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排名>文章列表
排名
今日,在第九届中国零售商大会全体会议上,“中国零售百强发展解读”报告正式发布,天猫超过苏宁跃居百强榜首,零售百强销售增速连锁第三年放缓。9家电商企业入围,贡献率高达54%去年,百强排名首次将电商列入其中,今年依旧如此,数据显示,入围的9家电商销售高速增长,对百强零售企业整体销售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4%,较上年电商贡献率提高了4.4个百分点。(9家电商企业入围零售百强)据了解,2013年,进入百强的零售企业中,有9家电商,分别为天猫、京东、腾讯B2C、唯品会、亚马逊中国、当当网、1号店、聚美优品、凡客诚品。比上年多出一家,销售达到5732.7亿元,占百强整体销售的比重为20.7%,较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平均销售额增速为76.2%,虽然相比2012年134.1%的增速大幅下降了57.9个百分点,但仍比百强整体销售增速高出56.4个百分点。天猫超过苏宁跃居百强榜首如果扣除9家电商,2013年的零售百强(91家实体零售企业)销售规模同比仅增长10.6%,比2012年放缓0.4个百分点。(扣除9家电商,91家实体零售企业销售规模同比仅增10.6%)报告显示,前十大企业的销售额占百强销售比重首次过半。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天猫2013年销售规模达3470亿,超过苏宁跃居百强榜首。不仅如此,千亿企业增加至6家,其中4家是实体零售,2家是电商。分别为天猫、苏宁、大商集团、国美电器、京东、华润万家。从另外一个层面再次说明,电商的崛起正不断加大对传统零售的冲击。(中国零售百强前十位)(前十大企业的销售额占百强销售比重首次过半)百亿级跨区域企业格局稳定2013年零售百强中,销售额过百亿的零售企业有64家,其中有6家是网上零售企业,扣除之后,58家销售过百亿的企业中,有31家跨区域经营企业,27家区域内经营企业,与2012年相比,区域内经营企业增加1家,跨区域经营企业数量持平。百强报告还显示,百强企业单店销售增长贡献继续处于较高水平。若扣除网上零售企业,2013年零售百强中91家实体店零售企业门店数同比增长2.6%,平均单店销售规模为5728.4万元,同比增长7.9%,单店销售增速继续高于门店扩张速度,同时,在销售增长贡献率上,单店增长贡献达到74.1%,继续处于较高水平。
一起惠2014-05-30 08:06:36718 次
【一起惠讯】5月29日消息,在不久前结束的首届中国跨境网购(进口)峰会上,欧洲电子商务协会执行委员会主席WijnandJongen向一起惠披露了目前欧洲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2013年,欧洲的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4969亿美元(约合3630亿欧元),同比增长19%。欧洲电子商务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欧洲共有超过5000家网上零售(B2C)企业以及不少于15个全国性的电子商务协会。每年欧洲电子商务业会产生约37亿个包裹,直接或间接创造200万个就业机会。WijnandJongen指出,2013年欧洲4969亿美元的电子商务交易额中的有46%来自服务交易,54%来自实物交易。其中,欧盟28国的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为4352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具体到西欧各个地区来看,根据欧洲电子商务协会的数据统计:2013年,西欧地区的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为2432亿美元,相较于2012年同比增长15.6%;中欧地区为1277亿美元,同比增长22.8%;南欧地区为558亿美元,同比增长18.8%;北欧地区为436亿美元,同比增长12.5%;东欧地区为264%,同比增长53%。从国家分布上来看,在电子商务发展成熟的国家中,2013年交易额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是英国(1466.97亿美元)、德国(867.94亿美元)、法国(699.55亿美元)。这三个国家的电子商务交易额总和占到了欧洲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61%。排在第四和第五位的是荷兰(164.28亿美元)和奥地利(150.17亿美元)。而在电子商务新兴发展的国家中,交易额排名靠前的依次是俄罗斯(212.19亿美元)、西班牙(197.32亿美元)、意大利(154.25亿美元)以及波兰(71.53亿美元)。从网上零售来看,2013年欧洲网上零售的交易总额为50.36亿美元,同比增长18.68%,但仅占到了零售业总销售额的5.7%。值得关注的是,欧洲网上零售已至少连续五年保持着双位数百分比的增长率。从移动电子商务上来看,2013年欧洲网上零售的交易额中,仅5.5%的交易额是来自于移动端。移动端交易占比高于欧洲平均值的国家有英国(12.0%)、斯堪的纳维亚半岛(8.0%)、意大利(7.0%)、西班牙(7.0%)、奥地利(6.0%)和荷兰(6.0%)。WijnandJongen向一起惠表示,目前有8.16亿人生活在欧洲,其中网民人数为5.65亿,网购用户为2.64亿、社交媒体用户为4.43亿。欧洲人均年网购金额为1884美元。欧洲电子商务协会预测2014年欧洲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将会出现同比15.4%的增长。
一起惠2014-05-29 10:09:14777 次
【一起惠讯】5月19日消息,据一位接近京东的人士透露,今年初,京东已经秘密收购了一家在俄罗斯销售额排名前五的本土B2C网站,还收购一家俄罗斯本土的快递公司。同时,俄罗斯已被京东内部确定为海外业务的首个发力市场。在完成内贸电商的布局之后,京东把目标瞄准了海外。一起惠发现,在京东提交的IPO招股书中,“国际业务扩张”在京东新业务计划中被列为了重点。京东表示,凭借其在中国拥有的经验,其可能寻求战略举措进行海外业务拓展,包括在中国以外地区设立网站、仓库和建立支付系统等,从而将JD品牌推广给更多海外客户。上述接近京东的消息人士表示,京东将俄罗斯定为首先发力的海外市场,早有端倪。虽然早在2012年10月,京东国际站就已上线,销售包括电器、婴儿奶粉等产品。但由于在欧美主流市场面临着亚马逊、eBay等国际电商的竞争,京东国际站的销量一直不见起色。所以京东索性改变方向,从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入手,因为这些国家的消费者对于国际电商平台的品牌认知度较低。此前曾有消息显示,京东正在紧急布局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的自营业务,将在2014年内在俄罗斯和东南亚地区建立仓储,重点发展对当地的跨境电商业务。此外,今年三月份,原华为电商总裁徐昕泉正式加盟京东,随后担任京东海外事业部负责人,负责京东国际化方面相关业务。徐昕泉曾主导了华为在独联体片区市场的开拓,对俄罗斯市场十分了解,并在俄罗斯拥有深厚的资源。而关于京东拓展海外的方式,京东集团董事长刘强东此前曾透露,京东正在探索一种“一般贸易+自营电商”为主的新型贸易模式,通过“大额贸易”的形式实现产品进出口,并在境外设立实体运营公司开展电商业务,实现本地化电商服务本地居民。同时建立本地化客服中心,提供本地退换货服务。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按照刘强东对京东海外业务的规划,收购本土电商公司和相关服务公司将是最省力和稳妥的做法。“海外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本国的电商公司,本地化运营在物流和售后上也具有巨大的优势。”另外,该业内人士表示,针对俄罗斯市场的特殊性,本土化运营相比于传统的跨境电商模式也更有优势。首先,俄罗斯网民对于在线支付的接受程度极低,在网购时,更习惯使用货到付款的方式,尤其是客单价较高时。“京东如果要做好俄罗斯市场,支持货到付款,是必须的选择。此时,如果海外物流是由合作伙伴来做的,就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其次,受限于俄罗斯海关的清关能力,中俄之间的跨境电商物流一直极不稳定,运载量有限。“收购一家俄罗斯本土快递公司,进而建立俄罗斯海外仓,可以帮助京东有效地避免掉这种物流的不确定性。”再次,俄罗斯对于海外电商进入俄罗斯市场的政策正在缩紧。譬如,日前俄总统普京签署法令,授权政府修改个人购买物品免税规则,未来俄罗斯消费者月网购免关税条件将可能由网购总额不超过1000欧元、总重量不超过31公斤下调为总额不超过150欧元,总重量不超过10公斤。“如果京东收购本土电商网站,通过该网站去拓展俄罗斯市场,就不用面临这些限制了。”最后,俄罗斯本土电商正处在爆发的前夜,过去几年,都保持着较高的行业增速,此时收购俄罗斯排名较前的电商是一笔不错的投资。据了解,作为俄罗斯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Ulmart已经在筹备明年的IPO计划,并计划在下一个五年内争取将年销售额增加到100亿-150亿美元。事实上,目前瞄准了俄罗斯本土电商网站的国内电商平台可能不仅仅只有京东一家。有知情人士向一起惠透露,今年唯品会将与俄罗斯闪购网站KupiVIP合作,或作为供应商的角色为KupiVIP提供品牌产品,解决俄罗斯本土电商缺乏货源的问题。上述消息人士表示,京东在俄罗斯市场的拓展,除了要面对来自俄罗斯本土电商的竞争外,更大的竞争其实还是来自于其在国内的最大竞争对手阿里巴巴。据一起惠了解,阿里巴巴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从去年起就把俄罗斯定位为最重要的海外市场,目前来自俄罗斯的交易额已占到速卖通总交易额的30%以上。一位从事中俄跨境物流的服务商预计,目前速卖通占据了跨境电商俄罗斯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一起惠2014-05-19 09:36:21851 次
【一起惠讯】5月9日消息,据权威机构统计,2013年欧洲本土市场的电商交易已达到3500亿欧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电子商务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7%。其中,涨幅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德国(33%)、俄罗斯(28%)以及东欧地区(22%)。预计到2016年底,欧洲B2C电商市场将达到6250亿欧元的规模。在一次大型会议中,英国皇家邮政中国总经理郑挚指出,整个欧洲有8.2亿左右人,5亿多网民,2亿是网购人群,整个欧洲大概是3120亿欧元规模的市场,其中欧盟是2270亿欧元,这跟美国市场一样大。其中,英国一年的电商交易额是960亿欧元,大概相当于1/3美国的交易量。整个欧洲的前五大国家市场是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前三个基本上占了整个欧洲60%以上电商的交易额,三国加起来总数超过1800亿欧元。据了解,欧盟国家居民平均一年花在网购上的钱是1241欧元,其中最多是英国(2446欧元),法国和德国基本上在1300至1400欧元左右。另外,居民网购消费额较高的还有西欧和北欧的一些高收入国家,比如超过2000欧元平均花费的还有挪威和瑞士,紧接是丹麦、奥地利。根据欧洲电子商务协会的调查,欧洲电商行业目前仍主要由三个国家统领:英国(960亿欧元)、德国(500亿欧元)和法国(450亿欧元)。这三个国家共计1910亿欧元的市场规模占到了欧洲市场的61%,在欧盟(包括2013年7月1日加入欧盟的克罗地亚)B2C电子商务行业市场中则占69%的份额。据一起惠了解,从各国家市场来看,欧洲电商增长最快的市场是土耳其,年增长率75%;第二是希腊,年增长率61%;第三是乌克兰,年增长率41%;其次是匈牙利(35%)、罗马尼亚(33%)。调查显示,欧洲B2C电商市场各大区域的规模排名依次为西欧、中欧、南欧、北欧、东欧,具体情况如下:西欧:包括英国、法国、比荷卢三国和爱尔兰,是欧洲B2C电商营业额最高的地区,尤其是英国和法国,是欧洲最大的两个电子商务经济体。2012年,西欧电子商务增长15.8%至1608亿欧元,在整个欧洲电商市场中占51.6%。中欧:包括德国、奥地利、瑞士、波兰,是欧洲第二大电子商务地区,2012年创造了763亿欧元的收入,增长20.5%,在欧洲电商行业中占24.5%。南欧:包括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希腊和土耳其,在2012年赶超北欧,排名第三,营业额达332亿欧元,涨幅为33.6%,市场份额为10.7%。北欧:包括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冰岛和波罗的海国家,涨幅为17%,凭借287亿欧元的销售额在整个欧洲电商市场中占9.2%。东欧:以俄罗斯为首,是新兴电子商务发展最为迅速的区域,营业额为126亿欧元,增长33%,市场份额为4%。此外,欧洲电子商务协会曾公开表示,目前B2C电子商务在经济不景气的欧洲经济体中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力,但会发现,尽管新兴市场(如以俄罗斯、土耳其、波兰和乌克兰为首的中欧、东欧、南欧地区)已迅速迎头追赶,但它与成熟市场(多位于北部和西北部)之间仍有巨大差异。
一起惠2014-05-09 10:03:50640 次
【编者按】当综合平台迈入正轨以后,很多垂直电商的境况不断变差。随着唯品会收购乐蜂;聚美提交IPO申请;银泰重点转向O2O,中国垂直电商领域格局已十分清晰,美妆、鞋服、食品成为仅存的三个垂直领域。近日,一起惠邀请资深电商人士对这三个领域中的垂直商家的经营模式和背后依靠的资源进行分析。美妆依靠传统风投模式聚美增速超200%与鞋服、食品领域不同,美妆垂直电商几乎是依靠传统风投模式发展起来的。聚美优品作为美妆垂直电商的代表企业也在各种质疑中杀向IPO。聚美迅速发展依靠的模式为:大规模广告投放+炒作,吸引大量用户,进而获得新一轮分享投资,再进行广告投放和话题炒作来吸引新用户。凭借传统风投的发展模式,聚美优品在短期内将销售额提升到8.17亿美元,并且保持每年超过200%的增长。聚美的增速拉开第二名数倍,在美妆垂直领域中树立起绝对的“老大”地位。由于美妆是一个足够大的市场,同时线上线下价格相差很大,所以线上美妆市场依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寡头效应也使得聚美优品后期有更大的想象力。此外,抛开受到质疑的利润数据,聚美也是国内极少数实现盈利的电商公司。这也是其可以实现运转的重要核心优势。从外部而言,天猫和京东等大型电商综合平台在美妆领域的起步都落后于聚美。虽然综合平台正在极力追赶,但是聚美的聚合效应已经形成,短期内市场格局应该不会变化,广阔的美妆市场还是为聚美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优购网依靠百丽集团支持拥有货品优势反观鞋服和食品领域,京东和天猫的经营规模已经很大,市场起步也不晚于垂直电商。目前,鞋服类垂直电商基本就剩下了优购、好乐买,百丽国际花了2亿美元打造了这个鞋服类电商平台。据悉,百丽集团占据了国内女鞋1/3的市场,男鞋也有1/5的份额,在运动领域中百丽是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内最大的分销商,还拥有众多中国区鞋服的总代资源。这些资源导入优购,可支撑其立足。百丽首席执行官盛百椒在近期财报会上明确表态,电商兴起对线下销售带来的影响。“百丽整体销售增长放缓并非周期性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目前最大的考验在于如何适应及发展新渠道。因此,未来公司会着力建设自家网上平台优购时尚商城。”以上言论明确显示出百丽集团将为线上业务继续提供资金支持。不仅是资金,百丽集团提供的更多是货品以及与其他品牌商关系的支持,这使得优购网足够有底气。对于鞋类类网站,货品的选择尤其重要。优购网有大量百丽国际的传统鞋业的买手,这些买手对于期货制的服装和鞋类的采购至关重要,选款失误将造成积压或者缺货。现在主要的综合B2C已经大多推出了自采鞋服市场,交由其第三方平台,通过招商的方式进行这个品类的经营。而优购网也入驻了国内的几大综合电商平台,并且是这些综合平台中最大的鞋服类商家。所以优购网的货品可以在多个渠道流通,这也分摊了它的库存压力。同时优购网依靠自有资金进行现金买货,可以在市场上拿到很多大品牌的低折扣商品,也为其货品的丰富打下了基础,这和绝大多数依靠代销和需要账期的电商形成对比。我买网、顺丰优选对母公司有战略意义我买网和中粮集团的关系类似于优购网和百丽。只是百丽在线下拥有自有渠道,中粮则完全是一家品牌商。我买网同样继承中粮集团的在线布局,而且通过我买网可以得到更直观的用户反馈。去年中粮大举布局的020也在通过我买网进行尝试。作为上市公司,中粮集团旗下有着很多大家知晓的零售品牌,以及很多大家并不知晓的关联业务。中粮产业链的众多食品品牌,在一定意义上给我买网提供着货品的支持,这部分商品在协同和价格上都会有优势。借助母公司的资源,我买网也可以拿到诸多国际食品公司的合作权,在账期、供给和物流商都会更有保证,这对食品零售渠道至关重要。而且作为大集团,其内部大型采购订单也可以为我买网提供客观的变现。平安集团控股一号店的时候,其母公司的大宗采购是相当可观的。同样作为另外一家食品类网站,顺丰优选不仅可以借助母公司的配送优势,同时顺丰集团夹带的直投资源和顺丰大客户的采购资源,也都一直在为顺丰优选源源不断的进行输血。去年,我买网和顺丰优选这两家企业的市场营销投入都在1亿元左右(并不包含内部资源及货品的支持),今年还会增加。对于中粮和顺丰这类净利润几十亿元的集团,持续性每年拿出几亿元作为战略性投资和风险对冲完全不是问题。同样对于顺丰优选也是如此,其电商平台主业物流更是战略性延伸,今年市场投放也将在1亿元左右。这类绑定着集团、并对母公司有战略意义的电商,在新一轮的整合中几乎不会受到更合冲击。不仅因为能获得持续性的资本注资,并且在货品与渠道商的资源方面具有优势。其实在美国电商成熟的美国市场,除了排名首位的亚马逊是纯电商企业,前十中的沃尔玛、史泰博、Macy、苹果等均为传统企业,他们或者有着很强的品牌依托,或者有着强大的商品依托。在偌大的美国电商市场给没有背景的电商发展空间甚小。当然美国传统企业有着自己强大的渠道控制力和品牌根据,使得规模较小的独立电商收到积压。但中国还有强大的“BAT”,他们对于互联网入口的控制和划分,也会让中国没有背景的电商越加艰难。
一起惠2014-05-07 10:41:56878 次
【一起惠讯】4月29日消息,在移动社交上不断摔跤的阿里巴巴决定赌一把移动搜索。UC低调运营了四年的搜索业务昨日正式被冠名“神马”,成为傍阿里的一款战略级产品。一起惠注意到,神马搜索在商品搜索领域对淘宝已经有明显的资源倾斜,且毫不讳言未来会与阿里巴巴在在产品、资源等层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据悉,UC此次联合阿里巴巴推出的神马搜索有一个重要的项目是购物搜索。用户搜索商品或者品牌信息时,将出现专门的购物专区,而该购物专区基本上全部呈现淘宝网的商品,并可以直接跳转到手机淘宝页面实现购买。此外,神马搜索还在积极为阿里旗下一淘网“一淘玩客”频道导流。用户搜索商品之后,神马搜索还将推荐相关商品的“选购技巧”,而该项内容均来自一淘玩客。过去的一年内,阿里巴巴在无线端投入了空前的资源和力量,尤其是社交领域,与腾讯的微信针锋相对,相继推出微淘、来往等重磅产品,但收效甚微。在此基础上,转投搜索领域不失为更务实的策略。在PC端搜索领域,淘宝一直对市场份额最大的百度关闭大门,少了一个强大的流量管道。一个现实情况是,阿里巴巴近几年的交易规模、流量规模都进入了增长放缓期,如何寻找更多的流量管道成为当务之急。去年8月,阿里战略投资UC,为自己储蓄了一块流量宝地。神马搜索的上线,意味着阿里取现的开始。基于搜索的商业化想象空间还很大。在PC端,百度用搜索这一招成为互联网的赚钱机器,后继者再难复制和超越。而在移动端,占据手机浏览器65%市场份额的UC,将是可以颠覆百度搜索的靠谱选手。神马搜索的出现,将形成一套新的竞价排名系统,成为品牌商、淘宝卖家流量购买的新渠道,而这一渠道还是“阿里系”。当然,神马搜索能带给阿里的不仅仅只是一个“站外的直通车”,还有更为丰富的上游数据。虽然阿里巴巴自有体系内的数据量已经足够庞大,神马搜索能带来更多的购物意向数据,以及更多反映用户兴趣、偏好的数据。一个移动端的百度,或许能成为阿里无线对战腾讯无线的新筹码。
一起惠2014-04-29 09:49:06757 次
便利店之所以受到京东、顺丰的热捧和便利店在国内的迅速发展有关。相较于超市、百货、卖场等业态,便利店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顺丰近日启动O2O战略,全新三代顺丰店启动,提供物流、广告展示、虚拟销售、预售、试衣鞋等服务,第一批300家门店启动,6月落地1500家,年底将达4000家,未来全国将落地30000家。就在上个月,京东商城宣布与北京、上海、广州等15个城市的上万家便利店进行O2O合作,年底计划覆盖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在此之前,以7-11为首的实体便利店也抢先牵手EMS、DHL等快递巨头,拓展服务平台。便利店一时间成为巨头们的“优选”。顺丰、京东和便利店的合作会擦出什么火花?O2O模式有什么差别?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投资方式,不同的运营模式,未来的便利店将发生什么变化?便利店成为香饽饽?零售业专家康炳华认为,便利店之所以受到京东、顺丰的热捧和便利店在国内的迅速发展有关。相较于超市、百货、卖场等业态,便利店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随着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消费者的需求也逐渐便利化,年轻人不在意高一点的价格,重要的是便利。”正是因为便利功能的深化和提升,也使得便利店成为巨头眼中的香饽饽。“目前主要是在入口橱窗摆放样品,满足用户线下体验。同时,在店内的海报、二维码墙放置虚拟商品,通过手机扫码,直接跳转到品牌商的移动商城中。”这也意味着,一种基于线下扫码购买、商家发货、到店自提或送货上门的新型社区虚拟购物将就此诞生。业内人士分析,当顺丰打造的自有电商平台,商家可直接从线下返回线上,从而完成反向O2O的开放平台入驻模式。未来用户可以直接享受在顺丰电商平台下单,并享用顺丰配送,或者到顺丰便利店自提的便捷服务。京东商城O2O负责人候毅在2014联商网大会暨中国零售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按照京东计划,今年年底便利店业态将会覆盖所有的省会城市。在候毅看来,便利店企业和京东的结合创造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并相信这种商业模式在未来极有可能取代大卖场。“将便利店变成大卖场,我们通过互联网将它改造之后,是在跟大卖场竞争,不是跟互联网竞争,所以品类比大卖场多,价格也比大卖场便宜。大卖场最不能做到的是,我全部送到你家,这个我们可以做到。最后,我们还能做到随时随地到门店享受售后服务,也就是退货服务。”候毅表示。线下实体的华丽转身候毅认为,将来50%零售业将退出,不是由于互联网带来的变革,而是传统零售通过互联网改造后产生的。“线上销售跟线下销售本质是冲突的,是竞争的,线下认为线上抢他生意,因此很抵触,甚至说线上卖的都是假货,一到两年以后,线上部门都会成为一个公司内孤立的部门,很多大品牌做自己的官网,最后纯粹变成一个企业的网上宣传平台了。”而巨大的流量成本也决定了实体企业没有能力自建官网。“互联网链接很贵,如果是在百度,转化率有百分之几,如果你在新浪链接,凤凰网链接转化率只有千分之几,广告的投入以亿计算,所以实体企业承受不了这种流量。”候毅表示,因为要通过巨大的投入让利才能让消费者到这个网上来,实体企业自建官网的结局是“一定会死掉”。不自建官网,线下实体如何做线上,顺丰3.0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从线下引流。据了解,除了商品展示功能外,顺丰店还增设了更多的体验场所,如数码、电玩产品的互动专区,顾客在顺丰店里甚至可以打游戏。同时,顺丰新店还提供物流、广告展示、虚拟销售、预售、试衣间等多种服务。安徽乐城超市总经理王卫认为,线下实体最重要的是利用好电商,同时既做好和电商的错位,又做好对电商的替代。“有些品类电商不可能有优势。比如说食品、体验性的服务,小价值的商品,电商不管配送怎么好,都不可能消化成本。”电商冲击线下的声音虽不绝于耳,但经过两三年的沉淀与摸索,线下实体在转型过程中也日趋理性。康炳华表示,“国内线下零售之所以这么容易被线上冲击,最主要还是因为没有练就零售的核心能力。在国外,排名前十的只有一家主攻线上,而且零售并不是其主要业务。”B2C还没有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如今京东布局线下,顺丰反攻线上,两种O2O的未来会走向何处?未来的便利店康炳华十分看好未来的便利店业态的发展。“台湾、日本的便利店逐渐社区化,国内便利店在过去各种服务的能力还不具备,但现在一些比较好的便利店在转化,外资也在进来国内市场,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两种模式都不容易。”康炳华表示,无论是对于京东还是顺丰,与便利店的合作前途多艰。“对于京东来说,它目前在太原找到了唐久,但在山东、河北、北京的便利店是否也愿意跟它合作,这需要一个共赢的基础。我将我的用户群体开放给你,你能够给我带来什么价值。而且消费者是否愿意接受线上下单、线下拿货的这种形式,也是存在疑问的,有些产品和品类并不具备优势。”“对于顺丰来说,它毫无疑问是快递专家,有大量的用户和数据基础,也希望能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它毕竟没有做零售的背景,在商品管理和运营商的能力方面还有待评估。”康炳华认为,最重要还是根据自身优势,补上短板。“做任何一门生意最重要的还是经营用户。零售不是一个暴利行业,如果顺丰要做用户,那就提升管理运营能力,如果是做平台就提高招商能力,如果要做直营,就在商品供应链上下功夫。”
一起惠2014-04-24 10:37:45712 次
【一起惠讯】4月18日消息,一起惠获悉,德国电商孵化器RocketInternet旗下的房产广告网站Lamudi最新获得700万美元的投资,这一轮投资来自于Tengelmann投资集团,将用于进行Lamudi亚洲运营中心的扩张。但是Lamudi并没有透露其他详细的投资信息,这正是RocketInternet旗下企业的一贯做法。不过如果以往RocketInternet的企业模式适用于Lamudi的话,那么Lamudi将会在今后一段时间持续扩张,不出几年Lamudi就很有可能出现亏空。据了解,Lamudi是一家新兴市场房地产分类广告公司,业务遍及全球21个国家,包括印尼、菲律宾和巴基斯坦等。目前这个网站上大约有20万套房产信息,比二月份的数据翻了一倍。Lamudi的主要特点包括多种多样的房产信息发布、直观的网站设置和防欺诈的严格安全标准。这个房地产交易平台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各个市场的所有房产都配有专业图片、最新列表、详细的描述、报告以及排名。Lamudi平台还能帮助房产经纪人迅捷、轻松、无压力地管理手中的房产。尽管RocketInternet已经在东南亚的时尚和电子产品市场十分活跃,包括Zalora和Lazada都是RocketInternet旗下的网站,但房产电商领域对于RocketInternet来说仍旧是一块陌生的市场。目前东南亚市场上的房地产电商已经竞争十分激烈,已经有PropertyGuru和iProperty这样大型的房地产电商存在,还有一些类似UrbanIndo一样的新兴企业也正在快速发展。PropertyGuru旗下的网站Rumah.com能达到每周20万的访问量,最近UrbanIndo的周访问量也达到了10万。
一起惠2014-04-18 08:45:58704 次
【一起惠讯】4月11日消息,据一起惠了解,逸阳服饰女裤2013年线上销售额增长到2亿,在天猫的女裤品类中排名第一。逸阳服饰电商总经理李东明也介绍了2014年逸阳电商的三个工作重点:第一,专注于产品;第二,打造逸阳整体的CRM系统;第三,开展对微营销的探索。据悉,逸阳服饰女裤已有13年的发展历史,2011年3月正式上线后,目标是把女裤这一类目在线上做强、做专业,并没有向其他品类进行拓展。“我们三年发展过程中痛点很多,最痛的还是关于定位的问题:产品定位、顾客群体的定位。”李东明介绍,逸阳在20011年刚做电商时通过线上数据分析得出,女装最大的消费群体在18到25岁左右。逸阳就开发了这样的产品,但是半年下来整个电商财务状况很糟糕。原因是供应链出了问题。逸阳在传统渠道的消费群体的年龄在30到40岁。逸阳电商突然去做年轻化的产品时,从设计、面料、生产加工等方面都不是逸阳的强项。李东明透露:“这样就造成产品跟不上市场潮流的情况,我们希望为18到25岁的顾客群体提供产品,但事实上并没有抓住这一块市场。”在2011年冬,逸阳电商做出了调整,还是经营比较偏成熟一点的白领风格的产品。在这个定位中,设计、生产等都是逸阳服饰的强项。根据统计显示,线上用户中26到32岁的用户占比达到65%。李东明,认为逸阳电商做到了顾客的差异化,虽然是同一个品牌,但是产品是有区别的。李东明表示,逸阳做电商之后,感受到逸阳服饰的品牌市场占有率在提升。逸阳此前只是一个纯粹的区域性品牌,主要顾客都集中在长江以北,长江以南的用户占比约为10%到15%。做了电商后,整个江南地区占逸阳整个电商份额的50%以上,接近60%。此外,逸阳服饰在上线电商业务前,很难拓展产品线。因为,逸阳女裤在线下都是通过加盟商、代理商进行销售。而通过电商业务,逸阳可以自己对产品进行把控,把一些产品小规模放到电商平台试水,如果销售效果好,就可以大规模铺开。李东明介绍:“现在整个线下产品也会根据逸阳线上产品的特点,来慢慢丰富线下的产品。”
一起惠2014-04-11 10:19:58621 次
【一起惠讯】4月10日消息,苏宁易购不久前上线了按点击付费的营销工具“生意通”。与淘宝直通车相类似,苏宁易购生意通采用CPC模式,商户通过竞价排名方式,来获得分类列表页和搜索结果页的广告位。从苏宁易购给出的报价来看,生意通采用0.01元的起步价格与淘宝直通车0.05元CPS模式相比还是相当划算。此外,苏宁易购整个四月份都围绕着生意通的推广营销开展大规模的充值送金额的活动。为了更好的鼓励和指导商家使用,苏宁易购还特别在选款、流量提升、产品页优化、关键词优化、店内促销引流等多个方面给予培训。另一方面,为了完善营销体系,苏宁易购同步推出了图片类广告位竞价投放平台“聚客宝”,以CPT的付费方式,在苏宁易购轮播焦点图、预售、楼层广告等位置推荐商品和店铺。业内人士分析,苏宁易购此举意在营销层面,打造独有的生态体系,从而先完成易购站内营销资源的布局,从流量上获得更多的增值和变现。与此同时,电商直通车模式一直是追求销量的商家的不二法门,在给商品带来曝光量的同时,精准的搜索匹配也给商家带来了精准的潜在的买家。这种引流手段已经在淘宝和天猫无数次被验证。而苏宁的老对手京东也在2013年年初推出了类“直通车”业务——京东快车。当然,竞价排名的广告位也会让平台营销环境变得更加残酷,商家之间马太效应的加剧。而作为平台而言,无论是苏宁易购还是天猫淘宝,则可借此斩获颇丰。一起惠查看以往资料显示,淘宝2012年整体广告收入仍以172.2亿元屈居百度之后。但在2012年第三季度,淘宝系的广告营销单季收入曾一度超过百度,以63亿元的营收规模,成为网络广告营销第一平台。显然,以淘宝为代表的垂直搜索广告市场份额却在不断扩大,成为仅次于搜索引擎广告的重要媒体。有相关预测指出,2015年,电商平台广告将和搜索引擎广告市场份额持平,均达到32.6%;2016年,电商广告规模将首度超过搜索引擎,成为最大的广告投放平台。
一起惠2014-04-10 09:02:18723 次
【一起惠讯】4月8日消息,电商资深人士曝光了2013年的淘宝和天猫平台的销售排名TOP10店铺,排名根据情报通提供的数据得出。TOP10店铺全部是天猫旗舰店,并且全部是女装店铺。此次2013年销售排名前十的店铺是根据2013年3月到2013年3月的销售额进行排列的。其中排名第一的店铺是韩都衣舍天猫旗舰店,单店年销售额达到6.382亿;紧随其后的茵曼旗舰店销售额也超过6亿。但根据图片显示,情报通关于茵曼旗舰店的销售数据似乎暂时存在问题。裂帛服饰旗舰店销售4.967亿,排名第三;Artka官方旗舰店销售4.05亿,排名第四。排名第五的Osa服饰旗舰店销售额达2.928亿,排名第六的初语旗舰店销售2.922亿。粉红大布娃娃旗舰店位列第十,销售额2.33亿。其中排名第七、第八、第九的店铺是传统女装品牌的旗舰店:Ochirly官方旗舰店、ONLY官方旗舰店和Veromoda官方旗舰店,销售额分别为2.877亿、2.72亿和2.5亿。业内人士表示,2011年以前,淘宝TOP卖家主要集中在集市店铺,但随着市场的变化,TOP卖家已经转移到天猫旗舰店。“可以看出,这两年没有新的淘宝偶像登场,而且天猫平台被扶持力度也比较大,尤其是对于品牌旗舰店。”
一起惠2014-04-08 09:49:02770 次
【一起惠讯】4月8日消息,日前,京东发布公告,将QQ网购商家平移至京东POP平台。一起惠最新获悉,QQ网购服务商市场也将与京东服务开放平台完成对接,并在服务商搬迁至京东后,完成最终融合。据了解,两家电商平台的服务商市场已经开始衔接。与商家开放平台迁移政策相仿,京东也围绕着QQ网购的服务商“招贤纳士”,鼓励部分优质服务商入驻。有知情人士称,QQ网购服务开放平台管理层去留未定,部分员工业已离职。与此同时,QQ网购的卖家服务平台也已无法打开。虽然具体政策尚未明确公布,种种迹象表明,QQ网购与京东的服务市场合并已然成为大势所趋。此前,外界曾有消息称,QQ网购在与京东POP逐步融合之后,将关闭运营。对此,QQ网购对此予以否认,并称鼓励商家多平台发展。但显然,服务商追逐客户动向是不争的事实。一旦商家完成向京东POP平台的迁移,也以为着订单和流水将全面告别QQ网购,服务商继续留存在QQ网购似乎只存在于理论上的可能。根据京东给出的扶持政策可见,迁移至京东POP的商家将在服务费用、扣点、仓配使用、促销广告资源等多方面获得扶持。这相比于近乎“奄奄一息”的QQ网购而言,对商家有太多的吸引力。此前,有知名箱包品牌负责人向一起惠透露,其在QQ网购的月销量仅有几百件,而这已经是在QQ网购销售排名相当靠前的商家。相比之下,筹谋IPO京东的京东,在开放平台上能够给商家带来更多机会。“来自腾讯的流量导人、广告产品的融合会在4月底完成。还有激动人心的微信入口,微店、手Q在等着我们去共同尝试。”京东高级副总裁、POP负责人蒉莺春在邮件中透露到。在京东看来,尽管QQ网购没能背靠腾讯一鸣惊人,但在过去几年的深厚积累中,仍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特别是围绕着开放平台商家展开的服务生态体系。据QQ网购服务开放平台负责人早先介绍,其面向服务商始终采取“宁缺毋滥”的原则,瞄准优质服务商,强调线上成交和精准流量引入。2014年,QQ网购还将在平台标准上通过价格策略,运用限价等手段在过度竞争的服务品类树立游戏规则。不过,这些创想尚未来得及实现。京东在获得腾讯巨资注入后,腾讯旗下易迅、QQ网购、拍拍作为交易筹码,从此打上京东烙印。实际上,京东在2013年也在发力服务商开放平台的建设。数据显示,京东JOS(服务开放平台)2013年开放了超过500个API,总调用量超过5亿次/天;合作ISV从40多家发展到接近400家。截至2013年,在京东服务市场上共有560多款POP商家应用发布交易,累计订购量超过5万次,这些应用覆盖了60%的POP商家,处理着70%以上的POP商家订单业务。另一方面,京东还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迅速形成多个京东“云”矩阵。据悉,京东2014年对服务商开放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数量和质量上继续下大功夫,同时将要完成业务系统的全面开放,包括面向上游商家和下游用户的双向开放服务,重点开放一系列的API接口,以金融、支付、供应链、仓储等价值含量高的几个重要领域。对于服务商而言,选择入驻京东并非难事。因为从服务商的角度考虑,多平台运营已经成为主流,而不同平台之间的不同API数据接口、不同政策,反而在过去阶段成为横亘在服务商的门槛和羁绊。在淘宝占据电商服务市场半壁江山的格局下,面对淘宝服务生态的严酷环境,服务商对几大B2C服务平台打破屏障、迅速融合的期盼从未间断。据一起惠了解,早在2013年,京东、当当、QQ网购、1号店等多家电商服务开放平台在思路网的撮合下,已经有意识地“互通有无”,并不断释放出组建服务商联盟的信号。此次京东和QQ网购服务市场在资本推动下的融合,或许为打破坚冰铺开一条新路。
一起惠2014-04-08 09:44:28867 次
4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根据权威市场调查机构Gartner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内甲骨文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大软件供应商,当年甲骨文公司在软件产品研发销售方面的营收达到296亿美元。Gartner研究副总裁查德-爱斯琴格(ChadEschinger)在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指出:“同大数据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针对数据库和云端应用的商业投资显著增长,这成为成为甲骨文公司在软件业务方面快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Gartner公布的数据显示,微软公司仍然名列全球软件供应商排行榜的头名,其在2013年内软件业务营收达到657亿美元;IBM名次跌落至第三,2013年营收达到291亿美元;SAP名列第四,2013年营收为185亿美元。赛门铁克、EMC、惠普、VMware、CATechnologies和Salesforce.com分列2013年全球软件供应商排行榜第五至六位。2013年全球软件业市场营收总额为4073亿美元,名列10名开外的所有软件企业营收总和为2346亿美元。此外,Gartner所公布的数据还显示2013年全球各国和地区在软件方面的支出增长了4.8%,总额达到4073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在软件方面的支出增长弥补了发展中国家在此领域的疲软态势。Gartner还表示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对于软件消费者的购买和消费习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13年中首次出现纯粹的软件即服务供应商营跌出营收排行榜前十名的现象。排名第十位的Salesforce.com2013年软件营收达到38亿美元,该公司目前是全球第五大应用软件供应商。
一起惠2014-04-02 15:30:42661 次
【编者按】运动品牌从10年到现在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市场环境。据一起惠了解,目前国内一些主要的运动品牌库存基本得到控制。虽然品牌商可暂时喘气,但是未来还有更大的挑战在等待。日前,一起惠联系了Kappa电商前负责人顾皓澜,对于运动品牌商如何利用好电商渠道、协调好线上线下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一起惠:很多线下品牌商在抱怨电商难做,称投入很大但收益甚微,但是也不可能放弃电商市场,他们现在心里很矛盾。您认为品牌商对电商这种矛盾态度的原因是什么?顾皓澜:企业抱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缘于对电商渠道的一个巨大期待,期望电商在短期内可以改变现状。但这是不现实的。电商只是一种销售渠道,任何一个渠道的建设都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尤其是电商打价格战的现状,这也是不健康的,这也是影响电商渠道效益的一个原因。要改变这种情况,企业其实是需要做很多事情的,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很多地方需要改变。一些品牌商仍然把电商当做一个销售渠道,而且只是一个销售库存的渠道。换一个思路考虑,如果你线下所有的店面都放的是库存品,不超过5折。你怎么可能还希望高收益呢?两三年前还可以,那时候消费者对于网络的认知还是买便宜货的地方。现在,消费者变了,环境变了。一起惠:您认为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企业怎样做才能真正让电商渠道的力量显现出来?顾皓澜:现在这种低价促销或者清库存的模式是否健康需要思考,看其他品牌是怎么做的。以淘品牌或者国外其他服装品牌为例,他们并不急于打折,他们更注重产品的价值和营销。比如淘品牌,他们注重消费者是否喜欢我这款产品,如果喜欢就多做,不喜欢就不做。他们非常注重消费者的体验。去年国内一款运动品牌的网络营销与慈善活动结合,做得很成功。虽然他们没有很低的折扣,但销量依然不错,平台也愿意提供更多支持,这样就是一个良性循环。品牌电商以后应该更多考虑如何塑造品牌的价值、强调产品的调性、改善营销方式……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模式。电商的掌舵人除了低头干活外,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抬头看路上。更应该多和老板沟通,让他们了解电商、认识电商。电商不是渠道,是一个生态环境。应该有适应这个环境的产品规划、设计、研发、供应链(很多品牌只解决了其中的物流)等等。当你有一款新品卖的还不错,你是否能20天补上?你的供应链有这个能力么?这些需要公司战略性的支持。一起惠:现在运动品牌商的库存都清理得差不多了,“电商清库存”的销售模式已经到了末路,您也提到低价促销模式是不健康的。那您认为品牌电商的路今后该怎么走?顾皓澜:线上可以做新品类的尝试。比如可以根据现在的一些流行趋势判断2015年的时候会流行什么款式、什么面料的衣服、鞋,14年可以在线上做短期尝试,让线上作为线下的前沿阵地。另外,现在库存虽然基本上清理得差不多了,但还有一件事情可以做:每个品牌每季的产品销售结束之后是会有一个TOP10的排名的。这个TOP10就是本季受消费者欢迎的商品,但出于各种原因线下不能卖了。但在线上这部分商品是有优势的,因为消费记录已经有了,那线上就可以把这部分产品接手下来,继续卖,也是非常有市场的。概括地说,一方面可以做常青款。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优势品类,其中一定有更让网上消费者认知的产品。做一些小的调整,成为网络独特的产品,既有持续的销售,也可以形成你的网店特点。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品牌的调性,结合网络趋势,尝试网络特供款。但这一点,对于产品的把控能力要求很高。一起惠:很多品牌商想要或者正在尝试O2O模式,但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线下销售与线上销售出现“抢单”的问题,让品牌商对O2O这个概念产生了困惑。请问您是如何理解O2O的?顾皓澜:很多传统企业是不具备网络运营基因的,现在看到的冲突、矛盾,都是在前端。但其实更多的冲突在后端,这涉及到品牌供应链的一整套东西。O2O未来是不会有一个很清晰的区隔的,会有冲突跟矛盾,但一定会有配合。线上下单、线下发货,我认为这是O2O的一个初级阶段,未来更多的应该是通过线上进行交流跟沟通以促进线下销售。线上可能会承担很多文化传播的功能,比如一款鞋,它的设计灵感、设计理念、它的各种功能,这些信息传播如果是通过传统的营销方式,信息到了一线销售员那里的时候已经衰减很多了。但这些信息在线上的展示就会非常直观和准确,可以让消费者更好得理解品牌。产品销售方面,如果线上和线下款式分开也会减少冲突,有些线下品牌运营网上子品牌做得是很不错的。我们是品牌商,同时也是消费者。从消费者角度去思考,是不需要知道什么叫O2O的。网上可以买你这个品牌的产品,线下实体店可以试穿、可以退换货,或者线下实体店看到不错的产品,结算是可以根据网上的会员身份享受折扣或者赠品等等。总之,消费者觉得受到尊重了,爽了,他的心就是你这个品牌商的了。一起惠:现在运动品牌竞争很激烈,国外有耐克、阿迪、彪马等侵入中国市场,国内有李宁、安踏、特步、361度等品牌混战。除了拼价格,您认为未来品牌商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发力?顾皓澜:不管是国外的牌子还是国内的牌子目前遇到的情况都有相似的地方,对电商的认识也都差不多。品牌在未来一定会更加注重差异化,会强调自身的特点。因为未来的市场一定是细分的市场,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会强调“我的”这个概念。不同的人买不同的产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工作性质、工作环境……来判断自己需要买什么。未来大家都会清楚自己要什么。将来每个品牌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可以是价格、可以是调性,但至少要有一个特点。整个产品体系会更清晰,那些在这方面不自知的产品可能会慢慢被淘汰。电商渠道也不可能一直是打价格战,一定会找到一个更加良性和健康的发展模式。
一起惠2014-03-27 10:42:47783 次
【一起惠讯】3月27日消息,有知情人士向一起惠透露了天猫近期的几个重大策略调整,其中,唯品会成为天猫团队重点“挖角”的对象,唯品会上的优质卖家已基本被天猫锁定。据了解,天猫于三月初经历管理层震荡,天猫副总裁王煜磊(花名“乔峰”)上位成功,接替张勇(阿里巴巴COO、天猫总裁)出任天猫一把手。不过,从商家反馈的信息来看,乔峰上任后已作出表率,并针对2014年天猫的整体方向做出了三个调整:紧盯唯品会挖角优质卖家据商家透露,乔峰上任后已明确表示,将对所有在唯品会上表现优异的优质商家进行重点扶持。“如果他们在天猫有开店,就加大扶持力度;如果没有开店,就要提供更多资源,让商家迁移到天猫上来。”据悉,目前天猫手中已掌握唯品会TOP级商家列表,并每天对这些商家的交易记录进行实时监控。另一方面,消息人士指出,天猫已派出P6级以上小二亲赴各地去找商家谈判和走访,并“轮番轰炸”。“天猫需要了解这些在唯品会大放异彩的商家,为何不在天猫开店。如果有商家有意愿在天猫开店,天猫愿意牺牲流量转化、客单价,用流量去‘喂’这些商家。”追求高价值单品取消豆腐块据上述人士描述,乔峰已为天猫定下主题,重点部署高客单价、高价值品牌。同时,天猫官方从政策层面已明确表态将要取消“豆腐块”,并将其让位于高客单价、高价值、高成交价商家。据一起惠了解,所谓“豆腐块”,是指在淘宝搜索按人气排名和所有宝贝搜索中排名中,第1-3名的位置,包括商城产品。之所以称之为“豆腐块”是因为在淘宝中搜索与一件商品相关联的关键词时,这几个位置展示的是相对比较固定的产品。因此,一般这个位置会长期被爆款产品霸占。如果按照新的调整,低价产品、店铺、品牌所获得的流量支持将会大大减少,无论是排位还是曝光量也将下沉。瞄准线下中游品牌地毯式搜索该人士还表示,天猫试图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国内运营的优质品牌,特别关注那些销售优异、门店数量规模大、单品均价高的商家。不过,这批被天猫锁定的传统品牌并非绝对的一线,而是基本上处于中游水平。因为,天猫已经意识到,想要撬动一线大牌的难度很大,需要从中间价值层再造一批标杆商家,引导天猫用户去购买中高端价位段的商品。据介绍,P6以上小二已经在线下实体店展开地毯式搜索。从2013年的讲求“高品质”“用户体验”,到2014年初的“放弃调性”“冲击规模”,再到乔峰上任后重新归回“高单价”“高价值含量”,上述几点变化背后实则是天猫管理层波动带来的连锁反应。此前,由于阿里巴巴发力无线,调任逍遥子牵头领军阿里无线团队,这也导致了原先负责天猫和聚划算的淘宝副总裁张建锋(花名行巅)划归淘宝,而乔峰则接替行巅负责天猫和聚划算。业界评价,王煜磊此前一直是张勇的副将,而今接手如日中天的天猫加聚划算可谓顺理成章;相反,乔峰与逍遥子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有很强的营销手腕,善于撬动大品牌入网、大商家入局,抬升平台定位。不过,天猫目前的困局在于,品牌定位与平台定位之间仍然存在隔阂。而天猫和淘宝又同时背负着阿里巴巴上市的重任,冲刺规模和体量势在必行。这也意味着营销层面和品牌调性上将面临冲突和矛盾。另一方面,被吞噬殆尽的淘宝卖家已无力自行补贴平台继续前行。有业内人士粗略计算,现在每杀出一家女装小额盈利电商,年销售3000万以上,利润300万左右,要挤死三家以上方可。“天猫很疯狂,曾组织了很多80后、90后进行脑力风暴,针对天猫客单越来越低、转化越来越低、跳失越来越高的现状,分析原因。”有卖家嘲讽道,天猫从根本上不愿承认商品不打折、没有聚划算双十一背书,消费者对于商品日常销售价格没有信心。
一起惠2014-03-27 10:36:56925 次
互联网营销模式的扩张终于触动房产中介敏感的神经。接连两天之内,我爱我家、链家地产、麦田房产、21世纪不动产等9家在北京、上海经营的房地产经纪公司纷纷宣称,自动从房产信息网站安居客上“下架”,原因只有一个:安居客单方面提出要涨价。昨日,迫于压力的安居客方面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放弃对中介公司的涨价计划。作为国内最早的房地产电商平台之一,2007年创立的安居客等几家大型电商几乎发展到了“挟房源以令中介”的地步。安居客称,旗下业务网站每月独立访问用户已突破6600万。安居客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旗下业务主要包括租房、二手房、新房、商业地产四大块,二手房业务只是其中之一,不过二手房收入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对于“按点击付费”的传统互联网盈利方式,这名负责人认为,按房源点击量进行收费,对中介公司来说是最有效果的,也是最划算的,之前的按月“打包”的收费方式,不能保证有点击量,如今要改成竞价排名方式,在互联网搜索行业中屡见不鲜。话虽如此,可房产中介们的感受却大相径庭。3月初安居客决定涨价后一周左右,北京几家大型中介公司便开始停用安居客,而把重心放在自己的网站和其他房产电商平台上,经纪人周先生说,公司停用安居客的主要原因在于安居客收费较高,且点击量计算不够透明,从这点来说,安居客性价比其实并不高。据一些中介公司测算,3月初安居客提高了单次点击的定价,其出售房源的单次点击价上涨幅度达到20%以上,租赁房源的单次点击价上涨幅度达到50%。同时,根据中原地产、21世纪不动产等房产中介发布的联合声明称,此次涨价并未通知合作中介公司,并直接导致了京沪两地9家房产中介下架了在安居客上的房源。“表面上看,这次是安居客妥协了,但背后却折射出在楼市交易量下滑的背景下,房产中介营销效果不甚理想、成本不断提高的趋势。”业内人士分析。
一起惠2014-03-14 10:01:57803 次
【一起惠讯】3月12日消息,多位接近阿里巴巴的人士一起惠爆料,阿里巴巴已于日前完成了对深圳市一达通企业服务公司的全资收购,双方正着手将彼此的业务进行深度整合。对此,一起惠致电一达通高管,但对方表示不予置评,并称一切以阿里巴巴方面的对外通知为准。公开资料显示,深圳一达通是国内首家结合专业进出口代理和电子商务功能的中小企业进出口环节外包服务提供商,为中小企业提供通关、运输、保险、码头、外汇、退税、融资、认证等全程进出口服务。据一起惠了解,2010年11月,阿里巴巴以一达通2011年利润的20倍进行估值,收购一达通65%的股权,实现了对其的控股。而此次,阿里巴巴则完成了对一达通剩余35%股份的收购。但据业内人士称,阿里巴巴的控股,却并没有换来双方的优势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而是更多地让一达通自由生长。“双方的合作基于营销层面,如阿里巴巴在广东的销售一般会向客户重点推荐一达通的服务,而一达通则给予阿里巴巴国际站的供应商免除服务费的优惠。”实际上,阿里巴巴国际站已将推广一达通的服务纳入其2014年的重点规划。而从去年11月起,阿里巴巴国际站的员工就已频繁地飞往深圳,与一达通方面就业务的整合、产品的优化进行磋商。而关于为何阿里巴巴会选择在此时完成对一达通剩余股份的收购,该人士分析,首先,阿里巴巴正在筹备上市,一达通则是阿里巴巴旗下少数有很强盈利潜力,并能保持盈利稳定性的业务,完成对一达通的收购,有利于提高阿里巴巴上市时的估值。其次,过去一达通代理进出口报关、退税等综合业务存在政策不明朗,阿里巴巴不敢过于深入地整合一达通。但从去年下半年起,政策的风向开始转变,国家开始重点扶持一达通类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今年3月初,国税局刚刚下发公告,明确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代理出口退税资质。此外,近两年,阿里巴巴的外贸B2B业务已经饱和,传统的信息服务逐渐丧失活力,“养”销售人员的成本过大,所以阿里巴巴国际站迫切需要转变业务模型和盈利模式。一达通主打的外贸综合服务则是一条很好的出路。一达通总裁魏强此前曾对一起惠表示,2013年一达通实现进出口总额4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7%,预计将在2013全国一般贸易出口排名中位列第四。同时,其客户量突破14000家;融资总额超过60亿元人民币;纯利或达1亿元人民币。
一起惠2014-03-13 09:54:42922 次
【一起惠讯】3月7日消息,阿里巴巴旗下外贸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经过对网站的持续排查发现,很多店铺存在严重搜索作弊行为,导致卖家之间的不公平竞争。日前,速卖通已对作弊严重的卖家予以相关处罚。一起惠获悉,搜索作弊是指卖家在发布产品或进行平台交易时,利用不正当手段骗取曝光或销量的行为,常见类型有标题滥用、类目错放、属性错选、SKU作弊、重复铺货、超低价作弊、更换产品等。这种作弊行为不仅毁坏了卖家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同时也损害了平台买家的搜索体验。在部分卖家和买家的举报下,速卖通开始对网站进行排查,其搜索系统自动进行日常的监控和处理,并陆续在卖家后台“搜索诊断”工具中对卖家搜索作弊的违规情况进行提醒。速卖通表示,对于搜索作弊行为,平台将对该件违规商品给予搜索排名靠后的处理,而且会根据卖家搜索作弊行为累计次数的严重程度对整体店铺给予搜索排名靠后或屏蔽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冻结账户或关闭账户的处理。日前,速卖通已公告了搜索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前100家店铺,并对其做出了全店产品搜索排序靠后30天的处罚,希望其他卖家以此为警戒。据一起惠了解,长期以来,速卖通平台卖家相互之间都存在着很多恶意竞争的行为,导致市场秩序受到严重影响,而平台规则也存在很多漏洞,引起了卖家和买家的不满。此次整顿或多或少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得到了大部分参与公平竞争卖家的支持。此外,很多卖家表示,除了搜索作弊,速卖通还应该对恶意低价竞争的行为进行规范,打击低价引流行为,规定每个行业销售的最低价。因为,在速卖通平台,最严重的问题还是惨烈的价格战,这不仅会拉低整个行业的水平,还会威胁到很多卖家的生存。
一起惠2014-03-07 11:22:311076 次
【一起惠讯】3月4日消息,外贸B2C网站Meritline在发展个人消费者用户的同时,也推出了针对B端用户的批发业务。目前,其批发业务已经涵盖了近2000种产品,所涉及的品类也达到了20多个。据Meritline宣传,其批发业务具有很大的价格优势,面向各种公司、政府机构、学校、零售商店和其他类型的商业机构。买家从其网站选中商品后,若购买数量不超过100,则按照网站标价直接在网上完成交易;若购买数量超过100,则可电话联系Meritline或者在网站提交更低报价,与其进行议价。从品类来看,Meritline批发业务所提供的产品主要用于办公,也有一部分用于家装和个人消费,包含了碳粉盒、办公用品、CD/DVD媒体配件、电脑硬件、电子产品、家居装饰、闪存、照明、个人护理、钟表等。其中,产品种类最多的类目分别为碳粉盒、CD/DVD媒体配件、电脑硬件及苹果产品,其次是电子产品、家居装饰、闪存、照明。据悉,Meritline的批发业务产品均从中国仓库发货,大部分能实现2至3周到货。同时,这些针对B端用户的批发产品也可面向个人消费者进行零售,不过,价格上会有较大差别。一起惠了解到,Meritline是一个主打北美市场的外贸B2C网站,80%以上的流量来自美国。网站只有英语一种语言,但也向欧洲、南美、亚洲地区的十多个国家销售产品。在外贸B2C的区域流量排名中,Meritline在北美市场占有明显的优势。
一起惠2014-03-04 10:44:27672 次
【一起惠讯】2月24日消息,一起惠获得消息,此前传言微信正在筹备的服务商平台已经上线了测试版,取名为“微信云”。据了解,“微信云”测试版域名定位weixin.qcloud.com,是腾讯云官网的二级域名。知情人士告诉一起惠,入驻微信云平台的服务商需要同时使用腾讯云服务。目前,微信云平台测试版已经接入了五家服务商,分别是微购易、微盟、微信卡卡、微俱聚和微信生意宝。其中,微购易的主要业务包括微信公众平台商品搜索、在线打印快递单、快递物流跟踪等;微盟提供的主要服务包括会员卡管理、微商城搭建、微官网搭建等;微信卡卡提供的服务包括微网站/微商城建立、微信时尚打印等。微盟技术总监Alfred向一起惠透露,微信云平台现有的服务商主要是腾讯方面挑选合作,其余的服务商将通过申请入驻的方式进入该平台。未来微信云还有可能将按照服务商的使用频率和客户评价来进行排名。根据腾讯方面的公告,目前申请入驻微信云平台的服务商需要提交包括公司名称、公司网址、公司主营业务、公司规模等在内的详细资料。审核时间约为一周,审核标准包括服务商提供信息的完整程度、服务商规模、产品体验以及具体沟通情况。另外,微信云平台网站目前并未设置商户可直接购买服务或与服务商联系的方式,仅附了一个能跳转到服务商官网的链接。据了解,微信在近期被传将聚合微信第三方服务商搭建服务平台,且还将陆续邀请入驻的服务商将所有数据都迁移到腾讯云,一方面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与阿里巴巴、亚马逊等企业抢夺云服务市场份额。
一起惠2014-02-24 08:42:391021 次
521-540/571 记录27/29 页首页上一页1...242526272829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