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银电商
2017年钢价上涨重回历史高位,重点大中型钢企盈利大幅上升,在强卖方市场行情下,钢银电商营业收入同比上升78.73%,净利润同比上升127.36%。2018年一季度,钢材价格大幅下跌,主要城市钢材库存环比上涨近40%,钢银电商平台单日交易量创下了17.2万吨的新高。B2B依托供应链服务的商业模式,经受了价格行情大幅涨跌的考验,逐步走向成熟。一、重树B2B行业信心的钢银年报营业收入734.50亿元,同比上升78.73%。财报显示,2017年钢银平台总成交量4797.31万吨,其中公司寄售交易量由2016年度1799.97万吨增至2219.11万吨,同比增长23.29%;营业收入734.50亿元,同比上升78.73%;净利润同比上升127.36%,达到4148.44万元。在销售收入实现近80%增长情况下,钢银电商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合计比上年同期只增加27.16%,其运营效率和人均效能提升明显。供应链交易服务收入猛增145%。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平台寄售模式收入598.41亿元,同比增长68.39%。供应链交易服务收入136.08亿元,同比增长145.00%,营收占比由2016年度13.51%提升至2017年度年18.53%。在钢银电商盈利模式中,供应链服务产生的利润远高于寄售收取的佣金,其供应链营收占比与盈利能力成正相关,2017年供应链服务营收占比接近20%,营收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二、钢银B2B为什么能“涨跌双盈”1.行情涨跌对B2B平台都是考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上游厂商对B2B电商平台依赖度下降;价格下行,贸易商观望情绪会导致采购需求下降。行情涨跌都会对B2B平台交易产生负影响,但涨跌波动无法避免,真实的市场情况是,2017年钢价大涨,2018年一季度大幅回落。2017年钢价大涨。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全年化解粗钢产能5000万吨以上,1.4亿吨“地条钢”产能全面出清,低端钢材的价格干扰减少,钢材价格进入上升通道,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全年增长22.4%,钢厂普遍实现盈利。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重点大中型钢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69万亿元,同比增长34.1%,实现利润1773亿元,同比增长613.6%。2018年钢价回落。在2017年底业界普遍看好行情继续回暖的情况下,钢价却在冬藏期后大幅回落,一季度钢铁行业交易量明显下降。2018年3月,20个主要城市钢材市场库存总量1437万吨,环比增加409万吨,上升39.8%。震荡行情下交易稳增,利润暴涨386%。钢银平台交易并未受行情波动影响,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2018年一季度钢银平台交易量为488.67万吨,同比增长超过10%,3月份日均寄售交易量超10万吨,单日最高17.2万吨;营业收入178.52亿元,同比增长31.80%。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钢银净利润2487.08万元,同比增长386.01%,相当于2017全年净利润的60%。在“在线交易+供应链服务”模型下,交易部分利润相对稳定,利润猛增说明用户对供应链服务需求开始释放。2.稳健凸显B2B供应链服务价值钢银电商已形成包含资讯、寄售交易、供应链服务、物流、仓储、产业咨询一体化的生态系统,闭环式服务满足用户各类供应链需求,2017年钢银电商平台注册用户总数达到81327家。另外,钢银规模化的交易不断累加,直至数据沸点,形成BCS(BanksteelCreditSystem)信用模型和大数据监控系统,支撑和优化供应链服务产品。寄售与供应链服务血脉相连。寄售模式与供应链服务血脉相连、相辅相成,寄售模式不承担价格行情波动风险,毛利润低但周转快,有利于B2B电子商务平台突破风险控制难关;供应链服务必须依附于真实交易,且因为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需求旺盛,有利于快速扩大寄售交易规模。两者匹配,成为培育壮大B2B供应链服务市场的产业撬点。“订单融”以日为单位分批还款提货。钢银电商已经形成一系列基于用户场景衍生出的供应链服务产品,能够满足一般用户需求。2017年,为解决终端及次终端企业小额融资需求,钢银电商推出了“订单融”服务,凡是钢银平台的认证会员,申请通过后只需支付订单全款的20%即可锁定交易,通过现货超市提货,分批还款提货,以日为核算单位,既能帮助用户锁住成本把握市场风险,又能减少用户资金的占用率,加快资金流动。截至2018年3月底,订单融的总交易规模已超过10亿元。分布式云仓破解钢贸交易的区域局限。钢银电商在全国23个省份布有云仓、36个驻外办事处,基本实现全国覆盖,在实际钢贸交易中解决了用户的核心痛点。对于终端用户,按计划生产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点,工期对应的是成本,在传统线下钢材贸易中,尤其是钢铁价格上涨时期,经常有钢贸商等待价格升高而恶意压货,无形增加用户成本,而钢银电商通过平台交易锁定价格,并推出工程配送服务,依据项目工期按约配送,保障用户权益。我国钢铁贸易的区域性非常明显,传统流通渠道下钢贸商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而钢银电商可以通过平台下单,任何仓库出货,有效解决区域限制问题。“数字化服务”为供应链用户带来效率和体验。对于钢铁行业,除大型钢厂和贸易商具备信息管理系统外,大量中小钢厂、贸易商在交易管理上还处于原始的excel表格阶段。2017年钢银电商推出了商家管理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管理交易,并获得客户动向、竞争情报以及销量分布信息。此外,钢银电商还对用户发票进行了规范管理,将运单信息与交易记录同步,节省用户对账结算以及发票流转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三、国务院供应链创新政策的B2B电商实践201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有三个要点值得关注,一是供应链要与互联网、物联网融合,以大数据等技术为支撑实现智能化;二是供应链应该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服务实体经济;三是发展供应链金融。在钢银电商的B2B供应链创新中,初步取得了两个方面的实践印证。一是依托B2B平台创新供应链服务是可行的。在基于B2B在线交易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电子商务平台作为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利用自有资金或银行授信,向上游有条件采购货物,预付货款;或向下游有条件销售货物,提供账期。2017年钢银电商基于供应链服务的钢材交易营收占比接近20%,并获得了近30家银行及金融机构授信,验证了金融机构可依托B2B电商交易平台优势,发挥供应链服务价值的可行性。二是B2B平台能切实服务实体经济。钢银电商“寄售”模式促进钢贸行业“脱虚向实”。一是由钢银平台与终端客户签订采购合同,钢贸商更是以合伙人的方式参与,为终端用户提供采购流程服务,减少中间无效流通环节;二是服务终端的钢贸商货源不再依赖于上一级中间商,而是能够采购钢银平台上所有品类,现销现采,减少屯货;三是B2B平台可以整合金融、物流、加工等供应链服务的资源,重塑服务价值,引导钢材交易由“行情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
2月6日消息,日前,钢银电商发布2017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17年盈利3800万元-4500万元,同比增长108.26%-146.63%。对于盈利原因,钢银电商解释,本报告期内,公司一方面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完善钢银电商平台网上交易服务业务流程和操作系统,持续优化销售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着力打造供应链服务四大拳头产品——“帮你采、随你押、任你花、订单融”,为用户提供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公司交易服务业务佣金收入、供应链服务业务毛利额大幅增加,致使公司营业利润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不过,钢银电商方面表示,本次业绩预告只是公司的初步核算,具体数据将以2017年年度报告为准。公开资料显示,钢银电商于2015年12月21日在新三板挂牌,公司主营业务为钢铁现货交易电子商务服务。
10月28日消息,昨日晚间,钢银电商公布Q3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1-9月,钢银电商平台总成交量3328.68万吨,按189个交易日计算,日均成交量17.61万吨;其中平台销售量达到1625.52万吨;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5.1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2.54%;实现净利润2,721.77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12.30%。据小编了解,截止到目前,钢银电商已实现连续七个季度盈利。此前,在《钢银电商逆市财报的深思考》一文中,研究院分析公司的盈利方式如下:1、寄售模式成熟根据钢银电商的半年报显示,钢银电商寄售结算交易量达946.17万吨,同比增长12.80%,且有如下三项特征:一是寄售佣金收入稳中有升。钢银电商寄售业务从零佣金起步,后平均佣金约1元/吨,现已上涨至平均3元/吨,基本证明了“寄售”对上下游的价值。二是通过寄售转化的供应链金融GMV占比越来越大,显示寄售有能力带动供应链金融拉大平台盈利空间。三是在钢铁价格大幅上涨,市场供不应求的形势下,钢银电商B2B平台交易额已经保持稳健的上涨态势。2、大数据支持日前,钢银数据3.0正式上线,实时交易数据3秒更新,涵盖价格、成交、库存三大板块,能够实现3秒更新实时成交价格、分时呈现实时成交量、按需自选对比多城市库存等多个基于用户需求的数据场景应用。数据服务进一步支持B2B“营销在线”到“交易在线”阶段的过渡。3、O2O服务钢银电商的交易用户在物流、仓储、加工等方面的服务需求随之增加,服务商集中利用线上线下服务。钢银电商董事长朱军红曾表示:“目前钢铁电商行业处于从早期的野蛮生长到中期的过渡阶段,也可以定义为’熬’的阶段,这个阶段应该会持续两三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如果能熬出清晰的盈利模式或许能活下来。”未来,钢银电商将始终坚持“平台+服务”战略,为产业上下游用户带来更多红利。
国内大宗商品交易自2016年起呈牛市,螺纹钢、热轧卷板、焦煤、铁矿石等商品价格涨幅居全球商品市场前列。按资本市场常规判断,当市场供不应求时,B2B平台业绩会因上下游依赖程度降低而受到较大下行压力。但是,B2B平台钢银电商(股票代码:835092)财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上升90.96%,净利润同比上升61.78%,公司整体营收与利润均呈持续稳定增长态势,持续盈利六个季度。小编对此展开了进一步研究分析。一、钢银电商基本面营收放量净利润涨幅超60%。数据显示,钢银电商营业收入同比上升90.96%,达到317.68亿元,净利润同比上升61.78%,达到1581.08万元,寄售结算交易量达946.17万吨,同比增长12.80%。钢银平台的单日寄售结算交易量最高达15.07万吨,日交易额达5.2亿元,寄售结算交易量创下单日和单季度“双新高”。供应链服务收入占比大幅增长。钢银电商自2015年底起布局供应链服务,2016年以来,供应链规模迅速扩大。2017年上半年钢银电商供应链服务营业收入达53.05亿元,同比上年同期收入翻两番,去除钢材价格上涨因素,仍保持倍数增长,供应链服务收入占比从2016年的6.5%增长至16.7%。二、B2B寄售模式宣告“成年”B2B寄售模式得到实例验证。分析发现,钢银电商寄售结算交易量达946.17万吨,同比增长12.80%,且有如下三项重要“成年”特征。一是寄售佣金收入稳中有升。钢银电商寄售业务从零佣金起步,后平均佣金约1元/吨,现已上涨至平均3元/吨,基本证明了“寄售”对上下游的价值。二是通过寄售转化的供应链金融GMV占比越来越大,显示寄售有能力带动供应链金融拉大平台盈利空间。三是在钢铁价格大幅上涨,市场供不应求的形势下,钢银电商B2B平台交易额已经保持稳健的上涨态势。“成年”三段历程的参考。钢银电商平台的探索钢铁B2B的商业模式之路历经了三个阶段。阶段一:流量撬动交易。2014-2015年,处于起步阶段的钢银电商需要尽快加入市场,撬动钢铁电商交易。流量在该阶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自营吸引客户,推动客户形成交易习惯,当规模交易逐渐形成后加快向“寄售”转型,2015年寄售交易量即达1089.06万吨,寄售交易季度复合增长率达38.23%。平台注册用户数5万多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11.9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7.69%。截至2017年上半年,平台注册用户已超过7万家,增长明显。阶段二:供应链服务驱动交易。抓住钢贸环节先天的资金需求,2016年钢银电商应用低成本资金,提供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交易服务,驱动交易规模放量,溢出供应链金融交易服务价值空间。2016全年钢银供应链交易收入达55.54亿元,另有寄售交易额355.37亿,交易量1799.97万吨。阶段三:效率驱动交易。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平台供应链协作效率优势被逐步释放,“卖得快、买得快、低成本高效率金融物流等配套服务”价值逐步被上下游客户认可接受,平台交易服务对应的交易额和交易佣金表现为稳步升高。钢银电商2017半年报显示,员工人数891人,钢银在2017上半年人均效能达10619吨,同比增长7.99%,平台围绕“效率”加速实现系统化、自动化、标准化,提高人均效能。三、营收结构优化为何毛利率下降营收结构呈优化态势。2016年上半年,钢银电商寄售交易服务收入超过155.43亿元,营业收入占比达到93.5%;供应链收入超过10.81亿,占比仅占6.5%,寄售与供应链收入之比约为14:1。2017年上半年,寄售收入达到264.62亿,占比下降至83.3%,供应链收入达到53.05亿元,占比上升至16.7%,寄售与供应链收入之比约为5:1。收入结构得到明显优化,高利润空间的供应链收入占比大幅度增加,确立了钢银电商逐步走高的盈利能力。毛利率因行情大幅上扬而微调。财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实现毛利润0.33%,与上年同期0.41%相比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与去年同期钢材价格上涨(以螺纹钢为例,2016年8月螺纹钢价格2500左右,2017年8月螺纹钢价格4200元左右),所收取佣金增长幅度无法对冲行情高波动影响,导致了营收大幅增长,但毛利润额低于营收增长。又因为营收结构优化之后,佣金和供应链金融收入双提高,支撑毛利率微降低。分析认为,钢银电商的常规毛利率已呈持续增长态势,将视行情波动幅度在1%以内波动攀高。四、入场供应链金融的两个关键前提“低成本资金”获取能力。根据风险与收益对等原则,B2B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必须拥有获取低成本资金的能力,或者接受高风险业务。B2B交易金额巨大,首选路径自然是建立快速获取低成本资金的能力。钢银电商将整个供应链嵌入到生产过程当中,提供基于钢铁交易场景的供应链金融,已获得银行的广泛认可。目前,钢银电商除自有资金外,还与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等十余家银行达成合作,并与多家互金机构协作互动。“高效率”风控能力。在钢铁采购过程当中长期存在购不到货、购到假货等风险,拥有强风险控制能力成为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关键前提。钢银电商在风险控制上,一是选择拥有供应能力的供货商;二是所有采购必须由钢银提供,由钢银组织采购,确保货物符合客户要求,通过采购的全程参与保证销售能力。此外,钢银供应链平台上真实交易信息数据也为形成用户动态数据监测、建立信用体系奠定坚实基础。五、B2B在线交易仍然是行业留白1995至2015约20年时间内,我国B2B电子商务平台一直在主要服务企业营销推广,该价值空间已经被综合、垂直和搜索引擎三类互联网服务平台分食,营收和利润增长日趋艰难,除通过信息付费破局外已经很难找到高增长创业企业。也因此,B2B2.0以推动“营销在线”转化为“交易在线”受到产业和资本各界广泛关注。但通过钢银电商案例及诸多企业分析,小编认为,B2B从“营销在线”到“交易在线”阶段,还须经过一个重要阶段,即数据在线(即交付在线)阶段。当前的B2B2.0,实质上是通过交付在线,实现交易数据线上化,并通过数据线上化整合金融、物流等各类供应链服务资源,规模发挥供应链效率提升价值的阶段。寄售是“交付在线”阶段提升供应链效率的代表性模式之一,该阶段在若干垂直细分领域都有数百亿市值B2B电子商务平台机会。完全实现交易双方自主竞争下单的交易在线,仍旧是行业留白,若一旦完成交付在线阶段,进一步完全实现交易在线,B2B平台就会迸发强大的市场平台价值,出现千亿级市值企业。
这是钢铁电商集体盈利的一年。向主流钢铁B2B平台创始人、高管等求证,包括找钢网、钢银电商、钢为网,以及中钢在线等,得到的结果均为盈利。有资深钢铁B2B大佬级人士分析称,抛除各平台自身原因——如领头企业模式发展成熟,已经到了必须盈利阶段的因素外。钢铁B2B平台之所以在2016年集体盈利,最主要原因在于钢铁价格上涨。2017年,钢铁价格还会继续上涨吗?钢为网CEO张峻桢介绍称,钢为网在2016年实现盈利,但如果纵观全年,仍然不好判断。据中钢协数据,2017年1月中旬末重点钢企钢材库存1230.80万吨,比上一旬减少28.87万吨,比去年同期也减少19.53万吨。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加强相关监管力度,新政策仍陆续出台。查询国内三大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2月14日,钢铁电商们的主要销售产品——螺纹钢上涨17.33%,涨幅较为明显。此外,铁矿石期货涨幅超过28%,橡胶涨幅为17.47%,热卷、玻璃、铅、铝、锌以及甲醇、聚氯乙烯等商品涨幅都超过10%,而涨幅在5%到9%之间的商品有10个,分别为焦炭、聚丙烯、菜粕、铜、石油沥青、动力煤等。钢银电商副总裁黄坚表示,因为钢铁价格牵扯到国家政策、战略等多维度因素,想要准确预测较为困难,如果非要预测,还是以上涨为主要趋势。2016年,大家并未想到国家去产能决心如此强烈,涨幅较大有点不适应。钢铁B2B是价格上涨的受益者吗?中钢网创始人姚红超介绍称,受到去产能和环保压力,让市场供需平衡或供小于求,价格自然会上涨,但钢铁电商并不一定是受益者。如果电商和贸易商一样做库存,当然会因为钢铁价格上涨而多赚钱。姚红超同时表示,除了好处之外,平台们也要看到,市场供小于求,资源短缺时会受上游制约。从目前的形势看,上游钢厂资源正在走向集中化,如宝钢、武钢合并,五矿、中冶合并等国有大型钢厂合并事件多次发生。另一方面,类似宝钢、五矿等核心企业,也在构建自己的钢铁电商平台,或许对市场也会有一定冲击效果。另一方面,随着走市场化路线的找钢网、钢银电商模式逐渐区分开来——类京东的“联营+自营”模式和类天猫的“寄售”模式,其它钢铁电商也紧随其后做出选择。中钢电商COO陆建华表示,2017年的钢铁价格应该还是稳步上扬,但是,对中钢在线的影响并不大。中钢在线主要还是提供交易服务和其它金融类延伸服务,对自营模式的影响可能较大。当然,目前,钢铁B2B中也没有纯自营平台了,只能说自营比重占比较大的一类。从产业角度看,钢价带来了哪些影响?2017年1月13日,海关总署公布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钢材出口总量为1.08亿吨,同比下降3.5%。而据统计,自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以来,我国钢材出口量从0.25亿吨一路攀升至1.12亿吨,连续6年持续增长。2016年钢材出口量,是多年来的首次下降。2016年12月底,上海钢联董事长朱军红曾对外表示,从大方向上看,去产能势在必行,一定会“去”,但钢价上涨会抑制出口,同时,还有汇率等多因素的影响。朱军红认为,从钢铁研究的角度讲,去产能需要有一个适当的“度”,不要一下太猛。2016年上半年节奏还能适应,但下半年有“过”的倾向。钢铁价格维持在高点,利润率会变高,可能在利益的驱动下催生新的产能。除去钢材出口、国家战略等因素,钢铁下游的行业也在发生变化。公开资料显示,钢铁下游主要有包括建筑(包括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船舶、铁道、集装箱、家电、汽车、机械、能源。据了解,目前,以找钢网、钢银电商等为主的钢铁B2B平台主要销售产品为螺纹钢,用途主要在建筑上。但是,创始人们的眼光也并未局限于此。找钢网创始人王东曾多次表示,产能过剩是一个行业的必经之路,以家电行业为例,2000年后曾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后来诞生了苏宁、国美等一批行业巨头,市场会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发生改变并催生出先进的企业。2016年12月,王东在朋友圈转发一篇题为《什么情况?忽然之间几乎所有的家电都在涨价!》时表示,未来产业政策将越来越难判定,因为产业链牵扯的东西太多。这次全行业的涨价其本质是在修补很早时候的那些产业政策的负遗产,而这次波动给未来全行业带来的影响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说,很多东西还是交给市场吧,学会敬畏和尊重市场。
从2012年崭露头角,到2016年行业“领头羊”宣布盈利,钢铁电商只用了5年时间,就实现了从烧钱到挣钱的转变。钢铁电商的迅速崛起显示,在消费互联网之后,产业互联网已迎来发展风口,未来5年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作为国内钢铁生产和流通重镇,2015年上海的钢铁电商平台交易量达到4470亿元,占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约27%。今年随着钢价反弹,主要交易平台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如找钢网全年预计自营交易量超过1300万吨,较去年有50%以上的增长。钢银电商前三季度的结算交易量约1285万吨,同比增长70%以上。宝钢旗下的欧冶云商,全年目标则直指2000万吨。比交易量增长更受人关注的,是主要钢铁电商正在告别互联网企业常见的“烧钱”模式。找钢网高级副总裁郎永淳表示,平台上半年已实现整体盈利。在新三板挂牌的钢银电商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其实现净利1282万元。与消费互联网不同,产业互联网并不是在网上卖东西这么简单,还承担着改造传统产业的重任。赚钱后的钢铁电商能否保持初心,继续引领产业互联网发展浪潮?记者采访发现,未来“互联网+钢铁”将在两个方向上深入拓展。一是推动钢铁企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位于江苏江阴的西城钢铁,最近就联手找钢网,在仓储、物流和质保等多个环节启动信息化战略。今后,在西城钢铁生产的每卷钢材的吊牌上,都有一个电子二维码,里面集成了钢材的长、宽等规格信息和质保信息。通过信息追溯,既避免规格出错影响开票销售,又避免市场上以次充好的行为。“一吨钢材,不算仓储成本,每在仓库多呆一天,资金成本就达1块钱。信息化可以明显提高钢材的周转效率,实现降本增效,”西城钢铁总经理恽强告诉记者。二是解决流通环节的金融服务等痛点。钢银电商副总裁徐赛珠表示,依托电商平台上的企业用户交易数据,可以构建信用体系,并在基础上开发多种形式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找钢网首席运营官王常辉说,有了大数据做信用支撑,普惠金融才能成为现实。电商平台的目标是要形成一种“钢铁银行”的模式。“随着钢铁电商渗透率快速提升,其发展已位居大宗B2B电商之首。”国海证券的研报指出。目前,钢铁电商的模式正在向油品、化工等其他产业快速复制。除了国内市场,中国钢铁电商的国际化征程也已开启。包括找钢网等平台,从2015年开始就在韩国等区域布局。“通过电商平台,钢厂绕开了总代理、分代理和经销商等重重环节,一吨钢材出口可以多卖至少8美元。”恽强表示,下一步,包括越南、泰国和迪拜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将是国内钢铁电商“走出去”的重要目标。
钢铁流通领域正从“资源为王”向“渠道为王”时代切换,不少钢企选择顺应这股潮流,而背后真正的驱动力则是钢铁旧有生存格局的转变和不断被推向深入的供给侧改革。在钢铁行业近年来低迷的大背景下,钢铁行业无论是产业链还是供应链都是承压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苏州宝优特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肖良城表示,对企业来说,从资金角度来讲无非就是要高效、低成本地使用资金,而基于大数据来把握市场走向的钢铁电商平台无疑是一种优选。2015年,中国钢铁行业陷入量价皆无的窘境,行业盈利状况随之跌入谷底。中钢协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9万亿元,同比下降19.05%;全年亏损总额为645.34亿元。时至2016上半年,黑色幽默的行情,狂欢了期货,复产了钢厂,同样也激活了曾经惨淡的钢贸市场。钢铁电商势力在钢铁流通版图中正在快速崛起,除了与“互联网+“的强势来袭有关,更是钢铁行业自身问题倒逼下的结果。面对惨烈的行情,钢铁电商不仅是互联网闯入钢铁产业链阶段性的产物,也是互联网革命和钢铁产业链整合碰撞下的焦点。钢铁电商不仅会极大地改变钢贸的形态,也会极大地改变整体钢铁产业链的形态。公开数据显示,中国钢铁工业整体盈利状况不佳,2016年1月至6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利润总额为690.3亿元,利润率仅为2.31%。拖延利润率攀升的除了产能过剩之外,目前钢铁工业中普遍存在的效率低下也是症结之一。正是因为效率低下,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钢铁行业都被外界冠以“傻大黑粗”的行业特征。钢银电商副总经理徐赛珠告诉记者,在传统钢贸产业流通中,因缺乏信用保障,为避免风险,自然形成了“熟人生意”的模式。然而,因层级多,导致在产业发展中为大量的交易成本买单,加重了整个产业链负担,影响了产业的良性发展。在此背景之下,以钢银电商、欧冶云商为代表的一批钢铁电商企业应运而生。以钢银电商为例,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由国内上市公司“上海钢联集团”投资控股的国内领先的B2B大型钢材现货交易平台。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钢银电商成为——国内首家持续盈利的钢铁电商平台。钢银电商副总经理黄坚表示,虽然钢铁行业一直处于去产能“攻坚战”的桥头,但是钢铁行业仍然是一家拥有万亿元级别的巨大市场,占GDP的比重也大致维持在10%的比例。而上海钢联统计数据显示,传统的钢贸企业数量有15万家之多。随着产能过剩导致盈利降低,越来越多的钢贸企业陷入了生存困局,“互联网+钢铁”愈发成为行业共识。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去产能供给侧改革,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却问题依然存在,而随着煤炭价格的飙升和房地产行业重新进入调控密集周期,钢铁行业利润再次收窄。钢铁流通领域链条过长,生产至终端流通层级多的问题再次成为问题。传统销售渠道单一的问题充分暴露,导致钢铁流通领域频频陷入“涨价无货、跌价无市”的尴尬境地。可以说,卖方市场的终结,给电子商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有数据统计显示,在2015年,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12.31万亿元,同比增速为33.7%。B2B投资数量同比增长约300%,获投金额总数增长约7倍。具体到钢铁流通领域,全国范围内,钢铁电商已超过300家,占全国大宗商品电商企业总数近48%左右。仅上海市钢铁电商交易额在2015年就达到4470亿元,较2014年增长21%,占上海电商交易总额41.5%。以钢铁电商为代表的B2B电商在2016年风生水起,已有多家报出了盈利的消息且整体发展势头良好。钢银电商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6月30日,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66.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14%。宝钢旗下的欧冶云商今年1-9月的融资额也达到118亿元,较2015年14.97亿元增长689%。多家钢铁电商平台的良好表现,将预示着钢铁电商有望继续领跑。在众多钢铁电商平台纷纷火热上线的同时,据公开资料显示,钢银电商的企业用户数也已经达到有6万多家。对此,黄坚谈道:“这是行业上下游客户对钢银电商的认可,这个认可包括对平台、服务和产品三个维度。”“B端电商不同于C端,除了用户体验,更讲究用户黏性。黏性来自哪里?来自于服务,来自于在线交易、供应链金融、支付结算、仓储加工、物流配送、数据信息等每一个环节的服务中。”黄坚补充道。不过虽然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国内通过钢铁电商平台销售的钢材仅占总量的20%,区域发展不平衡,潜力巨大。而首先要面临的就是传统钢贸商的抵触心态。一名传统钢贸商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合作的初期,很多钢贸商认为自己的资源被电商拿去了,因此抵触心态浓厚。“但是钢铁电商这个平台它是一个趋势,是今后我们钢贸发展的一个趋势,它整合了社会的很多的资源,为我们的钢铁贸易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服务的平台。”这名传统钢贸商继续说道。
11月16日消息,日前,化塑汇方面向北极光创投LP介绍业绩,其中,今年10月,化塑汇物流开放平台“E哥物流”单月总营业额近400万。与金驹物流、飞马物流等物流企业达成合作关系。此外,化塑汇还推出了自营商城、闪购等业务。据了解,目前,B2B平台多推出第四方物流平台,如欧冶云商旗下运帮找货、钢银电商旗下运钢网和找钢网旗下胖猫物流等。此外,2016年找钢网成为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化塑汇相关负责人介绍称,目前,化塑汇每月自营业绩已突破9亿元,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是自营业务与供应链服务。此外,金融方面已与苏宁金融、铜板街、宁波通商等多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并联合推出在线金融产品“汇惠贷”,希望以此中小企业解决账期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化工行业产品繁多,上下游关系复杂。因此,平台希望以具有连带性的化工品类——苯乙烯、乙二醇、二甘醇、PE膜料等通用塑料为敲门砖,吸引客户购买次大宗商品、精细化工等附加产品。从化塑汇方面了解到,在下游应用方面,化塑汇集中于树脂、建材、化纤、塑料包装、工程塑料等品类,提升销售连带率。希望以此为下游用户在短时间内,找到便宜的商品,消除行业不对称。化塑汇创始人、CEO智建鹏介绍称,此前,化塑汇推出“闪购”业务,通过借助大数据和IT技术,向上游供应商推送精准的闪购招标信息,邀请其参与报价竞标,在限定时间内,价低者夺标,形成订单并完成交易。智建鹏透露,日前,化塑汇推出自营商城——化塑商城,希望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为上游供应商打开销售渠道。化塑商城主要销售产品包括塑料添加剂、色母粒、改性塑料和功能材料、助剂和溶剂等。“化塑汇将会以技术和大数据为核心,高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通过代采代销、撮合、寄售、竞价等模式,逐步覆盖高附加值、数十万SKU产品,为客户建立起互联网+信息流、互联网+物流、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等,一整套服务体系。”智建鹏说道。
9月20日消息,晚间,上海钢联发布公告,宣布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的议案。上海钢联公告表示,此前宣布的有关拟收购估值超过20亿元的北京知行锐景100%股权方案终止。据此,向上海钢联及慧聪相关负责人求证。上海钢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有关事项均以公告为准;慧聪方面则表示,对于此事暂时不做评价。上海钢联公告显示,由于近期国内证券市场环境、政策等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尤其是关于海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上市相关政策尚未明确,公司继续推进本次重组事项将面临重大不确定性,经审慎研究,为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及各方利益,公司决定种植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此前,曾报道过上海钢联与慧聪“合作”的消息。随后,上海钢联方面爆出,购买慧聪建设及锐景慧杰拟合计持有的知行锐景100%股权,经交易双方协商初步确定本次交易价格为20.8亿元,其中55%的对价11.44亿将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45%的对价9.36亿将以现金方式支付。同时,公司拟向兴业投资、园联投资、高波、郭江和储辉五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9.53亿元,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交易总额的100%。以发行价格36.49元/股计算,配套融资发行的股份数量不超过26116742股。从上海钢联高层、业内人士等处获悉,慧聪与上海钢联合作的主要原因如下:(1)相同的目标,相似的进攻路径,公司价值观接近,这是能走在一起的感情基础;(2)行业优势互补,各自存在选择对方的“类刚需”;(3)走到一起之后,这俩公司就将成为B2B行业的绝对龙头;(4)风险在哪里?B2B的天花板其实远比B2C高,两家公司的后戏将十分好看。截至目前,慧聪网仍在继续选择项目进行大范围投资,主要投资条件为:B2B、交易型、大宗商品、后期可切入金融。目前的主要投资项目有厘米科技、中模国际、第五城、找棉网等B2B项目。其中,已经披露的厘米科技,于2015年中期,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慧聪网。上海钢联朱军红和郭江的看法相似,也是围绕交易布局,不过上海钢联的做法更大胆,直接由公司元老拉团队独立公司运作,2008年成立的钢银电商就是探索成功的团队,于2015年底再新三板上市。此外,上海钢联还布局了仓储、物流和金融服务,打通整个产业链。探索出成功的路径和方法后,上海钢联迅速复制到矿石、煤炭、有色金属、农产品、化工行业。但基本围绕大宗产品的资讯+B2B交易服务。
日前,化工B2B平台“化塑汇”参与了同为化工B2B平台的“塑商汇”Pre-A轮融资,领投机构为海德资本。业内人士透露,化塑汇创始人智建鹏与塑商汇创始人张继东均曾经供职于慧聪网。“慧聪帮”的外部联姻原因是什么?公开资料显示,塑商汇于2015年初在宁波注册成立,拥有化工领域行业资讯、在线交易、产业研究等服务。化塑汇创始人智建鹏表示,此次与塑商汇的“结合”,从行业角度上看,化塑汇偏大宗商品交易,塑商汇偏特种塑料,彼此在商品上有互补性;从用户习惯上看,其往往不会只采购一种商品,两个平台在品类上互补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双方的用户。虽然,化塑汇已经有部门经营特种塑料,但不如直接合作来的更高效、更快速。据了解,除化塑汇与塑商汇的“联姻”,此前,化工B2B领域摩贝网与有料网也与不久前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在合作发布会上表示,摩贝网与有料网在SKU方面互补,在模式上也有互相补充的作用。摩贝网CEO常东亮认为,有料网拥有较为完善的线上闭环,而摩贝网在行业数据层面也有一定的积累,双方的模式也能起到互补的作用。智建鹏介绍称,本次化塑汇与塑商汇的结合,与摩贝有料的结合相似。双方创始人均出自慧聪,再加上资本介入,大家对于估值等细节不会非常纠结,会让双方在用户、数据等方面的共享更加顺畅。据了解,塑商汇拥有行业资讯平台、研究机构属性。2016年来,类似交易平台与资讯平台结合已有先例。除上海钢联在“我的钢铁网”之外,另“造”交易平台钢银电商外,找钢网在行业资讯领域也动作频频。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4月,找钢网方面对外宣布,与中国联合钢铁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年6月,找钢网与报春钢铁网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找钢网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据平台与交易平台的结合,将有助于丰富钢铁产业大数据体系。此外,还上线“找钢指数”,以钢铁资讯内容为基础。创始人王东也提出“数据森林论”称:“未来B2B会变成一个数据森林,爬得最高的那位将赚走最多的利润。”对此,智建鹏表示,B2B虽起源于资讯平台,慢慢进入撮合、自营类交易,但媒体与交易平台还是有较大的区别:从数据准确度上看,资讯类B2B平台的数据来源主要以电话沟通为主,而交易型B2B平台则拥有更真实的交易数据作为支撑;从中立性上看,资讯类B2B平台的用户之所以相信平台,则是因为其拥有中立的媒体属性。但如果双方合作,则能互为补充:资讯类平台可以为交易型平台塑造品牌,以找钢网、钢银电商如今的体量,品牌效应的效率显然大于地推的效率;换一种思路,找钢网、钢银电商也可以提供更精准的数据,为资讯类B2B平台提供研究素材,产生更加权威的研究报告。智建鹏同时表示,现阶段,化塑汇的主要精力还是会放在自营(代采代销)、供应链金融等主要业务推进上。目前,化塑汇的自营业务月交易量为6~8亿元,2016年全年希望能够达到100亿元。
6月30日消息,据最新获悉,在停牌长达4个月后,上海钢联于昨日晚间发布公告,宣布复牌。今早A股开盘5分钟后,即9:35涨停,报收50.40元。公告显示,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慧聪建设及锐景慧杰拟合计持有的知行锐景100%股权,经交易双方协商初步确定本次交易价格为20.8亿元,其中55%的对价11.44亿将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45%的对价9.36亿将以现金方式支付。同时,公司拟向兴业投资、园联投资、高波、郭江和储辉五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9.53亿元,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交易总额的100%。以发行价格36.49元/股计算,配套融资发行的股份数量不超过26116742股。在上海钢联停牌期间,据独家跟踪获知,上海钢联与慧聪网将共同围绕“交易型B2B”建立“B2B平台群”:上海钢联方面,以钢银电商为案例,迅速复制到矿石、煤炭、有色金属、农业等大宗商品领域,建立交易型垂直B2B平台矩阵;慧聪方面,以买化塑为例MBO的交易型垂直B2B平台,以中模国际为例控股的交易型垂直B2B平台;同时慧聪入股内蒙古金谷农商银行,以神州数码慧聪小贷为基础,涉足B2B供应链金融业务。
6月19日消息,日前,钢铁B2B平台“找钢网”对外宣布,与钢铁资讯公司“报春钢铁网”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丰富钢铁产业大数据体系,优化黑色产业链服务。公开资料显示,报春钢铁网成立于2010年8月24日,运营方报春电商已于2015年12月25日新三板挂牌。董事长晏希会为实际控股人,持股比例达78.4%。此外,报春电商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0.8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03%,净利润12.51万元。据了解到,2016年,找钢网曾多次在数据、资讯类出手。3月,找钢网宣布推出“找钢指数App”,找钢网创始人王东抛出“数据森林”理论,“未来B2B会变成一个数据森林,爬得最高的那位将赚走最多的利润。”4月,找钢网宣布与中联钢将在信息资讯、行业标准、产业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和客户资源等领域进行业务合作与资源共享。在生产制造、流通交易、市场研究、数据分析、行业标准、仓储物流、金融服务等诸多领域结合。上海钢联董事长朱军红曾于2016年初分析称,虽然钢铁B2B在2015年进入交易元年,上海钢联为钢银电商投入巨资,以发展钢铁交易平台。但他认为,上海钢联不仅不会放弃旗下钢铁资讯平台“我的钢铁网”,还会继续发展。在钢铁B2B电商平台上,交易数据更为精准,但资讯数据同样重要。
正在钢铁电商领域竞逐行业第一把交椅的上海钢联(300226.SZ),又将目光投向了煤炭行业。上海钢联6月2日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批准一项参股煤炭电商公司的投资,其合作方包括山煤国际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546.SH,下称山煤国际)以及山西东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泰能源)。该煤炭电商平台公司将从事煤炭现货交易业务,注册资本5000万元。山煤国际及东泰能源拟分别出资2000万元和12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0%和25%。山煤国际拥有14座煤矿,资源储量约18.31亿吨,年生产能力达到2040万吨;东泰能源的业务领域则涵盖煤炭、物流等。上海钢联控股子公司钢银电商则拟出资17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5%。钢银电商为上海钢联旗下运营钢铁电商交易的平台,在今年获得一笔11亿元融资的找钢网是其主要的竞争对手。去年钢银电商的钢材在线成交量达到2804.8万吨的新高,不过公司已连续亏损两年,去年亏损额为4.3亿元。这家煤炭电商平台总部将设立在上海,目前尚未正式启动运营。上海钢联董秘游绍诚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上海钢联以行业资讯起家,主要跟踪铁矿石、钢铁等大宗商品,在原有产业链之外会通过外延方式介入煤炭等其他行业。他表示,上海钢联此前在煤炭行业介入较少,因此选择与拥有煤炭行业背景的山煤国际及东泰能源合作,而建立煤炭电商平台的初步考虑是丰富在该行业的数据,同时尝试煤炭的现货交易。这并非上海钢联首次在煤炭电商领域布局。早在2013年,上海钢联就与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淮北矿业)合资设立上海金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金意)。该公司运营的东方煤炭电子交易中心亦为煤炭电商平台。上海钢联与淮北矿业对该平台的投资比例为48%和52%,双方拟分三期注资约1亿元。2014年及2015年,东方煤炭电子交易中心的净利润为1.8万元和20.6万元。游绍诚称,与东方煤炭电子交易中心相比,新成立的煤炭电商平台在运营模式方面并不会有很大不同,不过由于合作方所在区域的煤炭资源不同,两者在交易品种方面会有一定区别。在今年2月上海金意完成增资扩股后,上海钢联在这家煤炭电商平台的话语权有所式微。在此次增资后,有三家新股东入股上海金意,上海钢联的持股比例则下降至9.8%,成为公司五家股东中占股最小的一家。新的煤炭电商平台公司成立,是否意味着上海钢联会逐步将运营重心从东方煤炭电子交易中心转移?对于这一问题,游绍诚并未明确回应。他只是表示,希望两家电商平台都能成功运营。
上海钢联(300226)4月29日晚间公告,同日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钢银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钢银电商”)与山煤国际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煤国际”)、山西东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泰能源”)共同签订《煤炭电商平台战略合作三方框架协议》,拟共同出资设立煤炭电商平台公司,主要从事煤炭现货交易业务。煤炭电商平台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5000万元,其中钢银电商拟以自有资金出资人民币17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5%,山煤国际拟出资2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0%,东泰能源拟出资12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5%。公司表示,山煤国际(600546)为主板上市公司,同时拥有国内和山西省内煤炭销售的合法资质,并在山西省内拥有铁路运输单列计划。山煤国际在国内拥有五大电厂以及大型钢厂有多年的合作经验,与世界20多个国家(地区)的煤炭用户及众多国内用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拥有突出的货源渠道、运输能力和业务渠道优势。东泰能源以吕梁地区的优质主焦煤为依托,经过多年经营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的终端用户。钢银电商拥有领先的第三方电商平台运作经验、优秀的团队以及成熟的平台技术优势。各方本着诚信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等互利的原则,依照国家产业政策,从市场需求出发,旨在建立国内领先的煤炭产业链电商平台,围绕煤炭全产业链提供增值服务,打造新的盈利模式。本次对外投资有利于公司各产业板块的电商平台协同发展方面,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
3月18日消息,就中关村在线出售给上海钢联一事,分别联系上海钢联董事长朱军红和慧聪网CEO郭江,两位均已“需以公告为准”的口径谢绝提供进一步信息。与接近两家公司的多位人士沟通,探知到这一笔交易背后的若干信息。1、两家公司内部认为,这一笔交易具有真正价值,中关村在线将在上海钢联的未来版图中占据重要一席。2、中关村在线和中关村商城的利润一直很好,即便在跟慧聪对赌的条件下,大受朱军红赞赏。而对上海钢联来说,作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在退市机制下,选择的标的盈利是第一标准。中关村在线无疑符合这个标准。3、中关村在线和中关村商城的生意模型和上海钢联有诸多相似之处,二者均为媒体资讯+B2B交易,并将由交易延生到仓储、物流和金融服务。媒体资讯是导流口,交易信息是核心,金融服务是利润。外界看中关村在线做IT领域的B2B,常判断为在京东这类直接2C的强大渠道面前生存空间有限,但实际上,IT领域存在大量的中间产品和分销渠道商,需要如中关村在线此类准零售B2B的存在。4、在上海钢联的生意模型里,中关村在线和中关村商城属于钢铁的下游客户,上海钢联一直在追求要做的是打通钢铁的上下游全链条交易。据了解,上海钢联已经围绕钢铁打通了上游的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行业,其中铁矿石的交易规模去年达到了1亿吨,并在围绕钢铁的仓储、运输布局全产业链。5、与钢银电商相似,并入上海钢联之后,中关村在线和中关村商城未来将独立运营。上海钢联的战略构架将是每个类目独立运作。未来,上海钢联将形成多个独立运营的行业交易网站,中关村在线和中关村商城是其IT类目的重要布局。据了解,中关村在线曾是IT领域最知名的垂直类网站,成立与1999年。在2004年最为辉煌的时候被美国CNET传媒以1亿美元的高价收购。2008年中关村在线的母公司CNET被哥伦比亚广播集团以18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中关村在线也随后成为其旗下媒体,2015年3月又被出售给慧聪。上海钢联成立于2000年,以钢铁行情起家,2008年正式成立上海钢银,并由最初的信息撮合转向交易。2015年,钢银电商的交易达到1100万单,现在日均交易量在10万吨,是国内最大的钢铁交易B2B。
3月14日消息,有消息称,慧聪网与上海钢联两家公司近期将合并部分资产,未来将逐渐合并成为一家公司。据此,第一时间向某B2B资深业内人士求证,其表示,两家老牌B2B列强的结合,虽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据了解,慧聪网与上海钢联的合并并非毫无头绪。2016年2月25日,二者同时发布公告宣布,因可能涉及重大资产重组而停牌。其中,慧聪网公告显示,若进行收购事项,可能涉及出售部分资产,以换取中国大陆某公司若干股权。为保护股东及投资者权益,选择停牌。另外,上海钢联公告显示,正在筹划重大收购事项,该事项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标的公司涉及境外公司的资产,所属行业为大宗商品电子商务行业。此前,2016年1月18日,慧聪网曾发布公告,宣布以9900万元的价格,认购上海钢联旗下钢铁B2B交易平台钢银电商2.78%的股权。该资深B2B业内人士分析称,自2012年阿里巴巴的B2B事业群从香港退市以来,B2B整体进入“萧条期”。但情况在2015年发生转变,B2B2.0概念被提出后,B2B由资讯开始向交易转变。据了解,2015年,慧聪网CEO郭江曾多次表示,要带领慧聪进入B2B2.0阶段。目前,慧聪网自主运营了化工垂直B2B交易平台买化塑,并投资了第五城、厘米网、中模国际、皮皮易、优蚂等一众B2B交易平台,涉及工业品、大宗商品、模具、农村等领域。于此同时,慧聪以3.8亿元认购内蒙古金谷农商银行10%的股份,与神州数码成为该银行并列单一最大股东。至此,慧聪网获得了金谷农商银行、神州数码慧聪小贷公司、慧聪网融资租赁公司的三张金融牌照。数日之后,郭江在公开场合表示,慧聪网铁了心要做金融。关于慧聪网与上海钢联的合并,上述资深业内人士分析称,慧聪网与上海钢联合并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在金融领域。2015年,上海钢联旗下的B2B交易平台钢银电商,成交量达615亿元,而目前看来,B2B交易平台带来的供应链金融恰为其最大盈利点。慧聪的金融实力与上海钢联在B2B交易平台方面的运营能力相结合,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再加上二者旗下一众B2B交易平台的加入,能否造就一个以B2B为主体,以金融为线条串联起来的商业帝国?非常值得期待。公开资料显示,慧聪网为综合性B2B平台,2003年12月,慧聪国际在香港挂牌上市,为国内信息服务业及B2B电子商务服务业首家上市公司。上海钢联成立于2000年4月30日,2011年6月于创业板上市,旗下主要平台“我的钢铁”为钢铁资讯网站;2015年12月,子公司钢银电商于新三板挂牌。
“2016年,化塑汇要将撮合交易做到1000亿元,自营做到100亿元。”化塑汇创始人智建鹏如是说道。据了解,2014年9月,化塑汇完成1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险峰华兴;2015年1月完成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北极光创投;同年4月,完成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SIG海纳亚洲。公开资料显示,智建鹏曾在化工厂从事技术和销售等工作,而后进入慧聪网,并晋升至化学事业群总经理。2008年,智建鹏离职创业,2014年5月,创立化塑汇。作为互联网出身的智建鹏,对于风口上的B2B垂直行业,有其独到的理解:化工是一个比钢铁体量更大的领域2015年,B2B平台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产业互联网”概念与国家去产能、供给侧改革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找钢网获得IPO前,高达11亿元的最后一轮融资,领投金额8.9亿元,投资机构为京西创业、中泰证券。化塑汇创始人智建鹏透露,2015年,化塑汇撮合交易260亿元,自营业务刚刚起步;2016年,化塑汇预计撮合交易1000亿元,自营业务100亿元。据了解,作为行业内最大体量的找钢网,2015年撮合交易额约为700亿元,自营交易额约为200亿元;钢银电商撮合交易615亿元。而关于钢铁与化工的体量,智建鹏给出数据:“钢铁B2B面对的市场是3.5万亿,而化塑汇面对的市场是9万亿,如果将汽油、柴油包含进来是14万亿。”智建鹏还分析称,“在公司的运营方面,无外乎把握两点:毛利率、周转率。化工拥有更高的毛利、更快的周转率。钢铁B2B平台的周转率在15天以上,但是,化塑汇的周转率在3天左右,而且毛利率还要高。可以说,化工是一个比钢铁更肥的市场。”化塑汇不取代任何人,但要“驱逐劣币”业内人士分析称,虽然钢铁、化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其B2B平台模式多有相似:其一,上游市场化程度较高;其二,中间链条较长,容易形成牛鞭效应;其三,下游终点为制造业。据了解,目前,B2B领域关于贸易商“被踢出局”的声音多有发生,工业、农业两个领域均有发生。互联网企业也多以“取代中间环节”、“提高供应链效率”等噱头作为项目融资推动的重要手段。智建鹏表示,化塑汇并不想取代谁,传统领域存在,自有其合理性。因为化工产品的品类特性:价格波动性强,海外来源较多等因素,造成各级供应商具有一定的金融对冲功能、物流存储功能等。化塑汇的想法是“择优”,把链条中的劣币干掉,那些既不讲信用、又不创造价值的环节,化塑汇会以平台的方式,把它们淘汰掉,并非要取代谁。他举例称:“化工产品在最肥的时候,一个卖报纸的都要囤货,等上一个月,然后倒手就赚钱,这样的环节有什么价值?”智建鹏透露,目前,化塑汇服务的下游用户中,有40%来自于终端制造业企业。B2B平台要自营,做自营是为了做金融据了解,以找钢网为代表的B2B平台均以撮合交易为切入点,而后转向自营,随后则辅以物流、金融等服务模块。业内人士分析称,B2B天然具有O2O的属性,线下的属性非常强。目前,大宗B2B平台的网站流量并非最主要入口。以找钢网为代表的平台,自营业务发展仍以地推等形式为主。由此,B2B平台的互联网属性,到底以什么形式体现,则成为了业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智建鹏认为,B2B平台与线下贸易商还是有诸多不同的。“在规模、IT化程度、处理问题的角度都不同。第一,在规模上,这几个化工B2B平台都是几百人,一般的贸易商不能比;第二,平台的IT化程度更高,处理能力更强;第三,传统贸易商的只经营有限的品类,但是平台会想方法为用户找到货源。”他表示,“人数、IT处理能力和思维的转变结合起来,引发的质变,效果的惊人。”智建鹏分析称:“以撮合切入自营是一个整合资源的过程,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全部通过平台,形成稳定风险控制,便会有资金端介入,也就是供应链金融。目前,从化塑汇的供应链金融运营现状况来看,坏账率几乎为0。”某银行业人士分析称,近年来,政府一直鼓励金融业向制造业输出,以支持实体经济。但传统金融业的支持有限,原因在于风险控制体系的不可确定性,如:制造业违约率较高、有钢贸商曾出现的一批货物向多家银行质押等现象。B2B平台通过对数据的把握,以稳定风险控制系统,或许是解决方法。智建鹏分析称,目前,B2B平台资金端的来源主要有银行、影子银行、互联网平台、P2P等。其中,成本最低的为银行和影子银行。
目前,媒体对于中钢网业绩“造假”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如下几点:1.2014年中钢网营收突破1000万元,但2015年其营收超过70亿元,年营收同比增长700倍;2015年上半年营收约12亿元,但下半年营收超过60亿元,增长5倍。2.2015年11月、12月两个月,中钢网帮助网站上销量排名靠前的安阳钢铁集团(下称安钢)卖出了400多万吨钢铁,但事实上安钢2015年每月钢材销量不过70万吨,其中12月仅售出60多万吨。钢为网创始人张峻桢分析称,中钢网的前身本为传统钢贸商,交易额骤升,并不能说明就是在刷单或是造假,有很大的可能是将线下客户,转移至线上所致。此外,关于安钢仅售出60多万吨,中钢网却为安钢卖出400多万吨的“乌龙事件”,张峻桢表示,或许是因为在合并报表之时,出现了纰漏而导致销量重复计算,并不能完全肯定其造假。据此,据中钢网相关负责人祝运龙求证,祝云龙表示,财务报表并不存在造假行为。此外,在销售过程中,一些客户并没有添加生产厂家,而中钢网会将此类销量默认为“安钢”。据了解,2015年多家钢铁B2B平台曝光数据,其中上海钢联旗下钢银电商全年营收超610亿元,自营营收约200亿元,人员数约900人,亏损约2亿元。与二者相较,中钢网70亿元的营收,人员数约400人,亏损约4000万元,从数据上看,尚在合理范围之内。钢铁B2B研究人士分析称,中钢网是否在数据方面造假,如非有确凿证据,很难证明。其真正的问题在于,中钢网因传统钢贸商的身份,其销售路径、方式等均存在一定的固有思路。这也是每一家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都将面对的东西。据了解,传统钢材贸易在钢厂发出后,往往要经多级分销才能到达次终端、终端,此现象在钢材需求量达到巅峰的2008年前后尤为明显。这其中存在灰色交易、多次运输等多重环节。当然,多级分销也有一定的好处,比如因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而带来的金融风险,可由多级分销商共同承担。该研究人士同时向称,找钢网、钢银电商等钢铁B2B平台之所以得到热捧,除其盈利模式不再单纯依靠钢材本身之外,其风险控制能力、金融能力更符合现代企业的观念。更加重要的是,砍掉中间环节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也令普通传统企业难以企及。据了解,找钢网上线找加工,主要目的恰在直接将钢材对接给终端,如海尔等制造型企业。此外,找钢网、钢为网等钢铁B2B平台也在积极探索海外渠道,以消耗国内过剩产能。
12月18日消息,日前,上海钢联旗下钢铁B2B平台钢银电商召开新品发布会,并宣布钢银电商平台V3.0上线。据悉,本次平台升级,意在明确平台定位。未来,钢银电商将重点打造大宗商品生态闭环,为大宗商品提供解决方案。据上海钢联方面透露,同时上线的新产品包括,在线金融、大数据、钢银助手App、O2O服务。主要提供:在线金融服务、数据信息服务、在线交易服务、物流运输服务、仓储加工服务。以形成钢铁生产企业、贸易企业、终端用户、仓储企业、加工企业、物流企业、银行、保险等多方互动并互相监督的形式。上海钢联集团董事长朱军红介绍,目前,钢银电商平台累积交易用户数超过5万;每日寄售成交量突破8.15万吨;结算交易金额突破190亿元。据了解,会中钢银电商分别与中国建设银行宝钢宝山支行、中国银行上海市宝山支行、欧浦智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商品清算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钢银电商与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商品清算中心的战略合作可完善平台供应链金融服务;与欧浦智网的合作则可完善平台物流服务。
8月27日消息,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钢联”)近日发布半年财报。上海钢联财报显示,营业收入超过90.63亿元,同比增长888.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09亿元,较去年同比下降约13686%(去年同期为80万元)。据华尔街见闻报道,全球市值最大的矿企必和必拓在本月25日表示,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伴随着其最大客户——中国的经济和需求增速放缓,公司过去一整年的净利润同比下跌86%,跌回十年前水平。必和必拓在财报中还表示,在迈向新一财年之际(必和必拓财年为每年6月1日至第二年的5月31日),大宗商品价格已经明显下跌。该公司下调了对中国钢铁需求峰值的预期。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之际,上海钢联营业收入仍增长近900%,营业收入逆势上行。根据上海钢联财报了解到,其控股子公司钢银电商扩大了钢材交易服务业务的规模。业内人士分析称,当大宗商品步入产能过剩时代,则从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在买方市场阶段,买家的话语权增强,他们希望以更透明、更高效的方式,找到更便宜、更优质的产品服务。业内环境越差,供应商对市场透明、高效的诉求则越高,类似钢银电商的大宗商品交易垂直平台便愈发火热。北极光创投投资总监张朋判断,2015年是B2B市场的爆发元年,未来3-5年将是中国企业级服务市场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据了解到,2012年,全国企业服务市场融资仅96次,而到2014年,该数据变为312次,增长率超过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