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网约车>文章列表
网约车
2013年推出第一款路由器开始,小米在智能家居领域已经耕耘5年。在这5年间,小米已经形成由小米路由器、智能音箱、小蚁智能摄像机、小米盒子等构成的智能家居产品矩阵。唐沐加入小米刚好5年,如今他是小米生态链副总裁。以研发小米第一款路由器为起点,唐沐参与了小米多款智能家居产品的研发,全程见证小米智能家居生态链的成长。目前,在中国的智能家居领域,尽管华为、苹果和三星等老牌硬件商动作频频,BAT也斥数十亿巨资进场,小米仍然守住了行业领先的地位。唐沐告诉36氪,小米如今的IoT(即物联网)设备连接数为全球之最,已经超过1亿。而2017年小米生态链中的各类智能产品营业额达到200亿人民币。在近期举行的ARK创变者大会上,唐沐接受了36氪的专访,聊了聊小米在智能家居行业的方法论。在专访中,唐沐透露智能家居如今是小米除手机外最重要的业务,小米以路由器为中心的IoT设备连接数已经过亿。此外,他还表示,巨头们目前都想收割IoT。不过他认为,补贴烧钱并不能解决问题。唐沐认为智能家居是个风口,但不要指望它能像手机行业一样爆发,一切都应用户的需求为准。智能家居是第二大业务,延续手机的方法论在做智能家居时,小米并没有特别的开发出一套方法论,而是复制此前手机业务的成功。和华为、三星、苹果等硬件商类似,小米主要做的也是硬件。但小米不像其他硬件公司那样以出售高价位的硬件来赚取利润,而是通过把控供应链,在将成本放低的同时不会放高毛利,这种模式帮助小米以高性价比的硬件获取大量用户,并依靠硬件上的互联网增值业务来赚钱。小米手机的成功验证了这种商业模式,目前,小米手机的活跃用户达到了2.2亿。这2.2亿的用户会通过使用小米手机而消费小米手机自带的MIUI系统。唐沐认为,此前手机业务的成功,让小米意识到,想靠硬件圈粉,需要打造爆品,这是互联网的商业逻辑。小米智能家居生态链上的产品很多,每年发布超过200个产品。唐沐透露,只有会成为爆品的产品,小米才会花时间和成本推广。而小米对于爆品的定义,主要在于两个维度,一个是口碑,一个就是流量。而口碑足够好则会带来足够的流量。小米近期发布的招股书显示,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是小米业务的三大重点,其中智能硬件和IoT平台都与智能家居密切相关。按照唐沐的说法,从定性的角度来看,智能家居目前是除手机外,小米最重要的业务;而从定量的角度来看,小米的IoT设备连接数已经过亿,智能家居业务的销售额和营业额都仅次于手机。其中,路由器的月销售量已超过百万,而整个国内市场路由器一年的销量在6000到7000万左右。此外,小米智能音箱的月销量也接近百万。路由器没达到雷军预期,但IoT设备连接数已过亿在小米的智能家居产品矩阵中,路由器曾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不过,目前的情况是,路由器不再像此前雷军常常对外宣告的那样,是小米的三大核心业务之一(即手机、电视、路由器)。不过,唐沐认为,尽管路由器并没有变成最早以前老板雷军所预期的那样,但它仍然在小米的智能家居业务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主要在于路由器本身具有重要的数据属性和平台属性。通过这两个属性,小米已经建立了以路由器为中心的、连接数过亿的IoT平台。更重要的是,小米将路由器当做切入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并且,据唐沐透露,从今年开始,小米将实现路由器和其他产品更多的连接。只不过连接的方式会变得更加的灵活。唐沐表示,一开始想的切入点是路由器硬件本身。在出现不适配问题后,小米找到了另一个切入点,通过一款APP建立一个WiFi模组,并将其置入小米所有的智能设备中。这个WiFi模组因此成为所有设备接入互联网的一个入口。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使没有购买小米路由器,用户也能将家里面的智能设备连接网络,唐沐将这种方式称作小米的“软硬两条腿在走路”。而对于小米而言,今后依然要持续抢占中国的路由器市场,甚至是全球的市场。要把路由器变成一个展示率达到50%以上的品类,就像如今的TPLINK一样。唐沐认为,只要遵循小米一贯的产品思路即“软硬两条腿走路”,加上执行到位,这个目标可以实现。在他看来,路由器仍然是中心级的一个设备。不过,小米也在持续探索新的可能成为中心和平台的设备,比如说智能音箱。巨头都想用智能音箱收割IoT,但补贴不是长久之计目前的趋势是,除了华为三星等传统硬件商,BAT也开始入局智能音箱和云交互。与网约车补贴大战类似,BAT也想要通过烧钱补贴智能音箱,借此收割以往的IoT。具体而言,和将路由器作为IoT中心的原理类似,巨头们将智能音箱视为切入IoT的入口,控制智能音箱等于控制IoT中其他的所有设备,唐沐认为,这可能比小米用APP软件控制IoT更加有效和方便。这种做法导致的后果是,在智能音箱等品类上形成优势的公司将控制整个IoT,形成买方市场,消费者只会也只能购买这家公司的相关产品,这是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在于智能设备都能同时上网。因此,做好智能音箱或云交互就等于设置了智能家居的行业门槛。面对其他巨头花大价钱补贴智能音箱以缩短与小米此前在IoT上的差距,唐沐告诉36氪,这让小米发觉自己此前在智能家居领域设立的门槛短暂且不可持续的:“我们不收割友商就收割,所以小米必须要做成这件事。”那么,收割IoT为何如此重要?这在于IoT是智能家居得以实现的先导条件。“智能家居实际上是个高级形态”唐沐说,在他看来,真正的智能家居,往往要求各个设备之间的联动,而且很多行为都必须是自动发生的。因此,第一步就是要将设备连起来,IoT能确保这种连接性。唐沐透露,过去两年间,接在小米路由器上的设备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不再局限于手机和电脑,还包括很多小米的Mac地址无法辨认的设备。此外,每户平均连上路由器的设备数在不断增加,它们有着强烈的上网需求。例如,起着安防作用的摄像头目前逐渐变成了刚需,尤其是在家里有小孩子、老人或宠物时。智能家居目前是个风口,但唐沐觉得,不要指望它能像智能手机行业那样爆发。“手机是一个百年难遇、变革性的牛逼品类,它几乎占据用户所有的闲暇时间。”唐沐表示。此外,智能家居实际是一个持续更新迭代的过程,而目前中国社会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不过,“一切都是用户需求说了算”,这是唐沐在腾讯做了10年用户体验设计、在小米做了5年硬件得出的结论。
一起惠2018-05-08 10:32:19419 次
自Uber诞生已经9年,而中国的网约车市场也走过8年时光,许多人的出行习惯都被改变,甚至会感觉出租车已变得生疏。不过在网约车出行常态化的今天,一些问题也相伴始终,仍待改善。乘客面临的安全问题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4月29日,一则关于“滴滴司机打人”的文章引来热议。虽然双方已经和解,但暴露的问题仍值得思考。而在滴滴事件之后不久,大洋彼岸的网约车同行传出丑闻。据CNN报道,过去4年里至少有103名Uber司机、18名Lyft司机受到指控,涉嫌强暴、绑架或其他罪行。此前有评论认为,网约车相比出租车更为安全,但随着这种出行方式与生活融合得愈加紧密,显而易见的是,其所暴露的安全问题仍待进一步改善。未曾间断的安全问题乘客在使用网约车服务时遭遇危险的情况,由来已久,并不少见。2014年12月,印度一名网约车司机因涉嫌强奸乘客遭到逮捕;2015年年初的半个月内,美国芝加哥连续发生两起司机性侵乘客案件;2016年9月,美国圣地亚哥一位网约车司机被指至少侵犯了三位女性。而在去年11月,美国7名女子声称自己遭到Uber司机性侵。这些事件彼此独立,指控发生美国宾夕法尼亚、佛罗里达、密歇根、纽约等过个地区。在CNN最新披露的调查中,103名Uber网约车司机中至少有31人因为强迫触摸、非法监禁或强暴等罪名而遭判刑;18名Lyft司机中,有4名被判有罪。另外,还有数十名司机卷入其他刑事及民事诉讼中。需要注意的是,调查涉及的警方报告、联邦法院记录和地方法院数据,仅来自美国20个主要城市。这意味着,Uber与Lyft服务中实际存在的安全问题会严重得多。海外市场之外,国内网约车市场也一直存在类似安全问题。2015年7月,北京一位女乘客在海淀区遭到司机侵犯;2016年10月,武汉一位20多岁的女子乘坐滴滴快车遭到侵犯,司机还以“杀过人”相威胁,称要是报警“也不在乎多杀一个”;2017年8月,惠州王先生为爱人呼叫专车,之后司机专挑小路行驶,对王先生的爱人施加言语和肢体骚扰。而在上个月,除了月底的“滴滴司机打人”事件外,月初还有一位名为“孟婆”的女乘客发文,称遭滴滴优享司机企图性侵。在此事件中,据当事人表示,滴滴司机反复用言语进行骚扰。在当事人重复打到相同车辆,吓得关上车门时,司机还试图拽当事人的手。当事人随后发文,表达了对滴滴方面态度的不满,认为其推诿责任,包庇车主,而非调查真相。在反复解释司机的反常行为时,当事人称“客服居然笑了”。滴滴方面则表示,对当事人的经历深感抱歉,正努力调查核实事实。而在打人事件中,目前乘客与司机已经和解。在最后的声明中,滴滴表示,面对新业态,“我们的能力确实还需要大大提升”,“将竭尽全力,投入更多技术资源和团队力量,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被打乘客则表示了对滴滴的理解,并提出可以成立专项乘客安全基金,建立女性顾客关爱保障计划等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滴滴更加关注司乘安全。难以尽调的司机背景侵害事件屡屡发生背后,与平台审核、监管上的疏漏不可分割。就Uber来说,面对性侵事件,早已承认未对司机进行详细背景审查是一种失误,并不断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来确保乘客的安全。比如在上述印度性侵事件发生后,Uber在App中添加了SOS按钮来方便用户报警。之后,Uber还通过在用户乘车前向其分享司机信息,进行GPS全程监控行程等,来进一步提高安全保障。然而除此之外,Uber可能还需要进一步严格对司机资质的把控。2017年11月,因为对司机背景审核存在疏漏,Uber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被处以罚款890万美元。在当地警方告知一名Uber司机涉嫌骚扰顾客后,科罗拉多州展开了对Uber的调查,结果发现57名问题司机。其中12名有暴力犯罪史、17名有过重大交通违规,还有3名因酒后驾车已被吊销驾照,无证驾驶。在国内,网约车司机资质的审核同样存在问题,且更令人惊心。2016年3月,深圳官方通报中提到一组数据。经公安部门排查,在深圳网约车驾驶员群体中发现吸毒前科人员1425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1名、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员1661名。司机背景、车辆情况与乘客安全有紧密联系,但要想彻底清查并不容易。于当下而言,庞大的“滴滴黑产”便是一大障碍。网约车新政实施之后,多数城市会要求运营车辆具备本地牌照,同时,北京、上海、天津还严格要求司机须是本地户籍,其余多数城市要求具备本市户籍,或取得本市居住证。此种要求下,早先受补贴吸引加入网约车队伍的外地司机面临转行危机,网约车行业的发展也戴上枷锁。于是一种替人注册虚假滴滴账户,进行牟利的黑色产业链被催生出来,对乘客安全构成隐患。广东警方曾公布2017年度十大网络安全案件,“滴滴黑产”便名列其中。据警方透露,涉案的虚假账户有几十万个,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对此有网警表示,在脱离监管情况下,出现事故或发生违法犯罪行为时,无法第一时间锁定真正的嫌疑人。警方还提醒消费者,在打车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核对所约车辆的信息与平台显示的信息是否相符。然而在北京、上海等地,很多时候叫到的车辆并不合规。不过为了满足出行需求,乘客并无太多选择。监管与运营同须完善当网约车的安全受到质疑,有一种声音是重新坐到出租车的座位上,可是相比之下,出租车也未必安全。暴露在网约车中的问题,也都在出租车中出现过。2016年1月,上海闵行区发生一起“一尸两命”的恶性杀人事件。怀远三个月的上海女性被外籍出租车司机推入河道内杀害。凶手曾在2011年有过行政拘留的案底,却在老家取得了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得以入职出租车行业。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曾分析指出,搭乘出租汽车时,整个运行都是在一个移动的、封闭的空间之中,是一个适合作案的天然场所;而网约车使得原本封闭的空间变成一个可记录、行程可追溯的准公共空间,司机和乘客的行为都受到约束,从而大幅度降低了风险。有理由相信,单单是网约车能够查看司机信息和过往评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出行的安全保障。而如果平台进一步加强对司机背景的调查和审核,那么乘客所面对的潜在危险就会更小。就目前状况来看,这或许是保障用户安全最现实的手段。不过如之前所述,面对庞大的“滴滴黑产”,单靠企业或许并不能落实对司机的审核。在法制日报的采访中,华东政法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政法学教授告诉记者,黄牛虚假注册网约车,既利用了平台的漏洞,又钻了制度的空子。该教授认为,要堵住平台漏洞,责在经营者,至于消灭制度空子,“责在管理者。”据该教授分析,从目前情况来看,管理过严破坏了供需平衡。而要缓解这种问题,需要对“放管”力度进行调整,也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马甲滴滴”的问题。如此,要保障网约车用户的安全,在企业之外,还需要相关管理部门给予支持。
一起惠2018-05-08 10:30:39409 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二手车电商市场的战争又到了一年厉兵秣马之时。资本与巨头,作为这个市场的搅动风云者,从来都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具备价值的投资标的。4月26日,人人车拿到了高盛领投,腾讯和滴滴等投资方跟投的一笔3亿美元的新投资。要知道,这已经不是腾讯、滴滴第一次投资人人车。腾讯曾在2015年8月和2016年9月两次对人人车进行投资,这次投资已经是第三次。滴滴则是在2017年9月曾投资人人车,这次投资也已经是第二次。投资复投资,腾讯、滴滴多次投资人人车,足以发现两者对二手车市场以及人人车本身的看好,而人人车自身也能够给腾讯、滴滴带来诸多补充。腾讯、滴滴多轮投资的考量对腾讯而言,投资二手车市场,更像是看好这个赛道的布局行为。1、腾讯本身就看好二手车市场,投资了多家二手车电商平台。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对这些二手车电商的投资基本都属于财务投资;2、虽说腾讯把二手车电商投了个遍,但三次投资人人车,此举也是非常罕见,除了出于对赛道的看好,这也表达了对人人车的长期信心。毕竟人人车最早开创二手车电商模式,互联网基因强,素来追求效率口碑。长期以来发展状态一直较为健康,和腾讯的投资理念也比较融洽;3、腾讯自身有大量业务,如金融业务等和二手车电商有强相关,虽然目前腾讯在二手车市场属于财务投资者的身份,但不排除未来业务和平台之间存在联系;4、腾讯的投资可能也存在和阿里竞争的考虑。阿里去年以3.35亿美金投资了大搜车。腾讯虽然看似“佛系”财务投资,但投资二手车电商市场,也有出于建立自身护城河的目的。总的来说,腾讯目前并没有太多紧迫的战略需求,更多是一种防御性质的财务投资。对滴滴而言,投资二手车市场,则是相对紧迫,尤其是在和美团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如何把自身的产业链延长、把护城河做深成了最大的考量,而继半年前投资人人车后,再度投资人人车,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所产生的决策。1、对滴滴而言,人人车的二手车交易能力能够以相对于新车更低的成本向司机供给车辆,不断降低司机的准入门槛,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丰富滴滴的运力,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有更多符合政策标准的二手车进入网约车市场,为用户提供服务。2、滴滴自身专车业务、政府企业用车业务正在快速扩张。在扩张过程之中,滴滴可以直接通过人人车采购二手车,这不仅可以降低专车、政府企业用车的采购成本,也可以便于迅速建立起更庞大的运力队伍。3、当然,运力其实仅仅只是一个层面,滴滴投资人人车真正的目的还是在于双方在产业链上共同延伸。特别是在4月25日那天,滴滴和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发起成立“洪流联盟”,目的是围绕车主和汽车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人人车也会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一点我们暂且按下不表,再下文中再详细解读4、常常有人问,滴滴在网约车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网约车市场忠诚度不足,盈利模式模糊,其实是网约车市场任何一家新企业都要解决的问题。滴滴一直不愿意打价格战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希望通过合理的利润逐渐整合产业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人人车对滴滴来说,是很好的能力联盟,能帮助滴滴在产业链上下游提高整合能力。“滴滴+人人车”是个怎样的联盟很多人看到滴滴投资人人车,一直好奇滴滴和人人车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我更想用双方是互补的“夫妻关系”来形容这种合作。根据人人车CEO李建的说法,人人车还在和滴滴联手制订一些基于大数据的推荐策略。毕竟滴滴这样的渠道,是一个大流量渠道,也是相对精准的渠道,它的场景非常精确,甚至打车也是个非常高频的行为。精准、高频、大流量,这一系列特征综合在一起的时候,双方能够基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展开无数合作模式——金融、技术研究、线下维修保养等都是目前双方正在探索路径。人人车和滴滴在产业链上下游因此形成了天然的业务结合。1、在技术研究层面上,人人车和滴滴,彼此共享数据。人人车甚至为滴滴提供了定价能力。人人车因为长期在二手车领域深耕,能够帮助滴滴发现滴滴生态中的车辆状态残值。从这个角度来看,滴滴可以根据这种车辆状态,作出更好的定价标准,通过精耕细作的方式保障平台的盈利空间。2、通过滴滴的洪流战略,人人车瞬间具备了非常有保障的线下服务体系的支持。滴滴在过去3年搭建了完善的线下维修保养体系。滴滴“小桔车服”今年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落地汽车维修保养店,人人车也将接小桔车服的维保服务,把售后服务体系进一步做一个落地。3、滴滴司机对车的需求人人车恰恰可以来满足。一些司机对二手车有很强的需求,人人车可以提供比新车更廉价的二手车满足他们的需求;一些司机队新车有需求,人人车也可以帮助这些司机提供金融、租赁服务,滴滴的运力可以因此得到提升。广告砸市场过时了,生态整合才行经过四年时间发展,人人车已经搭建了以二手车交易为入口,集新车、二手车交易,金融、售后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交易服务体系。人人车已经从单一的二手车交易服务走向了综合型交易服务的新阶段。这其实也是二手车电商市场应该发展的方向——摆脱广告砸市场这个简单粗暴的做法,走向产业整合和精耕细作。过去几年二手车市场一直流行靠广告砸市场的逻辑。用战争思维烧出市场是很多平台的一贯思路,但这种广告主导的思路本身就存在问题:1、广告本身只是一种手段,广告的目的还是要聚焦服务,但是过去几年我们看到的情况是,有些企业把几乎所有融资都拿来砸广告,羊毛出在羊身上,用户体验并没有因此得到太多提升,这种做法对行业走向纵深也同样不利;2、广告模式,本身就是粗犷的流量思路,粗犷流量思路诞生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发展早期,它虽然曾经有效,但放在今天成本实在太高,意义也不大,滴滴+人人车这种大且精准的流量结合在一起,进行深耕细作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3、二手车电商不可能一直只卖二手车。二手车电商本身就是个中介生意——不让中间商赚差价,那么自己的利润必然是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生态拓展而来,但是过去几年大多数平台产业链上下游拓展的力度都不够,而今天人人车却做到了这一点,这也决定了人人车未来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如今,我们用“二手车电商”这个角度再去看人人车,可能会显得有些不够准确。用李健的话来说,今天的人人车更像是一个“互联网二手车4S店”。在4S店里,你可以买车,你可以租车,你甚至可以购买到保险金融服务,也能够进行售后的维修保养,几乎所有事情都能在这个线上的二手车4S店之中完成——这恐怕才是所有二手车电商发展必然要瞄准的方向。
一起惠2018-05-02 10:48:18422 次
5月1日消息,消息称滴滴方面表示正与大众、北汽、一汽、广汽等及其他汽车行业伙伴探讨开放性的合作,但目前细节并未确定。据路透社援引大众汽车一位匿名高管报道,大众集团正在同中国滴滴出行商谈洽谈组建一家合资公司事宜,这一合资公司的主要职能包括管理后者的部分车队,同时负责为滴滴的服务开发“专用”(purpose-built,具体用途尚未明确)车辆。大众汽车可能为滴滴管理约10万辆新车;也可能与滴滴联合购买一些新车,预计将于下个月初签署协议。了解到,滴滴日前刚刚宣布联合北汽、一汽、广汽、比亚迪、车和家等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成立洪流联盟,将共建汽车运营商平台,滴滴将开放网约车、分时租赁、定制车、智能驾驶和后市场服务业务。此前,滴滴创始人及CEO程维在北京的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汽车和交通行业结构已存在超过100年。现在中国可以在推动产业转变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共享出行和汽车产业的边界将相互融合,开放平台战略下,围绕“共享”的汽车设计,资产运营和服务支持体系,将成为滴滴洪流战略的核心。
一起惠2018-05-02 10:40:09355 次
2017年3月,继共享单车后,共享充电宝站上风口:资本蜂拥而入的背景下,几个月完成几轮融资就跟玩似的。但在这个风口上,可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也可能“北风卷地白草折”。如今,周年之际,值得一“记”的是:来电、街电、小电宣布盈亏平衡,开始释放出向好的信号;只能一“祭”的是:有些共享充电宝企业已阵亡。创业者蜂拥而入2017年3月31日,小电宣布融资,共享充电宝成为金沙江创投朱啸虎继滴滴、ofo之后看好的另一个共享经济项目。朱啸虎公开表示,充电是刚需,未来几年内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继小电之后,来电、街电、Hi电等企业相继宣布融资消息,40天的时间里共有11笔融资、近35家机构进入共享充电宝行业,融资额约为12亿元,这是2015年共享单车刚出现时获得融资额的近5倍,其中小电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天使轮到B轮的3轮融资,Hi电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两轮融资。共享充电宝就这样火了起来。火热的融资吸引了市场的极大关注,但随后出现的一些行业事件又将共享充电宝推到镁光灯下:2017年10月11日,共享充电宝品牌乐电(LeDian)正式宣布停止运营,随后搜狐科技频道爆出小宝充电、泡泡充电、放电科技、PP充电、河马充电等多家企业相继走到项目清算阶段,曾经位于第一梯队的Hi电则爆出负面新闻,外界对此解读为“洗牌期”来临,对于共享充电宝商业模式的讨论再次热烈起来。对于外界的质疑,街电CEO原源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显得很淡定:“这些倒闭的企业压根就没起来过,只是炒了一把噱头。”来电科技合伙人、CMO任牧则更直接地称:“它悄无声息地出现,悄无声息地死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它们自己知道自己曾经存在过。”同时任牧指出,创业者蜂拥而入也是因为低估了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技术难度。从已经关闭或者传出问题的几家共享充电宝企业的共性来看,其创始人都没有与电池行业有关的基因。Hi电创始人刘文源在接受《创业邦》采访时感叹:“这个事情很多人都觉得门槛低,结果把个人名声还有人脉都搭进去了,拿个几百万,发现事实不是这样的。”资本回归理性共享充电宝市场遇冷,除创业者低估行业门槛而导致的失败外,还与资本的态度有关。不得不承认,资本对于一个行业是否能成为风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时间上看,共享充电宝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行业:来电科技2014年就已经成立,街电稍晚,成立于2015年,然而在资本进入以前一直默默无闻。“创投市场,风口又不是电风扇,不会一直吹,一定是吹一阵停一阵,这中间资本起了巨大的作用。”任牧说道。去年7月前,共享充电宝行业的融资节奏一直都很紧凑,不断有新的玩家出现宣布融资消息,其中就包括后起之秀怪兽充电,然而进入8月后,整个行业的融资频率突然下降。事实上,截至去年5月、6月,金沙江创投、红杉中国、高榕资本、SIG、红点中国等国内一线的投资机构均已入局,任牧指出,在这种情形下对于后进入的小玩家来说,可选择的投资机构比较少,“他们在市场上已经有了比较好的投资标的。”同时,共享充电宝市场头部玩家的估值已经相对较高,这使得投资机构更加慎重地看待整个行业——“共享充电宝项目真的值那么多钱?投资机构也会有这样的疑问。”任牧说道。原源认为,另一个导致投资机构谨慎看待共享充电宝项目的原因是共享单车行业倒闭潮的出现。根据毕马威此前发布的报告,2016年中国风投公司共投出了31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其中大部分流向了共享经济公司。“共享单车火热的时候资本蜂拥而入,然而2017年经过一轮盲目的扩张,很多企业倒闭,许多资本被套了进去,投资机构对共享充电宝的狂热也慢慢冷静下来。”原源指出。线下竞争愈发激烈无论共享充电宝市场是否遇冷,对于生存下来的企业来说,资本带来的好处已经显现:更多的用户开始了解并使用共享充电设备。根据阿拉丁统计的2018年3月微信小程序榜单TOP100,小电、怪兽充电、街电等共享充电宝企业都位列其中。但是随着融资频率的明显下降,企业自我造血的能力越来越重要。对于目前主要依靠租金为主要营收来源的共享充电宝企业来说,点位的选择越来越重要、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事实上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各家共享充电宝企业都在不停地更新迭代产品,并不断拓展业务场景以抢占更好的点位:来电从大机柜模式向小机柜延伸;街电反向由小到大,开始增设大机柜产品;小电和怪兽也纷纷进军小机柜领域。不过,由于共享充电宝企业的基因及对市场的看法不同,导致各家在点位的选择和扩张的策略上也有所不同。在任牧看来,共享充电宝的发展阶段必然是从产品入侵硬件到产品适应场景,再到产品融入场景,最后到产品改造场景。而所谓的改造场景就是通过产品去满足或者解决场景中原来没有解决掉的需求,从而寻找挖掘,甚至创造出一些新的商业机会和商业价值。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来电基于场景的特殊性及不同的需求,选择相应的硬件去匹配场景,通过为商家解决需求的方式绑定商家,进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其中就包括将共享充电宝与自助售卖机、商场导引地图、餐厅点菜系统做结合。当然,对于“不同的产品场景适合不同的产品”的认知,大家是一致的,街电也推出了跟机场航班信息相结合的产品。但或许是陈欧入主街电后所带来的互联网流量思维及背靠聚美“不差钱”的缘故,街电和来电在打法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街电更多的是通过标准化的产品快速在市场上铺量,从而达到更大的设备铺设密度以获取更多的用户订单。原源认为,标准化的产品市场教育成本相对比较低,“只需要复制复制再复制,在市场上快速出量。这样供应链的成本会降低,供应链成本降低之后向用户收费也会越来越低。”因此街电在共享充电宝点位的选择上更加开放,居民区等场景也在其考虑范围之内,以便用户归还,这和街电铺量的市场策略也是一致的。刚刚完成B+轮融资的小电则提出2018年主推三四线城市的下沉,并且会在一线城市做更大的运营,夺回战场,比如餐饮场景等。“目前小电BD团队接近800人,在跟许多店铺签订独家排他协议。”小电方面向记者表示。未来结局待定2017年底,街电宣布部分城市盈利,第二天来电宣布再次实现盈亏平衡。到了2018年,小电也在3月22日举办的B+轮融资发布会上对外确认盈利。据原源及任牧介绍,目前共享充电宝企业的营收主要来自于租金,不过各家也都在探索新的盈利方式,包括电商、新零售、互联网金融等。此外,小电方面还向记者表示,2018年将会增加社群玩法,深耕一二线城市用户,以拓展电商、金融、会员体系等多元化营收渠道。相比于小电、来电、怪兽充电,街电的营收压力反而没有那么大。陈欧此前曾公开表示后续将注入几十亿元资金发展街电。对于变现,原源表现得并不着急。原源认为,共享充电宝市场天花板比较高,还有一个很大的增长空间——“现在我们每天有100万订单,但是100万其实在互联网公司不算什么,很多企业都能达到这样的流量级别,我觉得至少每天有三五百万再去考虑变现会比较合适。”总而言之,共享充电宝行业进入平稳发展期,并释放出向好的信号,但经营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盈亏平衡只是第一步。值得一提的是,共享充电宝所设想的广告等各种盈利方式,此前也曾多次被共享单车企业提及。不过,不久前美团CEO王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单车是比外卖、网约车更累更重的业务,而且看不到清晰的盈利模式。”美团收购摩拜也被外界视为欲借助摩拜完善其出行板块,最终打造“吃、喝、住、行”的生态闭环。从摩拜的结局看,共享单车最终成为巨头生态场景中的一环,而其作为一个独立生态的可能性尚未得到验证,一直被拿来与单车做对比的共享充电宝是否会“沦为”与摩拜一样的结局还未可知。
一起惠2018-04-28 08:57:22456 次
4月24日,“洪流汇聚——共享智能出行”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在圆桌论坛环节,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认为,电动汽车的发展一定要有先锋部队,充电网络等的建设关键在于先锋部队要“杀出去”。王传福认为,商用车先锋部队是公交,公交的电动化是商用车电动化的基础。并认为滴滴网约车是乘用车电动化的先锋部队。当商用车和乘用车的充电问题解决之后,老百姓私家车的充电问题也因此迎刃而解。而要成为先锋部队,还需要克服万重困难,比如说充电网络。从成本的角度来看,燃油车是完美无缺,它作为一个运输工具、作为一个生产资料应该是首选,但大家依然看好电动车。王传福认为,电动车有优势是从使用成本角度来看的,是有社会责任的体现,因为电动车对环境好,对我们子孙后代好,未来成本会下降。王传福同时认为,10年后电动车是必然趋势,“发动机可以不要了,前面那个大鼻子就没有了,电机可以藏在轮子里面,整体的空间会变得更大。噪音也会变得更低,因为没有发动机的声音,这样会体现出更多的设计和美感,从性能上来讲,原来的汽车实际上是一个机械产品,未来的车更像是一个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带来的是智能、方便”。“10年以后,作为电子化程度更高的电动车,它无法想象,很酷”。王传福称,汽车行业确实需要改变,需要变革。100年的汽车历史需要一次调整,需要一些新经济地拥抱。作为车企,比亚迪比较早地提出新能源作为公司的发展方向,不希望成为先烈。比亚迪愿意更加积极的配合新概念,也非常积极地参与,并作为一个先锋部队实现电动化。比亚迪强调技术至上,从技术的角度,比亚迪认为电动车会慢慢接近传统车的制造成本,以及实现与燃油车一样的使用便利性,比亚迪也在用行动实现梦想,而这一天越来越快。出行的便利会刺激出行的增长,其实从高铁里面可以看出来。以前,从深圳到桂林要坐飞机,或者坐巴士倒腾,原来一辈子去一次就够了。但深圳到桂林的高铁修好以后,3个小时就到了,可能变成一年去一次,就因为高铁的便利带来个人出行的剧增。我相信共享网约出行的便利,原来觉得出去很麻烦,现在很方便,手机点一下车就到门口了,服务也很好,这会刺激出行的增长。
一起惠2018-04-25 08:56:16321 次
4月23日消息,滴滴出行今天宣布正式进军墨西哥市场,在墨西哥州首府托卢卡(Toluca)推出滴滴快车服务。据悉,自4月初起,滴滴在托卢卡开展了司机招募,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普遍欢迎。滴滴将结合司机和乘客的反馈,不断创新并提升产品和服务体验,持续满足当地用户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并在年内将网约车服务逐步拓展到墨西哥其他主要城市。滴滴相信,国际化战略要依托科技实力与本土经验和知识紧密结合。目前,滴滴日完成订单达3000万单;服务超过4.5亿乘客;有2100万司机在平台获得灵活的收入与工作机会。资料显示,滴滴的业务已拓展到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日本和拉美市场。同时,滴滴与全球7家主要移动出行企业组建了全球化的投资和合作网络,服务超过1000座城市,触达全球超过80%的人口。
一起惠2018-04-24 10:09:03348 次
04月07日消息,第一时间了解到,携程(44.8,-1.07,-2.33%)日前发布的《2018年中国清明假期旅游大数据预测报告》显示,日本是人气第二高的出境游目的地,仅次于泰国。据携程此前预计,今年将有60万中国游客赴日赏樱,消费将达80亿元人民币。除了以上数据,你还需掌握的相关信息有:·在继美团、高德地图高调进入网约车市场后,携程今日宣布携程集团宣布旗下的携程专车正式获得天津市交通委代交通部交通运输部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线上服务能力认定》,也就是俗称的“网约车牌照”。这就意味着,携程专车具有了网络预约出租车线上服务能力,可在全国范围通用。·4月3日,携程宣布旗下的携程专车获得天津市交通委代交通部交通运输部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线上服务能力认定》,也就是俗称的“网约车牌照”。这就意味着,携程专车具有了网络预约出租车线上服务能力,可在全国范围通用。·携程宣布旗下的携程专车获得天津市交通委代交通部交通运输部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线上服务能力认定》,也就是俗称的“网约车牌照”。这就意味着,携程专车具有了网络预约出租车线上服务能力,可在全国范围通用
一起惠2018-04-08 08:44:50442 次
针对滴滴外卖在无锡下线的传闻,滴滴方面称,正在系统升级维护,预计很快恢复。4月1日,滴滴外卖在无锡上线,滴滴方面表示,此次是在无锡小范围灰度测试,后续将逐步扩大服务范围。今日有爆料称滴滴外卖在无锡已经下线,滴滴方面表示,昨日在无锡开启小范围灰度测试后受到用户大量关注,短期订单暴涨超出预期,为了保证更好的体验,正在进行系统升级维护,预计很快恢复。去年12月,有媒体曝出滴滴正在试水外卖业务,称此举是在对美团点评入局网约车进行反击。日前,滴滴外卖的骑手招募令曝光,招募令显示,滴滴外卖骑手分为忠诚骑手和自由骑手两类。其中,忠诚骑手要求每周在线大于48小时,月保底10000元;自由骑手可自由上线随时接单,订单收入翻倍。滴滴骑手客户端显示,目前注册可供选择的城市为无锡、南京、长沙、福州、济南、宁波、温州、成都和厦门九个城市。
一起惠2018-04-03 08:37:30344 次
明日打车0元起,还赠周末大额立减券!1程即送,多乘多送,最高可获四张价值61元的立减券。”过去一周,随着美团打车强势登陆上海市场,网约车市场原来的霸主滴滴明显感受到了威胁,补贴大战逐渐升温,“0元打车”重现江湖。在3月21日登陆上海的第一天,美团打车就因为类似“一元钱出发”的宣传广告,涉嫌低价恶性竞争,而遭到有关方面约谈。与此同时,美团打车和滴滴公关和市场部中高层的较劲,也火药味渐浓。3月28日,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在实名认证微博上指责滴滴发黑稿,把Uber直接替换成美团就发出来了。滴滴也不甘示弱。3月29日,滴滴公共负责人李敏呛声道,(美团)自己PS图片,转移注意力,“这是十几年前我入行时就看到过的PR手段,土。”口水战升温这已经不是两家企业首次“隔空交锋”。在3月24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美团点评CEO王兴曾表示,美团打车在入驻城市已经拿到了1/3的市场份额。对此,滴滴区域运营高级总监孙枢在朋友圈发表长文称,感谢美团通过补贴,一起做大市场,但过高的补贴(客单价200%)会引来黑产和刷单,既对出行行业造成巨大创伤,又会致使大量外牌车涌入,造成安全隐患。孙枢在文中总结称,自网约车诞生起,每次竞争都从补贴大战始,以安全体验效率决胜。能否留下用户还是靠核心价值,看产品差异化程度。来而不往非礼也,得知孙枢的表态后,美团点评高级总监李洋在朋友圈喊话,滴滴不要对自己在上海市无照经营避而不谈,同时配以上海监管部门的公示名录,名录上并无滴滴。对此,滴滴方面对澎湃新闻回应称,滴滴恪守相关法律法规、牌照正在申请当中。补贴大战不只是“口水战”,双方在线下也展开了真金白银的补贴大战。据悉,美团打车针对上海注册司机,开启了前三月“零抽成”,并对新用户直接派发三张面值14元的抵用券。据美团的公开数据,3月21日上线首日,美团订单量突破了15万。虽然在上线首日就遭到了监管部门联合约谈,但补贴大战似乎已难以避免。美团打车在过去一周砸出真金白银,不少消费者都感慨:免费、低价打车的好时光又回来了。滴滴经过短暂的呼吁和给司机下禁令后,也迅速投入扩大用户补贴的行列。不少滴滴用户均反映,近日频繁收到本文开头的短信促销广告。关于网约车市场的补贴烧钱混战又再次重演,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副教授表示,看似消费者获得了短期利益,但长远看,烧钱不可能持续,这种补贴大战会混乱市场竞争秩序,不利于网约车市场秩序和消费者长期利益。也有观点认为,网约车市场用户忠诚度不高,在一家公司独大的背景下,对司机相对较高的抽成,对用户越来越低的补贴,势必会给后来者进入这一领域的机会。熟悉的套路接下来,似乎又是熟悉的套路,看局中各种的“弹药”储备,以及背后投资人的态度。今年3月中旬,曾有报道援引接近美团人士的说法称,对于包括北京等城市即将上线的打车业务,美团准备了10亿美元,而且上不封顶,“用王兴的话说,打车,美团是一定要做成的。”而滴滴创始人程维稍早前接受《财经》专访时也曾撂下狠话,“尔要战,便战。”当时,滴滴刚完成一轮新的40亿美元融资。而程维当时说,这钱时为滴滴和Uber在全球竞争中准备的。近日,滴滴的供应链金融资产支持证券(ABS)获批,总发行金额100亿元。据悉,这笔金额将用于身处滴滴生态中的租赁公司去购置新车,首批发行规模达3亿元。滴滴希望帮助租车公司和司机优惠贷款购车用车,借此拥有“忠诚度”更高的司机。朱巍认为,网约车的野蛮成长时期已经过了,需要法治化运营。不论是美团还是滴滴,都需要依法依规经营,从车辆、平台和司机的审核资质,到运营、维护、资金安全等问题,都有明确的法规规范。任何超越法律底线的行为,都必须受到监管部门严格处罚。
一起惠2018-03-30 10:23:43402 次
3月28日午间消息,滴滴区域运营高级总监孙枢今日在朋友圈发文称,感谢美团打车的竞争,但补贴畸高会带来黑产和刷单,对整个出行业造成巨大创伤。3月21日,美团打车宣布进入上海,上线出租车及快车两种业务。并随后宣布三天内先后实现日订单超15万、25万和30万。在日前的中国发展高峰论坛上,美团点评CEO王兴还表示,美团打车已经在进入城市拿到了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王兴还表示,与滴滴相比,美团在酒店、外卖等综合服务上有优势。对于美团打车方面关于市场份额的说法,滴滴区域运营高级总监孙枢今日在朋友圈发文称,没有竞争就没有今天的滴滴,感谢美团大力补贴用户,和滴滴一起把市场做大。但他同时认为,补贴畸高会带来黑产和刷单,这会对整个出行业造成巨大创伤;同时允许大量外牌车涌入,不做安全排查,更是灾难性的风险。“如果美团打车上海比南京份额高,是因为补贴让本不打车的用户叫车并故意吸引大量外牌车辆来沪,是因为不做司机安全审核,那么不仅难以持续,对用户安全以及行业持续发展也会带来巨大隐患。”孙枢还透露,目前滴滴在上海每天服务的订单已经突破150万,同时滴滴留存率比其他出行平台均值高出20%以上。以下为孙枢文章全文:网约车每次竞争都以安全体验效率决胜孙枢(滴滴区域运营高级总监)有些朋友最近问我,美团进入上海三天,就说自己拿到上海打车市场多少份额,你在滴滴负责运营,你怎么看。那我说说我的看法:滴滴创立五年多,一路走来经历了包括快的、易到、神州、优步在内几乎所有的网约车竞争。滴滴的同学们都知道,没有竞争就没有今天的滴滴,所以我们内心里是感谢竞争的。在强竞争环境下,我们丰富了产品线,优化了安全体验效率,团队也在高速学习进化。从网约车诞生开始,每一次竞争都从补贴大战开始,最终以安全体验效率决胜。要感谢美团大力补贴用户,和滴滴一起把市场做大。但最终能不能留下用户还是靠核心价值,要看产品是否有差异化。从零到一的阶段需要一定的补贴和营销PR动作我们很理解(大家都是过来人),但补贴畸高(客单价200%)就会带来黑产和刷单,这会对整个出行业造成巨大创伤;同时允许大量外牌车涌入,不做安全排查,更是灾难性的风险。网约车是所有互联网改革线下产业里最复杂的,在出行的路上难免会有各种意外的发生。所以安全审查是必须要做的,虽然即使做了严格的安全审查也不可能完全杜绝安全事故,但不做就意味着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如果美团打车上海比南京份额高,是因为补贴让本不打车的用户叫车并故意吸引大量外牌车辆来沪,是因为不做司机安全审核,那么不仅难以持续,对用户安全以及行业持续发展也会带来巨大隐患。所以,我们欢迎竞争,但希望新的选手能给行业带来生机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而不是短暂的狂欢后遗留大量问题,对行业造成根本的破坏。“创造用户价值”在滴滴价值观里排第一条。今天滴滴在上海每天服务的订单已经突破150万,还在快速增长。每个订单都是一份信任,滴滴留存率比其他出行平台均值高出20%以上,但我们依旧如履薄冰,希望对得起来之不易的这份信任。有些没做到足够好的地方我们会继续努力,也希望大家能一起维护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
一起惠2018-03-29 08:53:28305 次
今早电商那些事儿:①牛客网近日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由领投,正保远程跟投。此次融资将用于拓展C端教育业务研发和完善原有企业端笔试面试网申等校招统一解决方案,使原有业务更加精品化发展。②昨日,土巴兔正式发布了8大全屋智能家居系统。据了解,8大系统包括网络、安防、照明、遮阳、家电、影音、环境、语音等。③心理学科普服务平台“壹心理”宣布,已于去年10月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头头是道基金。融资主要用于人才招聘、线上心理测评、心理咨询业务的运营和推广等业务。④据多家媒体报道,重庆地区的沃尔玛不再支持支付宝支付,只能有微信支付。不过,西南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门店,比如北京,似乎尚未出现类似现象。⑤专注于女性大健康的暖菇凉近期宣布获得了200万种子轮融资,其创始人刘伟东表示,最近也在筹备下一轮融资,融资方首选药业相关联企业。⑥最近,亚马逊申请了一个有关无人机的新专利。据该专利介绍,此无人机可以对人类的手势和行为做出响应,比如挥手、指向、闪灯、和讲话等。⑦华为云宣布进军区块链,打造区块链开放平台,首选进入互助社群领域,发布互助社群-阿保互助。阿保互助邀请包括“业务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多方共同组建。⑧美团打车宣布已获得杭州市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这意味着,美团打车可进入杭州提供网约车服务。同时,美团打车宣布在上海首日完成订单量突破15万单。⑨据悉,2018年京东将引入300家中华老字号和部分地方老字号,京东超市将实现食品类老字号企业100%全覆盖。实际上,老字号企业正加速入驻电商平台。⑩线上信用卡管理平台51信用卡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招股书。招股书显示,51信用卡2017年经调整净利润为7.4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3倍。
一起惠2018-03-23 09:13:45472 次
这是巧合吗?昨天,ofo宣布与中国信通院达成战略合作,戴威的笑脸刚刚刷屏结束;今天,就有媒体爆出摩拜即将完成E轮融资的消息,据悉本轮融资多于10亿美元,由美团领投,腾讯等多个老股东和新投资方跟投,并且,美团的资金已经到账。美团加入摩拜阵营,并不令人意外。2017年年底,愉悦资本的刘二海曾谈到过美团在摩拜的角色,他表示:“出行本质上是流量门槛,美团进来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美团内部人士回复投资界:“没有此事”。Anyway,传言再次霸屏。如果这接连的刷屏是巧合,只能说共享单车双巨头的缘分深不可测。大战升级现如今,ofo和摩拜之间的竞争,早已不局限于同业竞争、独角兽之战、资本大战……他们从国内打到国外,从线下杀到线上,并且随着投资方的增加、融资金额的上涨,频频上演新番剧情,精彩程度让吃瓜群众频频感叹“单车大战比热门网剧还吸睛”。投资界根据公开资料统计,成立至今,ofo已经斩获了10轮融资,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参投资本方在20家左右;如果本次美团领投传言为真,则是摩拜斩获的第11轮融资,摩拜的总融资额将超过20亿美元,参投资本方在30家左右。下表为投资界根据公开数据整理的ofo与摩拜系列融资详情:伴随着队友越来越多,竞争格局也在随之变化。首先,基于单车行业,ofo和摩拜虽然是毫无疑问的两大巨头,但是二者的地位也没有十分稳固。哈罗单车在2017年一年完成6轮融资之后,火速杀入第一梯队,看其背后投资方,蚂蚁金服赫然在列;并且,小蓝单车也在2017年起死回生,收购方为滴滴。此外,ofo、摩拜、小蓝、哈罗的“四国杀”也只是战场之一。其背后,滴滴与美团的竞争也日益激烈。2017年3月,美团开始在南京试点网约车,2017年年底,美团打车正式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温州、福州、厦门7城的APP上线打车入口,剑指滴滴。另外,摩拜的共享汽车和共享电单车也接连推出,似乎在资方支持下毫不畏惧滴滴的势力。再往后看,阿里和腾讯的竞争则生生不息。当初滴滴争战网约车霸主、美团大战点评的时候,腾讯和阿里作为背后资方就没有闲着,如今单车大战,马化腾也曾在朋友圈与朱啸虎公开“互怼”。马云也曾公开表态:“无论共享单车也好,还是当年的滴滴快的也罢,作用不可小视。共享经济服务低收入人群,收入和利润一定是不容易”。单车大战已经彻底升级为出行大战,巨头站队、资本撑腰,相信新一轮补贴大战也将拉开帷幕。ofo、摩拜传了近一年的合并,谈得怎么样了?不知不觉,ofo与摩拜或将合并的消息也被传了小一年了。起初,是ofo的投资人朱啸虎先带起这个话题,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行业还没有达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就合并,需要一定的大智慧大格局,因为很多时候我觉得,再去打消耗战没有意义。”和朱啸虎一样认为“打消耗战没有意义”的投资人不在少数。由清科集团、投资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上,ofo投资人王刚不仅明确希望ofo与摩拜合并,并且提出“我希望合并后的公司,滴滴能够主导。”作为ofo与摩拜背后的两大巨头,马云不仅公开表达了自己态度,还替马化腾发了言,他说:“我知道腾讯是希望共享单车企业合并的。阿里做任何的兼并、合作都会思考对行业的贡献,不能为了垄断、为了早点收钱而做。”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马云城府很深,他口口声声说不知道阿里投了ofo,其实心里清楚谁想推动合并,于是投资ofo和哈罗单车制衡腾讯,这将是一场拉锯战。”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则表示:“可能大家份额都不太增长的时候,是合并时机吧。”另一方面,他还指出“合并的阻力不来自投资人。”倘若如此,那么创始人又是如何看待的呢?ofo创始人戴威曾对外回应过此事,他的态度可以总结为:针对合并,“在共享单车行业合作是大于竞争的”;针对资本的期待,“作为创业者,非常感谢资本,因为资本助力了企业快速发展,但资本也要理解创业者的理想和决心,创业者应该与投资人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解决问题。”总而言之,关于合并一事,各方都给予了观点,但是双方创始人私下有没有交流过我们并不清楚,肉眼可见的是,ofo与摩拜的战争还在继续,并且战火越烧越广阔,而ofo投资人朱啸虎已经撤退了。
一起惠2018-02-08 09:26:22398 次
1月17日消息,由吉利集团战略投资的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平台曹操专车宣布获得多家海内外知名金融机构投资的A轮融资,总额共计10亿元。在该轮融资过后,曹操专车估值已超过100亿元。本轮融资后,曹操专车近期将在深圳、重庆等城市上线运营。据了解,2017年2月,曹操专车获得了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下发的《申请从事网约车经营具备线上服务能力的认定结果》,成为国内首个获得网约车牌照的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服务平台,服务区域为全国。作为首家由汽车整车企业投资运营的出行服务平台,曹操专车已经在全国超过17个城市上线运营,在线车辆超过12000辆,司机超过12000名,为近1000万用户提供低碳出行服务。目前,曹操专车日订单量突破15万单,用户数量超过1000万人。曹操专车表示,通过选择新能源汽车出行,用户累计减少碳排量30.9万吨,累计充电量3.4亿度。此外,曹操专车采用了被称为“公车公营+认证司机”的B2C运营模式。该公司的每辆车产权都归属于企业,司机均为专职工作人员。曹操专车方面表示,每位专车司机都在面试后经过了“曹操学院”的培训,涵盖礼仪、沟通技巧、医疗急救等知识。未来,曹操专车还将借助沃尔沃汽车的辅助驾驶与无人驾驶技术、Terrafugia的飞行汽车等前沿科技,打造更加多样化、高效环保的出行解决方案,为智慧交通创造更多可能。
一起惠2018-01-17 09:29:36429 次
从小蓝前核心高管、以及接近滴滴的人士处独家获悉,滴滴在近期完成对小蓝单车的收购,并且已经签署了收购协议。“滴滴和小蓝最近一直在接触,据我的了解,双方是11月份之前可能就开始谈收购的事情了,只是最近才确定下来。”一名知情人士告诉36氪。对此,滴滴公关部门表示不予置评。此外,36氪还从多个信息源处独家了解到,已经投资了ofo的滴滴正在试图做自己的共享单车品牌。早在2017年12月,就有滴滴内部人士告诉36氪,公司正在孵化一个共享单车业务,内部代号“海棠”。不过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滴滴的确认。换句话说,滴滴做共享单车的意图很明确,而收购小蓝单车,可能是这个棋局中的重要一步。虽然滴滴已经是ofo的大股东,根据财经等媒体的报道称,滴滴占股ofo30%左右,但是双方的关系出现裂痕,这已经不是秘密。早在今年11月,滴滴派驻到ofo的几名高管重新回到滴滴,一名滴滴内部人士就对36氪透露,几个人回来的特别突然,没有任何征兆,他认为那时候双方之间就已经出现了大的矛盾。“和ofo本来就是商业关系,有裂痕,甚至关系破裂,这些都是商业世界经常会发生的事情”。上述滴滴内部人士称。而ofo方的一名员工也向36氪透露,未来双方不排除会存在竞争关系。这么来看,收购小蓝也就在情理之中。虽然目前还不知道双方商谈的收购价格,以及更多细节,不过滴滴和小蓝的接触其实早已经发生。一名小蓝单车前员工透露,2017年底小蓝寻求收购不成之后,其负责产品研发的十几位员工几乎同一时间入职东南亚网约车公司Grab,而这家公司正是由滴滴投资的。“Grab的主场是在东南亚,在中国并没有什么业务,所以听说那么多人去了Grab,我就猜到小蓝和滴滴是私下达成了某些联系。”上述前员工说。事实上,小蓝一直在求卖,36氪曾独家报道了从2017年9月开始到11月,小蓝单车其及创始人李刚为公司寻找“接盘”的过程,其寻找的对象包括了永安行、摩拜和ofo,不过最终都没有达成。2017年11月16日晚,小蓝单车创始人李刚曾独家授权36氪发表公开信,称在缺少了多元化资本支持和良好的财务规划能力时,小蓝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显得无力,“关于小蓝单车和野兽骑行,作为一位CEO,我做错了,我也希望借这个机会跟所有团队成员、用户、投资人、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说一声抱歉,我会尽我全力挽回,愿我们可以一起携手度过难关”。李刚在公开信中称小蓝已经与拜客出行达成了战略合作,将由拜客出行全权代理小蓝单车未来的运营。不过在网上搜拜客出行,则没有非常明确的信息。“拜客可能只是一个过度的阶段,小蓝这段时间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新的买家,”上述知情人士称。值得思考的是,收购小蓝会引发什么后果。这是滴滴染指共享单车,并和曾经的盟友——ofo公开宣战的一次动作?还是这是向ofo展示威力的一种手段?目前ofo依旧在滴滴出行的App端入口上,那么以后这个位置会不会另易其主?如果真的要自己做共享单车,滴滴又会和摩拜单车产生什么样的关系?很多的谜,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共享单车领域的战局不会很快结束,依旧充满了变数。
一起惠2018-01-03 09:32:24324 次
日本软银集团领导的一个财团,之前一直在从股东手中收购旧股票。据多家美国媒体周四报道,股票招标已经结束,软银已经以满意的价格,获得了大约14%的股权。据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网站引述知情人士报道,软银领军的投资财团中包括了投资公司Dragoneer、TPG、红杉资本,以及中国腾讯公司。软银此次的投资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收购旧股票以及注入资金,获得新股。据消息人士称,软银以480亿美元的估值(在目前估值上打七折),一共获得了20%的股票转让竞标,这一比例超过了14%的原定计划,因此软银和其他投资伙伴将如愿获得足够的旧股票。除了旧股票之外,上述投资财团还将向Uber提供10亿美元的资金,获得一部分新股。这笔投资将Uber估值为690亿美元,也是Uber目前最新的估值。此次投资完成之后,软银集团将成为Uber的大股东之一,将获得两个董事会席位。软银的进入也将有助于Uber正在进行的公司治理和企业文化改革。未来,Uber董事会的董事席位将会增加到17个,这也会稀释旧股东的控制权。另外,Uber之前的最大股东基准资本也将撤销对于前任首席执行官卡兰尼克的相关法律诉讼(已经转变为仲裁案)。之前,Uber管理层表示计划让公司在2019年上市。此次软银收购旧股票的交易,也让一些旧股东提前获得了一次套现离场的机会。据美国媒体报道,Uber大量的前任员工排长队登记,希望能够将股票转让给Uber。另外Uber不久前曝光的大量负面新闻,也让更多股东萌生了套现离场的念头。卡兰尼克极富争议的个性,导致Uber成为历史上遭遇外界批评最多的互联网公司。虽然卡兰尼克已经走人,但是时至今日,Uber仍然在爆出大量的负面新闻,其中包括并未公开去年的一次黑客入侵事件,甚至向黑客支付了封口费。最近,欧洲法院裁定Uber仅仅是一家出租车服务公司,而不是一家科技公司。Uber将会在欧洲多国和其他国家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比如将网约车司机视作全职员工,提供更好的福利和保险,另外Uber可能需要向地方政府支付牌照税费等。软银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科技投资公司之一,在入股Uber之前,软银也投资了全球多国的网约车公司,甚至有一些获得软银投资的公司组建了“反Uber联盟”,共同在业务上进行合作,阻碍Uber的全球化扩张。也有声音认为,软银对于全球网约车行业的广泛投资,涉及到了大量的竞争对手。这样的投资举动和对被投资公司的影响力,可能引来反垄断甚至是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隐忧。Uber是全球网约车商业模式的发明人,最初号称利用私家车的闲置资源提供交通出行服务。不过时至今日,全球出现了大量模仿Uber的公司,他们的运作模式越来越类似一家出租车公司,网约车司机成为许多人全天候的正常工作。除了并未从政府获得牌照、采取动态定价,并未成为出租车公司全职雇员之外,他们和出租车司机的区别正在模糊化。
一起惠2017-12-29 09:24:58401 次
当下,我国互联网行业多个细分领域的超级网络平台垄断局面正迅速形成并不断强化。一些超级网络平台作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集私权力和公权力于一体,所拥有的权力与承担的责任已超出企业原有边界。平台权力滥用、平台责任泛化引发的平台与政府、平台与用户、平台与社会、平台与平台间冲突不断。近期爆出的阿里京东“二选一”争论、菜鸟顺丰关闭数据接口、微信封杀淘宝客、华为微信用户数据争执和苹果微信打赏风波等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这些冲突直接损害用户基本权利,破坏市场公平竞争,恶化行业创业创新环境,损及社会利益、公共利益和政府形象,也给现有网络治理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在《反垄断法》颁布十周年和《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相继修订之际,为梳理我国超级网络平台竞争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治理方案,促进行业向规范化、法治化方向发展,互联网实验室正式启动“中国超级网络平台竞争与垄断问题的系列研究与研讨”,研究与研讨将涉及电子商务、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网约车、数据垄断等领域的互联网巨头,最终形成系列研究报告。就研究目的,互联网实验室特别强调,这次系列研究和研讨旨在引起政府部门对互联网行业垄断问题和危害的关注,而不是为了打击某一家企业或某一个平台。互联网实验室成立于1999年,陪伴和见证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与壮大,深知中国互联网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走上世界舞台、成长为超级网络平台这一步一步中的艰辛与不易,这些平台不仅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是中国从网络大国成长为网络强国的中坚力量。但我们都知道体量越大责任越大,更知道创新是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源动力,只有通过创新和公平竞争环境的建设,才能让更多创新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用先进的技术和模式更好的服务于消费者,形成中国互联网行业稳定的创新发展梯队,真正成为全球互联网的第二极。互联网已进入网络平台时代,一些互联网巨头正向超级网络平台迈进。全球市场中,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和脸书(以下简称“FAMGA”)已然成长为超级网络平台。国内而言,腾讯、阿里巴巴两大互联网平台未来很可能成为继“FAMGA”后的又两大国际超级网络平台,但目前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在内的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了国内的超级网络平台。因此,互联网实验室对中国电商领域超级网络平台垄断行为及治理的研究,在综合考量平台垄断行为表现、社会关注度、超级网络平台地位等因素后,选取了阿里巴巴作为研究对象。经过18年的持续创新与发展,阿里巴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级网络平台,引领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奇迹,解决了千万人的就业问题、改变了亿万人的消费方式,让商品的流通不再受地域限制、促使无数并不相识的卖家与买家之间达成交易,践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伴随阿里巴巴的进一步扩张及国际化步伐加快,与全球化的超级网络平台的差距日益缩小。但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其不规范行为也愈演愈烈,引发业内高度重视。近年来,阿里巴巴不规范竞争行为不断增加,甚至升级涉嫌垄断。回顾阿里巴巴不规范竞争历程,按照阶段特征可分为“沉默期”、“成长期”、“爆发期”和“升级期”。四大阶段不仅折射出了阿里巴巴不同发展阶段对谋求生存、巩固地位、获取利润和掌控资源的不同诉求,更是反映出了这些行为整体的升级态势。报告将阿里巴巴不规范竞争行为的升级态势归纳为四点:一是不规范竞争行为多样化;二是不规范竞争隐蔽性增强;三是不规范竞争野心倍增,着手把控数据、媒体等社会资源;四是不规范竞争行为升级为垄断。不规范竞争行为内外因素兼具,垄断危害不容小觑对于危害,报告指出,作为超级网络平台,阿里巴巴的垄断行为危害巨大。二是,扼杀行业创新。阿里巴巴为保垄断地位,一方面强力打压竞争对手、限制创新技术推广,造成竞争双方疲于应战而怠于创新,严重影响了中国电商领域创新活力。另一方面压榨、绑架平台商家,导致商家再投资空间小、创新动力不足。同时也催生不正“创新”之风,面临创新能力丧失危机。为夺用户,商家使用“歪门邪道”,仿货、假货、刷单等行为极为盛行,致自主创新力退化。四是,影响国家政经安全。首先阿里巴巴的VIE结构,造成国内资本流失在所难免,更带来了政治、经济安全隐患。其次,阿里巴巴对媒体的渗透及专家学者的公关,无疑将屏蔽甚至左右独立第三方舆论。再次,阿里巴巴拥有大数据资源,威胁国家网络安全。最后,出海综合性风险增加,易反噬国民经济安全。当前公众对反垄断法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普遍偏低。尤其是消费者和中小企业对反垄断知识及垄断事件关注的不足无疑将助长垄断者嚣张气焰。因此,政府首要任务就是加大反垄断法普法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好社会监督功能。此外,鉴于单个商家和消费者垄断诉讼成本高昂的难题,建议尝试建立针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垄断受害者的众筹诉讼机制。通过协同多方的力量对互联网行业一些领域的典型垄断行为进行主动诉讼,提高社会对垄断的监督作用。《中国超级电商平台竞争与垄断研究报告》PDF全文文件下载(点击下载)
一起惠2017-12-06 13:06:59506 次
11月20日下午消息,今天下午首汽约车CEO魏东宣布,首汽约车完成7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百度、蔚来资本、丝路华创等,相关机构投资人正在履行后续法律程序。在10月24日,首汽约车刚刚宣布完成B轮6亿元融资,投资方为泛海控股旗下的北京民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此前,首汽约车曾于2015年12月完成A轮2.2亿元融资,该轮融资由中国建投集团成员企业,建投华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领投。魏东在会上表示,首汽约车2015年9月16日举行第一次发车仪式,截至目前,首汽约车在全国范围内有车辆超过6万辆,员工700余人,业务分布在全国53个城市和地区。目前首汽约车有超过2000万的用户,月活跃用户数为240万。合规方面,在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网约车新政之后,首汽约车在全国38个城市获得了当地的网约车线下经营资质。百度和蔚来资本作为首汽B+轮融资的领投方,将与首汽有有更多方面战略层面合作。作为投资方代表,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代表蔚来资本表示,蔚来资本将协助首汽约车对接出行联盟生态伙伴如摩拜等,并通过车联网、自动驾驶、车载娱乐服务等技术带给网约车服务更好的用户体验。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表示,百度Apollo平台将更多从技术、产品层面与首汽约车在智能驾驶领域深入合作,二者将加速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在出行市场的商业化运营。
一起惠2017-11-21 09:17:22405 次
摩拜和ofo合并的传言已经许久,也是投资圈里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第一财经记者独家获悉,两家公司部分投资人的确已经讨论过合并事宜,试图结束这场大规模的烧钱战争,但是离实质性进展还比较远。此前,有外媒报道称,双方正在合并谈判,预测合并后估值为40亿美元。摩拜方面回应称,“摩拜单车技术、产品和运营效率遥遥领先,不考虑合并。”而接近ofo创始人戴威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戴威此前在公司内部几次讲到,市场空间容得下两家玩家,而且有竞争对手才会不断进步,ofo追求的是市场绝对主导权,但并不想和摩拜合并。第一财经记者从多个信源处获悉,目前,摩拜单车和ofo并没有就合并展开公司层面的接触。同时,两家很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宣布下一轮融资。一位摩拜的早期投资者对记者称,双方并没有在谈所谓的合并。对于摩拜来说,现在的重点战场是一线城市以外的地方。金沙江创投(ofo投资方)董事总经理丁健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对记者分析到,如果两家在比较多的城市都出现了市场饱和,政府也开始着手控制,双方除了价格以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竞争的了,到那个阶段就可以考虑合并了。但目前情况并不是这样,两家还有不少时间、在不少方面能往前走,并且两家的模式也不太一样。根据双方提供的数据,ofo目前在全球17个国家超过180个城市投放超过1000万辆单车。摩拜单车在全球180多个城市投放超过800万辆单车。除了国内市场,两家也将战火烧到国外。除了铺市场以外,两家现在在技术方面也有竞争,特别是基于智能锁的物联网技术。此前,这一话题还引来了双方投资人在社交媒体上的争论。不过,摩拜和ofo现在最大的机构股东分别是腾讯和滴滴,如果要谈合并,两家的态度至关重要。据公开资料统计,摩拜和ofo的总融资额分别都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不过,两家融资的步伐并没有结束。此前,有核心人士对记者透露,软银对ofo的下一轮融资已经接近完成,此轮融资将着重用于布局海外市场和物联网。摩拜方面最近的动作也非常多,加大市场投放力度,以及和首汽约车、嘀嗒拼车合作进入网约车领域等等,都需要钱。除了国内的风投基金,两家还吸引了不少国际资本入局。一边是资本继续蜂拥而入,一边却是停运倒闭的萧条局面。在摩拜和ofo两家的合并出现实质性进展之前,共享单车行业已经出现了抱团取暖的景象。永安行与哈罗单车签署了业务合并协议,在此之前,小鹿单车、3Vbike、悟空单车宣布停止运营,酷骑单车用户押金难退还,小鸣单车被爆拖欠员工工资,押金难退……摩拜和ofo两强相争的格局已经形成,并且迅速壮大,向全民级的互联网平台迈进,不再给后来者留出机会。同时,资本也不再愿意往两者之外的公司身上下注。此前投资了其他共享单车的基金,也正在等待白武士。但是,留给他们的时间和机会也不多了,在腾讯和阿里已经入局的情况下,资本站队的局面已经形成,那些没有站在摩拜和ofo身后的资本,显然已经丧失了主动权。
一起惠2017-10-30 09:13:17315 次
易到近日获得由广东省中山市交通部门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至此,易到已在全国19个城市实现合规化运营。今年5月,中山市正式出台实施《中山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包括车价、车辆轴距、排量等标准在内,对当地网约车合规化标准作出明确规定。照中山市新政实施细则要求,易到于近日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相关资质,积极配合各项审核工作,并获得了该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易到相关负责人表示,易到将通过产研、大数据及服务不断升级优化,为中山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出行服务。目前,易到已在全国累计获得19张网约车牌。易到方面称,随着与韬蕴资本旗下各业务线的融合,易到在海外、国内及全国重点城市,将开启新的发展战略。
一起惠2017-10-27 09:20:46494 次
41-60/89 记录3/5 页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每周热门资讯更多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万表网
最高返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