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补贴>文章列表
补贴
小米上市后,雷军在公开信中还有很多增长点没有说出来,比如IoT,再比如汽车。上市后,企业会有更多资金;有了更多资金,就会进行大规模的扩张,或者自己做,或者买买买,以求不断突破边界。小米上市后,股价先是破发,后是上涨,在资本市场呈现出不错的气象。那么,小米未来新的战略机会在哪里?雷军在公开信中谈到了小米的增长潜力:第一个是智能手机可继续增长进入世界三强;第二个是进行品类拓展进入更多千亿级市场;第三个是国际市场空间广阔,未来国际业务收入会占到收入一半以上。“仅这三条策略,就保障了小米未来的成长性。”其实,还有很多增长点雷军没有说出来,比如IoT,再比如汽车。雷军考察小鹏汽车7月18日,雷军到访小鹏汽车位于广州的新基地,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考察,还对小鹏汽车量产版G3进行了试乘试驾,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坐在副驾驶亲自为其讲解。小鹏汽车新基地位于广州岑村,是小鹏汽车7月16日启用的新研发总部,雷军造访有祝贺乔迁之喜的意思。何小鹏是UC联合创始人之一,他创办的小鹏汽车与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并列为中国互联网新能源汽车三巨头,均意在对标中国版的特斯拉,只是市场定位和商业模式略所不同。雷军视察小鹏汽车,在很多人看来是因为私人原因。何小鹏与雷军的关系圈内人都知道。梁捷和何小鹏创办了UC,后来邀请时任联想投资副总裁的俞永福加入并担任CEO,俞永福帮助UC与雷军搭上了线,雷军投资了UC,还长期在其董事会里面,甚至一度担任董事长一职。雷军的加入让UC从一个App成长为一个小巨头,不只是给其带来了业务发展所需的核心资源,还引入了大量资本。在微信尚未成为今天的超级App时,Web类内容在移动互联网还有着很大的市场,手机浏览器作为Web内容的入口级应用,被BAT倚重,百度和腾讯投入许多资源自己做,阿里则对UC进行了收购,阿里接盘,让UC团队获得丰厚回报,雷军获利超过一千倍。被并入阿里的UC不再主攻浏览器方向,而是转型内容平台,对标今日头条,在自媒体、短视频等业务上布局。俞永福先是担任阿里大文娱主席,后又成为eWTP生态投资基金操盘手,帮马云在全球看项目。跟大多数创业者被巨头收购后选择离开一样,何小鹏在去年也正式从阿里离职,创办小鹏汽车,跟雷军40岁办小米一样,何小鹏离职时也刚过不惑之年。做小鹏汽车时何小鹏就表示,将以雷军为目标:“下一段事业继续以你为榜样,努力做些不同的事情。”而在许多场合,何小鹏都不忘对雷军致敬,将雷军视作人生的导师、创业的贵人。何小鹏对雷军的致敬不只是言语之间,而是拿出了真金白银,在小米IPO后,何小鹏曾高调宣称,“昨天和今天通过二级市场,买了和拥有超过一亿美元的小米(股票)。”其中,何小鹏也分享了自己的投资心得,透露其还持有阿里巴巴和腾讯的股票。不过,雷军对小鹏汽车进行一天的考察,恐怕不只是“祝贺乔迁之喜”这么简单,IPO后的小米,对于汽车的兴趣将日益浓厚。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小鹏汽车最近被传正在寻求融资,预计本月将从阿里巴巴等投资方处筹集超过6亿美元,其估值接近40亿美元,何小鹏在前几天给员工的内部信中提到,“很快会和大家报告下一步的融资信息”。在这个的关键时刻,雷军出现在小鹏汽车新基地,难免会让人猜测,小米或者说雷军系的资本如顺为资本,可能会对小鹏汽车进行加持。而小米此前对汽车就表示出一些兴趣。去年小米与北汽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一款纯电动的小型汽车,价格仅为3.9万元,小米主要提供基于MIUI的车载系统,雷军与北汽集团总裁徐和谊共同出席签约仪式。此外小米生态链中也有一些与汽车相关的产品,如车载空气净化器、车载充电器、智能行车记录仪,对于小米来说,这些设备是其IoT网络中的一部分。上述动作都只是浅尝辄止,小米还没有深入到汽车行业,相对而言,BAT三大科技巨头已经成为“老司机”。百度瞄准自动驾驶汽车,Apollo平台立志成为自动驾驶行业的Android系统,李彦宏冒着收罚单的风险坐无人车上五环,百度还投资了蔚来和威马两大明星新车品牌;阿里力推互联网汽车操作系统AliOS,与上汽联合成立斑马,不造车,而是为汽车全行业提供互联网汽车整体解决方案,阿里也是小鹏汽车的重要投资者;腾讯在汽车布局上相对保守,与百度一起投资蔚来,去年拿出18亿美元,通过公开市场收购特斯拉5%股权成第五大股东,由于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这一投资更像是财务投资。马化腾表示此举原因是“因为特斯拉象征着未来科技,腾讯希望能够离未来科技更近。”小米是中国事实上的独立于BAT外的第四极,自然不会忽视智能手机后的又一个超级蛋糕。雷军本人对于汽车也兴趣浓厚,早在2013年,他在俞永福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给后者送了一辆特斯拉。IPO前,或许是怕重蹈乐视覆辙,小米对于造车的态度是十分谨慎的,尽管外界一直呼声不断但小米并无大的动作;IPO后,小米有了充足的弹药,而且前面的玩家已给小米铺好了路,各家新能源和互联网汽车的量产时间正好是这几年,路上的坑都被他们踩得差不多了,小米造车的时机已经很成熟。而且正如我此前所言,小米核心能力是面向其用户群打造极具性价比的产品,从手机复制到更多品类,汽车同样是一个需要性价比的品类,且传统汽车体验很是糟糕,小米可以作为的空间不少。如果小米造车,将是一个比做电饭锅,或者签字笔,性感百倍的故事。不过,造车也比造手机等硬件复杂一百倍,小米不可能自己上手,而是会像BAT一样从投资开始,从系统切入(MIUI),先上车再造车,上车已经开始,造车只是时间问题。小米不会直接做技术门槛很高的自动驾驶,这不是它擅长的事情。而从目前的迹象来看,小米很可能先通过投资押注小鹏汽车来深入汽车行业。小鹏姓雷还是姓马?小鹏汽车官方介绍是“小鹏汽车致力于应用新的技术、工艺和商业模式,造年轻人喜爱的智能化电动汽车,改变用户使用、体验,购买和维护汽车的模式。”,从定位来看,与小米定位如出一辙。在三大新锐汽车品牌中,蔚来汽车定位高端SUV,ES8基准版补贴前售价44.8万元;小鹏汽车旗舰产品G3的价格区间将在20万-28万,补贴后售价稳定在14-22万元左右,跟小米一样主打性价比。“企业的业务市场规模要足够大,用户需求足够强烈,产品与小米用户需求契合;具备强大的团队;且价值观一致。”这是小米生态链选择企业的标准。不难发现,小鹏汽车完全负责这些标准,只不过后者不会愿意成为小米生态链一员,但要拿小米或者雷军的钱,应该是不会介意的。何小鹏此前也说过,以前以为造车100亿太夸张,跳进去才发现200亿都不够花。事实上,小鹏汽车目前已经拥有了一个豪华的投资军团。雷军是小鹏的天使投资人之一。UC创始人何小鹏、YY创始人李学凌、猎豹移动CEO傅盛、腾讯高管吴霄光,经纬创投张颖构成的天使投资团也基本等于雷军兄弟团,A1轮还出现了顺为资本的身影。此前小鹏汽车就已经很小米走得很近,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是长城会主办的年度大会,雷军曾有一个title是长城会董事长,事实上GMIC基本上也等同于雷军系的半个圈子聚会,今年北京车展期间,小鹏汽车将重点展位放在了GMIC上来吸引互联网人群的目标,而不是像蔚来汽车等品牌聚焦到北京车展上。小鹏汽车背后还有一个重要的支持者,就是阿里巴巴。从去年5月到今年1月,小鹏汽车已完成多轮融资:A轮22亿元由神州优车旗下的优车产业基金领投,A+一共有三轮,A0轮来自阿里巴巴集团和何小鹏本人;A1轮由纪源资本、晨兴资本、IDG、经纬资本、顺为资本和光控众盈资本联合投资;A2轮投资方包括新鼎资本、昆仲资本和光速创投;今年1月规模为22亿元的B轮来自于阿里巴巴、富士康和IDG。完成B轮融资后,小鹏汽车筹得的资金超过50亿元。可以看到,A+三轮累积资金不到6亿元,都算小投资,神州和阿里领投的A/B轮才是大笔融资。即将完成的融资大概率会有阿里巴巴的身影,会不会出现小米系的钱?答案很快就会公布。小鹏汽车究竟是阿里系还是雷军系?前段时间,财务自由的何小鹏大手笔买入小米股票,同时旗下公司又去拿阿里的融资,因此有人说何小鹏是把阿里锅里的饭,往小米的碗里盛。创业者和企业家的个人财富和企业资本是分开的,互联网大佬个人投资收益颇丰的不少,比如车和家CEO、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就曾多次炫耀自己的投资心得,他通过购买微博和奇虎两支股票赚了5000万美元。创业者只需要对创业项目本身负责,我们不能苛求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钱来创业。他们也有投资的权利,个人财富就是个人的,像贾跃亭那样将个人股票套现后再承诺“无息贷款”给公司,也没什么意义。而且,阿里投资苏宁,苏宁也投资阿里,这样的互相投资现象也越来越多见,小米上市前夕雷军也邀请马云、马化腾等大佬给钱站台,如今的科技圈,玩儿的就是圈子。
一起惠2018-07-20 13:07:57572 次
7月17日,北京持续暴雨。早上10点,在打了2小时滴滴未果后,李尹(化名)坐上了闪送小哥的车。李尹家住通州,在朝阳区大望路上班。从早上8点,她就开始用两个手机在滴滴上同时打车,出租车、快车、拼车,挨个尝试了一遍,但APP界面显示的永远是让人绝望的等车排位。眼看就要迟到,一位停在路边、骑着电动车的闪送小哥给了她“灵感”,“第一次尝试运这种货物。”小哥打趣道。不到1公里的路程,他们足足花了十多分钟,最后李尹给了小哥20块钱“意思意思”。在这个叫车难的雨季,与李尹类似的奇葩打车故事特别多。7月16日,有人在朋友圈分享了打车“妙招”:给老婆打滴滴排号70,我直接打了一辆货拉拉让她上班。“机智如我”,该网友在文末加上捂脸哭的表情,之后网络上让货拉拉进军网约车的呼声不断。暴雨笼罩下的北京,关于打车的一幕幕荒诞剧在上演,其背后,是日趋严苛的监管新政下,网约车的艰难生存之路。在这场无人应答的民怨中,居于头部位置的滴滴自然成为口诛笔伐的靶子。处境尴尬:出行这活儿越来越难干“滴滴一下,无人应答”“快车不快”,成为近段时间乘客调侃的段子。事实上,叫车难的直接原因是7月1日发布的《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根据《规定》,“在北京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或者组织从事巡游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的,京车京人平台证三证不全,都将被扣押车辆。”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将展开为期半年的“非法客运专项治理行动”,打击非法客运行为,机场、火车站重点点位检查24小时全覆盖。由于非京牌车辆在之前的排查中多已陆续清出,这次受影响最大的是非京籍司机和“双证”不全的网约车。“双证”一是指司机要有网约车驾驶证,二是指车辆需变更为营运车辆。一旦查到不合规的,会被责令停运、扣押车辆、处以罚款。北京市交委披露,仅7月1日半天,北京全市就检查了1800余辆车,查扣各类“黑车”54辆。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公示的数据显示,进入7月以来,因使用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的车辆,擅自从事或者变相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每天被处罚的人数从此前的个位数上升至几十人。仅7月16日、7月17日两天就有将近100人被处罚,这两天也恰好是北京大范围受暴雨影响的时间。一边是司机离场导致的运力不足,一边是乘客的抱怨,“一夜回到五年前”的打车难处境伴随着北京的暴雨集中爆发。事实上,随着各地相继出台网约车管理细则,政策旋风下,大批不合规的网约车正在被清理出局,严格的执法力度直接减少了司机出车量。不仅是滴滴,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易到用车等平台均受到运力上的强力冲击。尽管从体量上看,滴滴稳坐头号玩家宝座,但觊觎这块蛋糕的大有人在,仅今年上半年,网约车领域就加入了不少新玩家,开启新一轮烧钱大战。今年3月上线顺风车业务后,高德大力推广叫车业务,已经接入了滴滴出行、首汽约车、神州专车、曹操专车等主流出行服务商,可为用户提供出租车、快车、新能源车、专车等多种不同价位的出行选择;4月,携程宣布旗下携程专车获得天津市交通委代交通部交通运输部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线上服务能力认定》(俗称“网约车牌照”),该牌照全国通用。传统车企也正伺机加入这场狂欢。5月,有媒体报道称一汽、上汽集团(31.880,0.08,0.25%)内部正在尝试做网约车业务,已有数名网约车业内从业人士收到上汽的工作邀约。除了尝试搅局的新手,老玩家也毫不松懈。其中,易到用车今年4月在全国47城开启车主免佣金,首批24个城市47万名司机报名早已满额;嘀嗒发展也很凶猛,今年1月升级为嘀嗒出行,从专注顺路拼车升级为出租车、顺风车兼具的移动出行平台,通过高额补贴快速切入市场,如今也成为出租车司机的大平台。不断拓展边界的美团开始向滴滴开炮。今年3月,美团投入铁血部队强势进攻上海,在“补贴”策略下一度豪取三分之一市场份额,不过进攻节奏在政策阻挠后陷入停滞。现在回头看补贴停止后的美团,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去年登陆的南京,平台用户、车主数量均双双回落。尽管竞争对手火力不足,但在前有政府监管,后有各路追兵的战况下,老大哥的日子并不好过。感受到压力的滴滴并未选择正面对抗,一哄而上后的一地鸡毛,是价格战战术下,网约车遭遇的尴尬处境。与此前声势浩大的闯关局面形成反差的是,补贴战落幕后,美团打车几乎已经回到原点。据2018年上半年网约车报告,94.6%的用户选择滴滴,而美团则降至12.8%;同时,随着平台补贴力度的收缩,网约车司机对平台的选择上,也更加倾向滴滴出行,5月司机端常用滴滴出行平台占比达89.4%,而美团降至13.2%。依循历史路径来看,网约车平台是靠着烧钱补贴做大的,此后“免费出奇效”的打法也被视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不过,美团上海一役说明,风向在改变,在互联网步入下半场的背景下,C端用户带来的流量红利几乎告尽。破局之路:押宝汽车后市场在网约车业务遭遇困境的情况下,下一个护城河在哪儿?出行霸主滴滴选择押宝在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事实上,滴滴早已在网约车之外给自己铺好了多条路。此前滴滴已搭建“洪流联盟”,通过与零部件、整车企业的深度合作打通汽车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包括进入汽车制造领域联合为共享出行场景定制生产智能电动车,加大自动驾驶研发力度推动智能出行等。更重要的是,滴滴看上汽车服务这块万亿级的大蛋糕。4月16日,滴滴宣布成立成立汽车服务平台,整合了原汽车后市场、运力中心、海浪(租车业务)和优步等多个部门人员,业务包括加油、维保、汽车开放平台和分时租赁等汽车服务与运营。这被看作是滴滴在出行以外第二大具有想象空间的业务。据Analysys易观分析预测,2017年汽车后市场规模将达到10600亿元(不包含汽车金融),同比增长约21.4%,预计到2019年将突破1.2万亿元。京东、阿里巴巴等巨头已经通过各种形式在汽车后市场进行了业务布局。滴滴对车服业务也寄予了厚望。此前滴滴曾透露,旗下汽车租售、加油、维保、分时租赁等多项汽车服务与运营业务目前已经覆盖200多个城市、5000多家合作伙伴和渠道商,年化GMV超过370亿元,准备在2018年年底完成900亿元年化交易额目标。滴滴、腾讯合计持股25.5%的汽车交易服务平台灿谷赴美提交IPO申请书。根据招股书,其盈利从2016年的1.34亿元增加161.5%至2017年的3.49亿元。以此来看,滴滴汽车服务平台也具有极大发展空间。布局车服业务也是滴滴试图借助平台优势在打造交易闭环,与滴滴此前与汽车厂商合作把第三方租赁公司接入滴滴共享汽车平台,以实现资源互通,是同样的布局考虑。一方面,通过车服业务将平台司机顺势导流到保养、加油等线下服务,给司机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同时还能增加用户粘性;另一方面,线下的服务用户也可导流到线上平台。概括来讲就是,围绕车主和汽车深耕服务,纵向延伸。当然所有这都些线上线下交易都有可能带来更多的利益增长点。滴滴出行汽车出行服务平台总经理陈熙曾表示,以汽车租赁、分时租赁以及后市场为基础的汽车服务平台,将成为一个很好的纽带和催化剂,帮助“洪流联盟”顺利落地。早在三四年前,汽车后市场领域就曾迎来一波资本追捧热潮,不过好景不长,包括博湃养车、车蚂蚁、云洗车等一批新入局者相继倒闭。由于线下运营成本较高,汽车后市场服务需要经历漫长的培育期。滴滴在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探索出一条破局之路并不容易。滴滴有意将车服业务与滴滴原有品牌作出区隔,目前推出的小桔加油、小桔养车,均以“小桔”命名。据《财经》报道,刚刚成立三个月的滴滴车服业务将被分拆独立,准备以约30亿美元的投前估值,融资10亿-15亿美元,软银是意向投资者之一,但最终方案尚未完全敲定。滴滴对此不予置评。有分析称,拆分车服业务一方面是为了未来独立融资,另一方面可为滴滴接下来的上市收获更高的估值,因为尚在起步阶段的车服业务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剥离亏损业务也能美化滴滴的财报。目前滴滴尚未公布上市具体时间节点,据三名业内人士称,滴滴可能不会选择今年上市,大概率是明年下半年,现在市场变数非常大,不排除有其他变化。放缓上市节奏也意味着滴滴目前的融资需求并不紧迫。就在7月17日,滴滴宣布获得BookingHoldings5亿美元战略投资,这笔钱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亏损业务带来的资金压力,借此滴滴也将其出行版图扩展至酒店+旅行领域。BookingHoldings是全球最大的在线旅游公司,旗下APP将提供滴滴叫车服务接口,而滴滴的乘客也将可以直接通过滴滴APP上的入口,预定Booking或Agoda平台上的服务。借助BookingHoldings在海外市场的优势,滴滴将更容易布局海外业务。在主营业务尚未整体盈利的情况下,滴滴也在试图实现从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到汽车全产业链服务提供商的定位转变。无论是稳固出行业务生态、扩张海外市场,还是在汽车产业链寻求新的突破点,都是滴滴在为即将到来的上市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
一起惠2018-07-20 11:53:58454 次
前天,老板电器宣布与金帝电器达成战略合作,老板电器将以51%的持股比例战略控股金帝电器,布局集成厨房市场,此消息在厨电圈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抛开二者合作的形式和内容等细节不谈,这也印证了在这风起云涌的家居行业,企业正从单打独斗、对立竞争一步步走向抱团合作、互利共赢的产业融合局面。在以“大行业,小企业”著称的家居行业,企业之间互助合作共谋发展的现象早已有之,除了上面同为厨电企业的老板和金帝的“同族联姻”,还有很多不同细分领域企业之间的异族“跨界恋”,用跨界合作为自己和行业带来更多可能性。站在年中的时间节点,我们按照时间线来简单回顾一下,2018年来家居行业出现的几起比较典型的“跨界恋”。互联网巨头和家居卖场——阿里和居然2月11日,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携手多家机构向家居流通企业龙头居然之家战略投资130亿元,其中阿里出资54.53亿元,持有居然之家15%的股份。如此豪气的大手笔成了2018开年来家居行业最引人注目的一笔投融资,两位重量级选手的结盟也给家居行业带来一些明显的改变。家居卖场和技术型企业——红星美凯龙和三维家3月27日,互联网云设计平台三维家完成了由红星美凯龙领投的3亿元B轮融资,二者此前曾达成过战略合作,此次融资也再次证实了红星美凯龙和三维家的深度结盟。在之后的7月9日,两家企业再度联手,在广州举办了“创新纪”2018第五届三维家创新技术发布会暨红星美凯龙设计云平台启动仪式,并在现场发放2亿元建模补贴费用,旨在建立起家居行业的共享产品模型库,实现资源整合最大化,为整装之路打开资源整合新格局。家装企业和家居零售电商——橙家和网易严选5月初,橙家与网易严选合作的“严选HOME体验区”在宁波落地,同时推出联名软装产品套餐,试水家居新业态。橙家是由碧桂园孵化的互联网家装品牌,经过两年发展,其目标从装修公司慢慢渗透到了居家生活领域。在近来大火的新零售背景下,二者的合作也被看作其线下场景的新尝试。家居企业和家装公司——行业四大巨头5月31日,艾佳生活、东易日盛、爱空间、尚品宅配四大巨头联手成立了中国大家居新时代联盟。据了解,此次联盟将通过成员之间资讯共享、联合采购、融资互助、联合营销等合作形式,达到规范家装市场和整合行业资源,实现企业共赢的目的。互联网巨头和家居企业——京东和曲美6月16日,京东与曲美家居联手打造的京东曲美-时尚生活体验馆在北京落地。一方面,京东利用自身电商优势,通过供应链整合和数字化技术为曲美线下赋能,另一方面曲美作为首个京东在家居行业布局的无界零售样板店,促使了京东无界零售理念在家居行业落地。二者实现互利合作的同时优化了消费者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购买体验。企业合作形式多样,“各怀鬼胎”,互利共赢以上只是2018年来家居行业比较典型的几对“跨界恋”代表,实际上这半年来家居业大大小小的合作还有很多。在当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格局下,企业之间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时代已慢慢远去,在行业边界逐渐模糊、渠道全面融合的新时代,适当寻求优质的合作资源不失为一种双赢策略。企业合作的形式多样,投资、并购、控股、战略合作等,主要目的在于整合双方资源,优势互补,各取所需,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事实上,企业之间能够建立合作的基础也正是在于彼此之间有利可图。以阿里对居然之家的战略投资为例,根据协议,阿里巴巴将协助居然之家卖场的全面数字化升级,基于双方会员系统打通和商品数字化,实现消费者选建材、买家具的场景重构和体验升级。同时双方将共同打造云装修平台,从装修设计、材料购买和施工管理全链路重构家装行业模式。据《财经》杂志消息,居然之家常务副总裁任成曾向记者透露居然之家计划于2020年底之前完成IPO,阿里领投的这笔巨额融资能够加速居然之家的IPO进程,这是居然之家的直接诉求。《财经》记者认为,对于居然之家来说,选择阿里并非单纯出于资本方面的考量,更多的是可以借助互联网巨头的技术资源实现卖场的数字化改造,从而减缓互联网上各种新兴力量对传统零售市场的冲击。对于阿里来说显然也在打着自己的“金算盘”,在帮助居然之家实现卖场数字化的同时,阿里能够从居然之家庞大的门店资源中获益,为自己的新零售大战布局。相比布局较为全面、竞争激烈的零售行业来说,家居卖场几乎还没有互联网的涉足,如此情况下,先于对手抢占时机则成了阿里的首要诉求,居然之家作为家居流通行业的龙头,对于阿里来说也是优质的赋能对象。正是基于存在互相匹配的利益诉求点,二者达成了互利共赢的合作基础。家居行业类似的合作案例还有很多,在未来,企业之间强强联手、共谋发展或将成为促进产业进化的新方向。
一起惠2018-07-20 11:51:52330 次
百度外卖代理商近日再一次聚集在百度总部进行维权,对此百度集团发布声明称,其仅是百度外卖的投资方之一,不参与百度外卖的日常运营,百度外卖与代理商之间的关系,与百度集团无直接关系。据公开信息显示,百度外卖于2014年5月20日推出,次年7月28日百度宣布百度外卖将进行独立发展和开放融资,同月百度外卖获得了百度投资部、汉能投资、中金甲子共计2.5亿美元的战略融资,以及味千拉面7000万美元的融资,2016年7月,百度投资部又再次跟投了百度外卖24亿美元的B轮融资,直至2017年8月24日被饿了么以8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从2015年百度宣布百度外卖独立发展以及18日百度集团的声明可以看出,百度外卖确实为独立经营的法律主体,并购之前,百度为百度外卖最大股东。按百度说法,百度外卖与饿了么的合并交易,为两家公司股权层面的变化,而代理商和百度外卖无任何股权关系,因此要求分享合并交易所产生的股权转让对价,的确于法无据。那为何代理商在百度总部进行了长达八个月时间的聚众维权事件?记者梳理百度外卖代理商维权诉求发现,代理商维权原由主要集中于:百度不承认百度外卖代理商存在,合并后过河拆桥;合并后各地代理商遭裁撤,获取的市场份额,被饿了么占有;在与友商竞争阶段,百度外卖代理商曾跟进投入补贴,但合并后,代理商并未获得补偿,受此影响代理商亏损从几十万到几千万。百度外卖被并购后,虽然一开始宣传百度外卖将在饿了么的资源扶持下保持双品牌运营,但事实是,百度外卖资源被并入饿了么之后,经营状况每况愈下,百度外卖接连被爆高管离职且员工被饿了么变相裁员。艾媒数据显示,6月百度外卖月活人数为809.65万人,与饿了么月活人数8611.69万人相差甚远,因此,就百度方曾对代理商诉求称因没有法律依据,希望通过以后的长期合作实现共赢的说法,实现可能较小。据在百度总部维权的代理商称,目前他们已向国家市场监督总局提交了举报百度方的违法材料,执法机关也承诺将对百度集团和拉扎斯集团(饿了么)进行约谈,代理商们集体诉讼的标的是4.6亿元人民币,但结果如何或需待监管部门的评定。
一起惠2018-07-19 10:47:08553 次
收银台上一个被翻烂的本子,里面记着各种电话,康师傅方便面、旺仔牛奶、农夫山泉、百事可乐等等,随手翻翻,有时同一款产品甚至能看到几个不同的电话号码。这大概是全国数百万家夫妻小店的真实情况,他们还有一个有趣的称呼,叫做蚂蚁雄兵。手机玩的溜,互联网化却只有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全国有近700万家小店,1-3线城市数量占比约50%,呈现出强集约化效应。一线城市拥有全国6%的人口,共有53万家小店,占比7%;二线城市拥有全国19%的人口,共有114万家小店,占比16%;三线城市拥有全国21%的人口,共有181万家小店,占比25%。”星瀚投资总监魏坤告诉锌财经。别小看这些小店,他们几乎贡献了整个零售渠道40%的出货量,其中约30%夫妻店盘踞在乡镇、农村,46%在三线城市、县级市。有意思的是,夫妻小店这个“硬骨头”,早就被无数创业公司反复啃食过,但无论是供应链赋能,或者无人零售,都没有拿出过漂亮的成绩单。店商互联的突然倒闭和宣告破产,曾获雷军投资,红极一时的B2B快消品供应链电商平台店达,也在去年的低调借着盐改转型。“夫妻店的经营,一般就是两口子,真再雇个人,账算不过来。”果小7CEO万晓莉说,大部分夫妻店的店面都是自己的,但很难实现拓展和扩张。然而,从2015年开始,电商巨头们就不约而同地打起了“夫妻店”的主意。“未来五年京东将在全国开设超过100万家京东便利店,其中一半在农村。”自刘强东去年高调宣布这一消息,已经过去1年多。随后,“天猫小店”的快速跟进,证明了阿里零售的同样重视。去年锌财经曾有多篇文章报道过,那么,这个被阿里和京东,视为线下流量最后入口,权利鏖战的新战场,新零售的最后一块硬骨头,究竟有什么魔力?1、铁公鸡身上如何拔下一根毛?“他们精明的很。”鲜世纪创始人廖川跟锌财经分享了,有天他刚到老朋友王老板的夫妻小店,正好碰到一个年轻人打听隔壁店铺情况。“你打电话给这个中介,这一代房子都是他在负责。”老王一边嗑瓜子,一边拿出一张中介名片,小伙子道了谢就走了。眼看小伙子走远了,廖川问老王,隔壁店铺明明也是他的,为何要多此一举。老王风轻云淡的回答道。“中介是我弟弟嘛,这样他能多业绩。”其实,存活下来的夫妻小店或者社区便利店,比平台更理解周边用户的需求,民间智慧,加上一点点土地红利,他们就可以活得很滋润。而在选品和摆放之中,他们有更大的学问。“鲜食作为全家、7-11的主要盈利产品,一来因为毛利率高;二来这类的商品力,并不依赖于品牌,更多依赖技术和和口感,赋予的渠道品牌力。”零售业资深人士万德乾表示,夫妻小店和便利店不同,但增加商品毛利率,或是增加商品销售的预期是相同的。这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夫妻小店中,经常有不知名品牌的洗发水、纸巾等的出现,因为毛利率更高。靠着这些“民间智慧”,夫妻小店依然能在电商的冲击下活下来,但巨头不会无聊到去做现在或者未来都不能赚钱的事情。以杭州的社区生鲜店Mr.please为例,店主老张告诉锌财经潘越飞,商品算平均毛利率在20%-30%之间。“6月份开张试营业,9月份大概掌握了的这个小区的消费规律,控制住了货损,就开始盈利了,现在每天能卖6000-8000左右。”开业当天的日营业额近2万,是相隔30米的鲜丰水果店日理想销售额的2.5倍。但传统的互联网模式,似乎这块“硬骨头束手无策”。据前京东O2O业务部高管分享,当年京东曾对到家物流做过很多MVP实验,当时发现送餐有极大的需求但是不赚钱,而后对到家服务的许多研究成果,在后续物流中也有应用。O2O大战之后,生活服务类的项目大多悟出了一个道理,除了省钱没有什么是刚需。这对客单价可能不超过20块的夫妻小店来说,尤其适用。拿店达app来说,当时在苏州做地推,靠着比传统渠道价格更低的爆款产品红牛作为切入点,地推团队一次又一次地拜访商家,说服其安装店达的app,第一天推了530多家店,7天一共推了3000家小店。转载自网络:干线物流示意图但问题是,夫妻店的快消品是十分透明的生意,当优惠和补贴过去,老板还是会拿起电话,找到经销商的号码,然后下一批订单。“就是因为利润低啊,稍不注重效率一两个点就没了。”店达董事长芮赟表示。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传统互联网规模+流量的打法在这里无法试用。传统夫妻小店商品的毛利率大概在10%,而且通常是和县市级的代理商直接拿货。转载自网络:生活服务模式的配送示意图假设服务商越过地区代理商,找到源头供应商,中间的差值就成了服务商的利润率,所以,去掉中间商,直接服务夫妻小店和供应商,仿佛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按照互联网思维,这时候服务商只需要做三件事情:第一,研发连接双方的APP;第二,在各地区建大型仓库;第三,拉上四通一达做好配送。可问题是,连京东和阿里都无法保证盈利的快消品供应链,一个依靠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平台,又应该通过什么盈利?靠全国性的供应链规模?转载自网络:物流系统比看起来的复杂的多店商互联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但在店达的采访中,芮赟并没透露供应链实现整体盈利的迹象。单个地区供应链无法实现盈利,推向全国只会亏的更多。而另外一个无法忽视的点在于,在夫妻小店的场景中,店主拒绝只接受一家供应商服务,他们的担心很简单,未来有一天垄断会带来成本的提升。据万德乾透露,目前阿里零售通为夫妻小店供应的商品比例,平均占比在30%。看起来,仅靠供应链盈利并不太靠谱。2、要的多,不如挖的深“我们占了跨境商品客单价高的优势。”海拍客COO徐虹分享,海拍客平台上的商品都通过京东物流配送到三四五线城市的母婴店,一罐奶粉的配送成本,从保税仓到中部地区,大概在15元左右,如果走大货贸易的物流成本会再低一些。但这些成本在,夫妻店的快消品中是不敢想象的,即便和饿了么或者美团这样的众包平台的配送成本比,快消品的利润也实在是太低了。一瓶洗发水售价才20块,更别说2块钱一罐的可乐了。“区域代理商的模式这么多年一直存在,就证明其供应效率依然是最高效的。”万德乾在采访中反复强调这一点,他认为,如果没有提供其他增值服务,互联网平台光靠类似传统的供应链,实现整体盈利是几乎不可能的。但不同的快消品适合不同的供应链,以可乐这类短供应链为例,虽然在全国的生产厂超过10个,但上海地区的厂就只负责上海地区,出了上海,所有的条件都需要重新谈过。鲜世纪零售B2C系统“根本没有总部一说。”廖川说,很多平台和品牌的签约都是胡扯,开个会合个影,宣传一做,还是要一个个代理商不停的跑。如果说B2C的生意,用户规模化效应大于供应链规模化的效应;那么B2B的生意,就是供应链效应大于用户规模化效应。“饮料即食在便利店的效率远高于B2C电商,在饮料类、即食类品类的供应链效率方面,到店的供应链效率大大优于B2C。”魏坤特别提到这一点。“深度和广度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财报的天壤之别,”廖川告诉锌财经,2B的生意不适合烧钱和补贴,鲜世纪整体供应链上是几乎可以打平,甚至能够微弱盈利。商品流和现金流示意图“RetailisDetail。”这也是廖川在采访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所有的事情都源自细节,商品毛利率,拆分到仓库、人员、物流,然后再一级级往下扣。“任何事情超过三步就会变得复杂和容易出错,但是借助信息化和外部设备,员工只需要跟着提示做不会出错。”廖川补充,大到仓库位置,仓库形状,小到商品摆放,如何拿货,如何打包,都是一门学问。“丢框还是分拣,是要看商品的。”不同角色对科技的需求而物流也是件复杂却不好挣钱的事。“如何节约费用,其实路线非常重要。”掌上快销COO王璐,在之前的采访中表示,当用户下单后,系统会根据店主位置,智能排线。就像外卖订单一样,假如一辆车有18个地点,那么系统自动规划好路线。司机在装货时,也是按照先后顺序来装。最后一个装上车的一定是最先送达的,这样能节约卸货时间。效率依然是这件事情的关键,除了之前提到的仓库,在物流和配送体系中门道也不少。这也和传统互联网公司想的不一样。品牌方的地区供应商,在地区的物流体系中有一个弊端,那就是物流末端的进销能力特别差。“因为单品的原因,通常供应商不会为了2、3箱可乐就配送,但是如果2箱百事可乐,2箱可口可乐,再加上几箱农夫山泉或者营养快线,那我就送了。”廖川补充。据说,在最新的仓库中鲜世纪对仓库做了升级对品牌方来说,鲜世纪和掌上快销就好像一个第三方服务公司,不仅帮着卖货,还解决物流和仓配的问题,真正的化零为整。把上千种SKU,分类,规整,设计自己的体系,然后和品牌商已有的物流系统进行磨合,从而取代从前的第三方服务公司,而非经销商体系。平台需要自下而上的去和品牌方的物流磨合,创造效率,从而产生价值。“他们并不太需要科技。”在有赞CEO白鸦看来,单独为夫妻店做小程序或者SaaS或者做一个小程序,都不是一个可行的生意,原因是他们不需要,或者他们根本用不到。对这样的小店,金融和科技还略显奢侈对于科技,这些夫妻小店们似乎也并不太感冒,而无人就更是奢侈。但金融的需求,却是存在的。比如支付宝之前推行的收款码和多收多贷计划,就是能够通过线下的扫码支付,让这一部分店主也能够享受金融服务,甚至还能在1688上赊货。而大部分B2B平台最后都切了供应链,比如找钢网。但这些事情,可能还没有那么快发生在如鲜世纪或者掌上快销这样的平台上。商业模式取胜的O2O,遇上了规模化效应的B2B,终于要在新零售的时代中,找到出路。问答鲜世纪创始人|廖川Q:全国性的复制有没有可能性?运营数据有哪些可以分享?A:区域先做深再做广,这还涉及到管理极限的问题,也涉及到是不是已经有了模型再去拷贝。我们正在拷贝已有模式,逐渐进行全国性扩张。整个运营成本控制在5.0%左右,实现了运营盈利。覆盖了20000个便利店,30个品牌商,平台上共有3000-4000个SKU。从上海开始,向苏州、宁波、无锡等地拓展,已经建立了五个信息化的物流营运中心。星瀚投资总监|魏坤Q:有哪些数据和细节,在投资机构的眼里,认为这个赛道正在处在风口上?A:众所周知,随着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的不断渗透,互联网的红利已经走到末期,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各类电商增长趋势都开始放缓,零售、快消等行业的线上线下交易比例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而线下消费仍有极大的市场空间。零售业资深人士|万德乾Q:日本便利店虽然单店盈利能力非常强,但是整体依然处在亏损或微利状态,这是为什么?A:总部管理成本的问题,因为目前的三大日系便利店,在中国市场依然处在初期拓展阶段。在确保单店盈利(即保障加盟者盈利)的情况下,总部运营成本依然无法得到利润的整体正向指标。●规模化确实能够带来成本的下降,但如果模式本身无法盈利,亏损只会越来越大。●一个瓶子塞满乒乓球,还可以放巧克力豆,然后还能放下很多的沙子,排列和组合很重要,用更少的车,跑更多的店,送更多的货。
一起惠2018-07-19 10:45:35567 次
本届俄罗斯世界杯本没有中国队晋级,但仍旧在国内掀起了热潮。除了四年一次的机遇,国内厂商在本界世界杯的营销活动,却在这次热度中又添了一簇花。华帝赞助法国国家队,推出“夺冠就退款”的营销活动也在球迷中广泛传播。虽然品牌知名度获得了极大提升,但股价反而坐上了过山车。先是16日股价开盘走高甚至一度涨停,收盘时最终上涨3.97%。随后的17、18两日,股价则跌了将近一成。这本是一场教科书般四两拨千斤的营销活动,它是怎么演变成一场闹剧的呢?事件回顾3月1日,华帝正式宣布与法国国家足球队签约,成为法国国家足球队官方赞助商。两者将在产品和品牌等层面展开合作。5月31日,华帝在报纸和社交媒体上投放“法国队夺冠华帝退全款”的广告,活动规定,凡在6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购买华帝“夺冠套餐”的消费者,若法国队夺冠则将获得全额退款。6月30日,随着法国队4比3战胜阿根廷队,成功晋级八强,“退全款”的活动也逐渐开始爆发起来。华帝也在此时趁热打铁,宣布“退全款”活动向后延续三天。营销活动顺风水顺的同时,投资者则开始担心若最终退款,会影响到企业整体利润。外加“京津经销商跑路”事件发酵,从7月初开始,华帝股份的股价一度跌停。华帝为稳定股价发布了《关于营销活动情况的公告》。公告显示,活动期间线下渠道总零售额预计约为7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0%左右;线上零售额预计约为3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0%以上。其中“夺冠退全款”线下零售额预计约为5000万元,占线下渠道总零售额约7%;线上2900万元,占线上渠道零售额约9.67%。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活动线下渠道的退款责任由销售区域经销商承担,仅线上渠道的退款责任由公司总部承担。而在线上的2900万零售额中,还包含了销售产品的利润,最终华帝要负担的成本,仅是线上卖出产品的成本价。也就是说,最终承担的成本还要远低于2900万,相比华帝每年几亿的利润可以说是九牛一毛。7月16日凌晨,法国队最终捧起大力神杯。华帝也在第一时间在微博微信上宣布兑现“全退款”承诺。然而,这也是一场混乱的开始。线上退全款变退卡提及“退款”二字,相信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都等同于退“钱”,无论是以现金还是原支付手段的形式。虽然各大电商上的官方旗舰店也及时更新了退款流程,但用户却发现期待中的退钱变成了退购物卡,而且还做了诸多规则限定。以京东为例,退款对规定时间的单子、用户ID及数量、退款申报时间都做了明确要求,这都无可厚非。争议点在于两处:一、购买“夺冠套餐”后,因商家原因超过了期限才开取发票,最终却拒绝给用户退款;二、退款并非以原支付方式的形式,而是以购物卡(京东E卡)的方式返还用户。而后者是主要争议点。不少消费者都认为自己被“套路”了,而华帝方面则解释道,购物卡等同于钱,可直接在平台上购买商品。但实际上,这个购买的过程是受限制的。目前的电商,大部分都可以将售卖的产品分为自营和第三方两部分。简单来讲,自营就是电商自己进货之后卖给消费者;而第三方则是其他经销商借用这个平台来售卖商品。目前的购物卡只能在平台上购买自营产品。自营产品的品类目前还是相对较少,而且价格和第三方也存在一定差异。只能在“该平台”购买“自营”产品这两个条件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自由。根据最初印有董事长潘叶江签名的广告显示,华帝只承诺根据购买“夺冠套餐”发票金额退款,但并未就退款形式作进一步说明。只是在广告最下面有一行小字:“活动细则详询华帝当地各终端门店或各电商平台华帝授权店”。目前,对于退款方式是否合理还存在争论,如果说确实因为消费者未能详细阅读活动细则产生差异算是情有可原,那么线下的退款则成了“老赖”行径。线下退全款遭遇各样问题根据长江商报报道,一武汉市用户购买了线下经销商制定的“夺冠套餐”,但最终经销商表示只能给其中一件产品退款,即:只退总额的一半;根据现代快报报道,一南京消费者在拿着订单和发票去退款时,却被告知还需要购买协议才能退款。而这名用户表示,购买时商家未明示需签署任何协议;对此,新浪科技走访了北京地区部分华帝线下门店,发现问题也不少。首先,即便是办公时段,部分建材城、电器卖场中的华帝专柜也处于无人停业状态。其次,红星美凯龙西四环店中的华帝专柜工作人员对新浪科技表示,本店不曾参加“全退款”活动。再次,苏宁易购复兴路店店员称,活动期间并未售出“夺冠套餐”,自己对活动也不是很关注。而根据此前新京报报道,因曾出现京津经销商被查封的问题,退款时间暂未定,店员称需要将资料上报总部。由此可以发现,不同地区的用户都遇到了不同的问题。若想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则要从华帝的经销商体系说起。经销商先款后货自负盈亏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对新浪科技表示道,华帝采用了独家代理的经销制分销方式。总部以大区为管理单位,对全国销售区域进行了统一部署,一级、二级经销商均采用先款后货的结算方式。简单来说,就是经销商提货需要在帐期内结算提货的全部金额,而后续经营风险则需自己承担。而7月发布的公告确认了线下退款由经销商自行承担的事实。而实际上,本次的“全退款”活动只是一个导火索,背后还包含着华帝现任董事长潘叶江一系列渠道改革,造成和经销商的冲突。而这就要牵扯到新老一代领导人的交替问题了。华帝成立于1992年,最初由黄文枝、黄启均、关锡源、李家康、邓新华、潘权枝、杨建辉7人以股权均分、决策投票的方式创立。但这种股权均分的模式会造成每个股东意见分歧,造成公司内部的潜在风险。虽然在创办的前几年,华帝一直顺风顺水,但在1999年前后遇了内部话语权的矛盾。为了解决话语权以及投票效率低下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华帝采用了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改革方式,“七君子”同时退出经营管理,转而让职业经理人姚吉庆出任华帝总经理。然而这次改革以失败告终,姚吉庆在任职期间将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处理七君子的关系上,实际的经营权并未脱离七君子影响。随后7人决定赶走外人,在2001年实现股份改制,在未提前通知的情况下直接解职了姚吉庆。之后成立合伙企业九洲投资控股,并于2004年登陆A股。实际上,现任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潘权枝之子潘叶江早在22岁时就表现出了接手的意愿。但碍于创业之初禁止亲属加入公司的君子协定,潘叶江只得另起炉灶。他创办了优加电器,给其他家电品牌做OEM代工。此后,随着7名联合创始人年事增长,开始培养第二代企业领导人。其中年龄最大、也小有所成的潘叶江成了目标,并开始了一系列资本运作。先是2012年潘叶江的优加电器与父亲的百得厨卫合并,随后合并的百得集团被华帝收购,潘叶江进入管理层。之后,潘家在董事会中的话语权逐步提升,在潘叶江的一系列操作下,逐渐踢出了上一代创始人,完成了从“七君子”到潘叶江时代的过渡。潘叶江在2015年末完成“夺宫”后,开始对华帝大刀阔斧的改革。产品层面转型高端,渠道层面削减费用、取消差别经销商补贴政策。高端转型带来的销量下滑阵痛以及渠道层面改革触及了包括京津独家代理王伟等和老一辈华帝领导人打江山的经销商的利益,进而引发了矛盾。综合以上原因,经销商“老赖”式退款也就容易理解了。而根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经销商表示,目前仅少量经销商配合华帝开启了线下的“全退款”活动。退款风波或仅为开始一位广告公司人事对新浪科技表示,华帝本次的世界杯营销或许并未做好准备。也就是说,华帝一开始就未针对法国队真正夺冠完善好预案。他引入同样赞助其他国家国家队的长虹、美菱和威力,比利时国家队刚刚打入八强时,美菱就针对此前公布的“进八强打八折”举办了线下活动。反观华帝,仅仅是在社交媒体上放出了一张活动延续三天的海报。“甚至连海报中的素材,都是用之前的拼凑重制的。”这位广告公司人事对新浪科技称。从眼前看,妥善处理“退款”问题是华帝当头之急。否则,来之不易的品牌知名度则会转化为消费者的不信任。而从本次线下退款折射出的经销商管控则是华帝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以手机行业OPPO、VIVO为例,后两者会通过参股经销商公司的方式激发经销商兴趣。反观华帝乃至整个厨电行业和家电行业,仍以先款后货模式为主。就如何管控并让经销商履行退款职责的问题,截止发稿时,华帝方面仍未接通新浪科技的电话。
一起惠2018-07-19 10:38:32824 次
韩国是全世界智能手机普及率最高的国家,拥有三星电子和LG电子两大手机巨头企业。据外媒最新消息,日前,韩国手机市场迎来一个新玩家:刚刚上市的小米公司和韩国运营商合作,正式进入韩国手机市场。韩国媒体指出,小米的到来,将使得韩国市场的竞争更加白热化。为了给上市造势,在过去半年中,小米的国际化战略开始提速,比如该公司和李嘉诚旗下电信运营商合作,进入了欧洲手机市场。据韩国先驱报网站报道,7月16日(周一),小米和韩国两大电信公司SK电信和韩国电信合作,在韩国市场推出了红米Note5手机。小米还和韩国代理商共同举行了一次隆重的发布仪式,这也意味着小米将大举开拓韩国手机市场。之前,小米公司的手机能够在韩国的一些零售商或者网络商店零星购买到,但是如今,小米决定第一次和韩国本土电信公司展开合作,向本土消费者推广自家的高性价比手机。红米Note5手机在韩国的定价大约为30万韩元,相当于265美元。不过,SK电信和韩国电信通过数据套餐提供了补贴,补贴之后的价格大约为10万韩元,即不到100美元。除了和两大韩国电信公司合作之外,韩国的一些电子零售商也将开始发售这款手机。目前,韩国第三大电信运营商LGUplus并未销售小米的产品。上述LG运营商隶属于LG集团,LG集团旗下的LG电子是全球知名的智能手机制造商,是否是和LG电子的竞争关系导致LGUplus并未销售小米手机,尚无法证实。需要指出的是,小米公司旗下包括小米和红米两大手机产品线,红米定位于入门级和高性价比,小米则定位于中端,价格超过300美元。而在小米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中,该公司主要推广红米系列手机。在印度市场,红米手机获得巨大成功,多款产品成为明星爆款。去年四季度以来,小米已经超过了三星电子,成为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一名。不久前小米公司的招股书显示,该公司主营业务是低端手机生产和销售,手机平均销售价格还不到150美元。这样的产品定位,也使得资本市场对于小米未来的盈利前景,产生了一定的忧虑。据韩国先驱报报道,小米的正式到来将会让韩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据悉,韩国手机市场被称为海外品牌的“坟场市场”,主要原因是三星电子在韩国本土拥有强大优势,海外品牌很难争抢份额。根据科技市场研究公司“战略分析”的报告,去年四季度,三星电子吞吃了韩国智能手机市场55%的份额,美国苹果获得28.3%,位居第二。两大巨头霸占了超过八成的市场份额。另外一家韩国手机厂商LG电子获得了15.7%份额,排名第三,而且LG份额获得了翻倍增长。数据显示,三星、苹果和LG几乎占到了韩国智能手机市场的99%。中国厂商想要开拓韩国手机市场,面临蜀道之难。在过去三年时间里,中国本土手机公司快速崛起,依靠着高性价比、网络直销等模式,中国厂商首先在本土市场打压了苹果、三星、LG等品牌,获得主导性优势。随后,中国厂商开始把性价比竞争模式带到印度、东南亚、非洲等海外市场。在印度,中国手机厂商已经获得了半壁江山。韩国媒体引述一位韩国学者的话说,小米等公司已经在中国市场学会了如何击败三星,目前正在海外市场复制这一经验。在韩国市场,小米的性价比法宝是否能够发挥作用,是否能够站稳一席之地,值得关注。
一起惠2018-07-17 10:13:37291 次
超市快送模式有4个核心关注点,按照重要性排序,分别是订单密度,盈亏模型,速度广度和无人配送,下文解读这4点。订单密度=区域线上订单日均数量/区域面积,根据网上公开信息,盒马鲜生部分门店线上订单超过线下,甚至线上订单占比70%,也就是说半径3公里范围内,盒马鲜生线上订单每天有几千单。京东到家的3公里范围订单数量可估算,笔者在上海市区某地打开京东到家APP,把距离3公里范围内超市和蔬果店的订单数量相加,得到一万多单的月销量数据。去年8月,每日优鲜公布月销售2.8亿,全国600个前置仓,北京200个前置仓,这样算来,每个前置仓每天单量180单左右,估算北京半径3公里范围内有4个前置仓,则3公里半径区域每天720单。从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结论,订单密度的排名是,盒马鲜生>每日优鲜和京东到家,估计美团外卖、饿了么商超频道,永辉生活APP,多点等与京东到家单量差别不大。超市快送第一目标当然是把规模做大,规模等于订单密度*覆盖区域,订单密度高,说明更多消费者接受,订单密度一定程度上代表模式的健康度。订单密度的背后是引流成本和留存率,如果引流成本是100元/新客,留存率是20%,那么一千万推广投入能留存2万顾客,如果引流成本是20元,留存率是50%,那么一千万推广投入能留存25万顾客,后者是前者10倍效率。盒马鲜生的订单密度为什么远高于友商,核心原因是引流成本和留存率,靠门店引流,大大降低引流成本,同时丰富多样商品也提升了留存率。订单密度还代表效率,订单密度越高,单位时间内并发订单多,那么送货员每次送货订单多,平均履单成本就会降低,履单成本当然也是超市快送模式的核心竞争力。综上所述,判断超市快送模式竞争力,第一关注点应该是订单密度。盈亏模型盈亏模型是毛利与成本的关系,成本不能远大于毛利,如果不考虑成本,不停大额补贴,那么都能把订单密度做高,超市快送项目可以阶段性亏损,但一定要亏损可控,要能看到未来价值。超市快送模式的利润主要有3部分,一是快送订单进销价格差(扣点),二是运费,三是流量变现利润。流量变现比如有永辉生活APP的次日达频道,盒马鲜生的云超频道,流量变现建立在大网络,大流量基础之上,是自然结果,考虑盈亏模型时,主要考虑订单差价毛利+运费与履单成本。如果超市快送模式平均履单成本是10元,再考虑引流、运营等其他成本,那么估计每单要14元毛利才能维持盈亏平衡。盒马鲜生没有起送门槛和运费,永辉生活、每日优鲜有起送门槛,京东到家、美团外卖商超频道有收运费,它们的目的都是需要足够的毛利支持成本,其中盒马鲜生因为商品丰富,定位较高,所以其自然客单价也足够支持,免运费也推动盒马鲜生订单密度的提高。一些失败的超市快送模式,比如在家点点、爱鲜蜂、小区快点,它们失败的原因是不能在毛利与成本之间找到平衡。在家点点与爱鲜蜂,因为商品少,如果设置门槛,顾客很难凑单,如果没有门槛,则客单价不足以支持履单成本。小区快点虽然商品丰富度够,但没有线下销售渠道,线上销量不足以支持库存周转,会恶性循环。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盈亏模型是判断超市快送模式竞争力的第二要素。速度广度速度指超市快送模式的发展速度,能否快速占领市场,广度指超市快送模式适应范围,能够在哪些区域生存发展,比如农村地区就不符合超市快送模式。从发展速度而言,京东到家>每日优鲜>永辉生活APP>盒马鲜生。盒马鲜生模式最重,开新店需要较长筹备周期,京东到家由于不用控货,不用开店,速度最快。每日优鲜的前置仓库筹建比较简单,永辉生活自有门店基数较大,它们发展速度居中。表面上理解,更快的发展速度,能培养更多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消费者一旦习惯某个超市快送平台,要转移习惯,会比较困难,除非新的平台在各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其实发展速度还要和渗透率结合起来,京东到家在半径3公里范围区域每天大概几百单,渗透率可能不到3%,并不能影响足够的消费者。如果把发展速度与渗透率结合起来看,那么盒马鲜生就会有更强竞争力,开新店的同时,老店渗透率在提升,能影响的消费者会越来越多。在广度方面(覆盖区域范围),笔者认为,美团外卖饿了么商超频道有更强的广度,因为其与外卖结合,运力和客群可复用。其它平台,包含每日优鲜,京东到家,盒马鲜生,永辉生活APP能覆盖的广度还需要观察,怎样的消费力,人群密度适合它们,也与他们的迭代进化有关。无人配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无人车,无人机送货时代一定会到来,目前超市快送模式只具有便利的竞争力,在无人送货时代,超市快送同时具备实惠和便利两大竞争力,超市快送有望成为第一主流购物方式,重塑零售格局,所以对于超市快送企业而言,怎么抓住无人送货时代机会,至关重要。市场份额最大的超市快送企业最可能抓住无人送货机会,市场份额大,代表习惯和心智,目前看来,盒马鲜生如果能在几年内达到足够的覆盖度,那最可能抓住无人送货红利。超市快送不仅仅是快速送货,整个业态会因为快速送货重构,比如其系统要支持快速拣货,打包配送,门店硬件要承载线上订单履约能力,供应链要符合快送场景需求,配送需要大数据路由和物流能力,所以,能够建立积累以上竞争力的企业更可能抓住无人送货机会。新工具,新技术的应用,一开始用于优化旧模式,最终新工具新技术会催生新业态新生态,比如IT技术最开始用于传统商业商品管理,收银机用于提高收银效率和准确度,最终催生了连锁超市行业。同理,无人送货会对超市快送带来怎样的改变,怎样的模式才最适合无人送货时代,这是笔者思考和实践的目标。综上所述,无人送货是超市快送企业现在就应该思考的问题,以怎样的姿态,怎样的节奏才能更好迎接未来,这样是超市快送企业必须关注的问题。总结超市快送竞争力,可以从订单密度、盈亏模型、速度广度、无人送货四点分析,希望本文对读者理解超市快送有帮助。
一起惠2018-07-14 09:48:42787 次
消息人士周五透露,因为对新融资的需求不那么紧迫,中国网约车巨头滴滴出行可能会放慢融资计划,并可能考虑在明年下半年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部分原因是对新融资的需求不那么紧迫。该消息称,滴滴出行在今年年初曾积极寻求通过发行美元可转换债券筹集新资金。但随着竞争对手美团点评放慢了网约车业务的扩张,滴滴出行也随之放缓了融资步伐。滴滴出行的融资计划虽然不确定,但会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截至目前,滴滴出行发言人对此拒绝置评。随着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在香港上市,美团点评和滴滴出行成为中国估值最高的两家独角兽公司。上述两家公司去年最后一轮融资时,估值分别达到300亿美元和560亿美元。上月,美团点评已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准备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消息人士称,投资银行正在为滴滴出行和美团点评制定融资计划。因为上述两家公司是竞争对手,投行成立了独立的团队,确保对两家公司的信息保密。美团点评和滴滴出行都是为服务建立在线平台,寻求让应用对用户更具粘性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之一。由《南华早报》、新媒体平台Abacus和500Startups联合编纂并于本周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报告》指出,这种建立中国互联网巨头无所不在的日常应用已成为中国互联网领域的趋势之一。美团点评和滴滴出行在创办之初并不是直接竞争对手。美团点评由王兴创办于2010年,模仿的是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前高管程维创办了滴滴,模仿的是美国网约车巨头Uber。在2016年之前,美团与滴滴从未在业务上开展过竞争。在2012年至2016年期间,滴滴忙于在中国网约车市场攻城拔寨,并收购了竞争对手快的及Uber中国业务优步中国。滴滴出行借此成为中国网约车市场的龙头,去年处理了超过70亿份网约车订单。在这段时间内,美团不断扩张业务,开始涉足送餐、餐饮、本地列表和在线旅游等业务。美团在2016年与大众点评网进行合并,并获得了新公司50%的股权。美团点评最近提交给港交所的招股说明书显示,美团创始人王兴、穆荣均和王慧文合计持有美团点评59%的表决权。到2016年年底,当王兴个人参与共享单车公司摩拜单车的C轮融资时,美团点评和滴滴出行才开始正面交火。在王兴对摩拜单车感兴趣几个月之前,滴滴出行向摩拜单车的主要竞争对手ofo投入了数千万美元。去年2月,美团点评开始在南京试点网约车业务。今年3月,美团又宣布将在上海开展网约车业务。美团点评表示,在上海开展网约车业务的前三天,该公司已获得上海网约车市场30%的份额,日最高接单30万份。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受大量的网约车和司机补贴支持。当时,乘客通过美团点评约车的价格不会不会超过人民币5元(约合0.75美元),而打的最少要花费人民币14元(约合2美元)。美团点评拒绝透露为南京和上海的网约车业务投入了多少补贴。该公司发言人表示,涉足网约车业务的动机,是“本地交通是我们客户日常生活中的一项核心服务/我们正在评估网约车服务可以为我们的平台带来的协同效应,包括更高的用户粘性。”该发言人还称,网约车业务不会仅仅是“基于补贴的竞争。”不过部分美团点评的潜在首次公开募股投资人却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美团点评极大的依赖于补贴维持和扩大网约车、送餐、在线旅游和其他业务,”香港对冲基金AlphalexCapitalManagement经理亚历克斯-欧(AlexAu)对此表示。“如果新的竞争出现,美团点评将需要更多的资金来保持市场份额。这家公司能维护多少粘性用户仍然是一个无人能回答的问题。”美团点评支持运输业务的另一个重大举措,是该公司在今年4月斥资27亿美元收购了摩拜单车。在此之前,滴滴出行在去年年底接管了规模更小的共享单车初创公司小蓝单车的业务。美团点评目前尚未把网约车业务扩展至其他中国主要城市。“美团点评可能面临的阻力之一是来自运输监管部门,尤其是在经营许可方面,”市场调研公司IDC的分析师薛玉(音译:XueYu)说。今年4月,滴滴出行宣布进军被美团点评和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饿了么主宰的外卖业务。分析师薛玉认为,此举是滴滴出行的“防御之举”。滴滴出行表示,在无锡推出外卖业务的首日,该公司送餐平台接到了33.4万份订单。滴滴出行目前在无锡、南京、泰州和成都推出了外卖业务,并通过巨额补贴把送餐费降低至每单最低2元(约合0.3美元)。“当有新玩家进入送餐业务时,对顾客来说总是更好的结果。而滴滴出行的加入将为该行业提供更多的制衡,”行业分析人士对此表示。无论是滴滴出行还是美团点评,目前都处于亏损之中。美团点评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去年调整后的净亏损为人民币28.5亿元;2016年为人民币53.5亿元;2015年为人民币59.1亿元。虽然美团点评近年来的净亏损幅度开始收窄,但与美国证券市场不同,香港市场可能不会强烈追捧此类亏损的公司。AlphalexCapitalManagement的亚历克斯-欧表示:“香港投资人更相信那些能够实现盈利的公司。”因为滴滴出行的首次公开募股还有一段时间才会进行,投资者在当前阶段估计该公司上市时的估值和规模可能为时过早。无论如何,它都将接受与香港精明的首次公开募股投资人现在给予美团点评的同样的仔细审查。
一起惠2018-07-14 09:37:54839 次
在北京,很多人最近“恨”起了滴滴。人们发现,叫车等待几十分钟的情况越发常见。这座被网约车改变了出行方式的城市,仿佛一夜回到解放前——一项严查非法客运的法规在7月1日落地,其中针对“京户”和“双证”的排查让很多滴滴司机不敢上路。怨声之中,这家6岁的公司又迎来新挑战。在网约车战场里,滴滴曾是最疯狂的烧钱机器,也是最得意的胜利者。但变化常在。挑战者开始垄断的那一刻,危机也就此埋下,与此同时,失意者在反击,领头者被孤立,说到底,这场战争远未结束。1程维面前坐着一个年轻人,对方问他,“我的工作内容是什么?”“打车”。看着对方疑惑的眼神,程维继续说:“我每天给你400块,你就绕三环打车,不要去昌平,资金有限,省着点花。”那是2012年秋天,滴滴刚上线不久。为了让司机有单接,这位前阿里人捡起了马云当年创立淘宝时的刷单做法:雇人打车。与2年前成立的易到用车还游走在“黑车”的灰色边缘不同,程维选择了出租车作为切入口。事后看来,这是个聪明的选择——与垄断者合作的存活几率,远远大于直接挑战。不过,“攻城”难度依然很大。高枕无忧的出租车行业,并不需要一位互联网外来者。程维和团队1个月内跑遍了北京189家出租车公司,得到的答案都是“拒绝”。直到第40多天,昌平一家小出租车公司松了口,程维得到了15分钟的产品推介机会,对方旗下的200辆车就是最初的曙光。等到滴滴上线时,后台属于司机端的橘色小灯亮了16盏,这意味着系统里只有16名司机。有滴滴员工很沮丧:在北京这座超级城市里,16名司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产品也不太给力。虽然在给王兴显摆继而被喷“垃圾”后,程维对产品做过调整,立志要达到70分以上,但司机抢单时总出现bug,结果订单没抢到,还得赔上上网费,他们一度怀疑:滴滴是跟运营商一起赚流量的骗子。而程维也是事后才知道,自己带着团队拼命推广的这款App,外包团队原来就是一位中专老师加上几个学生。程维其实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款叫“摇摇招车”的软件大概比滴滴提前半年上线,创始人王炜建做过广告和牛奶代理,这位互联网外行做出的网约车产品被朱啸虎评价“完全不是互联网思维”,因为用户必须先注册、充值才能使用。不过王炜建的传统路子走得好。他花300万和首都机场建立起联系——这是一个每天出租车吞吐超过2万辆的超级网点,也是一块旁人垂涎却难以得手的肥肉。程维走的是互联网路子,教育用户自然是躲不掉的步骤。那是iPhone5发布的一年,北京出租车司机里,只有15%的时髦人拥有智能手机,但“赚钱”的动力人人都有,于是,在大兴监狱旁给司机做培训时,程维说的最多的就是“帮你们赚更多的钱”。不过,场下司机没一个人抬头看他。这群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隔壁住着领导人的北京土著最不信的就是“画饼”。程维用“每周5块”的流量补贴打动了他们。这年11月,他拿到了金沙江创投的300万美元,在此之前,滴滴账面仅剩1万元。同年,快的打车在杭州也渐有起色。在“安装快的软件就赚20块钱”的驱动之下,大批杭州出租车司机成为尝鲜者。大战号角由此吹响。22014年春天的那场网约车补贴大战,成为很多人的“美好”回忆。疯狂从2月持续到5月,滴滴和快的抢着撒钱。在北京,有人连去1公里外的菜市场都要打出租,因为补贴后的车费只要1块,赶上运气好还能免费。司机端的补贴也狠,每月突然多出来的几千块补贴,让很多出租车司机的服务态度突然好了起来。马化腾是其中的关键人物。2013年春天,新上任的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在“两会”间隙专门找程维吃饭,不过,后者在赴约之前就打定了主意“不在B轮给腾讯领投的机会”。他不愿过早站队——当时老东家阿里已经投了快的,程维如果接受腾讯,就相当于站到了敌方阵营。但很多时候,flag立出来就是用来打脸的。没多久,程维在一家足浴店里跟天使投资人王刚达成一致:接受腾讯领投。微信的流量入口太诱人,他们也担心,腾讯如果转身去投摇摇,滴滴就会陷入危险。阵营选定后,大战的条件就此具备。滴滴和快的分别成为腾讯、阿里在网约车赛道的代言人。不过,程维后来把补贴大战的起源归结为“擦枪走火”——起初他只是从腾讯那拿了1500万费用,作为补贴,鼓励用户使用微信支付。没想到,原计划三周花完的费用,上线半天就见底了。显然,不管是腾讯还是滴滴,都低估了补贴的力量。疯狂涌进的订单塞满了滴滴原本的40台服务器。在程维求助之下,马化腾调集了腾讯技术人员,一晚上准备好1000台服务器,双方合作赶工7天7夜,重写了滴滴的服务架构。此时,快的已经在阿里支持之下火速入场,后者不愿看到微信支付的崛起。快的喊出了减免金额“永远比同行多一元”的口号,战事也随之变得更加疯狂。鏖战一直持续到5月,最疯狂的时候,两家撒出的补贴费用单日达到2000万美元。王刚后来回忆那段日子:来不及喘气,天天都是高潮。持续高潮的代价就是,滴滴在那个春天烧掉了14亿,快的烧掉了10亿。烧到最后,谁都扛不住了,补贴的效果也触到了天花板,5月,友好信号开始在滴滴和快的之间传递,你降一点补贴,我再跟进一点,直到5月17日,战事正式告一段落。类似的补贴打法,1年后被程维用在了与Uber的战场上。进入中国市场前,Uber释放的信号很强硬。创始人卡拉尼克提起了朱啸虎在2012年带着程维上门寻求投资的旧事,当时Uber提出的条件是40%股份,双方就此谈崩,于是也有了卡拉尼克后来的那句宣言:“要么接受Uber占股40%的投资,要么被Uber打败。”热衷战争史的程维将此举视为1840年的鸦片战争,卡拉尼克俨然成为船坚炮利的入侵者,“要么就割地40%,要么就打到紫禁城killyou”。不过,在程维看来,中国和中国互联网已经不是1840年,我们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补贴战硝烟再起。卡兰尼克为中国市场准备了10亿美金的补贴预算,滴滴方面也备足了弹药——2014年入职滴滴的柳青在资本市场有着长袖善舞的能力。第二次补贴战打了一年多,盈利成为最不重要的事情,到2016年夏天时,Uber在中国市场的亏损已经超过20亿美元。投资者坐不住了。于是历史再次重演:双方宣布停战,继而合并。中国成为Uber在全球第一个碰壁的战场,33岁的程维也成为网约车战争里最成功的“清道夫”。关于网约车补贴大战的疯狂奇观,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的这段话或许代表了很多人的观点:“如果提前几年说,中国互联网的产品会一天烧掉几个亿,就跟《大腕》里说炸掉喜马拉雅,把印度洋暖风引到西藏一样,听上去不是个笑话吗?”3程维在投资人眼里有“土狼”之称。这个名号缘于滴滴从成立开始一直战火不断,程维没时间、没精力、也没必要把自己修炼优雅。但他足够狠。几场大战之后,他愈战愈勇,等到2016年冬天时,滴滴已经拿下了网约车市场90%的份额,程维在互联网大会上放出的话是:“中国主场比赛已结束,接下来要走出去”。滴滴开始国际化征途,盈利也被重视起来——培育多年的网约车市场已经到了收割季节。有滴滴员工接受《财经》杂志采访称,滴滴与Uber合并之后,公司不再大张旗鼓去烧钱,对业务部门的考核增加了盈利权重,“有几个月公司的全盘目标是要盈利”。赚钱压力之下,补贴自然渐渐消失了。网约车成为滴滴一家独大的江湖,所有的游戏规则,核心都由程维掌握。有人对此不满。曾获得“滴滴十大出行司机”称号的汪博感受很直观:自己的收入从原来最高3万降到了1万。赶集网车曾经在2014年发布报告,称当年专车司机的平均税后收入是8509元,超过上海白领,但进入和平时期后,这些都已经成为历史。从2016年开始,司机不满收入下降而发起的罢工,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多地上演。打车价格也上涨了,一边缅怀补贴大战一边抱怨的人们这才发现:似乎也没有太多的选择了。滴滴成了新一代的超级出租车公司,让人又爱又恨。失意者和觊觎者由此看到了机遇——2017年情人节,美团打车在南京上线,几个月前,王兴和程维还在乌镇相谈甚欢,几个月后,程维借《财经》专访传递的回应是:尔要战,便战。闻风而来的挑战者还有不少,嘀嗒出行、易到出行都卷土重来。他们都显得野心勃勃:易到计划在2018年实现3.75亿订单,日均单量100万;首汽约车则直接提出了在中高端商务市场做到第一的蓝图。网约车战场似乎又热闹了起来。不过,从目前市场份额来看,这些挑战者尚不足以动摇滴滴打下的江山。对于滴滴来说,最危险的麻烦始终是政策。从战争开端,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悬在这家公司头上。早在开疆辟土的荒蛮时代,程维被问到最多的话就是“你们有没有交通委员会的红头文件”。此后,针对网约车是否合法的命题,一直在影响着滴滴的进程。相比与快的、Uber交手的明战,这场与政策博弈的暗战,滴滴似乎打得更吃力——最近的例子发生在7月,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实施的第一个上午,执法队检查车辆1800辆,查扣黑车54辆,平均半小时查处3辆车,并处1万到1.5万元罚款。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滴滴一下,无人应答。当然,这不会就此成为滴滴的结局。这家独角兽公司的上市传闻已经流传在坊间,像当年摇摇招车那样“政府出个文,随时都倒掉”的机率已经降到很低。与履历鲜亮的学霸创业者不同,因为漏掉三道数学大题,程维当年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他被调剂到北京化工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后辗转保险公司、足疗店,换了几份工作后才进入阿里,当了名底薪1500元的销售员。成名之后,他在公众视野中的人设也不算鲜明。相比使用滴滴的频次,人们对于这位创始人的熟悉程度似乎就差远了。但“尔要战便战”的硬气和野心似乎很早就有。在阿里负责4个人的销售小组时,他组织了一次团队聚餐,打算取个响亮的名号。当其他几个人的眼神都投向程维时,他缓缓吐出了四个字:君临天下。
一起惠2018-07-12 09:26:12529 次
今年入夏以来,网约车越来越难叫到,是很多用户的共同感受。而随着7月1日《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发布,帝都用户们叫车难的感受只会越来越强烈。根据这个《规定》,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将展开为期半年的“非法客运专项治理行动”,打击非法客运行为,机场、火车站重点点位检查24小时全覆盖。目标只有一个:黑车。黑车(非法客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网约车还没有诞生的时候,黑车与黑摩的的区别只在于轮子的数量;网约车出现之后,黑车一度被招安,摇身一变成快车、顺风车,但随着前年“京人京车”这种政策的出台,一夜回到解放前。只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过去两年因为违反“京人京牌”政策(主要是京人)而导致的罚款,都是由相关网约车平台买单,完事之后司机车照开、钱照赚。但进入2018年以来,有关部门的执法力度持续加强,7月1日的新规很有可能会把过去两年相对随机的执法审查常态化、固定化。就网约车行业而言,北京是全中国最重要的一个城市,美团打车入沪容易、进京却迟迟不得,个中缘由不言自明。然而就是这个最重要的网约车市场,现在不得不面临“沦陷”的局面。有人说是政策管的太严,应该适当松一松,毕竟网约车的出现给老百姓提供了不少便利。我觉得说网约车提供便利没错,但一个商业模式如果总是绕不开政策的管制,到底是政策的问题还是模式本身有问题?作为一个新生行业,网约车有四个利益相关方:用户、司机、平台运营方、政府。但不幸的是,目前这四个利益相关方对现状都不满意。先说用户。最大的不满就是打车越来越贵、越来越难。2016年滴滴合并Uber之后,一步一步减少,直至取消对乘客和司机两端的补贴,然后在快车页面中推出优享业务,部分快车收费标准提高。去年4月份,又在北京引入“分时计价”模式,提高早晚高峰时段价格,起步价与出租车看齐。而“京人京牌”、“沪人沪牌”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网约车一线城市的运力大减。财新数据显示,去年北京地区某主要网约车平台上,合规车辆仅占10.7%。供给端越来越少,网约车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越来越多,用户当然不满意。C端用户可以接受没有福利,但不能忍受福利的递减。给我的还要拿走,这怎么能行?再来说司机。有次坐快车,司机师傅说他的一位朋友在网约车补贴大战最疯狂的时候,一年赚了两辆奥迪A6(当然,我觉得低配版的可能性更大)。但现在的处境是,不仅补贴早就没有了,还要被平台抽取近30%的佣金。现在要想月收入过万,一个快车司机每天的出勤时间一般要到到15个小时左右,这与传统出租车司机的工作强度越来越接近了。一方面是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另一方面是收入越来越不具有竞争力,以至于今年入夏以来随着天气的暴热,很多司机不愿意出来拉活。除了天气,派单越来越远也是很多网约车司机的不满之处;明明附近有很多人在叫车,总是给你最远的那一单。那首歌怎么唱的来着:《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再来看网约车平台。这条到目前为止烧钱最多的互联网赛道,可能觉得自己很冤。以滴滴为例,干易到、并快的、顺手还把Uber收编了,花了上百亿美金好不容易一统江湖,最后却要面对前有政府管制、后有各路追兵的境地。获得了垄断地位,但没有获得垄断红利。网约车的出现是共享经济在中国崛起的标志性事件。它的初衷是解决打车难、打车贵的问题,但在中国畸形的资本竞争环境下,这个初衷已经走向了它的反面:叫网约车的难度在加大、费用在增多,而且还带来了更加拥堵的交通。政府当然要管,所以滴滴们觉得自己很冤。最后来看政府的不满意。《规定》出台的第二天我打车,司机师傅突然问我,是不是觉得这两天北京没那么堵了?他说这个《规定》对于不符合“京人京牌”政策的外地司机,简直是“团灭”,吓走了一大批人(至少目前是这样)。对待网约车,其实政府的着眼点就两个:一是看交通堵不堵;二是看是否触碰民怨。综合近几年中央对首都的定位来看,北京的交通不仅要比网约车出现之后更畅通,甚至要比网约车出现之前更畅通,这是基本目标,再好的商业模式也不能挑战这个目标。至于民怨,红线就是不能出人命。其实传统出租车行业每年都有刑事案件发生,网约车刚出来的时候,安全问题是乘客最大的疑虑。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似乎已经没有了这个顾虑。但最近两年频繁发生在网约车平台的伤人、杀人事件,似乎在提醒人们:那个恶魔始终存在。说实话,这种事件的发生,网约车平台肯定有责任,但这个锅也不能让平台方自己背。网约车模式天生的特性就决定了上述危险性的存在,乘客既然认同这种出行方式,当然就要考虑危险所在。但政府不这么认为。首先出人命对谁都不好,其次当命案发酵成影响社会舆论的事件,就不单单是刑事案件了。这次新出台的《规定》,就要求司机和车辆具备双重运营资格,没有其中一项资格认证,就属于违规。等于司机除了驾照,自己还要再考一个证,以及帮自己的车再拿一个证。商业模式的天然缺陷靠政策来填补,是网约车行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如果以滴滴成立的2012年算起,网约车这个模式已经在中国成长六年了,并且人催生了估值几百亿美金的公司,按理说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产业了,但现实就是乘客不满意、司机不满意、平台不满意、政府不满意,所有利益相关方都不满意!是时候反思一下模式本身的问题了。任何一个商业模式的成立,都要满足两个条件:1、顺应人性的常识;2、增效率、降成本。最初的几年时间,穿着共享经济外衣的网约车,借助资本的力量极大体现了商业模式的“先进性”:补贴最疯狂的时候,用户以近乎公共交通的出行成本享受私家车的服务,司机甚至不用出车仅仅通过刷单就能月薪过万。但这种释放人性之恶的商业模式,一旦失去资本的输血,就像突然断了毒品的瘾君子,所有问题都会原形毕露。我一直都认为,网约车没有护城河;如果说有,就是补贴,但问题是任何通过补贴才能生存的商业模式都不会长久,共享单车就是最好的例子。没有了补贴的网约车在效率方面正在向传统出租车看齐,成本甚至比出租车更高,再加上各种新政,网上叫车堪比买彩票。六年血战、烧钱无数,最后的结果仅仅是北京又多了一家出租车公司。共享经济的初衷是:我有闲置资源拿出来供你使用,你有闲置资源拿出来给我使用,是一种略带共产理想的资本主义交换。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最大限度降低社会成本,是共享经济的崇高理想。但网约车行业始终无法突破一个瓶颈:在不增加供应量的情况下,根本无法需求端;而如果无节制地增加供应量,又会导致交通拥堵、人身安全等社会问题。这两年的各项政策、新规一再提示:一个公司、一个行业的高效不能以一个社会的低效为成本。其实,在传统的网约车模式之外,这两年还兴起了一种新的网约车模式:分时租赁。这种新模式也是基于LBS,以小时或分钟计费,随取随用随还的自助式出行汽车租赁服务。它主要满足人们中短途出行需求。目前这个领域的公司有TOGO途歌、Gofun、Evcar等。分时租赁为什么会有市场?来自险峰华兴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一线城市都已经实行买车限号,北京每年新增的车牌数量小于10万且控制越来越严,私家车的供给无法实现粗放式增长。再看运营车辆,北京市出租车数量常年停留在6.7万没有增长,而由于经济模型和网约车新政的原因,滴滴快车的出行供给也已经达到了天花板。总结一句:粗放式增长已成过去,未来要靠供给侧改革。而且,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模式只解决0-10公里出行,10-100公里是出行服务还是真空市场。根据高德大数据,北京上海两个城市0-10公里的出行需求占总盘子的55%,10公里以上的需求占45%。再看供给,共享单车解决的是0-3公里的公共交通接驳需求,滴滴+出租车解决的是0-10公里的短途直达出行需求,神州租车解决的是100公里以上中长距离用车需求,而占据45%比例的10-100公里出行需求完全没有一个对应的供给。可以这样想,早上赶早班机,把车开到机场,自然就会有人把它开回来,单程价格只相当于专车的60%。分时租赁的好处是,首先不会增加车辆的供应量,以途歌为例,汽车都是从传统汽车租赁公司租来的,说白了盘活的都是北京现有车牌,不会增加城市交通负担。其次,汽车分时租赁没有司机服务,用户就是司机,司机就是用户,不存在刑事治安事件的可能。这也正是让有关部门最放心的地方。而没有了司机服务,出行成本也被大幅降低,对于分时租赁而言,开的越远,就越便宜。再次,分时租赁是走向无人驾驶的必要阶段。据说途歌这样的公司已经开始与百度的自动驾驶进行战略层面的合作。未来上班叫车,将会是汽车自己开到家门口。从人找车到车找人,是分时租赁最具创新性的一招,因为背后的数据呈现是完全按照无人驾驶的逻辑进行的。在无人驾驶普及的前夜,网约车也走到了一个需要变革的十字路口,新技术、新模式都是突破原有天花板的最好方式。一个行业的进化总需要先驱的付出。不管怎样,还是要感谢滴滴们!
一起惠2018-07-06 08:49:06511 次
在过去的中国互联网历史中,老大和老二胜出后,老三往往处境堪忧。而在共享单车领域,哈罗正在打破这个魔咒。在哈罗单车的上海办公室内,会议室名称都以特斯拉、法拉利等汽车品牌命名,这多少可以窥见创始人对出行领域的热爱。1988年出生的杨磊已经有过三次创业经历,2016年9月1日,他和团队决定放弃“车钥匙”项目,转做共享单车。彼时,摩拜和ofo已相继完成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而杨磊和他的哈罗单车更像是资本的“弃儿”。杨磊找到GGV管理合伙人符绩勋表明来意,符绩勋的内心仍有很多疑问。他把问题丢给杨磊:“ofo和摩拜已经融了一大笔钱,具备先发优势,你凭什么超越或代替他们?”杨磊用一年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2017年10月,哈罗和阿里系的永安行合并。2017年12月,蚂蚁金服成为哈罗D轮领投方。2018年6月1日,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对哈罗单车增资18.93亿人民币。本轮融资结束后,哈罗估值达23亿美元。在湖畔大学5月底的课堂上,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称“哈罗单车在一年半内逆袭摩拜和ofo,日订单总量超过前两者之总和”。自开始起创业起,杨磊就很羡慕摩拜和ofo,它们手握所有资源、拿着高于哈罗数十倍的融资。“我们很羡慕,如果对手能随便省一点给我们,就够花我们一两年了。因此,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哪一天超越他们。”某种程度上,哈罗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反击战。至于哈罗到底做对了什么,杨磊向创业家&i黑马总结,其成功反超的关键在于:效率、团队、中小城市。1逆袭之路2016年上半年,符绩勋和ofo、摩拜都曾有过沟通,当时双方正处于B轮融资阶段,但他最终谁也没投。回顾当时的决策,符绩勋表示,二者的产品和运营方式相对简单粗放,不利于经济模型的测算,譬如单车保有量、利用率等。此外,“先跑马圈地后升级换代”的逻辑在符绩勋看来也行不通,因为产品功能要和运营相匹配。而融资碰壁后的杨磊,在一两个城市做了试点,总结完产品和发展策略,并和竞争对手做了对比后,杨磊再一次找到符绩勋。这一次的见面让符绩勋感到心动。调研后,符绩勋决定“赌一把”。整个2017年上半年,ofo和摩拜陆续融资,估值不断攀升。而哈罗的融资却异常艰难。“见了一两百个投资人,没有一个投的。我们都快撑不下去了,每个月看着账面发工资。我们找投资人说融1500万美金,投资人都会笑话我。他说对手拿着几亿美金,你给我说你要1500万美金,1500万美金你能干什么?”杨磊对创业家&i黑马回忆道。在撑不下去的时候,杨磊再次找到GGV和天使投资方磐谷创投和成为资本,拿到救命钱。杨磊认为,摩拜和ofo早期拿了过多的融资,使得资本对他们的容忍度很高,允许他们犯各种错误、各种效率低下。一旦资本跟不上,他们再想回头修正也来不及了。因为牌面较差,哈罗一直处于“饥饿”的状态,能省则省。据了解,2017年整年哈罗在获取用户上只花了150万元,而这只相当于竞争对手一次活动开销。为了争夺用户,在2017年上半年ofo和摩拜开始了补贴大战和恶性竞争。这直接导致了两家现金流恶化,盈利难期,让原本为其站台呐喊的投资人逐渐呼吁只有合并才能盈利。相较而言,哈罗从未大力补贴。杨磊表示哈罗收费比较便宜,5块钱、2块钱的月卡已经足够支持哈罗盈亏平衡了。“ofo和摩拜因为过度关注竞争和对手的节奏等,才导致了今天的状况。我们更关注自己定几块钱、定价的道理是什么。”据公开信息显示,多家共享单车停止运营导致约15亿元用户押金无法正常返回,波及六七百万人。ofo和摩拜挪用押金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而经过多轮密集融资,2018年3月份,哈罗宣布在全国施行免押金骑行。2018年5月,免押两个月后,哈罗宣布注册用户增长了70%(近7千万),日骑行订单量翻倍。与此同时,资源再度向头部聚集。6月1日,哈罗宣布获得蚂蚁金服、成为资本、苏民投等20亿元新一轮融资。杨磊说,要干掉对手,首先得它们自己犯错。2“事事都要做对”符绩勋认为,在出行领域,滴滴是通过APP连接乘客与司机,管的是人。共享单车的项目管的则是车,对产品和技术要求较高:如何让车不被乱扔、如何有效提高车的使用率、管控它的行驶位置等。因此,如何管理车对共享单车企业来说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哈罗副总裁查淞城看来,这件事本身并不难。“只是把车修好,调度到有人骑的地方去,就是这么简单的工作。给我1000辆车,我肯定运营的妥妥的。它的难度在于车太多,700万辆车散落在200多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加上隔着好几层管理团队,从大区到省区再到城市,这件事就变得非常复杂。”分析之后,查淞城发现共享单车运营最重要的思路就是将庞大的工作进行拆解,进行精细化运营。“我们将运营模式落地到一个城市,又将一个城市拆解为几百个网格,打造出网格内的运营模型,这样就降低了运营的颗粒度。运营模型的标准化流程由运营端App来控制,再将其复制到整个城市、复制到全国。”网格化运营也具备一定的条件限制。在查淞城看来,同行的数据最多能表述一个城市的翻盘率、故障率、行驶率等,哈罗则把数据精细化到一个网格。要做成这件事情,靠的是产品、技术和数据。在业务初期,哈罗建立了“哈勃系统”和“BOS系统”,这让哈罗的运营效率更高。哈罗单车COO韩美表示,“我们一辆车运营成本是三毛钱,同行要1块。这也就意味着我拿1亿美金,抵得上同行的5亿美金。”杨磊认为,同行去一个工厂挑车、装上锁只能算作自行车,不叫共享单车。“共享单车是什么?你要根据自己对行业的理解去定义。目前我们就有200多人在做车辆研发和嵌入式开发。只要关于单车,我们一定是好评最多的一家的公司,这些东西是用户给的。”在发展策略上,哈罗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选择从二三线城市切入而不是北上广。这个为哈罗日后反超打下关键基础的战略,其实来源于当时的资金紧张。“想在一个城市做深,就需要投足够多的车。在上海摩拜投了100万辆、ofo投了200万辆,这需要很多钱,一个城市就抵哈罗去年一年的开销。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只能找一个尽可能小的市场,小到让我们可以守得住,可以拼尽全力在市场上打成第一。”杨磊分析称。尽管哈罗避开了一线城市白热化的竞争,但哈罗也没占到先发优势的便宜,因为ofo和摩拜也在穷追猛打。“前期我们进的城市,摩拜和小黄几乎都在,具备先发优势的还是它们。我们最终能在绝大部分城市里胜出,还是车好骑、用户体验、运营服务做的相对好一些。”查理说。哈罗进驻成都、天津后,这些城市的数据让杨磊感到惊讶。“我可以很明确的说,越大的城市市场越肥沃,这是不会错的。我们一定会去最好的市场,但因为后期有很多限制,需要我们花一定时间进攻。”接下来,哈罗和ofo、摩拜在一线城市少不了短兵相接。考虑政府政策,目前在北京哈罗以新车换永安行老旧单车进入。蚂蚁金服企业发展部总经理朱超认为,哈罗“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目前一线城市的单车供过于求,而二三线以下城市则供不应求。“随着城市的扩大,对哈罗的全国服务能力的要求很高,尤其是运营效率的提升。如果团队管理能力不够,将很难承受全国几百个城市的管理难度。”在团队方面,目前哈罗团队控制在3000人左右,同行早已是哈罗员工的几倍之多。2018年5月,摩拜、ofo相继爆出裁员新闻,而杨磊似乎对此早有预判,“我们非常不敢招人,每招一个新人都令我们压力更大,因为人员增长往往意味着效率递减。”成为资本合伙人沙烨告诉创业家&i黑马,早期市场对ofo和摩拜的资本优势过于看重,导致哈罗这样的好团队被严重低估。另外,单车市场是个精细化运营市场,能把大量中小城市市场做好的难度远大于做好几个大城市市场。能做好“农村”的,进攻城市容易。反之则难。3与巨头共舞的终局蚂蚁金服投资哈罗后,马化腾在朋友圈评论表示被当作支付的推广工具了,可怜其余小股东被锁死。共享单车发展至此,业内声音表示共享单车已经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因为需要流量入口,共享单车企业最终不得不站队巨头,或将都落得“摩拜式”的结局。统计显示,国内共有77家共享单车企业。2017年6月,悟空单车拉开共享单车行业倒闭潮的序幕,此后町町单车、3Vbike、小鸣单车等相继出局。大潮褪去,留下的玩家屈指可数。杨磊认为,共享单车这个生意是否能独立生存的核心原因在于有没有用户去用,有用户去用,最终一定能走出一条好的路来,没有用户去用,那将是一个很难走通的行业。事实上,哈罗的野心不限于成为一家共享单车企业,而是成为一家用技术推动交通出行进化的公司。去年,哈罗开始逐步实施“3510”战略:哈罗助力车计划解决5公里左右的骑行,10公里以上的则联合威马等合作伙伴尝试新能源汽车业务。“最早我也不敢说ofo和摩拜最后会怎样,只知道共享单车的需求肯定存在,但经济模型还是有待考验。投资哈罗,如果做得好会继续得到资本的支持,继续拓展单车市场;如果差一点,只要抢占几十个城市,未来也可能会成为并购对象。但当哈罗考虑做助力车的时候,我的想法就发生了一些改变。它能够打造一个出行方式,可以将1-3公里拉到3-10公里甚至更多,当它具备拉开距离的能力后,哈罗的市场价值和想象空间就发生了一些变化。”符绩勋告诉创业家&i黑马。因此,未来哈罗的对手不再是摩拜、ofo,而是和美团切磋。在杨磊心中,“把长远的东西想清楚了,远比今天在做的事情重要,即使那些东西两三年后才能出现。”对于哈罗的未来,一位接近阿里的投资人告诉创业家&i黑马,不管是拿阿里还是腾讯的钱,战略投资的利弊已经相当明显,所谓的体系内资源是需要企业博取。“巨头的战略资源不是一盘菜,上桌就能随意吃。”他说。“摩拜、ofo创立了这个模式,但最终没有把这个生意持续健康地做下去,现在这个重担落在我们身上了。”杨磊说。以下为杨磊、韩美、符绩勋口述,经创业家&i黑马编辑:杨磊:我习惯了“打差牌”从我们开始做的时候,摩拜、ofo确实很猛——规模、资金实力、影响力是我们的10倍、20倍。老实说,我们从一开始创业就很羡慕他们。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哪一天超越他们,这个行业应该怎么发展。在他们眼里肯定看不上哈罗,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做任何事情,自强是唯一的道理。过多的谈论竞争对手,我觉得对公司没什么实质性帮助。摩拜和ofo正是因为过度关注竞争、和对手的节奏等,才有了今天的情况。今天的互联网竞争不是做对一件事就可以胜出的,尤其在共享单车领域。你要事事都做对——从产品研发、公司节奏、运营和成本控制,到团队、融资,每一点都得做对,错一个环节必输无疑。我想不用一些关键词来说明我们某一方面很强,但今天哈罗单车是行业评价最好的,这些东西是用户给我们的。我不知道摩拜、ofo怎么理解自己的公司,我们的定位是一家硬件公司。我们非常重视硬件研发环节,共享单车核心体验在于用户的骑行,因此车子做得怎么样成为了一个重要因素。在单车业务上,我们投入非常多。做车辆研发、嵌入式开发就有200多人,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有同行是外包了一个研发团队去做这些东西,我认为那叫自行车,不叫共享单车。共享单车是什么?你要用自己的理解去定义。未来我们车子会用的更久、更好骑,这些都体现企业的运维能力和最初的设计能力上。现在我们的优势还不够明显,再过两年优势会更加明显。产品做的好说明了团队对这个行业的思考。此外,我们的节奏一直都控制的很好,包括市场策略、融资、打法的节奏。对手疯狂的时候很疯狂,但停摆也特别快。这些都是创业过程中的“昏招”。我常在内部开会时讲,我们没有多牛逼能把对手打败,唯一做对的事情就是做好自己。如果对手失败,首先得是它自己犯错。我们没有从一线城市做主要还是没有钱,想在一个城市做深,就需要投放足够多的车。在上海摩拜投了100万辆、ofo投了200万辆,这需要很多钱,一个城市就抵哈罗2017年全年的开销。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只能找一个尽可能小的市场,小到让我们可以守得住,可以拼尽全力成为市场第一。我可以很明确地说,越大的城市市场肯定越肥沃,这不会错。我们进成都、天津,这些城市让我们太惊讶了,比我做很多城市都好用,我们一定要到最好的市场里去,因为后期有很多限制,我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进攻。现在在北京,我们通过把永安行的老旧单车换成了新车尝试进入。很多企业最后没有做起来是因为大都抱有投机行为,这和我们对出行的热爱没法比。我们对出行领域的坚持、希望未来能成为一家用技术推动交通出行进化的一家公司,这是我们放在内心和骨子里的认可。我们遇到困难不会很容易就放弃,去年我们比很多同行要困难的多。每个月发工资都发愁,但我们坚持过来了。2017年10月份之前,我们在钱上都很犯难。因为没有钱,只能特别节约。2017年在整个获取用户上只花了150万元,对手烧了很多亿。如果对手随便省一点点给我们,就够我们花一两年了。我们早期核心人员基本都是搞技术出身的,我们更相信可以正儿八经可以用数字去衡量的效率,不太相信营销。我觉得同行会有今天的境遇,核心来自于他们早期拿了太多钱,资本对他们容忍度很高,允许他们犯各种错误、各种效率低下。一旦资本风向不对,他们想回头修正错误也来不及了。我在内部开会讲过一句话,我说摩拜、ofo创立了这个模式,但最终没有把这个生意持续健康地做下去,这个重担落在我们身上了。有投资人问我你怎么看待共享单车这个生意,我觉得国家政策、用户会做出选择。共享单车一天的订单量比地铁订单量还要多。而且我们不是免费的,而且不需要政府投资。这个生意是否能独立生存的核心原因在于有没有用户去用,有足够多的用户去用,你最终一定能走出一条好的路来,没有用户去用,那这是一个很难去走的行业。一个行业有波动周期是正常现象,它不可能永远在风口,那样也不是什么好事。如果共享单车行业还很热,今天我们的压力会更大,一定太多人关注,所有问题都会被10倍的放大。目前的行业状况给我们留了足够多的时间踏实的做事情。哈罗走到现在最终都要归结到团队。我们没有一个高管离职,也从来空降过高管。起初我们也想过招一些牛人,但他们看不上我们。后来我们也想清楚了,你们玩你们的,我们玩我们自己的。我们从融资开始就定了比较长期的计划,没钱的时候也是如此。我觉得把长远的东西想清楚了,远比眼前的事情重要。你想清楚目标后就可以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在组织、在业务等多层面上保证你的思考、想法能落地,得到更好的执行,尽管这些想法也许在两三年后才能出现。现在我们融到了很多钱,这让我觉得更踏实。但我们仍有危机感,从来没有觉得好过过。这份危机感来自于我们有好几年的计划和目标,如何实现它、团队大了管理负担怎么解决?很多企业都逐渐没落的原因是什么?等等。要想清楚很多东西。我习惯了“打差牌”,这样可以“保持饥饿”。一旦你成为行业老大了,缺乏竞争,自己也会变得有问题。我们希望整个团队能保持一定的饥饿感和危机感,这样才能发挥的更好。韩美:共享单车到了考验内功的时刻在决定加入团队之前,杨磊和我保持了长达1年的沟通。他对人对事都非常坚持,愿意Allin。他这一个特质就足以打败99.9%的人,是天生的创业者。很多人都是跟风做共享单车,但杨磊把这个行业看的很清楚:商业本质是什么、未来怎么发展。在哈罗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向后,关键在于执行。当时我们10个人的小团队,两三个月内开了8个城市,速度非常快。只有团队的执行力效率足够高,才能确保战略正确执行。我们融钱不容易,把每一辆车看的像宝贝一样,如果没干成,真的就会死掉。“枪支弹药”非常珍贵,我们一定要保证产出最高。在选城上,我们有几十个维度,如市场条件好、人数够多、政策条件要好、城市适合骑行等。第一批我们选择进入宁波、厦门、福州、杭州等8个城市。一开始的产品不可能完美,需要在实践中去摸索,逐步升级硬件、软件以及整个运营体系。具体来说,如怎么让车不流入农村、如何提高使用率、运维调度怎么做……在业务初期,我们建立了“哈勃系统”、“BOS系统”,通过智能化技术和工具提升运营效能。在线下,我们实行的是网格化和工程化管理,这样可以锁定到每一个岗位。我们将一个城市划分为多个网格运营,每个网格内的车辆维护情况、运营情况,云端的数据可以实时统计出来。人对了,事就对了。哈罗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1年多时间我们进入了200多个城市,这需要不断输出价值观一致和专业度高的人才。组织内部奖惩非常清楚,能者上、庸者让,江湖地位都是靠自己打下来的。我们也外聘一些“味道”匹配的人进来,如现在的CFO。他愿意来哈罗,也就愿意接受挑战。在薪资上我们可以给够,但做事还是要按照我们的规矩来,需要不断证明自己。这也是对人才的一种保护,如果一开始就身居高位、给他的时间很短、大家的期望值很高,着陆就会有问题。共享单车是个重资产投入的行业,需要精打细算。我们可以用技术还原每一个岗位的效率,每一分钱要花的明明白白,知道花在哪里去了。很多同行缺乏科研能力,连账都算不清楚。在战斗中,我们积累的宝贵经验带来了很多好处:第一、运营成本比对手低,效率更高。譬如我们一辆车运营成本3毛钱,对手需要1块多。这意味着我拿1亿美金,抵他们5亿美金,资金效率更高。第二,收益比对手高。我要考虑到即使没有投资人的钱,也能活下去。融资会让我们的成长速度更快,但不会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一定不是投资人和资本带来的,而是对生意本质的理解,一些不可被钱取代的东西。哈罗作为一个后发企业,在如此惨烈的竞争中能活下来,不是因为我们优秀,而是同行犯错太多。很多同行掉队不是我们出手打的,是因为他们没有关注内功和团队状况。企业如果被资本的风吹起来,如果是猪最后就会掉下去。谁在裸泳,潮水退去,就会看的清楚。我们即使在艰难的时候,其实也不把同行放眼里,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队伍肯定会有问题,只要我们熬得住、坚持做自己。我们发现一些同行同岗不同酬、拿钱不干活的人大有人在。我们一个人能干的活,他们十个人才能干出来。现在我们也面临很多挑战:第一、对手在不断升级;第二、团队在快速扩张中,如何保持原有的价值观不被稀释;第三、如何保持良好的氛围。共享单车的局势现在基本稳定了,现在到了考验内功的时候。未来是否会有合并讲不清楚,这是资本的事。但我相信优秀的团队一定是主角,并来并去,这个生意总得有人干,投资人一定要挑最好的团队。做企业永远要坚持用户价值第一,这也是哈罗要造好车、造智能车的原因。当公司利益和客户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定要坚持选择客户利益,这样才能走的长远。符绩勋:共享单车的想象空间正在发生变化2016年下半年杨磊找到我,表达了自己想做共享单车的想法。当时,ofo和摩拜起势很快,已经融资不少。面对杨磊我有很多疑问,作为后来者,如果没有优势很难超越它们。那次见面后,杨磊在两个城市做了试点,尝试一些市场投放。因为摩拜和ofo开始主要发力一二线城市,所以某些地域还有空间。调研之后,杨磊又找到我分享他的测试心得,在产品和运营上同竞品做了一些比较,也阐述了接下来的发展策略。他们在测试中的很多想法和心得,以及测试过程中的一些创新,是我在之前的共享单车项目中没有听过的,比其它家更超前。在产品跟运营上,其它家还是有点简单粗放,譬如说对于经济模型的测算,单车折旧年限的考虑,都比较乐观。与它们不同,哈罗一开始就把单车的运营考虑得很清楚,包括如何定位、如果运用电子围栏更好的管理车辆等。这就是产品的技术所在。打车这个市场中,滴滴、快的是通过APP掌握人与人的连接,而单车项目管理的是一辆车,这对产品和技术的要求更高。怎么能让单车不被乱扔进垃圾桶里,怎么能有效管理车的使用和骑行位置,等等,都是创业团队要考虑的事情。另外,单车这个市场跟汽车不一样,单车的半径很短,只有1-3公里,也就意味着即便当时ofo和摩拜拿了不少钱,还有很多城市是未覆盖的。所以,哈罗如果能够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先把二三线中小城市做起来,其实大家的位置差不多,也是一个对等的竞争。在那个时间点上,如果没有更多的钱,公司可能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我和GGV几位合伙人商量之后,决定再给杨磊一笔钱让他往前跑,同时也帮他引荐一些行业内的优秀人才共事。而单车市场的天花板有多高,坦白讲,在2017年上半年的时候,我内心其实也还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后来,当哈罗开始研究并考虑做助力单车的时候,我的想法就有了些改变。改变在于,这个平台所打造的出行方式,不再是短距离单车这样一个简单的市场。它把原来1-3公里的距离延长到3-10公里或者更多。也就是说,它的市场价值和想象空间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果能同时覆盖单车、助力车甚至共享汽车,那么这是另外一个出行路口,也可能去抢占滴滴、神州、一嗨租车等公司的市场份额。至于最后哈罗能否脱颖而出,这取决于公司还有团队本身的能力。杨磊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连续创业者,他有一种很强的韧性。比如最初他找到我时,我觉得切入单车有点不靠谱,脑子里有各种疑问,但我和他说去试吧,他就真的能够去试、去学,找出问题的根本,然后说服我他为什么能成。后期,蚂蚁金服投资了哈罗,不断加大对哈罗的支持,这也体现出了哈罗在产品和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升。巨头的战略资源也能很好的帮助被投企业。但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战略投资可能是把双刃剑,前提是企业自身过硬,不要对所谓的战略投资太依赖,不管是资源上的依赖还是资本上的依赖,不然都会影响你的价值。企业真正的价值来源于自身的独立性,这是强大的前提,不然,将可能被绑架。在我看来,哈罗正在走向一个越来越独立的过程。
一起惠2018-07-04 09:28:43515 次
根据北京市商务委关于节能减排商品的补贴政策,符合条件的用户在国美商城购买“参加节能补贴”的商品时,可以享受政策规定标准的资金补贴。为便于您在本平台顺利购买节能补贴商品,请详细阅读如下说明。1、市商务委规定,补贴对象仅限于北京市户籍人员、驻京部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持有有效《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非北京市户籍人员、持有北京市有效暂住证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商品配送地区仅限北京地区。2、享受补贴商品品类:补贴产品包括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吸油烟机、空气净化器、微波炉、家用燃气灶9类产品,每类产品仍需符合相应的能效及国家标准,具体产品是否参加请以页面公示为准。a、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吸油烟机、微波炉、家用燃气灶的能效标识须为中国能效标识一级或二级。b、空气净化器为符合《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GB/T18801-2015)的高效级空气净化器(产品目录见附件1),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产品目录进行更新。3、补贴标准:a、一级能效,补贴价格为实际付款的13%,800元封顶;b、二级能效,补贴价格为实际付款的8%,800元封顶;c、空气净化器符合国家标准的按照实际付款的10%进行补贴,800元封顶。4、同时参加平台促销活动和节能补贴的商品,补贴金额需按商品优惠后的价格(非商品原价)进行计算。5、在政策实施期内,符合购买条件的用户每类产品全渠道只能有1台(个)享受补贴政策。如果您已在本平台或其他渠道购买过节能补贴商品,再次购买同类商品将无法享受节能补贴。例如:如您已在*东等平台购买过同类节能产品,再次购买同类节能商品将无法享受节能补贴。6、根据市商务委要求,用户在下单购买节能补贴商品时需要准确填写个人真实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符合补贴条件的有效证件编号(驻京军人证/北京居住证/北京暂住证),并上传清晰的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及其他有效证件照片。用户的身份信息国美商城将予以加密保护,仅用于办理当次节能补贴业务。7、成功下单后,平台将对购买节能补贴商品的用户进行身份信息的审核校验。审核时间需要24小时,审核通过后平台将尽快安排商品配送。审核不通过的,订单将会被取消。审核不通过原因包括但不限于:身份信息不存在或不准确、上传照片不清晰、填写信息与证件照片不符、已在本平台或其他渠道享受过同品类的商品补贴等。8、节能补贴只适用于个人用户,企业用户不能享受。发票类型只能开具个人普通纸质发票。9、订单必须用户本人签收,并提供本人身份证件原件接受配送员审验通过后,用户在节能补贴确认书上签字确认,确认书一式三份,用户留存一份。10、平台定期将用户个人资料、购买发票复印件、已签字的节能补贴确认书原件上交市商务委评审。11、享受节能补贴商品不支持计时达、限时达、指定日达服务;12、每个订单限购一件节能补贴商品,如您购买多个品类多件商品,需分别填写信息提交订单;13、享受节能补贴商品支持在线支付、货到付款和门店付款;14、享受节能补贴商品不支持使用优惠券及积分,团购、抢购商品享受节能补贴;15、享受节能补贴商品订单审核时间为24小时,审核结果会通过短信形式发送到您预留的手机号内,您也可以关注订单状态查看审核结果。
一起惠2018-06-28 09:04:39385 次
这是一个创新创变的最好时代。当然,这也是一个轰轰烈烈的“先烈时代”。在移动互联网的新世界里,整个商业逻辑和市场逻辑都走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时代。创新创变是必然的,而“变则通”是企业的基本法则。近五年以来,各种成功都是基于创新创变。而成功概率最高,“造富”最热的都离不开移动互联网。诸如小米,京东,天猫等,近几年快速崛起的明星企业。又诸如“共享”下的“小黄车”等,基于商业模式创新创变而成功的企业。再如“平台”思维的携程等,基于移动端的服务与资源整合。能看到的成功都是“奇迹式的大成功”,都是“草根式”的的成功。这种现象,让大众对成功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也让“逆袭”成为一种信仰。冷静下来,很多与移动互联网结合的创新创变也是“批量性”的倒下,也是“行业性”的坍台。诸如生鲜电商,鲜果连锁。而“免费式的烧钱”行动无一例外的都和“地狱和天堂只差一步之遥”。这种“奇迹式的大成功”的背后,有另一种现象那就是“毁灭式的批量失败”,究竟背后有什么玄机?笔者专项研究表明:当前,有一种失败叫逻辑成功。这些曾经“逻辑很成功”的公司,你还记得吗这里仅以快消品B2B行业来分析,因为90%以上都倒闭了,最具代表性。先来看看这些逻辑很成功,结果很失败公司名录:再来分析一个众所周知的典型案例:案例1:店商互联成立于2014年,历经五轮融资近13亿元,已经是非常巨额的数字了。其业务曾经覆盖40个城市,超过42万家终端店铺,旗下无忧蚂蚁在全国加盟的配送站有2000多家。然而,店商互联一直没有找到可以持续的赢利能力和盈利点。最终在2018年资金链断裂,高管失联,人去楼空,只留下供应商和员工望洋兴叹。案例2:雅堂小超公开资料显示,起家于四川的雅堂小超一年之内在全国25个省市的加盟店突破了50000家,在14个省市拥有15个仓库,截至2017年12月29日累计交易额突破了160亿。并计划在2018年开设5000家直营便利店。为了抢夺终端,雅堂小超提供的商品价格普遍低于市场价的5-10%,并且每家加盟店补贴2-12万元,累计补贴超过5亿元,不少终端店直接“投怀送抱”。这种烧钱的行为,直接导致资金链断裂,投资人和供应商堵门无果。案例3:星利源(快消王)星利源曾经在全国排名第八,深圳排名第二。在2108年4月突然“断电”,停止运营,客服还建议去别家平台进货。星利源在2016年月交易额就突破了8000万元,用户数量达到40000家的进货宝,其APP已经下架所有商品。观峰咨询和国际咨询公司凯度有着如出一辙的研究数据:中国有小卖部月700万家,每年总计营业额约10万亿,占中国快消品零售额的40%,这是招徕快消品B2B平台商的根本原因。但是,尽管快消品B2B平台都找到了无可挑剔的“成功逻辑”,但最终的结果是“败的一塌糊涂”。提高效率和精细化,有错吗?毋庸置疑,商业的本质是效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商业的效率低,粗放运营到了必须改良和进化的地步。于是,基于提高效率和精细化运营的新商业逻辑出现。以快消品行业的商业市场为例。尤其是食品,酒水等快消品商业市场,仍然处在传统的“大批发”和“大流通”的“个体经营”阶段。这种“个体经营”受规模,运营体系的影响,其仓储,物流体系处在散乱状态,这种散乱的分散状态必然存在效率低,运营粗放的弊病。移动互联网到来,基于“平台和共享”的商业逻辑出现,仅食品,酒水等快消品就有十万亿的商业市场规模,如果能够通过“平台和共享”商业逻辑,实施“统仓通配”的集成化模式,把快消品“个体经营”的散乱粗放做以整合,理论上讲,仅仓储和物流费用就可以节约4-6%。试想,十万亿的商业市场,仅仅通过“统仓通配”的商业模式,就可以节省4-6%,这就是4000-6000亿的商业机会。于是,就有一大批以此为商业逻辑的创新创变的“草根们”,开始幻想自己能够创造一个集约化经营的商业逻辑,而且仅仅是食品,酒水的快消品就会有4000-6000亿的市场,如果拓展到整个商业市场领域呢?随随便便的成功就是万亿的商机。按照网络时髦的话说:这么一算,吓死本宝宝了。于是乎,基于提高商业市场效率和集约化程度的创业公司雨后春笋版的成立。这类公司,以传统批发商为“革命”的对象,开始于传统批发商谈“统仓通配”战略,描绘“平台+共享”的商业逻辑,宣传只有加盟这种商业航母才能不被颠覆的思想。有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成立于2015年,惨败于2016年。他们和传统经销商谈“统仓通配”,托管传统批发商的仓储和物流配送职能,承诺给传统批发商在仓储和物流配送方面节省4-6%的费用。并成立移动端的APP,实施线上下单,线下配送。一时间搞得风生水起,有模有样。当时,笔者就下了一结论,传统经销商很难进入这种平台。原因有三:一是仓储和物流配送是经销商的核心职能,也是连接市场的主要端口。把这个职能交给第三方,肯定担心丢失阵地;二是批发商的物流不是简单的送货,而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是客情关系维护和市场信息收集。丢掉物流配送职能就相当于和渠道商失去了联系,也相当于丢掉了收集市场信息的窗口;三是仓储和物流是批发商的核心商业机密和经营的“抓手”,明明知道“省钱还能省心”,也不可能交给第三方的深层次原因是担心被“架空”。笔者当时也给这家代表性公司的负责人讲了这些道理,但是这家公司负责人坚定的认为:从商业逻辑的角度看,非常成功,没有丝毫的毛病。而且坚定地认为,成功只是时间问题。盲从用户“痛点”,逻辑失误成必然为什么逻辑成功,运作失败了呢?笔者认为:逻辑成功,不代表一定能成功,也许意味着一定失败。从上述案例看,商业逻辑非常成功,而且符合社会和商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逻辑上分析数千亿,过万亿的机会也找不出毛病。笔者这里讲一个冷笑话,来解释下失败的根本原因。一对年轻人异地恋,男女双方内天各写一封信给对方,以表达思念之情。最后的结果是:邮递员和女方结了婚。这就是传统批发商明明知道提高效率和集成化运营,不仅可以省钱,还可以省心。也不愿意加盟的核心原因。在“统仓通配”的“平台+共享”的商业逻辑下,批发商担心自己的女朋友和邮递员结婚,这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有些痛点只是说明:痛,还可以快乐。现在基于解决“痛点”商业逻辑思维是主流思维。很多创新创变的群体,以为找到了“痛点”就是找到了成功的“支点”。其实,有些“痛点”里也蕴藏着“快乐”,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基于解决痛点的“救世主”思维,也会把创业带上“断头台”。能不能识别需要解决,或者用户急切要解决的“痛点”才是创新创变成功的核心要素。比如,在酒类商业市场,也有提出“9分钟送到”的服务标准。后来也销声匿迹。顾客真的需要“9分钟送到”吗?从点菜到上菜,9分钟能上来吗?过度服务除了增加自身成本之外,还会给顾客带来“不舒服”。高铁的“你无需求,我无打扰”的服务理念,被乘客交口称赞。麦当劳可以不点餐坐半天的无打扰服务,以及自取餐食的“没有服务”,也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并称赞。有些“痛点”只是为了说明:存在即合理。从“痛点”的角度看,创新创变者需要理性对待“痛点”,识别具有商机的“痛点”。有些“痛点”是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或者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从商业逻辑上看,蕴含巨大商机,但是从操作上看,无法落地。这种痛点就是存在即合理。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整体进化式解决仍以“平台+共享”的“统仓通配”为例说明。商业的本质是效率,从效率的角度解决传统批发商的“痛点”,需要商业市场整体进化,而且竞争是进化内生动力。目前,商业市场,尤其是传统批发商,还没有走到4-6%决定生死的阶段。所以,尽管可以节省4-6%的费用,相比可能面临与“邮递员结婚”的风险,失去市场“抓手”的可能。他们宁肯少赚4-6%。从集成化的精细运营看,中国的商业市场差别比较大,商业市场发展和进化的层次比较多,且复杂。对于发达城市来讲,“统仓通配”的集成化运营时机基本成熟,而相对内地的县级市场而言,仓储和物流费用并没有制约批发商的发展。甚至绝大多数批发商已经自己购置了仓储,而资产增值又让批发商认为,仓储成本是可以忽略的。笔者认为,经销商的核心职能是产品的推广能力和渠道维护能力。仓储和物流是这两种能力的工具,单纯的从成本的角度理解批发商的仓储和物流是错误的。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说“平台+共享”的“统仓通配”集成化商业模式没有未来。只是说,需要时间,需要时间推动商业市场的进化,以整体进化推动行业发展。所以,不加辨识就认为逻辑成功就一定能成功的创客们,一定会成为“悬在半空”的先烈。再次提醒:有一种失败叫逻辑成功。从那些“逻辑很成功”的失败案例中,你有怎样的启发?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一起惠2018-06-28 08:57:48435 次
今年4月,王兴在接受美国科技网站TheInformation采访时,将美团一直以来的“纵情向前”概括为:服务市场的亚马逊。他说:“看起来我们做了很多事,但实际上我们只做一件事。你可以从亚马逊或淘宝上买到各种东西,但这些只是实体商品的电商平台,而美团是一个聚合各类服务的电商平台。”如今,我们已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团打车”正是美团旨在“打造一站式生活全服务平台”的关键的“联结器”,美团有望借着“美团打车”全力打通吃饭、看电影、旅行等多种生活服务场景,通过协同化运营形成用户服务的生态闭环。就在近日,美团打车携手猫眼电影,并联合上海SFC国际影城的20多家分店共同推出主题活动,消费者在活动期内使用美团打车到合作影城观影,可领取一份爆米花和一杯饮品。这也是继美团打车与美团旅行联合推出的“520浪漫约会迪士尼”活动、携手黑珍珠餐厅推出“甜蜜525品鉴黑珍珠”活动之后,美团打车与大生态体系内部自有业务进行联动的又一次创新之举。至此,基于美团打车独创的“出行+消费”全新模式的稳步推进,一个包罗出行、游玩、餐饮、电影等各类生活场景的“一站式生活全服务”的平台已展露在我们面前。一、打通“吃喝玩乐行”消费全场景众所周知,自美团创办以来,通过贴近用户、加强平台用户粘性、组建优秀团队快速扩张、“强强并购”等策略,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市场中一路打拼过来。但美团并不止步于此——2017年2月14日,美团在江苏省南京市试点上线运行打车业务,2018年3月21日,美团打车正式登陆上海。在上海开展业务的第三天,美团打车在上海的日订单量已经突破30万单,一举拿下30%的市场份额。至此,美团实现了“吃喝玩乐行全都有”。“出行+消费”模式无疑是美团打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为这种模式有三个非常突出的价值点:首先,对于平台的广大用户而言,出行并不是为了出行而出行,而是为了去目的地干点啥而出行,比如饮食、游玩、娱乐等,美团打车通过打车打通各个吃喝玩乐场景,帮助用户提升出行效率,能让用户拥有更好的全流程的生活体验。比如说,用户在美团上预定餐厅后,如何用更舒适的方式到达餐厅,结束用餐之后如何从餐厅更便捷地回到家——现在美团打车的“出行+消费”就能一站式解决。其次,对于合作商户而言,当用户使用美团打车可以实现“出行+消费”轻松愉悦的消费体验后,自然而然也会为商户吸引来更多的客流量,在留存老用户与吸纳新用户两个方面都有突出的优势,最后能在用户、商家与平台三个方面的协同发展形成正向循环。此前,美团打车已经尝试了多种打通用户生活消费场景的活动,比如说,在五一期间的打车送外卖、电影、餐饮团购券活动,以及与美团旅行共同推出“520浪漫约会迪士尼”活动,都获得了商家和消费者的认可。最后,对于美团打车的发展而言,“出行+消费”模式下的良好平台运营管理和优质的服务有助于长期留住用户,深耕细作。与此同时,美团打车打通出行领域与消费场景的生态,创造各项业务的协同推进,还为行业注入了创新动力。因此,“出行+消费”模式的价值值得美团打车长期探索,估计未来会有更多的创新之举。二、美团打车的差异化竞争之路毫无疑问,在我国出行领域的战场上,前有滴滴后有嘀嗒等,而此前在这个领域中的“烧钱补贴”打法还有效吗?美团打车已洞察到——补贴大战不是持久之计,实现差异化竞争才是重点。因此,美团打车基于自身平台既有的优势业务的协同,制定了一套差异化竞争的打法:通过“出行+消费”提升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这才是打车平台的真正出路。事实上,美团打车要实现差异化竞争有其独特优势,因为差异化竞争的优势是由平台的多边性来决定的。从平台多边性的强弱来说,美团打车平台的多边性非常强大,可利用美团自有的业务优势,拓展打车服务场景:1、在出行场景中,由美团合作商家补贴乘客,即以让利车费的方式将打车乘客变成合作商家的消费者。2、在消费场景中,由美团打车补贴乘客,即消费者用完餐、看完电影等后可得到打车券,让美团商家为打车带来客源。3、在平台运营中,美团打车为商家提供精准的乘客消费需求数据、为乘客提供往返套餐等增值服务。美团打车引入团购、外卖、电影、旅行场景的商家合作,既避免了网约车传统烧钱补贴的缺陷,也让“打车补贴”的模式有了更健康、持续性的发展:用户从“决策开始、计划进行、完成消费”的整个流程中,只需要使用到美团这一个App。至此,业务闭环已成,用户的生活效率和消费体验提升的同时,商家、平台的生意达成效率也大大提升。由此,美团打车已经成为串联消费者和各消费场景的连接点,能在多方面促进各消费场景全流程体验升级,这正是其他打车平台无法媲美的差异化优势。三、结语打车平台是互联网时代最典型的线上联系、线下服务的“O2O(online-offline)模式”,线上联系关键在于能否实现供需双方的高效匹配,线下服务关键在于服务的全流程体验是否实现供需双方的流畅愉悦。如今,美团打车创新推行的“出行+消费”模式恰恰能打通线上交易消费与线下体验服务的场景,使商业闭环形成、运转效率提升、投入性补贴减少,进一步实现了O2O模式的美好愿景。在笔者看来,美团打车近期在“出行+消费”上连续进行了多次尝试,可以看出其为创新全流程用户体验的信念也很坚定。而美团打车的这些创新,或许能在出行领域开创出新天地,引发一波网约车行业服务体验创新的探索潮流。
一起惠2018-06-19 10:23:14418 次
亚马逊德国站销毁滞销产品亚马逊在德国的仓库被曝出存在大量销毁全新滞销商品和被顾客退回商品的严重浪费问题,招致德国舆论批评。美国电商亚马逊的几名前工作人员披露,该公司设在德国的仓库大量销毁全新滞销商品和被顾客退回的商品。其中被退回的商品绝大多数功能完好,只有轻微使用痕迹或外观瑕疵。这些商品包括电冰箱、洗衣机、烘干机、手机、平板电脑、床垫和家具等。据悉,滞销和被退回的商品被直接销毁而非再次出售是基于成本考量。亚马逊向加盟商户收取仓储费用。而为了省下滞销和被退回商品的仓储费和退回厂商的物流费,很多加盟商户都委托亚马逊直接销毁商品。对此,德国环境部国务秘书约亨·弗拉斯巴特称亚马逊销毁全新商品为“严重丑闻”,要求亚马逊对报道中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德国联邦司法和消费者保护部国务秘书格尔德·比伦对德国媒体说,如此浪费宝贵的资源是不负责任的,亚马逊应停止这种做法。国务院同意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复批日前,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批复》。国务院方面表示,原则同意商务部提出的《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同意在北京、天津、上海、海南、深圳、哈尔滨、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成都、苏州、威海和河北雄安新区、重庆两江新区、贵州贵安新区、陕西西咸新区等省市(区域)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深化试点期限为2年,自2018年7月1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止。据了解,该方案中,关于深化试点有8大任务:(一)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工作统筹、政策协调、信息共享。强化地方服务贸易跨部门统筹协调决策机制。加快服务贸易领域地方性法规立法探索,围绕市场准入、管理、促进、统计、监测等形成经验。全面建立地方政府服务贸易发展绩效评价与考核机制。(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试点地区分阶段推出开放便利举措。借鉴自贸试验区和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的开放经验,推动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扩大新兴服务业双向开放。探索完善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模式下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制度,逐步放宽或取消限制措施,有序推进对外开放。支持试点地区探索建立服务领域开放风险预警机制。(三)进一步培育市场主体。科学建设运营全国性、区域性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现有公共服务平台的整合与统筹利用,提高服务效率。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创新适应服务贸易特点的金融服务。探索建设一批服务贸易境外促进中心。充分发挥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平台作用。更好发挥贸易促进机构、行业协会的贸易促进作用。推动试点地区与重点服务贸易伙伴加强合作,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四)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依托自贸试验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建设一批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优势,发展仓储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维修、国际结算、分销、展览等服务贸易,重点建设数字产品与服务、维修、研发设计等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探索推进服务贸易数字化,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服务可贸易性,推动数字内容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推动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高端服务为先导的“服务+”整体出口。积极拓展新兴服务贸易,重点推进服务外包、技术贸易、文化贸易发展。(五)进一步提升便利化水平。深入改革通关监管制度和模式,为与展览、维修、研发设计等服务贸易相关的货物、物品进出口提供通关便利。提升跨境交付、自然人移动等方面的便利化水平,完善签证便利政策,健全境外专业人才流动机制,畅通外籍高层次人才来华创新创业渠道,推动职业资格互认。提升移动支付、消费服务等方面的便利化水平,积极发展入境游。(六)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修订完善《服务出口重点领域指导目录》等服务贸易领域相关目录,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积极开拓海外服务市场,鼓励新兴服务出口和重点服务进口。研究完善试点地区面向出口的服务型企业所得税政策。结合全面实施营改增改革,对服务出口实行免税,符合条件的可实行零税率,鼓励扩大服务出口。发挥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作用。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和出口信贷对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拓宽服务贸易企业融资渠道。完善外汇管理措施。加快推进人民币在服务贸易领域的跨境使用。(七)进一步健全统计体系。完善服务贸易统计监测、运行和分析体系,建立健全服务贸易重点联系企业直报系统,开展重点联系企业统计数据直报,适当增加监测企业数量,开展试点地区的外国附属机构服务贸易统计,实现系统重要性服务贸易企业直报全覆盖。建立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机制,实现服务贸易发展协调机制成员单位相关工作数据共享。(八)进一步创新监管模式。建立服务贸易重点联系企业运行监测机制,创新事中事后监管举措,切实防范骗税和骗取补贴的行为。探索建立商务、海关、税务、外汇等部门信息共享、协同执法的服务贸易监管体系。全面建立服务贸易市场主体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依法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网站向社会公开,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探索创新技术贸易管理模式。逐步将有关服务贸易管理事项纳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中通快递与土航及PAL成立合资公司中通快递与土耳其航空(TurkishAirlines)、太平洋航空(PALAirLtd.)签约,宣布将成立合资公司。中通快递将与土耳其航空和太平洋航空,整合协同各自优势资源,布局开拓全球航空运输服务。根据协议,合资公司的总部设立在香港,将提供各类门到门物流业务,包括揽收、拣货、运输、收发、快运、跨国对接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同时,合资公司也将提供仓储管理、订单和供应链管理。eBay与Noon签署协议eBay已经和Noon签署了合作协议,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中东北非地区的用户可以在Noon上直接下单购买eBay上的商品。根据协议,2018年下半年,Noon的应用程序和网页都会和eBay对接,通过Noon下单购买的eBay商品,可以方便地通过Noon完成退款和退货。除此之外,Noon和eBay还将探讨在市场营销、技术等方面的合作机会,帮助实现该地区电商的快速发展。据了解,Noon是阿联酋企业家穆罕默德·阿拉巴尔(MohamedAlabbar)以及沙特主权投资基金共同投资打造的十亿本土电商平台,该平台目前已经开通阿联酋、沙特两个市场,实施本土化运营,有英语和阿语两个语种,提供全品类购物体验,拥有国际、本土OEM品牌。据悉,Noon的最大竞争对手是亚马逊旗下的Souq.com,在七个月前,Souq.com上线了亚马逊全球商店,Souq的用户可以直接购买美国亚马逊网站上的商品。国务院确定进一步扩大进口的措施国务院公布了针对扩大进口的计划。国务院方面表示,确定进一步扩大进口的措施,促进调结构慧民生和外贸平衡发展。以下为国务院公布该会议内容:为推进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维护自由贸易,在稳定出口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进口,倒逼国内产业改造提升,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会议确定:适应消费升级和供给提质需要,支持关系民生的日用消费品、医药和康复、养老护理等设备进口,落实降低部分商品进口税率措施,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清理不合理加价,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降税带来的好处。大力发展新兴服务贸易,促进研发设计、物流、咨询服务、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进口。完善免税店政策,扩大免税品进口。增加有助于转型发展的技术装备进口。会议要求,要优化进口通关流程,开展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国际互认,提高进口贸易便利化水平。清理进口环节不合理管理措施和收费。创新进口贸易方式,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加强外贸诚信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有效互动。《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生效欧盟制定的GDPR(《通用数据保护法条例》)于2018年5月25日正式实施。GDPR规定,全球所有处理欧盟客户数据的公司都要披露其收集、存储和处理用户数据的方式。亚马逊作为用户数据持有公司之一,也要遵守该条例。目前还不清楚第三方卖家是否需要采取额外措施保护客户数据。但一些利用私人软件处理客户数据,打印运输标签、存储订单信息和保留发票(与税务相关)的卖家,可能会被要求采取额外的保护措施。2017年Wish营收首超10亿美金在接受CNET采访时,Szulczewski透露了一系列数据。他表示去年Wish第一次创收超过10亿美元,自八年前成立以来,Wish每年的收入都翻了一番多。他补充说,“看来2018年我们的收入会再次翻番。”Szulczewski还表示,今年4月Wish的每月活跃用户达到7500万,其网站上拥有超过100万的卖家,提供超过2亿件商品,预计今年出货量将超过10亿件。另外,Wish正在筹集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亚马逊收款日提前为1天亚马逊后台新增了一个“手动收款”功能,这让14天的收款期限缩短为1天,大大减轻各位卖家的资金周转压力,让卖家能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开发优质的产品。这个功能目前只有部分2017年注册的卖家才能使用,美国站、欧洲站、日本站均能提前收款。跨境统一版系统企业接入为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便利通关服务,海关总署近日发布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统一版信息化系统(以下简称跨境统一版系统)企业接入相关事宜公告,该公告内容于6月30日起执行。根据公告,电商企业可登录“互联网+海关”平台进行清单录入、修改、申报、查询等操作,并公开了跨境统一版系统企业对接报文标准。京东泰国站JDcentral将于6.18正式对外开放京东与泰国centralgroup合作共同创建的本地电商平台JDcentral将于今年“6.18”对公众开放,京东将于“6.18”正式进入泰国市场。据了解,与泰国的合作将是京东同ACMECS国家合作的开始,而ACMECS五国位居东南亚中心位置,连接了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优质的特色产品,这也为京东与ACMECS国家合作创造了条件。刘强东表示,京东预计在两年之内,将自身的电商、物流和金融业务带给ACMECS所有国家,并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推动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数字化,提升各国人民的收入水平与生活品质。东南亚一直是京东发展的重点。刘强东称,京东希望把本地区优质的商品和文化通过方便快捷的电商渠道介绍给中国消费者,同时把全世界的优质商品通过京东平台提供给本地消费者,并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深入合作,用京东引以为傲的物流技术和科技成果帮助当地经济社会实现数字化转型。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商务部立将出台同等措施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称,特朗普政府将在美国本地时间周五将对总值约5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的关税。针对美方15日公布的对华贸易措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当日表示,中美双方曾就经贸问题开展多轮磋商,力图解决分歧,实现双赢。“令我们深感遗憾的是,美方置双方已经形成的共识于不顾,反复无常,挑起贸易战。此举既损害双边利益,也破坏世界贸易秩序,对此中方坚决反对。”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一指遥于北京王府井开设第三家进口商超跨境电商“一指遥”的跨境电商亚洲旗舰店与北京王府井正式开业。据悉,一指遥王府井亚洲旗舰店坐落于东方新天地第五区LG层,是一指遥在京开设的第三家大型高端进口商超。
一起惠2018-06-17 10:48:00469 次
关于“发展绿色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京东方面近日针对电商、外卖、快递领域的塑料垃圾等问题表示,开展绿色消费可以提高消费者的绿色环保意识,对包装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回收等工作开展,也对“发展绿色电子商务”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开展绿色环保减量包装做法与成效方面,京东表示:1)100%推广使用电子面单,每年减少纸张使用6万吨纸;2)推广使用瘦身胶带,宽度降低15%,每年减少使用10亿米。3)降低纸箱克重,3层纸箱替代5层纸箱,每年减少纸张100万吨以上。4)通过引入新材料技术,降低缓冲包装厚度,每年减少使用塑料500吨以上。目前,京东生物降解包装袋主要用在生鲜业务上,已使用近5000万个,占塑料包装材料用量的比例约5%;二次纸箱(品牌商纸箱和回收的纸箱)循环利用约5亿个左右,占纸箱用量的40%以上,如不能二次使用,由原纸厂进行回收再造纸,最终做成纸箱循环使用。今年将联合材料科研企业、回收机构等试点塑料包装回收再利用,探索塑料回收全程可追溯认证机制,做到行业减塑。将生物降解包装推广至普通业务上,通过前台包装可选系统,消费者下单时进行选择使用,预计每年可使用近2000万个。并已经在开发的循环包装/降解包装可选系统,消费者在下单时可自行选择绿色包装。另外,2015年在生鲜业务上推广使用保温周转箱和冰板,可替代一次性EPS泡沫箱和一次性冰袋,每年可减少使用白色泡沫箱8000万个。今年开始在B2C业务试点循环快递箱—青流箱,可替代一次性纸箱,取消使用胶带,7月份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核心城市推广使用,预计每年可减少1亿个纸箱使用。京东目前已启动青流计划,从绿色仓储、运输配送、绿色供应链和绿色包装等方面推动绿色环保,已投入新能源车/叉车,光伏发电技术,联合品牌商从源头减少包装使用。在绿色包装方面,到目前为止通过品牌商从源头进行绿色化,已减少供应商一次性包装10亿个左右。不过,目前推行绿色包装、开展绿色消费等方面,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生物降解包装成本偏高,循环包装末端回收困难,新能源车通行证等。循环快递包装社会化推广,末端回收是难点,比如智能回收柜无法进入社区等,需政府给与一定的政策支持。具体表现在:1)循环包装在推行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末端回收,需建立完善的回收机制,出台消费者押金制度,提高消费者参与使用和管理循环包装的积极主动性,用完后可自行将循环包装投放至指定地点后退回押金;2)生物降解包装成本居高不下,政府可通过减免税或项目补贴的形式,鼓励电商物流企业使用,市场才可以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此外,京东方面还提出,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也需进一步完善,目前不同品类垃圾混放的现象很常见,对于垃圾的处理方式没有统一要求。推动绿色消费,最好由政府牵头,制定统一的绿色信用制度,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并落地。并呼吁政府对企业应有一定的监管措施,制定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促进企业执行政府绿色环保法规。对电商、外卖领域推广绿色曝光和开展绿色消费未来发展前景,京东方面认为,推进绿色包装符合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趋势,开展绿色消费有助于提升企业和消费者环保意识。京东会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中推广绿色包装、开展绿色消费相关内容。
一起惠2018-06-14 09:45:01399 次
在与腾讯缠斗三个月之后,字节跳动终于按耐不住亮出了自己的底牌。上个周末,陷入“补贴罗生门”的腾讯微视登顶AppStore,这也是其复活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巧合的是,一直严防死守各项运营数据的字节跳动,将旗下现象级产品抖音的用户数据公之于众。不到两年时间,增长黑客式的爆炸性发展,无疑让外界窥到了抖音的火爆。但这位后来居上者,真的已经稳居短视频的塔尖了吗?毕竟抖音收割的大量用户以及他们的时间,已经让老大哥腾讯感到不安,更何况抖音还在觊觎社交。由此来看,或许上半年的“头腾大战”只是一个烟雾弹,下半年才是真正的真枪实战。用户增长不依赖微信、品牌广告受欢迎,抖音发出挑战书“抖音春节爆炸性的增长,其实我们也有点意外。”字节跳动副总裁李亮接受36氪等媒体采访时说道。过去一年多以来,抖音的用户增长确实像坐上了火箭,并实现了三级跳。2016年9月,抖音1.0.0版本上线;到今年6月,抖音日活用户数超1.5亿,月活用户数超3亿。从36氪此前的报道来看,抖音的用户主要是一二线的年轻人,年龄在18-24岁。不过从最新数据来看,抖音用户不仅在下沉,而且年龄也增长至24-30岁。似乎Snapchat、快手等产品面临的用户群体、用户增长等问题,在抖音这里都不是问题。从QuestMobile的最新数据来看,截至2018年3月,短视频行业的用户规模达到4.61亿。这意味着,这些用户主要来自头部的快手和抖音。不过随着竞争者的分食,似乎抖音的天花板也不再遥远。对于这一观点,抖音市场部负责人支颖完全否认。“从抖音用户增速来看,丝毫没有放缓的迹象,而且很大一部分用户都来自自增长。用户天花板的问题还不在考量范畴内,因为市场空间还很大。”而且李亮还补充道,这1.5亿的DAU还不包括海外数据,年底想给大家一个惊喜。此前,抖音方面曾透露,海外月活用户已经超1亿。腾讯的打压是否对用户增长造成影响。李亮对此解释称,抖音的流量增长严重依赖微信,这是一个误会。事实上,抖音很大一部分用户都来自自增长。而腾讯的封杀,只是会影响到一千多万用户的分享体验。不过他没有否认监管带来的影响。“如果没有这个意外(整改)发生,我们的数据可能更好。”同理,用户增长激进的抖音,商业化亦是。去年9月36氪曾独家报道抖音的商业化,到今年有传言称其今年的广告收入大概在百亿规模。在记者的多次追问下,支颖和李亮都没有透露具体的数字。目前,抖音的收入依然以广告为主。据李亮介绍,抖音的品牌广告非常受欢迎,而且整体收益也非常不错。早期靠微信微博导流的抖音,如今已经可以实现自增长。与此同时,腾讯的打压也不能使其伤筋动骨。更为重要的是,抖音的商业化进展顺利。由此来看,这次用户数据的公开,更像是对腾讯的宣战?刘炽平亲自督战、重金投入,腾讯能第三次逆势翻盘吗?去年乌镇大会期间,腾讯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还曾与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同桌吃饭。彼时,虽然两家公司有竞争但也有合作,并没有交恶。据李亮向36氪回忆,去年10月他入职今日头条的时候,两家公司的关系还非常的好。而关系比较微妙始于今年3月。这是因为春节期节,抖音用户增长4000万。期间,腾讯对抖音做了一个评估。这之后,就看到了包括“诱导分享”、“阈值限流”、“短视频整治”等一系列封杀理由。虽然还不能证实腾讯是否对抖音进行评估。不过,两会期间马化腾对短视频表示出来的兴趣,似乎证明他们已经开始注意到这类产品。最直接的体现是,腾讯今年4月复活了去年3月关闭的微视——推出2018年的首次更新,并且在安卓4.0版本中上线三大功能。另外,微视隶属的社交网络事业群,也将其升级为战略级的产品。虽然两家一直在微信中进行了多轮口水战,但真正的爆发点是5月初马化腾与张一鸣的深夜互怼。张一鸣直接指出,微信在封杀抖音,同时微视在搬运抄袭抖音。至此,“头腾大战”彻底爆发,核心问题还是围绕短视频以及可能的社交边界。两位大佬针尖对麦芒的交锋,让外界看到了他们的焦虑。抖音真的可以实现社交野心,并影响到腾讯吗?而腾讯可以依靠自己的产品哲学和生态系统继续取胜吗?这些问题还没有答案,不过抖音在海外攻城略地的时候,腾讯也加大了对微视的投入,包括资金、流量、渠道等等。36氪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马化腾非常重视微视的发展,并且腾讯总裁刘炽平在亲自带队微视。在腾讯视频《创造101》节目的带动、红包的刺激以及补贴的投入下,微视终于在6月8日登顶AppStore免费榜榜首。不过两家的缠斗依然激烈,尤其是在优质达人、广告宣传资源的争夺上。近日就有消息称,抖音要求与拥有20万粉丝的用户签订独家协议。不过头条方面已对此进行辟谣。除了外部竞争外,短视频平台与达人、机构的利益关系还需要梳理清楚。比如,微视最近因“补贴罗生门”被诟病,而且让很多达人不再留恋该平台。“头腾大战”仍在持续。值得关注的是,早年的QQ和微信都不是腾讯的首创,不过公司都通过各种方式保住了自己的优势。这一次在短视频上,腾讯能不能再次逆势翻盘?王帅、俞永福力挺,但张一鸣还是想自己折腾到底在BAT(腾讯、阿里、百度)第一梯队之外,今日头条算是跻身第二梯队的破局者。因为在内容和产品方面的优势,BAT都曾向头条抛出投资意向。不过头条都一一拒绝,并表示要独立发展。这也反应了创始人的意志,张一鸣想要看看自己到底能折腾出什么结果。不过,阿里高管多次出面力挺张一鸣,以及抖音出现淘宝外链等迹象,都让外界猜测头条是不是要投入阿里怀抱。对此,李亮回复36氪称,“目前为止,一鸣还是非常坚定的想做一家独立的公司,不会靠A也不会靠B。”这样的回应似乎一语击破此前外界所有的传闻。然而对于头条,阿里似乎依然“情有独钟”。一位阿里内部人士告诉36氪,张一鸣不会那么容易接受投资。即便监管使得估值下降,但这并不能代表头条的长期价值。而对于头条的未来发展,李亮似乎也信心十足。虽然并没有回答头条最打动他的地方,不过他向36氪表示:“我从360出来,发现今日头条是最有可能改变行业格局的一家公司。”上述内部人士还表示,社交的代际变迁要比商业的代际变迁容易迅速多了,张一鸣对这一点很有信心,而这也是马化腾着急的原因。抖音涉足社交,这是外界一致猜测的发展方向之一。对此,李亮和支颖都没有否认。支颖还表示,抖音现在已经有关注tab。其他还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不方便透露。虽然对未来的社交方式不是很了解,但李亮也表示与腾讯产生摩擦,可能是抖音的用户增速以及使用时长。今年还是头条国际化的关键年,而公司到底有没有融资、缺不缺钱,依然是个谜题。
一起惠2018-06-13 10:03:39623 次
去年末,美团和滴滴展开跨界厮杀,前者首先发难上线打车业务,后者依样画葫芦推出外卖。苦无补贴久矣的用户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两家独角兽财大气粗烧起钱来从不眨眼,预想用不了多长时间,消失很久的各种红包、折扣又要塞满手机。可惜,还不到一年时间,两个小巨头的跨界竞争就进入了僵持阶段,大家苦等的补贴只覆盖为数不多的几个城市。截至目前,美团打车只是上线了上海和南京两个城市,滴滴外卖也只是在无锡、南京、泰州、成都运营。几个月前还像死敌一样小巨头为何如此默契?曾万试万灵的烧钱补贴真的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吗?烧钱补贴为啥不灵了?中国特有的烧钱模式是全球创新中独特一景,而美团和滴滴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团购、外卖、出行这个赛道上,凭借烧钱的效率,美团和滴滴一路狂奔熬死了不少对手,其中不乏背靠BAT有钱、有流量的重量级选手。去年,美团和滴滴爆发跨界竞争时,大家眼中的未来景象是两个小巨头席卷全国的疯狂撒钱。几个月过去了,结果多少让人有些失望。去年末美团一出手就把北京、上海、杭州、厦门、成都、福州和温州等列为第一批扩张城市的名单。然而,只是在上海和南京推出打车业务之后,美团就停滞了发展步伐。近日,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明确表示“美团打车近期肯定不去其他城市了。”原本计划在2018年底之前开百座城市,将外卖业务覆盖全国的滴滴外卖,也迎来大调整。据内部消息,滴滴外卖“年底开百城”计划被搁浅,开城数量降至了九城。从有关报道来看,美团和滴滴的跨界竞争放缓原因并不是打不起补贴战。去年10月,美团刚完成新一轮40亿美元的融资,滴滴也在12月完成一轮超40亿美元的股权融资。在没有大的并购,且核心业务造血稳定的情况下,两个小巨头开启几个季度的全面消耗战还是没什么问题(如果值得的话)。所以说,双方不是不烧钱,而是发现烧钱不灵了。用美团王慧文的话说“跟奖励(补贴)相比,美团目前更注重的或许是产品体验的打磨,以及内部业务的协同。”至于美团打车何时重新加速,王慧文并没有回应。另一边,滴滴外卖的节奏放缓,也不是因为补贴流血过多,而是前期积累不够,造成外卖服务不佳。从上线以来,滴滴外卖一直受“品牌商户不足”、“服务体系不善”、“骑手交通违章”等问题困扰。缓一缓扩张节奏,恐怕也是为了“打磨”产品体验。红利结束烧钱模式已成过去时烧钱兴起于PC时代的团购,大规模化出现却是移动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几年。我们熟知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红包大战,滴滴快的的打车大战,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的补贴大战等等都在这一时期发生。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红利的结束,烧钱模式似乎也迎来了终点。据“互联网女皇”上月发布的《2018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到7.53亿,同比增长8%。从2009年智能手机爆发之后,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速就持续下滑,随着用户达到7.53亿,移动互联网用户红利已经见底。为何用户红利结束,烧钱模式就会退出历史舞台?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用户红利结束,烧钱模式效益被腰斩。我们所熟悉的移动支付、打车、外卖等烧钱大战,它们发生的时间正对应行业从0到1的过程,因此,烧钱不仅仅可以对竞争对手形成压力,而且还是很好的营销作用,大量的小白用户进入到平台,利于培养忠诚度。用户红利的结束,烧钱拉新的功能丧失,单纯的挖墙竞争对手的用户投资收益比大大缩减。以前几十块就能获取一个忠诚客户,现在成本或高达几百元,显然很不划算。第二,用户习惯下,钱并非万能。以刚获得腾讯领投的趣头条举例,凭借“补贴+收徒”的模式日活超过了800万,然而它并没有动摇今日头条的用户根基,只不过是在今日头条薄弱的三四线城市挖掘出新的市场。烧钱补贴虽然看似百试不爽,如果放在行业发展初期是有效的,因为各个产品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用户们忠诚度尚未养成,烧钱很容易把用户拉到自己的平台。然而,一旦用户对某产品产生使用习惯甚至依赖,再想小成本的挖墙脚将很艰难,若大投入又得不偿失。第三,人均收入增高,价格因素影响力衰减。烧钱模式前几年大行其道,同大家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也有很大的关系,钱包里的钱不多,用户消费选择中就会更重视价格因素,补贴和红包可以很好的拉新。然而,人均支配收入的增长,价格因素随着大环境变化而衰减,服务价值也成为消费选择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即使靠补贴拉来用户,竞争对手只要把服务做好,仍然不能阻止用户流失。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估计为10046元,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八年时间翻了1.5倍。当然,补贴对拉新的价值依然存在,但是个人消费能力的提升,对价格的敏感就会降低,这是一种必然趋势。正是因为这三方面原因,国内创业竞争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虽然补贴烧钱依然是快速圈地的不二法宝,但决定企业竞争最终胜利的天平将进入多元化。从美团打车、滴滴外卖的当下困境可以看出,只是靠烧钱抢用户的作用已经大幅度下滑,把服务做好才是跨界竞争的决胜的真正砝码,认识到这一层的双方开始沉下心来打磨产品,不正是最好的佐证。要知道,商业上唯一不变得就是变化本身,烧钱时代已经结束了,你准备好了吗?
一起惠2018-06-13 10:00:38517 次
在今年一月份由美国零售联合会举办的晚宴上,沃尔玛CEOMcMillon被授予“远见者”称号。在与其它嘉宾的交谈中,他告诉众人沃尔玛已意识到变革的需要,“社会对我们的期望有了很大的改变,而我们以前却忽视了这一点”。诚然,公众的预期是当前零售业急需做出调整的重要原因,但除此之外,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是沃尔玛在接下来的战略部署中需要重点对待的问题。高收入群体的崛起中低收入家庭曾一度是沃尔玛的核心客户层,这也和公司一直以来主打优惠牌的策略十分契合。不过近几年这一状况却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中低收入家庭逐渐让位于高收入家庭,而后者对像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商提出了更高的预期和要求。最新一次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2年至2016年间,美国家庭数量由最初的1.224亿增加到1.262亿,增幅达3.1%。而在增加的人口中,绝大多数都是年薪在10万美元及以上的高收入群体。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的家庭数量下降了6%,中等收入家庭仅上涨2.4%,收入最高的群体数量则飙升了22%。根据KanterRetail发布的信息,沃尔玛用户的平均年薪为56482美元,也就是说其核心用户基础正在经历缩水。在此背景下,沃尔玛不得不想办法吸引这批正在富裕起来的社会群体,以往靠着“每日低价”的口号招揽顾客的营销策略肯定也要做出调整。向高档商品市场进发近日,沃尔玛与Lord&Taylor达成合作,后者将携带旗下125类时装品牌入驻沃尔玛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它们之前的售价可以看出这些产品几乎无一例外可全部划归于奢侈品一类。不过沃尔玛在线商务平台似乎仍然恪守着价格低廉的原则,同类产品在其网站上的售价比在Lord&Taylor自家官网的售价要低很多,而且种类也没有后者丰富。二者的结合本身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此举是否能为沃尔玛的变革带来什么大的影响还远未可知。沃尔玛对Lord&Taylor的定位似乎是介于梅西百货及像Nordstrom、Saks、Bloomingdales及NeimanMarcus这些高端产品之间。如果对当前零售市场的理解没有新的突破,仅仅是走中间路线的话,这样的策略也不会很长久。时间就是金钱高收入者对“时间就是金钱”的理解明显比普通群体要更为深刻。沃尔玛正是理解到这一点,才会不断改善购物体验,力求让消费者的购物时间降至最低。由该公司推出的两日内送达、路边取货、自助结账等服务,其目的就是让消费者能够以更便捷的方式获得产品种类的信息,同时节省购物成本。此外,沃尔玛还推出了Handyhome服务,可为用户上门安装家具和娱乐系统,这对工作繁忙时间紧迫的富人来讲有着相当高的吸引力。为了进一步满足高收入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沃尔玛近日还打算上线一款被称为JetBlack的服务。据悉,JetBlack使用了当下最流行的AI技术,用户只需将所需要购买的东西列个清单并以短信的方式发出,接下来所有的工作就会有专人完成。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用户还可以通过JetBlack向家居、医疗、育儿、时装等各领域的专业买家求教,他们会为用户提供专业的建议。目前,JetBlack正在纽约地区进行Beta版本的测试,相信未来会逐步向其它地区开放。届时用户只需每月花费50美元便可以成为JetBlack项目的会员,享受到相应的服务。对比沃尔玛金牌会员的价格(12.99美元/月),可以看出该款产品明显把富人当做目标群体。至于高定价能否为用户产生相应的价值,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一切还要等市场的检验才有定论。公司意识的转变当前的零售行业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而作为零售巨头的沃尔玛自然也不会逆潮流而动。公司CEOMcMillon正试图改善公司作为企业公民和雇主的形象,并为此做出了诸多努力,比如提高员工每小时的工资水平,增加产妇津贴。近日还有消息指出,沃尔玛与在线教育平台GuildEducation和另外三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报名参加商业和供应链管理学习项目的二年制和四年制学生提供补贴。沃尔玛认为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待遇,才能让他们为每周高达2.7亿的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且为员工提供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分属的不同社区提供了帮助。在前不久举行的股东大会上,McMillon向在座的嘉宾介绍了沃尔玛正在通过为受自然灾害影响的社区提供帮助、可持续采购及使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等为地方社区提供帮助。“社区民众不仅希望我们能够在灾难袭来时为他们提供帮助,也希望我们的活动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我们的产品不会对他们的子女和地球造成危害”。通过提高自身的企业意识,满足富人阶层对其提出的高标准要求,沃尔玛正试图将自己的价值观与富人们的价值观达成一致。写在最后沃尔玛对改变自身一直都抱着十分开放的心态,McMillon曾在股东大会上说道“有意义的改变从来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但对一个公司未来的成功却是十分必要的。要想做到这一点,将富裕阶层培养成我们的用户就成为必然选择。目前大卖场商店占据了我们在美全部店铺数量的75%,要想把有钱人吸引到这些地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沃尔玛吸引高收入群体的做法只不过是其雄伟战略的第一步。公司目前的文化依然是“每日低价”,这就好比是一个人的DNA一样短期内难以改变。而富人们其实是不太在乎价格的,他们关注的是更好的服务,更高的质量和更优的价值。要想达到吸引富人的目的,主打价格低廉的口号就需要改一改。不过目前仍然有很多人被这个口号吸引,所以公司的顾虑就会比较多,这也是其不敢大胆进行改革的原因之一。不过,沃尔玛为实现将产品由普通收入群体向高收入群体转移的目标,已经准备好了必要的人才资源。像MarcLore、DeniseIncandela、JennyFleiss和AndyDunn都是富有远见和洞察力的高管,目前都在沃尔玛担任不同的职位。只不过他们来沃尔玛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对沃尔玛复杂的组织架构还不是很了解。如果他们能在沃尔玛继续待上一段时间,而不是像MattKaness还没干够一年就临阵退缩辞职不干了,那么沃尔玛成为高端消费市场的梦想就有可能成为现实。不过仅仅着眼于线上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地吸引高收入群体还是要开设实体店。
一起惠2018-06-08 09:47:46490 次
141-160/439 记录8/22 页首页上一页1...567891011...2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