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电话>文章列表
电话
团购网站的2014年在“万众团的关闭”中开局。“万众团由于业务关系已无法正常为大家提供服务,将从即日起暂停服务。”1月9日,万众团在其官网上贴出的声明称,部分欠款将尽全力在三年之内全部还清。这一事件在团购领域激起轩然大波,关于“2014年照样是团购死穴之年”的论调日渐喧嚣。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全国团购网站诞生总数高达6218家,累计关闭4670家,死亡率达75%,尚在运营中的团购网站共1548家。而在团800最新一轮团购网站存活数量普查数据中,截止到2014年1月,全国团购网站的存活数量仅为213家。据此推算,目前团购网站的死亡率已飙升到86%。万众团倒闭引发行业震荡目前,万众团的官网已无法正常登录使用,打开界面仅出现一则“万众团网站声明”:业务关系已无法正常为大家提供服务,从9日起暂停服务,消费者售后问题请拨打客服电话400-088-8491。“部分欠款我们将尽全力在三年之内全部还清”。灼人的是,南都记者拨打万众团的客服电话,却被告知“拨打的电话已欠费停机。而据北京当地媒体报道,讨要欠款的商户赶到万众团北京营业总部时,却发现大门紧闭,人去楼空。据悉,北京工商部门已介入调查,“从公司的注册信息上看,万众团已经违反两条规定:一是实际经营地点和注册住所不相符,属异地经营;二是其注册的许可经营项目不包括电子商务,属超范围经营。”北京工商管理局朝阳分局监督人员这样说。而截至截稿时间,万众团的危机释疑说明迟而未见,该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也是身影未现。种种迹象表明,万众团的倒闭似乎已是无法逆转。而这只是团购寒冬的冰山一角。团购行业的洗牌事件频出,现在的死亡速度更是“触目惊心”。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截至2013年6月30日,全国团购网站诞生总数高达6218家,累计关闭4670家,死亡率达75%。彼时,尚在运营中的团购网站共1548家。“截止到2014年1月,全国团购网站的存活数量仅为213家。”团800这样说。相比半年前存活的1548家网站,团购领域的死亡率已飙升到86%。若与2010年团购市场风生水起时,全国团购网站数量高达6000多家相比,现在的局势发展已经被创新工场总裁李开复言中——“99%的团购网站都要死!”加剧新一轮洗牌倘若倒过来看中国团购网站的大洗牌,则是行业“蛋糕”逐渐变大了,争食者逐渐变少了,有实力的团购网盈利的预期缩短了。据《2013年中国团购市场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团购成交额达到358.8亿元,同比净增144.9亿元,增幅达67.7%;购买人次也达到6亿人次,同比净增1.5亿人次,增幅达32.5%;而且,2013年团购平均客单价已从2012年的46.9元提升至59.4元。大站们的马太效应更加明显。据以上报告统计,2013年排名前五的团购网站成交额达到338.1亿元,占总体的95.7%,其中排名前两位的美团和点评更是占到全年整体的66.3%,形成第一阵营。糯米、窝窝、拉手在月度成交额3亿-4亿元的区间厮杀,形成第二阵营。中国团购网站正进行着一种前景日趋明朗的自我进化。拉手网副总裁司新颖对南都记者坦言,2013年以来,大型团购网站已经打响“圈地赌人”二战,第一、二阵营的大站都在准备“二次扩张”。而这新一轮的地盘争夺更侧重于市场的细分和精耕。“北京是谁的天下?糯米的;上海核心城区是大众点评的天下,上海城郊却是拉手的地盘,广东也是拉手的天下。东北地区谁在称王?大家都差不多。”不过,团购网站的在电影票、酒店等细分领域的拓展,已经蚕食到豆瓣、时光网等老牌电影网站,以及携程、艺龙等OTA网站的市场份额。目前,携程已经站出来反击,力拓团购市场。而阿里、腾讯、百度也相继进入团购行业,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厮杀。战争远未结束,团购行业在集中化加剧的同时也逐渐出现新的发展格局。[数据]部分“发展较好”的大型团购已不见踪影2013年排名前五的团购网站成交额达到338.1亿元,占总体的95.7%。其中,美团和大众点评团月度成交额均在10亿元以上,形成第一阵营;糯米、窝窝、拉手在月度成交额3亿至4亿元的区间厮杀,因腾讯以及在移动端微信的加持,高朋在未来的发展也值得期待。专家分析,背靠巨头的团购网站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中小型团购平台的生存空间将会受到进一步挤压。截止到2014年1月,全国团购网站的数量仅为213家,较去年9月份减少281家,在中小型团购网站数量不断减少的同时,一些之前发展较好的大型团购平台24券和千品也已不见踪影。[业界视点]团购第一梯队开始“微盈利”美团网CEO王兴近日透露,美团网2013年成交额预计达到160亿元,将首次实现全年盈利。2013年11月,美团网开始实现单月盈利,当年四季度均实现季度盈利。此外,该公司其他时间都实现了月度盈利,2013年实现了全年微盈利。数据显示,2013年团购行业全年整体规模保守估计在350亿元以上,同比前年增长65%。把时间推到2012年,在前景和钱景都不明朗的情况下,团购网站数量比上年同期锐减,相当于平均每天有5.9个团购网站消失或转型。经过长达近2年的冬眠期,终于有一家公司在2013年结束前,宣布全年盈利。
一起惠2014-01-15 10:31:40814 次
【一起惠讯】1月9日消息,一起惠获悉,近日华尔街日报曝光了一则亚马逊公司的招聘流程信息,报道中指出亚马逊的用人之道是尽可能的精简,只要能够处理完订单,员工数量越少越好。但是如果要招聘重要岗位员工的时候,这个电商零售巨头就不会草率行事了,它拥有一个叫做barraisers的招聘团队,要想成为亚马逊的员工必须要得到他们的认可。由于亚马逊将要提供同日送达服务,以及生产自己的kindle平板电脑、手机和机顶盒,目前亚马逊还将要扩大自己的招聘力度。截止到9月30号之前的一年亚马逊大概增加了30000名员工,差不多和ebay现在的员工数一样多。亚马逊全球业务的副总DaveClark透露,一般亚马逊要招聘30000人的话需要进行75000场面试,Barraiser能够是保证亚马逊能招聘到优秀人才的保证。Barraisers是一群在各个岗位都是精英的评估人,对应聘者录用与否拥有表决权。即使应聘者应聘的岗位不是他们所擅长的领域,也不影响他们对应聘者的表决权。他们在亚马逊在招聘环节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也在其他部门做全职工作,可能是财务、营销或者开发等工作岗位上的员工。这个由Barraiser面试应聘者的战略是公司创建初期就开始实施的,后经亚马逊CEO贝索斯改进并一直实施到现在。亚马逊相信这个策略能将不适合公司文化的人筛选出来,然后帮助亚马逊在这个电商竞争的时代保持先进性。根据一名亚马逊前员工说,目前亚马逊内部共有几百个Barraisers,但是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亚马逊的证实。他还透露说,其实有很多员工并不想做Barraiser,尽管报道称这项工作能导致更快的升职。不想做这项工作是因为这一项志愿工作,没有额外的报酬而且会很浪费时间。Barraiser每周大约要面试10个人,每个人大约需要2-3个小时,包括笔试和面试等。这些BarRaiser在做招聘工作的同时还要做他们本职岗位的的日常工作,比如财务、营销和开发等。一些亚马逊的管理层也表示这样的机制有时会造成Barraiser的缺失。亚马逊云计算负责人就曾在11月份的时候表示目前公司的Barraiser不够用,他正在寻找更多的员工来充当barraiser。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亚马逊的应聘者都会遇上Barraiser的面试,仓库的工作人员就使用一套流水面试程序,而这部分人占到了亚马逊员工的四分之三。目前亚马逊拥有110000名员工,仅去年一年亚马逊就有30000名新员工入职。在亚马逊内部,评价一个候选人大概需要5-6个Barraiser,每个Barraiser至少要花2小时。大部分候选人都要经历一个严格的电话面试+一对一面试流程,每个面试官会写下对应聘者的评价然后展开讨论。亚马逊的人力资源副总Harker在最近的一次访问中说到,我们希望我们的招聘流程能够尽可能的客观和科学,这样严格筛选的理由是为了使进入到我们公司的员工都能够长期留下来。一位与Facebook和Twitter都有过合作的人力资源顾问表示,几乎没有公司能像亚马逊一样能坚持自己的招聘流程,他们不仅仅是招聘最优秀的人才,而且愿意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人才。要成为一个Barraiser之前要处理过几百场面试,而且在问面试问题和分辨优秀员工方面要有一定的阅历。通常来应聘的员工都会由其他部门的Barraiser来面试,Barraiser会向他们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测试应聘者的分析技能。做过Barraiser的员工都说这项工作既是一个荣耀,也是一个负担。还有一位亚马逊的硬件开发员工表示他在亚马逊的8年中参加过700多场面试,但是他不愿意成为一名Barriser,因为占用的时间太多了。在创建这个招聘策略的时候,亚马逊CEO贝索斯想要创造一种持续的合作的公司文化。亚马逊的高层认为,这个程序涉及的面试官比较多,需要大家意见统一才能确定招聘的人选,这样就减少了招聘上的失误。曾经帮助亚马逊开发这个项目的员工说,这个严格的面试程序是为了筛选掉那些适应性较差人,只有能经历这种轮番面试的人才能适应亚马逊的工作氛围。一位曾给亚马逊提供招聘咨询的人力资源师说,亚马逊招聘的是一个能适应公司的任何角色的人,而不是为了单纯的填补职位的空缺。虽然这样招聘看起来费时费力造价昂贵,但是贝索斯却对这种方式很满意,因为他认为如果招聘到了错误的人选则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旧金山州立大学的一个管理学教授认为,亚马逊这种长战线的招聘策略会让亚马逊的应聘者收到一个信号,就是亚马逊是一个工作环境很艰苦的地方,这样会让他们产生很大的压力。但同时如果这些应聘者经历过这样的招聘流程之后就想要逃离这个地方,那就可以表明他们不适合这份工作。
一起惠2014-01-09 13:27:361014 次
【一起惠讯】1月3日消息,刚刚创造单日销售破亿的美团又揭开了新业务的面纱——美团外卖。一起惠获悉,美团网副总裁王慧文于日前详解了美团外卖的业务模式和背后的企图心。一起惠注意到,美团外卖目前挂靠在美团网上,有流量入口。点击进入后,可根据用户所在地,在地图上进行检索到附近可送外卖的餐厅,并进入后直接点餐。随后,用户只需留下送餐地址、姓名和手机号,即可完成下单,并通过货到付款的形式结算。据了解,美团外卖早期接入的都是一些连锁商家,有较好的信誉和口碑,如肯德基、麦当劳、吉野家、嘉和一品、金百万等。目前,美团外卖并没有自建配送团队,因此,只是从点餐系统上切入到商家,而具体负责把用餐端上用户饭桌的,则是商家送餐员或第三方的专业配送队伍。对此,王慧文的解释是,配送是重业务,美团网单是团购业务就已经5000员工,如果自建配送,人数可能超过团购,甚至取代京东成为中国人数最多的互联网公司。王慧文指出,“人”将是美团外卖的根本优势。虽然美团外卖团队现阶段仅有30多名成员。但在不久的将来,除了总部,美团外卖还将在全国各地组建独立的外卖城市团队,发挥美团团购销售团队的独特优势,让美团外卖深入各地。在美团看来,外卖是O2O环节中为线下商家带去增量的业务,是一种额外收益。因为外卖不会占用餐厅的面积,且服务由商家直接提供,美团网可以把它做成轻模式。但消费者对于美团外卖的顾虑在于,虽然从技术上和使用上解决了足不出户点餐、送餐的问题,但是对于餐饮质量、配送速度方面暂难把控。美团外卖的一位客服告诉一起惠,由于商家负责配送,每个商家用的时间都不一样,所以下订单的时候还无法预测送餐时间。而如果消费者与商家就送餐产生纠纷,只能通过美团外卖客服电话来解决,这也让轻模式的美团外卖在用户体验上充满了不确定性。此外,目前美团外卖还没有大力度推广,也没有提供任何的优惠和促销来刺激消费。上述客服人员表示,这些优惠是由商家决定的,比如订单满一定金额商家会送饮料等。有趣的是,一起惠首次咨询客服时,却被客服误认作已经下单的客户,并表示商家要随机赠送两杯饮料。由此可见,虽然团购回暖,但对于刚刚实现全年微盈利的美团,步子不宜迈得太大。种种不确定性证明,美团外卖的路还很长。
一起惠2014-01-03 11:45:24819 次
春雨医生今年动作频频,更名、改版、推医疗搜索,以及启动商业化。不过春雨CEO张锐最近却比较烦恼,“好像一说收费大家就觉得我很反动,我担心用户会不会说你丫居然收费了,然后跑了。”张锐猛吸一口烟,显得有些不安。在经过了两年的摸索和煎熬后,春雨终于迈出了商业化的步伐,在最新上线的春雨医生4.4版中加入了会员机制,不过春雨并未大肆宣传这一功能,仅在更新日志的第8条中用“新增会员机制”一笔带过。所有人都在说免费,这让收费变成了一件离经叛道的事情,春雨免费了两年,突然推出收费的会员机制,尽管是增值服务,张锐仍然担心用户不理解。赔钱的这两年春雨新推出的会员机制针对有高频率提问需求的用户,用户购买8元/月的会员后,可以享受不限次数的免费咨询,同时春雨保证会员的提问由公立医院二甲主治以上的医生在20分钟内进行回复,以及24小时随时响应,而非会员用户的提问次数被限制为每10天一次。在此之前春雨医生的服务一直免费,尽管尝试过自由定价模式,不过张锐表示这并不是春雨的商业模式,不稳定的自由定价也不能成为可靠的收入来源,事实上,春雨这两年贴了不少钱。目前春雨医生注册用户有1500万,注册医生10000个,日均问题量2.5万个,用户并不需要为提问付费(自由定价除外),为了维持医生的积极性,春雨每年都要给医生补贴数百万,这成为了春雨最大的支出,张锐把它理解为教育市场的费用。而从成立至今,春雨分别获得了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和800万美元的B轮融资,不论是对春雨还是投资人来说,这样无止境的补贴都不是长久之计。在商业化手段上,除去游戏,张锐还有两个选择:广告和会员增值服务,张锐选择了后者。“投资人最怕的就是听创业者说我先做用户,实在不行就用广告挣钱,广告是一个偷懒的想法,做起来也不是这么回事,不是有用户有流量就有广告。”为什么要收费?春雨的商业化也不完全是迫于资金压力,在张锐看来,春雨其实是找到了一条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春雨会对平台上的医生进行四重认证:医师资格认证、职业资格认证、科室电话认证和本人手机认证,从而确保回答问题的是医生本人,而医生回答的最直接动力就是钱。张锐说,会员制会起到三重效果:1、医生可以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从而留在这个平台并持续提供服务;2、用户可以获得稳定可靠的服务;3、春雨可以有一个商业化的途径。另一方面,对医生来说,如果春雨单方面进行补贴,他们会愿意春雨平台是否长期可靠,同时如果春雨自己拿钱,医生会觉得这是施舍,而用户付费就会让他们觉得是很体面很有尊严地拿到这笔钱。“医生如果不能收到持续的钱,他们提供的服务一定是有限的或者有问题的。”张锐说。张锐表示,目前国内医疗行业的现状并不是资源紧缺,而是资源分配不均衡,公立医院资源严重紧缺,民营医院却有大量资源闲置,春雨要做的就是释放公立医院的资源,盘活民营医院的资源,目前已经有医生在春雨上做到月收入两万,如果医生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足够多的收入,可能他们就从束缚他们的体制里出来了,这样才真正释放了他们的生产力。8元/月的定价是根据医生的接受度、用户付费转化率和提问频次综合测量得出的结果,同时春雨会提供一些折扣,半年会员的价格为42元,一年为80元。根据此前在一些小渠道测试的结果,春雨医生上用户的付费率在5%~7%之间,按照1500万用户计算,春雨每月可以获得75万~105万的收入,除去给医生的分成,每年累计收入在百万左右。互联网不是“免费经济”“互联网经济绝对不是免费经济,”张锐说,“免费起码的原则就是通用化信息应该免费,个性化服务就是应该收费。”而互联网医疗就是张锐口中的个性化服务。张锐透露,上月推出垂直搜索后,本以为用户的提问频次会下降,因为很多问题可以通过搜索解决,但是后来发现没有,因为在健康问题上,用户都认为自己的情况是独一无二的,更期望获得医生针对性的解答。互联网的免费概念本质上是将通用信息免费,通过个性化服务获利,在张锐看来,国内很多创业者做到了第一步却不敢或不知道怎么迈出第二步。没有迈出去的原因通常是没有想清楚两个问题:1、什么样的服务应该收费,2、向谁收费。对此,张锐套用凯文凯利的观点称,有知识差的服务都应该收费,比如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的个性化服务,至于向谁收费取决于供求关系——买方市场应该toB收费,卖方市场则应该toC收费。不过尽管有足够多的理由和测试数据,张锐仍然担心用户是否会因为收费而背离春雨平台,“这是对用户有利的事情,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向用户解释,让他们理解。”张锐说。春雨的下一步是正式进军在线医疗,推出空中医院服务,以期真正释放医生的生产力,用互联网的方式让这个封闭的传统行业发生一些改变,为此春雨医生自身已经做出了改变,如何改变用户的认知成为了下一道坎,另一方面,如果有越来越多的“春雨医生”出现,健康的付费机制被逐步建立,才能有更多的创业者杀出重围。
一起惠2014-01-02 14:34:05782 次
对于实体经济发达的广东来说,骆驼(Camel)品牌在虚拟世界的成绩单愈来愈具有现实价值。今年“双十一”,骆驼品牌在鏖战24个小时后收获了3.8亿元销售额,较去年净增近2亿,同比增幅超过85%,跑赢“大盘”。与此同时,骆驼同时获3冠王,在服饰、户外、女鞋三个类目排名第一,分别在相应领域超越杰克琼斯、百丽等知名品牌。从地域来看,骆驼则是广东企业中的“双十一”头牌。“很多传统企业已经在电商平台上找到感觉。”骆驼总经理万金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原来困扰传统企业的线上、线下渠道冲突现在已经基本不成为问题,“电商不再是销库存的下水道,而是能为企业带来增量的新引擎”。骆驼斩获3.8亿元在大小品牌林立、市场集中度极低的中国服装服饰行业,拥有几十亿元年销售额的骆驼堪称低调的行业巨头。万金刚向记者透露,目前骆驼品牌旗下拥有男鞋、女鞋、户外、服饰等多个品类,传统销售网点达3600多家。像很多传统企业一样,骆驼既在北京、沈阳等多个城市设立了自己的直营销售架构,又进入了商超、街铺等零售终端。庞大的线下销售渠道,往往成为很多传统企业在电商时代面临的尴尬:一方面,电商的低价会损害传统渠道的利益,并招致后者的反弹;另一方面,面对远高于传统渠道增速的电商,企业无法忽视,更害怕在渠道变革中因落伍而被颠覆。“经过最近两三年来的摸索,渠道冲突问题已经解决得比较好了。”万金刚对记者表示,在骆驼看来,线上、线下两个渠道面对的是两种消费群,“他们的消费能力、时尚认知有着很大差异”。来自一线的销售分析显示,在网上卖库存货并不可行,而把线上热销的款式放在传统渠道同样卖不动。基于这一前提,家电、数码等标准品厂商往往会为线上、线下的同类产品进行不同的型号编号,或稍微变动一下配置或功能。而对于非标准品的服饰来说,骆驼更进了一步,就是为电商渠道专门开发产品。“我们今年‘双十一’的准备其实在5月份就开始了。”万金刚向记者透露,首当其冲的就是在研发和设计环节,开发适合电商消费群的款式,并据此组织供应链。在万金刚看来,电商不仅是对传统渠道的部分替代和蚕食,更能产生需求增量,“网络把原来传统渠道无法聚集的小众需求整合在了一起,同时,网络缩短了时间和空间,流行趋势的传播也更快”。他举例说,骆驼在市场上热卖的雪地靴就是一个经由网络渠道快速成长起来的品类,而原来在实体渠道就很难做,因为太小众了。正是由于对电商渠道的“看得起、看得懂”,骆驼在网络世界的三年试水,成绩一年比一年好。2010年,骆驼在淘宝开设官方旗舰店,正式布局电商;2011年“双十一”便实现5000万元销售额;2012年,骆驼成为“双十一”全网销售的冠军;2013年,骆驼创下3.8亿元销售额新高。至于经验之谈,万金刚谦虚地称,“很多传统品牌都做得不错”。而在记者的追问之下,他仅表示:第一,当一些企业半推半就,将电商作为倾销库存的“下水道”时,骆驼针对电商用户群开发了大量新品;第二,很多传统企业做电商时为了所谓的掌控力,投入大量资源做自己的B2C平台,而骆驼选择将重点放在与主流电商平台的合作。“骆驼也有自己的B2C商城,但那基本上是个形象工程,目前骆驼几乎接入了所有主流的电商平台。”万金刚说,单个品牌做B2C太难,引流成本太高,也没必要,毕竟渠道与品牌是互相依存的,“线上、线下都一样”。当然,执行中的细节也至关重要。“往年‘双十一’人员安排、发货还是比较乱,人手也不够。”万金刚表示,今年骆驼引入了各环节的专业供应商,比如做电话管理的合力亿捷、仓库管理系统的百胜、富勒等,大到货品跟踪,小到员工订餐,都制定了预案。为解决爆仓的问题,骆驼今年新增了四个副仓,为主仓分担发货压力。线上、线下汇流今年“双十一”,阿里巴巴平台不仅创下单日350亿元销售额的新纪录,而且也是首次O2O尝试,其促成了约3万家传统门店参与线上促销,消费者在线下扫码后可在天猫上进行购买。对此,万金刚的判断是,电商渠道目前仍维持高速增长,其在社会总零售中的占比将进一步扩大,但传统渠道的价值仍将长期存在。“目前,电商渠道的流量成本上涨得很厉害,去年一个流量二三十元,今年已经涨到五六十元。”万金刚对记者表示,不管是电商平台内还是平台外(如搜索引擎)的流量价格都在上涨,“因为企业的需求增加得太快”。而在线上营销成本增加的同时,传统线下渠道则呈现出降价的苗头,“今年租金和商场的费用都有可以压缩的苗头”。万金刚认为,所谓线上、线下的融合,首先要求两个渠道成本的看齐。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对于今年“双十一”的点评是,关键不是交易额数字,而是应该思考如何把商业地产的高价打下去。目前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呈现出来的汇流趋势,势必继续推演下去,直至达到某种程度的均衡。“目前国内综合性电商平台的大局已定,广东想在这个环节有所作为的难度太大,因为要投入的成本已经太高。”万金刚认为,但连接线上和线下的O2O却为广东提供了一种弯道超车的契机,一方面,广东拥有庞大的实体经济和线下渠道;另一方面,腾讯微信的庞大用户量也在这方面拓展展现出潜力。当然,在万金刚看来,线上、线下融合涉及的产业链很长,有太多环节的工作要做,不容易,也无法一蹴而就,广东要抓紧时间窗口,“毕竟阿里、京东等现有平台不会束手旁观”。“电商市场瞬息万变,太多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变局,也意味着机会。”万金刚说。
一起惠2014-01-01 14:41:52783 次
2013年的酒类企业触电之路,走得比之前更为彻底——在诸多企业将触电的视角投注于传统BTC平台、OTO平台之际,向来以做派新锐闻名业界的洋河酒业,以更为前卫的手段,推出了自己的专属APP,实现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触电之举。“洋河1号”APP于近日试运行,首开酒企APP卖酒先河。普通消费者通过手机登陆移动客户端,即可直接订货买货,而产品由洋河公司地面经销商直接配送,在南京市场只需要30分钟就可完成送达,并且消费者还能够通过APP积分换商品。对于酒类行业而言,触电目前已经是最热的话题之一,但触电的路径和模式尚在摸索阶段。电商的效果和发展如何?对此,业界人士也多有歧见——2013年秋季糖酒会期间关于电商的争论可见一斑。那么,事事求风气之先的洋河,自建APP购货端其体验感如何?对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触电路径又有何启发呢?移动电商先行者12月9日,《华夏酒报》记者通过移动手机端实际体验了洋河的APP卖酒平台“洋河1号”,在顺利下载了洋河1号的软件之后,打开其主界面,可见“电话预定”、“抽奖”、“积分赠友”等分栏提示。此外,有关下单的奖励、积分等情况说明的广告也不断显现。在商品栏中,记者看到总共有包括白酒、葡萄酒在内的11款产品陈列。其价格表现如何呢?记者观察到,42度海之蓝的售价为130元,且只是针对南京地区的会员价。而在同一天,记者在酒仙网上搜寻到该款酒的售价为129元,很显然,在售价上,移动APP与电商的价位相差无几。从覆盖范围上看,目前该移动端只针对南京地区的会员,包括江苏省其他地区尚未开通,也就是说,若是对南京地区之外的消费者而言,尽管也可以下载软件,可以拨打网络界面显示的预定电话,但并不能享受到配送服务。“酒类企业直接运作APP有所成效的,目前来说并不多。”思卓战略咨询副总经理严宵程表示。实际上,不止是酒类企业,在整个快消品领域,借助于移动互联的APP实现销售的都鲜见其踪。“这是将电子商务从传统互联网转移到了移动互联网。”和君咨询酒水分析师马涛说,之前大多数酒类企业对于电商的概念,往往固化于是与平台型电商展开合作,例如酒企与酒仙网、天猫之间的合作,这就类似于将代理商从现实中搬到了互联网上。但此次洋河自建APP,则类似于自建直营店,更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这是将战场拓展到了移动互联网领域,等于将电商化的路径更为深化了一层、迈出了新的一步。就此,严宵程分析认为:“APP实际上是一种OTO模式,就是线上线下的融合,关键点是在于其对终端零售网点的整合力。”因为最终这种配货要从终端网点送出,而并非之前那种BTC模式借助于平台的物流配送。洋河首先选择在根据地市场,也就是南京推出APP销售业务,与其对于南京零售终端的整合把控力度有关。这之前,洋河在南京市场就采用直分销模式,这为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利用线下、终端进行配货服务提供了基础保障。尽管洋河在APP的应用上首开酒类企业先河,引发业界关注,但对于先行一步的洋河而言,这或许只不过是其互联网战略的一小步,布点的作用更强。卡位作用大于销售实效APP销售实效如何?实际上,不少业界人士对洋河推出的APP模式报以较大期许。尽管以目前洋河APP模式所覆盖的市场而论,南京市场只是区域性市场,并未覆盖到全国市场,销售半径的拓展还需假以时日。新事物伴随着新问题。目前急需解决的是如何有效吸引普通消费者下载单一化的APP这一关键问题。“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有效推广。”严宵程说,现在其APP的用户针对的都是南京地区忠诚度较高的核心消费者,除了提供低价、快捷的送货服务之外,导入吸引力更强的附加价值才是扩大消费群体的关键。在社会化营销专家白玉峰看来,“这是一个引流的问题,洋河在南京地区的配送没有问题,但是要实现大销量,就要达成网络引流。从而将全国消费者吸引到这个自建APP上来。”部分市场观察者认为,洋河一向敢为人先,且目前已经具备强大实力。推出APP销售端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卡位战略——在别人没有涉足的领域提前布局,至于其实际成效如何并不用去太多考虑。“对洋河来说,这样的举措无疑在营销公关方面很是成功,但在销售实效上还有待市场检验。”白玉峰评价。白玉峰认为,正是因为自建APP者很少,洋河高调的行为自然吸引无数目光,因此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推广案例。实际上,洋河在布局网络电商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公开资料显示,早在1998年,洋河就开始关注互联网,最近在天猫设立网点,更是其电商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而超越其他厂家,直接自建APP销售端,更与其新锐的做派相符。“对洋河来说,试点选在南京这个核心市场,关键在于对南京市场零售网点的整合与把控。”严宵程认为,洋河想要有效推广或者复制这种模式,还存在很大的难度,首要问题就在于它的终端整合掌控力。也就是说,它能够实现南京市场30分钟送货,依赖的是核心市场的终端网络,但是在全国其他区域市场,洋河未必具备这种能力。同样,对其他一线酒企来说,想要复制并扩大洋河这种自建APP销售的模式,首要问题在于对终端配送的把控。APP模式扩大?短期内难实现厂家自建APP销售端,比起厂家与平台型电商的合作,显然前者在主导权方面更具优势,定价与推广均由厂家自己来掌控。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做法与网络端向移动互联过渡的趋势相吻合。有分析称,信息化时代已经从传统的互联网过渡到移动互联网,关键就在于其便捷性的优势,但对于在电子化程度方面稍显滞后的酒类行业而言,电商化的概念在目前更多是完成第一步,即与传统互联网搭上关系。“对于白酒企业来说,现在不是应不应该做电商的问题,而是如何做电商的问题。”白玉峰断言,现在的电商化趋势无可逃避,企业也无法忽视其作用,关键就在于选择什么样的电商路径或模式。显然,洋河的尝鲜之举为其他企业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在严宵程看来,推广这种模式,除了要解决吸引消费者(引流)的问题之外,采用这种模式的企业还需具备两大要素:一是具备强大的品牌覆盖度和影响力;二是具备对于终端销售网点的整合能力,基于此,才能提供与线上端点相配合的配送能力。“洋河想要推广这种模式,那就要看它如何整合销售终端。”严宵程认为,对于处在尝试阶段的洋河而言,还要及时检索南京基地市场在应用这种模式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这必将成为日后推广的借鉴。那么,对于茅台、五粮液等其他一线厂家、乃至于其他区域性厂家而言,是否具备采用这种模式并推广的可能呢?尽管茅台已经在自建网上商城、与其他平台型电商合作方面都有成效,但这并不意味着茅台可以在移动电商上走得更快。“茅台拥有品牌覆盖力,但是它一直都采用的是大商制,缺乏零售终端的整合。”严宵程说,这种劣势短期内限制了茅台在发展自建APP销售端方面的能力。对于其他一线品牌来说,若要发展自建APP,面临的问题同样是如何解决终端配送的问题。而在于平台型电商合作的过程中,采用BTC模式的电商本身就拥有自己的物流配送能力,尽管达不到在区域市场的快速配送能力,但它在全国市场的覆盖度与配送力显然超过任何一个厂家所依赖的终端零售网点。对于采用APP来发展移动销售端的做法,白玉峰认为,目前在移动端,最吸引受众的非微信莫属,而微信在支付方式、零售业务模式上也已经有所动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发展一种消费者未必会下载的APP端,并不见得高明。“采用自建APP对于厂家来说是一种有益尝试,最终的发展还有待观察。”严宵程称,因为目前各种模式与平台的电商均处于快速发展之中,未来哪种模式、那种平台会最终胜出?或技术的发展会推动其至何种境地?或许,利用任何一种技术手段与平台来做品牌推广都合乎发展逻辑,至少,能够为酒类行业的触电之旅提供有益经验。
一起惠2013-12-24 17:16:01901 次
昨日,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今日起,春运期间的临客正式开始售票,旅客可通过上网或拨打电话购买春运首日的临客车票。本周六起,普通列车的车票也将开始发售。据悉,为了缓解购票“拥堵”的现象,明年春运,铁路总公司对车票预售期进行了调整。临时加开的旅客列车车票预售期互联网、电话订票预售期为25天(含当天),车站窗口、代售点、自动售票机预售期为23天,图定旅客列车互联网、电话订票预售期为20天,车站窗口、代售点、自动售票机预售期为18天,所有加开的临客列车提前了5天预售。因为网上和电话订票预售期优于其他方式,计划出行的旅客,最好还是通过网络和电话订票。此外,铁路12306官方购票网站也新增了“刷票”功能,,方便旅客“抢”票。而铁路部门官方手机购票客户端“铁路12306”已上线试运行,旅客可下载使用。
一起惠2013-12-23 11:13:36837 次
微信支付与支付宝钱包短兵相接之际,在线支付市场将迎来一重量级玩家——网银在线。腾讯科技获悉,网银在线在被京东“雪藏”一年多后已重新出发,最快年底或明年第一季度上线。网银在线已在京东体系中发挥支付作用,并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进行网关关联。目前京东已上线名为“京保贝”的3分钟融资到账业务,京东上万家供应商可凭采购、销售等数据快速获得融资,3分钟内完成从申请到放款的全过程。随着网银在线重新上线,京东互联网金融战略正式展开,未来将陆续发布基金、保险、小贷金融等金融产品和服务。知情人士透露,京东小额贷款公司正走注册流程,预计年底上线。京东还与83家基金公司达成合作,年底将上线一批基金产品,不过类余额宝项目不会作为京东互联网金融战略首选,京东互联网金融重点依然是面向供应商推出金融服务包括提供融资和投资服务等。改造网银在线与京东系统打通工商注册资料显示,网银在线于2003年注册成立,2011年5月获得支付牌照,业务范围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和银行卡收单。京东早在去年下半年已完成对网银在线的收购,但在长达一年时间,网银在线一直没有太多声音。京东为何“雪藏”网银在线?京东集团金融发展部总监刘长宏对腾讯科技表示,这也在于网银在线此前一直未准备好。京东一直在做网银在线重新上线的准备工作,包括网银在线股权和法律架构变更,与京东账户、系统打通,各种互联网金融牌照申请。如网银在线在京东申请小额贷款牌照中就发挥关键作用。要申请牌照须有一个“干净”公司在京东体系,为独立法人组织,网银在线正好符合条件,否则京东可能拿不到小贷业务牌照。网银在线另一项工作是与中行、工行、建行、交行、农行等20多家银行达成合作,京东希望网银在线连更多家银行,使消费者使用任何一张银行卡都可进行在线交易。网银在线在京东的定位是作为京东全资子公司发展,与支付宝类似,未来不仅服务于京东自身业务,还会有其他特约商户签约。为此,网银在线还在申请其他牌照。过去一年京东对网银在线另一项改造是技术改造。京东高级副总裁李大学对腾讯科技透露,支付体验是重要指标,当用户决定用网上支付,点击后支付成功率是多少很关键,在这个指标未做好前,京东不愿大力推广网银在线,因此京东过去不断在做支付实验。李大学指出,网银在线是否能获得成功,取决于其是否能给合作伙伴带去更多价值,交易更智能,更个性化。“当网银在线支付体验做得足够好后,京东就可以开闸放水。随着网银在线用户体验优化,明年京东将在支付领域发力。”防范阿里京东把控支付安全如今金融业务已成京东未来发展“四驾马车”之一。网银在线上线后,京东明年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无疑将投入更大力度。尽管网银在线姗姗来迟,借助京东庞大交易额体量,国内支付领域可能形成微信支付、支付宝钱包、网银在线三足鼎力的竞争格局。那么,京东为何这么看重网银在线?京东集团金融发展部总监刘长宏对腾讯科技表示,第三方支付公司对于一个互联网零售企业来讲非常重要,因为投资和融资前提条件是有账户。网银在线是京东发力互联网金融战略的重点,京东金融服务须与网银在线绑在一起。实际上,在很长时间京东并未意识到缺少支付工具的危害,还与支付宝达成合作。但京东去年主动终止与支付宝合作,通过收购网银在线开始打造自己的支付体系。京东此举更多是避免受制于人。第三方支付公司掌握着大量用户数据,包括真实客单价、成交量、资金流向、退换货率等,这些都是电商公司最为机密核心信息。尤其是支付宝属于阿里,京东使用支付宝,不仅手续费用和单独与银行合作不相上下,还要时刻担心交易记录和用户数据被阿里研究。在旗下支付工具做大后,京东就可以把客户资源集中输入,尽可能地避免外界通过其他支付工具向其内部数据进行渗透。当然,网银在线上线后并非就能一帆风顺,当前支付宝占据PC端领先的市场份额。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支付可能弯道超车。目前,一场线下场景和用户习惯先机的战役也已经打响。相对来说,网银在线是个新手,还有很多功课需要做。
2013-12-10 10:25:40828 次
【编者按】这些判断的背后,是电商人对未来的思考,也是电商行业某种层面的映射。1.别迷恋O2O,O2O是传统零售商的负隅顽抗,除非你的线下店体验足够好。——当当网CEO李国庆:O2O,我跟某个超市老总吃饭,我说你不要O2O,线下店有什么体验?我指着超市说,你这个体验太差,所以现在O2O实在是传统零售给自己找话题,当然,我们永远不做O2O。希望电商能找到真正的颠覆传统零售的因子,让自己健康的活着,又能有高速的发展。2.传统企业做电商自建门户是走不通的。——苏宁云商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把实体商店搬到网上去,这个在早期的时候,很多的实体零售企业都会采取这样的做法,未来是走不通的,现在我们实体零售企业在全国大大小小差不多有400多万家,现在在网上上面已经形成了综合性购物的门户,目前已经有不少家了。赢家多吃这是肯定的。在互联网综合购物门户上面,绝对不可能像实体店面中能够允许这么多购物的门户存在。所以说对于实体的连锁企业来讲,不管你多大的规模,可能把商店搬到网上这条路是不现实的。3.酒类电商市场增长空间很大,电商行业更有尊严。——中酒网网董事长赖劲宇:酒水电商市场份额尚不足1%,增长空间很大;酒水行业总体电商规模才34亿多,但保持每年200%以上的增长。我是做传统渠道的,在北京做酒类供应,做了有两三年,做传统行业非常生气,各大酒厂需要公关,酒类经销权是非常难拿到的,比如说江苏的洋河,我拿着钱去找洋河就给我。拿到经销权以后,我要把这个酒卖进超市,超市又是一笔费用,占用资金非常大。现在做酒类电商,相反是人家给我送礼,各个厂家来找我们谈生意,谈合作。4.消费者应该能够随意切换自己的交易行为,并不是说从线上到线下才叫O2O。——居然在线总经理汪小康:所谓的O2O,消费者所有交易行为,想发生在线下就发生在线下,想发生在线上就在线上,随意切换,这是我们要追求的,并不是说从线上到线下才叫O2O。我们希望O2O是以移动为中心,实现在支付、会员、促销、线上线下导流最终的融合。5.双十一不是一成不变的,做双十一要量力而行,一个月、两个月的准备是不够的。——茵曼创始人兼CEO方建华:还没有到网上来,或者在网上刚刚起步的,要根据你的现状,你的双11大概是做多少,你的供应链情况是怎么样的,一定要量力而行,这是第一。第二,做好双11是要做很长时间准备的,一个月两个月是不够的,我们明年双11都已经做好了解决方案。双十一能够检测你的物流、供应链等等所有的环节问题,对团队也是一次大的历练。6.通过红海淘汰以后,剩下的代运营商应该不超过10家。——创维酷开/新七天总裁左英杰:每一个领域里面都要从蓝海到红海,那么剩下的,我相信不管是服务能力上面,还有他本身对供应链的理解上,我相信能够带来价值。未来一定是大浪淘沙,我希望生下来的10家是优秀的,每一个运营商面对一个400个客户,你想这个市场有多大。7.开放平台的商家喜忧掺半,分享完初期红利之后,平台流量的成本在逐步上升。——亿玛总裁柯细兴:开放平台对所有电商来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体系,将成为电商平台的标配,但商家却是喜忧掺半,初始阶段可以享受红利,但随着商家越来越多,后期将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开放平台的广告收入增长是远超过平台自身的销售增长。这意味着电商平台的流量成本是逐步在上升的。8.数据一定要“从看到用”,如果所掌握的数据没有到运用的阶段,那就算不上“大数据”。——阿里巴巴副总裁车品觉:在数据运用上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用在核心的决策点上,这样企业才能得到大数据的价值。“比如在广告领域,我们要给一个价。‘在什么时间点给予什么价,可以得到最好的回报’就是一个核心的决策点,大数据就要放在这个地方。”大数据是“一把手”工程,需要企业的最高层直接负责、下达命令。这是因为,一方面,公司内部可能对于大数据本身没有信心;另一方面,数据安全性是大多数人最担心的问题。“事实上,很多企业分公司与分公司之间,大家都不一定能够相互信任。你要把我的数据给另外一个分公司,拿着我的数据,我不放心。”9.移动一定是做传统零售企业做电商的杀手锏——银泰网COO林琛:我们半年前经历了一个传统卖场脱离开来做一个纯电商的过渡。在PC互联网的时候,流量的获取,对于我们一家这样背景的企业来讲,是有多么的困难,在这个方面我们获取流量的成本远远要比一个纯电商公司要高。但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时候,用户的行为会以触点的方式跟我们进行接触。在我们的卖场里面行走,会在我们卖场里面跟我们发生接触,通过wifi的方式获取用户的购买行为,最终转化为购物决策。在座好几位都是我的同行,都是做百货卖场,在百货卖场如果有可能逆袭现在一些纯电商企业的话,我觉得移动会是一个最大的机会。10.营销方式从跟传统媒体、展会变成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用一个很简单的移动工具,就把原来复杂的多人对多人的交互变成一个人和人之间的交互。——科通芯城营销副总裁刘宏蛟:必须抢占移动入口,因为对所有B2C电商来讲,我们会有数据,会尝试怎么样更好地挽留企业客户,更好的维护关系,更好的做精准化营销,更好地用大数据来进行服务。影响一个企业做采购决策的,可能就是三五个关键的人,所以把营销思路,从漫天遍地的打广告,跟传统媒体、展会,变成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科通云助手,这是我们今年做的非常好的尝试,是移动营销和服务的工具。如果你通常去理解它是一个公共帐号,产品和库存,你可以及时查询,你也可以及时发放通知。所有原来企业对企业的沟通,人和人的沟通,企业和企业之间发货、查询、库存,包括交互包括打电话,我们用一个很简单的移动工具,科通云助手,就把原来复杂的多人对多人的交互变成一个人和人之间的交互。
2013-11-29 08:36:161030 次
【编者按】其实我们自己的米3手机也有这个问题,打一会儿电话就烫了。”这是一位小米手机售后客服当面对我的“吐槽”,同时他也透露说:“米1、米2也是一样。”当我们来到位于建外SOHO西区的小米手机客服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等待维修的顾客,但是在等待检测的30分钟里,陆续有用户前来报修,其中米3的问题集中在:机身发热、屏幕发黄、拍照不清晰以及待机没信号等几个方面上,而在一张维修反馈登记表上,我们也看到确实有一定数量的米3存在上述问题,只是对于问题故障,这张登记表描述得都比较简单。那么上市仅有2个多月,销售数量不足百万台的米3手机,是不是真的遭遇到了质量问题呢?连续使用一小时,温度上升20度我们手里有一台首批发售的16GBTD版小米3手机,内置Tegra4芯片的它号称是“史上最快的小米手机”,但代价就是发热量奇大,我们对它进行了这方面的测试。在正常待机的情况下,米3手机的温度在30°左右。接下来我们在未充电状态下,进行《极品飞车》游戏的连续试玩测试,在17分钟左右的时候温度就超过了40°,而一小时以后温度超过了50°,手机已经非常明显的烫手了,而发热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手机顶部的听筒位置,如果这个时候拿到耳边讲电话,肯定会让人感到极度不适。与此同时耗电量也十分明显,在屏幕亮度50%且满电情况下游戏一小时之后,仅剩71%电量,如此算来三个多小时的游戏就足以令米3手机“弹尽粮绝”,可见功耗之大。用户反映普遍,发烫已成关键词而在小米官方论坛里,反应这一问题的帖子也比比皆是,网友“冰么么”留言说:“试了连续1个小时的游戏,发现那发热真心不是一般的高,而且机子高热度下运行,屏幕会比平时更加偏黄,难道机子过热影响到屏幕?”网友“明俊123”也反映:“玩一个钟不到,就发烫。”网友“樱菲蒂尼”说:“发热灰常厉害,不怎么玩就烫。”与此同时,在百度当中键入“小米3发热”或是“小米3发热严重”等关键词,可以搜到400多万条内容,绝大多数都是评测和试用结果,可见这已经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售后检测无问题,顾客也无奈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来到小米手机的售后维修网点,使用我们手里这台产品进行检测,但结果却是完全正常。根据工作人员的说法,检测方式就是查看主板上有无虚焊、漏电现象,同时检测电池电压,在这些“硬指标”的数值反应中,我们这台米3是没有问题的,但在直观的使用体验中,烫到明显不适,这种情况对每个用户来说都是不合格的。见到我们质疑检测结果,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其实我们自己的米3手机也有这个问题,打一会儿电话就烫了。”而在售后维修店内,很多前来维修手机的顾客,也向我们反映确实有手机异常发热的问题,特别是在较长时间通话、充电、玩游戏或是上网的时候处理器是罪魁祸首吗?针对米3异常发热的问题,多数网友都认为是由于其采用了英伟达Tegra4处理器的原因,而对比同期发布的中兴U988S手机来看(同样搭载Tegra4处理器),两款手机的发热量的确都不小,运行同样的游戏或是进行同样时长的下载,发热量都会明显增加,但小米3的发热已然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说明除了芯片本身的原因以外,小米在功耗管控以及散热方面,并没有进行优化设计以及妥善处理,因此我们认为这一问题值得引起厂商的重视。夜拍噪点太多,网友齐吐槽与此同时,我们在论坛里也发现大量用户吐槽米3手机拍照效果“像渣一样”、“甚至不如米2”、“完全配不上1300万像素的画质”,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也做了相应的对比测试。首先是在光线较为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看到同为1300万像素,米3的画质可说是中等偏上,除了边缘部分畸变稍微严重以外,相比其他手机拍摄的样张来看,没有太多的不足。同时在拍摄时对焦速度也很快,甚至连拍都非常坚决,这一点毋容置疑。而在夜间拍摄的时候,米3的画质下降情况就比较严重了,特别是暗部噪点非常多,产生了令人不快的红绿噪点,遍布整个画面。与此同时,米3机内的算法和优化也不够好,涂抹痕迹严重,已经影响了清晰度。我们认为正是在暗光环境下糟糕的表现,才令众多用户大为不快,但是针对这一普遍性的反映,小米官网论坛中给出的建议只有一条:升级最新版系统,或者等待下一次系统更新。软件升级并不解决问题随后我们也将这部手机拿到了小米售后维修中心,检测过后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并不存在拍摄方面的问题,而在仔细询问后得知,工作人员能够确保的只是“摄像头可以正常工作”,至于我们在测试中出现的成像画质差,以及很多网友反应的对焦速度慢等问题,工作人员认为“并不属于质量问题,而且也无法检测出来”。我们认为针对广大用户集中反应的拍照画质差这一问题,并不能简单的通过升级软件的方式来解决,何况目前的表现与发布会上的展示相差甚远。从元器件上来说,拍照组件的工作固然是正常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它的表现令人满意,因此我们认为当前的检测手段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更无法检测出真正的问题。“双11”促销手机不保修?在等待检测手机的时候,我们还接触到了小米售后服务方面的其他问题。一位在“双11”活动中抢到米2S手机的张女士,由于突然出现手机无信号的故障前来检测,但工作人员却告知,在“双11”活动中购买的手机“只能检测,不能维修”,在张女士一脸诧异的表情中,工作人员说“维修只能联系天猫商城,我们这里不负责”。令张女士不解甚至气愤的是,明明是在正规渠道购买的手机,而且手续齐全,为何却享受不到应有的售后保障呢?难道只因为是“双11”买到的促销产品?“那这也是小米卖出的手机啊!”张女士一脸无奈的说,而且她告诉我们其实“双11”这款手机并没有便宜多少,反而还遇到了这样的麻烦。对于用户来说,新买的手机遇到质量问题本就令人烦心,偏偏还被售后以“双11”这一莫须有的理由推出门外,更令人寒心。后记对于小米公司来说,旗下所有产品均采用“饥饿营销”本无可指责,即便是在米3开售,红米热卖的情况下,米2S依然选择了官方恩赐似的限时限量抢购政策,这一点就算“米粉”颇有微词我们也觉得无可指责,毕竟这是一个公司的销售策略问题。但在飞速发展,特别是积累了一定的口碑之后,希望小米能够在产品质量、设计和装配等环节严格把关,切勿一味追求配置上的“高大全”,在强调最快、最强、第一、发烧等字眼的同时,也请把产品质量以及售后关怀放在心上,才能不辜负用户的信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米其实是时候放慢自己高速发展的脚步了。
2013-11-20 11:10:101196 次
【一起惠返利网迅】11月8日消息,一起惠返利网获悉,日前,中酒网通过担保和发行债券的方式,再度融资4亿元人民币。中酒网董事长赖劲宇透露,继获得银基投资之后,中酒网通过担保方式取得几大商业银行授信2亿元,并委托中银国际证券发行债券2亿元。赖劲宇指出,中酒网将加快步伐布局O2O业务,4个亿的资金主要将用于200多个线下配送点的建设以及增加产品库存。据一起惠返利网了解,目前中酒网拥有库存产品单品500多个,计划到2014年年中增加到2000个单品。此外,赖劲宇表示,中酒网暂无风投融资计划,而是出台了内部激励机制,与中酒网一起成长的核心经营团队将获得占总股份20%的期权。据了解,中酒网采取“电子商务+线下连锁店配送中心+移动终端+400电话销售平台”四位一体的立体经营模式,达到全国主要城市一小时内送酒到位的配送服务。在日前火热的双十一大战中,中酒网首次参战并获得了骄人成绩:天猫排名第三,京东排名前五,国美排名第二,一号店等其它平台均进入前十。由于O2O协同作战,北京地区订单当天即由线下门店全部送出。
2013-11-18 16:23:28947 次
备受关注的消费者“后悔权”将要写入消法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但根据商品性质不宜退货的除外。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货物之日起7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价款。首先,摆事实:修改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于2014年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施行。本次修改完整的内容可以直接百度,对大家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后悔权:网购7日内可无理由退货,买家需承担运费(定作的、鲜活易腐的、音像制品、软件、报纸、期刊等商品除外);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遇维权纠纷,经营者负责举证:家电、汽车等耐用商品的质量问题由商家来承担举证责任。对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处罚从现行规定的“退一赔一”提高到新修改的“退一赔三;对明知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造成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的,规定除追究刑事责任外,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赔偿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从内容方面来看,本次针对消费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消保法“与时俱进”地明确了网络购物“无理由退货制度”,赋予网购消费者“后悔权”;完善三包规定等强化经营者的义务;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如何贯彻执行、诚实守信商家又如何避免被恶意中伤也是更应该深层次考虑的问题。极端的例子:某童鞋出手海淘回来的个人闲置用品,被买家在发货后第10天投诉,说商品有瑕疵,要求退货,淘宝介入,要求卖家提供代理证明,否则算假货,这不是坑爹么~不管怎么说,20年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首次修改,正面积极效果显然大于其没有说清楚的一些弊病,值得赞扬。
2013-10-26 16:25:17875 次
单号售价:●一般1元/条●量大的话0.8元/条●一天需求百来条0.7元/条●购买一千条0.6元/条●需求量极大0.3元/条大量客户个人信息从快递公司卖出,这可怕的泄密绝非空穴来风。晨报记者数日调查发现,圆通快递的客户信息,在你寄出快递的同时,就已经被摆上了专门的网上货架,客户的地址、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一览无余,其近百万条信息,购买者可随意挑选。技术专家证实,能随时看到全国所有客户的实时信息,除了圆通内鬼,即便黑客也很难做到。网售“单号”基本来自圆通每份快递单,都有其单独的编号,单据上面顾客需填写完整的个人信息,这些个人信息包括发件人及收件人的地址、姓名、手机号码。对于许多商家,这些信息就是潜在的客户源,对于掌握这些信息的快递公司而言就是潜在的利益。在淘宝搜索栏输入“单号”一词,2900多件宝贝就会跳出。这些店铺大多冠以“物流服务”、“物流单号查询”、“全国可双向查询服务”等名称。记者连续点击多家店铺的具体商品介绍发现,基本都只出售“圆通快递数据”,且都保证能在圆通官网上查到物流信息。“24小时随时有货,圆通单号全国可双向查询,从无出事”——宝贝名称为“广东或全国物流服务物流单号查询物流查询服务单号查询业务”,但是产品详情却是红色大号字体的店主QQ号,并标注“需要的QQ聊,大家都懂的”。通过淘宝旺旺记者与店家进行沟通,店家仅简单地回复称“提供的是当天真实有效的快递单号,具体事宜请添加QQ详说。”“单号”仅是简单的快递单上的编号?其是否带有详细的客户信息,记者加了店主的QQ。信息录入2分钟就被卖“这些事情请QQ聊,对您有好处的。”QQ名为“花美妞”的店主开门见山。“需要单子,1元一条,为了保证单号是真实的,我可以先送你一条,免费的。”店主显示她的诚意。记者随意要了条从上海到广州的单子,不到30秒,一条包括订单号、收寄件人姓名、地址、电话,订单录入时间在内的完整圆通订单信息就发到了记者QQ上。记者注意到,这个快递单是当天13时43分录入的,而记者是在13时45分询问卖家的,仅仅在录入后的两分钟,一条完整的快递单信息就从快递公司到了记者手里,如此快速大大出乎记者的预料。按照卖家的说法,只要快递单信息进入电脑他们就可以获取。付款可走“支付宝”随后记者开始询问价格,“一条1元,量大的话一条8角。”卖家开出优惠价。记者以“需求量很大,一天百来条”为由,跟卖家谈价。“可以啊,7角给你,从来没出过事。”卖家很快回复了记者。“量大的话,我会发文档给你。”不等记者回话,卖家迫不及待地给记者发来信息。“有没有其他快递公司的?比如申通或者韵达?”记者继续试探。对方告诉记者,只有圆通的,而且圆通的快递信息是全国联网的,可以按照买家的需求,提供任意寄出地和到达地的快递单信息。“你是要发虚假快递吗?我们是圆通直接拿号的,保证可以双向查询,绝对不会有问题。”卖家对自己的“产品”非常有信心。记者问通过哪种渠道交易和付款,卖家说“走淘宝就可以了(支付宝)”。付款不到1分钟单号发来作为试验,记者先购买4条,分别是从上海杨浦区寄往宁波、成都、兰州、北京的当天单号信息,对方给记者发了一个淘宝链接,名目为“物流差价”,每件一元,让记者拍下通过支付宝付款,等收到信息后再确认支付。记者通过支付宝付款后不到一分钟,卖家就按记者要求把四份快递单号信息发给了记者。“你试试,查询过后没有问题,你就确认支付吧。”卖家再次向记者保证。卖家发过来的单号信息十分完整,包括快递单号、单号录入时间、寄件人姓名、电话、详细发件地址和邮编,收件人姓名、电话、详细收件地址和邮编。
2013-10-22 17:43:51710 次
【一起惠返利网讯】10月22日消息,亿邦动力网接到知情人士爆料,称刚组建不久的家具电商牛窝网已经倒闭,目前网站已经无法打开。一起惠返利网访问此前牛窝网域名发现,网站确实已经无法访问,而两个月前亿邦动力网曾访问牛窝网时,该网站显示还在招商阶段,并辅以“大尺度”的营销广告在推行。另有网友在微博爆料:“号称有三亿资金的牛窝网三个月就败光了!一夜之间毫无预兆全员被裁,精英领导无一露脸说明情况。”不过,一起惠返利网注意到,在网络声讨声音出现不久后,牛窝网CEO刘洋在网络上做了一个简单的回应:“关于牛窝网的前因后果,总会有个声明,我们也在等投资人最后的回应。”一起惠返利网试图联系牛窝网现任几个创始高管,但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2013-10-22 17:42:51985 次
【一起惠返利网讯】10月12日消息,近日传出已被公安机关查封的移动电商移淘商城日前有了新动静。电商资深人士龚文祥在微博中透露,移淘商城或将在近两日内重新开张。移淘商城移动客户端截图根据龚文祥提供的疑似移淘商城内部人员爆料信息,移淘商城在国庆节期间对商城产品进行了全面质检,对问题产品进行了全面处理。“目前,移淘商城正处于升级状态,服务器将全面升级,预计明、后两天回复。”而就在三天前,有网友爆料称移淘商城因为售假已被公安机关查封,网站也无法登陆,客服电话无人接听,老板不知去向。据一起惠返利网了解,移淘商城成立于2010年3月,创始人为刘萧崴,是与国内另一家电商买卖宝类似的手机购物平台。公开资料显示,移淘在2012年进行了B轮千万级融资,投资方为东方富海与达晨创投。有媒体报道称,目前移淘商城会员超过500万,日均订单处理量超过1万单,每日发货5000~6000单,月成交额达7000万元。
2013-10-13 10:49:10808 次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以小博大,将价格战火燃烧到京东商城的自留地;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游戏,他破釜沉舟,以企业盈利为代价换取极致般的用户体验;电商江湖,什么才是最有效的破敌利器?大浪淘沙,谁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英雄?本期《财经面对面》对话1号店董事长、联合创始人于刚。1号店董事长、联合创始人于刚人物简介于刚,1号店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学士,康乃尔大学物理硕士,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决策科学博士。曾任戴尔全球采购副总裁、亚马逊全球供应链副总裁。实时监控竞争对手用系统确保低价2013年,电商江湖硝烟再起,就在大佬们宣称“休养生息”之际,历来低调的1号店异军突起,7月,1号店借五周年店庆之际频频擎起降价大旗,推出一系列眼花缭乱的优惠促销;8月,1号店又以“D50计划”发力手机市场,贴身比价京东商城,直接将价格战火引到京东的自留地。新浪财经:你挑战的是一个非常擅长或者是善于价格战的京东,你的底气在哪里?为什么会主动地去挑战京东?于刚:其实我们没有挑起任何的价格战,我们只是用一个很好的价格策略去管理我们手机这个价格品类,我们用系统去管理,保证我们手机品类可以很健康很快速地去发展,这个管理后面的价格策略和价格模型全是系统去管理的。新浪财经:7月份是我们5周年店庆,也推出了优惠促销的措施,也有数据说,我们在7月份当中有27%的商品是达到1号店历史最低价格的,这算是属于一个价格战的类别吗?于刚:我们认为我们给顾客提供的是价值,而且是个长期的价值,当然价格非常重要。你可以到网上去查,基本上我们所有的价格指数,我们用系统管理保证在业界都是排在前三位。我们有一个价格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每天监控我们60多家竞争对手的1700多万商品的价格和库存,后面有我们公司的价格策略和价格模型。而且我们每个星期在周商业回顾的时候,中间很重要一部分就是回顾价格,就是我们和竞争对手的价格比较,保证我们的价格时刻有竞争力。价格我们是靠系统去管理。新浪财经:中国有个习惯就是大家都很喜欢模仿。于刚:你像前端的这些都很容易被模仿的,你新推出一个商业模式,你的营销方法,营销手段这都很容易被模仿,不容易模仿的更多的是那些系统。也许正是因为1号店有了这套强大的价格管理系统,于刚才有了大规模扩张商品品类的底气。一直以“网上超市”为定位的1号店,从2011年开始,更多地向“百货商场”的方向发展,而这种“全品类”化的扩张策略也已成为各大电商企业的发展趋势。1号店会否陷入同质化的尴尬局面,成了于刚面临的新挑战。于刚:从商务模式上我们经过很多的思考,其实当时我们是以快速消费品切入的,我们知道快速消费品它确实存在着很多的这种大、重,有短的保质期,还有易漏易损等等的一些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半径比较短。新浪财经:毛利也比较低?于刚:毛利其实也不怎么低,我觉得比3C数码电子消费品高多了,但是它有不适合电子商务短半径的特征,所以我们迅速地开始扩张到服装,扩张到电子消费品,母婴保健等等。所以说让我们迅速地,一个是丰富我们品类,让我们整个这种商品的综合性,让它商务模式化变得更健康,我也可以有黏性很强的快速消费品,我也可以有很多可以为公司盈利的包括服装、服饰、珠宝、箱包,还有一些保健品等等这类商品,让我们整个的商务模式更健康。新浪财经:你这个拳头分开打总是没有你往一个方向打有力量,怎么扬长避短呢?于刚:我觉得我们的聚焦始终不变,我们聚焦在顾客体验上面,和我们核心竞争力上面。顾客体验它是一个综合的考量,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商品的丰富度,因为你必须要有顾客想要的东西他才会来,然后才是商品的价格,系统整个界面的友好度和售后的服务等等。我觉得我们不管是从最早三千个商品,从快销品切入电子商务,后来不断引入3C数码、服装、图书,包括最近引进的生鲜,我们都是真正地实现我们最早的梦想,就是让顾客可以足不出户享受这种优质的现代化生活。将用户体验指标与员工薪酬挂钩得用户体验者得市场,对于电商企业来说,商业模式固然重要,但是提升用户体验的优质服务更为关键,这或许就是1号店在硝烟弥漫的电商战场中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将用户体验细化到极致,需要完善供应链、信息系统、客服、产品等一系列前后端的系统,于刚为此找到一套独特的方法。新浪财经:所有的电商企业,其实不光是1号店,大家都会说顾客体验度对我来说是最最重要的,那为什么1号店可以保持这样的速度或者市场更多的认可,他们就没有做到呢?于刚:因为顾客体验这个事很容易把它喊成一个口号,很多企业都这样说顾客是上帝,顾客是衣食父母,我觉得这个东西一喊就变成口号了,我们不希望成为一个口号。所以说我们采取了很多具体的做法。比如说我们找了一个第三方公司给我们每个星期做顾客体验调查,它要调查数千个顾客,然后得到一个顾客体验指标。我们同时把这个由三方公司调查的顾客体验指标,和我们所有员工的薪资、奖金、提升挂钩起来,让每个员工都知道他做的事情是会影响到顾客体验的,让每个人都去关注顾客体验,比如说你做采购的,你采购来的商品是不是顾客要的商品;然后你是仓库里面的,每个商品的质量能不能保证,到时候有没有破损,出去的时候有没有灰尘;然后当然配送就不用讲了,还有很多客服售后,能不能真正实时地解决顾客的问题,顾客打电话来不是想听你说一声抱歉,这个没有用的,我们希望解决顾客问题。所以说我们考核客服怎么考核呢?考核他四个小时之内完整地解决顾客(问题的)比例,也就是说顾客问题解决率。新浪财经:但是我当时也听说你们推这个具体的考核也是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推(的时候)也遇到很多大家的不理解或者说阻力。于刚:很大的阻力,当时我们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新浪财经:最大的让你印象深刻的阻力后来是怎么样的?于刚:当时最大的阻力,很多部门就说顾客体验跟我有什么关系,都是配送员的事情,他们跟顾客直接打交道,也就是客服的问题,他们对顾客态度好一点就行了,所以说我们遇到巨大的阻力,最后两个月的时间,我和峻岭召集我们所有的高管二十多个人说今天是最后一次会议,你有选择,你可以离开1号店,但是这是我们的理念,你必须接受,你要留在1号店你就必须接受这种理念。推出来之后我发现效果非常好的。我们刚推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的顾客满意度是84.4%,等我们过了一年我再回头看,我们已经做到了92%。新浪财经:其实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是非常地不容易。于刚: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解决顾客体验问题并不是说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我们是专门有一套分析,叫Paretoanalysis(帕累托分析),怎么做分析呢?把顾客各种各样的反馈从线上的反馈,电话的反馈和线下各种各样社区里的反馈归纳起来,总结起来,把它分类,每次解决最大的几类,把最大的几类解决,新的问题又冒出来了,然后再解决那些问题,做一个问题清单,每个星期的问题每个星期解决,这个没有magic(魔法),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把它一天解决的,我们是通过五年多的时间,每一天点点滴滴地做到现在。对1号店有深刻了解的话,你会发现我们这么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一直是中国电商里面成长最快的企业之一,2011年的时候我们还被德勤评为全亚太地区成长最快的企业,其实它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但是我们聚焦不是在成长上面,我们全部放在顾客体验上面。你可以看到我们周回顾的时候,两个小时的时间有半个小时全是放在顾客的反馈上面,叫聆听顾客声音,我们所有的六十几个公司的各部门的负责人全部一起来看看顾客对我们有什么反馈,我们怎么样去把顾客所提出的问题系统化地及时地去解决。还有一个我们做的事情就是我们要求所有的高管必须定期地要做一日客服,一日配送和一日仓储,我自己也全都做过,到仓库里去入库、上架、检货、包装、配送,包括最后的分捡和做配送,我也做过客服,而且我每天都去看所有顾客的一些反馈,这样就让我们所有的高管有第一手的资料,知道我们怎么样更好地服务顾客。新浪财经:大家也会称1号店为电商的黑马,大家就想,这个逆袭的故事它接下来会怎么延续,我们如何再进一步保持我们黑马的速度一直往上走?于刚:其实我们认为,将来区分一个优秀电商和平庸电商的分水岭还在于它的顾客体验。所以说我们认为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纲举目张,这个纲就是顾客体验,这个成长、发展和它的盈利都是目,如果把顾客体验做好了,是不会担心你的发展盈利的。不盈利是战略选择现在规模和速度最重要尽管于刚可以为了提高用户体验而暂时牺牲盈利的空间,但是任何商业的本质和核心都是“盈利”,持续的亏损绝非发展的长期驱动力,在中国电商企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的今天,选择主动“盈利”还是被动地“不盈利”,成为考验企业家们智慧与决策的难题。新浪财经:但是对于电商来说盈利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词,对于盈利是怎么样的一个考虑?于刚:我们是非常重视这点的,因为电商不管是哪个企业它最后都是要盈利的,我们从最初怎么样去设计我们的商务模式,我和我的搭档刘峻岭花了四个月的时间不断去讨论怎么样让这个商务模式真正可行的,我们希望我们是成熟的一次创业,而不是一次拍脑袋,脑袋一热就出来创业,商业模式里面很多的数据,很多财务的一些分析我们都做过大量的工作,做了很多的市场调查,我们知道怎么样才能让这个商务模式它具有盈利的可能和将来具有这种可扩性。比如说,我们认为电商全场免运费它是不可行的,因为它的商务模式是不对的。所以,你可以看到我们从开始到现在,不管有多么大的内部的和外部的压力,我们从来没有过免运费,它并没有减缓我们前进的步伐,这是一个。还有一个是我们精细化管理,刚才讲了我们开发了大量的系统,做了大量的优化,光去年一年我们运营成本就降了37%,我觉得在这些,我们还有很多BIPBusinessImprovement(业务改进)一些项目,让我们的运营成本和我们的商务模式可行,运营成本下降。新浪财经:到今天1号店已经开始盈利了吗?于刚:1号店还没有盈利,但是这是我们的战略选择,因为如果要盈利这个不难,因为我们知道有些品类是盈利的,有些品类是不盈利的,有些服务模式是盈利的,有些服务模式是不盈利的,但是我们知道,我们最早的vision(愿景)我们一定要提供,让顾客可以足不出户享受所有的商品和服务,我觉得在这个道路上我们不会偏移的,我们不会因为短期要盈利的这种压力或者怎么样来改变我们的商务模式,一定要给顾客提供丰富的商品,所有顾客想要的服务和商品我们都提供。新浪财经:我相信在和团队或者和我们股东在聊的时候,应该给大家一个预期说,有没有设置一个时间点?于刚:我们实际上对盈利的要求,我们内部也是有目标的,包括时间目标和我们整个进程也是不断地去审核,新浪财经:哪一年的时候?于刚:但是这个我们对外是不公布的,你可以看到,我们不断地在做什么事情呢?一个是优化我们的供应链,我们可以看到每年我们的利润是在大幅提升的,同时我们自己的运营成本也是在不断下降的,我刚才提及的,光去年一年我们运营成本降了37%,我觉得这个速度还是非常可喜的。我们认为在这个时候规模是非常重要的,发展速度是非常重要的。电商是个规模游戏决策速度比决策质量重要中国电商行业的集体亏损正是受制于这种“以速度换规模”的行业大环境,电商企业以牺牲盈利为代价大打“价格战”,寄希望于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扩大规模,并将所有的竞争对手远远抛在身后,然而在一轮轮残酷的大浪淘沙之后,谁会有希望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新浪财经:有没有发现现在互联网创业就是“唯快不破”,如果电商没有这样一个快速发展,就容不得你慢慢地去做着一些东西吗?就是必须要这么快吗?最根本的对电商来说就是快速?于刚:必须的。因为你知道互联网就是把整个全世界变成平的,大家都联系起来,然后信息的传播它是光速的。所以,这个时候决策速度的重要性超出了决策质量的重要性,有时候太追求一次就把决策做对,这往往失去了战机。我和刘峻岭我们搬了五个办公室,我们永远都是在一个办公室里面分享。所以,决策起来非常快,有时候即使我们两个人有些冲突,认为这个事情意见完全不一致的时候,我们迅速地把决策团队一起带进来一起讨论马上做决策,有时候不做决策比做一个错误决策还糟糕。新浪财经:但是在追求快的时候,快不是最重要的,刹车才是最重要的,1号店怎么做到我快马上就快的起来,慢我也可以随时调整我的步伐?于刚:实际上我们的快并不是我们去追求的快,它是水到渠成的,我们因为做了正确的事情,聚焦在顾客体验上,把顾客体验做好了,顾客口碑好了,一传十,十传百,这样让你自然的发展很快。实际上你看好几次因为速度太快了,我们仓储、配送跟不上,我们爆仓了,然后我们订单跟不上了,配送不出去了,我们在今年周年庆7月的时候,前几天我们都还要截单,也就是我们到下午五六点就停止接受订单了,我们还是把关注点放在顾客身上,让“快”成为一个副产品。新浪财经:这个行业的洗牌对你来说,认为是一个行业正常的?于刚:我觉得是正常的,实际上这种大浪淘沙让整个行业更健康,真正地让那些能生存下来的,真正的可以做好所有这一切的,包括商品的丰富度、价格、服务等等,最后能够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新浪财经:但这个行业洗牌你觉得到一个什么程度可能就是一个阶段?于刚:它肯定最后是有几家生存,然后大多数都会被淘汰掉,我觉得这个东西就看谁做得更好,因为顾客是有选择的,尤其电子商务化他的选择更容易。线下你从一个超市到另外一个超市还有具体的一些距离,怎么去。但是线上它随时就可以转,你做得不好,他做得更好随时可以转,价格也是透明的,服务也是透明的,我觉得这一点让电子商务对广大的消费者来讲它是一个福音,让他真正的有选择。新浪财经:那你这么说的话小电商就都没有生存的余地了,全都要被淘汰掉,如果说你觉得有一些小电商它可以生存下来,你觉得它应该有哪些必须要做到的地方?于刚:小电商将来假如要生存的话,它恐怕得有它的一些核心竞争力,比如说它有一些政府政策上的壁垒或者一些很专业的品类,但是一般来讲电子商务它就是个规模游戏,你必须要有巨大的规模,因为这些投入不管你是仓储物流,还有技术,IT上的投入,还有人才,现在竞争这么强,人才投入都是巨大的,你规模太小实现不了规模效益。新浪财经:垂直电商还有空间吗?于刚:觉得垂直电商如果是自有品牌的话,它是有空间的,如果它是标准化的品牌,竞争确实蛮难的。因为电子商务它是有这个特征,它是一个规模游戏,它不受时间、空间、货架的限制,如果你一个垂直电商你可以做的品类我也可以做的话,顾客他希望一站式购买,他希望在一个地方我把我所有的都搞定,而且这种规模越大的电商如果也非常重视顾客体验的话,可以跟顾客产生情感的交流和为顾客个性化的服务的话,那么对于这种小的和垂直化电商挑战确实很大的。新浪财经:可不可以这么理解,你认为电商是一个规模游戏,所以,你才会有现在这样的一个追求发展速度,然后尽快地圈好地?于刚:可以这样讲,但是我们的关注点还不是在发展上面,还是在顾客体验上面,因为发展是一个副产品,我们顾客口碑做好了,顾客体验做好了,你整个成长它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新浪财经:你觉得1号店离电商第一阵营还有多远?于刚:我们并不是去那么看重这个究竟是第几名,我们流量,刚周年庆的时候日流量过了千万,也就是一天有一千多万的用户上1号店来逛、来买,我觉得这个是,在中国B2C电子商务里面是排在前三位的,但是我们并没有过多地去关注究竟它排名是怎么样的,我们更关注的还是顾客怎么看我们,我们怎么为顾客服务好,创造更大价值,我人生中间的一个哲学就是我们一定要创造价值,如果我们创造了价值我们就会有自己的价值。新浪财经:电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你觉得到今天来说,它未来的趋势是怎么样的?大概你觉得会存活几家?于刚:我觉得电子商务再往前的发展还会这样继续地集成化、平台化和规模化,我觉得具体是几家很难预测,我觉得会有那么三五家。新浪财经:包括1号店吗?于刚:肯定会有1号店的。企业要常革自己的命做对事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新浪财经:你们创业的时候起点还是比一般的(创业者)会比较高一些,因为你们从跨国公司的高管出来,当时你们有做过swot分析吗?于刚:我们当时还是做了很多的分析,我们叫做成熟的创业,我们想都将近50了,四十好几了,这次创业的话风险还是很大的,我们不想拍拍脑袋就出来做一件事情,我们想要做就做轰轰烈烈的事业。所以我们花了四个月的时间,中间好几次我们又回头来把以前的推翻掉,又重新设计商务模式,又出去做市场调查,我们去了很多的超市,也去了很多的卖场,做了大量的数据分析,保证每个数据我们都是正确的,而且有些商务模式中一些假设我们要多次求证,现在看起来我们早期的这种谨慎和这种思考还是非常有用的。我觉得我和刘峻岭的价值观非常非常一致,这就是为什么很快就走到一起决定一起合作创业,我们非常透明,当然这么多年有众多别的一些机会,但是我们从来都是对对方透明,都是全身心地承诺在这个事业上。再就是我们对所有的问题。新浪财经:你们不吵架吗?于刚:我们有很多争论,非常多的争论,但是我们争论有个非常重要的一致的一个观点就是,我们争论的最后只是对这件事的真理在哪,而不是说你对还是我对,你对我对没关系,大家都一致地去找到这个真理,大家都认为一定要做诚信的企业,因为这是企业可以长久地去发展,顾客绝对是放在第一位的,然后要非常强的执行力,还有就是不断地去创新,经常要革自己的命才行,如果不革自己的命,别人会来革我们的命。新浪财经:你们吵得最凶的时候,最大的一次分歧是什么样的一个事情?于刚:我们很多次,早期的时候对商务模式,我们有时候甚至拍桌子的这种,都认为我不认同,他也不认同,但是没关系,做一件正确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我们更多讨论这个事情本身是不是个正确的事情。新浪财经:有没有谁也说服不了谁?于刚:有,经常有。我有一个字叫1+1>10,因为我们两个人互补非常强,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观,所有的问题都摊在桌面上谈,我们不怕冲突,我们有很多解决冲突的方法,我们追求真理,而不追求是你对还是我对,这个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甚至每两周的时间,我们就会坐下来关在屋子里做批评和自我批评,回头看看过去的两周我们做了哪些正确的决策,做哪些错误的决策,而且我们两个人这种性格的互补,我觉得还是和我们本身思考方法的互补还是非常强的,刘峻岭是一个直觉非常好,感觉非常好,马上看到有很多机会,我需要处理很多的信息、数据,然后用自己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思考,去真正理解了这件事情,我才能够往下再走一步,才愿意推动一步,我觉得我们这种互补的关系让我们避免了很多的错误,让我们也很快地去做出决策。新浪财经:因为你在创业之前,本来就是教授出身,而且你是拿到物理学的硕士,还有决策学的博士,后来又是在跨国公司的高管工作,凡事有正反面的,正面我们已经看到了,但是如果从反面来看的话,你觉得它带给你哪些弱项的地方?于刚:一个就是以前我学术的背景太追求完美,所有东西都是要求他的,所有的证明都一丝不苟,我觉得实际上,创业过程中很难一次把所有东西都考虑那么周全,考虑到位,实际我在不断地纠正这一点,咱们先把事情先做出来,然后再去完善它。所以,有时候把一件事情先推出来很重要,因为这个时机变的很重要。这是一点。还有一点,以前在戴尔、亚马逊做高管,见识过全球最顶尖的一些人才和团队,我当然希望我的团队也那么优秀,对整个1号店的发展,那肯定是更急一些,看到很多不满的,执行力不到位的,就会更严厉一些,其实有时候发现,我们得一点点做起,从一个创业型的公司来讲的话,我们的起点还是很低的,我们一步一步地提高所有团队的素质和执行力。
2013-09-30 11:03:11992 次
【一起惠返利网讯】9月24日消息,阿里巴巴终于有底气将筹备了两年的“来往”高调推到公众面前,但外界依然对这款宣称“比微信多一点”的同类应用充满疑惑和担忧。日前,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阿里巴巴来往业务负责人邹孟睿在杭州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回答了外界对来往App的一系列问题,一起惠返利网将其整理如下:1、阿里已经有了旺旺、旺信等交流类产品,市场上也已经有了微信、易信,为什么还一定要有来往?陆兆禧:第一,我们认为电子商务的用户需要一个(沉淀社交关系的)平台。为什么呢?因为阿里巴巴善于创建关系,大家在淘宝、阿里巴巴做生意,很快就建立了一种人与人之间基于交易之间的关系。那建立这个关系之后,他需要有个地方去沉淀,在过去可能他会在旺旺甚至是微信上去沉淀关系,而阿里巴巴还没有一个能够很好的沉淀关系的社交产品,所以我们也希望能有一个平台能让商人、朋友在生意之余能够有个地方去发展好友圈,拓展生意关系。第二,市场上不应该只有一款产品,假如市场上只有一款产品的话,这款产品肯定是烂产品,我相信竞争会让更多的好产品出来。假如说市场上有两款、三款、四款、甚至十款这样类似的产品,我可以说我们用户一定有福了。否则的话,你会碰到有些情况下你不想付钱但你必须付钱,而且想把群扩展到100个也扩展不了,没有办法。邹孟睿:做来往本身还是从用户需求出发,而不是要跟微信、易信的风。平常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在淘宝、天猫上购物的人,本身就有和朋友交流分享沟通的意愿,比如说我买了一个产品觉得很好,就会介绍给我的朋友,跟他聊聊这个怎么用,或者加入电商俱乐部跟大家聊聊。阿里有很多觉得很遗憾的经历。比如说淘宝、天猫上很多的大促,双十一、双十二,大家买了很多东西都很开心,开心完了之后就会在微博上、QQ上去分享,看到这个场景之后,我们会非常遗憾:要是我们自己也有这个产品,用户买了产品在这上面分享多好啊?这是我们当时做这个产品的目的。2、来往的核心思路是怎样的?陆兆禧:阿里巴巴今年开提出无线互联网的用户概念,以往我们做很多产品都是基于电子商务,今年我们要求来往团队以及阿里巴巴整个无线团队都跳出电子商务拥抱互联网。所以来往是阿里巴巴集团第一个没有太多电子商务痕迹的互联网应用。后面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希望把他做成一个简单的、好用的、安全的、私密的社交工具。3、阿里为什么不直接将旺信发展成来往?邹孟睿:来往和旺信是同一个团队,技术、研发都是团队共享的。但是在业务方向上,来往是定位在熟人、老朋友之间的沟通分享,而旺信是定位在买家跟卖家在电商交易服务关系中的沟通,所以两个产品是不同的方向。4、来往与微信、易信到底有哪些差异?邹孟睿:在我看来,易信和微信是聊天工具,而我想象中的来往是一个好友们互动分享的平台。所谓互动的平台,就是要满足一群人之间分享沟通的需求。大家刚才看到的阅后即焚、有声图片、500人聊天大群等功能,都是易信和微信没有的。在表情方面,来往目前支持240个表情,一共有6个角色,每个角色有40个表情,全部免费。5、来往未来会采用易信的模式,与运营商合作吗?邹孟睿:我们一直是很开放的一个态度,希望会和运营商能够达成一些方面的合作,开放合作是我们本身的一个态度,这一块如果有了很详细的进展的话会告诉大家的。6、来往其实已经发布了很长一段时间,为什么此前成长较慢?邹孟睿:首先我们成立了网络通讯事业部(编者注:阿里巴巴在今年9月10日对外宣布对内部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的调整为:新成立网络通讯事业部,由原来的旺信业务和来往业务组成,该事业部将直接向CEO陆兆禧汇报。),整个公司在开发、市场、推广运营上的资源都会加大投入。早期我们是一个20多人的团队,以研发为主,并没有在运营、推广、营销方面投入资源。但是从今天开始,我们除了产品研发持续投入以外,整个公司会在推广、运营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7、阿里凭什么有信心能将来往做成功?邹孟睿:我为什么这么有信心?很多人说微信有4亿用户和帐号,我们很难逾越。这其实是一个结果,忽略了微信从无到有、用户从少到多的过程。微信之前有talkbox、有米聊,甚至还有手机QQ,而且微信刚推出的时候,功能上跟talkbox、米聊也没有任何的分别,但是为什么微信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滚动了1亿、3亿用户?他本身也是借助了腾讯公司强大的帐号资源和关系资源。如果没有这些资源快速的导入的话,微信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发展。所以说微信的成长跟腾讯账号的迁移和公司资源的倾斜是密不可分的。而我们阿里也有同样丰富的帐号资源,也有同样多的服务。我们的产品研发、技术、用户都很好,这么多好的条件下,我想不到任何一个来往做不起来的理由。8、陆总在介绍来往的时候提到“来往是阿里少有的一款电子商务痕迹比较轻的产品”,这是不是意味着阿里为了强调朋友关系,会弱化阿里本身比较擅长的生意关系?卖家在微信上做营销等商务活动这些行为,来往是否会有意控制?邹孟睿:来往的重点肯定是熟人关系。大家也都明白,如果买了一部电视,你肯定希望看到自己喜欢的娱乐、工作、综艺这些节目。如果整个电视100台里面,每个台都是购物台的话,你肯定会很不爽。来往本身的产品定位是一个好友之间的轻松好玩的分享平台,安全、私密、熟人关系肯定是我们核心,这点是可以肯定的。至于如何嫁接电商的资源,这也是我们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来往上,我们肯定是不会允许硬性推广广告产生的。当然,我们也希望来往除了是好友之间的沟通交流工具以外,能占用用户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生活场景,所以,我们还会把阿里的很多实用的功能给做起来。确实,把公众平台当做营销平台是不妥当的,但要看怎么理解营销和服务。我的想法是,如果一条信息,只是呈现了肯德基有八折优惠,那么它就是广告。而如果用户收到这条信息后,能够立刻拿着这条信息去附近消费,并分享给朋友,那么我认为它就不是营销,而更加接近于服务,这是来往未来想要做的。9、来往目前的用户情况如何?未来对市场占有率的期望有多高?未来是否考虑像微信一样植入游戏类的产品?邹孟睿:来往现在的用户数还很低,百万级别。发展思路上,我自己是给自己设定了里程碑的,我们希望迅速滚动到一千万的用户,然后能够在一年时间之内冲到一亿。另外,我们不会植入游戏。10、阿里如何将用户从微信中拽出来再拉到来往里去?如果说易信与运营商合作的免费短信和电话留言是一个招数,那么来往将通过什么方式来抢用户?邹孟睿:我们会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比如说你是某个店铺的老客户,跟朋友介绍了这个店铺,朋友去该店铺报上你的名字,店家给朋友打折优惠,这可能就是我们激励用户、吸引用户的一个方式。阿里有很多生活服务方面的资源,这是我们的优势。以前刚开始做来往的时候,我也会想,腾讯有很大的优势,比如QQ号、好友链等等,一旦他拥有了这个优势,别人做就会很难。但是现在想想,我们把自己的资源给梳理一遍的话,也有很多的优势,比如说你现在上来我们就送你一个彩票,如果中了奖我们可以聊聊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
2013-09-24 09:42:15910 次
【活动】9月26-27日乐山师院免费领取礼品活动专题为感谢广大用户对一起惠的支持,一起惠携手国美、库巴、苏宁、新蛋等知名商城回馈广大网购用户,详请活动如下:一、免费领取国美400张5元现金券。(活动只限于一起惠老用户以及乐山师院用户)二、即9月26日-10月7日注册送3元(仅限乐山本地用户)三、注册激活手机后即可凭手机验证码到百果苑、五枷山现场领精美礼品一份。(仅限乐山师院用户)1.活动时间:9月26-27日上午10点至下午6点。2.活动地点:百果苑、五珈山3.领取条件:注册一起惠、激活手机账号。4.礼品份数:1000份(先到先得)详情请咨询现场工作人员。四、9月28日新蛋独家一起惠百货全场专享活动(免费赠送5元无限制500张优惠卷)(一起惠所有用户)五、凡在活期期间去国美或新蛋商场购物将有资格获得100元现金补助资格。(只限乐山本地用户)六、一起惠拥有本次最终解释权(联系电话:0833-2271213)一起惠返利网2013年9月23日
2013-09-23 13:51:391726 次
原规定商城每月25、26号审核、27号到账,因商家结算太慢,用户利益受损,深表抱歉、对此,我们出台即从8月1日起,订单确认用户提现即在24小时内支付(特殊情况除外),最晚不超过72小时到账。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从5月份起的订单将不在扣除任何手续费用、奖励制度请等待新的政策公告。大家若有任何问题,可咨询财务审核工作人员,或者联系我们电话:0833-2271213。感谢大家对一起惠的支持!
2013-07-17 12:49:411568 次
电商价格战余烟犹在,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调查后发现,历次电商价格战战火的背后,各大电商透支的现象已愈演愈烈,有消费者反映,如京东商城平台上竟然出现了“三无”产品、亚马逊上购买且未使用的2.3万元礼品卡“不翼而飞”等。时下,电商的监管仍处于企业自律阶段,电子商务法的缺位导致电商在促销时屡现违规现象,而弱势的消费者却成为了战火中的牺牲品。在采访中,业内人士提醒到,电商价格战已到了必须正面直视其透支现象的时候,换句话说,价格战或许已到了拐点处。同时建议电商竞争应该从价格战中回归正轨,清醒地意识到完善售后体系、提高货品质量等,才是电商的可持续发展之道。消费者指京东售卖“三无”产品来自广州的张波是京东的金卡会员,但他今年在京东购物却频频遭遇“售后之痛”。据张波介绍,他于4月10日在京东购买了名为华美兴泰双USB输出的移动电源。产品标注为10400MAH的电压,价格127元。然而,在使用时,张波发现该产品电源极度不稳定,充放电一次之后就无法继续使用了。无奈之下,张波到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了产品的生产厂商深圳市华美兴泰科技有限公司,结果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询后告知张波,这个产品上标注的厂名根本不存在。根据该管理局给张波出具的《举报申诉书》显示,张波在京东上购买的移动电源实际上为“三无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随后我将该事件反馈给了京东客服,但是没有任何回应。”张波颇为无奈地表示,“以前我也经常在线提交投诉,但是他们基本不答复投诉,有时候还会直接删除。”对此,京东相关负责人回应表示,“京东奉行正品行货的宗旨,不会售卖‘三无产品’。同时,京东系统不存在删投诉留言的功能,所以不存在删投诉留言的做法。”针对上述消费者遇到的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说,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遇到假冒伪劣产品时,应该根据电商平台的模式来明确其法律责任。如果是淘宝的C2C模式,电商平台只扮演一个平台角色,出现这种情况时,平台本身不承担责任,而责任承担者为最终的销售商。但类似京东的B2C模式,京东等销售者和产品的生产者皆需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出现问题时,消费者可以同时起诉两者。而京东平台上的加盟商销售的产品,京东则不需要承担责任。因此在法律上,以“谁盘的货谁承担责任”为基准。张波购买的移动电源,属于京东自营B2C平台上销售的产品,因此京东应该承担连带责任。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委员、盛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于国富表示,电商平台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应该按照监管线下零售的相应法律法规来执行。但在现实中,电商平台的监管和法律惩罚普遍不强。另一方面,消费者遇到问题怕麻烦的心理,比如证据收集、笔录等,也给了电商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外在条件。张波在京东遭遇的“电伤”远不止这一件。据其介绍,4月底,他在京东上购买了一部国产手机,结果不到半个月就不能开机了,此时已经过了15天的保修期。他找到生产商售后维修,对方要求他出示在京东购物时的姓名发票。“但京东开的发票从来都不开姓名,因为这个,生产商不给‘三包’。我与对方沟通过,但效果不明显。”张波认为,发票不开姓名不符合法律规定。同时,他还抱怨道,京东都将订单生成日作为发票开具日。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邮寄时间,实际就是人为压缩了15天的保修日期,导致消费者实际上得不到15天的保修期限权利。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表示,时间上不充分,消费者反映是有道理的,但是现在很多产品通过直销形式完成,如果周期拉长,对经营者不公平,产品的价值就受到了损害,也增加了经营者的风险,立法是对双方利益的保护,最终目的是促成交易,不能偏袒任意一方。在时间问题上,如果要立法需要与职能部门协调,共同探讨,从网络角度讲,电商物流有成本,如果修改,承担负担更重,对企业更不利,可能很难促成更改立法。京东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姓名发票事宜可能存在误区。正确的方式是,在发票选项中,有个选择单位的选项,抬头写上客户的姓名就可以了。在张波看来,按照“三包”的规定,其实“三包”的履行方是流通环节销售商,也就是京东,但京东又没有实体店,因此在京东等电商平台购物后,售后服务难以得到保证。于国富对此分析说,其实不能说电商没有“三包”的保证,只是方式不同。如果快递到门就发现了问题,电商应该主动上门进行“三包”,不能增加消费者的负担。虽然这样会对电商造成负担,但这是电商应承担的责任,电商不能因为没有店面,而将产品销售后的相关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更令张波气愤的是,他购买的手机,在京东网页上显示的手机尺寸是五寸,结果拿回家发现变成了五英寸,比实际小了。根据张波提供的截图显示,他购买的手机款式描述为5寸,京东价999元。而记者登录京东商城发现,同一名称及商品编号的该款手机,现在的描述信息为“4核5英寸”等内容,京东价699元。张波称,京东方面根本就不承认这么描述过,他找到客服在线申诉,结果客服干脆把他的申请都删了。对于张波在京东上购物遭遇到的情况,上述律师分析说,这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重大误解。在此情况下,消费者可以申请交易取消,也有权利以欺诈为由起诉京东。但值得注意的是,“类似问题在电商价格战中经常出现,已成为电商的一种畸形营销手段”。亚马逊2.3万元礼品卡“失踪”?最近让杨亦鸣苦恼的是,他在亚马逊中国购买的2.9万元礼品卡还有2.3万元没有使用,就“不翼而飞”了。去年,家住北京的杨亦鸣在亚马逊中国采购了2.9万元的电子礼品卡,分三次下单购买。三次订购信息如下:第一次订单的购买编号:A1NJ8GXT5879ZN,购买日期:20120913,数量:1200,总金额:12000元;第二次订单购买编号:A1FPAFN3W8WY18,购买日期:20120918,数量:600,总金额:12000元;第三次订单的购买编号:AVXH8BQP3SPQK,购买日期:20121105,数量:500,总金额:5000元。礼品卡以Excel表格的形式提供给购买者,在打开表格时,需输入亚马逊中国提供的密码。第一次,杨亦鸣下载了第一个订单中的300张,合计6000元礼品卡。6月初,他到亚马逊中国个人中心,准备下载其他订单时,却被提示密码已过期。“但购买时亚马逊并没有通过任何邮件、短信或其他方式提示存在礼品卡密码过期问题。”杨亦鸣对于这种做法非常不理解,因为金额较大,他迅速致电客服,对方称将密码重新发到其绑定的邮箱里,同时承诺会在24小时内处理。但是,几天过去后,杨亦鸣并未收到回复。6月5日,他再次致电亚马逊客服,客服要求提供新的地址给予尝试,但是,更换的新邮箱还是收不到。当他再次致电客服的时候,亚马逊于6月12日的邮件回复中竟回答道:“非常抱歉,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以及邮箱地址,我们没有查询到您之前的账户,无法查询相关订单。”也就是说,杨亦鸣的2.3万元礼品卡竟“飞”了。他告诉记者,“我自己登录我的账号,在我的订单中就可以看见,我还截图了,但客服就是一直表示在他的系统里看不见。”亚马逊中国相关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杨亦鸣的情况是打开礼品卡的安全码过期了。而这个是有过期的相关规定的。目前亚马逊已让大客户经理联系杨亦鸣,以了解详情。来自北京的董征也在亚马逊上遭遇了“电伤”的问题。5月9日,董征以2598元在亚马逊中国购买了一部iPhone4手机,订单号为C02-0288401-4212022。5月13日,他收到产品后将其激活。初期使用中,他并没有太在意手机内的相关应用和内容,直到5月26日,他突然在手机中发现有20多个录音音频文件。“录音内容皆为销售人员在教人怎么使用手机。”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录音内容判断,这台手机可能是试用机或者翻新机。当晚,董征就致电亚马逊客服,要求给予解释并更换。但对方告知他已经过了15天的保修期,让他到苹果店检测,并发送检测报告。5月30日,他再次致电亚马逊客服要求告知进展程度,对方回复“按照实际情况,只应该是激活后才有这些音频文件,系统显示激活日期确实是13号,苹果公司显示也是。”于是,客服让他提供音频内容协助处理。6月3日,他又致电客服,客服再没提录音的事,只是一直强调,“帮您查激活时间,其他解决不了,只有出具苹果的检测报告,再给予相应处理。”对于这样的回复,董征觉得不合理,他要求对方给出书面文件或者邮件的处理结果。客服答应给他回复邮件。然而,当天晚上,又一名客服给董征致电,告知邮件也不能发,并在电话中引导其进入亚马逊中国官网上关于手机处理的页面。“对方让我点了N个页面后,我才看见那个说明,平时根本就没人能找到这些页面。”董征说。根据页面内容显示,如果手机出现问题,要根据供应商检测报告才有可能酌情进行赔偿和处理。但此时已经远远超过“15天保修”的时间期限。过了15天,苹果也不能给他出具检测报告,他只能保留对此事的投诉权。一名苹果店的销售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上述情况有可能是装了这些录音后,把机器还原了,还原后会有新的激活时间,但这些东西还在,可能是翻新机。“亚马逊是运营商,我买了东西出了问题,还要让我去找供应商,我觉得这太不合理了。”董征对此表示不理解。对于这种双方都推卸责任的做法,于国富表示,在上述案例中,存在“举证责任倒置”的问题,也就是说“谁主张谁举证”。消费者购买到物品后要使用,所以很难甚至不可能原样送回,这个时候需要电商平台证明其所发产品是正品,以此来推定到底是谁的责任。这属于证据的审核认定,在个案中需要根据双方举证能力来判断是谁的责任。从法律角度来看,如果电商企业确实销售了假冒产品,则涉及对消费者欺诈,同时,对该品牌的商标也会涉嫌侵权。对于上述问题,亚马逊中国相关人士回应称,苹果是直销,不存在第三方平台的问题,因此消费者要跟苹果那边确认是否是翻新机,或者寄回亚马逊检验.行业观察去年投诉近10万起行业监管漏洞暴露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2012年度通过在线递交、电话、邮件、即时通讯等多种形式,共接到全国各地用户的电子商务投诉近93600起。同时,据《2012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监测统计,退款问题、节能补贴、账户被盗、虚假促销、货到迟缓、网络诈骗、退换货难、物流快递、网络售假、支付问题,成为网络购物的诟病,是网友投诉最多的十大问题症结。一年近10万起的电商投诉不免让人惊叹,而在这当中,“价格战”无疑是幕后推手之一。资料显示,2012年国内网购规模破万亿元,网购用户规模超过2.2亿人,且规模仍呈上升趋势。然而,作为一种新型销售渠道,网购也伴生了许多问题。比如在上述案例中,消费者与售后发生的多起对峙情况,大多缘于电商平台销售假冒产品、不合格产品等,而消费者在更换货品时却遭遇到无人受理或相互推诿等。一位消费者对记者表达了无奈的心声:“价格低是电商的优势,但并不代表要用假货、质量差的产品来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现在一促销就担心买到假货,促销期间物流又慢,等寄到家里再发现问题都过了15天保修期,麻烦都给了自己。”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价格战导致的透支现象,已极为明显。比如2012年“8·15”电商价格战就出现了严重的透支情况。“8·15”电商价格战后,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局对京东商城等电商展开调查,发现其均有不同程度的虚构原价、促销商品却面临无货等行为。经调查后,几大电商均已进行整改。值得注意的是,时下的电商监管,仍处于粗放式阶段,而电子商务法等电商领域的基础性大法仍未出台。在此情况下,电商行业监管基本处于自律阶段。2013年1月,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商务委及北京电商协会召集44家电商网站签署了《网络零售业提升客户服务倡议书》,该倡议书规定,电商网站应承担消费者“三包”服务,主动向消费者出具消费凭证或单据,保证信息真实性、价格准确性,不做虚假促销等8项承诺。从法律法规层面上讲,于国富建议各大电商平台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素养的学习。“他们都有点急功近利,到了节日期间就打价格战、疯狂让利,我建议尽可能少用或者不用,减少造成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和误解伴生而来的透支。”同时,他也建议广大消费者在使用电商购物时,主动规范电商行为,不能吃哑巴亏。“最重要的还是监管机构的问题,监管不到位是很多问题的根源,包括食品生产安全等。”
2013-07-15 21:11:291367 次
661-680/688 记录34/35 页首页上一页1...3132333435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