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货架>文章列表
货架
全国第一家天猫校园店来了。经过一个多月改造,位于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的天猫校园店佳禾超市开门迎客。宽敞、时尚的设计,“网红爆款”零食,自主结算机……在天猫的加持下,短短一周内,消费客群就比改造前增加了20%。天猫校园店佳禾超市老板陈俊儒今天(4月9日)说,他今年的小目标,是把营业额做1500万元,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天猫大快消全渠道总监邵雄表示,未来一年内,天猫要开设1000家校园店,三年内开进全国1000所高校,服务2000万高校人群。而对于开了20年校园超市的陈俊儒而言,与天猫的合作,让他看到了借助新零售力量打破校园超市发展瓶颈的希望。全国首家天猫校园店长啥样?网红食品与黑科技齐飞还是500平方米,但相比之前长到望不见边的货架,短小精悍的“猫头”架隔出的走廊宽敞了许多。分布在各处的自助扫码结算机,免去了收银台前排长龙的尴尬。还是3000多SKU(库存量单位),但三个松鼠、百草味等传统超市难觅的“网红爆款”零食,以及随时可见的“限时秒杀”价签,又令人仿佛正在网购——虽然在这家店人们确实可以网购,学校师生在线上下单,30分钟内即可送达。不止于此。店内,玩游戏就能领奖品的“天猫互动吧”,看着屏幕就能“试妆”的“天猫魔镜”面前,都挤满了跃跃欲试的小哥哥小姐姐。天猫校园店不仅仅助力线下门店销售,作为天猫前置仓,还根据学校的各个场景布置自动终端,校园店进行自助补货,师生线上下单30分钟配送。天猫大快消总经理古迈也出现在首家天猫校园店。他说,新零售不只是线上线下结合,从新技术的应用、数据的分析到供应链的整合,天猫可以帮助校园零售业态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天猫大快消总经理古迈(左二)与全渠道总监邵雄(左一)客串收银)而天猫校园店真正神秘的地方,在于它建立起了一整套分析系统。顾客的性别、在货架前停留的时间、货品销售实时情况等一目了然。借助数据分析,天猫校园店不仅可以根据顾客喜好随时调整货物陈列,未来还将根据大数据来淘汰冷门商品、扩充新货物,以实现精准供给。陈俊儒还说,AD钙奶这几天卖得太火,干脆就把货品搬到了最显眼的位置。“我是‘70后’,我的顾客都是‘90后’,尽管知道要根据用户需求来调整货物,但对于传统超市来说,是知难行易,必须借助互联网企业的力量。”陈俊儒说,他选择与天猫合作,原因之一就是看中了其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供给的能力。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有近2700万在校大学生。另据麦可思数据公司的调查,大学生月均消费1243元,其中零食、生活用品占据大头。用户群体庞大,而便利店、超市的数量远未饱和,这使得该市场成为新零售的一片蓝海。而天猫正在向高校进军。邵雄介绍,未来一年,天猫要开1000家校园店,三年内开进全国1000所高校,服务2000万高校人群。(一位女大学生正在签收快递小哥送来的零食)据介绍,天猫校园店未来要建立一个新零售校园综合体,通过阿里巴巴的数据分析能力,全渠道布局天猫校园店、天猫校园店无人超市、30分钟校园极速配送、无人自动贩卖机等。老板定了个小目标今年营业额超1500万“天猫校园店”挂牌这天,陈俊儒发了个朋友圈:“历史性时刻,值得纪念。”也确实如此,他的超市一不小心就拿了个“全国第一”。(陈俊儒)陈俊儒在四川师范大学开了20年超市,从小小的夫妻店一直开到占地500平方米、营业额超1000万元。佳禾超市的巅峰时刻出现在2014年,当年营业额达到1400多万元,接下来的三年接连小幅度下滑,“遇到了瓶颈期。”陈俊儒说,如果不是天猫校园店的项目,可能他现在还处在“温水煮青蛙”式的营业状态。传统的校园超市基本没有体验式、互动式的购物体验,而商家也无从着手去收集和沉淀消费者行为数据。天猫校园店的应运而生,恰好解决了这一痛点。4月2日正式开业至今,天猫校园店佳禾超市的日均消费客群就达到5000人次,比改造前增加了1000人次,消费群体也实现了扩展——很多教师也慕名前来购物,每日销售额增加了10000多元。另一方面,自助结算机解放了部分收银人员的双手,销售量上去的同时运营成本也下降了。而陈俊儒对接下来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供给、提升销售额信心满满,“短期的目标就是把年营业额做到1500万元,超过历史最高水平。”陈俊儒说。
一起惠2018-04-10 09:33:31340 次
4月2日消息,据苏宁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初,苏宁小店已经开店89家;3月30日,133家苏宁小店在全国43座城市同时开业。其中,北上广深等城市有27家落地。在销售业绩方面,数据显示,于2月初开的一批小店,有11家店月销售额(GMV)过20万,有的店最高月销售已达140万元。其中上海大宅风范店环比增长126.8%,北京刘家窑店环比增长97.6%,南京5家小店平均环比增长101.64%。据悉,苏宁小店计划在未来2-3年内实现盈利。在供应链方面,苏宁小店的快消品与苏宁易购和苏宁超市采购体系共用,商品结构与主流便利店无异,生鲜产品主要来源于易果生鲜,生鲜销售占比60%。据悉,苏宁小店可以在线上通过苏宁小店APP进行购物,享受送货上门或自提服务;在线下,货架旁设置二维码,实现自助收银、移动支付,店内也通过设置虚拟货架,展示苏宁易购的线上促销。亿邦动力网了解到,苏宁小店共构建了五种店面模型:1.80-200㎡社区店,主要面对家庭生活用户,侧重基础食品、蔬果、生鲜以及非食日用品;2.60-200㎡的CBD店,主要面对办公室白领及有一定消费实力的中产用户,加强热食、生鲜和方便速食的配置;3.20-200㎡的大客流店,主要针对地铁、学校和医院等场景,配置不同商品;4.无人货架,主要放置在白领办公室的;5.自助购物机,主要放置在无法开店的大客流区域,例如在医院、商场、地铁,通过商品售卖和广告获取收益。据介绍,目前苏宁小店的便利店店长下设有两个团队,一是店面运营团队,另一个就是无人货架运营团队。在某些无法快速开设便利店的区域,苏宁小店也会先铺设无人货架,随后再开店。
一起惠2018-04-03 08:43:55356 次
近期中国快递行业发生的几件事都与零售有关。2月末传出消息,华润万家原CEO陈硕加入顺丰,负责顺丰商业板块。顺丰商业方面向《财经》证实,陈硕于2017年4月加入顺丰集团,目前为集团CEO顾问,提供商业定位等顾问和管理支持。2月初,中通旗下的中通商业入局无人货架领域,成为继顺丰之后第二家布局无人货架的快递公司。同一个月,申通在四川低调运作的社区零售业务也被敏锐的媒体发现,得到了业界的关注。这一系列消息再一次将快递公司的零售尝试带入了公众视野。目前来看,快递公司的零售业态并未跳出传统零售范畴,包括了线上零售和线下零售,其线下零售形式以社区附近的小型便利店为主,所销售的商品围绕社区生活,主要是生鲜食品、生活用品等。零售行业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新资本的涌入,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美团等众多互联网巨头频频出手,搅动着零售这个长久以来被传统公司(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华润万家、永辉超市、物美、7-11等)统治的市场。快递公司长久以来扮演的是商品运送者这一角色,可以说是零售舞台上的“配角”,如今主营快递业务的公司也想要深入“厮杀不断”的零售业,成为商品的销售者,争夺“主角”位置,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零售行业是否会因为快递公司的入局而发生改变?快递零售业态入局零售领域较早、动作较为频繁的快递公司是顺丰。早在2009年,顺丰就开始试水零售业务,借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和时令,通过快递员来推销粽子、月饼和大闸蟹等食品。之后,顺丰开始尝试运营电商平台。2012年,顺丰调整业务方向,将冷链技术定为核心竞争力,推出对冷链技术要求比较高的生鲜食品电商平台“顺丰优选”。2014年,顺丰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线下便利店“嘿客”。2015年,“嘿客”更名为“顺丰家”,同年,顺丰控股剥离了负责线上线下零售业务的顺丰商业板块。2016年9月,“顺丰家”更名为与线上生鲜平台统一命名的“顺丰优选”。与顺丰自上而下、顶层设计的零售模式不同,申通的零售业务是一种自下而上、基层自发的模式。申通攀枝花业务总负责人蔡潇告诉《财经》记者,申通的零售业务是由他发起的,始于攀枝花,同时也得到了总部的政策和技术支持。2015年,蔡潇尝试的第一个产品是攀枝花市内的线下便利店“攀果鲜”。2016年,他的团队在成都开设了O2O模式的巨贤百味,包括同名线下便利店和基于淘宝、微信等第三方平台的线上服务。后来,蔡潇发现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只适合做线上,并不适合线下销售,于是他开发并上线了自有手机应用。蔡潇表示,除社区零售外,申通更重视解决社区周边的餐馆、酒店、KTV和学校等商家机构的采购配送问题,为它们供应生鲜食品。“每个店负责三公里内的所有商家和社区居民,”蔡潇向《财经》记者解释,“目前我们是30%的销售额来自社区零售,70%来自商家机构。”紧随顺丰和申通,中通、圆通、韵达和百世都先后入局零售。《财经》记者对主流快递物流公司在线上及线下零售(或其他形式)的投入做了以下不完全统计:据《财经》记者整理和观察,多家快递物流公司的线上电商、O2O及线下零售业务有几个相似之处:首先,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快递公司经营的商品种类不多,且大多是生鲜食品、生活消费品,以及少量跨境商品;其次,快递公司所开设的线下店主要采取的是“小业态”的形式(店面面积从几十平米到一百平米不等),业务内容包括快递包裹收发,兼顾小食品和生鲜产品的售卖,同时为社区周围的消费群体提供将商品递送到家的服务。第三,快递公司的一些线下零售店利用了原有的快递网点空间,有的则将网点空间扩大。“生鲜食品是每个消费者都需要的东西,比鞋子、衣服之类的都好做。”就为什么快递公司普遍选择做生鲜食品,蔡潇向记者这样解释。在生鲜食品领域,除了传统的超市和便利店之外,阿里巴巴的盒马鲜生、腾讯入股的永辉超级物种,以及京东的7FRESH和美团的掌鱼生鲜都是这一领域的活跃者,无人货架领域背后也处处闪现着“巨头们”的身影。快递公司选择加码零售行业的激烈竞争,在零售业人士看来,是因为快递公司和互联网电商企业一样,也看到了“黏住”消费者的重要性。“这些公司都认识到了直面消费者、与消费者产生更多关联的必要性,而零售就是一个能够帮助公司与消费者建立更多直接联系的入口。”新快消工作室创始人鲍跃忠向《财经》记者表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立平也向《财经》记者表示,做零售能够让企业获得顾客流量,拿到有效的顾客信息,而仅做配送,顾客价值不掌握在快递公司手里。同时,快递业人士认为,快递公司做零售,是出于一种危机意识,为的是借助零售业务,给快递这一主业制造需求,制造快递包裹。“除了收发快递,快递网点也卖东西,这样客户选择快递服务的同时,还可以买蔬菜,需要吃,就需要送,我们再把蔬菜送到家里,既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也满足他们的递送需求。”蔡潇告诉《财经》记者。蔡潇表示,做零售必须服务于快递这一主营业务。“做零售是围绕着做快递的,给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为的是加强与客户的联系,走出同质化的价格竞争。”用销售商品的利润支付快递网点的租金,辅助网点更好地完成物流业务,这是快递公司选择发展零售的又一原因。“快递公司扩充网点的服务项目,从仅仅收发快递包裹,到兼卖零食生鲜,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空间使用效率,增加服务深度和稳定性,缓解末端网点租金压力,更好地完成派送和揽件服务。”中国快递协会原副秘书长邵钟林向《财经》记者表示。邵钟林告诉记者,很多年前,他在中国的一些小城市考察快递网点时,还曾看到过一些快递网点提供修车服务,或者兼卖化学品。“这和快递公司做零售是一个道理,”邵钟林表示,“为的正是借助提高服务品种和质量,消化场所的租金成本,使快递服务更稳定。”一位不愿具名的快递物流行业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快递物流公司做零售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用零售业务来实践服务于商家的供应链平台。百世就是一个例子。2015年,百世旗下的百世店加推出邻里便利店,2016年收购成都wowo连锁便利店,通过自建和整合便利店,可以实践和发展为便利店提供的B2B(企业对企业)服务。培育新动能快递行业做零售的逻辑背后,还有行业整体上不得不面对的“内忧外患”现实焦虑。“内忧”体现在快递公司提供的服务高度同质化,行业增速下滑,加之电商领域的价格战传导至快递领域,快递行业竞争加剧,出现了快递增量不增利的局面。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统计,2016年全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51.7%,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4.6%,而2017年全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8%,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7%,业务量增速及业务收入增速大幅下滑。包括各大主流快递公司在内,国内各类快递公司已超过8000家,但快递行业的利润空间却被逐渐压缩。从2007年到2016年,国内快递业平均单价从28.5元降到12.7元。中金公司的数据显示,快递行业毛利率已经从2007年的30%下滑到目前的5%。在激烈的同行竞争、增速下滑、毛利下跌等“内忧”因素之外,中国的快递公司还面临着“外患”的行业大背景。与UPS、DHL等国际综合物流供应商不同,中国的快递公司高度依赖来自电商平台的业务,而与快递业的增速减缓保持同步,中国电商业务的增速也在放缓。中国快递公司的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电子商务的崛起,而在庞大的电商交易规模中,网络购物是中国快递行业的主要驱动力,过去几年来,网络购物的繁荣带动了快递业务的激增。然而,这一发展红利的背面是,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对电商、对网络购物的依赖性非常高。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目前网络购物所产生的快件量占中国快递业务总量的60%以上,部分快递公司网购件占比甚至超过80%。这一情况就导致了快递公司的发展过于被动,一旦电商公司对快递公司的需求出现变化,快递公司的生存便有可能受到威胁。上述情况已经成为现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中国电商交易规模增长速度已经呈现出放缓态势,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长速度也显著下滑。鲍跃忠告诉《财经》记者,在目前电商业务、用户规模和快递物流公司核心业务增长均有所放缓的背景下,快递物流公司将触角伸向其他领域,培育增长新动能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选项。试水资本蔡潇认为,快递公司做零售,最大的优势就是客户大数据,同时,一家成熟的快递物流公司,它的许多加盟网点都在“自己的地方”生存了十几年,有丰富的资源积累,这些都有助于快递公司拓展零售业务,而在做生鲜食品零售业务的过程中,快递公司也能发挥和培育仓储、配送能力,尤其是冷链技术。中通相关负责人也向《财经》记者表示,各大快递公司先后布局线上线下融合的零售业务,进行不同模式、不同深度的尝试,其背后的主要逻辑是想要深挖快递网络本身的资源,利用快件本身所带有的流量,以及快递网络的优势,对快递网点末端升级改造,同时结合自身所拥有仓配优势,切入零售渠道,进而建设自有供应链体系,实现商流和物流的有效融合,最后实现网点升级改造,实现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新零售模式。不过,不少零售和快递行业人士都认为,从整体上看,快递公司试水零售的成果并不显著,快递物流的优势和零售的契合度有限。有分析人士认为,对快递公司来说,通过资本切入零售业或许是一个更适合的方式。“社区零售目前是一个投资热点,但是目前看来,快递公司自己开店不是一个好主意。”陈立平向《财经》记者表示。“快递公司想要完善上下游产品线,想在做社区‘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同时,顺便满足社区的消费需求,可实际上,零售和快递没有太多交集。“陈立平认为,快递物流公司应该去收购或者入股成熟的便利店,再去增加快递自提点,这会比自己开店更顺利。“通过收购、入股,把商品自提的功能嫁接到便利店身上,这个逻辑是成立的。”陈立平表示,目前快递公司涉足的便利店、社区店的市场日趋饱和,做零售的技术要求也很高,同时线下店的选址也很麻烦,需要大量加盟,因此快递公司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开店很困难。“快递公司自己开店非常麻烦,覆盖率很低,牵扯精力很大,是在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鲍跃忠也对目前快递公司的零售尝试做了保守的评价,他表示,快递公司进入零售领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快递公司的物流能力与需要拓展的零售能力之间的关联性有限。“快递公司进军便利店、超市和电商领域尚在试水期,目前还没有较为成功的案例,快递行业也在不断地探索和磨合。”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丁威向《财经》记者表示,“毕竟隔行如隔山,还是需要摸索,需要‘交学费’。“以顺丰为例,顺丰控股上市壳公司鼎泰新材2016年公开披露的资料显示,由顺丰商业自2014年开始集中铺设线下门店所致,顺丰商业板块自2013年至2015年分别亏损了1.26亿元、6.14亿元、8.66亿元。顺丰商业板块指的正是负责顺丰线上及线下零售业务的商贸控股、顺丰电商、顺丰商业。2015年9月,顺丰控股的前身顺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向大股东明德控股持股76%的顺丰控股集团商贸有限公司出售了商业板块100%股权,原因是商业业务尚处于探索期,无法与快递业务产生协同效应,会对上市资产造成较大波动等因素。也就是说,目前顺丰的上市资产顺丰控股中并不包含顺丰商业业务。资料表示,剥离商业板块有助于引入外部资本,让商业板块得到更好的发展。申通和圆通方面告诉《财经》记者,申通和圆通的商业业务也不包含在上市资产内。陈立平曾去顺丰在回龙观的社区便利店考察,他认为,消费者对店里进口商品的认知度并不高,同时很多商品与线上重合,因此该便利店很难吸引消费者在自提商品的同时额外消费。鲍跃忠认为,在零售方面顺丰做了几次调整,但是还没有找到感觉,未来还需要摸索,而实际上,包括快递公司在内的诸多公司所进行的零售尝试都还未形成气候。在鲍跃忠看来,这些公司尚未走出一条成功的零售道路的原因是“在用旧思维做新零售”。“许多电商和快递公司,甚至地产公司(如保利地产旗下的若比邻便利店)也进入零售了,但是大多数公司都是基于对零售简单的认识进入这个行业,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零售业的当下和未来有准确的判断和把握。”鲍跃忠表示。事实上,不仅仅是新入局者还在探索,零售行业自身就处于变革调整之中,传统的零售公司也还在摸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电商的冲击下,近年来不少传统零售公司表现持续低迷。据媒体报道,2017年,受销售额不断下滑的影响,沃尔玛关闭了11家在华门店,乐天玛特退出中国市场,华润万家一年半的时间自营门店减少了800多家,卜蜂莲花2012年-2016年连续亏损超过11亿元人民币,仅2016年当年就亏损5.37亿元,而家乐福经历了连续两年销售额负增长后,引入了“救兵”腾讯和永辉,才平息了外界对其退出中国市场的猜测。鲍跃忠认为,零售变革最重要的是,要由以商品为中心,转为以顾客为中心。不论是从线上平台往线下实体店的销售引流,还是从线下经营往线上平台的销售引流,目的都是通过结合线上和线下双重力量,“黏住”顾客,提升销量。然而,在今天的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的零售模式与顾客产生的依旧是弱关系,做零售的公司需要用拥有社群化特点的互联网连接手段重新构建与顾客之间的强关系。“可是目前意识到问题的公司并不多。”鲍跃忠向《财经》记者表示。“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很大满足,做零售,就需要找到更多吸引消费者的方式,让顾客有消费的理由。”陈立平告诉《财经》记者。作为申通零售的发起人,蔡潇对目前攀枝花市场的零售业务表示满意。“没有走出同质化竞争的快递公司,70%的包裹还来自电商,我们攀枝花这边,30%来自电商,70%是自己制造的快递包裹。”蔡潇告诉《财经》记者。“我们的情况已经反过来了。”蔡潇表示。目前,申通的巨贤百味在成都有30多家店,店铺大小在5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之间不等,2018年将会在四川以外的省市开设约10家新店;攀果鲜在攀枝花有5家店,同时,第六家店也在筹备之中,蔡潇表示,这家店将是他第一次试水中型店面(预计面积为800平方米)。蔡潇的团队将于2018年6月开始做pc端平台,目前也在开发自有的用于寄快递、卖生鲜的支付工具。蔡潇表示,通过四川地区的试点,申通将来会把全部快递网点都改造为“快递+零售+递送”的形式,同时也会开新店,新店数量将超过网点改造的便利店数量。圆通、韵达拒绝了《财经》记者有关今后零售业务进一步的信息披露和采访请求;截至发稿,顺丰、中通尚未给出更多回复。“目前快递公司做的零售仅仅是一种尝试。”一位不愿具名的快递行业从业人员告诉《财经》记者。但他认可快递公司做零售的必要性,“快递公司需要控制末端资源(物流客户),为将来的发展占领机会。”邵钟林则向《财经》记者表示,快递公司做零售并不寻求做得有多好,它们的零售投入依旧服务于物流主营业务。鲍跃忠向《财经》记者表示,虽然目前看来,快递公司在零售方面尚未形成一股可抗衡主流玩家的力量,但这一变化预示着中国未来的零售形式和公司主体都将变得更加多元化。
一起惠2018-04-02 09:14:07520 次
郑勇将赴欧洲和知名的快时尚品牌探讨其智能仓的落地。去年,Geek+还与日本第三方物流仓储服务(3PL)公司ACCA在日本落地了第一个智能仓储机器人项目,抢在当时正火的印度仓储机器人公司GreyOrange之前。作为仓储机器人领域第一梯队的代表公司,Geek+和快仓是美国仓储机器人Kiva的追随者,Kiva于2012年被Amazon以7.75亿美元收购后,已全面进入亚马逊的智能仓改造中。据了解,目前亚马逊的单体智能仓里使用的仓储机器人已超过3000台,总应用已超过10万台。这也被看作仓储机器人可以更高效应用于电商行业的重要佐证。以Geek+为代表的此类智能仓方案通过“货到人”的仓储机器人,实现根据订单需求,将货架搬运到人工拣货站的方式,拣选人员只需根据显示屏和播种墙电子标签提示,从指定货位拣取相应数量的商品放入订单箱,打破了对照订单人满仓库找货的“人到货”模式。通过仓储机器人代替人工,实现无人化自动化,提升仓储效率。Geek+CEO郑勇称,相较于立体仓库+AGV的仓储自动化改造路线,Geek+的方式代表的是一种柔性自动化,是一种更灵活、分布式的系统,每个机器人能独立工作、并行作业,有很好的拓展性。又因为仓储机器人是一种很标准化的设备,可以用更多软件优化算法,让系统学习进化更好的效率。“自动化是一个趋势,有不同的技术路线。不同路线是互补同时应用的一个格局。但哪种技术占主导很难说,很难说一种技术路线比另一种有压倒性的优势。”郑勇称,目前,消费市场的需求趋向于越来越变化,市场变化越多,就需要更敏捷、快速的供应链响应,因此给了机器人应用机会。一方面,企业的业务变化越来越快,无论是业务量上升还是下降都变得很快;另一方面,消费趋势也在快速变化,消费者喜好越来越多元化,流行什么不流行什么瞬息万变,这也要求生产线、仓库及时适应市场变化。这种变化在中国电商行业表现尤其明显。传统的仓储自动化建设往往考虑5-10年的业务变化,而现实的市场变化以月为单位,尤其对中小微企业来说,用人工显然要比上一套规模化大系统更便宜更柔性化。但问题是,中国的人工成本在快速上涨,廉价劳动力招工难的问题已从生产制造业蔓延。轻量化、柔性化的仓储机器人从而成为替代人工劳动力的一种选择。据了解,目前Geek+服务的企业主要为电商、3PL、医药、鞋服、食品、日用品、工业等,此类行业SKU特别多,库存动态变化快,非常适合柔性化方案。采用Geek+的方案只需要改造普通货架+仓储机器人,仓库货架改造成本低,机器人设备标准化可灵活配置数量。“一个工位处理几十个订单,看几十个订单需要哪些SKU,看哪个货架能满足更多的商品,搬一个货架过来不是取一个东西,是取好几个东西,效率比人跑过去更高。”郑勇称,这一整套仓储体系算法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怎么把商品存储到货架上,布局很重要,怎么对货品、货架做动态分布以更好的应对工位的需求?目前,Geek+可以实现根据SKU的热销情况,货架根据畅销、滞销移动分布,让最畅销的SKU分布在靠近拣货台的近距离货架,滞销的放在远距离货架。第二,订单池,怎么让一个波次的几十个订单同时去执行?执行的顺序是什么?需要解决业务订单的管理和执行方式。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电商按时间顺序拣货的逻辑,大大提升了拣货效率。第三,机器人的调度,确定搬哪个货架组合到工位的时候,安排哪些机器人去搬?机器人路径怎么走?怎么解决拥堵的问题?躲避障碍的问题?据了解,这套方案的主要投资成本在机器人上,可以根据仓库面积和订单出货量,匹配机器人数量。一个5000平米的仓库,少的20台搞定,多的100台,每台价格在10万元左右。了解到,2017年Geek+已实现营收大几千万,其中来自电商的占比超过70%。收入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售卖机器人和系统;另一种则来自设备运营服务,通过自己投资承担机器人硬件成本为电商提供按单收费服务,也可以按时间租赁,客户无需初始固定硬件投入。目前,Geek+还有针对制造业工厂、商业场景、医院、酒店、机场的搬运机器人。由于中国有大量的中小微制造企业,此类市场的客户数量已占到其总客户数的一半。此外,Geek+也在研发储备可以上路的室外物流机器人。郑勇称,室外的配送机器人与仓储机器人本质技术差不多,但室外机器人的AI程度更高一些,在应用场景上面对社会环境、法律、城市规划等各种挑战,离落地还很远。郑勇称,整个仓储机器人市场还在一个尝试阶段,但经过2015年、2016年基本已经验证了这套解决方案的价值。今年将有越来越多的客户尝试,但大规模的复制还比较少,普遍都是先尝试做仓库中的一个分区。“整个行业要爆发需要大家愿意去复制,全面推广,从常识到全面复制是又一个积累期。”郑勇判断,2018年下半年,将开始有更多复制的趋势,甚至做一些2万平米的大仓库项目。Geek+今年的目标是10倍增长,营收实现几个亿。为此,除了国内市场,Geek+将更主动的拓展日本等国外市场。由于仓储机器人方案目前主要在替代人工成本上表现投资性价比高,在国外高人工成本的地方相对更有市场空间。
一起惠2018-03-22 08:52:50310 次
3月20日消息,有知情人士爆料,百世集团也即将通过旗下深度分销平台百世店加入无人货架战场。图为百世旗下微信公众号“BSTtest”的相关截图随后查看了百世店加、百世邻里等官方微信号,均未找到“货架”入口,但却在百世店加旗下的另一个公众号“BSTtest”中发现了一点“痕迹”。该公众号中设有入口“XX具体货架页面”,点击进入后,页面显示“货架暂时无法收款”,而页面中出现的“WOWO”字样也疑似货架的落地地点——百世集团在去年收购的WOWO便利店。为此,联系了百世店加的相关负责人。其中一位表示,百世确实在筹备无人货架业务,目前正在公司内部进行小范围试水,但未对外落地,暂时也没有对外推广计划;而另一位负责人则表示,货架仅供公司员工使用,是“公司内部的事情”。2017年,各品牌无人货架相继涌现,如今早期玩家领蛙投靠了便利蜂、番茄便利奔向果小美、51零食卖身猩便利、七只考拉项目停摆……无人货架领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经历了一番风起云涌。洗牌过后,不仅京东到家、饿了么、每日优鲜等纷纷进场,顺丰、中通也紧随其后入了局。去年11月,顺丰集团官方微博发布了一组图片,称其已推出企业员工零食福利平台“丰e足食”,以深圳为试点,未来向全国推广。今年2月又有消息称,中通快递旗下中通商业也与考拉便利达成战略合作,正式入局无人货架市场……如此看来,综合供应链服务商向终端延伸的案例已经不止一个,百世进军无人货架也不无可能。有业内人士认为,以物流为基础的综合供应链服务商入局无人货架是有迹可循的。首先,企业资源可以最大化利用,快递网络、仓储网络遍及全国,可以支持无人货架的运营,迅速补货。同时,相比建立独立便利店如嘿客等,无人货架离用户更近,成本更低,企业可以更有效地抓住线上与线下的连接点。不过,上述人士也表示,加盟式的物流服务商在运营货架时也面临着管理方面的挑战,而且通过无人货架获得的高价值末端数据,其对于这类企业的核心价值究竟在哪,也尚待讨论。
一起惠2018-03-20 08:49:01471 次
2018年1月开始,无人货架这条“拥挤”的赛道传来了行业并购,明星玩家战略收缩,关店、裁员的消息,狂飙了半年的无人货架行业顷刻间进入到中小玩家寻找买家的洗牌阶段。行业马太效应已出现,未来的寡头也隐约可见。在此背景下,去年9月不慎“走漏风声”的饿了么内部孵化无人货架项目(代号“e点便利”)爆出了最新进展,其正式名称为“饿了么Now”,项目在1个月前已完成标准化定型,下一步将大力掘进市场。饿了么NowCEO陈骐告诉小编,Now项目主切办公室无人货架,其商品大部分来自自有食材B2B平台「有菜」,配送则采用自家的蜂鸟系统。饿了么Now于2017年9月底上线内测,10月份正式铺设,11月份BD至30个一二线城市。截至目前,饿了么Now累计铺设网点2万个;入驻企业(≥50人)超过1万家、平均每家95人。首个入驻城市上海已实现运营盈利。陈骐表示,饿了么Now单体经济模型已完成验证,其成本模型和行业基本吻合,30%毛利,营销费用5~10%,补货成本占10%,损耗成本占15%。从营收来看,目前,饿了么Now有零售+团购2大块业务,零售又分为前台毛利(卖品收入)和后台毛利(包括采购返点、品牌主题陈列费和部分品牌的新品推广费)。具体而言:团购(如水果、零食)次日达业务。据陈骐介绍,以上海为例,平均每人2-3天购买一次水果,这个频率是低于实际需求的。Now项目在上海部分点位推出该业务后,有效地激发了需求,运营1个月点位平均GMV翻倍。主题陈列,即将货架的主体图像、logo、header等进行主题化制作,以满足点位主的个性化需求,如团队已为湖畔大学、万科等制作主题货架,或是为商家制作主题皮肤来推广产品。和中通进入无人货架类似,饿了么自办货架可将自有物流资源充分变现。在采访中,陈骐也表达了饿了么对市场机会和自身优势的判断。无人货架满足办公室白领的即时消费需求,可低成本获取高价值线下流量,对于饿了么来说,进入无人货架可作为外卖市场的补充。如当用户需要水果、饮料时,很可能会因外卖运费不划算而放弃这个渠道。补充的第二层含义体现在饿了么可通过这个入口场景来活跃平台用户,如未来饿了么很可能打通平台和货架项目的会员积分,从而进行交叉经营,反哺平台现有业务。有业内人士统计,全国适合投放货架的办公点位(封闭场景,面向白领人群,单点覆盖人数不低于30人)在150-200万个,市场空间在300-500亿元。而从各玩家公布的数据来看,市场已开发的点位和铺设的货架接近百万个。但据陈骐透露的数据,截至今年1月份,全国头部玩家实际覆盖的点位总数不超过10万个,市场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目前竞对和饿了么在交集选址的竞争上还不算多,这是饿了么第一个判断。其次,陈骐认为,零售是个利润比较薄的生意,加上行业技术壁垒不高、用户对运营商忠诚度低、商品损耗率高等天然缺陷,市场必然会从盲目扩张快速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上文提到的行业进入调整期也说明了这一行业要可持续发展、要盈利光有奔跑速度还不行,还需严格控制供应链和成本、优化用户体验等。饿了么认为,这正是市场留给自己的机会。陈骐认为,饿了么Now与母公司核心业务高度协同,兼具品牌、数据、渠道等稀缺性资源。首先,饿了么Now有母公司的品牌背书,一是便于和多方展开合作;二是可快速吸引零售行业的一流人才。陈骐透露,光12月单月饿了么Now即铺设了7000个点位,这离不开饿了么千人BD团队的努力。其次,饿了么Now采用有菜货品+干线仓配、蜂鸟配送的成熟体系,补货成本极低。据悉,有菜目前已与5000个供应商建立合作,包括可口可乐、中粮、益海嘉里等品牌,这部分供应商约占1/3,剩下2/3的品牌有菜也是一级批发商。有菜在多个主要城市还建有联营仓储和配送系统,可提供从城市大仓到小干线的配送。在终端配送上,一般卡车巡游补货方式较为陈旧,其成本包含卡车租金、停车费用等,补货周期较长、成本高,单次补货需30元,而蜂鸟高渗透率的配送系统可通过协同效应来提高供应链效率,同时降低成本。据陈骐透露,饿了么Now单次补货费用可降至16元,低至行业竞对的50%,综合毛利高于30%。而对于便利店+前置仓这种同样高效的配送模式,陈骐认为,须有仓才有店的扩张速度过慢,不是一门简单的货架生意模型。第三,数据的挖掘利用。曾有业内人士分析,办公室货架的流量争夺将升级为从标品到非标品、从纯零售业态到数据支撑。在数据积累上,陈骐透露,2017年光是饿了么新零售业务的交易额就有数十亿元。因此,饿了么Now诞生之初即拥有用户、点位、畅销品、配送路径等丰富的业务数据,依托这些数据,饿了么可高效、准确地进行多种决策,如在选址上可根据基于地理位置+办公室场景的用户订单热力图来确定范围;在选品上,饿了么Now通过分析不同区域用户对品牌和SKU的偏好来匹配不同的商品组合模板(每个城市有5-10套,每月更新一次)。广告变现。依托于母公司2.6亿活跃用户的体量和数据,饿了么Now将把项目和外卖业务相重合的这部分用户数据(如登录和停留等)作为触点,细化用户画像,从而为新零售品牌等提供颗粒度更小的广告投放。在团队方面,CEO陈骐曾任阿里巴巴零售通事业部供应链负责人、汽宝掌柜创始人、耐克体育大中华区客户运营总监兼物流总监等职,具有18年供应链、渠道及电商经验。CFO付春龙系饿了么新零售BU战略官,负责业绩诊断、新零售孵化项目投融资等,曾在贝恩咨询大中华区私募基金组任资深顾问。COO郭星君是项目业务负责人,此前担任饿了么商业化与商务广告负责人。就在不久前,多位业内人士爆料阿里将斥巨资收购饿了么,让其作为自己的新零售基础设施。如消息属实,从饿了么Now的试水来看,这项设施倒还算高效。
一起惠2018-03-09 09:58:57460 次
随着西安大雁塔景区的京东X无人超市开业,京东在无人超市上已经落地了10家店,分别位于北京、烟台、大连、宿迁、西安、天津。京东X无人超市总经理宋鹏告诉小编,2018年内,京东X无人超市将开出100家店,主要面向沈阳、郑州、长春、成都、重庆、上海周边、武汉等省会重点城市,开在商业中心、写字楼、社区等多种场景。目前,京东X无人超市面积在100-300平米,约500个SKU,每个城市的业态选址都有差异,社区的选品可能生鲜多一些,商业写字楼的则偏向快消。“今年还在实验阶段,我们主要做门店的数字化,未来可以实现千店千面。”宋鹏称。据了解,目前京东X无人超市主打“无感知购物”,即拿了就走,主要有两套技术方案实现无人体验。第一套是RFID+人脸识别,人脸识别绑定京东账号,扫脸进入。商品全部贴有RFID标签,用户选择商品后走出结算通道,结算通道有RFID自动设备识别结账。这套方案在支付端聚合京东支付、微信支付等,用户通过设置支付优先级,自动绑定人脸。其中人脸识别部分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对一识别,需要配合扫京东二维码码,每次进门扫脸的同时扫码;另一种只需要第一次扫码绑定人脸,后续直接扫脸。宋鹏告诉小编,该套技术方案基本可以实现识别准确率100%,但有时个别商品由于包装之间材质互相影响,有可能产生一定误差。“此前RFID识别率不高主要是大家都用的通用标签,现在通过天线、印刷封装工艺的改进,已经可以解决其准确率问题。”宋鹏称。第二套技术方案则类似Amazongo,属于纯视觉解决方案,包括视觉抓人、抓商品和重力感应三种主要技术。该套技术方案目前已完成实验室测试,下个月全套系统将会落地上线。该套技术方案进门跟Amazongo一样,都是通过扫二维码进入。货架上布满重力感应器,基本每个SKU配备一个重力感应器,可以准确到几克以内的重量识别。摄像头有抓人和抓物两种,平均1.5平方米布置一个摄像头。宋鹏称,这套视觉+重力感应的技术基本可以实现无恶意操作下100%的准确率,通过识别用户行为动作结合货架重力变化,直接判定货品添加到购物车,出门后自动结账。但当用户多次拿起物品放到别的货架时,尤其重量相似的货品,则有系统可能出现误判,目前正在针对此类情况进行研发,待方案完善后有可能应用在后续落地的店面中。据了解,目前京东X无人超市用到的所有技术既有京东自己研发,也有与第三方合作。有时一种技术往往使用多家技术方案,如人脸识别,京东X无人超市用到了三家的技术,通过不同技术的试验,京东也在不断优化技术方案。小编了解到,京东X无人超市的两套方案成本比开一个传统超市的硬件成本贵30%。但省去了人力成本,同时具有长期的数字化运营优势。对于未来将落地的大型无人超市,还将实现前店后仓的形式,通过完全智能化的方式完成补货等门店运营管理,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宋鹏介绍,传统便利店平均一个班次2个人,一天两班倒需要4个人,24小时开业的需要6个人,一年的成本至少30万。同时无人超市省去了用户排队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最为重要的是,门店的数字化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传统便利店选品是同质化固定的,京东X无人超市可以根据选址地区京东线上消费数据选品,后期可根据销售数据调整品类,最终实现千店千面,每个店的SKU都不相同。据了解,目前京东X无人超市有自营和传统零售商合作两种方式。已开业的10家主要为自营模式,由京东物流提供配货和理货,负责贴标签,成本均摊到每个订单。宋鹏称,未来也考虑将众包物流达达加入进配货理货队伍。此外,京东X无人超市也与传统零售超市合作,输出供应链和智能技术方案,如卜蜂莲花、华冠等。与专门的视觉技术提供方相比,京东优势在于提供整套的方案,在供应链、物流、选品等方面有更强的整合能力。据了解,目前,该套方案不对个人开放。
一起惠2018-03-08 09:33:05384 次
3月5日消息,有知情人士向一起惠爆料,阿里零售通已经加入无人货架战场,推出了“智选”货架。图片来自知情爆料人从爆料人提供的图片来看,“智选”货架由常温货架和冷柜组合而成,覆盖商品包括巧克力、饼干等零食以及各类果汁、饮料。一起惠就此询问了零售通相关负责人,其表示,图中硬件确系阿里零售通方面推出的货架,不过目前仅在阿里园区产品体验区中设立了一个试点,还未正式对外推广。“整个项目进度跟去年公布的智选计划保持同步。”上述人士补充道,“智选货架与上下游的合作形式还在内部讨论阶段,预计在今年3月底之前会敲定并正式落地。”该负责人介绍,相对于大多数无人货架选择拓展企业办公区的策略而言,“智选”货架计划直接入驻零售通的线下小店,未来正式对外的产品还会较当前版本做些升级。2017年,各个品牌的无人货架雨后春笋一样地出现,然而如今,早起玩家领蛙投靠了便利蜂、番茄便利奔向果小美、51零食卖身猩便利、七只考拉项目停摆……,无人货架领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经历了一番风起云涌。一场洗牌过后,大家从不能绕过的点位之争开始瞄准精细化运营。而此时,创业公司的摸爬滚打让巨头们看出了门道,京东到家、饿了么、猎豹、顺丰、每日优鲜等开始纷纷进场货架领域,阿里零售通如今似乎也要加入其中。业内人士认为,阿里零售通若真的进入无人货架领域,无疑将是“大佬入局”,“零售通覆盖小店的公开数字已经达到60万,如果将这些小店作为目标群,减少了很大的地推压力,让它可以直接从商品运营入手。”该人士强调,除保证货源外,运营货架的重要能力还有物流效率,而包括猫超仓库、蜂鸟等都可能为其助力。据一起惠网了解,早在去年12月,阿里零售通公布了智选计划,将根据淘宝线上消费数据和高德地图结合地理位置,对小店进行13个类属商圈划分:办公、景点、医院、学校、住宅区等,并根据商圈类型,对小店推出不同的大数据选品方案。同时,零售通还会面向小店推出智选货架,店主可以直接在店内接入货架,让零售通大数据直接指导货架,帮小店一站式改善产品结构。零售通方面当时表示,智选计划在产品方面的体现是在零售通中设置“智选”频道,首期将推出百货、家纺、母婴、休食、进口、文具、美妆、3C数码等8大核心类目、74个三级类目和首批目标品牌,构成第一代“智选”类目。不过,从目前这个试点货架来看,其商品类目还可能存在调整的空间。根据智选计划,零售通将通过重点打造淘品牌、区域品牌、产业带品牌、进口品牌、中华老字号和源厂直供,在2019财年实现100个淘品牌落地、100个区域品牌出省、1000个进口品牌下沉和1000个产业带品牌直供。
一起惠2018-03-06 09:55:11524 次
多年前,于刚是戴尔全球采购副总裁,刘峻岭是戴尔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总裁;如今,前者成了上海“1号店”董事长,后者是CEO。2007年,于刚和刘峻岭计划做一个“网上超市”时,周围很多人并不看好。那时,大大小小的垂直类电商多如牛毛,而综合类网上零售则被认为是一块硬骨头。但是四年后,1号店已成为中国电商中跑得最快的公司,前三年成长率达到192倍,销售额从2008年的417万元蹿升至2010年的8.05亿元,其2011年销售额也达27.2亿元。他们的创业故事,已被沃顿商学院引为MBA课程的案例。1号店的商业模式并不华丽:商品均价比传统超市低3%-5%,超过15万种的品类大概是一家沃尔玛或家乐福门店的6倍。在配送上,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大部分城市以及武汉等都是次日到货,而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还有“半日达”、顾客决定收货时间的“定时达”和“一日三送”等模式,这些都属于1号店的“供应链革新”——于刚认为,完善供应链管理是电商竞争的关键,而这也正是1号店高速成长的秘诀之一。细节为王1号店是于刚的第二次创业。他的第一次创业是1994年在美国做航空管理软件,客户覆盖了几乎所有美国大型航空公司。在戴尔,于刚认识了刘峻岭,俩人经常在午餐聚会中谈天说地。2007年春,刘峻岭向于刚提出创业想法,两人一拍即合。8个月后,他们先后从戴尔离职。最初,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95号楼一间不到10平米的屋子里,一张桌子,两人面对面坐了4个月,自己亲自做市场调研,写商业计划。为了推广网站,两个人还在地铁站和小区发过广告。“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垂直电子商务网站到了一定阶段必定要横向扩张,这时,它们往往会遇到障碍。”所以,两人决定做一个综合网上零售平台。2008年7月,1号店上线。“为顾客提供足不出户、一站式家庭购物解决方案”,这是1号店商业模式的核心。“这里不仅是网上超市,还提供订机票、缴水电费、信用卡还款等虚拟增值服务,还有1号医网、1号药网等频道,顾客群体多是25-40岁的都市白领。”在亚马逊和戴尔的职业生涯让于刚更加注重用户体验,而细节往往会决定顾客体验进而影响是否再次消费。为此,1号店请市场调研公司做常态性的顾客体验调查,每周都依据收回的问卷意见进行改进。比如,有顾客反映,米和面等大件商品白天家里没人签收,送到办公室还要扛回家,很辛苦。因此,1号店就推出了“定时达”、一日三送等个性化配送。2011年,为了提供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他们甚至在阳澄湖承包了100亩水域。“我们把亚马逊和沃尔玛作为标杆,真正了解客户的想法并且彻底执行。”于刚说,“每周一次的高层例会第一件事不是分析运营情况,而是进行客户反馈讨论,并指定责任人进行改善。”顾客体验指标还被细化成十几项,直接与员工绩效考核挂钩。改造物流链在亚马逊任全球副总裁时,于刚负责全球供应链管理,包括配送、采购、库存和库容;之后担任戴尔公司全球副总裁,主管戴尔全球在亚太地区的采购和物流。在他看来,电商最重要的功夫就在于供应链管理。正因为如此,1号店从一开始就集中精力打造供应链。众所周知,供应链管理是个复杂的工程,库存过多,成本就会提高,但是库存过少又会造成缺货。而电子商务更加考验整个供应链条的协调能力,不同保质期、包装形态的商品在经历入库、上架后,以各种不同组合集合在每一个订单中,再经历拣货、分拣、包装、出库、配送,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中,接着还可能要跟上包括退换货在内的售后服务,这些环节如何高效运作并不是件容易事。“我们的产品种类目前是15万种,2012年要增加到50万种。因此,从一开始我们就将重点放在开发软件系统上,包括会员管理、仓库管理、配送管理、库存管理等十几个模块。”于刚说,“1号店的库存管理难度在于,品类杂、保质期短并各不同,包装各异,体积不等,商品周转率也不一样。”在接触了很多软件公司的物流管理系统都觉得不满意后,1号店招聘了20多人进行自主开发,半年后正式投入使用。“我们的物流管理系统的特点是,每个部门都有一个运营仪表板,实时监控运营情况,每天生成报表,总结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指标,比如缺货率、客户投诉情况等等。就像温度计,随时能检测一个人是否发烧。”于刚介绍,这套管理系统还能进行智能分析、提供预警和预测,比如给仓储管理系统增加一个“录入商品体积”新功能后,系统便会自动算出哪种规格的包装箱更合适,更能节约包装成本。自建配送从上海市区驱车大概50公里到奉贤,这里是上海很多公司的仓库和工厂的聚集地。从去年3月至今,1号店在这里建立了近14万平米的仓库,一排排货架上堆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商品。目前,1号店拥有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五个仓储中心,并在34个城市设立了130多个自配送中心。2012年的计划是将配送团队扩展到上百个城市。2010年,1号店引入平安集团的投资,2011年引入战略投资者沃尔玛,这些资金大部分用在了供应链仓储设施升级、技术开发以及人才招募上。于刚说,在引入投资者方面,考虑的不光是资金,还有战略价值。平安集团的优势在于庞大的顾客群体、品牌资源和金融服务;沃尔玛则在供应商、物流、自有品牌等方面资源雄厚,与沃尔玛合作后,1号店可以向其充分学习物流方面的经验。供应链规划总监王嘉豪在1年前加入1号店时,公司交给他的“非常任务”是给全国5个城市总共22万平米的仓储物流中心作整体布局,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进行“一地多仓”系统开发,即根据产品销量动态,在多个仓库内智能分配库存和订单。这大项目庞大且涉及环节繁多,经过研究,1号店最后决定自主开发。“如果外包,至少半年后才能上线,我们发展速度太快,等不了。而且我们更了解自身的商业模式和需求。”王嘉豪说。在布局仓储中心的同时,1号店决定自建配送系统。“在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覆盖全国、客户体验非常好的配送公司。”于刚说,“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他解释说,无论从及时配送率、配送成功率,还是顾客满意度、破损、溢漏、少货率等来看,自建配送的指标都要优于第三方配送公司。目前,1号店70%的订单由自建配送系统配送。这同样是个艰巨的任务。通过自主开发的商业软件,1号店将全中国划分为200万个区域,比邮政编码划分得还要细。“在1号店的投资上,30%-40%用于仓储配送,30%多用于IT建设,广告营销占的比例不足10%,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对此,于刚的解释是,“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一起惠2018-02-06 09:43:04627 次
已经过去的2017年,对整个互联网圈来说,是剧变的一年。共享经济、新零售、消费升级、人工智能、企业级服务也都在2017年成为了风口,吸引了大量的资本介入。阳光印网方面认为,这些大小风口,和自身“企业非核心事务采购平台”的定位息息相关。对此,阳光印网对未来企业采购的趋势进行了盘点。阳光印网认为,未来五年内,将会表现火爆的企业采购品类有以下几种:1、商用型服务机器人众所周知,机器人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商用型智能服务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行业的大风口,将迎来新蓝海,未来十年的市场需求或超过万亿。从数据分析来看,企业对商用机器人的需求日益旺盛,主要应用在酒店迎宾、领路、送物取物,展会引领、介绍,博物馆讲解和市场营销活动等线下服务,以替代简单重复性工作,降低人力成本。2、环保快递箱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快递纸箱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但传统纸箱的封箱胶带的大量使用,既造成极大资源浪费,同时也不利于环保。因此,无胶带、可二次利用、可回收的环保型快递包装,成为了电商和物流行业争相追捧的对象。2018年,结合国家的新政策,无胶带环保快递箱将是一个不小的风口。3、无人货架由于无人货架商业模式相对较轻,可以方便入驻各个写字楼和大型商场的无人货架趋于饱和,一线城市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或将促使行业参与者向二三线城市扩张,市场争夺战将再下沉。可以预见的是,2018年无人货架行业将进一步回归理性,行业分化也将由此开端,实力雄厚的玩家必将再度掀起洗牌潮。4、企业级定制礼赠品2018年,能够凸显企业个性和文化,承载企业信息的礼赠品,将会迎来一波爆发式增长。企业级礼赠品有别于普通商品,它越来越成为企业提升品牌价值,维护客户关系和开拓客户资源的有效工具之一。伴随企业对定制化礼品需求的增长,个性礼赠品也将成为礼品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用户的广泛追捧。此外,阳光印网还预测几大企业采购品将会渐渐退出历史舞台:1、纸质名片人们80%的日常沟通已经搬到了线上,而名片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已经逐渐被电子名片和微信所取代,未来甚至可能都不用扫描,只是把手机接触一下,就可以交换信息,纸质名片将渐渐沦为鸡肋产品。2、纸质邀请函在过去的一年,企业对于纸质邀请函的需求越来越低,究其原因,无非就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H5邀请函逐步取代了纸质邀请函。3、台历阳光印网方面预测,企业采购对于台历的需求逐年降低,因为台历携带并不十分便利,加上手机的普及和发展,台历早已被电子日历取代。4、四联快递单传统的四联快递单正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型二维码电子面单。这种电子面单不仅可以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而且还能十分便利的追踪信息,同时也更加环保。5、企业定制红包近几年,很多银行等大型机构都会在春节来临时印刷带有自家企业LOGO的红包,现在呢?即便是距离天南海北,微信、支付宝也能随时随地收、发红包,传统的红包,也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正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正全方位地改变着企业各环节的运营模式,这导致了一些商业机会的萎缩、消亡,但同时也孕育出许多新的商业机会。据了解,从印刷切入到企业非核心事务采购,阳光印网已服务过盒马鲜生、阿里巴巴、菜鸟网络、苏宁易购、滴滴出行和ofo等客户。未来,阳光印网会将企业非核心事务采购当成“核心”,力求在快速迭代的商业环境下,助力平台上的企业客户快速发展,提升企业的自身价值。
一起惠2018-01-31 10:02:14381 次
1月30日消息,近日,苏宁经历了一次人事调整,原苏宁北京易购大区负责人卞农调任总部任副总裁,负责新建立的大快消核心业务模块,主要分管超市、生鲜、母婴以及苏宁小店等业务。对此,“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卞农阐述了苏宁大快消业务的发展方向,并重点介绍了未来苏宁小店以及生鲜、冷链方面的布局。第一把火——重点发力生鲜业务近年来,随着“智慧零售”概念的普及,生鲜市场正进行着“拉锯战”。国内零售巨头们开始布局线下,其中生鲜市场更是成为巨头试水的跑马场。零售巨头生鲜份额之争背后,反应了在线上流量趋于饱和的当下,各巨头对线下资源的渴望。面对盒马生鲜、京东7-Fresh等新零售生鲜超市,苏宁生鲜在北京市场的压力不小。卞农认为生鲜市场是大快消领域竞争的关键,“核心在供应链+仓储物流”。根据公开数据,在供应链方面,苏宁生鲜拥有100多个海外直采基地,买手团队遍布全球147个国家和地区,覆盖果蔬、海鲜水产、休闲食品、酒饮、滋补保健、美妆等众多品类。而在物流仓储方面,苏宁凭借其冷链物流体系,超过80%的订单能在24小时内送达。另外,用户通过线上下单,苏鲜生店周围可实现3公里范围内半小时配送。“这些都是苏宁生鲜的优势,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对于苏鲜生的未来发展,卞农表示,“2018年初要新建8个冷链仓,还要新开100家苏鲜生店。”第二把火——增开1500家苏宁小店近日,苏宁小店宣布将在2018年增开1500家店计划,并增设5万个无人货架。结合卞农“未来苏宁将重点发力生鲜业务”的说法,或许能看出这一系列动作背后,苏宁在大快消领域的战略目的。卞农介绍到,苏宁推出“供应链+小店”互为支撑模式,所有苏宁小店将依托苏宁供应链体系发展。据了解,苏宁小店的商品分为快消品和生鲜两类,由线上与线下两部分构成。线上拥有日常便利性商品为主的一小时送达、生鲜产品为主的生鲜预定、苏宁易购的精选商品。线下则为100-200平的社区便利店,线下销售生鲜占比约30%。此外,苏宁小店依托苏宁的自建物流体系,可做到2公里范围内1小时急速配送。与传统的便利店不同,苏宁小店宣策通过生鲜切入,方便了周围居民的生活需求,打通了从线上到线下,从社区生活到服务的社区消费链条。另外,卞农对记者强调,“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快速复制。谁更快的将小店开进社区,谁就掌握了社区场景消费的入口。”据了解,苏宁小店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启快速复制模式,卞农介绍,“今年春节前,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将有数百家苏宁小店、苏鲜生店开业。”第三把火——新八大冷链仓生鲜产品具有保质期短、易腐性、损耗大等特点,对温度控制要求高,需完善的冷链保障。对此,卞农要加快苏宁冷链仓的建设速度。据了解,近期,苏宁将新开广州、南京、上海、北京、武汉、成都、沈阳、西安八座冷链仓。新开的八座冷链仓均采用B2B店配和B2C客户包装发货模式,满足苏宁生鲜、苏宁小店、苏鲜生超市的冷链物流需求。据了解,苏宁冷链仓进行分区模式,包含冷藏、冷冻以及常温三大温区,满足不同生鲜产品的贮藏需求,商品覆盖新鲜蔬果、海鲜水产、禽蛋肉类、低温奶制品、进口食品等品类。
一起惠2018-01-31 09:28:44416 次
1月26日消息,小编获悉,日前,苏宁易购北京大区新帅郝嘉对外表示2018年北京地区将新开189家智慧零售门店,其中苏宁小店65家,为消费者提供覆盖社区生活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和体验。1月26日,刘家窑桥东和西马厂两家苏宁小店同时开业,这也是继苏宁“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发布会后首批在京开业的小店。去年12月19日,苏宁在南京举行了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暨合作伙伴签约大会,张近东正式对外宣布未来三年门店扩张计划:实现1.5万家店、2000多万平方米商业实体落地,届时苏宁旗下各种业态门店总数将达2万家。其中2018年将新开苏宁小店1500家。据了解,苏宁小店是苏宁“社区O2O”领域的重点项目,“在经过南京试水之后开始走向全国连锁化布局。苏宁小店定位于社区服务,采用“便利店+APP”由实体门店和独立APP结合而成,构建在最后一公里基础上,满足消费者购物、餐饮、闪送等生活购物和日常服务需求。“苏宁小店依托苏宁大生态链,快消品与苏宁易购和苏宁超市采购体系共用。”苏宁小店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其他便利店不同之处,苏宁小店的核心诉求是解决消费者的一日三餐,其主营产品品类包括早餐、生鲜、奶制品、食品饮料等。生鲜品类占比远远高于便利店,达到30%左右。在线上可以通过苏宁小店APP下单购买,同时提供2公里范围内一小时闪送服务;在线下,货架旁设置二维码,自助收银、移动支付十分便捷。店内还设置了虚拟货架,展示苏宁易购的线上产品,并设下单区,方便用户在线购买和提货。“除了消费者在现场体验购买,我们依托我们强大的物流能力,提供线上下单一小时闪送服务。”苏宁小店负责人表示,例如消费者下班的时候进行APP下单,下班到家的时候东西也到家了。此外,作为苏宁生态圈距离消费者最近的业态,苏宁小店除了社区店,还将有CBD店和大客流店等模式,为不同客群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一起惠2018-01-29 09:45:00411 次
1月25日消息,日前,水果零售巨头百果园与智能无人货柜解决方案提供商兔子商城达成战略合作。百果园将向兔子商城开放移动生鲜电商的全供应链能力,兔子商城则将向百果园开放其无人售货柜作为百果园线下触达终端消费者的平台。据悉,百果园从一家水果连锁公司做起,逐渐转型为一家平台型、生态型果业零售公司。截至2017年底,百果园年销售额为84亿元,全国门店数高达2800家。目前,其15%的销售额来自线上,线上配送主要依托门店,辐射半径为门店周围1公里,由门店员工以及第三方外卖配送体系完成配送服务。2017年9月15日,百果园与七只考拉、好品、领蛙等无人值守货架公司联合宣布,成立“大百果联盟”。百果园将依托门店一级网络及配送服务体系,为联盟内的无人货架公司提供生鲜水果。而此次,百果园与兔子商城的合作是其面向无人零售领域输出供应链能力的最新动作。在上游商品资源方面,双方将共同研究适合无人销售柜的品类。同时,利用无人售货柜接近社区、高校、写字楼等人群密集区的天然优势,将“前置仓”进一步“前置”。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其将联合打造无人零售标准化运营的供应链网络。此外,未来双方还将通过对销售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对每个无人零售点位的销售量进行预测,以降低损耗率和缺货率,并通过大数据的分析绘制每个无人零售点位的顾客行为路径,获取顾客消费偏好,以打造“千店千面”的智能无人零售。
一起惠2018-01-26 09:30:16292 次
经过为期一年多的测试后,亚马逊的免结账杂货店将于本周一面向公众开放,进一步推进这个有望改变实体零售业的项目。这家位于西雅图的杂货店名为AmazonGo,它依靠摄像头和传感器来追踪消费者从货架上拿走和放回的商品。收银台则变得多余——消费者可以在离店后使用系统中登记的信用卡结账。对传统杂货店来说,此举标志着这家全球最大零售商向它们发起了又一场颠覆行动。值得注意的是,亚马逊去年才刚刚花费137亿美元收购了高端连锁超市全食超市。由于很多消费者都讨厌排长队结账的购物体验,所以如果一家公司能够消除这样的等待时间,必然可以拥有优势。亚马逊并未披露是否会在更多地方开设AmazonGo,但该公司重申,他们不准备在规模更大、更复杂的全食超市内增加这项技术。AmazonGo于2016年12月6日面向亚马逊员工开张测试。亚马逊当时预计可能会在2017年初面向公众开放。但知情人士表示,该公司遇到了一些挑战,包括如何正确识别体型相似的购物者身份。在测试期间,当儿童被带入店面后,经常会把物品放到错误的地方,引发混乱。AmazonGO副总裁吉娜·普瑞尼(GiannaPuerin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西雅图的这家店在测试阶段进展顺利,这个都归功于之前4年的相关工作。这家店面积约为167平方米,想要进入店内购物,首先需要下载AmazonGo智能手机应用,并通过一个验票闸门。进入店内,首先看到的是可以直接食用的午餐食品,接着则能看到肉类和餐具等杂货。有一名亚马逊员工会在红酒和啤酒区检查消费者的身份证。上方有很多黑色摄像头,货架上还有重量传感器,帮助亚马逊探测究竟是哪些人取走了货物。如果有人拿着商品返回闸门,其关联帐号就会扣费。如果消费者把商品放回货架,亚马逊就会从其虚拟购物车中将商品删除。除了结账流程外,店内的多数体验都跟常规杂货店相似。尽管一向以动态定价著称,但亚马逊还是在店内使用了传统的印刷价签。
一起惠2018-01-22 09:31:12307 次
1月17日消息,独家获悉,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已经完成B轮融资,融资总额8000万美元,约合5.1亿人民币。本轮融资由复星资本领投,启明创投、纪源资本、普思资本、银泰资本跟投。缤果盒子CEO兼创始人陈子林向小编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业务打磨和产品迭代,缤果盒子已经成立缤果研究院,致力于研发针对于零售业的AI解决方案。同时,在今年第一季度,基于图像技术的缤果盒子2.0版本也将正式落地运营。了解到,缤果盒子在2017年7月份完成A轮系列融资,融资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启明创投、源码资本、银泰资本等机构参投。无人便利店盯上夫妻老婆店在完成B轮融资的同时,缤果盒子还发布了新一代的无人收银解决方案BingoBoxMini。据介绍,BingoBoxMini是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研发的低成本自助收银解决方案,将在2018年第一季度正式落地使用。从外观上看,BingoBoxMini仅为普通烤箱大小。据缤果盒子方面介绍,传统便利店不需要进行任何改造,就可以通过BingoBoxMini实现无人化自助收银。与以往“扫条形码”的自助结账方式不同,用户只需将购买商品放入结算台,机器就可自动识别,随后用户扫描机器上方的二维码,确认购物金额并支付即可。“BingoBoxMini是缤果盒子技术研发的衍生品,成本在数千元左右,可以快速量产和复制。”陈子林说道,“BingoBoxMini是目前市面上最适合赋能传统店铺的解决方案之一。它可以摆放在传统便利店中,帮助店铺实现少人化,提高结账效率,消灭排队。通过节省人力和重构成本结构,BingoBoxMini可以推动零售行业‘提效降本’,缤果盒子的目标是用最低的成本赋能传统夫妻店。”在2017年,“赋能”可谓是年度热词之一,诸多玩家都跃跃欲试想介入这个市场,改造传统的夫妻老婆店。在陈子林看来,缤果盒子想做的“赋能”和其他玩家不太一样。“传统夫妻店的痛点不在于供应链,赋能不是去翻新牌匾。传统夫妻店的配货渠道已经很成熟,上游配货方会直接告诉这些店主,在销售区域内哪种商品卖的好。他们真正的痛点是不赚钱和效率低。”“因为传统夫妻店的流量差,这导致了他们只有10%的时间在理货,剩下90%的时间都在等待顾客,这样的等待浪费了大量时间。而这也正是无人零售技术改造夫妻店的机会点所在,提高效率就是赋能。”陈子林补充道。获悉,BingoBoxMini的发布仅是缤果盒子改造传统夫妻店和便利店的第一步。“仅靠BingoBoxMini还无法实现便利店的无人化。它是用来消灭排队,自动结账,最大化地消化流量。但未来,BingoBoxMini搭配上缤果盒子的防盗摄像头,就可以帮助便利店实现无人化。当有用户未结账时,店内会自动警示。这样一来,传统夫妻店的店主可以随时离店,还可以延长店铺的营业时间。”主攻核心区域重点撒网在谈及BingoBoxMini时,陈子林曾几次向小编提及“它只是技术衍生品”,颇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味。“BingoBoxMini只是缤果盒子技术研发中的一环,未来我们整体的技术体系中,或许会出现更多类似的单体技术解决方案。完全基于图像识别的缤果盒子也即将在北京开业,这些盒子都是实验室,在不断测试和打磨我们的技术。在技术不断成熟后,我们可以去做更多赋能的事情。”缤果盒子曾在2017年9月份发布了“小范FANAI”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而这次发布的BingoBoxMini也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据介绍,目前缤果盒子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小范FANAI”可以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800种-1000种新SKU的学习。“这足够支持一家传统便利店的开业及日常上新。”在2017年7月份公布A轮融资时,陈子林曾公开表示:一年内要铺设5000家缤果盒子。经过大半年的磕碰和前行后,陈子林依然没有更改这个最初的目标。“总结2017年的经验,再加上‘小范FANAI’解决方案,我们可能会比预期更快地达成目标。在2018年缤果盒子会聚焦适合规模化的城市,例如北京、天津和成都等。”陈子林向表示,缤果盒子将更注重铺设盒子的密度,通过提升核心区域范围内的盒子数量来降低运营成本。“这轮融资后,缤果盒子会按照2万人/盒的标准建设多个高密度样板城市/区域。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么一个1000万人口的区域将会高密度铺设500个盒子。”“反流量”生存的新物种2017年被诸多人称作“无人零售”元年。从2016年底AmazonGO的一则概念宣传片,再到2017年7月份阿里巴巴无人店“淘咖啡”的短暂面世,都让无人零售若隐若现,带着一层神秘面纱。而缤果盒子作为第一家落地运营的无人便利店,天然地享受到大量关注和由此带来的红利。但作为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创新企业,缤果盒子的每一个细节和变动也都在被加倍放大。陈子林用了“幸运”和“刺激”来形容已经过去的2017年。“缤果盒子在2017年确实获得了超乎意料的关注,业务发展虽有磕碰,但还是相对顺利。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也是超出预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无人便利店的玩家已超过60家。同时,无人便利店行业的迅速发展也对另一无人零售的细分行业——无人值守货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不愿具名的无人零售从业者表示,相比无人便利店,无人值守货架行业的入场门槛相对较低,再加上资本助推,颇有些“后来居上”的意味,抢盖了无人便利店的些许风头。在经历了几个月的野蛮生长后,无人值守货架行业正在逐渐回归理性。有多位无人货架从业者都曾预判,在2018年六、七月份行业就将迎来“洗牌期”。在谈及无人零售行业的发展状况时,陈子林也表示,今年无人零售行业将进入正常化的发展轨道。在2018年年中,无人货架或将进入淘汰期,而无人便利店的玩家将而涌现更多。“伴随着政策引导和规范,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成熟,无人便利店可能会真正的热起来。”在陈子林看来,无人便利店市场足够大,可以同时存在几个独角兽。而缤果盒子自然希望成为其中之一。“无人便利店是一个‘反流量’生存的新物种。因前台无人化,其可以在低人流量、无法养活传统便利店的区域为用户提供零售服务。”陈子林用“商品的渠道可获得性”的概念来解释缤果盒子存在的价值。“用户当下的购买渠道选择与用户需求成正比,与获取成本成反比。位于楼下的24小时无人智能便利店,离用户足够近,商品足够符合用户需求,这都促使缤果盒子很可能成为用户在家购物时的首选渠道。”“我们希望缤果盒子成为独角兽只是一个结果,而并不是我们的目标。缤果盒子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零售行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陈子林补充道。
一起惠2018-01-17 09:34:08457 次
1月17日消息,近日,阿里巴巴副总裁、零售通事业部总经理林小海公开分享了零售通重构线下夫妻老婆店的战略,在“家门口的新零售”试验田里,零售通走的是一条货、场、人的路。据悉,零售通目前以2~6线城市作为主要布局方向,致力于从品牌商、供应商、经销商、零售小店到消费者的全链路数据化,用数据驱动的方式完成小店业态的升级。“全国有接近600万家夫妻老婆店,这些商店在快销品行业仍然占据大多数品牌商超过一半的体量,是超万亿的市场。”林小海表示,“这个场景下更多的是非计划性购买需求,用数据去挖掘消费者内心的冲动,要比消费者自己更懂消费者。”他指出了夫妻老婆店一直以来面对的问题:小店周边的类似门店给它们带来巨大的竞争,让小店利润组合很不健康;进货要对接上百个业务员,对着通讯录打上百个电话;容易积压库存、陈旧过时的经营观念等也一度让小店陷入被动局面。不过,零售通可以一定程度解决这些问题。林小海认为,和高度数据化的线上场景不同,对于线下小店货是核心。所以,零售通将以货为核心,通过几个步骤来赋能小店:(1)改变小店的货品结构。用数据扫描全国每个城市、每个小店的在售商品,针对原有的供应体系提供高效、精准,更好的服务,如降低小店进货成本,提供差异化产品,甚至引进超过100个天猫线上品牌走入小店。(2)以货架的方式来逐步的改造小店场景。以天猫小店为例,通过改变小店内的个别货架不断丰富小店的产品,未来零售通还会在小店附近设置自动售货机,推动小店货架的区隔化。林小海指出,只有实现了货和场的变革,才能让家门口的小店实现数据和人的连接,打通品牌到小店和消费者的整体营销通路,真正实现基于消费者的千店千面。
一起惠2018-01-17 09:21:23369 次
2018年的无人零售市场,似乎仍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在2018年的第一周,无人值守货架行业就依然延续了去年的热闹气氛。先是哈米科技宣布获得易果生鲜领投的A轮融资,再是果小美联手中商惠民,随后苏宁也宣布参战,要在2018年铺设5万组货架。经过了大半年的厮杀,无人货架行业正在逐渐摆脱“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状态。在猩便利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司江华看来,行业的巨头效应已经清晰,赛道的格局基本已定。在春节前后,行业的洗牌期就会开始到来。最近关于猩便利的讨论一直未曾中断。此前有消息成,猩便利因融资不顺,将把此前在低于50人公司的铺设的点位撤走,全国所有的三、四线城市撤站。对此,猩便利相关负责人也向小编表示,公司确实在进行业务调整,但一切都正常运转,精细化运营也在全面推进。“为了使便利·蜂窝模式更有效率地运行,店、架的布点、商品结构、运营管理方式等,都会进行调整、优化和迭代。”猩便利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司江华猩便利的“反向拼图”提起猩便利,它与行业内其他无人货架玩家最大的区别或许在于,选择了两条腿走路——便利店+无人货架。数据显示,猩便利去年共在40余个城市进行了无人值守货架的铺设,并在上海开设10家便利店。据司江华介绍,猩便利的核心目标是建设一个便利蜂窝,进行“反向拼图”。“这个反向拼图是指,我们先触达用户身边最近的地方,然后再触达办公室楼下,最后再去拼CBD核心优势区。猩便利的业务是围绕着即时消费进行展开,我们希望‘店+架’的协同系统产生效应。”有多位业内人士都曾表示,无人货架的难点并不在于货架的铺设,而是在于运营效率和供应链,如何实现迅速高效的补货,才是每家企业在疯狂扩张后绕不开的难题。“猩便利还处在业务快速的增长期,我们近两个月快速拓展了一些城市。新拓展的城市需要搭建好基础的物流能力,现在看平均每个补货员他所覆盖的数量还是少的,大概40-50个左右。但未来我们的目标是每个补货员覆盖100——150个的货架补货。”司江华说道。小编了解到,由于无人货架的扩张速度远高于便利店,猩便利目前在补货流转上也在采取两套打法。“上海与其他城市是有一些区别的。上海基本会采用‘大仓——便利店——货架’三位一体的方式形成补货流程,在其他城市则会设置补货大仓。我们也还在不断在完善整个商业模式的建设。真正的店架协同就是,通过最小颗粒度和及时响应,帮助提升,降低成本。”除了在前端采取了货架+便利店的差异化战略外,猩便利在供应链端也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自建鲜食供应链。无人货架行业自从在2017年夏天成为风口之后,就一直被贴上了“野蛮”、“快速”的标签,还处在拼速度拼规模阶段的猩便利,又缘何非要自建鲜食工厂呢?重模式or轻模式?在不少无人货架的玩家看来,自建工厂将带来更大挑战更大,怎么样协同工厂和前端的货架、便利店,将是猩便利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司江华向小编表示:“猩便利想做的是全产业链改造。无论是货架还是便利店,核心点其实还是要落到零售的根基上,落到商品的品质上。如果你提供的商品满足不了用户需求,你的IP和模式再好,用户也会分分钟离开你。”但毫无疑问的是,自建供应链会让商业模式变得更重。“我们之前也针对重模式和轻模式进行了PK和讨论。其实所谓的重模式和轻模式,都与好坏没关系,主要是看你想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说重的模式就不好。”在猩便利看来,无论是针对现在中国的创业环境,还是未来消费升级的背景,他们都要去做一个新即时消费的企业。“要想做到这点,我们就得下决心在全产业链里做核心节点的改造,所以我们自建了鲜食工厂,也自建了物流公司。”司江华笃定,“这些背后的底层能力才是差异化的关键。其实我们在模式选择上,没在所谓的轻重上做过分的纠结。而是主要考虑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事情和用户需要什么,如果这两点都是YES的话,那轻重的选择也就有答案了。”他认为,中国冷链食品的加工工厂和供应链都还处在初期阶段。“目前冷链盒饭的产能还很有限。这场竞争最终就是系统和供应链的竞争,我们已经有了前端获取用户的能力,现在需要加上后端供应链的竞争能力。”无人货架的“3+2”关于无人货架洗牌期何时到来,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有人认为洗牌期会在2018年的七八月份,有人认为会提前一些,在四五月份,而在司江华看来,洗牌期将会更早的到来。“赛道的格局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已经形成了从多家到头部玩家的转变。基本上春节前,可能会有部分玩家要么会掉队,要么会选择跟头部玩家并购。”司江华表示。在司江华看来,无人值守货架的发展可以用一个“3”来概括,整个行业的竞争将围绕“规模、运营和供应链”这三点。“首先看规模,规模即终端点位之争,这个阶段考验的是团队的地推和BD能力,铺设点位达到30万左右时,基本可以在整个市场中取得份额优势。其次是运营效率,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公司要的并不是一个架子,而是你的服务和商品。最后就是刚刚说到的供应链。”面对这三点竞争,司江华认为有两种能力将至关重要。“第一是大数据分析能力,第二是小宗柔性化的配送能力。”第一,大数据分析能力。表面上看无人便利架只是一个铁架子,但是猩便利希望让货架“讲话”,让货架记录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了解用户是哪一类人群,适合什么样的商品,你的工作节奏是什么……大数据对于提高商品流通效率有很大价值。第二,小宗柔性化的配送能力。即时需求背后的经济模型如何建立,今天还没有定论。当用户想要一个低价小商品时,不支付物流费是无法配送的。猩便利就是想围绕白领的即时消费圈,来建设柔性化物流,快速响应和满足用户不同维度的物流配送需求。谈及猩便利2018年规划时,司江华说道:“我们的目标是要铺设过百万的点位,便利店也会渗透到全国十几个城市。但核心还是不断打磨底层核心能力,其中包括毛细血管般的物流配送和供应链基础能力。底层基础打好了,未来发展和扩张时也会有更多的机会。”
一起惠2018-01-12 09:18:04383 次
1月5日消息,今日,苏宁宣布,苏宁版无人货架——苏宁小店Biu正式上线。据悉,其1月份将率先在南京市场进行试点,计划月底完成铺设1000组货架。据x小编了解,苏宁小店Biu的产品主要依托于苏宁的物流供应链系统,可以实现每日补货、周度上新,除了常规的饮料、零食、抽纸之外,还可以依托周边的苏宁小店,提供新鲜水果及烘焙面包等。(图:位于南京某写字楼内布局的苏宁小店无人货架)据介绍,苏宁小店Biu采用数字货架,可以精准定位每个货架的实时动销情况,实现系统自动补货并实时抓取库存数据,完成智能补货,提升订货的工作效率。针对于大于80人的企业,针对于不同季节,还提供冷柜或热柜服务。关于未来的发展规模,苏宁小店负责人透露,无人货架计划在2018年要完成5万组货架的铺设。在第一阶段完全全国79个重点城市覆盖后,后续将达到134个城市覆盖。
一起惠2018-01-11 09:42:57345 次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零售圈内出现了很多新名词,无人零售自然是其中之一。在整个无人零售业态中,相比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行业的热度可谓是“后来居上”。短短半年时间,在资本助推下,玩家混战、巨头入场,抢地盘占地盘的大戏轮番上演。在经历了半年的野蛮生长后,无人货架行业仍没有出现清晰明朗的战局,群雄争霸、逐鹿中原,每一个入局者都不敢掉以轻心。“无人货架的本质还是零售,所以未来谁能掌握商品品质、供应链、用户运营、优质点位布局和智能技术等核心竞争力将决定着谁能在最后主宰市场。”京东到家Go总经理江军说道。靠智能柜玩全场景今年9月份,小编曾发表过京东到家进军无人货架行业的相关文章。在当时,京东到家无人货架和市面上常见的开放式无人货架并无太大差异,其可摆放在公司茶水间内,向员工提供零售饮料等商品。但在随后的11月份,京东到家就宣布新一代智能货柜——京东到家Go已正式对外运营。京东到家Go完全不同于之前的开放式货架,除了卖货功能外,这台货柜自带人脸识别、重力感应、智能库存管理和智能广告牌等功能。据了解,消费者在京东到家Go智能货柜购物,共需要四步:人脸识别→扫码开门→自主取货→关门付款。在人脸识别成功后,消费者可使用京东到家App、京东App或微信进行扫码。官方信息显示,京东到家Go是京东到家与京东无界零售实验室共同研发的智能货柜,目前已经覆盖了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全国10个以上主要城市,拥有了近万个优质点位,进驻腾讯、平安金服、58同城、DHL、中软国际、京东等企业,预计服务人群已超过百万。和常见的开放式无人货架相比,京东到家Go明显更具科技感,同时它的成本也不像普通货架那样“亲民”了。在行业仍处于占点位拼规模的阶段,京东到家缘何盯上成本更高的智能货柜呢?江军表示,普通的无人货架只能布置在办公室等封闭式场景中,但京东到家从一开始就想覆盖全场景,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用户需求。京东到家Go覆盖场景可以延伸至楼道、电梯口、社区、商场、加油站、娱乐场所、培训机构等有流动人群的开放空间内。在他看来,全场景覆盖可以影响消费者的决策,也可以长期培养和改变用户消费习惯。“当京东到家Go的规模足够大后,用户会习惯用京东App和京东到家App扫码购物。如果我们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所有需求,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就会想到要通过京东和京东到家买东西,这可能是比为京东引流更重要的事情。”背靠京东打硬仗据京东到家方面介绍,京东到家Go将与整个京东的供应链体系进行协同,并共享京东到家平台上沃尔玛、永辉超市等商超资源,从而拓展商品品类和控制成本。同时,京东商城积累的消费数据也可以向京东到家Go提供指导,“我们可以通过京东商城的数据初步了解用户的消费习惯,可以知道哪些地方消费密集,用户更需要哪些东西。在现在我们也在铺设初期,规模扩大后,这个协同效应会更加明显。”江军介绍称。其实,如果我们放眼整个线下零售,在过去一年出现的零售新业态中,似乎都还没有规模足够庞大的独角兽。在整个无人货架行业里,根据各家公司的官宣资料,布局点位最多的也仅有几万家,这个数量在业内不少玩家看来都是远远不够的。江军也认为:“从整个零售行业来看,目前线下还没有哪个公司有大规模的店铺数量,这也导致线上线下的联动并不容易。但是具有规模之后,会自然而然的联动起来,甚至可以通过线下完善线上的数据,使得用户画像更加精准。”某零售业内人士向小编表示,无人货架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第一是深度的供应链和运营能力,在铺设大量点位后,如何保持运营效率的提高将成为每个玩家绕不过去的问题,正是所谓的“占江山易,守江山难”;第二,地面部队的BD能力,要在扩张阶段保持点位的铺设速度;第三,品类的差异化拓展,在快消品毛利低的情况下,通过扩展生鲜品类可以拉升利润等等。“京东到家Go可以利用京东和达达的物流能力,实现快速上新和精准补货。”江军向小编说道,“京东在全国的配送站点未来都可以作为京东到家Go的前置仓,这能够减少配送距离,提高补货效率。目前,京东到家铺设的部分无人货架点位,已经可以实现一日两配。”行业乱战不靠砸钱在整个无人货架市场中,有些玩家已进入产品迭代、快速扩张、抢占更大市场的阶段,有些玩家则在技术、运营、选点等不同维度寻求差异化。据估算,第四季度无人零售行业的融资总额已达到近17亿元,美团系、阿里系等多个派系的创业者相继进场。在无人货架的多个派系中,京东到家、顺丰等公司的参战都被看做是巨头力量的代表。在这场混战中,虽然背靠京东的供应链和资金优势,但京东到家并不打算靠“砸钱”取胜。“砸钱绝对不是取胜的最好方式,纵观历史,有太多砸钱失败的案例了。我们研究和铺设智能设备,就是想在成本和门槛提高之后,大家不会在随便摆放货架,盲目抢占点位。再加上低成本的供应链和物流配送优势,将线上线下能力打通,让线下数据线上化,都会帮助我们建立一定的壁垒。”江军说道。此外,前文提及过的全场景布局也是江军眼中的优势之一。不止一位零售从业者向小编表示,无人货架行业的新入局者将没有机会了。无人货架的办公室场景过于单一,行业天花板相对较低。放眼全行业,一年的GMV规模大致仅为500~600亿元。达达-京东到家CEO蒯佳祺曾表示:“京东到家Go是京东到家全场景消费战略的重要一环。未来,我们将融合京东到家平台、智能货柜、线下门店三种业态,构建完整的全场景、全时效、全品类的消费者购物需求解决方案。”在江军看来,京东到家Go正在寻找零售市场中的新增量。传统商超到用户的距离大致是3-5公里,便利店是500米,但用户在0-500米区间的需求也应该被满足,智能货柜是可以添补这个空白的。和传统的自动售货机相比,京东到家Go采用扫码开门的取货方式,取消了传统自动售卖机的投币系统、抓手、货道等复杂的机械结构,使其在同样占地空间下可以摆放更多商品。谈及明年的铺设目标时,江军表示京东到家Go会在2018年开始大规模铺设。“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数字目标,因为我们现在以铺设智能货柜为主,而智能货柜在2018年的产能会快速爬坡,届时,我们的优质点位的数量也会大规模增加。”
一起惠2018-01-03 09:37:05525 次
自2017年10月29日鲜生活、易果、绿城服务宣布以8400万美元全资收购好邻居以来,这个扎根北京16年的连锁便利店再次走到聚光灯下,点燃业界对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的期待。收购消息曝出两个月后,一个升级版的好邻居便利店新样本出现在了北京农科院大院。这个新型店与老店相比,改变了的不仅仅是名字里多了个“会员店”,还有它便利店的基因里植入了几个新要素。1、生鲜或成标配日前,小编实地探店发现,不同于传统的好邻居红标店,这家约120平的好邻居会员店引入了全新的绿色视觉效果。店内除了常规的便利店商品之外,还有200多个品项的水果、蔬菜、鲜肉、冷冻海鲜等生鲜商品。这是个典型的社区型便利店,也是好邻居首次尝新“便利店+生鲜”的模式,除了销售传统便利店副食,还覆盖了周边3公里内居民一日三餐的生鲜产品需求。而其生鲜业务由股东易果提供供应链支撑,为其输出生鲜电商规模能力及安鲜达冷链配送体系。首家新店开出后,好邻居CEO陶冶对外表示,位于北京农科院的这家店并不是好邻居升级改造的最终形态,但店内加入生鲜产品是在“顺势而为”,“便利店+生鲜”模式并不只是个别店铺的尝试。2、成为天猫超市配送站点据介绍,好邻居将这家新门店定位为全渠道门店,可以实现1小时内将线上订单配送至3公里范围内的用户手中。上周,天猫宣布,天猫超市1小时达服务已开进北京、上海、成都、武汉、杭州等五座城市。这是天猫与易果、安鲜达共同打造的新零售“试验田”。而新的好邻居便利店正是兼有前置仓功能、帮助实现该服务的线下配送站点之一。小编了解到,作为好邻居的主要股东,鲜生活承接了其技术和流量对接以及线上运营工作,双方共同进行大仓、店面及商品数字化改造,以及线上线下技术控制中心的一体化方案。当然,好邻居新店除了承接了来自天猫超市的订单之外,还承接淘宝便利、饿了么、美团、百度外卖等平台的业务。目前,其来自天猫超市的订单数量占据首位。线上订单里,生鲜产品占比约在60%-70%,客单价平均在48元左右,几乎是线下客单价的一倍。3、尝试智能零售小编注意到,好邻居北京农科院店虽沿用了便利店人员的常规配置,但也引入了自助扫码购物、微信小程序自助购物等功能。靠近收银台的门口位置排摆放了自助购物机和扫码购复核机,前者可通过扫描商品条形码用微信或支付宝支付,后者则与可通过好邻居会员店小程序自助扫码购物。店里也出现了一些简单的AI智能应用元素。比如,店内摄像头可以捕捉到店访客的用户画像,并对货架进行监控搜集用户行为。其官方介绍称,这些技术的应用是为了全面了解消费者,并为后续运营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比如从过去店长经验式订货向智能辅助订货及自动化订货转型。同时,通过店面消费者的动作图像识别及购物数据的全渠道解析,还可以提高后台深度学习能力,并将关联推荐销售及广告增值等业务进行更深植入。据悉,好邻居店内的智能化服务系统由无人零售方案提供方fxBox(函数空间)提供,改造成本较低、实施部署速度快。好邻居CEO陶冶还表示,2018年将和函数空间全面展开店铺的智能化改造合作,预计在北京100家以上的店面进行技术升级。4、首推会员制服务作为增加顾客粘性的措施之一,好邻居会员店的顾客可以自主选择是否缴纳240元年费成为会员,以享受商品价格10%-15%的优惠。在其看来,生活在门店周边的家庭类消费客群,年消费金额如果在2000元左右,办理会员卡会比较划算。根据官方数据,目前在没有宣传的情况下,这家好邻居新店吸纳的付费会员已有1000多名。好邻居新型门店的扩张计划也已在进行中。根据鲜生活创始人肖欣此前对媒体的透露,其计划是用一年时间完成好邻居300多家门店的整体改造升级,并在北京市场新开100家店。借助天猫超市在北京的大仓、易果生鲜的供应链等阿里系资源,这一计划并不是那么难。陶冶还对外表示,北京农科院店这样的“便利+生鲜”模式只是店型之一,是目前从技术、流量和运营上都已经比较成型的,明年好邻居在北京还会推出三到四种新型门店,包括更小的门店。据悉,好邻居今后每年会保持30%-40%的速度扩张,这意味着,每年至少增加100家。未来,其门店和线上页面会针对不同社区和不同点位呈现不同的效果,符合家庭厨房需求的商品如净菜、半成品食品、鲜食产品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生鲜、水果产品的SKU数占比会在10-20%。
一起惠2018-01-03 09:29:47453 次
61-80/203 记录4/11 页首页上一页1234567...11下一页尾页
每周热门资讯更多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万表网
最高返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