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王晓峰>文章列表
王晓峰
今天,全球智能共享单车行业首创者摩拜单车宣布完成一笔超过6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创下共享单车行业单笔融资最高纪录。本轮融资由腾讯领投,新引入的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包括工银国际、交银国际、FarallonCapital等重磅投资人;TPG、红杉中国、高瓴资本等多家现有股东继续增持跟投。2016年4月摩拜单车在上海投入运营,此后迅速扩展至北京、广州、深圳、成都、天津、新加坡等城市。近日登陆英国曼彻斯特和索尔福德两市后,其在全球布局城市突破100座,运营车辆超过500万辆,日订单量最高超过2500万,注册用户超过1亿,是全球最大的智能共享单车平台和互联网出行平台。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EO王晓峰称,新一轮融资将助力摩拜单车国际化进程,计划年底服务全球200座城市;此外摩拜还将携手全球领先物联网合作伙伴,推动移动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实景应用;另外还将在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领域加速战略布局和技术创新。摩拜每一辆单车均独家配备“北斗+GPS+格洛纳斯”多模卫星定位芯片和物联网芯片,在行业独家打造了全球无缝连接的移动物联网系统,首次实现NB-IoT物联网技术的实景应用。腾讯继C轮投资、D轮领投摩拜单车后,再一次领投摩拜。此外双方还在多个层面上展开合作,包括摩拜单车首批入驻微信“小程序”、入驻微信钱包“九宫格”等。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腾讯将继续开放包括微信在内的核心资源,为摩拜单车持续提供成长动能,助力摩拜单车的创新和业务扩张。分析人士认为,摩拜单车此轮融资将加速行业优势资源向头部企业靠拢。
一起惠2017-06-16 09:30:52319 次
10月20日消息,昨日,摩拜单车发布新款单车——摩拜lite轻骑(下文简称轻骑),新车特点是低成本、低定价和车篮设计。值得注意的是,轻骑与ofo的造车成本已经相近。有分析认为,双方从各自起点出发,逐渐调整策略至对方熟悉的领域,说明正面竞争已然展开。据悉,摩拜此次发布的新款单车轻骑使用了特殊材质的注塑一体胎,不仅配备KMC链条,还加装了车篮设计。摩拜方面称,轻骑的成本将低至几百元,定价每半小时5角钱,将很快在北京和上海运营。此前,摩拜单车曾在车身重量、车座、GPS定位等方面引起部分用户抱怨。在百度搜索关键词摩拜后,第一个是摩拜单车官网,紧随其后的,是界面的一篇关于摩拜单车体验文章,文中列举了踩踏吃力、没有车筐、价格成本等问题,该文已经有四十多万阅读量。从摩拜单车上海的微信公众号看到,对于此次轻骑版本的发布,公众号文中解释称,“其实,mobikelite就是听到了你们的呼声后进行的升级。”业内人士分析,从造价成本3000元左右的摩拜单车,到现在推出轻骑,这或许不仅是摩拜对用户体验的响应。客观来说,新产品也会因低成本的策略对竞品ofo形成一定压力。摩拜单车号称单车造价成本3000元左右,ofo的单车造价成本为300元左右。金沙江创投基金合伙人朱啸虎曾表示,在中国互联网活下来的最重要一点,就是成本低。“摩拜布一辆车,ofo可以布10辆。”并因抛出“共享单车市场90天结束战斗”这一言论引起熊猫资本反驳。除了成本相近,双方还在市场投放区域也已发生交集。最初,ofo的运营始于校园市场,当时的摩拜主要运营范围则是社会市场。公开信息显示,ofo在获得滴滴出行投资不久后即宣布,将进入“ofo3.0”时代,迈出其一直专注的校园市场,向非师生用户开放,并很快将海淀苏州街作为第一站。目前,摩拜已经进驻的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深圳,不久还将进入广州。而ofo也在不久前在北京和上海等几个地方的城市区域展开单车投放。可见,无论是价格、成本还是投放市场区域,摩拜和ofo的发展均已出现多处重合,一些竞争越来越指向对方。推出轻骑当天,摩拜单车CEO王晓峰表示,我们在持续优化制造成本,努力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单车,供更多人使用。由于利用了既有的自行车行业供应链,所以使得我们的自行车单位成本可以更低,可以生产出更多车辆,满足人们的短途骑行需求。对于如何看待摩拜推出轻骑版本一事,向ofo公司进行了解,目前,对方尚未作出回应。而在微信、微博平台,已经有网友表达了对摩拜轻骑的好感。一位知乎上的作者闫浩在专栏文章中表示,这场共享单车之战的两大阵营——摩拜、ofo就如同IOS、安卓一样,在竞争中融合创新,ofo的新车变得不易被盗,摩拜的新车也变得更加易于量产。而融合最大的受益者,是每一个使用共享单车的用户。有声音认为,未来摩拜和ofo或将重走以滴滴为代表的共享专车合并之路。在钛媒体的《2017年ofo和摩拜合并了!》一文中,就假想二者在2017年已经合并,并分析称,“融资大战两家合并的唯一原因就是单车数量和大家的使用频次出现了饱和,这时候再生产下去就是浪费了,需要谈合并了。”据私下了解到,一位从事投资的业内人士曾表示,未来摩拜和ofo有很大可能会合并成一家。与一些人认为的“摩拜走重模式,而ofo走平台路线”观点不同的是,该人士称,其实在他看来,摩拜和ofo没有太大不同,他们两个就是一回事。不管未来如何,现在的战争已经开始。此前,ofo公司CEO戴威曾表示,ofo的策略是数量取胜。现在的变化是,在摩拜推出轻骑版本后,双方将在市场投放上展开竞速。我们看到,无论出于竞争还是友好,在微博平台上,摩拜和ofo已经互相关注了对方。
一起惠2016-10-21 09:09:071992 次
用手机叫直升机,你会尝试吗?打车软件鼻祖Uber在美国已经实现了这一功能,现在,它要把这项服务引入中国。近日,Uber将在中国推出#UberCHOPPER一键叫直升机服务的消息被传出,4月25日,只要你打开APP,一键点击“直升机”特别按钮,就有机会乘着超级酷炫的直升机俯瞰上海,体验空中翱翔的兴奋。过去两年里,在中国的打车软件市场,Uber的竞争对手滴滴和快的,已经拿下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更多拼车、专车相关的打车软件,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作为打车软件鼻祖的Uber能否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依然面临不少成长的烦恼。交通工具还是旅游产品?根据Uber的计划,4月25日的一键叫直升机服务,会由豪车与直升机联合完成。首先,一辆全新梅赛德斯-奔驰CLS运动轿车会来到你家门口,穿着西装革履的专业司机将你送到高东直升机场。然后,你可以乘坐价值6000万的EC135直升机冲上云霄,飞跃上海著名景点和地标性建筑,全程约40公里,飞行时间约30分钟。直升机飞行行程结束之后,豪华运动轿车将会把你送到魔都内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全程2999元。在此之前,Uber已经在美国、澳大利亚墨尔本、葡萄牙里斯本、印度新德里等地开放了叫直升机的服务。不过,在中国的直升机服务与美国的还是有挺大的区别,那就是前者实际上属于旅游产品,后者则是真正的出行工具。记者从为Uber提供直升机服务的供应商启德通航处了解到,25日为Uber提供的直升机线路,其实是公司四月初就在上海开始销售的一款旅游产品,25日的直升机服务,相当于这一旅游产品由Uber买单,再以更优惠的价格提供给使用Uberapp的消费者体验。“25日的直升机服务只进行一天,接下来双方会根据市场需求看是否要持续,或者增加更多线路,”启德通航董事长金海波告诉记者,不过,由于中国的低空尚未开放,任何飞行都需要时间来审批,用直升机作为及时响应的交通工具还不现实,即使是这款旅游产品,也是公司事先获得了审批,每次飞行依然需要提前一天报备。冲出打车软件红海如此看来,Uber在中国提供的直升机服务,更像是一场吸引眼球的营销活动,不过,Uber上海总经理王晓峰,并不在意如何定义直升机服务的性质,“Uber一直想不断地为消费者带来惊喜,如果体验很棒,那自然就会口碑相传。”在中国这个潜力巨大又竞争激烈的市场,如何让品牌在用户中流行起来并制造持续的关注度的确很重要。根据易观国际最新发布的《中国打车APP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4年第四季度》,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打车APP累计账户规模达1.72亿,其中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合计99.8%。除此之外,易到、神州、滴答等更多专车、拼车软件也在通过不断融资,抢夺着市场份额。滴滴和快的之所以能够更快吸引到客户,与其不停的发放优惠券不无关系,Uber同样使用了补贴策略,不过补贴方向重点放在了司机端。公司还与整车品牌合作厂商DS合作,为Uber平台上的租车公司合作伙伴和人民优步拼车车主提供“零首付,零利率,零月供,零压力”的购车金融解决方案。多位同时开通滴滴、快的、Uber账号的司机告诉记者,从补贴政策来看,Uber的补贴力度的确更大,尤其是在滴滴和快的宣布合并减少对司机端的补贴后,人民优步依然在执行早高峰最高3.5倍的补贴力度,不过,与滴滴的叫车频率相比,消费Uber的客户还是相对少了些,而且司机接单时完全看不到乘客要去的目的地。对此,王晓峰告诉记者,除了补贴,Uber希望的是通过提高用户体验来培养忠实的客户,这也是司机的软件上不显示目的地的原因,而与某些打车软件另外的不同是,Uber的派单机制是距离叫车人最近的司机优先抢单,而不是距离远但手机网络更快的抢到。安全隐患和刷单烦恼对Uber来说,能够在中国拥有更多的车辆提供服务,比获得更多的乘客来得更加迫切。目前,公司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获得车辆和司机:相对高端的专车是与具有营运资质的租赁公司合作,拼车概念的“人民优步”则是吸引私家车加盟,费用比出租车还便宜,补贴标准却比豪华专车还要高。但也正是“人民优步”的诞生,让Uber在国内也面临着和国外一样的乘客安全的困扰,如何保证这些司机是绝对安全的?对此,王晓峰指出,对于每一位加盟“人民优步”的司机,Uber都会委托专业的公司进行背景调查,同时乘客在乘车时也会获得相应的保险。不过,经常乘坐Uber的李小姐,还是遭遇过司机因为被查到酒驾而被迫中止行程的情况,更让她不解的是,Uber官网上没有客服电话,有问题只能通过微博或邮件沟通。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最新信息,目前在乘客端,Uber的确没有设置电话客服,对司机端的客服则是采用了外包团队,因为在中国,全职的Uber员工还只有几十人,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团队,且没有总部概念。比如在上海的全职员工就只有9人,北京的全职员工也是个位数。王晓峰也坦陈,未来最大的阻力和风险,就是怎样才能尽快找到更好的员工。而在中国,Uber面临的另一个烦恼,是如何更有效地制止“聪明”的司机们通过刷单制造出的“虚假繁荣”和“补贴浪费”。做了多年出租车司机的老张,就通过刷单赚到了不少钱。比如有天他接了一单Uber从市中心到郊区后,通常会打开乘客更多的滴滴专车抢一个回市区的新单,同时再让司机微信群里的任何一个小伙伴“打一针”Uber(由于Uber打车屏幕上定位目的地的是针头图案,司机们将其称做打针),就可以同时获得来自Uber的车费和补贴,这样真真假假的跑单刷单,一天赚个1000块并不难。这样的刷单行为,Uber并非不知道,上一周还因此封停了几百个账号,不过,依然有大量的刷单大军,活跃在各个司机微信群中,当然,他们能够刷的不只是Uber,还有滴滴和快的。
一起惠2015-04-21 09:21:17713 次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