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营
在手机上做了10年,UC在一个并不算合适的时机杀入了PC浏览器市场,在同一天,360对手机浏览器进行了大改版。PC第一的浏览器发力移动,移动端第一的浏览器杀入PC,双方不可避免地要有一场恶战,360手里的牌很明确——PC浏览器导流、分发渠道推荐、安全卫士带动。UC优视总裁何小鹏放言今年UC要在PC端进入第一阵营,然而在PC端基础几乎为0的UC,要拿什么来对抗360?UC突破点:跨屏、移动、阿里从产品看,UC浏览器在跨屏互动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除了个人书签和浏览数据的同步外,还支持通过二维码扫描连接手机于PC浏览器,连接后可以发送文字和文件,并支持远程管理和安装应用。在电视端,UC浏览器支持通过手机版控制电视版,并优化了淘宝购物和支付体验,把不适合在电视上完成的环节交给手机,从而实现跨屏浏览。从产品看,UC浏览器的突破点在于:1、产品体验,在产品上UC浏览器做了诸多创新,包括云端加速、免费WiFi、大图速览、鼠标预读、红杏出园等,用何小鹏的话说,PC浏览器市场太稳定,已经很久没有变化,各家赚钱能力也都挺好,就把精力放在了去开拓其他疆土上,现在的UC在PC浏览器市场就是一条鲶鱼,希望未来成为一条鲨鱼;2、跨屏,事实上UC浏览器无论是PC版还是电视版,都不是单一的产品,而是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跨屏互动的产品,这一跨屏优势可以通过一致的服务把用户黏在UC的平台上,而尽管360和QQ浏览器也有多屏版本,不过并没有把互动性作为卖点;3、手机带动,此次发布会上,何小鹏强调手机仍然是UC多屏互动战略的核心,在移动端5亿的用户量可以通过跨屏体验的方式导入到PC端,从而带动PC端份额的增长;4、阿里撑腰,此次发布的PC浏览器是原阿里巴巴旗下淘宝浏览器重新开发改进而来,在阿里进军浏览器失利后,干脆将这一重任交给了最擅长做浏览器的UC,希望通过多屏互动找到新的突破点。同时何小鹏总结指出,第一位的还是速度,在手机上很多指标是围绕浏览速度做的,这些指标没有带到PC上,如何不同场景速度都能够做到快速最快。PC端形势严峻UC或留底牌现在的产品形态仍然非常初级,尽管有数个功能创新,不过功能创新很容易被对手“抄越”,如何保持比对手更快的创新速度对UC来说是一大挑战,UC浏览器的团队是合并了UC内部团队和淘宝浏览器团队而成,目前规模为数十人,对于没有PC端经验的UC来说,这是一个考验。此外,360在PC端有用户规模庞大的安全产品带动,已经成功建立了安全-浏览器-搜索三级火箭,而UC在PC端缺乏强有力的拉动者,何小鹏说从移动进入PC是顺风,未来PC互联网会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一部分,按照这一逻辑,手机端将对PC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不过具体能够有多大的拉动仍然有待验证。同时随着UC浏览器涉足PC端手机管理和应用分发,与360手机助手、豌豆荚等产品的竞争也将日益加剧,对UC来说战线从移动端拉长到了PC端,将面临腹背受敌的情况,一向稳扎稳打的UC如何去与这些已经站稳脚跟的对手抗衡,也是留给何小鹏和俞永福的一个难题。360的手机浏览器仍然延续安全路线,而随着UC进军PC,与猎豹、QQ浏览器、360竞争关系日趋明显,这些竞争关系未来是否会影响UC与这些安全厂商的合作?何小鹏称完全不合作的情况是极少的。不过从现在的趋势看,这些主流安全厂商能够给到UC多大的支持仍有悬念。UC优视CEO俞永福此前对网易科技表示,做PC浏览器是谋定而后动的事情,UC谋了整整一年时间,一定是在这方面找到了一些突破的方式和手段才会去做。这个市场的竞争是一场持久战,现在来断言成败或许还太早,俞永福说:“这个仗打完一年,你估计就能看出来我们的打法。”既然敢在这个时机杀入PC,或许UC手中还有未亮出来的底牌。
【一起惠讯】韩都衣舍低调地和一家中老年线上品牌艾茉完成了一次蜜月之旅。在公布这段商业恋情之前,其收购的原创设计师品牌素缕已步入正轨,韩都衣舍也正由单一的淘品牌向多品牌协同发展的服饰集团迈进。并购艾茉绝对非偶然,韩都衣舍CEO赵迎光提出的三条核心原则,揭示了收购的节奏性和计划性:第一,并购对象是淘宝、天猫平台上的中小网店。而且,其团队创始人一定是产品开发或者品牌运营方面的核心。第二,并购方式为全资并购或者绝对控股(至少控股60%以上)的并购。第三,在并购完成后,原品牌的核心的团队只负责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供应链、IT、仓储、客服、人力资源、行、财务等其余业务都由韩都衣舍系统提供支持。由此可见,韩都衣舍更希望自身成为“单品全程运营”的大型服务系统,向品牌输出成熟的运营管理经验和完善的资源支持。素缕已经实践了这种并购后的发展模式。2012年5月,素缕被韩都衣舍收购之后,注册新公司进行独立运营。原品牌设计师兼创始人依然全权负责款式的设计和产品的开发。同时,为了迅速扩张,韩都衣舍调拨部分人马,向素缕注入新鲜血液。自此,素缕有模有样地向正规军演进,年销售额从200万跃然增至7000万,团队更是超过120人。韩都衣舍的“互联网多品牌”并购之旅也就此开启。据一起惠了解,韩都衣舍品牌群由两类组成:一是韩风细分定位品牌群,买手小组制运营,这些品牌由集团内部产生;二是并购的小而美互联网品牌,以核心设计师为主导,更加强调细分定位,突出原创设计。由此可见,并购已成为韩都衣舍实践多品牌布局的第二条腿。收购艾茉一事曝光后,赵迎光向一起惠透露,争取在2020年完成基于服饰品类的至少20个子品牌的布局,实现100亿以上的销售规模。业内人士分析,韩都衣舍此前一直坚守的韩风品牌并不能满足其加速裂变和以攻代防战略的需求。韩都衣舍为了弥补自身原创基因的短板,将并购对象锁定为风格独特的原创品牌,在小众市场合纵连横,甚至闯入茵曼、裂帛的阵营一较高下。实际上,从去年开始,淘宝女装品牌就已经进入两极分化的震荡期,数个拥有强大融资能力、供应链把握能力、运营能力的淘品牌占得先机。裂帛、茵曼纷纷通过并购的方式开启多品牌道路,希望带动整个集团规模的迅速提升。韩都衣舍的百亿野心也是淘品牌不安于现状的缩影,其对销售规模的憧憬亦远远超越了业内对互联网品牌的普遍认知。当今世界上,年销售额超过百亿的服装集团屈指可数,相比中国消费者比较熟悉的ONLY母公司绫致时装和日本的优衣库,韩都衣舍依托互联网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互联网改变了品牌发展的原有路径和方向。传统服饰品牌大多通过长期耕耘方能撬开市场大门,且只能在构建面向大众的单一品牌中徘徊。但“韩都衣舍们”则来得更加大胆,依靠资本运作整合众多细分市场,聚集受众,并最终形成服饰的全品类布局。上述人士认为,在互联网上,小而美的故事可能讲述一时,但很难传承一世。那些独具特色、锁定细分人群的小众品牌将更多的被大卖家、大品牌纳入视野,而这些大玩家的横向拓张,则完成了一次市场格局的重新划分。
继日前传闻热客网欠薪数月面临倒闭后,最近《证券日报》记者得到确切消息,鞋类垂直电商好乐买北京运营中心大部分员工在被补偿3个月薪资后辞退,仅留下数人处理售后业务,言传公司即将倒闭。从2010年消费类垂直电商进入“战国时代”,到2013年普遍进入了衰竭期,甚至电商内部直言是“死亡期”,生活类消费品垂直电商惨淡经营的现状,纠结着当初追梦垂直电商的创业者,以及那些甩手千万美金投资的大佬们,其中也包括“TABLE”组合中的四位:腾讯、百度、雷军和周鸿祎。大佬败落垂直电商1月16日,记者拨打好乐买客服电话后,也听到语音提醒表示近期部分订单调整在3天内发货,显然,好乐买近期状况并不乐观。好乐买曾在2011年C轮融资中被互联网大佬腾讯投资5000万美金,并且德丰杰资本还跟投3000万美金,彼时风光无限。2012年6月网站浏览量和交易额进入鼎盛时期,然而一年半之后的今日,资金再次面临烧光殆尽的局面。百度指数显示,从2011年起步到2012年5月进入趋势最高点后,好乐买PC端和移动端的指数均在一路下滑。如果说投资好乐买5000万美金是令腾讯丢脸的一次投资败笔,或许显得太过苛责,实际上“TABLE”阵营中除了阿里巴巴外,投资垂直电商均未有好的成绩。百度重金投资的垂直电商乐酷天上线不足2年轰然倒下,360投资的360特供机网也遭遇滑铁卢,成了京东商城手机的导航入口,雷军投资并有百度提携的鞋类垂直电商乐淘网也提前做了转型,交易惨淡,而凡客更是在一轮轮的负面传闻中以广告维持生存。且不说上述没有上市的垂直电商,即使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当当网、麦考林也依旧持续着亏损,更别说PPG、红孩子、维棉和品聚网等,即便他们的“富爸爸”投资人本事通天,但对他们似乎也束手无策。反观京东商城,曾经的3C垂直电商,如今的多品类经营巨头,2013年交易额将冲破千亿元,而淘宝和天猫则仍然一骑绝尘地冲击着更高业绩。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俊斌表示,真正的垂直电商应该是“小而美”,但是国内的垂直电商在风投的鼓动下盲目扩张,都抢做大而全、同质化比价廉的平台,最终资金供给不足,造成入不敷出,融资烧干的局面。对于四位互联网大佬投资垂直电商的失败,刘俊斌认为没有电商基因是其根本原因。“虽然腾讯和百度资金实力和影响力都占据互联网鳌头,实际上在电商领域并没有优势,主要原因还是没有电商基因,对它们来说做生活服务类才是根本之道。”不过刘俊斌指出,消费类垂直电商仍前景无限,只是必须把握与平台类网站产品的区别,如果凡客早两年转型做中高端男装,也不会落到现在这个局面,此外工业品垂直电商的前景值得关注。细节和环境打败了垂直电商?对此,记者采访到一家鞋类垂直电商网站的资深从业者,这家网站经历四次融资,共注入1亿美元,从2011年公司旺盛时期的风投云集,到现在的转型后走向落寞,说到垂直电商普遍失落的原因,他很有一番感慨。上述从业者表示,“搭建一个电商网站并不难,最难的是细节处理。即便你的网站用户体验做的再美观再人性化,你的广告推广砸大钱铺天盖地,可是如果你的仓储货运处理不到位,你就已经输了。”国外以亚马逊为首的电商,普遍开展大数据下用户购买行为进行采集整理分析挖掘,可以精确计量仓储货运等,但在中国,垂直电商仍然行不通。“垂直电商都是新创公司,根本没有积累一定量级的用户,不可能实现长尾效应,大数据是没用的。那么为了获得数量级的用户,就是大量进货,种类越多越好,大量投放广告,越铺天盖地越好,这些都是花钱的活,花钱谁都会,但是同类型的垂直电商也在花钱,甚至花的更多,大家都有风险投资在助阵。一个广告位的价格被炒到一年翻数倍,可是谁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挣出利润来。”上述从业者如是说。谈论起美国鞋类垂直电商Zappos的成功模式,上述从业者表示Zappos的模式中国学不来:美国人均GDP高达5万美元,一个小时价值30美元(按照一天8小时工作制一年200天工作),如果一个网站能够为一个美国顾客节约30分钟的购物时间,那么网站就可以要求15$的溢价,而实际上此类网站的目标用户都是top30%,这个数字还可以增大,那么相对于一双鞋的售价在50$,利润在20$左右,顾客显然对价格不敏感。“但是在中国,物流很难达到美国的水准,收入跟美国人相比差好几倍,注定学不来。”上述从业者强调,“中国的绝大多数买家的购买体验仍停留在既要种类多还要价格便宜的时代,远没有产生为了方便和体验转求垂直电商的期待。”垂直电商还能不能活下来,转型要怎么转?对于垂直电商,上述从业者目前是悲观的,“垂直电商都会死掉,只有京东商城做大了,垂直电商才有出路”。
团购网站的2014年在“万众团的关闭”中开局。“万众团由于业务关系已无法正常为大家提供服务,将从即日起暂停服务。”1月9日,万众团在其官网上贴出的声明称,部分欠款将尽全力在三年之内全部还清。这一事件在团购领域激起轩然大波,关于“2014年照样是团购死穴之年”的论调日渐喧嚣。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全国团购网站诞生总数高达6218家,累计关闭4670家,死亡率达75%,尚在运营中的团购网站共1548家。而在团800最新一轮团购网站存活数量普查数据中,截止到2014年1月,全国团购网站的存活数量仅为213家。据此推算,目前团购网站的死亡率已飙升到86%。万众团倒闭引发行业震荡目前,万众团的官网已无法正常登录使用,打开界面仅出现一则“万众团网站声明”:业务关系已无法正常为大家提供服务,从9日起暂停服务,消费者售后问题请拨打客服电话400-088-8491。“部分欠款我们将尽全力在三年之内全部还清”。灼人的是,南都记者拨打万众团的客服电话,却被告知“拨打的电话已欠费停机。而据北京当地媒体报道,讨要欠款的商户赶到万众团北京营业总部时,却发现大门紧闭,人去楼空。据悉,北京工商部门已介入调查,“从公司的注册信息上看,万众团已经违反两条规定:一是实际经营地点和注册住所不相符,属异地经营;二是其注册的许可经营项目不包括电子商务,属超范围经营。”北京工商管理局朝阳分局监督人员这样说。而截至截稿时间,万众团的危机释疑说明迟而未见,该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也是身影未现。种种迹象表明,万众团的倒闭似乎已是无法逆转。而这只是团购寒冬的冰山一角。团购行业的洗牌事件频出,现在的死亡速度更是“触目惊心”。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截至2013年6月30日,全国团购网站诞生总数高达6218家,累计关闭4670家,死亡率达75%。彼时,尚在运营中的团购网站共1548家。“截止到2014年1月,全国团购网站的存活数量仅为213家。”团800这样说。相比半年前存活的1548家网站,团购领域的死亡率已飙升到86%。若与2010年团购市场风生水起时,全国团购网站数量高达6000多家相比,现在的局势发展已经被创新工场总裁李开复言中——“99%的团购网站都要死!”加剧新一轮洗牌倘若倒过来看中国团购网站的大洗牌,则是行业“蛋糕”逐渐变大了,争食者逐渐变少了,有实力的团购网盈利的预期缩短了。据《2013年中国团购市场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团购成交额达到358.8亿元,同比净增144.9亿元,增幅达67.7%;购买人次也达到6亿人次,同比净增1.5亿人次,增幅达32.5%;而且,2013年团购平均客单价已从2012年的46.9元提升至59.4元。大站们的马太效应更加明显。据以上报告统计,2013年排名前五的团购网站成交额达到338.1亿元,占总体的95.7%,其中排名前两位的美团和点评更是占到全年整体的66.3%,形成第一阵营。糯米、窝窝、拉手在月度成交额3亿-4亿元的区间厮杀,形成第二阵营。中国团购网站正进行着一种前景日趋明朗的自我进化。拉手网副总裁司新颖对南都记者坦言,2013年以来,大型团购网站已经打响“圈地赌人”二战,第一、二阵营的大站都在准备“二次扩张”。而这新一轮的地盘争夺更侧重于市场的细分和精耕。“北京是谁的天下?糯米的;上海核心城区是大众点评的天下,上海城郊却是拉手的地盘,广东也是拉手的天下。东北地区谁在称王?大家都差不多。”不过,团购网站的在电影票、酒店等细分领域的拓展,已经蚕食到豆瓣、时光网等老牌电影网站,以及携程、艺龙等OTA网站的市场份额。目前,携程已经站出来反击,力拓团购市场。而阿里、腾讯、百度也相继进入团购行业,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厮杀。战争远未结束,团购行业在集中化加剧的同时也逐渐出现新的发展格局。[数据]部分“发展较好”的大型团购已不见踪影2013年排名前五的团购网站成交额达到338.1亿元,占总体的95.7%。其中,美团和大众点评团月度成交额均在10亿元以上,形成第一阵营;糯米、窝窝、拉手在月度成交额3亿至4亿元的区间厮杀,因腾讯以及在移动端微信的加持,高朋在未来的发展也值得期待。专家分析,背靠巨头的团购网站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中小型团购平台的生存空间将会受到进一步挤压。截止到2014年1月,全国团购网站的数量仅为213家,较去年9月份减少281家,在中小型团购网站数量不断减少的同时,一些之前发展较好的大型团购平台24券和千品也已不见踪影。[业界视点]团购第一梯队开始“微盈利”美团网CEO王兴近日透露,美团网2013年成交额预计达到160亿元,将首次实现全年盈利。2013年11月,美团网开始实现单月盈利,当年四季度均实现季度盈利。此外,该公司其他时间都实现了月度盈利,2013年实现了全年微盈利。数据显示,2013年团购行业全年整体规模保守估计在350亿元以上,同比前年增长65%。把时间推到2012年,在前景和钱景都不明朗的情况下,团购网站数量比上年同期锐减,相当于平均每天有5.9个团购网站消失或转型。经过长达近2年的冬眠期,终于有一家公司在2013年结束前,宣布全年盈利。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以小博大,将价格战火燃烧到京东商城的自留地;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游戏,他破釜沉舟,以企业盈利为代价换取极致般的用户体验;电商江湖,什么才是最有效的破敌利器?大浪淘沙,谁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英雄?本期《财经面对面》对话1号店董事长、联合创始人于刚。1号店董事长、联合创始人于刚人物简介于刚,1号店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学士,康乃尔大学物理硕士,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决策科学博士。曾任戴尔全球采购副总裁、亚马逊全球供应链副总裁。实时监控竞争对手用系统确保低价2013年,电商江湖硝烟再起,就在大佬们宣称“休养生息”之际,历来低调的1号店异军突起,7月,1号店借五周年店庆之际频频擎起降价大旗,推出一系列眼花缭乱的优惠促销;8月,1号店又以“D50计划”发力手机市场,贴身比价京东商城,直接将价格战火引到京东的自留地。新浪财经:你挑战的是一个非常擅长或者是善于价格战的京东,你的底气在哪里?为什么会主动地去挑战京东?于刚:其实我们没有挑起任何的价格战,我们只是用一个很好的价格策略去管理我们手机这个价格品类,我们用系统去管理,保证我们手机品类可以很健康很快速地去发展,这个管理后面的价格策略和价格模型全是系统去管理的。新浪财经:7月份是我们5周年店庆,也推出了优惠促销的措施,也有数据说,我们在7月份当中有27%的商品是达到1号店历史最低价格的,这算是属于一个价格战的类别吗?于刚:我们认为我们给顾客提供的是价值,而且是个长期的价值,当然价格非常重要。你可以到网上去查,基本上我们所有的价格指数,我们用系统管理保证在业界都是排在前三位。我们有一个价格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每天监控我们60多家竞争对手的1700多万商品的价格和库存,后面有我们公司的价格策略和价格模型。而且我们每个星期在周商业回顾的时候,中间很重要一部分就是回顾价格,就是我们和竞争对手的价格比较,保证我们的价格时刻有竞争力。价格我们是靠系统去管理。新浪财经:中国有个习惯就是大家都很喜欢模仿。于刚:你像前端的这些都很容易被模仿的,你新推出一个商业模式,你的营销方法,营销手段这都很容易被模仿,不容易模仿的更多的是那些系统。也许正是因为1号店有了这套强大的价格管理系统,于刚才有了大规模扩张商品品类的底气。一直以“网上超市”为定位的1号店,从2011年开始,更多地向“百货商场”的方向发展,而这种“全品类”化的扩张策略也已成为各大电商企业的发展趋势。1号店会否陷入同质化的尴尬局面,成了于刚面临的新挑战。于刚:从商务模式上我们经过很多的思考,其实当时我们是以快速消费品切入的,我们知道快速消费品它确实存在着很多的这种大、重,有短的保质期,还有易漏易损等等的一些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半径比较短。新浪财经:毛利也比较低?于刚:毛利其实也不怎么低,我觉得比3C数码电子消费品高多了,但是它有不适合电子商务短半径的特征,所以我们迅速地开始扩张到服装,扩张到电子消费品,母婴保健等等。所以说让我们迅速地,一个是丰富我们品类,让我们整个这种商品的综合性,让它商务模式化变得更健康,我也可以有黏性很强的快速消费品,我也可以有很多可以为公司盈利的包括服装、服饰、珠宝、箱包,还有一些保健品等等这类商品,让我们整个的商务模式更健康。新浪财经:你这个拳头分开打总是没有你往一个方向打有力量,怎么扬长避短呢?于刚:我觉得我们的聚焦始终不变,我们聚焦在顾客体验上面,和我们核心竞争力上面。顾客体验它是一个综合的考量,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商品的丰富度,因为你必须要有顾客想要的东西他才会来,然后才是商品的价格,系统整个界面的友好度和售后的服务等等。我觉得我们不管是从最早三千个商品,从快销品切入电子商务,后来不断引入3C数码、服装、图书,包括最近引进的生鲜,我们都是真正地实现我们最早的梦想,就是让顾客可以足不出户享受这种优质的现代化生活。将用户体验指标与员工薪酬挂钩得用户体验者得市场,对于电商企业来说,商业模式固然重要,但是提升用户体验的优质服务更为关键,这或许就是1号店在硝烟弥漫的电商战场中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将用户体验细化到极致,需要完善供应链、信息系统、客服、产品等一系列前后端的系统,于刚为此找到一套独特的方法。新浪财经:所有的电商企业,其实不光是1号店,大家都会说顾客体验度对我来说是最最重要的,那为什么1号店可以保持这样的速度或者市场更多的认可,他们就没有做到呢?于刚:因为顾客体验这个事很容易把它喊成一个口号,很多企业都这样说顾客是上帝,顾客是衣食父母,我觉得这个东西一喊就变成口号了,我们不希望成为一个口号。所以说我们采取了很多具体的做法。比如说我们找了一个第三方公司给我们每个星期做顾客体验调查,它要调查数千个顾客,然后得到一个顾客体验指标。我们同时把这个由三方公司调查的顾客体验指标,和我们所有员工的薪资、奖金、提升挂钩起来,让每个员工都知道他做的事情是会影响到顾客体验的,让每个人都去关注顾客体验,比如说你做采购的,你采购来的商品是不是顾客要的商品;然后你是仓库里面的,每个商品的质量能不能保证,到时候有没有破损,出去的时候有没有灰尘;然后当然配送就不用讲了,还有很多客服售后,能不能真正实时地解决顾客的问题,顾客打电话来不是想听你说一声抱歉,这个没有用的,我们希望解决顾客问题。所以说我们考核客服怎么考核呢?考核他四个小时之内完整地解决顾客(问题的)比例,也就是说顾客问题解决率。新浪财经:但是我当时也听说你们推这个具体的考核也是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推(的时候)也遇到很多大家的不理解或者说阻力。于刚:很大的阻力,当时我们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新浪财经:最大的让你印象深刻的阻力后来是怎么样的?于刚:当时最大的阻力,很多部门就说顾客体验跟我有什么关系,都是配送员的事情,他们跟顾客直接打交道,也就是客服的问题,他们对顾客态度好一点就行了,所以说我们遇到巨大的阻力,最后两个月的时间,我和峻岭召集我们所有的高管二十多个人说今天是最后一次会议,你有选择,你可以离开1号店,但是这是我们的理念,你必须接受,你要留在1号店你就必须接受这种理念。推出来之后我发现效果非常好的。我们刚推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的顾客满意度是84.4%,等我们过了一年我再回头看,我们已经做到了92%。新浪财经:其实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是非常地不容易。于刚: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解决顾客体验问题并不是说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我们是专门有一套分析,叫Paretoanalysis(帕累托分析),怎么做分析呢?把顾客各种各样的反馈从线上的反馈,电话的反馈和线下各种各样社区里的反馈归纳起来,总结起来,把它分类,每次解决最大的几类,把最大的几类解决,新的问题又冒出来了,然后再解决那些问题,做一个问题清单,每个星期的问题每个星期解决,这个没有magic(魔法),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把它一天解决的,我们是通过五年多的时间,每一天点点滴滴地做到现在。对1号店有深刻了解的话,你会发现我们这么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一直是中国电商里面成长最快的企业之一,2011年的时候我们还被德勤评为全亚太地区成长最快的企业,其实它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但是我们聚焦不是在成长上面,我们全部放在顾客体验上面。你可以看到我们周回顾的时候,两个小时的时间有半个小时全是放在顾客的反馈上面,叫聆听顾客声音,我们所有的六十几个公司的各部门的负责人全部一起来看看顾客对我们有什么反馈,我们怎么样去把顾客所提出的问题系统化地及时地去解决。还有一个我们做的事情就是我们要求所有的高管必须定期地要做一日客服,一日配送和一日仓储,我自己也全都做过,到仓库里去入库、上架、检货、包装、配送,包括最后的分捡和做配送,我也做过客服,而且我每天都去看所有顾客的一些反馈,这样就让我们所有的高管有第一手的资料,知道我们怎么样更好地服务顾客。新浪财经:大家也会称1号店为电商的黑马,大家就想,这个逆袭的故事它接下来会怎么延续,我们如何再进一步保持我们黑马的速度一直往上走?于刚:其实我们认为,将来区分一个优秀电商和平庸电商的分水岭还在于它的顾客体验。所以说我们认为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纲举目张,这个纲就是顾客体验,这个成长、发展和它的盈利都是目,如果把顾客体验做好了,是不会担心你的发展盈利的。不盈利是战略选择现在规模和速度最重要尽管于刚可以为了提高用户体验而暂时牺牲盈利的空间,但是任何商业的本质和核心都是“盈利”,持续的亏损绝非发展的长期驱动力,在中国电商企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的今天,选择主动“盈利”还是被动地“不盈利”,成为考验企业家们智慧与决策的难题。新浪财经:但是对于电商来说盈利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词,对于盈利是怎么样的一个考虑?于刚:我们是非常重视这点的,因为电商不管是哪个企业它最后都是要盈利的,我们从最初怎么样去设计我们的商务模式,我和我的搭档刘峻岭花了四个月的时间不断去讨论怎么样让这个商务模式真正可行的,我们希望我们是成熟的一次创业,而不是一次拍脑袋,脑袋一热就出来创业,商业模式里面很多的数据,很多财务的一些分析我们都做过大量的工作,做了很多的市场调查,我们知道怎么样才能让这个商务模式它具有盈利的可能和将来具有这种可扩性。比如说,我们认为电商全场免运费它是不可行的,因为它的商务模式是不对的。所以,你可以看到我们从开始到现在,不管有多么大的内部的和外部的压力,我们从来没有过免运费,它并没有减缓我们前进的步伐,这是一个。还有一个是我们精细化管理,刚才讲了我们开发了大量的系统,做了大量的优化,光去年一年我们运营成本就降了37%,我觉得在这些,我们还有很多BIPBusinessImprovement(业务改进)一些项目,让我们的运营成本和我们的商务模式可行,运营成本下降。新浪财经:到今天1号店已经开始盈利了吗?于刚:1号店还没有盈利,但是这是我们的战略选择,因为如果要盈利这个不难,因为我们知道有些品类是盈利的,有些品类是不盈利的,有些服务模式是盈利的,有些服务模式是不盈利的,但是我们知道,我们最早的vision(愿景)我们一定要提供,让顾客可以足不出户享受所有的商品和服务,我觉得在这个道路上我们不会偏移的,我们不会因为短期要盈利的这种压力或者怎么样来改变我们的商务模式,一定要给顾客提供丰富的商品,所有顾客想要的服务和商品我们都提供。新浪财经:我相信在和团队或者和我们股东在聊的时候,应该给大家一个预期说,有没有设置一个时间点?于刚:我们实际上对盈利的要求,我们内部也是有目标的,包括时间目标和我们整个进程也是不断地去审核,新浪财经:哪一年的时候?于刚:但是这个我们对外是不公布的,你可以看到,我们不断地在做什么事情呢?一个是优化我们的供应链,我们可以看到每年我们的利润是在大幅提升的,同时我们自己的运营成本也是在不断下降的,我刚才提及的,光去年一年我们运营成本降了37%,我觉得这个速度还是非常可喜的。我们认为在这个时候规模是非常重要的,发展速度是非常重要的。电商是个规模游戏决策速度比决策质量重要中国电商行业的集体亏损正是受制于这种“以速度换规模”的行业大环境,电商企业以牺牲盈利为代价大打“价格战”,寄希望于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扩大规模,并将所有的竞争对手远远抛在身后,然而在一轮轮残酷的大浪淘沙之后,谁会有希望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新浪财经:有没有发现现在互联网创业就是“唯快不破”,如果电商没有这样一个快速发展,就容不得你慢慢地去做着一些东西吗?就是必须要这么快吗?最根本的对电商来说就是快速?于刚:必须的。因为你知道互联网就是把整个全世界变成平的,大家都联系起来,然后信息的传播它是光速的。所以,这个时候决策速度的重要性超出了决策质量的重要性,有时候太追求一次就把决策做对,这往往失去了战机。我和刘峻岭我们搬了五个办公室,我们永远都是在一个办公室里面分享。所以,决策起来非常快,有时候即使我们两个人有些冲突,认为这个事情意见完全不一致的时候,我们迅速地把决策团队一起带进来一起讨论马上做决策,有时候不做决策比做一个错误决策还糟糕。新浪财经:但是在追求快的时候,快不是最重要的,刹车才是最重要的,1号店怎么做到我快马上就快的起来,慢我也可以随时调整我的步伐?于刚:实际上我们的快并不是我们去追求的快,它是水到渠成的,我们因为做了正确的事情,聚焦在顾客体验上,把顾客体验做好了,顾客口碑好了,一传十,十传百,这样让你自然的发展很快。实际上你看好几次因为速度太快了,我们仓储、配送跟不上,我们爆仓了,然后我们订单跟不上了,配送不出去了,我们在今年周年庆7月的时候,前几天我们都还要截单,也就是我们到下午五六点就停止接受订单了,我们还是把关注点放在顾客身上,让“快”成为一个副产品。新浪财经:这个行业的洗牌对你来说,认为是一个行业正常的?于刚:我觉得是正常的,实际上这种大浪淘沙让整个行业更健康,真正地让那些能生存下来的,真正的可以做好所有这一切的,包括商品的丰富度、价格、服务等等,最后能够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新浪财经:但这个行业洗牌你觉得到一个什么程度可能就是一个阶段?于刚:它肯定最后是有几家生存,然后大多数都会被淘汰掉,我觉得这个东西就看谁做得更好,因为顾客是有选择的,尤其电子商务化他的选择更容易。线下你从一个超市到另外一个超市还有具体的一些距离,怎么去。但是线上它随时就可以转,你做得不好,他做得更好随时可以转,价格也是透明的,服务也是透明的,我觉得这一点让电子商务对广大的消费者来讲它是一个福音,让他真正的有选择。新浪财经:那你这么说的话小电商就都没有生存的余地了,全都要被淘汰掉,如果说你觉得有一些小电商它可以生存下来,你觉得它应该有哪些必须要做到的地方?于刚:小电商将来假如要生存的话,它恐怕得有它的一些核心竞争力,比如说它有一些政府政策上的壁垒或者一些很专业的品类,但是一般来讲电子商务它就是个规模游戏,你必须要有巨大的规模,因为这些投入不管你是仓储物流,还有技术,IT上的投入,还有人才,现在竞争这么强,人才投入都是巨大的,你规模太小实现不了规模效益。新浪财经:垂直电商还有空间吗?于刚:觉得垂直电商如果是自有品牌的话,它是有空间的,如果它是标准化的品牌,竞争确实蛮难的。因为电子商务它是有这个特征,它是一个规模游戏,它不受时间、空间、货架的限制,如果你一个垂直电商你可以做的品类我也可以做的话,顾客他希望一站式购买,他希望在一个地方我把我所有的都搞定,而且这种规模越大的电商如果也非常重视顾客体验的话,可以跟顾客产生情感的交流和为顾客个性化的服务的话,那么对于这种小的和垂直化电商挑战确实很大的。新浪财经:可不可以这么理解,你认为电商是一个规模游戏,所以,你才会有现在这样的一个追求发展速度,然后尽快地圈好地?于刚:可以这样讲,但是我们的关注点还不是在发展上面,还是在顾客体验上面,因为发展是一个副产品,我们顾客口碑做好了,顾客体验做好了,你整个成长它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新浪财经:你觉得1号店离电商第一阵营还有多远?于刚:我们并不是去那么看重这个究竟是第几名,我们流量,刚周年庆的时候日流量过了千万,也就是一天有一千多万的用户上1号店来逛、来买,我觉得这个是,在中国B2C电子商务里面是排在前三位的,但是我们并没有过多地去关注究竟它排名是怎么样的,我们更关注的还是顾客怎么看我们,我们怎么为顾客服务好,创造更大价值,我人生中间的一个哲学就是我们一定要创造价值,如果我们创造了价值我们就会有自己的价值。新浪财经:电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你觉得到今天来说,它未来的趋势是怎么样的?大概你觉得会存活几家?于刚:我觉得电子商务再往前的发展还会这样继续地集成化、平台化和规模化,我觉得具体是几家很难预测,我觉得会有那么三五家。新浪财经:包括1号店吗?于刚:肯定会有1号店的。企业要常革自己的命做对事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新浪财经:你们创业的时候起点还是比一般的(创业者)会比较高一些,因为你们从跨国公司的高管出来,当时你们有做过swot分析吗?于刚:我们当时还是做了很多的分析,我们叫做成熟的创业,我们想都将近50了,四十好几了,这次创业的话风险还是很大的,我们不想拍拍脑袋就出来做一件事情,我们想要做就做轰轰烈烈的事业。所以我们花了四个月的时间,中间好几次我们又回头来把以前的推翻掉,又重新设计商务模式,又出去做市场调查,我们去了很多的超市,也去了很多的卖场,做了大量的数据分析,保证每个数据我们都是正确的,而且有些商务模式中一些假设我们要多次求证,现在看起来我们早期的这种谨慎和这种思考还是非常有用的。我觉得我和刘峻岭的价值观非常非常一致,这就是为什么很快就走到一起决定一起合作创业,我们非常透明,当然这么多年有众多别的一些机会,但是我们从来都是对对方透明,都是全身心地承诺在这个事业上。再就是我们对所有的问题。新浪财经:你们不吵架吗?于刚:我们有很多争论,非常多的争论,但是我们争论有个非常重要的一致的一个观点就是,我们争论的最后只是对这件事的真理在哪,而不是说你对还是我对,你对我对没关系,大家都一致地去找到这个真理,大家都认为一定要做诚信的企业,因为这是企业可以长久地去发展,顾客绝对是放在第一位的,然后要非常强的执行力,还有就是不断地去创新,经常要革自己的命才行,如果不革自己的命,别人会来革我们的命。新浪财经:你们吵得最凶的时候,最大的一次分歧是什么样的一个事情?于刚:我们很多次,早期的时候对商务模式,我们有时候甚至拍桌子的这种,都认为我不认同,他也不认同,但是没关系,做一件正确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我们更多讨论这个事情本身是不是个正确的事情。新浪财经:有没有谁也说服不了谁?于刚:有,经常有。我有一个字叫1+1>10,因为我们两个人互补非常强,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观,所有的问题都摊在桌面上谈,我们不怕冲突,我们有很多解决冲突的方法,我们追求真理,而不追求是你对还是我对,这个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甚至每两周的时间,我们就会坐下来关在屋子里做批评和自我批评,回头看看过去的两周我们做了哪些正确的决策,做哪些错误的决策,而且我们两个人这种性格的互补,我觉得还是和我们本身思考方法的互补还是非常强的,刘峻岭是一个直觉非常好,感觉非常好,马上看到有很多机会,我需要处理很多的信息、数据,然后用自己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思考,去真正理解了这件事情,我才能够往下再走一步,才愿意推动一步,我觉得我们这种互补的关系让我们避免了很多的错误,让我们也很快地去做出决策。新浪财经:因为你在创业之前,本来就是教授出身,而且你是拿到物理学的硕士,还有决策学的博士,后来又是在跨国公司的高管工作,凡事有正反面的,正面我们已经看到了,但是如果从反面来看的话,你觉得它带给你哪些弱项的地方?于刚:一个就是以前我学术的背景太追求完美,所有东西都是要求他的,所有的证明都一丝不苟,我觉得实际上,创业过程中很难一次把所有东西都考虑那么周全,考虑到位,实际我在不断地纠正这一点,咱们先把事情先做出来,然后再去完善它。所以,有时候把一件事情先推出来很重要,因为这个时机变的很重要。这是一点。还有一点,以前在戴尔、亚马逊做高管,见识过全球最顶尖的一些人才和团队,我当然希望我的团队也那么优秀,对整个1号店的发展,那肯定是更急一些,看到很多不满的,执行力不到位的,就会更严厉一些,其实有时候发现,我们得一点点做起,从一个创业型的公司来讲的话,我们的起点还是很低的,我们一步一步地提高所有团队的素质和执行力。
日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联合领团网、中国诚信网络团购联盟发布《2013年(上)中国网络团购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全国团购网站诞生总数高达6218家,累计关闭4670家,死亡率达75%。上半年新诞生团购网站41家,关闭网站1168家,团购网站平均诞生率和平均复活率出现双降的趋势,创团购兴起三年半以来新低。其中,二季度诞生16家,环比下降36%。在团购行业“洗牌整风”运动中,大量缺乏后续资本支持、转型失败或诚信缺失、运作不规范的团购网站被淘汰出局。2013年上半年,团购行业能够平稳健康发展除资本的再次“回眸”以外,与行业自身整合加速去同质化有很大的关系。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领团网CEO王启亨表示,未来这一局面将持续一段时间,未来团购市场能够生存的综合性大型团购网站不超过5家,团购平台和专业团购门户将得到成长,其他中小团购网站需差异化、地域化求生存,并完成与团购平台和团购导航的紧密对接。进入2013年,团购行业继续整合,且波及到大型团购网站。腾讯旗下的QQ团购、F团、高朋网三家合并成“新高朋网”重新上路。新团宝网关闭,美团网站收购猛买网。曾在第二阵营中的千品网、聚齐网流量持续下滑,跌出第二梯队。2013年上半年,团购网站诞生率与死亡率也连创新低,动态趋稳。移动团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高速发展,增长势头远超PC团购。王启亨表示,2013年上半年APP安装下载量及用户流量有效地推动了服务团购交易额的增加。