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营销>文章列表
营销
【一起惠返利网讯】9月24日消息,阿里巴巴终于有底气将筹备了两年的“来往”高调推到公众面前,但外界依然对这款宣称“比微信多一点”的同类应用充满疑惑和担忧。日前,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阿里巴巴来往业务负责人邹孟睿在杭州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回答了外界对来往App的一系列问题,一起惠返利网将其整理如下:1、阿里已经有了旺旺、旺信等交流类产品,市场上也已经有了微信、易信,为什么还一定要有来往?陆兆禧:第一,我们认为电子商务的用户需要一个(沉淀社交关系的)平台。为什么呢?因为阿里巴巴善于创建关系,大家在淘宝、阿里巴巴做生意,很快就建立了一种人与人之间基于交易之间的关系。那建立这个关系之后,他需要有个地方去沉淀,在过去可能他会在旺旺甚至是微信上去沉淀关系,而阿里巴巴还没有一个能够很好的沉淀关系的社交产品,所以我们也希望能有一个平台能让商人、朋友在生意之余能够有个地方去发展好友圈,拓展生意关系。第二,市场上不应该只有一款产品,假如市场上只有一款产品的话,这款产品肯定是烂产品,我相信竞争会让更多的好产品出来。假如说市场上有两款、三款、四款、甚至十款这样类似的产品,我可以说我们用户一定有福了。否则的话,你会碰到有些情况下你不想付钱但你必须付钱,而且想把群扩展到100个也扩展不了,没有办法。邹孟睿:做来往本身还是从用户需求出发,而不是要跟微信、易信的风。平常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在淘宝、天猫上购物的人,本身就有和朋友交流分享沟通的意愿,比如说我买了一个产品觉得很好,就会介绍给我的朋友,跟他聊聊这个怎么用,或者加入电商俱乐部跟大家聊聊。阿里有很多觉得很遗憾的经历。比如说淘宝、天猫上很多的大促,双十一、双十二,大家买了很多东西都很开心,开心完了之后就会在微博上、QQ上去分享,看到这个场景之后,我们会非常遗憾:要是我们自己也有这个产品,用户买了产品在这上面分享多好啊?这是我们当时做这个产品的目的。2、来往的核心思路是怎样的?陆兆禧:阿里巴巴今年开提出无线互联网的用户概念,以往我们做很多产品都是基于电子商务,今年我们要求来往团队以及阿里巴巴整个无线团队都跳出电子商务拥抱互联网。所以来往是阿里巴巴集团第一个没有太多电子商务痕迹的互联网应用。后面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希望把他做成一个简单的、好用的、安全的、私密的社交工具。3、阿里为什么不直接将旺信发展成来往?邹孟睿:来往和旺信是同一个团队,技术、研发都是团队共享的。但是在业务方向上,来往是定位在熟人、老朋友之间的沟通分享,而旺信是定位在买家跟卖家在电商交易服务关系中的沟通,所以两个产品是不同的方向。4、来往与微信、易信到底有哪些差异?邹孟睿:在我看来,易信和微信是聊天工具,而我想象中的来往是一个好友们互动分享的平台。所谓互动的平台,就是要满足一群人之间分享沟通的需求。大家刚才看到的阅后即焚、有声图片、500人聊天大群等功能,都是易信和微信没有的。在表情方面,来往目前支持240个表情,一共有6个角色,每个角色有40个表情,全部免费。5、来往未来会采用易信的模式,与运营商合作吗?邹孟睿:我们一直是很开放的一个态度,希望会和运营商能够达成一些方面的合作,开放合作是我们本身的一个态度,这一块如果有了很详细的进展的话会告诉大家的。6、来往其实已经发布了很长一段时间,为什么此前成长较慢?邹孟睿:首先我们成立了网络通讯事业部(编者注:阿里巴巴在今年9月10日对外宣布对内部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的调整为:新成立网络通讯事业部,由原来的旺信业务和来往业务组成,该事业部将直接向CEO陆兆禧汇报。),整个公司在开发、市场、推广运营上的资源都会加大投入。早期我们是一个20多人的团队,以研发为主,并没有在运营、推广、营销方面投入资源。但是从今天开始,我们除了产品研发持续投入以外,整个公司会在推广、运营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7、阿里凭什么有信心能将来往做成功?邹孟睿:我为什么这么有信心?很多人说微信有4亿用户和帐号,我们很难逾越。这其实是一个结果,忽略了微信从无到有、用户从少到多的过程。微信之前有talkbox、有米聊,甚至还有手机QQ,而且微信刚推出的时候,功能上跟talkbox、米聊也没有任何的分别,但是为什么微信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滚动了1亿、3亿用户?他本身也是借助了腾讯公司强大的帐号资源和关系资源。如果没有这些资源快速的导入的话,微信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发展。所以说微信的成长跟腾讯账号的迁移和公司资源的倾斜是密不可分的。而我们阿里也有同样丰富的帐号资源,也有同样多的服务。我们的产品研发、技术、用户都很好,这么多好的条件下,我想不到任何一个来往做不起来的理由。8、陆总在介绍来往的时候提到“来往是阿里少有的一款电子商务痕迹比较轻的产品”,这是不是意味着阿里为了强调朋友关系,会弱化阿里本身比较擅长的生意关系?卖家在微信上做营销等商务活动这些行为,来往是否会有意控制?邹孟睿:来往的重点肯定是熟人关系。大家也都明白,如果买了一部电视,你肯定希望看到自己喜欢的娱乐、工作、综艺这些节目。如果整个电视100台里面,每个台都是购物台的话,你肯定会很不爽。来往本身的产品定位是一个好友之间的轻松好玩的分享平台,安全、私密、熟人关系肯定是我们核心,这点是可以肯定的。至于如何嫁接电商的资源,这也是我们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来往上,我们肯定是不会允许硬性推广广告产生的。当然,我们也希望来往除了是好友之间的沟通交流工具以外,能占用用户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生活场景,所以,我们还会把阿里的很多实用的功能给做起来。确实,把公众平台当做营销平台是不妥当的,但要看怎么理解营销和服务。我的想法是,如果一条信息,只是呈现了肯德基有八折优惠,那么它就是广告。而如果用户收到这条信息后,能够立刻拿着这条信息去附近消费,并分享给朋友,那么我认为它就不是营销,而更加接近于服务,这是来往未来想要做的。9、来往目前的用户情况如何?未来对市场占有率的期望有多高?未来是否考虑像微信一样植入游戏类的产品?邹孟睿:来往现在的用户数还很低,百万级别。发展思路上,我自己是给自己设定了里程碑的,我们希望迅速滚动到一千万的用户,然后能够在一年时间之内冲到一亿。另外,我们不会植入游戏。10、阿里如何将用户从微信中拽出来再拉到来往里去?如果说易信与运营商合作的免费短信和电话留言是一个招数,那么来往将通过什么方式来抢用户?邹孟睿:我们会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比如说你是某个店铺的老客户,跟朋友介绍了这个店铺,朋友去该店铺报上你的名字,店家给朋友打折优惠,这可能就是我们激励用户、吸引用户的一个方式。阿里有很多生活服务方面的资源,这是我们的优势。以前刚开始做来往的时候,我也会想,腾讯有很大的优势,比如QQ号、好友链等等,一旦他拥有了这个优势,别人做就会很难。但是现在想想,我们把自己的资源给梳理一遍的话,也有很多的优势,比如说你现在上来我们就送你一个彩票,如果中了奖我们可以聊聊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
2013-09-24 09:42:15793 次
在中国的金融行业逐渐互联网化的过程中,与国有大行聚焦电商平台的策略不同的是,中小银行在直销银行服务上扮演着“先锋”角色。近日,北京银行宣布,与其境外战略合作伙伴荷兰ING集团正式开通直销银行服务模式,此举标志着国内第一家直销银行破土萌芽,或将开启国内直销银行的新时代。而被认为是银行业搅局者的阿里巴巴,也最终选择了与银行合作的策略。阿里巴巴近日与民生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启动全面战略合作。一直以来,互联网公司都被认为是银行业的潜在挑战者,对于咄咄逼人的互联网企业,银行亦一直持敌视态度。但种种迹象显示,情况似乎正在发生微妙变化。9月初,浦发银行还与腾讯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重点是拓展互联网金融及电子商务业务,利用微信等新型移动终端探索新科技在金融服务生活化方面的深度应用。一方面,互联网公司具有大数据优势,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具有金融服务优势,二者之间的合作,使当前硝烟味十足的互联网金融呈现出了另一幅全新的图景。民生、北京银行逐鹿直销银行目前,北京银行直销银行已经从经营区域、产品设计、系统建设、组织架构、直销方式、客户群体等多个维度做好了充分准备,并率先在北京、西安、济南等地建立了多家直销门店,拟上线推出简单、便捷、优惠的专属金融产品。所谓直销银行,是指业务拓展不以柜台为基础,打破时间、地域、网点等限制,主要通过电子渠道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银行经营模式和客户开发模式,能够为客户提供简单、透明、优惠的产品。ING派驻北京银行专业团队负责人魏德勇表示:“这次开通直销银行,不是简单的渠道拓展,而是构建一种全新的业务模式。”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中国的中小银行面临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的挑战,特别是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推出直销银行“恰逢其时”。目前全球最大的直销银行机构——ING-DiBa,是与北京银行具有战略合作关系的ING集团下属分支机构,它向客户提供的金融产品十分丰富,包括活期账户、储蓄账户、个人房地产金融以及中间业务。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自2005年与ING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北京银行始终将引入直销银行模式作为重点技援项目,每年都选派专业团队赴设在德国法兰克福的ING-DiBa学习,ING也从产品设计、系统建设、组织架构、营销模式等各个层面给予具体指导和长期支持。在互联网圈子中,阿里巴巴是无可争议的领头羊;民生银行在银行业中则以创新著称。在民生银行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框架下,民生银行将根据阿里巴巴及其关联公司需求及淘宝用户的特点,设计推出针对淘宝用户的专属理财产品,并通过在淘宝平台上建立淘宝店铺,实现专属理财产品及其他适宜产品的展示和线上销售功能。事实上,种类繁多的合作项目中,以直销银行业务方面的探索最受同业关注。双方达成一致,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并且具备必要的技术条件的前提下,民生银行为直销银行提供丰富实用并符合阿里巴巴或其关联公司客户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而阿里巴巴或其关联公司将负责利用自身渠道与资源大力促进民生银行直销银行发展。目前,双方已就民生银行在淘宝网开立直销银行店铺,以及民生银行直销银行电子账户系统与支付宝账户系统实现互通等事宜达成一致。民生银行行长洪崎表示:“开设直销银行,促进金融的互联网化,通过电子化渠道将让金融服务更加简单便利。传统银行业已经身处移动互联网技术重塑金融生态的崭新时代,银行必须为自身注入互联网基因。”其实,直销银行金融模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出现,目前国际上知名的直销银行有INGDirect、HSBCDirect、Openbank等。民生银行电子银行部人士透露,目前,民生直销银行的筹备工作正逐步展开。这是种不依托实体网点、主要通过电子渠道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新型银行经营模式。与传统银行相比,直销银行的客户开发模式将打破时间、地域、物理网点、行业间的限制,同时也能够提供更优惠的贷款利率、更高的存款利息。竞合互联网金融与中小银行相比,国有大行似乎并未在直销银行方面有所推进。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近日表示,工行将利用已有的信息化基础,把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整合,创造一种新的互联网金融。在他看来,这一轮互联网金融浪潮是从银行客户的交易端、电子商务端发起的,互联网通过电子商务掌握了大量的客户信息,并欲以这些信息为基础向银行的融资端和支付端进军。对于银行来说,拥有大量的客户融资信息,包括存款信息、支付信息等,“但是我们发现,银行客户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有时候被割裂了。”一家股份行人士对本报记者分析,国有大行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策略相对较为慎重,此外,中小银行网点优势相对不足,直销银行可以降低网点依赖和运营成本,同时提高客户的回报率。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包括姜建清、交行董事长牛锡明等在内的银行业领军人物,曾不约而同地在公开场合阐述了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的战略选择。牛锡明预言,互联网金融将颠覆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和服务模式,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广为密布的银行营业网点可能会缩减,营业网点将不再有现金柜台。早在互联网企业零星介入金融领域之初,银行人士对于以第三方支付、P2P公司、阿里小贷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逐渐侵入银行传统地盘,表现出了极大的忧虑。“现在互联网企业规模还小,但对银行潜在冲击不可小视。”一位国有大行电子银行部人士就称,以第三方支付企业为例,支付企业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之后,不但与银行业务重叠,并且有可能进一步“翻牌”成为一家大型的零售银行,这就可能与银行产生实质性竞争。因此,在过去的两三年中,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合作显得相对审慎。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日益深化,这种情况在2013年悄然发生变化。更多的银行开始倾向于与互联网企业合作,除了竞争之外,互联网金融世界中合作的意味开始变浓。
2013-09-23 10:22:03820 次
【一起惠返利网讯】9月22日消息,一起惠返利网获悉,当当网正在低调筹建电商服务商开放平台fuwu.dangdang.com,并有望在今年10月正式上线。一起惠返利网打开二级域名fuwu.dangdang.com发现,虽然当当卖家服务平台还没有产品上线,但基本架构雏形可见。按照目前当当卖家服务平台的划分,包括店铺装修、数据分析、店铺管理、营销工具、商家培训、运营服务、无线应用等多个主类目,以及每个主类目下面的二级类目均已设置完毕。无论是域名还是整体布局上,当当卖家服务与淘宝卖家服务市场极为相近。这也符合当当目前对服务商平台的定位和市场需求。“当当对开放平台的总体规划,从技术角度讲,越简单、越方便越好。开发中心搭的跟淘宝一模一样,卖家进来就知道怎么干了。”当当网开放平台高级总监张耀东表示。据一起惠返利网了解,当当网自2006年就开始开放API,包括订单类、商品类、促销类等服务商软件均可以在开发中心、服务市场中找到。但由于随后多次更改接口,一直未能正式面市。而此次卖家服务市场的上线,则标志着当当网在开放平台的基础上,为卖家提供更为全面的系统软件服务,同时,服务商可建立自己的应用,入驻当当网。张耀东表示,2013年当当网开放平台招商目标是一万家,即从天猫、京东平台上排名TOP一万的商家招到当当网。因此,针对这一万家商户的个性化需求,当当必须采用众包模式,借助更多服务商的力量,开发和提供精准的软件。一起惠返利网了解到,进入2013年,随着开放平台开启全面竞争,电商服务商市场日趋火爆。除了淘宝、天猫热衷打造卖家服务市场外,京东、当当、1号店、QQ网购等众多电商平台也纷纷加入服务商市场角逐的行列,建立各自的服务商开放平台。“我们跟天猫、京东不太一样,公司高层还在认识过程中,认识到我们是需要服务商的,认识到单凭当当的技术研发团队把所有的应用开发完并不现实,这也是我们现在的主要工作。”张耀东坦言,由于商家的需求呈现多平台化,服务商也不再局限于单一平台,“服务格局不能被一家电商垄断。”鉴于各大电商平台都开始专注服务商市场的建设,张耀东建议,有必要建立统一的接入中心,推出全网API标准协议;同时,建立统一的服务卖场,将应用放到各大平台,形成流量入口。据悉,当当网Q2财报显示,其第三方平台交易额依旧增长强劲,同比增长178%,达到7.88亿元,百货总体交易额12.73亿元,同比增86%,百货交易规模连续3个季度超过图书。
2013-09-22 08:37:27768 次
【一起惠返利网讯】9月18日消息,有知情人士向一起惠返利网爆料,京东日前向开放平台商家发布通知,将在“双十一”期间向平台商家实施双重补贴,包括整个11月免收物流配送费,同时还将直接补贴商家,联合进行站外推广。上述人士表示,已有部分商家陆续接到京东的活动介绍。从该人士提供的信息看,京东此次活动主要涉及物流配送和流量两方面。其中,即针对已经使用京东配送的商家,或者在10月10日前与京东签订备忘录,承诺未来一年使用京东配送的商家,在10月26日到11月30日期间妥投签收的订单,配送费由京东承担。另一方面,京东将在10月和11月,联合商家,展开大力度的优惠促销活动。在开放平台方面,京东将会为商家提供包括配送费用补贴、流量补贴等支持,并针对商家如何准备“双十一”活动提供各项支持,补贴将在“双十一”之后直接打入商家京东商务舱账号。一起惠返利网就以上两方面向京东进行求证,对方表示,此举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保障促销力度,京东将会为商家提供包括配送费用补贴、流量补贴等支持,从而保证让商家更好的让利消费者。据一起惠返利网了解,继去年创造了191亿元的单日零售记录后,天猫今年仍将在11月11日开启全网大促活动,并已内定“保底300亿,冲刺500亿”的交易额目标。显然,京东并不甘寂寞,试图通过物流和营销的双重补贴来刺激平台商家在此期间发挥更大的势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阻击天猫的目的。物流是眼下电商最难啃的骨头,也完全可以成为最锋利的剑。一直想做电商大生态圈的马云,唯一的短板就是仓储物流。这也是为何不惜千亿巨资要打造“菜鸟”智能骨干网的重要原因。“物流配送是天猫的软肋,京东则打出物流牌,的确是有备而来。”业内人士指出,“双十一”销售额及订单量的急剧爆棚,单日有望释放出4亿快件包裹。有关方面预测,申通、圆通、韵达三家快递公司11月12日累计快递业务量将突破1000万件,这将极大考验快递公司的承载及疏散能力。尽管天猫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应急预案,并将引入各种“智能物流”系统来环节快递公司的压力,但在此之前,中国的整个物流业尚未有过处理日均4亿包裹的经验。而对于更乐于创造纪录的天猫而言,后端的配送则显得捉襟见肘。根据第三方的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618”还是“双十一”,价格战并非一家电商平台“独舞”,而是众多电商平台的混战与狂欢。这种人造流量高峰,可让更多的电商平台受益。因此,京东作为天猫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之一,也有望在此期间享受流量带来的红利,从而冲击订单高峰。据悉,今年京东已经制定的整体销售目标(GMV)为1100亿,而开放平台则是其扩充体量和冲刺规模的重要砝码。为此,京东在今年7月份正式对外公布了开放平台策略,在物流方面,京东将在2013年下半年开放13万平方米的仓库。未来阶段,京东将陆续华东、华南、华北建20万平方米的POP专用仓。另一方面,京东还将开通全国360个大中城市配送服务,扩大211服务、“次日达”、晚间配送的覆盖范围。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将于2013年下半年开通二级分拨中心接货功能,搭建跨区域公路、铁路、空运分拣中心网络。实现一地库存、全国发货的点对点服务。业内人士指出,京东自有物流系统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在短期内对其他电商平台较有杀伤力,而在未来阶段,与“菜鸟”等物流体系也势必会有所一战。
2013-09-18 10:32:31882 次
日前,苏宁宣布,定义为开放平台3.0模式的苏宁开放平台正式上线。免年费、免平台使用费、免佣金是苏宁开放平台给商户的条件,也是苏宁云台主打的特色。不过,排名居前的电商巨头天猫、京东等已经在开放平台上构筑起较深、较宽的护城河,苏宁能否从天猫、京东商城[微博]处抢到市场份额呢?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开放平台的关键在于抢夺优质供应商资源,随着各家平台电商纷纷推进平台开放,未来在开放平台形成竞争优势的或许仅有几家实力强劲的企业,其他电商或只能专注于“小而美”。平台竞争优势逐渐集中电商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促销战、价格战层出不穷,电商为抢占市场大打出手。传统零售商苏宁、国美对行业逐渐成熟、竞争逐渐充分的电商业态度也在快速转变。从起初“冷对待”到迅速触网、甚至开放平台转型为零售互联网企业,传统零售商正在尝试着走一条另类的线下线上融合之路。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认为:“自主经营式B2C模式,目前仍是苏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不过因为这部分业务需要电商企业自主采购、自己负责销售、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成本高昂,目前尚无有效的盈利之策。所以,转型开放式平台,可以让苏宁在快速扩充规模的同时降低经营成本。”作为开放平台的后来者,苏宁为吸引商户开出的优惠条件是“三免、两低、一担保”政策。近年来,大量的广告投放,网络广告费用的飞涨,让电商的推广费大幅上扬,各电商纷纷寻求新的营销方式,京东商城也以售卖首页广告位及收取各项促销推广费获得广告收入。苏宁的“诱人”条件,无形中给其他电商巨头带来巨大压力。与此同时,苏宁或也将面临一定的成本压力。中投顾问流通行业研究员申正远表示:“苏宁大规模的招商行动必然会给京东、天猫带来压力。电子商务之间的竞争是一个规模和服务的竞争,包括客户规模、供应商规模以及物流体系等。苏宁开放平台‘三免’将极大吸引商家。在供应商争夺战中,苏宁的实力不可小觑,但天猫、京东等电商老大已具备雄厚的实力,苏宁未来的路还很长。”业内人士认为,平台开放关键在于抢夺优质的供应商资源,但优质的供应商毕竟有限,随着各家平台电商纷纷推进平台开放,行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因此,未来在开放平台形成竞争优势的或许仅有几家实力强劲的企业,其他电商或只能专注于“小而美”。零售商加速互联网转型苏宁近年来的动作,无不透露出对苏宁易购在业务比重方面的提升。今年,苏宁易购运用自主采购、开放平台、战略联盟、并购等多种方式进行品类扩张,扩充百货品类。今年2月份,苏宁宣布新的内部组织架构调整,形成了三大经营事业群、28个事业部和60个大区组成的新架构。6月8日,苏宁线下和线上正式实现同款同价,产品可供顾客实时比价。而此次,苏宁云台也将实现“双线”同时开放。苏宁副董事长孙为民[微博]表示,此次苏宁云台的开放是加速苏宁互联网转型的手段。“双线同价实质是O2O模式的建立,包括平台、店面开放,在店面引入互联网技术。双线不能按照传统意义上简单的开放来理解,包括线下兑换货、网点支付等,双线全方位开放,可节约成本。”梁振鹏认为:“苏宁线上开放平台商户可进入苏宁线下门店,这种差异化资源是其他纯电商企业所不具备的。但苏宁首推的线上、线下同步同价模式,不可能短期内一蹴而就。”申正远告诉记者:“与其他电商相比,规模化的线下实体店是苏宁的最大差异。苏宁‘双线模式’短期内会出现阵痛,长期值得期待。”欲建多维盈利模式?苏宁曾不止一次进行大规模招商。此次,苏宁完全开放平台,可谓是苏宁对商业模式的一次“全身心”开放,然而在京东、天猫等电商多次被疑尚未找到清晰盈利模式的今天,苏宁云台的盈利模式又将如何?如何实现健康的盈利,让众多电商巨头苦不堪言。今年2月份,一向标榜“零利润”的京东商城终于完成第四轮约7亿美元的融资。然而在这个烧钱的行业,靠不断融资来弥补现金流的空缺始终是难以长期维系的方式,对盈利模式的探索难以推进,让电商再也伤不起、等不起。此次苏宁云台的开放,盈利模式亦引发各方关注。苏宁云台是否已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孙为民告诉记者:“今年2月份苏宁易购已完成转型成为平台商,团队已经到位。资源是盈利的核心,物流、推广、经销等都将构成苏宁云台盈利的来源,随着成本的集约化,苏宁转型互联网企业后,盈利模式将是多维的。”数据显示,苏宁易购2012年实体商品销售收入152.16亿元,总收入183.36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210.8%。虽然苏宁易购去年成长速度高于电商整体成长速度,但提及业绩目标,苏宁方面仍较为谨慎。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表示:“苏宁易购销售指标承担者是销售商品事业部也是商户,平台开放后业绩将超过自营模式。苏宁易购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核算公司,以后线上线下融合将共同承担苏宁的销售指标。”他认为,苏宁此次开放平台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对互联网零售企业盈利模式的尝试,未来3年到5年时间里,实践将证明苏宁是否探索出一个新的可持续发展盈利模式。
2013-09-16 10:01:091268 次
【一起惠返利网讯】9月12日消息,苏宁开放平台3.0在今日正式亮相,在宣布10万元悬赏征集名称后,苏宁正式宣布将其开放平台命名为“苏宁云台”。一起惠返利网了解到,苏宁开放平台2013年计划招商一万家,“三免、两低、一担保”成为其宣传重点。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称,苏宁开放平台在2013年将招商一万家,2014年招商数量将达五万,2015年,这一数量将达到10万。作为开放平台的后来者,苏宁为吸引商户而开出的优惠条件是“三免、两低、一担保”政策。其中,“三免”是指永久免年费、免平台使用费、免佣金(大部分招商类目进行佣金返还);“两低”是指低保证金、低佣金(针对家电、3C、OA办公品类,低于行业佣金标准);“一担保”是指用易付宝结算,使用担保交易。而在与商户的结算方面,苏宁开放平台将采取T+N/T+0到账方式:顾客收货后即时到帐,或者根据建立商户信用等级提供多种结算方式。另外,商户将缴纳分一万、三万、五万三个级别的保证金,以及占销售额0.1%的服务基金。苏宁称,未来将打造“结合自营零售差价、提成、物流、金融、引流、数据、推广、售后”的综合盈利模式。其为商家提供的核心资源包括特色金融服务、商家营销体系、全国性物流覆盖、市场推广资源等。苏宁云商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表示,苏宁将打造100%商户盈利的平台。根据苏宁提供的数据,目前苏宁双线平台整体SKU数量已经超过200万,涵盖百货、图书、母婴用品、大家电、3C、虚拟产品等20多个大类。苏宁方面称,其2020年的目标是SKU量达到1000万,而销售规模上,苏宁放言要在2020年达到1万亿(包括线下连锁和电商平台)。
2013-09-13 09:29:541008 次
【一起惠返利网讯】9月12日消息,一起惠返利网获悉,天猫供销平台自9月13日起,正式结束品牌库过渡期,今后将不再接受新品牌入驻申请。淘宝方面指出,供销平台开放新入驻流程以来吸引了很多新品牌的入驻,但其中相当部分新品牌并未在淘宝及天猫市场销售经营,进而此类型品牌也并不适合直接开展淘宝或天猫的分销业务。按照最新的规定,新品牌如想入驻供销平台开展分销业务,须先在淘宝或者天猫开店经营销售。供销平台方面解释称,,品牌库仅是供销平台为了提升品牌会员入驻体验的过渡产物,是临时性增设的入库流程。目前该过渡期及流程已经执行了两个月,接下来将正式终止。来自供销平台官方的信息显示,入库品牌邮件收集截止9月13日,工作人员将在9月20日之前将所有申请处理完毕。自9月13日起,供销平台将不再接受新的申请(此范围内的会员在9月27日之前能够有一次重新提交品牌资料的机会)。另一方面,已成功入库的品牌需要进行叶子类目挂靠,该操作将于10月13日正式停止。淘宝方面提醒品牌入库成功的会员务必在此日期之前,按照公示内容联系相应的工作人员挂靠叶子类目。据悉,天猫分销平台于2012年12月更名为天猫供销平台,并于今年7月份正式升级为供应链协同平台。在新供销体系下,品牌供应商开通品牌商后台后,将可以快速建立天猫和淘宝集市的分销渠道,获取海量优质分销商,并与分销商高效协同,实现全渠道运营。同时,品牌商通过有效的货品管理、价格管控、库存共享、虚实仓联通等供应链优化产品,将解决目前传统品牌商最为担心的渠道冲突问题。
2013-09-12 10:11:05992 次
【一起惠返利网讯】9月11日消息,一起惠返利网获悉,国内知名跨境电商仓配服务商“递四方”(4PX)正在向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商转型,并于近期推出了“ECOSS电商一站通”,涉足代运营服务。递四方副总裁冉涛预计,三年之后,ECOSS带来的利润将占到公司整体利润的50%以上。“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服务商只提供单一的价值将无法满足卖家的需求。仓储物流服务只能作用于后端供应链,却无法直接给卖家带来销量的提升。如果不能帮卖家解决‘怎么卖’的问题,将会限制我们的发展,这也是促使我们转型的重要考虑。”冉涛对一起惠返利网表示。服务侧重建渠道单一行业入手冉涛介绍,ECOSS在服务上侧重于企业全球电商渠道的搭建,帮助企业在四个渠道完成全球十几个主要国家的布局。四个渠道包括亚马逊、ebay等综合电商平台,海外垂直电商平台,品牌官方独立B2C以及海外分销渠道。而在客户的选择上则会从单个行业开始切入,做透一个行业再涉足其他行业。递四方选中的第一个行业是宠物用品。冉涛表示,今年内,递四方将专注在宠物用品行业开发客户,而不会涉及新的行业。“就宠物行业而言,在美国,除了ebay和亚马逊外,还有7家主要的垂直电商平台,以及一些宠物用品比价网和宠物交友网,这些都是我们要拓展的渠道。在英国或是德国,情况又会完全不一样。”“代运营不仅仅只是管理几个ebay账号,那样对于企业来说,只是一些基础劳动力的外包,没有太多意义。而且不同行业在国外的情况很不一样,只注重IT技术,不重视行业本身的差异也是错误的。”冉涛指出传统电商代运营存在的缺陷。客户瞄准大企业收费百万级ECOSS的目标客户定位为还未涉足电商的传统品牌商、制造商,以及想要拓展海外电商渠道的国内电商品牌、传统品牌,且销售规模需到达一定量级。ECOSS服务在收费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最初的项目启动费用,100万元人民币,递四方负责全球渠道的搭建和品牌的推广,并承诺基础销售额;另一部分则是5%的销售提成。据了解,ECOSS目前能提供的服务包括购物车建站、货源分销、渠道管理软件、在线推广、在线收付、全球物流和仓储等。目前除了海外营销和支付业务引入了第三方服务商外,ECOSS的其他业务都由递四方自己提供。未来除了仓储物流等递四方的核心业务外,其他业务都会陆续开放给第三方服务商。目标实现快速转型人才是瓶颈一起惠返利网了解到,递四方旗下,除了主营业务4PX速递外,还包括建站服务平台美赞拓,渠道拓展平台美胜商、货源分销平台借卖网等,但此前都处在“各自为战”的状态。冉涛透露,随着今年5月份,直属集团本部ECOSS业务中心成立,递四方开始从流程上对旗下业务进行整合,并通过项目制的方式来调动所有资源,推动代运营业务。而递四方在ECOSS业务开始以来的三个月,也遇到了一些转型之痛。冉涛指出,最主要的困难在于运营人员对于行业了解深度的不足以及专业人才的引进,而这些问题都需要时间去解决。此外,客户对于递四方是仓储物流服务商的固有印象也可能会对ECOSS业务的拓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冉涛表示,未来两年,公司发展的最重心将放在ECOSS业务的培育和拓展上,公司希望能在明后年快速实现从仓配服务商到综合服务平台的转变。
2013-09-11 09:11:11793 次
【编者按】传统服装品牌以纯在全面退出电商业务后,随即推出了专门的线上品牌A21,新品牌从零开始,再战电商。A21品牌负责人陈宇文表示,虽然放弃了传统品牌的影响力,但是新品牌会向传统品牌学习经营之道,将传统企业的优势和网络品牌的特性相结合。并且,陈宇文认真总结了线上品牌需要向传统品牌学习的几个方面。以下为A21品牌负责人陈宇文自述:我至今也没想明白,A21是叫淘品牌,还是叫传统品牌,因为两边都沾边,但又两边都不尽然。但是有一点我从A21出生之日起就非常明确,A21是有传统基因的线上品牌,因此,它必须要融合双方的优点和长处,玩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怎么不一样?首先要向传统品牌学习经营之道。目前业内有个不太好的现象,线上线下的矛盾被扩大化,成了两个对立面。线下视线上为洪水猛兽,来势汹汹又无可奈何;线上认为线下是迂腐过时的东西,不懂得用现代的方式跟消费者沟通。加上马云王健林的赌局推波助澜,更加深了这种对立情绪。但是大家忽略了一点,无论线上线下,商业的本质都一样,不同的只是所用的路径和方式。衣食住行,衣为先,服装在人类历史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国内的传统服装品牌有很多佼佼者,如七匹狼、九牧王、以纯、美特斯邦威等在线下耕耘了几十年,有丰富的品牌运营经营,值得线上品牌认真学习。学习传统品牌的商品全周期管理服装是周期性行业,因此对商品的周期管理非常重要,在这方面传统品牌有成熟的运作经验。比如夏装的商品,3月份上新,5月份起量,6月份热卖,7、8月份清仓,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价格策略,配合不同的营销活动。而线上品牌经常是跟着平台活动走,价格变动随意性太大,甚至上新就是九块九包邮,或者今天买明天就调价,消费者体验很差。A21从上线开始就学习传统品牌的全周期管理,制定严格的价格调整策略,上新的时候就是原价卖,因为消费者喜欢的是你的款式和设计,等到打折的时候消费者回来店铺看到也不会有意见,因为这件衣服他可能已经穿了几个月了。当然这样执行起来也是很困难的,因为平台经常会有一些活动,要求有较低的折扣才能报名,这个时候我们可能情愿放弃活动。学习传统品牌的供应链管理传统企业的供应链是强项,从订货到面料辅料供应、头板制作、大货生产、QC等等,环环相扣,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它的优点很明显,各部门分工明确,供应商和工厂的管理非常稳定,保证了货品的质量。A21采用的是小批量生产然后快速补单的模式,在充分吸收了传统供应链的特点,保证货品质量的同时,又采取了在传统企业实行柔性供应链的办法,把供应链的环节按照网络品牌的业务特点进行了合并和调整,使整个链条从40多个环节压缩到20个环节,大大提高了出货的速度。学习传统品牌的C2B模式大家都认为C2B是未来的一个重要业务模式,其实传统品牌一直都在做C2B的事。国内大部分服装企业都是加盟为主,商品提前两个季度订货。由于加盟商通常都是在服装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行家,所以他们的眼光往往也比较独到,在订货的过程中,他们就充当了消费者的角色,客观上对服装进行了打分。传统品牌再根据加盟商的订单,以销定产,避免了不好卖的货品过量生产。A21在传统品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直接跟消费者互动。每个季度的服装我们都会提前制作样衣,在页面上给客户鉴赏,收集点击率和收藏量的数据。另外我们还用微博、微信、微淘等工具让客户投票选择他们喜欢的服装,经过综合评分以后我们再确定生产的款式和数量。利用这种方法,A21有效地提升了产品的动销率,并大大降低了死款的数量。学习传统品牌的运营之道传统品牌开店非常重视造势,因为店铺如果开张的时候做得旺,后面都会比较好做,所以经常都会安排明星剪裁、舞龙舞狮、派送礼物等等,力争在开店的时候营造万人空巷的热闹场景。这种行为换成互联网就是店铺预热,开张的势一定要造好。A21今年3月21日天猫首发开业,开业前我们做了大量的预热工作,最终开业当天销售接近20万,排名天猫男装21名。传统品牌还特别注重大片拍摄,因为关系到品牌形象和客户订货,所以很多都会用明星代言,每一季的大片拍摄也是不惜血本、精益求精。A21在拍摄方面也下了一番苦功夫,在模特挑选方面往往要面试超过20个模特才能挑中一个,由于模特经常来公司面试,写字楼的前台还以为我们是模特公司。在拍秋装大片的时候,由于国内的外模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我还让A21的美术指导去香港面试外模,终于挑选到一个形象气质都符合我们要求的模特。最近我们同事发现很多公司开始盗用我们的图片,侧面也反映出我们在图片拍摄和制作上的优势。当我们把这一些做好的时候,销售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A21开业以后,基本保持每个月100%的增长率。6月26日天猫年中大促,排名男装28名;8月28日天猫新风尚,A21排名男装13名,网络品牌第二名。未来,A21会继续沿着做有传统品牌基因的网络品牌之路走下去。后记:随着电商的发展,众多不同行业的商户都投身其中,新兴的网络品牌不断诞生。裂帛、茵曼、韩都衣舍作为非常有影响力的淘品牌已被业内和消费者所熟知,但还有很多网络品牌仍然在探索属于自己的路径。一起惠返利网将长期关注这些新兴网络品牌的发展,以各种形式曝光相关品牌及信息。
2013-09-11 09:09:04737 次
【一起惠返利网讯】天猫平台现在约有5000家经营假发的店铺,这些店铺几乎全部由经销商经营,制造工厂或者品牌商直营的少之又少,并且发展较为缓慢。同样是时尚配饰,与箱包服饰相比,假发为什么在天猫难卖得动?一些天猫假发卖家告诉一起惠返利网,一是假发本身就是小品类,在线下商场中也只有一个小门脸。二是消费者在选购假发的过程中需要较长时间的挑选和试戴,同时也需要专业的指导人员。但总有人敢第一个吃螃蟹,假发制造工厂迈博假发不仅在天猫开旗舰店,而且一开始就出售1500元以上的中高端产品,同时还计划未来与自己的线下店联合起来。在难上加难的局面中试水电商,迈博假发迈出了一小步显得格外珍贵:2012年在天猫的销售额为180万,今年的销售额预计能达到500万,占公司总体销售额的15%。明确功能性定位从涉足电商开始,迈博假发就明确了自己的产品定位。李河伟认为,假发产品在中国市场还未成为普通的美妆造型产品,大一部分人群并不会为了追求时髦的造型而购买假发。而一部分头发有缺陷的消费者,则成为假发商品的刚性需求者。所以迈博假发坚持走功能性路线,在款式上则选择大众款式,而不是追求潮流,而且更加重视产品的舒适度,和天猫上走时尚路线的假发商家相区别。根据调查研究,国内购买假发的消费者,其中只有20%的用户是追求潮流和美丽,众多消费者还是因为自己的头发有问题,希望弥补缺憾,希望假发的真实度很高,而不是追求时尚夸张的样式。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假发逼真的效果和舒适的佩戴感觉,迈博假发只销售真发假发,公司旗下工厂也只生产真发假发。最初,迈博假发的店铺中只销售手工制作的中高端款式,价格1500元起步。但为了扩大销售,迈博的天猫店铺2012年推出了一系列机器制作的假发真发,价格约为200到300元。30天无理由退货普及假发知识迈博假发通过主推有竞争力的单品的形式进行营销和引流。但由于所销售假发的价格较高,在店铺内部有专门的区域帮助买家了解假发知识,帮助买家判别真发丝和假发丝。这些假发和佩戴假发的知识都配有视频和动图的说明,方便消费者快速认知。迈博假发不仅在店铺中展示了大量假发信息,帮助消费者了解假发知识,而且对于客服对产品和假发的了解程度也十分重视,引导消费者进行假发产品的购买。此外,迈博假发还推出30天无理由退货,只要消费者没有对假发进行修剪和烫染,没有遗失吊牌在接收商品一个月之内都可以进行退货,帮助消费者消除购买中高端假发的心理负担。天猫平台上的其他假发商户都是根据规定满足用户7天内退货的需求。2012年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迈博假发在线上推出了机器制造的真发假发,机制真发假发的价格在200到300元左右。目前店铺中三分之一的SKU都是机制假发,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二。线下渠道解决线上售后布局线下门店迈博假发通过这种方式确实大大打消了消费者购买假发时存在的疑虑,但由于假发的挑选和佩戴以及打理、修剪都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网购难以为消费者提供这些全面的服务,所以店铺的退货率一直在10%以上。而销售假发的线下门店的退货率几乎为零,这是由于线下渠道可以帮助消费者进行选购、帮助消费者进行佩戴和打理。所以,李河伟决定,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迈博假发将联合线下经销商的线下销售终端和线上业务进行结合,为线上购买的用户进行售后服务。这样也可以为线下门店进行推销和引流。据悉,迈博假发已经于今年7月份进驻了浙江地区,开设办事处,进行开拓市场,为经销商提供培训和服务。迈博假发所有线下业务都是面向线下经销商,并没有自己的线下销售终端。为了品牌影响力和更好进行线上、线下业务的融合,迈博假发将于年下半年启动品牌化运营:在全国各地开设品牌专营店。迈博假发将采用连锁加盟的方式开设门店、进行市场拓展。李河伟介绍,未来可能通过开设省公司的方式进行这些门店的管理,在各地都建设运营团队,为线下加盟商提供服务。后记:随着电商的发展,众多不同行业的商户都投身其中,新兴的网络品牌不断诞生。裂帛、茵曼、韩都衣舍作为非常有影响力的淘品牌已被业内和消费者所熟知,但还有很多网络品牌仍然在探索属于自己的路径。一起惠返利网将长期关注这些新兴网络品牌的发展,以各种形式曝光相关品牌及信息。
2013-09-05 09:21:19789 次
亲爱的一起惠广大用户们:大家好!京东违规情况重申:1、在京东商城网站以任何形式发布营销信息的;2、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上购买包括但不限于“京东商城”“京东”“京东网”“京东优惠券”“360buy”等关键词来推广的;做关键词的SEO网站优化,使用域名中包含但不限于“360buy”“jingdong”“jdsc”“jingdongshangcheng”或与这几个词近似的域名,或者网站框架内容模仿京东商城网站内容等各种仿京东钓鱼网站;3、组织会员进行各种团购,代购行为的;备注:未尽罗列限制条款,以京东联盟协议详细说明为准,视同限制生效请各位会员仔细了解以上条款,一起惠将对违规用户扣除所有未结算佣金;由一起惠及京东方面查出的违规站点,将针对该用户进行无效佣金处理!!!
2013-08-28 18:22:131681 次
年上半年,中国B2C网络零售市场三足鼎立格局初定。记者从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年(上)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中获悉,截至2013年上半年中国B2C网络零售市场(包括开放平台式与自营销售式)上,排名第一的是天猫,占50.4%份额;京东紧随其后名列第二,占据20.7%,较2012年上半年略有提高;位于第三位的是苏宁易购达到5.7%,与2012年上半年相比提高了54%。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认为,目前国内B2C市场格局基本稳定,电商“三国演义”市场格局已隐约浮现。不过,她也指出,腾讯电商异军突起,未来或存变数。据介绍,2013年上半年电商行业大戏不断:年初电商纷纷更名、6月电商促销战频繁、传统大鳄纷纷入驻电商平台、互联网金融来势凶猛等。专家指出,跟以往不同的是电商巨头们出手越来越有章法,战略布局也逐渐清晰,平台格局也日趋明朗。记者昨天从上述监测报告中看到,排名前两位的电商所占市场份额,与第三名至第十名电商所占市场份额差距很大,比如第三位的苏宁易购市场份额仅为5.7%,腾讯电商占5.4%、唯品会2.6%,与“冠、亚军”天猫和京东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差甚远。在交易量方面,“寡头”已现。来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C2C网购市场交易份额数据显示,淘宝集市地位依旧稳固,截至2013年6月,淘宝集市占整个C2C市场的95.1%。拍拍网占4.7%,易趣网占0.2%。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手机端电子商务类应用迅速扩张。调查显示,网民使用手机进行网络购物在不断增加,接受访问的网民中过去6个月内访问最频繁的自营购物网站,京东占41.5%,凡客诚品排在第二,占16.5%。接下来分别是当当网(12.5%)、亚马逊中国(9%)与苏宁易购(5.5%)。
2013-08-26 09:29:58906 次
8月23日消息,据消息人士透露,阿里巴巴正在整合集团资源,有意全力进军O2O市场,试图再造另一“大淘宝”。该人士称,阿里O2O目前已召集销售、营销及运营各方面力量,组建统一团队,并由新任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亲自挂帅。首批将落地的城市共计15个,包括杭州、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天津、南京、西安、重庆、郑州、成都、厦门、青岛、长沙。该消息尚未得到阿里巴巴方面证实。小编联系到阿里公关部门,对方表示不予置评。不过,阿里巴巴对于本地生活市场,以及O2O领域始终虎视眈眈。从最早的融合口碑网,到最近阶段推出淘宝点点、收购高德地图等一系列app产品,其整合线上线下消费市场的野心已十分明显。今年年初,阿里巴巴集团重新进行组织构架调整,单独成立了淘宝生活事业部。事后,董事局主席马云也曾强调,本地生活领域是“五六点钟的太阳”,足以再造一个淘宝。而今年7月份,新一任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在接受港媒采访时也透露,阿里巴巴已做好上市准备,未来融资将用于收购,收购对象主要为本地生活服务电商,即O2O。上述消息人士指出,鉴于淘宝、天猫的网上零售将在未来恐遭遇增长瓶颈,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汇集吃喝玩乐的本地化生活市场已经进入高增长阶段,阿里向O2O市场倾斜的战略必要性凸显。即使是在购物消费领域,目前的淘宝模式也同样有难以支撑的短板。譬如在家居、建材、农产品、生鲜等类目,均需要很强的实体体验和线下操作。因此,无论是消费流程还是支付闭环,均对阿里巴巴现有商业模式提出重大挑战。据悉,今年“双十一”期间,天猫有望将协同线下门店及专柜进行联合大促,从而拉升传统零售市场的整体业绩。此外,阿里巴巴的O2O之路也并非没有阻挠。首先,微信等各类移动产品的成功问市,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网购人群对淘宝的依赖程度。另一方面,在本地生活方面,微信微生活对O2O的率先尝试,以及线下扫码、微信支付的横空出世,也成为竞争对手的拦路虎。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尚未打造出足够撼动业界的产品,能够占据O2O的市场入口。其正在极力描绘的O2O版图更多通过收并购的形式去搭建。“但阿里巴巴只是通过收购打造了一个本地生活的链条,还缺少一个真正的平台。”业内人士向亿邦动力网指出,将各类本地生活应用及产品汇集到一起,并打通各个应用之间的接口、功能,才有可能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也更符合阿里的一贯商业思路。横亘在阿里巴巴面前的另一道屏障或许来自其“地推”的能力。此前,亿邦动力网在与某第三方服务商沟通时,对方曾对此表示看衰。“一家家去和线下餐馆、院线、酒店去交涉,并非阿里擅长,这些苦力活很艰巨。”
2013-08-23 16:36:421404 次
7月31日消息,日前,第三方咨询机构发布《中国互联网广告核心数据》,淘宝最大赢家,其第二季度的广告规模增长奇快,增幅为46.1%,仅次于360,而营收规模上,淘宝作为广告媒体以56.1亿元排名第二,仅次于百度搜索。一起惠网了解到,相比于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同比有所放缓,从去年同期58.7%的增长率下降至27.4%,接近一半。但以淘宝为代表的垂直搜索广告市场份额却在不断扩大,成为仅次于搜索引擎广告的重要媒体。有相关预测指出,2015年,电商平台广告将和搜索引擎广告市场份额持平,均达到32.6%;2016年,电商广告规模将首度超过搜索引擎,成为最大的广告投放平台。以淘宝为例,众多中小卖家为其广告增长提供了基础保障,拉动淘宝广告持续增长。今年第二季度,淘宝经历了10周年庆典、6月京东店庆及各家电商年中大促,各大品牌商借机加大促销力度,带动了淘宝站内广告需求的增长。亿邦动力网查看以往资料显示,淘宝2012年整体广告收入仍以172.2亿元屈居百度之后。但在2012年第三季度,淘宝系的广告营销单季收入曾一度超过百度,以63亿元的营收规模,成为网络广告营销第一平台。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淘宝,排名前20的互联网广告投放平台中,尚无其他电商入列。
2013-07-31 11:06:211111 次
6月6日晚,苏宁全国200多家分公司,8000多名管理干部举行了名为“线上线下同价誓师大会”。上海市虹口区苏宁电器曲阳店的销售员张博(化名)正在家里玩微信,公司已经表示,鼓励个人通过微信、微博向客户做营销,一旦产生销售将给予奖励。但是对于他的师傅徐明(化名)而言,却并没有那么乐观。徐师傅不用智能手机,他仍然相信会有人到实体店下单。6月8日始,苏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所有门店销售的所有商品都与苏宁易购同品同价的政策。对于苏宁而言,这无异于一场自身造血功能的整体改造。从供应链管理、物流建设、售后服务、信息技术,细微至销售员的培训与洗脑,苏宁已经至少准备了半年时间。而在业界看来,苏宁的转型才刚刚开始,阵痛难免,现在论成败还为时过早。前奏:张近东“变线”在过去的几年间,张近东几乎每年都会去美国。考察拜访沃尔玛、亚马逊、百思买,IBM等科技巨头,“以科技重塑传统连锁零售业态”,已经是盘旋在脑子里很久的念头。“对于中国传统零售行业而言,苏宁已经走在了最前面,至于未来能走多远,现在谁也不敢断言。”与此同时,苏宁一边遭遇传统零售业毛利率下滑的挑战,另一面开始切身体验到互联网带来的冲击。苏宁云商副董事长孙为民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分析了经营思路上的变化,“2009年易购上线,当初的构想比较狭隘,认为缺少网上渠道就做一个。2009年到2012年年底,我们做了两个渠道,一个是实体、一个是网络,却是割裂的。我们日益感受到,线上线下最终要走向融合。”2013年2月,“苏宁电器”正式更名“苏宁云商”,公司架构也随之整体调整,苏宁构筑起总部管理、总部经营、地区执行三大管理层级,将其概括为“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设立电子商务、连锁平台和商品经营三大经营总部,涵盖实体产品、内容产品、服务产品三个大类28个事业部。“从公司角度是彻底转型互联网,从苏宁易购角度来说,2013年的变化就是做成彻底的互联网公司。”孙为民说。中场:线上线下“落地”对于苏宁云商而言,线上线下同价背后实际上落地的仍是O2O的商业模式。苏宁未来的实体店不再是简单的实体店铺,演变成新的互联网店面。通过实体店给消费者提供的展示、体验与服务,同时与网上购物的便利性相结合。两个平台又共享同样的库存、商品、物流、服务。苏宁云商转型很大的壁垒还在于执行力,IBM电子商务顾问王祺指出,来自渠道的反弹、理念贯彻,包括技术上的执行力都将为双线同价带来一系列问题。“但是苏宁特有的实体店会在未来的长期增长中有所体现。”王祺认为,价格只是渠道融合的第一步,最终将归结到用户体验的融合。“而这种体验,在国内苏宁仍占有优势,是竞争对手京东等给不了的。”仅是开始:阵痛难免与考核变奏为了配合渠道融合带来的考核难题,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亦表示,将于近期推出相应的考核方案:一是门店辐射半径内的线上销售计入该门店销售业绩;其次门店销售员有更多非门店陈列产品(包括线上产品)推荐给消费者,产生销售给予奖励。这种变化的目的显然为了最大程度激活基层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即使如此,仍然有一系列阵痛在等待着苏宁。瑞银证券的研报指出,“此举能够一定程度增强线下门店的价格吸引力、推动线下同店销售增长,但将有损公司整体业务毛利率,为公司主动采取的降低利润、扩大市场份额之举。”瑞银维持“中性”评级,下调目标价至5.5元。宏源证券分析师陈炫如则认为,苏宁旨在打造O2O运营模式,其线下体验做得不够。全国的物流布局还有很长路要走。技术性的操作问题显然也仍在调试中。按照苏宁的设计,转型后借助其后台信息系统,可以将门店与线上相同的商品成交价锁定。但在上海某苏宁门店,由于系统的原因,记者仍然没能完成线上线下的现场比价。“受限于技术执行力的推进,实际操作难免会遇到问题。”王祺指出,受到竞争者的影响,电商的价格调整可能一天几跳,即使实行价格监测,门店纸质标签的更替困难,都会降低调价效率。
2013-07-15 21:19:521041 次
电商价格战余烟犹在,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调查后发现,历次电商价格战战火的背后,各大电商透支的现象已愈演愈烈,有消费者反映,如京东商城平台上竟然出现了“三无”产品、亚马逊上购买且未使用的2.3万元礼品卡“不翼而飞”等。时下,电商的监管仍处于企业自律阶段,电子商务法的缺位导致电商在促销时屡现违规现象,而弱势的消费者却成为了战火中的牺牲品。在采访中,业内人士提醒到,电商价格战已到了必须正面直视其透支现象的时候,换句话说,价格战或许已到了拐点处。同时建议电商竞争应该从价格战中回归正轨,清醒地意识到完善售后体系、提高货品质量等,才是电商的可持续发展之道。消费者指京东售卖“三无”产品来自广州的张波是京东的金卡会员,但他今年在京东购物却频频遭遇“售后之痛”。据张波介绍,他于4月10日在京东购买了名为华美兴泰双USB输出的移动电源。产品标注为10400MAH的电压,价格127元。然而,在使用时,张波发现该产品电源极度不稳定,充放电一次之后就无法继续使用了。无奈之下,张波到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了产品的生产厂商深圳市华美兴泰科技有限公司,结果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询后告知张波,这个产品上标注的厂名根本不存在。根据该管理局给张波出具的《举报申诉书》显示,张波在京东上购买的移动电源实际上为“三无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随后我将该事件反馈给了京东客服,但是没有任何回应。”张波颇为无奈地表示,“以前我也经常在线提交投诉,但是他们基本不答复投诉,有时候还会直接删除。”对此,京东相关负责人回应表示,“京东奉行正品行货的宗旨,不会售卖‘三无产品’。同时,京东系统不存在删投诉留言的功能,所以不存在删投诉留言的做法。”针对上述消费者遇到的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说,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遇到假冒伪劣产品时,应该根据电商平台的模式来明确其法律责任。如果是淘宝的C2C模式,电商平台只扮演一个平台角色,出现这种情况时,平台本身不承担责任,而责任承担者为最终的销售商。但类似京东的B2C模式,京东等销售者和产品的生产者皆需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出现问题时,消费者可以同时起诉两者。而京东平台上的加盟商销售的产品,京东则不需要承担责任。因此在法律上,以“谁盘的货谁承担责任”为基准。张波购买的移动电源,属于京东自营B2C平台上销售的产品,因此京东应该承担连带责任。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委员、盛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于国富表示,电商平台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应该按照监管线下零售的相应法律法规来执行。但在现实中,电商平台的监管和法律惩罚普遍不强。另一方面,消费者遇到问题怕麻烦的心理,比如证据收集、笔录等,也给了电商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外在条件。张波在京东遭遇的“电伤”远不止这一件。据其介绍,4月底,他在京东上购买了一部国产手机,结果不到半个月就不能开机了,此时已经过了15天的保修期。他找到生产商售后维修,对方要求他出示在京东购物时的姓名发票。“但京东开的发票从来都不开姓名,因为这个,生产商不给‘三包’。我与对方沟通过,但效果不明显。”张波认为,发票不开姓名不符合法律规定。同时,他还抱怨道,京东都将订单生成日作为发票开具日。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邮寄时间,实际就是人为压缩了15天的保修日期,导致消费者实际上得不到15天的保修期限权利。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表示,时间上不充分,消费者反映是有道理的,但是现在很多产品通过直销形式完成,如果周期拉长,对经营者不公平,产品的价值就受到了损害,也增加了经营者的风险,立法是对双方利益的保护,最终目的是促成交易,不能偏袒任意一方。在时间问题上,如果要立法需要与职能部门协调,共同探讨,从网络角度讲,电商物流有成本,如果修改,承担负担更重,对企业更不利,可能很难促成更改立法。京东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姓名发票事宜可能存在误区。正确的方式是,在发票选项中,有个选择单位的选项,抬头写上客户的姓名就可以了。在张波看来,按照“三包”的规定,其实“三包”的履行方是流通环节销售商,也就是京东,但京东又没有实体店,因此在京东等电商平台购物后,售后服务难以得到保证。于国富对此分析说,其实不能说电商没有“三包”的保证,只是方式不同。如果快递到门就发现了问题,电商应该主动上门进行“三包”,不能增加消费者的负担。虽然这样会对电商造成负担,但这是电商应承担的责任,电商不能因为没有店面,而将产品销售后的相关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更令张波气愤的是,他购买的手机,在京东网页上显示的手机尺寸是五寸,结果拿回家发现变成了五英寸,比实际小了。根据张波提供的截图显示,他购买的手机款式描述为5寸,京东价999元。而记者登录京东商城发现,同一名称及商品编号的该款手机,现在的描述信息为“4核5英寸”等内容,京东价699元。张波称,京东方面根本就不承认这么描述过,他找到客服在线申诉,结果客服干脆把他的申请都删了。对于张波在京东上购物遭遇到的情况,上述律师分析说,这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重大误解。在此情况下,消费者可以申请交易取消,也有权利以欺诈为由起诉京东。但值得注意的是,“类似问题在电商价格战中经常出现,已成为电商的一种畸形营销手段”。亚马逊2.3万元礼品卡“失踪”?最近让杨亦鸣苦恼的是,他在亚马逊中国购买的2.9万元礼品卡还有2.3万元没有使用,就“不翼而飞”了。去年,家住北京的杨亦鸣在亚马逊中国采购了2.9万元的电子礼品卡,分三次下单购买。三次订购信息如下:第一次订单的购买编号:A1NJ8GXT5879ZN,购买日期:20120913,数量:1200,总金额:12000元;第二次订单购买编号:A1FPAFN3W8WY18,购买日期:20120918,数量:600,总金额:12000元;第三次订单的购买编号:AVXH8BQP3SPQK,购买日期:20121105,数量:500,总金额:5000元。礼品卡以Excel表格的形式提供给购买者,在打开表格时,需输入亚马逊中国提供的密码。第一次,杨亦鸣下载了第一个订单中的300张,合计6000元礼品卡。6月初,他到亚马逊中国个人中心,准备下载其他订单时,却被提示密码已过期。“但购买时亚马逊并没有通过任何邮件、短信或其他方式提示存在礼品卡密码过期问题。”杨亦鸣对于这种做法非常不理解,因为金额较大,他迅速致电客服,对方称将密码重新发到其绑定的邮箱里,同时承诺会在24小时内处理。但是,几天过去后,杨亦鸣并未收到回复。6月5日,他再次致电亚马逊客服,客服要求提供新的地址给予尝试,但是,更换的新邮箱还是收不到。当他再次致电客服的时候,亚马逊于6月12日的邮件回复中竟回答道:“非常抱歉,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以及邮箱地址,我们没有查询到您之前的账户,无法查询相关订单。”也就是说,杨亦鸣的2.3万元礼品卡竟“飞”了。他告诉记者,“我自己登录我的账号,在我的订单中就可以看见,我还截图了,但客服就是一直表示在他的系统里看不见。”亚马逊中国相关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杨亦鸣的情况是打开礼品卡的安全码过期了。而这个是有过期的相关规定的。目前亚马逊已让大客户经理联系杨亦鸣,以了解详情。来自北京的董征也在亚马逊上遭遇了“电伤”的问题。5月9日,董征以2598元在亚马逊中国购买了一部iPhone4手机,订单号为C02-0288401-4212022。5月13日,他收到产品后将其激活。初期使用中,他并没有太在意手机内的相关应用和内容,直到5月26日,他突然在手机中发现有20多个录音音频文件。“录音内容皆为销售人员在教人怎么使用手机。”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录音内容判断,这台手机可能是试用机或者翻新机。当晚,董征就致电亚马逊客服,要求给予解释并更换。但对方告知他已经过了15天的保修期,让他到苹果店检测,并发送检测报告。5月30日,他再次致电亚马逊客服要求告知进展程度,对方回复“按照实际情况,只应该是激活后才有这些音频文件,系统显示激活日期确实是13号,苹果公司显示也是。”于是,客服让他提供音频内容协助处理。6月3日,他又致电客服,客服再没提录音的事,只是一直强调,“帮您查激活时间,其他解决不了,只有出具苹果的检测报告,再给予相应处理。”对于这样的回复,董征觉得不合理,他要求对方给出书面文件或者邮件的处理结果。客服答应给他回复邮件。然而,当天晚上,又一名客服给董征致电,告知邮件也不能发,并在电话中引导其进入亚马逊中国官网上关于手机处理的页面。“对方让我点了N个页面后,我才看见那个说明,平时根本就没人能找到这些页面。”董征说。根据页面内容显示,如果手机出现问题,要根据供应商检测报告才有可能酌情进行赔偿和处理。但此时已经远远超过“15天保修”的时间期限。过了15天,苹果也不能给他出具检测报告,他只能保留对此事的投诉权。一名苹果店的销售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上述情况有可能是装了这些录音后,把机器还原了,还原后会有新的激活时间,但这些东西还在,可能是翻新机。“亚马逊是运营商,我买了东西出了问题,还要让我去找供应商,我觉得这太不合理了。”董征对此表示不理解。对于这种双方都推卸责任的做法,于国富表示,在上述案例中,存在“举证责任倒置”的问题,也就是说“谁主张谁举证”。消费者购买到物品后要使用,所以很难甚至不可能原样送回,这个时候需要电商平台证明其所发产品是正品,以此来推定到底是谁的责任。这属于证据的审核认定,在个案中需要根据双方举证能力来判断是谁的责任。从法律角度来看,如果电商企业确实销售了假冒产品,则涉及对消费者欺诈,同时,对该品牌的商标也会涉嫌侵权。对于上述问题,亚马逊中国相关人士回应称,苹果是直销,不存在第三方平台的问题,因此消费者要跟苹果那边确认是否是翻新机,或者寄回亚马逊检验.行业观察去年投诉近10万起行业监管漏洞暴露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2012年度通过在线递交、电话、邮件、即时通讯等多种形式,共接到全国各地用户的电子商务投诉近93600起。同时,据《2012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监测统计,退款问题、节能补贴、账户被盗、虚假促销、货到迟缓、网络诈骗、退换货难、物流快递、网络售假、支付问题,成为网络购物的诟病,是网友投诉最多的十大问题症结。一年近10万起的电商投诉不免让人惊叹,而在这当中,“价格战”无疑是幕后推手之一。资料显示,2012年国内网购规模破万亿元,网购用户规模超过2.2亿人,且规模仍呈上升趋势。然而,作为一种新型销售渠道,网购也伴生了许多问题。比如在上述案例中,消费者与售后发生的多起对峙情况,大多缘于电商平台销售假冒产品、不合格产品等,而消费者在更换货品时却遭遇到无人受理或相互推诿等。一位消费者对记者表达了无奈的心声:“价格低是电商的优势,但并不代表要用假货、质量差的产品来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现在一促销就担心买到假货,促销期间物流又慢,等寄到家里再发现问题都过了15天保修期,麻烦都给了自己。”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价格战导致的透支现象,已极为明显。比如2012年“8·15”电商价格战就出现了严重的透支情况。“8·15”电商价格战后,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局对京东商城等电商展开调查,发现其均有不同程度的虚构原价、促销商品却面临无货等行为。经调查后,几大电商均已进行整改。值得注意的是,时下的电商监管,仍处于粗放式阶段,而电子商务法等电商领域的基础性大法仍未出台。在此情况下,电商行业监管基本处于自律阶段。2013年1月,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商务委及北京电商协会召集44家电商网站签署了《网络零售业提升客户服务倡议书》,该倡议书规定,电商网站应承担消费者“三包”服务,主动向消费者出具消费凭证或单据,保证信息真实性、价格准确性,不做虚假促销等8项承诺。从法律法规层面上讲,于国富建议各大电商平台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素养的学习。“他们都有点急功近利,到了节日期间就打价格战、疯狂让利,我建议尽可能少用或者不用,减少造成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和误解伴生而来的透支。”同时,他也建议广大消费者在使用电商购物时,主动规范电商行为,不能吃哑巴亏。“最重要的还是监管机构的问题,监管不到位是很多问题的根源,包括食品生产安全等。”
2013-07-15 21:11:291167 次
6月24日消息,一起惠返利网获悉,知名农产品电商“贡天下特产网”(以下简称贡天下)在日前的一次注册送体验券的O2O活动中,4天即获得43000个有效订单及27000个真实注册用户。“农产品本身的特异性,使注册即送券的传统营销方式找到了第二春。”分析人士指出,注册即送券的方式,在B2C竞争早期拉新客时很有效,但近来已经不太管用。贡天下CEO戴海涛介绍,6月17日,在北京金源燕莎购物中心,贡天下参加了一场名为“山西品牌中华行北京站”的活动。用户只要在现场设置的网站展示柜台在线注册,手机验证后,贡天下即赠送一张面值为20元的体验券。体验券可以直接抵用商品及物流费等,基本等同于没有任何限制条件。贡天下“山西品牌中华行”活动产品展示戴海涛对一起惠返利网表示,此次共发放出2万张体验券,原本预期能产生1万个体验订单,结果却大大出乎想象:活动于6月17日展开,前两日表现平平;19日凌晨贡天下网站流量及体验订单量开始飙升,当日体验订单飙升到18000单,日UV增加5万以上,PV增加50万;20日流量继续攀升,截至20日结束,共获得约43000个有效订单。但在用户的结构中,贡天下分析后发现,43000个订单中共有约27000个独立送货地址,其中有236个送货地址购买了10单以上,也就是说即使通过手机号码验证,存在较为严重的刷单现象。“而且,绝大多数用户采用了购买10元,另外10元充当物流费用,是明显的新用户。”戴海涛估计,这样的用户每下一单,贡天下就会净损失十几元。戴海涛表示,虽然会造成损失,但贡天下必须坚持发货,并保证订单的及时送达。“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消费者品尝之后认可了我们的产品,那他们一定会再回来购买。如果20元能换来一个忠实用户,我觉得是非常值得的。”此外,由于事先准备不足,短时间内订单量激增造成了网站19日与20日一直处于半瘫痪状态,影响了用户体验。贡天下已向用户发送了道歉信,并再次赠送了20元优惠券。据了解,此次活动中,类似“赚客吧”、“什么值得买”等优惠券分享论坛起到了重要作用。贡天下发现18日下午开始,有很多论坛自发地抓走了此次活动的链接,并进行了推广。还有用户利用活动设置的“漏洞”,找出了刷单的方法,并分享到论坛中。一起惠返利网了解到,注册送现金券的推广方式被电商网站普遍采用,金额也从10元到200元不等,但事实上效果并不明显。业内人士分析,贡天下此次活动能获得成功,一方面是由于未对体验券设置使用上的限制。据了解,大多数网站对于现金券的使用都设置有最低消费金额,如消费满100元才能使用,且不能抵用物流费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特产类里,如果只是小零食的话,一般只需要几元钱到十几元钱,一张优惠券就能抵掉所有的花费,所以很有吸引力。如果是主卖3C电器类的网站,商品动辄数千元,几十元的优惠很难成为消费的决策因素。”该人士表示。但特产类电商中的礼品类的商品则售价较高,且拥有很大的利润空间。通过现金券的方式,带来用户,并打响品牌,对于拉动关联销售及重复购买有很大的帮助。
2013-06-24 12:58:141300 次
据一起惠网了解,淘宝网副总裁菲青近日发表题目为“如何支持十万亿交易额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的演讲,表示淘宝平台上服务商体系将会出现三大变化。阿里巴巴预估,2020年淘宝平台网络零售规模将达到十万亿,这对服务商体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菲青认为,未来服务体系会发生三方面的变化。首先,未来服务商会出现矩阵化趋势;其次,线下和线上零售的不断融合,将会加剧服务体系的成长;再次,协同网络的形成也会影响到整个生态圈。菲青认为,所谓的服务商网络矩阵化是指出出现了更多细分垂直服务,而不仅仅是代运营。这些服务商可以帮助商家专门做营销,或者做培训和咨询,提供摄影服务。未来将有不同的新兴服务商随着电商的扩张而产生,例如,现在仓储运营服务正在逐渐成形。“目前很多商家开始尝试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打通线上和线下的店铺,今年有很多服务商也开始参与线上和线下融合的建设。”菲青表示,随着电商的迅速发展,线下和线上的融合会加剧,而前段的交易额加剧以后,将对服务商产生很大影响。服务商的服务链条将要拉长,进行线下的整合。菲青认为,电商的经营链路是线性的,但是随着网络零售规模的扩大,线性的链路一定会更加的扁平化,这个扁平化未来会变成一个网状的结构。网状结构是网络的协同,这个协同可能是卖家间接或者卖家和服务商之间的协同,这是对服务商全新的挑战。“去年双十一,已经可以看到这种协同的效果,服务商当天会进驻重点商家,帮助商家监控系统和流程。”菲青认为,利用互联网优势,网络的协同会更加高效,产生更大的化学反应。菲青表示,淘宝网正在扶持服务商构建生态圈,建立服务商体系,进而支撑卖家整个系统。
2013-05-18 12:28:051054 次
据可靠消息来源了解了京东开放服务平台JOS(JingdongOpenService)的招商政策,京东将投入5000万扶持基金,为接入JOS的服务商提供不同程度的补贴,从而加速构建京东电子商务生态体系。此前,亿邦动力网曾独家报道了京东开放服务平台JOS即将上线的消息。对此,可靠人士向亿邦动力网确认了该消息,并详细介绍了JOS平台向电商服务商开放的标准及相关政策。据了解,京东开放服务平台JOS在选择服务商时将更加侧重于优质的售后服务能力以及稳定的技术支撑。同时,JOS对服务商规模方面暂时并没有特殊要求,相反,京东会向服务商提供7X24小时的全方位服务。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标准外,京东开放服务平台还正在筹备推出三大运营政策:首先,京东集团准备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补贴接入京东开放服务平台-JOS的电商软件服务商。京东方面表示,该补贴可覆盖几百家服务商,并根据服务商的服务能力采取针对性的扶持。其次,基于京东开放服务平台JOS,近期将要上线京东服务市场。服务商入驻该市场后,POP平台商家可直接选购,一键交易。届时,京东服务市场还会对优秀的服务商软件应用提供免费推广。再者,京东开放服务平台将以开放的心态,不排斥任何类型的服务商,并鼓励支持多平台的服务商接入,尤其是欢迎已经在其他平台有丰富经验的服务商参与到京东电商服务生态体系中。此外,围绕京东电商服务生态体系,京东还在线下不断推出服务商交流会,征集更多的建议,从而将业务场景转化为软件功能,反向推动平台的完善。至于亿邦动力网之前报道中的“云鼎”,实则为京东开放服务平台体系的一部分,并计划于近期上线推出。作为京东电商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电商服务生态的有效补充,云鼎为服务商和商家提供云计算平台,解决商家应用的托管和商家的数据推送问题。京东不会强行要求服务商入驻云鼎,反而是针对资金有限的服务商,京东将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帮助服务家入驻。据亿邦动力网了解,京东开放服务平台JOS自2010年底即开始建立,2012年5月份正式开放,在京东内部借谐音被称作“宙斯”。目前JOS隶属于京东研发体系云平台,是京东的一级部门。在京东高级副总裁李大学的统领下,由京东技术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何刚直接负责。据相关人士介绍,京东开放服务平台JOS已开放100多个api接口,涵盖订单生产管理、商品库存管理、营销、客户关系维护、仓储、物流、配送等多种服务商类型。2013年,京东价值观本着客户为先的理念,除了网购用户之外,首次将电商服务商、供货商、POP平台卖家纳入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体系之中,京东也试图借此构建完善的电商服务生态体系,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2013-05-18 12:24:151153 次
月24日消息,随着凡客手机端用户的快速增长,凡客今日宣布成立移动创新事业部,主要负责移动终端的创新业务开拓和实践。目前最主要的两个客户端是APP和微信特卖商城。凡客助理总裁栾义来表示,目前凡客来自手机端的订单数已达到总订单数的30%以上,这一数字仍然在平稳增长中,而凡客创始人陈年也希望“凡客在移动端能有颠覆性的举动”,移动创新事业部也就应运而生。但当被问及今年的预期时,凡客并未正面回应。在手机端,凡客将实现更精准的信息推送,类似于天猫淘宝的“千人千面”计划,而手机端的用户差异化也更明显,据凡客统计,目前手机端二三线城市的用户数明显高于一线城市,而iOS端用户数目前也在快速增长中。据凡客介绍,目前凡客在微信平台共有四个公共账号“凡客诚品”、“凡客诚品特卖商城”、“凡客达人”、“如风达”,各账号用户数均达到万级以上。栾义来表示,凡客重视微信营销的原因在于,微信在转化率和用户忠诚度以及活跃度都明显高于传统的web,微信的优势在于,是一对一的互动和营销,在转化率上,能达到8%以上,而传统web一般在1%-2%。在APP上,凡客更关注精准营销和CRM功能。用户在手机APP上可以直接在商品详情页通过文本、语音、图片或者视频直接发起跟客服的沟通。凡客目前也在客户端尝试做社区功能,如“全城拼单”和“雷锋卡”,雷锋卡功能可让用户分享礼品卡,增加用户间互动。
2013-04-26 02:36:071081 次
1761-1780/1793 记录89/90 页首页上一页1...8687888990下一页尾页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