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资本>文章列表
资本
【一起惠返利网讯】12月11日消息,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家具电商Wayfair销售额从去年的6亿美元增长到今年的10亿美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美国最大家居用品电子零售商。对于此前传出的IPO消息,其CEO日前做出了正面回应,表示信心十足。Wayfair网站主页一起惠返利网获悉,Wayfair目前正为上市做全方面的准备工作,时间可能是在2014年或者2015年。为此,今年10月,Wayfair已经聘请了拥有丰富经验的前华纳音乐集团主席MichaelFleisher作为公司新一任CFO。Wayfair的CEO兼创始人NirajShah自信地谈道:“我们有很好的团队基础,如果我们想上市,随时都可以。考虑到目前的准备情况,IPO至少在6个月以后。”据悉,在成立后的十年中,Wayfair一直在不断地增长。公司原始名称为CSN商店(CSNStores),由Shah和他康奈尔大学的同学SteveConine在2002年创立,最初只是在RacksAndStands.com网站销售扬声器和电视柜。Shah表示,当时公司的名字主要是为了避免吓跑那些因互联网冲击而诚惶诚恐的制造商。“那时,制造商们甚至不愿意听到‘互联网’这个词。”在接下来的8年中,该公司陆续上线了270多个独立的网站,每个网站销售一种类型的家居用品。“我们的观点是,只需要选择一个不落俗套的类别来作为主营产品就够了。我们不可能把精力放在电子产品或者亚马逊等零售商擅长的产品上。我们需要自己的特色。”Shah说道。一起惠返利网了解到,该公司创立的网站包括AllBarsStools.com、EveryMirror.com、BedroomFurnitureDirect.com,每个网站都提供数千种产品选择,同时还为消费者提供选购产品的指南。到2010年,公司已总共积累了480万消费者,销售额也达到了3.8亿美元。不过由于大多数购物者不知道这些网站是由同一个品牌运营的,CSN商店的重复购买率很低。因此,Shah和Conine决定要把这270多个网站合并成一个,建立最终的“主商店”。为了实现这一计划,公司从四个波士顿风投机构处筹集了2亿美元,这便成了他们的第一轮外部资本。据一起惠返利网了解,合并后的网站Wayfair.com在2011年9月正式上线的,之后一年,公司陆续关闭了各个独立子网站。2011年,公司还上线了类似OneKingsLane和GiltHome的家居用品闪购网站Joss&Main。Shah指出,Wayfair和Joss&Main的商品主要针对年收入水平在6万~16万美元的消费者,Wayfair的典型消费者是45岁左右的女性。2012年9月,Wayfair推出首个电视营销活动之后,品牌知名度在一年之间从6%上升到了27%。目前,Wayfair公司拥有1500名员工,总共和12000多个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提供700万件产品。未来,除了销售单件的产品,Wayfair还将为消费者提供家具套装产品以及家居装饰咨询服务等。
2013-12-12 10:29:17906 次
【一起惠返利网讯】12月11日消息,在上线金融产品“京保贝”后,京东集团日前向外界透露了其互联网金融战略的详细规划以及京保贝上线近一周来的相关数据。一起惠返利网了解到,目前京东已经获得了与其互联网金融业务紧密相关的商业保理、小额贷款、基金支付等牌照,而这些构成了其大金融战略的基本前提。两大业务主体浮出水面据京东金融集团高级总监刘长宏透露,京东已在今年年初拿到了保理牌照,9月份拿到了小贷牌照。目前,京东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由两个主体在承担:保理方面的业务主体是上海邦汇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小贷方面则是京汇小贷有限公司。一起惠返利网从上海工商管理局获得的信息显示,上海邦汇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6月,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刘强东,经营范围包括出口保理、国内保理、与商业保理相关的咨询服务等。刘长宏表示,无论从法律体系还是从公司人员构架层面,京东互联网金融业务与京东的零售业务都没有任何关系。京东零售业务的客户只是互联网金融客户的一部分,只是恰好目标客户群有所重叠。金融战略四步走对于京东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节奏,京东集团金融发展部总监王琳透露了四个大体步骤,服务对象从京东自营平台供应商依次过渡到京东生态圈之外的企业。目前,京东提供的京保贝主要针对京东自营平台的供应商,暂未覆盖POP平台卖家。京东金融集团高级总监刘长宏称,对于POP平台卖家,京东的主要顾虑在于风控和融资额度。由于这部分卖家的货物并未进驻京东仓库,因此京东对其还款能力并不确定。因此,京东接下来向这部分卖家开放金融服务的时候,会在信用评估中增加新的标准。而根据上文提到的四步走战略,京东最终(时间会在明年年末或后年)会向其生态圈之外的企业开放金融服务。对于这部分京东并未掌握其供应链数据的企业,如何控制风险?王琳称其同样会依赖数据,例如社会化数据、政府或公共机构介入的数据。另外一个方式是向上述企业提供利于数据收集的工具,如POS机等支付工具,通过这类工具,京东能够收集到企业的交易数据,产生信用评估。除了上述针对B端的融资服务,京东同时还在筹备面向个人的金融理财产品,三个月内会陆续上线。网银在线成关键棋在京东的互联网金融战略中,网银在线无疑会成为一个关键角色。这个在2011年获得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在去年被京东收购后一度陷入沉寂。在互联网金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网银在线的价值将逐渐凸显。根据媒体报道,网银在线在京东申请小额贷款牌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要申请牌照须有一个‘干净’公司在京东体系,为独立法人组织,而网银在线正好符合条件,否则京东可能拿不到小贷业务牌照。”而据王琳透露,网银在线其实已经低调上线,而且定位会与支付宝一样,未来会对其他企业开放。另外,由于京东未来确定会涉足基金代销业务,因此基金支付牌照成为必备要素。刘长宏称,网银在线已经在两周前获得了基金支付牌照。“京保贝”探路在京东整体金融规划中,京保贝无疑还属于其战略的第一步。王琳透露,目前京东在京保贝上的投资大概是几个亿。未来京东会考虑引入其他的资金,但这需要建立在业务达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之上。一起惠返利网了解到,京保贝的融资成本约为10%,其中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利息,二是京东服务费,都是按日计息。王琳透露,在京保贝上线的第一天(12月5日)就有一个供应商成功融资30万。在12月9日,该供应商完成第二笔融资。截至目前,大概有50几家供应商准备签合同。“也就是说,在这个月底的时候,我们会有几十家供应商,实际开始跑这个业务,其中有部分是原来跟银行合作的客户。”另外,据王琳介绍,在京东每月结算额在1000万左右的供应商对京保贝最感兴趣。这也与京东对京保贝“面向中小企业”的定位基本符合。
2013-12-11 11:48:161298 次
到2018年,西安市的电子商务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交易总额将达到3500亿元。其中,市民网购普及率达到70%。这是昨日西安市政府常务会通过的《西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方案》中确定的目标。为完成此目标,市政府计划总投资114.6亿元,首批建设98个重点项目。引进20家知名电子商务企业根据该方案,一份西安电子商务发展蓝图呈现在我们面前:到2018年,全市交易总额将达到3500亿元,网络购物销售额超过700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2800亿元。全市80%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市民从网上购物普及率达到70%。全市培育2至3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培育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2至3家,引进20家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落户西安。培养、培训各类电子商务人才20万名,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切合发展实际需要的电子商务实用性人才。建成5至7个各具特色的电子商务聚集区和产业示范园区,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形成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完善电子商务政策法规,完善信用体系,加强交易监管,完善统计制度等。每年投10亿元扶持资金西安市确定的第一批重点支撑项目共98个,项目总投资114.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6个,包括西安软件园、软件新城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西安软件新城宽带网络建设项目;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项目等。此外,支撑平台类建设项目24个,支付平台类项目4个,行业应用类项目64个。这些项目包括文化艺术品交易、服装、旅游、特产、电影、家庭社区服务、移动数字娱乐产品等。为推进该项工作,西安市已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20多个部门和区县参与的领导小组,协调工作,制定政策和措施,统筹规划建设。全市还计划每年用于支持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发展的资金不少于10亿元。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参与,充分整合利用市场资源,推动设立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基金。还将出台鼓励政策和细则,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扶持鼓励,对电商创业允许使用自有住宅,对物流配送给予绿色通道等。
2013-12-10 10:16:281024 次
支付宝宣布从12月3日起,支付宝将对个人用户支付宝账户间转账服务的优惠政策进行调整。支付宝钱包转账推广期不收费,电脑上使用支付宝转账将收取费用,原有优惠额度不再保留。支付宝转账费用的增加意味着很多用户会流向竞争对手,很可能会导致支付宝市场份额的下降,然而笔者猜想,马云做出一些动作绝非简单思路,背后可能有一些大的想法。1、增强支付宝盈利能力支付宝通过增加收费业务,也扩大自己的营收水平。众所周知,支付宝推出之初是为了支持淘宝更好的业务开展,支付宝本身不是一个主要盈利工具。而随着电商业务扩展,以及其他网上第三方支付公司业务开展,支付宝开始盈利需求非常迫切。当用户网上支付习惯培养完成之后,马云开始收网,开始向用户收费了。因此,明年支付宝将会出现较大盈利增长。2、布局移动端支付宝此次收费没有涉及移动端。因此,支付宝可以把一些网上用户都赶到移动端进行转账,从而培养用户在移动端支付习惯,抢占其移动端用户份额。移动端现阶段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支付宝在移动端的市场份额虽高,但是由于移动端支付相对较新,一旦不留神,就容易被竞争对手抢占上风。支付宝收费不包括移动端在情理之中。3、避免垄断?支付宝通过收费,赶走一些用户,把这部分用户让给竞争对手。根据艾瑞数据,2013年三季度,支付宝占网上第三方支付的总体份额为48.8%,远远甩开第二名财付通(18.7%)。支付宝一家独大的局面可能引起某些利益团体的嫉妒,导致在政策上或者其他方面对他的打压。与其这样,还不如让点用户给人家,自己坐着多收点钱。4、创建支付宝银行?支付宝作为网上支付的领头羊,发起支付转账的收费后,势必会引起其他支付企业的逐渐跟进。逐步培养用户网上支付转账收费的习惯。把支付宝的功能向银行化去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的一个看点: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这给支付宝带来大规模发展的最好机遇。支付宝通过申请银行牌照,把支付宝业务形态与银行业务直接结合,可以线上直接揽储和贷款,也可以线下营业厅办理,实现银行业的O2O,为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抢占线下金融大市场,实现营业额翻几倍的扩展。
2013-11-19 18:35:19912 次
【一起惠返利网讯】11月1日,一起惠返利网独家获悉,电商行业的一对“老冤家”京东、当当正在秘密洽谈图书合作一事。知情人士向一起惠返利网爆料称,近期京东与当当两大“冤家”正在就图书业务的合作进行秘密洽淡,并且双方负责具体业务的高层也就合作的可能性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据悉,今年下半年开始,京东图书推出了第三方的开放平台,新华书店等图书商家相继入驻。而根据上述知情者透露,当当网也在近日与京东接洽合作,准备入驻。不过,一起惠返利网联系了当当网公关部,但当当网方面表示,并没有此项合作计划。当当网创建于1999年,以图书零售起家,在图书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并在随后的若干年里不断的巩固自己的图书地位。但近年来随着资本逐渐加码综合B2C平台,当当网的整体运营受到了外围比较大的压力。因此,在分析人士看来,借助自身在图书领域的优势多点开花或许会给当当网注入二次活力,从去年的入驻天猫就能发现,当当在合作上更加的开放一些。据悉,此前当当入驻天猫时,CEO李国庆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应该早点入驻”。媒体资料显示,京东图书成立三年,而年度增幅也在200%,挤近了网上图书零售商前三。“京东的变化,可能吸引了原来的老竞争对手当当网的合作洽谈。”知情人士称。在其看来,近两年的电商发展趋势中,电商的互相入驻或合并现象已经十分明显,而对于京东、当当两家曾经打得热火朝天的老冤家,化干戈为玉帛进行合作,或许是一次双赢之举。而据透露,如若消息属实,这将成为多年疯狂竞争以来,京东、当当首次大规模合作。
2013-11-01 17:41:45873 次
当阿里、腾讯将重头转向移动时,京东仍然在PC战场攻城略地,对于仍在捍卫“老二”地位的京东来说,还要拿多少成本去应对未来?目前的京东,正处在一个较为尴尬的局面。一方面,面对腾讯、苏宁的追击,在主战场PC领域不敢懈怠,仍需积极拓展市场份额以应对“追兵”者的增速。另一方面,在较大的市场份额下,阿里的资本帝国已瞄向移动,这个被视为下一个用户流量的主战场,而京东的追赶者腾讯也早已有了微信这个移动“门神”。而在这一系列变化中,腾讯电商未来会否凭借微信在移动的流量优势“弯道超车”,也将拷问着京东以及京东CEO刘强东。当京东在PC战场应对苏宁、腾讯的直面竞争时,苏宁、腾讯以及阿里已在移动领域展开布局。“今年双11,阿里最大的亮点在移动”,一名阿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阿里会将大量地促销资源导入阿里旗下的手机应用微淘产品。而微淘由手机淘宝的团队孵化而来。目前,手机淘宝累计用户下载达3亿以上,平均每用户每日停留时间达30分钟。艾瑞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天猫在国内B2C电商交易规模占比达50.8%,而京东为17.1%。之后三名分别为腾讯、苏宁和亚马逊,占比分别为5.6%、5%和2.2%。阿里布局移动有其自身的考虑。与京东不同,阿里的模式本身就是广告中介平台,通过搭建流量生态,将线下卖家、买家资源“摆”到网上,于是有了B2B、淘宝。而随着用户使用习惯的迁移,未来最主要的流量来源将会从PC转向手机。移动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得阿里最大的对手已由京东转成了腾讯。如果说,阿里与京东是不同电商模式之间的竞争,以及用户对电商服务偏好转移的竞争;那么腾讯对阿里的威胁,是出于未来流量的压迫,而用户流量是阿里构建一切商业模式最核心的组成基础。目前已能看到的是,有大量的淘宝平台卖家在腾讯的微信上获取流量,也就是说,如果不改变现状,淘宝最大的外部流量未来可能受制于腾讯。阿里对腾讯的恐慌,也同样敲打着京东。京东从卖货开始,通过品类和地域扩张不断冲击规模,通过投入物流满足更好的购物体验以寻求与阿里业务的差异化,但要突破自营的规模瓶颈不能不发展平台业务,也由此,京东走向了自身与淘宝的融合模式。借助微信在移动领域的入口优势,腾讯电商会否“弯道超车”?今年8月,一封京东内部邮件透露了来自京东最高层对微信的忌惮,宣布京东所有员工不得在工作期间将工作内容在微信上发送。此外,京东也取消了与腾讯财付通的合作。目前,支付宝和财付通的注册用户分别为8亿和2亿,摒弃支付宝和财付通,京东的增量用户获取也会受到影响。而暂停合作,京东却缺少腾讯、阿里在移动领域和网络支付上的资源。尽管目前京东的移动流量较去年提升4倍,占京东整体流量的25%,但京东依然缺乏在移动端与腾讯、阿里抗衡的产品。也许,“京东会通过收购来弥补其在移动和支付体系上的不足”,电商分析人士李成东认为,在支付上,京东已经收购了网银在线,手握支付牌照;而在移动端,京东也不排除通过收购来展开布局。但在时间的争夺上,京东显然会花费一笔较大的成本。京东在应对“追兵”上也遇到了尴尬。尽管京东仍具有较大的市场优势,但京东的毛利率承受能力也在逐步降低。一方面是,多数投行判断京东可能将在明年上市,过低的毛利率不太有利于京东在今年年底实现盈利。另一方面是,京东的大量资金仍质押在物流建设上,要进行大型的价格战的储备,在现有资金上腾挪的空间相对苏宁、腾讯并不大,而只能通过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来将成本转嫁给供应商,而这种局面并不长期有利于京东与苏宁、腾讯在供应商资源上的竞争。而今年以来,天猫、苏宁、腾讯电商在家电领域频繁发力,通过低价策略瞄准京东的家电品类进行冲杀。一名腾讯电商公关人士对记者表示,腾讯电商的策略很简单,盯住京东,只要腾讯电商的家电比京东贵,腾讯就敢赔。一个事件是,苹果公司今年并没有将新兴产品iPadAir授予京东首发,而与腾讯电商旗下易迅网、苏宁进行了签约。有知情人士称,苹果公司对京东延缓账期的行为较不满意。
2013-10-31 12:22:361201 次
【一起惠返利网讯】10月10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今天表示,“今天的香港市场,对新兴企业的治理结构创新,还需要时间研究和消化。我们决定不选择在香港上市。”他是今天在杭州的一次媒体交流时做出上述表示的。这是阿里巴巴集团管理团队首次就IPO相关事宜作出公开表态。阿里巴巴集团新闻发言人表示:阿里一直欢迎讨论“合伙人制度”这一机制创新。阿里巴巴没有递交过正式申请,没有要求过AB双重股权结构,没有挑战香港市场所奉行的“同股同权”标准。但在没有认真的倾听阿里巴巴的真实需求前提下,就对不存在的事实和传言进行讨论,并由此得出“结论”,我们对此表示遗憾。因此集团作出上述决定。在此之前,有关阿里巴巴集团上市地点事宜众说纷纭。而陆兆禧的表态则意味着,鉴于香港市场目前状况,其已经不在阿里巴巴集团的上市考虑地点之列。目前阿里集团还未就最终上市地点做出选择,只是将香港排除在外。此前,阿里集团曾经和香港市场监管机构进行过几次接触和非正式沟通,引发市场激烈争论。阿里方面提出,其希望以创新的治理结构来实现公司治理----“合伙人制度”,即公司业务的核心管理者,拥有较大的战略决策权,减少资本市场短期波动影响,从确保客户、公司,以及所有股东的长期利益。阿里巴巴表示,阿里合伙人制度“确保了每个股东的权益,包括不受任何限制选举独立董事的权利、重大交易和关联方交易的投票权等”。但在香港坊间的讨论之中,这个方案被曲解为“双重股权制度”—即少数股东通过投票权设置,来控制公司。这显然并非阿里巴巴方面的方案初衷,在上月底,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和副董事长身份的蔡崇信,以公开信的形式透露,其并称阿里巴巴从未提议过采用双重股权结构(DualClass)的方案,且合伙人方案“充分保护了股东的重要权益”,并未威胁到香港监管机构倡导的“一股一票”原则。但在市场一片烦嚣之中,阿里巴巴和香港监管机构之间的议题讨论始终未能获得对焦。而在昨日,云峰基金创始人之一的虞锋更是公开表示了对香港当下相关议题谈论的困惑之处,称据其理解,阿里巴巴或马云,都没有要求让小股东(即马云)控制公司,不是要违反同股同权原则,也尊重一人一票的原则,“批判了半天的东西,不是人家要求的东西,是挺奇怪的事。”而陆兆禧的表态则有望为上述不对称讨论画上句话。他说,我们决定不选择香港。截止发稿,香港方面尚未有所评论。
2013-10-11 08:46:21964 次
北京时间10月10日早间消息,携程网今天宣布,计划根据市场情况发行总价值最多5亿美元、2018年到期的可转换高级债券。携程网尚未最终确定这些可转债的转换率和其他条款。携程网计划给予最初认购者30天时间,在出现超额认购的情况下额外购买7500万美元可转债。在到期之前,这些可转债可以以1000美元的整数倍转换为携程网的美国存托股份,目前携程网每股美国存托股份相当于0.25股普通股。携程网无权在到期之前赎回这些可转债。可转债持有者有权于2016年10月15日要求携程网以现金回购所有或部分可转债。携程网计划使用可转债发行的部分收益支付可转债对冲交易的相关成本。携程网预计将与初始认购者的一家子公司进行可转债对冲交易,并以较高的行权价格与其进行权证交易。携程网将把可转债发行的其余收益用于一般企业目的,包括工作资本,可能的收购,回购ADS股份,以及企业债的到期支付等。携程网将根据股份回购项目持续回购ADS股份,并进行与该公司证券相关的其他交易。这些交易有可能影响ADS股份和可转债的价格。
2013-10-10 10:32:251013 次
【一起惠返利网讯】9月18日消息,一起惠返利网获悉,日前,顺丰速运旗下另一家电商网站“海购丰运”SFbuy.com正式切入美国在线交易市场,试水跨境“海淘”业务。一起惠返利网发现,顺丰所谓的“海淘”业务,实际上是搭建了一家海外电商平台的导航网站,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多接触海外消费品的机会。按照海购丰运官方的说辞,目前仅支持顺丰集团内部员工和亲朋好友开展海外购物转运服务。所涉猎的商品包括美容护理、潮流时装、生活百货和健康保健四大类,基本来自亚马逊、eBay、以及塔基特这样的美国传统零售电商平台,也有部分商品来自品牌官方网站(如雅芳)和在线导购平台(什么值得买)。除了网站导航外,海购丰运还借助顺丰速运的物流优势,负责“海淘”商品的转运配送。首先,用户在海购丰运注册后,可以获得独立的专有的国际地址和储物邮箱号,购物时,用户直接将该国际地址和邮箱号填写到相应的电商平台注册信息中。而后,海购丰运负责商品的揽收,确保商品24小时内入库,并用电子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包裹安全抵达。根据官方介绍,当用户货件入仓后,海购丰运将提用户代存货件(免费期限为30天,存货期限为65天)。用户可以随时登入查看储物箱,并下发派送要求。通常情况下,从海外仓跨境物流送货上门需要7到10天,清关时长则视具体情况而定。目前,海购丰运的官网上没有给出明确的配送费用,但明确指出包含仓库代收、30天代存、国际和国内运输费用。清关的关税及其他费用由海购丰运代缴,之后收派员派件时直接向用户收取。在支付方面,海购丰运暂仅支持VISA、万事达、美国运通信用卡,而支付宝、PayPal等在线付款方式正在筹划中。对于部分不接受信用卡支付的海外网站,海购丰运则将会推出代购业务,以方便用户购买更多样化的海外商品。开通后海购丰运会用公司的信用卡,支票或PayPal账户来支付商品。之后,再有用户的信用卡收取相关费用。据一起惠返利网了解,海购丰运是顺丰在跨境电商方面的首个尝试。此前,顺丰曾在国内B2C市场布局了定位食品和日用品的“E商圈”、定位高端礼品的“尊礼会”,以及专卖生鲜的电商平台“顺丰优选”。据悉,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总部设在深圳,主要经营国内、国际快递业务。今年8月中旬,顺丰速运确认完成首轮融资,以不超过25%的股权换来元禾控股、招商局及中信资本三家资本大鳄的注资。
2013-09-18 10:34:501315 次
日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联合领团网、中国诚信网络团购联盟发布《2013年(上)中国网络团购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全国团购网站诞生总数高达6218家,累计关闭4670家,死亡率达75%。上半年新诞生团购网站41家,关闭网站1168家,团购网站平均诞生率和平均复活率出现双降的趋势,创团购兴起三年半以来新低。其中,二季度诞生16家,环比下降36%。在团购行业“洗牌整风”运动中,大量缺乏后续资本支持、转型失败或诚信缺失、运作不规范的团购网站被淘汰出局。2013年上半年,团购行业能够平稳健康发展除资本的再次“回眸”以外,与行业自身整合加速去同质化有很大的关系。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领团网CEO王启亨表示,未来这一局面将持续一段时间,未来团购市场能够生存的综合性大型团购网站不超过5家,团购平台和专业团购门户将得到成长,其他中小团购网站需差异化、地域化求生存,并完成与团购平台和团购导航的紧密对接。进入2013年,团购行业继续整合,且波及到大型团购网站。腾讯旗下的QQ团购、F团、高朋网三家合并成“新高朋网”重新上路。新团宝网关闭,美团网站收购猛买网。曾在第二阵营中的千品网、聚齐网流量持续下滑,跌出第二梯队。2013年上半年,团购网站诞生率与死亡率也连创新低,动态趋稳。移动团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高速发展,增长势头远超PC团购。王启亨表示,2013年上半年APP安装下载量及用户流量有效地推动了服务团购交易额的增加。
2013-08-26 09:33:191052 次
阿里巴巴官方首度承认做好上市准备,恐怕让最大竞争对手京东有些紧张。昨日有消息传出,京东已经启动IPO进程,并委托普华永道进行审计。但京东相关负责人昨日回应称,对该消息不知情,“到目前为止,京东没有明确的上市时间表”。而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在舆论阵地颇为低调是因为京东商城CEO刘强东一直在出差,其是否是为公司IPO做准备引人遐想。业界对京东IPO的猜测从未间断,阿里巴巴的高调之举更加深了传言的可信度。事实上,作为国内电商龙头,京东和阿里巴巴一样,登陆资本市场只是时间问题。按照业内人士的预测,京东将会避开阿里巴巴的上市节点,不排除其会抢在阿里之前上市。据业内人士透露,京东和阿里一直在资本市场明争暗斗,都希望能够抢占市场先机。虽然京东和阿里在规模上有一定差距,但都属于同一类型公司,各大券商在投资配置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只会在同类股票中选择一家。如果两家公司上市撞车,可能会带来两败俱伤的后果。还有业内人士认为,京东如果抢先阿里巴巴上市,IPO的准备时间可能会有些不足。而且一旦阿里巴巴抢先上市后股价虚高,很多券商也会选择京东。
2013-07-15 20:56:073243 次
2013电商5大看点阿里分拆京东天猫争上市时不待人,国内电商以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气势从2012年的混乱之中杀出,直面2013。然,刀光剑影并无暗淡,鼓角争鸣亦未远去,以往遗留的几大悬念极有可能在2013年依次揭开。亿邦动力网在此预测2013年电商界最值得关注的五大变局,以供参考。看点1阿里分拆的棋局腾讯电商、凡客、阿里巴巴在过去一年都进行了事业群的分拆和布局。但阿里自认为分拆得还不够彻底。依照马云的计划,将阿里巴巴拆散成为30个子公司或产业群更为合适。分拆的背后是马云对集团化管理的推翻与重建。马云已过不惑之年,重新思考后的他对于阿里大盘的考量不再是规模化增长和绩效的提升,而是如何让枝繁叶茂的生态体系更合理健康的成长,从而保证物种多样化和独立性的同时,塑造阿里大孵化器新的价值观。以2012年11月底的数据判断,1万亿的大淘宝交易仅是开端,未来有可能是10万亿甚至更多,阿里有信心向实体零售领域发起攻击。这样的局面是马云以前所期盼的,也是前所未有不曾驾驭的。在这个阿里系中,每一次事件的爆发均动一发而系全身,从“清洗卫哲”到“淘宝十月围城”,从“支付宝转移”到“阿里反腐聚划算”,没有一次不牵扯到马云的精力,没有一次不将其摆上风口浪尖。因此,阿里的拆分有望让“去中心化”的概念落地,将管理的难度和风险得以分化。与此同时,阿里巴巴将根据马云所提出的“平台、金融、数据”对旗下产业群进行重组,以促进其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时代的创新和活力。看点2打破谁先上市的僵局由于退市后阿里巴巴重新上市的时间表尚未确定,2013年谁能率先冲向二级市场捞金将成为万众瞩目的大事件。以目前的形势分析,阿里巴巴(包含旗下天猫)、京东商城、凡客等电商企业均具备野心和实力冲击纳斯达克。但横亘在这些企业面前的是海外资本市场窗口期何时打开,以及能否获得合理的估值和融资回报。以去年成功上市的唯品会2012年财报和股价的表现来看,控制成本结构,及早盈利,将成为接下来IPO的风向标。因此包括京东、凡客在内的一众电商企业纷纷对外放出2013势必盈利的宣言。但唯品会的一路走高得益于2012年品牌商高压库存的释放与快消渠道型商业模式的碰撞,同京东、凡客等电商模式相近的已上市公司当当和麦考林均不容乐观。这也为后来者上市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唯独不同的是阿里巴巴,这个庞大机构的IPO计划虽然势在必行,但从管理者的情绪上看,并不急于冒进。显然,刚刚拿到银湖资本、俄罗斯投资基金、淡马锡控股、云峰基金以及国开行等重金注入后,阿里巴巴不像其他电商平台那样对资金的渴望如此强烈。最早2013,最晚2015,无非是估值的多与少,以及上市前以何等价位去回购雅虎剩余持股的问题。看点3传统企业O2O破局2013年,万达电商要O2O,苏宁电商要O2O,汽车电商要O2O,家装电商也要O2O……虽然O2O被团购演绎成“废柴”,但却有可能在实体零售领域制造一颗原子弹。在传统品牌全面触“网”之后,2013年的电商开始进入对大型传统零售业改造的攻坚阶段。但现实情况却是,尚未有一家传统零售企业思索出明确路径。万达从挥金寻觅电商总经理,到最终仅召集20人的团队,目测整个国内电商界均无人敢于接招,足以说明这样的改造的复杂程度和不确定性。与此同时,电商对家装、汽车等线下经销渠道的改造以及市场的重新布局也障碍重重。涉及到个性化定制、大体积产品物流、安装售后等流程的复杂性,网上卖货的模式或许不再可行。因此,未来O2O的定位将极有可能成为offlinetoonline的数据平台搭建,再到onlinetooffline的引流和资源整合。依照马云与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的赌局,未来阶段虚实共存的零售模式仍将长期博弈。对于如何将线上与线下格局融会贯通?如何在避开电商斗转星移的同时还能使出一招神龙摆尾?是左右互搏还是扼腕断臂?这都是传统企业必须攻克的难题,才不会让O2O成为纸上空谈看点4移动电商市场格局从概念到落地,移动电商的脉络正在逐渐清晰。2013年将是移动电商全面角逐以及商业模式全面确立的一年。从国外趋势上看,以ebay为首的老牌电商开始通过移动端完成对亚马逊等老对手的“弯道超车”,其移动收入在过去三年中都呈现翻倍增长的态势。反观国内,纯移动电商App虽然建立的产品,但还没有明晰的盈利模式,长期处在市场营销和打造口碑的阶段;从PC端转移到移动端的电商,诸如淘宝移动、凡客移动、1号店、团购移动、外贸等效果初显。从另一层面上判断,随着移动平台和使用场景的逐渐丰富,移动电商有望在今年爆发出更多的物种。譬如在二维码支付、LBS、SNS等成熟产品和技术之上诞生的移动电商应用极具市场想象空间,传统企业也开始意识到有望在移动电商领域可以后发制人。而当物种达到一定丰富程度的时候,整个产业链条也便水到渠成形成真正的闭环。看点5垂直电商生死局从骗局到生死局,垂直电商已在众说纷纭中逐渐远离网络零售的核心竞争。垂直电商到底死不死?依照电商大佬们的判断,垂直电商并非没有竞争力,而是没有找到核心竞争力。当当网李国庆认为垂直B2C的困境在于不够垂直、缺乏特色、亏损率居高。资深零售人士黄若则指出,以自有品牌为主的垂直电商大有作为。刘强东也对零售平台型垂直电商的前景表示堪忧,更看好垂直品牌。尽管嘴上如此说,但大佬们驾驶的平台战车对垂直电商的碾压却从未消停。红孩子被收购、维棉关门大吉、玛萨玛索传闻四起、初刻求收购……节节败退的垂直电商想要在2013绝地反击,仍要在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上有所追求,并在资本寒冬的情形下有所取舍。此外,面对不可避免的价格战,垂直电商则需尽快找准定位。向唯品会这样依靠低价销售名品库存的路数靠拢,或许能找到一线生机。
2013-01-07 23:55:581383 次
关于京东返利问答1.为什么一淘给惠易购等大型网站都不返京东,且都是返积分,同时兑换也就最高25元,为什么一起惠能返利35元?答:因为一起惠已独家获得联盟大客户扶持计划支持,独家支持京东返利,本站属新开站一月即突破100W订单交易额。2.为什么淘宝其它商城返利都比大型返利网高?是否可靠?答:一起惠以用户为核心,以用户为已任,真正的为客户最大的省钱。本站以责任、诚信运营本站,不会因为小利丢失信用,包括还有这么大的投资,所以请放心使用,若不放心,可以试用一下,体验一下!3.一起惠给客户这么高的返利,运营费用从何而来?又是一家什么样的返利网。答:因有大客户扶持计划,加上获得了较好的流量和用户群,一起惠会按等级抽取用户返利15%的利润作为网站运营和税费技术费等相关,同时网站有资本注入,争取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4.京东为什么走下单后不能在用户中心看到相关数据?答:因技术人员正在对数据接口进行处理,时间会稍晚的,但是返利100%有,只要不是违规操作。5.如何提现?提现时间是多久?答:提现一般是10元即可提现,直接转支付宝,时间一般为申请后三个工作日内,同时关于优化提现等方案,一起惠领导正在协商处理,出台更高效的提现效率,同时淘宝目前为1个月提现,商城为2个月,京东为一个月结算。
2012-12-01 22:33:313851 次
众厂商逐鹿互联网电视客厅大战一触即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电视是人类获取信息及娱乐的最主要方式,在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如今电视正成为被互联网改变的8个传统行业之一。过去三年,北京市电视机开机率从70%下降到30%。面对新媒体技术尤其是视频网站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开始抛弃电视。随着互联网电视的出现,手机、平板电脑、电脑和电视之间的“四屏”互动,客厅里的电视,更大的显示屏,更清晰的影像效果,迎来了新一轮的用户回归。用户的客厅里,可以有微软的Xbox,可以有AppleTV,可以有乐视、优朋普乐等各种盒子,也可以各个电视机厂商推出的五花八门的电视机,客厅大战硝烟弥漫。互联网冲击电视业务以互联网业务代表的眼球经济改变了电视业务的增长曲线。网络视频Netflix和美国有线电视第一大公司Comcast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Netflix用户已经超过了Comcast付费用户。包括Comcast在内整个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商都在主动拥抱互联网,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相结合已是大势所趋。在过去50年间,客厅一直是各大公司争相抢占的目标,但没有任何一家取得了成功。与此同时,PC、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都在不断更新迭代,且有全新功能推出。与此同时,电视和机顶盒的界面永远那么丑陋,甚至连遥控器的设计都令人提不起一丝兴趣。具体到中国市场,一组数据可显示互联网视频的增势迅猛。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络视频用户数量增至3.25亿。相较之下,有线电视数字用户发展多年,截至2012年6月底刚刚突破1亿。融合网总编吴纯勇认为,广电系由于太注重电视的社会职能和公益职能,有各种限制让基于电视的创新能力不足,多年以来电视创新一直非常缓慢。不同的用户对于电视节目有着不同的需求,没有任何一个媒体生态系统能够做到十全十美。人们深信在市面上出现一台涵盖丰富电视节目,且用户体验出色的电视设备后,人们抛弃传统机顶盒将只是时间问题。如果Safari和Chrome可以智能到在用户打开浏览器时自动给出用户最常访问的网址,未来的电视设备也没有理由做不到这一点。真正的智能机顶盒设备应该可以在用户打开电视的同时为用户作出观看选择,并开始播放推荐的电视节目。用户回归客厅娱乐近几年,智能电视、云电视、智能3D电视等电视机概念和产品风起云涌,使电视这一传统娱乐终端迎来了新的热潮。另一方面,互联网电视作为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它不再局限于电视机,而是把电脑、机顶盒、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有序整合在一起,受到了年轻一代用户的喜爱。盒子的梦想并非现在才有,早在2005年7月,盛大曾推出盛大盒子,通过盒子整合电视在内的家庭娱乐,将电视升级为网络终端,使用户能通过电视享受互动娱乐和资讯。几个月后,广电总局发文点名盛大盒子属于违规。抛开政策因素,当时盛大盒子曾因为网络带宽太窄,网络状况不佳、电源不匹配等问题频频死机。人们可以容忍PC死机,但却无法坐在电视前的沙发上频频起身重启机器。几年后,网络提速让互联网电视在用户体验上成为可能。今年年初,工信部开始推动宽带普及提速工程,总体目标是完成新增FTTH(光纤宽带)覆盖家庭超过3500万户,使用4M及以上宽带接入产品的用户超过50%,新增固定宽带接入互联网家庭超过2000万户。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来看,上海的光纤入户的用户至少提升到10M速率,最高至30M速率,铜缆接入家庭客户进入光网工程,就可免费升级到4M以上速率。运营商提速需要相应的业务作为驱动,互联网电视业务就是其中之一,通过业务捆绑打包给消费者,运营商和服务商都可以受益。视频的正版化和海量则给用户带来一个高品质视频体验的机会。过去三年间,优酷、土豆、奇艺等视频厂商重金投入,通过打击盗版解决了视频正版化问题。以优酷为例,如在电视剧方面,截止到2012年1月,优酷电视剧总数量超过6万集。电影方面,优酷已先后与迪士尼、华纳、20世纪福斯、狮门等多家电影制作公司签约,积累了众多影视公司合作资源及版权。还有政策的日趋明朗。2011年10月,广电总局下发《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广办发网字[2011]181号)文件,结束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盲目发展、无政策可寻的灰色时代。该文正式将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即网络高清播放机终端产品,纳入互联网电视一体机的管理范围。多家企业争相进入互联网电视这个领域。一种是传统广电企业或机顶盒厂商;比如同洲、华数和百事通;第二种是互联网视频厂商,比如乐视和优朋普乐;第三种是移动设备厂商,比如苹果和小米。11月14日,小米公司发布“小米盒子”,像一条鲶鱼搅动了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市场。有雷军的投资经验,小米手机的网络营销效应做前车之鉴,人们很容易相信,小米盒子进军这个领域,并不是简单地为小米手机增加一个发烧级的配件。吴纯勇认为,雷军所擅长的资本运作,网络营销都是广电牌照方的弱项,小米等互联网企业进军这个领域进入可以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变革。就在前不久,创新工场完成对乐视网旗下子公司乐视致新的投资流程,正式成为乐视致新股东。先有乐视,后有小米,互联网公司未来伸向电视屏的气味越来越浓。这个市场的蛋糕有多大?目前看来,OTT业界对商业模式也有共识,一种是免费内容,电商等企业可在做广告等增值业务;另一种是付费内容,内容提供商要加上优质的服务。推出盒子的各家厂商的想法各不相同。苹果和小米是卖硬件,优朋普乐则主要推互联网视频服务,百视通、华数等都是增加新的业务形态,直播+点播相结合的形式。做盒子的一位人士表示这个市场可以很大,就像当年每个家庭都会购买一台VCD或DVD一样,互联网电视机顶盒也可以达到这样的市场量级。有人预计,今年,互联网电视终端的销量只有400万台,明年互联网电视终端的销量可以达到1000万台。仅就卖硬件而言,不过盒子产业似乎还是一个小众市场。雷军认为推出小米盒子有点“不务正业”。苹果CEO库克将AppleTV视为一个“业余爱好”。今年7月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苹果AppleTV本财年的出货量在400万台,第三季度为130万台。不管是否是小众市场,众厂商的进入已经体现了对这个领域的重视。过去,厂商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对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的操作界面进行优化,当现在开始重视电视领域的时候,会有一大批业内大佬和初创公司就此展开竞争,竞争带来的直接成果是,我们将拥有一台具备统一用户界面,兼具流媒体视频、音乐和游戏功能的全新电视设备。
2012-11-17 02:11:441773 次
当当网第三季度净亏1亿元同比扩大当当网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和亏损变化走势北京时间11月15日晚间消息,当当网今天发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12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报。净营收为1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7%。净亏损为1亿元人民币,高于去年同期的7340万元。第三季度财报要点第三季度,当当网总净营收为12.9亿元人民币(约合2亿美元),同比增长41.7%。媒体商品营收为8.5亿元人民币(约合1.35亿美元),同比增长32.9%。日用百货营收为3.97亿元人民币(约合6320万美元),同比增长55.9%。随着在线市场在当当网业务中所占比例的增大,从第三季度开始,当当网将报告在线市场的商品成交金额(GMV)。2012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当当网在线市场的GMV分别为1.996亿、2.837亿和3.4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29%、200%和159%。从第三季度开始,当当网将报告整个平台的用户数和订单量数据,而不仅仅是自营业务的数据。当当网整个平台包括自营业务和在线市场业务。2012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当当网整个平台的活跃用户数分别为610万、590万和700万,新用户数分别为190万、180万和240万,订单量分别为1230万、1230万和1390万。第三季度,当当网整个平台约有700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26.4%。整个平台的总订单量约为1390万,同比增长29.1%。当当网执行董事长俞渝表示:“我们很高兴报告稳定的第三季度业绩。营收同比增长41.7%,毛利率达到15.2%。凭借33%的同比增长率,当当网继续加强在图书和媒体市场的领先地位。其他营收,主要为来自第三方商户的营收,同比增长183.4%,环比增长20.5%。这反映了我们在线市场项目强劲的增长势头。我们基于时机和主题计划了推广活动。与此同时,我们向订单交付和技术进行投资,以改进整体购物体验。”当当网CEO李国庆表示:“第三季度,我们在订单交付方面进行投资,在158座城市提供了隔日送达服务,在11座城市提供了夜间送达服务,并在21座城市提供了当日送达服务。这是我们持续改进用户服务的一部分。我们在天津租赁了另两处仓库,并于8月份投入运营。这使我们的仓储能力从2012年第二季度末的35万平方米提升至37万平方米。”第三季度业绩第三季度,当当网总净营收为12.876亿元人民币(约合2.049亿美元),同比增长41.7%。媒体商品营收为8.499亿元人民币(约合1.352亿美元),同比增长32.9%。日用百货营收为3.974亿元人民币(约合6320万美元),同比增长55.9%。其他营收,包括来自第三方商户的营收为4030万元人民币(约合640万美元),同比增长183.4%。第三季度,当当网整个平台约有700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26.4%。整个平台的总订单量约为1390万,同比增长29.1%。营收成本为10.914亿元人民币(约合1.737亿美元),占总营收的84.8%,低于去年同期的86.2%。营收成本占总成本比例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当当网正在执行一项战略,将部分商品门类转移至在线市场,以及当当网部分自营业务的规模效应。日用百货营收为3.974亿元人民币(约合6320万美元),占总营收的30.9%,高于去年同期的28.1%。毛利率为15.2%,高于去年同期的13.8%。毛利率的同比增长主要是由于在线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当当网部分自营业务的规模效应。订单交付费用,包括仓储费用和物流费用,为1.857亿元人民币(约合2960万美元),占总营收的14.4%,高于去年同期的14.2%。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为改进订单交付和用户体验而进行的投资。营销费用为4580万元人民币(约合730万美元),占总营收的3.6%,低于去年同期的4.4%。这一下降主要是由于提高了营销活动的有效性。技术和内容费用为4080万元人民币(约合650万美元),占总营收的3.2%,高于去年同期的2.3%。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员工人数的增长,以及为改进当当网用户购物体验和供应链管理而进行的投资。一般行政费用为3310万元人民币(约合530万美元),占总营收的2.6%,高于去年同期的2.3%。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员工人数的增长,以及POD服务的收费。股票薪酬费用为280万元人民币(约合40万美元),同比增长21.0%。当当网第三季度运营亏损为1.046亿元人民币(约合166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为8190万元人民币。这主要是由于营收成本的增长,以及订单交付、技术和内容费用的增长。不包括股票薪酬费用在内(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运营亏损为1.018亿元人民币(约合1620万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7960万元人民币。运营利润率为-8.1%,好于去年同期的-9.0%。净亏损为1.001亿元人民币(约合1590万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7340万元人民币。这主要是由于营收成本的增长,以及订单交付和技术费用的增长。净利润率为-7.8%,好于去年同期的-8.1%。不包括股票薪酬费用在内(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亏损为9730万元人民币(约合1550万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7110万元人民币。截至2012年9月30日,当当网持有14.302亿元人民币(约合2.276亿美元)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存期超过3个月的定期存款,以及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高于2011年12月31日时的13.918亿元人民币。当当网第三季度资本支出为1760万元人民币(约合280万美元)。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EBITDA)亏损为9060万元人民币(约合1440万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7240万元人民币。这主要是由于营收成本的增长,以及订单交付和技术费用的增长。第四季度业绩展望当当网预计,第四季度总净营收将约为16.10亿元人民币(约合2.65亿美元)。这一预期是当当网当前的初步看法,有可能会调整。
2012-11-17 02:10:131672 次
1221-1235/1235 记录62/62 页首页上一页1...59606162
每周热门资讯更多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万表网
最高返利6%
唯品会wap端
最高返利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