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
奢侈品电商“售假”和无商品授权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而电商所售奢侈品无授权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这一现象也直接导致奢侈品网购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奢侈品无授权成行业潜规则此前,南方日报曾报道一位消费者在一家奢侈品电商网站上购买巴宝莉手表出现问题,苦等了数月后才从电商取回维修后的手表,但手表再度故障,待消费者将手表送到专柜进行验证时,却被告知该手表是假表。奢侈品电商“售假”之声不绝于耳,而造成这种事件不断发生的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奢侈品电商的商品大多没有授权,所以,其货物来源充满复杂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让奢侈品电商背负了来自品牌商的“落井下石”和消费者的质疑。而对于商品授权问题,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日前援引了《巴伦周刊》的报道称,唯品会销售的芝宝(Zippo)打火机上有些是带有标签的,而有的只是在底部打上了印记。这让人不免产生怀疑与猜测。芝宝发言人和公司史研究者仔细查看了这些打火机的图片后表示,这些打火机可能是在日本或某个国家非法生产的。不过芝宝公司和经销商都说,不看到实物没法得出结论。而且表示唯品会不是其授权经销商。同样,对于唯品会网站上销售的蔻驰(Coach)手袋。蔻驰公司表示,中国唯一经过授权可买蔻驰手袋的地方是通过其官网或内地90多家专卖店。该公司发言人只是说,公司与中国执法部门密切合作以执行其权利,但拒绝置评唯品会所售手袋的真伪。中新网IT频道就此事向唯品会求证,但该公司对此不予置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大多数奢侈品电商的商品均未取得品牌商方面的授权,一些媒体报道的“售假”并非商品本身问题,而是由于没有取得授权,在官方进行认证的时候得不到认可。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在谈到“授权”和“假货”的定义时如是强调,相关的商品虽然没有经过授权,但是如果也是原厂生产的话,就没有构成商标侵权罪,相关的代理商也就无法起诉相关的商家。资深电商专家龚文祥也表示,目前B2C企业销售的奢侈品基本上是真货,只是渠道有问题。这个行业里能够下结论的权威机构和专业人士确实是缺失的,渠道之争现实存在。与品牌商合作之路艰难目前,电商主要的货源渠道来自大牌在国内的代理商、经销商及居住在国外的买手代购。这些货源渠道确保100%正品,但是要求电商必须买断尾货。除了巨大的资金压力,如果买进“烂尾货”,将损失惨重。而通过海外代购,货源一般来自奥特莱斯,但由于缺乏监管制度,有些代购人会以次充好,甚至以假乱真。奢侈品研究专家周婷认为,很多授权的经销商都在造假、售假,如果没有得到品牌的直接授权,仍然从渠道拿货,还是会遭遇到相应的问题。因此,奢侈品电商要发展壮大,还是要想方设法争取到品牌的直接授权。对此,奢侈品电商在商品授权方面也做出过努力,但这条“授权之路”仍然很艰难。去年10月,菲拉格慕官方授权店在走秀网上线后,其自称这是国外奢侈品牌首次对中国电商“松绑”。而有业内人士表示,奢侈品授权条件也非常苛刻,有些品牌商要求线上产品的价格和线下门店的价格一致,这无疑削弱了电商的竞争力。另外,作为奢侈品消费者,在电子商务平台,很难直观感受到大牌的独特魅力,以及商家的周到、贴心服务。真假难辨消费者最受伤据一家海外代购网店店主介绍,目前不少海外代购或者外贸店在出售所谓的奢侈品牌时,有时会注明“可专卖店验货”,而内地的专卖店基本上不会提供此类服务。正因为真伪难辨,自己几乎不在网上购买奢侈品,但有时候会购买一些二三线的知名品牌,分辨真伪完全靠自己的经验。据了解,目前奢侈品的验真主要有品牌商、二手店和诸如寺库这样的非官方机构提供,这让结果的权威性受到质疑,而国内尚没有相关的权威鉴定机构。一方面是奢侈品电商未取得授权,另一方面是国内缺乏权威的奢侈品鉴定机构。这不仅让奢侈品电商们感到困扰,而消费者在维权时遇到诸多困扰,成为最终受害者。
网络支付快捷又便利,但不少享受了便利购物的网友,却发现使用这只“摸不着”的“电子钱包”,还得看得更紧一些。据悉,看似“安全托管”给购物网站的虚拟账户,去年以来也频频曝出安全投诉,潜在问题不容忽视。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透露,网络支付中事关支付数据被篡改、遭遇异地盗刷的投诉线索不在少数,令网友们防不胜防。同比2011年,网站用户账户被盗现象较为严重。眼下较热门的窝窝团、拉手网、糯米网、F团等网站,均出现过此类投诉。账户被异地陌生人盗买了电影票居住于厦门的S先生,一直是“拉手网”的手机绑定用户。过年前,S先生想在“拉手网”消费,却发现77元余额中的75元无故“消失”了。在电话采访中,S先生告诉记者,2013年2月9日,自己在该网站的网络账户遭遇非本人操作。“有人团购了电影票3张,共计75元,并且于当天在济南使用。”S先生纳闷了,明明身处厦门,怎么会购买在济南地区使用的团购商品呢?更何况,自己也没买过电影票。“照道理说,一旦购买了团购产品,就会有一个序列号的短信发到绑定手机上。我没收到验证序列号的短信,却收到了团购券被使用的短信,这也太莫名其妙了吧。”S先生向记者抱怨。随后,S先生拨打了“拉手网”的客服电话。客服部人员反馈,会由技术部详细调查,但不能确定何时给予答复。同时,S先生也询问了客服人员验证序列号的发送问题,并提出,能否提供电话号码报警调查此事,但客服方面一直推脱。“一般说来,序列号发送至哪个手机号,网站方面应该可以查出来。但网站一直拖延,不肯给我明确的答复。”S先生质疑,一家热门网站,每天面对这么多消费者,为何无法保障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一个多月过去了,发生在年前的盗刷事件,“拉手网”方面还是没有给出明确答复。S先生认为,这笔钱数目的确小,但账户安全对于网络商品交易来说至关重要。“万一碰上账户里的钱还挺多的,网站又是这样的态度,岂不是要出事了。”账户中近万元旅游费不见踪影与记者通话时,金华的李雷(化名)仍然有些郁闷。自己“挤”出了假期,原定于蛇年春节期间成行的马尔代夫之旅,非但没去成,账户还遭遇“安全危机”,被人无端消费了近万元。李雷告诉记者,2013年2月7日,自己在“窝窝团”购买了马尔代夫10800元的团购旅游产品。2月10日,李雷登录“窝窝团”账号,发现自己的密码被篡改了。“找回密码后,团购的一张马尔代夫的旅游订单已被取消,余额10800元随即退回‘窝窝团’账号。”李雷表示。紧随其后,让李雷大跌眼镜的是,自己的账户被人使用,已在“窝窝团”的签约商户消费。同时,绑定手机号码被篡改,账户余额从上万元跌至1600多元。期间,李雷表示,自己没有收到“窝窝团”的任何信息。账户里的近万元旅游费不见影,李雷着急了,赶紧联系了“窝窝团”客服,并向公安机关报警。客服承诺,如果李雷的账号确实被盗用,将赔偿客户损失。2月16日,“窝窝团”技术人员已经确认是账号被盗引起的损失;2月19日,“窝窝团”客服告知同意赔偿,并向李雷要了银行账号。直至3月1日,“窝窝团”才将被盗用款项全额退还,但并没有给李雷一分钱的赔偿。而赔偿之事,网站相关部门似乎也无人敢承诺。即便与网站沟通、交涉的过程比较久,甚至还求助了消协等维权机构,但幸好收到了全额退款,李雷觉得“窝窝团”的处理做法可以接受。但他认为,当用户出现资金安全问题时,网站是不是应该予以积极解决?保障用户信息安全是否也该是网站的责任与义务?同时,李雷借此提醒广大网购消费者。“网购用户自己也要多个心眼,大笔钱财不要放在账户中,账户有异样情况应该及时处理。”安全问题出现后,四成网友选择“认栽”除此之外,有网友一天之内损失惨重,在团购网站的1995元的账户余额,被分三次不同消费盗用,最后账户只剩下1元钱。值得一提的是,该网友的账户密码没变,绑定的手机号码却变成异地号码。另有一位网友数月未登陆F团账号,账号里有商家的少量退款,登录后,发现余额被盗用。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购与维权专家姚建芳认为,电商企业应该加强网站技术监管。消费者在投诉与维权过程中遭遇的拖延散漫的服务态度,以及他们在维权时付出的心力都影响其对商家的印象。“商家不能仅仅满足于解决消费者的投诉,更该从根源上提升服务质量,杜绝此类投诉的发生。”另据《2011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监测统计,账户被盗已成为2012上半年度网络购物热点投诉之一。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周金黄表示,目前我国网络支付总体安全,但潜在问题不容忽视。目前我国网络支付规模达2.21亿人,但很多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薄弱,风险防范能力明显不足。“有统计显示,有四成网络支付用户对安全问题没有足够的关注,出现安全问题后,有四成消费者不会采取任何补救措施。”周金黄说。其中,个人信息被泄露、被不法分子以钓鱼网站骗取钱财、被植入木马病毒获取账户密码、支付数据被篡改等现象,是当前我国网络消费者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数量突破5.64亿,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到2.21亿人,占网民总数的39.1%。去年上半年,全国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总量53.4亿笔,金额达2.69万亿元。
年交易规模近4万亿元的互联网支付业,迎来了首个风控板块的规范性文件。近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印发了《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风险防范指引》(下称《指引》)。这是国内第一部针对互联网支付业务风险防范操作的具体规范性文件,填补了互联网支付风险管理自律规范的空白。根据艾瑞咨询[微博]的报告,2012年,国内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3.66万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2012年第四季度单季交易规模突破万亿元,达1.07万亿元。而伴随着交易规模的迅速增长,互联网支付安全问题日益引人关注。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周金黄上周就公开表示,目前我国网络支付总体安全,但潜在问题不容忽视。较多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薄弱,风险防范能力不足。类银行风控体系周金黄称,中国网民人数超过5.5亿,网络支付用户达2.21亿,也就是说网民中使用网上支付的比例达到约40%。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网上支付消费国家。通俗地讲,互联网支付是指用户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的在线资金交付行为,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快捷支付等。伴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支付安全问题变得日益重要。“支付业务,风险控制无小事。”一位支付公司副总裁称,虽然网络支付损失的资金占总的支付金额比例非常低,但资金损失对于单个用户来说可能就是百分之百。此次印发的《指引》聚焦于互联网支付的风险防范领域。事实上,在此之前,无论是央行,还是支付清算协会,均未针对互联网支付领域专门下发过正式文件。此次下发的《指引》,对支付公司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风险管理支付、风险管理系统等方面作出硬性规定,还明确提出风险防范的具体要求和操作规范,保障互联网支付安全。总体来看,《指引》对支付公司在风险控制领域的要求与银行结算的风险控制体系,大体类似。一位支付清算协会人士称,《指引》的制定吸取了银行风控方面的经验,也吸收借鉴了欧洲中央银行关于互联网支付安全建议等国际经验。他还称,互联网支付是一个两极分化严重的行业,大的公司很大,小的公司很小,《指引》的制定要平衡二者的实际情况。截至目前,人民银行已经累计发放223张非金融机构支付许可证,其中从事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的约80家。互联网支付领域,支付宝[微博]、财付通两家的市场份额超过70%以上。“安全板块,支付宝目前配备了400多人。交易风险、信息风险、备付金风险还有合规、内控等方面,支付宝都有非常完整的管理体系。”支付宝大安全副总裁江朝阳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支付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达到一定规模后,资源投入才会跟得上。“对于一些小的支付公司来讲,要构建如此严密的风控体系尚需一定时间。”上述支付公司副总裁表示,安全问题是支付企业的生命线。风控向银行看齐,长远来看,这种要求是正确的。不得匿名开户中后台,搭建风控体系,防范客户资金出现损失;在前台,《指引》则积极推进实名制。“用户风险防范的首要环节是用户注册审查环节,包括实名制要求、用户身份信息审核、用户申请资料保存等。”支付清算协会称,支付机构要强化用户身份认证,防止用户信息被冒用、盗用。根据上述《指引》,支付机构应根据审慎原则,实名开立用户支付账户,对用户身份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不得为用户开立匿名、假名支付账户。“银行账户实名制推行已有多年。由于存量的原因,今年银行也在清理虚假匿名账户。”上述支付公司副总裁称,支付行业毕竟是个新兴的行业,目前难免有一些支付公司会匿名开户,但长远趋势会与银行类似。《指引》还要求,支付机构应为同一用户建立唯一的用户身份识别号,对该用户开立的所有支付账户进行关联、统一管理;对同一用户在同一支付机构开立多个支付账户的,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支付账户为同名账户且多个支付账户中登记的用户基本身份信息一致。与银行对公、对私账户类似,支付机构在为用户开立账户时,根据账户开立主体不同,分为个人支付账户和单位支付账户。上述支付公司副总裁称,开户时,支付公司会承诺客户,严格保护其个人信息安全。在保护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上,《指引》也给出了硬性规定。《指引》称,支付机构应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负责用户信息保护工作,并与所有接触用户账户信息及交易数据等敏感信息的员工签署保密协议,明确员工需要承担的保密责任以及员工离职时的脱密期。此外,《指引》还要求,未经用户授权,支付机构不得为任何单位或个人查询用户身份信息及交易信息资料,不得将用户身份信息及交易信息向任何第三方提供,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3月20日消息,据彭博社的报道,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今天在香港举行的瑞士信贷亚洲投资大会上表示,未来阿里巴巴将会通过收购实现移动应用业务的增长。马云表示,阿里巴巴自三年前开始涉足移动业务,但是却没能跟上竞争对手腾讯的发展步伐,后者在去年第四季度的净收入增长了37%,而微信用户量在今年1月份已经超过3亿,“我们在这个领域也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我们的创新能力确实不如腾讯,他们的微信是个非常棒的产品,”马云说道,“未来阿里巴巴将会通过兼并和收购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谈及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时,马云表示未来5年将会是中国电子商务的黄金发展期,电商的销售额有望在5年内占到中国零售业总额的30%。市场研究公司易观国际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网购消费者已经超过美国,而在线交易额将会在2015年达到2.57万亿元,2012年中国市场的在线交易额为1.22万亿元。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年底,中国一共有5.64亿互联网用户,较2011年增长了10%。据了解,阿里巴巴集团2012年的净利润达到4.84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1%,而销售额则同比增长74%,达到40.8亿美元,“如果阿里巴巴进行IPO,那么其市值将有可能超过腾讯和百度,”国信证券分析师埃里克·仇(EricQiu)表示,目前腾讯和百度的市值分别是630亿美元和300亿美元。另据悉,目前阿里巴巴集团一共拥有2.4万名员工,除了提供B2B贸易、个人零售和支付等服务之外,还涉足云计算、在线支付和拍卖等服务领域。
3月21日消息,亿邦动力网获悉,昨晚腾讯发布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腾讯电商2012全年营收44.3亿元人民币,占集团总营收439亿元人民币的10.1%。亿邦动力网从腾讯年报中还发现,腾讯电商部门全年营收成本44.3亿元人民币,毛利率约5.3%。此外,腾讯电商Q4营收16.8亿元人民币,占集团总营收84.6亿元人民币的13.8%;高于上季度的9.8%。营收成本15.4亿元人民币,占营收的91.5%,以此计算毛利为8.5%,高于上季度的4.3%。腾讯电商关于2012年的电商表现,腾讯方面表示,由于提升了若干商品类别(如消费电子)的B2C电子商务交易业务规模,并录得交易量大幅增长。年内,已扩大区域覆盖范围并增加对物流及与交易履行相关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据亿邦动力网了解,2012年,腾讯重组了业务架构,电商部门从原有的事业部,转为单独组建的电商控股公司(ECC),以实现更为集中及有效的管理。随后,腾讯电商还实现了对海派B2C电商易迅网的控股,从而在整个电商格局中规模有所增强。在此基础之上,腾讯在过去一年完成了对旗下拍拍、QQ商城、QQ网购的资源整合,进而形成了开放平台与自营平台并行的双核模式。凭借腾讯入股注入了资金、流量等诸多资源,易迅开始遽然加速,并从原先一家上海区域电商向更广的地域版图扩张。易迅网CEO卜广齐曾表示,腾讯控股易迅一年半以来,易迅的订单量大幅增长了10倍。“尽管电子商务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但我们相信这正是互联网下游产业一个具吸引力的机会以充分发挥我们的竞争优势。”腾讯方面在解读财报时强调,腾讯具备强大的竞争优势,包括庞大的注册用户群、为消费者提供的结算支付服务、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力及网络对用户口碑提升的影响力。腾讯指出,未来阶段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区域覆盖范围,透过对业务基础设施投资提升用户体验并探索移动电商的新领域。附腾讯Q4财报及全年报数据:腾讯第四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121.531亿元(19.335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5.1%,比去年同期增长53.4%;净利润为34.636亿元(5.510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7.6%,比去年同期增长36.5%。腾讯全年总收入为人民币438.937亿元(69.83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4.0%,全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27.319亿元(20.2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8%。
B2B电子商务成为中小企业合作交流的重要信息平台。昨日记者从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获悉,根据相关数字统计,去年全年我国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4.3万亿,同比增长26.5%,企业营收规模为167.1亿,同比增长27.6%。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未来B2B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商,将进一步从现有的信息平台为主向交易平台转型,帮助买卖双方安全、便利地完成整个交易流程。B2B营收增势放缓“在全球经济环境较为恶劣的条件下,去年我国中小企业B2B营收呈现增长态势,体现出B2B电子商务平台在企业间交易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前几年超三成的增长率相比,增速略有放缓。”艾瑞咨询分析师张晶表示,其各季度的同比、环比增速均有所回落,其原因除了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外,B2B电子商务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后,原有以信息查询为主的平台业务模式遭遇瓶颈。而在竞争现状方面,根据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TOP8运营商合计总营收份额为66.4%,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4个百分点,这也是其合计占比首次低于70%,市场集中度下降。其中阿里巴巴继续领跑,但市场份额下滑较为明显,与去年相比减少8个百分点;环球资源、我的钢铁网、慧聪网位列二至四位。向交易平台转型“在企业库存压力加大、采购意愿下降的形式下,B2B平台运营商也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我国中小企业对现有B2B平台的服务模式、盈利方式也提出更高要求。”张晶向记者介绍。据了解,从去年开始,B2B平台运营商自我革新的步伐愈来愈快,它们希望通过改革突显竞争优势。如阿里巴巴退市后开始对原有服务模式进行升级,更加注重提高平台供应商质量,并在去年底首次上线垂直平台;环球资源、慧聪网则尝试与电商企业联手,开启B2B与B2C的合作模式,实现企业共赢;生意宝进行B2B支付平台,欲贯通整个产业链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转型或将成为今年平台运营商的主趋势。“平台运营商或应在原有核心优势业务的基础上进行转型、升级,由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转型,进而有效帮助买卖双方通过平台完成整个交易流程,提高交易促成率。”张晶表示,同时也可与银行进一步合作,银行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在线支付结算和快捷化融资,满足参与电子商务各方的支付结算和资金管理的需要,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等。
2013电商5大看点阿里分拆京东天猫争上市时不待人,国内电商以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气势从2012年的混乱之中杀出,直面2013。然,刀光剑影并无暗淡,鼓角争鸣亦未远去,以往遗留的几大悬念极有可能在2013年依次揭开。亿邦动力网在此预测2013年电商界最值得关注的五大变局,以供参考。看点1阿里分拆的棋局腾讯电商、凡客、阿里巴巴在过去一年都进行了事业群的分拆和布局。但阿里自认为分拆得还不够彻底。依照马云的计划,将阿里巴巴拆散成为30个子公司或产业群更为合适。分拆的背后是马云对集团化管理的推翻与重建。马云已过不惑之年,重新思考后的他对于阿里大盘的考量不再是规模化增长和绩效的提升,而是如何让枝繁叶茂的生态体系更合理健康的成长,从而保证物种多样化和独立性的同时,塑造阿里大孵化器新的价值观。以2012年11月底的数据判断,1万亿的大淘宝交易仅是开端,未来有可能是10万亿甚至更多,阿里有信心向实体零售领域发起攻击。这样的局面是马云以前所期盼的,也是前所未有不曾驾驭的。在这个阿里系中,每一次事件的爆发均动一发而系全身,从“清洗卫哲”到“淘宝十月围城”,从“支付宝转移”到“阿里反腐聚划算”,没有一次不牵扯到马云的精力,没有一次不将其摆上风口浪尖。因此,阿里的拆分有望让“去中心化”的概念落地,将管理的难度和风险得以分化。与此同时,阿里巴巴将根据马云所提出的“平台、金融、数据”对旗下产业群进行重组,以促进其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时代的创新和活力。看点2打破谁先上市的僵局由于退市后阿里巴巴重新上市的时间表尚未确定,2013年谁能率先冲向二级市场捞金将成为万众瞩目的大事件。以目前的形势分析,阿里巴巴(包含旗下天猫)、京东商城、凡客等电商企业均具备野心和实力冲击纳斯达克。但横亘在这些企业面前的是海外资本市场窗口期何时打开,以及能否获得合理的估值和融资回报。以去年成功上市的唯品会2012年财报和股价的表现来看,控制成本结构,及早盈利,将成为接下来IPO的风向标。因此包括京东、凡客在内的一众电商企业纷纷对外放出2013势必盈利的宣言。但唯品会的一路走高得益于2012年品牌商高压库存的释放与快消渠道型商业模式的碰撞,同京东、凡客等电商模式相近的已上市公司当当和麦考林均不容乐观。这也为后来者上市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唯独不同的是阿里巴巴,这个庞大机构的IPO计划虽然势在必行,但从管理者的情绪上看,并不急于冒进。显然,刚刚拿到银湖资本、俄罗斯投资基金、淡马锡控股、云峰基金以及国开行等重金注入后,阿里巴巴不像其他电商平台那样对资金的渴望如此强烈。最早2013,最晚2015,无非是估值的多与少,以及上市前以何等价位去回购雅虎剩余持股的问题。看点3传统企业O2O破局2013年,万达电商要O2O,苏宁电商要O2O,汽车电商要O2O,家装电商也要O2O……虽然O2O被团购演绎成“废柴”,但却有可能在实体零售领域制造一颗原子弹。在传统品牌全面触“网”之后,2013年的电商开始进入对大型传统零售业改造的攻坚阶段。但现实情况却是,尚未有一家传统零售企业思索出明确路径。万达从挥金寻觅电商总经理,到最终仅召集20人的团队,目测整个国内电商界均无人敢于接招,足以说明这样的改造的复杂程度和不确定性。与此同时,电商对家装、汽车等线下经销渠道的改造以及市场的重新布局也障碍重重。涉及到个性化定制、大体积产品物流、安装售后等流程的复杂性,网上卖货的模式或许不再可行。因此,未来O2O的定位将极有可能成为offlinetoonline的数据平台搭建,再到onlinetooffline的引流和资源整合。依照马云与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的赌局,未来阶段虚实共存的零售模式仍将长期博弈。对于如何将线上与线下格局融会贯通?如何在避开电商斗转星移的同时还能使出一招神龙摆尾?是左右互搏还是扼腕断臂?这都是传统企业必须攻克的难题,才不会让O2O成为纸上空谈看点4移动电商市场格局从概念到落地,移动电商的脉络正在逐渐清晰。2013年将是移动电商全面角逐以及商业模式全面确立的一年。从国外趋势上看,以ebay为首的老牌电商开始通过移动端完成对亚马逊等老对手的“弯道超车”,其移动收入在过去三年中都呈现翻倍增长的态势。反观国内,纯移动电商App虽然建立的产品,但还没有明晰的盈利模式,长期处在市场营销和打造口碑的阶段;从PC端转移到移动端的电商,诸如淘宝移动、凡客移动、1号店、团购移动、外贸等效果初显。从另一层面上判断,随着移动平台和使用场景的逐渐丰富,移动电商有望在今年爆发出更多的物种。譬如在二维码支付、LBS、SNS等成熟产品和技术之上诞生的移动电商应用极具市场想象空间,传统企业也开始意识到有望在移动电商领域可以后发制人。而当物种达到一定丰富程度的时候,整个产业链条也便水到渠成形成真正的闭环。看点5垂直电商生死局从骗局到生死局,垂直电商已在众说纷纭中逐渐远离网络零售的核心竞争。垂直电商到底死不死?依照电商大佬们的判断,垂直电商并非没有竞争力,而是没有找到核心竞争力。当当网李国庆认为垂直B2C的困境在于不够垂直、缺乏特色、亏损率居高。资深零售人士黄若则指出,以自有品牌为主的垂直电商大有作为。刘强东也对零售平台型垂直电商的前景表示堪忧,更看好垂直品牌。尽管嘴上如此说,但大佬们驾驶的平台战车对垂直电商的碾压却从未消停。红孩子被收购、维棉关门大吉、玛萨玛索传闻四起、初刻求收购……节节败退的垂直电商想要在2013绝地反击,仍要在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上有所追求,并在资本寒冬的情形下有所取舍。此外,面对不可避免的价格战,垂直电商则需尽快找准定位。向唯品会这样依靠低价销售名品库存的路数靠拢,或许能找到一线生机。
京东商城与阿里巴巴之间的交锋已远不止价格战这么简单,双方之间的斗争已经上升至金融供应链层面。不过,从此次推出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上看,京东商城与阿里巴巴的金融服务因为各自的不同电商生态圈,也存在着区分。京东进军金融领域上周,京东商城举行供应链金融服务推介会,并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达成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京东商城将以电子商务的数据平台进行资信评估,以自有资金或与银行合作,面向所有卖家发放贷款,收取利息。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京东商城供应商超1万家,此次推出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将面向所有京东商城的供应商。该平台结合京东商城供应商评价系统、结算系统、票据处理系统、网上银行及银企互联等电子渠道,提供针对采购、入库、结算前、扩大融资四方面融资产品。业内人士表示,通常中小企业在银行独立贷款较难,因为正常贷款需要资产抵押,无抵押贷款需要支付高额利息。京东商城的供应链金融的实质是将企业每年数以百亿元人民币计算的巨额现金流为担保,从银行获取打包的授信额度。推信贷服务除了能适当增收外,京东商城还可借此项服务加强旗下商家与其的依存关系。今年“双11”之前,京东商城与天猫曾数度传出争夺供应商、要求商家“站队”的消息,此次对供应商推出金融信贷服务,以及京东快递对外开放,这将提升商家对京东商城的依赖程度,增加其忠实度。欲实现三方共赢记者采访多家京东商城入驻商户获悉,不少商家实力雄厚并不缺乏资金供应,但此次京东商城推出的金融平台却变相缩短了货款的到账期,这也成为商家看好该业务的主要原因。有商家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月供货额100万元、利润10%、账期30天、每月送货4次为例。30天账期加上各项程序工作,大约45天拿到货款,加上两周安全库存准备,理论上最大资金占用200万元,年利润120万元,资金回报率是60%。如果采用京东商城所提供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后,首周25万元送货即可得到货款继续订货送货,再准备一周安全库存,50万元即可完成京东的销售,年利润扣除贴息后113万元,资金回报率226%。资金运营效率提高4倍,而只需付出最高0.58%的利息,“相当于用较少手续费的代价换来了京东提前结款的权利”。业内专家表示,京东此次推出的金融服务是通过银行的介入,来改善供应商资金周转率的项目。京东得到了销售额、商家提高了资金周转率、银行得到了贷款利息,三方共赢。京东阿里各有所长虽然都是从商家身上获利,同样是“钱生钱”的战略,但由于平台模式以及商家的差异,京东商城与阿里巴巴的金融信贷服务也存在不小的差异。两年前,阿里小贷公司在杭州成立,打造的是“平台+小额贷款”的融资模式,通过支付宝作为运转资金的渠道,由合作银行提供贷款服务。但由于主要依托淘宝平台上的中小卖家,规模偏小,而淘宝没有统一的物流服务对接,因此,中小卖家由于信用担保凭证出具困难,很难获得融资。此外,阿里小贷单笔金额一般在5万-100万元,由于卖家规模小,风险较高,年化利率在18%左右,高出基准利率30%以上。京东则依靠统一的物流服务与规模较大商户的入驻,信用凭证较容易体现,可通过物流单据获得融资,但在支付环节,虽然京东已经收购了网银在线,但与支付宝相比,仍处于劣势。
天猫店铺水星家纺的交易记录中,有买家一次性购买了500件6000元的床上用品。维科家纺也有买家分三笔购买了150条鹅绒被。此外,博洋家纺的成交记录当中也出现了同名用户ID重复购买的情况。11月12日,江苏省南通市一快递公司里快件爆仓。新京报讯(记者刘夏林其玲刘兰兰)昨日,天猫、当当、苏宁易购、国美网上商城等电商网站公布了“双11”的全部或部分战绩,数据显示,不少电商销售额当天同比增3倍,甚至增至20倍。不过天猫旗下店铺被曝出存在“刷单”以冲高销售额的现象。“销量翻几倍”“销量翻几倍”是今年“双11”的关键词。天猫“双11”当日销售额达132亿元,是去年同期33.6亿元的近4倍。其他几家电商网站中,当当网,称“双11”销售额超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有近3倍增长。苏宁易购也称销售金额同比增长超过20倍。国美网上商城称销售增幅是去年同期的十几倍,比“8·15促销”增加2倍多,用户访问比日常增长5倍多。易迅网全天的订单金额超过1.2亿,增长10倍以上。作为“双11”的重要参与者,京东商城昨日对记者表示,不会公布“双11”的销售数据。亚马逊中国方面也称,公司不会公布促销期间的数据。据比价平台“帮5买”数据监测统计,“双11”当天,12款主流智能手机(HTC、三星、苹果的主流机型)在主要B2C商家(京东、易讯、苏宁易购、库巴)的促销中,有7款智能机的最低价出现在易讯,苏宁易购和库巴分别有3款最低价,有1款最低价出现在京东商城。销售额或有“水分”“双11”虽然让电商销售大增,但昨日有消息称,天猫旗下有店铺被曝出在“双11”期间疑似以“刷单”方式冲量。刷单是指以作假的方式提高销量,不需要进行实际购买。天猫店铺水星家纺的交易记录中,有买家一次性购买了500件6000元的床上用品。维科家纺也有买家分三笔购买了150条鹅绒被。此外,博洋家纺的成交记录当中也出现了同名用户ID重复购买的情况。昨日,天猫方面表示,正在后台跑数据,目前还没有拿到结果,并将根据综合交易情况、快递单情况进行调查,如果存在问题会按规定处罚。天猫方面称,一两天内将给出调查结果,但因以前未出现过刷单事件,如何处罚还未最后确定。艾瑞高级分析师苏会燕认为,除了刷单外,有些商家宣称降价实际未降价,这种现象很难靠政府的规定和消费者的监督来根除。国美网上商城总经理韩德鹏表示,有的商家把iPhone5标价5200多元作为促销产品,但iPhone5在大陆根本就没有上市,把水货放在网上卖,商品是没有合法性的。还有像抢购,其实数量非常有限,而且都让专业黄牛抢走了,再高价转卖给消费者。像这种行业的不规范性会造成消费者的信任危机,对电商行业的杀伤力非常大。电商促销现“比价难”消费者普遍对“先抬价再降价”等电商采用的虚假宣传手法抱有担忧。根据网易惠惠网对“双11”价格检测,有部分消费者反映,自己购得的商品并不比平时便宜,甚至还加价了。并且以往卓有成效的比价方式这次遇到难题。许多商家采用各种手段规避比价。据新华网报道,不少声称全场5折的服装类旗舰店里,出现热销产品“临阵下架”的情况,一些品牌旗舰店当季的产品早在11日前一周就已经陆续下架,取而代之的是去年开始长期在“特卖”“对折”的老款。此外,特价商品“躲猫猫”,零点瞬间“秒杀”,回头又“起死回生”等“帮5买”CEO尹汝杰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搜索比价基本上集中在手机数码3C等标准类商品,服装鞋帽因缺乏标准商品分类,机器识别起来困难。此外,这次“双11”促销,许多电商不再采用打折降价方式,而是采取了“返券”促销,也给比价造成了不小的困难。相关新闻:快递公司每小时增加100万件新京报讯(记者苏曼丽)“双11后”的快递行业迎来考验。据国家邮政局昨天发布的消息,“双11”当天的高峰时段,快件量每小时增加了100万件。申通快递昨日单日发货量达750万票,创该公司历史纪录。昨天“双11”的第一批快件高峰抵京。“快递量实在太大了,是平时的两倍以上,”圆通一位快递员说。11月11日当日申通全国共实际发货640万票,创历史新高,初步计算昨日发货量达到750万票,达到峰值。中通和圆通的业务量较去年增一倍多。酒仙网称“双11”销售6000万新京报讯(记者李静)国内最大的酒类电商酒仙网昨日表示,在“双11”当日,其销售额突破了6000万元,为去年同期的6倍多。酒仙网CEO郝鸿峰昨日表示,酒仙网从今年9月份就投入到“双11”的备战中,投入资金高达上亿元。备货量达去年10倍,仓库扩容10倍,从5000平米扩大到5万平米。
虽然国内经济形势继续不容乐观,但是第三季度报表解读出的互联网企业仍旧风生水起,自然有线下企业试水电商导致网络推广及电子支付等行业发展指数上升的原因,另一个角度上也体现了线下实体经济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正式因此,国内互联网这个蛋糕才是逐年做大,说到底,这与经济、政治、金融等体系的共同作用是分不开的。互联网企业近些年来最有长足发展的无疑还是电商,各种形式的电商不断的发展与演变,从经营模式到盈利模式到产业规模,一轮又一轮的融资、并购与协作,剩下的则强势而起。国内主流电商中,阿里一系早年间运筹帷幄,至今日稳坐钓鱼台,也就只有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国美商城及当当几个有数的代表口诛笔伐,喋喋不休。而自从上一轮价格战之后,几家也就消停了,事实上,表面上看风平浪静的电商实则暗流涌动,从京东商城布局电子支付方面的大手笔可见一斑。几年来,京东商城不折不扣的上演了很多精彩剧目,无论是重金砸物流,还是挑起价格战,都实打实的让整个电商界风生水起。当人们的目光还聚焦在电商领域无休止的并购、重组与破产的时候,“大京东战略”新的布局已经悄然形成,作为第三方的支付领域的代表,网银在线于10月30日归到了京东旗下,至此,京东商城再次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一个新的电商体系日趋完善。1、电商发展的必然在所有电商发展的指导理论中,都不可避免的提及到电商一体化中的电子支付系统,缺少电子支付系统的电商与没有物流配送的电商是一样的道理,借助自身之外第三方支付系统,其损失是巨大的,对自身的发展也是障碍冲冲。国内电商由于种种原因,在起始阶段都无法做到商城、支付、物流齐头并进,导致出现种种捉肘见襟的局面。在以后的发展中,一但某个企业具备了完善整个电商体系的时候,定会全力的整合资源,筹建项目,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在电子支付方面,阿里巴巴在早年就实现了支付宝,并且目前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同样,京东并购网银在线,也正是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2、并购网银在线是京东的最佳选择长远来看,京东商城进军第三方支付领域是一个必然,几年前就有分析师预测京东未来几年会做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当时业内人士已经看到了京东商城发展对物流以及支付市场的迫切需求。在京东完成几轮融资之后,大资金投到了物流渠道的建设上,支付方面则一直在使用各大银行以及支付宝来实现,眼下京东直接盘下网银在线,是最佳的选择,轻而易举的就拥有直接入手现成的第三方支付来支持自身商品的销售,所谓业精于勤,网银在线无论在技术还是在管理方面都较为成熟,远比京东自己搭建第三方支付系统划算的多。3、网银在线也是手机支付在线且不说网银在线注册资金多少,实力如何雄厚,在业务方面,期经营范围涉及互联网支付(全国)、移动电话支付(全国)、固定电话支付(全国)、银行卡收单(北京市)等,这意味着网银在线除了可以满足京东的正常的支付业务之外,在移动支付方面更有强大的优势,这使得以后京东在移动电商领域同样可以如鱼得水,并购网银在线可谓一举多得,多方面布局会使企业越来越大,日后IPO定会增高筹码。4、电商进入平台时代,新竞争形式出现时下,电商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往日的小打小闹,拼价格、凭促销已经不算什么,最终还是实力的比拼,是各方面的比拼。就国内几家大的电商而言,阿里早已经布局完阿里体系,从商城到物流到支付,已经是一个完整的阿里系;苏宁易购有自己的第三方支付产品易付宝,更是苏宁易购也是华夏通支付的股东;京东收购网银在线;当当尚未布局电子支付,也于近日入住天猫商城,或许会走合作并购的道路,且国内尚有180余家电子支付企业供其参详,并购或者合作也是早晚的事。由此,具有代表性的几家电商都打造完自己的电商平台,无需再借助其他平台来发展经营,下一步电商的直接的竞争已经进入平台竞争的时代。5、各大电商的电子支付布局阿里巴巴于2004年上线支付宝,并于12月份独立成为阿里巴巴旗下子公司,发展到现在已经是国内最大且功能最完善的第三方支付;苏宁易购近2年霸气外露,苏宁易购于2011年成立全资子公司“南京苏宁易付宝网络科技”,并已经拿到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同时苏宁易购也是华夏通支付的股东;京东商城则从今年上半年便开始与网银在线接洽,最终于30日正式并购网银在线;国美商城则与第三方支付快钱达成战略合作关系。6、第三方支付或将面临整合据统计,目前已有197家企业获得了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多为金融业、运营商、传统企业和互联网巨头,尚还有百度的百付宝、新浪的新付通等没有通过,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的企业拥有支付业务,那么未来的电子支付市场定会欣欣向荣同时也会有惨烈的竞争,届时大鱼吃小鱼的一幕又会上演。京东商城并购网银在线这个案例中,我们能够窥到未来的电子支付企业会走与电商融合的道路,电商于电子支付本来就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也有可能是电子支付企业会推出自己的电商,二者是相互通融的;至于一些缺乏竞争力的小型支付企业,或许只能被并入更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吧。
《中国经济周刊》见习记者赵明月北京报道这些天,卖家林森一直重复做着一个噩梦:她的手机上不断收到淘宝商城——天猫关于店铺保证金不足的提醒,摸不着头脑的她上线查看,发现店铺一天之内遭到上百笔恶拍,账户上的十几万元保证金分文不剩。被质疑的规则林森是天猫商铺上一家售卖进口木地板的老板。在天猫上,这类建材行业的生意并不好做。林森怀着“有生意就做一下,没生意就赚吆喝”的心态在天猫上晃了两年。除了网店,林森还有一个实体商铺。前段时间实体店仓库要盘点,考虑到天猫上一直生意冷清,林森就把客服全部调去仓库帮忙。2012年9月2日,林森突然收到天猫短信说店铺保证金不足。她满腹疑惑地上线查看,却目瞪口呆。短短几天时间,天猫上竟然产生了27笔交易,这几乎是她去年一整年的业绩。但这些买家拍下之后没有催促发货,而是立即申请退款,理由不约而同的都是“卖家缺货”。林森蒙了,如果这些退款申请都能成立,退款金额将达3万余元。按照天猫商城经营规则(下称天猫规则),由于缺货,除退还原款外,卖家还需赔付买家货款的30%以作补偿。这1万多元的赔款将从林森在开店时缴纳的15万保证金中扣除。系统显示,5天来已有6笔退款成功,天猫系统已经从林森的保证金账户中扣掉近2700元赔付给买家。当时的林森还是乐观的,在她看来,这是很明显的恶拍:“买家装修买木地板一般都是几十个平方米地买,而那27笔交易之中,都是一块一块地拍,拍完后马上申请退款,理由都是缺货,可是我们并没有缺货。”但当林森满怀信心地向天猫客服求助时,客服告诉她,按照天猫规则,林森只能自己联系卖家协商解决。“他们明显是恶意拍买,怎么可能协商出结果啊。”林森近乎绝望地向记者感叹。“这里的生意没法做了,天猫竟不与我确认就直接扣掉保证金!面对这类事件,天猫最起码应该有一个法律立场,而不是一味地用规则说事。”那天晚上,林森撤掉店里所有的商品,并决定待年底期满之后,彻底退出天猫。就类似事件,天猫日前在其新浪官方微博就商家遭遇讹诈进行了说明:经长期调查,并和广大商家进行广泛沟通和确认后,天猫目前已经有证据证明,有一批不法分子伪装成消费者对合规商家进行讹诈。天猫将会根据平台发展中遇到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对规则进行修正与完善,尽力从各个阶段减少恶意行为对商家的干扰。尽管如此,与林森有相似遭遇的商户还是越来越多,一个庞大的神秘讹诈团伙,已经瞄准了天猫上的买家们。职业差评师的生意除了林森所遇到的恶意买家外,天猫上还存在着一大批利用发票规则,对卖家进行发票讹诈的不法分子。他们往往同时操纵多个账号,在天猫上拍下一件物品后,不忙付款,先向店铺客服咨询能否开具发票,一旦得到“不开”或“没有”的答复,就立即向天猫投诉。按照天猫规则,卖家一旦被投诉两次,不但会被扣掉12分,还将面临高达1万元的罚款。上个月,卖家兆丰就遭逢了3次这种类型的讹诈。“稍稍说错一句话就有可能面临投诉、举报,而且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兆丰说,“提供发票的规定我们都懂,但是我们只是打印机坏掉了,说了暂时不能开发票,难道就是在拒绝吗?”兆丰最后决定拿出4000元与黑手们私了。因为一旦投诉成功,他就会被扣分、罚款,并在搜索中被屏蔽12天,这对他来说几乎是不可承受之重。“他们对淘宝规则太熟悉了,专门靠讹诈吃饭。”兆丰叹息,“被投诉后的两天之内,店铺的流量和订单跌了30%~50%,整整半个月都没生意。”《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了一个职业差评师QQ群,以应聘者的身份加入后得到一份“职业差评师技术宝典”。这份教程主要有三层内容,首先“找肉”,循着有利用机会的天猫规则,找到存在漏洞的卖家;其次“猎肉”,将卖家违背天猫规则的证据截图保留,然后向天猫投诉,在卖家主动联系自己后,讹诈卖家;最后,“宝典”里还提到一些如何成功讹诈卖家的技巧。这样的职业差评师的收入能有多少呢?群里一个网名叫婷婷的人告诉记者:“成功一单挣100元没问题,一个月收入少则数千,高的甚至可以达到上万元。”当记者假装有所顾忌的询问:“这样做风险大不大?警察会不会找麻烦?”群主告诉记者:“哪天警察找你了,你就打死不承认,一口咬定账号被盗,不是本人,法律有漏洞,我们玩的就是规则。”“小二”形同虚设?“最近是不是又增加什么新骗术了,记得说出来大家分享下哦!”“除了信用卡、邮费、发票,你们还有其他被骗经历吗?”“这个问题要怎么回答才不违规?”“申诉恶拍成功啦,我稍后会发布成果和大家分享!”以上的对话来自一个名叫天猫维权的旺旺群,这个群组由一些曾被讹诈过的卖家组成。每当碰到可疑情况,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和群里的伙伴交流对策。群主肖先生告诉记者,“能做的我们都做了。虽然在商户遭到讹诈的时候,天猫也提供了申诉通道,但动辄就扣分、罚款的规则对店铺影响太大,还不如直接给钱了事。”其实,面对讹诈,商家还有另外一种选择,那就是联系天猫“小二”投诉。“对待投诉,卖家首先要用积极的态度去跟对方沟通;虽然有时会受气,不过为了投诉不成立,卖家还是要忍耐一下,收集对自己有用的证据,积极跟‘小二’联系;天猫会做出公平公正的判罚的。”天猫公关部负责人颜乔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天猫“小二”是阿里巴巴内部及天猫商家对天猫工作人员的统称。最初“小二”这个名字让商家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但如今“小二”们在商家心中已经成为神一般的存在。随着天猫交易量的逐年攀升,“小二”们手中的权力也被逐步放大,拥有从监督管理到处理投诉等多重权力。尽管“小二”掌握着天猫卖家的生杀大权,但是“小二”的“司法”能力却没有赶上天猫光速成长的脚步。随着天猫规则愈加复杂,这些据悉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年轻人,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状况,应对能力捉襟见肘。“同一个问题咨询10位‘小二’,往往会得到10个不同的答复。”兆丰告诉记者。“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卖家们加强员工管理和培训,加大交易流程的规范力度,就可以减少给恶意分子提供钻空子的机会。当然,我们对‘小二’团队的培训一刻也不曾停止。”一位天猫客服部资深经理告诉记者。天猫作为阿里巴巴打造的B2C平台,它并不涉足物流、市场、采购等诸多环节,当货品和服务都不是天猫提供,天猫如何做到统一标准,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呢?于是,天猫强调消费者权益的规则应运而生,并从今年开始加强了执行力度。天猫规定,一旦买家投诉成功,卖家就会被扣分、罚款,并且会在搜索中被屏蔽。对天猫商户而言,一旦被扣掉分数,店家不但要面临相应额度的罚款,更会被降低用户评级,店铺也存在被强行关闭的风险。在很多卖家眼里,天猫规则一直含糊不清,他们几乎每个月都能收到天猫规则调整的变更通知,然而无论他们怎样去学习,仍只是在一次次骗局中吸取教训。对此,颜乔回应:“天猫正在逐步完善规则。而且每次规则发生变动,我们都会有弹出窗口或站内信等进行提醒。最近我们还成立了处理专门恶意投诉的团队,此外,自动裁决系统也会有改进。”大品牌卖家的盛宴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天猫上受灾严重的大多是一些中小卖家。这些卖家手上有点货源,利用百十万资金,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品牌,但对天猫规则运作并不十分老练。而天猫的一些大型品牌卖家所受影响微乎其微。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很多大型卖家都会受到天猫的“特殊照顾”,对于一些年销售额达几亿的卖家会有一对一的“小二”专门为其服务,黑手们就很难偷袭成功。“我有一个朋友经营着一个年销售额能有两亿的大商铺,他跟几个‘小二’就很熟,我有几次遇到麻烦,还是通过他联系到‘小二’摆平的。”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大户都是爷,一个销售额两亿的女装店,一年到头服务费、广告费加起来,要付给天猫上千万呢,天猫肯定得特殊照顾他们。”这些数量上只占到20%的大卖家们,为天猫创造了80%的利润。电子商务分析师陈寿送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如果在某种程度上很多卖家的利益确实已经遭受到很大损伤,甚至影响到天猫的运营,天猫才会去修改规则。”然而在天猫商城中,中小卖家不占少数。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天猫有6万商家,其中小型商家就有5万。这一切都归因于天猫的出身——脱胎于依靠中小卖家起家的淘宝。“天猫看样子是铁了心要淘汰中小卖家,而彻底打造成为大品牌王国。”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商分析师告诉记者。“那些中小卖家曾使得天猫成为流量圣地,如今天猫的一些新规却让他们的生存越来越艰难,这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了。”不过天猫对这一观点显然持否认态度。颜乔回应称,天猫对商家没有大小之分,只有诚信与否。天猫的规则对于所有商家都是平等的,只要商家能为消费者提供好的商品和服务,就能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这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理念。其实一直以来,打造品质之城都是天猫的目标,这背后则是一系列的门槛提升。日前,天猫更新了两项收费标准,计划从明年1月起将技术服务费和违约保证金上涨5倍到15倍。种种迹象表明,天猫规则越来越倾向于品牌卖家。今年,越来越多的线下品牌开始走向线上。目前,全球十大运动品牌,9家已经进驻天猫开启官方旗舰店。“这些官方旗舰店在淘宝林立,其阴影已遮挡住其他中小店铺本就稀少的阳光。”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说到影响,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虽然与天猫往品牌大本营方向发展的目标相符,但却不利于天猫长远的发展,就像大的经济体一样,活力更多的是来自于微小企业,当大商家垄断天猫,廉价而生机勃勃的自由市场将不复存在。”
10月30日,当当网正式宣布以旗舰店的方式入驻天猫,作为电子商务巨头,当当网在书目、日用百货类有着自己的价格优势。当当网入驻天猫选择的产品依然是自己最大的购物优势产品-图赏、日用百货两大类目。听到这则消息的时候,笔者第一感觉是当当想借天猫抱大腿来跟卓越亚马逊、苏宁等做斗争,但是深层的思考了一下,不单单是这个原因,还有另外几个。欲借天猫对抗苏京卓当当网最近品牌影响力在大幅度的减弱的,京东、苏宁经过价格战后,曝光率一直在前面,尤其是京东可以说是新闻斗士,而对于卓越亚马逊而言,它的影响力虽然也有下降,但是依然是整个图片音像行业的老大,当当网经过十几的发展,如今面临品牌影响力下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证明着当当网在很多的地方被消费者给不认可,而且最近当当做的事也是不怎么样,就说当当网一百万红旗事件,对于当当网来说就是一次失败的营销,既然承诺,但是没有实现,一种虚假的欺骗,欺骗消费者,利用消费者的情绪而谋取暴利,确切的是一次得不偿失的营销,笔者当时猜测是当当网运营出现了问题,资金链方面有着问题,至于什么原因,到现在当当网还没有给与回复。当当网主营是图片、日用百货两类,这类的产品都有两大的巨头,当当网确实很困难,借天猫的巨大影响力来发展确实是无奈的手段。向天猫借流在当当宣传入驻消息后,当当网CEO李国庆在微博中表示:无论入驻天猫和腾讯,对方就服务,促销有一堆与我们不同理念和标准,为此拉长洽谈周期,具体是什么不同,我也没问,但我给出明确指引:从了。谁让人家流量大呢。而且我也不觉得天猫是渠道霸权,只是运营和服务理念不同。很明显的一个对外解析,确实借天猫引流,也是很多人认为的一个原因。从当当网流量下降的来看,对于平台而言流量是重中之重,用此手段是合理,也是一种尝试,是的一种尝试,以前的时候一直都将当当网、京东、淘宝、天猫等作为一个独立的对手,因为他们本身的合作的可能性是很少,本质上他们都是平台,流量都是它们的命根子。2011年的9月天猫负责人张勇,也表示:天猫不会自己卖货,不会做零售商。以开放的姿态欢迎各类零售商在天猫平台发展。此前很多人不太注意或者不相信,从今天来说,天猫在做着它应该做,天猫与当当网的结合,将会给予更多的电商平台效仿。天猫图书类位置短缺浏览了一次天猫的图书类的产品,在做的都没有几家很值得信任的巨头,而且价格比起亚马逊或者当当网来说还有点高,主要是运费方面负担多,比起卓越亚马逊和当当网来说,控价的幅度很少。当当网正好看到这一点,在自身情况变坏的情况下,是必然的选择,而且对于双方而言是双赢的。当当网入驻后将会成为天猫的一个重点关注对象,对于当当来说这是很重要,前面说过当当网需要天猫的流量引进自己的平台。天猫有着其品牌的吸引力,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一般购物首先肯定是淘宝与天猫,天猫是真品的地带是阿里巴巴给予的定位。今天笔者听到了这条新闻是很惊讶的,完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子的事情,后来经过了解以及分析,才摸到了一点头绪,无论天猫还是当当网都是双赢,尤其是在双十一前期,当当网入驻也是选择了一个好的时间,因为淘宝天猫一年中最大的一波流量潮将会来临,当当网有点投机的意思,当然这只是笔者的猜测。
销售完100亿元的商品需要多长时间?“11·11”购物狂欢节给出的答案是:13个小时。昨天零时起,一场以“11·11”光棍节为名义的网络抢购大战拉开大幕,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商城天猫连创中国零售新纪录。截至昨天13点38分,11·11购物节支付宝销售额已经达到100亿元,而在13小时里实现的这个数字相当于相当于今年十一黄金周上海395家主要零售企业12天的销售总额,也几乎相当于“购物天堂”香港12天的零售总额。和上述创纪录交易额数字相对应的还有大量熬夜苦守的买家的抱怨网络繁忙、严重堵塞、部分银行信用卡支付平台几近瘫痪,商品货源不足或下架、价格虚高……显然,以光棍的名义在赚钱的并不止淘宝。中国最大的网上超市1号店、京东商城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着“11·11”网购狂欢节,上海市商务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昨天表示,一年一度的“11·11”网购狂欢节是电商企业完全自发的“造节”行为,电商、供应商在搞网络营销时一定要遵守“游戏规则”,如果出现虚假打折、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能兑现所承诺的售后服务,有关监管部门会出面干预。半天网扫百亿商品这波高潮迭起的“光棍节”营销大潮从10月底就开始它的“前戏”部分,一波又一波网络宣传让消费者瞄准“11·11”这个日子。从11月1日开始,有超过2000万网购买家将商品收藏或添加到购物车,就等着11日刷新支付,相当于锁定了20个大型商场的商品货架,超过1.25亿人次提前往支付宝充值准备11日购买,1个小时内充资金额达到2亿元。11月11日零时一过,第一分钟,就有1000万人同时涌入淘宝和天猫(淘宝商城),接下来的情况只能用疯狂来形容:“10分钟,支付宝总交易额2亿5000万!”“第37分钟,支付宝总交易额超10亿!”“第70分钟,支付宝总交易额超20亿!”“8点10分,支付宝总交易额突破50亿元!”“11时18分,支付宝总交易额达到79亿!超越去年美国‘网络星期一’(感恩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一,是美国在线销售市场中一年里销售额最高的一天)的12.51亿美元销售额。”昨天,天猫(淘宝商城)官方微博从零点开始,不断通过发帖实时跟踪光棍节当日的交易数据。来自天猫的消息频奏凯歌,“13时38分,历史性时刻,100亿”。这就意味着,光棍节当天刚过半,支付宝消费额度已达到了100亿元。除了交易数据外,心情亢奋的消费买家们成了各种纪录的创造者。来自淘宝方面的统计资料显示,从昨日零点到中午12点,参加“11·11购物狂欢节”的上万家天猫店铺彻夜狂欢,销售额也一路狂飙,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纪录,截至11日中午12点,已经有109家天猫平台的店铺单店销售额突破千万,其中有5家销售额突破5000万,12家销售额在3000万以上,20家销售额2000万以上,72家在1000万以上。另外,在11日中午12点以前,还产生了946家销售额超过百万的店铺。疯抢过程抱怨连连不过,销售渠道拥堵却让不少买家无法下单干瞪眼。“淘宝,你妹啊。”昨天凌晨,网购达人小周在遭遇拥堵后在微博上抱怨。昨天零时开始小周蹲守在电脑旁,快速选定好心仪的商品放入自己账户的“购物车”后,各种意外接踵而至,不是打不开就是堵塞,要不直接购买失败。很多网民都有着小周的类似经历,在淘宝上盯了一两个小时却“碌碌无为”。记者了解到,昨天凌晨,淘宝支付平台中,中国建设银行的网银由于压力导致系统一度出现宕机,用户无法支付。此外,中国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因为使用人数过多而出现系统繁忙,需要进行疏导的情况,记者多次尝试后发现,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以及交通银行等网上支付不同程度出现排队或者无法支付的现象。在昨天的疯抢过程中,价格虚高或力度小、商品货源不足或下架等现象层出不穷,价格虚高问题也让网友不爽,比如天猫参与双十一抢购的一款三星I9300白色联通制定机,其打出的专柜价为4699元,双十一狂欢价为3899元。记者搜索后发现,这价格比起以行货著称的京东商城的相同款机型报价还高出200元。不少买家还抱怨,参与双十一低价抢购的不少商品很多是老款甚至过季货源,全新品特别是数码类大件产品真正能实现低价促销的并不多。比如,天猫商城一NIKE商家打出“全场5折全场包邮”的口号,不过仔细对比后发现,不少参与促销的商品为特选商品,不少款式也比较老气,其中部分商品在平日销售中已作出半价的活动,和奥特莱斯这样的大型实体折扣店的优惠幅度相当,并无优势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