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
疫情的推动,直播成为当前很多企业都在尝试的一种新营销手段。面对这样的新手段,企业要深度理解直播所能带来的营销价值,切忌只看表象,“盲目照搬”目前他人的的直播方式,要结合企业实际,正确发挥好直播的营销作用。中国已经进入5G时代。5G时代,视频化将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这种视频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将比以往的信息传递方式带来很多重要的改变。将会形成更加全面、更加生动化、更大信息量的的信息传递。并且,围绕这种基于在线化链接的社交方式,给营销创新带来了很多更有效率、更有价值的营销手段。直播就是围绕这两个方面,创新出来的一种更有效率的营销手段。一是围绕视频化传播形成了更有效率的营销推广方式;二是基于在线化链接形成了更有效率的交易方式。基于这种定位,直播将成为未来企业的营销标配。企业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去更深入的探讨和挖掘直播的营销价值,更多的借助直播推动企业的营销创新转型。切忌“盲目跟风”。如果不能深度理解直播,系统规划好直播营销体系,可能就将错失直播带来的营销创新转型机会。甚至把一个好的模式做反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未来的市场环境下,直播将会形成三支力量、三种模式:--网红、明星直播;--素人直播;--企业、品牌直播。这三个群体、三种形式,存在不同的直播诉求,将会形成不同的直播模式。这里面最关键的是不同的主体做直播存在的诉求差异;由于诉求的差异,就决定了做直播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了;由于目标不一样,就决定了直播体系的布局、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关于网红、明星直播:未来将会继续是直播领域非常主要的一支力量,也会起到推动直播不断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网红、明星直播的诉求点主要是借助直播实现其流量资源的商业化变现。目前看,网红直播主要形成两大模式:品牌代言直播方式、公司化经营直播方式。品牌代言直播就是为有关品牌做直播代言。帮助企业、品牌完成直播。譬如罗永浩最近做的几次直播。也包括李湘、刘涛等一些明星做的直播基本都是品牌代言的直播方式。公司化直播就是这些网红主播形成了公司化的运作方式,他们有自己的贸易类商业公司,有自己的一套交易体系。他们把直播做成了一个主要的卖货渠道。公司有专门的的供应链组织体系。形成了一个新的以直播主要方式的电商形式。譬如薇娅、李佳琦等。目前看,网红直播的卖货逻辑主要依靠低价手段。这也是他们目前打造个人人设,形成自己IP形象的主要手段。譬如李佳琦。网红、明星直播有他的优势,也存在问题。最突出的优势是具有超大的流量资源。问题是每一个网红都会有专业局限性,采取的低价卖货方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他们目前的这种缺乏品类属性的供应链体系是否具有可行性。(任何的商业模式都需要围绕目标用户需求做出科学的体系规划,特别是商品体系规划)。对企业来讲,借助网红直播可以发挥两个方面的价值:一是品牌推广,二是带货。结合不同的网红如何配合做好直播营销,需要企业针对自己和网红的实际做好匹配和定位。关于素人直播:随着直播的不断发展,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士步入到直播领域,拿起直播的工具。譬如在疫情期间,很多企业搞起了全员直播,目前也有很多人士借助抖音、快手等各种直播平台在尝试各种的直播卖货。手机化直播已经变成了一种“人人可为”的工具化手段。未来的营销人员、店长、导购都需要拿起这一手段,用直播变成一种赋能的工具。观察了很多的俗人直播,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流量问题。大多导入直播间的流量非常少。素人直播未来可能会形成庞大的“直播大军”。重点问题是如何借助各个直播平台搭建自己的私域流量是做好直播的关键。如果没有平台的流量支持,很难在短时间内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卖货方式。做好素人直播关键要如何增强做私域流量和用户运营的能力。借助各种裂变方式快速增长用户基数,如何设计好一套完整有效的用户运营体系,促进用户留存、转化、复购是素人直播面临的比较大的挑战。关于企业、品牌直播:面对5G视频化时代,不论是品牌商、还是零售商都需要尽快布局视频化营销体系。企业、品牌布局视频化营销体系,是要建立一套自己的直播营销体系,不只是如何和网红主播、明星主播的合作问题。企业、品牌布局直播要从两个方面做规划:营销推广、卖货。在当前的市场结构下,对大多企业、品牌来讲,首先更应该重视的是直播能产生的品牌推广、营销推广价值。要抓住当前的直播热度,尽快布局以品牌推广为主体的直播营销体系。要与企业的营销转型相结合,搭建以新传播、直播为主线的营销体系。关于直播的卖货,对大的品牌商来讲,更需要把直播的卖货做成整体现有渠道转型的一个工具。对小的品牌商、创新品牌来讲,直播可以成为目前的一个卖货渠道。企业探讨直播营销方式,核心是要理清直播的流量属性问题。是靠公域流量、商域流量,还是要搭建私域流量模式。目前,大多企业没有建立用户链接,没有属于自己的私域流量,只能依靠平台的公域流量或商域流量。譬如董明珠做的几次直播就是依靠抖音、快手的流量。步步高搭建的直播体系是基于私域流量的直播方式,依托微信群、小程序直播。公域流量直播与私域流量直播有本质的区别。未来企业需要形成基于自己的私域流量体系为主体的一套营销体系,包括直播体系,兼顾或借助公域流量或商域流量。也或者讲如何把公域流量、商域流量转化成私域流量体系。
喜欢在天猫上购物的朋友更为看重质量,而天猫又有国际店和天猫旗舰店两者,所以到底是天猫国际好还是后面的店更好?对于这两种类型区别不了的朋友,可以来看下,更有利于你选购适合的产品。买哪家的更有谱?一、天猫国际,类似于阿里的一个经营海外代购的平台。为国内用户直供海外原装进口产品。销售的商品均原产于或销售于海外,通过国际物流经海关正规入关,也就是喜欢全球购物的朋友可以考虑在天猫国际购买自己喜欢的国外产品。二、旗舰店,就是单一品牌的旗舰店,品牌旗舰店只能开设一家,官方旗舰店只有实力非常强的商家入驻的时候审核才会给命名店铺带官方二字,除非审核主动加,否则商家要求都没机会。或者在天猫经营非常好,天猫后期也会考虑给加官方二字。通常都是大公司或者品牌。三、两店的差异:旗舰店是以卖国产货物为主,国际店所卖物品原产于或售于海外。旗舰店和国际店在资质上的区别:1、性质不同国际是境外公司。2、使用费用不同,比如说保金,平台使用费用等。3、渠道不同:国际采取直邮,保税区发货。4、运作方式也不同。在国际点上买东西的时候要小心什么?1、不要跟风,如果是当下流行的,大多人都知道它好且负担得起。多做功课研究小众货是避免踩雷过上品质生活的必须技能。2、坚决不买奶粉、纸尿裤。国外的奶粉限购,而且奶粉要买新鲜的,就算你有渠道国外直采全都积压在保税区等着卖,大家可以注意下,时间段的产品,就要有个心眼。3、不买特别大牌的货,虽然保税仓海关和质检局的人都会查品,但实际上都是抽检,不排除有个别问题的商品。有些人会利用保税区漏洞来做点手脚,不过大多数的产品大家还是可以买的,只是少部分的东西需要斟酌是否是真的能买的,如果不确定那就不要着急。其实天猫国际和旗舰店各有各的优势,只是产品的来源不同,这个就看用户的喜好了,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去购物,如果不了解,可以两种店都试试看,后面再决定要继续在哪家里买?当然,买之前建议大家做好功课。
作为成年人大家都需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人,而如今进入了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大家更需要严把自己的言论自有关,也许大家不经意间发布的一条不起眼的评论就会造成成千上万的跟风和转发。所以各大媒体和社交平台也是更加严格的对平台上用户进行信息发布的审核,将一切不好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这不就有用户反馈说2019年微信封号太严重了。那怎样才不会被微信封号呢?其实造成微信封号严重的原因就是上述小编提到的这些内容了,大家可能不太在意自己的言论,认为自己随便发一条内容,没人看自己发发牢骚什么的,殊不知自己的一句牢骚话可能引来大批量的转发,从而形成了舆论跟风,然后对社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比如今年的几个典型微信封号时间,其中有人在微信朋友圈骂警察发牢骚的,还有把城管比作狗狗的用户,他们的微信朋友圈最后就被大批量转发使用,导致给国家的一些职能部门抹黑的结果,最后这些用户的微信账户就被封了,他们就再也不能使用微信平台了。从以上这些案例中大家应该可以大致的清楚使用微信的时候该怎么说话了,说那些话将不会被查封的问题了。当然是需要大家紧跟国家政策,传播一些正能量积极向上的东西,比如说每天发送一碗毒鸡汤,发送一些励志向上的话语,或者晒晒自己家娃的图片,家庭美满和睦的图片,或者是晒一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什么的,这类信息就不会触犯平台的规定,也就不会被封号了。如今在微信平台被封号的话,不光是因为大家的言论或者发布的内容涉及了黄赌毒,还有就是经常发布很负面的内容,挑战国家职能部门权威的东西也是会被查,被封号的。大家尽量避开这些雷点,在微信上操作发送朋友圈,或者是发布其他的内容,基本上就不会被查了。同样需要提醒用户的是,大家需要时刻谨记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自己的一言一行可能会给他人带来影响,做的好的话就是榜样的力量,正能量的传递。做的不好可能效果反之,有可能会被冠上煽动群众情绪的评论结果了。所以在这些公开的言论平台大家一定要谨言慎行。俗话说祸从口出就是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活在网络时代的年轻人们,可能几乎没有人没尝试过网购。网购有许多的优势,不仅价格便宜、购买方便,还能让你有足够多的机会去挑选自己满意的东西。那些从未见过、从未吃过、从未用过的新奇玩意儿,动动手指就能送到家里来,也难怪会让人欲罢不能。同时也有许多人沉迷于此无法自拔,甚至盲目消费、过度消费。你有没有想过商家是如何“下套”让你乖乖掏钱购买的?他们利用了人民怎样的心理特点?又有哪些陷阱需要提防呢?“剁手一族”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想新买一个手机壳,在店内一阵眼花缭乱过后,购物车里放了好几个手机壳,每个都那么好看,只好全买;除此之外,耳机和数据线虽然没坏但反正不贵,也多买几条备用好了;周末要和好姐妹去踏青,肯定要再买个移动电源;要拍照时怎么办呢,再买个自拍杆吧!原本只想买一个手机壳,最后竟收获了这么多东西!网购的次数越多,家里的空间就越小。其实很多东西买来根本不实用。东西买了一茬又一茬,实际利用率却越来越低。互联网蓬勃发展,淘宝、亚马逊、京东等新旧电商平台简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让网络购物成为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49.7%,达到2.8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6%。借助一些传统节假日和部分商家造出的节日,网络购物掀起一波又一波热潮。去年“双11”当天,天猫和淘宝销售额达571亿元,突破了去年的362亿元。时逢商家的折扣日,一些剁手一族不惜财务透支也要消费。揭秘上瘾玄机为什么网络更容易激发非理性消费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毅文认为:“购物狂”们重视购物过程远远超过购物结果。“加入购物车、提交订单、签收快递……网购打破了传统购物方式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和优越感,不少消费者沉浸在这种被尊重的服务体验中,享受着这种购物带来的愉悦感,渐渐对网购上了瘾。”在实体店用现金消费时,对花钱概念相对明确,但网购多数不需要现金交易,点一点确认支付的按钮就能买单,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人们对自己支付能力的认识,不知不觉中多花了不少钱。低价促销、人为“造节”等网络促销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导消费者过度消费。0元促销、进店红包、分享有礼等促销优惠,给消费者带来省钱、占便宜的心理暗示。商家有能力分析社会热点,并将其和购物相结合,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打折促销策略,移动社交媒体中大家相互分享、推荐,进一步刺激了消费者参与网购的热情。对网络促销方式既要肯定其合理性,又要提防一些心理陷阱。一方面,商品呈现方式越来越多样,消费者除了通过多方位图片和视频等展示方式了解到要购买的商品,网页上的关联产品也满足了消费者的合理关联需求,“事实上,许多图片都与实物相去甚远,形状失真、颜色失真甚至尺寸也是假的。”另一方面,过度关联、捆绑销售、满额返券等方式,也容易诱导消费者进行无计划消费。如何营造理性消费环境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的“网购达人”晓琳并没有陷入过度消费。工作3年来,晓琳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中,摸到了网购的诀窍。“在一些大家扎堆网购的节日,坚决不能跟风凑热闹。价格促销虽然很诱人,但我对一些目标商品做了价格记录,仔细对比后发现大部分产品价格没便宜多少。”说起自己的省钱妙招,晓琳认为最重要的是保持理性。“在网上选中商品后不直接购买,先在购物车里放个一两周,兴许过了新鲜劲儿就不会花钱买了。对已经签单的快递,如果不合适或者用不着,就算花运费也要退掉。”针对过度消费行为,陈毅文建议消费者算好自身经济账,并加强自我管理意识。“网购可能会淘到便宜货,但再便宜的东西,如果买回来用不着,不也是一种浪费吗?”“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相比,有关部门的管理水平相对滞后。”李江予认为,对一些虚假宣传和带有欺骗性的营销行为,比如很多网店通过刷销量、刷信誉来诱导消费者购买,需要有关管理部门加大管理和惩戒力度。“监管部门要主动适应电子商务给商业模式带来的变化,增强管理能力,同时要擅于利用‘大数据’来提高监管效率。”“除了规范市场环境,政府还可以对消费者提供一些保护,比如将新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七日无理由退货’等相关规定落到实处,给消费者一个冷静期,使冲动购买可以补救。”李江予说。在网络购物中,在线支付是完成购买的关键一环。陈毅文认为,银行发卡方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不能纵容或变相鼓励未成年人财务透支。“未成年人和刚毕业的大学生是容易冲动消费的人群,在发行信用卡时不妨设定消费额度限制,循序渐进推进信用额度提升。”“与消费者相比,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更了解商家的实际经营情况。”李江予说,对一些虚假销售、不正常交易的网络店铺,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果了解内情,应最大程度地给消费者提供警示,比如对部分用户的非正常购买行为,采取延迟支付等方式,更好地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变,是整个时代发展最不变的法则。过去十多年,借助线上购物的红利,成就了阿里以及京东等电商巨头,也衍生出诸多垂直领域的电商平台。与此同时,线上电商的快速成长,也带动了快递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更是推动了顺丰等多家公司的成功上市。不过,随着传统电商平台发展遇到瓶颈,阿里京东们开始寻求转型变革之路。近年来,新零售成为行业最热的词语,京东和苏宁还分别提出了无界零售和智慧零售,但意思几乎是大同小异。值得注意的是,电商行业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新零售的变革的同时,顺丰等快递企业也都在扩展布局相关业务,进军新零售。不过,新零售严格意义上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仍是跨行,在多次尝试之后,相比较电商平台,顺丰等物流公司仍少了新零售的基因,走了一些弯路,做起来太难。顺丰上线“同城急送”新零售的又一次尝试在国内主流快递企业中,顺丰可以说是老大哥的地位,不仅代表着业内最优质的服务水平,也是快递界转型革新的标杆。日前,在多次尝试线下门店难有突破后,顺丰上线了“同城急送业务”,承诺3公里平均30分钟送达,5公里平均60分钟送达,10公里平均90分钟送达。根据顺丰官网的介绍,目前该业务仍处于前期推广阶段,只在一二线城市提供。如果单从物流角度来看的话,顺丰此举可以完善其物流配送业务,并且进一步推动营收的提升。当前,即时配送服务很受欢迎,尤其是对于北上广这种用户需求多的地方,他们对于时间更为看重,也愿意为此付出更高的价格。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闪送在2016年4月已经实现盈亏平衡,并在2017年的半年时间内进行了三次融资,可见即时配送产业的关注度之高。其实,对于顺丰来说,这也不是第一次推出即时配送业务。去年,顺丰上线“即刻送”产品,与肯德基、麦当劳以及天虹等合作,当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7年财报数据显示,顺丰同城配送收入达到3.66亿元,收入占比从2016年的0.09%上升至0.51%。同时,顺丰投资者关系总监陈希文当时在业绩说明会上称,2018年公司会大力发展行业解决方案的业务,针对不同行业的痛点去制定个性化的物流方案。“同城急送”就是这样一款产品。不同于去年的“即刻送”,“同城急送”受众对象更广,并且更偏向于C端用户,是顺丰在配送领域重要的补充之一。根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同城速递已经成为物流行业增速最快的子行业,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2000亿元。现如今,在“闪送”以及“点我达”等即时配送平台发展较为成熟的背景下,顺丰此时入局能够获取多少市场份额还是未知。不过,除了布局即时配送市场外,“同城急送”也是顺丰在新零售领域的又一次尝试铺垫。对于新零售,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前端,忽视了后端配送环节。所谓新零售的“新”并不只是指线上线下结合而已,更是一种供应链链条服务的提升。而这一切,都需要配送服务的支撑。此次,顺丰上线“同城急送”,不仅仅是对自有物流业务的完善,也是为商业化版块铺路搭桥。摆脱依赖性物流企业跨界零售求突破上文说到,快递企业的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赖电商,而这就导致各家快递企业在竞争过程中,毛利率会下降,进而影响快递企业的收入,对股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除了顺丰之外,包括圆通以及百世快递等多家快递企业也都在跨界新零售领域以寻求突破。据悉,顺丰早在2009年便开始跨界布局零售业,推出“顺丰E商圈”。之后,2012年,“顺丰优选”上线;2014年5月,顺丰线下门店“嘿客”在全国启动。而在今年六月份,顺丰旗下跨境电商平台“Wow哇噢全球首家精选店”落户重庆解放碑商圈。据了解,Wow哇噢精选店店铺融入人脸识别、自助付款、行为分析等技术,市民可在“无人”模式下自助下单购买。百世快递这边,2015年成立了百世店加,宣称是一个打通厂家、便利店、消费者的商业通道,一个实现批发、仓储、配送、营销一体化的服务中心。根据百世集团发布的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百世店加本季度收入为5.45亿元,同比翻一倍。另外,去年七月份,圆通首家“妈妈菁选”生鲜便利店在普陀新湖明珠城正式亮相。门店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快件、家政、干洗、家电维修等多项服务,同时也充当着社区生鲜店的作用,基本能够满足社区家庭餐桌和日常用品高频刚需。表面上来看,快递企业们跨界新零售是热情满满,并且落地速度很快。但是,具体到业绩和影响力方面,却还差得很远。其中,顺丰“嘿客”在布局2000家门店之后,便因为扩张速度过快而导致业绩大幅下滑,目前也已经改名为“顺丰家”。除了便利店之外,顺丰和中通还入局无人货架。不过目前来看,影响力也都一般,远不及当初的预期。对于快递企业来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寻求变革,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从目前的表现来看,总给人感觉是力不从心,什么都做了,但是却什么也都没做好,比较中庸。可以肯定的是,“快递+新零售”的服务模式正在成为业内的趋势,只是不断试错之后,找到适合顺丰们的路才是最重要的。多次“试水”失败顺丰为何还在频频布局?跨界转型不是那么容易,即便是和新零售最为紧密的快递行业。从近几年的布局表现中可以看出,相比较传统电商以及新零售创业公司,快递企业总是给人慢半拍的感觉,即便是有钱有末端配送支持,也很难实现突破。一位顺丰快递小哥告诉TechWeb,“不是不希望公司拓展别的业务,但是那么多次了,感觉都是小打小闹,还不如好好发展物流快递业务,多给我们涨点钱。”根据相关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每年七成左右的快递包裹都是由电商业务产生。面对有量的市场,多家快递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导致企业的毛利率在下降。同时,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7年快递行业业务量增长28.0%,业务收入增长24.7%,均较2016年增速相比有所下降。而除了传统快递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外,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以及新兴力量也在不断加速入局快递物流行业,使得市场竞争更激烈。为了寻求新的盈利点,快递企业不得不转型。新零售时代,盒马鲜生等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末端配送服务,在最快的时间内将商品送至用户的手中,这也是新零售中最重要的一环。而快递企业经过长年的发展,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上有着较大的优势,新零售进而也成为转型的最大突破口。此次,顺丰推出同城急送业务,也是给新零售添砖加瓦做好末端支持。只是,这一次顺丰的布局,结果如何也是充满未知。跨界新零售顺丰缺了点“互联网基因”根据顺丰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顺丰营收为710.94亿元,净利润为47.71亿元。从体量上来看,顺丰转型在资金和渠道上都有优势。但有意思的是,我们翻看顺丰跨界新零售的道路,发现其并没有比其它互联网巨头慢多少,但却总是火不起来,还亏损较多。相关数据显示,顺丰商业版块在2013~2015年的三年里,亏损累计达到16亿元。此前,在谈及新零售的话题时,王卫表示,新零售是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结合,商家对客户的感知、对时效的要求会更高,拥有庞大的地面网络、行业领先的航空资源以及超过2000名研发人员的顺丰科技正为全国品牌商打造一站式服务,其中包括线上的电商配送以及线下供应链服务。但是,从顺丰的诸多新零售业务来看,更像是一种跟风,跟着互联网企业后面走,传统行业的作风太重,缺乏一定的互联网思维。2017年就有消息称,顺丰计划未来一年要达到4500家线下店,2~3年内建立上万家线下店。但是,顺丰忽略了一点,大范围布局线下的战略,还需要末端配送服务的支持,还需要产业链上每一个节点的通力合作,需要有自己的独特的服务优势,而不仅仅是店面数量。或许,这也与顺丰做快递起家有着一定的关联。对于顺丰来说,在拓展新业务之前,还要保证快递业务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优势,之后才能集中力量进行转型布局。这就导致整个转型的执行不够坚决,一些项目最后都不了了之。新零售给了快递物流企业新的方向和新的想象空间,顺丰作为整个行业的领头羊也在积极地进行转型。只是缺乏互联网基因的顺丰在过去几年走了很多弯路。未来,在面临多重突破压力的挑战下,顺丰不仅仅是要改变自己的战略,更是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Mead)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曾提出三喻文化理论。她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个时代。在前喻文化时代,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知识以传授的方式延续;在并喻文化时代,学习发生在同辈之间,知识以平面方式扩散;而后喻文化时代则是长辈反过来需要向晚辈学习,知识以解构,重构,反哺的多元化方式生产和扩散。后喻现象得以发生,主要倚仗于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快速发展,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为这个时代注入了强大的助推力,知识的壁垒逐渐消除,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年轻人似乎比旧时代的青年更加“聪明”了。后喻时代的开启象征着社会的进步,消费重心的转移,但也对商业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90后和00后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主角,这一批年轻人究竟想要什么,这或许是各行各业共同求索的一个命题。显而易见的是,年轻一代已经从传统的功能消费转向精神消费,他们追求事物的新鲜感和时效性,重视品牌的调性和文化内涵,对极具创造力的事物更加留意。直播平台的现象级增长,迷你KTV在一线城市的黄金地段快速铺开,线下实体黑马“喜茶”一杯难求……你说是资本跟风的结果也好,和热钱烘托下的效应也罢,不可否认的是,品牌和资本越来越聚焦有着一定消费力的年轻人了,并冠名之“新中产”。快时尚走势低迷,选择渠道下沉,聚焦三四线年轻人时尚是当下年轻人追逐的关键方向,如何在物质满足的前提下,显得自己更有品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以2002年优衣库在上海南京路开出第一家门店为标志,H&M、ZARA、C&A、GAP等相继进入中国并打响争夺战,快时尚进入中国已经16年了。辉煌过后,如今的快时尚品牌增速减缓,利润削薄,甚至迎来关店潮,其中部分品牌在一线城市遇冷,又不愿意放慢在中国的利润空间,于是通过渠道下沉将目光放在了三四线城市。据快时尚品牌选址情况来看,2017上半年快时尚品牌新增门店有34%位于三四线城市,较2016上半年上涨了4%。供应链水平和上新反应速度一直是Zara等传统快时尚品牌的命脉,从设计到将成衣挂在门店销售最快需要7天,平均耗时为12天。而“超快时尚”的供应链反应速度更快,从设计到销售全流程的时间更短,单位时间内更新的品类更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传统快时尚发起了挑战。快时尚快速上新的优势似乎不太明显了。快时尚中国市场走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经济不振,消费呈疲软态势。二是中国新中产崛起,消费升级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年轻消费者和长辈的消费习惯已经截然不同,他们不再一味追求数量而更加在意品质,宁要明珠一颗不要石头一车。而快时尚服装的质量问题一直饱受诟病,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系主任在公共广播电台(NPR)接受采访时说,“这些产品看起来就像垃圾一样。你买回家叠好了,准备下次聚会穿,结果到要穿的时候了一穿就破。”奢侈品中国市场悄悄回暖,线上成为主要贡献点贝恩咨询公司(Bain&Company)在关于全球高端零售市场的报告中指出,2018年中国大陆奢侈品销售额预计增长20%到22%,同时中国大陆的业务拓展将使全球奢侈品市场增长8%。对于奢侈品集团来说,中国市场明显发生着转变:中国的消费群体总体更年轻,也深受社交媒体的影响,更重要的一点,他们极度依赖网络购物,因此这一年来,各种类型的电商拓展,成为各大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主要议题之一。奢侈品线上渠道的发力对当代消费者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世界范围内的顾客都被互联网影响着决策。麦肯锡咨询在2018年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数字达尔文主义时代》(TheageofdigitalDarwinism)进一步揭示了这个问题。报告指出,2016年个人奢侈品(包括服饰、鞋履、配饰、珠宝及眼镜)的线上销售额占全球奢侈品市场的8%,总计200亿欧元。预计2025年一数字将再翻3.7倍,线上销售额占全球奢侈品市场的19%,达到740亿欧元。同时,报告显示70%的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受到了数字化的影响,8%的消费者直接通过线上购买奢侈品,也就是说接近80%的奢侈品消费行为和互联网存在强关联。大部分年轻消费者会受互联网上的意见领袖、博主、KOL甚至朋友的意见左右,选择某奢侈品牌的产品,进而到线下消费,再将此次购买成果分享到网上,形成线上采纳意见-线下消费体验-线上分享的消费者行为闭环。不仅如此,奢侈品消费者在生活的的数字化程度也颇高,98%拥有手机,高于65%的平均水平。奢侈品消费在中国复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奢侈品中外价差缩小了。根据咨询公司德勤(Deloitte)对2000多件奢侈品在全球各地售价所进行的调查,奢侈品在中国的零售价与欧洲的价差缩减了25%,过去中国消费者在本土购买奢侈品,最高要负担50%的溢价,其中溢价最高的是成衣和鞋履,如今在国内购买奢侈品,和国外的价格相比早已不再贵的可怕。今年7月6日,Gucci宣布品牌在中国大陆直营门店销售产品将全面调低价格,降价幅度平均为5%。在此之前,LV和Hermès已经宣布在中国降价。上海荣宅为代表的,奢侈品牌的“艺术抱负”谈及快时尚和奢侈品的本质区别,你也许会说品质和设计。但最大程度造成两者差别的是审美,或者我们称之为ArtSense(艺术感觉)。早在上世纪90年代,YvesSaintLaurent(圣罗兰)就将蒙德里安最具代表性的方格设计成连衣裙,做到“将艺术品穿在身上”。奢侈品牌往往是潮流的创造者,而快时尚品牌只能通过快速借鉴设计理念,成为跟风者。Prada旗下的艺术基金会,早在七年前租下上海静安区荣宗敬的旧宅,以“修旧如旧”的理念将曾经“面粉大王”、“棉纱大王”和荣氏家族的历史重现在人们眼前。整个修复过程极其昂贵,意大利工匠采用古老的手工艺重置了缺失和破损的地砖。为了烧制釉面砖,工匠们先按原先的百年古砖做成模型,重新配制用来调色的瓷泥,经过手工浇筑,回填,最终煅烧融合,修缮荣宅历时6年。今年初,Prada基金会在荣宅举办了首个艺术展:罗马:1950-1965。未来,这幢宅邸将成为Prada在中国举行各式活动的特殊地点。奢侈品和艺术之间的合作和相互扶持,本质上来讲算不上跨界,因为它们一直以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奢侈品是艺术的商业化,艺术是奢侈品的提炼。轻奢品牌的市场空间老佛爷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Lagerfeld)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昂贵和不昂贵(但并不廉价的时代,我讨厌廉价这个字眼)可以很好共存的时代,这在时尚界还是首次发生。”在价格低廉的快时尚和昂贵的奢侈品之间,还存在着所谓“轻奢”。轻奢产品的定价往往较低,普通消费者也可以接受,轻奢的英文是“AffordableLuxury”,直译过来就是可负担得起的奢侈品。但因其较好的质量和较高的品牌辨识度,往往受到年轻的中产阶级的追捧。轻奢品牌最典型的代表有Coach、MichaelKors、ToryBurch、KateSpade、Longchamp等。上海是轻奢品牌的必争之地,上海女性是全国时尚白领女性的缩影,而核心地段静安区的女性则更有时尚代表性,近期DT数据出品的一份“静安女子图鉴报告”,罗列了静安区女性的服装品牌偏好,轻奢品牌MISSSIXTY出现在最受欢迎品牌之列,这或许可以成为研究轻奢品牌的中国探索道路的一则案例。我们来简单看下该品牌为何如此受欢迎。一是大单品战略和创新零售。面对市场竞争,轻奢品牌不遗余力地争取中国的年轻人,而提升市场份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聚焦,不论是针对目标客群的定位还是产品品类选择来说,单点突破显得格外重要。MISSSIXTY坚持牛仔系列的大单品战略,不断推陈出新。包括经典系列、时装系列、天使系列等,自始至终没有放弃牛仔丹宁元素的主线。同时,除了不断研发年轻系列,还不遗余力地与其他品牌进行跨界合作,举行创新型线下快闪活动,或通过线上线下互联的方式打通了空间的界限,升级和丰富了零售业态。二是“天使秘境”新品快闪活动带来全感官冲击。和线上渠道相比,线下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带给顾客最真实的体验,从视觉、触听觉等方面全感官占领消费者心智,实现情感触动。超预期的线下体验也让消费者更愿意为商品付出溢价。“天使密境”快闪活动与消费者共同见证了2018年秋季天使系列全球首发,同时带来了光与影的震撼体验。光影高科技打造的梦境森林让人置身浪漫幻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含苞待放的花卉逐渐盛开形成斑斓的图像;甜美柔软的粉色羽毛墙让人沉溺在温柔的质地中无法自拔。活动现场更邀请了知名博主和时尚媒体共同出席,为品牌发声。通过借势KOL实现活动在互联网的分裂式规模传播。三是借势超级IP甜密节日狂欢。这表现在其与超级IP迪士尼的联名及线下合作上。为配合今年“5.20表白日”的主题,太古汇门店中展示了其品牌和迪士尼的限量联乘系列,店铺的设计以描述米奇和米妮的爱情电影《疯狂的飞机(PlaneCrazy)》中的场景为灵感,打造了一个“甜蜜游乐场派对”。此外门店设立了多项互动装置和服务,更有知名时尚博主、超模等自带流量的意见领袖站台,在沉浸式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将粉丝情绪推至高点。四是米兰旗舰店的全新科技尝试。位于大本营米兰的全球首家旗舰店被命名为“零售剧场”。门店运用了众多前沿黑科技,旨在为到店客户展示随时变幻的门店场景,带来无穷的新鲜感和视觉盛宴。门店橱窗采用造价更高的LED屏幕,让海报显得更加灵动;通过实时互动的“手机墙”鼓励顾客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现场照片,贯彻社交零售的理念;灵活移动的衣架和设计师可以随时进行创作的金属墙面,都让门店随时可以应对时时变化的店铺主题;根据不同的产品线划分了不同的门店区域,并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让顾客更容易找到目标商品,很大程度地提升销售的转化率;除了功能性上的改良,还通过RFID的数字化技术提升顾客试衣的效率,以RFID技术为基础的“魔镜”可以获取顾客的身材数据,为顾客推荐适合的服装型号,同时显示当季最新款式的上身效果,让顾客在几秒钟的时间就能完成试衣动作,大大提升了效率。顾客可以选择“线上下单”模式,让衣服配送到家,也可以选择在门店直接购买并带走,打通了线上线下区隔,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购买方式。以MISSSIXTY为代表的轻奢品牌,抓住消费者年轻化的转变机遇,站在消费升级的风口上,不断进行零售形态的转型和调整,实现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创新零售尝试。面对价格更低的快时尚和调性更高的奢侈品的前后夹击,轻奢品牌有着更稳定的群众基础,如果集中力量服务好新中产人群,未来的业务增长应该十分可观。
亚马逊primeday在即,卖家销售的热销产品还想在此期间让销量更上一层楼,可没想会因侵权问题被下架了,有的卖家账号甚至直接被封了,以下是近期常见的几种侵权产品,请卖家绕道而行。一、Frisbee飞盘玩具虽然Frisbee(飞盘)是行业通用词,但Frisbee这个单词在7年前已经被注册为商标,通过美国商标局USPTO官网显示,Wham-O公司早在2011年就成功注册了Frisbee商标,大类包含了028toyflyingdisks。销售飞盘产品的卖家,如果标题或者listing有出现Frisbee这个词,需要改成flyingdisks。二、小猪佩奇小猪佩奇在抖音和微博突然大火,各种商品纷纷开始带有小猪佩奇的logo和图标,毫无疑问这肯定是侵权行为,可是一些新手却丝毫没有品牌意识,居然在各大平台出售,最终导致卖家账户资金被冻。除此之外,迪士尼、动画、电影等里面的形象都是不能随意印制的,这些都是侵权深坑,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三、POLO关键词+马球图标侵权大众某款车和某衣服品牌都叫POLO,并且POLO025已经被抢注,而025类目所包括服装、鞋帽、袜子手套等商品,描述中有该词的汽车饰品已经被抓了一波,而带马球标志的POLO衫也已中招。虽然POLO衫已成为“立领、前短后长T恤”的统称,甚至一些电商平台已将其作为服装类目词使用,但如果卖家在产品中使用“polo”及马球图标或是和马球图标相似的图案,那么无疑是在销售侵权仿品了。除此之外,还有船锚造型产品、雷朋眼镜、IronMaiden铁娘子乐队周边、玩具蓬蓬球、宠物手套、OffWhite的斑马线图案等众多产品都涉及侵权。卖家产品侵权的结果就是,辛辛苦苦大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当被投诉侵权时,一定要冷静处理,因为有些可能是欺诈行为,首先去了解以下事项:1.自己的产品是否真的侵权;2.了解平台的规则——对于侵权产品的整改政策,比如什么时候会下架、删除,因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什么;3.了解侵权投诉的提出方是谁,并了解对方提出的知识产权的法律状态。如果产品有侵权嫌疑,卖家最好先将其下架,避免此后产生更严重的后果,然后再与对方进行协商和解;如果产品不存在侵权的情况,平台上直接出具不侵权知识产权报告,将证据收集并提交。那卖家在运营的时候如何避免侵权?1、保证供货渠道的正规性,在进行选品的时候就要从货源供应商防止产品可能存在的侵权问题。2、作为代理商,在亚马逊上销售某个品牌的产品,一定要现货的正规授权,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商标持有人才有资格精心品牌授权。3、刊登listing的时候,使用原创类的图片、文字。4、设置店铺名时,需要注意店铺名中是否有涉及他们注册的商标。有些产品侵权或许卖家铤而走险,但有些侵权防不胜防,下面是商标专利查询网站,大家在选品和写listing的时候提前查询,避免侵权问题。1.美国商标查询网https://www.uspto.gov/trademark2.欧盟商标查询https://euipo.europa.eu/eSearch/3.美国专利查询https://www.uspto.gov/patents-application-process/search-patents4.欧盟专利查询https://www.tmdn.org/tmdsview-web/welcome国外对产品的商标和品牌非常重视,卖家销售侵权的产品会受到很大的损失,所以不要随意跟风一些热门爆款;同时为了避免自己的产品被抢注商标,在销量稳定上升的时候,就要开始准备商标注册事宜。
在过去的中国互联网历史中,老大和老二胜出后,老三往往处境堪忧。而在共享单车领域,哈罗正在打破这个魔咒。在哈罗单车的上海办公室内,会议室名称都以特斯拉、法拉利等汽车品牌命名,这多少可以窥见创始人对出行领域的热爱。1988年出生的杨磊已经有过三次创业经历,2016年9月1日,他和团队决定放弃“车钥匙”项目,转做共享单车。彼时,摩拜和ofo已相继完成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而杨磊和他的哈罗单车更像是资本的“弃儿”。杨磊找到GGV管理合伙人符绩勋表明来意,符绩勋的内心仍有很多疑问。他把问题丢给杨磊:“ofo和摩拜已经融了一大笔钱,具备先发优势,你凭什么超越或代替他们?”杨磊用一年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2017年10月,哈罗和阿里系的永安行合并。2017年12月,蚂蚁金服成为哈罗D轮领投方。2018年6月1日,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对哈罗单车增资18.93亿人民币。本轮融资结束后,哈罗估值达23亿美元。在湖畔大学5月底的课堂上,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称“哈罗单车在一年半内逆袭摩拜和ofo,日订单总量超过前两者之总和”。自开始起创业起,杨磊就很羡慕摩拜和ofo,它们手握所有资源、拿着高于哈罗数十倍的融资。“我们很羡慕,如果对手能随便省一点给我们,就够花我们一两年了。因此,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哪一天超越他们。”某种程度上,哈罗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反击战。至于哈罗到底做对了什么,杨磊向创业家&i黑马总结,其成功反超的关键在于:效率、团队、中小城市。1逆袭之路2016年上半年,符绩勋和ofo、摩拜都曾有过沟通,当时双方正处于B轮融资阶段,但他最终谁也没投。回顾当时的决策,符绩勋表示,二者的产品和运营方式相对简单粗放,不利于经济模型的测算,譬如单车保有量、利用率等。此外,“先跑马圈地后升级换代”的逻辑在符绩勋看来也行不通,因为产品功能要和运营相匹配。而融资碰壁后的杨磊,在一两个城市做了试点,总结完产品和发展策略,并和竞争对手做了对比后,杨磊再一次找到符绩勋。这一次的见面让符绩勋感到心动。调研后,符绩勋决定“赌一把”。整个2017年上半年,ofo和摩拜陆续融资,估值不断攀升。而哈罗的融资却异常艰难。“见了一两百个投资人,没有一个投的。我们都快撑不下去了,每个月看着账面发工资。我们找投资人说融1500万美金,投资人都会笑话我。他说对手拿着几亿美金,你给我说你要1500万美金,1500万美金你能干什么?”杨磊对创业家&i黑马回忆道。在撑不下去的时候,杨磊再次找到GGV和天使投资方磐谷创投和成为资本,拿到救命钱。杨磊认为,摩拜和ofo早期拿了过多的融资,使得资本对他们的容忍度很高,允许他们犯各种错误、各种效率低下。一旦资本跟不上,他们再想回头修正也来不及了。因为牌面较差,哈罗一直处于“饥饿”的状态,能省则省。据了解,2017年整年哈罗在获取用户上只花了150万元,而这只相当于竞争对手一次活动开销。为了争夺用户,在2017年上半年ofo和摩拜开始了补贴大战和恶性竞争。这直接导致了两家现金流恶化,盈利难期,让原本为其站台呐喊的投资人逐渐呼吁只有合并才能盈利。相较而言,哈罗从未大力补贴。杨磊表示哈罗收费比较便宜,5块钱、2块钱的月卡已经足够支持哈罗盈亏平衡了。“ofo和摩拜因为过度关注竞争和对手的节奏等,才导致了今天的状况。我们更关注自己定几块钱、定价的道理是什么。”据公开信息显示,多家共享单车停止运营导致约15亿元用户押金无法正常返回,波及六七百万人。ofo和摩拜挪用押金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而经过多轮密集融资,2018年3月份,哈罗宣布在全国施行免押金骑行。2018年5月,免押两个月后,哈罗宣布注册用户增长了70%(近7千万),日骑行订单量翻倍。与此同时,资源再度向头部聚集。6月1日,哈罗宣布获得蚂蚁金服、成为资本、苏民投等20亿元新一轮融资。杨磊说,要干掉对手,首先得它们自己犯错。2“事事都要做对”符绩勋认为,在出行领域,滴滴是通过APP连接乘客与司机,管的是人。共享单车的项目管的则是车,对产品和技术要求较高:如何让车不被乱扔、如何有效提高车的使用率、管控它的行驶位置等。因此,如何管理车对共享单车企业来说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哈罗副总裁查淞城看来,这件事本身并不难。“只是把车修好,调度到有人骑的地方去,就是这么简单的工作。给我1000辆车,我肯定运营的妥妥的。它的难度在于车太多,700万辆车散落在200多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加上隔着好几层管理团队,从大区到省区再到城市,这件事就变得非常复杂。”分析之后,查淞城发现共享单车运营最重要的思路就是将庞大的工作进行拆解,进行精细化运营。“我们将运营模式落地到一个城市,又将一个城市拆解为几百个网格,打造出网格内的运营模型,这样就降低了运营的颗粒度。运营模型的标准化流程由运营端App来控制,再将其复制到整个城市、复制到全国。”网格化运营也具备一定的条件限制。在查淞城看来,同行的数据最多能表述一个城市的翻盘率、故障率、行驶率等,哈罗则把数据精细化到一个网格。要做成这件事情,靠的是产品、技术和数据。在业务初期,哈罗建立了“哈勃系统”和“BOS系统”,这让哈罗的运营效率更高。哈罗单车COO韩美表示,“我们一辆车运营成本是三毛钱,同行要1块。这也就意味着我拿1亿美金,抵得上同行的5亿美金。”杨磊认为,同行去一个工厂挑车、装上锁只能算作自行车,不叫共享单车。“共享单车是什么?你要根据自己对行业的理解去定义。目前我们就有200多人在做车辆研发和嵌入式开发。只要关于单车,我们一定是好评最多的一家的公司,这些东西是用户给的。”在发展策略上,哈罗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选择从二三线城市切入而不是北上广。这个为哈罗日后反超打下关键基础的战略,其实来源于当时的资金紧张。“想在一个城市做深,就需要投足够多的车。在上海摩拜投了100万辆、ofo投了200万辆,这需要很多钱,一个城市就抵哈罗去年一年的开销。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只能找一个尽可能小的市场,小到让我们可以守得住,可以拼尽全力在市场上打成第一。”杨磊分析称。尽管哈罗避开了一线城市白热化的竞争,但哈罗也没占到先发优势的便宜,因为ofo和摩拜也在穷追猛打。“前期我们进的城市,摩拜和小黄几乎都在,具备先发优势的还是它们。我们最终能在绝大部分城市里胜出,还是车好骑、用户体验、运营服务做的相对好一些。”查理说。哈罗进驻成都、天津后,这些城市的数据让杨磊感到惊讶。“我可以很明确的说,越大的城市市场越肥沃,这是不会错的。我们一定会去最好的市场,但因为后期有很多限制,需要我们花一定时间进攻。”接下来,哈罗和ofo、摩拜在一线城市少不了短兵相接。考虑政府政策,目前在北京哈罗以新车换永安行老旧单车进入。蚂蚁金服企业发展部总经理朱超认为,哈罗“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目前一线城市的单车供过于求,而二三线以下城市则供不应求。“随着城市的扩大,对哈罗的全国服务能力的要求很高,尤其是运营效率的提升。如果团队管理能力不够,将很难承受全国几百个城市的管理难度。”在团队方面,目前哈罗团队控制在3000人左右,同行早已是哈罗员工的几倍之多。2018年5月,摩拜、ofo相继爆出裁员新闻,而杨磊似乎对此早有预判,“我们非常不敢招人,每招一个新人都令我们压力更大,因为人员增长往往意味着效率递减。”成为资本合伙人沙烨告诉创业家&i黑马,早期市场对ofo和摩拜的资本优势过于看重,导致哈罗这样的好团队被严重低估。另外,单车市场是个精细化运营市场,能把大量中小城市市场做好的难度远大于做好几个大城市市场。能做好“农村”的,进攻城市容易。反之则难。3与巨头共舞的终局蚂蚁金服投资哈罗后,马化腾在朋友圈评论表示被当作支付的推广工具了,可怜其余小股东被锁死。共享单车发展至此,业内声音表示共享单车已经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因为需要流量入口,共享单车企业最终不得不站队巨头,或将都落得“摩拜式”的结局。统计显示,国内共有77家共享单车企业。2017年6月,悟空单车拉开共享单车行业倒闭潮的序幕,此后町町单车、3Vbike、小鸣单车等相继出局。大潮褪去,留下的玩家屈指可数。杨磊认为,共享单车这个生意是否能独立生存的核心原因在于有没有用户去用,有用户去用,最终一定能走出一条好的路来,没有用户去用,那将是一个很难走通的行业。事实上,哈罗的野心不限于成为一家共享单车企业,而是成为一家用技术推动交通出行进化的公司。去年,哈罗开始逐步实施“3510”战略:哈罗助力车计划解决5公里左右的骑行,10公里以上的则联合威马等合作伙伴尝试新能源汽车业务。“最早我也不敢说ofo和摩拜最后会怎样,只知道共享单车的需求肯定存在,但经济模型还是有待考验。投资哈罗,如果做得好会继续得到资本的支持,继续拓展单车市场;如果差一点,只要抢占几十个城市,未来也可能会成为并购对象。但当哈罗考虑做助力车的时候,我的想法就发生了一些改变。它能够打造一个出行方式,可以将1-3公里拉到3-10公里甚至更多,当它具备拉开距离的能力后,哈罗的市场价值和想象空间就发生了一些变化。”符绩勋告诉创业家&i黑马。因此,未来哈罗的对手不再是摩拜、ofo,而是和美团切磋。在杨磊心中,“把长远的东西想清楚了,远比今天在做的事情重要,即使那些东西两三年后才能出现。”对于哈罗的未来,一位接近阿里的投资人告诉创业家&i黑马,不管是拿阿里还是腾讯的钱,战略投资的利弊已经相当明显,所谓的体系内资源是需要企业博取。“巨头的战略资源不是一盘菜,上桌就能随意吃。”他说。“摩拜、ofo创立了这个模式,但最终没有把这个生意持续健康地做下去,现在这个重担落在我们身上了。”杨磊说。以下为杨磊、韩美、符绩勋口述,经创业家&i黑马编辑:杨磊:我习惯了“打差牌”从我们开始做的时候,摩拜、ofo确实很猛——规模、资金实力、影响力是我们的10倍、20倍。老实说,我们从一开始创业就很羡慕他们。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哪一天超越他们,这个行业应该怎么发展。在他们眼里肯定看不上哈罗,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做任何事情,自强是唯一的道理。过多的谈论竞争对手,我觉得对公司没什么实质性帮助。摩拜和ofo正是因为过度关注竞争、和对手的节奏等,才有了今天的情况。今天的互联网竞争不是做对一件事就可以胜出的,尤其在共享单车领域。你要事事都做对——从产品研发、公司节奏、运营和成本控制,到团队、融资,每一点都得做对,错一个环节必输无疑。我想不用一些关键词来说明我们某一方面很强,但今天哈罗单车是行业评价最好的,这些东西是用户给我们的。我不知道摩拜、ofo怎么理解自己的公司,我们的定位是一家硬件公司。我们非常重视硬件研发环节,共享单车核心体验在于用户的骑行,因此车子做得怎么样成为了一个重要因素。在单车业务上,我们投入非常多。做车辆研发、嵌入式开发就有200多人,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有同行是外包了一个研发团队去做这些东西,我认为那叫自行车,不叫共享单车。共享单车是什么?你要用自己的理解去定义。未来我们车子会用的更久、更好骑,这些都体现企业的运维能力和最初的设计能力上。现在我们的优势还不够明显,再过两年优势会更加明显。产品做的好说明了团队对这个行业的思考。此外,我们的节奏一直都控制的很好,包括市场策略、融资、打法的节奏。对手疯狂的时候很疯狂,但停摆也特别快。这些都是创业过程中的“昏招”。我常在内部开会时讲,我们没有多牛逼能把对手打败,唯一做对的事情就是做好自己。如果对手失败,首先得是它自己犯错。我们没有从一线城市做主要还是没有钱,想在一个城市做深,就需要投放足够多的车。在上海摩拜投了100万辆、ofo投了200万辆,这需要很多钱,一个城市就抵哈罗2017年全年的开销。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只能找一个尽可能小的市场,小到让我们可以守得住,可以拼尽全力成为市场第一。我可以很明确地说,越大的城市市场肯定越肥沃,这不会错。我们进成都、天津,这些城市让我们太惊讶了,比我做很多城市都好用,我们一定要到最好的市场里去,因为后期有很多限制,我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进攻。现在在北京,我们通过把永安行的老旧单车换成了新车尝试进入。很多企业最后没有做起来是因为大都抱有投机行为,这和我们对出行的热爱没法比。我们对出行领域的坚持、希望未来能成为一家用技术推动交通出行进化的一家公司,这是我们放在内心和骨子里的认可。我们遇到困难不会很容易就放弃,去年我们比很多同行要困难的多。每个月发工资都发愁,但我们坚持过来了。2017年10月份之前,我们在钱上都很犯难。因为没有钱,只能特别节约。2017年在整个获取用户上只花了150万元,对手烧了很多亿。如果对手随便省一点点给我们,就够我们花一两年了。我们早期核心人员基本都是搞技术出身的,我们更相信可以正儿八经可以用数字去衡量的效率,不太相信营销。我觉得同行会有今天的境遇,核心来自于他们早期拿了太多钱,资本对他们容忍度很高,允许他们犯各种错误、各种效率低下。一旦资本风向不对,他们想回头修正错误也来不及了。我在内部开会讲过一句话,我说摩拜、ofo创立了这个模式,但最终没有把这个生意持续健康地做下去,这个重担落在我们身上了。有投资人问我你怎么看待共享单车这个生意,我觉得国家政策、用户会做出选择。共享单车一天的订单量比地铁订单量还要多。而且我们不是免费的,而且不需要政府投资。这个生意是否能独立生存的核心原因在于有没有用户去用,有足够多的用户去用,你最终一定能走出一条好的路来,没有用户去用,那这是一个很难去走的行业。一个行业有波动周期是正常现象,它不可能永远在风口,那样也不是什么好事。如果共享单车行业还很热,今天我们的压力会更大,一定太多人关注,所有问题都会被10倍的放大。目前的行业状况给我们留了足够多的时间踏实的做事情。哈罗走到现在最终都要归结到团队。我们没有一个高管离职,也从来空降过高管。起初我们也想过招一些牛人,但他们看不上我们。后来我们也想清楚了,你们玩你们的,我们玩我们自己的。我们从融资开始就定了比较长期的计划,没钱的时候也是如此。我觉得把长远的东西想清楚了,远比眼前的事情重要。你想清楚目标后就可以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在组织、在业务等多层面上保证你的思考、想法能落地,得到更好的执行,尽管这些想法也许在两三年后才能出现。现在我们融到了很多钱,这让我觉得更踏实。但我们仍有危机感,从来没有觉得好过过。这份危机感来自于我们有好几年的计划和目标,如何实现它、团队大了管理负担怎么解决?很多企业都逐渐没落的原因是什么?等等。要想清楚很多东西。我习惯了“打差牌”,这样可以“保持饥饿”。一旦你成为行业老大了,缺乏竞争,自己也会变得有问题。我们希望整个团队能保持一定的饥饿感和危机感,这样才能发挥的更好。韩美:共享单车到了考验内功的时刻在决定加入团队之前,杨磊和我保持了长达1年的沟通。他对人对事都非常坚持,愿意Allin。他这一个特质就足以打败99.9%的人,是天生的创业者。很多人都是跟风做共享单车,但杨磊把这个行业看的很清楚:商业本质是什么、未来怎么发展。在哈罗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向后,关键在于执行。当时我们10个人的小团队,两三个月内开了8个城市,速度非常快。只有团队的执行力效率足够高,才能确保战略正确执行。我们融钱不容易,把每一辆车看的像宝贝一样,如果没干成,真的就会死掉。“枪支弹药”非常珍贵,我们一定要保证产出最高。在选城上,我们有几十个维度,如市场条件好、人数够多、政策条件要好、城市适合骑行等。第一批我们选择进入宁波、厦门、福州、杭州等8个城市。一开始的产品不可能完美,需要在实践中去摸索,逐步升级硬件、软件以及整个运营体系。具体来说,如怎么让车不流入农村、如何提高使用率、运维调度怎么做……在业务初期,我们建立了“哈勃系统”、“BOS系统”,通过智能化技术和工具提升运营效能。在线下,我们实行的是网格化和工程化管理,这样可以锁定到每一个岗位。我们将一个城市划分为多个网格运营,每个网格内的车辆维护情况、运营情况,云端的数据可以实时统计出来。人对了,事就对了。哈罗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1年多时间我们进入了200多个城市,这需要不断输出价值观一致和专业度高的人才。组织内部奖惩非常清楚,能者上、庸者让,江湖地位都是靠自己打下来的。我们也外聘一些“味道”匹配的人进来,如现在的CFO。他愿意来哈罗,也就愿意接受挑战。在薪资上我们可以给够,但做事还是要按照我们的规矩来,需要不断证明自己。这也是对人才的一种保护,如果一开始就身居高位、给他的时间很短、大家的期望值很高,着陆就会有问题。共享单车是个重资产投入的行业,需要精打细算。我们可以用技术还原每一个岗位的效率,每一分钱要花的明明白白,知道花在哪里去了。很多同行缺乏科研能力,连账都算不清楚。在战斗中,我们积累的宝贵经验带来了很多好处:第一、运营成本比对手低,效率更高。譬如我们一辆车运营成本3毛钱,对手需要1块多。这意味着我拿1亿美金,抵他们5亿美金,资金效率更高。第二,收益比对手高。我要考虑到即使没有投资人的钱,也能活下去。融资会让我们的成长速度更快,但不会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一定不是投资人和资本带来的,而是对生意本质的理解,一些不可被钱取代的东西。哈罗作为一个后发企业,在如此惨烈的竞争中能活下来,不是因为我们优秀,而是同行犯错太多。很多同行掉队不是我们出手打的,是因为他们没有关注内功和团队状况。企业如果被资本的风吹起来,如果是猪最后就会掉下去。谁在裸泳,潮水退去,就会看的清楚。我们即使在艰难的时候,其实也不把同行放眼里,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队伍肯定会有问题,只要我们熬得住、坚持做自己。我们发现一些同行同岗不同酬、拿钱不干活的人大有人在。我们一个人能干的活,他们十个人才能干出来。现在我们也面临很多挑战:第一、对手在不断升级;第二、团队在快速扩张中,如何保持原有的价值观不被稀释;第三、如何保持良好的氛围。共享单车的局势现在基本稳定了,现在到了考验内功的时候。未来是否会有合并讲不清楚,这是资本的事。但我相信优秀的团队一定是主角,并来并去,这个生意总得有人干,投资人一定要挑最好的团队。做企业永远要坚持用户价值第一,这也是哈罗要造好车、造智能车的原因。当公司利益和客户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定要坚持选择客户利益,这样才能走的长远。符绩勋:共享单车的想象空间正在发生变化2016年下半年杨磊找到我,表达了自己想做共享单车的想法。当时,ofo和摩拜起势很快,已经融资不少。面对杨磊我有很多疑问,作为后来者,如果没有优势很难超越它们。那次见面后,杨磊在两个城市做了试点,尝试一些市场投放。因为摩拜和ofo开始主要发力一二线城市,所以某些地域还有空间。调研之后,杨磊又找到我分享他的测试心得,在产品和运营上同竞品做了一些比较,也阐述了接下来的发展策略。他们在测试中的很多想法和心得,以及测试过程中的一些创新,是我在之前的共享单车项目中没有听过的,比其它家更超前。在产品跟运营上,其它家还是有点简单粗放,譬如说对于经济模型的测算,单车折旧年限的考虑,都比较乐观。与它们不同,哈罗一开始就把单车的运营考虑得很清楚,包括如何定位、如果运用电子围栏更好的管理车辆等。这就是产品的技术所在。打车这个市场中,滴滴、快的是通过APP掌握人与人的连接,而单车项目管理的是一辆车,这对产品和技术的要求更高。怎么能让单车不被乱扔进垃圾桶里,怎么能有效管理车的使用和骑行位置,等等,都是创业团队要考虑的事情。另外,单车这个市场跟汽车不一样,单车的半径很短,只有1-3公里,也就意味着即便当时ofo和摩拜拿了不少钱,还有很多城市是未覆盖的。所以,哈罗如果能够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先把二三线中小城市做起来,其实大家的位置差不多,也是一个对等的竞争。在那个时间点上,如果没有更多的钱,公司可能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我和GGV几位合伙人商量之后,决定再给杨磊一笔钱让他往前跑,同时也帮他引荐一些行业内的优秀人才共事。而单车市场的天花板有多高,坦白讲,在2017年上半年的时候,我内心其实也还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后来,当哈罗开始研究并考虑做助力单车的时候,我的想法就有了些改变。改变在于,这个平台所打造的出行方式,不再是短距离单车这样一个简单的市场。它把原来1-3公里的距离延长到3-10公里或者更多。也就是说,它的市场价值和想象空间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果能同时覆盖单车、助力车甚至共享汽车,那么这是另外一个出行路口,也可能去抢占滴滴、神州、一嗨租车等公司的市场份额。至于最后哈罗能否脱颖而出,这取决于公司还有团队本身的能力。杨磊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连续创业者,他有一种很强的韧性。比如最初他找到我时,我觉得切入单车有点不靠谱,脑子里有各种疑问,但我和他说去试吧,他就真的能够去试、去学,找出问题的根本,然后说服我他为什么能成。后期,蚂蚁金服投资了哈罗,不断加大对哈罗的支持,这也体现出了哈罗在产品和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升。巨头的战略资源也能很好的帮助被投企业。但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战略投资可能是把双刃剑,前提是企业自身过硬,不要对所谓的战略投资太依赖,不管是资源上的依赖还是资本上的依赖,不然都会影响你的价值。企业真正的价值来源于自身的独立性,这是强大的前提,不然,将可能被绑架。在我看来,哈罗正在走向一个越来越独立的过程。
近日区块链在国内越来越火,甚至许多公司都加入其中。有消息称,百度推出了区块链开放平台“BaaS”,网址为chain.baidu.com。百度金融对此回应称,该平台为去年7月21日推出的,目前已支撑了超过500亿元资产的真实性问题。公开资料显示,百度“BaaS”是一个商业级区块链云计算平台,属于百度自研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项目,主要帮助企业联盟构建属于自己的区块链网络平台。目前已成功应用于资产证券化、资产交易所等业务,并促成了国内首单运用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产品。早在2015年,百度就开始布局区块链,探索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领域并组建团队。百度副总裁张旭阳就曾在加入“超级账本”后表示:“区块链技术领域的研究和探索是一项长期战略性投入。加入Hyperledger以后,我们期待能与其他成员合作,推动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的演进以及全球区块链技术开源标准的制定。同时,我们也希望利用百度强大的技术场景优势,赋能百度金融消费生态,在继续加速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的同时,为更多合作伙伴输出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实现合作共赢。”
风、波已过去数月。丁伟坐在黑色旋转椅上,嘴唇紧贴话筒,深情演唱歌曲《父亲》。歌唱到一半,他嚎啕大哭,起身离开座椅,消失在直播画面中。面对直播屏幕上的谩骂、鼓励,他说自己不想博取他人同情,也不希望别人怜悯。作为昔日的创业明星,丁伟于2016年在南京创办第一家共享单车------町町单车。对于共享单车而言,2016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它像龙卷风一样席卷全国,一夜之间,涂满各种色彩的单车铺满大街小巷。现如今,经过一年多用户抢夺、资本融资和资本运作的厮杀鏖战中,共享单车迎来“倒闭潮”。丁伟就是共享单车出局者之一。到今年6月底出事前,町町单车市场投放超万辆。但丁父的企业资金链断裂,让町町单车失去输血方。“富二代”丁伟卷入了父亲的案子,在看守所关押30余天。町町单车随之轰然倒塌。创业失败的丁伟正如其微信签名一样:“一个人,一条狗,装备全靠打。”入局泛黄的太阳发出微弱光芒,苍白无力,它难以刺破北京通州上空厚厚的雾霾层。丁伟心情犹如雾霾一样沉重。短短数月,他经历着人生大起大落:“父母被抓入狱,女友分手,企业破产,别墅被查封……”丁伟也卷入他父亲案件,被关进看守所30余天。10月中旬一天中午,23岁的丁伟坐在旋转椅上,两腿膝盖并拢,上半身向下微倾,略显拘谨。他身着黑色背面印有美女印花的夹克外套,紧身黑色运动裤,脚蹬浅口黑色运动鞋。这个看着打扮时尚、面带青涩的年轻小伙,让人难以联想到他是一名公司创始人,跟风在南京创办第一家共享单车。丁伟是个“不安分”的人。他很像《围城》小说描写的婚姻一样:“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他打小被“富二代”光环缠绕,但他试图打破传统的桎梏枷锁,梦想在社会上能闯出一番名堂。丁伟本来在上海打理一家传统模式的珠宝店。他觉得不刺激,生活枯燥乏味。每次丁伟去珠宝店,店员喊声“小丁总好”后,他就坐在办公室玩手机,一玩就是一天,“那里有没有我都一样。”珠宝店距离公司约一公里。2016年8月份,因公司附近停车位紧张,丁伟放弃开豪车上班的想法,他人生中第一次骑单车上班。他觉得单车既方便又新鲜。“你有豪车不开,你骑什么自行车?”父亲问丁伟。“连你都骑自行车,咱们也能搞一下。”丁父思忖良久,突然补充一句。父子俩在做项目前查询过海量单车数据。摩拜和ofo各方给的官方数据是每天每辆车10次左右骑行次数,每次1块。町町单车想着5毛一次,预估每天8次左右骑行次数,每天每辆单车有4块收入。这样算下来,仅靠单车的使用费用只要一年半就能全部回本。其父丁万青是泰州市普发创投的实际控股人,町町单车完全由他个人投资。父子俩计划在老家南京开公司,因为那里拥有丰富人脉关系,他们也相信政府会保护当地企业,外来单车很难进入南京市场。但丁伟父子打错了算盘。町町单车投入市场两个月后,摩拜和ofo突然“杀入”南京。那天早上,丁伟去公司开会路上,满眼是红色的摩拜和黄色的ofo单车。“他们太快了。”丁伟始料未及。面对汹涌而来的摩拜和ofo单车攻势,丁伟已知町町单车必败。他不敢正面迎敌,希望能走差异化路线,挽回败局。他计划着把共享单车、助力车和电动汽车结合起来,然后再跟高德合作,寄望于打造出南京完整的出行体系。但丁万青的企业资金链断裂了,这个美好的想法被扼杀。洗牌町町共享单车创立之初,丁家父子信心满满。单车投放后确实吸引不少用户。作为南京甚至江苏第一家共享单车,丁伟首次在市场上投入500辆单车,用户使用率节节攀升,后追加到万辆单车。丁伟每晚忙完回到公司,第一时间就是查看用户数据,用户数量节节攀升,有时一天用户能增加几千人。那是丁伟最高兴的时候。单车用户量不断猛增,风投机构也纷至沓来。当地几家小风投机构找到丁伟,表示他们愿意投资,但金额在几百万至千万之间。但小风投机构投资金额小,丁伟觉得没吸引力。那时摩拜和ofo单车刚开始第一轮融资,但融资金额都过亿,甚至几个亿。他瞅着别人大金额融资,心痒难耐,他拒绝那些小风投机构。精细筛选后,江苏一家巨头企业跟丁伟商谈,起初说投资一个亿,后来降到2000万,对方承诺可以源源不断投资,但他跟投资商谈三个月,因对方企业出现问题,融资黄了。摩拜和ofo单车“杀进”不久,疯狂抢占南京单车市场。有人问丁伟为何不把町町单车跟其他两家巨头公司合并,但丁伟认为这不现实。“他们不需要合并你了,共享单车用户没忠诚度,用户不用你的,那就用别人的。即使町町用户没有了,那就用其他的,谁车多,那就用谁的。”“说句难听点的,你去死吧,死了以后,市场还是我们的。”丁伟感觉仗越来越难打。彼时,摩拜和ofo颇有两分天下的态势。丁伟越来越惶恐,无论是速度还是规模,战争升级的程度完全超乎了他的预想,对手融资的金额不断加码,摊子越铺越大。丁伟抑制不住地心慌,特意去趟上海。他问投资圈朋友能不能给町町单车融资,对方直截了当地说难办,现在投资圈被摩拜和ofo瓜分完了,根本拿不到其他融资。“单车二三梯队全都得‘倒’。”在单车市场争夺战中,用户是一枚关键棋子。丁伟觉得,摩拜和ofo依旧在激烈鏖战,他们现在想的不是盈利,实际上就是抢客户,用户一元钱能骑一个月,这不肯定亏嘛,但不论亏多少钱,抢到客户就行。当客户抢到手,习惯使用这种产品后,再推出新产品,那就盈利了。用户押金是共享单车融资的敲门砖。他说,比如摩拜和ofo单车巨头,用户的押金只当作现金流,这是拿到融资的关键。他们一般不挪用押金,也不缺这些钱,用户的押金都是给投资方看的。丁万青的资金链断裂、创投圈融不到资,町町单车的结局注定失败。“人的性格最难改变,我是一个不甘平凡的人,总想做些事。”丁伟这样评价自己。“假如不是他父亲资金链断裂,他认为自己不会败。再假如他不是眼光太高,没在乎那些小融资,也不会败这么惨。”败局町町单车在市场上存活仅八个月,“生命”戛然而止。今年4月份,町町单车公司危机初现。有天下午,丁伟正在公司上班,他父亲去天津的车厂,他们问“丁总在吗?”公司员工说,“哪个丁总?这是大丁总的儿子。”二话没说,对方上来连打两巴掌,把丁伟给打懵了。丁伟问父亲怎么回事,丁万青坚称没问题。丁母后来告诉他,家里的投资理财公司出问题了,那些人是去公司追债。丁伟怒了,家里创办公司之初,父亲让他签了字,也是公司的股东之一。丁伟觉得他有权知道公司的事情,但父母没透露半点信息。丁伟“赌气”带团队离开公司。五月初,丁伟经受不住追债人骚扰,他父母亲自把他送到机场,打算安置在福建姑姑家,暂时躲避追债风波。丁家企业资金链断裂后,追债者纷纷上门讨债。作为町町单车“造血者”的丁万青也被警方控制,再加上摩拜和ofo市场挤压,町町单车轰然倒塌。丁伟坚持认为町町单车的倒闭,不是因为经营或者团队管理的问题,完全是受父亲财务状况影响。丁伟不清楚公司具体投资多少钱。但他粗略估计,一辆单车按1500元计算,软件费100万元,加上订车押金100万,共计投入应在1700万左右。丁伟离开南京时,看到单车用户有15万,每人押金199元,即用户押金共计3000万。他从看守所出来,还有一万用户押金没退,即200万押金。“家里被掏空了,能借都借了,不然肯定把钱退还给用户。”现如今,町町单车散落在南京大街小巷。丁伟采购的单车造价成本高,质量好,寿命能达3年。至今町町单车后台没有关闭,老用户依旧能扫码骑车,骑车计费是0元,“这也算是对他们一种补偿。”丁万青被抓是压垮町町单车最后一根稻草。丁父被抓时,丁伟正躲在福建出租房睡觉,凌晨七点左右,他突然接到姑姑电话,说他父母被抓了,“那时我整个人都崩溃了。”“当时我劝过我爸,你别撑,你直接自首,反而没什么事。但他不想坐牢,总觉得能撑过去,他去借高利贷,结果越拖越大。”丁万青被抓前,依旧同别人谈判,四处为单车找融资。丁伟也未能幸免。今年8月份,身陷舆论漩涡的丁伟被民警从福建的公寓带到南京,服务站休息时,因手铐没被遮挡,路人指指点点,拿出手机给他拍照,“他们就像拍动物一样。”丁伟自嘲那时他变得彻底不要脸了。风光在商场如战场的定生死的棋盘,涉世不深的丁伟沦为“弃子”。“他(父亲)特别独断专行,什么事都不愿意说,总闷在肚子里,死撑!”这些道理是丁伟在看守所看透的。丁伟埋怨父亲。他痛恨父亲不告知实情,从看守所出来后,发现他父亲没有害他。“二代”是他在看守所流传开的。家族企业破产,“富二代”丁伟变成“负二代”。狱友听说他家企业破产,戏虐称他为“二代”,并鼓励他“二代,你要挺住,你家就你一个顶梁柱。”丁伟觉得“二代”称谓很适合自己。他把微信英文名字改为“二代”,他认为这既是一种自嘲,也是一种变相鼓励。丁伟从记事的时候开始,每天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家族企业蒸蒸日上,丁家财富滚滚而来。丁伟打小都有专车接送,车子也从帕萨特到丰田,再到现在保时捷。网上流传一张丁伟站在一辆奥迪R8跑车前照片,意气风华。他双臂交叉环抱,上身穿灰色风衣,脚穿黑色运动鞋。“他们说这车是靠用户押金买的跑车,其实这车都买两三年了。”丁伟哈哈大笑。这是江苏泰兴第一辆价格超百万的跑车。买车时,丁伟家人不同意买跑车,母亲问卖车的人,这车加速百公里能提速多少,担心速度太快易出车祸,卖车人刚张口,丁伟用手指对嘴嘘一下,“别说!不然家里不让买!说慢点!很慢!”“富二代”丁伟土豪生活到今年4月终止了。命运的震荡比他想象的还要剧烈。随后几个月里,追债、自杀、逃离、入狱,接踵而至。“那个时候,你真的明白了什么叫做身不由己。”一连串的遭遇,这让丁伟从来没感到如此落寞。他躲在家里喝酒,整天喝的酩酊大醉,然后倒头就睡。“好好的家怎么说没就没了?”丁伟躺在床上,双眼盯着卧室的天花板。十月上旬的一天,风波已过去数月。丁伟坐在黑色旋转椅上,嘴唇紧贴着话筒,在直播平台上演唱歌曲《父亲》,歌唱到一半,他嚎啕大哭,转身离开,消失在直播画面。几分钟后,丁伟再次坐在电脑前,他说不想博取人同情,也不希望别人怜悯他。丁伟说看守所的日子反而让他“蜕变”了。“姐姐和姑姑去接他,哭的跟傻子一样,她们说女朋友跟我分手了。”丁伟没说话,只是轻叹一声。绝境失意的丁伟打算跳楼结束生命。今年4月份,他在公司被追债人打两巴掌后,加上女朋友提出分手,醉酒的丁伟彻底崩溃了。他晃悠悠地来到南京一座商场天台,两腿悬空,打算跳楼自杀。他打电话给表弟,嘱咐遗言,他表弟在电话中大哭。丁伟父母得知后,嚎啕大哭,匆匆赶过去,醉酒的丁伟被劝下。丁伟是个不服输的人。次日有人对他说起这事,丁伟还特意去天台看一眼,“这是我干的事?我都不相信这是真的,我怎么敢从这么高的地方跳下去?”丁伟流露出惊讶表情。这不是丁伟第一次想结束生命。他在福建躲避债主时,整宿喝的酩酊大醉,想过很多种死法。但一想到父母,他又断绝这个念头。“死能解决问题?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不来承担谁来承担?爸妈都进去了,我不去扛这个家,谁来扛呢?没有办法,不想做也得做。”此时创业失败的丁伟站在人生最低谷。他在共享单车的商战中,早早入局,又早早被踢出局。丁伟在看守所被关押30余天。刚进看守所时,狱警看丁伟身体偏瘦,问他是不是吸毒进来的,他回答不是。“那你是打架进来的?”狱警又问。“我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进来的。”“你年纪不大,怎么犯这罪。”狱警半信半疑。丁伟曾在看守所碰到跟他命运相仿的企业家。“他跟我遭遇很像,墙倒众人推嘛!出事后,这不好那不好,一片谩骂声,说人家是诈骗犯。他没入狱的时候,大家都说他是成功的企业家。”看守所也是丁伟重获新生的地方。他进看守所前,心里想不开,什么人都不想见。但他在拘留所待半个多月后,反而彻底想明白了。平时,他在里面除了训练,每天打坐发呆,冷静下来的他不停反思自己,从儿时一直回忆到现在,“我到底做什么坏事了,怎么弄成这种结果。”丁万青在狱中曾给丁伟写过一封信,谋划丁伟的未来。信中说:“儿子好几个月没看见你了,爸爸特别想你,现在你也大人了,通过这次事情,你也会成熟许多。我想就是开个门店卖福利彩票,再卖点香烟,再加个APP网络销售,如果宣传推广的好都行,路是人走出来的,你也可以在南京做这件事……”创二代“‘创二代’创业?成功就适合创业,失败就不适合。”丁伟感概。有人问丁伟你好好富二代不做,干嘛非要去创业,不应该干这些。丁伟有时也会反思,自己干嘛去趟这个浑水。丁伟喜欢甄子丹、史泰龙主演的动作电影,他觉得那种拳拳到肉的打斗刺激惊险。“创业也是这样,就得有那种冒险精神,即便失败。”丁伟抬手摩挲一下短发,脸上挤出一丝微笑。富二代在外界给人的印象是游手好闲、吃喝玩乐。丁伟觉得那只是表象,他们很想做事,有些人还干得不错,他们有充足的资本。但在中国南方,家族式企业有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在孩子没成家生子前,父母绝不让他们掌握企业的财政大权,担心孩子太年轻,把父辈甚至祖辈们辛苦打下的家业给败了。丁伟就是这种传统的家族式企业。在他创立共享单车时,用户通过支付宝和微信交纳押金,绑定在公司银行卡,但丁伟并没见过银行卡。丁伟的单车公司完全由其父亲个人投资,他只是执行者。“我从来没管过钱,也没见过公司的账目,这在家族企业里很正常。”毕竟丁伟入世不深,他刚从学校毕业一年。丁伟国外的求学经历同其他“富二代”如出一辙。他就读于美国洛杉矶加州分校BA(商业数据分析)专业,读书不到一年,因身体原因,回国上大学。这让丁伟阅历更加丰富,想法远比普通人多得多。“我不是单独说我,九零后‘创二代’思想都很超前,而父辈们又思想守旧,他们执掌财政大权,但没冲劲。”丁伟举例说,老一辈开饭店依旧是传统模式,内外部装修豪华,厨师也是顶尖级别,但客流量并不多。但现在“创二代”们会把酒店开成特殊化,像主题酒店,或者店里搞个新疆舞蹈等,极具特色,客流量绝对比传统饭店高。但“创二代”靠这些远远不够。“父母得足够溺爱你。”丁伟又补充一句。重生10月初,背负债务的丁伟从看守所出来,他拖着行李箱,坐四个半小时动车从南京到北京,成为一名“北漂”。这似乎有点逃亡的意味。以前丁伟每年都会到几趟北京。他到北京都是到酒吧玩,但丁伟不喜欢吵,每次凌晨十二点前都偷偷溜出来,逃离喧嚣的酒吧。但这次丁伟并没有逃。丁伟在整个北京唯一开业的酒吧待到凌晨六点,他就一直坐着,唱歌很好的他并没开嗓,“没心情。”朋友们见他心情不好,劝他“没事啦,我们还在呢?”从酒吧归来,丁伟搬到通州某家科技园的宿舍。宿舍有三间卧室,目前丁伟一人居住,他住在靠近南面最里面的一间,一张柜子,一张床,几台台式电脑摆放在桌上。卧室木桌上的电脑是丁伟赚钱工具。晚上9点,丁伟都准时在某直播平台上开播,一晚唱15首歌,一直唱的晚十一点下播。这次丁伟应北京朋友受邀而来,让他管理一个经纪传媒公司,管理10余名主播。“我是富二代,我了解富人什么心态,怎么让他们去打赏,也知道男人怎么样才会从他们腰包里掏钱。”丁伟信心满满。直播中,直播屏幕上不时弹出骂他的话。“我不想说自己有多苦,不然到时候又有人说我想洗白,博取同情。”丁伟大骂一句。“我不想现在什么生活,有什么过什么生活。”丁伟骂自己,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创业,搞的整个家都没了,沦落到卖唱的田地。“家里也没留家底给我我,父母觉得特对不起我,劝我别再请律师。”丁伟没同意,他觉得找人借钱请律师也就后悔一星期,不借钱打官司,他会后悔一辈子。北京的深秋,夜晚格外冷。丁伟的卧室很寒酸:一张两米宽的大床,淡蓝色花格的薄被子随意丢放在床上,枕头。被子和枕头是前任租户留下来的。丁伟把干净的毛巾整齐铺在黝黑的枕头上,裹上一件外套防寒,然后抱着陪伴他八年的小狗入睡。“毛巾盖在枕头上,也就不脏了。”寄人篱下的丁伟不在乎这些生活细节。丁伟更着眼于眼前。有人问他是否想东山再起,丁伟摆摆手,有点心灰意冷。“我也打算二次创业,但即使过个七八年能创业成功,那又能翻起什么大浪?”
“创新”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在如今中国的实体零售业态改革、升级中被提及,在过去短短半年的时间里,从无人便利店到无人贩售机,跟风赶潮流者有之,摸索探路者亦有之。而说到便利店,日系便利店里有两家是大家频频提及、模仿、分析的样本,一是7-Eleven,另一个便是罗森,他们在新的形态、模式上,也有着自己的尝试与探索。不过就中国市场而言,早于7-Eleven进入中国市场的罗森,不管是从店面规模还是经营情况的诸多表现上却远不如前者。而在中国本土便利店品牌争相发力时,罗森这一1996年便进入中国市场的日系便利店品牌也终于在近两年加强了在这一市场的扩张动作。资料显示,罗森在上海有780家门店,重庆有145家门店,在大连有96家门店,北京地区有64家门店。其中,2016年里新增门店307家,预计2017年新增超过500家门店。然而,扩张绝不仅仅是尽可能的多开店,如果不能保证每个门店的品质,多开店并不能带来收益的增长以及品牌的强化。关于罗森在中国市场的下一步,日前罗森中国董事兼副总裁张晟在接受《联商网》专访时,也谈及了颇多,这里,且对专访内容的要点进行一个摘编。首先需要提及的是张晟执掌罗森的一个非常著名的“自行车理论”,在他看来,品牌便利店的运营能力可以分为两大类:前轮:网点拓展能力、维护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公关能力和供应商的拓展能力;后轮:商品的策划能力、日常运营能力、内部精细化管理能力、系统能力;而这一理论才能在罗森的下一步计划中得以践行呢?“不管外界怎么看,我对罗森在中国2025年达到1万家店非常有信心。”需要了解的一个事实是,在2016年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罗森在中国基本是以每年10店的速度。到2016年底罗森在中国门店数量达到996家,现在是1200多家店。张表示,到年底,罗森门店数量将突破1400家,2018年底可以实现2000家店规模。按照年开店速度保持在500家店水平,2020年达到3000家店的规模不成问题。“这个开店预估仅仅只在现有区域,并没把未来新拓展区域考虑在内。”同时,张晟介绍称,罗森每年都会聘请第三方公司做神秘顾客调查,该调查会针对罗森和竞争对手门店去一下全方位的透视。2014年神秘顾客调查只有49分。此时张晟刚刚提出新自行车理论,花大力气夯实门店基础和薄弱环节。经过两年调整,2016年神秘顾客得分到了81分,2017年上半年数据也接近80。罗森中国门店的经营管理开始持续优质稳定,甚至有几家店还得了满分。如何才能快速的开店呢?现在罗森在中国的发展模式除自营外,还有区域授权、大加盟和类似超市发这样的复数加盟。张晟告诉《联商网》,“在罗森供应链能够辐射到的区域,我们采取的是大加盟模式,而在罗森供应链辐射不到的区域我们选择区域授权或者复数加盟,未来或许还有其他加盟模式。但是区域授权和复数加盟的鲜食供应链必须按照我们的要求进行改造。”未来罗森会通过区域授权在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拓展。张晟再三强调,便利店有人均消费杠杆,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不能支撑150-300家门店的时候,企业很难实现盈利,进入城市必须要有足够的消费需求。基于这样的标准要求,所以罗森在江浙沪的江阴、宁波、嘉兴、镇江、苏州、张家港等都是采用大加盟模式。张晟说这是罗森自有供应链能够辐射到的区域,另外长三角地区经济确实发达,非常适合便利店业态的发展。随着江阴二号仓的启用,而三号仓也在筹建中。未来自建供应链会继续向南发展。张晟告诉我们,现在杭州有110家罗森便利店,其中20家直营店,当发展到150家店时也要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品控如何把关?张晟把罗森定义为小商圈制造型零售企业。所谓罗森的小商圈是因为每三四百家店需要一个供应链,中国幅员辽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商品的因地制宜。而把罗森定义为制造型,是罗森的鲜食商品都是由自己生产和委托别人生产。罗森做好原材料和源头控制,从来不使用半成品以防止不宜控制的情况发生。罗森擅长产品研发。张晟表示,商品部门每周提案15-20个新品,其中NB(非自产商品)商品8-10个,自产商品8-10个。然后大家做出评议,这些提案的新品并不是全部都能通过评议关,甚至有时候一周只有一两个新品通过评议出现在门店。因地制宜中国区域不一样,各地建筑结构和消费习惯会有差异。罗森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这一调整,在农贸市场和标超比较弱的城市罗森也可以卖菜,关键还是取决于顾客的需求。罗森的门店的标准和面积并无统一要求,张晟把这种门店面积的无固定设置称作“身段软”。据了解,在上海最小的罗森便利店只有22平米。之所以不规定规定门店面积和标准,张晟认为还是考虑到中国各地现实情况,例如大连这样的山地丘陵城市,其建筑结构都会有区别。张晟认为不在于门店面积大小,关键还是在于商品和服务。当今天便利店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罗森中国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三大类型店铺:社区店、马路街铺、办公楼发展策略。
苏扬最近来北京的频率比平时高了许多,他正在为自己的创业项目寻找新一轮的融资,虽然半个月前,他才刚刚完成了天使轮的融资。苏扬的公司算是风口项目,他蹭上了当下最热门的共享浪潮,在共享雨伞领域创立了“春笋晴雨伞”。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领域,如果你还记得几个月前那个闹剧般丢了3万把雨伞的公司——他们做的是同一个生意。互联网圈里有时侯会把这当做茶余饭后的笑料,就连有些投资人都无法认可。熊猫资本合伙人梁维鸿对AI财经社表示,共享雨伞的模式他也没有看明白,在雨伞拥有成本如此低廉且使用频次较低的情况下,共享的意义何在?而有的投资人甚至直接表明,自己绝对不会投此类企业。但也有不少的投资机构已经入局。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4个月里,包括漂流伞、UU伞、JJ伞、OTO、春笋晴雨伞在内的十多家共享雨伞企业均已完成了天使轮融资,甚至有的已经拿到了Pre-A轮。共享雨伞的生意到底如何,是刚需还是又一次共享风口上的噱头项目?是资本市场催生出来的泡沫,还是真的可以转化为商业场景,AI财经社和春笋晴雨伞的创始人苏扬聊了聊他眼中的雨伞生意。以下是苏扬的自述。“商人的心态不需要每个人都懂”质疑其实我也遇到很多,有时我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关于公司的动态,有不太相熟的陌生人就会跑来问我:你这个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之前有过一年的FA经历,也认识不少投资机构,他们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有的人会投,有的人明确表示不会投,有的人则没看懂,需要把你的逻辑说服给他。其实商人的心态不需要每个人懂,不然大家都来做这个事情了。至于有的投资机构为什么不投,他们可能会觉得看不懂,或者没有充电宝和便利店来钱快,财务模型是不一样的。雨伞这件事情有好处也有坏处。任何一个创业项目总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70%可能是好的,30%是坏的,如果70%都是坏的话,相信也没有人会去做。雨伞的好处在于,它是刚需。之前下雨时如果你没有带雨伞,那你只有两种选择,地铁口十块钱一把的廉价伞,以及等雨停,但现在如果有一把共享雨伞,你就可以更低的成本去躲过这场雨,不管是时间成本还是金钱成本。另一个好处在于,它的使用场景很多,可以布点在餐饮店、咖啡厅门口、地铁口以及白领居多的写字楼。只要占到合适的场景就可以赚很多钱,它的单点模型是成立的,服务用户成本、获客成本是低的。比如你占住了写字楼这个场景,一个点粗略按照一年赚2千块钱来算,2万个点就是4千万,就可以上新三板了。当然雨伞也有坏处,它的频次不够高,季节和降雨的热力图分布不均匀。但首先,你只需要看全年降雨天数,比如上海是120-140天,这120-140天不管是几月份发生,一年总的是大概这些数,那你只需要在下雨的时候去满足中国人用伞的需求,中国每年可以卖出10亿把雨伞,出行带伞的需求又有多少?无人值守的设备好处就在于你不用去考虑它没人用的时候怎么办,只做雨伞的话,一年的降雨量只有三分之一天,那可能利用率也只有三分之一,但是雨伞不一定要像单车一样一直被骑,柜机放在那里也可以有利用率,有广告收入。既然是无人设备,那你只要确保你的设备被租出去的次数足够多。“风口上的公司有关注度”如果你跟我聊天,你会发现我是一个会讲故事也会做事的人,但我没有说为了讲故事就铺到北京来,可能铺到投资人楼下会有更多的关注,但这是不可行的。如果是纯粹追风口的话,他一看这个风口没起来,捞不到这么多钱了就不做了,但我是想把这个项目的矿挖出来的。包括我为什么要做雨伞这个事情,也是有一些逻辑所在的,并不是跟风。我的上一个创业项目是一个名为DDbike的共享单车公司,当时有四个联合创始人,这个项目主打三四线城市,到现在也还在运营,已经覆盖了21个城市了,今年5月我推出共享雨伞,雨伞的灵感就是从单车的运营中来的。去年年底,在调度自行车的时候,有时会碰到下雨的情况,我就想如果有把雨伞就好了,当时有了这个想法,但是需求是很好被找到的,怎么去满足不一定,需要时间验证,后来我想通了,就自己出来做了春笋这个项目。我做的这两个项目都是风口上的公司,这是因为风口上的公司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度和更快的成长,如果我做的是某个冷门的行业可能今天你也不会来采访我。创业无非是两个目的,一个是成长,一个是赚钱。从行业发展来看,你所在的行业要能够带领你发展。你想要快速成长,就得做竞争激烈的行业,有红海才有成长。我现在更看重能把事情做到什么程度,并不看竞争,有竞争才算是好事,会有更多的关注度和钱、资源进来,只有你做好了,你才会获得更多,吸收更多,总比你做一个冷门的好很多。当然我也没有去做共享充电宝、共享健身房、无人零售这样的逻辑看似相通的无人值守设备。首先充电宝在我看到的时候,已经有行业小巨头出现了,聚美也入股了。其次,健身房和无人零售背后都有很强的传统产业链在支撑,虽然它们做的事情都是摆设备。但雨伞一是刚刚起步还没有巨头出现,二是产品逻辑和单车也比较相似。你站在几个机会面前,结合背景来分析,可能就能知道自己更擅长什么。“套用共享单车的产品逻辑”其实雨伞和共享单车的用户逻辑、产品逻辑都很像,都是铺科学的设备、科学的融钱。包括现在作共享雨伞桩机和智能锁的,都和当初深圳那群帮单车做智能锁的是同一批人。大家最初对这个行业的偏见可能来自于共享e伞丢伞的事件。他们的产品逻辑就很像早期的ofo,采用密码锁无GPS的方式。这是因为它本身设置的机制就是不需要用户归还,也不能确保用户能否归还,用户拿回家10把平台可能也不知道。但现在的共享雨伞,多是采取GPS或者桩机定点归还的方式,有点像共享单车和有桩单车的模式。春笋采取的是有桩模式,我的雨伞上没有GPS,但是有一个RFID的感应芯片,必须还到桩上才会停止计费,你可以今天不还,明天不还,不还到昨天借的位置,但是你总归还是要还到桩上的。最多能连续借7天,如果7天之后不进行任何操作,比如续借或者一键购买的话,那我们就会直接扣押金,所以目前伞丢失的比较少。虽然两个行业的设备逻辑是一样的,但是背后的运营逻辑又不一样,单车是一个规模经济的生意,雨伞不是。因此,桩机的选点很重要,用户的生活无非就是两点一线,桩机可以选择布点在你家或者公司附近,24小时你总会回去一次,我就在你周围布点就足够用了,200台桩机就可以足够运营。我们现在主要是办公楼、地铁站和餐饮门店,7月份开始铺设,一般都会签排他协议,和充电宝的布局又有些类似,业态都是门店,但如果说我摆在肯德基,你摆在麦当劳那我也没有办法,商业竞争只能在把自己事情做好的基础上去竞争。从商业模式上来说,我们现在是一天一块,每个桩机投放20-50把伞,单个伞的成本是20几块,并且设计成了比较独特、新奇的反向伞。平均算下来一个桩机的成本在2000块钱,主要收入是租金,未来线下桩机上也可以做广告,把流量利用起来,大概六七个月就可以实现回本。目前我们还只在上海,计划是先做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这几个城市,北京暂时不会考虑,以南方城市为主。“卖给别人很没有出息”关于竞争,其实现在也有一些别的团队在做。我还蛮欣慰的,还好这个赛道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竞争者进来,把赛道撑起来是个好处。一方面是更多的投资人会接触到,方便他们更好了解这个行业,我们就不用花费太大的力气去说服,第二是赛道撑起来才会有更多的行业资源可以去供你使用。这个行业大概可能还需要两三年蓬勃发展才可以成熟,目前雨伞也没有像单车一样走向供应链和跑马圈地的阶段,等哪家公司能够率先拿到1亿融资可能才算是竞争的开始吧。上一个项目是做到一半退出了,但雨伞我打算做到行业第一,然后去收别人,卖给别人很没有出息。哪怕这个行业最终有泡沫,行业没有起来,有的公司撑不下去倒闭了,但我觉得他们不干了我干呀,因为我判断这个事情可以做成,当你拥有一万个设备之后,你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广告、场地、租金都是很赚钱的,可以用用户身上找价值,从点位身上找价值来扩展公司的增长空间。这样上新三板是没有问题的,我想拥有一家自己的上市公司。
亚马逊推出B2B业务,Anker等跨境电商品牌走到海外线下大卖场,跨境电商从过去仅仅在平台上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模式开始往更多样化的渠道发展。明显,跨境电商已经进入一个转折点。而对于一些正在转型做跨境电商的制造商和贸易商来说,恰好在这个转折点上,该把资源投放在哪些渠道才能跟上新跨境电商时代的节奏呢?时间点决定2C还是2B对于制造商、品牌商而言,进入跨境电商市场,最先要考虑的是做2C还是2B的问题。作为在2002年开始从事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运营的ESG,其中国区负责人陈婷婷则认为对于厂商、品牌而言,给大卖家供货的2B模式和自己运营的2C模式都是没有绝对的对错,但两者的切入点各有不同。在2017中国(龙岗)跨境电商产业峰会上,陈婷婷分拆了厂商和品牌商转型跨境电商的难点:第一,传统的品牌商转型的角度来说,他难以舍弃的一点是因为他习惯了B2B的大的订单出货量。在现有的外贸的转型下,订单变得碎片化,这些企业在生产的供应链上应对要有所调整。如果真正转型做B2C,其实有的工厂并不了解市场的数据,就像瞎子摸象,不知道应该往哪个方向出力,这是摆在大家面前最直接的问题。第二,品牌商、厂商而言,要做电商,大家都知道电商的爬升,从一开始订单量很小,而且本身产品的迭代速度又很快,对这些企业来说要去适应这种情形的变化。“2B、2C没有绝对的界限,而是在于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渠道和方向,其实两者搭配可能会更完美。”陈婷婷如此说道。2B的3个场景对于2C可能已经有很多卖家实践了很多年,那么2B上,跨境电商有什么新的玩法呢?对此,全和悦供应链创始人林世豪指出,主流的B2B无非就3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OEM、ODM方式,另外一种就是把自己销售团队设在目标市场的前端,还有一种就是给国内做跨境电商的卖家做分销。其中,国内分销是目前较火的模式。除了品牌商、厂商,很多大的泛供应链卖家也在做国内B2B分销模式。如环球易购分销平台,以及有棵树的S2B模式。这些卖家主要是把自己供应链开放出来,给国内其他卖家进行供货。当然,看似跨境电商背景下的B2B模式跟过去没有区别,但实际上无论是客户群体还是供应链体系都产生巨大的变革。在此前,AmazonBusiness中国区负责人杨钧曾指出,B2B采购这个领域未来将出现“订单碎片化”的趋势。订单之所以碎片化是因为把采购的需求下沉到终端采购一线人员上,由于订单碎片化产生了很大区别,导致传统的供应链体系无法再满足新型的B2B采购下商业模式。那在这种环境下,跨境B2B企业该如何去布局自己商业模式来积累优势呢?杭州万事利也是在跨境电商探索的传统贸易企业一员。在今年上半年,万事利跨境电商业务销量已经超过700万美金(约合4731万人民币)。万事利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廷方指出,在转型跨境电商过程时,最大的改变是要把过去一个团队对应一个大客户的线下模式变成一个人对应一大批客户的模式。服务体系,成为跨境B2B企业急需投入资源进行改造的一大关键。传统企业入场2C电商会遇到的坎当然,新入场的企业也会瞄准跨境电商卖家在做的生意——直接坐B2C出口。但作为一个传统企业,其面临的困难也是巨大的。凯特电器有限公司也是新入场跨境电商的一员。在过去,凯特电器是以传统B2B位置,年销售已达5000万美金。而在B2C电商上,凯特电器截至今年7月底,其亚马逊销售额大概也只有70万元。而在做B2C跨境电商的时候,凯特电器也面临不少难题。凯特电器副总经理马高东告诉小编,由于工厂的体系太大,控制质量很难。做ODM和OEM的工厂员工只追求最基本的品质要求,不需要管销售之后的事情,速度越快赚的越多。但做亚马逊,面对是每一个实在的消费者,产品的质量是第一关键,让工厂员工扭转思维是难题。对此,凯特电器的做法是,为亚马逊的电商业务专门成立一个事业部,从产品研发、供应链生产、品质控制到管理和销售都将按照新思维去把关,提高产品质量。所以,在入场跨境电商行业时,产品供应链成为B2C电商的重要一环。研究当地习惯是出海前的必修课当然,产品主要是自身内功的修炼,但跨境电商是跨国的电商模式,所以要真正做好除了要管好国内的“活”还得做好海外的“功课”。在宝付跨境支付总经理林勇看来,企业要入场跨境电商,2B和2C其实都是共同要做的,但相对而言2B是比较稳定的生意,2C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点比较多。而林勇认为,当企业选择转型跨境电商的过程中,还是要去精准地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政策、消费习惯,包括支付方式。“比如沙特市场,当地消费者每隔一个小时要去祷告,你说他们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手机在线上购物呢?所以他们消费的场景还是在超市。”林勇举例说道。他指出,想现在很多传统的制造业或者品牌商,都是不断地在研究海外的东西。所以出海的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了解当地市场是什么情况,企业要做哪个市场,就得先把所有的问题抛出来想清楚,然后再考虑到底是做2B还是2C,这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千万不要跟风,跟风往往就会一边倒。“在做转型的过程当中,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包括对市场的了解,谨慎为好。”林勇入场说道。对此,林世豪也指出,跨境电商企业接下来的发展会需要更多的走出去,去到目的市场,通过对目的市场的了解,把这个产品更加接近用户。
上海七宝老街是一条古镇风貌街,是实实在在的水乡,也是离上海市区最近的古镇。这里有老楼和小桥流水,也有商业化后涌入的游客。氽来钟声响起时,若是恰逢夕阳西照,音律和光线丝丝飘洒在头发和小吃摊上,别有一番慢滋味。沿着七宝老街的主路之一青年路朝东走到头,向北拐上新镇路,去年12月刚刚开业的上海闵行宝龙艾美酒店就矗立在马路对面。这是一家客房数达240间的喜达屋旗下高端连锁酒店,艾美一贯的现代文艺气质和500米外七宝老街的古朴形成了和谐的辉映和反差。古典和现代在此“撞色”。“撞色”是时尚圈的搭配方式,越来越多的”撞色”落地于如今的商业逻辑。林捷在做的就是这样的事:不久前刚以多点联合创始人兼CEO身份离职的他,即将在上海开出第一间属于自己的便利店──简24。林捷想做的,是冰冷科技和温度的“撞色”。艾美酒店三十米开外,刚好是林捷的办公室。“无人”是一阵风林捷承认,他在借无人便利店的这波“风”。不同的是,他觉得自己是先行者而非跟风者。一是因为自己做得早,二是因为他更关注“便利店”本身而非无人概念。“其实我就是思考了AmazonGO在中国应该有的形态,”林捷说,“没想到我的货架在技术落地后和后来无人的那套东西很像,更没想到今年无人便利店能忽然火成那样。”事实表明,消费者对无人便利店的好奇心和接受度都很高,简24在布局初期借势宣传“无人”概念是一个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的选择。有风借,为什么不呢?简24的货架基于以视觉为主的多传感器协作来实现无人化,用林捷的话说,这是一个更智能化的AmazonGo。计算机通过视觉算法识别和捕捉人脸和动作,实时完成人体和商品的绑定。消费者的整个购物流程是:1.首次注册后,直接扫app入店;2.入店挑选商品;(这个过程中最好不要把商品交给别人,由于识别区域限制,谁从货架拿走了商品就扣谁的钱)3.可以留在店内休闲区休息、会客或直接离店;4.可以选择免密支付、直接支付或离店后支付;(类似滴滴打车)5.和芝麻信用或更多信用体系绑定,并且一次违约后将无法再次进店。在简24的理念里,视觉识别只是工具,最重要的是实现消费过程的“无感”。而相比于各种需要二次识别和自助扫码的无人便利店,简24尽可能实现了消费流程的简洁。做好便利店,光有硬件基础还不够,软件也得跟得上。林捷在多点的工作经验让他对新零售的概念感触很深:零售是本质,但绝对离不开人和技术的结合。他认为,传统零售领域不高效的地方如供应链、运营、营销等确实都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往前推动,重要的是这个过程的推力和磨合转化的过程应当是由人主导,且自上而下。“比如说,做到实时把门店品类销售数据呈现意义非常大,但是现在很多店做不到,因为POS机由于安全机制不联网,需要每天上报。但是实现这个想法并不难,就是在POS机后面加个中台而已。”林捷举了个例子,“那为什么便利店和超市不用?难道是它们不需要吗?我觉得其实关键在于有了技术之后做零售的人能不能在理解和接受的基础上,真正把技术用在流程里。这点真的是太难了!线下零售的一些人的固执程度,可能只有做这行的才会知道。”由此,简24创始团队的线上线下经验成为了他们的自信来源。“技术是优势,但是类似的视觉技术在两年后会成为标配。所以技术很重要,但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林捷简单算了算,两三年内视觉技术成为标配后,那些后改造的传统便利店还需要至少一年时间才能把人和sku跟视觉无人管理系统磨合好。掐指一算,简24似乎至少领先了3年。软件的优势首先体现在了供应链管理方面,简24有自信做到不对供应商退货,也自信有一万种营销手法可以把临期商品卖出去。保质期还剩三分之一的商品被称为临期商品,预期在变质前卖不出去的商品一般会被提前退给供货商,再由供货商自行处理。由于简24承诺不退货,他们可以拿到相对更高的分润点数。“一瓶水要临期了,但肯定还能喝,我买一送一全送了都能送掉。我们的后台会针对记录里喜欢买水的顾客,或是最近浏览过水的,还有那些喜欢喝运动饮料的顾客等等做精准推送,不信送不掉,屡试不爽。”虽然商品送走了,但是带来了转化,优化了和供应链之间的流通,省了很多事儿。“如果管理层跟不上对新零售真正内涵的理解,负责实际操作的基层更加不会理解。”林捷说。做有温度的便利店2016年,中国便利店行业规模首度超过千亿,并在门店增速和销售规模上保持不低的增速,但渗透率仍仅为0.45%。相比之下,作为便利店发源地的日本则拥有一个渗透率为8.2%,行业规模高达6923亿元的高度成熟市场。在日本和台湾,与其说便利店是一个零售场所,不如说是一个一站式服务中心,它几乎能满足你的所有日常生活需求。在日本,便利店基本提供了从快递、邮政、干洗到影印、传真等日常生活所需的几乎所有服务。仅仅是提供免费洗手间和店内ATM机就涵盖了范围极广的人群。事实上,单纯只为了购物进入便利店的顾客只占20%。作为比较,中国目前的便利店服务项目就显得单调得多。2015年,在平均毛利率分别为30%(日)和26%(中)的基础上,日本便利店单点单天的平均销售额为42032元,而中国是6002元。在林捷心里,简24就应该做成一个像日本那样有温度的便利店。一百平左右的空间里,简24将在初期划出二十几平的空间作为休闲空间,并考虑在未来逐步优化至40平左右。在设想中,简24会是一个有着客厅般体验的公共空间,顾客可以在这里自由休息或者会客。由于星巴克的盛行,咖啡会客文化已经基本流行开来。人们习惯了去咖啡店点两杯咖啡,然后坐下来闲聊或是讨论工作。简24想要塑造的场景是:会客或闲聊时,所有人都可以直接去货架上拿走现在需要的商品,直接回桌就能使用,不用像在星巴克一样重新排队、点餐、付款和等待,一切都如同在家一样自然。实际上,这家所谓的“无人便利店”可能依然“有人”。简24强调在C端零售链路上的无人,但会为这个刻意营造的“客厅”场景引入服务专员。这个服务专员会理货、会打扫、也会和人交流……林捷认为这样的“有人”是必要的,只有人和人交流才能产生真正的情感纽带。完全无人的便利店就像冰冷的机器,可能同样高效但永远不可能像日本便利店一样成为人们心里的第二个“家”。他判断,两三年内中国的便利店文化才会真正形成,那个时候人们对便利店的认知已经重构,不管是时尚潮人还是孤独患者都在便利店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2011年日本大地震期间,7-Eleven、全家、罗森三大便利店集团80%的东北地区分店在两周内恢复正常营业,为灾民提供卫生间、自来水以及生活必需供给。“即使震感已经缓和,但只要看不到7-Eleven的灯光像往常一样亮起,心中就还是会有隐隐的不安。”这或许就是商业的温度。“我们不追求高爆发。”外资便利店已经在一二线城市布局二十多年,新兴便利店的选址成为了挑战。由于本身的性质,便利店的选址相较于其他零售模式显得更为重要,想找到一个好地段的门面不是易事。既然如此,也干脆不去追求野蛮生长。考虑到门店选址依然是便利店的重中之重,简24选择了开放加盟模式,并称自己解决了加盟模式的最大弊端。由于商家素质和执行力良莠不齐且很难用经济门槛完全区分,加盟商户的个体行为导致的品牌形象受损一直是开放加盟连锁店的心病。简24鼓励使用无现金支付,初期也接受现金,但无现支付金会是绝对的大头。由于价格全平台同步并在app对顾客透明,一直到移动支付完成的零售全程都可以在线上解决,直接管住了便利店的“钱”。货品方面,全货架布置的摄像头也担当了纠察的重任。“如果一些已经临期、该拿来赠送或促销的商品还摆在货架上卖,我的摄像头识别后可以直接设置成不收费,让消费者白拿!”林捷笑道,“钱和货我都关注了,还怕加盟吗?”简24的首店将在这个月底在上海开业,目标是一年内开一百多家店。设想中,硬科技和柔管理会在不同城市打造有温度的空间,一起撞色,一起创造价值。在林捷心里,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大势所趋。
女性时尚穿衣技巧仅仅之是用几套衣服配搭出多种穿衣方法吗?NO!时尚女性要真正达到穿衣的精髓,真正穿出美丽,引来赞赏与回头率,就需要好好地探求一下穿衣的道理,不过,这里已经为大家准备了20个久经考验穿衣技巧的原则,助你轻松穿出时尚与美丽。穿衣技巧的原则第一条由浅入深,穿衣有三层境界:第一层是和谐,第二层是美感,第三层是个性。穿衣技巧的原则第二条经典很重要,时髦也很重要,但切不能忘记的是一点匠心独具的别致。穿衣技巧的原则第三条黑色是都市永远的流行色,但如果你脸色不是太好则最好避免,加入灰色的彩色既亮丽又不会太跳,不挑人是合适的选择。穿衣技巧的原则第四条衣服和丈夫一样,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穿衣技巧的原则第五条不要太注重品牌,这样往往会让你忽视了内在的东西。穿衣技巧的原则第六条衣服可以给予时尚女性很多种曲线,其中最美的依然是X形,衬托出女性苗条、修长的身段,时尚女性thldl.org.cn味儿十足。穿衣技巧的原则第七条应该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在服装的搭配上,不仅能让你以10件衣服穿出20款搭配,而且还锻炼自己的审美品位。穿衣技巧的原则第八条即使你的衣服不是每天都洗,但也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争取每天都更换一下,两套衣服轮流穿着一周比一套衣服连着穿3天会更加让人觉得你整洁、有条理。穿衣技巧的原则第九条选择精良材质的保暖外套,里面则穿上轻薄的毛衣或衬衫,这样的国际化着装原则将会越来越流行。穿衣技巧的原则第十条绝没有所谓的流行,穿出自己的个性就是真正的流行。穿衣技巧的原则第十一条无论在色彩还是细节上,相近元素的使用虽然安全却不免平淡,适当运用对立元素,巧妙结合,会有事半功倍的美妙效果。穿衣技巧的原则第十二条优雅的衣着有温柔味道,但对于成熟的都市女子来说,最根本的是高贵和冷静。穿衣技巧的原则第十三条时尚发展到今日,其成熟已经体现为完美的搭配而非单件的精彩。穿衣技巧的原则第十四条闪亮的衣饰在晚宴和Party上将会永远风行,但全身除首饰以外的亮点不要超过2个,否则还不如一件都没有。穿衣技巧的原则第十五条一件品质精良的白衬衫是你衣橱中不能缺少的,没有任何衣饰比它更加能够千变万化。穿衣技巧的原则第十六条重视配饰,衣服仅仅是第一步,在预算中留出配饰的空间,认为配饰可有可无的人是没有品位的。穿衣技巧的原则第十七条寻找适合自己肤色的色彩,一定要注意服装是穿在自己身上的,而不是白色或者黑色的模特衣架。穿衣技巧的原则第十八条每个季节都会有新的流行元素出台,不要盲目跟风,让自己变成潮流预报员,反而失去了自己的风格。关键是购买经典款式的衣饰,耐穿、耐看,同时加入一些潮流元素,不至于太显沉闷。穿衣技巧的原则第十九条逐步建立自己的审美方向和色彩体系,不要让衣橱成为色彩王国。选择白、黑色、米色等基础色作为日常着装的主色调,而在饰品上活跃色彩。有助于建立自己的着装风格,给人留下明确的印象。而且由于色彩上不会冲撞,也可以提高衣服间的搭配指数。
四年时间,女性社群趁早用120个读书会,78个跑团,2个自营品牌和多个自媒体大号缔结了超过300万读者、50万线上买家、30万线下死忠粉,整个体系触达超过600万人。如今,这个巨大的社群团体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变身平台——推出趁早App,通过“知识付费+渠道电商”将社群能量变现。对社群价值的双重开发女性励志品牌趁早成立于2013年,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运营,拥有自有文创产品“趁早效率手册”和运动服饰品牌“ShapeYourLife”并通过主流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然而,用户、交易、数据都沉淀在第三方平台的状态过于“粗糙”,趁早希望把控整个数据闭环,于是趁早App诞生了。趁早APP首页及商城页趁早创始人王潇表示,趁早App要帮女性在灵魂和肉体两方面完成消费升级。灵魂方面,趁早会作为内容生产推出“知识付费”版块,覆盖女性生活方式、习惯养成、学习成长三个方向;而肉体方面,趁早会基于内容对用户进行分层,精准地推荐优质产品,计划涉足“渠道电商”。她认为,做好电商有两个重要条件:(1)掌握消费者行为偏好;(2)低成本地拓展更多SKU;此前,趁早已经通过自有品牌吸引了超过50万买家,积累了一定的消费行为偏好,后续还会通过大量内容完成植入和转化;对于低成本拓展SKU,趁早也有了计划,即通过品牌授权或者OEM,做轻供应链,不让自营品牌占用公司的资金效率。王潇告诉记者,趁早做“知识付费”和“渠道电商”的愿景是“实现这一代女性的全面胜利”,灵魂、肉体和金钱。灵魂包括读书,肉体包含运动,金钱包括理财等,这些既是知识付费所覆盖的内容,也是渠道电商要在未来引入的产品类型。她解释称,趁早是一个具有强价值观的产品,但价值观是务虚的,应用场景是务实的。趁早最初已经通过读书、运动等场景吸引了一大批社群,未来趁早需要让社群的行为可观测、分层,以创造出更多价值。目前,趁早App中有约一半为付费内容,上线两个月以来,注册用户已超过20万,付费用户占比超过60%。戳破知识付费的“假面”在王潇眼中,是互联网用户对知识的焦虑催生了内容付费平台,但这些平台大多在做“消息付费”而非“知识付费”,内容浅显、重复度高,最终只能成为饭桌上的谈资,类似于报纸的功能——消磨时间。“你没读过的书我来帮你读,你没去过的地方我来帮你描述,这一层级的内容是有必要的,但它只是兴趣启蒙或知识普及,变相出版并不是知识学习。”让王潇觉得可怕的是,很多用户并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大量浅显的内容打着提供知识的旗号,粉饰出一种假象,让用户以为自己真的在学习。但接受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根本不能消除焦虑,往往会越学越焦虑。”她介绍,趁早的内容付费和上述模式不同,会让用户在“知道”的基础上,还能“学到”并且“做到”。趁早知识付费内容逻辑趁早认为,真正有意愿成长的用户不止需要知识普及,还需要成熟的方法论和实践,于是便将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分层,并会辅以激发用户坚持学习的方法。系统的课程&对赌激励计划王潇告诉记者,真正的知识学习是反人性的,但好学生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是因为他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找到愉快的技巧,包括追赶榜样、得到激励、有人陪伴和发现自身的成长等,而这些愉悦是可以系统操作的。趁早将这些因素设置成了一些机制,包括唤醒天使、对赌奖励等,帮助用户在“做到”的过程中坚持下来。“我们的知识付费其实是一种服务,”王潇表示,“趁早会基于用户的起点和她们想达到的目标,为其提供一条正确的路径和一系列帮助其实现目标的工具。”拿下女性全部消费的野心按照计划,趁早盈利方式有三种:(1)内容付费,包括游戏化学习路径的收入(趁早币);(2)植入式营销广告费;(3)渠道电商佣金。目前,前两种业务已经开始营收,渠道电商也将在2017年下半年启动。王潇坦言,内容电商和内容付费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做内容电商可以生产一个产品然后无限复制,但内容付费需要在内容上下特别大的决心,这是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为了连贯地产出优质内容,趁早“内外兼修”:对内,成立趁早“灵魂委员会”群策内容主题;对外,利用趁早社群已经孵化出的KOL矩阵产生内容,并外请符合内容体系的大V加入。据介绍,社群和平台运营思路不同。社群用户分布广,散落在全球各地,但年龄、生活状态及精神追求等因素的契合,让她们拥有共同的需求,为满足不同的需求,他们只能通过各地KOL去实现人和人的连接;但趁早App开始了人和服务的连接。“内容让人天然分层,也就是让需求分层。我们内容覆盖的场景越多,就可以更细致地标签化用户,以内容场景为单位,让每个场景下的同类相认。这在微信群里是永远做不到的。”王潇补充道。她坚定地表示,趁早做内容绝不是跟风,是基因决定的。而在深耕互联网教育多年的祖腾成为联合创始人后,王潇对趁早的转型更加自信了。祖腾系前新东方高管,曾任新东方互联网业务负责人兼新东方乐词CEO,后创立在线教育品牌好学网,于2016年加入趁早任联合创始人,负责趁早的互联网和商业化。祖腾表示,消费升级的出现是因为现有的商品品质和销售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消费者更挑剔了,但仍然追求性价比。他认为,“做消费升级的企业必须具有相应的基因,有输出精品的能力和惯性、强价值观和文化背书、人格属性和定制感。”王潇则更加具化了她对消费升级的看法,“以前的消费大多是因为懒和馋,而肯为反人性消费才是真正的消费升级。”王潇毫不避讳谈论趁早的野心——让这个时代中职业女性的一切消费行为都可以在趁早中完成。“之前两个自有品牌只切出了女性一天中的1.5个小时,还有很多场景可以切入。”她表示,趁早的理想状态是每天陪伴用户2~4小时,甚至成为女性用户个人能效的智能管家。祖腾透露,趁早的后台数据都是结构化设计的,这可以为后续的AI能力打下基础。“未来,趁早能通过用户对内容的偏好,为用户推荐指定的学习版块组合。”他表示,很可能在2018年,趁早就可以基于AI技术,成为一个让女性离不开的工具。以下为趁早粉丝专属彩蛋:趁早创始人王潇记者:创业之后还有时间“敷面膜”吗,会不会有疲倦的时候?王潇:我的生活和工作密不可分。写作是创业的副产品,健身是创业的基础,保持美丽也都是为了创业。人要成功一定要做到专注和极致,连呼吸都要聚焦在自己做的事情上。在创业的道路上我必须是一个战士,战斗中当然会有出现身体疲劳,但目标的坚定会令疲劳迅速恢复;战略方向迷惘的时候,也会出现意识疲劳,但只有持续正向积累,质变和飞跃才会发生。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其实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选择,所谓平衡是一个大的时间概念里呈现出的状态。由于精力天赋的不同,即使每个人拥有相等的可支配时间,时间也并不是绝对公平的,人需要知道怎样在单位时间内提升产能。比如,在这个创业专注和极致的前提下,我会选择不做家务,因为我觉得对创业目标来说,这些事没有价值。我和大部分人的兴奋点不会相差太多,只是由于目标高远,我就不喜欢小确幸。记者:您的观点一直很帅气、理性甚至有一点现实,您在生活中真的会奉行这些理念么?王潇:我在写下每一句话的当时,都非常笃定,但也不代表不变。我的大方向一直没有发生变化,不过翻看9年前我写下的文章,还是有一些观点会略有改变,不过我保证,当时我一定是非常真诚的。记者:价值观不分对错,不过趁早最初就在输出某一种价值观,这是不是在定义所谓的优质女性?王潇:价值观的确没有对错之分,但在一个时代和趋势下,一定有一些价值观是占据上风的,会更多的获得收益。一个人想闲云野鹤、岁月静好也可以,只是她在这个社会中的既得利益和别人会有区别。人类社会是从丛林过来的,优胜劣汰。有人觉得我的输赢心太强,但想象时光倒流,我们一起在山洞边遇到野兽,一定是坚持训练的跑得更快的我会更有优势。如今我们很少遇到生死问题,但仍会有“野兽”一样的挑战挡在我们面前,你要选输要是要选赢,选赢就要训练。我尊重任何一种价值观,但在时代环境下,像我这样相信微小积累获得持续改变的人有很多,同类会彼此聚集和帮助,找到方法。这些方法会帮助大家在世俗成功和自我实现的金字塔中逐渐上升,人们也通常把处于金字塔上层的人定位成优质女性。记者:从面向大众视野开始,您的角色一直在变化。这个过程中,您做出选择的标准是什么?王潇:每次都不太一样。小时候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但我有表现欲,于是去学了播音;后来发现自己并不是真的喜欢播音,我的专业积累可选择的余地不多,就去做了公关公司,幸运的是过程中我学到很多东西,这让我逐渐获得积累。你会发现有时候,人可以做的选择并不多。但后来去时尚杂志做主编就不同了,是有了能力以后,选择一种新的体验;趁早也是我有了方向之后,真正想做的。所以我的个人经历,是被动选择到主动选择的一个过程。记者:互联网世界的节奏太快了,很多人容易心态不平衡,您有好的调节方法吗?王潇:人在每个阶段、每个领域都一定会遇到更优秀的人,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焦虑,所以第一是把优秀的人当做榜样,第二是主要是在自己的时间轴和进阶上和自己比对。当你发现一段时间之内自己有预期的进步,就可以得到快乐。
当当大肆“进军”双十一双十一大战前夕,当当更换标识与口号,进行品牌升级,公布了一幅敢冲敢闯的卡通形象——当当猴。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设计了“我怕XX,但我敢XX”的个性化宣言海报,一度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疯狂转发和分享。这一系列的大动作都是为了能在今年的双十一之战中抢得先机。当当CEO李国庆表示:“当当的举措与变革是适应时代的价值观、需求特征的主动改变,同消费者追逐梦想,特立独行的特质相吻合。当当猴代表的形象诠释出年轻人无畏、敢冲、敢闯的心声。”全新的卡通人物形象——当当猴,通过大闹天宫四个字的宣传标语横空出世后,已被不少网友认为今年的双十一,要打响一场名副其实的“猴猫狗”大战。披上了一件天生就具备挑战者无畏气质的外衣,也符合当当试图挑战京东、阿里天猫的封锁,来个大闹天宫的意图。当当品牌层面向年轻消费者靠拢的背后,实际上也是当当所谋划双十一的一连串动作。业界人士表示,过去的电商是价格主导的时代,未来的电商不仅仅是低价,还需与时尚、个性化紧密相连,参透其中奥秘的人才能在未来之战中把握住先机。不止5折,不只一天往年的双十一都是天猫的主场,京东、当当等同行只能跟风敲边鼓,但这一次,当当准备上位抢天猫的风头。据悉,当当的双十一狂潮将分为三个波次。第一阶段是10月28日到11月3日,会发出重磅的图书第一弹,这也是当当自家的地盘,首个出击自然力度更猛烈,包括“VIP专享全场图书折上8.5折”,还会给非VIP会员提供快速晋升的通道,此期间,服装和百货也会有小型专场进行预热,为第二阶段的开启进行热身动作,推波助澜。第二个阶段则是11月4日到11月8日,是“百货+服装”的第二弹,力度更大,主打“专场4.9折、提前放价、同价双十一”的概念,百货中自营各个品类几乎悉数参加活动,意味着商家会参加提前放价即与双十一同价。而图书方面则会是提前进入4.9折的同价双十一的节奏。第三段则是高潮期,11月9日到11月11日,三天中,全场百万商品4.9折,其中百货商家、服装商家会有叠加的店铺满减或店铺使用券活动;与此同时在图书、百货、服装都会有积分奖券的激励措施。当当结合公司十五周年庆、双十一,顺势而为借品牌年轻化同消费者沟通。如今,众家都在试图削弱双十一长久以来的“爆款、5折、满减、直降”的印象,相信当当的全新举措相信会让被在猫、狗征战的僵局中带来“敢做敢当当”的回响,赢得年轻消费群体的喝彩。如今,当当将用金箍棒欲与业内巨头一争高低。自此,电商市场当当三足鼎立的局面自此愈发明显。
随着“头鱼拍卖”由饿了么85万拍得,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开幕也结束了。紧接着,首届查干湖新农人论坛也拉开帷幕,许多业内从业人士也都为大家带来不同视角下的农业生态,以及一些较为新奇的农业发展现象。首先,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分享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及现存的一些问题。他讲到,农村电商将成为农村创业、电商企业布局的重要领域。随着农村电正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接触并了解电商,同时将电商作为一种重要的销售渠道,现在已打造496个农村电商示范县,后期也将覆盖到全国大部分的贫困县。另外,李鸣涛还提到我国农村电商现存的一些问题,譬如认识不到位、跟风而上、重政绩轻实效、缺乏可持续性;资源浪费、同质化竞争严重;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及人才供给严重落后等。还有嘉宾提到,打造一个品牌对农产品的营销也起不可忽视的作用。举例来说,英国不产茶叶,但英国茶叶品牌立顿却将品牌销往世界各地。而我国茶叶历史悠久且种类繁多,但还是缺少一种人尽皆知并在国际市场享誉盛名的茶叶品牌。此外,东北的五常大米作为优质大米代表,但由于缺少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去引导,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时会有无从下手的现象。关于查干湖生态文化等内容,今日头条方面拿来了数据和大家分享。其中,在全国冬捕热度中,第一名就是位于吉林松原的查干湖、第二是镜伯湖、第三是呼伦湖,并且其他所有的关注量还不及查干湖的1/4。另外在吉林八景、松原美食及农特产的排名中,查干湖也都位列前茅。另有一位传统农业资深从业者讲到,他所在的松原所产的顶级小米基本都销往广东和广西一带,而本地居民却只能吃到比较低端的小米。相信有这种现象的品牌也不在少数,本土市场热度一般,但在一些南方市场却非常盛行。所以如果首先加强本土人民的品牌意识,或许会大大提高品牌影响力。农村电商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但不难发现它也正迅速地迈向它的黄金时代。上述内容当然只是冰山一角,不过我们从这些声音中也了解到一些不一样的农村电商,以及东北本土农业发展环境。未来,我们也期待有更多东北电商从业人士发声,讲述不同视角下的电商环境。
要说这几年突然横行于市的彩妆,除了气垫BB,也就是隔离霜了。可是大家在购买隔离霜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困惑吧,因为英文里根本就没有隔离霜这个词啊。所以在这里一定要解释一下,隔离霜这个产品只是中国的特色翻译,所以其实也算不上是一类产品。而我们日常说的隔离霜也只分为两种,一种是防晒霜,一种是妆前乳。你买的到底是防晒霜还是妆前乳如果你经常关注美妆博主的话一定会发现,一群人会说,隔离霜可以防晒防辐射防污染隔离彩妆之类之类的。那如果你买到的恰巧是防晒,就很幸运,但买到的要是妆前乳,那你就真的缺了护肤最重要的一步了——防晒。还有一部分人会说隔离霜就是妆前乳的,那她大概是没用过英文名叫Sunscreen或Block的隔离。Item1:有些隔离霜就是防晒霜比如说ZA的经典之作,其实是一瓶纯粹的防晒霜。在中国柜姐肯定会告诉你它叫隔离霜,但你要是经常看国外博主的视频,就会发现他的英文品名叫做Protector,就是一瓶防晒而已啦。还有倩碧这款均净卓研隔离霜,其实也是防晒而已。而这款防晒侧重于防辐射,其实很适合平时坐办公室的人入手。CityBlock的意思就在于帮助生活在城市的女性们减少电脑辐射之类最皮肤的伤害啦。所以大家手边要是有这样一款隔离霜,就直接把它作为防晒就可以了。它的优点就是不像以往的防晒看起来那么不自然,反而有一点点粉底液的效果。Item2:有些隔离霜就是妆前乳比如Paul&Joe搪瓷隔离,就是最典型的妆前乳啦,名字也就叫做Primer,一点没骗你。它对肤色的修饰效果虽然很好,但是你要以为它能为你隔离紫外线,那就真是想多了。还有CPB的隔离霜,无数博主强推,效果也真的很好。但是人家的英文名叫CorrectingCream(CC霜,也叫ColorCorrecting),本质上其实也是妆前乳。还有就是起步专用的兰芝啊悦诗风吟都有的隔离霜,英文名后边会加上Base(MakeupBase的缩写)。所以,就也是妆前乳。Item3:如何辨别防晒霜和妆前乳关键还是看英文啊。英文名中,Sunscreen、Sun-blocker、Protector、Block都是防晒霜。英文名中,Primer、Base、PrimerBase、MakeupBase都是妆前乳。如何选购妆前乳妆前乳是为了修饰肌肤色泽不均、暗沉,局部使用能使肌肤修饰得完美无暇,呈现出晶莹透亮的自然光泽肤质。上妆前使用,通常为白色液状,也有透明液状,呈乳白色的液状为多。所以,妆前乳后可以不使用粉底液,或少用自然粉底,以达到裸妆效果。需要妆感重的场合再正常使用粉底液即可。Item1:粉底不服帖比如在粉底遮不住毛孔,或者卡粉一类的问题上,可以采用无色透明缩毛孔的妆前乳。他们能够抚平毛孔,但是里边含有的硅灵成分可能会伤害皮肤。但毕竟,这是人家的有效成份好吗。MAKEUPFOREVER的妆前凝胶是以控油效果被称赞的产品,可以长效控油,让妆面个更加贴合。阿玛尼的底妆一直被各路达人赞不绝口,这款的控油效果也是显著。带了UV字样,是告诉我们还是有一点点防晒成分的,起码可以找一下心理安慰。Item2:肤色偏黄或偏红当你选择轻薄的粉底液时经常会发现本来的肤色偏黄或偏红会显现出来。或者选择厚重的粉底液时看起来气色不好。那你就可以选择这类的妆前乳。尤其是气垫BB风靡的时候,轻薄的气垫BB往往不能有效修饰肤色不均的问题,可以搭配有色妆前乳使用。有红血丝的就用偏绿色的皮肤暗黄的就用偏紫色的不想涂粉底液,又想改善气色的时候就用粉色的Item3:提亮皮肤如果没有前两种皮肤问题,又追韩剧效果,想要让皮肤亮亮的的女童鞋就可以选择这一款。最初火遍大江南北的VDL其实更好用的是娇兰,娇兰两款都可以有效地提亮皮肤,第一款还增加了一点点抗皱的成分。CC霜是什么其实刚刚有提到CC霜就是妆前乳的一种,但是还是觉得叫做CC霜的效果要更好一些,而且也是很多童鞋不明就里的产品。所以就单独来聊一聊CC霜。最开始看到这个名字我还以为这是BB霜的升级版,但是人家的真正名字是ColorCorrecting,或者是ColorControl。而且!CC霜一般是单独使用的,也就是不需要再加上粉底液或气垫BB,以达到裸妆效果。最推荐的刚才已经提到过了,是CPB。CPB还是贵有贵的道理的,基本没有鸡肋产品。但是CPB也是真的告诉我们,日本的妆前乳,在中国又可以叫CC霜,又可以叫隔离霜。Chanel的CC霜遮瑕效果真的很好,但由于上次用的色号真是太黑了。感觉不是很自然,但气色看起来不错。Stila一步到位妆前隔离霜,英文名是CorrectCorrecteur。看起来棉花糖一样的它,效果非常惊艳,多种颜色叠加确实可以调整皮肤存在的各种瑕疵。不少博主都是接着上一点点散粉就够了。兰蔻的气垫CC相比传统的气垫BB功效更加全面了,滋润度也更好。而且它针对亚洲人的肤色,还推出了多种色号可供选择。粉体有凉凉的触感,轻薄水润,拍完一层皮肤会显得很细滑。Dior的CC霜也是很值得推荐的一款,而且人家怕我们看不懂还特意在CC后面加了Primer提示。这款就是不很推荐的CC霜了,蜜丝佛陀的CC霜有效成分是硅灵和色料。对皮肤也是不太好哒。妆前乳是必须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妆前乳并不是必备底妆,也不可能隔离任何彩妆和辐射,所以你的皮肤要是没有之前提到的需求,妆前乳是可以不用的。而且在选择妆前乳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去百度一下成分,避开损伤皮肤的成分才可以哦。但是防晒霜确实是不得不用的,因为防晒才是你隔绝紫外线的唯一利器。是真正可以保护皮肤的。只擦妆前乳要卸妆吗当然需要!希望大家在看完这篇小科普之后,在选择底妆时候不要盲目跟风,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1月16日消息,深圳女装歌力思在2015年收购的德国高端女装品牌Laurèl宣告破产。受困于业绩的高压,Laurèl在今年9月下旬宣布,已与深圳东方时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达成收购协议,协议中规定了关于债务重组问题,但由于第一次债权人表决会议参会人数不足而迟迟没有做出决定,另外原定于今年11月14日的二次表决会议也被取消,致使Laurèl宣告破产。据悉,歌力思于2015年4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了2015年A股上海主板首家女装上市企业。并在上市不到半年时间内,歌力思就发布公告表示以1118万欧元的高价收购东明国际投资(香港)公司,并获得其100%的股权,同时收购后将拥有东明投资旗下的Laurél在中国内地的设计权、所有权和使用权。此前,Laurèl品牌曾属于德国全球顶级时装品牌Escada,但在2004年被金融投资者收购后就作为独立公司开始经营女装业务。今年以来,歌力思净利润一直存在双位数的下跌。今年一季报中,歌力思归属净利润同比下跌29.42%至2382.41万元;在半年报中,歌力思归属净利润下跌26.13%至4854.63万元;日前歌力思发布的三季报中,归属净利润下跌14.18%至9016.74万元。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国内刮起服装品牌收购热潮,歌力思盲目跟风,以超高价格收购了Laurèl仅在中国内地的设计权、所有权以及使用权。现在看来,这次收购是失败的,并造成歌力思品牌市场价值大打折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