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
昨日消息,优极的创始人兼CEO张东宣布,公司获得千万级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德晖资本。此前的2016年6月,优极曾获得险峰华兴、真格基金及个人投资者共598万元的天使轮投资。UltraGear(优极)成立于2015年,定位于做一个符合亚洲人习惯和身形的户外运动品牌。目前,优极只有一家实体店位于北京的秀水胡同,这也是该公司的办公地点。其主要的销售渠道还在线上,包括优极官网、淘宝和京东的自营店,同时还有很多线上代理商,如哟哈运动、山脉户外等平台。从价格来看,优极较高的客单价也将优极的用户锁定在新兴中产阶级人群。更具体的来说,优极的目标消费者主要参与的是越野跑赛事。此外,企业定制也是优极主要的收入来源,而企业定制的服装多数是针对马拉松比赛。优极的企业客户还包括宝马、华夏基金、中信证券、商学院以及各大跑团、毛大庆的毛线团等。德晖资本联合创始人卞进也是一名跑步爱好者,他认为体育用品行业在体育产业里离现金流最近,有机会出现百亿级独角兽,而跑步作为一项大众运动,专注跑步、户外装备的优极在材质和功能性上刚好切合卞进的理念。“像无印良品、优衣库品牌特征不强,在日本却很火,”张东认为,和日本一样,中国消费者也会逐渐淡化品牌观念,更多回归到产品本身,这就需要在产品本质上做出革新,提供最基础的装备,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Lazada、Shopee等电商企业进入中国招商让中国跨境卖家逐渐认识到东南亚市场的潜力。而在这个多岛区域中,泰国成为中国出口最重要的市场之一。那么,这个使用泰语的市场究竟值不值得中国卖家进入呢?怎么样才能很好开发这片潜力股?日前,移动营销服务商Yeahmobi(易点天下)结合大量数据及市场调研资料发布了《全球电商资讯:泰国篇》报告,授权小编发布。该报告从地域、贸易情况、互联网普及率、电商环境、营销策略、支付、物流及税收等方面对对泰国市场进行全面的解读。以下为Yeahmobi的报告全文(经小编整理):地域综述东盟国家电商排名:4人口:6886万(2016年)组成部分:76个府,府下设县、区、村,首都曼谷是唯一的府级直辖市。官方语言:泰语GDP:$0.407万亿(2016年)货币:泰铢(THB)域名:.th2014年军队推翻英拉政府夺权后,泰国的经济增长持续缓慢,然而随着2016年泰国实行经济刺激政策,旅游业的发展和工资的上涨使得泰国民众的消费意愿提高,电子商务市场也呈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市场潜力分析社会人口分布泰国的人口主要为农业人口,集中在泰国的中部、东北和北方,但城市的移民正在快速上升,城市人口约占到50.4%,集中在首都曼谷等大城市。92%的电子商务交易集中在曼谷,其拥有较高的互联网普及率、更好的物流和金融基础设施。依旧庞大的农村人口会限制泰国数字市场的发展,但也意味着巨大待开发的农村市场。泰国贸易情况2016年泰国全年贸易总额约为$2150亿,出口出现0.45%的正增长(驻清迈总领馆经商室数据),前三大贸易伙伴为中国、日本、美国。2016年泰国出口市场占比为:美国(11.38%),中国(11.06%),日本(9.55%),进口市场占比为:中国(21.59%),日本(15.76%),美国(6.19%)。互联网普及率截至2017年10月,泰国互联网用户总数达3,800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5.5%。其中,智能手机用户人数达到了3,220万人,占互联网用户数的84.9%;平板用户人数为1,130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6.6%。泰国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极大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泰国互联网用户中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比例远高于其他电子设备,超过一半的泰国网购行为是在移动设备上完成的。泰国移动电商市场占整体电商市场的份额达49%。根据MasterCard2016年11月的调查,过半数(54.4%)的受访者称他们会在线浏览产品但只会偶尔通过线上购买,不到1/3(28.7%)的受访者称他们会在线浏览产品并线上购买。并且得出在受访者投票前的三个月,泰国的数字购买人均量为3.4,是调查的东南亚六个国家中最低的。根据开泰研究中心整理,泰国B2C电子商务市场总值仅相当于中国的2%,线上购物者支出约占中国的一半。在跨境购买方面,泰国消费者跨境电商购物的增长速度要比泰国整体电商市场快得多。PayPal/Ipsos调查显示,2016年泰国200万人在线上进行跨境购物,约占电商消费者的四分之一。PayPal/Ipsos估计2017年泰国跨境电商购物支出将增长84%。对于想要进入泰国市场的公司来说,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强烈的购物需求,移动设备的高渗透率都将推动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然而庞大的农村人口数量,较少的线上购买量使得整个市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除此之外,物流联通、支付、网络安全与欺诈都是泰国需要克服的难题。电商环境2016年泰国电子商务市场总交易额达到2.52万亿泰铢(约合756亿美元)。根据泰国电子交易发展署(ElectronicTransactionsDevelopmentAgency)预测,2017年泰国整个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增长9.86%,B2B市场规模将达到1.67万亿泰铢(约合501亿美元),在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占比达59.56%,实现8.63%的增长,B2C交易额达8126亿泰铢(约合244亿美元),同比增长15.54%,在电子商务市场中的占比达28.89%。增长驱动因素来自互联网和手机使用的增加以及物流和电子支付系统的改进,提高了线上购物的便利性和消费者对在线购物的信心。电子商务零售业预计2015年至2020年期间,泰国的零售电子商务销售额将达到18.9%,到2020年将有望增长一倍达到约56.9亿美元。eMarketer预计,到2020年,泰国电子商务的总零售份额将增长至2.5%。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泰国2017年上半年电商市场总交易额大约在300亿铢左右,其中平台上可供交易商品总数超过500万件。泰国上半年电商单月交易记录发生在6月份,总交易额达到了创纪录的73亿泰铢。Lazada是长期以来在泰国的主要电子商务平台。据DIMarketing于2017年4月的投票,该国97.4%的数位买家表示他们知道Lazada,83.6%的用户在该平台进行过购买行为。落后于Lazada,Shopee的数字购买量排在第二位,占受访者总数的18.8%。其次是本土二手销售网站Kaidee(13.6%)和酒店预订平台Agoda(10.2%),只有不到10%使用韩国的11street(9.2%)。竞争激烈的市场在泰国电商市场,近年来,不光本土企业崛起,亚马逊、阿里等巨头也都纷纷在此开疆扩土,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目前,比较受关注的泰国电商企业有Lazada、Kaidee、WeLoveShopping、iTrueMart等。阿里投资控股的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也已成为泰国第一大电商平台。2017年9月,京东与泰国最大零售商之一的尚泰集团(CentralGroup)投资5亿美元成立一家电商与财经技术的合资公司(该数据来源于界面新闻及小编)。根据DIMarketing的研究,服装是泰国最受欢迎的数字购买产品类别:四月份全国44.8%的消费者购买了衣服和配件。个人护理占比为39.4%,其次是化妆品(36.8%),技术产品(不包括电脑和移动设备)(30.0%)和旅行(20.2%)。五分之一以上的受访者购买了剩下的产品。“泰国4.0”政策此外,泰国政府重点关注“泰国4.0”政策,其中包括为全国所有村庄建设宽带网络分配预算。拥有全国宽带网络将有助于弥合数字鸿沟,通过电子商务渠道促进现代经济发展。政府有着创造下一代数字应用平台的愿景,以适应和促进电子市场、电子支付和电子政务等在线活动。商业环境经济–2016年推行经济刺激政策2016年,泰国经济逐渐走出2015年以来的低迷状态。泰国政府通过高投资等措施促进经济增长,年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2%,略低于3.3%的预期目标。全年通货膨胀率为0.2%,低于泰国央行1%~4%的区间目标。而根据国家经济和发展局的报告,泰国在2017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为四年内最快,GDP增长了3.7%。经济刺激政策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刺激国内消费。2017年1月,泰国的最低工资四年内首次增长,这一切使得电子商务在泰国拥有了巨大的发展推动力。2016年未达到经济增长预期与2017年GDP增长加快主要是受到全球贸易的疲软和复苏的影响,可推断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易受外界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营销渠道数字广告花费根据eMarketer的预测,随着泰国电子商务的热潮,数字广告支出有望在2017年增长25.0%,达到$4.114亿,占媒体广告总额的18.5%。预计到2021年,这一比例将攀升至28.7%。由于泰国的宽带速度在不断提高,尤其在移动设备方面,其往往成为互联网接入的切入点,使得泰国的移动广告支出增长迅速,预计2017年将增长64%,占整个数字广告的41.8%。社交媒体在泰国的互联网用户当中,社交媒体的使用十分普遍,并且对投放在其中的广告信任度很高。2016年5月《曼谷邮报》的文章中称Facebook,Line和YouTube是泰国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根据曼谷社交媒体营销公司LexiconBusinessCommunications的调查,泰国拥有4600万Facebook注册用户(可能一个人同时拥有多个账户),这意味着,Facebook全球的账户中,其中有2%是从泰国登录的。Facebook是泰国最顶级的社交媒体。根据2015年7月TNS的数据,在16~25岁的互联网用户中,有超过3/4(78%)的用户每日使用Facebook。此外Youtube的每日使用率也达到了51%。Nielsen在2015年9月的一篇博文中表示,在东南亚各国中,泰国的互联网用户最相信社交媒体广告,60%的受访者表示在社交媒体上的广告是值得信赖的。泰国是出名的社交电商市场。全球咨询公司PricewaterhouseCoopers(PwC)调查了25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泰国51%的网购者通过社交媒体购物,这一比例世界排名第一。此外,有92%的在线购物者在购买之前使用Facebook查找和研究新产品。通常,商家会在Facebook或Instagram上开设“店铺”,并发布商品的图片和细节。潜在的购物者可以浏览和查询产品的可用性,并通过一个流行的聊天应用,如LINE,来安排一种支付方式,通常是银行转账。很难准确地衡量泰国社交商业的市场的规模,因为社交媒体的大部分销售都是通过银行转账进行的,商家也不愿透露自己的实际收入。2016年6月,Facebook开始在泰国测试社交电商付款,并在同年8月推出全球首个FacebookShop,中小商家可直接在Facebook上建立“商店”并进行线上交易。支付方式现金支付仍占主流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一样,泰国大多数消费者在线上购物时偏爱现金支付。根据aCommerce2017年2月的数据,在其平台上进行的线上购物份额中,超过3/4(78.7%)是选择了货到付款,选择信用卡的占到20.9%,而借记卡仅占0.9%。泰国的电子支付发展潜力仍然巨大。目前由于网络安全等问题,泰国还没有像中国支付宝这样普及度非常高的第三方支付,而泰国央行对电子支付的管理也比其他渠道支付更加严格,微信支付就曾在2016年5月被泰国央行警告在泰业务并未获得授权。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消费者对于支付方式便捷的需求渐增。2016年泰国电子支付交易额达888亿泰铢,增长20%。许多电子支付平台会与当地业务关系公司结成联盟,提供电子支付方式。其中,京东金融与泰国本地的尚泰集团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电子支付将是首先落地的核心业务,而关键之一在于适应泰国严格的监管体系,获得相应的经营批准。PromptPay计划望开启无现金社会国与一批银行合作,于2017年1月27日全国同步开通“即时支付(PromptPay)”——P2P电子资金转账服务,标志着国家电子支付(Nationale-Payment)计划正式实施的第一步,该计划未来还将扩展到其他领域。泰国央行就PromptPay手续费上限给出的最终解释为,企业电子转账金额10万泰铢以上最高可收取15泰铢手续费。而转出方为普通个人的则按普通个人电子转账规定执行,即5000泰铢免手续费。开泰研究中心估计“即时支付(PromptPay)”可使消费者的转账支付交易成本平均降低30%,同时有助于降低泰国金融体系的现金管理成本,预测到2026年整个经济体系通过电子渠道支付的金额占比有望从2017年的30%(2016年为23.8%)提升至50%,客户使用现金和支票的比例将从目前的70%降至低于50%。税收企业所得税在泰国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都须依法纳税,纳税比例为净利润的30%,每半年缴纳一次。基金、联合会和协会等则缴纳净收入的2%-10%,国际运输公司和航空业的税收则为净收入的3%。未注册的外国公司或未在泰国注册的公司只需按在泰国的收入纳税。正常的业务开销和贬值补贴,按5%-100%不等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扣除。对外国贷款的利息支付不用征收公司的所得税。企业间所得的红利免征50%的税。对于拥有其他公司的股权和在泰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所得红利全部免税,但要求持股人在接受红利之前或之后至少持股3个月以上。企业研发成本可以作双倍扣除,职业培训成本可以作1.5倍扣除。注册资本低于500万铢的小公司,净利润低于100万铢的,按20%计算缴纳所得税;净利润在100-300万铢的,按25%计算缴纳。在泰国证交所登记的公司净利润低于3亿铢的,按25%计算缴纳。设在曼谷的国际金融机构和区域经营总部按合法收入利润的10%计算缴纳。国外来泰投资的公司如果注册为泰国公司,可以享受多种税收优惠。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为公历年度。泰国居民或非居民在泰国取得的合法收入或在泰国的资产,均须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基为所有应税收入减去相关费用后的余额,按从5%到37%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征收。按照泰国有关税法,部分个人所得可以在税前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扣除,如租赁收入可根据财产出租的类别,扣除10-30%不等;专业收费中的医疗收入可扣除60%,其他30%,著作权收入、雇佣或服务收入可扣除40%,承包人收入可扣除70%。增值税泰国增值税率的普通税率为7%。任何年营业额超过120万泰铢的个人或单位,只要在泰国销售应税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都应在泰国缴纳增值税。进口商无论是否在泰国登记,都应缴纳增值税,由海关厅在货物进口时代征。免征增值税的情况包括年营业额不足120万泰铢的小企业;销售或进口未加工的农产品、牲畜以及农用原料,如化肥、种子及化学品等;销售或进口报纸、杂志及教科书;审计、法律服务、健康服务及其他专业服务;文化及宗教服务;实行零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包括出口货物、泰国提供的但用于国外的劳务、国际运输航空器或船舶、援外项目项下政府机构或国企提供的货物或劳务、向联合国机构或外交机构提供的货物或劳务、保税库或出口加工区之间提供货物或劳务。当每个月的进项税大于销项税时,纳税人可以申请退税,在下个月可返还现金或抵税。对零税率货物来说,纳税人总是享受退税待遇。与招待费有关的进项税不得抵扣,但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作为可扣除费用。特别营业税征收特别营业税的行业有银行业、金融业及相关业务、寿险、典当业和经纪业、房地产及其他皇家法案规定的业务。其中,银行业、金融及相关业务为利息、折旧、服务费、外汇利润收入的3%,寿险为利息、服务费及其他费用收入的2.5%,典当业经纪业为利息、费用及销售过期财物收入的2.5%,房地产业为收入总额的3%,回购协议为售价和回购价差额的3%,代理业务为所收利息、折扣、服务费收入的3%。同时在征收特别营业税的基础上还会加收10%的地方税。新电商税2017年,泰国税务厅提出了新电商税草案。新电商税就征税最高上限做出了调整,将原定5%的电商税上限额调高至15%。和泰国有业务往来的国内电商和国外电商都将适用于相同的新电商税。物流泰国在东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中心位置,成为不少在该地区建立制造基地的公司的关键物流中心。阿里巴巴集团将在泰国进行投资,并计划在泰国建立区域性电商中心和物流系统,为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等四国的市场提供服务。随着东盟经济共同体(AEC)的实施,预计进一步的贸易和服务自由化将有助于促进对一体化物流服务的需求,推动跨境贸易的增长。此外,随着泰铢继续走强,泰国政府计划通过提高整体物流成本来降低生产成本,以保持东盟成员国之间的竞争力。泰国的交通和存储部门预计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2015年底开始,物流基础设施项目的支出将达到180亿美元。在跨境电商的物流方面,泰国也有很多选择:一、国际货运公司,国际间寄送小件货物(10公斤以内),尤其是价位比较高的物品,一般可以选择DHL或FEDEX或TNT这类大型的快递公司,平常从泰国到中国约需要5个工作日左右(一般件)。他们都提供上门取货服务,但费用相当高;二、泰国邮局服务(ThailandPost),在泰国另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用泰国邮局的服务,服务点相对较多;三、泰国当地私人货运行,大型货运行会全球发货,小规模的一般则选择专门送往某个国家的渠道。这些货运行的服务会有各种运输方式和时间可供挑选,一般重量不超100公斤店家会建议空运,因为与DHL、FEDEX或TNT相较费用合算,运输时间也快。
11月27日晚间消息,聚美优品董事会特别委员会收到了私有化买方团提交的通知函,宣布撤回2016年2月17日递交的非约束性私有化方案,立即生效。聚美优品方面表示,撤回私有化要约,主要是基于聚美优品当前电商业务发展稳定、多元化战略取得初步成效等原因而做出的战略性选择。在目前阶段,撤回私有化要约符合公司长远发展利益,有利于持续为投资人创造价值。据悉,撤回私有化要约后,聚美优品将按照上市公司要求,按时发布财报业务报表,密切与国内外投资者沟通交流,专注于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服务。聚美优品成立于2010年,以美妆为主,涵盖服装、食品、轻奢、母婴等多个品类的综合电商平台,于2014年5月16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6年,聚美优品净利润1.5亿元并实现5年连续盈利,截至2016年底,拥有23亿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唯品会(NYSE:VIPS)今天发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17财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报告显示,唯品会第三季度总净营收为人民币153亿元(约合2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20亿元增长27.6%;归属于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381亿元(约合508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429亿元下滑1%。根据雅虎财经汇总的数据,华尔街14位分析师平均预计,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计算,唯品会第三季度每股收益为0.14美元。财报显示,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唯品会第三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收益为人民币0.91元(约合0.14美元),符合分析师预期。此外,华尔街14位分析师平均预计,唯品会第三季度营收将达22.9亿美元。财报显示,唯品会第三季度总净营收为人民币153亿元(约合23亿美元),略微超出分析师预期。主要业绩:-唯品会第三季度总净营收为人民币153亿元(约合2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20亿元增长27.6%;-在截至2017年9月30日的过去12个月中,唯品会的活跃用户人数同比增加22%,从去年同期的4960万人增加至6050万人;-唯品会第三季度总订单数量与去年同期的6010万份相比增加23%,至7400万份;-唯品会第三季度毛利润为人民币35亿元(约合5.26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9亿元增长19.4%;-第三季度归属于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381亿元(约合508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429亿元下滑1%;-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投资减值损失、来自于业务收购交易的无形资产摊销支出及股权法投资),唯品会第三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5.598亿元(约合8410万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5.955亿元。财务分析:营收唯品会第三季度总净营收为人民币153亿元(约合2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20亿元增长27.6%,主要由于总活跃用户人数和平均每用户收入增长。唯品会第三季度活跃用户人数为2380万人,比去年同期的2080万人增加15%。唯品会第三季度总订单数量为7400万份,比去年同期的6010万份增加23%。毛利润唯品会第三季度毛利润为人民币35亿元(约合5.26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9亿元增长19.4%。唯品会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2.9%,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24.4%,这种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投资于促销活动以获取市场份额,但由于公司在整体营销活动方面减少了支出而得到了平衡。运营支出唯品会第三季度总运营支出为人民币32亿元(约合4.741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25亿元。唯品会第三季度总运营支出在净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0.6%,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21.2%。唯品会第三季度履约支出为人民币17亿元(约合2.516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0亿元。唯品会履约支出的增长,主要反映了销售量和已履行订单数量的增长。唯品会第三季度履约支出在净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0.9%,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8.5%。唯品会履约支出在净营收中所占比例的上升,主要是由于公司采取了扩张措施,以便为唯品会平台以外的“最后一公里”业务的增长提供支持。唯品会第三季度营销支出为人民币4.784亿元(约合7190万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6.415亿元。唯品会第三季度营销支出在净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1%,低于去年同期的5.3%。唯品会第三季度技术和内容支出为人民币4.550亿元(约合6840万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3.745亿元,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公司继续致力于投资人力资本、先进技术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行动。唯品会第三季度技术和内容支出在净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0%,低于去年同期的3.1%。唯品会第三季度总务和行政支出为人民币5.466亿元(约合8220万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5.006亿元。唯品会行政和总务支出在净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6%,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4.2%,这种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规模的扩大令效率得到了提升。运营利润唯品会第三季度运营利润为人民币4.482亿元(约合6740万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5.288亿元。唯品会第三季度运营利润率为2.9%,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4.4%。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以及来自于业务并购活动的无形资产摊销支出),唯品会第三季度运营利润为人民币7.032亿元(约合1.057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7.320亿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以及来自于业务并购活动的无形资产摊销支出),唯品会第三季度运营利润率为4.6%,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6.1%。净利润第三季度归属于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381亿元(约合508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429亿元下滑1%。第三季度归属于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率为2.2%,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2.9%,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毛利率下降,以及由于公司对唯品会平台以外的物流业务进行了投资,从而使得履约成本增长。唯品会第三季度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收益为人民币0.56元(约合0.08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0.58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投资减值损失、来自于业务收购交易的无形资产摊销支出及股权法投资),唯品会第三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5.598亿元(约合8410万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5.955亿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投资减值损失、来自于业务收购交易的无形资产摊销支出及股权法投资),唯品会第三季净利润率为3.7%,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5.0%。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投资减值损失、来自于业务收购交易的无形资产摊销支出及股权法投资),唯品会第三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收益为人民币0.91元(约合0.14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00元。在截至2017年9月30日的这一季度,唯品会用于计算摊薄亏损的美国存托凭证平均加权数量为627678468股。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截至2017年9月30日,唯品会所持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以及限制性现金总额为人民币37亿元(约合5.566亿美元),持有至到期的证券价值为人民币2.303亿元(约合3460万美元)。在第三季度中,唯品会用于业务运营活动的净现金为人民币4亿元。业绩展望唯品会预计,2017财年第四季度净营收为人民币228亿元到人民币2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0%到25%。这一预期反映了唯品会对市场和运营状况的当前和的初步观点,未来可能有所改变。注:本财报中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6533:1。电话会议:财报发布后,唯品会将在美国东部时间11月21日早上8:00(北京时间11月21日晚上21:00)召开电话会议,公司管理层将出席会议,对公司财务业绩和运营表现进行讨论。要收听唯品会的电话会议,美国投资者可拨打电话+1-845-675-0438,国际投资者可拨打免费电话+1-855-500-8701,中国内地投资者可拨打电话400-1200654,香港投资者可拨打电话+852-3018-6776,密码均为“#3299529”。美国东部时间11月29日以前,美国投资者可拨打电话+1-855-452-5696,国际投资者可拨打电话+61290034211,收听唯品会电话会议的录音,密码均为“#3299529”。此外,投资者还可登陆唯品会网站的投资者关系频道http://ir.vipshop.com,收听电话会议的在线直播和录音。股价变动:当日,唯品会股价在纳斯达克常规交易中下跌0.53美元,报收于9.25美元,跌幅为5.42%。在随后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6:32(北京时间21日5:32)的盘后交易中,唯品会股价上涨0.25美元,至9.50美元,涨幅为2.70%。过去52周,唯品会的最高价为15.49美元,最低价为7.79美元。
11月8日消息,容器PaaS服务商灵雀云宣布B轮融资阶段性完成,此轮融资由腾讯云领投,高榕资本、宽带资本跟投,其他战略投资者跟进,融资总额超过亿元。灵雀云创始人左玥介绍,本轮融资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加强对客户的落地咨询、培训服务体系建设等。当前是容器PaaS服务最好的时期,左玥在本次融资采访时对亿欧说到,一方面是容器技术经过10多年的行业发展,已经被认可(尽管这两年主流容器编排技术从Docker向K8S转移,但行业认可没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是基于容器的PaaS服务业逐渐成熟,在帮助企业云化/数字化转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对良好市场前景的判断,2014年10月左玥与陈恺(目前任职灵雀云CTO)联合创建了灵雀云。左玥与陈恺两位创始人都是微软出身,其中左玥曾在微软任职首席架构师和研发经理,任职期间与DaveCulter共同开发了微软公有云Azure的网络虚拟化平台,后领导OS虚拟化团队为Windows和Azure提供容器技术。而陈恺曾是微软公有云Azure平台核心成员及首席研发经理。通俗地讲,灵雀云是以容器技术构建PaaS平台,帮助企业在云端进行应用的创建、编译、集成、部署、运行等环节,最终实现产品的敏捷开发、快速迭代。左玥介绍,目前灵雀云提供的容器化PaaS服务在向数字化转型的传统企业客户中有广泛需求。当前很多传统企业正在变成软件/云化的公司,“比如一家汽车公司,现在它的业务涉及到了车联网等编程层面,或者银行也需要开发APP,这些都导致他们需要构建IT研发团队。”但这些企业做软件会面临两个难题,一个是企业过去主要采用服务外包、联合开发或者购买商业软件的模式,要变革成自己直营的部门,需要组建开发运维管理一套团队;另一个问题是,如果变成软件公司,就要面临互联网公司快节奏发展的竞争,产品如何跟上市场快速迭代的节奏就显得很重要。这些用户在推进互联网+转变时,以上两个挑战显然是传统IT架构无法应对的。传统IT架构需要企业部署大量人力开发运维,一些改动操作需要在虚拟机层面编写代码。而容器PaaS服务对IT人员是一个福音,可帮助用户告别一些IaaS层的改动需要借助脚本实现的历史,容器化PaaS的易用性也可帮助用户循序渐进地数字化转型。“从众多企业的实践来看,经过容器PaaS改造的企业IT有显著的三点共性优势:首先是实现了基础设施云化,基础设施得以升级成新一代的云平台;其次是应用架构的现代化,通过容器封装,让应用可以在不同云环境中得到统一的体验,实现云原生;再者实现应用架构现代化和开发流程敏捷化,让DevOps(促进研发和运维一体化的一套方法论)理念快速落地,规范开发流程实现CI/CD(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而实现帮助企业建设容器PaaS平台的重要产品,则是灵雀云在今年6月份发布的AlaudaEE企业级PaaS平台。AlaudaEE能帮助企业将传统的基础资源升级为容器云平台,实现容器调度、集群管理、应用编排能力。“容器化PaaS平台相当于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标准化、智能化地开发运维和管理的平台。”左玥介绍到,AlaudaEE是基于容器技术,以DevOps为理念,面向微服务应用的PaaS平台。其产品帮助用户屏蔽了基础运维架构的复杂性,实现免运维;另外侧重时下流行的“微服务概念”,可实现服务的拆分上线;通过集成开源技术K8S、SpringCloud等,可在代码到生产的全生命周期优化升级;还通过自助式的IT治理,实现企业应用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上的资源管理。另外接口的标准化,也便于实现中间件、大数据、AI、Hadoop等上层拓展。目前灵雀云与很多IaaS厂商都是合作伙伴。其中重要合作伙伴是腾讯云,今年三月,双方就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本次获得腾讯云投资后,灵雀云容器PaaS平台将成为腾讯云解决方案中的组件之一。正如腾讯云总裁邱跃鹏表示,腾讯云将继续专注于基础的平台型业务,而把更多垂直领域的上层业务交给合作伙伴。双方未来将为客户提供企业级应用集成、交付、运维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关于市场竞争对手方面,左玥总结灵雀云的竞争对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华为开发平台、阿里云等大厂商的下属业务,二是一些容器PaaS创业企业。因为大平台对这一垂直领域投入还不足够,创业企业产品成熟度还与灵雀云存在差距,“这是灵雀云在行业率先获得B轮融资的原因”。而灵雀云当下的重点任务,则是深入服务行业客户,毕竟这些企业需要从传统IT向DevOps思维转变,另外项目的交付时长和后续应用开发迁移到平台,也需要很长时间的落地服务,这些都考验公司的服务能力。灵雀云曾获在2014年10月获得高榕资本的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2015年10月获得宽带资本领投、高榕资本跟投的千万美元A轮融资。服务的客户主要集中在运营商、新能源、制造业、航空、互联网等领域,包括华泰证券、中国民生银行、中国移动、宇通汽车等上百家客户。
趣店给华尔街讲了一个好故事。北京时间10月18日晚9:30,趣店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码为“QD”,发行价为每股美国存托股(ADS)24美元,高于日前招股书更新中的19-22美元定价区间。随后,趣店开盘价报34.35美元,较发行价上涨43.13%,市值达到113.31亿美元。截止10月18日收盘,趣店报收29.18美元,较发行价上涨21.58%,市值为96.25亿美元。虽然负面不断,但从结果上看,趣店登陆美股后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这与其抢眼的业绩表现不无关系。招股说明书业绩抢眼趣店前身趣分期于2014年3月正式上线,主要业务为向大学生提供消费分期金融服务,并在之后假如现金周转服务。2015年,趣分期获得蚂蚁金服领投的2亿美元D轮融资,并开始与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和芝麻信用达成战略合作,完成支付体系与征信体系建立。同年11月,趣分期上线面向年轻消费者的业务,并接入支付宝。2016年,趣分期完成30亿元首期Pre-IPO轮融资后宣布品牌升级,公司更名为趣店集团,计划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技术搭建信用评估模型,并为高质量用户提供小额信贷。今年9月19日,趣店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递交IPO(首次公开招股)招股书,拟融资7.5亿美元。根据趣店10月13日向SEC提交更新后的招股书文件,该公司股票交易代码为“QD”,定价区间为19-22美元,拟最高融资9.49亿美元。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花旗集团、中金公司及瑞银投资银行担任承销商。招股书显示,从公司成立至今,趣店的主要收入来源由现金贷及分期购物平台产生的服务费(financingincome)和向品牌供应商收取的商品差价收入(salescomissionfees)组成。今年上半年,两项收入在趣店的整体营收中分别占83.32%和13.70%。截至2017年6月30日,趣店2017年上半年总营收18.33亿元,超出2016年全年收入,同比增长393.30%。公司同期净利润达到9.73亿元,同比增长695.25%,利润率53.11%。公司从2016年第一季度扭亏为盈,主要原因为服务费收入大幅提高。招股书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公司净亏损1.03亿元,环比扩大98.42%,但进入2016年第一季度,公司大幅扭亏,实现1932.9万元净利润。其中,服务费收入从4168.1万元增长至1.01亿元,环比增长163.54%。除营收数据外,趣店的平均月活(MAU)、新增用户、交易量及交易金额均在2015年第四季度实现200%以上的环比增长,其中季度新增用户与交易量增长均超过360%。获客渠道严重依赖蚂蚁金服值得注意的是,趣店获得高速增长的拐点,与蚂蚁金服入股公司的时间段接近。而在实际上,趣店在招股书中也承认,在获客与运营方面,公司与蚂蚁金服的战略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新浪科技曾经对趣店的财务数据进行梳理,发现公司在2015年与蚂蚁金服达成战略合作之前,营销效率一直较低,每1元营销支出最高对应2元左右的营收。而在此之后,公司营销效率迅速提升,该数字最高达到约15元。实际上,趣店也在招股书中承认,公司可以通过支付宝开放平台获得免费入口,获得用户的快速增长。而从2016年起获得的大部分活跃用户,特别是借贷一次以上的用户,多来自支付宝平台。对单一获客渠道的严重依赖可能会影响到趣店未来的业务发展。今年2月,趣店在支付宝某提供消费信贷产品的渠道展示到期后,将获客渠道更换到了其他位置。结合春节期间借贷量减少,这一变化导致第一季度新增用户数环比减少了30.01%。此外,今年第二季度,趣店的销售及营销支出占比从第一季度的6.5%上升到了9.5%,增加约4100万元,原因是今年3月,趣店与蚂蚁金服旗下的消费贷服务借呗达成合作协议,通过后者获客。而此外,趣店还在招股书中提及支付宝最近开始对某第三方服务展示位置收费。可以预见,无论渠道未来不可用,还是支付宝开始收费,趣店都将承担显著增加的获客成本。风控体系存在疑点此外,在风控体系方面,趣店也存在严重依赖芝麻信用的情况。按照招股书中对商业模式的表述,趣店的目标人群主要是从信用卡等传统金融无法覆盖到的人群中,挖掘出来的优质年轻消费者。由于这部分人群缺少传统的信用数据,趣店需要通过建立自有的风控模型和系统来完成覆盖。根据招股书的描述,趣店的风险控制体系运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结合芝麻信用分和用户行为数据来评估用户的还款意愿和能力,进而进行更加精准的风险定价,并降低运营成本。以此为背景,趣店给出了极其漂亮的逾期率数字。招股书显示,按逾期一月的情况计算,公司至2017年年中的逾期率始终处于0.5%以下。而趣店也相信,小额现金贷的高频交易,会为公司带来更多的用户行为数据,进而帮助优化风控模型的信用评估能力。不过,接近趣店内部人士向新浪科技介绍,逾期率低的更多原因是趣店为借贷用户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一般来说芝麻信用分600以上才可以放贷,这部分人原本的信用就比较好,自然逾期情况不会发生太多。”趣店在招股书中提示了与芝麻信用相关的风险,如果无法接入芝麻信用相关的信用分析数据,公司在评估潜在用户信用价值方面会受到严重影响,会降低放款质量,并提高逾期率。此外,在与芝麻信用的合作中,趣店并不掌握某些特定的分析结果,这也会给趣店的风险评估能力带来损害。趣店对此并非没有准备,在其未来的战略规划中,除对用于改善风险评估的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继续投资之外,还计划和更多第三方互联网机构进行更多类型的数据合作。此外,趣店还在去年邀请前美国第一资本投资国际集团(CapitalOne)高管粘旻环加入趣店担任首席风控官,据信负责提高公司的风控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趣店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高管名单中,粘旻环并不在其中。监管天花板逼近除此之外,趣店还面临年化收益率偏高的质疑。今年年初,多家媒体曾对来分期借款手续费率高于化收益率36%上限进行过曝光。在招股书中,趣店承认2016年的交易当中,大约59.5%的年化收益率高出上限。如果严格按照36%的上限执行,公司营收大约将会减少3.07亿元,这几乎占到了2016年总营收的21%。这对以现金贷业务为主的趣店来说,影响颇大。从2017年4月起,趣店对其产品进行了一系列调整,确保年化综合服务费率不会超过36%。而从目前趣店与来分期的现金借贷情况来看,借款3500元一个月,需要归还3605元的本金和手续费,年化综合服务费率紧贴政策上限。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合规,趣店还在今年4月停止从P2P平台获得资金。除此之外,趣店手中的两块小贷牌照,已经触碰到了借贷上限的天花板。2016年,趣店通过抚州高新区趣分期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赣州快乐生活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两家主营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的子公司,分别获得了借贷限额30亿元和27亿元的小贷牌照。但趣店在财报中提醒,公司通过小贷牌照获得的借贷限额,已经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增长的需要。而实际上,包括银行、信托等第三方外部资金渠道在内,它2017年第二季度的季度交易额已经达到了215.25亿元。为了满足业务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趣店与数家信托公司合作成立信托基金发放贷款,但即便如此,资金提供量也未必能够满足趣店交易量上升的需求。此外,监管者还有可能将这种行为认定成为借贷方,从而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
美国东部时间10月13日,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了拍拍贷招股说明书。拍拍贷计划在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PPDF”。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成功在美国上市或是即将敲响上市钟声。4月28日,上海P2P网贷平台信而富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9月19日,趣店集团向SEC提交了IPO上市申请招股书,拟议最高筹资额为7.5亿美元。早在2015年12月宜人贷正式在纽交所挂牌,成为登陆纽交所的中国P2P第一股。随着国内对互金企业监管的加强,为寻求更宽阔的融资渠道和更宽松的监管环境,国内互金企业赴美上市似乎出现了“扎堆”之势。半年净赚10.49亿,高利贷起家能走多远?拍拍贷早在2007年6月成立,公司全称为“上海拍拍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拍拍贷是第一家由工商部门特批,获得“金融信息服务”资质,从而得到政府认可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资产端以小额分散的消费贷款著称。根据官网,截至2017年10月16日下午五点羽化财经成稿时,拍拍贷注册用户超过5870万,累计成交总额超过780亿。根据零壹数据,2017年9月,拍拍贷交易额为69.3亿元,位列第四(前三位是依次是陆金服、红岭创投和微贷网)。拍拍贷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该季度拍拍贷成交额为165亿元,环比增长56%。拍拍贷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拍拍贷2017年营业收入为17.349亿元,比2016年低的12.158亿元,增长近42.7%。净利润方面,招股书显示,2015拍拍贷亏损人民币7214万元,2016年开始盈利,净利润人民币5.015亿元。2017年上半年进一步增长,半年时间实现净利润折合人民币10.468亿元。半年净赚10亿多,拍拍贷的口碑并没有像业绩一样亮眼“之前我们曾用自己的资金在平台上提供贷款,这可能使我们面临着监管风险。”拍拍贷招股书明确列出了该风险内容。网贷暂行办法明确禁止网贷平台发放贷款的行为,而拍拍贷曾利用自有资金放贷,显然是踩了监管红线。至于拍拍贷面临的监管合规风险到底有多大,一方面取决于其放贷行为是在监管办法发布前还是发布后,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其自有资金放贷在当时是不是主营业务,以及所带来的营收是否占总营收过大。近期与拍拍贷有关的新闻是它9月26日发布公告,下架活期理财产品拍活宝,此举被传与上海监管层将禁止活期理财的传闻有关。另外,拍拍贷旗下拍分期被曝收缩战线,拍分期上线于2015年,是一款无抵押借款App。羽化财经在查阅拍拍贷相关材料是发现,很多网友吐槽过拍拍贷,原因包括:高利贷、逾期、坏账等。除上述业务风险外,招股书预测拍拍贷的收费水平未来可能会下降,任何费用减少都会降低其盈利能力。除此之外,与本次IPO和ADS(即美国存托股份或美国存托凭证)有关的风险方面,招股书称拍拍贷首次公开发行价格大幅高于每股有形账面价值,投资人将会经历直接而实质性的稀释。也就是说,此次发行之后,在可预见的将来拍拍贷不期望支付股息,投资人必须依靠拍拍贷ADSs的价格增值来获取投资回报。中国信贷规模疯狂增长,国外上市只是阶段性胜利根据拍拍贷招股书援引的数据,2010到2015年,从7.5万亿元增长到了19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84.4%,同期居民消费增长的CAGR为13.1%。此前网贷平台宜人贷和信而富已经登陆纽交所,近期股价涨势抢眼。10月11日单日信而富股价暴涨33.08%至10.46美元,宜人贷当日股价上涨4.01%至48.77美元。拍拍贷同样受到资本的青睐,2012年10月获红杉资本千万美元A轮投资;2014年4月获光速安振中国、红杉资本和诺亚财富B轮融资;2015年4月获君联资本、海纳亚洲、VMSLegendInvestmentFundI、红杉资本和光速安振中国近亿美元C轮融资。互联网金融在这几年发展的过程中,不断遇到各种挑战,企业过度扩张,行业洗牌加速,行业开始出现严重分化的趋势,平台生存不太容易。相关人士表示,上市的互金企业较其他平台无疑会更受欢迎。一方面,能够从数千家平台中脱颖而出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另一方面,企业上市后要进行信息披露和审计,让投资者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另外,互金平台上市也是为了获得融资的一种选择。总的来说,赴美上市可以让互金企业有更高的声誉和更宽的融资渠道。作为近几年中国成长最快的一个行业,不管是业务规模、还是发展程度,互联网金融都到了迈入资本市场的阶段。而监管袭来,也让互金企业身后的这根皮鞭越抽越紧。监管是大浪淘沙的利器,互金企业在国内难以上市。今年9月,各地针对网贷行业严监管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9月27日,深圳发布了深圳网贷信息中介机构从业人员违规违纪信息共享平台,这个全国首创、被业内人士称为“黑名单”制度。据了解,首批已经有7家网贷平台接入。9月29日,深圳再次对网贷平台出手,剑指网贷退出机制,对网贷机构退出期间相关规范作出要求,包括网贷机构经营地址不可搬迁、平台高管不可失联等。这也是全国范围内首个有关P2P平台退出的指引规范。而9月最新出炉的网贷大数据也显示了监管的威慑力。数据显示,就单月来说,9月新增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70家。其中,停业26家、跑路12家,停业及问题平台发生率为66.2%。值得注意的是,70家的新增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较8月有较大增幅,8月新增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36家,也就是说,仅一个月网贷问题平台就增加了34家。受各地监管限额因素的影响,9月份网贷行业成交量也呈下降趋势。据融360数据显示,9月网贷平台成交量为1942.31亿元,环比降低2.24%。美国证券监管模式对于资金流、信息披露和市场风险的审核方面更为灵活,这种“宽进严出”的模式,无疑给科技基因不足、盈利能力不强的中国互金企业更多机会。虽然上市有了指望,但品牌效应和融资只是阶段性的胜利,能否吸引和留存用户、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实现持续稳定性盈利,才是上市后的考验。
最近,美国著名的创投研究机构CBInsights发布“全球独角兽公司榜单”,共计214家企业上榜。最受人关注的是前十强榜单,有6家为美国企业,其余4家都是中国企业!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让我们记住这四家企业:滴滴出行、小米、陆金所和美团点评,他们的估值都超过了100亿美元,已经不是独角兽,而是超级独角兽。滴滴、小米、陆金所和美团点评登上全球独角兽十强榜单仔细研究这四家中国企业,可以发现一个秘密: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超级独角兽,“竟然”是因为同一个原因。这四家中国企业的模式,都可以归结为“连接+场景”,即都是用互联网连接供需双方,满足了用户某些场景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他们连接的场景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有很多!这一点尤其重要。滴滴已经成为一站式出行平台滴滴出行,通过连接司机和乘客,解决的是人们的出行场景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滴滴出行并不只是连接一个场景,而是出租车、专车、顺风车、企业级用车、拼车合乘、代驾、大巴等众多场景。换句话说,滴滴几乎涵盖了公共交通之外的所有出行场景,这是滴滴能够登上全球独角兽十强榜单的核心原因。如果滴滴当初只做出租车这一个业务,不可能实现如此高的估值;如果滴滴像嘀嗒拼车一样只做顺风车业务,或者像e代驾一样只做代驾业务,或者像首汽约车一样只做专车业务,都很难成为全球超级独角兽。小米,通过投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小米生态链,也从手机公司转型成为一个科技界的无印良品,成为一个零售企业。截止到目前,小米生态链公司已发展至70多家,涉及手游、电商、新媒体、移动安全、智能家居、医疗、互联网金融、影视制作、视频网站、移动地图、车联网、移动家政、移动教育、智能家电等众多领域。小米生态链实现了多元化场景的连接和覆盖如果小米只做手机,不可能有460亿美元的估值。这里的小米,不仅仅是一个手机公司,而是电视厂商、智能硬件公司、零售公司……正是因为小米用品牌连接了众多的科技企业,满足了用户对于众多科技产品的高性价比需求,才能登上全球独角兽的十强榜单。美团点评的例子更加典型,其从餐饮起家,迅速扩张到了外卖、酒店、旅游、电影、门票、出行等诸多领域,这些领域看似不相关,但都属于本地生活服务业,跟用户的日常消费紧密相关,在这个清晰的核心下,美团点评为自己的用户提供他们需要的所有服务,并将其实现互联网化。美团点评实现了众多本地服务的互联网化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美团在线下餐饮商家的互联网化中,积累起了一套技术解决方案。有了这套技术解决方案,美团点评可以很容易从餐饮行业扩展到其他本地服务领域。比如,美团点评可以用技术为一个餐馆提供从开业选址、收银、外卖、营销运营等全链条的服务,自然也可以为一个牙科诊所、一个美甲店、一个咖啡馆、一个服装店提供类似的服务。如果美团只做外卖,或者只做餐饮,因为连接的场景太少,肯定很难获得如此高的估值,也不可能成为全球超级独角兽。这方面有活生生的例子。饿了么成立9年,一直在做外卖,是一个垂直的外卖平台。虽然最近并购了百度外卖,但只会强化外卖垂直平台的属性,所做的也就是满足用户订外卖这一个场景,所以饿了么很难成为超级独角兽。携程也是类似,通过并购艺龙、去哪儿、同程等一系列竞争对手,携程成为了在线旅行的巨头。但是,携程只做旅行这一个场景,即使并购再多的企业,都会面临一个估值的瓶颈。只做一个场景的连接很难成为超级独角兽只做一个场景的连接,重度垂直,更适合成为小而美的企业,存在一个估值的天花板,可以成为独角兽,但很难成为超级独角兽。只连接一个场景的企业,最后的命运在很大概率上会被巨头吞并,成为巨头的附庸。饿了么现在已经成为阿里巴巴的旗下企业,百度也成为携程最大的股东,就是如此。滴滴投资人人车也是这样,滴滴通过投资人人车进入二手车市场,进一步让自己连接的场景扩张,但人人车却因为连接的场景太少,被巨头吞并。最后,来说说陆金所。有的人疑惑,陆金所是一个P2P互联网金融企业,只是连接个人投资者和个人借款人,为什么能有如此高的估值?其实,陆金所早已经不是简单的P2P企业,它背靠的平安集团,业务涵盖了金融行业的每一个分支,拥有完备的金融牌照和各类金融子公司。陆金所不仅有个人P2P业务,更有企业借款、消费贷款,通过打包后发放的委托借款,各种非标资产,类证券化产品……陆金所的定位是金融理财信息服务平台,不是P2P企业。今年上半年,陆金所曾提出“9158”开放平台战略。“9”为9大端口,包括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地产/政府/大型企业、黄金、P2P端口。“1”为一个平台,即陆金所开放平台,连接投融端;“5”为5个市场,包括B端的B2B一级市场、B2B二级市场,C端的P2P、B2C、C2C。显然,陆金所也是连接众多场景的多元化企业。所以,无论是滴滴、小米,还是美团点评、陆金所,能够入选全球独角兽十强榜单,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用互联网连接尽可能多的人群和场景需求。一旦具备这样的多场景连接,他们就能在互联网时代成为超级独角兽。下一步,就看谁能抓住下一个人工智能风口的机遇,将这个连接AI(人工智能)化,并且通过技术深入传统的交通、服务和金融业,进行互联网化的改造。如果超级独角兽完成这一步,将能成长为蓝鲸级企业。
趣店计划于美国东部时间10月18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QD”。趣店9月18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招股书,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拟最高融资7.5亿美元。据美国财经网站IPOScoop报道,趣店计划以每股19美元至22美元的价格发行3750万股美国存托股,预计融资7.688亿美元。趣店的前身是成立于2014年的“趣分期”,是“校园贷”市场头部创业公司之一,成立之初主要业务是向在校大学生提供购物分期贷款。2016年7月,趣分期更名为“趣店”,并将服务对象从在校学生拓展至青年群体。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趣店交易笔数达2000多万笔,较过去8个季度复合增长率达78%。趣店此次IPO的承销商为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花旗集团、中金公司及瑞银投资银行。
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消息,趣店今天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上市申请招股书。据招股书显示,趣店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QD”,拟议的最高筹资额为7.5亿美元。招股书显示,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花旗集团、中金公司及瑞银投资银行将担任承销商。趣店集团成立于2014年4月,是一家大数据技术驱动的金融科技公司。根据招股书,截至2017年2季度,趣店集团注册用户数约4790万,平均月度活跃用户数达2890.6万人,2017年第二季度实际交易用户数558.8万人。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12个月中,公司累计向约700交易额超过600亿元人民币,交易笔数接近7千万笔。
要说全球生鲜电商、在线超市的成功典范,恐怕很难不让人想到Ocado。从2002年运营至今,它不仅早已扭亏为盈摆脱了大多生鲜电商的厄运,还在智能化、新技术方面远远甩开了很多同行(比如机器人手臂挑选水果、自动驾驶送货卡车等),成为众多生鲜电商膜拜、效仿的对象。日前,Ocado又成了第一家专门针对亚马逊智能语音控制系统Alexa推出语音购物App的英国在线超市。据悉,Ocado的AmazonAlexa定制款语音购物App,可以让拥有亚马逊账户的用户通过语音添加商品至购物车、追踪订单等,同时还可以帮助消费者寻找应季食物并向其推荐相应的食谱。目前,这个声控应用已经添加到了Ocado的各个购物渠道,包括iOS版移动应用、watchOS应用、安卓版移动应用以及Ocado的购物网站。“超市品类的购物体验必须要快速、简单、方便。使用声音识别技术后,我们的App可以让消费者不动一根手指头便能把自己想买的东西添加到购物车。”Ocado上午总监LawrenceHene谈道。“现在,消费者对便捷购物方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了,很高兴我们能成为英国第一家使用语音购物技术的在线超市。你只需要告诉Alexa你要买什么,它就可以帮你完成。”据悉,Ocado是英国最大的线上食品杂货零售商,一直被视作该领域可以与亚马逊相抗衡的一家电商。有消息称,前不久亚马逊宣布以137亿美元的高价收购全食超市(WholeFoods)后,美国多家超市集团都在打探Ocado的相关动向,并寻求与之达成合作。根据公开资料,Ocado由三位前高盛银行家于2000年创立,总部设在英国赫特福德郡的哈特菲尔德,2002年1月正式商业运营,2010年7月21日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旗下品牌有Ocado线上商城、Ocado智能平台、Sizzle厨房用品网站yijiFetch宠物用品网站等。据市场研究机构KantarWorldpanel的数据,在英国市场,在线杂货购物量约占整个杂货交易市场的7.6%左右,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10%以上,而Ocado在该市场的份额约为1.3%左右。Ocado最大的特色是依靠“供货商——运营中心(CFC,CustomerFulfillmentCentre)——前置仓——顾客”的配送链条来进行集中储存、捡装和配送,以保证货品的准时达到率和精准率,其竞争对手包括FreshDirect、AmazonFresh等。其中,AmazonFresh已先Ocado一步向用户提供了语音购物的体验。在智能化方面,Ocado一直是行业里的佼佼者。除了目前新推出的语音购物功能之外,上个月它还测试了无人车送货技术,而其后端操作的智能化水平也是没有几个同行能做到的。据悉,Ocado仓配物流系统的核心就是智能分拣中心和物流体系。比如,Ocado物流中心使用了自动存储解决方案,包括几十个机器人帮助实现高效的自动化作业;仓库能支持2万多个品项的存储,并完成高精准的分拣流程;物流车辆按照单独的箱体排列,分别对应不同的冷藏温度,适用不同生鲜食品的储藏需求。听惯了国内大热的“新零售”“无人便利店”“智能商业”概念,你是不是觉得Ocado的这一切听起来有点与之不谋和而之意呢?只不过,Ocado似乎更注重用技术革新而不是商业模式转变来推动业务发展。其智能仓储物流早在几年前就已实现,无人车送货项目也已公开表示将在2021年前投入使用并在十年内向全球推广。现在,Ocado又开始涉足语音购物,有没有让你看到一些新的趋势呢?
1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亚马逊将触手伸向娱乐公司,计划推出一套在线付费电视频道,此举对于亚马逊在线影音的拓展有极大的帮助。《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亚马逊新的电视频道希望能提供在线直播节目,力求内容与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相同。亚马逊目前所提供的影音服务为PrimeInstantVideo,仅提供随选影片服务,申请者可以付费选择自己想要看的节目或电影。此外,申请成为亚马逊的付费会员,可以存取定量的在线影片,另享有网络购物两日到货免运费的服务。亚马逊目前仍处于初期和媒体公司讨论的阶段,据知情人士表示,尚不明确是否真的会朝这方向前进。亚马逊目前也正在开发机顶盒。原先亚马逊公司对此不愿做出回应,21日发出声明,“我们会不断地为PrimeInstantVideo寻求新的可能,并持续创造亚马逊原创的节目。但是目前尚无考虑创立电视频道,或提供付费电视服务的计划。“消息人士指出,亚马逊已与3家大型媒体公司接洽,希望能将他们的节目放置到网络平台播放。然而,欲取得电视节目的在线播放权是项艰巨的挑战,掌握电视网络的媒体公司不希望影响到付费电视业者,付费电视业者是电视频道的主要金主,并促使娱乐产业成长。英特尔就曾遭遇此困境,耗时2年试图取得电视播放的授权。英特尔于周二(21日)宣布,已将网络电视相关的技术卖给Verizon通信公司。亚马逊和其他科技公司相比则拥有较大的优势,因为亚马逊已经与电视业者有所接触,是协调沟通的利基。根据CantorFitzgerald证券的分析师YouseefSquali指出,亚马逊在2013年在串流影片的花费上高达10亿美元。倘若亚马逊决定要走向在线付费电视服务,势必将花费更多的资金在节目的授权费上。
把“无人经济”玩得出神入化的,阿里巴巴算是一个。从无人超市“淘咖啡”的亮相到天猫汽车自动贩卖机概念的出炉,阿里巴巴一面做着各种无人零售生意,一面不忘强调“阿里巴巴不冲击任何行业,但必须分享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而这份探索和思考,显然又不仅仅局限于无人经济。相较于“有人”“无人”,阿里巴巴始终更在意的是“尝试新物种,重新定义新零售下的零售场景”。比如,盒马鲜生,就是又一个要发力探索的典型。以北京市场为例,虽然盒马鲜生已经开出了2家门店,但位于十里堡的首店至今依然热度难退。据新金融观察记者现场体验,周三中午11:00到店,海鲜区已经堆了不少消费者,11:30完成选购并称重打签后,进入领号排队环节,排到的32号意味着要等待60—90分钟才可进入下一步的付费及加工环节,而从付费、加工到取餐,之间仍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从选购到取餐,用时超过两个小时。据一位“熟客”向新金融观察记者介绍,这已经算快了:“刚开业的时候,尤其到周末,人满为患,等三个小时都不足为奇。感觉大多数人都是冲着海鲜区来的。”这正是盒马鲜生的主打特色之一。不同于其他卖场,盒马鲜生主打海鲜产品,并可以直接在店内加工、即食。超过1万平方米的卖场内,有一半面积用于餐饮服务,传统的快消类产品占据的只是非黄金位置。“盒马鲜生其实是一个‘四不像’的业态,它既不是超市,也不是便利店,同时更不是餐饮店或菜市场。”在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的解读里,对于盒马鲜生最准确的定位是数据和技术驱动的新零售平台。而这个新零售平台,在经过约两年时间的“闷声苦干”后,“商业模式已基本成熟”。根据华泰证券(20.770,1.13,5.75%)研报显示,位于上海金桥的盒马鲜生全国第一店,2016年全年营业额约2.5亿元,坪效约5.6万元,远高于同业平均水平(1.5万元)。而侯毅此前也曾公开表示,现有13家门店中有一半已经盈利。此外,据侯毅透露,盒马鲜生的用户黏性和线上转化效率同样出色:平均店铺线上订单占比超过50%,营业长达半年的店铺则可以达到70%,线上商品转化率高达35%。或许正是不俗的表现,引来了各方人士的到访。除了自己的“大家长”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星巴克董事会执行主席霍华德·舒尔茨也成为了盒马鲜生的捧场者。这些无疑更助推了盒马鲜生这个新零售“网红”的人气。生鲜电商中的“异类”势头大好,乘胜追击。从2016年1月的第一家店算起,目前的13家门店里,平均不到一个半月便开出一家。其中,在刚刚过去的7月,盒马鲜生位于北京、上海的3家门店同时正式营业。再算上已在筹备当中、预计于9月开业的贵阳门店、深圳门店,以及今年年底前有望开出的2家位于杭州的门店,毫无疑问,到今年下半年,盒马鲜生已然提速。侯毅曾直言,随着上海金桥店实现盈利,公司将步入“舍命狂奔”的阶段,未来有望在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一线城市开设2000家直营或合资店。显然,扩张的计划还在继续。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这毕竟是一个“烧钱”的营生。一方面,盒马鲜生的前期投入成本颇高,单店开店成本在几千万元不等;另一方面,据一位了解盒马鲜生内部运作的人士向新金融观察记者透露:“损耗巨大。”“外人看到的是多红火、多热闹,但其实包括前期被‘朝阳群众’举报导致延迟开业好几个月,包括现在外界开始注意到的一些什么排队问题、支付问题,很多事都不是外人看到的、想象的这么简单。”在该知情人士看来,站在更长的时间维度和更广的空间维度,盒马鲜生眼下依旧还只能算是在探索阶段,“能不能持续地这么受追捧,尤其在越来越多的同类竞品都进来后,是需要再看一下的。”对此,中信建投证券也在报告中指出,现在被认为新零售的业态还只是市场和行业巨头探索的一个过程,它可能会失败。对于投资者而言,要充分理解巨头行为背后的逻辑,但不应迷信巨头的选择。事实上,残酷的竞争已经开始。永辉的超级物种、美团的掌鱼生鲜、百联的RISO、高鑫零售的大润发优鲜……虽然形式上各有差别,但理念上颇为相似。如果再算上早期的生鲜电商玩家,行业竞争不可谓不激烈。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2016年国内生鲜电商整体交易额约913亿元,同比增长80%,预计2017年整体市场规模可达1500亿元。但另据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于去年9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只有1%实现盈利,4%持平,88%亏损,剩下的7%则是巨额亏损。这意味着,“钱景”虽在前,但能否抵达实则未知。对于新事物,诚然需要勇敢尝试,但同样也需要等待、探索甚至反复试错。
继中国联通之后,又一家央企“混改”方案出炉。记者昨天从中国黄金集团获悉,中国黄金控股公司中金珠宝“混改”方案落地,引入包括京东在内的多家战略投资者和产业投资者等。增资扩股后,中国黄金持股中金珠宝的比例将降至43%。这是京东入局联通“混改”后,再次入局国企“混改”。此次中金珠宝“混改”,按照未来发展协同程度的原则,确定引入7家战略投资者和1家产业投资者。根据协议内容,中信证券、京东、兴业银行、中融信托、建信信托、越秀金控、浚源资本等战略投资方的持股比例合计为24.52%;产业资本方北京彩凤金鑫将持股9.81%;另外,公司管理层及核心骨干员工也将参与持股。这三类投资者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合计持股比例将达到41%左右,融资总额预计22.5亿元。中国黄金集团公司的持股比例降至43%。作为中金珠宝“混改”的战略投资者之一,京东未来将在电商、金融、物流等领域与中金珠宝展开全方位合作。中金珠宝表示,接下来将推进公司上市,进一步借助资本市场,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据了解,中国黄金旗下已有一家公司中金黄金在上交所上市。
近日,特卖电商唯品会公布了第二季财报,净营收突破175亿元人民币,实现连续19个季度盈利,刷新了电商行业的持续盈利的记录。2008年8月,唯品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广州成立,同年12月8日旗下网站上线,主营业务为互联网在线销售品牌折扣商品,包括名品服饰、鞋包、美妆、母婴、居家等。2012年3月23日,唯品会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到了2014年,唯品会市值超1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特卖电商。在中国B2C网购交易市场仅次于天猫和京东成为中国第三大电商,其盛况将这种垂直电商的新模式推上顶峰。然而好景不长,不到三年垂直电商这种新型模式就面临夹缝中求生存的窘境。如今,2017年即将过去三分之二,电商发展也达到高潮,综合电商不断扩张,新兴电商不断崛起,垂直电商垂死挣扎。在垂直电商发展难以看到未来的情况下,唯品会2015年4月起股价长期下跌,目前仅为峰值的三分之一。那么,连续盈利的唯品会,为何发展到现在依然被唱衰呢?连续盈利,奈何投资者依旧看衰近日,唯品会公布了第二季度财报:总净营收为175.2亿元人民币(约合2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4.4亿元人民币增长30.3%;其活跃用户总数增长22%,增加到2810万;总订单量同比增长23%,增至8480万。这是唯品会自上市以来连续盈利的第19个季度。在艾瑞咨询近日刚刚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国品质电商专题研究报告》中,唯品会在综合品质用户满意度方面位列整个行业第二,在正品保证方面排名第一。尽管如此,业界对唯品会的唱衰仍然没有停止。唯品会在近几年一直持续盈利,并坐到中国第三大电商的位置,但是日趋下降的股价却给唯品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电商行业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阿里巴巴一直在盈利,京东连续亏损,直到今年第一季度才开始真正盈利,不过两家电商的股价都在上涨。然而,从上市至今一直在盈利的唯品会,股价却从2015年开始就一直处在下跌的状态。唯品会最新发布的财报还显示,归属于唯品会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865亿元人民币(约57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516亿元人民币下滑了14.4%。此前,德意志银行更是将唯品会的评级由“买入”下调至“持有”,同时将目标价从15.5美元下调至12.6美元。与之相反,德意志银行在下调唯品会评级的同时却将阿里巴巴的目标价上调至27%至201美元。下调当天,唯品会股价便暴跌8.5%,随后一周股价进一步下跌到4.47%。而在昨日中国概念股收盘时,唯品会更是大跌8.11%至10.20美元。其实,德意志银行将唯品会下调的原因可以从另一方面考虑,虽然唯品会近几年一直在盈利,但是其增速已经开始放缓步调。而阿里巴巴不但长期处在盈利的状态且一直在新领域扩展,使德意志银行看到其发展前景。京东则刚好符合西方经济学的投资规律,有长期的亏损转变为盈利,开始进入收获的季节。以此来看,两大电商股价创新高也就不足为奇,唯品会之所以会出现股价长期下跌的状况是因为,没有让投资者看到其发展前景。因此,即使唯品会持续盈利,还是改变不了其股价下跌的状况。而唯品会接下来要面对的除了股价下跌的困境,还有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市场。而阿里和京东两大综合电商的垄断面前以及新兴电商的挤压,对唯品会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电商第三极,终究还是笼罩在阿里和京东的阴影之下前段时间京东收购唯品会消息震惊业界,甚至引爆了社交网络。尽管双方都出面否认合并传闻,但多家媒体却认为两家电商可能会秘密谈判合并事宜。不论合并传闻属实与否,都意味着唯品会作为全球最大的特卖网站已经失去昔日辉煌。那么,是什么让开创中国电商新模式的唯品会连续盈利却还是不被看好呢?一方面,综合电商抢占市场份额,垂直电商夹缝生存。以美妆产品为例,此前某时尚杂志曾做过一份关于《中国女性美妆网购趋势分析白皮书》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受访者中有79%会通过网购渠道购买化妆品,其中,综合性平台占45%,品牌官网站36%,垂直官网占34%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现在垂直电商模式在美妆市场的销售渠道占比日趋下降,唯品会股价持续下跌,聚美优品自上市以来股价就一年比一年低,前段时间更是又创新低股市降到了一成,而同为垂直电商的天天网更是身陷生死迷局。作为综合电商的阿里和京东不但股价创新高,还继续扩展女性市场,而一直以女性为目标消费人群的唯品会市场份额也在不断被抢占。从大的市场环境来看,在综合电商的垄断之下,垂直电商盛极而衰。唯品会随着大环境的衰落,其收入、净利润以及订单量增速也开始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唯品会发展陷入瓶颈期,品类扩展较慢,无法保证其盈利还能维持多久。与其他电商相比,唯品会品类扩展相对较慢,其主要经营箱包,目标客户群为年轻女性。在唯品会太过于专注这类商品以及消费人群的时候,其竞争对手阿里巴巴和京东已经开始扩展女性服装领域,以及开发新的用户群体。而唯品会在提升品质服务、增加人才资源、提升物流的同时,并没有通过多种品类吸引其他消费群体,这便导致新用户增加缓慢。除此之外,唯品会自建物流的投入也不可小觑。若想改变现状,唯品会则需要突破当前现有的模式。由此可见,唯品会除了笼罩在两大综合电商的阴影之下,市场份额不断被抢占,以及自身品类单一无法吸引新用户,新业务投入过高等,都是导致其股价下跌、增速不断放缓的主要原因。优势减弱,唯品会能否找到新的立足点?与其他网站相比,唯品会成立之初找准空间顺势生存的确少走了一些弯路。其闪购模式自身便可以带动用户自发抢购,如此一来营销费用便可以省掉一部分,且容易生成口碑。但现在垂直电商模式岌岌可危,唯品会还有机会逆势而上吗?2014年,艾瑞咨询发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B2C购物网站交易规模市场份额》与《中国移动购物企业交易规模市场占比》中,唯品会与天猫和京东分别名列前三,组成中国第一电商阵营。而在唯品会特卖道路上多年蝉联中国特卖第一电商位置上,留下贡献的当属唯品会区别于一般电商的物流管理。有业界人士认为,唯品会走的最对的一步棋便是其高级副总裁唐倚智专门为闪购定制的“快进快出”的物流模式。截止今年第一季度,唯品会已经实现93%的订单自己配送,但是随着其竞争对手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其订单数量未必会增加。唯品会在发展之初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打造了属于自己平台的独特优势。但是随着消费环境的改变,“消费升级”、“品质电商”等概念的出现,都给电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唯品会的独特优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就算不上优势。如今,在综合电商的垄断之下,垂直电商的发展愈来愈艰难。阿里巴巴已经在服饰品类有了绝对性的优势,而京东正在突破美妆和服饰等品类,继续提升营收。唯品会主营的服饰箱包也开始被替代,若想突破现状则必须找到新的立足点,但寻找这个新的点并不容易。总而言之,2014年垂直电商发展至顶峰后,在综合电商的挤压之下,转而开始走下坡路。唯品会也随着大环境开始出现增速放缓的现象,到了2015年便陷入股价长期下跌窘境。目前唯品会除了提升品质、加强物流,暂时还没有其他动作。未来,唯品会能否突破现状迎风而上,还有待观察。
唯品会今天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17财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报告显示,唯品会第二季度总净营收为人民币175.2亿元(约合2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34.4亿元增长30.3%;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865亿元(约合57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516亿元下滑14.4%。根据雅虎财经汇总的数据,华尔街12位分析师平均预计,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计算,唯品会第二季度每股收益将达0.19美元。财报显示,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唯品会第二季度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收益为人民币1.18元(约合0.17美元),不及分析师预期。此外,华尔街12位分析师平均预计,唯品会第二季度营收将达26亿美元。财报显示,唯品会第二季度营收为25.8亿美元,不及分析师预期。主要业绩:-唯品会第二季度总净营收为人民币175.2亿元(约合2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34.4亿元增长30.3%;-唯品会第二季度活跃用户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22%,至2810万人;-唯品会第二季度总订单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3%,至8480万份;-唯品会第二季度毛利润为人民币38.6亿元(约合5.69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2.4亿元增长19.1%;-第二季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865亿元(约合57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516亿元下滑14.4%;-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投资减值损失、来自于业务收购交易的无形资产摊销支出及股权法投资),第二季度归属于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7.282亿元(约合1.07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6.775亿元增长7.5%。财务分析:净营收唯品会第二季度总净营收为人民币175.2亿元(约合2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34.4亿元增长30.3%,主要由于总活跃用户人数、回头客人数和总订单数量增加。唯品会第二季度活跃用户人数为2810万人,比去年同期的2300万人增加22%。唯品会第二季度总订单数量为8480万份,比去年同期的6890万份增加23%。毛利润唯品会第二季度毛利润为人民币38.6亿元(约合5.69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2.4亿元增长19.1%。唯品会第二季度毛利率为22.0%,低于去年同期的24.1%。唯品会毛利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投资于促销活动以获取市场份额。运营支出和运营利润唯品会第二季度总运营支出为人民币34.2亿元(约合5.049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26.5亿元。唯品会第二季度总运营支出在净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9.5%,低于去年同期的19.7%。唯品会第二季度履约支出为人民币16.4亿元(约合2.425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1.5亿元。唯品会履约支出的增长,主要反映了销售量和已履约订单数量的增长。唯品会第二季度履约支出在净营收中所占比例为9.4%,高于去年同期的8.6%。唯品会履约支出在净营收中所占比例的上升,主要是由于公司采取了扩张措施,以便为唯品会平台以外的“最后一公里”业务的增长提供支持。唯品会第二季度营销支出为人民币7.521亿元(约合1.109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6.723亿元,这反映了公司加强品牌知名度、吸引新用户以及扩大市场份额的战略。唯品会第二季度营销支出在净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3%,低于去年同期的5.0%,主要由于该公司正在促销活动和销售与整体营销措施之间做出战略性平衡。唯品会第二季度技术和内容支出为人民币4.478亿元(约合6610万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3.915亿元,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公司继续致力于投资人力资本、先进技术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行动。唯品会第二季度技术和内容支出在净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6%,低于去年同期的2.9%。唯品会第二季度总务和行政支出为人民币5.788亿元(约合8540万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4.342亿元。唯品会第四季度行政和总务支出在净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3%,高于去年同期的3.2%,这主要是由于股权奖励支出增长以及受到了建设互联网金融业务所带来的影响。唯品会第二季度运营利润为人民币6.217亿元(约合9170万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6.439亿元。唯品会第二季度运营利润率为3.5%,低于去年同期的4.8%。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和来自于业务收购交易的无形资产摊销支出),唯品会第二季度运营利润为人民币8.877亿元(约合1.3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8.372亿元增长6.0%。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和来自于业务收购交易的无形资产摊销支出),唯品会第二季度运营利润率为5.1%,低于去年同期的6.2%。净利润第二季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865亿元(约合57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516亿元下滑14.4%。第二季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率为2.2%,低于去年同期的3.4%。导致这种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毛利率下降,以及由于计入了一项人民币1.031亿元的投资减值损失。唯品会第二季度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收益为人民币0.64元(约合0.09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收益为人民币0.76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投资减值损失、来自于业务收购交易的无形资产摊销支出及股权法投资),第二季度归属于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7.282亿元(约合1.07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6.775亿元增长7.5%。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投资减值损失、来自于业务收购交易的无形资产摊销支出及股权法投资),第二季度归属于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率为4.2%,低于去年同期的5.0%。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投资减值损失、来自于业务收购交易的无形资产摊销支出及股权法投资),唯品会第二季度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收益为人民币1.18元(约合0.17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收益为人民币1.12元。在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这一季度,唯品会用于计算摊薄亏损的美国存托凭证平均加权数量为629352488股。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截至2017年6月30日,唯品会所持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总额为人民币42.0亿元(约合6.192亿美元),持有至到期的证券总额为人民币3.432亿元(约合5060万美元)。在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这一季度,唯品会来自于业务运营活动的现金为人民币2.7亿元。注:本份财报中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7793:1。业绩展望唯品会预计,2017财年第三季度净营收为人民币149亿元到人民币1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4%到28%。这一预期反映了唯品会基于市场和运营状况而作出的当前和的初步预期,未来可能有所改变。电话会议:财报发布后,唯品会管理团队将于美国东部时间2017年8月17日上午8点(北京时间8月17日晚上8点)召开电话会议,收听电话会议的电话号码如下:美国:+1-845-675-0438国际:+1-855-500-8701中国内地:400-1200654中国香港:+852-3018-6776密码:#58958603在2017年8月25日前,可拨打以下电话收听电话会议录音:美国:+1-855-452-5696国际:+61290034211密码:#58958603此外,唯品会网站投资者关系频道http://ir.vip.com将对电话会议进行直播,并提供录音。股价变动:当日,唯品会股价在纳斯达克常规交易中下跌0.07美元,报收于11.10美元,跌幅为0.63%。在随后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6:35(北京时间17日4:35)的盘后交易中,唯品会股价再度下跌0.43美元,至10.67美元,跌幅为3.87%。过去52周,唯品会的最高价为16.44美元,最低价为9.94美元。
美国当地时间8月14日,京东公布了2017年第二财季报表。京东在该季度净收入为932亿元人民币(约合137亿美元),同比增长43.6%;净利润为人民币9.765亿人民币(约合1.441亿美元)。让业内人士关注的是,公布财报的同时,刘强东宣布了开设奢侈品网购平台的计划,尽管没有说明进一步详情,但华尔街日报评论称,京东此举将加大竞争力度,与规模更大的对手阿里巴巴集团争夺中国高端消费者。有备而来的京东京东此次宣布开设奢侈品网购平台,并非毫无预兆。今年年初,京东把时尚业务从原先隶属的服饰与家居业务部中拆分出来,成立单独的时尚事业部,从组织构造上为做强奢侈品打下基础。6·18期间,京东又上线了“京尊达”服务,快递小哥不再是穿着T恤带着头盔、汗流浃背皮肤黝黑的形象,而是开着电动汽车、西装革履还戴着白手套送货。可以说,该服务已经为配送奢侈品而把物流的最后一环——送货上门彻底给“改头换面”了。紧接着,在6月22日,京东又宣布与购物平台Farfetch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者汇集了全球700多个顶尖买手店和品牌合作伙伴,拥有许多百货进不到或不会进的秀款以及诸多小众的设计师品牌的产品。京东向Farfetch投资3.97亿美元,成为其最大的股东之一,刘强东也成为了Farfetch董事会的一员。而这次合作的目标之一,正是搭建一个全国奢侈品网购首选平台。京东要做奢侈品电商平台,绕不过去的还是与阿里的竞争。京东虽然在交易规模上拼不过阿里,但在奢侈品行业却有独特优势。今年4月京东服饰正式成为AAFA(美国服装和鞋履协会)官方会员,而竞争对手阿里非但不是会员,而且还因假货问题被AAFA两次列入“恶名市场”名单,这让京东口碑信誉要好于阿里。毕竟奢侈品行业是供应商主导的业态,品牌的信任和青睐对于京东而言是一笔无形资产。章泽天作为京东公益基金会荣誉理事代表京东出席AAFA活动但阿里也开始转型,在“淘宝模式”和奢侈品行业不可协调的矛盾之下选择了“绕行”。今年8月初,阿里推出了一个奢侈品频道LuxuryPavilion,Burberry、HugoBoss、LaMer和玛莎拉蒂在内的17个奢侈品品牌都有产品在该频道上销售。和其他频道不同的是,LuxuryPavilion并不对所有用户开放,而是根据用户的奢侈品购买记录而选择目标消费者开放。奢侈品牌:入驻电商平台,还是自建电商业务?海外奢侈品牌进入中国后面对的,是电商大潮下塑造的零售格局。电商化是必须的,但以何种形式打开电商渠道,如何在电商平台和自建电商业务之间分配投入的资源,这一直考验着奢侈品牌的对中国市场的创新性适应能力。电商化有助于奢侈品牌攻下中国市场麦肯锡的报告显示,尽管倾向于网购是中国消费者的重要特征,但中国的奢侈品销售仅有7%来自线上官方渠道,预计仅有16%的富裕客群会在2017年增加线上奢侈品支出。显然,靠官方自有电商和现有模式下的电商平台,线上奢侈品销售都难有起色。要突破这个瓶颈,就必须跳出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的死胡同。突破点可能是被新零售革新了的电商平台。奢侈品如何电商化?举例而言,在消费者眼中淘宝和天猫似乎都没有什么变化。但实际上,内容生产已经改变了电商业态。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最为国内最大内容原产地的微博已经成为了淘宝最大的流量主,大量时尚博主、网红创造的内容让粉丝们“边看边买”。没有互动性和传播性的商品展示页已经过时,奢侈大牌要加入的正是内容生产。“在中国,博主填补了网络空白,遥遥领先于奢侈品牌与时尚杂志的动作。”法国巴黎银行证券部奢侈品分析师总结道。在其发布的中国十大时尚博主榜上,排名第三的“包先生”在新浪微博以及聊天与电商平台微信上号称拥有300万粉丝数,根据FT的报道,今年情人节他通过微信一天之内将80只纪梵希限量版粉色Horizon手包售罄,创下17万美元的销售额。时尚博主的粉丝量和转发量惊人除了内容之外,怎样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来促进转化,也是奢侈品打电商牌的另一个打法。比如借助所入驻的电商平台上极具挑选性的频道增加一些单品的曝光,或是从电商平台的旗舰店获得客户“千人千面”的精准信息,从而带动线下的单品销售和精准营销。品牌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线下活动创造更多的内容,带动线上的搜索和销售。尽管电商化已经是奢侈大牌拿下中国市场的当务之急,但电商化本身不是目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额才是。
已经不止一个公众号反馈打开率下降的问题了。一位移动医疗创业者曾向小编透露,其几千万的用户,虽然每天文章都是10万+,但打开率已经从原来的7%-8%降到3%-4%。冯大辉在7月19日的“小道消息”里也撰文《你的微信公众号数据也下降得很厉害吧?》称,“新增读者量放缓,文章阅读量也不高,而且,转发量走低,这意味着文章触及不到新用户,自然也不会带来新的订阅。”和菜头、小马宋、魏武挥等第一批吃到微信公众号红利的自媒体也开始纷纷唱衰。魏武挥甚至称,“打开率的下降,可能导致内容创业项目估值的下降,更有可能形成内容运营者的挫败感。”很多人将其归因于公众号数量爆棚摊薄了流量红利,以及内容创业者输出内容质量的下降。但日前,有知情人士向小编爆料称,微信公众号文章打开率、阅读率下滑可能是起因于微信后台算法的调整,算法调整将直接影响到用户朋友圈的内容呈现。换句话说,你发的朋友圈,有些朋友可能根本看不到。“从2017年开始,微信就在策略性地回抓流量,‘搜一搜’和‘看一看’都是在分发流量。同时,微信在朋友圈分享机制上也做出了调整,很多文章可能会触达不到你想通过社交图谱覆盖的用户。有一些内容你分享了,但和你不常联系的朋友或许无法看到,甚至有些公众号的推送内容,也有关注的用户看不到。”上述爆料人士说道,咪蒙在禁言风波之后,很多用户在朋友圈被其文章刷屏的概率比以前少很多。朋友圈是微信的底线微信对内容分发的控制欲似乎一直在上升。在此之前,也有人曾向小编透露,微信公众号似乎有意进行千人前面的精准推送,创作者可在后台对用户打上比现在更为精准的标签。“有几个大V被叫到微信总部征询意见。”但此说法最终并未得到最终证实。除了早期的陌生人查看朋友圈和关闭朋友圈的功能外,几个月之前,微信推出了饱受争议的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功能,之后用户又可以设置某条朋友圈的互动不再通知的功能。在8月7日,微信最新的AppStore6.5.13版本中,出现了“不常联系的朋友”功能,随后微信表示该功能还是在灰度测试。小编在此前报道过微信即将在隐私功能中加入“不常联系的朋友”选项这一举措——将用“半年内无单聊”“无共同小群”和“半年内没有回复过他(她)的朋友圈”这三个维度来帮助用户批量管理好友。用户在点击后可以进行删除、屏蔽朋友圈等操作。有接近微信的相关人士表示,微信推出这个隐私功能后,也可以通过用户做精准筛选,以此来丰富后台的数据模型。“受此影响,如果一个用户一天分享了十条朋友圈,他常联系的朋友可能会看到十条,而半年不联系的朋友可能只看到两三条。”对此,微信官方只回复称:“产品功能还在灰度中,会根据用户反馈不断调整。”至于后台是否会自动影响朋友圈内容的展现,微信方面则没有回复。据上述人士透露,在此功能推出之前,不常联系的微信好友或许就不能收到彼此的全部朋友圈动态了。微信在后台会根据相关数据阈值,来判定用户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来把控用户朋友圈内容的呈现。而用户自己做出的分组选择,无疑增加了该数据模型的精准性。微信之所以在朋友圈上越来越谨慎,或许是因为朋友圈也是微信最重要的底线。“朋友圈一旦被太多没营养、过度功利的、甚至传递负面价值观的信息所污染,可能会直接影响微信的打开率和用户使用时长,连小程序都还不能在朋友圈直接分享。”微信在担心什么?有公开数据显示,微信全球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9亿;“互联网女皇”华尔街证券分析师MaryMeeker发布的《2017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也显示,微信使用率稳居中国第一,中国用户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高达9亿小时。相比之下,QQ、爱奇艺、UC浏览器和微博等所有移动应用的总使用时间为31亿小时;自媒体联盟SEE调研数据显示,在大多数城市用户的手机耗电量排行榜中,微信的耗电量占比超过50%。这些数据都显示,经过野蛮成长期,微信已经成长为占据中国用户使用时长最多的移动App。在大把占据国民时间,稳居使用率第一App的宝座后,微信究竟在担心什么?为何不断在调整内部的数据模型和算法呢?据爆料人士分析,微信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微信用户增长遇到达到瓶颈。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超过9亿人,新用户增量已经达到瓶颈。新用户增长率放缓的同时,微信要尽可能保证用户的打开率和使用时长。第二,微信可能要对流量进行洗牌。在流量庞大后,微信可能希望通过此类调整,限制不恰当的内容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传播,从而达到洗牌的目的。第三,微信要强化熟人社交的属性。与其他社交媒体不同,微信希望一直保持着熟人社交的属性。但随着功能的完善和普及率的增高,微信好友的构成越发复杂。除了经常联系的家人、朋友、同事之外,还有很多好友关系较为疏远。而微信更想保持熟人社交属性,因此会让用户的朋友圈更多呈现熟人发布和分享的内容,让不熟的人发布的内容从朋友圈中减少甚至“消失”。第四,微信要净化朋友圈环境。微商、广告、以及包括谣言在内的不良信息越发泛滥于朋友圈。这些信息往往都有煽动性强、诱导分享、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很容易大范围地占领朋友圈。微信通过新的算法能够控制单篇文章的流量阈值和分享次数,也就可以达到限制此类文章传播范围的目的。第五,微信过去在内容分发逻辑上,无论是公众号推送还是朋友圈分享,一直秉持的是“我喜欢、我订阅”的逻辑,也就是将内容获取的自主权交给了用户自己。这也意味着,由于每个人的兴趣图谱、社交图谱不同,其订阅和接受分享的内容也全然不同,微信的内容呈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千人千面。但在被接受部分,用户实际上也存在困扰,除了前述的干扰信息外,还存在着信息冗余现象。用户在关注大量的微信公众号之后,可能会接收到更多的无效信息。微信有可能将此寄托于机器算法,来更好的调节用户接受内容的方式。“这一点和‘头条’所倡导的‘我喜欢你推荐’逻辑有不谋而合之处。”谁的蛋糕要被动了?不论微信是出于何种目的,调整算法后最先受影响的无疑是寄生于微信生态中的自媒体们。上述的五点原因,都将对微信自媒体产生影响。伴随微信用户增长率放缓的就是公众号的用户增量放缓,新用户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到公众号的打开率。“如果今天一个公众号的新增粉丝有两万,那这两万用户基本都会打开它当天的文章。如果一段时间公众号的新增用户变少,那这段时间它的文章打开率可能都会变低。”有业内人士向小编表示。而朋友圈内容将根据用户关系呈现的调整,也会对微信公众号的增长产生影响。朋友圈是微信公众号内容传播和增长粉丝的重要渠道。例如百雀羚前阵子的“一镜到底”广告,不少微信用户都是先在朋友圈中先看到分享链接。但百雀羚在前不久发起的第二次类似的朋友圈传播,影响力似乎有所衰减。同时今年也被不少业内人士看做为自媒体的变现元年。除了广告、知识付费之外,大批自媒体选择了通过电商变现。寄于公众号篱下的自媒体电商,靠的就是微信生态大量的流量基础,以及朋友圈分享带来的裂变式增量。当新用户增量放缓,公众号打开率降低时,商品能够触达的用户数量也随之降低,加之分享到朋友圈后被看到的机会变小,自媒体电商的社交分享属性也被稀释。“微信未来商业化会倾向于考虑到不同场景和小程序关联在一起,而不是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此前曾有爆料人士告诉小编,微信正在内测小程序电商单品搜索。那对于用户来说,微信助其屏蔽掉非熟人的朋友圈消息,真的是遂他心意吗?如果用户处于某些原因需要看到全部的朋友圈内容,在新的算法模型下,微信如何满足用户这样的需求呢?有微信用户认为,这种屏蔽可以过滤掉和自己无关的无效信息,避免弱关系信息对强关系信息的干扰。不过也有用户表示,这种屏蔽有时可能会误伤部分有效信息。“半年内没有联系的好友,但他分享的信息对我来说可能是有用的。”此外,微信的本质是社交,社交的本质是建立连接。建立连接不仅仅是在熟人关系以及熟人社群基础上进行。打破原有的传统社交藩篱,跨界连接更多的不同的领域,这种互联网社交的交叉性才是微信过去得以爆炸的最重要因素。从信息共享的层面上看,内容传播也需要跨境,也需要交叉渗透,消除一切鸿沟。对此,也有业内人士猜测,最直接的方式是用户可以在“设置”中增加“接收全部好友的朋友圈内容”选项,让用户的朋友圈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看到全部的朋友圈内容。而微信这样的调整也让人联想到微博此前的传言。早在2015年就有消息称,微博出台了新的规定,降低博文的阅读量,每一条微博只会出现在50%的粉丝页面上。不过微博官方很快发布消息称,微博为了保证信息流的质量,做过对信息流的优化处理,将原本可能分发至用户信息流中的低质量、低互动内容以及垃圾营销信息限制展示。微信此次算法调整与之前的微博有异曲同工之处。而微博付费的会员不仅能屏蔽更多低质量信息,还有一项功能可以提高自己发布的微博被看到的机会。其实,微信正在逐步释放自己的能力和野心,而它的每一步都有可能改变整个生态。
有消息称,百度外卖和顺丰谈判破裂后一直在与饿了么接触,如今谈判已接近完成。虽然饿了么与百度外卖官方尚未给出明确回复。但其实,饿了么与百度外卖的绯闻却早有端倪,据接近饿了么的业内人士透露,一直在尝试高端化转型的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买到后者的高端用户。买家变身饿了么百度外卖近来频繁被传将要出售的消息,刚以顺丰成为百度外卖最大物流供应商告一段落,百度外卖与饿了么再度传出或将合并的传闻。7月30日,有消息称,百度外卖与顺丰谈崩后,一直在与饿了么接触,目前双方谈判已进入尾声,最快将在8月达成收购。但暂不清楚双方具体的交易数额。为此,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饿了么及百度外卖的相关负责人。饿了么方面仅表示,此消息为市场传闻,不予置评。百度外卖方面则回应称,对此事并不知情。据接近饿了么的有关人士透露,饿了么的确正在与百度外卖接触,双方正在就收购事宜谈判,对于饿了么而言,收购百度外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看中百度外卖的高端用户,这对于正在向高端转型的饿了么十分重要。而对于百度外卖而言,顺丰并没有外卖平台的运营经验,双方虽有业务层面的交集,但没有饿了么与百度外卖的业务交集大,而且双方如果达成收购,将对饿了么在业务方面有很大的补充,百度外卖的议价空间也更大。从去年8月开始,百度外卖就开始频繁传出即将被出售的消息。2016年8月,百度外卖被传或将与百度糯米打包出售给美团,但最终以百度外卖CEO巩振兵公开表示,百度外卖将坚持独立发展告终。今年5月,百度外卖与顺丰绯闻渐起,顺丰开始接管百度外卖在全国多地区的送餐业务,可顺丰最终也没能成为百度外卖的接盘者,而是变身百度外卖最大的物流供应商。如今,百度外卖与饿了么再传收购消息,让百度外卖出售事件再度反转,虽然双方最终能否达成收购还未可知,但是百度外卖与饿了么之间的收购关系却早有端倪。传闻有迹可循今年的外卖行业动荡不止,在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看来,整合是今年外卖行业的大趋势。这其中主导因素还是行业发展所需。数据显示,目前美团外卖与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大约在35%左右,百度外卖的市场份额在外卖三巨头之中最低,大约在20%左右。从市场份额方面看,三大外卖平台共同占据近九成外卖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三大外卖平台之间的外卖商户同质化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另外,国家以及各地相关监管部门对于网络食品交易的监管越来越严格,这也将进一步加剧平台商户同质化的问题。外卖平台若想尽早摆脱因同质化带来的行业效率低等问题,平台之间的整合将会是最有效的方式。事实上,饿了么与百度外卖此次的收购传闻早有迹可循。去年11月,张旭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公开表示,外卖市场的竞争格局将会发生变化,在未来12-16个月中很可能会变成两家。彼时,百度外卖与百度糯米直营转代理风波正起,百度外卖、百度糯米将大幅裁员的消息不胫而走。今年6月,张旭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示好百度外卖,让饿了么与百度外卖的关系受到多方关注。当时,张旭豪在谈及外卖市场的发展趋势时表示,整个行业进入下半场,因此不能简单追求量,而是要追求质,并表示,“百度外卖让我们认识到品质的重要性”。随后,7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烹饪协会团体标准发布会上,饿了么联合百度外卖作为网络订餐行业配送环节团体标准的起草单位,在中国烹饪协会指导下联合发布了行业内第一个配送箱(包)消毒标准。今年,三大外卖平台相继出台各类标准,而这个餐箱标准,是目前惟一一个由两家外卖平台共同发布的。另外,据上述接近饿了么人士透露,此前,百度外卖与美团点评、顺丰等收购消息其实都有迹可循,但是最终未能达成收购的症结主要是在百度糯米。“百度外卖、百度糯米构成目前百度生态中的O2O板块,并且成为百度钱包的主要入口。百度方面先后几次对外谈判收购事宜都是希望能将百度外卖和百度糯米打包出售,百度外卖在外卖平台的运营尤其是白领市场方面存在较大优势,并且具备较强的物流配送技术,对于买家而言有较大的吸引力,但是百度糯米对于美团点评以及顺丰而言意义不大,所以收购迟迟未能达成。”7月28日,百度公布了2017年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公开表示,百度以人工智能为基础驱动力来不断完善现有核心业务,尤其是手机百度、搜索、资讯流等核心产品。同时为了发掘长期市场机遇,百度将继续通过开放平台与生态系统拓展新兴的AI驱动型业务。值得注意的是,李彦宏并未提及百度未来在O2O领域的布局和战略。百度糯米成关键如果真如上述接近饿了么人士所述,百度外卖的几次收购谈判均卡在百度糯米上,那饿了么与百度外卖此次合作是否也将卡在百度糯米上?对此,上述接近饿了么人士认为,饿了么与百度外卖收购最终能否达成的关键,很可能掌握在阿里手中。百度外卖目前的估值大致在25亿美元左右,百度糯米的估值比百度外卖要高,如果饿了么接盘百度外卖及百度糯米,那么阿里将成为收购资金的主要来源,同时此次收购也将强化阿里在O2O领域的布局。5月,有消息称,饿了么在进行一轮10亿美元的融资,当时饿了么方面回应称,市场传闻,不予置评。但在6月,阿里巴巴集团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文件显示,今年4月,阿里联合蚂蚁金服向饿了么投资4亿美元。其中阿里巴巴出资2.88亿美元,蚂蚁金服出资1.12亿美元,目前阿里巴巴集团持有饿了么23%的股权。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阿里联手蚂蚁金服投资饿了么12.5亿美元后,阿里巴巴在饿了么的实际占股约为22%,今年4月阿里巴巴对饿了么再次投资后,持股比例并未出现大幅变动,有分析认为,这表明饿了么的其他股东也进行了增持。但直到现在,饿了么方面仍未对外公布融资消息。另外,阿里在第一次投资饿了么时,就已经把口碑的外卖业务并入饿了么,与此同时,口碑开始从之前的外卖平台向商户服务商转型,其中餐饮商户是口碑重点发力的目标客户,在这一点上,口碑与糯米有着较高的契合度,所以上述接近饿了么人士认为,如果百度外卖和百度糯米最终仍是打包出售,那么很可能由饿了么接手百度外卖相关业务,百度糯米业务则有可能并入口碑。这样阿里的O2O板块将丰富起来,并且与美团点评展开直面竞争。百度外卖近两年大事记一览2016年7月百度外卖与国内最大的物流平台之一顺丰展开合作2016年8月百度外卖和百度糯米被传将与美团点评合并2016年年底百度外卖、百度糯米相继被传自2015年底开始裁员2017年2月百度外卖原副总裁陈锦晖被曝开始“休假”,或将离职;同期百度外卖原物流负责人朱勇被曝离职2017年5月百度外卖原副总裁陈锦晖发朋友圈宣布离职;百度外卖被传或将卖给顺丰2017年7月饿了么、百度外卖共同发布首个外卖餐箱标准2017年7月底百度外卖被传将被出售给饿了么
未来,京东在自营方面可能会继续完善线上零部件品类,扩大线下合作门店的覆盖范围。在汽车电商和汽车金融方面打通上下游企业,目前来看,新车、二手车电商租赁已初见规模,下一步,京东有可能会发力整个汽车产业链的上游——主机厂。京东也开始玩儿概念了。继7月13日京东在汽车用品节专场期开幕当天宣布上线直播修车的“透明车间”之后,在7月20日联想全球创新科技大会上,刘强东又首次谈起京东的无人卡车概念模型:“无人卡车行驶的时候会不断地释放配送机器人,是个流动的配送站。”实际上,这不是京东第一次对汽车行业出手了。在2010年,京东就成立了汽车用品采销部,从熟悉的3C类产品GPS单品类入手,后来逐步扩充到电子电器、改装配件、坐垫脚垫、车饰精品、安全应急、自驾装备、系统养护、汽车美容等品类。2013年,京东上线了汽车后市场的垂直频道——京东车管家,其定位是一站式汽车养护平台。京东车管家不只经营线上电商业务,同时与线下过万家汽车维修店合作。在京东上购买了汽车配件之后,可以选择合作店面预约安装。除此之外,京东车管家平台上可以预约购买汽车维修美容等服务,相当于搭建起了一个汽车后市场O2O平台,为之后在此领域的布局打下了基础。而这只是个开始,京东之后在汽车行业的布局环环相扣,基于电商渠道,借助流量优势,慢慢形成规模。自营布局——扫货零部件品牌2015年以来,京东通过与海拉门店、马牌轮胎、3M汽车以及博世的合作,以电商零售+O2O的方式跑马圈地,着手布局汽车后市场。在博世与京东联手之前,博世也与天猫签订了合作协议。对此,博世方面表示两个平台覆盖的人群不同。数码电器产品起家的京东平台上男性用户居多,同时关注汽车的也多为男性人群,在覆盖的用户群体方面就有了更多交集,这可能也是京东选择入局汽车行业的原因之一。投资布局——汽车电商与汽车金融2015年1月,京东和腾讯以现金和独家资源的形式投资易车,金额约13亿美元。其中,京东以认购新股的方式投资易车约11.5亿美元,其中包括4亿美元现金和7.5美元资源。而京东所谓的价值7.5亿美元的独家资源主要指京东WEB及移动端新车、二手车频道的五年独家运营权,以及其他电商方面的支持。易车的主营业务是新车导购,2014年之后开始尝试汽车电商模式。与京东合作后,京东商城的新车、二手车频道对其开放,两者之间实现了流量的互转化。对于3C产品起家的京东来说,与易车合作涉足汽车电商,也弥补了自身平台的客单价低的短板。不止易车网,此次京东与腾讯、百度向易车网旗下的易鑫资本(现已更名为易鑫集团)注入了5.5亿美元资金。易鑫资本主要经营汽车金融类业务,提供汽车贷款和汽车保险服务。8月,京东与易鑫资本的合作项目落地,京东金融-车贷频道上线,易鑫开始负责独立运营京东的车贷频道。至此,可以说易车与易鑫资本在购车和汽车电商的串联业务,京东都参与其中。除了与易车的战略合作,京东在汽车金融领域还发展了其他小伙伴。2016年4月,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美利金融宣布获得京东金融集团投资,双方将在二手车消费金融方面合作,京东金融在自有App上的汽车白条专区接入美利车金融,为其开放美利车金融客户专属入口。今年7月26日,美利金融向亿欧表示,其与京东金融、华泰证券合作的“京东金融·华泰·美利车金融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募集成立,项目发行中引入了京东金融Pre-ABS资金参与资产生成,并将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发行并进行交易,资产总规模1.89亿元。2016年12月,京东金融战略入股汽车融资租赁平台花生好车,但具体交易金额一直没有披露。双方合作后,京东金融会在大数据风控和消费金融领域给予花生好车支持。京东在汽车行业多年来零零散散的布局,也终于初现端倪,这可以看成是一种基于电商O2O的汽车全产业链服务。从投资易车网和花生好车入手新车、二手车电商销售和融资租赁业务,再由京东金融联合易鑫资本、美利金融和花生好车加持购车、租车时的汽车金融服务,海拉、马牌轮胎和博世的零部件生意贯穿始终,加之京东车管家与线下合作门店辅助,京东已经形成了从汽车电商、汽车金融到汽车后市场的格局。未来,京东在自营方面可能会继续与更多的零部件厂商和线下门店合作,逐渐完善线上零部件品类,扩大线下合作门店的覆盖范围。在汽车电商和汽车金融方面打通上下游企业,目前来看,新车、二手车电商租赁已经初见规模,下一步,京东有可能会发力整个汽车产业链的上游——主机厂。眼下,京东宣布明年双十一之前无人仓库投入使用,作为“移动配送站”的无人卡车也提上了日程,是否可以由此判断,汽车后市场生态已经进入到平稳发展阶段,京东接下来也要走技术流,通过无人车的方式开始着手优化智能物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