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计划>文章列表
计划
据外媒报道,又一年秋季即将到来,随之而来的是大批新款智能手机面世。然而,PCMag最近针对1500多人的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此缺乏激情。在被问及今年最令人期待的智能手机时,42%的人选择苹果手机,据说苹果今年将发布三款iPhone。其次,上周首次亮相的三星GalaxyNote9获得了24%的人认可。人们对其他手机品牌的期待与苹果、三星相去甚远,即使是GooglePixel也仅占7%。对于谷歌预计将于10月份推出的这款新手机来说,这是相当冷淡的反应。虽然智能手机过去每年都能带来很多令人兴奋的东西,但即便是引入新功能的手机,比如iPhoneX的全屏或先进的生物识别扫描仪,也未能重新点燃类似几年前的兴奋。消费者等待升级手机的平均时间持续延长。研究公司NPDGroup在7月份发布报告显示,美国人平均持有手机的时间为32个月,而去年同期则为25个月。该公司还表示,持有手机三年以上的消费者比例也在增加,从2016年底的18%上升到2017年底的22%。智能手机制造商正在通过提高每部手机的售价来弥补销量下降带来的损失。这一策略对苹果来说很有效,但却导致三星手机上季度收入大幅下降。对于智能手机的硬件未来将何去何从,人们有很多猜测,其中包括折叠屏幕和新型摄像头。但这些功能不太可能出现在今年美国尚未发布的智能手机上。那么,是什么促使消费者再次去商店购买智能手机呢?我们将从智能手机上看到的下一个重大升级是5G天线。分析人士预计,5G天线将于2019年2月在新机型上发布。然而,即便如此,5G网络在美国的推出也将受到限制。Verizon和AT&T等主要运营商计划今年在少数几个城市开通5G网络,更广泛、更先进版本的5G技术将于2020年推出。据科技行业组织消费者技术协会(CTA)称,新的连接标准预计将推动智能手机的增长反弹。虽然2018年在美国销售的智能手机数量预计到2018年只会增长1%,但CTA预计2019年的销量将开始回升,到2021年将有三位数的增长。
一起惠2018-08-16 09:20:25357 次
8月14日,美国圣地亚哥市当地媒体KUSINEWS报道,ofo将于8月31日全面退出西雅图市场,45天内退回用户押金。这些自行车被圣地亚哥的一个回收中心以3美元/辆的价格收购。8月14日,美国圣地亚哥市当地媒体KUSINEWS报道,ofo将于8月31日全面退出西雅图市场,45天内退回用户押金。这些自行车被圣地亚哥的一个回收中心以3美元/辆的价格收购。此前7月30日,西雅图市议会通过法案,要求共享单车企业每年支付25万美元的经营许可证,ofo方面称不会续约。近日,ofo宣布将在两个月内减少在澳大利亚两个城市的业务,并着手关停澳大利亚业务。此外,ofo小黄车还被爆出将暂别德国市场,计划中止多数美国业务,以及宣布停止中东地区的业务运营。至此,ofo小黄车进入全球20个国家的200座城市的海外战略开始走向收缩。根据媒体公开报道,近期ofo将从印度、以色列、中东、澳洲、德国、美国、西班牙、韩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撤出或暂停业务。与此同时,ofo在国内陷入融资危机,各种出售传闻层出不穷,从欠债15亿元到卖身15亿美元,虽然公司层面不断否认,但有ofo员工告诉记者,公司内部已经人心浮动,“不少人在混日子”。ofo将何去何从?中国留学生调查:海外市场收缩就在一年前的8月17日,ofo在西雅图投放了1000辆共享单车,开始进军美国市场。“以前我家周围还有,但感觉现在少很多了。学校周围还有。骑ofo小黄车第一次是免费的。美国人觉得小黄车挺好的,因为很方便。现在新出了一种。新的是电动的,感觉原来的单车都被替代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坦佩市的子昱辰告诉新京报记者。西雅图的两位留学生表示没有骑过ofo小黄车。“学校附近和市中心见过大量的共享单车。感觉挺多的,利用率挺高的,费用好像是1美元一次不限时间,周围的朋友有骑的,但是留学生很少,主要是美国人。”周楷为表示。近日,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的两位留学生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在当地没有见过ofo小黄车,但见过有其他公司的共享单车。“墨尔本街上很少有骑的,骑自行车也是全是骑自己的自行车。”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OFO、Obike、ReddyGo是澳大利亚三大共享单车公司,但它们都表示要撤出澳大利亚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每辆自行车的使用率从每天大约3-8次不等。墨尔本和布里斯班的使用率明显低于其他城市。根据运营商提供的资料,澳大利亚每辆自行车每天大约有0.3至0.4次旅行。”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研究发现。美国媒体认为,共享单车依靠高人口密度的城市地区和用户的频繁使用来实现盈利。对于骑行时间超过5到10分钟的路程,这样的交通方式并不舒适。因此,人口密度低、分布广的美国城市并不需要此类服务。此外,美国人不太能容忍让大量自行车停放在人行道和小街小巷里,而便捷的停放对于这些服务来说必不可少。澳大利亚媒体报道,ofo方面表示,退出澳大利大市场是公司作出的战略性决定,将以国际视野聚焦优先市场。与此同时,新京报记者注意到,除了暂停澳大利亚以及多数美国业务,德国、西班牙、中东地区也在此次撤退之列。据消息人士透露,由于战略考虑,ofo小黄车将只在巴黎、米兰和伦敦三个欧洲城市运营。面对全球范围的业务调整,新京报记者多次联系ofo小黄车,截止发稿并未获得具体的回应。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共享单车海外路线更多地是噱头和宣传公关炒作大于实际的落地。实际对当地的交通运输的缓解,以及绿色出行的帮助非常有限。”ofo的上一轮融资还能花多久?ofo小黄车最近一轮融资方式在2018年3月份。当时ofo小黄车宣布完成E2-1轮融资8.66亿美元。该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灏峰集团、天合资本、蚂蚁金服与君理资本共同跟投。在此之前,ofo小黄车创始人戴威先后两次通过动产抵押的方式,将共享单车作为质押物,以此获取阿里巴巴共计约17.7亿元人民币的融资。“重资产、重运营”打破了资本对于共享单车的盈利憧憬。经过2017年行业厮杀之后,摩拜投身美团怀抱。哈罗单车凭借“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战略赢得了一席之地,获得蚂蚁金服、复星集团等青睐。唯有戴威苦苦坚守。6月,《财新周刊》报道称,一名了解ofo财务情况的人士提供的截至5月中旬的ofo财务数据显示:ofo对供应商欠款12亿元左右,城市运维欠款近3亿元,合计欠款15亿元,押金余额35亿元左右。账面可动用现金不足5亿元。该消息随即遭到ofo方面紧急辟谣,否认上述报道。6月16日,ofo小黄车取消全国范围内支付宝芝麻信用免押金骑行政策。此举引发业内疑问:小黄车真的没钱了吗?有业内人士推算,ofo每个月用于运维的支出可能就要2.5亿元。还有说法称,ofo每月的运维加调度成本为3亿至4亿元,这还不算员工工资和其他费用。以后者计算的话,ofo在3月份的8.66亿美元(约合60亿元人民币)融资已经过去5个月,在理想情况下,从8月算起,不够花10个月。7月5日,摩拜单车宣布无门槛免押金福利覆盖全国运营城市,无任何条件限制,新用户只须轻松扫码,即可开启骑行,逾2亿摩拜用户可享受免押金骑行服务。这也是摩拜“卖身”美团后,在押金问题上主动出击。面临裁员、滴滴强行收购未果、戴威最后的坚持、阿里与蚂蚁金服转而扶持哈罗单车等种种困境,ofo小黄车的前途备受关注。“卖身”消息频出,ofo再三否认被爆出挪用押金与资金紧张后,ofo频频传出被合并或收购的传言。5月15日,据南华早报报道,ofo已拒绝滴滴的潜在收购要约。有知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阿里在这次谈判中支持了ofo的决定。不过随后,ofo联合创始人于信在朋友圈否认了该消息。接近此次谈判的另一知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原本阿里支持滴滴收购ofo的,不知为何最后变卦了。事后,知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戴威之所以拒绝滴滴的收购,是因为滴滴没有发起正式收购邀约。”“ofo小黄车能挺过去就独立发展,挺不过去就被收购。”接近ofo的知情人士认为,“即使ofo被收购,对于创始团队来说也未必是坏事,名利都有了。”ofo小黄车财务投资人不再参与融资,目前的融资渠道受阻。7月底,有媒体报道称,ofo和滴滴的谈判或已接近尾声,双方正在就价格问题做最终谈判。于信再次否认,称“不存在的事”。进入8月,新京报记者从多个信源处了解到,ofo和滴滴已经就收购一事有过多次接触。有知情人士透露,收购价格还在进一步降低。“收购价格也在15亿美元左右。”多家媒体也报道了该消息。随后,ofo小黄车发布声明称,多家媒体发布关于“ofo和滴滴谈判已经接近尾声”的相关内容,类似言论皆为不实信息。毕竟,此前2018年4月3日,摩拜是以27亿美元的价格“卖身”美团。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ofo小黄车已经错过了最佳出手的机会了,海外市场收缩也必然影响其估值,未来一段时间的运营有待观察。ofo的盈利自救能否成功?ofo小黄车资金紧张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戴威的要求下,ofo开始了开源节流的求生行动。除了取消信用免押金,开始了动态计费。部分城市采用起步价+分钟+里程的计费标准。ofo在App内上线信息流服务功能“看看”,内设看点、图片、视频、体育、财经、社会、科普、读报等频道。ofo方面称,ofo作为现成的流量入口,从出行工具衍生出资讯平台,为ofo的商业化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此外,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天眼查工商资料显示,7月4日ofo小黄车变更经营范围,增加了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的项目。知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ofo看好定制单车,探索企业定制个性化的车辆在ofo平台运营的商业模式。”上述探索虽然短时间内难以成规模,但相关媒体报道,ofo开始卖车身广告,车身广告最低的价位是160元/辆/月,加了车轴部分广告的品牌定制是2000元/辆/月,最低一个月起订,单个城市起售门槛为100辆。“从目前实际运营来看,商业化运营成效并不明显。”独立互联网分析师季城认为,ofo小黄车在自身骑行体验不佳的情况下,其他企业很难有信心参与商业合作。“ofo的状态你看新闻也知道,很多人在混日子。”ofo分公司员工杨生(化名)告诉记者,此前他负责当地的运维管理,目前打算辞职,“还是早做准备吧,不喜欢公司这种状态。”
一起惠2018-08-16 09:15:46419 次
尊敬的惠友:大家好!苏宁“818发烧购物节”即将到来,一起惠苏宁“818发烧购物节”佣金翻倍隆重开启,具体规则如下:815、818佣金奖励翻倍活动细则:活动时间:2018年8月15日、18日(共计2天);奖励对象:一起惠所有会员;奖励规则:一级类目“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厨卫”下所有自营商品进行佣金翻倍奖励;活动说明:1、8月15日上午8点之前产生的订单不参与此次活动;2、下单显示佣金即是翻倍后佣金;3、品牌方商家设置推广计划不参加此次翻倍活动;4、所产生的订单不能存在流量劫持、刷单等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将取消其奖励资格;5、此次活动产生的双倍佣金将随8月结算佣金体现。以上活动所有权归一起惠所有!一起惠返利网2018年8月15日
一起惠2018-08-15 11:26:54858 次
当地时间8月8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南非著名学府金山大学发表演讲,十几个非洲国家的1000多名年轻人前来旁听。马云鼓励他们说,“有人认为非洲贫穷,没有财富,但我觉得非洲有世界上最好的财富:动物、自然、空气、蓝天。这是最宝贵的财富,全世界都羡慕。我一直都相信,当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好了,就太迟了。创业者就是要在一切都未就绪的时候去做事情。如果什么事情都准备好了,马云就不会成功了。”当天,马云宣布成立“马云非洲青年创业基金”,该基金由马云公益基金会出资1000万美元,未来10年在非洲支持100名青年创业者,以此创造更多的就业及经济发展,支持非洲年轻人实现梦想。马云公益基金会由马云个人发起并捐赠成立。该基金会设立奖项重点关注非洲小企业的发展、基层创新和女性创业,面向非洲全境,每年100万美金的奖励额度。以选拔赛的形式将在每年秋季举办,每届选出10位优秀青年创业者。除了奖金激励,阿里巴巴还将提供相关的培训、导师资源、平台资源及后续项目支持等。马云在演讲中回顾了阿里巴巴创业历程,以此激励年轻人要敢于创新,“1994年我创业的时候,很多人说我是骗子,说没有互联网这个东西。我尝试去注册公司,政府的注册人员得知我要做一个互联网公司,他们说,没有叫互联网的东西啊,你不能注册这样一个公司。中国当时还没有加入互联网。为了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我们等了3个半小时来下载首页。”“那个时候,没人相信互联网,也没人相信中国会有电商。这也是现在很多人在问你们的问题:非洲怎么可能发展电商,没有信用卡,没有物流,没有基础设施,没有政府支持,没有资金,什么都没有。但这才是机会啊。”马云说。马云说,“作为企业家,我们不抱怨,我们让其他人抱怨。让我们的竞争对手抱怨。我们从不哭,哭解决不了问题,让我们的竞争者去哭吧。让那些不相信我们梦想的人去哭吧。”“创业者很不容易。非常孤独,家人,朋友,妻子可能都不支持你,我都习惯了,你也必须习惯。当你孤独的时候,用你的左手温暖你的右手。”马云说,“我常常记住一件事,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以下是马云演讲全文:抓住全球化和数字化非洲能有100个阿里巴巴去年是我第一次来非洲,来之前我担心了很多。担心这个那个。无论你担心什么,你必须来非洲,自己亲自感受。我后悔自己没有十年前来。非洲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大陆。我从现在开始,每年都要来非洲,去三个非洲国家。这是我第二次来非洲,我希望接下来十几年,我能去遍全部54个非洲国家。我的很多企业家朋友问我,来了干嘛??我说来了什么也不干,就过来,然后感受一下。你们来亲自感受了,就会爱上这里。我去年来非洲的时候就感觉,有一些事情必须要做,很多事情可以去做。我开始阿里巴巴创业的时候,我跟我的团队说:Ifnotnow,when?Ifnotme,who?我就说,我们来非洲吧,做些事情。很多人说,非洲问题很多。你告诉我,世界上有哪个地区没有问题?有人说:非洲贫穷,没有财富,但我觉得非洲有世界上最好的财富,动物,自然,空气,蓝天。这是最宝贵的财富,全世界都羡慕。尤其是中国,特别想要蓝天。我真希望我能在这儿待二三十天,我可以去埃塞俄比亚,博茨瓦纳。我已经开始计划和期待明年的访问了。大家都说非洲是古老的大陆,但其实这里到处都是年轻人。互联网创业者计划(eFoundersFellowship)学员来中国的时候,我对他们这第一期学员说,你们是非洲的种子。他们有梦想和激情,非常棒。这个大陆充满机会,充满梦想。另一方面,这片土地也充满着责任。我昨天在开普敦给50位巡护员颁奖。这些人保护了动物。我们承诺每年都给50位巡护员颁奖。巡护员是创造就业岗位的人。200年前,猎杀动物的人是英雄。现在,我们应该让保护动物的人成为英雄。我一直都相信,当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好了,就太迟了。创业者就是要在一切都未就绪的时候去做事情。如果什么事情都准备好了,马云就不会成功了。你们知道的,我失败了很多次,我高考失败了三次,我家里没钱。我们没机会。今天非洲也是如此。今天非洲和19年前我们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一样。那个时候,中国互联网速度很慢。1994年我创业的时候,很多人说我是骗子,说没有互联网这个东西。我尝试去注册我的公司,政府的注册人员问我要注册什么公司。我说我要做一个互联网公司。他们说,没有叫互联网的东西啊,你不能注册这样一个公司。中国还没有加入互联网。为了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我们等了3个半小时来下载首页。那个时候,没人相信互联网,电商,也没人相信中国会有电商。没有物流,没有信用卡。这也是现在很多人在问你们的问题:非洲怎么可能发展电商,没有信用卡,没有物流,没有基础设施,没有政府支持,没有资金,什么都没有。但才是机会啊。作为企业家,我们不抱怨,我们让其他人抱怨。让我们的竞争对手抱怨。我们从不哭,哭解决不了问题,让我们的竞争者去哭吧。让那些不相信我们梦想的人去哭吧。我在公寓里创立公司的时候,有18位创始人。我们有远大的梦想:我们希望成为全球top10互联网公司。但在那儿时候我们只是排名几百万名。你有梦想,才有实现的可能。不要说我们要在明天或者明年成功。我们要在十年二十年后才会成功。19年过去了,我们是全球top10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现在市值5000亿美元。告诉我,19年前有人能相信中国公司能成世界top10的互联网公司吗?10年前,有人相信亚洲公司能成为全球排名前10的科技公司吗?人们现在应该开始相信,在接下来十几年,非洲会有100个阿里巴巴。如果你不这么想,那你不会这么做,你也就没机会了。但如果你现在开始努力,你就有机会。5000亿市值不行,500亿美元也行。非洲12亿人口,大部分人是年轻人。基图伊博士说,每年有1300万人毕业开始找工作。这就是资源。阿里巴巴雇人的时候,我们根本找不到人,没有人愿意在一个有阿里巴巴这样奇怪的名字的地方工作,还要在公寓里工作。没有人相信互联网和电商。所以,我们雇任何能走路的人,我们完全不介意你是硕士还是本科。只要是相信我们的人,都可以加入。我们白手起家。一开始十年真的很难。我们找不到顾客,找不到好的工程师,完全没有资源。我们也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大家说在非洲的银行借不到钱,全世界都一样,银行不向小企业发贷款。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对每一笔支出都很谨慎。2007年阿里巴巴B2B业务IPO(首次公开发行)的时候,我们有300个人成了百万富翁。我问了我的同事三个问题。你们成为百万富翁是因为你们比其他人聪明吗?他们说不是,我们都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你们勤奋工作么?也不是,有很多人都很勤奋。聪明人都去IBM和微软了。猎头根本就不来我们公司抢人。我们根本没人要,我们相信梦想,我们努力工作,才成为富翁的。他们说,他们成为百万富翁就是因为没人要。我就是那个13个公司都不要我的人,我们习惯了被拒绝。我们习惯了没有他人的帮助。为什么人要帮你?帮你,是非常少见的。不帮你才是正常的。你应该一直努力工作来获得帮助。我常常鼓励其他的17位创始人和所有加入我们的人,我对他们说:我们的竞争对手eBay,很强,员工都来自哈佛等名校。而我们很多人,都是无名小卒。我们都不想提他们学校的名字。如果我们可以胜利,如果我们能成功,那么中国80%的年轻人都可以成功。很多人努力工作但没有梦想,很多人有梦想,但不努力工作。创业者是又有梦想又努力工作的一群人。所以我们才可以赢。很多人抱怨没有贷款,没有物流,也没有信用卡系统。机会永远藏在人们抱怨的地方。人们抱怨的声音越大。你就去解决问题,抱怨越多,机会越大。这也是我看非洲的角度,问题很多,所以机会也很多。创业者很不容易。非常孤独,家人,朋友,妻子可能都不支持你,我都习惯了,你也必须习惯。当你孤独的时候,用你的左手温暖你的右手。我常常记住一件事,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你在为你的梦想工作,为你信念而工作。没有未来专家,只有研究过去的专家。在非洲,不要听那些专家告诉你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非洲需要未来,而未来没有专家。总有一天,我们会成为专家的。作为创业者,要习惯了失败。今天阿里巴巴成功了,我们想活102年。为什么是102年呢?因为我们团队的每一个目标都要非常明确。阿里巴巴1999年成立,希望能跨越3个世纪。我们从来不说我们已经成功了,因为我们仅仅成立了19年,我们还有83年要走。我们还没有成功,我们还只存活了19年。在过去的19年,我们犯下了无数错误。作为创业者,不要去学别人如何成功,去学他们如何失败的。因为,在很多MBA项目里,学校里的老师都教他们成功的案例。你读了很多成功的故事,你就能成功了吗?当然不是。你有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很多商学院来阿里巴巴写商业案例。一周调研后,他们想让我签字,说这是阿里巴巴。我说这不是阿里巴巴。他们说,Jack你不了解你自己。我说行吧,我就签字吧。每五年,清华大学做案例研究,我受邀去探讨阿里巴巴的案例。阿里巴巴面临很多竞争对手,这五年每年的竞争结果分析,都是阿里巴巴死掉,竞争者获胜。但实际上,最终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都死了。所以,你要怎么从这样的案例里学到东西啊。我们要向错误学习,因为大多数的错误都是相同的,大多数的成功却都有不同的原因。当你向错误学习时,并不意味着你要学会如何避免犯错,而是当你犯错时,能知道如何面对它。创业者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来迎接困难、错误和各种麻烦。但要有一颗温暖和柔软的心,尤其是对同事和客户。我想和大家分享阿里巴巴的价值观——六脉神剑,这六条价值观中有两条非常有特色,我认为值得大家思考。我们认为,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很多人会把股东放在第一位,我却认为客户是最重要的,你把客户服务好了,他们就会付钱。第二重要的是员工,员工团结协作就能服务好客户。所以如果客户高兴,员工高兴,股东自然而然就会高兴。另一条我想分享的价值观是“拥抱变化”,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保持变化是走向成功的最好方式。我记得2000年时,想要去集资。我去风投基金,有人让我写商业计划书,我说我没有商业计划书。他们说,你就写点什么吧,你看别人都有那么厚的商业计划书。我花了一周,只写了一页纸。商业计划书是一本书,告诉别人如何成功利用互联网和电商。我就想,你是怎么写出这本书来的,中国都还没有接入互联网。我们永远不要尝试改变世界,而要改变我们自己。向错误学习,向他人学习,改变自己,我们才可能成功。我还要鼓励非洲所有的创业者,不要只想着你自己的国家,立足非洲,放眼全球。如果你只想着自己的国家,那和想着自己的村子没区别。互联网连接着一切。这片大陆十分简单,有人说非洲很复杂,但我认为特别单纯,如果你去欧洲,你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复杂。他们担忧很多问题,在生意成功之前,自我设限画地为牢。在这里,我们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在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是去说服一个成功的人,成功的人告诉你这也别做那也别做,我们有这样那样的经验。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想要成功,我们想要创造未来,我们想要做一些深信不疑的事。所以我认为对于非洲来说,创造就业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创造就业最好的途径是鼓励小微企业发展,是信任年轻人。昨天晚上我跟总统聊的时候也提到了这点,本世纪所有的国家都应该在发展环境和税收等方面给予初创企业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我很高兴他同意了。因为大企业已经不需要这些了,我们初创企业特别需要这些。如果你从这些小微企业获得一点点的税收,这就好比是从蚊子腿里找肉吃,他们往往很难生存。现在大公司都有很好的发展环境,是时候向初创企业和年轻人做些倾斜了。同时我也要对很多创业者说,千万别认为你下个月或明年就能成功,眼光至少要放到五年后,如果创业下个月就能成功,那能成功的人多了去了。假如你有个有钱的爸爸,你不需要辛苦创业。同时也不要因为学历低等等而灰心,如果你是从麻省理工学院或哈佛毕业的,你可能永远不会成为创业者,因为你可能会成为一名白领。所以,作为企业家,我们要有怎样的战略?我们要有很好的视野,能看到世界的变化,客户的需求等等。永远不要去等政府给你提供一切。所以我认为企业家需要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你有什么,你想要什么,你愿意放弃什么。你有什么?我什么也没有,我们唯一拥有的就是梦想,信念,我们有团队,我们会十分努力。你想要什么?客户想要什么?社会的问题在哪里?你的客户存在什么问题?我们的团队想要什么?如果一个人不愿意放弃任何东西,那么什么也得不到。很多商人从来都学不会专注,我们要学会专注于一件事。因为学习专注,就好像前面有九只兔子,如果你想要抓住兔子,不要换目标,要改变自己,直到抓住兔子。成为创业者是一个很好的经历。生活艰难,所以我们成为了创业者。我从来没有为我自己写过书,我认为书要等老了再写,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如果有一天我要写书,我会写一本《阿里巴巴的1001个错误》,我会告诉我的孩子我经历了多少艰难的日子,犯了多少愚蠢的错误,这些都是最好的经历。另外,我认为非洲有几个非常巨大的机遇在我们面前,第一是“数字非洲”的发展。你们还没有特别复杂的IT基础设施,而欧美国家的IT基础设施都已经非常完善了,想要发展就很难。电商在中国飞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当时中国的零售行业发展基础太差。现在的非洲,我认为和19年前的中国很像。你们没有互联网的支付方式,我鼓励各种非洲政府部门去升级支付方式,这并不难。成熟的技术就在那里,不用过于担忧支付安全等问题。告诉大家,支付宝在过去的15年里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现在每天有超过5亿笔交易,已经超过了visa和master等支付平台的全球交易规模,去年全年我们有超过10万亿美元交易。科技就在那里,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让大家变得富有,你是否愿意让小微企业得到发展,所以恳请非洲各国的政策制定者,鼓励并支持金融,技术就在那里,阿里巴巴会尽一切努力去分享技术。非洲的第二个机遇是物流网络。所有的非洲国家必须团结起来,升级物流网络,这能给非洲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如果能做到全球买、全球卖、全球运,那将会带来很大的发展机会,所以非洲需要数字化发展。但现在不少国家的基础设施比较差,有一个国家我就不点名了,风景很美,但是没有wifi,准确地说只有一点点wifi。他们说因为想让你好好休息,所以没有wifi。如果非洲没有覆盖广泛的wifi和手机设备,这比20年前缺乏电力更可怕。互联网基础设施太重要了,让大众接触互联网,得到资讯,找到买家,找到卖家,找到伙伴,让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非常鼓励这样的发展。另一件我想说的事是政府应该鼓励创业者,让创业者成为这个时代的英雄。我希望能与Efounders有更多合作,未来几年我们会在非洲办更多的创业者论坛,创业者是驱动非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梦想,不是技术,也不是钱来推动经济发展,而是依靠梦想,依靠年轻人来驱动经济发展,是小微企业创造了广大的就业机会,我会和你们携手努力。有人会问,为什么是你?为什么不能是我?我失败了太多次,我没有资源,没有钱,我知道作为独立的个人,当别人不帮助你时,确实很困难。但是你一旦抓住了生存的机会,那就太棒了。所以,现在我觉得我所得到的一切,并不是因为我们的辛苦工作,而是因为我们的团队、我们的时机。如果我们有更多的马云,有更多的阿里,有更多的腾讯,有更多的支付宝,有更多的Facebook,世界会更丰富多彩。当我还是个月薪10美元的老师时,我很快乐,我不担心我的生活,也不担心我孩子的生活,但如果把钱放在银行里,等于白白浪费。所以,让我们一起努力,让非洲变得更加数字化,让每一个年轻人都有机会。非洲的另一个机遇是全球化。我是全球化坚定的支持者,没有人能阻止全球化,全球化并没有任何错,只是“全球化”的定义需要与时俱进。在过去三十年里,“全球化”只关注发达国家和大公司,我们要让“全球化”更普惠。除了大公司外,我们要让全球化支持小企业,支持年轻人和女性的发展。以上这些就是非洲面临的机遇,我认为非洲有很多优秀的女企业家。在互联网行业,当你创业时,他们不关注你的性别,只关注你的产品发展。如果你想做一家很棒的企业,公司的女性员工比例至少要有50%。如果你想做一家特别优秀的企业,所有的员工可能都得是女性。告诉大家,阿里巴巴有48%的员工是女性,34%的高管是女性。女性有很多优秀品质,和很多自私的男性不同,女性不仅要关注家庭状况,还要照顾孩子,同时关心工作。这是我们特别需要的人。我认为,非洲女性有很大的潜力,她们有着很强的热情和爱,能做好服务。所以让我们开始吧!所以这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非洲青年创业基金”只是一个开始,是一次尝试。1000万美金并不算很多,我的意思是规模并不是很大,尤其是和其他领域的基金或政府资金相比。创业者们,我们需要钱吗?是的,我们需要钱。但假如有个人跟我说,“如果我有钱,我就怎样怎样”,我会直接和他说再见。如果钱能解决问题,那么银行能做成任何事。真正的创业者,首先要有理想、团队、客户,钱就在那里,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坚持理想,保持努力,赋能他人。所以我非常高兴能和Efounders在一起,让我们一起鼓励非洲的年轻企业家,支持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成为时代的英雄。当非洲有了更多伟大的企业家,这片大地也会更加繁荣,成为一片人人都愿意来的大陆。阿里巴巴希望得到什么回报?阿里巴巴的回报是,创业者们开心了,就会成功,而我们的客户成功了,阿里巴巴也会成功。
一起惠2018-08-15 09:55:45406 次
上月,《我不是药神》电影在全国公映。这个电影中故事的主人公的原型名叫陆勇,来自江苏无锡。关于“药神”的故事相信大家在电影和各种影评已经有所了解,而今天希望让大家去深入了解的不是处于“药神”角色的陆勇,而是深耕外贸以及跨境电商行业的企业家陆勇。陆勇为无锡市振生针织品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振生针织品在2001年就开始入驻阿里巴巴国际站,目前主打的产品为礼仪、质量管理和防护类的手套。跟很多传统外贸企业一样,振生针织品也在面临贸易环境变化、成本上升以及转型升级的挑战。为此,针对产品质量把控、全球供应链打造等问题与陆勇进行了一场访谈。品质仍是获取客户的保证据陆勇透露,目前振生针织品在30多个国家拥有200多个采购客户,这些客户有80%是来源于阿里巴巴国际站平台的。现在,振生针织主要开拓的是欧美和日本市场,包括法国、德国、挪威、冰岛、芬兰、西班牙、荷兰和英国等地。产品和采购价格适配是振生针织选择这些市场的重要原因。实际上也有类似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卖家来与振生针织进行询盘,但很多时候都因为价格问题最终没谈下订单。“新兴市场经济能力还不够,要接纳高端手套产品还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振生针织品主流市场还是在欧美和日本市场。”陆勇说道,现在振生针织品一双手套单价在5到6元,算比较高端的手套产品。但要进入高端市场,也意味着企业本身对产品的质量要进行更为严格的把控。陆勇指出,欧洲客户对品质要求非常高,而且订单数量通常都比较少。比如有的欧洲客户会要求手套的面料都经过OEKO-Tex检测。而在防护类产品上,振生纺织品每年则需要给几十个品种的产品做CE测试,才能把这些产品出口至欧洲。(编者注:1.STANDARD100byOEKO-TEX?是包括纺织品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终产品等所有加工级别在内的全球统一的纺织品检测和认证系统2.在欧盟市场“CE”标志属强制性认证标志,不论是欧盟内部企业生产的产品,还是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要想在欧盟市场上自由流通,就必须加贴“CE”标志,以表明产品符合欧盟《技术协调与标准化新方法》指令的基本要求。这是欧盟法律对产品提出的一种强制性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客户对原料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振生纺织品的原来都是国外进口的。与振生纺织品在印尼合作的面纱工厂的棉花则是从美国和新西兰等地进口的。而这种对品质的追求也成为振生纺织品获取客户的保证。“振生纺织品必须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老老实实搞好品质,做好产品。”陆勇说道。把工厂开到印尼保证品质让振生纺织品获得订单,但订单充足则要求企业解决产能的难题。两年前,振生纺织品在新疆喀什莎车县开设了两家工厂。国家对振生纺织的新疆工厂有非常优惠的政策扶持——设备是政府采购、厂房是免费提供,因此振生纺织只需要在工厂进行生产管理和培训工人即可。新疆的工厂暂时稳定了其产能。随后,陆勇开始计划与合作3年的棉纱工厂各投资50%在印尼泗水开设手套工厂。他指出,因为目前手套品类的自动化设备发展水平还不够强,因此主要还是手工制作为主。振生纺织品一半的成本都是劳动力成本,因此如何减低劳动力成本和保证劳动力稳定是解决产能的关键。陆勇分析道,跟中国6%以上的年均GDP增长速度相比,印尼的GDP涨幅会慢得多,因此5年内工资的增长速度并不会很快。在5到10年内,印尼将成为中国企业建立全球供应链体系的一个重点区域。在当地进行的考察也让陆勇更肯定自己的判断。陆勇在此前也去了东南亚其他国家市场(如孟加拉、尼泊尔、柬埔寨等)进行考察。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印尼。首先,振生纺织品的欧洲客户对生产的要求和人权保护的要求都很高,因此需要供应商的工厂有医保、社保且不能招募童工以及超时加班。印尼社保、医保等基础设施都符合要求,工资含社保大概在2000元左右,每年发13个月工资。当然,跟中国工厂不同,在印尼跟工人签合同的时候是按工时发放工资,这意味着没订单生产的时候也需要给工人付工钱。而不像在中国,放假工人可能就没工钱了。另外,在当地的服装工厂、印染工厂的废水处理问题和环保问题已经开始有所解决,有的工厂可能比中国大陆部分工厂管控还好。但是,陆勇也表示,跟中国工厂相比,印尼熟练的技术工人还是有所欠缺。如果工厂做一些比较精细的工艺仍然还没稳定的技术群体去解决。在他看来,这是因为印尼目前还是没有中国庞大产业功能去支持这样的技术发展,但只要工厂做好管控普通的订单还是能很好完成的。除了从劳动力成本和工厂搭建的环保及人权问题考虑外,陆勇认为印尼的保税工厂政策也让其能很好节约成本。陆勇,印尼保税工厂的政策跟中国的不太相同。在中国,保税工厂就是设置在保税区内的工厂。在印尼,保税工厂不一定在保税区内。一个工厂如果符合海关监管政策,有独立仓库、独立监管区域并各项设施均齐全时,就可以提出申请,把工厂变成保税工厂。“大概监管模式估计跟中国类似,即以用料核算为主。海关审核用料多少,消耗量多少,损失多少,借此来监管保税工厂。”陆勇说道。印尼保税工厂的模式对振生纺织品是有利的,因为本身振生纺织品的原料是进口的,所以进口的原料在印尼保税工厂生产后再出口就免去进口的税项。这种模式也不需要在中国进行周转。转型是挑战运营品牌是难点走出中国在海外设厂是振生纺织品在供应链端的一次升级转型。但对于消费者端,振生纺织品又有何转型尝试呢?实际上,做现货市场、开拓零售市场、搭建品牌一直为传统企业尝试较多的转型路径。当自己拥有品牌后,自己就拥有了议价权。陆勇透露,目前振生纺织品也在1688上卖现货,自己去年也做了“药神”这个品牌,但目前重心还是放在传统外贸订单上面。“传统外贸企业做品牌很难。我们还是希望有一个在品牌运作上很有经验的人来帮振生纺织品做指导以及进行合作。”陆勇也表达了自己焦虑的问题。当然,振生纺织品本身也在积极研究高端产品,来提升产品附加值。在陆勇看来,高端手套产品对企业要求主要有两个关键:第一,企业必须有好的产品和设计团队。第二,企业需要拥有非常熟练和稳定的工人。如果工厂的工人在企业并不稳定,那要做出高端的产品很难。因此振生纺织品需要时间去培训工人,让工人更为稳定后再慢慢找出一批工艺不错的工人去做高附加值的产品。但不管如何,在还没做出能完全改变企业受益结果之前,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仍是外贸企业必须关注的重点。此前,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巴巴中小企业国际贸易事业部联席总经理余涌曾指出,对于中小企业升级有两条路走:一条是品牌升级、产品升级;另一条路是在原有的体量上利用类似阿里巴巴等跨境电商平台提供整个供应链效率,借此减低成本,让供应链和整个生产流程实现全面的优化。在全球价值链中,“药神”陆勇创立的振生纺织品仅是众多传统外贸企业转型的缩影。要在这个越趋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传统外贸企业必须做出改变,这也意味着包括成本结构在内的各种体系要随着市场做出变化。这条路可能很长,但这些企业的努力正让整个全球化商业环境变得不一样。
一起惠2018-08-15 09:29:27385 次
距离今年的“双11”还有3个月,阿里巴巴就先放了个大招——在8月8日正式揭晓了“88VIP”这一全新会员计划。当中,包括虾米音乐、优酷、饿了么、淘票票等阿里体系内的生活方式类平台,以及Gap,LaPerla,Levi’s,Versace等天猫上15万个品牌当中的88个国内外大牌,联合在了一起提供一系列复合权益。这个消息是在广州当天专为回馈会员举办的“宠爱无限”演唱会现场宣布的。阿里巴巴CMO董本洪(ChrisTung)在天猫代言人易烊千玺压轴演出后,出场解读了这一”超级会员计划”。“会员最喜欢上天猫国际购买全世界的好货,在全球海淘,追赶尖顶潮流,期待正品保障,双11也不例外。”董本洪说,“88VIP涉及的不止购物,它囊括了吃完听看买,消费者站在阿里巴巴经济体最重要的中心。我们设计的初衷,是希望只要一张虚拟卡,能照顾大家所有的生活所需。”能以88元的价格加入“88VIP”的,正是淘宝数量高达2000万的超级会员中的中高端消费群体。他们需要淘气值达到1000分以上,而淘气值由购买力、互动性和参与度等一系列复杂指数综合评定。这群人显然是目前中国市场的消费主力,以年轻人和女性居多,而对品牌来说,他们更意味着巨大的商业潜力。根据咨询机构艾瑞的监测数据,19岁到24岁的用户成为当前电商平台的最大使用群体,而网络化程度更高、喜欢淘货的85后群体对淘宝的偏爱更高于其他群体。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投资管理教授JeffreyTowson(陶迅)认为,阿里巴巴会员制的出现,会对聚焦细分市场的品牌带来更多影响。“会员制对于可乐这样的高频快速消费品影响不大,但如果是一个依赖高净值人群而存在的品牌,如果阿里巴巴将这群人锁定,那品牌就需要留意一下了。”Towson说道。“更关键的是,目前的会员制度瞄准的是中高消费群体,但这可能只是短期策略,长远来看,阿里巴巴会让更多的消费者融入到这个体系当中。”如果品牌也看得足够长远,它们也有机会随着阿里会员制度的变化,纳入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更深地扎根于中国市场。Towson认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消费市场,阿里巴巴这一看似几乎无法回本的巨额投入是个不错的商业战略。“在中国市场,折扣依然是最有效的营销策略,虽然有优酷、虾米等附加服务,但本质上阿里巴巴想要推广的是折扣,折扣能够加强用户粘性,让消费者留在阿里巴巴。”对那些时尚品牌来说,不断优化线上营销策略意味着新的商机。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分析,中国网购市场已非常成熟。2017年中国网络商品零售市场规模达54,806亿元,同比增长2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15%。品牌们显然需要找到新的突破方式和增长点。本次入选的许多时尚品牌,都长期在竞争激烈的快时尚及中高端大众时尚市场中竞争,他们占领市场的关键是快速和及时的反应,紧跟需求动态调整。Gap在与阿里巴巴合作了去年的超级品牌日后,发现消费者的忠诚度及复购率都提高了,今年积极加入了88VIP计划。Gap电商业务总监陈莉表示,加入88VIP会员计划除了能吸引对美式时尚感兴趣的优质新客户,也是对老客户的一种回馈。“在88会员节活动期间,88会员贡献了Gap天猫官方旗舰店的近四分之一访客量,88会员的支付转化率显著高于其他访客,充分证明了88会员的价值。”陈莉说。据悉,Gap计划未来的全球线上业务规模达到30亿美元。美国运动休闲品牌Sketchers的电商运营总监古慧珍也发现,88会员能帮助品牌将更丰富的产品线带到中国市场,顺便传播品牌的加州生活方式。“这个活动的心智是推新品,因为经历了618大促后我们发现夏季的产品和价格的趋动已经不能满足于消费者的诉求,所以我们希望借助于这个活动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秋冬新品方面的福利。”古慧珍说道。而同样作为88会员品牌之一的Levi’s同样把其运营策略偏向多做新品推广、弱化线上折价营销。其中国策略与有着历史包袱的美国市场稍显不同,Levi’s意识到应该尽量淡化其牛仔品牌的形象,这样能抢夺更大的服装市场份额。“本土化的营销策略、本土化的设计和产品、令人满意的客服体验,是中国市场的灵药。”现已卸任的Levi’s前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NicolasVersloot曾告诉BoF。“如果再加上全渠道体验,是我们的最终愿景。”目前来看,若品牌能进一步打通88会员与其自身会员体系,提高市场营销效率,未来将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举个实际的例子,今年5月份的时候,天猫联合兰蔻发布了一个发光眼霜新品,优先一个月把这款眼霜发给超级会员,同时也为他们专门定制礼盒,在线下提供眼部SPA等各种服务,“所以那次合作后,当月成迅速成为整个眼霜市场的第一名。”阿里88VIP项目总负责人段玲说道。这意味着对于品牌来说,他们的营销思路需要从流量为王转为精细化深度营销。目前品牌值得留意的是,阿里巴巴调整了会员标准后,市场反应会如何?在Towson看来,在尚未收获足够消费者的反馈之前,很难判断第一版会员制效果如何。“消费者觉得这个产品酷不酷,才是可靠的判断标准。”Dowson说道。除此之外,品牌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这个巨大平台上吸引会员的注意力,迎战其竞争对手。“阿里巴巴还会不断办这种Party,并问品牌是否愿意加入,而品牌往往需要它提供的数据支持。换句话说,如果你是Zara,而H&M加入了,那么H&M就获得了数据优势。”Dowson说道。“当Chris(董本洪)面对品牌的时候,他的描述中会谈到,阿里巴巴通过提供消费者洞见,提供新品试验场,帮品牌赚得更多,而许多品牌会为此买单。”
一起惠2018-08-14 10:35:45408 次
唯品会发布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唯品会第二季度总净营收207亿元(约合31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6.8亿元(约合1.03亿美元),同比增长76.4%。唯品会2018Q2核心数据唯品会第二季度总净营收207亿元(约合3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4%,图中看出,本季度营收同比前两年呈上升趋势,但相对于今年第一季度数据略微下降,无明显变化。唯品会第二季度活跃用户总数为2980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6%,关于本季度活跃用户数量的增长,唯品会归结于与腾讯和京东合作带来的成果。据财报显示,来自腾讯、京东的新客户数量占唯品会本季度新客户总数的24%,唯品会的京东旗舰店目前有大约150万人,来自唯品会小程序的新客户数量环比增长了500%以上。而用户数量作为推动唯品会业绩增长的重要数据,在过去六个季度中同比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并在2018年第一季度没有提到活跃用户数量,仅提到在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过去12个月里总的活跃用户人数为5660万。唯品会第二季度的总订单量为1.113亿份,较去年同期的8480万份同比增长31%,近期六个季度来看,唯品会订单总量基本平缓,本季度订单量的提高或可以作为唯品会在与腾讯、京东落地合作成效,活跃用户数量和新客户数量的增加给唯品会带来黏性增强的同时也带来订单量的提升。唯品会第二季度毛利润40亿元(约合6.11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第二季度归属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6.8亿元(约合1.03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6.4%。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唯品会第二季度归属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是5.769亿元(合约和872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4.2%;唯品会本季度每用户平均营收同比增长约12%,财报显示,唯品会第二季度有约85%用户为重复客户,约96%的订单来自于重复用户,由此来看,唯品会用户黏度或正在增强。唯品会预计2018年第三季度总净营收将在173亿元-181亿元,同比增长13%至18%,此数据显示第三季度预期较本季度有所降低,财报解释为未来唯品会可能会进行调整。唯品会或遇流量危机,依托微信生态再发力今年5月份,唯品会宣布将积极转型社交电商,自去年年底唯品会转战腾讯战队,唯品会正加速与腾讯合作与布局,目前正在通过与腾讯的战略合作积极探索社交电商新模式,据悉唯品会与与微信钱包合作入口已于今年4月8日向所有微信用户开放。随后唯品会宣布其“大有可唯”广告平台将全新升级,其社交广告副总经理张敏毅曾透露,腾讯将与唯品会在内容流量、社交资源、数据等方面进行合作深化。回归唯品会电商创立初衷,自成立以来,女性消费者一直作为平台主要消费力促使唯品会继续成长,不过,今年5月底,唯品会男士版页面悄然上线,同时开启“唯品男士”微信小程序,意味着唯品会正式向全品类拓展。而就在6月14日,唯品会和京东首次联合发布报告《去性别化消费,中国两性消费趋势报告》,报告提出中国消费升级中一个重要趋势是去性别化消费,即随着男性自我形象管理意识的提升和两性分工的变化,传统基于性别标签定义的消费需求正在发生改变,消费的性别边界正在逐渐模糊。由此来看,唯品会增加男装板块是有力可寻。不仅如此,唯品会还在技术领域下功夫,今年6月份服饰品牌GUESS(盖尔斯)开通小程序商城,并由唯品会小程序开放平台提供技术支持,消费者则需要登录唯品会方可进店购买,不难看出,以上所有合作和动作均在有型和无形中给唯品会引流量,而相较于唯品会提到转型社交电商,不难发现大幅利用微信生态巨大流量池,通过社交为自己引入更多新鲜血液毫不违和。除此以外,从唯品会此前上线内部孵化的微信小程序“云品仓”,专注于给个人卖家提供从商品、物流、客服到营销的各种服务,并仅支持微信支付,明显全然依托于微信生态。不过近日,唯品会似乎盯上了“库存+代购”模式,8月10日,唯品会推出了代购批发平台唯品仓APP,旨在服务代购和批发群体,并借助微信社交平台为品牌方清库存。唯品会能够赋能小b客群(代购、批发商、微商),关键在于其与微信社交平台以及利用流量入口来实现,不过唯品会这种融合“特卖+库存+社交”等元素进行的探索与创新方式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垂直电商红利不再,合作京东玩跨境电商唯品会月京东的合作是双方需要彼此的见证,电商红利的消失殆尽,流量成本的高昂证明着花钱购买已经不现实,综合电商的天花板已经显现,更不必说以唯品会为代表的垂直电商模式会活的滋润,所以双方合作以来,以“特卖”出身的唯品会经过十年的发展和流量积攒,平台上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数量不可小觑,而京东正在发力服饰行业亟需一批消费者流量的进入,毕竟他们双方都在面临天猫服饰平台的最大竞对。跨境电商是唯品会低调布局四年的计划,今年5月份其与京东共同宣布加深合作并拓展跨境电商版图,海外仓则成为双方共同拓展跨境业务的首个合作点,唯品会借此来提高海外仓利用率、航运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扩大规模效应、降低货源成本、提高物流效率。而京东借此大力布局时尚业务拓展方面,唯品会的海外资源不失为京东加速时尚布局的重要补充资源。此外,在物流布局中,唯品会本季度新增沈阳地区性物流枢纽,并已在广东、江苏、四川、天津、河北和沈阳拥有6座物流枢纽,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唯品会仓储中心总占地面为290万平方米,其中约有180万平方米归属唯品会。早在今年3月和4月,京东和腾讯的流量入口给唯品会打开,而本季唯品会也是重点体现在活跃用户数的增加,所以唯品会此前提到其主要成效将于今年下半年体现。由此来看,唯品会在2018年与腾讯、京东的战略合作已经渐渐落地,未来唯品会能够实现快速增长,一则是京东+微信的流量支持,二来是唯品会与京东合理拓展的跨境电商领域。唯品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亚表示,“2018年第二季度,我们看到活跃客户数量增长的积极趋势,客户粘性持续改善。我们与战略合作伙伴腾讯和京东密切合作,释放这一战略联盟为三方带来的价值。”不过,在唯品会获得巨大流量入口和流量池之际,据截止今年3月31日的报告显示,唯品会创始人兼CEO沈亚持股12.7%,为最大股东,联合创始人兼COO洪晓波持股6.8%,此外便是腾讯持股7%和京东持股5.5%,腾讯与京东占股之则基本与沈亚持平,曾经成立四年便登陆美股的唯品会,似乎正在借助他人之风来助自己一臂之力。
一起惠2018-08-14 10:25:12444 次
一家主营袜子、内衣、家居服的集合店,成了天猫新零售的黑马。创立于2011年的阪织屋,花了6年时间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开出600多家门店。而天猫新零售,让它的业绩一下子提升了一个新台阶。阪织屋COO王波在上周的一次天猫新零售公开课上透露,今年618期间,阪织屋天猫智慧门店的销售额增长2倍,客单价从184元增至310元,顾客数量增加168%。过去的阪织屋凭借独特的日系设计、“100%全棉”的品质、快速响应的供应链,不断发力线下。拥抱新零售的阪织屋,则将在线上线下的融合中,通过挖掘潜客、盘活会员资产、打通品牌与顾客的最后一公里,迎来新一轮发展。相比去年618,今年6月16日-20日短短四天,阪织屋116家天猫智慧门店的销售额涨了2倍,客单价从184元增至310元,顾客数量增加168%。阪织屋COO王波说,“这证明我们不仅有效收割了线下消费者,还利用线上推广转化了很大一部分客群。”2012年,当阪织屋在繁华地段的购物中心开出第一家门店时,凭借年轻时尚的定位、突出的日系风格,以及当时少有的集合店形式,吸引了不少顾客。阪织屋以每年增加近百家门店的速度扩张,迅速进入国内一二线城市的各大购物中心。目前,600多家阪织屋门店,自营:联营:加盟的比例约为1:2:3。线下一直是阪织屋的主阵地。长期以来,阪织屋天猫旗舰店的主要任务,是利用价格美丽的“线上专供款”让顾客体验产品、刻下品牌印象,再将其引流至线下门店。但阪织屋也有自己的烦恼:购物中心流量竞争激烈,并非所有的门店都能达到预期业绩,从去年开始,阪织屋线下开店的速度逐渐放缓;而且,已经建立的会员体系尽管积累了20多万粉丝,但很多都是僵尸粉,谈不上什么会员营销。如何迎来更大的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让阪织屋找到了突围的出路。今年年初,阪织屋砍掉电子商务部,由王波牵头成立了一个涵盖各个部门骨干的天猫新零售事业部。这位COO说,新零售对于阪织屋是新鲜事物,层层推进难免遇到阻碍,由他挂帅,必要时可以利用公司行政手段以保证推进速度。天猫618首战告捷给了王波很大信心,他说未来三年将放缓开店速度,全面拥抱新零售,“从横向扩张转向纵向扩张”,即以单店业绩增长来提升公司整体营业额。爱摸袜子的创始人王波2014年加入阪织屋,彼时他已在服饰行业浸淫10多年。在他看来,如果一个老板对产品能否取悦消费者的兴趣远大于挣钱的兴趣,那么这个品牌肯定能成。阪织屋创始人朱彬,大概就是这样一个老板。曾有媒体将朱彬形容为“爱摸袜子的大汉”,他还有几个金句流传:“穿全棉袜还是含尼龙袜,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生活品质。”“觉得袜子不好,大可以亲自去闻闻。”朱彬对产品的痴迷由此可见一斑。阪织屋的产品研发、设计和供应链也由他亲自把控。公司内部,生产设计部门地位颇高,设计人员占了整体员工的1/4强。袜子,属于高频、低价消费品,人们往往容易忽略了材质、设计对穿着体验、使用寿命的影响。但破洞、气味、染色、掉跟,无一不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尴尬。阪织屋称,他们的很多努力,就是在破解这些尴尬。冬天怕冷又爱穿连裤袜的女生一定深有体会,由于不够贴身,袜子经常在小腿处堆叠,形成丑陋的褶皱,更尴尬的是,由于太厚,把脚塞进鞋子都成了难事。针对这个问题,阪织屋研发了一款“小黑裤”,通过特殊的工艺,将包含五层织物的厚连裤袜,做成了能依据人体腿部形状拉伸渐变的“锥形裤腿”,脚部进行脱层处理后变得十分轻薄。这款产品还拥有3个国家专利,很快成为抢手货。品质是基础,设计也不可少。为了更贴合年轻时尚人群需求,阪织屋在创立的第二年就在上海、纽约、东京建立了流行趋势研究所,由专业设计师团队操刀,推陈出新。“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日本那边的设计团队出第一稿,然后国内设计师按照国内消费者的习惯和审美进行第二稿的设计。所以,阪织屋的产品具有独一性。”王波说。去年底,阪织屋还与迪士尼合作研发设计,推出一系列新品。在产品开发上,阪织屋也走过弯路。比如,一开始做过日本风格的带钢圈蕾丝文胸,但失败了,因为越来越多年轻女性想摆脱束缚。后来,阪织屋只做无痕无钢圈的文胸。随着流行的快速迭代,提前一年做产品企划设计的路子已经行不通了,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第二年三四月份时,面对新的市场趋势,生产根本来不及反应。为此,阪织屋携手曾辅导过无印良品、ZARA品牌的日本商品MD(商品销售计划)专家西谦太郎,重新梳理整个商品销售计划,并推动柔性供应链的建立。王波介绍,现在阪织屋将全年分为六个波段进行产品企划,一季计划只完成60%,另外40%根据当季最新流行趋势更新,通过快速追单、返单来补充货品丰富度。“每个月我们能保证家居服、文胸有2-3个主题,一款产品只卖1个半月,为新品腾出空间。”打通最后一公里对于新零售,阪织屋“allin”的同时也保持了一贯的谨慎。这个长于线下的品牌,在将眼光放诸线上的时候表示,“线下的思维和方式我们不能忘。”例如,天猫618在线上开启领券预热,阪织屋将其移植到线下门店时,把活动切割成六个不同主题的促销波段,明确推广时间和目的,避免导购手忙脚乱。每一个波段中,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分别设定销售话术,提升导购成功率。王波解释,线上营销讲究“种草拔草”,蓄水、然后在某一时点引爆,但是线下消费者等不起、门店也等不起。因此在线上线下共振时,要针对线下特点增加活动,保持热度。对于阪织屋而言,新零售首要解决了“如何打通品牌到顾客最后一公里”问题。过去,阪织屋几乎没有认真考虑过会员营销。这是因为会员体系中的僵尸粉太多,且客单价低,无论微信、短信,在交流场景上都无异于骚扰,收效甚微。智能导购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点。“阪织屋的顾客80%都是天猫用户,消费者会觉得通过手淘接收导购信息是很正常的。”王波说,智能导购可以根据顾客特性推送诸如“条纹短袖家居服”、“棉质睡衣”等特定的产品信息,大大提升了转化率。应用智能导购的短短几个月,阪织屋还探索出新玩法——将销售指令转化成互动的、趣味性的“游戏任务”,由不同“级别”的导购各自领取。同时针对每一级别的“游戏任务”设定“游戏攻略”,指导导购更好地完成目标任务。
一起惠2018-08-13 09:43:28326 次
运动康复和慢病管理平台术康已获得4000万元B轮融资,由某药企战略领投,IDG跟投。据创始人雷震介绍,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各项临床研究和市场推广。术康构建了“智能硬件+手机App+医学运动治疗中心”的运动康复和慢病管理体系,结合运动治疗和营养治疗来改善患者的心血管状态、提高心肺功能,治疗或辅助治疗糖尿病、三高、乳腺癌术后、运动损伤、慢性疼痛等疾病。其中,智能硬件是帮助远程患者科学量化运动指标的可穿戴心率监测设备;APP则提供了远程评估、居家训练、视频指导、远程监控、实时收集训练数据、智能随访等功能;医学运动治疗中心则服务于用户实地评估和诊疗需求。据悉,其线下治疗中心现已在成都、上海、重庆落地,北京、沈阳、西安、深圳等城市的也即将展开运营。据了解,远程服务主要适用于慢性病早期、亚健康等人群,它们通过可穿戴设备和远程评估、量化与监控下的运动,在家接受运动治疗,也可作为医生的患者管理工具;线下门诊则是针对急性期术后、高复发风险、慢性病中晚期等人群,他们更需要更直接的治疗,纯线上尚无法解决他们的核心诉求。当然,线上和线下能双向导流:用户可先体验线上转入线下,再从线下转入线上咨询、方案定制,进行自主康复。创始人雷震表示,因为慢病管理是一个需要与诊后随访紧密配合的领域,尽管预防阶段可以做到相对标准化,但术后每一位病人都需要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指导,以及量化执行处方。用于远程医疗的“数字药品”对于降低医疗支出、提高人民预期寿命有很大帮助,未来必将是一个热点。线下服务方面,主要是由术康的全职医生来承接。目前术康主要培养EP(ExercisePhysiologist,运动治疗师)和PT(PhysicalTherapist,物理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制定康复计划等。针对EP,主要是选拔背景合适的医生送去美国BaylorHealth医学中心培训,以内部进修方式进行培养,获得资格证后回到康复中心。目前,全职的EP和PT共有20余名。据雷震透露,截至目前,其App随诊用户7万,开始远程进行运动营养治疗的患者有近1700名,平均客单价大概是1年的疗程799元;线下门诊则接待了1000名患者,平均客单价大概是3个月疗程1万元。
一起惠2018-08-13 09:33:21303 次
除了中国外,日本也正经历对外开放的历程。人口数量不断下滑让日本不得不将过去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内销市场打开,真正往经济全球化迈步。旅游市场的开放、消费市场的开放以及价值链的开放正激发日本企业更具创造力地走往世界。尽管日本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力跟其他国家不同,但这些企业的全球化经验是值得世界各种类型企业借鉴的。Laox株式会社则是瞄准日本经济全球化机遇的企业代表之一。创立于1930年,在2009年被苏宁易购收购的Laox早早针对入境游市场在日本全国布局了41家免税店。据Laox方面透露,去年,来日本的中国游客约700多万人次,到Laox免税店的中国游客人数就高达300万人。在2017年,Laox的销售已经高达642亿日元(约39.4亿人民币)。而针对日本继续加大力度的经济全球化策略,Laox也开始往体验式消费、跨境电商等模式进行扩展,并定下了2020年销售规模破1600亿日元(约98亿人民币)的目标。日前,走访了Laox旗下的海港城新项目并与Laox株式会社的社长罗怡文进行了一次交流,以了解这家日本“免税店始祖”在全球化路上的扩展路径和投资策略。日本经济全球化契机“虽然日本不少产品出口到国外,但日本国内仍然是一个很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市场。因此,到现在,日本的经济实际上仍没实现全球化。”罗怡文说道。而真正打开日本市场的原因居然是人口的骤减。据日本总务省7月11日公布的根据住民基本台帐的人口动态调查,截至今年1月1日,国内的日本人较上年减少374,055人(超过37万人),为125,209,603人(超过1.25亿人),连续9年减少。下滑幅度超过上年约6.6万人,刷新最高纪录。从日本的人口结构看,主要是15岁以下的儿童人口和15岁到65岁的劳动力人口不断减少,而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儿童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从2013年的13.13%下降到2018年12.57%;劳动力人口从2013年的62.47%下降为2018年的59.77%,而老年人口则从2013年的24.40%上升为27.76%。罗怡文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本身自给自足的市场正逐渐萎缩,若日本不开放市场,则会有经济下滑的问题。应对这个情况,日本最早打开的是入境游市场。事实上,入境旅游已经成为日本政府实现到2020财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00万亿日元目标的核心要素,为此,日本政府制定了到2020年的入境旅游目标。具体指标包括入境游客数量要达到4000万人,而在2015年,日本入境游客数仅为1970万人。但要完成该目标并不困难。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访日外国游客比上年增长19.3%,达2869万人次,连续6年保持增长,创下历史新高。中国大陆访日游客比上年增加15.4%,达735.58万人次,连续3年名列首位。据日本政府旅游局(JNTO)7月18日公布的数字,今年6月访日的全体外国人旅客增加15.3%,达270万4,500人次,创6月的历史最高纪录。1到6月的累计旅客人数增加15.6%,达1,589万8,900人次,是上半年史上最高纪录,维持整年人数将超过3000万人次的态势。“时势造英雄。当日本刚大力开放旅游市场的时候,Laox是最早投入这个市场的,并转型转做旅游市场。因此在2015年,提前布局免税店的Laox的销售额高达926.9亿日元(约57亿人民币)。”罗怡文。从单一游客市场转型多元化投资在风口形成时要集中资源单一突破去夺取市场份额,当市场渐成熟后则需让自己受益结构更为多元化进一步扩展规模。在日本开发入境游市场时,Laox也把精力投入在免税店业务中。现在,日本游客购物的市场也渐趋成熟,Laox也开始往更广的业务范围进行扩展。罗怡文指出,现在,入境游客的消费习惯和市场竞争状况正逐渐发生三大改变,从而导致免税店市场也产生变化。第一,游客入境游需求纵向改变。游客来日本关注的商品不仅是家电,也开始关注快消品和化妆品,这些产品的客单价比家电低得多,因此也会间接促使免税店整体的销售规模下降。与此同时,现在很多游客来日本除了买东西还有体验,消费层次开始发生变化。第二,坪效的降低。在2015年的时候,几乎75%的游客都是第一次到日本,现在50%以上的游客都是经常到日本旅游的。当来的次数多了,游客每次买的东西也就会减少,坪效也随之降低。第三,竞争越趋激烈。在市场刚开放时,仅Laox开展免税店业务。随着免税店市场的机遇被挖掘,现在日本主流的企业都开始布局免税店市场,因此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罗怡文透露,在此前,Laox的业务比较单一,以免税业务为主,当免税业务受到冲击,Laox的业绩就会下跌。因此,Laox不能只通过免税这种单一业务维持企业未来的发展,扩大业务收益范围,把受益结构变得更合理更完善更灵活将是Laox转型的目标。从Laox公开的数字目标上可以看到,在接下来3年,Laox预测平均成长率约为38%(年率),在该阶段的目标是努力完成收益结构的改革。(在2017年,Laox销售规模642亿日元,免税商品销售额占比约75%;2020年,Laox目标销售规模为1600亿日元,免税商品销售额占比37.5%。)此外,Laox已把此时期定位“投资阶段”,利用该阶段为今后的收益能力强化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该投资阶段,Laox仍然看好的是日本经济的全球化,但并不局限于游客购物生意。从两个中心开展双向事业发展模式罗怡文强调,如果只看日本市场大家可能会认为没戏,但如果把日本和中国、日本和印度深圳日本和世界市场联系起来,日本市场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因为日本的商品和服务市场都可以为这些市场提供服务。Laox需要的是在日本经济全球化机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免税店业务未来仍是Laox重要核心之一,但这个市场发展的同时,客户的需求可能会慢慢从购物转移到体验,Laox会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一系列投资,推进‘购物+体验’双向事业的发展模式。”罗怡文说道。在Laox透露的经营计划概要中,Laox双向事业发展模式的中心放在商品销售和体验活动上。商品销售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渠道多样化和顾客多样化。为达到该目标,Laox需要重点铺设5个渠道。第一,店铺网络渠道(B2C模式)。投资形成日本最大的综合免税店网络。精选日本全国各地优势地理位置,在闹市区、机场、游轮港口等开免税店。目前已开店41家。第二,贸易渠道(B2B)。面向巨大的中国市场,构建销售网络。第三,跨境电商渠道(B2C、B2B2C)。通过苏宁易购、阿里巴巴等平台给中国消费者提供商品。第四,微信会员渠道。利用Laox独有的社交网络开始提供会员积分服务。目前会员数量已经高达30万人。第五,商品展厅销售渠道。针对游轮乘客开展的“商品展示预约销售”模式已经开上海宝山港等地起步。而体验活动的目标则是充实服务内容。其中,Laox会在今年内将搭建体验型消费系统平台体系。该平台包含餐饮、娱乐、休闲、体育设施、购物等Loax独自运营的信息服务、预约网站及客服中心等部分。在服务内容方面则会以两个方面为主:第一是餐饮事业,Laox会自己经营颇具特色的餐厅以及逐渐构建餐饮店铺网络;另外是休闲娱乐,Laox将关注如何将日本的娱乐表演打造成供全世界人们享受的商业模式。体验消费与购物融合对于未来的转型,Laox提到了扩展顾客多样化以及充实服务等内容,但具体如何实现呢?对此,走访了中国绿地集团和日本Laox共同投资的综合商业设施“千叶海港城”项目。了解到,千叶海港城位于成田机场和东京之间(到市区约45分钟),主要为了满足当地居民的消费需求和对应入境游市场需求,内设写字楼、商业购物区、宾馆、体育馆等设施。相比免税店这种仅针对境外游客的零售形式,综合商业设施的形式更能给Laox的顾客多样化提供活力。据Laox方面透露,目前,海港城日本顾客占6成,海外游客占4成。其中,千叶海港城的体验型综合休闲设施于2017年7月正式开业。该商城1到2楼主要售卖化妆品、杂货、日用品等日本国内流行且贴切生活的海量商品。3楼则以百货、动漫周边产品为主。在购物中心1楼设有日本杯面博物馆,里面拥有各种各样罕见的各地速食杯面以及色彩鲜艳的配菜菜单。用户可以直接购买,特可以现场叫店员制作享用。3楼除了购物区也设有日本文化体验区。该区域提供日本饮茶体验及和服体验,每天至少有两个中国或中国台湾团体来进行体验。而在文化体验区体验的茶点及茶等产品均可以在该购物中心购买。上述两个体验区域均把体验和购物联合在一起。而“博物馆”以及“日本文化体验”等特性,也让其更具有海外入境游客的吸引力。除了购物与体验结合的专区,千叶海港城也设有专门体验消费项目。如4楼这是剧场型生存游戏场,该射击游戏场为日本面积最大。5楼则为THENEWYORK自助餐厅。6到7楼则为健身房。这种购物和体验的模式在日本是非常少有的。海港城的相关负责人向表示,在日本的购物中心要不就是专门购物,要不就是专门进行娱乐,类似还敢吃这种模式是独有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包括前3层的商品以及各种娱乐设施整个购物中心大部分为Laox自营的产品及服务。上述负责人表示,这种强自营的模式的好处是能自主把控产品的价格和质量。在海港城卖的商品都是Laox子公司的产品或者自己贸易公司采购的产品为主,因此本身就能确保真品且能对价格进行整体的调控。与此同时,强自营模式也能对自己的购物中心进行更快速的模块调整。比如在过去购物中心的2楼为奥特莱斯,主要销售产品为服饰,而基于用户调研,发现海外游客用户更多后该层就直接增添Laox的电器产品区域,更偏向于面向入境游消费者。但是,这种强自营也意味着投入的资金更为庞大。因为在普通商业地产模式中,以出租单元这种模式来给用户提供服务更为普遍。海港城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中国,海港城这种“重”模式都是罕见的。因此,这种模式的实现极为关键的一点是投资机遇。罗怡文透露,千叶海港城建筑建立的时候花耗了6亿多美金,而中国绿地和Laox仅花了不到十分之一的价格就把其收购下来。“日本经济全球化目前是面临投资不足的境况。日本经济全球化的潜力是足够大的。现在很多企业对日本经济全球化的关注点在建酒店。相比Laox海港城的投资,酒店的投资才是‘重’投资。”他说道。此外,当把产业购置后,自己进行自营也比招租更有效率。海港城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其花时间招租还不如让Laox自己先独家运营,这样Laox本身也不需要交额外的租费去开店铺。但是,该负责人也表示,如果其他商家有更好且Laox本身也觉得可以进行持续发展的想法,也愿意把位置租出去让这些商家运营。线上线下融合当然,除了扩展线下销售和服务网络外,Loax也正努力尝试把线上和线下进行有效的融合。其中,Laox在2018年收购的日本最大礼品公司SHADDY则成为其电商物流网络的突破关键之一。据了解,SHADDY在日本经营着“画册选购”模式。这种模式类似于中国十年前的邮寄购物方式。消费者通过SHADDY的画册选取心仪的产品,并通过邮寄方式去购买。虽然这种模式完全基于线下,但其物流网络跟电商模式是适配的。现在,SHADDY一年所寄出的包裹达一千万个,拥有十几个物流仓库中心。与此同时,SHADDY也在线下如千叶海港城以及线上如自营APP上销售产品。与此同时,SHADDY也正通过跨境电商模式把产品卖到中国。如现在,SHADDY已经在天猫设有旗舰店,也跟中国几家大型电商平台建立了合作关系。而在中国苏宁的线下门店里,SHADDY也设有线下展示线上购买的体验区域来连接中国的消费者。“当这些模式走顺后,未来SHADDY也可能进入中国。无论是什么模式,Laox最大的有点在于自己拥有独特的商品。而日本的商品现在是价廉物美的,因此竞争力也是有的。”罗怡文说道。无论是线上的扩张还是新领域的投资,Laox这家日本免税店的“始祖”的发展道路均突显出聚焦用户价值投资以及抓住投资机遇的重要性,这些商业本质不仅对正处于日本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日本企业适用,对正处于对外开放时期下的中国企业,也同受用。
一起惠2018-08-10 09:26:41347 次
亚马逊雄心勃勃的降低医疗成本计划将首先在该公司位于西雅图的总部试水。两名不具名知情人士透露,亚马逊正在就在公司总部开设初级医疗门诊事宜进行内部讨论。亚马逊的早期计划是,今年晚些时候先招聘少量医生,开设一个只为部分员工服务的试验性诊所,然后明年初扩大诊所服务的员工范围。在推动降低医疗成本方面,亚马逊在美国企业中位居前列。通过指导员工到急诊门诊就诊,预防疾病,并在膳食和健身方面提供指导,企业希望员工更健康,远离医院。1月份,亚马逊宣布与摩根大通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合作,以改进医疗质量、降低成本。一名消息人士称,亚马逊之前希望外包其门诊,向专业机构购买服务。经过数轮讨论后,亚马逊决定自己设立诊所。亚马逊发言人未就此置评。苹果已经在为员工和家属建立自己的门诊。苹果旗下ACWellnessNetwork为诊所招聘逾40人。投资公司ComcastVentures高管迈克尔·扬(MichaelYang)表示,亚马逊可以利用内部诊所为样本,扩大规模向非员工提供服务。AmazonGo就是一个例子,亚马逊最近公布了在芝加哥和旧金山开设AmazonGo的计划。迈克尔·扬说,诊所存在的一大问题是,亚马逊是否向其数以千计的仓库员工开放,他们有不同于工程师和销售人员的需求。
一起惠2018-08-10 09:24:07442 次
据外媒报道,在世界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印度,苹果公司与政府关系正面临着新的高风险考验。近两年来,苹果与印度电信监管机构(TRAI)始终在一项新规定上存在分歧,该规定要求苹果手机安装印度政府批准的防骚扰应用。印度电信监管机构上月威胁称,如果苹果不遵守规定,可能会导致该公司手机在该国网络中“无法获得识别”,这意味着它们将无法正常使用。这只是苹果在印度遭遇的几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之一。苹果称印度是其最优先考虑的市场,但其在印度的市场份额仅为1%。苹果并没有因为扩大本土生产而获得应享的税收优惠。如果它想避开高额的进口关税,这一点至关重要。对于许多印度消费者而言,购买iPhone的成本太高。此外,本地生产也阻止了这家美国科技巨头在印度开设自己的门店。由于缺乏直接销售渠道,该公司很容易受到折扣营销的冲击,并促使其最近对零售策略进行了重大调整。苹果与印度电信监管机构的分歧在于,后者希望所有手机制造商都能安装政府批准的防骚扰应用,以帮助应对垃圾邮件和骚扰电话问题。自2016年以来,这款应用已经在Android应用商店上线,但苹果公司在3月份表示,TRAI的应用“违反了其应用店的隐私政策”。苹果在致印度电信监管机构的一封信中表示,预计将于秋季发布的新版iPhone操作系统将支持该应用的许多功能,但不会完全自动过滤垃圾邮件,因为该功能可能会向被第三方跟踪的苹果用户敞开大门。然而,印度电信监管机构上个月通知印度电信公司,如果他们的设备不支持政府批准的防骚扰应用,可能在六个月内收到通知,他们的设备将不能使用印度的移动网络。在这封6月18日的信函中,苹果公司要求撤销关于“无法获得识别”的条款。苹果驻印度公共政策主管库林·桑维(KulinSanghvi)写道:“我们期待与TRAI合作,解决未经请求的商业通信问题,同时确保我们完全遵守保护用户隐私和安全的承诺。”在被问及如何看待苹果提出的要求时,TRAI主席特夏尔马(R.S.Sharma)表示,不能通过写信来撤销或质疑TRAI的决定。他说:“最合适的方式是在法庭上提出质疑。”在关税问题上,苹果也未能得到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Modi)政府的青睐。为了支持迫使海外科技公司在当地生产的政策,印度政府对进口产品加征了关税。入门级iPhoneX在印度的售价接近1400美元,比美国高出约40%。苹果目前在印度只组装两款低端iPhone。该公司表示,对智能手机组件供应商来说,免进口关税至关重要,对于实现本地制造同样重要。但它的请求没有得到重视,其竞争对手也没有提出同样的理由。三星所有在印度出售的手机都在当地生产,并于上月在新德里郊区开设了全球最大的移动制造工厂。苹果另一个主要竞争对手——中国小米的主要供应商本周表示,将斥资2亿美元在印度南部建厂。高额关税加剧了苹果在印度的销售困境。在印度,苹果不得不依赖分销商网络来供应设备。零售商之间的竞争导致实体店和网上折扣泛滥,而苹果在单一市场内保持统一价格的政策已经在印度崩溃。对于消费者来说,这通常意味着一种断断续续的购买体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苹果去年年底任命公司元老迈克尔·库仑布(MichelCoulomb)为新任印度销售主管,并将全国分销商从5家削减至2家。据知情人士称,在6月与20家苹果主要分销渠道合作伙伴举行会议时,库仑布概述了一项旨在消除折扣并改善购物体验的新计划。其他消息人士还表示,苹果的目标是使其与银行合作提供的融资计划更具吸引力。但苹果在印度开设旗舰店仍困难重重,因为直销店必须有30%的本地产品。这些消息人士拒绝透露姓名,苹果拒绝就其销售和分销策略置评。在苹果成功解决监管和销售障碍之前,其高端iPhone对许多印度消费者来说可能仍过于昂贵,而对其老款iPhone来说,竞争对手已经以远低于苹果的价格匹配了更多功能。技术研究公司Counterpoint副主管塔伦·帕萨克(TarunPathak)表示:“苹果标志性标识的传统吸引力正高端Android智能手机的挑战,这些手机功能丰富,配备有最快处理器或最佳摄像头。”
一起惠2018-08-10 09:23:21371 次
中国物流大战可能还没真正开始就要结束。顺丰控股发布公告显示,嘉强顺风、元禾顺风、顺达丰润、监事刘冀鲁等四位股东拟通过大宗交易及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合计不超过7.7282%股份,嘉强顺风及元禾顺风减持比例不超过3%,顺达丰润减持不超过1.5%,刘冀鲁减持不超过0.2282%。计划于今年8月29日至明年2月25日期间,合计减持约3.41亿股。根据公告,以45元/股计算,减持完成后上述股东将套现超过150亿元。几位股东套现并非首次。就在今年4月底顺丰控股发布公告,顺丰控股持股20.83%的四名股东拟在4月30日至2018年7月29日期间,以大宗交易及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7.53%的股份,减持价格不低于45元/股。如果四家股东均按高限数量减持,套现达149亿元。也就是说,加上此次套现,这意味着一年时间内已累计套现近300亿元。如此高频且大规模套现,顺丰股东意欲何为?最新消息,目前顺丰控股总市值为1935亿元,已跌破2000亿元。为何频频套现?为什么顺丰主要股东要急于套现呢?套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按照之前顺风发布的公告称,“本次股份减持计划系股东的正常减持行为,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及未来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也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这样的解释却不能止住顺丰股价持续的跌落。时间财经通过翻阅顺分控股4月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报告发现,嘉强顺风、元禾顺风、顺达丰润、监事刘冀鲁这四位股东都位列前十,且顺达丰润持股最多。其中,刘冀鲁的女儿刘凌云也在十大股东之列,父女两人属于一致行动人。刘冀鲁与顺丰的关系广为人知。顺丰控股是通过刘冀鲁的鼎泰新材借壳上市,在顺丰借壳之后,根据规则,刘冀鲁陆续减持手中的股份兑现。截至2017年三季度,刘冀鲁持有顺丰控股股票数量总计1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2.27%。今年第一季度刘冀鲁和女儿刘凌云的只剩3000万股。刘冀鲁是按照规则减持股份,除顺达丰润,另外两大股东却有着强大的背景。嘉强顺风、元禾顺风都是国开金融参股,都拥有国有资本血统。首先,嘉强顺风,根据公开资料,2013年8月嘉强顺风募集资金约24.4亿元而成立,由中信资本负责管理。时间财经查阅天眼查梳理发现,宁波国开物流是嘉强顺风最大的股东是(以下简称“宁波国开物流”),持股比例为58.97%。而宁波国开物流的合伙企业为国开金融,而国开金融是国家开发银行的全资子公司。因此,嘉强顺风为由中信资本担任管理人的股权投资基金,基金的最大背后出资人是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其次,元禾顺风,宁波国开物流合伙企业也是元禾顺风的股东,持有元禾顺风19.75%的股份。公开资料显示,元禾顺风于2013年9月成立,注册资本25.5亿元,股东包括苏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宁波国开物流合伙企业等企业。这不禁让人联想起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前夕,《纽约时报》发表过一篇名为《阿里巴巴上市背后的“红二代”赢家》的文章,称阿里巴巴股东中充满权贵资本,三大私募基金——博裕资本、中信资本和国开金融在2012年参与了普通股认购。根据2014年中的披露,两者持有阿里巴巴1.1%和0.47%的股份。无论中信资本与国开金融与阿里、顺丰有怎样的复杂关系,从目前来看,顺丰控股的市值即使跌破2000亿元,但减持者嘉强顺风、苏州元禾顺风依旧赚了一大笔。深圳某私募基金行业研究员陈晨曾表示,嘉强顺风、苏州元禾顺风可以被看做是国开金融、中信资本控制下的一致行动人,主要是财务投资者,而并非战略投资者。因此,减持也是可以理解。集体倒戈投奔菜鸟?四大股东的减持,顺丰股价的持续下跌,加之嘉强顺风、元禾顺风两家有着共同国有血统国开金融,国开金融又是阿里的股东,复杂的关系很自然的让人想到他的竞争对手菜鸟网络。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6月6日,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5家物流公司宣布投资5亿元成立丰巢科技。其中,顺丰持股35%,申通、中通、韵达各持股20%,普洛斯持股5%。交易完成后顺丰系持有丰巢科技的股份达到近70%,将主导丰巢科技的运营。但两年后,戏剧性一幕出现——通达系全部倒戈,转让丰巢股权,纷纷加入菜鸟网络。今年6月,申通快递发公告称,全资子公司申通快递有限公司向深圳玮荣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转让所持的丰巢科技9.09%股权。同一天,韵达股份也公告称,公司及旗下子公司拟将持有的丰巢科技13.47%股权转让给深圳玮荣。交易完成后,申通、韵达及其子公司均不再持有丰巢科技的股权。在宣布退出丰巢公告之前,通达系早已做好了准备。在2018年5月底,圆通、中通、申通宣布向菜鸟供应链全资子公司“浙江驿栈”增资31.67亿元,投资理由是:各方将致力于提高末端派送时效,拓展多元化派送渠道。目的显然已经摆在了桌面上。有意思的是,澎湃新闻报道称,快递公司此次是被迫退出,顺丰作为丰巢大股东,在通达系快递入股其他公司问题上很强硬,要求通达系快递公司从丰巢退股。丰巢相关负责人针对媒体的质疑回应,快递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自己的商业选择,丰巢不存在清退行为。不管是强迫退股,还是选边站队,本质都是为了数据。2017年顺丰菜鸟之战能解释很多问题,菜鸟指责顺丰2017年6月1日凌晨宣布关闭对菜鸟的数据接口。随后,顺丰曝出猛料称是菜鸟率先发难封杀丰巢,最终目的是为了让顺丰由使用腾讯云切换到阿里云。如果顺丰的数据进入阿里云,阿里就会将顺丰纳入到自家的网购体系中了,能够轻松将顺丰控制在自己的物流体系之中。刘强东曾表示,菜鸟网络本质上是在几个快递公司上搭建数据系统,几家快递公司的大部分利润都会被菜鸟物流吸走。王卫向父亲借了十万元成立了自己专门为别人送货的小公司到1993年6月份王卫在广东成立顺德公司,再到今天成为坐拥近2000亿顺丰控股。顺丰的路与菜鸟截然相反,一个是贫民窟历练出来的百万富翁,一个是没有经历失败直接上位的达官贵人。但菜鸟和丰巢的对垒下对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未必是一件坏事,双方通过竞争的形式共同推进未来物流业向智能化、数据化发展。
一起惠2018-08-09 10:22:10418 次
近日,达芙妮(00210.HK)发布2018年第二季度业绩警告。公告显示,上半年同店销售跌幅9.1%,净关闭416个销售点。达芙妮预警称,公司上半年亏损将与2017年下半年亏损相若。这意味着,这家公司今年上半年亏损额将同比增加一倍还要多,将达近5亿港元。关店都没能止亏,可能快没人对达芙妮抱有希望了。达芙妮曾经的市值超过195亿港元,但现在仅为5.51亿港元,每股价格价格仅有0.34港元。回望达芙妮从巅峰滑落低谷的这三年半,根本没有能翻身的迹象,一代“鞋王”怎么了?昔日“鞋王”在鞋履行业,被称为“鞋王”的有两家:一家是百丽,另一家是达芙妮。两家企业有不少相同之处——都是做代工起家,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推出自己的女鞋品牌,都选择在百货公司开专柜迈出国内市场的第一步,也同样是女鞋行业中为数不多拥有从制造、设计到终端销售整条产业链的企业。但与百丽走中高端不同,达芙妮一直定位中低档,这种定位差异也决定了达芙妮与百丽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产品方面,为了降低成本,达芙妮主要依靠自己的团队做设计,以“基本款”为主,这样大部分女鞋的模具可以通用,通过微小改变即可满足差异化,这种设计思路让达芙妮可以将物料利用率大大提高。完整的产业链成本控制加上租金上的优势,让“平价走量”的达芙妮也有不错的利润率。渠道方面,因为客单价较低,达芙妮将商场专柜逐渐撤出免去百货高昂的扣点,将渠道重点放在街边专卖店上,并且自1999年陈英杰上任达芙妮总经理后,达芙妮就将渠道策略重点由代理商转向开设自营专卖店,这让达芙妮可以迅速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进行打折或调货,而不用看商场脸色。就这样达芙妮以每年300家门店的数量在内地迅速扩张。2005年陈英杰判断随着越来越多社区出现,大众消费习惯正在从百货公司向社区商圈转移,所以创立了新品牌“shoebox(鞋柜)”,开设在大众经常光顾的社区和超市里。当年时尚的达芙妮,请S.H.E做品牌代言人,真的是多开店就能多赚钱,为了聚焦女鞋业务,2009年达芙妮关闭所有Nike品牌销售点2010年更直接放弃续签大陆Adidas运动鞋经销商资格,专攻女鞋渠道市场。低价、相对的时尚,以及从生产加工到终端销售全程可控的产业链,让达芙妮成为了“鞋王”。在最辉煌的时候,达芙妮号称每年能销售出近5000万双女鞋,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曾经接近20%。这代表在中国每5双女鞋就有一双来自达芙妮。2012年巅峰时期,达芙妮门店总数达到6881家。然而2012年后,达芙妮就开始走下坡路。当时,几乎国内所有服饰公司都遇到的“中年危机”:品牌老化,产品不够时尚,订货会模式导致库存积压,人力、物业、流通成本上涨,受电商冲击。达芙妮也一样,品类单一,当初省下的设计开发成本,到了还的时候。销量上不去导致库存积压,成本上升压缩利润空间,“鞋王”陷入泥潭。为什么达芙妮越陷越深?转型,是必然要考虑的事情。回顾国内服饰企业复苏的这几年,谁库存清理越快,谁就能更快重新去拥抱消费者。国内服饰企业清库存基本都已在2017年完成,在这之后,整个纺织服饰行业景气度回升。前文提到达芙妮的大部分门店都是直营店,这应该能让达芙妮更快地感知到周边环境的变化并作出调整,然而达芙妮却越陷越深。自2012年的巅峰之后,达芙妮就开始关店,连带营收也开始下降,并且毛利率、净利率持续走低,2015年、2016年和2017年,达芙妮分别亏损3.79亿港元、8.19亿港元和7.34亿港元。毛利持续下跌的一大原因,是达芙妮的平均售价持续下滑。2012年下跌10%,2014年单位数下跌,2015年下跌4.6%,2016年下跌4.8%至159元人民币,2017年同样为159元人民币。而与毛利润下跌相对应的是销售费用持续上升。2015年之后,销售费用比毛利还要高,售价降低,销售费用上升,达芙妮净利润被两面夹击。近几年,达芙妮累积关店超过三千家,但门店布局变动并不大,尤其是四到六线城市的占比。对市场中门店的情况,达芙妮一直沿用一到六线的城市划分,且财报里几乎没有对消费人群的关注,看来达芙妮的消费主力人群并无多少变化,这也侧面反应了达芙妮渠道品牌的本质。但换个角度,其他服饰企业为了保持营收和库存清理,往往会关掉一二线城市门店,转而做渠道下沉。达芙妮的92%都是直营门店,并且下沉渠道已经铺的比较完备,可为什么达芙妮却没能利用起来呢?回到正题,达芙妮售价下跌的另一个原因,是在库存清理上。从上图看,达芙妮的存货占比一直平稳,也就是说虽然存货下降了,但带来的相对压力却没有变化,迟缓的清理动作是一步保守的错棋。此外达芙妮库存拨备逐年上升,这说明达芙妮存货库龄结构没有得到优化。服饰企业往往选择电商渠道快速、批量处理库存,如唯品会。虽然达芙妮在2014、2015年双十一中取得女鞋类目排名第一,但到现在达芙妮财报中仍没有做单独的渠道披露,可见占整个营收比重是有限的。这可能有历史的原因,早在2006年达芙妮就已经开始尝试电商业务,但在2010年决定与百度一同投资电商平台“耀点100”,2011年底,达芙妮电商部门在高层的授意下,关闭了京东、乐淘和好乐买等优势分销渠道,转而全力支持耀点100。结果“耀点100”失败了,达芙妮也错过了电商红利期。线下清仓,就跟线上完全不是一个样子。打折会损害品牌价值,很多品牌往往把库存销毁或剪标处理,也不让其流入市场,但达芙妮则长期在门店打折促销,要是再配个音乐或者大喇叭,那简直是把品牌形象往泥里整。新品进入,总是被笼罩在这种吆喝声之中,很难有销售提振。而且,门店销售库存,必然会挤压新品的销售空间,这又陷入了库存死循环。不赚钱,就只能烧钱,现在达芙妮就是在拿钱堵经营的窟窿。2017年,达芙妮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05亿港元,如果经营情况不改善,再这么下去,达芙妮老底都要烧光了。2011年到2017年,达芙妮的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68天上升至121天,显然是在账款中找空间。值得一提的是,达芙妮负债率并不高,2017年负债率为27%,且99%是流动负债,除了占大部分的应付账款,只有1.56亿港元的银行贷款,再想到达芙妮迟钝的转身动作,难道,达芙妮管理层不准备再努力了?渠道品牌的时代早已过去,而达芙妮的问题显然不只是渠道成本高,是品牌、产品有问题,需要在稳住毛利的同时,做好产品好设计,把价格提上去,覆盖掉销售费用。更多的问题在达芙妮管理层领导力上。达芙妮直营店比例如此之高,在经营乏力时会风险都压在自己身上,但同样达芙妮应该更容易感觉到痛,直营门店是自己的“手腕”,如果达芙妮愿意改变,阻力肯定要比那些“订货会+经销商”模式的品牌要小很多吧。达芙妮的自救达芙妮也是自救过的,高管变动并且做了一些营销活动,从其行动看,达芙妮倾向选择重建品牌形象。首先是“二代”接班。去年5月17日,达芙妮集团发布公告,首席执行官张智凯同时兼任集团主席,而集团原主席陈英杰辞任。张智凯为达芙妮集团联合创办人张文仪之子,而陈英杰为集团联合创办人陈贤民外甥,张智凯和陈英杰为表兄弟,同为陈贤民外甥。在2016年,陈英杰投资了选秀节目《蜜蜂少女队》,还与日本出版商讲谈社一同创办了少女时尚杂志《vivi美眉》,但都没太大成效。电视节目最后还损失了2600万元。张志凯上任后,开始革新店面和LOGO,并且重返购物中心,想借购物中心的环境重塑品牌形象,根据新团队的计划,达芙妮今年将在全国继续加大购物中心店的比重,理想的比例是购物中心能占整体渠道的四至五成。去年8月,达芙妮联手纽约买手店品牌OpeningCeremony推出合作款,希望“变时髦”,这个筹备了一年多的跨界合作被寄予了厚望。达芙妮将营销的重点放在了更年轻的消费者群体——20岁上下的年轻女孩身上。但OpeningCeremony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相当低,而且说实话,并感觉时尚的气息。要知道自从2010之后,街头风、运动风就比较频繁地出现在各大时装周,这股时尚运动化或者说运动时尚化的风潮,从StanSmith登上时装周T台为节点,加上核心品牌、人物、文化的推动,正持续改变年轻人的主流审美。李宁、安踏都去搭了运动时尚化的便车,但达芙妮可能并不准备跟上这股风,达芙妮执行董事张智乔曾表示:“达芙妮没办法完全成为一个时尚品牌,他的历史品牌价值还是有性价比的大众女鞋,市场没办法完全推翻。”这言外之意,是达芙妮做不了时尚,仍要继续低价路线。也许,这对达芙妮是好事。既然品牌难以“高举”不妨在“低打”发力,选择拥抱低价市场。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时,在拼多多看到了达芙妮的身影。达芙妮爱“拼”,却不一定能赢。从销量看,达芙妮在拼多多还有不错的市场,这是否意味着达芙妮品牌还能抢救一下?可能过不了多久,达芙妮也会出现在好衣库、爱库存或者其他微信电商上,这比用拙劣的设计去磕“性价比”更有想象空间。虽然影响品牌形象,但对经营是有好处,存货可别再留着过年了。初看达芙妮的市值,可能会有“为什么这么低,是不是被低估或做低”的想法,但加深了解后,发现能降到这么低也是有情理可讲的。卖不出去的存货没法创造利润,持续积压还会消耗资金,直营门店关掉也未必能收回成本。没有销售,则生产越多亏得越多,那达芙妮已经没有“剩余价值”了吗?在达芙妮集团2017年年报里,张智凯写道:“像所有艰难的任务一样,业务革新转型通常会在其产生产期收益前带来短期阵痛。”是阵痛吗?一个感觉:到现在达芙妮仍没找准道。
一起惠2018-08-09 10:20:06405 次
不久前刚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的小红书身陷裁员风波。未来三个月,小红书将裁撤电商部门一半的员工,该部门将从约500人缩减至200余人,目前HR已经和部分员工谈话完毕。同时,小红书电商部门根据商品品类所划分的10余个组别也将缩减至个位数。对于裁员的报道,小红书官方辟谣称,“是不实消息,公司整体人员稳定并无裁员计划。”但全天候科技从小红书内部员工张敏处获知,小红书确实已经在裁员。张敏表示“在曝出裁员传闻之前,小红书其实已经裁了一波了”,至于裁员的数量以及涉及的部门,张敏表示并不清楚。张敏透露,“这几天小红书正在组织员工签署禁业协议”。这似乎也从侧面佐证了小红书裁员的传闻。在今年6月份,小红书曾宣布获得了由阿里巴巴领投的3亿美金融资,投后估值超过30亿美金。不过,宣布完融资消息没多久,小红书就被曝出在进行架构调整,首当其冲的就是电商部门。电商战略分析师李成东表示,这次的裁员风波,很可能是小红书主动选择的,未来可能逐步剥离电商业务,选择和天猫国际合作。失败的电商尝试虽然小红书自始至终都把自己定义为“生活社区”,但自2013年成立以来的6年里,它先后经历了数次转型。从购物攻略到信息分享社区再到“社区+电商”平台,频繁转型背后是小红书对盈利的渴望。创业之初,小红书平台上的内容主要与出境游相关;到了2013年底,小红书开始切入美妆、个护,并迅速收获了大量用户,随之平台上开始出现用户对小红书自营代购的呼声。2014年8月,小红书开始用“秒杀”抢购的模式试水电商。对此,小红书创始人瞿芳曾表示,“电商负责赚钱养家,内容负责貌美如花”。她的言外之意是,小红书希望通过自己前期积攒下的流量来进行电商变现。在小红书上线电商业务的2014年,跨境电商领域已经有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洋码头等众多竞争对手。虽然也采用了“跨境直邮+保税仓”的模式,并与众多国外品牌达成合作,但长期以来小红书的电商业务并无太多起色,而且还屡被曝出假货、用户信息泄露等问题。“对于供应链的把控不严,对于上游供应商的吸引力不够是小红书做不好电商的主要原因”,李成东说。公开资料显示,小红书App上的跨境商品有10万个SKU(库存量单位),相比较小红书几十万的购物笔记数量,内容和商品的流量并不匹配。一位长期在小红书上翻阅“种草”笔记的用户对全天候科技表示,“除了浏览小红书的内容,自己很少在上面购物,通常是看完内容之后,再去天猫或者网易考拉这样的平台下单”。在国际一线大牌的入驻数量和跨境电商市场份额上,小红书并不具有竞争力。易观国际公布的今年一季度的跨境电商市场份额中,小红书以4.3%的占比位居第六位,远远落后于天猫国际、网易考拉、京东全球购等巨头。图片来源:易观国际值得注意的是,初入跨境电商领域,小红书就选择了自建物流的自营模式,这对于本就盈利能力不强的小红书来说是巨大的成本考验。据全天候科技了解,在涉入电商的这几年,小红书的电商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目前收入主要来自广告”,瞿芳2016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称,小红书2017年销售额为65亿元,2018年销售额预期达到120亿元。但是,2018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和去年同期持平甚至有所下降,要实现120亿销售额的小目标,对于小红书来说并不容易。“当前小红书营收来源太单一,电商纯烧钱,薄弱的供应链又难以稳固消费者,一旦流量流失或增速放缓,广告带来的营收也会出现下滑”,李成东分析称。其实,2016年以来,跨境电商就逐渐入冬,尤其是垂直类的跨境电商平台,陷入生存困境。2016年3月,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发布了《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其中规定,自2016年4月8日起,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将不再按邮递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以推动跨境电商健康发展。这条政策令大批的跨境电商倒闭,包括曾经处于第一梯队接近C轮融资的知名跨境电商平台蜜淘。在阿里入股前,小红书宣布上一轮融资还是在2016年3月。跨境电商困境或许是小红书时隔两年才拿到新融资的原因。在2017年,甚至有消息称融资困难的小红书四处找人接盘。今年6月,新一轮融资后,瞿芳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更多地在谈论小红书的社区内容,而不是电商。据说过去两年,小红书已经在小心翼翼地调整电商策略。发力内容社区这两年小红书在经营内容社区上投放了更多精力。从去年11月底开始,小红书就开始邀请各路明星入驻。范冰冰高达910万的小红书粉丝数创下了平台最高纪录。一条长达13分钟的“自创按摩大法”视频,单是评论数就超过了7万。据小红书官方透露,如今平台上经过身份验证的大小明星已经超过200位。明星“种草”直接带动了社区的活跃。QuestMobile的报告显示,小红书的DAU(日活跃用户数)从2018年初到6月底,从300多万一路涨至840.6万左右。一季度的日活增长率也在全网app(DAU100万—1000万)中排名第6,社区类排名第一。除此之外,小红书也前所未有地尝试了赞助综艺节目的娱乐营销。今年一季度,它连续成为网络综艺《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的次席赞助商,据36氪报道,两者的投放金额均在千万级别。现如今打开小红书的App,首页呈现的也几乎是清一色的达人笔记,而在商城一栏,原本的主资源位已经不再利用“限时购”推广外部品牌,更多是推广自己的自有品牌“有光”。也就是说,小红书原本和其它跨境电商平台一样卖各种美妆个护产品,现在更加注重扶持自有品牌了。今年6月,小红书获得阿里领投的3亿美金融资后,似乎更加坚定了向内容社区转型之路。据小红书内部员工透露,随着抖音等短视频的崛起,目前小红书已经把目标瞄准了短视频。虽然目前社区的内容仍以图文为主,但最近小红书已经在向短视频方向发力。该员工表示,为了完善自己的分发机制,达到千人千面的推荐效果,最近小红书在大力招揽技术人员。这一点在融资后的新闻稿中也有所体现,“小红书此轮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大和升级团队,继续加大在产品技术方面的投入,尤其是算法分发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做更好的储备。”李成栋分析,小红书未来可能会放弃自己的电商业务,选择和天猫国际合作。在阿里入股后,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曹磊也曾做过预测,“小红书很有可能会和天猫国际打通,以此来为阿里导流,阿里也会在供应链和物流方面为小红书提供资源。流量变现的同时,闭环也加速完善”。在李成东看来,小红书社区的内容生产能力将为阿里提供可观的稳定流量。而早在2016年,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淘宝2016年卖家大会上就表示,社区化、内容化和本地生活化是淘宝未来的三大方向。为了保持用户粘性,小红书内部也加快了孵化的进程,自有品牌“有光”已经于今年3月份上线,而在6月份,小红书首家线下店也在上海开业。据全天候科技了解,目前小红书近850万的DAU中,男性用户只占到100万,为了吸引男性用户的关注,小红书最近也在考虑赞助体育赛事,并增加3C、数码产品的内容比例。“通过高质量的内容吸引流量,依靠广告变现将是未来小红书最主要的变现路径”,李成东分析。今年拿到3亿美金融资后,小红书创始人瞿芳和CEO毛文超在一封内部信中说,“一切归零,再出发。”今天,小红书曝出电商裁员的消息,甚至直接放弃电商业务,一点也不令人意外。
一起惠2018-08-09 10:18:35352 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的升级以及人口结构的变迁,“便利”的需求不断被催生,在大卖场和百货关店潮下,便利店凭借着与消费者亲密的距离,在疲软的零售行业中表现亮眼,一直保持着客观的增长速度。不过,虽然增长势头良好,但对照日本的便利店,国内的便利店在产品结构、门店布局与渠道拓展、盈利能力等方面仍有所欠缺,有数据显示,日本的便利店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超市,两者占比约为54%:46%,而在中国,这个比例是8%:92%。电商巨头们显然已经嗅到了这一迹象,在线上流量红利逐渐消失的当下,焦虑的京东、阿里、苏宁都纷纷喊出“智慧零售、新零售、无界零售”等口号,深入布局线下战场,意图利用自身供应链与物流实力,占领线下零售这一巨大的市场,而这场战争的导火索,便是布局便利店。天猫小店、苏宁小店、京东便利店在短时间内的快速扩张,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点。不难看出,在经历了猩便利、缤果盒子类的无人货架等概念性业态的泡沫之后,市场和资本逐渐变得理性,重新审视便利店作为传统业态的价值点,2018年的便利店,注定要掀起一阵腥风血雨。便利店成风口?电商巨头的高歌猛进传统的便利店算得上是一个“慢行业”,像7-11、罗森等知名的便利店进入中国市场已超过20年,但仍在“千店级”规模,平均算的话,一年的开店数仅有10家左右,一直在不紧不慢的稳步发展。而最近两年,阿里、京东的“百万便利店”计划和苏宁年开1500家苏宁小店的目标可谓打破了这一稳定的格局。以罗森、7-11、全家为代表的日系便利店和本土便利店们明显感觉到了危机感,纷纷加速外延式扩张,开始修炼“快功夫”,势必要守住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在笔者看来,看似不怎么起眼的小便利店之所以能够突然间受到各大电商巨头的青睐,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从发展趋势来看,便利店所蕴含的能量无可限量。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整体的市场已经不是以往的大众化市场,变为了分层化、小众化、个性化的市场。这是一个市场结构发生的根本变化。而且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淡化了价格敏感度,加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对于品质和便利的需求,而便利店能够很好的顺应这一趋势,从而在萧条的零售行业中“屹立不倒”,并展现出强大的增长趋势。而且,根据国外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时,便利店行业便会逐渐步入成熟期。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已十分接近这一数字,可见便利店存在着一定的空白市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是电商巨头们能够为之所动的主要因素。从自身的角度来说,线上红利渐衰、获客成本越来越贵,纯电商的模式已经即将触碰天花板,零售市场线上与线下的整合已成为不可避免的潮流,特别是对电商巨头们而言,线下市场的争夺已然成为了新的战场,利用自身供应链与物流优势来向便利店领域扩张似乎在合适不过了。而电商便利店在追求品牌曝光的同时,更多的是充当一个流量和数据的引流入口,来吸引还未在淘宝或者京东等平台上有过购物经历的老年人和儿童,从而获得更多的用户流量来引流线上。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便利店尚存多面顽疾表面光鲜的便利店的未来虽有着十分巨大的想象空间,但在当下,仍然在面临着内忧外患的行业危机。首先是便利店行业本身的属性决定了单店的低收益和小体量,在房租和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的面前,运营成本不断飙升,而资本和新零售概念的介入也并不能改变这个行业的生存规律。有数据显示,内资便利店的平均日销售额为4,727元,不足日本7-11的1/9,仅为罗森日均销售额的1/7。在盈利水平方面也存在显著差距,国内大多便利店的毛利率和净利率都显著低于日本系便利店。而就算是已在中国深耕几十年的三大日系便利店,也只有全家开始盈利,可见,提高盈利能力是所有便利店所面临的重要挑战。鲜食餐饮被视为便利店引流、提升毛利率的关键,但售卖鲜食前提是高投入,从鲜食工厂、选品、物流、设备等等,便利店的后端链条长度和复杂程度有时甚至高于大型零售,其中还要承担一定的货损风险,大多数便利店的店主为了减少损失,索性将鲜食餐饮拒之门外,导致利润率上涨缓慢。如此,便陷入了“不做鲜食等死,做了鲜食找死”的恶性循环。包括便利店+生鲜的商业模式也是一样,由于生鲜产品损耗率较高,在保管、品控、物流运输等方面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的运营成本,使得很多便利店商家望而却步,长此以往,也就造成了那些看似高大上的便利店却在亏损中挣扎的处境。除此之外,其他较为垂直的店铺也在不断瓜分着便利店的市场。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市场拥有者极为丰富的餐饮业态,社区附近大街小巷的餐饮多如牛毛,随着中式快餐品牌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标准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便利店涉入较浅的鲜食餐饮完全无法与之抗衡。加上百果园、良品铺子这样的水果类、零食类的专业小业态店铺的快速发展,更能满足在消费升级下人们对商品品质的高质量要求,百果园官方数据则显示,2017年百果园门店总数为2645家,增长54.6%,盈利情况尚佳。并且品类还在不断扩展,这对便利店而言,无疑又是从自己身上割了一块肉。还有,现在大部分较为成型的社区附近基本都会设立一些社区超市,与便利店相比,商品的SKU更加丰富,也没有了便利店中商品10%的溢价,甚至于选址也优于便利店,更加贴近消费者。如此看来,便利店的优势荡然无存,能够勉强生存下去就已经是万幸了。而曾经那些辉煌一时的便民服务,也已经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成为了鸡肋,水电煤气费用、订火车票甚至家政服务等增值服务,完全可以通过手机解决,想要以此带来业务上的改观无异于痴人说梦。那么,看似已经走投无路的便利店,究竟该何去何从,电商巨头的加持究竟能否助其焕发第二春呢?从自身优势出发,打造全新生态便利店如今,便利店想要得以生存,必须打造差异化发展,利用电商平台自身的优势,在终端模式、商品组合、业务延伸、数字化、供应链及业务拓展等方面发力,不断满足日益分化的消费者需求,才能真正在零售市场中占据一席地位。具体来说,无论商业规则如何改变,其本质都是要为消费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购物问题将是零售企业和资本市场抢占的重要阵地。而便利店作为天然的前置仓,结合电商平台物流的优势,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30分钟的便利到家服务能够将以往零售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失联状态变为实时链接、形成一种更紧密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减少供货负担和库存的压力,保证了新鲜食品的质量。再者,一定抓住消费者的碎片化需求,未来便利店大概率会并呈现出“千店千面”的特征。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需求来不断开发不同的细分商品、店群或子业态,比如“便利店+生鲜+干洗+书店+茶饮”等各种便民服务,打造多业态的有机复合体,在呈现出更多的个性和特色的同时,也建立起了商品组合差异的优势。最后,也就是老生常谈的通过科技和人工智能的赋能来实现对便利店行业的全方位升级。在高租金、高人工成本的重压之下,想要探索出能够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还是要将便利店的无人化作为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无人便利店在常规便利店面前遭遇过低谷,但其技术的应用可以作为一种补充而存在,用有温度的人加上无人化的智能设备,比如智能取货柜、电子价签、智能大屏、自助收银、刷脸支付等等,诸如此类的组合形态能够很好的让消费者获得更有品质和个性化的服务,提升便利店与消费者之间的温度。而且,基于电商平台上庞大的用户数据和消费数据,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加深对消费者行为的认知,用技术与数据推动便利店人、货、场的关系重构。更加精准地看清细分客群的产品偏好、价格偏好,从而优化产品供应链,提高供应链精益性、运营效率和销售质量。特别是在生鲜供应链方面,能够得到更好的库存优化和损耗控制,解决其盈利难的困境。可以预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改变便利店市场格局的重要催化剂。总的来说,线下零售水很深,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而便利店更是一个要耐得住寂寞的领域,变革的深水区才刚刚到来,想要靠短期的噱头来吸引眼球套现或通过资本盲目扩张只会导致自取灭亡。只有创造出全新的业态,更加准确的切入目标消费者的生活,为消费者创造更加便利、快捷、时尚、休闲的生活价值,才是新零售环境下便利店变革的方向。未来,新零售便利店必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甚至能够服务于城市社区信息的连接,要知道,多元化创新永无止境,不管是传统便利店还是电商便利店都需要抓住转型的核心,稳步前行,才能真正得以健康的发展。而作为消费者,也更加希望能够享受到便利店所提供的更多便利。
一起惠2018-08-08 09:58:58410 次
在国内,微信支付宝已经基本统治了国内移动支付市场。数据显示,支付宝支付宝的活跃用户达4.5亿,微信支付的活跃用户超6亿,用户规模几乎已经达到天花板,两者都将未来增长目标放在海外。不过截止到目前,微信支付宝进军海外市场的时间其实也不短了,但从数据来看,目前在海外支付市场,可能要被苹果三星统治了。根据来自JuniperResearch的一份最新预测报告显示,到2020年全球使用移动设备制造商提供的非接触式支付服务用户数量将增加至4.5亿人次。其中,苹果ApplePay的用户数最多,ApplePay将独占全球50%市场,按照用户数推断,ApplePay到时会拿下2.25亿的用户数。而目前,ApplePay支持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截止到2017年底ApplePay用户数就已经超过了1.27亿。最近库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ApplePay上个季度的交易额远超10亿笔,是去年同期的三倍。目前,ApplePay支持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有超过4,000家发卡机构支持ApplePay,其中包括美国境内几乎全部的银行。按照这个速度发展,ApplePay的后劲还很大。ApplePay在中国台湾地区也相当成功,据台湾北富银特别针对富邦卡友2018年上半年的交易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有超过60%的支付交易是通过ApplePay完成。台湾《ETtoday新闻云》指出,ApplePay在台上线一周年,其全家非接支付占比达70%。JuniperResearch的报告认为,虽然智能手环厂商FitbitPay和中国厂商华为支付(HuaweiPay)等新竞争者也在入场,但他们认为,这些厂商的业务可能不会增长太多,移动支付业务的领头羊将是苹果三星。海外支付市场由NFC支付主导而非第三方支付应用主导因此,从数据来看,在国内被微信支付宝主导的第三方支付应用模式在海外面临苹果三星等巨头的强势竞争,这意味着在海外有大量用户使用的是硬件厂商提供的钱包支付服务,即由NFC支付主导而非第三方支付应用的二维码支付主导。其实苹果的ApplePay从用户体验来看,它并没有绝对优势,甚至在体验操作上还不如二维码支付方便快捷。某种程度上,国内用户放弃ApplePay而更青睐微信支付宝有多重原因,一方面是国内信用卡消费习惯不如西方国家那么成熟,二是国内微信与支付宝在国内强大的地推能力,加之它更符合国民消费习惯与体验,在国内,信任价值更高。而在海外,ApplePay的推广其实也不顺利,自从ApplePay发布之后,它的操作便捷性与各方面的用户体验并未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多大的口碑与正面舆论效应。但苹果为了让ApplePay普及做了很多努力。不断的去拉拢各大银行、零售商去建立合作。到2017年底,ApplePay占领了全球NFC移动支付90%的市场份额,击垮了其他同类平台。说到底,ApplePay在海外市场拿下许多市场份额,某种程度也是依赖强运营、强地推能力与市场拓展、营销能力来完成的。其实第三方应用支付还是NFC支付,在体验层面很难说有碾压性优势,只能说是半斤八两。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胜出必然要看谁的线下推广能力与商户拓展能力更强。线下拓展能力与市场铺设速度,支付宝微信在全球的市场动作没有苹果那么快。微信支付宝虽然在国内知名度很高,但在海外却并非如此,早前亚洲金融顾问机构Kapronasia的研究显示,在1000名接受调查的中国消费者中,21%的人从未在国外使用过支付宝或微信支付,而61%的人则说自己不知道可以使用这两种支付方式或者商家不提供这两种选择。微信支付宝海外业务拓展关键难题在哪?从支付宝、微信支付来看,目前出海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如何将其支付平台与当地的银行系统整合起来,这是国内第三方支付成功打入海外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环节,如果账号不能和当地的银行或交易系统连接起来,那么很难将业务更加深入的推进下去。微信支付宝在国内更多是契合了国内信用卡消费尚不成熟的市场环境。因为国内移动支付潮流兴起的时候,国内还处在现金社会,多数国民还没有使用信用卡的习惯,移动支付恰恰踩中这个空档,以一种更为便捷的支付方式迎合了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实际上,相比较信用卡高度普及的美日欧洲国家,微信支付宝得以跨过信用卡阶段,直接弯道超车。但在国外,恰恰难题就在这里,如果在西方国家普遍是信用卡消费,那么这种消费习惯其实跟NFC的支付模式契合度更高,说到底,支付宝微信要面临与当地的消费生态体系融合、以及破除监管难题和使用习惯上等一系列问题。因为在西方许多国家,对于第三方支付应用从银行账户划账是受到监管限制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有当地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规则,此前支付宝在台湾等地也曾遭到当地金融监管部门的警告,其当面付产品有触及监管的嫌疑。近日也有不少媒体报导,越南宣布禁用支付宝与微信支付。而日本以及一些西方国家至今没有账户能实现实时直接从银行账户的划账。而NFC支付模式由于它本质上是从银行划账的,是让银行卡直接与商家的支付系统对接,而非经过第三方应用,是契合这些国家的监管政策因素的。当然在海外业务上,目前支付宝、微信支付也在与当地银行以及零售商、支付机构进行大量合作。比如支付宝先后在美国与多个利益方如银行业巨头、金融服务机构摩根大通集团、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Verifone、美国首家华人超市iFresh及其它多家零售商签署了合作伙伴协议。而美国移动支付平台Citcon则在去年宣布与微信支付合作,以将其带入北美。另一种方式是入股当地的支付公司。我们看到,支付宝主要是通过投资或者结盟当地的支付公司来推动业务落地。比如投资印度的支付公司Payt、韩国互联网银行K-Bank,结盟日本乐天、欧洲退税机构环球蓝联等。而微信支付则是将目标放在中国游客身上,包括在美国与Citcon合作,在机场,免税店等地推行微信支付,在日本推出富士急乐园小程序,提供在线购票等服务。当然,针对中国游客,微信支付宝的做法大同小异,即往往是与当地支付公司合作,接入一些当地折扣店和免税店等中国游客光顾的商家,满足中国游客出境游的需求。但与海外银行合作推进往往并不容易,因为本质上,在海外,除了信任这一层面需要破冰之外,本质上微信支付宝与银行也是有一定的竞争关系。而苹果ApplePay与银行合作会更加顺畅。比如即便在中国,当年苹果支付一经推出就获得了中国银行以及大量商业银行的合作支持,在美国也拉拢了花旗集团、美国银行等美国大型银行,以及万事达、Visa和美国运通等信用卡公司。而苹果ApplePay也将会在未来几个月内正式登陆奥地利,同时奥地利银行将会成为苹果ApplePay在奥地利的合作伙伴之一。因为苹果ApplePay本质上是通道工具,而不是支付账户,本质上只是将银行卡绑定在这个工具上——NFC支付等同于用户把银行卡放在手机上用指纹当密码付款而已,不会分流银行的用户,跟银行是合作关系而非竞争关系,而且是帮着银行抢这些第三方支付应用的市场,所以ApplePay更契合许多西方国家的金融监管政策。因此在与银行合作以及与零售商合作推进上更为顺利,而NFC支付也契合许多西方国家的政策。软硬件生态、品牌认知度、市场拓展,苹果支付优势更强对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而言,苹果ApplePay与三星支付的一大优势在于其硬件品牌优势。三星的优势在于其硬件品牌铺路。三星手机在全球市场份额很高,平均每年全球三星手机的销量至少3亿台。因此三星之所以能在支付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是因为作为全球市场份额最高、普及率最高的手机硬件设备制造商,可以借助自己的手机开拓为商户服务的支付业务板块,场景落地自然。数据显示,目前三星至少在22个国家开展支付业务,欧洲也有6个国家接入SamsungPay。再看苹果。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iPhone则是人尽皆知的主流手机品牌,而且苹果手机的全球市场也为其奠定了用户基础,因此,苹果胜在可以依赖硬件的超高品牌知名度与软硬件生态优势强推ApplePay。曾有苹果用户表示,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收到WalletApp发送的通知、添加信用卡的请求等等,虽然我曾不想用,但一天发五条通知真的很烦人,所以不得已下绑定了信用卡。据说ApplePayCash推出后,苹果Message软件曾经还提醒某位未绑定ApplePay的iOS用户手机已遭受病毒软件袭击。于是不得已的情况下,许多用户就这样在苹果的骚扰与推动下,半推半就的,成为了ApplePay的用户。你可以不屑苹果的这种手段。但市场竞争往往有时候就是讲丛林法则,需要将自身的优势完全利用起来。苹果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品牌文化与西方国家的文化接近——文化环境、支付习惯、经济环境、用户习惯与消费方式均比较接近,在西方国家,信用卡消费习惯已经非常成熟,数据显示在日本,20岁以上的成年人人均2.6张信用卡,欧美的情况也差不多。而在信用卡消费成熟的地方,转换二维码支付往往存在诸多习惯与心理上的障碍,因此更容易接受NFC支付方式。苹果作为一个全球化非常成熟知名度非常高的品牌,更容易获取用户信任,NFC支付在许多海外用户看来更加安全,用户也基本上不会担心其安全问题。安全与隐私问题障碍这也是微信支付宝的难题所在,所以支付宝微信在海外拓展的重点市场在东南亚地区华人多的区域,而非欧美日本美国等市场。海外的许多用户与商户对微信支付宝依然存在不信任问题或者担心安全问题,或者说微信支付宝并没有将它的本土化优势与用户体验优势进行很好的文化输出与包装,让更多的海外用户知晓。在一份海外的调查中,有超过37%的人承认“不确保其是否安全”。美国的支付服务提供商Cancan的管理总裁坎迪斯·库曾表示:“西方国家品牌对中国的移动支付方式接受较慢,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中国内地的移动支付市场有多大。”早前阿里的蚂蚁金服尝试以12亿美元收购美国转账公司速汇金的计划,由于美国华盛顿政府方面在国家安全顾虑上的原因的介入,最终被撤回。另外,隐私问题也是一大障碍。曾有熟悉海外市场的支付界人士表示,有些中国走出去的支付企业会遇到“水土不服”,比如在日本和欧洲遭到用户的排斥,主要是因为会记录用户的行为轨迹,这对注重隐私保护的国家来说犯忌了。这是在中国市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拓展业务的一大需要注意的难点。Facebook谷歌等公司都在曾经在隐私问题上栽跟斗。而在中国,隐私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在欧盟,个人隐私保护法案——《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已经正式付诸实施。它们需要针对会收集哪些数据、如何使用这些数据以及与谁共享数据作出清晰且全面的解释,这些支付公司在走出去的时候需要对于尤其注重各地的隐私法案,基于如何收集的消费端的数据需要给出公开透明的授权与解释,去赢得当地监管机构与用户的信任。微信支付宝海外争夺战,眼里的竞争对手不应只有彼此我们当然也需要看到微信支付宝今天的成就。数据显示,目前超过10亿的微信用户中8亿都在使用微信支付功能。而根据支付宝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个暑期,支持线下移动支付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有40个,支持手机退税的机场也增至了80个,创历史新高。但我们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是,微信支付宝在海外的拓展,互相都将重心放在如何争夺华人市场与游客市场,两者似乎并没有过多思考如何从苹果与三星支付手里抢市场。这从侧面反映出,微信支付宝到了海外也只是将彼此当成竞争对手,但本质上,你如果仅仅是从游客或者华人身上入手来抢市场份额,那说明你的国际化视野还不够开阔,野心还不够大,毕竟去海外旅游的中国游客说到底还是中国用户,如何说服越来越多的非华人消费者成为用户,才是海外运营的重中之重。但其实对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来说,它们面临的共同的难题在于是如何取得海外市场的信任,如何说服教育当地市场,让其更认可第三方应用支付的便捷性与安全性不下于NFC支付,如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海外互相对攻,互相诋毁,则更难在海外市场彰显其品牌的气量与格局。总的来看,微信支付宝是国内互联网公司国际化最有利的一张王牌,但难点在于如何获取非华人消费者群体与银行等机构的信任,让这些用户越过心理障碍的门槛愿意体验这种新的支付方式。在今天来看,只有16%的iPhone用户使用ApplePay,苹果的增量空间很大,但同时也意味着苹果尚未构成垄断,微信支付宝的发展速度也不慢。ApplePay也面临着SamsungPay还有谷歌支付的竞争,微信支付宝还有进一步抢夺非华人市场的机会。这关键是需要各自能放大眼界与格局,这或许也是走的更远的关键。
一起惠2018-08-08 09:55:52479 次
口碑与阿里作为阿里生活服务版图中的两个重要板块,双方一旦合并融资,或给美团带来压力。谷歌要重回中国的消息不仅引发舆论热议,就连《人民日报》都在海外社交平台Twitter和Facebook上刊文,欢迎Google重返中国大陆。对此,百度董事长、CEO李彦宏也忍不住要在朋友圈说几句。他称,百度曾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反超Google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如果Google回来,我们非常有信心再赢一次。关于巨头们的大战,除了百度要迎战谷歌;今日媒体报道称,阿里也要出大招打造生活服务的超级入口,好好跟美团干一架了。路透社今天的报道称,阿里巴巴计划合并口碑、饿了么,并将就此募集30至50亿美元。该媒体援引知情人士说法称,合并后的公司估值高达250亿美元。彭博社消息称,软银集团旗下的monsterVisionFund计划领投饿了么30亿美元至50亿美元,作为协议的一部分,阿里巴巴打算合并饿了么与口碑。另一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这项计划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启动,届时新公司还将囊括阿里巴巴旗下新鲜农产品和食品配送服务平台——盒马鲜生。针对这一消息,口碑方面向全天候科技官方回应称:“对市场传闻不予评论。”此前,有消息称,口碑、饿了么和盒马会合并然后独立融资。但饿了么CEO王磊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这个假得没边了。合并是一个组织关系的调整,现在是三个独立运作,如果要搞组织整合不是没事找事吗?”1、阿里生活服务应用版图饿了么、口碑、盒马鲜生等为阿里生态拓展全新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完成从新零售走向新消费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4月,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与饿了么联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经签订收购协议,将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阿里方面表示,此次收购完成后,将以餐饮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切入点,以饿了么作为本地生活服务最高频应用之一的外卖服务,结合口碑以数据技术赋能线下餐饮商家的到店服务,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对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全新拓展。口碑成立于2015年6月,由阿里巴巴集团与蚂蚁金服集团共同出资设立,之后约2年时间里,口碑一直依附于支付宝;直到去年年末,口碑推出了自己的独立APP。2018年1月,口碑正式进入阿里新零售体系,负责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探索新零售。在吃喝玩乐等诸多线下业态中,口碑以餐饮行业为突破口,探索新餐饮。截止今年1月,全国已经有超过250万家商家入驻口碑平台,单日交易笔数超过3000万笔。饿了么依托外卖服务形成的庞大立体的本地即时配送网络,协同阿里新零售“三公里理想生活圈”,盒马“半小时达”和24小时家庭救急服务,“天猫超市一小时达”,众多一线品牌“线上下单门店发货二小时达”等一起,成为支撑阿里各种新零售场景的物流基础设施。2、合并融资对标美团?口碑与阿里作为阿里生活服务版图中的两个重要板块,双方一旦合并融资,或给美团带来压力。“阿里巴巴和美团是能够提供全面O2O服务的公司,”市场调研公司Canalys的一位分析师表示:“阿里巴巴的三个部门(口碑、饿了么、盒马鲜生)相互补充,将它们合并为一个平台,与美团展开竞争,具有战略逻辑。”此前,王磊就曾表示,美团和美团外卖都是竞争对手。他认为,本地生活对阿里是非常重要的入口。阿里从实物电商到数字电商(大文娱),再到本地服务电商,是一脉相承的事。阿里收购饿了么还因为即时配送对阿里新零售来说是核心基础设施,另外,高频的支付场景,对阿里金融业务是支撑。“阿里所有都围绕消费者和商户的商业互联网化,只是场景不停在变。餐饮本质上,是外卖和到店两个场景。饿了么先瞄着外卖去做,所以从另一个角度,需要更多考虑商家,通过服务商家去服务消费者。”王磊还称,“饿了么的边界是本地生活服务的边界,现阶段重点是餐饮外卖。我说的边界不是说品牌的边界,是作为一个平台,你要考虑清楚哪些事情是自己做,哪些事情是别人做。”从口碑和饿了么的定位来看,在场景上,前者覆盖到店销售,后者覆盖外卖,两者合并正好互补。据悉,口碑占据2017年中国到店O2O市场交易份额的55.5%,超出美团点评约20个百分点。今年6月,美团点评已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称,美团本次目标募资金额为60亿美元,公司估值约600亿美元。一边是将口碑、饿了么、盒马鲜合并打“组合拳”的阿里;一边是准备赴港上市的美团,最终谁将成为收割市场的玩家,短期内仍旧是迷。
一起惠2018-08-08 09:53:01560 次
818大促前夕,苏宁大快消事业群总裁卞农与康师傅控股集团客户长陈煌树签署战略合作计划,双方将以智慧零售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和发挥苏宁线上、线下多业态、多产业优势,整合用户与场景,联动营销,并结合康师傅旗下各品牌事业部、区域优势,全面提升供应链效率与区域经营能力。官方表示,双方也将紧抓818、双十一等大促节点契机,展开品牌联动,携手向本年度1个亿的销售目标冲刺。据了解,苏宁超市作为苏宁大快消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与康师傅合作密切。双方在品牌、供应链、运营、市场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尤其是品牌和供应链方面。一、供应链:全国框架模式+全国统采模式在供应链合作上,双方通过全国框架模式和全国统采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比如饮品方面,目前双方已在其中38个大区完成合同签订,其余5个大区的合作也在积极推进过程中。饼干糕点等品类方面,目前双方已经在陆续推进全国区域的铺货。二、品牌:线上线下全渠道整合营销在营销层面,双方将强调线上线下全渠道整合营销,全国统筹、区域落地;在线上,双方将夯实线上多品类规模的同步与快速提升,建立规模优势,提升供应链效率;在线下合作方面,双方将就线下渠道深入合作,整合渠道优势,提升供应链效率。
一起惠2018-08-08 09:51:55282 次
滴滴出行平台宣布,公司旗下汽车服务平台正式升级为“小桔车服”公司,原滴滴汽车服务平台总经理陈熙出任小桔车服公司总经理,向滴滴总裁柳青汇报。同时,滴滴出行宣布,将对小桔车服公司投资10亿美元,以支持其为包括滴滴车主在内的全社会车主提供便捷简单、灵活实惠、值得信赖的一站式汽车服务。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表示:“小桔车服的成立是滴滴洪流战略落地的重要举措,也是滴滴在支持新业务发展过程中机制创新的一次尝试。滴滴坚信,只有服务好车主才能服务好用户,未来滴滴将继续和汽车产业链伙伴一起合作共赢,共同建设面向未来的交通和出行服务新生态。”据亿欧汽车了解,滴滴曾于2015年首次在内部提出洪流战略,希望在完善围绕乘客的一站式出行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围绕车主和汽车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最终成为面向未来的共享汽车运营商。另外,据《财经》此前报道,滴滴将分拆汽车服务业务,并称分拆是为滴滴的上市计划作准备。该报道称,滴滴车服准备以约30亿美元的投前估值,融资10亿-15亿美元。软银是意向投资者之一。2018年4月,滴滴正式成立汽车服务平台,旗下涵盖汽车租售、加油、维保及分时租赁等多项汽车服务与运营业务。随着汽车服务平台升级为小桔车服公司、及“小桔有车”、“小桔加油”、“小桔养车”等品牌的同时启用,小桔车服也将全新出发,以统一的品牌形象,进一步建设专业能力,服务好车主群体。其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小桔车服的年化交易额已突破600亿元,覆盖城市257个、合作伙伴和渠道商7500余家。小桔车服旗下的各项业务中包括:1.小桔有车通过整合车源及金融资源,为车主提供汽车租售服务;2.小桔加油以流量和专业运营能力全方位赋能油站,为车主提供高性价比的加油服务;3.小桔养车为车主提供正品、优价、便捷的专业服务,目前已在华东、华南7个城市落地;4.分时租赁业务以出行场景、品牌及汽车运营能力为依托,为用户提供短时自驾租车服务。小桔车服总经理陈熙表示,“升级后的小桔车服肩负着新的使命,在服务好滴滴平台上3000万车主的基础上,还将致力于让每一个人拥有轻松车生活,以用心服务和创新科技,成为一站式汽车服务首选品牌。我们也将进一步向产业纵深推进滴滴的洪流战略,助力滴滴成为引领交通和汽车产业变革的世界级科技公司。”据悉,2017年1月,程维提出,希望滴滴出行在今年成为智慧交通服务商,并提出2017滴滴的五大战略关键词:“修炼内功、智慧交通、专车决胜、全球布局、洪流落地”。在2018年滴滴年会,滴滴出行CEO程维评价2017年“洪流落地”战略时表示:“2017年我们在汽车资产管理、汽车金融服务、维保服务、充电网络建设上都初显锋芒,加油业务获得很大突破。”他论及2018年战略时又说,“洪流浮出水面,滴滴进入线下,围绕车主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并最终成为共享汽车运营商。”所以,此次深度布局纯属意料之中,早就在后市场出手的滴滴或许未来将会有更多动作。
一起惠2018-08-07 11:33:07309 次
321-340/2069 记录17/104 页首页上一页1...14151617181920...104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