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
上网买菜哪家强?一百个人心里可能真的就有一百个答案。这就是目前整个生鲜行业的现状,玩家多,但突出的玩家少,几乎每一家公司都在用各自的办法扩大市场份额。“我们从4月13日起会在上海外环以内推出1小时送达的服务,可以说,我们是行业里第一个做到这一点的,而且为了鼓励用户试用,一开始所有运费全免。”以上海为大本营的生鲜电商美味七七的首席执行官宓平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公司的最新动作。同样是在4月,另一家全国性生鲜电商本来生活也有新动态:本来生活网从开卖海外直采的奶粉开始,正式启动了跨境电商业务。美味七七缩短了配送时间,本来生活则增加了商品品类,这两种手段都是目前生鲜电商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常用手段。而这两家公司分别选择从配送和商品的角度去突破,与他们的发展模式直接相关。美味七七在2013年5月正式上线。上线不久,这家公司在同年中旬就获得美国风险资本的A轮投资,2014年5月又获得了大型电商亚马逊的B轮投资。快速获得投资后,它在大本营上海建立了自己的中央仓储和冷链配送体系。随后,它又依靠社会化物流,将业务铺到了江浙地区。宓平向记者强调,美味七七会采取逐城扩张的方法,是为了确保一旦正式进入一个地区,就一定要用自营团队提供最好的服务。“这次推出1小时送达的服务,是我们在商品管理和物流供应链管理方面长期积累后的结果。”宓平继续说,“而之所以推出这个服务,是我们抓住了客户的痛点:试想一个白领等到下班后再去买菜,既辛苦也挑不到好菜,但现在我们的服务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如何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依旧新鲜的食品送到消费者的手里,是生鲜电商们一直在解决的关键难题,也是他们的最高商业机密。宓平拒绝告诉记者“一小时达”的个中奥秘,但她一再强调,这是很多年试验和努力后的结果。而就目前来看,美味七七的“一小时达”服务刚刚起步,尚不能判断这个服务的商业可持续性。在还没有实现1小时配送的本来生活华东区,本来生活副总裁兼华东区总经理刘有才向界面新闻记者证实了短时间内完成送货的难度。他表示,想要在几个小时内把生鲜商品送到消费者的手里,就需要电商大规模铺开配送站点,并在每个站点建立不同温层的仓储设备。同时,因为每个站点所覆盖区域的商品需求并不稳定,电商对于各站点的备货品类和每个品类的供货数量,也需要仔细考量,否则就会造成消费者买不到想要的商品,或是剩下的商品过多,最后导致因超过保质期而报损比率上升的结果。这些都会大大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目前本来生活已经在全国22个城市开展了冷链配送服务,并在120多个城市拥有了常温配送业务,本身的运营成本已经很高,这意味着它在每个城市再多开站点和仓储的难度会更大。不过本来生活也有自己的竞争办法。它在2012年7月正式上线的生鲜电商网站,当时只覆盖了北京地区,到了2013年10月,它在华东和华南地区又同时开出了新的办公室和仓储配送系统,开始向全国扩张。目前这家公司已获得B轮投资。本来生活的仓储和干线物流全部自营,但在宅配环节,在一些小型城市,他们还是需要与第三方物流进行合作。本来生活网的生鲜商品品类可以算是一个优势。从质量和特点来说,本来生活推出了一系列有个体品牌概念的产品,比如成名之作“褚橙”,还有后来由潘石屹代言的“潘苹果”、阳澄湖养蟹状元俞三男养殖的“状元蟹”等。从数量上说,本来生活的商品品类也比较齐全,同时,因为它在华北、华东和华南都设有办公室和仓库,它还会根据区域饮食习惯对供货品类做出一定调整。而这次引入跨境电商则是它通过继续扩大商品在质和量上的优势来增加竞争力的表现。从生鲜电商的商业链条的角度看,可以分成货源、干线物流、仓储和宅配四个环节,而美味七七和本来生活网都是针对链条的首尾两端做了改进,但也各有特色。从货源来讲,谁能最先推出某一种新品类商品,或者谁能成为品类最丰富的电商,都会成为能否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键因素。当然,品类数量的竞争建立在商品品质有保障的基础上。所以,几乎所有的生鲜电商都声称自己会与最好的农场以及供应商合作。美味七七选择按照自己的标准改造合作伙伴。他们会发一份自己的种植标准给合作农户,并派质检团队定期前往合作农庄进行抽查。本来生活则采用原产地买手制来选择合作伙伴。他们让买手奔赴原产地发现全国甚至是全球最好的绿色食材,然后再让运营团队从买手上报的商品中做二次挑选,从而选出最终会上架的商品。这种制度能帮助本来生活不断发现有特点的好产品,比如通过买手找到了那些海外产的优质奶粉。有了好货源,下一个紧随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这些好商品毫发无损地交到顾客手里,这又跟配送时间密切相关。“我觉得生鲜行业的复杂性在于管理环节非常多,每一种商品在成熟期的前期、中期和尾期特性都不一样,质量要求也不同,所以包装、储存和运输的标准也就都不一样,而这些都是没有标准化的。同时,你的商品一直都在变化,一直都在走向死亡。”宓平说。刘有才当然也对此有话说。他为了向界面新闻记者介绍本来生活的包装标准,把本来的生鲜商品都摆到了桌上,又花了不短的时间把它们一一拆开。四个中号纸箱子里放着比较容易损坏的商品,比如香蕉、火龙果、小番茄,而为了让他们在箱子里不被碰坏,每一件商品都缠上了厚厚的防震气泡膜。而针对要冷藏保鲜的商品,相关的包装里还会放上一个冰袋。“可就算包装再好,还是会被压破。”刘有才一边展示着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装,一边说道,“没办法,和第三方物流合作,这种问题难以避免,他们都是按件收费、分秒必争的。”所以,在有钱的情况下,生鲜电商们都会选择自营冷链、仓储和配送,但究竟要以什么样的规模来实现自营,各家都会格外谨慎地布局,毕竟随着竞争激烈程度的提升,这方面的钱只会越花越多。这意味着不论是从原产地到仓库,还是从仓库到进行宅配,每一件商品都该以最好的包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抵达最终目的地。于是,在都采用了严格包装标准的情况下,目的地更少的美味七七在时间这个环节更占便宜。美味七七的逐城突破、本来生活暂时不碰小时配送,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就是控制成本。在中国,生鲜电商企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亏损,这和他们为了抢占先机、更快攻下市场而不得不大规模投入有关。而且,这种情况从短期来看不会发生改变。于是,当控制成本成为全行业共同的任务,更多的玩法也就出现了。行业里还有通过控制商品品类来控制成本的玩法,比如主卖水果的天天果园。“起码从冷链和冷库的投入上天天果园就能省下一笔钱。”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水果一般要储藏在0-4摄氏度的环境里,而做全品类的电商还需要设置常温仓和冷冻仓(零下12度)。而且不少电商现在还对冷藏和冷冻仓做了更精细的温度划分,个别电商甚至有18个温层,个中投入可想而知。”不过,即使大多数企业都在亏损,整个行业的热闹度还是很高。一个不完全的统计是目前行业里至少有3000家生鲜电商企业,包括阿里、苏宁、一号店这样的平台型选手,也有像美味七七、本来生活这样的专业型垂直电商。“其实现在是个很好的时候,信息高度互联网化,进口政策宽松,物流业蓬勃发展,中国人对优质和安全的食品又有很大的需求。”刘有才说,“我真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好企业进入这个市场,把市场一起做大一起做好。”宓平也表达了类似的期望,只是她把市场发展的瓶颈作为了出发点,“很多人还是习惯线下购买生鲜商品,因为总觉得看到实物才能安心。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出能替代他们习惯的产品,教育市场,转变他们的习惯。”
【一起惠讯】国内服装企业似乎都喜欢对标ZARA,韩都衣舍、凡客、拉夏贝尔这类品牌商之外,平台商美丽说也信誓旦旦。近日,美丽说在多个商家见面会中不断强调其“美丽100.Nanda”计划,通过C2B反向定制实现零库存,号称能通过柔性供应链将设计、生产周期缩短至10天,同时美丽说将投入4亿元用于支持该供应链体系的运行。美丽说商家运营高级副总裁山民称,“美丽制造”体系其实是给商家提供的从服装打版到完成生产,再到质检的一项柔性供应链服务,可支撑小批量的定制服装生产,从设计到进入消费者手里最快十天即可完成。山民告诉记者,美丽说已实现用户决策拉动C2B反向定制,通过大数据实现零库存,大大缓解商家头疼的问题。具体做法是,通过用户点赞进行购买需求和决策的收集;再通过大数据预测销售趋势,实现反向定制。美丽说将其定义为全新的产品形态——Desrie。据悉,Desire商品30天销量预测偏差率低于10%。这一产品能为商家提供更精准的销售预测数据,是实现柔性供应链体系相辅相成的产品。“包产包销”据悉,“美丽制造”体系现在已经成型,其在打版设计、产量支撑、消耗时间上较传统家庭作坊有了较大的改进。在版型设计上,山民解释称,时尚服饰的版型非常关键,传统作坊很难真正把握版型,且常对尺寸随意缩减。美丽制造体系的专业版师和标准工艺对此有很大改进。在产量支撑中,美丽制造整合优质工厂资源,可以支持快速小批量的生产,如30件的需求。从目前的市场中看低于150件的小批量的服装,除家庭作坊外,优质的工厂不愿接单。在耗时方面,山民表示,美丽制造体系的运行机制可实现“3+7”,即3天打样7天出货。据了解,实际上类比于ZARA这种快时尚服饰,从设计到消费者手里最快也要12天,而美丽制造可以更快。山民称,为支撑”美丽制造”体系的运行,美丽说计划投入4亿元。一方面商家设计的服装拿到工厂生产将由美丽说进行垫资,商家可在销售过程中返款给美丽说。另一方面,美丽说将提供包销政策,即60天内对商家没有完成销售的部分进行回购。其次,原有的供应链体系中的人工费用也会被剔除。此外,在美丽制造的推行过程中,商家可享有10%的返点。淘汰“唯爆款”论说到中国时尚产业链的落后,山民有了槽点,他认为时尚产业的落后是由于其他电商平台的流量分配机制为打造爆款,同质化现象严重,商家不会考虑追求自己的风格,只靠价格拼用户,这导致服装质量越来越次。而Desire反向定制通过大数据实现了用户对个性化商品的需求,加上“美丽制造”柔性供应链体系,美丽说希望打破唯爆款论。他透露自己的心声,称“最理想的状态是希望几十万款衣服每一款都能卖出自己的量,让用户可以体验到非常多的SKU,而不是同一爆款在很多人身上都有。”据了解,美丽说“美丽制造”体系于2014年底开始试行,至今已经服务300多个商家,销售量达几十万件,净销售额增长196%。
原本想借着“4·19”火一把的唯品会,却陷入对同行的“抄袭门”中。聚美优品高级副总裁刘惠璞日前发表长微博,指责唯品会涉嫌售假、盗用授权、抄袭文案。面对上述指责,唯品会方面回应称,所售商品是合法授权正品,并不存在抄袭行为。有分析人士认为,唯品会被指涉嫌抄袭聚美优品,表面上是双方在品牌授权与产品质量上的争论,背后则是整个电商行业的浮躁现状。抄袭风波从2013年开始,“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唯品会将4月19日定义成了一场属于唯品会会员的“特卖会”,今年“4·19”,唯品会更是将其升级成了“全球特卖会”。但在唯品会的美妆商品页面中却出现了聚美优品的LOGO。据了解,截至4月17日晚间,唯品会美妆特卖中部分商品的宣传资料,如彩虹面膜、丽得姿水库面膜等,与聚美优品同款商品如出一辙,还有部分宣传图片中直接出现了聚美获品牌独家授权的字样。当日17时,刘惠璞以“我们真的还没打算收购唯品会”为题发表长微博,指责唯品会涉嫌售假、盗用授权、抄袭文案。在微博中,刘惠璞贴出带有聚美优品模特、LOGO、独家授权字样等的唯品会页面截图,并晒出JK、克莱尔等韩国品牌公司官方回应文件表达对唯品会货品真伪的质疑。刘惠璞发布的长微博得到聚美优品CEO陈欧的多次转载,18日晚间,陈欧发表微博称,“最终还是没等来道歉,也没等到伪造授权的解释”。陈欧表示,聚美优品法务部门将在今日采取行动。面对上述指责,唯品会展示了回应声明。声明中表示,唯品会所售商品均为合法授权正品,是通过与品牌方或者品牌方授权的合法经销商合作,从正规合法渠道采购的商品,在页面方面也不存在所谓的抄袭。“这些美妆产品的页面设计由供应商提供。此次出现的页面问题是唯品会对供应商提供的页面设计审核不严格造成的。”唯品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遭受假货质疑的商品,部分是通过品牌代理商进货,唯品会承诺均为合法正品,并且所有商品都有太平洋正品保险投保。对于聚美优品方面提出的赔礼道歉,该负责人表示不会做出回应。市场浮躁在这场唯品会和聚美优品的口水仗背后,暴露出的是美妆电商行业浮躁的现状。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指出,美妆电商行业目前面临着商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模式创新等问题。记者了解到,老牌跨境电商如洋码头、蜜芽宝贝等,以及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等综合平台类跨境电商均有涉及美妆个户领域,而这类商品在品牌上存在很大重合。互联网分析师于斌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跨境电商开始呈现井喷状态,电商竞争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货源。市场中的知名品牌数量有限,美妆电商所售商品在品牌上难以产生太大差异,想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需要在物流、售后服务等方面下工夫。对于唯品会此次涉嫌抄袭聚美优品文案的问题,赵占领认为,这主要是行业竞争中企业缺乏模式创新所致。赵占领称,很多电商的页面设计由相关业务人员负责,如果没有好的创意,便会出现抄袭等现象。此次唯品会暴露出的问题,也证明唯品会方面缺乏严格的内部审核机制。如何收尾作为国内知名的美妆电商平台,同时也都是上市公司,围绕在唯品会和聚美优品之间的这场风波终将如何收尾,这也是业内人士以及消费者关心的话题。两家企业最终是将对簿公堂,还是不了了之,走向一个“中国式的结局”?根据聚美优品内部邮件表示,聚美优品法务部将立即发出律师函,要求唯品会立即下线侵权文案,并公开赔礼道歉。但记者了解到,唯品会和聚美优品同属红杉资本投资项目,这或将成为两者争论的“缓速带”。律师向记者表示,此次唯品会“抄袭门”中主要存在两种侵权方式,一种是文字和宣传语抄袭构成的著作权侵权;一种是模特、名人图像抄袭造成的肖像权侵权。前者的处理结果一般是停止侵权:删除相关文字图片、赔礼道歉;后者多是向肖像权所有人进行赔偿,赔偿金额一般不高,但对品牌形象影响较大。对于红杉资本来说,唯品会和聚美优品作为两个投资项目,手心手背都是肉。此外,走完诉讼流程一般需要较长时间,而几个月之后,这场争论已经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了。在于斌看来,这场风波更像是一场资本操作下的炒作。于斌表示,目前国内电商竞争激烈,部分美妆电商在用户增长、盈利点等方面没有达到预期,资本方更希望借此机会提升用户感知,而就整个电商发展趋势而言,唯品会和聚美优品也存在合并的可能。北商商业研究院分析认为,从资本角度看,唯品会和聚美优品是存在合并条件的。两者均为红杉资本投资,业务在各自扩张后趋于同质化竞争。在优酷、土豆,滴滴、快的,58同城、赶集网合并后,似乎没有什么不可能。但从目前的经营状况看,唯品会和聚美优品并没有在行业中达到寡头竞争的市场地位,二者也并没有花太多钱去补贴、烧钱,最终是否会走向融合还有待时间验证。
宝尊电商赴美IPO的消息让众多围绕淘宝电商平台诞生的第三方服务商浮出水面,被越来越多的C端用户所了解。日前,位于上海的宝尊电商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申请,计划在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BZUN”。招股书显示的融资目标约为2亿美元,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和美银美林将是宝尊电商IPO的承销商。招股书未披露计划通过IPO出售的美国存托股数量或发行价格,通过IPO募集的资金将被用于扩大营销、研发和基础设施。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宝尊赴美上市是业内最近的一件大事,以其2亿美元融资额推算其市值体量来看,宝尊上市的影响力将广泛触及行业内其他同类公司。目前该公司尚未盈利,但来自投资人的信心已经表明市场对这类服务商前景的乐观预测。宝尊电商是干什么的?这类面向B端提供服务的公司很少能走进C端用户的视野。据宝尊电商官网介绍,成立于2007年的宝尊是一家电商服务商,为商户提供从网站搭建、更新及托管、IT设施搭建,到客户服务、仓储物流和数字营销服务,客户覆盖服饰、家电、食品、汽车等类目(比如飞利浦、JackWolfskin)。简单说,这就是一家为品牌商户提供电商代运营的服务商。宝尊在业内的名头因阿里巴巴抛来的绣球而抬升。早在2010年初,围绕大淘宝战略,阿里巴巴就曾投资宝尊电商。目前,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阿里巴巴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宝尊第一大股东。上述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宝尊的盈利模式主要以和品牌商户运营分成(运营费)为主,客户更多集中在线下,行业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两成,它对电商规则和玩法的精通,再加上身处阿里系的身份,在投资人眼里前景被看好。事实上,包括宝尊在内的大量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就好比一个个围绕淘宝平台这台巨型机器在运转的配件,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ISV体系。它们中的一部分在淘宝系统内被称为TP(taobaopartner,即“淘拍档”),即优质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它们的产品及服务质量经过淘宝网审核,并被授予“淘拍档”称号。目前,淘拍档每半年会公布一次商户名单,据最近一次2014年上半年的公开名单,被分为商家后台系统、促销管理类、店铺管理类、运营服务类(又按商户类目再次细分)、品控服务类、直通车托管类、会员管理类等十几个大类,每个类别中包括若干家金牌和银牌会员,共同组成了一个集合数百家电商服务商的第三方联盟。像业内比较有影响力的上海商派、北京派科思诺、杭州光云科技、广州大麦信息等,这些公司大多以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电子商务市场活跃的地区居多。以同在上海的商派为例,它是上述2014年上半年表单中店铺管理类的银牌商户。与宝尊主要提供托管服务不同,商派的角色是为电商客户搭建信息系统,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其盈利模式也与宝尊迥异。4月19日,商派产品线总监刘志刚对记者说,商派的营收来源主要面向不同规模的客户提供软件服务所得,包括向战略型客户提供一整套技术解决方案,可以认为是卖软件服务;帮助VIP客户解决网店经营中的各种问题,比如发货、网店管理等,向这类客户收取年费;还有一部分是目前正在微商、移动化电商领域铺设规模的“有量”(商派旗下移动电商营销平台),主要面向个人和成长性初创企业,这部分的盈利模式还未确定,未来可能会以交易流水分成、广告等形式存在。从这些ISV产生和发展历史来看,基本规律是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脚步在走,从2003年阿里巴巴由B2B业务拓展C2C推出淘宝,到2008年B2C平台天猫上线后,一系列围绕电商平台的第三方服务商开始接入这个电商生态系统,在这个开放平台中,目前尚未出现行业垄断者,随着其中一些公司在资本市场登堂入室,行业洗牌预计会加速到来。
4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今日宣布和香港上市的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最终协议。根据协议,阿里巴巴集团将转让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的营运权给予阿里健康,以换取阿里健康新发行的股份和可转股债券。阿里巴巴集团目前拥有阿里健康约38%的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将上升到约53%(如可转债完全兑换以后,将上升到约54.6%)。阿里健康将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子公司。目前,186家拥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的药房在天猫平台上销售非处方药、医疗器械、隐形眼镜和其他保健产品。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的总商品交易额达到了47.4亿元人民币。在交易完成后,消费者将能继续在天猫上在线购买相关产品,阿里健康在后台负责运营商家,集中产品供应,以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和大范围的选择。整合在线医药业务,有利于阿里健康在医疗健康电商领域战略聚焦,并将服务拓展至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更多参与方。阿里巴巴集团COO张勇表示,“阿里集团已把健康领域的生态建设列为未来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这次整合,阿里集团希望打造基于阿里健康的医疗健康生态体系,更好地帮助产业链各方共同成长,最终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医疗、健康方面的服务和体验。”阿里健康表示,在未来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将充分把握机会进军在线处方药市场。阿里巴巴集团表示,将会继续支持阿里健康发展为阿里巴巴在健康医疗领域的旗舰平台。本次交易有待包括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相关重组,以及其他惯常的交易前提条件满足后方可完成。其他惯常的交易前提条件包括但不限于阿里健康独立股东以及香港交易所的批准。阿里巴巴集团预期交易将于2015年第三季完成,交易具体完成日期将根据买卖协议之条款及前提条件完成而定。
目前,国内有上千家专门提供刷单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对于刷单行为,电商往往处于又爱又恨的尴尬境地。事情源头为一网友披露了京东刷单的“证据”,在其上传的QQ聊天记录截屏中,京东官方人员要求商家刷单,以换取扣点减免和资源位。近日,京东POP平台员工涉嫌帮助商户刷单来赚取点数。随之电商刷单再度走入人们的视线。于是京东陷入刷单泥潭。根据官方公告,京东已进行内部核查,并辞退了涉事员工。刷单,依附电商平台而起,在运营的初始阶段给电商平台带来过实际的利益,随着电商的壮大,逐步成为其发展路上的绊脚石。而目前,国内有上千家专门提供刷单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对于刷单行为,电商往往处于又爱又恨的尴尬境地。依靠刷单能给商家带来客流,同时电商平台也有更多商家进驻,这也许是其屡禁不止的原因。然而这种虚假交易一旦被揭开,对平台声誉是沉重的打击。而上市是刷单的最后一道防线。大量的刷单行为影响到市场对于品牌的认可,从而引起股价下跌。如果说,在上市前电商对于刷单行为还是秉持“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那上市之后就颇有从良的意味。淘宝平台打击刷单商家、关闭刷单的搜索,京东运行“反作弊系统”,纷纷搭起防御壁垒,抵制虚假交易。平台排名潜在助长刷单平台型电商由于管理难度大,容易出现刷单行为。而电商出于为消费者提供商品选择参考的机制是刷单的潜在驱动力。“淘宝搜索目前排名机制一个是收费排名,一个是按销量排名。销量排名本身出发点是给消费者关于产品销量质量一个参考,通过排行榜,消费者可从侧面了解产品和服务是否合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说道。据了解,在淘宝产品排序权重中,产品的销量、DSR评分、转化率是重要的几项指标,而这几项指标完全都可以通过刷销量来人为控制。商家使用刷单这种手段来造就虚假的销售盛况,满足消费者对于信誉评价以及销量的追求。对比花钱做广告,刷销量更为便宜快捷,得到的效果也更好。目前,市场上刷单价格不一,一般每单在3-10元左右。根据淘宝现有卖家评分体系,300单好评即为钻石卖家,假设一个月刷满3000单,即可升级为四钻卖家,而所花费用最多不超过三万。而商家只需要在开始阶段进行刷单,之后销售便可走入正轨。这也是刷单虽然经过媒体多次曝光,发展势头依然难遏的原因。“如今国内提供这种服务的机构数量较大,最少有几百甚至数千家,服务从网站流量、APP下载量到电商产品销量、排名都有,刷各种各样好评,一般来说我们在网上看到的销量、排名这些东西都可以通过技术刷得。”丁道师向理财周报记者介绍道。刷单的方式也逐渐与时俱进,“以前是虚假购买,一次弄几十份,虚拟化的产品订购几十份。但这种方式如今行不通,现在一般是用小号换着电脑和时间进行购买。更高明的通过多个微信群或者qq群形成利益联盟进行刷单。这种方法用qq群作为联络方式,私底下动作都不经过淘宝检测,也比较接近真实。”一位刷单从业人员告诉记者。但由于刷单本身影响电商声誉,长远来说不利于电商发展,因此,通过打击整治人为刷单进入排行榜,这种现象相比几年前少了很多。据了解,目前大部分电商内部都设有反作弊组织,专门针对此类虚假交易。一位电商平台内部人员告诉记者,平台主要按照商户成交行为来划分是否刷单,比如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包括手机号码、IP地址等来辨别,如果短时间内存在大量相同的信息,很可能就被认定为刷单行为。国内最大的两个电商平台淘宝和京东都有对刷单的检测系统。阿里上市之后整改了淘宝平台,整改之后刷单的搜索信息被屏蔽。而京东内部运行的“反作弊系统”,会将检测到的刷单数据交给京东一个团队处理,作为处罚违规商家的依据。据了解,这个系统每日识别的作弊订单在9万-13万量级。关于刷单,京东方面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监管天平难控目前,由于缺乏电商交易的相关法律。直接监管部门就是第三方电商平台。事实上,在整个过程中,监督与收益同属一方,让电商常常处于尴尬位置。一方面,作为唯一的监管者,电商对检测以及杜绝刷单行为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另一方面,由于监管上的漏洞,内部人员进行刷单可以获取一定利益。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常常发生打脸的情况。淘宝在最初情况恶劣的时期,店小二会对刷单参与其中,为商家进行推荐和排名提升。在刷单问题没有暴露之前,平台缺乏相应的监督。如今问题暴露了之后,平台对商家进行一定的监管。这种监管主要还是以不定时采取抽检为主。同时对于抽检不合格的商家予以处罚。去年底,京东曾对大量违规商家处以严厉处罚:从罚款到禁售货物,甚至有的商家被清退出局。而抽检的时效性往往让刷单的行为死灰复燃,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也增加管理上的难度,导致内部对于刷单监管难以做到自上而下的一以贯之,尽管马云与刘强东不断强调对于虚假交易的憎恶以及杜绝,但一些内部参与其中的刷单行为容易破坏了平台建立起的社会诚信。阿里上市之后,旗下电商平台假货和虚假交易影响阿里在美市场表现和公司估值,在美律所联合调查假货风波之后,阿里股价连续下跌。记者多次联系阿里,截至发稿前对方仍没有回复。尽管如此,面对刷单的整治,电商目前还未做到面面俱到。但阿里目前提升了检测工具。据阿里副总裁余伟民在去年11月称,2013年,淘宝网络安全部门查获虚假交易卖家约120万家,占总卖家的17%,涉及交易约5亿笔,交易额超人民币100亿元。“对电商平台来说,主要不是靠刷单带来的营收,平台本身就是裁判员,不会去倡导刷单,如存在内部人员刷单肯定是管理方面出现漏洞。”中国电子商务中心法律与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说道。
【一起惠讯】日前,高端男鞋品牌零度CEO涂春荣透露,零度已经开始涉足微商,支持普通用户低成本开设微店。据一起惠了解,零度定位高端的纯手工男鞋品牌,网上价格区间在500元到1200元之间。而此前微商一直遭人诟病的乱价和假货问题势必对定位高端的品牌产生更大的影响和冲击。但涂春荣认为,微商代表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可以充分利用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资源,通过手机微信把店铺开到全国各地去,包括农村,所以还是要积极尝试。“乱价和假货可以通过系统解决。我们不会把货押给微店店主,也不会让他们有设置商品价格的权利。”涂春荣介绍,零度的这套微信分销系统是和第三方服务商我答答合作。用户开设微店分销之后,分销店铺中所有的产品都直接与零度的官方微店的系统同步,店铺中商品的上架、定价以及交易支付、发货等环节都统一由官方微店铺后台操作,消费者付款也是直接付款到零度官方微店平台,这样就不存在假货问题,从而保障了品牌和用户的利益。据悉,未来用户进入零度的公共微信账号后,就可以看到‘我要开店’的选项,用户简单操作就可以开设自己的微店,将零度的商品分享到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如果通过分享的链接实现了购买就可以获得佣金。并且,由于零度总部的账号通过我答答和银行绑定,已经设置好了折扣额度,所以交易订单产生后,可以直接由银行为代理商直接返还佣金,不需零度品牌商再进行核算,十分方便。值得一提的是,零度的官方微信平台不仅有商品信息,还有游戏专区、互动社区和新闻内容,其他的微店店主都可以分享这些新闻类信息和各种小游戏,避免一直发促销信息而被反感的情况。涂春荣指出,微信微店铺分销前期可能先设2000家的名额,并且暂时设置两级关系的店铺,即第一层级的微店可以发展二级店铺,一级店铺可以从二级店铺的销售额中获得一部分的返利佣金。但是这些店铺必须都是产生了真实销售的有效店,如果一些店铺连续两三个月都没有销售额就将被关闭,将机会提供给其他人。此外,零度的微商体系未来虽然可能面向所有普通用户,但是零度微商同时要跟线下体系紧密联合在一起。在2015年,零度将加大开设线下店铺的进度,完善整个品牌生态体系。同时零度将通过微商将线上和线下紧密联系起来。“假如未来零度有1000家线下店,其中有6000个客服人员,他们就可以开6000家微店,这些微店产生的业绩将计入每个人的业务中。”涂春荣谈到:“未来PC端和无线端将完成过渡,线上和线下真正实现互动。我们每个线下店都有对应的微店,可以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无论用户在哪里我们都可以满足他的需求。”未来零度还将通过更多移动端的新技术来服务用户。涂春荣说:“未来,我们还会投资类似脚的测量工具和微信连接。用户只要用手机给自己脚部拍几张照片,上传到零度官方微信店铺之后就可以分析出用户的脚部大小和脚型,指导用户买鞋。”关于对高端皮鞋类商品是否适合通过微商这一渠道销售,涂春荣直言:“未来微商什么都可以卖,只要能让用户信任商品的质量。当然现在用户的手机支付的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培养,但是我认为这些都不是问题。”
【一起惠讯】在北京SOHO现代城的一栋公寓内,一个名为“忠实仆人”的O2O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一起惠了解到,这款即将在本月上线的App企图以第三方的身份完成一次对社区O2O的“破壁”。不过,忠实仆人所谓的“破壁”并非直接冲破物业人员的封锁,而是希望能够和物业方产生合作,提升更高的服务水平,一方面为物业增值增利,一方面降低物业的人力操作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和质量。“之前的社区O2O项目都是垂直的,而我们是弯的。”忠实仆人创始人团队告诉记者,很多上门服务性质的O2O都希望绕开小区物业,直达用户住宅,但实际上物业是一道绕不开的城池,想要做好社区O2O,必须先“破壁”。就数据表明,中国地产物业普遍存在入不敷出的状况,60%的物业公司处于亏损。从行业痛点上来看,第一,传统物业很分散,单是北京就有5000多家物业公司;第二,营收来源单一,主要是物业费和停车费,大公司之所以能盈利,主要依靠吃政策和房产的补贴和红利,最多维持三到五年;第三,物业从业人员普遍文化水平低,信息化管理水平也停滞不前。鉴于这三点,忠实仆人选择和物业做“朋友”,让多数难以盈利的物业公司赚到钱成为其撬点,去凿开社区O2O通往用户的路径。“多数互联网思维的公司把传统物业视作敌人,非要把传统物业干掉,从而为业主用户体验负责。但业主和物业的天然矛盾,需要第三方去制定标准,去调和。”忠实仆人方面说道。一起惠了解到,在过去业主和物业的各种“论战”,抱怨不断的不仅仅是各种服务滞缓、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以及信息不透明。其间,物业也被赋予了很多非物业管理条例内的职能,替地产、家装公司背了黑锅,例如墙裂、地板破损等。忠实仆人要做的就是通过技术和线下的投入,让更多非标准化的服务变成标品,从而躬身为业主提供服务。一起惠注意到,忠实仆人的每个员工名片上都在title旁边印有“服务员”字样,而创始人则自称“总服务员”。“从事物业本身就要有服务意识,社区O2O就是要做业主的‘忠实仆人’。”提到用户忠诚度,忠实仆人将功能划分为粘性服务、低频服务和民生服务三类。为了提高用户使用频次,也会在产品中设计一些刺激的“G点”,比如小区物业代收件,可能会用过线下的布局,用更高效、更低人耗、更好服务体验的方式来撬动用户。又比如利用“4点半课堂”这样的项目,让社区变成小学生的天然课堂。对于那些诸如按摩、保洁、家政、美甲类的上门服务O2O,忠实仆人则会逐一接入,并以平台服务概念,去整合外部资源。这也意味着,忠实仆人将帮助物业,共同打造更为密实的流量护城河,除了在各个社区解决各类传统物业的疑难杂症,还通过引入更多的社会化上门服务,来为小区提供增值。忠实仆人希望掌握社区O2O的入口,而那些原本希望可以直达用户的上门服务O2O能否绕道而行?“已经有物业公司开始警戒,部分高档社区甚至已经明令禁止上门服务,这也让上门O2O将会变得越来越艰难。”有行业人士告诉记者,那些纯互联网公司通常习惯做减法,带着颠覆性而来,企图绕开物业甚至干掉物业,这会让原本就表现乏力的物业公司更加反扑。相反,忠实仆人目前要做的是物业的“互联网+”项目。据悉,其已经在北京顺义某小区率先开展试点,而在闭环运营成熟之前,忠实仆人还不考虑快速复制。不过,综观整个社区O2O行业,基于地产公司打造的平台模式有很多。例如万科“住这儿”App、龙湖地产“龙湖社区通”App、当代置业的助家App、易居中国的实惠App、天通苑生活圈App……这些围绕着自有物业互联网化的社区O2O已经开始高筑墙广积粮,他们深知网住业主的重要性,因为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网住了人也就网住了各种商业变现的可能。例如有的公司已经将次作为撬点,开始打起大数据、金融、教育等领域的如意算盘。每个楼盘自建O2O项目的屏障,也让类似忠实仆人这样的第三方想要介入的难度变大。但也有类似顺丰嘿客这样霸气侧漏的金主愿意挥金如土地扩张,通过自建店面,盘踞在每个社区门前。忠实仆人对此的信心是,类似万科物业的整合是内循环,而忠实仆人想做的外部资源整合。而和资金驱动型的社区项目比起来,忠实仆人希望稳扎稳打,虽然也在接洽投资方,但更看中战略投资,例如对方手中的资源和通路。
2014年被称作社区O2O的元年,各路资本纷纷加大关注的力度,其中不乏行业巨头纷纷试水其中。顺丰嘿客的出现,更是将社区O2O的模式推到阶段性的顶点。但是近日,一条有关于社区O2O新军叮咚小区资金链断裂的消息,给已经进入和即将进入这个行业的投资商浇下一盆冷水。虽然叮咚小区否认资金链断裂,澄清只是退出北京市场,但是大半年的时间内,其从快速扩张到收缩修炼内功,起伏跌宕的发展经历,折射出的是整个社区O2O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关键词:扩张叮咚小区2013年12月底立项,2014年3月21日正式上线,当初引入的天使投资就高达亿元级别,公司估值4亿元。“超赞的小区生活便利服务站”,这是在叮咚小区官网对于这款APP的注解。创始者梁昌霖认为,叮咚小区最初的定义是生活社区,从比如拼车、二手交易、聊天等各种繁杂琐事中,挖掘出的生活服务,将是叮咚小区的盈利之道。随着相关App应用的上线,叮咚小区的广告占据了上海的地铁,以及各种广告屏。同时,公司的地推团队也开始在上海的各大社区中开拓市场,频繁和物业、快递公司联系合作事项。公开资料显示,从今年年初的测试到现在,仅上海浦东“玉兰香苑”小区使用“叮咚小区”的居民已经达6000人。此时正处“烧钱阶段”,大量的广告投放和团队的迅速扩大,构成了公司主要的成本。叮咚小区对于市场上有关其“资金链断裂”、“融资已花光”的消息给予了否认。公司方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撤出北京市场的事实,并且指出公司战略将进行调整,把上海的服务做好再复制到北京。某位叮咚曾欲合作的快递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叮咚小区)之前的发展速度有点太快了,现在能够停下来想想以后怎么走,公司的未来还是可以预期的。”叮咚小区选择了战略性收缩。但是面对着中国这样庞大的市场,还是有投资者不断涌入社区O2O领域,而“扩张”恰恰是进入者和拟进入者的关键词。一家社区物流与生活服务平台收货宝近日宣布,获得A轮超千万美元融资。而该公司本轮从开始融资到与机构完成协议签署,仅用时不到1个月就完成。公开信息显示,收货宝于2011年成立,在国内创立第三方代收货的业务模式,为用户提供除家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个收货地址——社区便利店”。核心团队成员来自IBM、SAP、阿里巴巴和麦德龙等互联网与零售行业,并有连续创业的经历。投资方看中的是收货宝社区网点的潜力和用户的活跃度,对社区O2O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公司方面表示,随着A轮融资的到位,收货宝将进一步提高未来网点数量和质量,覆盖区域也将逐步向省会及二线城市下沉。不仅仅是这些互联网的创业者,以顺丰、京东等为首的行业巨头,也纷纷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开始向社区O2O扩张。今年5月底,顺丰在全国范围内开通了518家线下的网购服务社区店“嘿客”,由此拉开进入社区O2O业务的大幕。目前,除快递物流这一主业外,“嘿客”还采取虚拟、团购、预售、手机扫码、终端销售机等新型购物方式,在店内提供物品模型加二维码,顾客扫描二维码即可进行订购。同时,代售火车票、飞机票、代缴交通罚款、充值、信用卡还款等便民服务,也在尝试之列。518这个数字只是暂时的,顺丰“嘿客”目前仍在持续扩张中。顺丰方面公开表示,希望在1年之内在全国开设“嘿客”店数将不少于4000家。随后圆通的“妈妈店”,韵达快递和有加利超市的O2O战略合作,等等动作都显示出快递行业对于社区O2O的看重。此外,拥有着较多线上销售优势的京东商城也推出了其社区O2O产品“京东快点”,与商超合作配送商品,虽现仍处于主要通过微信公众号服务的内测阶段,但正式启用仅仅是个时间问题。模式发展难题待解一时间,各家都在利用自己的资源进军社区O2O,但是在扩张激情的背后,社区O2O的发展其实才刚刚起步。“一些公司的想法太浮躁,根本不接地气。”上述有过O2O项目合作经验的人士向记者指出,“现在很多类似的APP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的部分生活需要,也较为便利。但是在差异化取胜的竞争市场中,实则很难脱颖而出。”据记者了解,曾经就有某电子商务公司和全国多家便利店合作,希望进入社区O2O领域,但是由于在相关库存信息对接、配送等方面遇到了诸多实际操作的问题,最后合作无疾而终。叮咚小区的收缩,一定程度上也正折射出这种问题。虎嗅网认证作者“电商老兵斗牛士”是一位互联网战略分析师,此前就从流量和消费习惯等方面对社区O2O提出了几点疑问:“一是流量如何而来?单靠社区用户流量并不足以支撑终端设备的维护及运营成本。二是消费习惯需要长时间培养,阿里、京东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才培养起的用户网上消费习惯如何打破?三是社区用户在办公室的时间远超过在社区里,如何占有用户有限的时间?如果终端设备联网呈现的产品都是淘宝等其他电商平台已有的,如何跟他们相竞争?客户为何一定要在社区终端设备里下单购买?”事实上,在众多公司布局社区O2O时,都会碰到上述问题。而在社区O2O的发展模式尚未清晰的情况下,对盈利模式的探讨似乎更为遥远。比如对于顺丰“嘿客”,业界认为其颠覆传统的模式虽有出现,但盈利模式不清晰。从顺丰公开的信息可以获悉,嘿店会向合作供应商收取交易的佣金,另外一方面店内的广告位也可以带来一部分的收入。但这些收入是否可以覆盖掉嘿店所需要承担的单店高额成本依旧存疑。此前,中国供应链联盟理事黄刚测算,嘿客门店单店租金为每年15万-20万元,装修15万元,人员工资(2-3人)10万元/年,技术投入+日常运营每年5万-10万元,粗略估计单店第一年50万元投入,3000家门店就是15亿元左右的投入。“现在大家都还没有把社区O2O想得更透彻,部分人抱着先跑马圈地的心态烧钱扩张。”上述曾经合作过O2O项目的人士向记者分析,“有可能商业模式在烧钱的过程中就发现了,更有可能的是不少企业都倒在烧钱的路上了。”
近日有网友举报京东员工安排商户刷单,增加京东商城的销售量。京东4月3日下午公布了内部核查结果,该涉事员工与商家进行业务沟通时严重违反公司制度,已按照相关规定立即辞退,相关负责人因存在员工管理责任也受到公司内部处分。4月1日,有网站曝光了一组“京东官方刷单”截图。爆料者称,京东内部人员曾主动要求入驻商家配合“刷单”,为了弥补商家损失,京东则提供“资源位”补偿。京东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与京东某员工聊天的商家为杭州乐步婴童用品有限公司(其法人代表为雷雁群)。另外,京东还表示,将执行更加严格的内部管理政策,在商品质量把控、商家管理方面不断提升。据了解,京东对卖家通过不正当方式提高在京东开放平台商品的销量或提高店铺评分的惩罚是每次扣25分,虚假交易中通过不正当方式提高商品销量或提高店铺评分的,京东开放平台有权删除该商品或删除相关的店铺评分。
会议指出,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是“互联网+”行动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减少流通成本,激励创业扩大就业,拉动消费,改善民生,增加金融活力,促进发展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要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积极支持电子商务发展,为其清障搭台,在发展中规范和引导。一要简政放权,放宽电子商务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按规定将网络从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给予同等就业创业扶持。建立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导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电子商务初创企业的支持,放开外商投资电子商务业务外方持股比例限制。二要推动电子商务与贸易流通、工业生产、金融服务等相关领域联动发展,创新和拓展面向“三农”的服务,推进网络购物、网络化制造和经营管理、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成长,建设促进居民消费的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实体店与电商、线上与线下协同发展。三要加强法规标准和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舞台,提升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完善网上交易投诉和维权机制,打击网络盗窃、诈骗等违法行为,保护知识产权和网络交易安全。让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从当初被淘宝封杀面临生存危机,到历经多轮融资上市在即,完成由导购网站向时尚电商的成功转型,美丽说、蘑菇街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成长速度可谓惊人。虽然目前两家网站对于市场传出将完成新一轮融资,并将在年内启动IPO的消息都不予回应,但美丽说确认有美国上市公司背景的魏萍出任新CFO,这无疑透露出明确的上市信号。前有优酷、土豆上市过程的鲜明对比,目前这些由导购网站转型而来的时尚电商留给市场的悬念是,谁将第一个上市并抢得有利的竞争位置,这将对整个行业格局都带来影响,同时或将开启今年垂直电商上市的小高潮。被迫转型美丽说和蘑菇街都是从面向女性消费者的淘宝导购起家。在流量至上的电商阶段,相对于搜索引擎带来的流量,从美丽说这类导购网站引流到淘宝店的买家质量好,购买转化率高,用户黏度高和重复购买率都更胜一筹,非常受淘宝店主的欢迎,也肯为这些优质流量付出高价。自然,卖家支付的佣金成为导购网站的主要收入来源。2011年中,正当这些导购网站做得风生水起、不断融资之际,淘宝为了控制流量来源切断了其佣金入口,这等同于切断了导购网站的生命线。随后,美丽说、蘑菇街两家网站开始转型,方向都是搭建自有交易平台,基于已有的数量庞大的会员转型做时尚平台电商。当时对于两家导购网站的转型,独立电商分析师李成东曾评价,其流量和用户基础是先天优势,转做平台电商确实是最佳选择。但转型面临的困难很多,两家既无交易平台搭建经验,也没有电商平台的运营经验,而在其转型后,能否保持原有会员的黏度,如何获取新会员都成为难题。但从2012年起,移动互联网开始进入爆发阶段,微信迅速崛起并很快如日中天,这为本身就有极强社交属性的美丽说、蘑菇街带来了难得的转型助推力。与蘑菇街针对消费者需求、主打“时尚买手”方向而与社区渐行渐远不同,美丽说的移动化更彻底。美丽说负责市场的副总裁大熊(本名王浩)表示,2014年起美丽说就已经没有PC部分、移动部分之说。在紧抱腾讯大腿之后,美丽说获得了腾讯的移动入口资源,手Q、微信钱包先后开放给美丽说。对于腾讯的入股,投中研究院TMT行业分析师王子威认为,当时腾讯入股美丽说应该是基于战略性布局的考虑,通过入股美丽说布局电商,但后来通过入股京东,腾讯的电商战略主要通过京东来实现。不过,美丽说仍然获得了腾讯在微信上变现实验,尤其是在移动场景下如何实现电商与微信流量的结合等方面的实验,双方虽然各取所需,但却让美丽说的转型成功率大增。2014年,美丽说平台成交56亿元,蘑菇街的成交量也达到36亿元。从交易量上看,两家导购网站已经成功转型平台电商。上市先机无论是导购网站时期,还是转型平台电商时期,蘑菇街、美丽说背后都有资本驱动的身影。截至2014年底,蘑菇街完成了五轮融资,共计完成2.5亿美元的融资总额,而美国媒体披露,蘑菇街正在尝试一笔3亿美元的融资,估值也达到20亿美元的高度。除了最新的这轮尚未对外公布数额的融资,美丽说此前也完成了五轮融资,融资总额同样达到2.5亿美元左右,估值更高达30亿美元。王子威分析,这次市场传出的美丽说F轮融资,应该是其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并且随时会启动海外上市进程。这从其引入有美国上市公司背景的新任CFO上就可以看出。新任CFO魏萍曾担任正保远程教育首席财务官并带领公司在纽交所上市,还曾参与新东方的赴美上市。魏萍的入职让市场解读为,在时尚电商这一轮上市热潮中,美丽说领先了半个身位。不过,中国时尚电商讲的故事能否吸引距离遥远的海外投资者,以实现最大程度的高估值尚存变数。美丽说创始人徐易容在接受《创业邦》杂志采访时表示,美丽说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布局,战略核心是前所未有地拥抱一切时尚爱好者,以时尚爱好者为中心,在外面画圈。“去年我们画了一个圈,给商家更精准的流量,从去年底到现在主推的是在外面再画两个圈,一个圈是让商家能够直接联系用户,另一个圈是给商家提供供应链服务。”不知道是要给投资者信心,还是要给自己信心,在2014年全年成交56亿元的家底上,徐易容喊出了激进的增长目标,2015年全年成交150亿元,未来3年内,达到1000亿元。但资本方观察时尚电商不仅仅是增长目标,更看中其商业模式。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认为,作为垂直电商的一类,中国时尚电商众多,竞争激烈,最突出的问题是商业模式不清晰。早期时尚电商在资本市场并不受欢迎,唯品会从时尚电商转型特卖电商后才迎来资本市场的认可,股价持续攀升。相反,不论是美丽说还是蘑菇街,其商业模式都不够清晰,比如蘑菇街就前后几次调整方向,2014年8月宣布转型“时尚买手”,进军化妆品特卖,今年初又重新宣布由垂直电商转向社会化电商,帮助时尚达人开店,形成个人品牌社区。而对美丽说来说,在2014年底用户过亿,日活跃用户达1000万,而商家也超过1万家,被称为“小淘宝”。但“小淘宝”并不是美丽说想展现给海外投资者的形象,因此大熊总爱强调美丽说的时尚与淘宝的不同。美丽说的商家只关注时尚款、流行款,要求上新快、翻新快,其次才是电商运营能力。大熊解释,电商运营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但时尚、流行不是简单培养可以掌握的,必须通过多年实践才能养成。与各个电商平台都争先发布时尚趋势预测一样,美丽说也刚刚发布了2015春夏时尚报告。不过,在王子威看来,资本入股电商或海外上市,一般都不会要求企业马上实现赢利,这样容易看到企业的天花板而影响估值。因此,有时前景明朗但业务模式不清晰反而是一件好事,更容易提升企业的估值。电商企业的估值本来就较其他行业更高,他估计这种热度目前还会持续,电商在垂直领域还有上升空间,今年或许会有一波垂直电商上市的小高潮。从优酷和土豆上市的案例做对比,优酷因为抢先上市而成为国内第一大视频平台,最终完胜土豆。美丽说、蘑菇街,再加上新近崛起的明星衣橱,发展速度都让人侧目,但谁最终抢先完成上市,对于企业本身在行业中的竞争至关重要,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整个行业格局。
在“互联网+”概念迅速蔓延的情形下,互联网巨头、药企、零售商等纷纷切入电商领域,并看好未来市场发展。而即将公布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则把医药电商进一步推到了风口。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网上药店销售规模约42亿元,较2012年翻了2倍,预计2015年我国医药电商的交易规模将达到百亿。“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积极布局电商平台,为未来抢夺市场谋一席之地,尽管一些企业具体发展思路可能并不清晰。”一位上市公司药企董事长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医药电商目前还仅仅是概念阶段,并不能起到业绩支撑作用。兴业证券认为,虽然中国药品电商理论空间大,未来至少有3000亿元的市场空间,但药品电商要获得实质性发展仍然要面对较多的挑战,业内分析人士总结为处方来源、医保支付、物流配送等。各路资本角逐医药电商Wind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处方药市场约8000亿元,非处方药只有2000亿元。兴业证券认为,按照网售药品占市场份额的30%来计算,医药电商伴随着政策的放开将释放出至少3000亿元的市场空间。另有药品网购意愿调查显示,未来肯定或很可能会网购药品的消费者合计占比64%,大多数网购消费者能够接受网络购买医药产品的方式,潜在消费群体规模巨大。正是因为看到了未来潜在的巨大市场,资本纷纷涉足医药电商领域。阿里系的天猫医药馆已领跑其他同行,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第三方医药电商平台。而其收购中信21世纪有限公司并改名阿里健康后,拥有了国内首个可开展互联网药品销售(B2C)的第三方平台试点牌照,诸多药企开始入驻阿里健康平台。2011年,京东宣布注资医药流通企业九州通旗下网上药店“好药师”,借助九州通的行业优势进军医药电商领域。双方以合资的形式运营“京东好药师网”,九州通负责仓储,京东负责配送。后双方因股权问题产生分歧,2013年京东撤资终结了这一合作。但京东并未放弃这块市场。2014年京东又开始“卷土重来”,“营养保健、医药”被升级为经营大类,并如愿以偿于2014年底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质。在互联网巨头引领电商潮后,各医药商业企业、药品流通企业以及传统电商企业也开始纷纷“触网”。目前,国内A股布局医药电商的上市公司有上海医药、九州通、第一医药、康恩贝、康美药业、国药股份、一心堂、以岭药业、嘉事堂、太安堂、海虹控股、英特集团等10余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涉足医药电商后,立即受到市场青睐。如3月9日晚间,上海医药发布公告称,出资7000万元人民币与自然人季军共同投资设立上海医药大健康股份有限公司,涉足医药电商。公告发布次日,股性并不活跃的上海医药股价在高位开盘,并拉至涨停。三大瓶颈待突破在资本竞相进入,经过几年的布局后,国内医药电商已形成了多种模式:一是以嘉事堂、一心堂、国药股份、第一医药、九州通、上海医药、英特集团为代表,这几家医药商业领域的上市药企,具备线下连锁药店、药品配送能力;二是以岭药业、太安堂、康恩贝、康美药业、同仁堂这类药品生产企业进军医药电商,此外还有传统医院、传统企业和HIS厂商的整合;三是搭建第三方药品销售平台,例如天猫医药馆、京东医药城、1号店;四是以华润集团健一网、七乐康为主的独立垂直电商等。一位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目前网上药店主角的并不是药品,而是医疗器械。如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主要销售医疗器械、保健药品,非处方药也只占总比重的20%;而其他药企自建电商又面临流量的提升问题。在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看来,目前医药电商面临的规模局限及盈利问题,主要是受医药电商自身发展瓶颈所致,如需要面对处方来源、医保支付、物流配送等问题。兴业证券也表示,药品电商要获得实质性发展仍然要面对较多的挑战。兴业证券分析认为,政策困境是中国药品电商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目前,政策困境是网上限售处方药、医药不分开处方难外流、医保不能线上支付、医保统筹账(医保占比最大部分,只在医院使用)不能用于零售终端支付。上述问题的解决并非一蹴而就,兴业证券分析认为,这涉及整个医疗生态圈的改变,需要协调多方利益,而这或许会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如阿里健康对接医院处方的计划也并非一帆风顺。据了解,阿里健康原计划打算直接联通医院信息系统,医生开药后直接将处方上传到阿里健康,再让零售药店来抢单。2014年5月,马云亲自与河北省相关负责人洽谈,但最终效果并不理想,只换来河北省卫生计生委下属处室建议医院配合的文件。“事实上,在医药不分开的前提下,处方药方是很难流出医院的。很多医院为防止处方外流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电子病历不经过患者,直接存储医院电脑生成。”上述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医院攻关不顺,阿里只得另找出路。据21世纪经济报道从阿里健康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近期阿里健康与北京军区总医院已经建立了合作,阿里健康的电子处方平台已经在北京军区总医院试点,先锁定慢性病中的高血压和高血脂两个病种,主要针对自费患者,暂时绕开医保的复杂问题。在史立臣看来,如果失去了医保这一环,医药电商不可能放量。上述上市药企董事长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在这场市场盛宴中,医院是一座无法绕过的堡垒。医药电商发展还需要解决“最后一公里”即药品配送的问题。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强互联网药品销售管理的通知》规定:连锁企业通过互联网销售药品时,应当使用本企业的药品配送系统自行配送。但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受成本太高及自身配送能力限制等影响,医药电商能真正做到自行配送的并不多。如此前北京同仁堂广州药业连锁有限公司也开通了同仁堂全国首个网上药店,但由于受到“自行配送”规定的约束,只能在其网页上注明:“本商城药品的配送范围仅为广州市内9家实体店方圆约2公里内。”另外,金象网上药店也推出过“金象一小时”,即在北京城区,工作日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5点前成功下单均可在当天1小时内送达,可配送的产品为100种。但这种自行配送模式还是以失败告终。而第三方物流进行药品配送需要取得相关牌照。因为药品作为特殊的产品,对物流条件要求相对较高,整个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领域都必须在符合国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标准下进行。而普通快递公司根本达不到配送要求,目前绝大部分物流企业不具有配送药品的资质。据了解,圆通、顺丰在内的多家速运公司都曾向监管部门咨询过相关药品配送资质认证事宜,但因为涉及不同区域监管部门认证等问题,目前申请仍在搁置中。
【一起惠讯】3月26日消息,一起惠了解到,亚马逊中国日前上线了高端美妆主题店,将SKII、古驰(Gucci)、博柏利(Burberry)、贝佳斯(Borghese)等高端品牌纳入到主题店当中。据悉,该高端美妆店涵盖护肤、香氛、彩妆、洗护、身体和男士护理等美妆领域六大品类,此外,主题店中另设“海外购”栏目,引进海外美妆产品和品牌。为把控高端品牌的产品质量规避假货,亚马逊方面表示进货渠道仅来自品牌方直供或授权代理经销商,并将对每个批次的产品进行抽样。一起惠了解到,亚马逊此次花大力气扩大美妆业务主要是看重未来市场的高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未来五年美妆高端品牌零售增长率将超过20%,而大众品牌仅为7.7%。与此同时,亚马逊中国最新的数据显示,过去的一年来用户在亚马逊美妆频道搜索高端品牌的比率呈两位数增长,而高端美妆品牌销量占比也超过三成。
【编者按】“把卫生巾卖给男人”并不新鲜,在过去的营销神话中,卫生巾卖给男人主要是做军训鞋垫。而我们要介绍的案例不是这样的。创立于深圳的“轻生活”团队,要把卫生巾卖给男人,且用途不是鞋垫,而是送给女朋友做礼物。这个“暖男”团队,能真正地暖到女性用户吗?2013年11月,是天成辞去陕西高薪工作来到深圳的第6个月,他拉着仅仅共事了5个月的同事张致玮从单位离职创业,那时还没有明确的方向,只有一个想做品牌的规划。在女友的启发和撺掇下,两人打起了卫生巾的“主意”。1988年出生的天成(轻生活创始人),带着一队“89军团”(团队大多数成员是89年出生),试图在已经品牌林立、竞争激烈的卫生巾市场挤出一席之地。在卫生巾行业毫无经验的他们,不断地经历着这个行业真相的“洗礼”,并越来越坚定这条“大姨夫”之路。面对近乎饱和的卫生巾市场,轻生活只能出奇制胜,他们的选择是:做男人市场。这个听起来荒谬的定位背后,他们有自己的“小九九”。这些都让他们相信做卫生巾是有希望的。唯一的问题是,两人都不懂卫生巾。首先,男人卖卫生巾给男人,有话题、有争议,能快速引起关注;其次,对于绝大多数男生而言,这辈子都不会去买卫生巾。但对于女生而言,男生送卫生巾是一个特别温暖、细致的举动。这个方式能让轻生活更容易被用户接受和使用。更重要的是,还没有一个互联网卫生巾品牌真正脱颖而出。工厂的“启蒙”但他们还是出发了。天成向记者介绍道,筹备之初,他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进行市场调查,走访各个卫生巾厂家,小到几个人的作坊,大到几千人的一线品牌工厂。越是深入了解,就越是发现这个行业的“真相”:产品售价高出成本太多,而这部分差价主要用在了各种明星代言、省市代理和商超铺货上,导致最后的利润其实也不高。为了维持利润,厂商只好不断控制成本,影响产品质量。而在一二线城市,国产卫生巾的市场份额却在下降。不断出现的质量丑闻消耗了消费者对国产卫生巾的信任,一些国外的卫生巾品牌则开始入华侵蚀市场。“日本的乐而雅、德国的facelle,都很受欢迎。”进口母婴平台小树熊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更有意思的是,各种假冒伪劣产品让人防不胜防。在探访工厂过程中他们发现,“六度空间”“八度空间”这样的品牌并不少见。靠着信息不对称的现状,这类产品大多流向了三四线城市或者农村。天成和张致玮考察结果是:虽然海外品牌在质量上更有保证,但他们的工厂其实都在中国。这意味着,不是中国没有能力生产好的产品,而是花精力控制质量的品牌商太少。于是两人开始漫长的找工厂之旅。“找优质工厂是个痛苦的过程,大工厂我们没有话语权,没有资金实力。而小工厂在工艺和质量标准上又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张致玮告诉记者。他介绍,大型的卫生巾工厂通常是100万片起才能起订,而轻生活第一批订单只有20万片。许多工厂不愿合作。庆幸的是,在物色了一大批工厂之后,俩人选好了一家珠海的台资企业。这家工厂主要生产韩国、台湾、欧洲的卫生巾,在质量上很有保证。更重要的是,他们认同轻生活做产品的态度,愿意与之合作。让卫生巾不再私密敲定合作厂商后,产品迭代、销售渠道布局、组建团队、市场营销、寻找投资等事情接踵而来。据张致玮介绍,在2014年7月正式上线之前,其产品就已经经历了7次迭代。从面料选材到表层设计,到用什么样的胶水等环节,轻生活都在不断试错。“通常卫生巾有网面、棉面之分。网面干爽,但易造成皮肤摩擦和过敏;棉面相对舒适,却闷湿,易反渗;我们最终通过复合压印的技术,让产品既舒适又干爽。”“大部分卫生巾的粘胶选择的是工业胶,而我们选择的是食品胶。当然,其成本要高出3~4倍。”说起轻生活卫生巾的设计细节,张致玮滔滔不绝,毫不尴尬。这也是他和天成在创立轻生活时的一个目标:让卫生巾“不再尴尬”——女生不用再藏着掖着,不用羞羞答答,甚至可以在朋友圈高调地晒出来。为了做到这一点,轻生活在设计上与传统卫生巾大为不同。传统产品的包装上几乎都有鲜艳扎眼的卫生巾结构图,并配上“瞬吸”“绵柔”“夜用”“超薄”“不侧漏”等字眼,似乎高调地提醒着:男人勿近。轻生活在设计的时候则有意远离这些夸张的说明和配图。绿色、素净的包装纸盒,没有任何能让人联想到卫生巾的词汇和图片,即便放在桌子上也不会有任何尴尬。最重要的是,要鼓动男人购买卫生巾,轻生活还得在细节上下功夫,比如在包装盒上加上情侣照片和留言,赋予产品更多情感色彩。不过这一小小的细节,对创业者来说,也需要不小的成本——轻生活必须安排专人来匹配照片和相应的订单,以免错位。不抛弃女性用户尽管天成和张致玮坚信卫生巾可以卖给男人,但要长久化、常态化发展,女性依然是不可缺少的用户群体。目前,轻生活在礼盒装之外,已经推出了个人装,价格比礼盒装更亲民。据张致玮透露,从2014年7月1号正式上线到今年1月份,轻生活首批20万订单已经全部售完。根据轻生活官方提供的数据,目前订单中的60%来自男士购买。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的销售中,淘宝占比并不高。“90%的订单来自微信,去淘宝购买的用户大多是因为没有微信支付。”
【编者按】日前,一直在行业中保持低调的家装O2O平台惠装公布获得了来自五岳资本等机构的千万美金级别的融资。名不见经传,何以获得投资公司青睐?通过和惠装CEO刘禹锡交流中了解到,该项目不仅改变了传统家装流程,还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将人的因素和P2P的概念引入到了整套模式中。惠装以“工长模式”直击工薪族装修新房的两大痛点:价格不透明、施工无保障。同时,该模式也极大的释放了“工长”——这一装修项目的最终真正承包者和责任者的热情和能量。让装修公司“滚粗”省40%成本据一起惠了解,惠装最初几个月也是采用PC端网站和装修公司合作的模式,但在运营过程中,由于众多用户的投诉,传统装修公司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惠装CEO刘禹锡直言,装修公司在报价上存在几大问题:第一,装修前的恶意漏项,装修公司通过便宜的价格将用户吸引过来,签约后才告知用户水电项目没在合约中,需要另外付款;第二,装修中的恶意增项,这个也主要集中在水电的线路改造上,这是装修公司很大一部分隐形收入。刘禹锡还介绍了装修公司另外一个盈利的潜规则:装修公司一般并没有自建的装修队伍,而是和施工队合作,将项目下放给施工队,所以要在业主合同的签约费用中抽成40%到50%。而惠装现在采用的“工长模式”则直接将装修链条的中间抽成者剔除,让用户通过这一平台和装修工长直接实现对接,节省了被装修公司拿走的这部分费用。“根据惠装的成交数据看,成都市这边工长的客单价在2.5万元左右,而装修公司报价普遍在4万元左右。从数据看,我们平均帮用户节省了1.5万元。”刘禹锡谈到。投奔移动端的产品逻辑据一起惠了解,惠装自2013年创办以来,其主要业务基本在成都市这一大本营,拿到融资后,未来将向其他一二线城市不断拓展。除了地域性扩张,产品研发是惠装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刘禹锡表示:“我们希望用户和工长在使用我们APP产品时有更好的交互体验,更轻松、自在的进行沟通和交流。”为了支撑工长模式,惠装一下子推出了分别面向用户、工长和监理(负责工程审查的专业人员)的三版APP。同时,为了搞定施工过程中的乱收费、工程质量不过关等问题,还开发了透明报价系统和工地质量管理系统。据其介绍,用户通过C端APP下单后,当地所有工长会迅速获得订单信息,进行抢单。当然用户也可以挑选工长、定向下单。工长通过APP接单后,即可通过APP或者电话和用户联系量房等事宜,整个模式非常类似于滴滴打车。实际上,惠装APP不仅缩短了工长与消费者的沟通管道,也成为打通线上与线下业务的枢纽。例如量房结束后,用户可以通过APP和工长直接签订合约,并且在APP上获得透明报价。签约后,工程款会暂交由惠装托管,惠装分期打给工长。用户如果对线上签约、付款有所顾虑,也可以到当地城市的服务站进行签约,惠装服务站会提供纸质报价清单和合同。在施工的一些重点节点和交工阶段,负责工程审查的监理人员将要施工现场进行审查。由于惠装的工地质量管理系统已经清晰的陈列了需要检查的项目和要求,所以监理人员的工作和职责非常清晰,只需分步骤将施工情况拍照,并从监理版APP上传、提交报告即可。一旦用户证明工程存在问题或者监理发现问题,惠装将推迟对工长的尾款交付,直到问题解决。这样工长在施工过程中一定都会以用户为中心,因为用户是否满意是决定他们是否能迅速获得尾款的关键。刘禹锡特别指出,惠装还推出了透明的问题处理和赔付系统。“我们会在合同中清晰标注:如果施工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我们会在多长时间内进行解决;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可以进行怎样的赔付。这些信息都非常清晰。”解放“包工头”惠装显然要解放更多的工长,并逐步获得行业上下游的支持。“工长对于用户订单响应的非常迅速,这最直观的反映了他们对我们模式的态度。”刘禹锡谈到。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前,很多工长难以想象可以如此方便快捷的和用户进行沟通。刘禹锡坦言,PC端只能连接人与公司,移动互联网时代实现了人与人的对接。“每个工长不见得都有电脑,更不可能随时带着电脑,但他们都有智能手机。”惠装APP的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工长的接单效率、沟通成本,而且脱离了装修公司的束缚,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收益方面,都较从前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间。此外,由于惠装APP可以公开展示工长的详细资料,以及类似点评式的用户反馈,信息更加透明,给了用户更多的参考标准。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更自主的选择工长,而不是被动接受装修公司的安排。反之,用户驱动的逻辑,也让如何获得用户的认可,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成为每个工长必须考虑的问题。“工长直接和用户对接后,用户的评价是衡量他工作的最重要指标。不管是滴滴专车、河狸家,现在这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业项目都非常注重用户的评价。”刘禹锡认为,移动互联网将提升整个中国服务业的服务水平,也让上游从业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化。
长达11年净利润持续亏损,数度转型难解商业模式困境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业企业,卜蜂莲花的路总是走得不那么顺畅。据卜蜂莲花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公司2014年全年继续亏损,亏损金额为5840万元。而这已是卜蜂莲花连续第三年亏损,2013年公司亏损9680万元,2012年的亏损更是高达3.92亿元。同花顺数据显示,15年来,卜蜂莲花的亏损时间长达11年,累计亏损额高达16.45亿元,这在超市连锁业上市公司中极为罕见。这家由泰籍华人谢氏家族创办的零售业超市的中国之路为何走得如此艰难?记者联系到卜蜂莲花的多名人士,但其中不少人已经离职,而一名在职的市场部主管则不愿多谈。有业内人士分析,人事调整频繁、业务摇摆不定、布局失利等诸多因素使卜蜂莲花早已失去先入优势,而单店形式的大卖场业态商业模式早已落后于现代商业潮流,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卜蜂莲花备受冷眼并不奇怪。公开信息显示,卜蜂莲花今年将新开5家门店,布局均在竞争不那么激烈的三四线城市。对此,研究人士认为,如果卜蜂莲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落后的商业模式,不与时代接轨,依然难以摆脱亏损的“魔咒”。15年亏损16亿在华业务举步维艰历经战略调整之后的卜蜂莲花在中国的日子依然未见好转。近日,卜蜂莲花发布的2014年业绩报告显示,卜蜂莲花营业额为109.12亿元,同比微增0.3%。尽管营收稍微有所改善,但连年亏损的颓势并未得到遏制。2013年亏损9683万元,2012年的亏损更是高达3.92亿元。对此,卜蜂莲花的解释是,销售额增加缘于去年新开4家门店产生收益,但这一收益亦被卖7家店铺给母公司正大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WSL所抵消。亏损收窄主要受毛利率增加、严格支出管理抵消其他收入净额下降的影响。公开资料显示,在香港上市的卜蜂莲花母公司为泰国的正大集团。1995年,正大集团联手沃尔玛,将易初莲花引入中国,1997年,第一家门店“易初莲花”在上海开业。2008年易初莲花更名为卜蜂莲花。记者查询数据发现,2000年至今的15年期间,该公司有长达11年的净利润亏损,累计亏损额高达16.45亿元。二级市场上,卜蜂莲花的股价也早已沦为仙股。与此同时,伴随卜蜂莲花长期亏损的是关店潮。卜蜂莲花公告显示,去年4月,公司将7家亏损店铺卖给母公司正大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此外,位于北京的两家店铺传出关门的消息。在武汉,位于汉口黄孝河路的竹叶山店早已张贴出“3月22日铁定清仓”的关店公告。此前,卜蜂莲花向物美商业卖了在天津的全部超市。关店、缩店的同时是裁员。早在2012年,就有卜蜂莲花大幅裁员的传闻,但并未得到证实。不过,此前有媒体报道,卜蜂莲花高层人员更换频繁。3月18日,记者多方联系到多位卜蜂莲花人士,其中有两名媒体沟通人士表示已经离职,还有一人表示即将离职不愿表态,而一名市场主管则表示暂时没有上班,亦不愿多谈。3月15日上午11时许,正是周末购物高峰,记者前往位于武汉市硚口区宝丰路的卜蜂莲花超市探访发现,10多个收银台只开3个,一楼的生鲜、副食区仅有30多名顾客,二楼百货区的顾客还不到10人。在超市选购了两条鲫鱼的一对中年夫妇向记者表示,卜蜂莲花的经营没什么特色,只在此买点鱼肉及调料,图个离家近,比较方便。然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武汉本地其他商超的多处购物广场内人流如织,而外资超市麦德龙店外偌大的停车场内空车位已难觅。高层“换班”频繁发展方向摇摆难定作为首批进入中国的外资超市,为何丧失先势而长期亏损?北商商业研究员近期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超市主业经营方面,多变的市场策略与频繁的高管流动让卜蜂莲花在华发展一筹莫展。公开信息显示,卜蜂莲花高管更迭确实比较频繁。仅从近三年来看,2012年,卜蜂莲花迎来重大人事调整,前沃尔玛高管陈耀昌出任卜蜂莲花CEO。陈试图变革,加速开店,尝试推广高端业态超市生活馆。只是,陈的大刀阔斧尚未阻止日益衰退的业绩,其职位就被调整。仅过一年,李闻海被任命为副董事长兼CEO。李则一改陈的激进措施,开始尝试稳中求进方针。高管的频繁更换,是两大派系之间的争斗。陈耀昌代表的是沃尔玛系,陈空降卜蜂莲花出任CEO后,原沃尔玛多名高管转投卜蜂莲花旗下,李闻海则代表谢氏家族。针对外界纷飞的传言,卜蜂莲花对此予以否认。不过,除了与沃尔玛派系的争斗外,谢氏家族几名兄弟之间的争斗传言,也充斥资本市场多年。外界猜测,这或是卜蜂莲花人事更迭的深层次原因。高管频繁更迭带来的是业务布局摇摆难定。记者梳理发现,近五年来,卜蜂莲花的集团策略一直在不断改变。2011年,卜蜂莲花曾试图走“新业态”之路,这一业态不同于一般的便利店或超市,也有别于大卖场、超市的生活馆。但在2013年,卜蜂莲花先后关闭两家生活馆,去年,又再次提出生活馆概念。陈耀昌时代,卜蜂莲花曾多次尝试向高端超市、购物中心等转型,但在短暂的实施后因职务调整而搁置。2003年、2007年、2011年,卜蜂莲花三次提出“百店计划”,现在看来,这一目标几乎难以实现。截至目前,卜蜂莲花门店仅为77家。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曾表示,卜蜂莲花在中国的布局是失败的,其原因除了当前中国的零售环境不佳、商超发展乏力外,还与卜蜂莲花的发展失误有关。在他看来,卜蜂莲花的“百店计划”较为盲目,且区域布局不科学,选址松散,形不成规模效应。记者调查发现,卜蜂莲花在武汉的三家卖场,虽处在人群聚集的老社区,但均以单店形式存在,诸如游乐、餐饮等配套设施缺乏,难以在周围人群的消费中产生影响力。此外,卜蜂莲花超市里自有品牌极少,价格上也无优势,缺乏竞争力。有零售业人士认为,卜蜂莲花多以单店形式存在,经营上为大卖场业态,商业模式远远落后于外资甚至本地同行,且多年未能改善,此外,区域之间各自为政现象也很严重,不能发挥协同效应是家族企业在管理上的弊病,长期内未得到改变。布局三四线城市摆脱巨亏还需大手术卜蜂莲花公告显示,公司将继续扩张零售网络,今年将新开至少5家店铺,大都分布于可支配收入增加及竞争不那么激烈的三四线城市。此外,公司继续致力转化店铺为生活馆概念,为顾客提供一站式便利购物体验及更舒适的购物环境。2014年,卜蜂莲花完成翻新6家店铺,而2015年计划重塑最少7家店。“卜蜂莲花需要动大手术,首先要改变落后的商业模式。”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通过在三四线城市开新店,卜蜂莲花去年的营收有一定增长,但仅仅靠新开几家店还远远不够,难以破解亏损僵局。2013年底,香港上市的物美商业曾欲收购卜蜂莲花华东、华北地区零售业务,多轮谈判后,卜蜂莲花最终放弃与物美商业合作。对此,业界解读为,卜蜂莲花彻底放弃了一次改革商业模式、弥补不足的良机。湖北一超市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超市最重要的是特色商品和体验,以及购物与休闲的配套,这样才能吸引回头客。记者探访的武汉两家卜蜂莲花超市发现,货架高、陈列的商品单一,受老旧商业楼影响,超市内部交通不便,不仅不能刺激顾客购买欲,也难以留客。“重视百货、不重视生鲜的业态,在电商大潮的冲击下会要命的。”一位考察过卜蜂莲花的商业人士认为,卜蜂莲花生鲜区面积过小,可供选择的种类也少,价格没有优势,毕竟大多数市民购买生鲜还是要到实体商超购买。记者观察到,卜蜂莲花方面显然已经注意到上述问题,该集团在去年财报中表示,继续检讨及改善其商品组合及供应,更多生鲜食品的直接采购使获得更佳的采购种类及更低之价格。此外,将更关注质量监控以确保食品新鲜及安全。更致力投资于生鲜食品及由寄卖模式逐步转向直接营运蔬菜、肉类及海鲜亦减低采购价格及增加毛利率。同时,超市将增加自家制产品的种类,如熟食、小食及面包。不过,尽管卜蜂莲花对未来的发展颇具信心且已经做出了相应布局,但外界依然担忧。一研究人士表示,在长期亏损特别是连续三年亏损的巨大压力下,在这个家族企业内部管理不和谐的可能性较大的情况下,卜蜂莲花未来的布局及业务能否不再摇摆还难以确定,此外,商业模式的大手术计划尚未看到,未来能否走出长期亏损的困局依然非常严峻。天津四家卜蜂莲花转让给物美集团。以231亿元卖7家店及卜蜂莲花与中国若干全资附属公司股本权益给卜蜂莲花的相关企业WSL。2011年收购ExcelWorthLimited旗下四家大型超市,同年6月又签订协议,卖上海易初莲花马当路店。2012年谢国民辞任主席,前沃尔玛中国区总裁陈耀昌担任执行董事及副董事长。2013年李闻海调任资深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物美收购合作事项以失败告终。近三年业绩2012年亏损5840万元2013年亏损9680万元2014年亏损3.92亿元
【一起惠讯】3月20日消息,日前,淘宝网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规范淘宝网全球购市场的经营秩序,提升全球购商家的服务质量,其将对《淘宝网全球购市场管理规则》进行修订。新规将从2015年3月24日起正式生效。据了解,《淘宝网全球购市场管理规则》从去年9月开始施行,属于淘宝规则的下位规则,因此,全球购商家必须首先满足淘宝规则,然后再满足全球购的规则,才能开始经营。全球购的管理规则主要包括准入、经营规范和主动退出与清退这三大部分。一起惠获悉,此次修订主要有三个变更点:首先,《淘宝网全球购市场管理规则》将更名为《淘宝网全球购市场管理规范》;第二,商家入驻条件中新增了“出售假冒商品无扣分(含0分)”一项;第三,不再符合入驻条件(四)(即店铺内海外商品占比100%)的,由立即清退调整为次月1日清退。不过,在新的清退规则中,淘宝全球购对不满足“店铺内海外商品占比100%”这一条件的商家有所放松,由之前的“将被立即清退”改为“次月1日被清退”。从第二大变更点可以看出,此前商家入驻全球购市场必须满足“入驻时一般违规行为累计扣分未满12分;无严重违规行为(含出售假冒商品)扣分”的条件,而新规则将“出售假冒商品无扣分”单独列出,说明其将对“出售假冒商品”行为进行更严的规避。“这意味着,违规商家将可获得一定的缓冲期,其实就是增大了淘宝全球购商家打着‘海淘’旗号违规售卖非海外商品的可能性。”业内人士指出。
【编者按】在遍地O2O创业的时代,资深零售人赵廷超也果断亮剑了。他瞄准的是超市O2O,产品叫“即买送”,还没正式上线,1500万天使融资已到账。这个2014年底才成立的创业公司,不拥有一家实体超市,不采购一个商品,没有一个自己的仓库,甚至也不雇佣一个快递员。赵廷超说,他要通过“改良”而非“推翻”的方式来实现传统商超行业的电商化。“现在流行说‘互联网+’,我要尝试的是‘互联网+传统零售’,而不是用互联网去搞死传统零售。”赵廷超告诉记者,现在国内大多数的生鲜电商都试图建立一套全新的供应链、仓储物流体系,这实际上很浪费资源。即买送不会另起炉灶,而是会选择“讨好”传统商超。借助现有连锁超市的供应链和仓储体系,将其现有的商品以全新的逻辑呈现在顾客的手机端,顾客下单后,通过众包的超市代购员完成配送。这就是即买送的运作逻辑,与美国当红的Instacart如出一辙。“拉拢”传统商超“过去几年,电商快速发展,加上媒体的煽风点火,让整个社会都感觉传统零售已经被打败了。我们要扭转这个局面。”与零售商打了7年交道的赵廷超,非常清楚其长短板,“很多传统零售商的功夫是电商没有的,他们花了太多力气在供应链上、商品品质上、门店上,他们甚至知道同一个村不同山上的柚子味道有什么不同,但就是做不好电商。”在2013、2014年期间,有不少连锁超市已经开始涉足电商,想一试深浅,但基本都摔得比较惨。深知商超困境的赵廷超知道,应该解决其问题,才能将其拉到一条战线上来。缺流量,那就为他们带流量。即买送的逻辑是,将订单分配到地理位置最近的门店,这样,商超的区位优势又被激活了。缺动销率,就帮他们提高动销。据赵廷超介绍,即买送的选品标准当中有一条:精选超市中被顾客忽略的好货,以此激活滞销商品。此外,在赵廷超的算盘里,他还想帮助传统商超完成供应链的变革。例如,通过周期订购来减少供货的浪费,“一般情况下,一户人家一年内对大米的需求还是比较恒定的,我们可以先收集社区用户的订单需求,然后反馈给零售商,零售商再向上游采购,这样可以避免牛鞭效应(营销过程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减少浪费。”再比如,虽然即买送在商品的呈现和推荐上会参考商超的销售数据,但最终沉淀在即买送上的销售数据,还可以“反哺”商超,给其提供一定的销售参考。此外,赵廷超表示,即买送将推动商超实现产品预包装,减少生鲜的损耗。他介绍,传统超市卖水果主要按重量,产品都未经包装,在运输、挑选的多个环节中,损耗率非常高。而电商的销售通常是按个数、套装,损耗更小,利润也更高。那商超需要做什么?“第一,点头同意与我们合作;第二,给我们一定的地推空间,后端运营都由即买送负责。”赵廷超表示。卖什么?怎么卖?“不碰供应链。”这是赵廷超做即买送最初就定下的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即买送不运营商品。相反,由于即买送目前只做移动端App,商品展示空间实际不多,因此选品和呈现更加重要。三冷(冷藏、冷冻、冷鲜)、三鲜(奶、水果、蔬菜)、三重(水、米面、油),是即买送的主要选择品类。赵廷超认为,常温商品方面,电商完全有理由能胜过传统零售商,而生鲜类商品,却是电商的短板。具体来讲,即买送的选品主要有三个标准:1、根据商超销售排行,推送线下顾客喜欢的商品;2、挑选出被忽略的好商品;3、根据时间、地点推送符合场景的商品,比如早上推送牛奶面包、下午推送下午茶,等等。在即买送的中央商品数据库中,有5~8万左右的商品数据。而真正实施起来,需要考验到即买送的有三个核心技术:一、价格、库存的实施对接。系统对接是个“大活儿”,一旦系统对接不顺利,很容易影响用户体验,比如下单后,代购发现超市缺货,或者价格调整。而赵廷超在这方面非常自信,他介绍称,即买送创始人团队中有两人来自富基融通(国内快消和连锁零售主流的ERP厂商,上市公司)。赵廷超自己从2007年加入富基融通,其联合创始人邹红军则是富基融通第二大股东,任职期间负责了很多超市项目的ERP开发,对国内40%的商超系统了如指掌。因此,赵廷超坚信,“系统对接一定是即买送的技术门槛”。二、订单优配。也就通过算法将订单与代购员(配送员)进行高效匹配。赵廷超介绍,即买送的匹配逻辑包括:配送员的地理位置、点赞量(服务质量),以及订单是否顺路。三、基于场景的个性化推荐。主要指按照时间、空间的不同来推送应景的商品,用户在办公室、在家里看到的商品不一样,早上和晚上看到的商品也不一样。与所有超市O2O创业者都不同的是,即买送在配送策略上非常大胆,采取“众包”策略,即不雇佣专职配送员,而是招纳社会力量,利用闲散资源。快递众包在中国也已经不算首创,成都的人人快递早已经声名在外。而即买送刚刚创立,在快递员的数量上必然是不够的。因此,即买送在前期会更多地利用专业快递员。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近两年火爆起来的网络外卖实际上让即买送“捡了便宜”。饿了么、美团外卖、京东外卖、肯德基、麦当劳……对于大多数外卖配送员来说,一天中最忙的主要是中午,其他时间依然比较闲,通过众包快递,能充分利用到其闲散时间,同时解决超市的配送问题。除此之外,即买送还准备拓展另一个闲散时间充足的人群——大婶大妈,通过利益激励,让其主动成为配送员。虽然即买送明确定位“中国版Instacart”,但实际运作起来,依然有所不同,比如配送环节。赵廷超介绍,由于美国地广人稀,配送距离相对都比较远,配送员们更多选择开车送货,而中国人员分布密集,配送距离只有美国的1/3甚至1/5,配送员步行或者骑电动车就足矣。
北京时间3月18日消息,二手车电商平台优信集团今日对外宣布,公司已经完成来自百度、KKR和Coatue的C轮融资,总计1.7亿美元,由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优信CEO戴琨对腾讯科技表示,百度是用户进行信息检索的首选入口——包括二手车信息。优信和百度在二手车电商领域也有相当多的共识,此次百度战略投资优信,会进一步加强双方的综合服务能力。通过两家的优势结合,可以将更多透明可信的二手车资源呈现给消费者。仅在半年前,优信集团于2014年9月刚刚披露完成B轮2.6亿美元的融资,B轮投资方为华平投资集团、老虎环球基金等。优信集团由原易车集团副总裁戴琨在2011年时创立,曾获得易车董事长李斌的天使投资。2013年,优信集团A轮3000万美元融资的投资方包括君联资本、DCM、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以及腾讯。融资后全面进军B2C二手车业务优信官方表示,这一轮融资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进军二手车B2C领域。3月15日,优信集团已经推出其垂直二手车电商平台“优信二手车”。据悉,此次融资之后,投资方百度也将对“优信二手车”B2C业务进行全方位支持,以及多种战略资源对接。在半年的准备过程中,“优信二手车”目前已经覆盖50个城市,部署1000多人,通过自主研发的车况检测设备“查客”以及精确的车辆识别能力,以保证上线车辆的信息真实透明。另外,“优信二手车”对外表示,将向用户提供“无事故承诺”服务,确保车辆无水淹、无火烧、无重大事故,如果用户发现车辆为事故车,可在15天内全额退款。在上线B2C业务以前,优信集团创立四年来主要专注在二手车的B2B业务,也就是二手车拍卖。在新业务上线后,优信集团将拥有B2B二手车拍卖平台“优信拍”,以及B2C品牌“优信二手车”。“优信拍”帮助二手车经销商更好地完成收车和卖车的两个环节;“优信二手车”帮助普通消费者更加迅速地找到真实可靠的车辆,享受更好的购车体验。此外,优信拍从去年开始打造“优信金融”业务,公司方面表示在金融领域也已经做了大量的储备工作,将陆续推出更丰富的汽车金融产品。戴琨表示,“过去几年,优信在B2B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实力。在帮助经销商解决好批发问题的同时,优信也将在零售业务上持续为经销商做出贡献,实现经销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互通。另一方面,‘优信二手车’平台将通过透明化的购车过程以及对商品的质量保证,逐步使潜在的购车群体从半专业人群过渡为一般消费者,进一步促进二手车零售市场的活力。”过去一年,二手车电商的蓬勃发展,受到资本市场的格外关注,行业内的投融资高达10余起。但受制于二手车复杂且漫长的交易流程,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B2B模式占据了二手车电商的大部分份额。但随着市场的成熟,优信拍这类专注于撮合二手车经销商需求的平台方,也开始关注并进入到2C市场。几乎在“优信二手车”上线同一时间,另一个B2B二手车平台车易拍也宣布将开始面向消费者的2C业务。在二手车电商的争夺战中,随着投资走向以及各家业务模式的变化,竞争格局势必也将开始出现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