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混改>文章列表
混改
6月23日消息,一起惠获悉,日前,重庆百货控股股东重庆商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商社)对外公布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该方案为:以增资方式引入45%股权投资方为物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美集团”)、10%股权投资方为步步高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步步高)。本次混合所有制改革投资人间接享有重庆百货股份权益的价格为25.52元/股。本次混改完成后,商社集团将由重庆市国资委持股100%变更为重庆市国资委持股45%、物美集团持股45%、步步高集团持股10%,商社集团及公司控制权将发生重大变化,无任何一个股东能够单独实现对商社集团和公司的实际控制。至此,成功入股重庆商社的物美、步步高,也得以曲线入股重庆百货,而重庆百货又是西南零售市场上的重要一级,目前已经形成了百货、超市、电器、汽车贸易等多业态发展的经营格局,并培育了电子商务、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新兴产业。
2019-06-24 09:31:36360 次
继中国联通之后,又一家央企“混改”方案出炉。记者昨天从中国黄金集团获悉,中国黄金控股公司中金珠宝“混改”方案落地,引入包括京东在内的多家战略投资者和产业投资者等。增资扩股后,中国黄金持股中金珠宝的比例将降至43%。这是京东入局联通“混改”后,再次入局国企“混改”。此次中金珠宝“混改”,按照未来发展协同程度的原则,确定引入7家战略投资者和1家产业投资者。根据协议内容,中信证券、京东、兴业银行、中融信托、建信信托、越秀金控、浚源资本等战略投资方的持股比例合计为24.52%;产业资本方北京彩凤金鑫将持股9.81%;另外,公司管理层及核心骨干员工也将参与持股。这三类投资者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合计持股比例将达到41%左右,融资总额预计22.5亿元。中国黄金集团公司的持股比例降至43%。作为中金珠宝“混改”的战略投资者之一,京东未来将在电商、金融、物流等领域与中金珠宝展开全方位合作。中金珠宝表示,接下来将推进公司上市,进一步借助资本市场,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据了解,中国黄金旗下已有一家公司中金黄金在上交所上市。
一起惠2017-08-25 09:22:41277 次
传闻多日的中国邮政有意收购智能快递速递易一事近日终于尘埃落定,速递易获得中国邮政入股。速递易公司对北京商报记者坦承,中国邮政将弥补公司上游快递业务的空白。这与智能快递柜尝试通过寄件业务寻找盈利点的趋势吻合。成都三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泰控股”)近日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期届满申请继续停牌的公告。公告显示,速递易已与中邮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全资子公司)和亚东北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复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之全资子公司)等签订初步的合作意向书。三泰控股曾在4月发布公告称,确定谋划中的子公司股权转让及增资事项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彼时业内人士曾透露,中国邮政有意入股速递易,交易额约20亿元,不过态度较冷淡。5月23日晚间的公告证实了这一消息,速递易首次承认正在与中国邮政进行谈判。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速递易市场总监刘源并被告知,速递易的确在与中国邮政谈判,并签订初步合作意向书。此次中国邮政的加入弥补了速递易对于上游快递业务的空白。截至发稿前,中国邮政方面未对该事件进行回复。速递易母公司三泰控股连续两年亏损,并亏损加剧,仅2016年就出现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多重下滑。2016年三泰控股将亏损主因归于旗下公司速递易的大规模扩张、整体设备折旧及运营费用增加。数据显示,速递易目前已在全国79个城市布放运营智能快递柜5.6万个,合计箱格262万个;而丰巢运营智能快递柜3.5万个;邮政易邮柜、中集e栈等快递柜公司等合计约6万个。有业内人士称,此次入股是中国邮政三种方案中的一种,对中国邮政来讲不是最好的方案,更多是因为价格原因入股,未来可能还有很大变数。快递专家赵小敏则表示,未来最大的股东还是三泰控股,邮政系参与多深还有待长期观察,对三泰控股来说,能否充分利用邮政系在全国的资源进行深度合作是关键,实际上速递易已跟邮政合作多年,邮政也有自己的易邮柜,铺设成本远远低于速递易。此次合作很可能是邮政混改的一部分。邮政入局暂时还很难令速递易扭亏,速递易与快递企业的捆绑力度不够,其他业务也没有做出规模,发展方向不明确。整个快递柜行业在三年之内也很难盈利,现在的市场还没有足够多的流量,覆盖广度和密度不够。一家快递柜企业的快递柜数量若达到15万-20万个,基本可保利润空间。此外,此次公告中提到的上海复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是韵达的重要股东,同时也是菜鸟占比超过快递公司的股东,它的入局是一个重要信息,目前暂时不清楚是否是代持结构,以最终的详细公告为准。根据ST三泰的公告显示,目前涉及的都是初步协议,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一起惠2017-05-26 10:02:04386 次
坊间盛传三个月之久的阿里新零售战略的新“标的”落定。多位知情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阿里巴巴与百联集团达成集团层面战略合作。主要方向为新零售等业务领域。双方将于下周一(2月20日)对外正式发布。该人士称,此次战略合作暂未涉及股权层面,但相关合作后续可能推进。可能会类似于阿里巴巴与银泰的早期合作。《商业观察家》求证阿里巴巴、百联集团相关团队,未获明确回复。线上最大的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将和线下最大的国有商业航母百联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暧昧已久在与大润发传出绯闻后,阿里巴巴在2017开年率先落地的新零售“标的”却是百联集团。而事实上,双方间的接洽在过去非常频繁。2016年末,阿里巴巴投资的易果生鲜“接手”永辉超市转出的2.37亿股联华超市股份,成为联华超市的二股东。联华超市为百联集团旗下超市业务的上市公司平台。更早之前,在上一任百联集团董事长陈晓宏在任时,阿里巴巴就频频向百联集团抛出过战略合作的绣球。因此,随着上海国企改革的推进,不排除阿里巴巴未来会参与百联集团混改的可能性。在上海推进的国企混改中,百联集团是被视为改革龙头的标杆。提出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包括,引入战略投资,提高质量,拓展业务。而据一些券商调研称,马云、马化腾都曾与上海国资委恰谈过相关事宜。在业务转型的路径上,百联集团现任董事长、总裁叶永明对互联网表现出开放态度,其称,现在已经进入“模式驱动消费变化”的新时代,互联网要成为百联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进而2016年5月19日,百联集团上线i百联全渠道电商平台,开启全渠道零售的全面转型。《商业观察家》尚不清楚此次阿里巴巴百联集团双方具体合作细节。答案可能在下周一双方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对外发布。不过,从市场,及双方业务契合性角度,《商业观察家》认为百联全渠道公司、部门将可能成为双方合作的“桥梁”,“沟通”双方线上线下资源的结合与互补。这一方面是,百联全渠道公司是百联集团近期发力打造的平台,未来存在融资,乃至上市的可能。由此,阿里巴巴等也可能参与。另一方面,通过i百联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阿里巴巴百联集团的合作将可能基于三个层面。在三方面产生价值,并对市场造成重要影响。第一:出重拳主打上海市场严格意义上说,百联集团是一家区域零售商。因为其线下门店绝大部分都分布于上海,超过3300家。百联集团是上海市场体量、影响力最大的线下零售商。拥有第一百货、永安公司、东方商厦、第一八佰伴等百货字号,和世纪联华、华联吉买盛、联华超市、华联超市、快客便利等超市便利店,以及第一医药、第二食品等专业店。而上海市场则是中国零售业最具有活力,购买力和市场辐射力最强的区域市场之一。尤其是在电商近期发力的新品类,如生鲜和低毛利润的快消品领域,上海市场就是主力市场,是近期市场竞争所必需攻下的区域市场。比如生鲜,按行业的一些测算,当下一单的冷链物流成本在30元左右,京东、唯品会所披露的物流成本占比在10%-15%。这意味着一单的客单价可能要到300元。而若按现在的消费模型,一个家庭一周在线上购买两次,一个月购买8次。那么,一个家庭一个月要花2400元去购买生鲜、食品,这样的家庭在当下中国市场还是少数,主流的用户仍集中在一线城市。一线城市上海,年轻单身人口的比重也较高,按国外发达市场经验看,单身人口达到一定比重才会迎来生鲜电商的集中发展期。由此,阿里巴巴与百联集团的新零售战略合作将可能基于上海市场的互补与进攻。双方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能在配送成本、流量成本、用户交付体验等层面创造价值。而从竞争角度看,与百联集团的合作则可能是阿里巴巴应对竞争的一击“重拳”。早前,京东收购根植于上海市场的1号店,其实是有战略价值的。一些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2014年,阿里巴巴也曾就收购1号店提出过一份报价,当时报价的估值水平甚至高于京东对1号店的估值,但或出于竞争考虑,或出于对自身经营信心等原因,沃尔玛并没有选择出售。一些市场人士对《商业观察家》称,如果当时阿里巴巴能成功收购1号店,京东的商超业务可能“过不了长江”。百联集团在去年5月19日正式上线i百联,开启全渠道零售转型。第二:物业优势低成本的流通渠道价值百联集团在上海拥有超过3300家门店。囊括从10万平米级购物中心到过万平米大卖场,再到十几平米便利店的全业态布局。这些门店都位于上海的成熟商圈和社区。都是“稀缺”资源。成熟商圈的商业物业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你占据了,别人就进不来了。后进的,所付出的成本代价则是非常昂贵的。上海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领先的一线城市,也不太可能再开发更多的新区来吸引更大规模的人口城市化,或进入。因此,有价值的商业物业增量供应是有限的。比如,即便是山姆会员店,在当下中国市场显示了非常好竞争力的零售商,其上海第二店的开设也是长期无法落地。他们有很大意愿在上海开新店,CEO给内部拓展团队压力也非常大,但合适、低成本物业难觅。百联集团的这些成熟商圈、社区商业物业,意味着对上海有购买力消费群体的全覆盖,通过这些门店,可以尝试更多有价值的线上线下融合举措。在商圈范围可以跟购物中心合作,阿里巴巴的新业态线下店尝试甚至可以直接开进百联。在社区入口,可以与一千平米的标超、几百平米的社区超市、几十平米的专业店(药店、食品店、眼镜店等)、便利店合作。这些门店都是流量入口,通过各大业态的组合,又能组合低成本的配送方案。从干线到最后一公里。比如,可以把货“存在”大卖场,让大卖场配送社区店、便利店,通过社区店、便利店来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因此,百联集团之于阿里巴巴的价值,即是流量入口价值,也是低成本的流通渠道价值。而阿里巴巴之于百联集团的价值,则是为百联集团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以此提升门店的销售半径,和门店覆盖区域内市场的渗透率。阿里巴巴的技术优势、互联网基础设施、线上流量基础,以及对年轻群体消费行为的洞悉与掌握,是百联集团所需要的。双方若有深入合作达成,在成本端的融合,会让双方成为上海市场更强大的存在。第三:仓打造区域竞争门槛百联集团在上海拥有一个10万平米体量的全渠道中央仓。从体量上看,相当于京东上海的“亚洲一号”(一期)。这意味着什么?不是所有零售企业能拥有“亚洲一号”,在一线城市上海,则更“渺茫”。因为已经很难再获得大体量物流用地审批。且相关成本已被推高。拥有这样大体量仓配资源,意味着对区域内市场的更好掌控。“仓”能让零售商掌握商品流向,支撑新店落地开设,对商品毛利拥有更大掌控力,同时杜绝缺断货情况发生,以及打造更具价值的用户体验等等。仓也能让零售商打造区域竞争门槛。建一个仓需要几年周期,磨合运营又需要几年。时间成本会带来先发优势,进而拉升竞争门槛。很多零售企业进入不了上海,部分原因也正是缺乏仓配等基础设施支撑,甚至一些企业会在上海周边城市寻找仓配资源,但物流半径的扩大也意味着成本的提升。百联集团于上海的中央仓,以及过万平米体量的门店仓,如大卖场业态等等。能一定程度支撑阿里巴巴的上海攻势,以及帮助双方的业态创新尝试。
一起惠2017-02-20 09:53:24506 次
在同行争先恐后上市之下,快递业龙头顺丰速运终于坐不住了。在一堆遗失公告中,民营快递大佬顺丰速运确定了国内上市计划,发布了上市辅导公告。关于顺丰上市的消息已经流传多时,但这是顺丰首次确认上市消息。此前顺丰一直扮演着“不差钱”的角色,但近来申通、圆通纷纷借壳上市,还是刺激了它的神经。快递业已经从市场竞争走到了资本对决的阶段。在资本助力下,顺丰的上市也将带来行业巨震。姗姗来迟说顺丰上市姗姗来迟一点不为过,作为国内民营快递业大佬,顺丰一直被视为国内最具上市实力的快递企业。但在此次顺丰上市消息确认之前,申通、圆通已纷纷发布公告,宣布借壳上市,顺丰并未在证券化道路上走在前列。顺丰在国内上市的消息一直流传,不过从未得到官方证实。北京商报记者昨日发现,在2月20日《深圳商报》一个遗失公告中,顺丰已经发布公告,承认了上市消息。顺丰在公告中指出,顺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拟在国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目前正在接受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辅导。本公司主要发起人为深圳明德控股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招广投资有限公司、嘉强顺风(深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苏州工业园区元禾顺风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苏州古玉秋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虽然以目前情况看,A股排队上市需要至少两年时间,但在快递专家赵小敏看来,顺丰或将会采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定增或者重组上市公司的方式加速上市进程。顺丰上市之路此前已现端倪。此前,顺丰宣布原摩根士丹利亚太区投资银行部副主席之一的梁翔将担任顺丰集团副总裁。这也被外界解读为将负责顺丰资本运作。其实,关于顺丰上市的消息一直不断,“借壳”、“赴港”成为被传的多条上市途径。赵小敏表示,接受中信、招商局等投资的那一刻,顺丰就已走上了上市“不归路”。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古玉资本共同投资顺丰约25%的股份,投资金额80亿元。据此计算,顺丰当时的估值超过300亿元。资本助力虽然顺丰从未公布过自身经营数据,但公司盈利能力已是行业内公认最高。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不差钱”的顺丰也需要更多的资本化运作。快递起家的顺丰速运早已不是单纯的快递公司。从去年开始,顺丰将原有业务板块分为六大业务事业群独立运营:速运事业群、商业事业群、供应链事业群、仓配物流事业群、金融服务事业群、顺丰国际事业群。业务涉及到速递、生鲜电商、跨境电商、金融支付、无人机等。业内专家认为,此次顺丰上市,整体估值将超过1000亿元,“顺丰不会单独拆分被业内熟知,也是被视为优质资产的快速业务上市,而是会打包起来以整体形式上市”。顺丰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扮演有钱人,但在赵小敏看来,顺丰需要用钱的地儿也非常多,“顺丰虽然不是最缺钱的,但是只依赖招商局和中信等资本机构也不是最好的方法,自身造血才是关键”。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目前顺丰酝酿着多个分拨中心、机场、无人机、顺丰支付和银行等业务计划,同时,顺丰也正在进行快递员模式变革。在业内看来,上市后资本的涌入无疑将加速推动大批项目的实施。除了资本需求外,政策推动也在快递企业上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去年10月,国务院发文表示,支持快递企业兼并重组上市融资。目前,我国快递业已经历了十年快速增长期,现在正逢国家对传统业改革、政策支持等良机,上市可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此外,上市也将大幅提高快递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顺丰官网信息显示,成立于1993年的顺丰速运建立了庞大的信息采集、市场开发、物流配送、快件收派等业务机构及服务网络,截至2015年7月,顺丰已拥有近34万名员工、1.6万台运输车辆、19架自有全货机及遍布中国内地、海外的12260多个营业网点。行业地震虽然此前,申通、圆通已宣布借壳上市,中通也被传将赴美上市,但在赵小敏看来,影响不是一个级别的,“顺丰上市后,资本推动和资源优势带来的影响将是真正地震级别”。顺丰上市将对国内快递行业起到引领作用,赵小敏认为,顺丰上市将和未来邮政混改结束后共同成为国内快递的标杆,“‘通达系’很难复制顺丰的战略模式,双方将走向不同的道路”。其中,因一直“烧钱”而被行业耻笑的社区商业等项目或将起到新作用。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本市场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资本市场对于企业“故事”的关注程度要大于财务报表,顺丰与其他民营快递企业不同,已经形成了全产业链化布局,尤其是近来频发的相关政策直接利好社区商业,这也为社区业务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不过,尽管已经提前布局“嘿客”,但是这种尝试不算成功,也给顺丰品牌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不可否认的是,顺丰的上市消息将进一步加速行业洗牌。北商研究院方面认为,快递业近来的核心任务是上市,企业必须在2017年上半年前上市,如果没有实现,将很难保证市场地位,即便未来再通过资本运作、跨界并购等方式上市,但将付出更大代价。在一二梯队激烈竞争下,第三梯队快递企业要随时做好向农村、社区、同城等市场转型的充分准备。
一起惠2016-02-24 09:53:09777 次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