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
【一起惠讯】康复之家是一家专业经营家用医疗器械盒康复护理用品的全国连锁机构,从2004年到2014年花了十年时间深耕线下,拥有一百家直营店铺。在2014年7月份之前,康复之家在医药电商领域一直十分低调,曾为三家网上药店做过代运营、积累经验。此后,康复之家收购德开大药房,入驻了天猫、1号店、京东等电商平台,经过了四个月的经营,线上月度销售额超过1000万。但康复之家不满足于线上业务的迅速发展,而是希望将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应用到集团的整个链条中,充分发挥线下门店的价值。这种设计是否适合医药电商目前面对的挑战?这种逆潮流而行的实验,如何才能成功?记者与康复之家董事长柏煜进行了深度沟通。康复之家董事长柏煜在向记者分享2015年新规划的时候,提出一个观点:只注重线上布局,而缺失线下服务的医药B2C是死路一条。所以,康复之家在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天网”和“地网”的概念,并且将地网的支撑和服务作为发展的基础以及核心竞争力。柏煜指出,地网即在线下建立千城千店的服务平台,而天网则是康复之家在互联网上的布局,两者相互关联和支撑。地网:服务成为线下店核心职能在柏煜的设想中,未来千城千店组成的地网将承担三个职能:销售、体验、服务。关于销售,康复之家的线下店制定了独特的产品经营结构:大件商品、有服务需求的商品位居经营的第一梯队,未来将逐步加大SKU占比;满足用户即时性需求的便利性商品则位居第二梯队;而任何医疗器械销售终端都会有普通商品则位居第三梯队,康复之家会将把这部分竞争性产品平价化,用低价占领市场。柏煜指出,之所以进行这样的经营调整,就是为了和电商以及其他传统零售门店进行差异化的竞争。“体验”作为线下门店的另一职能,则帮助医疗器械店汇集客流,发挥优势。柏煜介绍,康复之家旗下很多门店现已开放了店内众多产品的免费体验,店内放置的产品免费给周边居民使用。“我们之前在北京刘家窑经营了七年的一个门店,开放免费体验之后,有些居民才知道我们是一家医疗器械店铺。店面人流迅速从100人提升到300人。”柏煜表示,康复之家开放免费体验是一个长期行动和策略,每天都有各种活动。居民可以免费测血压、血糖、吸氧、试用按摩仪、烤灯。“这么做并不需要什么成本,而且代步车、轮椅等产品,用户只有试驾过才敢购买,还有一些产品需要检验和测量后,用户才能使用。”、为用户提供服务则是线下门店的重要职能,也是地网的核心内容。和其他传统门店不同的是,康复之家的线下门店不仅为到店顾客提供安装、讲解等服务,而且还将为当地的网络订单提供上门安装、讲解等属地化服务。这种模式不仅能为网购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且能够打通线上线下的客流,集团还会为线下门店专门结算服务费用。此外,线下门店还将承担维修、退换等服务。柏煜向记者介绍,现在很多医疗器械品牌已经和康复之家达成合作,康复之家的线下门店负责这些品牌的售后服务。“大部分医疗器械产品的工作原理是一致的,这些品牌只需提供配件,门店的业务员会帮助用户维修。这相当于我们在为用户服务的同时,也服务了上游品牌。康复之家地网将成为帮助品牌对接消费者的服务平台。”其中,线下门店承担网上订单的属地化服务,但是并不提供属地化配送。用户的商品可能是由总仓发货、或者厂家发货,无论发货源头,线下门店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获得当地网上订单的信息后,都必须迅速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柏煜认为,门店是库存量有限制约了属地化配送,但是未来最高效的模式是厂家直接发货,康复之家门店的业务员提供服务。千城千店:只需三年“提供属地化服务的成本事实上是非常高。康复之家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提供该服务,并且覆盖这部分成本,所以将以加盟的方式迅速扩大开店的数量和范围。”柏煜表示,康复之家将利用2015到2017这三年的时间实现千城千店的计划,目前康复之家拥有100家直营店铺。柏煜介绍,从2004年到2014年,康复之家经过了10年的发展,通过直营业务积累了充分的资源和经验,现在已经具备了正式启动加盟业务的条件。“康复之家能够为加盟店铺提供货源、客源、管理和品牌。”一起惠获悉,康复之家不仅是很多医疗器械品牌的总代理,而且拥有自有品牌和定制款的商品,以及和品牌商合作推出的独家销售产品,当然也会提供各类常规产品。在商品供应上给予店铺保障后,还将通过下放网络订单的服务职能打通线上线下客流,有助于店铺进行二次营销。在店铺管理上,由于康复之家有十年的经营经验,所以可以帮助加盟店建立一套管理模式,规避店铺管理上的风险。柏煜认为,康复之家是中国家用医疗器械的第一零售品牌,所以对加盟店有足够的掌控力,可以及时清退不合格的商家。天网:2016年冲刺市场第一与此同时,康复之家也在布局线上销售平台的搭建,即“天网”。天网由入驻平台和自建官网这两个渠道构成。据一起惠了解,康复之家在2014年收购了德开大药房,获得了网上售药和销售医疗器械的证书,并且以德开药房的名义入驻了天猫、1号店等电商平台。之后,康复之家的月度线上销售额在4个月之间,迅速从200万上升到1000万以上。随后,推动官网的发展也被康复之家在2015年初提上日程。由于此前康复之家也获得了专门的医疗器械网上销售牌照,所以官网可选择以德开大药房或者康复之家的名义搭建。柏煜对康复之家的网售业务似乎更加自信,认为集团在团队能力和线下资源方面都有较强的优势,而且供应链也是医疗器械零售行业中最好的。“我们的电商团队此前曾经为三家网上药店做过代运营,团队有一定经验,在医药电商中可以达到前十的水平。除了团队之外,我们还有众多的线下门店资源,给予服务方面的支撑。”柏煜强调,天网和地网是相关联的,结合点在于客源和服务。“如果不能为用户提供线下服务,只能销售一部分产品,而我们经营的三分之一的产品都需要配备服务,尤其是大件产品。现在很多医药B2C的模式是走不通的,而且没有一家赚钱。”梳理了康复之家在医药电商领域中的优势之后,柏煜也没有掩饰对未来发展的期望,他向记者透露,康复之家2015年在医药电商领域中的目标是市场销售份额可以“坐三望一”,2016年则希望争夺行业第一。
【一起惠讯】1月9日消息,今日,一起惠发现百丽集团在当当的销售渠道优购官方旗舰店已经暂时关闭,商品全部下架。进入当当的优购官方旗舰店后,页面出现“goodbye2014,由于多种因素暂时关店歇业”的字样。不仅店铺内的商品全部被清空,一起惠在当当中搜索百丽旗下各个品牌的名称,也找不到相关的商品。为了解此事的具体情况,一起惠询问了优购时尚商城的相关负责人。优购方面表示,该旗舰店确实是百丽电商在当当的唯一官方销售渠道,但是该店铺只是暂时关闭,并不是说百丽电商业务从此退出当当。“这个情况是百丽电商根据各个渠道的经营数据和方面情况考量所做出的举动。百丽电商和当当在进行各方面的讨论和协商,但也不能确定该店铺什么时间会重新营业。百丽电商的新款即将上线,如果销售火爆,供货偏向于我们的优购官网等渠道也有可能。”上述人士指出。对于关店事件,当当网方面仅表示,这是百丽公司自身的战略调整。针对百丽集团为何在关闭当当的旗舰店这一问题,一起惠还咨询了多位业内人士。其中一位商家透露,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和百丽集团毛利红线有关。“现在接近年底,各类财报都会汇总,而当当网在年底也通过折800、团购的一些网站进行引流,由于低折扣导致销售商品的毛利降低。但是百丽集团一旦看到渠道销售商品的毛利低于30%,可能就不会关注具体原因,而是直接选择关店。”该商家指出,百丽十分看重利润率、毛利率等数据,而且在财报方面也有对相关数据的要求。根据2013年6月百丽国际发布上半年财报显示,百丽国际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11.1%。当时百丽国际表示,将持续积极拓展线上销售,目前电商占公司销售额低于5%,上半年减亏30%-40%,预计未来1-2年可扭转亏损局面。此外,一名业内人士指出,以百丽集团在鞋类领域的影响力,如果旗下所有品牌真的全部退出当当,也会对行业中的其他鞋类品牌的对于渠道选择造成影响,甚至有可能影响当当女鞋类目的经营。
“预售商品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改为“定制类商品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网络集中促销组织者不得采用格式条款,设置“订金不退、预售商品不适用7日无理由退货”等规定。记者发现,著名电商天猫已将相关退货规定作了更改。国家工商总局1月6日起对《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开始征求意见,明令禁止促销期间“订金不退”、“不享受7天无理由退货”等商家行为,上述令消费者闹心的条款或将不再出现。“我在2014年11月6号购买了天猫商城芝华仕旗舰店的预售产品,定金99元,由于11月11日当天我有事,没来得及付款,第二天便在我不知的情况下关闭交易,并不退定金,凭啥?”一位网友说。记者搜索“天猫预售”发现,自2011年起,每年都有消费者遇到过预付了定金而不能退货的情况。此外,店家还在预售规则中写明:预售商品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对上述情况,《暂行规定》则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法律法规依据。其中第九条明确规定:“网络集中促销组织者不得采用格式条款,设置订金不退、预售商品不适用7日无理由退货、自行解释商品完好、增加限退条件等,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对于违反该规定的商家,则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查处,而针对的对象就是网络交易平台的经营者(即“网络集中促销经营者”)。对于因网络集中促销经营者的原因导致交易未达成的,应按照《合同法》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这也就意味着,促销开始后,消费者一旦付款,网购平台的经营者就无权单方面取消订单,这也给不少电商平台经营者提醒:打着促销幌子,最终却以缺货为由取消已付费订单的行为不再只是商家行为,更涉嫌违规违法。天猫预售定金仍不退昨日,记者了解到,天猫已经调整了《天猫预售业务管理规范》中关于退换货的规定,第十六条《退换货说明》,已经由“天猫预售商品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变更为“天猫预售商品中的定制类商品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其他商品适用天猫7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的规定”。该规则变更已于2014年11月13日进行公示通知,并于2014年12月1日生效。但是,预售期间买家支付的定金,按照《天猫预售业务管理规范》规定,支付定金后,买家未如期支付尾款,或买家申请退款且根据《天猫规则》、《淘宝争议处理规范》等相关规则判定为非卖家责任的,定金均不退还。
【一起惠讯】1月6日消息,日前,业内有消息称,1月份国家将开放单体药店网售。对于这一政策,四川德仁堂电商信息呼叫中心总经理李建认为,需要加大对单体药店的管控力度,防止不合格的单体药店影响整个医药电商。李建指出,此前连锁药店需要满足很多审核条件才能获取网售牌照,这种审核对用户和行业是一种保障。而且连锁公司由于规模大、影响大,所以对于药品质量的管控和对医师素质的要求更加严格。“很多单体药店的从业者并不懂药品,即使开放单体药店的网上销售,也要制定严格的审核标准。”李建表示,国家政策虽然要逐步放开,但是也要考虑到各种情况。否则不合格的单体药店可能让消费者对医药电商丧失信任,危害行业。据一起惠了解,也有业内人士表达了类似的担忧,认为开放单体药店网上销售后,需要完善医药电商的推出机制,及时清退不合格商家,以维护行业发展和用户信心。和很多业内人士一样,李建认为,处方药网售开放之后,医药电商个类目的销售占比会有所调整,但是处方药并不会迅速爆发。其中,社保问题是一个制约因素。“社保和医药电商打通在技术打通并不困难,但是各级管理部门会考虑到打通之后,管控难度会大大增加。但是开放依然是大趋势,一两年之后,社保和医药电商有望打通。”李建向记者介绍,未来德仁堂电商的发展将侧重O2O业务,通过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官网、APP、微信服务号、呼叫中心等渠道获取用户,然后通过线下实体店或者仓库进行配送。德仁堂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带动实体店的销售。
【一起惠讯】1月5日消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通知,因俄罗斯邮政暂不接受各国邮政发寄的平常小包,中国邮政决定于2015年1月15日起暂停在集中收寄点收寄发往俄罗斯路向的平常小包。一起惠了解到,受此影响,速卖通线上发货渠道“中国邮政平常小包+”从1月7日中午12:00起,将不能再创建发往俄罗斯的物流订单。同时,俄罗斯买家也无法选择“中国邮政平常小包+”的物流方式下单。速卖通方面提醒卖家若有历史已创建的物流订单,务必去而货物在1月10日前交达物流商。除此之外,速卖通方面呼吁各卖家及时调整发货方式,避免货物寄送失败造成物流延迟。速卖通建议卖家用其官方的线上发货渠道速优宝等线上发货渠道来向俄罗斯发送包裹。据悉,跨境B2C物流模式有:国际小包、快递、海外仓储和聚集后规模化运输。对于一些中小卖家来说,国际快递及海外仓由于成本较高,均为成为中小卖家的主流渠道。而国际小包,虽然递送时间长,但因其经济实惠,且覆盖面广,为中小卖家对俄的重要物流方式。
【一起惠讯】随着以速卖通为首的跨境电商大平台兴起,一批老牌的外贸B2C玩家似乎受到了一定冲击,面临着增长放缓的现实。那么,在这种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他们如何获得新的发展呢?日前,跨境电商企业通拓科技(TomTop)CEO廖新辉向记者谈到了跨境出口企业在大平台冲击下的经营策略。廖新辉提到,今年,因为速卖通等跨境电商平台的崛起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主要是由于速卖通给卖家设置的门槛较低,吸纳了很多中低端的买家和卖家,从而分食了市场份额。在这种冲击下,今年通拓科技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从前几年每年超过100%的增长速度降到低于100%。但廖新辉认为,速卖通的影响只是暂时的。一方面,随着优化升级的需要,速卖通平台势必迎来新一轮洗牌,门槛肯定会越来越高,规则也会越来越严,最终把卖家逐渐分为三六九等,层次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另一方面,面对13万亿的市场总额,像通拓这类中小型自营B2C平台可根据市场形势利用差异化营销等手段作调整,乘着国家政策的快车保持增长。除此以外,廖新辉向记者透露,对于卖家来说,发展中国家成为目标市场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这些国际有关侵权、质量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等相对宽松,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很大。因此,扎推发展中国家造成市场虚假繁荣也在所难免。但他认为,这种局面会得到控制和扭转,市场重新洗牌只是时间问题。据悉,通拓科技成立于2004年,主要从事跨境B2C出口业务。其业务范围涉及eBay、亚马逊、阿里巴巴、敦煌等第三方平台,并设有自己的独立B2C网站。其总部位于知名跨境电商出口企业的聚集地——深圳华南城电商产业园区,利用这里的交流圈子及行业发展氛围,可以和同行一起探索供应链、IT、物流、管理等方面的新思路。对于通拓而言,未来几年,大的发展方向不会变化,但会从产品和渠道上做一些改进,比如丰富品类、深挖产品、拓宽渠道等等。与此同时,在移动电商这样的新领域,通拓也会有一些布局,希望跟上整个行业的发展节奏。
【一起惠讯】12月25日消息,自2007年创立以来便专注于出口业务的跨境电商企业有棵树开始迈进进口电商,利用海外仓优势及多年的海外探索经验整合供应链,面向国内市场进行全网销售。据一起惠了解,深圳有棵树科技有限公司的出口业务遍及eBay、阿里巴巴国际站、Amazon、速卖通等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同时也尝试过自建B2C网站,主营品类涵盖航模、数码电子、摄影器材、服饰鞋帽、美容、车载、灯具、安防、家居类等。据悉,转型进口电商后,有棵树将实行自采自销的模式,一方面采用整套的网点管理系统进行全网开店,另一方面也会开发自己的商城和移动App。有棵树CEO肖四清指出,在出口业务增长乏力、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有棵树从进口领域看到了机遇。对有棵树而言,转做进口最大的优势在于海外仓,目前,其在香港、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总共拥有5个仓库,这可以很好地服务于上游供应链。“第二点是,经过多年的积累,我们对海外市场非常了解,并且在几个主要国家市场都有自己的工作人员,对各个国家的文化、税务、法务及企业要求都比较清楚。另外,我们从一些牛逼的公司引进了掌握着海外采购资源的高级人才,在这基础上加入新成员,构建一个团队也是挺快的。”肖四清谈道。据肖四清透露,目前,有棵树所有的系统和仓储在进行“反向”调整,原有的供应链系统、物流、团队人员都会逐步转到进口业务中来。在公司的管理和运营方面,一起惠了解到,有棵树分别在深圳平湖华南城和平湖上木古设有两大办公区域。对于入驻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园,肖四清表示,不少同行老朋友聚集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圈子,如果大家一起去探索,供应链、物流、IT、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就可以快速拉平,将有利于有棵树的新发展。
【一起惠讯】12月25日消息,日前,在成都市已经运营了几个月的川菜O2O平台“叫只鸡”获得了1000万元天使投资。据悉,投资方为本地企业家,但是具体信息尚未透露。据一起惠了解,叫只鸡是一个基于微信服务号的餐饮O2O平台,提供送鸡上门服务。该项目除了以名字作为噱头吸引眼球外,还学习小米模式。而且叫只鸡方面介绍,该项目集合了全国50位来自五星级酒店的大厨,用户可以决定由哪位大厨来对鸡进行加工。其在原料方面,只接受峨眉山正宗散养土鸡;在价格方面,叫只鸡目前在98元到200元之间,每周推出4个菜式,希望走平民路线。叫只鸡目前在成都计划开设5个中央厨房,为整个城市进行服务和配送,而且还会派出宝马专车送货。叫只鸡方面指出,该项目现在以成都为试点,开始进行运营,未来将会向全国其他地区进行拓展。在口味上,叫只鸡不一定会拘泥于标准化,而是会根据各地用户口味进行调整。一起惠获悉,叫只鸡的创始团队中有五星级宾馆川菜大厨、高级会所运营经理以及互联网方面的人才。叫只鸡方面认为,这样的团队不仅具备互联网思维,而且经验丰富、接地气。叫只鸡方面透露,投资方看中该项目,除了看中餐饮O2O的性质和模式外,还因为该项目未来的经营方向是家庭主题川菜,而叫只鸡只是一个产品的切入点。在中国八大菜系中排名第二的川菜在全国有很广大是市场,未来叫只鸡希望通过移动互联网和O2O的模式撬动该市场。
专注于设计师品牌的野糖网今天对外宣布获得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DCM,天使投资方IDG跟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提升客户体验和产品技术。此前2014年7月野糖曾获得IDG的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融资(早2014年初即完成)。此轮融资后,DCM联合创始人、董事合伙人林欣禾加入其董事会。林欣禾同时也是唯品会、58和途牛的投资人和董事会成员。野糖网由郭哲琳和章彦2013年10月创立,专注于精选源自全球独立设计师设计的服装、配饰和时尚生活用品。在此之前,他们创立了另一家设计时尚电商暖岛网。据其提供的数据,2014年至今野糖网已与来自30个国家的800家独立设计师和品牌成为合作伙伴,共售出了11万件商品。用户方面,84%为90后,65%通过社交网络首次了解到野糖,近一半订单来自移动端。在今年7月份天使融资时,他们提供的数据是25万注册用户,超过60%通过社交媒体进入,超过45%通过移动设备访问野糖,从APP渠道来的订单占到全部订单的35%。在野糖创始团队看来,90后一代对时尚有着风格多样、特立独行的强烈需求,促使了中国独立设计师和品牌的蓬勃发展;而独立时尚设计在国内的快速发展,推动其增长。野糖合作的74%品牌是近3年内陆续成立的,在这背后,则是服装制造业开始为更好的适应快时尚小批量生产需求做出调整。野糖希望为这些设计师创业者提供一个商业化平台。
12月19日,网秦今天发布了2014年第一、第二和第三季度的财报。财报显示,网秦第一季度净营收达到798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0.1%;归属于网秦的净亏损达到2170万美元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90万美元。网秦第二季度净营收达到816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7.2%;归属于网秦的净亏损达到1680万美元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90万美元。网秦第三季度净营收达到812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9.8%;归属于网秦的净亏损达到1700万美元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240万美元。2014年前三个季度(2014年1月1日至9月30日)业绩概要:*净营收为2.426亿美元。*运营现金流总共为2200万美元。*截至2014年9月30日,网秦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定期存款总额为2.783亿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网秦的净利润为2300万美元。*预计今年第四季度的净营收将介于8200万美元到8300万美元之间;预计今年全年净营收将介于3.25亿美元到3.26亿美元之间,超过此前预计的3.2亿美元到3.25亿美元区间。*截至2014年9月30日,网秦单月活跃用户数量为1.59亿。高管评述:网秦联合首席执行官奥马·汗(OmarKhan)对此称:“很高兴发布今年前三个季度的财报。我们对公司新高管层以及公司的未来感到振奋。去年,我们面临了一些挑战,但由于我们成功的执行了公司战略,并向基于流量的广告模式转型,我们对公司的发展方向、营收增长、以及这些利好势头对消费者和股东带来的价值都充满自信。”与此同时,网秦董事会主席兼首席运营官和代理首席财务官史文勇也称:“网秦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向新的一年迈进。我们已经将去年的挑战抛到脑后,我们的运营正在产生强劲的现金流,而且,我们拥有一流的人才队伍。随着战略的实施,我们的搜索和平台相关的营收也将加速增长,我们相信,我们能够在2015年获得优异的财务表现。”2014年第一季度业绩概要:净营收为798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320万美元增长了140.1%。其中,移动增值服务营收(包括消费者移动安全业务营收和移动游戏营收在内)同比增长20.2%,从去年同期的2270万美元增加到2740万美元,这些增长主要是由于移动游戏营收增加,但被消费者安全业务营收下滑部分抵消,而移动游戏营收增长又主要是由于飞流九天的游戏平台用户迅速增加和推出了新游戏。广告营收从去年同期的330万美元增加到1680万美元,同比增长407%。企业移动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63.3%,从去年同期的610万美元增加到3440万美元。其它营收同比增长12.8%,从去年同期的110万美元增加到120万美元,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向第三方提供了技术合同服务。营收成本同比增长381.5%,从去年同期的1050万美元增加到5040万美元。毛利润同比增长29.2%,从去年同期的2280万美元增加到2940万美元;毛利率为36.9%,去年同期为68.5%。总运营开支同比增长141.6%,从去年同期的2040万美元增加到4940万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运营开支同比增长77.3%,从去年同期的1290万美元增加到2290万美元。运营亏损为2000万美元,去年同期运营利润为230万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运营利润同比下降34.2%,从去年同期的1000万美元下滑到660万美元。归属于网秦的净亏损为217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290万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净利润为710万美元,去年同期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净利润为1050万美元。运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1280万美元。截至2014年3月31日,网秦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定期存款总额为2.748亿美元,递延营收为2090万美元。2014年第二季度业绩概要:净营收为816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140万美元增长了97.2%。其中,移动增值服务营收(包括消费者移动安全业务营收和移动游戏营收在内)同比增长9.2%,从去年同期的2680万美元增加到2920万美元,这些增长主要是由于移动游戏营收增加,但被消费者安全业务营收下滑部分抵消,而移动游戏营收增长又主要是由于飞流九天的游戏平台用户迅速增加和推出了新游戏。广告营收从去年同期的550万美元增加到1530万美元,同比增长176.1%。企业移动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42.4%,从去年同期的810万美元增加到3560万美元。其它营收同比增长44.6%,从去年同期的100万美元增加到150万美元,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向第三方提供了技术合同服务。营收成本同比增长294.6%,从去年同期的1380万美元增加到5450万美元。毛利润同比下滑1.5%,从去年同期的2760万美元下滑到2720万美元;毛利率为33.3%,去年同期为66.7%。总运营开支同比增长84.4%,从去年同期的2710万美元增加到4990万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运营开支同比增长66.6%,从去年同期的1410万美元增加到2340万美元。运营亏损为2280万美元,去年同期运营利润为50万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运营利润同比下降72.1%,从去年同期的1370万美元下滑到380万美元。归属于网秦的净亏损为168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190万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净利润为1210万美元,去年同期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净利润为1500万美元。运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300万美元。截至2014年6月30日,网秦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定期存款总额为2.728亿美元,递延营收为1930万美元。2014年第三季度财务分析:净营收达到812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420万美元增长了49.8%。移动增值服务营收(包括消费者移动安全业务营收和移动游戏营收在内)同比下滑6.7%,从去年同期的2700万美元下滑到2510万美元,这一下滑主要是由于消费者移动安全营收下滑,但被移动游戏营收增加部分抵消。广告营收达到2040万美元,同比增长84.5%、去年同感人肺腑为1100万美元,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广告和促销的货币化营收强劲增加,以及收购WAPS和Fanyue之后成功推出的第三方应用组合以及公司线上线下广告网络业务增加。企业移动营收同比增长125.7%,从去年同期的1530万美元增加到3460万美元,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企业移动业务在网秦与苹果公司签署了额外发行商协议之后以及收购了苹果的一大发行商Trustek之后快速增长。其它营收同比增长17.8%,从去年同期的90万美元增加到110万美元,其它营收主要来自于向第三方提供技术合同服务,而此营收因业务得到一些个别的推动而积极变化。营收成本达到5870万美元,同比增长167.5%,去年同期为2190万美元,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企业移动业务产品成本增加,从去年同期的1090万增加到2980万美元。网秦第三季度广告库存成本从去年同期的400万美元增加到1260万美元。毛利润达到2250万美元,同比下滑了30.2%,去年同期为3230万美元;毛利率为27.8%,去年同期为59.5%。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毛利率为41%,去年同期为73.3%,这些下滑主要是由于上述营收成本增加因素。总运营开支达到4090万美元,同比增长16.9%,去年同期为3500万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运营总开支同比增长48.1%,从去年同期的1530万美元增加到2270万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网秦第三季度销售与营销开支达到730万美元,同比增长20.1%,去年同期为610万美元,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员工和办公室成本增加。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网秦第三季度总务与管理开支达到950万美元,同比增长68.6%,去年同期为560万美元,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并购业务相关的员工成本、折旧和摊销以及员工成本和法务费用等增加。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网秦第三季度研发开支达到590万美元,同比增长63.2%,去年同期为360万美元,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员工数量增加拉动薪水等相关成本增加和联合研发成本增加。运营亏损达到1830万美元,去年同期运营亏损270万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运营亏损为5万美元,去年同期运营利润为1710万美元。所得税开支为90万美元,有效税率为5.1%,去年同期所得税开支也为90万美元。网秦第三季度应占净亏损为170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240万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净利润达到37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740万美元。运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610万美元。截至2014年9月30日,网秦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定期存款总额为2.783亿美元,递延营收为1710万美元。其它重要事项:调整董事会:网秦今天还宣布,公司对董事会进行了调整。任命RolandWu为新独立董事,此任命即日起生效。另外,丁健和陶秀明因个人原因退出董事会职务,即日起生效。与此同时,JustinChen被任命董事会企业监督与提名委员会主席。经过了这一系列任命和重组之后,网秦董事会共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包括5名独立董事。业绩展望:网秦预计该公司今年第四季度净营收将介于8200万美元到8300万美元之间,全年净营收预计将介于3.25亿美元到3.26亿美元之间,高于此前预计的3.2亿美元到3.25亿美元区间。股价表现:在周四的美国股市常规交易中,网秦股价上涨0.17美元,报收于5.03美元,涨幅为3.50%。在过去的52周,网秦最高股价为22.33美元,最低股价为3.45美元。
12月20日消息,阿里影业今日晚间发布了截止2014年6月30日为止上半年的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上半年阿里影业营收1.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74亿港元同比下降76%。归属股东的应占净亏损为4.4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3亿港元大幅扩大334%。2014年上半年,阿里影业基本每股亏损为5.05港仙,去年同期为基本每股盈利1.72港仙。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为0.37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0.21港元。此外,阿里影业调整了上年度财报的部分数据,并宣布将于12月22日上午9时正式复牌。此前,阿里影业于8月15日宣布停牌,自查财务问题,并于上周公布结果。根据公告相关内容显示,阿里影业自8月份更名至今,随着新任董事会成员到位以及管理团队完善,业务已进入正常发展轨道,围绕影业娱乐产品的主业运营活动正在逐步推进之中,预计2015年将会有多部作品投入市场。此外,该公司目前还正在与王家卫及周星驰分别洽谈下一步作品的合作细节。在此次公告之中,阿里影业首次系统披露了其业务定位、协同策略以及公司发展方向。这也是该公司新管理团队到位后,首次向投资者披露公司前景信息。公告显示,阿里巴巴集团的控股,使阿里影业的财务状况和资金实力进一步提升,有利于阿里影业结合阿里集团在媒体资源、渠道方面的已有优势,投资及拓展现有业务机潜在投资商机。截止本期报告发布,阿里影业拥有近65亿港币的现金储备。阿里影业将会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在文化及影视娱乐香港领域的业务旗舰,目前双方已经就相关领域的资源和业务开展协同。在业务策略方面,阿里影业公告称,该公司将利用阿里巴巴集团的互联网专长和资源,进一步在互联网领域拓展媒体业务,以实现对传统文化及影视娱乐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借助大数据技术优势,构建产业链式文化运营模式。阿里巴巴集团作为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已经拥有非常多的资源和积累,阿里影业以此为依托,将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阿里影业强调,承接阿里巴巴集团就其将成为文化及影业娱乐业务旗舰的价值定位,该公司已经获得阿里集团在相关业务领域充分的资源支持,以及未来持续性的业务协同和资源分享。凭借进一步增强的资本实力、阿里巴巴的品牌优势以及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密切关系,阿里影业表示目前的战略准备更为充分,未来也将继续优化资源配置,持续聚焦优势业务---电影及电视剧制作、发行及版权业务。在未来的发展策略上,阿里影业则表示将拓展电影及电视剧的内容制作范畴,同时充分利用阿里巴巴集团的生态系统,把握互联网娱乐以及其他媒体相关领域的机遇,进一步提升阿里影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补充阿里巴巴集团在电影制作及分销方面的核心优势,从而使其与阿里巴巴集团的业务协同效应达到最大化。阿里集团CEO陆兆禧前几天在中国视听行业大会上曾表示,阿里集团要以生态化的思维参与产业建设,建立以内容为驱动的产业链,“最近我们投资了阿里影业,这是一个巨大投入”。阿里影业将会成为阿里生态链中的内容驱动方。此外,阿里影业在公告中还提及了国际化战略。公告说,“和阿里集团开展业务协同和资源分享后,本集团已获得拓展并具备全球视野的文化及影视娱乐业务的充分可能。”此前马云曾携阿里影业高管专程前往好莱坞,可以预见,在未来国际化也将是阿里影业的重要一环。根据表述,阿里影业计划与美国各大影视公司共同开发电影项目,包括改编畅销剧本、参与投资合作拍摄等。通过上述紧密合作,分享全球收益,开拓国际市场版图,并学习好莱坞科学管理经验,以提升阿里影业的竞争力。阿里影业表示,“本集团将实践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及影视娱乐产业资源的中国落地,以及中国相关产业的全球化拓展路径”。
【一起惠讯】12月20日消息,日前,亚马逊中国对外宣布了2015年的战略计划,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创新”及“本土化”。其将在物流服务、广告、卖家培训等方面推出新服务,以支持第三方平台业务的发展,并将继续加大“全球开店”项目的投入力度。亚马逊中国副总裁罗可仪(KariRoe)表示:“亚马逊第三方平台的卖家数量、选品量和销量在2014年都继续实现了快速增长。2015年我们将继续创新,带领卖家探索中国和全球市场的商机。”据悉,亚马逊中国将在明年推出3项创新,包括增加货到付款服务的物流选项、物流增值服务以及图文版的商品描述功能。其中,“货到付款”服务将向卖家开通顺丰速运,即卖家选择顺丰速运可直接使用货到付款,这是继亚马逊配送和宅急送配送后的第三种配送方式。而“亚马逊物流”还将提供产品入仓建议、免费换货、产品修复等增值服务。此外,亚马逊方面还表示,2015年“亚马逊展示广告”将对卖家开放,这是该服务在全球首次提供给卖家使用。而且,亚马逊第三方平台还将于2015年年初正式启动亚马逊全球范围内的第一家卖家大学——“亚马逊卖家大学”。而在回顾2014年的业绩时,亚马逊方面介绍到,在全国配送服务之外,亚马逊新上线的“区域配送”项目让卖家可以自主决定配送范围及运费。“亚马逊物流”也持续增加了卖家入仓产品的种类,新增了包括手机、巧克力、红酒等高单价、高周转率的品类。“同时,第三方平台还在卖家业务报告中增加了许多新功能,卖家可以利用这些新的指标来了解特定时间内的顾客访问情况,相应调整库存及产品策略。”此外,一起惠从亚马逊方面了解到,在2014年,亚马逊中国的“全球开店”团队扩张了3倍,并开始为卖家提供双语销售建议,还新增了加拿大和日本市场(目前共开放了9个国际市场)。而在北美市场的中国卖家数量和商品销量都实现了翻倍增长。
12月15日,聚美优品宣布,董事会已经批准一项股票回购项目,公司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回购最高1亿美元的股票。聚美优品将利用现有资金支持回购股票,回购方式可以是公开市场买入,也可以是私下谈判购买,聚美优品董事会将定期审查回购项目,并对回购规模等细节进行调整。回购股票是调解股价被低估的常规做法。聚美优品股价目前处于市场低估期,上周五收盘13.5美元,比上市发行价22美元已低出8.5美元。
虽然近期中概股有点惨不忍睹,但阿里巴巴股价依旧较为坚挺,甚至阿里巴巴总市值已经超过纳斯达克交易所中概股市值总和。市值已超纳指中概股截至12月12日美股收盘,阿里巴巴股价上涨0.13%,报收105.11美元,至此阿里巴巴总市值为2613亿美元。与此同时,作为近年来中国科技类股票以及中小型企业主要上市集中地——纳斯达克交易所,其中概股数量已达112只。如果以12日收盘价计算,上述112只个股市值总和为1956.20亿元。也就是说目前阿里巴巴总市值已经超越纳斯达克交易所中上市中概股市值总和。即便在阿里巴巴上市的主体——纽约股票交易所,除去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人寿、中国移动四家国有企业总市值,阿里巴巴总市值也已超过纽交所其他中概股市值之和。自9月19日阿里巴巴上市以来,尽管其股价在遭遇美股股指调整期间表现不佳,但在10月15日之后,阿里巴巴股价就强势反弹,最高曾一度触及120美元。这也让阿里巴巴市值成为中国上市公司头把交椅。目前阿里巴巴股价报收105.11美元,虽然较前期120美元的高点位下跌约12.41%,但不得不提的是,其他中概股,尤其是中国电商概念股票跌幅远超阿里巴巴。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11月13日以来(阿里巴巴股价最高点),反映中概股整体走势的霍特中概指数下跌幅度达到10.67%。中国电商概念方面,其间京东股价下跌13.13%,聚美优品股价更是下跌44.19%,唯品会股价下跌幅度也达到17.50%。战略布局或促股价继续上涨阿里巴巴近期股价的孱弱表现或许与中国A股市场的“任性”有关,美股市场里中概股资金回流中国让中概股多数遭遇暴跌的惨况。不过,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移动社交应用陌陌的上市,也越发让阿里巴巴的战略布局浮出水面,阿里巴巴股价后市仍以看涨为主。12月11日,陌陌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开盘价14.25美元,较发行价上涨5.6%,市值26.57亿美元。阿里巴巴持有陌陌20.7%的股份。以此推算,阿里巴巴的账面回报达5.5亿美元。而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发现,目前阿里巴巴战略性设立、并购或入股微博、高德地图、快的打车、美团网、菜鸟网络、中信21世纪、天弘基金以及恒生电子等众多公司。分析来看,微博战略定位为移动流量共享,高德地图、快的打车、美团网则是O2O,弥补全线上的不足,菜鸟网络则是布局物流产业,天弘基金以及恒生电子更是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标的物。上述分析人士指出,移动流量共享、O2O、物流产业、数字娱乐以及互联网金融基本构建起阿里巴巴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而笼统地说,就是电商板块、娱乐板块以及金融板块。而金融板块方面,与支付宝之间的合作将相得益彰。JGCapital分析师表示,阿里巴巴的金融服务业务具有显著潜力,而根据目前我们对阿里巴巴在蚂蚁金服中潜在所有权的估值为250亿美元,这可能会被事实证明是比较保守的。对于阿里巴巴股价走势,上述分析人士指出,一般来说,针对互联网公司,主要看其成长性。但是阿里巴巴与其他互联网上市公司不同的是,其已经开始获得稳定现金流入。这并不能看做阿里巴巴发展潜力消失,相反却是阿里巴巴股价的基石。因为从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蚂蚁金融还是阿里巴巴布局海外市场电商,这些都让阿里巴巴希望无限。所以对阿里巴巴定价,仍可看做是互联网公司发展前期阶段。
【一起惠讯】和国内其他品牌类似,或许是看中了跨境电商蓝海市场,互联网女装品牌欧莎已悄悄地踏上了网上“出海”之路一年有余。不过,新的环境意味着新的开始,更复杂的国际市场也意味着更广阔的发展天地。这便是欧莎等品牌商们痛并快乐着的缘由。那么,在这条漫长的跨境征途中,怎样才能找到正确方向?对此,欧莎海外营销负责人紫龙指出,自己跌跌撞撞走到现在,终于看到曙光,靠的就是“笨功夫”,通过不断试错去换回宝贵的经验。据介绍,欧莎从今年年初开始涉足跨境生意,主要采取多平台运行策略,在速卖通、亚马逊等平台均有开店。其中,亚马逊店铺的月平均增速超过50%,目前,月销售额在5万美金左右。“这与半年前刚起步不久时相比,也是个不错的成绩了。”紫龙谈道,“我们也是抱着尝试的态度去做跨境生意,只能慢慢摸索、不断试错,至少这是我们品牌发展的一个新思路。”紫龙告诉记者,2012年之前,欧莎每年的增速超过100%,但从2013年起,其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就遇到了瓶颈。一方面,越来越多竞争对手杀入电商市场,传统服装品牌的入侵对欧莎这种互联网品牌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另一方面,经过8年时间,欧莎已铺遍国内所有平台,在国内渠道上已很难找到进一步上升空间。“怎么办?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求变,走向国外市场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于是,在2013年年终的一次例会上,我们所有高层一致决定到要去全球市场寻求机遇。”他指出,针对跨境业务,欧莎制定了多品牌、多渠道的战略。多渠道就是指同时上多个平台,多品牌就是并购或融合各种不同品牌,以提升整体销量和营销水平。在渠道的选择上,欧莎方面表示,因为淘宝的关系,最初主要利用速卖通来作海外营销平台,并且得到了一定的流量倾斜,也为欧莎带来了可喜的销量。而与亚马逊的合作则不同,因为没有流量支持和政策优惠,一开始经历了一个比较痛苦的磨合期,但好处是能接触到欧美一线消费群体,也更有利于树立品牌形象。据悉,欧莎在亚马逊最初的不适应,不仅因为平台对商家没有任何流量倾斜,也因为亚马逊的产品展示以简单的图片和详细的文字描述为主,与国内的风格完全不同。第一个月欧莎亚马逊“全球开店”每天的订单仅有一两个,整个月的销售额也只有1000多美金。紫龙指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做品牌,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针对这些困难,我们和亚马逊多次商谈,制定了具体改进策略。简单来说就是关注用户需求,给用户最想要的产品。”因此,欧莎接下来做的事就是对产品进行系统的调整。对其而言,既需要关注欧美市场的流行时尚,又需要关注同行在海外销售较好的产品式样,同时还需要做些“笨功夫”,那就是不断试错,根据用户反馈不断更换产品的式样,以选出更适应国外用户的产品。“我们从没做过外贸,所有运营经验都是基于国内的,所以只能通过大量的试错去累积经验,特别是在选品和款式上。再通过销售数据与后台数据来分析,哪些款、什么价位、什么样的关键点让它产生了销售额。我们就会把这些共性和特点抓出来,形成选品框架和参数体系。”紫龙解释道。据其透露,经过近一年的摸索,欧莎目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跨境生意经验。欧莎最大的优势在于供应链,开发、设计和生产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而那些铺货型竞争对手则是更多的依赖于在市场上拿货,也没有太多设计。此外,相对于其他渠道,欧莎对亚马逊全球开店的服务也比较有信心,其产品由亚马逊统一提供客服、进行管理、包装、运送,可以避免退换货带来的问题,也能给买家带来较好的体验。
【一起惠讯】12月13日消息,日前,有分析指出,尽管近几个季度Groupon的增长都表现出稳健趋势,但其股价在今年却跌了近36%,这不免让人困惑。而第三季度该公司27%的同比营收增长率似乎又给投资者们带去了希望。一起惠了解到,此前,Groupon曾公开表示,其在今年主要有三个关键指标:第一,恢复在北美市场和其他海外市场的营收增长;第二,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在实物交易的毛利率;第三,提高国际市场运营的稳定性,并降低市场亏损。从具体表现上看,在今年第三季度,Groupon的整体增速加快至39%,总收入达到18.6亿美元。其中,北美市场的营收增长了16%,达到7.74亿美元,旅游服务、实物交易、本地生活这三个业务板块都保持着稳定的两位数增长。在亚洲地区,得益于收购韩国最大的团购网站TicketMonster,Groupon的收入增长也相当明显。究其原因,分析师指出,今年以来,Groupon对运营策略做了一系列调整,尤其是在北美地区。比如,Groupon加大了实物交易业务的比重,并将大型仓库搬至肯塔基州的自营分拨中心,以提升运营效率。在支付方面,其与ApplePay合作,尝试最新支付渠道,以改善消费者的购物体验。除此之外,在一个月前,Groupon还推出了自己的移动应用Snap。该应用可向用户提供特定的商品列表,用户只要在规定限期内购买这些商品,拍下并上传购买小票,便可以获得现金返回。据了解,2013年Groupon的用户数已达到2.5亿的规模,而且有超过5300万用户通过Groupon移动应用进行消费。截至目前,其移动应用已经有1亿人下载,用户可选的团购商品数超过30万。根据外媒的报道,在团购业务上,Groupon网站每天的交易量接近30万,其中有超过12万笔交易来自北美地区。同时,通过自助计划,Groupon每周可新增700个商户。按此发展速度,其年度收入增长将超过2000万美元。对此,分析师指出,这些数据让Groupon在投资者面前有了一定的底气,或许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Groupon的变革能带来绝地反击的效果。
沃尔玛最近的人事和公司管理架构调整引起了外界高度注意。有分析者指出这已经是沃尔玛连续三年在第四季度对采购体系“动手术”。对此,沃尔玛中国区发言人对本刊表示,“这些调整并不是针对采购部门,而是对总部及区域部分管理岗位进行的调整,同样涉及除采购之外的其他部门。”此次调整,大约250个岗位的管理人员会受到影响,相当于中国区总员工数的0.2%。上周沃尔玛已经传出调整二十多名中层管理人员,其中包括高级董事,据沃尔玛内部员工透露,裁员是公司在华重组的一部分。此争议的焦点可追溯至沃尔玛中国12月2日的公告,称沃尔玛将取消位于大连的区域办公室,将原先的全国六大营运区缩减为五个,这意味着沃尔玛在东北营运区的管理岗位将进行一次大调整,大连的区域办公室及该区域的门店管理职能都将转移到北京。据沃尔玛中国区发言人介绍,在之前的架构下,位于北京、大连的采购办公室分别服务华北和东北两个区域及周边地区。近两年,沃尔玛对原有的大卖场采购体系进行了改革,加大中央集中采购范围,对供应商资源进行优化。调整之后,中国区将保留五大运营区,即华北区(北京)、华东区(上海)、华中区(武汉)、华西区(成都)和华南区(深圳)。此外,新改组的33个营运分区中,安徽将被划归至华东区管理。上述信息得到了沃尔玛中国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柯俊贤(SeanClarke)的确认。虽然沃尔玛方面否认管理结构调整尤其针对采购部门,但若梳理沃尔玛近年来持续对过去在中国的扩张进行的调整动作,可以看到对采购办公室和供应商的调整力度尤其之大。其背后是关于到底应该中央集权还是分权的困惑。连锁企业究竟应该更为中央集权还是放权?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经典命题。沃尔玛也进行过探索,其思路亦有反复之处。实际上,沃尔玛自入华以来,一直采取的是中央集权式的总部直管模式运营。近年来,沃尔玛对“区域放权”时有调整,2010年前后,沃尔玛中国区实行“区域放权”新政,将采购权下放:除深圳采购总部掌管全国供应商外,商品的进场、定价和促销谈判等权利都下放到各大区。但近两年,从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采购大权又回到深圳采购总部手中。2013年,沃尔玛中国前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福澜(GregForan)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提到,先前沃尔玛在中国有29个采购办公室,一年前调整架构,只在深圳保留一个采购办公室,现在基本上所有的采购决策都由深圳采购办做出。高福澜说,“深圳采购办会跟当地门店保持非常密切的沟通,而把所有采购人员集中到一个地方,比让他们分散在29个采购办公室更有效率。”供应商的数量也在立减,猪肉供应商从原先的300个减至120个,整体供应商数量从几年前的2万家,减少到目前的7000家左右。供应商的优化将有助于沃尔玛在现阶段降低成本。据华尔街日报的消息,沃尔玛中国区第三季度的销售额下降0.8%,沃尔玛需要努力削减在华成本,以改善下滑趋势。然而,管理层频繁的调整对沃尔玛的稳定运营和人才吸引构成了挑战。据一位东北地区的商超从业人员透露,沃尔玛在圈内的人才培养机制一直饱受诟病,人员调整非常频繁。“沃尔玛一直采取的是低薪策略,用很低的薪水雇佣很多年轻人,过段时间就换一批。现在人工成本这么高,它不可能把你培养到很高的职位,支付你很高的薪水,所以用几年就会换掉。”相比同行业,沃尔玛在对门店店长的授权方面也非常有限。零售观察人士、上海尚益咨询总经理胡春才对记者表示,“沃尔玛的门店店长授权很有限,所以沃尔玛的店长接到上面来检查(的消息),他们就‘做标准’。沃尔玛最典型的特征是,他们的店长最擅长‘做标准’,他们认为只要标准做好了,销售是迟早的事情,这是他们骨子里面的一个理念。”这样的“标准”包括货品陈列、门店形象、员工服务等等。北京大学零售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兴泰认为:沃尔玛、家乐福的中高层大部分是洋人,其次会考虑台湾人和香港人,他们对大陆地区的区域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的了解存在偏差,而对门店店总的放权限制,使得他们的决策行为常常脱离地区实际,店总常被迫离开。一位大连本地的商超从业者告诉记者,像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外资大超市,在采购方面存在“过度本地化”的问题,没有形成自己的差异化经营。“沃尔玛的采购优势在中国没有发挥出来,真正优秀的国外的商品和管理没有引进来。去美国和欧洲的沃尔玛看过的人都有同感,和中国的沃尔玛完全不一样。他们是过于本地化了,但是本地采购肯定干不过我们,这是我们的直觉。”此外,受到电商的冲击,未来,翻身的机会或许更多在于大卖场之外的业态。因此沃尔玛中国将力推购物中心和山姆会员店两大业态。沃尔玛中国区发言人表示,他们认为中国市场对于这两种业态仍有相当的空间可供发掘,不过,虽然很多国内零售商将目光瞄准了小型便利店,包括家乐福也公布了这方面的计划。但目前沃尔玛并没有计划要推出小型便利店或社区店。沃尔玛的第一个购物中心珠海乐世界将在珠海香洲区落地,今年8月完成奠基仪式,预计2016年落成营业。该购物中心将依托山姆会员店作为主力店铺,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业内分析人士对沃尔玛开建购物中心的说法不一,沃尔玛中国区发言人表示,沃尔玛建立购物中心是为了开发优质的山姆会员店,并借此学习购物中心的设计、建设及运营经验。沃尔玛目前在中国大约有400家门店,仍在寻找地块开设新的店铺。沃尔玛中国区发言人称,年底前还将在广东、江西、云南、吉林、浙江、四川等地开设8家新店,并在武汉新开一家山姆会员店。
格力官方网上商城本周起试运营,格力电器O2O的渠道模式显山露水。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电视独家专访时表示,格力O2O模式会考虑多方面利益。在中国家电业内,格力是最依靠专卖店体系的一家巨头。依托在全国的2万多家专卖店,格力有效地掌控渠道话语权和价格主导权,这是格力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依然保持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的重要保证。但近年,随着电商的迅速崛起,如何利用好这一新兴渠道,对格力来说也是一大考验。今年,格力的电商布局真正拉开了帷幕。继首次以格力天猫官方旗舰店参加“双十一”大促并取得收入过亿的业绩后,本周格力官方网上商城又试运营。谈及格力线上线下互通的O2O模式,董明珠说:“我们会考虑多方面的利益,一定会把这个问题处理好,这一点我们相信格力这20多年来,像张艺谋的一部电影一样,不会让一个留下。”格力全国2万多家专卖店如何与网上商城对接,格力电器市场部部长陈自力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我们会逐步推进”,第一步在省会城市,第二步在二三线城市,然后再全面推广,每一步都先把送货、安装的服务做扎实,不急于求成。据了解,格力网上商城由珠海总部直接运营。那么,它与格力天猫旗舰店、格力京东旗舰店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呢?陈自力表示,不矛盾,格力希望网上不同入口,最终的产品、价格、服务都逐步规范统一。在电商上的积极迈进,会否冲击到线下庞大的专卖店体系?陈自力透露,“我们先把总部的官方网上商城做扎实,它是一个‘服务平台’,订单最终会落到离消费者最近的专卖店,线上线下是统一的,不是线上抢了线下的生意。”董明珠表示,格力O2O渠道模式中各方利益协调要靠机制,这一机制还在调整过程中。一家格力专卖店的老板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网上购物的兴起多少抢走线下一部分生意,关键是自身如何适应、提升能力。格力总部网上商城试运营,服务由各地销售公司执行,目前先筛选部分专卖店配合。“相信格力会控制好价格,格力不会丧失主动权”。“我觉得大家不要把这个(指电商)讲得太神乎了。”董明珠向第一财经电视说,电商只是多了一个接近消费者的渠道,“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东西,你(指企业)去做什么东西,很简单。”谈及格力今年“双十一”首次在天猫销售破亿元,她反问道:“对于格力来讲一年一千几百亿收入,一天多少亿?”言下之意,是说线下销售仍然是格力收入的主体。奥维咨询白电事业部分析师徐鹏认为,2014年,国内家用空调市场规模1580亿元,线上占比仅为5.9%,这一比例低于冰箱、洗衣机的线上份额。2015冷年(2014年8月起)开盘以来的空调淡季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就连动辄三位数增长的线上市场,在8、9、10月份也出现了罕见的超低速增长,整体环境的不景气与行业性的库存压力都让电商成为了自然之选。徐鹏说,今年“双十一”格力打响电商第一枪,格力“双十一”当天全网销售1.86亿元,线上空调份额占比高达37%,其中仅在天猫平台就销售1.37亿元,是2013年的60多倍。格力“双十一”集中发力线上,似乎预示着其坚定了“向上看”的决心,“空调线上格局的洗牌在所难免”。奥维预计,2015年,国内空调线上市场规模将突破130亿元,线上占比将达7.7%,实现白电品类中最高的37.1%的增幅,未来的空调电商市场大有可为。
【一起惠讯】11月4日消息,韩都衣舍营销中心总监徐晓锋透露,今年双11韩都衣舍要冲击女装类目销售排名第一。徐晓锋指出,今年双11韩都衣舍的重要目的还是继续冲刺销售规模。“今年天猫方面也通过数据分析模型帮我们预测了双11的销量,基本符合我们的销售预期。但是现在还不方便曝光具体数额。”“韩都衣舍已经连续几年在天猫女装类目的全年销售额中排名第一。”徐晓锋表示,前几年韩都衣舍在双11的货品准备和销售目标的制定上都较为保守。今年韩都衣舍则在备货、引流、预售、营销等多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关于去年双11,徐晓锋谈到:“虽然我们去年销售情况不错,但是由于羽绒服和毛呢大衣类目备货太少,仅占所有货品的10%,出现了很快卖断货的情况。所以我们认为,韩都衣舍在双11期间的销售潜力还很大。”据悉,今年韩都衣舍在备货方面进行了调整,羽绒服这一细分品类在双11期间的备货占比超过了30%。今年双11,韩都衣舍将主推女装、男装、童装这三个品类,集团旗下几个新的子品牌也会在双11活动中亮相,通过大促测试这些子品牌的发展潜力。韩都衣舍对旗下男装、童装和中老年女装子品牌在双11期间的销售也寄予一定期望,希望能为集团整体销售带来增量。徐晓锋介绍,这些新品牌并不会在营销方面做过多投入,主要精力还放在产品方面。双11期间,韩都衣舍旗舰店也会为这些子品牌的店铺导流,进行联合大促。“韩都衣舍双11期间的销量除了来自这些新的子品牌,更重要的是品牌在供应链、产品设计和影响力方面的优化。此外影响大促销售的关键因素还有流量。”徐晓锋表示,双11期间天猫流量会有大幅增长,对于品牌商的销售十分重要。关于越来越多国际品牌和传统大品牌参与双11竞争,徐晓锋指出,天猫导入的流量是精细化的,将会把不同购物需求的用户引流给不同的品牌。所以韩都衣舍并不担心大促期间的流量会受到影响。而且徐晓锋直言,韩都衣舍引流主要依靠预热,双11销量的60%到70%都来自于预热期间已被消费者加入收藏或者购物车的商品。“关于双11的销售情况和流量情况,其实我们心里是比较有谱的。”11月2日,韩都衣舍CEO赵迎光透露,在“量子恒道排行榜”上,韩都衣舍旗舰店最近30天店铺浏览量已经达到1.12亿次以上(平均每天374万次浏览)。该旗舰店成为淘宝和天猫历史上第一家最近30天店铺浏览量破亿的店铺,而且最近30天的流量超越了女装类目2到5名店铺流量的总和。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韩都衣舍在流量方面的优势。据一起惠了解,韩都衣舍为了在预热期间充分引起用户关注、配合天猫时尚化的高大上路线,主打明星效应,邀请了任泉、李冰冰、黄晓明、全智贤、安宰贤、Angelababy等六位明星助阵双11。据悉,韩都衣舍去年双11当天销售额突破1.13亿元,位居女装销售排名第二。去年韩都衣舍还专门成立了“双11指挥部”,由总经办负责统筹和协调各部门,同时针对双11活动都有相应的备案和应急措施。
【一起惠讯】12月3日消息,随着处方药互联网销售解禁降至,阿里健康也终于显露真身,旗下首款产品“阿里健康客户端”浮出水面。这是继电商、物流、金融之外,阿里巴巴谋求的的又一新增长点。用手机客户端可直购处方药一起惠查看这款App发现,阿里健康可以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拍照上传,社会药店通过这款App以市场竞价的方式响应电子处方,患者则根据价格、服务、品牌等因素选择提供药品供应和配送的商家。接下来则是比价、下单、支付……这对于一个热衷网购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然而,阿里健康传递出的“杀气”已经令不少药品流通渠道内、靠信息不对称及特殊关系过着滋润日子的中间商们感觉寒冬将至。据阿里健康有关人员透露,阿里健康目前将石家庄作为唯一试点开始运营。这是电子处方,以及处方药互联网销售的一次推动。现阶段,阿里健康App上提供的总体药价比医院低20%甚至更多,而且还有订单满减的优惠。“第一次是降价20%,很快降到50%,接下来降100%,医药逐步分离,完全重新利益分配,大幅度降低老百姓用药成本、医保成本,医疗机构回归去治病的根本……”数据显示,我国万亿规模的药品市场中,处方药占八成,其中药店零售渠道只占到20%。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促进互联网药品交易的政策相继出台,许多药店都开展了网络售药业务。最新消息则称,国家将有望最快在2015年元旦开放处方药的网上销售。而作为国家药监局首批的互联网药品零售(B2C)第三方平台资质,阿里健康似乎正处于领跑地位。“医药分开是政府和企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希望能够促成医药分离,阿里可以提供工具,把地域的用药情况、地域的病症、消费者偏好,以及趋势分析提供给制药企业,让从生产到消费者之间的渠道越来越扁平化,让患者吃到应该吃到的药物。”张守川坦言。神秘背后推手现身据悉,阿里健康模式的缔造者及操盘手王亚卿和张守川,这两位不再年轻的电商人,此前在京东时就属于职业化程度较高的两块“硬骨头”。王亚卿曾是甲骨文全球副总裁,曾与刘强东在美国谈得投缘,并出任京东集团CTO。张守川则操盘麦德龙中国北方区,管辖不同国籍、数千人的团队。张守川2009年加盟京东后,率领POP平台杀出了血路。在二人离开京东后,电商行业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2014年,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相继上市,并进入成熟期,电商市场业已瓜分完毕,还会留下哪些机会?如此看来,阿里健康显然是王亚卿和张守川志在必得的“后电商时代”版图。实际上,据知情人士透露,王亚卿此前就受托完成中信21世纪(阿里健康前身)的数据迁移,并在中信集团的挽留下,成为中信21世纪的CEO。2013年8月,王亚卿邀请曾一起摸爬滚打的张守川加盟,后者任职COO。接近京东的人士透露,王张两人年龄相仿,教育背景类似,同为海归身份,一个擅长技术,一个擅长运营,在京东搭档时配合默契,类似组合在互联网圈并不多见。在两者相得益彰的努力下,中信21世纪很快获得了阿里巴巴的资本青睐,并最终促成了这笔或将改变未来国内医药格局的重大交易。一位接近中信21世纪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信21世纪在拿到阿里巴巴的注资之后,不仅仅实现了国企向混合所有制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阿里巴巴成熟的云服务和大数据技术,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健康信息化标准,谋求该领域的领头者地位。但阿里健康的野心似乎远不止此,其背后已经可以预见医药市场的变化,以及阿里巴巴对更高境界商业生态的谋求。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中国医疗改革、医药分离、医保制度等环节的逐步推进,不单单是处方电子化,一场关于未来医疗产业的变革即将到来。前人想都不敢想的三板斧这是否是假大空的喊话?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的阿里健康几个核心点便可窥一二:阿里健康瞄准的是什么?简单的说,三个支柱:一是对物的追溯,二是对人的追溯,三是整个医疗流程的“平台化”。对物的追溯相对容易理解。阿里健康原本就拥有最全的药品监管码(2014年药品监管码入网率接近50%,未来是90%甚至更高),在这套可以做到对药品最小单位进行追溯和记录的条码之下,药品流转将变得信息化、透明化。而药品监管仅仅是第一步,未来则是保健品、化妆品、食品,乃至服装等非标品。“你是什么时候生产啊,走什么流通渠道,然后怎么到终端消费者手里,是可以查询的。其实这是为食品安全或者健康保障提供了一个基础。”至于对人类生命体征的追溯,则是犹如《星际穿越》般烧脑的构造。据知情人介绍,未来阿里健康要做到的,是一个人从出生到终老,所有的生命体征都将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等等手段转化成为数据,并通过阿里云实现对人类身体健康情况的实时追踪。一起惠了解到,王亚卿和张守川极力主张让阿里健康实现从有病求医到疾病预防的转变。也即当一个人的生命出现异样,就会接收到智能设备的推送,从而提醒他是否应该及早治疗或饮食、起居习惯上作出调整改变。实现上述看起来像是美国大片中的场景,在阿里健康看来,只需10年,也许更短。因为随着技术的革新,很多趋势可以预见,智能内衣、智能床垫,乃至基因检测、抽血,各种数据都会成为阿里医疗未来重要的“造血细胞”。但这也只是阿里健康的一部分。据知情人士透露,其正在着手创造的,是一个医疗机构入驻平台,类似虚拟医院(或者互联网医院),也就是医疗“平台化”。这里的想象空间,似乎让阿里巴巴看到了未来。假如10年之后,医院不复存在,这算不算电商平台诸侯争霸的时代结束后,下一个能够把创业者吹向天空的风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