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移动端>文章列表
移动端
【一起惠讯】仅靠卖化妆品上市,聚美优品的故事没那么动听。所以,在其招股说明书中,关系到未来成长空间的两大数字特别受资本界关注:一是移动销售占比达49%,二是开放平台销售占比为14.5%。对此,一起惠从多位服装、箱包与家居类品牌商了解到,与移动销售占比相比,他们更关心的是开放平台运营情况。“把PC端与移动端割裂来看是不科学的,PC端卖得好,移动端才会卖得好,现在平台都是把老客户往移动端倒,整体运营水平高才是王道。开放平台的发展速度更与商家切身利益相关,也更能说明聚美的成长空间有多大。”然而,目前的状况是,多数品牌商普遍反映在聚美优品开放平台销售量偏低。“以服装类目为例,现在大家的主要渠道还是倾向以天猫与唯品会为主,连京东和当当都差不多沦为‘鸡肋渠道’了,聚美情况就更差,只比凡客稍好。一位女装互联网品牌负责人称,聚美优品开放平台上的销量只有唯品会的十分之一。针对商家们关心聚美优品上市之后会不会扭转现状,一起惠联系到多位资深卖家与电商从业者,他们分析聚美优品做开放平台会遇到三大障碍。障碍一:聚美没有卖服装的基因据悉,聚美优品IPO招股书中只公布了2013年营收收入为4.83亿美元、开放平台销售占比14.5%,以及笼统地说明供应商和第三方商户约1700家,所以,外界并无法真正掌握聚美优品第三方商户平均年销量的真实情况。为此,一起惠联系到多位聚美第三方商户,得到的反馈却是,一般中档女装卖家一期能卖5万到10万、春夏一期能卖1万到5万。中偏低档女鞋上聚美促销活动一期销量不会超过十万。总体来说,聚美优品开放平台上的销量增速较慢,在商家看来,更适合甩死库存。为什么活跃用户有1050万的聚美优品,开放平台销量却没能迅速崛起?“陈欧不是做服装的人,他们团队身上流的是营销的血液,对服装的把关以及理解上还远远不够。”一位退出聚美开放平台的箱包品牌商告诉一起惠,这是聚美开放平台身上的致命伤。处境尴尬的不仅是聚美,京东与当当网自做开放平台之后,服装、箱包与家居一直是其重点开拓类目,但始终没有树立竞争门槛。被商家列为天猫、唯品会之外的第二梯队。一位有多年传统零售从业经验的人士分析,隔行如隔山,电商跨品类运营,没有平台们想象中容易。“化妆品是标准化产品,服装、箱包与家居是半标准化产品,虽然同样是针对女性用户,但是运营完全是两码事。”障碍二:只做跟随者难具超越性随着特卖模式的兴起,聚美优品与唯品会无论是商业模式上,还是品类上均高度重合,注定二者要正面厮杀。“先不论唯品会已经树立‘最大的服装品牌特卖平台’这一先发优势,单从现实条件来看就是聚美优品难拼得过的。”在“二选一”中,品牌商态度多数倾向于唯品会。首先,唯品会与商户合作已有成功经验,流程也相对成熟。多数商家选择放弃聚美优品的主要原因在于,更愿意与唯品会走在一起达成长线的框架合作,“尽管唯品会招商政策很苛刻,扣点也更高,但是商家更看重唯品会带来的销量。”据唯品会合作商户反馈,唯品会在商家选定上树立了门槛:聚美不要求商户入仓,所以也没有售罄率的要求。相反,唯品会要求商户商品必须入仓,并且在入仓前对商家有入选考察,若商家售罄率低于60%则容易被淘汰,这也逼迫商家不能反复上旧款。此外,在价格管控上,唯品会要求品牌商供货全网最低,聚美要求比全网旗舰店低5%即可。其次,唯品会对商家如此强势,是因为其掌握了大量用户,并且把一部分利益反馈给消费者。“唯品会对商家严厉,受益的是消费者。在上新速度与性价比上,唯品会击中了消费者的痛点,也就树立了行业服务标准。正是因为如此,唯品会上有一批客单价在380元以上的用户,这是天猫平台上都很觊觎的。”商家反馈,跟随者聚美优品在供应商与用户两头都没有核心竞争力,从而可以冲击到唯品会这样的渠道,也就在对比中失去了控制权。此外,一位高端女装品牌电商负责人分析,聚美优品可以与唯品会差异化,主做中低端品牌,但这样做的结果则面临逐渐被边缘化的威胁。“电子商务发展到任何阶段,服装都是存在于品牌卖场+折扣卖场+地摊这三种市场中。品牌卖场与地摊是大头,中间的折扣卖场是对传统渠道的补充。唯品会为什么能做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品牌卖场天猫在走明显下坡路,给了唯品会留了一个机会。”障碍三:自营品类上不了台阶难带动开放平台实际上,无论是传统零售业还是电子商务,开放平台初期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自营平台的带动。而对于聚美优品来说,有一个致命问题一直没有被解决:网上化妆品难排除假货和水货的嫌疑,在品牌商那里美誉度并不高。“中高端化妆品还是以走线下为主,对线上非官方渠道向来是排斥的。”中高端品牌对聚美优品的态度决定了其规模与用户质量。“如果能搞定大品牌,让他们把正品拿上来卖,聚美可以往上走一大步,否则只能走中低端路线,卖卖水货,吸引的也是中低端用户。”一位女鞋品牌商告诉一起惠,聚美用户以一二线城市的低收入年轻女性为主,虽然总体客单价过得去,但是购买实力有限,对单品的价格较敏感。一起惠注意到,上市招股书显示的客单价也能佐证,聚美优品为22.7美元,唯品会为34.7美元,京东为64美元。上述商家分析,聚美优品的客单价相对较低,并且消费者购买化妆品多是一次购买几件产品,反映出聚美用户单品价格更低。顾客购买力直接决定了开放平台的销量的成长性。华平资本顾问、当当网前任COO黄若曾经分析,当当网开放平台做精品百货不容易,理由就是图书购买者消费能力有限,带不动客单价较高的产品。“相对京东来讲,当当网是个小体量的公司,他们撬不动那个大盘。这点不能学京东,因为京东的用户是买800块的东西,然后要他买200块的百货,这是可以带得动的。当当的用户是买50块的图书,你要50块的用户带动200块的百货,那是很困难的。”在一起惠联系的众多第三方商家中,有部分品牌商直言,并没有官方直接授权入驻聚美优品的开放平台,在聚美优品的特卖商城中看到的极有可能是代理商为其供货。“每个平台用户群属性不同,进入聚美,是希望销量扩张还是品牌溢价?平台被资本包围,我们很担心明年会产生泡沫。聚美做开放平台是寻求规模增量,在新扩张的品类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我们品牌商是不愿意做小白鼠的。”某女装淘品牌指出,品牌进驻平台寻求增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阶段更乐于找稳健的合作伙伴。针对聚美优品在开放平台上难有大发展,也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近两年移动电商飞速发展,小而美的垂直电商会越来越多,聚美优品与其做大而全不如做专而精。“MG面膜年销售额也有十个亿,无线端用户越来越细分,类似MG面膜这样的品牌商或者渠道商势必会多起来。聚美如果开放平台做不好,自营平台也会受到蚕食。但做专而精需要时间积累,不如直接拿流量兑现容易,对于上市后的聚美来说,快速增收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一起惠2014-05-19 09:38:29619 次
5月15日消息,日前,一起惠连线秋水伊人电商运营总监姚伟,姚伟说,目前服装电商行业在PC端大势已定,但电商渠道的优势是跟消费者的连接更加紧密,信息传达更加快速,互动更加强,消费者行为数据更加透明。因此,品牌电商再想取得突破首先要在产品端取得突破。秋水伊人是浙江印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传统女装品牌,品牌创立于1996年,名字取自《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句。秋水伊人品牌定位是面向都市女性,主打优雅的淑女风格,曾签约宋慧乔作为其品牌代言人。目前秋水伊人品牌线上销售渠道有天猫和唯品会,2013年客单价在350元左右。一起惠了解到,服饰商家目前的电商主要渠道是天猫和唯品会,秋水伊人品牌电商运营总监姚伟表示,在拓展这两个平台的销售渠道的同时,也希望在京东、QQ网购、当当网和一号店等平台能够取得更多突破。今年秋水伊人的电商渠道主要还是以清理线下的库存为主,天猫和唯品会的销量会占据80%左右的份额。在谈到电商行业今年的一些新的变化时,姚伟称电商现在越来越回归到渠道的本质。过去电商靠人口红利赚钱,谁的概念新奇、谁的营销方式新颖就可以盈利。但现在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了,服装行业在PC端的局势已定,再想取得突破,首先要在产品端取得突破。姚伟向一起惠透露,“如果没有好的产品做支撑,一味的去玩噱头、玩儿营销效果可能已经不大了。但这并不是说电商作为渠道的优势没有了,也并不是说它不能够再创新了。“电商和传统渠道不同的地方是与消费者的距离更近,信息、机制更透明。它在短时间内把产品的知名度迅速传播出去,就像小米那样。但最终到消费者手上的是产品,所以现在拼的还是产品,产品为王。”不少品牌商向一起惠表示线上如果销售线下新品或者线上专供款效果不太理想,产品单价很难做高,销量也不如预期,消费环境和线下有差距。对此,姚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由淘宝引领的网购行为,在近十年中基本上以打折促销作为卖点,培养起来的网购人群的购物心智,大多还是以“打折、比价”等关键词为核心,所以对于线下新品和线上专供款,要想在线上取得和线下一样的售卖价格和销量,目前还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由于目前网购的行为还是集中在年轻人里面,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大多数的中国人把从网上买东西当成一种生活常态或者生活方式,整个网购人群的购买力再大幅度提升,很可能那时线上的购物环境能和线下一致。一起惠从不少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服装电商行业格局基本已定,新品牌如果想从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已经不可能像网购刚刚兴起时那么容易了。对此,姚伟认为,目前服装电商行业在PC端大势已定,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新品牌出头的成本相对于2008年的时候,已经很高。除非他们有非常好的产品和充足的资金做支撑。据一起惠了解,目前秋水伊人品牌电商的推广费用投入不大,花费最大的部分是平台的广告费用。在移动端,秋水伊人品牌也做了尝试,主要是以手机淘宝为主体,利用微淘等工具,提升移动端的销售额。对于O2O,秋水伊人目前是和微信端的微购物项目进行合作,开启了浙江地区首家女装品牌基于微信平台的O2O模式的探索,目前全部杭州的自营店铺已经利用微购物平台开展O2O的销售工作,曾在4月18-20日的微购物活动中,在微信端三天取得了100万元的成交额。
一起惠2014-05-15 12:04:09780 次
【编者按】移动化浪潮几乎让每个品牌商都蠢蠢欲动,建立一个品牌App也正在成为流行趋势。但一起惠近期发现了一种新玩法:给品牌商每个门店建立一个webapp。这种模式背后有怎样的考虑?是好点子还是坏点子?云智盛世,一家福建厦门的移动电商软件开发商,为九牧、格男仕、千纸鹤男装、淘鞋网等福建本土电商企业提供移动端解决方案,其创始人陈文辉向一起惠讲述了云智盛世与品牌商合作过程中经历的波折。在他看来,品牌商的O2O概念火热背后牵扯到的现实利益冲突更加值得行业注意。以下为陈文辉自述:“幼稚”的当初我是从13年下半年开始创业的,之所以选择移动互联网行业,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好朋友超人(指福建网络男装品牌格男仕CEO吴志超)的“撺掇”,我能从他的分析中看到品牌商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市场。最初,我和我的团队把事情想得很简单,就是帮助品牌商建立一个移动端商城,成为一个移动端的卖货渠道。但与品牌商的交流过程中才发现,移动互联网或者说O2O需要撬动的利益太多了,一个最典型的问题就是渠道冲突。中国的品牌生态中,代理商是一个非常关键且强势的渠道。通常情况下,品牌商不直接面向消费终端,而是通过每个季度的订货会将产品批发给代理商,代理商再向产品推向消费终端。在O2O的运作过程中,这一渠道模式会产生以下问题:1、代理商库存僵化。代理商订货之后,各自的库存状况就以及基本固定,不管销售情况如何,库存很难流转。“一家代理商销售情况不好,那么库存就只能压着,而另一家代理商缺货了,又不能补货。”2、门店之间的利益冲突。很多品牌商O2O要实现的一个结果是:消费者如果在一家门店想要的商品缺货,可以直接在手机上下单,然后门店服务人员从就近的门店调货,送货上门。但这当中存在的问题是,如果不是直营,门店不会轻易将自己的货提供给另一家门店。3、门店与品牌商之间的冲突。如果让进店的消费者在手机上下单,最终的客户数据将存留在品牌商移动商城中,而部分门店或代理商并不愿意与品牌商共享顾客信息。见招拆招在发现品牌商O2O的真正痛点之后,我们开始考虑建立一个模型来解决上述问题。由品牌商提出需求,我们来开发系统,最终大致形成了这样一套解决方案:1、在前端,每个门店都有一个自己的移动端商城(以webapp形式为主,可以是独立网页,也可以嵌入微信、易信等平台),店员可以引导顾客在webapp上购买缺货的商品。2、在后端,总部有一个类似于“线上订货会”的系统,每个门店可以在总部的系统中自主选品,放到移动商城,然后通过自己的渠道推广该商城,产生销售后获得佣金——这种方式下,门店不会认为移动端是“抢生意”的渠道,相反,佣金还能够激励每个门店积极拓展移动端客户。3、当某个门店缺货的时候,可以直接到附近的店铺商品库中调货,同时向后者交付销售佣金——这种方式主要是解决非直营门店之间的利益冲突,同时盘活门店或代理商库存。为什么不做客户端?跟其它很多移动开发服务商不同,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涉足客户端的开发,主要把产品放在了webapp上。一方面,移动客户端的渠道推广成本太高,品牌商要做一个独立App其实是划不来的。我们的策略是借力大应用,像微信、来往、易信这种,当然现在主要还是微信。尽可能多地嵌入大应用,或者行业细分类应用,比如一些受欢迎的户外、旅行类应用,在其中嵌入一个商城会比独立的品牌App效果更好。不过,这并不意味着webapp就不需要推广,跟我们合作的电商建议我们接入了一些移动广告平台。因为他们本身与这些广告平台有合作,以前主要是引流到手机淘宝店铺或者移动网页,现在可以将流量引导到移动端商城。另外,随着微信广告系统的完善,我们也会与腾讯的广告平台(主要是广点通)合作,为微信端商城引流。
一起惠2014-05-14 17:27:16636 次
【编者按】在众多的女性应用中,除了大姨吗、美柚这样的经期助手之外,母婴类应用其实也是一块庞大的市场。在女性垂直社区坚持了10年左右的妈妈网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妈妈网如何玩转“妈妈经济”?日前,妈妈网创始人高广英在第九届互联网创业者大会上分享了其在移动端的淘金历程。据一起惠了解,截至2013年,妈妈网PC端总注册用户约达2000万。2013年4月,妈妈网开发了独立的移动客户端“妈妈圈”,在五个月的时间内下载量就达到了1800万,在五个月时间里,妈妈圈几乎完成了妈妈网之前十年时间积累的用户数。导购盈利模式狂赚钱高广英介绍了妈妈圈目前现在正在尝试的盈利模式和盈利方向:第一是CPT的广告平台,主要是大品牌的展示性广告。高广英介绍,妈妈网在PC端积累了很多行业品牌广告主,包括母婴、女性、家庭生活等各类客户,基本涵盖世界500强的母婴行业所有品牌。这些客户与妈妈网都有比较深入的合作。而在移动端,妈妈网首先考虑的是把PC端的广告主移植过来。“在移动的大背景下,其实很多广告主都会主动问我们移动端有没有广告位。一开始,我们一直不愿意卖给他们,想把用户养到更多更大。但现在我们已经有专人在运营这个版块。”第二类是移动联盟平台。在品牌广告之外,妈妈圈还会有一些空置的广告位,其选择了接入移动广告平台,进行自动匹配。高广英透露,妈妈圈与广点通合作的eCPM(每一千次展示可以获得的广告收入)最高的时候超过10元,低的时候也有六七元,这一数据大概是广点通大盘数字的三四倍。第三个盈利模式是导购电商平台。据高广英介绍,妈妈圈近期上线了一个“非买不可”频道,这是一个CPS导购板块,此前在PC端从未尝试过。她透露,这一频道上线的第二个月,流水已经达到数百万。目前这个栏目最初只有两个人在运营,后来增加到四个人,现在还有增加人员的打算。高质量用户以一抵十高广英表示,与品牌商的合作必须经过长期的磨合、产生信任与默契。曾经有创业者问她品牌商的联系方式,看能不能谈广告合作,但她认为这是没意义的。“你知道宝洁的门朝哪边开,谁是做什么的,这需要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不是说一个联系方式和电话号码就搞定的。”她列举了妈妈网在广告合作中的一个例子,妈妈网有一个团队是专门给客户做软性文案的,这小组里面的四个人自身都是母亲,“她必须有感受和经历才能写出来,必须还要有比较好的文字功底,才能给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所以不是一蹴而就的。”另外,在广告合作中,妈妈网非常注重抓真正精准、有价值的用户,“一个高质量的用户是以一抵十的。”高广英透露,妈妈圈在做推广的时候,发现有一些渠道的量会很快,但是它没意义,因为引来的用户基本和妈妈圈用户不匹配,商业价值很低。除了精准的定向以外,还有一个关键是素材的把握。高广英称,妈妈圈曾经有一个广告点击率达到17.8%,主要是通过地区定向投放和结合社会热点达到。这是一个借二胎政策热点做的素材,妈妈圈选择了向二胎政策开放的城市投放这一素材,时事+地域这两个维度让其点击率空前提高。其它应用和本地O2O尝试据一起惠了解,除了妈妈圈,妈妈网在移动端还有其他的应用布局,包括宝贝听听、孕育问答、女人圈、亲自成长记、同城圈等,这类应用相对更加精准。另外,妈妈网还在尝试本地化O2O平台,主要体现在妈妈圈的全国交流组和本城市交流组。据一起惠了解,妈妈网从孕育、生活、消费、情感等维度将用户分成各类兴趣小组,例如孕育维度有准备怀孕圈、难孕难育圈、怀孕妈妈圈、待产包讨论圈、生男生女圈、坐月子圈等;生活维度的家居装修圈、环游世界圈、走遍中国圈、我爱大牌圈等。通过与品牌广告商合作,可以根据精准的兴趣群组做一些从线上到线下的活动。
一起惠2014-05-13 19:33:37568 次
【一起惠讯】5月8日消息,背靠传统加工工厂集团的互联网男装品牌千纸鹤迎来转型期。千纸鹤电商总经理张志坚透露:“千纸鹤2014年业绩不会向往年一样以60%到70%的速度增长,今年应该保持在50%左右。今年的主要任务是品牌建设和营销。”千纸鹤凭借爆款模式,从2012年到2013年迅速扩大销售规模。2013年千纸鹤旗舰店单店销售额达到1.2亿。在迅速发展的背后,千纸鹤也开始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千纸鹤品牌负责人张志坚指出:“天猫政策的频繁变动,让我们这种脱胎于传统企业的线上品牌很难做。所以我们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卖货,而是真正的做品牌。”布局线下店将投电视、楼宇广告电商平台的展示空间已经无法满足千纸鹤对于品牌构建的需求。千纸鹤将于2014年下半年开设自己的专卖店,先期将以直营店铺为主,数量也会控制在十几家左右。而且,其母公司将为千纸鹤提供额外资金去投放电视广告和楼宇广告,使千纸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再仅局限于线上。明确品牌概念深度广度相互结合为了让消费者对千纸鹤有更加明确的印象,千纸鹤提出“千纸鹤等于休闲裤”的概念,并且在日常运营中进行实践。2014年,千纸鹤更加关注产品的材质、功能和包装,推出很多具有独特功能性的产品。而且在线上的产品介绍中也更加清晰详细的介绍相关信息。“从参与聚划算的情况看,在这种经营策略的指导下,产品的价格和销售量都获得了增长,而且消费者更加乐于接受。”张志坚表示:“2014年的秋冬款将会把客单价拉的很高,我们将既做广度又做深度。将保留一些销量很好的价格较平易的商品,也会提供很多定价较高的商品。”千纸鹤现在已将产品分为时尚休闲、绅士休闲和商务休闲这三个不同风格系列,然后根据用户习惯进行营销和推荐。发力多重渠道重点布局移动端现在来自天猫平台的销量占千纸鹤总销量的70%,千纸鹤未来不仅在该渠道继续扩大品牌影响力,也将开始在其他电商平台发力。此前,千纸鹤在京东等平台也位居销售前列。而且腾讯和京东合作之后,拍拍网等移动端销售平台更加引起众多品牌商的关注。2014年,千纸鹤成立了独立的移动端运营部门。千纸鹤旗舰店来自天猫无线端的流量已经超过30%。而在拍拍网上,60%到70%的流量都来自于移动端的相关活动。千纸鹤还搭建了独立的手机官网,期望未来和京东手机端能够打通。
一起惠2014-05-08 11:40:56634 次
【一起惠讯】5月8日消息,“移动应用开发者已经渡过了最难的阶段。”移动广告平台多盟联合创始人、总裁张鹤日前对一起惠表示。他介绍,过去这两年内,品牌广告、游戏广告在移动端的崛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移动开发者的收入问题。张鹤透露,今年多盟已经有大量开发者单月收入超过百万。2013年,多盟给开发者的分成是1.5亿,整体收入相比2012年增长了5.5倍,今年预计会增长4~5倍。对于移动广告行业在2014年的几个重要变量和机遇,张鹤做了以下解读:从本土品牌口袋里“挖预算”张鹤介绍,多盟最早的广告大多是国外一线品牌如肯德基、必胜客、英特尔等,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如蒙牛、伊利、碧生源、加多宝等都在加大移动广告方面的投放。目前,多盟的广告客户中,品牌客户(以品牌展示为主)和行业客户(以应用下载为主)的比例为1:1,其中,行业客户中的游戏类客户发展最快,这主要还是基于游戏行业整体收入的提高,“不少年收入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游戏开始出现,市场费用非常充足,所以广告投入也大。”而相比游戏等行业客户,品牌客户对移动广告的信任度和理解程度还不高,需要一个验证和试错的过程。一个现实是,品牌商广告投放的惯性比较强,不会一下在移动广告上做巨大的投入,因此需要逐步试水。据张鹤介绍,目前品牌商在移动广告的投入预算占数字化媒体广告总投入的比例约在5%~10%之间,份额仍然还比较小。电商类广告主还在求“自保”电商企业算是多盟广告主的一个类型,但张鹤坦承,电商企业对移动广告的布局比其想象中的还要慢一些。他告诉一起惠,移动广告的国内广告主大概有三波:第一波是投资驱动型企业,在2011年左右拿到投资后开始烧钱,投放广告,例如一些电商,但这一类企业不会长久;第二波是品牌商;第三波才是游戏。“电商在移动端广告的投放保守也情有可原,一方面是自己遇到的困难比较大,另一方面用户的购物习惯还没有培养起来。”张鹤分析。据一起惠了解,在资本遇冷的时期,电商企业纷纷开始注重精细化运营,广告的投放更是缩水很多,而且对ROI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于效果还没有受到验证的移动广告更是小心翼翼。不过张鹤仍然很看好电商市场,以及正在火爆起来的O2O市场。团购网站在移动端流量和交易的增长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趋势,用户注意力转到移动屏幕上的时候,就是移动广告的机会所在。视频网站和微信的流量机会在流量方面,张鹤今年尤其看好的是视频类网站应用。“过去两年,视频网站对于移动这边的准备是不足的。今年开始,很多主流的视频网站已经有60%的流量来自移动端,但变现率实际上非常低。今年对视频行业会是非常重要的发展契机,视频网站也会花功夫来货币化。”据了解,目前很多大型视频网站的广告业务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自己消化部分流量,主要是具有稀缺性的广告位(例如版权剧广告位),还有大量的流量自己消耗不掉,因此会与第三方广告平台合作。除了视频应用,在流量规模上让人眼红的应用还有微信。不过据一起惠了解,微信官方目前对第三方广告基本是禁止态度,仅支持腾讯自家广告平台广点通的广告业务。张鹤向一起惠透露,多盟的很多广告主在微信广告上都是有诉求的,但微信目前对待广告的态度也不免让第三方广告平台束手无策。不过他依然表示,BAT等大公司相比前几年更加开放,因此只要广告做得专业,比腾讯自家的平台更专业,不排除未来会有合作机会。谨慎尝试定制化广告目前多盟的广告形式还集中在插屏、banner、应用墙、应用中心等相对“传统”的形式。但要平衡广告曝光和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广告平台都在绞尽脑汁,多盟也不例外。张鹤透露,今年多盟已经开始上线信息流视频广告(适合新浪微博等有时间线的App,用户下拉页面刷新的时候,页面顶部会出现视频广告)、积分墙视频。另外,定制化广告也是多盟在与广告主探索的一种广告模式,例如不久前在“爸爸去哪儿”游戏植入的伊利广告,就是为伊利定制的移动端广告形式。不过,张鹤同时强调,定制化广告会谨慎尝试,大多数广告还是要考虑到规模化。在广告载体方面,张鹤还表达了对智能电视终端的兴趣。“很多智能电视采用的是安卓系统,所以多盟还是有机会,我们也在密切地在关注智能电视的机会。”
一起惠2014-05-08 11:35:38577 次
【一起惠讯】5月7日消息,当BAT不断通过新产品抢夺移动支付眼球的时候,中国移动的手机钱包(现已更名为“和包”)业务似乎被冷落不少。不过,据一起惠了解,和包其实在网购移动支付市场一直有不少尝试。为了“笼络”电商这块移动支付重镇,中移动开发了和包会员专刊,推送合作电商平台的优惠信息。据了解,虽然和包客户端本身嵌入了网购板块,用户可以直接切换到相应的电商网站(如百度糯米、凡客诚品、乐蜂网等)进行移动端购物,并使用和包支付,但在和包客户端下载量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培养起和包的支付规模。因此,利用最有优势的通信渠道和庞大的会员量,用短信的方式吸引用户关注、拉动手机端网购,成为中国移动选择的另一条路。据了解,中国移动大概从三月份开始给会员定期发送“会员专刊”,聚合京东、唯品会、当当网等电商平台优惠信息,为其移动页面导流。不过,这一营销形式虽然在用户覆盖面上有天生的优势,但也有“惹众怒”的风险。在短信促销方式已经被多次点名并受到政策限制的背景下,中国移动与电商的这种合作效果还有待观望。
一起惠2014-05-07 10:45:14627 次
【一起讯】5月5日消息,在两个女性APP美柚和大姨吗激战同时,类似的一款产品“姨妈私密答”秘密上线。与前两款女性应用不同的是,这款产品将直接去解决女性的实时在线提问,为此已经整合了8万专业医生。建立的一个用户体验场景便是,女性用户在面临一些经期问题时,可以将担忧、不安、焦虑、困惑的情绪直接反映在应用软件上,而在线医生会在10分钟内给出专业答疑。该应用的主要负责人告诉一起,用户在做出提问后,会推送给相关医生进行解答,医生在其PC端界面会收到问题并回复问题,而回复问题后,用户在移动端和PC端都可以看到相关答疑。“用户其实有很多深层次需求,而我们正是要切入这个市场。”据姨妈私密答产品负责人介绍,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女性应用越来越偏向社区性质,解答女性的问题也是由其他用户根据经验完成,而姨妈私密答却整合8万名医师进行回复。据透露,产品上线前期,已经有大量的医师安装了该应用。“医生本身也需求,比如很多妇科医师,也并不希望来找自己的全是感冒引起的一般症状,更希望求医者和自己擅长的领域能够对路。”在姨妈私密答产品负责人看来,很多医生希望借助这样的应用建立自己在周边以及网络上的口碑,而用户也希望自己的私密问题能够得到专业人士的解惑。这种双向需求快速培育了一个市场。“不排除未来会推出一些付费服务。”姨妈私密答负责人称,由于市场已经初步成型,未来也可能考虑一些高端会员需求,包括专属的医生团队。一起体验了姨妈私密答应用,应用分为日历、提问、资讯和个人中心四个模块,而模式分为“一般模式”和“孕妇模式”,“一般模式”也就是非怀孕模式,日历的主要功能是监测用户的月经期、安全期、易孕期和排卵日等,并在每个阶段给用户提供不同的健康提醒;“孕妇模式”下,日历会记录已怀孕天数,并显示生产倒计时,同时还会为准妈妈提供不同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饮食提醒、胎教方法等。“无论哪种模式下的任何一个阶段遇到特殊情况,都可以马上向在线医生发起咨询,如果需要就诊,还可以在线预约挂号。”姨妈私密答产品负责人说道。此外,在姨妈私密答个人中心里,还会对用户的健康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针对性的给出健康解决方案。一起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比较火热的美柚和大姨吗都已经拿到风险投资,而业内较为活跃的红杉资本、经纬创投、华兴资本等也都参与其中。而对于刚刚上线的姨妈私密答,其负责人表示,“我们更侧重的是模式和转化,用户规模现在还不好预估,现在也是在第一版的测试期。”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过去由于传统的医疗体制导致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不过,互联网开始让医疗资源效用一步步得到释放,大量不太知名的专业医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互联网的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并获取一定的报酬,这将会让移动医疗市场进一步被重视和扩大。事实上,数据方面也已有体现,艾媒咨询的研究显示,2014年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28.4亿元,预计到2017年,将突破1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0%以上。
一起惠2014-05-05 10:03:23802 次
日前,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B2B电子商务平台淘金地发布其2013年年报,该年报披露,淘金地2013年交易量同比增长超过30%,首次突破310亿大关。从淘金地这份年报来看,2013年交易量增长最快的是电子、珠宝和服装三个细分行业,它们分别为淘金地贡献了58%、71%和63%的增长幅度,其他行业如消费品、工业品等则基本和去年持平,一些行业如原材料等则略有下降。另据刚刚新鲜出炉的第一季度交易报表显示,淘金地交易量再创新高,已经逼近120亿,同比增长近50%。按照这样增长速度,2014年,淘金地交易量有望突破460亿,达到另一个巅峰。淘金地CEO向隽告诉记者:“2013年,国内的整体经济形势其实并不乐观,经济增幅最终定格在7.7%。中国新一届政府已经表明了改革的决心,哪怕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也暂不会出台相关刺激政策,因此,像08年那种国家大幅撒钱的局面不会重现,短期内整体经济环境将会维持现状。”“虽然去年整体经济形势走低,但随着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程度越来越高和淘金地自身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我们还是完成了预期的增长目标。当然,我们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重点打造了电子、珠宝、服装等几个细分行业,继续升级改造原本最有效率的营销服务,并陆续推出了淘金宝等定制服务,最大程度的满足了中小企业一站式电商服务需求。”“2014年伊始,淘金地就联合宜信、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等推出了“淘金融”平台,帮助线上企业会员解决融资问题,企业最高可获得300万的贷款。近日,淘金地又推出了基于移动端的“微淘金”平台,帮助企业建设自己个性化的微信网站,提前卡位移动营销时代。”据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为9.9万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B2B电子商务占比77.9%,仍是中国电子商务的主流。2013年中国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210.2亿元,占全国电商交易总额的51.7%,增速为25.8%。预计3-4年内,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市场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增长。目前,淘金地线上平台拥有700万中小微企业会员,覆盖2800多个城市、300多个行业,影响商务人群超过1.2亿。淘金地(原名商机网)2005年创立于深圳,凭借全球首创的B2B分众模式,2008年和2009年分别获得“年度最佳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和“中国电子商务十年最佳商业模式创新奖”,短短三年内就跃居中国B2B电子商务行业前十强。公司在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后又相继获得“深圳市互联网企业杰出贡献奖”,“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广东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淘金地电子商务孵化基地更是连续3年被深圳市政府列为重大项目。
一起惠2014-05-04 10:37:44573 次
【一起惠讯】4月29日消息,一起惠获悉,厦门云智盛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日前研发出一款移动端3D导购系统,可以把消费者3D脚型数据与商城后台的鞋款数据进行实时匹配,并把符合消费者脚型的鞋款推荐给用户。据一起惠了解,云智盛世是一家创业型企业,云智盛世创始人陈文辉向一起惠透露,公司自成立之初就一直专注于为企业提供移动互联网电商解决方案,目前已有的标准化产品为掌店通移动商城软件。除此之外,云智盛世还推出了对接第三方CPS引流平台的商城引流插件,对接主流电商ERP订单系统的商品、库存、订单同步插件,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多种促销插件,线上线下联合的移动O2O分销软件等。同时商城也可以嵌入到企业的微信公共账号中;还具备产品评价和反馈平台,消费者通过简单的点赞和留言就能提交信息。这次云智盛世和厦门可睿特公司共同研发的O2O产品3D导购商城,实现了3D鞋款导购的移动商城解决方案。此套方案实现了将消费者3D脚型数据与商城后台的鞋款数据进行实时匹配,并智能地把符合消费者脚型的鞋款推荐给用户的功能。而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平板或PC就能进行访问购买。
一起惠2014-04-29 09:56:42674 次
【一起惠讯】4月29日消息,在移动社交上不断摔跤的阿里巴巴决定赌一把移动搜索。UC低调运营了四年的搜索业务昨日正式被冠名“神马”,成为傍阿里的一款战略级产品。一起惠注意到,神马搜索在商品搜索领域对淘宝已经有明显的资源倾斜,且毫不讳言未来会与阿里巴巴在在产品、资源等层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据悉,UC此次联合阿里巴巴推出的神马搜索有一个重要的项目是购物搜索。用户搜索商品或者品牌信息时,将出现专门的购物专区,而该购物专区基本上全部呈现淘宝网的商品,并可以直接跳转到手机淘宝页面实现购买。此外,神马搜索还在积极为阿里旗下一淘网“一淘玩客”频道导流。用户搜索商品之后,神马搜索还将推荐相关商品的“选购技巧”,而该项内容均来自一淘玩客。过去的一年内,阿里巴巴在无线端投入了空前的资源和力量,尤其是社交领域,与腾讯的微信针锋相对,相继推出微淘、来往等重磅产品,但收效甚微。在此基础上,转投搜索领域不失为更务实的策略。在PC端搜索领域,淘宝一直对市场份额最大的百度关闭大门,少了一个强大的流量管道。一个现实情况是,阿里巴巴近几年的交易规模、流量规模都进入了增长放缓期,如何寻找更多的流量管道成为当务之急。去年8月,阿里战略投资UC,为自己储蓄了一块流量宝地。神马搜索的上线,意味着阿里取现的开始。基于搜索的商业化想象空间还很大。在PC端,百度用搜索这一招成为互联网的赚钱机器,后继者再难复制和超越。而在移动端,占据手机浏览器65%市场份额的UC,将是可以颠覆百度搜索的靠谱选手。神马搜索的出现,将形成一套新的竞价排名系统,成为品牌商、淘宝卖家流量购买的新渠道,而这一渠道还是“阿里系”。当然,神马搜索能带给阿里的不仅仅只是一个“站外的直通车”,还有更为丰富的上游数据。虽然阿里巴巴自有体系内的数据量已经足够庞大,神马搜索能带来更多的购物意向数据,以及更多反映用户兴趣、偏好的数据。一个移动端的百度,或许能成为阿里无线对战腾讯无线的新筹码。
一起惠2014-04-29 09:49:06656 次
【一起惠讯】4月24日消息,工商银行电商平台融e购正式推出手机客户端,从而成为银行系中最快涉足移动电商的B2C平台。从用户界面上看,手机融e购主题促销、限时抢购、品牌墙占据了主要位置。“限时抢购”由PC端活动同步而来,蜂巢形设计的品牌墙排布诸多著名品牌的logo,这与商城建立之初即确立的“名商、名品、名店”的策略相呼应。得益于工商银行对知名厂商的号召力,三星、飞利浦、五粮液等品牌纷纷直营入驻。目前,手机融e购使用工行网银账号即可登录,免去大量工行用户再注册的麻烦。手机购物与PC上同样可使用积分及逸贷,用户体验一致。据介绍,作为刚刚上线的移动端产品,融e购依然还有需要完善和整合的功能,例如在线客服咨询功能、基于用户位置的服务、分享接口的开放等等。如能最终实现对用户全时段、全渠道的立体覆盖,其想象空间将更大。据悉,工行融e购从今年1月上线以来,品牌、商品、功能都在不断丰富,本次对移动端的布局也展现出了工行做电商的决心和野心,在京东、淘宝、唯品会等电商纷纷谋求上市的大潮中,融e购是否能够凭借其“名商、名品、名店”的市场定位及金融产品的优势突围而出,仍需拭目以待。
一起惠2014-04-25 09:34:31828 次
【编者案】O2O像拴上了马达,一发不可收拾的除了漫天飞驰的概念,还有令人“反胃”炒作。这有点像几年前的团购,仅是火了一把之后,便在漫长的实战中,化作肥料和春泥。如今,一头扎进这个市场的,是原先的零售大鳄,亦有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在这个从未被开采的新处女地上,一个新的巨型的流量入口正在慢慢汇聚。它究竟是阿里,还是腾讯,是万达,还是银泰,与这些玩家有深入接触的第三方大数据技术公司百分点,颇有话语权。以下为对话实录:一起惠:O2O为什么会火?柏林森:原来的O2O是指offline到online,只是把线下交给线上,作为一门生意,其实关心这么几件事:第一,我的客人从哪来?第二,我在哪给他提供体验?第三,他在哪支付?第四,他在哪得到货或者服务。后来出现了onlinetooffline,主要是针对服务体验性的行业,就是服务交付不能在线上完成,但是希望通过一个新渠道,于是大众点评成为一个流量入口。那么,现在因为有了智能手机,线下也终于成为一个流量入口了。一起惠:流量入口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柏林森:两个核心要素,第一,你要有足够的量,人得来;第二,你得有办法调控、控制这个量。不能调控的话,就不能叫做一个入口。打一个比方,一个看门的大爷,每天从这经过好几千人,那能说这门是一个流量入口吗?不能,你只管看门,但是不能限制别人进出这个门。你要是能不让他进出这个门,那就是一个流量入口了。同理,到这个入口,你说去谁家店,他就去了。所以现在的O2O是onlinetooffline,还是offlinetoonline,都不一定,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大零售的概念。为什么说整个O2O、大数据的这件事,会变得这么迫切。作为标品,比如像京东那样,早上订货,下午就能收到,那我就没有必要去中关村跑一趟了,就算中关村在我旁边。但是,如果和人的身体固有性相关的体验是线上取代不了的,比如说,洗脚、按摩、吃饭、电影;另外,一个门口的便利店,我要买包烟,虽然这烟要比网上贵两块,比家乐福还贵1块,那我现在就要,还得买。那么基于此,shoppingmall将来将补充体验内容。包括品牌店的发展,更可能也成为一种品牌展示、试穿、体验,不再专业的承担一个销售的职能。一起惠:自从和传统零售展开合作之后,除了通过移动端和WIFI向百货商场、购物中心抓取数据之外,所谓的线下大数据还会在哪些新的领域出现突破?柏林森:大家对O2O内涵和外延都不是很了解,只存在于一个概念。我们做事,当然是从哲学到科学,再到工程。所以必须把这件事融入实践当中。首先强调两点:第一,大数据或者O2O一定是跟企业的KPI和效率挂钩的。它对一个企业有用。第二,大数据一定要和行业强结合,只有行业非常纵深,才能产生数据的精髓,不存在一个泛化的大数据的这样的一个观点。其次反言之,我们对于一个企业或者客户所谓大数据意味着什么?第一,我们从数据源上来看,之前不能够得到或者量化的数据,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现在能够得到,或者可以量化了。线下消费数据的着力点在于,手机作为一个智能随身设备的普及,使得现在线下终于可以做得像我们为电商做的那样,定位并且追踪一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轨迹。第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之前的那股零散的、不能打通的数据,可以把它汇在一个平台上来处理,观察之间有什么关联。第三,百分点这样的公司会提供第三方的、行业的外部数据,作为补充。一起惠:WIFI可以锁定用户在商场中的动线,但是无法像cookie一样,跟踪用户的浏览轨迹。比如,他看过哪些商品,试穿过哪些衣服。怎么办?柏林森:举个例子,迪卡侬,一个运动服饰品牌,他会在货品上放一个类似于RFID的设备,假设这件衣服被拿进试衣间了,他就知道衣服被拿进试衣间了。但是他不知道,是谁拿进试衣间的。但接下来,我们有可能这件衣服被谁穿过,评价过,然后和会员之间形成匹配。包括到后面的智能pos等,从营销的角度上来说,我们关心每一个用户触点。传统pos机在线下只是作为刷卡、收钱的工具,它没有作为用户营销的一个触点,没有大规模的发挥主动。智能pos这里,我会对用户进行关怀呵护和再营销。至于怎么实现,那当然是用智能的方法去实现,这肯定跟你的手机有强烈的关联。一起惠:大数据对传统零售的指导意义是否还存在于开店选址上?苏萌:当然可以。比如说从集团的层面会关注怎么对一个店进行评级。基本上核心层面最关心两个,一个是客流量,一个是销售额。之前就是按照这两个来评,但是事实上一个mall开在什么地方,其外部环境如何也会影响到销售业绩。比如,开到三线城市和开在北上广的中心地带,销售额说不定差一个数量级,但你并不能证明北上广的人就比三线城市的人做的好。所以,模型里面至少会拆开外部环境,这些都是要动用大量的数据的。比如会考虑到周围小区密度、房价、分布、交通,在建模时,我们把这些外部因素排除,剩下的就是内部能力所导致的店今年做的好不好。其实,除了选址,大数据甚至可以预测要在这开一个什么样的店,什么样的规模,预期的performance。当然这是个非常复杂的模型,从商业运作的角度来说有很多的做法是相辅相成的,当这个mall建成之后,周围的地价、人群都会往上涨,所以这是个动态的、交互的模型。一起惠:类似商超、便利店这样的业态在你们合作的考虑范围内吗?苏萌:便利店目前还不是。一起惠:这两个差别在哪?便利店是太分散了?实施成本过高?苏萌:便利店的核心主打点在于方便,而shoppingmall的核心主打点在于体验,这两是不一样的,整个运营策略都不一样。他核心满足的需求也不一样。一起惠:大平台越来越聚焦,第一梯队比较稳定,剩下的B2C日子很难受,百分点原有的线上合作伙伴是不是下滑很厉害,从而对业务造成影响?柏林森:这些客户会比较稳定的增长,但是基本上格局已定了。我们觉得将来能看到的就是垂直电商增长的速度,用户忠诚度的形成。比如说户外,可能就不上淘宝。另外一块就是线下传统品牌,他们的整个线下渠道、门店、体验等,这些可能与纯电商相比很好的竞争优势。一起惠:这也是一种O2O,新老业务在O2O上交叉。柏林森:是的。购物中心是一个商业地产的模式,核心是人流,它的核心用户群就是周边影响力覆盖范围的这些人。所以对于北京大悦城来说,上海的客户到这里毫无意义的,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雨点。所以,从引流的角度,我们帮助他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范围。从原来覆盖三个小区到现在覆盖五个小区。第二,需要丰富业态,让消费者有更多的时间花在我这。任何一个人和家庭的支出预算中,有多少比例是在我这完成的。比如今年平均是百分之二十,明年能不能把它做到百分之二十五。
一起惠2014-04-24 10:27:57999 次
IPO前夜,京东需要给资本市场讲一些比卖数码家电更激动人心的故事,腾讯入股是一件,互联网金融也是一件。3月底,刘强东在“中关村100”企业家俱乐部和李彦宏、雷军等大佬一起开研讨会时,曾放出豪言,称京东未来70%的利润都将来自金融;而今年以来,京东在金融方面确实是动作不断:京保贝、京东白条、网银钱包、小金库……基本上是阿里有的,京东要有,阿里没的,京东也要有。最新的一个动作是在4月15日,上线了一款叫京东8.8的基金产品,年化现金支付比率为8.8%,号称京东金融首款“超级理财”。京东金融,听上去,看上去,好像都很生猛的样子。可是,长期以货到付款为主,连网络第三方支付都没怎么玩过的京东,真能把金融做得这么牛逼啊?总归有点将信将疑。本文粗略解构下京东金融,上篇主要关于toC业务,下篇则是toB业务。双端皆有布局虽然从2012年开始,京东就和银行接触,开始谋划一些金融业务,并且通过收购网银在线拿下了一个第三方支付工具,但京东金融真正起步应该是2013年7月。当时,金融事业部从京东电商业务中正式独立了出来,而且连续申请了商业保理牌照、小贷牌照、基金支付牌照,还有财务咨询牌照;在金融这样一个强监管的领域,有牌照,才能正儿八经干活。从业务范围上看,京东金融在toB端和toC端,双端皆有布局。上篇:TOC业务很明显,京东toC端的业务就是全面向阿里看齐的节奏:网银在线类似支付宝,小金库类似余额宝,京东白条类似虚拟信用卡,京东8.8类似淘宝理财。虽然,互联网金融红成了辣子鸡,余额宝示范效应下,很多人跃跃欲试,但其实,这行门槛很高,赚钱很难,对于京东而言,我觉得,一个很大的掣肘,是规模问题。1)消费金融:数据不够,风控亚历山大京东白条,我身边没一个人申请到,门槛好像很高。一方面,业务刚上,要慢慢铺开可以理解,但另一方面,我相信也是京东风控压力比较大的原因。京东白条是类信用卡业务,原理是利用用户在电商平台上留下的数据来判断个人信用,并给予授信额度,商业模式也和信用卡类似,靠收取逾期利息和分期付款手续费盈利。用数据判断授信额度这件事,听着比较高大上,但实际上,这很难,且现阶段,效果很可能还不如银行。你有没有房、有没有车、有多少收入、信用怎么样,这是给予用户授信额度时,机构需要借助信息、数据去反推的东西。别看银行的信用卡办卡好像很随意,实际上,银行会回去翻查你很多信息,在中国,银行是有很多特权的,能查到的东西超乎很多人的想象。比如说判断你有没有房,银行会去查你的央行征信报告,如果你曾经在银行办过房贷,这条信息是很可能被银行写进央行征信报告,这个,京东查不了;还有可能,银行和市级房管局搞好了关系,接入了对方信息,你有没有房,也就一目了然了。电商怎么判断你有没有房?看你买了装修材料,估摸着你可能买房了。和银行比,各位觉得哪个准?阿里的虚拟信用卡喊了一年才姗姗来迟,其实不仅仅是监管原因,风控难度,也是一个因素。阿里平台上的数据可是明显多于京东的,无论是实名认证的用户量,地址库,还是活跃程度,支付宝对接的银行卡等等。阿里尚且犯难,京东的挑战应该更大。而且,某种程度上,京东的风控还必须做得比阿里更好,因为,京东白条的违约成本比阿里的虚拟信用卡要低。众所周知,支付宝推的“虚拟信用卡”,前一段被央行叫停了,而看着类似的京东白条却躲过了监管。原因是,京东白条不是一款金融产品,而是“赊销”模式。阿里是平台,不是直接的卖家,虚拟信用卡的授信由阿里的合作银行垫资,所以是金融产品,央行、银监可以监管;但京东自己是卖家,白条实质是个“赊销”凭证,而非金融产品,你去店里买东西,人家愿意晚两天收你钱,这事儿央行可管不着,非要找监管机构,那应该是工商局,然后,赊销这事儿不犯法啊,所以工商局也不会来取缔。赊销让京东白条躲过了金融监管,但是,也有弊端。监管,也不都是添堵,很多时候也是有红利的:如果虚拟信用卡你不还,你就是欠银行的钱,这事儿会被写进央行征信报告的,这个影响大家明白的,会影响你日后的各种借贷行为;可是京东白条你不还,你是欠京东钱,此事不会进征信报告,京东基本拿你没辙,甚至连封杀你在京东上购物都做不到,你重新申请个账号就好了,这又不用实名验证。京东只能去法院告你,问题是,就几千块钱的事儿,打个官司未免太劳师动众了。用户的违约成本太低了,京东要控制坏账率,就只有挑选更高质量的用户,此时,如果平台数据有限,风控就真的是亚历山大了。要知道,银行的风控能力并不弱,加上强约束力,网点催收能力,很多银行信用卡的坏账率仍然超过1%。为什么在京东白条上线后,大批用户吐槽申不到,其中很多甚至已经是京东的高级会员,还有人吐槽似乎只有用信用卡付过钱的才能申到。原因应该就在于京东没这么强的风控,万一坏账率太高,承受不起,而已经用信用卡付过钱的,这是银行已经把过关的客户嘛,质量自然高点。2)个人理财:潜在用户不够,产品不好卖小金库类似余额宝,对接的也是货币基金,不必多说。京东8.8,之前牛皮吹得挺大,高收益,创新啊啥的,但实际上,这就是一款锁定两年的定期支付混合型基金,怪只怪以前金融离我们太远,出个不一样的,大家就以为是创新,其实,在工行、交行等,同类产品已经卖很久了。京东8.8不保本,每个月支付比率为年化8.8%,年化收益率浮动,如果达不到8.8%,就会拿你的本金出来先给你。收益有可能比货币基金高,但风险性也会明显大于货币基金。在天天基金网上查了下,显示目前混合基金有251只,近一年,年化收益率为正的,是152只,比目前余额宝收益率高的大概是105只,占比42%。还不错对吧?但是,又看了下近6个月的收益,收益为正的,就只剩69只了,不足三成。汗。看来这半年国内投资环境是不行啊。而这当中,京东8.8的运营方国泰基金有7只,近一年,最赚钱的净值增长10.66%,最亏钱的跌了15.55%,近6个月,是全亏……所以,京东8.8收益有高于余额宝的可能,但可能性有多大呢,大家自己掂量。从销售效果看,京东8.8是4月15日上线的,京东连续两天,首页一直是置顶广告,我16日买了100元,18日登陆,还是可以买。这个基金统共也就是10亿的规模,卖两天都卖不完,除了产品本身风险高于货币基金这个因素(其实能接受高风险产品的人还是有很多的),关键,我觉得还在于京东能撬动的潜在理财用户规模不够。支付用户量——理财用户量(稳健性)——理财用户量(激进型),我感觉,这三种是形成金字塔形状的,支付是底层。仔细想想,有多少人在京东是在线支付的,有多少人熟悉网银在线,有多少人信任它是安全的?网银在线对接了多少银行,有多少支付场景?网银在线的移动客户端有多少装机量?支付宝积累了十年,8亿注册用户,3亿实名认证A类用户,移动端装机过1亿,且用户对其认知是偏金融属性的,这,是余额宝能卖得动的基础。此前支付宝卖预期年化7的保险理财产品,保本是2.5%,其实也有最终受益低于余额宝的可能,但是,8.8亿,5分钟售罄。目前,互联网金融要在产品层面创新,难度还比较大,主要还是渠道的优化,但即使是淘宝那么大的流量,卖理财产品,效果都很一般(因为这说到底是基金公司在卖,不是支付宝在卖),京东要做,难度更可想而知,而如果网银钱包用户量,对接银行,支付场景等等上不去,理财产品必然会很很难卖。C端的业务,对规模非常倚重,用户数据规模不够,风控会很难,潜在用户量不够,赚钱会很难。余额宝一年的管理费是0.3%、托管费是0.08%,销售服务费是0.25%,总共也就是0.63%,余额宝都卖成这样了,天弘基金去年还没扭亏呢。京东金融,是个好故事,可是,如果突破不了规模掣肘,那好故事要变成好生意,真心难,起码,靠C端业务为京东集团贡献利润,不太现实。那么,靠B端业务呢?下篇,来说说toB端的业务。京东ToB端的业务目前主要是向供应商放贷,理财方面虽有规划,但目前尚未启动。什么是供应链金融?京保贝的业务,属于“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其实是银行传统业务,挺复杂的,如果简单地根据供货商所处的不同阶段,大体可以如图所示分为四种:前三种从左到右,风控难度依次递减,授信额度一般也会依次提高;理由很简单,企业有订单,不代表一定能交货,交了货也不一定卖得掉,拿得到货款,所以通常订单不如入库单靠谱,入库单又不如应收账款靠谱。第四种,风控难度最高,因为此时供应链已结束,企业手里没有现成单据可以提供,只能告诉银行,我以前如何如何,我很有信用,属于纯信用贷款了。当然,在实操时,上述四种往往会有融合,因为企业手里可能会同时有订单、存货、应收账款,和信用。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协调供应链上对现金流的争夺问题。因为在现代商业中,很多时候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模式,还有预付和赊销,现金会在强势的一方手里停留更长时间,引入供应链金融,可以缓解弱势一方的资金压力。京保贝:类沃尔玛模式在国外,供应链金融的标杆是沃尔玛,刘强东也是经常拿沃尔玛做榜样,据他说,沃尔玛净利润45%是来自金融业务,而京东目标是做到70%。京东金融toC的业务是向阿里看齐,toB的,我觉得确实更类似沃尔玛。原因在于,京东和沃尔玛都是零售商,要批量采购、建仓囤货,要和供应商结算货款;而阿里不是,阿里是纯平台,货是不经阿里的手的。某种程度上,京东和沃尔玛做供应链金融的底子是比阿里好的,因为他们自己就是采购方、仓库、和应收账款的付款方,在这些单据的真实性认定上,他们会比银行、比阿里都更有优势;银行要靠人肉识别,阿里则要靠数据模型来猜,相对来说,京东的风控要更好做。不过,有意思的是,业内对阿里小贷称赞有加,对京保贝却一直颇有微词,在他们看来,阿里不欠卖家钱,而京东压账期是出了名的,欠你钱再给你贷款,这事儿听着有点怪怪的。。供应商要么忍受账期,损失利息,要么付出利息让钱快点到账,以便再生产,横竖是被京东欺负了。其实,这和我说京东底子好并不矛盾。一方面,京东风控能力有限,京保贝此前只做了最简单的应收账款融资,欠你钱又借你钱的感觉特别明显,今年,京东已经扩大到了入库单;另一方面,供应链上强势一方得利是必然的,只是体现方式会不同,京东体现在了账期上,阿里账期很好,但是卖起直通车、钻展等各种营销工具,那也是不手软的。规模是掣肘在上篇分析C端业务时,我说规模是京东金融的最大掣肘,这一点放在B端业务,我觉得也是适用的。信贷本质上是和实体经济的规模强相关的,年化10%,或者更高的利率把钱拿去,要是产生不了更高的收益,这不亏了么,不如不借。京东2013年的销售规模,之前说1000亿,财报上的净营收写的是693亿,好吧,按1000亿算。淘宝天猫呢,去年大概是1.6-1.7万亿,掐掉刷单、卖理财产品一类的水分,再怎样,1万亿总是有的;知道沃尔玛是多少么?4692亿,注意,是美刀!换算成人民币,超过2.9万亿!沃尔玛能靠金融业务赚钱,和它背后的销量有很大关系,销量高,供应商的融资需求才越大,因为需要很多钱去生产和运输商品。阿里小贷目前的贷款余额大概是120亿,除去阿里巴巴B2B的20亿,淘宝平台大概就是100亿规模。万亿销量也就是催生出百亿贷款规模?为啥,因为有意愿借钱,并且有能力还钱的人,没那么多啊。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是可以从银行等别的渠道借到钱的,银行虽然动作慢,但在中国特殊的金融体制下,他们毕竟资金成本低啊,不是所有人借钱都是急吼拉吼,要当天就借出来的。。据我所知,在阿里小贷借贷量比较大的客户,有不少也是银行客户,如果急需,就从阿里借,不急,还是去银行。京东风控比阿里简单,但是,京东的供应商相对于淘宝卖家也比较大,这些企业从银行拿到钱会更容易。互联网金融其实是很难做的,目前基本就是个从银行捡漏的活。回到京东,京东销量就算是1000亿,能支撑多大的贷款余额规模?此前,京东公布过一个数字,说京保贝上线一个月,累放10亿,累放这个说法参考价值不大,阿里小贷累放10亿大概需要两天。。借出去几天就还,可以算累放,借出去几个月,也是累放,但产生的利息收入会差很多,计算利息收入主要是看贷款余额。阿里100亿的贷款余额,资金成本大概7-8个点,贷出去是18个点,利差有10个点,粗略算,去年等于赚10亿利差(实际要更小,因为100亿不是均值,是年末的数字),这基本也就是养活自己的水平,还不能为集团贡献太多利润,因为这收益要覆盖坏账和运营成本(机器、人力、数据购买等),只有规模持续放大,到一定量级,那么运营成本被摊薄,才能开始赚大钱。同理,京保贝如果规模不够,也是赚不了钱的。金融,其实是个规模效应很强的产业,国内银行的净利差3个点都不到,比阿里小贷少多了哦,但为啥宇宙第一行可以一年吃出2630亿净利润,量大啊。。。京东金融,故事不错,起码比奶茶那个好,而且,这有可能从好故事成长为好生意,值得往下讲。但是,无论是toC的业务还是toB的,规模都是其面临的难题,无规模,不成活,量上不去,刘强东说的七成利润靠金融,可就是吹牛不怕事大了。
一起惠2014-04-21 09:59:57761 次
4月12日,化妆品电商聚美优品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上市申请文件。与包括京东等在内的不少中国电商股通过资本驱动规模,然后冲刺IPO的成长路径不一样的是,聚美优品主要通过自我造血来成长--成立近四年至今,仅融资约1300万美元。截至2013年底,聚美优品已实现连续7个季度盈利,且2013年净利额同比增长近6倍。在中国电商界中,“刘强东们”通过“外输血”模式推动公司前行,而聚美优品的陈欧则选择了“内造血”路径角逐江湖。盈利式增长聚美优品向SEC提交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3年底,该公司连续盈利已达7个季度。以此推算,聚美优品至少从2012年第二季度便开始盈利。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正是中国平台电商们烧钱抢份额的高潮期,比如当年的刘强东,深信“不该赚钱的时候去赚钱就是愚蠢”的商业逻辑,以资本为后台推动力、以市场份额为追求目标,随即掀起“6•18”、“8•15”两场电商烧钱大战。与“刘强东们”烧钱赚份额的逻辑不同的是,陈欧倾向于自我造血。《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2年“8•15电商战”刚过,10月12日上午,陈欧在微博上表示:“只有规模而没法盈利的企业已经被资本市场抛弃,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会更加理性地思考做企业的根本,那就是盈利并活下来,只有这样,行业才能共赢。”聚美优品招股说明书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该公司已盈利,且当年合计净利额达837万美元,2013年净利额同比增长近6倍,冲高至5800万美元。聚美优品的前身团美网,成立于2010年3月,到2012年第二季度盈利时,仅成立近2年,且至今只融资了近1300万美元。与聚美优品造血式成长路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选择输血模式的京东,2004年涉足电商的京东10年多已融资约22.3亿美元,京东向SEC提交的F1更新文件显示,2013年京东净亏损4990万元人民币,总体上还未摆脱输血轨迹。盈利秘诀:巧降成本聚美优品能够在成立仅近两年后便步入盈利式轨道,究其原因,可从盈利空间与成本控制两个纬度来解剖。从盈利空间的角度来讲,聚美优品切入的化妆品电商领域前景广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Frost&Sullivan的一份报告内容汇总后发现,中国美妆产品行业零售销售总额,在聚美优品成立时的2010年,达到1362亿元,2013年几乎翻倍至2209亿元,2018年预计更会冲高至4318亿元,市场容量从而达到2010年的约3.17倍。在此期间,线上美妆电商的份额也会逐渐上升,由2010年在线B2C美妆产品销售额占中国美妆产品零售销售总额的1.3%上升至2013年的10.2%,到2018年该比例预计将增长至21.9%。化妆品电商领域孕育的庞大容量,为聚美优品的成长提供了市场前提。聚美优品营收额也从2011年的0.92亿美元,飙升至2013年的8.17亿美元,上涨近8.85倍。除市场容量为聚美优品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行业空间之外,化妆品领域的高毛利率特性也让聚美优品具备极大的毛利率提升空间。聚美优品招股书显示,该公司2013年毛利率为24.5%,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线下化妆品零售商莎莎(sasa)和屈臣氏毛利率分别达到47%和35%,一些国际著名化妆品品牌厂商甚至可达70%。目前聚美优品的毛利率低于他们,主要缘于其销售结构,即聚美优品所销售的产品主要由代理品牌和独家品牌两部分组成。其中销售额中占比约15%的独家品牌,一般毛利率可达70%;相应地,另外约85%的第三方代理品牌,毛利率相对较低,从而拉低了总体毛利率。化妆品的毛利率较高,伴随聚美优品在生态链条中溢价能力的提高,提升独家品牌占比,在运营效率基本保持的情况下,其毛利率仍可相应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在市场容量广阔及行业毛利率较高的背景下,聚美优品赚钱能力极强,而另一方面,聚美优品在支出端也有让业内惊讶的成本控制能力,这可从电商所在的新客获取成本、市场费用和包括仓储、分拣、物流等在内的履约成本等指标处得到体现。在履约成本方面,鉴于化妆品单位体积小,从而在仓储、分拣以及物流配送等方面,相较于3C、服装等品类,成本控制更具优势。聚美优品招股书内容显示,该公司2011年、2012年、2013年的仓储物流费率分别为12.8%、8.8%、7.2%,呈逐年下降趋势。新客获取成本方面,2013年聚美优品平均获取一名新客户的平均成本为38元,而为64元,前者仅为后者的近六成。市场费用方面,聚美优品招股书显示,该公司2011年~2013年市场费用占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0.1%、11%、6.3%。综合下来,2013年聚美优品的盈亏平衡点为16%,即公司毛利率超过16%便可盈利。值得注意的是,主打自有品牌的乐蜂,毛利率接近30%,超过聚美优品的24.5%,不过2013年乐蜂却亏损1.5亿元,区别就在于成本控制能力。如欲深究聚美优品的成本控制能力,不得不提到陈欧另类的企业家自营销逻辑。2010年3月,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的陈欧回国创立了团购网站团美网,当时的学习对象是美国的Groupon,后于2011年在千团大战的背景下转向化妆品B2C的聚美优品。聚美优品的营销逻辑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模式,陈欧及其管理团队通过自身价值观和人格魅力营销来塑造企业家的自媒体品牌形象,然后通过自媒体品牌形象吸引相应圈层的粉丝,而后围绕粉丝社群进行粉丝生态营造。比如陈欧有意参加诸如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搭车”等节目以及推出“我为自己代言”系列广告,迅速将自己打造成为未来而奋斗、激情的80后创业者代表,陈欧体迅速引起强烈共鸣。记者曾与不少业内营销界人士沟通,他们认为,产品广告营销模式是工业化思维,以企业家自媒体为代表的价值观营销是互联网思维产物。比如小米的雷军、华远地产的任志强、SOHO中国的潘石屹、阿里巴巴的马云以及正走在企业家自营销路上的董明珠等,皆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打造企业家自媒体形象,然后进行粉丝生态经营。陈欧式的企业家自营销模式,成本相对较低,且客户忠诚度高。聚美优品招股说明书显示,客户量方面,2011年、2012年、2013年,聚美的活跃客户(时间段内至少购买过一次商品)总数分别为130万、480万和1050万,回头客分别占客户总数的53.8%、56.3%和62%;订单量方面,2011年、2012年、2013年聚美优品总订单数分别为约450万单、约1600万单和约3600万单,每位活跃客户的平均订单量则始终保持在3.4单左右,其中回头客订单额分别占订单总额的比例分别高达约86.7%、86.6%和88.9%。移动端交易额占比近半聚美优品招股书的内容显示,聚美优品的移动化转型也较为顺利。2013年12月,聚美优品交易总额中,来自移动端的贡献占比已达到约43%,2014年一季度该比例继续提升至49%。在时下的电商圈,甚至整个IT圈,移动端已成战略制高点,也是一家IT公司未来想像空间的最重要指标之一,这从马云撒网式布局移动端以及移动端对腾讯、Facebook、百度市值涨跌的决定性影响等皆可得到体现。已向SEC提交IPO申请的京东,鉴于自身移动端布局的不力,从而牵手腾讯。这笔交易中刘强东为了得到微信入口而付出了不菲的代价。相应地,腾讯在这笔交易中所付出的易迅部分资产、拍拍、QQ网购等实物资产反而成了添头,微信的入口价值成了腾讯资产包中的主角。对于聚美优品移动端占比近半的原因,除了该公司管理团队的战略重视外,也与其销售模式和目标客户群存在极大的关系。电商公司在布局移动端时,受限于移动端屏幕尺寸的原因,产品信息展示的宽度与深度不足的问题,一直较为困惑,但聚美优品的销售模式为限时特卖模式,每天向用户精选销售的产品品类相对较为集中。垂直特卖模式简化了搜索和挑选过程,以特定推荐模式可以带给消费者更简便的浏览体验,更宜适合移动端发力。放大到整个化妆品电商行业的角度来说,也较为适合移动端发力。相较于服装、3C等品类,化妆品品类的SKU(库存量单位)本来就较少,比如聚美优品的合作伙伴有1700家,但仅有1万多个SKU。这种SKU较少的情况,也一定程度上会减缓移动端展示不足的困境。此外,聚美优品的目标客户群主要是年轻女性,易于接受移动端购物模式。除了移动端这块基础性布局外,聚美优品另一块基础性工作便是假货预防的机制性建设。2013年,以交易总额为评价标准,聚美优品以22.1%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中国最大美妆电商。作为行业的领头羊,化妆品电商行业被信任的程度越高,自身越受益。基于此逻辑,据记者了解,在中消协、中国质量万里行的监管下,聚美优品联合百家化妆品品牌公司成立了真品联盟,自掏腰包强推中国化妆品真品联盟防伪码体系。其基本逻辑在于:力争将每一个进聚美优品仓储的SKU,都需自带一个基于二维码基础上的防伪码,且这个防伪码只能使用一次,扫后便作废,以免被假货链条二次利用。当消费者购买了聚美优品的相关产品时,消费者线下可通过二维码随地扫描,即时进入真品联盟防伪码体系,通过唯一的防伪码来核对产品的真假,从而从机制设置上净化电商环境,打消消费者对假货的疑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聚美优品本次计划通过IPO交易筹集最多4亿美元资金,拟在纽交所或纳斯达克挂牌,股票交易代码为“JMEI”。IPO筹集到的资金用途主要为营销和品牌宣传活动,包括建立更多的实体店,增加独家商品范围,扩大物流网络,提升物流保障能力,增强IT架构系统,以及其他一些企业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潜在的收购、投资和结盟等。
一起惠2014-04-14 09:34:46859 次
在手机上做了10年,UC在一个并不算合适的时机杀入了PC浏览器市场,在同一天,360对手机浏览器进行了大改版。PC第一的浏览器发力移动,移动端第一的浏览器杀入PC,双方不可避免地要有一场恶战,360手里的牌很明确——PC浏览器导流、分发渠道推荐、安全卫士带动。UC优视总裁何小鹏放言今年UC要在PC端进入第一阵营,然而在PC端基础几乎为0的UC,要拿什么来对抗360?UC突破点:跨屏、移动、阿里从产品看,UC浏览器在跨屏互动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除了个人书签和浏览数据的同步外,还支持通过二维码扫描连接手机于PC浏览器,连接后可以发送文字和文件,并支持远程管理和安装应用。在电视端,UC浏览器支持通过手机版控制电视版,并优化了淘宝购物和支付体验,把不适合在电视上完成的环节交给手机,从而实现跨屏浏览。从产品看,UC浏览器的突破点在于:1、产品体验,在产品上UC浏览器做了诸多创新,包括云端加速、免费WiFi、大图速览、鼠标预读、红杏出园等,用何小鹏的话说,PC浏览器市场太稳定,已经很久没有变化,各家赚钱能力也都挺好,就把精力放在了去开拓其他疆土上,现在的UC在PC浏览器市场就是一条鲶鱼,希望未来成为一条鲨鱼;2、跨屏,事实上UC浏览器无论是PC版还是电视版,都不是单一的产品,而是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跨屏互动的产品,这一跨屏优势可以通过一致的服务把用户黏在UC的平台上,而尽管360和QQ浏览器也有多屏版本,不过并没有把互动性作为卖点;3、手机带动,此次发布会上,何小鹏强调手机仍然是UC多屏互动战略的核心,在移动端5亿的用户量可以通过跨屏体验的方式导入到PC端,从而带动PC端份额的增长;4、阿里撑腰,此次发布的PC浏览器是原阿里巴巴旗下淘宝浏览器重新开发改进而来,在阿里进军浏览器失利后,干脆将这一重任交给了最擅长做浏览器的UC,希望通过多屏互动找到新的突破点。同时何小鹏总结指出,第一位的还是速度,在手机上很多指标是围绕浏览速度做的,这些指标没有带到PC上,如何不同场景速度都能够做到快速最快。PC端形势严峻UC或留底牌现在的产品形态仍然非常初级,尽管有数个功能创新,不过功能创新很容易被对手“抄越”,如何保持比对手更快的创新速度对UC来说是一大挑战,UC浏览器的团队是合并了UC内部团队和淘宝浏览器团队而成,目前规模为数十人,对于没有PC端经验的UC来说,这是一个考验。此外,360在PC端有用户规模庞大的安全产品带动,已经成功建立了安全-浏览器-搜索三级火箭,而UC在PC端缺乏强有力的拉动者,何小鹏说从移动进入PC是顺风,未来PC互联网会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一部分,按照这一逻辑,手机端将对PC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不过具体能够有多大的拉动仍然有待验证。同时随着UC浏览器涉足PC端手机管理和应用分发,与360手机助手、豌豆荚等产品的竞争也将日益加剧,对UC来说战线从移动端拉长到了PC端,将面临腹背受敌的情况,一向稳扎稳打的UC如何去与这些已经站稳脚跟的对手抗衡,也是留给何小鹏和俞永福的一个难题。360的手机浏览器仍然延续安全路线,而随着UC进军PC,与猎豹、QQ浏览器、360竞争关系日趋明显,这些竞争关系未来是否会影响UC与这些安全厂商的合作?何小鹏称完全不合作的情况是极少的。不过从现在的趋势看,这些主流安全厂商能够给到UC多大的支持仍有悬念。UC优视CEO俞永福此前对网易科技表示,做PC浏览器是谋定而后动的事情,UC谋了整整一年时间,一定是在这方面找到了一些突破的方式和手段才会去做。这个市场的竞争是一场持久战,现在来断言成败或许还太早,俞永福说:“这个仗打完一年,你估计就能看出来我们的打法。”既然敢在这个时机杀入PC,或许UC手中还有未亮出来的底牌。
一起惠2014-04-12 12:15:09683 次
【一起惠讯】4月10日消息,一起惠获悉,4月8日米粉节当天,小米的移动端小米商城共成交订单53万个,支付金额3.4亿元。还售出3.4万只米兔、15万只移动电源。小米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此次“米粉节”共售出了超过130万台的手机,5000台小米电视、10万台小米盒子,以及74万个移动电源,52万条活塞耳机、20万个随身WiFi等明星配件产品,支付金额突破15亿元。一起惠了解到,小米商城是小米公司新推出的购物APP,可以进行小米手机预约、话费充值和预约小米之家售后服务等。
一起惠2014-04-11 10:22:20843 次
在线旅游业携程再传出绯闻,只不过并购方从阿里变成百度,至此,互联网三大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都作为绯闻主角与携程“亲密接触”。与阿里巴巴和腾讯频频出手不同,百度自此前18.5亿美元收购91无线之后便一直保持沉默,此次百度被传若真出手携程,将直接决定在线旅游行业格局。有业内消息称,最终的操作方式或是两种:其一携程收购去哪儿,百度用去哪儿置换新携程的控股权;其二便是百度控股携程,随后将二者整合。目前,百度控股去哪儿网,一旦传言成真,无论携程、去哪儿并购采取哪一种操作方式,市值70亿美元的携程与市值30亿美元的去哪儿网的整合将形成百亿美元的OTA(在线旅游),百度也将垄断整个在线旅游行业。但这一消息目前尚未获得官方证实。自与艺龙打上价格战之后,携程的战线正全面扩大。百度“传统野心”“中国的酒店订房确认还只认传真,既没规模效应,又没有使用先进的技术。”互联网三大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及腾讯的争夺战从未停止,而从大量的并购动作来看,O2O是主线。从打车软件到点评网站再到电商网站,阿里和腾讯近期的动作频频,更是在最近两大打车软件的烧钱战中针锋相对。而在在线旅游行业的布局中,互联网三大巨头也早有涉猎。腾讯投资艺龙,百度投资去哪儿网,而阿里巴巴也投资了佰城旅行网。互联网巨头看中在线旅游网站并不稀奇,在线旅游是最接地气的O2O应用网站。无论机票、酒店、旅游亦或是打车及租车等,都与移动端息息相关,且捆绑线下商户、用户最为紧密,线上线下关联度最高。自媒体人陈中分析,百度对于携程的看重正是因为携程作为在线旅游服务连接商的优势,其在线下资源的渗透是其他在线旅游商不能比拟的。2013年,携程大举投资,一嗨租车、易到用车、快捷酒店管家、途家、途风网等等,如果梳理一下携程在在线旅游上的投资就会发现携程基本渗透了整条产业链的上下游。除上述投资项目外,还包括飞常准、太美旅行、订餐小秘书及松果网等等。基本涵盖了酒店、旅游、机票、社区及短租等多个领域。对于百度来说,一旦收购携程,那么这些应用将与其业务融合。早在2013年5月,李彦宏在百度站长大会上曾表示互联网思维会改变传统旅游行业,“美国绝大多数星级酒店都是连锁的,他们的订房、管理都是非常成体系。而中国的酒店订房确认还只认传真,既没规模效应,又没有使用先进的技术,这就使得我们的OTA在中国的旅游方面的网站,携程也好、艺龙也好,去哪儿也好,都能获得比美国的同类counterpart,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线下没有做的事情,我们依靠互联网的力量、依靠互联网的技术,依靠互联网人的思维,依靠互联网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竞争力,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李彦宏表示,互联网应该向传统行业进军并给出方向:一是电商,二是旅游,三是出版,四是教育,五是医疗。百度此前投资方向正是印证了李彦宏的投资传统行业的思路。谁来主导“最有可能的便是百度用去哪儿网的股份换取携程的股份,然后实现双方的整合。”作为在线旅游行业的巨头,携程似乎并不缺钱,与途牛赴美上市及同程、去哪儿网等要求资金支持相比,携程除大手笔投资多领域外,其在4月3日还宣布6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携程对于线下酒店等商家有较大话语权,其呼叫中心水准业内公认;而去哪儿网从做平台起家。一位接近双方公司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按照携程70亿美元的市值估算,即使百度想收购携程10%的股价,按照携程20%至30%市值溢价来算,百度起码也要拿出超10亿美元的现金,虽然百度也不差钱,但是拿出这样一笔钱也并不是易事。“最有可能的便是百度用去哪儿网的股份换取携程的股份,然后实现双方的整合。”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后续盈利问题或也是此次百度考虑的重点。即使去哪儿网已然成功运作上市,但是其从2011年第一季度以来,共亏损1.54亿元。“携程赚钱,去哪儿网却在亏损,百度将其整合之后,可以止损。”上述人士分析。而对于新携程由谁主导问题,一种主流说法为梁建章已然功成名就,而庄臣超作为去哪儿的操盘手或可能带领新网站继续前行;但上述人士则分析,庄臣超等去哪儿高管拥有的去哪儿网股票将到限售期解禁,如果百度真对携程去哪儿网做换股整合,庄臣超等高管或将面临套现退出的局面。四面树敌可以预见,价格战将成为2014年在线旅游商们的主要动作。虽然携程目前是在线旅游网站中居老大地位,但是与艺龙及去哪儿网相比,却面临“全面开战”的紧张局面。自与艺龙打上价格战之后,携程的战线全面扩大。在机票领域,其对手为去哪儿网;在酒店领域,与艺龙战火就没停息过;出境游市场对手则是途牛;而门票市场,则面临来自同程网的挑战。目前看来,携程还控制战场,但是对于细分领域的对手们,同样是抱着进取的心态来与携程进行价格战。同程网CEO吴志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前同程网已经做好IPO的准备,但因为携程在门票领域的加大投入,同程网决定放弃IPO而将所有资金投入门票领域,争取在门票领域上做到业内第一。“此前我曾说过,携程睡醒了,谁都没好日子过。要么做第一,要么死去。”吴志祥如是表示。在其看来,携程的全面布局对于其他在线旅游商来说都面临生死存亡。“我们今年将投资2亿元布局门票市场。”而途牛网也将赴美上市。去哪儿也在今年2月份获得了百度的3亿美元授信。在百度与其协议的具体条款看来,百度承诺,去哪儿网随时可以要求百度提供,且每次的具体金额由去哪儿网决定;利率上,为商业银行同期基准贷款利率下浮10%。此外,当授信额度被全部使用后,如需要,百度与去哪儿双方将继续协商新的授信额度。而在还款上,双方协定:去哪儿网可以选择还钱,同时也可以用去哪儿网股票按照届时的股价来给百度发股票。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可以预见,价格战将成为2014年在线旅游商们的主要动作。艺龙、去哪儿网、同程及携程等内部人士都对记者表示过,将不惜代价、不计盈利打价格战。
一起惠2014-04-10 09:03:46757 次
【一起惠讯】4月9日消息,据一起惠了解,良品铺子电商副总裁周密在第九届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大会上透露,2013年良品铺子线上线下总零售额达到15.8亿,门店数量达到1300家。周密表示,良品铺子未来五年内计划开5000家门店,销售额达到百亿,希望良品铺子能够在休闲零食领域做到全国第一。在2014年,良品铺子的目标是达到拥有1500个SKU,充分丰富零食的种类和产品。“我们传统企业开始做互联网的时候,发现时代变化太快,移动互联网已经来了。”周密表示,2014年良品铺子将通过布局移动电商进行弯道超车,把O2O模式作为发展的契机。据悉,良品铺子旗下400多家直营店铺参与了3月8日的淘宝生活节。这些店铺现已接入了支付宝的声波支付功能和相关硬件。消费者可以在这些店铺直接通过手机中的支付宝进行支付,未来更多良品铺子的门店将接入支付宝声波支付,拓展O2O模式覆盖的领域。周密介绍,在3月8日淘宝生活节当天,良品铺子线下门店当天用支付宝支付交易接近了6000个订单。而且未来,将线上线下的会员体系进行全面打通,利用移动端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门店信息、产品信息和促销信息。
一起惠2014-04-09 14:43:31732 次
4月3日消息,百度公司宣布获得基金销售支付牌照,将正式为基金公司和投资者提供基金第三方支付结算服务。今后,百度金融业务可利用现有互联网渠道优势,涉足互联网基金销售业务,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基金购买服务。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指出,百度的搜索引擎属性是基金机构很看重的。“或许不久后,网民便可在搜索中实现基金的"即搜即购",这对购买者很方便,基金公司更多了一个便捷高效的销售渠道。”而随着百度加入市场竞争,一些小型第三方支付公司或将迅速失去优势,引发行业的大洗牌,基金销售支付也将迎来“大佬”时代。基金销售遇“瓶颈”搜索成突破契机中国的第三方基金销售支付牌照,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5月,汇付数据拿到首张牌照。而从2012年2月第三方基金销售开闸后,首批“吃螃蟹”的试水机构已经运行了2-4年。从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这些第三方销售机构机构主要面临着前期成本投入大、公信力尚待加强、上游产品签约难度大、风控能力薄弱等几大挑战。高昂的支付费用、资金管理费用以及营业税等税费使得其利润空间缩小。有分析机构估算,与银行渠道销售基金相比,基金第三方销售平台的佣金费用稍低。整体算下来,基金第三方销售机构可以拿到基金销售额的1.2%至1.5%。预计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年销售额达到20亿元才能保证盈亏平衡。在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情况下,不少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的盈利情况却不容乐观。而从2010年至今,基金的整体销售规模经历了起起伏伏,第三方销售平台的效果也没有达到预期—据悉,支付宝拿到牌照后,各基金进驻一个月仅售出300多万元,让机构大跌眼镜。进入2013年,余额宝、百度理财、理财通等产品的相继推出,让货币基金的销售爆炸式增长,但其他类型的基金依旧处于销售瓶颈期。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业内专家认为,百度的搜索引擎功能或将提供突破性的解决方案。数据显示,近年来,用户的投资理财需求十分旺盛,相关金融产品数量和发行规模2010-2013年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艾瑞和普益投资的调查发现,投资理财产品线上化程度较低,广大网民通过互联网使用金融业务的需求尚未满足,2013年线上线下比为3:97,发展空间巨大。而来自百度的数据显示,用户每日在百度上搜索金融相关检索词的数量是3.3亿次,其中银行产品和证券&基金产品检索占77%。因此,百度的黄金优势在于技术及“流量”:可以提供“即搜即用”的框计算、轻应用等功能,提供“搜索习惯”的大数据分析,同时拥有百度地图等基于LBS的各项生活服务—依托这些功能,百度可以为基金销售提供更精准客户,可以为客户实现更精准和便捷的基金推荐。“百度的加入或将"劫走"大量网上购买基金的用户,同时,搜索引擎的便捷推荐功能也将开发一批新用户。百度在买基金上显然拥有其他公司不能比拟的优势。”一位基金分析师这样认为。资源优势聚拢基金销售进入“大佬”时代百度加入“基金销售支付”队伍后,加上阿里的支付宝、腾讯收购的财付通,BAT三家再次聚头。可以想见,“移动理财”作为移动支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BAT三家必将再次掀起强势竞争。据证监会网站最新披露的数据,截至2014年2月,获批的为基金销售机构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共有13家,分别为汇付数据、通联支付、银联电子、易宝支付、财付通、快钱支付、支付宝、证联融通、深圳快付通、深银联易办事、易付宝、网银在线、壹卡会。加上此后披露的新浪及百度,目前已有15家机构获得资质。其中,与汇付数据合作的基金销售机构最多,共有47家基金公司和3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银联电子与48家基金公司合作紧随其后;通联支付和支付宝则分别与37家基金公司合作;腾讯收购的“财付通”也对接了23家基金公司。苏宁易付宝仅对接了2家基金公司,其余机构合作对接的仅有1家基金公司。百度的加入显然将迅速打破此格局。目前媒体透露的“百度理财”合作的基金公司中已包括华夏、嘉实、富国、广发等,均为业界大佬或者某一细分投资领域的专家。业内人士指出,基金是否愿意接入第三方平台的评判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否有利于自身销售、招揽用户;二是技术对接是否安全可靠。这两点来看,百度作为搜索引擎,无论是PC端流量还是移动端流量都是行业冠军,加上“百度理财”从2013年10月上线后,目前已积累的用户数虽然一直未对外公布,但总体量应该在千万级别,此用户量级也必将引发基金公司的争相链接;而技术及安全性上,一直是百度的强项。因此,百度无疑是基金公司首选的合作伙伴。值得关注的是,获得基金支付结算业务资格并不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谋求大发展的机构的最终目标。据悉,拿到“基金销售支付牌照”后,百度将依此“盘活”和挖掘理财用户资源,推出针对个人和商户的推出理财的增值服务。这也是阿里长期布局支付宝、腾讯用微信对接财付通的重要因素。据此,业内普遍认为,随着百度的加入,以及“第三方基金销售”作为移动支付的长期饭票属性,BAT三家必将在该领域掀起一轮新竞争。而随着优势资源的迅速归集,用户也将向优势企业聚拢,“基金销售”、特别是网上基金销售将迎来“大佬时代”。
一起惠2014-04-04 09:54:22668 次
441-460/542 记录23/28 页首页上一页1...20212223242526...28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