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质量>文章列表
质量
【编者按】租过房或是通过中介买过二手房的消费者可能会注意到,微信朋友圈中开始有些房产经纪人在“晒房源”。通过移动端、社交媒体,碎片化地去找寻合适匹配的房源信息,逐渐开始流行起来。但是早在2011年时,类似链家地产这样的中介公司所尝试的移动互联网和O2O策略还仅仅是PC业务的平移,虽然也在线下店布局了Wifi和iPad等设备,但来来往往的顾客似乎并不“感冒”。历经三年的试错,链家地产开始回归理性思考。关于房产中介服务O2O,应该追寻的本质是什么?移动互联网又为这个行业带来了怎样的提升?以下是链家地产信息总监宋靖宇的公开分享:北京的朋友都知道链家地产,链家地产是做二手房交易的企业,传统叫做中介。我大概4年前接触这个行业,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中介还需要IT?不就是拿Excel这边有一堆房,那边有一堆客户,匹配一下,大家签合同就可以了吗?但是,当你进入这个行业去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这个行业还挺复杂。给大家简单举几个数据,以北京为例,北京大概有600万套住宅,大概有1万楼盘,每年有6000小区成交。在北京,链家地产有1100家门店,大概有2万经纪人。在面对这样的数据,企业要如何管理?比如,每个经纪人、或者每个销售团队覆盖多大的销售规模?哪些房子是他能够销售的?哪些房子是他可以去看,但是他不能去销售的?哪些房子他能够看到核心的数据?哪些房子能看到全部的数据?所以说,这样的数据管理还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而这还只是从业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如果从客户、业主到经纪人的全局视野来看问题,就会变得更加复杂。不动产服务行业的特点我自己总结这个行业的特殊性,有几个特点,第一,它是非标的。就是每一件商品,也就是说每一套我们买的房子都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一个单元,同一个楼层,不同的房间,它的户型,它的朝向,它的采光或者它的视野都是不同的,很难用标准化的方式去量化。第二,标的非常大。很多年轻人都会经历租房、买房、换房这样几个过程,但是不管处于哪个阶段,在每套买卖的房子上面,标的都非常大。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客户的决策过程和一般的购买行为有比较大的差异,会比较慎重。第三,强交互的过程。消费者从开始有买房的念头,到最终签约以及完成整个交易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线下强交互的需求,这样的行为,在用IT的手段支持整个业务发展的时候,会有相对比较大的区别。“强交互”的这一点,跟我们今天讲的主题“移动”,有比较大的关系。2012年:移动初体验,PC端功能移植是主要思路在链家的体系里面,我们大规模的IT建设是从2009年开始的。我们基本上把整合的系统分成内外两条线:一条线针对我们的客户、业主,简称我们的消费者。他们来看到我们整个体系的时候,可以看到什么信息、数据,以及可以给他们什么样的体验。另一条线是我们的经纪人,为了业务的需要,他需要什么样的系统来支撑。传统的这两条线都是在PC端进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外网和内网,外网我们叫链家在线,内网我们有一个很奇怪的名字,我们叫SE。链家在2011年左右尝试关注移动的领域,我们真正启动是在2011年底。我自己稍微做了一些总结,每一年整合的思路和进展都有不同的主题。在2012年刚刚开始做的时候,我自己理解,我们还是处在摸索的阶段。当时,我们的思路是把两个PC端的系统,整体搬到移动端,当时用的就是简单的功能平移。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我们的外网,我们把它叫掌上链家;而这边是掌上SE,就是经纪人用的系统。但后来我们发现,这种简单平移似乎不太对。移动有社交的概念,有位置的概念,有纯粹移动的概念,同时还要利用时间的碎片,但这些我们好像都没怎么充分利用,而且也没有真正结合移动的特点来审视业务。2013年:摸索中前行,通过技术驱动业务提升所以,结合我们的实践,我们自己跳出来重新审视:这个行业到底需要什么,移动到底对这个行业有什么样的帮助、触动和影响。从这个视点出发,我们发现这个行业的本质还是“信息”。消费者需要我们提供准确、真实、完整的信息。结合这样的思路,我们进行了新的尝试,比如推出了“真房源”。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整个互联网里中介房源的信息可以说真实度非常差,但是从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信息必然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准确,我们需要把这些事情做好。所以,我们推真房源。但是,我也要指出,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信息”和“信息本身的价值”。举个例子,我们曾经做过一个项目叫做匹配,就是为一位客户匹配一套房子,使最终成交的概率达到非常高的程度。如果做到这一点,经纪人的效率会有巨大的提升。但最终你会发现这个事非常难,难点在哪?不在于这个模型多么难,而在于你没有办法刻画客户的需求,或者你根本没有办法准确的描述客户真实的需求。第一,客户不会愿意告诉你他的真实需求,因为他刚刚接触经纪人,还不熟悉不信任。第二,即便客户告诉你,他的描述也是不全面的。第三,其实他不知道他有什么需求。客户告诉经纪人他想要买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在这个过程中,客户自己做了非常多的信息处理和翻译的工作,但是很多时候客户并没有能力做这个转换。而从房产经纪的角度,更有价值的是那些原始的数据:年龄,在什么性质的公司工作,工作了几年,年收入多少,工作地点等等。这些信息才是客户真实的业务需求,从IT的角度看,可以认为客户自己将这些业务需求转换为系统需求了。这个匹配工具推出来以后,结果特别有意思。我们的经纪人的反馈是:这个模型其实已经非常准确,输入一个客户的需求,工具推荐出来的房子,从老经纪人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靠谱的,成交概率会在80%以上。但是你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弱点,这些房子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业主都是不成心卖的,也就是房源的质量。这个问题要解决特别困难。所以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能只关注移动本身的技术能够给行业带来的效率提升,我们还要思考信息本身的价值。通过移动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加工,从而提升信息的准确度。当时我们提出了要做到专业、增值、效率。专业、增值和效率本身就是信息的体量。比如说我们原来介绍一套房源的时候,数据量在KB级,现在我们慢慢把信息扩充,最后变成兆级的。消费者不需要你去帮他做太多加工解读,因为每个人的解读完全不同,你不可能替每个消费者做出适合他的解读。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个房子尽可能完整地呈现给他。第二,就是我们说的有贡献有收获。信息的采集本身非常重要。这个行业的特点决定了交互的三方:客户、业主和经纪人,每个人都不愿意贡献信息。我们当时做的是通过移动端的技术手段使信息采集尽可能便利。其次,贡献信息的人要有收获。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2013年有了一些尝试,我们做了试点,给每个经纪人发了一个IPAD,希望他们通过IPAD和业主、客户做更好的沟通。另外我们也借助移动技术开发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应用。这个行业有一件事看起来很小,但是非常重要,就是钥匙的管理。很多业主委托我们卖房的时候,会把钥匙交给我们。业主把钥匙给我们,意味着对我们的信任,那么我们的安全性是不是能够不辜负这种信任?针对这点,我们开发了一个应用。经纪人通过一个标签,自动去识别在什么时候谁拿了这把钥匙,什么时候还回来。但是在实践中有一点觉得非常困难,那就是这个钥匙在使用过程中会被转借。比如我是一个经纪人,我今天带一个客户看房,我拿了这把钥匙。当我还没有还的时候,另外一个同事也要去看这套房子,这时候我可能就没有还到箱子里面去,就直接把钥匙给到另外一个人。那么,这个过程就无法记录。后来我们尝试通过手机做这个事。两个人在同一个时间去摇一摇。如果在同一个位置,同一个时间去摇,通过某种关联,可以设定这个钥匙完成转借的工作。通过移动技术,我们把钥匙转借这件事管理起来了。我们在2013年有一些感觉。第一,要回归到行业本身,到底这个行业能够推出什么东西。第二,移动技术确实能够使得原来不太可能出现的业务场景变得可能。2014:再思考,回归业务本质在2014年,我们思考的重点放到了客户体验上面。针对客户的需求,我们可能需要回归业务本质来看问题。我举个具体的例子:买房、卖房、租房,哪些事情有可能在移动端发生?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考虑客户群的特点和心理。首先,买房这个事标的非常大,绝大多数人都会将它当做一个大项目,因此不可能仅仅通过手机就完成整个交易过程。其次,现在买房的客户群以70后到85前居多,他们更倾向于在电脑前搜索研究,而不是用IPAD。但是,租赁的情况就完全不同。很多人觉得租赁这个事完全可以在手机上完成下单。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就会考虑应该把租赁单独做成APP。将买卖和租赁分开,就是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提供不同的客户体验。另外一个具体问题是如何让客户和经纪人将看房时得到的信息和感受,甚至是现场拍摄的照片保留下来并且进行分享。对经纪人来说,提供更加准确和直接的信息,不仅是提升经纪人效率,而且也是促进客户完成这种体验。当我们将前端、后端、PC和移动完全打通的时候,不仅意味着信息的关联,而且是促进了信息的采集。当然微信上面的尝试我们也在进行,从去年年底我们就开始做微信公众号。微信确实和传统的APP有比较大的区别,第一它有传播的特点;第二它是弱交互;第三它是入口。微信因为这些特点,使得它和APP会有课题上细分的区别。我们现在大概的应用是把它和我们的“400”呼叫中心结合起来使用。呼叫中心的特点是强交互:客户或者业主给400打电话的过程中时间非常短,我们需要立刻作出响应,而且一旦通话结束,企业就没有其它渠道跟客户继续保持联系了。但微信是介于传统互联网的网站(或者APP)和电话之间的东西,它可以和客户进行交互。针对这一点我们做了一些尝试,特别是我们在老客户的维系上面做了一些事情,类似于偏媒体方面的尝试。我们初步感觉有一些效果,但是现在还刚刚起步,我们也在不断的观察调整。总体来说,特别想强调,这些都是我们更容易看到的前台的东西,而我们之所以有前台的呈现,或者有销售的数字支撑,是因为有后台给经纪人使用的业务系统。后台更加重要,它是基础,是数据,是业务逻辑,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关于安全和设备管理关于安全,我简单说一下。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太好,还是很粗浅的尝试。对于我们来讲,安全非常重要,但又相对复杂,后台的服务器的安全问题可能跟大家差不多,我们有另外两个主要的复杂性。第一,我们在全国有接近2500家门店,每个门店都是直营,都有WIFI的接入,这样就等于暴露了非常多的入口,每个点都可能成为问题点。第二,我们的经纪人流失率还是非常高的,再这样的背景下,怎么管控他的设备,怎么管理每个人员以及管理每个设备数据的安全,相对比较复杂。我们做了很多尝试。有两个大的思路,一个是我们用MDM的方式进行强管控,一个是BYOD,然后用其它应用层的东西来考虑整合安全。今天我们也没有什么答案,总体来看我们更倾向于BYOD的方式。我想跟大家强调,因为我不希望误导大家。我们这个行业有我们这个行业的特殊性,特别是我们人员的流动非常大。如果用MDM,给每个经纪人配一部手机,但这个经纪人用了两个月就离职了,那么这个手机要如何处理?我们考虑了各种各样的可能,但没有找到特别稳妥合适的处理方式,所以最终放弃了。但是链家有另外一条业务线,我们叫自如。它是做资产管理,简单来讲它叫租赁版的如家。我们会在北京签很多整栋的物业,这个物业会按照链家统一的标准进行装修、配置和改造,配品牌的家居家电,然后去出租,这些房间都会接WIFI。因为相对来说这条业务线的人员比较稳定。所以我们用MDM的方式给销售人员配统一的IPAD,让他完成他整个的业务。所以,在不同的场景下面,对安全的考虑和策略差别很大。总结与思考简单总结一下,对于移动互联网,我也在不断摸索,还不能说有特别成功的经验。今天回过头来看,2011年、2012年很多的策略可能是错的。或者三年以后,我们回过头看今年,很多的想法也不一定是对的。目前我感受比较深的有三点。第一,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新技术确实使原来不太可能实现的业务场景变得可能。我举一个例子,这是我们已经上线的系统,叫乐拨。它针对什么事?就是骚扰。我相信所有人都接到过中介问你要不要买房卖房的电话,其实我们自己也很痛苦,特别想改变这个情况。在传统的PC时代,企业没有办法管理众多的客户资源和信息,而为了让经纪人和销售人员做这种销售,企业一定会把这些电话给他。客观来说,今天作为一种相对比较低成本和有效的手段,这种方式的电话销售不可能被完全取缔。我们当时为了管理也设定了一些规则,经纪人在给客户打完电话后需要在系统标注这个客户有没有需求,如果有两个经纪人在系统里标记这个客户确实没有需求,我们就把这个电话号码删掉。但后来我们发现,这个规则到了经纪人的执行层面很难产生共鸣。他们会说,这个系统你点两次没需求就再也不给你这个电话号码了,所以大家千万不要点这个没需求。但是移动互联网确实使有效管理客户资源变得可能。思路就是自动记录每次通话的时长,通过分析,我们自动知道哪些电话应该继续被打,哪些电话不应该被打。这是非常典型的例子,我们希望这件事能有效果,希望未来大家不再接到骚扰电话。第二,我们希望能够从全流程来综合考虑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不是单纯地来看某条线的内容。讲O2O也好、还是讲移动互联网,其实它是多方位的。企业整个的流程是从售前到售后,线上还是线下,其实有一些是通过技术手段,通过系统来完成。有一些还是要借助于管理的手段,管理的规则来完成。面对经纪人、面对客户,在不同的维度上面,企业如何来经营你的产品,可能要从全过程的角度去看。并不是在手机上就能把所有的事情想清楚,我觉得它是立体的东西。第三,回归本质,还需要从产业链的角度思考企业移动战略的规划和布局。今天我们需要看到行业的发展趋势。今天的房地产经纪行业还是经纪公司独大,但是一个成熟的房地产服务业市场可能并不是这样,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来看,有一点比较肯定,就是信息一定会越来越开放,单纯靠信息来收费的时代已经远去,更多是看信息之上所提供的服务是什么。如果这个大的背景正确,那么这个行业会产生什么样的细分和细化。在细化的产业链里面,客户的需求又是什么?经纪人的需求又是什么?移动互联网能够提供什么?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坦白来讲,今天大家都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我们不去思考,不去动作,估计我们也就没有未来。我们必须争取往前走,这样才有机会,在摸索的过程中寻找答案。我的分享就这么多,谢谢!
一起惠2014-09-29 11:51:03712 次
【编者按】“团队扩容、大规模招商、建新运营中心……”,过去几年,在跨境电商上走得不紧不慢,有些“拖泥带水”的亚马逊突然发力,如睡虎突醒,露出利爪,让人猝不及防。但面对半年跨境贸易额已高达260亿美元的eBay和正在新兴市场上不停攻城略地速卖通,现在才发力的亚马逊还有机会吗?是否为时已晚?9月15日,在刚成立不久的广州运营中心里,当亚马逊中国副总裁叶伟伦匆匆赶到媒体沟通会现场的时候,已经比预定时间晚了5分钟。在那之前,他刚刚在亚马逊中国首届“全球开店”卖家研讨会上向卖家们分享了“全球开店”业务的最新进展。“我们预期邀请70位卖家,结果来了150位,爆场了。”叶伟伦显得心情不错,他在亚马逊中国主管第三方平台业务拓展。会场的爆满、卖家的热情让他不得不在会场里多停留了一会儿。事实上,过去半年里,以往一向低调的亚马逊中国,已经针对“全球开店”业务举办了多次中小型的招商会、卖家沟通会、媒体见面会。亚马逊中国正在主动给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提速,并想把这一信息对外传递出去。扩容团队让卖家不再找不到人“全球开店”是亚马逊开展的一个帮助本土卖家进入亚马逊全球市场的项目,2012年,这一项目被引入中国。早期,中国卖家想在亚马逊美国上销售商品,需要直接到亚马逊美国的网站上注册,流程复杂,需要的条件多。而通过“全球开店”项目,亚马逊中国则有讲中文的团队帮助国内卖家进入亚马逊在全球的各个站点,并提供咨询和培训。但事实上,过去两年,“全球开店”项目一直处于“放羊”的状态。与国内第三方电商平台卖家直接对接“小二”不同的是,亚马逊中国的卖家很难找到亚马逊中国的运营人员。这一方面是由于“全球开店”项目本身团队的人数有限、精力不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亚马逊坚持依靠系统和规则进行管理,尽量减少人工干预。但这一情况将在今年有所改变,叶伟伦介绍,今年以来,“全球开店”团队人数已经扩张了三倍,从原来的十几个人,扩展到50人的规模,到年底可能会再扩展一倍。同时今年亚马逊中国还相继建立起了上海和广州的运营团队。叶伟伦表示,新增员工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进行卖家的招募和培训。亚马逊渴望优质跨境电商卖家的心情极为迫切,几乎在每一场与跨境电商相关的活动上都能看到亚马逊招商人员的身影。而广州和上海团队的建立,也方便在当地和周边地区招募卖家,及提供必要服务。在增加卖家数量的同时,亚马逊着力解决另一大问题是平台与卖家沟通的不畅。在叶伟伦看来,这是“全球开店”业务过去很多问题的症结所在。“过去很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平台和卖家间缺乏沟通,我们也缺少对卖家进行平台规则方面的指导。比如说,有很多卖家会觉得亚马逊的规则过于严格,有时会出现不知道触犯了哪条规则,就受到了处罚,甚至被关店的情况,而出现问题的时候,又找不到我们的运营人员给予解释,这就容易造成矛盾和误解。”叶伟伦向一起惠表示。对此,亚马逊中国的解决方法是在国内建立了一个卖家支持团队,提供同一时区的中文服务。改变过去卖家碰到问题后,只能通过邮件或电话的方式寻求亚马逊的协助,总部则让卖家直接联系店铺网站所在国的团队的情况。此外,亚马逊还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全球主要市场配置了专门的员工来对接中国的卖家,解决国内卖家进入新市场“水土不服”的问题。改进产品将支持人民币收款叶伟伦向一起惠介绍,除了团队的建设外,今年亚马逊中国的另一主要业务是进行产品上的改进,以更适合中国卖家,其中已展开的包括3个部分。首先是将“销售建议”中文化。叶伟伦表示,亚马逊有非常强的数据分析能力,系统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随时给卖家提供销售建议,比如“你现在应该增加库存了;或者这个产品在亚马逊卖得特别好,你是不是有类似的产品?要不要卖?”而过去这些销售建议都是全英文的,在网站后台可以看到。亚马逊中国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销售建议全部中文化,并通过邮件的方式发送给卖家。其次是改进支付解决方案。过去亚马逊美国站的卖家只能收美元,目前卖家已可以在亚马逊的后台直接开港币帐户,在美国站销售商品之后收取港币,下一步目标则是让卖家可以直接收取人民币。“这一类型的改进是我们接下来的重点。未来所有亚马逊的后台,包括整个界面可能都会中文化,包括注册、操作和收款的过程,需要全面做本地化的处理。”叶伟伦表示。再次是,“亚马逊物流”(FBA)新增了“二次包装”服务。当卖家的产品进到亚马逊美国的货仓之后,如果用户退货回来,出现外包装破损,亚马逊可以进行二次包装,然后再卖出去,前提是产品质量没有任何损失。叶伟伦表示,这是亚马逊对海外仓库改进的第一步。谨慎扩张管理依旧严格虽然亚马逊中国正在加快跨境电商业务的节奏,但态度上却保持着一贯的谨慎。譬如,在被一起惠问及“新兴市场大热后,亚马逊将何时选择进入”时,叶伟伦表示,如果亚马逊认为没有办法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的话,就不会匆忙进入某个市场。“我们进入每一个市场,相配套的物流还有仓储全部要考虑跟进,所以我们对于每一个市场的评估是相当周密的。全部评估完了之后,才会做出决定。”叶伟伦表示。业内人士则认为,这可能会使亚马逊失去一些机会。此外,在亚马逊看来,严格的规则和管理以及不希望卖家花过多的时间去做促销的态度是不会改变的。比如,未来卖家在亚马逊上依旧只能有一个账号。对于一向谨慎,掣肘颇多的亚马逊中国团队而言,这一次大胆的提速的背后是来自于亚马逊总部对于跨境电商业务的重视。eBay刚刚发布的上半年财报里,高达260亿美元的跨境电商收入也证实了这个市场的价值。“2014年是比较不一样的一年,整个跨境电商的议题被提到了公司的层面上,拉到了全球的战略层次。跨境电商在这一两年所呈现出来的状况也说明了它的重要性,我们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方案,得到总部的支持,所以有更多的投入在这个项目里面。”叶伟伦表示。
一起惠2014-09-26 15:49:38878 次
【一起惠讯】9月25日消息,成立两个月的明星投资机构“StarVC”(由黄晓明、李冰冰、任泉合伙)今日曝光了首批确认投资的项目。一起惠了解到,此次投资的两个项目均为互联网企业,其中一家为电商行业的网络品牌韩都衣舍。据悉,StarVC第一批投资的项目包括短视频应用“秒拍”和网络服装品牌韩都衣舍。这也是秒拍成立以来完成的C轮融资,另外的几家投资机构包括KPCB、新浪、红方等。而韩都衣舍则早在2011年获得了IDG约千万美金的投资。“ZARA是西班牙的、H&M是瑞典的、优衣库是日本的、C&A是荷兰的。StarVC邀你喊出:韩都衣舍是中国的!”StarVC在公告中这样介绍韩都衣舍,大有要将后者捧为中国版ZARA的势头。StarVC表示,其加入将带给韩都衣舍“比快时尚更快”的增长模式,利用StarVC本身的魅力人格、宣传思路、带领韩都衣舍跳至全新的宣传推广领域,一起把“买衣服”这件事变得极其有趣。值得注意的是,StarVC还在公告中称:“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许就是下一个韩都衣舍的独立设计师!”似乎在暗示韩都衣舍未来的独立设计师甄选策略。公开资料显示,韩都衣舍目前拥有17个子品牌、267个产品小组,独立核算、独立经营,每天可以发布近百款新品。今年7月份,李冰冰、黄晓明、任泉通过罗辑思维官方微博正式宣布涉足互联网创投圈创办“StarVC”,寻找中国有创新力的公司。其对投资对象的要求:1.必须阳光、健康;2.企业能够创造生活美学,切实改变大众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3.企业本身需要用三位明星的人格背书来增强品牌;4.企业员工幸福指数很高;5.非影视公司;6.只做公司投资人,不做品牌代言。以下为StarVC公告全文:
一起惠2014-09-25 09:48:19897 次
【编者按】国内送餐网站到家美食汇今天拿到京东的B轮追加融资,这属于吃货的福音。北京人爱吃鸭子,成都人爱吃火锅,湖南人无辣不欢,上海人则优雅地期待着鼎泰丰送上一屉香喷喷的小笼包……这些在国内拿出手机摇一摇就唾手可得的美餐,在国外却变成奢望。一来是地理位置受限,二来配送成本高,餐馆们都不愿意舍近求远长途跋涉做这笔生意。这也激发了送餐O2O的兴起,那些同为天涯沦落人的吃货,化身海外创业者,孜孜不倦地想用电子商务的方式,满足每个远在他乡的“大胃王”。相比国内如火如荼的饿了么、到家美食汇、美团外卖,美国送餐网站的做法似乎不尽相同。全新的运作模式和技术驱动,让其看起来更具极客范儿。用Gesoo创始人林铁的话,送餐O2O是餐饮行业的新开端,又是完全不一样的玩法。【创业项目】送餐O2O平台Gesoo.com(极速网)【创业者】林铁,16岁赴美,后考入UCDavis学习经济学。求学期间一直打工,做过服务员、销售,也在摩根斯坦利实习过。2013年毕业,以大学期间酝酿的想法创业,2014年1月19日,首个针对美国华人市场的第三方专业餐厅配送公司Gesoo.com上线。【创业三问】1、创业初衷是什么?答:在美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要想在学校周边或者在校内随时吃上点什么好吃的,简直太难了2、商业模式是什么?答:通过人工智能物流系统,为外送餐的配送人员规划制定路线,做到时间上的最优,提升饭店翻台率。3、创业瓶颈是什么?答:招人和配送团队的养成,还在不断实验中。【创业故事】在美国,华人生活在很多方面相对国内来说很不错:空气质量、食品安全、相对单纯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高福利、保险完善、教育水平高等等。就连汽车、不动产、汽油等方面,美国的生活成本也较国内一线沿海类城市低。唯独在一个方面,美国不能和国内相比:人力成本较高而导致的和人力相关的服务类行业的消费较高。而这其中最为突出的一方面体现在:在美国,华人不能像国内一样方便快捷地享受到合自己胃口的美食,特别是高品质中餐。所以为了解乡愁,华人吃货们往往是自己撸起袖子进厨房,这也成为许多在华人留学生自嘲的段子:到了美国,真是新东方高级班毕业,不过这个新东方不教单词教颠勺。在全美范围内,相对来说华人吃货最为幸福的地方,应该要属加州大洛杉矶地区。201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加州洛杉矶地区的华裔人数接近40万。由于华人的聚居,大洛杉矶地区不少地方都能吃到正宗的中国美食,就连小肥羊、眉州东坡、海底捞、鼎泰丰这样的国内知名连锁餐饮企业也都入驻了洛杉矶。据统计,整个洛杉矶地区,大大小小的中餐馆一共有400多家,可谓说让洛杉矶的华人成为了全美华人羡慕的对象。但是和国内的餐饮业的发达还是不能相比的是,由于地理、商业、居住等环境的不同,就连洛杉矶地区的中餐馆也达不到“客人穿着拖鞋溜达到小区门口,面、粥、豆浆、油条、麻辣烫随便挑”的地步。为了吃饭,人们基本也要驱车前往。洛杉矶的堵车情况并不比国内的大城市好多少,为了吃上一顿可口可心的饭菜,路上花上半个小时、四十分钟也是最平常不过的事。而外送服务,超过十英里的范围商家一般也不愿意送,一来时间成本不低,二来人力成本太高,专门养人提供外送服务是不现实的想法和做法。在这样的背景下,Gesoo.com(极速网)于2014年一月份在洛杉矶诞生,作为一家专注于中餐外卖的第三方送餐O2O平台,在短短八个月里,Gesoo收获的不仅仅是近万张的外送订单,还成功获得了一家知名风投的种子投资,业务也即将拓展到洛杉矶以外的地区。能够获得这么高速发展的原因,以公司CEO林铁的话说,无非是“我们将餐厅延伸至了顾客的家门口”。从外人的角度上来看,Gesoo无非就是一家送餐公司而已,和国内做得还不错的“饿了么”“到家美食汇”没有太大区别。而实际上,在体验了Gesoo的送餐服务以后,才知道这种在美国也是刚起步的送餐网站的服务有什么独到之处。首先是可以选择的餐厅种类,和“饿了么”不同的是,Gesoo上有的餐厅并非全部由自己提供外送服务。严格来说,Gesoo并不属于“快餐”类型。其次,是配送的时效。比如一位不住在尔湾的顾客要吃到“鼎泰丰”的灌汤包,以前他需要自己开车一个小时,在鼎泰丰门口排队等位一个小时以后才能坐下点餐吃饭。而在Gesoo上下单,灌汤包从Gesoo的送餐员手里交到顾客手里的时候,离下单时间也就是一个小时左右。而这其中,顾客省去了排队等位花费的时间,所付出的递送费用不会比自己开车的油费和汽车损耗费用贵太多。而商家,在无形中提高了翻台率,接近了更多的订单。所以,准确地说,Gesoo确实是将“餐厅延伸到了客户家门口”。传统的送餐网站,更多的是一个资源整合发布平台,由商家自己送餐,时效性、餐厅种类、送餐距离都会受限。而Gesoo采用了是一套创新的可自我学习的人工智能即时物流系统,整合了移动互联网优势,并非只是单纯提供数据那么简单。这套“可学习的人工智能物流系统”或许是Gesoo区别于到家美食汇等国内送餐网站(也叫外卖电商)的核心利器。简单来说,这套智能物流就是将系统充当了“中央调度”的角色,又好比送餐界的“菜鸟”,自动给在外送餐的配送人员规划制定路线:去哪儿拿单子、送去哪儿、接下来去哪儿拿、再送去哪儿,做到时间上的最优化。有了这套系统,Gesoo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调度的开销,还可以因为数据的逐渐积累而实现50%-60%的效率提升。林铁介绍,区别于国内订餐网站,这套系统的实现,靠的是“无线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支持,目前已经可以实时追踪订单。“这比市面上UPS,FedEx,顺丰等快递公司采用的订单跟踪系统要精确得多,可以精确到一英里(1.6公里)。”也就是说,用户可以看见自己的外卖离自己还有几个街区,然后开始铺餐桌拿筷子洗手了。“我们也是一点一点进步,做起来的。”林铁告诉一起惠驻美编辑,最初极速的想法也就是一个在线订餐平台,并不涉及物流系统,而随着业务的开展,这显然很难走通,而且美国有了做的非常不错的seamless.com网站在虎视眈眈。为此,Gesoo自建了配送团队,每次出发前,送餐员都会检查餐厅的食品包装,而且,为了凸显高大上气质,Gesoo选择了市面上最好的配备保温箱。目前,Gesoo开发了两套应用App,一为送餐员开发,融合了GPS定位、实时交通数据处理和餐厅备餐时间预估,实现将接到的订单有指向地发往餐厅附近送餐员、备餐时间提醒和GPS定位导航规避交通堵塞以最短时间送餐上门。这款送餐员的App可以精确到通知送餐员去取餐的时候,差不多餐就好,而非传统的餐厅在做好之后用电话通知送餐员。另外一套为餐厅开发,从Gesoo.com上的订单自动出现在Gesoo配给餐厅的Pad上,融合订单管理、财务记录等功能。而客户App也在进程当中。“应该说我们将O2O拓展到了餐饮送餐领域”。一起惠了解到,Gesoo涵盖了洛杉矶地区180多家的中餐馆,一些知名的日餐韩餐厅也开始上线。从Gesoo发出的订单,可以将餐厅的日平均流水提高20%,占有外送服务餐厅外送订单的40%-50%。这样的销售额使得洛杉矶很多餐厅都想加入Gesoo的体系。“但是我们并不是什么样的都接收,我们对菜品服务也有一定的要求。”最近和Gesoo开展了数次团购服务的新晋餐厅“滋味成都”,已经成为了洛杉矶地区华人圈最火的餐厅之一。高效高质量的送餐服务加上对市场的细分,使得Gesoo在华人圈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在美各地的华人团体纷纷邀请Gesoo的业务拓展到当地。而九月份,Gesoo旧金山地区的服务即将上线,而“为全美华人”服务成为了林铁的愿景之一。谈到未来,25岁的林铁显得兴奋又自信,“三到四万”,这是林铁给出的今年年内订单数量的预期值。“因为旧金山地区的服务上线”。他指出,在菜品上,Gesoo不光只做细分市场,“白人主流菜品和餐厅我们肯定要涉及的,这也在我们的时间表上。”【作者手记】和林铁的相识说起来也很凑巧,因为微博关注了一些“美帝生活大V”,其中包括一个招聘网站微博,有天忽然看见一条帖子说Gesoo需要招聘前端工程师,并且各种福利不错,就留意了一下网站,发现居然是一个餐食配送网。作为一个地处大洛杉矶地区边缘,在想吃和不想开两个小时车的纠结中生活了五年的吃货,义无反顾地将网站添加进了搜藏夹。要约见面,直接给招聘的邮箱发了邮件,很快得到了林铁的回复,看见“TieLin”的署名时,我下意识地笑了下,“真逗,还有人给自己取名叫‘领带’”,三秒过后,回过神来,觉得人家可能叫林铁。25岁走出大学校园才一年多的林铁创办Gesoo的原因很简单,“在美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要想在学校周边或者在校内随时吃上点什么好吃的,简直太难了。所以我的合作伙伴拿着他自己设计的算法来找我谈的时候,几乎就是一拍即合。”林铁作为一个读经济学毕业的CEO,可能这是他回答问题最多的一句话。紧接着,和工程师反复计算设计探讨以后,Gesoo在今年年初上线,“第二天就有订单进来,我自己送的。”谈到现在,林铁显得很自豪,说起未来,更是难以掩饰的兴奋和自信,这跟初为人父母的人谈及自己的孩儿时一样没什么区别。但Gesoo的技术壁垒也不是特别难以翻越,林铁估计,在一到两年的时间里,国内将会出现类似的服务模式。所以,能否实现技术上更多的创新,比如从顾客角度上出发,诸如能否实现热门菜品的提前预期、套餐搭配、集中配送;或者说从商家角度出发,实现多层面的市场推广,将会是Gesoo能否持续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林铁提到的白人主流市场,目前已有的几家网站,比如DoorDash、Caviar等。Gesoo能否成功打开市场还有待考验,毕竟想要进入一个他国主流市场,光是地理上的拓展远远不够的,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市场推广、团队管理等等方面都会成为新的挑战。
一起惠2014-09-18 12:04:32970 次
【一起惠讯】9月12日消息,日前,有消息人士向一起惠透露,继去年亚马逊中国开始向图书类目收取保证金后,将面向全品类的第三方卖家收取保证金,首当其冲就是食品酒水类目。该消息人士表示,亚马逊中国将于9月中下旬通知食品酒水的第三方卖家缴纳保证金,其他类目将于2015年初开始征收。“食品酒水类目每个卖家征收5万,而其他品类则3万至8万不等。”一起惠关于此事向亚马逊中国进行求证。亚马逊中国方面表示,除了2013年亚马逊中国开始向图书类目征收保证金外,现在并没有向其他品类征收保证金的计划。如果在这方面出现变化,一定会提前通知第三方卖家。一起惠又询问了多家在亚马逊开店的食品类卖家,大部分卖家均尚未收到相关通知。但是有的商家在亚马逊的后台已经看到了缴纳保证金的入口,所以对此消息深信不疑。“亚马逊中国非常喜欢AB测试。所以在测试阶段,只有一部分卖家能够看到新增业务。”一位卖家指出。食品酒水卖家在亚马逊后台看到缴纳保证金的入口在求证此事的过程中,一起惠发现,不少卖家并未及时关注店铺在亚马逊中国上的经营情况,以及后台的变化和通知。对于亚马逊中国要征收保证金的消息,这些卖家并未表现的特别惊讶和难以接受。其中一位卖家表示,新进入的第三方卖家应该不会在乎,但是部分销售情况一直较差的卖家的积极性可能会进一步受到打击,甚至不排除退出的可能性。“上半年参加亚马逊中国和第三方卖家的交流会,发现各类目销量最大的卖家年销售额没有超过千万元的,第三方卖家的销量和其自营业务完全无法相比。”一位品牌卖家指出。事实上,国内电商平台几乎都通过收取保证金的方式保障用户利益。一起惠比对国内主流B2C平台注意到,2014年京东食品、饮料、保健品类目保证金数额为10万元,其他类目1万到10万元不等。天猫平台上的品牌旗舰店和专卖店,带有TM商标的需缴纳10万元保证金,全部为R商标的5万元;专营店带有TM商标的需缴纳15万元,全部为R商标的10万元。1号商城的保证金为1万到5万。由此看来,消息中亚马逊中国保证金的额度设置并不高,在国内电商网站中处于中间水平。有业内人士直言,如若亚马逊中国做出调整,首先是对中国电商环境的一个适应。“在中国,用户买东西不看信用,而看保证金。第三方卖家更容易出现质量、授权方面的问题,对亚马逊中国的整体形象和用户体验造成影响。这或许是亚马逊中国对于第三方商家严格管控,乃至征收保证金的关键原因。”该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亚马逊中国此次优先征收食品酒水类目的保证金,应该是由于用户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升。尤其是亚马逊中国部分用户更倾向于进口食品,所以更希望获得正品保障。如果未来面向全品类征收,亚马逊中国在财政数字方面的考虑也不能忽视。据了解,亚马逊在2004年进入中国,拥有13个运营中心,在中国提供32大品类、2000万种商品。
一起惠2014-09-12 11:41:09628 次
【一起惠讯】9月12日消息,尽管江湖传闻命中率很高,但顺丰全面转型加盟模式的消息不胫而走之后,却遭到了官方的“当头一棒”。此前,有消息人士告知一起惠,顺丰将在2015年全网转改加盟商模式。这一劲爆内容的确足够引人侧目。素有“高大上”之称的顺丰,能在快递行业鹤立鸡群,在于始终坚持直营管理模式,一旦放开加盟,也即意味着快速膨胀与管理失控的旧戏码将在顺丰身上重演。显然,过去有无数快递公司混乱状况频发,让加盟模式的不可控性凸显。特别是网购配送过程中暴露的安全隐患,也往往会归咎于加盟商的“自作主张”。这些既定事实促使各家快递公司在近些年不断缩减加盟比例,转向直营。就在此时,一向爱惜羽毛、讲求行业自律的顺丰反而要走上这样的不归路?不过,在进一步核实情况后,一起惠了解到,上述人士对顺丰所谓“加盟”的描述颇有夸大之嫌。实际上,顺丰正在内部推进一个名为“顺丰伙伴计划”的项目。“今年外包10%,明年全部业务外包。”爆料人士指出,目前一些高校乡镇以及内地省会城市开始加盟,很多顺丰员工都等着明年抢地盘。能否将“外包”等同于加盟?就此,顺丰方面则对传闻予以澄清。顺丰明确表示,根本没有开放加盟一说,更谈不上全面加盟,在整个的活动和计划中,也无关于外部企业的网点。“‘顺丰伙伴计划’的确存在,但不是外界传言的开放加盟,激进扩张。而是为了激发内外部伙伴同行的创业计划,从企业定位上说,算是品牌内涵的增长。”顺丰方面告诉一起惠,早在2008年,顺丰就曾引入干线、输单的外包合作。今年初顺丰推行偏远地区的新型代理方式,激发员工的能量和市场敏锐度。其实,以顺丰内部员工为主的拓展方案已初现端倪。例如上次一起惠独家披露的顺丰员工“下乡”开店一事,也属于“顺丰伙伴计划”的一部分。在顺丰自身看来,以员工为合作伙伴的开拓方式效果良好,乡镇网点的员工创业代理,不但延伸了顺丰网络体系,也进一步证明顺丰有能力成为助推员工创业的孵化器。对此,上述爆料人则指出,“顺丰伙伴计划”将采取内部竞标模式,加盟者需去工商办理营业执照。此外,为了保障运转可控,中标点需三个月试运营,并接受统一培训。“态度前提是自愿的,内部准入原则是需要竞标,流程、考核和质量控制,一定也都是顺丰式的,这些严格统一。”一位顺丰内部人士透露,尽管顺丰伙伴计划类似“内部加盟”,但整个管理体系都是紧紧掌控在顺丰手中,也就是形式类似加盟,但标准都归顺丰一手制定,一把抓,精神内核完全一致。此举实际上是一种以“加盟”为名义的直营式扩张。这种“形散意不散”的新型管理机制和内部小微创业的管理模式,似乎是顺丰颇为深谋远虑的一招棋。据一起惠了解,今年顺丰净增员工6到7万人,人员总规模将突破30万人。在行业人士看来,即便如顺丰这样高度自律的快递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也同样面临快速扩张之后带来的管理难题。顺丰集团总裁王卫也曾在内部训话中多次强调,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组织架构,特别是将贴近新一代的互联网思维逐步融入纳入到闭环管理体系中。“顺丰之前的高速发展主要是靠一整套机制(包括收派员的计提考核等)来推动的。坦白说,这套机制比较粗放,在前期市场大发展时是比较有效的,但是走到现在,这套机制已经遇到‘天花板’了。而要如何突破这层‘天花板’,我认为要靠精细化的管理。”据物流界资深人士透露,鼓励返乡创业也好,开启伙伴计划也好,顺丰都需应对更大的挑战,特别是人员流失问题。“内部创业其实也是公司利益再分配的一个机制,内部竞标的方式或许能让组织的毛细血管孵化出更强的创业基因,也让这种创业信心得到合理的回报。”“鼓励员工成为公司伙伴,而不仅仅是打工者。从这个层面上,伙伴计划也是进一步延展内部概念,集中在创造内部创业氛围。”顺丰如是告诉一起惠。从数据上也能窥见伙伴计划带来的变化。顺丰下乡工程从2013年年底着手、2014年春节后区启动,目前已经覆盖乡镇1万3千多个,主要区域是华中、华西、华北。目前,乡镇快件量已经占到顺丰总件量的10%左右。目前的顺丰仍在继续推行伙伴计划,但顺丰强调,无论是哪种计划,都会是一种“不断尝试+调校”去做事的一贯风格,而不会采取硬性量化的方法做“规划”,因此,工作要分步展开,实施节奏在各个地区也会有动态的差异。
一起惠2014-09-12 11:38:11638 次
【编者按】在各种猜测和评论声中,阿里巴巴IPO已进入了路演阶段,吸引着国内外的密切关注。不少国外研究公司认为,阿里巴巴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在于它的国际化,“它在俄罗斯的发展将是和eBay、亚马逊竞争的最有趣的地方”。根据彭博社的报道,阿里巴巴国际零售业务在俄罗斯足以与eBay、亚马逊进行正面抗争,速卖通以其产品丰富度和价格优势深得人心。那么,在国外媒体及研究机构眼中,阿里巴巴的国际零售业务——全球速卖通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市场角色呢?对此,一起惠摘引了彭博社的一篇相关报道:中国在线零售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大举进攻俄罗斯市场,捕获着邻国那些爱买便宜货的消费者,此举似乎在向潜在投资者们展示着,其商业模式在国外同样能成功。根据TNS市场研究公司的报告,去年,全球速卖通在俄罗斯的月均访问量同比增长超过三倍,达到1590万,大大超过了俄罗斯本土最大电商Ozon(月均访问量85万)和国际电商平台eBay(82万),成为了俄罗斯名副其实的头号购物网站。同时,在今年7月,速卖通也闯入了俄罗斯访问量排名前十的网站名单。这一迅猛的增势提升了阿里巴巴在国际市场挑战亚马逊和eBay的潜力。通过提供价格低廉的中国产品,阿里巴巴在俄罗斯这个拥有1.43亿人口的国家得到了成功,其产品覆盖面非常广泛,从服装到汽配,无所不有。“我可以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在速卖通网站寻找商品,所有商品看起来都是又便宜又好用。网站的分类非常多,几乎涵盖了所有俄罗斯商店能提供的品种。”一家常在速卖通网站购物的莫斯科面包店老板这样评价道。她的糕点烘培工具、孩子们的衣服、智能手机相关产品,几乎都从速卖通购买的。莫斯科研究机构DataInsight的调查显示,速卖通在俄罗斯的平均客单价是25美元,仅为eBay客单价的一半。其指出,2013年,速卖通平均每天寄往俄罗斯6万个包裹,而今年速卖通在俄罗斯的交易额有望在去年4亿至5亿美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亿美元。从速卖通在俄罗斯的扩张方向来看,网站的各种低廉商品帮助其在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得到了发展。在这些地区,工资水平比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低,因此,低价产品更加受到追捧。来自叶卡捷琳堡市(位于乌拉尔山区)的一位准爸爸谈道:“我最近在速卖通买了一个婴儿监视器,从中国运输过来花了35天时间,但是价格仅为俄罗斯本土在线商店卖价的四分之一。”他指出,拥有大量的购物者和产品评论帮助速卖通赢得了俄罗斯人的信任,而且大部分速卖通商户都提供免运费服务。“如果一件商品有1000个消费者给了好评,那么就有99%的可能我也会满意这个商品。所以,商家很在意用户的评论,如果用户不满意可以全额退款。而且,即便有的人对产品质量持保留态度,仍然是速卖通的忠实用户。”阿里巴巴集团在IPO文件中提到,其86%的营收来自中国国内业务,而速卖通是其国际扩张的工具。在上一财年,速卖通的营收几乎增长了两倍,达到1.5亿美元,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增长最快的业务线。而速卖通的增长主要来自其在俄罗斯、巴西及美国的销售。根据SimilarWeb的统计,俄罗斯用户占速卖通总用户数的15%,同时,从用户规模来看,俄罗斯也是阿里巴巴批发业务中排在美国和中国之后的第三大市场,而印度则是另一个成长型市场。据悉,速卖通已聘请了MarkZavadskiy作为俄罗斯业务发展总监。为了加速在俄罗斯市场的扩展,目前,速卖通已经和不少本土技术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从2012年开始,速卖通用户可以使用俄罗斯本土支付工具QiwiWallet,今年速卖通又添加了YandexMoney的支付选项。此外,速卖通还通过与俄罗斯最大搜索引擎Yandex的合作加大了网络营销投入。据了解,俄罗斯亿万富翁AlisherUsmanov和YuriMilner均为阿里巴巴的投资人,但其持股数并未在阿里招股书中透露。Usmanov控股公司USM的总裁此前曾对外表示,其在阿里巴巴的投资回报可能会超过Facebook。此外,DataInsight的调研还显示,去年,俄罗斯的电商营收增长了28%,达到163亿美元,今年则有望增长33%。但未来在获取在线购物者上,阿里巴巴可能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目前,eBay已展开了加速俄罗斯市场布局的计划;Ozon获得了1.5亿美元的最新投资,将大规模建设在线订单提货点;本土时尚电商Lamoda也积极推出了送货上门试穿的服务。速卖通在俄罗斯的扩张将受到来自其他国际电商及本土电商两方面的压力。对此,阿里巴巴发言人以上市静默期为由,拒绝透露其在俄罗斯的发展计划。但有消息称,IPO之后,阿里巴巴可能会宣布设立俄罗斯办分公司的计划。
一起惠2014-09-10 11:19:41676 次
【一起惠讯】9月5日消息,日前,多家商户向一起惠反映,京东美妆类目近期将发生重大调整:原有的POP平台店铺将在两个月内全部关闭,转为京东自营。这也是继洗护、喂养类目之后,又一个由POP转自营的类目。某化妆品经销商向一起惠官方微信(iebrun)爆料称,包括韩后、珀莱雅等品牌商在内的多家京东化妆品专卖店商品被莫名下架,且预测跟京东准备将化妆品类目收归自营有关。对此,一起惠就此事联系了多家京东POP平台的化妆品商户。某化妆品品牌商电商负责人称,其所在品牌的京东POP店铺在一周前就已经关闭,未来在京东将全部以自营模式经营。这一要求由京东自营团队方面提出,其所在的品牌也全程配合。上述品牌电商负责人估计,未来京东化妆品类目自营和POP模式的比例将由现在的6:4调整为8:2。而另外有两家化妆品商家负责人则透露,京东两个月之内将彻底关停化妆品POP,全部转为自营模式。就化妆品类目的这一调整,一起惠向京东官方核实了相关情况,京东方面回应称,此消息不属实,京东目前没有全部转为自营的计划。此外,京东方面也未透露进一步信息。尽管京东否认了化妆品类目将全部转为自营,但该类目向自营倾斜的趋势却非常明显。除了上文中商家反应的情况,一起惠还在京东检索了多个化妆品品牌的关键词,发现大多数品牌的检索结果中,京东自营商品已经占据绝对优势,极少见到POP店铺商品。至于京东做出这一重大调整的原因,各个商家有不同的分析。一位化妆品品牌的京东店铺代运营商认为,这一调整跟此前聚美优品的假货事件有直接关系。“聚美的事情出来之后,京东就已经开始在做调整了,好几个跟人体直接接触的商品类目,都做了调整。收归自营,可能是为了更好地把控质量。”而另一化妆品品牌电商负责人则称,一年前就知道京东会将化妆品类目会向自营倾斜,只是最近才开始快速落实。在他看来,京东化妆品类目收归自营是必然的趋势,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京东方面认为能将自营团队的优势从3C数码扩展到化妆品类目,而且从销售情况来看,化妆品类目的自营部分销售情况确实更好。上述负责人称,此前其品牌在京东的销量一直是自营优于POP。“POP店铺月销售在100万左右,而自营部分月销售能达到三四百万。”也因如此,对于关闭POP店铺这一调整,其相对比较配合。其次,京东POP商户对天猫的“偏爱”或许是导致京东做出此调整的另一原因。“大多数的京东POP商家习惯将流量引导到天猫,京东POP则相对受到冷落。因此,短期来讲,转为自营对京东来说更有利。化妆品与3C数码比较类似,都是标准品,转化为自营也比较合适。”再有,京东试图通过增加自营类目提高竞争壁垒,用自己的规则对战天猫。“相比开放平台,自营的门槛更高。POP业务一直难以追上天猫的京东,与其以弱攻强,不如选择强化自营优势,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据一起惠了解,在今年7月份,京东多家洗护、喂养类店铺就爆料称,京东运营小二通过电话通知商家,京东POP将关闭洗护、喂养类目,但京东方面对这一情况依然给予否认,称后期还会筛选优质的品牌商入驻,这一态度与此次的化妆品类目的调整颇为相似。另一个与这一调整相关的消息是,京东已经在组织架构上启动新一轮调整,将原有同一类目下两套管理体系(自营和POP)合并成“一条线”。京东官方称,原有食品、生鲜、母婴、汽车部分(维修保养、车载电器、美容清洗)等类目全部转到日百自营管理;营养保健、汽车部分(整车、汽车装饰、安全自驾)则全部转到了POP。对京东这一调整最为关心的无疑还是其POP平台的商家。一起惠曾通过调研了解到,很多商家对京东未来的自营、POP的方向性感到捉摸不定。不过,上市之后,刘强东反复强调和肯定自营对于京东的价值,甚至盈利空间也来自于自营。而在最新的一次京东财报电话会议,京东又解释称,其二季度销售额的真正增长并非来自3C数码等“拳头品类”(自营),而是此前一直被看做非核心业务的日用百货品类和开放平台的增长。
一起惠2014-09-05 11:06:37747 次
【一起惠讯】8月28日消息,日前,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针对假发类目设置了招商标准,将提高假发行业的准入门槛。速卖通发布公告称,为了净化真人发市场,增强消费者在速卖通平台购买真人发的信心,平台完善了“假发及周边>经鉴定真人发”类目的招商细则。经鉴定真人发类目将实行年度招商制,每年12月1日起,启动下一年度的招商入驻及卖家续签工作。该招商细则明确指出,真人发类目卖家入驻需提供合格人发含量鉴定证书,并需缴纳5万元,而且每个企业在速卖通上只能开放真人发类目的一个入驻权限。速卖通方面指出,5万元是属于平台技术服务费,为鼓励卖家提高服务质量和销售额,速卖通会以自然年为周期对卖家进行考核,好评率达到90%及以上且年销售额达到标准的或将返回部分或全部年费。据一起惠了解,速卖通规定,真人发类目卖家年销售额达到12万美金以上的将100%返还年费,年销售超过6万美金的将返还70%的年费,年销售额低于6万美金则不返还年费。同时,2014年度结束后,若卖家续签成功,2014年度可返还年费将自动计入2015年应缴年费,不足部分由卖家于2015年2月1日前补足,否则视为退出该类目。对此,不少卖家向一起惠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有卖家指出,假发行业在速卖通平台的发展态势很好,提高假发类目入驻门槛说明平台对该行业的重视程度在加深,逐步规范行业秩序后,能屏蔽掉一些没有实力、商品和服务质量不达标的小卖家,给更多优质卖家带来机会。不过,对速卖通真人发类目准入标准提出抗议和质疑的声音也不在少数。很多卖家表示,规则中提出的真人发鉴定证书是一个很虚的标准,很容易作假,同样无法保证产品的真实度,而5万块钱这一规定的确是个“霸王条款”。“年费返还政策只是一个面子工程,小卖家达不到要求就损失了这个费用,大卖家达到了要求也自动计入下一年费用,还得再补齐。这钱是有去无回的。平台本来就收取5%的订单佣金,所谓的技术服务年费就是变相增加收费。”卖家吐槽道。
一起惠2014-08-28 09:06:36520 次
【一起惠讯】8月28日消息,日前,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针对假发类目设置了招商标准,将提高假发行业的准入门槛。速卖通发布公告称,为了净化真人发市场,增强消费者在速卖通平台购买真人发的信心,平台完善了“假发及周边>经鉴定真人发”类目的招商细则。经鉴定真人发类目将实行年度招商制,每年12月1日起,启动下一年度的招商入驻及卖家续签工作。该招商细则明确指出,真人发类目卖家入驻需提供合格人发含量鉴定证书,并需缴纳5万元,而且每个企业在速卖通上只能开放真人发类目的一个入驻权限。速卖通方面指出,5万元是属于平台技术服务费,为鼓励卖家提高服务质量和销售额,速卖通会以自然年为周期对卖家进行考核,好评率达到90%及以上且年销售额达到标准的或将返回部分或全部年费。据一起惠了解,速卖通规定,真人发类目卖家年销售额达到12万美金以上的将100%返还年费,年销售超过6万美金的将返还70%的年费,年销售额低于6万美金则不返还年费。同时,2014年度结束后,若卖家续签成功,2014年度可返还年费将自动计入2015年应缴年费,不足部分由卖家于2015年2月1日前补足,否则视为退出该类目。对此,不少卖家向一起惠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有卖家指出,假发行业在速卖通平台的发展态势很好,提高假发类目入驻门槛说明平台对该行业的重视程度在加深,逐步规范行业秩序后,能屏蔽掉一些没有实力、商品和服务质量不达标的小卖家,给更多优质卖家带来机会。不过,对速卖通真人发类目准入标准提出抗议和质疑的声音也不在少数。很多卖家表示,规则中提出的真人发鉴定证书是一个很虚的标准,很容易作假,同样无法保证产品的真实度,而5万块钱这一规定的确是个“霸王条款”。“年费返还政策只是一个面子工程,小卖家达不到要求就损失了这个费用,大卖家达到了要求也自动计入下一年费用,还得再补齐。这钱是有去无回的。平台本来就收取5%的订单佣金,所谓的技术服务年费就是变相增加收费。”卖家吐槽道。
一起惠2014-08-28 09:05:53448 次
【一起惠讯】淘宝商城创始人、当当网前COO黄若将中国电商模式分为两个半的时候(买卖模式+平台模式+介于两者之间的代销模式),日日顺O2O则创造出了电商新玩法——“D2D”。不过,对于这样一种尚未探路、形似空中楼阁式的概念,在互联网思维满天飞的时代,是否如愿落地,则仍需时间检验。对此,一起惠与海尔日日顺进行了一次深度交流,并了解到日日顺作为第三方电商平台实施D2D战略的可行性和创新性。以下为日日顺对D2D模式八个关键问题的解析和独立思考:1.D2D是对过去电商行业快速变化中一种回顾式思考和梳理,区别于O2O单纯的线上与线下的结合,D2D更注重工厂与消费者之间的关联性。O2O的目的是整合线上线下的资源,解决渠道冲突,给用户更好的体验;D2D则是协助品牌与用户更好地交互。2.D2D不是简单的M2C。日日顺会选择某一类产品在网上先交互,了解客户需求,然后生产定制化产品。紧接着,进入前期预热,找到对个性化产品感兴趣的用户,然后通过限时特卖的方式,比如只用一天的时间销售这款产品。最后,如果用户继续,可以保证三个小时迅速上门安装(该业务在日日顺内部命名为“极速购”)。整个链条,从定制到安装,仅需一天的时间即可。区别于一般的商业模式,其他商家购买和安装是分离的,安装需要预约。日日顺在D2D的支撑下,送装一体。3.日日顺可以借助服务体系预判市场需求,这个区域能卖多少台,就直接把库存搬到送货车上,从而提升配送时效。目前,日日顺有9万台送装一体车,可以准确判断消费者所在区域,城市需求量大小。未来日日顺的思路是,把这9万台送装一体车变成物流版的“嘀嘀打车”,用户可以抢单,抢到之后就往客户家里送,从而做到速度最快,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这也意味着,日日顺的仓库从固定变成流动,未来可能命名“车库网”。这种模式十分适合应季的商品,比如夏天卖空调,用户等不及要上门送货、安装、调试,如果付了钱以后,三个小时就到家门,用户体验是做到极致了。4.日日顺这种极致设想的底气(或者说杀手锏)是什么?日日顺的判断是:服务。用服务做翘板,掀开家居家电产业零售市场的一个豁口。而D2D则让这个豁口变成一条快车道,最后形式在上面的物流、信息流、金流、人流都是日日顺最终触达消费者的重要环节。比如日日顺最大的底气,就是海尔强大的线下服务穿透力,且越往下越强。除了9万辆微小车,海尔的3万5千家加盟店,配以8万人的服务兵团,这样,日日顺能够非常快速地渗入到品牌本来碰不到的市场。比如某些品牌在二三级市场、或者四五级市场只有经销商,没有送货能力,有的甚至连经销商都没有,日日顺的物流体系可以覆盖到。5.微小车看上去像是一个个的独立经济体,也可视作小型经销商,这点很符合海尔张瑞敏提出的“人单合一”以及“小微创新”理论。但是9万辆车跑出去,成本不低,如何提高运转效率,合理的预判和订单分配是基础,否则一旦出现各种空跑,物流界“嘀嘀打车”的故事就只能是空谈。对此,日日顺的解释是,微小车是流动的经销商,库存是提前分配的。通过交互的介入,日日顺会预判哪些区域需要多少商品,之后按需生产。比如青岛卖500台,日日顺的微小车领取订单和商品,可以分解至区。因为D2D本身就是一个定制产品,所以是限量,这台车上的商品卖完就没了。6.日日顺D2D另一个与众不同是,将产品与服务区分开来。即商品价格是绝对透明的,同时服务是差异化的,其他平台不具备的,包括品牌商和供应商都没有能力去整合的服务体系。个性化定制和服务体系的搭建非常重要,服务不能匹配个性化需求,就不能更好地体现竞争力。日日顺举例称,一些类似浴盆、马桶这样的建材产品,用户在下单之前主要是犹豫尺寸是否合适,自己不够专业则不懂丈量方式。那么,日日顺就抓住这个用户需求的痛点,上门帮助用户测量。再比如,像买瓷砖或者买地板,家中铺多少块地板是合适的,日日顺通过交互,可以为用户直接测算。7.D2D不仅仅搞定了消费者端的需求,也解决了供应商和渠道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点,正式过去阶段,业界广泛讨论的O2O可能会造成的困扰,即线上线下管道冲突。日日顺认为,电商不应给传统零售带来更多内耗,而是加分,对原有的内部体系有所补偿。为此,日日顺制定的政策是推出“1+N”(1家品牌旗舰店+N个品牌专营店)的销售模式。在一起惠看来,1+N模式实际上早先已经广泛曝光,但背后的真实目的并没有解析得太清楚。实际上,这种开放平台上的招商基础,与早年间,黄若创办淘宝商城(现天猫)时采用的“1+3”策略的初衷如出一辙。只不过,彼时淘宝商城主要解决的是假货、窜货,管控商家质量,完成的是从良莠不齐的C2C模式,向可控的B2C模式转型;而现在的1+N主要针对经销商的抵触情绪重新制定的利益分配机制。“如果品牌商想要规范经销商,做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体系,到日日顺来。只要经销商进来,产品内容、营销活动、价格都有厂商来定,在线上线下把经销商体系管理起来。”据日日顺方面介绍,某地板家具品牌接入日日顺,把线下4000等多个经销网店全部搬到日日顺,同时,这4000家线下店还可以差异化地销售日日顺平台上的其他产品(非地板类),资源瞬间得到有效利用,规模也可以迅速提升。8.日日顺并没有打算把这种D2D作为一种小范围的试错之举,而是战略考量,最终是要平台化的。即日日顺在思考这种模式的前提,不是单一为了解决某一款个性化产品的销售,而是变成一种机制,一种标准化的服务可以支撑起所有的产品。据日日顺透露,日日顺关于D2D模式,包括个性化定制、预售、快速供应链整合、微小车配送这些环节已经操练已久。在7月份已经启动首轮销售。
一起惠2014-08-27 16:23:25603 次
【一起惠讯】8月26日消息,一起惠获悉,亚马逊目前正在积极寻找国内物流合作伙伴,曾接洽顺丰、EMS等多家具备跨境进出口物流资质、水准的本土快递物流企业,不过究竟花落谁家目前尚不得而知。日前,亚马逊入驻上海自贸区,进一步放大其跨境物流体系和健全的国际品类渠道优势,并全面开展直邮,将海外商品带入国内。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亚马逊似乎并没打算单打独斗,除和上海自贸区、上海信投合作外,亚马逊也在积极拉国内快递物流企业入伙,一起享受国内跨境电商市场蛋糕。而最新消息称,顺丰、EMS极有可能成为亚马逊直邮中国市场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上述人士指出,顺丰在自贸区保税进口方面早有布局。目前,顺丰正在针对跨境电商推出进口清关、区内仓储、库存管理、代缴关税、境内运输、派送等一系列一站式综合代理服务。一起惠从顺丰处了解到,这一项目预计今年第四季度上线,这与亚马逊此番部署的自贸区发展结点多有重合之处,也被业界视为一个“亚马逊携手顺丰”的可能性的信号。另一方面,顺丰自今年开始就不断在跨境电商领域试水,并在4月份上线了海淘转运网站“海购丰运”。虽然海购丰运在价格上相比其他转运公司较高,但是,业内人士的判断是,顺丰对转运线路的全流程把控,会使得其服务质量更有保证。据悉,亚马逊直邮业务开通后,中国消费者可直接完成购买后,商品将直邮到中国,物流时间可控制在7至10天。此举也被视作跨境B2C对代购、转运的全面宣战。另据媒体报道,顺丰如若成功携手亚马逊直邮,每单运费成本在百元上下。不过,亚马逊和顺丰双方尚未对此予以表态。事实上,跨境电商在2014年呈现强劲的爆发势头。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3.1万亿元,到2016年将增至6.5万亿元,年均增速接近30%。作为中间最为关键的环节,跨境物流已经成为国内外电商及相关产业竞相追逐的核心业务。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跨境电商出口业务70%的包裹都通过邮政系统投递,其中中国邮政占据50%左右的份额,香港邮政、新加坡邮政等也是中国跨境电商卖家常用的物流方式。剩下的市场份额则由国际快递、专线物流、海外仓储、国内快递以及各种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转运公司瓜分。随着产业规模的快速增加,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该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今年年初,政府新增了专门针对跨境电商的9610监管代码,推出了海关总署通关服务平台。近日,海关又连续出台56号文件、57号文件对跨境电商的监管政策。其中对“货物”和“物品”的严格界定以及区别对待的监管方式,也避免了期间的鱼目混珠,极大程度地避免进出口报关留下监管漏洞,客观上让“灰色代购”无处遁形。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几年,随着政策以及行业巨头的加入,跨境电商市场将逐步结束野蛮生长的状态。类似EMS、顺丰等依托已有渠道的打通、标准化管理、以及自有品牌担保的自主清关,会更受市场青睐。
一起惠2014-08-26 15:03:19557 次
上周末,中商、武商接连发布2014年上半年度报告。在上半年零售行业景气度低位运行的情况下,报告期内,武商实现营业收入85.78亿元,同比增长0.55%;中商半年营收22.08亿元,同比增长1.23%。根据半年报披露的信息,继去年同期退出亏损门店4家后,今年上半年武商量贩公司继续提升门店经营质量,上半年共关闭5家门店,分别位于北湖、竹叶山、汉西、兴业路及宜昌。通过削减店面数量,上半年武商量贩净利润4262.8万元,同比增长4.4%。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在核心竞争力分析中,武商并未强调购物中心、量贩连锁的“双业态发展”。根据规划,到今年年底,武商黄石购物中心及青山众圆广场将开业迎宾。23日,武商再发两个对外投资公告,宣布将在荆门及老河口兴建购物中心及购物广场,目的“继续做强做优主业”。中商方面,中商平价连锁公司净利润继去年同期亏损929.65万元后,今年上半年亏损额减少至752.60万元。报告期内,中商共发展平价超市1家、关闭超市门店2家,并正筹建3家超市。另外,2014年成为中商、武商电子商务发展“元年”。据两家公司的半年报披露,中商拟定了电子商务建设的基本路径,通过微信平台引流的wap网站开通。武商网则“试水”运营,通过单品引爆,以限时打折的形式推出。
一起惠2014-08-25 10:21:52543 次
【一起惠讯】8月20日消息,日前,一向低调的唯品会在北京召开了面向媒体的财报发布会。唯品会首席财务官杨东皓、品牌及公关副总裁冯家路透露了唯品会未来发展的10个关键信息。一起惠对此加以梳理。①逐步自建配送体系在发布会中,唯品会CFO杨东皓透露,唯品会将逐步自建配送体系。唯品会将对落地配公司参股、控股,也会开始自建配送体系。“这样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唯品会的订单量达到一定规模时,自建配送体系还可以降低成本。唯品会目前的销售规模已经可以支撑起全国的配送网络。”据一起惠了解,目前,唯品会的物流基于“干线+落地配+自营仓库”模式。②申请支付牌照据悉,唯品会已经组建了支付团队,目前正在申请支付牌照。杨东皓认为,这可以帮助唯品会更加完善生态圈。③染指互联网金融据悉,唯品会分别在上海和广州取得了小额贷款牌照。杨东皓指出:“唯品会在金融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唯品会的金融首先服务于合作的4000多家供应商,在他们有资金困难的时候为他们提供支持。他们的健康发展对我们的生态圈是非常有利的。”④提升在尾货处理市场中的份额杨东皓直言,中国的尾货处理市场将会逐渐整合,但目前唯品会在其中的份额还不大。不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规模的高速增长,唯品会在尾货处理市场中份额会快速上升。“我们的话语权也会上升,对于处理品牌尾货的议价能力也将增强。”⑤专注特卖业务杨东皓告诉媒体,唯品会将专注特卖市场,并持续做深,而不会去做和主业不相关的事情。“如果唯品会哪天在顺义拿了一块地皮,这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风险信号。”⑥强调女性电商属性据唯品会品牌及公关副总裁冯佳路介绍,此前举办的“撒娇节”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唯品会是一个女性电商。“我们希望不仅在商品上给消费者满足,情感上也要提供认同感。‘撒娇节’希望为女性提供服装、化妆品、母婴和居家等品类的优质商品。”⑦用新品提升调性在发布会上,一起惠提问,为何唯品会要求商家不断推出新品?杨东皓则表示,唯品会作为专门做特卖的网站,关键是为用户提供品牌正品和折扣,但是不一定所有销售的商品都是品牌的库存。“做服装零售需要突出调性,新品的不断涌现可以提高唯品会的调性,以及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档次,这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和定位是非常有好处的。”杨东皓称。⑧也要尝试千人千面杨东皓透露,唯品会在CRM方面投入很大精力,近期推出了千人千面的概念,针对每一位顾客做个性化的定制服务。通过对每个消费者不同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数据分析,为其提供定制服务。“但这暂时只是概念,我们目前还没有做到。我们在美国硅谷开设了首个研发中心,这些技术都是他们未来研发的方向。”⑨通过品类调整提升毛利率唯品会今年第二季度的毛利率相比去年同期有了明显提高,从23.5%提高到24.8%。杨东皓解释,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大,唯品面对品牌的议价能力有所提升。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品类方面的规划,提升高毛利品类的占比。例如,服装品类的占比在不断上升,现已达到60%。⑩自营模式不同于菜市场杨东皓犀利地点评道,目前的电商市场中,只有唯品会是通过真正的自营模式经营服饰等非标品。产品选择、产品入库、线上销售、结算、物流、客服等所有零售环节都是唯品会操作。相反,平台模式就像是卖菜的集市,商家在其中进行各种经营活动,这与自营完全不同。
一起惠2014-08-20 14:31:13600 次
【一起惠讯】8月20日消息,自上周中国邮政小包上调运费后,跨境物流方式及市场行情成为商家热议焦点。部分商家认为,价格上涨却没有提升服务水平会导致客户流失,一些专线物流服务商将借机上位。对此,对俄专线物流服务商俄速通则向一起惠表示,中邮小包的提价对其影响不大,也不会给其他专线物流带来额外好处。“中邮小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会是最主流的跨境物流方式。”俄速通副总经理王斌指出,正常情况下,现在的物流市场情况就是呈现普遍涨价趋势的,邮政小包在涨价,专线物流也在涨价,因为物流成本在上涨。“速卖通在‘8.19大促’中宣传的线上发货专线物流降价只是平台的补贴政策,并非专线物流服务商的价格在下降。”他表示,即便中邮小包提价了,它的价格还是最便宜。在这一点上仍比其他物流方式更有优势,而这又正是最能吸引卖家的一点。因此,不管怎样,邮政小包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它占据着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据悉,此前,邮政体系一直面临着地方邮政价格不统一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竞争的不公平性。日前华东、华南地区邮政小包的提价也反映了邮政体系对这一问题的调控和平衡。此外,俄速通方面还指出,邮政小包提价也是应对即将来临的跨境电商生意旺季的策略,是一种市场调控手段。比如,淡季的时候,地方邮政为了冲业绩会打折促销,但是旺季来临的时候便会普遍提价。一起惠通过俄速通了解到,使用物流专线的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对客单价的要求会高一些。如果没有平台的补贴或者其他形式的补偿,一般小卖家就不会选择专线物流。但是,虽然目前专线物流的量不是很大,但服务质量更好,能满足那些对服务质量要求高的客户的需求。因此,专线物流的优势在于商家对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方面。“与邮政小包相比,专线物流的劣势主要是在价格上,其次是普遍服务性上,即所覆盖的服务地区。因此,中邮小包仍然是主导的跨境物流方式,不会因为提价而失去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专线物流也不会因为它的提价而有利可图,关键还是自身的特色和定位。”王斌谈道。
一起惠2014-08-20 14:29:06569 次
【编者按】像Groupon和Livingsocial这样的团购网站很受欢迎,因为他们经常以很大的折扣来销售商品。参加团购的商品也希望通过这些团购网站来获取新的客户,有一些广告推广的作用在里面。但是有的时候,团购网站和参加团购的商家都获得了自己的目标,而消费者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折扣。一起惠了解,这是因为很多参加团购的商品都会在打折销售前进行提价,这样会让折扣力度看起来大一些。商家也经常会放一些误导性的广告,而其实商品并没有他们宣传的那么质量好。此外,由于团购订单量大,发货还有可能十分缓慢。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收到货物。这些团购中存在的情况都会影响到顾客的购物体验,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在团购中上当受骗呢?下面是几条过来人的经验,可以好好读一下:1.在购买团购商品前先去别的网站搜索一下这个商品的价格,还有顾客对商品的评价和商家的新闻等,看看到底有没有宣传的那么好。如果有疑问还可以拨打商家的电话,先了解一下自己要买的是什么样的商品。2.比较之后再购物,可以把团购商品与它的竞品拿来比较一下,如果团购的商品没有其他的商品性价比高的话,还是去买正价的商品好了。3.一定要注意看团购商品宣传语上面的小字,很有可能有一些商家的小把戏在里面。4.看一下团购的商品有没有数量限制,如果商品不限量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是商家在清库存,而且很有可能你收货的时间会被延迟。5.一定要在以“https”开头的网站进行网购,避免进入到不法网站。6.一定要用安全的付款方式,以免日后发生退货纠纷。7.如果交易遇到问题,要直接找团购网站的客服电话,而且一定要在购物之前了解网站的购物条款。8.如果在团购网站遇到了问题而找不到商家的话,那么就找地方投诉吧,找媒体投诉和执法机关都行。
一起惠2014-08-19 08:50:59691 次
【一起惠讯】跨境电商Meritline从创立之初开始就一直采用多品类同步发展的模式,是典型的综合品类外贸B2C代表。日前,其深圳公司负责人向一起惠表示,Meritline正逐步缩紧品类,未来将把重心放在几个优势类目上。同时,家居品类将成为其发力的重要方向。据悉,Meritline的跨境电商业务起步较早,最初的定位就是“综合购物网站”、“百货商城”,因此,网站有大量的SKU,3C产品、鞋服、婚纱、美容、珠宝配饰、安防设备、汽配、游戏、办公用品、家居用品等,涵盖了数十个大品类。但是,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利润不断下降,综合品类模式的弊端也开始暴露。因此,Meritline对产品定位做了调整,决定将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放在电子产品、珠宝首饰、运动户外、家居产品等几个优势类目上。该负责人指出,这几个重点运营的品类都是其在供应链把控和市场推广上都拥有绝对优势的品类。而且,Meritline想通过这种方式突出产品特色,不仅要选择高毛利的产品,也要选择符合中国小包业务的产品,同时还要符合网站的定位。上述人士向一起惠透露,除了以往几个轻车熟路的优势品类外,家居品类将成为Meritline未来的一个特色业务。目前,Meritline已与一家主营家居产品的苏州跨境电商公司合并,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其家居品类加足了马力。此外,由于公司总部位于美国,最大的市场也在北美,经过近10年的发展,其在美国的仓储物流运作已非常成熟,而这种海外仓的模式也为家居品类的发展扫除了障碍。Meritline方面告诉一起惠,从其自身的经验来讲,相比垂直B2C,运作综合品类跨境B2C的难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品类多会使得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增高,而且很难面面俱到地把控好每个品类商品的质量;二是多个品类同时运作会分散注意力,不易驾驭好价格,不如单一品类来得简单;三是由于单个包裹平均运费高、直发成本大,物流成本就会更高,导致售价上涨,竞争力下降。因此,缩紧品类对Meritline来说也是一种基于战略性的考虑。通过这一举措,Meritline可以集中火力“攻破重点防线”,也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一起惠2014-08-19 08:46:56567 次
【编者按】2014年,有两位传统制造业的大佬频繁内部喊话,一位是华为任正非,一位是海尔张瑞敏。这种自上而下的传教,几乎是互联网背景下,所有传统品牌商的集体缩影。在互联网的视角里,被解构的不仅仅是手机、运营商、空调、洗衣机,电视机也已不再单以产品的姿态呈现。因此,虽然已经卖了800多亿,全球彩电排名第三的TCL,也同样有危机感。当曾经出现在科幻题材中的各类“点石成金”的物件,都将以互联网的形态,成为无处不在的所在,800个亿的营业收入也只是一团数字。如何从一个屏幕背后,衍生出更绵长的产品和服务能力,将决定品牌能否走得更加长远。以下为TCL集团副总裁、多媒体CEO郝义首次对外披露TCL在互联网转型期的战略规划,一起惠整理如下:首先要做点小广告。跟大家介绍一下TCL,TCL在去年2013年整体收入853亿,营业利润28亿。其中彩电成为全球彩电的第三名,手机在全球整个份额是第五名,同时我们也是全球第五的液晶面板的生产商。现在公司有6.8万员工,在全球范围内有10多个研发中心,有80多个国家有我们的销售机构和合作伙伴的机制,有20多个制造中心,这是TCL整体的概况。TCL集团在大陆,在深圳上市,下属有几大产业,我们叫做“5+5”的产业布局。包括彩电(也就是多媒体)、通讯、华星光电、液晶面板厂以及家电集团、做OEM业务的通力。其中多媒体、通讯和通力是在香港上市的。其实TCL涉足了很多的行业,包括地产、投资、IT产品分销等等。大变革来了现在,互联网产业纷纷进入电子行业里面来,跨界融合。产品之间,比如手机、Pad、电视的互动,甚至未来其他的家用产品,比如路由器、智能插座都有互动的机会。而显示行业不断的升级宽带,不断从视觉销售以及科技配置方面进一步的升级和迭代。大家应该能体会到硬件、软件、服务和内容已经开始变成整体概念,而不再简简单单的是硬件卖硬件,软件卖软件,内容卖内容,更多的是一些跨界融合,这是目前行业里面大的发展趋势。同时,大家也感觉消费者个体生活方式的改变。一种无拘无束的娱乐体验,追求更极致的、彰显个性的体验正在形成。以前从产品到内容都是有一定的限制的,这也是通过技术,诸如语音、体感、交互,能够让大家实现的体验。在互联网行业里面,各种产品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大家想无时无刻能够把周边的信息(你所想看到的、体验到的东西),通过不同的终端呈现出来,这个也是现在科技发展的结果。那么,在智能互联的时代里面TCL在做什么?首先一定要与时俱进,要真正的跟上时代的步伐。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概念,叫“双+”转型,就是智能+互联网、产品+服务这两个维度来做主要的转型。在智能+互联网的时代,横向上,我们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做进一步的延伸和进一步的升级。而所有中间交互的地方就是用户,通过用户来得到真正的体验,纵向的话,真正落地的是一个基于智能产品以及基于互联网服务的概念。现在行业里面有几类企业,一类是比较硬的企业,一类是比较软的企业。像TCL,我们是比较硬的代表企业之一,或者说苹果,其实苹果也是很硬的一个企业,以前也是做电脑的。我们怎么做过渡呢?我们会从硬的,从芯片、设计、元器件到制造、渠道分销而达到用户。但是我们发现,在现在这个行业里面,你达到用户了以后,通过这个硬件的设备得到了用户还不够,因为用户还需要更多软的东西,更多的内容,更多的服务,更多其他的需求。要在产品中呈现的话,就不得不除了纵向的整合,还要向横向去发展。同时,还有另外一类企业,比较软的企业,像乐视,以前是做内容的,是从软的角度,做了内容,发现内容还不够,要更多的消费者和用户看到我的内容,于是,得到了用户以后再往硬件走,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硬件产品。比如亚马逊的Kindle,或者乐视的电视,这都出现了新的商机。还有一类是从中间切入,先通过某种形式抓到用户,比如小米,从社交和互动得到了用户以后,再往两边来延展。一方面往软的层面去走,做更多的内容去整合,另外一方面往硬的层面走去做硬件。但是不管你是从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关键的,是给用户提供打包的体验。这里面既要有硬件,又要包括软件、服务和内容。在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消费者需求里面,无论你往哪个方向走,要让消费者评判,他所得到的体验怎么样,这个最为重要。TCL多年来在硬件、软件、服务和内容方面做了不少积累。TCL互联网早在2007年就开始规划了,2008年正式成立,这也为我们双+战略转型打下了一个基础。如果要用一张全景图描述TCL的“双+”战略转型:①TCL家庭娱乐终端,包括彩电、游戏机、OTT、IMAX等家庭娱乐产品;同时还有智能娱乐终端,包括手机、平板、智能穿戴、智能设备等;还有智能的健康家电,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等,组成了一个智能家居整体的硬件图。②底下还有应用层面,所有的智能硬件图,其实一切都要基于云,个人云及家庭云,以及后台整体的运营平台为基础,大数据一定在这个里面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③大数据包括TCL应用服务平台的搭建,包括内容服务的发展、O2O(TCL集团孕育的新的发展模式)、支付金融服务,这些都是TCL“双+”战略的产品+服务大的版图。我在集团是负责彩电,在两年前的时候大家觉得彩电是一个夕阳产业,突然发现彩电现在变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大家都冲进来的行业。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发现,它是家庭里面最主要的一个入口。对于这个入口来说,我们能够为家庭用户提供什么?其实更多的是一个全方位的娱乐解决方案。因为毕竟看电视是为了看视频、看内容、看新闻、看综艺,无论你喜怒哀乐都是为了娱乐自己,娱乐家庭。想象一下,你到了家里面,一个最基本的动作就是躺在沙发上,靠在椅子上,去放松,去娱乐,而彩电将是一个最重要的娱乐设备。未来TCL要给大家带来什么?一定要更好玩、更好看、更好用的体验,即产品+服务。服务层面上,我们不仅仅像原来的电视台了,还会有视频、教育、游戏、生活、音乐等等一系列更多的版块加进来。在产品的角度,加入更多的智能互联原色、更多的操控体验,能够让大家觉得它更好玩、更好用、更好看,所以说整体打包是一个综合的娱乐解决方案。大家觉得以前彩电只是传统制造业,传统的彩电厂商。但是通过这一次的转型,我们也在不遗余力地做改善和转型的工作,未来的定位则是一个全球化的娱乐科技企业。大数据如何在TCL传统厂商转型的过程当中,产生更多的效果?TCL所有的规划,这个伟大的“智能+互联网、产品+服务”的规划,一切都基于底层的数据。因为我们对用户要有了解,对我们的企业、经营要有了解,对产品要有了解。如果对用户不了解,一切都是白搭。这和我们以前的企业是完全不一样的。以前的企业基本上是把产品卖出去就OK了,最多留下用户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说白了,是在这个层面孤独的做着我们自己的事情,而现在发现,我们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和我们的用户有更多的互动,而中间的桥梁就是大数据。这是我们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的一个简单的价值链的分布,大家可以看得很清楚。从产品规划、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物流、服务,再到应用,整体给用户提供一个体验,每一个环节都和数据有着很强相关的概念。比如说产品规划,如何能够为用户真正的规划出更个性化的、定制化的产品?以前做不到,光靠到外面做一点点服务根本不够,太局部了。甚至于在制造环节,如何能够通过整个的在生产过程中的大数据,与质量相关的连接,能够把我们产品质量和产品功能做得更强大。而销售就更别提了,如何能够把个性化的精准营销,能够让用户第一时间就告诉我这就是想要的东西。另外是之后的配送,如何能够在物流的角度更贴心,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让他体验到第一步的服务。之后是售后,更是未来把产品的应用和服务进一步延伸的重要桥梁。这是一个整体的基于大数据的全价值链。换句话将,以前如果把产品从设计到制造,到卖出去,整个链条是1到10的话,销售完成之后就到9了,剩下一个10就是售后服务。而这种情况下,你尽可能别找我,你找我都是有质量问题,或者是闹事,这是以前的体验。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可能我把这个东西卖出去以后,可能刚刚从1到10里完成了前5步,而后面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去做,包括软服务、硬服务、应用升级、更多的体验,乃至更多的引流。大家想一想,以前我们的经营模式,卖一台电视,其实是很郁闷的一件事。一个质量很好的产品,谁不想买回去用十年八年的呢?不像手机半年就可以换一部。但是现在通过数据化的分析,进一步和用户的互动,买了电视可能只是第一步。而这个里面有更多的我们在内容上、运营上,有更多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上面的玩法,我们和用户的接触点也会越来越多。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后续的开始,真的是把我们企业原来的产品生命周期无限的往下延长。在这里面很多用户需求都是要通过数据挖掘出来的,以前从厂家的角度,考虑的是彩色电视,要清晰,要超薄,要更多的分辨率,平面直角,这都是我们告诉用户的。但是用户真正拿彩电来看的是什么东西?要来上网,要来感觉更多4K的体验,或者说要有更多的教育、游戏的内容。我们有一个管理者,他的名字叫Kelvin,他设计了一个技术路径,我们申请了一个专利叫KelvinTV技术,后来简称叫KTV。这个技术是什么呢?就是A清早起来以后,站到这个电视面前,拿起遥控器,电视就知道他来了。以前的电视为什么没劲?就是你不能在你有限的时间里面看到你想看的东西,每个人都很忙,走到电视面前就是想去放松一下。但是你的时间和电视的内容不吻合,不匹配,电视台强行的就让你看这几个内容。未来通过这种整体的数据分析,当他站到这个电视面前的时候,就知道早晨起来8点钟可能听一听《凤凰早班车》。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晚上九点钟坐到那里的时候,大片出现了,综艺节目出现了。晚上11点以后,可能一些爱情动作片要出现了,因为A有这个爱好。同样,清早A离开家以后,他的老婆10点钟坐到电视面前的时候,哄小孩去喝牛奶,购物频道就会推送出来了,如果这个时候出现了爱情动作片的话就不合适了。这种体验,其实是未来我想都是以前在看科幻片的时候才有的东西。但是现在我觉得我们的企业其实很伟大,让大家一起通过合作,能够真的为我们的用户提供一些更极致的体验,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这也是TCL在智能互联网产品+服务转型的过程当中要做的事。怎么去实现刚才所规划的所有场景?其实我们和合作伙伴百分点双方的团队也是经过了各种各样的场景测试、模拟、沟通和设计,整个合作出来大的方案。我们要搭建TCL整体大数据的平台,我们彩电卖到上亿台,不是上亿个家庭住址和上亿个家庭的电话,而是更多的运营用户、活跃用户,或者真正能够为用户带来价值的数据。整体搭建一个大型的数据平台以后,基于整个多维度的大数据分析、洞察和挖掘。另外我们会从全渠道智能化营销的角度,来把刚才所有产品层面实现出来,给用户提供一个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体验,这也是我们要做的事情。仔细想想,这件事看起来很技术,其实真的是很伟大的一个概念。其实大数据的确在改变每个人的生活,可能所有周边的东西都会变得更智能,它会让你的体验,真的是你一抬手可能这杯水就来了,你一转身,一个你所想看到的东西,一个内容就出现在你的面前。也就是说,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都会因为这种大数据的发展而改变,是一种更极致的、个性化的,体验更极致的生活方式。
一起惠2014-08-13 11:34:16642 次
【一起惠讯】虽然王卫不久前才刚刚抛出“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论,但开“嘿客”,做电商,袭金融,顺丰的棋局已经下得越来越让外界看不明白。一起惠从卖家处获取一枚印章截图,似乎表明顺丰有意针对卖家推出一套独立的标准和体系,成为电商界“ISO”的野心凸显。印章上清晰可见“顺丰服务保障”字样。据卖家透露,顺丰将此计划内部命名为“PBS”(PoweredbySF),其对接的主要客户即电商卖家,包括在电商平台上各类热销品牌以及店铺,均在顺丰服务保障的覆盖范围之内。据悉,凡是能够加入顺丰PBS计划的卖家除了享受顺丰快递的品质服务外,还可以获得“优质店铺”的身份认证,优先享用运费折扣和多重保障权益。“目前看只是商家可以在店铺、商品包裹、快递单据盖上顺丰‘PBS’的印章,就可以纳入到顺丰服务保障体系之中,暂时不涉及到费用问题。”一位有意参与顺丰服务保障的女鞋卖家表示,顺丰各区网点已经开始试探性与卖家接触,陆续渗透合作意向。“大概是想摸摸底,了解下卖家的想法,特别是大的品牌商,对此服务体系是否认可。”上述商家指出,对于多数淘宝、京东中小卖家而言,获得顺丰授予的免费资质认证作为背书,瞬间“高大上”的感觉固然良好,但是大品牌是否在意仍然是未知数。一起惠联络了部分类目的品牌商,由于顺丰对PBS的推进手段相对内敛低调,因此品牌商对顺丰PBS知之甚少。有个别商家表示,一直在使用顺丰配送,但对于顺丰服务保障认证还没有摸清具体的路数。不过,顺丰由始至终标榜的优质服务所形成的良好口碑,以及在行业中树立的中高端配送服务商形象,或许能为其与品牌商的合作上加分。据一起惠了解,顺丰速运集团总裁王卫也曾发布内部通讯文章,明确指出服务质量对顺丰而言是一条关乎生死的“生命线”,是保证市场占有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与竞争对手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顺丰的品牌溢价还没有充分得到体现。卖家选用顺丰配送,在配送上有了保证,但顺丰除了提供配送服务,并没有将品质服务更加具化,为用户提供增值,给到用户惊喜。”某国际旅行箱品牌电商经理告诉一起惠,顺丰PBS表面上看在做物流服务保障体系,但实际上是将顺丰品牌溢价做到最大化,从物流领域的影响力向电商领域扩散。一位资深的落地配人士告诉一起惠,顺丰近些年的举动多有所出乎意料。无论是社区店“嘿客”,还是做二手货交易平台“顺丰分享”,都与物流本身并无直接关联。“之前捕风捉影也听说过顺丰在秘密筹划认证的事情,我个人持有保留意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做认证体系顺丰是否得心应手不得而知,但不可小觑的是顺丰的野心。”从电商人士的角度上分析,顺丰此次布局意图则相当明显。此前,尽管淘宝凭借“商品评论”等创新一举奠定行业基础,但随着平台商家数量爆棚,电商平台也越聚越多,商品质量难管控。特别是进入7月份以来,聚美优品、京东假货事件被相继曝光,电商平台的评价体系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对于此时切入服务保障体系的顺丰而言时机更加合适。“销量可以刷、好评也可以刷,平台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完全屏蔽虚假评价,防微杜渐的能力还没有建立。”某内衣垂直B2C客服经理称,最重要的是,在消费者眼里,平台永远无法做到公平公正,用户质疑的不仅是卖家诚信,也包含平台本身的商品服务能力。如果能有第三方作为独立机构出现,对全网电商渠道和商家进行认证,则更具公信力。“是否会对现行的电商评价体系造成冲击,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毕竟还没有见到顺丰PBS的真身。”上述人士直言,如果仅仅是加盖印章,也并不能说明什么,重要的是看顺丰究竟能够提供哪些具体的产品和保障措施,以及认证标准。对此,一起惠第一时间向顺丰求证此事。官方回应称,顺丰如果要做面向商家的服务保障体系和标准,一定需要报名和审核流程,符合标准的商家才会“盖章”。
一起惠2014-08-12 08:24:15570 次
【编者按】近期有关电商售假的新闻频繁曝光,平台方和品牌方变乖巧,对待此话题皆言辞谨慎,唯恐再出纰漏。不过,一起惠注意到,在微信朋友圈却存在着这样一种模式:卖家明确告知消费者是假货,消费者仍然欣然购买。一位在朋友圈销售高仿包的郑州卖家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意:自己在朋友圈明确标注所售商品乃高仿产品,但消费者并不抗拒,只是嫌价格贵。“这些人买我的包,主要是高仿程度很逼真,不说的话一般人都看不出来是假的,还能显得高大上。”在谈到购买者的消费心理时,该卖家指出。不过这位卖家也颇感无奈:“正品包一个卖好几万,我只卖几千元,但是我的客户群体消费能力有限,对于几千元的价格接受起来仍然有难度。”这位卖家称,“目前我的客户群大多是家庭主妇、普通职员、在校学生,这部分人消费能力有限,一般只从我这里买一些从国外代购的化妆品,如果让他们花费好几千元购买一个高仿包,还是有难度的。”据一起惠了解,在微信朋友圈进行产品销售的个人称自己为“微商”,销售产品不限,包括化妆品、服装、鞋包等等。由于在朋友圈中比较活跃,他们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客户群。虽然彼此之间竞争很激烈,但也很难抢到竞争对手的客户。在卖家看来,高仿包销量好不好,一方面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一方面也看消费者本人能不能接受高仿产品。有的人即使经济能力有限也会买正品,有的人即使经济实力充足也喜欢买仿品,这都取决于个人的消费观念。谈到这些高仿包的来源时,这位卖家直言,自己也是从一个朋友那里拿货,朋友自称可以从奢侈品箱包代工厂拿到正品尾单。每次销售在进价基础上加至少100块钱,平均一个包在朋友圈的最终售假为5000元左右,并在产品展示时直接标明价格。该卖家还告诉一起惠,如果有的包进价就很昂贵,为了利润只能加价,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不吓走消费者就干脆把价格隐藏起来,有人询问时才会给出相应的报价。今年5月份腾讯曾推出“雷霆行动”打击微信朋友圈销售假货和假代购产品的行为,态度坚决。称为了实现“微信因你而美”的愿景,将会采取一轮接一轮的打假行动。对此,该卖家表示,对别人的影响不清楚,对自己是没什么影响。但是由于自己客群消费能力弱一些,高仿包的销量并不理想,现在已经想退出这部分业务了。不过大家对于高仿包热忱不减,即使不买,也会很关注产品。一起惠连线了一位曾经从这位卖家手中买高仿包的消费者,在回答是否会介意是仿冒产品时,这位消费者坦言,自己也听说了聚美、京东等电商平台卖假货的新闻,但相比于化妆品或者电子产品的假货,高仿包的对人的危害非常小,因此并不介意是仿冒产品。“好看就可以啊,又便宜又好看就更好了。”消费者如是说。此外,该消费者并不担心被人指出是仿冒产品:“认出来就认出来,我就是普通人,如果真的买正品用还挺奇怪的。我买高仿包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它们的做工有的确实不错,很多正品材质反而用的不是真皮。”不过对于价格,这位消费者表示,自己在郑州只是普通上班族,月收入4000左右,买高仿包已经算大额消费了,因此也不会经常买。【注释】尾单:加工厂为保险起见,在生产时多于订单总数进行生产,以免因不合格品出现影响交货,当货已安全交出后,剩下的那些多生产的产品就是所谓尾单。从质量上说没什么差别,但是它是没有得到品牌授权的产品,严格说是不被允许使用正品所用的那个品牌的。【高仿】高仿是指根据仿制对象的原有外形、材质、功能所仿制出来的仿冒品。高仿作为一个术语常用在仿制生产技术壁垒较低的高端消费品上,比如仿制皮具、手袋、眼镜等一些国际大牌奢侈品。高仿不仅是复制了正品的外形等主要或全部要素,同时也会保留正品的品牌标识,所以说高仿商品实际上是高度仿真的假冒商品。
一起惠2014-08-07 10:19:09681 次
1461-1480/1585 记录74/80 页首页上一页1...71727374757677...80下一页尾页
每周热门资讯更多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