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知识付费>文章列表
知识付费
好早之前小编就跟大家分享过,能够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来吸引店铺粉丝,提高自己店铺的人气,那么可以如何去做?一、建立好群。既然决定借助微信吸粉,就不能光靠朋友圈来完成,那样的话你只能提高触达率,而想有效提升转化率以及人气,你就很有必要去建立一个群。因为建立的是商品群,所以靠优惠券、红包等方式吸粉加群是最好的方式,也可以推动老客户拉新。商品群和知识付费群不一样的是,即使日常水聊的人不多,只要有商品优惠链接,都能带来多多少少的复购,所以不用太纠结群里没有人聊天,群里不定时有活动就行。二、提升复购1.朋友圈晒图点赞领红包因为是提升复购,所以这里就得加上“第二次下单”这个条件。但还是免不了有人弄虚作假拿着自己粉丝(可以理解为下级代理)购买的订单过来领奖,这种情况无需动气,趁机和他讲明白拉粉的重要性,让其积极发展下级代理为自己带来裂变也是极好的。2.红包抽奖正式开始活动的时候,你要提前一天预告发群公告和群发群成员,告诉你他想要的东西,明天群里红包抽免单。正常抽奖的时候,说今天提供的买单产品是XXXX,里面就是之前收集的清单。为最大限度帮大家实现想买的东西接近免单或者能报销一部分,现在抽出100元购物报销名额X个,50元购物报销补贴Y个(自己看着办)。这时群里氛围一般就达到高潮了,一般红包就是秒光,要及时问包数够不够,一方面照顾到网络不太好的,另一方面用来看有多少人在关注。另外,没有中奖的用户也记得给个安慰奖,5元、10元都可以。报销的时候也要记得让他们晒图到群里给你证明一下,增加用户对你的信任感。除此之外还可以搞搞猜价格或者晒单有奖等活动。还有淘宝的各种福利活动,如:丰收赚钱红包、天猫超市整点红包、天猫超市一分好货等等也要多参与,尽可能得保证趣味性和优惠力度,这样才能够增加粉丝粘性。
一起惠返利网2020-03-06 10:34:00555 次
6月19日消息,一年一度的618年中购物节落下了帷幕,一起惠盘点了今年618期间各个电商平台最终销售数据。京东618累计下单金额达2015亿元从2019年6月1日0点到6月18日24点,京东618累计下单金额达2015亿元。其中,京东超市共售出牛奶3.5亿盒,奶粉累计销量超过1000万罐,纸巾共售出1200万箱,啤酒累计销量7200万听。6月18日前10分钟,家装建材、家居日用、男装、珠宝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均超200%。6月18日前半小时,京东美妆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70%,京东居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35%,京东体育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20%。在服务型消费商品方面,6月1日至18日,京东国际酒店类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7.6倍,京东互联网医院问诊量同比增长36倍,京东汽车安装服务销量同比增长105%。在京东生鲜方面,6月18日全天成交额同比增长90%,销售生鲜产品共计8500吨,同比增长110%。其中,18日开场49分钟,京东生鲜成交额就超过2017年6月18日全天,13点42分的成交额突破2018年6月18日全天。在海外用品方面,6月18日前1小时,海外文具销量达去年同期的290%。从6月18日0点至20点,国际进口品牌家具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4倍。截至6月18日20点,京东全球售主站的手机通讯同比增长357%,图书成交额同比增长525%,美妆护肤成交额同比增长412%。618期间,京东物流智能仓处理单量同比增长达99%。整个618期间,京东物流仓配一体服务订单中当日达和次日达的占比仍创新高,超过91%,非京东平台物流服务收入同比增幅超过120%。此外,618大促期间,京东商城在线智能客服提供的24小时全天候服务,在1-18日期间累积咨询量超3200万次,18日0点-1点接待量峰值达到46.9万次,创历史新高。天猫618期间超过110家品牌成交额过亿据天猫官方数据,今年618大促,上百个国内外品牌成交超去年双11,最高增长超40倍,超过110家品牌成交过亿。据悉,6月16日第1个小时,天猫总成交额就达到去年全天业绩。6月16日,大家电仅用90分钟就打破去年全天成交,小家电4分钟成交超去年一小时。天猫聚划算在618活动期间,成交同比去年增长86%,18天为品牌拉动3亿新客。其中,三至五线城市购买用户和购买金额同比增长更是双双超过了100%。同时,小镇青年也有品质购物需求,天猫618期间,聚划算来自三至五线城市的购买用户和购买金额同比增长双双超过了100%。在天猫美妆方面,成交额同比增超70%,6月16日仅用59秒成交破亿。眼霜和精华的成交增速高达192%、134%。香水、防晒、身体护理的销售分别同比增长546%、322%、352%,精华品类用时4分56秒破亿,彩妆品类在第5分钟销售破亿。此外,大量男性消费者也加入爱美大军,6月16日第一小时天猫男士彩妆成交同比暴涨522%。在天猫服饰方面,6月16日第1个小时,成交同比增长超266%,男装和女装分别在2分钟和7分钟就破亿。在天猫图书方面,6月16日首小时成交同比增长超过550%,仅用3分钟,图书成交就超过了去年1小时。618期间,天猫3C数码在三至六线城市的成交增速,比一二线城市高出40%。以苹果为例,在三至六线城市的成交同比增速达到170%,比一二线城市高出近1倍。天猫奢品平台LuxuryPavilion参与今年618的品牌数翻番,奢侈品整体成交额和成交人数增长均超过130%。天猫整体奢侈品消费中,三至六线城市的成交增速还略高于一二线城市。苏宁618全渠道订单量同比增长133%据苏宁易购发布618全程战报显示,从6月1日到18日晚6点,全渠道订单量同比增长133%,其中,家电订单量同比增长83%,大快消订单量同比增长245%。618期间,登录苏宁金融APP的用户同比增长172%,83%任性付会员享受到免息。618当天,37.4万用户享受到苏宁金融联合多家银行发布的金融补贴。6月18日当天,开售1小时,彩电销量同比增长176%,厨卫电器销量同比大涨183%,冰箱洗衣机销量同比激增189.7%。此外,苏宁零售云销售额同比增长222%、销售量同比增长566%,共计3156家门店参战618。从6月1日至6月18日,苏宁百货销售同比增长254%,买家同比增长316%。其中黄金珠宝品牌占据销售榜首位,入夏必备的内裤、内衣、袜子、背心畅销50万+件,反季节羽绒产品74%都被北方人囤走。同时,618期间,苏宁帮客家电清洗服务完成量同比增长297%。截止至6月18日18时,苏宁物流配送包裹量同比增长107%,其中,准时达包裹妥投率达到99.7%。苏宁小店在618期间销售良好,苏小团GMV环比涨幅超过1300%,团长人数4.8万人,覆盖72个城市。小Biu净水器、海尔冰箱、福临门葵花籽油、伊利安慕希希腊口味酸奶和清风150抽二层抽纸是苏小团最畅销商品。618期间,苏小团消费者从下单到收货平均等待时间为31分钟。拼多多618总订单数突破10.8亿笔截至6月18日19:40,拼多多平台在618期间订单数突破10.8亿笔,19日0点前订单数已超11亿笔,GMV同比增长超过300%。其中,3C产品在下沉市场订单量同比增速首次超过一二线城市,水果生鲜、食品等农(副)产品订单中,约七成来自一二线。618期间,拼多多有近7成订单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在“拼模式”下,奇瑞汽车、美的空调、电动剃须刀、电动牙刷与正品国行苹果系列都大受三四线消费者欢迎。据了解,今年拼多多618期间,拼多多对消费者提供“百亿补贴”。首先,用户可以通过首页活动位进入活动,提示拼单金额满200则可获得20元现金券。同时,用户每天可以完成一个任务,也就是每天拼单满200即可,用户每次消费都可以获得现金券。据悉,随着“百亿现金补贴”的力度和覆盖面持续加大,80、90后群体成为主力,该群体消费额占拼多多平台总额接近80%。网易考拉618购买力最强的城市是杭州今年618“环球年中购物节”,网易考拉仅用101分钟,销售额便突破去年618首日全天销售额。同时,网易考拉开跑一小时数据显示,美妆、母婴类目依旧强势领跑,婴幼儿奶粉、纸尿裤、乳液面霜、面部精华和爽肤水成最受跨境海淘用户欢迎的五大类型商品,同比去年保持了超三位数的增速。在城市消费方面,杭州此次领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成为购买力最强城市。此外,无线吸尘器、家用射频美容仪、电动牙刷等品质小家电为今年618网易考拉工厂店最受欢迎消费品类。返利网618订单量增幅超30.37%在线导购平台返利网数据显示,618活动开始以来,截至目前,返利网全网订单数量同比增幅超过30.37%。在地域方面,从下单金额来看,广东人最爱剁手,上海人最会省钱。其中,剁手最多的地区TOP5依次分别是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去年同期相比,下单金额同比增长最快的地区是北京。618期间,通过平台返利下单,全网省钱金额同比增长43%;上海的用户最懂“勤俭持家”,省钱金额占全网省钱金额的13.71%,省钱最多的城市TOP5分别是上海、北京、郑州、成都、武汉。从消费品类来看,用户最爱买的商品类别分别是生活用品、美妆个护和数码家电,其中,纸类用品占生活用品销量的23.95%,成为大众最爱囤货的日用品。去年618中国品牌手机购买人群中,90后、00后消费者购买占比已达35.42%,今年这一比例持续大幅上涨至47.01%,超过80后的32.96%和70后的17.04%。返利网数据显示,销量最高的水果品类分别是车厘子、芒果和西瓜,车厘子荣获今年最“鲜”商品,占比达37.22%,其中湖北地区车厘子消费量最高,占比达15.55%。而在水果销量地区排行榜上,西瓜消费量也名列前茅,河南地区以18.15%的占比成为最爱买西瓜的地区。京东到家618销售额比去年多一倍即时零售平台京东到家今日宣布,今年618大促期间,平台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实现翻倍增长。数据显示,宠物用品销售额达到了去年同期的2.5倍,居家日用达4倍,母婴商品成为增速最高的品类,达到了同期5倍。同时,今年618,京东到家已覆盖全国91个城市,其中三线城市占比过半。平台超过半数低线城市销售额达到了翻倍以上的增长。福清、太仓等上线时间较长的中小城市销售额同比增速超过200%,湛江、株洲、茂名等近期上线的低线城市,环比增长超过100%。此外,零售商家与品牌商家也获得了增长,沃尔玛销售额达去年同期2.5倍,永辉销售额达2倍,大参林药房8倍,名创优品8倍,华润万家8.9倍,山姆会员店近10倍。辣妈计划618GMV同比增长268%截止至6月19日00:00,社群电商辣妈计划618战报显示,6月9日到6月18日的10天时间,其GMV同比增长268%,订单数突破100万单。据了解,辣妈计划旨在帮助妈妈们在家创业,开办自己的微信小店,赚钱的同时获得成就感与社会认同感,致力于为卖家用户提供数十万个SKU的货源、物流、售后、开店服务及卖家培训,并通过社会化媒体进行市场推广。顺联动力618十小时订单量同比增长512%6月18日,截止上午十点,顺联动力订单量同比上涨512%,美食、服饰等类目一小时成交额均突破5000万元。据了解,社交电商平台顺联动力的业务布局涵盖线上商城、新零售、供应链仓储等领域。截至目前,平台拥有用户数超过8500万。花生好车618签约订单突破2000台一起惠了解到,截止至6月18日15:00,花生好车在618期间签约订单突破4000台。据悉,全国25家花生好车仓储中心,将保障此次活动的汽车交付和物流服务,使用户在平均15天内保证交付。此外,平台提供“随车无忧”服务,以解决用户购车后的服务问题。贝店618GMV同比增长超208%今日,社交电商平台贝店发布战报,618期间,贝店GMV同比增长超208%。据贝店公布数据显示,618当日,贝店平台前5分钟成交额同比增涨321%,第1小时成交额同比增长268%,11小时GMV超越去年618,全天GMV同比去年增长超过208%。618前夕,贝店宣布成立“贝店全国智慧供应链联盟”,携手中国邮政、顺丰速运、中通快递、韵达速递、圆通速递、申通快递、百世快递、心怡科技、天图物流、网仓科技、韵达供应链、中通云仓共12家配送仓储服务商完善供应链体系,以实现100%电子面单,95%包裹智能分拨。SEE小电铺自媒体“气质范”直播1小时成交额超200万据悉,在618小程序电商直播节期间,SEE小电铺同时开启数十场直播,总观看人数超200万,购买转化率达23.6%。其中,时尚自媒体【气质范】直播1小时爆卖100万元,全场成交额超200万元。达达618午间两小时配送完成100万单据达达公布今年618物流数据显示,从6月18日11时30分至13时30分,达达骑士已将超过100万个包裹送达用户手中。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这五个城市的订单量最多。据统计,今年618期间,达达骑士配送总里程超过1.1亿公里。为了迎战此次618大促,达达全面升级了“罗盘”系统,实现了全平台的网格化、视觉化动态管理,精确匹配订单、业态和骑士,实时动态优化。据达达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升级后的“罗盘”令平台运力调配效率提升100%以上。骑士运营效率翻倍外,业务覆盖范围更拓展30%,同时大幅降低异常订单发生频率。除了全面升级“罗盘”工具达达还升级了“达芬奇”系统、上线“苍穹”大数据平台,为大促期间物流网络的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此外,大促前夕启动的“全链路压力测试”项目,也使达达平台在订单流量翻倍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系统安全稳定。多点618全渠道订单达530万单在刚刚结束的618大促中,多点共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销量530万单。同比去年618增长175%,是2017年单量的将近五倍。在交易额方面,多点在今年618几天的交易额已经达到两年前一整年交易额的数十倍。今年618期间,多点活跃用户数达860万,同比增长144%。6月14日晚18时,以“618吃喝在多点”为主题的多点Dmall年中大促正式开场。其中,中百超市和重庆百货订单量均超过平日1.6倍、广东嘉荣单量是平日每小时的2.4倍、快乐真棒为平日的3.3倍。此外,与多点合作仅白天的山东胜大超市,开档1.5小时全渠道单量超过了平日全天。在618期间,多点在全国数千家门店推广智能购裂变的社交化玩法,比如分享返券、加价购优惠等活动,加强用户到店消费的热情。数据显示,今年618期间,与多点合作的物美集团全渠道订单量环比上涨22%,中百集团全渠道订单量周环比上涨5倍,重百&新世纪全渠道订单量周环比上涨3倍,人人乐全渠道订单量环比上涨167%,银川新百全渠道订单量周环比上涨220%,河北美食林全渠道订单量周环比上涨325%。菜鸟刷新天猫618物流时速全国354城当日达最快菜鸟发布的数据显示,天猫618期间,全国共有354个城市享受到大促当日达极致体验,其中包括云南西双版纳、新疆阿克苏、西藏日喀则等数十个西部城市,进口当日达亦成常态。同时,618期间,全国发货量最大的前十城中,广东和浙江占据六席,广州、金华、深圳位列前三甲。收货量最大的十大城市中,北上广深杭稳居前五,重庆、成都、苏州、东莞、武汉跻身前十。此外,天猫618期间,全国包裹量最大的十大高校菜鸟驿站分别是:江西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其中长三角高校占一半。最爱买买买的社区也集中在苏、杭、川、渝等地。弹个车618订单超1.5万辆总成交金额达20亿今日,大搜车发布旗下汽车新零售平台弹个车618活动战报。据悉,在6月1日至6月18日弹个车“第二届薅兔毛节”活动期间,弹个车APP及其天猫旗舰店共计成交15673台车,成交总金额达20.06亿元,居行业首位。此次618,弹个车的15673名用户来自全国30个省、302个市和1513个区县。此外,广东省用户消费力最强,成交金额达到3.7亿元,是排名紧随其后的浙江省(2.3亿元)和江苏省(1.4亿元)成交金额的总和。而同比去年618,销量增长最快的城市则是江西宜春,同比增长达到271%,湖北黄冈和河南周口的增长率也分别达到了258%和180%。分期乐商城618数据:截至昨日16时下单额较平日增长400%据乐信旗下分期乐商城公布截至昨日16时的618促销数据显示,分期乐商城下单额比平日增长了4倍。和去年618相比,下单额增长60%,参与人数则增长了90%。618当天,分期乐商城用户平均分期期限9.1个月,比去年同期延长了0.2个月;平均月供373元,同比下降23%。从商品偏好上看,年轻人最爱的分期商品依然是手机、3C/数码、运动潮服、美妆护肤等。随着95后成为消费主力,潮流商品和“新国货”的关注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分期乐商城,诸如老牌新潮的回力鞋、拥有反战迷彩设计的古由卡、反叛不羁且融合音乐、电影、艺术设计的DUSTY等“国潮”属性的商品,618当天备受欢迎。此外,截止18日上午12时,分期乐商城国产手机下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71%,华为手机增幅则达到138%。更值得关注的在线教育、知识付费这一类成长教育型商品,618当天的销售额取得了近150%的增长。洋码头618战报:海淘直播首次参战每小时交易额达千万今年618电商年中购物节,洋码头海淘直播首次参战,6月18日当天,洋码头海淘直播平均每小时交易额达1000万元。数据显示,洋码头618最受欢迎的品类为服饰鞋包、彩妆护肤、配饰、营养保健及家用电器。洋码头用户一天买掉28万件护肤品和3万多支口红。在购买口红的用户中,除了女性用户外,男性用户也占到两成。在服饰鞋包方面,洋码头用户在618当天购买潮鞋数量达1.2万双,热门品牌包括Yeezy、Converse、AJ;购买T恤2万件,最受欢迎的品牌为Fila、Champion、TommyHilfiger;购买箱包8000多个,销量最好的品牌为Coach、MK、Gucci。在地域方面,北京用户喜欢买彩妆护肤品和零食,上海用户喜欢买的是箱包配饰,广州用户偏向养生,在海淘购物上喜欢购买保健品,此外成都用户爱买家用电器,武汉用户爱买T恤。
2019-06-21 09:24:29938 次
母婴类社区平台宝宝树赴港上市风波再起。11月20日下午,据IFR,宝宝树指引IPO价格定在指导价区间的低端(其每股定价6.80美元至8.80美元),低于资本市场预期。早在11月13日,宝宝树就因推迟IPO新闻发布会,引发舆论关注。据彭博社消息,原定13日在香港举行的IPO新闻发布会,却在中午突然宣布取消了。宝宝树在邮件中表示,取消是由于技术问题,尚不得知何时重新开发布会。不过很快,猎云网获悉,仅1天之后,也就是14日下午,宝宝树于香港重新召开发布会,宣布将于11月27日香港上市。加之此前,宝宝树本计划通过IPO集资10亿美元,但最终仅集资约2亿至3亿美元,减幅最高达八成。这不禁让人产生质疑,作为国内母婴综合社区平台的佼佼者,宝宝树为何推迟IPO发布会,是否意味着其上市信心不足?IPO集资规模骤降,是否意味着资本市场不看好?此外,宝宝树已连续三年亏损,其商业模式和变现能力出现了什么问题?借资本上市的宝宝树,能否冲破财报危机,打一场翻身仗?危机一:连续三年亏损今年6月份,宝宝树申请在香港上市,对于任何一家即将上市的公司来说,招股书一直大家关注的焦点。11月13日,宝宝树向港交所提交了更新版招股书。然而,财报营收并不理想。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宝宝树总收入为4.1亿元,同比增长12.6%,账面亏损扩大至21亿。不过,由于国际会计准则下优先股公允值计算标准不同,在经营上其实宝宝树在2016年实现扭亏为盈,2017年经调整后净利润达1.38亿元,2018年上半年经调整后溢利超过1.2亿。过去三年,宝宝树的财务数据也不乐观,营收分别为2亿元、5.09亿元、7.29亿元人民币。年度亏损分别为2.86亿元、9.34亿元、9.11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143.2%、-183.3%、-124.9%。宝宝树陷入了“越增长,越亏损”的怪圈。更糟糕的是,宝宝树的总收入增长下滑严重,从2016年的154.9%,降至2017年43.1%,并于今年上半年跌至12.6%。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这都不是什么好消息。除了主要财务数据,招股书还披露宝宝树的一些关键运营数据,只能说“悲喜交织”。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宝宝树的平均每月活跃用户数量几乎减半,腰斩至8950万,而去年同期为1.77亿。这主要由于PC端及WAP端平均月活用户数量下降造成,该数据从2017年上半年为1.60亿降至2018年上半年的7200万。宝宝树表示,这主要是PC端热门搜索引擎采用的算法变更影响排名所致。不过根据最新招股书,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三个月内,宝宝树平均月活用户增长至1.75亿。危机二:移动端乏力,拉新能力不足目前,宝宝树移动端月活用户仅占2成,在整个市场All-in移动端的时候,宝宝树面临巨大挑战。虽说宝宝树是从PC端起家,PC及WAP端用户基数大,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宝宝树较难在移动端留住现有客户,无法快速吸引新用户。当移动端互动的用户减少,势必影响宝宝树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宝宝树的平均月活用户为8950万,其中,手机应用程序端用户为1600万,PC及WAP端用户为7280万。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宝宝树的手机端月活用户占总用户的两成不到。如今,PC互联网几乎没有红利可言,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也在消失。宝宝树作为垂直电商,虽说早已进入移动互联网入口,但没有把握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趋势。早在2012年初,据宝宝树高层透露他们把80%、90%的人力物力资源放在了移动端,并于2012年中向移动端迁移。可以说宝宝树并没有错失移动互联网入口,甚至提前进行了布局。然而,即使早早入场,宝宝树也并没有充分将其庞大的宝妈数量迁移至移动端。如今对于各大电商,移动端消费占比早已过半,不少甚至高达八九成。现在宝宝树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没有提前让宝妈宝爸习惯在移动端消费,后期则很难从移动电商丛林中突围。不过,宝宝树采取了相应措施,例如经营旗下微信公众号,定期登载相关文章和博客内容,吸引微信流量,并将流量再引导至WAP及移动端。只不过,在微信订阅号红利面临天花板时,宝宝树能否在微信上取得突破?这样的新模式又能否为其移动端导流,依然是个问号。危机三:现金流及盈利模式不稳定在营收构成上,宝宝树主要靠广告、电商(直销和平台)、知识付费三部分。其中,绝大多数收入来自少数主要广告客户,这使得宝宝树的现金流及盈利具有不稳定性。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宝宝树的广告及知识付费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77.8%,其中广告收入为2.98亿,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73.2%。电商收入在2018年上半年则缩水至半,从去年的营收主力“退居二线”。2018年上半年,宝宝树电商收入为9000万,占总营收的比例为22.2%,去年同期为1.84亿,占总营收50.8%。宝宝树平台虽聚拢了大量宝妈宝爸,但平台变现能力不足。宝宝树给了新手爸妈一个类似于育婴百科一样的功能,从怀孕、生产到育儿这几个阶段上,宝爸宝妈们都能从中找到育儿道路上的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知识锦囊。可以说,宝宝树形成了一个育婴社区交流平台。在北京母婴服务协会会长李伟看来,宝宝树是一家数据公司,玩的是粉丝经济,“与其说宝宝树是一个母婴公司,不如说它更多地应该是一个数据平台,它解决的痛点就是宝妈在社区论坛的经验分享,进而形成粉丝经济,母婴类社区平台对母婴行业起到一定推广作用。”然而,玩粉丝经济的宝宝树通过电商变现的商业模式也在经受各方面的挑战。蜜芽、贝贝网这类垂直母婴电商早已布局,京东、阿里等电商巨头也凭借其综合电商的口碑和实力,让宝宝树这样的垂直电商很难超越。不过上市前夕,宝宝树接下了阿里巴巴抛来的橄榄枝。今年6月,宝宝树获得来自阿里巴巴战略融资,投后估值约140亿元。据悉,双方将开展在电商、C2M(CustomertoMaker)、广告营销、知识付费、新零售、线上线下母婴场景等多个层面的大规模深层合作。如此一来,宝宝树庞大的母婴数据库不仅可以为阿里所用,弥补其在母婴社区、教育、知识付费等领域的空白;宝宝树也可以通过与阿里在电商业务方面的整合来减少运营成本,增加其商业能力。除阿里巴巴外,宝宝树的明星投资者还包括复星集团。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曾直言,有两样事情最刺激消费:买房和生孩子,宝宝树无疑抓住了后者巨大的消费群体。宝宝树创始人兼CEO王怀南表示,在复星、好未来等一系列战略合作伙伴的推动下,宝宝树获得了高速发展,而引入阿里巴巴集团,则更好的释放了宝宝树的商业能力。策略调整:降低垂直电商比重,押注内容面对增长乏力的电商业务,宝宝树似乎已经意识到,在母婴电商领域,与综合电商正面硬扛,恐怕只有死路一条。有关垂直电商“生死”的讨论从2012年继续到2015年,再延续到了2017年。维棉网、品聚网、初刻等垂直电商早已淡出视线之外,成功IPO的聚美优品、唯品会等也成为讨论的焦点。早在2011年前后,平台型电商碾压垂直B2C的案例就在母婴市场发生。2010年京东、当当、1号店等上线母婴频道,并于当年先后宣布超过红孩子(京东和当当月销售额已过亿元);反观红孩子,2009年销售额20亿元,2010年和2011年均为15亿元(母婴用品约占55%)。2010年出现下滑,2011年勉强持平。这也不禁让外界质疑,在母婴这个万亿级别的蓝海市场,为什么这样一家营收数亿,用户数亿的母婴巨头,直到现在还是亏损?母婴电商看似繁荣的背后有什么问题?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和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家长舍得为孩子花钱,这也让母婴市场迎来了一个发展新高峰。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母婴商品网络零售总额约3877.5亿元,环比增长32.3%,约占全年网络零售总额的5.4%。同时随着用户消费理念升级,和消费能力的增加,母婴行业发展越来越细分化,母婴商品网络零售总额将继续扩大,到2020年预测母婴商品网络零售总额达到6637.2亿元,增速15.2%。互联网母婴渗透率超全网网民增长速度,稳定增长,达5.8%。然而,即使市场潜力巨大,在高度标准化的母婴产品战场上,面对拥有流量、品牌、用户和资金优势的综合型电商,垂直电商几乎无力反抗,节节败退。宝宝树同样面临着用户群小、销量小的问题,这意味着其很难大幅缩减成本,只能“开源”提高毛利,进行自救。11月13日更新版的招股书也印证了宝宝树的战略改变——精简电商业务的营收。截至2018年9月30日,宝宝树电商部分收入占比较2017年同期减少28%,存货成本从2017年上半年的68.2%,缩减至2018年上半年的43.3%。对此,宝宝树表示,这是由于变现策略的调整。宝宝树目前专注于在数据及数据分析能力方面的新变现策略——通过进一步扩大广告业务,实现更大规模的经济效应和更强的新变现模式,如C2M及知识付费,同时精简总体电商业务,以降低后端运营成本,提高效率。电商方面,宝宝树与天猫平台的合作已经从2018年10月12日开始正式启动,用户的宝宝树账号和天猫账号也进行了打通。通过后台数据分析,用户的转化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内容方面,宝宝树于2015年开始尝试知识付费,虽然目前收入占比较低,但呈增长态势,增速138%,符合当下的知识付费热潮。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知识付费收入为1881万,占总营收比例为4.6%,去年同期为790万,占总营收2.2%。可以看到,宝宝树正试图在综合电商、母婴垂直电商巨头,甚至姑表亲家等“过来人”的经验中杀出血路。宝宝树尝试了很多新模式,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只是这种效果能持续多久,依然需要时间的检验。11月27日,备受关注的宝宝树就要赴港上市了。11年的创业之路最终会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不仅是对宝宝树的检验,也是对整个母婴市场的考验。
一起惠返利网2018-11-26 10:00:05499 次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家上线小程序,小程序服务商市场竞争态势也愈渐激烈。在头部服务商,如有赞、微盟,喊着要做开放平台背后,是他们知道这门生意已经大到一家公司难以满足全部市场需求。众多中小商户也存在拥有个性化小程序的需求,而小程序服务商旭晶科技正是为这个群体提供服务。一起惠获悉,旭晶科技的主要业务包括SaaS以及社交广告投放。SaaS业务方面,旭晶小程序提供模块化的小程序搭建服务,商户可以根据提供的行业模版,制作自己的小程序。由于不同行业的商家,对小程序的功能要求也不同。旭晶小程序开发了多个套餐,最基础的白银套餐价格在两千元左右,随着套餐价格的升高,小程序附带的营销工具也会增多。周洁洁表示,这样的设置是考虑到很多商家对于小程序的使用缺乏经验,太多营销工具摆上去,反而难以有很好的应用。同时低价套餐扮演着“试用品”的角色,商家用过基础服务,觉得好之后会下单更高价功能更全的产品。目前,旭晶科技签约商户数超过5000家,以中小商户为主,大部分集中于水果零售、美业以及餐饮领域,其中水果零售门店占了较大的比例。服务这些中小商户时,周洁洁发现,很多商户拥有了自己的小程序却不知道该怎样运营,怎样获取流量,对于拼团、折扣这些营销功能也不知道怎么使用。于是,旭晶科技开始制作相应的课程,用线上视频课程、直播的方式,教商家怎么用营销工具,如何获客。就这样,小程序相关的知识付费成了旭晶科技增值服务中的一环。一起惠了解到,除上述知识付费产品外,旭晶科技所提供的增值服务中还包括社交广告业务以及小程序定制。公司会帮助订购增值服务的客户用天天快报、QQ、微信公众号以及朋友圈广告的形式吸引流量。目前,增值服务提供的收入占到了公司营收的30%,代理商费用占据了旭晶科技营收比例的50%。由于旭晶没有自己的地推团队,线下触达商户的过程主要由代理商来完成。在收取代理费后,旭晶将向代理商开放小程序相关技术,并对代理商团队进行培训,由代理商为商户提供小程序的咨询以及开发服务。目前平台活跃代理商大概有300位。周洁洁告诉一起惠,目前公司正在开发一套收银系统。这套收银系统在商户端将有独立的APP,支持消费者在小程序上下单,到店核销,并且提供包括拼团砍价、分享抽佣在内的社交电商玩法,帮助商家实现快速高效的获客。而生鲜行业将是公司未来重点关注的领域,“这个场景的消费频次较高,而且不用直面美团这类巨头”。周洁洁谈道。在他的蓝图里,旭晶科技将成为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未来还是想做一个开放平台,提供很多的模版,把我们开发的插件也放上去,那么我的平台就有人气了,人家都收钱我免费,干嘛不用我的呢。收割流量后,平台的变现方式将是多样的,广告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一起惠2018-09-12 09:26:02464 次
峰瑞报告第13期,我们来聊聊当下火热的消费升级,并试着从历史中寻找答案。太阳底下无新事,消费升级也并不是什么新风口。中国当下抢占新街口的便利店业态、家居杂货行业的精彩纷呈、时不时掀起波澜的咖啡创业,以及开始成为流行词的柔性供应链,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都发生过。伴随着消费升级浪潮的,往往是本土化消费品公司的崛起。1972年,日本十元店连锁品牌大创生活馆创立。同年,东京有了第一家全家便利店。两年后,东京开了第一家7-Eleven便利店。1980年,日式连锁咖啡店罗多伦Doutor在东京开业,现罗多伦成长为日本仅次于星巴克的连锁咖啡馆。1980年代,宜家在多个国家所向披靡,唯独在日本,败给了本土家居品牌宜得利。此外,消费升级超级物种无印良品、优衣库分别诞生于1980年和1984年。峰瑞资本持续看好消费升级领域的投资机会。我们研究邻国日本40年前的消费趋势,不是照猫画虎或者亦步亦趋,而是为了抽象出底层逻辑——消费升级不等于贵;消费升级最大的机会是本土化;“性价比”是可复制的模式,好品牌满足用户的感性诉求……希望能带来启发。欢迎在文末分享你的看法。留言最走心、最能让报告作者产生共鸣的那位朋友,将收到峰小瑞搜遍全网能买到的唯一一本全新的《下流社会》。书中展现的是1990年代及之后的日本社会。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消费升级过后,日本人并不是都买贵的。社会是分层的,我们始终很难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个国家的消费趋势,不论这个词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这本书对我们理解当下中国的消费发展趋势可能会有帮助。1970s-1980s日本消费升级对中国当下的启示/01/为什么对标日本?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创业和投资是近20来年的事,消费升级要古老得多。它已经存在了40年甚至更久。中国当下正经历的、被视作新鲜事物的消费升级,在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发生过。美日两国既是人口大国,也是制造大国,之后成为消费大国。从微观上看,经济发展到相似程度,会有相似的公司出现。这是我们研究其他国家消费升级发生过程的意义。在这篇报告里,我们总结、归纳日本七八十年代的消费升级,希望能对当下的消费升级有所启发。为什么选择日本,而非美国?相比美国,在消费升级发生的原因、发展过程等方面,中国与日本有更多相似性。中日两国的城市结构很像,车多道窄,餐厅等商业体密集,能够给消费相关的商业模式提供机会。美国地广人稀,开车外出很方便,商业体的密度也不够大。中日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也有相似度。以峰瑞投资的抹茶品牌关茶为例。抹茶最先发源于中国,流传到日本,如今又在中国热起来。除了人文地理上的相似性,中国和日本在经济发展趋势上也有相似之处。两国都经历过长达10年以上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GDP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0%左右。日本从50年代进入高速增长期,1968年超越德国之后一直稳坐GDP世界第二的席位。直到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GDP排名第二的国家。随着GDP的增长,日本和中国相继举办东京奥运会、大阪世博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积极地融入全球化体系。打开国门的另一重意义是,许多国外品牌迅速涌入日本和中国,两国本土消费品牌面临全球化的竞争,消费者告别物质匮乏时代。相比之下,美国在消费升级中基本上没有外来品牌的“入侵”。经历十多年的经济发展,两国又从高速增长进入到中速增长阶段。日本从高速到中速的转折点在1975年。1974年的石油危机导致日本经济在当年负增长。从1974年到1990年,日本的年化增长率从10%左右跌到5%左右。中国则在2012年之后,经历“新常态”,GDP增长率在6%、7%左右。中国现在和日本1975年到1985年的经济增速相近。当经济进入中速阶段,消费升级才真正开始。从匮乏到拥有不能叫消费升级,只能叫做“我刚刚吃饱”,“我刚刚用过好的东西”。物质丰富之后,消费者从当初的眼花缭乱变得“处变不惊”,对很多事物失去了新鲜劲儿,消费审美需要升级,支出结构也有必要优化。我们现在熟知的日本的消费品公司,大多成立于1970年至1980年。1972年,全家便利店、大创生活馆、宜得利成立。1974年,东京开设第一家7-Eleven便利店。1980年无印良品成立。1984年优衣库成立。人均GDP是我们在消费升级过程中经常讨论到一个经济指标。人均GDP达到8000美金之后,商业领域会发生很多神奇的变化。日本大概在1978年达到人均GDP8000美金,中国在2016年。日本70年代末消费占GDP的比重大概在55%—60%,中国现在大概在35%—40%,可见我们的消费需求还没有被完全释放。在一个高速发展、欣欣向荣社会,民众的消费取向相对统一。经济增速放缓后,阶层差距增大,需求开始分化。有人消费低价产品,有人购买奢饰品。消费者的地域分布、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举例来说,日本卖得最好的方便面有两类,第一类是700日元(约42元人民币)以上价位的方便面,卖给爱好健康的用户。还有一类是300日元(约18元人民币)以下的方便面,销售给中产阶层以下的人群。这两类产品打的是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人群,都能赚到钱。我们很难用三言两语概括当时日本的消费者和当下中国的消费者,但有意思的是,日本七八十年代的年轻人和中国的90后非常类似。他们出生于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中间时期,自出生起生活环境相对优越。因此,他们有较强的消费欲望,在消费上更加大胆,也更加追求个性化。插播一道思考题Q:在社会分化的过程中,走轻奢路线的公司和主打便宜的公司,哪一种有机会做大?峰瑞观点(freesvc)根据对日本消费品行业以及日本社会的观察,我们总结出来四个关于日本消费升级方面的规律:第一点是本土化。日本社会受西方影响很深,但从1970年代开始大量本土品牌涌现,它们在与国际大牌的较量中胜出,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第二点是个人化。日本的消费单位从家庭变为个体,消费风格从追求一致到彰显自我,便利店兴起。第三点是“更好更便宜”。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价值与价格判断力增强,供应链效率提升使得零售环节缩短,消费品的性价比增高。第四点是,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和感性诉求,慢慢转变成社会消费的主导性力量。这表现在,消费者追求“小确幸”:1970年代初,大型商品如家电等已基本普及,商品逐步趋于小型化,消费者渴望用小价钱买到即时愉悦。此外,商品的精神属性增强:消费者开始看重商品的附加价值所带来的精神满足。/02/消费升级最大的机会是本土化伴随着消费升级浪潮的,往往是本土消费品公司的崛起。中国和日本都曾经历过洋品牌大量涌入本土市场的阶段。过去十年,必胜客、肯德基、麦当劳、联合利华这些品牌曾经在中国市场高速增长。近年来国内的洋品牌增长放缓,本土消费品公司崭露头角。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日本发生过一起本土公司打败国际化巨头的典型案例。宜家1974年进入日本市场,由于产品不符合日本市场需求,在与日本本土品牌宜得利(NITORI)的竞争中渐处劣势,1986年,宜家退出日本市场,直到2006年,宜家才重新进军日本市场。宜家在日本失败的核心原因在于,日本家居行业有很强的本土属性。从销售渠道来看,日本大多数家具店是小型店面,因为城市格局紧凑,土地资源有限。宜得利在上海的几家店面,开在购物中心不起眼的地方,大概四五层,500—1000平米。而宜家在欧美地区会开设几万平米的大店,大店面延长了顾客的消费时间,仅餐饮就占据宜家约10%的销售额。宜家以大卖场为主的销售渠道形态历史悠久,不太可能因为某一个海外市场就彻底改造这种销售形态,于是给竞争对手留下突破口。此外,从供应链管理、生产效率来看,日本家具公司的生产成本远远低于海外公司。曾经,日本传统手工生产模式和宜家在供应链管理上有差距,但日本家具公司借鉴宜家管理供应链的方式,降低成本,赢得价格优势。从产品风格来看,宜家和宜得利虽然同属于简约风格,但北欧简约风格大多是深蓝色、深灰色,日本以木色为主。根据宜得利打败宜家的方法,本土公司能够从销售渠道、供应链管理、产品风格中找到机会。宜家在中国是否会有同样的遭遇?20年前,宜家进入中国市场,当时中国本土的生产能力、企业家团队、资金格局等等不足以组建一家公司向宜家发起挑战。如今宜家已经在中国扎根20年,被打败的可能性更小。不过,国内的家具市场体量至少能够达到万亿。宜家2017年中国的销售额为132亿,只占家具市场1%左右的销售额。因此,本土公司还有大块的剩余市场可以争夺。除了家具之外,中国还有诸如饺子、肉夹馍、米酒、茶等本土化品类。特别是茶。基于中国的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可能会出现有影响力的本土茶品牌。优秀的消费品牌会有较长的窗口期,不会像互联网风口期那么短——一般就3到6个月。如果现在去投直播产品或者出行应用大抵已经没机会了,仗打完了。但在消费领域,可能还会有5—10年的窗口期。日本已经走过消费升级的窗口期,但在窗口期诞生的公司仍然有极大的影响力,并保持高速增长,它们的发展上限非常高。峰瑞观点(freesvc)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最大的机会是本土化。日本在七八十年代经历了本土化品牌的崛起,我们相信中国也会出现,且这个时间窗口就在当下。/03/瞄准单身人士的钱包日本消费升级第二个值得借鉴的点是个人化。从1970年代起,日本社会个人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在日本,1亿人口中有将近2000万人过着独居生活。社会发展节奏越来越快,催生了少量、高频的个人化消费行为。个人化的趋势促使很多新的消费公司诞生和发展。第一个体现是便利店的兴起。1970年代初,日本从美国引入便利店的发展模式,以本土品牌全家(1972)和美国品牌7-Eleven(1974)为代表的便利店业态迅速崛起。在日本,便利店从1970年代兴起到成为核心零售业态,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如今便利店的零售额占日本的零售市场的10%左右,接近中国电商占零售总额的比例。便利店在日本有今天这样的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和主要为家庭卖产品的超市相比,便利店做的是个人的生意,人们习惯于少量、多次地购买。除了个人化的视角之外,数据显示,从1973年到1995年,日本便利店的飞速发展与日本的人均GDP发展是同步的。1973年,第一家7-Eleven成立。1987年,日本人均GDP大概在2万美金,7-Eleven突破3000家。1995年,日本人均GDP达到高峰,4万美金左右,7-Eleven突破6000家。个人化的第二个体现是自动售卖机大受欢迎。自动售卖机在日本70年代消费升级过程中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现在的外卖,都是满足消费者快速就餐的需求。日本自动售卖机迎来爆发始于1970年大阪举办世博会。那年世博会参观人数达6422万,突破世博会历史纪录。在解决数量庞大的参观人群的饮食需求方面,会场里的自动售卖机功不可没。当年,全日本还只有100万台自动售卖机。1975年,这个数量高达300万台。这种增长持续到1990年,自动售卖机的数量达到500万台后增速趋于平稳。日本大概有1亿人,相当于每20人拥有1台自动售卖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20人拥有一台自动售卖机是合理的密度,那中国有13亿人,是否应该有5000万台以上的自动售卖机?日本便利店于1973年起步,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跟日本七八十年代有一定的相似性,便利店在中国的天花板有多高?峰瑞观点(freesvc)便利店作为一种满足个人少量多次消费特征的零售业态,在中国肯定有空间,但中国的便利店以及自动售卖机大概率上不会像日本一样,成为如此高密度的业态。一个原因是,中国的互联网对商业的影响太强。如果开一个5000平的O2O生鲜店,保证3公里内半小时送货,基本上能够替代便利店和自动售卖机。此外,个人化的消费趋势会深刻影响餐饮业。现在日本最大的餐饮公司是7-Eleven,它在日本买了不计其数的盒饭,做便利店的同时做了餐饮。1975年,日本餐饮业的市值大概不到10万亿日元,1990年左右接近30万亿日元,增长了3倍。当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之后,餐饮业进入平缓期。2017年,日本餐饮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5万亿日元左右,接近1.5万亿人民币。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3到15倍,餐饮行业的市场规模大概是3万亿人民币,只是日本的2倍。峰瑞观点(freesvc)从宏观上讲,中国未来10到15年很有可能出现非常优秀的餐饮公司。但是,宏观的美好与现实的困难并存,餐饮创业需要极大的耐心。它本质上是服务业,从0做到100亿美金的过程非常艰难。/04/更好更便宜,如何可能?日本消费升级第三个重要的趋势是“更好更便宜”。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价值与价格判断力增强,供应链效率提升使得零售环节缩短,性价比增高。消费升级的本质是把更好的东西卖得更便宜,而不是更贵。“便宜”指的是,跟我们心里预期价位相比,价格更低或者说可以承受。打个比方,消费者本来要在饮食上花费20%的开销,但现在只花15%,消费的品质却更好。国内目前也有不少“更好更便宜”的产品。名创优品有一个爆款产品是9块9的零钱包。“90分”使用和美国品牌新秀丽同等品质的材质,但便宜很多。喜茶给顾客提供有新鲜水果和鲜茶调制的饮品,比国外咖啡品牌售卖的饮料价格低。日本在消费升级过程中,以大创生活馆、无印良品为代表的低价格、高品质的品牌在1980年代开始出现,并于19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后持续逆势崛起。另一个符合更好、更可承受价格的典型品牌是优衣库。优衣库把控品质和价格的关键在于它所使用的SPA(SpecialityRetailerofPrivateLabelApparel,从商品策划、生产到零售一体化控制的销售形式)模式把线下零售效率提升到极致。SPA就是品牌商从头到尾把控生产流程,从上游的采购原料、控制生产质量,到下游的销售、库存控制、在线销售、客服等环节全部自己做。SPA模式高效,但建立的过程比较复杂。优衣库、宜家、ZARA、网易严选、小米这些品牌都属于SPA模式。我们来分析下SPA模式的特征:第一,SPA模式中供应链链条延伸至材料制造商。优衣库经典的Heattech系列,穿起来很保暖,这种在原材料上的创新只有端到端的公司才能做到。小米也在把控产品的零部件,以满足小米整个产品生态链的发展。第二,SPA模式下的品牌很少打广告。宜家、ZARA、优衣库这些端到端零售的公司开设的门店本身就是广告。营销费用低,所以品牌能够把更多的盈利返还给消费者,形成正向循环。第三,SPA模式中数据全链条打通。ZARA一个门店产品的销量可能第二天就会传到西班牙总部。当一个零售品牌能够做到能够做到打通整个生产链条和信息链条,库存管理这种零售中的核心难题会迎刃而解。SPA模式用可控的价格,给消费者提供有品质的产品,获得很高的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减去消费者的实际支付量)。SPA模式在家居和服装行业产生的效果显著,但是成功难度大,一旦做成了说不定就是一国首富。优衣库的创始人柳井正多次登上日本首富之位,欧洲首富很长一段时间是ZARA的创始人。SPA模式下的品牌很有生命力。人们会开玩笑说“百万年薪优衣库”,即使消费者的收入增长,也还是会选择优衣库。除了SPA模式之外,基本款这种模式定位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优衣库做到“更好更便宜”,提升商业效率。基本款能让单个SKU有更多销量,容易形成规模效应,使得品牌商在原料商面前有更大的议价能力,更容易管理库存。另外,基本款容易产生线上购买,因为它意味着fitsall,品质稳定,与时尚趋势关联小,百搭,不太需要试穿。这能部分解释优衣库在天猫的销量要远远高于ZARA。在中国,能够做到SPA模式的公司很少。中国的很多消费品牌是“经销商品牌”,它们从经销商手上收钱,而不是直接向消费者收钱,本质上它的客户是经销商。信息反馈不够通畅,导致品牌商在管理SKU时,不能够很快响应消费者的需求。SPA模式中,是没有经销商这个角色的。还有另外一种模式叫做“红星美凯龙模式”。它作为零售终端,收取品牌的场地租金,但是不直接把控产品。简单地说,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上,经过了多层中间商,花几万块钱买一张床是常事。红星美凯龙盈利很好,作为商业模式本身可行,但是它没有把效率提升到极致。峰瑞观点(freesvc)创立于1980年代初的优衣库,是优质低价的典型。优衣库成立时,日本人均GDP大概在2万美金,比现在中国高两倍。但中国的消费升级叠加了移动互联网这一加速利器,所以中国消费品公司的崛起将比日本来得更快。/05/“性价比”是可复制的模式好品牌满足用户的感性诉求日本在消费升级方面第四个重要的趋势,是重视满足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和感性诉求。这其实很好理解。正如很多人对品牌的认知,就是情感附加值。1970年代初,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等大型家电商品在日本已经普及。当物质过于丰富之后,纯粹物质属性的产品的重要性会下降,消费者会更倾向于购买小型产品或者精神属性强的产品。中国目前也处于这样的阶段。消费者渴望用小价钱买到能让自己愉悦的产品,追求“小确幸”,看重商品的附加价值所带来的精神满足。如果我们从心理和感性诉求来分析基本款,它之所以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拥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原因是基本款是一种生活主张,表达着一种普世的生活态度或者价值追求,随性、不张扬、安静,不“自以为是”,容易引起白领或者中高学历的人群的共鸣。日本七八十年代消费领域中增长最快的品类是家居杂货,十年间大概增长了10倍。无印良品、大创生活馆、东急手工店都属于这个品类。家居杂货品类低价、不占地方,能给消费者带来“小确幸”式的心理满足。一个小相框,一束花就会让家里变得很温馨,很有调性。除了“小确幸”之外,消费者还有其他方面的心理诉求。产品的品牌定位和消费者的心理诉求息息相关,比如,三只松鼠的品类定位是坚果,情感定位是萌、可爱。江小白的品类定位是白酒,情感定位是“生活很简单”。无止尽的个性化、追求自我是一种情感定位。比如,大家都穿耐克,我穿PARTICLEFEVER(粒子狂热),展现我的个性和风格。但我的个性是什么?什么样的产品能凸显自我?这类话题本质上是社会学问题或者哲学问题,不一定能够通过购买消费品获得答案,但是很多人会试图通过消费来寻找答案。其次,消费者追求永恒性的品牌。很多奢侈品牌通常会有几百年的历史,能营造一种永恒高贵的感觉。消费者容易被高级品牌的永恒性吸引,所以时常会有“复古热”、“怀旧热”。另外,消费者会有焦虑感,有自我改造的心理诉求。消费者购买健身课程和使用知识付费品牌是两种最典型的想要缓解焦虑的消费行为。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很多,一个产品不需要满足消费者所有的心理诉求,但必须能够击中某一点心理诉求才能发展得长远。需要注意的是,“性价比”不是一种心理诉求,而是一种模式,每个品牌都可以复制。但如果消费品牌突然从“性价比”转换成满足用户某一方面的心理诉求,可能会把没有这种心理诉求的消费者拒之门外。不过,每一种定位的选择,不可能影响所有人。所以,当品牌的用户体量变大时,反而可能会在品牌上处于弱势,不敢轻易定义品牌的情感召唤或者界定要满足消费者什么样的心理诉求。但是像“纳谷”这样的新品牌,可以大胆选择维护忠实用户,让口碑传播最大化。无印良品是一个很好的满足消费者心理诉求和情感需求的品牌。它背后的情感召唤是什么?第一点,关注环境问题。喜欢无印良品的消费者喜欢返璞归真的美,不喜欢过度工业化的产品。第二点,对日本文化的萃取和认同。无印良品成功地把日本禅宗文化的核心概念,比如无即是有、留白等等提取出来,变成品牌核心DNA。它呼应了日本消费者本土化的心理诉求,其它国家很难复制。峰瑞观点(freesvc)无印良品成立初期的口号是“提高商品的品质,降低商品的价格”,产品价格比同类产品低1/3。但它在中国比在日本本土卖得贵,因为它在中国主打中高端市场,和在日本本土的定位不同。我们需要区别清楚产品的本土定位和海外市场定位。性价比和对消费者的情感召唤共同铸造了无印良品,两者缺一不可。目前无印良品在中国有情感召唤,但缺少性价比,本土品牌可以从中寻找发力点。/06/总结最后,我们用日本家居杂货行业来做总结,分析它的发展如何印证消费升级的趋势,以及我们能够借鉴的经验。在日本,家居在1980年代复合增长率极高,在所有行业中排第二,仅次于保险。家居杂货源于日本本土文化。家居杂货体积很小、价格不高,满足了独居人士的消费需求,而且能够增添生活情趣、表达个性。我们分析历史上的消费趋势,不是照猫画虎或者亦步亦趋。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抽象出底层逻辑。一个在消费升级中能够快速发展十年以上的行业,必然在某一方面呼应了社会发展的某种趋势,才能与社会同步发展。希望日本消费升级的发展过程,能够对我们有所借鉴。
一起惠2018-09-08 09:54:24717 次
焦虑的女人们,正在成为知识付费的主力。当很多人对知识付费仍然停留在罗振宇、吴晓波等“高精尖”的职场达人培训时,一波越来越丰富的内容正在影响着整体的生态。诸如美妆、亲子、家庭职场平衡等针对女性群体的知识付费内容占比正在变高。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这一年涌现出不少知识付费的平台,知识能够实实在在获得收入。头头是道基金董事崔璀先后见证了估值20亿的“吴晓波频道”、拥有3500万用户的十点读书等项目的诞生和壮大。她曾无意间听到一个故事,一位全职妈妈在丈夫碰到企业管理问题时,在网上学习了管理课程,并对丈夫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这让她对女性自我提升觉得感动的同时,也发现了这块市场的商机。出于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上课充电,而付费知识课程的易获得、时间短、价格低等特点,迅速成为了这部分女性的选择。无论是遇到情感的困惑、职场的瓶颈、育儿的难题,女性们都会找到相应的课程和老师,一边学习一边咨询。在这个趋势下,不少平台上线了针对女性群体的付费课程,也出现了更多垂直于育儿、女性职场等细分领域的平台。“对于男性来说,解决职场的困惑,就解决了80%的问题,但对一个女性来说,这可能仅占10%。还有亲子育儿、亲密关系、职场自我发展、家庭和职场发展冲突等等,这意味着更多不同的课程,和更垂直的社群。”崔璀认为。但目前无论是针对哪个群体的付费课程,都还存在着营销大于内容,实际效果不佳的问题。女性群体想要依靠买知识付费课程实现自我提升,很大程度上还需要靠“火眼金睛”挑选。“女性焦虑”下的机会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市场部工作的李拉,最近发现自己有一些“职业焦虑症”。这是她步入职场的第四年,也是她觉得自己急需充电的一年。她并未选择到学校进修,而是选择了这两年流行的知识付费课程。从2016年开始,李拉开始买知识付费课程,她把学习的时间安排在下班后的9点-10点之间。从学习PPT制作,到学习PS应用,最近她又买了得到平台的《如何成为研究高手》,和三节课的《产品运营入门》。购买功利性很强的课程,李拉希望让自己多掌握技能,来缓解自己在职场上感到的焦虑。同样希望借助“上课”来缓解焦虑的,还有40岁的张婕,“现在每天有无数件事情要做,管孩子、管工作,说不烦躁是骗人的。”她正处在最烦闷的时期,孩子7岁,刚上小学一年级,自己在职场上还要竞争公司管理层的岗位。在工作和家庭之间转换已经疲惫不堪,但双重焦虑之下,她还是买了一些课。张婕在千聊平台上买了“戒吼”课程,顾名思义,不要再对着孩子吼,而是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和教育孩子,这是妈妈群里广泛传播的课程。随后,她会花一个小时上职场课程,学习撒切尔夫人怎样演讲、学习美国国务卿赖斯的表达等等。在畅销书作家、“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创始人李筱懿看来,焦虑是现在社会不同年龄段女性共有的通病。这是因为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也在不断上升,女性意识正在觉醒,因此对提高自我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强烈。而因为这种焦虑兴起的付费知识课程,已经是一门生意。知识付费平台“千聊”的创始人朱峻修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最初创业时并没有只关注女性群体,而是想要搭建一个面向更大市场的语音直播和知识分享平台。但运营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女性用户占据了更大的比重,平台推出的情感、心理、美妆等课程,都获得了更高的销量。“20-49岁之间,二三线城市的年轻女性,往往具有旺盛的学习和自我提升需求,热爱泛进步类的知识。”千聊并非唯一以女性为主的平台,据全天候科技了解,拥有3500万用户的十点读书和1.5亿用户荔枝微课,平台的女性用户的都高达70%以上。根据2018年极光大数据对主要知识付费平台的调查,喜马拉雅FM和分答的女性占比分别为50.5%和51%,已经和男性用户平分天下。这些平台上,课程相对较为低廉,交付预期并不高,但能够产生集聚效应,提高复购率,内容生产机制也能更加持续。泰合资本投资副总裁蒋科告诉全天候科技,男性群体对知识付费内容的交付预期比较高,是因为对于学习的效果有明确的预期,比如加薪、职场进步等。但知识付费并不是技能本身,很多时候并不能帮助用户达成这个目标,因此产生心理落差,导致续费率低。而女性的知识付费内容偏向生活类、情感类,属于文化消费和精神消费,比较容易实现,对效果比较容易产生满足感。女性学习变迁:从功利到兴趣知识付费平台小鹅通的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小鹅通知识付费的用户中,女性用户占比达到了62%。女性付费用户中,个人提升和母婴亲子是付费用户比例最高的两个,分别占据27%和18%。而心灵情感、生活文艺、女性时尚、医疗健康等领域,合计达到整个付费用户分布的15%左右。出于这样的趋势,目前面向女性受众的课程在每个付费平台都能占据一席之地,多与情感、亲子和职场相关。千聊、荔枝微课平台上面向女性用户的课程较多。打开千聊首页,就可以看到诸如完美妆容、30天瑜伽课、恋爱观、女性自我管理方法等相关课程。十点读书也推出了和女性职场、健康、亲子、文艺等方向的书籍分享课。得到的首页推出亲子专栏,还有面向职场女性的解压、管理人脉、提升职业形象、礼仪等课程。音频平台喜马拉雅FM推出了专门的亲子教育专栏,情感方面,也找到了张德芬打造的女性成长必修课。蜻蜓FM推出了100天女神养成记、幸福课、完美关系必修课等针对女性受众的课程。蒋科提到的生活类、情感类、兴趣类的内容正在越来越丰富,占比甚至超越了目的性强的专业技能类课程。据崔璀介绍,目前市场上很多课程内容都只是干货的讲解,更适合男性用户,而女性用户更喜欢指导、陪伴类的课程。“要在共情和干货中选择一个完美的结合点。”买了很多技能类课程的李拉告诉全天候科技,最近在连续两天听着“产品运营入门”的课程睡着之后,她放弃了这门课,“学不进去,3个月的学习时间马上就到了,我才学习了不到1/3。”李拉提到。实际上,在买的课程中,她能坚持下来的不多。她坦诚每一次按下付款图标的时候,总是信心满满,幻想着3个月后能有更飞速的提升,但最后往往事与愿违。“定好了每天晚上学习的时间,但经常加班或者晚上和朋友聚会,回到家收拾一下很快要睡觉。一天的课程落下了只能靠周末补回来,落下太多就干脆不补了。”李拉提到,很多时候,一个不感兴趣或是“太费脑细胞”的课程,拖延到最后会形成恶性循环。最近,李拉听从朋友的推荐,开始听情感、美妆、健身类的课程。体验之后,深深感觉这类课程花费的头脑和精力更少,却在心里上有很大的安慰。她在上下班路上,就可以完成部分课程,更难得的是,“听完情感课,我学会剖析我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能更舒心地面对。”现在,李拉只保留了几门简单的女性课程,提高气质,修养身心。从功利化的学习,走向兴趣化学习,不只是李拉一个人的经历。2018年5月的新榜知识分销课程列表top100,包括财富投资、职场技能等相关课程占据45个席位。而读书、健身、旅游、摄影、写字等更加贴近生活类课程占据55个席位。从大分类来看,兴趣类占比超过50%。从内容种类来看,100个课程覆盖了30种以上不同类别的内容。在半年以前,兴趣类课程可能还不到10%。下沉市场旺盛的求知欲2017年开始,知识付费的赛道逐渐增多,豆瓣、知乎等社交平台纷纷进场,今日头条近期也宣布正式入局。在崔璀看来,很多平台不是在做知识付费,而是用内容的方式流量变现。她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随着类目和数量的增多,不少人陷入了“决策瘫痪”。“知识课程和商品不一样,它的挑选没有可以参考的标准,只能去试,或者靠品牌背书。比如说你想听财富相关的课,很容易选吴晓波。但是女性内容,现在好像想不出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来为付费课程背书。”崔璀说。在这种需要“火眼金睛”挑选的情况下,目前知识付费项目已经出现问题。“42章经”创始人曲凯曾提到,知识付费是一场劣币驱逐良币的生意,同质化严重,干货缺乏,质量低的课程也可以通过价格优势逆袭。朱峻修本人也有些悲观,他曾提到在“千聊”平台的800万单节、50万小时的课程里,很多讲师的内容逻辑延续的是传统的逻辑,内容的稀缺性不够。这会导致更多和李拉一样受众,最终选择其他的学习方式。不过,有问题也意味着有机会。“虽然市场上似乎是个老师就可以开课,但是目前已经有人在用内容塑造品牌,在长期的积累和交流下,未来一定会出现几个平台是能够被垂直用户认可熟知的。现在才刚刚开始。”崔璀说。2017年底,崔璀参与创建了知识付费项目Momself,针对宝宝妈妈,提供生育前后所需的心理辅导和育儿知识。从怀孕到孩子出身成长,宝妈面临的每一步都是崔璀看中的痛点。产前焦虑、产后抑郁、育儿经、重返职场等,她和团队已经围绕相关话题开展了多门课程。“妈妈群体的终身成长,都可以纳入我们关注的行列。”而处理职场和家庭方面,李筱懿也正在做更多的尝试。全职妈妈李筱懿会对读者们说,“我不能兼顾家庭事业,但我很努力,这就是我的现状。”从她的第一本畅销书开始,她一直在传递一个自己的价值观——女人要把自己摆在第一的位置,不是孩子或是老公,而是自己。她的课程也在引导女性更多进行人生和职场规划,走一条自己的路。2016年她拿到了头头是道基金的投资,创建针对集社交、电商和知识付费于一体的平台——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我们的核心用户大概是这样一种形象:本科毕业,已经工作七八年,月薪上万,消费能力较强。可能已经步入婚姻殿堂,追求生活和工作上的自我成长。同时人生也面临生活、工作、情感等多方面的困扰。”李筱懿提到。了解到用户需求之后,李筱懿得以“对症下药”,她与喜马拉雅FM合作的女性职场课《职场成功女性三大心法》目前取得了17万份的销售成绩。李筱懿很看重对社群的运营和维护,她认为一个成熟的社群,可以对女性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出书、付费课程只是第一步,现在我们要打造的小社群,涉及到关乎一个女性成长的各个方面,女性用户也能从这个平台上,找到走出困境的方法。”李筱懿说。近期刚完成1600万元Pre-A轮融资的“简知”也是一个专门针对女性的女性内容付费平台,创始人谢冠鹏曾提到,简知的主要用户群体是主打25-45岁普通家庭女性。这部分群体大多已婚甚至已育,会苦恼于婆媳、育儿、婚姻等家庭问题。相较于那些付费能力强的头部精英群体,她们更加焦虑,也更愿意寻求外部建议,因而付费意愿会更强。在崔璀看来,在知识付费领域,垂直人群永远有机会,重点看能不能把握好这个群体的需求,能不能把这个群体打透。“打透的方法,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打法,从内容到渠道做一个比较全面的布局。”从渠道上看,目前的新机会在三四线城市的下沉市场。蒋科已经注意到这个趋势,他看到樊登读书会等知识付费平台已经通过裂变等形式,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在乡镇这个级别,如果用户想追求比看电影和打游戏更高一点的文化消费是很难的。最常见的文化消费升级的模型就是他们自己组织读书会。以此作为模板,更多的付费课程仍然有获得下沉的契机。”蒋科说。他提到,有了微信等平台的赋能,通过分销、群红包、广点通等、通过头部产品带动、线下宣传等五花八门的方式,产品有机会到达受众。但能够留住用户的,仍然是持续获取精准流量的能力。“这要求创业公司有场景运营和社群运营能力。需要对症下药,除了管理、财经,可以增加写艺术类、文化类,也可以有养花、烹饪等更贴近生活方面的知识。”最近,李筱懿发现,更多三四线甚至乡镇的女性具备了足够的消费能力,也开始注重自我发展。“我们办了两次‘香蜜游’,这是20人一个小团,价位在4万左右的出国深度游,来自一线城市的用户占比不到20%。”她举例。对于未来知识付费的发展趋势,蒋科总结:“目前知识付费领域主要是瞄准男性、精英人群,我觉得未来还有几个拓展方向。分别是针对女性群体、老年人、小孩、下沉人群的知识付费内容。流量上,目前主要聚集在头部内容平台,未来生活化、多元化的腰部化内容,可以在垂直受众中高效传播。”
一起惠2018-07-24 11:27:00400 次
昨日,知乎正式宣布将“知识市场”业务升级为“知乎大学”。升级后的“知乎大学”,将基于由“课”+“书”+“训练营”共同组成的产品体系,提供综合知识服务。另外,知乎的“超级会员”正式售卖,标价348元。在接受新浪科技等媒体采访时,知乎副总裁、知乎大学事业部负责人张荣乐表示,知识付费行业目前尚处于早期阶段,而在这样的行业形态下,知乎认为,应该更注重培养生态,而非去做用户的收割。知乎将知乎市场升级为知乎大学,并未为了商业化。另外推出超级会员,也并非是为提高ARPU值。对于知乎做知识付费与其他平台的差异,张荣乐认为可以总结为三点:第一,知乎大学是源自于知乎社区,和知乎社区共同完成这样一个知识生态。第二,从媒介角度,提供的是文本和图文,音频和视频服务;第三,不管是层级还是领域上,知乎是一个综合性的知识服务平台。知识付费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知识付费行业整体处在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张荣乐分析说,这一行业相当于传统出版与教育行业的结合,目前来看,传统出版行业的市场目前大概在800亿元的规模,线上教育市场的规模也超过千亿,而去年整个知识付费行业规模大概在几十亿的水平。从趋势上看,从2016年到2017、2018年,整个行业都处于快速上涨的阶段。张荣乐认为,长期来看,用户的需求是存在的,再加上支付的便捷化、用户内容付费习惯的养成,行业非常有前景。而在这样的行业形态下,知乎认为,应该更注重培养生态,而非去做用户的收割。“知识服务是长跑。”张荣乐表示,与视频行业、音乐行业相似,知识付费行业需要经过长期积累,内容行业与电商行业的不同在于,其产品的非标准化,需要一定时间去理解用户、打磨产品,让产品能够得到更多用户的认可。“知乎做知识服务不是在试水,知乎本身就是一个普惠的知识社区,做知识服务和公司整体的使命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据了解,目前“知乎大学”的知识服务矩阵由“课程体系”、“书的体系”和“训练营”共同组成。课程体系包含Live小讲和私家课,从音频到视频,从小体量到大体量、从短时分享到长期体系化的初步覆盖,同时将更有针对性、更强调互动与反馈;“书的体系”包含“知乎书店”的电子书、有声书,及近期上线的“知乎·读书会”,以书为基础帮用户构建完整的知识逻辑;训练营则更加深度,旨在提供轻型培训服务。升级为知乎大学并非为商业化考量在采访中,张荣乐再三强调了将知乎市场升级为知识大学,并不是为商业化考量。“目前知乎商业化主要是通过广告,去年、今年增速都非常快,知乎大学现在并没有承担知乎商业化方面上的一些压力。”另外,推出超级会员,并非是为提高ARPU值。知乎最新推出的超级会员的权益包括:超过3000场精选Live;优选各行业专业用户所提供的私家课;超过600本由百位名家大咖、知乎各领域优秀回答者所领读的“读书会”音频;超过700本知乎与各大出版机构精选热门电子书;获得“知乎训练营”的领域资深导师陪伴式学习服务等。张荣乐表示,从之前知乎做的尝试和观察来看,用户在知乎上的搜索或者是浏览行为其实会阶段性的发生变化。比如一段时间某个用户会关注英超,下一个月就变成关注找工作,过了一段时间又变成更好得哄小孩儿,而知乎大学作为知乎社区的一个部分,要服务好这一部分用户需求,决定了平台内容的领域要是非常多元的。“我们希望给他一站式的平台,如果每一个都付费的话,其实这个成本也是相当高的。所以从之前做的一个尝试也发现,在没有做会员的情况下,用户都会去消费考试、应聘这样的内容。但如果他们成为会员,领域就会被打开了,会关注怎么做烘焙等。”张荣乐说,这说明了用户对这部分内容是有需求的,这就成为会员转化的雏形,目前知乎有15000个SKU,希望这些SKU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据介绍,目前知乎上的内容生产者达到5000名,包括国博讲解员河森堡、心理学博士“动机在杭州”、生活方式红人“葛巾”、HR从业者“小红拖拉机”等知乎各领域优秀回答者;作家马家辉、社会学家李银河、时事评论家老梁、著名主持人方宏进等专家名人都参与提供知识服务。
一起惠2018-06-08 09:54:25629 次
5月7日消息,据“POS圈支付网”报道,微信官方日前发布了“关于小程序含有未开放内容(虚拟支付)的整改通知”。公告显示,基于微信小程序平台运营规范,除小游戏类目的安卓内购功能,小程序暂不支持虚拟支付。请开发者们对当前小程序内含有虚拟支付的内容或服务进行排查并整改。如在5月8日前未完成整改,平台将对账号屏蔽iOS系统的支付接口调用。除小游戏以外的虚拟支付被限制,也就意味着知识付费、话费充值等电商平台将被屏蔽支付功能,小程序变现将受到重大影响。去年9月中旬,苹果调整了IAP新规,允许不经过IAP直接购买虚拟礼物,但是要求赠送者完全自愿,且赠送的全部金额直接归接受者所有,平台本身不能抽成。此次微信官方暂不支持小程序虚拟支付的通知,是否与苹果的规定有关联,目前无法确定。部分小程序已经明确提示用户,不能再小程序完成虚拟支付,只能到微信公众号或App完成,比如“腾讯视频VIP”。但是据了解,电商类小程序目前还能进行虚拟支付。(编辑:二柯)
一起惠2018-05-08 10:36:48467 次
不设售前客服,内部没有销售KPI,自媒体女神进化论在主张“佛性”卖货。这个颇有个性的自媒体日前上线了自己的小程序商城——寺中小铺。了解到,女神进化论发布寺中小铺开业的推文后,在十分钟内平均每秒都可以产生1个客单价在220元左右的订单。“垂直自媒体的带货能力总是可以超过我们的预期。”一位小程序电商的相关工作人员评价道。但是,这并不是女神进化论第一次拥抱电商了。二次触电当“甩手掌柜”了解到,女神进化论是一家主要生产护肤、彩妆、服饰、健康和自我管理等方面内容的自媒体。它的首次接触电商大概是在2015年。谈及首次触电经历,女神进化论创始人寺主人回忆道:“在最早开通公众号的时候,粉丝量级不大,没有广告主来光顾,唯一的变现方式就是电商。”女神进化论创始人——寺主人回忆起那段时期,她坦言:“一开始是自己做供应链,坑太多了。初期是自己在家打包发货,融资后,我开始组建团队做这件事。但仓储物流以及谈品牌合作,成本都太高了。而且库存和销售之间很难平衡。做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就停掉了电商业务,专心接广告。在去年下半年,小程序电商兴起,一波新红利来了,出现了很多服务成熟的供应商,我们就再次启动了电商业务。”了解到,目前女神进化论公众号拥有150万+粉丝。随着粉丝量级越来越大,其也吸引了不少服务商的注意。据介绍,目前女神进化论旗下的寺中小铺商城是和“WeStock”合作开发运维,而“WeStock”是自营跨境电商平台波罗蜜推出的面向微信公众号的小程序电商解决方案。说起和“WeStock”的合作,寺主人笑称,自己基本上是“甩手掌柜”。她之所以会选择“WeStock”,原因共有两点,其一,“WeStock”的选品与进化论的内容相契合,其渠道和供应链体系相对成熟;其二,在挑选合作方的时候,进化论做了很多测试,WeStock的体验和服务更符合标准。“以前做微商城时,虽然初期的转化率很高,但后期出现了下降趋势。消费者的购买步骤也相对复杂,用户体验不理想。比较之下,小程序触达入口多,微信大力扶持,用户操作便捷。有越来越多的自媒体选择小程序,也是大势所趋。”寺主人说道。“魔性”选品和“佛性”卖货了解到,女神进化论粉丝群体的以20-25岁之间的年轻女性为主,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因此,目前寺中小铺也是主要围绕这部分粉丝群体进行选品。据悉,目前寺中小铺中售卖的产品包括个人护理、彩妆、生活用品、身体护理、美发和母婴等等。而销量最好的是护肤彩妆类,其中以日韩系产品居多。寺主人透露,店铺中日韩系产品较多,也是因为“WeStock”的日韩产品的供应链建设相对成熟。女神进化论做小程序电商是抱着“佛性”经营的心态,店铺不设售前客服,团队内部也没有销售KPI。寺中小铺不过,女神进化论虽然主张“佛性”经营,但在选品方面却有着“魔性”的严格。据介绍,女神进化论团队里有具备专业生物医药知识的人专门负责测评,无论是文章中所推荐的,或是寺中小铺中售卖的产品,都要通过专业测评才会上架推荐。此外,在“WeStock”方面了解到,在双方合作的过程中,女神进化论提出了四个个性化需求:1.在品牌背书方面,店铺首页的三个露出的品牌是经过挑选并和品牌联动营销,后续的品牌都会采用这样的方式陆续补充。2.在店铺装修方面,每个作者专属的卡通形象都要融入到装修要素里。3.在选品方面,寺主人主导选品,店长进行辅助。寺主人会根据粉丝的属性和需求,进行判断挑选。寺中小铺首次上架的商品数量固定到了578个。4.根据粉丝的消费能力,店铺为用户定制了专额优惠券。值得注意的是,WeStock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女神进化论发布开店推文后的十分钟内,店铺平均每秒都可以产生1个客单价在220元左右的订单。新上架的几款热卖产品,也都很快告罄。对于这组还不错的开店数据,寺主人表示这主要受益于用户的高信任度。“女神进化论平常在推荐产品时,观点较为中立。产品的缺点以及不适合哪些人群,我们都会在文章中直接提出。所以用户不会觉得是在‘坑’他们,也会提高用户对我们的信任度。”广告变现or电商变现?有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微信小程序月活已经突破4亿,小程序日活跃用户规模最高已突破2亿。曾有人预测,小程序电商将成为自媒体的第二大IP,而且小程序商店将成为用户在微信上的消费入口。有小程序相关从业者表示,自媒体的小程序电商,可以理解为“微信流量池”。它是介于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之间的产品,每一个公众号,都是一个微信流量池,贯穿微信各个子场景,可以分享到用户、群或者朋友圈,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交互。虽然小程序电商风头正劲,但是寺主人不想把女神进化论变成一个单纯的“卖货平台”。谈及女神进化论的变现情况,寺主人认为,目前广告变现的利润较高,但用户体验稍差;电商变现的自由度较大,可以客观公正的描述产品。“目前女神进化论是以广告变现为主,电商变现为辅。但如果小程序电商发展良好,我侧重于靠电商变现。”“作为一个读者而言,我自己是希望可以看到高质量的广告,这可以帮助我可以更好的了解产品。但会有用户认为,不管自媒体是接广告还是做电商,只要有商业化信息的出现,都会影响用户体验。”寺主人补充道。对于很多用户来说,微信早已不只是交流沟通的工具,它逐渐形成了一个生态,占据越来越多的“国民总时长”。在微信生态中,自媒体变现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广告、电商和知识付费。有不愿具名的自媒体从业表示,很多自媒体一旦疯狂的接广告或是卖商品,都会导致阅读量直线下降,这种行为对用户伤害很大。“自媒体们会很快触摸到广告变现的天花板,若是没有长期合作就不能很好的运营和发展。从电商角度看,自媒体精准的流量是有利于转化的,它可以在垂直领域里高频次接触用户。”“而小程序运营成本低、转化率高、复购率高的特点,都会给自媒体做电商更多的想象空间。”上述人士补充道。
一起惠2018-05-03 09:19:05285 次
在一批综合音频平台及豆瓣等上线音频付费产品之后,知乎近日也表示将于近日推出音频付费产品“知乎读书会”,据了解产品将于4月18日上线,并于4月12日启动读书会年卡会员的售卖。从产品形态来看,这是知乎又一款与书籍相关产品,并加入“名人领读”模式。据知乎方面称,在读书会中,知乎精选600本经典书籍,由领读人为每本经典带来25分钟的解读音频。与结构性的专业技能讲解不同,“名人领读”更强调用户与名人一起阅读,通过名人讲解激发用户的阅读兴趣。此外,知乎的社区深度讨论环境,也为用户提供了从阅读延伸到讨论的空间与路径,譬如,有近18万用户在知乎关注红楼梦话题,从作品细节、人物解读到红楼美食,网友都在深入探讨。从书籍类型和领域来看,会陆续上线包括经济、文学传记、戏曲体育类等。
一起惠2018-04-13 08:56:24311 次
直播答题模式基本上照搬了美国的HQTrivia。它由六秒短视频平台Vine的创始人RusYusupov创办,2017年8月正式上线iOS版。紧接着12月的第二个周日,HQTrivia把奖金提高到10000美元,当天晚上的同时在线人数就突破40万。它可能对直播平台来说,是一次换发第二春的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2017年,直播的整体留存度、活跃度在下降,用户审美疲劳。重要原因在于平台方的玩法缺乏创新,以及盈利模式困境难以突破,而直播答题可能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高额奖金的诱惑,超低的参与门槛,邀请好友获得复活卡的社交传播裂变模式,可以让平台瞬间爆红以及人气暴涨。另一方面,它让平台方的获客成本空前降低,为什么?因为它抓住了人性的贪欲。人们喜欢即时反馈,多数有赌徒心理,而这种答题模式基本上是选择题,这其实本质上是迎合人们的赌博心理,能不能拿奖,直接答题,答对答错马上就知道结果,就算不知道答案,也能蒙一个,万一对了呢。人们总是愿意试试手气。正如JamesMcGregor在《十亿消费者》里面说:中国人,永远在盯着下一个捞一把的机会。而直播答题可以说很好的契合了人性的这种心理。但是,这种平台机制其实是利用了一种平台方与获奖用户方的信息不透明与信息不对称机制来以极低的成本制造轰动效应与人气效应,它本身很可能只是一种利用奖金的幻象刺激、来制造人气效应的手段,而从目前的所有答题平台的机制来看,平台方基本采用了奖金均分模式,这可能是让平台赚足人气,让用户陷入其中的关键。打个比方,名义上的10万元奖金,按照均分模式,真实发到用户手中的到底有多少?真的有10万?我看未必。按照笔者的参与经历来看,一些直播答题平台的玩法是,标明5万~10万奖金,但最后显示获得奖金的用户才分到8元~10元左右,按照平均瓜分的机制,如果单个获奖用户是10元,也就是说,有5000人全部答对了题目。但是参与的用户数也才20来万,意味着在40人当中,就有一人答对了全部的题目,中奖率高达四十分之一。真实答对所有题目的用户数据是不是有这么庞大不得而知了,很显然里面的水分是很大的。因为一般来说,这类答题竞猜的获奖用户肯定不会特别庞大,即便非常庞大,平台也能从奖金总额中打一个巨大的折扣来发奖,而在这里的可操作性的空间实在太大了。假设一下,5万奖金,如果答对所有题目的真实用户是100人,意味着每人可以获得500元,但是平台方最后公布结果给每人发10元奖金,获奖用户从本来可以赚取的500元变成了10元,意味着平台可以仅仅付出500元奖金成本即可,因为用户无从知道与他同时获奖的有哪些人,究竟有哪些人获奖,真实数据有多少,因为获奖用户本身是不透明的,也无从知道,只有平台方自己知道,平台方给出极小的单个用户奖金也可以营造中奖用户极多的假象。因此,这种模式的猫腻与能造假的关键就在于,它不是电视台的那种答对奖直接给1000元或者2000元现金简单直接的模式,这是没法造假的。而是一种均分模式,而均分模式是造假的关键——即它需要按照获奖用户多少,再从其中进行均分这笔钱,但是,究竟有多少用户中奖呢?用户不知道,平台方不会公布,即便公布也更倾向于公布一个假的数据,均分模式其实给了平台方巨大的操作空间与猫腻。想想,其实几百元或者几千元或者几万元的真实奖金总额完全可以标成几十万、上百万来进行答题竞猜,总体而言,从概率论来说答,12道题全对的用户不会太多,到手给到中奖用户几块钱就OK了,但却能让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涌入平台参与答题,这明显是直播短视频平台甚至是所有的内容平台的一种全新的获客、保留存、拉活跃的新模式。有人说,一个直播间做到巅峰也就是近千万的同时在线(PCU),也只是平台上2、3个一线主播的量,撑不起未来的独角兽,当前许多直播平台面临自己的生命周期的拷问。但是,如果说你每天花几百元的奖金包装成10万奖金吸引人流来做一次猜题,制造瞬间的流量峰值与人气品牌效应,明显能够逐步带动平台的活跃度的人气的回升,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大量用户在短短几十分钟内付出的超高的集中注意力,也是广告主所渴求的流量与品牌曝光机会。而直播答题也可以带来新的广告模式,包括冠名以及直接将品牌包装成题目中供用户选答进行品牌植入。因此从趋势来看,直播答题它有可能成为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甚至知识付费等内容平台的标配。但是,这也意味着早期成长起来的平台有可能在巨头更大方撒钱的推动下,瞬间被淹没,因为这种模式它吸引人们过来的是奖金,久而久之如果有一天奖金变少,而且均分到的奖金长期过低,就会遭遇奖金造假的质疑,用户会越来越缺乏兴趣转而跳转去其他平台寻求新的获取奖金的机会。说到底,直播答题模式比拼的不少谁的用户多,而是谁能烧钱。因此,如果这种模式的火爆,互联网巨头不可能无动于衷,它有可能成为巨头之间发动烧钱大战的一个领域,但由于这种平台模式主要是以奖金来吊起用户的口味,如果有一家平台奖金与获奖率如果完全碾压其他平台,那么依赖先发优势做起来的答题平台可能会被瞬间淹没,而APP下载率、声量、流量与用户量会逐步被转移。因此说到底,这种依赖反复刺激人们的贪欲与赌徒心理的平台模式,本身是没有任何品牌与平台黏性,人们下载、参与的动力仅仅是获取奖金,仅此而已。这种平台模式不可能会倾向于直接标明获奖多少,如果直接标明全部答对能拿下10块的奖金,估计参与的人数会降三分之二;但是如果标明答对就获奖500~1000元,一旦获奖人数过多,平台方会不堪重负,甚至小平台会压力陡增。因此,直播答题平台选择以均分模式给用户一种心理暗示:如果全部题目仅仅是你一人答对,你就可以一个人独揽全部奖金,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当然,在中国,渴望天上掉馅饼,希望一夜暴富的大有人在。事实上,真实的情况是,5万奖金,10万人参与,最终如果只有你答对所有题目,你能拿到的可能也只有10块钱,因此平台方选择均分模式来运作答题奖金也就是理所当然了。这个模式它是否可能成为一场巨头之间的烧钱大战,还有待观察,如前所述在今天,无论是直播平台还是短视频以及知识付费平台都在从用户身上赚取打赏收益,当一个平台慢慢从赚用户的钱变成让用户赚钱,就会激发人的贪欲,但是如果反复刺激人们的贪欲,反而会让用户的胃口越来越大,这对于极度依赖从用户身上赚钱的平台来说,不是个好现象。
一起惠2018-01-08 10:00:42348 次
10月25日消息,微课直播工具千聊宣布获得千万人民币A+轮追加融资,由腾讯战略投资领投,腾讯众创空间跟投。此前,千聊曾获得千万美金A+轮融资。千聊成立于2016年3月,旗下产品“千聊live”是一款依托微信生态的语音授课工具,具有包括语音、图文、视频、问答、分销等核心功能。截止2017年10月,千聊的平台独立访问用户累计超过1.5个亿,注册机构及讲师累计超过100万,平台总流水超过5亿人民币,月流水超过4000万人民币。目前,千聊上有将近1500万纯知识付费的用户。千聊创始人、CEO朱峻修接受小编采访时回忆,千聊创建之初只是为了解决当时讲师们做微信讲座中的听课人数受限、刷屏等痛点,还没有意识到知识付费未来的市场。推出付费功能后,后台数据让他看到了千聊真正的机会和潜力。小编了解到,在千聊已经诞生了一批成熟的网络讲师和机构。有些还不太出名,但在内容上做得非常好,收入也不错。这些机构和讲师包括:DISC李海峰、罗元裳理财、HeyMom养育研究所、大脑派、晗卿@快乐语文学堂、【超级爸妈】父母课堂、糖豆学院、麦子瑜伽、刘洹Burning、跟李锐学Excel、演讲教练龙兄、俊怀趣理财等。除了普通个人讲师,千聊也吸引了微信五百强自媒体、教育机构、知名企业,包括中国教育报、腾讯众创空间、3WCoffice、笔记侠、丁香医生、微果酱、饿了么、美团网、前程无忧、意林杂志、智联招聘、当当网、混沌大学、新华网等,他们都在使用千聊,并在千聊获得收益。知识付费开始成为很多自媒体、机构及个人讲师的主要收入来源。朱峻修表示,千聊希望未来能够给讲师带来10亿、20亿甚至100亿的收入,让内容创业者获得应有的产出回报。问及千聊的愿景,朱峻修说千聊未来要构建人类智慧库,共享人类智慧。他认为当今社会,物质丰富、信息冗余,需要有人共享,这样社会资源分配才会更加合理。我们共享单车、共享空间、共享衣服正是如此。未来我们也会共享知识。教育共享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人们普遍接受教育,并且有一技之长,那么社会就会存在知识盈余,这些知识盈余就可以共享。滴滴的共享逻辑是,把车子集中到一个平台上,然后分配共享给需要它的乘客。而千聊的共享逻辑是,把知识集中到一个平台上,然后共享给需要它的学员。当有人在生活中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他可以到千聊通过学习,从而解决问题。在聊到和得到、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平台或小鹅通、有赞等工具的比较优势时,朱峻修说:“其实现在大家的技术都差不多,我家做出这个功能,很有可能一周后竞品就推出一模一样的功能,未来行业内工具将趋同。千聊和其他工具最大的差别是,我们会用流量、内容、行业大数据对讲师加持”。从产品上看,千聊为讲师提供了多种变现方式及营销功能,能帮助讲师在同等条件下获得比在其他平台更多的收益。从千聊去年9月推出付费课功能,至今千聊已经帮助平台上讲师获得收益超过5亿人民币。从流量上看,千聊的平台独立访问用户累计超过1.5个亿,其中有将近1500万纯知识付费的用户。千聊把平台上的巨大流量都开放出来,让讲师能够更容易变现。扶持讲师,打造优质内容,从而让千聊生态更加健康。此外,针对内容特别优质的讲师,千聊的内容打造团队会全程同讲师策划和推广课程。目前,千聊“金字塔计划”已经对接1200多名头部老师。作为一款知识分享工具,千聊帮助自媒体品牌、互联网IP、社会化培训机构等知识分享者为自己的粉丝或知识消费者进行直播,直播场景包括在线讲座、微课分享、培训进修等,直播形式以语音为主,辅以文字、图片、小视频等,分享的内容多是健身美容、家庭婚姻、母婴亲子、科普百科等。朱峻修称,目前大部分人对直播的印象可能还是泛娱乐化,但在他看来直播是一种效率最高的沟通工具,能够解决时间和地域跨度的问题,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种教学标配。在他眼中,知识付费行业达到200亿的收入规模仅仅是时间问题。在线上社群的构建上,千聊提供了在微信端维护粉丝的打卡工具和建群工具,但目前还不会推出web的社群工具。朱峻修认为,大部分工作都能在微信群完成,而且微信群的频次和效率更高,没有必要刻意去替代。不过,千聊会经常举办线下活动,主要是让平台上的讲师们聚到一起交流做内容的心得。千聊也希望通过面对面的方式,一方面向平台老师汇报千聊最近的工作和成果,另一方面也听老师们对千聊的建议,进而优化千聊。谈到是否担心对微信生态依赖过大时,朱峻修表示微信不仅仅是一个社交工具,它已经成为一个“操作系统”。千聊是在这个操作系统下运营,不用刻意去掉微信色彩。小编获知,千聊获取的本轮融资将加大技术投入,进一步优化产品。同时,还会在大数据研发上进行投入,希望讲师们可以依据大数据做“爆款”课程,实现知识变现。下一步,千聊有可能提供代运营服务费,在工具测更加定制化,吸引传统的培训机构使用。
一起惠2017-10-26 09:37:03469 次
打赏服务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一大特色,从2016年开始,微信、映客、今日头条等中国互联网产品均开通了“打赏”功能,用户如果喜欢作者和主播发布的内容,会根据心情给一笔费用不等的“小费”,带动了直播、知识付费等诸多新兴的商业模式。之前苹果在开发者网站上更新了《AppStore审核指南》,表示如果开发者使用软件内购,苹果则从中提取30%的抽成,这种做法被业内称为缴“苹果税”。这一举动在中国引发了巨大争议,众多互联网从业者认为,网络打赏属于用户自愿性质的付费,并非常规的内部交易消费,因此苹果不应该从中抽成。现在苹果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据外媒AppleInsider报道,苹果已经对AppStore软件商店审核政策进行了修改。苹果允许个人不通过其内部交易支付体系向个人打赏,这意味着苹果不会对个人对个人的打赏交易提取抽成。同时,苹果也规定移动软件开发商也不能从这些打赏中抽成。举个栗子,在网络直播中用户可以向主播送礼物,直播公司和苹果都不得从这些支付中抽取费用。取消之后,你打赏主播的钱将悉数收入主播囊中。
一起惠2017-09-18 10:34:00301 次
已经不止一个公众号反馈打开率下降的问题了。一位移动医疗创业者曾向小编透露,其几千万的用户,虽然每天文章都是10万+,但打开率已经从原来的7%-8%降到3%-4%。冯大辉在7月19日的“小道消息”里也撰文《你的微信公众号数据也下降得很厉害吧?》称,“新增读者量放缓,文章阅读量也不高,而且,转发量走低,这意味着文章触及不到新用户,自然也不会带来新的订阅。”和菜头、小马宋、魏武挥等第一批吃到微信公众号红利的自媒体也开始纷纷唱衰。魏武挥甚至称,“打开率的下降,可能导致内容创业项目估值的下降,更有可能形成内容运营者的挫败感。”很多人将其归因于公众号数量爆棚摊薄了流量红利,以及内容创业者输出内容质量的下降。但日前,有知情人士向小编爆料称,微信公众号文章打开率、阅读率下滑可能是起因于微信后台算法的调整,算法调整将直接影响到用户朋友圈的内容呈现。换句话说,你发的朋友圈,有些朋友可能根本看不到。“从2017年开始,微信就在策略性地回抓流量,‘搜一搜’和‘看一看’都是在分发流量。同时,微信在朋友圈分享机制上也做出了调整,很多文章可能会触达不到你想通过社交图谱覆盖的用户。有一些内容你分享了,但和你不常联系的朋友或许无法看到,甚至有些公众号的推送内容,也有关注的用户看不到。”上述爆料人士说道,咪蒙在禁言风波之后,很多用户在朋友圈被其文章刷屏的概率比以前少很多。朋友圈是微信的底线微信对内容分发的控制欲似乎一直在上升。在此之前,也有人曾向小编透露,微信公众号似乎有意进行千人前面的精准推送,创作者可在后台对用户打上比现在更为精准的标签。“有几个大V被叫到微信总部征询意见。”但此说法最终并未得到最终证实。除了早期的陌生人查看朋友圈和关闭朋友圈的功能外,几个月之前,微信推出了饱受争议的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功能,之后用户又可以设置某条朋友圈的互动不再通知的功能。在8月7日,微信最新的AppStore6.5.13版本中,出现了“不常联系的朋友”功能,随后微信表示该功能还是在灰度测试。小编在此前报道过微信即将在隐私功能中加入“不常联系的朋友”选项这一举措——将用“半年内无单聊”“无共同小群”和“半年内没有回复过他(她)的朋友圈”这三个维度来帮助用户批量管理好友。用户在点击后可以进行删除、屏蔽朋友圈等操作。有接近微信的相关人士表示,微信推出这个隐私功能后,也可以通过用户做精准筛选,以此来丰富后台的数据模型。“受此影响,如果一个用户一天分享了十条朋友圈,他常联系的朋友可能会看到十条,而半年不联系的朋友可能只看到两三条。”对此,微信官方只回复称:“产品功能还在灰度中,会根据用户反馈不断调整。”至于后台是否会自动影响朋友圈内容的展现,微信方面则没有回复。据上述人士透露,在此功能推出之前,不常联系的微信好友或许就不能收到彼此的全部朋友圈动态了。微信在后台会根据相关数据阈值,来判定用户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来把控用户朋友圈内容的呈现。而用户自己做出的分组选择,无疑增加了该数据模型的精准性。微信之所以在朋友圈上越来越谨慎,或许是因为朋友圈也是微信最重要的底线。“朋友圈一旦被太多没营养、过度功利的、甚至传递负面价值观的信息所污染,可能会直接影响微信的打开率和用户使用时长,连小程序都还不能在朋友圈直接分享。”微信在担心什么?有公开数据显示,微信全球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9亿;“互联网女皇”华尔街证券分析师MaryMeeker发布的《2017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也显示,微信使用率稳居中国第一,中国用户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高达9亿小时。相比之下,QQ、爱奇艺、UC浏览器和微博等所有移动应用的总使用时间为31亿小时;自媒体联盟SEE调研数据显示,在大多数城市用户的手机耗电量排行榜中,微信的耗电量占比超过50%。这些数据都显示,经过野蛮成长期,微信已经成长为占据中国用户使用时长最多的移动App。在大把占据国民时间,稳居使用率第一App的宝座后,微信究竟在担心什么?为何不断在调整内部的数据模型和算法呢?据爆料人士分析,微信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微信用户增长遇到达到瓶颈。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超过9亿人,新用户增量已经达到瓶颈。新用户增长率放缓的同时,微信要尽可能保证用户的打开率和使用时长。第二,微信可能要对流量进行洗牌。在流量庞大后,微信可能希望通过此类调整,限制不恰当的内容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传播,从而达到洗牌的目的。第三,微信要强化熟人社交的属性。与其他社交媒体不同,微信希望一直保持着熟人社交的属性。但随着功能的完善和普及率的增高,微信好友的构成越发复杂。除了经常联系的家人、朋友、同事之外,还有很多好友关系较为疏远。而微信更想保持熟人社交属性,因此会让用户的朋友圈更多呈现熟人发布和分享的内容,让不熟的人发布的内容从朋友圈中减少甚至“消失”。第四,微信要净化朋友圈环境。微商、广告、以及包括谣言在内的不良信息越发泛滥于朋友圈。这些信息往往都有煽动性强、诱导分享、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很容易大范围地占领朋友圈。微信通过新的算法能够控制单篇文章的流量阈值和分享次数,也就可以达到限制此类文章传播范围的目的。第五,微信过去在内容分发逻辑上,无论是公众号推送还是朋友圈分享,一直秉持的是“我喜欢、我订阅”的逻辑,也就是将内容获取的自主权交给了用户自己。这也意味着,由于每个人的兴趣图谱、社交图谱不同,其订阅和接受分享的内容也全然不同,微信的内容呈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千人千面。但在被接受部分,用户实际上也存在困扰,除了前述的干扰信息外,还存在着信息冗余现象。用户在关注大量的微信公众号之后,可能会接收到更多的无效信息。微信有可能将此寄托于机器算法,来更好的调节用户接受内容的方式。“这一点和‘头条’所倡导的‘我喜欢你推荐’逻辑有不谋而合之处。”谁的蛋糕要被动了?不论微信是出于何种目的,调整算法后最先受影响的无疑是寄生于微信生态中的自媒体们。上述的五点原因,都将对微信自媒体产生影响。伴随微信用户增长率放缓的就是公众号的用户增量放缓,新用户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到公众号的打开率。“如果今天一个公众号的新增粉丝有两万,那这两万用户基本都会打开它当天的文章。如果一段时间公众号的新增用户变少,那这段时间它的文章打开率可能都会变低。”有业内人士向小编表示。而朋友圈内容将根据用户关系呈现的调整,也会对微信公众号的增长产生影响。朋友圈是微信公众号内容传播和增长粉丝的重要渠道。例如百雀羚前阵子的“一镜到底”广告,不少微信用户都是先在朋友圈中先看到分享链接。但百雀羚在前不久发起的第二次类似的朋友圈传播,影响力似乎有所衰减。同时今年也被不少业内人士看做为自媒体的变现元年。除了广告、知识付费之外,大批自媒体选择了通过电商变现。寄于公众号篱下的自媒体电商,靠的就是微信生态大量的流量基础,以及朋友圈分享带来的裂变式增量。当新用户增量放缓,公众号打开率降低时,商品能够触达的用户数量也随之降低,加之分享到朋友圈后被看到的机会变小,自媒体电商的社交分享属性也被稀释。“微信未来商业化会倾向于考虑到不同场景和小程序关联在一起,而不是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此前曾有爆料人士告诉小编,微信正在内测小程序电商单品搜索。那对于用户来说,微信助其屏蔽掉非熟人的朋友圈消息,真的是遂他心意吗?如果用户处于某些原因需要看到全部的朋友圈内容,在新的算法模型下,微信如何满足用户这样的需求呢?有微信用户认为,这种屏蔽可以过滤掉和自己无关的无效信息,避免弱关系信息对强关系信息的干扰。不过也有用户表示,这种屏蔽有时可能会误伤部分有效信息。“半年内没有联系的好友,但他分享的信息对我来说可能是有用的。”此外,微信的本质是社交,社交的本质是建立连接。建立连接不仅仅是在熟人关系以及熟人社群基础上进行。打破原有的传统社交藩篱,跨界连接更多的不同的领域,这种互联网社交的交叉性才是微信过去得以爆炸的最重要因素。从信息共享的层面上看,内容传播也需要跨境,也需要交叉渗透,消除一切鸿沟。对此,也有业内人士猜测,最直接的方式是用户可以在“设置”中增加“接收全部好友的朋友圈内容”选项,让用户的朋友圈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看到全部的朋友圈内容。而微信这样的调整也让人联想到微博此前的传言。早在2015年就有消息称,微博出台了新的规定,降低博文的阅读量,每一条微博只会出现在50%的粉丝页面上。不过微博官方很快发布消息称,微博为了保证信息流的质量,做过对信息流的优化处理,将原本可能分发至用户信息流中的低质量、低互动内容以及垃圾营销信息限制展示。微信此次算法调整与之前的微博有异曲同工之处。而微博付费的会员不仅能屏蔽更多低质量信息,还有一项功能可以提高自己发布的微博被看到的机会。其实,微信正在逐步释放自己的能力和野心,而它的每一步都有可能改变整个生态。
一起惠2017-08-15 09:11:06314 次
借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晒娃人群的数量可谓是愈发壮大,宝宝吃饭要晒、睡着了要晒、哭了要晒、笑了更要晒……发达的社交平台自然成为了不少宝爸宝妈晒幸福的途径,但与此同时,保护宝宝隐私也成了一个社会热议的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专业的育儿社交平台就借势诞生了。日前,一份来自国内第三方数据机构Trustdata的《2017年Q1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最快增长App排行榜TOP10”中,聊天社交类目的App占比最多,而排名第十的育儿宝就是其中一个育儿社交平台。资料显示,育儿宝上线于2016年6月16日,官方宣布其App的月活量达到300万,4个季度连续保持100%的增长速度。在上线一周年后,育儿宝开始闯入更多母婴用户的视线。6月28日,贝贝网CEO张良伦的一条朋友圈算是正式揭开了它的面纱:那么,张良伦口中的这个“过去一年母婴行业最大的黑马”究竟为何物?日前,与育儿宝负责人顾荣进行了一次谈话。他表示,育儿宝300万月活的业绩有些超过团队预期,但也只是一个开始。顾荣指出,贝贝网选择育儿宝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母婴市场足够大,用户除了有购物的需求外,还有育儿记录和社交的需求;第二,贝贝网的主要用户集中在妈妈人群,与育儿宝相契合。“贝贝网提出了家庭经济的概念,家庭关系能够带来更多的空间和潜力,而育儿宝可以成为撬动家庭消费的工具。”顾荣表示,育儿宝寻找用户增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其一,跟其他App一样,寻找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的流量机会;其二,借助贝贝网的流量优势,得到较多低成本的母婴类用户群;其三,围绕家庭和社交,让既有用户邀请新用户,以此扩大用户量。“我们希望通过引导,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更多的家庭成员围绕宝宝参与家庭社交,也希望让家庭之间产生社交互动,带来更多的流量。”目前育儿宝的核心功能包括可以永久备份的成长相册、连续的视频拍摄记录、玩图功能、可以回答妈妈疑问的问答板块以及育儿百科等其他工具。据介绍,育儿宝将成长相册定位为私密性的记录工具,用户上传的照片只能在家庭内被看到。除了注册用户外,其他的家庭成员都可以成为宝宝的亲友团,可以看到宝宝照片和视频,同时,用户还可以设置亲友团的操作权限。“育儿宝上每天上传的照片和视频都是海量的,我们增长的动力源于用户对记录宝宝成长轨迹的需求,老用户的活跃度非常好。”顾荣介绍道,为了让用户养成长期拍照片并上传到一个App中的习惯,育儿宝主要做了两件事情:第一,通过玩图工具,分析妈妈用户做图时的心理,同时也会追随一些热点;第二,根据用户习惯、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时间节点等,做一些场景引导,例如在宝宝周岁时,精准推送给用户对应的周年影集,让用户制作完成后可以进行分享等。除了满足用户记录宝宝的成长过程外,育儿宝还针对妈妈这个特殊群体推出了问答社区和育儿百科等功能。据介绍,目前育儿宝的问答功能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孕育问答社区,主要是妈妈之间的互动,在社区里用户讨论宝宝的健康、成长和心理等话题;第二种是问医生,育儿宝通过和春雨合作,让春雨平台上的儿科和妇科医生来帮助用户解决专业和疑难问题。关于社区内容的把控,顾荣表示,育儿宝除在系统层面屏蔽不良违禁词外,也会有人工抽检的环节,抽检的比例相对较高。抽检人员都有相关的专业医疗知识,会排除掉有误信息。但育儿宝更希望用户之间进行沟通,构建一个育儿交流社区,而不会做太多的管控。育儿百科推荐的内容则是根据用户的生命周期来决定的。“这个生命周期不是指用户的流失度,而是指备孕、孕早期、孕晚期、0-6个月、6-12个月、1-2岁、2-3岁、3岁-6岁和6岁-12岁这样几个时间阶段,每个阶段的用户都有明显的差异化需求,关注的重点都不一样。用户在注册时就会选择宝宝的年龄和性别,我们可以选择用户当前最关注的内容进行推送。”顾荣介绍道。事实上,在整个母婴市场中,除了育儿宝这类App外,母婴自媒体的力量也愈发不可小觑。在谈及育儿宝和自媒体的区别时,顾荣表示,自媒体跟育儿宝的差异在于,自媒体以微信公众号为主要阵地,育儿宝则是以App为主。App的用户黏性和长期留存率比微信公众号更高,但后者相对更加轻量,二者各有优势各有所长。很多母婴自媒体会把内容做为抓手或流量入口,通过电商进行变现。但或许因为有贝贝网做依靠的原因,育儿宝目前并没有涉足电商的想法。据悉,育儿宝接下来会上线一些“大社交”功能,让用户之间可以相互点赞和互动,形成更强社交的关系。围绕家庭内部的小社交和家庭之间的大社交,将是育儿宝的一个重点。据介绍,育儿宝在知识付费方面也做过小的尝试,但顾荣表示,知识付费内容不会作为当前的发展重点,但专业知识在育儿方面的确是很重要,整个行业的知识付费也越来越成熟,育儿宝也许在未来会涉及更多的知识付费功能。
一起惠2017-07-07 09:53:14289 次
内容电商已经不是新鲜话题,各大企业纷纷加入到这场角逐。淘宝头条、淘宝直播已经成为淘宝厮杀内容的主战场,而京东也与今日头条在营销和内容变现等领域达成了战略合作,帮助更多头条自媒体进行电商变现。为什么网红、KOL都做电商了?阿里妈妈市场部总监吴昊在去年的一场圆桌讨论中说:“内容变现的角度是一个思维上的变化,以前大家谈到电商就两个字,“流量”,现在要从流量的运营变成用户的运营,内容只是用于运营用户的一种方式。我们通过淘宝上的数据分析,最早的时候,淘宝可以提供一个可以买到买不到的东西的渠道,比如想在四川某个小镇买一个特别好的手机,可能就没有渠道。接下来是消费者希望能够买到更便宜的东西,淘宝给了一个买到更便宜的东西的渠道,现在消费者发现除了可以买到的更便宜以外,还能够知道能否买得更值,所以我觉得“什么值得买”的名字就取得特别好,买得值,这个时候的“值”就是内容。”内容给人提供精神价值,而优质商品传递的同样是优秀价值,这两种价值之间可能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角度来说,电商让连接变得可触摸。选择了好的商品,代表着选择者的眼光、态度和认可,这样的精神呈现和在朋友圈发一篇小短文是不同的,但大多数人可能都懂买到一件好商品后内心的价值感和仪式感。网红和KOL通过图文和短视频创作和受众展开更广更深的接触,这样的接触带来精神触摸感。“长草”同一件商品的人会感知到同样存在的世界和同样存在的沟壑,这样的心灵共振配合价值共鸣特别容易触发消费冲动。有互联网观察家表示,我们处在一个物质溢出的时代,但眼光、格调、判断力等专业性的能力却变得稀缺。因为信息太多,知识付费应运而生。因为商品太多,内容电商也就随之站出来实现它的历史价值了。传统电商的越来越长的图文展示、罗列参数和过于注重性价比让消费者厌倦,催生了对更好购物体验的呼吁。直播平台和短视频导购由于契合了移动互联网即时性、快节奏、碎片化时间的特性而迅速崛起,大有一举消灭图文导购之势。艾媒咨询发布《2016-2017中国短视频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53亿人,预计2017年将达到2.42亿人,增长58.2%。预计到2020年,短视频内容消费贡献的广告营收将是今年的10倍,达到600亿元人民币。从传统电视广告的角度来说,视频展示产品的优点是生动形象,问题则是无法实现直接转化以及很难追踪效果;互联网时代,这一难题不复存在,视频展示或视频广告可以直接转化,短视频则更具优势,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直接的销售结果转化。以一个叫“秀兜”的科技类垂直短视频导购平台为例。秀兜为最前沿的科技行业信息以及科技产品度身定做了相关话题栏目,用户可以通过观看短视频的方式最直观地了解行业知识和各种产品体验,甚至直接购买。秀兜共有47个话题分类,包括涨知识、疯狂实验室、智能家居、创意小屋等多个领域,各类高科技产品的高质量短视频很容易激发用户潜在的好奇心。每个“发烧友”都有自己的IP及小圈子,很快就能够辐射到整个科技兴趣圈。作为智能科技短视频社区,秀兜目前已有大量的智能创意产品的公司、自媒体(Zealer、极科技、nology等)入驻。此外还有智能创意产品的发烧友在秀兜发布的科技类视频,包括概念类、宣传类、众筹阶段、已有成品等。为了抢占优质内容资源,如今的内容平台方都在对内容创业者在内容孵化、推广运营、数据分析、商业变现的流程等方面提供充分的资源倾斜扶持。秀兜为了鼓励转发和分享,给出了“佣金”和“分销客”两种模式。前者由卖家发布商品时设置,最多可设为销售价格的50%;后者意指当用户转发别人的产品视频后,一旦达成交易也可获得相应佣金。秀兜在2016年完成了由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和合一资本共同投资的2600万A轮融资,并顺势和秒拍达成了战略合作,在秒拍APP中采用秀兜H5功能实现直接买卖商品。秒拍与秀兜将直接打通双方用户账号,实现视频同步,所有秒拍用户都可以用秀兜的功能在秒拍APP开设视频店铺。据了解,目前正在进行技术研发的最后阶段,第一版本功能即智能制定用户在秒拍开通视频店铺功能已经上线。易观发布的《2017Q1中国短视频市场季度盘点分析》报告显示,秒拍2017年一季度移动全网短视频平台用户渗透率为62.2%,继续排名第一,秒拍用户中等消费能力以上用户占比均超过65%。秒拍坐拥来自微博的大量导流,秀兜负责高质内容输出与流量变现,这样的组合怎么看都相当搭。亿邦动力和秀兜市场总监吕添棋进行了交谈,吕添棋表示秀兜坚持走高端化路线,对上线短视频严格把关,在时长和质量上都有具体要求。吸引最优秀的头部视频创作者和生产优质的最原创内容一直是秀兜在做的事情。秀兜给出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上半年,秀兜注册用户约19万,覆盖用户数已达1560万人,总点击量约1.2亿,日活近50万。今年5月,秀兜全平台GVM为800万元。直播和短视频站上风口后,各类视频类应用层出不穷,但各家无论是产品定位还是内容却趋于同质化,鲜有特色。如何在众多应用中脱颖而出,是产品提供商们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趋同化的市场环境下,秀兜式的聚焦或许是一个思路。通过细化产品市场推动用户的拉新,或许是未来的趋势。
一起惠2017-07-05 09:24:18348 次
【编者按】小燕子(化名)有点记不清自己第一笔知识付费的钱花在哪里,是为何花掉的。“也许是冲动消费了吧,觉得内容对自己有用就买了。”她说。中国互联网的黄金十年让不少人养成免费获取信息的习惯,但“知识是共享的”这种思维明显被知识付费的浪潮狠狠的拍了一巴掌。有数据显示,2016年有知识付费意愿的用户暴涨了3倍,知识付费用户达到近5000万人。截止到2017年3月,用户知识付费(不包括在线教育)可估算的总体经济规模为100~150亿左右,而2017年用户知识付费领域的总体经济规模可达到300~500亿元。抛开这组数据不谈,喜马拉雅、得到、值乎、分答等知识付费产品的出现,都向我们宣告了一个事实:在信息冗余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愿意为优质内容付钱了。借着这阵东风,除了大批的内容创业者和内容平台相继涌现外,也催生了不少知识付费类的工具产品,鲍春健和他创建的“小鹅通”便是其中之一。小鹅通创始人鲍春健熟悉鲍春健的人都喜欢叫他老鲍。他曾是腾讯数据平台部总监,T4级专家。老鲍曾多次公开表示,创办小鹅通是因为吴晓波的一次抱怨。吴晓波在做《每天听见吴晓波》的时候,外包技术团队的制作效果差强人意,除了存在断点续播、黑屏续播等技术痛点外,会员管理和互动的效果也不大理想。而老鲍和他的小鹅通团队在一个月时间内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在之后的5个月内,《吴晓波频道》的付费会员就发展到将近10万人。从去年12月正式推广后,小鹅通现在已经汇集了吴晓波频道、张德芬空间、十点读书和局座召忠等知名用户。目前,小鹅通拥有注册总用户近40000家,共有基础版、成长版和专业版三个版本的产品,使用其付费版本(成长版和专业版)的用户占比约为10%。鲍春健介绍称,目前三个版本的使用人数都处于递增状态。使用基础版的用户较多是因为大多数人还处于尝试阶段,仍在逐步摸索。而作为帮助知识付费内容产品化的工具,小鹅通产品不断迭代的过程,也侧面反映了付费知识生产者不断遇到的各种难题,和由此带来的对工具的新需求。鲍春健表示,在刚开始的时候,付费知识的生产者最需要的是可以提供基本支付能力和丰富的内容生产方式的工具。接下来他们会有更多营销的需求,需要寻找渠道来更好地售卖课程,并借此增加更多粉丝。亿邦动力网了解到,目前小鹅通可提供音频、视频、图文、直播等多种内容生产方式,还可提供问答和社群等互动功能。而在营销方面,小鹅通也提出了三种解决办法。“第一种是面向C端的邀请卡,用户可以将课程分享到朋友圈,吸引其他人来购买,我们会对其进行奖励;第二种是B端的推广员。很多有流量的公众号并没有去做内容,但是他们采购内容进行分发,获得分成利润,目前小鹅通产品支持微信二级分销;第三种是通过小鹅通精选商城集中展示一些没有大流量优势的精选内容,新榜等其他大渠道可从中挑选优质内容进行推广。”“我们在丰富付费内容的表现形式和增加营销方式的同时,也在注重用户关系的管理。我们要帮小鹅通的使用者了解到用户的特质、用户愿意为知识付费的理由、产品内容的打开率和使用率是多少以及用户对内容的的反馈。这些信息对他们的内容迭代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鲍春健说道。鲍春健认为,内容生产者要熟悉用户,小鹅通可以对用户进行画像和标签化的区分,未来还可以对用户的消费能力做出区分。“内容生产者要重视运营用户,不能只是售卖产品。最核心的要素仍是要保证内容的产品质量,同时可以建立一个社群,增强用户粘性,带领用户共同进步。”不过,对内容生产者而言,知识付费虽是一种相对轻量、直接、无缝链接粉丝的变现方式,但想要保证长期产出有价值的内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在小鹅通CMO樊晓星看来,内容付费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不是一门持久的生意。在知识付费飞速增长的大趋势之下,每个圈层的内容生产者可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大一部分人没有能力连续产出有价值的可售卖的内容。同时,知识付费的门槛比较低,有些人在刚开始尝试的时候会选择比较轻量级的方式,例如小社群、小直播等形式,来与用户进行强互动。但是涉及到有粘性的视频节目、音频节目和专栏等,能力就会有些不足。“由此,小鹅通愿意扮演联结者的角色,联结内容生产者和渠道。让内容生产方安心生产内容,没有内容产出的渠道方也可以获得内容进行分销推广,将内容传递给更多用户。”小鹅通CMO樊晓星其实,无论是传统的出版行业,还是新兴起的知识付费,内容良莠不齐的现象比比皆是。那究竟什么样的人才具备长期生产高质量内容的能力呢?“一是有知名度,自带IP效应;二是要在某一垂直领域有专长;三是需要公司运营。个人运营的效率和内容质量都得不到保障,但公司化运营一般在生产内容、挖掘素材、打磨产品、销售转化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都会有标准化的流程。”樊晓星称。据亿邦动力网了解,从内容分类上来看,目前小鹅通平台上排名第一的是财经类;第二是母婴类;第三是教育和个人提升类;第四类是垂直细分领域。总体来说,售卖较好的课程多是在短期内对人有提升有价值的课程。此外,微信付费订阅功能将会上线的消息也一直传得沸沸扬扬。有人判断,微信做知识变现只是时间问题,待到机会成熟,或许会携自媒体迅速席卷知识付费市场。若是微信入局,小鹅通这个始终帮助自媒体变现的工具,或许还会拥有更大的市场想象空间。
一起惠2017-06-28 09:31:36410 次
之前,苹果在中国市场发生一个纠纷,原因是苹果要求所有的应用开发商在实施打赏或者小费交易时,也必须向苹果支付三成的收入。近日,苹果对开发者相关文件进行了更新,正式明确指出:在App内向原创作者的“打赏”,属于“应用内购买”。此举将使得苹果从中提取30%的分成,而接受用户打赏的原创作者或主播的收入将减少。中国一系列App包括今日头条、知乎、映客等,已经在近期改变了其iOS版本的用户赞赏的支付方式,而腾讯微信的回应最为“强硬”,直接取消了打赏功能。据澎湃新闻,更新版《AppStore审核指南》指出:如果开发者想在iOS软件提供下述功能(比如用户订阅、游戏内虚拟货币、游戏级别、获取高端会员内容、或者提供完整功能版本等),则开发者必须使用软件内购买。苹果继续提到,iOS软件可以使用软件内购买来让消费者面向数字内容的提供者支付“小费”。相关的软件不得采用其他的按钮、外部链接或者其他方式,让消费者使用苹果之外的支付渠道。此前,在iOS端,苹果要求,无论在何种App购买音乐、小说还是视频,都只能通过苹果AppStore的支付渠道购买(也就是“App内购买”),但规定并未涉及“打赏”。知乎妥协!苹果将收知乎用户32%赞赏手续今天上午,国内问答平台知乎旗下账号知乎专栏发布公告称,应苹果公司的要求,从iOS3.5.3版本的知乎APP更新之后,专栏赞赏功能将介入IAP付费机制,苹果公司将从中扣除32%作为手续费,也就是说,用户只能获得剩下的68%的赞赏分成。知乎表示,安卓手机用户不受影响。同时,知乎还修改了赞赏功能的结算规则,用户获得赞赏金额会在十个自然日之内完成审核并打款,用户可以在“我的余额”页面进行提现。随后迎来网友的热议,主流声音还是认为苹果店大欺客、霸王条款,也有为苹果说话,认为这样的收费合理的,不过主流声音还是认为这样的费用不该收,且32%的费率太高。今年4月,腾讯微信公开表示,针对iOS版本下架了微信公众号内的用户对作者“赞赏”功能,苹果在中国打击打赏功能的系列行动正式开始。目前,今日头条、知乎、映客已经在近期改变了用户赞赏的支付方式。还有一些App看似没有动静,但一家互联网公司的高管表示,实际上在未来迭代的版本中会进行更新,满足相关要求。苹果到底不该收税?打赏、赞赏、小费等付费服务功能,是中国互联网的一大特色,最近几年如火如荼,带动了直播、知识付费等诸多新兴的商业模式。在国外,类似FacebookLive等美国直播应用并没有提供这样的功能,Facebook目前允许主播在直播中展示广告,并保留55%的广告收入。“打赏”功能绕开了苹果内购,无异于架空了苹果自己的支付渠道,这让苹果难以接受。相比国内简单便捷的第三方支付,苹果支付流程较为繁琐,响应速度慢,用户体验不佳。此次封杀“打赏”功能,或出于引导支付渠道回归苹果内购的考量。2017年第一季度,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从两年前同期的16%下降至9%,与此同时,2016年中国成为苹果应用商店的最大市场,收入超过美国市场。苹果将中国区的应用内购买作为收入增长点来重点考量,毕竟这是随时可以收取的真金白银。可是,苹果依靠销售手机+应用内购买的商业模式是否需要调整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原本领先于业内的苹果,是否应该更多地将利润增长的目光从收取“苹果税”转为创造新利润增长点?苹果作为锐意进取的全球领先的高科技产品公司,在过去的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引领技术发展,寻找最新技术突破口,而不是像今天这样蝇营狗苟于一些似是而非的收费里。外媒:苹果在中国"玩火"对此,外媒指出,苹果这一行为可能引发中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反弹,有玩火的嫌疑。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青睐高性价比的国产手机,与此同时,苹果手机的升级无非是硬件的修修补补,缺乏吸引力,这些因素导致苹果手机销量大幅下跌。IDC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苹果手机在中国整体销量大跌了四分之一。市场份额跌破了10%。显然,苹果正在采取措施,避免中国地区的收入连续下跌。
一起惠2017-06-12 09:15:47375 次
这两天,新浪微博上最火的大V医生非“白衣山猫”莫属了。与“职业提问者”分成、跨领域回答问题、答案涉嫌抄袭……“白衣山猫”在微博上被扒了个底朝天。而这个付费问答争议的个案背后,牵扯出来的是互联网知识付费以及在线问诊模式的多重问题。被前央视记者扒出4个疑点白衣山猫,真名王光宝,其在新浪微博的认证身份为“前浙江援疆外科副主任医师、微博签约自媒体”,微博粉丝数量超过250万。在新浪爱问医生平台上,白衣山猫发表了91篇医学科普类文章,服务人数1065人,好评率100%。“专业擅长”一项则写着:甲状腺、乳腺、胃肠道和肝胆胰疾病。毒蛇、马蜂、蝎子、蜈蚣、蜘蛛等毒物咬伤。猫狗等动物咬伤。白衣山猫是新浪微博付费问答的积极答主,也正是在这个平台的种种行为,让他被推到风口浪尖。前央视评论员、调查记者王志安是在微博上“手撕”白衣山猫的最关键人物。其发文对白衣山猫的一系列行为进行质疑和抨击(原文《白衣山猫:到底是谁在侵犯你的底线?》),主要包括:█与“职业提问者”分成,也就是,职业提问者负责提问,白衣山猫负责回答,职业提问者从围观收入中抽出40%转给白衣山猫;█跨界回答不属于自己专业领域的问题,以及为了吸引更多围观者,刻意回答低俗甚至色情问题;█答案被同行(如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营养师顾中一)质疑存在大量抄袭;█注册小号,充当职业提问者,自问自答。今早,白衣山猫在个人微博上辟谣称遭到王志安构陷,并否认了王志安提到的“自问自答”的情况。与过往的互联网掐架案例一样,当事双方在争执的过程中,总会有其他相关的人出来“站队”。多位微博医生大V均站出来表态:美中宜和门诊中心CEO于莺(微博昵称“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营养师顾中一(微博昵称“营养师顾中一”)、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治医师宁方刚(微博昵称“烧伤超人阿宝”)纷纷质疑白衣山猫,希望其向公众道歉。“撕逼”背后,是付费问答的规则和边界看完这场撕逼战,除了叹服中国网友被付费问答平台激发的神一样的智慧,背后的付费问答模式、规则更值得思考。"我调查这件事,虽然有揭穿白衣山猫个人品格的动机,但更关心的还是,微博问答这个刚刚诞生半年的付费产品的公共规则。"王志安这样说道。如何看待“职业提问者”,以及职业提问者联合答主赚取围观费用的现象?丁香园副总裁、丁香医生负责人初洋认为,付费问答类产品的机制让很多人看到了盈利的空间,对于这种商业行为不好做道德判断。但对于答主与职业提问者合作,获取围观收益这件事,“虽然还是在产品规则下做事,但我个人不太赞赏。”王志安则旗帜鲜明地反对职业提问者这种“问答托”。他认为,找问答托提问,就好比街上一个做生意的,雇一帮人去假排队去购买,以吸引旁观者去购买。这是造假做局。“在我看来,真实比所谓的受益更宝贵。现在医学科普的信息比比皆是,公众之所以愿意围观某个人的回答,都是建立在最起码的真实的基础上。一旦他们知道这是假造合谋的问答,我不相信还有那么多人围观。”另外,王志安还认为,一些大V为了赚更多的钱,不遗余力地回答很多低俗甚至准色情的问题,这一趋势已经多少有些偏离善意的初衷。比付费问答更严肃的,是付费问诊据了解,除了微博问答,白衣山猫还在分答、今日头条等平台进行在线问答。其中,分答与微博问答类似,采取围观付费机制,而今日头条问答则是免费围观,但答主的优质回答能获得今日头条的报酬。(图:白衣山猫在今日头条的问答记录)(图:阿里健康的付费问答板块)(图:丁香医生的付费问答)在一份分答收入排行榜TOP100中,有17位来自于健康领域,协和张羽、于莺、田吉顺、龚晓明、白衣山猫都纷纷上榜。当性命攸关的医疗行业遇到付费问答,在准入门槛、问答机制上是否应该更加谨慎?据了解,包括春雨医生、丁香医生、快速问医生、阿里健康等互联网医疗平台都在尝试付费问诊模式,但具体运作上与值乎、分答、微博问答等综合型平台有不小的差异。在准入机制上,上述医疗问答平台的医生都采用实名制,几乎不会看到花名。据初洋介绍,医生要入驻丁香医生有一段审核周期,医生必须先上传执业医师证扫描件和身份证。在问答机制上,医疗类问答平台的付费围观属性相对较弱。据了解,春雨医生、快速问医生的付费问诊均不可围观;阿里健康和丁香医生则采取“限时免费围观”的机制。不过,初洋告诉小编,丁香医生已经开始在弱化付费围观功能。“知识和服务是两回事,知识是有共性的,可以重复使用,因此知识更适合围观。但医疗是偏服务的,生病更多是一对一的医疗咨询服务,围观属性不强。”而对于医生跨领域回答问题,王志安也提出了明确质疑。“作为一名医生,回答提问,只应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任何超越自己专业领域的回答,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也违反医学伦理甚至管理规定。”那么,接到非自己专业领域的问题时,医生应该怎么办?初洋认为,患者在付费平台问错医生的情况其实很正常,就像在医院也经常有患者挂错号,但这种情况需要有合适的规则来进行转诊。他介绍,对于这类问题,丁香医生采取了线上转诊的机制。医生在平台上进行操作,将患者的问题转给相关领域的其他医生,而收入由具体回答该问题的医生获得。
一起惠2017-06-09 09:05:17367 次
得到会玩,搞个知识产品发布会。上来就一个重磅:《李翔商业内参》在新的订阅周期里,全年免费了。不清楚有多少付费用户听到这个消息会泪奔。作为他的拥趸,泪眼婆娑之余,我看到了李翔的宝马。是的,之所以免费,有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那就是李翔商业内参拿到了宝马的赞助。很多比毒眼还毒的人一定会嘴上说着:恭喜你,翔!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传递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心中的战神瞬间崩坏。“说好的知识付费呢?说好的知识变现呢?最终又回归到传统的商业模式了吗?”一定会有这样的质疑声。他们一种深深的被欺骗的赶脚。因为,知识付费这个风口刮来的时候,他们正打算跟毒眼一样跟上新时代,成为一个靠贩卖内容为生的“知识分子”。但突然,“我最喜欢的翔,你却又回到了从前。”《李翔商业内参》宣布免费,知识付费的大旗似乎开始摇摆,教徒们瞬间陷入了迷茫和慌张。如果说知识付费是内容的零售生意,为什么不能继续坚持卖下去呢?然而,毒眼是真心恭喜李翔的。不是恭喜他可以坐在宝马里,而是恭喜他终于参悟了知识的真谛。《李翔商业内参》通过个人的专业和影响力,得到了6万多订阅用户的认可,而今更得到赞助商的认可。但毒眼也知道,这样的认可一定也非常来之不易。创作从来都是亚历山大。他曾经说过:“这么大的代价,万一‘内参’没做好,不是很丢人吗?”他也曾经焦虑:“跟罗辑思维一开会,就怕吵起来。他们每次都说,你别急,别急啊。我老是说话声音很大,语速很快,觉得一大堆事要做,焦虑是常态了。尤其是涉及到新的事情的(时候),焦虑。”也有人看低他,他们说,你的内容打开率开始走低,大不如前。但这从来都是内容创作者的宿命,勇于和宿命抗争才是顽强的。“未来一定是知识付费的时代,完全免费是不对的,违反了经济学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常识。”李翔的每一句话都成为鼓舞人心的“圣经”。你看,粉丝们仍然牢记他的教诲。他们懂得“虽是一介凡人,可上九天揽月。追求知识,不轻视,知识不会让我们觉得低人一等。”(此句出自美剧《新闻编辑室》,毒眼也搞不清楚,是什么样的字幕组能翻译出如此优雅的味道。)当然,李翔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知识付费现在处在尴尬的境地是,媒体本身不够坚定导致的:一方面生产者想扩大影响力,认为越多人看到越好,在这种情况下,免费阅读就推行了。与此同时,被忽略的是,付费阅读这个跟自媒体本身的人没有关系,跟平台有关系,免费能给平台带来流量,而付费却远不及。毒眼不确定免费之后的《李翔商业内参》是否为了扩大影响力,乃至成为给“得到”带来巨大流量的爆款。不过,免费的逻辑的确最具有杀伤力。特别是在互联网的场景下,从来都是击溃那些传统对手的不二法门,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毒眼近来接触到的ETCP,这是一家互联网智慧停车平台。要知道无论是商场还是办公楼的停车物业,通常只能选择一家运营商,选用一种系统。在这个操作界面的商业比拼,绝对是排他性质的。但ETCP之所以能够很快地攻城拔寨,其杀手锏就是做免费。三免——“设备免费、施工免费、维保免费”,车场管理成本大大下降,业主何乐而不为。反观那些做传统软件的商户节节败退,却无论如何也搞不清楚为什么竞品会选择这样疯狂的方式。但如今,你须明白,ETCP成为了这个领域的独角兽,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等61座一二线核心城市拥有智慧停车场超过5000家,千万级别的车主注册用户,日使用频次过亿,而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加大。从某种程度上看,免费并不是坏事。互联网之所以提供免费的服务,正是基于开放互联的思想,链接世界每个角落,打开封闭的信息孤岛。维基解密所信奉的正是因开放互联而存在更加接近真相的真相。由此才诞生了一个多语言、内容自由、任何人都能参与的协作,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准确且中立的百科全书。在知识付费的拥护者看着,知识付费是获取精品信息的捷径。“付费知识的本质是服务,用付费产生精品化内容,用钱评价和筛选信息,以往,对精品内容的筛选服务的享用者大多是公司高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他们对不必要的信息的关注度。”李翔也曾经是这样的捍卫者。但又似画地为牢。佛家常说“普度众生”,其本意也是不分贵贱尊卑,一切皆应平等对待。知识也是如此。高贵者自有高贵者的朋友圈,但普罗大众也应该是知识分子具备的心态。如果通过付费即可以筛选出精英,那这无疑只是一场土豪的盛宴。所以,《李翔商业内参》成为一款引流神器,反而造就了更多的知识普及,毒眼认为,善莫大焉。当然,免费也有免费的遭殃。做内容,卖广告,本来无可厚非。早自1650年英国《新闻周刊》刊登了世界上第一则广告的那天开始,全球传媒业就没再指望靠发行费用来赚钱。但是,《太阳报》这样的小报最风靡市场的时候,也正是其“腥性星”为主题内容大行其道的时候。发行量和低俗似乎是对孪生姐妹。这也是免费逻辑下种下的“恶”,这也是如今互联网媒体内容普遍低俗的重要推手。但毒眼不得提醒列位,深究一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的一切,难道真的是免费和付费的争论吗?莫非从来都没有注意到,背后都是一股力量在作祟——资本的力量。如果没有资本的支持,免费服务根本无法通过无底线的烧钱而圈城掠地;如果没有资本的索求,内容提供者也根本无需考虑回报的周期。免费的逻辑之所以能够打败付费,很大程度上,是资本在背后撑腰。马东也曾说过,“天底下没有人会愿意赔钱,这是我们跟资本和市场的关系。”“内容首先是一门生意,要把生意经和商业逻辑跟投资者讲清楚,否则投资者干嘛投你?”其实,从李翔决心和罗辑思维玩一场知识付费旅行的那天起,他就注定从一个文人成为了一个商人。自古有语云: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毒眼有时真的会心里有些感动:周源的知乎live、姬十三的分答、罗振宇的罗辑思维,李翔的商业内参,这些把知识真当回事的人——不管是不是商人——总算为读书人挣了口气。这些想做知识付费的人,美其名曰“自媒体”,也的确想自力更生,贩卖内容,自我造血,而不再依赖资本的关系。可惜的是,大家又全心知肚明,市场经济,一方面要看用户的脸色,要不要被用户绑架?另一方面要看资本的脸色,要不要被资本绑架?可惜的又是,这两者,你离了谁又都不行。免费有免费的善与恶,付费有付费的善与恶。也许,我们从未看得清。
一起惠2017-05-19 09:22:14486 次
1-20/24 记录1/2 页首页12下一页尾页
每周热门资讯更多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万表网
最高返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