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
【一起惠讯】9月3日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针对部分类目,京东就组织架构上已着手启动新一轮调整,以期解决自营与POP(开放平台)两种经营模式左右互博的问题,并实现优势互补。其最可能实施的方案,是将原有的同一类目下两套管理体系合并成“一条线”。自营POP双线并一线某专营店经销商告诉一起惠,其所属的日用百货类目的管理结构上已经开始有了变化,部分子类目的POP部门与自营合并,从而成为一个部门之下的两个团队。“预测感受最明显的变化将来自于各类目的组织架构,至于上层有没有调整很难说,但是按照类目来分的采销(自营)和POP这个级别已经是一个总监来管理,或者总监更上一级。”据某保健品品牌商家透露指出,由于组织架构变化,人事方面也会跟进调整,其所在的类目的总监被POP的人“取而代之”。据一起惠了解,京东POP平台此前先后有张守川、程峻怡、蒉莺春主管。今年4月份,京东为上市做出最重大人事调整,蒉莺春担任京东收购的新拍拍总裁,POP交由开放平台事业部总经理辛利军负责;同时,蓝烨则兼任京东采销主管。对此,京东官方表示,京东并没有进行自营和POP管理结构的调整,只是内部在品类划分上稍做变动。至于这种“变动”,京东称,已经有一段时间,包括食品、生鲜、母婴、汽车部分(维修保养、车载电器、美容清洗)等类目全部转到日百自营管理;营养保健、汽车部分(整车、汽车装饰、安全自驾)全部转到POP。“京东两种经营模式的融合,最好的策略是根据类目的受众人群消费特点来制定发展规划。比如服装,京东一定会以POP为主,自营为辅;3C可能就是直营,禁止或者限定POP店铺数量来控制,仅仅做补充。”有业内人士建议,京东比较好的方式就是抓大放小,大的类目和支持做自营,小的放开做POP。京东想往自营拉商家?随着京东内部管理结构上的变革,商家层面则伺机而动,应对新的变化。“最明显的感受三点:一是资源重新分配,二是商家需要选择与京东的合作模式,三是部分商家也要针对京东结构的变化调整电商业务的结构。”据某品牌商透露,京东此前针对部分品类向商家释放信号,并在内部会议上初步渗透了自营和POP融合协作的发展层级规划。一位与会商家提供的线索来看,京东将从基础运营、资源整合、潜力挖掘和大品牌战略四个步骤逐步实现部分类目自营和POP的统一管理。该商家称,京东将提升品牌的展现和曝光,同时享受京东仓配、货到付款和客服等统一的服务,增强品牌诚信度。“也包括商家比较重视的流量资源,京东也会对两套经营体系的相互引流作出调整。”此前,由于京东早期主打3C数码,因此在其他类目上前段的展示上相对偏弱,这也遭到了部分POP商家的诟病。对于开放平台这一模式而言,商家显然对流量分配机制格外在意。“京东的设想是未来自营商品和POP商品联合促销,像品牌团、为新品牌特卖等,包括一些频道页面、集合促销页面、商务舱等也会联合推广。”一位商家告诉一起惠,这样的变化意味着,资源将按照类目重新分配,京东自营和POP都可以平等地拿到资源,自营商家也可进行产品运营操作,POP的商家也会有更多机会参加到京东的整体活动。“比如一个首焦页面类目里,既会有采销商家也会有POP商家。”不过,也有商家认为,京东此举有意为扩充自营做铺垫,把POP平台上的好商家和爆款产品引入到自营。“那天开会,有个负责采销的总监去推销了半天,采销原来最大的优势是有活动有销量,适合品牌厂家和大经销商。”不过,在商家眼里,京东自营模式毛利低、资金运转慢、客户数据不公开等因素,很可能制约商家向自营转型,“更何况POP现在也可以入仓”。鉴于部分品牌在京东上自营和POP两边均有销售,其原有横向的采销和店铺运营结构也将随着京东的变化而变化。“索性从并到一起,成立一个京东业务部算了。”刘强东心中的天平难忖度实际上,并非每个类目和品牌的商家均会在此轮调整中受到波及。比如某化妆品互联网品牌主管就直言影响不大,因为京东化妆品领域并非主力平台,而且越细分的市场人群越固定,属于京东经营模式调整不会触及的那一层。“京东的重点还是3C和数码,就算是用在京东买欧莱雅这样的大牌,也可能只是顺带买一个而已。”一起惠调研了解到,相比组织架构调整,商家更加关心京东未来的走向。特别是此前洗护喂养等类目被京东强行关闭店铺,转做自营后,京东未来对自营和POP的方向性另商家捉摸不定。上市之后,京东集团CEO刘强东的若干“冰山一角”式的表态,也让3.8万POP商家不断揣测未来京东的走向。刘强东反复强调和肯定自营对于京东的价值,甚至盈利空间也来自于自营。“自营做了价值链条的一半,第三方只做了20%。”不过,在最新的一次京东财报电话会议,京东对现有经营模式和经营效率做出了阐释。京东认为,二季度销售额达到630亿元中真正的增长并非来自3C数码等“拳头品类”(自营),而是此前一直被看做非核心业务的日用百货品类和开放平台的增长。“家用电器和日用百货的营收呈现净增长,而且服装鞋帽、食品和箱包等品类的增长率均超过平均水平。”京东CFO黄宣德在电话会议上表示。此外,从一年一度的“618”活动中来看,以品牌为主的POP商家也是占用了京东绝对的营销资源。而一起惠此前从知名IT企业获得的消息则是,在自营品类中的家电、3C进行部分开放,吸引大型品牌的代理商、经销商入驻京东平台开店,从而为未来的O2O做部署。“刘强东的心思是想突出京东的自营在B2C中的核心竞争优势,采销管控能力既是零售的的本质,也是京东区别于天猫的最强门槛。”商家指出,所有人都在忖度“东哥”的心思,天平究竟向哪一边倾斜。对此,资深零售人士、知名电商高管、投资人黄若指出,京东当时从品类杀手(3C数码)向横向品类扩充,从自营转向联营,一方面其用户能够为其新品类带来几乎免费的流量,另一方面,高毛利品类和营收模式也会令促使其尽快盈利。但问题在于,京东同时做这两件事,节奏感和时间点没有把握好。“同时做造成的不利影响,一方面普通消费者的心目中,京东品牌的识别特征被弱化了;另一方面,每个商品类别的规划没有做到那么好,平台应该是对自营的一种补充,核心主体还是自己的主打商品。”黄若表示。
【编者按】聚美、京东售假引爆行业热点。显然,平台模式对于假货、水货的管控能力正在随着“规模传说”不断削弱,相反被放大的,是消费者对电商的信任度再次降至冰点。不过,某国际一线大牌电商操盘手日前向一起惠揭露的行业内幕更加更加骇人听闻:不仅仅化妆品电商假货横行、信誉扫地,现行电商平台上销售的奢侈品、国际大牌中85%都是假货!以下是一起惠与这位业界深喉对话:一起惠:聚美优品上市之前虽然在货源管控上也备受质疑,但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一次被曝光售假,好像是真相大白的感觉。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一向标榜正品行货的京东也牵连在内,这不仅仅让这两家上市电商公司很受伤,更让电商行业遭遇信任危机。深喉:信任是最大的成本。这也是为何国际大牌至今都不愿意为电商平台授权的重要原因。一起惠:假货问题不是从电商就开始了,线下流窜似乎更为严重。但打假在国内市场都变成了消费者行为,举报、投诉、给差评,乃至打官司。国际大牌在针对假货问题方面似乎显得被动且无能为力。深喉:谁说没有行动,只是没有效果。要知道打假执行成本非常大。超乎外界想象。过去几年,国际大牌的销售都在快速增长,那些中国的职业经理人也就不关注了。一起惠:打假是一个巨苦逼的事情,除非和职业经理人的KPI挂钩,打假等同于销售额增长,就会见到效果。深喉:是的。但你要知道,假货的意义就相当于晋江系医院集团、江湖郎中对搜索引擎的意义一样。以前某平台商曾经说过,最大的乐趣,是真货假货一块儿卖,在调性与收入间找到平衡。加入平台上某个品牌卖的多了,可以吸引品牌商官方入驻——因为数据已经说明了,是有很多用户需求在这里等你。这个时候,平台商也开始收网,清理假货,引入品牌真神。要知道Burberry进入天猫国际的条件,就是要天猫和淘宝针对所有销货渠道进行清理,赶除假货。再比如,这次京东机油其实销售的是水货,被品牌商认定为假货,目的是为了清理渠道。一起惠:如果上市的电商平台也是这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待供应商,这会让消费市场和二级市场对电商产生信任危机。深喉:聚美优品的一个投资人曾经讲过,售假从来就知道,只要官不管民不究,就照旧,要是有动静了就抛售。在这之前,投资人早就赚翻了。一起惠:那些有拿到大牌授权的B2C平台也不掺水货或者假货吗?深喉:都是直接在欧洲国家,比如意大利渠道商采购的。但是,渠道商有无掺假就无从鉴别,不能百分百保证了。那些高端品牌,国内电商平台是无法向品牌公司直接买的,品牌也不会卖给平台,因为会冲击到他们在中国市场分公司或总代的利益。但是,卖到欧洲本土渠道商的货源就不好监管了。这其中不排除最可怕的一种情况,本土渠道商到中国买高仿,运回意大利,再掺进里面买回给中国。一起惠:吓人。平台根本无力监管。那些所谓的售假赔偿条款、协议不是成了摆设?万一用户较真起来,如何应对?深喉:用户要出示品牌公司鉴定报告,一般消费者很难搞得到。即使消费者很牛,拿出报告来,但平台大部分处理方式也就是退货。一起惠:可以去柜台啊。深喉:是的,一般柜台会告诉顾客是假货。但是柜台验货有两个问题,一是鉴别真伪能力有待考证,二是柜台的话也不具备法律效力。一起惠:打假成本高,维权成本也高,这才导致假货横行。深喉:奢侈品B2C电商渠道上的货,目测85%以上的都是假货。一起惠:不会吧?深喉:JD50%,YT40%,JM100%,VIP70%,XIU70%……一起惠:好了好了,太骇人听闻了。那TM呢?深喉:TM里跑量最大的是YT和第五大道,除了官方旗舰店,其他基本上都是假货。一起惠:电商不会如此没有底线。会有部分是水货吧?深喉:假货!一起惠:到这种程度了,品牌商也坐视不理?深喉:品牌商通常暧昧态度。这是市场思维,而不是道德思维。与品牌商在某个市场上的大小、市场本身的成熟度有很大关系。对假货问题,要区分为三个阶段来看:1、大牌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往往是有品牌高度,但没建立广泛市场的知名度。如果有人仿冒,等于替品牌商去做了品牌普及的工作。这个时候品牌商没必要去打假,采取放水养鱼策略。最典型的是微软。早期虽也喊打假,但某种程度是容忍盗版。等市场占有率足够高才采取断然的反制措施。2、第二个阶段,真货假货市场保有量平衡的阶段。大牌自有渠道可以铺到一定程度,同时容忍一定程度的水货与假货。3、第三,打假阶段,此时市场已经完全拿下,不需要假货水货替我宣传了,开始收网。之前发生过巴黎欧莱雅知情人集中采买,并举证索赔的事情。那个供应商在北方很有知名度,几乎所有大电商平台都是他供货,血淋淋的事实啊,明知故犯,被抓个现行。事发时,行业都吓死了。
【一起惠讯】微信成为微博之后疯狂吸纳品牌商入驻的新阵地,不过据一起惠了解,大多数品牌商玩微信还处在刷存在感的阶段,“不管有没有用,先做起来”是不少品牌商对待微信的态度。至于具体应该如何运营,并非胸有成竹。一起惠近期了解了部分品牌商运营微信的几个“小花招”,虽然无法断言其效果,但可以见出与众不同的思维和用心之处。现将其整理如下:养小号“曲线救国”在没有掌握微信运营的终极秘诀之前,大多数品牌商会采取多号运营策略,广撒网,不断试错。一起惠所了解到的韩都衣舍、茵曼、初语、美特斯邦威、百草味、凡客、GXG等品牌商均开通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微信公众号,一些品牌商甚至有二十多个公众号,形成了颇具阵势的微信家族。“主号求稳妥,小号尝新鲜”是一些品牌商的微信路线。设计师品牌初语就开通了一个定位于搭配互动的订阅号,不玩促销,只谈搭配,销售和客服的角色则交给主号“初语旗舰店”。据初语微信运营人员介绍,初语的设计总监将从内容、节目、互动上对该公众号进行全力配合,保证搭配内容的专业性。值得注意的是,初语还为该账号打造了专门的视频栏目“潮搭三分钟”,邀请不同职业的嘉宾(如全职太太、平面设计师、大学班主任等)做模特,由初语设计总监对其进行搭配上的指导,现场换装。此外,公众号还将通过微社区与用户进行实时互动。该搭配公众号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视频节目的制作也还远远谈不上精致,但其运营上的用心程度已经超过很多品牌商。按月定制试用礼盒从欧美流行起来的按月订购已经不算是新鲜的电商玩法,欧莱雅从2012年开始尝试“小美盒”业务,根据用户提交的美容问卷,量体裁衣为其定制试用礼盒。今年,欧莱雅将该模式复制到微信上。一起惠了解到,欧莱雅小美盒有意借助微信私密特点强化“私人定制”特色。除了为用户定制化妆品,还通过定制“小美形象”与用户互动,鼓励用户上传本人照片并征集好友印象,欧莱雅再为幸运用户制作专属动漫形象。创始人玩票公众号对那些有一个愿意码字的老总的品牌来说,营销上首先就多了个砝码。网络女装茵曼的创始人方建华算是这一类老板。因此,茵曼在微信上,除了有两个官方微信公众号外,还有一个“茵曼方建华”作为玩票型产品。做一个创始人的个人微信号,关键问题还是在“内容供应链”,能否源源不断地输出内容成为其运营的关键。目前,方建华的这一个人公众号主要内容来自自己的品牌运营、企业管理心得;媒体报道;以及与微信用户的交流整理。据了解,方建华在2013年茵曼年会内部讲话中曾表达自己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化营销时代到来的“惧怕”,称2014年将在社交媒体重点布局,“能够做好社交化媒体营销,将决定着我们和消费者的关系”。这或许能解释方建华要做一个自媒体式公众号的动机。多条通路杀入微信开店虽然微信公众号的定位、策划大多数取决于品牌商自身,不过一旦涉及到微信商城的搭建,大多数品牌商会选择将这一板块外包给第三方开发者或者腾讯官方。这也是口袋通、微信逛等服务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至于与谁合作搭建商城,各个品牌商都有自己的选择,有的愿意与腾讯官方的微购物或者拍拍微店合作,有的愿意找创业型的微信开发商,而某些品牌商在策略上更加“狡猾”,会选择“脚踩多只船”,开通不同的账号,与不同的开发商合作。不过,一家目前同时用了两家第三方开发商服务的品牌商告诉一起惠,其最近已经开始与京东微店接触合作,但合作的前提是结束与原有服务商的合作。这也意味着,随着腾讯微购物、京东微店等官方开店服务进入市场,品牌商将面临“官方还是民间”的选择,同时采用多家开发商的服务,在成本上、运营上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3月19日报道称,当当网和亚马逊涉嫌销售假名牌化妆品。该消息致使19日盘中当当网股价大跌超过6%,亚马逊股价则基本没受影响,截止无时尚中文网发稿时间双方未就此事作出官方回应。央视财经栏目的微博账号于19日晚发布微博称,“记者从亚马逊上分别以310元、99元购买了巴黎欧莱雅清润葡萄籽特润霜,雅诗兰黛红石榴日霜,对此,雅诗兰黛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和欧莱雅中国公司出具了鉴定结果,均为假货!”而《经济半小时》栏目调查发现,当当网所售化妆品来自“天照天”批发市场,当当网方面提供不出任何能证明“正品”的进货凭证。而据雅诗兰黛公司确认,当当网以355元售卖的雅诗兰黛精华红石榴水与其官方渠道产品不符。中国媒体已经多次包括电商平台售假,而其中尤其以化妆品售假曝光次数最多,此前涉及的电商平台包括京东、聚美优品等。由于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极少授权第三方平台销售产品,因此中国电商销售的如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品牌产品基本非正规渠道进货。在多次的媒体报道中,欧莱雅、雅诗兰黛也均表示并未授权第三方销售集团旗下品牌产品。另外由于亚马逊和当当均以B2C业务为主,因此涉嫌售假的疑为“第三方卖家”。此前包括eBay和Amazon等电商都曾在美国遭遇过“售假”的诉讼,eBay在2010年遭遇珠宝商蒂芙尼售假诉讼,地方法院和上诉法院都判处第三方eBay不用负连带责任。该判决此后一直被被沿用至类似案件。2014年1月中旬欧莱雅集团和eBay长达六年的“售假”诉讼案宣告和解。准备赴美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电商平台淘宝网此前也因售假严重被告上法庭,最后判决如同eBay的诸多案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央视在互联网的信誉褒贬不一,多次“打假”或者“揭黑”新闻被认为缺乏专业,支付宝甚至在3月16日发布微博称央视节目《是真的吗》对支付宝的报道“说的是!假!的!”。
【一起惠讯】随着唯品会杀入化妆品市场,控股乐蜂网,化妆品电商格局再次出现拐点。综合性B2C开始选择化妆品品类作为发力点,并且纷纷引入特卖模式。乐蜂网和聚美优品在充足资金的背景下,则对抗升级。据悉,唯品会在昨天举办了“2.19”化妆品特卖会,力推自身的美妆频道。这是继“4.19”“7.19”之后唯品会最新推出的有一个大促节日。此前,有消息传出,唯品会特别在“2.19”设立化妆品特卖,并真正实现和乐蜂网的资源打通。但实际上,一起惠注意到,“2.19”没有显示出任何和乐蜂网的相关信息,唯品会方面则表示此次特卖会并没有和乐蜂网进行深度合作。这也显示出唯品会和乐蜂网还在进行暗中磨合,并没有完成清晰的合作规划和方案。活动当天唯品会首页放置了大屏活动页面入口,并且打出“美妆满200返200”和“品牌美妆1折起”的宣传标语。此次化妆品特卖节仍然将化妆品大牌的超低价限时促销作为关键的营销手段。包含了雅诗兰黛、迪奥、法国兰蔻、倩碧、欧莱雅等品牌的产品,进行为期1天的闪购特卖。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2.19”品牌特卖会没有实现双方资源的打通,但是推动了3月份即将到来的化妆品电商价格战,使化妆品电商之间的竞争更加错综复杂。据悉,聚美优品3月1日将迎来4周年庆,首焦已经开放了活动商品提前看的展示页面,并且表示将打破底价。值得关注的是,聚美优品此次活动将服装鞋包类目放在了活动的重要位置。从团购模式转型聚美优品很早就开拓了晚间上新、限时限量销售的“超值特卖”模式,从而占据了线上化妆品销售的优势地位。未来,聚美优品则希望将这种模式复制到服装、鞋包等其他的品类,横向拓展自身的销售份额和体量。4周年庆,则是聚美优品进行试水的一次机会。而此次试水必然受到唯品会联合乐蜂网的阻击。唯品会控股乐蜂网的同时,双方宣布将于2月27日联合推出“桃花节时尚购物盛典”,据乐蜂网方面透露,今年“桃花节”期间,上万种时尚商品将在乐蜂网和唯品会两个平台上推出。乐蜂网和唯品会的携手意味着聚美优品不再唯一采取“特卖”模式的化妆品电商网站。聚美优品将和乐蜂网、唯品会在“特卖”模式中正面交锋。而据一起惠了解,随着天猫、京东等大型B2C平台也纷纷开辟美妆特卖频道,引入“特卖”模式,化妆品电商的厮杀一触即发。化妆品特卖存在多个平台和渠道,也让聚美优品的优势和特性将逐渐减弱。为此,聚美优品大量投放分众传媒广告,宣传每日10点开始超值特卖会,就是对“特卖”模式强调,希望给消费者建立先入为主的印象。
斯沃琪集团旗下钟表品牌LONGINES浪琴今日在微博发布声明,声称“没有与任何微博、微信、团购网站、淘宝聚划算合作。”LONGINES浪琴表示鉴于当前网络上出现许多LONGINES浪琴假表,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建议网友到正规的品牌特约零售商店选购,而LONGINES浪琴目前亦未开通任何网店。浪琴声明微博截图无时尚中文网在京东商城和淘宝用“浪琴”关键字搜索均发现两间电子商务网站有大量LONGINES浪琴手表出售,其中京东商城显示有1696个商品,而淘宝则有数十个月销量超过100块LONGINES浪琴手表的店铺。国内电子商务网站一直饱受国际品牌未能授权之苦,此前包括Armani等多个品牌就此发布声明,但是在国内的电子商务网站上仍能见到各种国际品牌销售,而无一例外,京东等B2C电子商务网站等均表示销售的国际品牌为正品,但是对于货源渠道多含糊其辞。6月初,有网友在微博投诉京东商城销售的L'OréalSA(OR:PAR)欧莱雅旗下Kiehl's科颜氏品牌250ml黄瓜植物精华爽肤水为假货,并在微博发出专柜和京东所购同样商品对比图。此前有媒体报道电商销售的化妆品80%为假货。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化妆品集团都不曾为旗下化妆品对国内电商授权,即使是eBay、Net-a-Porter等国际知名电商都没有化妆品巨头的授权,因为电商的竞争多靠价格差,一旦授权可能会导致专柜和网购价差,让消费者倾向电商,这将会对化妆品数以万计的专柜零售渠道造成冲击。关于授权问题,另一著名案例是Cartier卡地亚品牌诉讼1号店,2012年7月CompagnieFinancièreRichemontSA(CFR.VX)历峰集团Cartier卡地亚品牌诉讼1号店运营方上海益实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及北京惠新天元科贸有限公司、北京梦克拉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该案4月初得以裁决,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周一判决三被告公司停止侵害原告Cartier卡地亚注册商标专用权、赔偿损失18万元。
有接近聚美优品人士透露,假货风波之后,聚美优品订单减少30%以上,对公司业绩造成极大影响3月以来,垂直化妆品电商间的战争波澜起伏,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近日,聚美优品更是卷入其中,被曝施压供应商涉嫌不正当竞争,且陷入造假风波。对此,有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聚美优品来货渠道或存有漏洞。不过,聚美优品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聚美自成立之初就坚持与正规代理商建立合作,很早就在采购部专门设置自己的质检员,所有产品都是实物拍摄,采购商品的进货渠道更是经过层层把关。”订单大幅减少投诉量增多实际上,虽然聚美优品方面表示,造假事件对公司销售并无影响。但据记者了解,聚美优品假货风波之后,订单大幅减少。记者曾多次拨打聚美优品官方客户电话,均因客服全线繁忙被挂断。一位接近聚美优品人士表示:“假货风波事件之后,聚美优品订单减少30%以上,投诉量大幅提升,消费者要求退换货现象不断,对公司业绩造成极大影响。”此前联合创始人陈鸥在聚美优品推出三十天无条件退货、全程保障、100%正品的三大政策,抢占市场。然而不足两年,聚美优品却负面消息缠身,除了“假货”质疑,日前还被曝出涉嫌“施压供应商”,要求供应商不向其他电商提供促销支持,否则将面临账期延长甚至解除合作。值得一提的是,陈欧将这些风波视为“竞争者惯用手法”。为增强消费者网购化妆品的信心,近日,陈鸥联合欧莱雅、玉兰油、佰草集、谜尚、曼秀雷敦等40多家国内外品牌联合发起成立“真品联盟”,并发出电商“行业自律”宣言。不过陈鸥的这一举动并未平息争议,反而引来新一轮质疑。来货渠道存漏洞?那么,对于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假货问题,到底是否真有其事呢?对此,中国互联网协会一位人士表示,关于聚美优品卖假货的说法只是来自于一位自称是“聚美优品前员工”的网友,其可信度低,需要有客观事实为依据。而一位广东化妆品销售渠道商告诉记者:“造假现象在化妆品屡见不鲜,对于聚美优品这样大型化妆品网站来说,渠道一般较为正规。网站产品价格低于专柜,一方面是减去人工、店面等成本,另一方面不乏可能有部分水货充量。”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聚美优品爆发造假风波,不少大牌化妆品企业却选择与其撇清关系,这与聚美优品的强硬态度不无关系。据乐蜂网爆料,聚美优品要求各品牌供应商给予最大力度促销,并将账期延长逾60日。此外,对于聚美优品的产品的渠道和来源,部分化妆品企业也有所质疑。一位化妆品品牌负责人表示:“部分化妆品销售网站来货渠道存在漏洞,并非从正规渠道获得,其中不乏一些大型销售网站。”不过,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黎雪荣表示,电商聚美优品在行业内,尤其是细分化妆品细分市场中的实力不容忽视。陷入假货风波主要是因为近期其产品质量、服务态度等引发消费者质疑,而聚美优品难以拿出确凿的证据来洗刷自己的清白。虽然风波来势汹汹,短期内对企业会有不利影响,但从长期看,不会对企业造成致命的威胁。行业恶性竞争对手互揭短实际上,在一向被认为“水很深”的化妆品业,高价和大品牌产品成为众多不规范商家“动刀”的目标,由于化妆品价格高、产品质量层次不齐,有着巨大利润“缩挤”空间,且渠道复杂,从而让商家有机会谋取巨额利益。而为了夺取这块巨大的蛋糕,竞争对手之间也“大打出手”。3月初,聚美周年庆大促销,3天网站销售即过10亿元。当时,垂直化妆品电商口水仗一度升级,乐蜂网暗指聚美优品对供应商提价,湖南卫视与淘宝网合作的嗨淘网更是微博质问其卖假货。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电商恶性竞争,不利于行业内建立合理、有序、公平的竞争环境,为电商未来的长期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而价格战不断,不仅进一步挤压了行业利润,使双方两败俱伤,而且也不利于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业内人士还指出,电商最大的优点在于高开放、灵活性强、成本低,劣势在于售后服务不健全,商品价格竞争激烈,利润微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售后服务等方面势必会“偷工减料”,损害消费者正当权益。未来需要在售后服务、个性化服务、保障产品质量等方面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