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
昨日消息,京东与博世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力汽车后市场领域。双方将在新品首发、众筹、O2O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博世汽车售后市场大中华区总裁安德世表示,2017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90亿人民币,在数字化时代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步入更注重品质和多元体验的消费阶段。如何紧跟市场趋势,为国内汽车用户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创造更优的消费体验,是博世始终思考的方向,我们很高兴能和京东达成进一步的深度合作,借助京东在车主端的广大用户基础,让更多国内消费者更加方便快捷地购买到博世产品,并且实现了线上购买线下安装的完整闭环。同时,快速的消费者反馈还能为博世更新升级产品和服务提供依据。京东商城居家生活事业部汽车用品部总经理唐诣深表示,截至今年3月底,京东拥有2.4亿年度活跃用户,已是国内最大的中产阶级消费平台,双方合作将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未来消费趋势,同时京东大数据还将为品牌商制定经营策略提供支持,并通过向品牌方开放营销、物流等电商能力,赋能品牌方。此次双方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后,博世汽车配件产品从出厂到送达京东顾客手中的整个供应链环节将得到梳理优化。同时,京东也将成为博世重要的渠道之一,保证消费者第一时间购买到新品。据悉,此次合作后,博世旗下优立博(Unipoint)品牌的雨刮新品已在京东首发。此外,双方还将依托京东强大的线上及配送能力和博世强大的线下能力进行O2O合作。京东车管家作为京东与车主交互和引导汽车相关产品购买的一个重要入口,将在相关的产品领域里重点推送博世产品。同时,拥有95年历史的“博世汽车服务网络”是全球最大的独立汽车服务网络。目前,博世在中国范围内拥有约300家车联线下服务门店,它们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汽车服务和快捷汽车服务解决方案。京东与博世达成O2O闭环后,消费者在京东购买博世自营配件将可享受线下的优惠安装及免费的多项检测服务。《联商网》了解到,博世集团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及服务供应商,也是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汽车售后在中国提供“配件、诊断、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高品质的汽车配件产品、诊断设备和专业服务,业务涵盖独立汽车售后市场和主机配套售后市场。博世汽车售后自2010年起就已开始拓展电子商务业务,并与京东达成合作,目前在京东上线的产品包括易损件和部分诊断设备共1500个产品料号,品类包含雨刮片、滤清器、制动系统、火花塞、电瓶、和喇叭。
视频电商“小红唇”近日在北京自己的第一家线下体验空间。从美妆视频到垂直电商,小红唇一直走的是内容消费的路线,如今开出线下店则是他们对于新渠道的探索。“小红唇”定位于12~25岁的年轻女性,为用户提供美妆、穿搭和生活方式类的内容,在UGC的内容创作机制下,除了可以点击达人的真实分享和推荐外,用户也可以自己拍摄视频上传心得,根据小红唇的数据,目前站内的视频数量已经超过百万,平台目前的用户量超过2000万,日活超过60万。。美妆博主的“种草”能力不容小觑,因此,在内容之后上线电商业务也是顺利成章的成长路径,让用户在“小红唇”APP内就完成从种草到拔草的全过程。据了解“小红唇”此次推出的线下空间的核心在于“体验”,“小红唇”创始人姜志熹提到,在彩妆买买买这件事情上,由于个体的差异,达人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能真正解决用户的需求,在种草和拔草之间还缺了“试用”环节。传统的购买场景中,消费者需要去专柜进行购买,再选择美妆类垂直电商下单,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而且各个专柜之间较为分散,而小红唇的线下变美空间想要解决的就是这一点,线下试用、线上下单,除了热门产品的试用外,“变美空间”也提供美妆博主见面会、“素人变美计划”等线下主题活动,用来增强用户粘性,也达到从线下向线上导流拉新的目的。如果只提供体验服务而从租金成品、坪效角度来讲是否成本太高呢?姜志熹表示,在下一阶段,这些“变美空间”也将作为线下渠道进行商品售卖,在积累了大量用户数据的前提下,和传统渠道商相比,小红唇的优势在于能够进行精准配货,提供个性化单品,而个性化单品除了指需求匹配外,也包括原创品牌的孵化。目前国内的绝大多数网红还停留在“卖货”的层面,通过广告、商业推广进行变现的一个客观事实在于天花板并没有很高,从博主们的需求出发,也需要新的变相方式。博主自创彩妆品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如PonyEffect、KatVonD等潮流彩妆的创始人本身也是YouTube著名的美妆博主。“小红唇”目前已经签约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美妆网红,因此,帮助这些网红创立原创品牌对于“小红唇”自己而言也是一种资源变现。和护肤品不同,彩妆的研发门槛较低,产品本身的设计感和品牌特质是最大的获客亮点,对于“小红唇”来说,除了产品生产供应链、售前售后这些服务外,在孵化品牌这件事情上,最重要的是如何从海量的博主中找到最具特质的那几个,并将它们的个人特征和产品完美融合。
顺应“大势”方可获得“大利”。在过去,中国出口的形象是中国产品、中国制造和中国速度。然而,亚马逊全球开店业务拓展总监康平认为,随着整个世界的贸易格局变化和产业转移,中国出口未来的路子是中国品牌、中国创造和中国质量。(亚马逊全球开店业务拓展总监康平)以下为亚马逊全球开店业务拓展总监康在“2017深圳跨境电商出口峰会”上的主题演讲实录(经小编整理和删改):第四次产业转移是不可扭转的“危机”这个词语体现了中国语言的智慧——有危才会有机,在危机中才会酝酿出新的机遇。那么,中国制造出口的“危”在哪呢?目前全球经济形势看上去并不是非常好,中国制造业也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外贸增速缓慢、出口利润逐月下滑也导致有的制造企业有订单来也不生产,因为每生产一个商品都是亏损的。实际上,并不只是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问题,全球制造业都经历过类似的问题,这个大的趋势是没人可以扭转的。纵观18世纪末、19世纪初现代工业革命到今天,工业革命转移已经发生到第四次了:第一次是从欧洲的英国转移到美国、欧洲和其他大陆地区;第二次是从美国开始转向联邦德国、日本、韩国等地方,当时还造就了亚洲四小龙(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和韩国)的出现;第三次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日韩、德国制造业往中国转移;第四次就是现在。第四次工业产业转移正在发生,后面的驱动力是就是成本,谁的生产成本更低,生产制造就会向谁那里转移。如果是服装、鞋帽的制造商应该可以感受得中国制造往东南亚转移的趋势。实际上,今天阿迪达斯和耐克90%的订单都已经挪到了东南亚。转移后技术和品牌是机遇制造业转移了,是否意味着出口的“灾难”将至呢?必然不是的。其实大家仔细思考一下,从第一次到第三次产业转移,制造业是转移了,但对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产业尽管转移了,这些国家也无一例外地成为世界发达国家。造成这个现象主要是因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这些国家留下了技术和品牌,这也是中国出口在“危”后的“机”。实际上,中国制造企业里面也开始涌现出非常厉害的制造企业,比如浙江的莱克,这家公司开创了全球电动马达多项专利,并且在中国建立了知名品牌。也比如深圳的大疆科技,无论从技术还是品牌上,都是无人机行业世界的NO.1。因此,第四次产业转移中,中国企业留下技术和品牌,实际上就相当于把财富留在自己身边。机会一方面给制造业,一方面也给了今天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迅速发展的中小企业。在过去,中国出口的形象是中国产品、中国制造和中国速度,但2025年中国制造的宏伟机会就是打造中国品牌、中国创造和中国质量。这也是中国制造出口和跨境出口电商的新机遇。差异化需求发展成品牌企业最佳时机可是,中国企业为何在此时打造品牌,在过去为什么不行呢?差异化就是这两个时期不同的区别。回顾十年前,恐怕身边朋友们用的都是“大同小异”的“百年品牌”。比如消费者用的可能都是飘柔、海飞丝,手机用的是诺基亚,电脑用的是惠普、戴尔。但现在,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贸易模式的发展,也推动了顾客购买行为的变化——很多人都不喜欢和别人的消费是一样的。拿服装来讲,在大街上很少会遇到撞衫的,这就是一个变化。消费者的内心,是想用符合自己独特内心需求的产品,这个产品不一定和别人一样。这种需求在过去大规模生产来降低成本的传统供应链模式是很难得到满足的。制造业的发展,柔性供应链的出现,物流的高达发展,供应链高度发达,贸易技术的发展等,都将供应链从最传统的模式推动发展至新的模式。在过去二十年制造业积累的经验,是的中国企业不论今天什么样的产品,只要给相应的价格都能生产出来,想要好的就好的,想要坏的就坏的,想要花样也可以,中国制造在过去二十年的飞速发展,成就了一大批技术人才、服务型人才、品牌打造的营销人才,这些人才都不输给全球任何一个国家。而对于中国制造和出口电商的机会就是,当你能满足全球70亿消费者中间的任何一小部分人,就可以诞生小而美的品牌,这个中小品牌带给中国企业恰恰是过去模式很难得到的高利润。自主品牌相当于ODM、OEM模式,最主要就是企业的定价权,而这个定价权取决于企业的涉及和创造。在这个大趋势上,人类最大的价值在于创造,而不在于机械性的、重复性的工作。(编者注:ODM指Originaldesignmanufacture即一家厂商根据另一家厂商的规格和要求,设计和生产产品;OEM指OriginalEquipment/EntrustedManufacture即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同类产品的其他厂家生产。)而今天的电子商务平台,在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物流业协助下,已经给予每个个体、每个中小公司、每个制造商发挥自己创造力、打造一个品牌留下了很好的基础!
“当时完全没有考虑过要去做一个跨境电商的小平台。”海拍客创始人赵晨说道。创立海拍客之前的赵晨,曾在阿里巴巴任职9年。就是他,带头创立了现在牢牢稳坐跨境电商第一把交椅的天猫国际。谈到这里,赵晨滔滔不绝。如何带领天猫国际走通1210模式、如何建立成熟的直邮业务、如何聚集到全球数千海外品牌……但是,B2C电商纵然大如天猫国际,也有无法触及的市场。赵晨看到,在线下,仍有数十万门店占据着海量市场,在海外,仍有上万品牌想要进入中国。于是,赵晨有了创业的念头。2015年,海拍客——一家服务全国中小母婴实体店的B2B2C服务平台诞生了。海拍客创始人赵晨目标:20万中小型母婴门店据赵晨介绍,母婴行业有一万亿的商品,而电商只占到15~20%,连锁店占到20%,20多万的中小母婴店占50~60%。这样一个母婴行业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从前,母婴行业不论大型连锁门店还是中小门店都是由各地的垂直经销商覆盖的,但现在,品牌商把位于头部的大型门店(如孩子王、乐友、家乐福等)和电商渠道交给了有着很强资金实力的全国型经销商来负责。这样一来,位于中尾部的中小型门店的拿货渠道变成了各地的二级批发商。不同于高度集中在市区的头部门店,中尾部门店相对分散,要想在母婴市场中存活下来,对采购效率、下单效率、对账效率、收款效率和人效的要求都非常高。这时候电商就显示出了它的优势,怎样用电商的工具让门店可以自发下单,从而节省对账和上门的成本,再通过第三方物流来解决送货的流程,就成了海拍客考虑的问题。“中尾部门店一般是规模在3~5家店的小型连锁,以及一些单独店面。他们位于城市的郊区、地级市及其下属的县和镇。每个镇拥有约3~5家门店,每个县城大约在20家左右。这些门店的特点是在当地知名度和认可度高,老板很会做生意,跟当地消费者很熟。”在庞大的中小母婴店市场中,赵晨看到了机会。提升中尾部母婴门店的分销效率,让他们在变化莫测的母婴市场中利用电商活下去并赚到钱,成了海拍客想要做的事。赋能母婴店:线下门店电商化据赵晨介绍,中尾部门店平均每月的销售额约为5~20万元,毛利30%,去掉所有的成本每月盈余1~2万元。但在逐渐崛起的电商的压迫下,母婴店面临着生存困境。“我们在2015年做A轮融资的时候,有不少投资人都会问到我,‘线下母婴店真的能活得下去吗?电商难道不会把母婴店都干掉吗?’其实,我自己就是一个消费者,我也很少到实体店买东西。但我到了去年年底,终于真正认识到这个行业应该的玩法。”赵晨认为,今天一家母婴店想要活下去、活得好,应该具备两个要素。1.要像电商一样去经营电商卖的货,母婴店一定都要有;电商卖什么价格,母婴店也要卖什么价格;电商怎么运营消费者,母婴店也要用相同的方式运营用户。“你要成为跟电商一样的人。”如何做到“跟电商一样”呢?这里便要提到海拍客实现的第一个价值。以往的中尾部母婴市场,有门店、二级批发商、各级供应商、电商等等不同角色和渠道,上级供应商将货通过层层分销提供给二级批发商,再由二级批发商来服务本地的门店。而海拍客将这些渠道商统统搬到平台上,由它们同时面对门店。门店通过“先款后货”的方式在海拍客的系统上直接下单,由第三方物流送货到门店。对供应商来说,不需要在下单、送货和收款环节分配人力,“先款后货”又能加快资金周转的效率,免除了垫资的需求。全国各级供应商在海拍客上竞争,短期内可能毛利会相应降低,但也淘汰掉大量能力不足的供应商,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因此也得到了提升。对门店来说,商品采购价格降低了,零售价也相应降低,变得与电商价格持平,利润提升,品类增加。同时,海拍客还会替门店策划电商化的营销策略,让门店从价格、种类、营销等方面更加贴近电商。2.要将服务转化成利润做到“跟电商一样”是这些中尾部母婴店活下去的前提。想要真正盈利,还需要拥有将服务转化成利润的能力。赵晨指出,中尾部的店老板们往往认识他们所服务的消费者,这是他们最大的优势。“他们能看到小孩子长什么样子,有没有红屁股,有没有湿疹。这是可以通过眼睛和手感受到的。他可以告诉消费者宝宝拉肚子怎么办,该用什么样的奶粉,今天有个防龋齿的牙胶,明天推荐一个不错的益生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激发的用户需求。”赵晨表示,海拍客可以让这些门店的商品结构、价格以及营销方式更加先进,但如何用爆款引流、吸引复购并做关联销售,才是门店的核心能力。而关联销售的,往往是来自全球的长尾母婴商品,这些海外商品深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更容易产生利润。讲到这儿,就不得不谈到海拍客实现的第二个价值。赋能品牌:提高扎根中国的效率“在我做天猫国际的时候,就遇到过很多想要进入中国的海外母婴品牌。有人说‘我们是荷兰最有名的奶粉品牌’,有人自称是‘澳洲最有名的牙膏品牌’,中国的消费者根本不会买账,在天猫国际上是卖不掉的,我们也不会去推。”赵晨指出,海外品牌在中国要崛起,需要一个过程,而电商的逻辑是爆款经济和头部效应,只有卖得最好的商品电商才会推。同样,线下商超也不会卖这些商品,商超的进场费很贵,中小品牌也难以负担得起。因此,海外新品牌往往会依赖传统的经销商来布局中国市场。但现在这样的经销商越来越难找,首先,经销商的能力和影响力已经逐渐下滑,正在被淘汰;其次,经销商通常较为分散;第三,好的经销商手里已经接了很多品牌了,难以继续接纳新品牌。这个时候,处于中尾部的门店就成了帮助新品牌触达消费者的最好的桥梁。门店老板可以一对一地告诉消费者某个品牌有什么功能、怎么使用、好在哪里,这是最好的硬广。对于海外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轨迹,赵晨打了个比方:他认为,线下门店是品牌的“幼儿园”,电商则是“大学”,两者是承接关系。“1000个品牌进入线下门店这个‘幼儿园’,可能有100个品牌会‘毕业’,升到电商这个‘大学’。”“毕业”的品牌一年可能会做到3~5亿元的销售额,这时电商便会切入,这个品牌在线下门店的销售生涯也就结束了。“有的门店会认为,他种了庄稼,却被电商收割走了,因此比较反感这个过程。但实际上,在门店‘种地’的时候,就已经在赚取利润了。”赵晨举例称,某个成本价100元的商品,线下售价200元,刨去营销成本,线下门店赚取了几十元的毛利。但当这个商品在电商销售时,也许只能卖到115元。门店获得的毛利明显比电商要高得多。赵晨认为,门店要做的应该是全力推广手中的新品牌,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当电商切入的时候就放它走,转而去做下一个新品牌。“门店要把自己当成是营销渠道,赚取流量费,而不是赚取信息不对称的差价,信息不对称的差价是赚不长久的。”海外品牌需要在中国市场建立销售渠道,中尾部门店则受制于自身体量无法直接与品牌方对接。海拍客App在这两者的需求中,海拍客做了以下几件事:1.连接品牌方与中尾部门店,满足双方需求海拍客将这两者链接起来,让海外品牌能高效地达到终端门店,从而触达消费者。同时,海拍客让品牌能够直观地看到经销商到门店,甚至是门店到C端用户的销售数据,这也是传统经销商不能为品牌方提供的。对门店来说,海拍客通过将海外品牌搬上平台,丰富了门店可以选择的海外品牌数量。2.降低海外品牌落地中国市场的成本新品牌通过传统方式在中国落地,需要建立销售、培训、售后、活动等团队,还要具备垫资能力、市场推广能力以及物流能力。所有因素都满足的经销商并不多,大部分品牌在某些板块都有所缺失。“比如来自法国的爱达力奶粉,在中国一年做到10亿的销售额,但配备了300人的团队。跟我们合作后,销售由海拍客的销售团队负责,我们更了解中国市场和中国用户的需求,也就更容易谈得拢。”据介绍,海拍客包揽了海外品牌的销售和活动两项任务,品牌方只需要建立培训和售后团队即可,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而“先款后货”的模式同样提升了品牌经销商的资金周转率,免除其垫资需求,降低了资金成本。盈利:模式科学合理的最好证明据赵晨介绍,海拍客已经步及华东、华北、华南、华中及西南地区的14个省份,覆盖5万家中尾部门店,全年销售额达到了50亿元。目前,海拍客平台上共有500多个品牌,5000多个SKU。其中,高消费频次的爆款及通货占90%,其中跨境电商与一般贸易商品的占比约为3:7;长尾商品(主要是新进中国的海外品牌)只占10%,但毛利有一大半来自长尾商品。据悉,海拍客平台本身通过收取供应商佣金来获得利润。对于爆款通货,海拍客收取相对较低抽成,支持通货类供应商做大规模。而对于长尾商品,因为有足够的毛利空间,海拍客相应也会有更高一些的佣金提成。“我们不向门店收取佣金,向供应商收取佣金也能保证供应商的利润高于从前。目前海拍客平台自身也已经实现了盈利,这印证了我们的模式的确提升了效率。”为了给中尾部门店提供更多的价值,海拍客还在App中设置了清仓区、夏季促销、返利、网红单品以及主推榜等板块,让门店根据自身需要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某些营销策略海拍客甚至制作好了海报,准备好了赠品,门店只需要一键下单,商品、海报和赠品就会送上门来。“比如最近正值盛夏,我们准备了可以消暑的杨梅。天气这么热,妈妈们可能都不愿进入母婴店逛一逛,但你准备的杨梅,或许会成为夏季引流的很好的方式。”“不求垄断,大家都能到海拍客上买买东西,就满足了”“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候。”赵晨说道,“2015年创业时,是融资相对容易的时候,我们拿到了A轮融资;之后赶上了跨境电商红利的小尾巴;做到一定规模后,二胎政策落地,我们又迎来了母婴行业的红利。”2016年底,海拍客完成了2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由复星资本、九州通领投,顺为资本和远瞻资本跟投。除赶上红利外,赵晨认为,选择了正确的模式也让海拍客能够走得更远。“海拍客通过B2B2C的模式将从品牌、经销商到门店的整个母婴行业搬到了线上,形成了全国的竞争形态,通过更加完善的信息流通和竞争,让交易更加高效。”对于未来,赵晨表示,希望海拍客在年底能初步覆盖全国,明年一年继续夯实业务,并做到10万家门店。“希望我们能在三年内做到500亿的销售额,大约占市场总量的10%。不用做到什么垄断,只要大家都能到海拍客上买东西,就足够了。”赵晨最后说道。
【编者按】快消B2B、新零售和便利店成为2017年可与共享单车比肩的风口。据了解,以汇通达、中商惠民、零售通等多个平台均认为,服务小b用户是平台的“用户价值观”。但围绕服务用户,众多平台也有不同的想法。其中,中商惠民认为,将用户分级,并按照等级匹配平台资源,是服务用户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汇通达则认为技术化改造,如门店系统、智能供应链体系才是重中之重。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快消品”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B2B行业分会指导,B2B行业专业媒体托比网主办,此次论坛以“开放·协作·赋能”为主题,旨在与B2B行业人共同探讨,为新零售拨云见日。小编整理多位嘉宾演讲内容,并汇集各平台创始人、高管对于“用户价值观”的思考:中商惠民执行总裁苏小新:有些客户不要了,有些客户开始重点经营我们不可能给小B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商品需求,因为他的需求不一定正确。他没有系统、没有账,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是伪、什么是实,应该用我们的商品结构去影响他,不该卖的东西我们希望他下架,不要再去占用资金、货架以及库存。中商惠民的客户数从5万、10万、15万到50万,目前,客户增长速度降下来了,这是因为中商惠民开始挑肥捡瘦,有些客户开始不要了,有些客户我们开始重点经营了。因为做了客户分级管理,让所有的客户满意就等于让所有的客户都不满意,客户应该从三个维度做画像:第一,静态,要知道他的价值是什么,要有绝对的量化指标;第二,对这些客户的服务分级、管理;第三,客户也有生命周期的,一个小卖部生意很好,旁边开了一个全家,那个小卖部就挂了,所以他有可能会降级。量化价格评估维度相对比较简单:第一,活跃度;第二,交易金额状况;第三,产品结构状况;第四,对促销品的需求状况。有的客户一个月从惠民进三万块钱,但都是水,我给他的评级是普通客户,有的客户一个月从惠民进一万五千块钱,有三千块钱是进口食品,我立马给他贴了一个VIP标签。因为商品结构非常重要,通过整个链路的价值分析以及属性评估,把客户分成尾部、腰部、头部,对这些客户再加上动态订单行为,也就下单的时候惠民要考虑他的品类,根据这一张订单的单价以及数量、运距等等这些履约条件,衡量订单的仓配成本。此后,可以对客户进行高级、优级以及普通服务评估。比如今天杭州38度的高温,仓库爆单的时候不可能临时调动机动车,把全部的货送过去。惠民对这些普通客户进行T+2的服务,但是有价值的客户、VIP客户,就算是拿自己车送,也必须送过去,因为得罪不起。当资源恒定的情况下,必须要做到千人千面。客户都是复杂的,所以我们会把客户分为四类,对活跃的客户要激活,对沉睡的客户不要用拉新的手段,否则是在浪费钱,因为病没有产生特别好的效率。之前惠民关注的是月活,从今年开始,惠民重点追求周活跃指标,月活跃价值不大,月活跃有可能是价格,有可能是商品,有可能是活动带来的客户订单。阿里零售通营销中心总经理云通:零售通让超级会员生意提升了70%以上最近,我们在四个城市做试点,推出了“超级会员”,让这些会员不仅仅是从根本上改变商品结构,还要让它武装到牙齿。现在,很多POS机只是收银机,零售通给它一整套智能管理平台,包括专业服务、能优先介入金融等,让他的生意更好起来。我们做了一些测试,在杭州的一些店里。零售通还没有把C端的流量接进去,还没有把生鲜体系接进去,只是做了品相结构再造,基于消费者的分析。这些小店的生意就提升了70%,甚至100%。怡亚通副总裁温晓林:B2B的客户思维还不够极致客户思维,这点很多B2B做得非常好,但是做得还不够极致。要以客户角度去思考,客户不光是消费者,也包括我们的零售店。他们需要什么,让很多B2B企业受益的是知道客户、小店需要什么,根据客户思维提供相应的服务,这就会有很好的发展。卓尔云市CEO胡毅:当我们发现自营很难盈利之后……以前我们更多的关注是在批发市场里面的贸易商,后面如果卓尔还希望卖家跟我们玩,就必须解决卖家的下游问题,所以把重点放在终端店。跟其他朋友聊,更多提到便利店,但卓尔提到的是终端店。除了夫妻老婆店,还有服装店,很多餐馆。我们认为,再去垂直行业竞争,可能永远排在后面。换一个思路,如果把控社区可能会形成我们的竞争优势。回过头看便利店,有没有可能在不到一百平方米的便利店又卖纸尿裤、又卖啤酒?当一位父亲推着一辆购物车,看到上面有纸尿裤、下面有啤酒,他会怎么选择?我看到现在的便利店不会有。我在给这么多店服务的时候,我能解决这个关联销售,那我在社区里会提升一定的优势。我们干的是怎么把社区所有的终端店打通,同时,还有其它的附加服务。选择模式时,我们有很多痛苦的选择。撮合有很多问题:第一,卖家不一定能提供给我需要的货,买家不一定听我的。所以先要解决供货的问题,于是有了自营。自营需要很多准备工作,要选好仓、车、品牌,之后要入库、上架、卖出去,好像准备比较久。做了自营后发现一个痛点——没有机会去盈利,如果没有机会盈利就很不靠谱,如何盈利呢?我们发现,盈利与否取决于买家,买家不只一个渠道;也取决于卖家,卖家不只在供货。如果我们有了加盟门店,那是不是情况会好一点?我们就做了一下试验,试验发现,我们希望加盟商换门头、能交加盟费。结果友商加盟不要钱,或者有一些友商加盟贴给你钱。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判断事情要慢慢做,不要着急,因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知道他会不会从贴一千到贴一万。在整个过程中我们沉淀的东西有没有可能拿出去作为我们盈利的手段?后来发现在前面做自营的过程中,仓、配,以及为上游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这些东西都可以作为增值服务,去提升它的价值。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终端店,掌握了越来越多在这个社区里用户的数据。我们可以从一个群体分析这个社区大概是什么样的人群。可以从个体分析,当他是一个爸爸,在母婴店买一个纸尿布,会不会去便利店买啤酒的问题。我们把这个问题转换成一个能力,再转给终端店,这些终端店会更喜欢我们。罗森便利副总经理何韵民:快消B2B去农村肯定有价值从事快消B2B,我相信在乡镇便利店肯定有价值。城市当地便利店,有些是当地市场的领导地位,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当然有向周边城市市场拓展的尝试,有很强的区域化拓展的优势。它主流消费者,通常会有加盟。当然他们需要建立鲜食供应链,还有快消品厂家供应商的优势,对整个中国便利店市场普及教育的概念。乡镇便利店就是深度分销,主要是周边的小圈子的人群,很重要的特点不一定都能连上网。所以为什么台下很多B2B快消品供应商就有机会去通过系统连上这些夫妻小店。很多都是以小的快消品为主,品类不是很多,或者是自行通过批发市场,或者通过批发商拿货送货。汇通达副总裁孙超:B2B最重要的是人汇通达做农村电商就聚焦到乡镇,给全国的夫妻老婆店做赋能、做升级、做改造,让农村消费者享受和城市一样的服务。我们的标准就是专注在农村的乡镇夫妻老婆店。我们希望提升整个农村的消费产业场景和生态内容和节点。以门店为例,我们做大量的系统,不同的行业包括家电、家具、超市等等,做了大量的技术化改造,做门店系统,做B2C平台,也做了很多内部精细化的系统,还有大量的培训。只有工具改变不了主体经营结构,从供应链来讲,希望打造更优质的更智能的供应链体系,其实希望能把上游包括我们平台跟门店到消费者全面打通,这个产业链怎样做的更高效更智能数字化,还有区域化和本地化,还有分布式的空间体系。因为汇通达的用户是乡镇型门店,差异非常大。B2B产业革新本质是人,B2B里面人的因素是永远不会被替代的。零售简单一些,其实谁买不重要,但B2B不一样。有的时候因为这个人买了这个货,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B2B非常重要的一个革新理念就是三类人:第一,企业自身的人,能不能顺应这个时代,通过互联网通过信息化这方面快速的调整;第二,服务伙伴,是不是能够适应理解;第三,上下游的合作伙伴。
很多网友都有这样的共识,购物要省钱就网购,殊不知买东西的始终没有卖东西的人精,一些奸商以低价为嚼头诱惑网友消费,而网友买到的很多很多都是假货。所以选择一个有质量保证的网购网站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大多数人都选择京东商城商城购物,那么京东商城有假货吗?京东商城有假货吗?京东商城是中国B2C市场中最大的3C网购专业平台,也是在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和最具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网站之一!京东商城一直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全程中,京东商城都会为消费者提供360度全方位服务。作为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京东商城的产品都是通过正规渠道而来,所有产品都是正品,都是原包装,京东城坚持以“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产品服务”为中心发展策略,不断地增强信息系统,因此,京东商城有假货吗?答案不言而喻的,那就是京东商城无假货。有人就会说那我怎么就买到假货了呢?其实京东商城有没有假货还是要看个人买到的东西,毕竟我们是通过网上购买的,不能看到实物来进行判断。当然一个人买到假货并不能代表所有人买的东西都是假货啊,这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所以听取意见是需要的,但是主要还是看自己。我个人判断一个网站的东西是否是假货一定要自己去买过之后才会去判定,但是由于在京东的几次购物买的东西都是比较合心意的,所以我个人目前认为京东无假货,当然只是现在,因为谁也不知道以后的事是如何发展的。
7月13日消息,日前王府井集团全渠道中心副总经理刘春吉已离开了王府井集团,不再担任公司的任何职务。而关于辞职后的去向,刘春吉则回复称去向待定。在昨日下午,刘春吉在朋友圈发布消息表示已经离开王府井团队,并回复称自己“会休息一下,去向待定,有了新计划会跟大家一一汇报。”据了解,刘春吉在2005年加入王府井集团,2005年到2012年8月担任王府井集团信息技术部的高级主管;2012年8月到2016年11月担任王府井集团电子商务公司的副总经理;从2016年11月开始,担任王府井集团全渠道中心(王府井电子商务公司)副总经理,负责王府井集团全渠道转型的规划、实施和集团公司跨渠道、跨业态的用户资源管理、会员权益体系管理、营销管理、顾客服务管理、大数据管理等工作。据悉,王府井早在2007年开始探索线上业务,发展初期,以北京双安商场、广州王府井、长沙王府井作为试点,将线上业务作为实体店服务的延伸和补充。2011年9月左右,王府井百货集团总部成立了电子商务中心,同年10月,王府井百货电子商务项目签约并落户北京通州新城商务园。2012年王府井集团正式组建独立的电商运营团队。2013年1月12日,王府井网上商城正式上线。2014年,王府井百货引入麦肯锡和IBM公司,构建了战略发展新平台。在2016亿邦未来零售大会上,刘春吉曾发表了题为《零售上互联网化的路与坑》演讲。她透露,王府井的全渠道战略有四个方面:第一,“一个平台”。线上用户流量平台,基于门店为核心不断向外延展的用户流量平台。第二,“五大通路”。把线上线下用户触达、营销互动、商品交易、交易支付、数据五个元素打通。第三,“两大特色”。一是有门店,二是有不同的业态。业态和业态之间的整合和多店之间的整合能够形成规模效应,同时也能够实现数据规模。第四,“回归本质”。王府井依然在做零售,在做接入互联网零售的转型。
走出YOHO!办公室,小编打开微信群,几个媒体人好友在群内八卦开了:梁超又年轻又帅啊,可是采访他会有点压力,因为他不爱社交,基本不会主动说什么,说出的话又太平实,这在移动社交媒体时代很难讨喜。不喜欢多说的另一面,是敢于行动。作为YOHO!的创始人兼CEO,37岁的梁超已经创业12年:2005年,25岁的他卖房子创立杂志《YOHO!潮流志》;2008年因没做预算大面积做线下活动,公司忽然陷入现金流枯竭,最后是他把自己、父母、亲戚的房子抵押贷款渡过难关。如今YOHO!BUY有货年流水达到20亿人民币,梁超又想走入线下,开中国独一无二的潮流社区店。几乎每一个创业者都有一个曲折的创业故事,把梁超放在千万创业者中看,最打动人的不是其冒险故事,而是他轻松打破了两条创业魔咒:一是第一次创业难成功,二是垂直B2C难存活。粉丝在YOHO!线下活动拍照瞄准一个可以守得住的地盘局外人很少知道,垂直电商平台,除了京东和唯品会,其实还有人活下来了,并且经过了十年考验,比如北京的铁血网,还有南京的YOHO!BUY有货。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主要用户是男性,铁血网起家于军事论坛,有货起家于潮流杂志,前者卖军事服装,后者卖小年轻爱的潮流装。二者的生意模式可以总结为一个公式:非标品+个性化+高频+相对细分人群+内容=玩得转的垂直平台。这只是事后外人给总结的成功路径,早期的梁超并未想得如此清楚。2005年,电子商务、B2C只有极少数人才听过的名词。梁超首先想做的也不是电商,而是办一本年轻男性爱看的潮流服装杂志。理由很简单:市面上没有类似刊物。为此,他不惜把自己在南京的房子卖掉,拿到几十万开始动手做。那一年,梁超25岁,在此之前,他仅在一家电视台工作过两年。由于切准了需求,梁超的创业起步走得相对很顺:《YOHO!潮流志》第一期就卖掉60%,而经销商以为只能卖10%~30%。不过这注定是短暂的繁荣,因为过后几年是互联网创业的热潮:2007年,陈年在北京创立凡客,淘宝已出现一批暴富卖家,京东渐渐进入大众媒体……梁超也看到了互联网大势来了,2007年YOHO!做了社区网站,2008年上线电商业务“YOHO!BUY有货”。为了让更多人知道YOHO!这个品牌,在没有进行非常严格的资金测算的情况下,梁超在线上和线下做了大面积推广,一年下来总花费超过了2000万元。“我们那个时候觉着YOHO!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可以去表达和说一些东西,但事实证明还不到时候。”这是梁超创业第一次遇到重挫,为了应对资金链紧张,2009年初,梁超把家人、亲戚的房子抵押给银行贷款。“当时心里做了最坏打算,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我把房子卖了,全家人租房子还是可以生存下去的。”梁超之所以有决心如此做,还是基于对YOHO!未来的相信。“潮、酷、个性化的需求,正在从穿延伸到吃住行等各方面。”梁超说他眼看着中国年轻人的审美变化,有需求就会有生意的存在。幸运的是,YOHO!瞄准的是一个可以守得住的地盘,拿到钱解决史上唯一一次资金流困难后,梁超后面再也没遇到大危机。其中的核心原因,是梁超做对了两件事。一是死守平台调性。2012年之后,淘宝和天猫的势能越来越强,大批垂直B2C死去。如果说京东活下来的武器是物流,那么有货能抵抗大平台的就是自己的平台调性:不管外界咋变,他只选择潮、酷和个性的服装。二是选择的是服装这一非标品类。就算天猫上的服装品牌越来越多,细分领域用户依然有个性化需求难得到满足,也需要内容为其做决策参考。同时,相对于大类目中的大品牌,潮牌更容易依附于平台。当年选择做手表、运动鞋、女鞋、箱包的垂直B2C,选择的品类不符合上述特征,最后没有人走出来。梁超透露,现在有货98%以上的销量来自官方APP,并且其中50%以上的品牌是“非脸熟”品牌。YOHO!的媒体、电商等APP截图做到了上述两点,YOHO!BUY有货左手能掌握得了供应商,右手能留得住用户。一开头所说到的成功公式,才得以成立。不越界+坚持是一把保护伞现在回过头来看,很多创业者认为做到上述两点不难。但放在2010年这个时间节点上,几乎所有人以为,在许多细分品类中都能产生一家垂直B2C,如果这家垂直B2C还能拓展品类做大规模,最后还能玩成平台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一批垂直B2C加速关门。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案例便是凡客,2010年凡客卖了30亿,2011年陈年把目标定为卖100亿,品类从卖服装拓展到拖把、棉被等各种品类。当年最后勉强卖了40多亿,剩下的库存甩了几年都没甩完,凡客也从此一蹶不振。这个时期的梁超,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守住了边界。“就怕因为数字压力,变得和别人一样,这才是最危险的事情。”“作为CEO,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小编问梁超。“不够social(社交)。”想了一阵子,梁超说这一点很妨碍他与外界交流。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梁超的不够social也给了他一道隔热层。在2010年前后,在电商最为疯狂的阶段,梁超没有被外界所干扰,有货只卖潮、酷和个性化的服装,在大平台挤压之下还有自己的价值。在打造这条护城河时,梁超第一个阶段选择了自己最擅长的,也是对手较少的环节:一是做好潮流内容,二是极大发挥选品优势,而不是做自有产品品牌。对比之下,用做平台的思维去做自有品牌,是当年许多人踩的坑。比如京东刘强东助力刘爽做男装产品兼渠道品牌NOP,发展中既面临大平台淘宝的碾压,又面临蜂拥至线上的品牌商的抢食。撑了三年,NOP宣布停止营业。刘爽复盘NOP为何长不大时认为,有一个核心原因是NOP的“体质”先天缺陷——NOP先天没有供应链基础,在这方面花了不少功夫来补课。而有货一开始采取的经销商模式:从潮牌那里进货,再在平台上卖出去。2013年,小编编辑与梁超有过一次交流,他说2011年有货就有200个品牌,到2013年还是200左右的品牌,只是中间进行了大量的淘汰和择优。“有违我们平台定位的我们不做,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的品牌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同时帮助中国的原创设计师去发展。”合理的品牌结构,是建立在严格又大胆的选品规则上的,有货在选品上分为两个环节:先是由品牌合作小组选品牌,这个小组成员来自公司各个业务小组,他们本身就是年轻潮流专家;二是敲定好合作品牌后,由选品小组来挑货,把一个品牌潮流前线的产品选进来买,而不是所有产品线。“他们选品做得太酷了,只要不符合平台调性的,再大的品牌,一样不卖。”一位进口平台创始人告诉小编,有货没有被大品牌商绑架,小众品牌的销量很大,这令他们的毛利非常可观。YOHO!BUY有货PC端首页主推的单品保持调性的好处是,自2013年后,部分潮牌开始陆续上天猫,有货的价值并没有因此被削弱:聚集了1400个潮牌,并且是潮人选的最潮款。相当于是在潮流服装的细分领域里,挖了一个淘宝和天猫所不具备的购物场所。这次小编面访梁超,他透露2016年有货的一大进步是:从经销模式转为代销模式,70%的品牌都是自己备货,我们不再承担库存风险了。未来,有货还会在潮酷风格上进一步挖深产品线。“潮酷风格其实是在不断细分的,比如有的人更喜欢摇滚一些的,或者Hippop、OldSchool、校园风,等等。”梁超认为,在成熟的商业社会,潮酷的风格和内容会更加细分,这也是他心中区别于大平台的价值所在。把生意做得长和做得快一样酷如上所述,在打造护城河的第二阶段,YOHO!BUY有货主要精力用在了做深供应链。在占了其销售50%的国内中小潮牌中,一小部分是自有品牌,与设计师合作开发。“设计师只管设计环节,其他环节都交给了有货来做就好了。”第二阶段走完了后,接下来摆在梁超面前的问题是:有货的第三阶段在哪里?“国外同类的网站一般招商到2000家品牌就差不多到头了,现在我们有1400家品牌,我现在能预想到的天花板是,该引进的品牌都引进了,后续如何保证高速增长?”YOHO!BUY有货男装品牌一览页面在梁超的心中,YOHO!的底线就是要保持潮酷和个性。在此边界之内,有能力做好的事情都可以尝试。比如他2017年定的两项目标:一是提高女装销售占比,三年之内从20%达到40%。“潮酷服装不仅是男生喜欢,女生也会喜欢,实际上我们40%的流量是女生访问的。”二是开线下潮流社区店YOHO!STORE。“第一家店开在南京,面积大概有5000平方米,不仅是卖货,还要做成一个潮流社区,是潮人坐下来交流、喝咖啡的地方,在这里他们还可以做造型、看展览、办论坛和见面会,或者还会加入表演元素,比如做音乐的LiveHouse。”梁超告诉小编,目前国内还没有类似YOHO!STORE的线下店,可以看到的原型是日本东京的原宿街区(日本潮流文化的聚散地)。“电商发展这么火,对原宿有冲击吗?一点也没有。那中国未来会不会也出现这样的线下潮流街区诉求?我们在购物中心内是否可以内置mini版的原宿街区或纽约苏荷区?”在梁超眼里,现在商场里的品牌都一样,这点对年轻人来说很乏味。而YOHO!STORE带来的全新品牌与消费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也是因为这一点,梁超说YOHO!STORE受到商业地产和政府的欢迎,租金相对更便宜。“我们是给他们引流的,贵是贵在人力成本、店铺装修上,综合算下来会接近于线上的成本。”为了开线下店,梁超已经准备了三年时间,YOHO!STORE一开张,其货品、库存、物流和线上是全部打通的。“这个系统也是我们自己研发的,我们从2013年就开始准备了。”比较特别的是,梁超对其的考核指标并不是销量,而是到店人数和消费者满意度。第一家店大部分区域采取直营,少数板块会考虑招商。“这是一件全新的事情,其中最大的挑战是人,而不是市场需求,等我们摸索清楚了,才会开第二家,再往其他一二线城市渗透,那个时候再考虑是不是要加盟商进来。”梁超说,线下店业务负责人直接对他汇报,全渠道是他这两年的工作重心。在线上流量红利抢尽之后,阿里巴巴、美团、京东等巨头电商平台都已进入线下,包括网易严选、小米的米家这样的细分玩家未来也可能开线下店。而YOHO!进入线下的姿势,还和当初他们做线上一样:用活动(内容)吸引喜欢潮流的年轻人,为其提供潮流服装与周边服务。继线上零售翻天覆地变化之后,线下的零售业态巨变才刚开始。在这一轮洗牌与重构中,梁超还会打破新的创业魔咒吗?
7月底,居然之家的无人便利店EATBOX就要正式落地东直门和世纪金源。从此前测试的版本看,该BOX将会有脸部识别、重量传感、摄像头、RFID等技术配置,与缤果盒子相比多了入门的人脸识别身份验证。EATBOX第一次进门需要扫码自拍做身份验证,以后直接刷脸就可以入门“人脸识别的好处是第一次身份验证后,以后直接脸部识别开门,比扫码来的更便捷,对人的精准ID识别将来做大数据变现的价值也更高。但大数据是个长远价值,数据要积累,然后要建模分析才会有变现能力。”居然之家集团旗下怡食家超市总经理安利英称,EATBOX还仅在测试阶段,最后商用规模化的不一定必须配备人脸识别,毕竟人脸识别的技术成本比其他扫码开门的方式贵一倍。据EATBOX技术提供方透露,EATBOX也在测试其他的传感器辅助物品的识别,但目前其他物品的识别技术都太贵,没有RFID适合商用落地。RFID的缺陷是后端运营成本很高,需要对所有商品自己编码贴码,是个并不技术感的事儿。因此,EATBOX也在测试图像识别物品,未来将替代RFID,便于下一步的规模化铺设。在支付方面,EATBOX也在测试刷脸支付,但该技术的准确率只要不是百分之百,就存在信任安全感的挑战,在商用上也只能采取谨慎测试。与传统便利店相比,安利英称一个BOX一次性的投入也就传统便利店一个店7个人一年工资的1/3,即便销售额只有其1/4,在人力成本涨速这么快的大势下,极具有竞争力。“BOX打重度垂直细分领域,首先铺居然的店里,但目标还是市场化的商业密集区。”安利英称,EATBOX如果只在居然的店里,店面分散,配送成本高,不符合便利店效率要求。测试的第一个门店里选品有拖鞋,是不是很独特小编了解到,EATBOX只是居然之家零售板块的一个形态,今年1月居然之家已上线大型商超怡食家,打造边走边吃边逛的场景,产品定位中高档,并提供门店的线上外卖。目前,怡食家超市在北京有两家,均位于居然之家内。也上线了微商城、PC站,正在测试APP,外卖售卖的产品有生鲜、盒饭等品类。此外,居然之家旗下原本做跨境进口业务的海品猫全面转型做食品贸易,主要以进口食品代理和自有品牌为主。“我在BHG工作17年,擅长做进口。”在安利英的规划里,贸易公司是居然之家零售板块的内容,是一个买手,承担着打造自有品牌IP的重任。围绕内容,安利英在整合便利店、大型商超等渠道,构建一个完整的零售业态。“我们现在在全国搭建网络,大店相当于我们的一个孵化中心,配备区域运营,代表着体验和后端的仓储物流,有了大店的网络,便利店、自有品牌就都可以配套进去。”安利英还在研讨开一个生活美学馆,尝试一些新的展示形态塑造品牌。“选品还是带有一定生活美学的概念,我自己比较小众,比较挑剔。”做了多年零售,安利英想塑造的是有品质的品牌,渠道只是达成目标的手段。安利英告诉大家居电商圈,考虑到西南、华南消费形态的巨大差异,居然零售业务开店的目标主要集中在把华中、华北地区做透。“无人便利店现在大家都在拼速度”,休闲范儿的安利英也在马不停蹄的打节奏,试图在奔跑中串联起各个形态,形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零售业务,而不是只在居然之家的店里尝试。2017年,居然之家将实现市场销售600亿元,居然之家董事长汪林朋五步走的战略里,“家庭大消费生态圈”排在第四位,从家居商场跨界快消品,居然之家也想赶一赶新零售的浪潮。
京东是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在线销售计算机、手机及其它数码产品、家电、汽车配件、服装与鞋类、奢侈品、家居与家庭用品、化妆品与其它个人护理用品、食品与营养品、书籍与其它媒体产品、母婴用品与玩具、体育与健身器材以及虚拟商品等13大类3,150万种SKUs优质商品。2013年,活跃用户数达到4740万人,完成订单量达到3.233亿。2010年,京东跃升为中国首家规模超过百亿的网络零售企业。2013年3月30日正式切换域名,并发布新的logo和吉祥物。2014年1月30日晚间,京东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承报拟上市的F-1登记表格。这意味着京东正式启动IPO(首次公开募股)进程。3月10日,京东收购腾讯QQ网购和C2C平台拍拍网。2014年4月2日下午,京东集团正式进行分拆,其中包括两个子集团、一个子公司和一个事业部,涉及金融、拍拍及海外业务。所以京东实力没话说。在让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评述吧。1.信誉:100%的正品,大公司经营,虽然偶尔还是出现负面报道;2.品质:原厂或总代供货,可靠;3.售后:现在大部分售后工作都是厂家在负责,如果涉及在商城退换什么的,还是挺麻烦的,因为要寄送;4.价格:总体来说比传统渠道便宜,会做团购呀,买多少返多少呀,通过一起惠返利网返利呀。所以说价格还是比较实惠的。
TakeGo、缤果盒子、淘咖啡……扫手入场、自由购物、无感支付,无人便利店因为新技术新体验,成为了零售行业最耀眼的新星。然而,一个叫邦马特产品,虽然和它们有着同样的酷炫体验,却坚称自己不是无人便利店,只是一个让消费者购买到“此时此刻”最想要的东西的智能终端。“拿完就走”的自动售货机在深圳和杭州的写字楼、社区和校园里,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占地1平米左右的自动售货机。它没有坚硬的购买按钮,没有投币入口,没有提示支付的标签,消费者只需扫码或指纹打开玻璃门,拿出想要的商品再关闭玻璃门,即可转身离开完成购物,这就是无人零售的新玩家——邦马特无人智能售货机。邦马特无人智能售货机据了解,邦马特主要为消费者提供新鲜、便捷的冷食。相比于传统的自动售货机,邦马特有三个特点:1、技术应用:用指纹识别、商品识别等技术,让用户体验无感支付。2、固定场景:专注高校以及写字楼、社区两个高频的生活场所,精准服务固定需求。3、运营模式:每天分时段多次补货,让消费者可以在不同时间点买到最需要的商品,如早上可购买牛奶面包,下午可购买水果。邦马特CEO黄阳介绍,7-11(711便利店)对零售要素重要性的判断依次为:距离、品质、价格,而国内零售更多是在讨论转化率,忽略了消费者到店这一过程的优化。基于对711判断的认同,黄阳团队认为拉近商品和消费者距离的售货机是一个机会,于是便有了如今的邦马特。自2016年成立,邦马特已经铺设了数百个终端,每台机器月销售额约在8000~10000元,包括哇哈哈、可口可乐、康师傅、全聚德、面包好了、煌上煌等多个品牌,均已与邦马特达成了合作。“日本的售货机市场非常成熟,但在国内不能照搬。”在确定运营策略之前,黄阳认识到,40年前日本街头零售商业配套服务还不健全,所以自动售货机作为先进的零售形式占据了市场,但中国街边的商业配套设施已经非常健全,不适合全面铺设。因此,邦马特选择服务固定场景的固定需求,以获取线下的碎片化消费数据。“邦马特不是做工具,而是做渠道。”黄阳称,邦马特是一家以售货机为载体,做流通渠道的公司,未来还将变成一个供应链服务公司,提供针对智能售货机网络的一整套底层服务。无人且便利但坚决不做店面“我们相当于迷你版的7-11。”黄阳表示,收集消费偏好数据反向指导供应链选品的思路上,邦马特和7-11非常相似,不过仅仅“迷你”这个差异,也是邦马特团队深思熟虑后的选择。黄阳强调,邦马特不是无人便利店。“零售从线上回归线下很大的原因是流量太贵,线上流量成本本质上就是线下零售的房租,无人便利店仍没有解决房租成本的问题。”他表示,邦马特做的是离用户更近,拦截碎片化流量的小型设备。不过即便只做设备,也要改变传统售货机的问题,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消费者喜好是会疲倦的,传统便利店要保持20%商品每月更新才能维持消费者的兴趣。邦马特会每天多次补货,提前预设消费者每个时段最想要的商品,提升商品的可得率。”而黄阳口中的多次补货背后,是邦马特完全自营的供应链。商品方面,大流通商品来自厂家和当地供应商,面包、果切等来自当地有中央厨房的连锁店;物流方面,在每个城市设有“中央仓+前置平行仓”,全程冷链,每个平行仓2个人加1台车,负责周围30~50台设备的基础运营。“所有运营都由我们公司负责,但会引入一些加盟商提供好的场地资源。”黄阳介绍,邦马特希望用最快的方式拓展市场,吸纳更多优质的商业物业,“毕竟线下零售最终拼的就是位置。”目前,邦马特正在筹备进入武汉和长沙。黄阳坦言,智能售货机市场还是一片蓝海,一旦网络搭建起来,其价值是比零售收益大得多:邦马特可以成为广告渠道,做售货机版的分众;可以担当智能终端,做食品版的丰巢;也可以成为食品厂家推广新品的渠道……而其最大的能力,还是通过积累的实时消费数据,反向指导供应链,在每个点位上提供足够精准的商品,甚至做到不铺设任何多余的商品。据透露,经过了两次产品的迭代,邦马特正在测试的第三代智能售货机会实现更大的技术更新,将现代自动化仓库的技术微缩化,内置在售货机中,提升售货机的能力。此外,邦马特也在尝试一些增至服务,比如在校园中增加“跑腿”业务。邦马特第三代产品效果图什么将无人便利店推上了风口?“无人模式理论上会减少人力成本,但中国和美国、日本零售业的人工成本占比不同,国内实体零售的最大成本在于房租,所以,无人模式对减少国内线下零售成本的作用并不大。”黄阳认为,无人便利店在国内大火有两方面原因:(1)AmazonGo的出现点燃了这个行业。(2)模式符合数据挖掘的趋势。无人便利店可以收集实时交易数据,包括一个人买了什么,购买时间,购买地点,还在什么时间、地点买过何种商品,甚至平时都喜欢买什么,进而指导精准推荐。“带有时间维度和偏好的实时经营数据,其价值远高于交易数据。”黄阳补充道。2016年末,亚马逊推出AmazonGo,国内无人便利店市场彻底被点燃。原邻家便利店团队创立的便利蜂、深蓝科技的TakeGo、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等陆续进场,阿里旗下的“淘咖啡”也在近日与消费者见了面。然而,备受关注的领域,也会迎来一些质疑的声音。“任何技术在出现一年后就不是新技术了。不论水孔头做得多漂亮,最终还是要看出不出水、出来的水质好不好。”一位实体零售行业人士认为,无人便利店确实是趋势,但能否有稳定的技术支持市场发展是关键,“AmazonGo在2015年就申请了专利,2016年底才推出产品,至今仍在内测没有对外,这说明什么?无人便利店的技术储备没有那么容易。”其实,国内很多无人售货所采用的仍是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如缤果盒子),用传统的商品识别技术保证体验的流畅。但有无人便利店业内人士透露,RFID的使用成本非常高,“一个标签成本在0.5~0.6元,便利店的客单价和毛利有限,这样的技术并不是长久之计;如果采用更先进的商品识别技术,容错率是不是在可承受范围内也值得讨论。”不过黄阳认为,无人便利店对线下零售数据在线化的推动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夫妻店数字化改造比较困难,但直接用无人便利店或自动售货机实现起来相对容易些。”“所谓新零售,应该做到和电商一样的实时数据反馈。线下数据一直没有被积累起来,传统便利店往往一整天结束才知道卖出了什么。新零售其实是O2O的延续,只不过O2O的重心在线上,新零售的重心在线下。”黄阳指出,无人便利店也是新零售的一种尝试,将线下没有被收集的零售数据,通过智能或物联网设备与用户信息打通,让数据更加完整、有效。一位零售技术服务商表示,如果将线下数据比作矿,每个路边小店就是一个小矿体,这些资源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新能源(数据资源)。“新型便利店可以完成开采这些资源的第一步——让线下数据在线化,而未来能够覆盖多个线下场景的工具则有机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比如支付。”另有零售资深人士指出,线下业务与线上业务不同,线下业务是存在区域和位置限制的,各家企业都有建立资源独占性的可能,所以未来,无人便利店很可能像共享单车一样,保持长期的多元发展。而黄阳也表示,不论是无人便利店还是智能自动售货机都需要一个优化的过程,各种模式的价值也需要在大量投用后,由消费者的选择来判定。
【编者按】从今年3月份开始,小程序频繁发布新功能,其中不少功能都与微信公众号相关联。日前,小程序再度开放新能力,开发者可以授权第三方创建微信开放平台账号,同时管理公众号和小程序的用户。这项能力又将带来什么改变呢?(本文为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服务商微盟投稿,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近日,小程序开放新能力,开发者可以授权第三方创建微信开放平台账号,同时管理公众号和小程序的用户,实现用户身份的打通。其实,小程序上线以来,一直不断开放新能力,其中与公众号的关联就占了很大一部分,比如小程序与公众号之间的相互跳转,公众号群发文章支持插入小程序卡片等等。此前,小程序官方曾对外表示,“小程序和公众号并不是对立面,重要的是可以转化”,这次开放的新能力,也侧面印证了这一说法,总之小程序与公众号的关联越来越紧密了,同时也不得不引人猜想,小程序与公众号彻底打通,或许只是时间问题。一键授权第三方实现用户统一管理以前,商户虽然可以同时拥有公众号和小程序,但是两边的用户各自独立,商户不能有效识别用户的身份。在我们看来,商家不能区分小程序的用户是不是公众号的粉丝,也不能辨别公众号的粉丝是不是小程序的用户,更不知道哪些用户既是公众号粉丝也是小程序的用户,给商户的用户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而要实现用户的身份打通和管理,需要在微信开放平台完成注册后再分别绑定,但是各种文档、API接口,对一些不懂开发的商户来说,很难实现小程序与公众号用户身份的识别。现在,商户可以将公众号和小程序授权给第三方,通过第三方帮助商户完成创建和绑定流程,从而识别来自不同公众号或小程序的同一用户。微盟认为,小程序与公众号打通,远不止如此。试想一下:在商家公众号中已是会员,商家的小程序自动识别你的会员身份;在公众号推送文章里领取的优惠券,使用小程序在线付款时可以直接抵扣;同时在小程序中的买单记录也可以在公众号中查找到……公众号和小程序之间数据和用户的互联互通,在方便用户的同时,更能方便商家统一管理用户和数据,实现更加智能的营销。小程序+公众号产生叠加效应截至2017年3月,微信公众号数量超过1200万个,公众号已经建立起强大的内容生态体系,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主流方式,依托公众号的触达能力,企业可以与用户和消费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而小程序的出现也一度让许多新媒体运营者感到困惑——既生瑜何生亮?有了公众号,为什么还要做小程序?从产品功能性来看,小程序的工具属性更强,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可以和公众号关联,也可以不用和公众号关联,用完即走的概念让小程序不需要粉丝沉淀,有更好的用户使用体验。小程序上线半年来,微信不遗余力力推小程序,这一点从微信搜索结果上就能够看出来:小程序是被放在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公众号、朋友圈和文章。同时,一大批的品牌商户也在积极布局小程序的风口,肯德基就是一个典型,从1月9日首批跟随微信小程序一起上线肯德基小程序,近期更是推出了小程序点餐的补贴优惠活动,在肯德基公众号菜单中植入了小程序点餐链接,引导公众号粉丝使用小程序点餐。其实,肯德基手机点餐(微信公众号点餐、手机APP)已经非常成熟完善了,为什么还要不遗余力地推广小程序呢?这正是“公众号+小程序”两者叠加所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对于商户来说,更期待的是:公众号生产内容,触达粉丝和用户,小程序做商业服务和交易变现,将两者结合起来,就能将营销在微信的生态体系内完成。在实际的运营中,商家如果又想要小程序的体验,又想要让客户成为你的粉丝,那么就可以使用公众号作为粉丝的沉淀,而商城、下单、介绍等通过小程序来实现。在公众号里做一个自定义菜单,点击就可以打开小程序,这样就把小程序和公众号结合起来使用了。赋能商业还需第三方服务商在微信生态中,微信提供的更多的是基础能力。这次的“用户统一管理”也是小程序与公众号在底层数据上的互通,更多基于复杂场景的应用,比如会员的互通、订单和支付体系等的互通还要由第三方服务商来实现,微信不可能一一去做。微盟是首批参与此接口内测的服务商之一,基于微信的基础能力和开放接口,可以为行业匹配更加适用的解决方案。未来,即使是不懂开发的中小商户,也能实现自有公众号和小程序的无缝衔接。其实,在小程序发布之前,公众号在一定程度上也在扮演着工具的角色,微信扫码连接线下场景,很多企业纷纷将其作为O2O升级的重要渠道,而微盟在其中作为第三方服务商,为不具备开发能力的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基于微信H5的解决方案。不过,相较于需要层层跳转的内嵌H5,小程序无需加载的原生体验对用户来说更加友好。从服务客户的角度来说,小程序非常必要。目前,微盟针对线下实体门店的小程序解决方案也已经上线。可以预见的是,伴随企业商户对小程序理解日益加深,第三方服务商将在微信生态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乐视资金链危机的影响在持续发酵,最新受影响业务的是乐视手机。昨日,新快报记者登录乐视商城官网看到,所有的手机产品都处在已下架、无货或者无法购买状态,甚至连酷派的手机也是如此。此外,乐视手机维修点也处于零部件短缺状态,有业内人士认为乐视手机已进入“休克”状态。记者在乐视商城官网看到,乐视手机目前展示的手机有6种型号,第二代超级手机乐2、乐2Pro、乐Max2,以及第三代超级手机乐Pro3、乐Pro3AI双摄版和乐S3,另外还有4款酷派手机。当选好手机型号点击立即购买时,乐视商城的界面会显示“敬请期待”。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官方商城的库存已经清理完毕了,未来或许也不会继续进行生产。不过,乐视手机公关部回应称:“乐视商城目前是因为其自身原因导致手机产品处于缺货状态,并非停售,据了解,乐视商城进货通路正在沟通。乐视手机产品在包括京东等第三方渠道,均处于正常销售状态。”记者再登录京东商城发现,除了乐Pro3双摄AI版、乐Pro3、乐2等少量机型在乐视手机官方旗舰店还显示有货,其他第三方的店铺均显示无货。而乐视在天猫的官方旗舰店中,除了电视、耳机等配件产品,也已经找不到乐视手机产品。除了乐视手机缺货,乐视手机售后维修点也陷入一片茫然之中,手机配件也严重缺货。有乐视手机用户王小姐反映,自己亲戚去年8月购买的乐2手机经乐视超级手机维修点确认为音量键有问题,但由于没有这款手机的配件,10多天了仍旧无法修理,而保修期眼看就要过了。于是,王小姐赶紧拨打乐视商城的客服电话,没想到始终无人接听。据王小姐透露,她从消保委了解到,目前乐视手机的各维修点都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乐视全国手机配件供货都暂停了。此前,贾跃亭曾表示,乐视手机由于对流动性管理的预判不足,后期资金的跟进不谨慎,导致手机业务进入准休克状态。如今看来,乐视手机的“休克”状态已经显现,前景并不乐观。业内分析称乐视手机或难逃出售命运,但是接二连三的负面已经消耗了乐视手机的品牌价值,这个“接盘侠”并不好找。
整个互联网冲击下的家装、建材、家居发生了哪些变化?又该朝着什么方向行进?通过分析大平台沉淀的数据,一定程度上可以透视用户的变迁和产业的演变。齐家网创始人邓华金做了一些梳理,他发现,五千万到两个亿规模的装修公司的满意度最高的,一个亿左右的装修公司活得最滋润,而那些做到十个亿、二十个亿的,因为管理半径没办法完全覆盖,每天都是在到处“救火”。装修用户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互联网并未给装修行业的效率以及用户体验带来根本性变革,最终还是要走向工业化和信息化。互联网未根本性提升装修的效率和体验一个行业变化的关键是什么?效率和用户体验。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从装修家居特别是装修公司给用户提供装修解决方案的本质上来说,不管是效率还是体验,目前还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更多的是在系统化、标准化方面有一些变化。用户消费趋势变化大数据从齐家网的平台大数据,可以看出用户消费习惯的变迁。第一个是用户年轻化,互联网家装用户主要集中在21-35岁,占比高达60%以上,年轻用户确实越来越多。第二个是女性比例,装修的人群中以男性用户为主,女性的占比在逐年增加,2017年女性占比已达到45%。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在中国装修的几个大城市当中,北京用户人群渗透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地方,北京2000多万人口,大概能够做到20个甚至10多个人与装修相关,而别的区域例如四川、河南可能50个人才有一个和装修相关,整个用户量也是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山东、浙江等几个省最大。第四个变化是,现在主要是60平方米到100平方米的房子,这个与国外不一样,中国的大多数房子都是小房子,而且这几年的房型不是变大,而是变小。这几年装修房子很多是二手房,上海和北京是最典型的表现,最近的一期数据看到,同样申请装修的用户中,二手房的比例已经接近于5,而新房的比例只有1。还有一组数据,就是局部装修,我在大约两年前就曾说过这个未来会成为装修的主流,现在在很多区域的二手房装修已经达到了20%的比例,这也是一个我们看到的趋势。小房型装修用户关心什么?这给我们带来的延伸启示是,如果是小房型装修,用户比较关心什么?我们知道小房子对收纳系统的要求特别高,特别希望空间利用和收纳做得好。定制家居在这一块解决的比较好,所以我们看到这两年定制家居发展迅速,用户在空间收纳的设计方面对它的期望也特别高。二手房装修的解决方案二手房的比例越来越高,但是二手房装修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它与新房装修完全不一样,这个是我们行业需要去思考的。在齐家网平台上面,二手房推荐的装修公司和新房推荐的装修公司是不同的,12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和60—120平方米的房子以及60平方米以下的房子推荐的装修公司解决方案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到,在中国主要的装修消费大概10万到20万,这个比例确实是中国整个装修比例最高的。这个其实也跟我们的房型相对应,当我们把装修一个房子的用户关注点拆成几个小颗粒,从用户关心的建设品牌、风格、施工质量、空间利用、价格等等这几个维度来看,其实不同的房子关注的比例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别墅关注比较高的是风格,对建设品牌很关注、施工质量很关注;相反,对二手房我们发现用户比较关注的是价格,价格始终是前三位的,然后是空间利用尤其关注,还有一个是施工质量,因为二手房装修特别容易出问题,二手房装修施工方面能够提供独特解决方案的装修公司,比如墙面处理推出很多新工艺,墙面处理有新产品进去以后,施工期就可以减少7天,而且二手房装修容易开裂,需要解决开裂的问题,这种技术出来我觉得对行业是有帮助的。新房装修比较关注的反而是建材品牌的影响力,然后是风格,施工质量始终在前三位,而价格敏感在这方面相对是低的。给用户推荐不同服务能力的装修公司这让我们看到,不同的用户推荐不同服务能力装修公司的重要性。从这里我们基本上可以有一个初步的维度,哪一类装修公司是用户喜欢的,哪一类装修公司最终装修完了以后用户满意度怎么样,我们来看一下齐家网的数据。二手房也好,新房也好,一线城市也好,二线城市也好,我们都做了区分。首先我们看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和核心城市跟后面的一些城市例如地级市和县城相比,我们发现,地级市和县城对装修公司品牌关注度是不高的,对建材的关注度也不高。那么对什么关注高?对价格的关注度二线城市特别高。规模与用户体验我们把装修公司的规模做一个把关,然后分析它的结论,对我们特别也意思。为什么我们说装修公司规模越大,用户体验并不是越好?说明你规模并没有带来用户体验的改变。我们给每个用户推荐装修公司都有一个模型来算、来推荐,我们在想到底哪一类装修公司的用户体验最好。我们把装修公司分成一千万产值以下即一年接不了多少单的,然后是一千万到五千万、五千万到一个亿、一个亿到两个亿、两个亿到五个亿、两个亿到十个亿的,我们发现恰恰是五千万到两个亿的这一类装修公司,从用户在前面的装修和最终交付的满意度做了测试以后,它的满意度是最高的。对此我们有一点诧异,为什么做二十亿的装修公司不是体验最好?作为交付满意度为什么不是最高?大家知道什么原因吗?我们想装修公司越大,施工能力越强,但是恰恰越大的装修公司并没有满足用户,因为用户的需求量不一样,他并没有满足。后来我们去采访调研,其实最大的不满意恰恰是在工期和施工质量方面。我们发现,即使在互联网背景下,包括信息化、施工标准化的情况下,装修公司对工地的把控性方面仍然会受到服务半径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个装修公司基本上能够覆盖的,比如在一个城市里面同时开工一百套还是一千套,这个要看它的管理能力,一旦超过一千套,很多公司就会顾此失彼,原因是这个产业依然非常手工化,没有产业化。从齐家网合作数据来看,体验最好的恰恰是五千万到两个亿的小而美的装修公司,我们也是特别致力于从目前的产业环境下去把这些有品质的装修公司拿到我们平台,而没有致力于一定拿产值十个亿或者二十个亿的公司在平台。当然二十亿的公司也有很多有合作,但是我们重点并不是推荐这些公司,恰恰我们最喜欢推荐五千万到两个亿的装修公司,而且我们发现一个亿左右的装修公司在中国恰恰活得最滋润,而那些做到十个亿、二十个亿的,看着很大,但是管理半径没办法完全覆盖,每天都是在到处“救火”。反过来看,这也说明中国目前的劳动生产力,特别是施工的劳动生产力方面还没有办法支撑特别大的装修公司,不管是效率也好,还是体验也好。在当前装修家居环境下,在技术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我还是建议小而美,管理半径在500公里左右。当然也有些特例,比如齐家网投资的博若森,2014年做了几千万,今年应该会做4到5个亿,都是效率、服务体验都几乎是最好的。我们投了几千万做了480个施工节点,每一个施工节点可视化管理,现在已经落地,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们对工人的管理做了变化,我们的工人全部是培训过的,并且实行垂直班组制,也就是说我体系上有多少工人我是知道的,我们的工人绝对是职业的,传统装修公司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工人的,这是个很大的区别。我知道我的工人有多少,所以能接多少单子我们自己是有控制的,所有工人持之以恒地培训、考察,玩法不一样,组织形态就发生了改变。第三个,博若森在产品端确实有从齐家输出很多产品,产品性价比方面有优势,当然单纯来看还不够。如何成为一个百亿级的装修公司未来要做成一个百亿级的装修公司,怎么样才能实现呢?作为齐家网,我们特别想聚集一些头部的装修公司来合作。但是齐家网并没有将头部装修公司定义为最大的装修公司,而是定义整个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覆盖的量能做得最好的装修公司。对于我们来说,就是1、2个亿左右产值的装修公司。首先有高品质服务能力,线上线下有比较强大的交付能力,前台用前端系统,后端用管理系统,包括VR设计系统。我们说单纯拼规模没有意义,这个一定是与操作边界有关系的,超出边界,体验就会下降。另外,目前来看,产值五千万到两个亿的转化率最高、利润最好,管理半径支撑服务能力也最好。当然,并不是说这个现状是合理的,我们也希望改变这种状态,希望不断将齐家网的能力输出给这些装修公司,帮助他们做得更大一点,这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而且,我们看到变化的几个关键词,工业化和信息化,这恰恰是一个行业能够让一个小规模公司做大的主要推动力。比如说,我的厨房装修能不能用整体卫浴来解决,我们投资了上市公司海鸥卫浴,现在在做整体卫浴,这个东西完全工业化,在工厂生产好在工地直接组装就可以了。未来互联网化能不能让组织形态改变,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希望,内装工业化一定是装修公司能做大的一个根本驱动力。相应的,产业也会发生新的变化,我还是强调一个观点,过去是卖场最有话语权,这两年品牌越来越集聚,大的品牌商影响力越来越大,在行业的话语权也特别大。我认为未来工业化以后,特别是装修公司品牌化以后,未来装修公司在这个行业话语权是最大的,在这个渠道、价值链里面影响力是最大的。
2017年,由共享单车开启的共享热潮,通过共享充电宝的助推,一下子就走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短短三个月,共享充电宝行业对外宣布的融资总额已经超过了12亿元,入局者众。而近日,又有一家企业宣布入局,7月7日,新三板上市公司掌上维度推出了共享充电宝新品牌“电猿”,并宣布年内计划投放50万部产品。掌上维度于2012年成立,今年2月挂牌新三板,此前的主营业务是通过自有的“掌维犀牛娱乐平台”和第三方渠道为移动内容开发商、发行商和渠道商提供推广渠道。目前,掌上维度旗下的犀牛娱乐平台已经切入了国内2450余家网吧,通过该平台下载过游戏和应用的用户也已经达到了460万。根据掌上维度的新三版挂牌报告,其2015年度和2016年1-8月营业收入分别为1637.66万元和2311.32万元,净利润则为125.20万元和94.97万元,可以说目前已经实现了盈亏平衡。据掌上维度董事长林强介绍,本次推出电猿这个共享充电宝新品牌,也是为了迎合从固定充电到移动充电的新趋势,迎风而上,扩大公司业务范围。据林强介绍,电猿的重点投放目标是厦门、重庆、西安这类二线旅游城市,分战场则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这样主要是考虑到旅游城市对于充电宝的需求更多,能带来更多的可能,而一线城市的开拓则有利于提升外界的感知,加深品牌记忆。产品设计上,电猿采用了迷你机柜的形式,每台设备上嵌入了3个或6个并排的凹槽放置充电宝,采用了45度的斜面设计,造型小巧。电猿产品概念图场景方面,除了已有的网吧和景区渠道,由于电猿的产品设计相对比较小巧,公司也打算将产品深入到交通线,力求打通专车、地铁、公交、旅游大巴等有用户实际需求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为了对股东负责,即使是入局了现今资本最为集中的共享充电宝热门行业,掌上维度也没有任何和对手一起玩补贴大战的打算,林强明确表示了未来电猿不会免费,它们想做的是集中区域的单点突破,目标是在指定城市中100米铺设1台设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区域用户的使用习惯。当然,盈利方面,除了租金,掌上维度也没有放弃自己内容分发的本业,所以用户在充电的过程中仍然也会收到游戏和应用推送,但下载与否全看用户自己。安全方面,林强表示,掌上维度绝不会为了某些利益窃取用户信息,电猿充电宝本身也是无缝隙的产品设计,外部人员根本无法安装任何芯片,用户可以放心使用。
京东近日推出定位于品牌特卖的“京东闪团”业务,将采用限时限量抢购方式,以知名品牌、大力度折扣为突破口。京东副总裁兼团购事业部总经理张守川昨日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表示,这一市场正变成红海。这也在于国内正兴起一场复制唯品会模式运动。当当上线服装尾货特卖频道“尾品汇”,名字与“唯品会”谐音;凡客推出“李宁限时特卖”活动,1号商城推出“名品特卖”,天猫则早已于2011年8月推出“品牌特卖”。京东算是市场迟来者。众多企业杀入也让这一市场逐渐变成蓝海。张守川说,过去只有一两个电商平台对尾货感兴趣,现在都追着厂家对尾货感兴趣,大家都在要库存拼价格,形成一个现象是,一些卖家今天在一个电商平台出售,再过几天换个平台。造成电商企业蜂拥而上进军尾货市场,主要是一两个平台通过这种形式取得好效果。随着大规模群众运用,星星之火烧很快起来,用户哪有尾货就去扫。但市场往往不是特别理性,有时有滞后效应,在不太长时间消费者就会清醒,所谓闪团模式可能没那么热闹。张守川说,众多电商企业涌入市场的效应是,获得的收益明显下降。李宁等品牌拥有者想出货,想回笼资金,原本集中在一个出口,现在八个出口都抢这一团货,使得原来是买方的市场现在变成卖方市场。这也会使得这一模式的生命力没那么强。“当年强势的平台未来可能没有领先优势,可能还在惯性中,但从商业模型来讲失去光彩。”张守川此言也暗指唯品会的优势将降低。差异化将是“京东闪团”的突破口。张守川指出,“京东闪团”的特点是限时限量,并且在产品上做区隔,就是独家产品,希望通过知名品牌和“京东闪团”模式捆绑相互来促进。最好的效果是,“京东闪团”的产品能与其他平台形成一定时间段的区隔,在这个时间段内这是比较知名的品牌,能够不太容易在其他平台上被找到。“我们更多参考海外网站的做法,不是唯品会,这些北美网站的做法是会和一些设计师合作,提前半年跟设计师探讨,什么样的款型在某一个时间点,形成比较好的购买潜力。我们也希望‘京东闪团’未来是应季平台,争取提前十天到十五天将产品推向市场。”“京东闪团”是京东团购业务的补充,即部分品牌和厂商对团购有忌讳,一旦进行团购很难向渠道交代,闪团则是好的形式,宣传新品即将走向市场。据张守川透露,京东做闪团动力之一是增加流量,增加重复购买率。京东在闪团方面的策略是免收服务费获得流量。
顺丰菜鸟签订停战协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双方又达成了什么协议?其实,顺丰和菜鸟的之间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两家大型快递公司在竞争市场的同时,也会给各自的业务带来一定的困扰。此次顺丰菜鸟签订停战协议真的能够让双方“友好合作”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最新消息:7月3日,国家邮政局宣布,菜鸟与丰巢就数据共享合作达成一致意见。根据界面新闻的发布的消息透露,目前菜鸟与丰巢签署协议,对双方争议点做出约束:在一年内恢复正常合作,菜鸟、天猫不再要求丰巢传输非淘系数据;保证天猫物流信息正常;顺丰继续为菜鸟供应链提供服务。实际上,这次达成一致的是菜鸟和丰巢,并非菜鸟和顺丰,所以顺丰菜鸟和解一说还有待讨论。而天猫与顺丰物流信息接口的断开,已是整个顺丰集团与菜鸟网络之间的问题,这意味着此次和解只解决了公众关注的数据共享问题,并不是最终结局。从上文所述可以看出,虽然顺丰菜鸟停战协议“达成”,然而暗战还会继续。首先,我们可以知道今年四月,菜鸟入股了快递市场最大的玩家,即丰巢最大的竞争对手——速递易。不仅如此,菜鸟还入股了格格、日日顺等自提柜品牌。由此可见,菜鸟将继续为这些快递柜品牌带来流量和支持,与丰巢的竞争将会加剧。不仅如此,菜鸟(天猫)通过“菜鸟裹裹”连接快递公司和快递柜。根据菜鸟裹裹中的介绍,目前“自提柜寄件”已支持速递易、格格货栈,日日顺乐家、云柜也即将上线。其次,菜鸟或将通过快递公司引流快件放入其他快递柜。上次数据风波之后,快递公司圆通、天天站队菜鸟。据了解,圆通曾在内部发布公告禁止加盟网点将快件放入丰巢,根据界面新闻记者的收件体验,此后一段时间内圆通快递不能放入丰巢,现已恢复。这里,我们可以回顾下顺丰和菜鸟之间的斗争:5月31日晚上6时,菜鸟接到顺丰发出的数据接口暂停告知;6月1日凌晨,顺丰关闭了自提柜的数据信息回传;6月1日14:32分,菜鸟网络官方微博发布顺丰暂停其物流数据接口的声明;6月1日中午,顺丰进一步关闭整个淘宝平台物流信息的回传,菜鸟建议商家暂时改用其他快递公司发货;6月1日18点,顺丰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称:菜鸟5月份基于自身商业利益出发,要求丰巢提供与其无关的客户隐私数据,丰巢本着“客户第一”的原则拒绝了这一要求。菜鸟单方面于6月1日0点切断丰巢信息接口,此外,阿里系平台已将顺丰从物流选项中剔除,菜鸟同时封条第三方平台接口。顺丰表示,目前客户依然可以从顺丰官方渠道(微信、App、官方网站等)及第三方信息查询平台查询物流信息。19点左右,腾讯云在其官方微博上表示腾讯云赞同“开放的云计算”理念,全力保障数据安全,更保障客户业务安全。腾讯云助力顺丰布局云端,无论多么重视顺丰的数据与业务安全都不为过。23点左右,国家邮政局则对此回应称受菜鸟网络与顺丰速运关闭互通数据接口影响,导致少量快件信息查询不畅,对此,国家邮政局与当事双方高层进行沟通,强调要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决不能因企业间的纠纷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和负面效应。6月2日早间,顺丰控股披露澄清公告,顺丰一向致力于向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物流服务和客户体验。事件发生后,公司已通过媒体向公众及用户解释事件因由。公司预计此事不会影响去年重组时对2017年和2018年净利润做出的业绩承诺。6月2日下午,圆通发布内网公告及微博,站队菜鸟。短短3天,双方交锋接近10次。我们知道,随着互联网购物的兴起,快递也成了一个热门行业,各大快递公司之间或达成合作,或战争、纠纷不断。从文章的消息我们可以看到,此次并非顺丰菜鸟签订停战协议,而是菜鸟和丰巢签订的。为了争夺市场,双方的交锋还将持续。
发展线下业务已经成为生鲜电商积极探索的新方向,虽说线下市场是一块“硬骨头”,但众多电商平台却越挫越勇。对标盒马再战线下线下店成为不少电商平台的执念,从线下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也已经成为电商平台的普遍做法。而这一点也在生鲜电商的领域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而在马云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之后,这种现象就更加明显了。背靠阿里的盒马鲜生率先入局,开设线下门店。据记者了解,盒马鲜生于16年1月开设一家占地逾4000平米的首家支付宝会员店,以食品、生鲜为主推,其中部分为自营品牌,采用线上线下全渠道经营,提供店内购买和线上下单5公里内30分钟送达服务。目前盒马鲜生已在北京、宁波、上海三地开设9家门店。除此之外,今年年初,永辉也在大本营福州推出第五种消费品业态“超级物种”,并提出2017年开店50家的目标。据媒体报道,二代超级物种计划于4月中下旬面世。在盒马鲜生、永辉超级物种等“生鲜O2O体验店”搅动行业格局的环境下,生鲜电商“本来生活”也心动念起表示将会把业态延伸到线下,开设一家与盒马鲜生模式类似的线下旗舰店。这不是本来生活第一次探索线下了,只不过彼时“新零售”的概念尚未提出,便一直向着B2C、O2O等发展模式努力。在2015年本来生活推出“本来集市”和“本来果坊”,分别为社区便利店和小型水果店供货,还与便利店合作,成立主打1小时配送生鲜食品及其他生活用品的“本来便利”,不过10个月后,它就停止服务,整合进“本来生活”的B2C业务中。也算间接宣告了本来生活首次试水线下失败。这一次的失败并未让本来生活放弃打通线上线下的决心。在2016年本来生活董事长喻华峰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曾公开表示,“未来要做深做宽食品领域,定位是中高端。今年年底将上线一个新的生鲜模式,预计今年将开线下店。”忧虑满满意外频发本来生活和盒马鲜生走在同一条道路上,看到的风景却大不相同。盒马鲜生从2016年建立第一个O2O生鲜超市到现在,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筹建了8个门店。今年4月盒马鲜生又正式接入淘宝。虽说不见得盒马鲜生一路上都是一番风顺、也曾因为物业纠纷推迟开店,但是背靠阿里这颗大树就足以让盒马鲜生从无形中获取众多优势。而反观本来生活第一家线下店开业就如此坎坷。而且,早在该项目首次对大众透露时,就有业界人士分析利弊后,表示对其的担忧。首先,自建实体店需要雄厚的资本,还要考验本来生活的选址能力和运营能力,这些都需要本来生活有足够的储备,以及保证有可以支持本来生活在自建门店后仍旧可以长远发展的团队。首先就资本而言,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去年5月,本来生活完成了C轮、C+轮融资共1.17亿美元融资。但是,从去年5月至今,本来生活再无对外公开的融资声明。其次选址能力,本来生活非常谨慎,作了大量的调查,因此选址能力值得肯定,但是问题也接踵而至。地段佳价格自然也不便宜,本来生活选择在成都天府新区开设门店,该区域吸引着大批高收入、高格调的年轻人,地段十佳。但是根据成都的租金数据以及店面面积计算,本来生活所需的2000平店面售价在6000万以上,按租计算每月也需要30万以上,在加上水电人力等成本,投入极高。那么问题来了,本来生活融资速度可以说是较慢的,因此,资金储备是否充足实在值得推敲。最后,运营能力,即团队要保证本来生活在自建门店后也可以实现长远发展。本来生活曾推出“本来便利”,旨在依托线下原有的便利店等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但以失败告终。虽说或能从中获取一些经验,但这些经验能否让该团队变得足够强大,仍有待考究。果不其然,还未开始,本来生活这边就频发推迟开业事故。首先不知什么缘由,自2016年本来生活董事长宣布计划在2016年开设线下店的计划比原定时间晚了半年,直至2017年4月才首次对外公布计划,称本来生活的首家线下旗舰店将于今年6月初将在成都天府新区铁像寺水街开业。此后又将这一时间点延迟到6月30日。这就意味着本来生活的第一家线下旗舰店已经连续两次推迟开业时间。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已经推迟两次的本来生活应更加小心才是,未曾想第三次推迟开业的消息再次传出。本来计划于6月30日开业的线下店,再度被推迟至7月7日。本来生活相关工作人员在称,拖延开店进度多是因为运设备的卡车晚到、员工培训拖堂、电路需要重新铺设等原因,众多原因累积在一起最终导致门店开业的时间不断被拖延。值得一提的是,该工作人员声称,7月7日才是本来生活第一次对外正式确定的开业日期,此前开业时间只是内部拟定的工作节点。但综上所述,本来生活选在在其他平台已经稍有建树之时进入,已经落后于人,再加上自身的诸多问题,想要突围成功实属不易。本来生活的线下之路仍面临着许多挑战。行业追捧生鲜难存生鲜电商试水线下不仅仅是本来生活一家对其趋之若鹜,毫不夸张的说这已成为整个行业的大趋势。为何生鲜行业如此着急破局线下呢?时间回溯至一两年前,生鲜电商们也同此前的O2O、团购、P2P等行业一样,开始陷入着痛苦的死亡潮。风口正热的时候,生鲜电商这一领域便吸引了大量的资本进入,但是,在一番激烈地厮杀后让很多企业销声匿迹。生鲜电商领域“噩耗”屡屡传出,这不得不让整个行业未知警醒。据相关数据表明,随着生鲜电商行业"烧钱"热的不断进行,行业的规模已经由2010年的4.2亿元急速攀升至2016年的913.9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80%,2017年整体市场规模可达1500亿元。然而,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盈利,另有7%巨亏、88%亏损、4%持平。因此,对于生鲜电商们来讲,拓展线下市场就算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也要倾尽全力的啃下。因为啃下这块“硬骨头”带来的就是拥有无限可能的生机。一方面,生鲜电商拓展线下可以更为有效的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获得电商平台难以触及的消费群体。这是因为集合零售和餐饮的实体门店更容易为消费者提供场景化消费体验,不断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从而促进销售。而且,线下的实体门店更容易拉近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感官的触觉会为消费者带来亲近感,有效提升购物体验,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另外一方面。生鲜电商通过搭建门店,可以缩短冷链物流的时间从而降低成本,门店是消费场所也是商家的库存,一定程度上满足消费者对生鲜配送速度的要求,同时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是零售的发展趋势。自建门店虽然要面临较重的经营压力,但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企业的估值,获取更多的资本认可。
在电商特卖模式迅速蹿红后,当当、凡客、天猫等纷纷入局,作为特卖模式的NO1,唯品会并没有受到明显冲击,股价更是扶摇直上。在这个烫手的领域,京东似乎姗姗来迟。消息称,京东会在1月初上线闪购平台“红”,杀进品牌特卖,这对于唯品会来说,能在多大程度上带来影响?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从特卖模式的持久性和长期发展来看,即使唯品会上市后表现坚挺,但也一直在低调地进行模式上的“改良”,并补齐物流、技术上的短板。面对京东的来势汹汹,唯品会的“防火墙”在哪里?又在哪些指标上需要“补课”?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特卖不仅仅是“销售”几年前,乐淘网的毕胜曾经下了一个结论,长期看,垂直电商模式是一个伪命题,结果必然是死路一条,当时这个死刑的判定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如今回过头来看,鞋服、运动、3C、家电、母婴等垂直电商领域哀鸿遍野,综合性的京东、天猫、苏宁易购等大平台将垂直电商挤出了舞台。所以说,垂直于某一品类的电商模式,以同样的竞争力抗衡大平台,越跑到最后越难维系。为什么提垂直电商呢?唯品会虽说走的是特卖模式,算是差异化的一条路,但在品类上也主要定位在服装服饰、鞋类等上面,也会面临同样的瓶颈。那么,唯品会的特卖“基因”里必然有高壁垒的因子,就是多年来积累下来的专业买手团队和商品、品牌的精选策略,这是当当、天猫等短期内难以建立起来的,也是面对网购的区隔所在。当然,也有人说,唯品会与全球5800个品牌有合作关系,与900个品牌有独家合作关系,这也是“门槛”。事实上,这一点并不足以站住脚。供应商关系都是逐利的,是利益捆绑的结果,一旦大平台建立更完善的生态和诱惑力,投诚或脚踏几只船是必然的。那么,来看一下,京东高调打造的“闪购”在这方面如何出牌?显然,如果仅仅是像凡客、当当、天猫那样当“清仓甩货”的角色,可能也很难撼动。京东并没走这条路。目前京东的闪购平台还未上线,但可以推测,今年的11月份,京东开放平台上线了“青春”页面,以“青春,是每个人的事”为主张,传递出来的信号是什么?京东开始有调性了,为平台的气质注入了高端、时尚的味道,这大大超出了京东其他品类上模式的框框,在探索优质的购物体验和精神、情感上与消费者的共鸣。相信,在马上上线的闪购平台上,由于覆盖服装服饰、奢侈品品类,一旦这种打法,就与唯品会的商品精选撞正怀了。仓储、物流和O2O的较量唯品会流血上市却迎来了股价10倍增长的奇迹,营收和利润也持续飙升,但究竟能走多远呢?资本市场向来是绞肉机,也是双刃剑,向投资者妥协,就必须要做大规模和利润,换取好的成绩单。唯品会也不会例外,如果仅仅是走“正统”的特卖模式,瓶颈早就存在了,所以看到唯品会的商品品类在不断扩充,最初的奢侈品证明是个小池塘,中高端品牌的特卖,是将唯品会推倒资本市场的后盾。想必,规模扩张和成长的烦恼,是唯品会一直所忧虑的。但从最近的动作来看,这是唯一的路径。天价购买Vip的域名,更换LOGO和口号,到一掷千金独家赞助乐视网的《我是歌手》热播节目,也能看得出,唯品会的特卖模式,面对京东、天猫、当当等的围剿,并不安全,打的仅仅是一个“时间差”,如果只走特卖,很容易碰到规模成长的天花板,但探索差异化的竞争模式,又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最大的短板在仓储、物流、配送环节上,与京东等的体量比,唯品会只能算是个“轻量级”的选手,特别是当扩充规模时,仓储、物流上就容易掉链子,直接影响购物体验。而且特卖模式的受众大多在二、三线城市,物流基础设施比一线城市弱很多,所以也看到唯品会开始投资16亿元全国建物流中心,消除配送的最后一公里。相比,京东发力“闪购”的话,物流、配送的优势就明显很多。京东自建的物流体系由7大物流中心、近1,400个配送站、300个自提点组成,覆盖全国1,300个行政区县。这是唯品会短期内追赶不上的,也没有这个资金实力。从了解到的内部消息看,京东2014年的“渠道下沉和O2O”的策略,更会把物流配送的优势凸显出来,特卖模式在城镇化、网购普及的大潮中,会是下沉后的一个重点通路,唯品会必然在三四级、县级等市场遭遇拦截。
京东商城CEO刘强东近日发表题为《重新定义电商》文章,从电商大格局已定但移动带来变数、用户体验正取代价格成为消费者购物最重视因素、涵盖线上线下的全渠道零售雏形开始显现等三个方面,对电商行业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以下是小编根据刘强东原文整理的主要内容:一、电商平台格局已定,移动催生变数(1)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商市场。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中国第一电商大国的地位应不会动摇。网购市场规模爆炸式的成长,得益于整个行业的不断创新,极大地释放了在线购买力。(2)2013年,早期的电商超高速增长阶段将落下帷幕,竞争格局亦在悄然发生变化,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在中国B2C市场,前五名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75%;对于后来者而言,经营环境更加困难,甚至面临边缘化、彻底出局的危险。因为随着销售规模和订单量的增加,领先者单均营销费用、物流费用等都在不断下降,系统、产品、价格以及服务方面的优势则进一步得到优化,规模经济效益逐步显现出来。刘强东认为,在现有的格局下,打造一个全新电商平台的时间窗口,基本上已经关闭。(3)除了市场份额之外,竞争正逐步深入到整个供应链乃至生态。多数电商仅覆盖了供应链体系中的某几个环节。如何与品牌商、制造商、经销商之间协作,提高整体供应链的效率,将决定着企业持久的价格竞争力。因此,2013年,各主要电商都在平台建设上发力。(4)未来行业变数最大可能来自移动互联网。移动网购正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势头。2013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微博)网购市场同比增长超过200%,在总体网购交易额中占到了8.6%,同比提高了4.2个百分点。以京东为例,目前来自移动端的订单量已经占到整体订单量的一成,而且正以远高于整体的速度快速成长。不过,刘强东表示,虽然对于电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但仅仅移动端本身并不足以单独构成一个新兴互联网入口。如果没有后台强有力的支持,移动互联网就很难将流量转化为真正的商业价值。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在才刚刚开始,还远未到分出胜负的时候,各方参与者都还有机会在竞争中胜出。二、电商平台由“轻”至“重”,产品和服务取代价格成为消费者最重视因素(1)电商的兴起和发展除了技术进步影响,更为根本的动力在于,整个行业始终致力于改变和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电商企业的起与落,都与用户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刘强东称,低价不是电商消费体验的全部。实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只有不到一半(48%)的网民,是因为价格低才选择在线购物的;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下降。相比而言,产品和服务,越来越成为消费者重视的因素。(2)随着电商竞争从单纯的规模、低价时代,逐步进入用户综合体验时代,无论模式如何,从“轻平台”到“重平台”的转变,正在成为大势所趋。京东自2007年开始自建物流,到今天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近1300多个区县的自有送货体系。以仓储物流为例,主要会从速度、友好度和灵活度三个方面影响客户体验。在仓储物流方面进行投入,不仅保证了货物送达的时间效率,而且可以很大程度减少物流损、提供上门取货等多种特色服务、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在全流程上获得客户综合体验的提高。自有仓储物流体系,确保了与交易流程的上下游紧密衔接,有效地提高了执行效率,降低成本。此外,“重平台”还是积累大数据的必要条件,而大数据则是整个电商平台发挥更大效应的基础。线下的物流数据、地址数据以及用户特征数据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没有自建物流就无从获得这些数据。京东还将逐步把仓储、配送服务开放给电商平台的众多商家。刘强东表示,有人认为电商是一种“轻平台”,重营销、技术、社交、支付等环节;而对仓储物流这种需要长时间、大资金投入的“重资产”环节,一般以外包的形式处理。但2013年开始,一些主要电商都开始加大在仓储物流方面的投入。路径不尽相同,有些是把传统的仓储物流布局加以改造,有些则采取把仓储、配送资源整合到自己数据平台上的“众包”模式。三、涵盖线上线下的全渠道零售雏形显现(1)随着消费群体上网的普及和网购习惯的形成,传统零售也必将越来越多地尝试“触网”;同时,电商也在尝试向线下渗透,从而给用户更到位的服务。全渠道零售的雏形已经开始显现。虽然在全社会零售总额中,网购所占的份额仍不足两位数;但电商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零售的价格体系、服务方式、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预计未来五年之内,电商零售将占到整个社会零售的五分之一。这场正在到来的商业革命,归根到底是由日益崛起的“全渠道消费者”所驱动的。传统零售与电商向全渠道零售转型的过程,是各自呼应全渠道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也是两者各自弥补劣势的过程,最终将达到相互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零售,在2014年将会出现一些尝试性的形态,但全面铺开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摸索。(2)在面向未来的全渠道零售时代,移动互联网的作用,很可能将是关键性的。随着包括手机、平板在内的移动终端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购市场向移动端渗透的趋势越来越变得不可阻挡。来自移动端的购物需求占据主导地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在购物的时候,消费者会使用移动设备去查询相关的信息,比如说商店的具体位置、商品信息、价格对比、优惠和促销活动等。而在移动互联网庞大且精准的数据支持下,通过人群定向、网站定向、关键词定向、行为定向等方式,就能准确寻找到目标客户。在避免为消费者带来诸多不必要的广告困扰同时,也让商业整体的运营效率得到提高。通过移动互联网,可以实现线上线下信息的实时沟通,消费者也可以自由地实现购买行为在线上线下的转换。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数据挖掘+云计算平台,将极大地扩展我们对用户体验的认知。谁能创造性地应用移动的威力,谁就有可能掌握赢得下一场革命的“密码”。此外,刘强东还提到,对于京东以及其他主要电商企业来说,互联网金融亦是未来的热点之所在。过去两年来,京东通过整合银行资源,启动了供应链融资服务,已经向合作伙伴累计提供了数十亿元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