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
8月19日消息,据获悉,韩束微商CEO陈育新在今年年初创建的极享(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均简称为极享科技)已于8月初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兰馨投资。目前具体融资金额并未披露,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该轮融资规模过亿元,估值超过12亿,而首批1000万美金已于七月末交割。联系到陈育新,其确认了该轮融资,并透露,自己目前依然还是韩束微商的负责人,但极享科技的微商平台是完全独立运营,与韩束没有资本关系,只是战略合作关系(韩束作为极享科技的供应商)。“2015年是年韩束微商战略变化的一年,去年,韩束微商只是一个渠道,今年韩束微商只是微商战略的一部分,极享科技会是战略合作的另一部分。”陈育新解释道。陈育新还简要介绍了极享科技的模式特点:其一,区域化管理,通过圈地划块代理运营,破除层级管理混乱、渠道不稳以及销售乱价等痛点;其二,开放平台,通过B2C+C2C模式,引入跨境品牌以及国内一线品牌,涵盖不同类目(例如内衣、医药等);其三,将融合传统渠道、网渠道、商业末端三种渠道形式各自的优势。陈育新透露,极享科技将在全国范围内自建体验店,展示各个类目的商品,但不支持销售。据悉,首批体验店将在江苏、河南、广州等省落地。陈育新表示,2015年微商进入了一个阵痛期,乱象频生、商业模式遭遇瓶颈。最为迫切解决的痛点有两大点:第一,平台不稳定,无啮合结构。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由代理层级管理不完善带来的乱价问题。第二个痛点则是现有的微商模式信任度不高,无安全感。例如,在消费者端,产品良莠不齐,朋友圈刷屏而无更多线下体验,售后服务难以保障;而对于微商代理来说,团队不稳定,互联网消费通路易变多变不稳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还了解到,极享科技将在9月正式推出一款微商平台APP,作为商业模式中重要的一环。陈育新称,与国内其他微商平台App不同,极享科技将重点解决微商行业存在的层级管理难题,可以实现区域定价、层级定价等功能。实际上,韩束微商建平台的消息此前在业内早有传闻。一方面,韩束微商在与广药白云山合作之后,就一直对外透露未来要建微商平台的计划,而不久之前,陈育新与国内另一微商平台微盟CEO孙涛勇的“撕逼”风波无疑又为其微商平台的上线烧了一把火。据了解,在极享科技之前,微盟、有赞、口袋购物微店、有量等企业都已初现平台模型,各个平台对于商家资源的拓展都非常积极,微盟在近半年来就不断对外放出诸多品牌商入驻的消息,不料在今年8月初,其宣布称韩束入驻“V店”(微盟旗下微商分销平台)后,遭到陈育新矢口否认,由此引发一场口水战。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微商行业信任度已跌入谷底,未来商家的质量和品牌将成为微商摆脱信任枷锁的一条重要路径。因此,微商平台对品牌商的争夺也正在愈演愈烈。宣布要平台化的韩束自然与此前已有的微商平台存在必然的竞争关系,因此爆发上文中提到的冲突也并不意外。虽然在这一时段进入微商平台领域已经算“晚来者”,但极享科技有多大后劲目前还难下定论。有微商行业人士评论称,一方面,极享科技所面对的多级微商代理模式在国内依然有着庞大的实践群体,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另一方面,多级代理模式本身已遭到诸多诟病,即便通过技术解决了乱价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微商渠道中间环节过多的弊病。而对于极享科技计划中的体验店模式,实际上也是微商行业近期一个明显的趋势。据了解,包括魔丽彩、三草两木、思埠等在内的多家微商品牌商都在通过入驻线下渠道、自建线下渠道等方式来提高消费者的信任感。韩束这种“纯体验”的模式是否能挽救微商的信任危机,依然值得期待。资料显示,兰馨亚洲投资集团(简称兰馨亚洲)创建于1993年,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投资基金之一。在香港、上海、北京、广州及深圳等地均设有办公室。
8月18日消息,据获悉,达美乐比萨宣布正式与在线订餐平台饿了么达成战略合作。目前,达美乐北京与上海部分门店已上线饿了么,未来几周内将全面上线。据了解,达美乐比萨于1960年成立于美国,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11700多家餐厅,在38个国家和地区是第一名的比萨外送品牌。为了满足顾客对新鲜比萨的外送需求,达美乐自1973年起推出了“30分钟必达”的比萨外送服务,且拥有专利的外送包。达美乐中国首席财务官徐宁女士认为,达美乐是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外卖消费浪潮先锋,“今年达美乐正在逐步增加中国市场的门店数量,近乎每月都有新门店开张。我们的顾客订单相当大的部分来自于网络。”此次与饿了么合作,平台将为其提供海量的流量入口,顾客可直接在饿了么移动端点单、支付,达美乐将负责提供专业的比萨配送服务。据悉,这是继汉堡王、COSTA、麦当劳、必胜客欢乐餐厅等餐饮品牌之后,又一国际餐饮巨头与中国第三方外卖平台开展业务合作的案例。艾瑞发布《2015年中国外卖O2O行业发展报告》称,2014年我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超过1600亿元,占整体餐饮消费的比例为5.8%;到2017年,这一比例有望达到9.0%,外卖市场整体规模也将超过3000亿元。巨大的中国外卖市场让国际外送品牌都跃跃欲试。
8月17日消息,据了解到,超凡网母公司四川超凡知识产权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超凡”)8月13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挂牌,成为全国首家在新三板成功挂牌的知识产权企业。据悉,为庆祝挂牌成功,超凡网在8月14日举行了“超凡蓄势正发”的全网商标注册促销活动。活动当日,超凡网在24小时内的商标注册当日成交量为1735件(含线下)。其中在线注册量为787单,与其上线后一个月内的日均情况相比,上涨约700%。此外,其在线支付量金额1112462元,总销售额度更是高达2594425元。据超凡网介绍,据统计,8月14日的商标注册申请量,几乎已达到了国内中小型代理机构全年的业务总量。据了解到,超凡网2015年7月1日结束试运营,正式上线。其主要客户群体为企业类型用户,尤其重视以创业型互联网企业。超凡网的母公司四川超凡至今已有超过13年的线下经验,2013-2014年,线下注册商标业务量连续排在全国第一位。根据超凡网提供的数据,2015年上半年,其业务总量(包含线下业务)达到39794件,总营业额为9940.22万元,居全国同行业机构之首。超凡网透露,线上可通过商标/专利管家、商标/专利系统、微商标/专利、知库五大模块为客户提供综合知识产权服务,包括服务在线展示、业务在线办理、业务进度自动获取、状态主动推送、官文自动推送、信息在线查询和管理等;线下通过大规模的专利、商标代理人、律师、顾问等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超凡网线上和线下整合成为一个专业化、高效化、高质化的综合知识产权服务平台。除此之外,据了解到,知识产权商标申请的平台,大多数还处于线上营销推广+下单+线下处理业务的阶段,而超凡网在商标注册业务中已做到全程互联网化。因此,超凡网的传统客户群,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从业内人士处获悉,知识产权行业里,商标仅仅是引流,目前商标注册也是主流。但随着国家发展、法律完善以及人们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越来越强,专利会成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的主要盈利项目。
眼下,微信朋友圈的“熟人经济”风生水起,最近,又有不少自称为“自制美食”的,也在通过微信进行营销。不过,在家庭自制食品火爆的背后,如何确保食品安全也是一大监管难难。“朋友圈”推介微信淘美食成为另类时尚临近中午吃饭时间,在常州创业产业基地内一家公司上班的周培培,通过手机微信朋友圈,订购了一份鳗鱼饭,不一会儿,饭就送到了。周培培订的这家店店主叫周圣才,他原先是个公司白领,因为喜欢做菜,后来在新北区租了一间店面,开起了餐饮店。一开始生意并不太好,他便想到利用微信朋友圈做推广。“会多很多人气,很多人同样也发朋友圈,做一个一传十,十传百的这种宣传,我的订单量不断往上。”有调查显示,目前,常州市持续活跃的“微信美食卖家”有数百个,其中家庭自制美食占大多数,这些“微信大厨”、“微信厨娘”中,有不少是公司白领、全职妈妈,甚至还有专业的厨师。销售的美食种类也五花八门,比如私房菜、自制龙虾、蛋糕甜点、咖啡饮料等。不过,由于规模不大,家庭自制美食的成本相对较高,售价也比实体店略高。新型“微商”创业要监管也要扶持在微信美食走俏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近日,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走访了市中心一家代售家庭自制美食的店铺,这里的美食可谓琳琅满目,但大多数的食品都是“三无产品”。最近一段时间,常州市工商部门已陆续接到几起有关微信美食的投诉,但是由于难以查清卖家的真实信息、或没有购物凭证,导致消费者维权比较困难。业内人士认为,微信美食的买卖双方往往是私下交易,往往游离于工商、食药监部门的监管之外,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取证、执法的难度很大。律师刘鼐峰认为:“如果是大批量的话,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算是买卖行为了,如果确实是质量问题,或者销售有毒的,肯定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目前有关部门对实体餐饮店监管较为严格,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生产经营场地需要达到一定标准,从业人员需要取得健康证等。相比之下,微信美食的生产往往缺乏这些最基本的资质。微信美食店主周圣才也认为:“你在家里试一下,觉得味道好,就可以发朋友圈开始卖了,质量、健康包括卫生环境的话得不到保障。”今年10月1号起,新的《食品安全法》将正式实施,其中规定,将对所有网售食品进行监管。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微信出售自制美食,不仅给消费者多了一种选择,也给很多人提供了创业机会,相关部门届时在严格监管之外,也应该给予更多的指导和扶持。
8月16日消息,外卖平台饿了么今日正式宣布开放物流平台,将接入顺丰等多家第三方物流,共同进行外卖配送;同时将大面积推广使用蜂鸟配送系统,据了解蜂鸟系统将接入腾讯地图,可智能提供路线规划及导航。CEO张旭豪认为,即时配送是到家服务的基础工程,而未来五年内餐饮类的订单一定会达到3000万单,所以饿了么将开放合作平台,期待更多的物流配送企业的加盟。据物流负责人任斐介绍,对于人员管理方面来说,通过蜂鸟配送可以一键发布进行招聘、人员信息惊喜管理、群发通知以及成绩汇总,让配送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认同感。同时还可以通过订单智能调度,蜂鸟可以学习调度习惯,建立专属的自动化调度方案。另外,饿了么的蜂鸟系统与腾讯地图合作,配送员可通过APP推荐及规划配送路线。发布会当天,共有一千家大小物流企业参加。据了解到,早在今年5月7日,饿了么康嘉据他透露,目前饿了么已经将京东物流、达达物流等20家合作伙伴接入自身配送体系,各地代理也在搭建中。7月饿了么再次爆出与腾讯等深度合作,开始在一些高端业务上做自配物流尝试。6月1日正式推出的蜂鸟配送APP,是饿了么为兼职外卖配送人员开发的移动APP,上线一周后日配送量已突破50万单,占总日均订单量的25%;使用该系统的配送员已达10万人。饿了么CEO张旭豪曾表示,饿了么未来将会搭建以自有物流为核心、社会化物流为辅助的智能化物流平台,彻底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问题。“当我们有了合作伙伴的流量,有了自有的流量和物流,也有了支付场景,并形成一定规模时,“饿了么”将会成为一个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其实这就是一个O2O平台的雏形。”业内人士曾分析称,饿了么开放物流平台的前景良好,能够减缓企业自建物流的资金压力,同时提高外卖配送的效率,饿了么向超市等品类蔓延的战略意义在于,可以提高平台上的用户黏性,并进一步扩大企业盈利空间。据了解,2014年5月,饿了么拿到大众点评8000万美元战略投资,2015年1月18日E轮融资则跃升至3.5亿美元,仅半年多,饿了么估值已从5亿美元暴涨至10亿美金以上。另有传闻称,饿了么估值实已达到30亿美元。不仅如此,饿了么业务覆盖城市也已从年初的不到20个增加到了年底的250个,同期员工规模由200多名增加到了5000多名。
自苏宁与阿里宣布相互参股后,苏宁云商股票已连续3天开盘一字涨停。北京方面,北京苏宁总经理卞农透露,苏宁易购旗舰店将于下周一正式入驻天猫商城。据介绍,商户入驻天猫至少需要5-15个工作日。而此次苏宁易购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入驻天猫商城相关工作。参与苏宁易购旗舰店筹建的项目组包括信息技术、页面设计、活动策划、商品采购、客户服务、物流配送等30多名成员。目前,双方已经在技术衔接、页面设计、活动策划、支付融合、订单配送等方面对接。该项目负责人介绍,从项目组的成立到页面的上线,苏宁易购已经直接派团队入驻天猫总部,双方已经建立了常态的沟通机制,“仅电话会议就开了20多次了,点对点的实时沟通更是不计其数”。对于今后的发展,苏宁相关负责人介绍,苏宁将以北京为试点,正式对接来自阿里菜鸟物流的相关业务,用于补充菜鸟物流在远郊区县配送时效等问题。而苏宁易购在阿里平台分享到淘宝的3.5亿流量入口后,将获得大量客户,从而对销售规模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截至目前,苏宁物流拥有452万平方米仓储面积、8个航空枢纽、12个自动化分拣中心、49个区域物流中心、300个城市分拨中心,以及5000个社区配送站。在网络下沉方面,全国2950个区县,苏宁物流覆盖2651个,覆盖率达到90%,基础能力已经在电商物流行业遥遥领先。北京苏宁总经理卞农表示,北京苏宁物流二期也已完成自动化项目改造。依靠全面的物流网络,订单转至全自动化仓库系统之后,30分钟包裹就可以出仓。“这已经达到了行业领跑水平,结合一日三送和送转一体化服务。今后北京消费者下单后,两个小时内即可收到货。”卞农说,苏宁长期以来的基础建设,将直接推动开放物流平台发展,物流服务将成为苏宁在“互联网+”发展的助力器,“我们欢迎众友商前来挑战,共同切磋促进。”
白色恋人入驻微盟引关注日前,日本饼干品牌“白色恋人”入驻微盟的新闻引发了国内食品渠道商的广泛关注。新闻中显示,上海宗正食品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宗正食品)已正式获得白色恋人在中国区电商渠道的授权,成为其中国线上总代。但国内不少商家却对此持以怀疑的态度。据了解到,白色恋人是日本北海道札幌市的石屋制果株式会社出产的一种巧克力夹心薄饼,是北海道地区特产,并且近年受到部分中国消费者的喜爱,拥有较高人气。“在国内的电商渠道中,如果销售白色恋人这种高端的日本食品品牌的货品,一般是通过到国外超市扫货得来的,也有个别的高端线下店可以获得品牌方小批量商品的供应,还没听过谁能获得品牌方的正式渠道授权。”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日本品牌真的如此高不可攀?如果宗正食品真的获得了白色恋人的官方授权,白色恋人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是怎样的?”抱着这样的疑问,联系了宗正食品,和其品牌总监陆志巍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宗正食品10个月获线上总代资格陆志巍介绍,宗正食品获得白色恋人的授权和经营策略调整有关。“过去,我们成为了不少品牌的2、3级代理商,在整个链条中是处于中间位置。而现在我们希望成为更多品牌的总代,受欢迎的国际品牌也在其中。”早在几年前,白色恋人就在中国用户中走红,靠口碑传播拥有了不小的影响力。此前有媒体报道,到日本旅游的大部分中国用户都会购买白色恋人作为手信。但在此之前,白色恋人从未向中国区域的任何一个渠道进行授权,只是小批量供货给中国一些高端的店铺。为获得白色恋人的青睐,宗正食品从去年11月份就开始和日本品牌方接触,中间大约经过了10个月的交流和探讨,终于在今年7月初完成签约。陆志巍介绍:“宗正食品和石屋制果商事株式会社签定了为期5年的合约,成为其中国大陆地区电商渠道总代理。”“我们目前正在和白色恋人谈线下总代的合约。”陆志巍表示,未来宗正食品不仅希望帮助白色恋人布局线上渠道,同时也规划线下渠道。事实上,有众多商家之前也希望获得白色恋人的正式授权、并且登门拜访。陆志巍指出:“面对中国这一个在他们看来十分混乱的市场,商家的诚信和对品牌形象的理解和维护是他们看重的。白色恋人最终选择了宗正食品,并且双方制定了中国电商渠道的5年计划。”白色恋人已经开始为宗正食品供货,但是由于受到生产规模所限,所以供货数量也有限。陆志巍介绍,双方会对每批货品的数量进行协商。陆志巍介绍,针对商品的定价,白色恋人品牌方并未有特别的介入。“相比于日本本地,中国地区的定价会相对高些,主要是由于税收和运输成本。但其实用户也节省了去日本购买产生的费用。”能否妥善存储迅速通关成关键质疑上海宗正食品是否获得白色恋人渠道授权的商家曾提出,日本食品保质期一般两到三个月,按照传统贸易的通关模式,在海上就需要“飘”一个月,正式上架销售的时间只有半个月。“所以一般商家都不会通过传统贸易的模式来运营日本食品,大部分都是去日本超市扫货,然后通过海淘、跨境电商的方式运营。”针对这一问题,陆志巍回答,白色恋人的产品保质期一般在120天,而在运输和通关上所花的全部时间大概为20天到40天,中间有80天到100天的销售期。“这么短的销售期,我们也敢经营,是因为认识到中国用户对其的需求很大,不需为滞销担心。”据悉,商品从原产国日本到中国上海港口大约需要2到5天的时间。而在海关的清关和商检环节,上海宗正食品有专门的报关公司进行运作:通过需要3天或者一个星期,而商检则需要两个星期。“成熟的商家在整个运输和通关环节花费的时间和我们应该是差不多的,但首次通关的商品,或者通关流程不熟悉的商家也有可能花费三四个月的时间。”陆志巍解释。另外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白色恋人要求代理商能够为其产品提供很高的存储条件,以保障其质量,但这一简单的要求中国不少渠道商却难以做到。陆志巍介绍,白色恋人对宗正食品提供的运输和存储中环境有很详细的要求,对其温度、湿度、是否通风都有规定。“这需要较高的存储成本,不少渠道商难以提供。”全面布局线上渠道观望跨境获得中国区域电商渠道总代的资格后,宗正食品谋划在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开设白色恋人品牌旗舰店,目前还在筹备中。在白色恋人品牌旗舰店的运营进入正轨之后,宗正食品还将选择线上的优质商家,授权这些商家在电商平台上开设专营店和专卖店以促进销售。与此同时,白色恋人入驻了微盟,在其中开设了直营店铺。“我们也不想和社会环境脱节,所以希望在微商中占一个位置,但暂时不会考虑引入层级代理的模式。我们还是要充分把握货品,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陆志巍表示。其实,白色恋人的产品早就通过个人代购、海淘、跨境电商等模式小批量的进入中国市场。陆志巍透露,宗正食品也有意通过跨境电商的模式运营白色恋人,因为可以进一步降低税务上的成本,但考虑到现在关于跨境电商的政策并不稳定,所以还在观望过程中。“我们等待国家关于跨境电商更细致和稳定的政策出来。”
跨境电商的火热让数字电视技术领域的上市公司也憋不住了。据最新获悉,昨天,无线数字电视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波智高远发布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宣布其将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三态速递、荣威供应链、鹏展万国、思睿商贸等四个跨境电商企业,正式涉足跨境电商行业。根据公开资料,这次收购中,波智高远收购鹏展万国、三态速递、思睿商贸、荣威供应链100%股权的交易价格分别为人民币696.35万元、56,541.78万元、8,045.07万元、1,391.14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三态速递股东子午康成将成为波智高远的控股股东,许一将成为波智高远的实际控制人,致使波智高远实际控制权发生变化。据了解,波智高远于2014年5月30日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主营业务为无线数字电视系统及关联产品的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而在波智高远收购的四个跨境电商中,鹏展万国为跨境电商和物流软件研发企业,而思睿商贸是一家从事跨境零售电子商务(跨境B2C)企业,三态速递、荣威供应链则是一个开放体系的跨境物流平台,主要为近5万家跨境电商客户提供国内仓储、海外仓和第三方跨境物流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波智高远公告中称,从公司所处行业来看,目前无线数字电视为划地区、多层次结构,市场区域分割,不利于发挥无线数字电视网络的整体效应。同时,由于目前数字化整体转换尚未全部完成,增值业务建设已经启动,数字电视的业务类型缺乏统一规划,存在着较多的管理问题。而这两年,波智高远由于收入规模较小、成本费用偏高,导致盈利能力较差。而随着近年来国际电子商务环境逐步完善,电子商务服务向全球化发展。波智高远为把握跨境零售电商迅速发展的契机,公司及时采取战略转型,收购具有优质电商运营基因的跨境零售电商企业,拟将公司自从事无线数字电视系统及关联产品的研发企业转变为电商与物流一体化的跨境电商企业,在拓展新的业务渠道、挖掘电商领域潜在市场的同时,将本企业原有的无线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等领域的技术优势融合跨境电商产业。
持续亏损的卜蜂莲花终于扭亏为盈了。卜蜂莲花8月12日发布2015上半年财报显示,其销售货品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0.2%,达人民币54.96亿元,总体毛利润,达到销售额的16.7%。其中前台利润(销售额减去直接销售成本)受益于商品组合变更,增长0.3%;后台利润(供应商收入)增长0.1%。值得注意的是,卜蜂莲花财报期内盈利人民币3289.5万元,去年同期是亏损人民币3898.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对于在华发展始终低迷的卜蜂莲花而言实属不易。终于盈利卜蜂莲花半年报数据显示,其期内销售货品收入54.96亿元,较2014年同期下跌0.2%。减少主要由于2014年下半年两家新店产生之收入及同比店铺之销售额上升1.1%仍未足够抵销于2014年4月30日出售7家亏损店铺令收入减少。期内,卜蜂莲花毛利9.2亿元,同比上升2.13%;毛利率16.7%,而2014年为16.3%。毛利率由前台利润与后台利润所组成。前台利润乃销售额减去直接销售成本;而后台利润来自供货商的收入,如折扣及津贴。前台利润与后台利润均获得改善,前台利润由7.6%增加至7.9%及后台利润由8.7%增加至8.8%。前台利润改善主要由于商品组合变更,更集中于高回报产品,如干货及进口产品。今年上半年,卜蜂莲花的部分成本有所减少,商店配送及营运成本9.3亿元,占销售额的16.9%,其2014年的两项数据分别为9.75亿元和17.7%。另外,期内行政开支1.6亿元,去年同期为1.72亿元。商店配送及营运成本主要包括店铺租金、人事费用、公用事业费、折旧及摊销合共人民币7.8亿元,分别为销售额的4.8%、6.3%、1.6%及1.6%。开支减少主要由于出售及店铺员工之效率及生产力改进。行政费用主要包括人事费用人民币1.26亿元、折旧及摊销费用人民币970万元、租金人民币910万元及专业费用人民币230万元。扭亏原因《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卜蜂莲花虽然进入中国市场很早,但其比之沃尔玛、家乐福等对手,在外资零售商中略显不足,且当对手们动辄在华开设到数百家门店时,卜蜂莲花却因为业绩不尽如人意而没有急速扩张,规模始终不到百店,从2004年~2014年,卜蜂莲花曾先后多次提出“百店计划”,然而结果全部是毫无例外的“流产”。这几年,卜蜂莲花中国区也陆续发生关店止损事件。截至2015年6月30日,卜蜂莲花拥有及经营合共55家零售店铺,包括54家大型超市及1家超市,总销售面积超过470000平方米。在回顾期间内,并无开设新店。对于今年上半年缘何可以盈利,卜蜂莲花表示,其对于门店经营做了战略提升,改善其商品组合及供应,引进更多高质进口产品。同时,利用系统及工具改善营运效率,如所有购物车现以投币式运作。此外,正逐步更换价格卷标为电子卷标以确保结账时概无价格差异及减少浪费。改善供货商平台系统,以前其仅可制作每日销售报告,而现在供货商可收到每日、每周、每月或每年其产品销售状况的单一报告。卜蜂莲花拟继续提升店铺业绩,包括销售面积及租赁面积,在回顾期间内,其完成于上海其中一家店铺之主要翻新,今后其将继续翻新闲置或低生产力区域为产生收入租赁区域,以增加租赁收入及带来更多顾客。谈及未来展望及2015年下半年计划,卜蜂莲花表示,其很高兴看见上半年之业绩好转,展望仍具挑战,将继续改善工作效率及生产力,并改善店铺结构以减轻持续增加之劳动成本,并更充分利用CRM系统以增加人流,其计划于下半年开设4至5家新店,全部将开设于南区。尽管卜蜂莲花此番扭亏,但业界认为其依旧要注意经营风险,毕竟零售市场整体走低,电商冲击巨大,卜蜂莲花曾一度拟将部分门店出售给物美,尽管最后交易终止,却显示出卜蜂莲花在财务上希望回笼资金,止损创收的状况。
8月11日消息,京东今日宣布农资频道正式上线,将在线销售农药、农具、化肥等农资产品。京东成为中国首家采取自营农资方式的综合电商。京东方面表示,从11日凌晨起,农户即可通过京东商城或手机客户端登陆京东农资频道挑选产品,享受京东物流的送货上门服务,以及分期付款、京东白条、保险等业务。京东农资频道的上线,可帮助农资企业扩大销量,并通过大数据帮助企业探索以销定产、按销定制的销售模式。自2015年初开始,已有国内多家农资知名企业与京东达成合作并入驻京东农资频道,发展农资农业产业合作。构建可追溯供应链体系据悉,农资行业市场空间约为2万亿元,规模庞大却缺乏市场准则及行业标准,农户与企业之间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京东农资电商平台根据已有的物流网络,构建了一个封闭可追溯的农资供应链体系。农资企业可与代理商、经销商建立网上的供销关系,直接掌握经销商与代理商的库存和销售数据,实现了农资市场信息透明化,平衡了供求关系。全方位服务深入农民京东农资电商负责人表示,京东通过可追溯供应链体系,保障农民所购产品均由农资生产企业直接购进,既能保证产品质优价低,也能帮助农民获取更多的生产方面的信息。该负责人指出,在京东配送已覆盖的地区内,农民最快可实现“上午下单、下午送货”,同时还能享受到京东货到付款甚至分期付款的增值服务。此外,京东还将与农资企业一起打造“京东农技服务平台”,实现农技专家线上、线下的指导。农资频道前景可期据获悉,未来的一到两年内,京东将整合农资行业各个环节,从种子开始,逐步拓展至农药、化肥、农技服务、农村金融等领域的交易与服务,京东利用自身供应链体系,为所有农资产品提供可追溯体系,以及配套物流解决方案和农技售后等打包服务京东副总裁马建荣表示,“京东与农资企业及相关合作伙伴还将探索多样化的合作模式,包括寻求县级运营体系和物流体系的合作模式,帮助农民销售滞销农产品并纳入企业责任和公益范畴。”据了解到,在农资频道上线以前,由复合肥品牌金正大与中国农业发展基金共同投资20亿元打造的农资电商平台“农商一号”已于7月16日先期入驻,并以“旗舰店”的形式正式落户农资频道。昨日马云283亿元入股苏宁,对于“第一名”和“第三名”联手,身为“老二”的京东地位难免尴尬,昨日股价更是下跌6%,创四个月之最。业内人士表示,京东或想另辟蹊径,以农资破局。
近日,一篇题为“顺丰嘿客关闭,物流大佬王卫替O2O创业者交了10亿学费换来的四个教训”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文中写到,物流大佬王卫低调关闭风光一时的顺丰“嘿客”,对外宣称转型升级为“顺丰家”。针对这一说法,顺丰总部公共事务负责人表示否认,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考核情况嘿客门店近期会有一些调整,但总体数量还会增加,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嘿客和顺丰家将同时存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截至目前深圳只有两家顺丰家,其运营模式与之前的嘿客并无太大区别。8月10日,记者前往深圳南山区的顺丰家,店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家店由以前的嘿客店升级而来,新增了商品细化和便民服务,“雨伞、充电宝这些都是新增加的便民服务”。记者在店内看到,展示区分为当季美食、店长推荐、全球直采、会员专区和海淘专区等。和嘿客店一样,这些商品也只是通过海报展示,消费者需扫描二维码进行购买。此外,店内也有部分实物商品展示,多为酒水饮料和母婴用品,以及少量水果。店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实物商品,消费者可以现场提货,也可以现场下单之后快递配送到家。对于顺丰家的运营情况,工作人员表示,“白天的客流量不太多。”实际上在店内购买和在网上购买没什么区别,顺丰家店长坦言,“不过我们有时候会搞一些团购优惠活动。”记者随后又来到了福田区的一家嘿客店。与顺丰家一样,嘿客店内也有酒水饮料、水果等商品的展示,只是没有划分展示区域。记者在嘿客店内购买了3盒猕猴桃,结算金额比网上价格便宜10元,工作人员表示,只有在线下购买才有这个优惠。顺丰总部公共事务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只有上海、深圳两地有顺丰家。她坦承,嘿客和顺丰家现在确实没有大的区别,顺丰有自己的考虑,未来的升级改造也会跟随市场而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个品牌将同时存在,未来会有细分,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顺丰商业要做全渠道运营2014年5月,全国518家顺丰嘿客亮相,顺丰官网对其的介绍为网购服务社区店。不过,嘿客店的发展一直伴随着烧钱扩张、店铺定位不清和商业模式不明等质疑。今年6月,顺丰商业正式亮相。顺丰总部公共事务负责人表示,嘿客和顺丰家都是顺丰商业的线下布局,而顺丰优选则是其线上平台,“顺丰优选和顺丰线下门店都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有其他电商品牌入驻。电商品牌可以在顺丰线下门店进行展示,同时通过顺丰优选与线上承接。”顺丰商业总裁李东起此曾表示,“要把顺丰商业当做一个整体来看,顺丰集团做这个(顺丰商业)是一个线上线下的资源整合,我们希望做一个推进社区和消费,包涵商品销售、运输、服务的全渠道运营者。”顺丰总部公共事务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顺丰商业线下有3000多家店。要维系这3000多家店的正常运营,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目前来看,顺丰商业线下门店投入成本主要包括店铺租金、装修费用、人力成本以及日常运营成本,以单店一年30万元的投入计,一年的投入便已经达到10亿元。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顺丰全年的营收是280亿元,已经占据快递行业龙头。顺丰商业的整合显示出顺丰在快递业务之外,有着更大的野心。那么,它能否用钱砸出一个大的商业O2O生态呢?电子商务分析师李成东并不看好顺丰的嘿客模式,市场对自提业务有需求,许多企业也在布局线下自提点,在这个基础上能够衍生出许多落地服务。“但是顺丰这种模式在操作层面上并不可行。”李成东说,“首先是门店提供的下单服务,对于经常网购的人来说这是多此一举;其次,将生鲜商品送到门店,需要足够多的订单量才能够支撑高额的仓储成本。”“现在线下门店业务规模对于顺丰来说还只是非常小的体量,肯定还要继续扩张,作为一个大的O2O商业,要形成集团效应。这是一个巨大的长期的投入。”顺丰总部公共事务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经过七轮融资之后,酒仙网终于又向上市迈进了一步。在宣布获得第七轮5亿股权融资的3天之后,酒仙网也正式启动了新三板挂牌进程。这是继1919成功挂牌新三板,华龙酒业递交新三排挂牌申请之后,酒类垂直电商的第三个启动挂牌进程的公司。新三板也只是酒仙网的跳板,酒仙网CEO郝鸿峰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酒仙网的目标是创业板。而截至目前,亏损额达到6亿多元的营收数据,却让不少业内人士担心酒仙网的运营管理的能力。还未成熟的新业务和过高的运营成本,成为影响酒仙网盈利能力的两大问题。6亿亏损欲挂牌新三板“主要是两个消息,第一个是酒仙网再次获得了新一轮融资5亿元人民币,也是作为电商里面最大的一笔。另外一个是酒仙网很快就要在新三板挂牌,正在准备报材料。”在第七轮融资的媒体沟通会上,酒仙网CEO郝鸿峰表示。而据记者获悉,酒仙网于2015年7月31日递交挂牌新三板文件,预计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登陆新三板市场。随着酒仙网《公开转让说明书》的披露,酒仙网各项营收数据首次官方公开。根据酒仙网发布的数据显示,酒仙网从2013年至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总亏损额高达6.49亿元。根据《公开转让说明书》披露的业绩显示,酒仙网2013年实现营收8.65亿元,净利润为亏损3.09亿元;2014年的营收为15.78亿元,净利润为亏损2.87亿元;2015年一季度的营收为5.46亿元,净利润为亏损5329万元。原因是“受到电商行业特性及自身发展策略的影响,目前公司尚处在战略发展的布局阶段,在办公仓储规模扩充、运营能力提升以及人员扩张上有较大的投入”。虽然酒仙网的O2O酒快到业务被视为酒仙网的重点项目,不过,从营收占比来看,其营收主要依靠的是传统酒类销售收入,O2O收入仅从2014年开始,占总营收0.1%左右,对总营收基本无带动作用。不仅如此,酒仙网在重大事项提示中也指出,受到未来公司将持续致力于扩大营业规模,收入与毛利的增长很可能仍难覆盖各项费用,公司将面临短期内难以盈利的风险。不过,盈利问题并无法阻碍酒仙网上市新三板的目标。不仅如此,郝鸿峰在记者采访时透露,新三板的体制更加灵活开放,而且未来酒仙网希望能够在新三板上先挂牌,半年以后国家推出注册制以后再进行转板。转板方向可能是“创业板或者是上海即将推出的战略新兴板”。如此急于上市,无疑是因为对资本的迫切追求。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指出,酒仙网低价正品的经营模式导致企业持续亏损,也注定企业要不停“输血”。此外,酒仙网从去年开始布局十分烧钱的O2O和B2B领域,这两个领域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补给。虽然新三板指数持续下降,但因为新三板对公司上市没有盈利要求,对于要急于上市圈钱的酒仙网来说,新三板上市是最好的选择。上市或受投资方倒逼?酒仙网急于在新三板上市,在前酒仙网员工王博(化名)看来,或许是受到投资方的压力。公开资料显示,酒仙网创立于2010年,当时的注册资本200万元,是国内最早开展酒类电子商务运营的公司之一,主要业务包括从事酒类商品的线上零售——酒仙网(B2C)、线上特卖——中酿酒团购(B2B)、即时服务——酒快到(O2O)及品牌运营综合服务。酒仙网创立6年以来,已经完成了7次融资,而最新的一次,是7月29日刚刚宣布的从民享财富及其他多家机构与个人处获得第七笔融资5亿元,用于继续拓展B2C领域的市场份额,同时加速O2O酒快到和互联网定制业务的发展。至此,酒仙网累计融资金额达到了14.3亿元,此前募资对象包括广东粤强集团、红杉资本、华兴资本等。“投资方一直在花钱,但是酒仙网的营收却没有给相应的回馈。目前投资商和郝鸿峰的关系比较微妙。”王博表示,作为酒仙网的投资方,如红杉、沃衍等都希望尽快解套,让酒仙网尽快盈利或者上市。其表示,虽然目前有机构给酒仙网估值60多亿元,但是有虚高的成分,估值30多亿元应该靠谱。目前,酒仙网的七轮融资总共有10多亿元,翻一番对于投资方也是不错的交易。投资方的急切促成了酒仙网与投资各方签署了对赌协议。就在酒仙网第六轮融资时,酒仙网与丰图投资、民向财富等投资方签署了《〈关于酒仙网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协议书〉之补充协议书》,其规定,酒仙网需要在2018年12月前上市,如未能完成这一目标,郝鸿峰及酒仙网就会对这些股东做一定程度的利益补偿:初始投资本金加每年10%的单利。盈利能力堪忧据王博透露,新三板能否真的为酒仙网带来好处,目前还很难说。他认为,酒仙网在新三板的上市,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投资商解套,并注入新的资金。但是,其自身的运营管理层面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向建军也认为,从酒仙网的迫切上市可以看出其对资本的饥渴,但上市对他而言仅是一次短暂的输血,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才能真正帮助酒仙网走出困境。郝鸿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B2B和O2O对酒仙网的重要性。他指出,B2B业务将是明年公司的一个战略重点,今年将进入培育时期。而对于O2O,郝鸿峰也坦白,大部分的O2O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究竟O2O应该如何盈利,最后如何形成一个定型的商业模式,这还需要探索。而成本费用不仅仅上述的显性费用,酒仙网的库存也是成本之一。根据王博介绍,酒仙网旗下分旗舰店和精品店,旗舰店一个店铺一年的运营费用是298万元,精品店每年的运营费用是98万元。同时,酒仙网会对每个商家承诺一年的采购额。而白酒厂商会将自己付给酒仙网的运营成本转嫁到采购额中,导致订货价偏高。订货价格的提高,提高的产品成本不说,由于不少是中小地方酒品牌的货物,卖不出去就只能囤在仓库中。“目前酒仙网的库存保守估计有三四个亿。”王博表示。
与韩束“撕逼”正酣的微盟正在成为吸引传统品牌入局微商的“黑洞”,继Discovery、外交官、白色恋人之外,中国皮具品牌红谷集团也同微盟达成战略合作,正式入驻微盟V店。据了解,红谷皮具源自云南丽江,主要生产经营真皮女包,男包,银包,真皮饰品等产品,定位于高品位的消费人群。目前,红谷在全国有超千家专卖店,旗下拥有HONGU红谷,SISI茜茜,m2m等自主品牌。在渠道布局上,红谷针对不同的品牌销售采用不同销售渠道,但商品的统一分类和库存问题仍是红谷亟需解决的难题。“入驻微盟V店后,红谷皮具可有效对将线上线下主推货品进行区分,并推出微盟V店微商特供款。“红谷皮具微商负责人表示,红谷皮具入驻微盟V店后,通过移动社交营销的聚合互动和传播,为红谷皮具提供和打造社会化电商的交易平台。在供货方面,红谷指出,将逐步完善在V店的产品种类及推出专供款式,从而有效的避开了传统渠道营销方式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诟病。关于微商,红谷集团负责人表示,未来移动电商会作为红谷企业市场发展渠道的重点布局之一,微商的发展必然会沿着从人到公司的规模效应去发展,因此看好微盟模式。数据显示,微盟V店目前开店数已超500万,月交易额超过1亿元,B端入驻商家超过1万家,V店总SKU数突破300万,预计2015年平台交易额超过20亿。
8月6日消息,据CNBC报道,周三网络上流出的多张内部财务文件截图显示,自2012年以来,美国打车应用Uber正在严重亏损的状态下运营,2014年上半年亏损超过1.6亿美元。美国著名博客网站Gawker获悉的最新文件显示,Uber的亏损额度在扩大。Uber在2012年亏损总额达到了2040万美元,在2013年上半年亏损了1500万美元,2013年全年未经审计的净亏损达5650万美元,2014年上半年净亏损达1.60亿美元。与此同时,Uber在2013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净收入为3200万美元,2013年下半年净收入约为7200万美元,全年净收入为1.04亿美元。Uber的净收入只是包括公司从每单收入中的抽成,而不是包括司机分成在内的每单实际收入。《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称Uber拟展开规模在15亿美元至20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估值超过500亿美元。这份内部文件并没有提到2015年的财务信息,Uber对此还未进行回应。
商业地产巨头万达集团正在裁撤旗下的百货和KTV门店,其力度之大,业界震动。一些需要撤柜的签约百货商户表示很不理解,他们通过社交网络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同时,万达的动作,也加重了人们对线下实体商业前景的忧虑。万达百货目前已是中国最大的连锁百货企业。这一轮的调整在今年年初就传开了,但是最近,万达撤掉了它在山东济南的唯一一家百货门店,这也正式拉开了百货撤店的大幕。一场席卷全国的万达百货关店潮正式进入公众视野。据悉,全国40多家万达百货和90家大歌星KTV将被砍掉,而且在最近明显加快了进程。这是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要求“尽快完成的任务”。对于实施这一番大手术的原因,近日,万达商管公司总裁曲德君首次给予了回应。曲德君透露,随着购物中心和电商的发展,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大型零售业态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冲击,个别万达百货店出现了亏损,对这些百货店进行调整是企业的正常经营行为。万达百货的调整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店”制宜。“第一,对适合大型零售业态经营的万达广场,我们将与业内知名企业进行合作,继续经营零售业态。第二,对不适合大型零售业态经营的万达广场,我们将对原百货经营区域进行重新划分,引进更适合万达广场需要的业态。第三,即使是没有百货业的万达广场,也会保留一些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传统百货品类,如珠宝、化妆品、鞋类等。”曲德君表示。据相关业绩报告显示,万达百货去年完成收入154.9亿元,同比增长39%,只完成调整后计划的91%。此外,万达百货净利润增亏7%,亏损不断扩大。尽管多年亏损,但王健林此前对百货颇为看重。他在万达年会上表示,万达百货能否打好翻身仗,就看今年。他甚至通过对公司架构的设置,为百货做好了在香港独立上市的安排。不过在严重的亏损面前,王健林现在倾向于做减法。谈及与万达百货同病相怜的大歌星KTV,曲德君表示,KTV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受国家行业相关政策影响,连锁经营KTV的利润十分微薄,已不太适合万达这样规模的企业经营。但曲德君强调,万达退出KTV经营,并不代表万达广场将取消KTV业态。万达是在收回投资的前提下,将各地大歌星KTV门店转让给当地有实力的经营者,让万达广场内的KTV更接地气。在全国100多家大歌星店面中,尽管包括济南在内的很多店面是盈利的,但每况愈下的KTV行业整体却是亏损的,万达撒手自营KTV业务,不仅可以甩掉包袱,还能朝着“轻资产”的万达再迈进一步。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尽管店面装潢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济南万达广场四楼的大歌星已经悄然易主,北京一家名为“糖潮”的KTV公司已经接手。据悉,“糖潮”与万达的关系是租户与业主的关系,糖潮需要定期向万达商管系统交租金,万达今后将不再插手经营。“商业经营就是不断调整、不断创新的过程。过去十几年,万达广场正是因为在快速发展中不断创新求变,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业态调整,才始终保持健康发展。”曲德君还强调,即使在电商发展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已开业万达广场总客流达9.24亿人次,同比增幅27.8%,平均每个万达广场日客流5万人次,特别是早些年开业的万达广场日均客流多数仍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幅。万达试图向外界传递出,这次的业态调整是积极主动的调整,是根据市场前景和消费者需求变化作出的战略调整。调整后,万达广场的租金收入将比调整前更高。“市场是标准,共赢是目标。”万达广场的经营将始终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创新,实现与商家、消费者的共生共荣。百货和KTV的调整已不仅仅是单个万达广场的业态升级,甚至事关万达整体战略转型。万达集团正在进行企业的第四次转型,就是要调整一些传统产业,向更有发展前景的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转型。在上个月召开的万达集团2015年上半年工作会议上,王健林表示公司将形成万达商业、文化产业、金融产业、电子商务新的四大支柱产业,而百货和KTV两大业态没有再被提及,地位已经被严重弱化。而随着今年下半年万达金融集团成立,万达集团的重心将放在“互联网”和“金融”方面。
8月5日消息,天猫今日在杭召开服饰战略合作伙伴发布会,与全球110多个集团的160多个服饰品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天猫方面表示,这些品牌未来一年在天猫的成交额将超300亿元。天猫服饰构建124结构据了解到,签约的160多个品牌中,淘品牌、国际品牌、线下传统品牌的比例约为1:2:4,占据了核心品牌的半壁江山。根据协议,签约商家与天猫将在新品首发、O2O、数据化运营、明星资源、品牌营销、服务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阿里巴巴中国零售事业群总裁张建锋认为,服装是天猫最重要的类目。作为品牌的大本营,天猫要同品牌商展开更具战略性的合作。吸纳战略伙伴签约独家根据天猫的介绍,其战略合作伙伴包括全球快时尚品牌、传统线下品牌、从天猫成长起来的已达到一定规模的原创品牌以及国际奢侈品牌。天猫方面表示,全球九成快时尚品牌已入驻天猫,多数成为天猫战略合作伙伴。传统线下品牌中,男女装、内衣、箱包等多个类目的行业TOP品牌均与天猫达成战略合作。在传统线下品牌中,男女装、内衣、箱包、男女鞋、运动健身、户外等各类目的行业TOP品牌均与天猫达成战略合作,如绫致集团、太平鸟集团、MO&Co.、拉夏贝尔、安踏、李宁、特步等。原创品牌中,茵曼、韩都衣舍、裂帛、七格格、歌瑞尔也均与天猫达成战略合作。国际奢侈品牌中,Buberry、HugoBoss等诸多国际奢侈品品牌也已在天猫开店。值得一提是,迪卡侬、Timberland、ELAND、TEENIEWEENIE以及Inditex集团等20多个品牌与天猫为独家合作,天猫是其唯一合作第三方电商平台。用大数据为品牌拉客此外,天猫还宣布,将协同阿里零售平台,打造全方位、全链路的商家服务体系。该体系是阿里巴巴为战略合作商家提供的跨平台解决方案,其中重点为数据运营。针对战略合作伙伴,天猫推出“潜客计划”,即通过阿里大数据帮助商家发掘潜在客户,从而提升成交量。目前迪卡侬、Gap等品牌已经运行该计划,天猫方面介绍,这些品牌的客户转化率明显高于日常。天猫方面还介绍,大数据能帮助商家进行商品研发。天猫和战略合作伙伴之间会进行商品供需数据分享,以此为基础共同开发产品流行元素、功能性指标等。“在未来,市场上出现的新品很有可能将是通过大数据产生的。”
代购的好处不用详说相信大家也都有共识。最近几年代购发展的很迅速,以前还是预售规模,下单后海外邮递,周期长收货慢,现在却很多都是商品批量运往国内,上架,买家只需支付国内运费,快的话顺丰次日就能到达,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急切心理。甚至有些代购已经成立了公司,零售批发一起抓,买别墅、买跑车。OAO可是,在这个假货化妆品横行,高仿已经出神入化的今天,我们必须做个胆小的人,这是对自己的爱护。再说说我认识的,了解的,在我身边做代购的朋友,平时除了要关注各商场品牌促销,搜集时尚资讯,还要主动了解各类商品,除了要支付各种交通费和其他杂费还要牺牲自己的业余生活,消耗大量的体力。真的做到安置本分,不掺虚假,别说豪车别墅了,月入一万都很难。==所以,在代购时,比起各种有规模有现货的“专业团队”我还是更钟情于学生或者工作的个人兼职,因为他们造假都划不来~============================================================简单粗暴的真假代购识别方法:·真正的商品代购应该是在其所在地,只有买不到的没有代不了的,没有品牌局限性,如果你看的代购做不到这点,就要小心了。·合格的商品代购会和顾客分享打折信息,会有季度新款,所发布的信息也是及时新鲜的,如果只有经典款热卖款或者单一百搭款,那也要小心的。·价格方面,除非有分享的特卖超低折扣信息,不然还是需要掂量一下,否则就如那种仿品成本30元卖出200元的黑商,而正品购入价就200元再加车马费的真正代购,要知道品牌正品不是代购商自己家的东西,都是有品牌价格底线的,千万不要被自己的贪心蒙骗哦。·关于原单,小众冷门品牌我不了解不包括,但比较知名的品牌,还是建议大家不要盲目追求原单,据我所知现在各大品牌在加工监管方面都非常严格,用料也非常精准,保密工作都很重视,全程监控进出严管,就是给亲戚朋友偷双鞋偷件衣服都难上加难,并且剩余用料和残次品也都要一并交工回收,所以就是跟单都很难做到,更别说大批量流出供私人商家甩卖了。所以亲们看到的所谓的原单,泰国工厂越南工厂拿货,90%都是高仿,囧。。。============================================================与大家分享小编个人的代购渠道:1.港代以前每年有假期就会飞去香港囤货,后来在港结实了朋友之后就厚颜无耻的作起了伸手党,在港的朋友应该都有被各地好友缠着求代的经验,虽然没有正式对外做代购但也早就积累了超多经验,毕竟港代方便快捷,不用跨洋的高额运费又能买到各国各品牌的低价商品,与高额的飞机住宿托运费相比,再划算不过了。原本小艾一直是我的专属友情代购,终于禁不住我们的常年游说在前些天正式加入了代购行业,现在她平时休息逛街就会街拍商场的打折信息分享在微博微信,对我们鞭长莫及的内地小朋友来说真是再贴心不过了。2.韩代韩妆在网上的造假比例大家应该都是有耳闻的,所以胆小的我剁手咬牙坚决不在网上买,还好有学长在韩留学,但学长毕竟不是女孩子,不会常常逛街给我们分享各路信息,也没时间打理和对外经营,所以我们通常会一起拼单把需要的拉成列表给学长,学长买完会给我们一起邮寄回来,虽然周期长些,但为了我们的脸这点等待绝对是值得的。当然,有需要的小伙伴也可以和我们一起拼单,学长还是很善良的,只要韩国有的能买到的统统可以,无利益相关纯属友情推荐。3.美代我的发小,前几年在澳大利亚留学,由于澳洲物价颇高,所以完全占不到便宜,浪费资源好多年,索幸毕业后她转战美国定居,从此成为我的私人独家专属小美代,由于她生性随意懒散,也没有对外业务,甚至除了我还没听说给别人代过,上个月生日她还跨洋寄给我一套精装收藏版礼物,可见我掩盖不住的友情自豪感,所以美代方面就是我的独家专属恕不外借啦~XD
8月4日消息,据获悉,休闲零食品牌“良品铺子”也进入了微商领域。近日,良品铺子发布公告称招募互联网城市合伙人,合伙人可通过发展微客消费获得投资回报,这也是良品铺子全渠道布局中微信端的又一计划。良品铺子表示,合伙人必须满足拥有合法经营权、认同企业理念和文化等条件,有意者经过意向沟通、缴纳保证金、签约等流程后,方可成为良品铺子“正规军”。合伙人经营模式可概括为三步,首先由统一的移动商城为合伙人分配渠道ID,开通分销商后台,合伙人生成虚拟店铺;然后合伙人设置佣金发展微客,微客通过分享链接促成消费者消费,最后消费者购买,微客获得佣金。业内人士认为,该系统是对微商模式的一种尝试,其中微客和消费者的角色可以互换,消费者购买商品裂变成微客,进而可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行裂变。其中合伙人也可以通过设置二维码发展消费者。合伙人投资回报主要从微客消费和微客裂变中获得,根据微客消费金额,结合比例进行分成。此外,良品铺子表示,合伙人投资方案包括宣传物资设计、宣传支持、诚信保证和推广培训支持等内容。据了解到,2015年良品铺子微信商城单日销售突破200万,成为全品类销售冠军。2014年中国移动购物市场规模达9291.1亿元,消费者购物习惯向移动端转移,移动消费市场有望继续扩大。
据了解到,婴儿奶粉品牌最近要摊上大事了。一名奶粉行业资深人士透露,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食药局)正在酝酿一项管控婴儿奶粉配方审核的新政策,目前正处于调研、问询各方意见阶段。如果进行顺利,新政策将于今年10月份推出。该新政策如果能够顺利颁布将掀起婴儿奶粉行业的大洗牌。“这是国家在推动奶粉行业进行并购重组,进行更规模化的生产和运营的手段。”上述人士表示。什么政策能有如此大的威力?甚至影响到全中国婴儿奶粉品牌的发展?对此正在酝酿中的新政策进行了仔细的了解。每个工厂最多5个配方?食药局加强对婴儿奶粉的管控从去年就已经有明确的信号和动作。食药局对国内奶粉加工厂进行了重新审核,拥有婴儿奶粉生产许可证的工厂从120家下降到了80多家。即在国内只有这80多家工厂才能注册婴儿奶粉品牌,并进行生产。正在酝酿中的新政策也同样是针对国内奶粉品牌和生产工厂的,并未限制国外的400多个品牌。资深人士透露,新政策将通过限制这80多家工厂所拥有的婴儿奶粉配方数量的方式来间接控制奶粉品牌数量。“按照我国质监局现在的规定,一个婴儿奶粉配方只能对应一个品牌,不同品牌不能使用同一种配方。”“从现在获得的信息来看,食药局有可能规定每家工厂最多有5个婴儿奶粉配方通过审核,甚至更少。”上述人士介绍。有奶粉行业人士指出,在美国只有3大婴儿奶粉品牌,事实上也不会存在众多婴儿奶粉配方,因为婴儿所需的营养就这些。而中国现在的2000个婴儿奶粉品牌对应了2000个配方,其实很多配方的区别非常微小,这就大大增加了对生产环节和产品质量的管控难度。海外原装进口或成厂商对策如果食药局正式发布了该新政策,全国80多个奶粉加工厂所拥有的婴儿奶粉配方将大幅降低,拥有正式注册资质的婴儿奶粉品牌数量也随之降低。配方没有经过食药局审核的婴儿奶粉品牌如果想继续在国内经营,就只能寄望于找海外加工厂生产,走原装进口路线。据了解,目前有22家海外奶粉加工厂拥有中国食药局的生产许可资质。国内工厂可以把配方没有通过食药局审核的婴儿奶粉转移到这些海外工厂生产。但是海外原装进口这一应对方案并不是所有婴儿奶粉品牌都能够采用的。由于海外工厂希望获得更大额的订单,所以对品牌的销售规模要求较高。而且从海外将生产好的奶粉运输到国内销售大概需要两个月的时间,物流运输和时间成本都比较高,只有销量达到一定规模的奶粉品牌才能够承担。有奶粉品牌经营者预计,如果新政策实施了,现存的2000家国内婴儿奶粉品牌可能出现迅速收缩的情况,在半年以后也许只剩下400家品牌。这对于婴儿奶粉行业绝对是一个大洗牌,一些有生产资质的工厂将寻求收购,整个行业将进一步变集中。有众多区域性品牌的厂商最受打击在即将来临的洗牌和变革中,依赖众多区域性婴儿奶粉品牌获取利润的厂商将受到最大冲击。据了解,在2000多个国内婴儿奶粉品牌中,真正面向全国市场的屈指可数。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母婴社区店等线下渠道在不同的县市等地区销售。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奶粉经销商伙同工厂希望通过不同的奶粉品牌占领更多的区域性市场。而每多推出一个品牌,就需要提出一个奶粉配方。一名奶粉品牌负责人介绍,严格来讲一个工厂能够提供三个婴儿奶粉配方就已经很难,所以拥有众多相关品牌的厂商只能是通过简单调整某一元素含量,用擦边球的方式提出新配方。而这些依赖区域性婴儿奶粉品牌的厂商如果因为新政策因素,每家加工厂下最多只能拥有五个品牌,这对他们的利益影响是巨大的。而且这些厂商往往难以通过找海外加工厂的方式继续运营配方不被食药局审核的品牌,因为每个区域性品牌单独的销量往往都不是很高,难以支撑海外原装进口模式的成本。而拥有强势的、覆盖全国的婴儿奶粉品牌的厂商则拥有更多的转圜余地,而且这些厂商的主要销量都集中在几个大品牌,所以受政策影响较小,同时也拥有较强大的实力可以支撑海外原装进口这一解决方案。对于大型奶粉厂商长期利好上述资深行业人士表示,如果新政策实施对于伊利、圣元、蒙牛等大型奶粉厂商短期对产生利空的影响,但长期来看是利好的。因为在短期内,这些大型奶粉厂商所拥有的婴儿奶粉品牌数量会出现下降,及时通过走海外原装进口方式维持品牌运营,配方不被食药局审核的婴儿奶粉品牌的销售业绩也不能算在大型奶粉厂商的财务报表之中。但是长期来看,新政策由于冲击了依赖众多区域性奶粉品牌获得的工厂,这些工厂拥有的品牌大幅下降,就会出现大量婴儿奶粉区域市场出现空白。而伊利、蒙牛、圣元等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很强影响力的品牌则是填补这些市场空白的最有力的市场主体。业内人士指出,新政策的推出将促进国内婴儿奶粉行业进一步集中化。拥有生产许可资质的80多家工厂将会通过并购、出售等形式进行重组。最终的结果是,强者更强,而弱者出局,这些加工厂则被更少的奶业厂商集团所控制。牵一发而动全身,食药局针对婴儿奶粉配方审核的一个新政策不仅将对相关的生产厂家和品牌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到奶粉品牌和渠道商之间的博弈。依赖区域性奶粉品牌获利的渠道商需要寻找新出路了。
据国外媒体报道,消息人士透露,印度电商巨头Snapdeal获得约5亿美元的新融资,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集团、Snapdeal的第一大股东软银和富士康。Snapdeal的估值相关细节和新投资者所获的股权比例还不得而知。不过,Snapdeal发言人对上述进展予以了否认,称它只是猜测而已。据悉,阿里巴巴和富士康已就投资Snapdeal事宜与Snapdeal谈判了很长一段时间,它们想要借此在印度快速增长的消费经济中占得更有利的位置。今年2月,印度《经济时报》报道称,阿里巴巴启动了投资Snapdeal的谈判。5月,该媒体还报道称,富士康也进入了参与Snapdeal新一轮融资的谈判,后者的估值可能将达到50亿美元左右。然而,由于估值分歧,潜在投资者对于Snapdeal的运营数据要求越来越严格,该融资交易尚未能完成。2014年,Snapdeal以及位于来自班加罗尔的竞争对手Flipkart合计融资接近30亿美元。与此同时,亚马逊声称要在印度市场投资20亿美元。该公司在印度电商市场位列第三。以Paytm为首的一连串新贵也开始向领先者们发起挑战,它们的融资行动尤其抢眼。今年早些时候,Paytm宣布获得5.75亿美元的新融资,蚂蚁金服领投。随着印度电商市场的日渐壮大,市场竞争势必将愈演愈烈。据估计,到2020年,印度电商市场的规模将增长至500亿美元,远远高于2014年的30亿美元。零售业顾问公司Technopak创始人阿尔温德·辛哈尔(ArvindSinghal)指出,“未来12个月,我们还将看到诸如Tatas、Reliance和AdityaBirlaGroup的综合性大企业将大举进军电商市场。现有的电商公司可以说难以承受放缓营销、基础设施和促销方面的支出的风险了。因此,它们进一步融资的需求将只增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