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场
5月8日消息,租租车日前完成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为启明创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大研发投入、开拓海外市场、落地全球分支机构、搭配多语言/多时区/多国别配置。租租车方面透露,用车网络覆盖全球200个国家与地区、6000多个城市、近10万家门店。
仅在去年双11一天,阿里投资的电商代运营服务商宝尊全网成交额高达65.5亿元。中国电商平台在创造自身的“成交额奇迹”的同时,也成就了电商代运营服务商的高速增长。这样的故事,正在跨境出口电商市场发生——包括新七天、小冰火人、火蝠电商、京淘电商等依托国内电商业务起家的代运营服务商正开拓国际化的版图,而过去培育这些服务商的国内电商平台则成了其走向海外的重要推手。阿里主导的代运营商出海盛宴?新七天是这支国内电商代运营出海队伍中的一员,目前其海外业务模块的重点在阿里旗下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的代运营服务上,格力是其服务出海的重要品牌之一。这家在2017年双十一单天GMV已经高达6.5亿元的代运营商看中了品牌出海的未来前景。新七天CEO左英杰判断,国内代运营商出海的基础已形成:一方面,随着中国国力提升,中国制造品牌在海外消费群体的印象逐渐提升。华为等品牌的产品质量开始受到海外消费者认可。中国产品“廉价货”的标签慢慢褪掉,取而代之的则是具有“性价比的品质产品”的标签。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企业正把自己的业务往全球进行延伸。主要标志是阿里巴巴和腾讯均在东南亚投资相关的电商业务。(其中,阿里在2016年投资10亿美元以控股Lazada,目前对该平台的投资总额已达40亿美元。而腾讯投资的东南亚互联网公司SEA旗下的电商平台Shopee在去年的GMV已高达103亿美元。)在“2C”平台的驱动下,中国品牌真正拥有了直接接触消费者的渠道。左英杰认为,当出海的土壤形成后,阿里则“点燃”了“导火线”,推动了代运营商出海的进程。据其透露,尽管目前阿里并未有给予代运营商任何补贴,但却通过推荐品牌和利用海外举办大型活动的契机进行撮合的方式,给予代运营商品牌客户支持。另一家以天猫代运营起家的代运营商火蝠电商在出海发展过程中也少不了阿里的“影子”。火蝠电商合伙人聂雪芬向一起惠指出,火蝠出海的首选是速卖通和Lazada,做出这样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火蝠这两个平台能够给与火蝠进行官方背书。现在,火蝠已经是这两个平台的官方认证服务商了。此外,聂雪芬还透露,阿里正把一些优秀的国内代运营服务商扶持成为跨境电商服务商。跟左英杰形容的一样,聂雪芬也表示阿里会给这类扶持的服务商推送一些意向商家和资源对接。当然,一方面,阿里给代运营商对接需求,在另一方面,阿里利用资源汇集的方式让市场变得更为活跃,从而吸引更多的代运营商投入更多资源到阿里跨境出口平台的服务上。在2016年投资控股Lazada后的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电话会议上,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张勇就曾强调阿里将利用自身中国零售平台的商户优势,帮助国内零售商家登陆Lazada平台,向东南亚消费者售卖产品。Lazada官方也在今年卖家大会上透露,阿里巴巴已从天猫、淘宝等各业务单元抽选人员组成技术团队来改造Lazada的系统,这些“阿里风格”的系统改造或让其对中国企业更为友好。“像阿里这样的头部电商企业对跨境电商板块的重视让跨境行业在国内的势头和热情都上涨了。”聂雪芬说道。对此,一起惠调研了9家不同类型的跨境电商代运营的业务模式。其中,成立较早的、仅有跨境电商代运营业务的服务商在平台选择上均会把亚马逊作为重点业务;类似星商这里跨境电商大卖家转型的跨境电商代运营服务商目前则完全仅使用亚马逊。而包括火蝠、新七天、小冰火人、大麦电商、京淘等开始涉足海外代运营业务的国内代运营商,其出海业务关注点均在阿里系的出口电商平台上。“阿里主导了这次国内代运营商出海的潮流。”左英杰说道。销量仍是主要考量的KPI那么,这些在过去并未接触过跨境电商现在却要出海的代运营商,在这股“潮流”中有什么优势呢?新七天和火蝠均认为,客户是国内代运营做出海的重要优势之一。聂雪芬指出,除了阿里提供的客户资源对接外,国内代运营可以从自己的客户群体切入,帮助客户扩展跨境业务。比如,火蝠现在代运营的出海品牌马应龙本身也是火蝠内贸电商的客户。“我们现在有合作的品牌及未来可能合作的品牌,需要代运营服务商帮他们扩宽销售渠道和增加营收。”聂雪芬认为跨境电商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途径。显然,从客户优势上已经明确了出海的国内代运营商跟其他跨境电商代运营商的区别是出海的代运营最主要的目标是国内品牌出海。除了客户优势外,国内代运营拥有的人才及组织也成为他们出海的重要“资本”。左英杰向一起惠表示,国内人才对运营、数据和供应链的理解是其他企业不可能具备的。代运营商本身就拥有一个系统的组织把这些人才聚集起来。“出海的国内代运营企业拥有成熟的服务体系和代运营客户群,缺乏的仅是跨境电商的运营经验。但这些是可以通过人才招聘和案例打造解决的,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聂雪芬也补充说道,火蝠现在也是通过创新组建团队去承接跨境电商业务的。木木夕是由代运营服务商小冰火人和跨境B2B平台环球市场共同孵化的一家跨境电商代运营企业,在跨境电商行业服务已经超过4年了。该企业的创始人兼CEO梁青琴也肯定了国内代运营企业在电商产业链上的优势。在她看来,国内电商跟跨境电商是有一定的相似性的,比如选品、宝贝描述、推广视频及照片等。这一系列工作在国内电商代运营都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因此代运营商做跨境电商时的“理解成本”并不高。通过理解跨境电商、搭建业务线和获取客户后,出海的代运营商们就投入精力满足品牌商的需求。目前,“销量”是代运营商最普遍的一个业务指标。聂雪芬向一起惠透露,目前,火蝠跨境电商客户以品牌商为主,大部分品牌客户对于跨境电商代运营的需求主要是业务扩展、销售渠道扩宽和营收增长。拥有了这些,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也随之建立了。在这个过程中,品牌商客户对代运营服务最主要的考量则是销量。左英杰也指出,基于Lazada的跨境出口代运营目前主要的考量还是销量。“在国内,电商已经足够发达,因此衍生出数据服务等增值服务。但东南亚电商相当于十年前淘宝转型天猫的那个时期,所以代运营也仅是基础的代运营,并未有其他的服务考量。”当然,这个状况并不会一直持续。左英杰认为,目前跨境出口代运营市场的份额与国内相比还很少,但到了五年后,整个市场份额将变得足够大,到时跨境出口代运营就会跟国内代运营一样,呈现丰富的形态。市场份额也会根据代运营企业的策略不断实现扩张。新七天方面也透露,尽管目前国内代运营商出海是阿里主导的,但在未来,新七天的代运营服务还会扩张到亚马逊和eBay这些跨境电商平台去。四个派别代运营混战的时代但是,得到阿里扶持的代运营企业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获胜。实际上,出海的代运营商在整个跨境电商市场已经拥有不少竞争对手。从跨境电商大卖家转型而来的代运营商是其最直接的竞争对手。这类企业在跨境电商拥有多年运营经验,转型代运营商后可以直接把这种经验运用到业务运作当中。成立于2011年的星商是铺货型跨境电商大卖家,经营品类包含服装、玩具、家居、3C电子等产品。该企业于2017年推出了品牌服务产品“飞鲸跨境”,其中最重点的服务之一就是亚马逊运营服务。在跨境电商领域已经拥有14年经验的通拓也早把自己的布局扩展到代运营上,该公司在2016年年收入已经突破22亿元。现在,通拓已经开设了名为“渡船计划”的业务模块,依靠自己的跨境电商运营经验服务更多品牌商。“从电商运营上,大卖家是更有优势的。跨境电商本身跟国内电商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这不仅仅是一个外语翻译的问题,还是一个文化的问题。这会通过选品和推广文案等方面深深影响着代运营企业的发展。”梁青琴说道。值得注意的是,出海的代运营商除了要面对国内企业的竞争,还得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SCI是一家东南亚本土的电商代运营服务企业,其CEO刘剑南向一起惠透露,目前阿里对Lazada的代运营服务商分有四级:第一级是团队主要在海外,但中国有团队做招商对接的本土代运营服务商;第二级是团队主要在中国,同时在海外安排一小部分本地化人员的代运营服务商;第三级是团队在海外,完全没有中国基因的代运营服务商;第四级是完全为中国团队,仅靠国内小语种人才进行运营的代运营服务商。刘剑南指出,在东南亚做代运营的中国服务商通常都是第二级和第四级情况,这类企业要在海外建立优势,深入理解当地文化并不是易事。此外,海外代运营商对接的主体资源在东南亚本土,这是中国代运营很难获得的。因此,要应对国内外两头的同行竞争,出海的代运营商必须不断地提升能力,往第二级企业“冲刺”。这就要求企业进行更体系化的布局。左英杰指出,出海的代运营商必须在当地寻找熟悉当地文化、当地语言和当地商业环境的人才,最终海外人才跟国内运营人才相互合作,才能做好跨境电商代运营的工作。“这是海外本土人才和公司国内人才的叠合。”但无论如何,这个竞争仍是发生在阿里主导代运营出海的时代。左英杰认为,这个时代起码会存在两年。在他看来,大量的中国品牌要出海,必须符合国外消费者的需求,没有这样的产品,中国品牌是没法谈出海的,出海代运营商也并无用武之地。“国内的品牌本来针对的是中国的消费者。这些品牌商需要针对海外市场开拓一下品类或产品。如果国内品牌商不愿意配合开发适合海外消费者的产品,那原本国内代运营的客户优势实际上并不能称之为优势了。”梁青琴也强调道。在产品、人才匮乏以及多重竞争之下,国内代运营出海的路并不好走,但却是必须要走的道路。左英杰把出海业务的扩展比喻成“挖金矿”,现在代运营商已经挖到金矿的一角,尽管目前能获得利益并不多,但还是会继续挖下去。“未来出海市场容量很大,不能只看到眼前短期的利益。”左英杰说道。
日前,亚马逊杭州跨境电商园正式开园,也预示着其正式拉开了在杭州这个跨境商家聚集地“攻城略地”的序幕。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这种园区实际上是一种服务集群模式,卖家需要的是在这里借助于亚马逊的品牌流量及资源拓展全球市场,而服务商则可以借助于园区直接面向卖家,节约沟通成本。而亚马逊要做的,就是在这种模式下,深耕于其“园民”,建立出口全生态服务链。亚马逊跨境电商产业园到底是啥?据了解,亚马逊全球开店杭州跨境电商园位于杭州市江干区钱塘智慧城绿谷创新中心。2017年10月,亚马逊全球开店就已宣布启动“杭州跨境电商园”的准备工作。亚马逊中国副总裁彭嘉屺表示,亚马逊全球开店杭州跨境电商园立足杭州,辐射周边地区,开园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战略部署:一、通过亚马逊全球开店团队为本地企业提供品牌运营、人才培训、跨境物流等各类服务。二、加速出口跨境电商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解决跨境电商人才系统化培养难题,包括推进亚马逊官方讲堂、办公室开放日,以及客户经理诊断沙龙等活动。另外,亚马逊也在2019年将与杭州8所高校推进“亚马逊全球开店101时代青年计划”,加速杭州出口跨境电商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三、发展“品牌+”项目,为本地企业打造国际品牌提供有针对性、定制化的服务。亚马逊全球开店同时会与杭州市综试办共同打造“亚马逊全球开店杭州品牌50强”,面向制造商、贸易商、品牌商、国内电商以及具备原创设计能力的新兴品牌企业,探索一条借助发展跨境出口电商业务打造国际品牌之路,来带动该地区特色产业带的发展。四、推出“服务+”项目,为卖家提供专属的账户经理服务。这个项目会根据卖家所处阶段的不同以及类型的不同,量身定制其在亚马逊上的成长计划。所以,亚马逊“服务+”项目也是帮助中小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以及亚马逊的工具,更快地在全球市场成长。五、搭建互联互通、共生共融的本地跨境电商产业集群,结合第三方服务商为卖家提供品牌注册、商标注册、ERP整合,以及欧洲VAT税务咨询等一站式跨境电商出口相关的服务。彭嘉屺称,亚马逊全球开店“杭州跨境电商园”在正式投入使用后,会助力杭州及周边地区企业开展跨境出口业务,并推动杭州地区跨境出口电商全产业链发展。她表示,因为杭州企业各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所以,首先杭州跨境电商园可以给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跨境电商提供更本土化、定制化的服务。也就是亚马逊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的需要,看它们是否想要打造国际品牌,以及其目标是否需要快速进入多个国际市场等,亚马逊再根据其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那么对于这亚马逊所建立的这个电商园,外界又是如何评价的呢?在帮助中国制造出海的网红营销平台——卧兔网络CEO胡煜看来,亚马逊这个电商园对跨境电商服务生态肯定是利好,但如何把这个生态带动起来,是其需要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因为亚马逊中国能给到卖家实际的东西有限,只有周边资源如VAT、知识产权、服务运营、培训、海外投放、网红等能够整合聚集,才能发挥园区的价值。”同时,燕文物流平台部总监廖文锋指出,这个园区实际上是一种服务集群模式,它需要供应链资源的配比,这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高效合作模式,其中包括电商金融的衍生、新的通关模式等等。“如果平台加大资源支持力度,也会提高电商企业的竞争力和成长速度。对服务商来说,由于卖家聚集,也会提高其服务效率,便于对服务产品进行定制化和优化,同时,园区类的服务水平也容易形成,并且也会提高行业的服务标准。”乐链科技CEOKate也表示,亚马逊开园对杭州地区的卖家来说是好事,其开园意味着跟卖家建立了直接的沟通渠道,也代表示了亚马逊对杭州市场的重视和看好。对卖家吸引力如何?目前,亚马逊上超过50%的销售量是来自于第三方卖家,在2018年,年销售额超过50万美金的中小企业已有超5万家以上,近20万家超过10万美元,而年销售额超过100万美元的第三方卖家数量在2018年增长了20%。亚马逊全球开店的杭州新卖家上线速度也很快,在2018年新上线卖家的数量较2017年增长了50%。在其平台上也有许多成功的典型卖家,包括巨星、山臣家居、海康威视等等,都是通过亚马逊全球开店得到业务增长,并逐渐占取国际市场份额。亚马逊全球开店业务于2012年进入中国市场,截至目前,已在全球共开设了18个站点,有超过3亿的个人消费者,同时其还掌握着数百万的企业与卖家资源。所以,彭嘉屺认为,所有入驻亚马逊全球开店的跨境电商企业也必然会获得很多优势。但由于阿里的大本营也在杭州,其也推出了许多出海项目,比如天猫出海、速卖通等,所以在亚马逊全球开店到杭州开设园区,也避免不了会被拿来与阿里做比较。对于中小卖家来说,新开一个店铺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亚马逊如何发挥其竞争优势与阿里等平台竞争,成为了众多“看客”的一个关注点。“各有千秋。这要看卖家如何选择,他们手上的产品更适合哪一个国家区域。”胡煜表示,亚马逊主要面对的是欧美市场,虽然已建立印度和中东站点,但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而阿里速卖通主要面向俄罗斯等市场。“如果卖家的商品客单价较高,那肯定选亚马逊更为合适,所以这跟商家的商品有很大关系。”“这个园区到底能给卖家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和价值,这是卖家比较关注的。在园区开放前期,可能会有一些培训和辅导,或者综试区政府提供租金补贴等,但这只能吸引小卖家。”他谈道,“像一些较大的企业,本身都有自己的供应链及仓储和响应系统,它们想要的更多的是亚马逊能提供培训,而把运营职能部门划到园区的可能性则较低。”胡煜称,像亚马逊的官方账号基本只是负责招商和广告投放,只能做一些最基础的宣导,没有阿里那样的运营小二可以掌控流量,做流量加权。“那么有可能这个园区最多只能是中小企业入门版的园区,大卖家就很难在里面聚合。”对于服务商而言,胡煜表示,如果园区能解决的只是客户对接问题,而无法做一些更深层次的落地,那么,除非是一些体量较大的服务商,否则它们把团队分支放在园区的意义也不会太大。胡煜告诉一起惠,自己在走访了许多跨境电商园区后认识到,很多园区一开始都是通过房租补贴吸引企业,但企业入驻后不一定能做起来。比如,如果卖家并未入驻园区,跟服务商合作的价格与在园区里没有什么差别,那这个园区的价值仅仅是房租低廉,而其它服务都会变成附加值,最后致使企业和人才流失。“其次,如果园区里面的卖家很少,服务商进去之后也存活不了。所以,最后就要看亚马逊的运营能力和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如何了。如果能解决好这两个问题,那整个园区就能运营起来。”胡煜说道。为何要选这三地?据介绍,杭州跨境电商园是亚马逊在全球的首次尝试,在该园区启动建设以后,亚马逊也陆续建立了厦门和宁波的跨境电商园。彭嘉屺称,根据地区不同,亚马逊会以当地卖家需求为出发点来提供差异化服务,比如定制化、本土化。“杭州在整体上的创新力较强,许多品类都有其发展特色,比如杭州的服饰、家居、运动以及户外这些品类在全球市场上很受欢迎,所以在品牌50强中,我们就会针对于一些优势品类和产品进行深耕。”彭嘉屺说道,“当然,在宁波和厦门,因本地产业特色有所不同,亚马逊也会根据产业特色进行不同的定制化服务。”据了解,杭州以及周边地区有很多产业带,比如余杭的纺织服装、萧山家纺、家居制造,桐庐的文具建材卫浴、临安的竹制品和灯具等,亚马逊目前正在与杭州地方政府计划对地区特色产业带进行开发。但杭州制造业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缺乏3C电子产品等,而亚马逊平台上的很多爆款主要就是数码电子产品。“如果亚马逊要聚合卖家的话,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它的品类有缺失。”胡煜称。而从整个市场交易量和增长潜力来看,杭州似乎也并不是跨境市场上“最黄金的蛋糕”。亚马逊为何还要在杭州建立园区呢?又为什么选择厦门和宁波呢?胡煜认为,首先,亚马逊是根据卖家和产业带来进行选址的,其初衷肯定是希望把产业带的相关企业扶持起来。“因为杭州、宁波和厦门都靠近特色产业带。比如,宁波本来就是一个外贸港口,据资料显示,其目前有八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其中家具、家居、运动、户外、玩具、五金工具,还包括一些小家电等产品的竞争力都较强。”同样,厦门也是跨境大卖家的聚集地。胡煜认为,虽然厦门不是一个制造业很积聚的地方,但周边包括福建、晋江等地都会以厦门为发散点来做外贸,所以,亚马逊在厦门开设园区,实际上是只用厦门这一个点就可以撬动周围如晋江泳装、慈溪小家电、南通家纺等等产业带。除此之外,杭州作为首个综试区试点城市,背靠政府的资源项目,必然也是跨境电商大佬的必争之地,而宁波和厦门,同样也是综试区试点城市。“所以毫无疑问,亚马逊会在这些地方建设园区。”胡煜称。“由此可见,根据是否是综试区试点城市、产业带等因素,是亚马逊建设园区的重要指标。”胡煜认为,再加上亚马逊自己的数据库能获悉卖家分布情况,那么,接下来,亚马逊如果想向其它地区辐射,也必然会以这些因素作为参考依据。但胡煜也指出,目前来看,杭州没有厦门和宁波开设的园区的氛围强,它也缺少像深圳那样的大卖家,加之杭州有阿里的存在,所以亚马逊在杭州的竞争压力也会相对较大。其也只能加大招商力度,快速将杭州这片市场运转起来。布局下一代贸易链以往亚马逊采用的招商政策,主要是让招商经理在全球各地举行招商会,无法更深一步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如今开设跨境电商园,实际上就是对招商政策进行了升级。亚马逊希望能将服务做到本土化,进行深度客户服务,聚焦卖家资源,与卖家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胡煜说道。Kate认为,亚马逊在华东总部外设的第一家园区就是杭州电商园,说明亚马逊看好杭州卖家发展前景,这也增添了新生卖家加入亚马逊的信心。彭嘉屺也表示,亚马逊与杭州综试区想要推动的是杭州跨境电商出口全生态链的发展,所以亚马逊想通过这个园区整合政府政策和第三方服务商,为卖家提供全产业链发展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这也是亚马逊所称的“布局下一代贸易链”的关键点。彭嘉屺认为,跨境电商帮助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拓展国际市场的机会,中国企业品牌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企业可以通过跨境电商快速把握全球商机和接触全球多国市场,并且更加直接地与海外消费者对接。因此,可以看到下一代贸易链的一些变化:贸易主体的变化。以前的贸易形势更多是以B2B为主的贸易商与制造商对接,再将制造商产品销往海外渠道。在如今跨境电商的大环境下,贸易主体已经变成了海外消费者,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根据海外消费者反馈的信息,来快速做产品迭代,并根据消费者需求去调整海外的营销方式。贸易链条的大幅缩短。以往的贸易链条上有“制造商——经销商——海外经销商——海外品牌商——海外销售渠道”,整个贸易链条复杂且冗长,在跨境电商的新贸易形势下,贸易链条将大幅缩短,制造商可实现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包括要求企业要进行观念的改变,企业要从传统贸易形式突破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贸易形式,同时要不断提升人才和团队对跨境电商的运营,也要不断地根据消费者的反馈进行产品创新。对于在下一代贸易链中如何帮助企业,亚马逊2019年在中国有三大战略重点:一、支持卖家持续进行产品创新与升级,增强卖家核心竞争力。二、推动品牌出海,帮助卖家打造国际品牌,为卖家在海外市场的长远发展积蓄新势能。三、帮助卖家布局全球市场,为卖家寻求新的增长点和业务空间。
4月18日消息,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公布2019年度上半年财报,营业额仅半年增长了809亿日元,营业额达到1兆2676亿日元,同比增长6.8%;营业利润达到1729亿日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为1,140亿日元,同比增长9.5%。从业务方面来看,优衣库的海外业务销售额达到5800亿日元,同比增长14.3%;优衣库的国内业务因受暖冬影响达到4913亿日元,同比减少0.5%。数据显示,优衣库海外业务半年内实现了营业利润884亿日元,同比增长9.6%;新增销售额725亿日元。其中,大中华区成为海外业绩成长的主要驱动力。预计到2019年8月期结束时,优衣库整个财政年度的销售额将达到5000亿日元,营业收入将达到850亿日元。据了解,2017年,迅销集团董事长柳井正在股东大会上提出“有明计划”,宣布优衣库向“数字消费零售公司”转型,即通过与科技公司合作,从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到全员的工作方式都导入数字化。而优衣库中国作为其第一大海外市场,电商业务非常发达,上半年中国电商销售额的占比约为20%,比去年同期增长30%,计划在2021年8月期的财政年度的销售额占比超过30%。优衣库目前门店主要集中在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门店数量约占中国大陆的门店数量的30%。截至2月底,优衣库在中国大陆的门店数量为673家、港澳地区28家门店、台湾地区67家门店,大中华区合计达768家门店。同时,优衣库在二、三线城市采取店铺扩展策略,优衣库预计大中华区的门店数量将在2021年突破1000家。
据阿里截至12月31日的季度财报显示,在上季度,阿里国际零售业务和国际批发业务的业绩营收达80亿元,占集团总营收的7%。通过投资、自建平台、基础设施搭建,阿里正不断把自己在中国的电商经验输出到海外。跟阿里一季度上千亿元的总营收相比(上季度阿里实现1172.78亿元营收),阿里国际电商业务仍是一个有待成长的“小孩”。但这也意味着其待发掘的潜力是巨大的。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在去年对外公开的致股东信中曾指出,全球化仍然是阿里巴巴的长期战略。最终阿里的目标不只是从中国卖往世界,而是从世界卖往世界,由此诞生一个真正全球化的平台。而这一切的基础,则是当下阿里电商出海的版图。速卖通:改变购物搜索逻辑在阿里出海电商版图中,上线于2010年4月的全球速卖通是覆盖国家范围最广的零售平台之一。据速卖通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速卖通海外买家数累计突破1.5亿,全球范围内每月访问量超2亿,用户已遍及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俄罗斯、巴西、美国、西班牙、法国、乌克兰、以色列、白俄罗斯、加拿大、荷兰成为购买力最强的十大国家。(阿里全球速卖通官网主页)目前,速卖通平台已经发展了网红博客、拼团、直播等多种中国电商的玩法,在平台的风格上有区别于亚马逊等欧美电商平台。但这并不是速卖通的初始原貌。速卖通平台的风格转折点在去年。去年3月,阿里宣布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B2B事业群总裁戴珊直接负责全球速卖通业务。随后,戴珊即宣布了速卖通的转型战略——从购物平台往生活平台发展。“速卖通的逻辑将从购物搜索逻辑改变,并赋予更多的美好和温度。”戴珊说道。这个战略转型也直接改变了速卖通的业务聚焦点。在去年9月,速卖通总经理王明强对外公布了速卖通未来重点关注的方向:第一,给用户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未来速卖通不仅仅是买东西的平台而且是海外消费者获得快乐的平台。因此速卖通会利用更丰富的商品库提升消费者发现的乐趣,并在欧洲深入跟社交网站进行合作。第二,成为商家海外市场版图运营主阵地。速卖通将帮助商户做好品牌建设,给商户提供更多打造品牌的产品工具系统。上述两个关注重心是相辅相成的。过去,欧美电商平台主要基于搜索算法等逻辑来进行平台搭建。因此,性价比越高的商品,在平台搜索上是越有优势的。但对于品牌来说,性价比并不一定是其最重点关注的属性。而引入更多社交玩法把平台变成一个生活平台,则更像是阿里在中国的电商打法。在中国,阿里本身积累了大量数据,并开发了多种“种草”工具赋能商户,让品牌通过直播、微博、社群等多种方式给用户种草。与之相对应,速卖通开始扩展社交玩法,也恰好给商家品牌建设提供合适的土壤。Lazada:强调私域意识跟速卖通相比,阿里旗下的Lazada在扩展中则更聚焦于区域化。一起惠了解到,Lazada于2012年3月上线,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以及越南设有分部,拥有40多万卖家,数千个品牌合作伙伴和100多个物流合作伙伴。(Lazada马来西亚站的官网截图)在2016年,阿里投资10亿美元以控股Lazada,2017年投资10亿美元增持其股权至83%。2018年3月,阿里巴巴再追加投资20亿美元。目前,阿里巴巴集团对Lazada的投资额总计已达到40亿美元。阿里在控股Lazada后刚开始主要是对其进行商业模式梳理以及物流、技术能力体系的搭建。随后,在今年3月,Lazada对外公开2019年的战略,私域意识和品牌成为其今年关注重点。当然,与天猫和速卖通等电商平台相比,Lazada的私域流量构建更为“初级”。一起惠了解到,目前Lazada已经在泰国上线红人网红直播,而其余地区也在3月份陆续实现直播功能。明显,在内容生态玩法上,Lazada仍在“努力”搭建中。与此同时,Lazada也在为商家提供了一系列私域运营工具,并不断培养商家运营店铺、经营粉丝、内容运营等意识。Lazada方面表示,希望通过这些功能,把Lazada从一个卖货平台往生态、社区、内容发展。根据Lazada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有商家通过大促季节实现3个月内成功将粉丝数量从5000名提升到8万名,也有商家通过视频和优化图片展示等方式,使购买转化率大增70%。品牌方面,Lazada今年则把LazMall作为平台关键项目之一。Lazada集团联席主席印井曾指出,LazMall目标成为全球品牌开拓东南亚的平台。去年LazMall已经获得多个国际品牌的进入。“Lazada的出海品牌才刚刚开始,现在在东南亚的品牌更多的是已经在本地有运营的品牌,而且更偏向于国际品牌。中国品牌是Lazada想要走的第一步,因为中国制造已经从‘制造’转变为‘智造’,中国有很多有品质的品牌,在东南亚市场有很大的机会。”印井向一起惠说道。天猫出海:以淘系商品为主的出海链路搭建与速卖通和Lazada有所区别的是,天猫出海是2017年6月才正式对外发布的项目,更为“年轻”。天猫出海目前主要有两个通道:一是给近一亿海外华人供应商品的通道,具体承载的产品是淘宝海外版;二是Lazada通路,具体承载的产品为天猫在Lazada上的taobaoCollection(淘宝精选)和与Lazada一起运营的跨境模块。值得注意的是,速卖通和Lazada平台在中国招募的除了品牌商还有贸易商(跨境电商内俗称“卖家”),而对于天猫出海项目,其产品均来自于淘系。天猫出海的目标则是如何把淘系的商品带到海外。以去年双11他们出海的目标为例,据天猫进出口总经理刘鹏透露,去年双11,淘宝海外版主要沉淀的能力在拼柜海运上,而天猫海外与Lazada合作的部分最主要沉淀的能力则是如何通过机器翻译将出海的商品进行“数据化”。阿里国际站:数字化出海战略跟上述平台相比较,阿里国际站的特殊性在于其为B2B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官网截图)在阿里国际站上的商户分为两种:一种为定制类工厂,即海外采购商通过阿里国际站找到工厂进行询盘,然后再下订单,工厂生产商品;另外一种则为现货卖家,供应商本身已经拥有备货,采购商直接购买。在跨境零售领域,商户发出的商品以包裹为单位,有的商品可以直接从中国通过邮政或快递的模式直接发到海外的消费者手上。但对于跨境B2B来说,无论是供应商还是采购方甚至是贸易流程,均拥有非常大的区别。跨境B2B的供应商大多为工厂,而采购方则为海外贸易商或品牌商。海外采购方一次采购的量比跨境零售的量也多得多(甚至以一个海运货柜为单位)。因此,通常跨境B2B采取一般贸易出口模式,并通过外综服务企业把商品出口到海外。据阿里巴巴中小企业国际贸易事业部联席总经理张阔透露,阿里国际站的外综服务都是统一通过阿里旗下的“一达通”公司进行,申报主体在去年已经变成两种选择。商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以自己本企业为申报主体或者以“一达通”为申报主体。而在外综服务平台,无论企业选择谁做自己的申报主体,其操作界面和操作流程都是一样的。当然,阿里国际站也不断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工厂出海效率。据张阔介绍,阿里国际站关注的为“人货场”的数据化重构。首先,关于“人”的方面,主要是帮助企业做客户资产管理。一方面,从企业端的固定资产做数字化赋能。比如,企业的工厂、生产模具、库存商品、产品详情(具体规格、颜色、性能等)以及企业的人才等都可以通过数字储备,Alibaba.com提供一套服务体系帮中小企业做产能储备。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去存储现有客户需求。Alibaba.com为客户提供一个数字化客户资产管理系统,将全世界对你商品感兴趣的买家圈住,比如,买家通过查看数据化产品介绍以及与商家的沟通,可以在线上直接生成数据化凭证。通过数据沉淀将卖家现有能力触达到可能成为的客户,实现精准营销。达摩院为国际站提供了智能翻译技术,目前可以识别43种语向,让买卖双方沟通无忧就是赋能方式之一。其次,关于“货”的方面,从贸易的整个结构看,除了卖家的结构在发生变化,买家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卖家通过商品的数字化重构,提高自身竞争力。“场”方面,张阔认为有两方面:第一,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沟通、履单。目前国际站已经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以及公共和私域结合的方式,让卖家和买家更匹配。第二,参加线下展会,将所有参展的商家的商品和服务进行数字化,并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让线上几十万、上百万的买家可以和商户进行实时互动,让“场”发挥更大的效应。1688跨境专供:改变“展示模式”1688本身为国内B2B平台,但放在跨境电商生态中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国有一批贸易型跨境电商卖家利用1688平台采购货源,然后把采购的产品通过亚马逊、eBay、速卖通等跨境零售平台卖给海外消费者。为了全球电商卖家数字化现货采购服务的需求,1688跨境专供于2017年3月上线。在2018年,1688跨境专供年度GMV增长超过120%,买家数增长100%,为全球超过100万速卖通、亚马逊、lazada、eBay等全球平台商家提供服务。【过去一年,1500万全球采购商活跃在1688跨境专供,其中1100万来自移动端同比超过1倍。在电商出海业务上,1688跨境专供目前有两个重心:第一,让工厂货物具备全球流通能力。1688给工厂货源提供货源数字化、全球营销、支付、流通的能力,与此同时,联合速卖通和Lazada等平台,打通产地货源通全球的数字化通道。值得注意的是,目前,1688跨境专供除了给中国卖家提供货源外,也通过Lazada商家后台的货源推荐,把中国的货源推荐给海外的卖家。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涉及的整个供应链流程也是1688跨境专供需要重点解决的。第二,把货源匹配给跨境电商卖家。1688跨境专供设想的是工厂只需要把自己商品做好,1688跨境专供自动把工厂商品匹配到相应的渠道和卖家。比如速卖通和1688跨境专供合作的“橙风计划”就是产品自动匹配渠道的一大尝试。在“橙风计划”中,1688跨境专供会按照国家属性划分国家商品库。然后,1688跨境专供会根据速卖通卖家的经营情况,给速卖通卖家后台做货源推荐和货源匹配,每个速卖通卖家后台看到的货源推荐和品牌是不一样的。
3月27日消息,一起惠发现,唯品会的出海社交电商项目——“章鱼掌柜”已经正式关停。据悉,章鱼掌柜以微信生态作为基础渠道,以海外华人作为目标用户群体,最先从北美和新加坡两个市场切入。但它希望通过微信撬动海外华人消费者的商业尝试,在历经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后便正式落下帷幕。将社交分佣模式带到海外亿邦动力了解到,去年11月30日,章鱼掌柜在其两个官方微信号上宣布该平台会于2018年12月3日正式关闭,这距离“章鱼掌柜北美合伙人”公众号发第一篇文章介绍章鱼掌柜项目(2018年10月9日)仅隔了52天。(章鱼掌柜于2018年12月3日正式关闭第一篇推送的是项目介绍发布于2018年10月9日)(章鱼掌柜新加坡合伙人公众号于2018年10月10日开始介绍章鱼掌柜模式)虽然章鱼掌柜新加坡项目并未明确其正式上线时间,但“章鱼掌柜新加坡合伙人”的首条微信推送是在2018年9月17日,距离该项目正式关闭的时间并不远。章鱼掌柜受到关注的原因之一是,它是中国特卖电商平台唯品会鲜有的出海尝试——章鱼掌柜各个微信的账号主体为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章鱼掌柜的合伙人公众号的账号主体为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据亿邦动力了解,章鱼掌柜为截至目前唯品会对外曝光过的第二个出海电商项目。上一个项目为其2015年初战略投资东南亚电商Ensogo,而该平台已于2016年关停了闪购和电商平台业务。跟直接投资海外电商平台不同,章鱼掌柜是尝试把中国的社交电商玩法直接搬到海外。据章鱼掌柜给“合伙人”的公开资料显示,章鱼掌柜采取自建产品库让合伙人分销的模式:唯品会提供所有线上的产品支持,章鱼掌柜的合伙人在章鱼掌柜的微信公众号创立自己的店铺后,直接在该平台进行选品,并把产品或自己的店铺推送给自己微信好友进行分销。也就是说,对于章鱼掌柜合伙人而言,需要做的仅仅是把唯品会的产品推送给自己微信好友。唯品会全面负责货源以及物流等服务。据悉,对于新加坡地区的用户,唯品会使用直邮、免运费、7天无理由退货的模式,并且表示将在3天内送达用户手上。(章鱼掌柜选品后台页面其中秒杀专场里面的产品低至一折)在货源方面,章鱼掌柜曾表示能提供71000多个唯品会合作品牌的300多万个商品给海外合伙人进行销售。其佣金比例也比行业内高——根据章鱼掌柜的介绍,章鱼掌柜的佣金比例为9%到18%,而行业普遍佣金比例则是5到8%。显然,章鱼掌柜的基础逻辑跟网易推手等国内社交电商项目类似:平台负责货源、物流等基础体系,商户不用囤货,仅需做推广便能赚取佣金。不同的是,国内社交电商的用户在中国境内,而章鱼掌柜的用户在海外,服务链条更长。海外的微信购物人群有多大?尽管章鱼掌柜并未对外透露其关停的原因,但亿邦动力与多位北美和新加坡电商企业的高管及创始人进行了交流,试图了解当地是否是具备这种社交分销模式的“土壤”。问题最大的症结是章鱼掌柜面向的用户群体——海外华人。据eMarketer估计,微信目前有1亿海外用户,主要为海外华人和中国在外亲属。潜在用户上基数是巨大的,但实际使用微信进行购物的群体规模有多大呢?一位曾经创办过跨境电商平台的新加坡创业者向亿邦动力表示,事实上,在新加坡使用微信进行消费的人很少,所以,以微信为载体的社交电商在这里的市场很小,ROI(投资回报率)不高。“能进行消费的人口过少,那么平台就很难起量。”另一位新加坡创业者、东南亚社交电商小蜜桃联合创始人潘琦也说道。当然,导致东南亚使用微信购物的消费者过少的原因有很多,支付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一位在泰国本土生活的跨境电商从业者向亿邦动力指出,在东南亚地区,大多数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的为中国游客,因为本土居民并不知道如何将这些中国的支付方式关联到自己的银行账户中。这直接导致,即便部分北美、东南亚用户下载了微信,也很少使用微信进行购物。另一个对章鱼掌柜这种社交分销模式提出挑战的因素,可能是货源在当地的“水土不服”。据了解,唯品会为章鱼掌柜合伙人提供的主要以品牌商品为主,比如裂帛、回力、小熊电器、阿芙精油等。但无论是北美还是新加坡,国际品牌的线下销售已经非常成熟了。一位跨境电商资深从业者向亿邦动力指出,中国品牌在国内都有一定的品牌溢价,但这个溢价的效应在海外并不高。因此,对于部分海外用户来说,购买中国品牌产品还不如购买价格更低的“白牌”产品或是国际大牌产品。(章鱼掌柜在公众号中推送的为中国品牌产品为主)“新加坡是自由贸易港,从中国平台转口到新加坡的货品在当地并没有价格优势,其营业额便低。”潘琦也指出货源“水土不服”的问题。在潘琦看来,社交电商模式起码在新加坡本地是没有盈利基础的,除非愿意长期亏本,不然很难维持。“此外,在东南亚做社交电商,刚切入市场时,企业应该更关注怎么去经营社群而不是如何去卖货。”实际上,从章鱼掌柜合伙人微信号阅读量的下滑可以一定程度上看到该项目推进过程中确实遇到挑战。亿邦动力了解到,章鱼掌柜合伙人公众号主要给商户提供培训和爆款推荐等概念。截至2019年3月26日,章鱼掌柜北美合伙人的公众号的头条单篇阅读均在700以下;章鱼掌柜新加坡合伙人仅在2018年10月10日(1451阅读)和10月24日(1828阅读)两天达到破千的阅读量,而到了11月后该公众号头条再也没有突破400的阅读。与之相比较,国内社交电商如云集、洋葱海外仓等针对B端的公众号文章阅读量均在万级,网易推手的阅读量也在千级。无疑,社交电商依靠庞大的小b商户进行裂变式分销,商户的活跃度对平台的业务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从这一点看,章鱼掌柜在其扎根的两个海外市场似乎并没有实现国内社交电商这般爆发性增长。(章鱼掌柜新加坡合伙人公众号不同时间的阅读量)(章鱼掌柜北美合伙人公众号不同时间的阅读量)对于唯品会关停章鱼掌柜的缘由,亿邦动力向唯品会官方进行求证。其表示,关停章鱼掌柜是因为公司战略聚焦品牌特卖业务,人力、物力、财力都需集中在该模块上。此外,唯品会官方也指出,“章鱼掌柜”微信公众号在关停前已经由相关人员做好了与顾客的清算工作,目前正在申请注销公众号。显然,在测试了不到半年后,唯品会发现该项目不值得投入资源,因此果断放弃。模式出海的度量尺放眼世界,中国模式出海的例子并不少,除了源源不断的创业者外,包括阿里、腾讯、今日头条、京东、滴滴等互联网巨头均开始尝试把中国优秀的商业模式输出到海外。唯品会章鱼掌柜的关停,给中国模式出海带来的可能更多的是一个警醒——在中国经过验证的模式在海外不一定能走得通,要根据海外市场的“土壤”搭建可持续发展的有盈利前景的模式。比如,阿里实现电商模式出海时,更多是通过投资和输入性价比高的货物去撬动市场,然后再逐步引入直播、网红等中国模式。2016年阿里投资10亿美元控股Lazada,2017年投资10亿美元增持其股权至83%,2018年3月再追加投资20亿美元。接手Lazada后,阿里给该平台提供物流和技术支持,包括仓库管理系统、菜鸟物流体系和卖家中心搭建技术等。而对于中国网红直播、中国品牌等概念,阿里的引入是循序渐进的。直到今年3月Lazada的卖家大会上,阿里才明确网红直播等功能在Lazada平台上的重要地位,并强调把Lazada从一个卖货平台往生态、社区、内容发展。这距离阿里收购Lazada相隔了3年。“在中国,直播网红电商模式比社交分销模式的崛起来得更早。但这个商业模式摆在东南亚地区,还是太超前了。”一位跨境电商从业者说道。当然,也有超前的中国模式在海外本土逐渐壮大的案例。比如,微信支付通过中国游客在外海购物的需求来撬动海外支付市场。目前,微信跨境支付已在超过49个国家和地区合规接入。海外版抖音TikTok近几年也在国际市场迅速获取了庞大的用户群体。据移动应用分析公司SensorTower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3月,抖音海外版全球下载量已逾10亿次。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两种中国模式出海,均不涉及物流和商品库存等“重”的模式。“这些不需要物流、库存的模式基本上通过一次的技术成型即可控制产品的边际成本,因此才能在海外扩展中保持良好稳健的步伐。”一位互联网出海资深人士说道。不管如何,章鱼掌柜的案例最终也表明了中国先进模式出海必须“审慎”进行,要真正在海外获得成功,基于商业环境对盈利空间的判断是不可或缺的量度尺。
1月10日消息,日前,女装品牌Lily与观远数据达成合作,Lily将携手观远数据开启“Lily店铺管家”项目。据悉,“Lily店铺管家”项目是以赋能一线店长为主要目标,用观远数据新一代智能BI解决方案赋能门店店长并支持企业管理决策,为Lily提供统一数据口径的平台,并以经营结果为导向,深挖数据,以提高转化率为目标,透过数据查找问题并行动,从而带动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助推Lily的数字化进程。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店铺管家的项目主要是通过企业微信为统一入口。移动端可实现免密登录,PC端可实现扫码登录,同时还支持订阅、预警消息直接推送到企业微信。亿邦动力了解到,观远数据致力于为新零售、新金融、泛互联网以及综合型集团客户提供新一代数据分析与商业智能(AI+BI)解决方案。目前已与蜜雪冰城、小红书、蜜芽、联合利华等品牌达成合作。Lily已在国内开设900余家品牌店铺,入驻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武汉等270个城市,并在海外市场开设零售店铺逾70家。
昨夜,海淘电商平台洋码头宣布下架意大利奢侈品品牌Dolce&Gabbana(杜嘉班纳)所有商品。随后,在天猫、考拉、小红书等多家电商平台中键入杜嘉班纳相关关键词,发现均已无法搜索到该品牌任何商品。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在朋友圈表示,“行动才是态度!洋码头已下架5.8万个DG商品……尊重消费者才是基本的商业道德。”据了解到,11月20日,杜嘉班纳联合创始人兼创意总监StefanoGabbana在Instagram与网友的对话被曝光,对话中,Gabbana指责公开称中国是“Countryof(shit)”和“无知肮脏恶臭匪帮”。另外,杜嘉班纳为此次时装秀拍摄了一则广告也涉嫌辱华。在这个名为《起筷吃饭》的广告片中,一位亚裔面孔的模特用筷子吃披萨,动作怪异,一脸茫然,旁白用别扭的中式发音和傲慢的口气“指导”女主角吃饭,这则广告原本的主旨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意大利饮食结合,但整体给人留下华人刻板印象和歧视华人的想法。2018年,杜嘉班纳任命迪丽热巴、王俊凯等当红明星代言和走秀,并邀请韩火火、Fil小白、gogoboi等时尚红人KOL来为新品做营销。事件发生后,原定的大秀活动取消,迪丽热巴、王俊凯相继宣布与Dolce&Gabbana解约。杜嘉班纳最新财报显示,在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2017/2018财年里,杜嘉班纳母公司实现营收12.90亿欧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1.56亿欧元,均较上一财年出现下降。近两年,杜嘉班纳一直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中国市场方面,杜嘉班纳曾邀请多名中国流量明星走秀,并签约王俊凯和迪丽热巴为亚太区品牌大使。天眼查数据显示,多喜佳伴纳服饰商业(上海)有限公司是杜嘉班纳的中国子公司,在过去两年间,曾因售假、质量问题等被行政处罚3次。
11月12日消息,今年双11,小米以52.51亿元销售业绩而告终。小米创始人小米发表全员内部信对小米双十一业绩予以肯定。他称,今年双11,小米手机业务站稳高端旗舰市场,中高端手机产品囊括了最具份量的三项第一。另外,小米今年首次尝试了线上线下渠道优惠同步、体验一致的融合联动,新零售全渠道狂欢有4419万人联动参与,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成效卓著。以下是雷军内部邮件全文:小米同学们:今年是小米的第6次双十一,也是首次联动覆盖全品类、全渠道、全场景的新零售狂欢节。双十一当天,我们再次刷新销售额纪录达52.51亿元,狂揽全平台128项第一,并且连续六年获得天猫平台品牌旗舰店销售额冠军,可谓大获全胜,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不仅如此,今年还是小米最特别、亮点最多的一届双十一:1.手机业务站稳高端旗舰市场双十一当天,我们的中高端手机产品囊括了最具份量的三项第一。小米MIX3荣获天猫3000-4000元价格段销量冠军,小米8荣获天猫、京东、苏宁2000-3000元价格段冠军,小米8青春版则拿下天猫、苏宁1000-2000元档冠军,有力证明了从高端旗舰到中端各主流价格段市场,小米手机都已展现出稳健、全面的领先产品力。此前,小米8系列出货也超过了600万台,这一切都标志着今年小米在中国手机市场优化产品组合、持续站稳增强高端市场的策略,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AI+IoT”设备持续引行业之先。在AI与IoT紧密结合,全面赋能小米新零售的背景下,双十一全天我们售出了223万件IoT智能设备,取得了电视、路由器、净水器等品类上百个品牌、店铺、单品销售额第一。特别是电视业务,横扫所有渠道平台囊括品牌销量额/销量第一,9大单品包揽了42项冠军。这一系列第一,有力地证明了小米是“AI+IoT”领域毋庸置疑的王者。业内公认,小米就是“AI+IoT”智能设备消费趋势的风向标。3.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成效卓著。今年我们首次尝试了线上线下渠道优惠同步、体验一致的融合联动,新零售全渠道狂欢有4419万人联动参与。天猫平台销售额六连冠昭示,我们始终是无可争议的“电商之王”;而线下渠道双十一当日数倍的同比增长雄辩地证明,用电商效率做线下零售的“小米零售思维”大有可为。让我有些意外的是,我们的双十一首单诞生在了海拔高达2780的青海格尔木市。不论在雪域高原,还是在滨海都市,让用户都能在同一时间享受同样优秀的产品、厚道的价格、便捷的服务,更加坚定了我们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体系的决心。4.小米品牌获得全球消费者认可。如今的双十一已是全球性的购物狂欢节。不仅仅在境内,我们在海外也举行了双十一狂欢,深受当地用户欢迎。今年双十一天猫首次披露了一份榜单:最受欢迎的中国出口品牌中,小米位列第一。在全球范围内,小米成为了最具知名度、最受欢迎的中国品牌,是中国设计、中国制造最醒目的名片之一,这值得我们自豪。今年的双十一,是意义深远的里程碑,是对我们新零售思维、打法的检验,对我们新零售体系运营能力、服务能力的压力测试。我们用辉煌的成绩、扎实的数据证实,小米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零售之路航向正确,前景无限!在此,我代表公司感谢广大用户、米粉的支持,感谢所有合作伙伴的鼎力相助,更要特别感谢广大小米研发、供应链、生态链、电商销售、小米之家、市场、客服、物流等各个部门的同学们。因为你们的辛勤付出,小米才能源源不断拿出价格厚道、感动人心的好产品,才能迅速建立起能量惊人的新零售体系,才能在包括双十一在内的无数战役中不断赢得辉煌的成绩,持续巩固我们碾压一切困难险阻的信心。大家辛苦了,谢谢大家!今年是小米新零售规模初成的元年。新零售是小米“铁人三项”商模式的三足之一,是小米始终保持高效的关键保证,也是我们跟用户交朋友、紧密连接的关键窗口。我们坚持用互联网思维做新零售,在线上和线下做到了同样高效,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但这项探索才刚刚开始,新零售如果路有百里,我们才只走出了其一。效率提升如果为山九仞,我们才刚刚垒完第一筐土。始终走在创新的前列,不断探索未来的边界,是小米基因中的追求,是小米人最宝贵的品质。从“电商之王”,到新零售标杆;从布局生态链,到“AI+IoT”风向标;从中国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到全世界熟知的“中国名片”,小米的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性。在“AI+IoT”领域,在海外市场,在互联网服务等诸多战场,小米的全新篇章都正等待我们书写新的传奇。大家加油!雷军11/12/2018
9月28日消息,菜鸟宣布双11进出口服务升级,智能物流骨干网将为全球商家提供国际物流服务。菜鸟网络总裁万霖表示,传统的集装箱贸易正在向包裹贸易转变。通过建设智能物流骨干网,菜鸟已经打造了eHub、秒级通关、海外仓、保税仓网络等一系列基础设施,为商家提供全球供应链解决方案,助商家完成双11物流备战。据悉,今年天猫双11菜鸟将在常态包机基础上再投入40余架次包机,这些包机将飞往俄罗斯、欧洲等重点市场国,保证大促商品在十五日内签收。此外,菜鸟超级经济将继拓展海运、铁路等多条线路,让低价的小件商品也能迅速送抵海外。在速卖通最大的海外市场俄罗斯,菜鸟与合作伙伴布置的2000余个自提柜已经覆盖390个城市。针对双11爆品,菜鸟莫斯科、马德里、巴黎海外仓均已开始备货。从这些海外仓出发,欧洲一半的市场都能实现72小时送达。进口商家的双11物流备战也在近日启动。今年,菜鸟提供了超过100万平米的保税仓库,通过优化物流资源,让全球好货提前进入中国。为保证海外段的供应链顺畅进行,菜鸟还向商家提供了海外头程,港到仓,保税/海外仓发货,清关和配送等全链路物流平台服务。此外,菜鸟也根据不同商家的需求,提供了近30个海外仓和近40条跨境直邮线路等多种平台服务供商家选择。
目前滴滴在大阪的服务范围包括大阪市域交通圈和关西机场所在的泉州交通圈。今日滴滴日本在大阪举行发布会,宣布在当地上线出租车叫车服务。随着滴滴日本本地服务的启动,大中华地区的滴滴用户可开始在日本直接叫车;滴滴国际版产品也实现了在日本、澳大利亚和墨西哥三大海外市场之间的漫游互通。大阪是日本最活跃的工商业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拥有超过883万居民,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100万人次,是迄今为止滴滴国际业务网络中最大的城市。目前滴滴在大阪的服务范围包括大阪市域交通圈和关西机场所在的泉州交通圈。上线大阪也标志着滴滴逐步开始为其大中华用户提供境外漫游服务。今年黄金周期间,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滴滴用户在大阪直接使用最新版本的国内滴滴出行APP就可直接呼叫当地的出租车。近期滴滴还将陆续进入京都、福冈、东京等日本主要城市。据介绍,滴滴为日本服务新增了端内信息中日文字实时互译功能,方便使用中文的漫游用户与日本司机无障碍沟通交流,提高服务效率。此外,滴滴在日本设有中日双语客服为大中华地区漫游用户提供当地支持。滴滴大中华版本在大阪通过漫游功能实现叫车服务日本关西出租车协会会长古知爱一郎和十余家合作出租车企业的代表出席了发布会,其中包括日本最大的出租车公司第一交通产业。第一交通产业出租车公司负责人表示,与滴滴合作的主要吸引力在于从中国引进的数字化车队管理和调度平台。滴滴日本负责人林励介绍道,这一车辆在线管理平台脱胎于滴滴“谷雨”系统。“谷雨”系统经过滴滴与中国和南美数百家出租车企业长期合作中的迭代,是全球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日本是全球价值前三的出租车市场之一;但也面临着价格高,市场萎缩不前的挑战。2017年Uber新CEO上任后,对日本市场日益重视。今年以来,两家企业在日本出租车产业展开了积极的争夺战。目前,优步在京都附近的小岛淡路试运营。进入2018年以来,滴滴不断推进其国际化战略。目前,滴滴加紧国内安全整改的同时,也仍然在拓展巴西、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等市场。在大阪上线也标志着在2016年收购优步中国后,滴滴再一次在亚洲主要市场和优步展开竞争。
Molly是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玛特旗下的IP,主要通过“盲盒”形式售卖,即粉丝在拆封之前不知道具体的娃娃款式。Molly标准版的官方售价为59元,但其象棋系列隐藏款娃娃市场价已经飙升过千。在众多品牌商家苦于没有新增量时,这个嘟嘟嘴的小女孩正在催生一个新的市场。一起惠了解到,泡泡玛特2017年的全年净利润为793.53万元,2018年上半年营收达到1.61亿元、净利润达2109.85万元,相比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1405.29%。此外,从今年12月起,泡泡玛特将在韩国选择生活潮流品类的连锁零售店进行合作,正式拓展海外市场。线上线下结合贩卖机做“雷达”快速铺店一起惠了解到,目前泡泡玛特主要销售渠道集中在线下,包括门店和机器人贩卖机等。截至2017年底,泡泡玛特共有51家线下门店,43个机器人贩卖机。而到了今年9月,泡泡玛特线下门店已经发展到68家,机器人贩卖机则铺设了177台。据介绍,目前泡泡玛特线下门店已覆盖了30多个一二线城市,均设置在高端商区的上好地段,且皆为盈利状态。未来,泡泡玛特每年会新开20~30家线下门店,匀速增长;机器人贩卖机数量则将在明年达到600~700台。泡泡玛特副总裁司德告诉一起惠,在渠道配合上,机器人贩卖机更像是线下门店的“雷达”。机器人贩卖机成本低,辐射速度快,销售数据也可以为门店选址提供参考。据悉,泡泡玛特每台无人贩卖机的存货货值为5万元,绝大多数机器2~3天补货一次,而周转最快的机器每1小时就要进行一次补货。除线下渠道外,泡泡玛特今年还加快了在天猫旗舰店、微信小程序以及自建社群App“葩趣”上的布局。截至今年6月,泡泡玛特电商业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83.43%。前不久,泡泡玛特通过与天猫小黑盒进行合作,提前在线上发布新品,并开启预售。据一起惠了解,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的复购率达到了40%。司德指出,未来,泡泡玛特将仍以线下渠道为主,线上业绩的占比会控制在15%到20%。从卖杂货到IP运营泡泡玛特做的是减法泡泡玛特创始人CEO王宁告诉一起惠,对于大陆的消费者来说,潮流玩具过去是非常小众的,有不少人从没接触过它。因此,泡泡玛特在迅速发展之前,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去培育市场。“起初我们是一个卖潮流商品的零售商,售卖的商品品类很多,包括潮流玩具、文具、数码、周边、饰品、箱包等。经营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察觉到潮流玩具的增速突然变快,消费群体在不断壮大。”因此,泡泡玛特决定孤注一掷——砍掉其他品类,专注于潮流玩具。“我们要涉足整个产品链,从签约IP、整合供应链,再到包装、推广、销售等等,每一个环节泡泡玛特都要参与。”司德谈道。2016年1月泡泡玛特与香港设计师Kenny达成合作,签约了第一个IP“Molly”——金发碧眼嘟嘟嘴的小姑娘。随后,在泡泡玛特的运作下,Molly的盲盒玩具一年可以卖出400万个。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泡泡玛特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而Molly也成为了泡泡玛特旗下至今最火的潮流玩具。如何在注意力碎片化的时代迅速吸引年轻消费者,这是泡泡玛特一直在琢磨的事情。司德向一起惠介绍称,在签约一个新的IP时,泡泡玛特会为它制定一个三年规划,像包装艺人一样对设计师进行包装。“我们希望自己的IP是一个长期的受大家喜爱的形象,而不是很快就过时。”要让消费者长期关注和喜欢Molly以及旗下其他IP,泡泡玛特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司德举例道,泡泡玛特的IP不会像传统IP一样去做动画生产内容,因为泡泡玛特的粉丝更加喜欢的是IP的设计师,以及IP本身的形象和造型而非内容,有可能生产内容之后会让一部分人很喜欢,但让另一部分人无法接受。对一些粉丝来说,当Molly有了某种人为设定的性格之后,它就不是完整的Molly了。这大概就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Molly在每一个粉丝眼中都是不一样的,现在的Molly是属于任何人的。”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玛特不仅依靠独特的方式让粉丝持续喜爱旗下的IP,其打造的潮玩社区平台——葩趣也成为了泡泡玛特独特的社交渠道,使用户粘性越来越高。紧抓一二线城市年轻白领“慢慢”圈粉据了解,泡泡玛特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年龄在18-35岁之间,以年轻白领为主,其中女性占比达到70%以上。目前泡泡玛特的注册会员超50多万,活跃会员超20万,其自建的社交平台“葩趣”便是保持用户持续高活跃的“兴奋剂”。在葩趣上,粉丝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潮玩IP圈子,这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泡泡玛特自己的IP。在这些圈子中,粉丝可以购买各品牌潮流玩具、发帖交流、进行“换娃”、“卖娃”和“改造娃”等活动,还可以参加潮玩相关活动的抽号。有泡泡玛特的粉丝向一起惠透露,不仅仅是葩趣,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也有很多粉丝在进行二手娃娃的交易,粉丝们还有专门的“Molly鱼塘”、“潮玩鱼塘”等社群,每天都在持续更新娃友们“换娃”以及“卖娃”的信息。除了葩趣和闲鱼,微信群也是泡泡玛特粉丝玩家的交流“圣地”。有粉丝介绍称,她身处的Molly为主的潮玩交流微信群不止10个,这些群每天都有超高的活跃度。在这些微信群中,粉丝们的活动也多以“换娃”和“卖娃”为主。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粉丝愿意花几千元甚至几万元去购买Molly等潮流玩具,有时为了得到一个隐藏款,花多几十倍的价格也愿意。在不少人看来,能够溢价十几倍去收购一个娃娃玩具,泡泡玛特的粉丝是“不差钱”的群体,但泡泡玛特自己并不这么想。司德告诉一起惠,上新的节奏感很重要。“我们要不断出新品,同时还要保证每一个产品受欢迎。年轻人的金钱是有限的,不能一下子出太多东西,当他们的钱包被掏空时,就会迅速消耗掉了对产品的记忆力。”除了抓好社交要素和推新节奏外,司德还总结了泡泡玛特能够快速“吸粉”的三个要点:第一,盲盒类产品会激发年轻人的搜集欲望,泡泡玛特会定期出限定款、隐藏款产品,增加收集难度,年轻人喜爱这样的过程;第二,经济在不断发展,年轻人的消费能力提高,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也在提高,那么他们看到好看的商品就愿意去花钱购买;第三,近两年嘻哈、街舞等亚文化发展速度很快,为潮流玩具营造了市场空间。但是,无论泡泡玛特在粉丝圈里多么抢手,出了圈子,还是有很多人对其一无所知。潮流玩具究竟能否从小众挚爱发展为大众商品呢?对此,司德认为,把潮流玩具大众化正是泡泡玛特要做的事情。“泡泡玛特团队是做零售出身,对于商品的分析和市场的考虑会更多。如果有某一款产品销量好、增速快、周转快,泡泡玛特就会去分析商品的价格区间、产品属性材质甚至重量,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泡泡玛特的商品。未来,我们也会继续踏踏实实的做产品。”“其实,今年潮流玩具市场增速明显变快,大量的粉丝和玩家涌入。但这也会促使很多设计师开始‘沉不住气’,相比更好地设计作品,会更想先赚一波钱。这样一来,行业泡沫会更大,破碎地也会更快。对此,我们会控制好新品节奏和产品质量,让潮流玩具稳步地走进大众的视野。”司德最后说道,“爆款”来之不易,泡泡玛特会选择“沉住气”。
不久前,速卖通对外公布了828的一些战绩。比如,新兴市场实现快速增长,而增长最多的市场主要为中东以及东欧,增速超过了200%,其中,中东的平均增速达252%;大促商品的浏览率增长50%以上;购买转化率相比去年大促提升20%以上。而截至目前,速卖通海外买家也突破1.5亿。阿里速卖通总经理王明强表示,之所以公布这些战绩,是因为今年速卖通要开拓新市场,在产品、技术和社交上加大投入。那么,速卖通接下来具体要如何布局呢?业务跟社交融合据一起惠了解,9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和俄罗斯的MegaFon公司、Mail.Ru公司以及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三个主要合作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将组建一个合资公司,其中全球速卖通在俄罗斯的业务将成为该合资公司的一部分。王明强表示,这个合作对速卖通(AE)业务非常重要,除了将得到俄罗斯政府的支持外,还将为AE业务与社交深入融合奠定基础。据了解,Mail.Ru的母公司相当于国内的腾讯,该集团不仅包含VK、OK等俄罗斯最主流的社交网站,还有大量的游戏、外卖等资源,拥有超过1亿的用户。“AE很看重Mail.Ru的社交资源,AE与社交直接融合,将会给AE上的各层级卖家带来很大的机会。”王明强说如是。而除了这些本地化的区域性社交媒体,AE所说的社交主要指海外的社交媒体和搜索平台,比如facebook、youtube、instagram还有Google、APPstore等。王明强补充道,速卖通并不会直接在海外单独建立自己的社交平台,而是利用产品、技术和系统化能力,使商家和消费者把商品、商品图片、商品评论以及视频等东西通过电商平台与外部社交平台打通并实现交互。实际上,从去年开始,速卖通已经陆续在中东、波兰、法国等新兴市场布局社交营销,近期更是应用在了实际场景中。比如,今年828大促中,速卖通促成平台的一些头部店铺与海外网红合作,直接来做商品宣传。最终,这些头部店铺成交量基本上可以达到百分之几百的增长。“通过828大促的例子,我们判断,一旦这种模式成为商家的普遍玩法,就会形成一个生态,带来的价值和能量非常大。”王明强指出。因此,在未来速卖通将在社交方面加大投入,并推荐商家更多的采用社交化的方法,比如与网红、意见领袖(KOL)、达人等等建立合作。王明强认为,海外社交营销还是跨境电商的一片蓝海,也是行业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作为平台方,速卖通将为卖家提供一些运营方法、ISV(独立软件开发商)渠道、TP(淘拍档)等。建立“平台+商家+用户”三方得利的生态“速卖通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商家获取新的用户,不只是平台的用户,还有商家的用户。另外,速卖通会帮助商家建立很多方便长期运营系统的平台和工具,真正使商家和用户建立联系,最终希望商家、用户和平台形成三方得利的生态模式。”王明强表示。而他在公布速卖通2018年战略布局时也提到了用户战略,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丰富用户渠道矩阵,比如google、facebook、VK等大型渠道,手机厂商、运营商、重要媒体等中型渠道以及network、导购站、比价站、返利站等长尾渠道;第二,通过产品和技术驱动提升转化率,实现个性化、国家化以及场景化;第三,社会化赋能。“从现阶段看,速卖通在社交媒体上的合作,获取用户的潜力非常大,增长也非常快。”王明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社交这块可以说是四两拨千斤的态势。无论是商家还是平台,并不用投入太多费用,就可以获得更优质、更多的用户和粉丝。”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速卖通今年将升级用户战略,但是并没有因为用户的扩充,对商家做分级。王明强指出,对速卖通而言,只有商家给平台提供的价值大小之分,而不会有大小商家之分。“即使一个小商家或者中小商家,只要能提供差异化产品或者产品在某个国家和区域非常有市场,平台就会大力支持。”事实上,针对不同的商家,速卖通会有不同类型的扶持以及赋能方法。比如,有的商家货很好,又有竞争力,但是不太懂怎么做社交运营。针对这部分商家,速卖通会有专门的TP,帮助商家补齐短板。另外,有的商家可能对用户以及海外市场很了解,或者本身就是有一定设计能力的贸易商,那么,速卖通会针对平台运营、图片拍摄、搜索优化、翻译等方面对其进行指导。“为什么说阿里巴巴是一个生态,其核心含义就是生态中的各个参与者都要为这个生态做出贡献。”王明强表示,速卖通将通过系统化、产品化、数据化的方法解决一些机制问题,以批量获取用户。降低入驻门槛发力新市场据一起惠了解,2018年,速卖通全球市场进一步拓展,渗透全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俄罗斯、巴西、美国、西班牙、法国、乌克兰、以色列、白俄罗斯、加拿大、荷兰成为购买力最强的十大国家。除了这些国家之外,速卖通发现中东可能是下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区域市场。王明强指出,中东地区供应链和生产能力比较薄弱,日用消费品都靠进口,而且这个区域人口比较多,增长非常快。另外,中东地区的沙特、阿联酋等国家,平均收入非常高,这些国家的客单价从现在AE平台上看,甚至高于美国,比正常的欧洲国家也要高2-3倍。比如,一个做照明灯饰类目的卖家,在今年828大促期间,最大的店铺总成交额达到10万美金,这一爆发性突破来自速卖通的“石油计划”,其在中东的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这两个国家销售增长显著。其中,沙特的销售额仅次于俄罗斯排名第二。据一起惠了解,速卖通于今年8月启动中东市场的“石油计划”。在物流上,发往中东的包裹物流最快7天能送到当地消费者手中。同时,速卖通在沙特和阿联酋这两个中东重点国家加大了营销推广力度,深化了与当地网红、网络媒体以及本地媒体的合作。“中东市场潜力巨大,将成为速卖通未来重点发展的市场之一。”王明强表示,除此之外,未来速卖通还将主要在四个区域以点带面区域化辐射:一是以俄罗斯为核心辐射周边的俄语系国家;二是以西班牙和法国为核心,辐射到意大利、比利时以及周边国家;三是以波兰为核心的东欧国家;还有以美国和巴西为核心的美洲市场。王明强表示,针对重点投入的国家,速卖通会加大本地化投入。首先,速卖通要做全用户的运营,加大对时尚、品质关注度高的用户投入;其次,要做全品类运营,主要在多元化、风格化的服饰和非标化的产品上持续发力。相应的,速卖通会加强卖家服务和成长上的投入,降低卖家入驻门槛。对中小卖家提供灵活的方案,帮助其解决基础的保证金问题。在店铺管理方面,尤其是卖家开多个店的时候,速卖通会对卖家开店的合理要求出台新规则,降低难度。“降低门槛并不是降低对卖家商品质量的要求或者一些基础费用,而是对卖家入驻时填写信息、发布商品等基础性工作做规则优化。”王明强补充道,另外,未来可以更好的利用阿里巴巴集团的算法、AI和数据基础,帮助商家减少重复性劳动,自动化完成流程性工作,减轻运营压力,从而让商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选品、运营用户等方面。
9月12日消息,在今日杭州举办的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战略发布会上,速卖通平台营销负责人朱吉朗发表了《点亮全球—全球速卖通2018双11玩法》主题演讲。一起惠整理了朱吉朗演讲的要点如下:1、今年双11GlobalShoppingFestival,不仅是AE,还有菜鸟、蚂蚁金服等等,而是阿里的整个生态,还有刚刚达成战略合作的UC浏览器在东南亚,以及其他阿里生态当中生态伙伴都会参与双11的过程中,与AE进行联动,他们会带来新的支付解决方案和新的流量,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在本地的流量和数据和我们打通,真正实现全球化的狂欢节。2、今年的要点,有几个“升级”:第一,市场投入升级。第二,营销玩法升级。第三,产品技术的升级。3、除了精准的翻译和搜索优化,重点会对美国、法国、西班牙、波兰、乌克兰、中东、沙特阿拉伯等以往在双11表现比较好的国家做重点运营。4、整个节奏方面,我们的活动会从10月20日开始,10月20日开始会以预售打头阵。5、会要求非常有竞争力的商品、有比较好当地物流确定性的商品报名参加预售,从10月20日开始到11月10日的过程,主推是10月20到10月28日通过预售进行买家端的沟通。6、今年品牌狂欢城承担了用户强召回以及用户互动的功能,我们会在品牌狂欢城下红包雨,而且今年还有一个特别的玩法,用户连续7天到狂欢城进行签到的时候,有机会在双11当天瓜分总额100万美金的红包。7、在11月11日当天每个小时前第11个、111个、1111个序号下单的用户将有机会抽到清空购物车的大奖。8、11月12日会做类似整点秒杀的玩法,核心的实现逻辑是现在在俄罗斯非常成功的砍价,就是用户可以在拉满N个人的情况下0点0分用1美分买商品。9、今年整个控价策略比较严格,除了会场招商、预售招商有严格控价的情况,在全店铺报名过程中,我们的DA和BI就是数据团队会在最终check大家是不是做了真实折扣,如果不是真实折扣会被清出双11的活动以及后续的惩罚措施。以下为朱吉朗的演讲原文:(有删减)我的花名叫思辙,基本上我在阿里待了八年,有七年的工作经历都和双11相关,我在天猫有做过好几届双11的PM,也在负责整个整合营销的工作。到了AE刚刚做了828,大家可能听我的声音有点耳熟,因为828的商家PPT是我在讲,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对于双11的重要性,不用多说。简单看一下双11的历史历程。今年是2018年,刚好是双11的十周年,今年在整个双11的过程中,其实最早双11的第一届2009年就在上个月老逍给我们做双11KICKOFF的时候,他说第一次双11他本人都不在现场,还在跑客户,就在那边吃着涮锅,就接到电话说这次活动非常好,服务器好像撑不住了。就是这样无心插柳的过程,也就是那时的历史环境下有了第一次双11,而且那时候名字还叫“网购狂欢节”。我是2012年加入天猫开始做双11的,那时候有一个变化,我们把“网购”两个字改了,叫“购物狂欢节”,因为那时候已经不是互联网的商家和互联网的品牌参与,越来越多的线下商家,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乃至现在非常熟悉在当时还没有那么多的新零售商家都参与双11的狂欢中,所以“网购”两个字已经不能涵盖双11的内涵,我们进行了升级,叫“购物狂欢节”。到双11两年之后,我们不得不又改名字了,叫“全球狂欢节”因为那时候不仅有进口还有出口,AE开始参与到双11的过程中,海外的买家开始与双11的过程中。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双11,后来知道它是全球最大的狂欢节日,自己所在国家也可以参与其中,所以我们把名字变成了“全球狂欢节”。从我个人感受来讲双11不是那一天,因为相信在座的各位已经为双11这一天准备了很多东西,像刚才分享的帅哥,相信他的店铺已经在测款了,已经在上新了,他的货已经在过程仓库备货了。其实我们第一个双11的启动会已经在6月份开始了,因为那时候菜鸟的同学就过来找我们说今年双11有多少的单,有多少的下单卖家,他需要测算物流体系。6月底思函到任之后,AE所有管理层开了两天的闭门会议,我们去review去年双11的情况,制定今年双11会怎么做。刚刚思函在讲到的,包括魄天、天敖讲到技术产品的准备,国家差异化的玩法,以及在市场、流量上各种赋能准备和动作,其实都是在双11节点上将得到一次集中的检验。刚才讲到了828,828已经有很好的数据反馈。从828到双11当中,技术的团队一直在做“997”,就是朝九晚五加上周末,我们还好就是朝九晚六,今年的主题是“Double11GlobalShoppingFestivalBestDealsoftheYear”,就是全年最划算的一次机会,双11有很多的品牌和老买家回到平台,这是做站外推广和营销非常重要的一次机会。之前AE同学问我们要做多少语言,我们算了要做13种,我们还会做希伯来语、阿拉伯语、日语、韩语等,基本上覆盖所有国家的语言。在国家差异化上讲今年AE有国家差异化的团队,例如对特地市场,如何做地面营销活动,例如对波兰,波兰的消费者可能会喜欢怎样的商品,波兰当地有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可以和我们一起进行双11。双11对当地的物流合作伙伴、当地的银行、当地的百货商超也很有兴趣当中参与其中,我们国家团队正在11个国家进行地面BD和谈判,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流量和消费者的影响力。3亿的网购用户数是实数,我们算了从10月21日开始到11月21日三周时间当中,会有超过3亿用户访问AE网站,算上了无线端和PC端。很多是老买家,但相信会有超过三分之一是新来的买家到双11的活动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今年双11GlobalShoppingFestival,不仅是AE,还有菜鸟、蚂蚁金服等等,而是阿里的整个生态,像还有刚刚达成战略合作的UC浏览器在东南亚,以及其他阿里生态当中生态伙伴都会参与双11的过程中,与AE进行联动,他们会带来新的支付解决方案和新的流量,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在本地的流量和数据和我们打通,真正实现全球化的狂欢节。概括一下今年的要点,有几个“升级”:第一,市场投入升级。往年在海外市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天敖讲的很多产品的玩法,很重要的一点是他的口袋里巨大预算会投入双11的引流以及流量的部分;魄天讲了几大海外玩法,还有线下市场和当地线上媒体、传统媒体的合作,这部分都是史无前例的。第二,营销玩法升级。营销玩法的部分,会在后面的PPT当中详细讲今年的节奏、今年的玩法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点。第三,产品技术的升级。因为我亲身经历过天猫的双11从PC到无线的切换,以及无线千人一面到个性化的切换。人工智能带来的效率提升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可怕的能力。因为我们面临的是分布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说着几十种不同的语言,完全不一样的消费者。对于每一个用户和商品之间,他们之间怎么进行匹配,可以从人工预设一些路径,但在实际过程中到底怎么做,我们会交给技术。所以在整个个性化算法中,我们会充分考虑当地用户个性化特征、消费习惯以及当地的季节、算法模型,因为比方说现在在做招商的时候,DA的算法就在测算当前卖得好的商品或者过去三个月卖得好的商品,未必是双11卖得最好的商品,我们的数据团队正在进行测算,看哪些商品在那个季节卖得更好。还有一个关键的部分是828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经过这一系列的产品技术升级,828报名单个商品的曝光次数大概增长了30%,具体的数字应该是原来日常大促应该有X的曝光值,在828当中因为更精准,因为有更多的消费者看到,整个曝光次数增长了30%,这些都是产品技术在升级过程中为大家带来的巨大红利。大家看到这个东西肯定会想今年的双11会变成了两天,而且把开始时间放在了悉尼时间的0点。因为每次AE的双11都是按照美国西部时间开始,所以美国西部时间11月11日开始,意味着地球上一半的国家和地区双11已经过去了20%。而且我们看去年双11复盘的时候,有20%-30%的用户在预热期间有加购的行为,但或早或晚来到了我们的会场,但偏偏没有在产品价格生效的时间点上回来,他们完美的错过了双11,可能因为时区或者其他原因。因为全球有24个时区,你说11:11到底是哪个时间点的11:11了,所以我们进行了时间的调整,无论是哪一个消费者的11:11,只要他来我们都在线,所以今年我们把双11的开卖时间从悉尼时间11:11到0点正式开卖,到11月12日23:59分结束,覆盖每个时区。除了精准的翻译和搜索优化,我们重点会对美国、法国、西班牙、波兰、乌克兰、中东、沙特阿拉伯等以往在双11表现比较好的国家做重点运营。重点运营分三部分:一是算法层面会根据国家的差异,根据国家表现比较好的商品以及设置了特殊特别物流政策的商品给更多的曝光和露出机会;如果设置了相应国家的包邮,可能更有机会入选当地国家的特色会场以及在推荐过程中进行露出;二是BD团队正在各个国家和当地市场、当地合作伙伴以及当地支付渠道谈很多合作,比方说paypal,paypal同学会在美国做市场推广,他们会针对美国的客户做AE双11的推广活动,使用paypal会得到支付立减的机会,我们感谢paypal以及VISA、master等很多的客户,这样会给买家带来更多的优惠力度,买家可以得到更多的优惠机会,而且这个机会是由支付机构提供。在整个营销过程中,社交媒体的全面覆盖,这一次会在刚才提到的主要国家动员当地的网红,每个国家都有一个网红国家队。因为综合测算发现网红的社交转化,无论是在拉新上还是在转化上,特别是在垂直的品类上效率非常高。举个例子,828的时候,我们在Youtube上找了一个达人做了开箱理论的频道做了一只投放,那只视频在短短三天当中有100万的播放,100万播放当中有3万人直接点击相应的link来到了AliExpress的站内,3万人当中又有1.5万人是从来没有在AliExpress上访问过,就是有一半是新用户。那个网红不便宜,但从整个拉新成本和引流成本来算,是非常的划算,比某些渠道当中的投放更加有效率。之前我们做Blrock(音)的超级品牌日会发现垂直网站会带来更多的精准流量,所以今年我们的策略会覆盖主流国家当中特别分享购物类的网红渗透各个行业,请他们作为双11类似代言人的角色,帮助消费者挑好的商品发布到社交网络当中,往站内进行引流。更重要的是今年我们支付了cupang(音)的功能,网红也会发,所以有更多人会拿到优惠券到站内进行投放。第二个就是物流和渠道覆盖当中,除了刚才提到有支付立减,在银行和支付渠道当中,比如俄罗斯邮政,邮政网点都会张贴双11的海报,在很多自提点、邮政合作伙伴和银行当中都会把他们的用户贡献出来,做精准的用户。我们还会核心地下地标事件打造,和当地的音乐节等等合作,都是提高当地的影响力。以往打法都是以“空军”流量打法和推广为数,但今年我们除了“空军”还有“地面部队”,有“地面部队”在地面做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积累都会沉淀到系统当中,就像刚才天敖介绍的网红平台,哪些网红靠谱、数据好不好都会积累在平台当中,往来商家自己想用的时候也可以找到系统,投想要的网红,更加方便的进行合作。整个节奏方面,我们的活动会从10月20日开始,10月20日开始会以预售打头阵,因为828是第一次预售上线,有参加预售的商家麻烦?为什么我们会推出预售的商品?从828的预售当中,因为法律的问题,国内不退预售定金。因为法律的问题,海外定金不能做不能退,在预售可退的情况下,还有70%的用户支付了尾款。同时支付尾款的70%用户当中,又有高达60%的用户又买了别的商品,所以预售又是很好的预热和蓄水的工具,我们会要求非常有竞争力的商品、有比较好当地物流确定性的商品报名参加预售,从10月20日开始到11月10日的过程,主推是10月20到10月28日通过预售进行买家端的沟通。预售在未来的场景当中还会做新品的首发甚至做众筹的概念玩法,都能够提供非常好的工具。从10月29日开始就是商品打标、狂欢城都会上线,这时候红包雨也会如期而至,就是平台的优惠券发放以及跨店的购物券。跨店购物券也是在828进行了使用,发现乐观它的效率非常高,他的优点体现在把平台上超过100元购物券直接式翻倍。跨店购物券像就是50减10或者是59减20的会寻找其他店铺的商品做整单,因为我们验证效率非常高,所以也会在双11过程中请商家继续设置跨店优惠券的工具。今年品牌狂欢城承担了用户强召回以及用户互动的功能,我们会在品牌狂欢城下红包雨,而且今年还有一个特别的玩法,用户连续7天到狂欢城进行签到的时候,有机会在双11当天瓜分总额100万美金的红包,有点像集五福的玩法,就是用户连续来7天,如果有1万人,在双11当天就可以拿到100块的红包,如果是10万人就有10块。所以狂欢城会预热期回访吸引更多的用户来领优惠券。整个开卖的时间会从11月11日到11月12,也有节奏的错开。在11月11日全站有一个玩法叫整点清空购物车,我们告诉用户在11月11日当天每个小时前第11个、111个、1111个序号下单的用户将有机会抽到清空购物车的大奖。这个玩法核心的功能是在前面预热过程中请用户进行加购,同时在双11赶紧回来,赶紧买单。11月12日会做类似整点秒杀的玩法,核心的实现逻辑是现在在俄罗斯非常成功的砍价,就是用户可以在拉满N个人的情况下0点0分用1美分买商品,这个详细情况会在后面几天的行业分会场进行解释。这件事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越愿意出一些秒杀的单品进行引流的商家,在那些时间点当中就可以获得更加集中的流量。同时在11月11日我们还会发比较大额的满减红包,吸引用户在最后几个小时进行冲刺。预售和砍价都比较熟悉,刚才也进行了介绍。我介绍一下CouponCode,老外都比较喜欢用CouponCode券的形式,他们不是特别喜欢领券,特别在美国的市场当中。CouponCode可以提前在网红渠道和媒体渠道当中发放,用户可以所用。第三个是支付立减,这和商家没有关系,这和支付机构有很多的关系,刚才简单提到了在本地银行会推支付立减,就是在双11用这张卡会有支付立减,这会引来更多的用户给用户更多的权益。在整个商家的营销过程中,还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一是跨店满减券,设置了跨店满减券的用户可以增加和其他店家拼单的机会,增加销售,同时跨店满减券基本上会在所有的路径当中优化跨店满减券以及同等级券的功能,所以设置满减的机会。第二,单店优惠券,今年双11当中我们会以couponcentre的形式,获得更多的流量。第三,会员定向优惠券,这就是商家自己发给老用户。因为老用户的召回从我的视角看来,这是双11当中最重要的工作。因为我们看过去年双11当天回访老用户的占比虽然不高,但占整个平台GMV的占比非常高,对每一个商家来讲,老客肯定可以在双11这一天回到店铺,如果可以提前给他们特别的优惠和激励,可以让这些用户在双11天回到店铺。我们鼓励大家用店铺无论是通过push还是EDM,或一些网红和站外投放,尽量给老用户设置权利。还有一件事是商家马上可以做的,我们UED准备了双11邀请函,大家从9月底开始在随箱的包裹当中,那是一个官方设计的邀请函,反面是商家可以自定义的信息。我们鼓励商家在9月份在随单包裹当中发邀请函,告诉用户双11回来准备了店铺哪些的特别活动,希望双11当天可以回来,这也是给大家做一些老客召回的工具。大家会比较关心招商,其实预售的招商已经开始了,就是9月5日。如果还不知道这件事或者还没有去报名的商家,请赶快看一下。会场的招商部分会在9月13日(明天)开启。本次招商当中,除了平台招商限时限量之外,我们同样有店铺招商的概念,就是限时限量和全店铺,这个招商会在9月20日开启,对于商家来讲怎么样拆分自己的货品,哪些做限时限量,哪些参加全店铺,这是大家需要重点考虑的部分。接下来两个月的时间中,如果说是一些新款需要去养和优化的也需要赶快做起来。今年整个控价策略比较严格,除了会场招商、预售招商有严格控价的情况,在全店铺报名过程中,我们的DA和BI就是数据团队会在最终check大家是不是做了真实折扣,如果不是真实折扣会被清出双11的活动以及后续的惩罚措施。做这些动作的原因还是希望大家尽量在双11这一天,用一个真实的折扣价格给消费者更好的回馈,获得更多的新用户。用户召回已经展开了,第二件事非常重要,就是大家的盘货和选品,刚才讲了这么多营销玩法、合作以及产品技术做的所有一系列优化工作,提升宝贝的曝光等等,最终没有办法控制的就是商品是不是真正消费者想要的。我们看日常动销的过程中尽管828有接近2000万的商品报名,真正的动销商品的比例还是相对比较低的。可能大家在自己的运营经验当中,店铺里可能有一些商品是拿来引流的,卖得很好。但那些次推的品类是不是卖得更好,引进来流量之后如何更好的应用,那些品在国家和触达消费者当中有没有优化,这需要在座的各位发现。双11是非常大的舞台,在舞台上表演和收获的是各位,我们只是搭台的人。第三个很重要的是权益的设置了,玩法比较多,会有跨店优惠券。跨店优惠券的报名在直播的时间点,跨店优惠券的报名口已经开了,还有单店优惠券、店铺的权益以及手工会玩的前多少件一元以及满多少有什么礼品等等,请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因为在那一段时间当中毕竟有超过3亿的用户涌到AE的平台当中,浏览大家的商品,希望大家可以留住这些客户。先做个简单的回顾吧。今年双11会从10月20日开始启动,大盘的销售都没有透露,一直到10月21日才会显现,但一部分预售会从10月20日开始,10月29日所有都会投标,算法都会向大促的活动商品倾斜,这些商品会获得更多的曝光。平台各种玩法无论是狂欢城、红包雨、整点清空都是为了让大家可以有更多的商品,可以都逛起来。招商节奏分三个阶段,预售的招商已经开始了,会场招商会从9月13日开启,店铺的招商会9月20日开启。因为这一次整个时间的变化,所以大家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在座的都是管理者和店铺等等,可能需要提醒大家,一定check时间。因为整体时间是按照悉尼时间,但系统时间还是按照美国时间设置,希望大家做个提醒。双11只是接下来众多平台活动当中的一个,双11的报名结束也就是在11月20日左右,黑五的报名就会开始了,我团队当中有一个刚刚做了黑五的营销方案。黑五结束之后又会有非常重要的圣诞、新年,对于俄罗斯和部分欧洲市场非常重要的圣诞和新年,后年有春节不打烊以及3月28日的会员营销活动。平台动作不断,整个节奏非常快,也是我们希望抓住各个消费节点当中消费者旺盛的购物需求给大家创造更多的环境。同时,每一个大促节点都是产品、玩法以及各种商家工具的升级和玩法,双11结束之后有更多的工具和玩法给大家用。无论是在数据化的选品能力、引流能力以及数据化承接的能力当中都有更多的升级和提升。最后,祝大家双11能够大卖!我还是重复一下,AE所有的小二都是帮大家搭舞台,最后那48小时在舞台上希望表演,在全球消费者面前表演的都是在座的各位,所以希望我们能够一起携手打一个漂亮的配合,祝大家双11大卖!谢谢!
峰瑞报告第13期,我们来聊聊当下火热的消费升级,并试着从历史中寻找答案。太阳底下无新事,消费升级也并不是什么新风口。中国当下抢占新街口的便利店业态、家居杂货行业的精彩纷呈、时不时掀起波澜的咖啡创业,以及开始成为流行词的柔性供应链,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都发生过。伴随着消费升级浪潮的,往往是本土化消费品公司的崛起。1972年,日本十元店连锁品牌大创生活馆创立。同年,东京有了第一家全家便利店。两年后,东京开了第一家7-Eleven便利店。1980年,日式连锁咖啡店罗多伦Doutor在东京开业,现罗多伦成长为日本仅次于星巴克的连锁咖啡馆。1980年代,宜家在多个国家所向披靡,唯独在日本,败给了本土家居品牌宜得利。此外,消费升级超级物种无印良品、优衣库分别诞生于1980年和1984年。峰瑞资本持续看好消费升级领域的投资机会。我们研究邻国日本40年前的消费趋势,不是照猫画虎或者亦步亦趋,而是为了抽象出底层逻辑——消费升级不等于贵;消费升级最大的机会是本土化;“性价比”是可复制的模式,好品牌满足用户的感性诉求……希望能带来启发。欢迎在文末分享你的看法。留言最走心、最能让报告作者产生共鸣的那位朋友,将收到峰小瑞搜遍全网能买到的唯一一本全新的《下流社会》。书中展现的是1990年代及之后的日本社会。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消费升级过后,日本人并不是都买贵的。社会是分层的,我们始终很难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个国家的消费趋势,不论这个词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这本书对我们理解当下中国的消费发展趋势可能会有帮助。1970s-1980s日本消费升级对中国当下的启示/01/为什么对标日本?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创业和投资是近20来年的事,消费升级要古老得多。它已经存在了40年甚至更久。中国当下正经历的、被视作新鲜事物的消费升级,在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发生过。美日两国既是人口大国,也是制造大国,之后成为消费大国。从微观上看,经济发展到相似程度,会有相似的公司出现。这是我们研究其他国家消费升级发生过程的意义。在这篇报告里,我们总结、归纳日本七八十年代的消费升级,希望能对当下的消费升级有所启发。为什么选择日本,而非美国?相比美国,在消费升级发生的原因、发展过程等方面,中国与日本有更多相似性。中日两国的城市结构很像,车多道窄,餐厅等商业体密集,能够给消费相关的商业模式提供机会。美国地广人稀,开车外出很方便,商业体的密度也不够大。中日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也有相似度。以峰瑞投资的抹茶品牌关茶为例。抹茶最先发源于中国,流传到日本,如今又在中国热起来。除了人文地理上的相似性,中国和日本在经济发展趋势上也有相似之处。两国都经历过长达10年以上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GDP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0%左右。日本从50年代进入高速增长期,1968年超越德国之后一直稳坐GDP世界第二的席位。直到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GDP排名第二的国家。随着GDP的增长,日本和中国相继举办东京奥运会、大阪世博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积极地融入全球化体系。打开国门的另一重意义是,许多国外品牌迅速涌入日本和中国,两国本土消费品牌面临全球化的竞争,消费者告别物质匮乏时代。相比之下,美国在消费升级中基本上没有外来品牌的“入侵”。经历十多年的经济发展,两国又从高速增长进入到中速增长阶段。日本从高速到中速的转折点在1975年。1974年的石油危机导致日本经济在当年负增长。从1974年到1990年,日本的年化增长率从10%左右跌到5%左右。中国则在2012年之后,经历“新常态”,GDP增长率在6%、7%左右。中国现在和日本1975年到1985年的经济增速相近。当经济进入中速阶段,消费升级才真正开始。从匮乏到拥有不能叫消费升级,只能叫做“我刚刚吃饱”,“我刚刚用过好的东西”。物质丰富之后,消费者从当初的眼花缭乱变得“处变不惊”,对很多事物失去了新鲜劲儿,消费审美需要升级,支出结构也有必要优化。我们现在熟知的日本的消费品公司,大多成立于1970年至1980年。1972年,全家便利店、大创生活馆、宜得利成立。1974年,东京开设第一家7-Eleven便利店。1980年无印良品成立。1984年优衣库成立。人均GDP是我们在消费升级过程中经常讨论到一个经济指标。人均GDP达到8000美金之后,商业领域会发生很多神奇的变化。日本大概在1978年达到人均GDP8000美金,中国在2016年。日本70年代末消费占GDP的比重大概在55%—60%,中国现在大概在35%—40%,可见我们的消费需求还没有被完全释放。在一个高速发展、欣欣向荣社会,民众的消费取向相对统一。经济增速放缓后,阶层差距增大,需求开始分化。有人消费低价产品,有人购买奢饰品。消费者的地域分布、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举例来说,日本卖得最好的方便面有两类,第一类是700日元(约42元人民币)以上价位的方便面,卖给爱好健康的用户。还有一类是300日元(约18元人民币)以下的方便面,销售给中产阶层以下的人群。这两类产品打的是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人群,都能赚到钱。我们很难用三言两语概括当时日本的消费者和当下中国的消费者,但有意思的是,日本七八十年代的年轻人和中国的90后非常类似。他们出生于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中间时期,自出生起生活环境相对优越。因此,他们有较强的消费欲望,在消费上更加大胆,也更加追求个性化。插播一道思考题Q:在社会分化的过程中,走轻奢路线的公司和主打便宜的公司,哪一种有机会做大?峰瑞观点(freesvc)根据对日本消费品行业以及日本社会的观察,我们总结出来四个关于日本消费升级方面的规律:第一点是本土化。日本社会受西方影响很深,但从1970年代开始大量本土品牌涌现,它们在与国际大牌的较量中胜出,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第二点是个人化。日本的消费单位从家庭变为个体,消费风格从追求一致到彰显自我,便利店兴起。第三点是“更好更便宜”。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价值与价格判断力增强,供应链效率提升使得零售环节缩短,消费品的性价比增高。第四点是,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和感性诉求,慢慢转变成社会消费的主导性力量。这表现在,消费者追求“小确幸”:1970年代初,大型商品如家电等已基本普及,商品逐步趋于小型化,消费者渴望用小价钱买到即时愉悦。此外,商品的精神属性增强:消费者开始看重商品的附加价值所带来的精神满足。/02/消费升级最大的机会是本土化伴随着消费升级浪潮的,往往是本土消费品公司的崛起。中国和日本都曾经历过洋品牌大量涌入本土市场的阶段。过去十年,必胜客、肯德基、麦当劳、联合利华这些品牌曾经在中国市场高速增长。近年来国内的洋品牌增长放缓,本土消费品公司崭露头角。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日本发生过一起本土公司打败国际化巨头的典型案例。宜家1974年进入日本市场,由于产品不符合日本市场需求,在与日本本土品牌宜得利(NITORI)的竞争中渐处劣势,1986年,宜家退出日本市场,直到2006年,宜家才重新进军日本市场。宜家在日本失败的核心原因在于,日本家居行业有很强的本土属性。从销售渠道来看,日本大多数家具店是小型店面,因为城市格局紧凑,土地资源有限。宜得利在上海的几家店面,开在购物中心不起眼的地方,大概四五层,500—1000平米。而宜家在欧美地区会开设几万平米的大店,大店面延长了顾客的消费时间,仅餐饮就占据宜家约10%的销售额。宜家以大卖场为主的销售渠道形态历史悠久,不太可能因为某一个海外市场就彻底改造这种销售形态,于是给竞争对手留下突破口。此外,从供应链管理、生产效率来看,日本家具公司的生产成本远远低于海外公司。曾经,日本传统手工生产模式和宜家在供应链管理上有差距,但日本家具公司借鉴宜家管理供应链的方式,降低成本,赢得价格优势。从产品风格来看,宜家和宜得利虽然同属于简约风格,但北欧简约风格大多是深蓝色、深灰色,日本以木色为主。根据宜得利打败宜家的方法,本土公司能够从销售渠道、供应链管理、产品风格中找到机会。宜家在中国是否会有同样的遭遇?20年前,宜家进入中国市场,当时中国本土的生产能力、企业家团队、资金格局等等不足以组建一家公司向宜家发起挑战。如今宜家已经在中国扎根20年,被打败的可能性更小。不过,国内的家具市场体量至少能够达到万亿。宜家2017年中国的销售额为132亿,只占家具市场1%左右的销售额。因此,本土公司还有大块的剩余市场可以争夺。除了家具之外,中国还有诸如饺子、肉夹馍、米酒、茶等本土化品类。特别是茶。基于中国的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可能会出现有影响力的本土茶品牌。优秀的消费品牌会有较长的窗口期,不会像互联网风口期那么短——一般就3到6个月。如果现在去投直播产品或者出行应用大抵已经没机会了,仗打完了。但在消费领域,可能还会有5—10年的窗口期。日本已经走过消费升级的窗口期,但在窗口期诞生的公司仍然有极大的影响力,并保持高速增长,它们的发展上限非常高。峰瑞观点(freesvc)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最大的机会是本土化。日本在七八十年代经历了本土化品牌的崛起,我们相信中国也会出现,且这个时间窗口就在当下。/03/瞄准单身人士的钱包日本消费升级第二个值得借鉴的点是个人化。从1970年代起,日本社会个人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在日本,1亿人口中有将近2000万人过着独居生活。社会发展节奏越来越快,催生了少量、高频的个人化消费行为。个人化的趋势促使很多新的消费公司诞生和发展。第一个体现是便利店的兴起。1970年代初,日本从美国引入便利店的发展模式,以本土品牌全家(1972)和美国品牌7-Eleven(1974)为代表的便利店业态迅速崛起。在日本,便利店从1970年代兴起到成为核心零售业态,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如今便利店的零售额占日本的零售市场的10%左右,接近中国电商占零售总额的比例。便利店在日本有今天这样的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和主要为家庭卖产品的超市相比,便利店做的是个人的生意,人们习惯于少量、多次地购买。除了个人化的视角之外,数据显示,从1973年到1995年,日本便利店的飞速发展与日本的人均GDP发展是同步的。1973年,第一家7-Eleven成立。1987年,日本人均GDP大概在2万美金,7-Eleven突破3000家。1995年,日本人均GDP达到高峰,4万美金左右,7-Eleven突破6000家。个人化的第二个体现是自动售卖机大受欢迎。自动售卖机在日本70年代消费升级过程中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现在的外卖,都是满足消费者快速就餐的需求。日本自动售卖机迎来爆发始于1970年大阪举办世博会。那年世博会参观人数达6422万,突破世博会历史纪录。在解决数量庞大的参观人群的饮食需求方面,会场里的自动售卖机功不可没。当年,全日本还只有100万台自动售卖机。1975年,这个数量高达300万台。这种增长持续到1990年,自动售卖机的数量达到500万台后增速趋于平稳。日本大概有1亿人,相当于每20人拥有1台自动售卖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20人拥有一台自动售卖机是合理的密度,那中国有13亿人,是否应该有5000万台以上的自动售卖机?日本便利店于1973年起步,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跟日本七八十年代有一定的相似性,便利店在中国的天花板有多高?峰瑞观点(freesvc)便利店作为一种满足个人少量多次消费特征的零售业态,在中国肯定有空间,但中国的便利店以及自动售卖机大概率上不会像日本一样,成为如此高密度的业态。一个原因是,中国的互联网对商业的影响太强。如果开一个5000平的O2O生鲜店,保证3公里内半小时送货,基本上能够替代便利店和自动售卖机。此外,个人化的消费趋势会深刻影响餐饮业。现在日本最大的餐饮公司是7-Eleven,它在日本买了不计其数的盒饭,做便利店的同时做了餐饮。1975年,日本餐饮业的市值大概不到10万亿日元,1990年左右接近30万亿日元,增长了3倍。当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之后,餐饮业进入平缓期。2017年,日本餐饮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5万亿日元左右,接近1.5万亿人民币。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3到15倍,餐饮行业的市场规模大概是3万亿人民币,只是日本的2倍。峰瑞观点(freesvc)从宏观上讲,中国未来10到15年很有可能出现非常优秀的餐饮公司。但是,宏观的美好与现实的困难并存,餐饮创业需要极大的耐心。它本质上是服务业,从0做到100亿美金的过程非常艰难。/04/更好更便宜,如何可能?日本消费升级第三个重要的趋势是“更好更便宜”。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价值与价格判断力增强,供应链效率提升使得零售环节缩短,性价比增高。消费升级的本质是把更好的东西卖得更便宜,而不是更贵。“便宜”指的是,跟我们心里预期价位相比,价格更低或者说可以承受。打个比方,消费者本来要在饮食上花费20%的开销,但现在只花15%,消费的品质却更好。国内目前也有不少“更好更便宜”的产品。名创优品有一个爆款产品是9块9的零钱包。“90分”使用和美国品牌新秀丽同等品质的材质,但便宜很多。喜茶给顾客提供有新鲜水果和鲜茶调制的饮品,比国外咖啡品牌售卖的饮料价格低。日本在消费升级过程中,以大创生活馆、无印良品为代表的低价格、高品质的品牌在1980年代开始出现,并于19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后持续逆势崛起。另一个符合更好、更可承受价格的典型品牌是优衣库。优衣库把控品质和价格的关键在于它所使用的SPA(SpecialityRetailerofPrivateLabelApparel,从商品策划、生产到零售一体化控制的销售形式)模式把线下零售效率提升到极致。SPA就是品牌商从头到尾把控生产流程,从上游的采购原料、控制生产质量,到下游的销售、库存控制、在线销售、客服等环节全部自己做。SPA模式高效,但建立的过程比较复杂。优衣库、宜家、ZARA、网易严选、小米这些品牌都属于SPA模式。我们来分析下SPA模式的特征:第一,SPA模式中供应链链条延伸至材料制造商。优衣库经典的Heattech系列,穿起来很保暖,这种在原材料上的创新只有端到端的公司才能做到。小米也在把控产品的零部件,以满足小米整个产品生态链的发展。第二,SPA模式下的品牌很少打广告。宜家、ZARA、优衣库这些端到端零售的公司开设的门店本身就是广告。营销费用低,所以品牌能够把更多的盈利返还给消费者,形成正向循环。第三,SPA模式中数据全链条打通。ZARA一个门店产品的销量可能第二天就会传到西班牙总部。当一个零售品牌能够做到能够做到打通整个生产链条和信息链条,库存管理这种零售中的核心难题会迎刃而解。SPA模式用可控的价格,给消费者提供有品质的产品,获得很高的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减去消费者的实际支付量)。SPA模式在家居和服装行业产生的效果显著,但是成功难度大,一旦做成了说不定就是一国首富。优衣库的创始人柳井正多次登上日本首富之位,欧洲首富很长一段时间是ZARA的创始人。SPA模式下的品牌很有生命力。人们会开玩笑说“百万年薪优衣库”,即使消费者的收入增长,也还是会选择优衣库。除了SPA模式之外,基本款这种模式定位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优衣库做到“更好更便宜”,提升商业效率。基本款能让单个SKU有更多销量,容易形成规模效应,使得品牌商在原料商面前有更大的议价能力,更容易管理库存。另外,基本款容易产生线上购买,因为它意味着fitsall,品质稳定,与时尚趋势关联小,百搭,不太需要试穿。这能部分解释优衣库在天猫的销量要远远高于ZARA。在中国,能够做到SPA模式的公司很少。中国的很多消费品牌是“经销商品牌”,它们从经销商手上收钱,而不是直接向消费者收钱,本质上它的客户是经销商。信息反馈不够通畅,导致品牌商在管理SKU时,不能够很快响应消费者的需求。SPA模式中,是没有经销商这个角色的。还有另外一种模式叫做“红星美凯龙模式”。它作为零售终端,收取品牌的场地租金,但是不直接把控产品。简单地说,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上,经过了多层中间商,花几万块钱买一张床是常事。红星美凯龙盈利很好,作为商业模式本身可行,但是它没有把效率提升到极致。峰瑞观点(freesvc)创立于1980年代初的优衣库,是优质低价的典型。优衣库成立时,日本人均GDP大概在2万美金,比现在中国高两倍。但中国的消费升级叠加了移动互联网这一加速利器,所以中国消费品公司的崛起将比日本来得更快。/05/“性价比”是可复制的模式好品牌满足用户的感性诉求日本在消费升级方面第四个重要的趋势,是重视满足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和感性诉求。这其实很好理解。正如很多人对品牌的认知,就是情感附加值。1970年代初,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等大型家电商品在日本已经普及。当物质过于丰富之后,纯粹物质属性的产品的重要性会下降,消费者会更倾向于购买小型产品或者精神属性强的产品。中国目前也处于这样的阶段。消费者渴望用小价钱买到能让自己愉悦的产品,追求“小确幸”,看重商品的附加价值所带来的精神满足。如果我们从心理和感性诉求来分析基本款,它之所以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拥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原因是基本款是一种生活主张,表达着一种普世的生活态度或者价值追求,随性、不张扬、安静,不“自以为是”,容易引起白领或者中高学历的人群的共鸣。日本七八十年代消费领域中增长最快的品类是家居杂货,十年间大概增长了10倍。无印良品、大创生活馆、东急手工店都属于这个品类。家居杂货品类低价、不占地方,能给消费者带来“小确幸”式的心理满足。一个小相框,一束花就会让家里变得很温馨,很有调性。除了“小确幸”之外,消费者还有其他方面的心理诉求。产品的品牌定位和消费者的心理诉求息息相关,比如,三只松鼠的品类定位是坚果,情感定位是萌、可爱。江小白的品类定位是白酒,情感定位是“生活很简单”。无止尽的个性化、追求自我是一种情感定位。比如,大家都穿耐克,我穿PARTICLEFEVER(粒子狂热),展现我的个性和风格。但我的个性是什么?什么样的产品能凸显自我?这类话题本质上是社会学问题或者哲学问题,不一定能够通过购买消费品获得答案,但是很多人会试图通过消费来寻找答案。其次,消费者追求永恒性的品牌。很多奢侈品牌通常会有几百年的历史,能营造一种永恒高贵的感觉。消费者容易被高级品牌的永恒性吸引,所以时常会有“复古热”、“怀旧热”。另外,消费者会有焦虑感,有自我改造的心理诉求。消费者购买健身课程和使用知识付费品牌是两种最典型的想要缓解焦虑的消费行为。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很多,一个产品不需要满足消费者所有的心理诉求,但必须能够击中某一点心理诉求才能发展得长远。需要注意的是,“性价比”不是一种心理诉求,而是一种模式,每个品牌都可以复制。但如果消费品牌突然从“性价比”转换成满足用户某一方面的心理诉求,可能会把没有这种心理诉求的消费者拒之门外。不过,每一种定位的选择,不可能影响所有人。所以,当品牌的用户体量变大时,反而可能会在品牌上处于弱势,不敢轻易定义品牌的情感召唤或者界定要满足消费者什么样的心理诉求。但是像“纳谷”这样的新品牌,可以大胆选择维护忠实用户,让口碑传播最大化。无印良品是一个很好的满足消费者心理诉求和情感需求的品牌。它背后的情感召唤是什么?第一点,关注环境问题。喜欢无印良品的消费者喜欢返璞归真的美,不喜欢过度工业化的产品。第二点,对日本文化的萃取和认同。无印良品成功地把日本禅宗文化的核心概念,比如无即是有、留白等等提取出来,变成品牌核心DNA。它呼应了日本消费者本土化的心理诉求,其它国家很难复制。峰瑞观点(freesvc)无印良品成立初期的口号是“提高商品的品质,降低商品的价格”,产品价格比同类产品低1/3。但它在中国比在日本本土卖得贵,因为它在中国主打中高端市场,和在日本本土的定位不同。我们需要区别清楚产品的本土定位和海外市场定位。性价比和对消费者的情感召唤共同铸造了无印良品,两者缺一不可。目前无印良品在中国有情感召唤,但缺少性价比,本土品牌可以从中寻找发力点。/06/总结最后,我们用日本家居杂货行业来做总结,分析它的发展如何印证消费升级的趋势,以及我们能够借鉴的经验。在日本,家居在1980年代复合增长率极高,在所有行业中排第二,仅次于保险。家居杂货源于日本本土文化。家居杂货体积很小、价格不高,满足了独居人士的消费需求,而且能够增添生活情趣、表达个性。我们分析历史上的消费趋势,不是照猫画虎或者亦步亦趋。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抽象出底层逻辑。一个在消费升级中能够快速发展十年以上的行业,必然在某一方面呼应了社会发展的某种趋势,才能与社会同步发展。希望日本消费升级的发展过程,能够对我们有所借鉴。
近年来,传统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各大电商平台也在不断挖掘产业带资源,助力传统外贸转型跨境电商,从而带动中国产业的发展。随着产业升级,跨境电商从萌芽发展到现在,卖家的关注重点已经从“获取流量和渠道”、“供应链升级”转变为“产品质量的提升”以及“品牌化打造”。而作为平台方亚马逊也许对这些问题更有发言权。近日,一起惠就传统外贸转型跨境电商以及品牌化等问题与亚马逊中国副总裁宋晓俊进行了一次交流。“体验-认知-忠诚”或成品牌化新路径据一起惠了解,在2017年12月底,亚马逊全球开店发布“下一代贸易链”整合解决方案暨2018年亚马逊全球开店战略重点,帮助中国卖家在从传统外贸转型到新贸易时代的过程中,布局海外市场,打造国际品牌。然而,在平台品牌凸显的情况下,大多数买家因“亚马逊”这个品牌会在平台搜索“功能性”关键词,而并非卖家引以为豪的“自有品牌”。卖家的品牌化之路到底如何走扎实,成为卖家心中的一个梗。宋晓俊告诉一起惠,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亚马逊刚好有一个指标对应某产品在搜索时发生的动作。通过观察消费者是直接输入的品牌进行搜索还是从产品品类搜索两种行为,来判断品牌在亚马逊上的成长速度。此外,据亚马逊全球开店数据显示,以在亚马逊平台上成长起来的品牌为例,消费者通过搜索品牌进入的占比提升非常迅速。宋晓俊称,亚马逊的招商经理会通过数据指导卖家在不同阶段的运营,分析产品的卖点,推荐卖家使用不同的工具,包括店铺运营和广告,从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等。从营销角度讲,品牌化一般要经历认知、体验和忠诚三个阶段。宋晓俊谈跨境电商卖家的品牌化好像有些不一样。“跨境电商的优势缩短了传统外贸供应链环节,使产品直接触达消费者,可以实现卖家与消费者的实时互动。”宋晓俊表示,亚马逊以产品本身的质量为导向,通过产品以及卖家提供的服务让消费者先去感知,以使消费者形成对这个产品甚至背后品牌的认知。在有了消费体验以及对产品认知后,会帮助、加强消费者对品牌的重视度。值得注意的是,卖家可以在后台看到消费者的反馈,从而对产品和服务进行优化,最终使消费者建立对品牌的忠诚度。这其实是让消费者“先体验”“再认知”从而“产生忠诚”的过程,可以让品牌实现轻量化运营,使品牌快速成长。转型跨境电商的痛点和难点传统制造业借助跨境电商转型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较为典型和全面,除了品牌化,还主要存在于市场定位、运营模式、海外市场开拓以及人才储备这几方面。目前跨境电商的商户类型已经从过去单一的贸易型企业为主转变为包括制造商、贸易商、品牌商甚至新创企业在内的多种类型企业。宋晓俊表示,针对不同的企业,亚马逊全球开店将根据制造商、贸易商及品牌商所面临的不同挑战和需求,提供全方位、定制化服务。对于制造商而言,这类企业拥有成熟的生产线与供应链方面的优势。然而,传统的制造厂商的供应链是针对B2B所做的,供应链的灵活程度以及研发速度在跟进B2C的业务时并没有优势。在终端运营能力上以及对终端消费者的反应速度仍需提高。因此,亚马逊设立了专门针对制造商的招商团队,从产品选择到运营团队的搭建,到产品在各个站点上的发展以及投入品牌的打造方面,实现端对端的服务。对贸易商来说,其特点在于能够迅速抓住消费者的需求,考验的是寻找优质产品连接消费者跟后端的供应链。亚马逊从去年开始推出了贸易商和制造商的“大卖家·制造商对接会”,帮助贸易商更准确的找到高品质供应商,提供更加稳定的服务给消费者。对于品牌商而言,亚马逊主要集中在品牌注册、品牌保护和品牌推广三个纬度,提供优化品牌管理工具与解决方案,以轻量化投入助力其在海外市场打造、推广并保护品牌。另外,宋晓俊补充道,一般来讲,传统的B2B企业要做转型,需要付出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以及战略决策的支持,而最重要的还是内部决策人的思想意识的转变。以“跨境电商园”撬动线上据一起惠了解,在今年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战略中,线下成为其不可缺少的一环。包括落地产业园区、举办卖家与制造商对接会、与政府、协会和服务企业一起打造一个更适合跨境电商发展的产业服务集群等,都是以线下为根据地撬动线上的模式。在去年10月,亚马逊全球开店宣布在杭州落地跨境电商园。亚马逊全球开店发言人曾表示,希望以杭州为基础再辐射到周边区域,所以杭州跨境电商园一方面可以为杭州卖家服务,另一方面也会为江浙沪卖家提供有效服务。而在今年5月,亚马逊也正式在厦门落地跨境电商园,借此辐射整个海西经济区。现如今,亚马逊也已在宁波落地跨境电商园。宋晓俊称,厦门、宁波、杭州跨境电商占比和传统出口企业占比还有差距,说明跨境电商机会巨大,发展势头比较强劲。另外,这些城市的产业特点包括产业带在亚马逊站点上的优势品类契合度也相对较高。中国跨境出口的品牌正在不断丰富,宁波作为一个制造业非常发达的城市,在跨境电商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亚马逊中国副总裁宋晓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宁波跨境电商卖家在亚马逊平台上主要有两方面特点:第一,宁波卖家单店的平均销售额、产品质量以及经营的合规程度等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卖家;第二,宁波卖家的品牌在亚马逊平台上的发展可圈可点。首先,像得力、方太、公牛等一些耳熟能详的中国品牌,陆续在亚马逊平台上线,中国知名品牌的影响力也在全球扩大;其次,比如乐歌、索迈、豪雅等一些新兴品牌在亚马逊完成了轻量化的发展战略。“产品质量是所有卖家在亚马逊海外站点上制胜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我们看好宁波卖家在亚马逊上发展的原因。”宋晓俊补充说道。据一起惠了解,宁波目前有八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其中家具、家居、运动、户外、玩具、五金工具,还包括一些小家电等产品的竞争力较强。宋晓俊告诉一起惠,过去两年亚马逊全球开店与宁波政府开展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包括去年与宁波综试区签署有关出口跨境电商业务的合作备忘录。这些合作成果显著,对于帮助宁波地区卖家转型、升级,布局下一代贸易链,拓展全球市场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另外,宁波跨境电商园将充分借助宁波港优良的跨境出口辐射能力,为宁波企业出口提供一站式服务,并搭建本地化跨境电商出口产业服务集群,助力品牌商、制造商和贸易商转型升级,打造国际品牌,加速宁波跨境出口的发展。”宋晓俊说道。
小米于22日发布了上市后的首份财报。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团实现营收452.35亿元,同比增长68.3%;实现经调整净利润21.17亿元,同比增长25.1%。从关键数据上看,营收、净利实现同比双增长,智能手机单价、海外营收占比、研发投入等都有同比提升;不过,该季度也出现了互联网服务营收占比同比和环比下滑的信号。这对于一直强调小米是互联网公司而不是手机公司的雷军来说,不是个好消息。尝试摆脱低端依赖:智能手机单价提升至952.3元财报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分部收入约305亿元,同比增长58.7%。小米称主要为智能手机销量及平均售价增长的共同推动。该季度小米智能手机销量达3200万部,同比增长43.9%。而在智能手机的平均单价方面,2018年第二季度由2017年第二季度的每部863.8元提高至952.3元,同比增长超过25%。在今年6月公布CDR招股书时,小米披露了2018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其中披露的小米各价格区域手机的销售情况中,销量最高的为入门机(799元以下),实现了1106.9万部的销量。当时被媒体调侃为“没有红米就没有小米”。实际上,靠互联网渠道和性价比起家的小米确实面临着智能手机品牌高端化的困境。而小米也一直在试图破解这个问题。今年5月,小米发布了小米8透明探索版、旗舰机小米8以及小屏旗舰小米8SE三款小米8系列新机,平均售价超过2000元。小米在财报中披露,小米8系列在推出首月的销量便突破110万部。小米称,2018年度小米于中国的战略重点是进军高端智能手机市场。2018年小米将继续推进该战略,优化产品组合以进一步深入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为2019年中国大陆销量进一步增长打下基础。继续推进国际化: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36.3%今年第二季度,小米国际收入同比增长151.7%至164亿元,占总收入的36.3%。作为对比的是,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分别为40.56亿元、91.54亿元、320.81亿元和124.7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07%、13.38%、27.99%和36.24%。小米从2014年开始推进国际化战略,陆续在印度、东南亚、东欧等新兴市场布局,尤其是印度市场取得了一定成功,2017年小米手机成为印度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份额最高的智能手机品牌。小米援引Canalys的资料称,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在印度市场继续快速增长,按出货量计市场份额名列第一;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在印尼亦取得显著增长,按智能手机出货量计排名第二;2018年5月,小米西欧市场扩展至法国及意大利;2018年第二季度,于西欧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2700%;根据Canalys的资料,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在25个国家及地区的智能手机市场排名前五。不过小米在印度市场并非高枕无忧。荣耀、OPPO等中国厂商也在印度大打性价比牌,被小米超越的三星也开始反击。与小米援引的Canalys数据不同的是,根据Counterpoint的研究报告,在今年第二季度,三星在印度重新夺回市场老大地位,占有29%的市场份额,而小米则占有28%的市场份额。研发投入同比大增92.8%但占总营收比重仍有待提高财报显示,小米2018年第二季度研发开支由2017年第二季度的7.073亿元增加92.8%至2018年第二季度的13.636亿元,主要是由于互联网服务及多个新研究项目的研发扩大;研发人员薪金及福利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业务快速增长导致人员数量增加。小米该季度研发投入虽然实现了同比大幅增加,不过占总营收比重为3.01%,仍旧处于不高的水平。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1-3月小米集团研发费用为11.04亿元,占总营收3.21%;2017年度研发费用为31.51亿元,占总营收2.75%;2016年度研发费用为21.04亿元,占总营收3.07%;2015年度研发费用为15.12亿元,占总营收2.26%。这个比例不仅低于美的、格力等硬件企业,与小米定位同为同类别的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巴巴等相比,更是相形见绌。而与研发投入相关的不仅是小米和其产品的创新能力,更是与小米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国际化息息相关。在IPO期间,小米就先后遭遇了酷派和专利权人袁弓夷的专利诉讼,为IPO进程带来了不少麻烦。互联网服务营收占比出现同比和环比下降财报显示,小米互联网服务分部收入于2018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63.6%至40亿元,主要得益于中国大陆变现能力增加。其中,广告收入同比增长69.6%至25亿元,因推荐算法不断优化及客户的广告支出不断增长;同时,互联网增值服务的收入同比增长54.1%至15亿元。互联网增值服务中,游戏收入达7.039亿元,同比增长25.5%。由于智能手机销量增加及用户采纳的提高,MIUI每月活跃用户由2017年6月的1.46亿人增长41.7%至2018年6月的2.069亿人。本季度的每名用户平均收入同比增长15.4%至19.1元。不过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末,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在海外营收占比不断增长的同时,小米需要进一步挖掘国际用户的互联网服务潜力。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第二季度,虽然小米在智能手机收入占比上从2017年第二季度的71.5%降至67.4%,但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也从9%降至8.8%,而2018年第一季度该数字为9.4%;IoT和生活消费品收入占比则从18.9%增至22.9%。此前,外界本来就对小米的互联网公司定位存在争议。新浪科技在小米IPO当日的报道中就指出,上市后的经营中,小米更需要继续扩大互联网服务营收的规模,以向投资者和用户证明其互联网公司的定位。
如今,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正在逐渐走出国门。包括匹克、361度、李宁、江南布衣等运动服饰品牌早早的就将眼光放到了海外市场。今年,李宁和太平鸟的一波国潮席卷了国内外大江南北,进一步给民族品牌进军海外提振了信心。其实,从去年到今年,包括海澜之家、森马、MJstyle、波司登等国内服饰品牌纷纷发力海外市场,出海开店。同时,太平鸟也把出海提上了日程。为此,《联商网》特盘点部分知名服饰运动品牌的“出海”之路,了解他们的海外扩张情况,对于已经开出海外门店的品牌,我们也来回顾一下,它们各自的门店都长什么样?MJstyle日本首店选址:日本千叶县永旺幕张新都心开业时间:2018年6月28日6月28日,日本首家MJstyle开业,位于日本最主要的国门之一——千叶县的永旺幕张新都心之中。未来,MJstyle将依靠与日本大型跨国零售集团永旺株式会社建立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以这家门店为核心,辐射至日本全国各个地区。在未来的几年,MJstyle计划于菲律宾、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开设门店,加速全球化扩张。据了解,上半年,MJstyle新店主要位于华东区域,共有12家新店,分布在江苏、安徽、山东、上海、浙江等地,进驻南京万达茂、静安大融城、海宁爱琴海等新开业的购物中心。第二大区域是华北区10家,分布在河北、天津、山西等地。华南6家新店全部位于广东省,进驻深圳深业上城、阳江东汇城等购物中心。剩余新店位于西北、华中、西南、东北,分别有3家、2家、2家、1家门店。从城市分布来看,上半年MJstyle在一线城市仅新开4家门店,占比11%,其中上海1家、广州1家、深圳2家。这是受市场环境影响,一线发达城市快时尚行业已相对饱和,因此包括MJstyle在内的快时尚品牌在该区域扩张均相对谨慎。波司登伦敦旗舰店选址:英国伦敦南莫尔顿街18号开业时间:预计2018年9月在销声匿迹了一年半之后,波司登宣布将于今年9月重启伦敦旗舰店。同时,波司登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高德康表示,2018年集团将对“波司登”主品牌进行品牌重塑,发力羽绒服主业,砍掉波司登男装、居家、童装等非羽绒业务,未来三年关闭70%至80%的非营利门店。2012年,波司登在伦敦中心Mayfair区开出首店,这是波司登在海外布局的第一家门店,被视为该公司进军海外市场的标志,也令波司登成为最早一批征战国际市场的国内服饰品牌。不过在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波司登于2017年2月关闭了这家英国唯一门店及官网,标志着这家曾经一度称霸中国的羽绒服集团的海外扩张计划搁浅。在海外市场,波司登主品牌通过品牌升级,用羽绒核心业务提升品牌知名度。去年,波司登更换了沿用多年的产品商标,新商标在外形上保留并突出原有的翅膀图案,但放大了英文名字,使整体设计更为时尚、简洁、清晰和国际化。集团称更换品牌商标是重塑的重要一步。海澜之家新加坡首店选址:新加坡大型商场SuntecCityMall开业时间:2018年5月18日5月18日,经营面积为350平米的海澜之家HLA新加坡首店在SuntecCityMall开业。门店整体设计风格简约,选用白色系作为主色调,辅以黑色和灰色。门头也一改以往中文字+英文的黄标形象,只显示白色的“HLA”字样。这也标志着海澜之家HLA作为中国国民品牌,进一步加快了海外市场拓展进程。其实,去年7月,海澜之家HLA就已经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出首家海外门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其在马来西亚已拥有9家门店。今年海澜之家除了已进驻新加坡,还进入了泰国市场。未来3年内,其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继续攻城掠地,逐步实现以“新马泰”为起点,全面进军东南亚,走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2017年,海澜之家新开门店1054家,关店505家,净增549家;截止2017年12月末,其门店总数5792家,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80%以上的县、市。其中,“海澜之家”品牌4503家,“爱居兔”品牌1050家,其他品牌239家。森马海外首店选址: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公园购物中心开业时间:2018年8月9日8月9日下午,森马首家海外店铺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公园购物中心正式开业,标志着森马正式进军海外市场。年初,森马成立了海外业务项目组,通过资源整合、梳理并完善业务流程,建立对外沟通、外贸合作,在多品牌及各个系统的支持下,成功拓展沙特市场,此次入驻利雅得公园购物中心亦是森马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立足国内,走出国门的重大举措,为森马品牌的国际化进程中迈出坚实有力的一步。目前,森马品牌与M.A.Alabdulkarim&Co.Ltd.公司已达成战略发展共识,计划在2018年开设两家门店,同时该公司还与森马达成了未来五年的开店目标与采购计划。后期,森马还将陆续拓展中东、中亚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寻求与当地优质零售商、批发商建立合作关系,逐步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为民族品牌国际化发声、蓄力。江南布衣选址:日本、英国、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1994年创立于杭州的江南布衣,旗下目前包括八个品牌,即JNBY、CROQUIS(速写)、jnbybyJNBY、less、Pommedeterre(蓬马)、JNBYHOME、SAMO及REVERB,遍布国内一二线城市。江南布衣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的2018年上半财年业绩显示,期内,江南布衣销售额同比上涨26.22%至16.54亿元,零售渠道可比同店增长达10.3%,毛利润则同比增长22.75%至10.35亿元。净利润同则比大涨36.83%至3.12亿人民币,剔除对上财年中期不可比项目上市有关费用约1570万元后,集团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大涨28%录逾2.43亿元。江南布衣自2004年起就进军国际市场,截至去年底,江南布衣在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共有1768家独立门店,其中在海外拥有80个销售点。据悉,2018财年江南布衣将开设200至250家零售门店,大部分位于内地二、三线城市,香港也将成为集团未来重点发展的市场之一。安踏体育选址:新加坡FILA店(包括FILAKIDS独立店)8月14日,安踏(02020.HK)发布2018年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安踏集团收益达到105.5亿元,同比增长44.1%;股东应占溢利增长34%至19.4亿元;经营溢利同比增长41.7%至26.89亿元,三者皆创新高。另外,毛利达到57.26亿元,同比增长54.6%,毛利率上升3.7个百分点至54.3%。按照目前态势,安踏2018年度业绩有望冲击200亿元大关,成为首家营收达到该水平的中国运动品牌。安踏目前大多数的商店仍是以街铺形式运营,同时在扩展大型购物中心及百货商场的店铺布局,计划在优越地段以更大、更具吸引力的店铺取代面积较小、效益较低的店铺。今年上半年,安踏集团新开334家门店,截至报告期末,安踏集团在全国共有9650家门店,较去年同期净增加183家门店。其中有1248家Fila门店,85家Descente门店,189家KolonSport门店,63家KingKow门店和81家Sprandi门店。安踏预计到2018年底,内地安踏店(包括安踏儿童独立店)的总数目将达到9700至9800家。而内地、香港、澳门及新加坡FILA店(包括FILAKIDS独立店)的总数目将达到1300至1400家。DESCENTE品牌将渗透一二线城市,着重于优越地段开设门店。预计截至2018年底,DESCENTE在内地的门店数目有望达到100至110家,KINGKOW预计会有60-70家店铺,SPRANDI预计会有190-200家店铺,而KOLONSPORT预计会有200-210家店铺。目前,Fila的门店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未来将在香港、澳门和新加坡开店。李宁选址:美国、西班牙、波兰、希腊、法国等8月13日晚间,李宁(02331.HK)发布了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业绩公告,收入上升约17.9%至47.13亿元;权益持有人应占净溢利上升42%至2.69亿元;净利率由4.7%提高至5.7%;李宁方面表示,虽然新举措带来投入,运营效益仍维持。今年上半年,李宁品牌两次通过国际时装周活动展示产品力,赢得不俗的反馈和口碑。有网友点评,最近以来,李宁产品一改“老旧”传统风格,更趋于时尚化、潮流化。李宁方面也不无自豪地表示,公司尝试了不同的市场推广活动,参与了纽约、巴黎时装周,也增加了网络推广的开支,且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进一步巩固了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及国产品牌在国际活动上的影响力。在海外资源获取及海外品牌运作方面,李宁一直都有部署,但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然而在进军海外市场方面——包括在海外开设分店、分公司乃至研发中心——李宁确实走在了同行前面。据了解,从2000年起,李宁便开始进军美国、西班牙、波兰、希腊、法国等欧美市场,李宁相关负责人也提出了“李宁的最终目标要做全球品牌”。但效果却不尽人意。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李宁来自国际市场的收入约为7364万元,和上年同期9146.8万元相比,降幅在19.5%左右。以2018年上半年为例,李宁来自中国市场北部和南部的收入各自约为25.7亿和20.69亿元,占比各为54.5%和43.9%,合计在98.4%;而来自国际市场的收入占比不过1.6%而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361度选址:巴西、美国、欧洲、印尼等截止2017年12月31日,361度集团共开设5808间核心品牌门店,其中约80%为独立街铺。地区方面,约73.5%的门店位于中国三线或以下城市,而8.3%及18.2%的门店分别位于中国一线及二线城市。在国际市场方面,361度国际在期内已于巴西、美国、欧洲分别拥有1241个、1030个、378个出售361度产品的多品牌体育品牌专门店销售网点。目前欧洲涵盖的国家有英国、德国、法国、奥地利及瑞士等。同时,成功踏入新兴市场如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以色列及意大利。不过,财报数据显示,2016财年,361°海外业务销售额同比上涨80.54%,但仅占据总销售额的1.6%。2017财年,这一比例为1.7%——从销售层面看,其国际化进程稍显平淡。361度表示,未来也会继续挖掘及扩展至有增长潜力的国家,来推广国际版的产品。361度认为,国际业务于未来三至五年会日渐成为集团营业额贡献的重要来源。8月15日,361°宣布与印尼太阳百货展开合作,进一步推进品牌国际化。届时,361°将通过印尼太阳百货的实体和线上商店销售自家产品。今年8月,361°的产品将登陆太阳百货的15家门店,到2019年6月将全面登上全部155家门店的货架。与此同时,从2019年开始,太阳百货每年在印尼主要城市开设10家361°专卖店。太平鸟计划选址:东南亚、澳洲纽约时间2月7日,太平鸟首次将秀场搬到国际时尚之都——纽约。其在天猫与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CFDA)合作开辟的纽约时装周首个“T-mallChinaDay(天猫中国日)”上,通过T台秀的形式发布PEACEBIRDMEN以及PEACEBIRDWOMEN的2018春夏系列。其实,太平鸟的战略布局中也有尝试海外营销的策略。而天猫中国日则作为一个催化,促成了在纽约的海外首次亮相。早在2013年,太平鸟就获得国际品牌MATERIALGIRL大中华区的经营权。要知道,MATERIALGIRL是美国时尚教母为其女儿创立的一个街头少女装品牌。为了学到国际化营运经验,提高太平鸟产品的设计力,同时推动品牌全球化,提升其在时尚领域的专业技能,获得国际时尚资源。2015年,太平鸟又入股法国高定品牌ALEXISMABILLE。对于未来,太平鸟将会把全球化的首站放在东南亚。“首先,体态上是亚洲人,会有很多相近;另外,东南亚整个市场情况还处在多年前中国的一个水平;它人口也够,所以我们是想未来有机会的话可能先从东南亚去尝试。”太平鸟品牌总监邹茜曾表示,这两年整个东南亚变成了全球的工厂。包括中国很多的供应链、整个系统都在往东南亚搬迁,它正处在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针对于品牌们在出海新机遇下的种种表现,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孙裕隆认为:“随着近几年来国内服装市场的渠道结构更加丰富,线上线下布局越来越普遍,线下渠道效率的增长更加困难,线下渠道的拓展与经营成本越来越高,单店平效与品效很难突破,线下门店的经营难度与瓶颈越来越大。”在他看来,“在此背景下,寻求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市场成本相对较低的东南亚市场进行渠道布局与尝试应该是一个新的增量机会,尤其是对高阶类服装品牌具有更强的适应力,对于国内中高端商务时尚、商务休闲类服装品牌而言,海外之路无论是东南亚还是欧美发达国家都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难度。”毫无疑问,民族品牌要在海外站稳脚跟要质量更要市场。有多年海外扩张经验的匹克CEO许志华表示:“中国品牌要想成为国际品牌,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没有近路可走。”而太平鸟董事长张江平认为,品牌出海最需要的是人才,一需要懂新零售,二需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背景。
8月14日,美国圣地亚哥市当地媒体KUSINEWS报道,ofo将于8月31日全面退出西雅图市场,45天内退回用户押金。这些自行车被圣地亚哥的一个回收中心以3美元/辆的价格收购。8月14日,美国圣地亚哥市当地媒体KUSINEWS报道,ofo将于8月31日全面退出西雅图市场,45天内退回用户押金。这些自行车被圣地亚哥的一个回收中心以3美元/辆的价格收购。此前7月30日,西雅图市议会通过法案,要求共享单车企业每年支付25万美元的经营许可证,ofo方面称不会续约。近日,ofo宣布将在两个月内减少在澳大利亚两个城市的业务,并着手关停澳大利亚业务。此外,ofo小黄车还被爆出将暂别德国市场,计划中止多数美国业务,以及宣布停止中东地区的业务运营。至此,ofo小黄车进入全球20个国家的200座城市的海外战略开始走向收缩。根据媒体公开报道,近期ofo将从印度、以色列、中东、澳洲、德国、美国、西班牙、韩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撤出或暂停业务。与此同时,ofo在国内陷入融资危机,各种出售传闻层出不穷,从欠债15亿元到卖身15亿美元,虽然公司层面不断否认,但有ofo员工告诉记者,公司内部已经人心浮动,“不少人在混日子”。ofo将何去何从?中国留学生调查:海外市场收缩就在一年前的8月17日,ofo在西雅图投放了1000辆共享单车,开始进军美国市场。“以前我家周围还有,但感觉现在少很多了。学校周围还有。骑ofo小黄车第一次是免费的。美国人觉得小黄车挺好的,因为很方便。现在新出了一种。新的是电动的,感觉原来的单车都被替代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坦佩市的子昱辰告诉新京报记者。西雅图的两位留学生表示没有骑过ofo小黄车。“学校附近和市中心见过大量的共享单车。感觉挺多的,利用率挺高的,费用好像是1美元一次不限时间,周围的朋友有骑的,但是留学生很少,主要是美国人。”周楷为表示。近日,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的两位留学生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在当地没有见过ofo小黄车,但见过有其他公司的共享单车。“墨尔本街上很少有骑的,骑自行车也是全是骑自己的自行车。”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OFO、Obike、ReddyGo是澳大利亚三大共享单车公司,但它们都表示要撤出澳大利亚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每辆自行车的使用率从每天大约3-8次不等。墨尔本和布里斯班的使用率明显低于其他城市。根据运营商提供的资料,澳大利亚每辆自行车每天大约有0.3至0.4次旅行。”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研究发现。美国媒体认为,共享单车依靠高人口密度的城市地区和用户的频繁使用来实现盈利。对于骑行时间超过5到10分钟的路程,这样的交通方式并不舒适。因此,人口密度低、分布广的美国城市并不需要此类服务。此外,美国人不太能容忍让大量自行车停放在人行道和小街小巷里,而便捷的停放对于这些服务来说必不可少。澳大利亚媒体报道,ofo方面表示,退出澳大利大市场是公司作出的战略性决定,将以国际视野聚焦优先市场。与此同时,新京报记者注意到,除了暂停澳大利亚以及多数美国业务,德国、西班牙、中东地区也在此次撤退之列。据消息人士透露,由于战略考虑,ofo小黄车将只在巴黎、米兰和伦敦三个欧洲城市运营。面对全球范围的业务调整,新京报记者多次联系ofo小黄车,截止发稿并未获得具体的回应。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共享单车海外路线更多地是噱头和宣传公关炒作大于实际的落地。实际对当地的交通运输的缓解,以及绿色出行的帮助非常有限。”ofo的上一轮融资还能花多久?ofo小黄车最近一轮融资方式在2018年3月份。当时ofo小黄车宣布完成E2-1轮融资8.66亿美元。该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灏峰集团、天合资本、蚂蚁金服与君理资本共同跟投。在此之前,ofo小黄车创始人戴威先后两次通过动产抵押的方式,将共享单车作为质押物,以此获取阿里巴巴共计约17.7亿元人民币的融资。“重资产、重运营”打破了资本对于共享单车的盈利憧憬。经过2017年行业厮杀之后,摩拜投身美团怀抱。哈罗单车凭借“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战略赢得了一席之地,获得蚂蚁金服、复星集团等青睐。唯有戴威苦苦坚守。6月,《财新周刊》报道称,一名了解ofo财务情况的人士提供的截至5月中旬的ofo财务数据显示:ofo对供应商欠款12亿元左右,城市运维欠款近3亿元,合计欠款15亿元,押金余额35亿元左右。账面可动用现金不足5亿元。该消息随即遭到ofo方面紧急辟谣,否认上述报道。6月16日,ofo小黄车取消全国范围内支付宝芝麻信用免押金骑行政策。此举引发业内疑问:小黄车真的没钱了吗?有业内人士推算,ofo每个月用于运维的支出可能就要2.5亿元。还有说法称,ofo每月的运维加调度成本为3亿至4亿元,这还不算员工工资和其他费用。以后者计算的话,ofo在3月份的8.66亿美元(约合60亿元人民币)融资已经过去5个月,在理想情况下,从8月算起,不够花10个月。7月5日,摩拜单车宣布无门槛免押金福利覆盖全国运营城市,无任何条件限制,新用户只须轻松扫码,即可开启骑行,逾2亿摩拜用户可享受免押金骑行服务。这也是摩拜“卖身”美团后,在押金问题上主动出击。面临裁员、滴滴强行收购未果、戴威最后的坚持、阿里与蚂蚁金服转而扶持哈罗单车等种种困境,ofo小黄车的前途备受关注。“卖身”消息频出,ofo再三否认被爆出挪用押金与资金紧张后,ofo频频传出被合并或收购的传言。5月15日,据南华早报报道,ofo已拒绝滴滴的潜在收购要约。有知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阿里在这次谈判中支持了ofo的决定。不过随后,ofo联合创始人于信在朋友圈否认了该消息。接近此次谈判的另一知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原本阿里支持滴滴收购ofo的,不知为何最后变卦了。事后,知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戴威之所以拒绝滴滴的收购,是因为滴滴没有发起正式收购邀约。”“ofo小黄车能挺过去就独立发展,挺不过去就被收购。”接近ofo的知情人士认为,“即使ofo被收购,对于创始团队来说也未必是坏事,名利都有了。”ofo小黄车财务投资人不再参与融资,目前的融资渠道受阻。7月底,有媒体报道称,ofo和滴滴的谈判或已接近尾声,双方正在就价格问题做最终谈判。于信再次否认,称“不存在的事”。进入8月,新京报记者从多个信源处了解到,ofo和滴滴已经就收购一事有过多次接触。有知情人士透露,收购价格还在进一步降低。“收购价格也在15亿美元左右。”多家媒体也报道了该消息。随后,ofo小黄车发布声明称,多家媒体发布关于“ofo和滴滴谈判已经接近尾声”的相关内容,类似言论皆为不实信息。毕竟,此前2018年4月3日,摩拜是以27亿美元的价格“卖身”美团。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ofo小黄车已经错过了最佳出手的机会了,海外市场收缩也必然影响其估值,未来一段时间的运营有待观察。ofo的盈利自救能否成功?ofo小黄车资金紧张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戴威的要求下,ofo开始了开源节流的求生行动。除了取消信用免押金,开始了动态计费。部分城市采用起步价+分钟+里程的计费标准。ofo在App内上线信息流服务功能“看看”,内设看点、图片、视频、体育、财经、社会、科普、读报等频道。ofo方面称,ofo作为现成的流量入口,从出行工具衍生出资讯平台,为ofo的商业化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此外,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天眼查工商资料显示,7月4日ofo小黄车变更经营范围,增加了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的项目。知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ofo看好定制单车,探索企业定制个性化的车辆在ofo平台运营的商业模式。”上述探索虽然短时间内难以成规模,但相关媒体报道,ofo开始卖车身广告,车身广告最低的价位是160元/辆/月,加了车轴部分广告的品牌定制是2000元/辆/月,最低一个月起订,单个城市起售门槛为100辆。“从目前实际运营来看,商业化运营成效并不明显。”独立互联网分析师季城认为,ofo小黄车在自身骑行体验不佳的情况下,其他企业很难有信心参与商业合作。“ofo的状态你看新闻也知道,很多人在混日子。”ofo分公司员工杨生(化名)告诉记者,此前他负责当地的运维管理,目前打算辞职,“还是早做准备吧,不喜欢公司这种状态。”
在经历了去年的股价狂奔之后,腾讯于今年迎来寒潮。而当暑热开始转向秋凉,这股寒潮达到了最猛烈的时刻。8月15日下午6点,腾讯发布第二季度业绩,其总收入为人民币736.75亿元,同比增长30%,不及市场预期。以非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净利润197.16亿元,同比增长20%。而上一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幅为29%。若以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则腾讯第二季度的净利润为178.67亿元,同比下降2%。引起腾讯业绩滑坡的,主要是游戏业务。第二季度,腾讯网络游戏收入为252.02亿元,同比增长仅6%,环比则大幅下滑12.4%。无论手游还是端游,均表现欠佳。实际在财报发布之前,外界已经做出预测。彭博报道称,自今年6月份以来,至少有11位分析师下调了对腾讯的目标股价。如果从今年2月的历史高位来看,腾讯市值已经蒸发超过1600亿美元。这个由社交和游戏支撑的互联网巨头,似乎正陷入险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以支付业务和云服务为主的其他业务收入,一直以来高速增长,对公司整体营收的贡献,已悄然接近四分之一。游戏业务跳水,仍为营收重镇在截至6月30日为止的第二季度,腾讯的网络游戏业务营收为252.02亿元,同比增长仅6%,暴跌至个位数水平。环比来看,则大幅下滑12.36%。其中,手游方面营收为人民币176亿元,虽然同比增长19%,但环比则下降19%。在端游方面,腾讯营收同比下降5%,环比下降8%,为人民币129亿元。端游的表现主要受用户将时间向手游转移,以及游戏淡季的影响。而手游营收环比下降,腾讯总裁刘炽平给出了三方面原因:第一,用户不再喜欢战术比赛类游戏;第二,7款游戏中有5款新游戏是在5月中旬后上市;第三,第二季现有游戏的重点在运营和提高用户量,而不是货币化。游戏业务一直以来是腾讯业绩的核心,在早先的整体营收中,游戏的贡献一度超过50%。在上一季度,游戏业务占腾讯总营收的比重仍为38%,现在这一比例再次降低,也还占到三分之一。腾讯仍对游戏业务寄予厚望。马化腾称,尽管公司手机游戏收入受短暂因素影响,但是公司在中国和海外市场的手机游戏日活跃用户数仍稳健增长。为恢复游戏业务的生气,腾讯正想办法加强手机游戏收入的增长动力,其举措,包括加强现有主要游戏的参与度、商业化热门战术竞技类游戏、推出更多高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类游戏,以及提升国内自研游戏的海外发行收入。不过要达成目标,或许并不容易。近期,腾讯WeGame代理的《怪物猎人》因被大量举报,遭整改下架。此外国内暂停了新游戏版号的发放,也令游戏市场玩家的发展蒙上阴影。腾讯方面在业绩会上表示,手机游戏的许可证被暂停,有很多游戏都在排队等待许可。实际自今年以来,游戏市场整体已经放缓脚步。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与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18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050.0亿元,同比增长仅5.2%。视频订阅大幅增长,网络广告表现稳健在数字内容方面,腾讯的表现依然强势,尤其在长视频领域。腾讯表示,受益于视频及音乐订购服务,以及直播及网络文学产品的妥善应用及商业化,其数字内容收入录得同比大幅增长及环比高个位数增长。其中,腾讯视频服务的订购使用者数达7400万,同比增幅达121%。视频领域的竞争向来激烈。在2月初的电话会议上,李彦宏称爱奇艺“付费会员数第一”,3月17日,爱奇艺更新招股书,公布会员数达到6010万。但次日,腾讯视频便宣布会员数达到6259万。当时这两个会员数曾引起争议,如果就目前财报数据而言,截至6月30日,爱奇艺的总订阅会员人数为6710万人,与腾讯视频之间的差距已经扩大。腾讯视频的发展主要受其视频类独家内容的影响,像独播剧《扶摇》、自制综艺节目《创造101》等,均引起广泛关注。此外,腾讯称其国语动画流量同比增长逾一倍,按视频播放量计领先行业。在短视频方面,腾讯可能仍面临压力。据Questmobile报告,2018年上半年,用户在短视频上投入的时间占比达到8.8%,同比增长三倍,而即时通讯的时间占比则下滑5.8%。今年3月的两会期间,马化腾提到了对短视频的注意。4月,腾讯将此前销声匿迹的微视“复活”。据《财经》杂志报道,腾讯派出了副总裁、即时通信负责人殷宇,以及做全民k歌的大将梁柱联合带队,在SNG(社交网络事业群)体系下另建算法、运营团队主攻短视频,同时给其开放QQ等短视频资源入口。一位与微视合作的OMG(网络媒体事业群)中层人士还向《财经》表示:“微视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不过四个月过去,腾讯财报中除了提到微视推出AI美颜工具等功能外,对更具体的数据表现未有提及,只模糊表述,包括QQ手机版、手机QQ浏览器以及微视应用本身等多个应用的小视频日播放量录得强劲增长,以及QQ看点和手机QQ浏览器合计的日页面浏览量、及每日短视频播放量分别同比增长55%及3倍以上。在网络广告方面,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9%,达141.1亿元,在腾讯整体营收占比达19.2%。其中,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增长55%至人民币93.80亿元,主要受微信、移动广告联盟以及QQ看点收入的增长所推动。媒体广告收入增长16%至人民币47.30亿元,主要反映因内容组合及广告商赞助活动为腾讯视频带来更多的贡献。小程序生态渐成,支付业务崛起在本季财报中,回顾过去数月的重大战略举措,小程序被腾讯首先提及。此前,通过将小程序与微信支付等其他数字工具整合,腾讯不断扩大小程序的功能与用途,为更广泛的垂直领域行业提供定制解决方案。腾讯认为,小程序是对原生移动应用的补充,并相信它将为用户体验、企业关系以及支付、广告与云业务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在腾讯游戏业绩遭遇滑坡时,正是支付业务、云服务及网络广告助推了营收的增长。第二季度,腾讯除增值服务和网络广告之外的其他业务收入约174.96亿元,同比增长81%,占整体营收的比重达到23.7%。而这主要体现了支付及相关金融服务与云服务的发展。腾讯支付业务的用户基础持续扩大,六月末月活跃账户已超过8亿,日均成交量同比上升逾40%。受益于智能零售的举措及高频小额支付使用场景解决方案,腾讯线下商业支付笔数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280%。商业支付笔数占总交易笔数的比例首次过半。同时腾讯云服务收入同比翻倍,且相关投入仍不断增加。小程序的兴盛还进一步增强了微信的用户粘性。截至6月末,微信及WeChat月活跃账户达10.58亿,同比增长9.9%。其中,小程序及微信支付的使用场景迅速扩大,带动微信的日活跃账户的增速超过月活跃账户的增速,微信小游戏及朋友圈的用户活动继续增加,带动了用户在这些活动中使用时长的增长。此外,微信朋友圈和小程序等方面的广告资源增加,推动了腾讯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的增长。自2017年1月上线以来,腾讯不断提升小程序的功能,来方便用户发现小程序,以及开发小程序。现在这些投入正不断换来回报。腾讯表示,在小程序方面,目前已经建立一个具规模的开发者生态系统,拥有大量且仍在增加的外部开发者与软件集成商基础,以及逾2亿日活跃账户的消费者基础。据即速应用发布报告,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微信小程序总量已经达100万,累计用户总数突破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