起了名气。”上述唯品会内部人士表示,“目前唯品会消费者投诉多为商品不是正品,但是唯品会对进入的商品审查都较严格,会让供货商提供品牌授权文件。这样一方面相对保证商品是正品,另一方面也可以撇清责任。”至于独家销售权,某电商行业资深人士认为,唯品会独家销售品牌多半不是一线品牌,“知名品牌一般都是多个平台分销,唯品会只是其中一个渠道,谁都不会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最初做特卖时,由于用户少、订单小,唯品会多是与品牌代理商接触,卖不完的货不能退且采购成本较高。之后随着用户、订单和合作品牌数量的增长,唯品会逐渐掌握议价能力,越来越强势,在进货价格压低的同时,剩余库存也可退还给品牌厂商,甩掉了库存积压的风险,同时也完善了用户购买体验。大部分唯品会的用户都有同样的感觉,在唯品会退货相对其他平台要容易得多,且退货邮费由唯品会承担。前述唯品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正因为此,再加上唯品会是限量抢购,可以换的商品较少,所以退货率相对其他电商要高,在20%左右。所谓买手今年年初,唯品会以千万级投入拿下《我是歌手》第二季网络独家冠名权,并同时联手因《爸爸去哪儿》人气飙升的男模张亮,推出“我是买手”的一系列推广活动。在此之前,“买手”一词就在唯品会的商业模式中一再被提及。据悉,唯品会有300多名买手,也有另一种说法是其买手有800多名,分为女装、男装、鞋箱包等多个团队。各团队首先搜罗品牌,根据性价比、群体消费特征等初步框定商品品牌,然后进行市场知名度、使用评价等多方面调研,买手会对不同商品、不同品牌进行比较,并调查了解消费者喜好,最后挑选出合适的商品。在商品上架前,买手会对产品的数量、区域分布、价格作出一定指导。下架后,买手也会将相关销售数据反馈给供应商。与唯品会合作的品牌,买手都会与其保持沟通,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为品牌厂商提供专业销售建议或是定制产品。买手是唯品会包装的一大亮点。而上述电商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唯品会所谓的“买手”其实就是它的采购人员。据悉,这些采购团队,在唯品会内部所属“商务部”。上述内部人士表示,唯品会商务部按商品品类分成八个部门,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竞争关系。各个商务部自己负责自己的客户,并且和客户谈条件都可以各商务部自己进行。但是唯品会主页上放什么商品,谁放在前谁在后,又有一个专门的部门在策划。而唯品会另一内部员工告诉记者,“各自都挺在意自己负责的产品放在哪个位置。当然,如果你跟策划的人关系比较好的话是有好处的。”而前述唯品会内部人士也告诉理财周报(新浪微博@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唯品会真正用到的买手,一般是买外国产品的时候。“真正的买手基本上都是公司制的,这些买手买好后自行报关入仓,买的商品一般都是很贵、撑门面的商品。”其还透露,为唯品会提供“买手”服务的公司有几十家,包括一些国际买手。仓储物流轻转重电商产业链条中另一大环节就是仓储和物流。唯品会的所有待售商品不由供应商自己发货,都是先进入唯品会仓库,唯品会统一发货。目前,唯品会的仓储中心主要靠租赁。据悉,唯品会在华南、华北、华东和西南地区有4个仓储中心。截至2013年底,4个仓储中心的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由于唯品会的“闪购”模式,它的仓储均是快进快出管理方式,不能售完的产品也会迅速退还给厂商。配送上,唯品会均是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从仓储中心到各城市之间的运输,同一区域唯品会打包交由一家物流公司配送至中心城市。然后,唯品会和当地两个以上快递公司签约,由这些快递公司二次配送至消费者手上。几大电商平台相比,唯品会与天猫一样,快递交由第三方负责。当当的物流由中国邮政经营,在19个城市有当日送达服务,158个城市次日送达,在766个城镇有退货、换货服务。京东则是有自己的物流,一半以上都能在下单当日或次日送达,截至2013年底,在31个城市可以当日送达,206个城市次日送达。所以,唯品会与天猫的物流体验逊于京东和当当。据广州一名多次在唯品会购物的用户表示,“唯品会的快递一般要两三天,也有第二天就收到货的情况,但比较少。”为了保证物流品质,唯品会在2014年物流招商会上宣布将全国物流商快递运价平均每单从6元提升至6.5元。之后,唯品会高级副总裁唐倚智更高调宣布,“明年6月份唯品会将会完成物流自建体系,到时候90%的订单将会由唯品会自己配送。”重线下及挑战者自建物流后,本身就重视线下的唯品会,又往重资产方向跨出了一大步。与其他电商不同,一向以来,唯品会都将主要精力放在线下。无论是占重比的物流,是300人的买手团队,还是其绑定的上千家品牌。而相较于这些线下内容,唯品会的网站则显得过于简陋。甚至有人认为,唯品会是披着电商的壳做传统行业。据唯品会的营运数据显示,2013年唯品会第4季度运营费用为1.3亿美元,比2012年第四季度的6412万美元增长108.6%。该季度物流费用在营收中的占比为11.2%、营销费用占4.4%、行政管理费用占2.2%、技术与内容费用占2.7%。通过这份各项费用数据可以看出,唯品会对线上的技术与内容投入较小,并不十分看重。在唯品会的官网上,大类仅为特卖会、爱丽奢和唯品团三个部分,而其主营的特卖会页面上,也只有首页、美妆特卖、亲子特卖、居家特卖和明天上线五个栏目。用户登陆除了看到商品介绍外,仅能查询到购物车、订单,以及简单的品牌收藏。对比淘宝、京东、当当、亚马逊等电商的各种互动及社交功能,唯品会的网站建设可谓单薄。虽然目前依然坐镇限时特卖的第一把交椅,且业务涨势喜人,但唯品会还远远不能笑傲江湖。因为面对限时特卖这块肥肉,电商巨头们已在疯狂追赶。2013年,电商们都在集中发力,天猫在“品牌特卖”的基础上推出了全新的“品牌特卖平台”;1号店的“名品特卖”改为“1号闪购”;当当网上线“尾品汇”;京东则推出“京东闪团”和“京东闪购”。而电商巨头们无疑拥有更完善的平台优势。对此,唯品会选择了扩充品牌数和品类,以服饰为主,将品类扩张到箱包、鞋类、美妆、饰品、家居、母婴、旅行等领域。其中对化妆品的扩张通过并购乐蜂网实现,可谓是唯品会下一个品类布局的重点。但是,唯品会一位化妆品代理商告诉记者,“尾货一般是非标品,而化妆品是标品,不存在尾货。对平台而言,生产超过十个月的货他们就不要了。”作为唯品会的第一批化妆品代理商,其表示,“唯品会做化妆品更多的是为了占地盘,它的主力依旧在服装这块。”深耕服装业的沈亚做服装特卖颇有一套,买手团队和专业定制是其法器。但这一法器却很难适用于标品的化妆品行业。而缺少互联网基因的唯品会要如何才能在四面围堵中杀出一条血路,继续把持龙头宝座,还得下深功夫。
【一起惠讯】7月11日消息,一起惠获悉,导购应用口袋购物近期已低调上线PC端网站,但网站已经几乎撕掉“导购”标签,成为一个独立的交易平台。据悉,这一PC版网站实际并非口袋购物导购App的移植版本,而是为口袋购物旗下开店应用“微店”搭建的平台。平台卖家大多数为微店卖家,用户可以直接在平台内完成支付,而不需要跳转到淘宝、京东、凡客等购物网站。从网站结构看,口袋购物PC端涵盖了潮流女人、精品男人、美容美体、生活家居、母婴玩具、运动户外、美食特产、数码家电等8个一级类目和多个子类目,大有要塑造一个“小淘宝”的架势。支付方面,目前口袋购物PC版仅支持支付宝和银联支付两种支付方式。为保证交易安全,微店官方还推出了类似于支付宝的担保交易形式:买家付款后,微店官方将作为中介代为保管;待买家收货确认交易后,微店官方再将货款给卖家。就在去年4月份,口袋购物CEO王珂曾明确对一起惠表示,口袋购物没有打算过做PC端,他坚信未来将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天下,并认为移动电商的市场已经足够大,没有必要开发PC版本。而对于此次搭建的PC端网站,王珂对一起惠解释称,口袋购物的目的不在于做一个中心化的购物平台,而纯粹是为了给微店卖家聚集流量。据王珂介绍,由于微店卖家此前全部集中在移动端开店,引流方式主要依靠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流量来源比较分散。口袋购物一直试图利用广告联盟来壮大卖家的流量来源,但一个存在于移动端的问题是:很多支持电商广告联盟(通过CPS分成)的网站还集中在PC端,没有开通移动端引流渠道,这导致微店卖家遭遇流量困扰。“因此,口袋购物开通PC版网站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广告联盟的方式为微店卖家引流,目前也只有付费卖家才能展现在PC端网站。“王珂解释到。
7月8日消息,苏宁相关人士透露,苏宁已经与锤子手机达成合作,预计本月中旬将开售锤子手机,苏宁或成锤子官网外的唯一销售渠道,锤子的产品体验店将在全国几大重点城市的苏宁门店陆续推出。子手机发布以来一直备受关注,虽然这款手机价格高达3000元,但是有报道称锤子手机的预定数量已突破20万台。本周,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发布微博称产能有限,首日发货量仅为1000台,日产能仅有1800部,锤子可能在短时间成为稀缺品。知情人士透露,首家锤子手机体验店将于7月下旬于北京联想桥门店开店,其他锤子产品体验店将陆续在全国几大重点城市的苏宁门店推出。
一件快递的物流信息定格在了6月28日,再未投送。不管你是内部调整还是纠纷我们的快递堆那没人送,到底闹哪样?申通快递南京栖霞分公司快件积压好几天;消费者吃不消,有人上门寻件无功而返。最近,关于申通快递南京栖霞分公司快件积压滞留的事情,在微博上闹得沸沸扬扬。扬子晚报记者昨天前往申通快递公司了解实际情况,遇到很多愤怒前来寻件的市民。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内部整顿,积压了两天的快件,最近一两天将全部分拣、运送。网友投诉快递变慢递,急啊!网友“那年H今日”以及“feng-zhi-zi”称,投诉申通快递,从南京公司发到栖霞分公司,足足用了五天时间,还没有派件,拨打区域电话、南京分公司电话、总部电话,没一个能打得通。好不容易打通了,对方说是内部调整,请问你们调整跟我有什么关系?现在我的快递还在那里搁置着,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真是好随便啊!也有网友贴出了栖霞区申通快递“罢工”的图片,图片中是堆积如山的快递,乱糟糟的场面里,有些客户自己在翻找快件。贴出照片的网友“三轮儿啊三轮儿”表示,照片是自己在现场拍的,申通自己不派件,却逼得客户自己上门找,堆积的快件毫无规律可循,不分类!申通快件积压的情况,同样让网店经营者大受影响。淘宝上一家做代购生意的店家黄女士告诉记者,与申通一直保持合作,但最近发出的申通快件让自己吃了大亏。“很多买家迟迟收不到货,都纷纷申请退款了,即使没退款的,也在沟通中气呼呼地表示要给我差评。”同样在南京做网店生意的张女士说,最近,有朋友发短信提醒自己,申通南京公司因资金问题已经处于停摆状态,仓库里积压了几万票货物,请各位淘宝客近日不要发申通,已发过的做好收不到的准备。“这些消息很快就在圈子里扩散了。”记者探访申通快递到底出了什么事?扬子晚报记者昨天来到南京申通快递服务有限公司了解情况。冷清的大门口,有两辆轿车正搬运少许快件。工作人员称,这是误拣的快件,需要发回南京总公司重新进行分拣。快递公司:内部整顿所以没及时派送申通公司的负责人任女士说,由于申通总部正在逐步取消多级承包制,栖霞区在进行内部整顿,因此,有两天的快件没有来得及派送。她称,积压滞留的快件主要是6月25日与26日收的快件,那两天正是内部进行调整的时间,于是将快件都临时放到了位于迈越路这边的总公司仓库,“现在总公司在逐渐搬到江宁区,事实上,这里的仓库已废弃很久,在完成全部派件后,这里也将停用”。任女士告诉记者,目前总公司已经介入进行了处理,当天开始已经对快件进行了分拣和投递。
【一起惠网讯】7月1日晚间消息,新浪微博刚刚宣布将全面开放支付系统,并针对首期的企业商户(即蓝V认证)开放收单功能。据新浪微博方面介绍,支付申请成功后,相关用户可以发布带有商品卡片的微博,其他用户点击商品卡片即可完成微博端的在线购买。此外,用户也可以进入相关账号的微博,在账号的主页选择感兴趣的商品、服务,下单购买。完成支付后,相关账号将通过粉丝服务平台以私信的形式与用户沟通送货等后续服务事宜。据悉,企业商户通过微博管理中心可提交自助申请,需要填写用户的基本资料、业务资料、财务资料。在申请过程中,企业商户需要验证企业支付宝账号。此外,个人认证用户(橙V)如果拥有企业资质,也可以在管理中心申请开通收单功能。一起惠了解到,新浪微博将在7月10日左右上线交易类第三方应用,企业商户及橙V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在微博支付的申请流程中特别强调,用户可以选择自行开发应用或者在应用广场选择一个交易类应用。目前,可供用户选择的第三方应用包括商宝、微商铺等,用户可借助上述应用系统,实现微博产品端的商品上架和订单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微博支付对结算账期和保证金制度也做了披露:面向资金压力较小的企业商户,可以使用“T+15日”结算,无需缴纳保证金;针对流动资金需要较高的企业,则可选择“T+0日”结算,不过需要缴纳2万元保证金。据了解,7月中下旬,新浪微博还将面向普通个人用户推出支付产品和功能,从而扩大微博支付对于个人用户的开放力度,完善微博支付体系。这也意味着所有通过申请和审核的微博账号都将具备收款和交易的能力。据悉,今年1月,新浪微博曾与支付宝联合推出移动支付产品微博支付。现阶段,新浪微博支付已经与海底捞、小米、魅族、迅雷、爱奇艺、格瓦拉等餐饮、零售、互联网企业接触,试图从多个入口抢占支付通道。亦有分析人士指出,新浪微博在被阿里巴巴持股后,电商化烙印明显加重。与微信支付只是财付通的表皮相类似,微博支付同样在为支付宝做嫁衣。如果说此前新浪微博更多的作为社会化营销工具,那么,微博支付的推出,实际上是支付宝在向社交领域和更多使用场景的渗透,并最终形成消费闭环。“这将促使在微博平台上更多的企业账号大胆地进行各种营销尝试,并用最短的流程达成交易,降低用户消费决策时间。”上述人士认为,未来依托于微博以及第三方服务商,微博上将掀起新一轮的电商开店热潮。相比微信在产品发展上的克制,泛商业化的运作,对作为社交媒体的新浪微博,是否会造成破坏性,有待评估。
【一起惠讯】6月30日消息,一起惠日前连线潮牌TYAKASHA(塔卡沙)主理人童云,了解了这家潮牌服饰有关电商的概况。童云透露,TYAKASHA产品是走限量销售路线的,从来不打造“爆款”,那种做法很“土”。据了解,TYAKASHA的单品产量一般是300-500件左右,个别单品会生产上千件,卖完之后不再加单。对于限量的销售模式,童云称,这样做是为了不积压库存,并确保产品的潮流性,产品生产数量都是通过计算的,因此不会太多。新浪微博是TYAKASHA非常重要的一个营销渠道,目前TYAKASHA的官方微博拥有7万多粉丝,每当新品上市之前TYAKASHA会先在微博上进行预告。通过这种形式,顾客可以第一时间知道产品信息,因此有的单品上市一两天就售罄了在线上业务这方面,童云介绍,TYAKASHA在天猫、淘宝以及有货均有销售。其中,天猫和淘宝是品牌自主经营,在有货上只负责供货,有货会提供相应的资源以及广告位展示等进行推广。TYAKASHA的线上产品都是包邮的。对于电商平台的大型促销活动,TYAKASHA很是配合,虽然价格比平时要低很多,但童云认为这些活动让更多人认识TYAKASHA,还给店铺带来很多额外流量。现在移动营销异常火热,但是童云表示,TYAKASHA还没有在移动端开始卖货,只是通过微信进行品牌宣传。而面对互联网商业流行的“粉丝经济”概念,童云回应称,自己从来不会去刻意制造任何“粉丝”产品,例如“爆款”等,这种做法很“土”。顾客认可TYAKASHA的产品自然会关注、会购买,这就足够了,自己本人也非常反对任何刻意而为的举动。不过会通过微博与顾客进行互动,也会提供多种产品样式供大家选择,然后再进行生产。一起惠了解到,TYAKASHA品牌于2007年成立于上海,目标客户群是喜欢搭配、时尚的年轻人群体,产品以女装为主,也有男装和童装以及各种相关饰品。主理人童云同时也是TYAKASHA品牌的设计师,在这之前他是一名很有名气的插画师。童云向一起惠透露,他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因此TYAKASHA服饰的样式、图案设计大多都与生活有关。自己有了孩子以后,也设计了一些童装服饰。目前,TYAKASHA在上海有一家旗舰店,其余实体店以各种形式分布在全国各地。童云平时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产品设计上,当一起惠询问TYAKASHA销量方面的数据时,童云表示自己平时并不关心这些,把产品做好就足够了。
【一起惠讯】6月23日消息,一起惠获悉,互联网女装品牌茵曼CEO方建华日前在微博上回应与韩后创始人王国安打赌一事,他表示,渠道变革的时代已经到来,未来手机渠道的购物,一定会超过70%。方建华在微博上谈到他与王国安的赌局,他称这并不是简单的一个赌局问题,而是正在发生的商业变革和渠道变革值得我们重视。茵曼目前在线上小有成功,但是有些人还是习惯于用PC端的思维经营品牌。方建华表示:“我做这个决心主要目的是害怕有人按照原来的惯性思维思考问题,我要他们离开我们现有的办公室就是为了让他脱开PC端的思维,重新定位和思考布局整个集团的移动端。”谈起茵曼未来在移动端的布局,方建华表示,这不是建一个App就可以的问题,作为一个品牌商,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让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与顾客、粉丝建立强关系是手机移动布局的第一步,把这一步做好了,基本就等于移动端做好了。而关于互联网品牌的定位,方建华认为,传统的互联网的观点认为品牌定位要大,什么都做,要覆盖青少年、中年、老年,还要线下有几千家门店,这样的品牌这几年线上投了很多钱,甚至一天砸一百万,然而却收效甚微,这是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定位越大,意味着池子里的竞争越激烈,而定位于有个性、原创,小细分的类目反而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小而美的品牌,恰恰在互联网可以做的很大,因为互联网的销售渠道本身可以覆盖到全国,甚至全世界,这与线下的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据一起惠了解,茵曼目前微淘粉丝271万。而根据第一季度的销售数据来看,无线端交易占比达到40%,流量占比更是达到60%。由此看来,老方所言的未来五年茵曼70%交易额将来自移动互联网并非故弄玄虚。早些时候,方建华在微博上“放炮”,称未来五年茵曼70%交易额将来自移动互联网,并因此和韩后创始人王国安打赌。
6月9日消息,O2O专业媒体与研究机构亿欧网宣布获得杭州盈开资本数百万元A轮融资,成为O2O大热背景下垂直媒体领域又一个获得投资的案例。据亿欧网联合创始人黄渊普透露,A轮融资已于近日到账,融资额度为数百万元。公开资料显示,亿欧网于2014年2月9日上线,由黄渊普、王彬和张佳伟3人联合创办,曾获得Bianews创始人陈中天使投资。黄渊普曾在互联网分析机构艾瑞咨询担任电商分析师,后加入品途网成为合伙人,参与撰写多份O2O行业报告;王彬系北京科技大学博士,曾有6年电商创业经验;张佳伟具有数年家居O2O从业经验,同时亦是草根微博大号@电商行业运营者。黄渊普表示,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扩大内容团队,同时投入资金和资源推动“亿欧网专家计划”,重点扶持O2O领域的专家作者。盈开资本相关负责人表示,投资亿欧网是出于对亿欧网的专业报道和数据研究,以及黄渊普团队的快速执行力认可,同时,互联网与传统企业的结合正在加快,需要有专业的媒体和研究机构对此进行研究,因此决定投资亿欧网。投资完成后,盈开资本旗下的创投自媒体B座12楼将与亿欧网展开战略合作,进行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盈开资本曾投资bong、树熊、爱图购、51信用卡、晨晓等移动互联网项目。亿欧网今日还宣布同时发布“O2O产业图谱”,全面展现O2O行业产业链的代表性企业。
【编者按】近来,很多传媒企业为了拓展自己的营收渠道,都开始涉及一些出版发行以外的业务,其中不乏有很多传媒企业利用自己的传播影响力来做电商。日前威海报业旗下半岛海洋商城已经正式上线营业,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媒体也悄然展开了电商业务。在此,一起惠盘点了国内外与电商相关的媒体,以供参考。威海报业旗下半岛海洋商城主要是经营海鲜商品,这样就能有效的整合当地的海鲜零售商。不仅能够促进报业单位本身的发展,也能够提高当地企业的知名度和盈利水平。与威海报业相似的是青岛掌控传媒,他们利用旗下的媒体类APP“掌上青岛”以及“掌上青岛”的微信公共账号销售青岛的海鲜、果蔬、啤酒、崂山茶等特产类商品,未来还计划扩展到本地生活服务上。这两家都是本地传媒企业为本地的商家提供一个平台,并且借此盈利的模式,是一种本地媒体可以借鉴的电商模式。除了这种媒体自建的本地电商,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电商平台涌现。例如,香港商报推出爱购商城,经销香港及国外市场进口的产品等、南方报业推出鞋包世界网、广州日报也以8000万元资金入股家居电商。这些都是传媒企业做电商的典型,充分发挥了媒体自身的优势来推动电商平台的发展。其中做的特别突出的当属深圳报业,深圳报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深商e天下”旗下一共有三个电商平台,包括B2B平台“深商网”、食品B2C平台“名物汇”和B2B2C品牌直营商城“超级猫”。据“深商e天下”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由深圳市政府支持,市经信委组织,深圳报业集团主办,覆盖深圳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网上商城、网店、传统企业和公共服务机构等六大类市场主体,将承担起深圳企业电子商务转型的重要责任。由此看来,媒体做电商不仅是为了自己带来好处,也承担了很大的社会责任。除了那些自建平台和APP等进行电商事业的媒体,现在也有媒体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传播工具来做电商的传媒企业。日前中国新闻周刊就利用微博开始卖茶叶,这种试水电商的方式不仅成本小,而且也能获得做电商所追求的利润。此外,成都商报以二维码为纽带,连接纸媒与电子商务的做法也十分有新意。当读者对周刊展示的任何物品产生兴趣,只需"看到""拍下"这两步,马上即可通过二维码订制自己的购物生活。这种用手机扫码购物的"纸上电商",能尽可能缩短媒体上展示商品转化成实际商品的时间。近年来,国外时尚杂志涉足电子商务领域也并不鲜见。此前《GQ》选择在男士奢侈品零售网站PARK&BOND出售杂志刊出的主编精选货品、《Esquire》也向读者推广自己电子商务网站Clad.com。2012年由康泰纳仕集团出版的《Lucky》杂志运营的购物网站myLuckymag.com上线,去年康泰纳仕还与亚马逊Quidsi合建美妆电商网站,目前又成立了专门的电商部门。尽管平台方面媒体的渗透率已经很高,但是在电商服务方面媒体也不是没有参与。粤传媒就曾被曝与天猫联手拓展电商物流,公司通过整合现有庞大的报纸投递、零售、运输、铺面网络和数据库营销及呼叫中心资源,推进发行网络向物流网络转变。此外,华数传媒也与支付宝宣布展开互联网电视支付合作。分析人士认为,媒体与电商的关系已经十分密切,一方面电商需要媒体来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媒体也需要通过电商渠道来拓展自己的盈利渠道。除了双方的相互利益,也能整合更多的商家,推动整个电商行业的发展。
今日,阿里通信正式公布170号资费方案:上网、语音、短信均以流量计费,通话1分钟=0.75M,1条短信=0.5M;流量0.125-0.2元/M,单价随使用量递减;流量费每满1元跳1档,用多少收多少,账单不足1元的零头直接抹掉。外界期待已久的“懒人计费”模式细节也终于曝光。阿里通信170号将不设任何强制性费用,无服务费、无月租、无来电显示费、无漫游费,全国免费接听。用户入网首月,可以从0元起步,按照1元加油包自动叠加收费:0-37元间,每使用5M流量计费1元;37-77元间,每6M计费1元;77-127元间,每7M计费1元;127元以上,每8M计费1元。语音流量之间的兑换、计费升档、不足1元抹零,这些均由阿里通信后台自动完成,不需要用户费神选择、设置。入网次月开始,阿里通信170号将设有每月7元的保底消费。阿里通信方面对此表示:“其实我们很不愿意设置这个7元的门槛,主要是业务初期号码资源非常紧张,担心有人恶意收卡、囤卡,导致真正的用户拿不到号码。”这7元包含了35M流量,可以打46分钟电话,对真正的用户而言,仅仅是个象征意义的门槛。“目前的计费标准主要根据基础运营商提供给虚拟运营商的批发价来制定的。”阿里通信方面承诺,未来一旦争取到更低的批发价,将参照现有的模式同步下调新老用户每一档的资费,让用户不用换号也能享受最新的资费优惠。阿里通信官网www.aliqin.cn今日同步上线。针对前期首批10万靓号预约用户,阿里通信将根据基础运营商的要求,在官网分批开放29个城市归属地的170“亲卡”入网。同时,首批预约用户可在标准资费基础上,享受一定的折扣优惠。阿里通信官网和官方微博近期公布具体时间表和入网优惠信息。阿里通信将结合消费者在淘宝、天猫、支付宝的会员等级和消费、信用数据,授予170号用户一定金额的信用额度,在额度内可透支电话费,避免错过重要电话。通过阿里巴巴旗下网站和移动应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充值,或办理永不停机业务。此外,为打造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SIM卡”。阿里通信后续还将为170用户提供各种淘宝、天猫的购物特权和优惠;阿里旗下数字娱乐、来往、云OS手机等业务,也将与虚拟运营商业务深度结合,为用户提供各种意想不到的创新服务。其中一个重要探索方向是“WiFi免费通话”,即在WiFi环境下,阿里通信170号码可免费打电话、发短信,真正做到用流量免费打电话!另一个方向是“全民免费WiFi”,使170用户免费接入无处不在的线下WiFi。阿里通信方面表示,“懒人计费”模式为年轻化的互联网群体贴身打造,摒弃复杂化的套餐设计,直指用户痛点。不少用户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面对运营商提供的数十种套餐,该如何选择实在让人纠结。选的套餐通话时间够了,流量又不够用了。选贵一档的套餐,结果这个月流量又剩下好多,流量到月底清零,用不完钱就等于白花了。这数十种套餐,再加上各种流量包,排列组合一共有上百种选择,一些有"选择焦虑症"的用户,算来算去最后发现把自己算糊涂了。而采用阿里通信的计费模式,简单、极致,用户根本不需要选择、计算,也完全不用担心浪费产生。消费者甚至还能“占点小便宜”,当1元8M流量时,如果只用7M,系统不计费,就可以省1块钱。今年4月,阿里通信率先完成自建客户管理和计费系统,因此在计费、服务和业务创新方面获得最大的灵活性。阿里通信“统一以流量计费”的资费模式,在全国通信运营商中尚属首例,预计将对通信行业产生极大震动。针对资费不够透明的用户痛点,阿里通信将于近期推出一款专属APP,让170用户可以轻松掌握自己的花费明细。通过这款APP,用户可以实时查看账户余额,本月已用流量和花费金额,通话、上网、短信明细,非常透明。独特的“消费水位线”设计,则可以让用户直观地了解已使用的流量和继续使用将产生的费用标准,一目了然。此外,阿里通信10029官方24小时客服热线、在线旺旺客服也将同步上线,为170用户提供服务。首批限量公测用户,将最早拿到170“亲卡”。5月7日,阿里通信170号码限量公测,共300个名额,短短几天内便有30多万网友申请。6月3日起,这批卡片将陆续寄出。阿里通信系首批获得牌照的虚拟运营商,目前拥有三大运营商的转售资格,全部采用170号段,其中1700号段为中国电信,1705号段为中国移动,1709号段为中国联通。5月12日,阿里通信发布“亲心”品牌,并启动1709联通号段预约,当天就有17万人涌进预约平台抢号。首批北京、上海、杭州的170号,当天晚上即预约一空,最高时每秒钟就有10人预约。
【一起惠讯】6月4日消息,一起惠获悉,京东与微信近日加快了融合步伐,除了正式上线微信一级入口,京东日前已经在其移动客户端开通微信登录功能,并暗示紧接着将开通微信支付。据悉,京东的微信登录功能与其618特别版客户端同步上线,用户可以将微信账号与原京东账号绑定。此前,京东支持的第三方登录方式包括QQ、新浪微博、支付宝等。一起惠了解到,在此之前,1号店、蘑菇街等其他电商已经纷纷开通了微信登录和微信支付。目前,京东在移动端还未开通微信支付,但其在应用更新中明确暗示这一功能将在不久之后上线。实际上,在京东刚刚上线不久的微信入口中,所有商品都已经能支持微信支付。除了微信支付,京东在移动端支付方面的“另一手准备”是网银钱包。今年三月份,京东网银钱包以及客户端同时亮相,不过目前网银钱包仅支持充值、转账、提现等基础理财功能,不支持购物。
昨日京东商城副总裁徐雷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京东在微信上的一级入口将在近期上线,但具体时间并未透露。京东的路演资料显示,其所预计在微信的接入口为一级入口,直接与朋友圈、扫一扫等平行,而不是之前精选商品所处的“我的银行卡”的下一级。据徐雷透露,微信的大入口或在京东的618购物节期间推出,“不是为了618而特地推出,但是适逢赶上了618购物节,因此会有一些促销的因素。”徐雷称,在618购物节上,京东与腾讯将会进行进一步的合作,届时微信、手QQ、京东APP会同时发起10亿红包一起抢的活动。与此同时,徐雷强调京东微信一级入口的推出时间、位置、用户界面等都会根据实际的运营情况进行调整,目前并无定数。早在5月21日,徐雷曾在微博上表示,微信在十日之内将设置京东入口,但随后他删除了该微信,京东方面也并未进行回复。京东与微信的融合在这段时间一直受到外界关注。一方面,微信我的银行卡-精选商品已在近期进行改版,并逐步启动京东商品的迁入(此前该频道主要为QQ网购和易迅网商品);另一方面,“京东微店”项目项目也已启动。
一个全新的房产网站刚刚上线,便能牵动整个行业的神经,引得业内议论纷纷,这种现象并不常见,但的确发生在中国平安集团旗下网络卖房平台“平安好房”网的身上。原因很简单,网站宣称对新房特价房拿出5个亿用于购房补贴;而对于二手房无论买房、租房都直接宣称零中介费。同时,“平安好房”网也因为模仿“双十一”,力图将5月20日打造成购房节,被冠以“地产中介终结者”、“地产界的淘宝、京东”等称号。而业内人士却对此反映淡定,中介声称不可能实现零中介费;代理公司披露特价房只是噱头;开发商则认为不过是另一个销售渠道。“平安好房”网5月20日推出的特价房,也面临着特价不降价的质疑。电商烧钱5亿元补贴买房人上周,在地铁广告中,薛女士意外地发现一个叫做“平安好房”的网站,声称不但要在5月20日推出特价房,而且还将有5亿元用于购房补贴。“5亿元购房补贴,应该就是像打车软件那样直接补贴吧?那样的话,买房是不是会便宜很多。”薛女士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一想到购房也能像打车那样获得现金补贴,她就以最快速度赶到公司,并输入手机号后完成了网站注册。网站显示,购房人除了能以特价买到房子外,网站还每套房额外补贴10000元,另外加送5‰贴息,个别房源的实际成交价能省下几十万元。中国平安此举吸引了众多买房人的关注。“平安好房”网一位负责人表示,1000套特价房将覆盖北、上、广三大城市,“平安好房”网对开发商全免广告费、端口费,开发商省下的广告费全部返利给消费者;另外,还提供了购房折扣、万元补贴等刺激计划。“当前,我们收到的房源折扣最低达到7.7折,不少房源都在8-9折。平安好房网此次活动准备了5亿元补贴消费者买房。现在普通购房者按揭有难度,所以平安银行为此次活动预备了约20亿元的信贷额度,只要是通过‘520购房节’秒杀成功抢得房源的消费者,都能通过平安银行以及我们的合作银行伙伴,顺利申请到贷款。”上述“平安好房”网人士介绍说。开发商掌握定价权补贴后的北京特价房仍难言实惠“平安好房”网甫一登场就吸引了不少关注。但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号称在北、上、广挂出1000套特价房,但实际上这些特价房中有不少都是三大城市周边区域的房源。比如北京,真正参与秒杀特价的项目仅有华贸城、富力盛悦居、富力非常HAOS等几个项目的几十套房源,而大部分特价房都是燕郊、固安、香河等地的楼盘。这让不少期待捡便宜的购房人感到失望。在业内看来,挂在网上秒杀的北京特价房其实也并不特价,大部分都是这些项目不好销售的大户型或有缺陷的户型。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对北青报记者表示,以华贸城3号楼参与秒杀特价的两套房源为例,建筑面积都在200平方米以上,本身就是销售困难的大户型。另外,两套房源都是一楼,而该项目的一层地上部分只有几十平方米,大部分面积都是位于半地下的,因此从去年入市以来,三号楼这两套房源就始终难以销售。但在秒杀特价中,却并未就此给出说明。从价格来看,去年9月,三号楼的成交均价为43431元/平方米,而参与秒杀特价的房源价格接近4.7万元/平方米,即便算上网站给出的一万元补贴和贷款贴息,也并不十分划算。业内人士表示,类似的特价秒杀在很多电商平台上都有,但“平安好房”网补贴政策确实让它获得了业内的关注。但项目的定价权仍在开发商手上,开发商不主动降价,仅凭网站宣称的烧钱补贴,在大宗房产交易来看,并不会有明显的实惠。零中介费搅局中介称绝不可能“平安好房”网另一个吸引人的就是其二手房板块推出的零中介费活动。截至发稿,“平安好房”的二手房板块虽然还未正式上线,但已经挂出了“降低购房成本、租房成本”、“全场零中介费、交易过程平安好房全程服务”的宣传页面,已经向购房者亮出了相当直白的利益诱惑。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各家中介公司对外收取的中介服务费都是总房款的2.5%,另外加上总房款0.2%的贷款服务费,总计为总房款的2.7%。而“平安好房”网的零中介费宣言无形中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据介绍,好房网将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将有专门的服务团队进行线下看房签约等服务。甚至有分析人士预言,“这种模式会让传统行业去中介化成为可能,平安好房网很可能成为地产中介的终结者。”对此,北京的中介公司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购房人只是被噱头忽悠了,零中介费在美国等电商更加发达的国家都没能实现,更不可能因为“平安好房”网的出现而终结。伟业我爱我家集团控股品牌与市场研究中心推广经理孔丹表示,二手房交易最关键的就是寻找房源,中介机构在全北京热点板块开店,增加销售人员,为的就是更快地找到独家房源。而类似“平安好房”网这样的网站,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房源。他表示,目前北京80%以上的房源信息都在几家大的中介公司掌握,线上二手房网站基本都会选择与中介公司合作的方式经营,所谓去中介化,根本不现实。孔丹称,虽然市场上也有一些网站推出了房产业务,允许个人将要出租或出售的房源免费挂上销售,但由于房产是大宗交易,动辄就要几百甚至上千万,没有线下的中介服务,很多买房人自己都觉得不安心。他举例道,一套房子的成交,在签约时,除了定制合同外,还有户口迁移、物业费、水电费清算等诸多补充条款,中介在这个过程中承担着责任和担保,一旦出现纠纷中介公司将直接承担责任。因此,“平安好房”零中介费,甚至去中介化在他看来并没有可能。“平安好房”卖力吆喝意在进军房地产金融服务“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平安好房”对新房推出的特价房加巨额现金补贴,对二手房推出的零中介费,在业内看来更多是为了平安集团的各种金融服务进入房地产领域而做的铺垫。一系列的买房补贴和优惠服务虽然引起了很大热议,但大多数开发商仍持观望态度,认为高调的“平安好房”网只是另一个销售渠道。某房企的营销负责人表示,曾经市场不好时,开发商习惯将一些特价房源给中介公司,让其帮忙销售,而这样的销售是不通过售楼处的,对外也不承认降价。而“平安好房”网的出现与新浪乐居、搜房等电商网站类似,只不过增加了一种新的销售渠道,开发商会将难以销售的房源和打折促销的房源通过电商来销售,本质上并未有明显区别。另外,联美地产集团总裁助理史明也对北青报记者表示,“平安好房”网烧钱补贴买房的背后,是平安集团通盘的资源整合冲动。或许网站在卖房这件事上可以不赚钱,但是这些优质客户可以成为平安其他金融产品的客户。由于开发商卖房时都会与关系银行达成协议,买房人只能选择这些银行的贷款,而平安好房网在他看来未来必将抢夺一部分银行的生意。因为平安集团有大量现金,但由于保险资金不能直接投资房地产,就需要平安好房网这样一个桥梁,通过网站积累客户,引入平安银行、平安信用卡、平安信托、平安大华基金[微博]等金融机构。而当这些金融机构介入房地产领域时,才是平安好房网获利的地方。
在华业务的持续低迷或加速了玛莎百货电商的推进。英国百年品牌玛莎百货(Marks&Spencer)宣布在京东开设官方葡萄酒旗舰店,包括产自全球的70多种葡萄酒。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地区将借助京东物流实现上午下单、下午收货的极速送达服务。玛莎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StephenRayfield表示,玛莎继续通过网店与实体门店结合的战略发展中国业务。之前,玛莎百货计划关闭1/3的中国门店。玛莎百货曾在官方微博上发表声明称:玛莎百货将调整其在华发展战略,重点发展上海现有的旗舰店和中心店,并寻找本地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在华业务增长。早在2010年,玛莎百货首席执行官MarcBolland就决定将玛莎百货转型为国际零售品牌,让消费者在实体店、网页与移动设备上都能享受到来自玛莎百货的服务,与急速发展中的对手Next相竞争。玛莎百货市场总监PatrickBousquet-Chavanne指出,1900万不在玛莎官网进行网购而在竞争对手线上网站消费的消费者是玛莎百货潜在的消费群,也是玛莎百货的盈利良机,抓住该部分消费群,对未来玛莎百货的线上发展举足轻重。
【一起惠讯】5月16日消息,淘宝昨日发布公告,叫停淘宝客在返利网站进行推广活动,同时,聚划算也不再支持返利类淘宝客推广。昨日中午,即有消息放出,称淘宝将在7月份针对返利网站进行一次大型调整,调整后,淘宝有可能全面封杀返利网站。随后,淘宝官方则直接发布通知,自2014年7月1日零点起,要求淘宝客不得在返利类型的渠道内向用户提供淘宝平台商品链接、店铺链接、店铺名称及掌柜旺旺名的搜索服务功能。淘宝同时强调,返利类型渠道内如涉及阿里巴巴集团相关品牌,如淘宝返利,天猫返利等,必须链接至阿里妈妈官方推广频道或活动页面(如爱淘宝),不得以任何形式自行搭建或推广与淘宝、天猫、聚划算等购物相关的非官方页面(包括但不限于购物频道、商城频道等)。此外,自2014年6月1日起,聚划算将不再支持返利类型淘宝客的推广,并不再支持基于参加聚划算推广并已开团的商品或服务成交而产生的佣金。即卖家无需向淘宝客支付前述佣金,淘宝客亦不得要求卖家支付前述佣金。关于上述调整的理由,阿里巴巴方面称,是为了保障淘宝商家的利益,维护商家的正常经营秩序。该消息一出,随机引发业界哗然。部分业内人士指出,淘宝此举意在让阿里妈妈、一淘网等淘宝官方的推广渠道取代返利网站,主宰淘宝的流量导入。相反,过于依赖淘宝的返利网站则有可能失去淘宝客这一介质,从而面临生存危机。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返利类网站之一的返利网则通过官方微博对此予以肯定,并表示,阿里妈妈针对返利类淘宝客推广方式的调整政策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返利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非常支持这一政策,未来返利网会继续和阿里妈妈深入合作,共建健康多赢的生态圈。”实际上,据一起惠了解,此次调整并非淘宝首次与返利类型网站之间“擦枪走火”。2012年11月份,时为淘宝联盟的阿里妈妈就曾宣布,2013年以后,将不再支持针对淘宝站内购物返现金给会员或买家的淘宝客模式。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是对返利网站的封杀,同时也是在为淘宝旗下一淘网开路。但淘宝很快对此予以回应,称“并没有封杀任何一个网站”,新规则只是针对给用户返现金的模式,并不拒绝以其它返利形式与返利网站合作。“卖家生存、买家利益、各部门产品线的配合与冲突、大生态系统的平衡。任何规则的调整都可能会对一大批卖家、消费者甚至生态系统中的各环节产生巨大影响。”此前,淘宝曾试图中断与低价导购网站的来往,某商家直言,一个新的政策需要具备各方面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确实不是容易的事。
【一起惠讯】微信成为微博之后疯狂吸纳品牌商入驻的新阵地,不过据一起惠了解,大多数品牌商玩微信还处在刷存在感的阶段,“不管有没有用,先做起来”是不少品牌商对待微信的态度。至于具体应该如何运营,并非胸有成竹。一起惠近期了解了部分品牌商运营微信的几个“小花招”,虽然无法断言其效果,但可以见出与众不同的思维和用心之处。现将其整理如下:养小号“曲线救国”在没有掌握微信运营的终极秘诀之前,大多数品牌商会采取多号运营策略,广撒网,不断试错。一起惠所了解到的韩都衣舍、茵曼、初语、美特斯邦威、百草味、凡客、GXG等品牌商均开通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微信公众号,一些品牌商甚至有二十多个公众号,形成了颇具阵势的微信家族。“主号求稳妥,小号尝新鲜”是一些品牌商的微信路线。设计师品牌初语就开通了一个定位于搭配互动的订阅号,不玩促销,只谈搭配,销售和客服的角色则交给主号“初语旗舰店”。据初语微信运营人员介绍,初语的设计总监将从内容、节目、互动上对该公众号进行全力配合,保证搭配内容的专业性。值得注意的是,初语还为该账号打造了专门的视频栏目“潮搭三分钟”,邀请不同职业的嘉宾(如全职太太、平面设计师、大学班主任等)做模特,由初语设计总监对其进行搭配上的指导,现场换装。此外,公众号还将通过微社区与用户进行实时互动。该搭配公众号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视频节目的制作也还远远谈不上精致,但其运营上的用心程度已经超过很多品牌商。按月定制试用礼盒从欧美流行起来的按月订购已经不算是新鲜的电商玩法,欧莱雅从2012年开始尝试“小美盒”业务,根据用户提交的美容问卷,量体裁衣为其定制试用礼盒。今年,欧莱雅将该模式复制到微信上。一起惠了解到,欧莱雅小美盒有意借助微信私密特点强化“私人定制”特色。除了为用户定制化妆品,还通过定制“小美形象”与用户互动,鼓励用户上传本人照片并征集好友印象,欧莱雅再为幸运用户制作专属动漫形象。创始人玩票公众号对那些有一个愿意码字的老总的品牌来说,营销上首先就多了个砝码。网络女装茵曼的创始人方建华算是这一类老板。因此,茵曼在微信上,除了有两个官方微信公众号外,还有一个“茵曼方建华”作为玩票型产品。做一个创始人的个人微信号,关键问题还是在“内容供应链”,能否源源不断地输出内容成为其运营的关键。目前,方建华的这一个人公众号主要内容来自自己的品牌运营、企业管理心得;媒体报道;以及与微信用户的交流整理。据了解,方建华在2013年茵曼年会内部讲话中曾表达自己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化营销时代到来的“惧怕”,称2014年将在社交媒体重点布局,“能够做好社交化媒体营销,将决定着我们和消费者的关系”。这或许能解释方建华要做一个自媒体式公众号的动机。多条通路杀入微信开店虽然微信公众号的定位、策划大多数取决于品牌商自身,不过一旦涉及到微信商城的搭建,大多数品牌商会选择将这一板块外包给第三方开发者或者腾讯官方。这也是口袋通、微信逛等服务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至于与谁合作搭建商城,各个品牌商都有自己的选择,有的愿意与腾讯官方的微购物或者拍拍微店合作,有的愿意找创业型的微信开发商,而某些品牌商在策略上更加“狡猾”,会选择“脚踩多只船”,开通不同的账号,与不同的开发商合作。不过,一家目前同时用了两家第三方开发商服务的品牌商告诉一起惠,其最近已经开始与京东微店接触合作,但合作的前提是结束与原有服务商的合作。这也意味着,随着腾讯微购物、京东微店等官方开店服务进入市场,品牌商将面临“官方还是民间”的选择,同时采用多家开发商的服务,在成本上、运营上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起惠讯】5月8日消息,“移动应用开发者已经渡过了最难的阶段。”移动广告平台多盟联合创始人、总裁张鹤日前对一起惠表示。他介绍,过去这两年内,品牌广告、游戏广告在移动端的崛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移动开发者的收入问题。张鹤透露,今年多盟已经有大量开发者单月收入超过百万。2013年,多盟给开发者的分成是1.5亿,整体收入相比2012年增长了5.5倍,今年预计会增长4~5倍。对于移动广告行业在2014年的几个重要变量和机遇,张鹤做了以下解读:从本土品牌口袋里“挖预算”张鹤介绍,多盟最早的广告大多是国外一线品牌如肯德基、必胜客、英特尔等,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如蒙牛、伊利、碧生源、加多宝等都在加大移动广告方面的投放。目前,多盟的广告客户中,品牌客户(以品牌展示为主)和行业客户(以应用下载为主)的比例为1:1,其中,行业客户中的游戏类客户发展最快,这主要还是基于游戏行业整体收入的提高,“不少年收入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游戏开始出现,市场费用非常充足,所以广告投入也大。”而相比游戏等行业客户,品牌客户对移动广告的信任度和理解程度还不高,需要一个验证和试错的过程。一个现实是,品牌商广告投放的惯性比较强,不会一下在移动广告上做巨大的投入,因此需要逐步试水。据张鹤介绍,目前品牌商在移动广告的投入预算占数字化媒体广告总投入的比例约在5%~10%之间,份额仍然还比较小。电商类广告主还在求“自保”电商企业算是多盟广告主的一个类型,但张鹤坦承,电商企业对移动广告的布局比其想象中的还要慢一些。他告诉一起惠,移动广告的国内广告主大概有三波:第一波是投资驱动型企业,在2011年左右拿到投资后开始烧钱,投放广告,例如一些电商,但这一类企业不会长久;第二波是品牌商;第三波才是游戏。“电商在移动端广告的投放保守也情有可原,一方面是自己遇到的困难比较大,另一方面用户的购物习惯还没有培养起来。”张鹤分析。据一起惠了解,在资本遇冷的时期,电商企业纷纷开始注重精细化运营,广告的投放更是缩水很多,而且对ROI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于效果还没有受到验证的移动广告更是小心翼翼。不过张鹤仍然很看好电商市场,以及正在火爆起来的O2O市场。团购网站在移动端流量和交易的增长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趋势,用户注意力转到移动屏幕上的时候,就是移动广告的机会所在。视频网站和微信的流量机会在流量方面,张鹤今年尤其看好的是视频类网站应用。“过去两年,视频网站对于移动这边的准备是不足的。今年开始,很多主流的视频网站已经有60%的流量来自移动端,但变现率实际上非常低。今年对视频行业会是非常重要的发展契机,视频网站也会花功夫来货币化。”据了解,目前很多大型视频网站的广告业务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自己消化部分流量,主要是具有稀缺性的广告位(例如版权剧广告位),还有大量的流量自己消耗不掉,因此会与第三方广告平台合作。除了视频应用,在流量规模上让人眼红的应用还有微信。不过据一起惠了解,微信官方目前对第三方广告基本是禁止态度,仅支持腾讯自家广告平台广点通的广告业务。张鹤向一起惠透露,多盟的很多广告主在微信广告上都是有诉求的,但微信目前对待广告的态度也不免让第三方广告平台束手无策。不过他依然表示,BAT等大公司相比前几年更加开放,因此只要广告做得专业,比腾讯自家的平台更专业,不排除未来会有合作机会。谨慎尝试定制化广告目前多盟的广告形式还集中在插屏、banner、应用墙、应用中心等相对“传统”的形式。但要平衡广告曝光和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广告平台都在绞尽脑汁,多盟也不例外。张鹤透露,今年多盟已经开始上线信息流视频广告(适合新浪微博等有时间线的App,用户下拉页面刷新的时候,页面顶部会出现视频广告)、积分墙视频。另外,定制化广告也是多盟在与广告主探索的一种广告模式,例如不久前在“爸爸去哪儿”游戏植入的伊利广告,就是为伊利定制的移动端广告形式。不过,张鹤同时强调,定制化广告会谨慎尝试,大多数广告还是要考虑到规模化。在广告载体方面,张鹤还表达了对智能电视终端的兴趣。“很多智能电视采用的是安卓系统,所以多盟还是有机会,我们也在密切地在关注智能电视的机会。”
去年7月,本报曾以《返利网霸王条款频受指责日沉淀资金或上亿》为题报道了返利网站行业存在的潜规则和不规范行为。但是,大半年时间过去了,这一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昨日(5月4日),杭州市民陈先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反映称,今年2月,51返利网官方推出了一项活动,通过该网站去苹果官方商城购物,包括iPhone、iPad等全系列产品均返10倍F币(51返利网虚拟货币,100F币价值为1元)。考虑到一款售价为5288元的苹果iPhone5s手机可以获得约528元的返利,他便和另外四个朋友购买了1500多万元的苹果商品,并期待着3月31日前能得到返利。然而,事情并非他想象得这么简单。不仅返现到账时间推迟到了4月3号,每天能提取的额度也仅有500元,并需要两到三个工作日才能到账。一个多月下来,他提取到的金额还不到1万元。“我现在账户里的返利折合下来是79万元,也就是我要1580天才能兑换完。”陈先生说道。按照他的计算,79万元要全部提取完需要12年。对此,51返利网方面昨日回复记者采访称,返利网每天需要处理返利会员数量非常多,处理需要时间;大部分账户的提现是不需要审核的,但有极少账户需要审核,主要是针对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账户,所以需要人工审核一些信息。返利网积分兑换的集分宝正常情况下,将在3个工作日内兑换相应的奖励给会员(遇到节假日情况顺延)。兑换500元最少要3天记者了解到,51返利网与苹果官网的这一次合作,在业界曾引起巨大反响。该网站的一则宣传信息显示,2月12日到2月14日期间,在51返利网的“超级返”频道购买苹果iPhone/iPad全系列产品,网站将提供总额超过千万元的补贴。但是,这一承诺并不如最初看起来那么美。陈先生经营着一家淘宝店,主营苹果类产品。他告诉记者,他与身边的四个朋友加起来,在51返利网返现的金额高达150万元左右,但是都无法兑现。“当时网站的广告页面写的是5288元返528.8元,但是实际返回来的是F币,我们并不知情。”网站接下来的处理方式让他大跌眼镜。在该网站官网提交兑现申请,每天只能用50000F币兑换50000个集分宝,集分宝是支付宝的积分,淘宝购物用支付宝付款时可以抵现金,100集分宝=1元现金。记者查看了陈先生在51返利网两个账号中的其中一个账号,目前余额为2128055F币(21280.55元)。整个4月份,他申请兑现的金额仅有4500元,并通过手机充话费花掉了账户里的3730元。此外,他于4月30日提交的一笔兑现申请,截至记者昨日截稿时,依然显示还在处理中。记者在该网站的兑换页面看到一则“温馨提示”,“申请兑换后,我们会在1~4个工作日内发放到您的支付宝账户的集分宝中。由于支付宝限制,每次最多兑换50000个集分宝。”另外,在上一笔兑换申请在处理中时,用户并不能申请再次兑换。对此,陈先生表示难以接受:“这样一来我兑换500元最少需要3天时间,79万全部兑换完我估计要12年时间了。”由于金额较大,陈先生和他的朋友也多次联系了51返利网客服。4月26日,他们终于收到了针对大额客户的解决方案。据他透露,第一种方式是通过支付宝一次性提完,但是用户需要支付6%的手续费;第二种方式则是用F币购买京东、易迅等网站购物卡,然后去买黄金等保值物品或出售,且这一操作并非用户实时可以操作。显然,这两种方案并未得到51返利网用户的同意。“双赢”模式存多种风险由上海中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的51返利网属于“第三方返利导购平台”,通过引导消费者到与网站有合作电商网站购买商品。交易成功后,商家向返利网支付一定比率的佣金,佣金中的一部分以返利形式返还给消费者,一部分佣金作为公司经营收入。看似“双赢”的盈利模式,实质则存在多种风险,其沉淀资金去向不明,且返利周期、金额出错、提现设限等问题依然存在。记者查看了51返利网、返还网等多个消费返利网站的首页,都没有明确告知网站返钱的时间,只是含糊地标注“订单生成后”。在新浪微博和各大论坛中,不少消费者反映有时长达几个月都未获得返利,甚至未能跟踪到订单。“多数时候不过是几块或几十块钱的返利,即使没有返还也就算了,也懒得投诉。”网购达人曹小姐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抱怨道。另外,她还透露,返利网的提现方式模糊,经常以积分或购物券的形式返回来。“开始看到返利网都是与支付宝和银行卡绑定,觉得还有利可图,后来慢慢就没有兴趣了。因为这些基本都是噱头,天下哪有免费午餐呢?”IT法律人士赵占领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返利网站的本质是购物导航,它的核心价值就是为合作的购物网站带去订单,这就要求自身要有庞大的用户和流量,而且用户粘性要比较高。“通过对返利提现设置种种限制来绑定用户,这是由其盈利模式决定的。”但是,他认为,从法律上看,返利网站需要在用户体验和商业价值之间做到一个平衡很难。网站对用户权益进行限制甚至是削减,不仅是一种欺骗行为,更是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伤害了用户体验,最终受损的还是网站自身。”返利网价值或逐渐收窄尽管存在种种的问题,但从法律角度来说,想要杜绝这些问题却困难重重。去年7月,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九类典型网络商品交易违法行为》中指出,返利网“利用格式合同做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侵害消费者权益。”记者注意到,尽管大多数返利网站对此并未进行整改,但并不妨碍他们获得资本的青睐。米折网此前宣布完成A轮融资,由IDG资本美元基金投资,金额为千万级别。51返利网2011年就获得了来自启明创投和迪士尼旗下思伟投资的千万美元投资。尽管有资本源源不断地投入,但是返利网站的发展之路颇为坎坷。2012年底,淘宝联盟出台了《对于返现金类型淘宝客的升级建议》,该建议中明确要求,从2013年1月1日起,各返利类网站禁止向用户发放现金。随后,京东商城也宣布停止与所有返利性质网站的合作。前者宣称,将自行对消费者进行让利优惠,再在此基础上返利。主流电商平台的选择,或许不得不迫使返利网站转型。电商观察人士鲁振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返利网站的最大价值在于帮助电商平台获取新用户,随着他们的壮大,返利网的价值也在渐渐丧失。“比如京东、1号店、当当网这类大型平台,70%以上都是老用户了,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再与返利网合作,付出额外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