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
10月30日消息,京东到家近日表示,旗下智能货柜已经进驻了腾讯、平安金服、58同城、DHL、京东等企业,并覆盖了北上广深等主要一二线城市。京东到家方面表示,无人零售领域对运营者的综合运营能力有着很大考验。京东到家智能货柜在供应链、用户运营等方面背靠京东集团。在供应链上,京东到家智能货柜与整个京东的供应链体系合作,共享京东到家平台上包括沃尔玛、永辉在内的数万家商超资源。在补货上新方面,京东到家智能货柜可以依靠京东和达达的物流能力,通过几百万配送员的运力池,实现快速上新和及时补货。其中,京东物流的配送站点未来都可以作为智能货柜的前置仓。在用户运营上,京东到家目前已累计了近4000万注册用户和每月数百万单的交易规模,拥有用户画像和消费大数据,再结合每个智能货柜反馈的销售数据,在后台运用AI算法形成数据决策,判断该区域消费者的口味爱好,不断调整商品品类,打造“千人千面”的个性化选品和差异化运营。此外,京东到家还向合作企业提供年节礼品、生日福利等企业福利服务。京东到家方面还表示,智能货柜让商品离消费者更近、体验感更强,满足了人们“即想即得、即拿即走”的购物需求。智能货柜未覆盖到的商品品类,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在京东到家App上下单。达达-京东到家CEO蒯佳祺表示:“我们即将通过模式创新和技术迭代,推出智能货柜2.0产品,添加人脸识别、重力感应、智能库存管理和智能广告牌等多种‘黑科技’。未来我们将融合京东到家平台、智能货柜、线下门店三种业态,希望构建全场景消费模式。”
教育智能科技公司极课大数据今日宣布已完成1亿元B轮融资,此次融资由丹华资本(DHVC)领投,XVC跟投,华兴Alpha担任独家财务顾问。去年8月,极课完成由XVC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据悉,极课本次B轮融资为大数据精准教学领域最大规模单笔融资。极课大数据创立于2014年,团队规模300余人,技术人员占比2/3。截至目前,极课大数据已常态化部署1800多所知名K12学校,覆盖200多万学生,320万家长。极课大数据创始人李可佳表示,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打造EI超级教师和家庭端产品的运营优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领投机构丹华资本创始人张首晟为斯坦福著名华裔物理科学家,“天使粒子”发现者,丹华资本在以往投资项目中,“独角兽”标的高达9家,包括现估值40亿美元的跨境电商wish和世界知名AR公司Meta。丹华资本创始人张首晟院士多次媒体采访中提出,“人工智能能够真正把人类的教育事业做得更好,在中国古代的先知们就提出因材施教,但现在的教育水平很难达到,因为老师在上面讲课,不知道怎么跟下面每一个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但是人工智能可以达到这一点。”极课大数据基于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研发的EI教育智能系统(AI+教育产品),是帮助学校把作业、考试整体管理起来。这个平台可用于布置作业,并对批改之后作业痕迹进行图像收集,同时产生数据,数据主要应用于两块:一块是借助教学模型和推荐算法,帮助老师做日常教学指引,比如作业的讲评、课程安排等。另外,数据也是跟着学生走,在校外(比如在家)的场景下,帮助学生管理做题、实时了解自身学习情况。今后,极课大数据还将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提供一对一在线辅导服务,以及通过线下机构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本质上,EI教育智能系统就是利用AI,基于数据训练把推送和用户画像变得更加精准、实时,以及提升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颗粒度打得更细。在技术上,极课大数据从偏实用性的角度出发,AI算法与其他公司合作研发,其核心技术能力偏后端的产品化。极课大数据创始人李可佳认为,未来的计算能力和算法框架会像存储、带宽一样,都会逐渐第三方化,社会会进行比较大的分工。目前来看,大数据精准教学领域存在两家已成规模公司,一家是极课大数据,另一家是科大讯飞产品线之一的智学网。李可佳表示,今后两个公司的产品会越来越接近,但是打法上仍有差距,智学是讯飞事业群的一个点,其打法是从区域更高的层面去做。而极课大数据只做一个单品,并围绕单品做到极致,更专注。两者起点不一样,做事的方式也不一样。目前来看,两家都已经实现盈利,李可佳表示,极课今年的营收将超过5000万元。其实,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相比互联网行业,他们接受新事物更慎重。李可佳总结,学校主要看重产品两块:一块是有没有产生过稳定的使用和好的效果,因为初高中学段的教学对产品有极高的要求,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可逆,同时受制于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三方面的原因,教育产品的试错成本极高。另外,学校在选择教育产品的时候会重点考察产品是否经过了规模化的真实环境验证。”他还认为,教育行业最大的痛点,是绝对资源相对稀缺,相对资源绝对稀缺。中国的优秀老师太少,老师培养时间很长。而且内容不均衡,优秀教学能力也不均衡,老师不能定量照顾到每个学生。人工智能将对教育行业产生深度变革,但这是阶段性的过程。目前的阶段,AI是基于现状更好观察,服务每一个人。人工智能不是服务优秀的老师,而是帮助普通的老师像优秀老师那样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进而让他们有时间做更有创造性的工作。
10月30日,银泰商业集团透露了双11总玩法。亿元红包、最大规模预售、6大品牌抢先购、新零售快闪店...史上最丰富的银泰双11正在揭开“神秘面纱”。与天猫一起玩与天猫一起玩是银泰双11的主旋律之一。双11前夕,天猫携手银泰在杭州中大银泰城开出智慧主题的快闪店。顾客在快闪店,打开手机淘宝扫码即可尝试吃豆人游戏,并领取相应的店铺优惠券。门店内所有的商品都带有集成了RFID技术的“身份证”,门店内相应的智慧大屏自动显示商品相关信息,实现扫码购买。与此同时,智慧大屏的云货架功能打通了品牌天猫店铺中的商品,大屏成为线下货架的延展。此外,在西安曲江银泰城、武汉银泰城等地将开设天猫新零售快闪店,这也是天猫与银泰首次在陕、鄂两省举办新零售快闪活动。除了快闪店,在银泰杭州部分门店还有个头更小,能量却不一般的“新零售互动大屏”。该互动屏幕通过人脸识别手淘会员,绑定银泰会员信息,实现数字化会员转化;用户通过大屏玩游戏、领权益,之后再在天猫旗舰店选商品,加载购物车。此外,还有“捉猫猫”红包游戏——天猫和银泰携手为消费者献上购物津贴——备受消费者喜爱。届时,顾客到曲江银泰城、武汉银泰城打开手机淘宝,都有机会捉到身携巨款的“黄金猫”。预购双11有了多年双11会员预购经验,银泰今年将预购门店扩大至21家门店,门店遍布浙江、湖北、安徽等省的多个城市。此外,今年的预购多了互联网内核——顾客需要通过APP报名。11月1-5日,顾客通过喵街APP的预购窗口报名;6-7日,铂金卡、金卡会员到实体门店选购商品,8-9日则属于普卡会员专场。预购的实际成交价格为按照11月11-16日期间最大促销力度进行折算,不用挤,不用抢,却能享受最优价格,预购活动绝对值得期待。需要提醒的是,各地预购规则大同但又小异,敬请查看各门店喵街、店内告示及新媒体查询具体规则。据推算,预购期间将有超过50万会员到店,提前引爆双11的节日氛围。六大品牌抢先购11月3日-5日,银泰推出“双11抢先购”——太平鸟、兰蔻、周大福、马拉丁、斐乐、曼卡龙等六大品牌旗下多个产品线均提前“亮剑”。作为国内最大的时尚服装集团之一,太平鸟旗下的男装、女装、童装、乐町均参加了抢先购活动,折扣力度十分诱人。以男装为例,银泰体系12家直营专柜全部5折。太平鸟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太平鸟与银泰有很深的合作渊源,该公司产品在银泰系成长快速,遂决定在双11来临前,让银泰的顾客专享让利优惠。双11期间,兰蔻把杭州武林银泰包裹成一个巨大的礼盒,装点以冬季巴黎的浪漫雪景。与此同时,兰蔻礼盒将在其他9家银泰门店同步发售。周大福在多家门店举行独具风格的“婚嫁快闪”,并推出黄金每克减40元的促销活动;曼卡龙、马拉丁、斐乐也推出双11超低折扣。服务升级双11期间,银泰推多项服务提升顾客购物体验。在银泰,顾客只要拿出手机,打开喵街APP,即刻便可与客服人员“喵小姐”沟通,完成疑问解答。不少顾客恼于小票不易保存,极易丢失,银泰遂推出电子小票服务。买单后,系统自动将购物信息同步线上,供顾客在手机查看。顾客还能通过手机自助开具电子发票、自动缴纳停车费等。拥有INTIME365权益的会员还拥有专供停车位和专供价商品等更多服务。新项目蓄势待发今年是新零售元年,作为阿里新零售的重要方阵,双11期间,银泰各新零售项目将接受来自顾客的“检阅”。银泰ONMINE零食馆是今年6月投入运营的新零售零食馆,高颜值、好商品让这家店迅速成为“网红”商店。银泰“生活选集”家居馆也将迎来第一个双11。除了线上线下同价、线上线下全域卖货等基本玩法外,生活选集基于大数据的3D样板间服务将全负荷运转:顾客到店输入自家小区名,店内的设计师将根据顾客的户型和需求进行整体家装设计,配置家具。银泰西选准备了多个海外爆款服饰,上海、宁波、杭州等地同时首发;“家时代”智慧家居店,推出多款“一键打包”套餐,让消费者享受“空手逛街”的乐趣。作为双11“老手”的银泰西有将在盒马鲜生上海老克勒体验店空降一家时尚买手店;双11当天,西有还为粉丝准备了一场“直播意大利”的线上活动。据了解,西有是2016年天猫双11奢侈品行业销售冠军,天猫旗舰店粉丝超过百万。
10月30日消息,苏宁云商刚刚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苏宁云商2017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318.82亿元,同比增长26.98%,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2亿元,同比增长321.23%。而其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81.36亿元,同比增长36.95%。财报显示,从2016年四季度开始,苏宁云商已经4个季度持续盈利。其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97亿元,同比增长188.66%。苏宁在财报中也预计,2017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1亿元~9.71亿元。据悉,苏宁云商O2O融合模式下的规模效应显现。前三季度,公司线上平台自营商品销售收入662.33亿元(含税),同比增长65.54%,第三季度线上平台自营商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2.93%。在线下,苏宁云商持续升级店面业态,提升店面经营质量,打造了苏宁易购云店、苏宁易购直营店等覆盖城市、农村、社区、校园的业态,三季度还推出了苏宁易购汽车超市、苏宁无人店等创新业态。截至9月30日,公司合计拥有各类自营店面3748家。在线上线下精细化经营方面,三季报显示,在线上,苏宁云商强化数据运营,通过一系列手段提升活跃度以及转化率,三季度苏宁易购App日均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83.2%,2017年9月移动端订单数量占线上整体比例86.63%;在线下,公司前三季度可比店面(云店及常规店、县镇店)销售同比增加4.39%,苏宁易购直营店可比店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27%。苏宁物流、金融业务的盈利格局也开始显现。截至2017年9月末,苏宁物流及天天快递拥有仓储及相关配套总面积628万平方米,拥有快递网点近20000个,物流网络覆盖全国352个地级城市、2810个区县城市。前三季度苏宁物流社会化业务营业收入(不含天天快递)同比增长144.83%。据悉,苏宁正持续推进天天快递的整合,报告期内,双方IT系统已经融合打通,10月28日,天天快递总部从杭州整体搬迁至南京苏宁总部园区。与此同时,苏宁物流还推出了“准时达”、急速达、“半日达”、“次日达”、“送装一体”等系列产品。另一方面,苏宁金融聚焦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支付、产品销售等四大核心业务,前三季度总体交易规模同比增长174%,供应链金融业务投放额同比增长超过190%,新增定期转账、教育缴费、娱乐充值、停车缴费、公交付款、指纹支付等功能。“刷脸支付”已应用于8月底苏宁首家无人店,今年双十一期间苏宁还会新开4家无人店。
10月29日,亚马逊宣布全球6大站点开通直邮中国服务,伴随着的是更多的选品、更快的配送时间和更低的运费。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消息是,亚马逊宣布将于今年双11期间,试运营一项名为“海外购”的新服务。对于“海外购”最通俗的解释是,这是一个中文版的美国亚马逊,特点是“寄生”在亚马逊中国(z.cn)上,初期规模会比较小。据亿邦动力网了解,“海外购”上的商品全部挑选自美国亚马逊(amazon.com),价格与美国亚马逊时时同步。但与直接去美国亚马逊下单不同的是,“海外购”将提供全中文的页面,本地化的购买方式和中国本土的售后支持。商品包括服饰、鞋靴、母婴、美妆、营养、个护、户外及运动等品类。初期,“海外购”的配送将采用从美国亚马逊直邮的方式,时效和运费与美国亚马逊直邮中国保持一致。此外,亚马逊正在积极和上海自贸区洽谈合作,尝试走“备货”的模式。一旦成功,“海外购”的配送时效将与从国内发货的时间基本一致,运费也会进一步下降。“用美国的价格买美国的商品”是绝大多数国内消费者选择“海淘”的原因,而实现这一“梦想”的过程中出现的重重困难,则是代购、转运、海淘论坛、国内“海淘”站等业态得以诞生的土壤。然而,亚马逊直邮中国以及全面中文化美国亚马逊或许将从根本上摧毁这一土壤。一个业内人士对亿邦动力网表示,亚马逊直邮中国解决的是“买到”以及“低价买到”的问题,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中国消费者来说,仍存在较高的门槛,譬如要熟悉英文、要有一张双币支付的信用卡。所以亚马逊真正的杀手锏是“海外购”,因为它解决的是“方便买”和“低门槛买”的问题。
在前文中,小编给大家介绍了双11来了,卖家们如何临阵磨枪。但是仍然有网友在网络上询问双11卖的东西真的便宜吗?不要着急,小编将从淘宝双11价格七大潜规则,告诉你双11卖的东西真的便宜吗?一、双11的价格政策1、必须低于9月15日至11月10日期间成交最低价的九折。2、11月12日至12月11日期间不得低于双11当天售价出售。综上,双11价格基本上是9月到12月4个月最低的价格。理论上讲,也应该是全年最低价,因为规模效应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商家是可以让出这部分利润的。另外,五折是指专柜价,而不是平时的实际售价。专柜价基本随便填。总而言之,双11确实能捡着便宜,但是没有宣传的那么大。天猫对价格的管控还是比较严的。系统自动检测,价格虚报或者没达到低价要求的是不允许双11当天上架销售的。二、双11价格七大潜规则唠了半天的双11,小伙伴一定手痒了吧~但还是要提醒大家一下,淘宝有风险,且买且谨慎!俗话说“一入淘宝深似海”,现在就来看看妹纸们都是怎么掉进陷阱的:陷阱1:淘宝价格是原价的3-5折比如说一件2000的衣服,进价一般是5折,经销商赚一折,起码也要1200。你说,你花四五百甚至八九百,能买到吗?花了八九百,你就以为能买到真货了?你只是在自我心理安慰罢了。为什么八九百还能是假货?淘宝里,有80%的人都是代购什么的,这些人中90%都是在说瞎话,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凭什么人家大公司大品牌让你拿去一件两件货卖?(尤其是韩国东大门代购,全是瞎扯淡,谁会为了卖几十件衣服,跑去韩国坐飞机进一大批货?机票超重的价格吓死你)这些人等他们成功的忽悠你付完钱以后,就开始自己当消费者,到其他卖二三百的店里去买,回来自己贴个假商标,再寄给你。有甚者,直接下单,地址写你的地址。然后,你要是能接受,ok,店主一下子赚了600块。你要是不能接受,ok,减去运费退钱给你,再请你把衣服退回到代购的那家。陷阱2:一星期后发货因为根本就没货,还在生产中呢。发毛给你啊?而真品,你随时拍下来随时都可以发货的。这样的情况太多了,你只要淘宝,一定会遇到。为什么衣服的图片跟有货一样?随便挑个专卖店,衣服挂在那,去拍一下又不麻烦。第二种方法就是,网上现货的真品买一件回来,七天内,找个模特穿下拍个照或者直接挂在衣架上拍,再让工厂赶紧打版,直接做个样衣出来。都ok了,找个理由把价值1500的正品退掉,(淘宝支持7天退货)真品商家一般都不让退,拿就把衣服故意弄坏,然后说是质量问题。(淘宝网支持质量问题退货)陷阱3:销量好,评价少,可个个是好评哈哈,只有笨蛋才会相信那几个评价。认真的想一下,是不是给卖家评价的时候,除非特别喜欢才会多说几个字,一般情况下,随便说几个字就完事了?而你看到的评价,清一色都是几十个字,把衣服夸的跟亲儿子似的,恨不得买一千件分给所有人,其实这些人都是刷单的。陷阱4:三标齐全大部分高仿货都是自己花几百块钱做的上千个吊牌和三标。但是这是违法的。这怎么办呢?第一,直接不加标,说是原厂出货,都是剪标的,这就是三无产品第二,没标难看,直接用自己家公司的商标或者做个高仿标,换个字母或者少一撇等。但是等买家拿到手一看,我靠,不是正品的标。这时候,你怒气冲冲的去找客服,客服会告诉你,亲我们的衣服是正品,但是品牌要保护专柜的利益,所以不让我们用原品牌的标,你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就退货,反正来回邮费,你自己花。陷阱5:5分好评返你5-10块钱首先,淘宝现在是按照DSR评分来给店铺和衣服进行排名(这个评分是什么?就是你进去店铺的时候,有三个分数,一般都是4.8左右)大家以后进一家店铺的时候,不要看几个钻几个皇冠,没用的。你要看那三个评分,如果三个评分的颜色是绿色的,果断关掉这家店,三个全是红色的,可以看一看,如果发货速度是绿色的,那你就要知道,这家店做的是高仿。因为一直让大家等货啊,生产很慢的,所以大部分买家都给发货速度评分比较低。好啦。看完之后,知道,为什么要给你返5块钱了吧?不要以为是为了你的几个字的好评,是为了店铺能继续卖下一个高仿,懂了吗?陷阱6:淘宝品牌质量差去年双十一,某网络著名品牌退货率是160%,为什么多出60%?因为十月份的退了60%。双十一卖的几乎全部退款。比如韩都衣舍,质量是一塌糊涂,价格瞎标,江南布衣,裂帛还赶不上韩都的衣服。这些所谓的网络淘牌子,其实都是淘宝刚开始的时候入驻进来的,很多都是在批发市场拿货赚差价过日子的,卖的都是杂牌子。不过淘宝突然就火起来啦,阿里巴巴当然要扶持这些老革命家,所以它们能做起来有一部分这个原因。陷阱7:天猫不能信70%的天猫都是假货。举例说明,歌莉娅天猫店,标价和实体店一样,难道真的和实体店一样?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充绒,天猫店充的是灰鸭绒啊,你知道吗?灰鸭绒啊!3000块的标价啊。灰鸭绒50块钱能买一麻袋呢!歌莉娅和欧时力都是广州的两个国产品牌而已。说白了,就是自己吹牛逼把自己捧上去的两个杂牌而已。如果你洗一次就跑绒了,你去问客服的时候,他们会懒洋洋的告诉你。亲,我们卖的是网络款。本来就和实体店不一样。
10月30日消息,根据Kering(开云集团)日前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在截至9月30日的三个月内,集团总销售额同比大涨23.2%至39.2亿欧元,前九个月销售额则同比大涨27.2%至112.21亿欧元,高于分析师预期。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季度内,开云集团旗下奢侈品部门的核心品牌Gucci增速再创历史新高,销售额飙涨49.4%至15.5亿欧元。期内,Gucci所有产品类别均录得两位数增长,其中,成衣和鞋履增长强劲,皮具发展势头同样迅猛,直营店的销售额则同比猛涨50.9%至12.8亿欧元,占品牌总销售额的82.7%,批发渠道销售额也录得43.9%的显著增幅。与此同时,有外媒报道称,为了维持该品牌的持续增长,Gucci母公司Kring计划改变其生产过程和制造网络。Kering首席财务官Jean-MarcDuplaix透露称,集团目前的首要任务是重新调整Gucci的生产周期,以便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更快地回应客户的需求。“公司计划在2018年初开设一家设计和生产工厂——GucciArtLab。”他表示。Duprix指出:“我们对于Gucci将继续增长非常有信心。为此,我们对供应链进行了大量的投资,重点是保留制造技术,促进创新,并加强垂直整合,以缩短交货时间。”据了解,GucciArtLab位于意大利,占地面积约为3.5万平方英尺,将专门生产皮具和鞋履。工厂会聘请全职员工专注于反馈消费趋势,采购可持续材料(注:Gucci前不久已宣布将不再使用动物毛皮),同时保持Gucci的供应链更靠近大本营,以加快胶囊系列的发布速度。根据Gucci官方介绍,加强对产品开发和交货时间的把控,除了能更快地向客户提供新产品外,也将有助于推动品牌直销渠道的增长。目前,Gucci正在整改实体店网络,以配合品牌门店的“NewStoreConcept”创新计划。该计划旨在将实体门店转变为实验性的、数字驱动型门店,并提供专业的跨渠道客户服务。Gucci品牌现在的550家门店中,已经有25%完成了翻新,另外还有30多家门店也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翻新。当然,Gucci重视门店改造的策略也得到了回报,这在其第三季度的财报中可以有所窥见。在该季度中,Gucci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51%,直营门店销售占总销售额的83%。
摩拜和ofo合并的传言已经许久,也是投资圈里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第一财经记者独家获悉,两家公司部分投资人的确已经讨论过合并事宜,试图结束这场大规模的烧钱战争,但是离实质性进展还比较远。此前,有外媒报道称,双方正在合并谈判,预测合并后估值为40亿美元。摩拜方面回应称,“摩拜单车技术、产品和运营效率遥遥领先,不考虑合并。”而接近ofo创始人戴威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戴威此前在公司内部几次讲到,市场空间容得下两家玩家,而且有竞争对手才会不断进步,ofo追求的是市场绝对主导权,但并不想和摩拜合并。第一财经记者从多个信源处获悉,目前,摩拜单车和ofo并没有就合并展开公司层面的接触。同时,两家很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宣布下一轮融资。一位摩拜的早期投资者对记者称,双方并没有在谈所谓的合并。对于摩拜来说,现在的重点战场是一线城市以外的地方。金沙江创投(ofo投资方)董事总经理丁健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对记者分析到,如果两家在比较多的城市都出现了市场饱和,政府也开始着手控制,双方除了价格以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竞争的了,到那个阶段就可以考虑合并了。但目前情况并不是这样,两家还有不少时间、在不少方面能往前走,并且两家的模式也不太一样。根据双方提供的数据,ofo目前在全球17个国家超过180个城市投放超过1000万辆单车。摩拜单车在全球180多个城市投放超过800万辆单车。除了国内市场,两家也将战火烧到国外。除了铺市场以外,两家现在在技术方面也有竞争,特别是基于智能锁的物联网技术。此前,这一话题还引来了双方投资人在社交媒体上的争论。不过,摩拜和ofo现在最大的机构股东分别是腾讯和滴滴,如果要谈合并,两家的态度至关重要。据公开资料统计,摩拜和ofo的总融资额分别都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不过,两家融资的步伐并没有结束。此前,有核心人士对记者透露,软银对ofo的下一轮融资已经接近完成,此轮融资将着重用于布局海外市场和物联网。摩拜方面最近的动作也非常多,加大市场投放力度,以及和首汽约车、嘀嗒拼车合作进入网约车领域等等,都需要钱。除了国内的风投基金,两家还吸引了不少国际资本入局。一边是资本继续蜂拥而入,一边却是停运倒闭的萧条局面。在摩拜和ofo两家的合并出现实质性进展之前,共享单车行业已经出现了抱团取暖的景象。永安行与哈罗单车签署了业务合并协议,在此之前,小鹿单车、3Vbike、悟空单车宣布停止运营,酷骑单车用户押金难退还,小鸣单车被爆拖欠员工工资,押金难退……摩拜和ofo两强相争的格局已经形成,并且迅速壮大,向全民级的互联网平台迈进,不再给后来者留出机会。同时,资本也不再愿意往两者之外的公司身上下注。此前投资了其他共享单车的基金,也正在等待白武士。但是,留给他们的时间和机会也不多了,在腾讯和阿里已经入局的情况下,资本站队的局面已经形成,那些没有站在摩拜和ofo身后的资本,显然已经丧失了主动权。
10月27日消息,汽车流通服务平台卖好车昨日发布全国供应商网络,同时宣布即日起,其仓储和物流等管理系统将免费对外开放。这是继供应链金融核心业务后,卖好车为解决中小经销商车源问题的再一次探索。卖好车CEO李研珠在全国汽车经销商大会“经销商可以直接在网络上采购车辆。”卖好车CEO李研珠表示,经过两年准备后,他们可以并且只有他们能做到这件事。作为一家新车B2B交易服务平台,卖好车以秒车库、供车宝等一系列产品为载体,并正在不断向车源供应上游以及仓储物流环节进行业务完善。目前,其已与一批能够提供稳定车源的经销商供应商形成联盟,承诺将提供百分百存在且可赔付的车源供应服务。在仓储和物流环节,卖好车研发了一套仓储物流系统。其中,仓储分为车源仓、枢纽仓和供给仓,仓储之间会建立一条干线,并计划在明年推出更多干线,进行定点定时运送。“我们先用这样的方式在明年让我们的速度提高25%,让运费必须降低30%。”李研珠称。除了与经销商供应商结成联盟之外,卖好车还与一批愿意提升效率的承运商共同建立了规范运营标准,提出六项承诺即百分之百的合规运营、真实运力、杜绝地跑、安全运输、精确投保和在途监控。承运商之一的上海玉春物流公司总经理徐玉春表示,他们与卖好车合作多年,目前承接对方的整车物流占自身整体业务的10%,对于此次运营方面的规范并不会感到压力。“APP上面的要求不是很苛刻,从一开始运车,然后车商去验车,照片上传,每天更新在线在途等等,这本身也应该是有的。”而对于交易环节,此次卖好车提出“5千元3分钟1台车”,并称经销商只需要5千元三分钟就可以卖掉一台车。在提出进入汽车电商B2B3.0时代后,作为平台的卖好车开始参与交易,李研珠同时表示,“我们也需要去收集一些数据,然后让整个交易过程更加地顺畅化和信息化。”卖好车COO高炳军告诉小编,在仓储和物流上面加大投资,包括系统开发和免费开放一些服务,收益模型方面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他们的很多物流资源其实价格是会下降的,下降以后就会有一些空间。基础服务增值服务都会有,前提是先把这个行业把这个流通速度的加快起来。据介绍,卖好车去年一年通过金融已服务62281辆车,占到中国新车市场的1%。“光靠供应链盈利是不可能的,我们还需要扩大金融业务的规模,这样我们能够把需要投入的钱再赚回来,还有一部分是什么收入?如果做了交易一定会有收益。”李研珠说。李研珠回顾创业历程时表示,“十年以前我们卖车的时候只关心车,车和金融结合起来的时候我们要关心资产,当它跟电商结合起来的时候这叫商品,只有商品、资产跟车这三件事情联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成为互联网+或者+互联网,这才是真正的代表着未来的趋势。”
最近一位朋友去海底捞吃饭,体验了一把“免单”的快感。Pad上能扫码付款,还跳出了一个优惠选项:“您的积分可以抵扣消费518元”,他当机立断,积分抵扣——这顿饭不用掏钱。看起来,海底捞的服务又往前迈出了一步。据内参君了解,这些细节上的升级,是海底捞“互联网化3.0计划”的开始。海底捞的“变态”服务又升级了就在马云“智能餐厅”亮相的当天,海底捞和用友共同投资的餐饮云公司“红火台”浮出水面,对外发布了最新的SaaS产品。海底捞以此为契机,计划完成自身IT系统的整合和重建,而智慧餐厅,是海底捞对其IT系统云计算化升级后的最新顶层设计。点餐收银系统,是海底捞IT系统重建工作中的第一个着力点。“新的系统在7月1号正式上线,十月底前完成全门店覆盖。”海底捞信息部负责人邵志东表示。通过海底捞的点餐收银系统的技术改造环节,内参君看到一些亮点——这也意味着,此次改造将给海底捞的服务带来几个新提升:1.优化“千人千味”: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帮助店员进行个性化营销比如优化“千人千味”,在口味选择上多出了部分选项,同时对每种火锅选材作出了一段精致说明,以前你可能只知道牛油麻辣火锅,现在你可以知道里面的“汤汤水水”。同时也修复了他们系统以往无法区分整份、半份价格的bug。2.“吃完就走”+自动开票:提升支付和开发票效率这和马云的智慧餐厅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支付宝自动支付,吃完就走,这种智慧餐厅的操作模式在连锁中餐企业中的应用是比较先进的。发票快开环节,也大大提升了开发票的效率和便利性。3.强化会员制:增设优惠选项,主动送上积分抵扣和优惠券信息在此之前,海底捞会员积分更多的是一种“隐性福利”,顾客不会主动关心,遇到不太主动的服务员,这一方面的福利就被忽略了。此次的升级强调会员制,为用户粘性加分。事实上,运用科技提供服务,海底捞一直走得比较靠前,比如在业内很早启用电话识别技术,只要打过电话,下次再打就能准确报出你的姓名、订位信息和需求;曾打造视频会议的高端定制服务,远在千里之外的亲朋好友可以虚拟“围坐”在一张桌子前吃火锅;也曾上线百度直达号平台,用户不仅可以订餐、叫外卖,还能玩游戏和参与线下活动……尽管海底捞有些尝试让部分消费者感到“过分热情”,或者“隐私被侵犯”,但用科技满足个性化需求,已经是餐饮服务升级的大趋势。系统运维一年花掉3000万海底捞升级的直接动因是成本事实上,这次海底捞的系统升级,正是因为之前的系统出现了问题。“我们系统故障特别的多,后台服务器比较复杂,运维人员将近70多个人,仅一年的运维成本就非常的高。”这个运维成本,据内部人员估测,一年能达到3000万。多年来,海底捞IT系统的建设,找了很多供应商,搭建了9大系统。体系盘根错乱,不能同属一支,海底捞信息部负责人邵志东头疼的是,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无法定位到底是哪一个系统出了问题。这一现象,在餐饮行业,尤其是连锁餐企,“症结”尤为明显:最初布局的IT系统太分散,数据基本割裂,在应用层,建设周期长且各自为政,系统间无法联动,缺乏全局的视角。“因此,从底层重构餐饮企业的信息化,才能解决企业根疾。”项目技术人员揭秘,“以海底捞为例,第一步是把传统软件上云,包括底层服务器,甚至终端,实现多机操作简化为单机操作,需要架设多台服务器优化为架设一台服务器,硬件存储升级为海量数据库云端存储……在此基础上,实现各类数据的流线生成,解锁数据的分析能力。”据内参君了解,海底捞接下来的计划是搭建起会员营销体系和智能门店运营体系。智能门店运营体系可以帮助海底捞的国内和海外拓店计划。他们的门店系统更新也会变得更快:通过云端,用任务下发的方式,快速实现版本升级,以及灰度更新。“以前我们用两周的时间完成全球门店更新,现在只需要十几分钟。”邵志东说。内参君得知,海底捞的系统升级后续计划将在未来几年陆续“上线”,聚焦点将是供应链金融体系和数据运营。来看看他们未来两年的计划:▲海底捞互联网化3.0计划如图可见,海底捞优化SaaS平台只是其互联网化“三步走”中第一步的开端。技术升级的背后:如何有效提升B端效率?巨头的动向传递了什么?外行看热闹,内行看趋势和方法。海底捞技术上新后,除了在顾客端的有效升级外,通过对服务员、大堂经理、店长端的后台升级,效率提升、成本管控、业务流程也更清晰。对于餐企运营来说,后者无疑是更重要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互联网+餐饮=餐饮新力量”的市场爆发后,目前餐饮行业开始重新思考企业间、企业与用户间的关系,也引发了餐饮信息化市场的新契机。例如,客如云、二维火等SaaS服务商正在帮助诸多餐饮企业将上述关系重构,并用IT技术完成变现。对于餐企来说,也越来越重视这一块的信息化建设。客如云彭雷就大胆地预测,"今年将会是餐饮行业SaaS智能系统爆发性增长的拐点。在未来2~3年,商家会批量地对其传统硬件进行升级,餐饮行业SaaS智能系统的市场渗透率也因此将推至高处。"一个严峻的现实是,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虽然已经达到3.2万亿元、门店数也达到了日本的2倍,但是中国的餐饮连锁企业不管在0.7%的门店集中度,还是6.2%的营业额集中度上,都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技术标准化方面的粗放,正是制约中国餐饮行业向前迈进的重要掣肘。“海底捞+用友”和宝信、中航信、树根互联等企业的模式类似,通过企业内部的IT经验和技术储备,结合外部资源形成商业化的行业解决方案,或将给餐饮信息化领域带来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不过眼下,餐饮业信息化的部署成本不菲,动辄百万千万,只有具备定制化需求的大型企业才会作出巨额投入。餐饮服务商的客户也都聚焦于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如何降低成本,为中小餐企提供技术方案,也是这个领域需要探索的重点。
猫头正向一家擅长做线下场景的公司贴去。小编获悉,团车网已成为天猫今年双11期间的线下车展战略合作方。“天猫今年在汽车品类的目标是数十亿元的交易额,会给我们相应的广告位进行直接导流。”团车网CEO兼创始人闻伟透露。团车网创始人兼CEO闻伟据了解,此次合作最早始于去年双11结束时。一开始是个别城市的测试,取得一定成绩后开始探讨如何全面合作。今年双11,双方将在100个城市举办车展。其中,双11前一两周是主要爆发点,会密集启动六十多个城市的车展,其余城市也会在此前后陆续展开。“我们很清楚天猫的优势和弱点。”闻伟说,它的核心优势是流量,还有包括双11品牌效应、对交易闭环的配套工具、大数据以及金融支持等。但天猫的弱势是,在购车方面,它从用户体验到落地成交还有较远的距离。落地难以实现,主要在于车辆价格不确定。闻伟告诉小编,天猫网站上一些车可能有价格,但更多的车型无法确定最终价格。对于用户认知来讲,有吸引力的地方可能就只是一个优惠券。所以,即使有巨大的流量,在做好线下转化方面也较难实现。这与小编此前了解到的情况相符。以天猫平台来说,一些经销商会把控大部分车辆的最终定价权,而通过线上全款购车又并非主流。闻伟表示,天猫此次看中团车网的原因,也正是自己具有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整合能力。团车网从做团购起家,到后来做车展,直至现在的展销会车展、品牌直销会、特卖会和自营电商三大业务。其中,车展是其搭建线下场景的重要载体。团车网举办的车展现场而车展这一交易场景,最终目的是要改变用户原来的购车体验,提高用户对价格的满意度,以及运营好一些服务承诺和车源保障等因素。目前,团车网有600人的线下运营团队,拥有集中撮合的交易能力。”我们在C端用户和在B端车商的运营能力,天猫完全没有。没有这样的团队,怎么去搭建多品牌大规模交易场景,提升消费者的购车体验,以及销售顾问对购车人群的营销能力?”闻伟说。据介绍,经销商目前对团车网的期待是可以进行一些赋能。团车网会给经销商提供线上化的销车服务,根据对方的能力和需求,细分一些维度。比如,可以直接交付的,就做订单。有的运营能力比较强但需要到场的,也可以就到场提供营销服务。更重要的是,除了举办车展场景这样的纯线下能力,在线上的用户运营方面,团车网也具有一定的线上流量获取能力。其提供的数据显示,平台有几十万级的精准日活,全年到场精准购车人群超过500万,2009年至今的GMV已经突破1000亿元。此次合作中,团车网和天猫的流量会叠加产生作用。同时,由于团车网已经开设天猫旗舰店,此次活动达成的交易数据会直接统计到天猫双11的销售额中。整个车款将全款通过支付宝进行支付,然后,天猫会自动分配给商家的支付宝账户。团车网与天猫进行百城车展合作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成交额同时还会作为团车网的GMV进行统计。闻伟表示,“从一开始把消费者聚集在一起,去4S店团购,之后变成我们做展销会,真正从我们这里过的钱并不算太多。现在和天猫合作后,会刷我们的系统,钱会真正地从我们这里过。”除了实实在在的交易数据,与天猫的合作,团车网还希望获得大数据能力的提升。目前,团车网的数据体系尚不够完善,合作后,他们希望通过天猫的大数据支持,把和车主相关的整个维度完善起来,将更多的用户标签进行数据化,为后续的用户模型和今后全生命周期的运营模型提供更多决策依据。“我们会把线下展销当成搭建交易场景,然后把场景规模化,再进行数据化,之后是进行网络化,最后是智能化。”闻伟称,“我认为线上平台首先可以为线上线下一体化提供大数据支持,然后可以把交易场景数据化,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不过,对于双方更进一步的具体合作方案细节,团车网内部人士称不方便透露。“公司上下看过这一方案的不超过五个人。”小编此前曾获取一份天猫2017年整车新零售双11策划案,或许可提前窥得一斑。根据方案显示,天猫双十一线下团购活动主要分为两种布展方式,一是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的会展中心、体育中心开设面积不低于5000平米的汽车团购展,每家汽车品牌展位面积约在100平米。二是组织开设厂家直销会,采用城市当地四星级以上的酒店,计划会场面积超过400平米。这两种线下活动方式都将由团车网来承接支持。闻伟透露,双11的合作只是今年的重头戏,接下来双方的合作将会常态化。
再过一个月左右,维密(VictoriasSecret)中国首秀就要在上海举行了,维密上半年业绩不好,现在来想让中国姑娘们为美丽买单,也在费劲功夫。据相关分析,中国的内衣市场年销售额在1000亿以上,在整体的市场中女式内衣约占到了60%,市场规模约超过600亿元。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了中高端内衣的消费需求,消费者对内衣的需求从款式、面料、工艺质量等基本功能需求逐渐上升到对归属和情感价值的高层次需求,越来越重视内衣的人文关怀和品牌价值,关注消费过程的体验,消费者购买中高档内衣的比例越来越大。国内姑娘们对内衣的逐渐重视,也让微商、淘品牌乘势而起,海淘平台、代购等无奇不有。曾有位房地产大佬说胸罩按平米算,比房价贵多了,此言有荒谬之处,但这巴掌大的小东西确实是个大生意。国内最大的女性内衣品牌,当属志玲姐姐代言的都市丽人,在前几天都市丽人和京东合作搞出大新闻,偷偷过问异性朋友对都市丽人怎么看,她说她也喜欢志玲姐姐,但都市丽人太老了(品牌老化是都市丽人的第一大问题),她喜欢优衣库和Oysho。都市丽人:“中国内衣第一股”的增长瓶颈显现都市丽人成立于1998年,号称“国内首家快时尚内衣品牌”,产品主要针对年轻女性群体。2012年,林志玲成为都市丽人的代言人后,都市丽人的知名度有了质的提升。2014年6月26日,都市丽人(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被称“中国内衣第一股”。截止至2016年年底,集团门店数量为7651家,大部分为都市丽人品牌门店,且都市丽人占有国内内衣行业最高的市场份额,约占行业的3.2%。明显看出上市对于都市丽人的业绩有很大的正向刺激,从13到14年营收从29.16亿人民币增至40.08亿人民币,增长额度超10亿;2015年是都市丽人近年业绩的巅峰,营收49.53亿人民币;2016年营收出现明显下跌,为45.12亿人民币。从构成分布看,都市丽人主要营收来自向加盟商销售产品,这部分四年营收依次为22.4亿、26.9亿、31.56亿、25.2亿人民币,很明显2016年业绩下跌主要是由于加盟商不给力,导致都市丽人供应商2B业务收入大幅减少。直营零售方面的业绩比较平稳,四年依次:6.76亿、12.44亿、16.23亿、16.8亿人民币。都市丽人从14年开始发展电商业务,三年营收依次为0.74亿、1.75亿、3.13亿人民币,成长迅速,是都市丽人的增长亮点。都市丽人2016年毛利率为44.0%,同类企业的毛利率一般接近60%,相比之下都市丽人的毛利率较低,原因其一应是其加盟店业务份额较大,稀释了整体毛利率;其二是都市丽人非内衣产品占比较多,如保暖服、睡衣、袜子背心等,这一块业务由于南极人、北极绒类品牌低价对市场入侵,毛利不会高。都市丽人的净利润从15年到16年从5.4亿跌至2.42亿,跌幅超过一半!而2016年都市丽人的净利率下跌至5.4%。毛利率上升可以理解不断改变销售渠道及产品组合,进一步整合供应链所致,四年从36.7%增至44.0%。对于代工供应商而言,大量生产能降低单位成本,所以一般单量越大,单位报价就会越低。从2013年开始,都市丽人的门店速度和营收皆大幅上升,总采购成本同步上升,不过单量也会随之上升,让议价能力增强,让单位采购成本有所降低。从毛利率走势看,2016年都市丽人毛利下降,毛利率却略有上升,销售下跌,必然有库存积压现象。都市丽人维持运营的存货量也相应上升,从2014年开始,每年都有两个亿以上的存货增加,不过16年存货增加了3.5个亿,营收下跌,可见产品销量也有同幅度下降。存货是流动资产,存货增加且周转率降低,给都市丽人现金流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有大幅度减少,很可能是回购加盟商库存,并且新增了2亿元人民币贷款。库存上涨和资金流压力表明都市丽人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而影响净利润大幅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过高的费用支出。销售及营销费用和一般及行政费用大幅度提升,主要是因为,自营店数的增加,人员费用、和店铺租金等支出上升。按年报中的披露,都市丽人认为三四线城市投资少、回报水平高,是公司渠道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从店铺分布看,都市丽人的地铺主要在三四级城市及县城,并且加盟店占大多数,加盟费也是可观的收入来源。如上图示,15年都市丽人的单店营收略有上升,而直营门店平均单店营收较大幅度上升,平均上涨17.5万人民币,这可能让管理层有了乐观的预期,于是在16年大量增加直营门店数量。从门店数量可以明显看出,16年上半年都市丽人的直营店数量增加447家,上升40%。但预期的增长并没有出现,平均门店营收在下跌,根据年报显示,亏损门店主要是街道门店和百货门店开始出现亏损,同时大量费用支出也给都市丽人现金流带来一定压力,于是我们能看到2016年下半年开始都市丽人才是关闭亏损门店,但已经严重影响整体业绩。综上所述,国内女性内衣第一品牌并不像代言人那么美妙,由于对市场需求的激进预判,都市丽人面临库存、现金流压力。尤其是存货周转天数不停上升,滞销会逐渐累积,电商有增长的潜力,但都市丽人产品需要调整。引援节流,多项举措能否渡过难关业绩下降,都市丽人聘请了多名新高管,以求改善集团的管理。2017年,都市丽人做出一系列开源节流活动,削减16年运营不佳的影响,寻求新的增长点。首先都市丽人继续关店,尤其是直营店,上半年关闭了228家,同时翻新门店刺激客户需求。今年5月5日,都市丽人公布了复星入股的公告。根据公告内容,都市丽人与复星国际全资附属公司签订股权认购协议,复星以2.5港元的认购价,溢价9.17%,获得都市丽人2.4亿配发股,占比配发后总股本11.18%。根据公告内容,由复星认购而募集的资金总额为6亿元,将用于销售分销渠道改革、收购和合并项目以及流动资金供给。复星入股的同时还与都市丽人的四个大股东签署了一项业绩对赌协议:营收方面要求都市丽人2017年同比增长不低于3%,2018年不低于6%,或是较2016年相比2018年增长不低于9.18%。利润方面要求扣除非经常性项目后,2017年同比增长不低于20%,2018年不低于15%,或是较2016年相比2018年增长不低于38%。而如果都市丽人未达到对赌要求,则四大股东需赔付1亿作为补偿,并且协议中还对四个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做出了一定的要求。引入复星资金,都市丽人解决了资金压力的同时,将担负业绩承诺的压力。根据都市丽人2017年中报,今年上半年,都市丽人净利润同比下跌16.74%至1.45亿元人民币,销售额则同比下跌5.98%至20.79亿元。随后5月12日,都市丽人发布公告,与KIMURATAN及青岛大都订立战略合作协议,集团获委托为销售代表及分销商,以于中国透过线上、传统营销及分销渠道,营销及分销KIMURATAN两个品牌(爱情设计及BIQUETTE)旗下产品。战略合作协议初步期限至2018年末。KIMURATAN(TYO:8107)是一个成熟的日本婴儿及儿童服装企业,颇受日本市场认可,其于日本逾40个城市拥有超过250家销售分店。KIMURATAN的品牌包括爱情设计、BIQUETTE(贝开特)、Youpi!(幼碧)、MotherGoose等。近年由于日本出生率走低,KIMURATAN处境并不理想。都市丽人从2014年开始涉足童装,2015年其童装品牌眯雅佳已在其大多数门店有售。都市丽人想开拓童装市场作为新增长点,二者也是各取所需,但眯雅佳一直都不在都市丽人收入划分中,主营业务难以增收,如今引入成熟品牌和产品,延伸组合能行吗?根据都市丽人2017年中期报告,上半年营收20.79亿,同比下降6%,毛利9.37亿,毛利率45.1%,同比下降2.6%,净利润1.45亿,净利率6.96%,同比下降0.9%。红利期之后,电商是都市丽人仍能保持增长的领域。如此不难解释为何都市丽人将电商作为业绩突破口。9月29日,都市丽人与京东合作超级品牌日,在京东总部的宣传会上,都市丽人公布了今年线上7.5个亿的业绩目标,品牌代言人及公司股东林志玲以首席设计师身份亲力解说产品,京东为都市丽人进行了全渠道的大力度宣传,并且刘强东也亲自站台表示“对都市丽人这样优质的品牌,京东集团十分愿意与之合作,倾力支持。”都市丽人选择京东,一方面是因为都市丽人京东销量约为天猫的四分之一,在腾讯、网易等京东合作渠道的推动曝光下,会有不错的业绩增长。另一方面,京东欲做大服饰版块,在多家服装企业关闭京东店后,京东也需要推动合作品牌业绩来展示其实力。更重要一点,京东和都市丽人背后都有今日资本,二者合作可能涉及背后资本的推动。消费升级,中低端内衣受到冲击都市丽人能否打一场翻身仗,兑现与复星资本的业绩保证,就看下半年了。但目前为止,都市丽人仍是国内最大的内衣企业,老大如此,不知与同行相比如何。除了都市丽人,国内还有较大的另外两家内衣上市公司安莉芳控股和汇洁股份。安莉芳是老牌香港企业,成立于1975年,主营女性内衣、睡衣、泳衣等,2000家门店覆盖全国300个城市,大部分门店在百货专柜。汇洁成立于1996年,前身是前身为“深圳市曼妮芬针织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了专业内衣研究机构——汇洁内衣研究院,并与西安工程大学联合成立了“汇洁-西安工程大学内衣研究院”。公司主要从事人体工学研究、工艺技术研究、内衣设计制造及营销等,目前约有1500家直营门店。下面是三大女性内衣上市公司的情况对比:上图能明显看出三家企业的差异。都市丽人规模最大,门店最多,但毛利率和产品价格都较低,定位大众薄利多销,但若产品卖不出去,运作效率降低,渠道的运营费用会拖累企业,低价定位也让库存处理变得困难。安莉芳作为老品牌,毛利率最高达到80%左右,品牌溢价能力较强,不过也说明在同等价位安莉芳产品的用料和质量可能略有落后。汇洁有自己的研究机构,定位中高端,主力品牌价格都较高,但业绩是三家公司中最稳定的。总体来看,三家相比,都市丽人和安莉芳的业绩都有较大下滑,汇洁则保持平稳发展。如今消费升级风在吹,都市丽人大众定位,会逐渐被追求高品质的消费者抛弃。安莉芳成本过低,同等价位有更多选择后,消费者自然会选择更符合价位品质的产品。而三家企业都在关店,应是国外品牌入华以及线上渠道和海淘消费的影响。根据我的观察,目前零售业产品端有两个很大的变化,一是渠道扁平化和供应链升级,使原本“高价”的商品变得“低价”;二是对于非稀缺商品,细分“加法”,选择“减法”的产品结构更符合当下消费习惯。内衣作为刚需产品,有抗周期性和非季节性的优势,在操作上有优势,库存处理也少受影响。凭借定位、知名度和渠道优势,我认为都市丽人在在三四线城市和线上仍有潜力,但款多价低的产品结构,已经不符合长远发展需要。而内衣市场的方向应是健康舒适有品质,像维密这样可能带有“物化”倾向的产品,也需要不久就会被新女性抛弃吧。
一、全方位提升排名,带来更多顾客浏览使用亚马逊物流是影响搜索排名靠前的关键因素之一,使用亚马逊物流的产品会被优先排序。更有机会获得广告位推广和邮件促销,让您的商品得到更多展示机会。二、赢取“购买按钮”竞争,获得更好的信用使用亚马逊物流,您的商品会在“购买按钮”竞争中获得优势,更易成为顾客的首选。同时,使用亚马逊物流,顾客对物流体验不满产生的差评,将由亚马逊来认真对待,并不会影响到您的信用评级。三、满49元免运费?您的顾客也可以享受亚马逊为顾客提供“满49元免运费”的服务,而通常由卖家直接配送的商品则需要顾客支付运费。利用亚马逊物流,您的商品也将自动参与到“满49元免运费”的活动中来,从而在同类商品中比其他卖家更具竞争力,更易被顾客选择。四、“亚马逊”信誉,为您赢得更高转化使用亚马逊物流服务的商品,会在商品信息页显示由亚马逊物流配送的标志,顾客将知道该商品的包装、配送、客服以及退货服务都由亚马逊提供。基于对亚马逊自营商品同样的信心,顾客会更加信赖您的商品,这将使您的商品从众多商家中脱颖而出,赢得更高的转化率。五、我们专注物流服务,您可以专注于业务成长13个亚马逊运营中心遍布全国,总面积达近80万平方米并持续增长中,结合全国范围的快速配送,世界一流的客服中心以及高智能的供应链管理,亚马逊物流能帮助卖家将销售范围拓展至更多地域,迅速方便的实现全国范围内规模化增长。我们的服务涵盖每一个物流环节和售后环节,从而节约您的时间,让您可以更加专注于贵公司业务的成长。六、支持多种渠道配送,满足跨平台运营需求通过亚马逊的多渠道配送服务,您可以使用储存在亚马逊运营中心的可售库存,配送来自亚马逊以外的任何其他销售渠道的订单。我们为您的电商物流提供一站式全面服务。七、支持“货到付款”,给顾客更多选择70%以上的亚马逊中国顾客都喜欢使用“货到付款”服务,加入亚马逊物流,能使您的商品满足顾客的多种付款方式要求(包括货到付款),更加便捷。八、7天×24小时全天候专业客服,让您的顾客更放心亚马逊为您的顾客提供7天24小时全天候无间断客服支持,帮助卖家解答顾客提出的包括物流在内的各种问题,帮助卖家节省人力成本,提升您的效率,持续改善顾客购物体验。
10月25日消息,微课直播工具千聊宣布获得千万人民币A+轮追加融资,由腾讯战略投资领投,腾讯众创空间跟投。此前,千聊曾获得千万美金A+轮融资。千聊成立于2016年3月,旗下产品“千聊live”是一款依托微信生态的语音授课工具,具有包括语音、图文、视频、问答、分销等核心功能。截止2017年10月,千聊的平台独立访问用户累计超过1.5个亿,注册机构及讲师累计超过100万,平台总流水超过5亿人民币,月流水超过4000万人民币。目前,千聊上有将近1500万纯知识付费的用户。千聊创始人、CEO朱峻修接受小编采访时回忆,千聊创建之初只是为了解决当时讲师们做微信讲座中的听课人数受限、刷屏等痛点,还没有意识到知识付费未来的市场。推出付费功能后,后台数据让他看到了千聊真正的机会和潜力。小编了解到,在千聊已经诞生了一批成熟的网络讲师和机构。有些还不太出名,但在内容上做得非常好,收入也不错。这些机构和讲师包括:DISC李海峰、罗元裳理财、HeyMom养育研究所、大脑派、晗卿@快乐语文学堂、【超级爸妈】父母课堂、糖豆学院、麦子瑜伽、刘洹Burning、跟李锐学Excel、演讲教练龙兄、俊怀趣理财等。除了普通个人讲师,千聊也吸引了微信五百强自媒体、教育机构、知名企业,包括中国教育报、腾讯众创空间、3WCoffice、笔记侠、丁香医生、微果酱、饿了么、美团网、前程无忧、意林杂志、智联招聘、当当网、混沌大学、新华网等,他们都在使用千聊,并在千聊获得收益。知识付费开始成为很多自媒体、机构及个人讲师的主要收入来源。朱峻修表示,千聊希望未来能够给讲师带来10亿、20亿甚至100亿的收入,让内容创业者获得应有的产出回报。问及千聊的愿景,朱峻修说千聊未来要构建人类智慧库,共享人类智慧。他认为当今社会,物质丰富、信息冗余,需要有人共享,这样社会资源分配才会更加合理。我们共享单车、共享空间、共享衣服正是如此。未来我们也会共享知识。教育共享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人们普遍接受教育,并且有一技之长,那么社会就会存在知识盈余,这些知识盈余就可以共享。滴滴的共享逻辑是,把车子集中到一个平台上,然后分配共享给需要它的乘客。而千聊的共享逻辑是,把知识集中到一个平台上,然后共享给需要它的学员。当有人在生活中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他可以到千聊通过学习,从而解决问题。在聊到和得到、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平台或小鹅通、有赞等工具的比较优势时,朱峻修说:“其实现在大家的技术都差不多,我家做出这个功能,很有可能一周后竞品就推出一模一样的功能,未来行业内工具将趋同。千聊和其他工具最大的差别是,我们会用流量、内容、行业大数据对讲师加持”。从产品上看,千聊为讲师提供了多种变现方式及营销功能,能帮助讲师在同等条件下获得比在其他平台更多的收益。从千聊去年9月推出付费课功能,至今千聊已经帮助平台上讲师获得收益超过5亿人民币。从流量上看,千聊的平台独立访问用户累计超过1.5个亿,其中有将近1500万纯知识付费的用户。千聊把平台上的巨大流量都开放出来,让讲师能够更容易变现。扶持讲师,打造优质内容,从而让千聊生态更加健康。此外,针对内容特别优质的讲师,千聊的内容打造团队会全程同讲师策划和推广课程。目前,千聊“金字塔计划”已经对接1200多名头部老师。作为一款知识分享工具,千聊帮助自媒体品牌、互联网IP、社会化培训机构等知识分享者为自己的粉丝或知识消费者进行直播,直播场景包括在线讲座、微课分享、培训进修等,直播形式以语音为主,辅以文字、图片、小视频等,分享的内容多是健身美容、家庭婚姻、母婴亲子、科普百科等。朱峻修称,目前大部分人对直播的印象可能还是泛娱乐化,但在他看来直播是一种效率最高的沟通工具,能够解决时间和地域跨度的问题,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种教学标配。在他眼中,知识付费行业达到200亿的收入规模仅仅是时间问题。在线上社群的构建上,千聊提供了在微信端维护粉丝的打卡工具和建群工具,但目前还不会推出web的社群工具。朱峻修认为,大部分工作都能在微信群完成,而且微信群的频次和效率更高,没有必要刻意去替代。不过,千聊会经常举办线下活动,主要是让平台上的讲师们聚到一起交流做内容的心得。千聊也希望通过面对面的方式,一方面向平台老师汇报千聊最近的工作和成果,另一方面也听老师们对千聊的建议,进而优化千聊。谈到是否担心对微信生态依赖过大时,朱峻修表示微信不仅仅是一个社交工具,它已经成为一个“操作系统”。千聊是在这个操作系统下运营,不用刻意去掉微信色彩。小编获知,千聊获取的本轮融资将加大技术投入,进一步优化产品。同时,还会在大数据研发上进行投入,希望讲师们可以依据大数据做“爆款”课程,实现知识变现。下一步,千聊有可能提供代运营服务费,在工具测更加定制化,吸引传统的培训机构使用。
共享民宿独角兽Airbnb的中国团队再起人事风波。10月24日,Airbnb中国区负责人葛宏离职的消息得到确认。这位6月刚荣升Airbnb全球副总裁、在中国走马上任的掌舵者,仅仅在岗位上奋斗了四个月便默默退场。与之呼应的是,10月19日,Airbnb在官网上表示:“Airbnb(爱彼迎)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战略官NathanBlecharczyk将出任Airbnb(爱彼迎)中国的主席。”同时,Nathan会确保北京以及上海的团队能够有一个和总部领导团队直接沟通的渠道,并且每个月都会到访中国。这也引发了业内对于Airbnb是否要转变在华策略的猜想。事实上,公司今年的一系列计划才落地不久,但在外界看来,似乎和中文名“爱彼迎”一样,Airbnb在中国有些“水土不服”。Airbnb欲开拓的中国市场,本土的创业者们也正虎视眈眈,途家、小猪短租都是Airbnb的直接竞争对手。短租、民宿行业的融资、合并还在持续,政策监管也利剑高悬。共享经济的哲学带动了这个处于酒店和长租之间的夹缝市场的发展,但是中国的共享民宿市场如何走远,还有诸多探讨空间。本地化难题Airbnb用户遍布191个国家近34000个城市,2014年和穷游网展开战略合作,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彼时,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Airbnb主要针对有海外使用经验的用户和到中国的游客,本土优势不够明显。在接下来的几年中,Airbnb继续寻找中国业务掌门人并先后换了四任临时负责人,最终拥有产品和技术经验的葛宏正式上任。据记者了解,接下来将由Airbnb亚太地区负责人萧锦鸿暂时接替葛宏的职务。人事变动的同时,Airbnb中国的业务也在深入。上线“故事”功能、成立负责房东支持的团队、举办线下交流活动、积极与市政府和旅游局签约合作,一系列的举动表明了Airbnb加快进军脚步的决心,目前其在中国已有超过12万套房源。对于Airbnb而言,中国市场是增长率最高的市场,也是出境游客增长率第二高的市场,势必不会轻易放弃。但是,中国区一把手的变动依旧折射出了Airbnb在国内市场上的弱点。小猪短租CEO陈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道:“外资的互联网公司在中国遇到的问题都有共性,Airbnb也不例外。和中国的创业者相比,外资公司目前只做到了作为市场的参与者。”Airbnb是全球优秀的互联网企业,但是在中国它首先是外企,其次是互联网企业。其面临所有国外互联网进入中国所面临的总部与分部的关系问题。虽然其属于互联网领域里面重运营的O2O行业,相对更有优势。但它试图通过册封“封疆大吏”的方式来重视中国市场,这显然还是陷入亚马逊等企业遇到的“国外互联网公司本土化魔咒——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业务模式在中国未必奏效”。早年卖实体快消品的外企,如宝洁、百胜,由于明显的产品优势在中国一骑绝尘,但提供互联网服务的企业却无一苟活,本质上是,中国人消费实物的模式与外国人并无二致,全世界人使用沐浴液的方式基本是一致的,但所能接受的服务却大相径庭。Airbnb此次换帅,更像是权力中心任命一个地方官员,而非采用谁有能力谁上的民主方式,其运作模式和二十年前的外企并无二致,这可能不符合这个新兴行业。共享民宿渐进前行从国内市场来看,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在线短租行业研究报告》,2016年中国在线短租市场交易规模为87.8亿元,预计2017年将达到125.2亿元。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在线短租行业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小猪短租为代表的纯平台模式,如蚂蚁短租、木鸟短租,其中,小猪短租的房源超过20万套。它们为用户提供短租房、日租房等住宿服务,同时房东可以在平台上分享空置的房源、房间;另一种是以途家网为代表的“自营+平台”模式,除了线上平台,在线下途家网和房地产开发商、业主进行合作,直接获取房源,进行统一规范化的管理和服务,目前途家的在线房源超过65万套。上述业内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B2C模式在房源储备上相对充裕一些,但是线下维护运营成本会比较高。纯平台类的C2C模式比较轻,业务更容易复制和拓展。与打车、单车等共享领域不同的是,共享民宿的规模一直是渐进式增长。陈驰告诉记者:“行业发展一直在加速,规模越来越大,但是一直不是以爆发的方式在发展。目前国内是主战场,体验和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相比前两年,我们的困难少了很多,主要是有了平台效应,之前都要靠强运营。”虽然在线短租市场增速很快,但在国内仍属于小众的垂直领域,而且还面临着安全、信用和政策方面的风险。在政策方面,2017年10月1日,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正式实施。在市场准入方面,民宿国家标准强调经营者必须依法取得当地政府要求的相关证照,并满足公安机关治安消防相关要求;民宿单幢建筑客房数量应不超过14间。这些规则对于民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华美酒店顾问有限公司首席知识管理专家赵焕焱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国共享经济方面的政策是逐步明朗的,例如现在网约车的要求就很高。我认为创新和依法治行业确实需要齐头并进,不可偏废。现在住宿业市场还谈不上垄断,初期一般是市场规模竞争,以后才是细分市场发展。”本土市场上的短租公司在不断地寻求差异化。近日,途家网完成E轮融资,此次线上平台融资3亿美元,此前途家已经将携程旗下的公寓民宿业务以及蚂蚁短租的民宿业务都纳入麾下,并拓展海外市场;小猪短租在今年宣布推出国内首个针对商务场景使用的短租产品,从细分市场突围。
亚马逊又要抢手工艺品电商平台Etsy的生意了?据外媒最新报道,亚马逊手工艺品交易平台AmazonHandmade日前推出了一个名为“GiftShop”的礼物专卖店,向消费者提供数千款手工制作的专门用于节日庆典的礼品。据了解,该商店的商品类目按照“男士礼物”“女士礼物”“儿童礼物”“婴儿礼物”“夫妻礼物”以及亚马逊Prime会员可享受的“最后的礼物”来划分。其中,“女士礼物”包含了各种珠宝饰品、洗液、个性化袜子等产品;“男士礼物”包含个性化的瓶子、领带夹、定制烧烤台等;“儿童礼物”包含个性化故事书、衣服、装饰品等;专为亚马逊Prime会员推出的“最后的礼物”分类下则有很多类似咖啡杯、装饰物、珠宝的商品。“GiftShop希望通过提供各种各样手工制作的产品来帮助消费者解决‘送什么礼物’的问题。”AmazonHandmade销售部门负责人KatieHarnetiaux谈道,“商店售卖的每一样东西背后都有故事。”据小编了解,AmazonHandmade手工艺品交易平台上线于2015年10月。为了触达原本属于Etsy的用户,AmazonHandmade特别注重宣传其平台的商品来自当地艺术家、知名手工艺者。根据一份公开数据,在去年10月,AmazonHandmade美国网站的商品数量已达到50万件,相比一年前上线时增长了五倍,而今年其又在扩大品类和商品数量上做了不少努力。目前,该平台已扩展到了包括珠宝和家居在内的10大类目,并面向全球30个国家开放。近日,该平台除了推出“GiftShop”礼物商店之外,还新增了服装和鞋靴类目。不过,对于在这个行业有着深厚积淀的Etsy而言,AmazonHandmade的规模仍然有待扩大。据Etsy的数据显示,全年该平台产品数量已超过3500万件,卖家超过160万人,买家超过2500万人,30%的收入来自于美国之外的地区。Etsy的CEOChadDickerson还曾公开对外表示,Etsy业务根本没有受到AmazonHandmade或其它竞争对手的影响。事实上,众所周知的是,亚马逊的核心商品包括电子产品、图书和家用产品,除此之外也一直在探索扩展核心市场之外的其它产品类别,例如手工艺品、服装和设计产品、食品生鲜(AmazonFresh)以及在AmazonLocal上线外卖送餐服务等。亚马逊一位发言人曾指出:“亚马逊推出一项新业务时,都是着眼于全球市场,有着长期的发展计划。自从Handmade推出以来,我们收到了世界各地客户和手工艺人的反馈,他们希望亚马逊能在他们当地市场推出Handmade平台服务。显而易见,这项业务赢得了大众的喜爱。今后,平台将再持续增加商品种类和数量,其中很多商品可享受Prime两日达送达服务。”
“双11”大战全面打响,阿里京东两大电商巨头围绕自身的优势与主场各有攻防。阿里日前在上海举办天猫“双11”全球潮流盛典,邀请了LVMH、雅诗兰黛等国际时尚奢侈品集团,以及安踏、鄂尔多斯等国内知名品牌和中国设计师品牌平台栋梁登台。而京东在日前举办了“双11”全球好物节战略发布会后,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在战前密会十几位家电巨头的消息也不胫而走。今年的“双11”既是阿里新零售概念提出满周年的“双11”,也是京东为第四次零售革命铺路的首次“双11”。除了各类零售创新元素外,大促背后的资源争夺也显得格外激烈。掀时尚风暴2017天猫“双11”全球潮流盛典日前在上海举行。这场盛典邀请了包括LVMH集团、雅诗兰黛集团、维多利亚的秘密等在内的多个国际时尚集团和品牌,国产品牌方面也不乏鄂尔多斯、安踏、海澜之家等传统国货品牌参与。相较于去年的潮流盛典,今年天猫不仅在邀请的时尚集团和品牌规模上大幅提升,同时也加大了对国内外设计师品牌的重视。不仅邀请到JasonWu、OpeningCeremony、RobertGeller等与纽约时装周合作的设计师品牌来中国进行首秀,中国设计师品牌平台“栋梁”也携手多家新锐品牌参与其中。时尚服饰类商品一直被视为天猫的优势品类,而在此次“双11”备战期间,天猫也确实展现出了豪华的阵容。但对于另一大电商巨头京东来说,显然也有凭借资源积累与天猫一争长短的心思。10月10日,京东首次推出独立于京东主站的奢侈品平台TOPLIFE。而在今年的“双11”中,京东表示,TOPLIFE将正式开启运营,同时上海奢侈品仓也已正式开通,向用户提供品质包装、专属客服和专业售后等服务。实际上,对于今年“双11”将要掀起的这场时尚风暴,早在今年3月京东就宣布拆分服饰家居事业部,成立大服饰事业部(现为时尚事业部)时就已得以预见。当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就曾表示,服饰品类是天猫、淘宝的最核心品类,京东把服饰家居事业部一分为二,颇有要让对手后院起火的意味。而尽管在“6·18”期间陷入了部分服饰品牌的撤店风波,但从近一年京东在投资Farfetch、推出“京尊达”专属配送、联手时尚媒体ELLE等举措也可以看出,京东欲冲击天猫时尚市场的决心不容小觑。火拼家电市场如果说时尚服饰类商品是天猫的优势品类,那在家电市场的争夺上,显然就是京东的主场作战。日前,刘强东在“双11”前密会十几位家电巨头的消息不胫而走。据悉,为迎接此次“双11”,包括美的、海尔、TCL、海信等多家在国内外均有着较高名气的家电品牌都与京东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将通过推出首发、爆款产品,增设生产线等方式,为京东“双11”的家电市场助阵。家电企业之所以会选择与京东合作,一方面源于双方所保持的多年合作关系,同时也有赖于长期以来京东对品牌商利益关系处理的方式。“品牌商的利润永远都是京东的两倍。”在与品牌商大佬的集体会面中,刘强东不惜如此表示,如果一个商品的净利有10%,京东只要3%就足够,会留给家电品牌的利润永远是京东赚到的两倍。在业内人士看来,稳定的零供关系依然是京东在家电零售市场的重要优势。京东对“双11”家电市场志在必得,但天猫今年也有了更加充分的准备。可以看到,目前苏宁易购已经成为了天猫平台上常态化的一级入口。相较于去年“双11”猫宁公司成立不足3个月时的仓促应战,今年双方将要开展的联合促销,不论在合作方式上还是在用户的接受程度上,条件都更加成熟。据悉,今年天猫和苏宁易购双方将通过联合采购的方式,在备货、客服、物流等资源方面全面打通,进行服务升级。营销战打头阵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往年“双11”将所有竞争的焦点集中在商品上,今年“双11”对于阿里和京东来说,不仅是一场销量之争,还是一场营销之争。在“双11”全球好物节发布会上,京东、腾讯宣布再度加强合作,联合推出赋能品牌商的“京腾无界零售”解决方案。此外,京东在大会前还宣布了与搜狗达成战略合作。加上之前京X计划中的腾讯、今日头条、百度、奇虎360、网易,目前京东已与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几大“流量天王”形成了结盟。另一方面,天猫在营销造势的投入力度上同样不逊于去年。除了此前提到的“双11”全球潮流时尚盛典,由美国“超级碗”金牌制作人大卫·希尔执导的2017天猫“双11”晚会将于11月10日定档上海,继续保持“硅谷+好莱坞”风格模式。同时,今年初,天猫还做了近五年来最大的一次品牌升级,从“上天猫就够了”升级为“理想生活上天猫”。2017阿里“双11”总指挥刘博表示,在品牌升级的基础上,整个天猫平台的品牌和营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推出超级品牌日、天猫小黑盒等营销产品,都是围绕消费者和品牌商,尝试构建起更好的连接关系,做更多的互动。“经营用户关系的新电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专家委员唐兴通表示,在人口红利消退、长效稳定的流量增长来源稀缺的情况下,利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活关系网络,可以让电商平台获取更多的流量增量。对此,京东集团CMO徐雷也表示,通过数据赋能反哺品牌商,将帮助品牌商应对线下增长乏力、线上营销过度等困局。全渠道参战作为今年“双11”另外一大看点,这既是阿里新零售概念提出满周年后的“双11”,也是京东为第四次零售革命铺路的首次“双11”,其中自然少不了各类零售创新元素。就天猫而言,今年将有来自全球超过14万个品牌投入1500万款商品加入到“双11”盛典中;同时,还有海内外超100万个商家实现线上线下打通,近10万家智慧门店、60万家零售小店等线下零售业态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不仅如此,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南京等地的核心商圈,也会在“双11”期间涌现出一批品牌快闪店。京东集团副总裁韩瑞在介绍今年“双11”战略时也表示,今年的大促活动渠道不仅在线上,还包括京东之家、京东专卖店、京东母婴体验店等线下零售业态,以及沃尔玛在全国的400余家门店、接入京东掌柜宝的数十万家便利店等。阿里和京东两大电商巨头俨然要在“双11”期间展开一场全渠道竞速,但有分析认为,线上线下结合的零售创新很可能成为助力电商平台在今年“双11”实现销售额创新高的一张王牌。中国社科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曾表示,在电商行业遇到线上流量瓶颈的当下,企业都在思考如何把流量的价值和平台的价值发挥得更大,而深入线下正是电商企业探索的方向之一。
一年一度的“双11”电商购物节即将到来,在这场年终大促购物狂欢中,我们可以通过零售巨头们的玩法感受它们对未来零售的思路。从阿里提出新零售,到京东的第四次零售革命,以及苏宁的智慧零售,今年的双11在新科技的带动之下,诞生了新物种——如无人零售;也带来了新的消费场景和新玩法。另一方面,随着上半年“二选一”话题的不断升温,我们也看到电商巨头们的竞争持续升温并进入白炽化阶段,也从以往的单体抗争形成阿里系和京东系之争,或许就在这个“双11”达到爆发点。“刷脸进店,无人看守,即拿即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日前在京东总部实地体验了将于“双11”期间开业的京东X无人超市和京东无人便利店,顺利完成了两次顺畅的购物体验。京东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整个大业态中,无人只是表象,骨子里是背后的数据,智能和运营模式。如果只做表象就没有竞争力了,所以对京东而言,无人便利的模式从一开始就要落地,助现有门店完成智能化升级。据艾媒咨询预测,2017年我国无人零售商店的交易规模将达389.4亿元,至2022年将达1.8万亿元。以无人便利架、无人零售店为代表的全新零售模式正在改变着人们对于新零售的原有认知。随着阿里的淘咖啡、计划中的无人加油站+便利店;京东的“无界零售”以及苏宁云商的无人便利店、嗨购市集以及智慧酒店等新物种的推进落地,无人零售业态将掀起新一轮的较量。背后存在多重驱动力在进店通道“刷脸”,并通过扫描二维码,绑定用户信息和支付信息,进入无人超市后记者从货架上拿了一袋面包,并从结算通道直接走出了店外。没有收银台、收银员,但结算在无形中已经完成,这就是记者在京东X无人超市的购物体验。据了解,京东无人超市和无人便利店目前处于试营业阶段,并吸引了不少京东总部员工的光顾。工作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首次绑定信息后,下次直接进店即拿即走就行了。京东的线下无人店产品设计迥异于阿里的淘咖啡,如果非要给他对标的话,京东的无人超市形态更像AmazonGo。京东的首个无人便利店从外观上看和其他无人便利店并没有太大区别,在大小约20平方米的空间里,陈列着面向普通大众的休闲食品、饮料等,共有120个SKU。通过登陆京东MEapp,设置完成刷脸登陆,脸部认证成功后,在刷脸开门时即自动关联京东账户。记者从嵌有摄像头的智能货架上拿起一袋零食,将其放到智能结算台上,此时屏幕上显示出商品信息和价格,点击“支付”后出门。“你也可以通过刷脸识别完成支付,屏幕会显示你需要支付的商品,点击确认,几秒后门开了就可以出门。”工作人员向记者描述了另一种无人结算方式。记者获悉,无人便利店里所有的商品都放在智能货架上,货架内置智能传感器,可感知商品的变化,同时货架上的智能摄像头用来确认顾客所拿的商品和数量。当用户在货架前拿走商品后,触发人脸识别摄像头拍照,后台同步记录用户id和商品id,实现人货绑定。在物联网和智能化加速渗透的情况下,零售业正在加速变革。互联网改变了交易端,但对供应端的影响较小,未来物联网和智能化对行业的改变会更深刻。在此背景下,阿里巴巴、苏宁等零售巨头已加快布局物联网和智能化领域。在业内人士看来,无人零售在今年突然遍地开花并非偶然,其背后存在多重驱动力。一是线上线下融合大势所趋,实现消费闭环和数据沉淀,主打高频、低价快消品的超市是块价值洼地,成为零售创新的试验田;二是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和高额的房租,使超市盈利成为难题,尤其是地处商业区的超市,盈利更是难上加难;三是不断迭代的物联网、人脸识别、移动支付技术,为无人超市提供了技术保障。“新零售时代已经到来。”在去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的10年、20年,没有电子商务一说,只有新零售一说,也就是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显然,线上增长乏力,线下需要线上数据的改造,两者合作的突破口就在于零售的变革。电商巨头成主要推手一年时间过去了,在今年云栖大会新零售专场上,阿里巴巴对新零售做了复盘和展望。在阿里看来,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零售业态,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之下,各种新生商业体验层出不穷,线上线下全方位渗透。2017年7月阿里巴巴率先将无人咖啡店应用落地。8月底,苏宁在南京总部开出首家无人店“苏宁体育Biu”。该店营业面积为40㎡,主营商品为体育服饰及周边用品,采用“刷脸支付”并与苏宁金融app进行绑定。由此,业内将2017年称为“无人零售元年”。在独立电商评论人万德乾看来,互联网发展进入热潮,人们对于未来智能科技的探索更加深刻。在中国,阿里巴巴等公司在云计算、移动支付等金融改造上储备了不少技术,现在需要把这些技术运用到具体场景和领域,实现自身金融储备的变现,从而改变整个商业路径。不过亦有观点认为,对于无人超市而言,虽然黑科技光环加持使其更具吸引力,但依然摆脱不了零售业通行的规模效应。事实上,在零售升级过程中,降低成本并非需要通过单一的规模效应来实现,对于提供解决方案的电商巨头而言,其背后目的远大于此。“以人为中心,以场景为界,本质是融合。”互联网独立分析人士柳华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阿里京东做无人便利店和商店的逻辑是线下线上的融合,是零售变革的前奏,更是用户体系、支付体系和场景化等全部环节的打通。未来,供应链管理、订单体系、客户关系管理以及分润体系全部要进行重塑。“无人是体现,数据、智能技术和运营能力是方式,无界零售是目标。”京东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把自身的技术、资源和能力等优势开放赋能给合作伙伴,对京东而言的核心则是从零售企业向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的转型。因此,在业内看来,尽管国内巨头推出的无人零售与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的AmazonGo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他们的核心目的都是提供智能化改造的无人零售解决方案,归根到底都是通过数据的获取,为电商平台寻找流量增量的突破口,对线下零售业态的赋能和升级改造。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在他看来,线上线下的联手促销目的并不局限于销量,更多在于收集消费数据,从而让平台可以更好地帮助品牌商家对产品进行细化定位,寻找市场需求点进行精准营销,把握核心目标用户。
继共享经济后,无人便利作为2017年最受热捧的风口之一,其一举一动都受到来自资本、创业者及消费者的共同关注。近日,作为引领这个行业风口的猩便利,上周在集合“无人值守便利架”和“智能自助便利店”两种业态,引领了即时便利新零售的发展趋势之后,猩便利定义了“便利蜂窝”的商业蓝图。今日,猩便利正式对外宣布,已全资完成对51零食的收购,这也是办公室无人值守便利架领域首宗收购案。所有的行业都将经历从诞生、爆发、洗牌到定局的变革,有所区别的可能只是周期的长短。一石激起千层浪,猩便利对51零食的收购似乎在向外界传递出一个讯号,无人值守便利架行业已经开始迎来洗牌定局的苗头。点位扩张,猩便利继续拉大行业领先优势51零食是一家新兴的便利货架运营公司,虽说从点位规模和供应链经营上来看,都要逊色于目前场上的头部玩家,但不可否认,它在平台用户资源和细分服务上已经具备一定积累。对处在无人便利风口上的玩家们来说,点位的规模和增速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后发竞争力。51零食的前期布局主要集中在重庆和成都地区,并在两地拥有近千个点位,其所具备的点位价值,也正是促成本次收购案的核心原因之一。根据此前官方的消息,猩便利在全国的触点数量已破万,这一数据领先了目前无人便利赛道上绝大多数的玩家。在已经确定规模效应带来的竞争优势后,猩便利的此次收购,一举将51零食的近千点位并入旗下,无疑将进一步扩大运维优势,加速其在全国的点位布局规划。业态升级,猩便利发力打造店+架的“便利蜂窝”模式另一方面,从今年6月至今,短短4个多月时间里,猩便利除了拥有覆盖15个城市的过万触点外,还开出了8家线下店,二者数据互通、供应链体系协同,形成了稳定的业务形态。在获取流量之外,挖掘更大用户价值和探索新业态成了猩便利的另一大发力点。从此次收购51零食的动作上看,猩便利的便利零售体系有了再度升级的趋势。在近期刚刚召开的亿欧新零售峰会上,猩便利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司江华就表示,猩便利正在打造500米经济圈,用15分钟的运力满足即时消费需求。这个服务网络将连通便利店和便利架,在用户动线上满足不同类型和场景的消费需求。通过人货场的重构,通过各触点联动形成蜂窝效应,把更多、更快、更准、更精细化的服务内容输送到用户身边。对于便利货架来说,提供生鲜产品的门槛要远高于零食。但在消费升级大环境下,生鲜作为客单价高的高频消费商品,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流入新零售链条。对无人便利行业来说,这是一块非常值得拿下的蛋糕,51零食或将成了猩便利打开这条通路的一个契机。在51零食前期已经布局好的零食货架中,生鲜占比60%-70%,零食占比30%。51零食创始人张渊斐曾任职Uber,也曾负责链农西南大区运营,核心团队来自链农,曾管控超过3000个农产品SKU。在这样的背景支撑下,51零食在生鲜产品的货架、选品、供应链管理上,显然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运维经验。对猩便利来说,对51零食的全资收购,也意味着将其在生鲜领域的商业实践经验一并接入。在货架品类上,除了此前的国外高端零食和爆款产品,后续或将新增同样具有市场冲击力的生鲜品类。在规模效应的扩张和市场流量的掌控上,若新商业模式形成,将使猩便利拥有更大的市场主动权和竞争力。重新洗牌,无人便利行业将开始下半场排位对于每一个风口行业来说,在迎来重新洗牌到形成定局前,无一例外会涌现大量的合并、收购动作,小玩家出局、大玩家升级,这就是风口规则。就目前场上的形势来看,无人便利行业的这一洗牌之局来得虽说早了一点,但却也是意料之中。相较于其它行业,无人值守便利架领域早期看似进入门槛低,但随着模式升级和服务深化,市场沉浮和经验累积,整个行业的难度也将逐步加大。尤其是经过2017年下半年的激烈厮杀,整个行业的竞争开始趋于冷静,无论是技术攻克、团队管理,还是物流配送、风险控制,都成为仍在赛道上的玩家加码的“赌注”。猩便利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司江华也曾预言,“无人值守便利架领域很快会发生并购和收购,因为中小玩家没有供应链,没有底层技术的保障会很快退场,在这个领域会很快迎来巨头的诞生,来满足客户更大的需求”。资源汇总、人才整合,猩便利在收购51零食后,将发生一系列有益双方的化学反应。而这种化学反应,也直接对现有的无人值守便利架领域的格局产生影响,预示着行业争夺已经真正进入到白热化阶段。虽然竞争势头日益加剧,但毋庸置疑的是,目前无人便利行业仍在继续发力中,虽然已经逐渐进入“hard模式”,但这是留存玩家获得良性发展的必选之路,同时各方资本都较为看好其发展前景。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韩彦曾表示,新零售无疑是鲜有的下一个千亿级别的平台性大机会,拼到最后靠的还是基本功,不论是团队的执行力、对供应链的把控,还是基于消费者洞察的商品研发或是围绕位置和流量的争夺等,都会是最终致胜的根本。阿里新零售研究报告中称,与以往任何一次零售变革相比,新零售将通过数据与商业逻辑的深度结合,真正实现消费方式逆向牵引生产变革。它将为传统零售业态插上数据的翅膀,优化资产配置,孵化新型零售物种,重塑价值链,创造高效企业,引领消费升级,催生新型服务商并形成零售新生态,是中国零售大发展的新契机。在流量之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业态升级也开始被头部玩家紧凑地布局起来。可以预见的是,在这样的趋势下,无人值守便利架行业即将迎来一轮洗牌。头部玩家或是将赛道上的小型玩家收入旗下,或是强强联合来拓展竞争优势,整个行业在开始下半场排位赛后,将会形成真正的巨头游戏场。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更能贴切表达中国零售浮躁与喧嚣的本质。10月中旬,零售行业同时举办两场零售盛会:2017联商风云会和云栖大会。两场业内瞩目盛会透露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新零售已经进入跑马圈地加速扩张的2.0阶段。新零售概念的提出仅仅一年,在资本与技术助推下各种新零售模式应运而生:超市+餐饮、无人商业、智能商业等等。如此生龙活虎的场面再次表明,中国零售从未画地为牢,不刻意创造和追求一种模式。对于业界而言,不要把新零售“搞得”过于神秘我们撇开各路专家对新零售纷繁复杂、长篇大论的解读。新零售概念的提出基于两点:第一、基于电商所谓的流量即线下零售所说的客流发生了变化,之所以出现变化,是因为支撑零售组成的品类其作用发生变化。以超市为例:在电商之前,超市是以生鲜不计利润来吸引客流,用食品和非食品赚取利润。随着电商的蓬勃发展,原来赚取利润的食品和非食品的销售份额被电商打劫,这一变化无疑是抢了超市的钱袋子,线下零售举步维艰,甚至出现一些零售老板六神无主,诚惶诚恐。当然这几年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消费市场不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二、电商在强大的资本力量助推下,经过疯狂烧钱来培育新的消费习惯养成。但线上规模经过迅速发展后也遇到了瓶颈期,流量增速放缓。科技与技术的发展,新的消费习惯和需求养成,线上线下各自的优势互补。实际上新零售诞生是趋势必然,是线上线下同样遭遇瓶颈后的一次发自本能的突破,不存在谁拯救谁的问题。即使是新零售,依然绕不过零售“三段论”一个企业只有实现盈利才能可持续发展,对于零售企业来讲赚钱是分层次和多样化的,线上线下道理相通,本质依然。第一段:通过商品销售赚取利润,这是零售最本真的阶段。第二段:在前一段的基础上,经过量的积累,进一步打通上下链,实现平台化运作。例如供应商账期、联营、代销、柜台出租或平台出租,打造线上或者线下“地产商”。第三段:零售的终极目标实现资本化、金融化,以钱赚钱。吸引风投、上市、并购、重组等资本手段,通过各种支付方式进行类金融运作,线下零售企业多涉足银行和小额信贷等,都是这一阶段常见的做法。我之前在文章曾经提到:实体零售多数“走步梯”,脚踏实地一步步来,滚雪球式的发展壮大;而电商企业更擅长“乘电梯”,借助资本的力量快速实现目的,为了能博眼球吸引融资,个个成了“表演高手”,因为没有钱后面就一定没有故事。当然“三段论”不存在绝对的逐级迭代,在强大的资本力量推动下,一些零售企业从第二段开始,甚至有些企业跨界打劫直接从第三段开始。当线上线下遭遇流量瓶颈时,怎么做才能改变颓势?拥有流量才是生存根本,所以需要再次调整品类组合。诸如“零售+餐饮”等各种零售+模式的出现,其本质就是调整吸客品类,实现黏性流量升级。以“超市+餐饮”为例,增加餐饮,压缩食品和非食品,由原来的生鲜吸客转变为餐饮吸客,因为吃是人的本性,进而继续实现流量增长,满足零售三段的可持续性。如此以来,以移动互联网(APP)为载体,以“零售+餐饮”等跨界模式为基点,满足周围一定公里商圈消费者生活需求,可使用各种支付方式,线上线下融合,满足到家和到店两种购物途径。首都经贸大学陈立平教授最新观点认为,这一模式更加符合中国未来国情,实现“商养结合”模式。超级物种、盒马鲜生、天虹SP@CE、步步高鲜食演义、物美+多点以及小业态新锐生鲜传奇四代店等,都实现了线上线下互通,满足消费者到店和到家的立体式消费场景。今天,零售已经没有线上线下的渠道之分,只有在线不在线的状态区别;没有实体和虚拟的对立,只有互联物联的场景差异。在这一场景下,新零售门店所到之处极大的方便了周边居民,带动了周边房价的提振和热炒,实际上传统型门店开业也带来周边房价热炒,但与今天的新零售门店所具有的便捷优势已不可同日而语。新零售门店辐射到的社区被称为“APP生活小区”。随着新零售门店扩张,商圈的不断重叠,未来消费者手机中会出现N个不同零售企业的APP。当这一情况出现以后,各个门店之间拼的依然是最根本的商品和服务,再次回到商业竞争的根本上来。每家零售企业经过上一阶段新零售门店测试,都找到自己发展的脉搏,按照自己的模式可以实现规模化发展,新一轮跑马圈地成为必然。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曾说:“新零售时代,是资本狂欢和舍命狂奔的时代,在新零售的超级蓝海中,速度是第一位的,快速占领全国是最重要的战略,新零售本质还是电商的一种模式,赢家通吃的规律同样存在。”尽管新零售喊得响彻云霄,但与2012年马云的“实体店必死”论抛出不同,经过五年市场厮杀的实体零售企业,已经看清这场商业战的本质,内心已经没有彷徨感,建立于自身供应链优势和周边商圈顾客数据基础上的实体零售,他们做新零售并非没有基础和自己的优势。我的这一认识也从一些零售老板那里得到验证,他们说有新零售企业找他们谈合作,都被他们婉拒,因为他们看清楚这场新零售浪潮的本质,对所谓神化了的大数据更是一笑而过。其实这些老板说的无非还是零售三段论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一次大家心如明镜。结束语零售行业没有成功,只有成长,没有模式,只有尝试。永远围绕顾客需求在变,就像一朵鲜花永不凋谢,始终娇艳夺目需要不断的养料供给:水、阳光、空气……都在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在变,市场容不得你停下脚步,不管何种零售企业和模式。有人提出在价值观上,实体零售是股东第一,电商是客户第一,有着本质的不同。其实在股东、员工和客户三者关系中定位不一样的。一方是过程,另一方是结果。只有实现“客户”和“员工”价值最大化这一过程,才能得到“股东”最大化这一结果,至于宣传上把谁放在第一位并不重要。口号怎么喊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做,因为想要的结果其实大家都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