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达克
北京时间3月9日,京东集团(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D,港交所股票代号:9618)发布了2022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全年净收入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在过去三年新增加了29万就业岗位。财报显示,2022年四季度,京东集团净收入为2954亿元人民币(约428亿美元),全年净收入10462亿元人民币(约1517亿美元),同比增长9.9%。四季度,净服务收入为578亿元人民币(约84亿美元),同比增长40.3%,占净收入的比例达到19.6%。
24年之后,家乐福中国终于没逃过被收购的命运。6月23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将以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苏宁易购将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股东,家乐福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0%。1995年,家乐福挺进中国大陆,给物质尚且贫乏、渠道尚单一的中国人带来了大卖场的概念。在中国市场,家乐福通过向供应商收取通道费,占压货款,赚取后台利润,从而实现低成本的快速扩张,完美复制了其本土模式的高效。其门店数以每年十多家的速度递增,上海、北京、江苏、广东、四川等地遍布家乐福的身影。到10年后的2006年,家乐福在中国门店数已突破100家,一跃成为外资零售在华企业中的第一人,“开心购物家乐福”也成为一代人的经典回忆。2009年家乐福在内地市场的销售额首次被大润发超过,2010年其门店数量又被沃尔玛赶超,进入2014年,家乐福中国的市场份已额落后于高鑫零售、沃尔玛和华润万家,仅列第四位。一起惠按照时间顺序(不完全统计)整理出2011年至今关于家乐福的75条重要新闻,形成这8年的家乐福大事记,以飨读者。从这些大事记中可以看出,家乐福这八年的发展史几乎可以用血泪史来形容。也可以看到,基于商业的供应链建设、决策效率、电商冲击、媒体环境等等原因是一个世界第二的零售巨头一直被传收购最终被苏宁易购收购八成股份的根本原因。以下为2011-2019家乐福大事记:2011年:撤出中国的消息第一次出现7月21日,家乐福与团购网站糯米网(当时属于人人公司)深圳合作推出了多项日用品的团购服务。这些团购包括王老吉凉茶、蒙牛纯牛奶、心相印卷纸、蓝月亮洗衣液等消费者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以极低的价格登陆糯米网。8月11日,家乐福正式宣布在广州与满座网全面展开合作,八月份起,“家乐福网上团购季”正式启动。消费者能在满座网参与多项家乐福推出的多达200种日用品的团购,每月会有几十款日用品在满座网参与团购,价格约为门市店售价的9折。9月6日,家乐福要撤出中国的消息第一次出现,尽管家乐福在中国的代理商与传言中即将收购家乐福的几家超市集团均出面否认,但法媒评论称,家乐福在中国业绩不佳导致业务重组应当是不争的事实,这也预示中国零售市场竞争暗流涌动。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称,家乐福面对这个消息一度沉默,不仅加深了家乐福在中国业绩下降的形象,同时也导致了消息蔓延。2012年:315点名+价格欺诈被罚+裁员3月16日,315晚会报道了郑州国贸360家乐福店将同种三黄鸡分成白条鸡和柴鸡出售,价格差距达一倍之多,并将过期食品经过重新打散再包装,更改日期后进行出售。家乐福官方微博随后发布消息称:“家乐福对央视315晚会所报道的河南花园店严重违规操作生鲜类产品问题高度重视,在此向消费者表示最诚挚的歉意。公司立即展开调查,并将严肃处理。家乐福始终高度重视食品质量管理工作,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培训,采取措施,切实保证相关规定认真落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感谢社会各界的关注。”6月17日,武汉市物价局通报称,该局对7家超市的“标高商品的原价,再以诱人的折扣促销”行为进行通报,并共计处以50万元的罚款。其中有6家为武汉汉福超市(即家乐福公司在武汉开的家乐福超市门店)。据了解,这6家门店共被处以罚款45万元。7月13日,家乐福宣布,由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市场受紧缩冲击,加上本土法国的超级市场营收疲软,第二季度公司同比销售额下降了1.3%。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家乐福实现销售额217.15亿欧元,略好于分析师预期的216.5亿欧元。除去燃料和汇率波动的季节销售额下降了1.3%,其中核心的法国超级市场销售额下降了5.7%。8月26日,法国《费加罗报》当地时间25日报道称,家乐福正计划在其法国国内总部机构中裁员500至600人。8月29日,家乐福再传欲出售中国区业务的消息,而这次被传的接盘者是华润。虽然昨日双方对此事都予以了否认,但业内人士表示,即便传言为真,这笔交易也再正常不过。求证家乐福中国区公关部,得到的回答是“中国市场还会稳步发展”。同日,家乐福宣布,鉴于中长期发展前景不乐观,难以占领市场领先地位,该公司将于年底关闭新加坡现有的两家卖场。这意味着家乐福已经决定退出新加坡市场。10月下旬,家乐福以26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在哥伦比亚的业务打包转让给了桑科萨集团(Cencosud),其中包括72个大卖场、16个便利店、4个现金兑换点、900家门店和26处商业中心。而在7月之前,家乐福对自己哥伦比亚业务的报价仅为现在成交价的3/4。11月1日,家乐福的网上商城曾一度以系统维护的名义暂停,昨日记者登录时发现,网站已经正常运转,不过依旧不能购物。11月5日,彭博社消息,家乐福日前表示,如果不计汇价起伏,该公司第3季在中国的同店销售额下跌了6.1%,在整个亚洲也下跌了3.1%。2013年:收入下降5月29日,家乐福传出再度出售资产的消息,其以5.3亿欧元(约合42.24亿元人民币)将持有的25%中东合资企业股权,售予合作伙伴MajidAlFuttaim。家乐福中国方面对此表示,集团的事情并不清楚,相关问题亦不能给出回应。7月7日,家乐福超市把标明“法式拉东”的食品摆在进口食品销售专柜售卖,顾客陈先生购买后发现,这款“法式拉东”其实是地道的中国制造,并非源自法国,因而以欺诈为由将超市告到法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近日一审判决超市退还货款540.70元,赔偿540.70元。7月19日,据彭博社报道,家乐福第二季度营收下降0.6%至205亿欧元,大致符合市场预期。7月26日,华尔街日报(WSJ)周四引用联邦检察官刚刚解封的部分刑事指控文件报道,一组黑客侵入了包括证券交易所运营商纳斯达克OMX集团、百货商店运营商J.C.Penney以及零售巨头家乐福在内十几家公司的电脑系统,盗窃个人数据和信用卡信息,造成了数亿美元的损失。7月29日,全球知名超市家乐福部分在华门店正在积极寻求与电商合作。知情人士透露,家乐福正在积极寻求多家电商合作,日前正在试图联系知名电商网站梦芭莎等。家乐福主要合作意向为联合特卖,且目前对有库存清货需求或O2O类的电商十分感兴趣。10月25日,家乐福称,第三季度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11亿欧元(即286亿美元),按当前汇率折算,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12月5日,家乐福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唐嘉年表示,家乐福对中国市场仍充满信心,力争在三年内覆盖100个城市,但目前不会向电子商务大举进军。2014年:退出印度收购亏损的Dia1月8日,家乐福收购波兰超市RAST,未公布收购价格。3月7日,家乐福已经正式支持微信充当会员卡现场使用。用户关注家乐福微信帐号,通过“我的账户”中“我的会员卡”,将实体店会员卡号和手机号输入后可绑定,然后生成新的电子会员卡。4月9日,老佛爷百货购家乐福6.1%股份,成第2大股东。4月16日消息,家乐福表示近期计划今年内重启巴西的电商业务,家乐福巴西的电商业务在2012年由于董事会调整所以被关闭。7月8日,家乐福宣布,作为集团关注具有关键战略重要性市场策略的一部分,将会退出印度市场。家乐福在2010年进入印度市场,并运营五家cashandcarry店。6月24日,家乐福同全球第三大折扣连锁超市集团西班牙Dia(迪亚)达成一项初步协议,Dia将把旗下陷入亏损的Dia法国出售给家乐福。价格6亿欧元。7月9日,日前,家乐福宣布从德国连锁超市零售商利威(Rewe)手中购得53家位于意大利的Billa超市,而收购的目的在于增强自己在意大利北部的实力。11月22日,家乐福中国将涉足便利店。就在近日,家乐福发布招聘启事,旗下新兴零售品牌“easy家乐福”将于近期开张营业,地点在上海。据相关人士透露,“easy家乐福”是家乐福旗下新兴的便利店品牌。第一家店将于下周在上海试营业,届时会支持微信支付。2015年:关店建仓1月21日,有外媒报道称,法国大型连锁超市家乐福正在考虑将中国业务分拆上市。有记者就上述消息向家乐福中国方面进行求证。家乐福中国方面回应称,家乐福在中国市场是长线发展,中国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对于中国业务分拆上市一事,目前家乐福中国方面没有收到更为详细的消息。3月5日,援引外媒,家乐福方面称,2014年营业利润增长至23.87亿欧元,家乐福方面称2015年将投资25-26亿欧元以重整和扩大店面。3月23日,家乐福将关闭其位于浙江的余杭南苑店。3月25日,连云港家乐福将转型社区店,柜台几乎清空。4月22日,微信支付与家乐福中国正式达成全面合作,家乐福全国237家门店将陆续接入微信支付。4月28日,支付宝钱包于近日宣布已与家乐福和华润万家达成合作,加紧线下布局。以后,在这两家超市消费可以不用带钱包了。5月21日,家乐福东莞镇区首店——石龙店将于该月31日正式关门歇业。5月2日,家乐福将投资35亿元在鄂州建华中区物流配送中心,这也是湖北在中博会上签约的最大外资项目。据悉,家乐福拟在全国建设6个配送中心,湖北是第二个敲定落地的,年内即将动工。该配送中心建成后,辐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和河南五省市场。8月17日,据外媒报道,法国竞争管理局(AUTORITEDELACONCURRENCE)批准家乐福集团出售旗下迪亚店,家乐福方面表示,800个迪亚店中,可能仅保留642家店。8月25日,法国零售巨头家乐福将收购3C在线零售商RueduCommerce,正与地产开发商AltareaCogedim就此展开排他性谈判。9月8日,家乐福携汉威士集团旗下媒体Arena在旗下服装品牌TEX官网上推出虚拟试衣间功能。据外媒报道,家乐福此举是为促销其自有品牌Tex不久前上线的秋冬新款女装。10月19号,家乐福公布,其第3季录得销售额约215亿欧元,按年增长4.2%;其中法国占102.66亿欧元,按年增长1.6%;国际市场占112.77亿欧元,按年增长6.2%;在中国市场销售额下滑了11.2%。2016年:O2O便利店5月16日,法国零售巨头家乐福加强食品布局,于本月初新开了家“线上菜馆”。用户可根据线上菜单在线预订菜品,也可根据网站提供的信息去线下店品尝相应的菜,平台共提供230个品类,其中包括寿司、水果拼盘等,提供的品类主要来自于家乐福大型超市及超级市场。餐品价格较为亲民,人均消费6~10.9欧。该服务支持送货上门,目前已有225家大卖场和246家菜市场接入。5月18日,家乐福在北京正式上线了O2O业务,商品SKU为1.5万个,其中生鲜商品超过4000个。生鲜品类将提供全程冷链配送服务,但配送范围目前仅限于双井、马连道、四元桥和中关村4家门店周边3公里范围内,常温商品则可以覆盖北京全境。6月20日,家乐福发布公告,9月将在法国3000个线下店接入ApplePay。10月19日,家乐福公布三季度财报,其在法国零售销量依旧稳定,南美市场销量上涨,但中国市场业务营收下跌,反映出海外零售商进入中国市场依旧面临压力。11月13日,家乐福计划在年底前开出40家易家福便利店。2017年:剥离中国业务新闻出现3月9日,家乐福公布2016年度全年业绩,财报显示,受在亚洲和法国本土市场表现不佳等因素拖累,2016年家乐福盈利大幅下降。4月13日,家乐福今年首季销售212.95亿欧,升6.2%,符合市场预期;而扣除汽油销售及年历因素,销售增长1.4%。期内,亚洲地区销售19.87亿欧,下跌4.1%。4月21日,华南区总裁马丁透露,公司将于下个月在深圳上线网上商城。此前大润发、步步高、沃尔玛、华润万家,甚至是屈臣氏在这方面都做了很多尝试。7月25日,家乐福开始在中国发力购物中心,中国区希望今后改造的门店和所有新开门店大多以购物中心模式运作,计划3年内,购物中心式的家乐福项目中,65%租赁面积是体验型行业,比如餐饮、娱乐业态等,以此拉动客流量和消费。受电商冲击,一直坚持大卖场业态发展的家乐福业绩承压。11月17日,家乐福携手美团外卖,正式在深圳上线O2O合作业务,在深圳家乐福门店3公里范围内提供1小时速达服务。12月21日,彭博援引Capital杂志未注明消息来源的报道称,家乐福首席执行官AlexandreBompard已聘请三家投行研究剥离中国、阿根廷和波兰业务的方案。2018年:从阿里到腾讯1月4日,官方表示,截至2017年底,家乐福电商平台的版图再次扩大,已覆盖广州、东莞、海口、长沙、合肥及大连六座城市;在加上先前已覆盖的北京、上海等12座城市,家乐福的电商平台入驻城市达到18个。1月18日,据法国媒体《回声报》报道,家乐福正在研究出售其在中国的业务,而买方是欧尚、阿里巴巴。1月23日,公告显示,家乐福与腾讯就在中国展开战略业务合作签署初步协议,腾讯与永辉可能将投资家乐福中国。同日,家乐福宣布了2022转型计划,称法国总部将采取自愿离职方式裁员,计划在其总部裁员2400人,拟节省20亿欧元的成本,此外,还计划在5年内开设2000家便利店。2月2日,家乐福与腾讯和永辉签署了一份关于家乐福中国潜在投资的条款表,潜在的投资将利用家乐福的全球零售知识,腾讯的技术优势和永辉的业务知识,特别是对新鲜产品的深入了解。投资完成后,家乐福仍将是家乐福中国的最大股东。2月7日,家乐福新型门店“极鲜工坊”日前开业,首店落脚武汉汉阳。3月8日,继沃尔玛之后,昨日法国超市集团家乐福(Carrefour)表示,将扩大以区块链为基础的食品追溯计划(foodtraceabilityprogram)。计划在2018年底前将区块链技术扩大运用到鸡蛋、奶酪、牛奶、橘子、番茄、鲑鱼及汉堡等8种食品上。4月2日,家乐福日前接连关闭了遂宁射洪店与成都光华店。5月21日,昨日腾讯与家乐福合作的首家智慧门店“LeMarche”开业。这是家乐福首家落地的主打餐饮、生鲜、进口商品、自有品牌的新业态,也是最新落地的一家微信支付智慧零售旗舰店。5月22日,家乐福决定在今年夏天关闭旗下法国境内超过200家尚未找到买家接手的小型社区超市及便利店。5月30日,家乐福推出了关于转型和降低成本的规划,旨在将经营重心转移到食品和绿色产品领域。6月4日,近日,“家乐福网上商城”正式登陆重庆,标志着重庆家乐福门店正式开启全渠道O2O营销。6月12日,谷歌与家乐福达成协议,将通过网络渠道在法国共同销售杂货。2019年初,法国购物者将可以通过谷歌旗下的Home、Assistant和法国购物服务等平台购买家乐福商品。7月13日,关于入股家乐福,传永辉高层仍在“纠结”。8月4日,对于“正式退出中国”的传言,家乐福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接到相关通知。8月13日,近日,家乐福集团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财报,家乐福大中华区经营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177%,报告中重点提及了其数字化转型的成效。8月21日,家乐福在京东到家上处于内测阶段,“没有正式上线,在跑系统”。10月9日,IBM周一发布了食品溯源区块链网络FoodTrust,大型企业及中小型企业可加入该网络,使用费从每月100美元到10000美元不等。家乐福集团已就该网络与IBM签约。10月15日,家乐福昨日宣布,“家乐福中国”小程序访问量过两亿次,用户突破千万,优惠券发放量超千万张。据悉,家乐福小程序上线于今年2月。小程序内设线上送货到家服务、会员权益查询,同时也加入了拼团营销等社交活动玩法。2019年:苏宁易购48亿收购八成股份3月1日,家乐福集团公布2018年全年业绩,全年销售额较去年同比增长1.4%至850亿欧元,利润提升4.6%。大中华区利润较去年同比增长11倍达3.5亿人民币。4月10日,国美与家乐福(中国)达成战略合作,国美将在今年7月底前以“店中店”模式,入驻家乐福(中国)的200余家门店。国美零售总裁王俊洲表示,国美和家乐福在新的消费形势下,都面临着巨大的调整空间,在下一轮竞争中,将进一步发挥供应链和服务链整合能力,回归零售本质。5月9日,据知情人士日前向媒体透露,家乐福正在考虑包括出售中国业务在内的多个方案。知情人士称,家乐福可能会为中国业务寻求约10亿美元,但也可能选择剥离部分股份,或者不将其出售。对此,家乐福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出售中国业务“不在议程之上”。6月21日,家乐福中国宣布,其海外旗舰店已正式上线京东商城海囤全球平台,京东物流将为家乐福提供跨境进口、清关、分拣、配送等物流服务。6月21日,日前,家乐福与京东物流展开合作,后者将为家乐福提供跨境进口、清关、分拣、配送等物流服务。未来,京东物流与家乐福的合作将扩展到更丰富的商品,并探索其他物流模式。6月23日,苏宁易购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拟出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苏宁易购将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股东,家乐福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0%。
1998年6月18日,“京东多媒体”(京东前身)在中关村一栋由铁条焊成的临时建筑中宣布成立,营业面积3平米,年费用1.2万。这是当时中国最生机勃勃的一块土地,四海、中海、海龙、鼎好、中关村e世界等电子卖场在这片小小区域先后落地,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在此上演创富神话。有中关村最早期的摊主对《深网》如此描述,“可能一个背着大蛇皮袋从身边走过的中年男人,就是月收入超过10万元的超级富翁。”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京东多媒体”创始人刘强东本会像那些“中年男人”一样,从月入一万到月入十万甚至月入百万;从一个摊位由小做大、由单店做多店再到连锁店;随着十年后电商行业崛起实体零售衰落,这个已经捞到了第一桶金的宿迁小子可能会转型做个成功的淘宝店,或者重开餐馆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可非典爆发改变了这条本来缓慢上升的曲线,消费者们拒绝出门让线下零售行业受到致命打击,刘强东以及他的同行们不得不躲在家里,一筹莫展。但机与危相伴而生,最终有冒着被感染风险偷偷溜回北京的销售经理,在刘强东办公室里提出了利用互联网来销售公司存货的办法。此时刘强东并未意识到电商的魔力,一位在中关村时期刘强东的合作伙伴如此对《深网》描述日后的电商行业霸主:“当时刘强东和中关村的一般人没有区别,甚至和那些普通的小贩相比还有一点点的木讷,但做生意很精明,看趋势也很准。”今天看来,京东最初网上销售的方式堪称简陋:在论坛上发布信息,感兴趣的消费者通过论坛联络京东后汇款购买商品。不过“看趋势很准”让刘强东和京东最终在中关村诸多“蚂蚁雄兵”中脱颖而出,一年后,尝到甜头京东全面转型电商。多年后刘强东曾坦率地对媒体表示,京东商城与其说是一个灵感激发出来的产物,还不如说是一个在绝境下被逼出来的产物。另一个被逼诞生的产物则是618大促前身“月黑风高”,在那个品牌厂商对商品拥有极为严格定价权的年代,别说日后电商行业极为娴熟的价格战,就连短时间低价促销都不可想象。京东不得不趁夜色掩护搞一些限时秒杀,以此回馈忠实用户,在此之后“月黑风高”成了传统,每年都会在“红六月”选一天固定时间进行。随着京东、阿里巴巴先后赴美上市,618和双十一成为中国电商行业每年最关键的两个节点。京东零售大促营销负责人陈子豪对《深网》表示,每年双十一结束后开始启动618筹备工作,而在618结束之后则开始启动双十一准备工作。近年来,苏宁、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以及更多品牌方选择在这两个超级狂欢日发力,从618到双十一再从双十一到618成为成为中国电商行业、零售行业的常态。今年618,京东交出的数字是:从2019年6月1日0点到6月18日24点,累计下单金额达2015亿元。从“月黑风高”到618刘强东租下柜台后的几年里,中国电商行业正处在第一个迅速发展时期:美商网成为首家进入中国的海外电商网站并获得多家美国VC千万美元级别投资,随后阿里巴巴正式注册成立;1999年8月,邵亦波创办国内首家C2C电子商务平台易趣网;同年5月,有着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人头衔的王峻涛创立了8848网站并融资250万美元;几个月后,李国庆和夫人俞渝仿照亚马逊创办后来中国第一家上市电商平台当当网。2004年,京东多媒体网jdlaser.com正式开通。在网页背后提供支撑的是一个草台班子,大多数代码由社会学专业出身、自学编程的刘强东自己编写,主要助手是通过论坛销售光磁产品结识的曹鹏以及另一位程序员。在京东网站上线前三年里,负责京东网站开发和管理的人员一直不足5人,所有与系统相关的工作都是这几个人合力完成。和当时已经基本成熟的淘宝、当当、卓越(亚马逊中国)等电商网站相比,此时京东只能拿出一组简单展示商品的网页。网站功能非常简单,用户可以线上下单,不过下单后需要人工打印订单到仓库提货。“月黑风高”成为京东拉拢用户的重要手段,后来京东店庆日还曾经有过多种叫法,“红6月”、“老刘专场”等先后出现。但当时的店庆日远没有今天618这样内容丰富,往往只是选择一些库存商品设定特定数量,在固定时间进行秒杀,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都由人工控制。这是一个真正“小而美”的时代,一些价值在百元以上的外设产品秒杀价格仅需一元。小打小闹的时代终将过去,2008年金融危机呼啸而至,首轮融资几乎消耗殆尽的京东估值从两亿美元瞬间掉到3000万美元,“你把你的生命投入,可碰到的坎坷真的很多,你会感觉生命在被摧残。所以大部分人创业中途放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成功创业者和失败创业者的差别就在于坚持。”等来融资的京东开始在物流、金融、技术等领域率先布局。2008年10月,京东上线家电类商品,开始向综合型电商转型。日后京东的主要竞争者阿里巴巴也正度日艰难,其核心B2B业务(当时主要是小商品外贸)增长停滞,主打C2C的淘宝网仍处于亏损之中。整个外界对阿里巴巴充满质疑,股价表现很差。新推出的业务“淘宝商城”,入驻者主要面向大企业、大品牌,不过此时的中国零售行业却并未适应这种新兴模式,招商甚为艰难。更糟糕的是社会环境、品牌方对电商渠道充满误解,在那个年代电商渠道的功能被理解为清理库存、尾货甚至一部分瑕疵货。2009年,中国电商平台们以造节模式走向舞台中央。该年诞生的阿里巴巴双十一一鸣惊人,单日销售额超过5000万;同年京东红6月销售额达到3.5亿,接近去年全年营业额,其中618当日销售额突破3000万。没有人准备好接受这样庞大的数字,2011年双十一时天猫大量商家打印订单的喷墨打印机因工作负荷太大产生自然;而随着京东618的影响力和订单量呈指数级增长,技术人员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这终将改变中国,改变世界。根据国家统计局及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拥有1.3亿网购用户,网上零售市场规模2670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1%;2017年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人,当年国内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71751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6%。京东独舞2009年,京东第一次大规模从营销概念推广618,从日后公布的数字看京东与阿里在各自促销日当天销售额相去不远,当然这也与京东单品价格较高有关。不过在2010年时,618已经被双十一拉开一个身位。这一年,原来淘宝商城的市场部活动已经演变为整个阿里巴巴集团最重要的活动,该年淘宝商城单日销售额达到9.36亿,每秒超过2万元交易额,总共181家店铺销售额过百万。这一年,京东最大的变化是开始建设第三方商业平台,彻底改变了京东之前全部为自营的经营模式。这为京东带来了新的驱动力,2010年数据显示,京东已成为国内首家销售额超过百亿的B2C电商平台,注册用户超过6000万,入驻供应商近万家,在线销售家电、数码通信、家居百货、服装服饰等12大类,数万种品牌商品。此前的“月黑风高”也从1天改成30天的促销模式,食品、日百品类也加入促销,在一些老京东人看来,这一年才是真正的618元年。由于用户暴增,2011年618期间京东出现了大面积宕机,为此刘强东不得不在微博上向网友道歉。此时的京东正处于技术“空窗期”,研发人员就像消防员一样,四处灭火,甚至简单粗暴地重启系统服务都是常规处理手段。这是一段痛苦的经历,京东零售技术与数据中台研发高级总监尚鑫如此对《深网》描述当时的混乱,“特别狼狈。”在他的回忆中,“领导坐在办公室里面不出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加机器,一层一层加。”关于京东技术甚至诞生了“高速换胎”这一专有名词,即技术已经成为京东业务快速发展的瓶颈,给系统架构进行调整,如同给一辆高速奔驰的赛车换轮胎。从2013年开始,京东较为系统地利用项目管理理念,以项目形式推进618技术备战。这一年,618开会、备战都在北辰会议中心的成都会议室中进行,把该会议室作为备战的指挥部。这是京东第一次有了集中备战的概念。2013年618前夜,成都会议室的桌上放了几台台式机,墙边放了两台大电视。但会议室现场的50多人没有足够插座,结果电量超负荷导致跳闸,最后只能从隔壁扯了一根电线接上插线板才勉强撑过了618凌晨高峰期。尽管在此时京东的技术能力稍显不足,但在物流领域的大量投入还是让京东618有了独门武器:尚未成立菜鸟的阿里巴巴每年双十一都被称为“龟速物流”,2010年双十一期间还诞生了国内电商物流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爆仓,甚至有双十一当天的货物到年底时才送到消费者手中;早早就选择自建物流的京东商城在2010年时就拥有华北、华南、中南、西南四大物流中心,在天津、苏州、杭州、南京、深圳、武汉、厦门等40余座重点城市建立了配送站。2007年刘强东刚拿到今日资本的1000万美金时,就把自己想做仓配一体物流的想法提了出来,理由很简单:“客户投诉超过一半是到货慢,或者货摔坏了。”自营电商的高成本,以及刘强东不惜耗费巨资自建仓储和物流的偏执,曾让京东长期遭遇资金链断裂的质疑。但品控和物流体验的提升,最终让京东迅速成长为中国唯一能与阿里抗衡的另一电商巨头。京东商城的崛起,对提升中国电商行业的整体服务品质功不可没。电商狂欢阿里与京东,双十一与618,两大电商平台,两大电商节日,彼此之间的竞争螺旋交替上升。2011年1月19日,马云在京宣布阿里集团将领衔集资千亿人民币投资为电子商务配套的现代物流体系,以推动社会化物流平台(菜鸟网络前身)的建设。2012年2月,京东商城上线包裹跟踪(GIS)系统,方便用户实时地了解追踪自己的网购物品配送进度。此时离“月黑风高”已过去接近十年,离“618元年”也整整过去三年,京东的618独舞也终于变成电商的另一个集体狂欢。2012年被称为电商史上最惨烈的价格战年:4月,苏宁易购、国美旗下库巴网、当当等电商平台先后推出优惠活动;618京东店庆日,诸多电商平台选择跟进,试图狙击京东;8月,刘强东以微博模式宣布在大家电领域向国美苏宁宣战,国美苏宁随即迎战,表示价格只会比京东更低,这被称为电商史上的815之战。这一年,京东宣布将服装和图书品类加入618促销,拉开全品类大促序幕,促销当日京东销售额突破10亿元。更多的玩家涌入对京东来说是个好消息,2012年加入京东的陈子豪对《深网》表示,友商加入进来,对于整个零售行业是有帮助的:“中国零售行业已经形成了618和双十一双峰鼎立的局面,把事情做大,是一件好事。”最重要的竞争者自然是阿里巴巴,在2012年前阿里巴巴体系下的淘宝天猫往往对618采取回避的策略,即便参与也不会选择618当天。但随着京东逐渐在双十一发力,以及双方商品结构从各有侧重变成互相倾轧,阿里巴巴也开始加入京东的618主战场。很长一段时期内,阿里与京东在618的竞争螺旋交替上升。2014年,京东在纳斯达克正式上市,618在时任市场营销负责人徐雷的力主之下走向品牌化,618大促也从此前“红六月”的30天变成20天,并一直延续至今。当年,天猫高调参加年中大促。2016年,京东将618网购狂欢节定位为“品质狂欢节”,宣布与34个国际大牌、超过400家优质品牌携手。阿里则明确将“粉丝经济”作为天猫新的增长点,同时宣布首届“天猫618粉丝狂欢节”启动。2017年,京东携手各知名企业,构筑无界618联盟,线下品牌开始加入线上大促。天猫则启动“618理想生活狂欢节”。2018年,618的主战场移到线下,京东的盟友包括商超巨头沃尔玛、永辉、步步高,阿里的主要线下盟友则为银泰、大润发。和双十一类似,618也成为了各大电商平台“秀肌肉”的主要战场,每一个新兴的电商平台都试图在618这样的流量盛宴分一杯羹。夺命二选一2012年“双11”之际,阿里发函表示:近年来各电子商务网站积极参与的促销日“双十一”,阿里巴巴集团于2011年就已经注册成为商标,并于2012年审核通过。经阿里巴巴集团授权,天猫就“双十一”商标享有专用权,希望各网站不要在广告、活动中用到“双十一”的字眼,以免承担连带法律责任。这拉开了“二选一”的序幕,2013年6月,媒体报道天猫平台要求商家进行“二选一”抉择,标志着该政策从“双11”延伸到“618”;2015年8月,天猫宣布与迪卡侬、Timberland和Lafuma等20余家国际品牌签署独家合作协议,产品只能在天猫平台独家销售,这意味着“二选一”行为不仅限于“双11”、“618”等短暂性的节日时点,而是成了年度常态。随后京东向工商局实名举报阿里进行商家“二选一”行为,最终促使《网络促销暂行规定》的出台,明文规定禁止“二选一”行为。然而,相关法律的出台却依然未能阻止阿里继续推行“二选一”行为。2017年6月,淘宝商家爆料阿里继续要求商家进行“二选一”,并于同年7月被爆逼迫商家签订“独家合作”协议。更要引起关注的是,“二选一”已经从以往的明文传达到如今的口头传达,从明令禁止到暗示执行,从提前通知警告到事后直接处罚等。而且对商家的惩罚力度也正在逐渐加大,以前可能仅仅是在会场上进行撤会处理,现在则可能以降低搜索权限、流量劫持、数据接口减少进行威胁,商家几乎别无选择。对于那些为了高昂流量费用苦苦挣扎的中小商家来说,这本就不是一个好的电商时代,而愈演愈烈的“二选一”难题则让他们进一步沦为电商平台竞争的炮灰。一家国内知名服饰品牌商刘云(化名)对《深网》表示:“不发邮件、不发微信,二选一不会给你留下证据,如果拒绝二选一的要求,你付钱购买的权限(如直通车)也不会直接关闭,但很多隐性福利将向其他品牌倾斜。”这个在服装行业已经打拼多年的从业者感慨到:“在大平台上,头部品牌下面的品牌最难以生存,也没有成长空间。”“这很不公平。”这让刘云觉得有一些愤怒,但他对《深网》表示,对一些同行的选择其实也可以理解:“一些同行,包括我们自己,毕竟还有严苛的销售任务摆在眼前,如果没有天猫活动的支持,说不定这些品牌就会濒临崩溃。”据业内人士介绍,在二选一的背后受到伤害最深的是那些中型品牌:“一些垂直品类的小商家,商品不错,如果细心经营,可能一年内的的销量就能从几千万迅速到一两个亿,而以下线下的渠道商则差不多能够做到三五个亿,达到线下十分之一左右的体量。这些企业往往占据行业的百分比不足两位数,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这时候,二选一竞争就来了,谈到这里,刘云也是一脸无奈:“那些参与二选一的店,往往都是正在快速增长的店,被打压,伤害很大。”有资料显示目前入住天猫的商户,其总运营成本已经达到40%以上,其中广告费占比15%-20%,物流费占比5%-8%,平台佣金费占比5%,仓库配货费占比5%,人员工资占比10%,若按照50%的毛利计算,15%到20%的推广费用已经是很正常,传统企业辛辛苦苦一年做到2个亿,其中4000万就交给了入驻的平台,基本上是给平台打工。在刘云看来,解决二选一的办法还是要有固定的规则:“我们商家更希望看到的是各个平台有各个平台自己的合理固定规则,你不能天天改变。而且这个规则不应该是有导向性的,服务好我就愿意在你的平台销售,服务不好我们就不销售,品牌方应该是一个被服务的对象而不应该是一个被打压的对象,不能把品牌当做打击竞争对手的工具。”新势力拼多多2017年双11,有数据显示全国电商流量淘宝、天猫占66.2%,京东占21.4%,其他12.4%,这其中还包括和阿里达成战略合作的苏宁。尽管以唯品会、网易严选、当当为代表的一批电商试图在这不多市场份额里掘金,但在那几年中,电商的竞争被认为大局已定。有传闻称,在那几年中投资人基本不看电商项目。直到拼多多崛起。2015年4月,黄峥担任CEO的拼好货开始试运营,7月拼好货App正式上线,两个月后登上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排行榜第一;2015年底,拼好货完成了千万美金级B轮融资,主要投资方为高榕资本与IDG;同年9月,黄峥创办的游戏公司上海寻梦内部孵化了另外一个类似拼团项目拼多多;2016年9月,拼好货与拼多多团队合并成为新的拼多多,并采用了拼多多的平台模式。2017年,拼多多年交易额突破千亿,达到这个数字,京东用了10年,淘宝用了5年。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成功赴美上市。拼多多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拼多多实现营收131.2亿元,同比增长652.26%;平台GMV达4716亿元,同比增长234%。曾经以为流量已枯竭的电商领先者们忽然意识到还有一个庞大的市场值得争取。据QuestMobile发布的“下沉市场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3月底,拼多多下沉市场增量月活用户同比净增5880万。而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拼多多是年轻群体占比最大的互联网应用之一,95后、00用户占比达43%,规模超过1.6亿。今年618期间,京东重点发力四五线城市,推出“城城分现金”等活动,并以拼购模式抢夺下沉市场;阿里方面则忽然推出多年来不温不火的聚划算,有数据显示聚划算今年618近一半订单来自下沉市场。天猫618主要负责人之一阿里巴巴营销平台总经理家洛在采访中表示,“下沉市场是中国重要的增量市场,是中国消费发展的主要方向。”新势力的加入引发新一轮围剿,《财新》将此评论为“阿里点杀拼多多”。在2018年年度财报发布后,黄峥发布了上市后的首份股东信。在股东信中,黄峥选择将“二选一”行为公开:“当前面临的‘二选一’会持续一段时间,但‘长期独家排他’是必然会被打破,是不可持续的。大体量的新电商是必然会出现的,不是现在的拼多多,就是未来的‘Costco+Disney’。”今年618期间,引发最大争议的是微波炉品牌格兰仕,这也是自拼多多崛起以来,第一家用官方声明的形式来对淘宝天猫公开表达不满的品牌商。6月17日中午,微波炉品牌商格兰仕在其官微发布声明称其产品在天猫遭受搜索异常,呼吁天猫“店大不能欺客”。格兰仕声明中将搜索异常的原因归之于对另一电商平台拼多多的拜访。“拜访拼多多以来,格兰仕在天猫平台的搜索端陆续出现异常,导致正常销售遭遇严重影响,经过各方沟通,异常至今未解决。”天猫方面对此回应称,“在天猫搜索一下就知道了,不存在屏蔽格兰仕。”6月18日消息,格兰仕第三次发布声明,称希望天猫公开对话,希望天猫与其联系,“呼吁天猫业务高层介入,使天猫重回正确轨道。”针对此次二选一事件,拼多多“百亿补贴”项目负责人宗辉对《深网》表示,二选一是电商行业长期存在的毒瘤,“短时间内集中发动‘二选一’,是部分电商平台牺牲了自己的长期格局、利益和口碑,来完成面前的kpi。”他坚称,“‘二选一’不是挑战,更不是什么‘最大的挑战’。”
6月5日消息,一起惠日前获悉,国产品牌七匹狼也开始玩社交分销了,旗下的“小七快赚”小程序已于5月27日正式上线。小七快赚基本玩法据悉,小七快赚是七匹狼电商事业部基于大趋势推出的孵化型微分销小程序,通过分销裂变,实现快速拓客,构建口碑营销模式。据一起惠了解,七匹狼电商自营小程序“小七快赚”上线四天,会员数量就突破10000位,合伙人数位5818位。此外,5月27日10点47分12秒完成首单,支付单数达506件,最高订单金额1211元。七匹狼电商市场负责人刘峰向一起惠介绍小七快赚,从小程序系统本身的体验而言,它跟目前市场主流的分销小程序差异不大。它的目标用户是个体消费者,运行逻辑是引导用户利用日常生活的碎片化时间,轻松成为品牌分销合伙人,继而发展自己的分销体系。小七快赚与别的电商平台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没有对平台商品采用统一的抽佣方式,而是通过商品规划,针对每一款商品特点来灵活设置不同的抽佣比例。据了解,用户通过微信搜索“小七快赚”或扫描小程序码直接进到小程序,绑定手机号,点击“同意协议”即可成为分销商,前往分销中心“我的钱包”能够看到账户有20元红包。但此时这20元还不能直接提现到微信,小七快赚后台规定最低提现金额为50元,用户需分享商品赚取佣金,当佣金达到50元,可提现到微信。另外,在前期推广中,小七快赚规定,截止2019年6月30日前,用户可免费成为分销合伙人,而此后加入则需要缴纳399元费用。一起惠了解到,小七快赚的分销商赚取佣金的方法有三种方式:一、总佣金比例占商品售价的10%~40%;二、直接分享商品给他人,他人成功交易,“我”能赚佣金(占总佣金的7成);三、发展下级,下级卖货,“我”也能赚取佣金(占总佣金的3成)。此外,用户可以直观看到一件商品自己能赚多少钱——在商品价格右侧显示着“赚N元”。而如果想知道下级卖出一款商品自己能赚多少,可通过商品价格右侧显示的“赚N元”,将N除以0.7再乘以0.3,就能得出自己所赚的金额。关于小七快赚的商品逻辑,刘峰认为,基于大趋势下推出的孵化型微分销项目,势必要考量如何短期内被大众所接受,引导其参与和互动,抢占市场先机。“我们在项目前期将通过策略性让利举措,灵活制定抽佣政策,将最大的利益赋予合伙人。”同时,刘峰指出,目前小七快赚的商品更多是基于品牌自身应季产品的互动,T恤是七匹狼电商渠道进入夏季的优势销售品类。为何要做社交电商七匹狼电商市场负责人刘峰向一起惠说明了进入社交电商领域的原因。由于许多传统品牌共同面临着进店流量贵、话题创新难、拉新成本高、客群互动弱,人群固化和渠道固化的市场环境,许多品牌急需冲破困局寻求发展。社交电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的一种符合新时期市场需求特征的商业模式创新。刘峰进一步表示:“社交电商黑马拼多多利用社交电商属性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活跃用户量已超京东,于18年登陆纳斯达克,与京东、天猫成为三足鼎立的局面。除了拼多多之外,会员制电商平台云集也于今年上市。同时,贝店、环球捕手等几家也异军崛起,还有几十家社群电商,也是风起云涌。许多服装业品牌同行也跃跃欲试,均陆续推出自己的社交类平台。在行业格局的求变、同行业的争抢夺食下,我们也需要积极求变和迎接挑战,突破困局尽早抢占市场先机。”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七匹狼品牌创立于1990年,先后经历4轮融资,于2004年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男装公司。事实上,早在2012年底,七匹狼就在各大电商平台开设了自己的旗舰店,并且针对不同的电商平台分别开设了不同的渠道。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全新销售模式,来改变销售业绩下滑的情况。如今,在互联网力量的推动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购物经验越来越多元化,传统服装服饰品牌们需要融入更多具有新鲜感、内涵的元素和不断寻找新方向来获取业绩增长及抢占年轻市场。第一阶段的重要目标:拉新和留存用户谈到小七快赚的发展,刘峰毫不掩饰:“大量拉新和留存用户基数是我们第一阶段的重要目标。基于这点,没有捷径,我们将继续通过策略性的让利举措去引导用户关注和传播。同时拓宽产品类别,去构建生活场景化模式,提供更多产品选择,提升用户黏性。”刘峰认为,传统品牌行业推行人人分销模式挑战难度是很大的。因为它将完全颠覆与消费者的传统互动形式和运营思维,需要走近用户、深入用户并用他们听得懂的业务逻辑去引导其关注。而社交电商最大的特点是泛大众化,去中心化,甚至是去品牌化的互动,社会全员均可参与。谈未来时,刘峰一直在强调需要关注当前小七快赚具备哪些优势和基础。七匹狼电商在过去的12年里,积累了丰富的平台运营经验。对于线上平台全链路的推广,不管是系统数据支持,供应链体系,物流仓储体系,售后服务支持,社群营销推广等均具备一定的运作优势。“我们发起这个项目也需要提高思维格局,核心目标不只是基于库存商品的互动,不在于给七匹狼电商业务本身带来多少利益,我们更希望通过这个小程序平台的推广,迎合大趋势,拓宽产品类别,突破服装界线,通过会员进行产品的宣传和推广,抢占市场份额。”刘峰向一起惠表述。
刚刚,非洲第一电商平台JumiaTechnologiesAG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开盘价为每股14.5美元。据招股书显示,Jumia将出售135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筹集高达2.16亿美元的资金。据一起惠了解,Jumia是2012年成立于非洲尼日利亚的电商平台,前身由Sabunta和Kasuwa两家公司合并创建而来,命名AfricaInternetGroup(简称“AIG”)。2016年AIG进行业务重组,将所有的业务归到Jumia品牌名下,AIG更名为JumiaGroup,这也是Jumia发力的开端,直到现在。招股书显示,Jumia在2018年营收为1.3亿欧元(约1.49亿美元),运营亏损1.69亿欧元(约1.94亿美元),年度净亏损为1.7亿欧元(1.95亿美元)。其中,第四季度营收4380万欧元,上一季度为3360万欧元,上年同期为3660万欧元;运营亏损为5290万欧元,上一季度为亏损4060万欧元,上年同期为亏损5090万欧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其平台gmv为8.28亿欧元(约9.48亿美元,折合约63.589亿人民币),上年同期为5.07亿欧元。事实上,Jumia从去年开始准备IPO,2019年1月份左右递交资料,并于3月12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募)申请书,寻求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据一起惠了解,纽交所最快IPO的日期为提交IPO招股书后的第15天。打造闭环生态圈Jumia亚太区总裁Keefe表示,“此前,我们推测敲钟时间是在年中7月左右完成,没想到这么快迎来了敲钟。”那么,提前敲钟对Jumia的战略规划是否有影响呢?Keefe称,年初集团在做2019年战略规划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敲钟的问题了,因此提前敲钟,只是加快了战略布局的进程,战略方面只会做简单调整。据一起惠了解,2019年Jumia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将原有的JumiaMarket和JumiaGlobal两个模块的业务,划分为四个模块,打造全新的电商生态。第一个模块为JumiaMall,主要上线高端产品,面向高端客户,且这个模块主要以全球品牌为主。第二个模块为JumiaMarketplace,主要针对非洲本地卖家做线上销售和促销。第三个模块为JumiaGlobal,主要促进国际卖家的业务增长。第四个模块为JumiaOutlet,主要以低货值非品牌产品为主。Keefe表示,原来这几块业务打算随着预估的敲钟时间上线,目前也都加快了进程,预估在5月份上线。针对不同的业务模式,Jumia配备了不同的物流模式。比如,在JumiaMall上线的产品必须要事先将产品备货到Jumia的海外仓,平台既可以统一把控品质也可以实现24-48小时配送。JumiaGlobal仍将是Jumia2019年发展的重点业务,类似于国内的天猫国际,而物流则以直邮的方式进入非洲市场,平台保证配送时间在7-10天。值得注意的是,针对Jumiaoutler模块,平台建议商家将客单价定在2-3美金,最多不超过5美金,并采用邮政线路进行配送。Keefe表示,邮政线路现在依旧在设计中,估计将在5月底正式上线。面对平台的各项电商业务来看,离不开Jumia2015年开始搭建的Jumiapay。该服务,目前已经覆盖了Jumia涉足的6个地区的14个国家,其中只有肯尼亚还不能完全开放。招股书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Jumia尼日利亚和埃及站点的订单,有54%是使用Jumiapay完成支付。“除了刚刚提到的电商、支付、物流,Jumia还有线下的酒店和餐饮业务。”Keefe告诉一起惠,Jumia想要打造的是一个生态圈的商业闭环。目前,正在完善totalsolution的解决方案以做到进入非洲可以在Jumia享受一站式服务。引导卖家运营加大广告和营销投入针对Jumia重点发力的Global业务,有商家告诉一起惠,JumiaGlobal的入驻并没有特别明显的难点,只要具备企业营业执照和企业Payoneer账户即可提交入驻申请。目前,商户最关心的问题依旧是商品在非洲好不好卖,能获得多少平台的流量扶持,以及如何在初期快速出单等。招股书显示,Jumia电商平台的产品品类包括服装、智能手机、家居和生活用品、快消品、美容产品、香水以及其他电子产品等。2018年,Jumia平台上售出的商品90%由第三方卖家提供,剩余10%由Jumia直接售出,目的是增强主要品类和地区的消费者体验。Keefe称,JumiaGlobal针对以上一系列问题,建立了商户管理团队,为商户解答各种运营、选品的问题和指导方案。包括指导卖家参与适合商户品类的平台活动,SKU的优化,MABAYA付费推广指导等等;同时,JumiaGlobal的团队在每周二、周五都会有线上培训,辅导商户在平台的运营。据一起惠了解,Jumia作为平台方有全年的营销日历,各种T1级别平台大促将覆盖所有平台卖家。针对国际卖家,Jumia也对T1活动做了量身定制并给国际卖家专门的活动流量。官方信息显示,2014年,Jumia在尼日利亚推出“黑色星期五”活动;2015年,“黑色星期五”活动在尼日利亚吸引了230万游客;2017年和2018年两年时间,Jumia的“黑色星期五”均出现爆单的情况。招股书披露,截至2018年12月31日,Jumia平台的活跃卖家数为8.1万,活跃消费者数为400万,相交于2017年的270万增长了48.1%。年交易额(GMV)由2017年的5.071亿欧元增长至2018年的8.282亿欧元;营收由2017年的9400万欧元增长至2018年的1.306亿欧元。Keefe表示,IPO之后,Jumia将从终端用户的市场营销、平台大数据分析、非洲本地的物流和配送等做持续投入;另外,今年上线的名叫“RALSEACLAIM”的客服系统,就是专门为国际卖家遇到困难时,与Jumia客服团队联系的快捷通道;同时,JumiaGlobal团队计划推出针对中国卖家的中文后台。稳住“第一”并不好做即便Jumia已经成为非洲市场的独角兽企业,资本青睐的“天之骄子”,想要一直保持第一的地位也并非易事。据一起惠了解,目前,业界对于Jumia的评价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非洲的亚马逊”,一个是“非洲的阿里巴巴”。Keefe则更加认同后者。"2019年的重点还是从JumiaGlobal入手,除了线上B2C业务增加的两个业务模块,未来也将在线上B2B和线下B2B加大布局。目前,B2B的业务量很少,只占集团的25%。"Keefe说道。另外,以往Jumia一直都是复制国内外较好的发展模式,但是未来要想一直当第一就要不断创新,引领非洲的电商市场。事实上,今年2月份Jumia对外公布上市后,非洲另一个电商平台Konga也宣布将在2020年上市。而这两家在非洲市场同时期创立的电商平台,曾经也因为自称第一而激烈地竞争。如今,Jumia或许依旧是Konga的对标企业。Konga也是成立于尼日利亚的非洲本地电商平台,拥有自己的物流网络,在尼日利亚的各个地方都有取货点和配送中心。其在2014年开设了第三方卖家市场。除此之外,非洲目前还有几家电商平台可能对Jumia造成冲击:Kilimall成立于2014年7月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是第一家进入非洲互联网行业的亚洲企业,也是中国唯一的“非洲本土+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公司,是一个集多国营销、交易支付、订单处理、仓储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非洲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在过去的4年中,Kilimall融入了非洲基因和当地特色,也在打造全球供应链和跨境支付体系,还建立了非洲本土品牌营销、本土仓储物流、本土客服等运作团队和服务体系。Keefe称,近两年,Kilimall更加偏向于B2B运营,针对线下采购商,与Jumia的B2B业务并不冲突,各有专攻。Kikuu成立于2015年,作为专注于物流基础建设的新起之秀,目前在加纳、坦桑尼亚、刚果金、喀麦隆、乌干达以及尼日利亚等国家线下铺设取货点。其中,除了加纳属于自营性质,其他国家均为加盟制。据一起惠了解,Kikuu自成立就属于B2C的第三方平台,而平台平均客单价相对较低,类似于国内的淘系产品。这与Jumia今年发力的Jumiaoutlet或将产生直接竞争。另外,非洲当地还有一家老牌电商平台Takealot,成立于2010年,在约翰内斯堡,德班和开普敦开设并不断扩大仓库。这家南非电商平台还为平台卖家提供仓储、配送和客服等服务。该公司于2014年与非洲最大的电商和数字化企业Naspers旗下的电商平台Kalahari合并,于2017年第三次Naspers的追加投资也说明其发展势头不可小觑。Keefe称,Jumia作为第一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非洲电商企业,首先意味着非洲的科技公司获得了全球金融资本的认可;其次,也意味着非洲电子商务正在快速崛起,4亿的互联网用户正在打破线下分销渠道的瓶颈,通过线上满足日常生活的各项需求。
美国网约车公司Lyft周一向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招股说明书2号补充文件(AMENDMENTNO.2TOFORMS-1),将首次公开募股发行价格区间上调至70美元至72美元;发行量保持不变,仍为3077万股。包括承销商可执行超额配售权的4,615,500股股票,在扣除发行费用、佣金之前,Lyft最大融资约为25.48亿美元。另根据根据美国IPO研究公司IPOBoutique.com公布的信息显示,Lyft将于3月29日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挂牌交易,证券代码为“LYFT”。Lyft此前确定的发行价格区间为62美元至68美元,上调发行价格区间,意味着在该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路演中,投资人对其股票的认购极为踊跃,出现超额认购。Lyft是今年众多在美国证券市场挂牌的高估值科技初创公司的首家公司。包括网约车巨头Uber、办公交流应用Slack,快递和物流初创公司Postmates、以及图片分享应用Pinterest都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上市申请。此外,包括神秘大数据公司Palantir、智能健身服务商Peloton和共享空间服务提供商Airbnb都可能会在今年上市。Lyft在招股书中披露,该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后将采用双股权结构,分为A类普通股和B类普通股。该公司将在首次公开募股中发行A类普通股,该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洛根·格林(LoganGreen),和联合创始人、总裁兼董事会副主席约翰·齐默(JohnZimmer)将持有全部B类普通股。Lyft的A类普通股和B类普通股只在转换权和表决权上有所不同,A类普通股含1股表决权,不可转换为B类普通股;B类普通股含20股表决权,可转换为A类普通股。投行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和Jeffries担任Lyft首次公开募股的联席主承销商;副承销商包括瑞银集团、Stifel、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等十多家投行。Lyft在招股书中表示,在首次公开募股之后,该公司的将拥有284,147,300股流通股,其中包括271,367,591股A类普通股,以及12,779,709股B类普通股。按照总股本计算,Lyft发行时的最高市值将达到204亿美元。2018年主要财务数据:-营收为21.57亿美元,高于上年的10.60亿美元。-毛账单收入为80.54亿美元,较上年的45.87亿美元增长75.6%。-总成本和支出为31.34亿美元,高于上年的17.68亿美元。其中经营成本为12.43亿美元,高于上年的6.60亿美元;运营和支持成本为3.38亿美元,高于上年的1.84亿美元;研发成本为3.01亿美元,高于上年的1.37亿美元;销售与营销支出为8.04亿美元,高于上年的5.67亿美元;总务和行政支出为4.48亿美元,高于上年的2.21亿美元。-营业亏损为9.98亿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7.08亿美元。-净亏损为9.11亿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6.88亿美元。-调整后的EBITDA(即未计入利息、税费、折旧和摊销前的净利润)为-9.43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6.961亿美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总额为5.177亿美元;总资产为37.60亿美元,总负债为14.79亿美元;累计亏损为29.45亿美元。2018年第四季度主要运营数据:-活跃乘客为1860万人,高于上一季度的1740万人,高于去年同期的1260万人。-每活跃乘客平均营收为36.04美元,高于上一季度的33.65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7.34美元。-接单总数为1.784亿次,高于上一季度的1.622亿次,高于去年同期的1.163亿次。
11月7日消息,汽车交易平台人人车近来关闭了多家城市业务,其官网简介里的“业务覆盖全国超百座城市”的内容也已经被删除,目前服务城市列表里仅剩下75座城市。今年10月14日,人人车赣州分公司就被突然关停,却没有赔付方案。根据媒体报道,此次关停为口头通知,并没有遵照合同上所写的提前30天书面通知,而且还拖欠工资、手机设备押金等。到了10月26日,服务城市数量就只剩下88个;而截至11月6日,人人车服务城市数量就只剩下75座了,关闭城市超过20%。这让其与对手之间的差距变得更加明显了,优信二手车的服务城市数量目前已经超过400座;而瓜子二手车的服务城市数量也已经超过200座。这或是因为同时面对广告和线下扩张两场烧钱大战的人人车,恐怕难以再承受如此巨大的资金压力。该公司仅在今年4月获得高盛、滴滴、腾讯的3亿美元的F轮融资,累计融资7.6亿美元,这与其竞争对手的融资额相比有些相形见绌。瓜子二手车母公司车好多10月宣布获得近2亿美元C+轮融资,累计融资达到19亿美元;优信则在去年1月完成D轮5亿美元融资,累计融资10亿美元,并在7月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募资近2亿美元。人人车此次大规模关闭服务城市,或许也是为了集中有限的资金聚焦线下店。今年9月,人人车宣布推出二手车严选商城,并表示目前实体严选商城店已经覆盖全国超80座城市,还预计在未来一年,人人车二手车严选商城将开设上百家线下店。如此大规模的线下门店铺设显然是需要巨额资金的。而二手车交易平台的另外两大巨头,优信和瓜子也没有停下烧钱的步伐。根据招股书显示,优信二手车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和营销投入就已经达到了6.33亿元,并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开出2000家门店;而瓜子二手车创始人杨浩涌也曾表示,公司市场费用达到10亿元,并将投入几十亿元用于线下严选店扩张。另外,人人车还一直宣称自身是处于行业领头羊地位,然而却面临数据造假等问题。该公司近日发布了,由数据分析公司尼尔森执行完成的《2018互联网二手车行业消费者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人人车以40%左右的市场份额占据行业第一,大幅度领先其他互联网二手车交易平台。但是,尼尔森却两次发布文章否认该报告,其声称该发布内容未经尼尔森核实、确认和授权,要求人人车立即撤回并停止发布,还表明报告里数据的使用和阐释都未得到尼尔森授权和核准。面临多处烧钱战场,人人车选择收缩业务,放弃部分业绩不太好看的城市,但是如此一来也会让该公司的交易额进一步下降。未来,留给人人车的空间恐怕已经越来越少,其需要尽快打造好线上线下一体的二手车交易闭环。
小米旗下生态链家电供应商云米科技昨日登录纳斯达克。这也是继华米科技之后,第二家赴美上市的小米旗下生态链企业。公司信息云米科技成立于2014年5月,专注于小家电的研发、制造。招股说明书显示,小米是云米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和重要的客户。“我们向小米销售各种产品,包括小米品牌的净水系统、净水器以及其他配套产品,如水壶和水质仪表等”。事实上,从财务数据也可以看出,云米科技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小米,也是源于小米对旗下生态链企业的维护。股权架构IPO后,云米创始人兼CEO陈小平持股比例为42.5%,投票权为66.5%;云米副总裁邹洛持股比例为2.4%,投票权为4.0%;归属雷军的ShunweiTalentLimited持股比例为17.1%,投票权为2.8%;小米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RedBetterLimited持有云米16.3%的股权,投票权为26.7%;红杉资本旗下基金SCCVentureVHoldcoI,Ltd.持股为5.2%,投票权为0.9%。财务数据根据招股说明书信息,2017年云米科技的净营收为人民币8.732亿元,与2016年的人民币3.126亿元相比增长179.4%。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6个月时间里,云米科技的净营收为人民币10.402亿元,与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706亿元相比增长284.4%。截至2016年12月31日和2017年12月31日的一年时间里以及在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6个月时间里,云米科技来自于向小米公司出售产品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2.998亿元、人民币7.395亿元和人民币6.515亿元,在期内公司总营收中所占比重分别为95.9%、84.7%和62.6%。同一时间段,云米科技来自于出售云米品牌产品及其他产品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3210万元、人民币2.183亿元和人民币4.757亿元,在期内公司总营收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0.3%、25.0%和45.7%。我们发现,云米科技非常依赖小米,近3年来,云米科技超六成的营收来自小米。在靠增加自主品牌及其他产品销售来降低对小米的依赖程度,才取得2018年上半年较好的业绩,竞争力在逐渐提升。云米科技2017年净利润为人民币9320万元,与2016年的人民币1630万元相比增长471.78%。在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6个月时间里,云米科技的净利润为人民币7303万元,与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890万元相比增长286.4%。小米的生态链2013年底,小米开启生态链计划,并定下“五年内投资100家生态链企业”的目标。随着小米及小米生态链企业陆续奔赴港股、美股甚至A股等各个资本市场,雷军的个人身价迅猛上升。今年2月份,生产小米手环等产品的华米科技登录纽交所上市,成为第一家赴美上市的小米生态链企业。云米科技是继华米科技后,第二家成功赴美上市的小米生态链企业。与那些通过与第三方合作模式来搭建生态链的平台不同,小米的生态链企业很多是由其单独投资完成的,从云米及华米的股权架构可以看得出。截至2018年8月22日,小米CFO周受资在业绩沟通会上表示,小米已经投资了220家公司,其中100家是生态链企业。由此可以看出,小米已经提前实现了其五年内的生态链计划。小米的资本布局小米在资本市场上可以说是“玩”的风声水起的了。A股、港股、美股、新三板等各资本板块都有小米的踪迹。在A股,小米本身试图实现A股和港股两地上市,以同股不同权的姿态实现两地上市。此外,雷军系等相关公司还先后入股美的集团(000333)等A股上市公司。在美股,华米去了纽交所,云米则选择在了纳斯达克市场。在新三板市场,小米更是驾轻就熟。投资的新三板挂牌公司有小米生态链企业是动力未来(839032)、从事移动营销服务的和创科技(834218)、主营IDC基础服务的尚航科技(836366)(雷军为持股22.03%的第二大股东)、持续为“小米黄页”提供基础地理数据服务的凯立德、与小米成立小米护套合资生产企业的比科斯(833908)、海尔集团旗下雷神科技(872190)、维珍创意(430305)等等。三大隐患依托小米生态优势,成立仅4年的云米科技得以快速扩张。从净水器起步,云米科技已进入全品类家电领域,并确定“全屋互联网家电”的战略蓝图。不过,随着业务扩张,云米科技急于寻求新的造血能力,赴美IPO成为其关键一步,但未来的路并不平坦。曾专注于小家电领域研发制造的云米科技,如今的产品包含净水器、厨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一系列产品。而且云米科技一度凭借“全屋互联网家电”概念,引发业内关注。随着赴美IPO,再次把其推向舆论中心。虽然是创业公司,但一开始依托的就是小米生态链体系,云米并没有经历“烧钱”扩张的道路,并且轻松保持连年盈利。今年上半年营收更是同比增长3.8倍,看起来云米科技选择IPO这种激进扩张似乎前景广阔,但在家电产业竞争红海下,云米科技至少面临三大隐患。首先,云米科技更多依赖的是小米OEM订单,是在小米生态链羽翼之下按部就班的发展。在云米科技的品牌中,包括小米净水器和自主品牌产品,但业务重头戏仍然来自小米净水器。在2016年、2017年以及2018上半年,云米科技向小米公司出售产品的营收占比分别达到95.9%、84.7%和62.6%。可以看到,小米生态链仍然是云米科技发展的最大驱动。即便是在其招股书中,也可以看到小米的影子:“我们向小米销售各种产品,包括小米品牌的净水系统,净水器过滤器,以及其他配套产品,如水壶和水质仪表。”尽管这种模式一开始让云米很快站稳脚跟,但过度依赖症,却大大限制了云米的自主发展的空间。除净水器之外的云米品牌冰洗、厨电迟迟打不开市场也说明了这一问题。其次,即使提出“云米互物联网全屋家电”概念,但实际上不管产品内容还是业务模式,都与小米的智慧家庭高度重合。与追求性价比高的小米品牌相比,云米科技却想做中高端品牌。同样的产品,云米不具备价格优势,品牌影响力甚至还低于小米,消费者显然很难买账。放到互联网家电发展的大环境中,云米要面对的更是挑战大于机遇。中国家电市场探索互联网家电多年,噱头多于应用落地,至今难以规模化引爆。在消费疲劳的背景下,考验的是云米产品的创新性和产品竞争力,一切甚至需要从头开始。再次,云米扩张“生不逢时”。家电行业已然是一片红海,今年更是进入新一轮寒冬。而且市场品牌格局中,不管是大家电还是厨电、小家电,寡头主导早已成型,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夺市场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云米来说,如果脱离开小米生态链,在品牌产品之外,还需要重新构建上游供应链,下游渠道等,这些并非“烧钱”那么简单。赴美IPO对于云米科技来说,是一条不得不走的路。小米生态的市场号召力正在下跌,而且对生态链上的企业来说,也面临被“内部化”的尴尬。当中国家电市场低迷时,云米科技必然要摆脱小米依赖,谋求自我独立和发展,否则只能被市场边缘化。
9月25日,外媒报道称,小米旗下生态链家电供应商云米科技IPO定价为9美元,位于此前区间价的底端。云米将于9月25日登陆纳斯达克,此前确定的招股价区间为9美元-11美元。IPO后,云米创始人兼CEO陈小平持股比例为42.5%,投票权为66.5%;云米副总裁邹洛持股比例为2.4%,投票权为4.0%。IPO后,归属雷军的ShunweiTalentLimited持股比例为17.1%,投票权为2.8%。小米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RedBetterLimited持有云米16.3%的股权,投票权为26.7%。红杉资本旗下基金SCCVentureVHoldcoI,Ltd.持股为5.2%,投票权为0.9%。云米股票代码为“VIOT”,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为云米IPO的联合承销商。云米总部位于广东佛山。它的投资者包括红杉资本和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Pte等等。根据彭博社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公司(包括此次的云米)通过在美国在上市已融资了60亿美元。而在去年全年,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融资额仅为40亿美元。云米将是小米上市的第二家合作伙伴。在今年2月,健身跟踪设备制造商华米科技在美国上市,融资了1.265亿美元。从上市交易以来,华米科技的股价增长了2.7%;同期,标准普尔500股指上涨了6.8%。在今年6月,小米在香港上市,融资了54亿美元。云米的网站上放置着创始人陈小平的大幅照片。他穿着黑色高翻领毛衣,这让人不禁想起了苹果已故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的经典着装。云米的洗碗机、空气净化器和水净化器可以通过该公司开发的移动应用程序来进行控制。它的智能冰箱还配有语音识别功能,可以理解语音指令,例如重新设置温度、接听电话、播放音乐以及推荐菜谱。在2015年,该公司完成了A轮融资活动,小米等投资者参与了投资。
互联网医药健康企业111集团昨日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NASDAQ)挂牌上市,股票代码“YI”。自此,111集团成为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赴美上市第1股。此次IPO,111集团共发行9,300,000股美国存托凭证(ADRs),发行价为每股14美元,共募集资金1亿美元。111集团本次募资金额将主要用于研发、营销推广,以及战略投资和收购。摩根大通、花旗银行和中金公司是本次IPO的联合承销商。在当天的挂牌仪式上,111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于刚博士,111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刘峻岭共同致辞。致辞中,于刚说:“时代赋予我们特殊使命,我们以团队力量做超出每个人能做的更伟大事业,是缘分,是使命把我们汇聚在一起,是我们大家的幸运。”“上市不是目标,只是一个里程碑,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更高效地、更多资源地去实现我们的目标。”于刚说,以前的两次创业都渴望着能带领大家把公司带上市,但没能如愿,今天终于实现,了了一个心愿。但这仅是一个新的起点。“也希望大家能够以此为加油站,重新充满能量和激情,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改变行业的格局,改变老百姓‘看病难,买药贵’的现状,让111集团,让我们这一帮有智慧、有志向的人在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章。”于刚在致辞时回顾了过去创业的艰辛,显得非常激动,一度哽咽,也赢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刘峻岭说:感谢每一个用户、股东、员工,以及合作伙伴,没有大家的支持,就没有如今的111集团。“我和于博士一起合作了11年,我们走过很多艰辛,走到今天很不容易,今天这个时刻让我非常骄傲和自豪。”刘峻岭说,111集团将继续完成我们的使命:以科技赋能,打造中国最大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药健康平台,为用户、股东和员工们创造价值,让广大的用户能够享受到更现代化的医疗服务,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我们现在有一个不错的起点,这是从0到1的过程,而未来是一个从1到100的过程。让我们一起继续努力,踏上新的征程。”于刚、刘峻岭企业家精神值得钦佩至临资本创始合伙人、原北极光创投合伙人姜皓天对雷帝网表示,“我认识于刚和刘峻岭两位兄长已经10年了,还记得他们当时上波士堂节目时做他们的嘉宾时候的情形。两位的意志、品质、能力和身上的企业家精神我十分钦佩。”姜皓天还说:“虽然他们的两次创业我因为不同原因未能投资,但我从和两位的友谊上所收获的远比投资回报更珍贵。我相信作为可以一生相交的好朋友,未来的机会还很多。祝愿111Inc.以IPO为新起点,获得长期强劲的成长。”111集团投资人、信中利总裁陈丹对雷帝网表示,于刚、刘峻岭被媒体称为“双剑”,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两个人价值观一致,互相配合默契,优势互补,是其创业项目迅速成长的重要原因。“对1药网而言,物流和运营是企业成长关键因素,于刚物流和供应链的造诣,刘峻岭多年以来在运营上的成就,为公司构建起他人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陈丹说,未来公司上市以后,依然会保持这样的团队管理模式,持续而稳定的促进公司成长。1药网脱胎于1号店111集团由于刚、刘峻岭在2010年创建,于刚和刘峻岭也是电商平台1号店创始人,两人搭档很多年,2015年7月从1号店离开后就专心投入到111集团运作。1药网曾是1号店的一个频道,沃尔玛控股1号店时,于刚、刘峻岭将1药网从1号店收购过来。于刚、刘峻岭离开1号店后,专心做1药网,已独立融资数轮。今年初,1药网还完成5000万美元融资,由通和毓承投资。之所以于刚、刘峻岭能从沃尔玛手中接下1药网,主要是沃尔玛觉得医药电商非是业务重点,就将1药网从1号店体系中剥离出来。111集团主要是通过在云解决方案、智能供应链、大数据和医疗专业的能力构筑核心竞争力,建立了一个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联网医药健康生态圈。111集团旗下有B2C医药平台“1药网”、互联网医院“1诊”,B2B医药平台“1药城”,销售范围涵盖中西药品、滋补保健、医疗器械、药妆个护等医药健康产品。1药网不仅拥有药师团队,为顾客提供在线用药咨询服务,还借助“1诊”的医师团队,为顾客提供在线问诊、开具电子处方单等服务。官方介绍,截至目前,1药网注册用户超过1500万,在售商品超过29万种,1药城为超过10万家药店提供服务,包括连锁、单体药店,以及民营医院和私人诊所里的药房,1诊拥有自聘和外部医疗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超过2000人。当前,国内医药电商领域正迎来一个发展的好时机,主要有3点原因:1,政府大力支持医药电商的发展,特别是在取消互联网交易资格B、C证后,又取消了互联网交易资格A证,意味着我国医药电商由审核制改为备案制,降低了审核门槛。2,互联网医院及电子处方等政策的实施,打造了完整的处方药交易闭环;3,医药分离成确定方向,医药电商将成为处方药销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中利总裁陈丹认为,未来5-10年将是医药电商发展的黄金时期,整个行业会有爆发性增长。111集团Q2营收为4亿元招股书显示,111集团2017年营收为9.59亿元(约1.45亿美元)。111集团2017年运营亏损2.54亿元(约3838万美元),净亏损为2.49亿元(约3768万美元)。111集团2018年第二季度营收为4亿元,运营亏损为9608万元,净亏损为8700万元。111集团截至2018年6月30日,所持现金及等价物为4.8773亿元(7371万美元),短期投资为2亿元(约3073万美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111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7亿元(2533万美元),短期投资为2.93亿元(4436万美元)。IPO后,于刚与刘峻岭分别持有21.7%股权上市前,于刚与刘峻岭分别持有1药网24.5%股权,并列为最大股东,分别拥有47.5%的投票权。ClearVueYWHoldings,Ltd.持有13%股权,拥有1.3%投票权。VerlinvestAsia(HK)Limited持有10.7%的股权,及1%的投票权,FirstPharmaciaInternational持有5.9%的股权,及0.6%的投票权。ZallCapitalLimited持有5%股权,及0.5%的投票权。IPO后,于刚与刘峻岭分别持有1药网21.7%股权,并列为最大股东,分别拥有46%投票权。ClearVueYWHoldings,Ltd.持有11.5%股权,拥有1.6%投票权。VerlinvestAsia(HK)Limited持有9.5%的股权,及1.3%的投票权。当前,于刚为1药网执行董事长,刘峻岭为董事长、CEO。首旅如家酒店集团总经理孙坚、途家创始人罗军为1药网独立董事。
9月2日消息,一起惠在拼多多近日更新的App中发现,一个名为“品牌馆”的栏目悄然出现在首页。其新版APP首页中间共有十个栏目,分两排呈现,而“品牌馆”位于第一排中间,也即在消费者打开第一屏的中心位置。对于品牌馆的上线,一起惠向拼多多官方进行求证,其公关人员表示,“从品牌馆中的商品销量上可以看出,这个概念其实早已有之。”而一起惠就此询问多个拼多多用户,对方均表示此前在拼多多购物时并没有注意到所谓的品牌馆这一概念。事实上,社交电商属性的拼多多起初并不太强调平台所售商品的品牌概念,业界普遍认为拼团模式和低价策略是其成功的两个最重要条件。拼多多于7月26日在纳斯达克上市,股价一度冲到26.7美元。但国内对于“五环外”电商拼多多的“挞伐”随之而来,各路段子手投来“山寨货”“假货”等利剑。与此同时,上市第五个交易日拼多多遭遇美国首家律所集体诉讼调查,市场监管总局网监司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约谈拼多多。这一系列事件让拼多多股价一路受挫,8月24日达到最低点17.22美元,相较发行价19美元,市值缩水近9.4%。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其不得不开始重视品质形象。比如,祭出“双打”行动,关店1128家。此次,上线品牌馆无疑也是拼多多尝试改变形象的又一做法。据官方数据,现在品牌馆的国内外品牌已达479个,如苹果、三只松鼠、御泥坊、清风、安踏、鸿星尔克、百草味等。一起惠还发现,拼多多的品牌馆里甚至还上架了一些以往普通消费者不太可能跟拼多多联系在一起的国际大牌、奢侈品牌,如阿玛尼、歌帝梵、纪梵希等。除此之外,还有如网易严选(83个产品)这样的渠道品牌出现在拼多多品牌馆。但是,不难看出,即使是品牌产品,拼多多也选择了价格更为亲民的产品。比如,三只松鼠在在拼多多的旗舰店,页面显示超过100元的产品仅占106款中的3款;一款阿玛尼液体眼影标价为310元,最高的产品价格为3200元,而阿玛尼在京东全球购上价格最高为47768元。从海量产品中挑出“品牌”,以品牌馆的形式强调其地位,拼多多这一行动似乎让人联想到了2011年淘宝上线的淘宝商城,也即后来的天猫。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天猫拥有超过15万个品牌,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0个品牌通过天猫向中国销售。“拼多多踩了淘宝踩过的坑,成长路径也与之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不难想象。但其所谓的品牌馆未来能否发展壮大,能否孵化成另一个天猫,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一位业内人士评论道。附:入驻拼多多的479个品牌名单A:A21、ABC、AK男装、Abckids、AUX奥克斯、奥妙、奥康、安尔乐、安德玛、安琪、安踏、澳乐、澳乐维他、澳佳宝、爱乡亲、爱仕达、爱奇艺、爱得利、爱慕莎、爱护、爱敬、爱法贝、艾斯臣、艾格、艾莱依、阿么、阿司倍鹭、阿尔卑斯、阿玛尼、阿童木、阿迪达斯、阿道夫B:B.DUCK、BABYCARE、Beats、Bose、bershka、佰草集、保乐力加、八马、北极狐、北面、博世、博洋、变形金刚、奔腾、宝宝金水、宝得适、宝瑞莱、巴布豆、巴拉巴拉、报喜鸟、斑布、暴走的萝莉、波司登、白雪、百丽、百丽丝、百乐、百斯盾、百草味、百雀羚、百龄坛、碧柔、碧生源、芭比、贝亲、贝因美、贝恩施、邦克仕C:CAMKIDS、CacheCache、Capshi、初语、春纪、晨光、潮流前线、炊大皇、茶花、草珊瑚、超威、超能D:Discovery、东成、东菱、东风嘉实多、多拉美、多芬、多莱斯、大嘴猴、大宝、大东、大黄蜂、对白、得力、得宝、得鲜、德国飞鹰、德芙、德运、杜蕾斯、滴露、稻香村、第6感、蝶翠诗、袋鼠妈妈、达利园、达芙妮、迪卡侬、迪士尼、都市丽人、都市牧场F:FivePlus、妇炎洁、富光、斧头牌、范斯、菲仕乐、蜂花、费列罗、费雪、飞利浦、飞科、飞跃、饭扫光G:GAP、光明、公牛、冈本、古井贡酒、国誉、感恩、格兰仕、格力、格力高、歌帝梵、甘源、盖朗、高露洁H:HealthyCare、华为、华味亨、华美、哈吉斯、哈尔斯、回力、回头客、好孩子、好巴食、好想你、好时、徽记、护舒宝、海信、海尔、海德、海福盛、环球、皇室玫瑰、红双喜、红牛、红色小象、红蜻蜓、红豆、花王、豪士、韩后、韩束、韩都衣舍、鸿星尔克J:JBL、JOCKEY、九牧、九阳、佳奥、佳能GLAD、健安喜、劲牌、JEEP吉普、吉香居、嘉华、嘉士利、嘉实多、嘉顿、家乐氏、捷渡、杰卡斯、杰士邦、江小白、洁丽雅、洁云、洁婷、洁柔、洁玉、箭牌、精武、纪梵希、蕉下、金号、金稻、金锣、金龙鱼、镜宴K:KDV、KIKC、凯蒂猫、凯驰、匡威、卡姿兰、卡拉羊、卡西欧、卡骆驰、口水娃、康佳、康奈、康宁、康尔馨、康师傅、康恩贝、康维他、康辉、快乐玛丽、珂兰、珂卡芙、科尔沁、科沃斯L:LOVO、丽丽、丽得姿、乐事、乐扣乐扣、乐町、六神、凌仕、力士、拉夏贝尔、拉芳、拉菲、李医生、李宁、李施德林、林氏木业、楼兰蜜语、榄菊、洛克、浪莎、溜溜梅、立白、立顿、粒上皇、绿伞、绿联、罗西尼、罗马仕、老川东、老席匠、联想、良品铺子、莱斯壁、蓝月亮、裂帛、隆力奇、雷蛇、骆驼M:MG小象、medicura、名创优品、名流、妈妈壹选、妙洁、妙管家、木林森、梦洁、梦特娇、满婷、猫人、玛丽黛佳、米莱达、美加净、美即、美宝莲、美特斯邦威、美的、美菱、美迪惠尔、膜法世家、蒙牛、马克华菲、马歇尔、NBA、NEWBALANCE、内野、农夫山泉、农心、南国、南方寝饰、南方黑芝麻、奈士迪、妮维雅、纽曼、耐克、诺澳O:OPPO、欧普照明、欧莱雅、欧诗漫P:PARATEX、匹克、普丽普莱、片仔癀、珀莱雅、皮尔·卡丹、盘龙云海、盼盼、苹果、葡记、飘柔Q:七匹狼、七度空间、亲恩、亲润、全棉时代、千禾、奇强、强生、强生婴儿、强生美肌、柒牌、泉林本色、洽洽、清风、秋水伊人、雀巢、青岛啤酒、青蛙王子R:人本、如熙、容声、日清、润本、清风、瑞士莲、荣耀S:Swisse、swkids、三利、三只松鼠、上好佳、上海香皂、丝蕴、十月结晶、双心、双枪、双汇、史努比、圣之花、圣象、收纳博士、斯沃琪、施华蔻、森田药妆、森马、水密码、水星家纺、沙巴哇、盛放、睡眠博士、膳魔师、舒客、舒蕾、苏泊尔、苏菲T:TENMIRO、Thinkpad、唐狮、天喔、天堂伞、天梭、天美意、婷美、探路者、汤臣倍健、汰渍、涂酷、添柏岚、特步、特百惠、童泰、糖猫、途虎养车V:VIVO、VermodaW、wonderbra、丸美、乌江、五粮液、威猛先生、威露士、娃哈哈、完达山、文墨、旺旺、汪汪队立大功、沃隆、温碧泉、物生物、维科、网易严选X:习酒、修正、喜临门、喜多、小熊、小米、小迷糊、小龙哈彼、序言、心相印、新秀丽、星期六、熊孩子、熙世界、相宜本草、禧天龙、西域美农、西麦、轩尼诗、雪花秀、鞋柜、Y:一叶子、云南白药、亚瑟士、亿滋、伊利、依思Q、依斯柏、医食同源、印象童年、友梦、姚太太、御泥坊、怡丽、意尔康、有友、永和豆浆、洋河、溢彩年华、燕之坊、盈湖、益节、盐津铺子、艺福堂、茵曼、衣品天成、逸阳、雅客、雅诗兰黛、雅马哈、雅鹿、鱼跃、鸭鸭Z:Zippo、中原G7、中粮、佐卡伊、卓诗尼、周大生、周大福、周黑鸭、子初、张小泉、张裕、掌阅、植美村、正泰、自然共和国、自然堂、芝华仕、芝华士、足力健、长城葡萄酒、长寿花、长虹#:360、361度(文/酸菜)
继7月26日拼多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8月18日,被戏称为资讯界的“拼多多”趣头条也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拟最高融资3亿美元。在招股书中,趣头条宣称自己已经是“位列第二的移动内容聚合应用”,代表了新一代技术驱动的内容平台。而且根据易观国际报告显示,其7月月活用户已达到了近4880万人,平均日活也逼近1710万,每个日活用户每天花费时间平均约55.6分钟。如今,这家仅仅成立了两年多的内容资讯平台,已是身披“月活用户增长超500%”、“腾讯领投”、“估值超16亿美元”等众多耀眼的光环,成为了资讯市场中杀出的一匹黑马。从数据来看,也已甩掉了搜狐、凤凰、新浪等老牌玩家,似乎还要进一步狙击今日头条。那么,在当下竞争激烈的资讯红海市场中,趣头条究竟有着怎样的生存逻辑呢?暴增的势头又能否持续下去呢?长尾市场的的爆发:社交的需求与现金的激励自互联网市场步入下半场以来,一二线城市的人口红利被不断挖掘殆尽,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三四线城市的流量资源成为了一片未开垦的荒地,也正是这片荒地孕育出了拼多多这样互联网电商独角兽,和即将在美股上市的资讯类平台趣头条。据数据显示,趣头条在10个月时间内实现了用户从0到600W+的爆发增长,上线一周年之际,在APPStore资讯类排名达到第5位。而之所以趣头条能够得以爆发式的增长,也必然有着其独特的商业模式。首先是满足了三四线城市以下的用户资讯需求。随着三四线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对生活、资讯、文化需求的支出将逐步升高,且相对来说三线以下城市的人群拥有着大把的零碎空闲时间。使得这部分下沉市场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加上智能手机在三线以下城市的普及率在不断增加,造就了非常良好的互联网创业机会。在这个市场中,以UC头条、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为代表的一大批TOP级别的平台渗透率并不高,衍生出了许多没有被充分满足资讯内容需求的人群,而趣头条则瞄准了这个领域的资讯服务,在娱乐、幽默、情感、养生等三四线用户较为关注的分类中深度运营,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空白市场。并且借助着微信爆发的红利,趣头条瞄准了社交关系链,通过一系列的任务体制来激励用户推荐好友来获取新的会员,这使得许多用户都是自发性的分裂式传播,也让趣头条在下沉市场中的生存游刃有余。然后是简单粗暴的金钱诱惑。在趣头条中,有着其自定义的货币单位“金币”,可以通过每日浮动的汇率可兑换为人民币,并将每一个行为都明码标价。用户在注册、签到、邀请朋友(收徒)、阅读、评论、分享文章的过程中均可获得不同数量的金币奖励,其中的“收徒”机制的就是趣头条能够迅速风靡三四线城市的关键所在。那些三四五线城市的人群,能够为一些蝇头小利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已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像许多超市做活动,为了几个鸡蛋而排队一上午的现象并不少见,对于这些人群来说,趣头条几乎没有门槛和难度就能获得一些小恩小惠,无疑是一个极大诱惑,有网友戏称:邀请一位好友的奖励足够去拼多多买一条秋裤了。况且,有些人通过出卖自己的关系链,在朋友圈,微信群里的疯狂转发,已经收获了成百上千的利益,目前,趣头条榜首的师父收徒超过4万,总收入超过8万元。对于常规的互联网企业来说,获客方式大多是用好的内容维持平台的口碑与影响力,再加上市场部门对外塑造的品牌形象。而对于趣头条来说,则是利用三四线城市用户对金钱的渴望将网赚模式发挥的淋漓尽致。也正是通过这种现金补贴+邀请收徒的玩法,趣头条在流量成本愈加高昂的环境里将获得新客的成本保持在了3-4元,虽然看似在不断给用户发钱,但与其他互联网企业相比,算得上是十分低廉的获客成本了。在有了用户流量之后,接下来的问题便是该如何变现,对于三四线城市的人群来说,没有那么多服务方成天琢磨怎么满足他们,反而使得这些人对于广告的接受度比较高,或者说相对来说更好骗一些,这一点从拼多多的表现就能够得到很好的证明,据悉,趣头条的广告月收入已经达到千万元级别,算得上是不错的成果了。二者都很好的诠释了这样一句话:农村包围城市,得草根者得天下。危机四伏,上市之后难以闷声发大财所谓树大招风,拼多多在上市之后可谓成为了众矢之的,其假货与山寨产品深陷媒体和用户的舆论漩涡,同样趣头条通过下沉和裂变得到了迅速的崛起之后,其自身所存在的弊端也暴露无遗,在递交上市申请后,更是会被无限的放大。一是用户的留存难以得到保障。趣头条的崛起源自于现金的激励体制,但这似乎也成为了遏制趣头条发展的要害。其奖励机制架空了用户对内容的粘性,导致推荐算法失效。而对于资讯类平台来说,平台的推荐算法优势是保持用户粘性的关键所在,即通过用户真实的行为来判断用户的喜好,向用户推荐容易使其“上瘾”的内容。目前看来,趣头条的激励体系和推荐算法相互克制,大多数用户的行为核心在于如何赚更多的钱,对于内容基本不屑一顾。这也使得趣头条越来越像是一个广告平台,一边拉拢广告商,用流量给广告商讲故事,一边花钱获取用户流量,用户则更像是平台的打工者,而一旦这份工作失去了工资,或者有更加高薪的一份工作摆在面前,用户的流失基本上是必然事件,毫无粘性可言。然而,“发不起工资”的危机似乎正在来临。从成立以来的财报数据来看,公司的营收虽在不断增长,但亏损额在不断扩大。仅2018年上半年,公司的亏损额就达到了5.1亿元,大约是2017年的5倍。在今年3月份,趣头条获得了腾讯领投的2亿美元融资,仅在短短5个月之后就寻求上市融资,可见其对资本的渴望。而且,趣头条的网赚模式正在被复制,类似的资讯平台层出不穷,例如淘新闻、悦头条、米赚头条等,都是类似的获客模式,这使得趣头条想要确保用户的留存,只能不断加码金钱的奖励,或者提高内容的质量。然而,金钱的加码可以通过上市融资继续支撑一段时间,但其在内容质量上的弱势已很难得到有效的改善。这便是趣头条的痛点之二:内容的质量十分低劣。曾经的今日头条被诟病标题党、内容低俗,位于资讯类App用户鄙视链的底端,而趣头条的出现则是将这一切发挥到了极致,其素材被限制,优秀稿件供应不足导致大多数内容质量良莠不齐,猎奇色情抓眼球的资讯屡见不鲜,反而权威优秀的内容很难被算法推荐上去,主流还是一些娱乐八卦养生的内容。而且,不光资讯内容的质量低劣,其广告的质量也是短板。目前趣头条上投放的黑五类、棋牌、网贷等偏灰色领域的广告构成了页面上的主力,并且投放十分密集,基本每隔三四条资讯就会出现一条广告,完全不顾用户的使用体验。打开趣头条,交互页面上充斥着各式诱导性的标题和看起来并不高级的内容:这也曾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今年的5月3日,《人民日报》就发文点名批评趣头条:“一味执迷金钱换流量的模式,将导致产品和服务本身沦为附属品,平台容易陷入追求流量的泥沼而失去对优质内容供给的应有关注。”在监管趋严的当下,内涵段子永久关停,今日头条、凤凰新闻、天天快报等咨询平台都遭遇了监管风暴,趣头条却在大张旗鼓的筹办上市,稍有不慎,很容易走前辈的老路,甚至被扼杀在摇篮里。弥补断层,切勿忘本作为一个资讯平台,其本质还是在于内容价值的体现。对于趣头条来说,重心似乎有些偏移,虽然深谙人性的弱点,得到了短暂的爆发,但想要得以健康持久的发展,仍不可忘记行业的本质。虽说趣头条和拼多多都是针对三四线城市展开的布局,但资讯类产品有别于商品类,许多人是因为受制于自身的经济条件,需要一定的廉价商品,甚至是假货、山寨也无所谓,能用就行。而资讯无需付费,倘若用金钱的激励将用户捆绑在低端、错误的内容上,是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人观念的,三四线城市的人群如此庞大,长此以往,很有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而想要提升内容质量,除自建优质内容外,还要寻求与优质媒体的合作,这就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然而趣头条的资金已经用来获取用户,如果将获取用户的资金用在提升内容质量上,便会陷入与市面上的资讯平台同质化的问题,而如果不改变,资金又早晚会面临枯竭,如此便陷入了难以破局的死循环。所以说,资讯类企业必须在内容层面不断扩展优质团队,技术层面寻求更多创新,加大对内容版权的保护。真正将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内容需求,进而弥补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之间的断层。在此基础上,创造出真正差异化的发展,建立起行业壁垒,才有机会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要知道,成功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值得肯定的是,趣头条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拥有着十分巨大发展的潜力,在上市之后,只要回归内容本质,仍有着非常多逆袭的机会。对于当下一家独大的今日头条来说,也必将造成不小的威胁。
北京时间7月26日晚,拼多多在上海、纽约同时敲钟,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易撮合,晚10时59分左右,拼多多股票正式开盘,开盘价26.5美元,较发行价19美元涨39.5%,总市值超过290亿美元。一片质疑声中上市的拼多多,似乎打破了保守者对其股价的预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个现象,那就是国内电商股普遍上市即高涨是大概率事件,比如曾经的唯品会和聚美优品。因此,创立三年便奔赴上市的节奏,不免令外界担忧拼多多快速进场反而会后劲不足。纵观以往,阿里、京东皆经历过漫长时间的市场考验最终决定上市,如今成为电商两极,而唯品会和聚美优品这两个曾经熠熠生辉的新秀,创立将近4年匆匆上市,最初虽也经历股价暴涨、资本看好的高光时刻,但如今却早已不复往日荣光。面对电商“前辈”们高开低走的前车之鉴,拼多多虽近期大涨,但从理性的角度来看,依然风险缠身,同时更值得思考的是,在而今的是非缠身、质疑高峰时期,拼多多为何选择在此时上市?资本输血,拼多多到底缺不缺钱?2018年4月,拼多多获得13.69亿D轮融资,由腾讯、红杉资本投资,自腾讯入股拼多多以来,按常理来推测,黄峥短时间内基本不会有资金顾虑。据悉在这轮融资之前,拼多多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金额高达86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拼多多上市以前已经囤积了百亿元资金。但恰恰在这个时候,拼多多上市传闻传出,使得外界对其积压许久的质疑瞬间达到一个顶峰,一时间所有媒体的焦点都指向了这一尚未满三岁的电商新人,围绕其商业模式、供应链困境、假货云集等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解剖”,可结论总免不了消极。资金尚无顾虑的情况下,拼多多明明可以选择经历多一些时间的市场验证,来平复质疑之声,可为什么还是执着于今年上市呢?或许黄峥也认为现在不缺钱,不代表以后不缺钱。首先最表面的一点就是亏损问题。数据显示,公司2016年净利润为-2.92亿元,净亏损率-57.83%,2017年净利润-5.25亿元,净亏损率-30.11%,而2018年仅第一季度就亏损了2.01亿元,净亏损率-14.52%。当然,和京东相比,拼多多一直以薄利多销为优势,这种亏损面积算是小巫见大巫,更何况现有的资本储备依然能够支撑其亏损数年。但这种情况成立的前提是,未来一段时间公司亏损不会突然暴涨,可目前来看这一可能性很大。简单拿销售费用举例,2016年、2017年以及2018年第一季度,拼多多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69亿元、13.45亿元、12.17亿元,与之对应地,拼多多2017年营业收入为17.44亿元,2018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3.85亿元。也就是说,今年第一季度拼多多将近九成的收入被用于做营销。据招商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一季度拼多多获客成本已达49元,远高于2017年的11元,显然获客成本逐渐提高是必然。所以拼多多为了维持之前的用户增长速度不至于下滑得过快,很可能会继续加大营销支出,想想今年世界杯抢夺广告位的疯狂,可见一斑。不过更大的持续性投入在于拼多多转型,当拼多多通过上市和阿里、京东等老牌电商站在了同一竞争层面,为了和巨头争夺市场话语权,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撑其扩张和改革。尤其是上市后,公司带有的商业原罪将会逐渐放大,也逼迫拼多多不得不改。如此一来,一级市场出现“钱荒”的情况下,拼多多不能再靠现金储备和融资过活。命系腾讯,拼多多“受宠”背后的忧虑顶着社交电商第一股的头衔,拼多多上市即涨,说明资本对社交电商存有较大想象空间。但反过来想,拼多多过早上市,其实有一部分也是考虑到避免社交电商的商业模式以后遭受更大质疑,从而错失最佳的上市时机。尤其是目前来看,腾讯对拼多多未来发展趋向产生的影响,已经显示出一些潜在的危机,这可能也是激发拼多多着急上市的因素之一。在一次专访中,黄峥曾直言,“我死了腾讯不会死,腾讯有千千万万个儿子”,进而否认腾讯对拼多多的扶持,指出被腾讯封杀过很多次。封杀不假,但微信生态圈对拼多多的扶持也是众多用户有目共睹,更直白地说,若是没有微信的社交流量,拼多多也会不是如今的拼多多。不过这也决定了在流量方面,腾讯所拥有的绝对控制权,长远来看,则成了拼多多上市后独立发展的限制。一方面,如果微信流量无法转化为拼多多的真实用户,拼多多很难进一步挖掘用户价值。据招股书披露,拼多多用户2017年人均GMV约在600元左右,而阿里电商平台买家年贡献GMV在7000-8000元之间。两者的差距表明拼多多亟需提升客单价,这就不得不依赖于平台对用户画像、信息匹配、社交场景的把控,而前提就是用户资产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拼多多不仅需要导流至app,防止微信断流的风险,更关键的是提高流量的自我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微信的生态流量中,京东和拼多多同为依附者,上市前,拼多多的高速增长已经被质疑给京东带来严重冲击,如今上市后双方的直面对抗可能会加剧。虽然一般情况下,腾讯并不参与旗下投资标的的竞争,可在面向阿里这同一个敌人时,腾讯不得不防止拼多多和京东走向恶性竞争。而与京东不同,尚未成熟的拼多多显然更容易左右。如果说流量尚可引导,那么社交生态却很难模仿。日前,拼多多在主站内上线了游戏“多多果园”,通过赠送免费水果的方式刺激用户邀请好友、浏览商品,并尝试将从微信获取的流量导向拼多多App。值得注意的是,该游戏仅出现在App端,并未出现在拼多多小程序中,很显然,拼多多在流量上已经尽可能减少对微信的依赖。可是这种老用户拉新的过程依然只有微信这一个转发渠道,换句话说,即使未来拼多多流量不再依靠微信,但其商业模式得以维持的社交关系还是只能发生在微信,除非拼多多将用户社交也独立出来,不然无法割裂腾讯的影响。某种程度上,拼多多上市既能从资金上减弱对腾讯的依赖,也提供了去腾讯化的更多可能性。拼多多还能继续幸运下去吗?对拼多多的成功,很多人表示看不懂,而黄峥则将其归功于运气。他坦言,“它背后是一个大势,我们是上面开花的人,只要你在正确的方向上,就会有爆发式的增长。”社交电商的“势”,推动拼多多实现了电商行业不曾有过的商业奇迹,但以上市为起点,拼多多的运气还能否持续下去,又或者说,拼多多如何从靠运气转变为靠实力,这是其维持现有股价涨势的关键。虽然黄峥乐观地将上市表示为接受市场监督的机会,可是更直白地讲,上市后拼多多原来的质疑将会在资本市场进一步放大,不知黄峥是否做好了应对之策。比如假货问题,当拼多多兴致冲冲地赴美上市,我们看到,纽约时报的一则报道令其倍显尴尬。一家名为Daddy’sChoice的纸尿裤制造商向纽约联邦法院提起诉讼,称拼多多在知情的情况下允许销售带有Daddy’sChoice名称的仿冒产品。该品牌去年首次向拼多多投诉时,平台删除了相关产品,但是很快这些仿冒产品换了个名字又再次出现。时至今日,淘宝网还时不时地被美国拉入“恶名市场”名单,导致阿里形象大为损伤,而黄峥则言道拼多多要沿着阿里走过的路重新来过,可想而知拼多多的假货问题到了何种程度。而核心问题在于,不同于淘宝打假的留有余地,拼多多若是治假,将会动摇到其社交电商的根本,即性价比。一则,据消费者投诉事件可看,越是低价商品越是制假的集中地,尤其是电器商品充斥着各种小厂组装货。这说明拼多多拼团模式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依赖山寨商品的低价吸引力,一旦扫清制假,拼多多商品单价可能普遍上涨,越拼越低的玩法也就不一定成立。二则,拼多多若想提升产品质量,是否会波及到其本身薄利多销的爆款逻辑。黄峥曾向媒体坦承,拼多多的最终模式是使得上游能做批量定制化生产,而最现实的模式就是C2M,实现从用户到制造商的直连,将代理商、经销商等排除在外,去除所有流通和加价环节。只是这对拼多多的供应链提出了很大的考验,尤其是它在大型供应商面前依然没有话语权,故而只能依赖中小厂商的剩余产能,但他们对商品质量的把控显然不甚理想。至于跟随京东和天猫走品牌路线,对拼多多来讲更是难于登天,稍有知名度的品牌都不会自降身价来拼多多走销量。由此,治假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除非拼多多从根本上转型。在整个电商概念股被资本普遍看好的背景下,上市从来都不是拼多多的一道坎,真正的坎在于上市后避之不及的问题。
用了10年,京东上市;8年,唯品会、小米上市;5年,淘宝上市。而拼多多,则是用了两年3个月。26岁那年,黄峥受段永平邀请,与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随后不久,与段永平忘年交的黄峥,就自己的职业选择咨询段永平,段永平建议他去Google,也正是因此,黄峥成了李开复的同事。如此经历,让黄峥对商业、对技术、对模式创新有了更多深刻的理解和洞察。这次让消费者替代自己在两地敲钟,实际上,正是体现了拼多多的用户第一、消费者至上的价值观。从沃尔玛时代开始,顾客是上帝、顾客永远都是对的就成了各行各业的服务信条。但是,更多的企业是将这种精神当做一种口号去宣传。而拼多多,从其此次两地敲钟者来看,是真正将消费者当做了一家人,让家人替自己敲钟,黄峥的决定其实是拼多多两年多来对消费者的重视和需求的强满足使然。强需求,超越品牌的消费体验拼多多走的是品类聚焦路线,家居日用、服装、生鲜等以新鲜度和品质作为衡量标准,而不是以品牌知名度作为标准,这种在拼多多上主打的商品,可以理解为功能驱动型商品。即,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不是以品牌为判断和选购标准,而是更看重商品本身的质量和价格,是性价比和质价比的混种,这种混种,带给消费者的,是此前单一品牌标准下被购买力限制的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也是物质需求和精神满足的合二为一。以此次上海敲钟者为例,来自北京的杨靓婧一家五口,家庭每一位成员都是拼多多的忠实用户,经常拼团购物,也是拼多多“砍价免费拿”活动的爱好者,六岁的女儿喜欢哼唱拼多多的主题曲。再以纳斯达克现场敲钟人张怡为例,她同样是拼多多的忠实用户,2016年底,因为一次朋友的群发链接,她成为拼多多的用户。那之后,家里的日常所需,张怡基本上都在拼多多购买,“反正家中百货,都被拼多多承包了”。最近,她刚刚买了一条30元左右的毛毯,觉得特别实用,比去商场买划算多了。不仅如此,张怡还推荐身边朋友,甚至为国外朋友“代购”拼多多上的物品。“我身边的外国朋友都喜欢MadeinChina,便宜、实用。”可以说,拼多多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电商平台,而是能带给消费者购物的愉悦感和精神层次的满足和体验。过去,品牌是人们选购商品的单一标准,但是拼多多的突起,则为更多消费者带来了新标准,要么是品牌,要么是拼多多,在农产品这样的非标商品的选购上,更是将拼多多作为唯一选择标准。而上海敲钟者六岁的女儿喜欢哼唱拼多多的主题曲的同时,还喜欢在多多果园种树,这实际上是从精神层面对消费者的多维度体验赋能。像多多果园,基于拼多多的电商优势,能直接将用户种出的水果以真实水果送给用户,这种体验可以说是很到位的。用黄峥的话说就是,如果以传统企业类比,拼多多应该是“Costco”和“迪士尼”的结合体,它不光提供超高的性价比,更将娱乐性融入每个环节。深覆盖,反向定制只是开始拼多多上的产品模式,反向定制比较多,很多商品都是平台定制的,就是定制1万件商品在平台上卖,然后打造一个爆款。这种反向定制实际上是一个对上下游产业链的生态重构,通过反向定制,拼多多可以为工厂赋能,让工厂按需生产,既能减少损耗和积压,也能根据拼多多的用户反馈和大数据去反向指导生产和研发,如此,实际上是盘活了线下的制造端资源,同时又能通过拼多多的赋能,让消费者买到的是价格便宜但是品质又超出预期的商品。如此反向定制,既可以看作是拼多多爆款逻辑的胜利,但是又应该跳出爆款思维,去从更大的层面看拼多多的未来。如,自有品牌+严选。前者是沃尔玛在线下零售勃兴的时候打造的产品模式新变种,后来成为各大综合商超的一致路径。而后者则是以网易严选为代表的精选电商模式。拼多多既不是前者,也非后者。但是,从其反向定制的成功来看,拼多多却完全有实力将自有品牌+严选模式进行模式再造,进而基于拼多多的平台属性和消费需求,实现更大尺度的创新。拼多多的用户更多的来自于四五线城市,但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拼多多能试水比如自有品牌、严选模式等,在稳定四五线城市地位的同时,发力一二三线城市也不无可能。从边界上来看,京东和淘宝的用户都是有边界的,而拼多多的用户则是没有边界的。有边界的用户会有使用习惯的限制,而无边界用户随时可能因为需求而被打动,这就是无胜于有的境界,也是拼多多的想象力所在。招股书显示,截止2018年6月30日的12个月期间,拼多多GMV达2621亿元,活跃买家平均消费额从674元增至763元。此外,拼多多平台的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全年佣金及广告收入为17亿元,2018年Q1季度佣金及广告收入则达13亿元,较去年同期大涨37倍。由此不难看出,拼多多的整体业绩已经超过了如唯品会这样的垂直电商,也仅次于淘宝、京东。而关键的一点是,大家的距离缩小,其他平台用了N年,而拼多多只用了不到3年。以淘宝为例,有人爆料说淘宝的增速在20%左右,而拼多多GMV增速则达到了851%,是淘宝的43倍。而拼多多更是仅用时2年,GMV便突破千亿大关,相较之下,京东用时15年,而淘宝用时5年。拼多多的深覆盖,一方面是对C端用户的覆盖,因为只有足够量级的用户规模,才能形成反向定制,才能做到规模效应,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而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6月30日的12个月期间,拼多多活跃买家数达3.44亿。Q2季度,拼多多的平均月活用户达1.95亿,较Q1增长17%。深覆盖的另一方面,则是对M端的赋能。针对M端(Manufactory),拼多多“少SKU、高订单、短爆发”的模式,被认为最匹配工厂的转型升级。过去3年,拼多多平台上已经诞生了近千家工厂品牌。可以说,这种对C端、M端的赋能和模式创立,让拼多多不仅仅是一家贩卖商品的电商,也是融合了物质和精神消费的平台,无论是反向定制还是自有品牌亦或是未来更大胆的模式创新,说拼多多已经成为电商一极并不为过。黄峥将拼多多看做是“新空间”——如果我们畅想未来,拼多多将成为一个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融合的“新空间”:这个“空间”里,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有机结合,用户可以用最划算的价钱买到理想的商品,更在过程中收获快乐;这个“空间”里,供给两端的链条被压缩,批量定制化大规模实现,社会资源的无谓损耗持续降低。而黄峥进一步憧憬的模式未来则是——如果以传统企业类比,这个“空间”应该是“Costco”和“迪士尼”的结合体,它不光提供超高的性价比,更将娱乐性融入每个环节。尽管黄峥很谦虚的称拼多多距离这个目标仍有相当远的距离。但这也决定了,拼多多将是一家立足长远,持续挑战自我的公司。而在懂懂笔记看来,拼多多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同于电商、娱乐的新空间、新平台,而随着上市,拼多多得以有更多的资金、资源去从源头研发设计和创新模式,譬如针对线下新零售,拼多多不仅会颠覆传统的2元店,而且还很大可能会掣肘阿里京东。由此,拼多多带给用户的将是更新的体验、更强的需求满足和更深入的覆盖。【结束语】让消费者当敲钟人,拼多多算是头一遭。而这样一个说电商不是纯电商、说社交不仅仅是社交的平台,正如一头“小怪兽”,让我们得以看到消费需求本质和真实的一面,也有机会以此管窥商业社会价值的缔造和释放是一个怎样的创新。拼多多的上市,带来的不仅仅是资本市场的关注和参与,其实也藉此让拼多多得以在镁光灯下打开自身更大的想象空间,不是“网红店”,不是“旧电商”,而是融合了电商+社交+新零售+新制造+新空间的复合物,这个复合物,正在与更多的可能元素进行化学反应。而目前我们看到的拼多多,其实只是模式革命早期的面孔而已。
7月26日,拼多多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首日收盘价为26.70美元/ADS,较发行价19美元/ADS上涨40.53%。根据招股书,拼多多此次发行8560万股ADS(美国存托股票),代表3.424亿股A类普通股。结合股价推算,拼多多当前市值达295.78亿美元。拼多多的进击,揭开了存在于互联网投资领域的“空间折叠”。成立三年即上市,看不懂的人质疑它急功近利,认同者欣赏它的速战速决。“五环内人群”说它是“上市的地摊儿”,客单价提升空间有限。但在下沉市场,它却算是实打实的消费升级。股权结构显示,IPO后,拼多多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峥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与其相关附属实体持股比例为46.8%。第二股东腾讯持有17.0%(相似的是,2014年京东上市前,腾讯的持股比例为17.6%),高榕资本持有9.3%,红杉资本持有6.8%。黄峥“持股多,主要是因为公司时间短,还来不及摊薄”。在IPO前夕的媒体沟通会上,他解释道。从融资情况看,拼多多自2015年以来一共经历了ABCD四轮融资,融资规模合计17.02亿美元。除了天使投资人段永平,支持拼多多的投资人还包括光速资本创始合伙人宓群、红杉中国合伙人郭山汕、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张震等。至此,近几年里资本在下沉市场的布局也逐渐清晰起来:快手、趣头条、拼多多构成的“下沉三巨头”身后,有投资巨擘腾讯、阿里巴巴的身影。而在新基金矩阵,高榕资本押注虎牙直播和拼多多,源码资本则手握趣店和今日头条。如果说2011年是属于一二线城市5亿互联网用户的移动互联网元年,那么2018年,则是属于另外5亿下沉用户的移动互联网下半场。下沉市场资本之争被问及怎么看待拼多多的时候,刘强东在美国《财富》杂志的头脑风暴科技会议上说,自己“更在乎用户体验,只要在中国有过几次购物经历,或许只要三次就能得到答案”。他的观点也影响了今日资本的总裁徐新。徐新觉得,要想理解拼多多,得和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一起混一阵才有可能。不过,处于野蛮生长期的互联网公司,人们是否看得懂它的商业模式,和资本市场是否认可它的表现,是两回事。拼多多和2012年唯品会流血上市时的处境如出一辙。当时,很多人觉得唯品会是一家处理尾货的公司,怎么可能做到这么大的规模。但在上市一年后,唯品会最高涨幅达60倍。拼多多也上演了一场极速进击。拼多多IPO定价19美元/ADS。IPO发行价格区间为16-19美元,由于获得13倍超额认购,黄峥有权在价格区间上限的基础上再上调20%至22.8美元/ADS,这相当于拼多多2019年预计净利润的37倍市盈率。但拼多多放弃了这一权利。但在上市当日,这家公司就冲上了中概股排行榜高位。截至7月27日,如果抛开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三家“中字头”企业,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中,拼多多市值排名第五,稳坐中国第三大电商平台的位置。提交招股书时,想要迎合美国资本市场的拼多多,给自己找了“Costo+Disney”的梦幻组合作为对标。目前看来,美国资本市场买单了。美国投资咨询网站SeekingAlpha的专栏作家加里·亚历山大表示,拼多多从名字上就揭示了团购业务的本质:相约一起购买特定商品的人越多,商品的优惠力度就越大,价格就越便宜。拼多多得益于团购,“随着收入的攀升,将逐渐成为阿里、京东两大巨头的有力竞争者”。讲究盈利的美股市场,对拼多多的喜欢并不出乎意料。和大量处在烧钱阶段的互联网公司不同,拼多多的融资能力远超过它的烧钱速度,现金流状况也不错。据招股书显示,拼多多自2017年第一季度起全面转型为平台电商,来自在线平台的广告和佣金收入取代自营收入。从现金流量表看,拼多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始终为正:2017年和2018年Q1分别为3.15亿元、6.29亿元。数字报表上的拼多多,流量获取成本低,库存压力小,现金流表现好,融资能力强。2017年和2018年Q1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30.58亿元和86.34亿元。这些现金为公司2017年、2018年Q1分别带来了8078.3万元、5016.3万元的利息收入。拼多多的业绩表现,让黄峥的身价完成了从百万美元到百亿美元的“跃龙门”一跳。2007年,黄峥曾因为Google上市而获得百万美元身家。而目前,根据黄峥持有股份测算,他拥有138亿美元的财富。2018年7月26日晚上,人们突然发现,黄峥的身价已经超过刘强东了。五环内外的消费折叠拼多多业绩越好,对其商业模式和口碑的争议之声也就越大。拼多多的投资人都分别肯定过黄峥的判断力和思维格局。他站在“五环内”,重新评估并一手开创了“五环外”互联网的价值与未来。人们反复提到一个事实:在市场预判电商战争已迎来终局的时候,拼多多以高渗透率和日订单数量第二的成绩,完成逆袭。“五环内人群”到现在也无法理解微信群拉人头的拼团模式,如何刷新了电商格局。但黄峥说过,消费升级不是让上海人去过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让安徽安庆的人有厨房纸用。从用草纸到用卫生纸,也是消费升级。“中国的新中产阶级人数太少了,虽然他们占据了绝大部分话语权,但如果一味追求他们的物质升级,就只会让中国火车头更往前,尾巴更往后。中国有大量的人在平均线以下,他们生活在两个世界。”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26日,拼多多APP安装渗透率已达26.5%,已经超越京东的23.52%,在所有电商APP中排名第二,紧随淘宝之后。且从目前渗透增长趋势看,拼多多APP的增长斜率仍然领先其他电商平台。无论理解与否,资本市场对拼多多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抛开目标用户群体谈消费升降级,无异于抛开剂量谈药物毒性。在下沉市场,拼多多确实有所成就。参与拼多多B轮融资的光速资本创始合伙人宓群说,“拼多多通过深度洞悉用户消费需求,把社交关系和产品的颗粒度打磨到极致,拼单模式让商品通过社交的方式来获取用户,促成了高效的信息匹配,在满足用户实际且有效需求的同时,提升了供应链的效率和质量”。从经营状况看,拼多多在2017年和2018年Q1的GMV分别为1412亿元、662亿元。截至2018年Q1,拼多多平台年活跃用户已经到达2.95亿。此外,拼多多在小程序方面的表现也很抢眼。来自艾瑞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拼多多小程序累计用户已达2.33亿人,远高于同期京东的0.86亿人和唯品会的0.53亿人。在拼多多IPO后,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说了这样一句话:“拼多多既有创新性,又有规模性”。但也有投资人坚持认为拼多多不值得投资。有趣的是,不同的判断,基于同一种理由。同样是售卖低价商品,在不看好的投资人眼里,拼多多商品廉价的特色过于鲜明,几乎把自己钉死在了低价区间。未来,如果拼多多想要提高客单价,用户的接受度未必高。廉价商品平台的认知,很难抹去了。“拼多多和唯品会一样,现在争议很多,股价暴涨,但风头一过,怕是会一地鸡毛”。一位不看好拼多多升值空间的投资人对投中网表示,唯品会是拼多多的“前车之鉴”,随着流量吃紧,尾货特卖模式迎来瓶颈,活跃用户增长速度很快就会放缓,“神话破灭也不过是三年时间”。属于拼多多的用户高速增长红利期即将逝去。据艾瑞统计,进入2018年以来,拼多多APP端MAU规模相对稳定,而其依托生存的微信,自身用户增长也遇到了一些麻烦。在2.95亿活跃用户背景下,黄峥需要探索如何增加用户留存率,增加商户规模,提升用户体验。对拼多多来说,IPO是个新起点。新一轮的投入期即将到来。能否扭转悖论,抚平“空间折叠”,拼多多接下来一年的表现至关重要。据招股书披露,拼多多计划将40%的募资款用于增强和扩大公司现有业务,40%用于技术研发,剩余资金会用于日常公司运营和潜在投资项目。
7月26日,拼多多正式挂牌纳斯达克,股票代码:PDD,成为国内首个两地敲钟上市的公司。拼多多敲钟仪式现场直击记者在上海陆家嘴的敲钟仪式上第一时间获知,拼多多开盘报价26.62美元,较发行价19美元上涨40%,盘前竞价超25美元。截止发稿前,市值近三百亿美元。值得提及的是,拼多多这次完成了16.3亿美元的融资(官方表示,16.3亿美元是没有行使超额认购之前的融资额,行使超额认购权后融资18.7亿美元)。黄峥在敲钟仪式现场发表了感言:拼多多植根于中国和上海,希望未来新电商的模式能覆盖全球,这也是为什么拼多多选择纽约、上海两地同步敲钟仪式的原因。拼多多致力于成为Costco和迪士尼的结合体,平台上不光提供超高性价比,同时也富有娱乐性的产品及服务,黄峥再次坦诚目前公司离此目标还有相当远的距离。黄峥还透露,未来拼多多将在农业上进行重要布局,进一步打通农产品流通环节。2017年度,拼多多共计催生9亿多笔扶贫订单,销出183万吨农货,覆盖90%国家级贫困县。据了解,2018年,拼多多将投入100亿元资源,加速进入500个产地,扶持1万名新农人,帮助更多农产品产地解决货源与交付难题。不知这是否暗示着未来拼多多平台上生鲜会是其核心业务之一。IPO后,黄峥也将捐出其拥有的2.3%公司股份成立私人慈善基金;按IPO发行价计算,黄峥此次捐出的资金约为4.47亿美元。此外,黄峥还计划另建一个私人慈善基金,以支持科学和医学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回过头来看,拼多多赴美IPO一事颇有“一波三折”的风味,递交给SEC的招股书更新了两回,从起初募资不超过10亿美元到调升至最终的18.7亿美元。显然这在近期资本市场钱荒的大环境里实属难得了。同时,腾讯和红杉资本拟在此轮IPO中分别增持2.5亿美元。有趣的是,拼多多的发行价也一直有所变化,从媒体爆料的22.8美元到最后黄峥坚持的19美元,或许黄峥还是保持着冷静,以求稳为主。由此看来,社交电商第一股这个故事,看起来倒是符合向来深谙社交密事的美股市场的口味。光芒万丈:3.44亿人背后的真相在今年6月第一次正式提交招股书开始,外界对拼多多的揣测就没有停止过。止血上市,流血上市等词不断出现在媒体头条。最早成立于2015年4月,3年后IPO,黄峥这一番跃进就是为了“割外国的韭菜”?拼多多招股书显示,截止2018年6月30日的12个月间,拼多多GMV达2621亿元,活跃买家数达3.44亿,活跃买家平均消费额从674元增至763元;跃升为继淘宝、京东之后的电商第三股势力。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半年报告,截止2018年6月,综合电商行业用户规模直逼8亿,行业渗透率突破70%;而在新增的用户中,三四线城市用户占比过半41岁以上用户同比增加35%。据报告分析,“拼团”、“砍价”、“分享立减”等社交裂变的模式的出现和迅速扩张正是吸引大批三四线城市用户的主要原因。以拼团、低价为公司主打旋律的拼多多已经吸引了3.44亿人次,这些人背后三线以下城市占据达到57%,女性用户占比70.5%,25-35岁用户占比57.8%。在品途商业评论看来,黄峥创建的拼多多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超乎寻常的增长,最大还是得益于该公司真正抓住了中国消费大环境不均衡发展的市场必然需求;也就是三四线甚至以下城市的用户消费需求。创业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社会实践,以创业浪潮为巅的今天,实业经济面临迫切转型,新零售时代下,一份深度创业何尝不与国民经济挂钩?深耕三四线城市,依托社交生态进行裂变,核心亮点是拼团和低价,拼多多在电商被淘宝和京东垄断的格局下找到了一条不曾被人走过的路,引领了一波新的潮流。不妨衍生想一想,19大报告中被俨然提出的我国新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拼多多在其中扮演了多大的革命角色?有网络数据统计,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97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32元,城乡之间、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省份占2/3;在消费构成中,用于生活用品及服务、衣着等消费型需求的开支仅占10%左右。较低的可支配收入,仅占10%的消费型需求,一方面这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基本事实,另一方面这也凸显了这类消费群体对价格的极高敏感度。钟鼎创投合伙人孙艳华在一次品途商业评论采访中也分享过一个基于底线城市的调研发现: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懒了,他们花在抖音等社交app、游戏上的时间变多,在商品供给剩余的今天,面临着极其多选择的消费者花在电商上的时间愈发呈缩减趋势,如何帮助消费者花最少的时间买到最好的产品是所有电商平台需要考虑的问题。回到上面那个问题,品途商业评论亦认为,全民社交已经风靡,这种现象早在近两年快手、抖音、今日头条等内容平台火爆四五线城市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而大环境使然,拼多多以电商角色抓住了“农村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改变了这数亿群体的购买场景和习惯。曾有一名拼多多投资人对记者透露,决定投资拼多多的主要因素来源于拼多多的极致模式,它最大化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执行力。资本催熟:然后呢?除了流血上市被许多人评断之外,拼多多是否只是一场资本游戏也是另一个热议。这种看法并非无理取闹。成立3年,完成了4轮融资,其中腾讯、高榕资本、红杉资本的股份最高,占股比例分别17%、9.3%、6.8%。在不少人眼里,拼多多是一个资本催熟的典型案例。极度依托于微信生态,腾讯给予了拼多多最自由的发展空间。这空间有多大?微信有10亿用户。这意味着拼多多拿到了一张10亿流量券,获客成本大大降低;实际上也就是众人口中的社交电商红利。已然地,社交电商的红利已经兑现在拼多多身上。据招股书,拼多多2017年和2018年Q1GMV分别为1412亿和662亿元人民币,总订单量分别为43亿单和17亿单。在营收方面,2018Q1到2016年分别为13.85,17.44,5.05亿元人民币;2018Q1实现了37倍的增长。甚至有一个数据是,拼多多2017Q4的营收为2.448亿元,京东同期营收为2.925亿元,相差无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社交电商红利并非拼多多一家独享。事实上鼓吹新零售的今天,基本上没有一家零售企业不试图在“社交电商红利”上分一杯羹。说白了,大家都在啃微信生态(包括小程序)罢了。资本的投入加快了拼多多的发展,壮大了拼多多的市场份额,以一种简单粗暴的模式。那么然后呢?一位业内人士对品途商业评论表示,社交电商红利估计持续不了多长时间了。记者颇认可该观点。遥观往日阿里京东电商之路,电商红利何不明显?如今呢?流量又何其贵也。现在的社交电商企业在拼命吞噬微信生态下的红利,利用的是消费者社交空间的压榨,甚至由于社交电商企业的“骚扰式”营销模式,很大程度上它们也在透支消费者的社交欲望。但当红利不再,当消费者和市场变得更成熟,社交电商企业何以为继?这也是拼多多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换句话说,资本让拼多多在短短3年内就赶上了京东电商的流量,这也暗指了未来几大平台之间对用户的新一轮争夺将会多么激烈。到那个时候,流量又会多贵呢?为什么是此时此刻?拼多多为何选在此刻上市?其实这才是最深刻的问题。据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Q1季度,拼多多流动资产中仍有86.34亿元现金。也就是说,拼多多并非被迫上市。上市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公司要受到公众监督,一切事物相比上市前都要更透明许多,也更受限制;意味着股价的波动很可能会导致公司的生死,而股价波动又深受蝴蝶效应营销,任何因素都会影响到公司股价;意味着由于市盈率的出现,诱惑变得实体化了,上市前颇虚的股份在上市后变成了实打实的美金。资本没有威逼,是黄峥亲手把拼多多推上了生死之境。是为钱?为名?还是想用这种极端的方式亲手改变拼多多的未来?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拼多多上市后必定会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转型是必然的选择;而清醒的黄峥很可能早有计划。向来富贵险中求,名利与否就看你敢不敢殊死一战。因此,品途商业评论推测,选在此刻上市很可能是黄峥意识到对以“社交电商”名头起家的拼多多来说当下是IPO的最佳时机。一是这个时间点讲社交电商这个故事最恰当;二是拼多多不可能永远依赖社交电商,若红利消失后再谋求IPO,想必不会造成今天的吸金和估值效果;三是黄峥敢于在最好的时机内做最冒险的事拿到最多的钱给公司补充弹药。曾经唯品会同样差不多3年的时间登陆纽交所,也实现了22个季度的持续盈利,但似乎股价却不太被美股市场看好,市值从最高时200亿美元缩减至今天的66.9亿元美元。这一点可以看出,盈利不是投资人对股价的唯一衡量标准,唯品会背后因用户数量和营收的缩减而导致的无法更大规模化、可持续化发展或许是导致市值流失的原因。接下来黄峥会带领拼多多怎么走,未来拼多多会变成什么样,是继续做一家电商平台,还是如阿里京东一样布局物流、供应链、金融、云计算等领域,让时间告诉我们答案。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和拼多多一起在成长、变化的是中国所有的零售企业,当然包括阿里京东美团点评这些巨头,拼多多的成长很可能不会再如刚成立时那般肆意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品途商业评论分析,拼多多的新模式如果是追求品质化,那很可能需要面临品牌形象定位的转型,短期这样的可能性不大。但试想,在新型城镇化带来的人口回流和资本回流,三四线如同国外的中小城镇那般的商业建设趋势下,拼多多必然要面临“大家都不傻了,你该怎么玩儿的问题”。那个时候,拼多多不能再以信息不对称的模式收割市场,唯有沉下心来做渠道、做供应链、做产品、做品牌……这些零售消费市场的细活儿,拼多多必须要去面对。不过招股书中倒是提到,公司计划将40%的募资款用于增强和扩大公司现有业务,40%用于技术研发,剩余资金将用于日常公司运营和潜在投资项目。前路未明:悬在拼多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代蹴就了拼多多的庞大体量,时间却是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拼多多已经成功圈层了属于自己的用户,那么接下来如何挖掘价值才是重要的。品途商业评论总结悬在拼多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并不止一把。第一,如上文所提,社交电商红利不会一直持续,拼多多需要思考下一步的可能性。第二,确定要一直依托微信生态吗?当拼多多增长到一定体量,包括腾讯在内,阿里、京东等平台会带给拼多多多大的竞争压力?第三,确定要一直以低价、拼团为核心发展策略吗?不可否认,这种极致的商业模式成就了今天的拼多多,但品途商业评论认为单一低价的模式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当消费者和市场环境愈加成熟,消费者的需求将会更加苛刻和细分化,低价和低价带来的产品低质不可能再轻易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第四,确定要一直主打三四线城市消费群体吗?拼多多带起了底线城市的消费需求,拉动了这些城市的消费经济。但随着消费群体的成熟和固定,除了要进一步满足日益变化的消费者需求之外,拼多多势必需要考虑“农村包围城市”这条路到底该怎么走。而如果要进行消费群体升级的话,随着而来的是不是拼多多模式、渠道的升级?这其中转型难度可想而知不会小。第五,平台监管制度和商家管理的矛盾该怎么解决?今年6月上海拼多多总部爆发了一场商家维权活动,商家因认为拼多多平台“非法冻结商家资金”而维权。据了解,这并不是第一次商家集体维权,而对一家商家的冻结金额最高达数百万。曾有商家告诉品途商业评论,拼多多以一家他完全不认识的涉假店铺关联为由,冻结了资金,之后平台拒绝沟通,也同样没有告知他哪里违规。这样的事情在拼多多平台并不少见。拼多多收入主要来自在线广告和交易佣金,2017年,拼多多全年佣金及广告收入为17亿元,2018年Q1季度佣金及广告收入达13亿元,较去年同期大涨37倍。显然管理好平台上的商家对拼多多至关重要,当商家对平台失去信心,拼多多也自然会面临生死之困。除此之外,假货难题也同样是悬在拼多多头上的一把刀。或许不止以上等方面,拼多多需要考虑到更多,包括资本市场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升级,竞争环境的压力等等,留给如今还依旧保持单一模式的拼多多的时间并不多了。
作为谷歌的前工程师,黄铮3年前在上海创办了拼多多。拼多多7月26日将在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挂牌交易,证券代码为“PDD”。从创立到IPO,京东用了10年,唯品会用了8年,淘宝用了5年,拼多多仅用了2年又3个月。在致股东信中,董事长兼CEO黄铮坦承拼多多只是“一个三岁的小孩”,早早进入资本市场是因为相信拼多多有巨大的潜力,什么时间上市都没有实质区别,在公众的监督下,拼多多可以成长得更好更强。关于本次IPO,腾讯科技整理了如下看点,将待晚间揭晓。IPO发行价定价IPO前,拼多多确定的IPO发行价格区间为16美元至19美元。该公司将在首次公开募股中发行856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按照最高发行价计算,包括承销商执行超额配售,在扣除各项费用和佣金之前,拼多多将最多募集到18.7036亿美元。最新消息称,知情人士透露,拼多多IPO定价22.8美元,远超过此前确定的发行价格区间。消息人士称,由于获得超过13倍超额认购,拼多多决定在价格区间上限的基础上再上调20%,定价22.8美元。拼多多市值以22.8美元的发行价计算,拼多多市值将高达286亿美元,相当于2019年预计净利润的37倍市盈率。截至7月25日,在美上市的携程网市值为233亿美元,爱奇艺市值为225亿美元,微博市值为197亿美元。拼多多市值将一举超过这几家知名公司,跻身中国十大互联网公司之列。市值排在拼多多前面的中概股包括:网易(346亿美元)、京东(504亿美元)、百度(895亿美元)、阿里巴巴(4856亿美元)。若拼多多上市首日涨幅超过20%,拼多多市值将逼近网易。创始人黄峥财富作为谷歌的前工程师,黄铮3年前在上海创办了拼多多。按照持有的拼拼多股权计算,黄铮的个人身价将很快达到至少83亿美元。根据彭博亿万富豪榜提供的数据,这很快将让他成为中国25大富豪之一。在首次公开募股之后,黄铮将占股46.8%,拥有89.8%的投票权。按照拼多多发行价格区间的低端计算,黄铮的个人身价将达到83亿美元;如果按照发行价格区间的高端计算,他的个人净资产将达到99亿美元,超过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成为中国第16大富豪。若按22.8美元/股计算,黄铮个人财富将达到118亿美元,将成为中国第12大富豪。出生在杭州的黄铮毕业于浙江大学,随后又获得威斯康星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黄铮在2004年加入谷歌,担任软件工程师。2006年,他返回中国帮助建立谷歌中国。黄铮在2007年离职创业,创办电子商务网站欧酷商城。3年之后,他把这家网站出售给兰亭集势。纳斯达克开市钟7月26日,至少有六家公司在这天登陆纳斯达克,其中包括两家中国公司,除了拼多多,还有一家为移动大数据服务商极光。极光计划通过IPO交易筹资最多2亿美元,招股价区间为8.5美元-10.5美元,计划发行1200万股。拼多多是这六家公司中发行股数、募资额最高的公司。该公司将在首次公开募股中发行856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将最多募集到18.7036亿美元。如不出意外,拼多多将作为企业代表,敲响当日纳斯达克开市钟。出席敲钟仪式的高管除黄铮外,作为独立董事的陆奇是否出席将值得期待。陆奇此前为百度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其于2017年1月17日加入百度,今年5月18日宣布将卸任百度COO等职位。加入百度前,曾任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被誉为“硅谷最有权势的华人”。
7月17日,拼多多更新了自己的招股书,终于明确了发行价格和数量。将以每股16美元-19美元价格发行856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最高融资18.7亿美元,有望于7月26日登陆美纳斯达克上市。腾讯和红杉资本拟在此轮IPO中分别增持2.5亿美金,其中前者将在IPO后持有17%的股份,继续保持第二大股东的地位。今年排队上市的国内互联网企业扎堆,其中不乏像滴滴、小米、美团、拼多多这样大体量的企业。而拼多多可能是其中争议最大的一家,支持者认为存在即是合理,反对者则指责拼多多假冒伪劣严重、巨额亏损、流量依赖严重,质疑模式能否持续。商品假冒伪劣问题取决于发展策略和高层意志除了吐槽无处不在的砍价式分享骚扰之外,人们对拼多多意见最多的其实还是假冒伪劣商品问题。有人甚至指责,淘宝的很多厂商把阵地转移到了拼多多,这种推测不是没有可能,商家逐利追着流量跑很正常。我们不能说拼多多在有意保护不良商家,但如此多的假冒伪劣商品问题,拼多多作为平台显然无法推脱关系。在我看来,假冒伪劣商品问题并不是拼多多无法解决,而是它现在还没有真正将其放在急迫解决的台面上来。原因有这两个方面:1、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公司,拼多多要做的事情很多,现阶段可能没有足够的精力来解决这个问题;2、现阶段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对其某些阶段目标(比如商家数量、GMV等关键指标)相违背,主观上它更希望推迟到以后再来处理。不过,假冒伪劣问题非常容易伤害用户体验,成为随时可能炸响的地雷。在之前春节的系列互联网回乡观察中,我已经接触到不少人反映商品质量不佳而逐渐弃坑的实例。而近一段时间,关于此类问题的批评报道也时不时在朋友圈刷屏,侧面反映了事态不容忽视。当然,目前这个危机还没有大规模地爆发,这是因为:1、拼多多的主流目标群体为三四线以下城市的中老年人用户,他们对此问题的敏感性不如主流电商平台的用户;2、用户增长尚有一定的空间,受到流量裂变进坑的用户远大于弃坑的用户。但潜在用户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当增长速度放缓时,如果假冒伪劣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加上新用户逐渐成熟变得对产品和服务挑剔起来,那么危机将会立即浮上水面。届时用户大量流失下降,随之而来的是GMV和营收受挫下跌。以拼多多现在的发展速度来估算,我推测最快明年年中就可能面临这种现象。这或许是拼多多急于现在上市的主要原因。从各项数据来看,目前拼多多一切都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估值当然也会很漂亮,而这对于黄铮来说非常重要。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拼多多急于上市,或许也有先实现上市再快速回头来解决平台管理问题的意图。拼多多的商品伪劣和服务问题能否解决,由其发展策略决定,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取决于高层领导的意志。目前它在拼上市,现阶段急需做大的是规模,无论是用户数量还是交易。而上市成功的话,或许就能把精力放在管理上来,侧重于追求效率和质量。而解决问题的方式,除了大力整治现有平台,还很可能会培育新的交易平台。这好比阿里把淘宝做大后,利用淘宝的流量和用户来打造全新的天猫一样。亏损不是问题,有流量有份额实现赢利并不难还有不少人则担心拼多多的亏损。既然现在有年2600亿元这么大的GMV了,那就应该有规模效应能够赚钱,为何还在亏损呢?这的确是个本质的问题,创业不成做公益已经被大家当成了笑话,不想着赚钱的企业肯定不是为投资人负责的好企业。细究起来,拼多多现有的亏损问题并不大,它具有较大的潜在盈利能力。原因如下:首先,拼多多现有亏损并不是业务性亏损,而是处于扩张阶段的策略性亏损。到处当赞助商打广告,拼多多为了快速上位花费了不少的银子。而这一切都是费用,要记入运营成本表现为亏损。特别是在规模尚未达到之前,这笔费用占比更是高得多。其招股书显示,2017年拼多多投入销售和市场开支的费用为13.45亿元,同比增长近7倍,2018年一季度上述数据已经攀升到12.17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这也是今年一季度亏损2.8亿元的主要原因。试想如果拼多多收敛一下激进打法,今年一季度的市场费用只花一半,很可能就实现近3亿元的利润了。其次,拼多多的营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拼多多目前整体佣金费率只有1.4%,在电商行业中属于较低水平,仍有提升的空间。对标纯平台的天猫,除了手机等少数类目外,后者的大多数类目的佣金比率都在5%或更高。而京东和亚马逊的第三方平台佣金比率还要高一些,当然这是因为它们的推广广告位较少,而且第三方平台商品可以和自营商品一起出现在搜索页。作为平台,拼多多的佣金费率应该可以向天猫标准靠拢,在目前的基础翻一倍到2.8%问题不大。这意味着,将在同等GMV的情况下实现营收的翻番,而且费率还控制在天猫之下。有人可能会说,拼多多客单价低难以支撑这么高的佣金比率。其实大家误会了,低价很多情况下并不代表低毛利润率,商家是完全有能力覆盖佣金成本的。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我在教坏拼多多,这是必然的趋势,或许很快将会看到拼多多的具体行动。此外,坑位费、广告费也将是拼多多营收的新来源。对于尾部和新商家来说,购买精准的站内广告来打开销路是很必要的,平台则从中获得相应广告收入,拼多多只需学阿里和京东依葫芦画瓢即可。因此,只要有流量、用户和市场份额,电商平台想赚钱并不难。你看阿里,纯平台营收和利润一路涨得飞快;再看京东,第三方平台业务同样撑起了赢利的半边天。作为新兴的电商平台,拼多多要实现盈利并非难题。电商流量为王,没有微信的话拼多多还能称王吗?电商流量为王,但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拼多多的流量。主要风险在于现有流量模式是否可持续,如果失去微信支持,拼多多有没有足够的流量自我生生产能力。目前,社交电商基本上都依托于微信而存活,体量越大则风险越大。因为体量小的,尚有可能通过其他的社交应用获得对等的新流量。而体量大的平台一旦出现断流,则很难寻找新的流量来源。比如:去年锌财经报道之后,云集微店的公众号被彻底封号,就对其整体运营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导致后者元气大伤。微信目前的用户数量突破了10亿,已经成为国民基础应用,也就是说其用户增长天花板已经触及。而拼多多在挖掘移动社交红利人口上,效果非常显著,已经下沉到了县镇一级。根据招股书的披露,拼多多的用户超过了3亿人,可以说,它已经挖掘了一半多的目标用户人群了。剩下的一小半,很大一部分集中在乡村一级,在物流基础设施普及之前很难开发他们。或者说,开发的价值不大,因为很多地方达不到人口规模而无法实现渠道下沉。也就是说,拼多多的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也即将到顶,下一步它将瞄准什么样的人群?拼多多目前还是依托微信产生的流量裂变,并带来相应的交易流水。由于腾讯的入股,我们通常把拼多多视为腾讯系,在微信体系享有一定的特权,否则以拼多多的疯狂分享可能早就被微信给封杀了。拼多多无法一直保持着野蛮生长的特权,因为微信不可能长期牺牲用户体验来扶持拼多多。这意味着拼多多必须具备自我流量生产能力,换言之,脱离了微信的倾斜性支持如何生存?拼多多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其策略开始有所转变并已行动。目前我观察到有两个看似微小但很重要的变化迹象:1、原来在帮好友砍价在微信中就可以,但现在必须在APP才能完成。很显然拼多多开始从微信向自己的APP导流,并试图将用户沉淀在APP上。2、目前在拼多多APP上,不少商品的拼团低至2个人,而且可在拼多多直接上发起和加入。这与传统电商平台的零售方式非常相近,实际上将用户购买门槛降至最低,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促进APP上的下单转化率,培养和巩固用户的消费习惯。拼多多在招股书中称其APP月活超过了一亿,但没有透露有多少交易是在拼多多APP上的闭环中完成的。如果拼多多能实现在自有APP上完成30-50%的交易额,就是非常大的成功。这意味着它有望摆脱对微信等外在流量的依赖,具有较强的自我流量生产能力。由于相关数据尚未公布,拼多多流量实力究竟如何,目前只有它自己清楚。上市即已开始,拼多多和淘宝必有一战拼多多上市讲了很多故事,电商、社交、阿里巴巴、京东、Costco和迪士尼,甚至还一度讲了个电商版Facebook的概念。抛开众多概念不论,在移动电商上拼多多的确有想象力,用户和GMV同步快速增长。但拼多多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拼多多的用户多为增量市场,是移动互联网兴起后的新用户,他们普遍的特点是年纪较大或是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那里多是阿里和京东尚未来得及下沉开发的市场,拼多多提前抢占阿里和京东的潜在增长空间。通常来说,业内认为京东的用户平均购买力略强于天猫,而天猫又高于淘宝。从拼多多现有情况来看,其用户消费特征与淘宝比较接近。之前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卸载淘宝的用户有50.3%流向了拼多多,而拼多多的卸载用户中有78.3%流向了淘宝。在经营模式上,拼多多已经基本放弃了自营,全面转向了轻资产、高利润的平台模式。这样一来,拼多多和京东错开了竞争身位。加上逐渐从拼团回归到传统销售方式上来,拼多多将与淘宝争取相同的用户和商家,因此决战在所难免。拼多多全部身家都押在电商业务,而淘宝是阿里最核心的两个业务之一(另一个是支付宝),承担着流量生产和商家培育的重任。对于两者来说,这是一场谁都输不起的战争。目前来看拼多多的优势在于高成长率,而淘宝则在服务和体验上占优。对于拼多多来说,上市后最要紧的是,尽快解决平台的假冒伪劣商品问题,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近日拼多多准备赴美上市。如果一切顺利,公司创始人黄铮IPO后持股比例约为46.8%,这也就意味着他将掌握83亿美元的财富,可进入中国前25名富豪榜。拼多多近日更新的招股书显示,获得腾讯支持的拼多多将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每股16至19美元的价格发行8560万股美国存托股份(ADS)。如果未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黄铮IPO之后的持股比例约为46.8%。如果按定价区间下限计算,黄铮持有的拼多多股份就将为其带来83亿美元的财富,根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这将使之跻身中国前25名顶尖富豪行列。如果按照上限计算,则会达到99亿美元,使之位列中国富豪榜第16位,超过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该公司尚未对此置评。黄铮曾是谷歌工程师,3年前创办了拼多多。现在看来,黄铮当年离开硅谷返回中国的决定无疑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职业转折点,即便是在这样一个造富神话层出不穷的时代,这仍然显得格外引人关注。黄铮在杭州长大,后来进入浙江大学就读,之后又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他2004年担任谷歌软件工程师,2006年返回中国参与创立谷歌中国。2007年,他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电商网站Ouku.com,并在3年后将其出售。拼多多今年4月向黄铮控制的一家公司发行超过2.5亿股股票,按照定价区间下限计算,价值至少达到10亿美元。黄铮计划将他持有的一些拼多多股票捐献给他希望建立的两家慈善基金。科技行业成为重要的造富机器,中国前10大富豪有超过一半来自科技行业。招股书显示,拼多多IPO后的估值最高将达到210亿美元。但由于小米之前的IPO表现平平,所以这一高企的估值也有可能面临压力。
618临近,日前,see小电铺方面表示,今年618,see小店铺将联合2000个头部自媒体和1200个品牌,举办首届小程序618狂欢节。从see小电铺方面了解到,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首届小程序618,千媒万店正当时”采用小程序+自媒体+品牌联动的形式,参与的自媒体公号包括她读、冷兔、毕导、浪里小草莓、当时我就震惊了、时尚临风等,参与品牌有怡思丁、菲洛嘉HABA、AHC、德尔玛、春雨、欣兰、swisse等知名品牌。在玩法方面,see小电铺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届小程序618活动时间是6.14-6.21,持续一周,品牌在此次活动中以打折形式投入大幅投入预算,自媒体在此期间将有超过1万次节日内容推送,通过大量的内容媒体联动,实现品牌的品销结合,同时see小电铺将在此期间在产品端进行升级变化,裂变营销玩法,以此支撑活动。此外,see小电铺相关负责人还表示,活动开始期间,see小电铺将在国内外七个地标城市上映首届小程序618宣传片,包括纽约纳斯达克大屏、广州小蛮腰、北京三里屯SOHO、上海环球港等地,以此宣传推广首届小程序618活动。“我们目标是日GMV增长500%,1000万用户进入小程序618主、分会场。”see小电铺相关负责人表示。事实上,据了解,去年618,see小电铺也参与过。为备战去年618,see小电铺曾制定了6月数据增长目标——实现50%的增长,但是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效果不好。See小电铺创始人万旭成曾对媒体表示,去年618执行过程中,团队的步调感觉有点乱,最后他们做了复盘和反思,此后大节日加强了核心策略和目标去执行。对于今年举办小程序618节,see小电铺方面表示,去年是一次小型的联演。“今年我们看到了行业的爆发,自媒体、品牌纷纷选择加入小程序和小电铺,我们也成为了腾讯投资的唯一小程序电商平台,就顺势而为举办首届小程序618。”此外,see小电铺相关负责人披露了今年的重点战略,其表示,今年see小电铺的战略重心是千媒万店,为更多自媒体赋能小程序电商,同时带领品牌进入微信,实现品效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