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汪洋>文章列表
汪洋
上周的菜鸟顺丰之争,有一项媒体调查挺有意思:吃瓜群众在站队上,大概有八成站了“顺丰”(王卫)。在毒眼看来,这原本是孤掌难鸣、各执一词的事情,其实很难分辨是谁绝对的正确,绝对的错误,但舆论的风口倒向了一边。但倒向一边真的是好事情吗?未分输赢菜鸟顺丰或不会再如从前相比之前的唇枪舌战,被邮政总局叫停之后,双方均显得讳莫如深。顺丰控股发布声明,确认全面恢复和菜鸟网络的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在亿邦动力网的询问下,菜鸟集团公关部人士也表示,“双方合作恢复如前,但具体商业合作内容不便透露”。然而,什么才是“恢复如前”?毒眼注意到,顺丰与菜鸟关于快递柜的合同曾于2017年3月到期。经过近两个月的沟通谈判,双方无法就信息安全所需要的数据连接达成共识,遂中止了合同协议。那么,协议中到底有哪些涉及数据的关键条款,让双方都如此敏感?按照此前顺丰透露的信息,丰巢在2016年跟菜鸟开始合作,内容包括:①菜鸟提供消费者手机号信息给丰巢。②丰巢反馈快递出入柜信息、丰巢网点推送等相关快递柜物流信息给菜鸟。假如顺丰此言非虚,那么,可以认定的是,菜鸟和顺丰(丰巢)之前的合作中,是有存在交换数据的事实。菜鸟开放的是买家ID,顺丰共享的是快递柜物流路由信息。那么,和好如初的前提,就是双方愿意继续共享这两个关键信息。不能共享这两个信息会怎样?毒眼非常巧合的拿到了一些用户在5月30日(菜鸟称顺丰断掉数据接口的日期)以前,以及6月3日(双方握手言和恢复数据的日期)当天经过丰巢快递柜的物流路由信息。图一:5月10日的淘宝订单物流信息图二:6月3日的淘宝订单物流信息从图一可见,在双方闹翻之前,用户能够清楚在手机淘宝中看到快递员的联系方式、取货码、包裹进入到丰巢快递柜,以及取件的情况。但自5月30日开始,这两个环节突然就看不到了,凡是被放到了丰巢快递柜的包裹,淘宝订单物流信息的末端只留下了简单的签收记录。这一状况持续到6月3日中午尚未恢复。这说明什么?丰巢是横亘在快递包裹接触消费者之间的关键通道。虽然多数物流快递公司已经是菜鸟的盟友,并在撕逼大战开启后第一时间表态力挺菜鸟,但只要这些快递公司决定把包裹放到丰巢的快递柜,就如同放到了一个黑箱子,这部分数据是快递、丰巢以及消费者之间共享。菜鸟数据被断流了。这对菜鸟乃至阿里巴巴到底有多重要?毒眼的一位朋友曾经是淘宝上的资深操盘手,他告诉毒眼:“依托于淘系电商平台和接入到商家ERP系统的聚石塔服务,阿里巴巴方面可以持有订单的全部数据,其中也包含商家回传的发货、快递交接包裹的节点数据。菜鸟通过系统或者跟快递系统接口调用,即可持有物流路由信息(配送流程跟踪数据)。顺丰丰巢则掌握着快递员ID、包裹物流单号、买家ID(手机号)、丰巢取件码这四个快递公司最重要的资产。这4个数据项,阿里系有其中3个。缺失的取件码,如果通过菜鸟裹裹(菜鸟app)发送,则可以掌握快递员终端配送,并联通消费者。”由此可见,菜鸟和顺丰的分歧,是基于两种商业模式之间的对抗。毒眼看来,这其中不在乎谁对谁错。本质上,双方都是大数据的顶级玩家。阿里巴巴借助菜鸟连接电商交易平台、商家、订单和物流公司,因此,菜鸟的数据链条上,淘系数据几乎是全链路的。而顺丰跟两通一达(申通、中通、韵达)建立的丰巢也已经初步形成了全渠道、消费者数据、包裹信息,快递跟踪记录、存放领取、消费者生活习惯等完善的场景数据。如果说菜鸟是物流界的超级数据平台,那么,丰巢也显然是另一个数据平台,也同样拥有自己的数据生态。但现在,对菜鸟而言,丰巢快递柜在最后一公里做了精准拦截,物流数据有一部分是放到黑箱子里的,是不可视的。这一部分信息,既有非淘系数据,又有最后一公里的物流路由情况。因此,无论菜鸟是否像顺丰描述的那样,“觊觎”对方的数据,并索要开放,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一向在大数据方面所向披靡的阿里巴巴,唯独在最后一公里对横空出世的丰巢快递柜无可奈何。在商业对垒上,丰巢是顺丰布局的关键之子,是一步好棋。布局快递柜这件苦差事耗费成本,如今换来的是一道开关自如的防火墙,让顺丰掌握着主动权,双方对弈之间显然不会拱手相让。尽管过去的合作中,双方互通数据,但如果顺丰“任性”一把,菜鸟束手无策。这在此次撕逼大战中可见一斑。从这一点上判断,顺丰先下一城。不过,就分歧的处理上,邮政总局从大局入手,让双方由对抗回到合作的层面,菜鸟又化被动为主动。接下来,双方是否会采取有条件的合作,显然是最大博弈,将决定这盘棋该怎么走下去。数据脆弱而敏感但数据为王毒眼在此前一篇文章《顺丰菜鸟数据之争很幼稚在线时代在乎隐私?》中曾提到过,顺丰和菜鸟到底是谁断了谁的接口不重要,随着数据资产对于一家公司的重要性越来越为凸显,传统企业不会束手就擒。顺丰菜鸟之争引发的数据之争,让数据将变成非常脆弱而又敏感。“调解是冷启动,回到原点,事情本身仍然无法逃避。”毒眼的一位前淘系创业者朋友指出,在更多内部消息确认之前,吃瓜群众们永远无缘知道真相到底是怎样。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双方基于数据安全、信息共享、调用接口等多方面已经出现不信任的裂痕。延续第一部分所涉及到的关键数据,有一点格外引起毒眼注意,也将决定双方能否回到谈判桌上商榷协议:“续约的过程中,菜鸟提出:所有快递柜信息的触发必须通过菜鸟裹裹,取件码信息无条件给到菜鸟,丰巢需要返回所有包裹信息给菜鸟(包括非淘系订单)。”按照以上顺丰的说辞,正是这一条款,让其感到“难以接受”,也是拉开这场撕逼大战序幕的关键性因素。这里涵盖两个关键信息,除了第一部分讨论过的取件码,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非淘系”数据。根据此前双方对峙时撕开的部分真相可以窥见:一方面,顺丰指出,菜鸟要求顺丰向其开放非淘宝系数据;另一方面,菜鸟则反击称,顺丰借丰巢快递柜调用非顺丰数据。毒眼了解到,所谓非淘系数据指的是其他物流快递公司接入到丰巢快递柜的数据。这部分体量由多大:丰巢公开数据显示,其近300万寄存快递柜的包裹中,200万是淘系订单,94万跟阿里巴巴无关。“菜鸟希望顺丰回传的是无关的94万订单。”丰巢发言人表示。显然,非淘系的数据一方面决定了顺丰可以平衡鸡蛋和篮子,另一方面也决定了丰巢这个科技项目对传统快递行业的变革驱动力乃至掌控力。举另一个有趣的例子,即使在撕逼发生之前,毒眼一个朋友由EMS发货的包裹路经丰巢快递柜,其物流信息也是不完整的,用户只能看到和撕逼之后菜鸟包裹类似的情形——只有签收记录。图三:淘宝订单的菜鸟信息,由EMS提供配送服务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状况,毒眼猜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EMS和顺丰是竞争对手。顺丰不将数据开放给对手是不言而喻的。而EMS之所以没有像菜鸟一样和顺丰对撕起来,毒眼觉得,并不是市场份额不够大、大腿够不够粗,而是其数字化、互联网化的程度远不及顺丰。“EMS显然还没有构筑自己的互联网能力以及大数据能力。相比于顺丰、菜鸟,EMS和其他快递公司对未来商业的理解在一个层面和维度之上——当然,他们也尝试做电商平台,但就像顺丰试水电商一样尚未具备掀翻电商巨头的能力——但他们都只是快递公司,甚至是很传统的快递公司。从接单到运输的全流程上,他们尚未想象到数据的魅力,也并未想象到如果才能将数字化赋予全行业。”一位众包物流服务商告诉毒眼,做不到这一点,定会受制于人,就有可能被数据“绑架”。要知道,快递柜不仅仅只是普通的邮箱,更是带着订单信息、用户信息、快递信息的数据宝库,且随时可以跟用户沟通。所以,丰巢的出现不是用来打败传统的邮箱、快递柜,而是找到数据的入口、用户的连接点。在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比拼远远超过物流高速公路的比拼,谁手中掌握着海量信息、海量数据,并有海量数据的运算能力,谁才能主导行业。一家传统公司,可以不接入阿里云,也可以不接入菜鸟,不接入丰巢,但它不可能成为一个不在线化的公司,这也是为什么没有战队到阿里系的队列,顺丰也一样会选择腾讯云。顺丰显然不想只是作为一家纯物理式运作的公司,它必须是在线的、互联网化的、数字化的。哪怕中断了阿里的数据接口,用户依然可以在丰巢的微信公众号来完成下单动作。中局是分水岭这可能是大势对于接下来的局势,也是非常关乎到“非淘系”。京东发话了,美团响应了,网易也不打破沉默。关于站队这件事,毒眼第一次看到舆论导向的倾斜,还看到了更多的平台的坚决表态。而这些表态的平台,基本属于“非淘系”。非淘系电商挺顺丰是否意味着和淘系电商彻底宣告对峙?而这一举动是否将深远地影响接下来的电商格局?毒眼认为是肯定的。首先,非淘系电商为何要支持顺丰?在商言商,毒眼并不觉得这些大佬只是“仗义执言”、“趁火打劫”。站在顺丰的立场,合纵连横非常必要。因为丰巢现阶段接入的数据大多来自于快递、物流行业,且顺丰只掌握着电商最后一公里的数据。为此,京东、美团、网易考拉的订单数据,可以弥补顺丰在数据多元化以及数据链条长度的天然不足。站在非淘系的立场,即使未来世界是大数据、云计算的世界,所有企业在触网后都要交出一部分数据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但谁更具有中立性,谁可能更能赢的信赖。物流是关键数据,快递是链接消费者的通路,电商公司将其放在菜鸟或者阿里云,即使对方再中立,也会顾虑到淘系的竞争关系;而接入丰巢和腾讯云,因其没有直接电商元素,似乎摩擦会更小、信任感会更强。其次,数字商业多元格局正在建立。毒眼之前批评过,互联网世界非常喜欢二元对立、非此即彼。把淘系和非淘系做比对,似乎有意将电商切割成两个世界。实际上,巨头的增长速度正在放缓,新兴市场和细分领域还在孕育新的机会。这期间不只是市场份额的重新划分,也包含在数据追逐上更广袤空间的探索。毒眼之前和一家传统零售公司的CIO聊天时,他曾说,任何一家公司在数据的汪洋大海里都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公司在线化、数字化成功之后,数据量将几何式爆发,极大丰富的数据除了带来处理能力、计算模型、迭代进化的复杂性,也带来了新市场格局的多元化。面对这样的局面,单极称霸或是两极对立的产业形态都无法主导数据的高效运转,大数据市场需要更多参与者,更多竞争。最后,毒眼想借《智能时代》《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老师的一段话:“虽然到目前为止,Facebook、腾讯和阿里巴巴这些实际上已经掌握了用户隐私的公司似乎还靠得住,但是掌握了大量用户数据的公司远不止这几家。当掌握大量用户数据的公司和用户利益发生冲突时,前者会有意无意地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牺牲掉用户的利益。“我们把命运寄托在一些公司的善意上其实并不可靠。如果一家公司或者政府部门有能力获得和随意使用每一个人的隐私,那么它就拥有了某种超级权力。更进一步讲,如果拥有用户大量私密数据的公司同时具有了超级机器智能水平,那么它不仅拥有权力,而且还拥有超级执行力。历史证明,任何不受约束的超级权力最后都会带来灾难。”故此,顺丰菜鸟之争,仍然只是各自商业利益之争。任何一家独占数据,且权力过大,都不是最好的选择。毒眼权且将其视作数据认知革命前的启蒙运动。这是电商的中局,从业者应该警醒:在某些争执面前,与其说是民心所向,倒不如说是大势所趋。唯心地看,假设所有的冲突都是命中注定,那2017年的这场电商风波注定的不平凡的。这既是隐喻,也是最好的安排。
一起惠2017-06-06 09:18:24537 次
京东集团今日对外发布公告,公布近期查处的6起腐败事件。其中京东商城原服饰家居事业部服装部采销经理汪宇龙、京东商城原服饰家居事业部招商主管惠昌东、京东商城家电事业销售拓展部京东帮管理部广西片区经理廖记生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以下为6起腐败事件概述:1.京东商城原服饰家居事业部服装部采销经理汪宇龙伙同其下属招商主管惠昌东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商家贿赂并违规向商家提供运营支持,其行为违反了《京东集团反腐败条例》第十五条,均给予辞退处理。同时,汪宇龙、惠昌东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在办公室被公安机关传唤带离,目前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2.京东商城家电事业部销售拓展部京东帮管理部广西片区经理廖记生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商家贿赂。其行为违反了《京东集团反腐败条例》第十六条,给予辞退处理。同时,廖记生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目前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3.京东商城华南区南宁大件运营中心安装组负责人谢海,利用职务便利收受服务商贿赂。其行为违反了《京东集团反腐败条例》第十五条和第十九条,给予辞退处理。4.京东商城服饰家居事业部服装部招商穆磊,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帮助商家特批开店、收受商家贿赂,并违规与合伙人在京东开设店铺。其行为违反了《京东集团反腐败条例》的第十五条、第二十二条规定,给予辞退处理。其开设的店铺做清退处理并将其公司纳入不合作供应商黑名单。5.京东商城华东区大件运营部京东帮管家蒋宏和汪洋利用职务便利,要求合作商帮其虚报费用并把虚报部分据为己有,其行为违反了《京东集团反腐败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均给予辞退处理。6.京东商城消费品事业部原美妆采销部进口POP组负责人张敏利用职务便利,向合作商家借款及收受礼品馈赠,其行为违反了《京东集团反腐败条例》第十四条、第二十条规定,给予辞退处理。
一起惠2017-05-04 09:41:39324 次
今年双11的时候可能更多人都在关注优衣库的打折情况(尤其到今年来看,优衣库在双11的打折更显良心),但其实在我们当时的报道里面,专门体现了在我们看来一个很大的变化:优衣库试水门店自提业务。简单地说就是在线上购买,然后在24小时内就近选择门店去拿货。这解决了过去双11买的东西完全淹没在快递物流汪洋大海当中的问题,同时又能实现第一时间的抢购——之前从11月1日到当月13日优衣库有限尝试了这样的业务,而到12月底,这项业务已经正式铺开。现在如果我们在优衣库的天猫官方旗舰店上选择货品,无论是网页端还是手机端,在介绍当中会看到明显的「网店下单,门店自提」的介绍,我们在线上下单之后,可以选择传统的物流方式,也可以选择提取的线下门店,后者的话,手机上将收到凭证短信,届时直接到门店出示即可。目前优衣库提供了超过100个城市差不多400家门店来支持这项服务,以目前优衣库在国内500家左右的门店数量,这已经算比例非常高的了。虽然官方介绍有提到「支持这项服务的产品可以进行线下提取」,但其实优衣库目前摆在网店上所有的商品都已经在这个范围,差异只是在某款产品是否在门店有备货——如果你本身就有出门的打算,这已经比物流要方便太多,何况你还可以在店内试穿呢。不过这对于零售品牌来说执行难度并不小,优衣库目前在美国和英国有类似业务,在日本是基于7-11便利店来提供货品存放(这种模式并不只是优衣库独享)。而以目前中国市场的消费能力,作为向来非常热衷于尝鲜新技术和新玩法的优衣库来说,这样的尝试绝对是值得的。
一起惠2017-01-04 09:06:50828 次
9月7日,“互联网+”现代农业暨新农民创业创新论坛在苏州举行,阿里巴巴、苏宁、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多家企业参展。上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一行巡视此次展会,并对农村电商寄予厚望。农业部作为此次展会的主办方,旨在探索互联网和传统农业如何互相适应,解决现实问题。9月6日,农业部与阿里巴巴在苏州签署了农业电子商务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农业电子商务、电商扶贫、电商培训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约定,农业部和阿里巴巴将推出首批116个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逐步推动双方资源共享。借此,农村淘宝服务站将为村民提供覆盖民生各领域服务,包括缴纳水电费、交通罚款,领取养老金、社保金,以及远程医疗。而在此过程中,可以实现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建立村民信用体系,方便其日后融资创业。最新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已经覆盖全国29省300多个县的近1.8万村点,其中,已经有25省250县近6000个村点可以开展农村贷款业务。截止今年6月底,蚂蚁金服累计服务超过2200万三农用户,累计提供了约2800亿元资金扶持。在信息进村入户合作的基础上,双方将依托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平台,开展农业电子商务领域的全面合作。首批试点省份包括北京、河北、吉林、黑龙江、江苏、湖南、广东、海南、重庆、宁夏,共同打造农业电子商务新模式。同时,农业部和阿里巴巴还将联合举办“农村电商大学”,开展“线上+线下”农村电商培训合作,在教学设计、师资力量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农村的数据信息资源最为丰富,从遗传育种到生产管理,从质量安全监管到流通消费等,各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是一座有待开发的金矿”。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论坛上提出,智慧农业将是大趋势,互联网企业在农村的投入也将催生出许多新职业和新产品,基于互联网的农村金融服务、分享经济等,都将成为新的经济业态。
一起惠2016-09-08 09:08:05642 次
8月31日消息,日前,土地流转互联网平台“来买地”宣布完成15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玖创资本、唯猎资本及天使湾创投。此前,平台曾完成数百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未透露投资方信息。来买地方面介绍称,平台主要利用“大数据+众包+互联网金融”的手段,服务于下乡资本,提高农村资产处置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在大数据方面,提供全网搜索服务,通过数据挖掘、语义分析、清洗整理等技术手段提升信息质量,提高匹配效率;在交易服务方面,采用众包模式,发展乡村联络员提供线下服务,来买地平台提供价值评估、法律咨询、交易鉴证等高质量专业服务。其盈利主要依靠中介费;法律咨询、交易鉴证所产生的交易服务费用;乡村联络员的佣金分成。来买地CEO汪洋认为,加盟商交纳加盟费后,会人为制造信息壁垒来获取机会,且交易撮合完成后才能赚钱。来买地希望通过众包方式让信息更开放,乡村联络员发布信息后,依据查看联系方式、实地带看服务费、撮合成功的服务费获益。同时,汪洋透露,未来,平台将针对有机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物流仓储等行业,推出众筹、分期、抵押、担保等金融服务。据了解到,来买地建立于2013年,平台主要业务在北京周边,涉及种植用地、农家院、山水景区、集体资产、宅基地、果园、养老地产。其发展的百余位乡村联络员分布于全国各地,已完成上百单众包交易。
一起惠2016-09-01 09:35:08628 次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