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月薪>文章列表
月薪
吃货的字典里从来不缺少泡面的字样,无论是红烧牛肉面还是鲜虾鱼板面。可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机会知道泡面是怎么做出来的,不过,作为一条生物狗,我就有了接触泡面制作的机会。当年我大三,实习结束,论文未开,恰巧某方便面厂来我们学校招工,坦白说条件不错,实习期月薪三千,包吃住,六个月轮岗后直接进管理层(有一个毕业一年的师姐已经升到科长了,堪称神速)或搞研发。正是大多数同学找不到工作的时候,如此优厚的条件,理应趋之若鹜,但是听说厂址在河北的隆尧县,大部分人退却了。最后只有五个人去了,当然,不包括偶。偶去那,是在他们去了两个月后,恰巧我一个关系不错的老师和该厂有合作,把我带去呆了半个多月,打一打下手。就我所知所见,浅谈几点。图:方便面生产车间第一问:有个专门试吃面的岗位?这个工作是有的,两个地方有,一个地方师兄叫他试面车间,也就是质检车间,这个地方除了一般的理化检查之外,还会直接把生产线上下来的面弄熟,不过一般不吃。另一个就是真正吃面的地方了,叫研发车间,不过吃法可能要让很多人失望了,因为有些时候,这里是吃面的负责吃面,不加调料,做调料的喝汤,不加面······甚至试车(就是一种新的面饼正式投产前的小规模试验,大概要试上几次才可以)的时候要带着家伙,等面下来反复吃好几次····光是想想就觉得坑爹。图:其实,试吃是件苦差事所以这些人可能就是大家所说的:一辈子吃方便面没有调料包的人吧!据说老坛酸菜就是因为研发部的人总吃面都要吃吐了,然后想,要是有醋就好了,两边人一协调,就出现了加了醋包的酸菜面,哈哈哈哈!第二问:口味研发特别费时间?嗯,这个事,国外的不了解,可能新口味的研发是比较费时间,不过国内嘛,据说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在讨论到底要开发什么口味,确定好后,按照食品工程推过去就可以了,然后就是想办法把味道做得独特,实在是觉得坑爹。哦,这就是为什么某坛酸菜被仿制的如此之快的原因。第三问:油是反复使用的棕榈油?怎么说呢,这是真的。我看到的油都是棕榈油,也都是炸过一天后(只有两条生产线很特殊,一条是不停车,实时监测的,另一条是每半天检测一次,可能是工艺不一样,没细问)处理一下检测合格就继续使用的。很多人觉得棕榈油对身体不好,我也不太想科普,坦白说,用棕榈油就是因为便宜,对人体没有已知的危害,嗯,吃多了发胖不算。至于循环使用,说真的,检测合格后循环使用是方便面乃至全世界油炸界的行业标准,也符合国家要求,每次都检测合格就算是极其有业界良心了,连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大企业也不是说前一天炸过的油就直接倒掉的,也是和这个一样,检测,处理,重复利用。况且,既然检测合格了,就代表不会产生大的危害。所以怎么看这件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图:连总理大人都吃泡面第四问:肠跟蛋是自己产的么?一般来说,只要你没看见这家厂生产这个单卖,都是和一些厂家签订协议订购的,肯定不如专业做肠或者蛋的大品牌,不过,有总比没有好。第五问:面饼都是一个样?不管是红烧牛肉,香辣牛肉,还是鲜虾鱼板,葱烧排骨,小鸡炖蘑菇都是同一种面饼。一般来说一个大的方便面厂会有数十种口味的面,但是面饼只有数种,甚至只有一种。因为面饼的研发比调料难多了,和设备工艺有极大的关系,更改制面车间的结构也特别难,所以只要是一个厂生产的同一系列面饼都是一个生产线下来的,然后加上什么调料,就是什么口味。即使是所谓喷粉技术魔法士干脆面也是在面饼半成型后喷涂的调料,面饼本身没有差别。图:所有方便面的面饼都一个样,汗!所以说,每次想到这里就觉得康师傅对红烧牛肉面不公平,明明是一样的面饼为什么这个最便宜。第六问:食盐量远超人体所需量?是的,一袋面里囊括的盐,远远超过一个人一天所需量(重体力劳动者除外),不过鉴于是汤面,只吃面的话,真心没什么影响。所以,强烈建议有喝面汤习惯的人只喝一半,或者,放半包调料就可以了。第七问:蔬菜包都是烂菜做的?这不靠谱,我所见到的进料都是按卡车计算的,大约每车有半吨左右,哪里能找到这么多烂菜来呢?更何况又都是些便宜的白菜胡萝卜,食堂也用的是这些东西,都没出过问题,库房里也比较干净,也没有什么菜进来放一个多星期的现象。不过说真的,方便面厂买菜比我平时在乐购买便宜多了,让我心中很是郁闷。听师兄说,一般大厂子都犯不着弄烂菜,一整箱面都拼不出一整叶白菜来,反倒是小厂子为了节省成本,有些这么做。第八问:蔬菜包有营养么?以现在的科技手段,保留蔬菜的营养,不是难事,不过,方便面厂是不会这么干就是了,成本太高,一般的面里脱水蔬菜里面维生素什么的还剩一半就算上天眷顾了,肉比蔬菜强一点点。蛋,我就不抱什么希望了。一般来说有两种主流生产模式,一个是全蛋调味烘干,一种是蛋粉调味烘干,国内一般采用后者,虽然鸡蛋粉号称是全蛋营养,不过,我没相信过。第九问:配料表靠谱么?一般来说,只要明确说明了到底是什么料的,都是极其靠谱的,不会出错,但凡是写什么提取物啊,浓缩精华啊,语焉不详的,不是加了这种东西本身然后调了味,就是直接调的味道根本没这东西,购买的时候需要谨慎。最后,附上在面厂学到的煮面小技巧:煮面时用大量的水并同时单独烧一壶开水,水沸后再放面不加调料,把调料预先放置在碗里不加酱包,煮好后把水倒掉,再把热腾腾的面倒在调料上,加适量开水搅拌两下,然后就可以愉快的开吃了!(也可以不加水调料只放半包直接搅拌,也挺好吃的)这样做的好处是最大限度的去除了面饼里面的油,在不加酱包的条件下,非常适合口味清淡,熬夜吃泡面而又不想发福的吃货们。(感谢作者紫电疾风冒打断腿之大风险提供的内容)
一起惠2015-11-21 09:04:221709 次
【一起惠讯】相比其他快递服务商,顺丰总能做出超乎想象之举。8月7日消息,一起惠最新获悉,顺丰已低调启动内部创业项目:鼓励员工以类似加盟的形式,回归到家乡开设独立网点,从而完成顺丰向三四线城市,乃至更深更细的区域渗透的网络布局。一位顺丰快递员告诉一起惠,在接到内部通知后,已有部分同事开始蠢蠢欲动,计划远离喧嚣的北上广,回到家乡创业。虽然顺丰快递员月薪过万早已不是传说,但对于那些每天在大城市中奔波劳苦的“快递小哥”来说,这种回归似乎有着更大的魅惑力。特别是附加上“创业”两个字,可以让他们找到更合适的存在感。从商业逻辑上来看,顺丰此举实际上是一种以“加盟”为名义的直营式扩张。据物流界资深人士透露,顺丰内部创业或许是一种迅速见效的扩展方式,通过内部员工返乡,向更纵深地域渗透,不仅配送覆盖范围更加接近三四线城市、乡村、社区等原本顺丰无法触及之地,也让组织的毛细血管孵化出更强的创业基因。“之所以说是‘加盟’式的直营,一方面,网点建设过程中,员工脱离顺丰;但从管理层面、运营体系、价格体系来说,顺丰输出统一的标准。”上述人士指出,目前顺丰对此的政策相对宽松,创业员工除了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外无须再支付更多。此外,由于网点设置在在乡村地区,主要负责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因此并不须开设实体门店,可以节省不少开支。而来自顺丰公关部的消息,则声称内部创业并没有加盟费,相反还会提供资金补贴和政策扶持,同时鼓励所有员工推荐家乡人员参与合作。在运输上,顺丰将快件中转到县区,合作人员可到自营网点进行交接,然后实行派送。此外,在人员配置上,顺丰采取老带新的培训、集中培训,沿用公司统一标准。“创业员工出任店长一职,负责网点的管理和统筹,同时,为了保障价格、服务的统一性,公司还会派人来协助日常事务。”顺丰快递员工告知一起惠,内部创业的乡镇网点主要负责操作常规件收派,大货重货、高价值件的揽收还是交由全网统一作业。不过这种规范性的尝试并非毫无风险可言,虽然在大多数行业人士眼中看来,顺丰高瞻远瞩且做事“靠谱”,但扩张就要付出成本,而自负盈亏的前提,也给不少有益返乡创业的快递青年敲响了警钟。“承担成本就要慎重,北京此前在有一家店尝试失败,开了不久就关张。显然创业并不适合每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快递员坦言,创业之后薪资水平不高,且风险并存。果生意经营不善,当地快件需求不旺盛,则不如回去做快递员。实际上,为了规避扩张中有可能面临的风险,顺丰方面已经对创业员工的资质和能力进行考核。譬如在配送过程中有过重大失误的快递员,基本与此次创业“绝缘”。另一方面,非顺丰体系内的其他快递员或快递组织,也被排斥在创业大门之外。“顺丰内部创业更大程度上是在‘挖坑’‘占坑’,属于战略投入,短期内可能效果不显著,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将来。”某与顺丰达成合作的物流公司电商业务负责人指出,从顺丰的布局来看,与未来三五年内电商下乡的进程几乎吻合,抢占市场提前量势在必行。此前,在电商配送市场上,四通一大虽然问题频频,但仍然占领市场制高点,相比之下,强调服务质量的顺丰棋差一招。但是,从今年上半年开始,电商下乡猛烈推进,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京东,都开始新一轮的跑马圈地,“刷墙运动”如火如荼。而在物流快递方面,京东自有物流和集结了国内主流快递服务的阿里“菜鸟”同样虎视眈眈。显然,顺丰不愿再输一城。顺丰官方向一起惠提供的数据显示,内部创业业务从2013年年底着手、2014年春节后区启动,目前已经覆盖乡镇1万3千多个,主要区域是华中、华西、华北。目前,乡镇快件量已经占到顺丰总件量的10%左右。另有知情人士透露,开发乡镇网点还有一盘更大的棋,则是顺丰“嘿客”。虽然目前各种“嘿客”门店还围绕着一线城市展开,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程度逐步向三四线城市扩散,社区电商未来在乡镇地区更有市场。因此,返乡创业背后则极有可能在为顺丰“嘿客”下乡铺路。“顺丰已经成为一个品牌,但渗透力还不足以穿越整个千家万户。一旦快递的触角可以最先抵达更广区域,‘嘿客’作为新的产品形态则顺理成章的介入和推广开来。”该人士指出。【背景资料】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一年增长12.4%,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7%。同时,县域一级的网民基数也在增加。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28.6%,规模达1.77亿,农村网民规模13.5%的增长速度,高于城镇8%的增速。2013年淘宝发布的《县域网购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县域地区共有超过3000万人上淘宝购物,花费达179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87%。平均网购花费近6000元,比一二线城市居民的支出多了1000多元。此外,县域地区网民一年人均网购54次,远超一二线城市的39次。阿里巴巴数据显示,2013年度,中国网购消费额增速,县域市场比城市市场高出了13.6个百分点,成为网购消费新的增长点。2014年国家邮政管理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快递业重要方向和战略目标,启动“快递下乡”工程,尽快让广大农民享受网购服务;推进“快递西进”工程,改善区域均衡度;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积极有序地提高开放水平,积极支持重点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一起惠2014-08-07 10:12:41730 次
被Facebook2011年收购的地理位置签到/周边O2O服务Gowolla的联合创始人JoshWilliams,又跑出来创业了。在Gowolla被收购3年后,Williams又跳了出来,大约在7个月前,和前同事AdamMichela成立了一家新的创业公司,名为Last(TheLastGuide)。二人近期宣布,为还处在隐形阶段的Last(TheLastGuide)种子轮融资210万美元,由FreestyleCapital领投,其他投资者包括前Gowolla的投资者GreylockPartners、GoogleVentures、FoundersFund等硅谷知名风投/孵化基金。据Williams透露,该公司将致力于将Gowolla,甚至是Foursquare等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服务,“所未尽的事业完成”。其他关于公司的信息还不多,不过他们的网站已经上线,也在AngelList上发布了招聘信息,招聘iOS、Ruby工程师和产品设计,月薪不错还有最高1%的期权。
一起惠2014-04-12 12:17:49922 次
昨日晚间,腾讯入股京东商城后首次对外详尽披露了易讯和京东商城人员整合计划,称“一定不会裁员”,并表示确定转入京东的同事,将获得5倍月薪的留任奖励。同时,虽然易迅网和京东市场定位相同,但腾讯表示易迅将继续作为独立品牌运营。腾讯表示,以3C起家的易讯将与京东在物流和供应链领域充分结合,实际上由于易讯是自建物流,在业内人士看来,自建物流已较为成熟的京东必将对其进行整合;拍拍网将继续专注于C2C业务,京东将会投入资源重点布局发展;QQ网购将并入京东的POP开放平台;同时,腾讯将在上海和深圳分别设立无线研发中心及移动事业部,结合腾讯微信、手机QQ等优势移动客户端,发力移动电子商务。同时,对于业内外比较关注的易讯是否会大规模裁员一事,腾讯表示,一定不会裁员,而且京东还做出了“保证雇佣、保证薪酬不降低、融合期内保持现状不变”的三项承诺。其中,在腾讯电商和根据交易将从易迅转入京东的部分员工转签京东的合同之后,将获得N+1的工龄买断补偿;所有经确认转入京东且签署新劳动合同的员工还享有相当于5倍月薪的留任奖励。不过,据记者了解,腾讯入股京东的消息一出,已有相当一部分员工主动地提出辞呈。
一起惠2014-03-27 10:46:24846 次
【编者按】腾讯入股京东,躺枪的反而是易迅。没有人想到,曾被腾讯视作最犀利电商武器的易迅,非但未能阻击京东,反而成了这场资本游戏的陪嫁。据各方面消息显示,腾讯将于下周一(3月11日)公布最终的合并方案,而在此之前,易迅员工正在大厦将倾的风雨飘摇中,面临又一个抉择。以下是一起惠收到的一封信,来自某易迅员工内心的真实写照:最开始听到消息说腾讯入股京东还是在微博上,当时想这个是有可能的,毕竟腾讯电商从拍拍到QQ网购再到易迅,做了有七八年,但是体量一直上不去。缺少了电商这一环,下面一系列的O2O服务全都无法踏踏实实地落地。入股京东就代表着腾讯提供的服务不仅限于娱乐、社交,还有日常消费,从虚拟到实物,从线上到线下,想象的空间还有很多。真正实现一个大的生活圈闭环。同时,可以对阿里的核心竞争力构成强有力的挑战。从消息传出来的时候,腾讯股票从五百多每股狂飙到现在六百多每股就是最好的证明。市场认为这是个利好消息。当然另一方面,这件事也并不是水到渠成,腾讯能不能满足仅仅持有6%左右的股票,腾讯电商这个品牌如何作价,电商部门人员怎么处置都是问题。前几个星期都还是将信将疑,不过这周一就有部门传出消息说已经开始裁员。另外腾讯电商部门的人事转岗确实已经全部冻结了。自愿离职的补偿六个月薪水,愿意去京东的全部和京东重新签工作合同。最新的消息是腾讯电商部门(QQ网购、拍拍、易迅)并入京东加五亿美元现金换取京东16%股份。腾讯的人普遍是不愿意去京东的,担心待遇福利不好。也有谣言说会裁员或者必须去北京京东工作。所以都或多或少有些不安。这周开始基本上所有人都没啥工作热情,除了前期已经排下来的工作,已经都不安排新的计划,知道腾讯入股京东几成定局,都在等着最后的细则。会不会裁员,怎么补偿,留下来的又如何安排,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今天听说易迅会有高层会议,估计就是就一些细则进行通气。这件事情对高层的影响是以后的位置在哪,对普通员工来说就是福利待遇的变化,以及生活压力变大——毕竟不少人还有孩子、房贷。以前大家都像上紧的发条一样工作着,现在反而放松了下来。大家都是挺平静的,反正怎么担心都改变不了事实。该干嘛干嘛,该花的团队经费赶紧花。估计周一就正式通知喽!
一起惠2014-03-07 10:21:401177 次
此前就有消息称腾讯正在和京东进行投资谈判,而如果腾讯最终能够成功入股京东的话会将易迅网作价卖给京东并与之展开深度合作。而从最新的情况来看,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定局。消息人士透露,即日起腾讯网购开始了裁员计划,被裁员工可以补发6个月薪水,条件是等待腾讯网购并入京东以后,要为京东服务一个月。与此同时,腾讯电商的人事部门也已冻结。腾讯旗下的易迅也于3月4日下午,在官方微博登出了几张耐人寻味的图片,图片上有三句话:“这些年,敲敲打打,说到底还是真爱”、“这些年,磕磕碰碰,其实谁也离不开谁”以及“这些年、碰碰撞撞、总归还是一家人”,并表示在3月7日,易迅将会有惊喜。京东向纳斯达克提交招股说明书以来,关于京东的传闻不断,腾讯入股的消息也在这时被放出来。其实不难理解,任何公司IPO申请之前都会邀请一些知名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申购公司股票,即成为基石投资者。引进基石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给拟上市公司做背书,给不确定市场的IPO一个稳定剂。还有消息称,京东在上市前分别向腾讯、百度、360发出邀请,腾讯入股京东的消息由此浮出水面。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京东对腾讯的战略意义最大。一是,腾讯可以将旗下电商资源(易迅、拍拍等)装入京东,以换的更高的股份。该高管称,业界所传腾讯或将获得16%的京东股份,是非常有可能的。二是,腾讯旗下的微信,作为移动最大的入口,确实或多或少地能为京东带来流量。这也就是为什么业界多笃定腾讯一定会入股京东,只是框架性合作协议该如何签的问题。另还有有非常知情的人士透露,腾讯与京东的合作协议将于3月10日前后正式宣布。360和百度何时入股京东,尚在博弈中。京东应该会更着急一些。
一起惠2014-03-06 11:32:58779 次
【一起惠讯】3月6日消息,一起惠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腾讯投资京东一事已然尘埃落定,腾讯出价5亿美金,并计划将旗下电商业务逐步合并到京东体系内。腾讯注资京东的消息从不胫而走到持续发酵,似乎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心照不宣的同时也引来诸多非议和猜测。其中关于具体投资金额和占股比例方面,众说纷纭。早先,有媒体称,腾讯将在此轮资本合作之后拿到京东20%的股权,参照京东IPO申请中估值75亿美金计算,对应股权价格在15亿美元左右。随后,又有前腾讯科技中心总监、自媒体人程苓峰透露,腾讯占比京东股份为16%。而一起惠最新获得的信息则来自京东旧将,这名不愿具名的人士称,腾讯其实只投资了5亿美金而已。如果按照上述逻辑推演,腾讯占股京东的比例则在6%-8%左右。不过,无论以哪种结果计算,刘强东都不会因此失去对京东的控制权。因为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刘强东持股达23.9%,其本人拥有投票权的持股比例超过40%。业内人士指出,腾讯实际参股京东的数字应该高于6%或8%,至于江湖传闻的16%或20%也未尝有误,其间的差别则是用腾讯的用户流量、微信入口、电商资源导入京东,来置换股权。根据上述爆料人提供的线索,除了风口浪尖上的易迅,腾讯电商全部资源将有可能接下来打包放入京东体系,包括拍拍、QQ网购等。而最新消息则是,腾讯电商CEO吴宵光将担任京东COO,腾讯网购部门启动裁员,被裁员工补发6个月薪水。与此同时,腾讯电商的人事部门也已冻结。“京东会择优进行筛选,特别是技术、运营团队可能会吸纳进来,至于其他的偏弱的板块则分拆剥离出去,抑或雪藏。”该人士称,此前易迅在被腾讯控股后,曾引进了一些腾讯的技术人员,补充技术能力,“但易迅的自营业务始终发展节奏无法赶超京东。”目前,捆绑在一起的腾讯电商在整个网上零售市场上仍然占据不少份额,如果与京东完成融合,后者的体量则有望同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淘宝”对峙。更重要的是,倚借微信这张移动互联网王牌,京东也有望追随腾讯实现对PC端的弯道超车,从而一起“三维打二维”。综观多方面信息,腾讯与京东的联姻正在电商界孕育另一个“进击的巨人”,电商寡头之战一触即发。筹谋IPO的京东亦因有了腾讯做背书,或可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而关于百度、360竞相入股京东的传闻,则让其前景格外可期。有媒体称,腾讯与京东的合作协议将会在3月10日正式宣布。
一起惠2014-03-06 11:20:06728 次
继日前传闻热客网欠薪数月面临倒闭后,最近《证券日报》记者得到确切消息,鞋类垂直电商好乐买北京运营中心大部分员工在被补偿3个月薪资后辞退,仅留下数人处理售后业务,言传公司即将倒闭。从2010年消费类垂直电商进入“战国时代”,到2013年普遍进入了衰竭期,甚至电商内部直言是“死亡期”,生活类消费品垂直电商惨淡经营的现状,纠结着当初追梦垂直电商的创业者,以及那些甩手千万美金投资的大佬们,其中也包括“TABLE”组合中的四位:腾讯、百度、雷军和周鸿祎。大佬败落垂直电商1月16日,记者拨打好乐买客服电话后,也听到语音提醒表示近期部分订单调整在3天内发货,显然,好乐买近期状况并不乐观。好乐买曾在2011年C轮融资中被互联网大佬腾讯投资5000万美金,并且德丰杰资本还跟投3000万美金,彼时风光无限。2012年6月网站浏览量和交易额进入鼎盛时期,然而一年半之后的今日,资金再次面临烧光殆尽的局面。百度指数显示,从2011年起步到2012年5月进入趋势最高点后,好乐买PC端和移动端的指数均在一路下滑。如果说投资好乐买5000万美金是令腾讯丢脸的一次投资败笔,或许显得太过苛责,实际上“TABLE”阵营中除了阿里巴巴外,投资垂直电商均未有好的成绩。百度重金投资的垂直电商乐酷天上线不足2年轰然倒下,360投资的360特供机网也遭遇滑铁卢,成了京东商城手机的导航入口,雷军投资并有百度提携的鞋类垂直电商乐淘网也提前做了转型,交易惨淡,而凡客更是在一轮轮的负面传闻中以广告维持生存。且不说上述没有上市的垂直电商,即使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当当网、麦考林也依旧持续着亏损,更别说PPG、红孩子、维棉和品聚网等,即便他们的“富爸爸”投资人本事通天,但对他们似乎也束手无策。反观京东商城,曾经的3C垂直电商,如今的多品类经营巨头,2013年交易额将冲破千亿元,而淘宝和天猫则仍然一骑绝尘地冲击着更高业绩。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俊斌表示,真正的垂直电商应该是“小而美”,但是国内的垂直电商在风投的鼓动下盲目扩张,都抢做大而全、同质化比价廉的平台,最终资金供给不足,造成入不敷出,融资烧干的局面。对于四位互联网大佬投资垂直电商的失败,刘俊斌认为没有电商基因是其根本原因。“虽然腾讯和百度资金实力和影响力都占据互联网鳌头,实际上在电商领域并没有优势,主要原因还是没有电商基因,对它们来说做生活服务类才是根本之道。”不过刘俊斌指出,消费类垂直电商仍前景无限,只是必须把握与平台类网站产品的区别,如果凡客早两年转型做中高端男装,也不会落到现在这个局面,此外工业品垂直电商的前景值得关注。细节和环境打败了垂直电商?对此,记者采访到一家鞋类垂直电商网站的资深从业者,这家网站经历四次融资,共注入1亿美元,从2011年公司旺盛时期的风投云集,到现在的转型后走向落寞,说到垂直电商普遍失落的原因,他很有一番感慨。上述从业者表示,“搭建一个电商网站并不难,最难的是细节处理。即便你的网站用户体验做的再美观再人性化,你的广告推广砸大钱铺天盖地,可是如果你的仓储货运处理不到位,你就已经输了。”国外以亚马逊为首的电商,普遍开展大数据下用户购买行为进行采集整理分析挖掘,可以精确计量仓储货运等,但在中国,垂直电商仍然行不通。“垂直电商都是新创公司,根本没有积累一定量级的用户,不可能实现长尾效应,大数据是没用的。那么为了获得数量级的用户,就是大量进货,种类越多越好,大量投放广告,越铺天盖地越好,这些都是花钱的活,花钱谁都会,但是同类型的垂直电商也在花钱,甚至花的更多,大家都有风险投资在助阵。一个广告位的价格被炒到一年翻数倍,可是谁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挣出利润来。”上述从业者如是说。谈论起美国鞋类垂直电商Zappos的成功模式,上述从业者表示Zappos的模式中国学不来:美国人均GDP高达5万美元,一个小时价值30美元(按照一天8小时工作制一年200天工作),如果一个网站能够为一个美国顾客节约30分钟的购物时间,那么网站就可以要求15$的溢价,而实际上此类网站的目标用户都是top30%,这个数字还可以增大,那么相对于一双鞋的售价在50$,利润在20$左右,顾客显然对价格不敏感。“但是在中国,物流很难达到美国的水准,收入跟美国人相比差好几倍,注定学不来。”上述从业者强调,“中国的绝大多数买家的购买体验仍停留在既要种类多还要价格便宜的时代,远没有产生为了方便和体验转求垂直电商的期待。”垂直电商还能不能活下来,转型要怎么转?对于垂直电商,上述从业者目前是悲观的,“垂直电商都会死掉,只有京东商城做大了,垂直电商才有出路”。
一起惠2014-01-19 14:08:421041 次
据阿里巴巴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国已发现14个成规模的“淘宝村”。其中包括了揭阳市揭东区锡场镇军埔村,这也是广东省内第一个有据可证的“电商村”。军埔村本是一个“食品专业村”,近年来食品加工厂生存艰难,村人也多出外谋生。村中一些在外做服装生意的青年开始回乡创办淘宝店。这条村6月进入官方视线后,揭阳市提出要打造“电子商务第一村”。不到半年的时间,这个村庄很快就发展成“淘宝村”——490户、2690人的小村,近半人开办了超过1000家网店,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交易额翻了数番。“双十一”网购节过后,这个村子创造了超过1亿元的销售纪录。“双十二”,本报记者在村中见证了这个“淘宝村”的节日。直击“双十二”:一天赚的钱是打工月薪的三倍从外观看,军埔村与其他潮汕村庄最大的区别,就是色彩——27岁的锡场镇镇委委员陈中晔,和村中的小伙子们一起,把村子里没有贴瓷砖、马赛克的墙壁都粉成了代表淘宝的橙色。村民还把进村的那条村道叫做“智慧大街”,在村中,则是数不清的淘宝实体店和批发店。12月12日午后,村子里跟过节似的热闹。小许骑着摩托车风风火火赶来,停在一家淘宝批发店门口,进店拿了一摞牛仔裤。今年的“双十二”还没有结束,小许的淘宝店就已经接到了近700条裤子的订单,每条裤子大约赚10块钱——这意味着小许一天赚了7000块,这几乎是小许打工时一个月工资的三倍。村民吴小姐开着摩托车在一家批发店前停下,直接提了十件麻花棉衣。前天下午到昨天早上,她的淘宝店也接到了50多个订单。而批发店的老板许晓彬向记者介绍,“双11”那两天,他的批发店营业额超过了60万元,他那400平方米的仓库现在少说也有几万件库存。年轻人担纲:村电商协会会长才26岁记者在村里还见到了一家批发店的老板——一位“90后”,他忙得根本没时间抬头跟记者聊天。这个批发店一共有4个合伙人,最大的28岁、最小的才21岁,他们给这个店取了个名字叫“yes潮”——合伙人之一杨鹏佳说,排队来拿货的都是周边的村民,他们都是在自己的网店销售了货物之后才来“补货”或者“提货”。像这样的一个淘宝批发店,主要是更多的淘宝店供货,每天的经营额已经达到了十几万元。“我之前在广州十三行做服装批发,回到村里还不到8个月。”杨鹏佳说,他眼看着生意一天天好起来,“最近有越来越多陌生的面孔来这里提货。”村子还成立了电商协会,会长许耿锋才26岁。他跟杨鹏佳经历类似,都是在广州批发市场做批发、兼职做网店。直到看到村里的小伙伴们都回来创业了,于是跟约好了似的,“春节一过大家都留下来开网店了”。许耿锋现在不仅有多家淘宝网店,还经营一家天猫店,同时正在开始创办自己的童装品牌,有4个代工厂在为他加工服装。下午3点多,许耿锋开着市场价30万元的轿车离开店铺收货款去了。运营模式:村民形同分销商几乎零成本开店一位批发店主许晓彬告诉记者,军埔村的淘宝生意,由品牌商、普通开网店村民和代工厂三个环节组成,像他这样的品牌商自己设计服装、买料给代工厂,代工厂做贴牌,而村民则形同分销商,将品牌商信息上网,接订单后再从品牌商拿货,包装邮寄给顾客。如此,批发商承担了商品积压的风险,而村民几乎“零风险、零成本”就可以赚钱了。回望:“电商村”是怎么炼成的?今年6月29日,揭阳市市长陈东到军埔村调研。不久后,揭阳市创建“电子商务第一村”指导小组成立,揭阳团市委书记孔博任小组组长。考虑到返乡创业青年多数经济薄弱,揭阳协调金融机构拿出了1000万元的贷款,财政贴息50%。许耿锋打造自己品牌时就申请了40万元的贴息贷款,两天审批到账,这使他赶在了“双十一”推出了自己的产品。最终,许耿锋的网店在“双十一”购物节期间销售超过120万元。揭阳团市委邀请专家前来开办讲座,组织淘宝青年到外地学习。军埔村中的培训课堂也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淘宝教室”。7月份开始的培训,参与培训人员已经超过了2万人。陈东则成了村中的熟客。“来的太勤就没有统计了”。锡场镇镇委委员陈中晔说,市长晚上也会来到村里散步,到各个店了解情况。数说财富神话军埔村共490户、2690多人,从事电商的村民过半。目前该村共经营淘宝网店1400多家、实体店38家。9月份该村淘宝店月交易额3500万元,而到了“双十一”购物节的11月,该村的淘宝店月交易额则已经超过了1亿元。
2013-12-14 21:15:34837 次
21-29/29 记录2/2 页首页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